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5 科別.腦部.神經
搜尋
復健
共找到
1983
筆 文章
-
-
2019-11-2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最值得投注的快樂老人國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老年人的健康照護」,我們非常高興有三位醫學專家發表他們的看法:一位是許多醫學生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在自己步入老年的養生心得,一位是對老人醫療頗有心得的資深家醫科醫師提出的幾點老人尤其需要注意的醫療常識與生活態度,一位是長年在美國行醫的台灣醫師與我們分享他十幾年來在西雅圖為銀髮族成立的社區健康活動團體。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帶給更多的台灣老人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們期待可以有更多的讀者願意在「醫病平台」分享這方面的心得。一、前言: 全世界都邁入老化社會的現象,老人數量比率不斷攀升,這是危機抑或是良機?一般觀念,老化現象,是個人生產力下降,增加消費帶給社會嚴重的負擔,然而我們積極面對老化現象,謀和改善,而且善取老人經驗及智慧的資源,只要我們有良好的組織,努力去開發這不為人重視的領域。二、發揮鄰里社團和睦相處,在地旅遊功能: 台灣現已擁有良好的鄰里組織,每次鄰里長選擇的熱烈場面,真令人感動,發揮鄰里長的功能,使社區老人和睦共處,互相關懷協助,並加強地方建設,環境保護,以求達到老有所終,幼有所養,孤獨鰥寡者均有所靠的理想大同世界。然而選擇後,除少數鄰里長能努力實踐諾言,盡力為社區服務外,大部分趨於如前平靜,我想這是一種慣性,我們必須改善這種不良慣性,大家都有協助促成理想的美好社區的責任。 我家住台中植物園附近,故每晨六時多出門,在植物園加入健身團隊,之後,乘公車上學做義工。因此,有機會目睹每晨路上,有坐輪椅到公園活動的,有拿拐杖的或行動雖不便,但仍努力有韻律的環繞植物園的人行道上行走,我心裡想這些人做完運動回家後,可能落寞孤單,假如鄰里長在各社區,能夠有組織鼓勵結合有興趣活動的老年人,一起有規劃的作各種活動,如定期在地觀光旅遊,在台中市就有很多值得去旅遊的風景區,老年人不宜遠途勞累,應就近發揮在地旅遊,由政府帶頭協助出資鼓勵,這是一項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德政,良好帶動本土觀光旅遊事業的活動,何須向外求助?!三、協助老人化解老化現象的病徵: 老化現象(生理病態及心理病態)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仍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如何教育及關懷老年人的各種病態的診治,尤其是保健常識的普及化,都得靠社區鄰里長帶動即有規劃的推行。 老化現象:白髮蒼蒼,口齒動搖,耳聾目茫,皺紋滿面,形體不挺,走路蹣跚,似乎令人感覺老年人是一群老態龍鍾沒生氣活力的殘廢者,我想這是錯誤的觀念。有一次在走路回家時,有一位女士很友善笑嘻嘻地對我說:「不要駝背,抬頭挺胸走起路來才美,您看我已經七十多歲了,走路體態優美,多麼有活力啊!」經過這一次溫馨的刺激,我就會隨時注意抬頭挺胸,不要彎腰駝背,所以個人努力也需要有人鼓勵,才能持續啊! 白髮蒼蒼(象徵知識經驗的累積),臉部皺紋越多(代表這一生筋骨勞累或許多技藝的展現及用腦的痕跡),耳聾目茫表示神經系統的組織細胞多次分裂後,自然的老化現象,走路蹣跚來自於骨骼退化,肌力不夠的自然現象,我想這些自然的老化現象,是另一種智慧及慈祥內涵的優美,務必要珍惜。這種經年累月難能可貴的精雕刻畫的痕跡,請不要用一般膚淺的審美觀去輕視它,自然老化的美,最具個人特色,千萬不要煩惱,更不應該用人工方法如染髮、除皺等去抹滅它,這些傻瓜的人工整形功夫反而令人變醜,傻瓜才會去做這種傻事。四、延緩老化靠自己保健,群體有組織有規劃一起作,事半功倍:1. 老年人最需要心理建設: 年紀大了、失業了、親朋好友遠離了,孤獨無奈,尤其許多慢性病痛纏身,失眠、情緒低落,最是需要關懷的一面,因此,若能在社區,聚集志同道合的老年人一起談天說地,唱歌講故事,作園藝、畫圖、寫毛筆字、插花、作環保,都是非常棒的事,假如鄰里長能帶動,一定功不可抹滅,讓每個老人都出來活動,各展所能,消除孤獨感及憂鬱症,這是急待去作的事。2. 從鄰里社區最基層的關懷老人,並加強保健及規律生活,非常期待我們台灣寶島是一個快樂的老人國,大家一起來渡過快樂美好的老人生活,衷心祈待有能力尤其是有權利規劃醫療政策的人,出錢出力用心規劃推動。五、附帶說明口腔保健的重要性:1. 最近參加口腔保健學術研討會,看到日本教授放映紀錄片,有關老年人臥床多年,已患失憶症,把這些老年人的牙齒修好,能咀嚼吃他喜歡吃的東西後,許多老年人因此恢復健康出院,原本痛苦冷漠的場面,化為喜氣洋洋的情境,令人感動得不禁流淚。2. 牙周病務必趕緊醫治: 已有許多研究指出牙周病是由牙周菌引起的,牙周菌可隨血液循環,散佈至全身各組織器官,促進各種疾病的產生,已有研究及臨床證實的報告指出牙周病促進的疾病包括:失憶症、糖尿病、腸道發炎、血管硬化、肝臟硬化、孕婦早產、風濕性關節炎等等,因此,我們醫療單位一定要重視此領域,推動口腔保健,尤其重視老年人咀嚼力及抑制牙周菌生長。
-
2019-11-25 科別.腦部.神經
婦人半臉麻痺、流口水 醫:歸為「貝爾氏麻痺症」
一名55歲婦人的左半邊臉突然幾乎無法動彈、嘴角下垂口水直流、眼睛也閉不緊,她以為是中風,趕緊就醫。醫師診斷是屬於顏面神經失調的「貝爾氏麻痺症」經類固醇藥物輔以靜脈營養治療,以及針灸、復健,一個月內已恢復8、9成。醫師說,顏面神經患者只要早期介入,積極治療,再加上注意日常生活保健,恢復機率通常很高。長安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惠萱指出,顏面神經麻痺可分為中樞型與周邊型兩種,中樞型的原因多是腦中風、腦瘤等腦內病灶;周邊型則多是病毒感染造成,如帶狀皰疹感染,可能在耳朵附近合併有皰疹的皮膚表現,其他像是外傷、腦腫瘤、免疫引起的病變,影響到第七對的顱神經(即顏面神經)都可能造成。若經檢查無明顯病因,則會被歸類到「貝爾氏麻痺症」此案例即是。它是一種急性、周邊型、原因不明確的顏面神經麻痺,但現在研究發現也可能和病毒有關。特別好發於季節交替之際,尤其是壓力大、勞累、免疫力低落的人,特別容易發生。此外,孕婦及糖尿病患者發病的危險性也很高。陳惠萱也說,婦人症狀雖與行政院長跟蘇貞昌近日發生的病症類似,都是週邊型,不過蘇貞昌是診斷為過度勞累導致病毒感染,致使顏面神經暫時麻痺,但這位婦人經檢查無明顯病因,則會被歸類到「貝爾氏麻痺症」。她說,「貝爾氏麻症」在治療上,急性期7~10天內,先給予類固醇治療,可合併像是維生素B12等促進末稍神經修復,若有皰疹病毒感染需合併使用抗病毒藥;其次加以一些輔助療法,如針灸、中藥及復健。另外,也可接受靜脈營養的注射,透過點滴注射多重營養素,可幫助修復顏面神經、縮短恢復歷程。陳惠萱呼籲,顏面神經失調患者可做一些簡單適度的臉部按摩,飲食上要注意維生素的攝取,減少食用烤、炸、辣等加速發炎的物質,心情要保持輕鬆愉悅、避免菸酒,以及充足的睡眠都可以幫助身體的修復。 編輯推薦 運動卻讓體重不減反增?2個錯誤習慣陷入惡性循環 一進醫院命就沒了?醫師破解為什麼爸媽不想看病原因
-
2019-11-20 科別.兒科
兒童也三高! 高胖男童減重30公斤恢復健康
一名剛成為國一新鮮人的男童,身高175公分,體重95公斤,在校尿液篩檢偵測到尿糖,就醫發現他竟然已經有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肝功能異常、黑色素棘皮症,血壓也在高血壓邊緣值。嚇得他和家長立刻展開減重計畫,花了兩年時間,減掉三分之一個自己,數值才全數恢復正常。收治這名個案的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丁瑋信表示,隨著科技進步,大眾生活越來越靜態,體能活動機會越來越少。教育部學童體位資料顯示,台灣國小及國中學童過重或肥胖的比率高達三成,高於亞洲其他先進國家學童二至三成的過重或肥胖率,因此肥胖相關疾病的盛行率也上升。丁瑋信表示,台灣早年經濟不佳的家庭,孩童確實常因營養不良而瘦小、長不高,但其實現今社會只有很少數孩子會因為不愛吃而營養不良,絕大部分都是營養過剩。只是現在還有不少長輩延續早年觀念去評論孩子體態和家長照顧,看到白白胖胖就讚不絕口,認為小時候胖不是胖,反觀偏瘦孩子的家長,面對長輩壓力就如排山倒海。丁瑋信表示,兒童的過重或肥胖不能比照成年人用身體質量指數(BMI)衡量,要按照同年齡的生長曲線,分布在前85%到94%屬於過重,前95%屬於肥胖。他提醒家長務必要重視孩子的體重管理,因為小時候養成不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會帶到成年時期,影響深遠。如果真的已經過重或肥胖,丁瑋信表示,隨時開始體重管理都不嫌遲。因為兒童器官功能都還很好,大部分只要能減重、回到健康體位之後,三高都是可以反轉的。兒科醫學會2017年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合作編撰了「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其中建議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戒除含糖飲料,再者也要注意以健康餐盤的概念建利均衡的飲食內涵,特別要注意澱粉類的食物和零食,最容易過量。家長該怎麼區分胖是因為吃太多,還是因為有其他潛在疾病需要治療?丁瑋信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身高,如果又高又胖,那通常都是因為熱量攝取過多、活動量太少,但如果身高偏矮卻過胖,就要特別注意是不是有其他疾患影響內分泌,例如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低下、庫欣氏症等。
-
2019-11-20 科別.兒科
世界兒童日 兒醫:孩童應也有免忍受、害怕疼痛權利
今天是11月20日,是世界兒童人權日。近期兒童意外事件頻傳,為增加民眾對於兒童疼痛、安全、疫苗接種及親子共讀重要性,馬偕兒童醫院今舉行宣導衛教活動,呼籲民眾應以愛與用心來照護孩子。兒科醫師表示,免於疼痛的恐懼是人權,也是兒童就醫權利的一環,勿認為兒童因發育未完全,對疼痛感知較低而無法評估,兒童應也有免忍受、害怕疼痛的權利。馬偕兒童麻醉科資深主治醫師勞萱之,講述「兒童麻醉與止痛」議題。她曾至國外兒童病院進行為期一年的兒童疼痛研究員及臨床觀察員,而全台目前受過兒童疼痛訓練的醫師僅兩位;回國後她開設兒童早療復健門診,提供包含手術,慢性疼痛如頭痛、生長痛等無明顯病因造成的頑固性疼痛諮詢。勞萱之說,在醫院須控制疼痛的孩子,常見於重症或手術後、曾出現特別藥物反應、需進行侵入性檢查的病童,如頭頸部放射治療、內視鏡氣管檢查等;在評估兒童疼痛的方法上,則包含疼痛強度、語言、時序、性質及生活影響等。而在兒童疼痛處理上,勞萱之說,兒童醫院多為醫師團隊,採多專業整合及多重模式疼痛處理。如馬偕就包含護理、職能治療、社工、遊戲治療、疼痛、兒科醫師等共同就診,並可依疼痛的急、慢性、安寧等照護,採取止痛與非止痛藥劑治療。勞萱之說,如止痛藥劑粗分為鴉片類與非鴉片類止痛藥、輔助劑等,由於兒童的代謝與成人不同,在止痛藥劑的掌握上,更需快速而精準調整。而在非止痛藥物的舒緩治療上,依兒童年齡來說,如兩歲前以局部麻醉劑、時間等待、玩具給予等方式,12歲前則有蔗糖或葡萄糖水、哺乳、輕搖、擁抱、轉移注意力、認知行為等方式治療。她印象深刻的是,近期收治一名從蒙古來的罕病孩童,住院期間幾乎都不睡覺、且一直唱歌而引起護理人員注意。進一步了解,才知原來是血管疾病讓孩童太疼痛,之前發病治療期間從未熟睡過,疼痛指數更高達十分,為怕家人擔心並減痛而以唱歌方式轉移。經給予適當止痛藥物後,總算能睡上幾個小時。
-
2019-11-20 新聞.健康知識+
骨質疏鬆、椎間盤突出...8種不同腰痠背痛該掛哪一科? 醫師教你分辨
根據統計指出,80%的人一生中至少會有一次嚴重的腰痠背痛經驗,到底原因為何?可別再以為只有骨鬆才會引起,平時姿勢不良、久坐不動、骨盆發炎、腎結石、椎間盤突出等,都是引發腰痠背痛的原因之一。國泰綜合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葉姿辰表示,造成腰痠背痛原因非常多元,其中70~80%的腰痛與脊椎脫離不了關係,諸如運動拉傷、脊椎附近肌肉支持力不夠、椎間盤突出、僵直性脊椎炎、骨質疏鬆、骨盆發炎、腎結石,甚至癌症轉移等,都可能造成程度不等的腰痠背痛。以下是腰痠背痛的常見原因,根據痛楚位置與程度,以釐清下背痛的原因,看對科別:1. 腰椎退化性關節炎較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症狀通常是清晨起床時腰背部痠痛僵硬,起床活動後症狀可以緩解,原因在於椎間盤的老化,同時刺激脊椎負荷而產生骨刺;脊椎關節週圍的韌帶也可能因長期關節炎纖維化,而壓迫到週圍神經,造成坐骨神經痛,疼痛位置多從腰背開始,甚至可能延伸到下肢,引起下肢麻木、痠痛感。就醫科別:骨科、神經外科、復健科2. 缺乏運動,脊椎支持力不夠特別容易發生在缺乏運動的族群上,尤其是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因長時間的坐姿,上半身從肩膀、胸椎到腰椎,都是呈現前傾彎曲的動作,造成腰椎較大的壓力;若再加上缺乏運動,腰背核心肌肉群虛弱無力,無法撐起下背部,因而時常有背部緊繃、腰痠的困擾。就醫科別:骨科、復健科3. 運動傷害引起肌肉發炎肌肉拉傷是造成年輕人下背痛的主因之一,好發於運動者以及需負重職業的人居多。由於運動不當、工作需要搬運重物等,造成脊椎週圍的韌帶與肌肉負荷過大,引起急性的扭挫傷;或是長時間、重複性的工作,導致肌肉、韌帶慢性疲勞損傷,誘發脊椎週圍肌肉痙攣。就醫科別:骨科、復健科4. 椎間盤突出閃到腰很有可能就是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元兇。在下背痛的患者中,椎間盤突出占很大的比例,造成的原因多半是長時間的姿勢不良、彎腰久坐或搬重物所引起,導致椎間盤無法承受過大壓力,而向外擠壓突出,嚴重可能壓迫到神經,造成坐骨神經痛或是下肢痠痛麻痺。就醫科別:骨科、神經外科、復健科5. 骨質疏鬆骨質疏鬆造成的壓迫性骨折,是停經後女性發生下背痛的主要原因,因為停經後女性荷爾蒙會減少,進而影響骨質快速流失;而骨質疏鬆引起的壓迫性骨折,通常發生在腰薦椎或是股骨兩側,形成對稱性的劇痛。若是沒有適當治療,常會形成慢性背部疼痛、駝背,甚至喪失行動能力,嚴重的話,還可能因長期臥床引起併發症而死亡。就醫科別:骨科、婦產科6. 輸尿管結石或腎結石比較容易發生在男性身上,當輸尿管結石或腎結石時,腹股溝疼痛會慢慢轉移到背部,這種痛不像是一般的下背酸痛,而是會一陣陣類似痙攣的痛,同時也會合併產生頻尿、血尿的情況,建議進一步到泌尿科做檢查。就醫科別:泌尿科7. 女性骨盆腔發炎女性骨盆腔發炎是指內生殖器官(子宮卵巢)及週圍的結締組織、骨盆腔腹膜發生發炎時的統稱。常見於有頻繁性生活的女性,初期的疼痛位置在下腹部,會隱隱作痛,有點類似月經來的壓迫痛,同時會合併有分泌物的產生,嚴重的話,疼痛會蔓延到背後,引起下背痛,建議到婦產科治療。就醫科別:婦產科8. 僵直性脊椎炎主要發生在40歲以下的男性,常見症狀是早上起床會覺得僵硬,活動一下會獲得舒緩。目前推測病因與免疫系統及感染有關,導致自體免疫系統的攻擊,讓脊椎週圍軟組織鈣化、骨質增生,引起下背疼痛,目前治療方式是使用生物製劑抑制發炎。就醫科別:風濕免疫科TIPS:找不出原因的腰背痛,先掛家醫科像是癌細胞轉移、脊椎側彎,甚至是情緒問題、睡眠障礙等,都有可能引起下背痛的狀況;若原因不清,建議先至家醫科就診,找出病症再對症下藥。延伸閱讀: 破解痠痛4大迷思 從下背痛到腳麻 醫師告訴你為何會坐骨神經痛
-
2019-11-20 橘世代.健康橘
橘世代小心五十肩 毛巾操、手腳彎曲助伸展
身為社會中堅的小正,長期待在辦公室經常腰痠背痛,但最近手痛到無法高舉。醫師提醒,可能是50肩上身,除須就醫治療與復健,並建議後續可透過毛巾操、手腳彎曲等簡易動作伸展自我復健。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韓德生表示,50肩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的簡稱,指肩膀(肩關節)發生沾黏而引起程度不一的疼痛,造成活動方向受限,最常見的症狀是膀疼痛、僵硬、手無法高舉,活動度大不如前;並好發於50歲以上、長期不動或肩關節活動度低的人。韓德生說,臨床上另有部分50肩患者是因肩部損傷、手臂骨折等開過刀,恢復期間用石膏固定,導致長時間不動、或出院後沒復健,而造成肩關節沾黏。而在治療上,韓德生說,在初期急性發炎時,可在肩關節處進行冰敷,來減輕疼痛;後續則可以電療、熱療、止痛藥等方式治療,並搭配治療師所設計動作來緩解;後續則建議患者在家可做毛巾操或伸展運動,伸展運動包含前屈、後屈、內旋、外旋跟外展。韓德生說,想拉開肩關節沾黏,不是短期就有成果,患者得有耐心,自我復健至少得持續3到6個月才會有效。自我伸展怎麼做?1.手吊在桿上,彎曲膝關節2.或毛巾放背後,雙手各握毛巾一端,慢慢由下向上拉動立即加入FB社團!面對人生下半場,橘世代要優雅過好日!所以,我們創立了【健康橘】社團,從現在開始,邀請各位一起提前為第二人生準備,讓身心活得更健康、自在又任性,打造亮麗熟年。加入>>
-
2019-11-20 新聞.長期照護
長照之愛,不孤單
早上五點,多數人還在睡夢中,住在老公寓裡的阿強,便得急急忙忙地按掉鬧鐘,準備上班。昨晚,阿強的媽媽又做了惡夢,半夜哭著要出門,去見他過世已久的父親。阿強又連哄帶騙好幾個小時,好不容易媽媽願意回房間,天也差不多要亮了。某天阿強回到家發現,獨自一人在家的母親下午在浴室裡滑倒,就這麼躺在尿中,又濕又冷地,不知過了多久...。阿強真的不知道每天回到家轉開鑰匙的那個瞬間,還會出現甚麼他無法承受的事情,他很害怕,但他真的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他還能繼續撐多久...。目前台灣至少有將近五成以上的長者,是由家屬自行獨立照顧。提早了解甚麼樣的照護目標符合現實,以及積極取得社會資源的協助,才能分擔主要照護者的辛勞,也能提升長輩的照護品質。一般來說,長者的健康狀態和照護目標,通常可分為以下幾個不同的階段:1.健康:相對同齡的人健康,能自行照顧生活起居,建議以提升生活品質為目標。2.亞健康:健康狀態輕微和過去不同,但還沒有達到慢性病的程度,需要更注意自主健康管理和例行健康檢查。3.穩定的慢性病患者:需要定期門診就醫追蹤,配合醫療團隊整合各種藥物的使用。4.需要急性醫療服務者和亞急性照護:偶爾會需要緊急住院,或是剛度過疾病急性期的長輩,會以處理主要診斷後,離開急性病房,回到家中為目標。5.長期照護:已經脫離急性照護期,但需要長期銜接護理之家或由家中有照護經驗的家屬接手。6.安寧療護:疾病末期,以善終為目標,盡可能讓親人沒有遺憾。針對健康與亞健康的長輩,除了鼓勵定期進行健康檢查、規律運動,和營養師調整個人飲食習慣外,邀請長輩多和社會保持互動,參與志工活動及參與健康促進課程,讓長輩能發揮興趣和專長,感到自己被需要,都是有效提升心理與社會健康,降低孤獨感的方式。對於失智或是失能、已經難以自理,需要長期照護的長者,則鼓勵家屬積極取得既有的社會資源,才能同時為長輩和自己做好長期的準備。以臺中市政府為例,民眾可以申請「到宅沐浴車」、居家復健和護理等服務,到宅為失能者提供全身式的沐浴、改善生活起居和復健運動等。如果長輩需要就醫,長照2.0交通接送服務計畫,可協助長輩和家屬往返醫院。另外,長照服務專線 1966 也能夠依照長輩的狀況,提供專業人員定期到府的關懷照顧、癌症篩檢和就醫補助的申請。對於照護者,也提供了喘息服務和紓壓活動,能讓照護者好好休息與工作之外,也鼓勵照護者之間相互交換經驗,相互學習與支持,更提供65歲以上長者及照護者到宅心理諮詢服務,給予情緒上的支持,達到成功老化的願景。參考資料:1. 高齡者整合式照護現況與未來. 朱樹勳醫師. https://www.femh.org.tw/epaperadmin/viewarticle.aspx?ID=48952.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失智照護服務資源表與失智地圖https://www.health.taichung.gov.tw/1307622/Lpsimplelist3. 改善憂鬱 中市提供長者免費到宅心理諮詢https://www.taichung.gov.tw/8868/8872/9962/869731/4.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65歲以上老人健康照護服務https://www.health.taichung.gov.tw/400585/post 編輯推薦 「此人不可嫁」爺爺從筷子看孫女男友人品 果真應驗了 李安:孝順是個過時的觀念,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只教他愛
-
2019-11-19 新聞.健康知識+
心血管疾病患者可喝冰水嗎?醫:重點不在於溫度而是方式
台灣的氣候炎熱,經常出現攝氏35、36度的高溫,相對濕度亦相當高,這樣的環境會對身體造成相當大的負荷。炎熱的環境對心臟會有什麼影響?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林韋丞醫師表示,在炎熱環境之下容易流汗,如果大量流汗沒有補充水分,會有脫水的現象,嚴重可能出現休克。而且大量流汗除了流失水分之外,也會流失電解質,導致電解質失衡。對於本來就有心臟疾病的患者來說,處於炎熱的環境而大量流汗,會使得心跳加速增加心臟負擔,容易產生心律不整,並讓原有疾病惡化;血管阻塞的患者就會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的問題。心臟衰竭患者體內水分多、容易水腫,多流點汗對消除水腫有幫助嗎?林韋丞醫師指出,運動對於病患確實是一件好事,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但是我們不會建議患者以「大量流汗」為目標,因為大量流汗雖然對於病患水腫問題有些許改善作用,不過卻可能造成電解質不平衡,患者如有服用心臟用藥,電解質不平衡可能跟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容易導致心律不整。考慮到心臟負擔、電解質等面向後,要注意「大量流汗」這樣的劇烈水分變動,是對心臟衰竭患者是較為不利的。心臟衰竭患者可以喝運動飲料嗎?補充水分時要注意什麼?運動飲料裡面有水分和電解質,但是水分跟電解質並不需要刻意喝運動飲料補充,平日均衡的飲食對電解質補充就已經足夠,除非經過劇烈運動大量流汗,才考慮適量補充運動飲料。林韋丞醫師提醒,最忌諱的是「一口氣喝下1,000-2,000毫升」這樣的「快速補充」。對於心臟功能較差的病患,快速補充會導致水分堆積,造成心臟負擔,可能會讓患者愈來愈喘。林韋丞醫師建議,補充水分務必把握三個原則:「少量、多次、慢飲」。心臟衰竭患者可以試著每次喝200-300毫升,用2至3次慢慢將流失的水份補回來,喝的時候切記不能速度太快,才可以達到補充體力又不影響健康的目標。大熱天讓人容易口渴,要如何評估喝水量夠不夠?要怎麼知道身體的水分是否足夠?林韋丞醫師道,很重要的就是觀察身體狀況,有幾個簡單的方法讓大家評估,如果身體脫水,口腔黏膜會顯得乾燥、皮膚在炎熱環境下應該流汗,但是汗水卻不出來、而且眼睛有乾澀現象,這種口乾舌燥的現象就是提醒大家應該多補充水分。還有一個很好監測的方式就是觀察「尿液顏色」,正常尿液顏色是呈現淡黃色,假如尿液的顏色很深,就表示身體的水分不夠,要多喝水補充;如果尿液顏色偏淡,就表示體內水分較充足。心臟衰竭患者可以吃冰、喝冷飲嗎?我們知道「天氣冷」對於心臟病患者本身就是一種負擔,而在炎熱的環境下若快速的飲用大量冰水,也可能會導致血管收縮。若本來心臟就有問題,這樣的溫度變化可能導致疾病惡化。然而,這並不是說心臟衰竭的病患都不能喝冰水。林韋丞醫師舉例道,大家到日本旅遊會發現,日本餐廳都提供冰水,日本人四季都在喝冰水,即使冬天也照喝不誤。他們飲用的方式是慢慢地喝,讓水進到身體有慢慢回溫的作用,使身體得到舒緩,又不至於對器官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重點不在於「冰水」,而是「飲用的方式」,最好以緩慢飲用的方式讓身體去適應這些變化,對心臟的影響會比較少。心臟衰竭患者在大熱天有什麼需要忌口的嗎?心臟衰竭患者最需擔心的還是水分的問題,務必要記得,運動完補充水分的三個原則:少量、多次、慢飲。林韋丞醫師指出,有些患者會擔心鹽分攝取太多造成體內的堆積,而改使用「低鈉鹽」。不過這時也得注意,低鈉鹽是用「鉀離子」取代鹽分中的「鈉離子」,鉀離子吃多了也會累積,與心臟衰竭的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因此飲食重點不是一昧吃低鈉鹽,而是要注意身體水分及鹽分攝取達到平衡。心衰竭患者務必將「量體重」列為居家保健的重點項目,監控自己是不是攝取過多水分。舉例來說今天量體重50公斤,隔天量體重變成52公斤,再隔一天量體重變成54公斤,在短短兩天內增加4公斤,這麼多一定是水分過多,一般攝取食物體重不會增加這麼快。注意體重,是讓心衰竭患者維持健康的重要手段。開冷氣後室內、室外溫差大,忽冷忽熱對心臟有什麼影響?假使室內、室外溫度忽冷忽熱的時候,會對心臟病患者造成影響。我們從外頭炎熱的環境下急速地進到冷氣房,會導致血管收縮,因此溫度的快速變化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要避免這樣的狀況,林韋丞醫師建議心臟病患者盡量於炎熱環境下保持愉快的心情,適當補充水分,別讓自己太煩躁。不要因為天氣很熱,就將冷氣調到17-18度,請設定在對人體最舒適的溫度26-28度之間,才不至於讓血管快速收縮。游泳很消暑,心臟衰竭患者適合游泳嗎?「所有心臟病患只要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醫師都建議要保有運動的習慣。」林韋丞醫師道:「運動可以改善身體肌耐力、心肺功能、甚至可以達到減重或塑身的效果,對病患都是有利。」因此,若於炎熱天氣選擇去游泳消暑,自然是很好的做法。只不過心臟衰竭患者於運動前要注意先熱身,並吃一點東西讓身體有足夠的熱量會比較安全。當從炎熱的氣溫進入到冰涼的水溫時,切記動作要緩慢漸進,畢竟溫度的快速變化會對心臟產生負擔,因此無論是要進入三溫暖、溫泉、冷水池,或要起身離開,動作都請盡量放慢。最好於適應溫度變化後,再做下一個動作,比較不會有頭暈的狀況。醫師會建議患者於炎熱的天氣從事哪些運動呢?該注意什麼?目前認為以運動治療來進行心臟復健,可以改善心臟相關死亡率。林韋丞醫師建議,心臟衰竭患者要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像是游泳、慢跑、健走等,利用這些運動增加身體的肌耐力與心肺功能,有助於控制心臟衰竭病情。了解自己的運動狀況也是評估身體很好的一種方式。例如以前30分鐘可以走3公里,最近30分鐘連1公里都走不到,還覺得非常不舒服,這種於短時間內運動能力急速下降,就得特別注意是不是心臟或是肺部出了狀況!平常運動時,最重要的就是適度,且要穿透氣的衣服,運動過程中要準備充足水分並適時補充。運動過程中覺得身體不適就應該停止。然而,停止動作也別操之過急,心臟衰竭患者很忌諱劇烈運動時突然停下來,像是快速跑步時若突然煞車,少了暖身或是慢走的緩衝,會造成心臟血壓的急速變化,導致頭暈不適。運動是好事,但林韋丞醫師提醒,心臟衰竭患者可先與醫師討論自己適合的運動方式及強度再進行,並於四周有人的情況下運動比較有保障,若運動時感到身體不適請記錄心跳、血壓,假如症狀偶爾發生可以等下次回診再與醫師討論,如果每次運動都感到身體不適,而且有愈來愈嚴重的狀況,應該提早回診。最後要提醒大家,千萬別因為透過運動感覺身體好轉後就擅自停藥喔。原文:冷熱交替要小心!三招保護心血管搜尋附近的診所:心臟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1-19 科別.腦部.神經
蘇貞昌顏面神經失調 這些知名藝人也碰過
行政院長蘇貞昌疑因過度操勞導致顏面神經失調,18日起請假休養。醫師表示,顏面神經失調好發於高齡及糖尿病患,通常在季節交替或身體免疫力差時找上門,過去不少藝人如白冰冰、蔡康永都曾罹患。症狀雖不難治,但最好還是找醫師做鑑別診斷,排除腦幹或橋腦出問題。行政院長蘇貞昌出席蔡英文競選總部成立大會時被發現手勢誇張,臉部卻僵硬,嘴巴甚至歪向一邊,事後行政院證實,他因公務繁忙,遭病毒感染造成顏面神經失調。高雄長庚神經內科醫師林祖功表示,顏面神經麻痺原因不完全明朗,臨床上常見病毒感染導致神經傷害,半邊臉會肌肉乏力,眼皮無法閉合,嘴角無法上揚,若牽扯到唾液腺及淚腺,還會造成眼睛及喉部不舒服。若合併帶狀疱疹,除顏面神經麻痺外,耳後也會疼痛。林祖功說,急性期病患會施用類固醇治料,若是帶狀泡疹合併神經問題,除類固醇外,還會也抗疱疹病毒的藥物,百分之八、九十預後非常好,神經長得比較快的約二、三周就好,有人則會拖到半年。過去不少藝人如白冰冰、蔡康永,都曾罹患顏面神經麻痺。白冰冰就曾自述,當時左眼闔不起來,左右眉毛也一高一低,最嚴重的是連「爸爸」兩個字都說不來。蔡康永曾在接下金馬獎頒獎典禮主持棒後發現自己的臉歪了,戴面具錄影。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淵韓表示,顏面神經麻痺患者大多是因為身體勞累、免疫力下滑或罹患糖尿病,有人會在感冒後一周併發。8成的患者能完全恢復,約2成會有一邊眼睛或嘴巴閉不起來情況,須透過復健或接受眼皮拉提手術及注射肉毒桿菌素改善。楊淵韓說,臨床上30、40歲罹患顏面神經麻痺的年輕人不少,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有抽菸習慣的也是高風險一族,曾有10幾歲學生為準備升學考試連續熬夜幾天,也臉歪嘴斜就醫。值得注意的是,顏面神經麻痺分為周邊神經性及中樞神經性兩種,多數患者屬於前者,患者臉部會有眉毛不對等情況。如果是後者,則有兩邊瞳孔大小不一或一邊流汗、一邊不流汗等特殊情形,甚至還會吞嚥困難,看不清楚,須進一步做核磁造影,確定是否可能中風。林祖功更提醒,遇到顏面神經麻痺不用太擔心,但建議最好讓醫生做鑑別診斷,排除腦腦幹中風或是橋腦腫瘤壓迫等情形。
-
2019-11-17 科別.骨科.復健
高雄七賢脊椎外科/無鋼釘微創 術後能自然轉動
當藥物、復健等保守治療效果都不佳,關節疼痛走到非手術不可的地步,該如何選擇?健保大數據顯示,台灣北中南都有專精肩、腰手術的醫院,治療方式也略有不同,提供給民眾參考。七賢脊椎外科醫院院長黃旭霖表示,腰椎滑脫、腰椎狹窄、椎間盤突出的患者脊椎不穩,接受骨融合鋼釘固定手術後,反而因無法自然轉動,造成其他未打釘的脊椎退化更為快速。該院團隊發展出無鋼釘微創顯微手術,患者術後滿意度達九成以上。黃旭霖行醫30年來,共完成2萬多例脊椎手術,一路從傳統骨融合鋼釘固定手術、微創骨融合鋼釘固定手術,再進展到目前無鋼釘微創顯微手術。他強調「脊椎手術追求的是組織的微創,才能將組織肌肉傷害減到最低,也更符合脊椎的自然力學。」黃旭霖說,傳統骨融合鋼釘固定手術是從背部下刀,將部分椎板、小關節及大部分腰椎椎間盤都切除,再置入人工骨塊,最後從背面打鋼釘固定;微創僅是表面切口從中線改成兩側較小傷口,肌肉及韌帶破壞較少,但仍須置入骨塊、切除椎間盤並打上鋼釘。曾有患者因脊椎持續老化及骨質疏鬆,四年內開了三次刀。至於無鋼釘微創手術,透過手術顯微鏡輔助,將部分椎板和增厚的黃韌帶切除,達到神經解壓效果,再使用活動脊突間支架穩定脊椎。目前該院患者九成都選擇無鋼釘手術,僅1%到2%患者因神經沾黏或神經管內狹窄,須再進行微創減壓,手術時間平均約1.5小時,患者術後依然可活動彎腰。
-
2019-11-17 科別.骨科.復健
林口長庚醫院/腰部疾病手術 九成治坐骨神經痛
當藥物、復健等保守治療效果都不佳,關節疼痛走到非手術不可的地步,該如何選擇?健保大數據顯示,台灣北中南都有專精肩、腰手術的醫院,治療方式也略有不同,提供給民眾參考。根據健保資料庫顯示,我國腰部疾病手術量,以林口長庚最多。林口長庚骨科部脊椎科主任賴伯亮表示,長庚手術量較多,應是脊椎科醫師、腦神經外科醫師多。另林口長庚也屬後送醫院,患者數多,手術機率也高,因此手術量也會提升。賴伯亮表示,腰部疾病引起疼痛不適的疾病,最常見以腰椎退化引起的坐骨神經痛為最大宗,其餘像是細菌感染、腰椎腫瘤、外傷骨折、先天疾病等,總計有五大類。賴伯亮表示,坐骨神經痛優先以藥物、復健作為治療,連續多月沒有改善,經醫師評估才會進行手術,常見的手術方法有微創手術、內視鏡手術、開放性手術。他表示,手術方式是依照患者的嚴重程度,或是醫師擅長的術式為主,以腰椎退化引起的坐骨神經痛而言,若未造成脊椎滑脫,常以內視鏡手術為主,一旦脊椎滑脫就必須開大刀,且要加上打骨釘等才能解決。賴伯亮表示,院內所有的腰部疾病手術中,約九成以上都是治療坐骨神經痛,造成坐骨神經痛有幾個原因,如椎間盤突出、脊椎退化性滑脫、椎弓斷裂或骨折、骨鬆導致。退化引起的坐骨神經痛以高齡者為主,其餘患者遍及各年齡層。
-
2019-11-17 科別.骨科.復健
台中榮總/推展20年有成 專精肩關節內視鏡
當藥物、復健等保守治療效果都不佳,關節疼痛走到非手術不可的地步,該如何選擇?健保大數據顯示,台灣北中南都有專精肩、腰手術的醫院,治療方式也略有不同,提供給民眾參考。根據健保大數據,台中榮總在肩相關手術件數,全國第二,其中肩關節鏡微創手術226件,全國最多。很多人以為年紀到了,肩膀痛、手抬不起來就是五十肩,事實上臨床上肩部疼痛常見的原因包括旋轉肌腱發炎或破裂、鈣化性肌腱炎,及俗稱五十肩的沾黏性關節囊炎。台中榮總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陳超平說,他所治療的患者中,微創肩關節鏡手術治療,逾八成運用在旋轉肌腱斷裂修補手術,與患者肩部過度重複使用,或跌倒手撐地等劇烈拉扯肌腱有關;五十肩則以復健、藥物等保守治療為主,若保守治療三個月仍未見改善、甚至晚上痛到睡不著足以影響生活,才考慮動手術,因此手術比率不高。陳超平指出,肩關節治療分為傳統手術以及微創關節內視鏡手術。傳統手術傷口5到10公分,要切開三角肌腱,術後恢復較慢;微創手術傷口0.5到1公分,對組織創傷較小,術後恢復較快。陳超平說明,微創肩關節內視鏡手術靠的是醫師熟練的技術,門檻高、醫師養成不易。台中榮總推展微創肩關節內視鏡手術近20年,醫師從開膝關節手術入門,先熟悉使關節內視鏡使用,再進入開肩關節手術。中榮專精投入微創肩關節內視鏡,很多病患都會口碑介紹。
-
2019-11-17 科別.骨科.復健
台北榮總/五十肩治療 多採徒手鬆動關節
當藥物、復健等保守治療效果都不佳,關節疼痛走到非手術不可的地步,該如何選擇?健保大數據顯示,台灣北中南都有專精肩、腰手術的醫院,治療方式也略有不同,提供給民眾參考。健保大數據顯示,台北榮總107年進行肩關節手術者達491人,全國最多。但針對五十肩病人,台北榮總大部分以徒手關節鬆動術進行治療,一年治療約150人次。先上完麻藥,讓病人在麻醉放鬆的情況下,徒手將攣縮粘連的關節扳開來,過程大約耗費10到20分鐘,術後一周內,動作就有顯著的改善。台北榮總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蔣恩榮表示,五十肩依據病程可以分為急性疼痛期、冰凍期及解凍期,即便不做任何處置,通常在一至兩年內會自然緩解。但在急性期時,若病人活動過於受限,嚴重影響到工作與生活,或是疼痛難耐影響睡眠,便建議接受積極性治療。治療上以緩解疼痛和改善功能受限為主。台北榮總以徒手治療為主,但少部分內分泌失調如患有糖尿病,或是曾經開過刀,關節沾黏較嚴重及容易骨折的病人,無法完全使用徒手鬆動,則需要手術。蔣恩榮說,五十肩的手術治療以關節鏡鬆解術為主,在肩膀打兩個到三個洞,以微創方式把關節囊剪開、放鬆。北榮一年治療約30人次。蔣恩榮表示,治療五十肩除了徒手關節鬆動術和關節鏡手術,也可採取物理治療及局部類固醇注射等保守療法。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配合繼續做復健,才能有效舒緩和改善症狀。
-
2019-11-17 科別.骨科.復健
因為五十肩而動手術的人數其實不多 醫師建議這樣治療
工作時緊盯螢幕,手握滑鼠,下班後又常滑手機,許多年紀輕輕的上班族都有過肩膀痠痛的不適經驗。有醫師開玩笑說,隨著肩膀痠痛患者年輕化,再過幾年,或許「五十肩」一詞就可能改名「四十肩」。肩痛主因:關節沾黏、旋轉肌受傷高雄長庚醫院骨科系運動醫學科主任周文毅表示,肩膀、腰部以及膝蓋是人體中最容易痠痛的三大部位,其中造成肩膀痠痛的主因為五十肩、肌腱炎、肌腱斷裂。嘉義長庚榮譽院長徐文蔚表示,五十肩正確醫學名詞為「沾黏性關節囊發炎」,這是造成肩膀痠痛的主因,其次為旋轉肌受傷、破裂、發炎。初步檢查方式為理學檢驗,實地觀察,看看患者手臂活動是否受限,如有需要,則需進一步影像檢查確診。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謝霖芬說,復健科確診肩膀痠痛原因時,以超音波為主,範圍包括肌肉、韌帶、關節、肌腱、筋膜、關節等等,從表淺至深層,均可仔細觀察,找出問題。治療三階段:藥物→復健→手術周文毅指出,不管是骨科、復健科,想要確定痠痛病因,都必須先做X光、超音波,觀察骨頭是否病變或是受傷,如果難以確認病因,就有必要轉至區域醫院、醫學中心就醫,透過高解析超音波或核磁共振來確定病因,觀察肌腱等軟組織是否病變異常。周文毅解釋,五十肩病人就是肩膀關節太緊、嚴重沾黏,原因以年老退化或嚴重骨刺居多。治療一般可分為三大階段,首先以消炎藥物、復健(拉腰、電療、熱敷等)為主,如果無效,則會進階至增生療法,例如,使用體外震波或是自體血小板注射。要是持續痠痛,就必須考慮外科手術。肩關節鏡微創 鬆開沾黏組織徐文蔚指出,如果五十肩症狀輕微,通常以服用止痛藥物、持續復健,或施打類固醇。如果持續復健不見好轉,症狀嚴重則需施以「肩關節鏡微創術」,鬆開沾黏組織,並清除骨刺,術後必須持續復健。不過實際上因為五十肩接受手術的患者並不多。旋轉肌破裂:三種手術修補肩痛的原因除了五十肩,最常見的是肩旋轉肌受傷、破裂、發炎,這類病患接受手術的機率也較高。周文毅以衣服來形容肩旋轉肌腱,如果一件衣服洗了數十次,質料就會變薄,肩旋轉肌也是如此,歷經無數次使用後,就會變薄,產生破裂,必須施以「肩旋轉袖破裂修補術」,又依症狀嚴重程度,區分為「小破裂」、「大破裂」等兩種手術。「肩旋轉袖破裂修補術」屬傳統手術,一般來說,傷口約四、五公分,復原較慢。也有人選擇「肩關節鏡微創術」,只需在患部打四至五個小洞,每個洞僅約0.5公分,因傷口較小,術後恢復快也較不痛。不過,如果單從治療效果來看,拉長時間至術後二至三年,這兩種手術的治療效果差不多。周文毅說,目前健保給付「肩關節鏡微創術」,也給付金屬釘醫材,但如果病人選擇線釘則需自費。物理復健 熱敷為治療之本肩膀疼痛的物理復健部分,健保大數據統計,107年全國因肩部疾病接受物理治療的件數接近220萬件,至於中醫針傷整復則有18萬4000多件、針灸16萬5000多件。進一步分析物理治療,以冷敷、熱敷項目最高,達到186萬6千件,其次為向量干擾181萬2千件、牽拉運動88萬9千件、鬆動術85萬7千件、運動治療77萬1千件等。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謝霖芬表示,熱敷為物理復健治療的基本項目,有如運動前的暖身,透過熱敷,達到放鬆效果,拉開關節囊,讓之後其他物理治療項目效果能夠更好,並降低復健過程的疼痛感。謝霖芬指出,在復健科治療上,包括熱敷電擊等項目,均可再細分為簡單、中度、複雜、更複雜等四級,依照所需時間、病況,以及使用醫療器材或是復健師親力親為。舉例來說,接受「肩旋轉袖破裂修補術」大破裂手術之後,患者持續復健,此時物理治療師必須事先評估、擬訂計畫,復健難度相對較高,就屬於更複雜等級。
-
2019-11-17 科別.骨科.復健
肩膀痛去醫院檢查 該選擇超音波、X光還是核磁共振?
腰痠肩痛患者增加,檢查及手術件數也逐年攀升。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根據健保統計各醫院施術量,仔細觀察,發現許多社區型的醫院對骨科手術格外專精。他建議,不一定需要奔波到大型醫學中心苦苦等候,也能找到經驗豐富的醫師做手術。健保統計顯示,針對肩旋轉肌修補術及肩關節微創手術,醫學中心施術前三名為台北榮總、台中榮總、高雄長庚;區域醫院前三名為國軍桃園醫院、雙和醫院、嘉基;地區醫院前三名是桃園長庚、郵政醫院、義大癌症醫院。至於腰部相關的脊椎減壓或脊椎融合術,醫學中心手術件數最多是林口長庚、台北榮總、中國附醫;區域醫院為義大醫院、雙和醫院、童綜合醫院;地區醫院則是七賢脊椎外科醫院、中正脊椎骨科醫院、中山醫院。相關檢查 核磁共振大增手術之前,必須精確診斷。五十肩或旋轉肌傷害等肩膀疼痛的患者所接受的檢查,以X光為大宗,隨患者人數成長,平均每年增加一萬件,去年總共做了11萬8千多件;其次為超音波,近三年從1萬3千多件成長至1萬7千多件。核磁共振則從8千多件,在三年內成長到1萬1千多件,成長幅度達四成,增幅高於超音波和X光,獲得的健保給付也最多,總點數高達7283萬點,是超音波的8倍、X光的3倍。腰痛患者的檢查件數近三年成長大約二到四成,也以X光檢查最常見,近三年執行件數增加兩成,到去年已達70多萬件,核磁共振件數居次,近三年每年成長4千到7千件,去年達6萬多件;超音波較少使用,過去兩年都是2千多件。考慮開刀 需高階影像評估李伯璋表示,影像檢查有順序,以肩膀旋轉肌診斷來說,經X光檢查、超音波檢查,若醫師認為需要手術,術前可能需透過核磁共振明確知道病灶位置、範圍、嚴重性。腰部疼痛問題也是相同的程序。李伯璋表示,健保署透過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建立醫療影像上傳與調閱分享的雙向互通機制,鼓勵醫師先調閱後再判斷,以減少病患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次數,減少病患成本,也可節省健保醫療費用。高齡社會 患者應多於數據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表示,肌肉骨骼的耐用度有其年限,五十歲後會感到明顯退化,高齡社會來臨,與老化相關的肩膀、腰部疾病人數逐年增加。另外,專精於這方面服務的醫師和醫院增加,讓更多患者浮現出來。不過,林頌凱臨床觀察,罹患肩腰疾病的人口可能更多,只是很多還沒有症狀、有症狀卻沒就醫,或自行尋求按摩等非健保自費治療,未被列入統計。馬偕醫院復健科主任姜義彬分析,過去檢查技術不發達,有些病人僅被診斷為不明原因肩痛,近年復健科醫師專業養成已將超音波檢查及判讀列為必修,許多過去不明原因的患者已被做出正確診斷,也可能使診斷人數上升。肩部檢查 超音波CP值高姜義彬表示,傳統X光照不到軟組織,但是超音波影像可以,除了當檢查工具,還能作為治療引導,幫助醫師精準地將治療藥劑注射在正確部位,或幫助關節擴張術進行得更精確,在肩部疾病的治療上很有幫助。不過,在腰部疾病的檢查上,超音波很容易被骨頭擋住,所以比較少用,但小關節韌帶肌肉等軟組織,還是可以用超音波看得很清楚,所以要看醫師的目的是什麼,再決定最恰當的檢查工具。姜義彬表示,相較於電腦斷層,超音波儀器價格低廉,在專業人員判讀下,準確度也很不錯,可以避免患者接受太多不必要的檢查,在醫療經濟效益上,算是性價比(CP值)很高的檢查及治療選擇。肩、腰手術件數 逐年增加至於接受手術人數,也呈現增加狀態,近三年因五十肩或旋轉肌傷害等,接受相關手術者從105年的9459件,至107年成長為1萬2647件。107年分別是「肩旋轉肌破裂修補術─小破裂」1880件,「肩旋轉肌破裂修補術─大破裂」5770件,肩關節鏡微創手術4997件。近三年因腰椎滑脫、腰椎狹窄、椎間盤突出接受脊椎手術人數,從4萬7025人增加為5萬1千多人,107年接受脊椎融合術有4萬2千多人,脊椎減壓手術有2萬9千人,有人同時接受兩種手術。數據解讀1.超音波影像除了當檢查工具,還能作為治療引導,在肩部疾病的治療上很有幫助,因此使用件數多。2.不同於肩部,腰部疾病的檢查上,超音波很容易被骨頭擋住,所以比較少用。3.若醫師評估需進行手術,術前需透過核磁共振明確知道病灶位置、範圍、嚴重性,因此核磁共振檢查件數不低。資料來源:中央健康保險署門診╱住診清單明細檢視表。醫師提醒保守治療無效 需手術者別拖統計顯示,接受手術人數與診斷人數有不小落差,肩腰痛的病人還是以保守治療為主。林頌凱表示,許多民眾很恐懼手術,特別是脊椎手術,治療流程上也會先以非侵入的保守治療為第一線。如果工作及生活習慣需要調整的都調整了,吃藥、打針、復健也都做了,效果還是不好,經評估該做手術還是要做。林頌凱說,現在醫學技術進步很快,幾乎每隔五年就有新的療法產生,效果大多比以前更好,建議民眾不要拖延,以免越拖越嚴重,保守治療能做的少了,反而更需要開刀。
-
2019-11-17 科別.骨科.復健
痠痛常是累積傷害所引起 這歲數是腰痠肩痛高峰族群
台灣步入高齡社會,肌肉骨骼退化相關疾病患者增多,許多人都曾經歷過手舉不起來、腰怎麼動都痛的難熬歷程。有些人跑了很多科,做了很多檢查,找不到明確的診斷,也感受不到治療明顯效益;有些人比較幸運,很快找到問題,經吃藥復健甚至手術,揮別疼痛,回到正常生活。今天的「健保大數據」探討常見的兩大腰、肩問題,提供民眾就醫參考。在肩痛族群中,最常見的診斷包括沾黏性關節囊發炎,也就是俗稱的五十肩,還有旋轉肌受傷、破裂、發炎者。根據健保署統計民國105年至107年申報資料,有五十肩或旋轉肌傷害等診斷者,近三年平均每年成長一萬人,去年已達26萬5000多人。腰痛族最常見的問題則是腰椎滑脫、腰椎狹窄、椎間盤突出,健保署統計民國105年至107年申報資料,患者人數每年增加兩萬人,三年內就從44萬多人增加到48萬3千多人。中老年人宿疾 累積傷害引起痠痛常是累積傷害所引起,從健保統計也發現,腰痠肩痛明顯是中老年人的「宿疾」,患者高峰集中在50歲到69歲。分析健保統計,有五十肩或旋轉肌傷害者,女多於男,女性是男性1.3倍,年齡以50到59歲最多,其次為60到69歲、40到49歲;至於腰痛則相反,被腰痛困擾的男性多於女性,男性人數是女性的1.1到1.2倍,患者年齡明顯集中在60到69歲,其次是50到59歲。不過,從痠痛、疼痛到接受手術治療,還有一段距離,推測應與患者病情程度、主觀意願等因素有關。去年有五十肩或旋轉肌傷害等診斷者有26萬5千多人,接受相關手術如肩旋轉肌破裂修補術及肩關節鏡微創手術者,約為1萬2647人;去年因腰椎滑脫、腰椎狹窄、椎間盤突出而腰痛者48萬3千多人,接受脊椎手術人數約5萬1千多人。治療過程 考驗民眾耐心李伯璋和家人也分別經歷過肩膀或膝蓋忽然受傷疼痛的經驗,在幾次的處理過程中,李伯璋發現疼痛和動作不方便,對於病人的耐心是很大考驗。李伯璋表示,雖然都記得醫師或治療師囑咐需要暫時休息、練習某些伸展或運動,心裡也知道應該要配合一段時間才會看到效果,但有時候人就是會忍不住心急,想要更快一點。因此他能夠理解很多病人沒有耐心完成療程,或到處看診想找尋更快速療法的心情。醫病多溝通 做出最好決策李伯璋希望提醒醫療團隊,病人是最清楚自己疼痛部位和特性的,當醫師遇到詳細記錄、闡述狀況的病人,不要馬上覺得病人是在挑戰自己的專業。不妨換個角度想,其實多傾聽,就可以發現很多有意義的細節,這些或許就是有助鑑別診斷的關鍵資訊。當病人看到醫師願意翻閱自己的病歷、參酌自己提出的資訊,心情都是很欣慰的,醫病間就因為這樣多一分的理解,建立了互相支持和信賴的基礎。李伯璋也提醒病人要多點耐心,配合治療,可以多利用健康存摺的紀錄和資訊,了解自己的狀況,並且跟醫師討論。如果對於治療的效果有疑慮,可以提出來和醫師或治療師討論,共同做出最好的決策。若需開刀 大數據提供經驗參考李伯璋說,保守治療是第一線,但如果病況嚴重到一定程度,還是要考慮手術。他知道許多民眾很排斥動手術,特別是在脊椎,社會大眾對於「開龍骨」這件事格外緊張,就怕術後會癱瘓,連累家人,所以許多人即便痛苦不已也不開刀。李伯璋表示,其實絕大部分醫師都很小心,現在也有很多微創新技術,可以減少出血、加速復原,併發症也較少,民眾應有耐心,多方打聽,參考資料,尋求手術經驗較為豐富的醫師。
-
2019-11-17 科別.骨科.復健
擺脫痠痛五十肩 復健科醫師教你3招增加肩關節活動力
腰痠背痛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常見症狀就是下背痛跟肩痛。兩者雖不致命、但疼痛具延續性,因此如何預防相當重要,維持良好姿勢、運動為關鍵。五十肩愛找熟女 穿衣都辛苦萬芳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歐陽進翰表示,五十肩除伴隨疼痛,甚至無法完成日常生活如舉手、梳頭、扣內衣等動作。好發族群是中年女性,因許多家事需要用到手臂上舉的動作,肩關節使用過度而發生病變。另外像車禍等導致手臂骨折受傷上石膏的病人,長久肩關節不動也可能造成關節囊膜沾黏;肩膀因外力受過傷、糖尿病患等,都可能發生五十肩。疼痛三階段 手臂彎曲度受限歐陽進翰說,五十肩的疼痛在臨床上分為三期:發炎、沾黏、解凍期,每個患者時間長短略有差異。前三個月多為發炎期,肩膀、上臂或手肘等部位連休息時都感覺痛,活動已開始受限,如手臂無法完全舉直;沾黏期則感到疼痛度稍緩,但此時關節囊已經沾黏,疼痛跟僵硬感同時存在;解凍期則是疼痛感明顯減輕,但手臂伸展角度已明顯受限。在五十肩的預防上,歐陽進翰說,日常生活中應減少提重物,避免突然舉肩過高外,維持良好姿勢與持之以恆運動,才有預防效果。建議年長民眾在家時,可做些簡易運動來增加肩關節活動力。運動殺球 易致旋轉肌受傷肩痛的另一個原因,常來自旋轉肌受傷。旋轉肌是由棘上肌、棘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等四條肌肉包覆肱骨而成,以維持肩膀做出旋轉、外展、內轉等動作時的穩定。如何避免旋轉肌破裂?歐陽進翰表示,旋轉肌會破裂,主要與運動傷害、外力受傷如車禍、發炎、年長退化等有關。民眾應避免東西搬上搬下、較高頻率肩旋轉或長時間得舉手等動作,像是殺球、刷油漆、搬運等。平時就應鍛鍊肩部肌力,運動時則須充分熱身、放鬆、伸展,若肩膀曾受傷,應盡量避免上述動作,或過程中應適度休息。姿勢不良 造成關節受力不均至於下背痛的預防,萬芳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許安智表示,下背痛的發生原因眾多,可能與體質、遺傳、生理周期甚至年長老化有關,但不良姿勢造成肌肉力量及鬆緊度不一而發生疼痛,是最常見因素,所以無論在坐或站甚至是動態活動時,都必須保持良好的姿勢,讓每個關節能平均承受壓力。歐陽進翰說,預防下背痛應保持正確站姿、坐姿以及彎腰動作等。如取物時別突然彎曲腰椎,而是維持脊椎挺直,並利用髖關節與膝關節屈曲蹲下來取物;平時站立時,應挺直背部、胸部、縮小腹使下背變平;而坐著時,上半身應維持直立姿勢;環抱物品時,重量不可太重、物品應越靠近身體越好。強化核心 改善背部柔軟度而在運動方面,主要在改善背部柔軟度、強化肌肉,避免背痛產生。如抬臀、抬腿、抱膝靠胸、仰臥起坐等都是不錯方式,但若已發生下背痛,則重在休息,運動次數與強度應諮詢復健科醫師等醫療人員後再進行,以免傷害加劇。另外,訓練腹部前方的腹橫肌、背肌等核心肌群,或彼拉提斯(Pilates)運動,也是不錯的方式。五十肩復健運動以下動作視患者狀況增加次數、時間與幅度。1.鐘擺運動背部前傾,健側手臂扶住桌子或椅子,患側(五十肩手臂)下垂並握住啞鈴等重物,以患側肩膀為軸往前後、左右晃動。持重物的手要抓緊,但肩膀應放鬆,以達到牽引關節腔的目的。2.爬牆運動面向牆壁站立,手指觸摸牆壁,慢慢向上爬行並逐漸伸直手臂,到不能向上為止。放鬆回原位,再重複動作。3.毛巾提舉運動以毛巾在背後提舉,達到肩關節內轉、外轉等伸展。此動作可反覆數次。
-
2019-11-17 科別.骨科.復健
腰痛時好時壞卻置之不理 醫師:最怕變成慢性下背痛
下背痛是民眾生活常見的困擾,有時雖覺得忍一下就過,但時間一久仍會干擾生活品質。由於疼痛的成因與治療複雜,民眾疼痛時應找尋專科醫師,才能針對單一症狀對症下藥。麻醉科醫師表示,民眾常見疼痛包括椎間盤突出、腰椎滑脫、狹窄等,不一定非得手術治療,建議得先透過鑑別診斷,確認原因與部位,再透過藥物、復健或介入性治療,才不會拉長治療時間。萬芳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許安智表示,造成下背痛的原因很多,可能與體質、遺傳、生理周期甚至年長老化有關,包括椎間盤突出、脊椎退化性關節炎、壓迫性骨折、腰椎狹窄、滑脫,但也有可能是肌肉、肌腱拉傷,甚至是腫瘤轉移等。萬芳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歐陽進翰表示,長期姿勢不良或情緒、壓力等也可能造成下背痛,但多數疼痛與不舒服,可能會因姿勢改善等因素而在幾周內好轉,因此民眾容易忽略。然而,下背痛容易復發,若多次復發,未妥善處理,恐成為慢性下背痛。椎間盤突出 占下背痛七成許安智說,最常見的下背痛為椎間盤突出,臨床上患者約佔七成,為椎間盤受到突然的重力,或經年累月壓力,使得椎間盤外圍的纖維輪慢慢突出,中心的髓核被擠出來,進而壓迫到神經而疼痛。在治療上分為保守與手術療法。1.藥物治療保守療法包含消炎止痛或肌肉鬆弛劑等口服藥物,並適時臥床休息,或透過穿緊身衣、背架等固定姿勢的復健物理治療。但藥物治療有可能效果不佳,並非每個人都能改善。2.物理治療歐陽進翰表示,椎間盤突出跟姿勢不良如久坐、彎腰、瞬間搬重物等有關,若患者症狀較為輕微,除了藥物治療外,也可透過牽引治療(即拉腰、拉脖子),以及電療、熱敷等方式,來降低脊椎的壓力、止痛,並加速軟組織的復原,此三項健保都有給付。後續再諮詢復健師,來針對症狀進行運動復健。3.介入性治療倘若患者口服止痛藥的治療效果不佳、疼痛未改善時,許安智建議可使用介入性治療控制疼痛。他說介入性治療為透過超音波定位患者病灶部位,直接注射消炎止痛等藥物,使藥效更精準、降低藥物副作用,且治療過程不需住院,在門診即可完成。4.手術治療若情況較嚴重則需施以椎間盤切除術治療,以全身麻醉徹底清除椎間盤髓核突出部分。除術前評估,也得注意術後傷口感染、神經損傷等併發症。嚴重腰椎滑脫、狹窄 需做脊椎減壓與融合術腰椎滑脫為腰椎椎體往前或往後移,多發生在第四至五腰椎間;腰椎狹窄則是指腰椎骨後方與腰椎小面關節前方間的腰椎管,因病變得狹窄。因多數患者為年長退化引起,保守治療效果較差,許安智較建議直接以手術治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外科醫師曾仁河表示,脊椎減壓術主要透過切除或擠壓神經根產生疼痛的來源處,改善症狀,基本上不需放任何植入物;當脊椎滑脫時,則需透過植入骨釘、放墊片等方式將兩塊滑脫的脊柱固定,即為脊椎融合術。而就臨床經驗,他認為做融合術的患者比例並未比減壓術高出太多,可能得視當下脊椎滑脫患者多寡而定。健保給付微創 對骨骼肌肉傷害較少曾仁河表示,無論脊椎減壓或脊椎融合手術,都有傳統跟微創兩種治療方式,現行上他較為推薦微創手術,因對脊椎骨骼破壞、脊椎旁肌肉的傷害較小,同時失血量少、手術後復原也快,且健保有給付,除非使用內視鏡、導航設備等自費項目,費用才會變高。不過許安智也說,並非所有下背痛患者都需手術治療。他近期曾收治一名85歲老翁,已看過其他科並吃藥,但覺得疼痛未改善而轉到他這來,因他有三高加上腎功能不好代謝差,不適合手術外也不建議再吃大量藥物,因此採介入性治療,連續三周在病灶處注射消炎止痛藥,疼痛指數由九分降到兩分,加上後續復健,不適感明顯改善。【本文出處,更多資訊請上《每日健康》、《每日健康》粉絲團。】
-
2019-11-16 橘世代.健康橘
維持大腦健康防失智 名醫們這樣做
疑心病重、口不擇言;把衣服放到冰箱裡找不到;過馬路不看紅綠燈…,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動作,其實可能是失智症的警訊。如何顧大腦健康,名醫們都怎麼做?林口長庚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是健身界網紅,強調運動「先求有再求好」,舉凡願意出門遛狗、走路10分鐘等,都是很好的開始,接著才是找到有興趣的運動項目,持之以恆。王思恒強調「運動也可以存本,有效延緩失智」,他舉2006年一項研究指出,每周運動3天、長達半年,每次50分鐘做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結果顯示可以改善認知功能。即便老了運動減少,年輕時所存的身體本可以繼續花,推遲失智症發生時間。除了運動之外,手腦並用「玩電玩」是預防失智的最新研究。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指出,挑選「3D介面、可以進行視覺空間訓練」的遊戲,例如玩「瑪利歐360」約半年,使用者的腦部磁振造影顯示,大腦海馬迴和小腦體積都變大。可趁家人聚會時玩電玩,達到腦動又互動的好處。肝病權威、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簡榮南則是運動和飲食實踐者,他表示,運動可以顧腦,促進血液循環,多開口和朋友說話、談天,到社區走動走動、參加活動,可以降低失智風險。桃園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則提醒預防跌倒,避免傷害腦部。至於怎麼吃喝?可採「地中海式飲食」。地中海花式食材有助於營養均衡,每種顏色的蔬菜都吃到、愈多顏色愈好。另外,吃堅果不要怕胖;輪流替換家中的食用油,不要固定用同種油。例如植物性油脂的葵花子油就是屬於不飽和油脂的好油;多吃魚攝取Omega3、補充蛋白質;最後是不要怕吃澱粉,不過量、什麼都吃、七分飽才好,唯一就是不要抽菸。想要獲得最新預防失智方法,請報名參加「失智友善照護開講」巡迴講座,本月23、24、30日及最終場12月1日共有9場場次;12月8日還有名醫雲集的「失智友善照護論壇」。看更多報導:《橘世代》
-
2019-11-15 新聞.長期照護
無法用手比出這個形狀?日名醫:就有可能是失智症
【文、圖/選自如果出版社《失智行為說明書》,作者平松類】經常明明只是五感衰退,卻被認為是失智症記憶障礙等症狀因為無法恢復,所以大家都說「失智症醫不好」。但是,我在門診看診時,就曾經發現「以為得了失智症,但事實上只是眼睛疾病和因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變化」,或是「懷疑是得了失智症,後來卻發現只是耳朵疾病和因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變化」的個案。因此,如果不知道身體的感覺會因為年齡增長而出現什麼變化,就會發生以為「因為得了失智症,就算拿資料給他看,也無法閱讀」,但事實上只是「因為白內障所以視力變差,並非失智」之類的情形。像這種只是五感出現一些狀況,卻被認為是失智症的人,只要針對眼睛、耳朵或聲音進行該做的治療或復健,看起來就像是「失智症痊癒」。比記憶障礙更嚴重,更讓家人等身邊的人困擾的是言語暴力、行為暴力、幻覺、妄想、失禁等問題行為。事實上,住院的患者即使患有失智症,只要沒有上述症狀,幾乎都可以平安無事地照常生活、出院。但是,只要出現其中一種症狀,就可能讓護理師晚上無法安眠,或是房間髒得需要打掃,照顧起來非常辛苦。會造成這些讓身邊人非常困擾的症狀原因,不光只是記憶障礙,有些是來自其他與記憶相關的因素。所謂其他因素包括生活和身體的變化,因此這些症狀稱為精神行為症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 )或周邊症狀,並非失智症的主要症狀。這些「讓家人感到困擾的症狀」可以透過對應和治療得到某種程度的改善。因此,雖然根本上失智症並沒有治好,但就家人來看,感覺由失智症引起的困擾症狀好像已經得到改善,而誤以為「失智症已經治好了」。如果無法用手做出鴿子的形狀,就有可能是失智症所以,重要的是,要及早請醫師診斷是否罹患失智症。只不過,問他們要不要去記憶門診或失智門診就診時,也可能會抗拒,憤怒地說:「你們覺得我失智了嗎?不要瞧不起人了!」因此,必須在適當的時機詢問。比方說,「同樣年紀的『○○○先生』得了失智症,我覺得爸爸應該沒有問題,但為了慎重起見,還是去檢查一下吧?」可以用這種方式嘗試說服他。此外,還可以用「現在雖然沒有問題,但為了以防萬一,做個定期檢查比較好」的說法,讓他們接受檢查。還有一個有效的檢查方法,那就是檢查表,請透過以下的檢查表,觀察他們的日常生活。★檢查表★□會在住家附近迷路□身上變臭了□穿著不符合季節的衣服□每天穿同樣的衣服□身體似乎不舒服□走路的方式不安全□閒聊時,一直講同樣的話□晚上無法開燈,白天一直開著燈也可以利用「狐狸—鴿子測驗」,也就是看看他們可不可以用手比出鴿子的形狀。此外,還有長谷川式或MMSE等更專業的提問方式,不過使用這些方法時,他們容易產生抗拒,一般人最好不要隨意採用。像「狐狸—鴿子測驗」這種要用雙手的簡單測試,與其說是「測驗」,感覺還更像是在「遊戲」,所以比較不會讓他們反感。可以讓他們試著用手比出狐狸或鴿子的形狀,就會知道失智症初期已經很難比出鴿子的形狀了。
-
2019-11-14 該看哪科.婦產科
出生不到1500公克 雙胞胎早產姐妹成長追上足月兒
「孩子實在太小,就連餵奶時,都深怕孩子喝太急、忘記呼吸。」29歲官小姐懷了雙胞胎,31周時提早報到,出生體重不滿1500公克,新生媽媽的她手腳笨拙,常與兩個寶寶一起哭。所幸在早產兒基金會「極低體重早產兒的追蹤計畫」的關懷下,個管師積極介入,發現兩個小寶寶坐姿不穩、翻身不順,疑似運動發展遲緩,經過兩個多月復健、及早療育,逐漸追上其他同齡孩子的成長曲線。新北市早產兒個案管理計畫主持人暨早產兒基金會董事彭純芝醫師表示,早產兒為寶寶在媽媽懷孕20周以上、未滿37周即出生,由於器官發育未臻成熟,體重也未達標準,可能伴隨有許多疾病風險,影響成長。由於晚婚晚孕比率越來越高,高齡產婦也隨之增加,調查發現,國內早產兒比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2014年為9.5%,到了2017年已經升至9.8%,幾乎每十個新生兒就有一名為早產兒。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許瓊心說,根據統計,約有三成極低出生體重(小於1500公克)早產兒,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中重度不等的神經動作異常,必須定期接受追蹤,以期發現問題,及早介入治療。彭純芝表示,為了讓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都獲得良好照護,接受早療,這25年早產兒基金會獨立執行追蹤計畫,涵蓋率達八成五,受限於個資法,未能進一步找出漏網之魚。為此,早產兒基金會、新北市政府以及19家設有新生兒照護中心的醫療院所攜手合作,將轄區內所有極低體重的小小腳ㄚ們納入追蹤網,從今年7月迄今,追蹤率已達近百分之百。「每個寶寶都需要悉心呵護」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說,透過這項計畫,新北市所有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從出生至滿兩歲這段期間均納入全方位專業醫療關懷網絡。官小姐相當感謝早產兒基金會的關懷協助,她說,寶寶六個月大時,個管師協助掛號,提醒回診,而健保又給付幼兒身心評估費用,讓她能夠樂觀面對孩子發展遲緩,只要按時追蹤,把握黃金療育期,孩子身心發育仍可追上足月兒。
-
2019-11-14 科別.骨科.復健
患者握拳就走「筋」? 竟是矢狀帶斷裂
從事勞動業的40歲阿南(化名),日前工作時發現右手掌中指指關節腫脹疼痛,腫脹消除後只要一握拳,掌背肌腱便會出現偏移。經醫師診斷為矢狀帶斷裂引起之肌腱脫位,施以矢狀帶重建手術及復健治療,逐漸恢復正常作息。柳營奇美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宣志說,民眾如發生類似狀況時,應盡早至醫療院所尋求諮詢,早期發現可採取保守治療。若錯過黃金治療期,或是有較高活動及功能需求者,可採取手術治療進行矢狀帶重建,術後搭配良好的復健,仍能恢復正常功能。劉宣志表示,矢狀帶位於掌指關節伸肌肌腱兩側,主要功能為維持肌腱在握拳及開掌等活動時穩定性,避免肌腱在滑動時出現偏移之現象。在外力撞擊下,矢狀帶會因此而出現斷裂,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也會因軟組織退化,有時也會造成自發性斷裂。大多數病人透過臨床表現、病史及理學檢查即可有效獲得診斷,而少數未完全斷裂之情況,則可透過骨骼肌肉超音波或是核磁共振檢查進行診斷。一旦矢狀帶發生斷裂,便會引起手背肌腱在滑動時偏移而造成不穩定,病人會覺得在握拳時筋“卡卡的“或是”走位“,西方俗稱此為boxer’s knuckle,意即拳擊手指節。臨床上發生機率以中指最多,依序為無名指,小指與食指。斷裂處多發生於橈側(拇指側),造成背側肌腱在握拳時往尺側(小指側)偏移。劉宣志說,治療方式可因病人需求及發生時間而有所不同;在急性期(受傷後1至2周內)可以採取保守治療,使用護木固定保護並維持手指於伸展姿勢4至6周,使斷裂之矢狀帶有機會自然癒合。若保守治療無效,或是就醫時間超過2周,建議施行手術治療。手術主要目的是重建斷裂的矢狀帶,採行局部或全身麻醉,目前大多以自體肌腱作為重建材料,門診手術後即可返家休養。術後再搭配復健治療,約8周後可恢復正常握拳開掌活動,若是職業拳擊手,約3至4個月就可重回擂台。 編輯推薦 預防心肌梗塞和腦中風 名醫教你這樣吃讓血管更強壯 身體會感謝你做的一切 專家教你這樣做提升基因的表現
-
2019-11-13 科別.心臟血管
每47分鐘腦中風就奪1人命!出現這些狀況快打119
一名30多歲男性,某一天他突然變得很嗜睡,也不太講話,起初家人只覺得是工作太累所致。但不一會兒,叫他卻都沒有反應,更發現他左邊手腳沒辦法動,因而打119送醫;在救護人員評斷疑似腦中風後,便送達中重度醫院,到院內10分鐘啟動腦中風救護系統,在確認為缺血性腦中風後便以靜脈血栓溶解治療,1個月後便能展開正常的復健,3個月後已能正常生活。據統計因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自97年10,663位上升至107年11,520位,相當於全台平均每47分鐘即有1人死於腦中風。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鄭建興表示,腦中風多半好發於60-70歲的熟齡族,但隨著飲食、生活型態的改變,患者中近2成為年輕型患者,是成人主要死亡及失能的主因。腦中風是腦血管阻塞或自發性破裂,分成阻塞性及出血性腦中風。7成5以上是因頭顱內或頸部的血管阻塞不通,造成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為動脈供應腦部血液突然阻塞,使腦部對應部位的細胞突然短暫缺氧,一旦栓塞移除或溶解,供血恢復正常,腦部功能也會恢復。因此,腦中風的治療方式包含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及動脈取栓術,而靜脈血栓溶解劑為目前臨床上具即時性和可行性高的治療選擇;且根據國際治療指引建議,於症狀發生後最慢應於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但台灣平均送醫時間卻高出標準1倍,偏遠地區甚至最高更耗時34小時,原因就出在一般人對腦中風症狀認知不足、或選擇錯誤的就醫途徑,因而延誤治療時間。腦中風不僅影響個人健康,其造成的失能也增加個人與家庭的影響與負擔,若要觀察是否腦中風,記住「臨微不亂」:1. 「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 (ARM)。2. 「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 (FACE)。3. 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SPEECH)。4. 別「亂」快送醫:看到以上其中一種徵兆,立刻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緊急送醫(TIME)。鄭建興強調,若要減少腦中風的失能風險,「送醫時間」是救治的關鍵,只要及時治療,腦中風患者恢復正常率高達4成,千萬別輕忽身體出現的任何一項症狀!延伸閱讀: 預防腦中風,該怎麼做? 做對10件事 血管不阻塞
-
2019-11-13 科別.腦部.神經
性格改變是精神疾患?你所不知道的腦瘤症狀還有這些
一般人談瘤色變,更何況是長在腦袋裡的腦瘤,每遇上此類病患,所得到的反應不儘相同,但心裡所想的唯有怎麼辦?會不會殘廢,甚至死亡的恐懼感,有些人選擇逃避,放棄治療。故筆者希望藉由以下內容能給廣大的讀者對於此類疾病有正確的認識,以期達到早期診斷,完整治療,減少遺憾之功效。何謂腦瘤腦組織細胞發生不正常的分裂,增殖而生成瘤塊,佔據了腦部有限的空間或侵害正常腦組織,不論腫瘤是良性或惡性,只要成長到一定大小,便會壓迫到腦部重要區域,造成神經功能的異常,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影響。腦瘤的名稱是根據它的生長位置及腫瘤細胞組織命名。致病因子對腫瘤形成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環境、物理、化學或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據研究發現從事某些特定工作的人比較易得腦瘤,而有些危險因子會增加腦瘤形成的機會。如加油站工人、橡膠工廠員工、藥廠員工、化學藥劑、防腐劑處理人員都有較高機會罹患腦瘤。另研究人員也在探討遺傳及病毒於腦瘤扮演之角色,而在臨床上常被病患問及頭部外傷與腦瘤應無直接關係。大多腦瘤病人都找不出明確的致病因子,或許此類疾病是由多因子共同造成。當然,對致病因了解愈多,愈可能找出更多預防與治療的方法,目前我們能確定是腦瘤不具傳染性。腦瘤可能發生於各年齡層,但好發生於3-12歲小朋友及40-70歲之成人。盛行率腦瘤的發生率在全世界各個國家的統計中,約為每十萬人口有4-5個病人。台灣原發性腦瘤的個案數一年約為1,800至2,000例,其中約有一千四百例死亡。轉移性腦瘤隨著癌症病患的增加,而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其發生率約為原發性腦瘤的十倍。腦瘤年發生率約為十萬人口五至十例,因此以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計,一年即會有約1,000至2,000新病例發生。常見腦瘤的發生率以「多形性神經膠母細胞瘤」( Gliobastoma Mutiform )為最多,約佔38.2%,其次是「腦膜瘤」(Meningioma ),約佔13.4%,「轉移性腦瘤」( Metastatic )也就是癌症擴散到腦組織約佔l0.6%。腦瘤的類型根據來源可分為原發性腦瘤 ( Primary ),轉移性腦瘤(Metastatic ):原發性腦瘤中又以神經膠瘤(Glioma)最為常見,約占所有近半(43.9%)的數量:包含神經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星細胞瘤(Astrocytoma)、寡樹突膠質瘤(Oligodendorcyte)與室管膜瘤(Ependymoma);神經膠瘤幾乎都是惡性的,尤其好發於成人的神經膠母細胞瘤以及小孩的髓芽細胞瘤(Medulloblastoma),其惡性程度特別高。其次為源自於蜘蛛網膜的腦膜瘤(Meningioma),約佔17.2%,較常發生在婦女身上,絕大部份屬於良性腫;腦下腺瘤(Pituitary adenoma)佔8.6%,神經瘤(Schwannoma)佔7.0%,其他如先天畸胎瘤(Harmatoma)、血管瘤(Hemangioblastoma)則佔少數。而轉移性腦瘤則是指由腦部以外的癌細胞轉移來約佔10.1%,大多來自於肺癌、乳癌,腸胃道與泌尿系統之癌細胞轉移,這就是一般所說的第四期癌症。腦瘤六大警訊症狀腦瘤的症狀是依據病灶的大小,位置及分佈的型態而定。初期腫塊效應不明顯時,可能僅偶有頭痛,或依影響區塊造成偶發性的神經症狀如:1.視力聽力受損,2.肢體無力,3.痲痹,4.行動笨拙,5.步態不穩,6.臉部肌肉無力或口齒不清,隨著腫瘤的體積增加或對其周圍組織的侵犯,前述症狀可能會從偶發轉而持續出現。腫瘤亦會造成腦水腫或腦組織傳電異常引發癲癇。有時也會因為阻斷腦脊髓液的循環產生水腦。中晚期更會因顱內壓升高引發劇烈頭痛,嘔吐、吞嚥困難,甚至意識障礙等神經急症。有些長在額葉的腫瘤會造成人格,行為異常,性格改變等症狀有時會被誤以為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在臨床上並不少見。診斷依據病人臨床症狀及病史、家族史,並配合完整的神經理學檢查,可大致推測病灶的位置即可能性,在經影像檢查來確診。在針對懷疑的腦瘤病灶通常會使用的影像檢查包括:.顱骨X光檢查:可顯示某些腫瘤在顱骨變化(侵蝕或增生).電腦斷層掃描(CT):在疑似病案中最常使用之檢查,檢查時間短,方便性高,可快速地得知顱內的概況,包括:腦實質是否有出血、偏移或不正常陰影、水腫等,若有異常則再配合磁振造影(MRI)。.磁振造影(MRI):目前診斷腫瘤最常使用的檢查,本身對人體無害。敏感度高,可清楚的判斷腫瘤的形態,位置及與週邊血管,組織的相對關係,對於治療提供極其重要的資訊。.腦血管攝影:不是常規,僅針對某些血流支配豐富的腫瘤之術前輔助。.PET:早期臨床應用研究上,實際是先對腦部的功能影像作開端,由於腫瘤利用葡萄糖比率遠超過正常的細胞,因此測量腦內細胞的葡萄糖利用狀態,可以分辨出腫瘤與正常細胞,一如其他部位之利用FDG,可作為人體腦瘤細胞的偵測、分期、以及作為復發腫瘤或放射治療壞死的分辨。治療評估是否要治療有很多因素,包括大小、病理形態及位置,甚至病人的年紀和健康狀況。原則上有症狀之腫瘤不管其為良性或惡性皆須接受治療,以解除神經功能異常及後續的輔助治療,有些意外發現的小型、良性腫瘤則可持續觀察追蹤。治療的原則,不外乎病理的取得及神經減壓這兩個重要概念。治療的方式包括:傳統的開顱手術、放療或立體定位放射線手術,也就是加瑪刀及電腦刀。開顱切除腫瘤是最常用,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除了可取得組織病理外,直接移除腫瘤可達到有效的神經減壓及控制腦水腫,以利神經功能迅速恢復。放療則是在惡性腫瘤切除後的輔助治療,同時倂佐以全身性的化療或標靶治療。在某些深部或重要功能區無法以手術切除之腫瘤則可考慮用立體定位放射線手術來控制。預後預後之好壞,端看腫瘤之惡性程度:良性腫瘤且能全部切除者,預後最好,不能全部切除者,預後次佳。惡性腫瘤能作大範圍切除,且對後續需放化療有反應者,預後尚可,只能部份切除者甚至只能切片者,預後最差死亡率高。而神經機能障礙是否復原,端看腫瘤是否已造成腦部的破壞,如果損害不多,手術後經復建自會復原。如果腦部損害不少,則可能有程度不等之殘障。預後與是否接受長期且完善的復健有關,復健越早介入,預後越好。預後與病人身體狀況亦有相關,身體強壯者一定比虛弱者良好。所有良性腦瘤無論是否全部切除,每年都應接受腦部的追蹤檢查。惡性腦瘤則每三個月就應接受檢查(腦斷層或磁造掃瞄) 早期診斷,完整治療,是控制疾病的最高原則。若不幸得到腦瘤,切勿驚慌,只要與醫師根據實際狀況,制定出完整治療計劃,配合治療團隊大部份都可獲得控制。現今開顱手術已不若傳統方式龐大、耗時長、恢復慢讓人怯步,高階顯微技術配合術中導航儀,腦內視鏡及超音波腫瘤震碎機( CUSA )已可使腦瘤手術微創化,除提高全切除率外,降低神經損傷並大幅減少失血量及縮短手術時間,以利病人能更快速的復原。
-
2019-11-12 新聞.杏林.診間
腳踝翻船竟骨折 糖尿病權威許惠恒從中學會慢活
運動或是走路走太快,一不注意很可能發生腳踝扭傷。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恒分享過去腳踝「翻船」經驗,因角度問題,輕輕一跌卻造成骨折傷害,也讓他重新思考慢活的意義。同時,傷後使用枴杖和輪椅的經驗,使他更注重醫院的無障礙設施,讓院內空間更有愛。以下摘錄他的受傷經驗分享全文:我身為醫師又身兼院長,生活講求效率,沒有想到如此的「快活」竟使我不小心「翻船」骨折,得暫時使用輪椅、拐杖。然而受傷經驗也讓我更懂慢活的意義,並且更關注輪椅族的無障礙生活。2年多前的三月天,我北上參加公務會議,傍晚會議結束後歸心似箭,但那時外頭下著毛毛細雨,天色又有點昏暗,沒想到快步走過街頭時右腳竟拐了一下、「翻船」了。我當時跌坐在地上,想站起來卻發覺右腳踝無法施力,紅腫痛的感覺也與扭傷不太相同,好像更加嚴重。我坐計程車去台大醫院急診室檢查,沒想到只是拐一下,竟然就骨折了,有必要開刀。幸好,開刀24至36小時內完成即可,於是再回台中榮總治療,院內骨科醫師們幫我照更清楚的片子,確定不只是骨折,韌帶也稍微受傷。隔天接受手術,是第一次以病人身分躺在開刀房,術後住院3天,並使用輪椅及枴杖約6周。即便如此,我還是繼續上班,重要會議也都到場不請假。很多好友關心我的傷勢,老病人也叫我「不要太辛苦。」聽了覺得溫暖。這次受傷經驗的體會是,用枴杖也要尊重專業。因枴杖是要支撐上半身的重量,若沒有骨科醫師或復健治療師指導使用枴杖的施力方式,很有可能才撐幾下就手痠。另外枴杖怎麼擺、擺盪幅度多大、患肢什麼時候踏出,都有技巧的。另外一項體會就是無障礙空間很重要。過去不會特別注意無障礙空間在哪裡,但受傷後坐輪椅,光遇到階梯就很不方便。於是請同仁重新檢視醫院所有室內外的無障礙空間,確認並強化輪椅族病人的硬體使用情形。這次受傷,我也意識到「慢活」的重要性,現在都會告訴自己要放慢腳步。當看到醫院地板打蠟清潔,也會特別請同仁當心,走路別摔跤了!
-
2019-11-11 新聞.杏林.診間
助罕見病患重新站起來 陳英和獲台灣醫療貢獻獎
花蓮慈濟醫院名譽院長陳英和是慈濟首位外科醫師,他在脊椎手術及人工關節手術的成就,成功讓罕見的極重度先天性膝反曲,身體呈「L」型的患者重新站起來,更直接測試復健護具,幫病患學習行走,視病猶親的他,今年獲得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醫療貢獻獎」殊榮。66歲的陳英和自1991年施行第一例僵直性脊椎炎駝背矯正手術,技術獨步全球,更被收錄在美國《骨科新知》第八版,並撰寫成為2009年美國教科書《小兒脊椎手術》僵直性脊椎炎的手術治療章節,團隊經驗成為全世界的治療指引。畢業於台灣大學醫學系的陳英和,在台大醫院擔任住院總醫師時,得知花蓮慈濟醫院啟業,便自願到後山從醫,陳英和認為,同樣的努力若放在醫療資源缺乏的花蓮,是0到1的效果,選擇留在東部「讓更多的病人因為我的努力,而得到完善的醫療照顧」。陳英和遇過最嚴重的病例是2013年來自廈門市的楊先生,他的身體駝背變形超過200度,臉部緊貼著膝蓋,歷經5次的矯正手術,嚴重變形的身軀得到140度的矯正量,讓他可以抬頭挺胸回家。在2014年,陳英和首次見到患有「極重度先天性膝反曲」罕見病例陳小姐,查閱中西醫學文獻,僅有2例的手術病案報告,加上續發性的踝關節馬蹄足變形。陳英和表示,這是高難度的手術,經過詳細評估,決定為她打造完整治療計畫。陳英和以創新方式結合「閉鎖式切骨矯正」和「開放式切骨矯正」的手術,在雙側膝部各得到高達160度矯正量,成功矯正關節畸形,不但改善外觀,同時她的身高也由術前的93公分進步到術後的128公分,讓陳小姐終於能「腳踏實地」的生活。陳英和也在陳小姐復健時,挑選仿高跟鞋當作復健鞋,讓她順利學習站立與行走,陳英和一路陪伴視病猶親,讓陳小姐深受感動,都稱呼他為「院長爸爸」。獲得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醫療貢獻獎」殊榮,陳英和謙虛地表示,自己的初衷是「以病人為本」,能在這裡心無旁騖的投注一生,一本初衷發揮所長,是最值得感恩的事,也感謝醫界對於慈濟醫療的肯定。
-
2019-11-11 科別.骨科.復健
膝蓋運動傷害拖10年 重建前十字韌帶又能舉重了
一位女運動員10年前跨欄跌倒,並因膝蓋受傷結束運動員生涯,原本只感覺膝蓋一直不舒服,最近檢查才發現「前十字韌帶」完全消失,後來經醫師用鵝掌肌重建前十字韌帶,膝蓋才恢復正常並練起舉重運動。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骨科醫師王稚暉指出,女運動員10年前可能僅前十字韌帶輕微裂傷,因未即時治療導致膝關節長期鬆動,進而惡化成前十字韌帶完全不見,內外側的半月板也破裂;病情因時間的拖延,成為進一步惡化的無情殺手。女運動員目前就讀碩士班,因左膝蓋長年斷斷續續不舒服及有點水腫而求診,王稚暉替她做膝部前拉測試檢查,發現她的膝關節異常鬆動,懷疑是前十字韌帶出了問題,進一步做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其前十字韌帶不僅是斷裂,更是完全消失不見了,連帶內側半月板破裂及外側半月板根部破裂,這是很嚴重的膝蓋傷害。王稚暉說,女運動員的前十字韌帶因一直處於惡化狀態,年復一年,就從輕微撕裂演變成嚴重斷裂,殘留的韌帶也因被組織吸收而完全不見,又因影響膝蓋穩定度而造成內外半月板磨損破裂,日積月累連動式傷害,是少見的病例。他,經微創關節鏡手術取女運動員的鵝掌肌群自體韌帶重建,讓膝關節不再鬆動,同時也修補已破裂的內外側半月板,由於手術傷口很小,住院僅3天即出院;再接受三個月的復健,患者已恢復左膝蓋的正常。王稚暉說,從前十字韌帶斷裂的臨床統計,大部分是運動時造成;最容易造成前十字韌帶斷裂的3個關鍵動作,是運動時突然加速或減速,或往上跳後腳部直挺挺地落地,或膝蓋外翻。尤其年輕人打籃球、排球、羽球時的跑跳姿勢偏差,最容易造成膝蓋前十字韌帶裂傷或斷裂。
-
2019-11-11 科別.心臟血管
突急性腦中風 醫師:謹記「臨微不亂」四步驟
新竹一名65歲陳先生在社區進行修繕工作,突然出現腦中風症狀,緊急送醫後,醫師以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病情已獲得改善。醫師表示,身旁有人突然罹患腦中風,應該採取「臨微不亂」四步驟,盡快將病患送醫,爭取黃金治療時間才能降低失能殘障的風險。新竹馬偕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楊敬譽表示,「臨微不亂」是當病患出現「臨」時手腳癱軟、單側手腳無力、無法舉起;臉部表情不對稱,「微」笑困難;說話口齒「不」清,無法完整表達語意。如果有以上症狀,旁人千萬不要慌「亂」,記下病患發作時間盡快送醫。這名陳先生是在進行社區防颱修繕工程時發病,突然握不住手中工具、講話口齒不清、走路向右偏移無法直線行走,所幸在場的眾人分工合作,有的聯繫救護車、有的記下陳先生發病狀況,因此替陳先生爭取到黃金治療時間。陳先生送醫後,醫師發現他患有初期糖尿病,且伴隨高血壓與高血脂等病症,透過頸部超音波也發現頸動脈狹窄,且有頸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由於血流衝擊,容易導致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在醫師的囑咐下,陳先生按時服用抗血小板製劑與調控三高的藥物,也積極戒菸與持續回診復健治療,目前陳先生已回到他最愛的社區服務行列。楊敬譽表示,腦中風為腦血管疾病的俗稱,意指供應腦部的血流受阻,導致局部腦組織缺氧損傷,造成身體功能暫時或永久性受損。根據衛福部資料指出,國人十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在107年居於第4位,平均約每44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腦中風,且男性比例高於女性。若患者身材肥胖,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病症且有抽菸習慣,可能增加腦中風的風險。楊敬譽也提醒,適度的運動、規律的作息、三餐定時定量,減少過多的油、鹽與糖分的攝取,都能有效減少腦中風的疑慮。60歲以上民眾也應該每年進行身體檢查,尤其有相關家族病史的病患,更應該隨時留意,以免造成憾事發生。 編輯推薦 平常沒高血壓卻突然中風?醫師揭「隱藏性高血壓」危機 刷牙刷多久才乾淨?名醫:只刷三分鐘無法刷掉牙菌斑
-
2019-11-08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化療碰上吸入性肺炎 治療難
一般來說,膽管癌患者不像頭頸癌和腦部腫瘤患者,容易衍生吞嚥困難問題,但癌症病人在化療過程中虛弱或疼痛,也可能影響吞嚥。吃東西的瞬間需要閉氣,虛弱或疼痛都會影響呼吸節奏,使呼吸和吞嚥無法配合得宜,導致嗆咳。吞嚥的瞬間,咽喉會上升,會厭軟骨蓋下來,氣道被關閉,食物就會往後走向食道。因此,呼吸道關閉時機很重要,吞嚥時,咽喉上升要快,但老化、巴金森氏症或中風等動作神經疾患,可能影響咽喉上升速度,如果速度變慢又吃進快速流動的液體,便可能嗆咳。嗆咳引起的吸入性肺炎,一般都是可以治療的,但因化療或其他疾病而抵抗力較差者,感染會比較嚴重,治療難度也較高。許多大醫院都有嗆咳風險評估和轉介機制,復健科醫師、語言治療師,或經過相關培訓的耳鼻喉科醫師、神經科醫師都有能力進行評估,並依據評估結果給予建議和治療。坐挺90度 喝水較安全有嗆咳風險的病人要喝水,建議姿勢是坐挺90度、低頭收下巴,如果病人虛弱無法自行挺身,可以攙扶或給予靠墊。喝水要用吸管或湯匙,沒有絕對的優劣,如果擔心吸管不易控制流量和速度,可以先用湯匙,比較容易控制。以上建議都是概括性的,未必每個人適用。不論是嗆咳風險的偵測、吞嚥動作的分析和訓練、日常飲食的建議,都要經過專業人員個別化評估,再根據個別狀況給予建議,才能真正促進病人的安全和健康。(諮詢╱台大醫院副院長、台灣咀嚼吞嚥醫學學會理事長王亭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