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6 癌症.肺癌
搜尋
CDC
共找到
601
筆 文章
-
-
2022-07-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只剩6天到7月31日! 打疫苗領500元政策不再延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先前為鼓勵民眾施打新冠肺炎疫苗,提供500元額度的獎勵措施,給尚未打滿疫苗的65歲以上民眾或55歲以上原住民,政策先前延長至7月31日。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宣佈,考量疫苗覆蓋率第一劑已達9成,快篩也充足,因此政策不再延長,民眾可把握最後6天儘速前往施打。為持續鼓勵長者接種,指揮中心幾度延長打疫苗送500元衛教品,及每人2劑快篩試劑政策,讓各地方政府提供給尚未打滿疫苗的65歲以上民眾或55歲以上原住民,目前延長實施至7月31日為止。莊人祥今日防疫記者會上宣佈,原本指揮中心提供65歲以上民眾,施打任何劑次都有500元衛教品和2劑快篩,現在確定實施到7月31日為止,不會再延長。莊人祥說明,因為符合施打間隔民眾都已經接種差不多,覆蓋率達9成,快篩存量也充足,因此決定不再延長;也提醒想要領取500元跟快篩的符合資格民眾,距離政策結束還有6天時間,可儘快把握機會,透過CDC網頁到疫苗接種資訊橫幅,就可以在covid-19疫苗一網通查詢到各縣市接種院所,可以看到各類疫苗有哪些醫院診所可以施打。指揮中心也公布最新疫苗施打狀況,莊人祥說明,周末2天有8.1萬疫苗接種人次,第一劑覆蓋率來到91.7%、第二劑85.7%、第三劑71.2%,第四劑則打到6%。
-
2022-07-24 醫療.感染科
猴痘列公衛緊急事件 設指揮中心? 疾管署:看散布模式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昨天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是世衛最高等級公衛警報。對於世衛將猴痘警戒升級,我疾管署署長周志浩表示,國內早就將猴痘列為法定傳染病,已預作準備。至於是否為此開設指揮中心,無法以「幾例確診」為標準,而要看到時候的散布情形和模式而定。周志浩表示,因應國際猴痘疫情,我國也正在採購相關的藥物和疫苗,臨床端也做出建議處置方式,這些都已經先準備就緒。的確國內出現兩例境外移入個案,但也因整備即時,其中一例已出院,且接觸者無任何症狀;另一例個案還在住院中,但無社區接觸者,社區都很安全。周志浩表示,目前都按部就班就班在因應猴痘疫情,疫苗和藥物因為全世界在搶,量不可能很大,確切的數量和進貨時間等確定會向國人報告。對於是否會因應猴痘成立指揮中心以及成立條件,周志浩則表示,目前國內情形還好,且因猴痘的傳播主要在侷限性的族群當中,因此不會用幾例作為成立條件,未來還要看疫情散布情形和模式,評估是否成立。疾管署下午發布新聞稿指出,我國截至目前已通報10例病例,累計2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感染國家為德國及美國。另為減少受感染的風險,也已於今年6月30日起,將具有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的49個國家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根據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20日發布的統計,全球已有72國通報超過1萬5800例猴痘病例。猴痘長年在西非和中非傳播,5月初以來,這兩個地區之外的猴痘病例激增。世衛6月23日首度召開緊急委員會議,決定是否將猴痘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當時多數委員向譚德塞建議,情況未達發布最高等級警報的標準。但因病例近一步增加,第二次緊急委員會議於7月21日舉行,盡管多數委員認為無須發布最高警戒,譚德塞仍因情勢迫切,發布最高警戒。
-
2022-07-24 醫療.感染科
世衛宣布 猴痘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猴痘病例激增,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23日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這是世衛最高等級公衛警報。世衛22日發表聲明說,譚德塞將在格林威治時間23日下午1時(台灣晚間9時)舉行視訊記者會並發表談話。根據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20日發布的統計,全球已有72國通報超過1萬5800個猴痘病例。猴痘長年在西非和中非傳播,5月初以來,這兩個地區之外的猴痘病例激增。世衛6月23日召開緊急委員會議,決定是否將猴痘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這是世衛最高等級公衛警報。當時多數委員向譚德塞建議,情況未達發布最高等級警報的標準。由於猴痘病例進一步增加,第二次緊急委員會議本月21日舉行,長達6個多小時,譚德塞在會中表示他很擔心,他說,「我需要你們的建議,來應對短期和中期的公衛影響」。緊急委員會負責向譚德塞提供建議,最終由譚德塞拍板決定。路透報導,以往譚德塞都會依照委員會的建議,不過消息人士指出,這次儘管多數委員認為無須發布最高警戒,譚德塞仍因情勢迫切,認真考慮要發布最高警戒。目前「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僅適用於新冠肺炎疫情和消除小兒麻痺計畫。委員會專家目前對於是否為猴痘發布最高警戒意見分歧,一派認為發布最高警戒能讓全球加緊防堵疫情擴散,另一派認為猴痘尚未擴散到新的群體,致死率也不高,不符合發布最高警戒的標準。2019年12月起,中國大陸湖北武漢市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群聚,疫情初期個案多與武漢華南海鮮城活動史有關,大陸官方於2020年1月9日公布其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此疫情隨後迅速在其他省市與世界各地擴散,並證實可有效人傳人。世衛於2020年1月30日宣布此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
2022-07-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立即打第四劑還是等Omicron BA.5疫苗?專家解析如何因應下一波新冠疫情
兩個禮拜前我發表新冠疫苗到底救了多少人,今天出爐的數據。今天讀者Lungchin在回應欄裡留言:「目前病毒演變為Omicron BA.5,既有的疫苗不論是本質上還是時間衰減,造成的防護力降低情況,進而加了第一加強劑(第三劑),現在又第二加強劑(第四劑)。想請教林教授,疫苗當初是依原型病毒所研發出的,到了Omicron BA.5,如針對此型出了新疫苗,理論上會有比較好的防護力?還是經過一段時間補一劑加強劑,已能具有足夠防護力?謝謝。」我立刻回覆:「目前醫學界沒有共識。我想以後也不會有共識。問題是在於病毒會不斷演變。打了針對Omicron BA.5的疫苗之後,還是無法完全阻擋下一個變種。目前打加強針的理由是說能避免重症或住院,而不是能避免感染。但也有人認為不應永無止境地打加強針,所以也就只能自己做選擇。」沒想到,在接下來的例行電郵閱覽時,竟然看到一篇才剛發表,跟這個議題完全符合的文章。這篇文章是發表在Kaiser Health News(KHN)網站。KHN是一家致力於提供健康資訊(尤其是醫療政策)的非牟利傳媒。這篇文章的標題是Boost Now or Wait? Many Wonder How Best to Ride Out Covid’s Next Wave(立即打加強劑,還是等待? 許多人想知道如何最好地度過新冠的下一波)。我把它的重點翻譯如下:佩姬現年 56 歲,住在底特律,已經接種了三劑,但目前不打算遵循聯邦政府的建議打第四劑。跟佩姬一樣,一些美國人似乎對三劑疫苗的保護感到滿意。但其他人可能想知道該怎麼做:現在就再打原始疫苗加強免疫,還是等幾個月,等針對最新的、高度傳染性的 omicron BA.4 和 BA.5 量身定制的新疫苗?迅速變異的病毒給公眾帶來了難題,也給衛生官員帶來了溝通上的挑戰。埃默里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學教授 Carlos del Rio 醫生說:「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點信息空白,它無助於人們做出正確的決定。」Carlos del Rio說,公眾對疫苗在預防嚴重疾病方面的價值了解得不夠多,儘管疫苗不能阻止所有感染。他又說,每一種新的新冠病毒變種也迫使衛生官員調整他們的信息,這可能會加劇公眾的不信任。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在 50 歲及以上的美國人中,大約 70% 的人(以及 65 歲及以上的人中幾乎同樣多的人)沒有接種第四劑。該機構目前建議 50 歲及以上的成年人和免疫系統受損的年輕人打四劑新冠疫苗。上週,多家新聞媒體報導稱,拜登政府正在製定一項計劃,允許所有成年人打四劑新冠疫苗。官員們擔心 BA.4 和 BA.5 的激增,因為它們很容易傳播,並且可以逃脫免疫保護。最近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BA.5 對目前可用的 mRNA 疫苗的抵抗力是早期 omicron 變種的四倍。疫苗專家的不同觀點使一致的信息傳遞變得複雜。儘管像 del Rio 和貝勒醫學院的 Peter Hotez 這樣的醫生認為應該要打第四劑,但 FDA 疫苗諮詢委員會成員 Paul Offit 醫生卻認為只有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才需要打第四劑。洛克菲勒基金會全球公共衛生戰略負責人、也是Offit 在 FDA 小組中的同事 Bruce Gellin 醫生說:「當專家基於相同的科學卻有不同觀點時,也就難怪民眾會對信息感到困惑。」拜登政府在7 月 12 日發布了管控BA.5 的計劃。在近三週以來的第一次白宮新冠病毒簡報會上,聯邦高級衛生官員發出的信息很明確:不要等為 omicron 量身定制的疫苗。 CDC 主任 Rochelle Walensky 醫生說:「現在有很多人處於高風險之中。等新疫苗等到 10 月和 11 月不是一個好的計劃。」由於對 BA.5的擔憂日益增加,FDA 於 6 月 30 日建議輝瑞和莫德納開始生產一種新的二價疫苗,該疫苗將當前版本與針對新病毒株的配方相結合。兩家公司都表示,他們可以在 10 月份為美國提供數百萬劑新配製的疫苗。但是專家認為,鑑於困擾疫苗生產的意外障礙,最後期限可能會延緩幾個月。范德比爾特疫苗研究項目的科學主任Kathryn Edwards醫生說:「我認為我們都在問同樣的問題:當秋季推出的是二價疫苗並且您將獲得目前正在傳播的 BA.4/5 時,現在獲得另一個加強劑有什麼好處?雖然BA.4/5是否會在秋季傳播是另一個問題。」她又說,新冠併發症風險非常高的人可能現在就要接種第四劑,因為它能在等待 BA.4/5 疫苗時暫時預防嚴重疾病。她又說:「關於新冠,沒有什麼是簡單的,不是嗎?就好像打地鼠遊戲一樣。今天早上我看到報導說有一個出現在印度的新變種。也許這將是一個空無一物的漢堡,但是——誰知道呢?——也許是很厲害的變種,然後我們就會想,為什麼我們將疫苗株改為 BA.4/5呢?」原文:打第四劑,還是等Omicron BA.5疫苗
-
2022-07-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失去味覺不再是確診指標症狀 醫曝染Omicron五大病徵...會痛7天
國內15日出現首例Omicron BA.5社區感染案例,指揮中心不敢大意,正在評估擴大接種第四劑族群的必要性。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日前分析各國研究,指出以目前全球主流的Omicron BA.4、BA.5來說,判斷確診的指標症狀已非「失去味、嗅覺」,首要症狀為喉嚨痛。吳昌騰16日於臉書粉專發文分析疫情變化,他直言新冠病毒自從變異到Omicron後,全球疫情主流的位置就掌握在Omicron家族手裡,這背後的關鍵在於Omicron的免疫逃逸能力,也就是突破「自然免疫」或「疫苗免疫」的能力。他分析各國疫情發展,從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的最新數據看來,截至7月9日這一週,美國有超過81.3%新增確診為BA.4及BA.5感染,其中BA.5佔比為65%,而前一週的BA.4、BA.5感染率則佔新增確診的70%;韓國也受BA.4、BA.5影響,15日新增41310例新冠病例,創下2個多月來新高。BA.5的症狀為何?吳昌騰引用英國研究發現,失去嗅覺和味覺不再是這波疫情確診最指標性的症狀,這波感染的首要症狀是「喉嚨痛」,其他常見臨床症狀如疲勞、咳嗽、發燒和頭痛等比例均提高,「症狀持續時間為7天」。根據英國負責疫情追蹤的「ZOE健康研究」發表數據,在上週的1萬7500名確診者中,喉嚨痛是目前確診的首要症狀,約58%確診者通報出現這類症狀,其他排名前十的症狀依序為頭痛(49%)、咳嗽無痰(40%)、流鼻涕(40%)、咳嗽有痰(37%)、聲音沙啞(35%)、打噴嚏(32%)、疲勞(27%)、肌肉疼痛(25%)、頭暈(18%)。美國白宮首席防疫顧問佛奇(Anthony Fauci)曾言「Omicron真的可以100%逃脫之前感染產生的抵抗力」,與之前的變種相比,BA.5有著壓倒性的傳播優勢,呼籲人類必須認真對待BA.5。吳昌騰也直言「我們要認清現實」,大家從疫苗和先前感染中所獲得的免疫力會隨著時間推移而下降,因此「突破性感染」和「再度感染」的情況就是會發生的,但慶幸目前所接種原始病毒株疫苗所產生的免疫力,在面對BA.4、BA.5時,依然能夠對重症、住院和死亡提供有效保護。
-
2022-07-17 養生.抗老養生
不吃肉、不吃甜食及油炸食品 注重養生的長壽專家為何只活了51歲?
這一個月來有好幾個群組都在傳一個圖片,而目的是在嘲諷養生,甚至是在鼓勵吸煙。圖片的上半是一個中年男子,而文字說明是:「長壽專家林雪峰去世,享年51歲。不吃甜食,不吃肉食,不吃方便麵,不吃油炸食品,不熬夜,過於注重養生,營養不良的專家把自己活活整死了!這不能吃,那不能吃,終於把自己給整死了。」圖片的下半是一個老太太,而文字說明是:「104歲老奶奶一天三包煙:勸我戒菸的醫生早都死了。」其實,那位男子的名字是林海峰,而不是林雪峰。根據百度百科,林海峰的生平是:「1968年生,2019年11月11日死。生於福建永安,東南亞著名的演講激勵大師,曾任陽光森林健康機構董事長,整體自然醫學療法創始人,賣保健品起家,鼓吹斷食排毒。2019年11月11日,稱『自然療法大師』的林海峯,在雲南麗江意外身亡,終年51歲。林海峯朋友向記者表示,出事前幾天,林海峯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稱自己吃了一包過期的紅棗,『全身僵硬』,但他沒有去醫院,通過嘔吐的方式,將食物吐出來後,身體恢復了正常。隨後,他刪除了這條朋友圈動態。幾天後,林海峯和一些朋友去麗江遊玩,當日吃過晚飯後,林海峯突發意外倒地。被送到醫院後,已經沒有生命跡象,大家懷疑是『食物中毒』釀成悲劇。他自己是做自然醫療的,可能認為自己能夠排出來,就沒有去醫院。」從這段敘述就可看出,這位所謂的養生專家是以賣保健品起家,鼓吹斷食排毒的自然療師。那,請問,保健品,斷食,排毒,自然療法是正確的養生嗎,是有科學根據的養生嗎,是值得效法的養生嗎?(註:我發表過數百篇有關保健品,斷食,排毒,和自然療法的文章,請自行搜索點閱)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那張網傳圖片不提林海峰是採行這些荒謬的養生方法,卻偏偏要說他的養生方法是「不吃甜食,不吃肉食,不吃方便麵,不吃油炸食品」呢?有關「104歲老奶奶一天三包煙」,我在這個網站成立不久後(2016-4-13)發表的世紀大騙局裡就有說:【您也一定聽過類似這樣的名言:「我祖父每天一包煙,活到九十幾。」所以,您是不是也同意,西方醫學是「世紀大騙局」?但是,請您再看,本文開場第一句話裡提到的「機率」。沒錯,西方醫學會告訴你,因為你每天吸一包煙,所以你得肺癌的「機率」會比不吸煙的人高出許多。但西方醫學絕對不會跟你說,你「一定」會得肺癌。如果你常運動,西方醫學會告訴你,你得心臟病的「機率」會比不運動的人少許多。但西方醫學絕對不會跟你說,你「一定」不會得心臟病。】也就是說,醫學上的建議都是根據統計數據而做出來的。如果你遵循這些建議,那你生病或早死的機率就會較低,但是卻不能保證你就一定會健康長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殺死多達一半的使用者,每年導致超過 800 萬人死亡。 其中超過 700 萬人是死於直接吸煙,而約 120 萬人是死於二手煙。根據美國CDC,吸煙會傷害身體的每個器官,是可以預防的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我有在醃製食物好壞,北醫學生採訪這篇文章裡說:「任何人,只要他願意承擔已被告知的風險,都可以選擇做他喜歡做的事,不管是三餐都吃泡菜,或是每天抽個三五包煙(當然,如果讀者問我,我會勸他千萬不要)。」我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人要轉傳這張圖片,畢竟忠言是逆耳。或者說,絕大多數的人寧可相信美麗的謊言,卻不願意聽傷心的真話。原文:每天三包煙,活到104,注重養生,終年51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2-07-04 醫療.感染科
猴痘來了!卡介苗、天花疫苗疤痕怎麼分辨?2張圖看懂自己有無保護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邀請衛福部防疫醫師陳婉青說明猴痘的衛教知識。陳婉青提醒,近期法國出現首例小學生感染猴痘,顯示幼童感染猴痘需格外小心,特別是免疫功能低下的幼童。猴痘潛伏期短 採支持性療法猴痘屬於人畜共通病毒,感染潛伏期約有5到21天,但通常是6到13天;症狀有發燒、畏寒、出汗頭痛、極度倦怠與皮疹等。發燒1到3天後會有皮膚病灶、多是從臉部開始蔓延到四肢。症狀可能持續14到21天。▲猴痘主要透過病患的呼吸道分泌物等方式傳染,飛沫傳染需較長時間且近距離才會發生。(圖/疾管署提供)傳染方式有接觸感染,例如接觸到帶病毒的動物,或是病患的呼吸道分泌物、受傷的皮膚或黏膜,與相關汙染物;另有可能透過飛沫傳染,但這需在長時間共處才可能感染。在疫苗部分,國際都不建議大規模接種,僅建議高暴露風險職業,如實驗室人員;與高感染密切接觸者,如照顧者或醫護。且陳婉青提到,多數人感染後症狀輕微,可透過輸液治療、維持營養等支持性療法降低併發症。且藥物相當多,但這類藥物僅能使用於免疫力低下病患。 預防方法有:前往流行地區,避免宿主動物,所有食物需煮熟、避免與病患接觸,醫護須備妥防護裝備,有症狀需就醫。▲疾管署提供猴痘的預防方法。(圖/疾管署提供)第3代疫苗與藥物採購中 有發生重大事件才會搬出首代疫苗針對抗猴痘藥物與疫苗整備,指揮中心發言人說明,目前需與藥商作採購的詢問,目前都還在討論,只是提醒大家,感染者不一定要服用。「目前主要採購天花第3代疫苗,與許多人打過的第1代疫苗不同的是,第1代副作用極大。未來如發生天花恐怖事件,才需要把戰備的第一代疫苗拿出來。第三代的疫苗副作用低,僅用於醫護人員、實驗室人員以及接觸者才可做接觸後暴露之預防使用。你有打過猴痘疫苗嗎? 看你的左手臂三角肌莊人祥表示,台灣在1979年之前,不少民眾打過俗稱牛痘的天花疫苗;研究顯示該疫苗對於猴痘,具有85%保護力,但「我打這麼久,保護力有沒有85%,就是個問號。」另外有不少人不會分辨卡介苗與天花的疤痕,疾管署說明:曾接種牛痘的手臂,應當有較大的痘疤,多呈現輻射狀,大多數有2痘疤,也有接種在大腿外側的。另外,卡介苗疤多在左上臂三角肌中央,疤痕較小。▲疾管署說明卡介苗的接種痕跡。(圖/疾管署提供)▲疾管署提供接種過牛痘疫苗的疤痕樣態。(圖/疾管署提供)(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重症醫列3點證明「猴痘已加速進化」! 揭「8個感染徵兆」:發燒先出現 ·此波猴痘症狀較不典型!打牛痘疫苗能預防嗎? 美CDC解答...6種人恐重症
-
2022-06-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成人MIS-A致死率是兒童3倍!一圖看懂MIS-A臨床8大症狀,出現2狀況速就醫
本土確診人數逐日下降,國內疫情似有好轉跡象,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陸續收到疑似MIS-A(成人多重系統發炎症)通報。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也提醒,確診後2至12週可能產生MIS-A,預期近期將陸續傳出相關案例,民眾應多留意。 李建璋昨在臉書發文表示,MIS-C (Children)最早是在2020年4月由英國東南部兒科醫師發現,10天內有8位確診病童產生類川崎氏症候群的疾病而定義;2個月以後,美、英兩國也陸續發現16位成人罹患類似疾病,因此定義為MIS-A (Adult)。 李建璋指出,與兒童相似的是,成人族群也是以非洲拉丁裔為主、通常肥胖、過往健康,年齡落在青壯年,臨床表現為高燒。其中1/3有口腔或是眼睛黏膜發炎症狀,實驗室數據發炎指數上升。 成人MIS-A死亡率高於兒童3倍 而與兒童不同的是,成年人病患全都有心臟症狀,包含胸痛、心律不整、或是心臟衰竭;且成人症狀更嚴重,約有一半患者需要進加護病房,整體死亡率高達10%,比兒童僅約1~3%死亡率高出許多。 李建璋說,目前MIS-A病例的臨床表現五花八門,從神經學的中風、幻覺、腸胃道的腹痛、腹瀉、肝炎,皮膚紅疹、血液血小板降低或大幅上升,新陳代謝的血糖上升酮酸中毒,肺臟的陰影或積水,每個人都有不同組合,找不到一個固定的臨床標準作為確診定義。 雖然目前美國疾病管制局訂定了一個診斷標準,但診斷標準就和疾病本身一樣複雜,也不容易使用,所以他思考許久後決定使用123法則歸納,也就是「1個先決條件,2個必要條件,3個器官受損」。 .1個先決條件:必須是COVID感染過後,PCR、快篩或是抗體任一陽性都可;.2個必要條件:發燒加上發炎(血液指標 CRP、Ferritin、IL-6, PCT 上升) ;.3個器官損傷:必須包含心臟或皮膚黏膜的三個器官受損,最常見是心臟、腸胃、與神經學。 簡單來看,民眾只要確診過後,有突發高燒狀況,就應該就醫檢查。僅有不到一半的民眾會眼睛發紅或是皮膚紅疹,但如果發生,會是非常特異的症狀,家人、同事可以幫忙注意。而早期使用類固醇或免疫球蛋白合併抗血栓,是目前唯一的治療,所以民眾有懷疑的症狀,趕快就醫,才不會耽誤到病情。 成人8大症狀需注意 而今天指揮中心公佈的兩案例,一位50多歲男性是在染疫11天出現器官衰竭情況,6月初已死亡;另一例則是染疫恢復後又出現肝、腎等不同器官系統的發炎病變,也有合併休克情形。但上述兩例都不符合典型臨床標準,需等待專家小組進一步確認。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根據美國CDC定義,MIS-A病例為年齡大於等於21歲,且住院或住院前3天內有主觀發燒或客觀發燒紀錄,並大於38度。而且在住院前或住院前3天內,至少要符合臨床標準中的3項。 羅一鈞說明,如果成年人確診3~8週內又再度出現發燒,且有神經系統病症如意識變化、手腳無力或發麻、抽搐,心臟方面症狀如胸痛、胸悶、心跳不規則,另外如皮疹、結膜發紅,及腹痛、嘔吐、腹瀉等類似兒童MIS-C症狀,都可以就醫檢查,釐清是否為MIS-A或其他病症。●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我吃完宵夜後碗筷放3天沒洗,丈夫受不了主動去洗!他談夫妻相處:她不是不洗,是壓根沒想到做這事.熬過負債、婚變…她走過人生巨震,55歲華麗轉身!生菜女王告白:「沒有他們,我就倒了」 .職棒怪物大谷翔平: 撞上牆,我就更加努力去嘗試
-
2022-06-29 焦點.健康知識+
預防猴痘感染,衣服到底該怎麼洗?美CDC有指引
一位臉書朋友今天傳來一個影片,問我:「林教授您好,請問關於避免接觸性感染的問題,如果是共用投幣式洗衣機的話,是否會建議倒入漂白水呢?」這個影片是今天剛發布的洗衣精洗不掉猴痘?羅一鈞「病毒頑強」曝洗衣模式,而它下面的文字說明是:【防猴痘「洗衣精都無效」嗎?面對有醫師傳達類似的訊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28)日出面闢謠,強調這一種說法「我想這個又過度了!」,他提醒民眾,猴痘雖然在環境的抵抗力偏頑強,但只要用一般市售的洗衣粉、洗衣精即可,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快洗或省水模式,才能有足夠時間,徹底完成洗滌、避免病毒殘留的問題。】這段話裡的「有醫師傳達」,指的是那個老愛危言聳聽,還因詐領健保費而被判刑5個月的「名醫」。他兩天前在臉書上發表「對抗猴痘最重要的兩件事」,而裡面有說「使用共用洗衣機的人(如宿舍、投幣式)務必記得加適量的漂白劑」。名醫果然是名醫,縱然是胡說八道也還是有516個贊和64個分享。儘管那個影片有說「副組長羅一鈞今日出面闢謠,強調這一種說法又過度了」,但它下面卻還是有這樣的留言:「不要共用洗衣設備……首當其衝的就是……自助洗衣店……」「如果患者是前一手洗衣,後一手為了自我保護一定要用殺菌力強的洗衣精阿。不然還不是藉物傳染?」「公用洗衣機,使用前打開,先用酒精噴灑!」「慘了~有社區是有共用洗衣機的洗衣間……套房裡很多也沒有自己的洗衣機……怎辦?」「自助洗衣店要完蛋了」「自助洗衣店受害,但家用洗衣機會暢銷,本來自助洗衣就有很多衛生問題,專用還是比共用設備衛生安全」為了要了解宿舍或自助洗衣是否真的會是傳播猴痘的場所,我用monkeypox、coin、apartment和laundry做搜索。我有搜到美國、英國、加拿大,以及一些地方政府所提供的指引,但是這些指引裡完全沒有類似「使用共用洗衣機的人(如宿舍、投幣式)務必記得加適量的漂白劑」這樣的說法。路透社昨天發表Monkeypox case count rises to more than 3,400 globally, WHO says(世衛組織表示,全球猴痘病例數上升至 3,400 多例),而台灣也只有一個境外移入的猴痘案例。那,有必要因為這麼一個已被隔離的案例而發布「使用共用洗衣機的人(如宿舍、投幣式)務必記得加適量的漂白劑」這樣的建議嗎?名醫之所以會出名,靠的就是嚇唬靠百姓。不管如何,所有我看到的官方指引都只是說「不要把病患衣物與同住家人的衣物混著洗」,而沒有說在宿舍或自助洗衣店洗衣服會有感染猴痘的風險,也沒有說洗衣服需要使用漂白水。例如,美國CDC在2022-6-6發表的Disinfection of the Home and NonHealthcare Settings(家庭和非醫療場所的消毒)。它說:「本文檔提供了對可能被猴痘病毒污染的家庭和汽車等非醫療環境進行清潔和消毒的注意事項。……使用過或受污染的衣服、床單和床上用品、毛巾和其他織物物品應妥善保管,直至洗滌。在可能的情況下,患有猴痘的人應該處理和清洗自己弄髒的衣物。衣物不應與家庭其他成員的衣物混用。……切勿抖動病患穿過的衣物以免散播傳染性顆粒。……按照標籤說明在標準洗衣機中使用洗滌劑洗滌衣物。可以使用洗衣消毒劑,但不是必需的。」原文:防猴痘,自助洗衣店要完蛋了?
-
2022-06-29 醫聲.醫聲要聞
《Nature》:兒童「長新冠」盛行率超過25% 出現這些症狀須注意
研究顯示,不只大人,兒童染疫後,也會受「長新冠」後遺症影響。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持續累加,兒童確診案例層出不窮,累計超過20萬人染疫。美國疾病管制署(美國 CDC)指出,兒童出現長新冠的機率稍低於成人,然因兒童不擅表述症狀,需要特別重視。究竟兒童長新冠症狀該如何判斷、怎麼治療?是不少國人家長心中的擔憂。 研究:兒童長新冠盛行率超過2成 15%逾3個月仍有症狀 權威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一篇研究發現,若以染疫後4周以上仍有相關症狀為定義,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長新冠的盛行率達百分之25.4,同族群染疫住院者之長新冠盛行率更高達百分之29.19。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一項針對英國新冠肺炎確診兒童的研究引用「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ONS)」數據:2-16歲兒少患者超過2成確診5周後仍有症狀、超過百分之15確診12周後仍有症狀;這份研究也指出,超過12周仍有長新冠症狀的2-11歲兒童達百分之7.4。 兒童長新冠症狀有哪些? 《刺胳針》:記憶力、專注力下降 《自然》研究結果也顯示,兒童及青少年長新冠患者症狀以精神方面比例較高,包括情緒影響(如:焦慮、易怒、憂鬱等)以及疲倦、失眠、頭痛、認知與記憶能力下降等;其他症狀還包括頭暈、呼吸道症狀、胸痛...等。一項《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研究則發現,兒童長新冠患者超過12周以上仍持續存在的症狀中,最常見的是疲倦,其次則是無法專心及需要更多睡眠。 《刺胳針》的另一項研究針對丹麥4萬4千位0-14歲兒童進行調查,其中1萬1千人確診新冠肺炎。研究發現,長新冠兒童症狀隨著兒童年齡而有些微差距,0-3歲兒童主要出現情緒波動、紅疹及腹痛症狀;4-11歲兒童除了上述症狀,還合併出現記憶力及專注力相關問題;12-14歲兒童症狀包括記憶力及專注力下降、情緒波動及疲倦。該研究也顯示,3歲以下兒童近4成在確診2個月後仍有症狀,為各年齡層最高。 腦霧有解了! 多吃維生素、適度運動有助減緩新冠後遺症 家長最擔心的新冠後遺症之一,是會影響生活、學習的「腦霧」。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張璽說,學界普遍認為兒童長新冠後遺症與發炎脫不了關係,腦霧也是如此,長新冠兒童家長可先觀察,透過改變飲食及生活型態,就能減緩發炎。若症狀持續,甚至影響生活,則要就醫投藥或進行腦部影像學檢查。 張璽指出,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比如避免過多的加工食品、人工添加物,多攝取抗氧化、抗發炎食物(維生素B、C、D等)以及適度運動、保持心情愉悅等,都有助降低體內發炎,是目前醫界對於新冠後遺症的休養建議。 兒童長新冠升溫 立院:投入國家資源進行研究 立法院法制局日前也提出「因應長新冠後遺症對兒童影響之探討」,其中引用美國CDC指引,指出長新冠兒童因缺乏病識感加上難以正確描述症狀,可能使得症狀被忽略,「建議政府宜及早投入資源並組織醫學界針對長新冠症狀進行大規模的長期研究。」 立院法制局進一步指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已投入經費研究染疫對兒童整體健康、發育、免疫反應以及感染後幾年的整體生活質量的影響 ;美國日前也宣布將長新冠患者納入美國身心障礙法(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ADA)保障對象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27日則表示, COVID-19染疫康復整合計畫收治的兒童青少年有38人。 【你也可以看】新冠肺炎確診兒童越來越多,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規劃系列文章,提供「家有新冠兒」的家長衛教知識、保養照護小撇步,以應對長新冠症狀,請看下方文章:兒童長新冠1/不想上課竟是「長新冠」徵兆?這些症狀持續4週應就診兒童長新冠2/孩童腦霧怎麼辦?補充維他命B、C、D抗發炎
-
2022-06-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遲公布、不公布、不能查? 官方回應新冠死亡3疑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公布新增的死亡個案當中,每天都會有零星幾位死亡日和公布日間隔差了30天,甚至40天以上。疾管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新增了「死亡統計」,點開卻只能查發病日分布,沒有死亡日分布。經審查認定死因無關新冠而被排除不計的個案數,也僅於6月初公布一次,之後便不再提起。死後逾月才公布、死亡曲線不能查、排除死亡不公布,這三大疑點,是目前新冠肺炎死亡數據最令人困惑之處。台灣一向自豪於科技防疫成功,為何疫情死亡數據就是有這麼多資訊落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一一回答。莊人祥表示,每天公布的死亡個案當中,部分病例間隔較久時間才公布,有3大主要原因,首先是因死亡診斷書較晚上傳到統計處系統。再者是部分個案因為行政或司法相驗,公衛端較晚才掌握到。第三個原因是有些個案需先搜集病歷、病歷摘要等資料,才能進行後續審查作業。指揮中心每天公布的死亡個案,死亡日期各有不同,看不出每天死亡人數的變化,現在得靠民間自行將官方資料重新整理,才能看到每日實際死亡人數的分佈曲線,像是臉書粉專「粗暴製圖」就有自行繪製。記者發現疾管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新增了「死亡統計」,但在進階查詢的「日期種類」選項點選「死亡日」,卻跑不出任何資料,全部顯示為0人。經向疾管署反應,目前網頁已移除「死亡日」選項,日期種類只能選「發病日」。對此,莊人祥表示,死亡日查詢是最近新增的功能,但一廠商還沒整理好資料,另一廠商就先做了網頁,發現問題後暫時先拿掉,準備好了會再放上去,不是故意要隱藏。至於整理死亡資料為什麼這麼花時間?莊人祥說,資料倉儲廠商目前有不少案子在進行。今年新冠死亡不再採「全死因統計」,改為僅計算經審查認定死因與新冠有關的人數,面對質疑聲浪不斷,6月8日疾管署首度說明審查條件,以及各類遭排除之個案數。之後外界再問起此事,指揮中心僅說,每天公布太令人混淆,但「若大家有興趣,可能可以隔段時間就提供詳細統計分析報告,手上都有資料。」所謂隔段時間提供詳細報告,是多久會公布一次?莊人祥說,目前未定。6月初之所以公布,是為了向外界說明審查過程和審查原則,都經過專家討論,是希望「更反映出新冠肺炎對於健康的影響、更貼近事實。」此外,根據台大公衛比較香港、南韓、紐西蘭、日本等國之超額死亡比例,台灣僅4%是最低,與上述國家相比,沒有明顯的問題。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https://nidss.cdc.gov.tw/nndss/deadmap?id=19CoV
-
2022-06-27 養生.保健食品瘋
你在浪費你的錢在補充劑上嗎?為什麼過多的維生素讓人感覺恰到好處?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前天(2022-6-21)發表4篇跟維他命相關的論文。我昨天把其中兩篇做了重點整理,請看心血管疾病、癌症預防:β-胡蘿蔔素、維他命 E有害、綜合維他命無益。美國主流媒體也都有對這幾篇論文做了報導,例如CNN的Are you wasting your money on supplements? Most likely, experts say(你在浪費你的錢在補充劑上嗎? 專家說,很有可能)。不過,CNN的這篇報導其實還包括了一個標題為How safe are supplements?(補充劑有多安全?)的影片。在這個影片裡,美國CDC的醫療官Andrew Gellar醫生說美國每年有超過兩萬三千人因為服用補充劑而被送入急診室。JAMA前天發表的那四篇論文裡,有一篇是編輯評論Why Too Many Vitamins Feels Just About Right(為什麼過多的維他命感覺恰到好處)。這篇評論的作者是杜克大學的教授Peter Ubel 醫生。他是這麼自我介紹:「我是杜克大學的醫生和行為科學家。我的研究和寫作探討了影響我們生活的人性中的怪癖——理性和非理性力量的混合,影響我們的健康、幸福和社會運作的方式。」我把這篇評論翻譯如下:目前,美國成年人每年在維他命和膳食補充劑上的花費超過 100 億美元。…… USPSTF總共審查了對近 70 萬人進行維他命測試的 84 項研究,而所得到的最樂觀的結論是「需要更多證據」。面對如此平淡無奇的好處,有多少人經常食用這些不必要的補充劑?根據人口調查,人們服用維他命是為了保持健康,感覺更有活力,或者是為了安心。巧妙的營銷活動支持了這些違背證據的信念。廣告告知消費者潛在的維他命缺乏跡象包括疲勞、動力不足和頭髮稀疏。好像這個信息沒有引起足夠多的人的共鳴,他們給他們的產品貼上誘人的名字,比如「真正的力量」、「核心營養」(拐角處的 6 塊腹肌)和「不朽的精英維他命包」(因為誰會想要 以精英的方式獲得不朽?)。必需營養素加上巧妙的營銷:很明顯為什麼維他命和礦物質補充劑會如此吸引人。但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推銷這些產品未經證實的好處是如此容易,而說服人們接受拯救生命的疫苗卻是如此困難。有幾種可能的理論。首先,人們傾向於以尖銳的二分法來看待世界:好/壞,支持我/反對我。面對這種二分法的想法,維他命被歸為好和健康(相對於壞和不健康)的類別。一旦人們認為維他命是好的和健康的,第二點心理學就開始了——行為科學家稱之為劑量不敏感(dosage insensitivity)——他們假設某些東西要麼改善健康,要麼不改善健康,而忽略了這種產品的健康益處可能會因劑量而異的可能性。與這種心態一致,人們知道不攝入維他命 C 對健康有害,而攝入少量維他命 C 可以改善健康;因此,額外的攝取應該會進一步改善健康。好萊塢明星梅·韋斯特 (Mae West) 巧妙地捕捉到這種心態,她打趣說,如果一點點很棒,多點更好,「那麼過多就是恰到好處!」第三種心理現象強化了這種心態——人們對天然物質的偏見,與這些物質是否能改善他們的幸福感無關。例如,在一項研究中,人們可以在兩種藥物之間做選擇:一種被描述為天然藥物,另一種被描述為人造藥物。他們還被告知,這兩種藥物的危害和益處沒有區別。然而,他們還是會比較喜歡天然的。廣告公司認識到這種偏見,強調維他命補充劑是天然的,這意味著它們一定是對人們的健康和福祉有益。更厲害的是,他們強調他們的產品是「植物性的」,而這就意味著,人們可以通過攝入日常補充劑來彌補飲食中水果和蔬菜的不足。第四個因素進一步增強了維他命補充劑的吸引力,即行動偏見——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寧可因為有所作為而犯錯,而不要無所作為(to err toward harms of commission rather than omission)(類似台語的「有呷有保庇」)。這種行動偏見在對精英足球守門員的研究中得到了出色的證實。大型研究表明,阻擋點球的最佳策略是保持原地不動,而不是向左或向右跳躍。但是,在面對射球時,站著不動會感覺很糟糕。因此,守門員通常會向一個方向或另一個方向拋出身體,想到當對手不可避免地得分時,他們至少是有做出英勇的努力來阻止這種結果。當然,人們並不總是喜歡行動而不是不行動。考慮所有拒絕接受有益疫苗的人。這就是為什麼值得考慮維他命和疫苗之間的差異,這可能解釋這種偏好從行動到不行動的轉變。首先,人們認為維他命是天然的,而疫苗是人造的。維他命是必需的,而疫苗是可有可無的;維他命是沒有爭議的,而疫苗是政治的。此外,當人們接種疫苗時,他們會感到手臂酸痛,偶爾還會出現一兩天的流感樣症狀。儘管有這些不愉快的感覺,但他們永遠不知道疫苗是否可以防止他們生病。相比之下,當人們攝入維他命時,他們不會出現手臂酸痛或流感樣症狀。相反,他們體驗到了安慰劑效應:更多的能量、更強烈的健康感和幸福感。所以,儘管專家組說維他命補充劑的益處是微乎其微或根本不存在,但是科學事實又如何能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競爭呢?USPSTF 出色地綜合了有關維他命和礦物質補充劑對健康的影響的證據。但工作還沒有結束。如果我們希望人們停止服用不必要的維他命並開始接種拯救生命的疫苗,我們需要解決導致人們接受與證據不一致的信念的心理(和政治)因素。原文:為什麼過多的維他命感覺恰到好處
-
2022-06-27 名人.精華區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台灣本土疫情自4月初爆發至今,Omicron確診人數突破340萬人,約占人口數14.6%,本波疫情最高點是5月27日的9萬4808例,6月起未再突破高峰,且緩步下降,死亡人數則在高點的14天後,即6月9日至11日,連續3天超過200位,之後未再出現200位以上,表示疫情已過高原區。台灣疫情 將於7月底趨緩觀察亞洲鄰近國家,如韓國經驗,韓國今年疫情自1月15日起大幅上升,3月17日到達頂峰,每百萬人口7千人染疫,直至5月31日回復爆發前水準,每百萬人口200人染疫,前後歷時4.5個月,台灣預估與韓國趨勢相近,預測疫情將於7月底、8月初趨緩,病例約單日6千至2萬例之間。台灣Omicron全人口死亡率目前為萬分之2.1,即全國2321萬民眾中,每萬人有2.1人因確診COVID-19死亡,與台灣疫情相近的紐西蘭,死亡率為萬分之2.6,南韓萬分之3.6,英國高達萬分之4.6。相同的病毒變異株流行,為何於不同國家造成死亡高低差異?計算方式不同 影響死亡率2019年底COVID-19全球流行以來,通常首波較具規模的社區流行發生時,皆會造成易感及脆弱族群染疫甚至傷亡,像英國已來到第五波感染,易感及脆弱族群可能在前幾波就已不幸染疫或死亡,留下來的居民都是相對健康的群體,但今年Omicron疫情可算是台灣第一波大規模社區感染,這可能是影響死亡率高低差異的原因之一。另外,探討COVID-19死亡率時必須了解,不同定義及計算方式也影響高低差異,各國對死亡率計算方式與定義不同,這些因素都會直接影響數據,疫情期間解讀死亡率數據,一定要嚴肅看待。黑數未通報 死亡率就高估以該國家全人口估算死亡率,因人口數固定、母數大,平均後死亡率較低;若以通報確診Omicron人數進行計算,數值即偏高,這是因為部分真正在社區中感染的人數未通報,就是媒體所謂的「黑數」,未通報病例數愈多,就會造成COVID-19死亡率被高估的狀況。無論如何,現階段降低確診者重症與死亡率乃當務之急,建議「三大方向」:首要目標是持續提升長者疫苗覆蓋率,目前全台仍有61萬多名65歲以上長者未完整施打兩劑疫苗,以目前各國疫情趨勢了解,染疫對長者重症與死亡風險高,若長者疫苗覆蓋率能持續提升至與日韓相當的90%以上,可大幅減少重症與死亡風險。長照機構長者 增快篩密度其次是必須加強對長照機構監控,適度增加長照機構長者快篩密度,尤其快篩陰性但有症狀的長者,應接受PCR檢測早期找出確診者,盡早掌握長者是否染疫,及早投予抗病毒藥物避免重症跟死亡。第三是盡速針對5歲以下嬰幼兒疫苗接種,美國FDA及CDC已通過5歲以下嬰幼兒施打疫苗,透過嬰幼兒疫苗接種,一方面保護其避免重症,另一方面避免幼兒將病毒攜帶回家傳染。
-
2022-06-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感染Omicron增5倍 引發MIS-C、腦炎外還可能中風
國內5至11歲兒童疫苗第二劑於6月22日起,間隔4至8周即可接種,指揮中心ACIP專家會議近期將開會討論6個月至5歲幼兒施打疫苗,最快預計7月中旬開打。專家表示,相較過去,近期Omicron疫請升溫,美國研究觀察,兒童感染Omicron機率增加5倍,因此各國皆建議兒童接種疫苗利大於弊。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昨於「全心守護婦幼,預控即時行動」研討會中分享,先前各國觀察,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多屬輕症,且施打疫苗效果不如預期,因此曾有一段時間針對兒童是否施打疫苗頗有爭議。呂俊毅表示,但兒童感染後仍有可能引發重症,最怕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問題,包含腦炎、感染後引起血管變化如發炎、狹窄甚至中風,便開始就疫苗施打是否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副作用及感染,兩者利弊做討論。呂俊毅指出,近期Omicron疫情於各國流行,美國發現兒童感染機率增加5倍,許多醫院遇到大量兒童病患住院,不像去年疫情流行期間鮮少兒童患者感染、住院,甚至演變重症。根據過去臨床試驗結果,12至15歲青少年接種輝瑞BNT疫苗的保護力為百分百,而5至11歲兒童接種後產生保護力與青少年類似,高達90%。而疫苗上市後真實世界數據顯示,面對具有免疫逃脫的Omicron,青少年接種輝瑞BNT,疫苗保護力降到40%,幾乎很難預防感染輕症,但對重症防護仍有70至80%。另一研究則涵蓋5至11歲兒童數據,施打疫苗後保護力僅剩6、7成。呂俊毅表示,總體而言,青少年、兒童無論施打莫德納或輝瑞BNT,對於Omicron預防感染保護力雖不到5成,但預防重症仍維持8成,在Omicron仍然流行期間,非常值得打疫苗。家長憂心孩子施打疫苗後產生副作用,尤其接種mRNA疫苗後容易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呂俊毅表示,其好發族群為15、16歲青少年,以第二劑最多,接種後2、3天至1周內,會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喘、心悸等症狀,大多無需治療,休息數日可自行恢復,也沒有留下後遺症。呂俊毅表示,兒童接種疫苗產生副作用機率小,相較青少年較屬高風險。但不打疫苗者,染疫後一樣會有心肌炎,甚至引發其他風險,在分析染疫風險及疫苗副作用利弊下,因此美國CDC強力建議兒童、青少年施打疫苗。呂俊毅指出,去年台灣疫情控制好,兒童疫苗接種另當別論,但今年防疫政策走向與病毒共存,加上Omicron流行,兒童感染雖多輕症,但仍有重症,如引發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腦炎、缺血性中風、哮吼甚至長新冠風險,建議兒童應施打疫苗,降低感染及重症風險。
-
2022-06-25 焦點.元氣新聞
台首例猴痘!20多歲台男自德返台現紅疹 匡列19人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疾管署今公布,南部通報一名20多歲本國籍男性,過去半年於德國留學,自6月16日入境後,6月21日出現疑似症狀,經採檢檢體通報,經確認為猴痘,該例為本國首例猴痘案例,也是繼新加坡、韓國,亞洲第三個國家出現猴痘案例。【延伸閱讀: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這名20多歲本國籍男性,今年1月至6月至德國就學,6月16日搭機返國,機場COVID-19檢驗陰性後返家進行居家檢疫,6月20日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於6月21、22日就醫,經醫師評估後,進行採檢及通報,檢體送疾管署昆陽實驗室檢驗,於今日確認陽性。莊人祥表示,6月23日將猴痘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隔天即出現首例,地方衛生單位已依規定進行疫情調查及接觸者追蹤等防治工作。該名20多歲男昨日已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將治療至全身皮膚病灶結痂完全脫落,才可解除隔離。莊人祥說,該案先前採一人一戶居家隔離,目前密切接觸者共19名,包含家人2人、醫療相關人員10人、司機3人及其他4人,預計健康監測至7月13日。因我國出現首例確診個案,疾管署將同步透過IHR聯繫窗口通報世界衛生組織。莊人祥表示,此波猴痘疫情自5月中於英國爆發以來,全球累計50國報告至少3598例確診,其中以歐洲及美洲病例數最多,累計病例前五名為英國793例、德國592例、西班牙520例、法國330例及葡萄牙328例,亞洲目前為韓國與新加坡有境外移入病例。莊人祥提醒,猴痘傳播對象具侷限性、多與陽性個案親密接觸或不安全性行為,或照顧確診者的醫護,包括接觸確診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皮膚粘膜、被污染物體及飛沫傳播、長時間面對面接觸等;由於國際猴痘疫情逐漸擴大,疾管署將持續加強國際港埠檢疫措施及民眾風險溝通與衛教宣導,並積極與國際藥廠洽談第三代天花疫苗及抗病毒藥物。疾管署呼籲,為減少受感染的風險,建議民眾出國應避免接觸猴痘疑似個案,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
2022-06-23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
美國逾40%成年人曾確診 五分之一仍受「長新冠」所苦
美國衛生官員今天說,從6月頭2週蒐集的調查數據顯示,美國有逾40%成年人通報過去曾罹患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當中近1/5目前仍受「長新冠」症狀所苦。數據顯示,整體來說,美國每13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出現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長新冠後遺症的定義是首次染疫後持續3個月以上的症狀,且染疫前並沒有這些症狀。路透社報導,這批數據由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U.S. Census Bureau)於6月1日到13日期間蒐集,後經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分析。長新冠症狀包括疲倦、心跳快速、呼吸急促、認知困難、慢性疼痛、感覺異常與肌肉無力。從最初感染中康復後,這些症狀可能會持續數週或數月之久。美疾管中心分析也發現,較年輕的成年人比較年長的成年人更容易出現持續症狀。目前長新冠後遺症患者當中,50-59歲人數幾乎是80歲以上的3倍。根據這份研究,女性也較男性更容易出現長新冠後遺症,美國有9.4%的成年女性通報有長新冠症狀,男性則為5.5%。這項調查發現,目前有長新冠後遺症的人當中,西語系國家後裔成年人達近9%,高出非西語系國家後裔的白種和非裔成年人,更是非西語系國家後裔的亞洲成年人的2倍以上。根據這份調查,美國各州間也存有差異,肯塔基州和阿拉巴馬州通報的成年人長新冠比例最高,夏威夷、馬里蘭州和維吉尼亞州最低。
-
2022-06-22 醫聲.醫聲要聞
兒童長新冠1/不想上課竟是「長新冠」徵兆?這些症狀持續4週應就診
你知道,兒童跟大人一樣,也會有長新冠嗎?雖然大家對兒童染疫普遍認知是絕大多數為輕症,似乎中重症死亡的風險也比年長者低,但是依照國外經驗,兒童染疫康復後,也會有新冠肺炎後遺症(或稱為Long covid/長新冠)的發生,且兒童染疫者(18歲以下)佔整體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人口達20%左右。為讓家長獲取關於新冠肺炎後遺症最新情報,北醫附醫小兒科團隊以實證醫學為基準,提供最即時的衛教資訊。 腦霧、專注力下降 兒童長新冠症狀與大人類似由於長新冠的致病機轉尚不明朗,且診斷條件相當寬鬆,因此診斷方法全球醫療界也還在摸索中。它是一個綜合生理及心理的複雜狀態,大部分的症狀都不具有特異性,在兒童很容易讓照顧者與「偷懶、不想上課、逃避現實」聯想在一起(畢竟家長們停課過量也都快受不了了),但是如果有下列的症狀且持續4周以上,且影響生活和學習,就須考慮帶孩子就診。 除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以外,兒童長新冠的症狀,與大人類似,例如:倦怠感、肌肉或關節痛、頭痛頭暈、專注及反應力下降,遲鈍(腦霧)、味覺嗅覺喪失、呼吸不順、咳嗽(痰)、胸悶胸痛、心跳變快或變慢、下痢等腸胃症狀。另外,兒童長新冠也會發生身心問題(焦慮)或睡眠障礙;日本有醫師提出,臨床觀察上兒童心跳加快及下痢的頻率似乎較高。兒童長新冠如何定義?日:症狀持續、影響日常生活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新冠急性感染後徵候群(Post Covid-19 Condition,長新冠/Long Covid)定義為「確診或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病毒3個月後,仍有無法以其他診斷解釋且持續至少2個月的症狀,且通常對日常生活或身體活動功能造成影響」;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則定義為「初次感染後4週或以上,仍持續有新出現、復發或持續性的症狀」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將這群病人統稱為「長期 COVID(Long COVID)」,其中症狀持續超過感染後 4 週者稱為「症狀持續存在的 COVID(Ongoing symptomatic COVID)」,若超過 12 週且無法解釋為其他疾病所致者,則稱為「後 COVID 症候群(Post-COVID Syndrome)」。日本COVID感染(罹患)後處置指引中,則定義兒童長新冠為17歲兒童或青少年具有以下症狀(當中須至少有一項身體症狀) 之狀態:1. COVID確診後仍持續或新出現之症狀2. 造成身體,精神或社會性健康影響3. 影響日常生活(例如學校,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等) 4. 自診斷算起持續12至少週以上由於目前兒童疫苗覆蓋率遠低於成人,特別是5歲以下幼兒截至目前(2022/06/15)仍未有通過核准的新冠肺炎疫苗可接種,預期兒童族群染疫的比例不會太低,合理推論兒童的新冠肺炎後遺症將是下一波關注的焦點。國外研究:兒童染疫長新冠比例超過一成至於染疫兒童發生長新冠的比例為何?目前尚無大規模統計研究,因此沒辦法明確告訴大家確切的結論。不過有一些地區性的小型統計研究可以參考,義大利及澳洲的報告分別顯示 平均11歲陽性兒童129人當中,有14人(超過一成)4個月後仍有3種以上的症狀,171名幼兒(中間值3歲)中有8%在2個月後仍可觀察到咳嗽、活力衰退等症狀。而日本NHK報導指出在東京世田谷區疑似“後遺症”的比例,10歲以上青少年約30.2%;10歲以下約14.3%。
-
2022-06-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成人MIS-A致死率兒童三倍? 羅一鈞:需排除年齡等因子
國內兒童重症已達65例,其中包含12例MIS-C個案。除了部分兒童出現MIS-C外,近日成人出現成人系統發炎症候群(MIS-A)也備受關注。台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臨床教授李建璋便發文指出 ,雖然國內確診人數逐日下降,但確診後2至12周可能產生「成人多重系統發炎症」的個案,且MIS-A致死率高達10%,相較於兒童MIS-C1%至3%高出許多。對此,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表示,MIS-A比MIS-C少見很多,國際上通用的病例定義也只有美國CDC有訂定,致死率就美國的通報跟研究分析來看,確實比MIS-C多一些。但干擾因子包括成人有慢性疾病和年齡的影響,也許要排除才知道。羅一鈞表示,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的MIS-A病例定義為,年齡大於等於21歲且住院超過24小時,或因疾病而死亡,並符合臨床和實驗室標準的患者,才會列入。而新光醫院日前傳出收治疑似成人系統發炎症候群(MIS-A)的個案。個案為近卅歲男性,六月初PCR確診新冠肺炎,引發多重器官發炎,醫師懷疑是MIS-A個案,入院時出現高燒、休克、腸胃道及結膜炎等嚴重症狀。羅一鈞表示,目前收到總共兩例疑似MIS-A個案,其中一位是六月初公布死亡的50多歲男性個案,染疫後11天又出現多器官衰竭發炎,當時診斷為心肌炎、肺炎,後續死亡診斷跟出院診斷書上都有寫到多系統發炎。但後續檢視病例,與美國CDC的通用病例對照,因為沒有臨床標準內的發燒至38度,即便符合心肌炎和發炎指數升高,不符合MIS-A的判斷標準,但審慎起見,也會提到專家會議討論。另外一案則為日前傳出新光醫院收治的20多歲男性個案,染疫康復後出現不同器官發炎,合併休克症狀。但經過檢視,個案沒有心臟嚴重疾病條件,初判不符合美國CDC的病例定義,但也會提到專家會議討論。羅一鈞表示,由於還要經過專家審定,因此目前仍無法判定何為首例個案。
-
2022-06-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免疫低下病人打疫苗保護力不如一般人! 醫:國際已有防疫解方
截至6月20日,今年累積新冠肺炎本土病例達330萬2192人,儘管輕症比率達99.61%,但累積1萬2920名中重症個案,已經造成4512人死亡,其中約30%屬於免疫低下的病友,死亡人數僅次於老年人。 台中榮總內科部主任吳明儒表示,美國CDC一再提醒,肥胖、失智、孕婦、慢性三高病友等,因本身免疫力較差,在染疫之後,容易出現併發症,引發重症,死亡風險比一般人來得高,務必評估接種疫苗的必要性,以降低中症重症風險。 至於「高感染風險、高併發疾病風險」等民眾,則令醫界、公衛學界擔憂,包括洗腎、器官移植、骨髓移植、肺阻塞、肝硬化、癌症以及愛滋感染者等,均屬於「易感染、易有併發症」族群,在面對新冠病毒威脅時,更應提高警覺,勤洗手、戴口罩、接種疫苗。 「這正是少部分民眾必須施打基礎加強劑的原因」吳明儒說,指揮中心在公布國內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時,常提及第一劑、第二劑,以及基礎加強劑、追加劑,其中占比極低的基礎加強劑的適用對象就是指「易感染、易有併發症」族群。 「易感染、易有併發症」族群接種疫苗後,體內所產生的免疫力仍不盡理想,吳明儒表示,中榮最新臨床研究發現,打完兩劑疫苗後兩個月抽血檢驗抗體比率,洗腎患者約95%,但腎臟移植患者僅65%。至於打完三劑疫苗後兩個月抽血,產生抗體的比率,洗腎患者可達99.5%,而腎臟移植患者只有74%。吳明儒說,免疫力低下族群即使施打兩劑到三劑疫苗,很多患者的抗體保護力仍明顯不足。 如何讓免疫低下族群免於新冠病毒的威脅?吳明儒表示,一項有關長效單株抗體的大規模臨床研究證實,免疫力低下族群在接種長效單株抗體的雞尾酒療法後,六個月內可將降低83% 感染風險,且重症、死亡機率也較低。 長效單株抗體的雞尾酒療法已在美、澳及歐盟取得「緊急使用授權」(EUA),並在英國獲得有條件的上市許可,主要適用對象為免疫功能嚴重不足,及施打疫苗後容易產生嚴重副作用的族群。 此外,亞太地區新加坡、日本、韓國也正在審查長效單株抗體雞尾酒療法的緊急使用授權。 吳明儒表示,期待台灣未來也會有多家醫學中心參加該藥物的臨床試驗,日後如果能通過食藥署核准,在台上市,將成為高風險族群的另一項自保考量。 從醫療量能角度來看,免疫低下的病友容易突破性感染,一旦染疫後難以自行清除病毒,恐長期處於確診狀態,以致重症及死亡率較高,醫療支出費用驚人。 目前台灣醫療量能處於飽和狀態,各地專責醫院的醫護團隊疲累不堪,雖有空床,卻可能因為醫護人力不足,而無法收治中重症感染者。 吳明儒說,站在公衛學立場,讓免疫低下族群施打長效單株抗體,確實有其考量的必要性,但最大難題是藥價可能非常昂貴。 多位台灣移植醫學會理監事也表示,器官移植患者免疫力明顯低於一般民眾,即使疫苗打好打滿,但仍有一定風險,非常期待能有價錢合理、安全又有效的長效單株抗體來幫移植等免疫力低下的病患提高免疫力。 我國食藥署尚未核准長效單株抗體,吳明儒提醒,免疫力低下族群應該在指揮中心建議和醫師評估下,盡快接種第四劑疫苗。此外,目前正處於疫情高原期時,病毒就在社區中傳散,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並盡量減少至公共場所,如有類似流行性感冒症狀,應即時就醫。免疫低下族群防疫照護
-
2022-06-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免疫低下族群防新冠 提高保護力新解方
截至6月20日,今年累積新冠肺炎本土病例達330萬2192人,儘管輕症比率達99.61%,但累積1萬2920名中重症個案,已經造成4512人死亡,其中約30%屬於免疫低下的病友,死亡人數僅次於老年人。台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主任吳明儒表示,美國CDC一再提醒,肥胖、失智、孕婦、慢性三高病友等,因本身免疫力較差,在染疫之後,容易出現併發症,引發重症,死亡風險比一般人來得高,務必評估接種疫苗的必要性,以降低中症重症風險。至於「高感染風險、高併發疾病風險」等民眾,則令醫界、公衛學界擔憂,包括洗腎、器官移植、骨髓移植、肺阻塞、肝硬化、癌症以及愛滋感染者,這群病患在接種疫苗後,體內所產生的免疫力仍不盡理想。打3劑疫苗 抗體仍不足吳明儒表示,中榮最新臨床研究發現,打完三劑疫苗後兩個月抽血,產生抗體的比率,洗腎患者可達99.5%,而腎臟移植患者只有74%。吳明儒說,免疫力低下族群即使施打兩劑到三劑疫苗,很多患者的抗體保護力仍明顯不足。如何讓免疫低下族群免於新冠病毒的威脅?吳明儒表示,一項有關長效單株抗體的大規模臨床研究證實,免疫力低下族群在接種長效單株抗體的雞尾酒療法後,六個月內將可降低83%感染風險,且重症、死亡機率也較低。最新療法 獲歐美緊急授權長效單株抗體的雞尾酒療法已在美、澳及歐盟取得「緊急使用授權」(EUA),並在英國獲得有條件的上市許可,主要適用對象為免疫功能嚴重不足,及施打疫苗後容易產生嚴重副作用的族群。此外,亞太地區新加坡、日本、韓國也正在審查長效單株抗體雞尾酒療法的緊急使用授權。我國食藥署尚未核准長效單株抗體,吳明儒表示,期待台灣未來也會有多家醫學中心參加該藥物的臨床試驗,日後如果能通過食藥署核准,在台上市,將成為高風險族群的另一項自保考量。
-
2022-06-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20多歲男疑首例MIS-A卻難認定 醫曝「1問題」:未來恐更多
國內出現多例兒童確診新冠肺炎後,併發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近日疑似出現成人確診後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A)。新光醫院收治一名20多歲男性,6月初PCR確診新冠肺炎,引發多重器官發炎,醫師懷疑是MIS-A個案,因入院時有嚴重症狀,包括高燒、休克、腸胃道及結膜炎等症狀。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表示,MIS-A症狀與敗血症有許多症狀重疊,較難分辨,這名個案症狀較偏向MIS-A,主要考量他出現腸胃道症狀、持續高燒且休克、眼睛泛紅等,但仍難以確認是否為MIS-A,因為「無法確認真正感染及發病時間點」,此類個案未來也可能再出現。黃建賢表示,MIS-A症狀出現大約在感染新冠病毒後2至6周,不過國內先前Omicron流行高峰期,很多人等不到PCR,甚至因為不想確診導致工作請假等因素,即便有症狀,也不願意「確診」,臨床醫師很難精確掌握到底何時發病,也難推估個案症狀是MIS-A症狀或長新冠。依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報告指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後會造成身體各器官嚴重發炎,包括心臟、肺、腎臟、大腦、皮膚、眼睛或腸胃等,都可能受影響。黃建賢建議,民眾要記得自己出現症狀的日期,以便後續若就醫時,能提供醫師判斷是否為新冠急性期症狀,還是長新冠問題。針對新光醫院疑似收治國內首例MIS-A個案,且疾管署去年舉行線上研討會中,台中榮總醫師也針對MIS-A進行報告,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今在記者會上回應,MIS-A的發生則比MIS-C更為罕見,且有些病症和成人本身慢性病急性發作、延續性的新冠肺炎症狀或長新冠等症狀較難區分,會再與院方確認相關個案是否列入中重症名單,再報告說明。
-
2022-06-17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MIS-A、MIS-C是什麼?常見症狀、好發年齡 5大QA一次懂
國內疫情未平,前國健署長邱淑媞昨(15)日針對40多歲男性的死亡個案,懷疑台灣可能已經出現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A),引發民眾擔憂。6月初,台灣也曾傳出首例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這兩者名稱相似的病症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又有何不同?聯合新聞網統整出5大QA,帶您進一步認識何謂MIS-A和MIS-C,以及如何判斷自身症狀。Q1:MIS-A/MIS-C是什麼?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引述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報告指出,感染新冠肺炎後少數人會併發嚴重的「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造成身體各器官嚴重發炎,包括心臟、肺、腎臟、大腦、皮膚、眼睛或胃腸等都可能受到影響。MIS依發病對象又可分為成人(Adults)的MIS-A,以及兒童(Children)的MIS-C,兩者都是因染疫導致的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嚴重者可能死亡,根本原因目前未有定論。Q2:MIS-A/MIS-C的好發年齡?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依照美國CDC的統計數據表示,在221位MIS-A的個案中,平均年齡落在19-34歲,且男性佔比7成。前國健署長邱淑媞也指出,MIS-A好發於年輕男性。相對於MIS-A,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MIS-C會發生在0-19歲、感染過新冠肺炎的孩子身上,其中又以6-12歲居多。Q3:MIS-A/MIS-C的常見症狀?・MIS-A:羅一鈞說明,MIS-A從確診到發病間距為20天到36天,平均天數28天,一般發生在距離確診3週以後,有5項常見症狀,包含發燒、低血壓、心臟功能低落、喘到呼吸困難和腹瀉。邱淑援引美國CDC報告提醒,若持續發燒,且出現兩項以上症狀,如胃痛、紅眼睛、腹瀉、頭暈、皮膚起疹子、嘔吐等,就要懷疑得到MIS-A,一但出現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意識不清,或是皮膚、嘴唇及指甲蒼白泛藍等任何嚴重不適,都應立即就醫。・MIS-C:吳昌騰指出,患有MIS-C的兒科病人發病時間點多為感染後的2-6週,幾乎全部患者都會出現39-39.5度的高燒,並合併有多系統的炎症,常見的症狀包含腸胃道症狀(嘔吐、腹痛、腹瀉等)、皮膚粘膜症狀(皮疹、非化膿性結膜炎、手足肢端腫脹)、心血管系統(心肌功能異常、冠狀動脈異常),還有可能出現神經學症狀、凝血功能異常、呼吸症狀等。另外,有超過3分之1的病童會併發休克,通常呈現暖性休克,病人這時都需要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不過MIS-C跟另一種兒童心臟疾病「川崎氏症」的症狀雷同,經常造成家長混淆,因此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謝凱生提醒,家長可依據兩點不同判斷是否為MIS-C,川崎氏症好發在5歲以下兒童,MIS-C則是6-12歲,且引發MIS-C最主要的前提是孩子曾經感染過新冠肺炎。Q4: MIS-A/MIS-C的死亡率?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說明,不同於一般染疫後常見的呼吸道症狀,心臟是MIS-A較常攻擊的地方,且MIS-A對成人的致死率高達3%至7%,有5成的人會住進加護病房,危險性比Omicron高出許多。吳昌騰澤則針對MIS-C表示,這種症候群在每 10萬名名確診兒童中,發病率在 Alpha流行期間為 54.5,在 Delta流行期間為 49.2,在 Omicron流行期間為 3.8,死亡率僅為1-2%。黃瑽寧也補充說,根據研究,亞洲人、東方人發生 MIS-C 的比例大幅低於黑人、拉丁裔族群,且 Omicron 誘發 MIS-C 的比例也比Delta 少了75%。不過最關鍵的還是疫苗接種,他根據國外研究指出,兒童只要打一劑疫苗,就可以降低97%的MIS-C發生率,預防效果非常顯著。Q5:台灣出現MIS-A/MIS-C的確診個案了嗎?羅一鈞指出,目前本土病例中還沒有確診為MIS-A的臨床診斷通報,不過日前有2名40多歲男性,本身無慢性病卻在染疫解除隔離後死亡,令外界擔憂可能是MIS-A個案。羅一鈞對此回應,雖然個案年齡在40歲以上,但發病到死亡間隔不到2週,不符合MIS-A通常為3週以後發病的症狀,因此為MIS-A機率不高。而在兒少重症的MIS-C方面則陸續新增個案,截至11日為止累計8例,昨(15)又傳出一名13歲男童確診MIS-C,為全台首例「青少年」MIS-C個案,該名少年沒有慢性病史,且曾接種過兩劑BNT疫苗,目前在一般病房治療當中。
-
2022-06-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估1年至少650例兒童MIS-C 疫情高峰後「可能再高」
台灣約有52萬名20歲以下民眾確診新冠病毒,除出現兒童腦炎還有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醫師以美國兒童確診發生MIS-C機率估算,台灣近期會出現167例兒童MIS-C個案,1年將累計650例MIS-C個案,數據並不算少。疾管署今上午舉行「兒童新冠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臨床處置與案例研討會」,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去年很多國家出現MIS-C,台灣疫情控制相對好,滿幸運比別人多1年時間,我們的優勢可以參考國外經驗。呂俊毅以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截至今年5月31日通報個案統計,從2020年5月中旬起至將,美國MIS-C通報個案隨著疫情起伏而規律增加,只要新冠疫情高峰後,沒多久MIS-C通報個案也隨之而來。美國CDC統計,2020年5月至今共8525例兒童MIS-C通報個案,其中69例死亡,呂俊毅表示,美國人口是台灣13倍,若台灣發生率與美國類似,粗略換算台灣1年將有650例兒童MIS-C個案,並不算少。另外一項美國紐約研究,21歲以下新冠確診個案發生MIS-C機率為100萬分之316,尤以黑人、西班牙人及亞洲人較多。台灣今年1月至今約有52萬名20歲以下兒童、青少年確診,預期近日將會看到167例MIS-C個案,但此推算並不準確,現在疫情高峰尚未結束,數據還有可能更高。根據美國CDC對於MIS-C定義,為年齡小於21歲,發燒24小時以上,抽血多項指數發炎,2個器官(心臟、腎臟、肺臟、造血系統、皮膚、神經學等)以上遭侵犯,嚴重程度需住院,過去4周曾確診新冠肺炎證據等。我國定義MIS-C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相似,包括年齡介於0至19歲,以6至12歲居多,有新冠病毒感染證據,發燒3天以上、發炎指數上升,且2項以上臨床特徵(出疹、低血壓或休克、心肌功能受損、凝血功能異常、急性腸胃道症狀),需排除其他感染等。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表示,近期北部疫情趨緩,中南部仍是高原期,兒童重症腦炎減少,目前該注意兒童MIS-C,大多在確診新冠病毒後2至6周發生,包括發高燒、發炎指數升高,臨床表現類似川崎症,但川崎症以5歲以下幼兒居多,MIS-C則是6至12歲的大小孩較常見。林奏延表示,川崎症過去以日本、南韓、台灣較常發生,而MIS-C以白人居多,且MIS-C臨床表現常見休克,血壓低、臉色蒼白,其他症狀則類似川崎症,近日國內病例增加。前2天討論一名MIS-C個案,發燒5至7天、眼睛發紅、紅疹等,疑似腺病毒感染,仍要注意。指揮中心昨宣布,縮短5至11歲兒童新冠疫苗施打2劑間隔到4至8周,林奏延表示,縮短施打間隔有助於預防兒童MIS-C發生,呼籲家長盡快帶孩子施打第一劑及第二劑疫苗。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表示,5月初確診兒童近日出關,門診時常看到解除隔離症狀,包括多系統問題,有8、9成以上以腸胃系統表現,包括肚子痛、腹瀉,家長憂心小孩不知是「長新冠」還是MIS-C,他表示,感染Omicron後,病毒仍會存留腸胃道1個多月時間。
-
2022-06-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我有長新冠嗎?會好嗎? 1圖詳解「常見症狀」
COVID-19病人在感染4週內為急性期,大多數患者在經過4週或更長時間後會逐漸好轉。然而,部分病人在康復後可能會因SARSCoV-2引發的病理生理學變化、急性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統失調與發炎 性損傷,及重症相關的後遺症等,影響日常身體活動功能,以及造成 呼吸、血液、心血管、神經精神、腎臟、皮膚等系統新出現的、復發或持續的症狀或失能;這些病人通常會在感染後12 週之內痊癒,但也有一些病人的症狀可能持續超過12週或陸續有新的症狀發生。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定義美國疾病預防及管制中心(CDC)定義初次感染後4週或4週以 上,仍持續有新出現、復發或持續性的症狀,綜稱為「後 COVID 症 狀(Post-COVID Condition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將前揭病人統稱為「長期 COVID(Long COVID)」,其中症狀持續超過感染後4週者稱為「症狀持 續存在的 COVID(Ongoing symptomatic COVID)」,若超過12週且無法解釋為其他疾病所致者,則稱為「後 COVID 症候群(Post-COVID Syndrome)」。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德菲法(Delphi)調查國際專家共識,於2021年10月6日公布,將因罹患新冠肺炎產生的長期影響稱為─ 「COVID-19 急性感染後徵候群(Post COVID-19 Condition)」,定義為確診或疑似感染 SARS-CoV-2 病毒3個月後,仍有無法以其他診斷解釋且持續至少2個月的症狀,並通常對日常生活或身體活動功能造成影響 。目前國內對於此類病人產生之症狀並未特別訂有專屬之定義,故疾病管制署訂定之《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暫 4 行指引》中乃援引 WHO 之用詞與定義。 臨床表徵COVID-19 病人在疾病逐漸痊癒後,多種健康影響可能會持續存在,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倦、呼吸困難、胸痛、認知功能 障礙、睡眠障礙等;這些症狀可能是新出現的,也可能是從感染初期持續到現在,隨著時間消失或復發,目前仍不清楚受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影響的確切人數,以及這些影響會持續多久。根據Nalbandian等人彙整9篇來自不同國家,追蹤發病後或出 院後2~6個月不等的 COVID-19 急性感染後症候群相關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有6篇報告指出 32~87 %的調查對象在急性期後至少有1種以上的症狀,其中1篇指出55 %的病人有超過3種以上的症狀;有6篇報告均指出病人有生活品質下降情形。 對 COVID-19 病人的建議1.了解自己的狀況:每個人應對長期疾病的方式不同,應對 COVID-19 等新興疾 病的壓力、焦慮和不確定性的方法也不同,對部分人士而言,積 極瞭解自己的狀況,是與持續性疾病或 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共處的第一步。如果在感染 4 週以後仍持續有症狀發生,可視需要至醫療機構就診,由專業醫護人員做適當的醫學評估、診斷和治療。2.自我壓力調適:避免大量且持續收看、瀏覽新聞(包含網路社群媒體),反覆接收過量COVID-19疫情相關資訊可能會讓您感到壓力倍增。 鼓勵您從平時養成深呼吸、伸展身體、冥想或練習正念,嘗試健康、營養均衡的飲食,按照自己身體的耐受力規律運動,保持充足睡眠,並且避免飲酒和使用毒品;嘗試放鬆,並與他人保持聯繫,和信任的人聊一聊憂慮和感受等自我調適。3.自我復健: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因 COVID-19 住院的成年人,就常見的 COVID-19殘留症狀,特別是呼吸困難、心理健康、插管後症狀 (例如:聲音虛弱、進食與吞嚥問題等)、注意力不集中和記 缺陷等,以及開始運動、恢復功能活動等,提供基本的訓練建議,有助於病人自我康復與進行健康管理,病人可視需要尋求相關社會支援。4.適時接受醫療協助:記錄並重複專業醫護人員於出院前或隔離檢疫期間的衛教指導事項,需要時,在醫護人員協助下,配合轉介至門診持續追蹤,並記下自己的心理狀態、身體症狀,在有明顯異於平常身心狀態時,主動聯繫專業諮詢管道,才能順利控制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或早期發現相關症狀。 如何預防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預防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避免感染新冠肺炎,接種疫苗、正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安全距離、避免人多場所等做法,都能降低感染新冠肺炎風險,進而避免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若感染新冠肺炎,請於康復出院後隨時注意身體狀況、觀察症狀變化,若康復後症狀輕微或無症狀者可以參考此指引提供之資訊促進自身之健康,若症狀轉趨嚴重,或在康復後有新發生之症狀,仍應盡早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延伸閱讀: ·專家點名「4類人確診」易留新冠後遺症! 常見呼吸困難、疲倦、記憶力差 ·兒童染疫恐留後遺症! 美兒科協會列「長新冠11症狀」:注意力不集中、疲倦都在內 
-
2022-06-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腎友確診日記/剛打完第四劑…喉嚨不適竟確診!腹膜透析腎友確診,告訴你怎麼隔離怎麼視訊拿藥
這一波Omicron疫情來勢洶洶,每日確診破萬例已超過一個月了。腹膜透析腎友雖然不必經常出入醫院,但由於疾病影響,免疫力較低,染疫及重症風險也比較高,因此需要加強疫苗接種。但目前的疫苗對於防止Omicron感染的效果比較差,主要在降低住院重症風險,因此就算腎友疫苗打好打滿,還是有確診的可能。這一陣子,相信許多腎友也都多少有著擔心可能染疫的不安情緒,因此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特別邀請一位熱心的確診腎友分享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註】作者確診日為5/14,相關資訊以最新公佈政策為準哦!--------------------------------------------腹膜透析腎友確診日記之一前言:寫在個人7+7的最後一天,雖然國內疫情的近期發展已進入高原期,可能相較於10天前,許多中央地方不同調跟快速滾動修正,加上各種自主應變的資訊混亂,目前事發先後順序與隔離限制,應該大眾普遍認知清楚許多。但有鑑於腎友遇到需要考量的困難點,還是與一般民眾有所差距,本文以【腹膜透析患者】的確診歷程作為經驗分享,提供給有需要的朋友們參考。5/13(五)腹膜回診醫院安排第四劑注射門診,加上周末預定至台南出差,週五中午抵達高雄,並於下午安排第四劑疫苗注射。結束後返家休息,晚上晚餐後開始略有畏寒、疲勞感,推測與疫苗作用有關,提早上機休息。5/14(六)09:00起床時尚未結束療程,但除了疫苗導致的身體微熱與注射部位輕微腫痛外,發現吞嚥口水喉嚨有奇怪的感覺,雖不至於腫痛,但就是覺得有明顯不正常,馬上確認疫苗的注射須知,同時綜合網路上可找到的資訊判斷,喉嚨不適可能與打疫苗無直接關係。當下還沒與機器分離,因此開始盤算到底要不要自行快篩確認。客觀條件:1.我自己一人住在自家四樓,父母住在三樓,目前也都沒與同住家人接觸。若真有萬一,家人也許在沒有被影響的狀況下,可以支援。2.有獨立的衛浴,萬一不幸確診,應該可以因應隔離。3.立刻檢查藥水庫存。→若可居家照護:使用機器庫存,安全→若不可居家照護,須集中檢疫或住院:手洗庫存,愛多尼爾略為不足,但利用2.5%,足以應變到透析主護上班日。4.這趟出來本來就是要連續9天差旅,換洗衣物、日常用藥、傷口護理的材料都有備足。5.工作安排:非常不安也完全未知,但若不篩,整天都用不安的心情在工作。但由於喉嚨的狀況,各方客觀資訊都顯示跟疫苗關係不大,若直接跨出門,首當其衝會是雙親。綜合考量下,決定執行快篩。10:30 快篩陽性馬上衝去把房門鎖上,避免雙親直接進房。由於在此之前,身邊沒有親友走過確診、隔離甚至是進入匡列的程序,完全不知道隔離天數怎麼算、領藥怎麼辦、哪天可以復工回去上班、移動能不能搭高鐵、洗腎者會不會強制移送去集中檢疫所隔離、還有腹膜透析門診剛好在下個星期怎麼辦…100個問題瞬間噴出,慌張了有一會兒。******腹膜透析腎友確診日記之二這個時間點在假日,所以我沒辦法向透析主護尋求建議與協助,完全要靠自己應變。所以先想到同住雙親最少會經歷3+4,決定先跟家母聯繫。剛好正在外購物中的家母,在我簡短說明後,也隨即意識到會被關家裡3-7天,馬上把缺乏的物資一次購足後匆匆返家。再來,不確定感染來源,但前一天跟週五上午與太太確實有超過15分鐘無口罩的接觸,所以也聯繫在台北的太太,確定沒有症狀或不適後,立即做至少要3+4的準備,並且進行快篩(所幸為陰性)。接著聯繫工作主管,說明快篩陽性,下週外務差勤都必須應變。人事主管也希望透過隔離通知書來定義隔離的起迄時間。所以看起來,我必須先自行取得確診的事實,按現行規定(如有更新規定則以指揮中心公告為準),有【PCR確診】及【快篩陽+視訊門診透過醫生判斷後確診】,以上兩個途徑,會正式進入CDC隔離程序,也才會接到法傳系統要求填寫回報接觸者、以及後續的隔離通知書,告知隔離起訖日期、相關規定。本來以為可以用「快篩陽+視訊門診」的方式確診進而拿到隔離通知,甚至拿到處方藥。但無奈我用了政府狂推的「健康益友app」,實在找不到週六有營業且在我住處附近的診所,所以決定改尋求「PCR」這條路。接著開始找所在地高雄的車來速篩檢站資料,並且致電1999確認免預約,就把自己快篩陽的卡閘收進透明塑膠袋中,交代家人把和樓梯相通的門關好後,就自行驅車前往車來速。13:10抵達高雄車來速,由於正在下大雨,並沒有等太久,前後不到10分鐘就完成採檢返家休息。回到家之後,把家用車內部盡可能全面的酒精消毒後,關回房間裡才開始比較冷靜思考接下來的事情安排。當下具體症狀開始有些咳嗽,鼻水的症狀產生,額溫都在36.8-37.0徘徊。●居家生活部分:先交代家人,在門口打一張【小桌子】,餐點跟必需品都在這邊遞交。避免食器傳遞造成感染,盛裝餐點以【免洗餐盤、碗】為主,我在房間內清洗完畢後分類收納,解隔再處理。餐點以能吃飽為前提,【盡量不留廚餘跟剩菜】,若有,集中放【小袋子密封】暫時放在對外窗台。家裡沒有囤瓶裝水的習慣,所以飲用水準備一個【廣口水瓶】,有需要添加時,再電話通知家人拿水壺上來,直接【無接觸】倒入瓶中。由於房間空間充足,有把握垃圾不外出,替換衣物也都先集中收納在房內。●醫療需求部分:【新冠門診】推測除了症狀緩解用藥之外,洗腎患者可能會預先投放防重症藥物。但稍早爬文發現,腎臟功能不全的確診者會建議預先投放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似乎不會是一般診所、藥局可以取得,所以我就決定以醫院視訊門診優先考量。剛好發現自己腹膜所屬院區在下周第一個上班日下午,還有可預約時段,馬上就掛好視訊門診。【腹膜透析門診】原訂在5/16(一)上午,由於去年三級警戒時,已嘗試使用視訊門診,所以就把自己的掛號改成視訊門診,並準備週一一早就跟主護先電話說明。關於新冠視訊門診部分,陸續爬文發現,門診時都會要求出示健保卡與陽性卡閘,心裡一驚想說下午驗PCR時已經在車來速丟棄,正當想再戳一劑之前,想到PCR陽性的通知,應該也可以作為確診依據,就決定靜待PCR結果。一個半天各種資訊的消化與應變及執行後,轉眼間已經接近傍晚,感覺在PCR結果出爐以前,已經沒有其他非現在做不可的事情,於是就快速盥洗,接上機器後把晚餐吃完,早早就寢休息了。(待續…)【延伸資訊】居家照護注意事項,參考護師公會全聯會製作的懶人包:fb.com/7730624490344198(本文內容由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粉絲專頁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2-06-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痊癒還是喘?每5人就有1人有後遺症!3種養肺運動增強肺功能、提高防禦力
隨著本土疫情進入高原期,民眾除了關心如何與病毒共存,更擔心染疫後的相關後遺症。據近期研究指出,無論輕症或無症狀,都可能留下後遺症,並以疲勞及呼吸道症狀為主,復健師建議,民眾可以進行一些呼吸訓練,來促進肺部擴張,改善胸腔循環,降低後遺症的影響。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研究指出,65歲以下的成年康復者中,每5人就有1人至少會有一種長期後遺症,65歲以上長者比例更高達四分之一。日本研究則發現,疲倦感與咳嗽是比例最高的後遺症,且症狀持續可能長達2個月,千萬不能輕忽。 而無論染疫輕重症、甚至無症狀病患,都可能留下後遺症,最常出現慢性疲勞、呼吸費力、咳嗽胸痛、肌肉無力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對日常生活產生影響。事實上,民眾除了施打疫苗、飲食均衡、提高自身免疫力之外,也可以進行一些呼吸訓練,來促進肺部擴張,改善胸腔循環,降低後遺症的影響。 中榮埔里分院表示,肺功能的增強,可以透過運動鍛鍊出來,像是騎腳踏車、游泳、跑步、登山等,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肺活量。即使現在疫情嚴峻、大家減少外出防疫,也可以在家中進行簡單的呼吸運動來強化心肺耐力,尤其是呼吸道功能不強的長輩或因新冠後遺症困擾的族群來說,更能強化肺部的防禦力! 中榮埔里分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許雅筑就推薦3種簡單易上手的居家呼吸訓練,只要準備水杯吸管、彈力帶或長絲襪就可以在家訓練,甚至有一式是直接躺在床上就能進行。 【彈力帶擴胸運動】 挺胸縮小腹,手腕抓緊彈力帶,雙手舉至胸前(如圖1),吸氣時雙手緩慢向外擴胸直至180度為止,感覺肩胛往脊柱中心夾緊(如圖2),吐氣時將雙手緩慢移回到胸前,重複動作10∼15次。家中如無彈力帶,可以使用跳繩或長絲襪等物品替代。 【腹式呼吸法】 平躺在床面上,一手放在腹部(如圖3),用鼻子深吸氣至腹部鼓起(胸部維持挺胸原狀,如圖4)後,憋氣兩秒後,以圓唇方式慢慢吐氣(腹部自然收縮),吐氣時間為吸氣時間的兩倍,持續以上步驟來回呼吸10分鐘。 【吹氣泡練習】 準備好一杯水及細吸管。鼻子深吸一大口氣,使用吸管朝水杯吐氣產生氣泡,直至把肺中能吐的氣都吐完,再進行下一輪的吸氣與吐氣。 許雅筑提醒,活動進行時要隨時注意身體狀況,如果發生呼吸變喘、冒冷汗及心悸等不舒服症狀時,應該馬上停止練習,等症狀消失時再進行訓練。
-
2022-06-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為什麼我們無法像消滅天花那樣 靠疫苗根除流感和新冠病毒?
▍流感和COVID-19:大流行的威脅我們能不能藉由專門的疫苗接種計畫,根除流感大流行的威脅,就像根除天花那樣?儘管疫苗可能證實愈來愈具有預防作用,新的抗病毒藥物也可能改善流感的療法,但恐怕我們不太可能澈底根除流感。天花能被根除,是因為人類是天花病毒唯一的傳染窩― 但人類並不是流感病毒唯一的天然傳染窩。全世界的水鳥都是流感的天然傳染窩。野鴨、其他水禽,已經窩藏了約十四種不同的H抗原。恐怕這就代表這個天然基因庫已經有潛力產生新的流感大流行病毒株。這些不同的流感病毒都會在野禽的消化道中複製,然後再被這些鳥類排泄到牠們棲息的水生生態系統中。例如,當科學家在冬季從加拿大廣大的湖泊中採樣時,發現不同種群流感病毒的廣泛汙染。然後呢,沒錯,這裡再度出現如同發生在其他病毒與天然宿主關係中的情形:當科學家檢視被流感病毒當成天然宿主的鳥類時,發現流感病毒並未引起明顯的疾病。幾年前,我拜會了亞特蘭大CDC當時的流感部門主任南希.考克斯,討論未來流感大流行的風險。考克斯的說法是:「在人口缺乏免疫力、毒性強大的流行病毒株蠢蠢欲動的情況下,我們觀察到的發展情形相當戲劇性。」考克斯博士辦公室的牆上貼著世界地圖,上面裝飾著四散的輪廓線和各種彩色圖釘。她就像全球其他流感專家一樣,試圖預測何時、何地可能會出現新的流感大流行。她相信過去的行為可能會有蛛絲馬跡,讓她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因應大流行流感病毒株的專家,多數時間都會像這樣檢視病毒株的行為,追蹤病毒的演化。她的牆壁下半部是一張中國地圖,有六個不同的地點被圈了起來。這些地點都有觀察員密切注意,希望在新病毒株一出現就發現牠們。但中國並不是唯一可能出現病毒的地方,觀察員也在密切注意全球其他地點的情況。二○一七年,H7N9禽流感捲土重來,創下自二○一三年首度出現以來最致命的紀錄,在中國造成七百一十四人重病,死亡率據報超過三分之一。一有新的流感大流行病毒株出現,就是一場戲劇性競賽的開端,目標是盡快將新病毒的適當抗原納入預防性疫苗中。這種大流行病毒株一問世,我們就只有幾個月的時間,能搶在病毒以噴射客機的速度橫掃全球之前,準備、分配足夠的新疫苗。速度和預測的準確性將成為攸關全球人命的關鍵。二○○二年,一種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簡稱為SARS的全新病毒威脅在中國廣東省出現。SARS不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而是由一種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的冠狀病毒引起的。在SARS流行之前,世人已知冠狀病毒會感染動物和鳥類,導致類似感冒的疾病。SARS冠狀病毒讓我們對這類病毒完全改觀:牠引起類似流感的疫情爆發,在三十七個國家感染約八千零九十八名患者,其中約七百七十四人死亡,然後才被嚴厲的公衛干預策略控制。自二○○四年以來,SARS銷聲匿跡,世界各地都沒有疫情回報。但是這種令人安慰的統計數字,隨著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在武漢爆發,一路發展成當前的大流行而瓦解。那麼,我們對冠狀病毒整體、尤其是對 COVID-19 的了解有多少?冠狀病毒這一科的組成病毒與流感不同;兩者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都具有由RNA編碼的基因組,其他統統不一樣。流感病毒的基因組或遺傳資訊很小、相對簡單,但冠狀病毒的基因組,是所有以RNA為基礎的病毒中最大、最複雜的,意思就是冠狀病毒的生物、遺傳機制也更加複雜。讀者已經見識過,當兩種不同的病毒株在同一宿主身上重組時,會產生能釀成大流行的流感,意思就是個體被感染時,體內的免疫防禦系統面對的基本上是一種新的病毒。因為冠狀病毒具有更複雜的基因組,演化出非凡的重組潛力,這是牠們基因的一部分。兩種不同的冠狀病毒可能和流感一樣重組成新病毒株之外,還能重組表面抗原,不需要將兩種不同的病毒混合成一種。這種能進行演化的內建變化潛能十分驚人,加上極高的傳染性,讓 COVID-19有成為「超級病毒」的潛力,與流感疫情旗鼓相當。冠狀病毒藉由患者咳嗽時噴出含有數十億病毒的飛沫狀液滴,讓附近的人因為吸入飛沫而被感染,造成人際傳播。吸入飛沫後,病毒會直接接觸呼吸道內壁細胞,突棘會與細胞壁上的關鍵受體結合,使病毒能將基因組釋放到細胞內部。病毒在這裡挾持核糖體,就是充斥在細胞內的迷你蛋白質工廠,指示核糖體製造以病毒編碼的蛋白質。受到病毒指示製造出來的第一批蛋白質,是名為RNA聚合酶的關鍵酶。讀者可能還記得著名的PCR,全名為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能大幅強化犯罪現場留下的DNA痕跡,在鑑識科學界掀起革命。病毒聚合酶對病毒基因組RNA的作用相同,也是在受感染的人類細胞內產生數十億子代病毒的第一步。子代病毒身披病毒殼體和包膜蛋白,包括為傳染性突棘編碼的蛋白,讓大量新病毒穿過細胞膜、釋放到宿主氣管中,然後被咳到周圍空氣裡,形成具高度傳染性的飛沫。COVID-19 的傳染與流感非常相似,在人群匯集的地方特別容易發生,例如地鐵、汽車、公車、飛機、遊輪、辦公室、學校、酒吧、咖啡館、劇院、大眾娛樂性音樂會、體育場館,還有,唉,家庭住宅。另外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 COVID-19 還有第二種極其有效的途徑傳播―感染者咳嗽時用手摀嘴,然後將手上的病毒轉移到周圍的表面,如門把、交通工具上的拉桿和圍欄、電腦鍵盤、手機和無數其他表面。相關研究顯示,COVID-19 在飛沫中可存活並具有傳染性長達三小時,在紙板上長達二十四小時,在塑膠和不銹鋼上長達七十二小時。第二種傳染途徑是病毒接觸嘴脣、嘴巴、鼻子、眼睛之後,從這些身體部位設法進入氣管和肺部。不幸中的大幸是,大流行等級的新興病毒非常罕見,但牠們仍為全球政府和國家衛生當局帶來最具挑戰性的困境。那麼,這種威脅性十足的新病毒是哪裡來的呢?在首篇有關COVID-19 的公開科學論文中,中國醫生透露,約百分之七十的個案曾去過湖北省武漢市的海鮮市場―非法交易「現殺野味」在這裡是家常便飯,就是捕獲野生動物後把動物運到市場,在市場當場宰殺取其鮮肉。讀者可以想像一下,驚慌失措的動物(多數是哺乳類)被運到市場,與其他動物和人類密切接觸― 這種危險的親密關係,在野外絕不會發生。後面兩章中我們會發現,這種情況造成的風險,就是病毒可能會與這些動物自然地共同演化,從而跨越物種並感染人類。我已經從漢他無名病毒的行為中學到相關知識,並將這種演化現象稱為「侵略性共生」,表現出這種行為的病毒則稱為「侵略性共生體」。以 COVID-19 而言,即使是症狀輕微或無症狀的人,也能將病毒傳播給身邊其他人。患者會經歷長達十四天的潛伏期,有時甚至更久。但病毒不是一路長驅直入。從病毒入侵開始,人類免疫反應的回擊就愈來愈明顯。常見的早期症狀包括喉嚨痛、發燒、顫抖、不舒服、疲勞、頭痛、四肢和背部疼痛。在輕微的個案身上,病症的發展可能不會超出這些前期症狀太多,與流感的症狀發展相似。但與流感不同的是,COVID-19 似乎在兒童身上不會造成太嚴重的疾病,卻對老人較具威脅性。在較嚴重的個案身上,患者體溫會飆升至攝氏三十九度左右,導致大量出汗。更險惡、令人不安的症狀是呼吸困難,可能代表病毒性肺炎即將開始。到這個階段,患者會因為毒血症(血液中有毒素)而一病不起。在大約百分之二十的個案身上,病毒性肺炎預示著疾病將危及患者性命,因為這種肺炎能抵擋抗生素,對大多數已知的抗病毒藥物可能都具有抗藥性。諷刺的是,這些表示感染已發生的症狀、體徵中,有一部分並不是病毒感染呼吸細胞的直接影響,而是由我們自身奮勇抵抗的免疫反應引起的。病毒入侵會引起白血球(又稱為巨噬細胞和嗜中性球匯集到受感染的組織,製造名為細胞激素(cytokine)和趨化激素(chemokine)的化學物質來發出警報,召喚增援部隊,包括被稱為「士兵細胞」的T淋巴細胞,與病毒戰鬥。「戰鬥」在這裡是名副其實的關鍵字,這些士兵會殺死我們自身被感染的細胞,導致殺戮區嚴重發炎,湧出大量黏液,堵住氣管、引起咳嗽。雖然病毒通常被限制在氣管中,但同樣的化學警告成分會進入血液,引發高燒、頭痛、懨懨無生氣的疲勞感、不舒服的肌肉痠痛。雖然自身的士兵會殺死自己的細胞著實讓人困惑,但T細胞功能下降這樣在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身上會發生的情形,可能使情況變得更糟,遲遲無法康復,或導致少數病患罹患病毒性肺炎或繼發性細菌性肺炎,兩種都可能危及生命。令人欣慰的是,與季節性流感一樣,大多數 COVID-19 患者只會發展出較輕微的症狀,無需住院即可完全康復。但我們不應低估少數患者可能發展出的嚴重病症;這些患者可能是任何年齡層的人,甚至包括一般的健康人士。不幸的是,這種病毒性疾病已經證實對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特別危險。這類患者住院風險明顯較高,死亡風險也很大。如貫串本書的說明,傳染病流行、尤其是大流行,基本上都是由致病微生物和宿主之間強烈的演化交互作用驅動的。COVID-19 正是因為事先已演化出這種演化的必要條件,因此牠在人類身上出現後才短短幾個月,就從湖北省開始一路感染了近十萬人;這些相同的必要條件現在正驅使病毒擴展到中國以外的地區,傳播模式變得更全球化。現代世界被恰如其分地形容為是「地球村」,就算是最孤立、遙遠的人群,也可以藉由飛機、鐵路、輪船、機動交通工具而接觸到彼此。到二○二○年三月,由於中國政府嚴厲的圍堵措施,包括湖北省強制封城,有效控制病毒傳播;但與此同時,世界其他地方正開始目睹感染個案節節上漲。許多國家的衛生當局對似乎勢不可擋的統計數字益發感到震驚。這些數字中的感染人數,根據驚悚的數學可預測性,似乎約每三天就會翻一倍。一如預期,較大的市鎮和城市是必然的感染源,因為大量人口在這些地方親密無間地生活、往來、工作。同樣一如預期,人類的天性就是一開始會不相信當下發生的事情,公共與政府部門的回應就會發生各種誤解、延遲、混亂,難以因應一九一八年流感大爆發以降最嚴峻的公衛威脅。※ 本文摘自《病毒圈:從COVID-19、流感到愛滋與伊波拉,全面認識在我們身邊的病毒》。《病毒圈:從COVID-19、流感到愛滋與伊波拉,全面認識在我們身邊的病毒》作者:法蘭克‧萊恩譯者:范明瑛出版社:貓頭鷹出版日期:2022/04/09
-
2022-06-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一周內達高峰 陳時中:有望6月10日出現反轉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昨天新增6萬8118例本土個案,中重症及死亡人數雙創新高;中重症個案新增496例、死亡個案152例。外界預估中南部疫情持續升溫,預估一周將達到高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差不多吧」,大約6月10日應該整體會有反轉機會。陳時中今天視察中正紀念堂兒童接種站。他被問及疫情是否將在一周內達到高峰時表示,一開始對於疫情有各種模擬,但是近來情況愈來愈清楚,差不多一周會到高峰,應該到6月10日會有反轉機會。至於一周後死亡是否也會進入高峰,他則表示,相信數據都在高原期。針對衛福部疾管署(CDC)官網昨天發生數據誤植事件,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暴衝至2萬2815人,截至昨天晚間9時仍未修正一事。陳時中則表示,要再查清楚發生什麼事,可能都是手動的資料而出現操作疏失。另外,針對近日殯葬業者搶在24小時內火化確診者遺體,導致親屬無法見最後一面的憾事。陳時中說,法規上規定24小時內要通報,大體可採火化或報請地方主管機關核准後深埋,但並無要求需在24小時內火化。他說,之前對疾病比較緊張的時候,業者可能很快就火化,但也可以請民政單位提出需求、討論,把規則訂得更清楚一些,讓殯葬業者執行上能更順暢,也更能撫慰人心。
-
2022-06-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後疫情與病毒共存/你是不是新冠重症高危險群?高危險群注意事項一次看
新冠肺炎病毒逐漸流感化,但目前的死亡率還是比流感來得高,尤其是有慢性病、免疫力低下的人,感染率跟死亡率都較一般人來得高。因此在思考跟病毒共存的過程中,高危險群的人一定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哪些人是高危險群?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網站上的資料,高風險群大致上可以區分為兩大族群:感染風險高、引起併發症也高的族群:●長者:目前死亡病患中,有81%是65歲以上的患者,所以長者感染後風險會比一般年輕人來得高。●癌症患者:癌症病患因為接受化療、電療等治療方式,導致免疫力下降,所以感染風險也比一般人高,特別是血癌病患。●慢性腎臟病患:慢性腎臟病患需要定期透析,會讓身體免疫力較一般人差,所以需要注意。●肝病患者:肝炎病患與肝硬化患者的免疫機能較低,因此風險較一般人高。●肺病患者:新冠肺炎主要侵襲肺部,所以像是吸菸者、COPD(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結核病患、氣喘病患等,會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愛滋病患與免疫力低下者:愛滋病患與免疫力低下的病患相較於正常人更容易感染,因此需要想辦法避免感染。●地中海型貧血與鐮形血球患者:血液相關的疾病有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也增加重症的風險。感染風險一般,但併發症風險高的族群:●失智症患者:失智症本身並不會增加感染風險,但是失智症患者的行為、相關併發疾病會增加感染風險。●糖尿病患:目前研究並沒有發現糖尿病會增加感染風險,但是會增加感染後併發症的風險,因此需要注意。●心臟病患:心臟病不會增加感染風險,但是會增加感染後發生併發的機率,因此心臟病患需要注意。●心理疾病患:有精神心理相關疾病的患者感染風險不會特別增加,但是感染後產生相關併發症的風險較大。●孕婦:研究發現,懷孕或剛分娩後一段時間的婦女,感染後產生併發症的風險相對高。●肥胖、三高與代謝症候群患者:三高患者、肥胖、不運動、代謝症候群的人感染後重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高。透過目前中重症的病患,可以發現到中重症、甚至是死亡的病患,通常會有以上的相關病史,因此這些高危險群需要特別注意。高危險群該如何預防?想要預防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其實跟預防流感很類似。根據美國CDC跟台灣疾管署的指引,想要預防感染的方式如下:●施打疫苗:尚未接種疫苗的人儘速施打,而目前針對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與免疫力低下的患者,開放第四劑施打。●戴口罩:配戴口罩可以降低感染風險。●避免人潮眾多與通風不良的空間:高危險群患者盡量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地方,也減少在通風不良的地方與他人接觸。●有相關症狀請自行篩檢。●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包括勤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請遮住口鼻。●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任何不適一定要告訴同住親友,嚴重時須就醫治療。●如果是免疫力低下患者,疫苗無法產生足夠的免疫反應時,目前AZ研發相關單株抗體Evusheld,可以提供免疫力低下患者6個月的保護期。(目前台灣尚未批准該藥物的EUA。)高危險群感染後居家隔離注意事項如果病況不嚴重,可以居家隔離治療的病患:●需要服用慢性病藥物的病患,除非經過醫師同意,不可以中斷藥物服用。●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的狀況。●該進行相關治療時還是需要進行治療,像是需要洗腎時,可以聯繫相關衛生單位,請他們進行安排。●保持心情穩定,如果有相關的壓力問題,可以諮詢相關專家,也可撥打1925安心專線。如果發生以下狀況時,請儘速就醫:●如果家中有血氧機時,可以進行血氧濃度測試,若血氧濃度低於95時就要儘速就醫。●胸部持續疼痛不舒服。●感覺頭腦混亂、意識不太清楚。●嚴重發燒或服用藥物仍無法退燒。參考資料:People with Certain Medical ConditionsHow to Protect Yourself & OthersCOVID-19: What People with Cancer Should Know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指引更新COVID-19重症風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