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3 新聞.元氣新聞
搜尋
關懷
共找到
1669
筆 文章
-
-
2022-01-1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聯醫2名專責病房護理師染疫 擴大採檢86人結果出爐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2名護理師,以及1名指標個案的餐酒館廚師男友(案17572)確診,中興院區表示,已居家隔離25人,擴大採檢的86人PCR均為陰性,另也針對案17572進行相關疫調作業。中興院區醫務長吳岱穎說明,昨日1名專責病房的護理師出現嚨痛及發燒症狀,主動通報並進行PCR採檢,結果報告為陽性,醫院隨即匡列與該專責病房(含宿舍)密切相關接觸者25人進行居隔及採檢,採檢結果23人陰性、2名陽姓。吳岱穎表示,本院對於高危單位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範,每周定期安排人員採檢,此次篩檢出的3名確診者中,2名為專責病房護理師,均已在1月6日完成第三劑疫苗接種,1月7日定期篩檢結果為陰性。另一名為密切接觸者,1月10日確診匡列,現在正進行相關疫調作業。目前3名確診者家人及醫院職場同事、宿舍接觸者等都已隔離採檢,共有25人居隔、擴大採檢86人,結果均為陰性,同時再次環境檢測及清消,並採同病房只出不進政策,減少病房壓力。吳岱穎表示,感謝社會大眾對第一線防疫醫護的支持與關心,除依照指揮中心規範,進行疫情調查、擴大採檢、人員處置及環境清消,持續高危單位每周定期採檢外,也會主動關懷醫護人員健康及維持醫療量能。
-
2022-01-08 養生.人生智慧
桃園機場的「文學之牆」出自書法家朱振南之手 面對熟齡,不斷歸零再學習跟冒險!
桃園機場第一航廈的出境南、北區廊道,一整面「文學之牆」結合當代書法與詩歌概念,寫出遠行的祝福。此作由方文山作詞、朱振南揮毫,精湛技法躍然牆上,揮灑出美好生活情境,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藝術薰陶,與遠赴他鄉逐夢成真的慰藉。「在旅行的路上,有些事我們慢慢講,有個熱情的地方,名字叫台灣。」這段話對曾行經桃園機場第一航廈出境處的人來說並不陌生,飛揚的行草出自書法家朱振南,筆墨大氣渾厚、字體蒼勁有力。除了國門重地—台灣桃園國際機場,台北車站、台大醫院、台北市政府大廳、花東車站等公共場域,也都能看到國寶級大師的題字。讓藝術走入生活位於北市大安區的靜謐小巷,「南院藝術」低調沉穩的門面,散發濃濃藝文氣息。自2019年開幕以來,舉辦過多場設計展覽、座談會、藝術賞析等活動,朱振南希望透過各種策展,推廣「讓藝術走入生活」理念。靜心觀看大師之作,最新一系列特展呼應新冠疫情,加入留白增添從容恬靜氛圍,提醒觀看者慢下腳步重新整理人生。「師法自然」是朱振南學習與創作的態度,自成一格的筆觸建立在多年經驗的淬鍊上,人生邁入古稀之年,仍孜孜不倦作畫寫書。回首創作路程,朱振南的作品讓人強烈感受季節更迭變化,這一切源自於出身北海岸的記憶。「荒遠偏僻的石門鄉下,資源少得可憐,漸漸練就一身『看天吃飯』的本領,因此特別會觀察天氣。」朱振南述說艱苦的過去,生活所需多取於天地,來自農村的孩子並沒有被艱困生活打倒,兒時看到漁村有了《勝利之光》雜誌後,對中華文化的書畫產生莫大興趣。初中三年特別喜愛書法課,憑自己單純的一念,考取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國畫組。踏進藝專,認識到學院藝術教育,不斷精進於傳統、現代以及東方、西方的薈萃人文。藉創作回到初心朱振南先習書法、後學繪畫,糅合中西技法獨善現代抽象的水墨手法,在書法字意中展現獨創格局;「抽象水墨畫」尤其精采,書寫出大自然瞬間流動的美感,觀看當下看出節奏律動,心境卻又出奇地寧靜,藉由創作回到初心。這一切成就,源自童年生活環境的養成、每到一處總是先請教師長、前輩的學習態度,以及留學歐美的創新思想,將傳統水墨書法引入西方的賦彩。藝專畢業後,朱振南專注創作,另拜皖南名書法大家謝宗安為師,磨練各家書體。1996年3月,邁入44歲時,母親因病辭世,7月獲得「巴黎藝術村獎」公費留學巴黎,展開浪跡天涯的孤寂之旅,而後赴美取得藝術碩士學位。身處異鄉,思鄉的苦澀全化成創作靈感與動力,作品處處可見對故土風情的想念;所以朱振南說:抽象其實是一種鄉愁!客居海外多年,朱振南多次在世界各地舉辦展覽,致力推廣中華書畫藝術。2019年,邀請多位藏家與好友贊助,創辦「南院藝術」,做為創意展現及創作交流空間。要用心才能成長2020年初,莫內的外曾孫Chirstian PIGUET來台演講,於南院藝術暢談當年外曾祖父在故居吉維尼花園的創作生活,這場活動激起朱振南心中的漣漪,回想起旅居異鄉求學的苦澀,各種酸甜苦辣的回憶再次湧上心頭。看到各國頂尖藝術大師不停創作的精神,認為藝術就像修行,必須不斷歸零再學習!朱振南用「紅塵浪裡」來形容自己,惟有用心才能成長,立於不敗之地,藝術亦然。即使邁入70歲,面對生活種種挑戰仍孜孜不倦。面對熟齡 不管幾歲都想冒險浸淫書畫數十年,朱振南把藝術家當成志業,希望能為社會留下貢獻,也讓自己的生命留下有意義的紀錄。他表示自己取之社會太多,44歲獲得公費赴法國留學,出國流浪了這麼久,作品總是能看到「故鄉」的元素,以抽象創作的方式尋求共鳴與連結。迎來人生七十,朱振南以「七十少翁」勉勵常保赤子之心,延伸跨領域的創作觸角激盪火花,例如:與王俠軍聯手推出的「山語行雲」茶具、舉辦書畫建築跨界特展,轉化並賦予作品附加價值。朱振南笑說自己生性多情,困苦童年和孤單的異鄉求學生涯也不減浪漫個性,而今作品反映心境歷程,信手拈來就是佳作。朱振南用畫作闡述心靈經歷的不同時期,在「我自畫我」作品中,繪出在茫茫人海中尋找自我的樣態,此景也描寫著人生下半場的另一種心境,取捨生命智慧,順著時間填畫成圓。要把自我探索的過程,當成是生命的陪伴與對話,不管處於人生哪一個階段,一定要勇於嘗新冒險,啟發學習契機,讓生活迎來新的改變。「得之於人者太多」 捐作品做公益一路走來,朱振南認為「得之於人者太多」,除了感激,就是以投身公益的方式回饋社會。朱振南謙虛表示自己沒有太多公眾資源,2019年創辦南院藝術時,暗中許下心願:一定要關懷弱勢,用自己的學習價值,產生幫助人的力量。朱振南觀察到現今高齡社會,失智症對家庭的衝擊非常大,很需要社會的協助及關愛,早年失智老人基金會開辦時,為響應熱心助人的志工,捐助了十多件作品義賣。他說,能為弱勢族群發聲,只是盡本分,每個人都會走到老年,有幸與藝術相伴、用藝術記錄生命,已經比其他人幸運許多。「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朱振南積極迎向七十後的新生活,多了不同的創作意境,延伸出一個個不同的內心風景,眼裡真切的光芒,依然閃耀純粹。關於朱振南全台首位以書法水墨畫項目獲得教育部「巴黎藝術獎」,公費赴巴黎研習的水墨藝術家,在世界各地舉辦過多次個展。2019年創辦南院藝術。他這樣說:•抽象是比寫實更寫實的畫作。•藝術創作與時空是極其親密的互動關係。•抽象是一種鄉愁。•美感與智悟交融方能表現藝術創作的符號。
-
2022-01-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陳其邁建議居隔一律送集中檢疫所 陳時中:視量能
指揮中心昨天下午宣布北市出現第三件疑似防疫旅館群聚案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相關人員應採41人,34人陰性;另有一人檢驗中、六人待採。另高雄市長陳其邁建議居家隔離者應一律送集中檢疫所,陳時中對此表示,須看量能狀況。其中,案17181因檢疫期滿返家後才因有症狀採檢確診,其同住者匡列為居家隔離,小孩就讀的學校今明兩天也停課。陳時中表示,家人採檢結果都是陰性;旅館同樓層九人待採、七人陰性,其他樓層14人、10人陰性,員工九人陰性、一人檢驗中。採檢陰性後,解隔離時會再採檢一次,現在隔離開來對社區沒有威脅。針對旅館群聚事件一再出現,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表示,今起展開第二波防疫旅館聯合稽查,催種第三劑疫苗,並建議中央對於居家隔離者能採全國一致性作法,統一住到集中檢疫所。陳時中表示,居家隔離者全面集中檢疫,還是要看供應量能,除非有高風險或高風險專案會送到安心旅社或是集中檢疫所,如果地方申請可評估量能再決定,會請地方警政民政單位做好關懷和電子圍籬。不過也民眾反應自中國返台採「7+7」的方案,和朋友借房子住,但被主委趕走只好另找防疫旅館,質疑主委是否可以這樣做?陳時中表示,主委當然沒權利這樣做,「如果一時找不到地方住導致區域染疫,他(主委)要負責」。若民眾有安置處所也經過民政檢查,若因不能居住導致有空窗期或找不到地方住不巧造成地區染疫,這個人要負責,「是很嚴重的事情」。
-
2022-01-02 新聞.長期照護
若要納長照 學者籲給移工後援
長照浪潮來襲,許多家庭需要移工照顧長輩,但外籍看護工由勞動部管轄,隨著投入照顧長輩比率增加,許多人建議應納入長照體系。專家指出,過去由勞政單位「管理」移工,但未因長照需求結合照護技能,延伸出雇主覺得移工照顧能力不好等問題,建議進入「深水區」探討問題。目前除北市府委託學者「聘雇移工家庭安心支持計畫」,勞動部則委託致理科大教授林國榮執行「外籍家庭看護工制度在長期照顧角色與功能分析」研究,衛福部長照司委託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進行「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銜接使用長照服務計畫政策評估及執行措施」,兩部會各自投入相關研究。國北護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指出,家庭看護移工值得關注,近年失智、失能長輩增加,應多探討如何幫助移工照顧長輩、連結長照服務等深水區的問題。據陳正芬進行的「聘僱移工家庭安心支持計畫」,發現六成雇主肯定移工表現,但期待移工提升照顧技巧、語言能力;外籍看護工八成為印尼籍,有照顧臥床經驗者不到半數、照顧失智者不到四分之一,僅一成五每周放假一次;移工也期待能參與中文、台語課程,有意願提升照顧技巧。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使用喘息服務的移工家庭僅一萬多,有些家庭習慣原本的照顧模式,可能是喘息服務使用率不高原因之一,目前已委託學者研究;外籍看護工若需提升照顧技巧及服務態樣,可再做政策調整。提升照護力 家總線上開課 【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全台長照服務需求約七十六萬人,但多數移工與雇主對於「照顧技巧」非常苦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去年透過線上課程,由專業藥師、營養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等專業人員授課。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表示,家庭看護移工來台前雖有經過訓練,但並不清楚直接照顧個案的狀況,如是否有洗腎、糖尿病、臥床褥瘡或其他共病,照顧方式不同也複雜,包括該讓長輩吃哪種營養品、服用細節等,都需注意。籌畫線上課程的社工師吳盈瑩指出,課程包括用藥安全、營養備餐、情緒溝通與危機處理、身體照顧技巧、生活復能等。
-
2022-01-02 新聞.長期照護
誰來照顧我爸媽3-3/家總線上課程 雇主移工共享學習
全台長照服務需求約76萬人,但多數移工與雇主對於「照顧技巧」苦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去年透過線上課程,由專業藥師、營養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等專業人員授課,帶領聘僱移工家庭一起精進照顧技巧,由於台灣家庭看護多以印尼籍為主,簡報也採用雙語版呈現。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表示,家庭看護移工來台前雖有經過訓練,但並不清楚直接照顧個案的狀況,例如是否有洗腎、糖尿病、臥床褥瘡或其他共病,照顧方式不同也複雜,包括應該讓長輩吃那一種營養品、服用細節等,都需要特別注意。為讓家庭照顧者及移工看護有更好照顧品質,家總三年前即規畫課程,疫情期間以線上方式進行,共吸引五十三組家庭報名,非台北市十組,每場次平均在線四十人次,共十五組家庭連續五堂都上線參與。籌畫線上課程的社工師吳盈瑩指出,課程包括用藥安全、營養備餐、情緒溝通與危機處理、身體照顧技巧、生活復能。評估長輩用藥安全方面,因應家庭看護工有八成是印尼籍,因此把長輩藥袋翻譯成「印尼文」版,讓移工協助檢視長輩用藥,並透過線上網路平台,在家即可翻譯藥名。分享照顧技巧也能互相學習,吳盈瑩表示,課堂中講師、學員互相討論身體照顧、備餐泥、烹煮青菜等技巧,以及使用易讀、多圖「口訣式簡報」,讓家庭照顧者在照顧上能更細緻。
-
2022-01-01 養生.人生智慧
從為女兒煮三餐,到期待他們周末回家吃飯!作家番紅花:歷經空巢期、更年期 才懂媽媽的孤寂
說起家,你會憶起什麼味道?作家番紅花想起了媽媽的紅燒魚、抗癌教授韓柏檉說起了太太的蔬食料理、《鏡週刊》社長裴偉憶起兒時過年前父親慎重張羅食物。舌尖上的美味幫我們留下了生命難忘的回憶,關於家的味道,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獨特答案,而你的「家之味」是什麼呢?餐桌除了吃飯,還會發生什麼事?在親子作家、家庭料理研究者番紅花的家裡,親子在此共食、討論白天趣事、當天新聞、晚餐食材來源;餐桌時光就是魔幻時刻,10年過去,這段日日相聚時光改變了母女三人的生命。番紅花本名王碧珠,原生家庭有五個孩子,媽媽是個職業婦女,在那個沒有外食的年代,身為長女番紅花,每天只要睜開眼就看見媽媽在煮飯:早餐的稀飯、中午的便當。「後來我就成為早起幫女兒做便當的媽媽。」番紅花成為母親的前10年忙於工作,卻堅持早上5點起床為兩個女兒做中午便當,並且在女兒五年級、三年級的時候,選擇辭職回家,成為為小孩煮三餐的母親。「吃」的話題 成為家的主旋律番紅花離職回家後,喜歡每天到不同的地方採買食材,每天都有不同預算,300、400、500,「我想知道餐桌的行情,例如一餐500元的餐桌長什麼樣子。」她的好奇與探索成為晚餐話題,孩子會知道,今天媽媽去哪個市場或農場跟誰買了什麼?一顆蛋、一條魚多少錢?不知不覺中,「吃」成為這個家的主旋律—回家做飯的心意,餵養了兩個對食物充滿熱情且身體健康的青少女;媽媽「買當季、吃在地」的社會關懷,讓孩子對食物的時令、來源、產地、價格等有概念,女孩從小就知道,又好又便宜的高CP值餐並不合理。因為重視「吃」,她們對每天發生的飲食新聞也很敏感,黑心食物報導、烘焙店餐飲業「蛋液長蛆」新聞、什麼是世大運選手村最受歡迎的台灣美食……都是餐桌話題。每天和孩子在餐桌聊每日新聞,是從兩個女孩還是小一時就建立起的習慣。餐桌上,孩子會分享在學校的趣事,而番紅花會聊聊當天一、兩則重要新聞。番紅花認為,不要小看每天一則,日積月累,小學六年下來也好幾千則,與其讓孩子無邊界瀏覽新聞,不如撥出固定時間透過新聞交流與互動。女兒上大學 一度無煮飯動力做飯的心意、對食物的關心,讓番紅花和兩個女兒擁有美好的親子時光,但女兒上大學後再也不需要帶便當了,轉身去探索新人生,「這件事沒有過渡期,就是戛然而止。」曾經熱鬧屋子變得安靜冷清,廚房的切菜聲與鑊氣也不再,「我突然失去了煮飯的對象,」番紅花如許多空巢期父母一樣,悵然失落有時掉淚,「我偷偷哭,她們不知道,我希望她們在外不用惦記媽媽、不用想著『我得趕快回家』,我希望她們自由、飛得很高很遠。」重新摸索後 更多時間做自己番紅花重新摸索如何和先生把兩個人的生活過好、把兩個人的菜燒好。她也多了更多時間探訪農場、食材產地、綠色餐廳,演講分享如何認識食材,為青少年開《菜市場的文學課》、《漁港的文學課》,還出版了與綠色餐廳有關的書。然後期待周末女孩回家吃飯的時光,她會請女兒點菜,為女兒熬一鍋雞湯、準備肉多多壽喜燒。在當職業婦女的那幾年,番紅花某次逛書店時升起一股沮喪:「我這輩子不可能當作家了。」兒時的她夢想成為作家,但她已經許久沒寫文章,而且工作家庭兩頭燒的生活更不允許她寫作。沒想到,為了成為「為孩子煮飯的媽媽」而離開職場,當初人生選了一條岔路,十幾年過去,番紅花這段為愛烹煮的時光成為魔幻時刻,不但養大兩個女孩,也開啟了她成為親子作家、飲食料理者的路,圓了兒時想當作家的夢想。歷經空巢期、更年期 才懂媽媽的孤寂「小時候我有段時間常常去翻戶口名簿,強烈懷疑我不是我媽親生的,」番紅花說著說著笑了出來:「但看不出什麼端倪。」在那個重男輕女是必然的年代裡,餐桌難得出現雞腿,一定是給爸爸或是弟弟吃。那時的父母忙於生計,孩子生得多,靠棍子教育孩子,不聽話就揍,番紅花每次被打就悲戚:「我一定不是媽媽生的!」番紅花一直到自己當了媽媽、經歷了空巢期、更年期,走過媽媽經歷的生命,才懂媽媽的感情。媽媽不容許自己把餐桌上稀有的雞腿夾給女兒,卻會在女兒高中念夜間部的那段日子,無論多晚都等女兒回家,並為女兒煮消夜。更年期的不適也讓番紅花驚覺自己不夠關心媽媽,在那個時候沒有醫生可看、沒網路資訊可查、兒女都已離開身邊的年紀裡,一個女人得獨自經歷更年期的盜汗、失眠、心情低落,「我很難過,為什麼我都不知道?她是怎麼熬過來的?怎麼都沒有告訴我?」在媽媽最需要關心時,她正在忙著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50、60歲真是一個人最寂寞的時刻。」女兒離家後被孤獨感襲擊的番紅花,突然理解了當年媽媽的孤單。因此這兩年,番紅花更頻繁回家找媽媽吃飯,撒嬌說媽媽的紅燒魚很好吃,努力跟媽媽聊天,想了解以前的她。雖然當媽媽的時間少了,但當女兒的時間變多了。
-
2021-12-29 新聞.長期照護
長腫瘤遲不開刀「憂臥床夫沒人顧」 長照資源助喘息
63歲的秀禎10年來獨力照顧臥床的先生,去年底被檢查出腫瘤,擔心先生無人照顧而猶豫就醫,申請使用長照2.0服務後,終於能好好住院治療。透過高雄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承辦的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中心的社工引導,秀禎嘗試使用喘息服務、參與紓壓活動、支持團體,她發現:「大家都是照顧者,一起吐苦水,原來我不是最苦的那一個,讓我更珍惜當下」。鼓勵民眾善用長照資源,衛福部委託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舉辦「第5屆聰明照顧月計畫圖文徵求活動」,符合長照資格的照顧家庭,至少使用一項長照資源,如居家服務、日間照顧服務、交通接送等,皆可報名參賽。作品以「照顧計畫適切性(30%)」、「資源利用創新性(40%)」、「運用資源後的改變程度(30%)」等項目進行評選,並透過分享促進經驗交流。獲得第一名為56歲的宜蘭新住民華里,原本家人希望她離職照顧失能的先生,她仍珍惜工作機會,透過維揚診所承辦的家照據點護理師支持,善用長照資源,兼顧照顧與工作。評審團給獎原因是「長期處於照顧逆境,不向命運低頭,始終懷抱希望,抓住改變的機會」,同時評審團認為,因新住民的資訊來源及支持系統相對不足,「新住民家庭照顧者議題」值得被大眾關注。長期照顧先生的秀禎獲得第二名,接受家照服務中心協助後,過去她與先生以前經營的刻印店,現改成工作室服務老客戶,現在也加入「友善照顧商家」行列,服務客人的同時也推廣長照服務。評審團給獎原因為「打開心房、勇於嘗試,受助者成為助人者,不讓照顧擊垮」。37歲的瑋臻獲得第三名,原本在台北生活,2年前母親驟逝,不得不返回花蓮照顧失智父親,但不熟悉失智照顧,且父親病情加重,充滿負能量及憤怒感確無處可說,直到碰到門諾基金會的家照據點社工,才感覺「有人耐心聽我說,彷彿得到救贖」,他決定讓父親到失智據點接受服務,在社工鼓勵下報名且完成照服員訓練,即將投入照服員服務。評審團給獎原因是「從1對1的家庭照顧者,變成1對多的專業助人者,把照顧經驗與痛苦,變成自我成長的養分」。今年共64件作品參賽,經評審團評定擇優前3名及5名佳作接受表揚,64位參賽者平均年齡55.6歲,65歲以下佔七成七;女性占71.9%,男性占28.1%;平均照顧7.7年,照顧年數最高達35年,最少為0.5年,除了往年較多的老老照顧者,今年年輕照顧者、男性照顧者、原住民、新住民照顧者報名者都有增加趨勢,顯示家庭照顧者的多元性。衛福部自107年1月即推出「長照2.0」給付及支付新制,民眾撥打1966長照專線,經縣市照顧管理中心派員到家評估,可提供「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等四大類補助。而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也能申請部分項目。此次得獎作品將公布於家總「長照四包錢」網站分享聰明照顧經驗。
-
2021-12-28 養生.人生智慧
人生最划算的投資!李偉文:如何不花大錢,得到健康的身體和最棒的朋友?
編按:老後如何過得快樂?身兼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等多重身分的李偉文,很早就開始規劃退休後的生活。他認為,美好的退休生活,最重要的不是準備大筆退休金,而是擁有不失能的身體,還有一群能夠互相照顧的好朋友。人生下半場的健康與友情存摺,該如何準備?幸福的老後生活,一定要花大錢才能實現嗎?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李偉文,身兼牙醫師、作家、廣播主持人等多重身分,也是許多人心中的樂活代表。甫過60歲的他,出席各種場合多穿著樸素的襯衫、長褲,全身上下沒有任何名貴飾物。閒暇時最熱衷的興趣,是閱讀好書、和親友一起參加野外活動。朋友曾開玩笑說,他是「錢賺最少的醫師」。李偉文笑稱,自己除了不愛賺錢,對吃、穿、玩等物質需求也「很隨便」。他觀察,同輩人對熟齡生活隱約有種焦慮,像是:一定要存好幾千萬才能退休、要到世界各地旅行、完成挑戰清單,日子才算是過得精彩⋯⋯等。其實,「想活出值得的人生,不一定要花很多錢、做很多別人覺得了不起的事情。」不花大錢的樂活,如何達成?閱讀是最平價的興趣 一本好書、一根蠟燭,創造生活中的美好時空走進李偉文的牙醫診所,首先印入視野的是一排又一排書架。童書、財金雜誌、文學小說、醫學保健、自然生態……,診所就是一座小型圖書館,所有書都歡迎借回家閱讀。熱愛閱讀的種子,自童年時即已種下。李偉文回憶,從小父母忙於工作和家務,年長多歲的哥哥、姐姐也另有玩伴。一個人在家中的閣樓上看書,是他最美好的童年印象之一。儘管平日行程繁忙,他仍維持每月40幾本書的閱讀量。演講途中、通勤路上,都可以是閱讀的時機。他尤其偏好紙本書。翻著紙頁,紛擾的世界會安靜下來,彷彿在閱讀者身邊畫下不受他人打擾的結界。更棒的是,這份幸福非常平價。花幾百塊錢買一本書,就能深度探索不同領域的知識。「人要有一件事,是可以做一輩子的。對我來說,這件事就是透過閱讀累積智慧,並分享給他人。」李偉文說若想讓這份幸福感更進階,不妨從改變環境開始。李偉文提到,國際公認快樂指數名列前茅的北歐國家,一般民眾的生活也沒有太多奢華的物質享受。平凡的日常,也可以自己創造美好的氛圍。例如寒冷的夜裡,點根蠟燭、播放喜歡的音樂,再泡杯熱咖啡或茶,靜靜讀一本好書,就是再理想不過的夜晚。「當我們不再追求別人羨慕的眼光,回到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才能獲得真正的喜悅。」李偉文在專欄中,如此寫下他對「美好生活」的定義。友誼讓老後生活變豐富!參加社團、當志工,不花錢交到最棒的朋友不過,就算不追求高價的物質享受,不少人仍擔心老後身體欠佳、子女也無力照顧,怎麼辦?李偉文認為,朋友是老後重要的安全網。就算健康有恙,大家也能互相照顧、協助彼此。對李偉文而言,創立荒野保護協會,是他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當志工無法賺錢,但夥伴之間的革命情感,造就了多年來深厚的友誼。他笑說,參與公益團體還有「過濾」效果:「當志工要出錢出力,會來的都是熱情、正直、良善的人。不花一毛錢,就能交到最棒的朋友!」他強調,大家共同為一件有意義的事努力,是建立深刻友情的捷徑。「朋友在一起,如果只是喝咖啡聊是非,很快就會變成酒肉朋友。」目標可以依大家的志趣而定,例如關懷自然生態、幫助社會弱勢、推廣文化藝術……等。有付出、有學習,朋友的連結更緊密。共享的社群文化,也是維繫友情的關鍵。婚前,李偉文和太太就在家中舉辦讀書會。每個月找一日,請朋友們到家中聚會,一夥人從晚上聊到半夜。創辦荒野保護協會後,夫妻倆更幾乎每個週末都開放家中場地,歡迎大家來辦活動。不僅他們兩人,荒野的幹部也都樂於對朋友敞開家門。「我覺得要當一個人真正的朋友,就要認識他的家人。」李偉文回憶,他擔任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理事長的13年間,出外演講、辦活動,從來沒有住過任何旅館。不管到哪個縣市,都有夥伴接待。「有能力的人,當然可以自己建構一個有眾多僕役的城堡。但開放城堡,讓它成為一個大家都舒服的地方,生活更快樂。」參加社團,還能為朋友圈注入新的活水。李偉文引用前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教授的觀點,朋友也分為「老幹新枝」。理想上,一年當中最常互動的10位朋友中,要有2、3位是認識時間超過年齡一半的老朋友,2、3位是最近幾年內認識的朋友。老朋友讓人自在,新朋友為人生帶來刺激。「荒野不斷有新人讓我認識,我就不用耗力氣去應酬了!」8年前,他和10多位朋友在台南買下一塊土地,預計在此建立適合老後共居的聚落。雖然目前尚未正式動工,但已朝著夢想踏出了重要的一步。他有信心地說,「好的人際支援,會讓你的老後開銷大幅降低!」不失能才能減少老後開銷 再懶也要運動,投資健康不吃虧此外,想擁有不花錢的快樂老後,不能少了對健康的投資。雖然熱愛自然活動,但李偉文坦言,他過往嫌麻煩,一直沒有積極運動的習慣。他曾認為自己不菸不酒、體重標準,又天天日行萬步,應該還算健康。沒想到5、6年前,太太要他做健康檢查,竟發現自己已在三高邊緣。一陣子後再測量,血壓、血糖不退反進,雙雙超標。他自我反省,雖然太太是營養師,在家吃飯大多營養均衡。但朋友當中老饕多,出門聚會難免飲食過量。再加上他又愛吃麻辣花生、甜食等零嘴,以中式喜餅為例,他一人就可以嗑掉半塊。無形之中,吃下了很多糖和油脂。他開始控制飲食,也嘗試規律運動。有位朋友告訴他,每天晚上看新聞、念經的時候,可試試在原地跑步。跑步不必幅度太大、也不受場地限制,隨時隨地想到就跑,3個月後就能擺脫中年男性常有的大肚楠。受到好友成功瘦身的刺激,他在診所擺了一台小型踏步機。看診閒暇踩上幾步,可鍛鍊小腿肌力,想同時看書、看電影也可以。在家沒事,他也會原地跑步,同時伸展雙臂、擴胸,達到2種運動的效果。每次運動幾分鐘,多次累積的時間就很可觀。不刻意的習慣,成功讓不愛運動的他進入「運動人生」!另外,身為牙醫師的他,也特別在意口腔健康和老年生活品質的關聯。近年的研究顯示,年長者保留的牙齒數和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有關。日本神經內科醫師長谷川嘉哉發現,牙齒咀嚼、咬合的動作,可促進腦部的血液循環,清除腦部代謝廢物,進而降低失智的風險。李偉文建議,已經缺牙的人,最好盡快處理。他自己就因從小愛吃糖、牙齒不好,已做了植牙。牙齒還算健康的人,則要注意口腔衛生,盡可能保留自然牙。平時可以嚼無糖口香糖,讓口腔做咀嚼運動。口腔部分神經和大腦神經相連,這個動作不只可提高大腦的血流量,也給神經多一點刺激。「我覺得人到熟年,不用太擔心錢的事。太刻意要賺更多錢,反而會搞得雞飛狗跳。以現有資源,做最好的運用就好。」李偉文說。一副健康的身體、一群好朋友,就是快樂老年最好的投資!原文:人生最划算的投資!李偉文:如何不花大錢,得到健康的身體和最棒的朋友?
-
2021-12-24 新聞.杏林.診間
一場颱風讓花東子弟毅然決定回東部服務!江明哲的「醫師的咖啡室」,醫學、藝術與信仰的關懷
若在今年九月間,走進隱身在艾蘭哥爾咖啡座位區後方的展間,也許可以略窺江明哲醫師「醫師的咖啡室」其理念的一二。這場「國際醫療巡迴展」,展出的內容自然是以國際醫療主題為大宗,包括由多幀江醫師或其所屬的國際外科學會的候任理事長關皚麗教授赴外參與援外醫療、國際會議的照片所組成的幾面照片牆,其間並有江醫師的數幅畫作、關於南非心臟移植手術的介紹海報、一櫃關於史懷哲的書籍……等,點綴於其中。如果還是不太能掌握「醫師的咖啡室」的概念,那麼,可以將目光聚焦在由江醫師所繪的一幅畫作上——在由深淺不一的藍色背景上,豎著黑色的十字架,十字交會之處,貼上僅截取眼部周圍部分的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眉頭深鎖的肖像,而畫面下方則將一張寫著「信實公義」的紅紙沿縱向從中手撕成兩半,重新拼成一個「7」的形狀。這幅畫之所以顯得特別突出,不僅僅是因為吸睛的畫面、當代的手法,更因為它顯示出江明哲醫師大半生關懷的三個面向——「醫學、藝術與信仰」。颱風肆虐,將愛吹到台東艾蘭哥爾咖啡所在的台東美術館,是許多人來台東的必訪之地,坐落於美術館建築群當中的艾蘭哥爾藝文咖啡館,也是許多喜愛品嘗咖啡的人的好去處。現於台東基督教醫院服務的神經外科醫師江明哲先生同樣是此處的常客,卻也不僅只是一位熟客。在江醫師落足台東的五年之間,已經和艾蘭哥爾的老闆張弘典有過多次合作,假咖啡館的場地舉辦過多場展覽、講座。只因為江醫師有一個描繪了多年的夢想——「醫師的咖啡室」。「我曾經見過台東美術館眾樹成蔭,那是它最美麗的時候。很可惜的是,那樣的美景,因為尼伯特颱風的緣故,現在只存在眾人的記憶之中了。」經過了五年的時光,江醫師認為,台東多處景觀,包括美術館在內,仍未能完全回復樹斷枝折之前的繁貌。但也正是因為尼伯特的肆虐,讓江醫師見證了台東在各項資源的有待加強,使得這位花東子弟毅然決定回到東部服務,但卻不是待在他花蓮的家鄉。1955年出生於花蓮縣鳳林鎮的江明哲醫師,在臨近60歲生日之前,便不止一次思考過,是否要提早退休,回到家鄉陪伴母親。一場颱風使他毅然回到山的這一頭,只是稍稍往南偏了一些,選在台東基督教醫院的團隊致力於以他(腦)神經外科的專長服務鄉親。但若把江醫師的姓名鍵入網路搜尋引擎,便會發現不僅只有醫療相關的資訊,尚有這五年來,江醫師在花東二縣,與各單位共同策辦的多場展覽。當中有個一再被提及的名詞,正是江醫師念茲在茲的「醫師的咖啡室」。這個醫師的咖啡室,毫無疑問,裝載了醫學、藝術與信仰等三個面向的關懷。而要知道這三個關懷的原點,就得回到江醫師出身的故鄉,花蓮縣鳳林鎮長橋里。在台落地生根,成為主的信徒行政區域雖屬於鳳林,長橋里卻是萬榮車站的所在地,位於兩個鄉鎮的交界之處。兩個鄉鎮皆位於花蓮縣中區,鳳林坐落於花東縱谷,為一客家鄉鎮,萬榮則位在中央山脈東側,以原住民族為主要。而在鄉鎮交界的長橋,自然便成為多元族群薈萃之處。「但我既不是客家人,也非原住民。」江醫師說,這就得從他父親的個人移住史談起。在台灣,被稱為「外省人」的族群,多指1949年跟隨國民政府來台的中國大陸各省移民。但在被劃歸在「外省人」這個標籤下的,尚有於1945-1949年間便來到台灣工作、遊歷的一群人。「我父親江百仁來自廈門,十八歲的時候就來到台灣。當時有一位同樣來自閩南的同鄉謝膺毅在花蓮創辦了《更生日報》,我的父親便是在報社負責編輯校對的工作。」就如同許多在那四、五年間來到台灣的「外省人」的命運,江明哲醫師說,兩岸一分治,他的父親便選擇在花蓮落地生根。兒時的江百仁先生常來往於廈門和鼓浪嶼之間,因此有許多親近基督宗教的機會。「當時鼓浪嶼上面設立了很多國家的領事館,也有許多傳教士在鼓浪嶼活動。」江醫師說:「我想我父親是在那樣的環境受到薰陶,成為了主內的信徒。」來到台灣以後,江百仁先生即便工作忙碌,加上人生地不熟,仍舊維持著他的信仰,去到花蓮市區的信義長老教會。而自江明哲醫師有記憶起,江百仁先生已轉換跑道從事公職,於萬榮鄉民代表會擔任秘書。「我小學先是在長橋,後來因為我父親工作的緣故,再轉到林田山的森榮國小就讀。無論是長橋還是林田山,都是多元族群的環境。尤其當時林田山有許多林班工的小孩就讀,那更是來自四面八方。」江醫師說,生長在多元族群的環境,衝突在所難免,卻也學習到和解的功課。「這讓我能夠跳脫單一民族的思考框架,將族群之間的和諧擺在很前面的優先順序。」除了民族間的文化刺激,江醫師賴以拓展自身視野的,還有另外兩條重要的管道。「一個是我們鳳林長老教會辦的主日學課程,另外一個,則是我父親長期訂閱的刊物,《今日世界》。」江醫師說,當時上主日學的小朋友們最期待的,就是擔任講師的神學院學生帶來放映的幻燈片。「那對我們來說跟看電影沒兩樣。而我們就是從這些幻燈片裡面,去認識傳奇教士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1813-1873)的非洲探險故事,和史懷哲如何在非洲的加彭從事醫療宣教,這些宣教士了不起的傳道事蹟。」其後江百仁長老考慮到萬榮一帶畢竟和鳳林有段距離,便提供自宅做為在地學童學習主日學的場地。當時適逢林田山官營伐木事業的高峰,不僅國小一班多達四、五十人,能夠聽到各種新鮮故事的主日學課程,自然也是把江長老的住宅擠得水洩不通。《今日世界》,則是1952-1980年間,由美國新聞處出資、在香港編輯,面向亞洲(主要以台灣、香港及東南亞華僑為對象)的一份刊物。在美蘇冷戰、國共對峙雙戰結構底下的台灣,因其背景而未受內容審查干預的《今日世界》,可說是台灣人面向世界的一扇窗口。「到外縣市求學以前,我的知識涵養全來自我父親的藏書和他訂閱的報刊,其中《今日世界》尤其重要。」回顧起自身為何會對藝術產生興趣?「第一個是我小時候常看到,周末從鳳林榮民醫院(今榮總鳳林分院前身)出來放風的精神病患在萬榮車站附近寫生,當中有一位患者畫得特別好。閒聊之下,我才發現他是杭州藝專(今中國美術學院前身)畢業的。說到杭州藝專,那可是民國時期的中國大陸最高的美術學府。」江醫師啜飲一口咖啡,繼續說道:「但如果說到最欣賞的藝術家,席德進是我的首選。而我對席德進的認識,就是透過閱讀《今日世界》而來的。」說到這裡才赫然發覺,在艾蘭哥爾咖啡的展間裡,除了以十字架、史懷哲為題的那幅風格強烈的畫以外,其餘畫山、畫海的作品,在筆觸和用色上確有幾分席德進的味道。熱愛手作,走入神經外科離開了多元薈萃的童年之地,從中學開始,江醫師便投入了競爭激烈的升學體制當中。「我是九年義務教育實施以前的最後一屆,因此我跟我的同學要讀初中,還得用考的。」江明哲醫師分享,當年為了升學,舉家搬至花蓮市,考入花蓮中學就讀。「我們從初中部直升高中的那一班都非常優秀,除了我以外,劉偉民醫師、孔繁鐘醫師也都是我的同班同學。劉醫師、孔醫師後來都選擇精神科做為他們的專業,只有我選擇了神經外科,在北部、西部服務了好幾年,才終於在退休之後回到東部。」為何會選擇神經外科?其實從江醫師熱愛手作,甚至在到了台東之後申請多項手作藝品的專利,就能略窺「外科」這個選項的必然性。「至於為什麼我選擇當時其實很難取得資格的神經外科醫師專業,就得從我在彰基實習、擔任住院醫師的經歷講起。」兩代經營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蘭大衛、蘭大弼父子,可說是地方上的傳奇人物。江醫師說,他到彰基實習時是1981年,和1980年退休返回英國定居的蘭大弼院長失之交臂:「但是彰基在兩代蘭院長的領導之下,整個醫院團隊呈現帶有蘇格蘭風味的紳士格調,這使我深深嚮往。每個人不僅學術成就高,待人接物的態度又很好。我認為,由蘭院長領導的醫師們,每一位都足以成為醫學生學習的典範。」在彰基風氣的薰陶下,江醫師很自然地跟隨蘭大弼院長的腳步,投入神經醫療的領域。「只是蘭院長他的專長是神經內科,我自己在醫學院的時候早已選擇了外科,所以做神經外科,差別就在這裡而已。」江醫師笑著說。(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1-12-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彰化國二生打完BNT左肢無知覺住院 衛生局協助申請救濟
彰化一名14歲就讀國中二年級的女學生,10月初在校打完BNT疫苗第一劑後,疑似出現左側肢體異常未好轉,12月初就醫看診並住院治療,彰化縣衛生局指出,接獲醫院通報後,已與醫院了解學生狀況並請院方積極協助,目前已將受害申請資料送中央「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進行後續審查,也會持續協助醫療診治。縣府教育處表示,學生在施打BNT疫苗後,陸續出現左手腳麻無力,家長原本以為是學生的運動傷害持續觀察,但後來發現陳生常跌倒、且穿鞋會不知道腳跟沒有穿好,直到鞋子掉了才發現沒有穿好。學生就診醫師建議住院檢查,至今醫院已進行相關檢查及自費免疫球蛋白治療;校方接獲訊息後,於校安通報,教育處與學校同時啟動輔導機制,導師、輔導教師、校護持續連繫關懷外,並透過學校仁愛基金由校長先行致贈基金予以協助。家長擔心孩子往後行動受影響向媒體投訴,女學生的母親表示,打疫苗是國家政策,為了不在團體中成為異類,家長會當然會簽疫苗接種同意書,他們配合國家政策,國家也要幫他們,不要讓老百姓感到無助。縣府社會處表示,昨天已前往慰問關懷,將協助申請縣急難救助及提供及時送愛關懷金,並評估後續需求轉介民間慈善單位予以協助。
-
2021-12-23 醫聲.慢病防治
2030消除愛滋/5成民眾仍歧視 愛滋病患怕曝光而中斷就醫
從沒有想到有一天愛滋病是可以消除的!隨著檢測及治療的進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希望「2030年消除愛滋」,即是零感染、零死亡、零歧視的三零計畫。雖然愛滋病已能篩檢且治療成果良好,但仍有5成民眾對愛滋病留有負面印象,由於歧視的環境仍在,常易導致病患延遲診斷及中斷治療。隨著聯合國愛滋規畫署的計畫,為了消除愛滋,有兩階里程碑,第一階段是2020年前達成「90-90-90」目標,也就是高感染者知道感染比率可達9成、感染者服藥比例達9成、服藥者病毒量測不到比例率9成;第二階段是2030年三個目標都提升至95%。疾管署去年公佈台灣已達成的比例為「90-92-95」。但目前仍待提升的是第一個90,就是已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的比例仍需努力。長年協助愛滋病患的紅絲帶基金會顧問林頂指出,原因就是歧視的環境一直都在,疾病至今仍被汙名化,讓高風險者不願出來篩檢,加上民眾有錯誤認知,總認為自己沒有感染風險,使得找尋隱形個案特別困難。今年是愛滋病毒發現40年,社會歧視仍然存在,據台灣愛滋病學會及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於 2020 年「愛滋認知網路調查」結果顯示,有5成民眾對愛滋仍存負面印象,4成民眾對感染者有錯誤認知或負面想法。根據2021年的統計,仍有12%愛滋感染者不知道自己感染愛滋,8%感染者未就醫,5%者未穩定服藥至病毒量測不到的狀態。為了找出感染者,目前疾管署推動匿名篩檢,還能將篩檢工具寄到超商,就能居家篩檢,目的就是減少風險行為者被迫曝光的疑慮,盼能提高篩檢率並協助他們出來就診。林頂強調,只要病人願意出來治療,不只病情可以控制穩定,還能達到治療即是預防的效果,因為規律性服藥,可以讓病毒量測不到,也就不具傳染力,這對個人及大眾都是好事,而且初期感染者的免疫系統都能保持良好,平均餘命也與正常人相同。目前愛滋感染者在確診後,最好立即開始接受治療,儘快縮短等待治療時間不超過一周,以減少個案流失及病毒傳播機會。而在藥物大幅進步下,服藥相對便利,一天只需吃一顆藥,但由於得於固定時間或每天服用,仍有8%的確診者未就醫服藥或中斷治療,原因多數是怕被親朋好友發現或環境不許可,就得偷偷摸摸吃藥,對病患造成很大壓力。由於病患中斷服藥是治療失敗主因,若斷斷續續的治療,恐怕會有抗藥性及持續傳播等問題,嚴重時甚至會影響感染者健康。林頂認為,未來這種情形若隨著長效型的針劑上市,不用天天吃藥,對於需躲躲藏藏的病患或某些族群是有幫助的。為了減少愛滋的歧視環境及保護感染者,能提供正確訊息的方式很重要,包括撥打1922或愛滋相關團體,都成了風險行為者諮詢的管道。但民間團體在宣導的過程,更需要隨著時代環境不斷改變。林頂認為,關懷愛滋活動並非單一方式可以解決,因為疫情走向和人的行為都會改變,10年前有些人會因施打海洛因毒品而感染到愛滋病,當年,政府積極推動減害運動,強調不要共用針具、改喝美沙冬替代療法及安全性行為。但10年後的今天,交友APP及社群網絡讓交友環境複雜化,藥物成了「助性」的工具之一,感染愛滋的行為又回到危險性行為,尤其在用藥後更「嗨」,使用保險套等安全性行為很難維持,就形成感染愛滋的完美風暴,因此採用PrEP暴露前預防性服藥,成為現今事先防範的重點。而最近兩年因為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也讓需固定回診的愛滋病患遇到不少狀況。林頂解釋,在110年5、6月台灣疫情爆發期間,因為進出醫院得插健保卡,病患擔心身份曝光,一名住萬華的病患還因此被附近的醫療院所拒絕收治,還好紅絲帶基金會幫忙媒合醫院才得以看病。當時也有因為醫院降載,感染科醫師忙著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業務,門診、夜診減縮讓病患無法回診,民間團體還因此接到不少求救電話,基金會甚至還曾緊急連絡個管師幫忙領藥再到院外交給病患。林頂也呼籲,愛滋感染者會增加新冠肺炎感染風險,也會增加重症機會,感染者疫苗要打好打滿,隨時保護好自己;且因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也會比一般人提早十年進入老化階段,因此,老病患更需要規律生活,保持運動及良好習慣,也要隨時注意身體變化,提早就醫才能安老。
-
2021-12-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共享決策SDM!讓加護病房不再只是急救的冰冷空間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如何利用「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在一所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團隊,由資深主治醫師、加護病房高階護理師、社服部社工師分別就其實作心得,深入淺出地道出他們團隊如何幫忙家屬面對疾病發展不確定性及醫療決策之困境的經驗與心得。他們透過一種「標準化」的說明,嘗試避免受個別醫師個人的喜好而左右家屬的決定,過程中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詢問家屬,以確保家屬對決策項目的充分理解,同時也會收集參與決策者個別的考量,和他們所在乎的問題點。由於「醫病平台」一向不特別標示任何特殊醫院,避免落入「置入性行銷」之嫌,未能列出這家醫學中心之名,但如讀者有任何細節,可請教作者。 神經內、外科加護病房,主要收治腦中風或頭部外傷等腦損傷的病人,臨床上常見嚴重部腦損傷病人在經過急性期積極治療後仍未恢復意識,但病情穩定已進入呼吸器脫離階段,此時家屬就需面臨困難的決策:選擇讓病人氣切——進入漫漫無期的照顧,並期待病人有一天能清醒過來;還是選擇拔管——尊重病人的疾病自然發展。這些令人陷入掙扎且兩難的事件,經常在我們的加護病房上演。每一個嚴重腦損傷的病人對其家屬來說都是何其珍貴的,看著病人深受病痛之苦,家屬盡是心疼與不捨,此時的思緒更是混亂的,每當家屬含著眼淚與護理師四目交接時,令人十分揪心,也讓護理師們與醫療團隊萌生希望可以為病人及家屬多做些什麼的想法,因此,一群有著共同思維的跨領域同仁就組成一個團隊,希望藉由醫病共享決策SDM,來協助家屬做這個困難的決策,而我很幸運的能一同參與。 「因為愛你,所以尊重你對生命價值的想法,希望能為你做最好的選擇」,這是多數家屬所期望的,但這談何容易!身為ICU護理師的我,在十多年前也曾歷經這般困難的抉擇,摯愛的奶奶處於嚴重腦損傷,到底要不要做氣切繼續著長期臥床,抑或拔掉氣管內管順其自然,生病住院前的她是那麼注重養身、那麼的愛漂亮,我與其他家人到底該怎麼幫她做決定呢?當時並沒有這種醫病共享決策的概念來協助我與我的家人,這般內心的掙扎,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會了解的。當時在子女們意見分歧之下,做出了氣切的決定,事後看到至親,臥床受苦,我們都很難過,而後悔當初的決定。而家人,也因為這次的決定,而鬧得不愉快。 我們醫病共享團隊在推動初期,為解決「醫病資訊的不對等」造成認知、溝通上的鴻溝,並提升溝通的效率,團隊成員們絞盡腦汁、激發創意,製作包括3D列印輔具與半身立體模型、建置醫病共享決策平台(以QR code連結)、製作嚴重腦損傷醫病共享決策手冊,並藉由醫病共享家庭會議協助家屬做決策。在經過上述努力的過程,我們曾經幫助過約40個家庭進行決策,他們在決策後兩個月的追蹤訪談中,無論是做了什麼決定,都表示對當初所做的決策感到「不後悔」,更有家屬表示我們醫療團隊能夠換位思考、真正且真誠的協助他們解決最困難的問題,令他們非常的感激。此外,這樣的SDM過程,也讓家屬感受到,加護病房不再只是急救的冰冷空間,更有著協助家屬解決困難與穩固家庭凝聚力的溫暖氛圍。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的推展,真正實現了以關懷為核心的溝通,我們因此受到許多家屬的感謝,這也是對醫療團隊最大的肯定!
-
2021-12-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Omicorn成美主流病毒株 陳時中:盡力守好邊境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變異株Omicron成為美國主流病毒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將盡力守好邊境,阻絕病毒進入社區。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下午出席第7屆社區金點獎表揚典禮,會前接受媒體聯訪做出上述表示。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公布,新變異株Omicron已成為美國主流病毒株,占上週新增COVID-19確診病例73%,且多數確診者已接種過疫苗。陳時中說,新變異株Omicron對於全世界疫情都是考驗,指揮中心會盡力將邊境守好,徹底改善防疫旅館感控措施,居家檢疫的電子圍籬與關懷制度都要做好,希望阻絕病毒進入社區。針對桃園防疫旅館發生群聚案,媒體問及調查進度,陳時中說,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可能是環境污染後,再污染到受感染者。至於全台防疫旅館總體檢,陳時中說,各縣市政府已有相關例行檢查,目前希望能夠加強查核,預計約2週完成,接下來將由感染症醫學會與相關單位抽查,檢視問題是否都改善。媒體提問,若防堵Omicron成功,春節後是否可降級、開放國門。陳時中說,這是假設性問題,若防堵成功當然可解除各項限制,但前提是要防堵成功,他也希望如此。媒體也詢問COVID-19疫苗追加劑議題,陳時中說,專家已做出建議,追加劑與第2劑疫苗間隔為5個月;莫德納(Moderna)疫苗追加劑,專家建議劑量仍以半劑為主,半劑效果也很好。此外,媒體問及反萊豬公投未通過,是否有助於日本福島5縣食品進口。陳時中說,這兩件事不見得相關,衛福部態度就是以科學證據、國際標準以及食安第一為優先考量。媒體並問,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表示,加拿大通報非典型狂牛症病例,韓國已暫停進口。陳時中則回應,要進一步了解通報狀況,衛福部對這類通報會加以留意。
-
2021-12-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首批春節7+7專案返家!後七日快篩將採簡訊回報
國內首批春節專案入境者今日起陸續返家檢疫。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若採行C方案「7+7+7」者,自12月14日入境陸續期滿168小時,只要在第六天PCR篩檢陰性,就搭乘防疫車輛返家。莊人祥說,今天已經有醫療單位陸續到防疫旅館採檢,如果民眾屬陰性且返家居家檢疫環境符合規定,就可以全程戴口罩、搭乘地方政府安排的防疫車輛,即可返家進行7天居家檢疫。他提醒,民眾回家之後還有一次PCR篩檢,請依照衛生單位通知到指定方式指定地點採檢,居家檢疫者進行公費快篩結果,也要配合健康關懷回報,後七天自主管理也要以雙向簡訊回報,同住者自費快篩結果,也採雙向簡訊回報。指揮中心也表示,民眾居家檢疫期間不得外出,不得出境出國,要遵守通知書所載規定,不可共用房間、衛浴,也不可同處共食,違規者最高可罰一百萬元。
-
2021-12-2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該不該幫爸爸做「氣切」? 家人間討論做出一個將來不後悔的決定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如何利用「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在一所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團隊,由資深主治醫師、加護病房高階護理師、社服部社工師分別就其實作心得,深入淺出地道出他們團隊如何幫忙家屬面對疾病發展不確定性及醫療決策之困境的經驗與心得。他們透過一種「標準化」的說明,嘗試避免受個別醫師個人的喜好而左右家屬的決定,過程中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詢問家屬,以確保家屬對決策項目的充分理解,同時也會收集參與決策者個別的考量,和他們所在乎的問題點。由於「醫病平台」一向不特別標示任何特殊醫院,避免落入「置入性行銷」之嫌,未能列出這家醫學中心之名,但如讀者有任何細節,可請教作者。加護病房裡的抉擇在加護病房裡,在生命危急的時候,是否要進行CPR急救,對於家屬來說,是一個天人交戰的抉擇。近年來,在安寧療護、自主權利法的推動之下,民眾已經有一些觀念上的轉變,與其「救到底」、「延長死亡的過程」,有些人在瞭解自己的親人的疾病是屬於無法治癒的情況之下,會選擇不要繼續接受治療的折騰,而在病況惡化的時候,讓至親善終、好好的走。我所服務的神經內外科加護病房,還有一個困難的抉擇:嚴重腦損傷的病人(腦出血、腦梗塞、外傷性腦出血或缺氧性腦病變),經過急性期的治療後,存活下來,但是仍然陷於重度昏迷時,下一步的治療,該如何抉擇?病人未來失能的機率高,家屬對於要選擇氣切,接受長期失能照顧、等待一個甦醒的奇蹟;還是選擇拔管(不是撤管,病人有自呼能力)、回歸疾病自然進程:如果可以維持就繼續治療,如果無法維持,就不再重新插管讓病人辛苦,但是,往往此刻,家屬卻又不捨病人就此離去。這個抉擇經常讓家屬天人交戰、陷入兩難,甚至會造成親屬間的衝突與不解。當家屬無法做出決定時,也很容易把心中的無助、不安、內疚自責,轉化成不滿的情緒,發洩在醫護人員身上。前線的護理師,經常得面對家屬的責難,有時候只是因為家屬無法解開這個「結」。這是一個「難捨的愛,難解的Tie」,Tie剛好是氣切、插管、拔管的三個英文單字的字首組成,就是這個「結」,應該由醫療人員來協助他們解開,而不是只有丟他們一個問題要他們「回去討論看看要不要做氣切」,家屬基本上是沒有能力自行討論這樣的決策。該不該幫爸爸做「氣切」62歲鄭先生,已婚,育有2女1子,他因腦出血開刀清除血塊,在加護病房積極治療2週後,昏迷指數仍維持在6分。長女與次女對父親後續治療的意見相左,甚至曾在醫院內有過激烈的言語衝突。長女未婚,長年陪在父親身邊,她說父親不會希望去做氣切,長期這樣臥床「苟活」,她擔心氣切下去,萬一爸爸還是沒能醒過來,就活得太辛苦了。但若選擇拔管,萬一讓爸爸就這樣走了,那是不是代表自己做得不夠多?這個選擇讓她很兩難。次女嫁到北部,她覺得,只要能夠讓父親多活一天就好,即使必須要做氣切、長期臥床也在所不惜。幼子又遠在國外工作無法回來參與討論,太太就像夾心餅一樣,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兩位女兒除了常常因此而爭執,次女偶爾來探病,也對醫療的處置和照顧,頗有微詞(當然,我們理解她的反應,只是因為住在遠方,平日無法參與父親的照顧所產生的愧疚)。這樣的場景,在我們的加護病房,並不少見。通常像這樣無法決定的話,就是會「維持現狀」,拖著到下一個單位:呼吸照護中心RCC或呼吸照護病房RCW,有些甚至插管長達數個月到數年,家屬也都無法做出決定。我們ICU在2016年開始導入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希望能夠解決這個問題。SDM是一個雙向溝通的模式,適用於決策的選項本身沒有絕對的對錯(即氣切接受長期失能照顧或拔管回歸自然),而病人本身或家屬所在乎的事(What Matters?)、價值觀(Value)及喜好(Preference)(我把這三項的第一個字母縮寫成MVP),是決策的重要考量時,就適合進行SDM。我們醫療端的責任,就是把每個選項的優缺點,整理比較,並透過圖表,影片、互動式工具、實體道具、3D列印模型等決策輔助工具(Patient Decision Aids, PDA),用最簡單明瞭的方式,提供給病家,讓他們比較容易瞭解。而在進行SDM的過程中,會有一位Coach決策教練,擔任醫病雙方溝通的橋樑,輔導整個決策的討論以達成共識。PDA等於是一些「標準化」的說明,不會受個別醫師個人的喜好而左右家屬的決定。過程中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詢問家屬,以確保家屬對決策項目的充分理解,同時也會收集參與決策者個別的考量,和他們所在乎的問題點。拜現代科技所賜,我們透過QR code,可以讓遠在國外或外縣市的家屬,也能一起來瞭解決策的內容、表達個別的感受,再以視訊的方式,共同參與決策會議。家屬一旦完成個別的意見表述以後,資料就會立即存入醫院的系統。待關鍵家屬都完成填寫後,我們就會召開決策會議進行討論。在決策會議前,我們其實已經可以掌握個別家屬之間意見的分歧,以及他們所在乎的點的不同,因此,在會議中,Coach可以平衡的讓不同意見的家屬表述,有別於以往的家庭會議:當一位較強勢的家屬發表意見後,其他人就不再表示意見了,而我們無從得知其他人是否持相反意見,還是只是在強勢者表達意見後,不敢再陳述己見而已?做出一個將來「不後悔」的決定在會議中,除了協助家人回想鄭先生平時的生活型態及價值觀外,也透過這樣溝通與互動的過程,盡可能消弭家屬之間的歧見,找尋「最大的公約數」——就是大家都是愛爸爸的,只是觀點不同、立場不同,但是愛爸爸的心是一樣的。圍繞著這樣一個核心原則,大家一起來為病人做一個最適當、「將來比較不會後悔」的決定。經過充分的討論後,他們一致認為,父親不會希望自己在意識不清醒、失能狀態下臥床過一輩子,於是在彼此取得共識後,決定選擇拔管,讓病人也依疾病自然進程進行照顧。過去,在未有充分瞭解與討論之下所做的決策,家屬經常在之後都會後悔。因此,我們推動SDM的目標,就是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夠做出一個將來「不後悔」的決定,無論決策如何,並沒有對錯。多數家屬期待能尊重患者對生命價值的想法,為心愛的人做出最好且最適合的選擇。即使每一個決定都是困難的抉擇,但這樣的會議能讓家屬更有信心作出決策,並減少未來後悔或自責的機率。雖然SDM得花費較多的時間進行說明、討論,但是,醫病間能夠有這樣的相互尊重與溝通,對於提升醫病關係和彼此信任,是有很大的幫助的。透過這樣的雙相互動,病人或家屬才能講出自己真正在意、困難的所在,醫療團隊也才能進一步提供協助,共同做出決策。我們也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為難,醫療人員切勿將本身的價值觀強加在病人或家屬身上,造成他們的愧疚與自責。昏迷的重症病人對家屬來說是一份難捨的愛,我們期待能夠協助家屬解開心中的這個結,讓他們更有信心的做出不後悔的決定。加護病房不是只有急救的冰冷空間,更有著協助家屬解決困難與穩固家庭凝聚力的溫馨氛圍。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的推動,實現以關懷為出發的溝通,讓每一個家庭都可以沒有遺憾,都能夠圓滿。
-
2021-12-20 退休力.健康準備
退休力大調查2021/疫情焦慮 阻斷「社交處方」
疫情改變習以為常的生活,今年三級警戒時期,很多人創下足不出戶的最長時間紀錄。無法出門,讓過去促進身心健康的方法都被迫中斷,造成衰弱與憂鬱。疫情衝擊未歇,未來更有新挑戰,要維持退休健康力,專家建議,必須找到人際無法交流時的替代方案,個人也別自我設限,隨時自我調整。居家隔離 五成保持規律運動根據聯合報與元氣網進行的「疫情下的退休力應變大調查」,許多人在三級警戒期間為促進健康做了不少努力,逾五成保持規律運動、自己烹調,七成盡量宅在家;而警戒降到二級後,有三成五自覺體力維持一定水準,但也有一成三認為健康狀況變差,近一成覺得衰弱,近一成五變得憂鬱或焦慮。疫情對所有人的健康帶來衝擊,健身教練呂祥維即因疫情減班休息,他不想讓體力下降,決定在家自己練肌力。因為不少朋友和學生反映居家生活無聊,找不到事情做,自己看影片無法滿足運動強度,於是他每周一固定線上開課,教大家伸展核心肌群,盡量全身都運動到。維持肌力 健身教練線上開課線上運動課並非把實體課程利用網路放送而已,呂祥維分享,他必須透過視訊鏡頭確認學生的狀況,但從原本3D視角變成2D,有些角度不容易看到;在家裡運動,怕吵到鄰居,跑跳動作盡量避免;還有人家裡是瓷磚地板,在家穿拖鞋運動,萬一不小心滑倒,也無法及時給予援助。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觀察,和長者相較,同樣受限無法外出、活動量變少,年輕人應變能力佳、較有彈性,運用科技的障礙少,疫情期間許多人開始線上運動,甚至揪團,發展出新社交模式。但以居家運動來說,如何達到效果,其實必須經過設計。認知退化 長輩變得更加衰弱根據聯合報「二○二一年退休力大調查」,分析近三萬人填答退休準備指標結果,年齡愈大,每周運動五天比率愈高,七十到七十四歲有百分之四十三點四的人,每周運動五次,每次卅分鐘以上,但卅歲以下,達到如此強度僅百分之八。不過,疫情對長輩健康造成更大衝擊。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疫情阻斷「社交處方」,減少互動,有些失智長輩出現妄想,看到新聞台播放失火畫面,頻頻要女兒去救火;也有媽媽把女兒的衣櫥打開,理由是「衣櫥裡有地道,這樣你們才能回家」。陳亮恭觀察,本土疫情過後,近三個月回診病人的身心衰退明顯,有人疫情前能自己行走,現在須坐輪椅;有長者疫情期間一直看新聞報導,擔心染疫,瘦了七、八公斤,更因不敢出門使認知功能衰退,檢測分數只有疫情前的一半。陳亮恭說,門診中原就健康不佳的長者,疫情後約二至三成衰退,這已非個案,而是系統性問題。他提醒,未來即使疫情過去了,人們也無法完全回到以前的生活,須找出新照護模式或替代方案。疫情也帶來許多啟發,陳亮恭指出,我們必須在人際無法接觸的情況下,找出和他人保持互動連結的方法,當無法外出上課或到美術館、博物館看展覽,還是要找到替代方案。利用數位科技的線上活動與遠距照護是新科技帶來的便利,但個人千萬不要被動,應主動身體力行尋找各種方案。陳亮恭也分享自己的經驗,以前常用「挪不出時間」當作不運動的藉口,疫情後居家時間變多,開始在跑步機上邊走邊聽有聲書,成為健康實踐者。▍延伸閱讀: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看看你是那一種?
-
2021-12-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春節入境人潮 屏縣提醒居檢者「嚴防親友串門子」違者罰40萬
農曆春節將屆,因應春節前入境人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調整居家檢疫措施,2021年12月14日至2022年2月14日期間,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人員,需入住集中檢疫所14天。非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人員,則有3方案選擇,屏東縣府表示,縣內防疫旅館量能充足,針對選擇B、C方案,會強化稽查量能,也請民眾不要心存僥倖,嚴防親友間串門子,發現將罰40萬元。屏東縣府指出,中央規範,非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人員,則有3方案可選擇。方案A:入住防疫旅宿完成檢疫期14天及接續自主健康管理7天;方案B:10天入住防疫旅宿+4天在家居家檢疫+7天自主健康管理;方案C:7天自費入住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宿+7天在家居家檢疫+7天自主健康管理。副縣長吳麗雪說,屏東縣防疫旅館5家共394間房。縣內12月14日到明年2月14日春節專案,訂房共578人,選擇A方案435人,占75.3%、B方案26人、4.5%、C方案117人、20.2%。其中以1月3日到1月18日在住人數最多,最高訂房率89%。吳麗雪說,評估春節專案期間防疫計程車使用量備增,與合約車隊洽商專案期間增加車輛因應,平時每日4輛,增加到每日22輛,但針對於本縣防疫旅館選擇10+4或7+7檢疫,要返回於外縣市自宅檢疫民眾,採跳表計費方式收費。縣府衛生局表示,不論選擇那種方案居家檢疫,都要完成返家前PCR採檢,為減少居家檢疫者的移動次數,衛生局也媒合醫院到旅館房間採檢,返家後續檢疫期滿前再安排防疫計程車載送至醫院完成採檢。提醒民眾如選擇7+7+7方案的同住家人,在居家檢疫者返家檢疫的第3天及第7天都須使用自費家用快篩試劑檢查一次,請提早準備好家用快篩試劑,並依規定辦理。衛生局指出,確保選擇方案B及方案C民眾返家一人一室居家環境符合規定,縣府啟動聯合查核機制,由民政處召集衛生局及警察局至居家檢疫者第二檢疫處所會勘,同時查核同住家人是否符合入境填報資料及是否完成2劑COVID-19疫苗施打,如查核環境不符合一人一室,居家檢疫者不可返家檢疫,協助防疫旅館房間安排或由衛生局申請集中檢疫所。吳麗雪說,請居家檢疫者同住家人務必遵守防疫規範,春節期間國人有走春拜年習俗,就請居家檢疫者主動提醒親友,這段期間不要來家裡串門子,否則可罰40萬。居家檢疫者違反居家檢疫規定,外出趴趴走,則依情節加重處罰,10萬到100萬元,針對選擇方案C卻提供不實COVID-19疫苗接種證明,可罰15萬元,並涉犯偽造文書刑責,呼籲民眾勿以身試法,也要求民政單位要落實關懷及查核。
-
2021-12-1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愛不罕見——點亮生命新曙光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內遺傳疾病大師林秀娟教授介紹他們的團隊。這是一門需要專精的學問、耐心的修養以及多元合作(醫師、護理師、諮詢師、個管師、社工師等)的臨床專科。林教授是國內這方面頂尖的小兒科醫師,她以深入淺出的文筆勾勒出遺傳疾病病人家屬的種種遭遇,需要團隊各種不同成員的合作。她並邀請兩位罕見疾病個管師分別敘述一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病人,已經癱瘓臥床,氣切使用呼吸器多年,還同意團隊拍攝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宣傳影片,藉由他的故事幫助及鼓勵更多其他病友,以及一對罹患亨丁頓氏舞蹈症的母子以及家中唯一健康的父親剛被發現得到癌症,而呼籲積極協助這種不幸的病人與家屬取得所需要的醫療及社會資源,並讓他們看見社會上溫暖的一道曙光。 我國於民國89年2月公布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是全球第五個立法保障孤兒疾病孤兒藥的先進國家,依據該法罕見疾病定義盛行率為1/10,000以下,至今政府公告罕見疾病種類共有232種。由於罕見疾病種類繁多,各類疾病照護需求差異很大,需有結合各層面團隊的整合服務,以全人關懷之角度,以個案管理模式提供罕見疾病病人與其家屬充分之疾病資訊及心理支持,並提供照護諮詢及生育關懷等服務。因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106年底起在全台展開罕見疾病照護計畫,並設置罕見疾病個案管理師,依病友需求連結各項醫療或社會資源,協調相關單位提供協助。目前全台有十五家大醫院承接此計畫,前不久本院辦理罕病照護經驗分享會,主持人林秀娟醫師請各家醫院個管師提出特殊個案跟其他夥伴分享,我想到我們照護團隊這幾年來持續關懷的一位罹患亨丁頓氏舞蹈症的女士阿雲姨。該病為是一種家族顯性遺傳疾病,肇因於第四對染色體內DNA(去氧核醣核酸)基質之CAG三核 酸重複序列過度擴張,造成腦部神經細胞持續退化,造成不能控制的抖動,患者會有不自主動作,末期則會智能減退、精神障礙、身體機能退化致死亡。 阿雲姨住在偏遠的海邊,我們到宅訪視時發現他們一家三口擠在非常簡陋的破舊磚房,阿雲姨和先生阿強伯的兒子原本是家中唯一的勞動人口,不幸他也罹患該病,全家人僅靠身障生活津貼補助度日。然而老天爺給的考驗似乎沒有停止,阿強伯不久前也被診斷出癌症末期了,讓這個脆弱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個管師居中連結各種醫療照護以及社會福利資源,除了醫療長照服務之外,還有社會局、罕見疾病基金會及宗教慈善團體等福利資源,暫時緩解燃眉之急。 在我剛開始擔任罕見疾病個案管理時,常感嘆人生怎麼會有這麼多黑暗面,反而是病友們教我如何正向看待及勇敢面對命運的挑戰。就像我安慰阿強伯說您辛苦了,照護家人同時也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阿強伯總是堅強樂觀的對我說,他還可以撐住,事情遇到了就去解決,也或許正因為這股堅強的毅力支撐著他努力抗癌,還照顧妻兒。病友們的生命故事常常感動我們罕見疾病照護團隊,也激勵我們應該更再接再厲,除了積極協助他們取得所需要的醫療及社會資源外,更讓他們處於黑暗時可以看見社會上溫暖的一道曙光。
-
2021-12-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不良反應破萬件 專家:應給予寬鬆救濟與補償
為降低感染新冠病毒後罹患重症或死亡風險,國人踴躍接種新冠疫苗,但部分民眾接種後卻引起不良反應。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今年3月22日至12月14日,全台累計1萬4786件的新冠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其中1193人死亡。中華人權協會表示,理解疫苗風險與獲取民眾信任是政府防疫、抗疫的核心項目,對疫苗接種不良反應補償,民眾要的不多,就是及時補助、寬容給付。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舉辦「現行疫苗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如何因應新冠肺炎」公聽會。中華人權協會策略長陳建宏說,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任何防疫破口都可能造成大規模死亡重病、產業倒閉、醫療崩潰等,因此接種新冠疫苗等防疫措施必須付出的各種成本,遠低於防疫破口所衍生的危害。不過,衛福部日前修正「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要求必須有醫學實證支持不良反應與疫苗接種的關聯性。陳建宏指出,這顯然忽略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存在醫學實證不充足的問題,將惡化民眾在新冠疫苗受害救濟上的困難。因民眾接種疫苗行政決策,並非國家違法行為,受害民眾與家屬得向政府主張「國家補償」。陳建宏說,接種疫苗最嚴重不良反應是「死亡」,各界應秉持同理心予以關懷,雖不能據此斷定與接種疫苗有關,但也不宜以「其他疫苗也有死亡」為由,率斷無因果關係,更不可將解剖作為認定因果關係的唯一方式,或是以家屬不同意解剖作為無法認定因果關係的理由,仍應依疫苗學理、醫學實證等資料進行審議。陳建宏說,民眾配合防疫政策接種疫苗,若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無關政府或民眾責任,而是一種類似國家補償制度下,為了公益而「特別犧牲」的概念,政府應給予寬鬆救濟與補償,建議對接種疫苗而受害的民眾,可擴大無須舉證的補助項目、金額、範圍,盡可能的讓民眾獲得合理的救濟。「民眾要的不多,就是補助要及時,給付要寬容。」陳建宏說,政府應了解民眾接種疫苗後,心裡的焦慮、恐慌,民眾關心的是,一旦接種疫苗出了狀況,可以有安心的補償,政府應要盡量寬容,放寬審查標準,在因果關係的認定基準,不宜採用過度保守的概念,才不會漏掉應該要補助的人,避免受害民眾及家屬無法獲得適度補償。
-
2021-12-16 新聞.長期照護
撐起長照的移工卻是無援孤島 誰來撐起移工?
「這個外籍看護照顧得不好,我要換一個新的。」雇主向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重建處)抱怨,家中老人在移工的照顧下越來越虛弱。「這類申訴真的很常見,」重建處處長葉琇姍表示,依法雖可轉換移工,卻很難從根本解決家庭照顧問題。截至今年,台北市共有三萬多個家庭靠移工照顧親人,占長照需求家庭的四成。葉琇姍表示,外籍看護提供全天候的照顧,月薪一萬七,對一般家庭來說是相對可負擔的選擇,卻不見得是「最完美」的照顧者。葉琇姍說,移工在母國只接受90小時的照顧訓練,對於中風、失智、癌症等各式各樣的疾病認識有限,甚至要到雇主家裡才知道照顧對象的疾病、年齡與性別。「但是照顧失智症長輩與照顧腦麻兒童,是完全不同的照顧任務。」翻身拍背、抽痰換藥,每個照顧細節都需要專業與經驗。「被照顧者的狀況非常多元。」葉琇姍說,同樣是失智症,隨著個性、家庭環境的差異而照顧需求有不一樣;就算是同一個被照顧者,也會隨著疾病發展,需要不同的照顧技能。不過,照顧者的專業性固然重要,也只是影響被照顧者健康狀態的因素之一。葉琇姍畢業自台大社工研究所,深知照顧情境的複雜。她指出,國家、雇主長期漠視移工的照顧困境,長照2.0的資源完全不考慮移工;但協助移工,才能改善照顧品質,受惠的仍是國人。因此,葉琇姍從四年前開始規劃「聘雇移工家庭安心支持計畫」委託長照社工、通譯到家庭訪視,了解勞資糾紛背後的長照困境,諸如失智症者攻擊移工、移工因語言與文化代溝誤解照顧指示,或缺乏休息出現憂鬱徵兆等問題。社工了解問題後,會為家庭媒合適合的長照資源、提供移工需要的長照專業訓練。葉琇姍強調,照顧問題不是「換個移工」就能改善的。主管移工的重建處,過去雖然也會派員家訪,但訪視重點在於雇主是否按月給薪、移工的居留證是否遭雇主扣留、居住環境是否合法等勞動條件,對於移工是否具備照顧知能,有無照顧困難卻一概不知。葉琇姍指出盲點:「訪員連移工照顧對象是男是女都不清楚,要如何預防因照顧不周而引起的勞資爭議?」為使全國首創的「聘雇移工家庭安心支持計畫」更具參考價值,重建處也委託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照系教授陳正芬展開研究,並建立一套「聘僱移工家庭高關懷偵測指標」,以精準提供相對應的長照資源。陳正芬發現,許多家庭請了移工,就與長照2.0脫鉤,不會再接受長照評估、轉介長照資源。但根據她的研究,未接受長照評估的家庭照顧者自評健康較差、較憂鬱,家中移工的照顧問題也較多。以長照2.0的喘息服務、專業照顧資源支持移工,其實是支持整個家庭。承辦移工支持計畫的健順養護中心社工分享,與通譯一起到家訪視移工、為移工提供母語學習照顧技巧的機會後,才真的見到移工與雇主的照顧困境得到改善。疫情爆發後,國際移動受限,國際間出現「搶工」潮,台灣許多長照家庭等不到移工,苦不堪言。陳正芬表示,台灣的長照現場長期缺工,亟需外籍看護,卻未曾改善工作待遇;日本、韓國已向移工提出相對優厚的居留條件。陳正芬認為,要提高照護品質,就要給外籍看護專業訓練,並將照護品質提高的成果反應在薪資待遇上,如此才能保住長照勞動力。葉琇姍向台北市府爭取培訓移工的預算時,經常遭到「勞政單位為什麼要管到長照?」的質疑。即使她爭取到預算,仍要擔心長照機構不願意承辦如此創新的業務。但人的照顧,不應該分社政、勞政,而須共同改善困境。「社政、勞政之間,斷掉的點必須接起。」葉琇姍強調,打破不同部門界線,改善移工的專業,才可能提升長照的供應量和照護品質,撐住全台80萬個家庭,不因長照重擔一路下墜。了解更多家庭照顧者的支持性服務,請撥打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
-
2021-12-1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婚前做遺傳基因篩檢,為生健康飽飽做準備 基因命運牌,人人有機會中獎!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內遺傳疾病大師林秀娟教授介紹他們的團隊。這是一門需要專精的學問、耐心的修養以及多元合作(醫師、護理師、諮詢師、個管師、社工師等)的臨床專科。林教授是國內這方面頂尖的小兒科醫師,她以深入淺出的文筆勾勒出遺傳疾病病人家屬的種種遭遇,需要團隊各種不同成員的合作。她並邀請兩位罕見疾病個管師分別敘述一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病人,已經癱瘓臥床,氣切使用呼吸器多年,還同意團隊拍攝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宣傳影片,藉由他的故事幫助及鼓勵更多其他病友,以及一對罹患亨丁頓氏舞蹈症的母子以及家中唯一健康的父親剛被發現得到癌症,而呼籲積極協助這種不幸的病人與家屬取得所需要的醫療及社會資源,並讓他們看見社會上溫暖的一道曙光。那天遺傳諮詢門診來了一對金童玉女般的情侶,玉女娥眉略帶憂慮地問:「聽說有遺傳基因篩檢可以做?我們最近要結婚,想說來做看看。」我回:「目前可以做的婚前遺傳檢查有很多種類,我請遺傳諮詢師先和你們談一談,了解一下。」諮詢師帶他們去會談時,罕見疾病個管師打電話進來:「林醫師!阿信的妹妹車禍骨折住院,又精神症狀發作,現在病房大鬧,我們趕緊過去處理!」思緒拉回三年前阿信和她男友來諮詢的畫面,二人交往多年,但論及婚嫁時,男方長輩說女方家人頭腦有問題,希望她來檢查看看,怕將來也會生到這種小孩。經遺傳諮詢師像偵探般抽絲剝繭詢問家族史,發現原來阿信的母親弱智,很年輕時就嫁給長她三十多歲的老兵,生下的孩子中只有阿信智力正常。根據幾個人的病徵及就醫紀錄推斷可能是結節性硬化症,一種罕見的顯性遺傳疾病。幫他們做基因檢查後證實是這個病,慶幸的是阿信沒有遺傳到致病基因。然而後續關懷追蹤發現阿信沉重的壓力不只是婚姻問題,她還扛著二個家庭的重擔,不僅要打工賺錢、下田種菜,照顧父母弟妹,還要照顧男友中風的父親。個管師到家裡拜訪發現她的困境,建議申請長照服務,起初男友拒絕,怕醫療人員常常出入,引起鄰居冷眼又閒言閒語。後來歷經妹妹車禍、老父病危種種磨難,才放下心防,讓居家醫療團隊進到家中協助。還好醫療人員成為阿信人生波濤中的浮木,讓她在處低潮或遇大浪時可求助。正讚嘆阿信面對多舛的命運卻仍展現無比的韌性,遺傳諮詢師進來報告她詢問這對璧人的背景及家族譜。其實根據遺傳定律推斷,玉女家人的病並不會影響到她生育後代,只是金童的母親對挑選媳婦似乎有很高的標準。我和諮詢師花了好些時間解釋遺傳定律、基因檢查以及結果出來後可能的問題,我又強調每個人身上都帶有各種和疾病有關的基因,現在雖然已有最新的次世代基因定序檢驗可以做幾百個單基因遺傳疾病的基因篩檢,不過即使花很多錢做各種檢查,並不能保證將來一定會生到完美寶寶,而即使篩選出基因勝利組,也不代表將來就能一生幸福。金童玉女如釋重負:「謝謝你們詳細的說明,我們回去再討論看看。」 「好好考慮,要做的話再連絡諮詢師,祝福你們!」。門診結束後跟診的學生說:「老師,這些遺傳疾病和諮詢好難啊!」怕學生因此不喜歡遺傳學,我趕緊回答說:「遺傳醫學進步很快,精準醫學是現在最夯的!」我忽然想起當年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學習,拜見遺傳大宗師McKusick教授,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恭喜妳!來這裡妳會看到很多一輩子只見過一次的病,還有很多病沒有藥醫!」也想起在那個醫院看診,病人和家屬坐在診間裡,出出入入進來各科醫師、諮詢師、社工師、營養師等的整合團隊服務。回國後這三十多年來,經過很多人的努力,台灣的遺傳醫學已經進步很多,很多罕見疾病也已經有藥醫了。但是不能怪學生說好難,我自己也覺得還有許多困難:科技認知的落差、社會對人的價值判斷、貧富城鄉差距與健康不平等……看完門診,回到辦公室準備次日要去活動中心和社區長輩們玩基因衛教遊戲的教材。基因命運牌,人人有機會中獎!抽到好牌,應該感恩惜福;抽到壞牌,不要馬上棄賽,再拼拼看,說不定能玩出好結局。
-
2021-12-1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日內瓦宣言之醫學倫理的醫醫關係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我們需要重視「醫師與醫師之間的關係(醫醫關係)」。兩位資深的臨床醫師分別提出他們在其不同的專科領域所見證的醫醫關係的問題,希望可以促成醫界與社會大眾好好思考這重要議題。非常高興能夠獲得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張必正醫師以其實務的經驗,分享台灣醫師會這幾年來對醫師相互之間的倫理規範,並介紹國際上最早的日內瓦宣言的醫師誓詞,隨著時代的演變,誓詞也對醫醫關係有越來越重視的跡象,同時也分享今年的世界醫師會倫敦大會討論到「醫師治療親人」的議題,而委員會也希望能將醫師同僚間的關係併入討論。期待世界醫師會將引領國際間更加重視醫醫關係。日內瓦宣言(Declaration of Geneva)的醫師誓言是很早開始的醫師倫理守則。從1948年第一版開始,談的是醫師對專業、對生命、對病人的執業倫理。如果檢視裡面關於醫師與醫師的關係,有簡單提到對醫師同僚要行止得宜(Behave),也不能從同僚那裡搶病人(Entice)。2017年世界醫師會在美國芝加哥會員大會,通過了最新版醫師誓言,調整了醫師同僚間的關係,「應該有尊重和感激」,在對象的部分,也同時加入了師長和學生(I WILL GIVE to my teachers, colleagues, and students the respect and gratitude that is their due)。這些應該是醫醫關係的倫理基礎。筆者在行醫20多年的期間,聽聞了無數關於醫師合夥人惡意欺瞞、競爭病人,其目的難以揣測,但其中多半為了創造個人績效、甚至侵吞合夥事業等不良行徑。於過程中,可能有意詆毀同僚專業,使民眾對病情有錯誤的認知,甚至於將不良後果歸責於醫療失當,導致醫師遭訴、醫病關係嚴峻、醫療品質下降。也有一些基層就診病人,被轉診到醫院門急診部門,接手的醫師因後見之明,不經意的提及若能及早如此處置可能更好,隱隱吹捧自己醫術高明之際,讓同僚背負莫須有的罵名。這些皆有違醫學倫理應對同僚專業的尊重。台灣醫師會也有自己的醫師倫理規範。2012年會員代表大會通過的條文,第四章就是規範醫師相互間的倫理規則。14.醫師應彼此尊重、互敬互信 15.醫師不詆毀、中傷其他醫師,亦不得影響或放任病人為之。醫師無具體事證或正當理由,不得對其他醫師有攻訐、譭謗、濫行舉發或興訟等不友善行為。 16.醫師對於雇用或受監督、輔導之同仁願意努力協助發展專業能力與進步。17.醫師不宜以不正當方法,妨礙病人對其他醫師之信賴。18.知悉其他醫師有違反本規範等不符專業素養行為或其在人格或能力上有缺失、或從事造假或其他不正當行為之具體事證時,宜報告其所屬之醫師公會。台灣醫師會的倫理規範中,除了界定醫師間的互動行為外,其實也另有規範醫師與醫事機構,以及醫師與其他醫事人員間的關係。應該要認同彼此的技術與貢獻,有效溝通,也要能給予相關的指導和明確的責任與分工。一旦有具體事證發生,醫師公會可以是優先的調處機構。而這些倫理原則,不論國內或國外,其核心價值都在於對病人安全的關懷,透過醫師行為的倫理規範,避免因利益或違法,影響醫病信任與醫病健康。 2021年剛結束的世界醫師會倫敦大會,倫理委員會拋出了一個議題,是要界定「醫師治療親人」的倫理規範。這其中可能產生的思辨,包括:醫師親人的自主權可能被剝奪,而導致過度或不足的治療;敏感的病史或因親近不方便的身體檢查、甚至簡化的病歷紀錄,都可能影響診斷的正確性;醫療的不良結果,可能破壞醫師與親人的關係;因為是醫師親人而可能得到費用的優待、或是提早就醫的機會……都是值得研議的倫理議題。大會中沒有通過決議,因為這樣的問題,也可能出現在醫師的朋友,或是醫師同僚身上,所以委員會希望能將醫師同僚間的關係併入一起討論,整合後再做出決議。世界醫師會引領的國際趨勢,醫醫關係將會是重要的關注議題。 第33屆的CMAAO(亞洲暨大洋洲醫師會聯盟)在馬來西亞的檳城舉行。會員大會開始前,所有醫師起立,由世界醫師會秘書長Dr. Otmar Kloiber領讀,2017年的新版醫師宣言(The physician's Pledge)。CMAAO各國醫界領袖齊聲誦讀的場面,令人動容。回憶當年大七在醫學院殿堂舉手宣誓的豪情,現在更多的應該是省思。新版誓言,加入了對病人自主權和尊嚴的尊重;對師長的尊重和感激的同時,期待給予同僚及學生相同的尊重和感激;在提升病人健康和福祉的同時,也別忘了要注意醫師自己的健康和福祉。 讀到那些文字的時候,心是熱呼、眼眶是盈滿。 也許台灣醫師會的會員大會開幕,也應該要重新讀一次The physician's Pledge,來肯定和檢視自己的行醫人生,以及與其他醫師夥伴的倫理原則。(日內瓦宣言The Physician’s Pledge全文下載)
-
2021-12-08 新聞.元氣新聞
急診女醫師分享生命故事 119線上指導國中生救阿嬤一命
麻豆新樓醫院急診醫學科女醫師陳怡娟今天分享「每一個生存之鍊都有急診專科醫師參與」,一名64歲婦人吃飯時突倒下,讀國中的孫子在119線上指導下急救,讓趕到的救護員及時接手後,緊急送到醫院搶救順利救回一命。她表示,這名64歲婦女有心臟病及糖尿病史,和就讀國中二年級的孫子一起晚餐時,突然臉色發白、手摀胸口倒地。幸好孫子在學校有學過心肺復甦術CPR,立刻進行「叫叫CAB」—叫病患,發現並無反應,馬上撥打119,呼叫其他人幫忙,接著按壓胸口(C),然後以「壓額抬下巴」的方式,讓呼吸道暢通(A),並捏緊患者鼻子,對其嘴巴吹兩口氣(B)。119接獲通報後,辨識出婦女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迅速派遣高級救護員出勤,並在線上指導孫子正確急救處置。救護員到達時,孫子仍持續急救中,救護員立刻接上自動體外電擊器(AED)施予電擊,電擊後持續壓胸,隨即將病患送往麻豆新樓醫院。病患到院時已經恢復意識,由急診醫學專科醫師接手,為病患施作十二導程心電圖,經判讀為急性心肌梗塞,需施行緊急心導管治療,除給予必要治療外同時連絡心臟科醫師;待病患情況穩定後,經家屬及病患同意送往心導管室,由心臟科醫師進行治療。數天後,病患恢復健康、順利出院。陳怡娟表示,在此成功救治的案例中,每個環節都有著急診醫學專科醫師的參與;像是推廣CPR急救教育、提供各級救護員專業知識及技能指導、協助訂定到院前各項救護準則、參與緊急醫療中心派遣員訓練、提高危急病患的辨識度,與心臟專科醫師協同合作,以確保寶貴的救護資源能獲得最有效的分配等,無一不能看到急診醫學專科醫師的身影。陳指出,急診醫學專科醫師的專業領域不同於其他專科醫師,舉凡處置重大外傷、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腦中風、休克、大量出血、中毒、核化災、大量傷病患、婦女及兒童急症等,都是必備的專業職能;一般民眾對其印象也從「在急診室上班的實習或內、外科醫師」,日漸導正為「守護所有需要緊急救護的病患及提供迅速、可靠、穩定的急症外傷重症醫療的專業醫師」。急診醫學科跨領域,日夜守護責任重麻豆新樓醫院為中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也是大台南溪南、溪北地區交界唯一設有心導管室的醫院,其急診科除提供各項緊急傷病即時診斷、穩定處理及全人關懷的專業醫療照護外,在今年更與成大醫院心臟科深度合作,全天候24小時、全年無休的擔負著當地緊急救護責任,日夜守護在地民眾健康。
-
2021-12-07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打造健康長壽臺北城 活躍老化活動創意爆棚
依內政部統計,臺北市為全國平均壽命最高的縣市,截至今(110)年10月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19.84%,且北市十二行政區中已有7區邁入20%超高齡門檻!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達活躍老化、健康老化目標,今年以「青銀樂活 健康好漾」為主題舉辦活躍老化系列活動,「樂齡巨星秀」由65歲以上長者組隊拍攝短片參加線上競賽、年輕世代與長輩互動的「青銀時光作繪拍」創意徵選活動,也運用創新設計鼓勵長者落實健康生活!今(6)日在北市府1樓中庭與北市府官方Youtube頻道採虛實併行方式舉辦頒獎典禮頒獎表揚得獎隊伍及作品,同時邀請95歲陳珠女士暢談長壽秘訣,呼籲市民關注活躍老化、青銀共融議題,力行健康生活。跨世代2.7萬歲合作短片創意爆棚北市活躍老化競賽自去年起轉型為線上舉辦,因反應良好,今年「樂齡巨星秀」持續線上競賽,活動由27支隊伍396位長輩和年輕朋友組隊上傳創意與活力的短片,隊伍由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健康促進團體及長照機構組成,參與民眾合計2萬7,857歲,其中還有12位90歲以上長輩展現活力,隊伍加入流行元素跨世代合作,也將防疫融入在表演中,創意十足。松山區「BTS防疫老年團」將「視訊會議畫面」融入表演,巧妙結合時事橋段,演出十分亮眼;信義區「永安社區發展協會-銀髮樂活隊」表演整齊劃一,能感受隊伍滿滿用心與新意。頒獎典禮也邀請95歲陳珠女士暢談長壽秘訣,她表示,參加活躍老化競賽就是最好的保健,雖然今年社區據點因疫情暫停許多活動,減少了互動的機會,但為了維持身心健康,更積極參加線上課程,並以電話或LINE與親友聯繫感情增加互動,充分展現活到老、動到老的精神。青銀樂活共創世代共融衛生局黃世傑局長指出,為倡議代間互動共創高齡友善氛圍,今年舉辦了「青銀時光作繪拍」創意徵選活動,活動分為2組,國小組繪畫創作與國高中組照片徵選,學生和家中長輩共同創作,活動徵得56件創作,由社會教育、藝術人文領域、攝影專家評比,共有12件作品脫穎而出,作品呼應高齡友善社區精神,內容貼近生活且發人省思。國小組金獎以「祖孫對弈趣」為主題,透過豐富的色彩及構圖呈現溫馨的祖孫互動;國高中組金獎「青銀同拍 要你好看!」由學生邀請阿公阿嬤一起入鏡自拍,日常簡單小動作牽起了全家人情感,作品呈現燦爛的幸福笑容。獲獎作品也將於110年12月11(星期六)至12月12日(星期日)在剝皮寮歷史街區151展間展出,北市衛生局邀請市民朋友前往觀展。創新設計落實長輩健康生活北市衛生局近年也結合「設計思考」創新手法,邀請長輩參與設計健康生活,長輩回饋飲食及身體活動習慣平時皆受到家人影響,因此今年以家庭為概念推出「Health Family月來越健康」活動,設計「好食愛動日誌」,由長輩規律地每日紀錄運動、飲食日誌,養成健康生活習慣,近3個月來獲得約5萬人次熱烈回響,也將分析找出影響長輩健康生活習慣之因素及可介入的關鍵行為。北市衛生局表示,為鼓勵市民落實健康生活挑戰自我,將「Health Family月來越健康」活動加碼延長至明(111)年2月25日(星期五),歡迎市民揪親友一同加入Health Family行列拿好禮,更多活動訊息詳見臉書粉絲專頁。衛生局黃世傑局長強調,北市在110年底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將積極推動各項高齡健康服務,打造健康長壽臺北城。並呼籲「健康」是長輩幸福樂活的本錢,鼓勵年輕世代與長輩間分享生活點滴,陪伴長輩落實健康生活,參與社區活動促進健康,共創世代共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10年活躍老化系列活動資訊:🏆 北市府youtube頻道同步直播頒獎典禮:https://youtube.com/user/TaipeiCityNo1 🎬 「樂齡巨星秀」社區隊伍創意短片集錦:https://event.udn.com/activeaging/dancing/ 📷 「青銀時光作繪拍」創意徵選活動線上作品展:https://event.udn.com/activeaging/photo/ ⭐ Health Family月來越健康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family2021
-
2021-12-05 新聞.元氣新聞
陪看診竟確診染疫亡 兒自責「弄丟母」 靈性關懷助療傷
每個人的靈性都需要被關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積極推動「靈性關懷」,今年成為全台第一家非宗教醫院,聘任專任靈性關懷師的醫院。靈性關懷過往多在安寧病房被討論,北醫附醫則是拓展到所有科別與病房,無論是病患或是家屬,對於生命感到疑惑,或是面對疾病感到不安,都能即時給予協助。北醫附醫第一位專任靈性關懷師高倩琪說,靈性關懷師就像是宗教醫院內的院牧、師父,通常這類的角色,不會出現在非宗教醫院。她表示,靈性關懷入門不難,能夠包容傾聽、陪伴,且不下指導棋,就有辦法透過訓練成為靈性關懷師。提到靈性,難免會直覺認為與「生死」有關。高倩琪說,靈性關懷的角色最初,確實是在安寧病房,希望能幫助患者能夠善終,最後一段路程能安心,也希望家屬不要有太多遺憾。但每一個人都有靈性,都需要被關懷,特別在醫院內,許多患者或是家屬,面對到的都是突如其來的疾病,很多人第一次遇到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心理健康都可能受到影響。今年六月,正值本土疫情爆發。一對母子來到北醫就醫,兒子攙扶著媽媽,準備看診,礙於風險,進行採檢,結果媽媽採檢的結果呈現「陽性」,兒子為直接接觸者,且媽媽病況也需要他人照顧,二人一起隔離。過程中,媽媽病情快速惡化,一度在他面前吐血,不久後因病過世。兒子開始出現失眠、恐懼症狀,相關科別醫師會診靈性關懷師協助。高倩琪說,開始與兒子會談時,對方不斷說「我把媽媽弄丟了」、「我把媽媽弄丟了」,自責當時只是陪伴就醫,怎麼媽媽就過世了,陪伴過程長達二個多小時,兒子才慢慢傾吐過不去的關卡,當晚他向高倩琪說「謝謝,今晚我終於睡了一覺」。高倩琪說,每一個人面對疾病可能都有不同的反應,甚至對於突如其來的疾病變化,或是沒有預料的生死議題,在內心中產生各種問題,如果不能即時解決,很可能成為永久的創傷。北醫附醫今於台北醫學大學舉辦「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全人醫療顧問黃麗惠表示,近年醫界推動「全人醫療」,全人應該是要包含,生理、心理、社會以及靈性。醫師協助治療身體健康、心理師或是心理諮商師治療心理問題、社工師協助媒合資源與協助,靈性關懷師則是陪伴傾聽,讓醫療能夠更為全面。
-
2021-12-0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神經科醫師談疼痛:找出疼痛原因遠比倉促止痛重要
【編者按】「疼痛」一直是醫療端非常棘手,而病人端非常痛苦的大難題。這次因為一位旅美資深復建科醫師的投稿,而有機會邀請國內麻醉科以及神經內科的資深學者,分別就三種不同醫療專業的角度寫出他們對疼痛的看法。希望可以幫忙大家了解「止痛」固然重要,但探究疼痛的原因更是不容忽視。病人需要有耐心,能夠告訴醫師詳細病史,並用心回應醫師的問診,接受醫師的身體診察,而這絕不是昂貴的儀器檢查就能找出疼痛的病因。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疼痛的治療並不只是藥物,其他非藥物或心理方面的支持也都是非常重要。疼痛從臨床觀點,可以大別為兩類:傷害性疼痛(nociceptive pain)與神經痛(neuropathic pain)。兩者的原因、臨床表現與描述以及治療原則,都不相同。傷害性疼痛是一種警告訊號,並非是單一疾病,也因此對於疼痛的評估,第一個步驟的重點是診斷:就是有無任何疾病或是病灶,會造成疼痛?比如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或者是腫瘤轉移到器官或是脊椎,這些問題如果沒有正確診斷,直接給予止痛藥,止痛藥的效果可能不好,甚至於因此延誤診斷,也就是不但無法止疼痛,反而可能腫瘤蔓延擴散,已經不可收拾。從解剖結構的觀點,包括器官、器官周圍的軟組織(肌肉、關節、筋膜等),位於組織內的神經末梢以及鄰近的神經,任何一結構的損傷,從細胞生物學的層面,包括神經損傷與發出異常訊號,局部的白血球浸潤與所釋放的分子及肌肉、筋膜、軟組織受傷等等,疼痛的發生有多重的機制,也因此,任何一個疼痛的主訴,都必須有全面性的評估,從器官、軟組織、神經,思考造成疼痛的機制,而這幾個結構的功能異常,其主訴痛的品質或描述是不同的,比如刺痛、麻感、痠感等等,這些表達方式,某種程度也會反應了不同結構的損傷或是異常。這些需要傾聽病人的描述,才能釐清受傷的器官、組織所在,經由這些邏輯的推理,進而安排適當的處置。很多的疼痛評估,未必需要高價位的檢查,經由身體診察,就可以作正確的診斷,比如關節的退化、關節周圍的肌筋膜異常等。周醫師的臨床經驗提醒了:臨床評估、詳細問診的重要性,也就是避免反射性的直覺診斷,就安排實驗室或是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的檢查,沒有結合臨床基礎的檢查,無法作為診斷、治療的根據。對於結構性的病灶,止痛並非第一線的治療,而應該以移除病灶為第一優先,避免以「治療作為診斷(therapeutic diagnosis)」取代。神經痛的診斷治療是醫療上最大的挑戰之一,對於神經痛,醫師與團隊需要更大的耐心,神經痛相對於有確定病灶的疼痛,即傷害性疼痛,通常缺少客觀、可見的癥象,也就是神經痛是看不見的,只能仰賴病友的敘述與醫師的傾聽。對於神經痛的病人,最需要的是詳細的問診和身體檢查,這些都無法用機器或血液檢測來取代。因為神經痛可以是神經直接受傷,但也可能是神經的異常放電,所造成的結果。也因此,即使現有的神經科檢查,比如神經傳導檢查、誘發電位檢查,甚至於使用磁振造影,也未必能看到神經有直接壓迫。在這些情形下,即使現有的檢查,也無法完全偵測在神經的異常放電或是興奮的現象。神經痛的治療原則與一般疼痛的治療也很不一樣,一般的疼痛治療非常倚賴藥物,然而神經痛的治療,並不僅止於藥物,長期、慢性神經痛的病人,常合併有心理層次的共病,如焦慮、憂鬱,這些不是單純以追加焦慮、憂鬱的藥物可以治好,需要的是更細緻的同理心與關懷,也就是神經痛包括生物、心理、情緒的機制,有完整的評估,不同病人的神經痛,其上述機制有不同的貢獻度,也因此除了藥物治療,更需要依據不同病人的心理層面、社經背景,給予適切的心理支持,也就是需要以生物、心理全方位的治療。回歸到臨床實務,在周醫師的著作,多次提到臨床評估與非藥物的治療,個人認為疼痛的處理固然複雜,但仍有規則可尋:詳細問診傾聽、邏輯推論、有無病灶、全方位治療(藥物、非藥物、心理支持)。
-
2021-12-0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憂鬱症專家會議/藥物、家庭、社區支持 缺一不可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表示,去年協會針對三百四十多位憂鬱症病人調查發現,汙名化是台灣患者首次憂鬱發作但未尋求協助的主因。高達百分之卅七點一的病人首次發作時未尋求任何幫助,在這群人中,又各有百分之七點一不願承認自己是憂鬱症或怕被貼上憂鬱症標籤。台大教授李明濱指出,患者遲遲不就醫,憂鬱症狀嚴重持續,會陷入更深的低潮、無助,也加重失能,增加自殺風險,更伴隨個人、家庭和社會功能的嚴重傷害,合併其他醫療支出的增加,衝擊國家生產力衝擊,是社會更大的損失。長庚大學副教授劉嘉逸說,華人家庭關係緊密,家人更要發揮陪伴和支持患者的力量,要積極且持續地鼓勵患者做完整的治療,另由於憂鬱症需長期治療,家人的壓力很大,他們的身心狀況也值得關注。台大醫學院精神科臨床副教授陳錫中也強調,做為醫師,絕不要用同一個角度去看事情,要理解其性格或與家人、職場的互動,都會影響個案不同的壓力反應。台大醫學院護理系副教授吳佳儀表示,近年台大護理研究團隊推動重度憂鬱症患者的團體治療,為廿三名病患做了九個月的深度追蹤訪談,發現患者背後的家庭和社區因素,也是復原與否的關鍵。吳佳儀表示,經由台大團隊連續八周、每周二小時團體治療,也發現廿三位患者的心理困擾程度呈降低現象,他們透過醫療團隊,學習壓力管理、正向心理、自我覺察,且彼此間互相關懷,提升再融入社區的力量。上述治療方式仍有待未來持續研究發展,然而初步成果顯示,憂鬱症個案除需要藥物治療,也需良好的居家和社區管理,透過全人照護,有望恢復正常生活。
-
2021-11-30 性愛.愛情診療室
高嘉瑜遭家暴 衛福部最新調查:這三種親密暴力在增加
《鏡週刊》今報導民進黨籍立委高嘉瑜在遭男友家暴,高嘉瑜也對外表示「我是被害人。」高嘉瑜並不孤單,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今公布第二次大規模台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調查,結果顯示每5名婦女就又1人一生中曾遭受親密伴侶暴力。以「精神暴力」居冠,近三年「經濟暴力」和「性暴力」和「跟蹤騷擾」終生盛行率都有增加趨勢;「性暴力」和「跟蹤騷擾」更在過去一年就增加。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表示,衛福部每四年調查一次18至74歲女性曾有親密關係遭遇暴力的終生盛行率調查,包括任何種暴力形式。結果顯示,2021年的親密關係暴力終生盛行率比2017年降低4.83%(2017年24.45%,今年19.62%)。暴力樣態以精神暴力為最高(16.76%),再者是肢體暴力(7.97%)、經濟暴力(7.20%)、性暴力(4.85%)、跟蹤騷擾(4.80%),其中「經濟暴力」和「性暴力」和「跟蹤騷擾」終生盛行率都有增加趨勢。在受訪者中,精神暴力出現最多的是「伴侶曾疏忽你或對你冷漠相待」(占42.2%),其次是「伴侶隨時要知道你的行蹤」(占34.1%),第三是「伴侶曾侮辱你或讓你覺得自己很糟」(占32.3%)。衛生福利部表示,精神暴力形式多樣,從最明顯的言語暴力到很隱晦的冷漠忽視,受害者精神上的痛苦是慢慢地積累,甚至不會意識到,但長期下來仍會對其身心健康、人際關係及工作表現發生重大影響。若只看過去一年之盛行率,張秀鴛指出,2017年到去年也小幅下降(2017年9.81%,今年8.99%),仍以精神暴力居冠(2017年8.89%,今年8.53%),次高為經濟暴力(2017年2.66%,今年2.03%),第三高為性暴力增加0.73%,(2017年0.80%,今年1.53%),跟蹤騷擾也增加(2017年0.93%,今年1.38%)。連立委都受害,一般女性怎麼辦?張秀鴛表示,親密關係暴力是全球問題也是人權問題,暴力無所不在,必須給予最大譴責,同時也要尊重被害人及其自覺,並給予更多支持和關懷。台灣致力於實現「消除對婦女一切歧視」全球公約,未來還會持續每四年一次調查,並將調查結果,會同法務部、內政部、醫療單位、教育單位,共同研擬政策應加強之處。例如近年常見以私密影像作為要脅,屬於跟蹤騷擾的數位性別暴力樣態,就是防治上應加強之處,另外,將履行同居義務的豁免權無限放大,也可能衍生出伴侶間的性暴力,必須強調即便是夫妻,也有說「不」的權利。衛福部提醒,精神暴力大多在夫妻或伴侶兩人獨處的時候發生,外人較難以察覺,為利民眾辨識、提高敏感度,特提供「簡易精神暴力檢測量表」,以快速自我檢測是否處於精神暴力之情境。自我檢測後如疑似遭到精神暴力,可試著對另一伴說出感受、討論調整互動方式,必要時並尋求專業諮商的協助,也可以撥打113保護專線諮詢。鄰里也應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留意關心社區中的家庭暴力並協助撥打113通報。*簡易精神暴力自我檢測量表:若其中有1項以上勾選「有」者,請注意自身狀況、撥打113保護專線或尋求專業協助:另一半常用言語侮辱你或者讓你覺得自己很糟糕另一半常在其他人面前貶低或羞辱你另一半隨時要知道你的行蹤,讓你倍感壓力另一半常因你與其他異性說話而生氣另一半常故意做出讓你驚嚇或恐懼的事(例如:他看你的方式,對你吼叫或丟東西)另一半常疏忽你或冷漠相待
-
2021-11-2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長路漫漫看不到盡頭,家庭照顧者體悟更深!心理師給疫情之下的人們這些建議
從去年到今年,全球都壟罩在 COVID-19 疫情的威脅之下。原本防疫做得不錯的台灣,從今年五月開始也經歷了疫情帶來的衝擊和改變,讓原本就很辛苦的長期照顧服務工作顯得更加的艱難。我們在疫情當中所經歷與感受到的,有很多部分跟家庭照顧者在長期照顧的過程當中所經歷和感受到的,有很多相似之處。細看這些相似之處,領悟到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可以如何面對與準備!突然發生,來勢洶洶,令人措手不及疫情不論在全球或在台灣都是突然發生的;當有家人因意外傷害或疾病需要被長期照顧,整個家庭都深受衝擊。即便之前我們或多或少都聽過身邊親友關於長照的經驗,就像台灣在去年也聽聞世界其他各國的疫情,但當事情真正臨到我們的時候,速度之快、形勢之凶險,一樣令人措手不及。改變原本的生活型態,例如:無法與朋友相聚、無法旅行疫情期間基於防疫政策的規定和要求,大家改變原本的生活型態,無法有實體的人際相處與互動;家庭照顧者為了照顧需要被長照的家人,被迫改變原本的生活型態,特別是休閒生活和社交活動成了最奢侈的想望。被迫中斷工作,經濟上出現困境很多行業,特別是旅遊業和服務業,因為疫情被迫中斷工作;很多家庭照顧者為了照顧家人而離職,甚至經濟上出現困境。疫情趨緩之後,旅遊業和服務業的復甦並不容易;畢業照顧者在完成對家人的長照之後,也面臨中高齡就業的難題。出現焦慮和憂鬱的情緒疫情嚴重需要三級警戒期間,在家上班的大人和停止到校上課的小孩,全家人每天二十四小時相處在一起;在長期照顧的過程中,被照顧者完全依賴照顧者,家庭照顧者對被照顧者獨力負起全部的責任,天天緊密生活在一起。如此時空環境的大量重疊、互相依賴、缺少界線的生活,很容易出現焦慮和憂鬱的情緒。在過程中看到很多的人性的軟弱和黑暗面,感到憤怒與失望每天從媒體報導得知國內外的疫情相關消息:隱匿疫情導致病毒擴散,不遵守防疫規定導致感染蔓延,囤積物資和疫苗趁機發災難財,不同立場的彼此猜忌、相互攻訐…,在在顯示出人性的軟弱和黑暗面。而在長照場域中,面對重大醫療決策的評估、選擇和決定,長期照顧方式的選擇、安排和決定,費用的分攤和照顧時間的分配…,家人間的新仇舊恨與隔閡爭吵,常讓人感到憤怒與失望。經驗失落帶來的悲傷、孤單和無助的感覺染疫後的隔離治療讓確診者的身心深刻經驗到失落帶來的孤單與無助,染疫之後死亡更讓確診者的親友經歷無法親自照顧、無法見最後一面、無法親自處理喪葬事宜…的種種遺憾。即便沒有染疫,疫情期間依照規定在家隔離,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社交距離,都讓我們的身心感受到無形的牆帶來隔絕與孤單。走在空蕩蕩的街道,看著熟悉的商店拉下鐵門停止營業,過去的生活型態難以重現重建,這是難以言喻的失落與悲傷。在長期照顧場域以及整個長期照顧歷程中,持續不斷且反覆發生的各式各樣的失落與悲傷,衝擊著經歷老病死的被照顧者。無法從事原本志趣的活動,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仰賴他人照料,被照顧者不只感到對外在事物失去掌控的失落感,更深的是對身體已經無法配合意志所願而行感到悲傷。家庭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一面共感被照顧者的失落悲傷,一面經歷著自己生活型態的改變所帶來的失落,其孤單與無助是加倍的。長路漫漫看不到盡頭的感覺疫情三級警戒期間,每當聽到 CDC 在記者會上宣布在某處發生群聚導致疫情擴散,三級警戒需要再延長兩週的消息,心中總會浮現防疫這條漫漫長路不知何時能夠結束的絕望和無力感。家庭照顧者日復一日做著相同的照顧工作,看著被照顧者在一次又一次的送醫急救住院治療之後身體日漸衰敗,心中升起一股在長照荒漠中獨行的荒蕪感。不斷掙扎,想要抓取什麼卻一直無法掌控之後學會安靜下來不論是長照歷程中的家庭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或防疫過程中的每個人,都非常努力在這波猛然襲來的惡浪中掙扎求生,試圖抓取可掌控的事物讓自己定錨,卻又一再被惡浪衝開打散。經過一次次的精疲力竭之後終於學會安靜下來,能夠讓自己定錨的是在自己內心深處,而不是尋求外在可依附的人事物。不要浪費好的危機,向內觀照自我疫情被喻為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等級的全球人類危機,長照在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也會是每個台灣人需要面對的重大危機。既然無法逃避,那就迎之為上賓,不要浪費這個「好」的危機。在與外界隔離感到孤單之際、在原有生活型態面臨變動之際、在前途茫茫看不到方向與盡頭之際,安靜下來向內觀照自我,學習聆聽內在的聲音。面對人生境遇的變動時學習謙卑臣服,承認自己的軟弱與有限若沒有發生疫情,人類會錯覺自己有可以達成一切想望的能力,沒想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會受制於肉眼看不見的病毒,甚至連整個社會的運作和國家的發展都深受影響;而個人的生涯規劃與發展也在家人需要被長期照顧的那一刻起受到影響和改變。這樣的變動讓我們學習在「生命」面前謙卑臣服,承認自己不過是個軟弱與有限的人。接受意料之外的關懷、協助和支持,體會到出人意外的平安不論是去年捐贈口罩給需要的國家,或是今年接受其他國家的疫苗捐贈,台灣人在疫情期間的「施」與「受」都經驗到意料之外的關懷、協助和支持。而在長期照顧這條漫長而艱辛的荒漠中,家庭照顧者依照被照顧者的情況和需要,善用政府長照 2.0 政策所提供的各項服務,成為自己可以喘息的綠洲。許多民間機構:台灣失智症協會、台灣癌症基金會、罕見疾病基金會、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等,所提供的相關照顧資訊和資源,可以讓長照家庭體會到出人意外的平安。經歷生命的更新、成長和改變當有一天,全球疫情轉為可控制的流感化。當家庭照顧者在完成長期照顧成為畢業照顧者的某一刻。回首來時路,會看見在過程中因著你我的攜手共度,自己經歷生命的更新、成長和改變,而愛則永遠存留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