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8 新聞.長期照護
搜尋
關懷
共找到
1669
筆 文章
-
-
2021-11-27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邱仲峯:追求心靈健康,優先於身體健康!
「追求心靈健康,得更優先於身體健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邱仲峯從醫逾30年,希望民眾能把這一句話好好放在心裡,並付諸實踐。亞洲人過度追求物質,人生目標都是希望擁有財務安全,即使身體喊累、壓力爆表,都認為這是努力應有的代價。我們常說身心靈健康,在邱仲峯看來,心靈優先於身體,心靈先達到平衡,身體健康就達到一半。病人淚謝醫師 讓他感動31年前,邱仲峯在淡水馬偕擔任實習醫師,其中一個月待在腫瘤科末期病房,當時感受到的醫病關係完全顛覆校園所學的一切。「臨終患者躺在床上,醫師仔細地幫他們擦拭身體,同時聊天,氣氛溫馨,醫師離開時,不太有力氣的重症患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堅持下床,深深一鞠躬,只為了說一聲謝謝。」這讓他很震驚。邱仲峯說,那個月看見一幕幕病人含淚感謝醫師,讓他們的離別之路盡量舒適,那種激勵人心的感覺,不是物質、名聲、地位可比擬。他內心不斷告訴自己「我想成為這樣的醫師」,於是他不只專長於螺旋刀、化療、放療及標靶等癌症治療,也致力推動安寧醫療。對抗癌症 致力精準醫療 早年進入安寧的清一色都是癌症患者,過去安寧病房是隸屬於放射腫瘤科,他因此選擇擔任放射腫瘤科醫師。一路以來,他接觸不同類型的癌症患者,看著他們被化療、放療折磨,如何讓他們減少痛苦,甚至預防癌症發生,是他致力倡議的事情。全球的癌症治療發展,已走向精準化醫療,個人精準醫療是癌症治療的新利器。北醫附醫預計於明年啟動「癌症大樓」及「質子治療中心」。安寧善終 推動靈性關懷很多事情都是在推動安寧的期間,慢慢發現的。邱仲峯說,安寧的宗旨是「善終」,就是讓患者在臨終時可以滿足心願,安心地離開。邱仲峯常會去問臨終的患者有什麼心願沒有達成,發現很多人的心願都很渺小,問到最後才發現,其實患者真正的心願是想向家人好好道歉。從安寧可以看到很多台灣人對於自己心理的需求是需要被引導、被教育的,因此,北醫附醫積極推動靈性關懷,不一定是臨終患者,若有心靈困擾,都能尋求靈性關懷師協助,進而理解自己。邱仲峯說,人們必須要靠自己去思考,現在的行為是被什麼樣的情緒給綑綁,抽絲剝繭後,重新接納,不斷重複、操練,才有辦法達到心靈健康,身體才能妥適地照顧好。邱仲峯養生祕訣:喜歡思考、運動 回家不用手機北醫附醫院長邱仲峯平時的養生,強調「生理、心靈必須同時兼顧」。生活忙碌的他,一定會空出時間「思考」、「運動」、「上教堂」。飲食落實每天五蔬果,四菜一湯,只有一道葷食,其餘都是素食,降低攝取毒素機會,讓身體器官負擔降低。邱仲峯維持心理健康的方式,會多做一些靜態活動,包含看需要思考的電影、多接近大自然、聽音樂會、看畫展或多聊天,都能幫助他多思考。「人思考後,獲得解答,會相對安心,容易讓心靈達到平衡。」思考也易讓人疲憊,因此,邱仲峯會運動讓自己平靜下來,他喜歡游泳,但礙於工作忙碌,健身俱樂部在疫情期間倒閉了,於是買滑步機在家中,沒事就運動半小時到一小時,若時間允許,常選擇健走、慢跑。很多人下班回家放鬆方式是「玩手機」,但手機對他而言,就是處理公事,若返家又繼續用手機,等於是持續工作,絲毫不得閒,他寧願換個環境跳脫,不用手機,安靜地享受在家的時間。邱仲峯是基督教徒,每周幾乎都會上教堂,讓心靈恢復。他說,心靈健康須持之以恆,不能一天捕魚三天曬網,否則當壓力或情緒來襲時,心靈會瞬間失衡。小時候曾罹患皮膚病,邱仲峯因此更重視飲食。很多人一餐吃四菜一湯,但可能其中三道是肉,他則是吃三道蔬菜一道肉、一道湯。每餐至少吃到三種蔬菜,能讓他達到天天五蔬果的目標。邱仲峯小檔案年齡:57歲專長:光子刀治療、螺旋刀治療、放化學及標靶合併治療、動態式弧形刀放射手術、輔助及完整醫療CAM、癌症基因定序、癌症靈性關懷、磁振導航超音波熱治療現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台北癌症中心質子中心召集人、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台灣放射腫瘤學會理事長、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基督教史懷哲宣道會董事長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及醫管碩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經歷:台北癌症中心院長、台北醫學大學管發中心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美國M.D.Anderson客座教授給病人的一句話追求心靈健康,得更優先於身體健康
-
2021-11-25 新聞.元氣新聞
化解醫糾就像在當偵探 42組醫護、社工、律師獲獎
疫情期間醫療現場壓力大、醫病情緒緊張,第一線衝突也時有所聞。三軍總醫院家醫科醫師王志嘉指出,在疫情期間人與人之間有所隔閡,病患進出醫院限制多,難以表達照顧需求,加上醫護人員穿著隔離衣,雙方在溝通上得更花上心力。他說,面對疫情無奈,民眾在情緒上也有所緊繃,例如民眾在病房隔離多時想要逃脫,與醫護人員爆發口角,或是家屬要探病受阻而投訴,「即時衝突事件增加,但未必會演變成醫療糾紛個案。」改透過LINE視訊等方式,能夠舒緩病人入住院及家屬壓力。然而身為醫學中心,在疫情期間仍面臨人力吃緊,必須同時兼顧確診個案照顧、快篩團隊及打疫苗小組等三方人力拉扯,加上面對疫情等不確定的身心壓力,仍需要建立完善的醫病關懷機制。衛生福利部首次舉辦「醫療事故關懷服務頒獎」,共收件78件推薦,共計有20組個人獎、14組團體獎及8組公務獎,獲獎人員更包含社工師、醫師、律師、調解委員等,致力推動醫病和解,投入醫療爭議事件,降低醫病溝通落差。王志嘉同時具有醫學及法學背景,於三總擔任醫療糾紛小組委員,與衛生局、地方及高等法院擔任調解委員,獲得個人組特優殊榮。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疫情期間,調解會場的桌上都有隔板,會讓雙方在溝通過程有些隔閡,但最終慶幸能化解醫病雙方的衝突。王志嘉列舉,促成和解關鍵有三點,需要明白病人的心理情緒並讓對方得到舒緩,情緒好了才來談事,第二要縮小醫病雙方對於事實認知,第三個是明白病人的內心需求,「當事者發生醫療糾紛時,往往內心混亂不明,需要當偵探幫忙抽絲剝繭,才能有可能化解干戈。」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首次舉辦醫療事故關懷表揚,能夠讓最前線的醫護和病患在第一時間能夠得到對話、理解和人心的救治,就能大大提升醫病關係及治療品質。疫情期間,病人及家屬在能夠預期醫療受限制的狀況下,只能無奈接受,但演變成醫病糾紛,往往是在「無預警」底下發生。同為這次獲獎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和院區社工師王春雅指出,每家醫院也都有建立自己的關懷模式,例如由社工師擔任病患與醫院溝通的橋樑,能夠破除對立與心結,正因為疫情加深了院內及院外的溝通,更應該要把需求跟資源整合好。她說,好比疫情期間院內,住院探病有限制一人陪病,但針對臨終患者或需要召開家庭決策會議,往往重擔落在單一老伴身上,經醫院討論後會願意採取彈性作法,只要能夠建立關懷力,增加醫病信任關係,就能減少衝突與憾事發生。
-
2021-11-25 新聞.元氣新聞
台鹽五度蟬聯企業永續金獎! 推動生技防疫和能源升級獲肯定
臺鹽公司迎接70週年啟動能源轉型與創新生技,五度蟬聯台灣企業永續學院主辦的「2021 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永續報告類-傳統製造業」金獎殊榮,樹立永續經營及幸福品牌標竿。臺鹽董事長吳容輝表示,2021對臺鹽來說是生技防疫和能源升級的關鍵年。新冠肺炎疫情凸顯永續經營的重要性,臺鹽不斷發揮生技研發優勢與全民齊心抗疫,並透過核心產品-加碘、減鈉加鉀、加氟等功能性鹽品提倡公衛教育,守護國民健康、提升防禦力!吳董事長更強調,臺鹽從長期經營策略上落實汽電共生升級工程,透過乾淨能源轉型,要從根本改善環境,創造互惠互利的永續生活!臺鹽著眼公司治理、環境永續、客戶與員工關懷三大面向,在「2020年企業永續報告書」中加強揭露永續治理、再生能源推動、水資源循環管理、鹽品公衛教育、新冠防疫陣線、地方創生等績效成果,並與國際接軌先行納入永續會計準則SASB與GRI準則,呈現完整、透明具公信力的經營管理資訊,實現對利害關係人的承諾,獲得TCSA評審團肯定,五度蟬聯金獎榮耀。台灣企業永續學院指出,「2021年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參賽單位高達329家,較去年成長31%,創歷年新高。歷屆累計參賽單位名單達463家,其年度營業額總和與我國2020年GDP比值約143%,顯見永續發展已成為各界關注重點。該學院今年邀請556位志工評審與246位知名專家學者,合計802位的龐大評審團共同評選,獲獎之企業勢必成為投資機構選擇標的以及人才求職的首選。展望未來,臺鹽將持續深耕永續治理、強化健康的企業體質,運用轉型實力和創新思維,為台灣邁向全新發展盡一份力量!
-
2021-11-23 新聞.長期照護
罹病無力自主照顧 安寧緩和醫療助退休船員走完一生
一名70多歲的退休船員抽菸多年,因肺氣腫合併支氣管擴張症反覆發作,以及因失智吞嚥退化引發肺炎,且因無力自主照顧而住進護理之家。因為抗生素到後期也起不了作用,家人討論後接受安寧緩和醫療住進安寧病房,日前順利走完人生旅途。台中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蔡尚儒說,雖然這名退休船員仍反覆發燒與呼吸困難,但在症狀治療與家人陪伴下,並不孤單,並在安寧團隊的安排下,能再次走出病房,到他當船員時住過的鐵皮屋及海邊,滿足人生最後對海的思念。他說,安寧緩和與其說是一種科別,不如說是一種觀念。對病患而言,安寧緩和不是保守治療,而是改變積極治療的方向。當疾病走到晚期,治癒已經無望時,症狀治療和舒適護理會是首選的積極醫療。蔡尚儒說,醫師醫治病人和工程師維修設備的概念不同,除了治療患者的醫療處置外,更需要的是人性關懷。生命末期的病人除了生理照護需求外,心理性的支持照護也更為複雜及多變,而這也不單單僅限病人本身,還有家屬的哀傷情緒要考量。安寧療護的方式除了一般的安寧病房外,其實還包含安寧共同照護、安寧居家護理等範疇,但不管是那一類,安寧療護都不是放任病人等死的消極處置。相反的,它是引導病人和家庭逐步面對死亡的積極介入。蔡尚儒醫師強調,當醫師建議患者接受安寧緩和療護時,絕對不是放棄患者,而是改變醫療方針,陪患者一起走到最後。※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1-11-22 新聞.元氣新聞
社安網破很大!超商兇手曾精神就醫 朝野立委怒凍預算
桃園一名超商店員勸導顧客戴上口罩,結果店員被惱怒顧客持刀刺死,而這已經是從9月底的屏東超商挖眼案以來,第四起勸導戴口罩引起的暴力事件。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堅持凍結預算並怒批,屏東挖眼案專案報告才開沒幾周,但類似不幸事件仍層出不窮,民眾都很恐慌,政府部門到底什麼時候才要重視?府院黨說要補好社會安全網,何時才不只是嘴巴講講而已?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上午審查衛生福利部主管預算,「社會安全網第二期」編列高達122億元,多位委員關切口罩暴力事件,並提案凍結相關預算。衛生福利部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次刺死店員的嫌犯,確實有診所就醫紀錄,但精神狀態只是有失眠或什麼,不屬於列管的病人。店員身為一般民眾,沒有責任要讓顧客一定要戴口罩,這主要還是要由警察執行相關業務。如果提醒之後發生問題,可以做相關通報,或許可即時報警,就像勸導排隊、打架勸架,都要量力而為。蔣萬安指出,衛福部2017至2020年心理衛生報告顯示,台灣精神疾病嚴重病人數量高達7809人,但據台灣精神醫學會指出,目前精神疾病嚴重病人之「強制鑑定強制社區治療審查會」所審查案件量偏低。「強制住院」審查案件由2017年818件降低至2020年僅604 件;「強制社區治療」2020 年審查案件數更僅有52件。蔣萬安表示,這名嫌犯有精神科就醫紀錄,也凸顯精神關懷訪視人力嚴重不足。台灣2020年全年需要定期訪視之精神病患個案高達12萬5319人,其中一級和二級人數也有為3萬5740人,關訪員卻僅有約188人,案量比高達1比190。美國及荷蘭追蹤服務精神病人個案服務案量比約在1比15至1比29,衛福部「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關訪員規劃顯然無法達到先進國家標準。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表示,去年底精神病關訪員僅99人,今年已增加80人,預計2025年精神病關訪員可達到1050人,加上自殺關訪員共有1288人。再加上督導、心理衛生社工等其他人力,預計2025年人力可初步達成目標,社安網確定可增加3000人力。不過諶立中強調,類似桃園案涉及層面廣,不見得是單獨檢討精神病人相關制度就可以處理。不只國民黨立委看不下去,民進黨自家立委也砲火隆隆,民進黨立委賴惠員表示,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將分家,分別成立心理健康司與口腔健康司,衛福部將成為設置十個司的最大規模部會。組織調整在即,卻未見衛福部積極推動相關法規配套研擬,亦未成立專責辦公室推動並規劃配套措施。民進黨立委吳玉琴表示,全國71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需協助的個案甚多,工作繁複,需要系統性提升工作效率。民進黨立委范雲則提案提案,要求衛福部研擬提高精神衛生社區照顧、 支持及復健之資源,例如提高對機構的補助、委託社區方案等具體規劃,並要求於三個月內提出書面報告。蔣萬安兩提案加上吳玉琴一提案,總共凍結150萬,民進黨立委蘇巧慧也支持凍結上述預算。
-
2021-11-21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友善、打造不老城市 爺奶顛覆老年想像
老化是人生必經過程,每個人都希望能走得慢一點、順一點,不斷「進化」激發生命的熱情。目前國內人口老化呈現加速現象,台北市衛生局每年舉辦活躍老化競賽,鼓勵社區中阿公阿嬤參加社區活動,用不一樣的態度活出精彩!受到疫情影響,長輩減少了外出學習、運動的機會,許多服務據點實體課程取消,改為線上課程即時互動。疫情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帶來運動新生活,防疫與運動成了健康促進的新議題,唯有身體強健、抵抗力佳才能有充足的防護力遠離病毒。台北市衛生局配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政策,鼓勵民眾共同營造高齡友善環境,十二行政區充分發揮巧思,實踐「活躍老化」的理念,重新找回自我價值和生活熱情。防疫結合表演,南港區超高齡爺奶團隊拚創意。成立五年的台北市後山埤文化發展協會,因地址位於東新街91號,故取名「東新91健康樂活心聚點」,91又有joy歡樂之意,協會理事長李翠華希望促進長輩快樂又健康。李翠華表示,據點一周服務六天、共餐三天,有80%為80歲以上的長者,其中90歲以上多達6位。協會創立迄今,營造和諧溫馨的社區關懷環境,就近照顧長輩在地安老,每年參加台北市活躍老化競賽,增進手腳協調的舞蹈功力。「我們從南港區活力秀競賽晉升至台北市代表隊,征戰全國北區競賽、全國總決賽,爺爺奶奶愈跳愈有勁,展現不老的精神活力。」李翠華分享贏得評審青睞的原因,不靠舞藝靠創意!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余羅平設計好記又好上手的動作,鼓勵長輩重拾自信、肯定自我,今年又贏得台北市「樂齡巨星秀」創新特色團隊。幾位90多歲的奶奶熱衷活躍老化競賽,用不老魅力征服表演殿堂,享受學習和運動的快樂。帶動社區健走,促進健康、聯繫厝邊好感情。每週二、五晚上,在成美河濱公園及玉東公園可以看見里民揮汗健走,透過有氧運動強化下半身肌群,同時消耗卡路里遠離肥胖。一群人保持戶外防疫社交距離,互相督促又可聯絡感情,有效舒緩一天工作疲累。台北市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積極推動社區健走隊,並在去年成立「南港區健走運動聯盟」,目前由玉成里里長黃聰智擔任盟主,身體力行帶動風氣,即使是在艱困的疫情期間,仍維持良好運動習慣。黃聰智表示,健走能增強心肺功能、流汗排毒以及預防失智、慢性病等,改善各項身體機能;健走不受時間和場地限制,是很親民的入門運動。防疫期間,聯盟中的隊員最好防疫措施,定時定點於社區公園、人行道、開放的學校操場活動,將走路融入日常生活。黃聰智希望能營造規律運動氛圍,同時凝聚社區的向心力,尤其是促進高齡者的身心健康,藉由運動達到活躍老化、樂活老化真諦。台北市衛生局提醒,「動」起來可以很簡單,健走是生活中最簡單、也最不受外在環境限制的運動,每週身體活動150分鐘由健走開始,走出活力,走出健康,迎接後疫情新生活。
-
2021-11-21 新聞.長期照護
北市跨域創新高齡營養友善服務 爺奶吃好、吃飽、呷百二
臺北市長者對於營養最大的困擾有哪些?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調查,這些「老大人」常見問題多為不清楚餐盤口訣、不了解優質蛋白質食物來源等。臺北市因此端出很多友善服務,期盼提醒長者與家屬多加注意老人家的營養。「牙口保健、我的餐盤」解決長者三大營養問題。為瞭解臺北市長者營養知能與健康飲食行為,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近年透過團體營養教育、社區篩檢及宣導活動,進行長者營養認知調查。結果發現,43%長者受口腔狀況影響進食;衛生局進一步為7,179名長者做營養風險篩檢發現,營養不良風險者占8.3%,而「水分攝取不足」、「經口攝取不足」與「蛋白質-熱量攝取不足」,則是困擾長者的三大營養問題。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主任張惠萍表示,老人家經口攝取食物不足,很多時候和牙齒不好有關。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因此與跨領域專家合作,像是與臺北市牙醫師公會合作邀牙醫師為民眾主講「牙口保健」,還製作「動嘴皮聰明吃—袋著走」夾鏈袋,讓長者時時刻刻都能注意口腔衛生習慣。臺北市長者對3C的接受度高,為提升長者對「我的餐盤」及「三好一巧」口訣的認識,也與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合作製作「食樂營養‧我的餐盤」健康操影片,運動時可記住口訣,並將影片放置於中心網站及YouTube,隨開隨看,幫助長者好記憶。另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也和「臺北e大」平台合作高齡飲食質地的線上微課程,希望長者和共餐據點備餐人員運用零碎時間也能吸受營養新知。拍攝健口操影片,協助改善長者吞嚥能力。為強化咀嚼吞嚥能力,衛生局也與語言治療師合作拍攝「健口操~邊玩邊練好食力」影片,利用長者兒時熟悉的風車、吹龍童玩,研發「吹出好食力風車」及動動嘴「強化好食肌吹龍」教具,還用小黃瓜、胡蘿蔔、魷魚絲、口香糖訓練長者使用口腔口輪匣肌和吞嚥能力,影片可在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網站及社群影音平台看得到。街頭巷尾常見的連鎖超市,是民眾採買食材的便利管道,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與連鎖超市(例如:全聯福利中心、台灣好農)合作創新課程,由社區營養師設計健康食材採購專區,鼓勵民眾選購健康食材,建立健康友善採購環境。也與台灣主婦聯盟試辦生活保健室,舉辦自我評核迷你營養評估、肌少症與衰弱症篩檢等活動,還邀請聯合醫院社區藥師於現場進行長者常見慢性病用藥注意事項說明。行動餐車開至偏鄉山區,增加青銀互動。行動餐車是時下常見的餐飲方式之一,提升營養也能增加青銀互動。臺北市與「職學國際青年發展中心—KM行動餐車」合作安排餐車至北市偏鄉山區示範DIY料理,餐車餐點製備人員皆為16-22歲的年輕朋友,於製作食材之際,連結關懷之情;也結合民間餐飲業者教長者如何在家做出好吃均衡的餐食。為培育未來營養師加入社區營養服務行列,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更結合大專院校營養科系學生辦理活動,像是請文化大學營養科學系學生至社區表演「容易咬軟質食」、「牙齦碎軟質食」戲劇;安排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學生至社區青銀合作料理DIY等。此外,為讓公共衛生領域學生了解社區營養資源,也和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班合作「公共衛生教育實習」課程,提供學生暑期實習機會,增加對衛生教育專業知能。營養衛教互動平台,照顧E化零距離。為提升營養不良高風險個案管理,臺北市在營養衛教互動平台設計線上簡易營養篩檢評估表,連結臺北市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整合式篩檢、共餐據點輔導、社區醫療群診所轉介等資源,提醒長者如何吃得更營養。疫情期間,長者可在家玩「我的餐盤」及「快問快答」互動遊戲,即時獲取營養新知,提供營養照顧E化服務零距離。市民可多利用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完善的營養照護服務,讓社區營養師帶您啟動健康營養幸福生活。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 廣告
-
2021-11-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自費打流感竟成新冠疫苗 40歲女成BNT混打AZ個案
台北市診所又見打錯針,一位民眾原預計要接種流感疫苗,卻誤打成AZ疫苗。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案為40多歲女性,已施打過一劑BNT疫苗,為「BNT混打AZ」個案,目前身體無異狀,也暫停該診所進行接種服務。根據北市衛生局表示,這位民眾曾經在10月18日接種過第一劑BNT疫苗,原定在11月18日要自費施打流感疫苗,卻因診所未落實三讀五對,誤打成AZ疫苗,限已經啟動健康關懷追蹤,安排下周四進行回診。莊人祥說,目前流感疫苗誤打成新冠疫苗案例僅2例,且都發生在北市,之前一例為誤打成莫德納疫苗,這次個案則是誤打成AZ疫苗,兩案都曾經接種過一劑新冠疫苗,因此誤打後,也都視為「完整接種」,若後續要補打流感疫苗,只要見隔七日後施打也沒問題。北市衛生局也調查,已有1220名民眾透過疫苗預約平台第14期,於該診所預約施打,截至11月20至24日,尚有660名民眾分別預約接種AZ及BNT疫苗,也經由衛生局安排轉介至鄰近醫療院所,不影響民眾接種疫苗權益。
-
2021-11-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2天前才出包!北市又有診所把流感疫苗打成AZ
北市又有診所出包打錯疫苗!北市衛生局今天表示,某診所於11月18日1位民眾原定接種流感疫苗,卻誤接種AZ疫苗,目前已啟動民眾健康關懷,並通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針對診所接種異常,衛生局已暫停該診所流感疫苗及COVID-19疫苗接種服務,至確認完成改善為止。台北市日前才發生流感疫苗打成莫德納的離譜事件,今天衛生局又公布有某診所施打流感疫苗打成AZ疫苗。衛生局說明,11月18日該診所流感疫苗接種3人,COVID-19疫苗接種192人,個案原本要施打自費流感疫苗,因現場醫護人員未落實「三讀五對」,不慎拿錯疫苗造成個案施打到AZ疫苗。衛生局表示,該個案已於10月18日施打第一劑BNT疫苗,現場即發現異常事件,並向個案解釋關懷及安排下週四門診回診追蹤,並詳細告知個案混打疫苗可能會產生注射部位疼痛或紅腫、疲倦、頭痛、畏寒、肌肉痛、關節痛和發燒等副作用,並叮囑多休息、多補充水份及患部疼痛可輕微冰敷處理方法,個案於診所觀察30分鐘無不適後離開。衛生局說,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14期於該診所預約之民眾共計1220位,其中11月20至24日尚有660位民眾分別預約接種AZ及BNT疫苗,北市衛生局已安排轉介至鄰近醫療院所,不影響民眾接種疫苗權益。衛生局再次呼籲各醫療院所,接種疫苗前務必落實三讀五對,確認疫苗廠牌、劑量及效期,並於接種前將疫苗接種廠牌清楚標示於接種站,與接種對象確認,以確保民眾接種疫苗安全。
-
2021-11-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南也爆打錯疫苗!男子診所預約BNT卻被接種高端
台南也爆出打錯疫苗事件!永康區一名男子本月中到診所預約施打BNT疫苗,卻被打成高端疫苗,南市衛生局調查是診所出包,已立即停止該診所施打疫苗的資格,待改善後才會恢復,並已向當事人說明與關懷。衛生局長許以霖表示,目前台南僅發生這一個打錯案例。國民黨台南市議員李鎮國今天指出,永康一名男子預約到診所打國際認證的BNT,誰知卻被打成只有2國接受的高端,直到衛生局人員進駐診所,枉打高端的男子才知情,質疑市府想封鎖消息。李鎮國表示,自從美國宣布不認證高端疫苗後,高端已成燙手山芋,該名男子相當倒楣,原本滿心歡喜到診所要接受注射BNT,結果卻完全不知道被打了高端,一直到衛生單位進駐診所,他才知自己居然成了「白打族」,讓他相當氣憤,更傻眼的是衛生局疑似想封鎖消息,因為外界都不知此事。衛生局長許以霖澄清並沒有封鎖消息,他說,事件發生後,就立刻停止該診所施打疫苗的資格,待改善後才會恢復資格,衛生局很努力在不同批次讓診所單一化施打疫苗,避免產生誤打狀況,目前台南只有這一件打錯疫苗事件,市府也已呈報到衛福部。
-
2021-11-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烏龍 打流感疫苗注射莫德納
台北市衛生局昨接獲通報,北市某診所前天將一位原定要接種流感疫苗的市民,誤接種成莫德納疫苗,目前已啟動民眾健康關懷,並通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針對該接種異常診所,也已暫停新冠疫苗及流感疫苗接種服務,至確認完成改善為止。衛生局說明,個案十六日至診所,原定要打公費流感疫苗,施打前工作人員已口頭與對方確認疫苗種類,但當時還有另一名市民要施打莫德納疫苗,工作人員錯拿疫苗,打下去的瞬間才驚覺拿錯,還驚呼「啊,打錯了!」該個案原已接種第一劑AZ疫苗逾九周,錯誤接種後經醫師看診,詳細告知可能副作用,叮囑多休息、多補充水分,個案在診所觀察卅分鐘,無不適後離開。
-
2021-11-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5天起疹20天胸背痛 高雄婦人打2劑莫德納後主動脈剝離
高雄一名年近七旬婦人10月15日接種第二劑莫德納,陸續出現紅疹,數度到多家診所、醫院就醫,20天後又因胸痛確診是主動脈剝離,家屬不滿就醫都有說接種疫苗,但都未通報。高雄市衛生局表示,個案有高血壓病史,經緊急處置後目前病況穩定,衛生局已於11月8日協助個案通報不良反應系統,主動脈剝離是否與疫苗有關,待中央認定。這名婦人是在10月15日接種莫德納第2劑,感覺注射部位紅腫、發燙曾就醫,5天後身上起疹會癢而到一家診所就醫,10月29日與11月2日各因不適再去醫院,11月4日則感到胸痛、背痛到醫院掛急診,確診是主動脈剝離,開刀搶救送加護病房。高市衛生局簡技潘炤穎表示,個案有高血壓病史,經緊急處置後目前病況穩定,近日可轉普通病房。衛生局11月8日協助個案通報不良反應系統,並提供受害救濟申請資訊給個案家屬,家屬於11月12日已提出申請書,審核文件無誤後,衛生局已將相關資料提報疾病管制署進行後續審議作業,其發生主動脈剝離是否與疫苗有關,待中央認定。潘炤穎表示,疫苗不良事件的通報以透過醫療院所為原則,此個案因涉及多家醫療院所,所以由轄區衛生所接獲民眾要求通報不良事件時,彙整相關醫療院所資訊由衛生局所協助通報。衛生局會持續關懷病患和家屬。
-
2021-11-16 新聞.杏林.診間
林俊龍/讓醫療本質回歸以病人為中心!新冠疫情帶給我們的省思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已經二年了,身為醫師,內心有很多感觸,若非心中有使命、有願力,怎麼會有不顧自身生命健康,勇敢披上層層防護裝備,日與繼夜、前仆後繼地,衝上前線與病毒作戰的醫護與醫事人員呢?他們為了救治病人不敢回家(怕傳染心愛的家人),住在醫院宿舍,在專責病房輪值多久,就有多久沒回過家。每次想到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搶救生命的堅毅身影,就讓我敬佩不已。醫師是一個神聖的專業,我們醫師是為了病人而存在的。「專業」(Profession)在韋氏英語字典裡的定義包含:一種公開的宗教信仰;一種實踐宗教信仰的行動;需要專業知識及長時間強力養成的使命;需要長時期密集訓練。意指,專業要跟宗教有一樣的情操,要能利益社會。專業要有一定的尊嚴,一定的高度,要知道什麼該做,哪些不該做,要有分寸。「醫療」本質 以病人為中心醫病關係是真誠關懷。醫者的生命價值是無限的,絕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而這些珍貴的生命價值,在全球每一位面對新冠疫情挑戰的醫事人員身上,都可以獲得真實驗證。「醫療」行業的本質,從幾千年前就是如此,一切都「以病人為中心」,只為幫病人作到二件事,一是減輕痛苦,二是延長壽命。古今中外,醫療先賢都強調ABCDE五大醫學倫理原則:自主(Autonomy),病人可以自己決定而不是附屬於醫生,一切要聽從醫師的指示;第二是利益病人(Beneficence),對病人有利的事才可以去做;第三是隱私(Confidentiality),病人掏心掏肺、把生命都交給醫生,所有的祕密都在醫師的掌控之下,所以醫護必須替他保密;第四、無害(Do No Harm):對病人無傷害,雖然想要幫病人,反過來傷害病人,就不應該;第五、公平(Equality-Justice):一切平等,治病,不管病人年齡、膚色、種族、貧富,都需一視同仁,醫療不該變成有錢人的特權,貧窮的人同樣需要醫療,人人有醫療的權利。由此可知,醫療是神聖的專業。它的價值就在于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關懷。科技再進步也無法取代最基本醫病關係然而現今的醫療卻迷失在日益進步的科技之中,電腦斷層、核磁共振、達文西機械手臂、AI智慧醫療等,雖然能協助精準對焦解決病人的問題,但是科技越來越貴而且無法取代最基本的醫病關係。醫師與病人都是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分為三種層次,第一是不造成傷害,第二是尊重,第三則是去幫忙。身為醫者,最低層次是做到法律上應該做的最低限度,第二個層次要維持倫理道德,要去尊重、不傷害病人,但最重要的還是第三個層次,要伸出援手幫忙病人。世上所有的法律條文,都沒有規範醫者要去幫忙別人,但醫療工作的本質,就是助人。最古早的醫療,沒有先進的檢查儀器,從事醫療就是簡單的一對一,美國諺語「One ill, one pill, one bill.」就是描述,醫師對病人看一種病,給一種藥,一張帳單,這是醫療黃金時期(golden days of medicine)最單純的醫病關係。開始設立醫院收治病人之後,因為一開張就產生費用,經營一家醫院要顧慮到效益,才能永續經營。以影像醫學科為例,一台X光機,技術員或行政可以每十五分鐘排一個人檢查,對儀器來說這是最符合效益的安排,最好的利用率,機器很貴,會折舊、要維修,得要讓它符合成本。例如有個從瑞穗來花蓮看病,一趟搭計程車往返費用就要三千元的弱勢病人,醫院卻為了當日已經排滿受檢病人,請他明天再來,這就背離了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所以醫院應該在發揮最佳利用率的原則下,還要保有為病人做彈性調整的餘裕。現今醫療分科太細,常讓醫師專注在疾病,而忘了疾病的核心是人。「白色巨塔」一詞,就是因為醫療自我封閉,忘記了醫療的核心價值。所以證嚴上人常常叮嚀醫師們「不要只看病,要看病人」。說真的,看病很簡單,看病人比較難,更何況身心靈都要照顧到,更難!《無量義經》說的:「譬如船夫身有病,若有堅舟猶度人。」甚至要做到「苦既拔已,復為說法」,完整身心靈的照護。這就是全人醫療。慈濟志工就是我們的榜樣,能夠讓一些手心向上、需要幫助的人,轉變為手心向下、能去幫忙別人的人,這就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不管是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和佛教一樣,都是同樣的教導--「施比受更有福」,這是宗教的精神。我也希望所有慈濟醫療志業的同仁,能體會到我們是在幫忙病人,得到那一分喜悅;而不是產業鏈的一環。如果只是為了謀生賺錢糊口,就失去了從事醫療工作的意義,無法永續(Sustainable)。台灣防疫有成 歸功政府、健保及醫療人員常說「病人的笑容是天底下最美的」,醫療工作者,應把幸福、美滿、快樂留給病人,所有的問題、困難及責任,由我們來承擔,這就是醫者的理念,而在這過程當中,還要獲取心靈的平靜,得到輕安自在,我認為這就是醫療的本質。臺灣的健保制度,從稅收撥出來利益人民是台灣人民莫大的的福利,只要出國看看沒有健康保險的國家,我個人去過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斯里蘭卡、越南、柬埔寨,就會體會到台灣的健保是多大的福政。這次台灣防疫之所以做的這麼好,要歸功於政府的政策,全民健保,以及這一群心中有使命、有願力的醫療專業人員。
-
2021-11-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新冠肺炎4周仍有症狀 北市6醫院設特別門診
我國新冠疫情逐漸趨緩,但新冠肺炎確診者在急性期康復後,約仍有10%在罹病後3個月有相關症狀,北市衛生局協調北市6家醫院,開設「新冠肺炎急性後徵候群特別門診」,提供新冠肺炎整合照護服務,協助個案盡快從急性後期恢復身心健康。衛生局指出,個案A女感染新冠肺炎後,怕傳染給職場同事而自行離職,康復後卻面臨求職四處碰壁,內心壓力也與日俱增,在相關人員轉介下至新冠特別門診就診,由醫師及心理師評估身心問題,同時社工師進行關懷及協助,門診團隊定時追蹤關懷,A女才逐漸改善身心問題,走出染疫後低潮。根據衛福部「新冠肺炎染疫康復者指引」,新冠肺炎確診者在急性期康復後,約有10%在罹病後3個月仍持續有相關症狀,包含疲勞、呼吸困難、失眠、嗅覺異常、焦慮、久咳、味覺異常及憂鬱等,對日常生活或身體活動功能造成影響,稱為「COVID-19急性感染後徵候群」。衛生局表示,新冠肺炎個案在染疫4周內為急性期,大多數個案在經過4周後會逐漸好轉,但部分個案在康復後可能會因新冠病毒引發的病理生理學變化,急性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統失調及重症相關後遺症,造成呼吸、心血管、神經、精神、腎臟、皮膚等系統出現症狀。北市協調北市聯醫中興、仁愛、和平、忠孝、陽明等5院區、台大醫院、台北榮總、三總、馬偕醫院、萬芳醫院等6家醫院開設新冠肺炎急性後徵候群特別門診,整合感染、胸腔、精神、復健等科別,提供身、心、靈、社會的全人照護。該門診會由醫師評估生理狀況、心理師進行情緒壓力評估及心理介入,社工師評估社會心理需求及提供其他社會資源連結,給予即時減壓支持及提升心理健康識能,並視個案狀況轉介至身心科接受評估及治療。衛生局呼籲,確診新冠肺炎感染4周仍有相關症狀者,可至醫院特別門診尋求協助,心理諮詢則可電洽安心專線1925。
-
2021-11-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診所打錯疫苗 莊人祥:近期預約者將協助轉介
北市大安區某診所發生民眾接種AZ誤打莫德納疫苗事件。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指出,目前已暫停該診所接種業務,若近期有預約至該診所接種的民眾也將由北市協助轉介。近期疫苗誤打事件頻傳,繼日前發生屏東縣安泰醫院打錯疫苗事件,連台北市大安區的診所原定替23人接種AZ疫苗第二劑,卻誤接種成莫德納疫苗。莊人祥表示,該診所已暫停注射業務,針對這幾天預約此診所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民眾,北市會協助轉介;針對錯打疫苗者,也會持續追蹤,關懷他們的健康狀況。另外,北市也會督導診所改善接種措施,直到改善後才會重啟接種業務。另彰化縣傳出有國中生接種BNT疫苗後出現有腿發麻的不良事件。莊人祥也表示,該案已於10月13日通報,衛生局也已聯繫家長,並協助申請防接種受害救濟。
-
2021-11-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接種出包 北市診所被停權
北市衛生局昨接獲通報,大安區某診所昨日原定23人接種AZ疫苗第2劑,卻誤接種為莫德納疫苗。衛生局表示,目前已經啟動民眾健康關懷,並通報衛福部疾管署,針對診所疏失,已暫停該診所COVID-19疫苗接種服務,至確認完成改善為止。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指出,由於前天是第13期施打的最後一天,昨天是第14期疫苗開打的第一天。診所前天就把莫德納疫苗領回去,準備昨天開始打,但原本這23位民眾是預約前天打AZ,因診所沒有做好驗證,誤打莫德納。衛生局說,該診所11月12日共20位民眾透過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預約第2劑AZ疫苗接種,另3位登記殘劑接種,昨日下午3時診所人員取出疫苗,未落實「三讀五對」,誤拿莫德納疫苗,導致當日23位民眾接種莫德納疫苗,診所至當日看診結束後,盤點藥物時才發現AZ疫苗未減少,隨即通報衛生局。蔡炳坤指出,北市立即一一致電給23位民眾,告知情況,並了解施打後身體有沒有狀況,雖然AZ、莫德納混打,中央已經規畫,也先開放給第一類,但民眾部分還沒有開放,因此仔細對23位民眾詢問身體狀況,並持續關懷,目前23人均無異狀。蔡炳坤說,類似案例其他縣市也發生過,因此市府也按中央標準作業流程,診所必須停止接種,等確實改善後再繼續接種,原本第14期要打莫德納的20位民眾,也馬上調整轉至附近診所醫院接種。衛生局專委歐佳齡說,疫苗還是有分流地點、期數來施打,打錯的23個人都已經追蹤到了,黃卡內容也會更正,除了1人身體痠痛感到不開心,其他民眾都沒有抱怨,衛生局會追蹤這些人的身體狀況三周,後續也會確認診所改善措施,至於是否裁罰,還要再研議。
-
2021-11-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中生注射BNT後右腿麻痺30天 父申請接種受害救濟
彰化縣洪姓二年級國中生今年10月1日注射BNT疫苗即頭痛,之後陸續出現四肢無力、右腿麻痺等不適症狀,住院25天並注射免疫球蛋白才改善,醫院10月底確認洪生罹患免疫系統損害周圍神經的格林巴利症候群,洪父懷疑與注射疫苗有關;今天學校表示,已代為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洪父表示,他的兒子10月1日注射BNT疫苗不久就開始頭痛,學校通知家長接回家休息,翌日他兒子頭痛又四肢無力,直到4日不再頭痛,右腿卻逐漸發麻到沒知覺,上肢和左腿恢復正常,因右腿麻痺症狀始終沒緩解,8日到彰化市就醫,醫師立刻安排住院治療。住院期間做各種檢查,醫師懷疑與腸病毒有關,進一步做血液生化檢驗,因右腿麻痺症狀始終沒改善,25日轉到台中童綜合醫院被安排住進加護病房,醫師建議注射免疫球蛋白,在11月2日出院前總共注射33支,右腿逐漸有知覺,醫師吩咐可以返家,但應每天做復健運動。洪父又說,在童綜合醫院住院期間,他收到彰化市醫院的檢驗報告指出他兒子罹患格林巴利症候群,「這是什麼病?看不懂。」請教才知這是一種侵犯運動、感覺和自主神經系統的急性疾病,也被稱為「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神經根神經病變」,朋友上網查閱資料,告訴他各個年齡層都可能得到這種病,少數在注射疫苗、手術、創傷或移植骨髓之後發生。「我兒子剛打完疫苗就不舒服,住院到後期驗出格林巴利症候群,我懷疑和注射疫苗有關。」洪父指出,他兒子本來健康沒事,注射疫苗後,陸續出現各種不良反應,醫師曾告訴他,可能感染某些疾病會導致格林巴利症候群,但他認為,注射疫苗影響免疫系統,或許誘發小病變成格林巴利症候群。洪父是單親爸爸,為獨生子治病花費至少34萬元,他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卻遲遲沒下文,很擔心被漏送。洪生就讀學校的林姓校長說,洪生請病假住院,學校派員關懷後,已交由校護上1922網站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彰化縣衛生局表示,只要提出申請和送件,中央收到就會審議,如有結果,屆時有正式回覆給洪父。
-
2021-11-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大安區某診所出包被停權 23人AZ打成莫德納
北市衛生局今日接獲通報,大安區某診所昨日原定23人接種AZ疫苗第2劑,卻誤接種為莫德納(Moderna)疫苗。衛生局表示,目前已經啟動民眾健康關懷,並通報衛福部疾管署,針對診所疏失,已暫停該診所COVID-19疫苗接種服務,至確認完成改善為止。衛生局專委歐佳齡解釋,疫苗還是有分流地點、期數來施打,昨日是AZ疫苗第13期的最後一天,今天是莫德納疫苗第14期的第一天,而該診所昨天下午領取3天分的莫德納疫苗帶回醫院後,下午又有民眾預約施打AZ,,結果施打人員拿錯,等收診清點時才發現。歐佳齡說,打錯的23個人都已經追蹤到了,黃卡內容也會更正,大安區該診所目前暫時停權,除了1人身體酸痛感到不開心,其他民眾都沒有抱怨,衛生局會追蹤這些人的身體狀況三周,後續也會確認診所改善措施,至於是否裁罰,還要再研議。衛生局說明,該診所11月12日共20位民眾透過COVID-19 公費疫苗預約平臺預約第2劑AZ疫苗接種,另3位登記殘劑接種,昨日下午3時診所人員取出疫苗,未落實「三讀五對」,誤拿莫德納疫苗,導致當日23位民眾接種莫德納疫苗,診所至當日看診結束後,盤點藥物時才發現AZ疫苗未減少,即通報衛生局。衛生局表示,該診所11月10日至12日施打AZ疫苗,預計13日至17日接種莫德納疫苗,因昨日下午領回預計13日及15日施打之莫德納疫苗4瓶,12日下午準備接種疫苗時,未確認疫苗種類造成異常事件發生。衛生局說,已經預約該診所第14期施打疫苗的民眾,已安排轉介至鄰近醫療院所接種疫苗,不影響民眾接種疫苗之權益。衛生局呼籲各醫療院所接種疫苗前務必「三讀五對」,確認疫苗廠牌、劑量及效期,確保民眾接種疫苗安全。
-
2021-11-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大安區診所打錯疫苗 市府:第一時間致電23位民眾
北市大安區某診所發生民眾接種AZ誤打莫德納疫苗事件,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指出,事件發生後,北市府立即一一致電給23位民眾告知情況,同時按中央標準作業流程,診所停止接種作業。蔡炳坤指出,昨天是13期的最後一天,今天是第14期疫苗開打的第一天。診所昨天昨天就把疫苗領回去,準備今天開始打莫德納,原本民眾昨天是來預約打AZ,但診所沒有做好驗證,發生誤打。蔡炳坤指出,北市立即採取二動作,一是馬上一一致電給23位民眾,告知情況,並了解施打後身體有沒有狀況,雖然AZ、莫德納混打,中央已經規畫,也先開放給第一類,但民眾部分還沒有開放,因此仔細對23位民眾詢問身體狀況,並持續關懷,目前23人均無異狀。另外,市府第二的動作是按中央流程,因此事案例其他縣市也發生過,中央有標準作業流程,醫院診所必須停止接種 ,等確實改善後再繼續接種,原本這一期要打莫德納的民眾有20位,也馬上調整轉至附近診所醫院接種。蔡炳坤也再次呼籲,因13期是接種二種疫苗,14期是三種,原本打AZ變打莫德納,診所一定要清楚。
-
2021-11-13 養生.人生智慧
為什麼預先折好葬禮用蓮花、提早寫辭世信...這些「花20年在等死的人」給作家王浩一的領悟
等天黑、等老、等死,絕對不是人生答案。生命其實不是個待解的難題,而是去發現生活的奧祕,那是想辦法體驗每天的滋味,努力用整個身心去感受過什麼,不要傻傻地坐以待斃。他們花二十年的時間在等死◎九十一歲伊藤婆婆:早上拉開窗外的紙屏風一位住在日本千葉縣的伊藤女士,獨居的她今年已經九十一歲,沒有家人、沒有朋友,所有認識的人都已經陸續離世。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拉開公寓窗戶外頭的紙屏風,當是迎接早晨的儀式。早年她習慣也喜歡透過窗戶,看著鄰近公寓的孩子在樓下廣場嬉戲,看著在社區游泳池戲水的家人。只是時光久遠,樓下廣場已經再也沒人聚集玩耍,而游泳池早已乾涸。家人們、老朋友也一個一個離世……她是最後的一位,彷彿她是負責關燈的人。她的鄰居,住在樓下的一位六十七歲婦女,一直到了死後腐爛的惡臭氣味擴散,才被人發現,但是沒有任何人認識她;另一名六十九歲的先生,甚至在死後三年才被察覺。這三年間,每月房租及水電費仍舊自動地從他銀行帳戶的餘額內扣除,直到戶頭數字歸零,相關單位才留意到異狀。伊藤女士在九十歲生日當天,寫了「辭世信」,信中交代了後事的安排。每天睡前,她會規律地關上窗前「紙屏風」,次日醒來再度拉開它。她委託了對面的鄰居幫忙注意紙屏風的開啟與關閉。「如果哪一天早上,屏風沒有拉開,就代表我死了。」◎七十八歲龜山獨居陳媽媽:在家中折紙蓮花社工訪問前,桃園龜山七十八歲獨居陳媽媽,總先用大花布蓋住餐廳的大圓桌。那是過去一家人吃飯時慣用的桌子,現在平日只有一個人在家吃飯,這張桌子許久不用了,桌面上頭已經擺滿了各式物品、餐具、藥罐等等。當有人要來訪前,她總是這樣遮掩著桌面的雜物,不讓外人看到。多年前,老伴與兒子因病前後離世,唯一的女兒嫁到台北,她有自己的小家庭。女兒不常回家,但總會打電話回家聊聊工作雜事、生活狀況。但是長年獨居的陳媽媽,沒啥訪客,也鮮少跟朋友外出互動,老人家顯得憂鬱,家裡散發一種沉悶的氣息。長庚醫院社會服務處的社工師,將她列為輔導個案,定期探視與關懷。劉姓社工描述,第一次拜訪,應門的陳媽媽一頭亂髮,居住環境還算整齊,但是客廳角落擺著幾只紙箱,裡面全是滿滿手折的紙蓮花,甚至一朵朵紙蓮花已經外溢在地面上。陳媽媽說:「現在剩我一人,後事我也有所準備了,蓮花折好,這樣女兒也不用麻煩。」在沙發坐著聊著,看似一派輕鬆的陳媽媽,順手又拿起福金紙開始折了起來……。◎七十二歲湖北的羅奶奶:日記裡寫著「今日無事」唯一的兒子在廣州工作,母親則獨自住在湖北老家,她已經七十二歲了,鄰人稱她「羅奶奶」。廣州真的遠,工作也無法讓兒子隨心所欲常常回家探視母親,一年也就一次兩次回家。上次回家的時間,則是春節過年假期,前後三天又離開了。在兒子離開一個月後,母親生病了,羅奶奶自己撐著,沒多久就死了。母親去世的消息,兒子在三天後才知道。銜哀回家料理母親的後事,整理遺物時,發現了一本貼身的日記。羅奶奶退休前是一位老師,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但退休後,孤零零地一個人過日子,時間長了,但可以寫的東西愈來愈少。兒子翻閱母親的日記,發現近一年來,寫得最多的是「今日無事」。日記的最後一頁:「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他們正在等死的幾個特徵《老年的意義:我和那些老人共處的一年》,英文的書名是Happiness Is A Choice you Make,幸福是自己所選擇的。書本裡提到作者的小結論:不出門、不好好吃東西、不服藥的人活不長。不吃、不藥這個好懂,對於「不出門」的老人,則標題「社交孤立會要人命」。書本探討:年長者剩下的時間有限,他們進行「某種時間規劃」,不再掛念令他們疲憊或需索無度的人,所剩的「時間」,他們會用支持自己人來填滿。年老的人不再建立新關係,而是更依賴他們現有的人際關係。問題是,當支持自己的人、現有的關係一旦斷裂,情感交流停止,生命進入「麻木無感、無動力」階段,「不出門」成了表徵,也成了問題,這是個生死問題,也是社會問題,說「他們在等死」。村上春樹《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說:「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對於「不出門」的人,顯然是絕對孤寂,是沒有任何值得等待的人,歲月漫長已經成了一種煎熬。一些社會學研究者往往會列出長長清單,說明那些「正在等死的人」的特徵點:把生活等同於活著、消極悲觀情緒籠罩、不再嘗試改變、停止努力、精神世界空虛、對未來一片迷茫、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我保留社會學者他們的泛眾說法,跳過這些清單。只來說說其中一個特點:「沒有了詩和遠方。」關於這個「生命絕對乾枯」特點,我有想法:詩,就是對生命的讚詞或是傷懷。遠方,就是夢想和等待。故友郭漢辰去世前一天,依舊寫著詩,凝視死神不管現在對自己的生活是滿足或是遺憾,對自己的生命是謳歌或是悲鳴,如果還「活著」,內心深處就會有對應的詩句,抒發對生命的深邃體驗。即使是「必死之前」,美人遲暮、病入膏肓、安寧期間……他們也會有詩,那是環繞著人類的靈魂航行。屏東作家郭漢辰是我的故友,二○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凌晨病逝。他去世前十天,我在屏東眷村「勝利新村創意生活園區」,這是他所經營的「永勝5號」書店,有一場《哲學樹之旅》新書分享會,漢辰還擔任了我的引言人。當時,我知道他生病了,但是不知已經這麼嚴重。去世當天,從臉書傳遞來的意外噩耗,反覆看了幾次,現今想起仍是一陣傷痛和不捨。漢辰的妻子翁禎霞,她在收拾心情之後,上午第一時間,即在臉書貼出郭漢辰過世的消息。臉書上她說著,漢辰前一天還在病房中惦念著稿子,最後由他口述、她代打字。翁禎霞說他留下的最後一段文字是:「不知怎麼了,世界就停止了,人們忙著禁止旅行、人們忙著恐懼,忙著囤積物資,世界就停止了。……連我的世界都停止了。」「那個晚上,我在無邊無際的黑暗裡漫遊,偶爾有些片段的記憶,但多數是無邊的漫遊,彷彿沿著峭壁而上,我知道此路有些驚險……。」(文字未完,不可能有下文了)翁禎霞在臉書這麼寫著:「沒有想到,他的世界竟如他所描述,真的停止了。」即使是最後一天,郭漢辰依舊以詩的靈魂擁抱世界,然後優雅地告別親友。活著的人最重要,活著就是要繼續走下去對生活索然無味,對生命已經沒有任何夢想,把自己活得像一座廢墟,殘破不堪,不知什麼是悲傷、歡愉。甚至對於「死亡」也不在乎,偶爾會對死神露出嘲笑的嘴角。對自己的死亡,對他人的死亡,全不在乎。哀莫大於心死,或是卡在幽谷爬不出來,最後就放棄了。那是現代人的哀歌議題:「孤獨死」或是孤獨而死。二○一六年夏天發行的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君の名は),由新海誠編劇與執導,票房極好(繼宮崎駿之後第二位達成百億日圓票房的日本動畫導演),獲得許多大獎,當然這位一九七三年出生的導演,因此更引發了世人對「他的過去」的好奇與重視。宮崎駿的作品總能吸引闔家觀賞,而新海誠的作品特色,卻如二○○二年《星之聲》(ほしのこえ)作品所獲得的評論:「孤獨到讓人無法呼吸的電影,卻能療癒你內心的空洞寂寞,包含在等死的人。」新海誠擅長描寫現代人的孤寂與憂傷,也擅長關注失去摯愛的痛苦與無奈。在作品裡,他一直說著一個道理:「誰都不可能跟誰在一起一輩子。」人類就是這樣子,必須習慣「失去」。活得比較久的人、失去所有家人的伊藤婆婆、龜山獨居的陳媽媽、湖北寡居的羅奶奶……每個人在不同時間一定會失去一些人,包含摯愛。新海誠在《追逐繁星的孩子》(星を追う子ども)作品裡,他依舊表現著「你不是一個人,我們都好孤獨」態度。電影裡隱藏著許多關於人生的話題:「在死亡面前,每個人都像個孩子。」新海誠閉口不談死亡,卻以最溫柔的方式告訴觀眾:「活著的人最重要,活著就是要繼續走下去。」歲月漫長,戛然一個人!真是啃食人心的孤寂社會學家說「在等死的人」多是「剩下一個人」寂然狀況,他們的「與人親密的對象」消失了,所以造成內心窒息與壓抑的處境。「什麼是親密?」心理學家說那是一種「心理的安全」,真正的安全可以導致「真正的親密」關係,所以一旦失去親密的對象,從這一方來看對面的一方,就是死亡。我常想:在等死的他們還做夢嗎?他們又做了什麼夢?人生就是因為「失去」,因為無常,才會惆悵?因為親密的對象消失,才讓人無法忘懷,才讓人痛不欲生,才進入「等死」模式?孤寂地「一個人」生活,大部分都是從「自哀自憐又悲情」開始,之後不自覺地變得睡眠時間過多,或是睡眠過少,對自己以前喜歡的興趣與嗜好,變得無感。發現「時間變多」了,卻不曉得日子怎麼辦,隨時隨地沒有安全感,也開始控制不了情緒…。過去的日子,他們或許希望「不用在乎別人的生活標準」,渴望「不用再接受他人的日常擺布」。現在一個人了,終於可以實現過去的夢想,追求「自自由由」。但他們卻凍住了,像是一隻加拿大野鹿,在夜間猛然被燈光照射,嚇住了。人哪,會看著遙遠自在的行雲,嚮往天上的舒卷和漂流。如果戛然一個人,卻又害怕寂靜無聲,害怕那種只剩自己一人與反覆陷入自我思緒漩渦。我們要說的是,讓「失去」的哀傷情緒走完之後,「自我照顧」成了新課題,等死絕對不是唯一的選項。自己要想辦法度過,或者尋找協助,讓生命重新有「詩和遠方」是很重要的!等天黑、等老、等死,絕對不是人生答案。生命其實不是個待解的難題,而是去發現生活的奧祕,那是想辦法體驗每天的滋味,努力用整個身心去感受過什麼,不要傻傻地坐以待斃。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然後「向每一個夕陽敬酒」,即可。書籍介紹向夕陽敬酒:生命深秋時的智慧筆記作者:王浩一出版社:有鹿文化出版日期:2020/12/04作者簡介王浩一:學的是數學,喜歡的是建築,醉心的是歷史。對於知識的輸入,像是油井的挖井工人,從一個點鑽入之後,一直深入到最根底處開採。對於文字的輸出,則像是一位數學家的橫向思考,習慣把不相關的東西,找到新關係。雜學的文字工作者,也是中年過動兒;寫古蹟建築,總先拭去歷史塵痕,尋訪古人的風水與文化密碼;寫食材美食,喜歡帶著筷子,用胃來上地理、歷史課;寫城市旅行,總從菜市場小農的夏瓜秋果開始,記錄古廟老街和文創小店;寫珍貴老樹,往往另闢蹊徑,探討昔日種樹人的心思;寫歷史筆記,則是把各種英雄的智慧,對照《易經》每個卦的心理情境;寫心理哲學,孤獨心事總在一個人的旅行之後,開始飛翔。延伸閱讀: 濕疹、尿布疹、念珠菌感染...「萬用藥膏」止癢抗炎真那麼神?醫師從成分到用法一次解密
-
2021-11-10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王必勝妻面對先生緋聞高EQ 醫師:外遇方要負起責任
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緋聞事件紛擾多時,他與妻子、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任尤香玉共同接受鏡週刊訪問。尤香玉說,這件事「對我傷害很深」,「自己現在沒有原諒王必勝」。但回顧許多名人外遇事件,最後都是由妻子出面,盼外遇紛爭可以落幕。精神科醫師表示,面對外遇事件,外遇方應對家庭、孩子付出更多心力及關懷,不要讓另一方飽受委屈。尤香玉受訪表示,王必勝的暖男個性很容易造成情感上濫情、不知道分寸、容易妥協,但現代女人沒有要為了一個正宮的位置,委屈求全,夫妻關係是平等的,沒有誰隸屬於誰。如此高度情商(EQ)的回應,獲得了外界滿滿支持。夫妻間發生外遇事件後,彼此相處格外重要。開業身心科醫師楊聰財說,先生外遇後若選擇回歸家庭,應對家庭、孩子付出更多心力,也可尋求婚姻諮商,重新看待夫妻間的互動及關係,尤其要關注外遇事件對妻子、家庭造成的創傷,夫妻雙方從尊重、包容、理解的角度出發,保持身心健康,使彼此繼續經營下去。楊聰財說,面對外遇事件的處理態度,男女大不相同,一般來說,女性較重感情,當先生發生外遇後,妻子第一時間會難以接受,感覺被背叛了,感覺自己的「城堡(家庭)被瓦解、被攻破」,但同時她會衡量時事,如果先生願意認錯,也表明不想拆散家庭,且還願意生活在一起,加上又有小孩的因素,妻子的態度可能會比較容易軟化。因此,法院中常見到通姦罪成立後,妻子提告妨礙家庭的訴訟案中會持續提告小三,卻對先生撤告,以保持家庭的完整性,這樣的情形屢見不鮮。楊聰財說,妻子出面說明先生外遇事件,幫先生收爛攤子、分擔責任,犧牲滿大的,更是飽受委屈。楊聰財指出,相對於妻子常在夫妻關係中難以取捨,又須兼顧家庭,但相反的若是妻子外遇,先生被戴綠帽,往往心情是憤怒的,不會選擇原諒妻子,多採取報復手段拆散對方。
-
2021-11-0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全民健保」讓人人可享受就醫及治療 該如何維持醫術與算術的平衡?
【編者按】這星期收集了一位年逾八十,回國已經二十幾年,仍舊認真照顧病人、教導醫學後進、關心醫療大環境的醫界前輩,最近三個月來在疫情下,在台灣、短期回美探親、剛回國所陸續寫出的三篇文章。希望以他年輕時長期在美國教學醫院行醫以及回國服務多年的經驗,冷眼旁觀台灣的醫療,以及回顧過去在美國、台灣照顧病人的一些想法,希望可以引起國人省思,我們更歡迎醫界更多的回應。戰後日本開辧了醫療保險制度,家父去日本也訪視一些舊日由台北醫學校回日本執業、開業的一些朋友,後來日本醫師參與設計了「健康保險」來給付就醫費用的制度,就需要學習如何申請醫療服務費用,以得到付款來「維持」醫務費用及服務。此制度用醫療相關的服務及內容的規定,來判斷醫師的服務「價值」,另外安排的檢查、醫藥價、住院的費用等等另外訂定價格來給付給醫師及醫院。他們在日本執業的朋友為了要申報的工作的服務內容,必須先了解成本,以便可收到照顧病人的費用來維持醫務,因而創了新的必修「功課」,就是如何做好連結「醫術」與「算術」。醫師及醫院的醫療作業及器材的使用都得「精算」來減少虧損,或是找些方法來調整報價以求得好的給付。今台灣的健保制度建立後,大部分的醫療照顧都由健保的規定付費給醫院或醫療診所,是依據醫師及醫療單位代表與健保局共同訂立的收費標準。分析了不同階級醫院的門診、住院成本,再設計給付及限制,不同等級的藥品、醫療作業的費用,甚至連檢查及處置都以不同點數來設定,然後以醫療保險的總額計算各點數的價格來給予。幾年前在天下雜誌也刊登了一篇文章,其主題是「醫術變算術」,當時各醫院因論量計酬的給付下,各醫院提出醫生無底薪制,更引發了衝量的執業。各醫療機構也為了讓病人信服而創立很多「次專科」及「科主任」來吸引病人「消費」及相互轉介。同時也增加貴重儀器或特殊技術的檢驗,並增加使用貴重藥物。最近有一篇登在「健康名人堂」的文章指出台灣有些企業投資設立的醫院在目前的健保制度下經營很難有「利潤」。當醫院行政的人須面對投資、設備、人力及日新月異的醫療器材籌備經費來維持作業,有些企業投資的醫院,甚至於用「租賃」公司的模式經營,因而醫療服務就得為支付「租賃」的費用而調整作業。因爲有這些的外在因素及不同的營運需求而不得已調整作業的模式來計算以維持收支平衡。因此所牽涉的經營「算術」就更加複雜,無形中就把算術加入醫療行為中。其實這種醫院的「投資」,會間接或直接影響醫院的運作模式及醫療品質,也會影響醫療工作人員的心態,連帶也會影響醫療行為及態度。年終經過健保預算的計算後,各醫療機構有時候會回收到「點數」,這些作業就牽涉到算「數」。如果在「全民健康保險」的模式下讓大家都可以享受的就醫及治療,如何維持支付與受益者之間平衡,或許要把醫療及算「數」雙方帶入討論,來找出醫師及病人都可接受共識。近來社會都同意應提供民眾好的醫療服務,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社會的醫療福利是正面或是負面的經濟值得大家討論。一般民眾要求方便、高品質、又便宜的醫療照顧,問題是醫療服務要好,其成本是很昂貴的。硬體的設施、提供服務的人力、物資都花費很多成本。如果大家要求愈多愈好的醫療,成本就愈高,這些都需要在「醫術」及「算術」之間精算。病人及家屬在求醫時也有許多心態是以「經濟」的角度去考量。例如住院的病房等級、使用貴重的自費藥物、貴重儀器的檢查或治療等等,都需要在上述兩個「術」之間思考。當然有些醫療人員也有人在經濟利益上推銷。這些現象在醫療科學進步的過程中,希望可以有客觀的判斷、評估來平衡,同時在醫學教育上,我們也要深思,如何加強習醫者的人文關懷與道德倫理,而不要讓「算術」凌駕於「醫術」之上,而使得新一代的醫療服務者看不到為病人治病解憂、起死回生的這種專業才能享受到的「意義」。
-
2021-11-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錯打疫苗屏縣衛生局罰15萬 東港安泰:虛心接受確實改善
屏東縣東港鎮安泰醫院11月3日施打疫苗,將原本應施打莫德納第二劑民眾,打成AZ疫苗。屏東縣府衛生局表示,院方違反醫療法第57條,裁處安泰醫院15萬元。東港安泰醫院榮譽院長蘇清泉說,虛心接受、確實改善。事發後,衛生局要求院方三天內提出行政報告,衛生局今收到報告後,分析原因,藥局對疫苗的儲存及管理未落實,冰箱內同時存放多種新冠疫苗,未分層存放,導致誤取疫苗;新冠疫苗種類多、複雜度高,該院未訂定新冠疫苗管理標準作業流程;工作人員抽取疫苗時未落實三讀五對,導致發生錯誤。針對東港安泰醫院誤打疫苗,屏東縣衛生局依違反醫療法第57條第1項及行政罰法規定,按同法第103條規定處罰鍰15萬元。衛生局也要求醫院要針對檢討缺失盡速完成改善,將擇期會同疾管署進行複查,複查合格後才能恢復醫院的疫苗合約。蘇清泉表示,對於衛生局的裁罰虛心接受、確實改善。他說,東港安泰醫院是重度責任醫院,臨床工作量大,第一線人員很辛苦、很疲憊,他不會苛責第一線醫護人員,院內會對院長、副院長做行政處分。對於疫苗存放管理改善,蘇清泉說,院內五種疫苗都有,每個存放條件、施打稀釋方式都不同,為落實疫苗品項管理,會購買五個冰箱,一個冰箱放置一種類疫苗,並由專人管理。蘇清泉說,醫院持續關懷當天匡列100人,並每人發放慰問金5千元,昨關懷77人,今天持續親訪,醫院做錯事了,跟大家致歉。屏縣衛生局長施丞貴說,當日被匡列的100人已全數連繫,至今天11月5日,有13人有頭暈、全身痠痛等症狀,皆到安泰醫院就醫,其中1人住院觀察,後續將針對被匡列民眾持續21天健康關懷。
-
2021-11-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婦打BNT不適遭恩主公逼退 一度瀕死兒痛批:不負責任
新北三峽恩主公醫院傳出有婦人打疫苗後出現不適,到醫院掛急診,院方以「正常反應」為由拒看、逼退掛號;不料婦人狀況急轉直下,最後插管並裝上葉克膜才救回來,兒子認為是醫療疏失,痛批醫院「不負責任」。院方今下午則表示,當時檢傷人員初步測量,婦人血氧等數據正常,且她說想返家休息觀察,家屬的說法應屬溝通上誤會。有位民眾在社群媒體發文,媽媽因施打BNT疫苗後,出現呼吸喘、呼吸困難,前往恩主公醫院想掛急診,院方以「正常反應」為由拒看、逼退掛號;直至隔天下午,媽媽開始出現嚴重心律不整後,甚至狀況急轉直下,一度被告知要有放棄急救的準備,最後插管並裝上葉克膜才救回來,民眾在臉書發文怒控醫院「不負責任」。恩主公醫院今日下午發出聲明表示,10月21日民眾至急診就醫驗傷時,經檢傷人員初步測量並告知病人目前血氧等數據正常,病人在過程中表示已好轉,並說想返家休息觀察,檢傷人員也有提醒有不舒服狀況需返診就醫。住院期間醫療團隊皆與病人及家屬說明,病況變化與處理方式,並依規定通報「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持續關心追蹤病人狀況,目前該位民眾已康復出院。民眾的反應屬溝通上的誤會。新北衛生局說明,該名婦人10月18日接種BNT疫苗,10月21、22日連續兩天出現會喘症狀到醫院急診就醫。10月25日家屬致電衛生所通報,便協助填寫申請中央疫苗不良反應通報審議,該日醫院也有同步上傳通報,期間衛生所護理師持續關懷追蹤民眾健康情況,後續需要協助的地方,衛生局將持續協助。
-
2021-11-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錯打COVID-19疫苗 東港安泰醫院道歉並致贈慰問金
屏東縣東港鎮安泰醫院昨天發生錯打COVID-19疫苗事件,安泰醫院今天由榮譽院長蘇清泉和總院長蔡宗昌出面致歉,蘇清泉表示,今天開始前往關懷被錯打民眾並致贈慰問金。安泰醫院昨天在東港靜思堂進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施打,有100人預約莫德納疫苗,安泰醫院因工作人員領錯藥,及第一線施打人員沒有落實「三讀五對」,有88人被錯打成AZ。蘇清泉和蔡宗昌今天出面致歉,蘇清泉表示,昨天同一時段所匡列的100人,今天已開始一一前往關懷,並致贈營養品及慰問金新台幣5000元,後續相關注射疫苗的醫療,由醫院概括承受。蘇清泉表示,近期季節交換,心肌梗塞及腦梗塞的病患大增,已非常忙碌,但對於國家施打COVID-19、流感疫苗的政策,全院上下仍全力以赴,但這同時也造成醫護極度疲憊,發生錯打事件,對於基層不忍苛責,將由院方高層負責任。蘇清泉表示,因醫院較大,4種疫苗都有,所以疫苗的管理是出了一點問題,將全面檢視並改善。安泰醫院中午12時回報屏東縣政府,截至中午,已聯繫上89人,有20人有不適症狀,其中有8人到安泰就醫,有1人住院觀察。東港鎮11月1日至3日施打69歲至64歲長者莫德納第2劑疫苗,由縣府委託安泰醫院執行接種,昨天進行最後一天施打作業,有330人預約;但安泰醫院在中午回到醫院清點時,卻發現從醫院領出的38瓶疫苗中,並非都是莫德納,其中有8瓶竟是AZ。
-
2021-11-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屏東88人莫德納二劑誤打成AZ 8人出現身體不適掛急診
屏東縣東港鎮安泰醫院昨天發生打錯疫苗事件,88名原應接種莫德納第二劑的民眾,被錯打AZ,醫護人員中午清點空瓶才發現失誤。目前院方已通知75人,8人身體出現不適,前往急診治療後,已有4人返家休息,4人留院觀察。截至今天上午9時30分許,東港安泰醫院已連絡上75名接種者。其中,有8人返回該院急診就醫,主要為頭痛發燒、肌肉痠痛等症狀,已有4人返家休息,4人急診留觀。院方表示,8瓶AZ雖只可打88人,但昨天上午9時到10時的時段內,約有100人施打,今天將會安排親訪,針對這群接種者持續關懷聯繫。屏東縣政府衛生局表示,將會與東港安泰醫院持續保持密切聯繫,並協助處理相關事宜;另縣府衛生局已處分醫院停權、暫停施打疫苗,並請院方3天內完成行政檢討報告。
-
2021-11-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醫院出包 屏東88人接種莫德納誤打AZ
屏東縣東港鎮安泰醫院昨天上午發生打錯疫苗事件,八十八名原應接種莫德納第二劑的民眾,被錯打AZ,醫護人員中午清點空瓶才發現失誤,院方已通知其中五十七人,沒有身體不適。屏東縣衛生局已處分醫院停權、暫停施打疫苗,並請院方三天內完成行政檢討報告。安泰醫院院長黃炳生出面道歉並坦承疏失。他說,初步研判工作人員前晚整理盤點疫苗時忙中有錯,將八瓶AZ疫苗與莫德納疫苗放在一起,昨天一早從醫院領取卅八瓶疫苗僅核對數量,沒再檢查瓶身標籤,第一線人員對誤打事件很自責懊惱。黃炳生表示,AZ與莫德納瓶子、瓶蓋幾乎相同,人員領取疫苗時未查核,疫苗運抵施打站後分裝時又未檢查瓶身標籤,沒落實「三讀五對」(三讀:取藥時、給藥時、歸藥時必須核對;五對:藥名、病人名、給藥時間、給藥途徑、劑量),回醫院清點空瓶才發現錯誤。八十八人是否需再打一劑莫德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依據疫苗臨床試驗、國際指引及指揮中心所訂原則,不須再補接種疫苗,但將提至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會討論,諮詢專家意見。是否影響保護力?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說「不會」,目前抗體價數表現最好的是兩劑莫德納,數值約一萬四千單位,其次為AZ混打莫德納約一萬三至一萬四;先接種莫德納再打AZ抗體數值有七千,比接種兩劑AZ的一千四高。長輩第二劑接種AZ也有好處,除了副作用較少,且接種AZ疫苗引發的T細胞反應較佳,保護力較持久。昨天下午四點,屏東縣衛生局長施丞貴、東港安泰院長黃炳生與屏東縣醫師公會理事長江俊逸說明後續應變。江俊逸說,在國外莫德納和AZ是允許混打,順序沒有影響,台灣較謹慎尚未開放,民眾若有任何狀況,公會會協助後續應變。施丞貴說,八瓶AZ雖只可打八十八人,但上午九點到十點的時段約有一百人施打,會針對這一百人持續關懷聯繫;衛生局要求安泰醫院協助後續醫療,成立三支廿四小時關懷專線,有特殊狀況民眾啟動預防性住院,家中自行觀察民眾會每天關懷、持續廿一天。東港安泰醫院指出,截至昨晚七點已通知五十七人,均無不適,另有卅人未接聽電話會持續聯繫,還有十三人電話是空號,將由衛生所派人親訪。安泰醫院榮譽院長蘇清泉道歉,表示會檢討精進作業流程,也會負全責。
-
2021-11-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屏縣安泰醫院接種疫苗出包!88人預約第二劑莫德納打成AZ
屏東縣今上午東港鎮施打疫苗,施打莫德納疫苗第二劑的長輩有88人錯打成AZ疫苗,負責施打東港安泰醫院中午清點疫苗發現少了8瓶AZ疫苗,趕緊清查並通報縣府。屏東縣府衛生局今下午4點說明整起事件,東港安泰醫院被處暫停施打疫苗,涉及醫療法部分,縣府會在三天內調查懲處,並逐一與被施打民眾聯絡關懷健康狀況。東港鎮因為迎王祭,長輩施打疫苗作業等迎王結束後施打,11月1日至3日施打69歲至64歲長者莫德納第2劑疫苗,縣府委託東港安泰醫院接種作業,3日最後1天施打作業,有330人預約。安泰醫院在中午回到醫院清點時,卻發現今天從醫院領出的38瓶疫苗中,並非都是莫德納,有8瓶竟是AZ疫苗。屏東縣衛生局長施丞貴說,這批施打到AZ疫苗民眾,是今天上午在東港靜思堂9點到10點之間施打民眾,有8瓶AZ疫苗,有88人打到AZ,該時段有100人施打,已掌握100人名單,並緊急處置。施丞貴說,衛生局會協助安泰醫院盡快找出打錯疫苗民眾名單,並主動了解民眾身體狀況,有需要協助醫療,縣府成立三個廿四時關懷專線,衛生局08-7380208,東港衛生所08-8325310,安泰醫院0988609708。施丞貴說,衛生局也與屏東縣醫師公會商討,協助需要民眾後續醫療,啟動預防關懷,並請院方要持續三周關懷民眾,安泰醫院已暫停施打疫苗,涉及醫療法部分,會在三天內完成形成檢討與報告後續懲處。疫苗預約系統也關閉安泰醫院平台,先前有預約民眾,會由衛生局協助轉到其他醫療院算。東港安泰醫院院長黃炳生也出面道歉,他說,中午都在檢討,流程上領取出錯誤,施打過程中第一線人員忽略3讀5對,導致錯打疫苗,陸續連續施打民眾情況,院方會負責。
-
2021-11-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南投男接種第2劑AZ疫苗身亡 衛局助申請救濟
埔里46歲男子有心血管病史,上月底接種第2劑AZ疫苗時,醫師建議不要施打,但是他堅持接種並簽下切結書,3天後因心肌梗塞喪命。南投縣衛生局長陳南松說,將提報不良事件釐清死因。衛生局指出,這名男子有吸菸、心血管病史,今年5月起陸續到醫院就診,有冠狀動脈血栓、心肌梗塞病史,7月底接種首劑AZ疫苗,1個月後心臟不適就醫,接受心導管手術先安裝2根支架,住院10天後返家,後續還有2根支架要裝。這名男子上月21日預定接種第2劑AZ疫苗,醫師強烈建議暫緩施打,但據了解,男子自認為屬壯年,堅持簽切結書要求打疫苗,但3天後身體不適就醫,在院內心肌梗塞死亡。陳南松說,調閱病歷發現,男子死因為心血管疾病導致心肌梗塞,心臟停止跳動,家屬對此不願張揚,不接受解剖,但是昨晚同意縣府協助申請救濟;衛生局尊重家屬意願,並且提供關懷慰問。不過,衛生局表示,但為釐清是AZ疫苗造成的血栓,或者心因性疾病造成的血栓,將提報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縣府會尊重衛福部審定結果。當事人簽署切結書打疫苗,是否影響救濟行為?縣府表示,將尊重中央的判斷。陳南松說,AZ疫苗最有可能的不良反應為血栓,呼籲有糖尿病、心臟病或心血管病症的慢性病人,接種前應請醫師評估,若醫師評估暫緩施打,建議遵照醫囑;如果打完第一劑有明顯不良反應,也應該先暫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