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6 科別.骨科.復健
搜尋
復健
共找到
1983
筆 文章
-
-
2019-11-06 該看哪科.兒科
腸病毒重症 1歲童一個月才痊癒
腸病毒疫情連六周下降,預估最快11月中旬脫離流行期,但家長不可掉以輕心。衛福部疾管署昨天公布新增兩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不排除是被同住家人及同班同發病者感染,其中一名一歲女童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家屬忽略就醫,病程罕見地拖延了一個月才痊癒。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兩名重症個案為東部一歲女童及北部五歲男童,其中東部一歲女童於八月十二日發燒就醫,診斷為手足口病,但九月十二日因步態不穩及下肢不靈活等再次就醫,通報為急性無力肢體麻痺並採檢,因為檢出克沙奇A5而通報為腸病毒重症。林詠青研判,女童八月發病時可能就有步態不穩的重症跡象,但由於年紀太小,本就不太會走路,家長難以判斷,並未積極就醫,所幸女童症狀輕微,目前恢復良好。一般而言,腸病毒病程約一至兩周痊癒,拖延至一個月,確實少見。另外,北部五歲男童於十月四日至六日因陸續出現四肢紅疹、高燒、嘔吐及呼吸急促等症狀就醫,八日因持續肌抽躍再度就醫即收治住院並通報,症狀逐漸嚴重,影響語言及吞嚥能力,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71型併發腦炎,目前個案已出院返家,但仍需接受復健治療。疾管署監測顯示,上周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1萬1499人次,較前一周下降;近期疫情持續下降,仍處流行期。近四周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以克沙奇A群為多,但腸病毒71型持續於社區活動,今年累計56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含1例死亡,以感染腸病毒71型最多,共44例。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依疫情趨勢,最快下周可脫離流行期,目前社區疫情趨緩,但家中或校園傳染風險仍不容小覷。五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民眾一旦發現感染腸病毒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應盡速送大醫院治療。
-
2019-11-06 新聞.長期照護
長期臥床便祕 亂用藥恐更糟
70歲的阿瑩奶奶幾年前中風,復健成效不佳,如今長期臥床需仰賴他人照顧。日前她突然在床上大哭,原來奶奶長期便祕, 家人自行給她軟便劑,結果因「糞便嵌塞」,反而造成滲便。醫師指出,便祕、糞便嵌塞,甚至滲便,是臥床長輩常見問題,建議家人請教專業人員,以免自行用藥造成反效果。年紀增加,腸胃功能逐漸變差,若平時少活動、未攝取足夠纖維質、水分,皆使排便能力變差,長期臥床更是如此。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資深主治醫師胡光濬指出,年紀愈大,腸胃蠕動能力變差,若再加上疾病或活動量不足、水分及纖維攝取不足,排便障礙將更加劇,甚至可能便祕。胡光濬說,便祕定義是指每周排便少於兩次,不過若僅有一周排便少於兩次,屬於輕度排便障礙,長期每周皆少於兩次,甚至僅有一次,就是便祕。如果是輕度排便障礙,初期不會立即開藥,通常先開立「改善生活習慣處方」,建議每天喝水2000毫升、攝取足夠纖維質,每天至少活動30分鐘,再觀察排便是否有逐步改善。不過,胡光濬說,若長期便祕原因與疾病有關,如糖尿病、心臟衰竭等,有更重要的注意事項。胡光濬說,曾經心臟衰竭的長輩,水分不能攝取過多,此時建議多運動,增加腸胃蠕動;肌少症的長輩,可能無法立即達到每日建議運動量;有些長輩牙口不好,蔬菜沒辦法咬,未細嚼慢嚥就吞下去,反而易造成糞石,必須服藥治療。長期臥床的便祕患者,容易出現「糞便嵌塞」。胡光濬表示,食物進入胃部消化後,小腸負責吸收營養,大腸負責將水分吸收,因此糞便抵達肛門前會呈現固態,若長期沒有將糞便排出,卡在大腸的固態糞便,仍會持續被大腸吸收水分,愈來愈硬的糞便,就可能完全卡在體內,導致糞便嵌塞。面對糞便嵌塞,許多長輩不願意就醫,因為常需仰賴醫療人員用手伸進肛門內將硬便挖出。此時,若自行使用軟便劑或購買瀉藥,反而可能造成「滲便」。胡光濬建議,千萬不要自行使用軟便劑,有時問題未改善,反而誘發新問題。開業中醫師吳明珠說,最近季節轉換,秋老虎容易讓體內水分散發,腸道中水分變少,此時若有輕微排便障礙,可以透過多吃一些白木耳、黑木耳,也可以喝一些溫熱的蜂蜜水,達到潤腸的效果;早上喝豆漿、牛奶,也有利排便。也可以喝點苦茶油雞湯,或是一點點苦茶油加香蕉打成果汁。至於排便已經出現困難的長輩,如廁前可以按摩腹部約10分鐘,以肚臍為中心,手呈現拳頭狀順時鐘按壓肚臍周圍,每天固定時間按壓並如廁。
共
6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