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醫聲.醫聲要聞
搜尋
瑞典
共找到
237
筆 文章
-
-
2023-05-12 癌症.攝護腺癌
85歲李家同自曝罹癌!PSA指數超標一定是攝護腺癌?醫教2生活習慣+7食物預防
【2023/5/11編註 】知名作家李家同教授在臉書發文告知大家自己近期檢查發現罹患攝護腺癌,但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要看以後的檢查才知道。知名作家、曾任國立清華大學教務長、靜宜大學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長、暨大資訊工程學系及資訊管理學系教授李家同,今(11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前些日子做了一次攝護腺切片檢查,被醫生告知攝護腺癌。至於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要看以後的檢查才知道。很多好友知道後對他表達關懷,這讓他感到有一些罪惡感,「因為我實在沒有資格受到如此關懷的。」他表示自己畢竟已經是85歲的老翁,且攝護腺癌也不是什麼非常可怕的癌症,他目前沒有任何不舒服之處。一向關心教育的李家同希望大家不妨多多關心那些家境不好的孩子們,讓他們有更好的競爭力。PSA指數超標,一定是攝護腺癌?醫師教你2種生活習慣+7種食物助預防【 聯合報/楊雅棠、吳貞瑩、宋凌蘭/報導】攝護腺癌高居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6位,台灣每年新增5千多名攝護腺癌患者,其中30%發現時已是晚期、轉移性攝護腺癌,有80%至90%病人轉移的部位是到骨頭。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醫師表示,因攝護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若有症狀也與攝護腺肥大相似,容易被忽略,導致確診攝護腺癌時,已為晚期且合併骨轉移的機率偏高。但與其它癌症相比,攝護腺癌的死亡率相對較低,攝護腺癌第一期到第三期患者,經診斷和治療後,10年存活率可達95%,但如果到了第四期已轉移後才發現,10年存活率就下降到48%。攝護腺癌有什麼症狀?早期攝護腺癌沒有明顯症狀,當腫瘤逐漸侵犯尿道、膀胱頸時,則會發生解尿不順的症狀,如頻尿或尿液難以排空,由於症狀與攝護腺肥大相似,因此常被忽略。嚴重者也可能出現血尿、尿失禁等。若更晚期發生癌細胞骨轉移時,會有骨頭疼痛、甚至行動不便的情況發生。攝護腺癌成因與高危險群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泌尿科主任周固表示,攝護腺癌的直接原因不明,一般推斷與下列因素相關:1.性荷爾蒙:與男性荷爾蒙(雄激素)有關。2.基因遺傳:如果父親或兄弟患有攝護腺癌,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可能性即會加倍,目前醫界認為遺傳因素扮演了重要角色。3.種族:攝護腺癌是美國男性癌症中最常見的癌症,美裔黑人佔所有罹患攝護腺癌的六成,亞洲人的發生率則較低,但台灣患者近年有上升趨勢。4.年齡:男性罹患攝護腺癌風險隨著年齡而增加,一般而言,男性50歲前較少發生攝護腺癌,但過了60歲後,發生率便急劇升高,以六、七十歲發病最多,且年齡愈大,罹患攝護腺癌機率愈高。研究發現,80歲以上男性約八成有攝護腺癌。做什麼檢查可以發現攝護腺癌?國防醫學院院長、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查岱龍說,通常攝護腺癌可透過肛門指診和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 PSA),最後加上切片來確診。1.藉肛門指診檢查有否硬塊攝護腺位於膀胱尿道交界處,以手指伸入肛門約4公分處即可觸及,正常攝護腺組織應該是柔軟有彈性的,如果摸到有如結節般的硬塊,甚至堅硬如石頭,則可能是罹患攝護腺癌,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但是肛門指診無法摸到太小的病灶,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檢測彌補了這項缺點。2.抽血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是一種攝護腺產生的水解酶,功用是液化精液讓精蟲易於游動。PSA存在於腺體上皮細胞中,當發生癌病變時,會增加滲漏進血中的量而使血中濃度上升。通常PSA正常值在0至4毫微克/毫升(ng/ml),如果PSA超過正常值,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增加。以60歲男性為例,PSA通常在4毫微克/毫升( ng/ml)以內,若數值高於4,在4到10毫微克/毫升間,罹患攝護腺癌機率則增高20%至24%。3.切片確診攝護腺癌最終的確定診斷,須要靠病理切片,透過針刺切片檢查是否有癌細胞。但即使病理切片結果是良性組織,病患仍須提高警覺,在門診繼續追蹤。PSA指數升高代表一定有攝護腺癌?查岱龍強調,PSA的值異常並不代表就是罹患攝護腺癌,攝護腺發炎、攝護腺良性肥大或尿道發炎,也可能讓數值上升。周固指出,除攝護腺癌致PSA升高以外,還有許多因素會影響PSA數值,如年齡、攝護腺大小、尿路感染、攝護腺炎、射精、攝護腺受傷、攝護腺受傷以及接受內視鏡檢查或手術。此外,檢查前有性行為,甚至騎馬、騎車多次摩擦,以上原因都可能導致PSA短期或持續的升高,所以PSA升高不用太擔心,但要積極找醫師治療。周固提醒,影響PSA的因素多且PSA代謝慢,一般民眾檢查數值若偏高,可隔3至4個月檢查,若數值仍高,需定期追蹤。期間需控制影響數值的其他因素,如不要去騎腳踏車、馬拉松比賽等摩擦攝護腺的活動,避免影響檢查結果。攝護腺癌各期治療策略 攝護腺癌手術有哪些方式,如何選擇?1.傳統手術:出血多恢復慢 已少使用傳統攝護腺手術,健保雖有給付,但因耗時較久(需四小時以上),傷口大(至少12公分)且恢復期長,甚至還有可能有三成以上機率會漏尿、七成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所以部分患者不願治療。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泌尿部主任張宏江指出,在臨床上,傳統攝護腺手術出血量高,加上腹腔鏡、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陸續問世,明顯優於傳統手術,大部分醫學中心醫師不會選擇傳統攝護腺手術。 和信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張樹人也持相同看法,攝護腺傳統手術時,在病患肚臍下方開一道約12公分傷口,然後分離攝護腺上的性神經,進而完整將攝護腺與膀胱、陰莖、血管等組織分離,進行單獨摘除處理後,才能縫合。 傳統手術術中易大量出血,且開完刀後,患者因傷口劇痛,至少需住院一周外,且會尿失禁至少三到六個月,所以和信醫院幾乎不開傳統手術,他近年來僅開了四例。2.腹腔鏡手術:傷口小 需純熟技術與經驗張樹人表示,腹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相較為二度空間(2D),透過內視鏡讓視野放大約三、四倍,醫師只需在患者腹部上開四、五個約一公分的小孔,以人工方式操作器械,有著失血較少、傷口小、復原時間較快的優點,雖需自費,但耗材等費用比達文西手術低。但張樹人也說,從技術門檻來看,腹腔鏡比達文西手術還要複雜困難,器具無法像手腕一樣旋轉,醫師必須有純熟經驗及技術,才能勝任。3.達文西機械手臂:出血少,但耗材費用高昂與腹腔鏡不同的是,達文西機械手臂為3D空間,相較簡易,張樹人解釋,達文西由醫師操作機器人手臂輔助來執行外科手術,透過高放大倍率鏡頭,放大病灶組織,有助減少對組織造成的傷害,且出血量更少、降低感染機率及尿失禁。張樹人以自己執行手術經驗為例,執行達文西手術時,手術時間都在兩小時內,失血量可以控制在100cc,大幅降低術後疼痛感,復原時間及住院時間均較短,術後三至四天就能出院。 不過,張樹人強調,依國外研究顯示,腹腔鏡與達文西手術在攝護腺癌的治療效果上,並無明顯差別。值得一提的是,健保目前以「未列項方式」給付達文西切除攝護腺癌,給付5萬966點值,患者必須自付耗材費用,約在20至30萬之間,台大醫院約25萬元,和信醫院約23萬元,如果多使用一隻機械手臂,就多收一至二萬。放射線療法-可用於不適合手術的高齡患者 查岱龍指出,早期攝護腺癌通常侷限於器官裡,建議手術切除,但有時病人身體狀況不好、年齡太大,或本身不願意接受手術,即便是早期患者,也可選擇放射線療法。查岱龍說,「有些病人會選擇兩種以上治療方式。」早期攝護腺癌可做根除性治療,用外在的力量將攝護腺、儲精囊、以及骨盆腔淋巴結切除。除了開刀手術外,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也是另一種常見的根除方式。林口長庚泌尿腫瘤科主治醫師馮思中指出,手術切除的範圍較大,儘管現在已有達文西手臂微創手術,但由於攝護腺癌的病人年齡層較高,手術仍有一定風險。因此,使用放射線治療便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針對非早期攝護腺癌,或再發風險高的個案,也會選擇使用放射線治療。每次15分鐘 無傷口無疼痛攝護腺癌放射治療是將高劑量輻射線集中於攝護腺腫瘤和儲精囊、骨盆腔淋巴結等高風險區域,破壞分裂繁殖的癌細胞,屬於根除性治療。放射線治療不用住院,但需要每天到醫院照射一次,每次約15分鐘,持續約七到八周。治療過程中,病人只要在治療室床上靜躺不動,機器自動旋轉定位,並在每個方位進行照射,因此治療中不會流血,不會痛,也沒有傷口。可能傷及直腸和膀胱攝護腺位於骨盆腔裡,放射線可能會造成直腸和膀胱的傷害,並可能影響神經組織的功能。少數人可能會發生出血性膀胱炎或出血性直腸炎、血尿或大便有血等。馮思中表示,雖然放射線治療並非照射全身,而是針對局部,但傳統光子輻射照射範圍較大,可能傷及其他器官造成副作用。現在技術日新月異,目前健保給付包括傳統的強度調控(IMRT)或3D順型(3DCRT)治療模式,以三至七個角度照射治療。許多醫院也有自費項目,如質子治療,可以將劑量集中在某一深度,讓周圍的組織維持在極低的劑量;或是搭配導航式影像放射,讓定位更加精準,以減低副作用。荷爾蒙療法-暫時壓抑癌細胞,主要用於晚期攝護腺癌。在攝護腺癌的治療中,荷爾蒙療法也是常見的治療手段。馮思中說,荷爾蒙療法不是常規的根除治療,只是輔助性療法,僅能暫時壓抑癌細胞,主要用於晚期攝護腺癌,或透過輔助放射治療,控制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男性荷爾蒙是攝護腺癌細胞的「營養」,若要讓癌細胞縮小,就是「把營養拿掉,讓它沒有養分」。給藥簡單 八成晚期患者有效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泌尿部主任張宏江說,荷爾蒙治療的優點是給藥方式較簡單,可隨時停止,且能延緩癌細胞生長,三期以上患者八成有效,病情約可延緩兩年。荷爾蒙治療為也是所謂的「去勢療法」,目的就是盡量消除男性荷爾蒙的產生,主要有切除睪丸和藥物使用兩種方式,前者常讓病人產生閹割的恐懼,造成挫折感,因此現在較常使用化學去勢,意即藥物的方式進行。研究顯示,化學去勢和手術去勢對於攝護腺癌的控制效果差不多。常有副作用 影響骨質、肝功能書田診所院長蔡培斌表示,荷爾蒙療法藥物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控制中樞神經的腦下垂體,進而抑制全身性荷爾蒙產生;另一類是阻斷男性荷爾蒙和其受器結合,達到去除男性荷爾蒙對攝護腺癌細胞的作用。兩大類藥物有口服或針劑,選擇性多,只要符合適應症,大部分健保都有給付。荷爾蒙療法常有副作用,例如,男性女乳化、熱潮紅、骨質變差、心血管疾病等,也要注意肝功能的狀況。化學治療-最後手段 減輕癌症疼痛一般在癌症治療中常見的化學治療,在攝護腺癌的治療較不常聽到。馮思中解釋,並非沒有使用化療,只是因為攝護腺癌對荷爾蒙治療的反應太好了,多半等到荷爾蒙療法失效,且開始有其他部位的轉移,才開始化療。合併骨轉移的晚期患者如何治療?張延驊醫師指出,即使是晚期合併骨轉移的攝護腺癌,仍有不同治療方式可提升生存率。一位72歲的林老先生,出現頻尿、尿流細小等症狀,以為是老化現象而忽略就醫,後來因骨頭開始劇烈疼痛、影響生活品質,才到醫院檢查,確診為晚期攝護腺癌,並已發生骨轉移。起初林老先生採用荷爾蒙療法,以藥物抑制男性荷爾蒙對攝護腺癌細胞的刺激,但約一年後產生抗藥性,骨頭又開始劇烈疼痛,攝護腺癌復發。後來採用近年較新的「同位素療法」,在完成鐳-223的療程後,林老先生已能自由行走,恢復生活品質。張延驊醫師分析,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時,會產生生骨性病灶,癌細胞破壞骨骼結構,骨頭變得脆弱、疼痛,易發生病態性骨折、脊椎塌陷嚴重,不少晚期病患即因骨折離世。同位素療法是將二氯化鐳Ra-223經靜脈注射至體內,因鐳223與骨骼合成重要成分「鈣」化學結構相似,所以會跑到有骨骼轉移的病灶,鎖定癌細胞,釋放強大的放射線,引發高頻率的能量讓雙鏈DNA斷裂,殺死癌細胞。同位素療法便利性高、無痛,副作用多為腹瀉,適合發生骨轉移且骨頭疼痛的病人,但不適合轉移到其它內臟器官的患者。如何預防攝護腺癌?1.避免高油、高熱量的西式飲食書田診所院長蔡培斌表示,高油、高熱量的西式飲食(western diet)為攝護腺癌的風險因子,應該盡量避免。至於坊間相傳茄紅素、南瓜子和石榴,只能做為飲食上的參考,對單一病人來說並沒有真正的療效。2.減少紅肉、燒肉等富含動物性脂肪的食物,少吃油炸物。和信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張樹人說,減少攝取紅肉、燒肉等富含動物性脂肪的食物,尤其高溫油炸物,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另外,近期有研究發現,糖尿病、高血壓患者也是攝護腺癌高危險群,男性須留意。張樹人表示,近三年門診發現,攝護腺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一成多為50歲以下,且多數一來就是末期,扣除年齡因素,主要與致癌環境、飲食西化有關。他舉例,許多年輕人喜歡吃火鍋,吃牛肉時,偏好雪花牛、和牛等油花漂亮肉類,富含油脂,口感較佳,但長遠下來對身體的影響難以估計,因此,他自己專點全瘦、沒有油花的肉片。7種食物 預防攝護腺癌好幫手美國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普遍程度,僅次於皮膚癌,七分之一男性將在有生之年得此癌。但是飲食有助預防,這些食物可保護攝護腺:1.番茄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顯示,一周吃10份番茄,可把得攝護腺癌的風險降18%。該研究不止包括番茄,也納入番茄汁和加入番茄同煮的豆子2.綠茶綠茶含豐富的抗氧化物多酚,被證明是抗癌好幫手。凱斯西方儲備大學的研究發現,綠茶不僅防範細胞氧化,也可阻止癌細胞擴散,因為促成細胞自然死亡。3.咖啡「腫瘤科年報」系統性審查發現,含有抗氧化物的咖啡,喝得愈多,致命形式的攝護腺癌就愈少。不過,審查未能確定咖啡是否預防攝護腺癌。4.地瓜葉含有豐富多酚的另一種食物是地瓜葉。研究顯示,地瓜葉精的多酚含量,比菠菜多42%。此外,地瓜葉還有豐富的維他命B、β-胡蘿蔔素、鐵、鈣和鋅。5.十字花科蔬菜高麗菜、綠花菜、孢子甘藍、白花菜,都屬於十字花科蔬菜,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和有抗癌效用的植物化學成份。實驗發現,攝取較多十字花科蔬菜,攝護腺癌大幅減少。6.魚類舊金山加州大學的研究發現,奧美加-3脂肪酸提升大腦健康,也降低攝護腺發炎。每月吃1到3份,男性風險大降36%。但是這並不表示所有含奧美加-3脂肪酸的魚都有用,瑞典研究顯示,鹽漬的魚或燻魚反而提高得攝護腺癌的風險。7.核桃s對老鼠的實驗發現,含有多量整粒核桃或核桃油的飲食,放慢攝護腺癌的生長。核桃含奧美加-3脂肪酸,但它其他成分似乎也有抗癌作用。【參考資料】李家同臉書
-
2023-04-29 焦點.用藥停看聽
雄性禿生髮藥柔沛能用波斯卡替代?其副作用性慾降低可逆嗎?
讀者Mr. Zhang在2023-4-1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最近在觀察雄性禿生髮藥物,有以下訊息:1.柔沛Finasteride 1mg生髮效果大致受肯定,但價格昂貴。2.台灣學名藥價格可以砍半,但有的醫院不提供。3.醫生開給我治療良性攝護腺腫大的波斯卡Finasteride 5mg(換算每月價格一百多元,他要我分四份服用,認為濃度不一或每份濃度超過1mg問題微乎其微。4.有人說性慾降低一段時間後會改善,有人說他性慾降低即使停藥仍然不可逆。請問教授對以下三點的研究和看法,謝謝:1.Finasteride 5mg的波斯卡分四份每日服用是否可忽略濃度不一或濃度超過1mg的問題?2.有醫師說切開後沒有膜衣保護,對吸收和保存藥效都會有負面影響,請問教授是否影響顯著或可忽略?3.性慾降低的副作用是否有不可逆的可能?謝謝教授百忙之中總是提供給我們至為重要的資訊。」Finasteride(非那雄胺)是一種叫做 5-α 還原酶抑制劑(5-α Reductase Inhibitor)的藥物。它的作用是抑制5-α 還原酶,從而阻止睾酮(Testosterone)轉變為雙氫睾酮 (Dihydrotestosterone, DHT) 。而由於雙氫睾酮會導致攝護腺肥大,也會造成脫髮,所以服用非那雄胺可以緩解攝護腺肥大和脫髮。美國FDA在1992年核准Proscar(波斯卡)用於治療攝護腺肥大,然後在1997年核准Propecia(柔沛)用於治療脫髮。每顆波斯卡錠劑含有5毫克的Finasteride,而每顆柔沛錠劑則是含有1毫克的Finasteride。依照美國FDA的規定,波斯卡是只能用來治療攝護腺肥大,而柔沛則是只能用來治療脫髮,但是有些醫生會「標籤外處方」(off-label prescribe)波斯卡來治療脫髮。由於每顆波斯卡錠劑是含有5毫克的Finasteride,所以醫生開處方給脫髮患者時會指示要將每顆錠劑切成四塊,而如此每塊就含有約1.25毫克的Finasteride。1.25毫克與1毫克(柔沛錠劑的Finasteride含量)之間的區別的確是微不足道,所以讀者Mr. Zhang是不需要擔心會有濃度不一或超量的問題。至於讀者Mr. Zhang所說的「有醫師說切開後沒有膜衣保護,對吸收和保存藥效都會有負面影響」,我們來看2014年發表的論文Crushing tablets or opening capsules: many uncertainties, some established dangers.(壓碎藥片或打開膠囊:許多不確定因素,一些已確定危險)。它的文摘是:壓碎藥片或打開膠囊對患者的臨床後果可能很嚴重:藥物吸收的改變有時會導致致命的過量服用,或相反的劑量不足,從而導致治療無效。當它破壞藥物的緩釋特性時,活性成分將不再釋放並逐漸被吸收,從而導致藥物過量。當抗胃液層因擠壓而被破壞時,可能會出現劑量不足的情況。釋放的活性成分可能會在接觸光、水分或與其混合給藥的食物時降解。壓碎藥片或打開膠囊的人會接觸到可能致癌、致畸或胎兒毒性的藥物顆粒。它們有時會引起過敏。在實踐中,有許多藥物絕不能壓碎或打開。在壓碎藥片或打開膠囊之前,最好考慮和研究它對藥物作用的影響。有時最好使用不同的劑型或不同的活性成分。但是,儘管這篇論文做出這麼嚴重的警告,據我所知,醫生指示將藥片切成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是很普遍的現象,而事實上,市面上就有各式各樣的切藥器(pill cutter)。所以,我個人認為,就只針對藥效及副作用而言,服用四分之一顆的波斯卡錠劑應該是相當於(相去不遠)服用一顆柔沛錠劑。至於讀者Mr. Zhang所問的「性慾降低的副作用是否有不可逆的可能」,我必須先說,有關柔沛和波斯卡的不良副作用,文獻上記載的絕非只有「性慾降低」而已,而是有一個所謂的「後非那雄胺綜合徵」(Post- Finasteride Syndrome)。我們來看2019年發表的論文Post-finasteride syndrome: An emerging clinical problem(後非那雄胺綜合徵:一個新興的臨床問題)。它的部分文摘是:雖然這些藥物通常耐受性良好,但許多報告描述了男性在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例如性功能障礙和情緒改變。此外,也有報導稱,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持續的副作用。這種情況稱為後非那雄胺綜合徵 (PFS),其特徵是性副作用(即性慾低下、勃起功能障礙、性喚起減少和難以達到性高潮)、抑鬱、焦慮和認知問題,而儘管停藥後這些症狀仍然存在。事實上,一些國家機構(例如,瑞典醫療產品管理局、英國藥品和保健品監管機構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要求在非那雄胺標籤中包含多種持續性副作用。正如此處報導的那樣,這些觀察結果主要基於患者對症狀的自我報告,迄今為止進行的臨床研究很少。此外,這種不良反應背後的分子機制和/或遺傳決定因素在患者和動物模型中的研究都很少。因此,這裡討論的結果表明 PFS 是一個新出現的臨床問題,需要進一步闡明。我們再來看2022年發表的論文Post-Finasteride Syndrome. Literature Review(後非那雄胺綜合徵。 文獻綜述)。它的結論是:非那雄胺很少與構成所謂的後非那雄胺綜合徵的性和全身不良反應相關。世界上對這種綜合徵的研究還很少。我們再來看2022年發表的論文5-Alpha reductase inhibitor related litigation: A legal database review(5-α還原酶抑制劑相關訴訟:法律數據庫審查)。它的結論是:5α-還原酶抑制劑被指控具有性、精神和身體副作用,導致法律訴訟。儘管如此,沒有發現任何針對醫生或製藥公司的判決。我們確實注意到並討論了大量庭外和解的訴訟。鑑於過去 3 年導致判決的訴訟數量增加,我們懷疑在可預見的未來圍繞 5α-還原酶抑制劑的訴訟頻率將繼續。從這三篇論文可以看出,儘管醫學界對於「非那雄胺後綜合徵」是否真的存在仍然是爭論不休,但藥物監管機構,例如FDA,已經強制藥商必須在柔沛和波斯卡的仿單上註明這些可能的不良副作用,而相關的法律訴訟還是層出不窮。所以,對於讀者Mr. Zhang所問的「性慾降低的副作用是否有不可逆的可能」,我只能說,醫學界目前是各說各話,沒有共識。原文:生髮藥柔沛:能用波斯卡替代嗎,性慾降低是可逆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18 醫療.心臟血管
基因或生活方式造就的肥胖哪個對健康危害大?答案恐出乎意料
【本文重點】《電子臨床醫學》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由生活方式引起的肥胖比基因引起的肥胖更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來自近18000名瑞典雙胞胎的數據,研究導致超重和肥胖的基因和環境因素如何影響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結果表明,雖然基因風險引起的肥胖(即使基因預測的BMI低)仍可能產生健康風險,但生活方式引起的肥胖存在更大的風險。--by ChatGPT眾所周知,超重或肥胖會增加健康風險。然而,肥胖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差異很大。一項新研究發現,一個人肥胖的原因可能對心臟病風險產生一些影響。肥胖原因影響心臟病風險根據刊登在《刺胳針》(The Lancet)旗下期刊《電子臨床醫學》(eClinicalMedicine)的研究表明,在肥胖對心血管健康有害影響方面,因生活方式而肥胖的風險比因遺傳而肥胖的風險高。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來自瑞典17988名雙胞胎的數據,收集有關他們的BMI(身體質量指數)和高BMI遺傳傾向的資訊。除此之外,他們還使用醫療紀錄的數據來確定該組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藉由通過分析上述這些資訊,研究人員能夠研究遺傳與環境和生活方式因素導致的超重和肥胖如何影響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該研究結果顯示,受環境因素影響的肥胖(儘管遺傳預測的BMI低但肥胖)比受遺傳因素影響的肥胖(遺傳預測的高BMI)危害更大。該研究作者之一、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醫學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學系教授Ida Karlsson表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每個人都很重要。與健康體重的人相比,所有超重或肥胖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然而,研究結果表明,主要由遺傳因素驅動的肥胖對健康的不利影響可能與其他因素(如生活方式)驅動的肥胖不同。Karlsson解釋,肥胖是一種複雜的常見疾病,可能有許多不同的成因,研究結果可以幫助瞭解它對健康的影響因人而異。健康的體重始終很重要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中,全球超重和肥胖的發病率有所增加。現在,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患有超重或肥胖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顯示,超重和肥胖是許多慢性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它們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超重還會導致糖尿病及其相關疾病,包括失明、截肢和透析的需要。超重也會導致肌肉骨骼疾病,包括骨關節炎。肥胖還與一些癌症有關,包括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肝癌、膽囊癌、腎癌和結腸癌。即使一個人只是輕微超重,這些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並且隨著BMI數值的攀升而變得更加嚴重。【資料來源】.People with obesity due to genetic predisposition have lower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Genes or Lifestyle? How a Person Becomes Obese Could Influence Heart Health.Genetics Driven Obesity Not All That Harmful For Cardiovascular Health
-
2023-04-17 焦點.健康知識+
為何熊冬眠不會血栓,但久坐不動的人類會?科學家找出原因了
【本文重點】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一種蛋白質,可以幫助熊在冬眠期間避免危險的血栓形成。研究人員發現,在冬眠和活動的熊的血液中某些蛋白質的數量有明顯差異。特別是熱休克蛋白47(HSP47)的數量顯著下降,這種蛋白質有助於血小板粘在一起形成血栓。由於HSP47也存在於人類中,因此這些發現對於研究開發預防致命血栓(VTE)的藥物具有潛在的重要意義。--by ChatGPT長時間不動會使人們面臨致命的血栓風險,但在一年中有幾個月都躺著冬眠的棕熊(Ursus arctos)卻非常健康,為何有如此大的分別?科學家認為他們已找到原因。冬眠熊的血液蛋白質可避免血栓形成根據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科學家指出一種蛋白質可以説明冬眠的熊是怎麼避免危險的靜脈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這種凝血會阻礙血液流動。為了確定棕熊在幾個月的休眠期間如何保持血液暢通,心臟病學專家和生物學家一同研究了瑞典的棕熊,並收集他們在冬眠及夏天活躍期間血液樣本,分析兩者之間有何差異。研究人員發現,冬眠和活躍的熊的血液中超過150種蛋白質的數量差異很大,並且集中在血小板中的蛋白質,也就是導致凝血的血液成分。其中,活躍熊和冬眠熊之間差異最大的血小板蛋白是熱休克蛋白47(HSP47)。HSP47的功用在於募集一種叫做凝血酶的酶,幫助血小板粘在一起形成凝塊。在活躍的熊中,HSP47有助於修補傷口和止血,但是這種凝血蛋白對於安全待在巢穴中冬眠的熊幾乎沒有用處。平均而言,冬眠熊的血小板產生的HSP47蛋白比活躍的熊少55倍。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現這種保護機制也發生在其他物種中,包括人類。具體而言,與冬眠熊一樣,因脊髓損傷而癱瘓的人其HSP47較少,從而降低血栓風險。冬眠研究有助研發防血栓治療方式研究人員希望此一研究結果最終能夠導致預防血栓的新治療方式,這種危及生命的血栓始於腿部,但可以隨著血流抵達大腦並導致中風,或流至肺部並導致肺栓塞,比起患有脊髓損傷而長期無法行動的人,更容易發生在因疾病、受傷或長途飛行而經歷短期不動的人身上。事實上,一些長期使用的藥物像是阿斯匹林,已用於預防高危險群的血栓,但該研究作者之一Tobias Petzold博士表示,它們有副作用,例如增加出血風險。因此,仍然需要繼續尋找有效但更安全的藥物,像是HSP47這種身體能夠自發動員的「天然」血液稀釋劑。Petzold指出,冬眠熊在醒著的生活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大快朵頤和增加重量上,然後花了半年的時間躺著無所事事。對於人類來說,這可能是肥胖、肌肉流失、骨骼變薄、2型糖尿病和許多其他健康問題(包括血栓)的「處方」。然而,熊從冬眠中毫髮無損地醒來。Petzold表示,瞭解究竟是什麼保護了他們,理論上可以為與現代生活方式相關的各種人類疾病提供全新的治療方法。【資料來源】.Some Bear Facts That Could Help Prevent Human Strokes.How Bears Hibernate without Getting Blood Clots
-
2023-04-05 養生.聰明飲食
為何瑞典人熱愛以惡臭聞名的鹽醃鯡魚?專家詳解濕式發酵由來
當史前人類習得用火後,他們開始以煙燻的方式處理獵肉,煙燻其實就是一種加速版的風乾方式。對火念茲在茲的史前人類可能會以煙燻方式處理小塊的肉,只要柴火來源充足, 就算天氣不算乾燥也可以進行煙燻, 製作出來的成品可謂德國版金華火腿「農人火腿」﹙bauernschinken﹚的始祖, 農人火腿的傳統做法是先將肉風乾後再以刺柏樹的木材進行煙燻,史前人類也可能跟我們一樣,製作煙燻肉時懂得使用具有特殊香味的特定木材。風乾過程需要在乾燥的環境進行,煙燻則需要使用火與木材,第三種讓肉品脫水的方式是施鹽,最重要的材料當然就是鹽巴,而且是大量的鹽巴。我們不確定人類第一次鹽醃野味時用了什麼步驟,但可能跟老加圖﹙Cato the Elder﹚所記錄的義大利南部火腿食譜很類似,老加圖在他的著作《農業志》﹙De agri cultura﹚﹚中列出了製作鹽漬火腿的步驟:準備一個大缸或大盆,把買回家的豬大腿切除豬蹄,再準備所需的鹽量,每條腿需用半斗﹙約九公升﹚磨細的羅馬鹽。先在準備好的容器底部鋪一些鹽,把豬腿以皮朝下的方式放上去,再用鹽覆蓋表面。接著把第二條豬腿一樣皮朝下的方式疊在第一條豬腿上,一樣在表面蓋上鹽,接下來的豬腿也都重複一樣的步驟,確保鹽把兩條豬腿隔開。所有的豬腿都放入容器後,再次用鹽覆蓋,確保豬肉完全被蓋住,再把最上面蓋的鹽壓平。待整缸豬腿埋在鹽裡五天後,把缸裡的豬腿拿出來重新排列,覆蓋豬腿的鹽繼續留在豬腿上,原本放在最上面的豬腿要改放在最底部,接著重複先前放豬腿與蓋鹽的步驟,再靜置七天。等到豬腿埋在鹽裡的時間總共十二天後,就可以把豬腿拿出來,移除表面的鹽,把豬腿掛在乾燥通風處醃個兩天。到第三天就可以把豬腿拿下來,用海綿刷洗後,在表面抹上橄欖油與醋的混合液,再把豬腿掛在你平時放肉的地方。依循老加圖的這份食譜,便能製作出充滿鮮味與滋味豐富的好吃火腿,因為整個過程等同長時間的發酵作用,當中發生的梅納反應就是美味的關鍵,可是這份食譜不僅耗時,更會耗費大量的鹽巴。當人類發現用鹽醃肉可以造成慢速發酵﹙等於利用「嗜鹽菌」這類良性且喜歡鹽分的微生物來工作﹚的效果時,鹽巴的價格就水漲船高。在世界大多數地區,鹽醃法出現相對晚近。鹽醃法確實讓食物更美味,不過到了晚近才開始流傳且所費不貲,僅限少部分族群會使用,但是誠如馬克.庫蘭斯基﹙Mark Kurlansky﹚在著作《鹽》﹙Salt﹚ 中指出, 鹽醃肉品也為船運和貿易帶來紅利,進而為歐洲帶來歷史上的輝煌時代。歐洲出了很多熱門的鹽醃肉品,例如知名的西班牙伊比利火腿﹙Jamón ibérico﹚,其製作方法類似老加圖所描述的長時間發酵法,只是它靜置的階段長達數個月甚至數年之久。其他類型則屬於濕式發酵,也就是費雪模擬史前人類利用沼澤保存乳齒象的方法,並從中衍生出許多變化。濕式發酵不見得會用到鹽巴,但一定會需要液體,相關案例常見於容易有大量漁獲的海岸地區。在瑞典東南部海岸的「諾耶桑南桑德」﹙Norje Sunnansund﹚考古遺址,考古學家雅當.波愛修斯﹙Adam Boethius﹚挖出了上千塊骨頭,經推估可能來自六萬噸的漁獲。由此可見,在農業或畜牧尚未發展的幾千年前,曾有人類久居諾耶桑南桑德,除了冬天以外,這個地方的其他季節都可以捕魚。有一部分漁獲是現捕現吃,與海豹肉、麆鹿肉、野生櫻桃、歐洲酸櫻桃和黑刺李一併成為日常一餐;但大部分的漁獲則會拿到一套長方形、龐大的專門設備裡進行發酵。遺址內的柱穴指出屋頂樑柱的位置,其他穴痕則是地樁的位置,目的是為了拴住用野熊皮和海豹皮包裹的發酵魚肉。這個發酵系統並不算簡易,但因為當時鹽巴尚未傳入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這套複雜的發酵方式必須採用類似費雪的沼澤馬肉製作原理,耗時數月甚至數年發酵的肉品在化學特性上產生質變,可以說,史前人類是利用時間與微生物把肉「煮」到爛掉為止。雖然就現代的眼光來看,肉類的濕式發酵看起來很不尋常,但這其實是全球普遍的現象。對許多北半球高緯地區的原住民族來說,發酵的植物、魚、肉都是重要的食物。以尤皮克人﹙The Yupik﹚為例, 他們會把植物放入動物胃製的皮袋裡熟成,做成叫作Kuviikaq的菜;楚科奇人會把鹿血、鹿肝、鹿蹄、炙燒過的鹿唇,以及具有甜味的植物根莖部一起放入鹿胃裡發酵;動物肉與脂肪也可以同時塞入海象皮製成的袋子,做成一種叫tugtaq的肉捲。即便是在現在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不同的飲食文化都有各自獨特的發酵魚料理﹙顯然是從諾耶桑南桑德的發酵魚肉所演變而來﹚,其中一道現代瑞典人特愛的料理叫surströmming﹙瑞典鹽醃鯡魚﹚,主要內容就是發酵到爛掉的鯡魚,通常搭配一種叫tunnebrød的瑞典傳統麵包一起食用。敢吃瑞典鹽醃鯡魚的人都很愛它,但是它會為我們的鼻前嗅覺帶來令人極度不適的臭味,臭到連喜歡吃的人都覺得臭,所以瑞典人都要在室外開這種魚罐頭。瑞典鹽醃鯡魚的臭味可說綜合了各種臭,包含臭雞蛋味﹙硫化氫﹚、餿掉的奶油味﹙丁酸﹚、以及醋酸味﹙醋酸﹚。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放眼望去,各地仍可見許多遵循古法的魚﹙或肉﹚發酵料理,再看看世界其他地方,其實發酵魚做成的醬料也是一種日常食品,比如光是菲律賓、泰國、越南三個國家,每年總共就吃掉上百萬加侖的發酵魚類 。以濕式發酵製作的魚或肉料理,常富有鮮味和多層次的味道﹙魚醬之所以被廣為使用,也是這個原因﹚,但發酵料理可能同時為鼻前嗅覺和鼻後嗅覺帶來迥然不同的感官刺激。瑞典鹽醃鯡魚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們可能很討厭它在鼻前嗅覺造成的味道,但卻同時沈醉於它在鼻後嗅覺上帶來的香氣與豐富滋味。另一個來自阿拉斯加的例子,一位美洲原住民瑪莉. 捷尼﹙Mary Tyone﹚分享他們部落的發酵食物:「我們處理鮭魚頭的方式,就是把它們都裝在一個桶子裡,然後埋在地下,等十天後再拿出來吃。」她講的正是「臭魚」﹙stingfish﹚。講到臭魚她不禁讚嘆:「我超愛臭魚,雖然聞起來有點奇怪, 但真的很好吃啊!」在中文裡,「香」不僅用來形容美味料理中令人愉悅的氣味﹙鼻前嗅覺﹚,也形容食物的味道﹙包含鼻後嗅覺感受到的香味﹚,例如烹調過的雞油、烤肉、煸炒過的洋蔥,都是吃起來很香的食物。看來我們真的需要創個形容詞,來形容像臭魚這樣在鼻前嗅覺不討喜,但吃起來很美味的食物。人類喜歡吃的發酵料理竟然如此多樣,這可能多虧了人類對酸味的喜愛,人類學會利用微生物分解肉類與魚類,進而製作出發酵的肉類料理,正如人類利用微生物製作帶有酸味或酒味的飲料或蔬食。不過如果仔細深究這些發酵料理,撇開那些經過鹽醃、煙燻或是風乾處理的,你可能會發現,要學會製作並且喜愛肉或魚的發酵料理,要先學會去喜歡它們嚇人的氣味,就跟去喜歡特殊的在地香料是一樣的道理。某個程度上,不少會讓人打從心裡感到噁心的氣味,都與肉類發酵的味道有關。由此可見,肉或魚的發酵料理需要我們用盡身體五官去欣賞,不是一官而是五官。舉例來說,要愛上遵循古法發酵的無鹽鯡魚,你需要讓鼻子愛上世間百味,需要讓舌頭愛上鮮味與酸味,還需要大腦有意識地將眾多感官刺激整合起來,認識這種用盡身體五官才會愛上的風味。關於發酵的故事就講到這裡,我們提到了發酵的水果、蔬食、肉、魚, 現在可以簡單整理史前人類與現代人類的發酵料理史。我們的史前祖先在某個時期學會製作簡單的發酵食物,首先發酵果實,接著發酵植物的根莖部。與生俱來的味覺與嗅覺引領史前人類開發更多發酵食物,發酵產生的酸味是他們判斷食物安全時的綠燈,而且發酵食物還可能帶給他們意外的享受,例如更軟爛易入口的質地、更甜、更酸或微醺的效果﹙當然微醺的部分,要等到我們的酒精去氫酶演化出超高效率後才會有﹚。接著,在此之後或在此之前,總之我們的祖先也開始發酵獵肉與漁獲。跟發酵蔬食一樣,肉與魚用適當的方法靜置後,變得更加好吃﹙產生更多鮮味﹚,產生鼻後嗅覺上的香氣因而增添風味,同時更能增加保存期限。這種發酵料理方式在人類的狩獵與捕撈技術進步後,變得更加重要,因為他們越來越常獲得超過一餐能吃的食物量。我們尚未確定上述時間點,但史前人類是依賴氣味與酸味來判斷發酵肉品的安全性,我們的舌頭就是檢查發酵食物的工具,而這些發酵食物就是我們人類的最初的花園——一座屬於微生物的花園。「‘We have been authoriz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o use this content’ or the equivalent in Chinese complex script 該內容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授權使用」※ 本文摘自《舌尖上的演化:追求美食如何推動人類演化、開啟人類文明》。《舌尖上的演化:追求美食如何推動人類演化、開啟人類文明》作者:羅伯.唐恩, 莫妮卡・桑切斯 譯者:方慧詩, 饒益品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22/12/10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28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這種罕見淋巴瘤 竟會讓血液變稠、引起頭痛?
當血液變濃稠、中風、頭痛,一般人多會認為是三高問題引起,或是壓力太大造成,事實上,有一種很特殊的罕見淋巴瘤「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簡稱WM)也會引起這些症狀。據國外統計,此病盛行率約百萬分之一到三,推估台灣平均1年有20至50名病患,這些病患正面臨健保用藥選擇不多的窘境。亞東醫院血液淋巴腫瘤團隊召集人、腫瘤科暨血液科主治醫師余垣斌指出,華氏巨球蛋白血症屬B細胞淋巴瘤家族,它會分泌一種免疫球蛋白,分子較為巨大,被稱為「巨球蛋白血症」,「華氏」則是指發現這種疾病的瑞典醫師Jan Gösta Waldenström,他在1944年發現這種罕見癌症,因此以他的姓氏命名。出現這些症狀 誰會想到是淋巴瘤?當病患罹患此種癌症,由於免疫球蛋白愈長愈多,除了有發燒、淋巴腫大等一般淋巴瘤症狀,還會產生血液濃稠現象,一旦血液過於濃稠,便容易引發中風,病患也常出現頭痛、手麻等神經內科症狀,甚至是流鼻血、視力衰退或失明,須靠血液檢查才能揪出病灶。華氏巨球蛋白血症病患因人數稀少,加上症狀沒有很明確,診斷較困難而不易發現。以往在治療上選擇不多,主要是以化學治療搭配標靶治療為主,但實際上必須針對不同的基因型變異對症下藥,提供個人化的治療方針,才能真正幫助病人。新一代口服BTK抑制劑 增治療新希望「近來醫界已找到一個明確的細胞突變,還有對應的標靶藥物可用。」余垣斌解釋,科學家發現在B細胞淋巴瘤的成長過程中,有一種BTK(布魯頓氏酪胺酸激酶)的蛋白與其生存息息相關,若使用BTK抑制劑,便能破壞B細胞淋巴瘤的生存鏈,多數華氏巨球蛋白血症病患用藥後,都有不錯的反應效果,成為病患重要的治療選項,年紀較大、較無法承受化療副作用的病患最為適合。不過,目前在治療華氏巨球蛋白血症方面,若要使用新一代BTK抑制劑,多數病患還是無法納入健保給付行列。余垣斌認為,站在醫師的角度,當然是希望病人可以用到最適合的藥。當已證明新一代藥物能為病人在治療上帶來更好的效益,的確應考慮納入健保給付,讓病患可以得到更多幫助。許多病患聽到罹患華氏巨球蛋白血症,便感覺運氣很差,充滿恐慌,余垣斌希望病患不要選擇逃避,只要願意接受治療,也有機會可望重獲新生。👉🏻點擊報名2023年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報名人數:共計100名。(依網路報名優先順序決定錄取及備取順位,需待主辦單位確認順序後,以簡訊發送報名成功通知為主。)📍時間:DAY1:04月08日(六)上午10:00至16:00 (09:30開放入場)DAY2:04月09日(日)上午10:00至15:20 (09:30開放入場)*備午餐餐盒📍地點: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3F (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4號)💡主辦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央健保署、國民健康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專頁
-
2023-03-20 焦點.健康知識+
特別愛叮糖尿病患者?科學家揭身上哪些味道最容易吸引蚊子
【本文重點】研究人員發現,蚊子主要以花蜜為食,但它們也會吸血增加體力。研究人員利用DNA分析的方法找出蚊子會吸食哪些花朵的花蜜,並發現特定的氣味分子能夠吸引蚊子。同時,瘧蚊也會改變採蜜的花種來獲取含有抗瘧疾成分的花蜜。因為蚊子的嗅覺敏銳,在有足夠的花蜜以及藥用功效的情況下,它們會針對所需的食物進行選擇。對於吸血的目標,研究人員發現蚊子受到氣味成分的吸引,主要包括羧酸、醛類和丙酮等物質。--by ChatGPT蚊子的主食其實不是人類血液?我們通常都把蚊子視為惱人的吸血小蟲,但蚊子的主食其實不是人類血液—雄蚊只攝取花蜜,而雌蚊也會在吸血的前後吸取花蜜以增加體力。蚊子要以花蜜為食,就得靠花香的存在才能找到食物,不過直到最近,我們才真正了解蚊子到底會攝取哪些花朵的花蜜。我在肯亞奈洛比(Nairobi)國際昆蟲生理學和生態學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sect Physiology and Ecology,ICIPE)的同事運用了相當聰明的方法,率先找出蚊子會吸食哪些花朵的花蜜。他們在野外抓了一些蚊子進行簡單的實驗,蚊子體內的果糖顯示牠們的確吸食過花蜜;接著他們辨識蚊子胃裡殘留食物的DNA組成,判斷蚊子吸食了哪些花的花蜜;然而研究並不止步於此。研究人員根據DNA鑑定物種,找出了會吸引蚊子採蜜的花種,並蒐集這些花的香氣對蚊子的觸角進行電生理實驗,找出哪些氣味分子會引來蚊子尋找食物來源。結果顯示,有兩種氣味同時出現在每一個實驗樣本裡,似乎就是吸引蚊子採蜜的原因。此外,花香中也有幾種氣味讓蚊子能夠直接判斷花種,因此可以推論,牠們似乎已經發展出用花香分辨花朵種類的感官能力;稍後會再談到這些氣味成分是什麼。正如我們在上文所說,蚊子也會因為瘧原蟲入侵而感到不適,那牠們是否有應對機制呢?似乎有某些品種的蚊子會改變採蜜的花種,藉此攝取含有抗瘧疾成分的花蜜來自我治療。靠著食療,牠們減少了體內的瘧原蟲數量,並繁衍更多後代。整體來看,瘧蚊已經發展出了相當敏銳的嗅覺,藉此辨識能夠提供充足花蜜的花朵、或是有治療效果的花蜜。這些花共同擁有的類似氣味成分對蚊子來說,彷彿在頭上大大寫了「花蜜」兩個字,讓牠們一聞就知道食物在哪。蚊子是怎麼找到人類並且狠咬一口?好幾種蚊子隨著演化開始從各種動物身上吸取血液,這很有可能是為了在營養貧乏的環境獲取蛋白質及氮而產生的適應行為,更別說血液還是好消化又能立刻為生理系統提供能量的營養來源了。瘧蚊幾乎專吸人類的血,而其他品種的蚊子也會吸食鳥、牛、爬蟲類等等動物的血液,這種選擇顯然取決於氣味。只有雌蚊會吸食血液;血液裡的營養使牠們得以順利產卵,同時也能延長預期壽命、增強飛行的體力。不過蚊子是怎麼找到人類目標、瞄準位置狠咬一口的呢?正如第二章提到的,人類的皮膚會散發出許多氣味分子,有些是來自於人體本身,其他則是皮膚表面微生物所構成的氣味。我們每一口呼吸所釋放出的氣味分子,都是在告訴蚊子我們的所在位置。先來了解這幾種氣味吧。幾年前,荷蘭的研究人員發現瘧蚊會受腳汗的氣味吸引:哇,羧酸(carboxylic acid)的味道呢,太誘人了!他們用風洞進行實驗,證明蚊子的確非常喜愛這種味道,接著又想試試看與人類的腳汗聞起來類似的味道是否也能吸引蚊子,於是他們想到了林堡起司(Limburger cheese)──這種起司散發出類似臭襪子的氣味。實驗結果出爐,就像受到人類的腳汗氣味吸引一樣,林堡起司的氣味對蚊子來說也是強烈的誘惑。不過現在我們知道,蚊子對於腳汗的偏好只是牠們因氣味而產生的一小部分反應;我們也發現,探討蚊子身上因氣味而引發的行為模式時,探討氣味成分的濃度與比例是必要的。來自瑞典的瑞可.伊格內爾(Rickard Ignell)與他的同仁很想知道,人類身上引來瘧蚊的到底是什麼氣味。結合了化學、行為學、生理學及田野調查,他們終於找出能夠模仿人類自然體味的複雜成分──包含了辛烯醇(也就是蘑菇的氣味,大家長久以來都猜測是這種氣味吸引了蚊子)、數種醛類以及單萜(monoterpene)。有趣的是,當中有些氣味也是會吸引蚊子的花種所散發出的氣味成分,只是換成出現在人類身上。除了皮膚散發出的氣味以外,人類呼出的空氣蘊含了更加吸引蚊子靠近的物質。每一次呼氣人體都會釋出二氧化碳以及丙酮(acetone),這兩種氣味都會吸引蚊子靠近,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何蚊子特別愛叮咬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呼出的空氣裡丙酮含量通常比較高)。結合以上種種研究可以發現,雌瘧蚊用來尋找人類蹤跡的氣味訊號似乎相當複雜,包含了羧酸(腳汗味)、阿摩尼亞、醛類、單萜以及蘑菇醇(皮膚的氣味),再加上人類呼氣時所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和丙酮。除了成分要吻合之外,還得有正確的濃度與比例。※ 本文摘自《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作者:比爾.S.漢森譯者:孟令函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23/01/05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9 醫療.耳鼻喉
不只確診新冠才發生喪失問題 科學家曝影響嗅覺的疾病有這些
【本文重點】科學家已經找到了COVID-19和突然失去嗅覺(也稱為無嗅症)之間的可能聯繫。儘管完全的機制尚未被充分理解,但是人們認為冠狀病毒會影響人體的嗅覺系統,包括鼻子和大腦。失去嗅覺不特定於COVID-19,已經在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普通感冒或流感,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症中得到注意。--by ChatGPT為何病患感染Covid-19會影響嗅覺?大部分的人都視嗅覺為理所當然的存在,不過它卻在二○二○年五月十八日再度成為眾人的注目焦點;英國的四位首席醫療官聯合聲明:「自今日起,民眾如果有持續咳嗽、發燒、嗅覺缺失的症狀,就必須自行隔離。」接著又有科學家進一步解釋:「嗅覺缺失的意思就是指嗅覺消失或有所改變。」值得一提的是,這份聲明的意思並不精確;失去嗅覺的確叫做「嗅覺缺失」,然而嗅覺改變的現象則應該叫做「嗅覺倒錯」(parosmia)。越來越多證據指出,突然失去嗅覺可能是感染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二型(SARS-CoV-2)所引發的Covid-19症狀,而這份聯合聲明才姍姍來遲地出現。此疾病造成的嗅覺症狀可以做為其潛在生態標記;在這種嚴峻情況下,任何能給病患多一點打敗疾病的線索都是好事。起初,罹患Covid-19就會聞不到味道似乎只是個都市傳說。然而隨著傳染擴散、感染人數不斷攀升後,關於嗅覺喪失的報導也隨之增加,在醫學界的討論亦然。全球研究化學感官(chemosensory)的科學家都開始深入調查,並以科學界前所未見的開放資源形式即時向大眾分享調查數據及研究結果。這種作法的確帶來許多好處,然而卻也存在缺陷。科學家們熱切地想要找出關於這項疾病的更多資訊,並且向大眾分享研究細節,因此釋出了許多所謂的預印本(preprints)──也就是尚未經過同儕審查的研究論文,這表示這些研究成果並未經過一般情況下應該進行的嚴謹審查。在世界上出現了史無前例重大疫情的情況下,這種折衷做法對科學家來說是件好事,但對於一般大眾來說可就不一定了。記者可能會擷取部分資訊,用誇張、聳動的標題吸引讀者點閱,在根本不懂或僅片面了解其科學原理的情況下隨意做出結論。然而的確有某些預印本為我們找出了答案,但這項疾病依然存在許多謎團。照目前的情況看起來──至少在本書準備出版的這個當下──嗅覺缺失或嗅覺倒錯確實是罹患Covid-19時常出現的初期神經症狀,在某些人身上更可能是唯一的症狀。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的科學家都認同,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二型是藉由Covid-19病毒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運用血管收縮素轉換酶二型(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受體及跨膜絲胺酸蛋白酶二型(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2,TMPRSS2)與細胞結合,進而感染人體細胞。我們的鼻子、喉嚨及上支氣管裡存在大量的血管收縮素轉換酶二型及跨膜絲胺酸蛋白酶二型,在鼻腔的呼吸上皮(respiratory epithelium)細胞及嗅上皮(olfactory sensory epithelium)的支持細胞裡數量尤其多。即便嗅覺神經元中本身的血管收縮素轉換酶二型十分稀少,但鼻腔上皮(nasal epithelium)的支持細胞卻會成為冠狀病毒入侵人體的開口。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病患感染Covid-19的初期會影響嗅覺,然而卻沒有鼻塞或呼吸困難的症狀,也解釋了為何年長者受此疾病的影響更大──因為他們身上血管收縮素轉換酶二型受體的數量比年輕人多。科學證據顯示,病毒能夠透過鼻腔、嗅球以及其他路徑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正如上文所述,Covid-19病毒並非以感覺神經元為目標直接入侵人體,一般情況下其所造成的嗅覺缺失並非是中樞神經系統遭到破壞所致,因此喪失的嗅覺未來應該會恢復。然而,部分患者卻在康復後數月依然未恢復嗅覺,也有部分研究案例的患者康復後喪失了一到兩成的嗅覺能力;這表示若不是嗅覺神經元的確遭到永久性的損害,就是中樞神經系統也受到影響了。藉由大腦成像在患者腦部發現患病跡象的案例,就能夠支持以上論述;也或者只是患者的嗅覺神經元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夠完整再生,因而遲遲沒有恢復嗅覺。總之我必須再次聲明,這一切現象都尚待釐清。嗅覺缺失不僅僅是新冠獨有症狀乍看之下,嗅覺缺失與其它Covid-19可能導致的病情相比,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神經症狀,但該領域的進一步研究或許能為該疾病的演進、機制、可能導致的病症提供線索,找出更好的治療方法──不僅是為了應對Covid-19本身,也是為了處理嗅覺缺失的症狀。近來有一則報導,紀錄了以色列一名婦女在受某種病毒感染後的十二年間完全喪失嗅覺,卻在感染Covid-19後恢復了嗅覺。目前針對此一案例的資訊還不夠多,無法進一步論斷,但的確為Covid-19與嗅覺之間的關聯又增添一抹神秘色彩。嗅覺缺失不僅僅是Covid-19的潛在症狀,也絕對是人體的一大問題,時常伴隨著各種病毒感染、感冒或呼吸疾病。頭部受傷、過敏、化療,甚至是古柯鹼上癮都可能導致嗅覺缺失。聞不到味道通常就表示身體哪裡出了問題──鼻竇感染可能導致鼻腔組織發炎進而損害嗅覺細胞,頭部受傷則會破壞連接至大腦的嗅覺神經纖維。帕金森氏症及阿茲海默症都會影響嗅覺的靈敏度,因此嗅覺測試可用於這些疾病的早期診斷。我們通常可以明確找出嗅覺缺失的肇因,但在嗅覺器官及大腦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就只能靠推測了。原因很簡單:人類的鼻子在科學界依然是個複雜難解的謎團。※ 本文摘自《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作者:比爾.S.漢森譯者:孟令函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23/01/05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04 焦點.元氣新聞
2023年全球最佳醫院公布!台灣有哪些醫院上榜、評比標準和專家意見一次看
【本文重點】「Newsweek」與全球數據公司 Statista已宣布《2023年全球最佳醫院》排名,台灣首度入榜35家醫院名單,共有35家醫院上榜。希望透過此次調查,幫助尋求最佳護理的患者和家庭,通過比較全球醫院的聲譽和表現來做出選擇。該榜單包括來自28個國家/地區的醫院,共有超過80,000名專家受邀參與網上調查。--by Notion AI「Newsweek」與全球數據公司 Statista連續第五次公布全球最佳醫院,「World's Best Hospitals 2023」首度納入台灣醫院,國內共35家醫院上榜,其中台大醫院排名第一,台北榮總以些微差距位居全台第二。台大更以全球排名第249名,名列全球前250強。台灣有那些醫院上榜?台灣上榜的35家醫院名單:1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2 .台北榮民總醫院 3 .高雄長庚醫院 4 .台南成大附設醫院 5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6.林口長庚醫院7.台北長庚醫院8.台中榮民總醫院9.國泰醫院10.高雄榮民總醫院11.馬偕醫院12.三總松山分院13.桃園長庚醫院14.台北慈濟醫院15.奇美醫院16.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17.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18.萬芳醫院19.花蓮慈濟醫院20.嘉義長庚醫院 21.新竹國泰分院22.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23.奇美柳營分院24.雙和醫院25.大林慈濟醫院26.台大雲林分院27.汐止國泰醫院28.嘉義基督教醫院29.北醫附設醫院30.亞東醫院31.彰化基督教醫院32.義大醫院33.馬偕新竹分院34.高雄市大同醫院35.秀傳紀念醫院●台灣醫院排名:https://reurl.cc/NqRNVQ 全球排行前五名的醫院有那些?1.Mayo Clinic(美國梅約診所)2.Cleveland Clinic(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3.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美國麻省總醫院) 4.The Johns Hopkins Hospital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 5 .Toronto General - 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 (加拿大多倫多全科醫院)●全球排名:https://reurl.cc/klE8D3全球最佳醫院評比的執行單位與目的?根據Newsweek與全球數據公司 Statista合作的世界最佳醫院排行榜,在全球28 個國家/地區的 2300 多家醫院中,列出前 250名最佳醫院;同時也依各個國家/地區列出當地排名,國內共有35家醫院上榜。Newsweek表示,公布這項調查,希望經由對各國醫院聲譽和績效的比較,讓為自己和親人尋求最佳照顧的患者與家庭,能夠有所幫助。接受評比的國家有那些?根據「Newsweek」公布,2023 年世界最佳醫院排名列出 28 個國家/地區的最佳醫院,包括美國、德國、日本、韓國、法國、義大利、英國、西班牙、巴西、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墨西哥、荷蘭、奧地利、泰國、瑞士、瑞典、比利時、芬蘭、挪威、丹麥、以色列、新加坡、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哥倫比亞和台灣。評比的指標與占比:1、 同儕推薦:來自28個國家,超過8萬名專家(醫師、醫院管理人員、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受邀參加在線調查,參與者可推薦自己國家和其他國家的醫院,但不包括自己的雇主和醫院。(國內49%,國際 5%)2、 患者體驗:包括對醫院的總體滿意度、對醫院的推薦和醫療服務滿意度。(14.5%)3、 醫院品質指標:例如治療成效與衛生措施和患者安全數據、醫護人力等。(29%)4、PROMs :首次採用,PROMs(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可說是「病人自我報告評量調查」,被定義為由患者完成的標準化、經驗證的問卷,以評量他們對自我功能健康和生活品質的看法。(2.5%)各醫院得分依上述4項分數進行加權,醫院的分數僅限在同一國家比較,各國之間不能比較。國內專家怎麼看?衛福部部長薛瑞元:通常國際醫療院所評比時,一個重點是對於國際病人的服務和感受,這部分會有文化差異。台灣醫院病人通常比較多,病人進門的感受就會很熱鬧,某些國際人士不適應,若指標與此有關,就會排名就會比較後面。台大醫院長吳明賢:台灣不應只有台大醫院名列全球前250名,應有更多醫院入榜,名次也應提前,甚至進入百名都沒有問題。台灣的醫療技術及服務水準,「怎麼可能比日本、南韓還差」。依台灣醫療技術及服務水準,不應該只有台大進入前250名。由於醫院同儕評比占比達54%,台大名列全球前250名,很可能是受到國內醫療同僚的肯定。台大醫院的核心價值是要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醫院,著重在「服務」,「教學」、「研究」,服務是要解決病人的問題,教學是要教出可以解決病人問題的醫師,而研究為研究病人疾病問題,在醫療不斷創新的當下,台大醫院會繼續做好「健康守護、醫界典範」的領頭羊角色。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台北榮總一直努力做好照顧病人的工作,在醫療服務與創新獲國人肯定,建築在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改善醫療品質,促進病人安全,讓就醫環境更溫暖、更有溫度。他表示,照顧好病人才是醫院重要使用與本質,且依台灣醫療水準,他不認為台大醫院、台北榮總在全球排只在300名內,應該表現更好才是。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醫療品質注重全人照護與 「PROMs(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也就是病人自己的就醫經驗、成果,而非只仰賴醫院、醫師評估。這樣的思維與美國推動價值醫療( Value-baded Health Care)一致,重視病患就醫體驗、自覺治療成效、恢復過程、對生活的影響等,治療品質與成果都不是醫院或醫師單方面決定。由於評比方法,台灣的醫療品質表現可能被低估,但重視病人感受已是國際潮流,建議國內建置醫療品質指標,如醫院評鑑、應參考納入「PROMs」。健保應該要利用支付導引醫療院所追求治療的長期成效,用美國價值醫療的架構去購買疾病治療和慢病管理的長期成效,重視病人體驗並與國際接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周穎政:不同醫院所在的地理位置,病患疾病型態差異、社經地位不同,醫院宗旨在於提供病患優質的醫療服務,難有客觀資料進行評比。醫院經營者毋須過度在意排名,每家醫院都有自己的特色、強項,建議平常心看待。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醫院評比牽涉範圍廣泛,有的亞洲國家評比列入疾病治癒率、併發症比率及治療結果等,大致分為醫院組織架構「結構面」、病患體驗的「流程面」,以及各種癌症治療存活率等「結果面」,若以綜合評比,台灣當數台大醫院成為最佳醫院,但先前智慧醫院排名則由台中榮總獨占鰲頭,要視評比的切入角度為何。衛福部在疫情前每年都會委託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進行台灣醫院評鑑。台灣醫院評鑑歷經廿年,並隨著時代不斷修正方向,這幾年就針對「資訊化」、「智慧化」多所著墨。每年評鑑項目由醫療專科專家決定後,再交由各領域專家、訂定條文,進行共識會議後選拔委員,並培訓委員,最後才能到醫院進行評鑑;結果公布時也不進行排名,僅公布通過與未通過,以及入選的九家醫學中心,整體來講是台灣最嚴謹、可信賴度最高的評鑑。一位資深醫師表示:台灣醫院感覺比較差的是像菜市場很吵鬧,內部的空間都是以石材為主加上塑膠椅子,很冰冷;衛生條件可以改善提升。例如,台大醫院入口處的照片,一大堆的告示牌,顯得雜亂無章。台灣醫師的個人醫術是非常好的,可是在醫院管理上呈現出來的失分很多,希望全球評比可以讓台灣的醫療系統走向以病人為中心的管理方式。責任編輯:陳學梅、辜子桓
-
2023-02-18 養生.聰明飲食
喝咖啡會影響心血管嗎?一天能喝幾杯?心臟科名醫建議喝完做這件事便知
也許咖啡的效果因人而異,問自己的血壓計最準,喝完咖啡後替自己量一下血壓,就能知道咖啡對自己血壓的影響有多大。 咖啡知多少 至於咖啡,複雜的程度也沒差多少,讓我們先來個測驗:「濃縮咖啡和美式咖啡,哪種比較濃?」 這是陷阱題,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什麼是濃? 如果「濃」的定義是哪種咖啡的咖啡因更多,能讓人更清醒? 答案會是美式咖啡! 美式咖啡雖然每盎司的咖啡因含量比較低,但因總量大,平均每杯會有約一百毫克咖啡因,相對的,標準濃縮咖啡一杯容量只有四十四毫升(一點五盎司),所以每杯只含七十七毫克咖啡因。 再來一題:「以全世界咖啡總消費來看,百分之三十六屬於重烘焙、百分之六十是中烘焙、百分之九輕烘焙(有的消費者會混搭,所以超過百分之百),哪種烘焙方法最能抑制胃酸?」 答案會是重烘焙,因為阻斷胃酸的分子NMP(N-methylpyridinium)要烘焙後才會出現。 如果不算糖,酒精、尼古丁、咖啡因,是全世界成癮性商品的三大宗,咖啡因更位居榜首。咖啡因存在於咖啡、茶、巧克力、可樂等食物中(見下頁圖表13),但含咖啡因的食物對人體的影響迄今尚未有明確結論。 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天消耗七十毫克咖啡因,在有些國家(例如英國、瑞典),每人每天的消耗量可以達到四百毫克。咖啡因的結構式與氣喘藥物茶鹼(eophylline)神似,部分也與腺苷(Adenosine)相似,是腺苷受體A1與A2A的拮抗劑,它的作用會刺激中樞神經、急性升高血壓、增加新陳代謝率,以及利尿等;咖啡因由肝臟代謝,作用在肝臟的代謝酶P450 CYP 1A2,會和許多藥物相互作用。 咖啡因含量含量比較咖啡因幾分鐘就到達血液中,一小時到達顛峰,會持續六小時以上,年紀大的人清除時間需要更久,甚至會超過二十四小時。當一日咖啡因攝取超過每公斤體重一百至兩百毫克時,就可能致命;超過每公斤十五至三十毫克的攝取量時,就會產生毒性,長期使用會產生耐受性。 咖啡因含量依食物種類不同而相異,但同一種食物也未必每天咖啡因含量皆相同,有篇研究在同一家咖啡廳每天取樣測量咖啡因含量,結果發現同品項(例如雙份卡布奇諾)的咖啡因含量竟然每天不同,變化居然會超過兩倍,落在一百三十至二百八十二毫克之間,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像貝多芬每天喝六十顆咖啡豆煮成的咖啡,咖啡因含量也會每天不同。 百分之七十的美國人抗氧化物來自咖啡,咖啡除了咖啡因,還有其他會影響健康的成分,例如咖啡油醇(Cafestol)和咖啡白醇(Kahweol)會升高LDL,但又會被濾紙濾掉,所以喝的咖啡是否有濾過,對健康有不同影響。 洪醫師小提醒 咖啡因幾分鐘就到達血液中,一小時到達顛峰,會持續六小時以上,年紀大的人清除時間需要更久,甚至會超過二十四小時。長期超量攝取會產生毒性,甚至致命。 北歐煮沸咖啡(Scandinavian Boiled Coee)、法式咖啡(French Press Coee)、土耳其咖啡,每杯含有六至十二毫克的咖啡油醇與咖啡白醇,比較會升高LDL;過濾咖啡、滲濾咖啡和即溶咖啡的咖啡油醇與白醇含量每杯只有零點二至零點六毫克,對LDL的影響就小很多;濃縮咖啡雖然沒用濾紙過濾,但因為每杯分量很少,所以每杯咖啡油醇與咖啡白醇含量只有四毫克。 我們研讀咖啡文獻時,必須了解當地流行的咖啡煮法與喝法,才能對該篇研究有更正確的判讀。 咖啡對健康的影響 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伏爾泰(Voltaire)年過八十時,有人跟他說咖啡是慢性毒藥,喝咖啡等於慢性自殺。 伏爾泰是這麼回答的:「你說的沒錯,我想咖啡的毒一定是慢性的,不然我怎麼會喝了幾十年還沒死呢?」 咖啡在十八世紀的瑞典先被課重稅,後來又被禁止,但仍無法阻絕人們對咖啡的喜愛,據說那時的國王古斯塔夫三世(Gustav III)想用更科學的方法說服人民戒除咖啡,他把一對遭判死刑的同卵雙胞胎改判為無期徒刑,讓其中一人每天喝三壺咖啡,另一人每天喝同樣分量的茶,觀察咖啡是否會如預期般對健康不好。 沒想到一段時間後,兩名負責監控的醫師都病死了,直到一七九二年國王被暗殺了、負責實驗的人都死了,這場實驗卻還沒結束。喝茶的死囚後來活到了八十三歲,喝咖啡的死囚活了更久;這個研究後來被戲稱為「瑞典最早的醫學實驗」。 回到現代,二○二二年五月底《內科學年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刊出了一篇讓咖啡擁護者振奮的研究,其中提到,在英國每天喝適量(一杯半到三杯半)咖啡,就算加了一茶匙的糖,還是可以降低百分之三十的死亡率。 這是分析英國生物樣本庫十七萬一千一百一十六人生活習慣數據的研究,這些三十七至七十三歲的人,在實驗開始時,沒有癌症,也沒有心血管疾病,追蹤七年後,得到可以降低死亡率的結論,還說每天喝三杯的人,效果最好。 死亡率降低百分之三十? 太驚人了,平常要是哪個新藥能降低死亡率百分之十至二十,我們就覺得它是神藥,現在咖啡竟然可以比大多數藥物都厲害的降低百分之三十,那健保是不是該給付每天三杯咖啡呢? 畢竟它比藥物更神奇啊! 但是等一下、等一下,印象中英國人不是都喝茶的嗎? 這些選擇喝咖啡的人,是不同的人類嗎?還是他們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呢? 這篇是觀察性研究,可以提供想法、推論,但是不能提供我們答案,最理想的研究,應該是要瑞典國王找來三千名死囚,把他們改判為無期徒刑,讓這些人分成三組,一組喝咖啡、一組喝茶、一組喝白開水……但是這實驗應該不可能通過今天的醫學倫理審查吧! 咖啡的研究非常莫衷一是,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似乎是J型曲線,也就是過高或過低對人體都不好,適量最好。有研究提到每天喝超過四至五杯咖啡對心臟血管不好,而且相較於在美國,咖啡在歐洲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更大,但也有研究不支持這種說法,也許就像前面說的,喝法不同,結果就不一樣;對心臟衰竭的影響也是J 型曲線,完全不喝或過量都不好,每天喝二至四杯會降低心臟衰竭的發生率,五杯以上則會增加危險。 有研究顯示,每天喝二至四杯咖啡血壓會稍微升高,但每天喝更多杯反而又不會對血壓有影響。我的建議是不必管研究結果,也不必管對其他人的效果,也許咖啡的效果因人而異,問血壓計最準,喝完咖啡後量一下血壓,就能知道咖啡對自己血壓的影響有多大。 至於咖啡對於體重、糖尿病、阿茲海默症、骨質疏鬆症、腎臟病…的影響,可以寫一本專書,並非我們在此探討的目標。 咖啡與茶對身體的影響很複雜,許多作用都還有待證實與釐清,但不管如何,目前的證據看起來至少沒什麼壞處,就讓我們用愉悅的心情,丟下文獻,端著熱騰騰的咖啡或茶享受當下時光,好好品味人生吧! (本文摘錄自天下文化出版《洪惠風醫師心臟保健室》)
-
2023-02-08 失智.大腦健康
空氣汙染、心血管疾病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保護大腦健康這樣做
2017和2020年在刺絡針雜誌上所發表的重要研究中,分別指出每個人生命歷程中的9項及12項失智症風險因子與風險比例。而針對區域和國家的進一步研究,可以發現拉丁美洲、印度和中國,在各項危險因子的風險指數,和全球的平均指數,不太一樣。這些其實跟飲食、文化、族群、生活習慣及健康狀況,都有所關聯。最重要的是更明確的告訴大家,失智症可以預防的比例,各國從35%-56%不等;另外,在同一個國家中,各族群的狀況,也會有所不同。2020年新加入的危險因子Infogram以英國為例,少數民族的心血管疾病,或是黑人的失智症風險比例,就相對偏高。所以,倫敦大學學院(簡稱UCL)著名的精神科醫師Dr.Naaheed Mukadam,就建議降低失智風險除了從個人層面去改善外,更重要的是在國家和社會的層次上,是否能夠推行更有效的措施。例如:當民眾就醫時,相關專科醫師可以提醒心血管風險的管理方法、在公共場所禁菸、乘車必須繫安全帶、制定酒類的最低價格、噪音和空氣汙染防制法等。讓民眾在教育、行為標準和環境上,做全面性的改變和調整。這樣才能夠真正減少全民的失智症發生率,和增進大眾的健康。瑞典的Francesca Mangialasche博士,也是全球性失智症預防研究「FINGER」的主持人,她在2022年12月亞太區國際失智症會議「降低風險的科學」這個主題中,談到上述研究的模組是針對營養、運動、認知訓練、社會活動、生物標記和心血管風險管控等多個面向,加上基本的健康建議同時進行。共有1,260名,60-77歲的受測者參加,為期2年。之後,進行5年和7年的追蹤研究,在2022年完成第11年的追蹤。成果包括:1.大腦的認知能力改善2.降低心血管的風險20%3.功能性風險減少30%4.慢性病減少60%5.比較好的健康和有品質的生活6.減少健康方面的財務支出截至2022年全世界已經有45個國家,加入FINGER的研究。亞太區有澳洲、日本、韓國和台灣,都是其中的一員。而台灣的切入點是與家醫科醫師合作,進一步了解每個個案的疾病和共病。各國透過獨立且多方面的研究後,交流分享。然後從彼此的數據分析中,找到同質性或不同介入的組合,讓這個計畫更具全面性和獨特性。目前新的研究模組,正透過國際上的合作,攜手找到更合適的大腦健康促進模式,包括因應疫情的挑戰而建立的E-FINGER團隊,以及FINGER + 藥物介入。也有其他的研究,試著求證寂寞、無求生欲、壓力、睡眠障礙、口腔健康衛生、新冠肺炎感染,是否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因此,失智症的預防方法,絕對不是從單一方面或個人著手而已。它必須是多面向、多族群、多層級和跨世代,同時經過有效性的實驗證明,才能正確和廣泛的適用更多人種。
-
2022-12-25 醫療.泌尿腎臟
健保大數據/血液透析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高雄長庚醫院/照顧南台灣腎臟 獲慢性腎臟病疾病認證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110年洗腎人數排名,高雄長庚1,622人,位居醫學中心第一。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副教授吳建興表示,該院成立以來,已有36年的治療經驗,院內腎臟科有28名主治醫師、160名專業透析治療師,備有190台透析機,服務量能巨大。也致力幫助腎臟病患者減少危險因子及延緩疾病惡化,肩負南台灣腎臟照護重任。吳建興指出,高雄長庚醫院有一千多名病人接受住院及常規血液透析治療,以一般患者每周需進行至少3次血液透析,高雄長庚醫院含鳳山長庚院區每月約服務超過1萬4,000治療人次,為全台單一醫學中心最大的服務量。吳建興說,每個腎臟約由100萬個腎元組成,且無法再生,一旦失去功效就會成為末期腎病。為延緩疾病,醫院會積極找出危險因子,藉專科醫師、營養師、藥師及衛教師,讓病人認識疾病也給予正確治療觀念。在高雄長庚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中,若患者維持血液透析的瘻管失去功用,能立即由血液透析治療團隊啟動,由心臟內外科及放射科團隊執行血管手術來打通,完整醫療服務,都能在單一院區進行。院方創新治療、臨床研究及照護品質持續提升,去年更獲醫策會「慢性腎臟病疾病認證」的肯定。區域醫院No.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腎臟病難發現 及早檢查避免洗腎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北市聯合醫院110年洗腎人數827人,為區域醫院第一名。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腎臟內科主任陳永泰指出,洗腎僅是替代腎臟功能,並非治療腎臟疾病,無法讓腎功能恢復,建議民眾及早做身體檢查,及早發現愈好治療控制。一旦洗腎就是一輩子的事?陳永泰說,是否需要長期透析仍須視病患腎臟功能有無恢復,若腎臟因慢性疾病導致腎功能慢慢衰退,就不會恢復;但臨床上仍有部分急性腎損傷病患,在治療一段時間後,腎功能慢慢恢復,就有機會脫離透析。飲食方面,陳永泰指出,透析患者雖可靠洗腎清除毒素,但無法把所有毒素都洗乾淨,因此病患仍須忌口,包含鈣、磷以及電解質如鉀離子也需控制。至於洗腎過程有無風險,陳永泰說,目前透析相對安全,但光靠透析也只能提供正常腎臟功能的10%至15%,病患仍會有尿毒問題及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台灣約有四至五成洗腎病患的共病症為糖尿病,因此建議病患若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要積極控制。目前新的藥物已有研究證實可減緩、延緩腎功能衰退,因此積極服藥也很重要。地區醫院No.1員林基督教醫院/腎臟、心臟科共同照護 電子化洗腎 品質更穩定彰化縣員林基督教醫院洗腎人數,是110年全台地區醫院第一名。該院腎臟科主任江明哲說,洗腎病人中以糖尿病患最多,高血壓、心血管病患也是慢性腎臟病主要族群,員基的洗腎病人是由腎臟科和心臟科等團隊合作照護,以提升治療照護品質。江明哲說,有不少病人洗一、二十年,仍能讓身體維持很不錯的狀況。早期洗腎病人都是憑醫師經驗來設定洗腎儀器,現在員基的洗腎室都已電子化,利用BCM身體檢查儀器能更準確掌病人身體狀況,洗腎透析器的設定更精確,會讓洗腎更穩定,減少病人不適感。員基還有營養師支援,協助飲食控制衛教,腎發炎時,尿蛋白會多、膽固醇高,得配合低蛋白飲食、藥物治療,以避免尿毒高,會產生噁心、嘔吐、吃不下,甚至發生尿毒性腦病變。因為洗腎需要好的血管通路,才能提高毒素清除率,因此血管也要維護好,而員基有很強的心臟科醫療團隊支援照護。有些病人想兼顧工作、旅遊,讓生活自由度更多,而選擇在家自行用腹膜透析洗腎。員基洗腎病人中,腹膜透析佔十分之一,病人一天換四次藥水,或是睡覺時用機器做腹膜透析,不用每周三次到醫院,也不用插針血液透析。基層診所No.1新竹安慎診所/洗腎品質牽涉軟硬體 就近醫療 診所角色重要健保數據統計,110年洗腎人數,新竹安慎診所是基層診所第一名。安慎診所院長鄭集鴻指出,洗腎屬經常性治療,一般而言,患者每周要洗三次、每次四小時是洗腎的最低要求。一般患者平均洗腎時間為10年,甚至有人洗腎20至30年,因此,診所型的洗腎醫療院所較符合在地需求。鄭集鴻表示,安慎診所是全國唯一得到洗腎國家醫療品質獎的診所。據統計,診所的患者總人數約300人,每人每月須洗腎13次,一年洗腎約4萬5千人次。鄭集鴻分析,洗腎療程要做得好,牽涉到硬體、軟體兩層面。硬體指的是設備、耗材,機器與水的處理設備至關重要,安慎診所使用的機器設備採用世界最高等級且為瑞典進口。另外,洗腎透析治療使用的RO逆滲透水,多數的醫療院所都是使用一道RO機器,可過濾90%水中雜質,但安慎診所會使用兩道RO機器,讓過濾效率達到99%純水,提升透析品質。鄭集鴻說,不同機器設備進行洗腎會有差異,比如有的病患洗腎出來膚色較黑,有的則看不出來在洗腎。軟體部分則指醫護人員素質,鄭集鴻表示,安慎診所的醫師大部分來自長庚醫院醫學中心,也嚴格訓練診所內的護理人員,每個月都有考核要求。
-
2022-12-21 養生.聰明飲食
喝咖啡有益心血管健康,但要喝對才有用!「滴漏、熱水煮、濾壓壺」哪種好?研究解答
許多人都會在早晨來1杯自己泡的咖啡,從最普遍的滴漏式、熱水煮咖啡,或用法式濾壓壺等多種方式來製做咖啡。最近1項新研究表示,以滴漏式的方法來煮咖啡是最健康的,研究刊登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喝咖啡更長命 喝過濾過的咖啡才有用研究人員發現,喝咖啡的人通常比不喝咖啡的人更長命,但前提是要喝過濾過的咖啡才有用。這項研究的對象是50萬名挪威成年人,與沒有喝咖啡的人相比,經常喝過濾咖啡的人在20年內死亡的機率降低了15%;相反的,喜歡未經過濾咖啡的人,則少了長壽的優勢。值得注意的是,每天喝9杯咖啡以上的人,心臟病的致死風險則略有增加。至於什麼是未過濾咖啡呢?指的是咖啡粉與熱水長時間接觸所製作出來的咖啡,其中包括:義式濃縮咖啡和濾壓壺製作的咖啡都是。未經過濾的咖啡 有較高含量的油脂瑞典哥德堡大學資深研究員Dag Thelle博士認為,多年以來研究人員都知道,未經過濾的咖啡含有較高含量的油脂,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就可以合理解釋這個最新的發現。經過這次的研究得知,過濾後沖泡出來的咖啡比較健康。但是,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研究院前院長Connie Diekman則有不同看法,並表示這些發現並不能證明因果關係。他認為這個研究缺乏將人們的飲食習慣一併進行考量,包括是否在咖啡中加糖和奶精,或是配了餅乾一起享用等。Connie Diekman表示,未經過濾的咖啡確實會使咖啡豆的油脂進入杯子中;但好消息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含量不足以成為膽固醇升高的條件。因此,未來還需要更多且詳盡的研究來證實。(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早上起床馬上喝咖啡提神效果最差! 「最佳飲用時段」曝:怕失眠O點後別喝 ·常喝「這類咖啡」小心讓膽固醇過高! 抓緊1黃金關鍵降風險
-
2022-12-18 寵物.照顧指南
選寵物保險注意3項目:理賠額度、次數上限、是否有自負額
台灣少子化問題愈來愈嚴重,許多小家庭不生孩子,把家中毛小孩視為家庭成員照顧。由於寵物沒有健保,看病費用相當昂貴,此時就可透過寵物險填補相關費用。事實上,寵物險在國際間行之有年,國內目前也有九家產險公司推出寵物險,保障內容大同小異,但貓狗爸媽們選擇保單時,仍要留意諸多眉角,讓毛小孩保障更強化。全球首張寵物險保單,早在上世紀1924年就已問世,當時是由北歐國家瑞典率先推出,主要是針對犬隻,由於當時犬類保險政策推行廣泛,寵物險的概念早已深植瑞典人心中,目前已有約半數瑞典狗狗都有投保寵物險。英國約18%寵物投保,美國高達50萬隻投保。後續包括英國在1947年、美國在1982年相繼售出首張寵物險保單,各歐美國家都已推出類似保單,據統計,英國現今已有18%寵物有投保寵物險,美國則有高達50萬隻寵物投保。相較下,台灣寵物險起步較晚,首張寵物險保單是由旺旺友聯產險在2004年率先推出,2012年明台、泰安兩大產險也推出寵物保險。不過,起初寵物險投保率極低,每年投保率都不及1%,隨飼主對於寵物照顧提高下,寵物險投保率才慢慢拉升。且2018年起,台灣產險業者參考日本寵物險保單內容,慢慢進行改良後,也逐漸打開市場接受度,多家產險公司才紛紛投入寵物險的行列。九家產險公司近年大幅增長,2021年簽單保險費約1.6億元。目前有九家產險公司推出寵物險,目前包括易安網(華南產物)、東森保代、兆豐產險、英國凱來(明台產物)、富邦產險、國泰產險、新光產險、泰安產險、中信產險等。根據統計,九家業者2021年國內寵物險簽單保險費約1.6億元,較前年同期已大幅成長112.36%,寵物險在國內潛力相當大,目前以華南產險寵物險市占率近72%最高,去年簽單保費達1億餘元,較前年同期大幅成長268.33%。有養寵物的飼主都很清楚,寵物一生病,所需醫療費用相當驚人。根據統計,若以10年壽命來計算,養狗平均花費約60萬元,養貓則是55萬元左右,且此統計數字不包含生病、意外或毀壞東西等突發狀況,國內許多飼主為了減輕負擔,近年有愈來愈多人為毛小孩投保寵物險,近年寵物險投保率已有明顯拉升。多數寵物險設有理賠次數上限,投保前須看清楚。但保險專家指出,投保寵物險必須掌握眉角,一定要有足夠的醫療保障,飼主投保寵物險前,應注意醫療理賠額度、次數上限,以及是否有自負額等3大項目。專家分析,市面上寵物險理賠項目,一般包含「醫療費用補償」、「侵權責任補償」、「寄宿費用」、「協尋廣告費用」、「喪葬費用」等;而投保寵物險應注意3大項目,包括醫療理賠額度、次數上限,以及是否有自負額限制。其中,在理賠次數方面,多數寵物險都有設定門診、住院和手術的理賠次數上限,部分商品甚至一年只理賠一次。理賠次數上限愈高,當發生事情時,比較不用擔心。年保費多在2000至4000元,小資族也有選項。假設保單設有自負額,代表保險不會全額賠付,意即飼主需自行負擔的金額。自負額愈低,就是多數支出由保險公司承擔;自負額愈高,則表示飼主要承擔的費用較多,舉例來說,有些保單限制門診、住院、手術費用最高給付80%,飼主仍需負擔20%自負額,而此設計通常會反映在保費上,自負額愈低時,保費相對可能會提高。至於寵物險保費,以市面上寵物險保單為例,年保費大多在2000至4000元,保費隨寵物年齡而有變化,年齡愈低投保愈便宜,但專家建議,可從理賠額度角度來選擇,例如選擇東森、華南寵物險,最高醫療費用理賠高達20萬元,且無次數上限,也無自付額限制。若飼主是小資族或學生族,也可選部分產險主打的每日「銅板價」寵物險,例如富邦產險「毛起來愛2.0」專案的S方案,年保費最低僅569元,平均每日不到2元;國泰產險寵物險也主打每日保費最低僅3元起,但銅板價保單理賠項目較少,保障也相較簡易。
-
2022-12-08 養生.聰明飲食
為什麼有些常溫、有些需要冷藏?牛奶存放溫度與一件事有關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食品包裝不僅是帶來美觀,也顧及良好的保存效果,而「牛乳」的包裝不斷地在演進,從最早期無包裝使用各式容器盛裝,到現今可經殺菌後封裝。而不同的包材也影響著牛乳的保存溫度與方式。「食品包裝不僅滿足的是穩定品質,你還能從其中看出一個國家文明技術發展的成熟度。」呈曜包裝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呈湧説。而牛乳屬於安全風險高的食品,從加工端妥善地經過殺菌後,出廠一路從儲存、運輸到貨架販售,甚至是消費者購買回家後的安全穩定性,仰賴的除了溫度的良好控制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包裝。包裝能夠賦予食品的價值遠超過消費者所認知的美觀,從根據食品的安全需求選擇包裝材料,到預估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以及品牌行銷溝通等,無一不是透過包裝來達成目標,而牛乳不論是利樂包或是家庭桶裝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包裝方式,全都是考量到這些因素而誕生的包裝外衣。台灣牛乳包裝演進:從鍋盆裝奶,到貨架包裝「台灣最早期的牛乳,是沒有包裝的。」許呈湧笑著回憶起孩童時期,4、50年前冰箱並不普及,想要喝上一杯牛乳,必須要親自到牧場農家購買生乳,回家後需要利用直火的方式將牛乳煮沸,也就是所謂的加熱殺菌,在殺菌完成後再另外使用乾淨的容器分裝。演變到後來使用鋁罐、不銹鋼等容器承裝,都是為了讓加熱殺菌步驟可以可簡單。根據《食力》「你是『鮮奶』控嗎?市售鮮乳國內外、大小廠你如何選?」問卷調查發現,在影響牛乳消費選擇時,僅有5.9%的消費者會受包裝影響,如此低的比例與牛乳的包裝產業成熟有很大的關係。現今放眼望去在貨架上一整排的乳製品,不論是置放在冷藏櫃或是常溫貨架,最常見的其實不外乎幾種包裝材料:新鮮屋、利樂包、HDPE、玻璃瓶裝;即使對消費者來說差異不大,但這些不同的包裝方式考量到的要素截然不同,唯一個共通點就是維持安全穩定性。而牛乳的包裝其實與存放條件之間也有絕對的關係,好比最常見的屋頂型「新鮮屋」、利樂包雖然外型看似無差異,但其實這類包裝材料是以複合包裝材料壓合在一起,材料選擇會根據存放溫度、目的而不同,利樂包裝公司大中華區行銷協理陳紹琼就解釋到:「包含印刷層來看,常溫包裝通常會是7層,冷藏包裝僅有4層。」再配合牛乳的殺菌程度,就可以影響牛乳的存放溫層與時間長短,所有包裝材料也都能根據產品的需求量身訂做。20世紀重大發明:利樂包的誕生若是說到利樂包,身爲消費者的你我絕對不陌生,最外層的紙感材質,到方正、辨識度高的外型,是保久乳、冷藏鮮乳常見的包裝方式。「利樂包不只是不敗的代表性,更是包裝歷史上極為重要的發明,顛覆液體食品包裝的歷史與可能性!」許呈湧説,1951年,Ruben Rausing在瑞典隆德建立了利樂公司,起初是為 Åkerlund & Rausing的子公司,該公司創立前的1943年開始著手研發可以取代當時以玻璃瓶裝牛乳運輸的包裝,最後利樂包的誕生出自瑞典工程師Erik Wallenberg之手,1944年3月完成了專利申請。讓牛乳從一奶難求,瞬間成為了只要仰賴低溫運輸就沒問題的食品,同時也成為了貨架上的食品包裝常客。「乳源往往與消費者相差十萬八千里遠。」陳紹琼笑著分享利樂包裝一路以來的演進,最一開始的動心起念其實就是為了要解決牛乳不容易存放的問題。在1940年代的歐洲,交通不便,許多鮮乳的乳源地與消費者距離甚遠,要喝上一杯新鮮沒有安全問題的牛乳相當困難。除了安全穩定性以外,利樂包裝(Tetra Pak)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表,其實一路上隨著消費需求改變也有不小的變化。「從安全性良好的掌握以後,利樂包裝隨之考量的是便利性、美觀與功能性。」陳紹琼說道,若是牛乳採用軟包裝,在儲存位置上的安排不僅不容易,使用起來也相當不順手,這是利樂始終選擇使用方正堅挺外型的主要原因;美觀考量到的則是品牌需要完整的版面溝通,怎麼樣包裝更有效地傳遞品牌理念與價值的同時,讓外包裝設計恰到好處的吸引顧客,是很大的一門行銷學問,即使許多人認爲美觀不夠重要,陳紹琼説:「當馬斯洛的基本需求都已滿足,人自然就會追求美學。」;最後就是因應時下的市場需求,利樂包的誕生始於解決距離問題,而今不管是小家庭、忙碌的上班族獨食需求與環保概念提升,例如:瓶蓋讓保存便利性提升、小包裝讓人口不多的消費者做選擇等,全都是利樂包微調包裝以因應消費需求的變動方向。環保與便利性 將共存未來牛乳市場「零售通路很重要。」陳紹琼一語劃破牛乳市場未來包裝的趨勢,不管是便利性或是追求環保,很大一部分影響將取決於零售通路端的需求。會這麼說也並非是將包裝的進展推給零售通路端,而是看見從零售業者開始可以產生更大的影響力。知名連鎖大型量販店好市多(Costco)台灣官方在2021年12月正式發出聲明將遵循美國總公司的包裝政策及目標,在不影響產品品質的最大原則下,對於包裝減塑及減少包裝材料外,增加可回收材料及認證纖維等也是努力的目標,而其中具有環保價值的認證纖維,也是目前許多食品廠積極努力在尋求替代原料的方向之一,國內牛乳品牌義美食品就是與利樂包裝合作,推出了由FSC™驗證的甘蔗渣所製成的生質塑膠(Bio-based PE)牛乳包裝,除了原料可永續利用外,使用過後的包裝還能與傳統塑膠一起回收再製成塑粒,循環再利用。其實不論是任何食品都需要仰賴包裝,而根據不同的時代背景、消費者使用習慣、市場銷售趨勢等,食品包裝會在這些潮流中不斷地演進過程,但不論如何變形進化,不變的本質就是食品包裝必須要穩定維持食品的安全品質,而發展環保永續材質絕對是必須精進的目標。【本文出自食力Vol.26季刊《乳業戰爭 九大擂台誰是贏家》】延伸閱讀▶可食用包裝的材料有新發現!牛奶蛋白可塑性高、還能補充營養!▶啤酒糟也能變成可食用蛋白質薄膜?營養價值、阻隔性、彈性更高!▶裸裝茶包新趨勢!來自印度的Woolah Tea以「全茶葉」包裝帶起一股裸裝風潮(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2-12-07 癌症.乳癌
運動訓練是抗癌最佳良藥!專家教5招改善術後副作用
你知道嗎?缺乏運動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比有運動習慣者高出40%,運動訓練是戰勝癌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資料來源: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mortality in breast cancer: a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Eur J Epidemiol. 2014)。根據台灣乳癌防治基金會網站資料顯示,國內婦女隨著生活型態及飲食西化的改變,好發年齡甚至比歐美國家年輕10歲。在亞洲地區僅次於新加坡,發生率位居第2名,比起其他可能的預防方式,運動訓練可說是最經濟實惠又方便的辦法,不但能有效提升身體免疫力,還能達到保健功效。所以體能活動(Physical Activity)已經被越來越多研究證實有助於癌症預防與控制、且可以降低癌症治療的副作用、提升病患功能性。更有研究指出高身體活動量比低身體活動量者減低癌症罹患風險約在10%~24%(資料來源:Patel et al.,2019,ACSM)。早期的乳癌癌因性死亡率可透過體能活動降低多運動不但可減低患癌的機會,對於病患癒後治療也很重要,愈來愈多的研究探討在癌症治療期間運動的好處,瑞典最新研究也表明,運動可以幫助加快治療後的恢復,儘管大多數研究只探討了婦女的早期乳腺癌,但研究證據表明運動對體重、體適能、肌肉力量、柔韌性和生活質素皆有幫助,加上有七成的患者在化療和放射治療過程中會感到疲勞(癌疲憊),運動訓練也能協助減輕壓力。而另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體重控制,因為研究顯示,治療期間和治療後體重增加會引發癌症復發的風險,特別是乳腺癌、結腸癌和前列腺癌。運動訓練很重要,但你做對了嗎?臨床上很多乳癌患者因為不知道術後保養的重要性,因而產生肩關節沾黏;也有部分患者因手術過程產生一些併發症,造成神經損害、慢性肩膀疼痛等問題,進而服用止痛藥,產生藥物成癮的問題產生。因此,透過運動訓練介入及正確的姿勢,相信很多的併發症都是可以被預防的。💡然而在乳癌患者開始從事運動前的運動測試是常被忽略的一部分!在運動測試上,建議患者可以面對鏡子,兩手同時做不同擺位角度的動作,目標是希望做到患側可以跟一般健康手部一樣的活動度。《運動、拉筋、強化》改善組織的特性以前很多手術後的乳癌患者都會告訴我們說手術後的手都盡量不要動,其實這樣的建議是非常糟糕的,治療過程中包含手術、化療、放療、吃藥控制...都鼓勵患者可以讓自己保持運動或養成規律的身體活動,例如:手部伸展、心肺訓練以及待關節活動度恢復正常後,可適量增加重量訓練,透過安全適當的阻力訓練,皆對癌因性疲憊、術後恢復、預防淋巴水腫及提升生活品質有很大的幫助。另外訓練時,須特別注意肩頰骨的穩定度(肩頰骨下壓後收)。💡提醒事項:面對不同癌症,運動訓練介入的強度都不一樣,這個要特別注意,但有動總比沒動好! 乳癌患者規律運動計畫好處.提升生活質量.提高日常生活功能能力.改善平衡、預防跌倒.體重控制.改善體態與自尊.減少疲勞、壓力、意欲和焦慮.減低肌肉流失(肌少症)風險.減少骨質疏鬆風險.降低心血管疾病及提升心肺功能.改善血流並降低血栓風險.改善淋巴系統流動/引流(資料來源:ACS 2014;Schwartz 2017;ACS 2015; Schwartz 2019)乳癌腫瘤切除手術的潛在副作用包含體態姿勢偏差 / 肌肉失衡、手部或腿部功能下降、手術切口、上肢活動度與淋巴水腫、肌肉攣縮等周邊神經病變及無法以肩關節水平內收的方式使手臂橫過胸部,然而翼狀肩是常見乳癌手術產生的副作用,造成翼狀肩的原因可能是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傷到了一條有支配前鋸肌功能的長胸身經(long thoracic nerve)受損,導致前鋸肌癱瘓無力。※「翼狀肩」亦即「翼狀肩胛症」,患者因從頸椎穿出來的長胸神經受損,致前鋸肌萎縮,出現雙臂無力舉高,是較嚴重的神經傷害,需接受治療,以免造成神經與肌肉永久的損害。想了解更多翼狀肩胛症,請點此👉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5/4436033即使沒有開刀的患者仍然有產生翼狀肩的可能,主要原因還是歸咎於過低的身體活動量、肌肉失衡等狀況,導致前鋸肌太弱,大小菱形肌跟胸大肌又太強等失衡導致,以下5動作可用來訓練及改善:● 彈力帶擴胸:● 反向划船:● 牆壁天使:● 肩關節外旋:● 夾背開胸:全面啟動抗癌力飲食+體重控制+生活型態📌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指出,約4成的乳癌可由拒菸、過量飲酒、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等健康生活型態來預防。📌因此持續性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快走運動3-5次/週,30-40分鐘/次,搭配阻力訓練及每周2次平衡與柔軟度(每天做最好)訓練。📌保持輕鬆情緒、正向積極的態度,攝取天然全食物及喝大量的水並做好體重管理都是擊退乳癌的不二法門!📢好康不錯過!立即登入,免費學習乳癌運動訓練入門4堂課 - 伴你術後身心靈不卡關(線上影音課)※提供無限期直播影片回放觀看
-
2022-12-07 醫療.精神.身心
國中生頭暈肚絞痛 竟是焦慮引發
一位國中少女被家長帶來看診,主訴這兩年長期頭暈和肚子絞痛,時常因為上課出門前頭太昏了,只得請假在家休養。「看遍醫學中心的小兒神經內科、小兒腸胃科,各種抽血和檢查都做過,最後兒科醫師說要來看身心科。這到底是什麼問題?」家長心焦地說。與孩子談了一下,發現她的症狀初始時間,正好是家中最多變故、父母爭執最烈的時候。這兩年來,這孩子籠罩在不安環境下,有著說不出的焦躁、哀傷情緒。那些頭暈,肚絞痛,即是情緒疾患的身體化症狀。身體化症狀指的是「用身體的症狀取代情緒反應」,通常找不到明確的內外科病因解釋。這是一種原始的心理防衛機制,當排山倒海壓力襲來,應對資源不足,就可能發生。比如說,孩子心情低落,卻覺得「哭沒有用」、「表達自己心情不好,反而會被大人數落」,因而長期會選擇靜默忍耐,慢性心理壓力就化成身體化症狀。在兒少的焦慮症和憂鬱症中,常見身體化症狀,包含全身疲倦、腸胃不舒服、背痛、心悸、胸悶、喘不過氣、頭痛、頭暈等。瑞典研究顯示,青少年憂鬱症患者出現身體化症狀愈多,隱含著病情愈嚴重,未來較高風險發展為成年精神疾病。有些患者童年因身體症狀,求醫看診多年,卻忽略心理因素,直到成年開始看身心科,才漸漸回憶起當時的低落情緒和慢性壓力。確認沒有顯著生理疾病、也理解這名少女症狀背後的核心是焦慮之後,開始了身心科的治療。藥物治療方面,以抗憂鬱藥和抗焦慮藥,讓大腦正向情緒腦區的神經鍵結增生,也讓身體緊繃狀態解除。心理處遇方面,進行校園的密集心理輔導,認識自己有負面情緒,漸漸找到不同的紓壓方式;家庭方面,家長快速認知到家庭氣氛和孩子症狀互為牽動,積極學習非暴力、有效率的雙親溝通方式。數個月的門診追蹤後,孩子的表情輕鬆了,也比較願意上學了。
-
2022-11-24 養生.生活智慧王
大S汪小菲床墊銷毀直播…你家的床墊多久沒換了?一睡十幾年恐睡出病
大S、汪小菲的離婚生活費爭討戲碼,昨天發展到全台觀賞床墊銷毀過程的直播(》看詳細)。先別管別人睡的床墊到底是來自瑞典有170年品牌歷史、要價近千萬的Hästens,還是市價約10萬的英國SLEEPEEZEE,反正都不會是尋常人家買的床墊。看完熱鬧,不如來關心你家的床墊是否很久沒換了?再好睡的床墊也有壽命,業者建議至少每五年更換一次,以免在潮濕氣候下長黴危及健康。床墊一睡十幾年,睡出病不自知幾年前有一個病例是這樣:一名40多歲男性接受健康檢查時,被醫師強烈懷疑罹癌,X光檢驗發現肺葉有一塊桌球大小的腫瘤,立即安排開刀,但開胸後,醫師當場呆了,因為那不是腫瘤,竟是成塊的黴菌,問題就出在十幾年沒換的床墊。原來是患者居家環境潮濕,未做好除濕的結果,除了恐怖的壁癌之外,床墊底下竟然佈滿了一大片的黴菌斑點……》看詳細雖然上述是極端案例,但如果剛好是免疫力較差的人,難保被黴菌趁虛而入。許多人家裡床墊一用十幾二十年,可能是很平常的事。但台灣環境潮溼悶熱,居家很多物品易長黴,因此一定要勤於除濕及清潔替換。家居品牌HOLA特力和樂曾受訪表示,床墊應至少一個月清潔一次,可使用除螨機清潔表布,將孳生的細菌清除。並建議最好加上全包式保潔墊,每五年更換一次,才是正確的使用方式。睡眠品質的好壞,撇除自身可能的疾病之外,適合的床墊與枕頭絕對也是不可或缺的原因。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部長詹益聖曾受訪建議,挑選床墊或枕頭時,務必要實際試躺至少3分鐘以上,才比較能夠感受床墊受力後的變化,尤其要觀察脖子、腰部的支撐度是否足夠,床墊是否會陷下去很多,以及腰椎部位是否舒適,並且應選用符合人體工學的枕頭。業者也建議,注意床墊表布與邊布的透氣性,才能有效散熱,具有抗菌防螨效果的表布尤佳。寢具清潔 定期清洗+紫外線殺菌不可少枕頭、床包等寢具也是一樣,不要用到壞用到爛才要換!寢具專家郭永興曾受訪指出,當棉花製作的枕頭出現硬化、乳膠枕有脆化、發黃等情況,就是使用年限到了,如果繼續使用,頸部懸空反而有礙身體健康。一般來說,棉花心的枕頭壽命最短,因為長期吸附人體的汗水和皮屑,較易卡塵蟎;乳膠枕最為天然、抗菌,密度越高,支撐力越好,使用年限約8到10年。清潔方面,床包、枕套、被套最好每7到10天清洗一次,如做不到至少一個月也要清洗一次。醫師還建議多多利用太陽的紫外線殺菌,棉被約15天曬一次太陽,每次約曬1小時,每半小時翻一次面。常見的天絲、純棉材質可適度曬太陽,但是蠶絲和羊毛被只能陰曬,不能直接曝曬陽光。【資料來源】.床墊怎防潮?業者:建議5年換一次.你家多久沒換?床墊發霉讓他肺長滿黴菌.睡姿不良、床墊不對,讓你睡到腰痠背痛!挑對床墊這個指標很重要
-
2022-11-06 養生.聰明飲食
植物奶能取代牛奶嗎?專家解答哪種營養成份更能被人體吸收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近年,以植物奶取代動物奶的風氣興盛。除了疾病如乳糖不耐症的影響,許多人也因營養價值或環保考量而開始飲用植物奶,但動物奶與植物奶的成分其實大不相同,且計算碳足跡還需考慮長程運輸的問題,兩者難以輕易相互取代!近年來吹起植物奶的風潮,從率先搶進咖啡廳市場的瑞典植物奶品牌Oatly帶起,不少品牌提倡健康、環保、愛地球、營養價值等口號,根據《食力》「你是『鮮奶』控嗎?市售鮮乳國內外、大小廠你如何選?」問卷調查發現,消費者由動物奶轉為飲用植物奶的主因分別為:營養價值(44.1%)、環境永續(32%)、個人疾病(27.7%)等,難道植物奶這些項目真的都輸給牛奶嗎?動物奶營養價值無可取代的原因是它:人體吸收率佳「植物奶終究沒有辦法取代牛奶。」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陳明汝說。不管是動物奶或是植物奶,多數人最在乎的就是營養價值,但以基質來源完全不同的兩種產品來看,這樣的比較其實並不公平。即使不是自己主動選購植物奶,走進咖啡廳也常聽見店員在點餐時詢問,是否要「升級」加購更換成燕麥奶,讓不少消費者下意識認為植物奶是更好的選擇,覺得營養價值更高或是更健康,「以燕麥奶來說其實它的熱量並不低,因為Carbohydrate(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陳明汝說,且即使是植物奶也有營養成份的差異。「如果真的要說營養價值,豆漿才是最理想的植物奶選擇。」陳明汝分享到在比較營養價值時,最重要的是看消化率(digestibility),也就是指食物經過人體消化系統後,真正能吸收營養素的比率。除此之外,牛乳在重要的營養素鈣質提供上,植物奶很難取代,動物奶在此略勝一籌。特殊族群對植物奶仍舊有需求植物奶並不是完全沒有優勢。「乳糖不耐症、或是對牛奶過敏的人,可以選擇植物奶飲用。」陳明汝笑著說。亞洲人高達70%都患有乳糖不耐症,有這類症狀的人喝了乳製品最多的反應就是腹瀉,陳明汝也直言症狀輕微的人其實可以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去喝,腸道微生物其實可以透過刺激、訓練,對於乳醣的分解能越來越好,腸胃也會越適應。此外,在加工技術上,通過水解其實可將90%的乳醣進行分解,但這樣的加工過程中可能會讓牛乳產生些許苦味,消費者在喝到苦味後往往難接受,也因此在鮮乳上不太常見到這種處理方式,多是配方乳粉才會以此加工來解決乳醣所帶來的腹瀉問題。此外,對牛乳過敏主因是牛奶中含有β-乳球蛋白(β-lactglobulin),這個物質是人體中不存在的蛋白質,面對外來蛋白質,部分群眾就可能在飲用過後發生過敏不適反應。面對這樣體質不適,植物奶就會是更好的選擇。而植物奶所能提供的營養與動物奶也有不同。以燕麥奶為例,之所以被極為推崇的主因被認為是一種健康、可持續的牛乳替代品,其健康益處與β-葡聚醣(Beta-Glucan)的存在有關。EFSA(歐洲食品安全局)於2009年就公開表明,β-葡聚醣每天攝入至少3公克,能夠幫助維持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豆漿中同樣也含有許多對人體有益成分,如異黃酮、多酚等,對心血管健康同樣具有很好維護效果。從生產體系來看,植物奶真的比較環保嗎?植物奶最常被提出的優勢,莫過於環保概念。牛奶最常被拿出來檢討的主因是畜牧業不管是在土地、水資源的使用高,加上牛隻溫室氣體排放的程度對於環境也造成不小的影響,但植物奶就真正環保嗎?事實上,以台灣的現況來說,植物奶不管是原料或是產品,居多仍舊是以進口為主,從整個供應原料到最終產品來計算碳足跡歷程,以台灣仰賴海運進口來看,加上長途航運,硬生生就是將碳足跡的數字上加了一筆。面對這樣的問題,其實台灣也有品牌選擇在地原料製作成植物奶產品,好比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所輔導,並由義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與新北市農會合作製造,所推出的「100%台灣產黃豆奶」產品,所使用的黃豆就是來自高雄的「高雄9號」及「台南10號」產銷履歷黃豆,以環保的角度上來看就能更落實碳足跡減少。而瑞典植物奶品牌Oatly為了更符合自己所倡議的環保訴求,也盡可能去改變長程運輸的事實,除了2022年將以新加坡工廠供應亞洲市場需求之外,也將在2023年在英國開設工廠,目前預估的產量約為年產3億公升植物奶,以因應英國植物奶需求提升的趨勢,相較於當地的畜牧業碳足跡可望減少至少7成。而能不能相應對走到地產地銷、減少碳足跡,主要的考量仍舊脫不了市場需求與產業型態。反觀畜牧業對於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其實不少牛乳品牌也都將關注落在環保,除了牛隻養殖環境、飼料改進來減少碳排放外,也思考排泄物要如何再有效利用。除了大規模的循環利用資源可能要耗費大量成本投注,但其實也有相對較簡單、成本較低的方式可以下手,如食品大廠義美將牛乳的包裝材料首先納入可改變的範疇,利用甘蔗汁所製成的生質塑膠,讓紙盒能夠100%回收再利用,這也都是希望夠平衡畜牧產業帶來環境困擾。而單純以運輸成本來看,台灣地產的牛乳除了免除長時間航運以外,以加工流程上來看鮮奶進場的時間幾乎是2天內就絕對需要進行處理,否則品質就容易產生變化,在新鮮程度上、運出成本上相近於進口植物奶產品仍具有一定的優勢。簡單來說,不管是牛乳或是植物奶的存在價值,並沒有可能取代對方,而是能夠滿足各自不同需求的族群。踏入植物奶市場已有15年愛之味董事長陳冠翰也表示:「植物奶是完全另一個市場的存在,並不是為了取代牛奶而生。」在現下的趨勢來看,如何開發出符合消費習慣的產品,才是植物奶真正應該鑽研的道路。【本文出自食力Vol.26季刊《乳業戰爭 九大擂台誰是贏家》】延伸閱讀▶2019年起植物奶成長率持續超越動物奶! 燕麥奶空降咖啡館、搶奪牛乳市佔▶燕麥奶大勢崛起,但它的健康、環保價值真的如宣稱說的那麼好嗎?▶瑞典研發出全球第一款「馬鈴薯奶」飲品!不含常見過敏原、生產比燕麥和杏仁更環保(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2-10-04 焦點.元氣新聞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開創古遺傳學 一解人類起源和新冠重症之謎
新科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是瑞典遺傳學家帕布(Svante Pääbo),中央研究院院士、演化生物學家李文雄表示,帕布1990年代確立古DNA萃取純化定序的高難度技術,開創了古遺傳學這塊領域。帕布的研究確立了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祖先有互相交配,並非互相獨立的兩個分支,他也成功定序丹尼索瓦人這個新人種的的古DNA,對於釐清人類演化歷史脈絡,作出很大貢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兼任教授周成功表示,帕布近年研究發現,現代人身上留存的尼安德塔人古DNA,與感染新冠肺炎風險以及感染之後重症風險有關,有些有保護效果,有些則讓人容易受到感染,這是非常有趣的研究方向。周成功指出,帕布在2020年的研究,分析英國3200位確診者與80萬人對照組,結果發現,第3號染色體上如果有來自尼安德塔人的某些基因,比較容易被感染新冠肺炎,大約50%南亞人口有這段基因資訊,僅16%歐洲人有這段基因。帕布2021年的研究,分析2000多位新冠確診重症病危者的基因,與對照組比較發現,新冠重症病危者身上的第12號染色體缺少了某些來自於尼安德塔人的基因資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可文亞表示,帕布擅長從蛛絲馬跡建構人類的歷史,立下許多重要的里程碑,例如發現新人種。在西伯利亞南部阿爾泰山丹尼索瓦洞,這是原本已知的尼安德塔人洞穴,帕布找到一根小指頭,經過他高超的古DNA定序技術,確定這是完全不同的新人種「丹尼索瓦人」,可說是這一根小指頭勾勒出另外一個人種的全貌,非常酷的研究。「有很高比率的台灣人身上帶有丹尼索瓦人遺傳資訊!」周成功表示,歐美人種的身上有尼安德塔人的遺傳資訊、沒有丹尼索瓦人的遺傳資訊,所以現在幾乎所有與疾病嚴重度相關的研究,都只有針對尼安德塔人的基因。周成功表示,在亞洲、南洋,包括台灣,反而是有高比率人口帶有丹尼索瓦人的遺傳資訊,有機會找到很有用的資訊,找出基因與某些疾病風險的相關性,台灣擁有很好的健保資料庫、全基因資訊,放眼亞洲,周成功認為,幾乎可以說只有台灣有條件做這樣的研究。李文雄表示,這是諾貝爾生醫獎首度奬落「演化遺傳學」領域,了解人類的起源。當代社會若能正確認識人類遺傳學上的關聯和脈絡,也有助於消弭種族歧視,這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是很大的,因此,他認為這次諾貝爾生醫獎,做出了非常好的選擇。可文亞表示,精準醫學的真諦,就是去認識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每個人都有很多不同的祖先來源,所以也有不同的遺傳位置。這次的諾貝爾獎頒給古遺傳學家,科學同儕間雖感到有點意外,卻也更加深對於基礎醫學的反省,台灣的學術氣氛一直都不夠重視基礎科學的研究,但唯有打好基礎,應用上才有機會突破。
-
2022-10-04 名人.張金堅
喝咖啡對腸道健康有影響嗎?名醫解析咖啡與腸道菌的關係
本文摘自475期 文/張金堅(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由於本人近年來熱愛咖啡,曾在2016年以健康的角度探討咖啡出版了一本《癮咖啡研究室》獲得廣大迴響,而今年八月底拜讀國內咖啡大師韓懷宗老師的續作《第四波精品咖啡學》距離韓老師第一本鉅作《咖啡學》,已是十四年前的事,韓老師鉅細靡遺地闡述第四波咖啡浪潮的概念,見證韓老師對咖啡之鑽研,博大精深,令晚輩非常敬佩。他在著作中,詳細解說由於氣候變遷及地球暖化,三大洲經典產區,已因全球升溫而有新產區出現,加上新一代的上游咖啡農,勤奮好學,已有身兼後製師、烘豆師、檢測師等技能於一身,更有頂尖研究及培育新品種的研究機構,如世界咖啡研究組織(World Coffee Research, WCR)及美國加州達維斯咖啡中心(UC Davis Coffee Center)之持續投入及輔導,像WCR已成功研發出雜交第一代(F1 Hybrid),可以抗病耐旱,又有美味基因的新品種。再加上現在科技發達、多元發酵、加料發酵、精銳盡出、味譜增寬,造就各式香醇濃郁咖啡。總之,咖啡因應主客觀條件的變化,及創新求變、永續經營的議題下,已衍生了新產區、新品種、新處理法。咖啡會在第四波浪潮下,朝向更優質的生活美學邁進,而且延續往後數十年的歲月(表一)。無獨有偶的,2019年底突如其來的COVID新冠疫情到現在已近三年,這期間擾亂了世人的生活步調,疫情之中因為防疫、檢疫、隔離、施打疫苗及中重症住院治療等措施,使生活起了很大的變化,像咖啡等不可或缺的飲品反而有增無減。根據義大利在一篇醫學期刊《Food》之統計,在2021年,全民一年喝咖啡的量約增53.8%。在這將近三年間,由於疫情起伏,很多研究都在探討飲食、咖啡與疫情及健康的關係,也有很多學者鑽研咖啡與腸道細菌的關係。因為腸道細菌的研究近幾年來,也是學術界爭相研究而且非常重視的議題,本篇特別收集一些有關咖啡與腸道細菌相關的學術文章與讀者分享。什麼是腸道菌?現代細菌學始祖-法國科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曾在宴會時拿出放大鏡仔細端詳呈上的美食,尋找微生物的蹤跡,而引起宴會主人的不悅。事實上,我們無法躲避它們,因為微生物永遠與我們為伍,而且數量大到讓你難以想像!我們的身體大約由30兆個細胞所組成,但令人驚訝的是,另外還有相當多的微生物與我們共生,依存在人體內部與表面。它們分佈在身體各部分,但大多是在消化道中,其數量甚至比我們的細胞總數還多很多,預估多達100兆個細胞。人體的微生物組(細菌、黴菌與病毒等),與我們的健康密切相關,在人體運作機能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腸道裡的細菌,稱為「腸道菌」,是由超過500種細菌所組成,總重約有1.5公斤至2公斤上下。在這當中,有些是益菌,協助器官的功能發揮;有些則是壞菌,會造成人體的危害,甚至可能引發嚴重疾病。大體言之,好菌約佔10%~20%,壞菌約占10%~20%,其餘的60%~70%屬於中間型「伺機菌」端視身體狀況,有時一部分會變好菌,有時一部分會變壞菌。腸道益菌能幫助我們進行食物的消化與吸收,例如把蛋白質消化成小分子胺基酸並協助吸收,還能合成必需的重要營養素,從基因的微觀角度來看,人類大約有2萬5千多個基因,是人體器官運作的藍圖。然而與我們共生的微生物組所擁有的基因卻高達300萬至500萬個基因。這些基因的表現,對我們有利也有弊,一直牽動著我們的健康(圖一、圖二)。我們身體的腸道菌就受到生活周遭環境的巨大影響,以飲食來說明,喝母奶與喝配方奶的嬰兒,腸道菌就有顯著不同。你的微生物組就反映了你的生活環境。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門把與地板的細菌會與該居住者皮膚上的相符。家中環境的細菌組合也會改變,若舉家遷徙,只需要幾天的時間,他們身上的細菌就能棲息在新的住所(圖三)。近年來的醫學研究發現,腸道細菌的影響非常廣泛,比我們想像來得更重要。甚至與許多疾病都有高度的相關性。美國政府更因此投入巨額,由國家衛生院(NIH)執行的「人類微生物組計畫」(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HMP)的研究。舉凡發炎性的大腸疾病、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經相關疾病、免疫疾病,連與精神相關疾病如憂鬱、焦慮及自閉症都與腸道菌有關。最近很多研究指出,癌症之致癌機轉亦與腸道細菌有關(圖四)。咖啡與腸道細菌的關係我們飲用咖啡進入腸道後,到底對腸道菌有何影響,最早是由瑞士學者的研究,邀請16位健康成人每天喝3杯咖啡,連續3週後查看糞便中的細菌發現Bifid bacteria(雙歧桿菌)之代謝活性及數目增加,後來相繼有很多研究亦有類似發現,日常生活中規律性喝咖啡的人,其腸道菌的多樣性較高,而且好菌居多。後來最經典的研究,乃是在2019年美國胃腸病學會年會由德州休士頓貝勒大學的Shawn Gurwara 及Li Jiao團隊發表的論文報告,他們的研究共邀集34名健康參與者進行內視鏡檢查,從腸道黏膜中的黏液進行了小活檢,共收集97份,並對微生物成分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每天喝2杯以上咖啡,腸道好菌增多,分佈均勻,抗發炎能力增強,相對於代謝異常及肥胖有關之腸道壞菌減少很多。其中腸道好菌包括Faecalivacterium(糞桿菌)、Roseburia(羅斯氏菌)、Odoribacter(氣味桿菌)、Alistipes(阿里斯氏菌)及Blautia(布勞特氏菌)等相對增加,至於腸道壞菌像Erysipelatoclostridium(厭氧桿菌)及Ramosum(多枝梭菌)等相對減少,其原因可能與咖啡含多酚類及抗氧化物(綠原酸)有關,使腸道益菌增加,腸道多樣性較高。這項對於腸道微生物組研究和咖啡背後的科學來說,是獨一無二且重要的。過去的研究都集中在糞便樣本的微生物組成上,目前這項研究的重點是腸道黏液活檢。腸道的直接活檢可能更準確地反映人體消化道內微生物群落的組成。而後很多研究均證明,咖啡可能會在腸道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以促進有益微生物群落的繁衍。這些腸道微生物群落與營造身體的健康有正相關。您可以每天享用一些咖啡,並知道您可能會幫助成長一些優質腸道細菌,這些細菌會反過來幫助您。另外今年一月,Nehlig博士是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所(INSERM)的名譽研究主任,在醫學期刊《Nutrients》發表了一篇相當重要的綜述,他特別強調咖啡確實改變了腸道微生物的組成,研究人員觀察到,咖啡攝入量會改變腸道菌群,主要是會增加雙歧桿菌等益菌的數量,雙歧桿菌是消化系統中常見的有益細菌,使腸道之共生菌相趨於平衡,對身體非常有益。新冠肺炎疫情期,喝咖啡有益嗎?據名古屋大學平山正昭教授之研究團隊,收集日、韓、美及芬蘭10國共953人之腸道細菌,發現染疫死亡率低之日、韓、芬蘭,擁有柯林斯菌(Collinsella intestinalis)之菌種較高,達34%至61%;而染疫死亡率高之墨西哥、美、英、比利時,其柯林斯菌所佔比率較低,只有4%~18%。其原因推測可能此菌種可分泌熊去氧膽酸(Ursodeoxycholic acid),可以抑制病毒與人體細胞表面ACE2受體結合,亦可抑制IL-2、IL-4、IL-β、及TNF-α等促炎細胞因子,故可降低新冠肺炎的致死率,可見腸道菌之種類與新冠肺炎疾病嚴重度很有關。所以在疫情期間,維持腸道中細菌之共生平衡,使好菌增加(例如柯林斯菌)、壞菌減少,變成相對非常重要。所以日常生活中使用益生菌(如乳酸菌、及雙歧桿菌等)可以減少新冠肺炎感染的機會,萬一發生感染,亦可使症狀減輕。最近在美國杜克大學醫院Dr.Paul E. Wishmeyer發現,針對有家庭接觸者並在7天內確診後隨機分配兩組各91人,一組給予乳酸菌。使用28天,結果發現,服用組只有26.4%有症狀,而安慰組則有42.9%人有症狀。另外,香港中文大學及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亦有同樣的發現。總之,攝取益生菌會引發一連串的免疫調節作用,全身的腸黏膜免疫力因而提升,再透過「腸肺軸」使呼吸道的表皮細胞,也可以活化免疫作用,對新冠肺炎的症狀亦可減緩。此外,根據美國西北大學Marilyn Cornelis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英國人體生物資料庫約4萬名成人追蹤分析,發現咖啡具抗發炎及抗氧化作用,飲用咖啡與發炎生物指標CRP,IL-6及TNF-1有關,而這些指標亦與COVID-19之嚴重率及死亡率有關,這些生物指標,喝咖啡者會降低。發表於2021年《Nutrient》的研究發現,每天喝2~3杯咖啡的人與每天少於1杯的人相比,COVID-19之感染率降低10%。在此篇文章中又指出,食用加工肉類會增加感染率,如果喝咖啡再加上多攝取蔬菜則能更明顯降低感染率。結語細菌不一定都是壞的。我們腸道中有數以萬億計的微生物,醫學上叫腸道菌群。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這些菌群對我們的健康非常有益。腸道菌群參與了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代謝,甚至與我們的心情和免疫系統的調節息息相關。這些菌群的數量和多樣性對上述這些環節有著重要影響。菌群的多樣性又取決於遺傳、環境、疾病產生、藥物服用、吸菸和飲食等很多因素。而本文中所述品飲咖啡,因咖啡飲料中含有很多多酚(polyphenol)及抗氧化物(如綠原酸等)促使腸道菌群更具多樣性,而使好菌比率增加,如果您有良好而且規律飲用咖啡之習慣,也許您也可以與親友分享品嚐咖啡的樂趣。如果您沒有喝咖啡的習慣,也無妨,可以開始盤點您的生活習慣及飲食方式,儘量找到能夠改善腸道菌的食物或飲料,如地中海飲食、綠茶等(圖五),同樣可以保有健康的身體。延伸閱讀: 。張金堅:談缺氧與癌症進展的關係 。張金堅:癌症新希望:談細胞治療扮演的角色
-
2022-09-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本土2萬8210例 指揮中心:較上周增加10%左右
今新增本土2萬8210例 指揮中心:較上周增加10%左右周末二日本土個案皆未破4萬例,BA.5疫情似乎已過高點。今日本土疫情增2萬8210例,境外移入239例、死亡個案來到31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今表示,今疫情較上周一增加10%左右,疫情仍在上升中,民眾務必儘速施打疫苗。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8,210例本土病例,為13,177例男性、15,017例女性、1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6,028例),台中市(3,517例),桃園市(3,403例),台北市(3,232例),高雄市(2,166例),台南市(1,567例),彰化縣(1,488例),新竹縣(907例),苗栗縣(709例),新竹市(693例),屏東縣(687例),雲林縣(630例),宜蘭縣(569例),基隆市(566例),南投縣(560例),花蓮縣(434例),嘉義縣(357例),嘉義市(265例),台東縣(195例),澎湖縣(121例),金門縣(90例),連江縣(26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4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且具慢性病史、16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8月12日至9月16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6日至9月16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3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1例男性、10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20例),土耳其及菲律賓(各4例),美國、新加坡、日本、英國及泰國(各2例),中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及德國(各1例)移入。另197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9日至9月18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210,24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204,324例排除),其中5,998,860例確診,分別為32,421例境外移入、5,966,38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57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56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223例、台北市1,188例、台中市1,069例、高雄市988例、桃園市809例、台南市807例、彰化縣618例、屏東縣424例、雲林縣329例、南投縣309例、苗栗縣267例、嘉義縣250例、基隆市229例、宜蘭縣218例、花蓮縣185例、嘉義市171例、新竹縣168例、台東縣149例、新竹市112例、澎湖縣30例、金門縣20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中重症+99例!4旬癌男確診兩周歿 BA.5佔比逼近6成本土今增2萬8210例個案,中重症99例,包括72例中症、27例重症;死亡個案有31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一例特殊死亡個案,為40多歲男性,具癌症病史,確診2周不到便不幸在醫院過世。羅一鈞說明,今特殊死亡個案為40歲男性,曾接種過3劑疫苗,具癌症病史;9月1日因相關症狀至醫院就醫,PCR採檢陽性,收住專責病房,但因病況持續惡化,有肺炎合併呼吸衰竭症狀,9月13日不幸於醫院過世,死亡診斷為肺炎合併呼吸衰竭、癌症、新冠病毒感染。此外,指揮中心公布最新變異株分布情形,羅一鈞表示,BA.5變異株上周監測株數為106例,北部49例、中部30例、南部25例、東部2例,本周BA.5變異株已占本土59.2%,整體佔比持續上升中;BA.2、BA.4本周無新增案例。累計430例BA.5、4例BA.4,確診日介於今年7月22日至9月11日。至於美國檢出的BA.4.6變異株,羅一鈞說明,該變異株傳播力比BA.5高一點,估計增加10%,對比BA.4/5增加30%以上,不算很多;但10%傳播力增加,不代表會快速傳播,仍是警訊。指揮中心表示,針對國內境外移入之BA.4、BA.5及BA.2.75個案,為45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8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8月26日至9月10日。其中檢出BA.4個案分別自美國及奧地利(各1例);BA.5個案分別自越南(9例),美國及馬來西亞(5例),法國及泰國(4例),加拿大及韓國(3例),德國、荷蘭、澳大利亞、印尼、菲律賓及香港(2例),奧地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匈牙利、瑞士、英國、捷克、塞內加爾、新加坡、瑞典、柬埔寨、蒙古、帛琉、挪威及日本(各1例);BA.2.75個案分別自印度(3例),新加坡及緬甸(各1例)移入。指揮中心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9月14日資料指出,BA.5變異株現為全球主流株,占比為90%,另BA.4變異株占比約為6%,迄今至少121個國家通報 BA.5變異株感染病例,已於歐美及亞太多國廣泛傳播,造成病例、住院及重症數增加;隨病毒持續演化,BA.5變異株分支(BA.5.X)病例增加,其中以BA.5.1、BA.5.2及BA.5.2.1為多,需持續追蹤監測。依現有研究顯示,接種加強劑疫苗對BA.5變異株仍具保護力,且為預防住院、重症及死亡之有效方式,呼籲符合條件對象加速完成接種疫苗。此波疫情高峰將至?王必勝:本周三或下周三達高峰5萬中秋連假已過去1周左右,指揮中心先前預估將會在近期出現新的BA.5疫情高峰。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回應,中秋過後一段時間病例數變少,但後來有反彈變多,仍預測本周三,或者延遲到下周三迎來高峰。中秋連假已過一周,上周末確診數皆在3萬上下,僅逼近4萬例,今日本土又降至2萬8219例,疫情是否受連假影響上升?對此,王必勝表示,中秋這段時間以來病例數雖變少,但後來反彈變多,有持續上升趨勢,高峰仍預測在本周三,或延遲到下周三,與先前預測一樣。依照目前疫情預測,台灣疫情高峰將在何時,是否回到先前高推估的6萬例?王必勝回應,當初預估周平均約3到6萬之間,觀察都在高、低推估之間,目前單日看來最高是4萬9千多例,或許會高一點,最高會到5萬例,還是要視明、後天疫情數據來觀察。王必勝也說,上周共確診28萬928例,比前一周增加20.8%,指揮中心解讀,疫情持續上升中,還沒到達高點,但看來增幅並沒有很快,整體說來BA.5疫情持續上升不到高點,大家還是要遵守防疫規定該打疫苗就打。指揮中心也公布最新疫苗施打情形,昨日疫苗接種,6個月到4歲幼兒,有647人接種莫德納疫苗,其中第一劑接種169人次,第二劑接種478人次;輝瑞幼兒疫苗第一劑781人接種。該年齡層疫苗接種涵蓋率第一劑36%、第二劑接種率6.1%。昨日共3.2萬人次接種新冠疫苗,國內疫苗涵蓋率第一劑93.4%、第二劑87.3%、第一次追加劑72.9%、第二次追加劑11.2%,65歲以上第二次追加劑接種率36%。王必勝表示,65歲以上民眾第四劑接種率,六都中台中、高雄、桃園施打狀況較好;6個月大至4歲幼童則是台中、台南、高雄施打狀況不錯,希望各縣市提供更好施打環境,大家踴躍接種。
-
2022-09-14 焦點.生死議題
尚盧高達選擇安樂死離世!安樂死分3種 哪些國家合法?如何執行?
法國新浪潮電影大師尚盧高達去世,享耆壽91歲(>>看詳細新聞)。國內外媒體報導指稱,尚盧高達非因疾病死亡,而是自己選擇以安樂死方式離開人世。高達的家屬透過律師對外聲明:高達是在瑞士執行了協助自殺的手術。而台灣民眾最熟知的安樂死案例,即2018年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因胰臟癌末期,同樣選擇前往瑞士安樂死。上述二人所在的法國與台灣,目前都未合法通過主動安樂死。無痛苦的死亡…安樂死分3種安樂死源自希臘文euthanasia,原意為「好的死亡」或「無痛苦的死亡」。大致可粗略分為三類:.主動/積極安樂死(active):由醫師對患者施以致命藥物或採取某種措施,加速病人死亡。.被動/消極安樂死(passive):由醫師移除維持病人生命狀態的維生系統。.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 procedure):由醫師提供致命藥劑,患者自行施打。安樂死在哪些國家合法根據維基百科對於「安樂死」的定義撰寫,目前世界各國對三種安樂死方式的立法情況如下:.已立法容許主動安樂死的國家及地區:歐洲: 荷蘭、 比利時、 盧森堡、 西班牙(醫師需親自注射)南美洲: 哥倫比亞(醫師不得親自注射,需由病人自行服藥).已立法容許被動安樂死的國家及地區:歐洲: 英國、 愛爾蘭、 芬蘭、 挪威、 法國、 西班牙、 奧地利、 希臘、 丹麥、 瑞典亞洲: 南韓、 印度.已立法容許協助自殺的國家及地區歐洲: 德國、瑞士、 西班牙北美洲:美國部分州(華府、加州、奧勒岡州、科羅拉多州、佛蒙特州、華盛頓州、蒙大拿州、夏威夷州、紐澤西州)、 加拿大大洋洲: 澳洲(維多利亞州、西澳州)各國執行安樂死概況瑞士瑞士容許允許協助自殺,前提是,協助的人必須「出於無私的動機」。加拿大與美國奧勒岡、華盛頓、佛蒙特、蒙大拿州也允許只適用於末期病人的協助自殺。《尊嚴》(Dignitas)是一家位於瑞士、專門幫助罹患絕症和有嚴重身心理疾病的患者,在合格醫師和護士的協助下安樂死的機構。2018年,傅達仁因胰臟癌末痛苦,在國內尋求安樂死未果前往瑞士安樂死,即是在此機構《尊嚴》執行。根據維基百科資料指出,應瑞士法院要求,他們只在精神科醫師完善鑑定病人,並建立深入的醫療報告後,才會進行協助自殺。使用下列步驟協助安樂死:先口服止吐劑;半小時或一小時後,將粉狀的戊巴比妥(一種鎮靜催眠藥)溶於水或果汁中,並服下足以致死的高劑量。 有需要的話,可以使用吸管。過量的戊巴比妥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使得服用者在五分鐘內睡著。該人呼吸會變得愈來愈淺,直到停止呼吸。通常來說,從麻醉到完全昏迷會在服藥後三十分鐘以內發生。荷蘭荷蘭是全球第一個國家可以合法安樂死,2002年成為全球第一個醫師可以合法協助民眾死亡的國家。不管是醫師主動造成患者死亡,或者是醫師開致命藥物協助病患自殺,這兩類安樂死都受到荷蘭政府允許。荷蘭規定當事人必須年滿12歲。比利時比利時2002年允許成人安樂死,2014年解除安樂死的年齡限制,成為全球唯一規定任何年齡兒童都可選擇安樂死的國家,但需經當事人的父母同意。根據比利時的法律,兒童接受安樂死的先決條件包括:病情進入末期,面臨「無法忍受的肉體痛苦」,以及曾經多次提出接受安樂死的要求,但因精神疾病問題而產生的痛苦不在此列。有關方面必須指定一名合格醫師執行安樂死,方法包括由一名合格醫師為末期病人注射致命藥劑,以結束病人承受的痛苦。加拿大加拿大魁北克省於2014年通過准許末期病人在醫師協助之下自殺合法化,這項死亡權法案名叫「尊重臨終照護法」,只適用魁北克成年居民,有三大要目:擴大舒緩痛苦的照護;醫師應如何使痛苦的病患鎮定,直至他們自然死亡;如何協助希望結束痛苦的病人。台灣推動病主法 以安寧醫療善終台灣發展安寧照護多年,2000年制訂《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一開始適用範圍限末期病人,經多次修法,2009年通過了非癌症末期病患也可以接受安寧緩和的健保醫療,並進一步放寬安寧緩和醫療給付對象,讓更多非癌症病人可以得到安寧緩和的醫療照顧。2019年施行《病人自主權利法》,病主法適用範圍擴及5種情況,包括末期病人、不可逆轉之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或其他疾病痛苦難以承受、無法治癒且無其他合適之醫療解決方法之疾病,例如泡泡龍症、漸凍人等。只要年滿20歲在清醒時可以預立醫囑,自主選擇想要或不要機械式維生系統、人工營養或流體餵養等醫療作為並註記,日後萬一派上用場就依照當事人的意願辦理。預立醫囑須由1名二等親內親屬及1名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陪同當事人到指定醫院進行相關程序。【參考資料】.聯合知識庫.維基百科:安樂死.維基百科:尊嚴 (瑞士機構).安寧緩和醫療給付對象放寛 末期衰弱老年病人等適用.選擇安樂死 最後這麼多人後悔了
-
2022-09-11 焦點.健康知識+
應該何時曬太陽獲取維他命D又能避免皮膚癌?答案竟是正中午
讀者chiayu前天(2022-9-5)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 附上2篇關於什麼時段曬太陽,才能有效吸收獲得維生素D的報導。但這二篇內容有些出入,該相信哪一篇的報導呢? 能否請您提供建議? 」這位讀者寄來的兩篇文章都是發表在TVBS的《健康2.0》網站:2022-7-29:避開這「時間點」曬太陽!別擦防曬,10分鐘補足維生素D 防曬傷可吃這些。第一段:「適度曬太陽可以產生維生素D,既天然、省錢又不必擔心攝取過量會中毒,營養師何埻安建議,透過日曬獲取維生素D,要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太陽直射時段,在不刻意塗抹防曬產品並保持通風的情況下,每周至少2~3次、每次10~20分鐘。」2022-8-31:曬太陽都曬錯!只有這時間可以補到維生素D3 下午曬太陽只會長斑,變老!。第一及第二段:【「維生素D吃多了易失智」的新聞讓許多人擔心維生素吃過量,…。專家說,曬太陽是最有效又免費的補充維生素D方式,不過怕曬傷、曬黑的人都曬錯時間了。因為台灣日曬強烈,常聽到氣象局警告早上10點到下午2點的紫外線強,建議在這段時間避免外出。也常聽到有人建議,要獲得維生素D,只要在清晨8、9點,或是下午、傍晚5、6點陽光比較不那麼強烈時到戶外曬太陽就好。不過雲林基督教醫院營養室主任林旻樺說,在那些時間去曬太陽,都曬錯了,因為能有效從紫外光吸收維生素D的時間,只有在正午11點到下午3間之間。】(註:有關「維生素D吃多了易失智」的新聞,請看長期補充維他命D增加失智死亡風險2倍)所以,在短短一個月裡,《健康2.0》提供了兩個完全相反的健康建議。眾所周知,曬太陽可以攝取維他命D,但卻有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因此醫學界對於曬或不曬,什麼時段曬,曬多久,曬什麼部位,等等,一直沒有完全取得共識。不過,就「攝取維他命D和皮膚癌風險之間取得平衡」而言,近年來的共識是中午前後的兩個小時是最佳時段。請看下面這六篇論文。一個挪威奧斯陸大學的團隊在2008年發表At what time should one go out in the sun?(應該在什麼時候出去曬太陽?)。它的文摘的第一句是「為了以最小的患皮膚惡性黑色素瘤 (CMM) 的風險從陽光中獲得最佳的維他命D補充劑,曬太陽的最佳時間是中午。」這個團隊在2014年又發表Ultraviolet-radiation and health: optimal time for sun exposure(紫外線輻射與健康:曬太陽的最佳時間)。它的文摘裡有一句:「為了在最小的皮膚惡性黑色素瘤 (CMM) 風險下獲得最佳的維他命D合成,曬太陽的最佳時間是上午 10 點到下午 1 點之間。」這個團隊在2016年又發表Daily, seasonal, and latitudinal variations in solar ultraviolet A and B radiation in relation to vitamin D production and risk for skin cancer(太陽紫外線 A 和 B 輻射與維他命D產生和皮膚癌風險相關的每日、季節和緯度變化)。它的文摘裡有一句:「以最小的致癌風險獲得給定劑量的維他命D的最佳方法是在中午進行非燃燒暴露,而不是在下午或早上。」一個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團隊在2018年發表Meeting Vitamin D Requirements in White Caucasians at UK Latitudes: Providing a Choice(滿足在英國的緯度白種人對維他命D的需求:提供一個選擇)。它的文摘裡有一句:「在特定條件下,3 月至 9 月的午餐時間,英國各地的白種人每天需要 9 分鐘的陽光照射才能使 25(OH)D 水平在整個冬季保持≥25 nmol/L。這假設前臂和小腿在 6 月至 8 月暴露在外,而在剩下的較冷的月份,只需要暴露手和臉。整個夏天只露出手和臉不符合要求。」這個團隊在2020年又發表Ultraviolet Exposure Scenarios: Balancing Risks of Erythema and Benefits of Cutaneous Vitamin D Synthesis(紫外線照射的狀況:平衡紅斑的風險和皮膚維他命D合成的益處)。它的文摘裡有一句:「如果在溫暖的月份下肢和腿部暴露在外,那麼在夏季月份的午餐時間這種每日的劑量足以避免英國全天候氣候下的冬季維他命D缺乏症。」一個瑞典林雪平大學的團隊在2020年發表Sunlight Exposure and Vitamin D Levels in Older People- An Intervention Study in Swedish Nursing Homes(老年人的陽光照射和維他命D水平——瑞典療養院的一項干預研究)。這項研究鼓勵療養院的老年人(大於65歲)每天早上11點到下午3點之間到戶外20到30分鐘。研究的結論是:「積極鼓勵夏季在戶外度過時間可顯著改善療養院老年人的血清 25(OH)D 水平和自我感知的心理健康,並可在夏季補充或取代口服維他命D補充劑。」請注意,曬太陽的利弊是有非常多的變數,所以最好是由個人選擇。我自己是從不刻意為了攝取維他命D而曬太陽,但因為在戶外游泳,所以夏天就曬得像個黑人。原文:維他命D:最佳日曬時段,健康2.0兩篇互打文章
-
2022-09-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本土2萬3931例!40多歲男發燒、喉嚨和肌肉痛 首例BA.4重複感染
本土疫情連續六天破三萬後略降,今天國內新增2萬3931例本土個案、172例境外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死亡31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確診數略降研判是假日效應,但與上周一相比確診數增加18.7%。另從趨勢圖可看到疫情已經連續三周增加,明顯進入下一波流行中,提醒最方便的預防方式是打疫苗。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1萬1118例男性、1萬2807例女性、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5,329例),台北市(3,016例),桃園市(2,884例),台中市(2,528例),高雄市(1,862例),台南市(1,400例),彰化縣(994例),新竹縣(856例),新竹市(619例),屏東縣(611例),苗栗縣(610例),雲林縣(494例),宜蘭縣(493例),花蓮縣(460例),基隆市(433例),南投縣(327例),嘉義縣(323例),嘉義市(218例),台東縣(204例),澎湖縣(124例),金門縣(122例),連江縣(24例)。今日新增3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7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9例具慢性病史、2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1日至9月2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6日至9月2日。今日新增17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87例男性、8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6例),印尼及香港(各3例),日本及泰國(各2例),中國、土耳其、韓國、新加坡、德國、菲律賓及印度(各1例)移入,另149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5日至9月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46萬7059例確診,分別為2萬9076例境外移入,543萬792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萬9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07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46例、台北市1,130例、台中市1,014例、高雄市945例、台南市777例、桃園市764例、彰化縣592例、屏東縣411例、雲林縣319例、南投縣297例、苗栗縣244例、嘉義縣236例、基隆市222例、宜蘭縣201例、花蓮縣及嘉義市各166例、新竹縣158例、台東縣143例、新竹市100例、澎湖縣28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中重症+101 40歲女快篩陽未就醫 病發二日亡新冠肺炎今天新增死亡31例、中重症101例。其中死亡個案中較年輕個案為40多歲女性,快篩陽性後未就醫,隔天在家被發現意識改變、昏迷不醒,當天送醫即不治,死因為新冠肺炎併呼吸衰竭。今年以來中重症累計2萬4488例、死亡9240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天新增死亡個案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為17例男性、14例女性,29例具慢性病史、2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21日至9月2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6日至9月2日。其中一名40多歲女性本身有慢性腸炎,曾接種三劑疫苗。8月28日在家快篩陽性,但未視訊診療。隔天,8月29日在家被家人發現意識改變、昏迷不醒,緊急送醫急救,仍因病況惡化過世,死因新冠肺炎併呼吸衰竭。另中重症包括68例中症、33例重症。羅一鈞表示,新增一例孩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個案為一歲男嬰,未接種疫苗,曾於7月13日確診。8月27日起出現發燒、腹瀉等症狀,8月30日就醫檢查發現肝指數、發炎指數及血栓指數皆升高,診斷疑似MIS-C,於8月31日住院。住院後經心臟超音波顯示冠狀動脈擴大,給予低劑量阿斯匹靈等藥物治療,治療後病況好轉,於9月2日出院。目前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201例,29例腦炎、22例肺炎、3例敗血症、10例哮吼、MIS-C增至126例、1例心肌炎、3例共病及7例到院前死亡;上述個案已有29人死亡。40多歲男發燒、喉嚨和肌肉痛 首例BA.4重複感染新冠本土疫情升溫,但變異株BA.5本土個案佔比持平。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BA.5上周新增50例,全國占比為37.9%。另新增一例BA.4本土病例,為重複感染個案;目前BA.4本土個案累計四例、BA.5236例。羅一鈞表示,新增的變異株本土個案,為50例BA.5及1例BA.4。其中BA.5個案占上周所有已定序之132例的37.9%,為24名男性、26名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分布為北部35例、中部8例、南部5例、東部2例,確診日介於今年8月15日至8月26日。另1例BA.4本土個案為北部40多歲男性,於8月23日確診,為本土首例重複感染BA.4個案。個案於6月27日第一次確診,8月22日出現發燒、喉嚨和肌肉痛,隔天快篩陽性,經過PCR檢驗陽性、Ct值為19.3,後續定序出BA.4,為首例重複感染的BA.4個案。羅一鈞表示,疫情以來截至9月3日重複感染個案共9833例,自七月修改定義以來則有4414例,比例仍低。曾染新冠肺炎者在BA.5疫情中仍會有重複感染情況發生,但確診過的人感染BA.5的機率比未曾感染過者低八成,風險比沒確診過的人低。另外,國內境外移入個案中新增檢出1株BA.4、32株BA.5,個案分別為24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8月11日至8月27日。其中檢出BA.4個案自越南(1例);BA.5個案分別自美國(5例),越南(6例),印尼、新加坡、英國、泰國、韓國及菲律賓(各2例),瑞典、匈牙利、愛爾蘭、馬來西亞、瑞士、印度、荷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澳大利亞及比利時(各1例)移入。指揮中心強調,依現有研究顯示,BA.4及BA.5致重症機率尚無明顯增高,但傳染力已提高,仍需嚴密監測。為加強本土個案Omicron BA.4、BA.5等變異株病毒監測,指揮中心已增加本土個案變異株型別檢驗及定序比例,並著重於COVID-19兒童腦炎等重症及重複感染個案呼吸道樣本基因定序作業,另規畫以現行呼吸道病毒合約實驗室監測網絡加強社區中個案之監測。網紅醫稱BA.5潛伏期僅兩天 羅一鈞打臉:無正式統計受新冠肺炎變異株BA.5影響,本土疫情再起。網紅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BA.5潛伏期天數大幅減少,縮短為兩天,更容易加速病毒傳播。不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醫師的文章沒有引述資料來源,且潛伏期的縮短天數並沒有正式的統計,是否真的縮短為兩天仍有待觀察。羅一鈞表示,目前看到相關資料是七月中旬有日本報導觀察資料認為潛伏期從2.8天縮短為2.4天,但沒有實際的正式統計。而BA.5在國際已流行一陣,觀察潛伏期仍是三天左右,並沒有比BA.1或BA.2短,因此指揮中心不會只參考小規模的地方數據調整相關管制措施。羅一鈞也表示,四到六月曾感染過新冠者產生的保護力正陸續衰退,重複感染新變異株的機會也提高,感染後仍可能再度出現症狀,也可能出現中重症,但這主要還是和個案本身是否有慢性病或高風險因子有關。而重複感染病症與初次感染類似,也是以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發燒等耳鼻喉症狀為主,因此提醒民眾儘速採實體或視訊就醫確診,讓醫師可根據風險高低開立症狀藥物或口服抗病毒藥物。而針對下周中秋節北市宣布禁戶外烤肉,羅一鈞也表示,指揮中心沒有針對特定場所要求不可以辦聚會烤肉等活動,但如果要在公共場域營業場所烤肉聚會,就要符合量體溫、員工健康管理、環境清消等相關規定。至於各縣市是否能妥善管理和執行,或允許特定場所是否開放相關聚會,則尊重地方裁量。指揮官王必勝則提醒,未接種疫苗的長者、免疫不全者和幼兒還是建議不要參加這類活動,避免感染。張上淳:BA.1雙價疫苗對抗BA.5 中和效價高1.68倍先前媒體人趙少康抨擊指揮中心,Omicron BA.5疫情正流行,但食藥署只通過BA.1的次世代疫苗EUA。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說明,美國等多國在BA.4、BA.5疫情流行期間,即使沒有雙價疫苗,施打過3劑疫苗的18歲以上民眾的保護力都相當不錯。趙少康日前批指揮中心不買BA.5的雙價疫苗,王必勝該打屁股,質疑:「難道是指揮中心已經買了對抗BA.1的疫苗,硬逼我們打?」張上淳回應,對莫德納疫苗的採購合約,有任何新疫苗開發台灣隨時可以採購,開發過程、新資訊指揮中心、食藥署都保持密切溝通。張上淳表示,食藥署上周五依照廠商送交的內容進行EUA審查,內容包括製造過程、動物試驗、人體臨床試驗,完整齊備資料後,專家審查後認定符合國內EUA相關推定,因此通過審核;但臨床試驗資料仍在初期,受試人數三、四百人規模,主要還是看施打追加劑後,滿28天的中和抗體效價變化,對照原始株的單價疫苗比較。「雙價疫苗比原型株疫苗接種者,中和抗體效價高出1.68倍。」張上淳說明,受試者如果不曾感染過新冠,雙價抗體效價為776、原型株458,高出了1.69倍。因為是初期臨床試驗資料,受試者人數關係,也無法直接推算能夠產生多少保護力。不過,從外國整體疫情推斷,張上淳指出,美國BA.4、BA.5疫情流行期間,沒有雙價疫苗,但對於有打過3、4劑的18歲以上民眾,完成3劑原始株疫苗在預防重症住院效果,4個月內保護效果有49%,4個月以上有34%;若打第4劑,50歲以上成年人,2個月內預防BA.4、BA.5重症住院效果有60%,2至4個月有56%,是相當不錯的。張上淳強調,對於免疫不全的病人,施打3、4劑疫苗,預防住院保護效果分別為31%、41%,換句話說,專家和各國都認為,對於目前的流行狀況即使沒有雙價疫苗,還是鼓勵施打3、4劑,以預防重症死亡。張上淳也推估,即使雙價疫苗只有BA.1和原始病毒,對於台灣BA.4、BA.5疫情流行下,在防範住院、重症、死亡上還是有很好的效果。
-
2022-08-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直播/本土+3萬4389例 新北個案衝破7千 境外+234例
本土+3萬4389例 新北個案衝破7千 境外+234例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今天新增3萬4389例本土個案、234例境外移入個案;其中新北市個案數暴增至7607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和預期的疫情走向,病例數上升,正進入下一波流行,提醒民眾還沒有接種疫苗者盡快接種。今日新增例本土病例,為1萬5820例男性、1萬8556例女性、1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7,607例),台北市(4,332例),台中市(4,100例),桃園市(3,780例),高雄市(2,592例),台南市(2,173例),彰化縣(1,416例),新竹市(1,047例),新竹縣(1,044例),苗栗縣(899例),屏東縣(801例),雲林縣(708例),基隆市(702例),花蓮縣(652例),宜蘭縣(614例),南投縣(474例),嘉義縣(446例),台東縣(331例),嘉義市(327例),澎湖縣(184例),金門縣(133例),連江縣(27例)。今日新增2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2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0例具慢性病史、13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3日至8月27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12日至8月28日。今日新增23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11例男性、12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22例),日本(8例),泰國及美國(各4例),香港(3例),菲律賓、馬來西亞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各2例),奧地利、瑞典及柬埔寨(各1例)移入,另184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31日至8月30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30萬8029例確診,分別為2萬7833例境外移入、528萬14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914例死亡病例,其中989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10例、台北市1,112例、台中市992例、高雄市925例、台南市768例、桃園市752例、彰化縣577例、屏東縣407例、雲林縣314例、南投縣294例、苗栗縣235例、嘉義縣232例、基隆市217例、宜蘭縣198例、花蓮縣及嘉義市各163例、新竹縣155例、台東縣140例、新竹市98例、澎湖縣27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新冠新增4例兒童重症 1腦炎、3MIS-C 皆未接種疫苗國內今天新增新冠肺炎中重症132例、死亡21例。其中新增四例兒童重症個案,分別為一例腦炎、三例孩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皆未接種疫苗。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年以來中重症累計2萬3894例,死亡9060例。今天新增2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2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20例具慢性病史、13例未接種三劑以上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3日至8月27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12日至8月28日。其中較年輕的死亡個案為30多歲男性,本身有糖尿病史,僅接種兩劑疫苗。6月6日因發燒、呼吸困難、意識改變送急診,採檢PCR陽性確診,X光顯示肺炎。住院使用瑞德西韋、類固醇、抗生素治療,6月12日仍因病況惡化死亡,死因為糖尿病酮酸血症及新冠肺炎。現在才通報是因新冠肺炎從其他死因轉為主要死因而補提列。中重症個案則出現一例兒童腦炎重症。個案為兩歲男童,無慢性病史,未接種疫苗。8月27日出現發燒、腹瀉等症狀,使用家用快篩陽性,8月28日因活力食慾下降、疲倦至急診,體溫檢查40.6度,持續性全身抽搐30分鐘,頭部電腦斷層有腦水腫,診斷疑似腦炎。於急診給予瑞德西韋、類固醇、免疫球蛋白、降腦壓藥,8月29日轉入加護病房治療,病況改善,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因應開學+中秋連假 9月1日第5輪實名制快篩開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鑑於國內疫情上升,加上學校已開學及中秋連假將至,民眾交流及聚會機會增加,社區傳播風險上升,為因應民眾購買家用抗原快篩試劑之需求,宣布9月1日起,第五輪實名制快篩開賣。指揮中心指出,目前實名制家用抗原快篩試劑貨源充足,為滿足民眾購買之需求,維持至多可購買2份(10劑),並可分成1次或2次購買(可代購),售價仍維持每份(5劑)500元,籲請有需求的民眾,可持健保卡至販售實名制家用抗原快篩試劑的健保特約藥局與衛生所購買。指揮中心說,為因應民眾購買平價之家用抗原快篩試劑需求,指揮中心於今年4月28日推出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依循口罩實名制1.0於健保特約藥局及衛生所通路販售,凡是持有健保卡或居留證之民眾,均可至藥局及衛生所購買,每輪每位民眾可購買1份5劑,每份售價500元(醫材原則售出,概不退換)。第二輪於6月6日開始實施,每個販售據點每天配送份數由78份增為117份,並自6月13日起,取消單雙號的購買限制,民眾可自行依需求選擇購買日期,提升購買之方便性。第三輪於7月1日開始實施,每輪每位民眾維持購買1份5劑;第四輪於8月15日開始實施,每輪每位民眾購買數量由原先1份(5劑),增加至多可購買2份(10劑),並可分成1次或2次購買(可代購)。指揮中心表示,除快篩試劑實名制外,8月15日起已開始實施第三輪 0-6歲學齡前幼兒免費領取快篩試劑,領取資格仍為2015年9月2日(含)以後出生的學齡前孩童;另9月1日起亦開放65歲以上(1957年(含)以前出生)長者免費領取快篩試劑,民眾可持尚未領取孩童或9月1日起持65歲以上長者的健保卡,至各快篩實名制販售據點免費領取一份5劑家用快篩試劑,此免費領取份數,不會計入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的購買資格。猴痘疫苗周五到500多劑 第3例個案已出院自6月24日國內出現首例自猴痘確診病例,目前已累計三例個案。疾管署署長周志浩表示,猴痘疫苗預計9月2日到貨,將到貨500多劑。針對猴痘疫苗,疾管署日前表示,希望於8月底能到貨,今天周志浩則說明確切到貨時間為9月2日,預計到貨500多劑。目前搶貨不易,因此先爭取500多劑,後續再爭取供應。周志浩表示,猴痘並非全民接種,主要接種對象為實驗室操作病毒人員、接觸高風險及免疫低下人員。另針對8月6日公布的第三例猴痘境外移入個案,該名個案已經出院。第三例個案為一名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自美國返台後,於居家檢疫期間發現染疫。而針對猴痘,國內已於今年6月23日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且已購買抗病毒藥物504人份,並於8月14日到貨。
-
2022-08-30 焦點.食安拉警報
進口美國牛舌驗出寄生蟲 2千多公斤退運銷毀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食品名單,其中從美國進口的「TYSON冷凍牛舌」中檢出「住肉孢子蟲」,為今年首次發現進口美牛寄生蟲違規,全數2226.8公斤依規定退運或銷毀。食藥署今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食品名單共20項產品不合格,有西班牙進口的陳年葡萄酒醋、智利蘋果、韓國哈密瓜等,分別被檢出有農藥殘留或防腐劑含量不符規定的情形。其中,台中市聯鑫食品實業有限公司自美國進口的一批「TYSON冷凍牛舌(FROZEN IBP PREMIUM TRIMMED BEEF TONGUES(BLACK) 0% # 1A (輸入供食品用途)(MPP-142565))」,來源製造廠TYSON,因被檢出「住肉孢子蟲(Sarcocystis spp.)」,違反一般食品不得含有寄生蟲而不合格。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表示,依規定肉品不得驗出任何寄生蟲,這是今年首次發現進口美牛有寄生蟲,前次發現美牛有寄生蟲是去年初,同樣為牛舌,當時檢出弓蟲。陳慶裕說,牛舌依進口牛肉檢疫及查驗作業程序規定,因有扁桃腺等部位,屬於需檢驗風險特定物質,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瑞典、荷蘭等曾傳出狂牛症疫情的國家,進口相關產品都須全數檢驗。住肉孢子蟲又稱為肉孢子蟲,寄生在人體小腸會造成噁心、腹瀉等腸胃道症狀;寄生在人類肌肉組織則會產生肌肉痛、發燒等。
-
2022-08-22 養生.聰明飲食
控制體重、預防三高 專家詳解媲美地中海飲食的北歐飲食法
講到北歐食物,或許台灣人想到的都是IKEA的肉丸子配馬鈴薯泥,其實北歐的飲食絕對不只是這樣,而且北歐飲食法是近年來新流行的一種健康飲食法,深受國外許多飲食、營養專家推崇,可以說與南方的地中海型飲食法並駕齊驅。什麼是北歐飲食法北歐飲食法是流傳於北歐國家如挪威、瑞典、丹麥、芬蘭等國的飲食法,其共同特色為:⚫ 食用較粗的、低麩質的全榖雜糧,如黑麥、裸麥、燕麥等⚫ 大量水果,尤其是莓果類(特別是北歐越橘 lingonberry)⚫ 許多蔬菜,尤其是比較多的根莖類蔬菜,如甜菜、大頭菜、胡蘿蔔等⚫ 大量富含油脂的海魚,如鮭魚、沙丁魚、鮪魚、鯖魚等。(那個臭名在外的醃漬鯡魚與發酵鯊魚不在此列……)⚫ 常使用芥花油 Canola oil⚫ 許多豆類、堅果、種子⚫ 偶爾吃優格或低脂乳製品以及雞蛋⚫ 較少吃肉類這些食材通常來自本地與周邊的海洋較多,有較低的食物里程,代表食材新鮮也有較低的碳排。北歐飲食的優點北歐國家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同時生活品質也越來越高,北歐飲食功不可沒,所以被推崇為健康的飲食法,依照食品與營養專家的分析,北歐飲食法的優點在於:良好的油脂富含油脂的海魚提供許多omega-3油脂如 DHA 或更珍稀的EPA,芥花油也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omega-3油脂,所以這樣的油脂攝取有較低的飽和脂肪酸,較高的不飽和脂肪酸,因此有益於降低膽固醇、維護心血管健康、對於幫助記憶力、提升腦力也都有很大的好處。豐富的纖維根莖類蔬菜、全穀類、豆類、種子都是良好的纖維來源,因為纖維利於吸附水分,消化也比較慢,所以對於維護腸道菌相、幫助排便、降低膽固醇、維持血糖穩定也都有很好的幫助。莓果的抗氧化力莓果裡的花青素與多酚是非常好的抗氧化物,對於抗氧化、抗體內慢性發炎特別有益,所以對整體免疫力、預防阿茲海默、預防動脈硬化、預防關節炎等多方面的效果,花青素對於預防黃斑部病變也很有幫助。優質蛋白質魚肉、豆類、種子、雞蛋、低脂乳製品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可以幫助肌肉力量的維持,也對血糖控制穩定有益。低糖、低精緻碳水化合物因為有豐富的蛋白質、油脂、纖維,所以比較有飽足感,因此攝取的碳水化合物較低,而且碳水化合物來源都是較粗的穀類雜糧,而且低麩質或無麩質,所以血糖上升的速度較慢,有益血糖穩定,不容易餓,也有助於預防第二型糖尿病。豐富的微量元素堅果、種子、穀類的種皮都是豐富的微量元素來源,有天然的維生素E、維生素B群、鎂、鈣、鋅、鉀等等,都是維持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須。維生素D北歐因為季節因素,冬天有很長的時間曬不到陽光,特別重視維生素D的攝取,否則憂鬱是很常見的事。北歐飲食裡有豐富的海魚、乳製品、雞蛋都供應了很多天然的維生素D。參考前文北歐的陽光-可以預防憂鬱的維生素D。綜合以上優點,北歐飲食法確實在控制體重、預防三高、預防阿茲海默等等方面有很好的益處,也很值得大家參考一下。不過,北歐飲食特別重視的永續性、在地性也是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我們並不需要照章全收,應該要思考屬於台灣最健康,同時也能兼顧永續性的飲食法。北歐飲食給台灣的啟發依我的角度來看,參考地中海飲食、北歐飲食法或任何健康飲食法,台灣有很多相對應的優良食物值得我們應用與推廣。⚫ 台灣四面環海、優質的魚、海鮮是豐富的,這提供了優質的蛋白質與魚油的來源。⚫ 此外,台灣近年來也鼓勵推廣旱作雜糧,所以大豆、薏仁、芝麻、花生或其他豆類都可以成為植物性蛋白質或是五穀的來源。⚫ 台灣知名的苦茶油也是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優質油脂,還被美譽為東方的橄欖油。⚫ 而台灣可以生產的芝麻油更是富有抗氧化力的芝麻酚的優質油脂。⚫ 台灣水果的多樣與優良品質更是我們自豪的,水果如芭樂、鳳梨、屬於本土性的莓果-桑葚等,都可以提供很好的抗氧化力。⚫ 所以以上台灣產食材都足以上台灣健康飲食獨樹一格,同時兼顧美味、健康與永續,是不是值得我們思考看看呢?延伸閱讀:75%的國人維生素D攝取不足,國健署提高建議攝取量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2-08-20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陳威明對待病人將心比心!養生享受爬山及攝影樂趣,帶著「斑比」上山下海
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今年1月16日接任院長,上任後不僅要管理醫院,還要對抗新冠疫情,如今不僅醫院管理妥當,更完成國家交付防疫任務,分別在中正紀念堂設立「車來速」篩檢站與兒童疫苗接種站,共服務超過3萬名民眾及兒童。陳威明說,上任後每一天努力落實與人共好、把病人及同仁照顧好、把學生教好、把醫院環境及軟硬體做好,以及把防疫做好的「五好」理念。創立3D列印中心及輔具租賃服務 把病患照顧好陳威明從年輕到現在,心中理念就是把病患照顧好,從沒有改變過,未擔任院長前,曾擔任北榮身障重建中心主任,他創立了3D列印中心及輔具租賃服務,時時刻刻站在病患角度思考,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但他從不居功,抱持與人共好的理念,隨時做好自己。陳威明說,「每隻公雞都認為太陽是自己叫起來的,其實不是」,因此要保持謙虛,努力去做。陳威明上任前,曾有某媒體報導,他都幫有錢的患者穿脫鞋子。陳威明笑說,「他是幫行動不便,單身前來的長輩患者穿鞋」,因身為骨科醫師檢查患者雙腳,一定要脫鞋子檢查才能檢查清楚,同時可以摸下肢的脈搏,排除腳痛是血液循環不好所造成,檢查後當然要將鞋子穿回,通常經濟情況較好的患者身邊常有人會協助穿鞋,但行動不便、單身前來的長輩患者,他總不能請護理人員或跟診的年輕醫師幫他們穿,他只好親自幫忙穿鞋,這是基於對患者及同仁的尊重。陳威明回想,有名70多歲阿伯從南部北上看病,返家後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哭,說他的腳很臭,醫生沒有露出任何不悅表情幫他穿脫鞋子,孩子寄信給他述說在北榮受到的照顧,讓他十分感動。對待病人「將心比心、以病人為中心」陳威明說,他要求院內醫師對待病人就是「將心比心、以病人為中心」,如開任何一顆藥、執行任何檢查或手術,選擇醫材時,雖然視病猶親十分困難,但仍應把病人想作是家人,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如果自費醫材功能差異性不大,鼓勵讓病患使用健保醫材即可,更有了「陳健保」的稱號。陳威明於民國77年從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後,身為公費生的他,原希望下鄉結束後回北榮血液腫瘤科擔任住院醫師,但下鄉至花蓮服務時,內科沒有缺額而走向外科,常常跟隨泌尿外科的主任醫師為跌倒骨折的老榮民進行手術,但他深感應該可以把手術更精進及幫助病患早日恢復功能,他主動提出申請回北榮骨科訓練,經4個月受訓後再回到花蓮,全力投入骨科手術幫助高齡榮民及花東民眾,想不到因此改變他的一生。公費下鄉結束後,當時北榮骨科主任、也是陳威明的恩師羅惠熙醫師,讓他回到北榮接受骨科住院醫師訓練,隨後升主治醫師時,正好有位骨腫瘤的主治醫師轉換跑道,讓他順利接下骨腫瘤主治醫師的任務,並在國內外骨腫瘤領域做出口碑,成為病童口中的「陳爸爸」,更當選亞太骨骼肌肉系統腫瘤學會的主席。陳威明說,他的理念是「把眼前的事做好」順著命運安排,之後擔任副院長及院長也是一個意外。陳威明擔任院長公務繁忙,但還是會利用公務空擋幫病人手術,他說,這是對病人的承諾,「病人已經等那麼久,如果不幫忙,會對不起自己的良心」。陳威明從擔任主治醫師開始為北榮培育新人,個性要求完美的他,無法容忍患者手術結果不好,所以細節都盯的非常緊,現在已培養第四代人才,不怕沒有年輕人可以接棒,只要學生手術火侯達到一定的水準,就讓醫師自行執刀,獨當一面,目前許多學生已在台灣各地開枝散葉,同時也幫許多國家培養了人才。秉持母親家訓「有量才有福」全力協助北榮發展陳威明家訓是「有量才有福」,他說,這是從媽媽傳承下來,做什麼事都是採取包容的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容納別人、與人共好,他最討厭不團結、內鬥、吵架,還記得今年農曆初三祭拜母親時,吿訴母親他會努力秉持家訓,全力協助台北榮總的發展。他回想這輩子只打過一次小孩,就是因為兩個小孩打架,可見家庭及團隊和諧十分重要,擔任院長後,就是凝聚北榮員工的向心力,讓大家充滿熱忱團結工作。陳威明接任院長後任命科部主任、分院院長,行政主管是以「正直、清廉、能幹」並能讓單位團結為遴選原則,和幾位副院長投票得到共識後,懇請同仁承擔重任。他說身為院長要為醫院負責,「他選的人,他負責」,如果選擇的人不認真,3年後任期到了就換掉,這樣醫院才能向上提升,雖然不能讓百分之百的人滿意,但應能讓九成以上的同仁支持。現在院內員工團結一心,士氣非常高昂,相信可以共創台北榮總的榮景。對北榮採走動式管理 一步步進行改革對於北榮的未來,陳威明將採走動式管理,一步一步進行改革。陳威明說,上任後已將創新及教學列入主治醫師、主任升遷的必要項目,這是對醫院品質有幫助的事情,資源要用在照顧病人、同仁及醫院發展等刀口上,而不是從營運業績考量。另如過去北榮拍照時,員工常喊「院長讚」,但他禁止同仁這麼喊,現在請大家改說「北榮讚」,希望每位員工都以身為「北榮人」為榮。北榮目前已規劃在院內興建18層樓、1200床套房員工宿舍、53戶眷舍及九戶學人宿舍,預計下半年動工。陳威明語重心長說,與同仁一起在醫院並肩作戰是他的緣分,一定會信守承諾利用在北榮最後幾年的公職時間,用最大的力量、用心奉獻,好好照顧可敬又可愛的同仁。陳威明養生祕訣/享受爬山的樂趣 帶著寵物狗「斑比」上山下海「北榮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擔任院長前,最大的興趣就是攝影及爬山,但出門爬大山往往需要2、3天的時間,山上手機收訊不好,如果院內有緊急事情聯絡不上,他會對不起醫院和同仁,因此就任院長後,先打消了爬大山的念頭,他說,如果要登大山,就是等待退休後,再好好享受爬山的樂趣。在攝影上,令陳威明最感動的其中一張照片,是「斑比」在海邊玩耍,一個海浪打上來,「斑比」全身被海水淋濕的照片。陳威明回想,當時完全沉浸在拍攝的過程,完全不在意浪花打了上來,拍完後全身濕透,也留下了最珍貴的照片。陳威明說,「斑比」是家中養的「非純種」米克斯的狗,現在已經14歲了,名字叫「斑比」,主要是牠的身形很像小鹿,名字由來就是「小鹿斑比」,但原先他要領養的不是「斑比」,但約2009年時,那時牠才3個月大,楚楚可憐,但牠已被之前的多位領養人接續退回,每次認養都不超過5天,原來是台灣民間習俗「養白腳蹄的狗,會帶來不吉利」。此時,陳威明對太太林佩玉開玩笑說,「我們八字比較重,就帶回家養了。」往後就帶著「斑比」上山下海,就像家人一樣。曾有路人看到斑比的「白腳蹄」問,為何要養這隻狗?陳威明回說,不然要讓牠死掉嗎?就如同他無微不至照顧患者的心情。陳威明公務繁忙之餘,對於維持健康有他的一套哲學,就是每天盡量保持心情愉快,以前沒有擔任行政職的時候,開刀拿鐵槌可以訓練上肢,查房快速走路可以訓練下肢,他笑說,他吃東西不講究,能不餓就好,但生活很滿足,不希望浪費太多時間在吃飯上面,平時在醫院上班,就是吃醫院便當,而醫院便當菜色都是由專業營養師配置,營養均衡,如果回家時間晚了,太太就會煮一碗麵,麵裡有蛋、青菜、豆腐,「這是最大的幸福。」現在防疫期間,陳威明每天工作回家,常已接近深夜了,但回家後看到可愛的8個月小孫女,即便是看一眼已經入睡的她,一天的疲憊也都消失了。說到這裡,陳威明頓時化身成慈祥的爺爺說,「我的孫女可愛到不行。」前一陣子,眼尖的民眾也發現,北榮推出新的口罩款式,盒子背後有一行字「不具名旅居瑞典設計師無償設計」。其實這是陳威明愛女設計的,她現為瑞典知名設計公司的部門首席設計師。陳威明說,女兒是北榮永遠的義工,設計口罩圖樣及建物指標等提升北榮形象的作品,無償提供給北榮使用,家人對北榮只有奉獻,不會有利益的糾葛,這是他心中擔任公務人員基本的信念。陳威明小檔案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學歷:國立陽明醫學院醫學士經歷:台北榮總副院長、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身障重建中心主任、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台北榮總骨科部關節重建科主任專長:骨骼肌肉系統腫瘤治療、複雜關節重建手術及微創人工關節手術、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研究給病人的一句話我以病人為中心,將心比心的態度來診治病人,並以同樣的原則要求全院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