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5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Line
共找到
618
筆 文章
-
-
2021-11-01 該看哪科.婦產科
泌乳師非醫事人員 婦產科醫:「還是要相信專業」
乳房護理屬醫療行為,需醫師診斷後執行,尤其乳癌患者術後需乳房按摩或產婦產後乳腺不通、脹痛不適,台中市法制局主任消保官康馨壬建議,產婦身體不適應尋求正規醫療資源協助,泌乳師非醫事人員,需有專業、證照等以利消費者參考,但不得涉及醫療行為及宣稱療效。「還是要相信專業」。嘉義醫院院長、婦產科主治醫師黃元德說,民間泌乳師證照都非政府正式授予,也沒有執業登記,而國健署長期推動母嬰親善認證,相關醫護人員都具備產前、產中、產後母乳哺育訓練時數並認證測驗合格,可以多加利用。黃元德說,雖有7成產婦有漲乳問題,但嚴重乳腺阻塞而需處理可能只有2到3成。嘉義市衛生局認為,泌乳師不屬醫事人員,未登錄無法掌握執業人數,雖不曾接獲相關糾紛,但畢竟不是護理師,手法牽涉護理範疇恐觸法。未來若要制度化,可能要求一定學分數、實習、考證照等基礎,要有配套措施。嘉義基督教醫院婦兒科督導陳碧惠表示,國健署在多數縣市婦產科醫院有母乳哺育種子講師,這群種子講師除幫醫護人員上哺育課程,也提供產婦臨床建議與指導,出院後採電話諮詢,但要做到宅服務幾乎不可能。目前全台灣有157間「母嬰親善醫院」提供相關知識,台中市衛生局去年也推出「智慧育兒小幫手LINE@」,24小時提供哺乳、育兒保健等相關資訊,也設有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提供諮詢。▍延伸閱讀:泌乳師助產婦解決塞乳之痛卻恐觸法 盼有「官方證照」從事醫療行為
-
2021-10-29 養生.聰明飲食
天氣變冷血壓飆升 營養師揭露十種降血壓食物
進入深秋時節,天色暗得很快,似乎提醒人們,冬天即將到來。天氣變冷,對血壓的影響不容忽視。研究顯示,當氣溫下降1度,血壓就可能上升0.5毫米汞柱以上。新聞網站《Sowetan LIVE》營養師撰文提醒高血壓病患,遵守「得舒飲食」原則(DASH),助於改善血壓居高不下的困擾。 總原則來說,由於高血壓會增加罹患心臟病、中風和腎臟疾病的風險。所以,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並減少鹽分攝取,在膳食中加入全穀物、魚、堅果、豆類和低脂乳製品,幫助降低血壓。 以下是十種有益高血壓病患的最佳食物: 一、南瓜籽小小一顆,卻富含大量控制血壓的營養素,包括鎂、鉀和精氨酸。這是一種產生一氧化氮所需的氨基酸,一氧化氮對放鬆血管和降低血壓很重要。 二、紅蘿蔔紅蘿蔔助於維護視力,而且這種主食蔬菜富含酚類化合物,助於放鬆血管和減少發炎,從而幫助降低血壓。生吃胡蘿蔔比煮熟吃,更有助於降低高血壓。 三、豆類和扁豆 豆類和扁豆含有豐富的纖維、鎂和鉀,可以幫助調節血壓。豆類食物可以添加到熱湯中熬煮,讓冬天溫暖。四、菠菜 菠菜富含硝酸鹽,還有抗氧化劑、鉀、鈣和鎂,這讓這種綠色植物成為高血壓患者的絕佳選擇。菠菜湯可以降低動脈僵硬,有助於降低血壓和改善心臟健康。 五、柑橘類水果柑橘類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和植化素,攝取柑橘類水果,可以降低高血壓等心臟病風險,助於維持心臟健康。然而,高血壓病患要避免攝取葡萄柚,因為會干擾降血壓藥物。 六、漿果藍莓、覆盆子和草莓是與降血壓作用有關的一些漿果。它們含有花青素,是一種抗氧化物質。花青素已被證明,可以提升血液中的一氧化氮程度,這有助於降低血壓。營養師建議民眾,可以在飯後攝取漿果作為零食或甜點,或將它們添加到燕麥片中。七、鮭魚、高脂肪魚類 富含脂肪的魚是Omega-3的極佳來源,有益於心臟健康。這些優質脂肪,也減少身體發炎。 八、芹菜: 芹菜含有苯酞的化合物,助於放鬆血管和降低血壓。煮熟的芹菜效果較好。 九、蕃茄和蕃茄製品:蕃茄和蕃茄製品,富含多種營養素,包含鉀和類胡蘿蔔素蕃茄紅素。蕃茄紅素助於降低高血壓等心臟病風險。十、甜菜根、甜菜葉和甜菜汁:甜菜根和甜菜青菜富含硝酸鹽,助於放鬆血管並降低血壓。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失眠…掉入憂鬱症漩渦 醫:4步驟讓你提早1小時安穩入睡冬天痛風容易發作!營養師揭「NG痛風飲食大全」冷空氣來襲想吃鍋 食藥署告訴你怎麼挑火鍋食材查看原始文章>>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1-10-27 癌症.乳癌
「乳癌攻略」打破乳癌病理 名醫群聊天機器人一點就通
台灣每年新增逾萬名女性乳癌患者,但因乳癌病理複雜,許多患者對治療裹足不前。29歲小方(化名)1年多前,突然摸到左乳下方有一腫塊,原以為是不小心撞傷,但經一周觀察,腫塊並未消失,就醫檢查竟為第三期乳癌,腫瘤大小約為4公分,當發現腫塊時,她一度害怕不敢面對,也不願上網收尋乳癌相關資訊,就擔心收尋到錯誤資訊,不利治療。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黃其晟說,受生活西化影響,台灣女性乳癌發生率逐步上升,且有年輕化趨勢,但因治療方法多元,死亡率未明顯攀升,但患者面臨多種治療方法常無從選擇,由癌症希望基金會推出的「乳癌攻略」LINE聊天機器人,可以讓患者點選自己乳癌分期及病理報告結果,提供治療、藥物、副作用等實用知識,帶領患者走出醫療叢林。小芳說,經醫師確診後,這時才知自己對治療方式及療程相當陌生,這時才驚覺須戰勝恐懼,鼓起勇氣跨出第一步,開始收集乳癌治療資訊。乳癌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陳啟民表示,乳癌已是女性罹患率最高的癌症,回想台灣早年乳癌病患少,但卻有患者乳房已出現潰瘍、流膿等,才到醫院就醫,有時患者一進入診間,他就能聞到組織潰爛的味道,但隨著乳癌篩檢的推行,現在這種情形已十分少見。不過,陳啟民說,早年門診中有名女性患者,因擔心治療可能要切除乳房,而每周一次飛往香港尋求針灸治療,但病情卻持續惡化。陳啟民說,許多醫院已成立乳房中心,且分子生物學進步,很多新藥問世,以他服務的和信醫院來說,乳癌經治療後,5年存活率已高達93%,10年存活率也有80%,另因國人對乳癌的重視提早檢查,讓乳癌原位癌比例自9%提升至15%,逐漸追上國外20%的篩檢率。陳啟民指出,乳癌治療已有許多方法,如今外科醫師已不是主角,約60至70%乳癌患者不需切除乳房,80%患者不需切除淋巴結,往往僅需進行前哨淋巴結切片檢查即可,提醒女性應定期乳癌篩檢,以利及早治療。
-
2021-10-23 養生.生活智慧王
手機記憶體天天滿!學會「雲端世界」聰明存照片
最疼孫女的62歲老張,為了用優惠價買孫女愛吃的餅乾,加入家附近超商的LINE團購群組,老張買完零食後,發現手機容量快滿了,便把超商群組相本裡的照片全刪掉。店員告知他才發現,原來這樣會刪掉群組共用的照片,心裡覺得自己好糗。雲端存檔 真的存「雲上」?熟齡族手機教學課程團隊「智樂活樂齡活動社群」共同創辦人畢偉功說,教手機課4年多來,遇到不少人跟老張一樣,曾經不小心把家人或朋友群組裡的共用相本刪除,「結果就是吵架,或者被罵。」一旦有這樣的負面經驗,有些人就變得不敢刪照片,但手機有固定容量,之後用起手機來綁手綁腳。畢偉功說,資深數位新鮮人容易有這個狀況,主因就是對網路邏輯不熟悉,對「雲端存取」概念不理解。「智樂活樂齡活動社群」認為,要讓長者順暢使用LINE或谷歌(Google)功能,需先搞懂雲端運作邏輯。智樂活團隊的教學,會把生硬的電腦語言轉化成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再搭配圖卡來破除聽不懂的障礙,協助一步步進入狀況。畢偉功舉例:「解釋存雲端照片時,我都會跟學員說,它就是存電腦主機的意思,只是這個主機在很遠的地方,再配上幾張電腦硬碟的圖片,多數人就能理解了。」雲端備份 不怕手機容量小智樂活團隊表示,他們在教學現場發現,不少學員都是接收兒女或孫子的手機,容量通常較小,所以很需要學會把照片放上雲端備份,才可以釋放手機空間,不必時時擔心容量不足。另外,谷歌的雲端相本與LINE的群組相本,智樂活團隊認為,很適合熟齡族使用。畢偉功說,谷歌雲端相本對學員們最方便的地方在於,一旦設定好同步備份,之後用手機拍照時,照片就會自動傳到雲端硬碟,還能開多個資料夾,把照片依不同主題做分類整理,方便之後查找。如果谷歌雲端相本用不習慣,畢偉功也推薦熟悉LINE的長輩,開一個只有自己的群組當作雲端存檔備份,只要把想存的照片傳進來,再依照主題分門別類整理成不同相本即可。LINE群組相本 無容量限制畢偉功說:「兩者差別在於,谷歌的雲端相本有15G的容量限制,如果需要用更多空間的話,就必須要付費;而一個LINE群組相本的容量上限為10萬張照片,如果需要更多空間,那再開一個LINE群組即可,等於擁有無限存取空間。」為熟齡族量身打造 實用數位課程「智樂活」團隊認為,雲端存取對熟齡族來說是很實用的數位技能,若擔心操作步驟繁瑣,最懂大人的《橘世代》與「智樂活樂齡活動社群」攜手,推出專屬熟齡族「不出門的數位生活課 : 訂餐、買菜、手機爆滿不求人」課程,用最淺顯的說明與步驟,帶熟齡族進入數位世界。
-
2021-10-21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七成糖友擔心吃藥傷腎 醫師:免驚
糖尿病是國人常見慢性病,逾220萬名糖友,每年新增16萬人,且有年輕化趨勢。糖尿病長期控糖很重要,但糖尿病衛教學會調查發現,逾半數糖友習慣上網尋找答案。糖尿病衛教學會針對百位糖友最新調查顯示,約有九成五糖友希望能有方便、正確且即時的管道,細究原因發現,看診時間有限,諸多疑問難以解答。因此,有五成四的民眾透過網路或是從親友口中,蒐集糖尿病相關資訊。即便糖友順利找到資訊,也有半數人認為,不適用於自身狀況。確診不滿一年的糖友反映,衛教資訊複雜、不易閱讀。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指出,許多糖友不敢在診間發問,會受錯誤資訊誘導而影響治療成效,當碰到用藥、飲食等問題時,卻又苦於沒有專業對象及時解惑。調查還發現,五成二糖友曾有自行停藥或調藥經驗,更有近七成糖友擔心吃太多藥會傷腎。馬偕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李淳權說,隨著醫藥進步,糖尿病治療藥物更具安全性與方便性,除了一天一顆,現階段已有不易造成低血糖與腎臟負擔的降血糖藥物。為解決糖友資訊不滿足的困擾,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出「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服務集結醫師、個管師、營養師等糖尿病照護專業團隊,彙整成千筆資料的大題庫,糖友可以就自身疑問發問,並獲得即時回覆,隨時取得正確疾病資訊,同步建立用藥安全觀念,制定治療目標、規律回診用藥,落實血糖監測與做好併發症風險評估。
-
2021-10-10 養生.生活智慧王
手機容量快滿了怎麼辦? 教你必學的「雲端備份照片」方法,再也不怕手機沒容量
最疼孫女的62歲老張,為了用優惠價買孫女愛吃的餅乾,加入家附近超商的Line團購群組,老張買完零食後,發現手機容量快滿了,便把超商群組相本裡的照片全刪掉......。店員告知他才發現,原來這樣會刪掉群組共用的照片,心裡覺得自己好糗。雲端存檔真的存「雲上」?熟齡族手機教學課程團隊「智樂活 樂齡活動社群」講師畢偉功說,教手機課 4年多來,遇到不少人跟老張一樣,曾經不小心把家人或朋友群組裡的共用相本刪除,「結果就是吵架,或者被罵。」一旦有這樣的負面經驗,有些人就變得不敢刪照片,但手機有固定容量,之後用起手機來綁手綁腳。畢偉功解釋說,資深數位新鮮人容易有這個狀況,主要原因就是對網路邏輯不熟悉,對「雲端存取」概念不理解。「智樂活 樂齡活動社群」認為,要讓他們順暢使用Line或谷歌(Google)功能,要先搞懂雲端的運作邏輯。智樂活團隊的教學,把生硬的電腦語言轉化成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再搭配圖卡來破除聽不懂的障礙,順利協助一步步進入狀況。畢偉功舉例:「解釋存雲端照片時,我都會跟學員說,它就是存電腦主機的意思,只是這個主機在很遠的地方,再配上在機場旁邊的電腦主機圖片,多數人就能理解了。」必學雲端備份照片 手機容量小也不怕智樂活團隊表示,他們在教學現場發現,不少學員都是接收兒女或孫子的手機,容量通常較小,所以很需要學會把照片放上雲端備份,才可以釋放手機空間,不必時時擔心容量不足。另外,谷歌的雲端相本與Line的群組相本,智樂活團隊認為,非常很適合熟齡族使用。畢偉功說,谷歌雲端相本對學員們最方便的地方在於,一旦設定好同步備份,之後用手機拍照時,照片就會自動傳到雲端硬碟,還能開多個資料夾,把照片依不同主題做分類整理,方便之後查找。如果用不習慣谷歌雲端相本,畢偉功也推薦熟悉Line的長輩,開一個只有自己的群組當作雲端存檔備份,只要把想存的照片傳進來,再依照主題分門別類整理成不同相本即可。谷歌相本 vs. Line相本谷歌相本Line相本優點手機拍照時,同步上傳雲端備份無容量限制缺點15G容量限制照片上傳會降低畫質畢偉功說:「兩者差別在於,谷歌的雲端相本有15G的容量限制,如果需要用更多空間的話,就必須要付費;而一個Line群組相本的容量上限為十萬張照片,如果需要更多空間,那再開一個Line群組即可,等於擁有無限存取空間。」現在開始增進數位技能,讓疫情解封後的生活更豐富智樂活團隊認為,雲端存取對熟齡族來說是很實用的數位技能,若擔心操作步驟搞不懂,最懂大人的橘世代與「智樂活 樂齡活動社群」攜手,推出專屬熟齡族「不出門的數位生活課 : 訂餐.買菜.手機爆滿不求人」課程,用最淺顯的說明與步驟,手把手帶熟齡族進入數位世界。單堂課程 888元 (價值1,888元)三堂套票1,588元(價值3,888元)✔ 【不出門的數位生活課】線上課    三擇一/三堂套票 ✔150篇退休理財「理財攻略」✔100篇居家運動「健身攻略」✔1年份橘世代VIP資格立即報名>把握時間增進數位技能 ※ 現在開始增進數位技能,讓疫情解封後的生活更豐富。課程報名請洽詢02-7721-6909按2。
-
2021-10-08 新聞.活動快訊
方法對就學得會 熟齡數位力必知的5個網頁小圖示
「這個月的每周二晚上,我都要線上上課,你們記得吃完晚餐再回來。」67歲的趙阿姨疫情前,除了Line之外對學習其他數位工具都興趣缺缺,但5月疫情爆發後,為了參加線上讀經班,趙太太請孩子教她操作Google Meet。操作順手後,趙阿姨感受到虛擬教室的便利性,她說:「雖然我還是喜歡實體教室,但有時候晚上體力不足時,線上教室能讓我輕鬆參加,不像之前只能缺席。」疫情激發求知慾 高年級數位力大增像趙阿姨這樣的「高齡數位新鮮人」在疫情後越來越多。根據東方線上調查顯示,後疫情時代,50至59歲消費者,有51%自評整體科技能力進階了,也有30%消費者自認手機上網、資料查詢、註冊登入、綁定信用卡、網路交易等行為都比過去進步。專教熟齡族手機教學課程團隊「智樂活─樂齡活動社群」,講師畢偉功及陳麟也從學員回饋中觀察,這波疫情讓很多長輩意識到,學習數位工具已經不是「增能」,而是「生活必備技能」。陳麟舉例說:「疫情剛爆發時,我們很多學員害怕出門排口罩,但不買又不行,那陣子大家熱烈在群組上問,能不能教他們用口罩預約平台。」畢偉功說,這些學員不是家裡沒人幫他們處理,但嚴峻疫情增加了危機意識,而且在家時間變長,使得長輩更願意動腦嘗試以前沒想過、或不敢操作的功能,不再被動等待家人有空幫忙處理。總是搞不懂 熟齡族學數位的卡關眉角「智樂活─樂齡活動社群」成立4年多來,已經面對面教導超過3萬名長輩數位課程,團隊對高齡數位新鮮人痛點相當了解。畢偉功指出「生理老化導致操作不順」及「無法理解網路圖示的意義」,是他們最容易卡關的兩大原因。畢偉功指出,像老花眼、手會抖,會讓不少長輩們看不清楚螢幕上的字,或點不到想點的按鈕。他解釋:「有些手機網頁的字跟按鈕都不夠大,這對年紀較長、手微抖的長輩來說,不但看不清楚,經常是想按左邊,結果一直按到右邊;或是底色與文字顏色設計太相近,在相對退化視力看來,就是一大塊色塊而己,無法看清楚寫了什麼字。」而「無法理解網路圖示的意義」則是熟齡族另一道關卡。陳麟以「下拉式選單」為例,像看到欄目旁小小的三角形,很多人可直覺知道是點擊看更多選單,但熟齡長輩沒有這種直覺聯想,就會不知道怎麼辦。智樂活團隊表示,熟齡族並非能力不足,只是需要長一點的學習曲線。陳麟認為尤其對3、4年級的人來說,網路的非線性邏輯是他們年長後才開始學,要完全理解當然吃力,但並非學不會。像是,有些學員會把操作圖示及過程,拆解成一個個步驟做成流程圖小卡,忘記步驟就拿出來看,不少人多做幾次後,不管是點外送、查公車、修照片都很上手。最懂熟齡族的橘世代與「智樂活─樂齡活動社群」攜手,推出專屬熟齡族「不出門的數位生活課 : 訂餐.買菜.手機爆滿不求人」課程,針對疫情下的生活情境,用易懂的教學語言,學會用手機外送平台訂餐、買日用品;整理手機裡爆滿的照片;以及學會如何照片修圖等。數位新鮮人必知網頁小圖示單堂課程 888元 (價值1,888元)三堂套票1,588元(價值3,888元)✔ 【不出門的數位生活課】線上課    三擇一/三堂套票 ✔150篇退休理財「理財攻略」✔100篇居家運動「健身攻略」✔1年份橘世代VIP資格立即報名>把握時間增進數位技能 ※ 現在開始增進數位技能,讓疫情解封後的生活更豐富。課程報名請洽詢02-7721-6909按2。
-
2021-10-08 養生.人生智慧
獨居10年卻無暇感受寂寞!88歲「故宮一寶」不願打擾孩子:擁「五老」就幸福
拍照前,孫若澂詢問是否需要補個口紅?她就著小收納盒裡的鏡子補妝,一抹淡雅唇色搭配同色系的指甲油,襯得一頭華髮更顯嬌俏、精神。陪她同來採訪的女兒笑說:「我們家的媽媽不是一般老人,她有自己的Gmail信箱、LINE帳號,非常獨立自主。」 獨居10年,88歲孫若澂將日常安排得井然有序:每周到故宮博物院擔任導覽志工,周間參加樂齡組織舉辦的律動、肌力課程。教書多年的她,近來也在松年大學開課,加上不同時期的同事、學生、親友聚會,鬧得她無暇感受寂寞。 「老實說,我從小沒有別的嗜好,就是喜歡看書,故宮有太多東西值得鑽研,所以不寂寞。」孫若澂擔任志工超過20年,是故宮最資深、亦是最年長的志工,不但曾在2016年獲得全國績優文化志工金質獎,更因豐富生趣解說,獲得「故宮一寶」的讚譽。 提及此事,她謙稱:「我的一生沒有遠大目標,但做一個工作就要負責任,而且全力以赴。」20歲入杏壇,從國小教到國中,41年職涯樂在其中,即使民國80年代掀起教師退休潮,她也不改其志。 只花5分鐘,就簽下退休申請書 但當時,已退休年餘的先生卻渴望陪伴,「他大概有一點寂寞,我覺得男人比女人更不懂排遣生活,其實我沒有退的意願。」有一天,人事室貼出退休申請公告,突然打動她的心,「我就這麼猛然覺得:好吧!」放下正在批改作文的筆,她起身就到人事室辦了手續。 「我的退休是5分鐘決定,所以完全沒有規劃。」孫若澂大笑。初時跟著退休同事一起爬山,隔年又被僑委會派到菲律賓、泰國培訓華文教師,2年間就去了3趟。鬆緊之間,她體認生活需要重心,但不必給自己過大壓力,正好1998年故宮招募志工,便一路做到現在。 「工作總歸是忙碌,休息一下順理自然:早上起來不必趕時間,看看電視、出去走走,多好啊!但我相信那種愛好是短時間,大概1、2年就可能覺得厭倦。」 退休後為人生定錨,標的不用遠大 她認為,退休後仍須為人生定錨,標的不必遠大:當志工、學習新事物都好,但一定得有規律,無論是每天或每周,都能提醒自己:「這件事我一定得去做!」 「這個目標會給你指引方向,給你生命的活力,生活有目標、有動力,就不會空虛、無助。」即使是顧孫也是好的,只要立下目標,就不至於整天無所事事,「吃得下、睡得著、動得了,身體就會健康。」 而她則自嘲:「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一個人最大的毛病,在於喜歡作別人的老師)」,這不是件好事,但慶幸自己能成為與教師性質相近的導覽志工,得以重拾教書樂趣。 「每次觀眾問我專長是什麼?我都會問:你們想看什麼?」她開放遊客任意選擇導覽方向,故宮歷朝文物都能朗朗上口,「這是逼不得以!因為你負責導覽,能不懂嗎?」孫若澂俏皮笑道。 發現新事物,仍擁孩子般興奮感 她說自己雖是國文系畢業,但是對青銅、玉器、陶瓷未曾深入瞭解,只好多下一點苦工,「有時候有了新的領悟,也會有一點成就感,原來它是這樣啊!」 她眼睛發著光,流露孩子發現新事物的興奮感:「這就是我的動力,我會很開心!」反倒是之前疫情升級、故宮休館,讓她悶得慌:「一天在家沒事做,坐得腰酸背痛,好累!」 年輕與老,從來就是心態,無關年齡。 孫若澂一個人住、生活自理,運動之外也追劇,把日子過得生猛有力。 她常與老同事聚會,本來都是各自帶菜到她家吃飯,如今懶得洗碗,大夥索性在外聚餐,再到她家打小牌消遣;另有一群老友固定相聚,每月必撥出一天聊到盡興。 老人的幸福是「擁有五老」 「有人問我:老人最需要什麼?我覺得老人最幸福是有『五老』:老伴、老友、老本、老健、老居,其中老友最重要。」 孫若澂說,「老伴最貼心,但像我來講,是已經失落了。」 另一半在10年前離世,她開始獨居生活。原本兩個孩子也打算接她同住,但她認為現在居所離故宮近,同事、老友也常到家裡聚會,不願打擾孩子起居。「老人總要有個窩,不能說沒有立身之處,每月輪流住到兒子家,這對老人的心態來講,好像有被遺棄的感覺。」 至於老本,年輕時就要累積,老健、老友則是另種無形積蓄。「人到老沒有朋友,就算風景再好,又有什麼好玩的呢?」她認為若無老友,親友也可以,重點是改變心態走出去。 住家附近有間教堂設有樂齡課程,孫若澂規律上課活絡筋骨,也能與人交遊。 如今記性差,記不得班上同學名字,但每回出門遇上熟悉面孔,彼此點個頭、打聲招呼便暖上心頭,「有了朋友就不會孤單、不會與世脫離,這也是我給老人的建議。」●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享受獨處,發現高級的自己!6位孤獨達人:如何度過孤單時間,會決定你的偉大程度.丈夫升主管常出差,竟外遇希望離婚!1故事體悟:外遇,是夫妻之間最深沉共謀.抱怨、與世界為敵有什麼用?中年後明智選擇,是用所有力氣變美好、義無反顧走下去
-
2021-10-08 性愛.性愛後遺症
疫情致意外懷孕 醫籲避孕雙重防護
封城及人流管制等防疫措施,讓民眾在家時間增加,親密行為發生率也增加。據統計,過去18個月,亞太地區約有1200萬人中斷避孕,導致發生140萬次「意外懷孕」,醫界響應世界避孕日,持續呼籲「雙重防護」觀念,包括女性用避孕藥、男性用保險套,除避孕亦可防性病,也盼賦予女性足夠知識及自主權,為家庭及自身做出適當規畫。台灣婦產科醫學會(TAOG)青少女醫學小組召集人暨奇美醫院婦產部部長蔡永杰,日前代表台灣出席「#掌控自主權:為COVID世代女性引領數位醫療創新應用」亞太區線上會議。會議中談及各國女性疫情期間難避孕,像未開發國家因貨櫃運送受阻,導致女性無法取得避孕藥、避孕器,西方國家避孕資源雖充足,但疫情嚴峻,民眾不敢就醫,有資源卻也難以取得。蔡永杰表示,台灣疫情較國外趨緩,但生活型態仍出現改變,在家上班、線上授課等讓居家時間增加,大幅提高親密行為機會,原先預估應可助長出生率,但根據內政部統計,新出生數不升反降,推估多是「意外懷孕」,而選擇終止妊娠。教育部統計,2016年約有4000名學生懷孕,20歲以下有2000至3000人屬意外懷孕,研判疫情期間數字恐更高。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呼籲「雙重防護」避孕觀念,女性服用常規避孕藥、男性正確使用保險套,不僅能阻止意外懷孕,同時能預防性病,並透過校園避孕講座、8181避孕諮詢網站、Facebook「避子小姐」粉絲團、Line@避子小姐、避孕短劇及主題MV宣傳,今年更設計「避孕金頭腦」網路遊戲,結合專業婦產科醫師衛教解說,助讓眾取得正確避孕資訊。
-
2021-10-07 該看哪科.婦產科
新冠期間增140萬次「未預期懷孕」 醫籲民眾做雙重防護
各國受新冠疫情影響,感染及死亡人數增加,衝擊各國醫療負擔,疫情期間因封城、人流管制,延長民眾居家時間,也大幅增加親密行為發生,導致「非預期懷孕」人次增加,卻沒有實際反映在生育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因應第15屆「世界避孕日」,持續推廣正確避孕觀念,減少意外懷孕發生,期盼賦予女性足夠的知識及自主權,在家庭計劃、自身健康作出明智規劃。「#掌控自主權:為COVID世代女性引領數位醫療創新應用」亞太區線上會議,日前邀請各國政府代表、非政府組織(NGO)、遠距醫療供應商與產業協會,及具數位影響力的意見領袖等16位與會者響應。台灣由台灣婦產科醫學會(TAOG)青少女醫學小組召集人暨奇美醫院婦產部部長蔡永杰醫師代表出席。蔡永杰表示,過去18個月受疫情影響期間,亞太地區約有1200萬人中斷避孕,導致140萬次的意外懷孕發生。疫情期間各國避孕效果不佳,有些國家女性使用避孕藥、避孕器,因疫情導致貨櫃中斷,無法取得貨源;而美國等西方國家即便貨量充足,但罹患罹患新冠肺炎人數多,民眾擔心到醫院,會暴露在潛伏病人旁邊,而不敢進一步就醫。蔡永杰說,台灣疫情相較國外趨緩,民眾改為在家上班、大專院校也改為線上授課,待在家或租屋處時間多,大幅提高親密行為發生機會,原預估應能助長出生率,但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新出生數不升反降,推估恐多為因「非預期懷孕」,而選擇終止妊娠有關。根據教育部資料,2016年共有4000學生懷孕,20歲以下有2000至3000人意外懷孕,以此推估疫情期間數字可能更高。「世界避孕日」為全球性活動,自2007年起推動至今15年來,致力推廣正確避孕觀念,減少意外懷孕。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長期關心未婚媽媽、在學青年,並赴校園進行避孕宣導,盼透過這次亞太線上會議,可以了解疫情期間亞洲各國政府在婦女健康、意外懷孕及避孕宣導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如何透過數位醫療創新提供解決方案。蔡永杰呼籲,台灣正面臨生育率下降的問題,目前政府積極提升試管嬰兒費用補助,已婚夫妻應多配合政府政策做好生育計畫,而年輕族群則要有正確的避孕觀念與規劃,避免因意外懷孕而面臨非預期的經濟與社會壓力。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多年來持續透過各種數位方式傳遞「雙重防護」避孕觀念,呼籲女生服用常規避孕藥,男生正確使用保險套,不僅能阻止意外懷孕的發生,同時能預防性病,宣傳管道如校園避孕講座、8181避孕諮詢網站、Facebook「避子小姐」粉絲團、Line@避子小姐、避孕短劇及主題MV拍攝。此外,今年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更設計了一套避孕金頭腦網路遊戲,遊戲中結合專業婦產科醫師衛教解說,讓民眾在疫情期間,也能透過網路以趣味的方式取得正確避孕資訊。
-
2021-10-05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關注疫情快喘不過氣 婦求醫診斷為恐慌症
胡姓婦人數月前居家防疫期間,非常關心疫情與疫苗荒的問題,經常看新聞,也和親朋好友傳LINE討論,整個人變得緊張情緒不穩,還不時向先生碎碎唸,激動生氣時喘不過氣,夫妻關係緊繃。先生要求她就醫,看了胸腔、心臟科、身體檢查皆無異狀,轉到身心科,醫師診斷為恐慌症。第1次看診領藥後,婦人隔天還是感覺呼吸不過來、睡不著,抱怨藥沒效。經醫師解說與衛教舒緩呼吸技巧,婦人遵照醫囑按時服藥,病情漸趨穩定,夫妻也重獲家庭溫暖。聯新國際醫院精神科醫師陳修弘表示,這類自覺吸不到空氣的過度換氣病人,通常是急性發作送急診再轉到其他科別,檢查排除生理因素,最後才來到身心科。病人通常女多於男2至3倍甚至更高,通常與個性多思、多憂、急性子有關。陳修弘指出,心因性的吸不到氣或過度換氣,是恐慌症的症狀之一,當病人遭遇重大挑戰或劇烈變動,心理壓力驟增,導致自律神經失調,交感神經過度活躍,造成心跳加快,需要更多氧氣,卻反而自覺吸不到氣而加快呼吸,二氧化碳被排出過多而引發頭暈、胸悶、胸痛、手腳發麻等症狀。如果病人無法緩和呼吸,會使症狀惡化,甚至意識不清、昏厥,應立即送醫治療。陳修弘指出,恐慌症引起過度換氣的治療要從飲食、生活作息、藥物方面說明,建議病人飲食須均衡營養,避免含咖啡因或提神飲料等刺激性食物;生活作息方面睡眠要充足,規律運動、勻稱調節呼吸。藥物治療分為治標和治本用藥,依療程做搭配運用。治標用藥如鎮定劑或乙型阻斷劑,當病人有感於恐慌症快要發作,或不舒服時的短期服用約2至3個月後,可經醫師評估停藥。治本用藥如血清素相關藥物,副作用少,不會產生依賴,需規律服用,建議至少持續服藥1年,可大幅減少復發機率。穩定用藥期間如因防疫不進醫院,也可透過視訊門診按時拿藥。陳修弘表示,過去曾有績效優異的保險業務員,因恐懼搭飛機而無法參加公司的國外旅遊獎勵,後來經過數個月的治療,已能搭乘台灣往返東京的短程航線,之後持續穩定治療及服藥,並應用生理回饋療程學習的技巧,1年後經醫師評估停藥再也沒有復發,顯示恐慌症病人持之以恆與醫師配合治療,可避免病情發作。
-
2021-10-02 養生.生活智慧王
疫情改變熟齡族的生活形態! 專家教你不出門的數位生活,擁抱數位不求人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大幅改變我們的生活形態,過去習以為常到實體店面消費購物,如今在防疫需求下,至少一半的生活需求必須透過線上完成,這樣的轉變對年輕人不難,但對長輩來說不免焦慮。「像去年疫情剛爆發的時候,很多學員都來問我們說,想用手機買口罩要怎麼做?」專教熟齡族手機教學課程的團隊「智樂活樂齡活動社群」就觀察到,很多以 前對數位無感的大人們,在這波疫情來襲後,對於學習數位技能的動機比往常更強烈。初期沒信心 上完課變講師「智樂活」團隊共同創辦人畢偉功與陳麟說,儘管想要「數位自主」的人變多,但多半對學習數位仍存著「好難」刻板印象。陳麟說,對3、4年級來說,他們學習力最好的時期,網路可能還沒出現或才剛發展,所以很多人對網路運作邏輯不熟悉,加上視力退化、手抖等老化現象,用起手機本來就比年輕人來得吃力。智樂活團隊表示曾聽過一些來上課的學員分享,因為過去受挫經驗對自己很沒信心。而智樂活成立近4年來,成功地讓至少5位原本不是資訊背景的熟齡退休者,因為對手機數位課程有興趣,上完智樂活的培訓課程後,現在變成可以教學的手機課程講師。熟齡族專屬 步驟簡化易學畢偉功與陳麟說:「長輩不是學不會數位技能,只是需要比較長的學習時間。學習方式則是需要把步驟簡化並且拆解得更詳細。」最懂熟齡族的《橘世代》與「智樂活」攜手,推出專屬熟齡族「不出門的數位生活課: 訂餐、買菜、手機爆滿不求人」課程,針對疫情下的生活情境,用易懂的教學語言,學會用手機外送平台訂餐、買日用品、整理手機裡爆滿的照片,以及學會照片修圖等。在疫情不方便出門的此刻,把握時間增進數位技能,讓疫情解封後的生活更豐富。報名請點擊連結或洽02-7721-6909按2。
-
2021-09-24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心臟病高居十大死因第二 這壞習慣增心肌梗塞風險
現代人生活忙碌,常忽略身體反應,有「人體幫浦」之稱的心臟,發出的警訊更為重要。根據衛福部109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病高居第二位,一年將近2萬457人死亡,相當於每天就有56人死於心臟病。吸菸是罹患心臟病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使用電子煙亦會增加心肌梗塞風險,呼籲民眾拒菸、戒菸,不只紙菸也要拒絕電子煙。吸菸會攝入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物質,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主因之一;其中尼古丁升高心律、血壓,並刺激心肌收縮;焦油致使發炎、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及促使血栓形成;一氧化碳降低身體細胞(包含心肌)的含氧量。每一次吸菸,等於用多種方式傷害心臟與血管。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警示,縱使僅吸入二手菸,對於心臟與血管仍有立即性危害。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7月發布「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全球菸草流行報告」,指出使用電子煙影響心律與血壓之外,更會增加心肌梗塞的風險。每當菸商遭遇市場危機,就會馬上推出宣稱危害較傳統紙菸小的新產品,藉此維持品牌市占率,且業者藉由產品設計與調味成分,鎖定吸引年輕的使用者。依據國健署109年18歲以上吸菸行為調查結果,18歲以上電子煙使用率由107年的0.6%增加至109年的1.7%,提高近3倍。使用原因以「好奇」為主,占38.9%,其次是「為了戒菸」(17.3%)及「朋友都在吸」(9.7%)。電子煙業者會藉由「減害」、「減少有害物質暴露」、「菸草替代品」等文字,轉移電子煙對身體危害的焦點,刻意營造有助戒菸的假象。WHO提醒,相較於未曾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曾經使用電子煙者,後續轉而使用傳統紙菸的可能性達2倍以上。此外,並沒有足夠科學證據顯示電子煙有助戒菸,不要相信電子煙較安全之說法。每年9月29日為世界心臟日(World Heart Day),世界心臟聯盟(World Heart Federation)發起全球性宣導活動,今年主題為用心連結(Use Heart to Connect),呼籲大家運用自身知識、同理心與影響力,幫助自身及周遭他人建立有助於心臟健康的生活模式。民眾想戒菸,政府有補助,每次藥費最多自付新台幣200元。如欲尋求戒菸服務,請撥打國民健康署免付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或至全臺近3500家合約醫事機構,由專業人員為您量身定做最佳的戒菸計畫,也可使用Line通訊軟體的戒菸諮詢服務(ID: @tsh0800636363 ),解決戒菸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與挫折,並適時給予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1-09-23 該看哪科.婦科
孕媽胎位不正求神想「逆轉」 幸最後及時剖腹順利接生
36歲護理師孕媽美雅懷第二胎到35周時,檢查出是「臀位寶寶」,她希望自然產,在家努力做膝臥式運動矯正胎位,37周產檢時沒能逆轉,醫師勸她要有接受剖腹產的心理準備,但娘家長輩卻要她到宮廟拜神祈求胎位轉正,沒幾天她落紅,急得在醫院line平台告知個管師,醫師請她馬上就診,發現子宮頸已開了2指仍是臀位,最後替她剖腹接生,美雅雖無法自然分娩,但母子均安!阮綜合婦產科醫師陳聰富表示,這名孕媽頭胎自然產,第二胎為臀位寶寶,心理上無法接受,設法想轉正胎位,還聽長輩建議求神拜佛,可惜事與願違。所幸上月她落紅時有及時在醫院「阮孕家族LINE平台」告知孕產個管師,醫院及時替她剖腹接生,順利產下一名體重3110 克的健康男嬰!另名身形高大的40歲孕媽佳華,10年前罹患糖尿病,4年前椎間盤突出動過手術治療,前兩胎自然產,第三胎懷到16周時也診斷為臀位寶寶且胎兒過大,母子都屬高風險,接受醫師建議剖腹產,今年8月底生下重4460克的大塊頭男嬰,醫護笑稱「肉圓仔」!陳聰富表示,臀位寶寶若採自然產,胎兒頭部會有卡在產道的風險,需剖腹產以降低併發症發生。但孕媽發生胎位不正情形也別太擔心,因在孕期7至8個月時,近8、9成機率會轉正。至於罹患糖尿病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母嬰,則容易發生巨嬰症、發育異常、子宮內發展遲緩、高胰島素血症、高膽紅素血症及高機率流產。高齡且本身或有血親罹患糖尿病的女性,孕前就要檢測血糖,孕期更要隨時監測血壓、控制血糖,避免胎兒產生子癇前症或發育受損,並應該視情況採取剖腹產,以免自然生導致難產,寶寶脫臼、孕媽肛裂。
-
2021-09-2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肝苦人生與肝苦醫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器官移植面面觀」,由一位器官移植的外科醫師敘述自己選擇走上這專業的心路歷程,接著是一位器官捐贈移植協調師分享她本身捐贈自己的肝臟給父親的感人故事,以及另一位器官捐贈移植協調師追憶她事隔多年,有機會與捐贈器官的家屬見面的諸多感觸。編者與鍾孟軒醫師首次見面是在一群初入醫學系的同學主動成立「與病人為友」的活動,看到這些學生仍舊秉持初衷繼續播愛是最令人感到溫馨的。「學長,我們剛剛掃超音波發現肝動脈不通耶!」總醫師在我看門診的時候直接來電,通常都沒什麼好事。「你先安排急做個電腦斷層,然後跟開刀房說一下可能要緊急進去重接血管,主任那邊我跟他報告!」一邊交代學弟事情、一邊在腦中回想昨天的肝臟移植手術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過程明明就很順利,關傷口前血管也都通的呀!想到這病人是院內同事的老爸,不禁暗忖……難道這就是所謂的VIP症候群?速速看完門診,步入往開刀房的電梯,我試著閉目休息一下;這台肝臟移植手術因為病人狀況緊急,所以是臨時安排的,前一天等到下午五點有手術室空出來時,才順利把病人送進去開刀的;半夜結束後為了等病人送回加護病房的抽血報告,索性就不回家了直接睡在辦公室的折疊床,原本打算今早門診結束後再補個眠的,誰知道這下子又得進去手術室了。「老師,你怎麼看起來這麼累?」跟在我身後步入電梯的年輕住院醫師真是觀察入微,我嘆了一口氣回道:「學弟啊,我跟你說,做肝臟移植齁,真的是對自己的肝臟不太好,歹路母湯行啊!」 對呀!為什麼我會這麼想不開的走上這條肝苦人生的不歸路啊?「叮!」電梯來到手術室樓層,門緩緩地開啟,埋在我腦海深處的回憶也被緩緩開啟。應該要從在一般外科當實習醫師的時候講起,那個月我被分派到專長切肝的指導老師,帶我的住院醫師剛好是同校學長,某日看老師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完成了一台肝切除手術,我忍不住跟學長說,我以後也想跟老師一樣走肝team開肝臟手術!語畢,埋頭縫合傷口的學長抬起頭,見獵心喜地叮嚀我:「學弟,你服完兵役記得要回來北榮外科耶!」等到順利錄取回到北榮外科時,學長已經是總醫師了,領著我這小R1(註一)到各個房間拜碼頭;剛好這天有肝臟移植,也是同校畢業的研究醫師學長正在手術檯上浴血奮戰,「學長學長,我幫你找到一顆新鮮的肝了,學弟說他很想走肝team,以後搞不好也來學肝臟移植哦!」總醫師學長很開心的介紹著。正在埋頭止血的研究醫師學長抬起頭,冷冷地看了我一眼:「是喔……歡迎啊,但是要先祈禱他的肝能撐到那個時候!」語畢學長的視線旋即轉回病人身上。碰了個軟釘子的我趕緊退出手術室不敢打擾大家。 經過五年在刀光血影裡邊廝殺邊學習的日子,完成總醫師的訓練,雖說是領有外科醫師執照,但離可以自信地獨當一面還是有段差距,於是我選擇繼續留下來邊賣肝邊學習,希望能再多學一些、讓自己的能力更上層樓;就這樣,我加入了北榮的創傷團隊,同時也在肝腎移植的團隊裡幫忙打雜。 「可以請整形外科來進行肝動脈的顯微手術了!」我邊喊著邊打開縫好不到一天的傷口,先把膽管的吻合剪斷、再把阻塞的肝動脈也剪開清理,對一個直徑2~3公厘肝動脈,任何一點大意都可能讓脆弱的血管更糟!「輕一點輕一點!」我提醒總醫師不能太用力拉扯到血管,一邊講起往事:「你有聽過我R3時把縫了三次才好不容易縫好的肝動脈扯斷的故事吧?」那是我至今經歷過最久的一台肝臟移植手術,從早上九點開到隔天下午,病人後來順利出院,過了六年後因為糖尿病腎病變開始洗腎,很幸運地等到了一顆DCD(註二)捐贈的大愛腎臟,卻很不巧的遇上當年扯斷肝動脈的小R3,這次要擔當他腎臟移植的主治醫師;總算這次主治醫師有點長進,沒再把什麼不該扯斷的東西扯斷了! 「肝動脈重新接好囉!這次看來應該沒問題了,膽管交還給你們囉?」顯微外科醫師打斷了我的思緒:「OK,OK,謝謝唷!剩下的我們來處理。」把剪斷的膽管重新接好、肚子傷口縫好,總算在晚餐時段平安把病人送回了加護病房;雖然今天有驚無險及早發現及早處置,不過後面還有復原的漫漫長路要走呢!走出醫院大門,仰頭深吸一口氣,瞥見夜空中對著我微笑的上弦月,赫然發現,上次呼吸到醫院外的新鮮空氣,已是兩天前準備走進急診輪值創傷外科的時候了。此時手機鈴聲再度響起:「鍾醫師,外院有個大愛捐贈的腎臟配到我們醫院的病人,預計明天早上進手術室,不過他們說病人血壓不穩怕撐不到明天早上,半夜有狀況的話也可能臨時叫我們凌晨五點過去。」掐指算一下時間,應該夠我回家吃個飯、洗個澡、小憩片刻:「好哦,知道了,計畫沒變動的話凌晨五點前請不要再打給我!」雖然我心底知道今晚應該又有電話得接了,但還是口頭上做個無謂的掙扎。 掛斷電話,手機傳來line的新訊息通知:「動脈重接後還好吧?」是當年那個埋頭止血的研究醫師學長捎來的關心;回頭看了一眼偌大的白色巨塔,其實當年學長的冷淡,跟我今天奉勸學弟歹路母湯行的用意是一樣的,身為已經是肝苦醫生的學長,該說的都說了,如果還堅持加入這樣的肝苦人生來感受人生的甘苦,可是自己選的哦!註一: R1指住院醫師第一年,住院醫師最後會升總醫師,雖然總醫師訓練完即具有升任主治醫師的資歷,但隨著醫學分科愈來愈精細,國內大型醫學中心的醫師大多需要再經過研究醫師的階段才能升任主治醫師。註二: DCD全名為Donation after Circulatory Death (心循環停止死亡後器官捐贈),為早期器官捐贈的主要方式。但因DCD的器官保存時效不如「腦死亡後器官捐贈」,腦死亡但心臟搏動還繼續的時候,各種器官還接受循環送來的血流灌注而得到需要的氧氣。因此在腦死定義有了完整國際規範後,DCD就較少再採用,但由於器官捐贈數量遠小於等候移植病人的需求量,近年國際上又重啟發展DCD捐贈模式,台灣也在2017年底公告開放國內移植醫院採用DCD捐贈器官。
-
2021-09-18 養生.抗老養生
因時養生,從一天7個「黃金時間」做起!預防醫學名醫教你,打造不易失眠、生病的體質
了解時間醫學,除了提前避災遠禍,另一方面,也讓人更準確地察覺自己的弱項,以作為保養時的參考。人體內每個器官,在不同時間區段的表現是有波動的。洛桑加參醫師出版《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時報出版)書中指出,比方說早上是心臟病與中風的好發時間,到了下午,心臟跟肺都會變得比較有力。因心臟病開刀的患者,若在下午推進手術室,出現心肌受損等併發症的風險少50%。就連運動員,都很容易在下午時段,取得個人最佳成績。這,就是現在很夯、越來越多學者投入研究的時間醫學(Chronomedicine)。西方人研究時間醫學,因時間醫學而獲得諾貝爾獎,不過是近幾十年的事。而早在幾千年前,東方人就已經把時間醫學運用得淋漓盡致。綜覽東西方醫學,隨順時辰、完美的一天該如何度過?洛桑醫師分享順時鐘完美的一天健康大規則,隨順不逆天從一早醒來開始說:◉【早上六點起床】喝一杯溫熱開水,幫助排便,預防便祕。六點前後起床,是迎接展新一天的好時機。久臥傷氣,人不是睡越多越飽,睡了超過自己需要的時間,有可能越睡越虛。冬天太陽出來得晚,可稍微睡晚一些,等大地回暖再起身活動,忌過早的晨練。避免寒氣傷身。◉【早上八點上班前】運動一下、吃少許早餐。於晨光中健走特別讚。人體生物鐘的一天並非精準的廿四小時,曬到太陽有助於人體小宇宙與外在大宇宙校準調對。沐浴陽光升高白天血清素的濃度,不但改善心情低落,還能調節夜晚褪黑激素的水平,助你一夜好眠。如果你想要有更棒的學習力、記憶力,不需要吃什麼聰明藥,早晨的健走,就能幫你達成目標。身體動起來,大腦也會開機,開始進入良好的學習、判斷狀態,人體,就是這樣設計的。◉【早上十點暫停一下】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上班族坐辦公桌記得換個姿勢動一動。做做肩頸背的伸展,敲敲大腿捏捏小腿。或者你還可以上YouTube 搜尋「洛桑瘋」跟著一起動一動。面帶微笑,效果尤佳。子午流注九點到十一點屬巳時,這是脾的時間。久坐傷肉,等於是在傷脾。經常覺得困倦濕重提不起勁的人,可留意自己是否有久坐活動量不足的問題。心情上最好保持愉快、存善念、說善語,脾氣好、命氣也會跟著變好。◉【中午十二點享受食材豐富的營養午餐】怕吃太多下午昏沉沉,採取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法,可解決這個問題。若想減肥,不妨把午餐當成一天中份量最大的一餐。晚餐減量,甚至不吃,覺得餓時喝蜂蜜水或無糖優格。◉【下午兩點三十分~太陽下山前】把一天該喝的大部分水,慢慢喝完。這是一天中第二個排毒的好時機。傍晚前就喝夠一天的八、九成水量,還能避免夜尿擾眠。在這段心與肺的高峰時間,你要專注學習、認真工作,或加強鍛煉身體,都是極好的。◉ 【晚上六點三十分理想狀況下,這時間工作應該結束了】最好能陪伴愛人或寵物或朋友。改掉熬夜加班後暴飲暴食的習慣,三酸甘油酯、膽固醇紅字的人,請避免晚餐吃過晚、吃過多。◉【晚上八點三十分~入睡】從事令你愉悅的靜態活動。忌情緒大波動、生氣吵架、激烈運動。宜閱讀紙本書籍、練習呼吸、靜坐靜心、泡澡足浴、按摩放鬆。改善睡眠障礙、肥胖、代謝症候群,宜縮短「螢幕時間」。在睡前一段時間關閉所有會亮的螢幕,暫別手機、電腦、平板和電視,不追劇、不傳Line、不收發E-mail 。眼睛避免3C藍光與強光刺激,心腦避免思慮過度,並盡量在十點半前上床躺平。以上是我建議的理想作息時間。但養生沒有絕對,掌握順時鐘原則,怎樣最順、最舒服,請自由彈性調整。老罈裝新酒,新名詞舊事情在西藏,統合天文曆法與醫學的重量級經典《時輪攝略經》,不只修行人拜讀,學醫的更是要精通。時輪意指時間之輪,有內外之分,外是自然界大宇宙中的日月星辰天體運行、春夏秋冬季節更迭,內是人體小宇宙中的經脈、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以及色受想行識五蘊之間互相影響的關聯性。什麼季節採藥、哪些天可以製藥,又在哪個時辰用藥,藏醫都有講究。印度阿育吠陀則把白天劃分為水火風三個時間區段,入夜後,水火風又再輪一遍。依時間推移隨順養生、不違逆日夜節律是瑜伽士的基本守則。而中醫最精闢的要屬「子午流注」,每一個時辰真氣運行到哪裡,清清楚楚。避災遠禍不分中西醫,會保養最重要西方醫學從臨床經驗上注意到了時間與病理變化間的關係。某些病在某個時間點,特別容易發病。除了心肌梗塞大多集中在早上六點到中午這段時間,還有季節交替時的眩暈、夏天的濕疹,以及上班族每周一的心情低落(Blue Monday)。包含荷爾蒙的分泌、血管血壓的變化,你不用擁有超能力也能未卜先知,對時間醫學理解越多,預防的時機就能抓得越準。比如要預防氣喘,除了日常排除過敏因子,凌晨時分的冷空氣也要注意。有趣的是,在中醫子午流注理論中,凌晨三點至五點寅時,恰好是真氣運行於肺經的時間,若肺氣失調、在屬於它的時段氣血運輸不暢,有人會咳嗽,而有人會在這時間轉醒。了解時間醫學,除了提前避災遠禍,另一方面,也讓人更準確地察覺自己的弱項,以作為保養時的參考。書籍介紹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作者:洛桑加參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11/24作者簡介洛桑加參,現任Dr. 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學經歷印度聖菲洛梅娜大學物理系臺灣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醫師臺北榮總神經再生中心特約醫師臺北榮總白金逆齡中心執行長京妍生技董事長樂沛德健康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中華國際扶倪協會創辦人獨創「ACT自體生長因子療法」,精擅「免疫細胞療法」、「幹細胞療法」、「血液淨化」、「慢性病調養」、「睡眠調理」與「退化性疾病預防」。經常受邀於海內外各地傳授整合東西方醫療體系的養生知識。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著有《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靜心・淨心》。Facebook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DR.LOBSANG (洛桑加參)延伸閱讀: 她靠「走路」7個月重度脂肪肝痊癒還瘦8公斤!達人教你這個時間走路,治病效果最佳
-
2021-09-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確診50+假消息害股市急殺 新竹1男遭逮...排除散布之嫌
8日新北市幼兒園傳出群聚疫情,當天中午股市就突然急跌,疑似就因有「確診50+」的假訊息透過Line群組流傳,使得人心惶惶,檢警循線在新竹竹北逮獲一名散布假訊息的楊姓男子,但經訊問卻初步排除有以散布流言影響集中交易市場有價證券交易價格之嫌,不過仍以違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查辦,並以5萬元交保。新竹地檢署表示,昨天(10日)下午掌握到嫌犯行蹤,防疫處理小組專責檢察官立即指揮刑事局、竹北警分局,到刊登訊息的楊姓男子住處進行搜索,並檢視他手機內相關電磁紀錄。經檢察官訊問後,認為楊男是在8日當天中午12點24分,透過Line群組刊登「今天確診50+」的不實疫情訊息,不過檢方初步排除楊男有以散布流言影響集中交易市場有價證券交易價格的嫌疑,不過散布假訊息的喔行為,仍違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14 條。據了解,當天股市不到中午12點就出現大盤急殺的情形,但卻與循線查獲楊男散布假訊息的時間有時間差,因此楊男可能並非造謠源頭,檢方也責令司法警察持續追查假訊息來源。新竹地檢署則呼籲民眾,對於網路流傳或來源不明的疫情資訊應該謹慎面對且查證,切勿以訛傳訛,任意轉傳、分享、散播不實訊息,若發現有任何散布不實疫情訊息,可向地檢署或警察局舉發。
-
2021-09-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身邊有人確診,你我隨時可能被隔離!line群組貼心轉傳 「隔離包」備妥這些東西
雙北疫情再度嚴峻,這幾天有不少人在line群組超前部署傳訊息提醒家人朋友,預先備妥「急難包」,若周遭有人確診,就得隨時打包去檢疫所隔離14天。日前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感染,其中2名確診案例都住在同棟大樓住戶,新北市府緊急下令清空大樓,將所有住戶全部轉進檢疫中心。面對此波疫情,醫師、專家提醒Delta隨時會進入台灣社區。而一旦宣布進入社區,政府必會採取嚴格防疫措施。現在只要同住家人,或同上班場所有人確診、或曾在餐廳一起用餐群眾裡,有人確診是Delta時,都需到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因此這幾天有不少人在line群組傳訊息,提醒身邊的家人朋友預先備妥「急難包」,以免臨知被通知需閉關隔離措手不及。line群組提醒訊息 急難包準備物品個人要準備一個大背包,裡面裝3套換洗內衣褲、1套外衣褲、2條毛巾、牙刷、牙膏、漱口杯、拖鞋、洗面乳、肥皂、一套外衣褲、少量封裝食物(堅果、栗子、瓶裝亞培安素、平時的慢性病藥2星期份量、晚上輔助睡眠藥物)、手機行動電源及電線、少量口罩(15個)、薄長袖外套、幾個大的拋棄式塑膠袋、指甲剪、襪子、小鬧鐘(要裝電池)等等。也要準備好復健紙尿褲(可尿3~5次者),至少2件紙尿褲,搭專車來回檢疫所時穿著(中途不能去上洗手間),另備拋棄式紙內褲14件,還有3瓶600ml 礦泉水、一些拋棄式手套、晚上幫助睡眠藥物、綜合維它命、鈣片、維它命D3 。準備好上述物品,隨時遇到Delta確診者,就要去台北或台中檢疫所,閉關隔離14天。******Q:解除隔離標準A:住院隔離治療之無症狀或輕症個案,退燒至少 1 天,且症狀緩解,且距發病日已達 10 天(無症狀者,發病日以採檢日計算),如SARS-CoV-2 RT-PCR 檢驗結果為陰性或 Ct 值≥30,即可解除隔離治療。>>看詳細Q:什麼樣的對象要住進集中檢疫場所?A:包含入境後須集中檢疫的旅客、確定病例密切接觸者或自中國大陸等流行地區入境的旅客等。安排入住集中檢疫場所之前,將由醫護人員評估其健康狀況,倘若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會立刻後送就醫,不會安排至集中檢疫場所。無症狀者才會由專車送到集中檢疫場所。Q:如果我的同班同學是居家隔離者,我該怎麼辦?A:居家隔離者是代表曾經接觸過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人,需要留在家中注意自身健康狀況,但居家隔離者並沒有發病,也還不具有傳染疾病給別人的能力。所以曾經與居家隔離者的同班同學接觸並不用擔心,正常生活即可。Q:為什麼在居家隔離/檢疫期滿後要再接續7天自主健康管理?A:考量目前極少數感染COVID-19個案之潛伏期可能大於14天,指揮中心自109年4月5日起,針對居家檢疫期滿者,實施額外7天自主健康管理。Q:居家隔離/檢疫期滿後的7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要特別注意甚麼?A:保持勤洗手習慣、落實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每日早/晚各量體溫一次。如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可正常生活,但應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延後非急迫之醫療或檢查,如需外出應嚴格遵守全程佩戴醫用口罩。如果出現發燒( ≥38˚C)、嗅/味覺異常、腹瀉或有呼吸道症狀,請立即佩戴醫用口罩,請撥打1922或聯繫衛生局,依指示至衛生局指定之醫療院所就醫,且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師接觸史、旅遊史、居住史、職業暴露、以及身邊是否有其他人有類似的症狀。返家後亦應佩戴口罩、避免外出,與他人交談時應佩戴口罩並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如就醫後,經醫院安排採檢,自採檢醫院返家後,於接獲通知檢驗結果前,應留在家中,不可外出,如檢驗結果陽性,衛生局將會通知您及安排就醫。另於獲知檢驗結果為陰性後,仍需自主健康管理滿7天。
-
2021-09-07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照護/看見失智者的可能 照顧者的經驗甘苦談
「自從媽媽罹患了失智症,家人更常創造讓媽媽參與討論的機會,而且在聊天過程中,我們得知媽媽在學生時代竟然還是短跑選手,實在很感恩有這段彼此陪伴、共創記憶的日子。」當失智照顧者林宜瑾走出「看見失智者的可能」失智症照護影片,現身「110年臺北市失智症照護成果發表會暨嘉年華」,分享五年來的失智照護歷程以及如何聰明運用照護資源,現場參與民眾感同身受,各共照中心攤位也相應提供進一步認識失智症以及專業諮詢等資源,迴響熱絡。國際失智症月 看見失智者的可能根據統計,國人平均壽命為81.3歲,其中臺北市名列最長壽的城市,而面對高齡所帶來的失智症風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積極部署失智照護資源,於本月國際失智症月舉辦「110年臺北市失智症照護成果發表會暨嘉年華」,以資源大彙整的形式讓民眾一次掌握失智照護資訊,並且現場首映「看見失智者的可能」影片,故事中的兩位主角分別是早發型的阿茲海默症患者高大哥,以及五年來維持輕度失智症的楊女士,照顧者分享如何運用共照中心資源與據點特色課程,維持失智者的能力,自立生活。其中楊女士女兒林宜瑾現身失智症照護成果發表會,分享在家人陪伴下,母親可以發揮裁縫技藝,自製服裝贏得據點同學的讚美,也讓母親更有動力參與烹飪、種花等家事。她強調讓失智者多參與決定,得到成就感,是「智立生活」很重要的關鍵。六十歲確診失智症的高大哥是中重度失智症個案,高太太在影片中分享,先生在家有能力自行穿脫衣服、繫鞋帶,平時還可以跳跳繩,這些能力都是在失智據點接受體適能課程,維持肢體功能帶來的效果。粉絲專頁留言分享心得 送好禮兩位失智照顧者在影片中還秀出不少照片,讓人看見失智者因取得適切照護資源,帶來生活的改變。如果您也願意不藏私貢獻失智照護經驗,幫助更多失智症家庭,110年9月26日起至10月8日,歡迎您上網搜尋觀看「看見失智者的可能」影片後,於「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留言分享心得至少100字,就有機會獲得《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及電子咖啡券好禮。觀看完整版「看見失智者的可能」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embed/QxwUP1m7xso?rel=0 各區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與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聯絡方式,請洽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失智症服務網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Line官方帳號 市民如有關失智照護需求,可以手機、市話直撥1966,將有照顧管理中心專人提供申請長照相關服務或轉介資源。
-
2021-08-30 名人.精華區
王正旭/推動「新藥及新醫材意見」平台 需見多識廣
「新藥及新醫材病友意見分享」平台(以下簡稱平台)從2016年成立至今已5個年頭,感謝健保署提供病友直接表達的管道,醫藥品查驗中心悉心維護系統、彙整資訊,更感謝病友們無私地分享用藥經驗,大家一字一句的力量都不容小覷。一開始,各界不習慣將病友經驗作為健保給付審查依據之一,現在病友經驗已成為健保署共同擬定會議的正式資料,供審查委員參考,這過程真的非常艱辛。但若要讓平台真正落實政府體現民意的政策美意,建議從「見多識廣」來加強。擴充適應症 用藥經驗很重要「見多」,要蒐集更多適應症的意見。近期上市新藥常不只適用於一個癌別,例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O)、標靶藥物,都可用於多種癌別或適應症,有機會造福更多癌友。但新藥通常昂貴,若沒有健保大傘保護,絕大部分癌友無法負擔一年動輒上百萬的藥價。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於2019年4月納入八個癌別給付後,近期廠商又依臨床試驗研究成果,再提出擴充新適應症的申請案,近期許多標靶新藥也增加申請適應症,納入健保給付。擴充適應症意味雖可能嘉惠更多癌友,但也將對健保財務帶來更大衝擊,因此病人的用藥經驗更顯重要。遺憾的是,目前平台尚未針對擴充適應症藥品蒐集病人用藥經驗,病人也因此錯失捍衛治療權益的發聲機會。善用宣傳工具 提高平台能見度「識廣」,則是要提升平台能見度。平台能見度偏低,大多數病人並不知道健保署設有這個平台,而癌症希望基金會宣傳量能也有限,只能透過基金會臉書、LINE@、病友群組宣傳,真正能看到訊息的病友仍然不夠多。期待健保署能夠提升平台的能見度,如在健康存摺或相關網站設立連結,並運用懶人包等宣傳工具讓病友知道有這個平台的存在,才能有效提升病人提供意見的意願。擴大民眾參與 展二代健保精神我深刻理解平台的維護及運作需要耗費許多人力與時間,然而,擴大民眾參與是二代健保所要推動的核心重點之一,倘若病人欠缺對擴充適應症新藥表達意見的管道或機會,將無法充分展現二代健保的精神,十分可惜。平台所蒐集的項目及能見度,必須與時俱進,基金會將持續做好蒐集、彙整意見的作業,讓健保署及醫藥品查驗中心了解病友的需求與期待,期盼更多病友願意提供自己用藥經驗,讓健保給付決策有更持平、均衡的考量面向,這才將是全民之福。
-
2021-08-30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30分鐘內無法入睡就算失眠!醫師開好眠一日清單
● 半夜醒來入睡困難、過早清醒、睡眠不足都是警訊● 當睡眠出了問題,不要過度依賴助眠藥物● 即使前一天晚睡,隔天仍然要在平常時間醒來,保持作息規律躺在床上一小時,還是完全沒睡意;安眠藥劑量愈吃愈重,依然輾轉難眠。現代人的問候語已經從「吃飽了嗎?」變成「昨晚睡得好不好?」根據調查,全台超過200萬人為失眠所苦,不良的睡眠容易誘發各種疾病。芝山診所醫師余儀呈指出,當睡眠出了問題,不要過度依賴助眠藥物,應該重新調整日常作息,幫助身體修復、強化免疫力。WaCare健康促進平台與國健署在疫情期間,提供長者146堂免費線上體適能「全銀運動」,讓大家一起運動更有動力,同時降低罹患慢性病機率。WaCare專家、家醫科醫師余儀呈指出,睡眠是一種修復身體機能的機制,入睡後,大腦開始處理新陳代謝廢物,有助修復受損細胞、加深記憶力。當我們睡不好時,專注力、學習力也跟著下降,長期下來造成精神衰弱、健康亮紅燈。怎麼樣算失眠呢?余儀呈表示,30分鐘內無法入睡、半夜醒來後續入睡困難、過早清醒導致睡眠不足,以上情況若持續一個月以上,就要注意是否罹患了「慢性失眠」。想一夜好眠 床上勿追劇、滑手機長期失眠引發的健康危機不容小覷,藥物雖然能幫助入睡,但吃久了易產生依賴性,建議從生活作息著手,養成固定的生理時鐘,固定時間起床、準時上床睡覺,身體自然會建立最佳運作模式。「即使前一天晚睡了,隔早仍然要在平常時間醒來,才能養成規律的睡眠型態。」余儀呈提醒,平常熬夜睡不好,假日補眠反而愈睡愈累,擾亂的生理時鐘不會因為短期的「補強」馬上恢復。另一個幫助好眠的方式是改掉NG行為,床只用來睡覺跟親密關係,其他看書、追劇、滑手機等都不要在床上進行。3C藍光除了對眼睛的傷害,也會抑制人體分泌褪黑激素,余儀呈強調「千萬不要帶著平板跟手機睡覺,堅守睡前2小時不使用電子產品原則。」睡眠是重要的健康指標,時間到了就進入「勿擾模式」,讓大腦培養睡前情緒,擁有好的睡眠質量。.了解更多線上課程:https://bit.ly/3wG2XZU.加入LINE社群:https://reurl.cc/vq7xlL
-
2021-08-26 新聞.元氣新聞
虛擬健保卡下一步/促成新一代家醫、落實分級醫療
健保署試辦虛擬健保卡邁入第三年,重點放在遠距醫療、居家醫療、視訊診療,但虛擬卡的QR code每次只有5分鐘效力。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都蘭診所所長余尚儒提醒,用虛擬健保卡達成一次性的身份認證,只是最基本功能,後續應讓個案可選擇定期授權其家庭醫師,幫助醫師隨時掌握病況、引導家屬適時分級就醫,提升醫病互信合作、減少醫療浪費。青年公園居家醫療團隊負責人鄭維理表示,居家醫療醫師都會給病家LINE,提供案家無償諮詢,但醫師手邊沒健保卡,就看不到病人近期用藥及檢驗檢查結果,有了虛擬卡,家屬將QR code傳給醫師,就能克服這個障礙。余尚儒表示,現實生活中已有很多醫療行為都是由代理人執行,兼具代理和授權功能的虛擬健保卡,是必然的趨勢。余尚儒長期在台東推動在宅醫療,常發現有個案人在偏鄉,但健保卡是由家人保管,放在就醫方便、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台北市。病人有什麼需要就打電話,子女拿健保卡去領藥,再把藥寄回家,偏鄉當地能提供居家醫療的醫師,反而因沒有健保卡,很難去服務個案。余尚儒表示,如果長輩失智、獨居,居家醫療的醫師要為他安排就醫,想查看雲端藥歷,現在只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條路違法,是家人幫他把卡片寄來診所,讓診所自行處置;第二條路合法,但家人得請假、買車票,親自帶卡片來診所。若有虛擬健保卡授權家屬,只要家屬把QR code傳給醫師,醫師就能查看雲端藥歷。余尚儒分析,現階段最可行的做法,是讓每個人同時可以擁有實體卡和虛擬卡,自行決定使用時機,民眾可以選擇是否要透過虛擬健保卡給家庭醫師「定期授權」。例如一次授權三個月,期間家醫能隨時查看病人的雲端藥歷,是真正最了解個案的「醫療代理人」,可提供最適切的醫療安排和建議,開創新一代的家醫制、更加落實分級醫療。家庭照顧者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希望健保能放寬納入居家醫療的條件,獎勵更多醫師投入居家醫療,讓符合長照資格、中重度失能的個案都能夠就近受到照顧。但他也提醒,如果有醫師定期評估的居家醫療個案,還是有必要定期回診,甚至要看多科,才能確認病情變化、是否需調整藥物。面對各界期待,健保署企劃組組長王宗曦表示,目前虛擬健保卡不但有開放授權家屬,還可由本人字型設定「授權期間」,期間指定代理人都能協助使用就醫。QR code只有五分鐘效力是為保障資安,醫事機構掃描後可保存一小時,以利後續作業。
-
2021-08-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高端後4死影響接種意願? 嘉市:昨報到率9成5
國內接種高端疫苗後通報死亡已4例,嘉義市前天起開始施打,2天累積打3997人,暫無接獲通報不良反應;市府衛生局指出,報到率超過90%,且中央再度開放預約高端昨天截止,預約率達76%,也與之前預約率差不多,目前看起來打氣沒受到影響。衛生局表示,嘉市先前勾選有意願打AZ疫苗、莫德納疫苗,收到簡訊後進一步登記的比率超過8成,而高端,則1萬1302人有意願並收到簡訊,完成預約7941人,比率70%,昨天截止的加開名額, 收簡訊2593人,有1976人預約,比率也有76%,沒降低。至於實際報到施打率,衛生局統計昨天嘉市1948人預約,1852人實際報到,比率達95.72%,也沒有出現類似先前的緩打潮,若有的話,或許今天會比較明顯。疫苗注射合約院所的陽明醫院院長謝景祥說,周一與周二,施打高端的報到率,各有92.6%、91.1%,沒特別聽聞接種民眾有疑慮,反倒是LINE群組有朋友說「以為高端比較安全」;他認為,國外真正因疫苗引起死亡,大約百萬分之一,他則常向民眾解釋,打疫苗產生嚴重併發症、有死亡風險約10萬分之1以下,講得較保守,重點是利大於弊。
-
2021-08-24 養生.生活智慧王
手機電磁波有害健康?教授破解電磁波危害迷思
臉書朋友Andy今天(2021-8-22)寄來一則有關基地台的消息。Andy是電子工程師,在一兩年前曾跟我討論過電磁波是否有害。這就是為什麼今天他會特地寄來這則消息。這則消息的標題是:基地台斷訊!「原始人」風波一年後續燒 里民怨:訊號超弱,而它的第一段是:彰化和美鎮柑井里里民,去年五月,因為不滿被裝設基地台要求拆除,業者直接斷訊,彷彿回到原始人生活,後來開里民大會,準備將基地台移到公墓附近,但居民說這一年來訊號還是很差,家裡常常只剩一格,從台北回來的居民直接把手機丟在一旁不用,乾脆放空。看到這則消息後,我決定把一篇我在去年6月就寫好的文章發表出來。==============================================================網路上,不管是中文的,還是英文的,有關「電磁波很危險」的資訊,是多到三天三夜都看不完。我的高中同學,大學同學,遠親近朋,粉絲讀者,也都傳個不停。更讓我感到沮喪的是,不管我提供再多的科學證據,他們還是說很擔心。去年,美洲中國工程師協會及另外三個團體共同邀請我在9月28日給了一個題為「電磁波有害健康?」的演講。只可惜當時沒有錄影,所以就沒機會跟讀者分享演講內容。幾天後,一位聽眾寄來電郵,說台灣的一位名嘴教授剛出了一本書,而書中有提到電磁波的危險,所以我就在12月28日發表使用手機,腦瘤風險飆三倍?,予以駁斥。事實上,在那之前我就已經發表過兩篇跟電磁波有關的文章,只不過當時所討論的重點並不是要駁斥有關電磁波有多危險的傳言。這兩篇文章分別是2019-5-13的遠紅外線的醫療效果是真的嗎,及2019-10-13的太赫兹細胞理療儀。我在文章裡有說,不管是「遠紅外線理療」,還是「太赫兹理療」,都是要花大錢去做的。可是,遠紅外線和太赫兹都是電磁波,而且在能量上都是比手機的電磁波要強上好幾千倍。那你會不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有人要花大錢去做電磁波理療,有人卻怕電磁波怕得要躲到山洞裡。而且,很可能就是有一種人,他們是一方面花錢去做電磁波理療,另一方面卻又天天擔心手機發射的電磁波會造成腦癌、乳癌,血癌等等等。那,到底是為什麼,會有這麼荒唐的事?其實,追根究底就是「不懂」,再加上被所謂的專家(像那位台灣名嘴教授)誤導,才會這樣無厘頭地搞得天翻地覆。(網路笑話:學生問老師,為什麼有盲人走路要打著燈籠。老師回答,如果他是真瞎,卻打著燈籠給人引路,那肯定是台灣名嘴)電磁波在自然界是無所不在。縱然地球上從來就沒有人類出現過,所有動植物都還是被電磁波籠罩著。而縱然原始人類是躲在山洞裡,也還是一樣會被電磁波「輻射」到。一談到「輻射」,這又是一個讓很多人感到非常害怕的東西:一聽到「輻射」,就會想到X-光、電療、核電廠、原子彈等等可怕的東西。但其實你家裡的日光燈也是一種電磁波,也一樣是在輻射。可是,你為什麼不怕日光燈的輻射呢?何況,日光燈的輻射在能量上是比手機強上好幾十萬倍。縱然不開日光燈,而就只是白天坐在家裡,你也一樣是被來自太陽的光線不斷地輻射,而來自太陽的光線在能量上也是手機的好幾十萬倍。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身體也是無時無刻地在釋放電磁波,而且這種電磁波(即遠紅外線)在能量上是比手機所釋放的電磁波還要強上好幾千倍(請看遠紅外線的醫療效果是真的嗎)。那,你怎麼還敢抱著你的老公/老婆和小孩?我們現在來看下面這個我從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下載的電磁波頻譜。頻譜最上面的那一行數字是以10倍進階的頻率(Frequency),而其單位是赫茲(Hertz,簡寫為Hz)。赫茲的定義是「週期性事件每秒鐘發生的次數」。 例如,我的心臟每秒鐘跳一次,所以我心跳的頻率就是1赫茲(1 Hz)。在這個頻譜的左下方有列出電纜(Power Lines)所發出的電磁波的頻率是50到60赫茲,而電腦(Computer)所發出的電磁波的頻率是60到100赫茲。頻譜的第二行所顯示的幾個英文縮寫是以一千倍進階的頻率單位。解釋如下:KHz是「Kilohertz,千赫茲,103」,MHz是「Megahertz,百萬赫茲,106」,GHz是「Gigahertz,千兆赫茲,109」,THz是「Terahertz,太赫茲,1012」,PHz是「Petahertz,拍赫茲,1015」,EHz是「Exahertz,艾赫茲,1018」。電磁波的能量是跟頻率成正比,所以在頻譜越右邊的電磁波能量就越強。像X-光和伽瑪射線(如常用來切除腫瘤的伽瑪刀)就是非常高能量的電磁波,而它們也被稱為「游離輻射,Ionizing Radiation」。相對地,在頻譜左邊(即約在PHz的左邊)的電磁波是屬於「非游離輻射,Non-Ionizing Radiation」(如日光燈)。「游離」和「非游離」之間的差別,簡單地說就是,前者具有破壞細胞分子(如DNA)的能力,而後者則無此能力。在頻譜所顯示的GHz的下面可以看到手機所釋放的電磁波的頻率是約2GHz,而微波爐內部所釋放的電磁波的頻率是3到30GHz。我在前面提到的「遠紅外線理療儀」以及「太赫兹理療儀」,它們所釋放的電磁波的頻率是在3到100THz之間,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會說,在能量上它們都是比手機所釋放的電磁波要強上好幾千倍。我們人體所釋放的電磁波跟遠紅外線是一樣的,所以在能量上它也是比手機所釋放的電磁波要強上好幾千倍。還有,很多人怕得要死的基地台,它們所釋放的電磁波也一樣是屬於此一範圍的頻率。我們人類之所以能看得到東西,在白天是因為有來自太陽的光線,而在晚上則是因為有來自燈具的光線。不管是來自太陽或來自燈具的光線,它們都是頻率在400到800THz之間的電磁波(請看頻譜上七彩的部分),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會說,在能量上它們都是比手機所釋放的電磁波要強上好幾十萬倍。更何況我們是每天都曝露在這些電磁波之下十幾個小時。所以,相形之下,手機或基地台所釋放的電磁波到底有多危險,或多不危險,您應當可以判斷得出吧。關於手機和基地台電磁波的安全性,世界各國的衛生醫療單位都已經有發表聲明。我現在就只翻譯一小段世界衛生組織所說的:在過去30年中,在非游離輻射的生物效應和醫學應用領域中,已經發表了約25,000篇文章。 儘管有些人感覺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但與大多數化學藥品相比,這個領域的科學知識是更廣泛。根據最近對科學文獻的深入審查,世界衛生組織得出結論,當前證據並未證實暴露於低水平電磁場對健康有任何影響。我在很久前有下載一個比較簡單的中文電磁波頻譜,但已不記得是從哪裡下載。原文:電磁波好可怕?基地台斷訊,原始人風波
-
2021-08-1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起床腳痛 上WaCare學舒緩足底筋膜炎3大祕訣
● 起床後腳踏在地上,腳底特別疼痛,恐得足底筋膜炎● 有人痛在腳的大拇趾上,有人痛在腳背● 多練習放鬆足弓和過於緊繃的小腿肌肉從床上剛起來,腳踏在地上時,腳底或腳跟感到特別疼痛,走個幾步後會比較舒緩一些,不過走久了還是會不舒服,你可能罹患了「足底筋膜炎」。有些人會痛在腳的大拇趾上,有些人痛在腳背,患者形容:「痛到連踩踏一步都有困難!」WaCare專家、物理治療師洪岳裕表示,腳底有足弓和足底筋膜等重要組織,從橫剖面來看,腳掌是立體形狀,也就是有一個拱形的足弓,而且分別有內側足弓、外側足弓和橫足弓。罹患足底筋膜炎的原因,可能是因腳沒有力氣,走路時去拉扯到足弓的肌肉或筋膜;或是扁平足也會影響到足弓,建議要多練習讓筋膜及肌肉更強靭,或多放鬆足弓和過於緊繃的小腿肌肉。WaCare健康促進平台與國健署在疫情期間,提供長者146堂免費線上「全銀運動」課程,邀請運動教練、職能治療師、中醫師等各領域專業,充實各種知識和技能,大家一起運動、學習,促進身體健康,並降低罹患慢性病機率。足底筋膜炎舒緩有三大祕訣:一是鬆腳底;二是鬆小腿;三是加強腿力。可以喚醒平常較少用到的肌肉,做的原則是「少量多餐」,一次不用做很多,可以經常做。改善足底筋膜炎6動作1.腳趾動一動用雙手扣住腳的大拇趾和另外4根腳趾,或是在每兩根腳趾的中間,做上下的鬆動,可以特別去鬆動前三根腳趾頭,平常有時間就去做,之後腳會感到格外輕鬆。2.網球壓腳底運動將網球、其他的球或寶特瓶放在地上,然後用去壓腳底橫行頭和斜行頭這兩條肌肉,盡量壓到有點痠、但不要到痛的感覺。3.鬆小腿採「骨肉分離」原則,把小腿盤起來,將小腿的肉整個提起來,抓住它再去鬆一鬆它。也可以動動腳踝,滑動筋膜,可達到放鬆效果。4.滾動小腿將滾筒或寶特瓶放在床上,躺床上時,把小腿放在上面滾動,樣分三段去滾,如果單腿力氣不夠,可以兩隻腿一起放上去滾。5.剪刀、石頭、布要強化腳掌,可做「剪刀、石頭、布」動作。「剪刀」是將右邊四根腳趾往內縮,大拇趾維持在原位;「石頭」是五根腳趾全部往內縮;「布」是將五根腳趾都伸展開來。6.抓毛巾將毛巾鋪在地上,用所有腳趾把它慢慢抓向自己,抓一次就放掉。這個動作只可用到腳掌的力氣,小腿不可以動,可以循序漸進地練習。●全銀運動每天兩時段,分別是10:00-11:00長者銀髮知識課程、15:00-16:00主題運動課程。>>全銀運動線上課程>>加入LINE社群獲得最新課程訊息
-
2021-08-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世衛EUL清單和國家EUA授權哪裡不同?醫師詳解
疫情挑戰之下盼來新冠疫苗,近日卻網傳「日本AZ疫苗、泰國AZ疫苗尚未取得世衛EUL認證」,甚至「美國將永久停止使用AZ疫苗」。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表示,只有向世衛簽約供應COVAX平台的疫苗廠才會列入EUL清單(編按:緊急使用清單,emergency use listing)。至於美國疫苗充足,不必再緊急授權其他疫苗,呼籲民眾從衛福部網站、Line疾管家查詢正確疫苗資訊。 謠言一:「日本AZ疫苗、泰國AZ疫苗尚未取得世衛EUL,沒有國際認證?」※破解1:全球疫苗廠均遵循一致標準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表示,國際藥廠多會在許多國家設立疫苗廠,因此藥廠為了把關疫苗品質,一定會要全球各疫苗廠遵循完整的檢驗標準,包含國際標準、各國標準,甚至藥廠本身也會訂定更嚴格的內部管控,即使同一疫苗廠生產的疫苗,為確保每一批次的品質,也採逐批檢驗。也就是說,「無論疫苗出自日本、泰國或英國等疫苗廠,每一批次都有固定的程序、標準,出廠的疫苗品質都是一致的。」邱南昌醫師強調。※破解2:國內外疫苗都須經食藥署封緘查驗[註一]不論是台灣自製或國外疫苗進入台灣後,都不能馬上施打,必須經由食藥署進行封緘查驗,通過後才能施打。根據食藥署〔註1〕查驗標準包含相關文件,AZ疫苗至少有7項檢測:1.外觀:確認疫苗是否無異物存在。2.pH值:確認疫苗酸鹼度是否符合規定。3.鑑別:確認疫苗主成分腺病毒載體中之SARS-CoV-2棘蛋白核酸序列是否正確。4.DNA/protein比例:確認疫苗殘留不純物是否符合規定。5.細菌內毒素:確認疫苗殘留細菌內毒素是否符合規定。6.無菌試驗:確認疫苗是否未遭微生物汙染。7.效價:確認疫苗腺病毒感染力是否符合規定。邱南昌醫師說,疫苗出廠時需先通過內部品管,到台灣後再經食藥署層層把關,都是為了確保疫苗品質無虞。※破解3:世衛EUL清單與國家EUA緊急授權不該混淆至於6月4日日本捐台的124萬劑AZ疫苗,以及7月7日台灣自購的62.5萬劑來自泰國廠的AZ疫苗,網傳「日本廠、泰國廠AZ疫苗尚未取得世衛EUL,未獲國際認證」,邱南昌醫師表示,不要把世衛EUL認證與各國核准疫苗緊急使用的EUA混為一談,是兩道完全不同意義的程序。邱南昌醫師解釋,COVID-19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是世界各國評估疫情情況、疫苗種類,審查相關規範後,緊急授權使用疫苗,因此每個國家各自核發EUA。[註二]至於WHO的緊急使用清單(Emergency Use Listing)[註三],是WHO擔心疫苗被搶購,致使經濟能力較差、或受其他因素干擾的國家無法取得疫苗,為了公平起見,成立COVAX平台,與各國疫苗廠簽訂契約,供應疫苗給COVAX分配使用。如果藥廠願意提供疫苗給COVAX,WHO也認證通過,WHO就會將該疫苗廠列入EUL名單。邱南昌醫師反問,假如這個藥廠,在某地的疫苗廠沒有和WHO簽約供應疫苗,「沒有要參加,怎麼可能列入EUL?」事實上,邱南昌醫師補充,若藥廠供貨COVAX平台,都會選擇合適的產地,AZ疫苗就是提供COVAX最多的疫苗,但也不是每個國家的AZ疫苗廠都簽約WHO,所以該國的AZ疫苗就不會列入EUL。謠言二:「美國的弗奇博士說,2022年美國將永久停止使用AZ疫苗」? ※破解:美國疫苗過多,不必再緊急授權給其他疫苗「美國疫苗已經太多了。」邱南昌醫師說,目前各國都是在疫苗不足的緊急情況下,通過COVID-19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然而美國已經核准BNT、莫德納和嬌生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在疫苗過剩下,美國不缺疫苗,何必再緊急授權AZ疫苗?」此外,邱南昌醫師還說,也沒所謂美國永久不使用AZ疫苗這說法,是美國目前根本不需要,也不是針對AZ,其他疫苗也都如此。謠言三:「美國不承認AZ疫苗,打AZ無法入境也無法留學美國嗎?」※破解:美國承認BNT、莫德納、嬌生以及經世衛組織核准緊急使用的疫苗,包含AZ疫苗。邱南昌醫師強調,世界各國針對COVID-19的入境標準不同,美國目前入境制度[註五],是均須檢附航班起飛前3日內COVID-19陰性檢測證明、或3個月內曾感染但已康復的證明文件[註六];另外,除了BNT、莫德納和嬌生疫苗,美國也接受WHO核准的疫苗,包括AZ疫苗[註七]。其實AZ是目前全世界最多國家採用的疫苗,並沒有在台灣打AZ疫苗不能入境美國的狀況。至於入境後是否隔離,需參考美國CDC以及各州建議。拒絕疫苗假訊息 疫情資訊看疾管署防疫網站邱南昌醫師呼籲,近日有許多關於新冠疫苗的資訊及傳言錯誤百出,斷章取義了專家發言,扭曲了專業,建議從衛福部網站、Line疾管家查詢疫苗資訊,切勿以訛傳訛。參考資料:1. 食藥署官方網站https://www.mohw.gov.tw/cp-16-62273-1.html 2. 食藥署官方網站https://www.mohw.gov.tw/cp-16-61887-1.html 3. WHO - Joint COVAX statement on the equal recognition of vaccines https://www.who.int/news/item/01-07-2021-joint-covax-statement-on-the-equal-recognition-of-vaccines4. WHO EUL list https://extranet.who.int/pqweb/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Status_COVID_VAX_15July2021.pdf 5. US CDC – Requirement for proof of negative COVID-19 test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travelers/testing-international-air-travelers.html 6. US CDC – International travel during COVID-19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travelers/international-travel-during-covid19.html  7.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vaccines/fully-vaccinated.html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打疫苗後服用普拿疼會影響抗體生成? 免疫科醫師解答正確觀念 ·AZ疫苗副作用最嚴重?新冠疫苗到底怎麼選? 優缺點1次分析
-
2021-08-14 養生.人生智慧
寫自己的故事/80歲父親搭長途公車、爬4層樓梯 只為給女兒母親親手包的水餃
3C時代來臨後,彼此的交流愈來愈快速,手機打打字、幾張LINE貼圖,就可以輕鬆與遠方親友搭上線,但碎片的字句卻常難以描繪出心中真摯的心情,或是想要好好描述,卻又不知從何說起。《橘世代》邀請知名寫作專家鄭緯筌老師,展開「寫自己的故事」系列線上寫作課程,教大家從零開始學習寫作,把自己最珍貴的回憶,動手寫下來,優秀作品獲選刊登於《橘世代》周報,並將以雙周連載方式與讀者分享一系列動人故事。我的父親 作者/綠菡在手機看到「女兒第1天上幼稚園!硬漢老爸一路爆哭」這則新聞,不禁讓我想到老爸。我家有四千金,但爸爸從來不會討厭我們這些女生。還記得小妹出生時,媽媽很怕爸爸失望,就很靦腆地跟爸爸說:「又是個女的」,爸爸豪氣的說:「女孩好,還挺漂亮的。」父親年輕時是個非常時髦的人。最有趣的一件事是他在18歲時,看到外國雜誌裡的男生流行油油的西裝頭,就向爺爺要求買一罐髮油,但爺爺不幫他買。他心想山不轉路轉,於是就去廚房,拿了一些「豬油」抹在頭上,也同樣是油油亮亮的。但這個行為,可苦了洗全家衣服的大嫂,因為這個小叔的枕頭套真是超難洗的。父親這一生最喜歡學習的語言是「英文」,18歲時,他和爺爺要求去上語文學校,爺爺卻決定父親應該去學做生意。後來父親在百貨公司專櫃做銷售員,別人一個月的銷售額,父親幾天就搞定,剩下來的時間,他會去看當下最流行的電影。雖然他不能去語言學校,但這一生他都沒忘記自學「英文」,有一次坐公車,他的皮夾被扒了,我們大家都很緊張,但父親不慌不忙的說:「皮夾裡裝的只是一些寫滿英文單字的紙片,沒有什麼錢。」父親一生最重視兩件事,即負責任與遵守時間。所以從小到大,我們的家庭教育,就是「負責任」及「遵守時間」。這樣的要求,無論小到和朋友約會,大到參加單位面試,父親一定要求我們只能早到,不能遲到。另外,還有兩件事,也是讓我非常難忘:其一是從國小一年級至國中三年級,長達九年的時間,無論颳風或下雨,父親都是用腳踏車送我上、下學。其二是有一年冬天的天氣好冷,而且屋外還下著雨,一大早,住處的電鈴就響了。開門一看,快80歲的老父親,從南港轉了兩趟公車來到土城,還爬樓梯上到公寓的四樓,手上提著保冷效果比較好的熱水瓶,裏面裝著媽媽放在冷凍庫親手包的水餃,只為送給她心愛的女兒。父親過世已經好幾年了,但每每想到他老人家,心中總是充滿著濃厚的愛,以及無盡的懷念。好想對他說一聲:「爸爸,我愛您。」老師回饋本篇文章相當具完整性,直接投稿也沒問題。文章的開頭以新聞標題作為破題,吸引人興趣,建議若能在文章中稍微描述新聞的內容和發生的細節,則可以讓沒看過那則新聞的人,更能立刻融入情境之中,引起更多的共鳴。講師介紹 專欄作家 鄭緯筌經歷:《經濟日報》專欄作家《獨立評論@天下》專欄作家「內容駭客」網站創辦人「我愛寫筆記」社群創辦人「Vista寫作陪伴計畫」主理人著作:《慢讀秒懂:Vista的數位好文案分析時間》《內容感動行銷:用FAB法則套公式,「無痛」寫出超亮點!》「寫自己的故事」6堂課教您寫生命故事,報名請洽02-7721-6909按2
-
2021-08-14 養生.人生智慧
寫自己的故事/「無數個日子裡,我們什麼都沒有說...」與被躁鬱症纏繞的母親唯一合照
3C時代來臨後,彼此的交流愈來愈快速,手機打打字、幾張LINE貼圖,就可以輕鬆與遠方親友搭上線,但碎片的字句卻常難以描繪出心中真摯的心情,或是想要好好描述,卻又不知從何說起。《橘世代》邀請知名寫作專家鄭緯筌老師,展開「寫自己的故事」系列線上寫作課程,教大家從零開始學習寫作,把自己最珍貴的回憶,動手寫下來,優秀作品獲選刊登於《橘世代》周報,並將以雙周連載方式與讀者分享一系列動人故事。一張老照片裡的媽媽與我作者/許家銘2020年9月15日經過上天的安排,我終於找到傳說中的瓜子臉九頭身16歲美少女照片,第一次見面就愛上了她…第一次合照,我雙手輕輕地放在她的手上,而她則是溫柔地將我抱在懷裡,我們什麼都沒有說,一起看著遠方;1984年,我小學畢業,她沒有來參加,我們什麼都沒有說。1987年,我中學畢業,她沒有來參加,我們什麼都沒有說。1993年,我台北工專畢業,她沒有來參加,我們什麼都沒有說。在無數個日子裡,她總是安靜地待在家裡,我們什麼都沒有說。一直到2021年4月29日,車子開往三峽火葬場的路上,我的雙手再次輕輕地放在她的棺木上,這一刻我們什麼都沒有說…腦海裡只有這張16歲美少女照片。後記:媽媽16歲就結婚,我出生後她就因為精神躁鬱症而離婚,這個病症纏繞她一生;而我不曾看過嬰孩時期的照片,一直到2020年才從一堆底片中找到這唯一的一張合照,讓我感動至今。(以前阿媽總是說,我媽媽瓜子臉最漂亮了,可是我沒有照片,無法想像。)老師回饋本篇文章較偏社群貼文的寫作格式或電影的呈現方式,讀到最後會發現故事性很強。建議可以增加與母親互動的情節,讓作者與主角母親的連結性更強;或是可嘗試倒敘法描述,從開車前往三峽作為開頭破題,以回憶倒帶的方式,讓讀者能跟著作者一起透過畫面走入故事中。講師介紹 專欄作家 鄭緯筌經歷:《經濟日報》專欄作家《獨立評論@天下》專欄作家「內容駭客」網站創辦人「我愛寫筆記」社群創辦人「Vista寫作陪伴計畫」主理人著作:《慢讀秒懂:Vista的數位好文案分析時間》《內容感動行銷:用FAB法則套公式,「無痛」寫出超亮點!》「寫自己的故事」6堂課教您寫生命故事,報名請洽02-7721-6909按2
-
2021-08-14 養生.人生智慧
寫自己的故事/踏進安寧病房該怎麼道別?親愛的,我們黃泉再相遇
3C時代來臨後,彼此的交流愈來愈快速,手機打打字、幾張LINE貼圖,就可以輕鬆與遠方親友搭上線,但碎片的字句卻常難以描繪出心中真摯的心情,或是想要好好描述,卻又不知從何說起。《橘世代》邀請知名寫作專家鄭緯筌老師,展開「寫自己的故事」系列線上寫作課程,教大家從零開始學習寫作,把自己最珍貴的回憶,動手寫下來,優秀作品獲選刊登於《橘世代》周報,並將以雙周連載方式與讀者分享一系列動人故事。當生命邁向天黑之際作者/Amanda我們相識在空大修課之際,在來去匆匆的成人教育裡要建立同窗之誼似乎很難,但不知何時起,在每年的聖誕節都會接到她的賀年卡,每年的賀卡有著祝福、敘舊。一年又一年,即便是3C時代來臨依舊如此。那年收到她的賀卡,又正面臨自己與死神搏鬥時,她的問候確實讓我嚎啕大哭,說不出要與她道別的勇氣。於是我們開始了定期的書信往返,不是用LINE、E-mail而是用傳統的寫信貼上郵票,然後等候她的回信,分享彼此的生活點滴。最近的幾封信告知腰痛得厲害,好像吃補藥補過頭,醫生看了說沒問題,但腰痛好像沒減緩。心裡納悶:不是只有補過頭嗎?為什麼痛得厲害?這不對啊?在忙碌了一段時間後驚覺好久沒接到她的回信了。忍不住問:怎麼了?她說:早上做了核磁共振,醫生剛過來說腰的痛是肺腺癌第四期引起的,癌細胞已經蔓延開了,化療、標靶都來不及了,好友!要向妳道別了。我的心裡已經有準備,妳不用傷心。在驚訝、不可思議的狀況下來到榮總的安寧病房,嗎啡止住你的痛讓你安慰我,人生很多無常,雖然來得意外但這一輩子過得幸福、無憾,希望這一天能趕快來到。握著你的手,不知要如何道別?當你知道這是最後一次見面時,當生命沒有未來、沒有希望時,對不起!我說不出,一路好走!親愛的好友!面對人生天黑之際、懷抱感恩、無怨、無悔。令人感動,也謝謝你!相伴三十多年的情誼,多年後若能在黃泉相遇,希望我們還是好朋友、好姊妹。祝福了!後記:這故事發生在幾年前,在我生命中留下很深的印記,從沒想過,無常來得如此的快;無常也發生在我身邊,讓我久久無法平復。但隨著時日的過往,想到朋友說的:在生命過程中,會有無數的車站,從起站說是永恆,從終站說是短暫…。打從生下來,就是不斷的揮手道別,一路向前,也一路向死亡前進。感謝她,在我生命中曾經給了我如此美好的回憶!老師回饋本篇文章的感情非常真摯,看得出對當事人留下很深的想念,整體文章架構完整,具有很好的可讀性。文章主角的描述,若能增加更多細節,會讓人物角色有更鮮明的印象,例如:主角的生活背景、怎麼認識的,以及個性等加以描繪,可為文章更添色彩與溫度。講師介紹 專欄作家 鄭緯筌經歷:《經濟日報》專欄作家《獨立評論@天下》專欄作家「內容駭客」網站創辦人「我愛寫筆記」社群創辦人「Vista寫作陪伴計畫」主理人著作:《慢讀秒懂:Vista的數位好文案分析時間》《內容感動行銷:用FAB法則套公式,「無痛」寫出超亮點!》「寫自己的故事」6堂課教您寫生命故事,報名請洽02-7721-6909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