2022-04-28 癌症.抗癌新知
搜尋
直腸癌
共找到
328
筆 文章
-
-
2022-04-27 癌症.大腸直腸癌
血便以為是痔瘡!直到內褲一片血漬…才診斷發現是直腸癌四期
吳先生最近發現大便不順且帶有血便的情形,原以為是長期坐辦公室,加上運動量不足才造成的便秘,在太太脅迫下,半推半就前來看診。經大腸鏡檢查和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是第4期的低位直腸癌…過去,低位直腸癌,是大腸直腸癌手術治療中最困難的位置。困難之處除了因支配直腸的血流、淋巴來自三個系統很容易導致腫瘤的轉移,在解剖位置上,骨盆腔的空間更是狹窄,不像腹腔是具有可擴充性的操作空間。因此,若想要徹底清乾淨腫瘤,通常不大容易,尤其對骨盆腔較狹窄的男性患者或脂肪組織較厚的肥胖患者來說,難度更高。所以低位直腸癌的手術治療,不論是腹腔鏡微創手術或是傳統的開腹手術,因器材以及解剖位置的限制,光是要將直腸周圍的腸繫膜完整移除,就已經是件十分困難的工作。更不要提切除的腸段與腫瘤的邊界,必須要有相當的安全距離。3D-Ta TME低位直腸癌保肛新選擇近年來發展出經肛門直腸繫膜全切除手術(Ta TME),合併腹腔鏡手術及經肛門微創手術,使大部分直腸癌的病人可以保留肛門。由於手術部位靠近肛門,可以更近距離的看清楚腫瘤,也較不易傷及神經、血管或肛門括約肌,使肛門控制排便功能得以完整保留。除此之外,被切除的腫瘤可以直腸的傷口移除體外,腹壁上不需要有較大的傷口。而3D- Ta TME就是使用3D腹腔鏡來進行內視鏡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術,不但可以有3D腹腔鏡改善傳統腹腔鏡缺乏立體視覺的問題,真實呈現手術內3D視野,提供更為精確的空間定位並且能更清晰顯露出解剖結構、血管及神經走向等,手術可以更精確操作,減少不必要的損傷及出血量提高手術的精細程度的好處,對於排便的反射以及性功能的保留都有顯著的提升,此外又可以增加精準縫合的效果,對於低位直腸癌的患者是一個新的選擇。大腸直腸癌的症狀:1、排便習慣改變:突發性便秘或腹瀉。2、糞便變細、排便次數增加。3、糞便有血或排出粘液。4、經常出現腹痛或絞痛。5、貧血:尤其升結腸癌的患者。6、未減肥但體重減輕。大腸癌以前好發於50歲族群,現在下降到45歲,20、30歲也不少見,以飲食西化,高油脂、高醣飲食有關,有不少患者也無家族史,加上有半數患者早期無症狀,建議50歲以上患者至少要做1次大腸鏡檢查提早發現、治療。
-
2022-04-22 癌症.大腸直腸癌
十大癌症之冠大腸癌 醫建議定期篩檢最高存活率達9成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大腸癌已連續14年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每年約有1萬多人罹患逾6千人死亡,醫生建議,定期篩檢早發現存活率最高可達9成,建議高風險族群,應落實定期篩檢。柳營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陳建宏表示,大腸癌早期症狀較不明顯,如持續出現排便有血、黏液便、大便變細、排便習慣改變、經常性腹瀉及便秘、體重減輕、常期慢性貧血等,如有以上症狀時應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若有大腸癌家族病史、年紀偏長者、紅肉愛好者、有抽菸喝酒習慣、肥胖、發炎性大腸疾病患者等,更是罹患大腸癌的高風險族群,平時應提高警覺並多加留意。他說,大腸癌會依據癌細胞擴散程度分成四期,若早期發現大腸癌,可經由醫師施以內視鏡手術切除,就能大幅提高大腸直腸癌存活。根據文獻指出,早期大腸癌經治療後5年存活率可達7到9成。陳建宏說,目前政府有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採用定量免疫法,不易像傳統化學法容易受含鐵食物干擾,能檢查出糞便表面是否有肉眼看不出來血液。因大腸癌腫瘤或息肉會受到糞便摩擦而流血,血液會附著在糞便表面排出,透過糞便潛血檢查能幫助早期發現大腸癌或大腸息肉,若篩檢結果如陽性,則須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他表示,糞便潛血呈現陽性,一半的人有腺瘤性息肉,1/20的人有大腸癌,風險比平常人高出50倍。若每2年實施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陽性者不做大腸鏡檢查,整體死亡風險增加64%,呼籲陽性者應積極至醫院安排做大腸鏡檢查。此外,提醒民眾若安排大腸鏡檢查前,也須了解清腸重要性,透過低渣飲食、喝瀉劑,將腸道內糞便清理乾淨,以利醫師檢查與判讀;反之,若清腸不佳,不但會降低大腸病灶的偵測率,也會增加檢查時間與麻醉風險。陳建宏表示,民眾日常生活飲食應多吃綠色蔬菜、以白肉取代紅肉、避免吃加工食物,多做有氧運動,適當減重,最重要還是要定期篩檢,才能有效防治大腸癌上身。
-
2022-04-21 癌症.大腸直腸癌
38歲自律男不菸不酒竟癌末 醫:定期癌篩是救命關鍵
38歲賴姓男子生活作息正常且自律,不菸、不酒,數月前下腹悶痛以為致消化不良,直到近期血便就醫,確診為大腸癌第四期合併多處轉移,醫師提醒民眾,大腸癌初期沒症狀,一旦察覺異常求診往往已是中晚期,建議定期癌篩是救命關鍵。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敬淳說,大腸癌已連14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榜首,據統計顯示,大腸癌雖好發於50歲以上民眾,但國內患者有年輕化趨勢,由於大腸癌初期沒有症狀,一旦察覺異常求診,往往已經進入中晚期階段,因此建議,定期癌篩是救命關鍵。他指出,臨床就發現不少三、四十歲患者求診,以這名年輕患者為例,平時飲食及作息都十分自律,手術後,病情穩定控制中,由於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建議民眾有症狀務必盡早篩檢。林敬淳說明,腸癌根據腫瘤長的位置不同,可以分為大腸癌及直腸癌等,早期大腸癌經過手術治療,其治療效果通常都非常好,然而大腸癌初期沒有症狀,一旦察覺異常求診,往往已經進入中晚期階段,甚至出現遠處轉移的情形,凸顯出早期篩檢的重要性。林敬淳提醒,大腸癌腫瘤或是瘜肉,有機會受因糞便摩擦而流血,因此可透過檢查,揪出肉眼看不見的血液;目前國健署便補助50歲到57歲民眾,每兩年可做一次糞便潛血免費檢查,一旦檢查結果出現陽性,可進一步再透過大腸內視鏡檢查,確認是否罹癌。他建議,民眾本身若有大腸癌家族遺傳史,或者排便、飲食習慣不正常等情形,可以透過癌症篩檢或大腸內視鏡檢查是否有大腸瘜肉,若早期發現及早處理,可降低七到九成以上轉化成大腸癌的機率,平時則應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多攝取蔬菜水果類,幫助身體排便順暢,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
2022-04-13 癌症.大腸直腸癌
為何大腸鏡檢查容易「被退貨」?醫曝原因:清腸不徹底
大腸癌及胃癌名列國內十大癌症,過去做大腸鏡檢查許多人容易「被退貨」,原因是未確實喝大腸清腸劑,導致大腸殘留糞便過多無法精準判讀;也有不少人因藥劑難下嚥、喝到吐掛急診,產生陰影不敢再做大腸鏡,更有人因此造成原本一公分左右的腺瘤,過幾年竟惡化成腺癌,引發癌症。男性長息肉比率 高於女性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朱光恩表示,大腸直腸癌於國內十大癌症死亡率排行居第三名,發生率則是第二名。以國際排名,台灣大腸癌發生率竟高居世界第一,每10萬人中45.1人得大腸癌。尤其50歲以上的民眾,終身罹患大腸直腸癌機率為7%。昕新智慧診所成立半年,完成三千例無痛腸胃鏡檢查,昨發表統計資料,當中740人檢查出有大腸息肉,檢出率為24.6%,大腸癌檢出率為1.9%。檢出大腸癌最年輕患者僅25歲,且長有三顆息肉。三千例健檢個案中,檢出28例癌症,其中大腸癌14例,當中有六例屬於原位癌(第〇期)。根據統計發現,大腸息肉有年輕化趨勢,小於50歲者有四分之一長有息肉,而男性發生息肉比率高於女性。息肉只怕惡化 建議切除朱光恩指出,大腸腺瘤性息肉起初可能是良性,但時間一久腺瘤恐變腺癌,只要及早發現,一律建議切除。但要做大腸鏡檢查前,受檢民眾須嚥下口感不佳的清腸劑,常發生忘記喝、吞不下或喝到吐掛急診,只要沒把腸清乾淨,檢查醫師仍無法看清楚,都會被「退貨」改天再檢查。朱光恩指出,大腸鏡檢查對民眾來說很辛苦,需要克服不適感,但又相當重要,即使只有一公分的腺瘤,無論管狀腺瘤、毛狀腺瘤都要切除,否則放著不理它,過五年、十年就會演變成腺癌,就像一顆「定時炸彈」,惡化只是時間問題。50歲以上 免費大腸癌篩檢 國民健康署提供50歲至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免費大腸癌篩檢,若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需進一步做大腸鏡追蹤。朱光恩建議,民眾符合四種情況需做大腸鏡檢查,包括50歲以上、有大腸癌家族史、出現血便等症狀及不明原因貧血,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近日國內疫情再起,許多人因此不敢出門餐敘,並自我設限不敢行動。但現在台灣的疫情跟去年五月完全不同,去年台灣遭遇的是Alpha病毒,且國人沒有打疫苗;而現在多數國人已打了二至三劑疫苗,已經有防護力,且現在台灣遭遇的是Omicron病毒,到目前為止,感染的人中,99.76%是無症狀或輕症。定期健檢 防疫也要防癌 洪子仁呼籲,民眾不要因為疫情而耽擱病情,防疫也要防癌,在後疫情時代的個人健檢策略,一般健檢項目可赴基層診所進行內視鏡、超音波等檢查,而電腦斷層掃描(CT)、正子斷層造影(PET)等需要重儀器的健康檢查,可前往醫學中心,進行健檢分流。昕新智慧診所設立住宿型腸胃鏡健康檢查,搭配新型清腸藥,口感酸甜,凌晨四點提醒服用,可增加清腸潔淨率從88.4%提升到95.1%,有助正確診斷。
-
2022-04-12 新聞.用藥停看聽
四款抗乳、腸癌藥及抗黴藥危及生命 國內禁用這族群
食藥署今日公布含fluorouracil的三款化療抗癌用藥及一款抗黴菌用藥,不得使用於缺乏DPD酵素的病人,否則將導致血中濃度上升而發生嚴重或危及生命的不良反應,並要求含該類成分藥品許可證持有商應於今年11月30日前完成中文仿單變更。藥品組簡任技正潘香櫻表示,食藥署監控到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發布含fluorouracil成分,使用於體內缺(DPD)酵素的病人,將無法代謝該藥品,可能會導致血中濃度上升而發生嚴重或危及生命的不良反應。目前這三款化療藥多用於直腸癌、乳癌、大腸癌、胃癌、胰臟癌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等前線口服藥物及注射針劑,其中注射針劑去年使用量為45.1萬,抗癌用藥為一千多萬顆。另一款抗黴菌藥物使用量為6.8萬顆。潘香櫻表示,已知缺乏DPD酵素族群病人,在東亞族群較少見,但為保障用藥安全,仍決議比照歐洲法令禁止該病人使用。故自111年4月12日起公告含fluorouracil及相關成分藥品禁止使用於已知DPD活性完全缺乏的病人,並要求含該類成分藥品許可證持有商應於111年11月30日前完成中文仿單變更,逾期未完成者將廢止其許可證。食藥署提醒,醫師開立含fluorouracil及相關成分藥品(capecitabine、tegafur、flucytosine)予病人時,是否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症狀或徵候,民眾服藥後若出現任何身體不適,如:嚴重腹瀉、口腔發炎等,請立即回診。
-
2022-04-10 醫聲.癌症防治
2022癌症高峰論壇/定期接受癌症篩檢 避免成為癌症候選人
衛福部長期推動乳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口腔癌以及B、C型肝炎等四癌癌症篩檢。新冠疫情爆發前,平均每年超過500萬人次接受篩檢,但疫情爆發後,人數明顯減少,109年、110年接受成人篩檢人次減少兩成多,衛福部位國健署長吳昭軍憂心表示,「等到疫情結束後,可能成為癌症高峰期。」吳昭軍出席「2022年癌症高峰論壇」,以「從預防篩檢到早期發現癌症」發表專題演說,他表示,癌症連續39年位居國人死因排行之首,近幾年來,每年癌症死亡人數超過5萬,每年約12萬2000多人罹癌,108年平均每4分20秒1人罹癌。癌症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癌症發生率逐年上升,如何避免成為癌症候選人?吳昭軍表示,應從預防端做起,戒菸酒檳榔,養成運動習慣,維持健康飲食,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吳昭軍表示,雖然癌症發生率逐年上升,但癌症死亡率卻是連續九年下降,這與公費成人四癌篩檢有關,「透過癌症篩檢,可提早確診、治療,大幅降低癌症死亡率。」吳昭軍表示,以乳癌為例,調查顯示,每兩年一次乳癌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30歲以上女性每三年一次抹片檢查,可以降低70%子宮頸癌死亡率。在大腸癌方面,50-75歲民眾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則可以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至於口腔癌,高風險男性族群每兩年一次口腔黏膜檢查,則可降低26%口腔癌死亡率。吳昭軍說,成人四癌篩檢實施多年,預防癌症成效顯著,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平均每年超過500萬人次接受篩檢,但這兩年來,許多人擔心染疫,而不敢到院檢查。此外,部分醫院降低醫療能量,也減少民眾篩檢的可近性。吳昭軍表示,與108年相較,109年、110年接受四癌篩檢人次減少兩成多,大約減少近100萬人,令人擔憂,等到疫情結束之後,可能爆發癌症高峰期,新增癌症人數恐明顯增加。國健署統計,在110年,透過四癌成人篩檢,仍發現4.6萬名癌前病變個案,8100多名癌症患者。但因癌篩總人數減少,應有許多癌前病變及癌症病友並未被發現。吳昭軍提醒,原本女性乳癌發生率攀升速度最快,每10萬人口標準化發生率達81,遠高於第2名大腸直腸癌的42.9 ,平均每年新增近1萬5000名乳癌個案。他提醒女性,務必提高警覺,接受篩檢,如有異狀,接受進一步診斷及治療。有鑑於癌症對於人類健康威脅,世界衛生組織擬定「25 by 25」,希望到了2025年,全球癌症過早死亡機率可以降低 25%,以台灣來說,2010國人癌症過早死亡機率7.97%,期盼 2025時,降至5.98%。吳昭軍列出八大致癌因子預防重點:1.戒除菸、檳、酒2.肥胖防治3.促進健康飲食4.提升運動5.疫苗注射:B型肝炎、HPV疫苗6.避免接觸空汙及其他化學致癌物7.避免接觸輻射線8.感染性疾病防治:B、C 肝炎、胃幽門螺旋菌為此,國健署積極推動「國民營養及健康飲食」、「國中女生HPV疫苗接種」、「提供終身一次B、C型肝炎篩檢」、「多元篩檢服務」、「多元戒菸服務及可近性戒檳衛教服務」、「推動國人身體活動策略」、「推廣四癌症篩檢」等。在運動方面,鼓勵民眾落實生活化運動,隨時隨地找時間運動,調查發現,愈來愈多民眾養成運動習慣,教育部2021年「運動現況調查」發現,13歲以上規律運動人口,由2009年 24.4%上升至2021年33.9%。
-
2022-04-10 醫聲.癌症防治
2022癌症高峰論壇/運動處方抗癌 降低死亡率並提高生活品質
許多癌友容易疲倦,整天宅在家裡,臥床或窩在沙發,就是不想動,但愈來愈多研究證實,規律體能活動(PA)有助於與癌症控制,有效降低癌症治療的副作用,WaCare運動專家何宏胤表示,運動處方為重要抗癌方法,務必在醫師評估下,規律地進行重訓、有氧運動、柔軟度伸展。何宏胤上午出席「2022年癌症高峰論壇」,以「運動抗癌做伙來」為題,發表專題演說,現場並示範「運動抗癌操」, 提醒癌友,在抗癌過程中,更要多動,以增強活動力、免疫力。何宏胤表示,國外研究證實,早期乳癌、攝護腺癌、直腸癌 等患者如果能夠持續且規律地進行體能活動,就能有效降低癌因性死亡率,並大幅提高生活品質。俗話說,運動一分鐘,多活兩分鐘,何宏胤強調,運動抗癌的原則為「做你能做的」,只要做運動,絕對比沒有做來得好。運動前,最好先請醫師評估,並在專業體識能老師的建議下,開立運動處方。例如,乳癌患者常有淋巴水腫困擾,在嘗試上肢活動時,建議尋求物理治療師評估肩膀與手臂狀況,協助復健,循序漸進。如已轉移至骨頭,務必請醫師評估,以降低留骨折脊椎壓迫以及骨疼痛加劇等風險。此外,攝護腺癌病友在運動前醫療評估上,應該檢查肌肉量及流失狀況。至於大腸癌患者,如果運動強度高於走路,就應該注意造口的感染疑慮。何宏胤表示,經運動前醫療評估後,癌友在風險管控制下,「做你能做的」,一般來說,如果做有氧運動,建議一周三 至五天,每周累積150分鐘,以走路、腳踏車為主。在阻力 運動上,一周二至三天,重量訓練。柔軟度同樣為每周二至三天,主要為大肌群靜態伸展。
-
2022-04-09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高峰論壇今明線上直播/會前調查公布:逾8成6癌友 最需健保給付新藥
● 民眾想獲得防癌飲食與癌症警訊● 最想了解癌症免疫療法● 對健保給付新藥期待高癌症將連續40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台灣每四人就有一人會罹癌,可能是親友,可能是自己。根據最新網路調查,民眾最想獲得的防癌知識是防癌飲食與癌症警訊,最想了解的癌症治療方法是免疫療法,自費醫材是抗癌過程中花費最大的項目,逾八成六民眾期盼健保給付新藥。關心癌症議題 家庭支柱占多數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進行網路調查,總共有742人填答,其中超過半數是癌友或家屬,以乳癌、大腸直腸癌、肺癌患者占多數,口腔癌與肝癌病患也不少;最關心癌症議題的年齡以45歲到59歲最多,正是家庭中的支柱。在防癌策略上,民眾最想獲得的防癌知識依序:飲食指南、癌症警訊、生活習慣、身心紓壓、防癌健檢、癌症篩檢,而影響全身的「空氣汙染」則較少人注意,顯示空汙造成的罹癌風險仍需更多提醒。癌症治療方式 最想知免疫療法罹患癌症後,病友最想了解哪些癌症治療方式呢?免疫療法(58%)是調查中成為最受病友關注的治療方法,對於癌症副作用的治療(54.9%)也希望多多了解,其他依序是癌症新藥(54.6%)、標靶治療(52.4%)、細胞治療(37.3%)也是癌友們關注的焦點。抗癌營養補充 逾半憂飲食禁忌抗癌過程中的營養補充,超過半數的人擔心飲食禁忌,其次是期盼營養品補充資訊,也需要不同癌別的飲食照護,還有如何預防惡病質,並積極希望有營養素攝取建議及營養食譜。在抗癌路途中,花費最大的費用是自費醫材(42.6%)、標靶治療(39.4%)及手術治療(36.8%)、化學治療(22.2%),民眾提到最想了解的免疫療法(16.7%)排名較為居後,可能與有機會或能力使用的人不多有關。為協助了解病友面臨癌症治療時的花費情況,有廿名受訪者提供自身癌症帳單。在抗癌補助上,超過八成六的民眾認為,「新藥健保補助」仍是最重要的經濟資源,逾六成六的民眾希望有「癌症保險」挹注,此外才是「社會福利與補助」。專家解析癌症治療資源整合為了協助更多癌症病友及家屬,聯合報於9日、10日舉辦「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線上直播,解析癌症治療如何資源整合、新藥新科技對健保財務的衝擊與因應,還有如何早期發現癌症。由權威級專家分享癌症治療與現況及免疫調控、CAR-T、標靶與免疫療法等趨勢;為協助病友面對癌後第二人生,從心靈、營養、性福著手,也包括癌症險保單的審視與強化,及病友團體倡議成立癌症新藥基金。.4/9(六)直播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udn/videos/7303358586402292.4/10(日)直播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389351164842501
-
2022-04-04 醫聲.癌症防治
攤開癌症帳單/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但沒錢沒辦法體驗!「錢」絕對是癌友活命關鍵
拿著一疊厚厚的醫院帳單,過了一年它愈來愈厚愈來愈多。去年跨入50歲之際,老天爺開了個大玩笑,送了一份大禮,讓我成為大腸直腸癌的患者,而且還加碼轉移到肝臟。一年過去了,我還活著,帳單不只是記錄著自己「花」了多少錢,也像是看著自己的生命歷程。有人說「錢」是身外之物,對有錢人來說可能是,但對癌友而言,則是沒錢萬萬不能,甚至是能不能活命的重要關鍵。而我在眾多癌友群像中,算是「幸運」還是「不幸」,自己也說不準。過去一年的醫療費全部都有健保給付,因為很「不幸」的疾病不算早期,但很「幸運」的很多治療健保都有給付,但開刀前,還是有為「錢」嚇了一跳。原本主治醫師建議採取「自費」的達文西機器手臂開刀,但由於得同時處理乙狀結腸及肝臟兩個病灶處,一個在右上,一個在左下,傷口過大且為了有效清除病灶,最後討論後採取了傳統的開腹手術,直接省了大概20萬元手術費。手術費省了下來,那麼後續的化療呢?九次治療,一個標靶藥加三個化療藥,全都獲得健保給付,每次的門診費大概就幾百元。我是可以大聲吶喊感謝健保的那位病人。由於自己是醫藥記者且曾是護理人員,早有心理準備看病是不可能全部健保給付,也覺得自己的商業保險應該什麼都能付,但自己的想法真的太天真,直到3年前為了取出腎結石,選擇自費16萬的無傷口軟式輸尿管雷射碎石術後,才知道自己的保險給付有天花板,最後還得自掏腰包付10萬元的醫療費。自從花10萬取石頭一事後,才徹底明白要使用醫療科技帶來的新式治療,口袋要非常的深,不然也沒有任何機會體驗「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好處。過往從採訪的過程中知道很多癌友,每個月花十幾、二十萬治病是常有的事,甚至賣房賣田地的人大有人在,因此,在確診為癌症病患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商業保單翻出來,看一下醫療險及癌症險的部分,再來就是看看存款有多少錢,盤整一下可用的預算。由於開刀前大概知道後續的治療情形,因此治療前就開始規畫有助於病情恢復的「額外」需求。在住院期間住單人房,有助於病情恢復的白蛋白針劑、麩醯胺酸針劑也都買單。而癌症營養品及促進粘膜傷口癒合的商品,必要時也都買來吃,這筆花費至今有20萬元。而近年治療癌症的趨勢就是更有效的精準醫療,因此,在和主治醫師及生技業者討論後,花了8萬多元進行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針對癌症組織檢體一次檢測440個癌症相關基因、13 個融合基因&超過350種融合基因組合,報告能提供醫療團隊找出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而幸運的是,檢驗報告呈現出來的藥物就是能在健保給付內的藥物。自己為何願意花8萬多元進行基因檢測,實際上,也想體驗一下,當醫療科技跑在健保前,有多少人能有餘款可以為自己打造更精準的治癌計畫,答案恐怕是少之又少。也理解有些醫師,根本不願告知患者最新治療方式,因為一開口恐怕鬧家庭糾紛,龐大的經濟副作用會帶給癌友家庭無比的沈重。▌癌友小檔案YI-chen:50歲、女性.診斷:110年4月大腸癌.治療:1.手術(健保給付)2.化療+標靶 9次 (健保給付)3.基因檢測 8萬元.為何健保不給付:健保計畫給付次世代基因檢測,尚在規畫中▌鼓勵癌友一段話我是癌友一年級新生聖嚴法師曾說解決困境要有「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人生很難走過就是你的!2022.4.1 YI-chen
-
2022-04-03 癌症.癌友加油站
走過抗癌歷程 在人生叉路看見新風景
「如果生命沒有明天,我要帶著回憶還是夢想離開呢?當醫師告知確診消息後,立馬回去寫下100個願望清單,就算無法全部完成,也一定要留下最美的回憶。」(抗癌鬥士張秀芳)抗癌,是一段艱辛且漫長的旅程,亟需勇氣與陪伴,全台最大癌症粉絲團「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與「財團法人滄洲文教基金會」聯手舉辦抗癌故事徵文活動,藉由53則生命故事,將溫暖、陽光傳遞至抗癌家庭及社會大眾,觸及超過7萬人,社群宣傳總曝光數超過十萬次。真實經驗共橫跨抗癌六個歷程,包含乳癌、大腸直腸癌、肝癌、肺腺癌、卵巢癌、淋巴癌、下咽癌、膽管癌等,甚至有投稿癌友同時罹患兩種癌症。長期投入藥物研究開發的中美醫藥集團表示,2015年成立「財團法人滄洲文教基金會」,其初衷是關懷弱勢家庭與教育發展,傳達知識教育並以之回饋社會。此次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作六系列徵文,透過社群力量,凝聚正能量的迴響,持續傳散至各個角落,降低癌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鼓勵無畏癌症,樂觀面對人生逆境。謝董╱大腸癌1年「要記得回來給我們看。」這一句話,支持著我度過20天加護病房,熬過兩次敗血症、肺坍塌、肺積水及打到上限的升壓劑,最終在元宵節前平安出院。這是我術前最後一次到注射室報到,護理師們給的鼓勵,打完術前最後一針抗過敏針劑,啟程前往改變我人生的道路,成為抗癌一族。Ann Jan╱淋巴癌8年台大蔡璧名教授的一句話:「人要鬼門關走一回,才會真正明白你在追求什麼。」我覺得最是受用!慶幸即將邁入第八個年頭了,家族所有人從我罹癌起,都非常關注他們自身的飲食、情緒與健康狀況,這又何嘗不是因禍得福?Lisa Lin╱卵巢癌8年罹癌,讓我重新思考什麼才是重要的,剩餘的生命我要怎麼過?放下變質的感情婚姻,重新愛自己,為自己而活!學習去做我想做的。現在的我可以跑全馬、超馬,也騎單車環島和登山,那是罹癌前從未看過的風景,超美的!芬達╱乳癌近1年罹癌快一年,所有的幸運在我身上都發生,一直告訴自己:只要努力改變自己,相信會有不一樣的改變。老天給我的功課很幸運了,早發現早治療,我在一切的幸運裡沒有理由不改變,唯有改變才能更有機會走下去,讓自己保持最好的能量。
-
2022-04-03 癌症.抗癌新知
推拿會導致癌細胞擴散?癌症患者可接受推拿嗎?
讀者丁小姐2022-3-25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定期X光追蹤乳癌是否可能壓迫腫瘤造成擴散」。她附上的兩篇文章是:康健雜誌在2016-1-1發表的推拿會讓癌細胞擴散嗎?健康雲在2018-1-16發表的放射線+機械擠壓超NG!定期乳房攝影反而讓癌細胞擴散我已經在前天發表乳房X 光檢查會造成癌細胞擴散?健康雲助紂為虐。今天要討論康健雜誌的那篇文章。康健雜誌那篇文章有這兩段話(合併成一段):【「如果發現有硬塊,就儘量不要去碰,」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趙大中指出,腫瘤外科手術有一項最高原則,叫作「no 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不接觸的隔離技術)」,避免不恰當的外科操作,導致癌細胞擴散。因此,就連醫師在進行腫瘤切片而留下的穿刺針道(Needle track),手術時也會連同腫瘤一併切除,避免癌細胞有機會透過針道跑到身體其他部位。】這段話裡提到的no-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NTIT)的確是腫瘤外科手術的一項原則,但是,它對病患是否有幫助,醫學界目前是還沒有共識。早在1988年就有一篇論文表明NTIT並沒有顯著增加結腸癌病患的存活率,而也因為如此,NTIT並沒有被美國或日本的結直腸癌手術指南採納,請看:1988年:No-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 in colon cancer: a controlled prospective trial(結腸癌中的不接觸隔離技術:一項對照前瞻性試驗)2001年:Guidelines 2000 for colon and rectal cancer surgery(2000 年結腸癌和直腸癌手術指南)2020年:Japanese Society for Cancer of the Colon and Rectum (JSCCR) guidelines 2019 for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日本結直腸癌學會 (JSCCR) 2019 年大腸癌治療指南)今年發表的一項大型臨床研究(30個醫學中心,853位病患)也發現NTIT並不具優越性,請看:2022年:The Conventional Technique Versus the No-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 for Primary Tumor Re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JCOG1006): A Multicenter, Open-Label,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結腸癌患者原發性腫瘤切除的傳統技術與不接觸隔離技術的比較 (JCOG1006):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籤、隨機、III 期試驗)至於「腫瘤切片…癌細胞有機會透過針道跑到身體其他部位」的說法,早在1979年就有一篇論文表明,進行活檢對病患的存活率並無影響,請看The effect of biopsy on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osteosarcoma(活檢對骨肉瘤患者生存的影響),而事實上活檢目前還是腫瘤診斷的選項之一,請看克里夫蘭診所。康健雜誌那篇文章的另兩段話是(合併成一段):「臨床上最常見、也已經證實,因大力按壓腫瘤處加重癌症病情其實不是乳癌,而是骨肉瘤。但這類癌症卻最常被以為是一般疼痛,轉求推拿造成惡化。台北榮民總醫院骨腫瘤研究中心主任陳威明帶領的團隊,曾針對骨肉瘤患者進行研究,發現在診斷前若直接在腫瘤上推拿,癌細胞轉移到肺部、局部腫瘤的復發率都高於未推拿的患者,5年存活率也從92%降到58%,該研究刊登於英國《骨骼與關節手術期刊(JBJS)》。」請注意這段話裡的「直接在腫瘤上推拿」,也就是說,這是為了做實驗,故意的在腫瘤上推拿。可是,我想,在正常生活裡,應該沒有人會故意在腫瘤上推拿吧。事實上,推拿(按摩)在正規醫療裡是被認為可以減少癌症病患的疼痛和焦慮。請看:2007年:Massage therapy for cancer patients: a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mind(癌症患者的按摩療法:身心的相互關係)2009年:Effects of a full-body massage on pain intensity, anxiety, and physiological relaxation in Taiwanes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one pain: a pilot study(全身按摩對台灣轉移性骨痛患者疼痛強度、焦慮和生理放鬆的影響:一項初步研究)2013年:Massag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ancer: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轉移性癌症患者的按摩療法:一項初步隨機對照試驗)一個叫做BreastCancer.org的美國乳癌資訊網站有發表Massage(按摩),而裡面有一句「沒有證據表明按摩會導致現有癌症擴散。」澳洲的Cancer Council(癌症委員會)也有發表Does massage spread cancer?(按摩會讓癌症擴散嗎?),而它的第一段是:「沒有可靠的證據表明按摩會讓癌症擴散。 事實上,許多癌症患者發現按摩有助於改善他們的整體心理健康並緩解與治療相關的一些症狀。 癌症的擴散(轉移)是一個複雜的生物過程,涉及基因表達、突變和生化信使。」總之,只要不是故意在腫瘤上擠壓,目前並沒有確切證據表明推拿(按摩)會讓癌細胞擴散。當然,是否進行按摩治療,最好還是先跟主治醫師商量。原文:推拿會讓癌細胞擴散?
-
2022-04-02 癌症.大腸直腸癌
哪些人易得大腸直腸癌?醫:約8成與後天有關,3症狀速就醫早期存活率達九成
大腸直腸癌已蟬聯14年國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每年約有1.7萬人被診斷為大腸癌,為維護國人健康,國民健康署補助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透過定期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接受治療,阻斷癌症的發生或惡化。 哪些人易得大腸直腸癌? 醫:約8成與後天有關! 在台灣,大腸直腸癌發生與死亡人數逐年增加,依據108年癌登資料統計顯示,平均每30分22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患者中約2成與家族遺傳、基因有關,其餘8成則與年齡、肥胖以及飲食、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有關,呼籲民眾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維持穩定作息,就算是無症狀者也應於50歲後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是高風險族群則應更早進行大腸內視鏡檢查,以遠離大腸直腸癌的危害。 便祕、腹瀉、血便是大腸癌?出現3大症狀立即檢查!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癌關懷協會理事長暨臺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世慶教授說明,大腸直腸癌主要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造成,若能早期發現並予以切除,即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然而,大腸直腸癌罹患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故學會依臨床患者就醫時最常見的症狀,統整出腸癌三大「自覺症狀」,呼籲民眾若出現腹脹腹痛、血便中帶有黏液便,以及明顯排便習慣改變(一下子腹瀉、一下子便秘),應提高警覺,立即就醫檢查。除了上述自覺症狀外,其他如大便變細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可觸摸到腫塊等,亦是大腸直腸癌的高風險症狀。 腸癌早期治療存活率達9成,四期已非末期別放棄! 一旦確診,早期治療腸癌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即使為晚期腸癌亦不要灰心。標靶藥物問世後,大腸直腸癌第四期已非末期,透過不同化學治療與標靶藥物的組合,第一線總緩解率可達7成、疾病控制率更高達9成 。根據臺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研究調查統計,第四期存活率接近2成,大幅優於歐美日韓之醫學中心,呼籲患者應積極治療、不要放棄任何希望。 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黃聖捷醫師表示,依照目前健保規範,大腸直腸癌患者於第一線到第四線治療,若能持續使用健保標靶藥物,整體存活期中位數可達近兩年半。換句話說,「接力治療」就是患者能夠打到越多標靶藥物、接受完整治療,其整體存活期與疾病穩定期也最長。 防疫也要防癌,腸癌篩檢、治療不能拖! 受新冠疫情影響,除了民眾篩檢意願降低,臨床上也發現約2成患者的治療時程亦有延誤。張世慶教授表示,近兩年門診觀察,腸道阻塞與破裂就醫的患者,以及院內緊急手術的比例皆有增加。推測主要原因為民眾懼怕感染新冠肺炎而不敢就醫,即便出現症狀也選擇隱忍,直到病灶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才願意就診。 因疫情不敢前往醫院,婦腸癌拖延治療結果… 黃聖捷醫師分享,診間一名57歲女性患者,原先為第三期大腸直腸癌,經過多次電療、化療後再透過手術切除腫瘤,後續僅需透過輔助性化學治療與定期追蹤即可。然而不幸的是,追蹤期間正逢本土疫情最嚴峻時期,患者心生恐懼而無定期回診,直到有一天發現肛門與會陰部外流出黏稠分泌物與組織液,才意識到情況不對!緊急就醫診斷後,腫瘤復發且從肛門口突出,如此一來不僅前面的治療功虧一簣,復發後的腫瘤發展也更加快速、兇猛與廣泛,以致暫時無法透過手術切除。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防疫也要防癌,疫情期間醫院都有良好的防疫措施,鼓勵民眾積極接受癌症篩檢,以保護自己的健康。糞便潛血篩檢結果如有異常,為避免錯過黃金治療,請務必遵循醫囑做進一步的檢查,才能早期診斷與治療,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防腸癌定期篩檢、追蹤是關鍵,頻道《iCare愛幫忙》助防癌! 在腸癌的預防與治療上,最重要的是定期篩檢與追蹤,楊純豪理事長表示,現今大腸直腸癌治療選擇多樣、網路資訊龐大,患者較難全面性吸收或於回診時詳細詢問。有鑑於此,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首度推廣,為腸癌患者服務的Line頻道《iCare愛幫忙》,預計於下半年上線,化身病友貼身小秘書,其功能包含:就醫提問單、保單試算、腸癌照護攻略,以及在治療旅程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等,期望藉由此醫病共享決策的輔助工具,提供癌友更多照護秘訣,讓醫病雙方於看診時可更充分溝通。 臺中市腸腸久久協會理事長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微創中心主任陳宏彰醫師也呼籲,不幸罹患也不要氣餒沮喪,現今已有許多治療武器,配合醫囑、治療不中斷是首要之道!除了醫師專業治療,患者間抗病經驗交流與心路歷程分享,也是抗癌重要動力之一,鼓勵癌友可多參加病友團體活動,一起攜手勇敢面對! 《延伸閱讀》 .防便祕、大腸癌、護血管!膳食纖維營養師4招簡單吃滿。 .30歲男腸阻塞竟大腸癌末期!標靶藥縮小腫瘤救回命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3-31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術後未追蹤 拖到肛門流血
大腸直腸癌為國內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術後追蹤不可忽視。一名住在金門的57歲女性患者,罹患第三期大腸直腸癌,經手術及電療、化療後,只需透過輔助性化療、定期追蹤,即可控制病情,卻因疫情不敢來台回診,拖延九個月直到病情惡化變為第四期,肛門、會陰部外流出血,一天需換三次尿布、無法坐著,腫瘤發展快速難再切除。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聖捷表示,患者術後仍有零星微小細胞,需透過化療消滅,但該名患者怕染疫而不敢回診,直到腫瘤變大、惡化到第四期後才回診,不僅前面治療功虧一簣,復發後腫瘤發展的更廣泛、快速。中華民國大腸直腸癌關懷協會理事長、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世慶指出,大腸直腸癌主要由大腸內腺瘤息肉癌化造成,通常早期無症狀,若能及早發現、切除,即可減少癌症發生。常見大腸直腸癌三大自覺症狀,包括腹脹腹痛、血便帶有黏液、明顯排便習慣改變,務必提高警覺。一旦發生大便變細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祕、體重減輕、貧血、可觸摸到腫塊等,更是罹癌的高風險症狀。國健署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二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院長楊純豪表示,糞便潛血陽性者,需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若無追蹤,罹患大腸癌風險將增加。大腸直腸癌成因,包括家族遺傳病史、飲食習慣及健檢意識低落,建議民眾仍要定期篩檢。隨著醫療基因分子診斷進步,包括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治療多元,且部分有健保給付,鼓勵民眾確診四期也不要放棄。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表示,大腸直腸癌患者約二成與家族遺傳、基因有關,其餘八成與年齡、肥胖及飲食、生活習慣等有關。蔣鋒帆呼籲,民眾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維持穩定作息,即使無症狀,也應於50歲後每二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高風險群更應提早做大腸內視鏡檢查,遠離大腸癌危害。
-
2022-03-30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術後未追蹤 9個月後肛門流血膿
大腸直腸癌為國內十大癌症之首,術後追蹤更不可忽視。57歲的女性患者居住金門,確診第三期大腸直腸癌,經多次電療、化療及手術切除腫瘤,原只需要透過輔助性化療、定期追蹤,即可控制病情,因為新冠肺炎不敢來台回診,拖延9個月病情惡化變到第四期,甚至肛門、會陰部外流出血膿,一天需換3次尿布、無法坐著,腫瘤發展快速難再切除。收治上述個案的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聖捷表示,患者術後仍有零星微小細胞,需透過化療消滅,該名個案怕染疫而不敢回診,直到腫瘤增大、惡化到第四期後才回診,不僅前面治療功虧一簣,復發後腫瘤發展地更廣泛、快速。中華民國大腸直腸癌關懷協會理事長、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世慶指出,大腸直腸癌主要由大腸內腺瘤息肉癌化造成,通常早期無症狀,若能及早發現、切除,即可減少癌症發生。常見大腸直腸癌3大自覺症狀,包括腹脹腹痛、血便帶有黏液、明顯排便習慣改變,務必提高警覺,如果大便變細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可觸摸到腫塊等,更是高風險症狀。受疫情影響民眾篩檢意願降低,張世慶透露,近2年觀察,臨床上有2成患者治療延誤,常拖到出現嚴重病灶而送急診,像是腸道阻塞與破裂,進而發生嚴重腹膜炎,雖可以透過緊急手術,但仍有30%死亡率、50%機率發生併發症,且術後1周為關鍵期,年紀較大患者若無法控制住敗血症,恐增加免疫風暴、體內產生抗藥性等,預後狀況不佳。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院長楊純豪表示,108年新確診大腸直腸癌就有1萬7302人,與109年相比,110年少篩檢出680位大腸直腸癌患者,健保統計大腸癌手術109年相較108年減少5%,但我國預測新確診數尚未達高峰,代表因疫情影響篩檢率。國健署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楊純豪表示,糞便潛血陽性者,需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若無追蹤,罹患大腸癌風險將增加。大腸直腸癌成因包括家族遺傳病史、飲食習慣及健檢意識低落,建議民眾仍要定期篩檢,且隨著醫療基因分子診斷進步,包括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新型態治療多元,都有不錯治療效果,且部分有健保給付,鼓勵民眾確診四期也不要放棄。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表示,大腸直腸癌患者約2成與家族遺傳、基因有關,其餘8成與年齡、肥胖及飲食、生活習慣等有關,呼籲民眾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維持穩定作息,即使無症狀,也應於50歲後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高風險群更應提早做大腸內視鏡檢查,遠離大腸癌危害。
-
2022-03-30 癌症.食道癌
免疫療法 開啟癌友治療新篇章
食道癌患者近二十年來罹患人數成長二到三倍,確診時多為三到四期,治療受限;至於大腸直腸癌近年也發現部分患者與微衛星(microsatellite,基因特色之一)不穩定現象有關。去年免疫新藥突破食道癌及大腸直腸癌治療的困境,帶來新治療選擇,獲得國家新創獎。食道癌晚期 治療露曙光免疫療法為透過活化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協助免疫細胞辦別癌細胞進而達到治療的效果,目前已獲得多種癌別的適應症。食道癌是男性死亡率第五名,台灣每年新診斷食道癌人數近三千名,約有三成的患者屬於晚期,五年存活率只剩一成,二十年來都無治療新選擇。台大外科教授李章銘指出,由於食道沒有感覺神經,當出現吞嚥困難時,腫瘤多半已阻礙到管腔的一半,確診時至少都三期以上。李章銘指出,第三、四期患者標準療法是先進行放化療將腫瘤縮小,若能開刀就會進行手術切除。以往無法手術的轉移性患者在大型研究發現,免疫療法加上化療,相較於單獨使用化療,可增加近三個月存活期,降低近三成死亡風險,即使是單獨使用免疫療法效果也優於化療。副作用少很多 存活期增加李章銘指出,有名患者手術後再復發,幾年前剛好進入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患者從無藥可醫到現今已長期存活好幾年,從看女兒大學畢業至今已抱孫子,副作用也少很多。目前免疫新藥可用於晚期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食道癌患者的第一線治療,也成為患者新治療選擇。除食道癌,近年也發現約有一成至一成五大腸直癌患者的致病原因與微衛星不穩定現象有關,新英格蘭雜誌發表,微衛星不穩定的轉移性癌症對多線化療標靶治療失敗後,對免疫治療仍有四成至五成的反應率。且證實,具高度微衛星不穩定的晚期大腸癌患者單獨使用免疫療法對比現行治療可增加八個多月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使用免疫藥物 應醫病共決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指出,現代醫療的法則在精準醫學指導下,進步迅速。其中微衛星是個別癌症的基因特色之一,在治療前若知道有其特徵,就可以考慮使用免疫藥物,但非人人適合,約有三成的患者在前半年需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蔣鋒帆強調,目前癌症治療已進入非常細微的階段,這些生物資訊可以在不同患者中能找出治療勝算最高的方式,決定治療的方向,選擇該治療癌細胞本身,還是得調整癌細胞周圍的血液循環或免疫細胞,每個期別該如何用藥都有新的進展,而免疫療法提供部分適合患者一個長期存活的機會,目前大腸直腸癌仍屬自費,治療前需與醫師共同討論。
-
2022-03-24 癌症.抗癌新知
當歸萃取物降低腦癌復發 花蓮慈濟抗癌有成
十多年前花蓮慈濟醫院發現,當歸萃取物可以治療癌症,進而開發標靶抗癌藥物,可有效治療惡性腦瘤,近年再成功研發胰臟癌新藥。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花蓮慈院致力研發各式癌症治療方案,要成為癌症病人的最後希望。林欣榮指出,成立慈濟醫院的目標之一,是讓中醫中草藥發揚到全世界,慈院團隊自2001年起投入中草藥萃取物的研發,從當歸中萃取出小分子正丁烯基苯酞(z-BP),成功開發標靶抗癌藥物。腦癌幾乎被視為不治之症,林欣榮說,當歸萃取出的z-BP可調和人體細胞的穩定性,讓已變異的細胞重回正常運作,且沒有明顯副作用,此即中醫強調的「祛邪扶正」。此標靶藥物已治療十多位腦癌病人,第一期的人體實驗成果也發表在國際期刊。腦癌復發患者使用傳統抗癌西藥,以往只能存活約4個月,但慈濟的病人初步成果平均存活超過17個月。一位43歲腦癌復發患者,經過慈濟開刀治療後,至今存活超過2年。這項發明獲得多國專利,也取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及台灣食藥署的臨床試驗許可。花蓮慈院也開發溶瘤病毒療法,林欣榮解釋,是運用溶瘤病毒來吃掉人體內的癌細胞,一位大腸直腸癌患者,原被判定餘命不到4個月,使用溶瘤病毒療法後,成功存活至今2年多。慈院團隊開發治療胰臟癌的新藥EF-009,動物試驗證實可延長壽命2.2倍,同樣獲得美國FDA和台灣食藥署通過進行人體實驗。針對新冠疫情,花蓮慈院團隊利用本土八種中醫藥草,成功研發可以阻斷病毒的「淨斯本草飲」。林欣榮指出,這些中草藥都是自然物,已生產系列產品;藥粉形態濃縮散更取得衛福部外銷許可,已幫助40多國抗疫。「淨斯本草飲」除了阻斷突變株病毒感染外,並具有恢復心肌功能、調適老化高血壓、平衡血糖、改善巴金森神經退化、抑制抗藥性癌症生長等多靶點、多功能、多效性的潛力。放眼未來,林欣榮說,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計畫設置重粒子中心,照顧花東偏鄉居民外,再結合西醫的標靶藥物、免疫抗體、免疫細胞療法、溶瘤病毒療法,以及小分子新藥,中醫及中草藥合療,成為癌症患者最後的希望。
-
2022-03-22 癌症.大腸直腸癌
貧血只吃鐵劑治療,可能延誤大腸癌診斷!預防腸癌的3個重要提醒
我曾經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病患,她是一般上班族,因為子宮內膜癌就診,婦產科檢查出她帶有HNPCC家族突變基因,將她轉到我的門診檢查。結果,大腸鏡一做,發現了大腸癌。 大腸癌切掉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都好了,事隔五年定期追蹤做電腦斷層時,發現了胰臟癌。也就是說,她因為家族基因得到三種癌症,但不是轉移,因為三個癌症都是原發,幸好早期發現,多是第一、第二期,存活率比較高。這是病人自己有健康意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例子。現在她活過了十五個年頭,至今生龍活虎,差不多五十歲了。 早期篩檢的好處,需要不停宣傳。國人比較常罹患的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零期大概百分之百,一期大概九三%,二期大概八二%,三期大概六九%,四期大概十二%,早點治療的效果真的很不錯。 之前政府一直推廣有家族病史的人免費做大腸鏡,我有位病人沒有任何症狀,單純因為女兒罹患大腸癌這個家族史前來接受檢查,結果發現直腸癌,檢查後就切掉,至今十多年沒有復發。她的女兒是三十多歲時得到大腸癌,只是發現得太晚,開刀發現淋巴腺三十八顆腫瘤中就有三十七顆是陽性,後續治療的難度完全不同。 根據國家提供的糞便潛血篩檢數據來看,固定兩年做篩檢的人口只有四○%,五十歲以上接受篩檢的人口只有六○%,很多人不在意早期篩檢。其實當篩檢比例達到六○%,癌症死亡率可減少三六%。而且經由篩檢發現的大腸癌,大概七成以上都是早期,第一期、第二期或是零期的,第四期大概只有七%,如果是一般非定期篩檢的病人,發現大腸癌第四期的比例高達二○%,甚至二五%。 以篩檢比率來說,目前還有四成的空間要努力。如果四十至五十歲的人都能接受糞便潛血的定期檢查,有家族史的人再提前檢查,相信大腸直腸癌的死亡率會再降低。 發生率第一名的大腸癌 從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二○一六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是世界第一,每十萬人口有四十七個大腸癌症患者,超過第二名韓國的四十五個;健保署的統計資料則是第五名。儘管人數有點出入,但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五名,還超過美國。 大腸直腸癌死亡率僅次於肺癌、肝癌,排行第三,也是健保推行早期篩檢四大項目之一。有人將大腸直腸癌稱為富人病,通常是吃得太油膩,造成膽固醇和血脂肪太高,換句話說,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尤其是紅肉攝取量大增,加上青菜吃得少,運動少,以及抽菸又喝酒。 現代人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的醃肉、加工肉品、毒油等,尤其外食族很難控制或了解商家用油品質,有些店家使用回鍋油,油都變黑了,形成過氧化物的自由基,這是一種致癌物質;除此之外,我也建議盡量不要食用再製品。 美國政府曾委託一位教授研究牛肉與疾病的關係,發現牛肉所含的油脂形成的脂肪膽固醇進入人體,在大腸中的細菌分解後,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攝入膽固醇脂肪愈多,得到大腸癌的機會愈大,因此他的結論是建議不要吃牛肉。 喝酒也會引起大腸癌,尤其是啤酒。酒一進入體內,酒精去氫酶會分解成乙醛,再被醛去氫酶分解成乙酸排出去,乙醛對大腸是有毒性的。大部分的乙醛去氫酶存在肝臟及小腸,較少在大腸,所以酒進入人體在小腸就大部分消化掉了。一般人喝啤酒都是大杯、大杯喝,一下子沖到直腸去,因為量大、沖下去的速度快,大腸的乙醛去氫酶量少,乙醛因而堆積在大腸,容易誘發大腸癌,所以喝酒、抽菸都可能引發大腸癌。 要預防大腸癌,建議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 家族性病史與遺傳基因 大腸癌患者有少數屬於家族性大腸瘜肉症,比例約一%,就是患者腸子裡大概有上百顆大腸瘜肉,這類病人帶有一種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基因。帶有APC基因者,可能十多歲開始長瘜肉,所以有這樣家族史的人,一定要提早做大腸鏡檢查。 如果置之不理,根據統計,大概三十八歲左右就會變成癌症,建議在二十歲左右先做大腸鏡檢查,確定有多發的瘜肉後,做全大腸直腸切除與迴腸袋肛門吻合術。研究顯示,如果不治療,可能四十三歲前後離世,所以我建議要早一點檢查、治療。 我有位病人就是家族性大腸瘜肉症,十幾歲時確診。她兩位哥哥都做了手術切除。我們等她二十多歲時做大腸直腸切除術及迴腸袋肛門吻合術,至今已經二十多年,預後很好。 家族史的大腸癌有好幾種,其中一種HNPCC,就是遺傳性非瘜肉性大腸直腸癌。如果兩代當中有三個人得到大腸直腸癌,兩個人是一等親,三人之中有一位小於五十歲,就可稱為HNPCC家族。這種癌症比較早發,後來發現其他癌症也和這個基因有關,是基因修復錯誤所產生。 除了大腸直腸癌症外,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胃癌、腎臟癌、胰臟癌,甚至腦癌,都可稱為HNPCC家族相關癌症,也都有相同的基因突變,現今有新的Bethesda Guideline,可謂廣義的HNPCC家族。如果檢測出帶有這種基因突變,一生中得到大腸癌的機率是八成,也有可能罹患其他癌症。 美國有位醫生在小鎮執業時,一位婦人前去看病,每次都提到她將來會死於大腸癌。醫生覺得很奇怪,她怎麼可能知道?於是問她:「你怎麼知道自己會得病?」她回覆:「因為我家族很多人都死於大腸癌,所以我覺得自己也會死於大腸癌。」 由於這位患者反覆宣稱自己是癌症家族的一部分,醫生開始朝遺傳性癌症潛心研究,終於發現HNPCC基因和癌症的關係。後來遂以醫生的名字亨利.林奇(Henry Thompson Lynch),將遺傳性非瘜肉結直腸癌綜合症稱為林奇氏症(Lynch Syndrome)。 定期檢測的重要性 大腸鏡是診斷大腸直腸癌比較精確的方法,用糞便篩檢則相對經濟,篩檢結果有問題,再做大腸鏡。不過糞便篩檢並非百分百沒問題,有時會出現少數偽陽性及偽陰性,所以提倡五十歲以上至少做一次大腸鏡,若在照大腸鏡時發現瘜肉,可直接切除。 大腸癌在五十至六十五歲之間是發生的高峰期,現在健保給付糞便潛血篩檢是五十至七十四歲,每兩年做一次。五十歲做一次大腸鏡,如果沒有問題,以後五到十年做一次;假如發現瘜肉,就要再提早一點。一般來說,大腸癌約九五%都是從瘜肉轉變而來,如果增生性瘜肉是良性的,不需切除;如果是腺性瘜肉,建議拿掉,以防將來變成癌症;絨毛性瘜肉是最容易變成大腸癌,有時會長得大一點,愈大代表惡性機會愈高;其次則是腺性瘜肉。 我有一位病人沒有任何症狀,因為做婚前體檢而發現大腸癌,手術切除至今十五年,育有兩個小孩,身體狀況安好,保持定期追蹤。所謂真正的早篩就是希望在沒有症狀之前發現病況。 那麼有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以左側大腸癌來說,因為離肛門近,一出血就會發現,痔瘡的血是鮮紅色,如果是暗紅色、帶黏液的血,或糞便裡面有血,多半是大腸出血。 癌症長在左側大腸會刺激直腸,患者會一直想大便,可是如果腫瘤大到引起阻塞,則有一種解不出大便的感覺,我們稱為「裡急後重」,就是想大便又解不出來。左側大腸癌是痛在下腹,右側大腸癌通常痛在上腹,痛的位置不一樣。左側大腸癌的大便習慣改變、出血症狀會比較明顯。右邊大腸癌因為出血經過很長一段距離,排出來已經看不見,肉眼不容易判斷,只有檢驗大便會有潛血,因為這種出血是長期慢性流失,會產生貧血症狀。很多右側大腸癌的病人,容易全身疲倦、頭暈、臉色發白,檢查後才發現貧血,但有時會誤以為是缺鐵性貧血,長期服用鐵劑反而延誤了治療。 此外,十二指腸潰瘍也會造成貧血、大便潛血及上腹痛,所以這些症狀很容易誤以為是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如果這個時候照胃鏡,患者正好又有潰瘍,很可能誤診為十二指腸潰瘍、消化性潰瘍。 所以我們一直宣導,貧血一定要做大腸鏡,不能只做胃鏡或者給予鐵劑治療貧血,如今這種延誤診斷的現象已經愈來愈少。同時,右邊大腸因為比較寬,腫瘤要長得比較大才會產生阻塞現象,診斷時多半可以摸到硬塊。右側大腸癌的常見症狀有:摸到腫塊、消化不良、上腹疼痛、貧血,還有大便潛血,這些都是必須注意的狀況。 活下來需要更多的信心和準備 我有一位病人,八十歲時檢查發現罹患乙狀結腸癌,因為肝臟已有多處轉移,外科無法切除,改用標靶及放射治療大腸癌部位。三個月之後,因為肝臟還是沒辦法切除,繼續用放射治療肝部病灶,並施打標靶藥物。現在有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能夠精準照射,照完之後三個月評估發現,還是無法切除,再打三個月的標靶,前後超過九個月。九個月之後評估發現腫瘤縮小了。於是我們決定把大腸切掉,肝臟也切三塊下來,結果大腸和肝臟切下的標本,統統找不到癌細胞了。 這是一個奇特的案例,患者剛就醫的時候,沒有辦法切除肝轉移的大腸癌,療程結束卻完全不存留癌細胞。在以前年代,八十歲的老人家根本不敢想像又做化療又做放療,尤其是這位老先生外形瘦瘦小小的,居然能夠撐過放療、化療和大手術,真的是非常配合。至今開完刀兩年多了,沒有復發。 我在看診時,常常遇到許多病人提出治療之外的疑問,像是醫療費用。年輕時買保險的確有幫助,譬如防癌險和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 會這般建議是因為,癌症治療費用昂貴,很多新的治療及藥物並不在健保給付範圍之內,或是有給付時間的限制。我有一位大腸癌症病人發現肝、肺轉移,因為早年買了較周延的保險,每次住院有六萬元醫療給付,各項治療及藥物的使用較不受限制,如此活了八年,幾乎是與癌共存的境界。一般人如果沒有醫療險,就不太可能負擔這麼久的藥物治療。 此外,人工肛門也是很多患者的疑問,害怕做,有時候又不得不做。事實上人工肛門很好照顧,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很多病人做完人工肛門照樣上班,幾十年都沒有影響,每天只要灌一次腸就好,比有些人便祕還好解決。 有些人因為誤解、不了解,堅持不接受治療,導致生活品質大受影響,甚至性命難保……我真心希望大家能接受醫生的建議,不要因為害怕而錯失治療良機。 大腸直腸癌3個提醒 提醒1:有家族史且有基因突變者,二十歲時就要注意,可能衍生出不同的癌症。提醒2:大腸鏡是診斷大腸直腸癌比較精確的方法,糞便篩檢相對經濟實惠。提醒3:貧血也可能是大腸直腸癌症的病徵之一,勿掉以輕心。 (本文摘自《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贏得十倍存活率的癌症真相》,今周刊出版,林肇堂, 邱文祥, 陳昭旭, 陳晉興, 陳瑞裕, 康仲然, 黃俊升, 楊培銘, 賴瓊慧, 饒樹文, 黃亞琪著)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脂肪肝恐致肝癌!醫師建議:多做4件事,遠離罹患癌症的可能.抑鬱症真是可怕惡魔!苦苓:那時唯一念頭是要怎樣尋死,才能讓妻子拿到全部保險金.攝護腺手術容易出現低體溫!骨科、泌尿科手術特別要注意,「這樣做」避免併發症發生
-
2022-03-17 癌症.抗癌新知
需要化療代表已經癌症末期?化療一定會讓頭髮掉光?醫師替你破除4大化療迷思
癌症長年來高居國內十大死因首位,現在治療的方式愈來愈多元,然而許多病人提到化療就很恐慌,因為聯想到嚴重難耐的不良反應,或是和癌症末期畫上等號。藥害救濟基金會訪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吳佳哲醫師,破除臨床上常見的化療迷思,他強調化療在癌症治療扮演重要角色,與醫師正確溝通,了解使用化療的時機與注意事項,才能有效抗癌。癌症化療的四大迷思迷思一:使用化療代表疾病已經到末期?化學治療是利用化學藥品來摧毀或抑制癌細胞,是癌症的治療方式之一,醫師會依據癌症的種類、腫瘤的分期來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例如手術、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以及選擇不同的化學治療藥品。例如開刀主要針對局部處理,若腫瘤已經離開原發部位,甚至轉移到其他器官,就必須藉由化療做全身性治療;然而像白血病這類血液癌症,化療則是治療的優先選項,而且反應非常好。因此,並非癌症末期才使用化療,現在,化療甚至普遍運用在早期癌症來增強手術的效果:比如在手術前先做化療,讓腫瘤縮小以增加手術成功率;對於乳癌或肺癌這類容易轉移的癌症,手術後追加輔助性化療,可降低日後腫瘤轉移或復發的機會。迷思二:化療的不良反應一定會讓頭髮掉光?化療是透過化學藥品阻斷癌細胞的生長,讓癌細胞凋亡,但同時也會傷害到正常細胞,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大量掉髮、嘔吐、口腔黏膜破損等。其實不同化療藥品產生的不良反應不盡相同,以乳癌為例,俗稱小紅莓的化療藥品(doxorubicin)打1至2個療程後,掉髮的發生率幾乎100%,但使用另一個化療藥品vinorelbine(如:溫諾平、威若賓),其不良反應主要為白血球低下及腸胃症狀,但幾乎不會嚴重掉髮。病人可以和醫師先溝通最擔心什麼不良反應,在達到治療效果的前提下,有機會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案,以避開特定不良反應的藥品。迷思三:化療一定要住院才能治療?早期鉑金類化療藥品可能造成嚴重的嘔吐不適,病人會非常虛弱,往往需要住院;但現在有許多藥品可大幅降低嘔吐的不良反應,因此做化療未必一定要住院,而是視病人的身體狀況而定。又如大腸直腸癌患者使用5-FU化療藥品,由於要持續輸注24小時甚至48小時,早期必須要住院治療,但現在可選擇用化療奶瓶(攜帶式化療輸液器),可以隨身進行化療,病人仍可兼顧工作或是家庭照護,進而提高生活品質。迷思四:化療過程感到不適只能勉強忍耐?化療的療程雖然有預估計畫,但往往隨病況變化去調整治療步調,醫師會定期替病人抽血監測,若預期繼續用藥可能產生併發症,就會延後治療或暫停治療。有些不適感是很主觀的,像是化療造成的疲倦感,醫師很難明確知道有多嚴重,建議病人可以透過症狀的描述,讓醫師去評估如何調整治療方向。事實上過程中若有任何難耐的不良反應,都可以跟自己的主治醫師討論後續治療要如何調整,例如施打劑量減少、延長施打頻率、抑或是單純處理不良反應就好,醫師會在療效與不良反應當中去取得平衡。治療選擇由醫病共同決策 維持體重助抗癌吳佳哲醫師強調,罹癌後的治療選擇需要醫師與病家共同討論,除了衡量有哪些治療武器跟可能面臨的不良反應,還要考量病人年紀、身體狀況、疾病別、器官剩餘功能等,才能量身打造最符合需求的個人化醫療。他建議病人做化療時放輕鬆,比如有些針劑一次要打3小時,可以帶本書去看來轉移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要讓自己維持體重及體力,這是抗癌基本的要件,因此如果治療後味覺變得不好,未必要堅持清淡飲食,而是要想辦法讓病人能正常吃飯,比如吃些重口味食物增加味道,或是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如果真的吃不太下去,才退而求其次藉由配方營養品來補充。若有醫病溝通的相關疑惑,歡迎瀏覽醫療爭議關懷資源專區或洽詢醫療關懷諮詢專線:(02)2351-0740。
-
2022-03-13 癌症.癌友加油站
我是癌友6/如廁大事我不要穿尿布:術後的嚴重後遺症
生病前,一直覺得上廁所不是件稀鬆平常的事嗎?但生病開完刀後,才發現「吃喝拉撒睡」是多麼珍貴的事。由於大腸有儲存大便及吸收水分的功能,大腸直腸癌手術後這些功能都受到影響,當一天24小時要跑上十幾次的廁所時,就能體會平常事即人生大事,其餘的事皆不重要。住院期間隨著進食量的增加,能順利如廁是出院指標之一,雖然過程中有過一次大出血,「解便」一事更慎重其事,每回都得端詳大便的顏色老半天,「你看,這是草綠色還是咖啡色?應該沒有紅紅的吧!」連同陪伴者都得睜眼看仔細。觀察便便顏色是大事,我成了「看大便的柯南」。觀察大便顏色一直到出院後仍持續著,但顏色會隨著吃進去的食物而不同,有一陣子我甚至害怕吃橘紅色的食物,像是胡蘿蔔、番茄、火龍果等,尤其出院時正值西瓜產季,而瓜果類又是低渣飲食的重要選項,但吃完一兩天內,就會處在焦慮之中。解便通常都會偏紅,即使知道可能是食物影響,心裡上仍不放心,有時甚至得拿出免洗筷或棉棒仔細端看,自己成了「看大便的柯南」。若最近沒吃紅色食物,但便便顏色又不太正常,哇!那整天的心情就忐忑不安,拚命回想「我到底吃了什麼?」由於觀察大便太折磨人,出院一個月後,有一天我終於受不了對自己發火,「我為何要去『期待』我的大便是紅色的呢?我為何要去等『副作用』發生呢?我不應該被這事給綁架了。」50歲時成了「包大人」,光好好穿上尿布就是件難事。下定決心正常面對,上完廁所沖馬桶時,看一下顏色的變化就好。會有這樣的改變,除了意識到自己是被曾經發生過的血便驚嚇過度外,還有就是大便次數過於頻繁,原本一次就能解乾淨的狀況,得分3-5次才能解完,常見的狀況是,才剛解便完不到幾分鐘又想上廁所,每次盯著馬桶瞧真是太累人。初期的大便其實是不成型的,稀稀水水的讓人非常崩潰,又常因放屁就跟著滲便,加上開刀後左右兩側的腹部插滿了引流管,為了照顧上的方便性,包尿布是個好方法。自己也在50歲時成了「包大人」,為了病情一切都算合理。開刀後躺在床上休息,也不覺得包尿布有什麼難的,但當下床的頻率愈來愈高時,就糗態百出,我跟陪病者都沒有幫人穿成人紙尿褲的經驗,為了把尿布旁的膠帶粘貼在尿布上就是件難事,怎麼貼都無法讓尿布看起來像一件「正常」的褲子。上廁所這麼簡單的事,為何無法像以前一樣?常因穿得歪七扭八,下床散步時還得一手推著點滴架、一手隔著褲子拉著尿布,好幾次散步走路都走到尿布差點掉下來。尿布或許是解決照顧上的不便,但這件事在心裡上的衝擊其實不小,你必需直視自己現今的慘況,「你已經不是正常人,你是個病人,是個需要人家照顧的病人。」常常蹲在廁所不經意的想,連上廁所這麼簡單的事,為何就是無法像以前一樣呢?為何這麼沒有尊嚴呢?這種沮喪、無助的感覺,好幾次在夜深人靜時默默的掉淚,不斷問自己,「我真的無法回復到活蹦亂跳的正常生活嗎?」大家都說這些情況會愈來愈好,跑廁所的次數會減少,但直到出院後症狀並沒有改善太多,但我還是堅持把尿布脫掉,心裡上總認為「出院」後就象徵著可以當「正常人」的開始,因此當來不及跑廁所時,家人一句「妳怎麼不穿尿布呢?」心裡上總是「嗯哼,你們懂得包尿布的心酸嗎?」但,人還是得向現實低頭。化療帶來瘋狂腹瀉,只能鼓舞自己,尿布總有一天能脫下來。正當排便逐漸可以控制時,化療產生的瘋狂腹瀉再度襲擊而來,有時三步路就能跑到廁所的距離,都因來不及掀馬桶蓋拉了一褲子,在難堪之際又得清理污穢的現場,這時你就得乖乖包回尿布,只是這次學聰明了,改穿褲型尿布。「自尊」能堅持多久呢?在恢復期幾乎不用再考慮了,不然,也不會把這麼難堪的事記錄下來,唯一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引以為戒,保持身體健康。生病的人像是沒有選擇的餘地,但為了往前走,總是會想到恰當的解決方式,褲型紙尿布不就是一個好的選項。你也要相信自己,總有一天一定可以脫得下來。
-
2022-03-12 癌症.癌友加油站
2022癌症高峰論壇/心理師邱似齡:性自尊重建 癌友及伴侶也可擁性福
子宮頸癌治療後,陰道好乾澀怎麼辦?陰莖癌治療後,陰莖變短,另一半還能滿足嗎?直腸癌病患肚皮上的腸造口,會讓另一半嫌棄我嗎?重建了美麗的乳房後,摸起來卻沒有感覺了?肺癌病患呼吸功能下降,性行為過程中會不會喘不過氣?癌友的另一半好想要,卻擔心如果開口要,對方會不會以為「我不關心他的身體?」慈恩心理治療所所長、癌症希望基金會特約心理師邱似齡指出,性是伴侶之間分享親密感,感受到自我價值和自尊的交流。然而突如其來的癌症,不僅造成自己生命上的威脅,對於性功能、性生活也造成衝擊,癌友跟伴侶面臨身體改變的挑戰,也會產生性焦慮。國內曾有醫師開設癌症性諮詢門診,想要幫助癌友的身心壓力調適,開設期間從未有人掛號,待關閉門診後,癌友才私下跟醫師探尋,「那個門診怎麼關了?」顯示癌友們普遍存在需要卻不敢問的現況。邱似齡呼籲,性生活需要被協助,是一件非常健康的事情,要相信自己可以被幫助,大家都希望被自己的伴侶喜歡,覺得自己有價值,以及擁有安全感,癌友談及焦慮跟不安時,伴侶能找到回應方式,都是很重要的經驗,也需要學習。透過種種技巧的協助,癌友及伴侶可以擁有性福。邱似齡舉例,陰道乾澀可以透過性感帶探索、性道具輔助、陰道雷射或潤滑劑協助,陰道變短可以改變性交姿勢,達到雙方面的滿足,後背式、側背式、站姿都更為適合。邱似齡說,不只是癌友會碰到性議題,事實上,一般夫妻也會有,只是透過癌症後被凸顯出來,如果雙方都希望保有性生活的親密,建議從診斷開始、治療以及結束所有療程,可以多聽、多討論、多收集資料,並尋求協助。癌友與家人照護者,要面對親密與性自尊重建,需要專業系統的支撐,邱似齡心理師,也是性諮商師,連結荷光性諮商專業訓練中心與癌症希望基金會兩大組織合作,一起重建癌症病人的性自尊,開啟癌症性健康的可能,翻轉過去國人對於性主題的避諱與污名化,為癌症病人、照顧者及醫護人員,建造三方都能有所獲益的性健康機會。【癌症心聲大調查】填問卷抽好禮.【2022癌症高峰論壇】免費報名 https://pse.is/423qsw電話報名:(02)8692-5588 #2698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 精彩活動內容
-
2022-03-07 名人.黃達夫
胰臟癌、卵巢癌為何是無聲殺手?名醫曝仍令醫界挫折的原因
很久以來,胰臟癌及卵巢癌之類癌症一直被認為是無聲的殺手(silent killer)。因為,這類癌症不像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直腸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等有「篩檢」的方法,只要依照篩檢的指引,定期檢查,就不會失去早期診斷,正確治療的機會。胰臟癌卵巢癌 初期難篩檢面對無聲的殺手,最令人感到挫折的是,不是醫療界的努力不夠,而是,直到今天,醫界一直都沒有找到「篩檢」初期胰臟癌或卵巢癌的好方法。所以,這兩個所謂的無聲的殺手被診斷出來的時候,往往都已經不是初期的癌症,因此,治癒的機會相對低很多。既然,沒有篩檢的方法,退而求其次,有心的醫師就開始尋求能夠早些診斷出這些無聲殺手的線索。卵巢癌有症狀 只是易被誤診先談卵巢癌,最近有篇研究,研究者重新翻閲419名被診斷為早期卵巢癌婦女的病歷,從病歷紀錄,發現這些病人當中,有72%有一種或多於一種症狀,這些症狀包括脹氣、腹部或骨盆疼痛、腹圍增加,還有人有不正常陰道出血及其他泌尿系統及腸胃問題,28%的病人沒有症狀。這表示,初期卵巢癌並非完全沒有症狀,稱呼它為「無聲的殺手」並不是很正確。只是,它的症狀不是很明顯,很難讓看診醫師一下就想到卵巢,很容易被誤診,而延誤了正確治療的時機。其實,在2000年就有篇類似的研究報告,研究者訪問1725位卵巢癌的病人,其中30%的病人説,她們被給了錯誤的處方,譬如被認為是胃炎、便祕,或壓力造成的症狀,還有12%被告知她們沒有健康問題。治療無效 就要想到其他可能因此,在缺乏卵巢癌的「篩檢」工具,加上其症狀又很不明確的情形下,這時候,看診的醫師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提高警覺,當初步治療不見效,症狀持續,而讓醫師感到困惑時,就要把其他的可能性放在心上。這回歸醫師的基本功,現代臨床醫學之父威廉·奧斯勒(WiIliam 0sler)曾説:「用心聆聽病人,他就會告訴您病的診斷。」從上述卵巢癌的症狀,我們知道看診醫師確實很容易被誤導。尤其,在台灣,一直沒有建立由一般內科醫師為病人的健康把關的制度,所以病人都是自己選擇去看腸胃科、泌尿科或婦科等專科醫師,而大部分專科醫師又容易把診斷侷限在自己專科的領域,直到症狀很明顯時,病情已經很嚴重了。選擇有耐心、願了解病情醫師因此,我會建議病人,不論看什麽病,最好選擇一位不會匆促打發病人、願意用心了解病情、耐心解決問題的醫師。然而,當不幸碰到像卵巢癌之類的疾病,再好的醫師也不容易很快做出診斷,因此,當最初的治療不見效時,不要輕易換醫師,而是要不斷地去敲門,告訴醫師你的問題還沒有解決,負責任的醫師就會思考其他的可能性。
-
2022-03-04 癌症.大腸直腸癌
年長患者腸癌發現多已中晚期!大便習慣改變要注意,8症狀提早察覺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結直腸腫瘤的發病風險與年齡密切相關,從55歲開始持續走高,在80~84歲達到高峰。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生理功能會逐漸減退,老年人因此會出現反應遲鈍。再加上結直腸腫瘤一般生長較緩慢,早期症狀缺乏特異性,多數老年患者就診時往往已進入腫瘤中晚期。結直腸腫瘤患者常見的首發症狀是大便習慣的改變,以及血便、黏液便,此外還有腸阻塞、腹部腫塊、腹痛、腹脹、腹瀉等。老年人一旦出現上述情況,一定要及時就診並進行相關檢查,包括肛門指檢、全結腸鏡、腹部CT等,以避免腫瘤漏診。腸道腫瘤常見8症狀.大便習慣改變.血便、黏液便.腸阻塞.腹部腫塊.腹痛、腹脹、腹瀉幸運的是,高齡患者所患的結直腸腫瘤大多惡性程度相對較低,存在較好的預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為根治性切除提供了有利條件。目前,年齡早已不是手術的制約因素,通過術前合併症的有效控制,圍手術期的監測與治療,完全可以有效降低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預防結直腸腫瘤的發生,老年人應從生活習慣入手,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限酒,減輕體重,控制血糖,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少吃剩飯剩菜。多吃蔬菜和水果可減少便秘,縮短糞便中致癌物與腸道黏膜的接觸時間。對高脂肪、低纖維、熏烤、油炸、醃漬的食物也應敬而遠之,以免增加胃腸道負擔。少吃剩飯剩菜可以減少致癌物亞硝酸鹽的攝入。預防便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不過應採取正確的方式。很多老年人習慣用瀉藥來解決排便困難的問題,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是藥三分毒”,瀉藥雖然能幫助排便,但長期濫用會引起胃腸道功能異常,破壞腸道菌群。老年人如果長期使用還會產生藥物依賴,一旦停藥,將出現更為嚴重的便秘。老年人每年都要進行全面的健康檢查,每兩年應進行一次結腸鏡的篩檢。如果發現直腸息肉或癌前病變,應及時處理。(記者衣曉峰整理)8招預防結直腸腫瘤.戒菸限酒.減輕體重.控制血糖.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預防便秘.少吃剩飯剩菜.遠離高脂肪、低纖維、熏烤、油炸、醃漬食物.定期腸鏡檢查
-
2022-03-04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開車突然心肌梗塞!掌握黃金時間救回,還靠這些生活習慣保命
八年前,我從台中住家開車到雲林北港上班途中,在西螺大橋突然胸悶、肩背痠、冒冷汗,這個情況持續不止,但我仍強忍不適開到醫院,一到院整個人眩暈、乏力癱軟,急診醫護人員馬上幫我進行心電圖與心臟酵素檢查,發現我是心肌梗塞發作,立即搶救救回一命。深刻感悟「生死一線間」北港院區有建置心導管室,我是在黃金時間被心臟科團隊救回的幸運兒。印象中我胸悶得很厲害,整個人幾乎無力,心臟科醫師張丁權、張詩聖啟動心導管介入療法,過程中我一度心跳停止,經過心臟按摩,心跳才恢復,當時我有意識,但心臟卻使不上力,現在回想這一幕,仍深刻感悟「生死一線間」。很感謝兩位心臟科權威與死神拔河,把我從鬼門關前救回來。在我身上置放一支心臟支架及暫時性心臟節律器,之後住進加護病房治療,在抗凝血劑加上專業醫護團隊的照護下,我的病況很快改善恢復。聽醫囑療養 兩周後回崗位由於當時我滿心想的是「我現在是病人,但我的病患找不到我怎麼辦?」所以我努力聽從醫囑療養,兩周後就回到工作崗位上,病況也因為獲得良好控制,至今沒有復發,現在我持續回心臟科門診追蹤,清楚掌握自己的健康變化。急性心肌梗塞是最常見的猝死原因,約有一半患者不知自己可能有心臟疾病,發作時錯失搶救良機,因此易發生到院前死亡情況。「我能活下來,除了感謝心臟科團隊救治,也有一點運氣及佛菩薩庇佑。」我病發後未改變作息,維持茹素,會固定時間就寢,盡量不熬夜,最重要的是,定時服藥控制疾病,讓身體保持在良好且規律的生活習慣,自然迎來健康的回報。為病患打氣 分享罹病經驗我是腸胃肝膽科專科醫師,在診間中遇到堅持己見或沒有信心對抗病魔的病患,我會用自己罹病的經驗分享心境,加上我的醫療專業,說服患者勇敢面對,我希望他們能跟我一樣重拾健康,或調整心情與疾病共存,揮別陰鬱負能量,正向生活。我有高血壓、高血脂、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史,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因此提醒50歲以上男性,如果有心臟疾病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或有抽菸、肥胖、少動等習慣者,更應提高警覺,避免罹患心臟疾病。調整生活習慣 定期健檢建議從調整生活習慣開始做起,少抽菸、控制三高、減肥及多運動,遠離心血管疾病;其次定期健康檢查,量血壓、血液檢查、心電圖、胸部X光是必要檢查項目,並且應測量「運動心電圖」,監測自己在活動中的心跳變化,有異狀才能及時發現與治療。黃克章小檔案現職:●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腸胃肝膽科主任●肝癌、大腸直腸癌團隊年齡:67歲學歷:中國醫藥大學專長:●腹痛、腹瀉、嘔吐、消化不良●腸胃出血、消化性潰瘍、肝癌、胰臟癌、膽結石、腸胃與肝腫瘤篩檢、其他腸胃肝膽胰臟疾病經歷:●台大醫院腸胃科研究員●長庚醫院腸胃科研究員●中國醫大附醫腸胃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專科醫師
-
2022-03-03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篩檢追蹤跌2成 醫師憂:2年後大腸癌死亡率恐增!
新冠疫情降低民眾接受癌篩意願,連帶影響大腸癌篩檢、追蹤。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去年相較2019年,大腸癌篩檢人數減少22%,篩檢出大腸癌人數減少1100人,醫師警告,若已是糞便潛血陽性患者,沒有做大腸鏡追蹤,死於大腸癌風險增加64%。呼籲民眾若拿到陽性報告,應在3個月至半年內做大腸鏡檢查,遠離大腸癌風險。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指出,根據癌症篩檢資料庫,大腸癌篩檢相較2020年減少19.4萬人,等於約680位大腸癌患者「待」被找出。疫情影響陽性個案轉介率下降,去年大腸癌篩檢陽性個案追蹤率,相較2020年下降6.4%。台灣大腸直腸癌篩檢計畫主持人、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醫師表示,各國癌症篩檢率無法提升,民眾擔心到醫院增加新冠肺炎確診風險、支出PCR費用,但根據美國統計,死於心血管、呼吸道疾病或癌症等慢性病比新冠肺炎更多,台灣也沒有例外。邱瀚模表示,若在去年3、4月已拿到糞便潛血陽性報告,但遲遲未到醫院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至今罹患大腸癌機率增加3成,若超過1年以上罹大腸癌機率增加2倍,意指去年本來只是0期、1期,拖到現在才診斷,有3倍的機會變成1期、2期。不過大腸癌存活率0期至4期差異大,無論診斷出哪一期,都比晚期好。邱瀚模指出,以五年存活率來看,確診0期為99%、1期93%、2期83%、3期69%、4期14%。透過糞便潛血篩檢,有一半甚至六成機率都是0期、1期,就算篩檢出2期、3期,存活率仍比4期高許多。邱瀚模提醒,大腸癌0期、1期幾乎無症狀,2期、3期症狀才會出現。如果腫瘤長在遠端大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因是大腸後半段,大便水分慢慢被吸乾、成形,容易產生摩擦,也距離肛門較近,容易看到流血,以及阻塞造成肚子痛、大便出不來症狀。若腫瘤長在近端大腸(升結腸和橫結腸),屬於大腸前半段,邱瀚模說,這時大便水份量仍高,不會出現阻塞等症狀,除非腫瘤大到流血,導致貧血、頭暈、走路會喘等,才透過檢查發現大腸癌,不過這時多半已3期、4期。且容易長在近端大腸的「鋸齒狀腺瘤」,如果惡化到3期,生長速度會加快,預後也比一般腺瘤造成的大腸癌更差。邱瀚模指出,近年觀察到大腸癌病人,也有新陳代謝異常、高血脂、肥胖、高齡化等因素,此外近端大腸癌病患也越來越多,發生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近端大腸癌與遠端大腸癌比率,30、40年是二比八,如今已變成四比六,不可不慎。而糞便潛血檢查就是專門偵測肉眼看不到血的檢體,呼籲民眾沒看到出血不代表沒有癌症,有8成機率可以提前篩檢出。經分析,2021年透過糞便潛血檢查,發現3萬1611人為癌前病變及2191人診斷為大腸癌,篩檢人數男性為46.6萬人、低於女性61.5萬人,但男性大腸癌發生率又高於女性1.5倍。邱瀚模表示,近年也發現年輕大腸癌、45至49歲比例有上升趨勢,將評估癌篩年齡是否需調整。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指出,國民健康署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透過定期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接受治療,以阻斷癌症的發生或惡化。糞便潛血檢查沒有侵入性且檢查前不必限制飲食,只要帶健保卡就近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就可在家輕鬆採集檢體後送回醫療院所作檢驗。
-
2022-02-18 新聞.元氣新聞
「末期中的末期」!余苑綺直腸癌病情再度復發,醫師評估恐剩2個月壽命
余苑綺7年前確診直腸癌,歷經近60次的治療,近年來還又動手術部分的肺臟和肝臟,展現相當的毅力與勇氣,只希望能照料兒女們長大。近日李亞萍透露女兒余苑綺的病情又惡化,醫師評估最糟恐剩2個月壽命,全家人得知此消息被擊垮了!據《自由時報》報導,李亞萍心疼透露,余苑綺原先以為病情已控制住,最近又再度復發,已經是末期中的末期,大腸還照到十幾個細小的光點,直言余苑綺得知病情後也崩潰了,「不要看她外表這樣,都很快樂,其實那都是她在撐」。李亞萍也勸余苑綺,為了小孩還是要接受化療。報導中更指出,李亞萍表示,余苑綺為了治療癌症病情能試的都試了,醫生原本評估壽命約5至10年,豈料近來再度惡化,醫師評估後認為餘命剩2個月至半年,但還是得看化療後的結果。聽完醫師的話後李亞萍相當難過,坦言「我們全家人都被擊垮了」,如今只求奇蹟出現。據《三立新聞網》16日報導,李亞萍透露余苑綺近來病情再度惡化,除了癌症指數增加,大腸更發現有陰影小點,由於先前為了清除癌細胞開刀,目前只剩一片肺,開刀已經開到不能再開,所以後續只能用化療來改善。李亞萍崩潰向老天爺喊話,希望能用她的命與女兒交換,「只要綺綺好,用我的命換她的命,反正我人生70幾歲也活夠了。」
-
2022-02-12 新聞.科普好健康
下腹悶痛半年 拉肚子血便…35歲罹早發性大腸直腸癌
35歲阿傑半年來老覺得下腹部悶痛,就醫診斷為「大腸憩室炎」,以抗生素治療,症狀稍微緩解。但去年底阿傑的下腹疼痛又發作,嚴重拉肚子,更出現血便,轉至本院急診求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乙狀結腸處有顆五公分大的腫瘤,屬於「早發性大腸直腸癌」,接受微創手術治療後,順利出院。連14年國人癌症第一名衛福部國健署最新公布,2019年全國新診斷癌症病人約12萬人,大腸直腸癌連續14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有一萬七千多人罹患大腸直腸癌,且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若依照患者診斷的年齡來做區分,50歲前被診斷的病患定義為「早發性大腸直腸癌」。2008年到2018年間,早發性大腸直腸癌患者更增加112.5%,增加幅度是一般大腸直腸癌患者的1.5倍。依照趨勢來看,早發性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將加速增加,對國人健康可謂一大威脅。初期沒症狀 常易輕忽早發性大腸直腸癌好發於「遠端結腸」和「直腸」,發生原因包括「肥胖」、「壓力」、「飲食習慣」、「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因素。尤其國人飲食西化影響,很多人愛吃大量紅肉及加工食品、蔬菜水果等纖維素攝取不足,又常使用味精、高果糖玉米糖漿等,都會增加早發性大腸直腸癌的發生機率。初期大腸直腸癌是沒有症狀的,年輕人即使有症狀也不一定會警覺罹癌的可能,常會輕忽及早治療的黃金時間。大多數患者平均從有症狀到診斷的時間,往往都超過了半年。因此,若有血便黏液便、腹痛、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體重減輕、腹部腫塊等症狀,千萬不可輕忽,建議立刻至大腸直腸外科就診,並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與治療。美建議篩檢 應降到45歲目前台灣是從50歲可接受大腸直腸癌篩檢。但2018年起美國癌症醫學會建議,大腸直腸癌篩檢年齡應從50歲降到45歲;部分歐洲國家則建議,從40歲就應該進行大腸直腸癌篩檢,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相對於年齡稍大的大腸直腸癌患者,早發性大腸直腸癌在病理上更為惡性,又容易復發轉移,但由於病人的年紀較輕且身體條件較好,若經過更積極的治療後,與年長的大腸直腸患者相較,並沒有較差的預後。微創手術傷口小 恢復快依照現今台灣的治療準則,一到三期大腸癌建議以手術切除為第一線治療,除了傳統開腹手術治療外,也可以採行3D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並搭配輔助性的化療或放療,因傷口小、失血少、恢復快,能讓病人術後可以立刻回到正常生活。對於第四期的大腸直腸癌患者,由於化療藥物及標靶藥物的進步,也大大提升了第四期大腸直腸癌患者存活的時間。確診大腸癌的阿傑,接受了3D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之後,術後狀況良好,很快的恢復了正常飲食及生活起居,出院後也回復到原來的工作崗位。
-
2022-02-10 癌症.飲食與癌症
吃什麼可以抗癌?美國癌症研究組織點名26種抗癌食物(下)
癌症一直為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之首,而癌症的發生很有可能與生活及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聯。那麼要怎麼從日常飲食改善呢?不妨參考,美國癌症權威【美國癌症研究組織】列出26種抗癌食物吧!26種抗癌食物:蘋果、蘆筍、藍莓、綠花椰菜、孢子甘藍、胡蘿蔔、白色花椰菜、櫻桃、咖啡、蔓越莓、亞麻籽、大蒜、葡萄柚、葡萄、羽衣甘藍、柳橙、豆類、覆盆莓、大豆、菠菜、南瓜、草莓、茶、番茄、核桃、全穀類延伸閱讀:吃什麼可以抗癌?美國癌症研究組織點名26種抗癌食物(上)葡萄富含抗氧化物白藜蘆醇,可抵抗自由基傷害、減少發炎導致的損傷、抗癌;花青素、槲皮素,能抗氧化、抗老化,增加血管彈性,保護心血管。羽衣甘藍其胡蘿蔔素、類黃酮、槲皮素都可以作為抗氧化劑。抗氧化物質可以幫助減低身體內的自由基,提升身體的抗氧化能力、抗衰老能力和抗癌能力等。柳橙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鈣、磷、鉀、檸檬酸、果膠等營養素,其中的維生素C以及類胡蘿蔔素可對抗自由基,保護細胞膜完整,防止細胞受到傷害。豆類(碗豆、扁豆)含膳食纖維、抗性澱粉、酚類化合物,可以維持腸道健康。有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覆盆莓天然抗氧化劑,可以清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促進新陳代謝。大豆含大豆蛋白、不含膽固醇、飽和脂肪低,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有改善便秘的作用。適量的攝取並不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的機率。菠菜富含維生素A,可預防癌細胞與DNA結合;膳食纖維有助消化;鉀離子含量高,可加速體內鈉離子代謝,有助調節血壓、保護血管。南瓜含有β-胡蘿蔔素,除了可以防癌外,還具有保護心臟、血液系統的作用,並增強黏膜及皮膚的健康與抵抗力。草莓所含的鞣花酸,可以分解食物中多餘脂肪,減少對有毒物質的吸收。也是種抗癌成分,可以減低癌症發生率。茶所含的兒茶素類已證實具抗氧化作用,可中和身體內各部分所產生的自由基,延緩老化、防止油脂氧化和改善過敏現象。番茄所含的蕃茄紅素,為胡蘿蔔素的一種,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抗氧化、誘導癌細胞良性分化和凋謝,抑制癌細胞訊號傳遞作用及分裂等。有降低罹患口腔癌、食道癌、結直腸癌的風險。核桃富含對心臟有益的Omega-3脂肪酸,有助減少壞膽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全穀類含豐富膳食纖維、微量營養素,可以降低罹患中風、第2型糖尿病、心臟病等風險,對於體重維持也有幫助。已有相當多研究顯示具有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
2022-01-25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癌症致病機轉及新冠致死率皆與腸道細菌有關?
春節將到,雖然新冠肺炎疫情撲朔迷離,但大家還是忙著準備年貨及年菜,不管傳統菜市場或大賣場,仍有人潮爭相採購(雖然因有線上購買人流稍減)。在大啖美食及家庭團圓的歡聚時節裡,營養學者專家及相關醫師們也適時提醒民眾怎麼吃才能吃得健康,才不會吃出毛病。其實我們腸道有五十兆的微生物(統稱微生物菌種),雖然總重量才1.5公斤,但比我們人體細胞(30兆)還多,它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近年來的醫學研究發現,腸道細菌的影響非常廣泛,比我們想像來得更重要。甚至與許多疾病都有高度的相關性。美國政府更因此投入巨額,執行「人類微生物組計畫」(HMP)的研究。舉凡,發炎性的大腸疾病、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經相關疾病、免疫疾病,連與精神相關疾病如憂鬱、焦慮及自閉症都與腸道菌有關。最近很多研究指出,癌症之致癌機轉亦與腸道細菌有關,特別這兩年多來的新冠肺炎之致死率亦與腸道菌之種類及數量有關。因腸道菌相之研究牽涉太廣,本文特別將癌症及新冠肺炎與腸道細菌的關係歸納整理與讀者分享。(1)今年1月在相當權威之醫學期刊Cancer Discovery的封面,就是用一個指環的圖示,做此期的重點闡述。指環的圖示就是綜論「癌症的特徵」(Hallmarks of Cancer)的新近進展,作者是瑞士Agora 轉譯癌症研究中心的Douglas Hanahan(道格拉斯•漢那)教授,他曾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Robert A. Weinberg,在西元2000年及2011年分別在細胞(Cell)之期刊,闡述癌症六大特徵及十大特徵,而在今年又增四項,共十四項特徵,其中一項就是近年來非常熱門的腸道菌相之多形性,其與癌症有密切關係,尤其乳癌與大腸癌有很多相關研究,一致認為腸道菌之種類與其代謝物,在致癌及癌化過程均有關係。一般而言,人體腸道會存在和平共處的正常微生物,當其數量及種類減少,會被一些致病性病原菌取代造成失調現象(dysbiosis),進而造成很多疾病,其中癌症亦是其中一種。(2)在乳癌方面,除了腸道細菌的影響外,還有乳腺組織過去認為是無菌,但目前的研究證實,乳腺組織本身可經由乳汁、皮膚、甚至有腸道的細菌,經由腸道易位(translocation)再經血液循環跑到乳腺組織。而且其菌相在正常乳腺組織,良性乳房腫瘤及乳癌組織均有不同,甚至不同乳癌的組織亞型,或是因停經前後罹患乳癌,其菌相也不同。在去年9月高雄醫學大學侯明鋒教授在「實驗及分子醫學」期刊亦收集267位乳癌患者之糞便細菌,並做精密分析,發現年輕乳癌患者以Bacteroides fragilis菌較多,而年長乳癌患者以Klebsiella pneumoniae菌居多,如以14種腸道微生物標記偵測,停經前乳癌患者以α-diversity下降很多。這些結果證實在致癌過程中,治療期間及預後,均有關係,將來如果改變腸道菌相對乳癌之治療必有更大之進展。(3)至於大腸癌之致癌機轉,一般認為腸道菌群,會利用腸道菌群之細胞壁抗原及對腸道產生慢性發炎反應(如產生IL-1β及TNF-α等),另外就是衍生毒性代謝物(如產生苯酚、硫化物及亞硝胺等) 。荷蘭Tjalsma等人提出「駕駛與乘客模式」(driver and passenger model),正常黏膜時期有所謂的駕駛病原菌(driver),或叫做驅動病原體,造成黏膜增生與息肉生成;原本共存在腸道內的乘客病原菌(passenger pathogen)卻因癌化微環境改變而造成大量增生,反而和駕駛病原菌競爭,形成乘客病原菌主客易位。在此模式下,大腸直腸癌糞便及黏膜所分離出來的病原菌可能只是乘客病原菌,而非真正的駕駛病原菌。目前關於可能造成大腸直腸癌病原菌研究很多,當中比較確定者包括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脆弱類桿菌(Bacteroides fragilis)、解沒食子酸鏈球菌(Streptocuccus gallolyticus)以及產硫細菌(Sulfidogenic bacteria)等,比較可能產生大腸直腸癌。(4)近兩年來,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進行,篩檢、疫苗、抗病毒藥物相繼問世,各國均有染疫確診者,但症狀輕重不一,致死率亦不盡相同。名古屋大學副教授平山正昭之研究團隊分析日本、美國和芬蘭等10國共953人的腸道細菌。在去年他們發表的醫學期刊(PLOS One)發現,截至去年2月,染疫死亡率低的南韓、日本和芬蘭,擁有柯林斯菌的受試者比率較高,達34%至61%。墨西哥、義大利、美國、比利時和英國擁有柯林斯菌屬的受試者僅4%至18%,染疫死亡率較高,所以如何飲食改變菌相或服用某種益生菌也許可降低新冠肺炎之致死率。結語綜上所述,世界各國之專家學者發現腸道細菌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牽涉範圍極廣,本文所述癌症及新冠肺炎,乃其中之一、二而已。導致這些疾病其原因可能與「發炎」及「免疫」有關。特定的細菌所釋放的內毒素及其他有害分子會經腸壁「滲漏」至血液中,觸發人體的免疫反應,進而造成發炎,產出很多發炎物質,對身體造成傷害。這些菌種,有些好菌,有些壞菌,如何維持動態的「均勢」與「平衡」,才能免於癌症的發生,亦可使新冠肺炎的免疫力增強,減低死亡率。
-
2022-01-24 名人.精華區
閻雲╱年僅13歲患者出現!大腸直腸癌年輕化,無傳統危險因子也可能罹癌
年紀輕輕的你,如果近來排便習慣改變、血便、不規則腹瀉或不明原因體重減輕,最好就醫檢查是否罹患大腸直腸癌。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去年3月一篇論文指出,大腸直腸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甚至還出現年僅13歲的患者,不宜輕忽。小於50歲患者 年增1到3%ASCO表示,摒除皮膚癌不算,僅次於肺癌和乳癌,大腸直腸癌已成為美國排名第三的惡性腫瘤,雖然九成患者逾50歲,但小於50歲的患者以每年1到3%的速度增加,稱為早發性大腸直腸癌患者,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NCI)統計,自1994年起,早發性大腸直腸癌患者已增加51%。因應大腸直腸癌年輕化趨勢,美國腫瘤學會(ACS)2018年起建議,一般風險民眾接受篩檢的起始年齡,應從50歲下調至45歲,該學會研究顯示,未滿50歲的患者中,高達58%被發現時已屬晚期。更令人擔心的是,早發性大腸直腸癌患者即使接受治療,預後通常較差,造成家庭、社會及國家損失。早發性臨床特徵 異於年長者面對這個挑戰,哈佛大學附屬醫院的丹納法珀癌症研究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成立了早發性大腸直腸癌研究中心,主要是希望了解其生物特性及變化,進而找到真正的發病因子,能更進一步協助年輕族群及早發現、及早預防。研究發現,早發性大腸直腸癌的臨床和分子特徵,與年長者不同,在次族群間也有差異。另有研究指出,18至29歲的早發性大腸直腸癌患者有獨特的訊號錯誤,不同於30至49歲患者。和其他次族群相比,18至29歲患者的「BRAF V600」突變相對低很多,雖有KRAS突變,但沒有明顯偏低。也發現患者若有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或某些遺傳性症狀,變異性較大,不容易透過臨床及分子的特徵來發現,這也意味著,接受治療的效果比不上傳統治療方式。無傳統危險因子 仍可能罹癌大腸直腸癌患者年輕化,可能和肥胖、飲食習慣、不運動及家庭疾病背景有關,臨床上又發現有些早發性大腸直腸癌病人並沒有傳統的危險因子,比如家族史、基因遺傳性症狀、肥胖或不好的生活習慣等,也就是說患者沒有這些可能的危險因子,卻罹患此一惡性腫瘤。丹納法珀癌症研究院Dr.Kimmie Ng指出,成立早發性大腸直腸癌研究中心就是希望提供整體治療和考量,畢竟這些病人無論在治療,或心理層面需求上,比如擔心不孕及性生活等影響,都與較年長的患者不同,有必要針對他們的需求另做適當安排,例如提供周末的治療時段等。勿恃年輕而忽略 錯失治療丹納法珀癌症研究院早發性大腸直腸癌研究中心發表論文,無非要提醒民眾對早發性大腸直腸癌的重視,同時也提醒年輕人不要因為沒有家族史,沒有遺傳相關因素,沒有出現類似症狀,甚至自恃年輕而忽略這個惡性腫瘤的潛在威脅,及早建立屬於自己的公共意識,以免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黃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