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0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搜尋
凝血
共找到
647
筆 文章
-
-
2022-03-29 癌症.大腸直腸癌
為什麼沒症狀也要做大腸癌篩檢?醫曝篩檢與診斷的區別
新聞報導:「大腸癌蟬聯14年癌王!醫曝六症狀,這七種人要小心」、「大腸癌成新癌王!五大類食物是元兇,增4倍罹癌風險」大腸癌很顯然是個重要的議題,攻佔各大媒體篇幅。任何有關癌症的一切,包括流行病學、高風險群、症狀、診斷、治療,都在這幾年成了討論的焦點。關於大腸癌,最有效的防治,例如避免吃油炸類食物、多運動…等涉及生活習慣,往往不如想像中容易。此外,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人不經會問:「沒有什麼症狀,卻可能罹患大腸癌!那該做什麼,才能讓自己安心?」「篩檢」便是不容忽視的第一步!為什麼沒症狀也要做篩檢?什麼病都可以篩檢嗎?首先,我們得先分清楚兩個名詞,「篩檢」與「診斷」。篩檢是在「沒有症狀」的個體當中,透過特殊的方式找出有特定疾病的人,診斷則是在已經有症狀的個體身上,利用各種方式找出病因。而判斷一個疾病是否需要篩檢,「沒有症狀」時的「病情嚴重度」是相當重要的因素。接下來會把疾病大致分成三種,第一種是「始輕終輕」,第二種是「始輕終重」,第三種是「始重終重」。第一種疾病,「始輕終輕」,沒有症狀的時候不嚴重,但就算出現了症狀,還是不嚴重,顯而易見的,這類疾病並沒有篩檢的必要。但第二種疾病,「始輕終重」,沒有症狀的時候是不太嚴重,但疾病本身會在體內偷偷發展,等到症狀出現,往往已經過一陣子、變嚴重、病情相對不樂觀,這樣的疾病就有篩檢的必要。因為如果在「沒有症狀」、「不太嚴重」的時候就抓到,不僅後續治療便宜許多,死亡率也降低許多。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大腸癌,若得到四期大腸癌,包含反覆急診、反覆住院、工作損失、以及高價的標靶藥物,每年的額外花費可能高達一期大腸癌的五至六倍,至於存活率,一期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高達91%,然而進展到四期,五年存活率僅剩下15%。(參考資訊1、2)不過,還有一些更兇惡的疾病,也就是第三類疾病,「始重終重」,例如胰臟癌。只要有了這個疾病,無論一期還四期,病情一律不樂觀。這樣的疾病就也沒有篩檢的必要,尤其在許多特定的狀況下,「做檢查」本身也會增加病人的痛苦,自然而然,針對這些疾病做的篩檢就不會成為主流。許多疾病在沒有症狀的時候就會建議篩檢,得要符合至少兩個條件。首先,這個疾病產生的後果夠嚴重,再來是一旦發現,現有的科學能有好的處置方法。就像我們平時會去汽車保養場檢查輪胎一樣,一方面是知道輪胎在雨天打滑的後果將有多嚴重,另一方面是如果真的發現輪胎磨平,也能立即更換。大腸癌篩檢工具有哪些? 優缺點各是什麼?目前台灣對於大腸癌的篩檢工具分為兩類,糞便類以及結構類。糞便類是針對病人糞便,比如觀察糞便潛血、血紅蛋白等,間接推測篩檢者的大腸內是否有息肉、腫瘤組織等可能造成輕微出血的原因;結構類則是用各種方法,包含以前的灌鋇劑(台語俗稱灌石膏)、或是現在的乙狀結腸鏡、大腸鏡,直接觀察大腸的結構,試圖找尋病灶。糞便類的優點是方便、不具侵入性,缺點則是敏感度較低,畢竟真的長大腸息肉或癌症的人不見得會出血,或是出血的量太少,也不一定能被機器監測到。結構類則相反,優點是敏感度高,有長大腸息肉或腫瘤會直接可見,但缺點就是具侵入性,做檢查時相對不舒服。另外事前要吃清腸藥,手術過程中也有穿腸的風險。糞便潛血檢查分成哪幾種?原理是什麼?為什麼可以篩檢出大腸癌的潛在患者?糞便潛血檢查,顧名思義就是檢查糞便裡面有沒有潛在的、不該出現的血,大致又分成兩種方式,化學法以及免疫法。化學法糞便潛血檢查(guaiac-based fecal occult blood test)的原理是把一種名為guaiac的酵素,抹在試紙上面與檢體接觸,如果檢體當中有血液,紅血球內的其餘酵素就會與guaiac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改變試紙的顏色。但這個方法的缺點是,「紅血球內的其餘酵素」並不只會出現在紅血球裡面,儘管是糞便當中並沒有血液的正常人,也可能因為剛吃完含其他動物血液、鐵、高維生素C、抗凝血劑,如豬鴨血、菠菜、葡萄、阿斯匹靈的食物或藥物,而含有「能與guaiac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的酵素,進而產生偽陽性,所謂「檢查結果說你的糞便裡面有血液,但其實沒有」的狀況。(參考資料)幸虧台灣目前多數採用的是第二種方法,免疫法,偵測的目標從「紅血球內的其餘酵素」變成「只出現在人類紅血球表面的一種蛋白質」,偽陽性的比率相較化學法就大大降低,畢竟一個人攝取再怎麼多其他動物的血液,也不會突然跑出原本沒有的蛋白質。如此一來,當一個人做檢測的結果為陽性,我們就有比較高的信心認為,這個人的糞便裡真的有「人類的紅血球」,就可以進一步執行大腸鏡檢,確認是否有影像上的證據發現諸如潰瘍、發炎、息肉、腫瘤等病灶。關於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癌,該以什麼態度面對?最常見的迷思是,篩檢只要做一次就好。實際上,身體的狀況不停的在變化的,很有可能換了一個環境、換了一種生活習慣,經過時間慢慢累積,就有了不同的病徵。做一次檢查沒看出異常,絕對不代表未來不會有異常。根據瑞士起司理論,每片瑞士起司都有一些小孔洞,只有一片的話,照下去很容易透光,但如果把很多片疊在一起,光線就透不過了。糞便類的檢查如果定期做、做許多次,儘管敏感度相對低,但每一次都「剛好」沒檢查到的機率,就會小很多,如果真的都沒有異常的話,大致上就能放心。這也是政府積極宣導大腸癌篩檢的原因,除了要大家都來做,還要穩定的做,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當然,真的想要避免得到癌症,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抽煙、運動量少、體重過重、三高、愛吃燒肉的人,大腸癌的風險就是高出許多。(參考資料)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目前國民健康署補助50-74歲的民眾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年齡符合資格,別忘了去醫院檢查唷!【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盧柏文醫師】大腸癌躍十大癌症之首!了解糞便潛血檢查的重要性】
-
2022-03-24 養生.人生智慧
開刀設法救活他,或不開刀看他死去……投身戰地行醫25年的外科醫師親揭戰爭的殘酷
作者簡介大衛‧諾特(David Nott)全球重要的戰地醫生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有經驗的創傷外科醫師之一。曾在多家倫敦醫院擔任諮詢醫師與血管外科醫師。自一九九〇年代中期,大衛‧諾特開始申請無薪假,前往世界上最不安定、戰爭最頻繁的地區志願服務,時間往往為期一星期、一個月甚至是一年,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傷者進行戰地手術或救生手術。一九九三年,他首次的任務就是到當時陷入戰火的賽拉耶佛,那時諾特兩度差點葬生戰場。至目前為止,他到過的戰區列表,堪稱二十一世紀的戰爭年表:阿富汗、獅子山共和國、賴比瑞亞、達佛、剛果民主共和國、伊拉克、葉門、利比亞、加薩和敘利亞。諾特也曾加入二〇一〇年海地和二〇一五年尼泊爾的賑災救援行列。二〇一五年,諾特獲英國女王接見。同年,他與妻子成立了大衛‧諾特基金會(David Nott Foundation)宣揚與分享他長久經驗所獲得的知識,也培育更多醫師繼續為全球戰火頻仍的地區提供服務。▍嚴寒、斷電、砲擊傷患是因為炸彈與子彈被送進我們的診間,但從很多方面來說,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實是氣溫。那年冬天,塞拉耶佛寒氣逼人,鑽進我的衣服內,還滲透到骨子裡,我們的傷患也深受其害。手術室裡冷個半死,洗手的時候水是冰的,而我的手術袍很快就破爛不堪,醫療口罩也沒了,只好在冷空氣中口吐白煙。嚴寒只是讓我們很難受,對傷患來說卻是生死攸關。有些人可能還沒因傷而死,就先失溫喪命。手術室內必須保持溫暖,因為打開傷患腹腔時,他們也會快速失溫,而溫度會直接影響手術結果。假使體溫劇降,後果不堪設想。體內酵素停止運作,就無法順利凝血;心臟也不再正常跳動,導致難以充分運用我們賴以為生的氧氣,器官便隨之慢慢衰竭。多數時候醫院的發電機運作堪稱順暢,從地下室發出的轟隆隆聲音也可清楚聽到,但柴油老是不足導致發電機停擺,因此我們不時會突然陷入一片黑暗,偏偏還常發生在三更半夜。這時會有位大哥推著滿載五、六個汽車電池的手推車來到手術室,立起一盞大燈,再毫無章法地接上電池。在電力重新恢復前,那盞燈暫時充當手術燈,在又霧又冷的房間裡,射出的光線差強人意,但總是聊勝於無。在我加入此次任務大約兩週後,有天晚上,一名年約十六歲的年輕人被送了進來,腹部插著一塊大型彈片。當時塞拉耶佛遭受坦克砲彈、迫擊砲、火箭砲的密集轟炸。這類投射武器的金屬碎片造成的傷害類似子彈,但傷口往往更大也更具殺傷力。這名年輕人血流如注,血壓極低、脈搏率又高,有可能會發生手術休克。當時在場的四人包括我、麻醉師、刷手護理師和一名助手。麻醉師跟我討論著是否開刀,我們面臨的一項抉擇:開刀設法救活他,或不開刀看他死去。當時沒有其他傷患,時間差不多凌晨三點,但我們物資所剩無幾又冷個半死。看了看這名傷患,我們朝彼此點點頭,隨即把他推進手術室,開始採取必要措施止血。我們先施打了麻醉,將僅剩的一品脫血液輸進他體內,然後我打開了他的腹腔。由外科醫師檢視腹部各部位及骨盆的手術叫作開腹手術,憑藉著雙眼及雙手,你要檢查腹部的所有實質器官,例如脾臟、肝臟、腎臟和胰臟,也要檢查中空器官,例如胃、小腸、大腸,再往下到骨盆。假如是女性,還包括膀胱跟子宮檢查。這個手術也要決定是否翻出大型血管,例如攜帶充氧血離開心臟的大動脈,以及把靜脈血從全身帶回心臟的下腔靜脈。將腹部清理消毒後,我沿著腹壁切開長長一條線。隨著切口愈來愈長,血也如紅色浪花從傷患腹部飛濺到我手上。在冷冽的手術室裡,我冰冷的手清楚感受到他鮮血的熱度。彈片刺穿了他的下腔靜脈。這是我頭一回看見主要血管受傷。金屬碎片還卡在裡面,雖然也因此多少能幫忙止血,但除了取出別無他法。一想到移除碎片後不曉得能否控制出血,我的心便跳得劇烈。務必得迅速包紮傷口。但我輕輕移開彈片時,血柱瞬間如從血管破口噴出,我趕緊從護理師托盤抓起一大塊紗布蓋在出血處,然後靜靜等待。我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辦時,傳來一聲撞擊巨響。醫院遭到攻擊,整棟建築開始搖晃,我感覺雙腳在沾滿鮮血的瓷磚地板上滑了一下,立刻閃過一個念頭:建築可能會倒塌。說時遲那時快,就在撞擊發生的數秒內,一切陷入黑暗。那不僅是昏暗,而是徹徹底底的烏漆抹黑,沒有一絲光線。手術室位於地下室,有一層層厚重的門與醫院其他地方隔絕開來。我伸手不見五指,看不到病人,也看不到同事。我更驚覺自己甚至聽不到他們的動靜,只剩手術室外的喧囂聲。我手上的紗布還壓在傷患的下腔靜脈上,靠另一隻手幫忙,摸到旁邊的主動脈。身為一位血管外科醫師,只要觸摸主動脈,就能大概判斷血壓。我知道他的血壓正在下降,所以用手指按壓他的動脈,設法止血,以維持心臟與腦部的血壓。但我可以感覺到他的血不斷從腹部滴到我的大腿上,又順勢往下流到腳踝。「敷料!敷料!」我大叫著,儘管不抱太大希望,仍期盼在場有人可以幫忙。過了好幾分鐘,房內瀰漫著詭異的平靜。我等著那位大哥推著手推車跟燈進來,但沒人出現。我左等右等,手指緊捏著那位男孩的下腔靜脈,但他的脈搏愈來愈弱。一片清冷死寂之中,我呼叫著麻醉師,但無人回應,又呼叫護理師、呼叫助手,黑暗中卻只聽到自己的回音。我只感覺得到男孩體內汩汩流出的濕滑血液,我的鞋子浸在裡頭,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響,手則因為緊握而抽筋。他的生命正慢慢流逝。「哈囉!哈囉!我需要燈光!有人在嗎?」我一叫再叫。一會兒後,我知道男孩死了。我徬徨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只能等待。在冷凍般的手術室裡,溫暖的血逐漸冷卻。幾分鐘後,電燈開始閃爍,然後重新亮起。雖然剛剛叫喊都無人回應,對於人去樓空,心裡早已有底,但此時我環顧四周,發現只剩我一個人,依然感到萬分錯愕。我的手術團隊老早一哄而散找掩護去了。所有人一聲不吭,也沒跟我說半句話,每個人都當機立斷,醫院一遭攻擊就是逃命的時候。我往地上一看,宛如置身屠宰場。男孩想必失血三到四公升,大部分都沾在我身上。我踉蹌地跑了出去,脫掉手套跟手術袍,深深感到一股絕望。那名男孩本來可以活下來的。之前那個老婦人也許救不回來,但男孩本來絕對還有希望。假如那個推車大哥有來,假如燈早點亮,假如有人幫忙,我們一定可以救活他啊。我也倍感失望,居然沒人跟我說:「大衛,我們要走了,一起走吧。」他們就自顧自地跑了,獨留我在手術室。我脫下濕答答的襪子,一臉茫然在走廊上晃,急著想找茶壺燒水,好洗掉身上的血、溫暖麻痺的雙手。我在走廊盡頭一間用沙包堆擋起來的辦公室裡,找到了我的團隊,麻醉師、護理師跟助手,就連推車大哥也在,他們全都靜靜坐著,不發一語,也沒討論半句。男孩的遺體就這麼被抬走了。※ 本文摘自《醫者無懼:從中東戰區到非洲煙硝之地,行遍二十一世紀砲火最猛烈的戰場,外科醫生從事人道救援25年的生死故事》。《醫者無懼:從中東戰區到非洲煙硝之地,行遍二十一世紀砲火最猛烈的戰場,外科醫生從事人道救援25年的生死故事》作者:大衛‧諾特 譯者:林步昇出版社:麥田出版日期:2022/03/05
-
2022-03-17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心房顫動一半無症狀 中風風險倍增
心房顫動是中風的隱形殺手,且有半數患者無症狀。統計顯示,80歲以上民眾,每十人就有一人患有心房顫動。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長溫明賢呼籲,高齡者定期量測血壓,最好搭配有心房顫動檢測的血壓計,若感覺到心跳紊亂也建議到院檢查。國外研究顯示,心房顫動讓患者中風風險增加三到四倍,但國內研究顯示,心房顫動導致患者中風風險更高,達到五倍,死亡風險增加二到三倍。溫明賢表示,心房顫動是指心房不規則放電,導致心房快速紊亂地顫動,最高每分鐘可能達到300次,若將血管中的血液比喻為水溝中的水流,原本心臟穩定跳動時,水流通暢;一旦心跳速度紊亂,跳動速度忽快忽慢,水流不穩就會讓砂石沈積在水溝中,長久堆積,就可能出現阻塞,依阻塞位置不同,例如腦部、眼睛與足部等,出現不同部位的中風。溫明賢表示,心房顫動可能瞬間發生,也可能持續一段時間,若檢查時恰好沒有發生心房顫動,可能就檢查不出來。加上心房顫動患者至少半數患者無症狀,大多是發生中風後,回頭檢查心臟,才發現有心房顫動。臨床上還曾有案例是在中醫師把脈意外發現心房顫動的案例。林口長庚醫院心律不整暨電生理中心主任葉勇信表示,心房顫動是心律不整最常見的症狀,高齡者最常見,無論有無不舒服症狀,心房顫動引發中風機率相同。國人對心房顫動不夠了解低,有時即使出現症狀,也不知道是心房顫動或直接被忽視。為了揪出無症狀的心房顫動患者,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去年與嘉義縣、宜蘭縣、基隆市府合作,篩檢2萬3000多名社區民眾,偵測出278人有心房顫動,比率約1.19%,多數民眾不曉得自己有心房顫動,已知自己有心房顫動且正在服用抗凝血劑者,僅十分之一。葉勇信表示,年紀愈大的民眾,出現無症狀心房顫動的比率愈高。醫學會找出278人後續轉介治療,多達6成需服用抗凝血劑,避免中風。葉勇信表示,國健署辦成人健檢,提供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三年一次、55歲以上原住民、罹患小兒麻痺且年在35歲以上者、65歲以上民眾每年一次,但其中未含心房顫動檢查,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利用手持心電圖裝置,額外在常規健檢項目中增加心房顫動篩檢,協助及早發現及轉介。
-
2022-03-17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心臟亂跳「愛注意」 心房顫動5成無症狀中風機率增5倍
心房顫動是中風的隱形殺手,且有半數患者無症狀。統計顯示,80歲以上民眾,每十人就有一人患有心房顫動。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長溫明賢呼籲,高齡者定期量測血壓,最好搭配有心房顫動檢測的血壓計,若感覺到心跳紊亂也建議到院檢查。國外研究顯示,心房顫動讓患者中風風險增加三到四倍,但國內研究顯示,心房顫動導致患者中風風險更高,達到五倍,死亡風險增加二到三倍。溫明賢表示,心房顫動是指心房不規則放電,導致心房快速紊亂地顫動,最高每分鐘可能達到300次,若將血管中的血液比喻為水溝中的水流,原本心臟穩定跳動時,水流通暢;一旦心跳速度紊亂,跳動速度忽快忽慢,水流不穩就會讓砂石沈積在水溝中,長久堆積,就可能出現阻塞,依阻塞位置不同,例如腦部、眼睛與足部等,出現不同部位的中風。溫明賢表示,心房顫動可能瞬間發生,也可能持續一段時間,若檢查時恰好沒有發生心房顫動,可能就檢查不出來。加上心房顫動患者至少半數患者無症狀,大多是發生中風後,回頭檢查心臟,才發現有心房顫動。臨床上還曾有案例是在中醫師把脈意外發現心房顫動的案例。林口長庚醫院心律不整暨電生理中心主任葉勇信表示,心房顫動是心律不整最常見的症狀,高齡者最常見,無論有無不舒服症狀,心房顫動引發中風機率相同。國人對心房顫動不夠了解低,有時即使出現症狀,也不知道是心房顫動或直接被忽視。為了揪出無症狀的心房顫動患者,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去年與嘉義縣、宜蘭縣、基隆市府合作,篩檢2萬3000多名社區民眾,偵測出278多人有心房顫動,比率約1.19%,多數民眾不曉得自己有心房顫動,已知自己有心房顫動且正在服用抗凝血劑者,僅十分之一。葉勇信表示,年紀愈大的民眾,出現無症狀心房顫動的比率愈高。醫學會找出278人後續轉介治療,多達6成需服用抗凝血劑,避免中風。葉勇信表示,國健署辦成人健檢,提供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三年一次、55歲以上原住民、罹患小兒麻痺且年在35歲以上者、65歲以上民眾每年一次,但其中未含心房顫動檢查,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利用手持心電圖裝置,額外在常規健檢項目中增加心房顫動篩檢,協助及早發現及轉介。
-
2022-03-12 新聞.科普好健康
老年族群必看!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恐猝死 醫:新型生物瓣膜可望突破使用年限
「主動脈瓣狹窄」好發於老年人身上,是一種退化性瓣膜疾病,常會出現昏倒、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有猝死可能,一旦出現症狀,平均存活二至五年。重度狹窄 可手術改善年輕人也會因先天性的異常而得病,二瓣型主動脈瓣是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約占全部人口的1%至2%,不同於正常人的三個瓣葉,病人因結構上的先天異常,會在年輕時就發生主動脈瓣狹窄。過去觀念認為,需經由心臟超音波確診為「重度瓣膜狹窄」,並有明確症狀才建議手術。而隨著治療進步,最新的研究及治療指引均建議,重度狹窄但無症狀的病人,在經過醫療團隊評估下,可以接受手術來改善存活和生活品質,但若拖延病情變嚴重,則會導致治療的困難。一位年約30歲的外籍配偶,育有一名小孩,多年前被診斷患有先天性二瓣型主動脈瓣狹窄,建議應盡快處理,但她放不下對家庭、小孩的責任,一直拖延治療。第一次在產房見到她,是她的第二個孩子將要臨盆,因拖延多年的心臟瓣膜疾病,加上懷孕造成的心臟負荷上升,心臟收縮功能只剩10%,需要葉克膜待命。金屬瓣膜、生物瓣膜比較所幸她生產順利,母子均安,在這次驚險生產之後,她才下定決心接受外科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治療,考慮可能再懷孕及生活形態後,她選擇使用「生物瓣膜」進行瓣膜的置換,雖然未來再開刀可能性高,但可保有目前正常的生活品質。術後的追蹤,她的心臟功能也回到近乎正常。針對二瓣型主動脈瓣狹窄問題,目前會優先建議進行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可選擇的瓣膜分為金屬或生物瓣膜,金屬瓣膜的好處為耐用性高,再開刀機會低,但必須終生服用抗凝血劑來預防血栓形成;生物瓣膜常以豬心瓣膜製成,好處為不用長期服用抗凝血劑,但瓣膜會退化(使用年限約10至20年)而需要再開刀置換。因此,選擇瓣膜最重要的客觀考量就是病人的年齡,目前國際治療準則建議,50歲以下的年輕病人,可以選擇金屬瓣膜,來避免未來多次開刀的風險。而在「經導管瓣中瓣技術」不斷進步下,如果瓣膜退化而需再次開刀,目前多可採用經導管瓣膜植入。因此不願意使用抗凝血劑而希望保有正常生活品質,較年輕的病人使用耐久性生物瓣膜是另一選擇。乾式瓣膜 可瓣中瓣手術最近衛福部核准進口的新型乾式生物瓣膜,以牛的心包膜製成,經過革新技術抗鈣化處理,根據國外的臨床人體試驗,期望可以突破目前的使用年限。此外,如果未來生物瓣膜到達使用年限而退化,乾式瓣膜也特別設計,方便下次進行微創經導管瓣中瓣手術。建議病人在專業心臟團隊的協助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
2022-03-06 養生.聰明飲食
預防尿路感染、有助減肥 蘆筍還能是天然的壯陽藥
每年三月中下旬,台灣蘆筍進入產季。它不僅美味,更含有維生素A、C、E、K和B6,以及葉酸、鐵、銅、鈣和蛋白質等豐富營養,也是抗氧化劑來源。● 高纖有助減肥蘆筍熱量低,且含大量可溶與不可溶纖維,身體消化纖維的速度緩慢,能增加餐與餐之間的飽足感,有利於減肥,還能預防便祕、降低膽固醇。營養師建議,蘆筍可以搭配雞蛋吃,纖維與蛋白質的結合,會大大提升滿足感,避免因飢餓而亂吃。● 預防尿路感染蘆筍含大量天冬醯胺酸(一種胺基酸),是天然的利尿劑,可幫助排出體內多餘水分和鹽分。當女性排尿不足時,容易發生尿路感染,更頻繁的排尿有助將壞菌從尿液中排出。● 富含抗氧化劑尤其是紫色蘆筍,富含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幫助身體免於自由基傷害。營養學家提醒,烹調蘆筍時別煮過頭,以免流失部分維生素。● 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E是人體重要的抗氧化劑,有助增強免疫系統。烹調時最好加入些許橄欖油,因為E是脂溶性維生素,與油脂同時攝取能幫助吸收。● 能提升性欲你沒聽錯,蘆筍是天然的壯陽藥,這歸功於維生素B6和葉酸,能幫助提高興奮感。此外,維生素E也能刺激性荷爾蒙,包括女性的雌激素和男性的睪固酮。● 有助緩解宿醉一項發表在《食品科學雜誌(Journal of Food Science)》上的研究指出,蘆筍萃取物中的礦物質和胺基酸,可能有助緩解宿醉,並保護肝臟細胞免受酒精中的毒素影響。● 幫助解除腹脹蘆筍是防腹脹的超級食物。它能提供益生元,做為腸道好菌的食物,平衡消化系統健康,還有助減少氣體產生。且蘆筍天然的利尿功能,有助排除體內多餘液體,緩解腹脹不適。● 富含葉酸蘆筍是葉酸的寶庫,已被證實能預防先天性神經管缺損,孕婦尤其需要補充。2019年一項研究發現,在懷孕前服用葉酸補充劑,有助降低早產風險。● 富含維生素K和其他綠葉蔬菜一樣,蘆筍是維生素K的良好來源。維生素K對於凝血功能和骨骼健康很重要。● 給你好心情蘆筍富含的葉酸,是一種維生素B群,能振奮精神、緩解煩躁。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體內葉酸和B12濃度低,因此醫師多半會開立這兩種維生素給患者服用。蘆筍還含有高量色胺酸,可平撫情緒、改善心情。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2-03-04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開車突然心肌梗塞!掌握黃金時間救回,還靠這些生活習慣保命
八年前,我從台中住家開車到雲林北港上班途中,在西螺大橋突然胸悶、肩背痠、冒冷汗,這個情況持續不止,但我仍強忍不適開到醫院,一到院整個人眩暈、乏力癱軟,急診醫護人員馬上幫我進行心電圖與心臟酵素檢查,發現我是心肌梗塞發作,立即搶救救回一命。深刻感悟「生死一線間」北港院區有建置心導管室,我是在黃金時間被心臟科團隊救回的幸運兒。印象中我胸悶得很厲害,整個人幾乎無力,心臟科醫師張丁權、張詩聖啟動心導管介入療法,過程中我一度心跳停止,經過心臟按摩,心跳才恢復,當時我有意識,但心臟卻使不上力,現在回想這一幕,仍深刻感悟「生死一線間」。很感謝兩位心臟科權威與死神拔河,把我從鬼門關前救回來。在我身上置放一支心臟支架及暫時性心臟節律器,之後住進加護病房治療,在抗凝血劑加上專業醫護團隊的照護下,我的病況很快改善恢復。聽醫囑療養 兩周後回崗位由於當時我滿心想的是「我現在是病人,但我的病患找不到我怎麼辦?」所以我努力聽從醫囑療養,兩周後就回到工作崗位上,病況也因為獲得良好控制,至今沒有復發,現在我持續回心臟科門診追蹤,清楚掌握自己的健康變化。急性心肌梗塞是最常見的猝死原因,約有一半患者不知自己可能有心臟疾病,發作時錯失搶救良機,因此易發生到院前死亡情況。「我能活下來,除了感謝心臟科團隊救治,也有一點運氣及佛菩薩庇佑。」我病發後未改變作息,維持茹素,會固定時間就寢,盡量不熬夜,最重要的是,定時服藥控制疾病,讓身體保持在良好且規律的生活習慣,自然迎來健康的回報。為病患打氣 分享罹病經驗我是腸胃肝膽科專科醫師,在診間中遇到堅持己見或沒有信心對抗病魔的病患,我會用自己罹病的經驗分享心境,加上我的醫療專業,說服患者勇敢面對,我希望他們能跟我一樣重拾健康,或調整心情與疾病共存,揮別陰鬱負能量,正向生活。我有高血壓、高血脂、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史,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因此提醒50歲以上男性,如果有心臟疾病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或有抽菸、肥胖、少動等習慣者,更應提高警覺,避免罹患心臟疾病。調整生活習慣 定期健檢建議從調整生活習慣開始做起,少抽菸、控制三高、減肥及多運動,遠離心血管疾病;其次定期健康檢查,量血壓、血液檢查、心電圖、胸部X光是必要檢查項目,並且應測量「運動心電圖」,監測自己在活動中的心跳變化,有異狀才能及時發現與治療。黃克章小檔案現職:●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腸胃肝膽科主任●肝癌、大腸直腸癌團隊年齡:67歲學歷:中國醫藥大學專長:●腹痛、腹瀉、嘔吐、消化不良●腸胃出血、消化性潰瘍、肝癌、胰臟癌、膽結石、腸胃與肝腫瘤篩檢、其他腸胃肝膽胰臟疾病經歷:●台大醫院腸胃科研究員●長庚醫院腸胃科研究員●中國醫大附醫腸胃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專科醫師
-
2022-03-03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年紀愈大可容忍血壓愈高?醫師提醒2種常被忽略的高血壓危機,心血管風險增2至4成
82歲黃奶奶,平常有三高問題,雖然在診所有拿慢性三高的藥物,但時常有漏吃或忘記吃的問題,以前收到Line訊息說年紀愈大血壓可以容忍愈高,年齡加上80以為這是可容忍的血壓範圍便不以為意,平常血壓往往飆破160,某次半夜起床上廁所時忽然胸痛、冒冷汗幾近暈厥,被家人緊急送醫治療,檢查發現竟是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經緊急心導管支架手術處理及嚴格控制血壓、血脂及血糖,終於恢復穩定的生活,經過這次事件,黃奶奶再也不敢胡亂聽信網路謠言,因此遵從醫囑乖乖吃藥。量測血壓 把握基本「722原則」高血壓又稱作「隱形的殺手」,台灣成年人平均每4人就有1人患有高血壓,病人往往暴露在風險當中而不自知,正常人的血壓收縮壓應小於120毫米汞柱且舒張壓應小於80毫米汞柱(兩者皆須達標),若診間量測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張壓超過90毫米汞柱即為高血壓,若介於中間者則稱作血壓偏高或高血壓前期。若家中平日有量血壓的習慣,根據歐洲及美國最新的標準,居家平均血壓超過135/85毫米汞柱(歐洲)或130/80毫米汞柱(美國)亦即為高血壓。台灣高血壓學會及心臟醫學會建議量測血壓應把握基本「722原則」:1週量7天,每天量早晚2回,每回量2次(每次間隔1分鐘),若有心律不整則需每回量3次。2種常被忽略的高血壓危機另外,常常被民眾忽略的高血壓危機為:白袍性高血壓及隱匿性高血壓。民眾往往以為至醫院量測到高血壓即為白袍性高血壓,卻忽略了潛藏的動脈硬化危機,根據統計其心血管風險會增加約2至4成;隱匿性高血壓則為醫院量測血壓正常,但居家血壓卻偏高,其心血管風險更甚,增加約2倍。依據過往文獻統計,控制好高血壓可使心血管死亡風險減少2成,腦中風風險減少4成,心臟衰竭風險減少5成,因此,控制好血壓成為當今刻不容緩的議題。在血壓控制標準的次級預防方面,應將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某些高風險族群甚至必須更嚴格控制收縮壓在120毫米汞柱以下,除非是初級預防或近期發生中風病患則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但若有在服用抗凝血劑之病患則維持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有些人不免會擔心在年紀較大的老人家是否血壓控制亦須如此嚴格,根據近期跨國多中心研究針對60-80歲華裔族群,若血壓控制在110-130毫米汞柱對比130-150毫米汞柱,發現嚴格控制血壓可減少近3成的心血管事件風險。吃了血壓藥就要吃一輩子?此外,民眾最常詢問的問題即是吃了血壓藥是否就要吃一輩子,此關鍵取決於自身生活習慣及飲食是否能有效調整,指引建議:每減少1克鈉鹽攝取,平均可減少收縮壓2.5毫米汞柱;每減重1公斤,可減少收縮壓1毫米汞柱;得舒飲食(DASH,多蔬果、少脂肪)可減少收縮壓10至12毫米汞柱;規律運動可減少收縮壓3至7毫米汞柱;減少酒精攝取可減少收縮壓2至4毫米汞柱;另須戒菸使血壓維持穩定,減少浮動。若能達成的標的愈多,當血壓降到合理標準範圍內,就不見得需一輩子服用藥物。然而有些民眾也常有高血壓需服用多種藥物或即便服藥也仍難以控制的困擾,這時便可考慮使用新一代的導管介入性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手術,俗稱高血壓導管治療,此治療模式類似一般心導管治療,鼠蹊部打針,隔天即可出院,除了適用於難治型高血壓患者外,也適合已併發器官受損患者(如心室肥厚、腎病變、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服藥順從性差、服藥有嚴重副作用、次發性高血壓治療但血壓仍未達標之患者(如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根據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光導管治療未服藥的情況下,患者診間血壓平均下降近10毫米汞柱,且可使日常血壓維持平穩、減少浮動,台灣目前已執行約300例的高血壓導管治療,成效良好,當中發現部分患者甚至血壓下降超過20至30毫米汞柱,擺脫藥物束縛,維持長期穩定的控壓效果。高血壓併發症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一旦當嚴重併發症產生時,往往病患已發生心肌梗塞或中風,甚至死亡。平常養成規律量血壓的習慣,一旦發現血壓上升無法在短時間內回復,需適時輔以藥物控制,並調整生活型態及飲食,若有需要亦可考慮使用新一代的高血壓導管治療,達到精準控壓的愜意人生。
-
2022-02-24 該看哪科.罕見疾病
25歲女不明原因腎衰竭 罹罕見高安氏動脈炎
台中市1名25歲科技業女性因為多處傷口潰瘍及咳血,到台中榮總急診檢查發現急性腎衰竭,病情一度惡化到敗血性休克,最後診斷罹患罕見高安氏動脈炎,經治療後順利出院。台中榮總腎臟科主任陳呈旭與醫師黃士婷今天在記者會中表示,一名25歲科技業女性,去年1月開始,下肢到膝蓋出現水腫和多處紅斑及傷口,半年尋遍各醫療院所,病況未改善,進展至雙腳嚴重水腫、腳趾末梢紫黑色、多處傷口潰瘍及咳血、呼吸困難,發燒、左手冰冷麻痛、血壓下降,因而到醫院急診。黃士婷指出,患者經血液檢查發現急性腎損傷、蛋白尿及血尿、發炎指數上升、溶血性貧血、合併肝功能異常及黃疸。電腦斷層檢查腹部發現左腎及脾臟梗塞、右腎萎縮、肝脾腫大。心臟超音波掃描發現左心室內有多處血栓,合併心臟衰竭,在1天內病況快速進展至敗血性休克轉入加護中心照護。因年輕女性併發多處大血管栓塞,醫療團隊懷疑為大血管炎,經由團隊專家會診此複雜病情後,建議加作頸部超音波探查發現多處顱內、頸部大血管阻塞,腦部核磁共振掃描更發現多處腦部小梗塞,最後病人接受全身正子掃描確診為高安氏動脈炎。黃士婷指出,患者在感染控制穩定1個月後,考量病情需要使用口服類固醇、並改成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及心衰竭藥物治療。治療後患者終於恢復健康,腎臟正常出院,並於出院後1個月後回歸職場。黃士婷強調,由於高安氏動脈炎是罕見疾病,因而容易被忽略,造成存活率相對較低。病患又常因早期症狀不明顯而延遲就醫,呼籲年輕女性若發現單側或雙側肢體有紫斑、不明原因多發傷口,或急性腰痛、血尿、蛋白尿症狀,應儘速就醫。
-
2022-02-24 新聞.用藥停看聽
抗憂鬱藥物恐增產後出血風險 食藥署評估風險管控
周產期憂鬱症對孕媽咪影響大,但有3類常用抗憂鬱藥品可能增加產後出血風險,衛福部食藥署將評估風險管控。婦產科醫師提醒,服用抗憂鬱藥品的孕婦可與醫師討論,勿任意停藥。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近日針對3類抗憂鬱藥品,包含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s)、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SNRIs)及Vortioxetine成分的藥品,公布藥品安全資訊風險溝通訊息。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告訴中央社記者,英國臨床文獻指出,這3類抗憂鬱藥品可能微幅增加孕婦產後出血風險,特別是在生產前1個月的孕婦。洪國登說,英國醫藥品管理局(MHRA)去年已發布安全警訊,並要求藥品說明書加註增加產後出血風險的警語,特別是用於有出血或凝血相關疾病的病人。洪國登說,國內核准的SSRIs類藥品許可證有82張、SNRIs類藥品許可證40張;Vortioxetine成分的藥品許可證共4張,藥品來源國家各有不同,加註產後出血相關警語的情況不一。洪國登表示,目前食藥署啟動評估,蒐集資料並諮詢相關醫學會意見,未來是否針對這3類抗憂鬱藥品採取進一步風險管控措施,如加註警語等。台灣婦產科學會理事長、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部主任黃閔照說,周產期憂鬱症是指懷孕期間與產後1年發生的憂鬱症,但有用藥治療的比率不高,僅約1%。黃閔照說,上述3類抗憂鬱藥品因可能影響血小板凝結狀況,但導致產後出血的情況尚屬少見。他提醒,若有使用抗憂鬱藥品的孕婦,仍要持續用藥,勿因增加些微風險,導致身心症狀加重。食藥署與黃閔照都提到,有服用抗憂鬱藥品的孕婦,且患有可能影響凝血功能的疾病,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師相關用藥史,由醫師協助評估用藥與接生狀況。食藥署也建議,醫師開立抗憂鬱藥品給孕婦時要審慎評估,醫療人員也可持續詢問孕婦服用抗憂鬱藥品的使用情形,尤其在懷孕後期應特別留意。
-
2022-02-12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媽開腎結石手術卻心跳停止,為了救命可能終身洗腎!面對醫師你該怎麼做?一位醫師的親身體悟
在醫療現場,病人與醫師其實是種以苦難相連的生命共同體。面對無法重來的醫療歷程,可以如何做得更好、避免併發症?郭漢崇醫師將一張張病歷,化為一則則故事;「以病為師」,道盡他身為外科醫師對生命的深刻體悟。編按:慈濟醫療法人副執行長暨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行醫超過30年,一位站在第一線的外科醫師省思:手術併發症,真的無法避免?一旦發生併發症,又該怎麼辦?如何面對病人、家屬的責難?當自己、家人成為病人,是怎樣的心情?32年前,郭漢崇離開臺大醫院到花蓮慈濟醫院任職。在這裡成為第一線的泌尿科專科醫師,負責東部地區民眾泌尿系統的健康。當然郭漢崇手邊也累積許多困難病例,沒有辦法推辭,也無法將他們往臺北送,必須親自面對病人,一一的解決病痛。〈一起把媽媽救回來〉「郭醫師你聽我講,你真的不能太忙,你一天開那麼多刀,怎麼有辦法顧每一個病人呢?以後要改進知道嗎?」秀美上氣不接下氣的對我講了這些話,我緊握著她的手跟她說:「我知道了,你安心,我一定會好好的把你治好,你安心喔!要加油。」我慢慢退出病床旁邊的急救圈,讓外科加護病房的醫師和護理人員靠近秀美,他們繼續對秀美實施該有的治療。給她氧氣,在她的右頸部插上中央靜脈輸液管線,並且注射大量強心劑、碳酸氫鈉,以及氯化鈣,來穩定她的酸中毒和心跳不穩定。就在大家手忙腳亂穩定秀美的生命跡象時,我注意到病床旁邊的生命徵象記錄器顯示, 秀美的心跳愈來愈快,每分鐘高達一百四十幾下,但心跳的強度卻愈來愈弱,而且不時出現不整脈 ,以及不正常的心臟收縮。血氧濃度也從剛來急救室的百分之九十,漸漸下降到百分之八十五、百分之八十。我馬上告訴外科急救室的陳醫師說:「可能要插管比較安全。」於是陳醫師囑咐護理人員準備氣管插管。怎麼會突然間就停止心跳?我們幫秀美打了鎮定劑方便插管,突然間,心跳就變得亂跳起來,出現心室顫動和心搏過速的現象。這顯示心臟即將進入無法代償,接下來就會造成心跳停止,病人會因而死亡。陳醫師立即將氣管內管插好。這個時候心跳戛然停止,記錄器上心跳成一直線。一群人立即將病人的衣服拉開,開始實施體外心臟按摩。強烈的胸部擠壓按摩聲在空氣中瀰漫著,大家屏住呼吸、非常緊張。一旁的心搏復甦器、電擊器也已經準備好了,壓了一分鐘,看心跳還是沒有恢復。因此,急救室的醫師立即施予心臟體外電擊。當高伏特的電流傳過秀美的心臟以及身體,她的整個軀體跳了起來,心臟跳了幾下又停止。於是醫師們只好再輪流進行體外心臟按摩,並且按照一定的時間注射強心劑和碳酸氫鈉,來穩定酸鹼平衡,讓身體裡的細胞維持恆定。我在一旁看著急救室的醫護人員急救了大概五分鐘,心頭一涼,怎麼會這樣?但是我必須撐下去。所以我一個人走到外科急救室外,對秀美的丈夫和小女兒說:「情況很不樂觀,秀美剛剛心跳停止,我們正在急救中,不知道能不能拉得回來。」秀美的丈夫神情非常倉皇,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嘴唇顫抖。他拉著我的手說:「郭醫師,怎麼會這樣子?剛剛從電腦斷層室檢查回來,一路上我握著她的手還是溫暖的,怎麼會突然間就心跳停止呢?你一定要救救她,你要救救她。」我點點頭說:「我們一定會盡力,你放心,在這邊坐著休息一下,通知孩子們趕快過來陪一下媽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最後一面,但是我們一定會盡力。」就這樣,我逃離了與秀美先生和她女兒見面的現場,回到外科加護病房,並且參與秀美的急救工作。急救進行了十五分鐘,當陳醫師放開手,發現秀美的心跳回來了,而且非常強。我握住秀美的手,心中默默的禱告著:「秀美你要撐下去,旁邊的我們都在努力著,病房外面有你的先生,還有在路上趕來的女兒們,他們都會陪著你一起渡過這個難關,你要堅強撐下去。」我不知道秀美能不能聽到我心中吶喊的這幾句話,但是看著記錄器上她那強而有力的規則心跳,我漸漸的安心,秀美應該有機會可以活下去了。病人第二次進行腎造瘻取石術這是發生在2018年1月的一個星期二。秀美是我的老病人,她在2017年5月,曾經因為右側腎結石到門診,我幫她進行了經皮腎造瘻手術,將她的結石拿得很乾淨。此後,秀美因為有一些風濕性關節炎以及C型肝炎,同時在院內的風濕免疫科以及外科接受進一步治療。秀美的身體十分硬朗、個性活潑,住在臺東成功的小鎮;她喜歡交朋友,參加地區的社團活動,是一個非常好動的中年婦女。因為住在成功,不方便常常來花蓮返診,所以當秀美在去年一月回到門診追蹤檢查時,赫然發現她的腎臟又長出另外一顆結石。而這顆石頭伴隨著腎臟輕微的發炎,讓她常覺得右腰有點痠痛。秀美因為自體免疫的疾病和治療的關係,腎功能不是很好,所以她很擔心這顆結石會造成她腎臟出口阻塞而影響腎功能,因此,她到我的門診,希望能夠像以前一樣用手術方式取出結石。經皮腎造瘻取石術在泌尿科醫師而言,是例行的手術方式。由於結石太大,無法使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或是經尿道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來處理。所以,必須從腰部,在超音波指引下先做造瘻,再從這個造瘻口取出結石。這種手術是每位泌尿專科醫師應該要會,而且做得很好的。不過這種手術也潛藏著一些可能的併發症。例如,病人如果有出血傾向,凝血功能不佳,手術後可能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出血;或是病人有細菌性的腎盂腎炎,在沒有控制好的時候,就貿然接受手術,手術當中可能會使細菌擴散到全身,而引發細菌性敗血症。當然手術當中也可能因為麻醉或其他的因素,導致一些併發症,這些都是我們可以預防,但是不希望發生的。雖然如此,手術做多了,還是難免會碰到一些併發症。不過在手術之後,仔細觀察病人狀況,給予適當的治療,其實併發症都可以很快解決,不會產生嚴重的後遺症。腎臟結石手術卻心跳停止,少見且不妙就在秀美從急診室的電腦斷層檢查送回外科加護病房,大家開始準備幫她做緊急處置的時候,她居然發生了心跳停止的嚴重狀況。這種心跳停止的狀況,可能是來自於出血後,大量輸液所產生的心肺功能代償失調;第二個可能是大量且快速的輸血,造成電解質不平衡,所引起的心臟跳動不穩定,而產生的心跳停止。不過,當心跳停止的時候常常會造成全身血液循環受到影響,造成嚴重缺氧、組織壞死,加深酸中毒的危機。雖然在第一時間有氣管插管輸送氧氣,以及體外心臟按摩和電擊,讓心臟功能恢復了過來。但是十五分鐘的缺氧,卻使得腦部血液循環受到影響。我們檢查了秀美的瞳孔,發現已經兩側都放大,對光沒有反應,我心裡暗叫一聲:「不妙!」但看著她強而有力的心臟跳動,又不禁期望秀美還是有機會可以活下去。畢竟一個腎臟結石的手術,造成這樣子的心跳停止的後果是非常少見,而且不應該發生的。但是既然已經走到這個地步,我們就必須全力搶救。此後的十四天,我與秀美和她的家人成為生命共同體,我們一起努力搶救秀美,把她從鬼門關裡拉回來。在這十四天的奮鬥過程當中,每一天都像一年那麼的長,每一分鐘都讓我們的內心交戰,受盡了苦難。但回想起來,卻是無比的甘甜。夢裡都在問,到底哪裡沒注意到?姊妹倆聽到媽媽有這種劇烈的變化,都非常震驚,也無法接受。在加護病房外面見到我,姊姊劈頭就一直逼問我,「為什麼會這樣子?」我耐心的把整個治療過程,還有可能的發生情形說明了一遍,其實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病情會急轉直下。一般的情況都是可以控制,但秀美突然的心跳停止,卻讓我們措手不及,也無法了解真正的原因。現在只能就所知道的狀況趕緊補救,並且盡量補足我們可以修復的地方,期待狀況穩定,能夠讓她存活下來。妹妹珮玟倒是非常冷靜,她聽完我講的話後跟我說:「郭醫師,媽媽那麼相信你,我相信她一定很有自信。我也相信你一定是她可以依靠的人,我會堅定的支持你對媽媽所做的一切治療。請你放心,也請你要注意保重身體。因為你不能累倒,你一累倒,媽媽就沒有人可以依靠了。請你務必要好好休息,這樣才會有精神仔細的照顧媽媽。」聽了珮玟這一番話,我心裡其實非常慚愧。我們一定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做得不對。時間過得很慢,每一分、每一秒,我們都在擔心秀美的身體有劇烈的變化。但是秀美的心跳卻非常穩定,血壓沒有什麼變化,倒是腹脹的情形愈來愈嚴重。那一夜我無法成眠,累到閉一下眼小睡一番,夢中老是夢到秀美腎結石手術的過程,到底什麼地方我們沒有注意到?決定打開後腹腔找出真正的出血點我思考了從手術後一直到此時生理的狀況變化,深覺再這樣拖下去不是辦法。因為很多時候,最重要的搶救時間點若錯過了,可能就來不及。我跟秀美的先生、女兒商量,我覺得真正的出血點還是沒有止血,再加上大量的出血以及大量的輸血,使得全身的血液凝固因子不足,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趕快找到出血點,加以止血。而這個手術必須打開後腹腔,而且手術的時候可能要拿掉她的腎臟。因為出血點既然是因腎造瘻管所造成的,要止住出血點,就非得把腎臟拿掉不可。不過秀美的腎功能並不是很好,從手術病情變化、心跳停止之後,到現在腎臟的尿都沒有出來,很可能將來必須要終身洗腎。但為了要救命,我們非得要下這個狠招不可。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不論外科醫師如何決定,我們並沒有把握這個手術一定能挽回她的性命。但我跟秀美的女兒講:「如果我們不做這個手術,秀美應該是救不回來。但若勇敢的冒險,開進去把腎臟拿掉,找到出血點趕快修補,才有機會讓她不再出血,而且挽回她的生命。」這時秀美的先生不知道怎麼辦,女兒卻支持我,她說:「郭醫師,我們全家都相信你,你做的決定,我們會支持。縱使媽媽真的救不回來,我們也不會怪你,但請你在最適當的時候就去做吧!」其實在下這種決心的時候,我並沒有把握。我也跟外科李主任商量,李主任並不是很贊成這個作法。但他認為,如果我覺得該做的時候,他會支持,也會過來幫忙,真的有什麼狀況再做處理。我內心一直交戰著:做、不做、做、不做。心裡想著,萬一開刀進去時遇到無法挽回的大出血,很可能秀美就會死在手術臺上;萬一拿掉腎臟,找到出血點暫時止住了,可能秀美的身體狀況還是逐漸變差,最後依然挽回不了她的生命……開刀進去,我必須要負最大的責任。但是不開刀進去,難道救不回來,我就不用負責了嗎?這種抉擇對一位外科醫師,尤其是當初造成出血的醫師而言,真的是非常難以決定。當然,最後我還是把秀美送上手術臺。我們備妥了血漿、血小板,很快的開刀進去,隨後一塊塊的拿掉大棉紗,整理傷口內部,觀察繼續出血的部位。手術過後,我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地。秀美左邊腎臟的功能是否能恢復,尚不得而知。但救命要緊,腎臟壞了可以洗腎;而生命若沒了,就沒有任何可能。我在手術房外告訴秀美的家人這個好消息,秀美應該有機會活下來。珮玟高興的抱了我,她說:「謝謝你,郭醫師,我就知道你會做正確的決定,謝謝你救了媽媽一命。」此後,秀美還繼續在加護病房裡面觀察,腹腔內的引流血液迅速的減少,從每天引流出五、六千毫升的血液,剩下兩、三百毫升的帶血腹水,後腹腔的傷口復原的也很快,秀美的情況終於趨於穩定。「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手術後第十二天,因為腹部傷口可以關閉了,所以外科李主任在最後一次進到手術房,將她腹部的傷口做局部的清創,然後縫上人工網膜。因為長期腹脹的腹壁筋膜無法完全關閉,太過於勉強的關閉腹壁,很可能會使筋膜再裂開,所以使用人工網膜做一個中置物,使其逐漸纖維化形成新的腹壁。至此,秀美的手術終於告一段落。在第一次手術之後的第十四天,秀美終於拔掉氣管插管,在確定血氧沒有問題後,終於可以讓她清醒過來。記得秀美清醒過來看到我在床邊,看了很久。我問她:「你還記得我嗎?」她點點頭說:「當然記得你,我也知道這些日子來,你經常在我身邊。你們不要以為我真的睡著,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一直鼓勵著我。我就是這樣子,在你們的鼓勵下,堅持活了下來。」這一番話我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她在夢境中所感受到的景象。但是我深信,在旁邊陪著她的時候,她是有點反應的。有時候她的手指會動一下,有時候我在跟她講話的時候,她會皺著眉頭或是動一動她的臉部肌肉,或許她是在潛意識裡真的看得到我們吧!延伸閱讀:「終於輪到我了,我是一個癌症的患者。」知名泌尿科醫師罹癌後體悟:歷經麻醉、切片...才意識到「生病」是如此痛苦書籍介紹與苦難同行:這些年病人教會我的事作者:郭漢崇出版社:發光體出版日期:2021/01/27作者簡介郭漢崇醫師,現任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暨慈濟大學醫學院泌尿科教授、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副執行長,為國際知名的泌尿醫學專家,排尿障礙治療的權威。在Expertscape專家排行中,肉毒桿菌素的治療位居世界第一。所帶領的團隊積極推動臨床、教學及研究,排尿障礙臨床暨研究成果豐碩,榮獲第二十二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銀獎的殊榮,讓醫療荒原花蓮,成為臺灣唯一、世界知名之排尿障礙治療重鎮。臨床尿路動力學經驗超過30年,發表超過550篇研究論文,編寫排尿障礙及尿失禁相關之教科書及單行本超過20冊,如《功能性泌尿學》、《臨床泌尿學》、《實用尿路動力學》等,也撰寫醫療科普及醫療人文書籍如《尿尿小事學問大》、《涓涓人生》、《上人與我:那些年我們在慈濟的日子》、《這些年我們一起寫下的故事》等。延伸閱讀: 胸痛、頭暈、冒冷汗...5種人注意心肌梗塞易上身!3個保命方法馬上記起來
-
2022-02-09 癌症.飲食與癌症
吃什麼可以抗癌?美國癌症研究組織點名26種抗癌食物(上)
癌症一直為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之首,而癌症的發生很有可能與生活及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聯。那麼要怎麼從日常飲食改善呢?不妨參考,美國癌症權威【美國癌症研究組織】列出26種抗癌食物吧!26種抗癌食物:蘋果、蘆筍、藍莓、綠花椰菜、孢子甘藍、胡蘿蔔、白色花椰菜、櫻桃、咖啡、蔓越莓、亞麻籽、大蒜、葡萄柚、葡萄、羽衣甘藍、柳橙、豆類、覆盆莓、大豆、菠菜、南瓜、草莓、茶、番茄、核桃、全穀類蘋果富含膳食纖維和多酚化合物,膳食纖維可以幫助體內益生菌生長,減少毒素在腸道中的時間,進一步可以預防腸道疾病,像是大腸癌。蘆筍含維生素A、B群、β-胡蘿蔔素,能維持上皮黏膜細胞的完整、抗氧化、正常生理機能,另外還含鉀,可以調節血壓、神經傳導、肌肉收縮等。藍莓含豐富的植化素及營養素,在研究中顯示具有潛在的抗癌作用。其中一項研究發現,吃藍莓會增加血液中的抗氧化能力,防止細胞受到損害。十字花科蔬菜綠花椰菜富含維生素A、B、B2及維生素C外,還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β-胡蘿蔔素等。其中,蘿蔔硫素可以減少細胞損傷,預防癌症發生。孢子甘藍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維生素來說,有維生素 A、B、C、K,有助維持視力健康、抗氧化、維持細胞健康、抗衰老等,而維生素K更有助抑制鈣質流失和預防骨質疏鬆;豐富的礦物質像是鋅、鉀、鈣和磷等,則有助促進細胞的修補和再生。胡蘿蔔富含膳食纖維及硒元素,並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B2、B6、C、胡蘿蔔素等,同時也含有鈣、磷、鐵、鉀、鈉、菸鹼酸及草酸等礦物質。對於肺癌、乳腺癌有一定的抗癌能力。白色花椰菜屬十字花科,富含槲皮酮和黃體素等抗氧化物質。槲皮酮是一種強力抗癌物質,能使許多致癌物質失去活性,還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凝血的作用。櫻桃含有花青素,可以對抗心血管疾病。另外,還含有褪黑激素,這種荷爾蒙可以幫助失眠者入睡。咖啡研究顯示,喝咖啡可以降低患子宮內膜癌和肝癌的風險。蔓越莓所含的植化素有助於預防炎症、延緩炎症過程,並預防心臟病。研究顯示,經常喝蔓越莓汁,可以通過增加好的膽固醇、減少發炎反應和防止膽固醇氧化,達到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亞麻籽富含膳食纖維,可溶性的膳食纖維能夠帶走一些膽固醇,降低體內膽固醇的含量。在相關研究中也證實,尤其是膽固醇含量比較高的人,效果還更明顯。大蒜含有硫化合物,具抗菌、消炎作用,對幽門螺桿菌、真菌、病毒等都有抑制和殺滅作用。葡萄柚富含維生素C、纖維、鉀、果膠等營養素,具有抗氧化效果的成分,可避免細胞受損、降低膽固醇。
-
2022-02-08 新聞.用藥停看聽
停用抗凝血劑 小中風變大中風
過年長達九天假期結束,開工上班了,但新冠病毒的陰霾揮之不去,全國仍維持二級警戒。依防疫規定,出入醫院須實聯制、戴口罩、量體溫、住院治療前三天須篩檢取得陰性報告…,林林總總的限制造成部分民眾隱忍病情未就醫,其中有不少需長期服藥的患者因而中斷藥物服用,不僅可能使疾病復發或惡化,甚至導致重大身體危害。72歲李女士因骨質疏鬆造成骨折後,接受每半年施打一次的骨質疏鬆藥物治療,去年因疫情嚴峻,就醫不便,因此自行中斷藥物治療,未料,最近發生脊椎骨折,經檢查發現,她的骨密度T值(T-score)從原本-2.5降至-3.0。67歲陳先生有三高病史,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三年前曾發生小中風,並且心電圖呈現永久性心房顫動,因此服用新一代抗凝血劑治療,去年因為疫情,嫌就醫麻煩,停止去醫院看病,抗凝血劑用完之後就停藥,但停藥不到一個月,再次發生左側腦部梗塞,造成右側肢體完全無力不能動。不是所有藥物都可以隨便停藥,有些藥物貿然停藥會使原本疾病更惡化,稱為「停藥後反彈現象」。像李女士接受骨鬆藥物治療後,若貿然停用,會造成反彈性的骨質流失,增加多發性脊椎骨折的風險,因此若要停藥,醫師須擬妥銜接的治療計畫。有些藥物對於治療特定高風險患者相當重要,例如有三高問題的陳先生,具有中風高風險因子,必須按時服用抗凝血劑,以預防再次中風,不可自行停藥。藥物治病的患者,應該要了解藥物性質,也要了解自身疾病特性,多與醫師討論病況及用藥目標,並從藥師處獲取藥物資訊,否則自行停藥可能暗藏危機。現階段在健保體制規範下,遠距醫療已正式納入給付,患者可透過視訊進行就醫,是疫情下另一種就醫的選擇。
-
2022-02-0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年節用藥不能疏忽! 按時服用外更須避免交互作用
年節的歡樂氛圍及大吃大喝,常讓有慢性病的長者忽略持續定時用藥,台北慈濟醫院藥學部藥師王平宇表示,有些患者在年節選擇「偶爾」不吃藥、吃美食,其實已經影響健康,而即便按時用藥,民眾也仍需注意藥品是否會與食品產生交互作用,若因此導致降低藥效、加劇藥效、甚至是不良反應等影響健康,真的得不償失。春節期間是長輩們與兒女們團聚的日子,常會準備豐盛菜餚,飯後還有不少水果及甜點等,此時若是有慢性病的長者,卻沒有按時服藥,可能將對健康造成影響,尤其在傳統習俗裡,認為過年不能吃藥,否則這一年將會成為「藥罐子」,然而這樣的情形在醫師及藥師的眼裡看來相當危險。王平宇認為,「不吃藥」是年節最常見的服藥問題,民眾若因傳統觀念而不照醫囑服藥,恐影響復原或使病況惡化。他說明,像高血壓患者都知道,大量高鹽、高鈉的食物會導致水分滯留,造成血壓升高、水腫、心臟衰竭等多重問題,要避免食用,要長期穩定用藥,讓血壓處於恆定狀態,但有些患者會認為一年一次的春節「偶食無妨」,或改選擇標榜低鈉的食品,卻因此影響健康。進一步分析,低鈉即是高鉀,部分血壓藥會抑制血鉀排出,在服藥的狀態下吃高鉀食品,恐致鉀離子過高,導致腎臟負擔或心律不整,而這類情況不只在高血壓患者身上,對於糖尿病患來說也是,尤其年節常見甜品如年糕、八寶飯皆為高糖份的精緻品,病患若晚睡晚起、出遊三餐不固定的情況下服藥,易有血糖波動的風險。王平宇提到,許多慢性病患者即便規律服藥,也須注意藥品可能會與年菜發生的交互作用。他整理可能會碰到的五大類食品及可能造成情況,包含酒精飲料影響藥品代謝,可能使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發生不良反應;含鈣、鐵的食物降低藥品吸收;含維生素K的食物,減輕抗凝血藥物藥效;紅麴具降血脂成分,將加劇高血脂用藥作用;中藥材若「食補」過量或連續服用恐影響西藥藥效。王平宇補充,一般來說食品跟藥品的交互作用不會立刻出現,也不會「只吃一點點」就出現,通常是服藥者因不可避免的社交活動而在飲食上毫無節制,多天食用或過量食用,才會造成影響。他提醒,還是建議民眾要除維持遵照醫囑服藥的好習慣,惟有正確用藥,才能過個健康年,另外三餐正常生活習慣也仍要好好保持,勿因一時的口腹之慾,影響健康,得不償失。台北慈濟醫院藥學部藥師王平宇整理五大類會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的食品:1.酒精飲料:酒精會影響藥品代謝,導致藥物濃度過高或不足,也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使同樣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發生不良反應的機會上升。因此服藥期間切忌飲酒,特別是非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藥、鎮靜安眠藥、抗憂鬱藥、抗生素、降血糖藥、抗癲癇藥、心血管用藥、抗凝血劑等。2.含鈣、鐵食物(如牛奶、優格、鈣片、黑芝麻、紅莧菜、菠菜、紫菜):部分抗生素會與此類富含二價金屬離子的食物螯合,降低藥品吸收,必須避免並用;且這些食物須與制酸劑類型的胃藥間隔至少兩小時服用,以免影響藥品吸收。3.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多為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此類食物若與抗凝血藥物同時使用,會減輕藥效,影響預防血栓的效果。4.紅麴(如:紅麴米糕、紅麴八寶飯):紅麴本身具降血脂成分,與常見的高血脂用藥相同,兩者同時使用會加劇藥品作用,嚴重者會增加肌肉痛、橫紋肌溶解症等副作用的發生機率。5.食補中藥材(薑母湯底、麻油補湯、藥燉湯藥等)雖然一般飲食中中藥材分量少,不太會與西藥產生嚴重不良反應,但年節期間許多民眾喜歡「食補」,故服藥者應注意過量或連續多天食用會產生的影響。如:補血、活血的當歸、人參不宜與抗凝血藥品共食,否則會影響藥效;黃耆、甘草會降低免疫抑制劑效果,過量恐誘發免疫疾病。
-
2022-02-05 養生.聰明飲食
蜂蜜可潤肺止咳、抗發炎,但有3種食用禁忌!教你如何正確保存,DIY蜂蜜檸檬水
蜂蜜是日常生活常見食品,也是常見中藥的一種,中醫認為蜂蜜性味甘平,具有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的功能,難怪總是許多名人、藝人作為養生保健的聖品。而蜂蜜到底有甚麼神奇之處?一起來一探究竟吧!蜂蜜的營養成分蜂蜜是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後,在蜂巢中經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質。蜂蜜為半透明、帶光澤、濃稠的液體,顏色為白色、淡黃色、橘黃色或黃褐色。蜂蜜主要成分為葡萄糖和果糖兩種單糖,比蔗糖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另外,還含有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胺基酸。營養成分:熱量308 kcal (每100公克)碳水化合物79.6公克糖61.5公克蛋白質0.2公克脂肪0.2公克飽和脂肪0公克膽固醇0公克維生素E 0.05毫克維生素C 2.6毫克維生素B2 0.08 毫克維生素B6 0.01 毫克葉酸 1.6微克除了上述較常見的營養素之外,還含有黃酮類及酚酸類化合物,這些物質已經認為是蜂蜜可以抗氧化的主要因素!可以清除體內自由基,達到抗氧化的作用。蜂蜜與健康的關係(抗菌、促進傷口癒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消除疲勞、抗氧化)1、抗菌:由於蜂蜜高滲透壓、低PH、低水活性的特性,可以防止細菌生長。2、促進傷口癒合:蜂蜜有消毒的作用、刺激組織重新生長及減少水腫、疤痕形成的能力。3、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蜂蜜可以抑制凝血,對於心臟有保護作用。4、消除疲勞:蜂蜜的功效在運動員身上得到證實,劇烈和長時間的運動會導致活性氧物質(ROS)產生過多,會有肌肉損傷情形,甚至導致運動表現下降,透過蜂蜜的補充,可以提升消除疲勞,提升專注力。5、抗氧化:蜂蜜中含抗氧化物質,會與體內自由基結合,並且抑制自由基活性,達到清除體內過多自由基的作用。萬用蜂蜜,還是有些食用的小禁忌(一歲以內、糖尿病、沖泡溫度)1、一歲以內的幼童避免食用:幼童腸道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為避免蜂蜜採集時可能有肉毒桿菌汙染,避免食用,以免有食物中毒的風險。2、血糖問題者、糖尿病患:避免過攝取過量,因蜂蜜中大部分為醣類,身體易吸收,容易造成血糖的波動。3、勿使用高溫沖泡:建議沖泡溫度低於60℃,比較能夠保留較完整營養。蜂蜜飲品DIY 蜂蜜檸檬飲1、檸檬外皮刷洗乾淨後,檸檬對切後擠出檸檬汁2、用湯匙取出蜂蜜3、檸檬汁與蜂蜜1:1同比例調配(酸甜度可依個人喜好自行增減)4、加入500毫升的水(濃淡可依自己喜好增減)5、蜂蜜檸檬飲完成。喜歡冰冰涼涼口感可以加入些許冰塊。推薦閱讀:吃錯假蜂蜜恐得脂肪肝?!營養師4招分辨真假蜂蜜
-
2022-01-29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每天一杯含糖飲料,當心脂肪肝上身!營養師揭9招消除脂肪肝
小陳是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身體質量指數(BMI)落在26,在公司例行的健康檢查中診斷出”輕度脂肪肝”,經詢問小陳的飲食習慣,得知平常喜歡喝手搖飲料、且常吃速食、油炸類型的食品,原來這些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都可能會造成脂肪肝的發生!那些飲食習慣可能會導致脂肪肝發生?營養師說到食物中吃進太多的脂肪、碳水化合物,也就是高熱量、含糖飲料、炸雞、薯條等油炸食品,會造成血液中脂肪酸濃度太高,進入到肝臟之後,由於肝臟可以清除的脂肪有限,過多的脂肪就會在肝臟中囤積,如此一來就會演變成脂肪肝。另外,有研究指出亞洲地區脂肪肝的盛行率為29.62%,於脂肪肝患者中,每年發生肝癌中,每1000人年中約1.8名會變成肝癌,所以患有脂肪肝者,需藉由改變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等面向改變,以免病情惡化。腹部超音波掃描術是診斷脂肪肝之最佳工具以超音波檢查診斷脂肪肝的準確率達95%以上。診斷所用之標準包括:肝實質與右腎皮質間亮度對比,肝門脈、肝靜脈、及膽囊壁個別被遮掩之程度,深部肝組織音影衰減之程度等。抽血時醫師會驗AST、ALT等肝臟酵素指數,確認肝臟是否發炎。抽血檢查白蛋白指數、黃疸指數和凝血時間,也可以了解肝臟功能。透過均衡飲食等9招,改善脂肪肝1.體重過重者,需要進行減重並且要限制食物的攝取。2.避免含糖飲料、精緻澱粉的攝取,像是蛋糕、麵包等,以複合性醣類物為主要來源,像米飯、糙米、十穀米。3.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像牛蒡、筊白筍、甘藷葉等。4.盡量避免攝取甜味較高的水果,像荔枝、巨峰葡萄、香蕉等。5.控制脂肪的攝取,特別是動物性脂肪,以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物為主要來源,攝取來源包括魚、芥花籽油和葵花籽油等植物油。6.避免攝取含鹽量高的食物,依據衛生福利部建議,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也就是6公克鹽。7.避免酒精攝取及抽菸。8.多喝水,一天水的建議量為每公斤體重X30-35毫升,以70公斤體重為例,每天需要喝2100-2450毫升。9.規律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規律運動,體重減輕,有助於消退脂肪肝;中等強度運動指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還能順暢地對話,但無法唱歌。這類活動會讓人覺得有點累,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一些,也會流一些汗。對於患有脂肪肝者,除了定期回診追蹤之外,可以從均衡飲食、健康生活習慣、規律運動等三面向著手,就可有助改善脂肪肝喔!什麼!?脂肪肝恐變成肝癌!?....... https://bit.ly/3FP6gUd
-
2022-01-26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破解厝邊迷思/平時飲食養生、也有運動習慣 還會腦中風嗎?
Q:55歲林小姐生活習慣良好,不菸不酒,平時有運動習慣,飲食非常養生,應該與心血管疾病沾不上邊,不用擔心腦中風找上門吧?A:腦中風是老年人的健康殺手,除了肥胖、抽菸、喝酒和缺乏運動外,隱藏性的家族遺傳、腦血管病變、凝血疾病等也都是致病危險因子。不良生活習慣只是加重因素,而非絕對原因,尤其上了年紀之後,身體的器官功能也會逐漸衰退,包括血管變硬、變窄,因此須藉由飲食和運動,來延緩老化的過程。以門診病人為例,有些病人發生腦中風後才知道有三高問題,初期高血壓、高血糖或高血脂症,並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常會忽略定期量測檢查。尤其女性進入更年期後,荷爾蒙分泌量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顯著增加,三高發生率亦大於男性;糖友發生中風的機率也比正常人高出好幾倍,這些都是不可輕忽的問題,必須慎防。邁入中年之後,身體機能會逐漸走下坡,應更加注意生活形態與養生保健,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及早發現潛藏的疾病,及早治療。(本專欄與淡水馬偕社區醫學中心合作)
-
2022-01-24 慢病好日子.慢病預防
慢病主題館【治療】慢性病控制沒假日 藥師提醒備足藥按時服安心過春節
春節期間多數人吃喝多,台中慈濟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劑科藥師沈逸婷提醒,病人自己停藥,傷身又可能讓病情加重,他說,吃藥不能放假,長期服用慢性病用藥病人在春節期間,千萬不能自己停藥,更要忌口,避免食物與藥物交互作用影響藥效。沈逸婷藥師表示,家有慢性病人就要注意不能隨興吃,部份食物與藥物、藥物與藥物間,容易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藥效,一定要注意「吃」的時機與分量,才能避免危險;例如大家熟知葡萄柚和柚子,對降血壓與抗心律不整用藥,容易產生加成效果,服用這類藥物的人,要避免葡萄柚和柚子。沈逸婷以年菜為例說明,服用可化凝錠(Warfarin)預防栓塞的病人,若吃過量的大白菜、芥菜、菠菜等富含維生素K食物,或含有中藥材人參的料理、藥酒,都可能減少可化凝錠的抗凝血療效而導致血栓。服用抗血栓藥「普栓達、伯基、保栓通」的病人若同時伴有高尿酸風險,年節前後大魚大肉吃多,可能導致痛風發作,如果又自己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能產生藥物交互作用,引起胃出血或皮下出血。假期按時服藥,要備好足量藥物,沈逸婷表示,如果慢簽性處方箋的領藥日剛好是在春節期間,記得提前到醫療院所領藥,長期服用慢性病藥物的人,先跟醫師與藥師諮詢藥物使用原則,不要因為年節有所顧忌而停藥,最好定期量測血糖、血壓,並紀錄,春節後回診,就能提供醫師和藥師評估,可以更保障用藥安全與健康。【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2-01-24 養生.聰明飲食
蒜頭怎麼保存才好 營養師:根據使用方式決定保存方法
做菜免不了用蒜頭提味增香,用得巧還可增進人體健康,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營養課長賴淑娥今指出,雖然保存蒜頭有「四大派」方法,但最重要的是要有用、有效;建議愛蒜的民眾,以使用蒜頭的頻率調整保存方式,將更能發揮蒜頭的營養價值。她說,在廚房料理,蒜頭可說是去腥、提味、爆香的絕佳營養辛香料。但在營養諮詢門診中,民眾經常會問,保存蒜頭究竟是冷凍、冷藏,還是常溫比較好?賴淑娥說,要維持蒜頭營養與新鮮度,坊間可略分為放風派、密封派、冷藏派與冷凍派。放風派,是習慣將買回來的蒜頭用透氣的網袋吊掛陽台通風,讓陽光保持蒜頭不受潮;密封派則用紙巾包覆蒜頭,吸收多餘濕氣,裝進密封袋或密封罐;冷藏(凍)派,是裝入保鮮盒直接放入冰箱,以冷藏或冷凍加以保鮮。她說,上述方式,都是延長保存蒜頭的可行方法。但對天天都會用到蒜頭的人,建議使用冷藏,才便於烹煮與調味;若一至兩周才會使用蒜頭時,則不建議以冷藏方式保存,因為冰箱內有濕氣,容易讓蒜頭發芽,建議改以蒜瓣冷凍方式封存鮮度。若是一個月以上才會使用蒜頭者,建議買回的大蒜,保持蒂頭與外皮的完整,置於通風、陰涼且乾燥的環境,蒜頭都可維持到半年的新鮮度。賴淑娥說,研究指出,大蒜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包含醣類、蛋白質、維生素B1、B2、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30多種蒜氨酸、蒜酶轉為「蒜素」為主的硫化合物,就有保健功效。若以生食方式攝取,能獲取最多的營養素。一般成年人,每天攝取量約為2至3瓣,約拇指大小的蒜量就足夠了。賴淑娥提醒,蒜頭中的蒜素,對腸胃有刺激作用,若有胃潰瘍、凝血功能疾病、服用抗凝血劑患者,甚至是動手術的病患,建議避免生吃或過量食用。再過不久即將過農曆新年,蒜頭用得鮮用得巧,可以讓每一道美食,營養更加分。
-
2022-01-23 養生.聰明飲食
只吃菜不吃油?營養師:內臟沒保護 便祕更嚴重
有些注重養生的人,因怕胖或吃到不良油品,乾脆滴油不沾,所有食物都用汆燙。亞東醫院營養師吳宛真指出,油脂為六大類食物之一,不吃油脂除了會有皮膚疾病外,也會造成腸胃蠕動不順暢。她建議,三餐還是需要攝取油脂,且建議家中不要使用單一種油類,應準備多種油脂,才不會因為高溫烹調而產生反式脂肪。Omega-3、6、9 各有優勢,均衡攝取別偏廢。吳宛真表示,油脂是人體必須營養素,其中Omega-3和Omega-6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脂肪酸。1公克油脂可以提供9大卡熱量,油脂的功能包含增加食物風味及口感,油脂感高的食物也會增加飽足感。油脂中的Omega-3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會影響其結構、硬度,也會影響中樞神經和視網膜的結構。Omega-6通常被認為容易造成身體發炎,但與幫助凝血、維持皮膚調節免疫系統有相關性。吳宛真說,在門診時,有些油脂攝取量過低的人,皮膚容易有濕疹等狀況。Omega-9是則可以抗氧化、降低膽固醇,攝取足夠的量有助於維持心腦血管健康,也可穩定情緒。只吃菜不吃油,內臟沒保護,便祕更嚴重。有些人為了防便祕,攝取大量青菜,但如果油脂攝取不足、加上喝水量不多,反而會讓便祕的狀況更嚴重。吳宛真說,適當攝取脂肪除了促進腸胃蠕動,也有保護內臟的功能,太瘦的人一旦遭受撞擊,內臟受到的傷害也會比較大。吳宛真表示,每種油都含有飽和或是不飽和脂肪酸,差別在於比例高低,重點在於需要均衡攝取各種油脂。例如,豬油是民眾常攝取到的油脂種類之一,因結構穩定,不容易被氧化破壞是其好處,但攝取過多就會增加膽固醇,對身體造成負擔。Omega-3較少攝取,可多吃鮭魚、鯖魚等。民眾常常覺得植物油比較健康,但植物油其實也含飽和脂肪酸,只是量比較少。她舉例,把Omega-6含量高的油類如大豆油、葵花油等拿來高溫烹調,就會變成反式脂肪酸,對身體造成危害。吳宛真建議,家中應該要多準備不同種類的油,並了解各種油類的發煙點,來決定料理方式。含有Omega-9最多的橄欖油發煙點低,適合涼拌,不適合煎炸;而酪梨油的發煙點比較高,就適合用在高溫烹調上,不會因高溫加熱產生反式脂肪酸。吳宛真指出,如果經常外食,就容易從肉類攝取較多油脂,這也是多數人攝取油脂主要來源。而一般人最少攝取到的是Omega-3,主要來源為亞麻子油、印加果油及魚油等,可藉由食用鮭魚、鯖魚等含有好油脂的魚肉獲得。參考地中海飲食模式,就可均衡攝取好油。根據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油脂攝取的最佳比例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1:1.5:0.8」其中又建議Omega-3和Omega-6最理想比例是1:1。吳宛真認為,一般人在用餐上,很難抓到食用油脂的精確標準,並不容易計算,她建議,民眾在Omega-3和9的攝取量比較少,可以參考地中海式飲食模式,減少吃肉的次數,在每周飲食比例中,增加食用魚肉的次數到2至3次,取代原本的肉類攝取量,就可以攝取到較均衡的脂肪酸。另外,市面上也有販售魚油商品,吳宛真說,食用人工補充劑是否比直接吃天然食物更有效,還是存疑,飲食習慣是長期的,藉由長期培養、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真正對健康有利。烹調兩大重點1.不要等冒煙才開始炒菜要知道油溫是否適中,可以一根竹筷插在油中試試,當筷子周圍開始出現小泡沫時,即為煎、炸或炒的最適當溫度。2.食材清洗完盡量瀝乾因為水分不但會使油鍋起泡、飛濺,同時也會促進水解反應,加速水解性酸敗。健康吃油法1.水油炒先放水,使用中、小火,等到水稍微滾了,再放油。這種做法為「水油煎法、炒法」。若直接用油熱鍋,溫度會直逼200℃至300℃,油質會變化並冒煙。2.水煮法使用滾水汆燙菜,將菜撈起,再拌油和調味。
-
2022-01-22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厝邊健康最愛問/腦中風突發如斷電,119送醫爭取最佳治療時間
腦中風是一種急性症狀,會瞬間奪走病友的自主能力,令家屬猝不及防。「厝邊健康最愛問」特別邀請淡水馬偕社區醫學中心的醫師,解答街坊鄰居最常見的疑問。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林雅如觀察,淡水地區以老年人口居多,隨著人體老化,血管會逐漸硬化,成為腦中風的高危險族群,且子女多在外地,腦中風發生時無法及時發現,加上郊區路程偏遠,病人送達淡水馬偕醫院通常需要更久的時間。依照院內數據顯示,馬偕醫院神經內科於時限內成功收治急性腦中風病人的數量,台北馬偕為淡水馬偕的二至三倍。曾有一名七旬老翁,某日在家突然左半側肢體無法使力、臉部歪斜、無法說話,家人驚覺有異立刻撥打119送至急診,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因老翁兩年前曾因心房顫動引發腦中風,當時雖順利康復,僅留下輕微失語症狀,但後續自覺復原狀況良好,便開始偷懶,甚至沒有規律服用醫師開立預防心房顫動病人再度中風的抗凝血藥物,不幸再次發生中風。經緊急給予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後,順利讓老翁脫險,挽回說話與雙腳行走功能,成功保命。家人警覺 黃金時間內救治林雅如說明該名老翁順利救治的原因,主要是家人夠警覺,且立刻打119送醫,才有機會搶在時效內救治。除此之外,她特別提醒曾中風過的人,有2-3成會在五年內再次中風 ,應更為謹慎;如果是本身有心房顫動的人,每20位就有1位會在一年內發生中風(約是正常人的5倍),尤其是曾經中風的心房顫動病人,一年內再次中風的風險更高,因此平日固定服用的藥物,千萬不能貿然自行減藥或停藥,應固定回診追蹤,將中風機會降至最低。腦中風來得又快又急,病人常常前一秒談笑風生、下一秒就像斷電一樣,出現半側肢體偏癱,或是意識混亂、口齒不清、視力不明等症狀。林雅如曾遇過一位阿嬤,在外運動時突然倒地不起,等到老伴發現時不知道如何處理,聯繫家人後自行前往診所,經判斷是腦中風後才緊急送醫,到院時已經超過黃金3小時治療時間,雖挽回性命,但復原程度有限,日常行動受到影響,主要是腦細胞一旦損傷便無法逆轉。加強防護 才能遠離閃電殺手林雅如解釋,急性腦中風大致可分成缺血性和出血性兩大類。缺血性中風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為及時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但必須在發病4.5小時內使用,可提升病人的神經功能恢復機會;若超過4.5小時,如果症狀是大血管阻塞,可考慮在發病8小時內接受動脈血栓移除術,協助打通阻塞血管。在黃金時間內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或動脈血栓移除術治療,有機會減少中風失能程度,降低個人、家庭及社會經濟負擔。林雅如呼籲,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房顫動、家族病史、肥胖、吸菸等,都是潛在高危險族群,其中高血壓是導致中風的重要因素,因此規律的檢測相關數值非常重要。淡水馬偕社區醫學中心除了提供北海岸淡水、三芝、石門居民連續性、整合性的醫療照護,前進在地宣導衛教,也積極加強病人和家屬的自我照顧技能。若發現不對勁應快撥打119啟動救護流程,以縮短到院時間和到院後的醫療處置,遠離閃電殺手腦中風。發現腦中風徵兆用「微笑、舉手、說你好」的口訣判別腦中風,如果有以下情形,一定要盡快送醫,通報119系統縮短送醫、到院檢查的時間。●微笑/兩邊臉是否對稱●舉手/平舉雙手,單手是否會無力下垂●說你好/說話是否清晰完整※撥打119緊急送醫資料來源/國健署
-
2022-01-20 養生.抗老養生
元氣一日線上課程 教你增加抗寒力與免疫力
24節氣來到大寒,古云:「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又濕又冷的天氣提醒大家做好保暖準備。元氣網於新年度新增會員專屬一日課程服務,首周以「循環好,有元氣,增加抗寒力」為主題,提供影音課程及教學,可依生活作息彈性規劃個人健康學習表。精彩的獨家內容包含自主運動、生活技巧、健腦活動、健康知識,藉由每天的小小動作養成健康好習慣,達到預防疾病效果。跟著動一動 改善血液循環、讓腦袋更靈光冬天總是手腳冰冷,手麻、腳麻屬於末梢血液循環不好的症狀,若不加以改善,小心可能會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不適。該如何促進血液循環,避免引發更嚴重的病症?不妨跟著運動專家做活力晨操,透過簡單的動作伸展全身肌肉、舒緩關節筋骨。接著由專業的職能治療師逐步帶領體驗桌遊樂趣,從遊戲中活化腦力、訓練手眼協調能力,達到預防和延緩失智。➤護心又顧腦,推薦這7招對身體最好:https://user88696.psee.io/3vs9cb良好健康習慣 遠離心血管疾病●飲食:用餐時間,注意天氣轉涼要多吃什麼,線上「食在美好」單元分享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食物,以及會干擾慢性病處方箋的抗凝血劑。另由毒物專家、腎臟科名醫顏宗海教導如何安全飲食,避開各種塑膠製品遠離生活毒害;平日多吃蔬果多喝水,幫助身體排除毒素。●沐浴:冬天洗澡沐浴是一大學問,注意冷熱溫差大易致心血管疾病發作,包括常見的NG洗澡習慣,冬天洗澡也有雷區,快來看看你有沒有做對!●睡眠:夜晚就寢,頻繁「夜尿」以為是泌尿系統出了問題,其實胃食道逆流、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是導致失眠的元兇。長期失眠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失智症與巴金森病、精神焦慮等;想要睡得好不能只靠「自然療法」,積極就醫治療才能斷根睡眠問題。元氣健康課程輕鬆學,發掘自己不一樣的潛能元氣網用戶專屬一日課程服務鼓勵民眾線上學習,完成2個自主運動、學會1個生活技巧、進行2個健腦活動、閱讀3篇健康知識,訂定目標Get執行健康監測計畫。新的一年,展望新年目標,完成學習目標後,元氣網不定期寄送客製化學習包、優惠訊息電子報,自由選擇運動方法來改善各項體能要素,在學習、閱讀、遊戲中達到復能的功用。更多健康主題粉絲專頁,歡迎加入了解更多!●元氣網:https://pse.is/3ye5qq●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https://pse.is/3smsvb●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https://pse.is/3ypbtm
-
2022-01-1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服用保健食品能防範腦中風嗎?醫揭預防關鍵
Q:市面上各種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的保健食品正夯,若每天食用保健品攝取營養,應該不是罹患腦中風的高危險群吧?A:罹患腦中風有許多原因,除了三高、慢性病之外,還有家族遺傳以及先天性的腦部血管異常、缺乏凝血因子等。飲食失衡和缺乏運動也會增加腦中風的機率,服用保健食品不一定能杜絕防範。尤其劑量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體重、代謝,僅能當作輔助調整體質的食品、補充每日營養,生病了還是要「吃藥」治療。有慢性疾病的民眾要特別注意,銀杏會抑制血小板之凝血因子、紅麴會影響降血脂藥,藥物跟保健食品可能會產生交互作用,甚至加劇副作用。醫師提醒,服用保健食品前請先諮詢醫師或藥師,別讓贈送禮物的心意變成負擔!某些藥物的藥效長達24小時,即使錯開服用時間也不見得完全沒影響。預防腦中風還是要從改善生活作息開始,不良習慣會加速血管老化,建立病識感,才是預防中風的重要關鍵。諮詢╱淡水馬偕醫院醫務部主任鄭世榮(本專欄與淡水馬偕社區醫學中心合作)
-
2022-01-16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腦中風復發機率高勿輕忽,做好「次級預防」遠離二次中風威脅
每年1、2月為中風好發季節,「厝邊健康最愛問」推出預防中風的單元,特別邀請淡水馬偕社區醫學中心的醫師,來解答社區鄰里長輩最常見的疑問。腦中風三部曲,從第一部,中風高風險族群若輕忽「小中風」(暫時性腦缺血)的症狀,恐演變為第二部「急性中風」;曾中風過的病友如果沒有規律回診、按時服藥,改善生活作息與飲食,等同於暴露在第三部「二次中風」的危險之中。次級預防策略 遠離二次中風威脅淡水馬偕紀念醫院醫務部主任鄭世榮說明,高危險族群應配合醫囑採取「初級預防」行動,發現小中風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切勿輕忽,防止急性中風突然來襲;中風過的病友,應主動升級至「次級預防」策略,了解自己中風的原因(例如:若為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則應定期回診使用抗凝血劑治療),從藥物、運動和飲食等多方面控制危險因子,避免再次中風。鄭世榮表示,淡水馬偕因為地域囊括狹長北海岸,在地偏鄉居民若有就醫需求或發生緊急狀況時,相較都市民眾有許多不便利的地方。淡馬社區醫學中心除了深入在地社區預防衛教、篩檢外,近年更轉型為「雲端」健康服務站,將服務站篩檢的數值回傳院內雲端,一旦偵測出中風高風險民眾,立即啟動轉診機制並且後續追蹤,建立多元的醫療網絡。小中風來去都快 嚴重腦中風前兆鄭世榮表示,因淡馬地區居民平均年齡偏高,對中風的症狀的警覺性不夠,其中最容易被輕忽的,就是症狀會在數分鐘或24小時內消失的「小中風」。鄭世榮說明,小中風又稱為「暫時性腦缺血」,其醫學上的定義是指腦部突然缺血不足,因症狀較輕微且時間短暫,有些民眾恢復了還不知道身體已經出了問題。小中風來得快、去得也快,雖然身體狀況恢復,但不代表危險因子消失。鄭世榮表示,小中風是嚴重腦中風的前兆,若沒有持續追蹤治療,很容易引發導致永久傷殘的中風。鄭世榮表示,預防中風的「初級預防策略」從飲食、生活習慣下手,也要注意其他共病配合醫囑治療服藥,並銜接社區健康管理模式增進自我照護,控制三高和慢性病遠離中風危機。根據統計 ,腦中風復發機率高,5年內約有近3成的人會再度中風,且後遺症較第一次更嚴重,謹記「微笑、舉手、說你好」口訣,當有嘴歪眼斜、肢體麻木無力、說話不清楚甚至失語等症狀出現時,就要提高警覺,即使是症狀輕微的小中風,也不能小看威脅性。鄭世榮解說,曾中風過的病人,更重要是預防二次中風的「次級預防策略」,應該要積極追蹤中風的危險因子(三高數值、心房顫動等)、定期回診神經內科,若經檢查確診為心房顫動的患者,醫師通常會採取預防策略,讓風友定期服用抗凝血藥物,避免二次中風發生。鄭世榮特別提醒,有些病人痊癒後,輕忽二次中風的嚴重性,貿然停藥或減藥,結果突然再度中風,失能狀況往往比第一次嚴重!他也呼籲,藥物是穩定控制病情的重要因素,民眾應建立正確用藥觀念,事先諮詢醫師評估討論,自行停藥可能會造成全身重要器官損傷。
-
2022-01-14 活動.元氣一日課
【元氣一日課】冬天總是手腳冰冷?當心是心血管疾病前兆!這些方法助你促進血液循環
血液循環差,是老人家或慢性病患者才會有的現象嗎?其實手腳冰冷、手麻、腳麻、一時走不動,都是末梢血液循環不好的症狀。該如何促進血液循環,以避免引發更嚴重的病症?馬上登入來了解如何改善血液循環的問題吧!你注重健康嗎?還是你有健康意識,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元氣網一日課程】聚集最豐富的專家群,告訴你生活健康大小事,並透過一日健康學習表,按照自己的步調輕鬆學,發掘自己不一樣的潛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快來元氣網,體驗獨家免費一日健康課程,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隨時隨地輕鬆學習!【主題簡介】循環好,有元氣,增加抗寒力血液循環差,是老人家或慢性病患者才會有的現象嗎?其實手腳冰冷、手麻、腳麻、一時走不動,都是末梢血液循環不好的症狀。該如何促進血液循環,以避免引發更嚴重的病症?【專屬你的健康學習表】元氣網提供主題式影音課程、內容,可參考健康學習表自主分配個人生活作息時間,並陸續完成目標,無觀看時間與次數限制。📝目標Get:✅ 完成 2 個自主運動 (可幫助你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健康)。✅ 學會 1 個生活技巧 (了解食材,避免將毒物吃下肚)。✅ 進行 2 個健腦活動 (透過訓練大腦,保持靈敏與健康)。✅ 閱讀 3 篇健康知識 (藉著了解危險因子,遠離腦中風)。★完成學習目標後,元氣網還會不定期寄送客製化學習包、優惠訊息電子報給你!★【立即開啟你的一日學習】⏰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居家運動,樂活健康帶動跳:運動專家/菲特邦健康管理 資深運動管理師 許貴婷👉課程來源👉更多WaCare全銀運動線上課程⏰ 10:00-12:00【活動】居家小活動預防退化玩桌遊!訓練注意力: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 職能治療師 鄭凱文⏰ 12:00-13:00【閱讀】食在美好天氣轉涼要多吃!6種天然血液稀釋劑防心血管疾病(文章來源:常春月刊)通常醫師都會開立血液稀釋藥物,給有心律不整、心血管疾病、心臟病,或是有心臟病發作、中風經驗的病患。根據Healthline報導指出,許多維生素、食物、草藥和香料,其實都可作為天然的血液稀釋劑,這些天然替代品可用於降低凝血風險,或是和處方藥一起使用。然而,必須特別注意某些草藥和補充劑會干擾處方的抗凝血劑,例如口服抗凝血藥華法林 (Coumadin),因此在攝取前可以先詢問醫師的意見。👉《點此看全文》你知道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6種食物有哪些嗎?⏰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運動】醒腦運動動動手指頭!促進末梢循環: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 職能治療師 鄭凱文⏰ 15:00-16:00 下午茶時間⏰ 16:00-18:00 【活動】放鬆活動 聽喜歡的音樂⏰ 18:00-19:00【技巧】食在美好毒物專家顏宗海教你如何安全飲食:長庚醫院腎臟科系 教授級主治醫師 顏宗海⏰ 19:00-20:00【閱讀】洗澡沐浴冬天洗澡由腳往頭洗可以防中風?一動作才是重點(文章來源:常春月刊)網路上流傳冬天洗澡順序必須由腳往頭洗,以防中風,但目前並沒有實證顯示洗澡順序和腦血管疾病有直接關係,反而是,短時間過於激烈的周遭溫度變化,與腦血管風險較為相關。👉《點此看全文》洗澡順序和腦血管疾病有直接關係嗎?⏰ 20:00-21:00【閱讀】一夜好眠睡前沒喝水 夜尿頻擾睡眠? 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惹禍別再以為「夜尿」是泌尿系統出問題!50多歲的小蔡(化名)長期飽受胃食道逆流影響,被醫師囑咐睡前二小時千萬別進食,他照做但每周仍有二到三次深夜會被尿意干擾,原以為自己年紀輕輕就罹患攝護腺肥大,泌尿科醫師檢查後卻沒什麼問題,而且每次排尿量都不少,醫師提醒他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作祟。👉《點此看全文》避免睡眠呼吸中止症應該怎麼做?⏰ 21:00 ~準備就寢還有更多健康主題粉絲專頁,歡迎加入了解更多!📍 元氣網📍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
2022-01-1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比心電圖更快速 醫療級App一分鐘可偵測心房顫動
送禮,也需送健康。近幾年來,許多子女送長輩禮物時,常會挑選健康手環、智慧手表,除了可以當計步器,還可統計消耗多少熱量,測量血壓、心跳,甚至製成心電圖,瞭解心房顫動風險。穿戴裝置要緊貼脈搏 數據才準新竹台大醫院分院心血管中心主任林廷澤表示,使用這類穿戴式裝備量測生理跡象時,一定要讓手環、手表的背面緊貼著手腕肌膚、脈搏,處於良好接觸下,相關數據才會精準可信。林廷澤說,曾有一名使用智慧手環的長者進入診間後,神情焦慮,拿出各種監測數據,焦急地問著「我心臟是不是出了問題?」仔細問診後,才知他智慧手環並未緊貼著手腕,中間還有空隙,難怪心跳血壓等數值超乎異常。除了智慧型穿戴式裝置之外,台大醫院與敦捷光電合作,推出亞洲第一個通過食藥署核可的醫療級心房顫動偵測App「愛心鏡」,只要食指按在手機鏡頭上,只需一分鐘,就可以得知結果。心房顫動早治療 降低中風風險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陳文鍾表示,心房顫動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提高中風、心臟衰竭和死亡等風險,若能及早用藥治療,可降低64%中風風險、減少21%心臟衰竭和死亡的機率。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林亮宇說,「心房就像是引擎」,如果心房組織異常、電流亂竄,就無法做出正常的同步收縮,心臟收縮效率變差,血流不順暢,增加血栓、腦中風等機率。臨床顯示,相較一般人,心房顫動患者死亡風險高出兩到三倍,心臟衰竭及中風風險則為五到八倍。林亮宇指出,想要確診心房顫動,常需接受24小時心電圖,必須在醫院住上一晚。相較之下,「愛心鏡」App方便許多,只要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機下載App,不需額外花錢購買其他穿戴裝置。林廷澤表示,這項技術是經由照光偵測血液體積的變化,一個波形周期就代表一次心跳,監測時,先將手機放在桌上,再把手指放在鏡頭上,平放靜置一分鐘,就可得知「規律」或「不規律」,如果手指好好按壓在鏡頭上,則會顯示「訊號不佳」,需再重測。臨床試驗顯示,250到300名受試者使用「愛心鏡」App,對照心電圖驗證,具有高達95%的敏感度及特異性,成為全國第一個通過食藥署核可的醫療級心房顫動偵測App。愛心鏡檢測 發現心跳不規律林廷澤說,一名68歲男性高血壓患者去年自覺常有心悸,以為太累或貧血,但就醫時檢查結果卻顯示正常。透過「愛心鏡」App規律檢測,終於發現在某些時間心跳確實不規律,進一步安排24小時貼片檢查,確診心房顫動,須持續服用抗凝血劑。林廷澤說,以往心臟疾病患者必須至醫院接受檢查,才能確診,現在智慧手機、穿戴式裝備普及,進入每一個人生活中,建議中老年人學習如何正確使用這類3C科技產品,不用進醫院,就可掌握自身呼吸、心跳、心電圖、睡眠品質等數值,進而提早發現罹病徵兆。
-
2022-01-07 養生.聰明飲食
每天一小塊巧克力,預防猝死和中風!但若吃成這個種類,反會變胖
巧克力的基本原料為可可豆,可可豆經壓榨、去除部分可可脂後,再經過磨碎就成為可可粉。因為可可粉具苦味,所以通常會將不同配方的可可粉、可可脂,再加上糖及脂肪,調製出各種風味的巧克力。可可豆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古代的瑪雅人稱可可豆是「神的食物」,是節日慶典的供品之一,當時僅將可可粉加上水和辣椒飲用,是被作為食用的藥材來使用,認為巧克力可以抗拒疲勞。而後由西班牙人帶回歐洲,並在歐洲掀起一陣狂潮,逐漸風行全球。抗氧化效果佳,對心血管有益現今巧克力已晉升為精緻與時尚的美食,不少老饕醉倒於它細緻絲滑的香濃口感,但是口腹之慾所帶來的高熱量,卻也常讓重視健康與身材的人士陷入兩難。但是,近年來愈來愈多的研究,重啟巧克力對健康上的價值。臺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巧克力不但含有蛋白質、可可鹼、類黃酮及鈣、磷、鉀、鎂、鐵等幫助新陳代謝的重要元素,也含有維生素B1、B2、E等成分。劉怡里指出,不少女性會在經期時會吃些巧克力舒緩經痛,這就是與巧克力中所含的鎂有關。鎂、鈣等礦物質及維生素B群可放鬆肌肉、舒緩疲勞、避免緊張,並且有安神、抗憂鬱的作用。而可可鹼可使血管擴張、中樞神經興奮、利尿,所以食用巧克力會有振奮精神的效果。心情低落時,吃巧克力提振情緒此外,也有人認為巧克力經人體的轉化代謝後,會形成多巴胺,多巴胺就是腦內啡,可以讓人的胃口變好、心情變佳,所以,很多人習慣在心情低落時,會想要吃塊巧克力,也有許多憂鬱症患者常靠著吃巧克力,來提振情緒。但是提醒,吃過量巧克力將會消耗體內維生素B群,引起經期更不舒服的感覺,所以,適量攝取並選擇可可粉比例高的黑巧克力,才是適合的。而現今的研究更關注在黑巧克力對於心血管的助益,並且肯定它對於心血管的預防與保健效果。因為它富含多種類黃酮,具有強大的抗氧化效力,可改善血管的內皮細胞、降低血壓,並且能預防凝血,促進血液循環,減少動脈阻塞。吃黑巧克力,對健康才有幫助劉怡里表示,黑巧克力一般是指可可純度在60%以上、乳質含量低於12%的巧克力。許多研究證實黑巧克力有助於身體健康。 2006年哈佛大學研究指出,巧克力具有降血壓、抗發炎、抗血小板凝集、增加高密度膽固醇、減少低密度膽固醇的氧化作用等,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中給予抽菸者40公克黑巧克力(可可含量74%),發現食用後2小時內可快速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和血小板功能,並持續8小時。而根據德國的研究顯示,每天攝取1小塊黑巧克力(6.3公克,可可含量50%),8週以後,可使患有前期高血壓的老年人,其平均收縮壓及舒張壓下降,並可以讓血管擴張,使得高血壓的發生率下降18%。研究者認為,可可含有極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和兒茶素,可以改善血管內皮細胞的一氧化氮的釋放,進而使血管肌肉放鬆,因此能降低血壓,減少血小板的黏著力,使得心肌梗塞和中風的發生機率下降。而最近美國則發表一項調查,發現常吃巧克力又有運動習慣的人比較瘦。研究團隊調查1千位民眾的飲食習慣,發現一個星期吃5次巧克力的人,跟完全不吃的人相比,體重可以減少2.3到3.2公斤。白巧克力,反而易發胖由於黑巧克力的抗氧化效用,也有研究認為它具殺死癌細胞的功效,針對上述關於巧克力的諸多研究,劉怡里再次強調,目前醫學上較能確定的是黑巧克力中的抗氧化成分對心臟病的預防, 及心血管疾病的保健效果,其他如瘦身、抗癌功效,則需留待更多研究來證實,但是最重要的是,如果民眾希望得到巧克力的保健功效,那就一定要選擇黑巧克力,而且適量就好。 劉怡里強調,只有可可純度高的黑巧克力才具有上述的健康作用,上述的保健效果都來自黑巧克力的可可,也就是可可粉含量愈高,則其類黃酮、多酚類等抗氧化物質就會更高,所以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每天食用一片濃度65%以上的黑巧克力。但是其他種類的巧克力,如牛奶巧克力或是白巧克力的保健功效就會大打折扣了。以牛奶巧克力而言,至少混和了10%的可可脂和12%的牛奶,可兼具牛奶的香醇,但也因為其中較容易攙入添加物,可可量相對較低且口感偏甜。白巧克力則是不含可可粉的巧克力,它的成分其實只有可可脂和牛奶,所以呈現乳白色,所以也沒有可可粉所含的有益物質。而且它的糖分、熱量較高,是較容易發胖的食物。延伸閱讀: 。一片黑巧克力熱量比蛋糕高! 營養師揪「致胖陷阱」:小心愈吃愈沮喪 。前三名不是花生、巧克力!「9款抹醬吐司熱量」曝光 營養師:一片厚片等於一碗飯
-
2022-01-05 新聞.元氣新聞
巴金森治療/帕金森、肺炎等五項新藥納入健保 估每年兩萬人受惠
健保署今宣布決議將五項新藥納入給付,包括社區性肺炎、活動性乾癬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血友病、帕金森氏症、癲癇等,預估未來每年有超過3000至兩萬名病人受惠,新制2月1日就會生效。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連恆榮表示,五年內可以用不到兩億的支出,這次通過或放寬給付的藥品雖多,但因可取代現有治療,加上與廠商協議風險分攤,初估5年內財務影響將可控制在2億元左右。連恆榮表示,我國第一個自行研發上市的含nemonoxacin成分藥品膠囊劑型,可用於社區性肺炎,已在2018年納入給付,但急重症型患者不易口服膠囊,這次將注射劑型納入給付。每年約300名至7000名患者可用。另外,生物製劑含ixekizumab成分藥品可治療活動性乾癬性關節炎,根據臨床試驗結果,這次決議將給付從第二線提早到第一線,並擴大給付用於僵直性脊椎炎,每年嘉惠約1200名至2800名病患。連恆榮表示,隨著老年人口持續增加,帕金森氏症患者人數也增加。健保署同意將具有高度選擇性的新藥safinamide納入給付,用於治療在levodopa穩定劑量之下,仍出現運動功能波動現象的特異性帕金森氏症患者。預估每年超過約1000名到5000名病患受惠,減輕照護負擔。連恆榮表指出,由於國際治療指引都認為第二代的抗癲癇藥品對新發的局部癲癇病人有效,本次也決議新增給付對腦中突觸囊泡蛋白2A(SV2A)具高度選擇性的brivaracetam藥品注射劑型新藥,可用於16歲以上、連續發作或重積狀態患者,有助每年約700名~4000名癲癇患者的病情控制。另外,有關嚴重A型血友病的預防性治療,一種含simoctocog成分藥品,這次也決議放寬用法及用量規定。多種長效之第八、第九凝血因子製劑過譽去已納入健保給付,其療效可能因注射間距與劑型不同,使得其使用劑量與標準製劑不同,所以參考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建議,可根據仿單放寬長效製劑之用法用量。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
-
2021-12-26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哪些選項CP值最高?一張表看懂麻醉自費項目費用
近年民眾關注手術醫療品質,更擔心術後疼痛難忍或影響復原,聚焦如何善用止痛方式。醫療院所也提供麻醉止痛自費項目,如何選擇才能達到最大效益?國泰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郭書麟說,國人醫療保險覆蓋率高,希望藉保險給付,提升醫療品質。且手術麻醉、止痛並非單一方式,現今主流已是多模式止痛,如術前給予預防性止痛藥,術中或術後透過病人自控式止痛,或術中合併麻醉深度、腦部血氧濃度等監測,增加手術安全及加速術後復原。「手術患者有三怕一希望,分別是怕痛、怕冷、怕吐及希望快一點復原。」林口長庚醫院麻醉部主任余黃平說,患者術前先經麻醉訪視門診評估適合哪種麻醉及止痛方式,因「疼痛是非常主觀的感受,不是客觀的依據。」必須採用精準麻醉及止痛舒緩術後疼痛。麻醉止痛項目1. 自控式止痛新光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葉昱伶說,術後由院方提供一台機器,並設定好止痛藥物安全劑量,疼痛時由病人自行按壓按鈕經點滴給予止痛藥,因設有安全劑量,即便多次按壓也不會超過安全劑量。該院患者對自控式止痛滿意度高,約一成五手術患者會使用。2. 非嗎啡類的長效型止痛劑術後病人可注射長效型止痛劑,藥效約維持半天至一天,當藥效退去後,若病人仍感疼痛可再度給藥,但止痛效果較傳統嗎啡止痛針稍差,僅適用輕度或中度疼痛患者,因此使用患者不多。3. 七天長效型止痛劑葉昱伶說,病人術後給予七天長效型止痛劑,雖藥效長達七天,但止痛效果較傳統嗎啡止痛針稍差,且給予七天長效型止痛藥物不符合術後疼痛立即處理原則,又無法更換成嗎啡類止痛藥,僅適用於輕度或中度疼痛者,患者接受度不高。麻醉禦寒項目熱空氣式保溫毯為避免手術室感染,手術室溫度維持在攝氏18至20度。余黃平說,對患者來說,低溫環境易造成體溫流失,可能影響麻醉效果,術中可用熱空氣式保溫毯協助病人保暖。葉昱伶說,傳統手術保溫多使用電熱毯等保暖用具,但須重複使用;熱空氣式保溫毯為拋棄式,因價格不貴,新光醫院約三分之一手術患者都會使用。郭書麟說,病人術中體溫下降,容易使凝血功能變差,增加術中大量出血風險,同時免疫力也變差,使手術傷口感染風險上升。且低體溫時心臟負荷變大,建議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者,手術時加裝熱空氣式保溫毯,提升手術安全。麻醉相關監視系統病人以為手術睡著就沒事,殊不知「睡著才是一切的開始。」郭書麟說,依病情需要不同監測系統,觀察患者麻醉藥物代謝、生命跡象及併發症等,隨時掌握手術安全。1. 麻醉深度監測部分患者因服用藥物、酗酒對麻醉藥物反應不佳,或預防麻醉藥物使用劑量太高,引發病人術後譫妄、意識混亂,可能在恢復室發生從床上掉落等自傷情形。術中可使用麻醉深度監測,特別建議服用安眠藥者使用。目前健保署核准給付移植、心臟、胸腔及氣管等重大手術,其他手術則需自費。2. 腦部血氧濃度監測葉昱伶說,曾有中風、心臟血管疾病病史者進行心臟手術時,可能因血栓等原因引發中風,應利用腦部血氧濃度監測,避免術中腦部血氧濃度不足,導致中風或腦死。3. 肌力放鬆輔助監測合併新型肌肉鬆弛拮抗藥物手術時肌肉必須放鬆,外科醫師才能下刀,患者於術中須施打肌肉鬆弛劑,藉由肌力放鬆輔助處置監視病人肌力情形,並於術後搭配新型肌肉鬆弛拮抗藥物,可讓全麻患者術後拔管時間縮短30至40分鐘,有利復原。新光醫院每月全麻、半麻手術患者中,約有200人使用。牙科自費項目牙科舒眠麻醉郭書麟說,牙科舒眠麻醉類似無痛大腸鏡等檢查,可以局部使用,但正在洗腎、肥胖、多重慢性疾病者則不適合。自費項目選擇 應請醫師綜合評估「術後感到疼痛應及時止痛,不需忍痛當作是人生修煉。」郭書麟說,手術麻醉止痛屬專業醫療,自費選項不是像網購或到餐廳點菜,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應是類似無菜單餐廳,由醫師綜合評估病人狀況,選擇最適合的麻醉方式,經醫療團隊擬定整合計畫並加以執行,病人才可於術後感受更舒服,復原更順利,讓醫病同時達到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