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1 醫療.精神.身心
搜尋
憤怒
共找到
313
筆 文章
-
-
2023-12-28 退休力.理財準備
五大財務NG行為你也犯了?專家教簡易設定財務目標,財富自由不是夢
2023年10月11日,國泰世華銀行發表台灣首份結合總體經濟模型的「台灣全民財務健康關鍵報告」,會中公布台灣民眾財務健康平均分數為59.2分,低於「良好」的66.3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落差?可以從報告的其他數據中發現蛛絲馬跡。首先,報告中提到:有48%的國人有過這些財務「NG」行為。五大財務「NG」行為.31%國人沒有訂定財務目標。.24%國人完全沒有檢視財務規劃習慣。.13%帳單遲繳。.5%國人每月娛樂支出佔比超過收入40%。.3%國人金融知識不足卻經常投資。其次,國人認為至少要準備1,431萬元才能退休,且退休後每月生活費約需5萬元。透過這些調查結果,可以得到這些結論:一般人最大的財務問題是:對目標無感,或行動力不足,無法具體落實。簡單來說,就是沒有設定合適的財務目標。想要好的旅遊體驗,就需要良好的計畫不同的人可能為了休閒、充電再出發或家人情感聯繫等需求,想要進行旅遊計畫,這個旅遊計畫是具有意義與價值,所以會事前做旅遊行程規劃,根據這次旅遊的需求、家人的喜好、人數、年齡、體力、預算、天數等條件,決定旅遊地點。假設一個住在台北的家族準備出遊,首先要做的是確認旅遊地點。經過一番討論後,大家選擇要去高雄玩,這就確認了旅遊地點。確定旅遊地點後,就會開始規劃行程,如:選擇交通工具、出發時間、路線規劃等。假設這個家族的人決定開車,那就需要規劃哪裡上下高速公路、進出哪個交流道、什麼路口要轉彎、哪裡可以休息、哪裡可以用餐等。當有了路線規劃,出發後比較不會發生一些危險駕車行為,如:到了路口不知該左右轉、慌亂之下突然切換車道、轉彎前來不及打方向燈、沒有減速等等,或是過了該下的交流道,走錯方向等多走了冤枉路。不過即使做好了行程規劃,旅途中還是可能發生一些計畫外的狀況,如:塞車、修路、實際的路太小,汽車無法進入等,所以在旅途中,需要隨時微調原本的執行計畫,好讓自己可以朝旅遊目的推進。萬一發生變數,如果是自己無法因應,可以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像是當地警員、當地居民等,以便完成這次的旅遊目標。為什麼訂定財務目標這麼重要?又該如何訂定?財務規劃也是如此。設定對自己而言有意義、有價值的財務目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例如:退休規劃、子女教育基金、置產計畫等。當有了財務目標後,我們可以根據預定達成的年期、預算、可使用的資源、使用哪些理財工具 (如股票,基金,保險,存款等) 、風險承受度等,規劃一份財務執行計畫。與旅遊計畫相同,財務計畫執行後,也必須要適時地檢視,計畫執行過程中是否發生了不在預期內的狀況?包括:偏離原本的目標、出現了本來沒有的變數、市場或社會環境跟本來設定財務規劃時的想像不同、執行財務規劃的工具投資報酬率不如預期等。正因為有明確的財務目標,當計畫發生變化時,就能快速評估發生的事情有什麼影響,並且做出調整。這些調整包括:.如果繼續按照原計畫執行,能不能如期達到目標?.如果窒礙難行,那投資工具、投資策略、投資預期值、甚至是投資心態是否需要調整?.如果評估的過程中,自己覺得無法有效評估,不知道該怎麼做,也可以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如:求助於專業的財務顧問。所以,在財務規劃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財務目標的設定。邁出財務規劃的第一步:終結財務NG行為人的一生跟金錢脫離不了關係,因此擁有一個「有感」的財務目標,絕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有人會問:所以只能有一個財務目標嗎?我的回答是:人的一生中可以有很多個財務目標,因為人生階段不同,每個階段覺得重要的財務目標也會不同。但是不管哪個財務目標,大多數人都認同「退休規劃」是一個很重要的財務目標。你是否想過這輩子會有一個怎麼樣的退休生活?如果沒認真想過,就會像錯誤規劃旅程一樣,高高興興出門,憤怒生氣回家。因此,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慎重地面對退休規劃,給自己一個有感的退休生活!特別是要好好去想像「理想的退休生活」會長怎樣,因為有了未來生活的樣子,就可以釐清距離現在還有幾年?會需要準備多少退休金?並且具體地規劃一份退休執行計畫。如果自己無法完成執行計畫時,就需要找專業的理財顧問協助。財務目標簡易設定方法.你想要怎麼樣的退休生活?.你有多想完成財務目標或退休規劃?.你期望完成的是甚麼樣子?.完成後對你有甚麼意義或價值?把這些有感的財務目標訂下來,就邁出了財務夢想達成的第一步,然後開始規劃執行細節,如此一來,財務NG行為自然會減少,達成財務目標自然就不難了!作者:陳瑀莘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大專盃財富管理競賽輔導顧問暨專案講師富邦人壽業務襄理富邦人壽保險稅務班、社會保險班、壽險商品班講師榮獲2013保險信望愛獎優選最佳專業顧問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24 癌症.癌友故事
為何別對末期癌症患者說勵志的話?如何做到最理想的陪伴方式減少患者恐懼?
坐在診間裡,醫師不急不徐吐出「乳癌末期」這四個字,這診斷原先已在腦中思索過百次,但當醫師說出口時,眼淚仍舊止不住,後面的日子該怎麼辦?我會死嗎?治療會掉頭髮嗎?接下來醫師說的治療方向、該怎麼做,我一個字都沒有聽進去,光聽到診斷「我的心靈就已經難以承受」。醫護要告知,家屬想隱瞞,病情傳達需同理也需技巧。聽見末期的診斷結果,即使做足心理準備,多數人也無法馬上接受,如何向患者傳達「壞消息」,是醫護人員的難題。患者聽到壞消息的反應不一,各類情緒往往讓人無法預期,有些患者不願接受結果,反而批評醫師,或是親友不知所措,也曾發生過醫護人員被找麻煩的情形。林口長庚醫院社會服務處社工師葉幼珮說,有些患者在住院期間病情集轉直下,多數醫師會希望明確告知病情,但親友擔心患者承受不住,反而希望醫療團隊先隱瞞。曾有一位70多歲癌症患者,治療狀況不佳,醫師建議親友,將患者轉入安寧病房,親友千交代萬交代,別告訴患者「轉入安寧病房」,他們會找機會跟患者說,擔心患者一時之間接受不了事實。但某天病房護理師接了電話,很直覺地就說了「安寧病房,您好」,原本協助隱瞞的事實,意外被揭露。葉幼珮說,醫療團隊面對「壞消息」說明這件事,得非常有技巧,也具有挑戰性。先探詢病患心情、想法,告知病情後同理陪伴。葉幼珮說,醫療團隊的立場一定會告知病情,但告知時,會先試探,等患者的精神狀態較好時,再多加說明。接著以同理的方式陪伴,進一步討論治療方針,如果不願意繼續治療,則會協助親友,如何陪伴患者走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以上述癌症患者為例,她會先等患者精神狀態較好時試探對方,從當下的狀態以及行為先探詢,例如,阿伯你今天看起來有氣無力,你怎麼了嗎?又或是用,阿伯你最近心情看起來悶悶的,可以說看看發生什麼事了嗎?有些患者其實知道自己的病情,也知道家人都瞞著他,但他自己不知道怎麼面對和處理,也跟著演戲,只是這都不利於後續的治療,或是在最後一段路上,創造與珍視的人之間的回憶。對末期患者別說勵志的話,「聽來格外諷刺」。面對疾病這條路,患者本身是既害怕又孤單,他們常常因為害怕而生氣、不知所措,特別是已經知道自己來日不多,更容易陷入焦慮。葉幼珮說,台灣人面對分離或陪伴大多有障礙,在醫院內,很常聽到親友不知道怎麼安慰患者,常脫口而出「你要加油!」、「你一定要好起來」、「好好振作」、「你一定要勇敢」、「日子還是要過」等等。葉幼珮說,這類的話聽在患者耳裡格外諷刺,面對疾病他們已經很加油、很勇敢,最後仍得到疾病末期的結果,而「好起來」或是「振作」等等,這些就是「做不到」的事情,卻被頻頻提醒。替患者罵醫師、找偏方,都不是好的安慰方式。親友在陪伴的過程中,不用說這些勵志的話,可以多加一些同理的方式陪伴,最好的方法就是「肯定當下」。舉例來說,可以告訴對方,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如果是我,肯定不會像你一樣勇敢,你現在如果很難過,可以說給我聽,我會陪伴著你;也可以說,你現在在擔心什麼?可以幫你什麼?如果我做得到,你可以說看看,我們想想怎麼做。葉幼珮說,陪伴患者時「傾聽比說話還重要」,那些看似激勵,或是替患者罵醫師,或找尋偏方等方式,都不會是最好的安慰方式。如果不擅於言詞,也可以透過文字,把自己的關心與關懷傳遞給患者,也是很好的方式。癌症人口逐年增加,110年全癌症新發生人數多達12萬1762人,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520.9人。目前醫療雖可協助控制讓癌症成為一種「慢性病」,每年仍有約5萬多人因癌症死亡。癌症罹病的過程,從發現、確診、治療、好轉,或復發、惡化到死亡等,每位患者經歷不同,近年醫界積極倡議,面對重大疾病,可找尋心理諮商的協助,不僅可幫助理解疾病,也能在罹病的這條路上獲得陪伴。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罹癌後合併憂鬱機率高。無論是罹患癌症,還是其他重大傷病,面對疾病時,患者大多會經歷「悲傷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說,被宣判罹癌,初期最常見的反應就是「焦慮」,緊接而來的就是憂鬱。根據台北榮總過去的臨床研究調查,200名住院的癌症患者中,20%患有嚴重憂鬱症,因此罹病帶來的心理問題,是亟須被正視的。腫瘤心理諮商人力不足,可尋求相關機構協助。多年前,衛福部國健署推動「癌症醫院認證」,其中包含「提供癌症治療服務的醫院,須聘僱一位專任的腫瘤心理諮商師」,當患者被宣判罹病時,即介入陪伴。不過,方俊凱說,礙於人事成本,多數醫院都是依照規定僅聘僱一人,導致即使有高度的腫瘤心理需求,人力也難以負荷。如果癌症治療已進入住院階段,健保會支付心理諮商的費用;如果尚未到住院階段,癌友有心理諮商需求時,可自費找尋心理諮商師協助。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與國內四十多家醫院合作,可提供小額的補助,持自費單據可向基金會申請心理諮商補助。其餘像癌症希望基金會、台灣癌症基金會也都提供心理諮商的服務。心理諮商介入,可避免患者尋求錯誤治療。生病後,每個人都難以預料自己的情緒發展,方俊凱說,有些患者治療過程一路都很順遂,但突然病情急轉直下,情緒崩潰,家中的支持系統又不好時,很容易尋求錯誤的治療方式,反而讓罹病這一條路走得崎嶇。方俊凱說,並非每一個心理諮商師都學習過腫瘤心理,加上心理系或是心理相關研究所內的課程中,腫瘤心理的占比相對少,目前癌症相關基金會提供課程,讓心理師可以額外學習。患者若需要找尋腫瘤心理師,除了可在醫院內洽詢,也可以詢問各癌症相關基金會,是否有推薦的心理師名單。陪伴、傾聽、認識疾病,能減少患者恐懼。腫瘤心理師提供的陪伴,可以從面對疾病的心理壓力,到協助患者及家屬認識腫瘤的發展,方俊凱說「愈認識疾病,愈能幫助減少恐懼」,患者也能從訴說面對疾病的種種不安或是擔心,找尋到面對疾病的方式,讓治療之路走得相對穩健,也有助於改善疾病。除了患者本身可接受腫瘤心理師的協助,部分醫院也會開立「癌症團體治療門診」,患者與家屬一同接受心理諮商。如果患者不幸即將走到人生的盡頭,也能透過諮商,讓家人們能在最後這一段路上,創造共同的回憶。方俊凱表示,若患者不願意與他人訴說面對疾病的過程,親友也可以在旁陪伴,但陪伴的過程中,千萬別「說太多」,如給太多偏方等,好好傾聽才是最好的陪伴。而治療過程中,親友可幫忙多了解疾病,但不是對抗醫囑,而是與醫療團隊間找到最適合的醫療方針,才是最理想的方式。心理諮詢門診補助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提醒,病友可利用心理腫瘤專家在全國四十多家合約醫療院所開設的「心理諮詢門診補助」,每年最高可申請7200元補助。有需要的病友或家屬可至「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官網的「癌友心理諮詢門診費用補助專區」了解更多資訊,或電洽02-2809-5200。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2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何謂醫學人文
【編者按】:本週由義守大學醫學系師生介紹該校的「醫學人文的教與學」。專攻人類學的盧老師首先指出義守大學醫學系是全國唯一只招收公費生的醫學系,而用心良苦地以培育將來成為偏鄉醫師、基層醫師的醫學生設計課程。在參考了各醫學系的醫學人文課程後,她認為公費生的醫學人文應該可以從人類學開始、培養人類學之眼。在課程設計上,前半部份以人類學的方法為主。後半部份則以幾本醫療人類學民族誌的導讀,希望加深學生們對於「醫療」全貌觀的思考,培養見樹也見林的能力。→想看本文一位二年級醫學生說出透過醫學人文課程,幫忙她開始了解身體診察只是看到疾病表現的一隅,而透過人文課程,漸漸了解到生病的病人心裡的想法,同時醫生受傷了,也需要被理解與治療。一位四年級醫學生透過「生命與死亡」的課,說出這門課蘊含許多故事、情緒、思辯,有些可以理解,有些卻是要自己經歷過才懂。期待這種生死觀的傳遞與共學,也是未來執業時的借鏡:和病人一起面對生命的課題,一起探索、找出一套可以接受的詮釋方式,讓死亡的意義昇華成生命的祝福。在上醫學人文這堂課以前,我對醫學人文的認識,大約就是108課綱所推崇的人文素養,雖然常常可以聽到大家在推廣要有人文素養,要有同理心、換位思考,但究竟要如何將這些抽象的社會學概念,體現在醫學領域的醫病互動中,似乎卻沒有人能給予明確的定義。在第一堂課堂上,我認真思考了醫學人文的意義,我想因為「人文」二字,因此代表著感性、情緒與藝術……是以理性科學為奠基的醫學中,增添了人與人交流的溫度與情感。在現今人際互動逐漸式微的社會,文明病已不再是少數,除了生理上的不適,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問題。這樣的需求不是過往的理學檢查可以完全解決的,而是需要輔以醫病關係之間的溝通與傾訴。身為醫師除了擁有專業技能以外,更是需要具備人文關懷,去體察、換位思考病人處境與心理層面的能力。我想,這正是醫學人文這個學科所想傳達與教予我們的能力。漸漸了解到醫學人文的重要性與意義,應該是從課堂上老師分享的紀錄片《一念》開始。猶記得影片中帶給我最大的省思是,當一個病人說他想(願意)接受安寧治療,是出自什麼原因?可能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不想再承受無止盡的疼痛以及無效的醫療,安寧醫療對他來說是一個相對能減輕負擔與疼痛的治療方式。但在紀錄片中,可以發現那位病人其實最害怕的不是自己有多累、有多痛,而是他不想成為家人以及照顧者的負擔。面對長期且不知道終點的治療,當我們試著換位思考,就能夠理解那位病人心中沉重的負擔,不論是金錢或是勞力,他除了要承受自身的疾病,更需承受他人無法讀出的心理壓力。而要真正了解到一個病人真正的需求,知道他面對的是什麼樣的「痛」,很多時候都不能單靠儀器檢查來發現,身體診察看到的通常是表面,僅僅是疼痛或是疾病表現的一隅而已。如同紀錄片中所呈現的,真的漸漸了解到病人心裡想法與負擔的人,其實是時常陪在他身旁的社工,社工從病人和家人的對話、神情中,體悟到他對家人日以繼夜照顧的愧疚,在和病人聊天的過程中,病人也說過:「我希望有一天我能靠自己走路,不用再靠別人,我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況且身為一位正值青春年華的年輕男子,為什麼會想接受安寧治療?而不是嘗試去接受各種治療方式,不論治好的機率有多低。我想在我們跳脫醫者的第一人稱視野,以及習以為常的直線思維後,或許就能換位思考身為那位病人,真正需要的治療是什麼,需要被如何治療。這就是醫學人文所孕育的內涵,除了以專業知識與醫學技能診斷,我們更是需要學習以人類學之眼,去反思病人的話語、肢體、疾病背後的深層原因,需從生理觸及心理,因為醫療的本身就是以「人」為出發。正因為是人,所以我們有情緒、會受到情感的牽絆,因此我們應該不只看到病人疾病的表面,而是要藉由同理心、換位思考、細心體察,以及「跳脫思維」,去了解問題背後的問題,如此一來才更能在醫病互動中,找到最適合那位病人的治療方式。在真正領略醫學人文教育的精神時,應該是在義大醫院擔任志工後,清楚記得老師要我們學習在服務時換位思考,拋去自己加套在他人身上的有色眼鏡,去練習同理、感知他人。而在和同學、老師之間交互分享志工服務的經驗後,我覺得醫學人文所想傳達給我們的精神是:反躬自省與同理他人的能力。藉由實際參與服務的過程中,親身體悟醫療生態與醫病關係的重要關聯性,像是醫病溝通與同理心;人文關懷與感性的培養。以旁觀者和志工的身分觀察醫病關係時,使我能夠以更全觀的視野看待「病人」與「醫生」的角色與心理,這是當我身為「病人」去看醫生,或是未來成為「醫生」去診治病人所無法體會到的。在過程中,我看到了濫用急診醫療資源的病人,因此和醫護人員起衝突的醫病互動關係;也看到醫生如何從病人的言行之間,診察出病因的方式。其中我發現最重要的就是「醫病溝通」,因為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才能真正去聆聽彼此的想法與意見。若只是單方面的輸出與輸入,那醫病關係何不是成了另類的買賣關係。但正因為醫療的核心價值是人,面對的也是人,因此我們需要去體察彼此,換位思考他人的處境與病痛之後的原因,而這就需要我們發揮疼惜關懷之情與惻隱之心,不論是同情抑或是同理,皆是有「心」與「溫度」的連結。身為一位醫生,要做到的不僅僅是看診、開處方,更是要讓病人感到被理解,在被治療與診斷時感受到身為人的尊嚴與感動,而不是一味地以醫學專業術語壓抑病人心中的疑問與害怕。我相信在我們身為一位病人去看診時,一定也希望是遇到一位能夠傾聽與理解我們需求的醫生。醫學人文的教育即在此,在接觸醫學人文教育之前,我認為病人就是病人,醫生就是醫生,是全然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角色,一個有著疾病需要被診治、一個則是負責治好另一方的疾病。但現在的我了解到,在成為一位病人之前,他也是人,在成為一位醫生之前,他也是人,同樣是身為「人」,但當我們成為不一樣的身分、不一樣的社會角色時,往往就會陷入自己的視野框架中,而忽略另一方的情緒與立場。為什麼我們要接受醫學人文教育?我想這個解答在《受傷的醫者》(Also Human)中,讓我了解了其中的意義與不可取代性。我們常聽到那個病人很痛需要被治療、那個病人需要心理諮商的協助,但我們卻很少聽到:那個醫生受傷了,她也需要被理解與治療。過去的醫學教育大多著重在專業科目、培養專科技能,或許我們成為了擁有舉世無雙專業技術的醫生,但當身為醫生的我們,自己生病了卻可能不知道該如何傾訴,因為我們沒有被教導過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甚至是理解自己的情緒,也就是缺乏了情緒的韌性,而醫學人文在此便顯得無可取代。常在醫學人文課堂上聽到老師要我們「換位思考」、「同理他人」,但我發現在同理他人的同時,我也正在了解自己,正學習著如何體察情緒,在理解了身為人會產生的心理情緒波動與互動後,我們才能更進一步去學習如何解決與面對。當我們拋去了醫學人文,面對所有事物皆以客觀理性處之,認為每一個問題都有正確答案,那我們很有可能會在成醫路途中迷失自我,因為在每一個醫病互動與關係中,最根本就是人與人的交流、理解、給予幫助。為什麼這個病人會反應如此激烈?為什麼明明用盡了全力救治,卻還是要面對宣布死亡的那刻?這些都是教科書無法告訴我們的,因為它沒有一套制式的答案與應對方式,所以當我們在僅習得專業技能而沒受到人文教育培育下就被推上臨床工作時,我們一定也會感到畏懼、徬徨、憤怒以及悲傷。當一個醫生也生病了,那他眼前的病人該如何是好?這樣的惡性循環或許就是醫病衝突頻繁的原因之一,因為當一位醫生生也受傷了、生病了,必定會連帶影響到醫療服務品質。因此身為醫生也身為人的我們,在穿上白袍之前,更是需要先學會與了解,如何同理、面對感性的情緒。因此醫學人文於我而言,就是在客觀具體的醫學專業教育中,將我們帶入感性的思維,藉由理解不同的文化、宗教、藝術、民俗更了解往後需要面對的各式各樣病人,以及更認識同樣身為「人」的自己。我想在現今病人自主意識逐漸提高、醫學知識不斷提升的社會下,人文這塊領域更會是我們需要琢磨與學習的,因為它沒有正確的答案,真正的答案是需要靠我們自己深入其境去體會的,每個人的解答可能都不一樣,也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是「人」,而不是機器,我想這也是醫學人文想要帶給我們的精神。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培養人類學之眼的醫學人文課程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1-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培養下一代的好醫師,也要用心營造理想的行醫環境
【編者按】:這星期三位老一輩的醫師,與社會大眾分享他們所關心的台灣醫學教育與醫療環境的問題。一位醫學院院長,在教師節寫出他與一位願意以自己的疾病幫忙醫學生學習的病人及家屬的互動,醫師讓醫學生學習到如何使用聽診器傾聽病人的心音,同時也見證醫病的互動,可以透過關懷、溫馨的對話,建立彼此的尊重與信任。→想看本文剛從6年8個月健保署署長的崗位退休下來的醫學院教授語重心長地道出:「我認為台灣醫療改革一定要落實『分級醫療』、『醫藥分業』,要有『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做配套,如此才有機會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也才能有效減少醫療體系人力的負荷。」→想看本文一位曾經當過醫學院院長、參與教育部醫學教育與醫學院評鑑多年的老醫師,分享兩篇美國關心醫學教育的社論,《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指出過度企業化的管理凌駕醫療專業,造成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另一篇《社會對醫師的觀感:騎士、騙徒或士兵?》,激發醫界、教育界以及社會大眾集思廣益,如何營造理想的行醫環境。在「教師節」(9/28)與「醫師節」(11/12)的期間,在「醫病平台」討論醫師的培育,我們希望能聽到更多的關心台灣醫療環境的醫療團隊成員、醫學院師生以及病人團體的心聲。一位我尊敬的學長與我分享了一篇紐約時報的文章「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The Moral Crisis of America’s Doctors)(2023.7.14),看完以後使我非常震撼。作者一開始就以美國陸軍醫院精神科醫師在研究醫師自殺的問題時,引用的「moral injury」(道德傷害)一詞,這本意是指像軍人因為執行任務,犧牲了無辜的平民而引起情緒創傷,而作者就以「道德傷害」來形容醫師因為制度逼使他們做了他自己為不對的事所引起的情緒創傷。文中指出許多醫師在訪談時表示,他們的專業尊嚴因為醫院太注重服務量而受傷。這種不滿的情緒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更是嚴重。這些需要面對病人或家屬的醫師,對於院方這種以醫療獲利為主要考量的上級單位,要求讓病人提早出院或開不需要的檢查,尤其感到憤怒不滿,他們覺得自己的對錯觀念被這種幕後操盤者扭曲而受傷。有些醫師認為病人與家屬真正需要的是關愛與說明,但這種花時間的工作卻不受制度上的鼓勵。有醫師直言:「我每天聽到的是因為這病人的這種保險,你不能開這種藥或做這種檢查。」 「每天我都得提醒自己這制度是多麼的野蠻!」在急診處與加護病房工作的醫師特別感受到這種制度給予的壓力。年輕的醫師尤其感到無奈,他們醫學院畢業時,身上還背負著許多醫學生貸款的壓力,當他們發現自己所期待的「高尚職業」竟有這種困境,真是情何以堪。最後作者訪問了幾位醫師,他們因為受不了聽任非專業人員的指使,憤而離開大醫院,選擇自己開業,做一種他們稱之為「直接照護開業」 (direct-care practice)。他們不受過去醫院規定必須七分鐘內看完一個病人,而今他初診可以用一個小時或以上的時間,複診可以長達半小時,醫病雙方皆大歡喜。當年因為以「助人」為動機而學醫的年輕人終於找回自己的快樂。這篇文章之所以讓我產生「戚戚之感」,是因為它說出了許多關心醫療品質、醫學教育以及醫病關係的醫界人士所擔心的問題。我們捫心自問這種過度企業化的管理凌駕醫療專業,所造成的醫療環境不也發生在台灣嗎?難道我們不也應該正視「台灣醫師的道德危機」嗎?這也使我想起幾年前看了一篇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社會對醫師的觀感:騎士、騙徒或士兵?》(Societal Perceptions of Physicians: Knights, Knaves or Pawns?) (JAMA 2010)引起很深的反思,並曾在我的「杏林筆記」專欄分享個人的看法。這篇社論的大意是,如果我們認定醫師大多是能自律、不用規定也能作出符合職業道德的「騎士」,那政府就不需制定太多規範,否則為書掣肘,反倒使他們無法做專業認為應該做的事;但如果社會觀感認為醫師大多都是只顧私利,罔顧病人安危的「騙徒」,那政府就要以防範小人之心,訂定罰則,執法從嚴;如果社會觀感認為醫師都是自我要求不高,只關心不要抵觸法令的「士兵」,那政府就需要制定法條細則讓醫師遵守,才不會傷害病人。這篇論文的結論是,「目前的醫療照顧品質不一、呈現明顯的醫療浪費或甚至詐欺,以致於美國的醫師被人認為不是『騙徒』、就是『士兵』,而很少是『騎士』。然而真正導致大眾對醫師的不信任,並非都是來自一樣的問題,事實上我們的健康照護系統仍然有不少的『騎士』醫師。」我認為在醫學院的醫學教育中,除了利用各種科技、言教、身教,讓醫學生學到「診斷」、「治療」之外,還要用心檢視「產品」出廠之前的安全性,做好「把關」,確保在他們畢業之前,不是「士兵」,更不是「騙徒」。其實更重要的是大環境,如果醫院大多是營利為主的極端企業化管理,而社會人士(包括病人與家屬)又只關心自己的權益、不守秩序、不尊重醫護人員,這種「騙徒」充斥的大環境,又怎能期待我們能培育出秉持理想的「騎士」醫師呢?這也使我想到幾年前年一位台大醫學系畢業的年輕醫師,在畢業典禮過後來見我,談話中表示自己深深後悔學醫。他說他當初考上台大醫學院醫學系時,他的高中同學都非常羨慕他,他自己也非常滿意自己的選擇,而每年都回到他的母校建國中學與一些學弟分享學醫的樂趣以及他對將來行醫,救人濟世的憧憬。想不到五年級開始進入醫院臨床實習之後,他看到有些病人或家屬對住院醫師的無理要求,甚至言語或肢體的暴力,也看到辛苦教學、照顧病人、作研究的老師,因為醫療糾紛而感到心灰意冷,説到激動得流下淚來。當時我深受這位年輕學子對台灣醫病關係的失望所刺激,而找到醫界七位老中青三代的醫師以及三位關心台灣醫病關係的社會有心人士共同開始了「醫病平台」的電子報,希望能讓醫病雙方可以有個平起平坐的園地各自發表對各種醫療有關問題的看法,讓醫療團隊與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透過瞭解對方的看法與困難,而能改善台灣的醫病關係。坦白說,當時我們並沒有真正意會到我們的醫療大環境的危機並不只是醫病關係一環,漸漸地我們開始注意到醫療過度企業化的趨勢,也嚴重影響到執業環境、醫師的士氣,進而導致醫病關係的惡化, 我們不也應該正視「台灣醫師的道德危機」嗎?我誠懇地希望在我們一起耕耘的「醫病平台」,台灣醫病雙方可以藉這兩篇發人深省的文章《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社會對醫師的觀感:騎士、騙徒或士兵?》,激發醫界、教育界以及社會大眾集思廣益,用心營造理想的行醫環境。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難忘的教師節醫病平台/全民健保改革何去何從?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26 醫療.精神.身心
妻子陪伴癌末先生的體悟: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好珍貴,一定要好好珍惜活在當下!
當無能為力湧現,讓那背後很深、很深的情感,能稍微浮現出來,被自己看見。怒氣沖沖的家屬在安寧病房工作時,護理站常接到民眾來電請教關於安寧療護的疑難雜症。有一次,護理師接到安寧門診病人的太太打電話來,表示對於醫師在看診過程中,沒有將病人腫瘤傷口處的包紮拆開來檢查感到很不滿。在電話中,她怒氣沖沖地質問:「就算你們認為我先生是末期,也應該要看看還有沒有什麼辦法幫他把傷口顧得更好吧?」儘管醫師已向太太解釋將包紮好的腫瘤傷口拆開檢查並非必要,她仍無法接受這樣的說法。一週後,這位病人因為疼痛日漸加劇,從家中住進安寧病房進行症狀控制。他的臉頰上有一道明顯的腫瘤傷口。五十多歲的他患了口腔癌,從發病到被醫師診斷為末期、建議尋求安寧緩和的管道,前後只有半年的時間。病人入院當天,主責護理師邀請太太到護理站坐下,一邊向她說明安寧病房的規定,一邊協助她填寫各式同意書與文件,其中包括一份了解「主要照顧者身心壓力狀況」的情緒篩檢量表。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太太在被問及她近來的心情與照顧壓力時,突然一陣鼻酸,哽咽說道:「我先生的個性很不愛麻煩別人,從診斷到現在,他都堅持不讓周圍的人和親友知道他生病的事。」但講到這裡,她又馬上收起眼淚,淡淡地說了句:「所以我也沒辦法跟其他人說這些事情。嗯,就這樣。」之後她便絕口不提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看著太太好不容易稍微打開的心門又硬生生地關上,我心中難免有些惋惜。等一切都結束了,我才能好好整理兩天後,護理師在病房的晨會上報告:「病人昨晚很躁動,一度爬下床要衝出病室。一旁的太太奮力阻止他下床,但似乎也被病人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到,不斷掉眼淚。」聽了這個情況,我決定主動出擊,試著去對太太表達關心,開門見山地問她是否願意和我談一談,或者有沒有我們可以協助她的部分。太太先是愣了一秒,接著回答:「我想先不用吧……這是我和他之間的約定。或許要等一切都結束了,我才能好好整理。」她含著眼淚婉拒這份邀請。「沒關係,我尊重你的想法。但是如果有需要,請你一定要主動讓我知道。」我說。縱使可以感受到太太的心裡有著很深的哀傷,我還是選擇尊重她當下的意願,以及她對先生的承諾。你們醫療團隊應該要更能同理家屬的狀況幾個星期後,輪到新來的實習醫師照顧這位病人,我一時興起,主動跟著他一起巡房。一踏進病室,太太對我們說的第一句話卻是:「心理師,你有空嗎?我想要和你談一談。」我克制住內心的好奇與激動,故作鎮靜地告訴她:「好啊,但我們先讓實習醫師問診,等了解病人的狀況後再說。」實習醫師開始詢問病人這兩天的身體症狀,太太描述,前一天下午他一度喘不過氣,隨後臉頰上的腫瘤傷口就大出血。突然間,她問我們:「你們是不是看過很多人大出血?」還沒等我們回應,她繼續說道:「我知道你們醫療團隊都很忙,處理出血的狀況對你們來說只是工作,可是對我們家屬而言,卻是第一次遇到。我會緊張,沒辦法像你們那樣處之泰然。」前一天下午,她先生的腫瘤傷口大出血,床單與枕頭都沾滿了血跡。當時她焦急地亂了手腳,一心一意只想盡快止血,但當下護理師卻要她離開現場,去外面拿乾淨的床單。她認為清理床單並非當務之急,趕快把血止住才是重點,於是和護理師起了衝突……她愈講愈激動,語氣也越發尖銳,最後流著眼淚,語帶憤怒地對我們說:「你們醫療團隊應該要更能同理家屬的狀況!」情緒高張的她接連又問了許多令實習醫師難以招架的問題,像是:「病人現在這個樣子,你覺得你們應該怎麼做?」眼看太太的情緒逐漸凌駕於理智之上,為了避免醫病之間產生更多不必要的誤會,我決定搶先實習醫師一步。我先同理太太對先生病況的擔憂、面對大出血時的驚嚇與心急,以及對醫療團隊處理方式的不滿,接著放慢速度,語氣和緩地請她想一想:.她的期待是什麼?.在反問醫師現在該怎麼辦之前,做為家屬的她,內心是否其實有什麼擔心與期望呢?「或許你可以試著先說說具體的想法,然後我們再一起討論,看怎麼做對先生最好,雖然沒有什麼是百分之百的好。」我告訴太太。聽了我的建議,她停頓一會兒後,哽咽地說:「我覺得每一個決定都好困難,好像是我在代替他決定生死。」我拍拍她的肩,告訴她:「先生現在雖然虛弱,但意識仍是清楚的,儘管他累得說不出話來,但我們用簡單的問句問他,他似乎還能點點頭、搖搖頭。」我請她先與先生討論一下本人的意願,看他是傾向即便身體可能出現突發狀況,仍希望維持清醒,與家人互動;或者只要能不感覺到不舒服,以藥物維持鎮靜沉睡的狀態也無妨。我告訴太太,晚一點我會再回來找她。隨後便退出病室,留給夫妻倆一段時間好好地溝通。一種委屈、無力又哀傷的感覺再次踏入病室之前,我心中沒有預設什麼目標,只希望能讓這個壓抑已久的太太抒發並覺察自己心裡那股哀傷、憤怒,甚至是無能為力的感受。雖然不確定太太還會說出多少對醫療、對團隊的不滿,但我在心中打定主意不追問她事件的細節,而是著重在詢問她的感受和想法,好讓那背後很深、很深的情感,能稍微浮現出來被她自己看見。果然,陪伴病人就醫這一路以來,太太累積了好多好多對醫療的怨言與不信任。「某某醫師告訴我們,直接去那邊找誰誰誰做檢查就可以,但是我好不容易推著輪椅到了那邊之後,誰誰誰又說我搞錯了,很不耐煩地把我們趕走。「住院過程中,每個班別、每一位護理師的做法都不同。有的人告訴我病人的傷口應該這樣照顧,我照做了之後,下一班的人又問我為什麼會這樣照顧,甚至用不屑的口氣質疑我。」最讓她在意的是:「上禮拜我幫先生清潔的時候,我不確定當時他頭腦清不清楚,他很生氣地對我說:『都是你隨便給我亂弄!』」聽到這裡,我緩緩地問她:「他們對你說的這些話,對你的影響、帶給你的感受是什麼?」太太想了一下,說:「委屈吧……」豆大的淚珠從她的臉頰滑落。「嗯,是那種你很用心、很想要幫助先生,也很努力學、很努力要做好,可是這些努力和用心,他們好像都沒有看到。這似乎是一種……無力又有點生氣的感覺?」我大膽地假設。「是……」太太點頭。只需要有人聽懂我們說的話病人躺在床上,不時呻吟著。太太在病床左邊,不斷地輕柔摸著先生的手心和手臂,安撫他,要他別去抓傷口。站在對側的我一面談話,一面和太太一樣輕握著病人的手,不時地摸摸他、安撫他。太太聊到他們夫妻倆一向截然不同的行事作風。「我先生就是濫好人,我都說他有病。他總是不想得罪或麻煩別人,所以所有事情都自己承擔,但我覺得他只是都積在心裡。就像到醫院,你們要幫他做什麼,他只會說好、好、好,從來沒有一句要求或抱怨。「可是我不一樣,我是那種看不慣就會直接說出來的個性。有問題就是要解決啊,我不怕衝突,所以也常常被他罵。」除了描述自己和先生的差異、過去共同的回憶,她還談起在先生生病以前,她是怎麼過自己的生活:每天出門上課、運動、和朋友喝下午茶。然而這半年來,她幾乎是二十四小時不眠不休地陪在先生身邊。說著說著,她的表情不一樣了,臉上開始有笑容,病室內的氣氛也輕鬆多了。「其實昨天下午跟護理師發生衝突之後,我晚上都睡不好,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該向誰反映。醫師嗎?護理長嗎?可是我不想像是打小報告,後來就想到也許可以跟你講,身為心理師的你或許有辦法理解我們雙方的為難。」「那我們談完這兩個小時後,你現在感覺怎麼樣?」我問她。「好多了,心情輕鬆多了!」她微笑著回答:「我覺得現在好多人都需要心理師。幾乎很少有人能聆聽別人說話,很多時候,其他人根本聽不下去我們在說什麼,只會一直給建議。但其實我們只需要有人可以聽懂我們說的話,好好思考之後,再給出一個真正符合我們的建議。」太太接著語重心長地與我分享這半年來陪伴先生的體會:「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好珍貴,一定要好好珍惜,活在當下。」「嗯!共勉之。」【療心錦囊】發揮「同理心」的力量回憶起那天和太太的互動,不禁感動於「同理心」的力量。當一個人有機會好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體會到被理解、被接納的感覺時,原本內心深處的那些孤單、痛苦和難受,似乎就可以一點一點被消化了。無論是情緒的覺察或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都能幫助一個人更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更有機會用不同的觀點看待困境,從中獲得新的體會,邁向自我成長。當負面情緒獲得緩解時,彼此間的信任關係也能隨之建立。在兩個小時的深度互動中,太太從原本充滿敵意與防備,到真情流露,再到注意力不再侷限在自己與醫療團隊做不好或不足之處。最重要的轉變是她開始有餘裕與彈性去思考:.在現在的情境下,她該如何做出對先生最合適的決策?.她要怎麼活在當下,讓自己和先生能好好把握生命中最後一段珍貴的相處時光?這無疑是太太最需要,也是醫療團隊最想幫忙她的事。延伸閱讀:.幫20歲癌末女辦生前同樂會!最後親自跟每個人說說話,與親友不留遺憾的告別.父母心疼20歲肝癌女兒,不知怎開口如實告知病情!心理師:「病情告知」家屬思考4件事.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怎麼好好說再見」,祝福彼此將有新旅途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2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術有時而窮,誠心無所窮時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對病人與家屬的感激」。他們真誠地道出開始踏入病房實習,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學到課堂或教科書所學不到的、成為良醫不可或缺的經驗。我忍不住抄錄幾段醫學生真誠的道白:「未來路上我也會持續精進自己,有一天我也終將獨當一面,不被忘記的將會是在我臨床學習生涯的起步時,一位病人為我上了一堂珍貴的、有關生命韌性、有關醫病互動、有關信賴與無私提攜的人生課。」 「我始終相信一個病人能帶給醫學生的學習不僅限於疾病的知識,病人對於生命的態度、發病過程的情緒、認知變化,就我們旁觀者而言,都將帶來不同的衝擊。」→想看本文「身為醫學生的我,從病人身上學習到的永遠不只疾病本身,而是病人因信任願意敞開、分享這段辛苦難受的回憶,使我可以藉著陪伴,學習同理病人的情緒及所經歷的生命試煉,而踏上成長為一位全人關懷醫生的道路。」→想看本文 「聽其輾轉就醫的故事,我設想他過去數年間歷經複雜的情緒轉折,可能從驚訝、否定或憤怒,到如今能平靜微笑著向我展示消瘦冰冷的雙腿,樂觀釋懷和無奈接受或許只是一體兩面。病因不明對醫生和病人來說都是不樂見、折磨人的事,這次照顧陳伯伯的過程我並未學到哪個病的典型特徵,但留下的印象卻比其他診斷明確的案例更深刻。」真誠地盼望社會大眾能因為感動、瞭解醫學生臨床實習的重要而踴躍參與醫學教育。晚間七點左右,邁著些微興奮和不安的步伐,準備照看今日剛入院的新病人。單調潔白的日光燈從半掩的床簾透出,我開始想像一簾之隔背後,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性別、高矮胖瘦、年輕病苦或垂垂老矣,又是甚麼病痛困擾著他?突然住進陌生環境,他的心情是焦苦難耐抑或世故豁達,會有耐心向我訴說他的病史和心情嗎?我所擁有的知識與檢查技巧,又能不能釐清病因,回應他求助的期待呢?一位年逾花甲的伯伯坐在床沿,放下剛泡好的泡麵,用笑容迎接我的到來。他的聲音略顯嘶啞卻氣沉丹田,讓我陡然振奮,一消幾秒鐘前的猶疑。還來不及關心他怎麼拿泡麵當晚餐,就趕緊做自我介紹並說明來意。陳伯伯說他跟人聊天時會特別興奮,我直覺接收到他的熱情,那股熱情彷彿渲染整間病室,使得詢問病史的過程特別流暢自然。瞭解病史後,我想幫他做全身例行的神經學檢查,但是擔心打擾到他的用餐時間,經詢問意願,陳伯伯慷慨地歡迎才疏學淺的我,放心以他為教材練習檢查技巧。一個多小時的相處過後,泡麵肯定冷掉了,但我的心因為陳伯伯的熱情,很暖。陳伯伯的雙腿明顯不成比例地消瘦,步伐蹣跚以至於無法站定,雙手虎口肌肉凹陷並伴隨不自主的震顫,乍看之下屬典型的下神經元病變症狀(Lower motor neuron sign)。起初因為走路容易跌倒而就醫,但途經好幾年、不同家醫院的檢查都病因不明,這次來我們醫院就是想要一探究竟。聽到他多次求醫未果,我心裡明白導致他雙腿日漸無力的病因複雜、必須仔細推敲,大概已經超出我這個實習醫學生的知識範疇,我能做的或許是耐心傾聽他的感受,在住院期間幫助他了解每項檢查的目的與結果。聽其輾轉就醫的故事,我設想他過去數年間歷經複雜的情緒轉折,可能從驚訝、否定或憤怒,到如今能平靜微笑著向我展示消瘦冰冷的雙腿,樂觀釋懷和無奈接受或許只是一體兩面。不能眼睜睜看著雙腿繼續惡化下去,但專業醫師都找不到原因,民俗療法也姑且一試,還能怎麼辦呢?我驚詫於近在眼前的醫學極限,教科書上詳細羅列、包山包海的知識,仍無法給陳伯伯、一個再常見不過的主訴,一個清楚的交代。這次他來我們醫院已是最後的求助門路,想到這我覺得肩膀上扛的期待更重了些,一定要盡心盡力幫助他。隔日來看望陳伯伯時,他的妻子也在場,我便從她的角度再次詢問病史和就醫過程。我注意到她在看的書,是關於運動障礙疾病的內容,那時我明白疾病不是一個人的事,是一家人的事,他們必定是一同面對令人煎熬的病程。後來的一週內,我時刻追蹤檢查時程與結果,常常關懷陳伯伯住院期間的感受和身體變化,每天都被他朝氣的笑容所感染。病因不明對醫生和病人來說都是不樂見、折磨人的事,這次照顧陳伯伯的過程我並未學到哪個病的典型特徵,但留下的印象卻比其他診斷明確的案例更深刻。陪著病人和家屬一起努力釐清病因的過程,和診斷治療同樣重要,都是醫療神聖的一部份。我感受到醫術並不是許願成真的萬靈丹,它是有時而窮的,人體遠比我們所知的更廣袤而複雜,然而,鐫刻在醫學本質中醫生與病人相互敬重信任的那份誠心,在人的心中、在澄澈的目光中,在恬然的微笑裡,永恆閃爍著。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學習同理病人而成為全人關懷醫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對病人與家屬的感激」。他們真誠地道出開始踏入病房實習,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學到課堂或教科書所學不到的、成為良醫不可或缺的經驗。我忍不住抄錄幾段醫學生真誠的道白:「未來路上我也會持續精進自己,有一天我也終將獨當一面,不被忘記的將會是在我臨床學習生涯的起步時,一位病人為我上了一堂珍貴的、有關生命韌性、有關醫病互動、有關信賴與無私提攜的人生課。」「我始終相信一個病人能帶給醫學生的學習不僅限於疾病的知識,病人對於生命的態度、發病過程的情緒、認知變化,就我們旁觀者而言,都將帶來不同的衝擊。」→想看本文「身為醫學生的我,從病人身上學習到的永遠不只疾病本身,而是病人因信任願意敞開、分享這段辛苦難受的回憶,使我可以藉著陪伴,學習同理病人的情緒及所經歷的生命試煉,而踏上成長為一位全人關懷醫生的道路。」 「聽其輾轉就醫的故事,我設想他過去數年間歷經複雜的情緒轉折,可能從驚訝、否定或憤怒,到如今能平靜微笑著向我展示消瘦冰冷的雙腿,樂觀釋懷和無奈接受或許只是一體兩面。病因不明對醫生和病人來說都是不樂見、折磨人的事,這次照顧陳伯伯的過程我並未學到哪個病的典型特徵,但留下的印象卻比其他診斷明確的案例更深刻。」真誠地盼望社會大眾能因為感動、瞭解醫學生臨床實習的重要而踴躍參與醫學教育。醫學生生涯的四、五年級是接觸並熟悉臨床情形的開端,許多接觸過的病人都令我印象深刻,不僅僅是教科書上的知識鮮活地呈現在我眼前,病人的應答反應、情緒的流露、包容我們學生問診的信任感,常常才是在我腦中刻下回憶的契機。我始終相信一個病人能帶給醫學生的學習不僅限於疾病的知識,病人對於生命的態度、發病過程的情緒、認知變化,就我們旁觀者而言都將帶來不同的衝擊。在大堂課程的醫學教育訓練合理、清晰的邏輯思考,從疾病的臨床表徵及檢查判斷可能的診斷、再用影像、病史驗證自己的猜測,接著根據診斷疾病人的身體狀況適當地處置。我好像完成一項任務,成功緩解或治癒「病人」,然而唯有自己親身走入臨床,才能瞭解所接觸的是一位活生生的病人,而非生硬的疾病知識。當看見病人對於疾病的反應、病痛所帶來的折磨,以及他們因著相信而願意讓我們看見生命脆弱的時刻,才能學習同理生命的課題,似乎能與病人一同對抗疾病的魔爪。這樣的體悟來自大三時父親生的一場重病。還記得在剛開學的小組討論課程上我學習到憂鬱症的種種機制、病程以及治療處置,沒過多久,爸爸身為一名大學教授,就因為研究、教學、家庭及學生的長期壓力,而確診重度憂鬱症。我起初以為憂鬱症按著所學的服用抗憂鬱藥物、隨著時間的推移,終究會結束而回歸正常的生活,然而並非如此。父親很長一段時間活在憂鬱、焦慮、與恐慌當中,漸漸地他不能負擔學校的教課、實驗室的研究,我雖然意識到不對勁卻也無可奈何,只能鼓勵父親仍到診所回診接受藥物治療、假日陪伴他到自然環境走走。終於有天晚上回家時,我看見父親滿臉愁容,整個人身體和情緒都非常緊繃,也產生幻覺,他不斷告訴我:「有警察在我的房間要抓我,因我做了罪大惡極的事,所以我不敢回房間睡覺。」然而,不管我怎麼問他具體事件,他都無法明確回答;我不斷安慰他,他卻仍恐慌、焦慮地不敢回到臥室休息,而重複在客廳和大樓的電梯徘徊,甚至想搭電梯到頂樓輕生。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關上家門、帶著父親到房間休息,好不容易暫時說服父親沒有警察、安撫他的情緒,我也因著極大的精神壓力累倒在床上。當時我禁不住地嚎啕大哭,感到絕望、恐懼以及深深的無力感。起初相信靠著醫學和藥物,即或不然,也能改善或控制住父親的病情,然而卻一天比一天嚴重,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身為醫學生的我瞭解疾病的知識又如何?當憂鬱症找上我的家人,我依然無能為力!想到母親因為整天照顧父親也有很大的精神壓力而吃安眠藥睡覺、弟弟正面臨大考壓力又加上父親病情的影響,我也感受到家裡瀰漫著一股低氣壓,看不見任何值得喜悅的事情,在我腦袋裡迴盪的只有家庭即將分崩離析的可能,孤立又絕望。之後在半夢半醒之間,我聽到母親說要帶著父親去精神科急診,隔天父親就住進精神科病房。在往後的日子裡,我時常會去探望父親,總是會看到他在家屬探訪時間站在門口眼巴巴地等著家人到來。後來醫師建議進行電痙攣治療,我也陪同他到手術室外,握著他的手一起禱告,化解父親對電療的緊張和害怕。其實在等待治療結果的當下我亦緊張地吃不下早餐,因為醫師說電療的秒數若不夠,則治療不算成功,忐忑的心情一直到遇見另一位病友家屬分享她的經歷及醫師的好消息才逐漸消去。雖然我還未在臨床課程中實際以醫學生的角度接觸精神科病人,然而過去的這段經歷,讓我明白和病人互動時,病人以及家屬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絕非在旁的我們能輕易同理及感受的,他們如何轉化疾病帶來的痛苦、未知治療的恐懼或甚至治療無效時的失望、照顧的辛苦勞累都值得我學習,即使現階段我能做的就只是傾聽他們訴說的故事,或是建議他們聯絡個管師、社福人員,雖不能幫上大忙,卻能藉著陪伴和日常關心緩解病人及家屬的憂慮,同時也因著他們願意信任使我有幸參與生命中的一小哩路,甚至願意讓我這名尚未成熟的實習醫學生學習而備受感動。如同第一個月在神經科照顧的中風病人,他在中風之後恢復地十分良好,起初幾天我幫他做神經學檢查時,他也都落落大方,甚至會開個玩笑,但在出院之際卻反而憂心起來,倒也不是病況的惡化,而是擔心自己出院之後家人因著上班沒辦法照顧自己,也擔心中風再發時的危險。我雖無法做任何決定,不過還是聽他訴說完這樣的擔憂,並向他解釋老師及學長的醫療規劃,讓他能放心些,病人才藉著醫療團隊的溝通和陪伴,慢慢安心出院並定期回診和評估放血管支架的可能性。身為醫學生的我,從病人身上學習到的永遠不只疾病本身,而是病人因信任願意敞開、分享這段辛苦難受的回憶,使我可以藉著陪伴,學習同理病人的情緒及所經歷的生命試煉,而踏上成長為一位全人關懷醫生的道路。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8 養生.家庭婚姻
這是你一生中最糟糕的狀態!經歷3次剖腹產卻被老公嫌棄 網友 :妳絕對有權利生氣
產後媽媽有多忙,當過媽媽的人都知道!忙著育嬰、忙著家務,職業媽媽甚至還要奔波於家庭與工作之間。正因為每天生活像陀螺轉個不停,大部分的媽媽對於產後身材,通常都會心有餘而力不足,以致於瘦身的路一直遙遙無期。剖腹產後的肚子,換來老公嘲笑然而,這位媽媽就因為產後身材,在英國育兒網站Mumsnet評論上發表一則引起公憤的貼文!經歷了三次剖腹產的媽媽,在文中透露她的丈夫先是嘲笑她體重增加,甚至對她的「肚子」咯咯笑說,「顯然更多的皮膚露出來了喔」,在網上立即引發了媽媽們的集體憤怒。而她也無奈傷心地說,「其實,對於身材問題我本來就很焦慮,而且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沒想到老公一句「你的狀態可能是你經歷過的最糟糕的!」當下讓她欲哭無淚,即便忍住了不生氣,但是內心還是很傷心。家庭工作兩頭忙,體重飆升為了夫妻關係,她只能隱忍,但不得不在貼文中承認,其實自己是受傷的!她也進一步解釋說,除了生了三個孩子和進行了三次剖腹產外,她還從事全職辦公室的內勤工作。為了不讓體重繼續飆升,她吃得不多,每天只在晚餐時吃上一頓。「我不是一個大胃王,我一整天只吃晚餐,還有一塊巧克力和一杯茶。」化悲憤為力量她話鋒一轉說,「我從今天起要繼續鍛鍊,而且一直鍛鍊!」網友:妳絕對有權利對他生氣想當然,貼文一出立即引起公憤,大部分的人都感受到她的難過與悲傷,同時對於老公的粗魯言論感到不可思議,也同情說到,「妳完全有權利對他生氣,他對你的傷害,令人難以置信。」並且提出中肯建議,「開始鍛煉身體,而且吃得好、多喝水,這會讓你感覺越來越好!」後來,這位媽媽更新帖子提到,兩人在真心道歉後已經和好。「對於自己的不當言論,他已經道歉了,說完他也覺得自己很糟糕。」別急!記得給身體一些時間產後媽媽日復一日忙於家庭,自然沒有多餘時間照顧自己的身體,久而久之就會累積對身體外觀的不滿,甚至自卑起來。給每一個當母親的妳,產後操之過急想要回到過去的體態,很容易傷害到身體呢;只要留意飲食不要過油,避免高糖及高熱量就可以。大多數媽媽在產後體重會減輕5公斤,生產後的第一個星期,水腫的問題會漸漸改善,進而體重會更輕盈些。但是,脂肪並不會消失,還是要藉由飲食與運動的調配,每週建議最多減掉0.5到1公斤,畢竟身體歷經懷孕期的劇大變化,產後也記得多給自己時間來恢復。然而家人的支持與體諒,也才是媽媽們的最大鼓勵。延伸閱讀:.婆婆好意幫整理?夫妻度蜜月回家,媳婦重要東西被丟!哭訴:隱私權被侵犯.孕吐難受、身材走樣,老公薪水多她一倍卻要「產檢費AA」孕婦嘆做人好難!.男友vs老公差很大?4大情境讓人妻超有感:婚前無話不說,婚後無話可說※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10-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暖陽在心間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對病人與家屬的感激」。他們真誠地道出開始踏入病房實習,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學到課堂或教科書所學不到的、成為良醫不可或缺的經驗。我忍不住抄錄幾段醫學生真誠的道白:「未來路上我也會持續精進自己,有一天我也終將獨當一面,不被忘記的將會是在我臨床學習生涯的起步時,一位病人為我上了一堂珍貴的、有關生命韌性、有關醫病互動、有關信賴與無私提攜的人生課。」 「我始終相信一個病人能帶給醫學生的學習不僅限於疾病的知識,病人對於生命的態度、發病過程的情緒、認知變化,就我們旁觀者而言,都將帶來不同的衝擊。」 「身為醫學生的我,從病人身上學習到的永遠不只疾病本身,而是病人因信任願意敞開、分享這段辛苦難受的回憶,使我可以藉著陪伴,學習同理病人的情緒及所經歷的生命試煉,而踏上成長為一位全人關懷醫生的道路。」「聽其輾轉就醫的故事,我設想他過去數年間歷經複雜的情緒轉折,可能從驚訝、否定或憤怒,到如今能平靜微笑著向我展示消瘦冰冷的雙腿,樂觀釋懷和無奈接受或許只是一體兩面。病因不明對醫生和病人來說都是不樂見、折磨人的事,這次照顧陳伯伯的過程我並未學到哪個病的典型特徵,但留下的印象卻比其他診斷明確的案例更深刻。」真誠地盼望社會大眾能因為感動、瞭解醫學生臨床實習的重要而踴躍參與醫學教育。窗外盛夏的驕陽如炙,窗內的神經科病房卻依然在白潔的燈光下,不見四季流轉綠茵蟬鳴的雀躍,反而透露著寧謐、秩序與一絲絲不安的緊繃。多少年的光陰裡人來人去,無數病人家屬的歡欣與悲慟雜揉著一代代醫師與醫學生們身影奮鬥的雪泥鴻爪,在病房靜佇的時空中凝鍊成了無言的肅穆與悄然的見證。時光流轉,又是個新的學年,新的病人、新的醫師與醫學生,也將在同一個場域中,繼續交會互放著對彼此而言獨一無二的光亮。「楊先生,你好!我是這個月的實習醫學生,您今天身體感覺還好嗎?」剛升上大五初入臨床實習的我,持著生澀的語氣便開始了與我主要關照病人楊先生的第一次接觸。每個實習醫學生來到病房,都會分配到一個主要病情追蹤的住院病人,觀察並練習入院病史詢問、身體診察、後續檢查與治療等一系列的臨床醫療照護流程,過程中也會持續地與住院醫師、主治醫師進行多次的病情討論與思維推演,期待能在實務互動中慢慢在專業上與心態上茁壯為一個術德兼備的好醫師。事實上,踏入病房前,住院醫師也早已與我進行了初步的病史討論,楊先生的病史可謂相當罕見:除了這次入院的不明原因脊髓炎致下半身癱瘓外,他也有肺癌併發罕見肌無力症候群及中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病史。看到這樣龐雜的資訊心中不禁打一寒顫,倘若是一般人經歷如此多量的不幸與磨難,灰心喪志乃至於棄絕人世者定當大有人在,而身為一個初出茅廬的醫學生,我如何能有足夠成熟的智慧與心態來承接病人可能的大量負面情緒?然而,出乎預想的是,楊先生並沒有因為一連串不幸健康事件而在心態上被擊倒,反而大有千磨萬擊還堅勁、愈挫愈勇之勢,中氣十足地向我娓娓道來其特殊的病史,如何由一個健康的商人一夕間進展到中晚期肺癌併發四肢肌無力,奇蹟似地在醫師積極機警的縝密檢查與治療而完全康復後,又是如何突然再次進展至下半身癱瘓的情況。言談中除了病情之外,楊先生提及最多的便是對主治醫師充分的支持與信任:若過去主治醫師因考量檢查的侵入性與病情的罕見性而並無與之充分討論並安排深入追蹤檢查,便無可能確認定位出肺癌病灶,進而在積極試驗治療中得以痊癒,也便不會再有任何後來人生的點滴故事。另外,在經歷自身的罕見病情後,他也深刻體認實證經驗作為醫學之本的重要意義,尤以罕見病例的治療在經驗上的累積更為緩慢,因此假如他能以一個病人人師的身分,向主治醫師身邊的住院醫師、實習醫學生們分享他的罹病經驗,給予實例表現的身教,則終有一天會有更多成熟的醫師能夠在面對類似罕見的病情時有所經驗上的依循與參考,不啻亦是另一種盡己所能造福社會之舉。與楊先生的對話中便是如此滿溢著對醫師的感謝、對生命再一次機會的豁達開闊,以及對於醫病互動教學相長的深刻體悟,至此我小小的心頭便湧上一股暖流,原先預期陰霾蔽天的沉重情緒悄悄揮散,病房外的豔陽彷彿也在病人的信任與無私分享中照進了心底最幽微的一隅。或許,我與楊先生的兩條生命軌跡,終究只有這近一個月的交錯重疊,但我確信我將永遠銘記著,曾有那麼一個對生命充滿熱情的鬥士,在經歷數次反覆的重大不幸後,依然帶著笑容與自信擁抱每一天的開始,依然在醫病溝通的互動過程中對醫師專業的判斷與治療表現珍貴的信任,依然在床邊教學上願意給予醫學生們細心耐心的病情講述與實例指點。一切一切於我這個年輕的醫學生而言,實是備感感激與幸運,未來路上我也會持續精進自己,有一天我也終將獨當一面,不被忘記的將會是在我臨床學習生涯的起步時,一位病人為我上了一堂珍貴的、有關生命韌性、有關醫病互動、有關信賴與無私提攜的人生課。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30 養生.家庭婚姻
另一半有「指責型人格」?長期貶低你、有問題的都是你...遇到這樣的人該怎麼辦?
每對夫妻都會有意見分歧和爭吵的時候,但如果你的伴侶只會把責任推到你身上呢?他永遠是對的,而且他常常會對你大發脾氣,甚至用很難聽的話羞辱你。有時你真的不知道他們如此生氣的原因,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發脾氣,為什麼會有人這麼不講道理呢?身為這樣的人的另一半你又該怎麼辦?伴侶將所有事情歸咎於你,總是指責你的不是,這是「指責型人格」,但指責的背後,你了解他為何如此嗎?指責型人格如何形成?1.他很自卑其實他根本不喜歡自己,覺得自己的存在無關緊要,這給他帶來了巨大的焦慮和羞恥感。而當他無法消化挫敗感和批評時,最終就會猛烈抨擊伴侶,並將生活中的一切錯誤歸咎於他。2.他控制欲很強他要求你遵照他的想法做事,根本不給你討論的空間。而當你未能達到他的期望時,他就會生氣。3.他的生活充滿壓力、遺憾慢性壓力會使人感到沮喪並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你的伴侶或許承受著很大的壓力,然後把壓力發洩到你身上。或許他對人生充滿了遺憾,對自己現在的處境感覺無力改變。不管你是否與他的壓力與遺憾有關,他都會找到理由責怪你,來抒發他的沉重心情。4.他是自戀型人格自戀者相信他們永遠不會犯錯。如果你的伴侶是一個自戀者,他們不太可能承認自己的錯誤,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會做錯事。他會想操控你,並將所有事情都歸咎於你,即便是根本與你無關的錯誤。5.他無法接受改變如果你的婚姻正經歷一段艱難時期,你和你的伴侶都需要做出一些改變和調整才能繼續生活在一起。然而,你的伴侶會否認自己需要改變。如前文所述,因為他覺得只有你有問題,而他沒有。6.他不願承擔責任你的伴侶可能是一個不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的人。因此當出現問題時,他根本不會想與你一起承擔,會把一切事情推到你身上。7.他根本不愛你了,覺得你配不上他,甚至恨你如果你的伴侶一直以各種理由責怪你,這可能意味著他已經不再愛你了,對你也不滿意。他們的不快樂會轉化為頻繁發怒,因為他把婚姻中的任何缺陷視為你的缺陷。或許他為了這段婚姻,曾經做出妥協,而當他因此不若以往自在開心時,當他對自己的處境不滿意,他就會開始怨恨你。例如,他因為孩子出生而減少自己的玩樂時間,或者因為你的工作,必須承擔一些家務,他可能對此感到不滿。8.他在不健康的環境中長大在成長過程中,你的伴侶可能就活在父母指責對方的環境中,所以他認為指責另一半是正常的。9.他無法好好管教孩子當孩子調皮的時候,父母很自然會生氣,想要管教他們。 然而,你的伴侶可能害怕對孩子發脾氣,所以他們把憤怒發洩在你身上。讓你對孩子的錯誤負責,比試圖管教孩子更容易。10.他患有精神疾病你的伴侶可能患有某些精神疾病,即使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而這樣的疾病可能會導致他總是指責別人,卻意識不到自己有問題。如何應對將所有事情都歸咎於你的伴侶?1.與他溝通你的伴侶可能並沒有意識到他的行為對你產生了可怕的影響。 因此,與他們坐在一起,平靜地解釋你的感受,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讓他明白責怪你是不對的,尤其是當你沒有錯的時候。而當他願意做出改變時,請你給予耐心與鼓勵。2.嘗試理解他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的伴侶總是指責你,而不認為是他的問題?你必須了解原因,前文列出的,他可能是其中的哪一個?一旦你知道可能的原因,你或許會比較釋懷,就算無法改變他的行為,你也較能認知到這一切不是你的錯,而你絕非是他說的那種差勁的人。3.嘗試保持冷靜當你的伴侶又對妳大聲時,你會感到憤怒並為自己辯護。但下次,嘗試保持冷靜吧!不要對他們的行為做出反應。而當這一切已經讓你無法承擔,那就遠離他。繼續在這段關係裡,只會讓你心裡累積更多傷痛。當你必須一直承擔對方的責備時,將導致你漸漸失去信心,以及和對他的感情,甚至讓生活在一起變得很痛苦,讓你對人生變得消極。當一切難以挽回,你千萬不要責備自己,相反的,要練習好好同情自己、關愛自己,設法離開這段有毒的關係。.天使婆婆!媳婦顧孩崩潰line求救,婆婆秒回:很開心找我幫忙,現在搭車趕去.媳婦最想要的婆婆人選!尹汝貞:「不喜歡就不見面,幹嘛製造問題」.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09-25 失智.新手照顧
覺得家裡有鬼、錢被偷…長輩有幻覺怎麼辦?專家教你如何應對
.失智不只記憶變差,包括出現精神症狀.長輩看到過世親人,是「視幻覺」作祟.有些慢性疾病也會引起精神錯亂症狀媽媽午睡過後,還沒完全清醒過來,坐在床邊發呆一陣子,突然很驚恐地說:「你爸爸在床邊跟我說話!」王小姐覺得莫名其妙,父親已經過世好幾年了,媽媽老是覺得家裡有鬼,晚上不敢睡覺,她是不是「卡到」…。安撫取代否定 舒緩失智者焦慮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宇說,長輩出現幻覺,看到已逝去的親人、懷疑有人闖進家裡偷錢、疑心另一半外遇出軌等,不要以為是人老了出現「老番顛」。性格驟變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應送醫詳細評估,遵醫囑適當藥物治療,或是調整飲食和日常作息。失智症是大腦的疾病,其症狀多元,不單只有記憶力減退,還影響各項認知功能,特殊的精神行為改變,尤其讓照顧者心力交瘁。長輩出現精神行為時該怎麼辦?陳亮宇建議,照顧者可試著先找出焦慮原因,即時提供安全感,用同理的感受回答失智者的被害妄想情境,不要否定、辯解、說服,否則只會激起反感與憤怒。例如:覺得錢被偷,可以安撫:「我們家很安全,不用擔心小偷會進來,就算錢不見了,我們還有其他財物規畫,會一直照顧你。」用感性的語氣讓失智者得到安全感,而非一味責罵胡思亂想。隨著病程變化,大腦認知功能漸漸衰退,照顧也會愈來愈困難,需做好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包括照護技巧以及自我心理調適。照顧常見困難 解答6大類疑難雜症元氣網推出全新「照護百科」單元,統整民眾常遇到的6大類困難:飲食和營養、穿著和衛生、居家和行動、認知和脫序、用藥和照護、非藥物治療,諮詢專業人士的建議、彙整「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真實案例,解答各種疑難雜症。當家人有失智徵兆,首要帶長者就醫診斷評估,並積極認識疾病,善用各項社會資源,有助於減輕壓力。「照護百科」針對照顧者可能遇到的問題,說明失智症輕、中、重度時期的不同症狀及照顧方法,例如:該如何處理忘記自己的家在哪裡、大熱天穿羽絨衣、不斷重複問話、忘記已經吃過飯及最常見的拒絕洗澡等問題,皆有詳細QA問答供參考。》看更多照護百科Q:失智症患者情緒不穩定,大吵大鬧時要如何安撫?A:遇到這樣的情形時,記得轉換情境,不管是換個地點出去散步、換個話題聊天討論,或者插入點心水果或遊戲等有趣好吃的動作,都有助於緩解當時緊張的氣氛,後續再抽絲剝繭處理背後的難題。
-
2023-09-2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為各種特質的孩子,開啟另一扇窗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過動兒」。一位長年關心這種孩童的醫師寫出她的呼籲:「我們能不能花更多的努力,在營造一個適合各種特質的孩子都能順性、適性學習與成長的環境?讓每一種特質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可以發揮的長處,看到自己的亮點?」一位父親說出他的心願:「我希望醫師們看孩子時,請多多詢問、多多傾聽,不要只看外顯呈現的行為,行為背後的原因才是根本。」一位醫學院醫學人文的資深老師受邀為這位醫師的新書《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寫序,感動之餘道出她的想法:「將病人的生活世界納入考量是避免盲點的關鍵。」約十年前,我收到一位朋友寄來的信,主題寫「瘋狂看病記」。信上這樣寫著:「我的兒子因為上課不專心,經常和老師嗆聲,考試成績也差,老師說我兒子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要我們帶去看兒心科門診。上週,我帶兒子去看了高雄的名醫某某某醫師,她簡單問了孩子幾個問題,拿了兩份問卷,說一份給老師填,一份給我填。還說下次回診,孩子可以不必帶來。我回來填了問卷,發覺孩子並沒有問卷中提到的大部份的狀況。昨天再回診。醫師看了我填的問卷之後說:『我們還是服藥看看,如果服藥之後,成績有進步,那就是有幫助的了!』可以這樣看診就吃藥嗎?我簡直是快瘋了!」後來,在門診遇到這樣被醫生很快地診斷並開立藥物處方的個案,越來越多:一位我從小嬰兒看診到上小學的孩子,在學校和同學打架,老師以隔離並貼標籤的方式處理,導致孩子更憤怒、行為更暴力,因此老師要求父母帶孩子去看診。第一次就診,即被兒心醫師給予診斷並開藥;一位看過好幾位精神科醫師的高二生來哭訴,沒有一位醫生問過他的成長歷程,就只是一直開藥。我當時天真地思考:這是一個需要被重視的現象。但是,似乎又無法單從某一個方向著手,即可扭轉這個越趨普遍的現象。圍繞著孩子的各個環節,究竟是哪裡出了差錯,使得孩子很容易即被認為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孩子息息相關的各個環節的大人有:家長、老師、醫生,以及整個大人形塑而成的社會。我可以從何處著手?於是,我展開了一系列的行動,包括從教育端,我寫信給教育局局長,親自去找教育局局長談特教生的認定過程;到教師會與老師們面對面座談。從家長端,我與人本教育基金會合作,展開一系列對家長的演講。我將朋友的來信,寄給了我熟識的三位精神科醫師,包括一位學長、一位同學和一位學弟,期待他們可以從兒童精神科內部呼籲和檢討。可是,在我試圖做扭轉的這十年,發覺問題實在是太龐雜而糾結。首先,健保給付是數人頭制,計量不計質,若要有收入,就得靠衝看診的病人數,造成醫療現場可以分配給每一個病人的時間非常有限,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醫師卻被託付重任,必須給帶孩子來求診的家屬一個診斷和即刻有效的處置,甚至連特教資源的取得與否,也得依賴醫師的診斷。不像其他的疾病,可以透過抽血驗尿影像檢查而確定診斷,精神科的診斷憑藉的主要是症狀的觀察和臨床心理師的測驗。而孩童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還依賴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行為描述和評估後所填寫的量表。也就是評估者本身是否有個人偏見,是否有能力客觀評估小孩,並未被審慎檢核。而許多孩童做測驗時,也不了解做這些測驗的重要性和目的,經常隨意應付了事。醫師如果又無法與孩子有足夠的互動時間,建立信任感,診斷與藥物的處置,便容易出現誤差。偏偏在醫療場域裡,醫師並未被教導:如何面對自己可能的醫療錯誤,無論是診斷或處置的誤失。甚至,我們是被教導:不可承認自己醫療上的錯誤,以免惹上醫療糾紛。孩童是一群缺乏自立生活能力的群體,必須倚賴周遭的大人來存活。當成長的環境,充滿暴力、壓迫或忽視、侮辱,缺乏關愛與正向教養時,孩子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我們往往只看到孩子外顯的暴戾行為、放空的狀態,便直接給了診斷與藥物,如此很容易忽視也掩蓋了背後真正的原因。很多時候,需要被協助,需要看診的,可能是家長或老師,孩子因為沒有自主行動的能力,只好成了代罪羔羊。在講求兒童人權的新時代,我們得重新檢討:醫療的目標究竟是誰?是什麼?醫療所追求的,自然是為病人謀求健康的幸福感。但是,孩童的幸福感,無法脫離家長的幸福感以及社會各種制度的要求。於是,當面對孩童時,醫療究竟是謀求孩童的幸福感,還是家長的幸福感?或是使孩子符合社會制度的要求下,而不致產生不幸福感?同時,孩童有許多不符合社會規範的特質,造成大人困擾的特質,這些特質專屬於兒童,甚至被兒童教育專家視為孩童所以是孩童的珍寶,卻頗容易被誤以為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的傾向。如果由小孩的觀點來看許多的規範,包括「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裡所敘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症狀,有不少是值得從兒童人權的觀點再重新深思的。時代潮流瞬息萬變,過去要求服從、威權當道的社會思維已經被拋棄,取代而起的自由民主平等尊重守法的思維,卻仍未樹立鞏固,造成教養與教育的不知所措。如今,台灣的家庭功能岌岌可危,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學校的教育內涵與方式,依舊停滯於重文不重武,強調學科學習,輕視實作能力,不喜學生思辨質疑,只要照單全收的傳統觀念,班級的教學與管理並未隨著時代的潮流、學生所處環境的不同,而跟上調整的步伐。孩童身處如此浮動不穩定與時代脫節的成長環境,大人的要求又經常矛盾,再加上3C產品的氾濫,這絕非一個簡單的門診和幾顆藥丸可以處理的問題。不過,現況是資源貧瘠的醫療,正是如此簡化地在處理孩子的困境,也被這樣期待與要求。這已非純粹是一個孩子腦部構造異常的狀況,而是家庭、學校,甚至整個社會的問題,我們卻試圖使用藥物改變小孩,使其能配合環境的要求,快速解決大人的困擾。我們布下天羅地網,設計各種制度與檢核,戮力於「不要漏掉任何一個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童」。可是,我們能不能花更多的努力,在營造一個適合各種特質的孩子都能順性、適性學習與成長的環境?讓每一種特質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可以發揮的長處,看到自己的亮點?這樣才更符合講求接納包容多元並存的社會所展現的精神。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04 醫聲.醫聲要聞
諮商爆棚3/韓劇「假面女郎」 恐患這病 醫曝竟不少見
Netflix韓劇「假面女郎」訴說一名女子從小熱愛跳舞,但長大後外貌不佳,極度沒有自信,但仍熱愛跳舞,最後在網路平台戴起面具熱舞,成為熱門直播主。網路發達,「容貌焦慮症」案例也增加,精神科醫師表示,社交平台普及,相較過去,許多人更在意外表及表現,並在FB、IG追求按讚數,一旦不如預期,就引起焦慮、憂慮等。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容貌焦慮症又稱為醜陋恐懼症(身體臆形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是種精神障礙,主要特徵是對外貌感到極度不滿和焦慮,致病原因為多重因素,包括生物學、心理、文化、家庭等。常見症狀有長期對自己外貌極度不滿意,過度關注外貌缺陷,且自我評價、自信較低,而出現社交回避,陷入重度焦慮和沮喪。「愛美是人的天性,但修圖、美肌等軟體流行,在許多社交平台上照片,常讓人自嘆不如。」楊聰財說,不只是看圖的人深陷焦慮,發圖的人也陷入「按讚症候群」的困擾中,隨時看著照片的按讚數、瀏覽人數,只要按讚數不多,也是充滿焦慮與不安。楊聰財曾收治一名30歲女性,對自己的鼻子太大、不夠美觀,感到不滿意,影響社交生活和自尊心,並接受多名醫師的整形手術,卻愈來愈不滿意,出現憤怒、焦慮、憂鬱、睡眠障礙等,甚至控告醫師醫療過程不當,而被媽媽帶來就診,確診為容貌焦慮症。經心理諮商、藥物治療,並請病人學習化妝術,讓容貌優點極大化、缺點極小化,更符合自己想像,經過一年治療,女子憤怒、焦慮、憂鬱等心理問題已獲得改善,現在為定期追蹤即可。另門診收治一名國中生,因不想讓別人看見她的臉,始終戴著口罩,只有吃飯的時候才脫下,家長覺得有異戴著孩子來諮商,才發現個案對自己的外表不滿意,不想讓別人看到她的臉,目前仍透過諮商、心理建設輔導個案。青少年也受到社交平台影響甚深。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羅惠群說,多年前美國曾進行IG使用調查時,即發現瀏覽IG是造成青少女自殺率升高的原因之一,因為平台上都是享受美食、旅遊,或是名牌衣服、包包等精彩的照片,在在影響年輕人的審美觀,如紙片人立久不衰,就是受到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但青少年來說,可能好想成為這樣的人,但無法達到時就會增加自殺風險。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常務理事張家銘說,社交平台發達,現在青少年相較過去更加在意自己的外表及表現,但家長應教導孩子網路世界是來得快、去的快,充滿不確定,應學習多與同學透過人與人的接觸、互動,保持心情穩定。羅惠群呼籲家長應多和年輕人對話,理解青少年的心理,當青少年不被聆聽、理解,就會增加自殺風險,若能透過心理諮商,讓青少年抒發課業、家庭壓力,維持內心平衡、心理健康,而這是不同於家長、學校老師的心理師優勢所在。★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3-08-23 性愛.愛情診療室
被伴侶背叛後,如何重新建立信任關係?專家教你「重建關係的5種方法」
七夕情人節剛過完,有伴侶甜蜜慶祝,也有人伴侶因種種原因分手收場。而當在被伴侶背叛後,如何重新建立信任關係?真的有可能重新獲得另一半的信任嗎?在被伴侶背叛後,要重新建立信任關係並不容易。不管是外遇、違背諾言、撒謊,或者精神背叛,被背叛者之所以如此痛苦,是因為它伴隨著創傷,和難以置信、過去一切被否定等複雜情緒。一次背叛行為可能會粉碎多年建立起來的信任。即便原諒了,也無法忘記曾經發生的事,這會永久改變一段關係。很多人都想問:有可能重新獲得另一半的信任嗎?如果下定決心努力,即使不能完全治癒受傷的心,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重建雙方關係。當然,必須給對方一點時間。氣對方,也懷疑自己在一段關係信任的關係中被背叛,可能是一個人經歷的最痛苦的經歷之一,可能導致不信任、怨恨、困惑,甚至抑鬱。背叛帶來的傷害難以描述,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去療傷。被背叛的伴侶可能會質疑他們的自我價值,或對自己沒有及早發現而感到生氣。雙方都需要承認背叛造成的傷害,共同努力修復關係。如果不了解彼此的痛苦,幾乎是不可能改善破碎的關係的。雖然人際關係中的背叛會帶來巨大的心痛,但克服它會帶來一種獨特的力量和韌性。以下是5種被背叛後重建信任的方法。5種被背叛後重建信任的方法1.承認背叛並承擔責任重建信任的第一步是讓背叛者承認自己的行為。這包括承認不忠、違背諾言或不誠實,而非找藉口或責怪他人。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是在任何關係中重建信任的基礎。2.表現出真正的悔恨和同理心真誠的道歉可以幫助治癒背叛造成的傷害。背叛者必須表現出真正的悔意並理解他們造成的痛苦,必須願意傾聽、認同伴侶的感受,並對他們的悲傷與憤怒表達理解。背叛者必須傳達真誠的情感,對讓對方確信不會再次做出背叛的行為。3.修復損害根據背叛的嚴重程度,背叛者要採取必要的行動去彌補另一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立刻與第三方斷絕關係。 4.保持行為與內在情感的透明、開放重建信任需要持續對另一半保持行為與想法的透明、開放。像是多分享的生活,樂於提供相關信息,並且誠實。讓對方可以信賴你的言行。5.堅持努力,給對方時間信任是通過不斷透過具體表現,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建立起來的,絕非一蹴可幾,對被背叛的人一定要有耐心。在重新建立信任之前,他們需要時間來釐清自己的感受。在背叛後重建信任關係,非常有挑戰性。然而,通過承認背叛的事實,表現出真正的悔恨,坦誠相待,並承諾不再犯,有很大機會可以重新建立信任關係。但如果對方始終走不出來,無法繼續和諧相處,你也要勇敢放手,因為這是他的選擇,一如背叛是你的選擇一樣。延伸閱讀:.浪漫七夕成性侵夢魘?國健署5招教你保身.七夕想給情人特別的體驗?性愛教戰指南讓你如魚得水般甜蜜!.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08-23 醫聲.醫聲要聞
浪漫七夕成性侵夢魘?國健署5招教你保身
七夕情人節將至,人人都想與伴侶一同度過浪漫的夜晚,而情竇初開的青少年更是容易被感性沖昏頭。衛福部國健署表示,111年12至18歲青少年性侵案共有3998件通報,以「男女朋友」關係的佔大宗。杏陵醫學基金會執行長高松景表示,犯案多為「性欲型」,提醒要慎選約會、清楚拒絕,可降低性衝動。國健署也提醒,約會的5大注意事項,共度浪漫約會也確保自身安全。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111年12至18歲青少年性侵案共有3998件通報,最大宗為「男女朋友」關係,共1422案,佔35.6%;第二則為「前男女友」關係,為728案,約佔18.2%;第三則為「網友關係」,有436案,約佔10.9%。高松景指出,性侵案件分三大類型:1.性欲型:青少年性器官正好在萌芽期,易因為性衝動而強迫對方發生性關係2.憤怒型:因為痛恨異性,只要感到憤怒就透過強暴等行為發洩情緒3.權力型:喜歡強暴後的權力感,覺得自己很優越,便透過強暴獲得控制感。高松景說,憤怒型與權力型性侵的加害者,通常會尋找不熟識的對象;青少年則多會因為情人節,便期待與約會對象發生性行為,因此約會地點就相當重要。高松景指出,明亮、空曠、人多的地方,都是很好的約會地點,但若是約會對象欲發生性關係,絕大部分性欲型犯案者只要在「拒絕」後,性衝動感就會下降,因此要明確且迅速的拒絕對方。不過,憤怒型與權力型則要注意,拒絕反而會引發對方更強烈情緒,導致後續施暴情形發生。國健署呼籲青少年們謹記約會5大注意事項,並避免在約會中喝下來路不明的飲料及酒類等,以提高警覺,保護自身安全。1.注意約會地點:若對方相約在人少、陰暗的地點,或是不良場所,應避免前往。可選擇熟悉、人潮多的場所,如:動物園、遊樂場、速食店等,並且,若「臨時更改約會地點」,請務必告知家人或朋友。2.注意情緒管理:若對方經常出現暴怒言語或侵略行為,無論是言語威脅、情緒不穩、恐嚇或破壞財物,任何形式的暴力都可能傷害雙方的身心健康。一旦對方在約會中出現失控行為,請立即保護自己,儘早離開危險的環境,並於事後尋求專業協助。3.不探視隱私:初次約會時,對方過度探問私人問題、敏感話題,都應加強警覺,約會應該以互相分享感到舒適、安心的事為主,在尊重彼此前提下交換想法與價值觀,在彼此不熟悉的情況下,避免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隱私透露給對方。4.不越界相處:約會過程中,身體接觸應是自然和諧的交流,若對方不尊重,以花言巧語的方式,超過身體的那道界線,請勇敢說不,立即制止對方的行為,並迅速離開。越界顯示出對方「缺乏尊重和自我控制」,真正好的關係應以尊重與關懷為前提。5.不違背原則:約會時,應尊重雙方的想法,不應試圖強迫他人做違心之事。若感到不舒服時,並堅守自己的原則,及時結束這次約會。國健署提醒,漫約會固然幸福,但也可能潛藏危險,應保持清醒與警覺,千萬別被愛情沖昏了頭;當約會過程中對方有任何行為讓自己感到不舒服時,都要勇敢拒絕對方,或尋求家人、朋友及專業人員的幫助。(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08-0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寶貝你是我們生命中最閃亮的星星——新生兒安寧緩和醫療照護分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兒童安寧緩和療護」,分別由這團隊的小兒科醫師、專科護理師以及社工師分享這專科中的專科所提供的種種療護。→小兒科醫師分享的文章在這科技日新月異、醫學越分越細的環境下,希望讀者由這三篇文章可以了解兒童面臨生命末期,病人本身以及父母、家屬所需要的療護有些並不是只有科技面的進步,而是更人性化的同理與了解,可以為每個病人或家庭找到適合他們的最佳治療與照顧方式。突如其來的誕生,讓多數父母措手不及,尤其是極度早產的孩子們。疫情嚴峻的日子裡,家屬無法參與會客,早產的孩子們硬生生的和爸媽分開好長好長的時間,在親子關係的建立上成了新生兒科醫護人員所擔心的事,這天一個新的照會,透過電話和媽媽連繫,低沉且失去活力的聲線,著實令我們擔心不已。因著孩子腦傷嚴重,家屬做出了撤除維生醫療的決定,從這天起媽媽的傷痛與自責也來到了最高峰,陸續出現了多次自殘的行為,想著自己先走,就能在天上繼續照顧自己的孩子。經過了一番波折,孩子意外的脫離了輔助設備及藥物,自己找到了身體功能的平衡。醫療團隊成員們一天又一天的帶著媽媽親自照料孩子,捕捉各種親子互動可愛的瞬間,替孩子表達心聲、做孩子的代言人。一點一滴的累積,一步步從加護病房到回家,自親子關係建立至長期照顧輔具等居家照顧,一路上我們始終陪著孩子和家人一起前行。媽媽開始看見我們眼中所看見的孩子,不是缺乏、不是錯誤的結果,而是獨特的奇蹟女孩。透過社工師、復健治療師、兒童友善醫療團隊、音樂治療師與社區呼吸照護等跨團隊一起合作,一群人一起在黑暗中撐起了一道裂縫,讓光照了進來,溫暖了這個家。過程中爸媽發掘了自己的潛能與不可能,齊心為孩子復健努力,看著一家四口一起進步,挺過了大大小小感染的孩子,卻在某天午後,靜悄悄的離開了大家。告別的日子裡,團隊的醫護人員再次跨團隊合作,一起在現場陪伴我們的孩子與家人,「孩子!這次妳準備好了,妳也知道媽媽變厲害了,才能安心飛翔,對嗎?妳放心這次妳把媽媽訓練得很勇敢了!」照顧重大傷病的孩子成長絕非件輕鬆的事,兒科領域更乏於看護或照服員協助家屬喘息,對主要照顧者來說絕對是甜蜜的負擔,家中成員的爭執更是免不了,但愛始終能化解憤怒與敵對的牆垣,透過困境讓一家人的情感連結更加緊密,更能珍惜日常生活中所擁有的幸福。兒童安寧緩和醫療自兒童診斷重大難治疾病便可開始介入,一開始旨在協助家屬調適及因應後續返家照顧等支援,更進一步能透過各職類不同專業領域一起協助,如:醫療輔導師、藝術治療師、音樂治療師或舞蹈治療師等,提供兒童治療期間所需學習及遊戲與認知發展的需求,隨著疾病進展與兒童較無法確知病程等特性,醫療團隊在臨床中發現案家為高風險需關懷的家庭。及早的介入,在起初協助兒童及家人有較好的調適及親子關係的建立,由其兒童透過親子互動來建立自我概念及價值,此不僅有助於兒童疾病的復原,更能賦權父母成為「好」父母,積極的營造有助於兒童身心發展的生活環境。我們都不知道死亡那天會親臨,但回頭看,我們會知道和寶貝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充滿驚奇,充滿孩子和爸媽的不可能,而這就是妳,來到這世界帶給爸媽生命永恆的禮物與祝福。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7-24 寵物.照顧指南
「老公會背叛我,但我的狗不會」毛小孩驟逝 她憂鬱暴瘦15公斤!寵物過世假有可能嗎?
許多人視寵物狗貓為家人,寵物過世時,許多飼主痛不欲生,更陷入憂鬱。精神科醫師表示,人與人疏離,寵物狗貓成為最親近的對象,當寵物過世,痛苦程度有時已超過疏遠的家人,精神科門診曾有飼主爲寵物狗安樂死或承受狗被毒殺、年邁死亡等,感到內心痛苦、難過哭泣、吃不下、睡不好,甚至尋求自殺。快樂心靈診所院長、精神科醫師陳豐偉說,很多人平時透過網路與人溝通,但下班後很少社交,每天與寵物狗貓相處、吐露心聲,有些飼主養寵物十幾年,就像拉拔小孩長大,當寵物過世,常感到痛苦。這類患者在診間分為兩種,一原本病情穩定的憂鬱症、焦慮症病人,寵物過世使病情加重,幾乎每個月都會遇到。另沒有精神病病史的人,寵物過世後仍會覺得悲傷,但就醫較少,一個月平均不到一人。「老公會背叛我,但我的狗不會」 寵物意外死亡對飼主衝擊大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曾收治一名四十多歲獨居的單身女性,養了一隻吉娃娃,但吉娃娃不幸車禍全身癱瘓,不得已決定安樂死,為陪伴愛犬走完最後一程,女子隨側見證愛犬接受安樂死。但愛犬過世後,女子總是不自主哭泣、不願意出門,只待在家看著愛犬的照片,後續出現失眠、食慾不振、情緒低落,甚至試圖自殺。楊聰財說,問診發現,女子自認是害死愛犬的劊子手,導致強大情緒壓力,症狀持續長達三個月,暴瘦十五公斤,確診為重度憂鬱症。經藥物、認知行為治療,並透過親友陪伴,經一年治療病情才好轉。飼主要走過悲傷,除尋求家人、朋友支持及專業心理輔導外,也可製作繪畫、墓碑等寵物紀念品,或是舉辦一個儀式釋放悲傷,並允許自己在這段時間經歷情緒的起伏。「老公會背叛我,但我的狗不會,十分忠誠。」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說,診間一名女子如此形容她的狗,談到狗時總是深深的想念。門診還有民眾的狗在戶外誤食含毒食物,被人「毒殺」,但始終無法找到犯人,飼主充滿憤怒,久久不能平復。若寵物離世是生病、年老等已預見情況,飼主心理衝擊較小,但是,意外死亡對飼主心理很大的衝擊,恐引起病態性哀傷。在不銹鋼診台上躺著不動的毛小孩,是家人、親人另一名男飼主抱著一隻哈士奇衝進動物醫院,大喊著「趕快救救我的狗兒子」,獸醫師檢查後為中暑引發急性腎衰竭,經緊急搶救,打了強心針,還是回天乏術。聽聞寵物死訊時,飼主抱著狗狗癱軟身體,嚎啕大哭。新北市獸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蔡志鴻表示,動物醫院經常上演著類似場景,安慰開導飼主,也成為獸醫師的日常工作之一。蔡志鴻表示,如何讓毛小孩的爸媽釋懷、接受死亡,的確是一門學問,獸醫系養成課程中應開設這類生死學課程,讓獸醫師在關鍵時刻扮演心靈導師。因為對許多飼主來說,在不銹鋼診台上躺著不動的毛小孩,那是家人、親人,那種朝夕相處、陪伴互動,一旦離世,那種撕心裂肺的痛楚,絕非外人所能感受。寵物喪假/狗貓離世飼主如何請假? 勞動部說話了【記者沈能元、鄒尚謙、葉冠妤、編譯羅方妤/台北即時報導】許多人視寵物為家人,毛小孩離世,許多飼主痛不欲生,陷入憂鬱、失去生存意識等情緒,處理毛小孩後事也是心力交瘁,但目前各國針對「寵物過世假」沒有相關法規,就有精神科醫師表示,企業、雇主於准予寵物過世的休假上,應更有彈性,政府也應多關注「寵物友善」議題,讓飼主可以送毛小孩最後一程,紓解心理的悲傷。快樂心靈診所院長、精神科醫師陳豐偉指出,當寵物過世,有三分之一飼主會難過半年,約二成的飼主會經歷如同親近家人過世的痛苦。目前在歐美國家,寵物過世假已是熱門議題。「寵物過世,主管不准假,引發員工請願、網路串連,在美國已經發生好幾次。」陳豐偉說,但目前還沒有國家把寵物過世假寫入法規,主因是醫療業、服務業恐怕受不了這樣的衝擊。即使法規沒有,但企業主管要能理解,社會快速變遷,許多人放棄傳統的結婚與生育小孩的人生,這時寵物貓狗就取代了伴侶或小孩心靈陪伴、互相依附的角色。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美國加州舊金山金普頓酒店和餐廳提供員工3天寵物過世假。酒店創辦人金普頓自1981年起就一直帶著自己飼養的邊境牧羊犬工作,也鼓勵員工和客戶帶寵物來酒店,還提供員工寵物保險和過世假。美國亞歷桑納州鳳凰城就業律師西弗斯曾研究過寵物過世假議題,指出家事假法律沒有提供員工關於寵物生病或過世的休假。一些雇主則想知道如何劃定寵物過世假界線,如果給寵物狗過世的員工休假,那另一位員工的寵物魚過世,要不要讓他休假。有生理假也該有心理假 「寵物過世假」應更有彈性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說,社會進步,目前依「性別工作平等法」已有「生理假」,近期部分大學也設立「心理假」,對於寵物過世假應更有彈性。以往依不同假別,如病假需要醫師診斷書,事假需要理由,但現在許多假別已經不需要任何理由,企業、雇主應該尊重員工請假的權益。張家銘說,寵物離世在許多人感情上等同家人離世,雖然寵物過世假在假別上很難由政府制定,但企業主應重視員工的心理,請假應該給予更多的彈性,不應一概而論。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許多人與寵物親密如同家人,平時陪伴著飼主日常生活,提供情感支持和快樂,當寵物過世後,對飼主的影響可以是非常深遠的,飼主面臨的壓力指數,相當於親密家人或配偶死亡的程度,可能經歷強烈的悲傷和失落感,這種憂鬱情緒因人而異,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陳豐偉說,當員工為寵物過世哀傷時,主管應盡可能以事、病假通融,或協助調班,讓員工走過悲痛期。勉強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的員工來工作,反而更容易出錯,對公司也沒好處。也有少數員工會在寵物過世後陷入憂鬱、全身乏力、失去生存的意志,連來工作都有困難。這時會需要主管與同事支持,協助難過的飼主走出來,不要一直陷落在寵物過世的陰霾裡。美國公司「寵物友善」政策吸引年輕人應徵陳豐偉說,美國因年輕人不想返回工作造成缺工潮,所以愈來愈多公司推出「寵物友善」政策吸引年輕人應徵,讓員工可以在工作時有寵物陪伴,在寵物過世時可以請假,寵物要就醫可以調班。少數美國公司也明文規定,當寵物過世可以請1至3天假,或短暫改彈性工作、在家工作,以便員工處理寵物過世的事情。寵物過世假是值得台灣注意的議題。陳豐偉表示,寵物過世假應由各公司自己訂定,至少當員工提出這樣的要求時,社會大眾要能夠同理,不要覺得這種想法很奇怪。勞動部:目前社會沒共識,仍建議請事假或特休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表示,對寵物有深厚感情的人來說,寵物不只是寵物,可能已經是家中的一份子,一旦寵物離世,確實會感到哀傷。不過,到目前為止,關於寵物喪假這個議題,各國目前沒有這樣的規定,社會上各界也沒有共識。勞動部建議,若是有請假的需求,可以先運用目前有的事假或特別休假來處理。★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24 醫療.精神.身心
這裡痛那裡痛、愛翻舊帳…被老化掩蓋的老年憂鬱症不易察覺 心理師給實用3建議
主要照顧者通常會把長輩接到家中同住,進而明顯感覺長輩在飲食、睡眠上的改變。被老化掩蓋的憂鬱症,通常不容易被患者本人察覺。反而容易對照顧者生活造成衝擊,認為自己需在生活安排、心理狀態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尋求諮商後才意外發現長輩其實患了憂鬱症,進而帶長輩進行治療。在會談室內,經常聽起案主這樣描述家中的長輩。 「我爸退休半年,這幾個月他出門的次數變少好多!很奇怪,明明沒受傷,卻說這裡痛那裡痛,帶他去檢查,也檢查不出病因來。」「我媽媽最近好健忘,連要採購些甚麼都記不住,她怕自己是不是得了失智症,變得愈來愈不想出門,我覺得她好像愈來愈不開朗了。」「我婆婆最近的事情記不住,但過去的事情記得可清楚了。老愛翻舊帳,看什麼都不順眼,搞得我每次回家都壓力好大。」他們提及的活動強度下降、頻率減低、容易疲倦、主訴疼痛、健忘、翻舊帳等狀況,其實,經常容易被解讀為長輩們老化的正常現象,卻輕忽了背後可能隱藏著更重要的訊息──老年憂鬱症。 ▍ 長輩們不為人知的困擾,容易導致憂鬱 長輩們已屆一般認為可以享福的年紀,許多人總認為退休後的他們一定是無事一身輕吧!沒注意到長輩的生活中,其實也有一些隨著年齡漸長而出現的煩惱……在長輩相近年齡的朋友圈裡,因老化導致的失能與死亡名單,將隨著年紀漸長而越來越長。雖然他們不把生老病死這類事情掛嘴邊,或是有時講得很豁達;實際上,看著身邊的親友們一個個過世,他們也知道,總有一天需要面對的是自己的死亡。 如果這時候長輩的身體還有病痛在身,更容易產生憂鬱症狀。 長輩這樣的煩惱,通常難以跟青壯年期的兒孫輩提及。一來因為面臨的人生階段不相同,兒孫可能難以理解;二來也不希望讓兒孫輩擔心。老人家要不就是將這些苦往心裡吞、悶在心裡,成天疲倦、無活力,也不快樂。要不就是將擔心轉化為憤怒暴躁的情緒,形成兒孫輩對老人家產生凡事看不順眼、愛翻舊帳、脾氣不好的印象。若兒孫輩、伴侶對於這些轉變不夠敏銳,可能使老人家的憂鬱更加嚴重。 ▍ 被老化掩蓋的老年憂鬱症,求助者通常並非長輩本人 根據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104年度自殺高風險通報資料,經分析後發現65歲以上老人有10.8%至26%曾出現憂鬱傾向,25.5%的長者係因憂鬱情緒無法及時紓解,而導致自殺行為的出現。在我的經驗裡,主要照顧者要感覺長輩在生活上、心理上對自己的依賴日益增加,才求助心理諮商的協助後,經過了解,才知道是老年憂鬱症在作祟。老年憂鬱症的患者,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病因不明的身體抱怨。長輩的主要照顧者經常需要陪同長輩至醫院進行檢查,卻一再經驗到檢驗報告上顯示沒有問題,長輩卻仍舊不適的現象。其次,老年憂鬱症的患者會在短時間內,突然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來,也記不住。過去,長輩可以料理自己的生活,而今卻常對主要照顧者訴說自己感覺疲倦、無力,無法如過去一般自行滿足生活基本需求。此時,主要照顧者通常會把長輩接到家中同住,進而明顯感覺長輩在飲食、睡眠上的改變。被老化掩蓋的憂鬱症,通常不容易被患者本人察覺。反而容易對照顧者生活造成衝擊,認為自己需在生活安排、心理狀態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尋求諮商後才意外發現長輩其實患了憂鬱症,進而帶長輩進行治療。許多人有共同的疑問,「如果長輩真的診斷有憂鬱症,除了配合身心科的藥物治療外,身為晚輩的我們,還能替長輩做些甚麼?」 建議一、如果困擾的是家屬,建議家屬先求援許多時候家屬會因長輩經常需要就醫,而在生活上感覺到老人家依賴漸增;心理上則須承受長輩起伏不定的情緒、無望感、抱怨等,而備感壓力。這時,如果長輩也願意配合就診、進行治療,會是皆大歡喜的情景。若因為長輩不願就醫、情況也未轉好而衍生衝突,且無法立刻改善時,建議照顧者自己先尋求心理諮商,找到方法與長輩相處、自我調適後,才能有效協助憂鬱症的長輩。 建議二、協助長輩建立社會人際支持 長輩的困擾通常不會與兒孫提起,如果有同年齡的生活圈、專業支持團體,可以協助紓解長輩們內心的擔憂,學習如何面對老化、生病、失能與死亡這類議題,將對老年憂鬱很有幫助。可留意老人家是否有可以固定聚會的場所或群體,這個聚會能否對老人家自己的因應有正面幫助。若老人家平日就有類似的社會支持團體,建議你可以撥空陪他們參加。如果老人家沒有類似的團體能支持,也可以從社區活動中心附近的宗教團體開始,建立社會人際支持。建議三、轉換長輩看待人生的眼光 當長輩們陷入憂鬱情緒時,除了聆聽長輩們的訴說以外,建議可以帶長輩回到當下,去細數目前擁有的有形、無形資產。對許多長輩而言最大的資產,是兒孫輩付出的時間、陪伴。讓長輩發現自己在兒孫身上造成的正面影響,能夠幫助他們重新找回人生意義。日常生活中需要時常留意老人家的飲食、睡眠、心情狀態,才能及早發現轉變,提供即時協助。身為家屬的我們,需要準備好自己,才能陪伴長輩們一起面對憂鬱症帶來的人生課題。延伸閱讀1. 【照顧者資訊】紓解壓力,家庭照顧者不孤單-全臺支持服務據點 2. 不需太堅強!照顧者喘息專線-我們願意聽你說話
-
2023-07-16 養生.心理學解密
當焦慮來襲時怎麼辦?教你用身體緩解焦慮:為自律神經踩煞車
如何用身體緩解焦慮?當焦慮來襲時,有個方法能讓我們不被它壓垮並將其平息,那就是學習讓身體產生安全感的智慧。當不安引發逃避的反應時,身體有踩下煞車的功能。最有效冷靜下來的緊急處置,就是與自己的身體接觸。我第一次恐慌症發作時,身體的本能反應就是與地面接觸。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安心穩步」(grounding)。焦慮不安會觸發人想逃跑的本能,使身體產生一種彷彿要飄離地面的感覺。為了讓自己穩定下來, 首先要讓身體跟地板接觸,藉著重新調整身體與地板的關係,幫助意識不要逃跑,在現實中站穩腳步並重新回歸身體。換句話說,安心穩步就是提供身體必要的實體接觸,讓身體確定自己存在於「此時此刻」,並使自己冷靜下來。原本平息不安的最佳方法是接觸或碰觸他人,就像母親用撫觸的方式安撫受驚嚇的孩子一樣,只要感覺到他人安慰自己的溫度,便能大幅減輕內心的不安。若沒有這樣的對象,我們也可以用手撫摸自己來讓身體冷靜。當初受困在浴室時,當我將僵硬的身體與地板接觸之後,才終於開啟呼吸的通道。發生那件事的數年後,我開始學習創傷治療,明白了身體本能會做出這種反應的原理,像赤腳踩地、輕拍皮膚、按壓肌肉等自我碰觸的方式,都是使神經系統冷靜下來的技巧。熟悉讓身體冷靜的技巧,就像學騎腳踏車一樣, 首先要讓身體熟悉這些方法,然後不斷練習,直到我們能信賴身體為止。心理韌性就像鍛鍊肌肉一樣,需要反覆練習,直到我們對自己有信心。未來每當感到焦慮不安時,就用母性的肢體接觸使自己冷靜下來,直到不安轉變為自信。使用身體的煞車過度不安時,讓雙腳與地板接觸,就能使心平靜下來。身體也有油門和煞車, 這是一種自律神經系統的反應, 與汽車的煞車系統類似。交感神經系統的警覺類似油門,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放鬆則相當於煞車。身體的自律神經系統是為了生存而自動運作,並且會隨著外界刺激而產生自主反應。換句話說,那不是一種有意識的反應,而是下意識的反射。一般來說,當身體感應到危險訊號時,交感神經便會啟動並誘發緊張反應;感應到安全訊號則會使副交感神經活躍,進一步讓我們放鬆,這可視為一種情緒調節系統。情緒的激動、不安或憤怒反應,都會使交感神經活躍;而情緒的舒緩、平靜、憂鬱或無力,則會使副交感神經活躍。健康的身體能自行控制對外界產生的刺激加速或煞車,但若持續暴露在極度的壓力中,這個調節系統的節奏就會被破壞,使身體過度激動或情緒低落,前者會造成恐慌,後者則會導致憂鬱無力。當過度焦慮使精神「離家出走」時,我們可以調整身體的煞車功能。焦慮恐懼其實是身體的交感神經系統過度運作的狀態,我建議這時利用「自我碰觸」的方式,能強力且有效地使活躍的交感神經系統冷靜下來。平息焦慮不安的自我碰觸方法有很多種,接下來我要介紹身體經驗創傷療法(Somatic Experience: SE)大師彼得.萊文的穩定技巧。這是在情況最急迫時使用的技巧,讓人能確認自己與地面接觸,並明確辨識自己的身體界線。接地是指讓身體與地板接觸,幫助意識回到現實的身體中。為了平息被觸發的焦慮,讓身體與地板接觸能有效使神經系統穩定下來。站立時,讓雙腳的腳底板各有一個點與地面接觸。坐在椅子上時,則讓腳底及與椅面接觸的坐骨共四個點碰觸到地面,更能讓人感覺到穩定。如果是坐在地板上,則可以坐骨為中心,讓臀部與大腿完全與地面接觸,更能夠感到平靜與安穩。如果意識並未離開身體,而仍留在現實中時,我建議可以用拍打肌膚的自我碰觸法,幫助我們確認身體界線。例如看見有人失去意識時,我們會拍打或搖晃對方的身體,就是同樣的概念。藉著用手輕拍身體,能讓意識回到身體裡。恐慌有時會讓人感覺麻痺,副交感神經會過於活躍並切斷身體所有的感受,讓身體陷入失去覺知、麻痺、失神等狀況中。這時可以更大力拍打身體,喚醒被麻痺的身體感知,幫助人找回現實感。感覺有人在拍打自己或身體正被拍打,能夠幫助喚醒意識的知覺。這麼做的重點在於幫助自己意識到外界帶來的刺激,透過這種外界刺激能區分內外感受,並進一步感覺到自己身體的界線。拍打是外在刺激,透過皮膚獲得共鳴的感覺則是內在刺激。如果輕拍還不夠,還可以嘗試用更大的壓力按壓肌肉。這時的按壓,可以是捏或咬等更為深入的接觸,透過施力按壓,讓皮膚下方的肌肉產生感覺。舒緩焦慮最原始的也最傳統的方法就是肢體接觸,也就是擁抱焦慮對象的身體。就像母親擁抱不安的孩子一樣,以雙手用力抱住自己的身體,就能平息不安。這時適度的肢體接觸既能帶來安慰,也能讓人感覺被愛。按壓肌肉的強度可以配合自己身體的感覺進行調整,焦慮的強度越高,按壓的力道就必須越大,這樣才能幫助調節感覺並恢復平靜。接著讓我們來學習母性的接觸,幫助焦慮不安的自己找回平靜。安心穩步:找回接地感(1)赤腳站在地板上,體會腳底的觸感。(2)為了深刻體會腳底的觸感,試著將重心完全放在一隻腳上,按壓腳底板。方法是先將身體重心完全往右移動,專注感覺右腳的觸感;接著再往左腳移動,專注感覺左腳的觸感。(3)接著將重心平均分攤到雙腳,讓重心微微往前後移動。在重心放在前或後時,更深入感覺到自己與地面接觸。這時最重要的是讓腳底板能平均地與地板碰觸。你可以想像腳底沾滿了水彩,要用按壓腳底板的方式,在地板上踩出完整的腳印。如果無法產生明確的接地感,就按壓腳背幫助腳底接觸地面。(4)如果坐在椅子上,則可以雙腳踩在地上,身體盡量往後坐,讓臀部坐滿椅子,且背脊自然打直。先確認雙腳踩在地上,接著確認坐骨與椅面確實接觸。(5)讓身體重心左右移動,藉著重力深入感覺重心所在那一邊的坐骨。重心往右移動時感覺右側坐骨的接觸,重心往左移動時則感覺左側坐骨的接觸。(6)體會腳底接地的觸感。想像腳底生根深入地底,確認自己與地面的連結感。透過腳底或坐骨,深入感覺身體正安穩地與地面接觸。吐氣的同時開啟全身的氣孔,想像從鼻子吸入的空氣傳遍全身並到達腳底。專注感覺腳底與地面的接觸及呼吸的流動,察覺身體存在於當下。
-
2023-07-14 失智.非藥物治療
不只是治療,理解與接納才是與失智和平共處的方法
「失智症」在高齡社會已是耳熟能詳的議題,多數人對於失智症症狀的表現與認識,仍認為是年紀大導致老化、僅是一個自然現象,非一種疾病,導致常常錯過失智症的黃金治療期,等到了可能真的無法動或是以成為照顧負擔時,才來煩惱長輩的認知問題。然而,失智症並非像癌症、器官衰退等疾病可以預期惡化進程,失智症有時候一拖就是7至8年,有時候可能是5至6個月就明顯的變化,而往往這時候求助也可能來不及。清楚、了解、熟悉、改善、「接受」美國精神病學家庫伯樂.羅斯(Kubler-Ross)提出了「悲傷五階段」,家屬在面對親愛的家人疑似失智症,或是自己被認為有失智症狀時,一開始可能會「否認」有這樣疾病,甚至感到「憤怒」去責怪他人/自己怎麼會得到這疾病。但是,罹患失智症和其他疾病一樣,只是失智症反應出來的精神問題行為不相同,需要配合藥物和行為療法治療。失智症長輩的家庭在這個過程中,經常無法「討價還價」選擇治療的方法,一般來說就是和感冒治療一樣地採取策略「有什麼症狀就解決它」,當我們清楚、了解後,自然而然就會開始熟悉、改善,接著逐步地去「接受」,而漸漸地與失智症和平共處。不同於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師在協助失智症長輩時,著重解決失智長輩的動作及功能性能力問題。● 首先,物理治療師會先了解失智者可執行的動作表現狀況,常見的狀況像是失智症長輩雖仍有站起、行走等轉移位能力,但因認知功能損傷,或是無法應變當下環境變動,導致他人誤以為失智者無法達成功能目標。● 其次,物理治療師會觀察及分析動作任務,並引導失智者完成功能性活動。● 最後,物理治療師將訓練融入每日規律練習,進而減緩失智症退化。物理治療師也可以配合失智症長輩的病程,給予適當的運動訓練,減少關節僵硬及攣縮風險,不僅僅可減少照顧者的照顧壓力外,也同時提升長輩的生活品質。無論是哪一種專業給予失智症之治療,或是非專業人員需給予多少協助,重點是「理解並接納失智症者」,才可以讓大家消除對於失智症的恐懼,並達成一個失智友善的社會喔~
-
2023-07-1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不是你的錯——如何減輕病人離世的傷痛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病人的死亡」。這是每個醫者在習醫、行醫的路上都會面臨的考驗。一位五年級的醫學生敘述她第一次遭逢自己照顧的病人過世所感受的震撼,並由衷感激一位住院醫師學長如何伸出援手、幫忙她度過這每個醫學生都會面臨的洗禮。→想看本文一位住院醫師則回顧當年第一次發現自己照顧的病人在晚上突然過世,而隔天早上他到病房才發現「人去樓空」的錯愕驚慌,以及之後自己以過來人如何幫忙學弟妹應付這種考驗,並介紹文獻所建議的「病人死亡後簡報討論會」的運用。一位緩和醫療照護團隊的資深身心科醫師也分享快三十年前自己遭逢第一位病人死亡的情景,而說出「醫療人員也是人,面對逝去的生命,尤其是自己親手照顧過的,一樣會心痛難過,而且通常都會一直反省是不是哪裡沒有做好」。如果病人死後有知,或家屬能夠了解醫學生與醫師的感受,這也能帶給醫病關係更祥和溫馨的一面。 我永遠記得那天早上,我第一次面對自己照顧的病人離世。那是一位八十幾歲的伯伯,患有晚期肺癌,但身體機能仍接近正常,這次住院是因為有些譫妄住院檢查,驗血除了血鈉偏低也無太多異常。當時的我是個大五的見習醫學生(clerk),對於醫學充滿著好奇與熱情,迫不及待地想運用所學到的照護技巧幫助病人,我每天都花很多時間幫伯伯做身體檢查,與他的家人確認病史,從醫學文獻中查找適合的診斷及治療策略,也與伯伯和他的家人建立了緊密的關係,整個醫療團隊都認為只要把電解質及營養調整好,伯伯應該短期內可以出院。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不到七點我就到了護理站準備看伯伯的資料,遠遠看向伯伯的房門卻有點異樣,房號下面的名牌被抽掉了,我充滿困惑地點開病歷,驚覺出院狀態上面寫著「死亡」二字。我更困惑了,拖著遲疑的步伐走到伯伯的病室前偷偷地打開門,發現裡面空無一人,環境已經打掃乾淨,換上整齊的被單,窗戶透進來明亮的日光,彷彿什麼事也不曾發生。我惴惴不安地詢問護理師學姐,學姐淡淡地說了一句:「他昨天突然喘起來掉血氧,後來就expire了。」我呆坐在護理站的角落,看著熙來攘往,病房忙碌的一天正要開始,我卻動彈不得。當下並沒有立即體驗到什麼強烈的情緒,只有許多的困惑不解,為什麼?昨天傍晚去看他的時候不是還好好的?為什麼?我是不是漏了什麼?不斷湧現的疑惑塞滿了整個腦袋卻還不斷擴張,然後從裂隙間紛亂的情緒開始汨汨湧入,自責著自己怎麼會沒有發現沒有早一點來醫院幫忙,質疑著是不是昨天值班醫師沒有好好處理,這些情緒最後堆疊成憤怒與不解,為什麼大家看起來都那麼平靜?為什麼大家都可以若無其事地繼續工作?難道沒有人在意這個病人嗎?難道一位病人的離去就只是病歷上的幾行字、一個醫矚、一行死亡診斷書嗎?為什麼只有我充滿疑惑動彈不得,難道是我太脆弱嗎?我閉上眼睛仍能感受到那天早晨,陽光從大片的落地窗灑落護理站,穿著白袍白衣的人們穿梭著,而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寂寞,彷彿整個世界毫無一點顛簸地繼續向前,獨留我一個人停在原地找不到路。對於後來幾天、以及之後是如何恢復的印象反而非常模糊,那些強烈的情緒就慢慢的被日常的工作埋沒了,我也不知道這些情緒該怎麼處理,或我究竟有沒有好好處理,我只知道從那天早晨之後的很久,我在點開照顧病人的病歷之前都會心跳加速,直到看到有新的生命徵象才會放心。幾年過去,我從一位新手見習醫學生變成一位新手住院醫師,對於醫學的不確定性以及醫者的極限有了更多的經驗,也許有些病人的戛然離世並不是我們能夠阻止的,但我不希望有任何學生再體驗到當時我感受到的那種困惑、那種寂寞。醫療人員如何面對病人離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但在台灣繁忙的醫療環境、以及避諱死亡的文化下,我們並沒有很有系統地去談論此事,或是去教導未來的醫師、護理師如何面對自己照護病人的死亡。許多醫院有所謂的死亡併發症個案討論會(Mortality and Morbidity Conference,M&M),但大多的M&M會議聚焦的議題是醫療處置上可以改進之處,而非對於照護者的情緒衝擊。要如何面對這個困難卻重要的議題,世界頂尖的癌症醫院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提出了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稱作Patient Death Debriefing Sessions1,即是「病人死亡後簡報討論會」。這個會議有幾個特點,是簡短的(約莫十分鐘)、即時的(病人死亡24小時內)且持續的(每位病人死亡都會舉辦),主治醫師會根據一張簡單的小卡主持討論會,主要討論的問題包括「這位病人的死亡與你之前經歷過的有何不同?」、「你對於這位病人過世的感受是什麼?」等等,他們的研究指出這樣的討論對於住院醫師不論是情緒或是專業上都有很大的幫助。團隊中的醫學生面對病人離世時我都會花一些時間跟他們聊聊,就會發現與三、四年前的我一樣,學生們起初的反應都是困惑、然後轉為自責,覺得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或沒有做好才會導致病人離開,也許這時他們最需要的是有一位較資深成員的陪伴,與他們一起回顧整個病程,並且澄清這樣的結果可能是疾病的自然進展,而非他們的疏漏或責任,或反省有什麼地方真的可以做得更好。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病人的離開並不是只有他們在乎、他們難過,只是隨著經驗的累積我們發展出了某些應對策略,或是情緒的感受不會像第一次碰到的那般強烈罷了。實習課程結束收到學生們的卡片,許多人都提到那段談話對他們產生很重要的影響,有人提到如果沒有這段談話,他可能會開始質疑自己是否適合當醫生,這使我感到十分暖心,也再次的體認到這樣的談話有多麼重要。我們不斷倡導著、鼓勵著醫學生用心照顧病人,但如果沒有幫助他們準備好面對這樣的衝擊,無疑是平白將學生推上情緒的火線,這是不負責任且會造成巨大傷害的。我仍會想起那個陽光燦爛卻令人哆嗦的早晨,而現在我終於能稍稍感受到一絲溫暖。參考資料:1.Eng J, Schulman E, Jhanwar SM, Shah MK. Patient Death Debriefing Sessions to Support Residents' Emotional Reactions to Patient Deaths. J Grad Med Educ. 2015 Sep;7(3):430-6. doi: 10.4300/JGME-D-14-00544.1. PMID: 26457151; PMCID: PMC4597956.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7-07 焦點.元氣新聞
不只憂鬱症,李玟還為乳癌所苦!罹癌後情緒轉變大 醫建議做一事讓抗癌效果加乘
華語流行天后COCO李玟憂鬱症輕生離世的消息震憾所有歌迷,而她的音樂人好友昨(5日)也在社群網站提到,不捨李玟遭遇了許多痛苦的事情,包括秘密與癌症對抗,讚她是一位位真正的鬥士。不止憂鬱症,李玟還為罹癌所苦?李玟的音樂人好友Jae Chong在社群網站上透露,李玟幾個月前跟他說她病了,她還說自己遭遇許多事情,包括秘密與癌症對抗,Jae Chong說她是一位真正的鬥士。根據《聯合報》電訪李玟的姊姊李思林,她指出其實乳癌的部分已經好了,「她過去一直都很樂觀,直到這半年狀況才比較不好,尤其是過去的這一星期更嚴重,之前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罹癌情緒轉變大 適時尋求身心科讓抗癌效果更加乘李玟或許不是單純因為罹癌而加重心理疾病,而是有太多不開心的事情加在一起,讓她身心受創難負荷。不過確實有許多人在得知罹癌後,憤怒、無法接受,進而憂鬱。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朱柏全曾受訪指出,根據研究癌症病人自殺風險是一般人的2至4倍,在台灣有將近半數的癌症患者有適應障礙、焦慮、憂鬱、失志等情緒問題,若能在關鍵時刻轉診至身心科進一步療癒心理的苦痛,能讓抗癌效果更加乘。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IH)在「情緒與癌症」衛教資料中指出,人們在得知自己患有癌症時,一開始不知所措、憤怒、恐懼和擔憂,接受治療後感到希望,但治療期間可能又因各種現實情況而感到壓力和焦慮,進而悲傷和憂鬱。身心科醫師林泰穎曾受訪表示,求助身心科的癌症病人以焦慮、憂鬱等情緒困擾居多,通常病人認為罹癌對家庭造成負擔,對家人抱歉,對未來徬徨,倍受煎熬,與家人相處退縮,無法穩定工作,嚴重會出現幻覺或妄想。乳癌早期發現 一二期治癒率八成以上乳癌是台灣婦女發生率第1的癌症,但現在乳癌治療進步,只要及早發現,治癒率相當高,第零期發現治癒率幾乎100%,第一期發現治癒率約95%、第二期85%、第三期55%、第四期15%。國健署提供45到69歲婦女兩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大幅提高早期發現的機率,女性不要輕忽任何乳房的異常,只要有任何不對勁,應盡速就醫診斷。兩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之對象.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且其母親、女兒、姊妹、祖母或外祖母曾患有乳癌之婦女.45歲以上至未滿70歲婦女【參考資料】.獨/憂鬱+乳癌壓垮李玟最後一根稻草?親姊李思林悲痛親曝真相.胸部小較不會罹患乳癌?醫揭殘酷真相:更難檢測容易延誤治療.罹癌易有情緒問題 醫師:接受身心治療抗癌效果更佳.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IH)★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3-07-01 醫療.精神.身心
酒後看人性!專家解析酗酒者的5種酒後真實性格,快看看你或朋友是否符合
你是否曾在昏暗的PUB中,酒精微醺之際,發現自己的朋友其實是一個你從未認識的陌生人?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的著作《從習慣洞察人心》(時報出版)中揭露了這種現象。驚訝的是,我們所認知的人,其實可能存在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那位平日斯斯文文的朋友可能有暴力傾向,外表正經八百的同事竟會偷吃女同事的豆腐,而那個常使人哈哈大笑的人,其實內心可能充滿痛苦。透過觀察行為舉止的蛛絲馬跡,我們可以找到他們「不想讓別人知道」的隱藏性格。酗酒者的心理狀態有5種情況1.有些酗酒者是屬於個性衝動、頭腦固執、脾氣暴躁,想要什麼就要得到,不太會顧慮別人的想法。2.也有些酗酒者很容易焦慮,內心時常處於混亂痛苦、自我懷疑的狀態,需要依靠酒的力量來放鬆緊繃的情緒,同時建立自信心。3.許多酗酒者內心都有強烈的被壓抑感,或是累積大量的憤怒,常常陷入空虛、寂寞、沮喪、害怕的情緒中,為了消除這些讓自己不舒服的情緒,便會依賴酒精來紓解內心的苦悶情緒。4.看到別人工作順利、感情幸福,會讓酗酒者覺得很不安,似乎別人的成功會提醒自己的失敗,也因此,酗酒者喜歡聽悲慘的故事,不愛聽到別人的喜訊,包括喬遷之喜、升官發財,都會令其產生不快的感覺。5.酒醒之後,酗酒者往往會擔心自己喝醉時有沒有說錯話?會不會醜態百出,做出什麼丟人現眼的事情?由於清醒後深陷懊惱的情緒中,會讓酗酒者更想藉酒澆愁。酗酒者的行為模式深具揭示性1.酗酒者常常孤獨地躲在幽暗的角落,安安靜靜地沉浸在酒杯裡,一杯接著一杯的酒下肚後,他們就會無力地跟別人和自己承諾:「再喝一杯就不喝了,這是最後一杯。」2.酗酒者往往有一群固定的,同樣迷失在酒海中的酒友,一有機會就會聚在一起,並互相敬酒:「來,喝酒。」3.眼淚汪汪的邊喝邊哭,喝醉之後,他們往往無法抑制自己打電話向別人訴說痛苦,尤其是寂靜的深夜時分,孤獨寂寞如影隨形,無論是否打擾到別人的夢鄉,都會冷靜地撥打電話給親人朋友,訴說內心的苦悶情緒。4.為了避免讓人知道自己到底喝了多少酒,酗酒者會開始巧妙地藏酒,或是隱瞞喝酒的量,甚至會編織各種疏於情理的謊言和藉口,只是為了能夠喝酒。5.酗酒者有著指責他人的習慣,常將生活中的不如意責任推給別人,因此喝酒後經常會和人口角,甚至發生激烈的肢體衝突。6.喝酒後的行為反應包括:性衝動失控、容易出現攻擊行為、情緒過分地洶湧激蕩、判斷能力劇烈下降、工作效率明顯降低、口齒變得模糊不清。喝酒一段時間後如果突然中斷喝酒,會出現下面這些戒斷症候群:焦慮、憂鬱、易怒、坐立不安、出現幻覺或錯覺,容易早醒影響睡眠品質。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本文節錄:《從說話洞察人心:摸透對方心理,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輕鬆駕馭人際關係》一書延伸閱讀:.手指看出性格?外國研究:無名指較短者超自戀,伸出手看出你是哪種人.暢飲後為何不舒服?營養師教5招防醉解酒,一圖看常見酒類之1份酒精換算表.酒精成癮怎麼辦? 醫:一張表看懂成癮程度、3種不同階段酒精戒斷症狀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27 醫聲.健保改革
血汗醫護怒:最討厭共體時艱! 缺工未來恐致居家住院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3年,各國的醫護人員都相當吃緊,台灣更是屢傳護理師過勞,護病比屢創新高。疫情3年後,台灣的醫護人力逐漸出走,五月底更因此出現醫療量能不足,導致急診壅塞,內科病房一床難求,非緊急手術被迫延後執行,癌友至少得等兩周才有機會住院治療,掛號婦產科、兒科醫師也不一定搶到號,偏鄉更為重災區。專家預言,疫後醫護人力減少,若再加上少子化風暴,未來關床、關門診將成常態,以後看診、住院恐成難事,更可預想未來除非是極為嚴重的疾病才能住院,其餘恐以「居家住院」模式代替。醫護荒加劇 專家憂等床時間恐拉更長「即使有病房,病床也得降載開設。」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目前外科系如骨科、心臟內科處理外傷、心導管較為急性,住院時間也短,沒有等候病床的問題;但內科,如腎臟科、感染科、胸腔科、肝膽腸胃科,因為病人數多,疫情過後,長輩逐漸回到醫院追蹤原本的慢性病,相較去年同期成長5%,才導致內科性疾病等候時間拉長,但不至於造成急診壅塞;主要是病房區,在醫護人力不足的情況下,為保持醫療品質、病人安全,遂維持護病比上限。「疫情最嚴峻的3年,醫護人員都堅守崗位。」洪子仁指出,今年出現一波醫護人員離職潮,主要是挺過疫情三年後,醫護人員希望暫時性休息,尤其國境開放後,國外進修、旅遊的計畫都重新銜接上了,但較過往而言,整體離職率增幅並不大。洪子仁表示,今年離職潮需要關注的重點,在於「新進醫事人員減少」,離職人員多了一點、新進人員少了一點,「一加一減」之下導致醫療人力荒。洪說,今年參加國立護理大學畢業典禮時,也發現護理畢業生也有所減少,早在疫情前就因少子化,檢驗、藥學、藥劑、營養學領域人才都在減少,醫療人力自然緊縮。「衛福部要思考,醫事人員不願進入醫療產業的現象。」洪子仁指出,疫情後醫療人員承擔的風險又與待遇不成比例,醫院也想要調高人員待遇,但這兩年健保點值不斷下降,醫院經營成本不斷墊高,沒辦法提供足夠的拉力吸引新血進入醫療產業。若醫護人力荒不斷持續,洪子仁說,目前內科疾病等床時間約在3至5天,若醫護荒加劇,將來內科疾病待床時間恐怕將拉得更長,大型醫院一床難求的情形將比過去更嚴峻。台大調查急診滯留率 超過24小時逾4成六月上旬北部大醫院急診壅塞成為熱門話題,當時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對外稱「醫事司有監測,沒看到急診量升高」、「已致電各大醫院院長,都說一切正常。」衛福部此番回應,卻惹惱第一線急診醫師。近期醫院間流傳一張衛福部調查各大醫學中心1到4月急診滯留率的表單,雖然多數醫院還沒填完,但台大醫院自填數據顯示1到4月無論24小時或48小時,等待住院的病人在急診滯留比率節節上升,增幅已高達3成。以4月為例,台大急診等待住院的病人有44.8%等超過24小時才有床,其中有25%更是等待超過48小時才能離開急診、住進病房。某醫學中心不具名急診醫師表示,衛福部根本沒有任何有效方法可掌握各大醫院急診是否壅塞,只會信口開河,或是讓各院院長說了算,講出來的話跟基層感受落差極大,基層聽了只是覺得憤怒。他質疑,哪個院長會在評鑑前後講真話、承認醫院人力緊繃、一床難求?如果衛福部一直都能有效監測,何必要私下發表單調查?調查還叫醫院自填,誰知上報的數據是真的假的? 台大醫院急診部主任黃建華澄清,這不是衛福部調查,是醫學中心協會內部調查的資料。不過衛福部也有在關注一床難求問題,20日下午就臨時召開一個線上會議,了解各醫療體系的現況,確實有些醫院都回報護理人力不足造成病床減少,再加上全國疫情上升,醫院多少會有內部確診,這也為醫院人力調度增添不少難度。至於台大醫院,黃建華表示,台大沒有護理力不足或因此減少病床,急診看到等住院病人滯留較久,主因是一月春節後從門診回來等待住院的病人漸漸都回來了,門診等住院的病人,不見得比較不緊急, 像是癌症要化療,不做也不行。就算台大醫院的急診沒有明明該從門診等床卻故意要從急診來的病人,但病床就是這麼多,門診等床的人多了,急診也會受到影響,要等比較久。黃建華分析,往年過年後急診人數都會逐月上升,大約到四月底結束爬升,不過今年比較特別,不但看到上升幅度高於往年,更特別是的五月持續上升到五月底,這也可能與五月氣溫酷熱有關,媒體六月初也有關注報導。進入六月至今,急診人潮有在減少,可能與連日雨天降溫有關,也可能是比較急著需要住院的都已經收住院了。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近期急診壅塞仍與疫情相關,據監測,急診就診人數平日約為2萬人次、假日為2.5萬人次,近期因疫情仍處於高原期,急診就診人數有稍微增加,加上民眾大多習慣,當遇到滿床時,寧可繼續在急診等候,不願轉至他院,也讓滯留率增加。「滯留急診的新冠確診病人也變多了。」黃建華提醒,新冠改成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之後,等床的順位也沒有那高,跟其他疾病一樣,需要花時間調度床位,會在急診滯留比較久。他呼籲,如果確診症狀不嚴重,請不要來醫學中心的急診,這邊很壅塞了。建議可以前往地區醫院或區域醫院,疫情過了這麼久時間,大家都有經驗、會處理,希望不會有些醫院不想再收確診的人,一直把病人轉出來。護理師出走1700人 最討厭聽共體時艱資料顯示,臨床護理人力需求愈來愈高,但護理人員執業率低,加上疫後一波離職潮,讓醫院空缺率從以往約5%,今年達6.5%。近日幼兒園餵藥疑雲,新北市府喊話幫全台幼童採檢巴比妥,中央要新北「注意醫療量能、急診人力不足」,然而中央這番話,看在眾護理師眼裡很不是滋味。工會批評,護理勞動環境長期辛苦、薪資條件差,自去年底至今已超過1700多位護理師離職,且護理師最討厭聽到就是「共體時艱」。據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統計,目前領有護理師執照人數約31萬人,執業護理人員約18.6萬人,執業率僅58%,不到6成。但臨床對護理人力的需求,愈來愈高,全國病床數105年開設16.3萬多張,到110年已擴增至17萬張,還不包含各院新增各項業務,如出院準備計畫、器官勸募、預立醫療等業務,統統需要護理人力。某醫學中心不具名急診醫師說,七月部分負擔要漲價,有感覺到某些人想趁漲價前,趕快來急診排住院處理。也有感受到,一個人來待床、住院,身邊完全沒有看護或家屬的病人,有愈來愈多的趨勢,這些人多半是社會底層弱勢族群,照護資源也是他們弱勢的一環,結果護理人員工作量大增,除了醫療照護,還要把屎把尿。急診滯留率提升,燒出護理人力不足問題。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說,今年醫院空缺率比以往高,確實近2年受疫情影響,護理師離職的人數比往年多,再加上去年護理人員考照人數大幅下降,與往年相比足足少了1000多人考照,「離開的人多、投入的人變少」,才讓人力缺口變大。「愈來愈多護理人員發現,這個工作真的好爛啊。」一名與護理師結婚的醫師表示,院方把人力充足當作「做功德」,人力不足就要大家共體時艱,但工作量這麼大,出了事還要扛責任,隨便跟其他工作一比,就知道當護理師有多難賺,有理智的人都會選擇其他工作,收入更好也不會這麼累。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說,10年前就曾疾呼「護理缺工將成國安問題」,如今人力匱乏已到火燒屁股,即使現在替護理師加薪,也不一定有人願意到工時長又高壓的環境服務,現在願意在第一線多是資深護理師,再過幾年就要退休,醫院沒有照顧資源,可預想未來除非是極為嚴重的疾病才能住院,其餘恐以「居家住院」模式代替。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表示,有別以往大專院校護理科系幾乎滿招,近年護理系招不滿、醫院招不到護理師、護理師持續離職,因為醫療環境對護理師不友善,無法吸引新鮮人加入,其實醫院大可以透過加薪,改善護理師薪資水平,但高層稱沒賺錢,要大家「共體時艱」,卻頻蓋新大樓。據勞基法規定,勞工每天工時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40小時,多餘須給加班費。陳玉鳳說,部分醫療機構無視法規,用「負時數」等結算制度,例如今天少上4小時,就登記「負4」負時數,若加班6小時則登記「加6」,來回抵銷後時數變「加2」,醫院此做法除無視護理師勞權,且因為制度模糊,不斷有工會會員發生勞資爭議,醫院不願如實給加班費,且拿不出打卡紀錄單,嚴重侵害護理師勞動權益。陳玉鳳說,一般護理師月薪大約3.6萬元至4.5萬元,若加上夜班費、加班費,頂多到5、6萬元。而居家服務員月薪有四萬初,且幾乎都是上白天班8小時,換算每小時工資約200至250元起跳,若加上加班費,月薪可達6萬。她表示,每個人薪資本就有高低差,但考績、獎勵金機制若未透明化,在惡劣的護理環境,最後淪為主管喜好,甚至職場霸凌,醫院給這樣的薪資與待遇很難留住護理人才,最後倒霉的就是病人。2人顧百張床 護理師疫後轉當按摩師疫後全球都掀起醫護離職潮,台灣也不例外,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調查從去年底至今已超過1700百多名護理師離職,於東部擔任護理師超過10年的陳傳翔也是其中一人,他說離職原因是「與醫院經營理念不合」。新冠疫情爆發,陳傳翔堅守第一線,他說,自己不想對不起台灣民眾。未知的病毒,從上到下都驚慌失措,衛福部下令,但衛生局無法同步,使第一線只有「亂」可以形容。當患者到院就醫沒辦法如預期獲得醫療服務,他們永遠是被罵的那一群人。疫情期間,兔寶寶裝(即防疫隔離衣)光穿脫就得花10幾分鐘,他也說未喊過累。在偏鄉服務,人不多,都住在同個鎮上,團隊凝聚力高,心心念念都是居民的健康,雖然院內感染曾讓他與另一名同事顧全院100多床患者,他仍堅守崗位,只是疫後,醫院經營的方針開始改變,第一線的醫事人員也得開始承擔「經營壓力」,與醫院理念愈來愈不合,近期選擇離開努力10多年的職場,轉任當按摩師。陳傳翔說,願意留在第一線護理師都是對照顧患者有熱忱的人,他也是,即使過勞且高壓,都能維持繼續工作的動力,只是醫院對待員工的方式愈來愈差,像是政府發放的1天1萬的防疫津貼,院方設下「20年內分期給付」的規定,3年來,他約累積破百萬的金額,醫院寧願投資醫材設備也不願給護理師更好待遇,如今他離職,離職前僅領近20萬防疫津貼,剩餘的津貼一毛都拿不到,對於院方的對待方式,他絕對不會再回頭擔任護理師。蔡淑鳳表示,現階段希望可以增加應屆護理相關科系的畢業生投入職場的意願,或排除投入障礙,畢竟應屆畢業生是護理人力的重要來源。目前護理人員領照通過率約7到8成,但領到執照後僅有4成願意投入職場。因此無論是考照率或是就業率都得排除困難,協助提升機率。癌症病友掛不到號 重金請代排仍苦等「沒想到疫情之後,等床的時間更長。」台灣癌症基金會癌友關懷中心主任游懿群說,疫情前,癌友化療計畫因防疫措施嚴苛受到限制,沒辦法在預期的時間內,入院治療,至少得等一周左右,但近期不曉得是癌症患者回籠就醫,還是照顧人力不足,開不出床,原本以為疫情後不用等,現在等3、4天算快,等一到二周算是常態,有些患者急著治療,最後靠「鈔」能力,自費住院就醫。護理師離職潮,除發生關床問題,同時重症患者仰賴的個管師也受影響,多數個管師是由護理師轉任,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說,重症患者現在不只面臨等床問題,少了個管師也讓病友面對疾病時無所適從,她說,不提未來,就現在光是掛號,就讓患者耗費心力,不少人得花錢找人「代排」才有辦法爭取到更好的醫療資源。「一般患者遇到重大疾病,心中有太多問題,除了醫師以外能仰賴的就是個管師。」潘怡伶指出,根據自身經驗,大醫院的個管師時常人力不足,能在每位病患身上花的時間相當有限;一旦醫護人力吃緊,個管師更忙不過來,包含癌症在內的重症病患,恐深陷無所適從的焦慮中。潘怡伶表示,床位爆滿的現象以醫學中心較常見,且過去就已存在,門診也是人滿為患,她自己曾為幫母親排隊掛號,天還未亮就在台大醫院門口守候,且因現場掛號名額只有一位,有些患者家屬還須一一詢問隊伍中民眾要掛的科別,以免白跑一趟。潘怡伶說,曾有癌友反應,自己因掛不進某醫師門診,選擇上網購平台花錢請人「代排」。未來如果醫護人力持續不足,擠門診、擠床位情境會更常發生。潘怡伶指出,若醫療人力減少,在護病比、醫病比的規範下,醫院床數可能減少,擔心影響重症患者接受治療的機會,應從制度面反思,醫護人員在高壓、高危險的工作環境中,是否獲得相應的報酬,各界共同尋求解方,讓醫護人員願意留任。也要落實分級醫療,讓重症患者獲得必要的治療資源。健保體制下,大醫院一直在處理「不急、不重、不難」患者,洪子仁說,分級醫療的觀念也需要民眾配合,健保上路後,民眾大病小病都往大型醫學中心跑,導致地區醫院有床卻收不到病人,而醫學中心一床難求;因此醫院間的雙向轉診也得更加落實,讓病人都能夠得到妥善的照顧。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也說,大醫院以後真的沒辦法再收小病。光是疫情後,病床數就不足因應需求,之後高齡化讓癌症、慢性病患者增加,少子化讓進入醫療院所的人力再縮減,大醫院關床、關門診是一定會發生的事。相信短時間內政府難以改善人力荒,醫院只能自救,透過智慧醫療的導入嘗試優化流程減少人力的耗損,增加留任率。兒科婦產醫萎縮 掛號也不一定搶到號 醫護人力缺乏程度,也有科別之分。醫師總體人數雖增加,但部分科別醫師人數逐漸萎縮,兒科醫師從五年來減少64人、婦產科少43人,外科持平,內科人數增加110人,現在已有不少大醫院兒科醫師奔波支援門診,衛福部長薛瑞元曾說,憂心10年後,國內沒有醫師可以看兒科重症患者,要就醫只能出國求診。據衛福部統計,兒科醫師人數105年至110年,人數從1737人降至1673人,婦產科從1015人降至972人。設置兒科的醫療院所,110年與100年相比,少了141家、婦產科少了100家。一位不願具名的醫師表示,六都周邊的衛星城市,要隨便找一家兒科或婦產科,愈來愈難,到處林立的是牙科、復健所等,醫院的兒科、婦產科門診現在都已經愈來愈少,隨便舉個小孩性早熟要找專門的醫師,一個月前掛號也不一定搶得到號。台北市醫師公會常務理事洪德仁說,醫師每年以2%的比例增加,疫情並沒有讓醫師出現離職潮,但守在第一線3年,承受各類壓力,從內外婦兒急等五大科轉做醫美、老人科的機率是有可能增加的。偏鄉醫療資源不足 就醫可近性重中之重 「偏鄉地區醫療資源不足,當地民眾更是不能生病的一群人。」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表示,全國約有5萬名醫師,換算平均約每500位國人就有一名醫師提供醫療服務,在台北市可能是300市民就有一名醫師,但在偏鄉地區如高雄市內門區1.4萬人僅3名醫師,平均每4000多人才有一名醫師,偏鄉民眾真的是不能生病的一群人。王宏育說,號稱「內門媽祖婆」的吳惠芳醫師已70多歲,現在還定期自行開車從高雄市區到內門區提供居家醫療服務,每看一次健保給付1553點,但這在都會區也是一樣金額,反觀美國愈是偏遠地區,醫師待遇愈高,都會區醫師的待遇反而較低,原因是偏鄉地區病人分佈很廣,平時病人又不多,必須提升醫師收入,讓醫師願意留在偏鄉服務。長年從事偏鄉醫療的嘉義縣醫師公會理事長徐超群說,全國人口老化最嚴重的是雲林縣及嘉義縣,偏鄉長者醫療問題很多,可能是長時間農作、捕魚出現的腰痠背痛,或是常有的三高等慢性病,如何讓醫師在偏鄉地區服務,增加醫療可近性為重中之重。徐超群說,受限偏鄉病人少,醫療處置給付又與都會區相同,許多醫師不願到偏鄉服務,即便有愛心、醫德的醫師,可能也不願意到偏鄉服務。雖然衛福部已針對偏鄉地區進行「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計畫),或針對較不偏遠的「不山不市」(諧音不三不四)地區則採巡迴醫療計畫,或鼓勵醫師到偏遠地區開業給予獎勵金,但這些獎勵計畫仍顯不足。王宏育指出,現在在偏鄉地區服務的醫師常換來換去,讓偏鄉地區民眾感覺自己是二等公民,尤其偏鄉地區最需要的是家醫科醫師,以進行全方面醫療,建議政府要從制度上幫助偏鄉,如提升偏鄉醫療給付,並呼籲大型醫院擴大認養偏鄉,並與偏鄉醫療診所建立醫療群,並協助偏鄉醫師進修,以在偏鄉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否則真的沒有醫師願意前往。徐超群說,偏鄉地區執業醫師多為內科、家醫科、耳鼻喉科,即便是小兒科、婦產科醫師為求生存,也必須看慢性病、感冒,因此,偏鄉地區缺的是醫師,什麼科別可能不是太重要。因此,衛福部應依都會、偏鄉不同地區也採分級醫療概念,給予差別性健保給付,鼓勵醫師到偏遠地區服務。另今年5月30日立法院通過「護理人員法」修正草案,明定未取得護理師資格或雇用未取得護理師資格者,當執行護理業務時均依法懲處。徐超群說,如此一來,將使偏鄉醫療護理師更顯不足、雪上加霜,同時增加醫師打針、換藥等醫療負擔,這對偏鄉醫療是一大衝擊,恐讓偏鄉醫療品質下降。爲解決偏鄉醫師、護理師不足,衛福部應提高醫師、護理師薪資,爲偏鄉地區留住醫療人才,不讓偏鄉民眾健康權益受損。(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06-17 醫聲.領袖開講
雨後彩虹 白袍良醫/徐超斌中風罹癌雙打擊 心繫鄉親不放棄!
在診間傾聽患者的病情及苦難,診斷開藥,擬定治療策略,這是醫師日常。但醫師也會變成病人,一旦罹患急重症,從診間換至病房,人生角色瞬變。與死神擦身而過,對病人切身之苦,更能感同身受;經歷人生低潮,迎接雨後彩虹,重新投入醫療服務,成為更了解病人的醫師。希望這系列報導讓民眾了解真實醫界,也為重症醫師們加油。39歲那年因長期過勞而中風,左手左腳癱瘓,「超人醫師」徐超斌首次感受到恐懼,在倒下瞬間,第一個念頭是「還有好多事情要做,怎麼辦?」50多歲罹患鼻咽後壁惡性腫瘤,個性樂觀的他正面看待,心想「失去了一部分,但還擁有很多東西。」生命旅程中連著兩次大轉彎,醫師、癌友雙重身分,讓他更能瞭解病患痛苦,做到真正「視病猶親」。回鄉超時工作 超人醫師癱瘓徐超斌為台東達仁鄉土坂部落排灣族人,2002年離開奇美醫院急診部,回到家鄉部落行醫,在達仁鄉衛生所服務,因人力短缺,醫務繁重,超時工作已是日常,當時每月工作超過400多小時。回想起那段甘苦歲月,徐超斌表示,當時可說一貧如洗,最窮之際,銀行存款只有幾萬元,同學聚會時,大夥兒討論名車、出國旅遊,但自己卻插不上話。但為了守護鄉親族人的健康,還是必須堅持下去,每天開車巡迴醫療,每周里程超過一千公里,足以環島一圈。應該是累壞了,超人醫師也撐不下去,徐超斌說,腦中風發生在凌晨一點,在送走最後一位病人後,整個人覺得不對勁,眼歪、嘴斜,單側癱軟無力,自己親身感受醫學教科書裡的中風症狀。擔心鐵人變成廢人,恐懼、無奈,萬般不安,一想到「壯志未酬身先死」的可能性,39歲壯年的徐超斌掉下淚來,心想該怎麼辦?中風後,從醫師變病人,這對從小在山林部落裡長大,自認體格健壯的他來說,為一大打擊,所幸緊急開顱手術後救回一命。術後積極復健,徐超斌不斷地練習單手手術拉線,休息半年後,重返衛生所繼續工作。重開門診時,眾多病人給予安慰鼓勵,讓他感動萬分,原本擔心病友質疑中風後醫師的執刀技術,但病患仍信任他的能力,指定動手術,「到底是我太勇敢,還是他們太有勇氣!」放療喪失味覺 復發勇敢面對腦中風預後良好,除繼續開車巡迴偏鄉醫療,徐超斌積極籌建「南迴醫院」,不料,13年後,迎來人生另一場災厄,2019年年底確診罹患鼻咽後壁惡性腫瘤。徐超斌說,一開始耳鳴、聽力下降,自己認為耳咽管阻塞,至台東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接受檢查,答案竟是鼻咽癌,鼻咽長出一顆三公分大腫瘤,擴及淋巴組織,已到晚期。再一次的重大衝擊,但他一瞬間就轉念,直接跳過「憤怒」、「否認」等階段,坦然接受罹癌,心想當年挺過半身癱瘓急重症,這次怎可輸給鼻咽癌。接受放療時,喪失味覺,不管是甜、鹹、辣,都吃不出味道,第一次體會到「味如嚼蠟」,加上惡心嘔吐,體重急遽下降12公斤。連續三個月化療、放療,病情似乎控制,2020年5月銷假上班,重回診間首日,他在臉書貼文「親愛的朋友啊!請大家別為我擔心,雖然經過了一番折騰與病魔搏鬥,但昔日那個大家熟悉的超人醫師在此宣告:我回來了!」由於確診時,鼻咽癌為第四期,2020年底復發,徐超斌再次接受手術,術後恢復情況良好,重返醫療崗位。他說,為了台東偏鄉民眾的健康,必須持續推動南迴醫院,許多事情還沒做完,自己必須好好活下去。遭逢兩次生命劫難,徐超斌既是醫師,也是病人,仍需定期回診,但他人生觀不變,那就是「正面思考,勇敢面對」,在診間常以自身經歷鼓勵病人,「我中過風、得過癌症,還是活得好好的,你一定沒問題。」籌辦南迴醫院 先從診所做起籌辦南迴醫院,也即將開花結果,七月五日南迴診所先行開幕,徐超斌表示,台東偏鄉地廣人稀,受限於醫護人力與資本,如果成立地區醫院,營運勢必困難,因此,先行設立「沒有圍籬的醫院」─南迴診所,結合行動超音波等醫療科技,推廣居家醫療,更能守護當地鄉親健康。徐超斌小檔案‧現職:南迴基金會執行長、南迴診所院長‧年齡:56歲‧罹患疾病:腦中風、鼻咽癌‧發病時間:39歲腦中風、53歲鼻咽癌‧症狀:左側癱瘓、晚期鼻咽癌‧治療:鼻咽癌兩階段治療,先化療、電療,半年後復發,手術切除,目前持續追蹤想告訴病友的一句話:面對疾病時,正面思考,勇敢承受罹病事實,積極接受治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院暴力事件中,我們可以學習的幾道題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暴力」。一位關心台灣醫療的社會人士,回顧自己幾十年前因為腦瘤到美國開刀,親身經歷到美國醫療昂貴的可怕,而看到最近一位美國醫生在台灣就醫之後,盛讚台灣醫療的物美價廉,以及台灣剛發生的因為拿不到巴氏量表的病人家屬對醫師施暴,而為台灣醫師深表不平。延伸閱讀:「醫療天堂」的隨想一位具有安寧緩合醫療專長的臨床醫師對這種醫療暴力也深有所感,寫出他透過友人協助解讀相關法律的規定,分享了醫院中適當措施與訓練所能達到的影響。一位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曾專修法律,並在醫學院教授困難醫病溝通醫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提出面對醫療暴力事件,可以參考預防醫學的模式,發展出「醫療暴力三段五級」。2023年的五月間,一件醫院內暴力事件在網路上掀起不小波瀾,讓許多院裡的或是網路上的同事議論紛紛。「拿不到巴氏量表,醫師因此挨打」讓同事們忿忿不平。感謝台中童醫院吳肇鑫副院長近日曾經在事件發生不久來院演講,就講到這個議題,除了協助解讀相關法律的規定,也分享了醫院中適當措施與訓練所能達到的影響。因此我們醫療人員還是值得想一想:我們從中學到什麼?就像是自古以來每一場「臨床病理討論會CPC」那樣。第一題:醫療暴力,法律怎麼說?聽過事件影片的人,會注意到影片中那位醫師大聲喊說:「你已經違反醫療法!」我去查了一下,看看醫療法裡面,那是一條怎麼寫的法條。醫療法第二十四條 (醫療暴力防治) 醫療機構應保持環境整潔、秩序安寧,不得妨礙公共衛生及安全。 為保障就醫安全,任何人不得以強暴、脅迫、恐嚇、公然侮辱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 醫療機構應採必要措施,以確保醫事人員執行醫療業務時之安全。 違反第二項規定者,警察機關應排除或制止之;如涉及刑事責任者,應移送司法機關偵辦。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通報機制,定期公告醫療機構受有第二項情事之內容及最終結果。第一百零六條違反第二十四條第二項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如觸犯刑事責任者,應移送司法機關辦理。毀損醫療機構或其他相類場所內關於保護生命之設備,致生危險於他人之生命、身體或健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對於醫事人員或緊急醫療救護人員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害其執行醫療或救護業務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犯前項之罪,因而致醫事人員或緊急醫療救護人員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從立法院的「立法院法律系統」可以查閱到「立法沿革」與「立法理由」,能夠同時看看每一次修法的歷程,更能從生硬的文字中讀到一些立法者的用意。感謝吳肇鑫副院長的導讀,我寫下這樣的筆記:一.立法原意:1.醫療機構應提供整潔、安寧之場所,以利於使病人早日痊癒;2.醫療機構也應避免在醫療照顧時產生危及公共衛生或人體安全問題的次生危害。我想,這是這一條立法是在民國75年制定醫療法時最原始的用意。3.但是醫療機構這樣的努力可能受其他人破壞;因此民國93年醫療法大翻修全文修正時,加進了對醫療暴力防治的條文。二.要保護的對象:1.要保護的對象,不僅是病人的安全,也包括醫護人員或陪病者等之安全;2.甚至在民國106年的修正,在罰則的第106條中也包含將「緊急醫療救護人員」一體適用。3.也保護了包括在那當下,正在接受醫療救護的病患傷患、以及所有有待醫護人員或緊急醫療救護人員去進行醫療救護的不特定對象。所以,任何人妨礙醫療機構提供這樣的安全環境,都是對公共的危害。4.順便也保護機構場所中「關於保護生命之設備」,因為損毀這些設備會「致生危險於他人之生命、身體或健康。」(第106條的罰則中宣示)三.不允許的行為:1.「任何人不得以強暴、脅迫、恐嚇、公然侮辱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因為被這樣暴力對待,受影響的不是只有這一名醫療人員,還同時影響正在受到照顧、或是等著要照顧的其他病人,所以這種行為是危害到不特定第三人的公共安全。2.即使是「公然侮辱」也會影響醫療救護人員的情緒,影響對處置的判斷。因此公然侮辱(刑法第309條)原本在刑法是告訴乃論(刑法第27章第314條),但在此就不是了。(謝謝吳肇鑫副院長的說明)3.不採取「結果犯」。在106年的修正,刪除「致生危害醫療安全或其設施」之必要條件規範。四.第三方的義務:1.醫療機構:有義務維護醫療環境與醫護人員執業安全,而且要積極改善醫病關係不對等,不然恐怕會導致醫病關係更加緊張。2.警察機關:對於這些「非法方法」有排除或制止的義務;涉刑責者移送司法機關偵辦3.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通報機制,定期公告。醫療法第24條 文字沿革五.「Read Between the Lines. 」 法條的字裡行間沒寫出來的還有:1.申訴管道:既然在醫院裡不能採用「非法之行為」來表達醫病間的爭執事件。意思也是在說:醫療機構應要建立「合法的方法」,讓醫療中出現的不滿、甚至紛爭事件有合適的管道可以申訴表達。2.醫療人員的專業表現:既然「任何人」都不得妨礙安全與安寧,這裡的「任何人」自然也包括「醫療人員」;現場的醫療人員自己不要對已經是激動情緒下的民眾去火上澆油!即使認為自己是對的、合法的、受法律保障的。這個事件影片中,醫師得理不饒人地回嗆,這名醫療人員也同樣造成「安全與安寧」的妨害。3.適當的訓練:醫療機構應採取的必要措施,除了錄影監視設備、保全警衛人員這些事發之後用得上的措施作為嚇阻之外,應該也包括給予醫療人員有足夠的適當訓練,讓醫療人員在「困難情境下的醫病對話」有足夠的對話能力,協助情緒中的對方平復情緒。這也符合是事前預防的思維。第二題:為什麼醫療人員要被要求罵不還口?關於這個「巴氏量表挨打事件」,有位同事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在醫療場所被打,只因為沒有按照家屬的要求去開立不合規定的巴氏量表,醫療人員有需要那麼卑微地、或說高標準地審視自己在這種情境下表現是否『完美』、『無懈可擊』,否則被打就是活該嗎?這樣是否符合比例原則?」可以感受到問句中的委屈與憤怒。作為一名20年來試圖教同事們「醫病溝通」的白髮醫師,我還是寫一寫從這個案例可以學到的溝通技能。不過首先,先討論這是不是對於醫師的「高標準審視」。內科醫學會的專科醫師訓練里程碑中,第20項「能與病人與其照顧者進行有效溝通」下,「經常……在醫療上陷入對立或對抗的關係」是屬於Level 1的表現。(台灣內科醫學會,2019)所以,從內科醫學會看來,在溝通過程中不致與病人對立對抗,是「建立治療關係」的目標之前最低的標準;並不是高標準的審視。同事又問道:「請問『經常』的定義? 有一位與那個被打的醫師的同事說,他平常都不會這樣講話。所以,不論定義為何,大家心裡的標準只有『有衝突』或是「沒有』。」的確,一位平常謙謙有禮、對病人很好的醫師,也可能被惹怒而出現這樣的表現。如何簡單定義多麼經常發生,是這里程碑的「經常」?可能需要這個「里程碑計畫」的設計者來告訴這計畫中負責評分的臨床教師們。但這也點出一個重點:平常知道如何面對情緒,稍微有練習,臨時被挑戰到的時候,才有可能讓自己大腦的杏仁核(Amygdala)不要一下被點燃發怒!可以想見,已經是專科醫師的各位,可能會不服氣!沒關係,我們努力拿到專科醫師後,才是了解自己不足之處的開始,我們渴望學習用得上的知識技能,終生追求進步卓越,這是常態。第三題: 如何面對不合理的要求。這案例中的場景的開頭,猜想得到是這名家屬提出要求「寫巴氏量表」,而且是寫低於某個標準的分數;但是從這位醫師的標準來看,這個要求是不合理的;或者是不合醫院規定(例如說診治時間不夠長)或是法律的要求(例如被要求寫自己不相信的分數)。因此衝突才會產生。什麼是「不合理的要求」?對於一個醫療相關的問題,醫師有醫師的答案,而且是我們堅信正確的理由;因此,與我們相反的作法,自然就是「不合理的」。這一點不難判斷。但是問題是,這麼不合理的要求,這名家屬就這麼提出來。於是,醫師當然就要給予說明:「你所要求的是ooxx這些不合理之處」。希望經過這些「理性的說明」之後,能讓提出不合乎理性要求的人,得到理性的決定,知難而退。但是,家屬就堅持了,不願退讓、甚至接著開始生氣。我常常建議醫師同事們:當說明完「理性的知識」,「不理性的要求」還在,可以說明第二次,但是要降低使用語言的難度;如果問題還在,此時醫師就要停止「不會有效的」說明。因為對方的真正問題,很可能不是在「理性說明」能夠搆得著的範圍。我們回顧高中數學所學過的邏輯學/理則學的第一課: 醫師在許多做決策的場合,需要充分說明,得到同意才能進行侵入性檢查或手術。這「告知同意」背後的邏輯是:「如果給予足夠的理性知識」則「對方會做出理性的決定/行為」。這個因果關係的成立,應該沒有問題。同理可證:當「對方做出不理性的決定/行為」則有「不在理性層面的原因」正在干擾他的決定。所以,在說明二次之後,如果問題還在,就不要再說明第三次。要去找到對方「不在理性層面的原因」是什麼?通常就是在生理層面之外的:社會性的、心理情緒的、甚至靈性層面的需求。這樣的需求,我們如果知道的,就替他說出來;如果不知道,就問他:「你一定有你的道理,只是我不了解,你可以跟我說、讓我知道嗎?」家屬經常把真正的需求,包裝成醫療相關的內容,以便可以跟醫師討論。但因為不是真正的問題,聽起來就顯得不合理。例如:事件中不合理地「要求開巴氏量表」的這個表面問題背後,真正的需求可能是「照顧人力的需求」、「家中支持系統的薄弱」等等議題。問題是在「社心靈」層面的需求,就無法期待用「醫療資源」來填補。而一直糾結在一個不正確的「問題」上,當然不會得到正確的「答案」。第四題:如何面對病人或家屬的怒氣?這一題同上。如果醫師知道這名家屬為什麼要生氣,就幫他說出來:「你因為……所以很不爽呴;你原本想說如果能……就好了;對啦,很多家屬也會這麼覺得;有天如果是我,我可能也會這麼覺得。」這種同理性回應(Empathic response)的套公式「覆述—描述情緒(二到四字的詞+說明的短句)—說出落空的期待—接納」,我常常講。如果不知道,就問:「你這麼生氣,可以告訴我為什麼嗎?」面對病人的情緒,能幫他說出來而且給予接納,對對方是一個重要的肯定。即使當我們注意到病人有「應該要改」的部分,也要避免使用批判性語言反應(Judgemental Response)。例如「你應該要xxx這麼做!」或是「你不應該xxx這麼想!」。不管是「應該要」或是「不應該要」都是批判性的語言,只會引起衝突升溫(Escalationary Response)(Buckman 2010, 2019)為什麼需要讓病人早早離開情緒?因為情緒起來的時候,尤其出現「戰鬥或逃跑(Fight or Flight)」,表示杏仁核正在興奮;而杏仁和興奮的情形下,首先會抑制大腦前額葉的血流,因此人就無法理性思考,這時行為直接受杏仁和調控,心理學稱之為「杏仁核劫持(Amygdala Hijack)」。不讓杏仁核安靜下來,前額葉就無法處理所給的訊息。第五題:醫師被人家沒道理的發火,為什麼我們卻不能生氣?我先問一下:醫師面對病人發燒,醫師會不會生氣?「當然不會!」我想醫師們會這麼回答吧。為什麼不會?因為發燒就是身體對引起發燒的發熱源(pyrogen)所產生的反應。那麼,如果我們可以了解:怒氣,也是人體對於引起情緒震動的壓力源(stressor)的反應。更清楚地說,是杏仁核應付威脅,產生「戰鬥或逃跑」避免危難的反應。如果病人身體發燒,醫師不會生氣,那麼病人情緒發燒(aka生氣)……醫師有什麼好生氣的。這不是要求「要有醫德」、要有「無懈可擊」的聖人反應;而是期待醫師如同「對身體症狀有正確鑑別診斷、再治療」的專業精神,同時也用在「對社會心理反應,有正確的辨識,再給予回應」的一貫作法。因為,疾病對人的衝擊,不會停留在「生理」層次,一定同時衝擊到「社會、心理、靈性」層面。對心理層次的反應去生氣,不是專業人員的表現。任由杏仁核去「戰鬥或逃跑」地滿場飛揚,不是一個成年人可以自滿的狀態。第六題:難道無端被罵、被打,連說聲「委屈」都不行?答案:可以。直接說:「你這樣講,我也很委屈。」第一題說到的,不要說是被打,只要是被罵、被威脅、被公然侮辱,法律上都給醫療人員支持。(醫療法24條)所以不用怕。有同事在錄影就好。在一般的社交場合中,無端被打、被罵,反擊是正常。只是在醫療場域,法律保障醫療人員免受恐懼的同時,醫療人員可以想一想:面對這種怒氣,有沒有能化解衝突的方法。畢竟,在地雷區工作的人,光是咒罵地雷的存在,於事無補,不是嗎?在衝突一開始的時候,當醫師感到無端被罵、被酸,心裡不爽,醫師可以說的,是自己心裡真正的感受。書上在HARD就是寫如何這樣做的協定。(Buckman 2010, 2019) 前面的第一步,就是辨識,第二步就是說出情緒。提出冰山理論的薩提爾(Satir)也建議最好的回應,就是「一致性」的回應。心裡覺得委屈,就說委屈,而不是去指責或討好。當自己被罵被唸,心裡不爽,可以先掃描自己的心情,問問自己怎麼了?然後「平鋪直述in a calm tone」地說出來:「哎!你這樣講,我也覺得不舒服。」而不是反嗆:「你講這什麼話啊!」至於,醫師怎麼可能這麼平靜?因為平靜的心,比較舒服。一個人在發怒火的時候,因為是杏仁核在調控,當下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很高),其實是很舒服的,無所不能的暢快!但是狀況過去,ACTH卻久久不會下來,其實是不舒服的。看懂問題,平靜面對,理性處理,這是成年人一直要做的練習。掃描自己的情緒有人稱為「正念」練習:正眼看著自己的念頭=當下的心。醫師的回應方式,自己要精進。第七題: 醫師怎麼有辦法記住這些步驟?想想各位是如何記住ACLS(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的?不就是第一次記不住,但是要經常練習,定期回訓,以確保在緊急時刻能夠流暢的施行。每一項技能都是這樣學來的。要在困難的情境下回應,本來就不能憑藉直覺反應。因為「戰鬥或逃跑」會在每一次杏仁核感到威脅時,立馬反應出來。你可以學個正確的技能,但是一開始很笨拙,但是重複練習之後,就會熟練。你無法用錯誤的方法,期待重複做了很多年以後就變成正確的方法;經過很多年,錯誤的方法只是會變得很熟練用錯誤的方法。成大醫院的何宗憲醫師團隊已經翻譯了Dr. Robert Buckman關於醫療困境下的溝通的書。建議大家去按圖索驥,在臨床困境中練習。有一天,我們也會當家屬、當病人。希望那時我們的醫師,知道如何看我們說話,同時能從言談上給我們支持。參考資料:•立法院(2023)。立法院法律系統。醫療法。下載日期:2023.05.12。•法務部(2023)。全國法規資料庫-刑法。下載日期:2023.06.02。•台灣內科醫學會(2019)。內科專科醫師訓練里程碑。下載日期:2023.04.05 。•Buckman R.(2019)。突破醫療溝通困境-醫護人員必修的一堂課。(何宗憲等譯)。合記圖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0)。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11 焦點.健康知識+
白色不是最佳的床單顏色?專家曝這顏色讓人放鬆有助一夜好眠
臥室的床單顏色,可以完全改變整個氛圍,例如選擇純白色床單,會讓空間看起來乾淨明亮,藍色有助於營造寧靜感,而紫色則可以為普通的房間增添幾分貴氣。如果短期內不打算粉刷牆壁,買些彩色的床單來裝飾房間,是個簡單的方法。床單顏色也和睡眠品質有關,淺色、冷色系在夜晚可能不適合,因為它們會暗示大腦保持清醒,但它們也是最透氣的;深色、暖色系可以有助於放鬆,但它們也不容易散熱。強烈顏色過於振奮,有礙放鬆和寧靜。睡眠專家歐利芬特(Louise Oliphant)表示,他一直實驗睡在各種不同顏色、圖案的床單上,經過大量測試,連室內設計師都證實他的結論:應該遠離紅色床單。室內設計師柯洛波文斯基(Artem Kropovinsky)說,最糟糕的床單顏色是紅色,除非想讓臥室具有強烈風格,否則就應遠離紅色。他說,紅色牆壁是一回事,但別用在床上,紅色有種大膽、充滿活力的氣氛,和臥室應營造的放鬆氣氛正好相反。柯洛波文斯基說,紅色的鮮艷色調有刺激作用,對一夜好眠構成挑戰。歐利芬特在一次測試中,發現紅色床單讓他睡不著,他平時沒有睡眠問題,但測試的鮮紅聚酯纖維床單讓他異常清醒。柯洛波文斯基說,研究也顯示,紅色是十分鮮豔的顏色,可以挑起激情或憤怒;即使只是床單,強烈的顏色對睡眠環境過於振奮,有礙放鬆和寧靜。歐利芬特說,多數寢具品牌不會出售紅色床單,是有原因的;紅色床單只有便宜的店家在賣,而且是聚酯等低品質的布料。一般原則是,遠離過於鮮艷或醒目的色調,柯洛波文斯基建議選擇柔和的色調,如藍色、綠色或淺灰色,可以創造寧靜、舒緩的臥室氛圍。淺灰色最佳色調,讓人感覺平靜。歐利芬特說,他發現淺灰色是最佳床單顏色,在嘗試了許多色調後,淺灰色讓他感覺最平靜,在臥室裡看起來也最為協調。他說,傳統的白色則是應該避免的床單顏色之一,但米白或接近灰色的顏色便不會那麼明亮或呆板,它們能使人放鬆,而不是攪動心緒。歐利芬特說,淺灰色也是最容易清洗的,不必擔心褪色或發黃。雖然研究指出白色寢具不適合臥室的氛圍,但它仍是最受歡迎的寢具顏色之一。白色因為清新和多功能而受到喜愛,它可以使空間看來乾淨明亮,並能與已有的其他寢品搭配,頗受崇尚北歐風格或極簡美學者歡迎,讓空間看起來簡單而時尚。歐利芬特說,選擇床單應考慮更多因素,而不僅是顏色,事實上材質應該更重要。好的材料可以提升床的舒適度,讓房間看起來有很大的不同。最後,就是檢查針數,並控制好預算。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10 醫療.腦部.神經
綠光能緩解頭痛!太弱或太強都反效果,眼睛勿直視光源
一名美國人每當工作壓力大時,就會安靜地坐在自家陽台上,看著庭園內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地,他這樣比較不會頭痛發作,即便發作,也會迅速緩解,完全不需服用止痛藥。他的醫師兄弟觀察到此現象,透過研究發現,在陽光下,植物綠葉所散發出的綠光(波長500–565nm),可緩解頭痛。這是為什麼?綠色可穩定心情在以往教育觀念中,我們習慣認定綠色是安全的,紅色是危險的,例如交通號誌、汽車儀表板或儀器螢幕的燈號設計,都離不開這原則,所以看到綠色,潛意識裡就感到安心與放鬆。至於國內股票看盤螢幕上,故意把下跌數字標示成綠色,則可舒緩投資人心情,減少賠錢時的焦躁、憤怒與絕望。難激活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光線進入眼球,投射在網膜上,不僅會刺激錐狀細胞及桿狀細胞,產生視覺,也會刺激一種含有視黑質蛋白(melanopsin)的神經節細胞,雖不會產生視覺,卻可發出訊號,經由視神經傳進中腦,接著向上傳遞至丘腦,進入大腦,誘發頭痛。亦可傳到中腦的頂蓋前橄欖核,接著向下傳遞至延腦,透過上涎核,活化副交感神經,眼球血管擴張,經由三叉神經血管疼痛機制,誘發偏頭痛,或透過前方延腦,維持疼痛。恰好綠光難以激活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比較不會誘發頭痛或維持疼痛。影響皮膚光感受器當皮膚接受綠光照射時,含有光感受器的細胞(例如黑色素細胞)會把訊號傳進脊髓,直接促進腦內啡原(proenkephalin)生成,有利於體內合成腦內啡,抑制疼痛。或者在通過脊髓背根神經節(感覺性神經節)時,抑制N型鈣離子通道(N-type 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s),減少神經傳遞物質的釋放,阻礙疼痛訊號的傳遞,達到止痛效果。以上種種,可減緩頭痛發作時頭頸部皮膚、肌肉或筋膜的疼痛。綠光確實會影響中樞(大腦、脊髓)及周邊神經系統,只要照光量夠大,且持續數小時,不管是明眼人還是盲人,均可緩解頭痛或疼痛。在接受照光治療時,光線太弱會無效,太強會反效果,國外已有商品化之綠光燈(Allay lamp),可提供適當亮度及標準光波;在使用時,並非眼睛直視光源,而是把燈放在角落,盡量讓環境中充滿綠光,整個人沉浸於此,宛如身處大自然。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31 養生.家庭婚姻
地獄家庭?訂婚後搬進婆家淪為婢女!她被逼跪下倒水、要和親生母親當陌生人
一名民眾上網抱怨,自己和男友訂婚後,對方家人希望她能和他們一起同住,可是搬進去了才發現,自己就像是一個使喚婢女,要「要跪下來倒水」、「踏入婆家家門就要和母親當成陌生人」,即使跟男友溝通,男友也不能夠體諒,讓她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僕人還是保母?」因而痛徹心扉。一名網友在「匿名公社」抱怨,表示和男友訂婚之後,婆婆希望自己搬進去同住,搬入後才發現,他們家人卻把自己當成「僕人還是保母」,連公公喝水都要幫忙倒,「甚至要跪下來倒水才可以」,讓原PO覺得自己好像是個婢女,和男友溝通之後,男友冷冷地說「以後會習慣的」,讓原PO對他相當失望。原PO還說,先前母親因為生病住院,想去幫忙照顧,可是婆婆卻說「妳已經是我們家的人了,妳媽媽難道不能照顧自己?還要妳這個外人幫忙照顧像什麼樣子?」讓原PO聽到相當不滿,男友這時卻還火上澆油,說「別想叫我幫妳請看護,妳嫁來我們家,跟妳媽就該是陌生人了,誰會幫陌生人請看護?還有妳跟我媽頂什麼嘴?跪下跟他媽認錯」,面對這樣未來的婆婆與丈夫,讓原PO心灰意冷,只好上網抱怨紓解心情。網友看到貼文後都感到相當憤怒。有人建議原PO,要以自己的立場為優先考量,如果遵照他們「皇帝」、「皇后」的生活方式,只會助長他們的囂張氣勢,所以拉高姿態搬回娘家、找回自己的生活,除非那家人能夠尊重你,否則可以考慮解除婚約。也有讀者建議,只是訂婚而已,就遭到公公、婆婆這樣的對待,未來嫁過去都要一輩子這樣生活,「只會慘不會更好」,他們家缺的是簽了賣身契的傭人,不是媳婦,能離開就離開吧!其他鄉民們也紛紛勸導原PO,「這樣還不知道要跑,以後日子會更難過」、「不要埋葬自己,任何一個為人父母的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過着這般的生活,儘管你的另一半有多好也沒用,因為他的家人素質太差,快退了吧!」、「不用考慮了,離開鬼屋吧」、「自己的親媽媽只有一個,婆婆的話只要妳有能力想換幾個就可以換幾個,想想看吧!」 ★《元氣網》關心你:遇到家暴事件,請打113保護專線 延伸閱讀:.婆婆只對媳婦暗示「小孩帶父母出國」媳1招反擊被讚爆!5方法解決婆媳關係.媳婦最想要婆婆人選!韓影后尹汝貞:「不喜歡就不見面,幹嘛製造婆媳紛擾」.擅自開房門、半夜坐床尾...婆婆詭異行徑讓媳婦崩潰!4方法緩解婆媳紛爭責任編輯:陳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