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1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憤怒
共找到
313
筆 文章
-
-
2022-10-25 焦點.生死議題
臨終前最容易被忽略的痛苦 安寧緩和醫療6步驟讓善終成為可能
人人生命終有時,能夠善終、一路好走,往往是每個人心中最深層的願望。什麼是善終呢?就是終享平安與尊嚴,安詳地離開人生的舞台。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訂定「善終指標」評估末期病人:1.是否能瞭解自己死之將近。2.是否能心平氣和接受死亡。3.後事是否有交代安排。4.時間是否恰當,是否有準備好。5.身體是否舒適。評估指標的總分愈高,代表病人愈能達到善終境界,走得安詳有尊嚴。善終是人們期盼的最後目標,但末期病人卻常遭遇到許多痛苦,包括因疾病造成身體疼痛、呼吸困難等嚴重不適,心理層面感受惶恐、焦慮、憤怒等打擊,也會因身體失能、角色改變產生挫折感,於是拒人於千里之外而感到孤立無援。還有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靈性困擾與痛苦」。所謂「靈性」,是指一個人有意義、有目的、有價值的感覺,生活能夠充實,人生才能繼續走下去。當一個人的自我尊嚴喪失、自我放棄、心願未了、捨不得、放不下、不甘願等靈性困擾出現時,也就是痛苦不僅在身體及心理等層面,這時就要以「全人」的概念照顧才會周全,因此發展出「安寧緩和醫療」理念,讓末期病人獲得身、心、靈完整的照護。當末期病人受到身心靈痛苦時,醫療團隊該如何介入提供安寧緩和醫療?可以循序漸進以6大步驟進行照顧:1.評估病人預後、正確掌握病程,才能積極規畫妥適且可行的醫療計畫。2.臨終照護時,病家與醫療團隊建立彼此信任關係,是最重要的開始。3.透過家庭會議表達對病人及家屬的關心,瞭解末期照護的目標及方法,讓病人不再孤軍奮鬥。4.醫病家三方達成共識,做出符合倫理的醫療決策(共融決策)。5.透過面對死亡準備五良方(生命回顧肯定自己、衝突化解、心願完成、四道人生、心靈成長)的過程讓病人放下,才能減少病人面對死亡的恐懼。6.悲傷撫慰,在病人過世之後,家屬的悲傷撫慰也相當重要,早日走出喪親之痛,才能恢復正常生活。如果病人在靈性上的痛苦未解決,心中帶有捨不得、放不下、不甘願的怨念在,最後含怨而亡,病人與家屬都會永遠帶著遺憾。因此,花時間和病人「盤撋(台語)」建立關係,傾聽病人的想法、抓到問題點,進而協助他、陪伴他,化解病人靈性上的痛苦(捨不得、放不下、不甘願)的過程,才能為病人人生圓滿拼上最後一塊拼圖。
-
2022-10-17 醫療.腦部.神經
生日會或婚禮發生的事為什麼容易被記得?專家解析何謂「閃光燈泡」記憶
▌巴貝茲迴路和「閃光燈泡」記憶當然,記憶也不是在真空中運作的。某些記憶似乎有些特別。為什麼你幾乎能聽見每個人在你去年的生日會上唱「生日快樂」歌的聲音,卻不記得一個禮拜後收音機裡播著什麼歌?為什麼你似乎能記得婚禮那天發生的事,卻對下一個星期四你做了什麼事毫無頭緒?你是否覺得自己會記得喪屍浩劫爆發的第一天?你絕對會,而且也會記憶猶新!上述的例子的共同關聯,就是人會對自己有情緒重要性的日子記得特別清楚,而較不會記得單調的日常生活。令人震撼與驚訝的記憶都是有特別之處的。事實上,這些類型的記憶被暱稱為「閃光燈泡」記憶,因為它們通常伴隨著令人震撼或驚訝的事件而產生,例如九一一事件、車禍,或卡崔娜颶風。這類記憶極端鮮明與詳細(雖然後來會發現它們不一定都很正確,我們很快就會看到這一點),彷彿是一項經驗當時帶來的震撼感已經以某種方式加強了那段記憶的鮮明程度。早在一九三六年,解剖學家詹姆士.巴貝茲(James Papez)就對於記憶與情緒間的連結很有興趣。巴貝茲想著手將他對於情緒與記憶所觀察到的多種行為,統合成一個單一的大腦神經解剖學模型。為了做到這一點,巴貝茲檢視了數量雖少,但不斷增加中的神經科學文獻,發展出一個非常聰明的假說。他認為大腦區域必須相連,才能夠產生閃光燈泡的記憶。這個模型後來成為最早的理論神經科學模型範例之一。巴貝茲的模型包括非常明確的一組連結:包括像是杏仁核等與情緒有關的區域,與記憶有關的海馬回等區域,以及被認為會監控位在大腦深處的扣帶皮質等區域活動的皮質邊緣區域,三者間都有連結。根據巴貝茲在一九三七年的原始手稿,他之所以會產生連結這些區域的想法,是來自他對感染狂犬病的觀察而提出的預測,這種感染的特徵是「強烈的情緒化、驚厥、癱瘓性的症狀」,而且對於海馬回有特別的影響,這「對於情緒機制的可能位置提供了重要線索。」這個迴路統稱為「巴貝茲迴路」(Papez circuit)。巴貝茲注意到兩個有意思的模式。首先,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和人類都傾向會出現情緒上的困擾。第二,狂犬病會破壞海馬回和顳葉與額葉的其他區域。因此他得到一個結論:這些區域,也就是巴貝茲迴路,對於情緒調節是很重要的。現在知道,關於記憶與情緒如何連結在一起,巴貝茲所描述的這個迴路並不完全正確,然而這個迴路大致上抓到了這些區域間的關係的精神。尤其是閃光燈泡的記憶似乎仰賴杏仁核(處理情緒,尤其是恐懼和憤怒)和海馬回(鞏固顯性記憶)的連結。在特別令人震撼的事件發生時,杏仁核會通知海馬回做好準備,要發揮作用,好好地鞏固這些記憶。但是我們究竟為什麼需要閃光燈泡記憶呢?答案似乎能濃縮成基本的求生。想想下列的情境:你在深夜時正要穿過墓園走回家,四周又冷又安靜得嚇人。當你穿過某個陰暗的陵墓時,一個半身被有毒廢棄物分解了的喪屍,從傾頹的入口處朝你跳過來,要你的「ㄋ⋯⋯ㄠ⋯⋯腦。」這觸發了你的戰鬥或逃跑反應,部分是由你腦中的杏仁核所發起的。如果你聰明地選擇了「逃跑」,並且成功逃離了塔曼的魔掌,那麼你就能活過那一晚。下次當你在墓園裡亂晃的時候,最好要百分之百確定你不會經過上次那個該死的陵墓。就像匹茲堡的人說的,「騙我一次,你該羞愧;騙我兩次,喪屍就會吃掉你的腦袋。」因此你的大腦演化成能夠盡可能記住與上次經驗相關的細節,避免你重蹈覆轍。所以我們需要閃光燈泡記憶。但是一直重複記住一樣的事會產生個問題。這麼說好了,每次你回想特定的記憶時,你的大腦會從鎖在你神經迴路中的記憶痕跡重建那些事件。要是每次你重建這些事件,你都會犯一點錯,而且這些錯誤最後會依附在記憶本身。你可能不小心把看見的喪屍想成穿著紅色的襯衫,但其實它穿的是綠色的襯衫。你下次再想起這些事件時,你腦中的畫面就會是喪屍穿著紅襯衫。隨著時間過去,這些小錯誤會累積,使得閃光燈泡記憶愈來愈不可靠,因為它們已經偏離原本記憶的事件的真相。它們可能感覺起來是完全真實而且正確的,但是其實不是。然而,很多主要的細節(例如喪屍在墓園裡攻擊你)都還是可靠的,而且也還是很顯著,足以喚醒那個經驗帶來的情緒衝擊。這樣一來,透過我們的閃光燈泡記憶維持基本的資訊,能在事後增加我們生存的機率。巴貝茲提出的模型拼湊出大腦如何創造閃光燈記憶,多年來這個模型也被多次修改。就像所有的好模型一樣,它的價值在於提供嶄新、能被驗證的假設。※ 本文摘自《喪屍腦科學:從神經科學來解答,喪屍的腦袋怎麼了》。《喪屍腦科學:從神經科學來解答,喪屍的腦袋怎麼了》作者:提莫西‧威斯坦恩, 布萊德利‧沃特克譯者:鍾沛君出版社:遠流出版日期:2022/03/30
-
2022-10-08 養生.心理學解密
痛失親人的悲傷,如何渡過? 專家:7招助你面對痛苦走出喪慟期
人們在失去心愛的人之後,面對喪慟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人會沉浸在痛苦和其他各種情緒中,有人會盡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以免被那些排山倒海而來的情緒所淹沒。兩者都沒有錯。事實上,兩者都有其必要。我們無法馬上就走出喪慟,也無法長期承受如此深重的痛苦,而不讓自己喘口氣。然而,我們若不允許自己去感受那種痛苦,就無法走出喪慟。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有時允許自己去感受那種痛苦,有時則去做一些能安慰我們並轉移我們的注意力的事,以便暫時喘一口氣,並為自己的身心充電(Stroebe & Schut, 1999)。我們該如何渡過心愛之人過世後,這段傷心難過、茫然無措而且往往混亂失序的喪慟期?威廉.華爾頓(William Worden,2011)認為在喪慟期間,我們可以做四件事:1.設法接受心愛之人已經離世的事實。2.設法處理自己的喪慟情緒。3.設法適應心愛之人已經不在的環境。4.設法以新的方式與逝者保持連結,同時過好現在的生活。因此,在這段期間,你有必要讓自己好好感受那些情緒。有時那些情緒會不由分說的自動湧現,但你也可以透過主動的方式(例如:觀看一個裝滿昔日回憶的盒子,或造訪逝者的紀念碑)去體會。這樣你才可以將內心的情緒流露出來,並透過談話、寫作或哭泣等方式表達。當你感覺自己需要抽離時,不妨把注意力轉移到某件可以減輕壓力反應的事物上,你也可以使用一些方法讓自己的心神安定下來。至於該怎麼做,並沒有一定的公式,因為每一個人、每一段關係都不一樣,所以喪慟期間的狀況也各不相同。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到安全的辦法,讓自己在喪慟的情緒過後得以恢復元氣。如果我們在心愛之人過世後,表現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絕不允許自己哀傷,可能會導致幾個問題。其中之一便是,我們需要不斷地努力才能保持這副模樣,為此我們只好讓自己忙個不停,擔心自己萬一停下來,就會被那些情緒所淹沒。於是,我們就會逐漸陷入一個困境。首先,我們會因此無法休息。其次,當那種痛苦太過劇烈時,我們用來壓抑痛苦的手段,可能會傷害到自己以及我們的人際關係。這是因為如果我們和自己的某種情緒失去了連結,就會和所有的情緒都失去連結。一、感受所有的情緒在喪慟期,你要允許自己有各式各樣的感受。包括:絕望、憤怒、困惑,甚至也包括喜悅。心情好的時候,就微笑吧。你可以享受溫暖的陽光照在臉上的感覺,聽別人講笑話時也可以放聲大笑。這都沒有關係。要允許自己再次享受生活。剛開始時你可能會有一些罪惡感,這很正常。但正如你要允許自己感受痛苦,你也要讓自己偶爾開心一下。兩者都很重要。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就能學會一如往常的過日子。這並不代表我們忘了逝者,因為我們和他們之間的愛與連結永遠不會消失。二、每天邁出一小步不要小看每天一小步的力量。如果你連每天站起來洗臉都有困難,那麼就把每天早上洗臉設為你現在的目標。一次只設定一個目標,做自己能夠做到的事,然後再設法往前進。三、不要有任何期待如果你期待自己在喪慟期應該有什麼感受、表現出什麼行為,或應該多久就回復正常,只會讓自己更加難受。我們之所以會有這些期待,是因為過去人們都把有關喪慟的種種,當成一個禁忌話題,從不加以談論。而因為有了這些期待,許多處於喪慟期的人都以為自己不太正常、做得不對,或認為自己太過軟弱,並深感孤獨。所幸有幾位學者在這方面做了開創性的研究,使我們更加瞭解喪慟是怎麼一回事,並知道如何幫助自己渡過這段時期。事實上,我們在喪慟期間所產生的種種感受以及情緒上的起起伏伏,都是正常的現象。由於過去人們都避而不談這方面的問題,才會使我們擔心自己是否做得不對。事實上,我們應該採取一個對自己更有幫助的做法,那便是:疼惜自己,並懷著善意與他人建立連結,讓自己能夠毫無顧慮地表達內心的感受。四、找信任的人表達感受表達感受有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人會很想訴說,有些人則既不願意開口,也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如果你想訴說心中的感受,可以找某個你信得過的人,和他們聊聊。如果你擔心這樣會造成別人的負擔,讓對方覺得不勝其煩(你會有這樣的顧慮是很正常的),不妨直接向他們表明。對方如果是你的好朋友,就會告訴你他們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如果你開不了口,可以用寫的。不管你想到什麼、有什麼情緒,都可以寫下來。這樣可以幫助你釐清想法和感受。唯有設法處理這些痛苦的感受,我們才能走出喪慟。有些人會透過繪畫、音樂、運動或寫詩等形式來表達。無論哪一種方法,只要能讓你安全地發洩並表達自己心中的痛苦,都值得嘗試。如果你不知道該從何著手,就先從你最先想到、過去曾經對你有用、或者你感到好奇的方式開始。如果你沒有治療師從旁指導,為你守住情緒的界限,你便可以透過這類方式來宣洩、並表達自己心中的情緒。有時你要去感受那些情緒、有時則要克制、有時你要面對、有時則要掉過頭去,以便讓身心得以休息。因此,如果你想發洩和表達那些痛苦的情緒,要先建置好安全網,讓自己得以恢復正常。五、記住逝者,繼續生活當你想起已逝之人就感到痛苦,但過著沒有他們的生活同樣也感到痛苦時,可能覺得兩者似乎彼此衝突。也就是說:你一方面需要應付生活中接踵而來的各種責任與義務,但另一方面,只要某個記憶片段在你腦海中浮現,就會讓你無法承受。你希望自己能照舊生活,但也想和他們保持連結,不想將他們遺忘。但隨著時間過去,你會發現這兩種需求其實可以並行不悖。你可以刻意撥時間為逝者舉行紀念儀式,讓你們之間的關係得以延續,另一方面也可以每天活在當下,為自己的未來努力。要走出喪慟,最重要的就是面對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去感受那種痛苦,並設法安慰自己、支持自己,然後再放下那些痛苦,接受現狀,照舊生活,並設法讓自己疲憊的身心,能夠得到休息與滋養(Samuel, 2017)六、帶著傷痛成長因失去摯愛而造成的傷痛是無法痊癒的。我們不希望忘記自己所愛的人,想讓他們永遠留存在我們的記憶中,並且感受到我們和他們之間的連結,因此這樣的傷痛永遠不會減輕或消失,但是我們可以帶著這樣的傷痛努力生活(Rando, 1993)。許多人在接受心理治療時,都發現這樣的概念對他們頗有幫助。儘管逝者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仍然像過去一樣重要,因此我們還是會因為失去他們而感到痛苦,但我們可以將他們放在心中,讓自己帶著那份傷痛成長,並創造一個有意義、有目標的人生。你可以設法懷念逝者,持續感受你們彼此之間的連結,同時也繼續生活。你將會發現:痛苦與喜悅、絕望與意義,都是生命的一部份,而且你有能力活下去,也能自己走出痛苦的深淵,繼續前行。七、尋求專家協助尋求諮商師或治療師的協助,並不代表你面對喪慟的方式有什麼問題。要渡過這段痛苦的時期,我們都需要他人的協助,但並非每個人都有一個可以信賴或吐露心事的對象。這時,你不妨尋求心理師的協助。他們都受過專業的訓練。你可以放心地向他們傾吐你的痛苦,而他們也會給你一些可靠的協助。他們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的情況,並運用一些技巧協助你安全地渡過喪慟期。同時他們也會讓你對喪慟期間可能面臨的狀況,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並且聆聽你的心聲。他們不會像別人那樣評斷你、給你建議,或試圖為你解決問題。他們知道人必須面對喪慟期間的痛苦才能走出來,而他們的職責就是和你一起渡過這段時期,並且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一些指引。哀悼逝者如何走出傷痛Tip:●要面對痛苦才能走出喪慟。●我們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摯愛之人已經不在的日子。●即使逝者的形體已經消逝,我們仍必須設法與他們保持連結。●唯有接受摯愛已逝的事實,我們才能繼續從事那些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的工作。在喪慟期間,無論你有什麼感受,都是正常的。●只要一次邁出一小步,不斷前進,情況就會有所改變。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社《為什麼沒人告訴過我》
-
2022-10-07 醫療.婦產科
緩解經前症候群不只補充B群! 營養師:還有這6種營養素可助改善
女性朋友的一生,總需要迎接每個月都來的「姨媽」,也就是月經。部分女人能與姨媽和平共處,然部分女性卻有嚴重的「經前症候群」,經痛嚴重到連搭捷運時都需要坐下,痛到只能癱在床上。或是憤怒與憂鬱如潮水湧來。對女性而言最困擾的除了經期的不便外,其他如「經前症候群」,像是惡劣的情緒,以及疼痛到無法做任何事的經痛自然是最大的隱憂。想要安度「經前症候群」,可以從飲食著手。「營養師Couple食記」營養師黃雅鈺表示,維生素B群對人體新陳代謝很重要,研究指出維生素B1與B2可緩解肌肉疼痛與緊繃;以及維生素B1可減緩瘀血,維生素B1 能夠緩和子宮肌肉疼痛,對盆骨內部充血、瘀血使腹膜被拉緊而導致的經痛,維生素B6 能夠緩解經前緊張情緒,穩定情緒(經前症候群),幫助睡眠,並減輕腹部疼痛。另外,部分觀點認為,月經來潮前不可攝取糖分以免加劇疼痛,不過黃雅鈺營養師有不同看法:少量的糖可以提供血糖穩定,對於一些情緒舒緩及放鬆或許有幫助。但是若攝取大量高糖份食物,容易壓縮到正餐其他食物攝取,而影響維生素、礦物質等各式營養素的攝取。女性若有輕度經痛困擾 可補充以下營養素助改善很多女性都不會經痛,偏偏就是有更多女性有嚴重的經前症候群。黃雅鈺營養師建議如女性受到輕度經痛困擾,可補充以下營養素:▸維生素B群:維生素B1、B6有助於神經肌肉的放鬆,改善經前症候群。▸鈣、鎂:幫助精神放鬆、肌肉放鬆及改善經期情緒,建議可由乳品或乳製品、傳統豆腐、豆乾、深綠色蔬菜等攝取豐富鈣質,並從全穀類、魚類、堅果種子、深綠色蔬菜及香蕉等食物,攝取礦物質鎂。▸維生素D:可幫助鈣質吸收,例如:乳製品、酪梨、全穀類、乾香菇等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鋅:輔助體內正常代謝及改善皮膚及黏膜健康:建議可由肉類、內臟類(適量)、海鮮、牡蠣、堅果等食物攝取。▸Omega-3:具有抗發炎功效,也有學者認為可減少導致經痛的前列腺素生成,而改善經痛.可從鯖魚、鮭魚、秋刀魚等魚類攝取,或是從堅果種子、亞麻仁油、魚油保健品攝取好的油脂。▸鐵質:可補充經期時鐵質之流失,例如: 紅肉、豬血、蛋、堅果等含鐵質食物。
-
2022-10-06 養生.心理學解密
破解「愛自己」的迷思:不是盲目自滿、無視缺點! 專家傳授接納自己的5方法
大多數人之所以無法接納自己,是因為他們誤以為接納自己,就會讓自己變得懶惰、自滿。在他們看來,所謂「自我接納」就表示:相信自己已經夠好,所以會使人失去想要改善自我、努力工作、追求成就和做出改變的動機。但事實上,研究顯示,能接納自己、疼惜自己的人,比較不會害怕失敗,在失敗後也比較可能會堅持下去、再度嘗試,而且通常也更有自信(Neff et al., 2005)。「自我接納」和「自我疼惜」並不代表「不在意外界的看法」,也不表示在遇到困難時要認命接受失敗,而是要無條件地愛自己。有時這意味著,你要選擇一條比較困難的道路,因為那才是對你最好的,也意味著:當你已經倒在地上的時候,不要再踢自己一腳,或者沉溺於自我厭惡的情緒中,而是要用盡全身每一分力氣,讓自己能夠再度站起來。而且當你這麼做的時候,心中所懷抱的是愛與滿足,而非恐懼與匱乏。如果我們不學會自我接納,就可能終其一生都需要別人的肯定、被困在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中、和會傷害我們的人在一起,或者過著怨天尤人的生活。那麼,我們該如何學習自我接納?1.瞭解自己這個概念聽起來很簡單,但許多人終其一生都不曾檢視自己的行為模式,以及這些模式對他們的生命經驗所造成的影響。要接納自己,就必須先瞭解自己的特質,明白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要瞭解這些,就需要進行自我覺察,而自我覺察的方法便是內省。無論寫日記、找心理治療師諮商,或者和朋友談談,都可以幫助我們省視自己以及自己的人生經驗,讓我們更加瞭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何會有那樣的行為舉止。要接納自己,就必須先聆聽自己的需求,並設法滿足這些需求。如果不注意聆聽,有時就無法接收到我們內心所發出來的訊號。在覺察自我的過程中,我們一方面要省思自己身上有哪些讓我們感到自豪的特質,同時也要覺察那些我們可能不願意想起的部份,也就是那些連我們自己都不喜歡,且為之擔心、懊悔或想要改變的特質。不過,我們在省思這個部份時,要像旁觀者,抱持著一種善意、同情的態度。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從中學習。如果我們在想到生命中的困難情境會產生強烈的情緒,以致於很難清楚的思考,則不妨找治療師幫忙。2.何謂自我接納假設你在闔上這本書之後,開始過著無條件接納自己的生活,那將是怎樣的一個光景?你的行為會有哪些改變?你會接納哪些事情?又有哪些無法接受?你會更努力去做哪些事情?又會放下哪些?你會如何對自己說話?又會如何對別人說話?請你試著把你對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仔仔細細地寫下來,並在腦海中想像,當你開始接納自己後,你的行為會有怎樣的改變?當你要做出改變時,大多時候都必須先改變自己的行為,才能改變自己的感受。因此,如果你希望感受到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就必須日復一日、永無休止地練習,才能在生活中做到無條件接納自己的地步。3.接納自己的所有面向我們雖然擁有某種終生不變的自我意識,但在不同時刻卻會產生不同的情緒,也在不同的情境扮演不同的角色,表現出不同的行為。許多人認為這些角色和行為,是他們自身幾個不同的部份。我們可能因為早年的生活經驗以及他人對那些情緒的反應,而比較無法接受自己的某些部份。比方,如果你在成長期間,大人不容許你生氣,你可能就很難接受並疼惜生氣的自己。這樣一來,你能否接納自我就取決於你當時的感受。試試看你可以試著做下面這個用於「慈悲焦點治療」(Irons & Beaumont, 2017)中的練習,以便覺察你對各種不同情緒的反應、練習和那些情緒保持距離,並以善意、慈悲的態度看待它們。請你花一點時間回想,最近某個讓你產生若干情緒的事件。最好從某個不太痛苦的事件開始,以免你在練習時無法承受。1.寫下你對那個事件的一些想法。2.寫下它讓你產生的一些情緒。例如:氣憤、哀傷、焦慮等等。3.逐一和那幾種情緒連結,並且想一想你會如何回答以下問題。⑴你在你身體上的哪個部位感受到那種情緒?你是怎麼發現的?⑵那種情緒是由你哪個想法導致的?如果它能說話,它會怎麼說?⑶在那種情緒之下,你產生了什麼衝動?如果你真的按照那種衝動行事,會做出什麼事來?(例如,焦慮可能會使你想要跑開,憤怒可能會使你想要對著某人大吼大叫)。⑷你的那個部份需要什麼?要怎麼做才能讓那種情緒平靜下來?一旦你針對你當時的每一種情緒都做了練習,就可以替你那個慈悲的自我(那個想要無條件愛自己、接納自己的部份),回答以上這四個問題。當你針對每一種情緒做這個練習時,要讓自己有時間從一個情緒當中抽離,然後再進入下一個情緒(如果你有很多種不同的情緒的話)。這樣的練習能增強你緩和自身情緒的能力,並讓你得以深入瞭解它們,但又不致於被它們所淹沒。透過這個練習,我們可以檢視那些情緒,並從而看出:即使是我們自己無法接受的那些情緒,也只不過是很正常的感受罷了。每一種情緒都反映出我們解讀當下情境、決定下一步該怎麼做的一種方式。如果我們能像這樣花點時間,以超然的角度來觀察自己的情緒,就會比較能夠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從而得以疼惜自己,不致於對自己太過嚴厲。4.改掉批評自己的習慣●你都怎麼批評自己?會使用哪些字眼?●批評的焦點是什麼?●你會為了哪些事情批評自己?是外貌?工作表現?人格特質?還是因為自己比不上別人?●有些形式的自我批評所造成的傷害,可能會比其他幾種更大。●如果你因為自己沒把事情做好就認為自己不夠好,那也是自我批評的一種形式。●如果你除了認為自己不夠好之外,還厭惡自己、痛恨自己,這樣的自我批評對你的影響就更大,也會更讓你感到羞愧。試試看這是一個快速的練習,可以幫助我們拉開和自己內在批評者之間的距離,並看清它的本質。在省思了你批評自己的各種方式之後,請將那個內在批評者想成是一個人。●他看起來是什麼模樣?●他對你講話時,面部的表情如何?聲音聽起來是什麼樣子?●他想表達什麼情緒?●你看到他有什麼感覺?你認為他的目的何在?●他之所以批評你,是因為他想保護你,只是用錯了方法?●你想和這樣的人在一起嗎?他能幫助你過著快樂的生活嗎?最後,再問問你自己:●每天二十四小時都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會對你造成什麼影響?5.發現自己慈悲的那一面如果你的內在批評者已經跟了你大半輩子,你是不可能立刻就把他攆走的。由於你經常自我批評,因此你大腦中的相關迴路已經變得很暢通了,所以你會不時聽到那個批評者的聲音。我們要做的是:開始練習用一種比較健康、有益的方式對自己說話。就像你之前聆聽那個內在批評者說話一樣,你也可以邀請你那個慈悲的自我和你對話。它不但會為你著想,也瞭解那些自我批評對你造成的傷害。它就像你內在的批評者一樣,希望你能成長並有所成就,但它會感受到愛,而非羞愧。請花一點時間想像,這種慈悲的自我對話是什麼樣子。請記住,這和正向思考不同。一個慈悲的人是誠實而和藹的。他會鼓勵你、支持你,為你著想。請想像一下:你對他人表示同情時,會使用什麼字眼?之前別人向你表示同情時說過哪些話?請試著回想,之前某個人對你表示同情的情景。他的眼睛怎樣注視著你?他說了什麼話?那些話讓你有何感覺?如果你隨時都能聽到這樣的話語,那將是怎樣的一種光景?試試看我們必須經常練習,才能增強我們自身慈悲的那一面。請試著寫一封信給你自己,表達你的同情之意。不需要打草稿,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就像寫給一位正在受苦或者極力想要改變自己的好朋友一樣。你會如何告訴他,你將永遠支持他,並且希望他不要這麼痛苦?你不需要把這封信拿給任何人看。但在寫信過程中,你將會接觸到你那個慈悲的自我,並且思考你可以透過哪些方式來表達那樣的慈悲。這將可幫助你鍛鍊相關的心智肌肉,讓你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可以用得上。如果你很難體會那種對自己慈悲的感覺,可以想像你寫信的對象是某個你無條件愛著的人,或使用過去你心愛的人對你說的話。如何自我接納Tip:●有人以為我們如果接納了自己,就會變得懶惰、自滿、失去動力。但這是一種誤解。●事實上,研究顯示:能夠接納自己、疼惜自己的人,比較不害怕失敗,在失敗之後也比較願意再試一次。●自我接納並非消極地接受自己的挫敗。●如果你疼惜自己,你往往會選擇走一條雖然困難、但對自己最為有益的道路。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社《為什麼沒人告訴過我》
-
2022-10-0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道聽途說之我見
【編者按】本週是三位非醫學專業人士回應9月5日、7日、9日三位醫師「道聽途說對醫病關係的影響」、「醫師也會抓狂」、「辯護主流醫學」的看法。一位長照家庭的照顧者寫出她個人以家屬的身份遭遇過不同醫師的經驗,也表達她對醫師辛勞的感激。一位大學外文系教授舉出契訶夫的短篇小說「敵人」,引出一個簡單的道理「在極度缺乏理解與信任的情況下,醫病溝通承擔極大的失敗風險」。一位醫學人文的歷史學教授直指現代醫療是「陌生人的醫療」,而醫病雙方需要克服彼此理解的障礙。希望這六篇文章可以幫忙醫病雙方瞭解彼此的盲點,並且在醫病之間發生衝突時,能發揮「同理心」,了解對方的立場,而能相互尊重與信任。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回應非主流醫學帶給醫病關係的困擾我這一篇文章主要希望由一般民眾的角度,提供王醫師所寫的文章〈道聽塗說對醫病關係的影響〉一點回應。我所要談的論點很簡單,面對醫療的問題,為什麼民眾需要道聽途說?台灣的醫療資源發達,醫療水準極高,並且,在健保支持下醫療費用並不昂貴,可是,為什麼還是會有病人寧可相信未經證實的傳言?為什麼還是會相信無法驗證的另類治療,而且願意付出更為昂貴的費用?在嘗試回答這個大哉問之前,我想先分享一則故事。俄國短篇小說大師,安東・契訶夫(Anton Chekhov)寫了不少有關醫師的作品,這些作品都相當受到歡迎,也具有相當高的文學成就,直到今日,契訶夫的短篇小說依舊是西洋文學極為重要的經典。在契訶夫的作品當中,有一篇名為〈敵人〉(Enemies)的短篇小說,我相當喜歡,也經常跟學生分享這部小品。故事是這樣的,有一位鄉間的醫師,長年熱心服務奉獻,一有民眾生病,風雨無阻,也必定盡力到病人家中外診。九月份的一天夜裡,家裡來了一位要求外診的民眾,這位先生看來頗為富裕,也很急著希望醫生能夠馬上啟程隨他返家看診。可是相當不巧的是,醫師的小兒子感染白喉,不久前才剛離世,醫師與夫人還在極大的震撼下未能平復,面對病人的請求,醫師感到相當為難。可是,終究身為醫師的使命感戰勝了,醫師暫時壓抑自己悲痛的情緒,隨著這位富有的先生搭乘馬車離去。不過,令人傻眼的,卻是到了豪宅之後,醫師才發現,根本沒有等待救治的病人。事實上,這位富人的老婆與人私奔了,富人不知該如何是好,因此找了醫師,希望醫師聽他說說他心裡的苦悶。醫師受了欺騙,而且是在家裡蒙受變故的情況下受騙,心中相當憤怒。而富人卻是振振有詞,認為醫師要是好好聆聽他的痛苦,他也不需要以謊言誘騙醫師出門。故事的結果並不美好,故事以相當厭世的口吻結束,醫師受了屈辱,可是富有的病人卻也沒學會尊重。這個故事要講的道理很多,可以解讀的層次也很豐富,不過,我最感到好奇的地方,是為什麼契訶夫將這篇故事命名為敵人的原因。契訶夫使用的,不只是單數的敵人,而是複數的敵人。也就是說,敵人不只一個。對醫師來說,敵人不只是這位任性無理的有錢人,而是支持他可以任性妄為的環境,他的財富,還有,最重要的是他認為他對於醫師擁有指使的權力,認為醫師應該無私奉獻,也認為醫師應該將所有病人的需求擺在自己的情緒之前的心態,而這些需索並非與醫療相關,而是任性自私的道德勒索。病人有不合理的需求,將醫師當成了敵人;而醫師面臨病人無理的需索,也只好將病人當成病人。到後來,兩造雙方都把對方當成敵人,都蒙受了不平,沒有人在這個關係中全身而退。這個故事跟道聽途說有什麼關係?當病人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寶貴,希望想盡一切可能與不可能的辦法延續,醫師的角色,很容易就位移到敵人的光譜一端。同樣地,當醫師意識到病人的不信任與敵意,也得要費力在溝通過程中,試圖將溝通的對象從對立面,試圖牽引至傾聽理解的同一邊。其實,這個故事要講的,是一個理解溝通失敗的故事,是一個各懷立場互不信任的故事,以溝通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雙方都沒有贏家的雙輸故事。就這個角度來看,契訶夫的故事,跟王醫師寫所的道聽途說的文章,講的其實是同樣的道理。這個簡單的道理是,在極度缺乏理解與信任的情況下,醫病溝通承擔極大的失敗風險。王醫師的文章,講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有更好的方法,為什麼醫師執意阻攔病人接受更好的治療?顯然,就是因為沒有更好的方法,因此在現有的條件限制下,醫師秉持專業倫理,建議接受一個可能相對有效的方法。而這個簡單的道理,如果放在契訶夫的故事框架中,自是得要蒙受失敗機率極高的結果。原因為而?缺乏信任。生死有時,生命自有其風險,所謂的信任,並非過度且不合理的要求,而是將最寶貴的生命,託付在最值得信任的對象手中。病人與家屬當然有權表達疑惑,也有權表達該有的請求,但對自己最有利也最有效率的方式,絕非將救治我們的人,當成是契訶夫筆下的敵人。
-
2022-07-30 養生.人生智慧
如果遇到失控的客戶,該怎麼辦呢?專家教你不讓情緒主導行為的3個練習
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關係到一個人的素質,甚至決定這個人的人際關係。當雙方對峙時,先失控的那一方就輸了。現在的電視新聞真的不好看,充斥了三器新聞,瀏覽器、行車紀錄器和路邊監視器,因此在電視新聞上時常看到一些消費者對著服務人員大聲飆罵,十分失控。我就非常不解這些人為什麼這麼容易情緒失控,失控之後也難讓自己冷靜下來有一則新聞是講Covid-19期間,一位婦人拿健保卡到藥局領取口罩。由於藥局人員因拿錯了健保卡,婦人不僅當場抓狂破口大罵,還逼藥師下跪道歉,最後被員警以強制罪函送偵辦。另一則新聞則是因為年輕人到手搖飲店賣一杯飲料,只因店員忘了加一項配料,竟然對店員飆髒話,一堆路人圍觀卻沒有人可以阻止他繼續飆罵。【延伸閱讀:延伸閱讀:還是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怎麼辦?先找一個心目中的標竿來模仿】如果遇到失控的客戶,該怎麼辦呢?我其實認同客戶永遠是對的,但如果遇到失控的客戶,我們又應該怎麼辦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隨之起舞,要保持自己的冷靜,對方越失控,你就要越冷靜,否則兩隻失控的獅子,一定會互相抓傷彼此。你冷靜,對方失控,至少在理和法上就站得住腳。對於失控的人而言,最難的就是在情緒上來的那一剎那止住衝動,這種人大都隨著情緒立刻做反應,等於是聽命於情緒的奴隸。因此傷人的話一出口就收不回來,或者做出傷人的動作更是不可原諒,當事人經常後悔也來不及了。前一陣子好萊塢明星威爾史密斯,朝著主持人那個驚人一揮的一巴掌,令全球影迷譁然,代價是被美國影藝學院宣布,未來十年威爾禁止出席任何奧斯卡相關活動。另外還有一個有名的案例就是非常多年前的世足賽,法國隊長席丹情緒失控,一記頭槌槌向義大利後衛胸前,導致對方倒地不起,席丹被判驅逐出場,結果法國隊不幸敗給義大利,這同樣也是情緒失控而付出的代價。雖然這兩個案例都是因為受到挑釁,由於對方說了令人不舒服的言論所引起的反擊。但無論如何打人終究是不對;因此怎樣在極度的憤怒之下,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變成你我必修的課程。學習冷靜真的太重要了,不僅僅是防止情緒失控,也可以防止我們過度焦慮、慌亂,有助於我們在混亂的情緒當中抽離出來,在關鍵時刻用理性思考,將事情看得更清楚。冷靜是一種軟實力,是一種臨危不亂,是一種泰山壓頂卻不崩於前的能力。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關係到一個人的素質,甚至決定這個人的人際關係。當與雙方對峙時,先失控的那一方就輸了。因為先失控的那一方會容易情緒性地說一些不該說的話,雖然當下的發飆可以抒發怒氣,話不吐不快,但是卻對人產生最大的傷害,對事情無濟於事,反而會走向對自己更不利的方向。我特別佩服那種臨危不亂,在被激怒下仍能忍住怒氣,有條不紊地解決事情的人。尤其談判時,情緒起伏的人容易被看出破綻,有時候他們以為自己氣勢很強,卻早已被看穿他的不安。真正的談判高手是不動聲色,沉著冷靜應對,卻能做出致命的一擊。【延伸閱讀:迷惘的世代,如何讓自己的夢想和理想充分發揮?專家教你5步驟尋找「人生關鍵字」】不讓情緒主導行為的三個練習對於情緒起伏較大的人,要練習冷靜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身為職場專業人士,情緒控管還是必要的。下述方法轉念是我自己的練習,或許你可以練習看看。1.要有自覺力。在自己情緒上來時,要能察覺出來,學習深呼吸,先不說話。那一口呼吸非常的重要,可以暫時隔絕我們的憤怒,讓我們有一點時間思考,防止我們鑄下大錯。這方面是可以練習的,透過幾次的練習之後就會慢慢冷靜下來。2、練習放慢說話速度。我們無權要求別人按照我們的標準做事,當別人冒犯你,或是別人沒有達成你的要求或目標時,你可以放慢聲音和速度地告訴他哪裡錯了,希望他哪裡改正。當這樣做了,心跳會慢慢緩下來,情緒也會漸漸控制。罵人的話絕不出口,尤其當你是長官或是客戶的時候,這有上對下的關係,立場並不平等,就是一種欺壓,否則對方也有可能被你罵傻,罵笨而已。3.當壞事發生後,已經無法挽回,試著往前看怎樣減少傷害,彌補過錯,而不要再找藉口怪東怪西。最好讓這事情朝正向的方向發展,責罵和怪罪只會讓事情更難處理。訓練冷靜必須要自己有自覺性地想要做,才有機會實踐。自己先承認情緒失控是不對的,有心想改變才有機會成功。多做幾次練習就會習慣,千萬不要讓自己因為一時的失控,而付出無法彌補的代價。冷靜的心,才能做出對的決策。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逆風前行:變動年代的職場新能力》
-
2022-07-24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重建有意義的人際連結
台灣的新冠肺炎防疫政策,自今年四月中旬大轉向,從清零轉向共存,無非希望早日與世界接軌,恢復正常生活。所謂的正常生活,其實是建立新常態(new normal),包括適應科技加速介入食衣住行育樂的數位生活。 只不過,網路世界「一指搞定」與「放諸四海」的便利,尚不能保證不分貧富貴賤男女老幼,一律雨露均霑;也無法完全取代人與人面對面建立的連結。2020年初,為了對抗病毒傳播,各國政府紛紛推行「社交距離」政策。人們為了活命,拚命拉開彼此距離。過去視為理所當然的社交活動,無論是上館子、聊天、打牌、唱卡拉OK等一律暫停;就連陪伴、探視在長照機構裡生活的親人,也變得遙遙無期。然而,對護理之家的老人、教養院的院生來說,即使成功阻擋病毒,硬生生斬斷與親人連結造成的後果,恐怕也是難以估計的健康損失。至於社區裡原本健康的老人,經過這波疫情,也會付出不少代價。過去兩年半,我在小小的診間,就遇到數以百計的老人,他們除了社交生活「急凍」,連養成多年的運動習慣都放棄了,而良好的人際互動與適度運動,不正是「成功老化」的秘密?我相信公衛學者將來會次第以數據告訴人們,這一代人因疫情改變生活習慣的代價。更遺憾的是,由於數位落差,不少長輩始終是「網路國度」化外之民,連預約打疫苗都困難重重,再度加深內心被時代遺棄的挫折、失落、甚至憤怒。無論有沒有染疫,孤獨死是最後、最沉痛的一擊。因此,神經科學家開始強調,要盡可能地恢復社交活動,扭轉孤立的生活型態造成不利於大腦健康的衝擊,因為我們的大腦經過漫長的演化,可說是為了處理大量因社交生活而產生的訊息而生,且透過處理過程,持續不斷型塑腦神經元間的連結。若與外界有越多好的互動與連結,會讓你的大腦與身體越健康,大大降低發生憂鬱甚至失智的風險。在此,我想借用疫情之初擔任美國衛生署長(surgeon general)的維偉克‧莫西(Vivek H.Murthy)醫師在《當我們一起》書中建議,每個人開始嘗試:1.每天花至少15分鐘陪伴你愛的人;2.把焦點放在彼此身上,盡可能做到眼神交流與傾聽;3.擁抱獨處時間,因為了解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是與他人建立連結的第一步,唯有透過獨處,有助於我們做到;4.幫助他人並接受幫助,不論是給予或接受,都能強化社交聯繫。當政府不斷強調,我們正走在COVID-19疫情的最後一哩路,並擘劃百工百業復甦可期的願景,人們需要更溫柔地以目光直視,有一群原本就深受人際孤立之苦,或因為疫情陷落孤獨深淵的人們,並竭盡所能向他們迅速伸出雙手,建立有溫度的、直接的連結,才算真正走出疫情,迎向未來。【延伸閱讀】維偉克‧莫西(Vivek H.Murthy):當我們一起天下雜誌出版╱2020
-
2022-07-1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如何接住墜落的你
【編者按】這星期邀請中生代的三位良醫回憶「教我人生的病人」。一位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追述因為家人不捨而醫療團隊勉強違背病人的意願插管之後,情況未見改善,最後病人竟然在醫院自殺,引起她深切的自省,「在科技的進步之下,藥物、檢驗技術、開刀器械都可以發展神速,但唯有承接病人無法治癒的痛苦這件事情,沒有辦法被取代。」一位心臟內科醫師回憶在第一年當主治醫師時留下深刻印象的兩位病人,一位「恙蟲病」病人使他見證了病人真的就是醫師最好的老師,同時病理學老師由切片的結果及時給他的指點使他深感師恩難忘;一位原住民的年輕病人的不治過世,但病人母親對醫師的溫馨互動使他說出「前輩醫師常教導我們視病猶親是醫師的天職,而我更認為醫療服務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一旦出發了就不應該停下來。」然而相對的另一位長期照顧失智老人的醫師卻語重心長地道出,「醫師不該將病患或是家屬的正向回饋過於放大,那些溢美之詞不過是他們所熟悉的人情世故,但醫病關係或者醫生與病人家屬的互信,也要有所保留。所謂視病『猶』親,而非視病『為』親,有了精準的拿捏,醫病之間才能有長久的和諧。」 在我一路以來的生命中,時會聽說曾認識的人自殺,可能未遂也可能死亡。我閱讀過相關書籍,也曾經一度想要走身心醫學科,但直到我看到報導說明,自殺成功的病人當中,過去幾個星期都曾經於診所、急診或是醫院就醫,雖然不一定是以精神情緒不穩定為主訴,但最少他們曾經離醫護人員這麼近過。於是我期勉自己,仍然要走我最喜歡的內科,但絕對不要忘記去感覺我眼前這個人的情緒,即使他是我的長輩、平輩或是晚輩。 無奈,一路走來,即使已經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但還是無法挽回一些傷心的事實。在一次學長燒炭自殺死亡,而我想起前一天照會他來看病人時,我們有過簡單的對話,但我事後怎麼想,卻想不起他有任何的不對勁,直到現在,我仍然記得當時和他對話的場景,以及隔天在原地一模一樣的地方聽到的噩耗。於是,我更要求自己:「不要急,所有走到你眼前對話的人,都要用心感受他。進入重症領域之後,這件「感受身邊人的感受」這件事情,變得更是時時刻刻很分明的存在且必要,這些對象包括病人、家屬、團隊的所有成員、甚至是我自己。於是我很常、也很喜歡坐在剛從呼吸衰竭恢復的中年病人旁,聽聽他的故事;也不介意陪著正在經歷告知壞消息之後崩潰的父母親一起掉淚。我可以很敏感的發現,生病的後面其實已經有一連串個案早已經承受不起的痛,而不是只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疾病而已。重症加護內科中,不乏很多肺阻塞末期的病人,他們苦於平日氧氣依賴、虛弱與喘,在一絲氣息中遊走在活著與死亡的邊緣。幸運一點的病人,可能已經有胸腔內科與緩和科協同治療,但大部分的人可能甚至沒有人跟他們說過後面會發生的事情以及可以的選擇。數年前的夏日午後,一位肺阻塞末期的病人,在他所有女兒跪在急診求他插管後,入住到加護病房。經過十天治療之後,病人仍然無法脫離呼吸器,因此也是時候該重新再面對這個議題了。於是我們找了家人與清醒卻插管的病人,一起在床邊開家庭會議,討論後續的照顧計畫。原以為在十天多前已經打定主意寧願死不再插管的病人,在此時也猶豫了起來,矛盾於極差的生活品質但卻有一口氣尚存,而家人的哀傷反應,也在經過這十多天看到父親插管後的不適與憤怒之後,理解了父親當時的決定。對重症醫師而言,眼看兩方的意見就快要走到一塊真是滿心的感動,即便無法立即馬上脫離呼吸器,但病人與家屬的一致共識再花時間嘗試一次脫離呼吸器,之後若是再度呼吸衰竭則不要再插管了,並接受安寧緩和治療。於是病人在住院第十八天轉至呼吸加護中心訓練。轉出到別的單位,仍然獲知,病人在呼吸加護中心裡還是不改往常的躁動、憤怒和憂鬱,但在經過幾天練習之後也終於脫離呼吸器,改用陽壓面罩協助,同時口服的低劑量嗎啡,使其減低肺阻塞的喘所造成的不適。病人脫離呼吸器之後,仍然不時會咆哮,又喘又要罵人,我想一定是極其憤怒,要不然大部分的病人是很虛弱的躺著。考量到女兒陪伴也許會讓病人心情稍微好一點,於是病人就轉至普通病房,白天女兒會來陪她,晚上則由外勞照顧。雖然我並沒有持續照顧病人,不過在追蹤他的照顧後,心理猜測這病人應該可以順利的在某個未來的日子解脫,也許在解脫前,還有可以出院回家看看電視說說笑笑的日子呢。就在數天之後,晨會剛結束,一位護理師臉色詫異地告訴我說,那位病人自殺了,用床頭燈的拉繩再加上一小段繩子,把自己吊在床頭,無聲無息,護理師半夜交班時,大驚失色,叫醒了床旁睡得正熟的外籍看護,沒有進行心肺復甦術,請家屬趕到,通知警察等族繁不及備載的手續。當然事後各種說法都有,但我腦海裡卻留下第一個聽到的聲音:「吳醫師,你知道他自殺了嗎?」我知道他會走,我也想像過他走的樣子,在我預期中應該要很完美的結束這一生,環繞著家人,而不是現在這樣,留下著詫異、疑惑、遺憾等各種說不出口的抑鬱在腦海裡。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人類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依序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 (社會) 需求、尊重 (自尊) 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等。對於這位肺阻塞的病人,我相信他的金字塔已經崩垮到連最底層的生理需求都失去了,無法控制的喘、虛弱始終無法獲得控制。在插管時無法瀟灑地選擇安寧拔管,但如期拔完管後卻也仍然沒有讓生活品質改善,回復到他想像的生活,不得不用尋死來抗議這一切,對於當時已經涉獵重症安寧緩和治療的我來說,無疑是一大打擊。很多的制度和照護面的流程,也在這次事件之後,檢討改善,但我相信很多病人一樣很苦,只是沒有做出和這位病人一樣激烈的事情來。這種痛苦,有心理的有生理的,就正式宣告著有我們仍然不被機器和科技取代的空間。在科技的進步之下,藥物、檢驗技術、開刀器械都可以發展神速,但唯有承接病人無法治癒的痛苦這件事情,沒有辦法被取代,這提醒著我們,要更有溫度和能力把他們擁抱著,雖然這意味著悲傷痛苦的情緒也可能會被傳染,但誰知道你會不會就是那個在墜落前最後接住他的人呢?
-
2022-07-17 失智.失智100問
財務問題/賈永婕揭「親舅奪失智母財產」 專家建議失智症患者做好三道防火牆
近日失智者的財產保護問題受到關注,「防疫女神」賈永婕的母親失智五年,她的弟弟為保護母親財產,不惜與親舅對簿公堂;郁方也感同深受,在臉書自曝自己母親因糖尿病而洗腎也遇到類似的狀況。失智症患者因認知功能逐漸退化,避免有心人覬覦,建議做好三道防火牆,包括「監護宣告」、「金融註記」和「自益信託」。延伸閱讀:失智者的法律防線 專家教你「12式」保護財產賈永婕於16日表示,「媽媽五年前已失智,經過醫院醫生診斷確認給予失智症證明,並喪失認知及判斷能力,判定無法財產自理!這也是舅舅、舅媽均明確知道的事實。」但舅舅和舅媽在明確知情的情況下,帶著賈永婕媽媽去保險公司解除七張即將到期的高收益投資保單。「之後把解約的款項換成美金96萬匯往國外供舅舅個人戶頭購置不動產買房,行徑非常可疑,不合情理,嚴重侵害我母親的權益。」「弟弟發現後的第一時間我們就帶著母親去報案。同時之間我們清查母親名下的財產,發現他們甚至意圖變賣母親名下房產,而母親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財產已減損消失,名下戶頭幾乎完全清空。」發現大事不妙的賈永婕姊弟,馬上跨海委託美國律師提出訴訟。美國銷售方的房地產經紀公司法務人員也認定這筆錢的金流來源有嚴重問題,不予成交,請舅舅應解約匯回。賈永婕說,雖然這筆現金已匯回,但是目前還有數百萬現金流向不明,遭到侵占,現在正在訴訟處理。「很遺憾的是我母親失智了,在此狀態下,她很容易受到旁人引導,重複旁人對話。舅舅、舅媽引導母親說出我們不孝對話的錄音,甚至引導錄音同意借款於舅舅買房。」賈永婕憤怒說:「到底是什麼樣的意圖要在對話中刻意錄音,有沒有經過剪接,無從得知。一直以來父母親的生活費用、購屋、和弟弟出國的學費都有我大力支應,目前媽媽是由我們姐弟在照顧,並沒有什麼不理會,不孝的狀況。」面對媽媽的狀況,賈永婕不會退讓,和弟弟將持續追究法律責任,陸續追回其他損失,她也希望社會大眾還有法律重視失智老人的權益。目前據她所知,媽媽和弟弟並未收到不起訴處分。郁方則在17日一早於臉書發文透露,她的母親因為糖尿病而洗腎,最後的日子裡頭腦已經混沌不清,但是二舅與三舅卻不斷慫恿讓母親把房子過戶給外婆,而母親也真的過戶了,之後驚覺不對,把這件事告訴她的姊姊,但是外婆不肯把房子還回去,大舅勸說也無效,最後給外婆兩百萬,才總算把房子拿回來。失智者的錢財為何容易被騙,應該如何避免?失智症協會指出,失智症患者在病程中逐漸會對金錢、財產以及生活上的基本行為失去辨識與處理能力。導致患者不自覺的揮霍財物,特別容易遭到詐騙集團有計畫的詐騙、侵佔與非法移轉財產等事宜,進而引起許多法律糾紛。因此不管是患者或其家屬多認識與瞭解法律知識和資源,將可保護其自身的財務安全與權益保障。延伸閱讀:「失智者法津須知」下載 如何透過法律保障來保護失智者的財產?高灣高等檢察署提供以下建議,包括監護或輔則宣告、金融註記和自益信託: (1)監護宣告如有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不能與他人溝通或不了解他人表達的意思時,聲請人可以聲請法院對其為監護的宣告。此時該受監護宣告者為無行為能力人,法院除了同時選出一位監護人來擔任其法定代理,也會再選一位適當的人跟監護人一起,開具受監護宣告人的財產明細清冊。監護人應尊重受監護人的意見,並考量受監護人身心狀態及生活狀況,執行對監護宣告人的生活、護養療治及財產管理。(2)輔助宣告如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造成與他人溝通或對於他人表達的瞭解程度,比一般人稍顯較弱,容易被人詐騙利用時,聲請人可向法院聲請對其為輔助之宣告。法院為輔助宣告時,會同時選輔助人幫助受輔助宣告人處理事情,受輔助宣告人的某些特定行為,如消費借貸、訴訟等,要經過輔助的同意才生效。(3)金融註記家屬擔心失智症患者遭不法人士利誘前往金融機構開戶、申辦信用卡或信用貸款,可至財團法人聯合徵心中心下載「當事人辦理註記申請書」,以郵寄或臨櫃方式,向金融機構申請「不再申辦信用卡及貸款」等業務。完成金融註記後,一旦有人意圖想要冒名申請,金融機構可審核後予以拒絕,若金融機構疏忽未及注意仍予受理,即未盡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損失由金融機構自行承擔。(4)自益信託為了保障失智患者財產權益,家屬可以協助失智患者辦理自益信託,以失智患者為信託人及受益人,將財產交給信託業者或銀行信託部門代管,信託業者依契約約定,將資金投資在穩健的理財商品,例如定存、基金等,理財商品產生之孳息,再依照契約約定提供做為生活費、安養費、看護費等。延伸閱讀:高等檢察署 如何保護失智患者之財產?
-
2022-07-16 養生.人生智慧
這世界有可以相信的人嗎?有人會愛我而不傷害我嗎? 成長經歷羞辱創傷,容易對關係有不安全感
與父母的關係是自己第一個人際經驗經歷過羞辱創傷的孩子,有許多這類的經驗,是與父母、老師、同儕等互動而成。對孩子來說,與父母的關係是自己第一個人際經驗,父母也幾乎成為孩子的全部。當我們期待可以照顧、愛我們的人,成為會羞辱、傷害我們的人時,孩子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不安全的依附模式,也必然會產生不安全感。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樣的關係是複雜,也是難以辨識的:我應該要親近父母,但他會傷害我;我應該要相信他,但我卻覺得痛。這種感覺的混亂,會使得孩子先為了求生存而去判斷與父母的距離、界限的遠近。有些孩子必須靠「討好」來拉近、獲取內心暫時的安全感;有些孩子會靠情緒隔絕、離遠一點來拉遠,以讓自己不被傷害而能夠安全。教師與同儕 是在學校另一個可依靠與信任的對象特別是,當孩子感受到「父母其實並不可靠,並不能保護我與照顧我,還可能會傷害我」時,這種不安全感會升起,孩子就會想辦法找到讓自己心裡感覺好一點的方式。而求學經驗時遇見的教師與同儕,對於孩子來說,是在學校的另一個可以依靠與信任的對象。但當自己無法在其中獲得被接納、被支持,卻頻頻被羞辱、否定與傷害時,偏偏這些對象又是孩子在當時不一定能得罪的對象,那種無力與無助,沒辦法保護自己的感覺,很容易會讓孩子升起很深的羞恥感與不安全感。【延伸閱讀:童年被否定、長大羞辱人...有「羞辱創傷」卻不自覺?探究你的創傷,傷口被看見才會被療癒】我害怕站在自己這一邊/怕欠別人我見過許多帶著這樣心情長大的孩子。他們幾乎很難相信在人際上,自己是會被接納或被愛的。他們會用很多方式,不與人起衝突。有一些人會讓自己與他人看似很好,但其實很疏離;有一些人則是會讓自己很有用,讓自己可以幫很多人的忙,藉此建立關係。不過前面談到,在羞辱創傷的經驗裡,時常是「應該保護我、接納我的人,成為傷害我的人」,因此,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幾乎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因為在過往經驗中,自己並不被允許可以保護、理解自己的權益受損,反而是一直要去為他人的感受、需求著想。因此,當他們長大之後,除了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之外,許多人幾乎沒有能保護自己的方法。他們很努力、很有用,有時候也願意幫別人做很多事、照顧別人。但是,遇到自身利益與他人利益相悖,或是界限被侵犯、權益受損,甚至是被否定、羞辱的情景再現時,他們會害怕站在自己這一邊。他們會懷疑自己的感覺是錯的,不可以為了保護自己而傷害與他人的關係,或是說出自己的不舒服,可能就會造成衝突。對於人際間衝突的耐受度很低、認為說出自己的感受,很可能會起衝突或關係斷裂……這其實都是過去創傷留下的經驗所造成的。但當他們選擇忍耐或站在別人那一邊,就更可能再度重演自己童年的經驗。也加深了他們對於他人的不信任與不安全感。另外,我也觀察到,有這種害怕的人,很容易合併有另一種習慣,那就是:很害怕欠別人。寧願自己付出較多、讓自己吃虧,也不要欠別人,以免讓自己內心有罪惡感或負疚感。當然,會有這樣習慣的人,要他們為了自己的權益挺身而出或據理力爭,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有時候,甚至會難以接受他人的照顧。一旦被照顧了,就會手足無措,特別當對方「無所求」時,自己更是會懷疑、無法接受這樣的狀況。因為,「照顧我,而有所求」是他們常見的經驗。這種經驗可控,而且他們知道可以如何因應;但是「照顧我,卻無所求」的經驗,其實就是他們很缺乏,也曾經期待過的「愛」。但對於在愛中如此貧乏的人來說,會害怕著接受這樣的愛。因為「當我接受了,我就可能會被控制;如果沒有了,我就會更傷心」。於是,「既想要又不敢接受、不願相信的心情」,這樣的拉扯與矛盾,就在他們的心中時常上演著。這種「害怕站在自己這一邊」與「怕欠別人」的人際習慣,幾乎是我觀察到有這類羞辱創傷的大人們一種常見的現象。當然,考慮到文化性,必須要「在乎他人感受」、「要把自己照顧好,不可以麻煩別人」這樣的文化,也會強化這樣的習慣。不過,對於把這個準則僅是當成一個「習慣」的人,真沒做到時,不會勾起太多的情緒,而且多半只是將其當成一個行為準則,但會是看情況可調整、有彈性的規則。但是,對於因為過往的創傷而形成這種習慣的人們,在要向人求助,或是覺得自己被別人幫助、「欠別人」時,內心會出現許多情緒,甚至更深層的羞恥感與罪惡感等都會跑出來。這些情緒會造成他們內心的焦慮,因此會趕快做一些事情,讓自己不再焦慮,以安撫自己那些重現的情緒。這些方法多半就是趕快回報,或是盡量避免自己向他人求助。而他人想要給予的愛,也難以進入他們的心裡被留下來。於是,他們的身邊即使圍繞著很多人,內心,時常仍是一片荒蕪。【延伸閱讀:為什麼做自己那麼難?專家:學習「建立自我」,調整對自我的看法與這個世界互動的關係】害怕被拒絕另外,「害怕被拒絕」也是一種常見的人際模式。為了因應這種「害怕被拒絕」的感受,多半會有兩種因應模式:「只靠自己,不向別人求助」與「提出要求後,你一定要答應」兩種情況。這兩種情況,基本上來說都是對於「拒絕」的難以消化。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提出要求不是一件輕鬆自在的事,而是會出現結合「麻煩別人」與「自己無能」的想法,而這兩個想法時常結合著隱隱抽動的情緒,就是羞恥感。但若他們提出的要求被答應了,他們會覺得自己是「被接納」的。那種「麻煩別人」的無能感與羞恥感變淡了,也可能會成為他們對人稍微信任的基石。可是若對方拒絕了,排山倒海的失望與羞恥感會淹沒他們。他們會覺得,「你會拒絕我,是因為我不重要,或你不在乎我」,而這會勾起他們內心最深的創傷與自我否定。因此,屬於內求派、「只靠自己」的人會決定:「以後再也不要跟別人提需求,以免再遭遇到這種羞辱。」屬於外求的「提出需求,你一定要答應」派,會將這些挫折、失望與羞恥的情緒一股腦丟到對方身上。他們會出現很大的憤怒、攻擊或是類似情緒勒索的行動。而這一切,其實都出自一個同樣的需求:「你拒絕我,是不是因為我不夠好?我做『提出要求』這件事,是不是很羞恥?」因為,過往的創傷經驗讓他們覺得:「對方的反應,全都根源於我」。因此,他們多半不會想到,「對方會拒絕我,可能是因為他們有困難,而不是跟我有關係」。因為,被拒絕而產生的羞恥感實在太強,因此對他們來說,所採取因應的手段,例如「不要靠別人」與「別人一定要答應」的適應模式,很可能會極為僵化、毫無彈性,而造成人際上的困難。靠羞辱別人來抬升自己經歷過羞辱創傷長大的小孩,幾乎都有一種共同經驗:「表達、表現自己是會受傷/受辱的。」不管是說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都很有可能被否定、被傷害。因此,有些人長大之後,會變得較不願意說自己的感受與想法。也有一些人,會在長大的過程中拚命提升自己。在提升時,會對這個提升的「假我」形成很大的認同。但原本內在的那個自我,仍是沒有安全感,也沒有自信的,而這個內在自我,亟需被肯定與被看見。但是,當他們過去經驗到:「說出自己,其實是有些危險而不安全」的時候,他們會下意識地模仿那種過去說出自己而被羞辱、貶低的經驗,用相同的方法去對待別人。也就是說,當他們要說出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時,需要靠貶低與他不同的人的想法與感受,來抬升自己,顯示他們說的東西是對的。因為在他們的經驗裡,說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如果沒有馬上獲得認同,這種「不被認同」的感受,立刻會勾起很大的羞恥感與否定感,那是在童年經驗中很可怕的感受。因為可能在過去的經驗中,這種「不被認同」的狀況一出現,伴隨而來的就是被攻擊傷害、被羞辱與被否定。於是,長大之後,當提出意見沒有馬上「被認同」時,內心的不安全感陡然升起,會引發對自我的懷疑、焦慮,甚至羞恥感,這也是一種「情緒重現」。這感覺是非常可怕的,甚至可能在他們的人生中,窮其一生想要逃離的,正是這種感覺。因此,「在別人否定我之前,我先否定別人,也藉此顯示出我的優越」,就成為他們的「焦慮因應」,也就是自我保護的策略之一。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會在提出自己的想法時,必然要去否定、貶低、羞辱其他人的看法與感受。讀到這裡,可能會有些人覺得:「這些人好壞!這樣做是錯的!」或是,如果你出現了如我描述的狀況,會因而覺得羞恥,甚至憤怒。不過,我懇請大家,當我描述這個現象時,請先放下對錯的判斷,而是去思考:「這件事是怎麼發生的。」我一直認為,所有的行為出現,都是我們當時生活的「最佳解」,因此所有的行為,若非模仿而來(且當時覺得這個行為是有效的),要不就是為了生存而演變、保存下來。如果能夠知曉自己出現這樣的行為是為了滿足什麼,或是有何目的,我們才有機會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本文寶瓶文化《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
-
2022-07-14 養生.人生智慧
童年被否定、長大羞辱人...有「羞辱創傷」卻不自覺?探究你的創傷,傷口被看見才會被療癒
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是與伴侶、家人,甚至職場或人際的互動時,發現因為對方的一句話,或是一個互動的場景,突然就引發你的焦慮、憤怒挫折、或是憂鬱自責等相關的負面情緒。在情緒的當下,你感覺非常差,好像「天地化為零」,只剩下你和這個感覺共處;而你對自己的感受、對世界的安全感,變得非常糟糕,就像困在一個黑暗的洞裡,你不知道該怎麼逃出去。有時,帶著這個感受,你可能會去攻擊讓你產生這個感受的人,甚或帶回家傷害親近的人;也有可能,你誰都沒有攻擊,只攻擊產生這樣感受的你自己。你充滿自我懷疑與厭惡,討厭著有這樣情緒感受的自己,也害怕別人討厭這樣的你。或許,你因而逃避這樣的感受,逃到社群軟體、手機遊戲,甚至是食物、酒、性、藥、購物……當中。如果你發現你有這樣的狀況,很有可能,你正是遭遇過「羞辱創傷」的倖存者之一。什麼是羞辱創傷?「羞辱創傷」是我觀察到台灣與華人社會的一種常見現象,存在於文化當中,影響我們極為深遠。而本書所定義的「羞辱創傷」,基本來說就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所謂的「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與常聽到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有其類似與不同之處。最大的不同為,造成PTSD的創傷多半較為單一,例如巨大災難或意外,為單一次的創傷事件;而CPTSD為一連串的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本書所指的「羞辱」,是使用一些手段,貶低、壓抑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乃至影響到對方的自尊、對自我的看法,因而使對方感受到羞恥,覺得自己很糟糕。而「羞辱創傷」,就是在這些羞辱中被傷害、所累積的創傷經驗。羞辱創傷者都有多次被羞辱的經驗,因而造成我們心理、生理的影響,甚至引發身心症、各種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影響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也就是說,「羞辱創傷」這類的羞辱,多半具有連續性,可能有一次讓我們印象很深刻的經驗,但在生活的其他時間裡,這些「羞辱」,隱微或直接地出現在生活中、在互動的經驗裡。「羞辱」大多「有目的性」另方面,在我的實務經驗中發現,這類「羞辱」大多是「有目的性」的。也就是說,施行「羞辱」,可以讓施行者達到某些目的。因此,常看到權力位階高的人用在權力位階低的人,或是在人際關係中,以貶低、壓抑對方的方式勾起對方的「自我感覺不良」的羞愧感,藉此達到自己的目的,讓對方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做,從而控制對方、讓施行者獲得控制感。也就是說,「羞辱」的確是一種「攻擊」,時常用在「展現權力」、「控制他人」,甚至是讓施行者「自我感覺良好」,可以藉由羞辱他人,感受到自己是有力量、可控制他人,甚至可以擺脫自己的羞愧感與得到成就感。可以讓施行者覺得:「我是比你好的,你是差的」。那種施行的快感與殘忍,是存在於施行者心裡的。這個快感,卻也是用以撫平施行者內心突然升起的「羞愧感」或「自我感覺不良」的心情。這正是「羞辱創傷」受害者的常見情緒──他們有著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者的特徵。也就是說,對他人施行長期羞辱、想藉此控制他人的「施行者」,很多時候,很有可能也是困於羞辱創傷的受害者。因此,「羞辱創傷」可說是所謂的「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中十分常見的一種形式,從童年開始,造成我們難以修復的身心傷害。為什麼要談「羞辱創傷」?是否要用「羞辱創傷」這麼沉重的詞,我其實猶豫很久。特別是談到羞辱創傷,很難談到童年、談到主要照顧者與權威,特別是父母與學校老師互動經驗,對我們造成的影響。身為一個助人工作者,寫書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能夠幫助大家療癒自我與修復關係,那麼當談到「羞辱創傷」,用這麼重的詞定義我們過往的創傷經驗,而這個創傷經驗在我們的文化由來已久,是否會與「情緒勒索」一樣,被誤會我又要鼓吹大家討厭父母、製造對立?我認為,不論是「羞辱創傷」或是「情緒勒索」,其實都是「關係創傷」的一種。但「關係創傷」這件事,之所以難以修復,是因為在社會中,我們很難沒有壓力地談。你會發現,如果你嘗試地在社群網站上,分享你以前有關「關係創傷」的經驗,例如被羞辱、被情緒勒索、被控制,而羞辱你、控制你的對象是你的父母、老師、與你不同性別的伴侶……之類,當你分享出來,必然會有在這個位置上的人,跳出來責罵你。讀到這裡,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盲點,那就是:「可是我分享的是我的經驗,你不是我的父母,也不是我的老師,或是我的伴侶,為什麼你需要批評我、羞辱我,來否定我的經驗?」因為,當我們帶著羞辱創傷,對於被批評、自己做得不夠好的線索,會相當地敏感,與人的界限也會不清;在聽到這樣的經驗,而我們沒有清楚的界限時,就會很容易對號入座,感覺被責備的羞恥感上升。具有權力位階較高的人,會使用他們平常最常用來控制他人、孩子的方法:那就是羞辱、攻擊對方。最常見的,就是不願理解對方、無同理心的批評與責備。因為他們對羞恥感的恐懼,讓他們必須用這麼大的力量去「消滅」說出創傷的這些人,藉此維持自我感覺良好。而這些人,一定也曾是「羞辱創傷」的倖存者,因此他們才會知道:原來這樣做,是可以傷害與控制別人的、是可以讓自己有力量的。然後他們學了起來,用來保護自己。進行心理實務工作時,我發現有許多人,雖然看似生活適應良好,童年也似乎沒有遭遇過巨大創傷,但具有CPTSD症狀的人們卻是如此之多,讓我不得不注意到這件事,開始發現「羞辱創傷」的存在。因此,我認為仍必須將這件事、這類因文化與習慣而存在的創傷指出,雖其由來已久,但希望我們能夠因而發現、覺察,停止複製,並從中開始改變。羞辱創傷隱身在我們的文化習慣中,雖是隱性,卻是幾乎每個人都有遭遇過的創傷,因此不容易覺察到,也容易因為約定俗成而持續。但若開始有一個人開始覺察與改變,就會影響周圍的人,慢慢地,「羞辱創傷」就有機會從我們的文化中消失,走出我們、還有孩子們的生活。這是我最期盼的。 ※本文寶瓶文化《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
-
2022-07-10 醫聲.高齡社會
投票/防失智、不憂鬱 高齡世代讓自己老得幸福
台灣2025年就要步入「超高齡社會」,未來走在路上,每5個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為了邁向「樂齡友善理想國」,提升長者幸福感,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舉辦「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逾20位重量級專家,就老後的心理、精神等面向,提供樂齡長者及家人實用且精彩的內容。文章重點1.自殺原因與失智、憂鬱相關2.如何應對長者憂鬱情緒3.影片精華:張家銘主治醫師4.預防失智有妙招5.影片精華:黃宗正理事長6.投票:您及身邊的長者,老得幸福嗎?綜觀近十年數據,台灣長者的不健康餘命平均達八至九年,可見台灣人口「雖然老,卻老得不幸福」。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說,要達到健康老化,抑或近年專家提倡的「最適老化」——即長者有健康的身、心理及認知功能面對老化歷程——需重視長者四大面向:生理、心理、人際、靈性。他指出,心理健康又分為認知、情緒兩大主軸,分別反映在長者的失智症、憂鬱症兩項疾病,「如何預防這兩個疾病,是最適老化、精神健康的重點。」留意身心警訊,80%自殺原因與失智、憂鬱相關。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名譽教授李明濱指出,長者自殺是全球性的問題。深究長者自殺原因,高達80%與失智、憂鬱等精神疾病相關,「這些疾病,都可以透過治療獲得改善。」他強調,長者自殺是要解除痛苦,並非結束生命,而痛苦源自失眠、憂鬱、焦慮、憤怒、自卑等情形。事實上,自殺前長者往往已出現憂鬱症狀或警訊,需要陪伴者細心覺察。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張家銘指出,國內高齡人口約六分之一有輕重度不等的憂鬱情況,有別於青年憂鬱症,長者憂鬱症更可能伴隨身體不適,包括口乾、胃口不佳、便祕、失眠等,當長者出現類似症狀時,除了生理疾病,也須懷疑是否為心理因素所致。此外,張家銘表示,老年憂鬱症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且出現時機早於失智症,發生情形也較為普遍,加上治療相對容易,應受重視。憂鬱症長者情緒勒索,家人需智慧面對。張家銘說,憂鬱症長者有時也會出現「情緒勒索」言行,讓長者與家人、照顧者關係陷入緊張。他建議照顧者,把握「理解、關懷、傾聽、支持、陪伴」的原則與憂鬱症長者相處;「想開一點、加油」等過度簡化、將受苦過程去脈絡化的話語也要減少。如何應對長輩情緒勒索,是不少長者家屬的共同難題,張家銘說,照顧者應明辨情緒勒索三大特徵:恐懼、義務、罪惡感,他建議照顧者暫離現場,切忌惡言相向,陷入互相情緒勒索。照顧者若出現焦慮、疲憊,應適度喘息,避免將長者需求全放在自己身上,以提防照顧者浩劫。此外,張家銘特別強調,「憂鬱症畢竟是一種疾病,除了陪伴,就醫也很重要。」若長輩不願就醫,他也提出妙招:在長輩因生理不適就醫前,家屬提前與醫師溝通,請醫師協助關心或轉介醫院身心科。動腦、動身、吃好、睡好、關係好,降低失智發生。黃宗正指出,台灣失智症人口比率達8%,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比率更佔高齡人口19%。他直言,要達成最適老化,必須重視大腦健康。黃宗正解釋,失智症又分為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三大類,症狀除了記憶、認知功能喪失之外,也可能有幻覺、睡眠障礙,甚至憂鬱傾向,相當複雜,若家中長輩出現疑似症狀,宜盡快就醫。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一項重要研究指出,導致長者失智症的關鍵風險因素包括:低教育、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抽菸、憂鬱/孤獨等。要避免失智,就要遠離上述危險因子,黃宗正提出「3+3妙招」,第一個3是三動,動腦、動身體、增加人際互動;第二個3,則包括地中海式飲食、減少心血管疾病、正念減壓3項。地中海式飲食除了對大腦有益,也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此外,根據研究,藉由從事大量的運動,「老人的腦也可能長出新的細胞。」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說,「吃好、睡好、關係好」是他常給長者的建議,其中的關係好又涵蓋與身體的關係、與家人的關係、與環境的關係,長者可藉由關心社會時事,活化大腦、預防失智。李明濱則建議長者,勤量心情溫度計、注意壓力管理,他指出,精神相關疾病預防與有助釋放腦內啡的「放鬆」關係密切,放鬆三要素包括:專注力集中在當下、全身放鬆不用力、腹式呼吸,加上正向心情面對老化,持續為自己的生活找出意義,就能防止大腦失能、退化。★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2-07-09 養生.人生智慧
理想的中年是什麼模樣?6個理想生活條件:簡單社交生活、每天都說我愛你...你做到幾個?
○○:「你認為理想的中年後生活是什麼模樣?」 我說:「心跳有用力活著的感受。」 時光荏苒,白髮就從黑髮中不自覺的蹦跳出來,以前會想拚命的遮掩,拒絕接受,如今已經學會坦然。身為單身、未婚、宅在家的大齡女子,理想的四十歲大概是什麼模樣呢?我列出了六項: 1.簡單社交生活以自己為主題發展健全身心的社交體系,也就是直覺式社交方針,不介意跟陌生人聊天,發展關係,但不要投射過多情感跟劇場在不重要的人身上,分享生活卻不提供過多建議,學會傾聽卻不是垃圾桶的角色。 拒絕過多無效的花邊社交,或帶給自己負擔的人際關係,不需要把他人的情緒架在自己身上,適時淘汰一些不合宜的厭世關係。 2.生存與生活分開 學會把工作的快樂與憤怒都留在某一個時區,那不能代表人生的全部,下了班後是生活,需要營造生活的儀式感,例如閱讀、健身、追劇等等,生活的情趣可以一成不變,追求舒適為上。 不要逼自己刻意去學習,刻意去討好,刻意去改變,最終都會反噬情緒到失望,生存不應該抱持太大期望,尤其把賭注押在別人身上,把得失心收起來放在盒子裡,你喜歡的,不一定要全世界都喜歡。 【延伸閱讀:不同的人生際遇讓彼此相遇,不同的選擇讓彼此漸行漸遠... 如果哪天我消失了,你會想起我嗎?】3.專注地做一件事情 過了某個年紀,無法熬夜、沒有力氣、做什麼都無力,甚至想放棄夢想,但沒關係,允許某個階段自己過得八成廢,睡到自然醒、什麼都不做、混水摸魚到底、完全沒有上進心,對!因為這就是我的人生。 請留下兩成力氣去成為你喜歡的那個人,不需要別人給任何意見,默默的獨自前行,就會過得怡然自得。 4.記得每天都要說「我愛你」 照鏡子刷牙的時候,在捷運等車的時候,仰頭望著天空的時候,想到自己好不容易過了四十幾,累積了一萬四千多個日子的成長經驗值,沒有人可以比你更了解自己,如果連你都不愛自己,到底誰要來愛你。 人活著都會有缺點,懶惰、花心、說謊、妒忌,不需要整天拿著放大鏡檢視,別當一個十全十美的人,那太辛苦了!我愛自己,出自於我懂我自己。 5.未來不值得你過度憂慮 從二十歲開始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很擔憂「老」了之後怎麼辦?花老了就會凋零,花謝,變成土壤的養分,人也是一樣。生老病死本就是一生的循環,與其擔心老病,那不如好好養生,死了之後人都是臭皮囊,葬在哪裡與你又有何干。 人需要安居,需要旅行,需要過得精采,都是眼前的事情。未來世界會變得怎麼樣,順其自然的心態會讓你毫不畏懼。 6.選擇想要過的生活 人生的道路是多選題,而且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試題,選擇是最重要的,才會讓你心甘情願的奮力往前,不需要滿分生活,但需要甘之如飴。 安逸久了,就該選擇跳出來走坎坷的路。顛簸久了,就選擇找某一個地方休息。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人事物都一樣,只要自己選擇的,都會是最好的。 【延伸閱讀:後青春的友情,學會不執著!人生的道路上各自有了選擇,最終走上不同道路】餘生,即使最後只剩一個人,也要請多指教。 ※本文時報出版《立志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
-
2022-07-04 醫療.精神.身心
情志致病?許瑞云告訴你心念如何左右免疫系統
▌情志致病,心念如何左右免疫系統人類大腦反應的情緒有很多種類,東方醫學將情緒概分為喜、怒、憂、思、悲、恐、驚,強調情緒之間彼此促進,卻也相互抑制。在此脈絡下,人體器官以互為表裡的「臟腑」,以及木、火、土、金、水組成「五行」的概念,將肝臟、膽、心臟、小腸、脾臟、胃、肺臟、大腸、腎臟及膀胱等器官分組配對:其中肝、心、脾、肺、腎是為「五臟」,而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則是「六腑」;肝膽屬木、心和小腸屬火、脾胃屬土、肺和大腸屬金、腎和膀胱則屬水。中醫所謂「情志致病」的觀念,對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情志表現,則為怒、喜、思、憂、恐,所以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說法。臨床上, 我們也的確看到生氣、憤怒的能量與肝膽疾病有關聯;情緒激烈起伏對心臟、小腸,以及心包經、三焦經帶來負面影響;過度擔心、煩惱,在脾臟和胃造成傷害;還有悲傷、內疚引發肺部、大腸的疾病;恐懼、害怕讓腎臟、膀胱系統產生巨大負擔。我們在臨床上看到的個案,經常呈現更為複雜、幽微的情緒能量狀態。一個人成長學習過程中,會不斷產生心念情緒與身體器官的交錯影響;每個人以獨有的生命經驗,透過大腦詮釋與反應,讓擔憂、煩惱、悲傷、內疚、害怕、不安、生氣、憤怒、壓力、驚嚇等不同緒,一旦誘發強烈情緒的事件出現,五臟六腑就會受到極大的衝擊,進而造成器官損傷,埋下日後致病的因子。五行的生剋觀念以及與臟腑之間的關聯,我們在前一本著作《心念自癒力》有詳細的探討,需要的話可以參看。大腦的心念思維與身體特定器官損傷的關聯極為複雜,知名的身心靈作家露易絲.賀(Louise L. Hay)曾經提到,臨床經驗中有關腦部或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如腦腫瘤、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經常與思想僵化、缺乏彈性、頑固的信念、鋼鐵般的意志、拒絕改變既有心理模式等有關,這些也就是佛學中所謂的「執念」。佛學中的「我執」,是大多數人都需要學習的人生課題,不過度執著自我認定的好壞對錯,保持彈性與開放的態度,是讓身體不會負擔過重的好方法,也是我們重要的學習方向。從大腦的思維運作與能量流動的角度來看,頑固、堅忍、缺乏彈性,會在大腦複雜的神經網路中,與特定固有思維模式相關的神經細胞群或神經纖維通路,形成不可改變也不能調整的能量場,一旦遇到挫折或衝擊,大腦還堅持相同的運作模式,無法及時彈性調整,就會讓大腦承受極大的負擔,甚至造成損傷,異常的腦細胞就可能增生擴大。這邊教大家幾個活化思維彈性的好方法,以及掃帶脈能量運動。身心是一體的,帶脈連結我們的上半身跟下半身的能量和資訊,包括我們的脈輪資訊。記得天天掃帶脈,保持身心平衡健康。心念練習16:活化思維彈性練習─掃帶脈能量運動● 多看別人對的地方和自己錯的地方,人往往很難看到自己錯的地方。● 多聽別人的意見和想法多瞭解別人的角度,看事情更全面。● 多看對身心有益的書籍,增廣見聞。● 人體有一條帶脈,延著肚子繞一圈,是連結我們上半身和下半身很重要的樞紐,很多人帶脈不通,容易大腹便便,建議參考圖片及影片,多做掃帶脈能量運動,保持帶脈通暢,有助於身心平衡健康。▌免疫系統的穩定,心念決定同一種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出現截然不同的免疫反應。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我們的確看到許多病人在緩解與疾病有關的心念後,頑疾得以逆轉痊癒,身體恢復健康,因此更加確定心念在人體健康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當一個人的心念和諧,身體營養均衡,免疫系統自然會跟著穩定許多。只要心念平和,身體所需的營養充足且完整,通常就不易感冒、很少病痛,即使有病毒或外來微生物進入身體,免疫系統也能適當反應,很快產生抗體,讓我們恢復健康狀態。如果總是心念浮動劇烈的人,比如有許多批判、不滿,常怒氣沖沖,身體的免疫反應就會跟著不穩定;而倘若是過度勞累、壓力過大,大腦很難有足夠的休息,此時即使攝取的營養足夠,身體的免疫系統還是很可能會出現調控不當的過激反應,比如免疫系統有可能一口氣清除掉體內所有微生物,結果雖然入侵身體的微生物被消滅了,但身體也付出很大的代價,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危急生命。當年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與如今的「新冠肺炎(COVID-19)」,許多感染者都是因為免疫系統的反應過於激烈,最終導致肺部嚴重纖維化而不幸成為重症,甚至因此喪命。一個人的心念如果充斥著悲觀的想法與恐懼不安的情緒時,免疫系統就會處於非常低落的狀態,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要是心念或潛意識抱著「我活得很累」或是「真不想活了」的念頭,大腦甚至會整個當機關閉。這時要是有外來微生物入侵,因為大腦無法啟動身體的免疫系統,身體的抵抗力很弱,即使是輕微的症狀,都可能一不小心惡化,使得外來的微生物得以輕易的在體內擴散,造成比如菌血症、病毒血症等可能危及生命的嚴重問題。類似的情況,也包括體內本來就存在的癌細胞,可能會趁機快速增生擴大。▌逆轉自體免疫的攻擊前面幾章我們提到,身體健康取決於每日損傷與修復的平衡,而免疫系統幾乎參與所有人體的修復過程。「發炎」就是免疫系統作用的象徵,也就是病理檢查中所謂「免疫細胞聚集在身體組織部位」的現象。一般情況下,醫學上認為正常的發炎情況,是人體出現外傷傷口、感冒、細菌感染, 或其他傳染性疾病,還有包括胃炎、胃潰瘍、胃或十二指腸出血、胃食道逆流或是腫瘤等。這些雖然都被視為不同疾病,但這些所謂的「疾病」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反應,就跟發炎反應沒有兩樣。以胃潰瘍為例,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保護力減弱及幽門桿菌感染三大因素,被認為是胃潰瘍的主要成因。醫師時常開立強力抑制胃酸的藥物或是抗生素來對治胃潰瘍,但是,卡住的心念會讓病人因為念頭的迴圈,焦慮、緊張、擔心、生氣等情緒一再出現,促使交感神經及內分泌系統過度運作,壓力荷爾蒙上升,胃酸分泌得更厲害,導致胃部激烈收縮,出現胃痛、胃發炎、胃痙攣等不適症狀。惡性循環的結果,讓病人更加焦慮,胃部長時間發炎,胃壁受損、潰瘍、出血,更難痊癒。也因此,如果要根治胃潰瘍,不能只依靠抑制胃酸分泌、強化胃黏膜保護力,或是消除幽門桿菌。臨床經驗上看到,更重要的還是要找出病人卡住的心念與情緒,加以緩解,才能真正治好胃潰瘍。要緩和免疫系統過度運作,就要找出身體持續發炎的背後原因。為什麼我們的大腦會這麼頻繁的啟動免疫系統?究竟是感受到什麼樣的壓力,或是在擔心或在乎什麼人或什麼事,使得身體無法放鬆下來?弄清楚內在成因,才能得知為何免疫系統會產生過激反應。看清楚自己的心念、感受及情緒運作過程後,接下來就要學習面對這些情境引起的心念浮動、情緒糾結。問問自己:我可以接受自己有這樣的情緒嗎?如果無法接受,原因是什麼呢?我知道自己可以有不同的情緒反應嗎?如果知道的話,是否願意選擇不同的反應呢? 當我們愈瞭解自己,就愈能夠自我調適;愈知道自己在乎什麼,就愈有機會接受自己對這些情境的在乎。一旦能夠接受自己,慢慢的就能減輕身體承受的衝擊與損傷,自體免疫攻擊引起的發炎反應,也會跟著減輕下來。※ 本文摘自《心念自癒力,逆轉慢性病:21世紀最新心念醫學》。《心念自癒力,逆轉慢性病:21世紀最新心念醫學》作者:許瑞云, 鄭先安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6/07
-
2022-06-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下一代的主人翁」需要真正的朋友
【編者按】本週是針對美國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大規模射擊案,邀請三位醫師發表意見。符傳孝醫師定居美國將近半世紀,認為這問題不能只是立法限制槍支,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增進精神健康。接著是在美國行醫多年的精神科林克明教授,以及長年關心台灣全民精神健康的「精神健康基金會」發起人胡海國教授分別在此分享他們的看法。希望醫界與社會大眾正視這社會問題,政府也能未雨綢繆提出防止社會暴力的政策。【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從英勇捨己救人的鄭達志醫師談起】做人不容易,做現代人更難。在傳統的社會裡,繁複的習俗、禮儀,行為規範、宗教儀式,或許有時會把我們壓得透不過氣,但是也讓我們在日常生活裡的行為舉止有所依循。現今的世界給了我們前人絕對意想不到的方便與幾無止境的可能性,以及前所未有的自由與選擇的空間。在這樣的環境裡,少數幸運的人,憑藉其聰明才智、身世背景,得以恣意發揮,睥睨傲世。我們凡夫俗子,一方面固能盡情享受當代科技、文明帶給我們的「財富」,卻也不得不常常獨自摸索在人生不同階段的處世之道。這樣的挑戰,對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難以面對。身處於這「禮樂崩壞」的「美麗新世界」,他們太容易疏離於父母師友,既沒有切身的指引,恐怕連反抗的對象也無從尋覓。在這樣的情況下,社群媒體剛好填補了這權威的空隙。社群媒體的多樣性帶給他們自由選擇的錯覺,一旦陷入其間,找到了無數「志同道合」的人,就很難拔身而出。在社群媒體裡,大家都爭著要表現,要得到讀者的關注與讚賞,太刻意經營形象,甚或標新立異、嘩眾取寵。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許多人憑空想像、捉風補影,質疑專家學者、「官方立場」。面對社會危機、政治動盪、經濟起伏、移民、難民湧入的壓力,環境污染、全球暖化、乃至新興病毒的蔓延失控,種種引致人心惶惶的現象,他們提出黑白分明、簡單易懂的解釋。這些主張,多以製造假想敵為基礎,挑動人們的仇恨、憤怒。一旦找到敵人,許多疑問迎刃而解。在那漫長的冷戰時代,以蘇聯為對象,美國為首的「民主世界」,大家同仇敵愾,比較不至於相互攻訐。1989年蘇聯解體後,獨霸的美國面對層出不窮的挑戰,不再有替罪羔羊,惶惶然之餘,箭頭對內,尋找亂象的源頭。複雜的問題,被簡單化、極端化了,變成非我既敵、壁壘分明。於是「敵人就在身邊」,「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人心更加不安。這樣的兩難處境,對原本就適應不良、處於社會邊緣的人,以及正在成長中、努力尋找依托、方向的青少年,影響尤大。他們更容易把自身的惶惑不安投射到社會政治層面,不是因悲觀失望而自暴自棄,甚而萌生自殺的念頭,就是「義憤填胸」,轉而相信自己有責任以激烈的手段喚醒沈睡中的大眾,剷除身邊的禍首亂源。我猜想這可能是最近美國大規模槍擊事件層出不窮的一個原因。為了因應這些越來越頻繁的事件,美國上下各界亂成一團。擁槍文化雖是禍源之一,卻因與立國精神息息相關,背後又有利益團體操弄,難以改變。加強校園安全、學生的心理輔導與治療,又常口惠而實不至。除非伴隨大量的經費挹注及人力、資源的投資,就只有淪於空談、成為政客逃避責任的擋箭牌。最重要、最根本的挑戰,關乎我們的下一代如何在這瞬息千變、個人日益孤立、疏離的後現代世界找到方向、志趣、安身立命之道,則甚少提及。這或許是個人主義發展到了極致所難以避免的後遺症吧。但是這個問題如果持續無解,青少年愈來愈難以找到良師益友,只會越來越沈迷於網路及虛擬的「社群」,走向極端。除非我們能在現實世界裡提供更具吸引力、更有意義的活動、組織,將來的世界,恐怕難以樂觀。源自文藝復興的個人主義,給我們帶來自由、民主,帶動數個世紀的宗教解放、科學探索、資本累積、產業振興。但是所謂「徹底的個人主義」(rugged individualism)發展到極致,人人為己,遷徙頻繁,社區鄰里關係淡薄,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不再穩定、不再與生俱來,而有賴於時時的刻意營造。相形之下,網路虛擬「社群」容易操弄、容易帶來即時的回應與報償。但是一旦陷入其中,就不免被操弄、被洗腦。如何讓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繼續生活在現實世界裡,享受友朋往來的樂趣,接受師長的關懷引導,應是我們大家需要一起認真思考的課題。
-
2022-06-2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從英勇捨己救人的鄭達志醫師談起
【編者按】本週是針對美國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大規模射擊案,邀請三位醫師發表意見。符傳孝醫師定居美國將近半世紀,認為這問題不能只是立法限制槍支,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增進精神健康。接著是在美國行醫多年的精神科林克明教授,以及長年關心台灣全民精神健康的「精神健康基金會」發起人胡海國教授分別在此分享他們的看法。希望醫界與社會大眾正視這社會問題,政府也能未雨綢繆提出防止社會暴力的政策。5月15日爾灣台灣人長老教會仇恨犯罪槍擊案,鄭達志醫師毫不猶豫的挺身企圖制伏惡人,英勇捨己。這讓我想起2001年的911,聯合93號航班被劫持墜毀之前,機上乘客發起還擊暴徒「Let's Roll」的口號。雖然惡行常會發生,但在關鍵的時候,總有人「當仁不讓」。好在有 這種利他行為,讓我們對人性不至於會完全絕望。不管那裡,有人就會有爭論,但在美國,這些人更容易用槍來發洩不滿。不久前的6月24日,德克薩斯州烏瓦爾德的一所小學教室裡,一名18歲的少年用他的類突擊步槍,殺死了19名兒童和兩名教師。這是美國今年第27次的學校射擊。據統計,1998-2019的21年中,有4人或更多人死亡的大規模射擊案,美國特多,共有101件,遠在其後的是法國8,德國5,加拿大4。我們也知道,哪裡槍多,槍擊案也多。美國人槍最多,每百人就有125支,每10萬人有4起兇殺案。其他歐洲國家,每百人有50支,每10萬人有1起兇殺案。如果包括多過4人受傷或者死亡的事件,那麼美國到今年6月就有212次。2021全年有693件,2020有611件,2019有417。因為不需要用在狩獵或自衛,美國在1994年通過對攻擊性武器的禁令,以為這立法可以減少大規模槍擊事件。但這些恐怖事件,雖然引起媒體和大眾的特別關注,實際上用步槍射擊(包括突擊步槍)的案件還是少見,總共佔不到所有槍擊案的3%比例,而且大規模射擊案中用的武器,絕大部分還是是手槍。在死亡人數最多的10次事件,有5件是涉及更改過的AR式突擊步槍。雖然突擊步槍的買賣在美國民間已經完全禁止,但這禁令不能讓政府收回美國民間還留存(已賣出去)的150萬件攻擊性武器。又經過設計改變,通過禁令漏洞生產的類突擊步槍也能合法的買到。很多美國人認為槍枝就像手機一樣,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他們工作和娛樂的工具。他們認為自己帶著槍,會負責任地應用於狩獵自衛。所以反對完全禁槍,不認為因為有些人的不負責任而放棄他們的權力?在美國,要立法禁止任何民間槍支的買賣,收回民間已經留通的所有槍支是近乎不可能。不過,這18歲瓦爾德,在法律認為他沒成熟到可以購買啤酒的年紀,就能夠合法地購買、擁有槍支,是值得美國民眾深思,需要改變的一條法律。2021年因為槍擊死亡的人,絕大多數都涉及手槍,60%以上是自殺,剩下則是街頭或家庭中發生的暴力行為。這許多事故不在大眾的視野內,不易知道手槍是大部分槍擊死亡的凶器。槍擊案,兇手的動機不一。有些是政治原因,罪惡、暴力、搶劫,或者精神不穩、憤怒,因而用衝動、不理性的發洩去傷害他人。槍支只是一個最有效,最容易達到目的的工具而已。在少有槍支的國家,大規模刺傷案,用刀自殺、他殺的事件明顯的增加。限制精神不穩,未成年的少年購買、擁有槍支,可以立法。卻也不能確保這些人沒有機會非法取得槍支作案。社會的暴力行為增加的一些原因,是因為社會孤立,和他人接觸交往越來越少。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從未與鄰居互動過;絕大多數年輕人表示,他們在網上花費的時間比親自與朋友見面的時間要多。家庭生活的破裂,越來越多的單親家庭。有人認為在這種不理想的情況下,孩子們被剝奪了長輩應該提供的紀律、結構、權威榜樣和認同感。如果在沒有父親陪伴的情況下長大,更會表現這種衝動、不理性,而訴諸暴力的行為。最重要的是,孩子需要學習承擔責任。他們需要被師友影響,讓他們不被孤立、不被欺負,遠離成為憤怒,焦慮和抑鬱的「孤獨者」。 不久前的6月8日,26歲大學畢業的羅斯克,遠從加州開車到東部維吉尼亞州聯邦法官卡瓦諾的家,意圖破門而入去槍殺他。為的是卡瓦諾可能提議要推翻合法墮胎的條例,而羅斯克這樣作會讓「自己的生命有目的」。所以,要解除大規模射擊案,不能只是立法限制槍支,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增進精神健康,如何培育正能量、承擔責任,讓大眾不會以暴力、槍擊來發洩不滿、憤怒、焦慮和抑鬱等負面情緒。
-
2022-06-19 醫聲.數位健康
2022高齡論壇/高齡心理健康專家解惑 失智、憂鬱、失眠都有解
編按:「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由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桂冠營養研究室、庇卡任意門合辦,邀請20位專家針對高齡生活的精神、心理健康提出實用建議,內容橫跨失智預防、長輩憂鬱症怎麼辦、長者孤獨感因應...等,更多精彩報導敬請期待7月10日《元氣周報》。在高齡化海嘯席捲的今天,「如何打造樂齡友善理想國?」、「樂齡族如何擁有幸福、美好生活?」,備受關注。今由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元氣網共同舉辦的「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線上直播活動中,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表示,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根據研究,影響長者主觀幸福感的因素,除了生理健康外,影響程度最大者為心理健康,其次是社會健康、靈性健康。長者自殺率居首位 憂鬱、失智、睡眠皆須重視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名譽教授李明濱指出,長者自殺是全球性的問題,台灣長者自殺死亡率雖有下降,去年仍有超過1千位長者自殺身亡,4千餘長者有自殺行為。而長者自殺是要解除痛苦,並非結束生命,多數痛苦源自失眠、憂鬱、焦慮、憤怒、自卑等,因此高齡族群要快樂,須從家庭、心理、社會各面向,達到生活品質的提升。一旦長者罹患失智症,無論是自身或對家人、照顧者,身心健康與幸福感都會受影響。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解釋,失智症又分為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三大類,症狀除了記憶、認知功能喪失之外,也可能有幻覺、睡眠障礙,甚至憂鬱傾向,相當複雜,若家中長輩出現疑似症狀,宜盡快就醫。事實上,國內高齡人口約六分之一有輕重度不等的憂鬱情況,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主治醫師張家銘指出,有別於年輕人的憂鬱,長者憂鬱症更可能伴隨身體不適,包括口乾、胃口不佳、失眠等;照顧者除了覺察長輩心理狀態、給予陪伴外,也應鼓勵就醫,同時注意自身身心狀態避免照顧者浩劫。研究顯示,台灣失眠人口逐漸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說,許多高齡長輩常有失眠問題,而睡眠由大腦所管理、是腦功能的表徵,隨年齡增長,睡眠越淺、越容易受干擾,越是步入高齡者,越應該重視睡眠。人老、心不老 調適心態面對老後生活台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長楊政達說,老化可能會影響生理,如動作遲緩、失智、睡眠等問題,而須進一步思考老化對心理、社會、大腦等健康層面的重大影響。至於要如何維持健康,這是非常重要的任務,並從年輕人的角度思考,要如何幫助家中長輩?讓長輩活得更幸福、更快樂。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吳治勳說,其實人在老的過程,一定會遇到退化及失去,但「老」對不同人來說,應是因人而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老」,因此,最重的是「心不老」,充滿彈性面對及調整生活,比去學習年輕人的東西更重要,每個人應採用智慧、慈愛,老成最適合自己的樣子,以最美好的方式面對老化。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則提醒,孤獨與孤立感可能對身心健康帶來極大傷害。他解釋,孤獨是一種因與社會缺乏連結等因素,個人主觀產生不愉悅內在感受,而社會孤立是指個人真實地斷絕於社會連結與人際關係之外,這兩項常常容易一起被提出討論。經統計,已開發國家社區60歲以上高齡民眾近3成感覺孤單,而在住宿型長照機構住民約6成感覺孤單。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郭乃文指出,隨著老化過程,大腦應要成為「抗老腦」,從全生命觀點了解過去是否被約束,應該調整一下,讓生活轉變為一種用腦設計過的生活,並以學習腦逐步成長。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則以自身為例表示,在疫情期間,晚輩可以多打電話或以視訊方式與長輩互動,讓長輩感覺備受關注,身心健康自然就會有所提升。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顧問林以正認為,人與人的連結是互相影響,有些人是正面想法,讓自己的人生更豐富,有些的想法是比較負面,這樣的連結就會讓人非常疲憊。智慧手機助功 數位足跡預測認知功能至於手機到底對長輩能發揮什麼樣的功能,是好還是壞,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指出,以前在醫院進行認知功能檢查時,得到醫院排檢查,時間過久,問題也不符合實際狀況,但現今利用智能化的手機,可以紀錄使用者的數位使用軌跡,就能推測個人的認知行為。此外,生老病死是人一生中都會遇到的事,談到在最後一哩路時到底要怎麼善終呢?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科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蔡兆勳表示,安寧緩和是提供末期病人身心靈最好的照顧,是一種樂活積極並非等死,也不是浪時間的醫療行為。👇🏻👇🏻👇🏻看論壇精彩回顧👇🏻👇🏻👇🏻打造老後幸福感 樂齡族食、宿都要顧國家衛生研究院技轉及育成中心主任蔡熙文表示,對於樂齡族而言,飲食健康、居住品質與照護系統等,都深深影響其生活品質與幸福感覺。桂冠實業營銷副總經理王振宇認為,台灣家庭結構從過去的核心家庭,轉變成現在以小家庭、單親家庭、空巢家庭居多,因此民眾的備餐習慣也有所調整,特別是疫情時刻,冷凍食品的使用量明顯增加,許多家庭會搭配生鮮食品使用,而飲食對於樂齡族的幸福感可帶來深刻影響,當冷凍食品的營養價值更符合樂齡族健康需求,而味道又非常美味,兒女、照顧者就會更安心,與長輩的關係也會更圓滿、融洽。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則以「三本」祝福所有樂齡族群,他認為,樂齡族要幸福,除了本人要健康,也必須要有本事、本錢,本事是指興趣、娛樂,本錢則是財務基礎,當「三本」都充足,生活自然幸福、美好。庇卡任意門行銷總監鄭凱文表示,樂齡族退休後的生活若要幸福、健康,可以多學習、多探險,也可以多探索,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退休生活也可以有更多樂趣。
-
2022-06-11 醫療.心臟血管
中風後該如何復健?如何避免再度中風?專家教你怎麼吃才能顧及營養與健康
納豆年初腦中風,經過3個月治療及靜養,終於在五月中出院回家。而中風後可能會有出現障礙,像是手腳無力、語言困難等生活上問題。一般來說,中風後3到6個月內是復健治療的黃金治療期,積極配合復健治療計畫,降低身體殘障程度,恢復日常生活。腦中風是腦部缺氧而造成的傷害。當腦血管破裂或是被血塊塞住,腦組織的血流供應被阻斷,使得腦細胞無法獲得氧氣。細胞一旦壞死,原本在大腦所控制的功能就會受影響而壞死。中風後身體會有甚麼影響?1.半身輕癱:身體一側無力或身體一側癱瘓2.構音障礙:說話困難或口齒不清或吞嚥困難3.容易疲勞4.情緒起伏大,容易情緒失控、沮喪、悲傷、憤怒、冷漠5.認知改變,記憶力變差、判斷力失準6.行為改變,性情大變7.視野變小、視覺感知問題(像是把數字6讀成9)讓身體更健康可以這樣做,並且可以降低再次中風風險:1.戒菸、避免吸二手煙2.改變飲食習慣,減少攝取富含脂肪、反式脂肪、高鈉、添加糖食物3.保持運動習慣4.依照醫囑按時服藥5.定期量血壓6.維持理想體重,如果有過重情形,先進行減重計畫7.壓力調適8.定期身體檢查,了解身體狀況飲食習慣需要調整?1.如果有慢性病,像高血壓、高膽固醇或糖尿病,可諮詢營養師飲食上該如何調整。2.避免食用飽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像是肥肉、奶油等。3.適量攝取各項食物,並且減少富含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高糖和高鹽等食物。4.食物烹調方式以烘烤、烤、燉煮為主,避免油炸方式烹煮。5.注意食物包裝的營養標示,可以讓你了解食物營養成分。6.限製酒的攝取量,女性每天一杯; 男性每天兩杯。7.多吃水果、蔬菜、全穀類、豆類、魚、家禽和瘦肉。運動如何執行?如果患有慢性疾病,在規劃運動計畫前先和醫師討論後再開始!1.初期可以慢慢培養運動習慣,習慣後,一週至少150分鐘的適度運動,像是快走。或者進行75分鐘的劇烈運動、適度及劇烈運動並行,都可改善整體心血管健康。2.爬樓梯取代搭電梯,可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壞習慣是腦中風的殺手.....https://bit.ly/3tRaUME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AHA)
-
2022-06-0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獨/確診阿公洗腎發飆怒掐瘀青 護理師曝專責病房心酸
台灣為趕上世界「與病毒共存」,逐漸放寬防疫措施,指揮中心昨宣布已確診過的6類族群,免篩檢即可進醫院,但至今醫院專責病房醫護仍須全副武裝(兔寶寶裝),才可入病房照顧確診者。有醫護表示,穿兔寶寶裝很難替病人打針,病人一憤怒下就會拳打腳踢,實在心酸。台中市區某醫學中心一名專責病房洗腎護理師表示,近日因確診者不斷增加,持續加開專責病房,為了創造負壓環境,需要將內部空氣往外抽,病房內也無法開冷氣,穿兔寶寶裝更加悶熱,這夏天炎熱天氣下,上班時間「幾乎從頭濕到尾」。護理師表示,洗腎屬專業技術,需由洗腎護理師執行,洗腎患者確診送至醫院,隔離期間還是得洗腎。護理師穿兔寶寶裝外,還要戴4層手套防護,幾乎很難摸到血管,病人時常因此發飆。先前一位失智症阿公,洗腎時因拔掉針,且止血帶已無彈性,為了不讓阿公「噴血」護理師用手幫忙壓,但阿公情緒暴怒,加上隔離近10天沒剪指甲,一怒之下竟往護理師手臂狠掐長達5分鐘,手臂全變黑青,「平常他動手動腳我還能躲,但為了止血,即便很痛也沒辦法放手」。除了專責病房內確診患者洗腎,還得到「各地」幫病人洗腎。護理師從「專責病房」內穿兔寶寶裝待5個小時幫洗腎,若「專責加護病房」內的24小時洗腎機壞掉,護理師要花10分鐘「重新換裝」前往處理;「急診急救室」的病人也要洗腎,成天不斷地在不同單位換裝、奔波。一般血液透析(洗腎)約在2至4小時完成,若洗腎機連接在病人身上,護理師都得待在病人身旁。護理師說,因確診病人太多時常被「呼叫」,逼得她被迫中斷病人洗腎,暫離1小時後返回再繼續幫病人洗腎,她非常反對中斷洗腎,「非常危險,根本玩病人的命」。護理師表示,血液透析是把病人血液從體內引流出,透過機器調整壓力,清除血液中的尿毒素及水分,再將乾淨的血液回輸給病人。若洗腎過程不斷被打斷,護理師得用生理食鹽水「還血」給病人,如此可能多給病人水分,且洗腎廔管也暫時無法移開,都是增加風險。護理師說,5月已陸續有3、4位專責護理師離職,即便醫院起初簽約時,會給一筆留任獎勵金,條件是需要服務期滿,否則就要還錢。假設醫院給10萬元留任獎勵金,有護理師再半個月就要期滿,卻毫無懸念地遞離職單,「寧願花10萬好好休息,在這邊一秒都不想待。」除了醫護辛勞,疫情也看到許多人性面。有位確診的洗腎阿姨,因發燒、呼吸喘到急診,經過治療後,兒子竟然丟下一句「這2天我都不在台中,不會接電話,不會送吃的過來」,直接把媽媽丟包在急診1周,醫院報警了3次都找不到人,但醫院無法丟下病人,只能照單全收。另一名專責加護病房的確診病人,剛來院時已CPR兩次,狀況不佳,兒子還要醫師幫媽媽裝葉克膜,經醫師評估認為病人年紀太大,裝葉克膜成效不大等,兒子才作罷,但半夜時病人再度CPR,搶救30分鐘不幸死亡,醫院從半夜聯絡到隔天下午,兒子才接電話,態度十分消極。
-
2022-06-04 養生.人生智慧
50歲必看!別跟自己過不去,不一樣的50+向全新生活展開
有人說50歲之後,活的是一種心態!吳淡如接受《遠見雜誌》採訪時提到:「每一次跑馬拉松,都很慶幸自己堅持到底。那是一種從來不放棄追求人生里程碑的野心。讓我相信我對自己的身體還是個主宰,對自己的靈魂仍能微笑相待。」村上春樹熱愛跑馬拉松,吳淡如一開始跑馬拉松也是效法他,認為村上春樹年紀比她大都可以,自己為什麼不可以?吳淡如跑過蘇格蘭的威士忌馬拉松,也跑過波爾多紅酒馬拉松,在過程中體會這是一種跟自己過不去的運動,但「充實的人生就是在種種和自己過不去的樂趣中掙扎的過程。」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表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50歲後,很多人會回顧過去,也有很多人迎向全新的展開。身為吳淡如的好友,她微笑表示,「淡如應該不會退休吧!她興趣廣泛且不斷挑戰自己,跳弗拉明戈舞、學攝影、畫畫、陶藝、品咖啡、電商,到全世界各地旅行,生活多采多姿。」除了拿到GIA寶石的鑑定師外,目前正準備考紅酒執照,體驗新的專業領域,拿到執照帶給她源源不絕力量的意義,樂在實現自我中。林萃芬表示,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這是華人發展心理學的概念。五十歲,順心也好,不順心也罷,人生的基本任務大多都完成了。有些人的焦點放在回顧過往,也有些人想開創一個新的領域,或者在同一個領域中更新,渴望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人生下半場的三個面相50歲後的人生下半場,不自我設限,可以多看多想多嘗試,有很多自我實現的可能性,可以從以下三個面相來談:❶開創更多可能性有些人很渴望退休,林萃芬本身是不太鼓勵退休的,有些人一離開職場就重心全無,有的旅行過幾次,有的成為義工,有些上過幾次課,但都維持不久,「除非很清楚知道退休後要過什麼樣的人生,不然退休會是危機的開始。」50歲後是即將到達巔峰的狀態,還大有可為,可以做的事情還相當多,這是一個很好的省思期,可以看到自己做到了什麼,多給自己一點鼓勵,原來我已經完成了這麼多事。「諮商心理師是不用退休的,很多心理學家年紀很長,依然活躍於心理學界,年紀愈長反而愈加分。」林萃芬說。多年前遇過一位諮商心理師在89歲高齡之際來台講學,有一天下了傾盆大雨,眾人語帶關切地暗示請她小心點,擔心她的身體狀況,她嗅出大家因她的年齡而格外關切,不高興地表示:「我什麼都ok,不要用年紀來評量我!」希望台灣社會可以打破對年長者的歧視,隨著年齡成長,愈來愈喜歡自己,不管做的事是不是有收穫,都能肯定自己,每項人生歷練都是生命的養分。在諮商室裡觀察到,很多當事人走到50歲後,有很深的懊惱與遺憾,覺得人生中有些目標沒有達到:懊惱過去做錯某些決定、對年輕時期錯過的事想要重新來過、否定自己的前半段,越想越覺得失落、沮喪、焦慮。林萃芬提醒,所有的50歲後都不要否定過往的努力,自我肯定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回顧過往,但不要否定自己的曾經,不管過去什麼決定都有某種程度的收穫,千萬別懊惱過去,而是要想辦法開創更多的可能性。❷中年危機是人生給的挑戰50歲後的人生,西方心理學家榮格說:「中年危機是人生給的挑戰和機遇」。這個階段,心裡懷著許多感慨與危機感,可能突然對以前深信不疑的事物產生各種懷疑,覺得生活空虛,或突然覺得自己拚命爭取的東西不再有吸引力,不再做點什麼好像會出事,進而思考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人生的意義為何?男性來諮商室討論的比例偏高,有人覺得自己停滯了,目前的工作或生活失去價值感,覺得沒有成就感,或是哪裡怪怪的,好像永遠只能追別人的車尾燈;女性年齡愈長反而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女性中年危機比較多是和對自我的角色評估與衝突有關,例如婆媳困擾,親子關係變得緊繃,面對小孩長大離家,未來能不能自立,擔心孩子在社會的變動中沒有辦法適應,會成為啃老族……。有人說中年是人生第二個「叛逆期」,驚覺生命流逝得愈來愈快,生活卻仍在原地打轉,有種現在不做,未來就來不及了的迫切感,使得中年人做出讓家人朋友驚訝的決定。例如,有人拋下高階管理職甘願從零開始、有人捨棄舒適圈到海外當義工、有人轉換跑道、有人出國流浪、有人離婚……等。❸人際關係與知性學習一個人有沒有幸福感,人際關係佔了重要的關鍵,決定生活或工作順遂與否。隨著年齡增長更需要人際關係。有些人離開職場後,生活的重心只侷限家中附近,不妨往外拓展,讓50歲後的人際關係更加自在。人到中年,很清楚自己喜歡跟什麼類型的朋友相處,沒有人是完美的,每人都有症頭、起毛的點,因為理解自己也了解對方,選擇留住相處起來舒服的朋友。林萃芬本身喜歡跟老朋友相聚,大家曾經參與對方生命中重要的階段,彼此都付出了好幾年真摯的陪伴,有各種酸甜苦辣的回憶,可以相約做些好玩的事。新朋友則能開拓視野,讓人保持心態年輕,不妨刻意在生活現場認識新朋友,錄影節目的後台就是林萃芬認識跨領域朋友的時候。在諮商室裡觀察到,50歲後不少人享受學習新事物的樂趣,對陌生領域強烈好奇,有些人會突然對園藝有興趣,種植花花草草,理解生活處處是學問,覺得很紓壓。也有些人中年後才開始學彈鋼琴,但是彈的很棒,感情和手指技術都很到位;有人熱愛學油畫,一些畫室推出基礎課程,讓初學者輕鬆畫出風景、靜物;有人學咖啡沖煮、學烹飪、烘焙,讓生活變得多采多姿。改變人生腳本,5步驟鍛練「心理肌力」「正面思考」有助人生朝理想方向發展,緞練心理肌力,避免心理能量流錯地方,感受就會有所不同!學會調整心理狀態,培養改變的勇氣,開發自我長處,接受意料之外的試煉,轉換情緒壓力,助自己免於憂鬱。❶學習消化負向情緒:透過學習來消除心裡的不甘心與憤怒,當心裡充滿正能量,就能斬斷束縛,讓情緒流動到值得的地方。❷把注意力移向快樂的經驗:承認自己做得不夠好,允許自己的不完美,想要改變人生腳本,就要轉移注意力,轉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❸勇於克服阻礙:人生奮鬥過程就像爬一座高山,條條大路都可能通往夢想之路;走錯路有走錯路的學習,繞遠路有繞遠路的意外收穫;只要懂得將恐懼或壓力,轉化為有建設性的行動,就能引導自己達成生命的目標。❹追求卓越比贏得勝利更加重要。❺失敗時更要肯定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力量改變破壞性的訊息,除了在成功時適度讚美自己,失敗時不要忘了回頭,看看自己一路上克服了多少困難,走了一段多麼不容易的路。若在不順逐時,仍看見自己全力以赴的畫面,就能成為生活中支撐自己的力量,那是別人奪不走的,存在心中的篤定。延伸閱讀: 。心情不好、睡不著?只要做「1件事」10分鐘,就有改善效果 。物理治療師透露"1方法",開啟身體自我修復功能,擺脫酸痛
-
2022-06-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確診者狂咳抽痰 醫院主管要隔壁床家屬「躲去廁所」
今年本土Omicron疫情已超過200萬人確診,指揮中心公布,至今有7991人、近8千人正收治醫院治療,雖稱全國專責及負壓病房空床率還有42.5%,不過一線專責病房護理師直言,真正專責病房早已不夠用,都開一般病房收確診者,因非負壓環境,嚴重影響一線醫療處置。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專責病房某護理師向本報表示,專責病房早就不夠用,都加開一般病房來收治確診者,不僅大人、小孩混住在同一病房,還有家屬搞不清楚狀況,不知道專責病房不能自由進出,一不高興還暴力攻擊護理師。護理師表示,現在只要一上班,幾乎沒時間吃飯喝水,進病房都得穿兔寶寶裝,先前幫病人送便當,還被病人嫌便當冷,甚至護理師餵他也不要吃,搞得護理師得穿著兔寶寶裝「哄」病人1小時,就怕病人不吃飯,血糖低有生命危險。新冠肺炎確診者若要抽痰,依照指揮中心規定,必須在負壓隔離病房才可進行,一般病房不可抽痰,不過現在都用一般病房收治確診者,日前1名病人過世,其中一項原因是痰液無法排出,家屬憤怒怪罪護理師,沒想到醫院也跟著推卸責任,稱「護理師可視情況在一般病房抽痰」。更讓護理師心寒的是,痰液病毒量最多,在一般病房抽痰風險高,抽痰時隔壁床都可能有感染危機,日前一名確診者需抽痰,但隔壁床家屬有疑慮,沒想到醫院主管竟說「那抽痰時,就叫隔壁床的去廁所避一下」,讓他難以置信。護理師認為,醫院病房管理應重新調整,且必須跟家屬說明,例如要抽痰的確診患者集中在一間病房,且家屬都同意隔壁床常常要抽痰的情況,不是醫院一直接病人,隨便放在同病房,還要一線護理師跟家屬解釋。「疫情讓人性面通通藏不住。」護理師絕望地說,先前一位高齡長輩,家屬長期送機構養護,機構有照服員協助翻身、拍背,後來因確診送到了專責病房,不過看護很難請,家屬也不願意進病房陪病,跟護理師學照顧技巧,還嗆護理師「我就是不會啊,不然幹嘛送機構。」護理師悉心照顧長輩,也避免久臥長縟瘡,定時、定點穿兔寶寶裝進去病房幫長輩翻身、拍背,但長輩年紀太大,最後沒能撐過病情不幸過世,家屬第一句就質問護理師「怎麼那麼快就走了,你們沒把他顧好喔?」護理師直言,中央一直說人力夠,但實際一線狀況是,護理師一個月僅休6或7天,即便專責病房護病比現在設定1比7,但一上班就是忙到沒時間吃飯,還要面對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從去年至今,單位內已有10多位護理師離職。「我們願意照顧病人,但政府跟醫院應該給我們安全的環境。」護理師指出,中央先前要求確診醫護可提前上班,但一般病房無負壓設備、環境糟糕,中央不如實告訴一般民眾,民眾質疑、生氣時就罵護理師,「不覺得中央跟醫院有在重視我們,只覺得像免洗筷。」
-
2022-06-02 養生.抗老養生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黃帝內經:節制七情、調養五臟為養生之道
《黃帝內經》是上古先哲智慧的百科全書,涉及養生、預防、調攝、推拿等,提供人們日常保健參考的自然醫學寶典。前面談到的「情志」,作為7 種情緒的精神活動,我們就從五臟(心、肝、脾、肺、腎)來談談其中的交互影響。情緒過激,禍及五臟?《黃帝內經.素問》在〈陰陽應象大論〉和〈五運行大論〉篇中都特別提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這是說明人的五臟特別容易受到太過激烈的情志所傷。何謂太過?就是超過我們所能負荷的範圍。前面談到的「百病生於氣也」,其致病因素為怒、喜、悲、恐、驚、思等導致情志過度。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一旦情志表現過度,則容易影響五臟運作,對人體產生不好的物理反應。五臟具有「藏」的特點,《素問.三部九候論》說:「故神藏五,形藏四。」所謂神藏五,主要是說在人體的五臟中,各有其獨特之處與所藏,與天地人相應。心藏著神,作為生命活動的主宰,因此才有「心為君主之官」的說法,當心受到情志因素的影響,心跳、脈動的運行都會失常,也無法好好地統治國家、令百姓安居樂業。肝藏著魂,是人的精神意識感應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肝為將軍之官」的說法,當肝受到情志因素影響,容易鬱鬱寡歡、魂不附體,精神意識都會失常,也無法作戰抵禦敵人。脾藏著意,是人的思想與思考活動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脾為倉禀之官」的說法,當脾受到情志因素影響,容易過度沉思、食之無味,導致五味失常、吸收消化不良。肺藏著魄,是人的形體動作、反應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肺為相傅之官」的說法,輔佐著心之君主,氣血運行順暢,當肺受到情志因素影響,肺氣耗散、真氣不足,容易導致氣機紊亂、血行不暢,導致心跳與呼吸間難以協調,也無法輔佐君主,而引發病機。腎藏著志,是人的精氣盛衰之重心,因為精能化髓、並通於腦,以為志之所居,人的記憶能力、生命活動強盛與否,與腎精之氣是否充足息息相關,因此才有「腎為作強之官」的說法,協助國家強盛。唯有精氣足,則人體健康、剛強,即使到了40 歲,也不會有腎氣衰弱的問題,並讓體質強盛。反之,腎氣耗盡則體虛乏力、未老先衰。因此《難經》中也有「五臟藏七神」的內容記載,「臟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一旦不幸來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地步,都是因為牽動五臟太過。因此,如何維持情緒的平衡,是治未病及讓形神合一的重點。以下,進一步來瞭解不同情志與臟腑之間的關係。大怒傷肝――突發的巨大暴怒,為何傷肝?我們都知道,生氣對身體不好,甚至會影響健康。因為人在盛怒之下,肝的陽氣升發太過、氣血會上升、造成肝火亢盛,臉部的表現會呈現面紅目赤。中醫認為,肝是將軍之官,古代將軍得上場作戰,行前需要籌謀戰略、沙盤推演以便精確指揮部隊,克敵制勝,因此更要能夠掌控全局。假使將軍無法指揮部隊,將會造成國家動盪。肝臟也是如此,要是肝氣無法疏泄,長期積壓阻滯之下,造成肝氣鬱結,恐將全面引爆生理性紊亂。以我父親為例,早年他一個人開計程車養我們一家子,經濟重擔全部壓在他的身上,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每天大約中午吃完飯就趕著出門跑車,他設定一天扣掉油錢,一定要賺到2,000 元才能回家。因此,經常到了凌晨2 點後,他才拖著一身疲憊走進家門。有時候,因為沒有達到目標,回家的時間就會拖得更晚。當時全家一共6 口,每天睜開眼,都要吃飯,還有其他生活所需,像是讀書、補習,樣樣都要錢。因此,精神時常處於緊繃狀態的他,脾氣當然不會好,經常跟母親吵架。後來,因為腸胃問題需要住院治療,當時的我就讀國小,所以晚上就在醫院陪伴並照顧父親,白天才去學校上課。有一日下課,當我來到醫院,醫生竟然說:「你爸爸不見了!」原來我去上學時,爸爸也偷偷地開車去賺錢。他說:「全家就只靠我一個人,我要是一直住院,家裡就沒有收入來源!」後來,才知道父親不只有腸胃問題,還有高血壓的毛病,而且精神長期緊繃,才讓他變得暴躁、易怒。現在的我,已經可以理解為人父的辛苦,當一個人處在高壓情況下,時時刻刻為了三餐煩惱,脾氣怎麼會好?又怎麼能不生病呢?易怒的人經常感到煩躁不安、頭昏目眩的原因,在於肝臟的疏泄功能發生障礙,導致氣機鬱結所致,一旦荷爾蒙失調,就容易引發腸胃病、高血壓、心臟病等。但是如果隱忍這些日常小毛病,長期擱在心頭,將導致肝氣鬱結、致使情緒抑鬱、內分泌紊亂、免疫系統下降,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轉移情緒,讓自己維持平和狀態。歷史上的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處在腹背受敵、四面楚歌的境況,最後憤而引清兵入關,吳三桂此舉左右天下大事,因而改寫了朝代,正是過度憤怒的代表型人物。前面說過,女性先天容易緊張或是發脾氣,一旦引發內分泌失調,身體器官都會受到牽連,其中,又以生殖系統的影響最為劇烈。目前醫學界認知,當體內雌激素含量過高,發生子宮肌瘤的機率也會大幅增加。廣泛認可的說法是,子宮肌瘤的發生就是雌激素水平過高所致。女性因先天體質問題,比較容易憂思、事情放在內心不說,有些男性也有情緒化問題,若是經常動怒、發脾氣,染患心臟病的機率將是一般男性的2 倍以上。所以,如何保持身心平衡,是現代人必須重視的課題。因此,假如一個人情緒過怒,整個人會面紅、目赤、心跳加速,甚至感到暈眩、昏厥。時常在新聞報導上看見這樣的案例,有人因一時盛怒,發生胃痙攣、中風或心肌梗塞,只好送醫急救,狀況嚴重時,一條生命就有可能從此消失不見。許多醫學報導也指出,人在憤怒時,體內交感神經過度亢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促使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神經緊繃,身體各器官都會受到干擾,加劇疾病纏身。過喜傷心――突如其來的驚喜,為何傷心?一般來說,喜悅可使氣血流通、肌肉放鬆,易於恢復身體疲勞。《黃帝內經》說陰陽平衡、防病應致中和,因此,過與不及都會出現問題。清代小說《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就是在說一個太過歡喜,反倒傷了心氣的故事。范進考了大半輩子科舉,終於在54 歲考上了秀才,想要再邁向舉人之路,他的岳父胡屠戶竟為此冷嘲熱諷,罵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最後,籌到了旅費前往應試,果真中了舉人,如今「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范進卻因為高興過度而發狂。直到眾人叫胡屠戶出手打他,才把他打醒過來。儘管這是個諷刺意味濃厚的小說,但不難知道要是過度歡喜,一時之間換氣不及,氣升上逆,就很有可能造成癲狂、失心瘋的情形。對於某些人而言,心志可能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時常受到驚嚇。因此,情緒波動就非常明顯,一旦發生開心的事情,就非常地喜悅,進而影響到心的脈動。嚴重情況,可能還會造成心臟停止,中醫才說大喜傷心。又如,許多患有慢性病的人、尤其是心血管疾病,要是過度刺激,就容易產生腦充血、腦溢血,攸關性命安危。中醫說的「心」,並不單單只是我們跳動的心臟。我們身體內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其中只有「心」並非「肉」字邊。《黃帝內經》認為:「心主神明。」因為這裡指的「心」,不只是實體的心臟而已,而是「心神」,包括無實際形體的思想、精神與意識層面。「心主神明」,如何對「心」與「神」的理解和認識。在《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大腦和心臟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過去習慣將兩者統稱為「心神」,說明了心臟具有精神活動與思考活動的大腦功能。《素問.調經論》也說:「心藏神。」還有《靈樞.邪客篇》的「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當心臟跳動時候,促使血液於全身血管流動與循環,帶動養分到各個器官,達到滋潤、供氧的功能,於是人的精氣神得以充足、飽滿。因此,當一個人處在壓力之下,心臟感受到這股訊息,便會影響心律的跳動頻率,長期壓力對心臟是種負荷,使得心臟更加敏感及脆弱,容易引發情緒反應,長期惡性循環之下,於是造成心律不整、心臟血管疾病。明末醫學大家張景岳曾在《類經》同樣認為:「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惟所是命,聰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針對「心」與「神」的觀點,持續被歷代醫家所推崇。近年,關於過度興奮恐將導致心臟病發的案例,時有所聞,特別是觀看刺激性的運動賽事,曾經發生過度緊張、激動、驚喜而猝死的不幸事故,正是所謂的「喜傷心」。《醫碥.氣》亦說:「喜則氣緩、志氣通暢和緩本無病。然過於喜則心神散蕩不藏,為笑不休,為氣不收,甚則為狂。」氣緩並不會感到疼痛,因為心藏神,怕的是心氣渙散,笑起來無法停止,導致癲狂,傷及心和神,《靈樞.本神》:「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就是這個道理。憂思傷脾――長時間的憂愁、思慮,為何傷脾?人有情志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如老子《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順應自然有情志而不過度;孔子的中庸之道也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的情緒應該剛好就好,太過則傷形又傷神。兩位聖人之道也都為中醫家所推崇,於此可知,情志太過會傷害五臟,其中又以思慮過甚,危害脾為最大。脾是後天的根本,氣血運化的樞紐,人體脾虛容易造成泄瀉、嘔吐、血腫、出血、消瘦、浮腫等疾病。《黃帝內經》認為:「脾在志為思,過思則傷脾。」在這裡,「思」是思慮、思考、思索,更有胡思亂想的意思。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個人容易操心,耗費太多精氣神在一件事情上頭,就是所謂的思慮過度,精神一旦受到影響,則夜不能寐、整夜多夢,甚至因此罹患精神衰弱等疾病。由於脾主宰運化的功能,假使運化功能耗弱,後天根本被消耗殆盡,將牽動身體各個機能的健康。中醫理論:「食後不可便怒,怒後不得飲食。」就是強調用餐時宜心平氣和,才有利於脾胃運作、小腸的消化與吸收,維持正常運化功能。例如,很多業務員都容易患有消化不良、便秘、腹瀉、腹痛,以及胃食道逆流的問題,歸咎原因在於作息不正常。他們往往沒吃早餐就開始忙碌的行程,到了午餐時間,卻還在邊吃飯邊回訊息,忙碌一整天回到家之後,還在想著如何約客戶、談案子,害怕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擔憂業績沒有達標。此時,大腦持續飛快地運轉,缺少充分休息,當然也就沒空理會脾胃是否有好好消化食物了,最後換來滿身的毛病,都是因為過度憂思傷脾所造成。《素問.舉痛論》說:「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老是唉聲歎氣、經常思慮過度,甚至是往負面方向思考,將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也會引發食慾不振、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的症狀,就是中醫主論氣的流通,最怕遇到氣結,形成臟腑氣滯而窒礙難行,正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養生原理。另一個案例,就是我的忘年好友阿達,他經常煩惱孩子過得好不好、孫子乖不乖,每天不停煩惱,導致脾胃消化系統不良,還伴有高血壓,收縮壓時常飆破160 mmHg。我對他說:「你都退休了,每天煩惱這麼多,對他們並沒有幫助。可以放寬心,跟好朋友多出去走走,說不定身體會更健康,還不會讓孩子們擔心。等他們回來的時候,看你精神奕奕、開開心心,就會常常回來看你啊!」後來,我幫阿達規劃一些簡單的旅遊行程,與好朋友一起遊玩,果然不再庸人自擾,不只找回了健康,也改善了親子關係。愛情也是令人傷神的東西,我們一定都聽過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梁山伯因為無法祝英台相愛而犯了相思病,終日抑鬱,過度憂思,以致耗弱心神與精氣,最後成為一抔黃土。每年有許多莘莘學子準備會考、學測、指考、大考,或是在期末考期間吃不好、睡不好,也是思慮太過所致。所以要想提高記憶力,除了學會正常作息,也不能過度疲勞,還得健脾益智。常悲傷肺――經常悲傷、長時間唉聲嘆氣,為何傷肺?肺,不僅僅是氧氣、二氧化碳出入呼吸道與肺臟的重要環節,還具有宣發和肅降的功用。中醫說「肺主衛外」,指的就是抵禦外邪的免疫系統,作為抵禦外邪侵襲的重要屏障。醫學已經證實,當人們過度悲傷,不斷哭泣,或是意志陷入消沉的時候,易使肺氣耗散,進而降低身體的免疫力,出現氣短、乾咳、咳血、音啞等症狀。假使一個人經常處於悲傷的狀態,無形中將會消耗體內肺氣,致使肺氣不足。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終日鬱鬱寡歡,又因父母雙亡,導致個性敏感、多疑,就是一個負面教材。根據臨床研究,癌症病人有諸多類似案例,一般被診斷出癌症之後,有些人往往會變得過度悲傷,加上身體機能低下,雙重衝擊導致身心全面失衡,可能就此一病不起。推究背後成因,往往是因為疾病帶來揮之不去的憂鬱、悲傷,面臨死亡的迫切威脅,對未來缺乏希望感,促使免疫力下降,身體活力逐漸衰退、萎靡,細胞也會隨之惡化。正所謂「邪傷肺衛」,一旦「衛氣禦外」功能不強,受到病邪侵入而難以抵抗,就會引起感冒、咳嗽、過敏等症狀,加劇肺部、支氣管系統的惡化程度。每個人都會有悲傷的時刻,這本就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宣洩,但若是放任自己無止盡地悲傷下去,影響到日常生活,就不能視為正常狀態。很多事情過猶不及,情緒也是,一切剛剛好就好。恐驚傷腎――容易緊張害怕,為何傷腎?恐和驚都是腎的情志,作為人們對於外界突然狀況,產生刺激的一種應急反應。腎是人對於表達驚恐情緒的主要臟器。腎主藏精、精又藏髓,為生氣之原。所以,《黃帝內經》寫到:「驚則氣亂,恐則氣下。」因為腎屬水,當人在受到劇烈驚恐時,就會像水一樣,水往低處流,因而發生呆愣、驚慌失措,大小便失禁,嚴重時還會引發暈厥、猝死。換言之,驚恐讓氣紛亂而低下,還會使身體器官失去正常作用。這與因為腎藏精,精生髓,通於腦有一定的關係。《靈樞.本神篇》這樣說:「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臟不安。」若是腎臟本身有疾病,可能都會影響其情緒、情志表達。例如很多腎虛的人都不喜歡說話,由於體質較為虛弱,尤其是小時候怕生、容易哭鬧,見到陌生人也會驚嚇閃躲,又如很多小孩在受驚嚇之後,發生大小便失禁的事情、不容易安穩好眠、容易半夜驚醒,這都是驚恐傷腎,腎氣不固的一種表現。記得國小的時候,有一位同學的個性相當內向、害羞、膽小,並且沉默寡言。有次上課期間,教室內突然聞到類似排泄物的異味,才知那位同學因為不敢跟老師說想上廁所,而大便在褲子……,之後又有一次尿在褲子上面。這樣的情事發生數次,同學就不太敢跟他一起玩了。升上國中後,這樣情況越趨嚴重,當時也沒有好的輔導系統,導致那位同學因驚恐過度,不敢與人來往,終日躲在家中,也不肯上學,又因害怕、恐懼、寂寞、悲觀、社交關係喪失,最終接受憂鬱症治療,迄今仍未恢復健康。還有一個案例,有位好友的孩子到了國小一年級還會尿床,我到朋友家跟孩子聊天後才知道,因為一直害怕做錯事被父母罵,導致自信心不足,又怕晚上睡覺會尿床,惡性循環之下,於是經常發生尿床事件。後來跟朋友聊到,孩子自信心不足、容易擔心害怕,才會發生尿床的情況,建議去看中醫,開立對症調製養腎安神的方劑,也請朋友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讓孩子有安全感,不要因為孩子犯錯就急於責難,愛心、耐心、擁抱與陪伴,都是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好的互動方式。經過半年後,小孩果然已經不再尿床了,親子間的關係也有明顯改善。以上,列舉情志對於我們日常與健康的影響,根據《黃帝內經》的日常養生法則,提醒我們臨事不亂、遇事不危、逢事不驚,避免情緒起伏過大,學習舒緩調整之法,就能常養身體及臟腑的安適。《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各從其欲,皆得所願。」當我們心情愉悅、心神安定、能量俱足時,自然不會胡思亂想,情志平衡了,也就能遠離疾病的威脅。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黃帝內經╳量子糾纏:情志相勝、運氣調頻、分子營養與量子信息醫學實證》
-
2022-05-28 失智.照顧喘息
身心紓壓/照顧者你累了嗎?來看看居家照護「10大壓力徵兆」中了幾項
「我照顧的好累」、「我肩膀好痛」、「我變得不想和人有接觸……」。照顧者常常承受著許多層面的壓力,壓力可能來自於被照顧者,或是身邊的親友,甚至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因為對於照顧有一定的期待,從期待中產衍生出照顧的壓力。 建議辛苦的照顧者們,可以定期地觀照自己的壓力指數有多少?記得一個原則-「照顧別人之前,要先把自己照顧好。」當我們狀況良好時,照顧的品質也會比較穩定。壓力指數檢測 我們來做個小測驗,以下是壓力的十種徵兆,符合一項為一分,來看看你(照顧者)的壓力指數有多少: 1. 注意力不集中 常常一件事情做到一半,就因沒耐心而中斷了。無法專注在一件事上,想轉移壓力而去做其他事情,導致原本要做的事無法如期完成。2. 肩頸痠痛肩膀想要扛起壓力與責任,所以壓力大會造成肩膀僵硬與痠痛,需要適時地自我按摩與放鬆肩頸。3. 煩躁、憤怒有壓力時容易讓人情緒不穩定,也容易對身邊的人事物看不順眼,很想要藉由發脾氣與吶喊來宣洩壓力,無法平靜下來。 4. 退縮變得不想接觸新的人事物,減少與親友的聚會,並且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5. 焦慮對於尚未發生的事情容易感到緊張,總是擔心發生不好的事情。可能有食慾不好、胸悶、心悸、肚子不舒服的情形發生。 6. 憂鬱對事情的看法與解釋比較負面、悲觀,看不見正向的可能。覺得生活有空虛感、無意義感、無力感,以及容易哭泣,覺得自己沒用的負面批評。7. 失眠即使要睡覺了,頭腦還是在想事情,思考依舊處在「運作」的狀態,以至於沒有辦法好好地徹底休息,所以起床後,仍然覺得有疲累、頭疼、頭暈等等現象。長時期的睡眠不足,將會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8. 身心疲累覺得身體與心理都很疲累,什麼事情都不想做,只想休息與睡覺。9. 身心症這是一種身心交互影響,生理、心理症狀交錯表現的疾病。壓力造成身心症常見的疾病種類從偏頭痛、氣喘、心肌梗塞、胃潰瘍……等。10. 免疫力下降壓力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導致身體產生反應,例如:鼻子過敏、皮膚過敏,常常感冒等等,而且不容易復原。 準備好了嗎?來看自己或親友得了幾分: 每一個人都該懂得適時求助 你或你的家人好友得分幾分呢?千萬別輕忽壓力所透露的警訊。 人活著就會有壓力,有壓力不是一件壞事,壓力可以讓我們產生動力,去因應外在變化;但壓力過大了,就容易有反效果,所以我們要學習與壓力「和平共處」,把它當成我們的朋友,試著看到壓力背後的原因,可以問自己為何這件事/這個人,給我怎麼的感受?為何讓我不想面對?為何讓我壓力大呢? 只要開始去面對壓力的來源,壓力就已經減少了一半,讓自己看見壓力的存在,關心與照顧自己的情緒,當然不用什麼都自己獨自承受,適時地找家人或朋友聊聊聚會,通常心情會因此好了很多,或是偶而讓自己喘口氣,請家人一起協助照顧的工作,否則自己不但會累垮,更可能因此增加了家人的負擔。 必要時,也能找專業的心理師與醫師談談,拿起電話撥打各縣市的生命線-1995,或者各縣市張老師-1980,懂得適時求助,也是一樣很重要的能力。
-
2022-05-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一針難求…兒童疫苗之亂 家長罵翻
國內接連發生兒童染疫出現腦炎重症死亡案例,各地家長瘋搶疫苗。屏東有家長帶小孩冒雨撐傘排隊等打疫苗,台中有家長連問多家診所都預約不到,直呼疫苗之亂2.0,台南一下子同意入校施打,一下子又說要上網預約,沒預約到的家長留言灌爆市長臉書。台南市政府之前宣布,廿三日開放家長上網預約到醫療院所注射,但也可以等醫護人員入校協助團體注射,有些家長怕帶小孩去醫院有感染風險,因此沒有上網預約,希望等到學校施打,不過,前天下午學校臨時通知「全面改線上預約,之前簽的同意書作廢,取消入校注射。」家長趕緊上網搶疫苗,但早已沒名額,憤怒留言「市長你的髮夾彎,家長手指頭幾乎在鍵盤上敲斷」。「從來沒反覆,是教育局搞錯。」台南市府衛生局表示,絕對會有醫護人員入校施打,只是要等恢復實體上課再安排,家長不必緊張。「這一針得來不易」,台南吳姓家長幾乎是掛在網路上「搶疫苗」,預約到離家廿七公里外的大內衛生所,下午聽到又增加診所及名額,趕緊退了又改約,前後十次,終於預約到離住家近的診所,讓兒子順利完成接種。屏東市一間小兒科診所下午三點打疫苗,二點多就有人排隊,排隊人龍約二百公尺,下午下起雨,家長撐雨傘,還帶椅子讓小朋友坐著等,民眾路過經過驚呼「好多人」,有家長質疑為什麼政府不開設大型施打站?台中不少家長湧向醫療院所預約接種,市府緊急增加廿七日起連三天預約接種,但不到半天,名額全搶光,很多家長連問好幾家診所都額滿,好崩潰。議員羅廷瑋表示,接到廿多位家長陳情很難預約,猶如「疫苗孤兒」,家長擔心下周就要復課還要「與病毒賽跑」,直呼疫苗之亂2.0。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整體疫苗數量一定足夠,五月卅日還有卅三萬劑BNT輝瑞兒童疫苗到貨,六月配發,家長不用擔心。
-
2022-05-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需翻身換尿布病人大增 台大護理師痛批1:9照顧不可能
指揮中心日前發函提高各級醫院專責病房護病比,由原訂的1:5,正式調整為醫學中心1:9,區域醫院1:12、地區醫院1:15,引發護理工會團體怒批「不把護理師當人看」。台大醫院企業工會今也發出聲明指出,許多確診住院病患年近百歲,多重共病又長期臥床,三餐、翻身、換尿布都要護理師一手包辦,衛福部卻將「惡質護病比就地合法」,令人憤怒。台大醫院專責病房護理師也公布工作內容,「1:9根本不可能」。台大醫院專責病房林護理師表示,之前規定1:5的時候,實務上就已經是1:7了,早上9時到10時之間必須給病人治療,就算護理師提早8時開始做,也只有120分鐘。每天上班時間已經非常緊繃,喝個水都要趕、大家都沒吃飯,如果一個護理師得照顧9人,平均一個人都不能超過15分鐘,「那根本是不可能的」。首先,光是穿脫隔離衣,就要花很多時間。林護理師表示,護理師身上有三層隔離衣,第一件正穿布面隔離衣,第二件反穿防水隔離衣,第三件反穿布面隔離衣,頭上兩層髮帽、面罩、N95加外科口罩、兩層鞋套、兩層手套。每照顧完一個病人,就要把第三件隔離衣、外層鞋套和外層手套脫掉,每脱一件就要洗一次手,然後重新穿上乾淨的,才去照顧下一個病人。再者,長照機構來的病人逐漸變多,照顧所需時間更長。林護理師表示,這些病人除了新冠肺炎所需的給氧、打藥等治療,還可能有氣切需要抽痰、有插鼻胃管需要管灌營養品、每兩小時需翻身換尿布。林護理師也照顧過躁動失智的確診長者,因為沒有額外的人力可以幫忙,照顧前只能先將病人綁住,光照顧他一個人就要花大約一小時。「都會比較晚換尿布,也不可能兩小時翻身,當然擔心病人會褥瘡,但真的做不到!」林護理師表示,護理師都會盡量把長照機構的病人平均分配,護理師手上都有1到2個,但1到2個就已經是極限了。其他常見的住院確診者雖然生活可自理,但是都各有治療需要,例如身上有傷口需要照顧的癌症病人、需要抽痰的、需要氧氣的、需要打點滴的,每個病人都需要一定的照顧時間。林護理師表示,護病比太高,照顧品質就會很差,每天上班都在擔心病人出事沒人發現、沒有人可以去救他。每個群組都在狂罵,定出這種護病比「根本搞不清楚基層在幹嘛」。如果現在衛福部再提要發獎勵金,大家也已經不會相信,因為連去年的都還沒達到,「說到要做到,確定發得出來再說吧!」
-
2022-05-20 癌症.癌友加油站
生命故事/用我的故事給你溫暖 請不要怕,換我給你力量
同樣身為癌友的您,體會過不安與焦慮,無論是想做還沒做或是已經正在進行,您用過什麼方式傳遞自己的正能量回饋社會?全台最大癌症粉絲團「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與「財團法人滄洲文教基金會」聯手舉辦抗癌故事徵文活動,透過社群力量,凝聚正能量的迴響,傳散至各個角落,降低癌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鼓勵無畏癌症,樂觀面對人生逆境。抗癌鬥士生命故事Rebeca Chang2006年的夏天和老公在香港度假,美好浪漫,可回台後兩次恐怖大出血,讓我從美夢中驚醒!幸而在吳香達醫師細心診治下,讓我在2010年走出癌症的惡夢,期間吳醫師不僅醫好我的病,並且告訴我很多養生的良方,最重要的是保持排洩暢通及心情愉快,我也看了吳醫師全部的著作,立志要用剩餘的生命畫出勇者的畫像,並將吳醫師的忠告分享給親友。謝董小時候跌倒時,爸媽總在旁捨不得的說“呼呼、秀秀、痛痛飛走了”,就是要我們勇敢再站起來。抗癌這條路很長、很苦、很累、很痛,放心勇敢的面對,唯有自己才能夠戰勝自己。不知道是不是家族遺傳的關係,姑姑也是腸癌過世,現在面對任何一項治療或檢查,都會想到當初姑姑有多辛苦。舅舅在我確診後幾個月也發現腸癌,而我面對的一切也是將來他會面臨到的。一次手術失誤造成神經受損,導致失去行走能力,再加上加護病房20天的日子,使得跟小baby一樣開始練習站、走,如今我已經可以放開助行器走一小小段路。這一小小段路我花了快一年的時間,從不可能變成很有希望,從很有希望到真的實現。告訴自己,可以害怕、可以難過大哭、可以生氣憤怒,唯有不能放棄,才能迎接明天比今天更健康的自己。願所有癌友及家人平安健康,一起努力面對這條很辛苦卻非常值得的抗癌路!芬達經過癌症快一年,所有的幸運在我身上都發生,一直告訴自己,只要有努力改變自己,相信會有不一樣的改變!從飲食開始,雖然本來就很養生,我再做調整,用水蒸、煮的方式。查詢乳癌一切的健康訊息,食材,讓自己可以更好。我經過一年的調整,我吃的多,營業很好,副作用雖然持續,但透過運動,每天只要沒下雨,健走6公里,7000步一定要有。老天給我的功課很幸運了,早發現、早治療,我在一切的幸運裡沒有理由去想不改變,唯有改變才能更有機會走下去,讓自己保持最好的能量。癌症變成一種文明病,雖然有點像慢性病患者一樣要去做後續的打針、拿藥,其實能有感覺是幸福的。我一直那麼告訴自己,針再粗、檢查過程再不舒服,我覺得只要結果是好的,我都不怕。我喜歡努力,加油對我來說,沒有努力是無法得到做好的回饋。你怎麼對待你的身體,他會回報你的!💡看更多抗癌故事請關注「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Cancer」
-
2022-05-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與病毒共存讓人心慌慌?專家教10招紓解心理壓力
新冠肺炎確診數目屢創新高,與病毒共存時代正式來臨。疫情影響我們日常生活,造成許多人心慌慌、焦慮、恐懼,心理壓力大。衛福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江依潔提出「減少內心波動」10招,大家可以試試紓解壓力。1.改變習慣:改變過去生活模式,將可執行的防疫步驟落實在日常生活,重建生活習慣。2.重點整理:只注意與自身相關的防疫政策訊息,消化並簡單明瞭的給自己一個重點結語,制定可遵守執行策略。3.動腦思考:現今資訊超載,真假訊息流竄,留意並動腦思考。4.互相信賴:信任身旁親近的人,相信他們也會盡力做好防疫,當看到不足處,以溫柔、耐心的提醒替代責罵。5.接納情緒:情緒無對錯,情緒可能以各種情況來表徵,專注當下身體感受並學會覺察,並標記情緒。6.替代行為:當感到焦慮、緊張、憤怒等負面情緒時,試著做自己喜歡的事,可打發時間外,所產生的正面感覺可以替代原本的負面感覺。7.安全堡壘:建造內心安全堡壘,可以是人物地,如親密他人、物品、家、自己房間等,在安全堡壘內是安全的,可以將擔心、焦慮都在此宣洩和述說。8.心心連結:減少人與人的連結,增加心與心的連結,利用通訊軟體代替實體聚會,心是一體的,增加同在感與被支持感,減少孤軍奮戰的感覺。9.期待光明:灌注自己及他人希望,防疫視同作戰,相信政府及第一線工作人員,並照顧好自己,風雨會過去,陽光就要到來。10.自我鼓勵:跟自己說聲辛苦了,覺得防疫工作累了、煩的時候,給自己一個微笑,鼓勵及肯定自己的努力,自己是防疫不可或缺的一環,是棒的、有價值的。
-
2022-05-07 養生.聰明飲食
「酪梨」不只可減肥,還是「天然防皺霜」!預防醫學名醫教你4大「養肌飲食」吃出好氣色
避免皮膚乾皺老,要記得維生素E也是抗氧化王。若跟著維生素C一起吃,雙強聯手,護膚、淡化斑痕效果1+1大於2。若要說最健康的表情是微笑,那最不健康的表情我認為應該就是生氣時的臭臉了。懶人也能變美麗的方法,除了少用點成分複雜的化妝品、保養品,最該注意的,就是訓練自己的彈性,能從多個角度看一件事情,別動不動發怒、生氣。老愛與人為敵的A型性格,天天不定時炸彈一般,隨時都有可能暴怒飆罵,如果是這樣,那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要很注意。比起其他情緒,憤怒最容易令身體元氣大傷,尤其在你感受到壓力的狀況下。生氣讓身體產生毒素,毒素隨著血液流到頭面部,在臉上顯化為明暗不一的色斑、毛囊炎、暗瘡,讓人變成花花臉。你去看那些脾氣特別好的智者長者,或是出家人、練氣功的人,是不是不用化妝,臉色卻都自然紅潤有光。心平氣和給人好臉色,靠修心迎來的好氣色,不用修圖都出色。洛桑醫師強調,我常勸人去晒太陽,不過愛美的女性都會說:「蛤,紫外線不是很傷皮膚,怕晒老了不好看。」千萬別因噎廢食,為了減輕負擔,很多東西都可以丟掉,唯獨這陽光,人不能不要。全光譜的太陽光擁有完整的波長與能量,能幫助排毒、促進新陳代謝、合成鈣質、修復細胞、健全免疫、叫你睡得又香又甜,還讓你心情美麗。拒絕陽光,那健康肯定黯淡無光。若經常閉門不出,又不懂釋放壓力,體內破壞性自由基太多,更容易令皮膚提早老化、又皺又乾。洛桑醫師解釋,其實只要避開太陽最烈的時間、不要晒到變紅受傷,再加上營養均衡就沒問題了。做日光浴紓壓、擁有漂亮美肌,魚與熊掌可以兼得。哪些營養對皮膚特別好來看看哪些營養對皮膚特別好,想養好膚質你可以靠這些:維生素C:芭樂、櫻桃、香椿它能抑制黑色素生成、預防黑斑產生、協助身體製造膠原蛋白、中和有害自由基,並且在你受傷時幫你呼呼,加速傷口癒合。這樣的好東西,當然要省著用,人一緊張,會大量消耗維他命C,經常寬心調息學放鬆,可減少莫名其妙的營養損失。想要皮膚漂亮,或是術後恢復中的人,推薦你吃芭樂,它的維生素C含量是柑橘的兩倍以上。還有櫻桃也很好,很多人探病喜歡帶櫻桃,我覺得很可以。至於茹素者常吃到的香椿,一小把就有255毫克的維生素C含量,也算是非常高。情緒穩定的人不容易顯老,吃不多但營養都夠,就是因為他們省心省力特別會省。減法養生,避免不必要的情緒大波動是最省的。維生素E:芡實、葵瓜子、芝麻醬、酪梨、杏仁、橄欖、菠菜、奇異果避免皮膚乾皺老,要記得維生素E也是抗氧化王。若跟著維生素C一起吃,雙強聯手,護膚、淡化斑痕效果1+1大於2。攝取維生素E的來源很多,四神湯裡的芡實、葵瓜子、芝麻醬、酪梨、杏仁、橄欖、菠菜、奇異果都可以。皮膚黯淡無光,補了營養卻不見改善,則有可能是「心毒」害的。愛生氣的人,臉上容易長斑、膚色不均勻,而心情陰沉的人,老擺臭臉,通常肌膚也是暗沉不明亮的。告別厚重底妝,每天心情像彩虹,才是肌膚自然而然晶瑩透亮祕密。水分乾燥是皮膚的頭號敵人。提到水潤肌,除了表層的滋潤與保濕外,喝足夠的溫熱開水,相當於充實後勤補給,也能預防乾燥、長細紋。記住一多兩少當個水美人:「多喝水、少吹冷氣、少洗燙水澡。」長時間待冷氣房,橘子都能變成橘子乾,更何況是人。洗澡不是洗越熱越能促進循環,想要促進循環,勤快一點自己去運動,或打靜脈雷射也可以。靠燙水澡洗出好循環,反而沖走油脂與角質保護層,皮下組織失去屏障老得特別快,一不小心洗成過敏肌,弊大於利。水溫以放鬆、舒適為宜。越洗越嗨那就是太燙了。此外,洗澡泡澡時身體會排出大量水分,建議在沐浴前先喝一杯溫熱開水,排毒效果更佳。不管運動、洗澡,喝水都是事先補水比事後牛飲來得好,能減輕心臟負擔。別讓你的膠原蛋白一去不復返肌膚從25歲左右開始老化,也差不多就是在這個時候,如果你什麼都沒做,膠原蛋白流失的速度將大於生成的速度。皮膚組織塌陷、凹凸不平、整張臉垮下來,都是因為膠原蛋白的支撐力不夠力所造成的結果。好險,你若維生素C跟蛋白質都充足,身體自己就會合成膠原蛋白。比方說高麗菜炒豬肉片,高麗菜富含維生素C、豬肉是蛋白質,這就是一道可以幫助肌膚保持彈力的家常菜。或是山藥雞湯、南瓜蝦盅、吃鳳梨配煎荷包蛋,只要吃進維生素C加蛋白質的組合,等於收下了青春永駐的祝福。學會合成,再來了解一下怎樣預防損失。「減少自由基的破壞」是重點,避免熬夜、避免心情不美麗,少吃高精緻糖、少吃高溫油炸物,都是很好的預防。學會保養,從此不怕正面迎向陽光,同時也把陰影拋在腦後。書籍介紹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作者:洛桑加參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11/24作者簡介洛桑加參:現任Dr. 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獨創「ACT自體生長因子療法」,精擅「免疫細胞療法」、「幹細胞療法」、「血液淨化」、「慢性病調養」、「睡眠調理」與「退化性疾病預防」。經常受邀於海內外各地傳授整合東西方醫療體系的養生知識。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著有《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靜心・淨心》。Facebook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DR.LOBSANG (洛桑加參)延伸閱讀: 「沒想到我也會是死亡候選人」餓了就吃泡麵、喝汽水...台大教授的罹癌懺悔:我養出自己的4公分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