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9 失智.長期照護
搜尋
WHO
共找到
1314
筆 文章
-
-
2023-12-06 癌症.食道癌
「灌籃高手」主題曲主唱,抗癌半年逝!不當飲食習慣易致食道癌 譚敦慈:日常一行為比染髮還毒
曾為電影版「灌籃高手」演唱主題曲〈LOVE ROCKETS〉、日本搖滾樂團The Birthday的主唱CHIBA YUSUKE,因罹患食道癌11月26日病逝,享年55歲。今年4月底,樂團「The Birthday」才在官方推特發表聲明,主唱CHIBA YUSUKE因罹患食道癌需要專心治療,所有的公演活動及之後預定所有演出全數中止。不過沒想到才治療半年多,就傳出不幸癌逝的消息。不當飲食習慣是食道癌主因 喝熱湯比染髮還毒根據衛福部公布的109年癌症登記報告,食道癌位居男性十大癌症排名第5名。統計數據也指出,男性得食道癌的風險是女性的3倍,主因是不當飲食習慣所致。所謂的不當飲食習慣,包括抽煙、喝酒、嚼檳榔、喝滾燙的湯或茶(攝氏50至60度)、吃太多重口味醃燻燒烤、醃漬食物等,這些習慣會反覆刺激食道,使黏膜增生出異常癌細胞。尤其我們日常最常犯的錯,就是喝熱湯或熱茶卻不以為意。長庚醫院臨床護理師譚敦慈日前出席聯合報「以防萬一活到100歲」2023退休力論壇,在回覆民眾詢問染髮是否不健康的問題時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熱湯比染髮還毒,亦即喝熱湯比染髮更危險更易致癌。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超過攝氏65度以上的食物、飲品可能刺激食道黏膜,長期吃高溫燙舌程度的食物,恐會造成食道黏膜病變產生癌化,大幅提高得到食道癌的機率。此外,有食道癌家族史、曾罹患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等頭頸癌患者,也容易罹患食道癌,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下咽癌患者,終其一生會罹患食道癌,還有體內缺乏代謝酒精酵素乙醛去氫酵素(ALDH2)的人,喝酒容易臉紅者,罹患食道癌風險更增加50倍。食道癌是無聲癌症 3症狀出現速檢查醫師提醒,食道癌是無聲癌症,一旦出現「吞嚥哽咽感」、「喉嚨乾卡」、「不停咳嗽清痰」三症狀,加上有抽菸、喝酒、嚼檳榔、喝滾燙茶湯等習慣者,應盡速接受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及早確診治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曾受訪指出,食道長約20到25公分,一旦癌細胞長在黏膜上不會有痛感,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腫瘤長大占據管腔空間,才會逐漸感到吞嚥困難,起初是固體白飯難吞下,再來是滑溜的麵食也卡卡,最後連喝湯水都不順暢。後續咳嗽、清痰動作、身型明顯消瘦也伴隨而來,當症狀明顯就醫時,就大多是食道癌中後期,「此時患者根本吃不下,只剩骨頭與病痛的折磨。」如何預防食道癌要遠離食道癌威脅,國健署提醒民眾,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相當重要。如是食道癌的高危險族群,則可透過消化道內視鏡與病理切片診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若超過兩周感到食不下嚥,應盡早就醫釐清病因。預防食道癌6招1.戒菸、酒(特別是濃度高的烈酒)、檳榔。2.避免食用滾燙食物及茶湯。3.少吃煙燻燒烤類、醃漬食物、含亞硝酸鹽食物(如香腸、臘肉等)。4.多吃蔬果,補充維他命C。5.積極治療可能會誘發食道癌的上消化道疾病,例如:胃酸逆流、食道憩室、食道失弛張症、食道灼傷狹窄等,做好疾病控制。6.有菸酒與檳榔史要定期健檢,有頭頸癌或口腔癌病史者需定期追蹤檢查。》看完整疾病百科/食道癌【資料來源】.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2-05 養生.生活智慧王
多一個步驟,衣服變乾時間縮短 ! 全網媽媽:寒流來了或下雨也不怕
冬天到了,洗衣曬衣外,如果天氣還伴隨著陰雨綿綿,最擔心的就是衣服是不是能快速烘乾,以下這個方法學起來,聰明媽媽們一定要知道!這一招,讓衣服縮短乾燥時間一位墨爾本媽媽在臉書《Mums Who Clean》社團中提到:「關於在洗完衣服後,再進行一次脫水的帖子,無疑是我學到最好的技巧!」這真的是媽媽們該學的絕佳技巧,透過額外的旋轉週期運行一次,大量的衣物可以去除多餘的水分,而且「乾燥時間至少縮短一半」。尤其這一招,在冬季和潮濕的天氣特別管用,因為原本清洗的衣服如果不多做這一步驟,恐怕要經過好幾天才能乾燥。快速乾衣效果,再多這一步即便這樣的動作,有人抨擊太過「浪費電力」,但是真的冬天不讓衣物進行第二次旋轉,它們恐怕需要三天才能乾燥,最終還會發出可怕的潮濕氣味。就算討厭浪費電力,但是沒有添購烘衣機的媽媽,也只能如法炮製。順便一提,就算有烘衣機的媽媽,這一個動作也能縮短衣服烘乾的時間呢。另外,還有一個技巧分享,第二次脫水時,記得要先把衣服拿來出來抖鬆,然後再放入洗衣機脫水,這樣才會達到乾衣效果。可以再加碼乾衣3步驟另外,無奈家中沒有烘衣機的媽媽,還可以試試以下三個辦法。 秘訣1:除濕機神救援連續陰雨期間,可以把衣物放到家中的浴室,掛上後並開啟除濕機來進行除濕,記得將門窗緊閉、蓋上馬桶蓋,就能加強室內的乾衣效果,相信這一招已經是不少媽媽的最佳方法。秘訣2:熨燙熱氣,烘乾衣物對於半濕半乾總是很無奈的媽媽,除了用除濕機之外,其實透過熨斗熱氣溫度也快速帶走水分的方法,不妨試試。秘訣3:儘速曬好衣物冬天最怕衣物有霉味,這是因為衣服洗完後,放在洗衣機內太久所導致,通常是超過一小時沒曬就會如此,建議洗滌好的衣物,盡快取出並曬在通風處,才是避免出現難聞的悶臭味。延伸閱讀:.打掃很心累?專家教你提升掃除力妙招,搭配輔助工具更省時省力.冬天衣服很難晾乾?日本家事女王傳授:短時間晒乾衣服的3大訣竅.衣服洗後有異味、愈洗愈髒?專家授清洗洗衣機6步驟,完成後忘1動作恐害霉菌滋生※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12-03 養生.聰明飲食
火鍋選蔬菜湯底最沒負擔?營養師表示有前提!健康吃鍋一次看
台灣人愛吃鍋,從平價個人火鍋、薑母鴨、羊肉爐,到高檔和牛、帝王蟹火鍋都有老饕愛。而超市裡的火鍋湯底更是花樣百出,有昆布鍋、藥膳鍋、麻辣鍋、起司鍋、牛奶鍋、番茄鍋等。只要市面上火鍋店有賣的,超市裡基本上都有。但湯底百百款,到底什麼樣的鍋底能讓人喝得溫暖,又能嘗到健康?蔬菜湯底最無負擔,前提是要自己烹調。高雄義大醫院營養師盧玉萍表示,鍋底首選蔬菜類湯底,像是昆布鍋、番茄鍋、蕈菇類,或者以蘿蔔燉煮的湯底也可以,這類食材能減少身體負擔。但以上一切都要以自己烹煮作為前題,因為市售的湯底包或者是店家販售的湯品,很多鈉含量都很高,重口味的湯底更不用多說。盧玉萍表示,WHO建議一般人一天鈉的攝取量是2400毫克,但一般火鍋湯一碗平均就有400毫克的鈉含量,有些湯底甚至更高,再加上醬料,攝取要不超標很難。吃火鍋原則,想吃再下鍋,煮熟立刻撈。再者,國人吃鍋喜歡以大雜燴方式,將火鍋料一起下鍋烹煮,而熬煮後有滿滿精華的火鍋湯底,更是許多老饕的最愛。如今國人健康意識抬頭,也都了解這樣的火鍋湯是「高普林」地雷,但營養師說,這不只是高普林問題,除了食物的養分很容易受到高溫破壞而流失,裡頭還包含著高鈉、高鉀、高磷的等問題,各自威脅著心臟血管疾病、腎臟病跟痛風患者。所以營養師建議民眾,煮火鍋時,不要一口氣把所有東西丟進去煮,想吃什麼再下鍋煮,煮熟了立刻撈起,醬料能少沾就少沾。如果真的很想喝湯,最好在火鍋料尚未下鍋前,先舀一碗起來,放溫涼後再喝。即溶飲含糖過高,濃湯粉含飽和脂肪與高鈉。除此之外,近年來流行各種個人式熱飲,從三合一咖啡、奶茶、巧克力牛奶,到中式粉泡濃湯,都是上班族在寒冬加班時的最愛。盧玉萍曝露殘酷真相,她表示,為了好喝、香濃,市售甜飲大多含糖量過高,濃湯類因為加奶油才香濃,除了飽和脂肪含量過高,鈉含量也驚人,再來有勾芡、帶油脂也是少喝為妙,購買前務必看清楚食品標示。所以建議民眾如果真的喜歡喝濃湯、雞湯、薑母鴨之類的湯品,還是自己煮比較好,奶油的香濃可以用鮮奶取代,喝雞湯可以試著把上面那層油撥開再喝,以防心血管疾病發生。注意食物「內在」溫度,囫圇吞棗傷了黏膜。而長期飲用高溫湯品,是否增加食道癌的機率?對此,高雄大鈞診所家醫科醫師顏大鈞表示,食道癌成因很多,很難直接畫上等號,但不可否認,冬天一到,因為吃火鍋,造成口腔、食道燙傷上門求診的患者的確會增加,但大多數都是因為食用火鍋料時不慎導致燙傷,尤其會爆漿的加工食品,每年總會有幾例出現。顏大鈞建議民眾吃火鍋時,不能只測試食物表面溫度合適後,就囫圇吞棗,雖然每個人耐熱度不同,但口腔、食道黏膜本身就比較脆弱,燙傷後也要盡速就醫,如遇傷口久而不癒,趕緊上大醫院做檢查,免得久病成癌。健康吃鍋守則1.想吃什麼再下鍋煮,煮熟了立刻撈起。2.盡量少沾醬料。3.避免喝湯,或在火鍋料未下鍋前,先舀一碗放溫涼後再喝。4.有包餡的食物,要確認內部是否已冷卻。5.加工食品如各種丸類、餃類,鈉含量、熱量都相當高,勿過量攝取。6. 選定量個人鍋,不要選吃到飽餐廳。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03 癌症.食道癌
為什麼食道受傷難發覺?醫師告訴你熱飲及熱湯最理想飲用溫度
氣溫一降,身體渴望溫暖,本能會驅使我們尋求熱飲、熱湯的慰藉。廣告詞說「熱熱喝,快快好」,但現實是「熱熱喝,未必好」。尤其東方人愛吃鍋、愛喝熱湯、喝燒滾滾的稀飯,專家不斷提醒高溫食物有害食道黏膜,世衛組織(WHO)更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此外,熱飲帶來的危機還包含「容器」可能釋出的毒物。但,冬天怎能沒有熱湯?該怎麼安全飲用?許多人不知燙口食物可能致癌,主要與高溫食物會損傷食道黏膜有關。長期吃過熱食物可能引起黏膜炎症,進而增加食道癌風險。食道感覺神經不敏銳,燙傷疼痛難靠「自覺」發現。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楊畯棋表示,有些人較不怕燙,熱湯熱飲輕鬆入口,但食道感覺神經與舌頭不同、相較是「非常不敏感」,要靠感覺到疼痛而發現食道受傷「是不切實際的」。楊畯棋說,因高溫食物對食道的傷害不容易馬上有感覺。當食道黏膜損傷漸進地變嚴重時,癌化病灶可能早在病人自覺之前就已存在。因此,不可因為自己不覺得燙口、疼痛,就忽略高溫食物對食道的潛在危害。熱飲溫度應控制在攝氏65度以下,避免對食道黏膜造成損害,但最理想的狀態是,不要吃超過攝氏50度的食物。除高溫食物,抽菸和喝酒更是食道癌危險因子。楊畯棋表示,有動物實驗證實非常高溫的飲料會誘發黏膜損傷;中國大陸研究指出,高溫食物合併每日抽菸飲酒者,罹患食道癌機率較高,但相較之下,抽菸或喝酒比燙口食物更危險。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消化內科醫師黃文威則表示,研究清楚顯示,長期大量飲用60度C以上熱飲,會增加食道癌機會。而食道嚴重受傷後,患者可能會覺得吞嚥疼痛、吞嚥困難、胸痛。楊畯棋表示,要判斷熱咖啡、茶飲是否已降溫到可飲用,可在沖泡後稍等一會兒,輕輕吹一口氣或用手臂皮膚靠近感受溫度,在感覺溫度降到「溫熱但不灼熱」時,應已適合飲用。濃湯看起來不燙,卻常在入口後才被燙傷。至於冬天流行的火鍋、麻辣湯、粥品,目前醫學上並無針對特定熱食研究傷害程度。不過,油膩湯品在放置一段時間後,油滴會浮在表面而把熱量鎖在湯水內,從表面不容易察覺到食物熱度,若不注意囫圇飲用,就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燙傷。黃文威說,凡是加熱過的食物都要小心。通常道理大家都知道,傷害就只是疏忽造成。值得一提的例子是,許多人愛喝的玉米濃湯,加入奶油比較多時,高溫不一定會冒煙,很多人匆匆入口才發現太燙,要特別注意。除了熱湯熱茶,黃文威指出,抽菸、喝酒、嚼檳榔、攝取太多紅肉或加工肉品、蔬菜水果攝取不足,尤其還有巴瑞特氏症,都是食道癌危險因子。早期沒有症狀,感覺吞嚥困難、胸部疼痛時已晚期。食道癌最常見的早期症狀「就是沒有症狀」,晚期可能有吞嚥困難、胸部疼痛、咳血、吐血、嘔吐、慢性貧血、體重下降等等。因此,要留意是否有家族史、抽菸、喝酒、嚼檳榔等風險,長期接觸這些因子會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尤其男性、肥胖、蔬果攝取不足的人,更要定期接受篩檢與內視鏡檢查。楊畯棋說,提高警覺才是盡早發現癌變關鍵。若出現症狀,通常病程已較嚴重,應盡早就醫。食道腺癌巴瑞特式食道癌化風險高 與長期胃酸逆流相關食道癌各種危險因子當中,民眾較不熟悉的是食道「巴瑞特氏(Barrett's esophagus)」症狀。常見的食道癌指的是鱗狀細胞癌,但有一成左右是腺癌。腺癌發生與長期胃食道逆流胃酸刺激有關。原本食道黏膜是複層扁平上皮,上皮細胞受胃酸刺激反覆發炎後,會產生黏膜細胞變性,從鱗狀上皮轉變成類似腸道黏膜的柱狀上皮細胞,黏膜變性的食道為巴瑞特式食道。巴瑞特式食道通常是長期胃食道逆流合併症,是食道細胞癌前病變,有腺癌化風險,每年約有0.5%機會進展成癌症。目前巴瑞特式食道診斷,仰賴胃鏡檢查發現疑似病灶後,再合併切片化驗。台灣健保規定,切片確診為巴瑞特氏食道的患者,可以給付一年份質子幫浦抑制劑(PPI),這是目前針對胃食道逆流效果最好的一類藥物。治療後應一年內再次做胃鏡檢查並切片,評估治療效果。黃文威表示,雖然胃食道逆流不一定是高溫飲食造成,要看胃食道逆流的成因及常吃什麼熱食。另外,胃食道逆流的特效藥PPI種類多,有些已不需醫師處方,可在藥局買得到。一旦發現巴瑞特式食道並有分化不良情形,可至胃腸專科門診諮詢是否該接受內視鏡治療根除。當胃鏡看起來發炎不明顯時,可以考慮接受酸鹼值檢測來確定診斷。
-
2023-12-02 醫聲.疫苗世代
退休前也應檢視健康力 活用成人疫苗投資個人免疫防護 節省個人潛在醫療支出 邁向樂齡更要重視疾病預防
依據聯合報自 2020 年開啟國民退休準備工程,退休準備不再只靠一桶退休金,必需隨檢視自己的「退休五力」:理財、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自在獨立,五力齊備才能面對健康老化。第一屆退休力論壇「挑戰一個人 『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正是探討每個人面對高齡化社會,要如何準備迎老。全世界人口正急速老化,根據聯合國資料,從2019年1億4300萬的80歲人口,估計到2050年,會增加三倍到4億2600萬人。台灣也在老化中,2026年,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高達全人口的兩成。逐漸老化的社會也造成醫療照護體系嚴重的負擔。2019年台灣全國健康照護花費佔GDP 6.1%,遠低於OECD平均數8.8%。2011年到2021年,全國健康照護花費增長率逐漸增加,2020和2021年增長率更是突破7%。如果以目前台灣老化速度的趨勢看來,醫療花費的負擔越來越大,如何確保健康老化將是非常須正視的課題。成人疫苗施打有益個人 可預防疾病 降低家庭醫療花費 根據最新統計,台灣醫療支出在家庭花費比例越來越重。1996年醫療花費佔家庭支出9.8%,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衛生保健觀念增強,2011年來到14.6%,2022年醫療保健支出比重增至17.8%。而成人疫苗施打可以預防疾病,改善生活品質,甚至也可以降低一半住院的機率和減少1/3的死亡率,因此可以減少家庭對於醫療花費的支出。施打疫苗對國家經濟更有貢獻,美國曾經做過一個大規模的調查,發現在2015年這些疫苗可以避免傳染疾病的醫療照護經濟負擔多達90億美元,其中,八成的醫療負擔是來自沒有施打疫苗的民眾。如果能增加成人疫苗施打,將可減輕這些經濟壓力,同時創造經濟韌性以及長遠性。 國際知名慈善家,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曾經在去年5月英國衛報新聞訪問中表示,他說疫苗創造奇蹟,他無法想像有人會不認同。在另一個今年2月英國廣播電台BBC訪談中,比爾蓋茲甚至說,要好好利用錢,他寧可花錢買疫苗,也不要花錢去火星。他說,花814英鎊,約台幣31000元就可以拯救一個生命。 根據國際老齡化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n Aging) 研究報告,如果能投資成人疫苗計畫,對醫療和社會整體投資報酬率可達40%到300%不等,這樣的投資報酬率來自於中老年人持續的工作生產力和勞動參與力、稅金收納、醫療支出的減少,以及減少老年照護等支出壓力。 疫苗可以預防的傳染病(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s ,VPDs)對老人健康和國家經濟都有很大的威脅。老年人容易感染疫苗可以預防的傳染病,像是流行性感冒、肺炎、帶狀疱疹和呼吸道融合病毒引發的下呼吸道疾病等。 WHO建議流感疫苗施打率應涵蓋65歲以上人口的75%,但是依據國衛院最新報告,台灣65歲以上流感施打率從2010年到2019年只有25.6%到35.6%。另外,以呼吸道融合病毒引發的下呼吸道疾病為例,過去認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嬰幼兒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原因,會造成呼吸衰竭,甚至致死的嚴重威脅。但近年發現,在體質較弱的年長者、呼吸系統不好及免疫力較弱的族群,若感染RSV也可能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炎、心衰竭等症狀,造成住院與死亡率的上升。 9項成人疫苗 定期檢視接種建議 守護健康 快樂變老 高齡人口對於傳染疾病抵抗能力較差,加上人口結構的變化,臺灣現行的公共衛生需求應該優先推行成年人疫苗接種、鼓勵民眾遵行成人預防接種建議時程表,這是推動健康老化中重要課題之一。國內疫苗推動協會TIVS也結合衛福部疾管署的成人預防接種建議表,統整成人疫苗接種懶人包,包含以下九種疫苗: 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相關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季節性流感疫苗;B型肝炎疫苗;A型肝炎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日本腦炎疫苗;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以及帶狀疱疹疫苗。建議民眾定期審視自身健康狀況,終其一生應諮詢醫師接種合適疫苗。 依據內政部統計,國人2022年平均壽命79.84歲,擁有健康力是一個人退休後獨立生活的第一步,如何透過施打疫苗,保護自己的健康,健康又快樂的變老,將是每個人都要重視的課題。
-
2023-11-30 醫聲.慢病防治
2030消除愛滋?專家呼籲:台應採創新多元化策略、提升用藥可近性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World AIDS Day)。根據一項跨國性「HIVCCB白皮書研究」,在韓國、中國、日本、台灣、新加玻與香港等六個亞太區域中,只有台灣提前達成聯合國UNAIDS(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所設定的「90-90-90」目標,但目前數據為「90-95-95」,距離2030年「95-95-95」目標,還有一小段距離。多位台灣專家、學者對此表示,從政府部門、NGO民間團體到社會大眾,只要願意一起努力,針對「擴大HIV篩檢、宣導對象」、「減少用藥門檻、增加用藥多元性、可近性」與「推動觀念翻轉、去汙名化」三關鍵發展創新、接地氣策略,相信消除愛滋指日可待。2030消除愛滋需達成「95-95-95」目標,就是95%的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愛滋病毒、95%感染者已服藥、95%服藥感染者達到病毒量測不到。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說,我國目前已經達到「90-95-95」,優於全球平均「86-89-93」。越多人知道U=U,越有助提升篩檢普及率在篩檢部分,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國際分處副院長柯乃熒指出,目前HIV篩檢宣導政策多針對成年同志族群,事實上,只要有性行為、性活動者,都應定期接受HIV篩檢,像青少年、青少女若有性行為,也應列為篩檢宣導對象,才能避免HIV傷害青少年、青少女健康。「現在感染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得愛滋已不是絕症,只要持續用藥三到六個月,身體就測不到病毒,測不到病毒,代表完全不具傳染力!」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副院長鄭舒倖、柯乃熒與參與白皮書撰寫的高雄榮總感染科主任林錫勳皆認為,上述「U=U」概念,也是目前國際對治療HIV感染、愛滋病所形成的共識。希望更多人瞭解這樣的觀念,才能盡早徹底去除HIV、愛滋威脅。在白皮書裡,泰國專家提及,在某個城市的HIV篩檢統計中,一般民眾裡,有45%表示曾接受篩檢,48%表示有計畫進行篩檢,篩檢管道則包括常規體檢、產前篩檢。林錫勳指出,相較於其他區域,台灣最大污名化來自於《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的21條,部分條文為「明知自己為感染者,隱瞞而與他人進行危險性行為,致傳染於人者,處五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未遂犯罰之。」林錫勳直言,這條文制定背景是在HIV感染、愛滋病仍然無法治療的年代,如今,無論是HIV感染或愛滋病,都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感染者如果定期接受治療,壽命與一般人並無太大差異。因此這項條文已不合時宜,且不符合法律比例原則。「再則,這條文也有侵害人權之虞!」林錫勳說,目前在WHO的網站,對疾病入罪方面,台灣仍未除名。最重要的就是這項條文加重疾病汙名化,且容易阻礙疾病防治、公共衛生政策的推動。如同許多傳染病,歧視與汙名化都使得疾病散播更加隱晦,如冰山下一角,更深不可測。林錫勳分析,現今治療已可達到U=U,兩年前雖然修法,將法條納入此觀念,但至今仍有愛滋病患、HIV感染者被以這個條例起訴。新加坡去年也將同志除罪化,而台灣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婚法,以往同志與愛滋病畫上等號,但實際上以非洲為例,感染者是男女各半,並非只有同志才會感染HIV,而同婚法通過後,台灣的新增感染者並沒有增加反而下降,這都代表「愛滋病的防治是公衛問題,必須要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為何還要病患因病入罪呢?」「當歧視減少,才有機會擴大篩檢!」林錫勳指出,持續讓新病人下降是對的路,再來就是要公平對待每一位愛滋病、HIV感染者,對愛滋病、HIV感染沒有歧視,民眾才願意把HIV檢測當成像B、C肝篩檢那般平常,篩檢情況才會比較普及,如此也才有可能加速達成第一個95。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副院長鄭舒倖也觀察到,目前不只一般民眾不清楚U=U,連醫療人員恐怕也不甚了解,白皮書中指出,醫師會主動跟病人提及U=U的比例,台灣只有51%,雖在六國中不算差,但相較於國際的67%仍低許多,仍亟需讓社會大眾理解。治療、防治策略須更積極、創新,消除愛滋指日可待目前在治療、預防HIV感染方面,還有「暴露愛滋病毒『後』預防性投藥」(PEP)與「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PrEP)等多元化防治策略,其中,多數專家皆認同,一個國家、區域能否達到「95-95-95」目標,與PrEP推廣規模息息相關,但林錫勳指出,PrEP可有效預防,不過,台灣覆蓋率不到一成,泰國最好約一成八,還有很大進步空間。「我們的PrEP策略,還是太過保守!」柯乃熒直言,如果PrEP用藥像避孕藥一樣容易取得,民眾想買就能在藥局直接購買,在HIV防治上,民眾就會更有自主權,隨著用藥門檻降低、用藥可近性提高,HIV防治效果也可明顯提升。談到PrEP用藥趨勢,柯乃熒、鄭舒倖皆表示,現在除了口服藥物,也有其他創新藥物可供運用,這讓常忘記用藥,或擔心用藥會招來外界異樣眼光的族群有了另一種選擇。不過上述策略目前還未納入健保,也未納入PrEP公費選項,柯乃熒認為,這樣的腳步有點太慢,期待高風險族群未來有更多防治選項,執行HIV防治策略時,也可以更有彈性、自主性。截至今年11月,台灣加入PrEP公費計畫累積人數達5575人,曾淑慧說,規畫在2030年前達成1萬5千人服用目標,不符合公費資格者也可在全國百家院所自費取得藥物。觀念要翻轉,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此外,林錫勳、柯乃熒也都認為,目前在國小、國中、高中的教育上,對HIV感染、愛滋病的描述,還是停留在這是「21世紀黑死病」這樣的錯誤觀念並非事實,且這種錯誤觀念很容易導致疾病汙名化現象,這也讓HIV高風險族群承受很大心理壓力,所以必須從教育著手,徹底打破學生、教育人員對HIV感染所產生的迷思,民眾觀念才可能翻轉,達到消除愛滋的目標,也才不會遙不可及。延伸閱讀:台灣與國際接軌,倡議、推展HIV防治創新策略
-
2023-11-29 焦點.元氣新聞
疫苗猶豫威脅口罩世代幼兒!專家揭住院主因:半數驗出感染RSV
近兩年出生的寶寶被喻為口罩世代,受新冠疫情影響,出生後幾乎口罩不離身,這也承受「免疫負債」之苦。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公布「後疫情時代健康大調查」,分析發現,口罩幼兒世代家庭中,除了常規疫苗、新冠與流感疫苗,僅八點三八%的家長讓寶寶接種其他種類疫苗,「疫苗猶豫」比率偏高,讓孩子身陷感染危機。該網路調查於九月廿六日至十月廿二日進行,有效樣本二一六七份,受訪者居住地遍布全國廿二縣市,其中口罩幼兒世代家庭(育有二歲以下嬰幼兒)一七二一份,占七十九%。分析幼兒家長對於預防接種的態度,結果顯示,七成五對於預防接種的種類或接種時程、方式感到疑惑。五成一認為,預防接種的地點太遠,造成阻礙。三成六表示,接種前需要預約,無法隨到即打,影響接種意願。二成一則是擔心副作用。後疫情時代健康大調查 不到一成家長讓寶寶接種常規、新冠、流感以外的疫苗調查另發現,在一一八二位曾自費打疫苗的口罩幼兒世代家庭中,只有不到一成的家庭,會為家中嬰幼兒施打常規疫苗、新冠肺炎疫苗、流感疫苗以外的其他種類疫苗提升保護力。如有新的預防接種方式,願自掏腰包五千元以下預防接種者占所有家庭的八成。「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已成為重要的公衛議題,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二○一九年將其列入全球十大健康威脅,這項調查發現,九成六口罩幼兒世代的家庭認同,自身施打疫苗意願,會影響家中嬰幼兒、長輩的接種與否。RSV難預期 連兩年高峰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表示,從各大健康網站觀察,疫後民眾對疫情、疫情等新聞感到疲乏,從調查中也看出,在健康決策上,國人也和其他國家一樣,出現「疫苗猶豫」。近來新冠病毒、流感病毒仍潛伏於社區,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腺病毒、腸病毒則蠢蠢欲動,趁虛而入,身處「免疫負債」、感染風險極高的口罩幼兒世代原已危機四伏,現又面臨「疫苗猶豫」,更易陷入多種感染風暴。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台中榮總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伯彥發表「嬰幼兒多重呼吸道感染急重症防治以RSV為例」專題演說,他表示,台灣連續兩年都出現一波RSV感染高峰,感染對象不再侷限兩歲以下幼兒,擴及三、四歲幼兒,這群大孩子們出生後幾乎與口罩為伍,保護得太好,對於RSV等呼吸道病毒,幾無抵禦能力,而這就是所謂的免疫負債。RSV疾病負擔重 專家籲建監測通報系統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院長陳家玉提醒近期觀察到嬰幼兒的疾病負擔,九月起兒科診間患者明顯增加,實驗室分析,病童感染病毒種類眾多,包括流感、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其中感染RSV是嬰幼兒住院的主因,會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併發細支氣管炎和肺炎等,該院實驗室檢驗五三五個檢體,超過一半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延伸閱讀: 秋冬RSV疫情升溫 九成兩歲以下嬰幼兒曾被感染 家長留意5大病徵新生兒RSV感染目前只有支持療法,但是可以預防,國際已針對新生兒、老人等脆弱族群積極開發預防方式。兒科、感染科醫師呼籲政府將呼吸道融合病毒免疫接種方式納入公費,對此,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我國疫苗政策係由專家主導,必須精算接種成本效益,目前肺炎鏈球菌疫苗、輪狀病毒疫苗為「建議接種名單」的前兩名。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委員於上半年討論多種嬰幼兒預防接種納入公費的可能性,建議呼吸道融合病毒免疫接種比照辦理,提出申請,交由專家審議。中榮、彰基等醫院監測系統警示,RSV等多種呼吸道病毒已於社區流行,且愈來愈不可預期,專家建議,擴大監測、通報系統,提高第一線醫師與民眾警戒。延伸閱讀: 早上像感冒下午就命危 美疾管署籲嬰兒接種RSV新預防治療中部預防接種意識高 逾6成盼公費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後疫情時代健康大調查」發現,中部地區縣市在預防接種、公衛宣導上表現優異,在縣市官方衛教宣導平台上,台中市「智慧育兒小幫手」官方LINE優於全台平均。南投縣則有九成七受訪者願意接種流感疫苗,而彰化縣民相當仰賴當地衛生單位所提供的衛教訊息。該調查報告顯示,醫院、診所等醫療服務機構為口罩幼兒世代的家庭最重要的衛教訊息來源,比率達七成五,其次是從衛生局、衛生所等地方衛生單位,比率為三成四。在預防接種政策上,六成三受訪者希望公費支持疫苗政策,六成二受訪者期待預防保健宣導更完善,兩成七希望預防接種服務據點愈多愈好,以提高疫苗可近性。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副局長陳麗娟表示,安全有效的疫苗被視為預防疾病的關鍵,但重點還在於經費,因為資源有限,必須做最好的分配。擬定施打優先順序,讓高風險族群優先施打。因財政狀況不同,各縣市疫苗接種政策不一,南投縣政府衛生局局長陳南松建議衛福部可事先徵詢地方採購某些疫苗意願,透過中央合作降低採購成本。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表示,這項報告調查了家庭願意為自費疫苗付出的費用,可作為成本效益分析的參考。與會專家則一致認為,中央、地方、媒體、藥廠之間應建立機制,創造合作模式。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經疫情洗禮,口罩幼兒世代的父母在看待預防接種時,重視「為何要打」、「為誰而打」,且多做比較,因此需要更充足的訊息。
-
2023-11-23 醫療.心臟血管
即便已服降血壓藥也有效 做到這事就能在一週內顯著降低血壓
若你患有高血壓,將血壓控制在120/80mmHg(毫米汞柱)的正常範圍至關重要,因為血壓過高時間過久,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視力喪失和性功能障礙的風險。不過,除了服用降血壓藥物之外,一項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新研究表明,即便已經在服用降血壓藥物,只要每天減少約一茶匙的鹽攝取量,就可以進一步降低血壓。一茶匙的鹽含量約為2300毫克,這是美國最新營養指南建議14歲以上人群的每日最高攝取量。美國心臟協會則進一步建議,每天理想的鈉攝取量應少於1500毫克。該研究包括213名年齡在56歲至65歲之間的參與者,其中百分之六十四是女性。研究人員將參與者隨機分為高鈉飲食(在日常飲食中添加 2200 毫克鈉)或低鈉飲食(每天總共添加500毫克鈉)兩組,並持續一週。接下來的一週,兩組交叉並遵循相反的飲食習慣。在每種飲食模式的最後一天,參與者都會戴上血壓計並收集24小時內的尿液。根據分析結果,研究人員發現:.與高鈉飲食的參與者相比,低鈉飲食的參與者的收縮壓顯著降低了7至8毫米汞柱,與常規飲食的參與者相比,收縮壓顯著降低了6毫米/汞柱。收縮壓降低的程度與使用常見的第一線高血壓藥物所達到的降低效果相當。.總體而言,與常規飲食相比,72%的參與者透過低鈉飲食降低了收縮壓。.減少鈉攝取對血壓的影響對於血壓正常的人、已治療的高血壓和未治療的高血壓的人來說是一致的。該研究的主要作者Deepak K. Gupta博士在新聞稿中表示,「這些結果表明,透過飲食中減少鈉攝取量來降低血壓可以在一週內安全、快速地實現。」Gupta指出,「這再次強調了減少飲食中鈉攝取對於控制血壓的重要性,即便是對於已經在接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人也是如此。」他舉例,「大多數人來說,任何運動都比不運動好。同樣地,任何從目前日常飲食中減少鈉攝取的舉措都很可能比完全不減少好。」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也指出該研究的限制。為了反映「現實生活」的情況,研究人員並未直接觀察參與者實際進食食物,因此鈉攝入量可能會有變異性,且飲食干預的持續時間只有一週,這意味著研究設計未考慮到低鈉飲食的長期可持續性或其對血壓的影響。此外,Gupta指出,該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具有不同人口統計學特徵的人群。高血壓有多盛行?高血壓是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也是世界各地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3年的報告,高血壓影響全球三分之一的成年人。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6.8%,推估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國民健康署提醒,高血壓初期通常沒有特別感覺,需透過「定期測量」才能掌握自身血壓狀況,若超過120/80mmHg參考值,建議定時量測並記錄,就醫時,提供給醫師參考,並諮詢醫療人員,依專業建議進行血壓自我管理。【資料來源】.Reducing sodium intake significantly lowered blood pressure in as little as one week.Cutting Down On Salt Can Cut Blood Pressure Fast, Even if You Take Blood Pressure Drugs.Even If You Take Meds to Lower Blood Pressure, Reducing Salt Still Helps.First WHO report details devastating impact of hypertension and ways to stop it.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血壓要管理 722在家量 18歲以上國人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
-
2023-11-22 焦點.生死議題
人死前會不會有預兆?送走2千名末期病患 安寧醫師透露臨終一跡象及最遺憾的事
人死前會不會有預兆?一位20年照顧了大約2000名末期病患的安寧療護醫師說,人臨終前,通常會述說看到已故的親人來到他們身邊。而對死亡最大的遺憾,通常是沒有花足夠的時間陪伴家人。臨終病人談的不是上帝 而是看到已故親人來到身邊莎拉威爾斯(Sarah Wells)是一位安寧療護醫師,近日她在《電訊報》(《The Telegraph》)撰寫她長達20年的安寧照護心得,及對生死的看法。她所任職的瑪麗·居里臨終關懷醫院(Marie Curie Hospice)是一間由 10 名醫師組成的安寧團隊,他們一次照顧多達20名包括心臟衰竭、器官衰竭、失智症或運動神經元疾病等晚期疾病,且只剩下幾週生命患者的安寧中心。許多患者都是老年人,但其實也有不少年輕人,但臨終關懷床位通是為情況複雜的患者保留的,例如有年幼孩子的父母,他們不想看到他們死去在家裡。Sarah Wells表示,20年來,她照顧了大約2000名末期病患。她觀察到臨終病人一個特別的跡象,「病人跟我談的不是上帝,而是他們看到已故的親人來到他們身邊。」當他們告訴我他們看到了媽媽、失踪多年的孩子、已經死掉的寵物…時,這時我大概知道他們只剩幾個小時或幾天的時間了。Sarah Wells表示雖然她不信教,但這些經歷讓她更相信來世。任何事都不能阻止遺憾 他們最大的遺憾是…Sarah Wells認為,人們的最後幾個小時是一個特殊的、令人謙卑的時刻。死亡是公平的,當一個人臨終時,你過去多輝煌,你是否曾擔任過重要職位,這些都不重要。然而所有人對未知的事情都會感到害怕,尤其是當目睹親人與艱難的死亡鬥爭時。這時,她會跟家屬說,「死亡通常是一個平靜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人們會變得更加困倦,因為他們的器官減慢速度,他們陷入昏迷,能夠聽到和感覺到手的觸摸,儘管他們無法交流。」當你明白,恐懼就會消失。不過生死不由人,任何事都不能阻止遺憾,其中臨終病人最大的遺憾常是,沒有花足夠的時間陪伴家人。Sarah Wells說,人們後悔的不是他們做了什麼,而是他們沒有做什麼他們錯過了生日慶祝活動,錯過了機會,錯過了替孩子們寫卡片、錯過了替自己立遺囑,但他們已經沒有精力了。但Sarah Wells會跟患者傳達,「即使只剩下很短的時間,每一天都很寶貴」。不同的病人在最後幾天的優先事項都有所不同,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滿足他們所有的要求。時間多麼寶貴 別浪費一分鐘擔心陌生人對你的看法Sarah Wells說,這份工作教會了她,我們與他人的聯繫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每天她都會告訴家人,我一直愛他們,因為我不想有任何遺憾,「我不會浪費一分鐘擔心陌生人對我的看法。」因為她知道時間是多麼寶貴,因為她和那些時間已經不多了的人一起工作了超過20年。認識安寧療護末期病人的定義,是指存活期六個月以內。WHO對安寧療護的定義包括「積極」這兩字,但是將治療的目標從疾病轉向症狀,積極的控制症狀、緩解不適並增加生活品質。不再做的是無效醫療,和疾病無謂地搏鬥。安寧療護包括五全照顧,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及全社區照顧,以病人為主、家屬為輔,醫療人員則是協助者的角色,協助患者安祥、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除了適當、必要的醫療,末期病患往往有嚴重的不適、疼痛,緩解這些痛苦也是安寧的重要工作。【資料來源】.《The Telegraph》What I know about life – from watching 2,000 people die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1-14 醫療.心臟血管
「能躺就別坐」是真的!研究揭站立或睡覺比坐著有利心臟健康
有句話說,「能躺著就不要坐著,能坐著就不要站著」,不過對心臟健康而言,這可能只說對一半,一項新研究發現,站立和睡覺都比久坐的行為更好。根據雪梨大學和倫敦大學發表在《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新研究表明,每天進行幾分鐘的適度運動來代替久坐,可以明顯改善心臟健康。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六項研究的數據,涉及來自五個國家共計一萬五千多名參與者。每位參與者都接受了心臟健康評估,並使用大腿上的穿戴式裝置追蹤他們一天24小時的活動量。研究人員發現,與久坐行為的負面影響相比,只要進行中度至高強度活動五分鐘,即可對心臟健康產生顯著好處,其次分別是輕度活動、站立及睡眠。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倫敦大學的Jo Blodgett博士表示,「我們研究的重要結論是,儘管運動方式的微小改變對心臟健康有積極的影響,但運動的強度也很重要。我們觀察到最有益的改變是以中度到高強度的活動取代久坐,這可能是跑步、快步走或爬樓梯等任何能讓你的心跳加快、呼吸加速的活動,即使只有一兩分鐘的時間。」研究人員指出,雖然花時間進行高強度活動是改善心臟健康的最快方法,不過任何人都可以從各種活動強度中受益,只是活動強度越低,看到實際好處所需的時間就越長。例如每天使用站立式辦公桌幾個小時而不是坐式辦公桌,就是一種相對較長的改變,但也相當容易地能融入日常工作中。至於睡眠比久坐更有益的原因,Blodgett告訴《歐洲新聞台》(Euronews),「我們認為,睡眠比坐著對心臟健康的好處主要是由於坐著對肥胖產生的負面影響,而其他間接因素會導致體重增加,例如看電視時吃零食。」研究還發現,那些最不活躍的人從久坐行為轉變為更活躍的行為中獲得的好處最大。雖然該項研究並未證明活動與心臟健康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但它為越來越多的將身體活動與改善心血管健康聯繫起來的研究提供了補充。為什麼心血管健康至關重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顯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估計每年奪走約1790萬人的生命。心血管疾病是一組心臟和血管疾病,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腦血管疾病、風濕性心臟病和其他疾病。超過五分之四的心血管疾病死亡是由於心臟病發作和中風造成的,其中三分之一的死亡發生在70歲以下的人群中。心臟病和中風最重要的行為危險因子是不健康的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吸菸和有害使用酒精。前述風險因素對個體的影響可能表現為血壓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升高以及超重和肥胖。這些數值都可以在一般醫療機構中進行測量,並表明未來心臟病發作、中風、心臟衰竭和其他併發症的風險是否增加。戒菸、減少飲食中的鹽分、多吃水果和蔬菜、定期體能活動和避免有害飲酒已被證明是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資料來源】.Any activity is better for your heart than sitting.Any activity is better for your heart than sitting - even sleeping.WHO: Cardiovascular diseases.Stand Up, Don't Sit, for a Healthy Heart.Just standing or sleeping are better for your heart health than sitting down, new study finds
-
2023-10-25 失智.大腦健康
改變飲食習慣為時不晚 中年這樣吃可在幾十年後有益大腦健康
在中年時期改變飲食習慣以保持大腦健康還為時不晚!根據一項刊登在《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期刊的研究表明,女性在中年期間採取旨在降低血壓的飲食方式,例如得舒飲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簡稱DASH),幾十年後出現記憶力減退和其他認知能力下降跡象的可能性會降低。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檢視超過五千名中年女性對遵行控制高血壓的得舒飲食嚴格程度,參與者當時的平均年齡為49歲。該飲食包括大量食用富含鉀、鈣和鎂的植物性食物,並限制飽和脂肪、膽固醇、鈉和糖。過去有研究表明,中年時期若出現高血壓,是認知能力下降和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延伸閱讀:得舒飲食怎麼吃?不該吃什麼?對哪些人特別有益?】研究人員發現,最嚴格堅持得舒飲食的女性在老年時出現記憶問題的可能性降低17%。該研究的資深作者Yu Chen博士表示,「經過30多年的追蹤研究,我們發現中年時堅持得舒飲食的程度越高,女性在晚年出現認知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小。」對心臟有益的飲食如何預防認知能力下降?營養師和營養顧問Kelsey Costa告訴《healthline》,有益心臟健康的得舒飲食富含一些常見於蔬菜、水果、豆類、堅果和種子中的營養素和生物活性化合物。這些成分具有抗發炎和抗氧化特性,可以減少大腦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同時促進神經元的連接,有助於大腦的整體健康和功能。Costa還指出,通過限制紅肉、加工肉品和含糖食物的攝取,對心臟健康有益的飲食方式可能可以減輕高脂肪和糖對觸發腦部發炎和澱粉樣蛋白生成的損害,而這些蛋白與阿茲海默症有關。Costa補充,心臟健康飲食可以對腸道微生物產生積極的變化,這可能通過減少發炎並支持影響情緒和認知功能的神經傳遞物質的產生,有助於抵抗年齡增長所帶來的認知能力下降。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還有哪些?美國德州大學休士頓醫學中心心臟科醫師John Higgins告訴《healthline》,除了得舒飲食之外,另外兩種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還包括地中海飲食和植物性飲食。【延伸閱讀:地中海飲食是什麼?地中海飲食有哪些食物、怎麼吃及好處一次看】Higgins指出,這些飲食具有以下核心要素:.它們含有來自特級初榨橄欖油或鮭魚等來源的單元不飽和脂肪或多元不飽和脂肪。.它們降低了膽固醇和鈉的攝取量。.它們提供富含鉀的食物,如菠菜、山藥、酪梨和香蕉。.它們提供豐富的新鮮蔬菜、豆類、堅果、全穀物和瘦肉蛋白質。除此之外,大多數遵循心臟健康飲食的人還遵循其他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體育活動。.每週至少進行一次社交,最好是面對面的。.減重,使體重指數恢復正常,讓BMI數值低於25。.讓血脂、血壓和血糖處於正常範圍內。.戒菸或不吸菸,包括避免二手菸在內。.每晚獲得7至9小時的睡眠。【資料來源】.Women with a Heart-Healthy Diet in Midlife Are Less Likely to Report Cognitive Decline Later.Women Over 40 Who Adopt DASH Diet May Have Lower Risk of Cognitive Decline
-
2023-10-18 養生.保健食品瘋
活菌數越多越好?吃益生菌要配熱開水?關於益生菌的15個重要觀念
據估計,2026年益生菌市場將達到783億美元。在所有保健食品中,益生菌產品在各種專業人員與一般民眾之接受度均獨占鰲頭。台灣的發酵技術也是國際上之佼佼者。對於益生菌產品琳瑯滿目,菌種、菌株、活菌數等名詞令人眼花撩亂,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名譽教授潘子明在新書《潘子明益生菌健康研究室:科學實證益生菌對8大病症的保健功效》,闡述益生菌的15個重要觀念: 觀念1 益生菌不等於乳酸菌 益生菌(probiotics)並不等於乳酸菌,但大多數益生菌屬於乳酸菌中的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和乳桿菌(Lactobacillus)。參照FAO/WHO建議的說法,益生菌是指一類活的微生物,當攝入足夠量時,可以對使用對象的健康發揮有益作用,包括調節腸道菌群、促進營養物質吸收和調節免疫等。而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B)一般是指能發酵醣類並主要生成乳酸細菌的總稱,其並非一個嚴格的微生物分類名稱。 觀念2 某些益生菌的死菌也具保健功效,但它並非益生菌 若產品標示「殺菌型」或「經過滅活處理」表示此產品不含活菌,不符合益生菌產品的要求,但若菌株可以產生「後生質」,仍可能具有保健功效。選購時仍應注意是否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證明具有保健功效,否則僅為單純的風味產品。 觀念3 發酵乳、發酵乳飲品、乳酸飲料的營養價值其實差別很大 乳酸菌產品大致可分為3類,最大差異在於乳酸菌與蛋白質的含量,以營養價值來說,發酵乳>發酵乳飲品>乳酸飲料。乳酸飲料沒有活菌,歸類於休閒飲品。 觀念4 「益生質」是益生菌的食物,並非益生菌 益生質又稱益生元,雖然不能被人體消化,但可促進腸道有益菌的生長繁殖,從而促進人體健康,通常情況下,益生菌和益生質合理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觀念5 並非所有的益生菌都一樣,可依據需求選擇菌種及菌株 並非所有益生菌的作用都一樣,民眾可以依據需求選擇適當菌種及菌株,來達到保健功效。但活菌數越多,其益生效果不一定越好,重點是菌株特性。 觀念6 活菌數越多,益生效果不一定越好,重點是菌株特性 網路上許多益生菌標榜有好幾千億,潘子明提醒:「請注意,不要被這種手法給騙了」,不同菌株皆有自己的功效劑量,請選擇有臨床試驗證實其功效的產品,別只看高菌數的產品,還可能買貴了。 觀念7 一種產品所含有的菌株種類越多,不見得效果就愈好 不同菌株之間可能會產生相乘作用,但不是所有菌株組合都有效果。潘子明表示,曾審查過號稱含有78種菌株的產品,但廠商卻回答不出來是哪78種菌株。衛生福利部對於申請健康食品的保健產品,均要求以最終產品進行功效評估。 觀念8 益生菌並非萬靈丹,並不能包治百病 益生菌並非萬靈丹,並不能包治百病,但目前大多數科學家認同,益生菌能夠調節腸道菌群,促進營養物質在腸道內的消化、吸收和代謝,有益人體健康。 觀念9 聰明辨別添加用途,「有添加」不等於不好 有些添加成分,對身體保健是有幫助的,例如寡糖類、糖醇類或是膳食纖維,都屬於益生質,可以促進益生菌生長繁殖;麥芽糊精是賦形劑,可以避免益生菌結塊、增加保存效期,提升益生菌的穩定度。。 觀念10 益生菌產品一般並不會太甜,不必刻意因糖太多而不吃益生菌 曾有某牌益生菌生產的發酵乳,添加的糖量太高,引起民團抗議,衛福部已要求將「額外添加的精緻糖」降至25克以下。 觀念11 常吃益生菌並不會產生依賴性,但也須搭配健康生活習慣 長期食用益生菌並不會使腸道喪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或使人產生依賴性。但也須配合調整飲食與生活作息,不宜持續大吃大喝或每天吃消夜,否則就算補充再多益生菌也無法促進健康。 觀念12 長期吃益生菌才能真正有益腸道健康 腸道益生菌約7-14天即會被更換,更新的速度很快,故不會有依賴的情況產生,因此也需要定期補充益生菌,才能有助於維持腸衛健康。 觀念13 益生菌的作用不因人種不同而異,不過對特殊病人須留意 潘子明建議民眾選擇具有安全性評估報告的產品另外,免疫缺陷患者、危重病人等族群,使用前應諮詢醫師意見。 觀念14 購買益生菌粉或發酵乳,低溫保存效果要比室溫好 購買益生菌粉或發酵乳,低溫保存效果要比室溫好,如有衛福部健康食品標章認證的產品也較好。 觀念15 益生菌空腹吃最能發揮功效,且要避免搭配熱水熱飲喝 空腹吃益生菌最能發揮功效,並避免用攝氏40度以上的水配益生菌,因為高溫會殺死益生菌。 【延伸閱讀】喝淨水、吃熟食仍食物中毒! 連假出國當心「一瀉千里」維持腸道平衡 專家研究:益生菌對8大病症具保健功效【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8958】(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18 醫療.骨科.復健
如何有效「存骨本」預防骨質疏鬆?骨質疏鬆可篩檢?篩檢適合哪些族群?
世界衛生組織(WHO)訂每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質疏鬆日,骨質疏鬆在中、高齡族群中是一種沉默的疾病,平常不易發現,所以元氣網整理骨質疏鬆常見三問題:為什麼會引起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怎麼改善?如何早期篩檢出骨質疏鬆症?三面向帶領讀者深入了解骨質疏鬆。為什麼會引起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有生命危險嗎?人體的骨質密度(骨本)大約在20歲至30歲間會達到最高峰,尤其女性在停經後,因為荷爾蒙分泌減少,骨質密度流失速度會加快。會使原本緻密的骨骼出現許多孔隙,呈現出中空疏鬆的現象,使得骨骼脆弱,此時就稱為「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沈默的疾病,平時沒有明顯的症狀,中高齡的病人症狀大多只有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的外觀變化,不易覺察到疾病存在。等到發生輕微跌倒,或是突然外力過猛,例如:彎腰搬運物品,就可能發生骨折。骨折引發嚴重的疼痛、最終導致殘疾或無法行動,嚴重時甚至會引起死亡。骨質疏鬆怎改善?30歲前開始存「骨本」,避免日後骨質疏鬆!預防「骨質疏鬆」並非等到年長以後才開始做,因為人體骨骼在「30歲前」達到高峰,之後骨質密度(骨本)隨著年齡增加而逐年遞減。根據國民健康署民國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的結果顯示,50歲以上的民眾約有8.1%發生骨質疏鬆的問題,其中女性又高於男性,平均女性約每10位就有1位有骨質疏鬆。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從年輕開始存「骨本」觀念很重要,骨骼中最主要的成分是鈣質,年輕時有足夠的鈣質攝取,是維繫骨質密度(骨本)的重要關鍵,提醒國人必須把握30歲前就開始存好骨本,避免日後逐年骨質流失,引起健康與生命的危害。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指出在年輕時,多增加10%的骨密度,就可以使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延緩13年。目前19-64歲的國人多數都有鈣攝取量不足的問題,攝取量僅略高於建議攝取量1000毫克的一半,在505至566毫克間,甚至少數族群會低於建議攝取量一半以下。國健署提供存骨本的4大訣竅,教你吃什麼可預防骨質疏鬆:1.飲食保骨本:攝取足夠量鈣質,可從乳品與高鈣食物著手。其中240毫升(ml)的乳品約含有240毫克(mg)鈣質。常見的高鈣食物有起司、小魚乾、黑芝麻、傳統豆腐和深綠色蔬菜。【健康知識家】:深綠色蔬菜比一般疏菜還有較多的鈣質,每份100公克深色蔬菜的鈣含量大於75毫克。常見的深綠色蔬菜有:地瓜葉、莧菜、芥藍、油菜、芥菜、川七和紅鳳菜等。2.運動保骨本:運動有助於成長過程中的骨骼生長,並有助於維持成人的骨骼,運動類型以對抗地心引力運動和肌力運動為主,如:健走、慢跑、爬樓梯、跳舞、跳繩、登山、舉啞鈴(雙手拿約0.5~1公斤的啞鈴或同等重量之安全物品)。3.適度曬太陽:建議可於清晨及黃昏時,在戶外進行活動並曬太陽,適度的陽光可以活化體內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同時強化骨骼。4.良好生活習慣:維持正常體重,並戒菸和酒,才能有效減緩骨質流失,避免日後骨質疏鬆的發生。如何早期篩檢出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的檢查,目前較常用的是中軸型的雙能量X光吸收儀(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的骨質密度檢查,檢查結果以T值(T-score)呈現:●T值≧ -1 表示是正常的骨質●T值介於 -1與 -2.5之間則稱骨質流失或骨質減少(osteopenia)。●T值≦ -2.5則表示骨質已經達到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標準另外一種超音波檢查骨質的方法雖然方便,目前仍不建議做為診斷的標準方法。如果超音波檢查發現骨質密度異常,建議仍應接受雙能量X光吸收儀檢查做確認。骨質密度檢查適合那些人?並非所有人都需要作骨質密度檢查,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所彙編的「2015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的共識與指引」中骨質密度篩檢的建議:●建議65歲以上的婦女或70歲以上男性●臨床骨折高風險因子的婦女,包含:體重過輕、先前曾經骨折、服用高骨折風險藥物●50至70歲並具有骨折高風險因子的男性參考資料:聯合新聞網-避免骨鬆30歲是關鍵 國健署建議4大招存「骨本」國健署─骨質疏鬆國健署─老年人如何避免骨質疏鬆症的危害
-
2023-10-17 養生.聰明飲食
麻油提味又養生,4好處大解密!不只抗老護心,還補鈣健骨防便秘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民眾對於食用油的選擇也愈發重視,因此如何選對「好油」顧健康,成了許多人關心的議題。在眾多油品中,「麻油」就因為豐富的營養價值而備受矚目。麻油是經由黑芝麻高溫焙炒並榨取而成,不僅能夠提升食物風味,還有助於保健養生。想知道麻油對身體有哪些益處嗎?以下就整理了網友熱議的麻油好處排行,快來看看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麻油好處」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4大麻油好處。顧皮膚又護心血管! 麻油4大好處大解密觀察近1年內網友針對「麻油好處」的相關話題討論,可以發現麻油中富含的「芝麻素」對降低血壓、改善血脂很有幫助,能夠減輕心血管與心臟的負擔。此外,也有營養師指出「麻油含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體內的壞膽固醇,有助於保護心血管健康。就有網友分享自己的菜單,說明「麻油涼拌龍鬚菜清爽開胃,麻油本身很香也可以保護心血管」,引起網友共鳴「麻油超適合涼拌,用來調味小黃瓜、豆芽菜、豬肝都超讚」、「麻油薑蛋是我冬天的最愛」,直呼麻油是兼具美味與健康的好油。而麻油中「維生素E」則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幫助清除自由基,延緩老化、提升肌膚的柔軟度與彈性。有中醫師就表示「食用麻油能滋補肝腎,潤脾血、故不老」,認為麻油是滋補氣血的聖品,有助於肌膚保養。另外,也有網友發文分享保養秘方「將麻油塗抹在肌膚上打圈按摩,可以減少皺紋」,對此不少醫師都回應「麻油最好用於烹調,不要塗在臉上」,尤其是嬰幼兒的皮膚敏感脆弱,隨意塗抹麻油容易導致過敏或感染,提醒民眾切忌「誤信偏方」。麻油還能改善便秘問題? 以中醫角度解釋其中原因此外,在中醫的角度認為,吃好的油脂有助於滋養潤燥,因此麻油對於「便秘」可以起到舒緩作用,改善腸燥性便秘或糞便乾硬問題。就有網友發現「每次吃麻油雞都排便很順暢,但其他的雞湯沒有這種感覺」,好奇其中的原因,吸引網友留言解答「應該是麻油的關係,我吃麻油涼拌的食物也超順暢」、「油脂本來就有潤腸通便的功效,搭配蜂蜜效果更好」等,也有中醫師說明「蜂蜜和麻油皆可潤腸」,可以解決部分人士的便秘問題。你也喜歡麻油料理嗎?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公布,芝麻油是最好的3大油品之1,讓你可以吃得健康,又能享受到美食療癒。不過也提醒大家,就算是好的油脂也要適量攝取,同時也要補充其他的營養素,才能均衡吸收營養,讓健康保持在最好的狀態!延伸閱讀:.降低膽固醇怎麼吃?飲食5原則幫你遠離高膽固醇風險.長壽的祕訣其實很簡單 新研究曝只要多做一件事.日本人長壽秘密! 納豆「納豆激酶」有益心血管、遠離三高風險★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14 醫療.皮膚
「異膚小學堂」打造亞洲No.1治療型衛教課程,透過全台問卷調查了解異位性皮膚炎病人的真正需求!
【本文摘要】治療型衛教(TPE)幫助異位性皮膚炎病人獲取或維持應對疾病所需技能的衛教活動,包含了許多面向的活動。德國透過治療型衛教中,幫助病人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治療方式,因此減少異位性皮膚炎的用藥量和醫療保險開支。台灣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推動亞洲第一個治療型衛教課程,提供線上異膚小學堂,幫助病人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還進行全台異膚治療調查問卷,藉此了解病人需求,協助醫病共享決策。----整理自ChatGPT什麼是治療型衛教?德國藉此改善德國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的用藥量和保險支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治療型衛教TPE(Therapeutic Patient Education)是可以幫助病人獲得或維持以最佳方法應對慢性疾病所需的技能,內容涵蓋一連串有系統的活動,包括心理社會支持、讓病友充分理解自己疾病的來龍去脈與照護方式、醫療院所的標準治療程序,以及對待健康與疾病的生活行為等。2006年朱家瑜到德國參加世界異位性皮膚炎大會,會中聽到德國分享治療型衛教的研究成果,如何有效改善病友對疾病的認知、生活品質和治療療效後,立志要在台灣推行亞洲第一個治療型衛教課程。原先德國的異位性皮膚炎衛教課是由每家醫院自行規劃,內容品質不一,導致上課的病友數也不多。德國衛生部透過補助皮膚科醫學會,規劃出一套全國統一的衛教課,目標希望上過課的病友能夠減少用藥量。一年後,上過衛教課的病友用藥量竟然減少一半,成效斐然。2006年異位性皮膚炎仍沒有太多新藥,第一線用藥就是擦的類固醇藥膏,過去部分病友對類固醇恐懼症,拿藥回去也不太敢擦,容易造成浪費。這套衛教課程,教育病友正確瞭解擦的類固醇藥膏,瞭解該怎麼擦、擦多少量才是正確的,落實正確的衛教觀念後,病友才感受出類固醇藥膏的療效不錯,因此推行一年就讓德國的用藥量顯減少一半。日後德國衛生部就規定,只有上過衛教課的病友用藥才能得到保險補助,隨之醫療保險支出也下修,顯見治療型衛教的成果。在台灣推動亞洲第一個治療型衛教,建立線上異膚小學堂「治療型衛教是醫病共享決策的基礎,強調醫護夥伴站在一起,共同面對疾病,」朱家瑜指出過去病人只能被動式接受治療方案,治療型衛教可以讓病友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同時瞭解該項治療的原因、目的、好處,以及日常照護的注意事項等。因此在2020年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異位性皮膚炎診療共識,就建議將治療型衛教納入第一線治療計畫的選項。在2023年8月推出「異膚小學堂」是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的今年度重大企劃,誕生六部由醫師親自拍攝解說的衛教影片。目前一整年都隨時可看。單元 1:認識異位性皮膚炎單元 2:異位性皮膚炎全身性治療-口服用藥及生物製劑單元 3:異位性皮膚炎照護和保養單元 4:異位性皮膚炎的日常照顧-食衣住行單元 5:戰勝異膚-藥膏、照光篇單元 6:異位性皮膚炎的心理調適為鼓勵病友到線上異膚小學堂認真上課,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也特別準備了精美禮物,只要上完六堂課就有一份大禮包做為獎勵。 異膚小學堂活動宣傳頁 異膚小學堂 線上課程歡迎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共襄盛舉填寫調查問卷,偕手奠定醫病共享決策基礎異位性皮膚炎是一個會反覆發作,讓病友困擾不已的慢性發炎疾病,平日細心照護肌膚和用藥不可忽視。異位性皮膚炎的藥物種類至少有10多種,主要分為以下幾類:●擦的外用藥膏●吃的抗組織胺●吃的免疫抑制劑和小分子藥物●打的生物製劑等面對疾病如果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朱家瑜舉例說,異位性皮膚炎現有不少治療新藥,不少第一次來他診間的病人仍然不知道,以為還是要吃類固醇。異位性皮膚炎第一線標準治療方式:「擦類固醇、吃抗組織胺」,這是異位性皮膚炎的第一線標準治療方式,但很多人還是搞不清楚,可見醫療資訊仍有落差,需要一再提醒。設計病友調查問卷的初衷,朱家瑜表示,主因是醫學上大多著重藥品的療效和副作用等議題,相對較少關注在病人對治療的滿意程度、對療效的感受問題,瞭解病友是否有其他共病等重要資訊,連病情對於病人生活品質的影響也很少真正理解,醫師有時也不知道病人到底使用什麼藥、或更換什麼藥。因此,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才想設計以病友為中心的問卷調查,期待讓協會更加瞭解會員與病友的真正需求。已在病友協會官網上線的異膚大調查問卷,可分為病史、治療、共病、患者評估目前嚴重程度,以及對治療是否滿意等幾大面向,問題多是勾選題,例如問卷羅列出9種口服藥,6種外用局部藥膏,有沒有接受過照光治療,或者服用中草藥、尋求其他民俗療法等,病友或照顧者僅需花10分鐘依照目前病情狀況勾選即可完成。更重要的是,這將是一份由病友角度出發、病友們自己發起、長期追蹤2年的連續性調查,希望病友和照顧者能每3個月固定填寫,朱家瑜預估明(2024)年此時可公布問卷初步結果。不論是異膚治療大調查,或是已上線的異膚小學堂,都是醫病共享決策的一環,也是落實「病人好、家人好、社會好」的重要一步。全台異膚治療調查問卷表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3 退休力.健康準備
好好走路就不會老!87歲金融退休董座推薦CP值最高銀髮運動,這樣「健走」防失智遠三高
本人每日維持健走已有46年,迄今已走了地球三圈半,有幸被稱為「臺灣健走先生。」雖然已高齡87歲,但是健檢數字仍與60多歲的壯年人不相上下,這都是因為長期運動與重視養生所獲得的結果。2020年底,應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之邀,與臺北大學城高齡族介紹「健康學老」,透過五堂課與七百多人次分享個人實踐力行的體驗。本文謹摘錄五堂課的講授重點,鼓勵高齡者積極追求健康老化。2016年WHO對於「健康老化」的定義是「健康老化不只要免於病痛,還要維持身體功能,不失能、失智,就連心靈層面也要健康,擁有活躍社交生活,對社會有所貢獻。」而要維持身心健康,便需要養成「三加一」的良好生活習慣。其中「健康均衡飲食(50分)、適量運動不傷身(30分)、充足睡眠(20分)、加上良好的情緒管理」,就會擁有健康百分百的效果。CP值最高的銀髮運動 健走有十大效益維持健康的許多方法當中,「健走的十大效益」對長輩而言是CP值最高的運動。不僅可以預防失智、遠離癌症、擺脫三高、強力瘦身、神奇抗老、強化心力等。持健走杖健走更能預防跌倒骨折、增進骨質密度,並可降低30%膝關節和髖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挺直上半身,避免駝背等,可謂益處多多。但在運動的同時,要多瞭解個人的體適能和運動性質,不要勉強,避免過度造成運動傷害。現實生活中對長者影響健康的七個殺手:包括有「高血糖症、高血壓症、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肝功能病變、骨質疏鬆症、阿茲海默症」,平時應定期進行健檢,同時關注健檢數據的變化。例如HDL(高密度膽固醇)維持在60至80之間,男性低於40、女性50(因有雌激素)是屬代謝症候群,應就診治療,以防突發心血管疾病。指數越高血管較不易堵塞,而健走運動也有助於大幅提升HDL。美國舊金山運動醫學會曾提出一項口號:「運動即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一天走一哩,醫生遠離我(a mile a day keeps doctor away)」,鼓勵中老年人要多運動。運動雖非萬能,但沒有運動是萬萬不能的。「健康學老」並不難,只要你有三心(決心、信心、恆心),加上三力(知識力、意志力、實踐力),必能心想事成,實現「健康老化 活躍老年」的璀璨人生。要養成「運動」的習慣,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尤其不希望帶給後代照護的辛苦,更要持續運動。常聞道「一人中風,全家發瘋」,這句話彰顯出一人的不健康,會對家人帶來龐大的財力負擔與精神壓力。2021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0.86歲(女性84.23歲、男性77.69歲),但健康餘命僅有72.3歲,平均仍要遭受8.5年病魔的折騰。根據衛福部統計,平均一人臥床至離世需支出710萬元,一人不健康就會對家庭成員造成極大的負擔,何況如果是兩個人呢?讓食物成為最佳的健康醫藥「健康是要讓食物成為最佳的醫藥」,健康均衡飲食:飲食不傷身,要吃非加工健康食物。健康均衡飲食注意6件事❶ 用餐至少30分鐘,每一口細嚼慢嚥20~30下,如此有益腸胃消化,且咀嚼有預防失智之效。❷ 要三低三高選用低糖、低脂、低鹽、高纖維、高蛋白和高鈣質食物。❸ 均衡飲食,蔬菜、水果、脂蛋白、澱粉類各25%,腸胃健康者除鳳梨外,宜飯前先吃水果,可避免食道逆流,若有腸胃疾病者則飯後吃。❹ 適當補充營養品:如維生素B、C群;但A、D、E、K屬脂溶性,過多不易排出體外,會影響腎臟代謝。❺ 補充足量水分,每天喝水2000cc至3000cc,能預防中風及維護良好腎臟功能(有心臟病、腎臟病患者應遵醫囑限量)。❻ 每天攝取1800大卡熱量為宜;足夠基礎代謝、運動和工作等所消耗熱量(若長期累積7700大卡熱量,會增加體重1公斤) 。「水」是人類生命力的來源:生活當中可以養成隨身攜帶水的習慣,水可以讓身體完整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分。而茶和咖啡都含有單寧酸會破壞蛋白質、鐵質吸收,因此要避免餐前或隨餐飲用,最好在餐後一小時才喝茶或咖啡。預防失智殺手(阿茲海默症)的良方:睡眠、健走美國克里夫大學法克多拉(Factora)博士的研究指出,失智症是大腦認知功能退化所引起的疾病,但大腦卻是人體重大器官中最晚才開始老化者,大腦要到70歲才開始老化,但其他身體器官如耳朵於60歲開始老化,眼睛、肌肉、腎臟40歲開始老化,而肺臟30歲、心臟20歲起就開始老化。失智症的預防包括「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增加身心靈活動」:而中強度有氧運動(如健走、游泳、慢跑、自行車、部分球類運動等)也可以讓大腦產生多巴胺、血清素、正腎腺上素,進而強化記憶力(認知功能),避免發生失智症。1998年的醫學研究指出,健走等有氧運動可以促進大腦「海馬迴」細胞再生,代謝腦部「β類澱粉蛋白」,同時也分泌多巴胺等物質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海馬迴」負責大腦記憶功能,透過健走可以刺激「海馬迴」提高記憶力或延緩老人失智。不僅健走可以刺激「海馬迴」延緩失智,良好的睡眠品質也能將大腦中的「β類澱粉蛋白」代謝掉。「睡眠是健康長壽美容的良藥」,對高齡者而言「睡眠」的確十分重要,但大多數沒運動的高齡者都很淺眠,無法進入第四期深層睡眠狀態,因此大腦無法有效代謝「β類澱粉蛋白」,經年累月的堆積也易導致失智。健走之所以能被WHO稱為最完美的運動,除了施行便利之外,還具有預防失智(代謝大腦有毒類澱粉蛋白)、遠離癌症(腦內啡抑制癌細胞)、擺脫三高(增強血管彈性)、強力瘦身(代謝燃燒腹部脂肪)、甩掉憂鬱(陽光療癒心情愉悅)、神奇抗老(排泄系統良好)、強化心臟(迷走神經使心肌有力)、增強骨密(骨骼強健不易跌倒骨折)、舒緩壓力(交感神經轉化成副交感神經)、及激發創意(湧現靈感增強記憶力)等十大效益。只要「好好走路,就不會老」,這也是健康學老最簡單的方法。 正確強力健走:腳尖向上微翹+深呼吸「行禪」就是「動禪」,效益是「靜(坐)禪」三倍以上。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中強度有氧運動(健走禪)。如何健走?首先要學習「走路」,「腳後跟先著地,再次腳板、腳尖向上微翹、腳離地時用腳尖頂住地面,身體往前推出(Push Off)」,這樣走路的時候速度就會快,「腳尖向上微翹」的用意在於避免跌倒,如果腳尖沒有往上微翹,可能會踢到路上的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跌倒骨折,反而會造成傷害。其次是呼吸的方法,平時練吐吶,多運用長而慢的「深層腹式呼吸」,用鼻子吸氣至腹部下丹田,再以口吐(呼)氣。以「吐」的時間,相對「吸」的時間長更佳(2:1倍)。「深層腹式呼吸」可以將肺臟使用的部分提高20%~40%,透過大量的氧氣來活化身體60兆細胞。在健走時,可用8步為一個循環,前4步用鼻子吸氣看向遠方,後4步用「嘴巴吐氣同時提肛(凱格爾骨盆底肌運動),視線焦距也可適時遠近調整。視距的調整有助於預防老花眼,而凱格爾骨盆底肌運動也具有維護男性攝護腺功能、或預防女性尿失禁的效果。健走若不使用健走杖時,要讓肩膀放鬆不用力、將雙手手臂往斜前方、斜後方擺動,這樣可以保護肩膀不受傷。健走也可以強化大腿股四頭肌的肌力,而擺手可以強化手臂二、三頭肌的肌肉,都可以預防肌少症和跌倒骨折的風險。使用健走杖可以增強背部肌力、防止駝背、減緩髖關節和膝關節30%的壓力負擔。此外,用健走杖規律前後擺動時,肌肉連動和諧共振,也有助於防止脊椎側彎。健走速度是要每分鐘達120~140步(快走140/m以上)、心跳率達100~120下,每分鐘便可以消耗5大卡的熱量(300/H),同時排汗比排尿具有17倍(100cc 84mu/4.9mu)更好的排毒功能。美國總統艾森豪的心臟外科主治醫生 Dr.White曾說過:「腳是第二個心臟」;經常健走可以逐漸增強小腿肚肌肉,強健的小腿肌和下肢微血管力量,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將靜脈血液強力輸送打回心臟,若小腿肌肉圓周男性<34cm、女性<32cm,有肌少症跌倒骨折的風險,易導致失智。運動的時候也要注意日出時間,因為太陽出來之後植物才會開始行光合作用,這樣呼吸到的空氣才會是氧氣,最好的運動時間是日出後一小時;在清晨運動可以呼吸空氣中的負離子、芬多精及少量臭氧,是上天恩賜有益人類健康的禮物。有「規律運動」生活化的人,睡眠品質一定好。每天應該要睡7–8小時,太短或太長對身體都不好。重視睡眠黃金時段,有利身體的器官排毒,褪黑激素修補細胞。以下為各器官修復時間:淋巴PM.9~PM.11膽囊PM.11~AM.1肝臟AM.1~AM.3肺臟AM.3~AM.5大腸在清除廢物的時候AM.5~AM.7,這時必須要清醒過來,以便如廁讓大腸排除廢物。小腸最佳的吸收養分時間是AM.7~AM.9,所以早餐在這時間吃完,對身體最好;但運動後30分鐘用餐可增加肌肉7%,減少腹部脂肪增加24%。「健康學老」不是單純壽命延長,而是要免於疾病、失能、失智、臥床。唯有實踐才能享有健康長壽的幸福樂活人生。生活習慣維持「三慢四快」「追求健康、熱愛工作、終身學習、美好人生」,這是我個人的座右銘。我過去觀察到許多事業有成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平時都會利用時間去運動,日復一日的閱讀、思考,也可以避免大腦失智。尤其保持每天學習金融、基礎醫學等新知識的習慣,這些維持數十年的生活習慣,更帶來健康和快樂的生活。我個人也有「三慢四快」的生活習慣。首先,「三慢」指的是「吃飯要慢、火氣上升要慢、脈搏要慢」。吃飯要細嚼慢嚥,每次用餐時間超過30分鐘,因唾液是最好的抗氧化劑,當牙齒嚼動時會衝擊大腦內皮細胞,有防止老人失智症之效;生氣不僅傷害大腦與心臟,同時也會對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肝臟、肺臟、腸胃系統造成傷害;一般人靜息時脈博跳動每分鐘約在60–100下之間,正常人每分鐘脈博次數愈低,代表心肌越有力,以每分鍾55~65下最健康,特別是運動選手。「四快」則是「走路要快、反應要快、排泄要快、入眠要快」,健走時內心哼歌,可以促進體內產生大量HDL-C(俗稱好膽固醇),也是我的秘方(選定自我喜好歌曲);平時多動腦、多閱讀、多運動,可以維持大腦反應快速與靈活,也能預防失智症;平時飲食營養均衡、水分攝取充足、每天有運動習慣,自然睡眠品質會好,腸胃自然健康,排泄也會順暢;快速入眠可以讓身體確實得到休息,平日有養成運動習慣的人,到了晚上就寢時,也會很快進入深層睡眠。 日常作息遵守「三、八」制經營健康和經營一家公司一樣,企業對於各部門、各處室的運作是否順暢,經營體質是否健全良好等,都必須要十分用心注意。同理,個人經營健康管理,也要關心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膽)、和按摩12長壽穴位(百會穴、風池穴、迎香穴、膻中穴、神厥穴、命門穴、合谷穴、內關穴、湧泉穴,太衝穴、三陰交穴、足三里穴)。五臟六腑就像企業總公司的五大部、六大處室,而12個長壽穴位如同12家分公司。這些都需要每日用心經營。「健康的身體是需要意志力不斷努力實踐所得來的」,正如同公司透過財務報表來管理績效,自己也可透過健康存摺與健檢報告來檢視自我健康。生活作息要遵守「三、八」制,即睡眠8小時、坐姿8小時及站姿8小時。國人平均日坐10.5小時,美國人平均日坐12.5小時。醫學研究發現「久坐會短命」,每多坐一小時將減少22分鐘壽命;因此每天坐著時間要以8小時為目標,盡量不超過。韓國醫學大學研究,睡眠效益呈現U字型,U型底是每日睡眠7–8小時,每日睡足7–8小時對身體最健康,過少或過多都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另外要切記「坐不如站、站不如動、動不如走、走不如健走」,期盼高齡者要盡量避免久坐。「三憂六怕」意識警愓人上了年紀之後,也要有「三憂六怕」的意識。三憂:憂失智(要健走)、憂肌少症(要運動)、憂骨折(要曬太陽)。六怕:眼睛最怕曬(要帶太陽眼鏡)、頸椎最怕吹(要圍圍巾)、喝水最怕快(喝一口水時要呼氣停頓半秒防嗆)、腸胃最怕冷(要喝溫水,少吃冰冷)、室內最怕灰(要維持室內空氣清新)、晨運最怕早(樹木要等日出後才行光合作用)。這三憂六怕也是我個人的養生心得,與大家分享。總之,你想要「健康學老」並不難,只要有三心「決心、信心、恆心」和三力「知識力(方法)、意志力、實踐力」,投資時間「持續健走」,就能心想事成達成願望。(本文轉載自國立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發行之《學老誌》創刊號)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10 醫聲.醫聲要聞
心理健康月 2025拚設71處心衛中心、青年諮商使用破6千人
10月10日不只是雙十國慶,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的「世界心理健康日」,衛福部響應將10月訂為心理健康月,補助各地方政府推出各類心理健康促進活動。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亮妤表示,全台已設置37處心理衛生中心,預計10月底,離島地區也將完成設立心理衛生中心,2025年預計全台完成71處心理衛生中心設置。而青年免費三次諮商服務,至今已突破6000人目標。今年「世界心理健康日」以「 Mental health is a universal human right(心理健康為普世人權)」為主題,並且提醒民眾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有心理健康才有真正的健康)。陳亮妤說,健康為基本人權,心理健康也是;為此,衛福部規畫分階段布建各縣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已達37處,預計到2025年可布建71處,將大幅提升心理衛生資源的可近性。陳亮妤說,民眾有打疫苗、健康諮詢的問題會走到衛生所,希望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也可以形成這樣的系統,讓民眾有心理議題、諮詢服務時也可以走進來。搭配精神衛生法母法公告,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已經展開前端預防工作,目標是每33萬人有一處心理衛生據點,目標2025年全台達到71處。陳亮妤表示,社區衛生中心希望提供精神病人從醫療端到社區端的連續性照護與個案管理服務,提供「精神病友自立支持方案」目前經費已獲行政院核可,會從病人支持、家人支持以及同儕支持三部分推動。希望可以透讓病友邁向「復元之路 」,讓病人透過「職業復健」克服疾病困難持續成長,協助其工作、融入社會。今年8月上路的「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針對15至30歲的民眾提供三次心理諮商補助,經歷預算加碼後,目前使用人數達到7917人,突破原先6000人次目標。陳亮妤說,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加碼後,諮商補助持續穩定執行,7917人使用後,有1727人經諮商被評估為高風險案例,並轉介給醫療團隊。她期待,年輕朋友面對心理困擾時,能勇於求助,更期待去除社會大眾對於心理疾病的標籤化,提升全民的心理健康識能。
-
2023-09-29 醫聲.Podcast
🎧|酒後脫序是因酒精中毒?宿醉要怎麼解酒?關於喝酒的8大迷思,專業醫師解惑!
酒後脫序行為、酒駕肇事的故事層出不窮,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表示,從醫學上來說,這些喝醉的行為就是酒精中毒的症狀;而酒精不僅傷肝又傷腦,尤其酒量越好的人越容易罹患酒精使用障礙症、成為酒鬼,情況嚴重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其列為影響全球十大疾病之一。🎧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以下我們整理8大喝酒相關的QA,大家喝酒前不妨多注意:Q1:酒後會吐真心話、亂性、斷片嗎?方俊凱澄清,酒精其實屬於中樞神經抑制劑,少量喝會活躍血清素、多巴胺迴路,吐真心話、亂性,釋放平時被理性抑制的情感與本能的衝動,但隨著攝取更多酒精,接著運動、記憶功能被鎮定下來,喝酒者無法走直線,引發酒精性失憶症,也就是斷片,喪失酒醉至清醒期間的記憶,「從醫學上來說,這就是酒精中毒。」Q2:應酬喝酒會變胖嗎?酒精有「液體麵包」之稱,每1公克就有7大卡,與脂肪的熱量相相近,且會引發一連串身體反應,使得食慾增加、降低飽足感、脂肪堆積,尤其是讓腹部、肝臟變胖,形成「啤酒肚」和脂肪肝,所以建議民眾應盡量選擇低醣的酒,先吃蛋白質食物減緩酒精吸收,增加飽足感,最重要的是減少喝酒,「熱量不會騙人,有進去就會變胖。」Q3:社交場合中如何避免喝醉?在社交場合中,喝酒成為不可避免的事,那要如何避免喝醉?方俊凱表示,酒主要是經由胃吸收,所以應從阻斷胃吸收的方法著手,像是喝酒前,民眾可先吃油類食物墊墊胃,或吃胃乳,使其附著在胃壁黏膜上,形成保護薄膜;但喝水、牛奶的效果就有限。Q4:隔天的宿醉頭痛,有哪些解酒方法?當飲酒過量,身體無法完全代謝分解酒精,隔天就可能出現頭痛、腸胃不適、想吐等宿醉症狀,方俊凱說,為了降低酒精傷害、加速肝臟分解酒精,民眾可在喝酒前、後攝取蜆精或含有薑黃成分的物質,「日本藥妝店都有販售這些解酒品,但台灣卻不普遍,因為國人都沒有保護習慣,常常讓肝、腦壞掉。」方俊凱指出,酒精代謝會大量消耗、阻斷腸胃道吸收維生素B群,加上酒有利尿作用,讓水溶性維生素易被排出體外,其中又以維生素B1消耗最多,進而缺少合成血紅素的成分,造成貧血,讓人喝酒隔天感到疲倦,因此建議喝酒前、後應適當補充維生素B1,常常飲酒的人更應每天攝取100毫克。Q5:混酒容易醉嗎?調酒又稱雞尾酒,指的是含有酒精的混合飲料,常見的有瑪格麗特(Margarita)、莫西多(Mojito)、馬丁尼(Martini)、長島冰茶(Long Island Iced Tea)等等,因為加入果汁、糖漿、氣泡水、果醬等,減少酒本身的味道,所以受許多女生歡迎。也會擔心混酒是否容易讓人醉?方俊凱表示,原因並非是混酒本身,而是混酒讓人無法判斷實際的酒精攝取量,且添加物讓人覺得在喝飲料,忘了調酒的基底其實是高濃度的蒸餾酒,導致無形中攝取過多酒精,「威士忌一直喝、一直喝也會醉。」Q6:喝酒睡一覺醒來就可以騎車、開車上路嗎?方俊凱說,大部分酒駕班裡的人都是喝酒睡一覺醒來就上路,但忽略了喝酒會造成肝臟發炎,難以代謝酒精,理所當然過不了酒測,「即使不容易醉,體內累積的酒精濃度仍高。」而有酗酒傾向的人代謝完酒精,會出現抖、焦慮等戒斷症狀,此時也不適合開車,若無這些戒斷症狀,代表腦內還是有酒精,因此建議,民眾喝酒完後絕對不要駕駛交通工具,2、3天後再自行上路,對自己及他人安全較有保障。Q7:為什麼有些人不容易醉?酒量越練越傷身?每個人的酒量、喝酒後果依基因而異,方俊凱解釋,肝臟分解酒精的酵素可分為乙醇脫氫酶(ADH)、乙醛脫氫酶(ALDH),前者決定酒量好壞,功能差者易感覺飄飄然,但也會出現斷片、語言失控、運動失調;後者決定器官是否受損、宿醉,功能差者易臉紅頭暈、噁心嘔吐、心跳加速,「因此喝酒臉紅不是循環好,而是缺乏解酒酵素。」有些人會透過增加飲酒頻率、攝取量練酒量,減少酒後不適感,但方俊凱說,這只是增加身體對酒精的耐受力,酒精分解能力仍不好,「酒量好或練酒的人因為不容易醉,反而喝更多酒傷身。」根據2021年美國國家酒精濫用和酒精中毒研究所資料,酒精會傷害大腦、心臟、肝臟、胰腺、癌症、免疫系統等,並會提高罹癌風險,現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第一類致癌物。Q8:飲酒上限多少?有不適合喝酒的族群? 「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最好都不要喝酒。」方俊凱表示,民眾社交應酬、日常放鬆無法避免飲酒,因此衛福部今年7月公布每日飲酒酒精標準量,以10公克純乙醇為一單位酒精,男性一日最多只能攝取2單位,女性則為1單位;因女性消化酒精酵素的能力較差,故為「男:女=2:1」。以酒精濃度5%的啤酒來例,男性一天不可超過4杯、約508毫升,女性別超過2杯、約254毫升,否則容易傷身且成為酒癮者。方俊凱也提醒,罹患特異性酒精中毒症的民眾喝一點點酒,就會精神錯亂或直接醉倒,完全不適合喝酒。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喝酒斷片要小心酒精成癮!馬偕醫院11月將成立台灣戒酒及酒癮防治中心方俊凱小檔案現職: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學歷: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博士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醫學士經歷: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長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滾宬瑋音訊剪輯:周佩怡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馬偕紀念醫院
-
2023-09-26 養生.聰明飲食
中秋烤肉含亞硝酸鹽的食物不能和含胺類的一起吃?教授這麼說
今天在LINE群組看到一個TikTok短片,裡面是《健康2.0》主播鄭凱云在告訴大家「中秋節有兩種東西千萬不能一起吃」。她主要是說,含有亞硝酸鹽的食物(香腸、熱狗、培根、火腿等等)碰上含有胺類的食物(鯖魚、秋刀魚、花枝、干貝、優酪乳),就會形成亞硝胺,而亞硝胺是WHO公佈的一級致癌物。首先,這位主播所說的「亞硝胺是WHO公佈的一級致癌物」有兩個錯誤:第一、進行致癌物分類的機構並不是WHO,而是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IARC在名義上雖然是隸屬於WHO,但實際上它的運作是不受WHO的規管,而它對於某某東西(例如電磁波)的致癌性也會與WHO的意見相左。請看打手機會致癌?醫生說的。第二、IARC是將亞硝胺歸類為2A級致癌物,而不是一級致癌物,可是鄭凱云卻竟然說「這是千真萬確的」。IARC目前共有95項2A級致癌物,包括紅肉(牛羊豬肉,跟燒烤無關)。更讓人傻眼的是,IARC將所有含酒精飲料,包括啤酒和紅酒,都歸類為一級致癌物。請看致癌物分類專著。再來,我已經發表了14篇與亞硝酸鹽相關的文章。在亞硝酸鹽致癌?誤會大了這篇文章裡我是這麼說:「亞硝酸鹽」在高溫或酸性的條件下是會跟「胺」結合而形成「亞硝胺」,而有一些用動物做的實驗有發現「亞硝胺」是會致癌。但是,目前還沒有「亞硝胺」會在人體致癌的證據。不管如何,就因為「亞硝胺」有在動物發生致癌的現象,所以醫學界一般是建議不要常吃高溫燒烤的香腸、培根、火腿等等添加了「亞硝酸鹽」的肉品。儘管如此,傳言裡常說的【因為肉品裡含有大量蛋白質,所以很容易形成「亞硝胺」】,是不對的。事實上,「亞硝胺」的形成是因為「亞硝酸」跟游離的「胺」結合,而非跟蛋白質結合。游離「胺」在肉品裡(不論是新鮮或加工)的含量通常都不高,而加工肉品裡的「亞硝酸鹽」含量也會隨著時間而降低(轉化成「硝酸鹽」)。所以,加工肉品的「亞硝胺」致癌疑慮,其實是被過度渲染。請看The use and control of nitrate and nitrite for the processing of meat products。事實上,我在2017-11-7發表的1顆芭樂幹掉18根香腸裡有說,香腸所含的飽和脂肪,鹽分,及卡洛里,也許才是更值得關心。還有,我在2018-3-25發表的烤肉,高血壓裡也有說,烤肉會產生一些有害的化學物質,而這些物質不但可能致癌,也可能會誘發氧化應激,炎症,胰島素抗性,以及高血壓。所以,加工肉品,尤其是用燒烤的,最好還是偶爾為之。還有另外三個有趣的事實是,(1)我們的口水裡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而這對我們的健康是至關重要,(2)來自食物的「硝酸鹽」及「亞硝酸鹽」被認為是有益健康的,請看Food sources of nitrates and nitrites: the physiologic context for potential health benefits以及Nitrate and Nitrite in Health and Disease,(3)有研究顯示,「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可以被用來治療心衰竭。也就是說,傳言中的毒藥卻可能是良藥,請看Harnessing the Nitrate–Nitrite–Nitric Oxide Pathway for Therapy of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總之,不論是隔夜菜,或是加工肉品,有關它們因為含有「亞硝酸鹽」而會致癌的說法,都是源自於錯誤認知而造成的以訛傳訛。有關亞硝酸鹽對健康的益處,也請看我較新發表的亞硝酸鹽, 可防心血管疾病, 陽明交大逆轉性發現?。原文:中秋烤肉致癌,健康2.0主播散播錯誤健康資訊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25 醫療.新陳代謝
血糖高高低低正常嗎?教授告訴你誰才需要隨時追踪血糖數值
我在2023-9-7發表糖尿病前期飲食,兩個論點完全不同的醫師,主要目的是回覆讀者Bear的提問。文章發表後,Bear和其他幾位讀者留言討論了很多有關血糖波動的問題,例如這三個留言:(1)我使用CGM發現,小的麥香魚漢堡(無蔬菜),食用前血糖91,一小時後190,二小時後89,實在相當可怕。白麵(牛肉麵,不是細麵)也可以一小時衝到160,二小時後又降到一百以下,(2)游XX醫師甚至在推出的133餐盤,強調飯只要一份(四分之一碗)。但是我飯吃三分之一碗已經瘦到不成人形了,殘念~~~目前嘗試吃半碗糙米飯,之所以小心翼翼是我發現我吃澱粉類對血糖上升很敏感,(3)我比較不清楚的是,如果二小時血糖在60以內,但最高血糖衝到140以上(150、160),是可以接受還是算是不健康?找不到相關資訊……Bear的這三個留言牽扯到兩個頗具爭議的議題:(1)CGM,(2)所謂的「血糖震盪」。「血糖震盪」並非正規的醫學名詞。為了找到它的原始出處,我在谷歌做逐年搜索,搜到它最早是出現在護眼好夥伴 玉米這篇文章的第二段:「但玉米因屬於低昇糖指數(GI)食物,醣類密度每一公克僅占0.2公克左右,適合替代白米飯等高GI主食用,是減重時期的好選擇,雖不致飯後血糖震盪,但若吃多了還是會胖喔!」這篇文章是發表在台灣癌症基金會的網站,作者是營養師張心怡。它本身並沒有註明發表日期,但谷歌搜索顯示發表日期是2011-8-25。所以,這篇文章是不是「血糖震盪」的最早出處,還無法確定。可以確定的是,這個詞的最主要推手是一個所謂的「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她首先是在2012-5-30發表的新書《要瘦就瘦, 要健康就健康: 把飲食金字塔倒過來吃, 就對了!》裡說「未搭配油脂與蛋白質的碳水化合物會大力震盪血糖」。然後她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又一再地用影片和文章來倡導「血糖震盪」這個另類醫學名詞。(註:我有發表幾篇文章不具名地批評過這位「治療師」,例如高血壓是因為水喝太少?,胃酸逆流是因為胃酸過少?,以及自然醫學:既不自然,也不科學)針對這位「治療師」的謬論,糖尿病專科醫師黃峻偉在2015-9-4發表正常人的血糖波動。他一開頭就說:『很多人,包括醫學系畢業的醫學生,對於血糖的波動並不了解,因此常常被「血糖震盪」這種錯誤名詞給騙了,以為真的有「血糖震盪」這種東西。當然,身為科學人,要打臉就一定得拿出科學資料出來佐證。』黃醫師在最後說:「事實上就是,正常人其實不需要經常性的測量血糖,因為那樣的血糖波動,根本沒太大意義,而且只是浪費錢的做法。在台灣,一般族群40~64歲有三年一次的健康檢查,65歲以上有一年一次的健康檢查,都會檢測血糖值,而高危險群(高血壓,家族糖尿病史,妊辰糖尿病,過重或肥胖,代謝症候群等)才需要加強血糖的檢測。」有關「血糖波動」(Blood sugar fluctuation),黃醫師引用的論文是2008年發表的The route to diabetes: Loss of complexity in the glycemic profile from health through the metabolic syndrome to type 2 diabetes(糖尿病的途徑:從健康狀態到代謝症候群再到第 2 型糖尿病,血糖譜的複雜性喪失)。這篇論文顯示,「血糖波動」在「正常人」是很輕微,在「代謝症候群患者」是中等,在「第 2 型糖尿病患者」是嚴重。這也就是為什麼黃醫師會說「正常人其實不需要經常性的測量血糖」。事實上,縱然是在沒有糖尿病的人,血糖一樣是會起起伏伏。本文插圖的上半部就是兩個健康的人一天中體液葡萄糖濃度的變化(相當於血糖濃度的變化)。這個圖片是拷貝自2007年發表的Continuous glucose profiles in healthy subjects under everyday life conditions and after different meals(健康受試者在日常生活條件下和不同餐後的連續葡萄糖曲線)。一篇2019年發表的論文再度顯示「健康的人的血糖波動是完全正常的」,請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Profiles in Healthy Nondiabetic Participants: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健康非糖尿病參與者的連續葡萄糖監測曲線:一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這兩篇論文其實就是讀者Bear第三個問題裡所說的「找不到相關資訊」的相關資訊,而它們都顯示,所謂的「血糖震盪」根本就只是「血糖波動」的危言聳聽版本。2019年那篇論文標題裡的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是縮寫成CGM,而這也就是我要討論的第二個爭議性議題。有關這個議題,讀者Elliot已經在我的網站多次留言,提供了很多值得參考的資訊。在接下來的文章裡我請大家看紐約時報在2023-7-12發表的Who Should Be Tracking Their Glucose?(誰應該追踪他們的血糖?):CGM最初是 20 多年前為依賴胰島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開發的。現在,至少有五家公司向非糖尿病患者營銷CGM,聲稱了解您的血糖水平可以幫助您減肥和改善健康。最大的兩家 CGM 製造商 Abbott 和 Dexcom 也開始瞄準非糖尿病用戶。在Abbott 2022 年的年度報告中,該公司表示計劃擴大 CGM 的應用範圍,「用於糖尿病以外的領域」;在 2022 年,該公司 CGM 的銷售額總計 43 億美元,比 2021 年增長了 20% 以上。僅生產 CGM 的 Dexcom 同樣將其使命從專注於糖尿病轉向更廣泛的健康領域。2022 年該公司的收入增長了近 20%。內分泌學家表示,CGM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對於不屬於這些群體的人來說,很少有證據表明了解血糖水平對某些食物的反應對健康有利,部分原因是血糖峰值通常不會那麼大。史丹佛大學內分泌學家 Sun Kim 醫生說:「我認為大多數人一聽到它,就會覺得這聽起來超酷。但年輕健康的人通常會厭倦佩戴它們,因為沒有什麼真正改變。」所以,如果您不是糖尿病患者,就不要為了追求時髦而佩戴CGM了。畢竟,它除了白白送錢給製造商外,唯一會帶給您的「好處」是「過度診斷焦慮」。原文:血糖「震盪」、幹嘛要戴CGM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23 醫療.精神.身心
長輩有憂鬱症?「1方法」篩檢長輩是否憂鬱 未來透過AI介入心理諮商
衛福部心健司心理健康促進及自殺防治科科長王芃宣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健康定義為生理、心理及社會,因應即將到來的超高齡化社會,衛福部重新盤點資源,並將心理健康於一一○年九月納入「高齡社會白皮書」中。長者量六力 篩檢長輩是否憂鬱症王芃宣表示,每年監測老年憂鬱症與自殺率高齡者占比皆偏高,但早在一一○年之前,衛福部積極推動「自殺守門人」制度,搭配長照送餐員、村里長、巡守隊等,提高他們察覺長者憂鬱或是否有輕生意圖,即時通報轉介。國健署近年推行的「量六力」(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憂鬱),其中有二力與心理健康相關,特別是憂鬱,國健署協助透過量表,篩檢社區長輩有疑似憂鬱症的個案,一旦被認定有憂鬱,則會轉介資源協助。去年篩檢卅六萬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其中有二九七七人轉介精神科、一二六五人轉介心理諮商、七八八人轉介其他資源,如長照或是中低收入戶等福利資源介入。今年一到七月已經篩檢卅多萬人,目標年底達到卅六萬人。篩到有憂鬱傾向 透過AI介入王芃宣表示,只要篩到有憂鬱傾向,就會轉介資源,但是長輩大多排斥就醫或是諮商資源介入,也使他們近年一直在思考,可以使用什麼樣的系統,增加政府可以介入的措施。這一、二年正在討論可以透過AI等措施,強化介入強度,預計一一三年提出研究方案,一一四年開始試辦。她說,目前亞洲的長者對於心靈的需求,仍不太願意說出口,現階段仍在提高長輩對於心理健康的適能著手,心健司整理不少衛教資訊,如「心快活」平台,先提高長者察覺心理健康的需求後,再透過強化布建社區的心理衛生中心,提供服務。目前全台設有卅七處心理衛生中心,可提供心理諮商服務,部分縣市有提供免費諮商次數。依照目標是每卅三萬人口,需布建一處心理衛生中心,目前正持續布建中。求助資源●衛福部安心專線:一九二五(廿四小時免付費心理諮詢服務專線,手機或市話均可)●全台設有卅七處心理衛生中心,可提供心理諮商服務。●老朋友專線:○八○○─二二八五八五●生命線協談專線:一九九五(手機或市話直撥四個號碼,可與當地生命線服務專線聯繫)●張老師專線:一九八○數位版看這裡不想孤老悔恨 也有積極做法年輕時努力打拚的長輩坐在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面前,訴說他們的後悔,不應該在孩子那麼小就將他送出國念書,現在小孩都在國外工作、成家,留下年老且孤獨無依的自己。蔡佳芬說:「你們在年輕做這個選擇時,有些事情並沒有想清楚。」但局勢已定,悔恨無用,蔡佳芬認為更積極的做法是……。百歲孤寂/老伴過世、孩子忙工作...老年孤獨是必然 想克服得學會不怕死
-
2023-09-19 養生.聰明飲食
鋅什麼時候吃?缺鋅症狀有哪些?鋅6大營養功效及10種「含鋅食物」排行榜大公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高達1/3的人都缺鋅,而缺鋅會引起疲勞、掉髮、免疫功能變差等症狀。建議可從天然食物中攝取鋅,若要使用鋅補充劑則應留意使用注意事項。鋅(zinc, Zn)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含量佔人體微量元素僅次於鐵,儲存在天然食物中,除了成人保健品,部分非處方感冒藥、感冒口含片、假牙黏著劑等也含有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高達1/3的人都缺鋅,而缺鋅會引起疲勞、掉髮、免疫功能變差等症狀。鋅的功效有哪些?缺鋅症狀為何?鋅的每日建議攝取量多少?含鋅食物有哪些?本篇一次整理高鋅食物排行榜。鋅的功效鋅的功效眾多,與免疫功能、生長、神經傳遞與生殖功能的維持有關,大致分為以下6種:.助胰島素分泌:鋅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協助分解血糖,以利維持正常血糖濃度。.促進傷口癒合:鋅與蛋白質、核酸、膠原蛋白、身體組織的生成有關,攝取足量的鋅有助皮膚、毛髮、指甲、口腔黏膜生成及傷口癒合。.增加免疫功能:鋅可以活化胸腺肽與誘發單核球產生介白質-1、介白質-6和腫瘤壞死因子,刺激T細胞產生lymphokines,增加免疫功能。.參與蛋白質合成:鋅協助DNA及RNA合成、參與蛋白質及酒精代謝,以及穩定細胞膜的硫基及磷脂質結構,也能與金屬硫蛋白的氫硫基鍵結,以及具有穩定Cu/Zn-SOD結構特性,可有效清除自由基。.維持生殖系統運作:鋅有助維護男性攝護腺功能和生育力,也有助緩解經痛、月經失調等症狀。此外,鋅可刺激腦下垂體分泌促卵泡激素,使濾泡成熟並排卵,進而合成與分泌黃體素。.幫助兒童生長:鋅可加速營養素吸收,增加生長激素和胰島素類生長因子的血中濃度,進而幫助兒童生長。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Health)期刊也指出,在治療或預防疾病(如:普通感冒、兒童肺炎、兒童成人愛滋病毒、兒童急性感染型腹瀉、新冠肺炎、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及第2型糖尿病等),鋅可能可以發揮一些作用。鋅的每日建議攝取量根據國民健康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鋅的每日建議攝取量如下: 年齡 鋅每日建議攝取量(mg).0~6歲:5 mg.7歲~9歲:8 mg.10歲~12歲:10 mg.13歲以上:男:15 mg / 女:12 mg缺鋅症狀由於鋅具有多種功能,因此缺鋅時會影響許多身體組織和器官,如:皮膚、骨頭、消化系統、生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及免疫系統。日本家庭牙醫師小垣佑一郎於《不生病的解毒飲食法:吃錯了,就像吃進毒!》提及,鋅不足會有以下13種症狀:.容易感到疲勞、容易感冒.沒有食欲.掉髮.皮膚症狀,如:潰爛、水泡、乾燥、膿痂疹.指甲裡有白色斑點.傷口痊癒速度慢.生殖能力衰退.腹瀉.敏感性牙齒.精神、神經症狀(性慾下降、情緒不穩、行動異常、發抖、記憶變差).缺鐵性貧血.身體會氧化.血糖調節異常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期刊表示,缺鋅表現可能因年齡而不同,腹瀉是嬰幼兒缺鋅常見症狀,且嬰幼兒缺鋅會影響生長並導致成年後出現食慾不振和生殖問題;脫髮、生長遲緩和頻繁感染則常見於年齡較大的兒童;而老年人缺鋅則會造成傷口癒合變慢以及認知、心理功能變化。含鋅食物排行榜推薦說到補鋅,許多人會想到「生蠔」,但其實生蠔的鋅含量並非最高的,以下推薦幾種含鋅食物並根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整理每100克的鋅含量(mg):含鋅食物推薦 每100克鋅含量(mg).洋菜:59.8 mg.牡蠣干:31.1 mg.豬前腳:18.2 mg.米胚芽:16.4 mg.生蠔:15 mg.小麥胚:14 mg.南瓜子:9.4 mg.淡菜:6.3 mg.黑芝麻:5.4 mg.黑巧克力:4.0 mg鋅過量當心6大副作用從食物中攝取鋅,通常無須過度擔憂過量問題,若使用鋅補充劑則要留意攝入過量可能會導致噁心、頭暈、頭痛、胃部不適、嘔吐和食慾不振。如果連續使用50毫克或以上的鋅劑量,可能會干擾銅的吸收、降低免疫功能並降低HDL膽固醇水平。Q1、誰需要補鋅?泌尿科醫師高銘鴻表示,懷孕哺乳、男性、50歲以上、素食者等4種人要留意鋅的補充。Q2、鋅什麼時候吃?吳欣陵營養師建議,單配方鋅補給品應在飯前吃,以免受到餐食中植酸或膳食纖維的影響;複合性鋅補給品,若其中含有脂溶性維生素則需要飯後吃,才能與油質一同吸收,且補充鋅應避免與高鈣、高磷食物一起食用,以免影響鋅的吸收率,並購買標示、產地清楚且具有小綠人標章保健品。參考資料:長庚醫院、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National Institute Health、國民健康署延伸閱讀:.幫助抗發炎、調節胰島素!詳解鋅的功效:有哪些食物富含鋅?.缺鋅易生病、感染、貧血 營養師推4類食材助補鋅.預防骨質疏鬆補鈣就好?營養師教你吃「3種營養素」增加鈣吸收率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30 醫療.心臟血管
三高初期通常無不適症狀!預防三高從4源頭改善
罹患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初期大多無不適症狀。根據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歲以上國人對於三高的自知率,高血壓、高血糖超過6成,而高血脂不到3成,約4至7成的民眾不知道自己的檢驗數值異常。國健署提醒,國人應定期健檢,若數值異常,務必及早就醫診斷,並透過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養成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戒除菸酒的習慣,遠離三高威脅。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慢性疾病每年造成4100萬人死亡,相當於全球所有死亡人數的74%,已成為全球及國人健康的重大威脅,而菸、酒、不健康飲食及缺乏身體活動,容易引發三高、罹患慢性疾病風險。國健署運用本土資料分析,發現高血壓會引發1.8倍心血管疾病風險,而高血糖、高血脂引發罹患慢性腎臟病風險,分別為1.8倍及1.5倍。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長吳建遠表示,根據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20歲以上國人三高自知率為:高血壓68%、高血糖66%、高血脂23%,顯見約有4至7成民眾不知道自己的檢查數值已有異常。三高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民眾不易察覺自身健康面臨危害。吳建遠指出,國健署提供40至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55歲以上原住民及35歲以上小兒麻痺者,每年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提醒民眾也可透過學生健檢、勞工體檢、自費健檢等,讓三高數值維持理想範圍,若數值異常,應及早就醫診斷。三高數值理想範圍● 血脂正常值:總膽固醇<200mg/dL、三酸甘油脂
-
2023-08-30 焦點.元氣新聞
福島排放核汙水,台灣也現囤鹽潮!該搶鹽嗎?4大問題釋疑
日本福島排放核汙水,引起南韓與中國民眾大肆囤鹽。再加上最近中元普渡食用鹽銷售旺季,台灣許多地方的賣場也開始出現碘鹽缺貨的情況了。不過專家指出,氚為水型態,不會存在純鹽內,呼籲大眾不要再非理性跟著囤鹽了。有些人以為,食用碘鹽能防海鮮內的輻射。也有些人是怕海水裡的鹽受到核汙水污染,因此趕緊先囤一波。針對各地方不理性的囤鹽事件開始遽增,各方專家都站出來解釋,其實根本不需要囤。為什麼呢?我們針對各種疑慮一一來看。疑慮一:食用碘鹽能防核輻射?網傳食用碘鹽能防核輻射,是正確的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指出,這是一個沒有科學依據的說法。因為碘鹽中的碘元素含量遠低於需要達到防輻射效果的劑量。且如果依食用鹽中的碘元素含量為20-30毫克/千克,要達到防輻射的效果,成人需要每天服用130毫克的碘化鉀,相當於攝入了99毫克的碘。換算一下,如果想實現減少核輻射,那得需要「每天吃近10斤的加碘鹽」!過量的食鹽攝入會增加心臟和腎臟負荷,造成高血壓等疾病併發重症的發生,若吃了10斤的鹽,你身體器官早已因過量的鹽而受到傷害了,也不用擔心輻射問題了。如果還是擔心海鮮的輻射污染,不是去吃什麼大量含碘的食用鹽,黃軒建議5件事降低輻射污染物質風險:1.選擇本土捕撈或養殖的海鮮為主。2.避免食用汞含量高的海鮮。3.避免食用海鮮的內臟和肌肉。4.避免生吃海鮮,如壽司和生魚片。5.徹底煮熟海鮮,尤其是帶骨的魚。疑慮二:排放核汙水的鹽可能殘留「氚」?核處理水含氚,許多人擔心之後的鹽也會有殘留「氚」?其實「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臉書粉專從日本宣布排放核汙水後接連好幾天,都發文教育網友們關於核汙水的種種知識。「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指出,氚是氫的同位素,氚是以取代了氫而存在於水分子中。但從海水製成鹽巴,是要把水分以及氯化鈉以外的雜質去掉,因此鹽巴裡面基本上已經幾乎沒有水,也就沒有氚了。疑慮三:若吃了吃到污染鹽會怎樣?以台灣的標準,「高級食鹽」含水量必須低於0.5%,「普通級食鹽」則是3%以下,若將「福島核電廠經ALPS處理後排出的水」拿來製鹽,1公斤鹽裡殘餘的水量是30g,鹽輻射劑量約是45貝克。根據東海應用物理系的計算,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水中氚的規範是每公升1萬貝克,以每人1天要喝2公升水計算,1天要吃444公斤以「福島核電廠排出的核處理水做成的鹽巴」才會超出WHO規範。疑慮四:「安全」鹽快沒了,還是先搶再說?台鹽公司表示,國內自產鹽品供應無虞且提供多項選擇,目前國人每天總用量約138噸,而台鹽每天的產能約為用量的近3倍,絕對足夠全台民眾食用所需,呼籲民眾不要因為人云亦云,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囤鹽。台鹽也持續關注原能會監測的數值,積極監控海域水質狀況,相關產品包括澳洲進口天然鹽原料,均送樣至原能會檢測碘、銫、鍶及氚放射性元素,最新送驗產品均無檢出。重點是,鹽夠用就好,吃多了得高血壓,各種慢性病就來了。所以鹽真的不必囤!【資料來源】.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臉書粉絲專頁.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臉書粉絲專頁.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08-22 醫聲.醫聲要聞
研究:綠地可減少躁鬱症發生 全台50鄉鎮卻未達標!
台灣一篇登上國際期刊「健康與地方(Health and Place)」的最新研究顯示,綠地覆蓋率與躁鬱症發生率呈現負相關。研究進行的2013至2014年間,綠地覆蓋率減少國人壽命損失達6.1年,並帶來近新台幣7千億元的經濟產值。不過,衛星遙測結果發現,台灣有50個鄉鎮市並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綠地覆蓋率,以高雄市為最為嚴重。研究通訊作者、成大空間資訊學系副教授吳治達說,研究結果顯示,鄉鎮綠地多寡與減少躁鬱症疾病負擔有關,以全台人口換算,現況下綠地能讓台灣民眾「多活6.1年」;且綠地與減少躁鬱症發生率有關,民眾身心理健康、能正常生活工作,可帶來212.7萬美元,換算超過新台幣6700萬元的產值增加。西部沿海多土壤貧脊致綠地不足 高雄最為嚴重「全台共有50個鄉鎮沒有達到世衛組織建議的綠地覆蓋率。」吳治達說,WHO建議,住家周邊方圓300公尺內,至少要有面積大於0.5公頃的綠地,以此數據換算,每個行政區應有大於25.6%的綠地覆蓋率。不符標準的鄉鎮以台灣西部為主,且多位於沿海,推測為土壤貧瘠所致,其中高雄最嚴重,有16個鄉鎮綠地不足;台中、台南則分別有10個、9個鄉鎮綠地覆蓋率未達標。吳治達表示,研究假設這50個鄉鎮增加綠地、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經計算可再增加10%健康效益,減少6.7年生命損失,產值上升為236.2萬美元;綠地可分人工、自然綠地,自己桌上就放有兩盆人造植物,能放鬆心情又不必擔心未妥善照顧會讓植物死亡。他表示,沿海地區土壤鹽分高,植物較難生長,但仍有防風林,也能人工種植綠地。且根據過去國內外研究,水體也與健康效益有關,故靠近海、從事親水活動,也能對身心帶來助益,再結合沿岸防風林,達到「混合效益」。綠地這原理幫助放鬆身心 專家:能活化副交感神經至於綠地改善心理健康的機轉為何?研究共同作者、台北護理大學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系助理教授李曉昀表示,不少既有理論、實證研究已證實綠地與心理之間的關係,人類本就傾向居住在自然環景,人類的起源亞當、夏娃就是居住於森林之中。都市化雖然讓人類生活變得方便,但「沒有寫在人類基因中」,並非人之本性。李曉昀說,過去的實證研究發現,人類在森林中暴露,副交感神經會活化、交感神經弱化,從而釋放壓力。除了「多看綠色」以外,讓五感都暴露在自然環境中效果更佳,原因城市生活中有太多吸引注意力的事物,在大自然環境中,能恢復注意力,「降低躁鬱,走進綠地就可以。」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柳婉郁則說,綠地影響心理健康有不同途徑與機制,如自然植物可經由生理機制排放出芬多精等,有益健康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人造景觀無法達成;但人造景觀如應用得當,亦能營造出美麗、自然的森林生態樣貌,讓人們在進入或觀賞該環境時,達到放鬆和恢復注意力的效用。沒綠地未必一定得躁鬱症 研究難列入基因因素李曉昀表示,本篇研究證實綠地與躁鬱症發生具有「負相關」,但兩者並非因果關係。就像吃燒烤提升罹患大腸癌機率,但不一定吃了燒烤就會得大腸癌。同理,增加綠地能減少居民罹患躁鬱症的風險,但未必居住在周邊沒有綠地的區域,就一定會得躁鬱症。她表示,研究過程中已考量影響躁鬱症發生的多種因子,包括共病症(代謝症候群)、性別、年齡、低收入、離婚率、失業率、空氣品質等,仍有一些因素無法囊括,如家族疾病史。此外,綠地類型、植物種類不同,帶來的健康效益也會不同,是未來深入研究的方向。李曉昀說,躁鬱症成因非常複雜,基因、環境是兩大因素。綠地雖不是唯一的環境因素,但是可以控制、努力的方向,藉由增加綠地,減少躁鬱症的疾病負擔。運用健保資料庫 亞太首次綠地健康狀態模型研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18日舉行「台灣綠地與躁鬱症相關性最新研究線上記者會」。吳治達表示,除了成大、北護學者,本次團隊中也有哈佛大學教授John Spengler;綠地與身、心理健康關係的研究已有不少,但過去研究較少將綠地與健康效益的關係,以量化指標方式呈現,讓民眾更易理解。研究除了以2013至2014年的衛星遙測資料,換算全台各鄉鎮市的綠地覆蓋率,也考量影響心理健康的經濟因素,以勞動部2013/2014年平均基本勞工薪資為計算基準,以及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IHME)」資料庫中,由壽命損失年加上健康生命損失年得出的「失能調整人年(DALY)」共同計算。該研究是在8月16日晚間登上期刊,為亞太地區首次開發以綠地面低推估健康狀態模型的研究;除了衛星遙測、勞工薪資、失能調整人年等大數據,也使用健保資料庫,抽樣共8160筆躁鬱症資料。(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08-19 焦點.記者真心話
七夕醫界最動人的愛情…她的他 暗戀39年才說愛
【記者李樹人特稿╱原文刊於2011-11-15聯合晚報,現今人事物有變更,請多包涵】許多台灣人不知道「林媽利」是誰,但被譽為「台灣血液之母」的她,卻是國際輸血醫學界的重量級人物,除了致力人種粒腺體分析研究之外,她一手建立台灣捐血系統、輸血作業標準作業以及血庫評鑑管制,對國內血液研究的貢獻,無人能出其右。一場疾病 開啟林媽利血液研究她會以畢生之力投入冷門的血液研究,主要原因在於大學時期突如其來的一場疾病。她被診斷「再生不良性貧血」,常得輸血,又併發肝炎,膝關節嚴重出血,雙腿打上石膏,躺在病床半年之久。當時連醫生都認為沒希望,決定放棄,但林媽利的父親─台南著名外科醫生林振新不死心,將女兒接回家,親自治療,才救回一命,且開啟了林媽利對於血液研究的起點。被列入「世界名人錄」還戰勝肺結核及乳癌林媽利一生,正是台灣輸血醫學歷史與血液政策的見證。她先後被列入「世界名人錄」(WHO’S WHO)、「科學及工程世界名人錄」、「醫學及生物世界名人錄」,還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推薦,成為台灣第一位入圍「Helena Rubinstein 獎」的傑出女性科學家。在醫學血液領域有著非凡貢獻的林媽利,一生波折,還戰勝肺結核及乳癌。感情之路卻異常坎坷,但也充滿了傳奇。與朱樹勳結婚25年後離婚出生於台南著名醫師世家的林媽利,高中畢業後順利考上高雄醫學院,學生時代的她可愛甜美,吸引很多愛慕的同學,甚至連醫生也展開熱烈追求。最後由充滿才氣、溫文爾雅的台大外科醫師朱樹勳贏得美人心。只不過,兩個對的人在一起,卻不一定就是對的事。儘管林媽利與換心權威醫師朱樹勳被醫界喻為俊才美女天作之合,甚至兩人生日還是同一天,但婚後爭吵不休,最後在結婚25 年又25天後,協議離婚。54歲 與生命中的真命天子重逢離婚那年,林媽利54歲,身心俱疲的她,一次偶然機緣,才與生命中的真命天子─郭惠二重逢。原來早在高中時期,郭惠二就暗戀林媽利,但個性保守的他始終不敢主動表白。直到考上中原化學系時,才鼓起勇氣,開始寫情書,一寫就是兩年,但始終沒有獲得隻字片語的回應。這場暗戀長達39年,從高中時期,一直延續至耳順之年。兩人第一次約會時,郭惠二已經60歲,而林媽利56歲。最後受到感動的林媽利終於說出「你是我唯一的選擇」,隔年兩人結婚,有情人終成眷屬。「如果我們無法超越過去的不幸,就看不到海闊天空的美麗及欣賞路邊小花的美麗。」這是林媽利的人生座右銘。面對過去種種的打擊,不管是身體病痛,或是婚姻失敗,她總是淡然處之,因為永遠堅信「不要失望,永遠要有希望」。【2023/08/21編註】根據厚生基金會醫療奉獻獎郭惠二專訪的近況更新:根據林媽利所述,郭惠二醫師在2016年底因意外跌倒導致身體不適,現今於三芝的安養院休養。但林媽利醫師都很常會去陪伴他。2022年3月1日,郭惠二因黃疸住院,3月7日因肝腎衰竭在淡水馬偕醫院過世,享壽88歲。
-
2023-08-19 醫療.骨科.復健
擊退骨質疏鬆只吃鈣就好?營養師告訴你必吃「固骨本5種營養素」
人只要一上了年紀,可能會面臨到一個共同的問題:骨質疏鬆!根據國健署發布的「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中發現,65歲以上的民眾,至少一個部位出現骨質疏鬆的盛行率為14.1%,相當於每7個人就有一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且這個比例還會隨著年齡增加而繼續上升!但是也別太過擔心,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Sean就要來和你一起學習鞏固骨本的保健營養知識,只要保養得宜,就有機會防止骨質疏鬆找上門喔!什麼是骨質疏鬆症?在成長的過程中,人體骨骼中的骨量約在20-30歲時會達到顛峰,之後就會隨年齡增加而流失骨量,大家常聽到的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就是骨量流失的一種病症。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骨質疏鬆症定義為:「一種因骨量減少或骨密度降低而使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的疾病,惡化的結果將導致骨骼脆弱,並使骨折的危險性明顯增高。」我們人體的骨骼屬於一個「活組織」,意思就是骨質的分解與再造是不斷在進行的,這個過程主要是由身體內的兩個細胞:分解骨骼的蝕骨細胞(Osteoclast)與再塑骨骼的成骨細胞(Osteoblast)兩者達到動態平衡來完成。當因為老化、更年期,或其他異常的原因,使骨骼分解的速率大於骨骼再造的速率時,就會造成骨質的流失,進而可能引發骨質疏鬆。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如果你或是你的親朋好友中是屬於這幾類族群的話,可以把今天的文章推薦給他們喔!除了幫助他們對自身的健康有所掌握外,也可讓正確的保健知識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年長者在上一個段落中我們提到,骨量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快流失,所以年長者一直都是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再者,老人家牙口不好、胃口也不像年輕時那麼好,當進食量變少時,從飲食中攝取到有助於骨骼健康的營養素自然就減少許多。◆ 停經後婦女女性的雌激素則可以抑制蝕骨細胞的活性。但當女性到了更年期後,雌激素分泌大量減少,蝕骨細胞的活性便彷彿像是「掙脫束縛」一般而活性大增,使骨質流失的速度急遽上升。根據統計,女性停經後的5-7年,骨密度會減少約15~30%。◆ 生活習慣不良者常見的不良生活習慣包括吸菸、酗酒、挑食、缺乏日曬、缺乏運動…等,這些行為都會從許多面向來使骨骼的健康產生危害,例如加速骨質流失、妨礙身體吸收對骨骼健康的營養素…等。 【健康知識Plus劃重點】-5種營養素,骨本輕鬆固相信每一個人都知道,要顧好自己的「骨」本就得補充到足夠的鈣質,但事實上,還有些營養素能夠和鈣一起相輔相成,讓骨骼更加健康喔!就讓我們接著繼續看下去吧!一、鈣鈣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礦物質,是構成骨骼及牙齒的主要成分,有99%的鈣都存於這兩個組織中。鈣除了能維持蝕骨細胞與成骨細胞間的平衡,也是作為成骨細胞製造新骨頭時的重要材料。食物中富含鈣質的有小魚干、牛奶、板豆腐…等。二、鎂鎂常常是在骨骼健康中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營養素,它同樣是骨骼與牙齒的建構成分之一,還能協助進行「礦化作用」,使骨骼更加堅硬而不易發生脆裂。常見富含鎂的食物有:腰果、菠菜、酪梨。三、維他命C除了養顏美容以外,維他命C也能幫助維護骨本喔!它的原理是促進鈣質吸收,以利成骨細胞合成骨質;對抗氧化壓力減少骨質流失;同時也能幫助合成骨骼結構中的膠原蛋白。蔬果中的芭樂、櫻桃、甜椒都是補充維他命C的好選擇。四、維他命D維他命D在人體內扮演類似荷爾蒙的角色,可以調節血鈣的恆定。除此之外,維他命D也能幫助骨骼進行礦化作用,也與骨骼中的一種蛋白質-骨鈣素(Osteocalcin)的形成有關,而這些都是維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除了透過適度日曬來使身體自行合成維他命D外,我們也可以透過攝取富含維他命D的食物,如黑木耳、蘑菇、鮭魚…等。五、維他命K維他命K也是一個很常被人忽略的重要營養素!維他命K除了能幫助凝血外,骨骼組織中的兩種蛋白質:骨鈣素與基質鈣結合蛋白(Matrix Gla protein)也需要它的存在來讓鈣質最終形成骨質。維生素K也可幫助鈣的轉化、增加骨骼中成骨細胞的作用強化骨骼,把攝取的鈣填補在骨骼的隙縫中,提升骨質密度。飲食方面可以透過攝取菠菜、花椰菜、納豆來補充。骨質疏鬆症常被視為老年人的一大棘手問題,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的統計數字指出,髖部骨折後的一年內,死亡率竟高達20%~24%,比常見的癌症死亡率都還要高出許多!為了守護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如何預防骨質疏鬆症變成了每個人都需要重視的課題。看完今天的文章後,相信你一定對預防骨質疏鬆有了更多的了解。若無法從飲食中完整攝取到上面所提及的所有營養素,聰明有效率的你也可以選擇自己信賴的保健食品來補充營養喔!延伸閱讀:.高血壓是沉默殺手!把握得舒飲食5原則+居家量測722法則.「彩虹飲食法」怎麼吃?遠離癌症、心血管疾病 5色蔬果神奇功效.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你控制血糖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16 名人.好食課
吃到含禁藥的黃魚會中毒嗎?一圖看懂恩氟奎林羧酸有何副作用
『什麼黃魚驗出禁藥!?』,此黃魚非黃魚營養師 白袍日記啦~昨天(8/14)新聞一出,大潤發及家樂福皆速速下架產品,但到底驗出了什麼禁藥?對於人體有何危害?又該如何挑選水產品?就讓好食課Oliver楊哲雄營養師快速解答給你聽,讓你一分鐘了解新聞都在說什麼~黃魚驗出什麼禁藥?近期食藥署針對進口商、批發市場、各大賣場等通路進行禽畜水產品藥物殘留的檢測,而在抽驗1038件禽畜水產品中,發現有4件違規,且都是黃魚,驗出了恩氟奎林羧酸這項藥物!恩氟奎林羧酸是什麼?恩氟奎林羧酸(Enrofloxacin),為一種化學合成的廣效性抗菌劑,主要是用於治療牛、豬、家禽因細菌引起的感染問題!但國內並未核准此藥用於『水產動物』,因而此次於黃魚上檢驗到被認定為“禁藥”!過量食用恩氟奎林羧酸會有什麼副作用?目前國內針對牛、豬、家禽等產品皆有設定恩氟奎林羧酸的殘留劑量(0.1-0.3 ppm),所以只要購買合格檢驗的產品就無食安上的疑慮,但若真吃到過量劑量,則可能有腸胃不適、高致敏感性反應、昏睡、發抖、呼吸困難及結晶尿(尿液混濁)等問題。吃到此次不合格產品會中毒嗎?目前FAO/WHO評估恩氟奎林羧酸的每日安全食用量為每公斤體重2微克,也就相當於60公斤成人每天食用上限為120微克!此次黃魚最高驗出0.08 ppm,相當於一整隻500克的黃魚有40微克的殘留量,但一般人吃魚也不會吃到如此大量,因此其實不用過於擔心中毒問題!水產安心挑選三法則1.認明兩標章:挑選具有CAS台灣優良水產品又或TAP產銷履歷標章的產品,食用上較有保障。2.選擇信譽良好的店家,不購買來路不明的魚品。3.選擇具完整保冰設施。建議至有完整冷藏/冷凍設備或用冰保鮮的攤販場所購買,避免魚放於室溫過久而不新鮮。【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黃魚驗出禁藥?水產品安心挑選3法則】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14 養生.健康瘦身
跪坐可以減肥、防衰老?教授告訴你跪坐對健康是否真的有益處
我在2023-6-6發表人體工學桌椅是否有研究證據,如何選擇,之後有幾位讀者來討論盤坐、跪坐對健康的影響。事實上我在2020-1-15已經發表盤坐對身體有害嗎,所以我今天就來談跪坐。讀者Deerhsu在2023-6-10的留言是「日本超愛唐文化,跪坐壓比目肌確實有利健康!」。這讓我頗感驚訝,因為這位讀者長期以來都是支持和肯定我打擊偽科學,那他怎麼會說出這個明顯是偽科學的論調?所以,我就上網搜索,一下子就搜到《每日頭條》在2018-10-4發表的跪坐,不僅夠引血下行,防止衰老,更是減肥秘法,比敲帶脈還快!。(註:《每日頭條》是「內容農場」的大哥大,請看「肽-諾貝爾獎傳奇」的傳奇)我就把這篇《每日頭條》文章的連結回應給Deerhsu,同時問他「可以減肥、防止衰老?」,而他的回應是「于美人說:是的!」。所以,我就再搜索,果然搜到一大堆「于美人下跪減肥法」的新聞報導和影片,例如2014-1-8發表的真正有效!于美人瘋下跪減肥法瘦身 減肥迷思破除大公開。另一位讀者Elliot的回應是『日本厚生労働省(衛福部)在2020年4月起,施行《児童虐待防止法》修正案,正式認定「長時間正座」(跪坐)列入「体罰ガイドライン」(體罰指引),禁止教師、家長要求孩子跪坐。』他附上的新聞影片是親から子どもに「長時間正座」は体罰 厚労省が指針(19/12/04)。我自己搜到一篇2020-10-13 發表在《今日日本》(Japan Today)的文章Finally, a device to save us from the pain of sitting Japanese-style(終於有一個設計可以讓我們擺脫日式坐姿的痛苦)。它的前兩段是:『“seiza”這個詞通常被翻譯為「日式坐姿」,但許多人認為「疼痛」也是同樣有效的同義詞。 Seiza 的字面意思是「正確的坐姿」…雖然它看起來漂亮而有尊嚴,但 Seiza 的缺點是它會把你的大量重量放在膝蓋、腳踝和其他下半身部位的脆弱韌帶上。 甚至許多現代日本人也覺得 Seiza 非常不舒服。』我也到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索,但卻搜不到任何「跪坐可以減肥或防止衰老」的論文。事實上,我搜到的論文是清一色地認為跪坐有害健康,而更讓人傻眼的是這些論文全都是出自日本的研究。2005年:Effect of Japanese sitting style (seiza) on the center of foot pressure after standing(日式坐姿(跪坐)對站立後足部壓力中心的影響)。這篇論文在引言(Introduction)裡說跪坐不僅會對骨骼系統產生不良影響,還會對下肢血液流動產生不良影響,而它的研究結論是:跪坐會在 4-5 分鐘內引起小腿組織氧濃度顯著降低,並在 17 分鐘左右導致足底本體感覺閾值增加。2012年:Two cases of elderly-onset hereditary neuropathy with liability to pressure palsy manifesting bilateral peroneal nerve palsies(老年發病的遺傳性神經疾病伴壓力性麻痺二例,表現為雙側腓神經麻痺)。結論:臨床過程表明,被稱為「跪坐」的日本坐姿是雙側腓神經麻痺的誘發因素。2014年:A case of crush syndrome induced by the kneeling seiza position(跪坐姿勢誘發擠壓綜合徵一例)。這篇論文在引言(Introduction)裡說跪坐可能會導致氧含量降低和橫紋肌溶解引起的肌肉組織破壞,而它的文摘是:擠壓綜合徵(Crush syndrome)是導致橫紋肌溶解症伴肌紅蛋白尿性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特徵性綜合徵。最常見的擠壓傷是地震等自然災害受害者的擠壓傷。在此,我們報告一例由跪坐姿勢誘發的擠壓綜合症的罕見病例。2017年:Seiza-induced neuropathy: an occupational peroneal neuropathy in a Japanese lady(跪坐誘發的神經疾病:一位日本女士的職業性腓神經疾病)。2021年:Bilateral atrophy of the extensor digitorum brevis muscle might be a useful sign for diagnosing diabetic polyneuropathy in Japanese men who do not sit in the traditional “seiza” style(對於不採用傳統“跪坐”坐姿的日本男性,雙側指短伸肌萎縮可能是診斷糖尿病性多發性神經病的有用標誌)。這篇論文提到,跪坐可能會導致雙側指短伸肌的萎縮。總之,內容農場以及媒體名人所聲稱的「跪坐可以減肥、防止衰老、等等」,都是毫無科學根據。事實上,「跪坐會引發肌肉和神經性疾病」不但是證據確鑿,而且很多日本人也都認為跪坐是痛苦、不舒服。那,既然是痛苦、不舒服,怎麼可能會對健康有益?原文:跪坐能減肥防衰老?別跪出一身病責任編輯:辜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