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6 醫療.耳鼻喉
搜尋
Paxlovid
共找到
156
筆 文章
-
-
2024-05-29 醫聲.領袖開講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黃金舜:藥師是一輩子一定要交一個的朋友
藥師小檔案姓名:黃金舜年齡:65歲執業地點:九福藥局最想跟民眾說的一句話:藥師是一輩子一定要交一個的朋友。在新冠肺炎這場百年大疫期間,從一開始面對未知的挑戰,到後期與病毒共處的日常,全台8000多家藥局、1萬多名藥師成為這場新興傳染病戰役中的幕後防疫英雄,在初期連口罩數量都還不夠時,藥師得自行分裝、發送,甚至做夢都夢到在包口罩。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直言,工作中難免碰到民眾不耐煩的情緒,但台灣的民眾是可愛的,在互相體諒下,成功讓藥師在疫後深刻地走進民眾的每一天。疫情剛開始時,大家都不知道什麼狀況,對整個疫情都惶恐不安,有些人認為,可能會像SARS那樣傳染,所以都盡可能避免與其他人接觸,擔憂飛沫傳播的風險,除請口罩國家隊趕工外,也請藥師公會全聯會協助,黃金舜說,「我的立場很清楚,當時少量的口罩要分配給所有民眾,需要透過一個機制讓每個民眾都可以拿到。」藥師擁有專業知識,也給予正確衛教資訊。面對未知且高風險的新病毒,人們選擇關上門來保護自己,藥師也是人,當然也會恐懼,一開始藥師公會全聯會採取強制手段,「沒有重大疾病等問題的會員,沒有理由不參加口罩實名制」,引發反彈也是意料之內,但黃金舜形容,防疫階段視同作戰,他帶領藥師投入戰爭,「不問意願,只問準備好了沒?」黃金舜解釋,藥師擁有專業的公衛知識,參與口罩實名制,發放防疫物資的同時,也給予民眾正確的衛教資訊,「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更應該在在關鍵時刻扮演重要角色,要是退縮了,是會被看不起的,雖然當時根本沒想到,會是長達3年的抗疫馬拉松。「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病毒」,這句話是抗疫3年多的關鍵句子之一,因為不知道疫情持續多久,社區藥局每天一開門就大排長龍,民眾常因心情焦慮、天氣炎熱,而情緒不安,心浮氣躁,有時將內心焦慮發洩到藥師身上,有人竟因拿不到口罩就逼藥師下跪,黃金舜坦言,總有一些情緒管理不好的民眾,那時還得請託警政署增派巡邏人力,降低衝突。黃金舜說,自己本身也經營社區藥局,可以理解民眾壓力,但也感受到社區大眾的良善,很多人口頭感謝,還會送上便當、咖啡、卡片等,感謝藥師們的辛勞,「台灣民眾是很可愛的。」「當時很多藥師連作夢都在包口罩,顯見壓力很大。」黃金舜說,社區藥局本來就有固定營運任務,口罩實名制是額外增加的工作,往往都得在打烊後,加班將一大包的口罩用鑷子分裝,才來得及發給民眾,以自家藥局為例,就是在晚上10點打烊後加班到凌晨1點才做得完;再者,初期產品良莠不齊,民眾排隊1個多小時,卻拿到掛繩斷掉的口罩,難免抱怨,這也只能由藥師概括承受。黃金舜說,疫情最初期,確診者需隔離14天,人力直接少一半,不少藥師硬撐作戰,他自己運氣好一些,等到不需要隔離時才確診,但仍需自主健康管理,當時身體不舒服,還是必須處理及聯繫各項事宜;回想起最忙碌的日子,連續3個月天天開會,每天至少吃1個便當,前後吃了100多個。黃金舜:藥師是民眾值得信賴的好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所率領的防疫團隊曾獲頒政府勳章,黃金舜認為,社會也應該看到藥師們的付出,參與防疫作戰,協助發放實名制口罩、快篩等重要防疫物資,協助送藥到府,完成多項不可能的任務。除原有預算,行政院簽准約新台幣8300萬元,追補藥師協助送藥到府,認真完成居家照護這項不可能的任務。疫情下半場,以送藥到府最為辛苦,黃金舜表示,當時快篩陽性,經醫師視訊看診,即可判定為確診,接著由社區藥局藥師協助送藥,包括,緩解症狀藥物、抗病毒藥物倍拉維(Paxlovid)等,但後者用藥禁忌及交互作用眾多,有時光跟病人解釋,就花上快半小時,但調劑1張處方,才給付50元。經過藥師公會全聯會積極爭取、協商,藥師協助送藥到府等相關款項,於近期追補完畢,黃金舜表示,希望社會大眾更重視藥師的付出,更相信藥師的專業,而他也很榮幸有機會參與這場百年大疫的防疫戰,雖然過程辛苦,卻也無比光彩。「藥師是一輩子一定要交一個的朋友」黃金舜表示,藥師是民眾值得信賴的好友,從用藥諮詢,生病就醫及掛號,均可提供專業意見。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醫療需求照顧需求提升,藥師應走出藥局,參與長照工作,例如,協助處理中老年人重複用藥問題,整理藥物;即使平常沒事,也可走進社區藥局,和藥師寒暄聊天。
-
2023-07-2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從清零到共存:循序調控、穩健鬆綁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台灣新冠病毒由清零到共存的回顧與前瞻」。首先由一位長年耕耘於社區的醫師提出他的看法與建議。→想看本文接著一位持續關懷台灣基層公共衛生人力與政策的公衛教授回顧台灣過去這方面的努力,並提出他對政策的看法與建議。→想看本文最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應邀撰文說明中央與地方政府如何透過及時因應疫情、調整防疫強度、參考國際趨勢,逐步穩健鬆綁各項管控措施的政策。能夠邀請到三位專家百忙中為社會大眾說明這個台灣重要的醫療政策議題,「醫病平台」謹在此表達最深的謝意。從2022年4月以來,國內本土Omicron疫情經過BA.2、BA.5、BA.2.75等三波社區流行後,中央與地方政府透過及時因應疫情調整防疫強度、參考國際趨勢逐步穩健鬆綁各項管控措施,已正式於今年5月1日達成防疫降階的里程碑,除將COVID-19自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亦同步解編。數日後,世界衛生組織於5月5日宣布解除COVID-19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日本於5月8日防疫改類降級、美國於5月11日結束國家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全球正式進入疫後時期。回顧一年多來由清零到共存的過程,除了疫苗政策、邊境管制、社區防疫及篩檢措施隨疫情變化及時調整外,醫療體系的應變作為大幅度轉型,特別是由集中收治隔離改為居家照護、視訊診療及口服抗病毒藥物普及化,中央、地方與基層醫藥界的緊密合作,使大量輕症或無症狀患者能安心在家療養,保存急重症醫療量能處理COVID-19中重症及其他疾病住院需求,落實災害防救醫療體系啟動時的由下而上、分流收治原則,是讓我國雖經歷去年至今年的大流行疫情,和世界各國相比仍能維持較低新冠死亡率及超額死亡率等指標的主要原因之一。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更於2022年9月出版的全球新冠疫情檢討報告中指出:「西太平洋區域(包括台灣、韓國、紐西蘭等國)成功控制疫情、維持低死亡率。」總觀由清零轉變為共存策略之後的醫療體系應變作為,主要有以下四大面向:一、輕重症分流收治:為擴大醫療應變量能,除原有之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應變醫院外,另將急救責任醫院、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居家照護等納入收治量能。為強化輕重症分流與病人適當安置,訂有確定病例分流收治條件,中/重症、出生未滿3個月且有發燒及因其他疾病經醫師評估確有住院治療必要之確診者,收治於醫院專責病房或隔離病房;依衛生局評估有特殊情形無法採居家照護之無症狀/輕症確診者(如無固定住所等),收治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無症狀/輕症之確診者,採居家照護,由醫師進行門診視訊診療,經醫師診療後如開立處方箋,可由親友至醫療院所或藥局代為領藥,或由社區藥局藥師協助藥品調劑及進行「居家送藥」服務。分流收治有效確保醫療量能之合理利用,使確診個案及時獲得所需之醫療照護。上述措施維持至今年3月20日輕症免通報隔離政策實施後始告一段落。另指揮中心亦視疫情變化,及時調整全國急救責任醫院及各縣市應變醫院之專責病床開設比率/床數,以利病床有效運用,專責病房的開設要求維持至今年5月1日指揮中心解編時始同步解除。二、醫院管制措施:醫院之嚴格探病管制(限特殊單位或情境才開放探病),去年因社區疫情流行維持至2022年12月10日始有條件開放全國住院病人之探病;探病時段仍為每日固定1時段,每名住院病人限每次至多2名訪客為原則,但例外情形之探病時段及訪客人數不在此限。住院病人及其陪病者,於入院前篩檢,陪病人數以1人為限,但病人為兒童、老人、身心障礙、或經醫療機構評估有照護需求者,陪病人數上限為2人。住院病人及其1名陪病者之採檢及檢驗費用以公費支應。另為確保醫療機構對疫情的因應,強化醫療照護人員管理措施,新進人員應於到職當日公費篩檢;急診、加護病房等高風險單位、專責病房人員及採檢人員,醫院得依社區傳播風險,每週定期進行公費篩檢。上述陪探病管制及篩檢措施維持至今年4月中旬後始解除或改為建議性質。三、防疫物資整備與調度:指揮中心依法徵用國內口罩工廠生產之一般醫用、外科、N95口罩,隔離衣、防護衣等物資,以因應民生、醫療及公務防疫需求。其中醫療部分係配送予地方政府及中央機關,並請地方政府衛生局撥配轄區醫療院所使用、持續監測耗用量,並依醫療院所任務別撥補維持防疫物資儲備量,且機動調整撥補頻率。基層診所部分,持續依執業登記醫師人數撥發西醫、中醫、牙醫診所一般醫用、外科口罩供醫師及工作人員使用並調整數量,以及定期撥發N95口罩及隔離衣供儲備運用。四、治療藥物採購儲備:參考臨床試驗研究實證、國際建議及專家諮詢小組意見,政府自2020年起陸續申請通過國內緊急使用授權並納入瑞德西韋(Remdesivir)、Paxlovid、Molnupiravir及單株抗體(Evusheld等)等抗病毒藥物至「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指引」治療建議藥物,並與醫院、診所、藥局、照護機構及地方衛生單位合作建構藥物配送及領用體系、於確診者居家照護實施期間額外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之開立評估諮詢費用,使我國具重症風險因子之的輕症病患藥物開立得以普及便利,以降低重症發生率。指揮中心解編後,衛福部仍維持公費抗病毒藥物政策不變,提供醫師評估後之治療使用。今年截至6月10日止,1-6月國內染疫就醫民眾之口服抗病毒藥使用率推估為18.2%(約開立45萬人份藥物),且今年各月份口服抗病毒藥物使用率均高於去年平均使用率(11.6%)。而我國確診個案藥物使用率,遠高於日本、香港、韓國、英國等國家,僅次於美國。另目前COVID-19抗病毒藥物儲備量能皆可再使用四至六個月,並訂有開口式合約可再購買,儲備量充足無虞。我國自去年邁向與疫情共存階段,至今已有超過一千萬人曾確診,但仍能維持全球較低的重症及死亡率,第一線醫療照護人員的全力付出功不可沒,實屬最應獲得掌聲感謝的對象。全球雖正式進入疫後時期,新冠病毒並未消失,「多元監測疫情」、「持續供應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投藥照護延續,保護脆弱族群」以及「整備醫療物資」仍為現階段COVID-19防治重點工作項目,衛福部將持續掌握疫情發展及醫療量能負荷,適時調整相關防治作為,並每周於疾管署定期記者會說明。亦與各地方政府合作持續提供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及提供衛教品,加強鼓勵長者儘速完成接種。截至今年6月6日止,國內65歲以上長者追加劑接種率達77.9%,目前亦正評估規劃秋冬之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將依國際建議引進最新XBB疫苗。目前正值第四波疫情期間(以XBB為主),提醒民眾應持續配合現行戴口罩規定及建議,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好習慣,並請符合資格民眾儘早前往接種次世代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3-14 醫聲.醫聲要聞
新冠重症死亡率高 醫界促放寬口服藥適用對象
新冠疫情趨緩,指揮中心預定五月解除防疫禁令,降低新冠肺炎法定傳染病等級。立法委員林為洲、溫玉霞與立法院厚生會、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於十三日舉辦「新冠肺炎回顧與展望」公聽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指出,新冠肺炎重症死亡率逾八成五,仍明顯超過流感的一成七;長庚大學醫學院副教授黃景泰則說,口服抗病毒藥物是減少高危險群重症死亡關鍵,應放寬其適用年齡、肥胖標準,並納入高血壓患者。慢性病患者 伴隨死亡風險高溫玉霞表示,全台累計確診人口超過千萬,即使解封降級,仍應研擬更完善新冠肺炎治療指引,將高風險定義中的高齡者年紀下修至六十歲。此外,公費抗病毒藥物使用準則也應放寬,下修BMI範圍,並將高血壓納入其中。台大公衛學系教授陳秀熙提出「危險分層」模式,他表示,判斷新冠肺炎風險程度不能只看直接死亡,須考量與新冠肺炎具有共病關係的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等,所導致的「伴隨死亡」,高危族群依序為未打疫苗者、高齡長者及慢性病患。多種高危因子 應納治療指引「口服抗病毒藥物係減少中重症及超額死亡的關鍵。」黃景泰建議,放寬高危因子,針對有症狀患者,區分嚴重度,決定是否投藥,才能減少重症個案。王復德表示,國內新冠抗病毒藥適用的重症因子係衛福部參考美國疾管署訂定,雖已納入多數潛在重症病患,但仍有六十至六十四歲、高血壓患者,BMI介於廿五至卅間、吸菸者、未及時接種疫苗者等五大高危因子,已列入美國治療指引,卻未被我納入。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王宗道指出,根據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一項涵蓋逾二千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顯示,未服用口服抗病毒藥Paxlovid的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率高於服用者,甚至比糖尿病、慢性腎病等慢性病更高。另一項針對住院新冠肺炎患者研究顯示,四十歲以下的高血壓患者死亡率較高。比照流感藥物 開放自費用藥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說,肥胖增加新冠肺炎重症機率逾五成,應將口服抗病毒藥適用標準從現行BMI三十調降至肥胖定義的二十七。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指出,除了高風險族群,院內群聚因病毒散播速度快,若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可降低病毒量、控制感染速度,建議納入治療指引,未來應參考流感藥物,讓非高危族群民眾也能自費使用。立法院厚生會會長、立法委員黃秀芳表示,新冠肺炎解封在即,且朝向流感化發展,政府應重視抗病毒藥物是否準備充分,並針對藥品取得公費與自費機制,訂定明確指引。對此,衛福部疾管署署長莊人祥回應,衛福部新冠肺炎治療指引納入多數高危族群,已經是全球規範最寬鬆的國家之一,三月二十起實施輕症免通報、免隔離,醫師若評估患者符合抗病毒藥物使用標準,仍可開立處方,減少重症發生率。此外,針對下修適用年齡及醫界提及其他高風險因子,以及醫院群聚是否納入適用條件,將召開專家會議討論研議。
-
2023-01-03 焦點.用藥停看聽
年節返鄉、旅遊身體不適 藥師曝五大類常用藥品必備
農曆年節即將到來,民眾南來北往身體難免有不舒服的時候,這時醫療院所又多休診,藥師建議民眾可以於年節前備好五大類藥品,及時緩解症狀。五大類藥品分別是退燒止痛、消炎止痛、綜合感冒藥、止瀉藥及胃藥,另民眾也應備好快篩試劑,當出現症狀時,可以及早篩檢確定是否確診,以利盡速在48小時內使用倍拉維(Paxlovid)等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複製,避免病情惡化。藥師易麗珍說,退燒止痛藥是如普拿疼等具有乙醯氨酚成分的藥品,因有退燒、發散作用,可以讓侵入身體的風邪發散,但若是喉嚨痛、身體痠痛等疼痛症狀,就必須服用消炎止痛藥品,此類藥品多含布洛芬成份,而綜合感冒藥是一定要備的,因感冒常有鼻塞、流鼻水,造成吸氧不足,引起頭暈、頭痛,此類藥品可以止咳化痰,緩解流鼻水、改善頭暈、頭痛,至於胃藥可以抑制胃酸、胃痙攣成分,緩解消化不良。年節期間,飲食大魚大肉或吃進不潔食物,也可能出現腹瀉症狀,止瀉藥也是必備,另民眾出遊長途搭車也應準備暈車藥,其多含有抗過敏、促進血液循環等成分為主,民眾自行服用指示用藥前應諮詢藥師,不要過度囤藥、服藥。至於,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易麗珍表示,年節期間仍須按時服藥,特別是人體血管為平滑肌,容易受到氣溫高低熱漲冷縮,如高血壓患南來北往時,因南部氣溫較高,抵達南部時血壓會比較平緩,但回到北部後氣溫較低,血壓容易飆高,所以一定要按時服藥、控制血壓。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藥師沈采穎說,最簡單的備藥應包括解熱止痛、止瀉藥、綜合感冒藥、胃藥等,而慢性病患者用藥如果剛好是年節期間1月29日前吃完,可以於1月10日開始到社區領藥,以防年節期間無藥可用。沈采穎指出,除常用藥品需要準備外,民眾返鄉過節,最好隨身攜帶一些快篩試劑,主因是現在冬季為流感及新冠肺炎同時流行的時候,可是兩者症狀相似,如果出現症狀時,可以及早快篩確定是否確診,並盡速在48小時內使用倍拉維(Paxlovid)等抗病毒藥物,以抑制病毒複製,避免病情更加惡化。沈采穎說,民眾身體不適期間,最好少吃薑母鴨、麻油雞、酒精飲料等燥熱食物,主要是此類食物容易讓病毒更為活躍,建議身體不適時,飲食應以清淡食物為主。若民眾依藥盒指示服藥,如每天服藥三至四次,但服藥二天內症狀沒有好轉,應懷疑病症已無法用指示藥物緩解,建議應盡速就醫,不要延誤治療。
-
2023-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權威期刊研究稱中國研發VV116比Paxlovid更安全?教授這麼說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前天(2022-12-28)發表VV116 versus Nirmatrelvir–Ritonavir for Oral Treatment of Covid-19(VV116 對比Nirmatrelvir–Ritonavir用於 Covid-19 的口服治療)。這是一項三期臨床試驗。VV116是中國研發的口服瑞德西韋(Remdesivir),而Nirmatrelvir–Ritonavir則是目前首選的新冠藥物,也就是輝瑞的Paxlovid。所以這項研究就是要看VV116是否能勝過Paxlovid,而它的結論是:「在有進展風險的輕度至中度 Covid-19 成人患者中,VV116 在持續臨床恢復時間方面不劣於 nirmatrelvir-ritonavir,且安全性問題較少。」我們先來看為什麼「安全性問題較少」。我在新冠口服藥:輝瑞與默克,優劣與禁忌(上)這篇文章裡有說,Nirmatrelvir是對抗新冠病毒的M蛋白酶,能抑制病毒的複製,而Ritonavir則是對抗人體裡的CYP3A4。CYP3A4是一種酶,主要存在於肝臟和小腸。它可以氧化外源有機小分子,如毒素和藥物(例如Nirmatrelvir),促使其排出體外。在同時服用Ritonavir的情況下,Nirmatrelvir的血中濃度可以增加大約8倍。也就是說,因為有了Ritonavir,才使得Nirmatrelvir能成為有高效力的抗新冠特效藥。可是,由於Ritonavir 會抑制CYP3A4,所以它當然也會影響非常多藥物在體內的代謝。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就列舉了104種會受到影響的藥,而這些藥都是很多人平常都在服用的(例如他汀類)。這就是為什麼,相對於nirmatrelvir-ritonavir來說,VV116的安全性問題較少。VV116主要是由中國的五家學術機構和兩家公司共同研發。五家學術機構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中亞藥物研發中心/中烏醫藥科技城、臨港實驗室。兩家公司是:旺山旺水生物醫藥公司和君實生物科學公司。第一篇有關VV116的論文是2021-9-28發表的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n oral remdesivir derivative VV116 against SARS-CoV-2(針對 SARS-CoV-2 的口服瑞德西韋衍生物 VV116 的設計和開發)。我在武漢肺炎:試驗新藥似乎有效這篇文章有說,瑞德西韋是美國的吉利德公司原本為了治療伊波拉病毒而研發出來的藥,但後來放棄。它在2020年1月被用來試驗性地治療美國第一位被證實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它是靜脈點滴針劑,而療程是5到10天,所以對病患而言是相當不方便。從上面那篇論文的標題就可看出VV116是口服藥,但嚴格來說,VV116並不是瑞德西韋的衍生物。事實上,論文裡面有清清楚楚地說,VV116是GS-441524的衍生物。GS-441524也是吉利德公司研發出來的藥,但一直沒有商業化,所以到目前都還只是用GS-441524來作為代號。GS-441524是口服藥,而瑞德西韋則是靜脈點滴藥。事實上吉利德公司是先研發出GS-441524(2009年獲得專利),然後才將它修改成瑞德西韋(2017年獲得專利)。那,為什麼吉利德公司會捨棄較方便的GS-441524,而選擇較麻煩的瑞德西韋來商業化?目前有兩種說法。第一,由於GS-441524的專利技術有許多別家公司研發的先例,所以可能會經不起這些公司的挑戰而賺不了錢。請看GS-441524 for COVID19 not pursued by GILEAD(吉利德不追求用GS-441524來治療COVID19 )。第二,因為GS-441524的專利會比瑞德西韋的專利早8年失效,所以GS-441524的賺錢期限也就會比瑞德西韋少了8年。請看How China beat US pharma giant Gilead in the race to create a covid antiviral pill(中國如何在創造一個抗新冠病毒藥的競賽中擊敗美國製藥巨頭吉利德)。那,也許您會問,中國的VV116就不怕被吉利德挑戰嗎?答案是,吉利德可能會挑戰,但成功的機會不大。這是因為,中國團隊是將GS-441524通過一個叫做deuteration(氘化)的步驟而衍生出VV116,而這個步驟就可繞過GS-441524的專利。(註:氘2H是氫1H的同位素)有關deuteration,我們來看一篇2014年發表的論文Deuterated drugs; where are we now?(氘化藥物; 我們現在在哪裡?)裡面的一段話:「碳-氘鍵比碳-氫要強得多。所以,在藥物分子中用氘來替代氫可以導致藥物生物學效應的有益變化,例如通過降低藥物代謝速率從而減少給藥頻率。這種替代還可以通過減少有毒代謝物的形成而具有降低毒性的作用。」吉利德是在今年一月宣布他們正在研發一個名叫GS-5245 的口服新冠肺炎藥。但直至目前這項研究還只是在一期試驗,遠遠落後已經完成三期試驗的VV116。原文:中國研發的口服瑞德西韋,吉利德錯失良機
-
2022-12-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退燒原料藥缺貨?王必勝:還有10.6個月用量、藥物充足
中國大陸疫情升溫,外界憂心原料藥短缺,影響國內藥品供應。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原料藥目前還有10.6個月的健保用量,看來充足。退燒常備藥「普拿疼」傳出缺貨,王必勝表示,此成分(acetaminophen)藥品,有效許可證就有77張,其中47張持續生產,目前庫存量約5400萬顆,約為2.7個月健保用量。原料藥則可生產數量約21萬顆,約為10.6個健保用量。其他機轉的退燒藥,如ibuprofen成分的藥品,有效藥品許可證有14張,其中9張持續生產,目前庫存量約91萬顆,約為1個月供應量。原料藥可生產數量約450萬顆,約為5個月供應量。王必勝說,中國疫情上升,指揮中心會特別注意使用用量或收購情形,並請藥師公會監測。另擔心中國大陸原料藥怕供貨不穩定,也新增其他國家原料來源病做儲備,將持續滾動式檢討。另外外界關心,日本塩野義製藥(Shionogi)開發的新冠抗病毒藥物Xocova,11月底獲得日本厚生勞動省批准緊急使用授權,國內的評估、審核情形為何?王必勝表示,此款藥物以症狀治療為主,已請國衛院研發組報告,並和該公司商談過來。因為Paxlovid(倍拉維)和莫納皮拉韋都還有半年存量,現在離採購有一段距離。根據統計,目前Paxlovid(倍拉維)尚有30.9萬人份、約155天使用量;莫納皮拉韋剩8.5萬人份、約193天存量。
-
2022-11-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增「氣喘」為新冠重症風險因子 醫師可開立藥物
國內採購口服抗病毒藥物包括輝瑞的Paxlovid(倍拉維)和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原先使用於65歲以上、癌症、慢性疾病、吸菸等具13項風險因子任一項者。指揮中心今天發布醫界通函新增「氣喘」為風險因子,若有氣喘者,醫師可開立倍拉維;另單株抗體Evusheld原先用於預防性用途,現在也通過可用於第二線治療藥物。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根據美國CDC最新統合分析結果,新增「氣喘」為重症風險因子;若有相關重症風險因子,醫師可開立相關藥物。羅一鈞表示,目前第一線藥物為倍拉維和瑞德西韋,但瑞德西韋需要在醫院內靜脈注射,因此民眾領藥仍以倍拉維為主。另外,單株抗體Evusheld原先用在免疫低下民眾預防感染新冠病毒預防用途,但食藥署已核准應用於治療,因此也將其用於第二線使用。羅一鈞表示,Evusheld屬注射藥物,且對BF.7、BQ.1、XBB和BA.4.6等新興變異株的中和能力大幅下降,因此有重症風險因子的感染者優先選用倍拉維或瑞德西韋,若不適用這些藥物時,再使用莫拉皮拉韋或Evusheld。根據統計,國內採購Evusheld有1萬劑,均已到貨,目前已使用583劑;尚有還有9417劑,一人兩劑計算,約可供4千多人使用。
-
2022-11-1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搶Paxlovid只花12天 台輝瑞總裁憶「8劇本應戰」:不枉此生
新冠疫情已逐漸走入第九局下半,台灣輝瑞藥廠總裁葉素秋回憶今年疫情大爆發時,搶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只花了12天,過程準備八套劇本因應臨時狀況,當時輝瑞與台灣簽訂合約的最後一顆章,落在當時人在英國的老闆身上,她從晚上十點一路撥電話到凌晨三點,終於叫醒老闆蓋下印章,不惜冒著惹惱老闆也要多搶早一天進貨,只為了救400到500條的人命。台灣去年疫情守得相對好,今年上半年Omicron疫情大爆發,疫苗已經有突破性感染,部分長輩施打率不高,葉素秋說,當時Paxlovid在美國取得緊急授權(EUA)後,全球都在搶藥,台灣食藥署快速在美國通過EUA的25天也通過EUA,台灣輝瑞則在短短12天內就將Paxlovid送抵台灣,全是輝瑞早早做好準備。葉素秋說,從新冠疫苗的經驗來看,全球後續勢必會搶貨,抗病毒藥物研發過程中,只要有新的資料,公司絕對是主動敲疾管署的大門,以及拜訪專家,在Paxlovid通過美國EUA前,就已經拜訪過政府以及專家六次,說明藥物的機轉以及臨床試驗的各類數據,才有辦法讓食藥署短時間內完成審核。輝瑞可以做到快速研發Paxlovid,與過去SARS與MERS疫情就已經研發出抗病毒藥物的原型有關,葉素秋說,感謝過去公司過去沒有放棄研究對付冠狀病毒的方式,如果沒有過去的經驗沒有今天的抗病毒藥物。公司從資料庫將藥品研究原型找出來後,著手進行一、二、三期臨床,完成研發僅一年七個月。葉素秋說,美國通過EUA後,台灣輝瑞立刻成立「光速小組」,跨越十一個單位、七個層級,要讓藥品能快速進到台灣,她說,很多人說這還不是為了賺錢,她說,公司的KPI中完全沒有要求要光速搶貨,要賺錢也沒有必要沒日沒夜,採光速進行,甚至還超前部署。那時台灣疫苗施打率並沒有非常高,且去年的疫情中一天最高有500人死亡,如果藥物能更早一天進來,幫助的是多挽回500人的性命。她還記得,為爭取藥物快速來台,他們與政府擬定至少八套劇本,國際情勢太難預料,若沒有八套版本的演練,藥物根本沒辦法這麼快到貨。最記得藥物要趕在過年前到貨,她打著電話幾乎是咆哮著跟對方說「我要專機,找一架專機到底有什麼難的」,女兒在旁聽到,默默向她說「媽媽妳剛剛好像在演穿著Prada的惡魔」。葉素秋說,那時根本不管太多,只想著要怎樣能更快把藥送到台灣。那時與疾管署簽約最後一關需要輝瑞老闆也蓋下印章,恰好老闆人在英國,為不浪費時間,即使老闆位處的位置有時差,她仍在晚上十點就開始撥電話,嘗試挖老闆起床,終於打到凌晨三點,讓老闆蓋下最後一個章。葉素秋說,病毒一直在變化,為了同胞必須要努力,與業績跟績效無關,走過這一遭搶藥的過程,成功且也不枉此生了。
-
2022-11-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肝移植患者染疫服抗病毒藥險喪命 醫提醒5類人用藥易交互作用
日前台中慈濟醫院收治一名確診新冠肺炎的肝移植患者,在服用診所開立的抗病毒藥Paxlovid後,與抗排斥藥發生嚴重副作用。台灣移植醫學學會理事長吳麥斯指出,該藥會與多種藥物產生交互作用,需密切追蹤藥物濃度多達35類用藥,病人更應主動告知用藥史,醫師在開立口服抗病毒藥時,應先上雲端藥歷了解患者使用的藥物,才能避免憾事發生。服用抗病毒藥 產生副作用台灣每天仍有2至3萬名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為了減少對醫療量能的衝擊,政府鼓勵民眾使用視訊看診、拿藥,但是遠端看診的醫師有可能不清楚患者原本的用藥情形,在開立口服抗病毒藥後,與原本使用的藥物產生交互作用,造成病人危及的狀況。這情形不只台中慈濟醫院出現,林口長庚藥劑部主任陳惠玉指出,日前也有新冠肺炎確診者在服用診所開立口服抗病毒藥Paxlovid後,產生藥物交互副作用緊急送急診的個案,這提醒醫師在開立口服抗病毒藥時,若患者本身有慢性病需要特別小心。醫師上雲端 了解患者用藥由於Paxlovid是身體中一種酶(CYP3A)的抑制劑,可能會增加經由這種酶代謝的藥物的血漿濃度,該藥禁止與10大類藥物使用,並與35類藥物會產生交互作用,健保署也列表提醒醫師。吳麥斯說,這些藥物種類很多,包括多種心臟血管用藥、抗癌藥、抗凝血藥、抗痙攣藥、抗痛風藥、HIV與C型肝炎等抗病毒劑、免疫抑制劑等等,因此,病人要主動提醒醫師自己的用藥資訊,但不能共用的藥物實在太多也記不住,最好的方法還是醫師得先上雲端藥歷,了解患者的用藥情形。五類患者用藥 易交互作用陳惠玉說,要醫師記住會交互作用的藥物也是辛苦,因此,在第一時間,林口長庚的處方箋系統就設下把關機制。民眾接觸最多的基層醫療院所,醫師或藥師更要上健保雲端系統,利用藥物管核表避免藥物間的交互作用。吳麥斯提醒,有五大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發生藥物交互作用的機會大,包括癌症病患、HIV感染者、服用免疫抑制藥物者、移植病患、透析病患等。雖然患者可經由調整藥物劑量,但以移植病人為例,要患者先暫時停止服藥恐怕不易,因此,就改開另一種口服抗病毒藥Molnupiravir,若用藥的過程,仍持續有症狀,也會考慮住院接受針劑瑞德西韋的治療。
-
2022-11-08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染疫沒錢領了?11/7起防疫險不賠密切接觸者 但還有「6種理賠」
隨居家隔離走入歷史,今(7)日起,確診者同住接觸者不再適用「3+4居家隔離」,一率實行「0+7自主防疫」,這也代表未來民眾無法再領取「居家隔離理賠金」和「防疫補償金」。不過實際上,除了上述2種途徑外,尚有6種理賠金可以申請。今日起,確診者同住家人或密切接觸者雖無法再向保險公司申請「居家隔離理賠」,也無法領取疫情指揮中心發放的3,000元防疫補償金,但還可以透過以下6種方式申請補償。1.疫苗險突破性感染一次金若被保險人在接種疫苗後確診,需要住院或喪葬費用等補償,可留意投保的疫苗險內是否包含「施打疫苗後一定時間內仍被感染」的理賠項目,若有則可申請理賠。此外,有些保險公司會在保單內要求出具診斷證明「是因為疫苗而引起」,故申請前應備齊相關證明。2.防疫保單確診理賠金雖然不再理賠密切接觸者,但防疫保單依然適用確診COVID-19者,以及因接種COVID-19疫苗引發不良反應而就醫的民眾。3.實支實付醫療險理賠金若經醫師診斷後必須入院,且經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在醫院接受治療,即可向保險公司申請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理賠,補償健保給付以外的自費醫療費用。4.住院日額住院日額不同於實支實付主要補償治療雜費,而是按照「住院天數X日額保險金」進行給付。不過防疫險中的住院理賠變得較為嚴格,國泰產險、中信產險即宣布,將參照醫療行為證明文件、用藥內容是否為抗病毒藥物來判斷是否比照住院日額給付。兆豐產險也公告,除了以下7種抗病毒藥物外均不再理賠:·倍拉維(Paxlovid)·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台灣清冠一號·瑞德西韋(Remdesivir)·安挺樂(Actemra)·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阿奇黴素(Azithromycin)5.包含上述4種在內的醫療險理賠金凡是包含「疫苗險突破性感染一次金」、「防疫保單確診理賠金」、「實支實付醫療險理賠金」、「住院日額」的醫療險,均可依上述說明申請理賠。6.勞保普通傷病給付一旦勞工因確診住院,或因家人確診必須請假照顧,無論是提報特休、病假、事假等假別,只要沒有領到原有薪資皆可請領。不過須留意,若是公司福利優於勞基法,請假期間仍支付全薪,就無法請領傷病給付。專家也提醒,民眾只要在保單有效期間內曾被依法隔離,即可申請理賠,不必趕在11月7日前遞件。另外,因11月7日後不再有居家隔離,保戶可主張危險減少,要求重新核定保費。
-
2022-10-1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防疫險變動/確診7種公費抗病毒藥物才理賠!理賠變嚴格的有這幾家
隨著新冠肺炎本土輕症確診日趨普及,防疫險業者理賠壓力也很大,近期包括國泰產險、中信產險、兆豐產險都公告,確診者須提出醫療行為證明文件,例如「公費抗病毒藥物」等,才可給付住院日額。究竟公費抗病毒藥物指哪些?又有哪些保單業者已調整規定,《元氣網》以下整理防疫險近期最新變動。已公告理賠回歸常態之防疫險之前本土疫情嚴重,多家產險公司因共體時艱配合政府防疫政策,防疫險理賠也配合從寬辦理。不過隨著疫情漸緩,政府政策及國門也開放了,理賠將回歸之前保單既有之規定來認定理賠。但仍會視疫情發展狀況,動態檢視與調整。目前已確定防疫保單理回歸常態之防疫險業者如下:國泰產險國泰產險表示,自111年10月1日起受理之賠案,會依確診者提出的醫療行為證明文件,如用藥內容(是否為抗病毒藥物),由國泰產險依照申請內容審核判斷是否比照住院日額來融通給付。原則如下:1、有關「防疫險」確診居家照護期間比照住院,融通給付住院日額措施(實際上依照條款,需要有住院事實才符合住院日額理賠),是在前段疫情嚴峻時刻,考量病床醫療量能侷促,為共體時艱,對於確診僅能採居家照護接受診療與用藥者,視診療內容採取從寬融通理賠審核方式處理。2、目前隨疫情演變且仍然輕症居多(無症狀、輕症達99.5%以上),且醫療量能已恢復常態水準(專責+負壓病床的空床率有53.3%),政府政策也日趨開放,例如開放國門,同時參酌各家同業融通措施,故本公司自111年10月1日起受理之賠案,依確診者提出的醫療行為證明文件,如用藥內容(是否為抗病毒藥物),由本公司依照申請內容審核判斷是否比照住院日額來融通給付。>>看詳細中信產險中信產險公告,10月4日起調整理賠原則如下:1、依確診者提出的醫療行為證明文件,如用藥內容(是否為抗病毒藥物),由公司依照申請內容審核判斷是否比照住院日額來融通給付。此外,僅融通給付一次,第二次再確診者,住院日額給付依條款約定辦理。2、在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施行隔離治療者,須有醫師開立的診斷書為依據,並提供44條之確診者隔離治療通知書、解除隔離通知書。事故日以居家照護或隔離治療期間的起隔日為準。3、若屬於確診後三個月內被匡列隔離者,隔離費用將不予理賠;但取得第48條居家隔離通知書者,不在此限。>>看詳細兆豐產險兆豐產險於10/5在官網公告,隨著疫情演變,目前COVID-19確診為輕症或無症狀者達99.56%,且國內醫療量能已恢復常態水準,自2022年10月6日起確診COVID-19保戶,須有公費抗病毒藥物作為判斷是否符合住院日額給付標準,如清冠一號、瑞德西韋、安挺樂等七種藥物。>>看詳細和泰產險原本即規定,需在居隔期間透過視訊看診拿到新冠抗病毒口服藥,才可申請住院日額理賠。暫維持理賠之防疫險南山人壽、中壽、台壽等目前仍是不限藥物理賠,但也不排除有可能會跟進。富邦產險富邦產險於今年7月13日官網的最新消息指出,只要居家照護期間有醫師診斷並開立抗病毒處方藥物,除目前衛服部已公告之Paxlovid、Molnupiravir及公費台灣清冠一號等抗新冠病毒藥物外,本公司對其他抗病毒藥物亦從寬認定, 即比照住院予以理賠。前述抗病毒藥物,以政府公告者為準,嗣後如有增加或調整時,亦同。本公司對於住院日額保險金從寬認定,並參照公會理賠作業指引辦理給付,履行保險公司應有的責任。>>看詳細公費7種COVID-19 抗病毒藥物1. 倍拉維(Paxlovid)2. 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3. 台灣清冠一號4. 瑞德西韋 (Remdesivir)5. 安挺樂(Actemra)6. 羥氯奎寧 (Hydroxychloroquine)7. 阿奇黴素(Azithromycin)【備註】以上整理自各家產險業者近期公告資訊,實際理賠及更新變動,請以各家業者規定為準。
-
2022-10-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指揮中心若解散,疫苗、藥物不能用?蘇益仁:不懂他們在講什麼
指揮中心將隨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一路開設到明年6月底,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日前指出,因疫苗、藥品和快篩等緊急使用授權(EUA)都是指揮中心存在才能有法規依據,若取消這些醫療物資就不能使用且必須銷毀。但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則表示,指揮中心的成立和EUA是沒有關係的,「不懂他們在講什麼」。蘇益仁表示,指揮中心成立主要是為了統籌各部會且有一個決策中心,而藥證要不要通過主要在於食藥署,就算沒有藥證,只要有緊急需求,需要「緊急使用」也可由疾管署處理。他說,緊急使用授權(EUA)的法源來自藥事法,是因應緊急公共衛生情事需要,而非「指揮中心成立」;且指揮中心是SARS後才有的機制,但是緊急使用授權在這之前就有相關辦法存在。蘇益仁說,當時新冠肺炎疫苗採EUA的方式,主要是因為當時疫情緊急,且沒有可以用的疫苗,但是現在這樣的條件都不存在。就像美國,也在緊急事件後就結束了新冠肺炎疫苗的EUA,BNT疫苗在去年8月已拿到美國正式藥證,莫德納疫苗也在今年年初取得正式藥證。對於指揮中心硬要留到明年6月,蘇益仁說,因是為了特別預算。當時SARS於2003年7月解散,特別預算還剩下不少,為了消化預算也煞費苦心。現在可能是為了消化紓困條例的特別預算,留到明年6月還可以慢慢消化,而且對執政黨而言「有一筆錢在口袋也不是壞事」。
-
2022-09-16 焦點.用藥停看聽
5類易跌藥物 服用小心!糖尿病、巴金森氏症用藥都在列
世界衛生組織訂定每年9月17日為「世界病人安全日」,期望世界各國能夠聚焦於多種病人安全議題,並積極採取行動,降低醫療傷害。今年世界病人安全日的主題是「用藥安全」。根據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的統計資料,2021年第三季關於跌倒事件可能原因分析,發現用藥相關因素占14.5%,不可輕忽。民眾除了應多留意因藥物本身特性而歸於高跌倒風險的「易跌藥物」之外,使用多種藥物而引發的藥物交互作用,也可能增加跌倒風險。像常見的高血壓治療藥物Amlodipine,若與新冠肺炎治療藥物Paxlovid並用時,可能會增加低血壓的風險,造成跌倒,兩者並用時需經由醫師評估考慮調整Amlodipine劑量。因此,就診時應詳實告知醫療人員目前用藥情形,並遵照醫囑正確用藥,才能避免因用藥而造成跌倒的憾事。
-
2022-09-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連假後恐迎來新一波疫情!染疫醫師分享喉嚨痛緩解、吃抗病毒藥黃金時機最實用經驗
BA.5疫情升溫,指揮中心估計中秋連假後單日本土確診案例恐上看6萬例,許多人可能已發現周遭染疫的人多了起來。雖然歷經今年五月大量病例出現,大家對與病毒共存不再害怕,但若自己染疫,症狀上身還是很不舒服。《元氣網》整理多位染疫醫師心得,從緩解喉嚨痛、服用抗病毒藥物到調適心情、避免長新冠並重回正常生活,提供建議。五花八門的症狀如何緩解魔王級症狀第一名 喉嚨痛讓名醫理解為何有人想安樂死《元氣網》陸續刊出「當醫師確診時」,發現醫師們染疫後,和一般人一樣必須對抗病毒帶來的痛苦,尤其喉嚨痛名列不適症狀第一名,大家幾乎異口同聲以「如同刀割」來形容,而根據染疫醫師經驗,最好紓緩的方法是吃軟滑食物與飲用冰涼飲料,如果吃止痛藥會讓自己比較好過,千萬別忍住不吃。心臟外科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五月十五日確診,他說不擔心自己重症或死亡,但感染後的喉嚨痛,讓他「第一次明白為何有人想要安樂死」。緩解喉嚨痛的菜單 軟滑冰冷食物和多喝水染疫後,魏崢第一時間將確診訊息發公開信給全院同仁,除了請大家別因染疫害怕,還介紹好吞又容易下嚥的食物、以及建議使用的退燒止痛、止咳藥以及消炎藥。魏崢建議不刺激又容易下嚥的滑潤食物,包括木瓜、牛奶、原味優格、豆花、布丁、蒸蛋、白煮蛋的蛋白和橄欖油或苦茶油等。他更提醒,水分要充分補充才能化痰,清水容易嗆到的話,可以木瓜牛奶或豆花代替,吞服藥物時亦然。台中榮民總醫院副院長傅雲慶也說,「其實喉嚨真的很痛」,連吞口水都會痛。他在隔離期間仍參加多個線上會議,還要演講,為了不缺席,他先吃止痛藥和止咳藥才上陣,「工作任務還是要做的。」服用清冠一號 對改善喉嚨痛也有幫助除了服用緩解症狀的止痛藥和止咳藥,傅雲慶也嚐試清冠一號,並且多喝開水。清冠一號服用之後,症狀的確有所改善,喉嚨不再像之前難受,喝水也比較順口,後來再有親友染疫,傳雲慶除了請大家不要恐慌,也建議他們可以服用清冠一號。至於所有症狀中最讓傅雲慶困擾的喉嚨痛,因為隔離前剛好有人送他兩大罐自己種的有機桑椹原汁,他加了冰水喝了兩周,這和乙醯胺酚類止痛藥一起,陪他度過喉嚨最不舒服的艱難時刻,「前五天真的很不舒服,但之後就慢慢好了」。名醫開藥單緩解不適 呼吸困難要掛急診 魏崢建議的藥品名單中,退燒止痛首用普拿疼,每天不要超過5顆,但它不具消炎作用;對喉嚨嚴重發炎者,希樂葆(Celebrex)效果可能更好,借助其抗發炎效果讓喉嚨舒緩。而他喉嚨的症狀則是在服用類固醇後,快速緩解,也建議醫師可以評估開立類固醇藥物;Brown mixture則可以止咳化痰。魏崢提醒,如果有自己無法處理的狀況,尤其呼吸困難,請馬上掛急診。魏崢家中未備有血氧機,也會擔心快樂缺氧,他運用醫師專業,使用聽診器聽聽自己肺部,一般民眾可在家中走動或爬樓梯,是否變得易喘、難呼吸,如果是就要考慮諮詢醫師。症狀其實不輕 比流感還難受新光醫院急診科臨床研究醫師吳紋綾開始出現症狀時,快篩陰性,隔天繼續上班,但同事注意到她的精神特別不好,幫忙PCR竟檢出陽性。確診後,她的咳嗽嚴重、上吐下瀉,也是以刀割來形容喉嚨痛,吃東西、吞嚥都痛,問診也很困難,「確診後並不如大家所說是簡單的感冒。」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胸腔及加護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國賢說,確診後第三到五天是最不舒服的,經過服用鼻炎、咳嗽藥物、普拿疼及抗病毒藥物後,症狀才逐漸緩解。但令他痛苦的是,喉嚨乾的嚴重,一天就算喝五、六公升的水,仍會覺得口乾,他認為「Omicron這隻病毒還是比想像中強!」不能當作流感看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黃弘孟確定染疫後,最擔心「同仁不要因我受累、被我感染。」住院期間,他咳嗽、流鼻水、鼻塞,就自己多喝水,一直到第三天,跟同仁說咳嗽讓他不太舒服,請醫師為他開藥,他也在病房內做呼吸復健運動,增加肌力、體力,維持肺部健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內科部一般內科感染科主治醫師施長慶堅持幫老病人看診,開慢箋、看檢查報告,「不想影響病人的就醫權益。」他總是強迫自己多喝水、服用止痛藥,盡管喉嚨還是不舒服,聲音沙啞,講話時疼痛,但堅持下來。部分患者嗅覺暫時喪失也有醫師嗅覺暫時喪失,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級泌尿科主治醫師曲元正說,染疫後其實沒有太驚訝,也沒有想太多,認為「Omicron就只是小感冒」。只是久違的發燒,讓他在床上躺了好幾天,他沒有服用抗病毒藥物,只吃了一些藥讓自己症狀緩解,例如普拿疼等,並且多喝水,自覺與過去面對感冒並沒有什麼差異。但確診第二天後,曲元正叫了外送便當,吃了第一口,就發現「沒味道」,那時候還問了太太,便當好吃嗎?太太馬上說「很好吃啊,還蠻鹹的」,曲元正馬上知道自己應該是嗅味覺異常,開始憂心會不會造成永久的傷害,還好後續幾天味覺慢慢恢復。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染疫後,喉嚨不舒服到不想說話,除了多喝水、多休息、多吃高蛋白質食物,太太會煮雞湯、鱈魚、牛小排等,提升免疫力。不過,染疫後味嗅覺異常,吃東西感覺味道很惡心,幾乎吃不下,雞湯、雞肉都是強忍著吃。「唯一沒有改變的味道,就是蘋果,所以吃了很多蘋果。」服用大量維生素D和C 精神及體力變好「吃大量維生素D」,這是奇美醫學中心品質管理中心主任暨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欽明平時的習慣,染疫後他一個人在老家隔離,每天喝大量的水,並採行「維生素D療法」,補充大劑量的維生素D,同時也補充維生素C,吃了這兩種維生素後,讓他感到精神及體力變好。「其實身體也是有不舒服的,特別是病後前幾天。」陳欽明表示,就像感冒一樣,有喉嚨癢、鼻塞、流鼻水、體力不濟等症狀。平常注重健康、有運動習慣、固定補充維生素D的他,有視訊看診,症狀都還好,於是沒有請醫師開藥服用,也因為沒有發燒,連常備的普拿疼都沒有使用。服用抗病毒藥物有黃金時機 嘴巴苦苦靠布丁、蜂蜜緩解不少醫師染疫後服用抗毒藥物,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說,診所配發的抗病毒藥物救了他,他吃了藥之後也了解藥物療效和副作用,可以向患者說明親身經驗。他確診當天咳得很厲害,晚上服用抗病毒藥物後,隔天症狀即緩解,周六確診,周三再快篩就陰性了,「真如仿單所寫,嘴巴有苦苦的感覺,只好靠布丁、蜂蜜緩解。」掌握黃金時機 及時給藥「掌握黃金時機給抗病毒藥物,可能是救命舉動!」高雄市耳鼻喉科醫師鄭仁信染疫確診3天後,病情急速惡化,連吞口水也嗆到,診斷為「急性會厭炎」,住進加護病房。患有肝炎、氣喘病史的他,還好經醫師友人提醒要及早使用抗病毒藥,否則後果恐怕更嚴重。「服用paxlovid是經專業醫師裁量權判斷,加上有肝炎、氣喘病史,符合用藥適應症。」鄭仁信指出,若沒有及早用藥,後續可能引發肺部浸潤,大面積感染造成ARDS急性呼吸道窘迫症。起初鄭仁信認為自己只是輕症,不以為意,未料吞口水竟嗆到,吞嚥困難,緊急到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掛急診,蜝至被收治到加護病房。住進加護病房後,醫師來巡房,他意外與大學同學重逢,這名醫師不忘發揮同事愛,幫忙買鄭仁信想吃的蒸蛋等食物,也給予心理支持。除了用藥 也要休息足夠牛道明BMI31,屬高風險族群,看診後服用Paxlovid治療,2至3天後,不適症狀減輕,完整服藥5天後快篩陰性,第7天出關,雖然身體仍感疲憊,但他重新回到工作崗位,連續兩天到中正紀念堂兒童疫苗施打站督導。不料,他又出現肌肉痠痛、打噴嚏、流鼻涕、咳嗽、喉嚨不舒服等症狀,再經PCR檢測,Ct值竟只有18。他說,這是服藥後未完全殺死體內病毒,加上沒有好好休息,導致病毒量再次反彈,「醫學文獻報告,確診者快篩陰性後,病毒反彈比率約占2%」,沒想到他就是其中之一,可能與自身免疫力不佳有關。牛道明暫停門診,在家視訊上班,7天後再次PCR檢驗,Ct值仍維持18,「心情盪落谷底,變得非常差」。面對病毒反彈,牛道明內心既驚訝又沮喪,很憂慮會引發重症,也擔心影響到心臟等器官傳導系統,很怕在看診時會「突然倒下死掉」,但如果遇到了,還真的無法避免。病毒量持續反彈「並不尋常」,應該是生病後沒有好好休息,這次他請中醫師同學診斷,開立類清冠一號,再搭配吃維他命D、鋅片來提升免疫力,症狀才慢慢好轉。他提醒確診者,一定要完全休息把病養好。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一般內科主治醫師阮理瑛提醒確診者,不要排斥用藥,服用藥物可減輕許多痛苦,如果不吃藥,而讓身體承受著諸多的不舒服,這一點很划不來。染疫影響生活節奏北漂醫師 每天打電話跟爸媽報平安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緩和醫療科主治醫師吳柏澍認為,工作上的應變相對單純,確診後的「第一個功課」是要讓爸媽知道,但又不希望爸媽太擔心。他是南部人,在台北一個人住,「確診後報平安」是北漂年輕人都會遇到的難題。所以他先跟姊姊討論後,再打電話給爸媽。7天隔離期間,吳柏澍每天都打電話給爸媽,聊聊現況,重點是「讓他們聽聽你的聲音有元氣、知道每天的隔離生活都過得滿好的。」比如說,家裡物資無虞,自己煮東西吃,也有叫外送,沒餓肚子。他屬於重症風險較低的一群,雖然發燒、全身痠痛,身體累累的,但症狀不嚴重,也逐漸改善。因應居家隔離 事先沙盤推演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一般內科主治醫師蔡淑怡和孩子一起居家隔離,她建議,家長能做的,就是把物資、資訊、流程都做好準備,不要恐慌。家裡有足夠食物,有常見症狀的兒童用藥。記得應注意的警示症狀,如果警示症狀沒出現,盡可能在家照顧,因為去醫院要等更久,孩子也會很不舒適。家長也要預先沙盤推演過送醫流程,包括先找好能幫忙開車送醫的親友,在隔離過程中與親友保持聯絡。不要驚慌 紓緩情緒保持平靜四月下旬確診的屏東基督教醫院小兒急診主治醫師段德厚說,確診當下心情很複雜、內疚,還連累其他同事跟著做PCR篩檢、隔離,無法和大家在第一線拚戰,但很感謝急診同仁支持與體諒。61歲的段德厚有高尿酸、高血壓、高血脂、過敏等慢性病,體重過重,牙齒根管治療兩三個月都沒起色,他很憂心確診後身體的情況,「一切只能交給上帝」。他在集中檢疫所隔離,生活很孤單,幸好帶著吉他,在隔離期間彈吉他舒緩情緒。調整心境面對多變疫情染疫之後 醫師說:「我要對自己好一點。」指揮中心統計,九成九以上的確診者都屬輕症,但也有醫師痊癒後咳嗽、易喘。施長慶在家裡做重訓,以及開合跳等心肺運動時,就比染疫前更容易喘,必須休息久一點。雖不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但為了盡快恢復到原先體能狀況,仍需強迫自己運動。把身體準備好 以便走更長遠的路確診後牛道明最大感受,「健康真的很重要」。歷經染疫21天康復後,他想「該減肥了」,希望從現在87公斤減到75公斤。不過,染疫後仍感覺容易疲累、肌肉痠痛,現在晚上6點多回家後會先躺30分鐘,待恢復體力後,再起床吃飯、做事,希望持續多休息,把身體準備好,以便走更長遠的路。天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翁國益喜歡從事耐力運動,平常就跑步及游泳,確診後,他恢復正常做運動,從紀錄來看,的確與染疫前有段差距,心律較快、表現較差。他研究很多運動選手資料,發現有的運動員疫後恢復與染疫前相同,也有人無法恢復如前,幸好他逐步恢復正常。防護做好 自我提醒格外小心染疫後的李國賢,更懂得病人心情,也能有同理心對待確診病人,他表示,現在他對Omicron這個疾病更加敬畏,絕對沒有如外界所說的像流感那麼簡單,並不會把它當作普通疾病看待,即使認為自己防護做得再好,仍會有漏網之魚,所以時刻會自我提醒要格外小心,同時慶幸他只是輕症,才能快速地重回崗位幫助病人。曲正元說,染疫後,自己對新冠肺炎有新的認識,覺得不宜簡單用「小感冒」來形容。現在的自己雖然有了「無敵星星」,但還是不敢大意,個人的防疫措施做得更完善,也會自主與人保持距離,不是擔心二次染疫,而是擔心自己是不是有可能感染給他人。「染疫,真的讓我獲益良多。」陳欽明表示,隔離期間,不僅做了許多平常沒空做的事,更讓自己有機會停下腳步,思索人生方向。他一向是停不下腳步的人,上班時,總是忙工作,生病時,才感悟到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我要對自己好一點。」平時累積資本 調整心境面對突然的變動高雄阮綜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林奕萱結束隔離返回工作崗位時,不少老病人送上關切,有人還煞有其事地說,看到「林醫師」臨時請假一周,便猜到是確診。她說,這些診間的有趣對談也告訴大家,「即使醫師,也是會生病的」,大家都一起在面對這場疫情。「大家無法百分之百臆測將來會發生什麼事,能做的就是平日有所準備。」林奕萱說,新冠疫情像突發緊急事件,誰都可能遇上,遇上時也在審視大家平常在健康上、經濟上或人際關係上是否累積足夠的「資本」,以應對突如其來的生活擾動,心境的調整,十分重要。【延伸閱讀】>>「當醫師確診時」完整系列報導
-
2022-09-08 焦點.用藥停看聽
吃柚子注意與藥共食危機 抗病毒藥Paxlovid也在列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我們平常食物裡,有許多和藥物之間可能會產生交互作用,進而增加藥品副作用及毒性。 秋天盛產文旦 藥物不共食 樂生療養院藥劑科解釋,例如常聽到有些藥品不可與「葡萄柚」同時使用,而秋天盛產的文旦,又稱「柚子」,與「葡萄柚」同屬芸香科植物,二者皆富含呋喃香豆素,此成分會抑制人體內CYP3A4酵素的活性,當此酵素被抑制無法產生作用時,人體代謝藥品的速度就會減緩,延長藥品停留在體內的時間,可能導致藥品增加副作用,甚或影響藥品療效。 樂生藥師補充,常見的苦橙、萊姆和柑橘也含有這樣的成分,只是含量沒有葡萄柚高,非大量攝取狀況下,對藥效影響性不及葡萄柚顯著。 藥物交互作用 可長達2-3天 樂生療養院藥師進一步指出,除了一些慢性病用藥外,如治療COVID-19的口服抗病毒藥品Paxlovid,與柚子同時併用也會增加藥品的濃度,增加副作用的發生率。由於「柚子」與「葡萄柚」呋喃香豆素成分,抑制藥品代謝的時效短則數小時,長則可達2~3天之久,即使與藥品分開服用,恐無法完全避免其交互作用產生。 藥物治療期間 避免相關食物 因此,建議藥物治療期間應避免食用柚子、葡萄柚等,如果無法避開或想淺嚐,以減輕對藥物代謝之影響。如有其他用藥疑慮,應主動向醫師或藥師諮詢。而服藥期間有不良反應發生,應立刻回診並告知醫師所攝入的食物,以保障自身用藥安全。以下是可能會與葡萄柚及柚子產生交互作用之常見慢性病用藥: 【延伸閱讀】中秋烤肉太放縱 營養師授「小撇步」遠離「膩」境服用高血壓藥不能吃香蕉、葡萄柚? 藥師解析飲食禁忌【資料來源】 健康醫療網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2-08-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相隔49天重破三萬!本土新增3萬1178例、27人死亡,30女接種三劑新冠確診才發現罹癌
相隔49天重破三萬 本土+3萬1178例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明顯升溫,國內今天新增確診3萬1178例本土個案,是7月12日以來、相隔49天再度站回三字頭。另新增310例境外移入個案、死亡個案27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和上周二相比增加5083例,上升19.5%,增幅符合預期。今日新增3萬1178例本土病例,為1萬4345例男性,1萬6822例女性,1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6,631例),台北市(3,896例),台中市(3,761例),桃園市(3,138例),高雄市(2,573例),台南市(2,026例),彰化縣(1,320例),苗栗縣(869例),新竹縣(816例),屏東縣(811例),雲林縣(767例),宜蘭縣(696例),新竹市(673例),花蓮縣(578例),嘉義縣(512例),南投縣(511例),基隆市(509例),嘉義市(385例),台東縣(345例),金門縣(181例),澎湖縣(160例),連江縣(20例)。今日新增2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2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6例具慢性病史、17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30日至8月27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9日至8月27日。今日新增310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49例男性,16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21例),馬來西亞(9例),新加坡(7例),柬埔寨及日本(各4例),紐西蘭(3例),韓國、香港及美國(各2例),法國、緬甸、菲律賓及英國(各1例)移入,另25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30日至8月29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27萬3449例確診,分別為2萬7608例境外移入,524萬578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893例死亡病例,其中9,877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07例、台北市1,110例、台中市990例、高雄市924例、台南市765例、桃園市746例、彰化縣576例、屏東縣407例、雲林縣313例、南投縣294例、苗栗縣234例、嘉義縣233例、基隆市217例、宜蘭縣197例、花蓮縣163例、嘉義市162例、新竹縣155例、台東縣140例、新竹市98例、澎湖縣27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新冠新增27人死亡 30女接種三劑新冠確診才發現罹癌新冠肺炎今天新增死亡27例、中重症56例。其中死亡個案中較年輕個案為一30多歲女性,新冠肺炎住院後才發現罹癌,死因為新冠肺炎併敗血性休克及癌症轉移。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天新增死亡個案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為12例男性、15例女性,26例具慢性病史、17例未接種三劑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30日至8月27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9日至8月27日。其中最年輕死亡個案為一名30多歲女性,本身有缺鐵性貧血等慢性病史,已接種三劑疫苗,六月曾因一般肺炎住院,出院後6月30日快篩陽性。因腹痛噁心咳嗽等症狀7月3日至急診,診斷為新冠肺炎收治隔離病房治療。後經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胸部及腹部有多處轉移性癌症病灶,後因敗血性休克急救無效,不幸於7月17日死亡,死因為肺炎合併敗血性休克及癌症轉移,現在才通報是因新冠肺炎從其他死因轉為主要死因而補提列。今年1月至今中重症累計2萬3762例,其中死亡累計9039人。另指揮中心今天公布,自今年1月1日至8月28日住宿式長照機構住民累計4萬9083人、確診工作人員數為1萬3804人。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機構內致死率維持2.26%,採檢陽性率也維持工作人員0.5%、機構住民陽性率0.6%。據指揮中心統計,上週新增252名工作人員確診及587名住民確診,自今年1月1日至8月28日,通報機構間數達1630家,確診住民人數為4萬9083人、確診工作人員數為1萬3804人。BA.5疫情升溫 指揮中心調升專責病床比例新冠肺炎升溫,指揮中心也備戰調整病床數。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雖然全國空床率還有六成,但台北區空床數降到37.5%,因此要求應變醫院釋出專責病床最高到30%。羅一鈞表示,針對應變醫院要求雙北加開專責病床至20%到30%,其餘地區皆調升至15%至20%。另外針對500床以上醫院的醫院,也要求台北區,如雙北、宜蘭等地從原先的5%調升至10%到15%,北區如桃竹苗從原先的5%到10%調升至10%;中南部及東部暫不調整。至於用藥方面,羅一鈞也表示,隨著BA.5疫情升溫,服藥人數出現回溫情形。昨天開藥5174人份,包括倍拉維(Paxlovid)4186人份、莫納皮拉韋988人份,是從7月19日6000多人份領用後,又回到五千多人,顯示國內確診增加,開藥也增加。不過藥物儲存量非常足夠,醫師遇到確診個案,符合服藥高風險就能開立,降低中重症死亡機率。
-
2022-08-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每百人1到2人發生「新冠反彈」指揮中心建議這樣做
解隔離沒幾天又快篩陽或症狀再起?你不孤單,國內臨床醫師觀察,不少人都像美國總統拜登及首席防疫顧問佛奇一樣經歷過「新冠反彈」。藥廠近期重新分析Paxlovid臨床試驗資料,無論是否服藥,28天內發生反彈的比率約為1到2%,但服藥組症狀仍較輕。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解隔後還要自主健康管理7天,輕症復發不需再服抗病毒藥物,建議在家休息、避免接觸家人,直到症狀緩解。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李建璋表示,輝瑞藥廠根據Paxlovid原始臨床試驗的資料,重新分析兩組人確診後28天內定期測量病毒量的結果,發現兩組都會發生病毒反彈,服藥組發生率是2.32%,病毒量低,症狀輕微;未服藥組發生率是1.73%,病毒量較高、症狀較嚴重。李建璋表示,上述結果顯示病毒廓清曲線並非平順下降,而是有一兩波起伏,可能是病毒找到破口去潛沈和反擊,過程需與免疫系統交戰數回合。根據試驗結果換算,每170人吃抗病毒藥物,只會多增加1人發生反彈,考量藥物可減少8成重症住院和死亡,反彈時症狀也較輕,民眾不應為了怕反彈而不吃藥。莊人祥表示,除非有症狀,確診病人隔離7天後不需快篩即可解隔,後續7天是「自主健康管理」,外出需全程戴口罩。若症狀復發,按現行規定不需再次通報,輕症也不用再給抗病毒藥物治療,建議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家人接觸,直到症狀緩解。症狀緩解後如需外出,則應遵守「自主健康管理」相關規定,避免與重症高風險族群接觸。其實不只是輝瑞的Paxlovid,默沙東的Molnupiravir也有反彈現象。今年6月美國發表電子病歷回顧分析(未經同儕審查之預印本),1萬1270名服用Paxlovid的病人及2374名服用Molnupiravir的病人當中,30天內症狀反彈比例分別約5%和8%,但僅約1%需住院。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不論是未服藥隔離7天後,或完成5天抗病毒口服藥療程後,再次快篩陽性或症狀再起的病人不少。抗病毒藥可短期壓抑病毒複製、預防重症,但停藥後殘存病毒可能小幅反彈,再次導致輕症。這時會給予症狀治療藥物,並建議病人繼續隔離,以免傳染他人。在未來,抗病毒藥物的療程次數和天數,仍有調整空間。李建璋表示,目前有些個案報告是醫師以「仿單外使用」的方式,延長病人服藥天數,確實可解決反彈問題,但人數很少。哪些人需延長治療天數或再次治療?最佳區間是幾天?這些問題都需要監測治療後的病毒量,才能解答,有待相關臨床試驗揭曉。國內有關新冠反彈現象的討論極少,亦無相關統計數據。感染科權威、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台灣人性格認命,藥吃完、解隔離,若還不舒服,通常就默默算了。對政府來說,則是「只要病人不抱怨,就算了」,再加上預算有限,就不想去建立完整的資料。「都由公務預算付錢,所以都要照中央的指引走。」黃立民說,但如此一來,醫師很難根據專業判斷去兼顧病人個別的差異和需求。特別預算總有用完的一天,疫情既已趨緩,他建議將新冠相關醫療回歸健保,促使醫療體系和整體社會都回到正常模式。莊人祥表示,公務預算僅支付隔離治療期間新冠相關醫療照護費用,依據目前確診者隔離治療7天的政策,居家照護者確診7天後應已解除隔離,相關醫療費用應由健保給付。開業兒科醫師詹前俊表示,7天解除隔離後若症狀反彈,通常醫師會根據症狀選擇相關診斷碼,例如上呼吸道感染、腹瀉等,以此申報健保,以支付相關醫療處置和藥物的費用。
-
2022-08-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醫稱「對抗BA.5口服藥量需增加」 羅一鈞分析後打臉
BA.5變異株疫情來勢洶洶,全台本土案例逐漸上升,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近日在臉書上分享日本研究指出,「目前的抗病毒藥物對抗BA.5效果會下降。」因此需加重劑量。對此,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研究尚未有人體臨床數據,建議還是要依照醫囑服用,切莫自行增減藥量。蘇一峰日前在臉書上分享,日本最新研究指出,「目前的抗病毒藥物對抗BA.5效果會下降,需要更多藥量達到一樣效果,Remdesivir (瑞德西韋)1.2倍和 Molnupiravir (默沙東)1.5倍,Paxlovid(倍拉維)nirmatrelvir1.6倍。」對此,羅一鈞今解釋,該研究是由日本團隊投書給新英格蘭期刊的研究,主要是針對單株抗體研究,而非目前主要流行的Omicron BA.1到BA.5變異株;實驗室也是以病毒株與藥物進行實驗室檢驗,非人體臨床治療。羅一鈞說,該研究得出來的數據,並非口服藥治療效果,數據顯示的所謂藥量濃度要提高,比較對象是新冠肺炎的原始武漢病毒株,不是目前流行BA.5變異株。「事實上BA.2要用到的藥物濃度最高。」羅一鈞指出,BA.5在藥物濃度上,其實跟BA.2所需劑量相較,倍拉維只要3分之1,莫納皮拉韋更僅需一半。羅一鈞提醒,藥物濃度增減的考量,不是單純實驗室操作就可以決定,還是要看臨床人體實驗數據,不會用這個研究數據就將BA.5藥量減半;仍須透過嚴謹的藥物濃度動力學,以及人體臨床試驗數據來分析。他也呼籲,不要用報告來增減藥物,要非常小心,請民眾依照醫囑服用即可,切莫自行增減藥量。此外,有專家表示,民眾第三劑若超過4個月就等於沒打一樣,呼籲擴大第四劑的施打政策。對此,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很多熱心的專家學者都會根據看到的文獻資料做評論,但還是需要進行廣泛綜合的考量,相關政策都有專家小組做討論。王必勝強調,指揮中心對於第四劑政策,不會進一步放寬,會根據研究實證判斷,各項研究判斷標準也都不太一樣,請民眾配合中央的疫苗施打政策,50歲以上民眾若有意願即可接種,建議65歲以上民眾盡速施打。
-
2022-07-31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
病情復發!拜登快篩「陰轉陽」白宮醫:將再次隔離
美國總統拜登30日上午接受病毒檢測呈現陽性,但沒有症狀,白宮醫師指示拜登重新開始隔離。拜登21日確診新冠肺炎,依據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標準展開隔離並服用新冠藥物Paxlovid治療;26日晚間完成Paxlovid療程,且病毒檢測呈現陰性,拜登27日戴上口罩恢復日常工作。白宮醫師歐康納(Kevin O’Connor)30日透過書面表示,拜登逐日接受病毒檢測均為陰性,直到30日上午接受抗原快篩呈現陽性,代表著復發(rebound positivity)。歐康納說,拜登沒有再出現症狀,且感覺身體狀況保持良好,因此建議拜登不用再次接受新冠療程,但需要重新開始隔離,歐康納說將持續密切注意拜登身體健康狀況。歐康納表示,少數接受Paxlovid治療的患者,會出現病情復發,拜登在服藥治療後,增加病毒檢測次數,既是保護拜登身邊的人士,也能監測病毒狀況。美國CDC今年5月公告,提醒服用Paxlovid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復發(Rebound);這與完全復原後再染疫(Reinfection)者不同。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上月表示,若患者症狀一度改善,短時間內又惡化、再出現明顯症狀,且快篩呈現陰轉陽,則定義為「復發」,較可能出現在確診後2周內,至於「二度感染」大多發生在確診3個月之後。
-
2022-07-2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師確診時/確診後遺症很多?黃英和當一般感冒保養:「不用再把確診者當妖魔鬼怪」
衛福部嘉義醫院內科主任黃英和算是院內較早確診的醫護人員,在五月間妻子先染疫,他居家隔離期間也感到喉嚨卡卡的,一篩檢即是陽性,幸好症狀輕微,還提前被召回照顧專責病房。他打趣稱,「即便都是醫護,多少會保持距離」,經歷過這一次染疫,他更認同新冠肺炎最終要朝一般傳染疾病處理,「不用再把確診者當成妖魔鬼怪」。症狀輕微 用一般感冒保養黃英和的妻子5月11日出現症狀確診,他因此「3+4」居家隔離,起初快篩陰性,但第三天(5月14日)準備隔一天要回去上班,卻突然覺得喉嚨不適,做PCR篩檢果然陽性,症狀很輕微,有點咳嗽、流鼻水,就像一般感冒,由於沒有小孩,夫妻兩人跟一隻貓在家居隔,狀況相對單純。黃英和染疫後的活動力、體力沒有太大影響,服用清冠一號外,就用一般感冒的保養方式,多喝水、睡眠時間稍微拉長等緩解症狀。他笑說,飲食其實沒刻意控制,「還是會叫外送」,不過不吃太重口味食物,症狀維持四、五天,比較像時間較長的流感。醫護多數家人感染 他提前返院顧專責病房由於黃英和的症狀沒有很不舒服,確診後他依然居家辦公、處理行政事務,確診第六天快篩陰性,當時因醫院醫療量能緊繃,他因此被召回上班,照顧確診者專責病房,但不接觸一般的病人,他也沒忘記確診隔離身分,在院內隨時口罩戴緊緊。黃英和是這波本土疫情大爆發,院內比較早染疫者,接獲不少同事的關心,但要回醫院上班時,感覺到同事多少會保持距離。不過,醫院防疫措施嚴謹,醫護人員基本口罩、清消不會少,若染疫大多不在院內,反而多數是因家人先染疫,無法不接觸而被感染。死亡率低 應調降高規格防護台灣五、六月確診人數激增,不時傳出醫療量能不足,黃英和有感,目前病人到急診等相關就醫,只要驗到陽性,就必須到專責病房,像有一位18歲年輕人出車禍,需要開刀,結果採檢陽性,便要用高規格隔離病房進行處置,此情況導致中、小型醫院原本能處理的疾病患者,只好送往更大型的醫院看病,相對地壓縮更嚴重病患的治療量能。黃英和說,今年初全世界有一波Omicron感染,傳染性非常強,很難有效防護,後來死亡率降至0.2%,國內一開始每天確診破萬例,民眾不免都有恐慌心態,但現在政府準備的清冠一號、Paxlovid等處方藥充足,建議該思考新冠肺炎朝向一般疾病處理。黃英和指出,廣泛的社區、機構感染進到專責病房,如果一直用高規格去照顧病患,壓縮其他疾病量能外,醫護必須長時間穿著全身防護裝,壓力實在不小,指揮中心現持續慢慢放寬管制,此方向是正確的,應視疫情的變化來拿捏時間。對於確診者的後遺症傳言甚多,黃英和認為,其實比例很低,他痊癒後並沒有特殊後遺症,周遭確診的友人康復情況也不錯,大家別太在意,反而建議疫苗要趕快施打,增強整體防護力。醫師小檔案/黃英和現職:衛福部嘉義醫院內科主任確診時間:5月14日如何感染:妻子先染疫,居隔期間轉陽性症狀:咳嗽、流鼻水等治療:服用清冠一號給確診者一句話:不要太擔心後遺症,還沒確診的人快去打疫苗,全民整體的防護力很重要
-
2022-07-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重複感染可用抗病毒藥物、清冠一號 羅一鈞:重點是通報
Omicron新型變異株BA.4、BA.5於國際再掀疫情,印度等地也出現BA.2.75變異株,國內有民眾擔心再度感染。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依據7月1日宣布新的重複感染定義,目前有639位通報研判為重複感染個案。羅一鈞表示,從前年至今累計通報重複感染個案共2382例,其中639例為7月1日新制上路後通報的個案。目前我國對於重複感染個案的定義為,於發病一至三個月內,符合症狀惡化,PCR陽性Ct值小於27、或快篩陽即算;若超過三個月,PCR陽Ct值30以下,或抗原快篩陽;至於感染一個月內,不算重複感染。羅一鈞說,小於30天(一個月)內的個案,若仍判定為重複感染,醫師與衛生局聯絡後,會人工進行了解及後續研判。若確認通報,不管西藥、中藥,包括口服抗病毒藥物和清冠一號,都會針對每一個隔離期補助一個療程的藥品,不會有不補助或核刪,重點是要有通報紀錄。羅一鈞也表示,目前國內尚未驗出BA.2.75,若驗出是大事,一定會在記者會報告。但不管Omicron哪個亞型,包括BA.1、BA.2、BA.4、BA.5,目前報告顯示有1%至2%比例的患者服用抗病毒藥物後,症狀雖緩解但病毒再次竄升,且可能短期內染疫1至2周內出現症狀,這後重複感染是不太一樣的狀況。他解釋,這仍是同一病程,只是經過藥物控制,停藥後病毒又跑出,但比例不高。目前來講復發情形算少見,也沒有看到新變異株有明顯增加比例。
-
2022-07-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BA.5社區感染 醫師:最快20天後再感染、3事項需注意
國內16日出現首例Omicron BA.5社區感染案例,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指出,BA.5不僅在美國成主要流行株,日韓也有此趨勢,已在亞洲打敲門鐘,印度等地則有BA.2.75開始異軍突起;根據國外研究,「再感染的時間,最快是第一次感染的20天後」,剛退燒的台灣除需準備3件事,建議高齡者打追加劑第4劑。姜冠宇表示,從「Your Local Epidemiologist」摘錄連續3篇的整理指出,第ㄧ重複感染情況在下一波預計會有更多案例,要有心理準備;第二,服用抗病毒藥物可能反彈復陽,仍需採取措施;第三,BA.2.75要注意,它可能是伏筆。姜冠宇說,對於Omicron病毒株再感染的速度,再感染最快的紀錄,是第一次感染的20天後,光BA.1就有可能再感染BA.1,平均再感染的速度是26天,甚至比BA.1再感染BA.2的36天更短。但未來是否有所謂的「再感染節奏」(每隔多久再感染一次),這些預測會受限於時間、病毒變異極是否繼續推出加強針。再感染的症狀是否較嚴重?姜表示,說法分歧,很多早期研究認為不會變嚴重,但那是Delta之前,Omicron後諸多風向仍未明,包含後遺症,但由些預印本(Preprint)研究顯示,「二次再感染症狀較為嚴重」,有可能是這些族群原本就比較脆弱。姜冠宇指出,像是華盛頓大學退伍軍人研究的預印本指出,研究中平均62歲,有25%是吸煙者、80至90%是未接種者、30至40%患有糖尿病、19至26%患有心臟病,對於高風險族群,再感染機率確實較高,當BA.4、BA.5病例激增時,就應該要當心,這也是為何面對BA.5,高齡者建議打追加第4劑的原因。反彈復陽部分,姜說,美國當初發現有2%患者在服用Paxlovid後,大約在治療後第10至14天會復陽,現在正式認為Paxlovid估計有5至10%的人會反彈復陽,對於服用抗病毒藥物卻又成為陽性的人,應假設自己再次具有傳染性,要採去隔離措施直到轉陰為止。至於BA.2.75,姜冠宇表示,BA.2.75於5月底首次在印度被發現後,迅速占據主導地位,現在占病例的25%大多樣本來自孟買。盡管印度的測試數據還不夠大量,但BA2.75似乎勝過BA.5和BA.2,意味著BA.2.75可能引起一波浪潮。姜冠宇表示,與BA.2相比,BA.2.75在刺突蛋白上攜帶了8個額外的突變,其中有2個突變特別值得關注,就是G446S和R493Q,其中G446S是最有效的抗體逃逸位點之一。但現階段瘋狂追逐子變體變異未必是有效益的,因為變太快,目前應是從最低可及成本下追就最大保護,才是次世代疫苗的切入點。姜冠宇最後表示,相信台灣至少還是可以度過寧靜的7月至8月中,基本上我國已經取消登機前48小時內的PCR陰性證明,另境外移入也僅是3+4,別國有什麼狀況,還是會反映到台灣來,很多該調整的上一波就已調整過,應該不會再有什麼滾動式調整,把自己該做的功課做好,就可以把代價降到最低。
-
2022-07-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死亡連日降 羅一鈞:將放寬更多病床照顧非新冠病人
新冠肺炎本土死亡連兩天低於百例,今新增49例死亡個案,另增133例中重症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新增年輕個案為兩例40多歲男性,分別有癌症和糖尿病、肝硬化等慢性病史。另全國空床近六成,今天下午將針對六區專責病床開設數調整討論,將會繼續放寬更多病床,照顧非新冠病人。死亡個案年齡分布為40多歲至90多歲,48人具慢性病史、36人未接種滿三劑、28人超過80歲以上。其中最年輕死亡個案為兩例40多歲男性。其中一位有糖尿病、肝硬化病史,曾接種兩劑疫苗。7月8日出現呼吸困難、全身倦怠等症狀,送醫確診,當天即不治 ,死因為肺炎併敗血性休克。另一例個案有癌症病史,曾接種一劑疫苗。6月22日發病,出現頭暈、嘔吐症狀,24日就醫採檢確診,住院後發現肺炎及癌症轉移,7月9日過世。中重症個案包括中症87例、重症46例。羅一鈞表示,今天無特殊中重症個案,目前累計中重症1萬8457例,死亡6976例死亡。醫療資源統計,全台專責、負壓病房共1萬981床、空床6470床、空床率58.9%;55家集中檢疫所共7610床、空床數4995床、空床率65.6%;48家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3153床、空床數1203床、空床率38.2%。另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昨天共開立4539人份口服抗病毒藥,其中輝瑞「倍拉維」(Paxlovid)共3539人份、默沙東「莫納皮拉韋」1000人份;今年以來累計開立約37萬1858多人份,包括30萬320人份倍拉維及7萬1538人份莫納皮拉韋。
-
2022-07-1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長照致死率2.6% 羅一鈞:與80歲以上長者接近
指揮中心今天公布,自今年1月1日至7月10日,住宿式長照機構累計5萬5060人確診,其中住民人數為4萬3487人。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7月4日至10日機構內就地隔離安置集中照護者,平均開藥率為90%。而根據指揮中心今天公布,自今年1月1日至7月10日,通報機構數達1568家,確診住民人數為4萬3487人、確診工作人員數為1萬1573人,仍以社福機構人數最多、護理機構次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波本土疫情統計自4月起至7月10日,累計死亡人數1140人,致死率為2.6%,與之前公布80多歲的致死率2.73%接近。羅一鈞強調,機構長者平均死亡年齡為80多歲,因此比較需和全國80多歲染疫年齡層相比,而非和全年齡層相比。醫療資源統計,全台專責、負壓病房共1萬1105床、空床6471床、空床率58.3%;55家集中檢疫所共7610床、空床數5088床、空床率66.9%;48家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3516床、空床數1330床、空床率37.8%。另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昨天共開立5376人份口服抗病毒藥,其中輝瑞「倍拉維」(Paxlovid)共4225人份、默沙東「莫納皮拉韋」1151人份;今年以來累計開立約36萬7319多人份,包括29萬6781人份倍拉維及7萬538人份莫納皮拉韋。
-
2022-07-1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師確診時/以為只是輕症,三天後卻被送加護病房!耳鼻喉科醫師鄭仁信分享救命關鍵
「掌握黃金時機給抗病毒藥物,可能是救命舉動!」高雄市耳鼻喉科醫師鄭仁信染疫確診3天後,病情急速惡化,連吞口水也嗆到,診斷為「急性會厭炎」,住進加護病房。患有肝炎、氣喘病史的他,還好經醫師友人提醒要及早使用抗病毒藥,否則後果恐怕更嚴重。40歲的鄭仁信,是高雄市楠梓區沐仁耳鼻喉科診所負責人,身兼高雄市醫師公會副秘書長,常出席高雄市政府防疫專家會議,還支援快篩陽篩檢站,對防疫事務參與深,診所、公會、防疫三頭忙。過去一年多來,鄭仁信幾乎每天只睡4、5個小時,太太顏翎如說,半夜3點起床如廁時,常看到先生還埋頭做簡報資料,清晨7點多就在前往診所路上,趕8點看診,「確診也許是天意,上帝要先生放慢腳步多休息」。回想確診過程,鄭仁信說,6月3日覺得喉嚨卡卡的,快篩陽性,遂留在診所休息室隔離,透過視訊看診、給藥,診所同仁協助準備餐食,讓他無後顧之憂。起初鄭仁信認為只是輕症,不以為意,但醫師公會常務理事蔡昌學醫師提醒,因他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叮嚀他要及早吃抗病毒藥paxlovid,還好有這一記提醒,如果沒有先使用抗病毒藥,之後病情加劇使用類固醇時,會有降低身體免疫功能疑慮。「服用paxlovid是經專業醫師裁量權判斷,加上有肝炎、氣喘病史,符合用藥適應症。」鄭仁信指出,若沒有及早用藥,後續可能引發肺部浸潤,大面積感染造成ARDS急性呼吸道窘迫症。未料,鄭仁信6月6日凌晨4點吞口水竟嗆到,吞嚥困難,他緊急到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掛急診,先吊點滴,之後照X光、內視鏡,發現咽喉有潰瘍,無法從嘴巴吃藥,因此被收治到加護病房,當下閃過念頭是「祈禱不要惡化到要插管」。住進加護病房後,醫師來巡房,他意外與大學同學重逢,這名醫師不忘發揮同事愛,幫忙買鄭仁信想吃的蒸蛋等食物,也給予心理支持。在鄭仁信住院後,太太顏翎如、7歲長女也相繼確診,長女有發燒症狀,太太是咳嗽、喉嚨痛,症狀都不嚴重。顏翎如說,先生在急診後告知需要住加護病房,她趕到醫院簽下病危通知書,心想「應該不會那麼糟吧!」她不斷禱告,也安慰先生「天父可能要你好好休息」。在急診及加護病房3天後,他再轉入普通病房1天,6月10日出院,6月12日出關才恢復看診。「一切來得太驚奇,好像被雷打到!」鄭仁信說,他可能自恃年輕,診所、醫師公會等事務多頭忙,較忽略身體健康,抗疫之路走了2年多,接觸過無數確診者,沒想到輪到自己確診時,竟然嚴重到住進加護病房,且是生平第一次住院,說明新冠病毒威力不容小覷。回顧染疫之路,鄭仁信說,一路得到很多提醒、打氣,最感謝的人是太太,雖然也被他傳染,仍照顧7歲長女、2歲小女兒,成為家庭安定力量。顏翎如說,病毒並不可怕,過度緊張是折磨自己,「喜樂的心是良藥」。鄭仁信及妻女相繼確診,一家4口唯獨2歲么女安然無恙,一家人平安出關後,幫小女兒補過2歲生日,一家人能平安健康在一起就是最大幸福,這一感觸在經歷確診考驗後格外深刻。醫師小檔案姓名:鄭仁信 頭銜:高雄市醫師公會秘書長、高雄市沐仁耳鼻喉科院長何時確診:6月3日如何確診:戴外科口罩視察快篩陽門診病人動線時,可能被經過的病人傳染;或工作時被病人傳染,這機會較低症狀:發燒、疲倦、喉嚨痛、咳嗽、全身痠痛、吞嚥困難、易嗆食治療:居家照護期間,症狀用藥、抗病毒藥物paxlovid、抗生素;住院治療時,類固醇、抗生素、症狀用藥、24小時不間斷抽痰給確診者一句話:如果符合資格,趕緊使用抗病毒藥物。感謝上帝安排了一群人間天使在病程中各個時間點對我的幫助,讓我能好好休養並儘快回到工作崗位。
-
2022-07-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公費清冠1號限縮對象達共識 專家:「雨天收傘」恐不妥
全台疫情4月升溫,清冠一號讓民眾四處搶購,先前傳出衛福部擬調整公費清冠一號補助對象。今衛福部醫藥司長黃怡超說,已和專家學者達調整初步共識,「慢性病、重大傷病及未打滿3劑疫苗者」將納入考量中。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柯富陽則說,中南部疫情仍嚴峻,此時「雨天收傘」中南部民眾的權益恐怕有所受損。公費清冠一號因未限制使用對象,全台疫情升溫之時有超過9.2萬人領用清冠一號,導致行政部門預算嚴重超支逾1.5億。6月20日傳出衛福部部務會議遭檢討費用超支,便提出以「年齡」作為提供公費清冠領用標準,13至64歲新冠肺炎確診者將改為自費,遭外界批不合理。黃怡超今日接受訪問時說,先前傳說13至64歲全都要自費使用清冠一號絕非事實,上周一衛福部也已經與專家學者討論並取得共識,但相關行政流程還在進行中,需待擬案後,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拍板。黃怡超表示,此次的修訂只是會重新調整治療指引,不再由年齡作為公費與否的認定,會以「感染風險」為主要考量,雖然已達共識,但確定不會在7月中旬就宣布新的指引適用對象。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柯富陽則說,並表示可參考西藥抗病毒藥莫納皮拉韋、Paxlovid,有特定的給付對象。柯富陽說,清冠一號不像西藥,有交互作用或副作用,因此會中專家提出,清冠一號的適用範圍不能只依照西藥的公費給付範圍來做界定。柯富陽說,會中專家建議除65歲以上,12歲以下民眾外,還要納入有「重症因子」的民眾納入公費給付對象,像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肝病、慢性腎病,呼吸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等等;未打滿三劑疫苗者也被認為是染疫後的重症因子,因此也將納入公費給付對象。柯富陽指出,目前中南部疫情仍然嚴峻,正值此時中央若「雨天收傘」,中南部民眾權益恐受影響,因此衛福部要調整公費適用範圍,應該把中南部民眾的心聲納入評估當中。
-
2022-07-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比爾.蓋茲:疫苗誠可貴,但解藥更關鍵
▌疫苗誠可貴,但解藥更關鍵這次抗病毒之戰,我們創造了疫苗奇蹟,但疫苗誠可貴,要終結疫情、治療長新冠,解藥更關鍵。當疫情大爆發時,能有效治療非常重要。地塞米松是從1950年代就開始使用的類固醇,可讓新冠重症病患的死亡率減低將近三分之一,治療方式其實有點違反直覺︰它會抑制免疫系統的防禦反應。為何要抑制免疫系統?新冠肺炎一旦過了感染初期,最危險的其實不是病毒,而是免疫系統對病毒的反應。大部分人的免疫系統可在感染後的五、六天內,減少體內的病毒量。但之後免疫系統會變得過度活躍,引發激烈的發炎反應,稱為「細胞介素風暴」,也就是各種訊號蜂擁而起,促使血管滲出大量體液,進入各個重要器官(新冠肺炎造成的這種滲漏特別會傷害肺部)。這種血管內體液流失的現象也會造成低血壓的危險,進而引發器官衰竭和死亡。然而,地塞米松有個缺點,如果患者太早使用,會在免疫系統應當全力阻止病毒複製的當頭,抑制免疫系統。如此一來,會更容易出現併發症,或染上其他趁虛而入的病原。抗病毒藥瑞德西韋,原本是為了治療C型肝炎和呼吸道融合病毒而研發的。後來的研究顯示,瑞德西韋很明顯有助於治療病情尚未嚴重到需要住院的病患。但仍需要在患者發病早期以靜脈注射治療三天。索托維(Sotrovimab)是從SARS病患體內取出分離後改造的單株抗體,可用來治療目前已知所有的新冠變異株。這讓我們有理由保持樂觀,相信科學家將創造出可以作用在不同病毒變異株的廣效抗體。但新冠肺炎的抗體製作昂貴,也必須在有能力為病患注射的醫療單位使用,而且只能幫助剛確診的病患。為了拯救更多生命,許多研究人員開始尋找終極解藥,也就是價格便宜、容易施用、可有效治療不同變異株、能防止病患病情惡化的抗病毒藥物。2021年底,這些努力終於有了成果。默沙東研發出抗病毒的口服膠囊莫努匹拉韋(molnupiravir),可大幅降低高危險族群入院或死亡的風險。不久後,輝瑞推出第二種新冠口服藥物帕斯洛韋(Paxlovid)。高風險病患若一有症狀就服用,並佐以一種可延長藥效的藥物,病情惡化為重症或死亡的機率可減少將近90%。當疫情發生,找到有效療法非常關鍵。因為要讓大部分人口都能接種疫苗需很長一段時間,尤其有些疫苗需要施打兩劑,而且並非每個可以打疫苗的人都會選擇接種疫苗,而有些接種過疫苗的人還是遭突破性感染,倘若出現疫苗無法預防的突變株,我們還是希望手邊能有一些可用的療法。更何況有些病原會造成長期傷害,也就是所謂新冠長期症狀(長新冠)。有些人感染新冠幾個月後,症狀依舊嚴重,包括呼吸困難、疲累、頭痛、焦慮、抑鬱、「腦霧」的認知障礙。就算是輕症也可能在好幾週後造成發炎反應,不只影響肺部,也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和血管。有效治療不僅可以降低醫院的負荷,避免院內病患過多,造成排擠效應以致一些原本能存活的患者喪命,當更好的療法可降低重症與死亡,政府就能放鬆對學校與商家的管制,減少對教育與經濟的衝擊。結合疫苗、準確篩檢、有效治療、即時物資配送,新科學與新作為可以改變許多人的生命與生計。※ 本文摘自《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比爾.蓋茲解析疫後新未來,傳染病預防、強化公衛、科技創新的契機》。《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比爾.蓋茲解析疫後新未來,傳染病預防、強化公衛、科技創新的契機》作者:比爾.蓋茲譯者:鄭方逸, 張靖之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日期:2022/06/29
-
2022-07-0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師確診時/服藥後病毒量卻比染疫時更高 兒科醫牛道明提醒確診者務必做到一事
「千萬不要以爲自己很強,一定不會感染。」這是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染疫後,第一時間想說的話。疫情期間接觸許多確診兒童,周遭同事也陸續確診,但他都沒有被感染,心想「我可能不容易被感染」,沒想到竟然確診了,更歷經病毒反彈,他一度擔心會重症或死亡,心理承受巨大壓力,建議確診者務必好好休息、維護健康。牛道明回想感染經過,可能是5月23日到急診室外的綠色通道值班,須穿防護衣、戴多層口罩、手套、面罩等,十分悶熱,整個面罩都是霧氣,應該是口罩沒戴好,一直碰到眼睛,就用手調整了一下,調整前還特別用酒精消毒雙手,不料還是感染了。但也可能是看診病人很多,上午診療40多名染疫病童,因而免疫力不佳就被病毒侵襲。直至25日、26日,喉嚨開始有要痛不痛症狀,有點被痰哽住的感覺,同時聲音沙啞,但快篩陰性,就不以為意。沒想到,27日症狀變嚴重,微燒、味嗅覺異常、腰痠背痛、肌肉痠痛、喉嚨痛、咳嗽、鼻塞,甚至鼻咽管也被阻塞,講話聲音悶悶的,牛道明心想,「慘了,莫名奇妙被感染了!」經快篩及PCR陽性確診,Ct值20。牛道明笑說,身材比較胖的他,BMI為31,屬高風險族群,看診後服用倍拉維(Paxlovid)治療,2至3天後,不適症狀減輕,完整服藥5天後快篩陰性,第7天出關後,雖然身體仍有點疲憊,但他重新回到工作崗位,連續兩天到中正紀念堂兒童疫苗施打站督導。但牛道明卻又出現肌肉痠痛、打噴嚏、流鼻涕、咳嗽、喉嚨不舒服等症狀,再經PCR檢測,Ct值竟只有18,病毒量比第一次確診更高。他說,這是服藥後未完全殺死體內病毒,加上沒有好好休息,導致病毒量再次反彈,「醫學文獻報告,確診者快篩陰性後,病毒反彈比率約占2%」,沒想到他就是其中之一,可能與自身免疫力不佳有關。牛道明因此暫停門診一周,採在家視訊上班,7天後再次PCR檢驗,結果令人沮喪,病情沒有好轉,Ct值仍維持18,此時「心情盪落谷底,變得非常差」,面對病毒反彈,內心很驚訝又沮喪,很憂慮會引發重症,也擔心影響到心臟等器官傳導系統,很怕在看診時會「突然倒下死掉」,但如果遇到了,還真的無法避免。牛道明說,病毒量持續反彈「並不尋常」,應該是生病後沒有好好休息,這次他請中醫師同學診斷,開立類清冠一號中藥材治療,再搭配吃維他命D、鋅片來提升免疫力,並利用時間多休息,症狀才慢慢好轉。他提醒,確診者一定要完全休息,把病養好。面對曾經染疫的經歷,牛道明建議,在綠色通道值班的醫護人員,穿戴裝備一定要落實,看診後不可以再用手觸碰口罩、面罩等;醫院在更換防護衣的空間,應裝置紫外線燈加強消毒,以降低同仁染疫機會。感染期間最讓牛道明感傷的是,不能探望高齡90歲的媽媽,尤其到中醫診所看診那天,媽媽家就在診所旁邊,但避免媽媽擔心,不敢打電話給媽媽,只能站在媽媽家一樓「想著媽媽」,一下子就哭了出來,「真的很難過,為什麼讓自己感染成這個樣子。」頓時感觸良多。牛道明說,居家隔離時,喉嚨不舒服不想說話,就多喝水、多休息、多吃高蛋白質食物,太太會煮雞湯、鱈魚、牛小排等,提升免疫力。不過,染疫後味嗅覺異常,吃東西感覺味道很惡心,幾乎吃不下,雞湯、雞肉都是強忍著吃。「唯一沒有改變的味道,就是蘋果,所以吃了很多蘋果。」確診後牛道明最大感受是「健康真的很重要」,其他事情都是其次。歷經染疫21天康復後,他想「該減肥了」,希望從現在87公斤減到75公斤。不過,染疫後仍感覺容易疲累、肌肉痠痛,現在晚上6點多回家後會先躺30分鐘,待恢復體力後,再起床吃飯、做事,希望持續多休息,把身體準備好,以便走更長遠的路。醫師小檔案姓名:牛道明 頭銜: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確診時間:5月27日如何感染:綠色通道值班,用手調整沒戴好的口罩,可能因此感染症狀:微燒、味嗅覺異常、腰痠背痛、肌肉痠痛、喉嚨痛、咳嗽、鼻塞、鼻咽管阻塞治療:倍拉維(Paxlovid)、類清冠一號中藥材、維他命D、鋅片、多喝水、多休息、多吃高蛋白質食物給確診者一句話:感染後,一定要充分休息,不要惦記太多事情,該放下的事就要放下,把病養好才是最重要的,不再讓病毒反彈。
-
2022-07-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確診者「肺都快咳出來」 服這兩種抗病毒藥物改善
南投縣今天確診726例,累計確診人數5萬8194例,死亡人數新增4人,其中,80歲以上2人,60歲、70歲以上各1人,重症人數累計492人。草屯鎮58歲洪小姐說,6月初感染新冠肺炎,第1天覺得疲倦類似感冒,只是身體微發燒,疲倦感,喉嚨有痰乾乾卡卡,視訊後取藥先行服用醫師開立的症狀藥物,確診第2天劇烈咳嗽不止,咳到腹肌酸痛,喉嚨腫脹疼痛,不但無法吞口水,也無法進食,「感覺肺都要咳出來」。洪小姐第2天再次以手機視訊診療,醫師開立抗病毒藥物倍拉維(Paxlovid),服用後隔天,咳嗽明顯改善,且咳出非常濃稠的痰,頭痛、發燒、喉嚨腫脹大幅改善。草屯鎮用心生活診所院長何文光說,確診者除了以一般藥物緩解症狀,也可以考慮抗病毒藥物,包括輝瑞「倍拉維」和莫沙東「莫納皮拉韋」。倍拉維(Paxlovid),每天服用2次,每次3顆,需連續服用5天,須整顆吞服,不得咀嚼、分開或壓碎。莫納皮拉韋可以磨粉使用於無法吞服藥丸的管灌病人,常見的胃腸副作用,可以使用藥物來緩解。臨床觀察,配合服用抗病毒藥物的患者,發生胸悶、高燒、筋骨痠痛的機率大大地減少,除減少疾病療程,也大幅降低重症危險。南投縣衛生局長陳南松說,快篩陽性時,先依個人居住區域及意願,電話聯繫預約醫療院所視訊時間,先採視訊診療完成確診評估,再由診療院所線上通報法定傳染病系統;確診時您有任何症狀,均可跟醫師陳述,並依個別症狀開立藥物。若症狀未改善或更嚴重時,應立即視訊診療院所,由醫師評估後開立抗病毒藥物使用。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服用倍拉維及莫納皮拉韋者皆有大幅降低住院或死亡風險50至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