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7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遺傳
共找到
1498
筆 文章
-
-
2021-08-27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嘴巴說不要,但身體很誠實?研究證實身體有反應不代表「我願意」
有許多不同方法可以讓腦部產生性興奮,而種種引發性興奮的方式,最後都會集中到腦中的性興奮中樞下視丘,特別是其中的旁室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性腺會產生多種激素,釋放到血液中再流到全身,也包括了腦部。在有性刺激的狀況下,性腺因而產生的性激素,在女性由卵巢釋放;男性則經由睪丸釋放。腦中的性迴路—也就是剛才提到的性反應網絡—會因為各式各樣的感官刺激而產生反應:可能來自性器官、乳頭與乳房的觸覺刺激、視覺刺激(例如看到誘人的身體輪廓)、嗅覺刺激(某人散發出來的芬芳味道)、聽覺刺激(某人發出來的特定聲音),甚至單純的心理活動(也就是光靠想像就足夠了)。文獻記載有位女性光是刷牙就能達到性高潮。說到性高潮,人們一直認為男性的性高潮是因為成功的把精子釋放在陰道中而產生的,這對生殖而言很有必要。而女性性高潮的生物功能則一直是個科學之謎,直到最近才解開:女性的性高潮有助於連接子宮與卵巢的輸卵管內壁上纖毛產生規律的顫動,這樣可以把精子推送到卵子所在的那一根輸卵管中。因此,女性性高潮的生物功能可能是增加受孕的機會,其中陰道的收縮也有助於精子先進入子宮中,然後再經由纖毛的規律擺動,使精子進入應抵達的輸卵管中。不論男性或是女性,在性高潮之前的性興奮狀態中,性器官會出現血管充血(vasoconges-tion)的現象,經由陰莖或是陰道的血管擴張,讓血液進入,並且限制血液的流出,這樣可以增加血壓,實際上就是讓流入性器官的血液少於流出的量。血壓增加能夠令男性的性器官勃起,因為陰莖內部特殊的海綿體組織充滿了血液,使得陰莖的長度、寬度和硬度都增加了。女性性器官的血壓增加,則會使陰道的長度與寬度增加,並且讓陰道內側分泌潤滑的液體。陰蒂充血而腫脹也會使得表面積增加。這些過程全都用到相同的生物機制,讓男性與女性的性器官準備好進行性交。許多不同的感覺訊號都能夠刺激這個過程發生,而且不論其他人是怎麼告訴你的,這種變化都屬於不受意識控制的反射作用,完全是自動自發的。許多狀況都能引起性興奮,但是對於不同個體來說,有些有用,有些沒用—沒有兩個人會完全一模一樣。一如人類絕大部分的特色,這也是先天本性與後天環境影響的產物。在生物學上,除非是同卵雙胞胎,否則每個人的遺傳組成和其他人都有些許差異。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也都大相逕庭,這點就算是同卵雙胞胎也不能例外。依據每個人獨特的天性(遺傳基因組合方式)與後天影響(生活經驗)的不同,能確實讓某人興奮的事物,對另一個人可能無效。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有些女性覺得刺激陰蒂是最能引發高潮的方法,有些女性則要藉由陰道刺激才能確保達到性滿足。有些女性在身體各部位中,可能必須是子宮頸受到刺激才能夠高潮;而有些女性要這三個部位都受到刺激才行。就男性而言,有些用手部刺激便可達到高潮,有些需要用口部,絕大部分則偏好陰道。有些男性則喜好肛交,這和他們是異性戀或同性戀無關。要怎樣才能確實刺激兩腿之間部位的血管充血,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非常大。在後文會提到,科學家研究各種不同性取向的人,哪些性刺激會造成興奮,他們發現結果並沒有看起來的那麼單純。有一類特別有趣的研究是觀察各種性取向的人對於各式各樣色情影片所產生的反應。研究人員讓異性戀者和同性戀者看三種不同的色情片,受試者包括了四個不同的群體:異性戀男性、異性戀女性、同性戀男性、同性戀女性。性興奮的程度以體積描記法(plethysmography)測量。它的英文原文單詞可能是最拗口的科學專有名詞了。男性的陰莖體積描記法是把能夠伸縮的環扣套到陰莖底部,以測量陰莖周長的變化。在女性身上使用的是光體積描記法(photoplethysmography),則是把衛生棉條大小的探針伸入陰道中,探針會發光,然後測量從陰道內壁反射回來的光量。這種改變會受到血管膨脹的影響:血液愈多,反射回來的光線就愈多。在這兩個體積描記法中,都以性器官中血液流量的改變代表性興奮的反應。結果出人意料也讓人大惑不解。男性的性興奮主要受到其性取向偏好的對象所決定,也就是說異性戀男的對象是女性,同性戀男的對象是男性。異性戀男看到做愛的女性會興奮,和女性實際上進行的事情並沒有實質關係,她們和男性做愛、女性做愛,或是其他形式的做愛,只要影片中的女性是裸體的,就能確實讓男性興奮,這是用客觀方法測量到的。到這裡還沒有讓人驚訝的事。同性戀男看到男男性愛會興奮,但是看到男女性愛不會。不論在色情影片中的女性是和男性做愛,或是和女性做愛,體積描記法所記錄到的陰莖周長都沒有變化。這個結果也是研究人員預期會發現的。而驚奇始於他們看到女性受試者的試驗結果之後。不論色情片的內容是否符合女性受試者自己所表示的性取向,所有女性受試者觀看各種不同的色情影片,都能測得某種程度的性興奮反應。同性戀女性和異性戀女性觀看異性戀性交、女同性戀性交,以及男同性戀性交的影片時,生理上都會興奮。這可以解釋成性器官血管充血和性興奮沒有關聯,但不太可能如此。另一個解釋是,只要當前的環境中出現了性愛,不論其內容是否符合該女性的喜好或是性取向,都會使得陰道潤滑,這是血管充血造成的現象之一。有另一個證據支持後者的說法。在這一系列研究中,科學家還放了第四種影片:猴子交配。不論同性戀或是異性戀,沒有哪個男性看到這種影片會有性興奮反應。但是相反的,女性在看了之後,由研究人員測量到的客觀性興奮程度都增加了,依舊與女性的性取向沒有關聯。這個對照組實驗確定了一個概念:對性刺激產生生理反應,和想要做愛的心理欲望,是不同的兩回事。認為所有的女性都想和猴子做愛,顯然很荒謬。異種戀當然存在,但是極為罕見,不能用來解釋上述實驗結果。這些實驗結果指出,女性性興奮反應中的生理部分,可能只是反射性的表現,好保護陰道不受損傷。這些自動產生的反應並不代表願意做愛,而只是可能為了保護陰道壁免於裂傷,好減少致命感染的發生機會。每個為強暴受害者提供諮詢的治療師都很清楚,在強暴過程中女性陰道濕潤甚至出現高潮的現象,並非不尋常。而這也經常造成受害者深重的罪惡感和心理上的混亂,因為那讓人誤以為受害者或多或少也樂在其中,或是更糟糕的—成了某種默許的表示。完全從演化角度來看的話,這種現象更像是維持健康的反射動作,用以保護陰道不受傷害,屬於保護身體特別容易受損部位的不隨意反應。※ 本文摘自《墮落的人腦:從神經科學解讀傲慢、貪吃、好色、懶惰、貪心、嫉妒與暴怒,探究我們難免使壞,犯下小奸小惡背後的科學》。《墮落的人腦:從神經科學解讀傲慢、貪吃、好色、懶惰、貪心、嫉妒與暴怒,探究我們難免使壞,犯下小奸小惡背後的科學》作者:傑克.路易斯譯者:鄧子衿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1/06/05
-
2021-08-26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健身男親密行為無力又腰疼 當心輸尿管結石作怪
42歲許先生平時愛運動健身,但過去一年與伴侶親密行為時常使不上力、腰部酸疼,擔心腎虧卻又礙於面子羞於就醫,直到近日檢查才發現是結石塞住輸尿管,腎臟已中度水腫。收治患者的書田診所泌尿科主治醫師張雲筑今天表示,國內泌尿道結石盛行率約7%至10%,好發年齡介於40歲到70歲,男性罹患腎結石機率是女性的3倍,危險因子包括遺傳、氣候、體質、飲食及飲水習慣等,有家族史者罹患結石的機率為一般人的3倍。張雲筑說,臨床觀察發現,近年結石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不少年輕人都有結石困擾,可能與飲食、生活型態改變有關,例如攝取過多酒精飲料、碳酸飲料,或是口味重鹹、熱愛甜食又不運動等,都可能增加結石風險。以茶或飲料代替白開水是現代人常見通病,恐成為結石幫凶。張雲筑說,夏天炎熱,人體排汗量會增加,若不積極補充水分,尿量減少會使尿液中的結石成分濃縮,造成結晶質的沉澱形成結石。張雲筑說,很多民眾習慣以茶代水,以為自己喝水量足夠,實際上喝下過多茶飲,不僅可能沒補到水,還增加泌尿道結石的風險,呼籲補充水分還是白開水最好。泌尿道結石別驚慌,張雲筑指出,輸尿管內小於0.5公分的結石,多能以藥物加上適當水分攝取,促進結石排出;大於0.5公分的結石,則考慮體外震波碎石術或硬式內視鏡手術處理。張雲筑提醒,民眾若出現腹背部絞痛、噁心嘔吐、血尿、尿路感染等結石症狀,或有頻尿、解尿困難、或陰囊的轉移痛等症狀,務必盡快就醫。此外,張雲筑也呼籲平時應多喝開水,補充水分還是以白開水為佳,三餐均衡,少吃甜食,避免攝取重鹹食物,養成運動的習慣,預防結石上身。
-
2021-08-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比Delta更致命!超強變種病毒「Covid-22」明年恐襲全球? 免疫學專家示警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幾乎無一倖免,在各國努力防範多種變異病毒入侵時,蘇黎世免疫學家賽·雷迪教授博士警告,已存在的COVID-19的變種病毒,如 Delta(印度)、Beta(南非)和 Gamma(巴西)可能會在2022年結合起來,變成COVID-22 的新變種病毒,恐怕會比現有的變種病毒更致命,情況將變得比現在更糟糕。賽·雷迪博士指出,如果出現這樣的變種,我們必須儘早識別它,疫苗製造商必須迅速製造出適應的疫苗。因為,這個新變種的出現是一個很大的風險,世界各國必須為此做好準備。賽·雷迪博士在接受德國報紙採訪時說,Delta 是最具傳染性的變種,他將其命名為Covid-21,但它沒有逃逸突變,這是幫助它躲避免疫系統的遺傳特徵。另外,在Beta等一些變體中看到的逃逸突變,意味著疫苗的有效性降低,可能疫苗需要進行一些調整,才能保護人群。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變種病毒的結合不是更致命、更易傳染,就是更具免疫逃逸突變。當Beta或Gamma變得更具傳染性或 Delta 發生逃逸突變時,這將是大流行的下一階段。賽·雷迪博士提醒,Covid的變異株病毒預計在未來還是會出現,因為它是病毒進化的自然組成部分;不過,它們是否會變得如何是無法預測的,但是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已經出現了幾個,這不是好兆頭。 參考資料:https://www.the-sun.com/health/3525485/new-virus-variant-covid22-more-deadly-delta/延伸閱讀: ·高端疫苗有哪些副作用?我適合接種嗎? 打疫苗前必知「6大注意事項」 ·打完疫苗手臂痠、肩膀痛!手叉腰or自然下垂哪個姿勢對? 專家解答「基本觀念」
-
2021-08-25 新聞.科普好健康
什麼是暈針?當「暈針」發生時如何處理、如何避免暈針的發生
國產高端疫苗於8月23日開打,傳出有人接種後倒地、意識突然喪失等不良反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個案大多血壓較低、心跳較快,推估應是暈針導致。究竟什麼是暈針?該如何避免?據大鈞診所醫療百科顯示,暈針廣泛發生於於打針、抽血、輸血、捐血、疫苗注射等各方面,是指在針刺過程中,忽然感覺身體不適,而發生暈厥的現象。主要的症狀為突然感到頭暈目眩、心慌、噁心、欲嘔吐、臉色蒼白、手腳發冷,嚴重甚至血壓下降或神智昏迷…等,其實就像是有些人只要見到了鮮紅的血液,即臉色發白、噁心、欲嘔,頭暈眼花;而暈針並不是只有被打針的人才會暈針,有時候是在旁圍觀者也有可能會暈針。常看到就是有外傷處理時,醫護人員都會請家屬在外面等候,不然萬一家屬發生暈針,醫護人員會更忙碌的。 暈針(needle phobia)又稱為打針恐懼症,可能發生在打針、抽血或是中醫針灸時,是一種心理因素所引起的生理反應,常見反應會有暈眩、想吐、全身無力…等。常發生在打針的那一剎那,但也有人只是看到針筒扎到身上(即使看到的是針扎到別人的身上),就感同身受暈倒的。也有少數人,會在過程後餘悸猶存,也許過了5~30分鐘才感到不適,這也是一種暈針反應。 暈針是因為對針具的恐懼感先刺激了交感神經系統→心跳上升→血壓升高→導致迷走神經過度矯正(vasovasgal reflex)→瞬間心跳變慢→再刺激腦部分泌鬆弛血管的激素→血壓降低→進而暈倒(自己嚇自己而暈倒)。引起暈針的原因?為什麼會暈針呢?有的人是很怕看到針,有些人很怕痛,也有些人因為過去打針有不好的經驗,還有遺傳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一個人會暈針。曾經暈針過的人很容易再次發生暈針。暈針如何處理1. 停止針刺,將針取出。2. 請平躺休息。3. 鬆開衣物腰帶,注意保暖。4. 症狀輕者,靜臥片刻,給飲溫開水或熱茶後即可恢復。 如何避免暈針1. 避免過飽、過餓如果是參加體檢一般都會要求受檢者空腹,所以過飽機會不多,過餓倒是有可能;但是遇到體檢人數眾多時難免等待,該怎麼辦?如果你真的覺得餓得受不了了,站在醫護人員的立場我也只能建議你盡量鼓起勇氣先去抽血,避免過餓讓你暈針;然後可以吃點東西,再進行其他不需要空腹的檢查。 2. 避免過度疲勞如果預知哪天要抽血、注射、針灸…等,前一日最好不要飲酒或熬夜,以免過度疲勞。3. 轉移注意力深呼吸是常用來轉移注意力的方式。4. 有暈針史應主動告知如果以前有過暈針的經驗,大川診所王祝任醫師建議:需要打針抽血時,請告知醫護人員,他們會請你躺在床上,做需要的醫療行為,以避免暈針的發生。
-
2021-08-25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母捐腎2歲女 台大完成首例幼童換腎
快要滿兩歲三個月的陳小妹,生日是6月6日,但7月9日這天,是她的第二個生日。母親在這天將左腎捐給她,經過台大醫院醫療團隊手術和細心照顧,這顆腎在陳小妹身體裡重新運作起來,她終於可以脫離腹膜透析,走向正常成長。台大新竹分院副院長蔡孟昆表示,受到病情和疫情一波三折,才順利完成台大首例體重10公斤以下、術前交叉試驗陽性的腎臟移植兒童案例,難度非常高,見證母愛的偉大。陳小妹的媽媽昨日在台大醫院記者會中哽咽地說:「謝謝台大醫院給我們活下去的機會,我們一定會珍惜。」陳小妹在媽媽懷中抱著台大醫院送的吉祥物醫寶娃娃,露出開心笑容。台大醫院副院長賴逸儒說,孩子的笑容就是無價的回饋。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蔡宜蓉表示,陳小妹出生一周就因腹脹、食欲不佳、全身水腫而住進加護病房,腎臟在一個月內失去功能,時常需要緊急血液透析。英國研究顯示,一歲以下嬰幼兒出現腎末期病變的機會是每百萬人9到16人,很多都與先天異常相關,陳小妹就是WT1基因突變導致的早發性腎病症候群。護理長劉蕙婷表示,陳小妹4個月大就開始居家腹膜透析,創下年紀最小的紀錄,媽媽也很勇敢,學會操作技術,面對陳小妹嘔吐等不舒服,心疼之餘還要堅強起來,與醫師、個管師、營養師合作,提升營養吸收,幫助孩子有足夠體重可接受後續手術。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基因醫學部檢查後發現,陳小妹只要能解決腎臟問題,之後成長發育問題就不大了。蔡宜蓉表示,病因確診非常重要,發現陳小妹是因為WT1基因導致的顯性遺傳疾病,便可準備腎臟替代治療。外科部主治醫師李志元表示,術前發現孩子體內有會攻擊媽媽腎臟的抗體,需要先用免疫抑制的藥物去中和掉這些抗體。手術需要精巧的技術接合孩童細小血管,共花了5個多小時。另外,小孩腎臟長軸只有3公分左右,成年人腎臟長軸大約是10公分,移植後占了孩子腹腔的一半,必須先用人工網膜修補,才能夠把肚子關起來。蔡孟昆表示,陳小妹的醫療需多團隊合作,原訂3月移植,後來發生感染,5月面臨疫情爆發,延至7月初才完成手術,這是一個生命奇蹟。蔡宜蓉說,現在陳小妹體重發育進步很多,還需要復健科支持早療、並定期追蹤左腎是否出現威爾姆式腫瘤。
-
2021-08-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快篩常見五大NG行為 跟著醫師這樣做不會浪費錢
疫情逐步緩降,不少企業與機構為維護場域安全,要求出入必須居家快篩。疫情間協助企業篩檢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指出,部分民眾對使用居家快篩試劑仍不了解,他提出常見的五大NG行為,提醒民眾注意,以免傷了荷包又失準。●居家快篩常見五大失誤一、操作前必須先清潔雙手,陳宥達說,如果雙手未洗乾淨,採檢棒可能被汙染,造成結果失準。二、使用前必須檢查保存期限,居家快篩跟所有日用品一樣,過期的快篩試劑有失去效力的疑慮,結果也無法參考。三、是別急著拆封,有人拿到快篩套組後馬上就拆開,陳宥達指出,這不是拆禮物,使用之前再開封,避免試劑過早暴露於環境,影響結果。四、使用時採檢棒應充分浸泡於試管,有人以蜻蜓點水的方式將棉花沾入試管,若浸泡不夠久,檢體與緩衝液沒辦法混和,會無法得到正確的結果。五、等採檢結果出來,必須擺放日期並拍照存證。陳宥達建議,可將檢驗結果與可顯示日期的物品放在一起拍照,以便後續作為證明使用。另外,各廠牌試劑在操作上有些許不同,陳宥達建議,可先閱讀仿單再進行採檢。採驗後請妥善處理廢棄物,以免造成環境汙染。●核酸檢測、抗原檢測比一比食藥署目前核准發售的居家快篩試劑有五款,部分民眾不知如何挑選。陳宥達指出,由於鼻腔可採集的病毒量最多,居家快篩試劑都是從鼻腔採檢,主要分為核酸檢測及抗原檢測。核酸檢測採用分子增幅技術,檢測檢體中是否有病毒的遺傳物質,優點是偵測靈敏,Ct值小於37就能夠偵測到,且陽性一致率較高,高達97%,但所需費用較高,單組落在新台幣1800元上下,所需採檢時間較長為30分鐘。抗原檢測運用專一結合新冠病毒的單株抗體,像是鑰匙與鎖配對結合的概念,操作方便,需時較短約15分鐘,但病毒量較多才偵測得到,陽性一致率較低,約90至94%,單價落在單支300至400元間。應該選擇核酸還是抗原快篩?陳宥達說,若染疫風險不高、必須定期快篩,考量成本,建議選擇抗原快篩;若3天內曾與高風險確診者接觸,則建議使用核酸檢測,靈敏度較高,比較不會造成誤判。●偽陰性、偽陽性怎麼辦?家用快篩雖然方便,但對於病毒量較少的Ct值較高者、無症狀感染者,或採檢不確實的人,檢測準確度讓人存疑。陳宥達說,若擔心出現偽陰性,建議採撿第一次後,5到7天再做一次快篩。不論是核酸還是抗原快篩,一旦檢出陽性,建議盡快通報各地衛生局,或自行前往相關院所進一步檢測,謹記不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指揮中心「居家快篩指引」中也提醒,居家快篩只是作為輔助,若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症狀,應盡快就醫採檢與治療。●疾管署「民眾使用 COVID-19 家用快篩試劑指引」https://www.cdc.gov.tw/File/Get/WFvJFdWmBIShW-dJkkCAaQ
-
2021-08-25 該看哪科.婦產科
長輩帶寶寶收驚,義大利爸爸從反對到直呼「真的有用!」吳子龍克服台義文化差異,帶女兒一起玩音樂
原本在威尼斯就讀中文系的吳子龍,多年前曾以交換學生身分來到台灣,畢業後,他選擇再次踏上這片土地,在這裡落地生根。成為奶爸後,他沒有迷失在育兒的忙亂中,反而將生活視為創作動力,持續在音樂的夢想路上堅持不懈。來到台灣14年,吳子龍說,台灣已經是他的第二個家,不僅說得一口流利中文,台式習慣與飲食也難不倒他,只是當遇到婚姻、育兒,面對觀念不同的另一半與長輩,可就不是調整心態如此簡單的事了。面對文化差異更需溝通與適時退讓吳子龍提到,剛開始,他與老婆曾因為「對異性朋友的態度」而發生爭吵,「在義大利,有異性朋友是很正常的,如果你因為交了一個女朋友,就不和其他異性朋友來往,或是把關係打斷,其實是很沒有禮貌的行為。」看在台灣老婆的眼裡,難免有些介意,但當時兩人都不願意放手,僵持了幾天後,才決定各退一步,衝突才總算和平落幕。除了個人想法,有時還需面臨文化差異,其中他對「買房」特別有感。婚前,他們住在合租公寓,吳子龍一方面覺得合租的租金較划算,且對歐洲人來說,為了買一間房而背負著幾十年的房貸,根本是天方夜譚,認為租房子比買房子還划算,因此普遍不願意買房。而台灣人則難以接受婚後繼續住在合租公寓,也容易對於「一輩子租房」感到不安。吳子龍坦言,即便經過多次討論,買不買房,仍是無法解決的一大難題。長輩帶女兒收驚.他從驚嚇轉為驚喜談到育兒觀,夫妻倆還算相似,讓我們好奇的是,當自然派的義大利女婿遇上傳統台灣長輩,究竟會產生哪些化學變化?吳子龍分享,女兒Martina是去年8月出生,儘管正值炎炎夏日,但有種冷,是阿公阿嬤覺得冷!長輩擔心寶寶著涼,總是將孫女裹得厚厚的,他不解「為什麼不能只穿尿布?穿這麼多,還要為了不讓寶寶滿身大汗,開很強的冷氣,有必要嗎?」但台灣的傳統習俗更是讓吳子龍大開眼界。他表示,有段時間,女兒晚上都睡不好、哭鬧不休,因此岳父岳母提議要帶孩子去「收驚」,他第一時間非常反對,「義大利信天主教,對這種宗教儀式有點反感,而且又沒有科學根據。」無奈最後只有他一人反對,只好妥協。沒想到收驚後,女兒不但安穩入睡,還睡得頗好,讓吳子龍驚呼「好像真的有用!」當爸爸後.發現自己和父親的共通點回顧和爸爸相處的記憶,吳子龍說,「其實我本身也是混血,爸爸是匈牙利人,因為是上班族,所以基本上只有週末才看得到他,爸爸會教我匈牙利文、騎腳踏車、爬樹,印象中都是在教我一些能力,比較嚴格,小時候跟爸爸玩的回憶很少。」雖然父子間的對話不多,但吳子龍的生活軌跡,卻與爸爸有許多雷同,「我的生活都是複製爸爸的,爸爸當初就是20歲從匈牙利到義大利當兵後,再也沒回去,我也是,20歲到台灣,就一直留在這裡。爸爸不斷努力融入當地環境,他娶了義大利老婆、說起義大利文流利到聽不出他是外國人,我也差不多,在台灣結婚生子,落地生根。」孩子出生前,吳子龍原以為自己會是個很隨性的爸爸,沒想到他反而是扮黑臉居多,像是女兒堅持不吃飯,便會將她抱到遊戲區,從小開始培養「坐在餐桌就是要好好吃飯」的好習慣。吳子龍表示,他嚴格的一面可能遺傳自爸爸,「自己帶孩子後才了解,爸爸的行為和每一句話,都會在孩子身上留下深遠影響。」重新找到家庭與工作間的平衡從前,吳子龍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工作上的事,但寶寶需要的是24小時全天候的照顧,「女兒讓我了解到,家庭、工作、健康都是一樣重要的,不應該為了工作犧牲家庭,尤其是因為孩子成長得很快,每天都不一樣,如果我沒有參與她的成長過程,以後一定會很後悔,所以更珍惜全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今年5月,吳子龍發行了單曲《我選擇快樂》,女兒也是他的小小粉絲,「不管在家、車上,都會放給女兒聽,後來甚至變成安撫女兒的歌,只要她聽到這首歌,就會停止尖叫。」雖然單曲發行一波三折,發行後又不巧碰到疫情升溫,只能轉向網路宣傳,但他不氣餒,「我還是做該做的事,把握防疫的日子多陪家人,也持續錄製新歌,準備發行新的音樂作品,不會因為這個狀況就失去樂觀、失去希望。」正如他的單曲歌名,在育兒和人生的道路上,你永遠無法控制即將發生的變化,但仍然能夠選擇用正向的心態,擁抱迎面而來的挑戰。採訪諮詢暨圖片提供/吳子龍※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08-24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母愛捐腎兩歲幼女重生 台大醫院完成高難度幼童換腎
快要滿兩歲三個月的陳小妹,生日是六月六日,但七月九日這天,是她的第二個生日。母親在這天將左腎捐給她,經過台大醫院醫療團隊精湛的手術和細心的照顧,這顆腎在陳小妹身體裡重新運作起來,她終於可以脫離腹膜透析,走向正常成長。參與手術的台大新竹分院副院長蔡孟昆表示,受到病情和疫情一波三折,才順利完成台大首例體重十公斤以下、術前交叉試驗陽性的腎臟移植兒童案例,難度非常高,見證母愛的偉大。台大醫院今舉辦線上記者會,慶祝陳小妹重獲新生,她的母親本來沒有要發言,被問到心情僅說「謝謝台大醫院給我們活下去的機會,我們一定會珍惜」,一開口就哽咽落淚。陳小妹在媽媽懷中抱著台大醫院送的吉祥物醫寶娃娃,露出開心笑容,台大醫院副院長賴逸儒說,孩子的笑容就是無價的回饋。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蔡宜蓉表示,陳小妹出生一周就因腹脹、食慾不佳、全身水腫而住進加護病房,腎臟在短短一個月內失去功能,時常需要緊急血液透析。英國研究顯示,一歲以下嬰幼兒出現腎末期病變的機會是每百萬人9到16人,很多都與先天異常相關,陳小妹就是WT1基因突變導致的早發性腎病症候群。護理長劉蕙婷表示,陳小妹四個月大就開始居家腹膜透析,創下年紀最小的紀錄,媽媽也很勇敢,學會操作技術,面對陳小妹嘔吐等不舒服,心疼之餘還要堅強起來,與醫師、個管師、營養師合作,努力提升營養吸收,幫助孩子有足夠體重可以接受後續手術治療。見證勇敢的媽媽和陳小妹平安健康的出院,大家都非常高興。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基因醫學部檢查後發現,陳小妹只要能解決腎臟問題,之後成長發育問題就不大了,便請移植團隊接下這個艱難的任務。蔡宜蓉表示,病因確診非常重要,發現陳小妹是因為WT1基因導致的顯性遺傳疾病,便可準備腎臟替代治療。外科部主治醫師李志元表示,術前發現孩子體內有會攻擊媽媽腎臟的抗體,需要先用免疫抑制的藥物去中和掉這些抗體。手術需要精巧的技術去接合孩童細小血管,共花了五個多小時。另外,小孩腎臟長軸只有三公分左右,成年人腎臟長軸大約是十公分,移植後佔了孩子腹腔的一半,必須先用人工網膜去修補,才能夠把肚子關起來。蔡孟昆表示,陳小妹的醫療需要多團隊合作,原訂三月移植,但後來發生感染,等到五月卻面臨疫情爆發,好不容易才有機會在七月初完成手術,這是一個生命奇蹟,也是疫情下親情的展現。蔡宜蓉表示,現在陳小妹飲食控制不需那麼嚴格,體重發育進步很多,現在還需要復健科支持早療、並定期追蹤左腎是否出現威爾姆式腫瘤。
-
2021-08-21 新聞.元氣新聞
返家休養沒幾天 「斯卡羅」演員查馬克淋巴癌病逝 得年42歲!
《斯卡羅》飾演大股頭「卓杞篤」角色的素人演員查馬克・法拉屋樂,驚傳罹患淋巴癌,最近復發且轉移至其他器官,狀況危急卻不願插管治療,16日返家休養,昨晚(19日)病逝,得年42歲。淋巴癌的成因包括遺傳(如兄弟姐妹可先後或同時患有惡性淋巴癌)、輻射(淋巴癌的發病率與吸收輻射的劑量及受輻射時的年齡有關)、體內免疫系統失常等。當身體出現「燒、腫、癢、汗、咳、瘦」的異狀時,應盡快就醫檢查。>>疾病百科/淋巴癌公視取材1867年發生在恆春半島「羅妹號事件」事件拍攝的史詩旗艦劇「斯卡羅」,14日創下首播收視紀錄,劇中飾演大股頭卓杞篤的素人演員查馬克・法拉屋樂,是屏東縣泰武國小教導主任,曾獲金曲獎、師鐸獎,罹癌請假1年治療,去年一度好轉,未料癌細胞擴散,16日返家休養昨晚病逝,得年42歲;查馬克今年將升國中的兒子樂可艾總統教育獎,今天下午在圓山飯店受獎,他領獎時說「把獎獻給最敬愛的父親」, 家人等到儀式結束後才告知。查馬克・法拉屋樂是屏東縣來義鄉丹林部落排灣族人,台東師範學院畢業後到泰武國小任教至今。查馬克多才多藝,學的是體育,興趣是雕刻,還曾拿木雕獎首獎,他在古謠傳唱過程中找到肩上使命,他曾說,對沒有文字的排灣族,歌聲就是文化、就是歷史,就算沒有五線譜,「我們一樣傳唱數百年」、「最重要是一直唱下去,讓部落孩子記住,讓更多人聽到排灣族的歌」。為推動泰武古謠傳唱,查馬克不懂樂理,遍訪耆老,記錄失傳的排灣古謠,一字一句教給孩子,用古謠引導年輕孩子認識自己的文化,他曾說「看不懂簡譜沒關係,以前長怎麼教我唱歌,我就怎麼教孩子」,他拿著錄音筆、筆記本,將部落裡長者哼唱的歌謠,一首首記錄,他堅持「以部落之名,唱自己的歌;以音樂之名,說自己的故事」,團隊曾獲傳統藝術類金曲獎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流行類最佳原住民語專輯。曾入圍第18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音樂專輯獎,2017年獲頒師鐸獎。查馬克飾演「斯卡羅」劇中大股頭卓杞篤角色,起初不願接演,導演曹瑞原找查馬克兩次都被拒絕,曹向潘孟安提及後,潘好奇問曹,為什麼堅持要查馬克拍攝,曹瑞原說「因為查馬克有靈魂」,曹導望查馬克飾演穩重的大股頭卓杞篤角色,潘於是請曾和查馬克同事多年的原民立委伍麗華幫忙說服,因這對台灣、屏東來說,是近代史四百年大航海時代故事。曾任泰武國小校長的伍麗華說,當時很為難,知道查馬克的個性,做事專注、想法卓著,是個做什麼都能交出漂亮成績單的人才,一旦腳踏進去,就會投入所有的心力,但仍舊拜託他為自己族群擔綱演出這個重要的角色,戲殺青後,導演、劇組都告訴她,「素人男主角的演技不得了!」,這是當然的,她相信這些在地素人排灣族演員,不是因為天生會演戲,是血液裡的記憶被喚醒,讓他們能夠用感情及生命說故事。伍麗華說,《斯卡羅》殺青後,去年8月14日查馬克被診斷罹癌第四期,低調請假治療,抗癌期間,仍然每日帶孩子上學,古謠隊的指導不間斷,並指導足球隊參賽。查馬克主任原本於今年7月1日返校上班,不料隔天病情復發入院治療,8月16日晚間,查馬克決定返家與至親好友共度最後時刻。她說,居家安寧照顧期間,蔡英文總統、蘇貞昌院長都親自致電為查馬克加油,縣長潘孟安也親自到病榻前為他打氣。在停止嗎啡、營養劑的狀況下,查馬克仍然支撐到兒子樂可艾8月19日北上參加20日的總統教育獎頒獎典禮才安然辭世。她說,學校老師前一天有詢問要不要跟承辦學校說無法參加,樂可艾回答老師,他一定要去領獎帶回來給爸爸看,並且要「全副武裝」脱下鞋子用「最排灣最查馬克」的方式上台領獎,把榮耀獻給父親。出發前一晚,睡前跟查馬克說:「把鼻!我明天去台北領總統教育獎給你哈!」查馬克看著他點點頭。查馬克今天在台北圓山飯店獲頒總統教育獎,還不知道父親離開的消息,家人希望樂可艾用最美好的心情,把父親最期待的這個獎接到手中。查馬克的妻子謝恩祈對這幾天各界至親好友的關心表示非常感謝 : 「我打算讓他照著流程領完獎,回來之後,把獎座放在靈堂上成為最顯眼的裝飾。查馬克走得很安詳,沒有掙扎,即便氣息停止了之後,他仍然是柔軟而溫熱的,謝謝神讓他最後一刻這樣美好的與我們道別。」相關治喪事宜,由屏東縣政府、來義鄉公所、來義鄉民代表會、立法委員伍麗華辦公室、屏東縣議會潘正議議員服務處、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風潮唱片有限公司、公共電視台、來義鄉天主教會、泰武古謠傳唱、拉勞蘭獵人學校等單位籌組治喪委員會,謹定於110年8月24日上午於來義鄉丹林聖保祿天主堂(屏東縣來義鄉丹林村117號)舉辦告別彌撒。
-
2021-08-20 癌症.頭頸癌
聲音沙啞5個月,一查竟是癌? 醫師提醒:不痛不癢的聲音嘶啞最危險, 超過2週就要查!
聲音沙啞5個月,一查竟是癌?2021年6月,浙醫二院國際醫學中心分享了一個病例,值得大家留意。杭州的余先生68歲,平時飲食口味比較重,喜歡抽煙喝酒。5個月前發現自己說話的聲音有點沙啞,以為只是普通喉嚨發炎,所以也沒有重視。但5個多月過去後,嗓子還是沒有恢復。到醫院就診後發現,余先生有個聲帶新生物,而且並非“善類”,考慮喉癌,建議盡快手術切除。不痛不癢的聲音嘶啞最危險,超過2週就要查!新橋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李紅醫師2013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聲音嘶啞是喉癌的早期信號,如果喉癌累及聲帶,即使體積再小,也會出現聲音嘶啞。所以,需要特別留意那種不痛不癢的聲音嘶啞。還有以下這些聲音嘶啞,需要注意跟喉癌鑑別:1. 感冒、咽炎所致的聲嘶:隨著炎症消退會很快好轉,而喉癌引起的聲嘶症狀卻會呈漸進性加重,且逐漸發展為聲音變粗、變啞,直至完全失音。2. 聲帶小結所致的聲嘶:喉癌的聲音嘶啞有時還會被誤診為聲帶小結。一般聲帶小結表現出的聲音嘶啞為間隙性,在早晨起床的時候會較輕,但是晚上會更嚴重。聲音嘶啞、長期痰中帶血、喉部疼痛等都是早期喉癌症狀。如果超過兩週仍未緩解,要警惕喉癌的可能性。這些習慣最容易引發喉癌!一般來說,男性的喉癌發病率高發於女性,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會增高;如果同時有長期吸煙、喝酒等不良飲食習慣,則喉癌的發病率會更高。此外,喉癌還與長期病毒感染、慢性肥厚性喉炎、聲帶白斑、咽喉反流等慢性疾病、長期吸入刺激性氣體以及家族遺傳等因素息息相關。1. 吸煙吸煙量越大、時間越長,患喉癌的危險性越高。吸煙者患喉癌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20~30倍。2. 嗜酒酒精刺激也與喉癌的發生有一定關係,酒精過量會損傷黏膜上皮,加速癌變。飲酒者患喉癌的危險度比非飲酒者高1.5~4.4倍,尤其是聲門上型喉癌與飲酒關係密切。3. 胃食管逆流咽喉黏膜幾乎缺乏對胃酸的防禦結構,故長期胃酸逆流也可能會造成咽喉部的黏膜不典型增生,甚至癌變。4. 過度用聲如果過度用聲,或者濫用聲音,再加上其他因素,如抽煙喝酒,確實發生喉癌的機率會增加。遠離喉癌,做到這6點!要想遠離喉癌,要盡量做到以下幾點:1. 遠離煙草,無論是一手煙,還是二手煙!2. 適量飲酒,盡量選擇低度酒(當然不喝最好)3. 遠離污染環境,尤其化學粉塵環境4. 避免喝燙茶、吃燙食、吃過於辛辣飲食5. 避免過度清嗓,氣流會持續振動聲帶,傷到喉嚨,建議喝水清嗓,但空咽動作不提倡6. 善待嗓子,避免濫用及過度用聲,合理安排聲帶的工作及休息時間。(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1-08-19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認定/搶救TTP之6:TTP病患陷困境 應考慮納入罕病保護傘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雖然是個極罕見的血液疾病,致命又帶有不確定性,我們就像「深海中無聲吶喊的海天使」;但隨著疾病衛教資訊增加,許多病友陸續現身,讓我們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現在即將舉辦的病友會,我們想邀請大家一起共襄盛舉,彼此分享與交流,減少面對疾病的茫然驚慌,也歡迎提供您寶貴的生命經驗,讓彼此做最佳的後援!●時間:3/30 14:00-16:20●地點:Happ.小樹屋|大葉桉分館2樓(台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20號2樓)●報名連結:https://reurl.cc/G4nnjD血栓型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在臨床上非常少見,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周聖傑表示,台大平均每年只有一兩個案例,有些幸運的患者治療後很快痊癒,終生未再復發,但也有些患者的治療很棘手,不斷復發,最後過世。【延伸閱讀:TTP是什麼?看TTP患者最真實的告白】五大症狀 血小板低下、血管內溶血最常見周聖傑表示,導致TTP有五大症狀與血栓有關,最常見的是血小板低下和血管內溶血,兩者也是絕對必要條件,血小板低下時,患者會有紫斑和出血,血管內溶血則會造成貧血,患者會頭暈、疲勞和血紅素尿液。另三種病徵不一定會出現,第一是中樞神經症狀,患者會意識改變,嚴重的甚至突然昏迷和癲癇;第二是腎臟問題,比較少見,少數患者會因腎臟問題而水腫或無法排尿,最後一種病徵是發燒。周聖傑說,TTP的盛行率極低,台灣大約是百萬分之一,以台大為例,一年平均只有一兩個病患,有時候一年兩三例,但有時兩三年都沒有TTP病患。TTP在臨床診斷上,最關鍵的是檢測患者體內ADAMTS13酵素。周聖傑指出90%至95%的TTP患者屬於免疫型,主要來自自體免疫的因素,對ADAMTS13產生抗體,以致體內ADAMTS13 被移除,結果人體內的vWF 因子無法被切斷而變得太長,進而吸附大量血小板造成血栓。搶救TTP 第一步先換血因此,搶救TTP患者最常見的處置方式是置換血漿,把大分子的vWF因子自患者血漿中移除,置換的新血漿內有正常的vWF因子和ADAMTS13,也同時移除了對抗ADAMTS13的抗體,但有時患者體內仍殘存抗體,要再等一陣子才能治癒。周聖傑指出,臨床上多數患者換血兩三天後的血小板即恢復正常,但曾有患者超過一個月後才治癒;一般患者大約是置換一倍左右的血漿,也有人效果不好,國外文獻顯示甚至有患者要早晚各洗一次,置換兩倍血漿。另要留意的是,有些患者換血後雖病徵緩解,但檢測發現體的ADAMTS13依然偏低,這代表抗體還在,就必須再使用莫須瘤等免疫抑制藥物來抑制抗體。周聖傑表示,置換血漿如同大量輸血,TTP患者等於一下子接受10至20位捐贈者的血液,一定有健康風險,最常見的是過敏,身上出現紅疹和發癢。另外,台灣的捐血品質雖控管嚴謹,但仍可能有極少數的C肝和HIV帶原,都是可能的風險。近年國外已有新的TTP抗體藥物,周聖傑說,新藥可阻止vWF因子與血小板結合形成血栓,與血漿置換併用能加速臨床上的的效果,有機會減少死亡,但新藥未引進台灣。免疫型患者不一定會復發TPP分為免疫和遺傳型,根據過去的統計,周聖傑說,免疫型TTP復發的機率不高,有些患者一生只發作過一次,治癒後未再復發。例如十多年前周聖傑曾收治一名正在服役的年輕患者,他在軍隊早點名時昏倒,身上出現紫斑,送醫急診檢測發現血小板低下,血液抹片也看到破碎的紅血球,都是典型的TTP病徵,因此很快確診且立刻進行血漿置換,患者病徵很快改善,再也沒有復發。還有一位男性患者在十年前發病,但當時他只有血小板低下和血管內溶血的病徵,輾轉看了很多血液科醫師都找不出原因,最後到台大才確診是TTP,經血漿置換後也已順利治癒,未再復發,直到最近因擔心AZ疫苗的血栓問題,才又找周聖傑回診。但不是所有患者都如此幸運,周聖傑說,有些患者體內的抗體無法完全移除,會反覆復發,治療上很困難;他曾收治一位患者,持續發燒、意識改變,置換血漿仍無法改善,最後越來越昏迷,甚至出現癲癇住進加護病房,即使再給予免疫抑制藥物仍不見起色,最後不幸離世。還有部分免疫型患者是因免疫控制不好而一直復發,周聖傑解釋,TTP的發作除了因為ADAMTS13低下之外,外在的酒精、懷孕和感染(例如感冒時的病毒感染)等變化,都會影響人體免疫功能,誘發病徵出現。他也說,現在由於ADAMTS13的檢驗普及,患者病徵改善之後,可繼續追蹤監測體內ADAMTS13是否恢復,也可進一步釐清確診患者到底是遺傳或免疫型。治療遺傳型TTP 終生的戰役遺傳型TTP的治療則是一場長期戰役,患者因為基因缺陷,體內的ADAMTS13低下,必須不斷換血補充。周聖傑表示,目前全台灣只有一位先天性病人,體內沒有ADAMTS13,從幼童時期確診至今已30歲,每三四周就要輸一次血,每次輸四到六個單位血液,20多年未間斷,一停就會復發。周聖傑說,台灣雖以免疫型病例居多,但表面上看來是免疫型的患者,也有可能是遺傳型,只是未被診斷發現。英國一項研究曾蒐集TPP孕婦病例,原以為她們都是免疫型,進一步檢測才發現其中部分竟是遺傳型TTP,從小一直有輕微的溶血等病徵,但從未被診斷出來,直到懷孕才誘發TTP的病徵。周聖傑認為,TTP絕對是非常罕見的疾病,但台灣對罕見疾病的審查傾向只接受遺傳型的疾病,偏偏TTP患者是遺傳型或免疫型很難區分,無法立刻知道,要靠長期追蹤才能判別。他表示,TPP如果能納入罕見疾病的保護傘,未來引進國外的新藥物會較為容易,對患者來說是好的,而過去也有非遺傳型的疾病納入罕病,「因此這不是不可討論的事」。
-
2021-08-19 養生.聰明飲食
每個人都有25%腦中風機會 美女營養師教你這樣吃阻止血管硬化!
血管硬化與高血壓都是腦中風高風險因子,世界中風組織(WSO)統計,全球死因腦中風排位第2名,每個人的一生中有4分之1機會發生腦中風,專業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在血管真正硬化前,可以靠著飲食習慣扭轉血管健康,或減緩持續惡化,使用植物性好油、吃低脂蛋白質來源、攝取水溶性纖維等都是關鍵。80%膽固醇身體生產 20%可靠飲食控制降低高敏敏表示,身體膽固醇約70%至80%都是身體製造,遺傳占了絕大因素,其他20%至30%是經由飲食到體內,所謂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容易在血管內堆積,也會增加血管慢性發炎風險,但藉由飲食控制選擇對血管健康比較有幫助的食物,就能減少膽固醇影響,在尚未發生硬化下,血管有機會漸漸恢復健康。減少動物油多用植物堅果油 豆腐豆漿補充蛋白質高敏敏提醒,攝取油脂與膽固醇有很大關係,動物油多是飽和脂肪酸,與壞膽固醇關連非常大,很容易增加血管慢性發炎機會外,也會堆積在血管壁,烹調菜餚時最好使用植物油,橄欖油、亞麻仁油、堅果類油脂等,都可以幫助減少血液壞膽固醇,降低誘發血管傷害風險。有關蛋白質來源高敏敏也說,肉類經常是平時蛋白質來源,但紅肉(牛、豬、羊等),所含油脂都是飽和脂肪,吸收到身體內容易轉變成壞膽固醇,導致血管硬化風險上升,反觀黃豆(大豆)蛋白質含量高外,也沒有動物油脂,特別是大豆卵磷脂還可以降低壞膽固醇與總膽固醇,以黃豆替代肉類好處非常多。菇類、水藻、水果富涵水溶性膳食纖維 包覆油脂排出體外高敏敏指出,維持血管健康水溶性膳食纖維也非常重要,水溶性膳食纖維不會被人體吸收外,也會包覆油脂隨著糞便排出,加上水溶性纖維膳食纖維也會和膽汁混合,加快肝臟代謝肝臟膽固醇,對維持血液膽固醇穩定好處相當大,因此想要維持血管健康,多吃水溶性膳食纖維食物幫助非常好。高敏敏補充,菇類、水藻類、蘋果等,水溶性膳食纖維含量都很高,如果平時很少吃綠色蔬菜,菇類就是很好選擇,海帶與海菜也是蔬菜,平時多吃一些對身體也會有好處,含水量高的瓜類,例如大黃瓜,除了豐富膳食纖維,水分也非常充足,可以多吃協助維持身體健康。深海魚油降低血管慢性發炎與硬化風險 得舒飲食控制血壓同時高敏敏也提到,深海魚有助於降低血管慢性發炎,減少血管硬化風險;高敏敏解釋,血管如果有膽固醇堆積或氧化物刺激,容易慢性發炎,等於血管不斷出現小傷口,身體要不斷修補,時間一久血管就慢慢硬化,深海魚油富含EPA與DHA,可以減緩血管慢性發炎,也降阻止血管硬化風險。高敏敏特別說,綜合上述,得舒飲食就是很好的方法,希望民眾提高堅果與植物油攝取量,取代動物油脂,攝取低脂蛋白質來源,例如黃豆或魚肉,加上多吃蔬菜水果,研究發現長期執行,血管收縮壓可以降低10以上,舒張壓則降低5以上。白麵、白米飯、白糖不知不覺累積脂肪 小心酒精讓血管「卡油」另一方面高敏敏也說明,平時常見飲食習慣,必須特別小心,因為很有可能會不知不覺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例如常吃白麵、白米飯、白糖,都是精緻澱粉,很快就會被分解轉化成血糖,身體為了加快血糖吸收,會大量分泌胰島素,讓血糖趕快進入細胞,如果不能及時消耗,就會增加脂肪的堆積。高敏敏也提醒,鈉會增加血管收縮,很容易導致血壓上升;此外,酒精就是液體麵包,1c.c.熱量就有7大卡,代謝過程中也會讓血管有「卡油」機會,身體脂肪也會囤積過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減少鈉攝取量,酒精也不要攝取過多。多吃含鉀食物協助排鈉 西瓜、冬瓜、大黃瓜都不錯最後,高敏敏補充,多吃含鉀食物,可以幫助血管放鬆,同時排出鈉,增加鉀攝取還可以消除水腫,如果吃到重口味餐點如滷肉飯,那鈉含量高外,白飯也是精緻澱粉,多吃西瓜、冬瓜、大黃瓜等蔬果,因鉀含量豐富,可以協助鈉排出體外,香蕉則是水果中不錯的選擇,不僅富含鈉鉀,半根香蕉等於也補充半份水果。★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8-18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認定/搶救TTP之5:一到二成血栓型血小板低下紫斑症患者會復發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雖然是個極罕見的血液疾病,致命又帶有不確定性,我們就像「深海中無聲吶喊的海天使」;但隨著疾病衛教資訊增加,許多病友陸續現身,讓我們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現在即將舉辦的病友會,我們想邀請大家一起共襄盛舉,彼此分享與交流,減少面對疾病的茫然驚慌,也歡迎提供您寶貴的生命經驗,讓彼此做最佳的後援!●時間:3/30 14:00-16:20●地點:Happ.小樹屋|大葉桉分館2樓(台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20號2樓)●報名連結:https://reurl.cc/G4nnjD一位四十多歲的婦女,原本只是罹患小感冒,卻久治不癒,不久後竟出現黃疸、意識昏沈,甚至無法排尿,急診送醫確診竟是血栓型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隨後經血漿置換、使用免疫制劑、標靶藥物與化療,幾年內仍多次復發,身體裡的抗體不斷被消磨,最後因中樞神經黴菌感染而過世。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威翰指出,不斷復發正是部分TTP患者的困境,而且由於目前國內能用的藥物有效,部分藥物健保又不給付,患者真的非常辛苦。一到二成患者會復發 原因難確認黃威翰說,TTP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的血液疾病,臨床治療大多是為患者進行血漿置換,往往會洗到一到兩倍的血漿體積,情況好一點的患者在療程結束後復發風險不大,但有些患者的治療較困難,一開始一倍的血漿洗不下來,還要使用類固醇和莫須瘤等標靶藥物,雖然可以壓一陣子,但之後依然可能復發。會復發的TTP患者約占一到兩成,黃威翰表示,由於觸發TTP的原因至今仍難確認,如何避免復發,對患者來說並不容易,很難從日常生活中去注意或避免致病因子,大多數患者復發時往前追溯都找不出觸發原因,即使有的患者可能是因小感冒而復發,但其他患者並不一定如此。因此,TTP患者的預後要格外小心警覺,黃威翰建議,患者平時應盡量避免感染,例如少吃生魚片、生菜沙拉等生食,共同生活的家人更要留意患者的健康與精神狀況,一旦身體出現紫斑、黃疸,或意識和認知不清,應盡快就醫。此外,一如其他疾病應定期追蹤,黃威翰提醒TTP患者發病之後的前三個月,要密集回診,抽血檢查各項指數,如果持續追蹤三個月都很穩定,未來仍應每三個月定期追蹤一次。國外已開發新藥 未引進台灣關於TTP的治療,黃威翰說,國外已有新的藥物,但可惜目前仍未進入台灣,而且引進來台後,若沒有健保,對患者來說也將是沈重的經濟負擔。他也說,不論在醫學會討論或臨床照護上,TTP都屬於很少見的疾病,應納入罕見疾病認列。但實際情況,由於國健署對罕病的定義規範很嚴格,其中一項是要求基因檢測,認為要有遺傳性基因的缺陷才可認定是罕病,而TTP卻有部分是免疫性罕見疾病,導致讓病患加入罕病保護傘非常困難。【延伸閱讀:TTP是什麼?為什麼辨別難、治療也難】
-
2021-08-18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認定/搶救TTP之4:病況既兇且猛 緊急血漿置換挽性命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雖然是個極罕見的血液疾病,致命又帶有不確定性,我們就像「深海中無聲吶喊的海天使」;但隨著疾病衛教資訊增加,許多病友陸續現身,讓我們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現在即將舉辦的病友會,我們想邀請大家一起共襄盛舉,彼此分享與交流,減少面對疾病的茫然驚慌,也歡迎提供您寶貴的生命經驗,讓彼此做最佳的後援!●時間:3/30 14:00-16:20●地點:Happ.小樹屋|大葉桉分館2樓(台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20號2樓)●報名連結:https://reurl.cc/G4nnjD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是非常複雜的血液疾病,血液科醫師表示,TTP從致病原因到症狀判讀和治療方式,都考驗著醫師和患者,一定要提高警覺。尤其TTP是血液疾病中的急症,一旦發生就要搶時間治療,否則會影響多重器官,引發嚴重後果。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宇欽指出,TTP發生的關鍵原因來自體內缺乏ADAMTS13,這是一種切斷vWF(von Willebrand Factor,溫韋伯氏蛋白質因子)的酶。正常的vWF因子會結合形成雙鍵再擴張連結為多鍵,成為大型的vWF,可作用在內皮細胞上吸附血小板,堵住血管破口, 達成止血功能。但當人體ADAMTS13不足時,大型的vWF無法被正常地切斷,這些大型vWF便會吸附太多血小板,形成血栓,進而造成小動脈阻塞和全身血小板低下。ADAMTS13 缺乏的原因可大致分為遺傳性和免疫性。陳宇欽說,20歲以上的TTP成人患者,90%都屬免疫性造成,包括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感染等狀況,都有可能產生抗體,中和掉了ADAMTS13的活性。判讀難 二大治療方式: 換血+免疫制劑 陳宇欽表示,TPP在臨床診斷上,無法藉由單一的檢驗結果來確認,相較於癌症只需切片或斷層檢查即可判定,TTP要做很多檢查才能確診,包括檢測ADAMTS13的活性,並透過腎功能異常、發燒、血小板低下、血紅素低下、溶血等五項臨床表徵來綜合判斷,還要經由鑑別診斷,排除掉其他不同原因。因此臨床上TTP的確診,對醫師是極大考驗。陳宇欽說,TTP都是急性發作,就醫的第一關往往是急診,但偶有經驗不夠的急診醫師一看到檢驗結果顯示血小板很低,便立即為患者輸血小板,反而造成更嚴重的血栓。針對TTP的治療,陳宇欽說,台灣常採用血漿交換(血漿置換術),以及使用類固醇或治療癌症的生物製劑等免疫抑制劑,而國外近年已核准有新的單株抗體治療,機轉為透過一種阻斷血小板與vWF因子結合的藥物,但台灣至今仍未引進。 症狀多元 急診患者小心轉錯科TTP的發病症狀多元,陳宇欽指出,小動脈血栓阻塞會快速影響人體不同器官,影響到肝臟就出現黃疸,影響到神經就出現意識異常。例如他曾收治一位做生意的婦女,一開始常找錯錢給客人,講話時答非所問,最後意識嚴重混亂,家屬以為是精神問題送到醫院急診,但急診室醫師檢驗時認為她出現黃疸,便轉送腸胃科,直到腸胃科發現患者血小板數值很低,立刻會診血液科,馬上確診是TTP進行血漿置換,緊急救回一命。另一位年輕女性患者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曾於診所就醫檢查發現血小板低下,後來症狀惡化到三總急診,醫師警覺可能是TTP,立刻做ADAMTS13檢測,馬上確診,隨後進行十幾次血漿置換術,同時配合使用類固醇及治療癌症的生物製劑,順利治癒,之後定期追蹤,至今兩年多來都未復發。 相較於這些幸運的病人,有些急診TTP患者卻歷經波折才確診,常常先被送到神經或腸胃科,最後才由血液科介入。陳宇欽提醒,TTP是血液疾病中的急症,一定要盡快確診,且確診後要立刻搶時間治療,絕不能今天發現明天再換血。TTP的病因和症狀雖複雜,但患者仍可與TTP和平共處。陳宇欽表示,患者一定要定期回診追蹤,預後第一年應每月回診,一年後改為每三個月回診,平時更要隨時警覺,一有問題應馬上洽詢了解其病情的醫師,家屬陪同急診時也要說明TTP的病史,以免延誤治療。符合罕病門檻 盼新藥引進台灣TTP的患者在台灣很少,陳宇欽說,台灣官方認定為罕病的標準包括:罕病發生率要萬分之一以下、有基因缺陷、治療困難,從這三點來看,TTP都符合認定門檻。陳宇欽說,國內目前雖有血漿置換和免抑制劑藥物這兩種治療方式,但臨床顯顯示有些病人治療後的效果並不是很好。他認為,醫學在進步,國外既然有新藥,就應該引進台灣,尤其TTP患者是可治療的,未治療前死亡率雖達80%,但治療後可大降至20%,若能投入更好的治療藥物,一定可以再提高治療成功率。陳宇欽說,台灣醫師常參加國際會議,都會知道國際上的醫學進展,也深知台灣的差距有多大,如果能引進好的TTP新藥,不論對患者、對醫師都是值得考慮的好機會。【延伸閱讀:TTP是什麼?為什麼辨別難、治療也難】
-
2021-08-17 癌症.淋巴癌
《斯卡羅》大股頭傳淋巴癌末放棄急救!身體出現6異狀盡快檢查
《斯卡羅》飾演大股頭「卓杞篤」角色的素人演員查馬克・法拉屋樂,驚傳罹患淋巴癌,最近復發且轉移至其他器官,狀況危急卻不願插管治療,已從醫院接回屏東縣來義鄉住家,由家人和妻兒陪伴,目前得知已在昨晚(19日)病逝,得年42歲。淋巴癌的成因包括遺傳(如兄弟姐妹可先後或同時患有惡性淋巴癌)、輻射(淋巴癌的發病率與吸收輻射的劑量及受輻射時的年齡有關)、體內免疫系統失常等。當身體出現「燒、腫、癢、汗、咳、瘦」的異狀時,應盡快就醫檢查。>>疾病百科/淋巴癌公視斥資1.55億元、取材1867年發生在恆春半島「羅妹號事件」事件拍攝的史詩旗艦劇「斯卡羅」,14日首播就刷新公視開台21年首播收視紀錄,總統蔡英文都在臉書推薦;開出收視紅盤之際,飾演大股頭「卓杞篤」角色的素人演員查馬克・法拉屋樂,卻驚傳癌末病危放棄急救,已由家人醫院帶返屏東縣來義鄉住家,親友和潘孟安都在臉書為他集氣祈禱。44歲的查馬克.法拉屋樂是屏東泰武國小教導主任,台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畢業,致力推廣原民傳統文化,除了任職國小主任,是古謠傳唱隊指導老師、也教學生雕刻,更參與編寫泰武國小民族教育課本及原住民為本位的數學及國語課本;指導學童練唱排灣族的古歌謠成立古謠傳唱隊後,團隊錄製的傳統音樂專輯《唱一首好聽的歌》 曾入圍第18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音樂專輯獎,2017年獲頒師鐸獎。屏東縣政府原民處副處長蔡文進說,很早就知道查馬克生病了,後來得知罹患淋巴癌,最近復發且轉移至其他器官,狀況危急卻不願插管治療,等同放棄急救,已從醫院接回屏東縣來義鄉住家,由家人和妻兒陪伴。原民立委伍麗華曾任武國小校長,兩人曾是同事,致力推廣原民古歌謠,交情深厚,伍麗華昨手接獲查馬克陷入半夢半昏迷的彌留狀態前往探親,凌晨1時才離去。伍麗華也在臉書揭露,當初劇組一見查馬克就認為是「卓杞篤」的不二人選,查馬克本來意願不大,劇組請她牽線,最終答應演出,沒想到殺青後罹患罕見癌症。伍麗華說,查馬克發現生病時,有把手邊的事情放下前去治病,也做完了整個療程,沒想到以為治好了,最近卻復發,不過查馬克很低調,他心想自己都貢獻在文化傳承中,沒好好陪家人,現在是該和家人陪伴在一起了。導演曹瑞原誇讚查馬克的族語講得很好,對演員和對戲都可以感受他的強烈氣場,角色渾然天成,那時的學校工作和拍戲兩頭燒,總是要做到最好,拍攝過程也給部落的年輕人信心和勇氣,為他們的文化完完全全的投入和熱愛,思維、遠見、視角是很高超的,格局很大。本月10日的全球線上記者會,查馬克因身體不舒服不克參加,特地捎來對劇組的祝福:「這部戲一定會翻轉台灣的視野,一定會讓世界看見台灣,讓我遇見用心耕耘台灣的劇組,你們太棒了!繼續加油!」。
-
2021-08-16 該看哪科.兒科
女嬰肚子拉不停 原來是牛奶過敏引起
一名3個月女嬰,滿2個月開始改換配方奶粉哺育後,原本一天排便3次,卻突然暴增至8至10次,甚至曾一天腹瀉15次,解出水便、血絲便,就醫才查出是因為牛奶蛋白過敏引起。烏日林新醫院小兒及過敏氣喘科賴永清醫師表示,女嬰的父母親分別有嬰幼期腹瀉病史和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因此她有8、9成機率會遺傳過敏體質。女嬰長達一個月慢性腹瀉,體重無明顯下降或增加,理學檢查只有腹脹,以及大便細菌培養無明顯致病菌或病毒感染,再經由抽血檢查免疫球蛋白IgE特異抗體,發現數值高達4.18以上,高於正常平均值為0.6至1,因此確診為牛奶蛋白過敏。賴永清說,起初先給女嬰喝部分水解牛奶蛋白嬰兒奶粉,雖然有改善腹瀉情形,但一周後又再度腹瀉,期間有出現血絲黏便;接著改喝無乳糖止瀉奶粉,有改善腹瀉也無血絲黏便,但兩周後又再度一天排10次便。最後,當換為「無乳糖高度水解蛋白止瀉奶粉」才成功改善因牛奶蛋白過敏而引起的腹瀉情形,觀察一個月都恢復正常了,建議之後至少6至9個月後再換回一般配方奶粉。他指出,牛奶蛋白過敏的發生率為2%至5.9%,對嬰兒來講牛奶蛋白是外來的蛋白質,而牛奶有近20種會引起過敏的蛋白質,其中常見的有酪蛋白、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新生兒因為胃腸道尚未發育成熟,發生過敏性腸炎機會比成人更為普遍。由於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為非特異性且多元,如腹脹腹痛、腹瀉、嘔吐、血便等,也可能會產生其他過敏反應,如異位性皮膚炎,打噴嚏、流鼻水等,嚴重時甚至會導致過敏性休克,因此在診斷上需要高度的警覺,否則容易漏診或誤診。 賴永清說,針對牛奶過敏的寶寶,有50%會在1歲後消失,有70%會在2歲時消失,有85%會在3歲時消失。如果家中有對牛奶蛋白過敏的新生兒,至少4至6個月都要盡量哺餵母奶或高度水解牛奶蛋白配方奶粉,母乳媽媽應該避免攝取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至於副食品,則建議滿6個月後再添加,蛋白及全蛋製品則延遲至18至24個月大時,花生、堅果、魚類、甲殼類,至少滿3歲後才可提供。
-
2021-08-14 養生.聰明飲食
四肢纖細卻肚子大? 餐桌上常見「7種食物」刮肚肥油、減腰圍
你小腹微凸嗎?你有腹部肥胖的困擾嗎?了解腹部肥胖與健康的關係之後,摸著自己微微突起的小腹,不管你是哪一種原因造成的腹部肥胖,都可以先從調整平日的飲食開始做起。 腰圍過粗與2因素有關 調整生活方式助改善營養師余依晏表示,大多數人的腹圍過粗,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便秘,二是肥胖造成腹部脂肪過多,便秘是因體內的廢棄物通過大腸時的速度太慢,導致大腸變得不暢通,大多是因飲食中缺乏纖維質和水分不足所引起,還有可能因為缺乏運動、本身體質讓腸胃蠕動速度較慢,或攝取藥物的副作用如長期服用瀉藥等;至於肥胖造成腹部脂肪過多,更是應該利用調整飲食的方法,讓日漸突起的腹部,再度恢復平坦。 7種高纖維食物 幫助縮小腰圍余依晏建議,可以先在日常三餐飲食中,多增加一些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只要稍微改變一下,可能不用花大錢,就可以達到縮小腰圍的目的,以下就市面上常見又便宜的7種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並教你怎麼吃:1、地瓜地瓜的膳食纖維含量非常高,常吃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另外,地瓜含豐富的寡糖,幫助益生菌生長,有益大腸的保健,其中所含的水溶性纖維,更可保持血管的彈性和暢通,對於預防動脈血管硬化,以及降低膽固醇,均有幫助。不過,100公克的小條地瓜約為半碗白飯或2片吐司,若目前執行控制體重計畫 者,建議取代正餐的白飯,蜜地瓜或地瓜甜湯熱量較高,應盡量避免。2、蘋果蘋果的營養成分和一般水果比起來,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但是蘋果含有一種特殊的果膠成分,果膠是一種可溶性的纖維質,遇到水之後會膨脹,所以,吃蘋果加上喝水,會有飽足感,加上蘋果有豐富的纖維質,可促進腸胃蠕動,對排便很有幫助。3、燕麥燕麥不只有助降低膽固醇,其纖維豐富、水溶性纖維含量多,對於排便很有幫助,同時還可以降低熱量的攝取、延緩胃腸的排空時間,易產生飽足感,以及增加糞便體積,縮短大便在大腸內滯留的時間,避免腸道吸收殘餘之毒素,對於體 內環保很有幫助。4、竹筍竹筍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可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消化,讓人容易有飽足感,而竹筍屬於低熱量的蔬菜,吃多了也不會發胖,光是竹筍的高纖維、低熱量這兩項優 點,就足足吸引了不少營養過剩的現代人青睞。 5、芭樂芭樂的膳食纖維豐富,常吃可促進排便,芭樂皮中含有豐富營養成分,因此建議吃芭樂不需要削皮,若是擔心農藥殘留問題,可以放在清水中約10分鐘,再以流動的水沖洗即可。 6、香菇香菇的粗纖維及水溶性纖維很多,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還能增加排便量且熱量相當低,對於減腰圍很有幫助。尤其香菇梗是高量的多樣性纖維,再加上它含的多醣體與礦物質鋅,有助於抗腫瘤、加強免疫力;但香菇蒂屬於高普林類食物,因此痛風或是高尿酸患者,最好避免食用。7、芹菜有「廚房裡的藥物」、「藥芹」之稱的芹菜,其中所含的植物纖維,大部分為非水溶性纖維,因此容易讓人有飽足感,對於促進腸胃的蠕動也很有幫助。經科學家研究發現,芹菜除了富含水分和纖維外,並含有一種能夠使脂肪加速分解、消失的化學物質,因此,芹菜還是減肥的佳品。一般人料理芹菜經常只取芹菜柄的部分,葉子則是丟棄不用,其實芹菜葉含多量維他命和礦物質,纖維也不少,剁碎之後在煮清湯時灑一些當香味劑,可以取代香菜。另外,芹菜的纖維以莖部最為豐富,吃了可以增加排便量,讓排便較為通暢,但要限鉀的腎臟病患,應避免生食芹菜或喝芹菜汁,以免攝取過多的鉀離子。 延伸閱讀: ·便祕、缺鈣還有遺傳都會讓小腹微凸! 營養師揭「3個飲食自救法」:吃很重要 ·瘦小腹不是少吃就有用! 6個懶人必學的小秘訣
-
2021-08-10 該看哪科.婦科
多囊性卵巢是什麼?肥胖、掉髮、月經異常...8%婦女深受其害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或有人稱為多囊性囊腫、多囊性卵、多囊性卵巢、卵巢多囊症..等,是一種內分泌綜合症,約有8%的婦女深受苦惱。不少知名女明星也都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導致內分泌失調、身體變胖、為肥胖所苦,後來透過吃藥、飲食控制和開刀,才逐步好轉。多囊性似乎和變胖、變醜畫上等號,到底多囊性卵巢會有什麼症狀呢?多囊性卵巢:肥胖、掉髮、皮膚變差通通來多囊性卵巢是種荷爾蒙及內分泌失調導致,但具體原因不明,普遍認為和遺傳、男性荷爾蒙、作息不正常或胰島素阻抗有關係。最常見也最被多人討論的影響就是「變胖」。此外,常見的外在症狀也包含長痘痘與掉髮,都是外在明顯且常見的問題,不過實際上問題遠不只這些!除了上述的肥胖、掉髮、長痘痘問題外,在臨床上多囊的症狀還包含:1. 雄性素過高2. 月經異常(月經不來、每個週期月經超過35天才來)3. 不易懷孕、排卵異常(無排卵)4. 多囊性卵巢超音波顯示多囊性濾泡在門診中,有些希望求子的夫妻,就是因為多囊問題而無法如願。所謂排卵異常指的是多囊患者極可能有慢性不排卵的問題,而大家都知道,成功懷孕的雙主角就是健康的精子與健康的卵子,當多囊患者不排卵時,就成了多囊性卵巢不孕原因。因此,不論從懷孕或身體健康角度來看,多囊都是必須正視的問題。我該怎麼辦?預防治療看這邊若患有多囊性卵巢該怎麼辦呢?多囊性卵巢與內分泌和荷爾蒙息息相關,也會受到遺傳影響,要「預防」較為不易。不過,我們仍能從後天的生活作息來調整,努力維持良好體重、減少熬夜,讓自己的內分泌維持在一個比較正常的水準,減少症狀的發生。治療多囊性卵巢可分為兩種,包含口服藥與開刀,主要是從降低雄性素來做調整。多囊性卵巢口服降血糖藥:口服降血糖藥(Metformin、小美),多囊性卵巢是種荷爾蒙及內分泌失調導致,藉由服用降血糖藥來改善胰島素阻抗、降低雄性素,進而達到治療多囊、恢復排卵的效果。多囊性卵巢開刀:多囊性卵巢手術是少數人會選擇的多囊性卵巢治療方式,主要是透過腹腔鏡手術來除去卵巢不正常濾泡,以降低雄性素。但多囊性卵巢手術後復發率高,無法根治。還是要再說一次,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習慣做調整,讓自己有規律運動、正常作息才能保持正常月經週期、健康身體,其實不論是治療或預防,多數建議都是要「體重控制」,因此看完這篇文章分享出去後就趕快動起來了!※如果你想更了解多囊性卵巢,除了可以諮詢你的醫生,也可以來看看我寫的這篇詳盡文章:多囊性卵巢會禿頭、不孕?治療搭配生活習慣就能改善!
-
2021-08-0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血脂超標不會有任何感覺 醫提醒全身血管都受波及
正值壯年的黃先生雖然才四十多歲,不過在幾年前便已體驗過心肌梗塞的慘痛經驗。出院之後,黃先生開始注重自己的健康,很積極與醫師配合控制高血脂的狀況。「檢查發現他屬於遺傳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病人,膽固醇非常高,很難降下來。」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林肇鋒醫師表示,「我們希望他可以把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70 mg/dL以下〔1〕,所以除了口服藥物以外,也合併使用降血脂針劑,病情控制得很穩定。」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長時間在家上班,缺少運動,又經常叫外送,食物偏鹹、偏油,追劇的時候還會吃零食,黃先生的體重便逐漸上升。此外,生活作息改變之後,較容易忘記吃藥、忘記打針,而讓低密度膽固醇開始飆升。「回診抽血時發現狀況變差,我們就會進一步了解原因。」林肇鋒醫師說,「這類病人只要飲食、運動、藥物稍有鬆懈,膽固醇就容易波動,所以一定要按時回診,持續追蹤。」膽固醇過高,種類要搞懂抽血檢查膽固醇時,務必先了解膽固醇的種類。膽固醇可分成高密度膽固醇(HDL-C,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與低密度膽固醇(LDL-C,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2〕。低密度膽固醇容易黏附在血管壁上,逐漸堆積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將導致血管狹窄、甚至阻塞,所以低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壞膽固醇」〔2〕〔3〕。林肇鋒醫師解釋,高密度膽固醇對我們身體非常重要,它可以把血液裡面過多的膽固醇運送到細胞裡,讓膽固醇不會長時間停留在血液裡,便不會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斑塊,因此高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好膽固醇」〔2〕。低密度膽固醇過高將對身體造成全面性影響,全身上下所有的血管都會受到波及,漸漸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林肇鋒醫師指出,大腦的動脈狹窄將導致腦中風,心臟的冠狀動脈狹窄將導致心絞痛或心肌梗塞,腎臟的動脈狹窄將導致腎臟病變,下肢的動脈狹窄將導致血液循環不足,而出現下肢冰冷、疼痛、間歇性跛行等症狀。「雖然膽固醇過高所衍生的併發症非常多,但是當血脂超標時,患者並不會有任何感覺,而容易輕忽、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林肇鋒醫師說,「我們必須抽血檢驗才有辦法知道血脂的狀況,臨床上會遇到患者因為胸悶、胸痛就醫,進一步檢查才驚覺是膽固醇過高導致冠狀動脈狹窄。醫師會希望患者可以在出現併發症前就發現血脂超標,並積極控制,才能避免血管病變、產生疾病。」積極控制高血脂,才能避免併發症高血脂的危險因子包括遺傳、抽菸、過重與肥胖、不當飲食、缺乏運動等〔4〕,想要控制高血脂,必須要多管齊下。發現膽固醇過高時,一開始會採用非藥物治療,包括飲食控制、適量運動、戒菸等,林肇鋒醫師說明,「是否需要搭配藥物進行治療,一方面看血脂肪有多高,二方面要看看是否存在一些相關風險或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5〕,低密度膽固醇的治療目標會依照風險不同來調整,具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之成年人應小於100 mg/dL、孩童應小於135 mg/dL,若有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或曾經腦中風應小於100 mg/dL,若有冠狀動脈疾病應小於70 mg/dL,若有急性冠心症候群合併糖尿病應小於55 mg/dL。「高血脂藥物治療除了口服藥物,也有針劑藥物。如果使用口服藥物治療後,血脂仍然顯著異常的話,就會考慮合併使用針劑治療來控制膽固醇。」林肇鋒醫師說,「目前的針劑設計得很方便,經過醫護人員的指導後,患者可以自己在家執行皮下注射,每2-4週注射一次。」膽固醇沒能控制達標的患者,可以和醫師詳細討論,調整藥物。口服降膽固醇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肌肉痠痛、肝指數上升,林肇鋒醫師分析,根據國內外的研究報告〔6〕,這些副作用的機率低,即使出現症狀,也不會太嚴重,通常在停藥或者是減輕劑量之後,就可以改善。針劑降膽固醇藥物是注射在皮下,常見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出現疼痛或紅腫。根據統計,副作用發生的機率也不高〔6〕,林肇鋒醫師說,「如果患者有反映這些狀況,我們都會進一步了解,看看是否有操作不當的地方,至於注射部位的選擇,會建議於不同部位輪流施打。經過適當的衛教與調整後,大多可以改善。」關心疫情也要當心膽固醇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的工作方式、生活型態都受到影響,宅在家的時間變多了,飲食、運動、藥物可不能鬆懈,以免血脂飆升。如果叫外送,記得挑選較健康的食材與烹調方式,林肇鋒醫師提醒,若是訂購蔬菜箱回家自己做料理,要控制油、鹽、減少調味料。煮菜時可使用大豆油、橄欖油,避免使用豬油、人造奶油。〔7〕攝取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燕麥、蒟蒻,有助降低壞膽固醇。追劇嘴饞時,可以用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杏仁、核桃來取代高脂、高糖、高鹽的零食。〔7〕請維持規律運動的習慣,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成人每周至少150分鐘中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另外加上兩日中至高強度肌肉訓練運動。大家可以依照個人的身體狀況調整,以漸進方式逐步增加運動量。〔8〕膽固醇過高時,患者並沒有感覺,但日積月累下來會衍生許多併發症,林肇鋒醫師叮嚀,請務必按時服藥或搭配針劑,積極控制讓血脂達標!參考資料:1. Eur Heart J. 2020 Jan 1;41(1):111-188. doi: 10.1093/eurheartj/ehz455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rticle/41/1/111/5556353 (Figure4)2. HDL (Good), LDL (Bad)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6 Nov 2020.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topics/cholesterol/hdl-good-ldl-bad-cholesterol-and-triglycerides3.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therosclerosis. 6 Nov 20204. Causes of high cholesterol.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6 Nov 2020.https://www.heart.org/en/health-topics/cholesterol/causes-of-high-cholesterol5. 2017 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http://www.tas.org.tw/index.php?action=news-detail&id=36.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41, 111_1887.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Diet and Lifestyle Recommendations. AHA. 15 Aug 2017.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y-living/healthy-eating/eat-smart/nutrition-basics/aha-diet-and-lifestyle-recommendations8.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Physical Activity for Adults and Kids. 18 Apr 2018.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y-living/fitness/fitness-basics/aha-recs-for-physical-activity-in-adults原文:
-
2021-08-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 疫情烽火下的我見我思
【編者按】在這全球籠罩於新冠疫情的困境下,特別感到興奮的是,醫學生時代所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居然在她仍然勤於研究與教學之餘,主動與我們分享她由「新冠疫情之省思」,進而引申到「全民防疫運動:從個人情緒免疫保健談起」的心得。更意想不到的是透過她的推薦,她的學生也是位名教授,不僅是科學家,也兼具豐沛的歷史與文學素養,巧妙地以古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分段介紹他在疫情烽火下的一些看法。希望透過這兩位兼具科學專長與人文素養的學者精心撰寫的三篇文章,在疫情肆虐的無奈之下,我們找到一些還可以做的努力。現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瘴癘,亦稱瘴氣(中醫慣用之名詞),是指山林間在濕熱環境下因動植物腐敗而產生的一種能致病的微生物(如病毒、細菌與真菌)滋生汙染物。由瘴氣引起的疾病一般稱為瘴病,故瘴病是多種疾病(流行病或熱帶疾病)的總稱;又瘴氣作為古代的疾病地理學概念,其主要與南方氣候、植被和地貌有關。瘴氣被認為是一種有毒氣體或薄霧,其不僅只在被感染個體內引發致病,更是會隨空氣傳播至該汙染區域內的多數個體(人或動物) 。醫學界往往以為過去所說的「瘴病」即是因水土不服所罹患的「中暑」或「感冒」或「瘧疾」等症,然廣義的「瘴病」則泛指熱帶或亞熱帶所在區域的傳染病。西方將瘴氣稱之為miasma,意思是「不潔」或「污染」。雖然「疫」難以認定為某一種病或症,但就「眾人同病;即疫也」的意義來說,古籍醫書或現代流行病學對「疫」之解,無疑是指稍有規模的流行性疾病,如「霍亂」、「天花」與「登革熱」等。其中「疫」中之重的「瘟疫」或謂「大疫」,更是指某種流行病/傳染病的大範圍爆發,諸如瘧疾、鼠疫、肺結核等,這當中也可能就包括了好發在特定季節或地區的「流感」疫情。隨著現代實證醫學的崛起,瘴癘(疫癘)這用詞已漸漸被後人接受是某些生物(主要是人類)因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發的流行性傳染病,如風熱性感冒(流感病毒或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疾病)。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清朝統治期間,來台的漢人多將台灣稱為瘴癘之地,文獻記載中也多次強調台灣島上疫病橫行,如清代《平台紀事本末》所載乾隆五十一年(1786)時際,偽鄭(即明鄭時期1662-1683)時多瘴癘,居民寥落;更云當年軍中疫癘大起,各路副將、參將、游擊、守備先後沒於軍,弁兵死者日數十人。由這些史書記載顯示,自明鄭正式經營/署理台灣至清初(康/雍/乾時期),來台/遷台/開台的我輩先祖都遇到了與先後來到台灣(福爾摩沙)的荷蘭人或西班牙人相類似的久居難題,亦即無法克服疫病(瘴癘)之生死交關。因疫情而病歿的現象到清末/日治的台灣還是經年發生,且台灣本島南北各處無一倖免。據史料記載,1871年日本國藉口琉球海難船民遭臺灣南端高士佛社等居民(排灣族)殺害之故,于1874年出兵攻打恆春半島的原住民,史稱「牡丹社事件」。在此之際,日本西鄉從道所率領的三千六百名官兵前往台灣征戰中,竟有500餘人死於疫病(戰鬥陣亡者僅20餘人),而清朝6500員派台「文武員弁」也因「疫氣流行」而病故者眾。再者,清末來台灣鎮守海疆的左宗棠楚軍(湖南兵),也於1885-1886年修築嘉義至大陂橫貫道路之際,許多士兵因遇到暑熱、瘴癘所引發的水土不服(主要是瘧疾)而相繼病死長埋台灣,這近百座埋骨處現就位於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五里埔,即甲仙鎮海軍墓。日治初期的台灣,于1896-1917二十年間,就曾出現了五次鼠疫流行(造成兩萬四千人死亡)與1919-1920年北部地區爆發過嚴重的「虎列剌」(即霍亂,造成四千三百多人死亡)。之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初期,因公共衛生推行落後,再加上兩岸人流頻繁往來下,導致原本在台灣已幾乎「絕跡」的各種傳染疾病,包含霍亂、天花、鼠疫與狂犬病等疫情又再次爆發。以1946年(民國35年)為例,台灣就曾因中國傳來「霍亂」,導致當年全台3809人染疫致病,2210人不幸死亡(致死率高達58%),而嘉義地區更因防疫封城(港)管制而導致警民重大衝突,進而衍變成了當時的重大社會事件——「布袋事件」。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流行性感冒(Influenza),通常簡稱為流感(Flu),為一種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流感病毒屬於正黏液病毒科,為RNA病毒的一種,主要有A、B及C型,其中A型和B型幾乎每年都會引起季節性的流行。20世紀內曾發生過四次較為嚴重且有記載的流感大流行疫情,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8年亞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與1977年俄國流感等。其中1918-1919年間的西班牙流感大爆發,是近代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一次瘟疫大流行(估計有10億人被感染),導致全球死亡人數超過了5千萬。依據日治臺灣的1918-1919流行性感冒疫情與防疫年表,這個百年前西班牙流感在臺灣地區所造成的死亡人數,第一波超過2萬5000人(死亡率達7.18%);第二波亦超過了2萬3000人(死亡率達6.3%)。21世紀初的疫調則有,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是一種由冠狀病毒(Cov)所引起的首例致命流行病;2009年的墨西哥流感(A型H1N1),該病毒之遺傳組成結合了人類、鳥禽及豬隻的流感病毒基因成分(造成超過一萬人死亡)及2012年的中東呼吸道綜合症(MERS),它也是一種冠狀病毒。這20年期間爆發的上述異常致命的流感大流行,所幸僅有非典型肺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在台灣流行肆虐,這波疫情有346名國人確診病例,然因其高致死率(接近20%)也造成73人不幸死亡。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是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又被稱為Sars-Cov-2,是2003年薩斯(SARS)病毒的變種/分支毒株。從2019年底Covid-19在中國武漢地區爆發後,短短幾個月就擴散至全球多個國家,迄今(7/24)為止,全球已經有一億九千多萬個病例數,四百多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台灣國內則超過1萬五千個病例數,七百多人感染新冠病毒而不幸死亡。雖然Covid-19主要通過人與人近距離接觸而染疫,但該病亦已被證實可藉由被污染的物品表面等環境因素傳播,這意味著它比SARS或 MERS的疫情更難控制與阻斷。特別是,這次疫情的Covid-19病原體亦已經出現多次變異,而這種自體突變似乎能強化病毒對細胞的感染力,導致其傳染性亦急劇增強,更甚者得以避開免疫系統的阻擊(如印度Delta變異病毒株),無怪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被聯合國稱為「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峻的危機」。「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2019末至今的新冠疫情已帶給了世界經濟帶來的熔斷衝擊,其嚴重程度遠比上世紀初的大蕭條,更因受到隔離封城、邊境管制、供應斷鏈及防控措施等影響,讓許多數人面臨著失業與貧困。從去年(2020)初第一位女台商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後,台灣民眾就謹遵守著外出要戴口罩/面罩來保持社交距離,進出各大公眾場所也須嚴守「紙本登記制」/「簡訊實聯制」;染疫患者/疑似與確診病患接觸者,也都分別採取了「居家檢疫」、「防疫旅館/隔離酒店」及「自者隔離」與「居家隔離」等不同的防疫措施,來阻絕新冠病毒的傳播鏈。隨著全球疫情的升溫和病毒的持續變種,台灣的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也從五月中旬進入極為險峻的階段,而三級警戒也持續延長至七月下旬(7/27全國調降為二級警戒)。再者,今年六月底國產與進口的新冠肺炎快篩試劑已陸續在各大通路/超商販售,於此同時政府也加速設立各地熱點地區的篩檢站與廣設集中檢疫所。隨著台灣政府全方位抗疫推動(滾動式調控),再加上國人上下做好自身良好的防疫配合(沒有人想當那個破口),很慶幸在七月下旬已看見了確診數與死亡率都大幅下降,對即將微解封(降為二級警戒)後的百業復甦與時序正軌,將是令人多所期待和樂觀看待。另外,國人每天都關心的議題還是圍繞在何時可以打到疫苗,包括每一波疫苗接種對象優先順序、爭議不斷的疫苗接種殘劑(餘針)及可能分配施打的疫苗種類及其副作用。目前在台灣公費疫苗接種只有兩種選擇,即以腺病毒載體為技術的AstraZeneca(AZ)疫苗與以mRNA為技術莫德納 (Moderna) 疫苗這兩種,然民眾目前似乎還期望有第三種以上的選擇,特別是已有一些國人選擇出國去尋找其他已獲WHO 批准緊急授權(EUA)的疫苗接種。然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新冠疫苗,都可能會有非預期的副作用(近五百例接種疫苗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更是讓有意願施打疫苗之民眾的普遍疑慮。面對民眾的疑慮與恐慌,建議可由施打者可自行預約選擇所青睞的疫苗種類,年長者可與醫生來共同決定/評估是否施打,某個程度上是可舒緩施打者的不安/壓力,並提高所謂安慰劑的正面效應。近日台灣南部出現了十多例印度「Delta」變種病毒確診者(台灣目前主要仍是Alpha變異株),這著實令人擔憂也需國人更加努力配合政府政策——「輪到你,就去打」,盡己所能為台灣的防疫做出微薄但卻又重大的貢獻。目前,已施打過第一劑的國人才剛超過26%(計次人口比為27%),讓疫苗施打的覆蓋率,故從原本設定需要65%-70%才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戰略方針,須提升至80%-85%的覆蓋率,如此才能讓這傳染力強及重症比率高的新冠變種病毒接近「清零」。在這三級警戒即將解除之際,我們接著是要面臨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後疫情時代」,期許國人同胞依舊秉承「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之價值信念,相信台灣不久後就能回到往日正常生活且再現昔日經濟榮景。謹以祈願並祝福本文讀者們都能喜樂平安長樂未央!
-
2021-08-04 癌症.乳癌
63歲男子胸部不適、食慾低 檢查確診乳癌4期
苗栗縣一名63歲男子近期因胸部不適,且食慾低、體力差,由家屬陪同至衛福部苗栗醫院就醫,經磁振造影影像呈現多處不明原因骨轉移,經安排檢查與正子掃描後,發現男子左側乳房有個2公分大小腫塊,病理組織切片化驗後,確診為乳癌第4期,患者目前已開始接受抗雌性激素受體的藥物治療。苗栗醫院指出,依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發布的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乳癌是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名的癌症,相對的男性也會得乳癌嗎?答案是肯定的。苗栗醫院外科醫師鄭智元指出,乳癌發生比率男性雖遠比女性低,但 「乳癌」並非女性專屬癌症,男性身體也有乳腺組織,也會有罹患乳癌風險,不可輕忽。不論是女性或男性,若有乳癌家族遺傳史,罹癌風險會比一般人高,更應注意乳房狀態;若出現皮膚脫屑或紅疹般變化、乳頭異常分泌物、乳房硬塊或凹陷,建議應即就醫檢查,男性乳癌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就是乳暈下腫塊,乳頭病變如凹陷、分泌物與潰瘍等。鄭智元表示,男性乳癌確診後的手術治療首選為全乳房切除手術、腋下淋巴結清除或前哨淋巴結手術,術後提供抗雌性激素受體藥物,作為荷爾蒙受體陽性男性乳癌輔助性治療,若是轉移性男性乳癌,以抗雌性激素受體藥物為第一線用藥。他提醒民眾,防癌需從預防及篩檢做起,不論是男性乳癌或是女性乳癌,只要及早發現,把握黃金就醫時機接受治療,後續規律門診追蹤檢查,痊癒的機會仍相當高,民眾如自覺身體出現異常變化,除了防疫自我保護外,仍需就醫檢查,及早治療。
-
2021-08-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全民防疫運動:從個人情緒免疫保健談起
【編者按】在這全球籠罩於新冠疫情的困境下,特別感到興奮的是,醫學生時代所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居然在她仍然勤於研究與教學之餘,主動與我們分享她由「新冠疫情之省思」,進而引申到「全民防疫運動:從個人情緒免疫保健談起」的心得。更意想不到的是透過她的推薦,她的學生也是位名教授,不僅是科學家,也兼具豐沛的歷史與文學素養,巧妙地以古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分段介紹他在疫情烽火下的一些看法。希望透過這兩位兼具科學專長與人文素養的學者精心撰寫的三篇文章,在疫情肆虐的無奈之下,我們找到一些還可以做的努力。一、前言 當今新冠病毒肆虐,全世界死亡人數達400萬人(WHO),大家談疫變色無不恐慌,不知何去何從,許多熱心人士踴躍捐錢,贈送口罩、防疫衣物、愛心便當及搭建臨時診療所,著實令人感動萬分,富有人情味的台灣,防疫不落人後,因此,站在醫藥研究領域中,難免發憤圖強,用心整理2019-2021年有關新冠疫情病毒的研究文獻,以野人獻曝之心,討論個人防疫策略,期望拋磚引玉,同心協力,消除疫情,恢復正常生活,健康快樂每一天。二、感染新冠病毒病重病人的特徵: 確診病人中,約20%會引發嚴重病情,如乾咳、發燒、呼吸窘迫、心律不整、嗅覺及味覺不敏、失憶、情緒不穩、高血壓、高血糖等,最後導致嚴重肺炎肺腫,多重器官失能而致命。 病理檢查發現這些重病患者,體內抗氧化系統包括抗氧化酶,抗氧化物質,鋅、硒、鎂、維生素等等之含量均比正常人低,因此,病毒感染病人體內的氧自由基暴增,嚴重的白血球數量劇減,免疫力劇降,血糖及血壓增高,這些珍貴的臨床資訊,提供我們瞭解每個人防疫的重要措施,必須在生活起居、飲食習慣、運動、情緒及免疫系統之調控及健康管理,才是抵禦新冠病毒良策。三、病毒感染病重的危險因子: 據統計,新冠病毒傳染力及致病力很強,但約有80%確診病人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如喉嚨不適、疲倦等,幾天後就恢復。但約有20%確診病重病人,需要住院的,是年老並有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肺腎及肝失能、失憶症或癌症病患等,探究這些病重患者的共病是免疫力差,氧化壓力大及發炎等現象。由於新冠病毒之棘蛋白與人體細胞受體(ACE2)結合,進入人體細胞後,立即引發免疫細胞(Dendritic cell)活化,並分泌α/β干擾素(Interferon α/β,IFNα/β),由此一系列訊息傳遞活化快速殲滅部隊如中性細胞(Neutrophil)及吞噬細胞(Marcophage)分泌大量自由基,毒殺病毒,接著後援部隊如B及T免疫細胞產生抗體,中和病毒棘蛋白或其他抗原,再由記憶T細胞(T memory cell)標記病毒,防範以後病毒之侵略。然而,道高一尺,病毒魔高一丈,半路攔截,延緩上述IFNα/β引發之一連串訊息傳遞,擾亂免疫系統的發炎及抗發炎組織激素((Cytokines)的均衡,加上病人本身的慢性疾病所造成的免疫不全及發炎狀態,結果造成發炎爆炸及組織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不可收拾的多重器官失能的致命局面。四、破解病毒感染病重的奧妙密碼 宇宙間擁有無數生物,其間互相抗衡的奧秘,直到最近才有些微瞭解。理解人體內龐大的細菌(其遺傳物質DNA總量是佔人體DNA總量的90%)與人共存共好的關係。最大的突破應是人類細胞的新陳代謝,組織間(腸↔腦,腸↔肺)的訊息傳遞及免疫機能的調控均依賴人體內細菌的協助,及人體健康的維繫。去年諾貝爾獎揭發細菌對抗病毒的絕招(CRISPR/Cas9),不免令人想到人體內細菌是否具有CRISPR/Cas9技巧,將入侵病毒DNA切割,而得以免除傷害,病毒與細菌與人體細胞間奧妙密碼,正等待科學家去研發,但目前我們能作的,就是追求和諧、互敬、互助的生態平衡。五、養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好習慣 這不只是一句教條而已,這是已有許多科學證據,證實一個人要活得健康快樂,就必須遵守此教條。睡眠生理學指出人在睡夢中,執行許多有益健康的事,如重新學習或深入思考白天所學的事物,修復身體各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機能,在睡眠中,腦分泌一種神奇的褪黑素(Melatonin),具有抗氧化、抗發炎、調節神經組織及增強免疫系統,由此,可知睡眠的重要性。因此,不可沉迷手機或操勞過度,影響睡眠。我教朋友唱的催眠曲,據說有效,不妨試試:心花朵朵開,善念處處在,好眠跟著來,煩勞永不在。六、均衡且多樣性的飲食習慣: 當今對新冠病毒之感染尚無特效藥之際,已有許多文獻報告,富有抗氧化抗發炎、抑糖尿病、抑癌及保護神經的天然食品,加強防疫功效具有潛力,這些天然物種類繁多,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容易取得,例如已有臨床試驗對新冠病患之病情具有改善的天然物,包括鋅、維生素A、B、C、D、E、魚油ω-3及ω-6不飽和脂肪酸、薑黃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降血糖藥物Metformin(MF),此藥物不只降血糖,適量使用可降低發炎物質(IL-6及TNFα)之分泌,MF具有抗發炎抗氧化抗癌及神經保護之作用。其實許多天然物包括植多酚(如茶多酚、洋蔥素、葡萄子酸、大蒜精等)也具有如MF之效果,但對新冠病患是否具有療效,則須等待臨床試驗。七、總論及未來展望: 從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病人的病理症狀所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體內氧化自由基太高,嚴重發炎現象,白血球劇降及免疫失調等是重要癥結所在。據統計約20%確診病人,引發嚴重病症,其中約5-8%病人須住加護病房(ICU),其餘80%確診無症狀或輕微症狀,於5-14天後就自然康復,由此我們深深覺悟到從個人情緒、免疫及保健確實作好,達到健康和樂,免疫力強時,就不必為了等不到新冠疫苗而擔憂煩惱,反而降低免疫力。呼籲重視個人健康管理才是長久防疫策略,因此,我們大家一起來作健康防疫四重奏,永續防疫不擔憂。
-
2021-08-0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全民防疫運動 新冠疫情之省思
【編者按】在這全球籠罩於新冠疫情的困境下,特別感到興奮的是,醫學生時代所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居然在她仍然勤於研究與教學之餘,主動與我們分享她由「新冠疫情之省思」,進而引申到「全民防疫運動:從個人情緒免疫保健談起」的心得。更意想不到的是透過她的推薦,她的學生也是位名教授,不僅是科學家,也兼具豐沛的歷史與文學素養,巧妙地以古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分段介紹他在疫情烽火下的一些看法。希望透過這兩位兼具科學專長與人文素養的學者精心撰寫的三篇文章,在疫情肆虐的無奈之下,我們找到一些還可以做的努力。一、前言 正當新冠(COVID-19)疫情時,全世界已有220多國及一億多人感染,約二百萬人致死的災難。感謝台灣努力防疫,大家同心協力,新冠感染率及致死率雖已偏高,但千萬不可心慌失措,防疫大事應確認為人類生活永不止息的災難。距SARS疫情約18年(2002),捲土重來的新冠病毒突變為傳染力更強、突變率更頻繁的品種,依此類推,這波過去,下波肯定會再來,我們應策畫永續防疫的措施。探究現今惡劣的局勢,似乎與人類互鬥、科技發達、破壞環境、破壞地球有關,導致無數生物間的生態失衡,尤其是人體內,細胞與細菌共存共好的關係失能,致使慢性病患增多,免疫力下降,因此我們務必省思,痛改前非。二、原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最近已有許多研究,顯示病毒及細菌的祖先與細胞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祖先(Common ancestor)。下列研究結果顯示細菌及病毒比人類細胞更具萬能的求生策略:1.人體細胞淪為病毒繁衍子孫的奴役 新冠病毒構造非常簡單,具有一條遺傳物質RNA及26種重要蛋白質,其中五種蛋白質的功能已知,最重要的一種為棘蛋白(Spike protein),此棘蛋白能像子彈精準打到人體細胞膜上一種重要蛋白轉酶(ACE2),由此入侵細胞內,脫下其RNA,命令人體細胞專職為其複製許多新的RNA及相關蛋白質,重新組裝成為更多新冠病毒子孫們,接著破壞人體細胞而釋放後,再重新侵入更多人體細胞,再繼續如上述步驟,繁殖無數的病毒子孫。 令人省思的問題之一,新冠病毒為何具有棘蛋白,能夠精準與其受體(ACE2)結合而進入人體細胞內?此密切結合體是否源自上古時代病毒與細胞原是兄弟般親近,因此病毒能記憶保留其最原始與人類細胞同源的棘蛋白-ACE2的精準配對?2.人體細胞與細菌共存共好的密切關係 人體細胞構造複雜,其中最重要的粒線體,專司合成能量物質(ATP)及抵禦外侵的細菌及病毒。當粒線體功能不正常時,人體許多疾病如失憶症、癌症、糖尿病、肥胖症等等就產生。因此,我們務必覺醒人類生存依賴細菌的重要性。另外,有一研究結果指出,人體腸道細菌一千多種,口腔內細菌七百多種,若經長期使用抗生素,致使腸道菌相變化,細菌種類嚴重減少的結果,可明顯增加肺部感染病毒致死率。不但如此,腸道菌相包括益生菌及壞菌種數及數量的多寡,可因飲食不均衡(缺纖維及蔬果)而失能,導致各種疾病如神經退化症(失憶症)、癌症、糖尿病、肥胖症、腸炎等等的產生,因此,人類體內菌相正常,對人體健康影響非常大。再經進一步研究,才了解很多細菌的代謝物質如丁酸鹽(Butyrate,具抗發炎、增加免疫)及西羅尼(Serotonin)是一種快樂因子,乃是促進人體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目前這些研究結果仍只是冰山一角,尚有許多未發掘的人菌奧秘關係,尚待研究。我想我們常說人是萬物之靈,潛力無窮,或許我們指的潛能,乃是共生的益菌默默地在發揮的潛在功能,因此,我們應感恩。最重要務必省思的事是一百多年來,人類無知濫用抗生素、殺菌劑,破壞人菌共好的生態平衡,造成人體最大的財富如健康受損。 大自然生物界無數益菌也一樣作了許多有益人類生存的事,去年(2020)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揭發細菌對入侵的病毒引發一套免疫系統,細菌能把一段入侵病毒的DNA嵌入其DNA作為記憶標誌,此後當有相同病毒入侵時,細菌由該記憶DNA的標誌,製造一套切割病毒DNA的機制(CRISPR/Cas 9),以解除入侵病毒的傷害,這種細菌擁有的超強免疫機制,保護自己的生命多麼奧妙,值得我們深思。我想諸如此類的奧妙應有更多,值得我們去發掘。最令我迫切想揭發的類似事件,思考人體內是否也有細菌對入侵人體內的病毒也具有類似CRISPR/Cas 9或更高明的切割病毒遺傳物質的免疫系統,我們想像的超級免疫力(潛能)是否應作如是觀?大自然中,各種生物間相剋相生的微妙關係,我們知道仍太少,然而人類無知殘酷的濫用農藥、殺菌劑、消毒劑、輻射性物質(核能發電)、燃煤、六輕工業、塑膠汙染等各種破壞環境,造成生態不平衡的結果,乃是立即可見的反效果。三、病毒教我們的事 許多研究證實病毒及細菌求生能力超越人類細胞,現已知有些品種是默默的在幫助人類創造優越的生存環境,因此,我們務必深刻反省:1.和敬謙卑 我們要感恩及尊敬所有生靈對人類的善待,而且要和諧相處,千萬不可互相殘殺,如濫用殺蟲劑、殺菌劑及消毒劑等等:人人務必謙卑,如上所述病毒及細菌的生存技巧,遠超越人類單獨的細胞。最大的啟示應是人人平等,不應在求學過程中,以學業考試成績分優劣生,這是極大的錯誤,敬請教育當局趕緊改正。2.生活教育 目前科技發達,追求經濟繁榮、奢侈浪費、飲食不均衡、生活習慣不規律、沉迷3C、不運動、熬夜等等,造成許多青少年未老先衰,罹患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的嚴重疾病,由這次新冠疫情所引發的嚴重症狀的族群中(包括年齡高及慢性病患者)發現,具有三高的病患,不但感受病毒傳染率大幅偏高,而且併發嚴重的症狀尤其高,因此,我們的國民教育,務必重視生活教育,重視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培養健康快樂有品德和敬謙卑及博愛的善良國民。 當今新冠疫情時,大家互爭病毒疫苗,其實與打疫苗同等重要的事,應是增加本身的免疫力、增強體力,培養快樂幸福感。四、結論及展望 綜合以上新冠病毒相關的研究,闡明病毒及細菌的求生機能比人體各自單獨的細胞強。人類自稱為萬物之靈,獨賴各已演化為專職的組織器官(腦、心、肺、腸、胃、腎、免疫系統、生殖系統及皮膚等等)的密切整合所能發揮的功能,尤其是體內無數龐大的微生物如細菌(估計其遺傳物質是人體內DNA總量的90%)與人體細胞共存共好的密切關係,對人類精神、心理行為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鄭重呼籲我們國民教育務必重視生活教育,傳授宇宙間所有生物間和諧共存共好的認知,這次新冠病毒教我們的事,綜合四則如下,敬請指教:
-
2021-08-01 養生.聰明飲食
研究:喝咖啡不會致心悸 反而可降低心律不整風險
一項最新研究消除人們對「咖啡會導致心悸或心律不整」的擔憂,並證實喝咖啡的習慣會讓發生心律不整的風險降低。該研究發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期刊上,分析三年內超過38萬6000人的咖啡消費量,並將其與可能發生包括心房顫動在內的心律不整的發生率進行比較。心律不整專家馬庫斯博士(Gregory Marcus)指出,在調整人口統計學、生活習慣和可能導致心臟疾病等狀況後,「每多喝一杯咖啡的習慣,會讓心律不整的風險降低3%。」研究人員還研究咖啡與基因之間的關係。「CYP1A2基因」、也被稱為「咖啡基因」有助於咖啡因代謝,具有完全該功能基因的人能以正常速度代謝咖啡,意味著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可以喝咖啡而不會產生不良影響」,但當該基因發生突變,身體代謝咖啡的速度可能會減慢,而咖啡的高濃度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或以更高的速度被感覺到。同時在遺傳分析中,該研究未發現咖啡代謝受損與心律不整風險之間存在任何顯著關聯。
-
2021-07-30 該看哪科.耳鼻喉
天熱吃冰消暑小心誘發鼻過敏! 吃完冰品出現「2症狀」要節制
近來天氣炎熱,防疫在家叫外賣、點手搖飲或是冰品,是許多人的消暑選擇,但如果本身是過敏體質的患者恐怕吃不消,可能引發各種過敏症狀,如咳嗽、流鼻水、鼻塞等,疫情期間可能以為自己不小心染疫,驚恐不已!對此,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除了塵蟎、灰塵等常見過敏原,冰品或香菸也屬於誘發過敏的刺激物,因此要注意有所節制。 貪涼吃了太多的冷飲、冰品 易誘發鼻過敏 李宏信指出,流鼻涕、打噴嚏、鼻塞是鼻過敏的典型症狀,雖好發於季節變換之時,但在夏季期間,若貪涼吃了太多的冷飲、冰品,也可能會誘發鼻過敏,尤其是氣喘患者更要注意,應避免為了一時的口腹之欲,吃進太多冰冷食物,加劇過敏症狀。李宏信表示,由於鼻過敏患者的鼻神經及血管分布較一般人密集,遇到冰冷食物的刺激,會促使血管及氣管收縮,若吃完冰品有頻繁打噴嚏、咳嗽的現象,排除感冒因素,就有可能是鼻過敏發作,因此在家防疫,飲食也要有所忌口。鼻子的功能連大象都知道,其一為嗅覺的功能,除非是受到特別的病毒感染,像這次流行的新冠病毒使其破壞而失去嗅覺之外,大部分都不會有毛病。其二為呼吸功能,與生命生存有很大的關係,鼻子內的鼻甲、粘膜是個像香腸大小的海綿體組織,當中充滿豐富的微血管,主要作用是外部空氣進入肺部的調節器,外界空氣太冷會充血腫大,使空氣加溫進入肺部,外面空氣太熱則血管收縮,即冷脹熱縮的作用。 降低鼻過敏復發 這些事情要做到鼻子過敏者因內部神經過度發達,略越受溫度高低不同的刺激,就會產生冷脹熱縮的作用,刺激太大就會產生鼻黏膜腫大而鼻塞、流清水鼻涕、打噴嚏等過敏症狀,有些人鼻黏膜神經過度發達,是遺傳性、家族性的,這種體質的人也會受氣溫變化影響,產生過敏症狀,特別是現在疫情流行期間,缺乏運動也容易有鼻過敏症狀,可以多吃人蔘、粉光蔘、麻油等熱性食物,針對長年有鼻過敏者,輕者服用過敏藥物即可控制,尤其長效性抗過敏的組織胺等,都有很好的效果。李宏信進一步指出,鼻過敏發作時,鼻子會發癢而噴嚏連連,導致鼻腔中的血管充血,而使鼻黏膜腫大,因此還會引發嚴重的流鼻水、鼻塞等症狀,患者生活大受影響。鼻過敏一般常見用類固醇、抗組織胺等藥物治療,也有快速見效的鼻噴劑可使用,但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容易產生藥物依賴、抗藥性等後遺症。雖然還有雷射、電燒、紅外線等手術方式可選擇,通常只對一般鼻病有效,無法改善嚴重鼻過敏。家醫科醫師李政道強調,除了藥物、手術治療鼻過敏,患者也可檢驗自己對哪些過敏原,如:塵蟎、灰塵、黴菌、動物毛髮、香菸、花粉等過敏,盡量避免於日常生活中接觸。此外,均衡飲食、規律作息與運動,更是不可少的生活好習慣,相輔相成,才能降低鼻過敏復發。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台灣超過2百萬人罹糖尿病!40歲以下患者增 醫警告:每天1杯飲料最可怕 ·透明鼻水流不停? 醫曝「4面相」小心是過敏性鼻炎
-
2021-07-29 新聞.元氣新聞
1歲美短基因突變成「四耳貓」女義工不嫌棄給牠溫暖的家
貓咪正常擁有兩隻耳朵,但有貓基因突變,生下來就有四隻耳朵。幸運的是遇到愛牠的飼主收養,過著健康幸福的生活,並為牠成立社群粉絲專頁,有上千網友關注。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賓州41歲女子Swati去年透過自己擔任義工的動保單位,收養了混美國短毛貓的米克斯阿斯蘭(Aslan),阿斯蘭和牠14隻兄弟姊妹從一家汽車維修廠被救援,很特別的是這隻一歲小貓基因突變,共有四隻耳朵,多長出的兩隻位於正常耳朵的後方。擁有四隻耳朵的貓相當罕見,除了一丁點進食的問題,阿斯蘭非常地健康。別具特色的耳朵也為牠在網路上帶來高人氣,主人幫牠成立推特、Instagram等粉絲團,有2000多位網友關注。飼主Swati表示,阿斯蘭很外向,很喜歡出去散步以及和其他同伴玩耍,也喜歡嘗鮮,如果不給牠想吃的食物,牠就會偷走並逃跑。為什麼會出現四耳貓?關於此種隱性基因的研究可回溯到1957年,科學家發現當兩隻貓都帶有這種隱性基因卻沒有顯現出來,接下來只有50%的機率會遺傳下去。雖然古早的研究指出這種異變對貓在子宮裡的發育來說很致命,但近代可見四耳貓大多能過著相對健康的生活。⭐️「寵物健康我守護」徵文邀稿中 賺獎金6000幫毛孩加菜!陪你在家度過苦悶疫情的毛小孩,歡迎來分享牠的健康小故事!來信需附上寵物簡歷與照片,不僅有高額獎金,還有udn文創精美授權贈品等著你喔!(點擊上圖瞭解更多活動詳情)活動截止日為8/24(二),歡迎踴躍投稿!
-
2021-07-28 醫聲.罕見疾病
爭取罕藥/手腳麻常腹瀉 罹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
雙腿無力、手麻腳麻、步伐不穩,又常腹瀉,年近60歲的黃先生近幾年多次至骨科、復健科、腸胃科就診,始終找不出病因,最後才確診為罕病「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P),在醫師建議下,30多名家族成員接受基因檢測,竟有近10人帶有突變基因。 台大醫學院解剖暨細胞生物學教授、台大神經部主治醫師謝松蒼說,FAP屬於自體顯性遺傳疾病,只要父母一方有此變異基因,子女罹患此病機率可達五成。謝松蒼說,大部分罕見疾病都在幼兒階段發病,但FAP患者卻在中老年時發病,出生後,「不正常澱粉樣蛋白」即持續沉積身體各部位神經,約在55歲後出現周邊神經病變,症狀為腹瀉、姿勢性低血壓,以及肢體不便等。在傳統治療上,FAP可說是無藥可治,患者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病情持續惡化,直到死亡。謝松蒼說,曾有患者自訴「自知毫無希望,希望到我為止,不願禍及子孫。」表達往生以後捐腦神經組織,作為研究之用。近年來,RNA干擾術之治療問世,讓FAP病友重拾希望,臨床顯示,此新藥可抑制突變蛋白質的製造,減少類澱粉沉積,進而降低神經損害。謝松蒼指出,該藥有效延緩患者病情,甚至在停留在某個階段,不再惡化。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指出,北部某醫院藥劑部主任為FAP病友,在病逝前,關心此新藥發展。台大醫院參與RNA干擾術治療之全球臨床試驗計畫,主持人之一即為謝松蒼教授,國內部分患者因參與臨床試驗而能免費用藥。 陳冠如強調,新藥療效明顯,但每月藥費約需一百萬元,絕非一般人所能負擔,國內尚無病友自費用藥。由於不少病友為家庭經濟支柱,期盼健保能合理地給予協助,給付病情較輕者,維持身體狀況,繼續工作,不致拖累家庭。
-
2021-07-25 癌症.其他癌症
唐慧琳難敵「癌王」胰臟癌病逝 醫:注意7高風險群
新北市議員唐慧琳去年被爆出罹患「癌王」胰臟癌第三期,一年來努力治療,未料今晨仍不敵病魔,享年49歲。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賴冠宏說,若想預防患病,需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均衡飲食、穩定血糖、多運動、少抽菸喝酒;患病高風險族群有胰臟癌家族史者、吸菸者、酗酒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慢性胰臟炎患者、65歲以上長者、男性等,尤需注意。唐慧琳年紀不大,怎麼會罹患胰臟癌?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秉修指出,年紀愈大,胰臟癌發生率愈高,但近年的偶發個案中,40幾歲女性的發生率明顯提高,相關個案並不少見,發現時都是晚期,五年存活率通常不到1成,且「預後都很差」。吳秉修說,近期有名42歲年輕女性,沒有相關危險因子,只得過一次胰臟炎、有長期喝酒習慣,最後診斷卻已是胰臟癌第三期,「令人相當難過」,將進行切片檢查,釐清腫瘤細胞類型,再做後續治療。●最新十大癌症死因 胰臟癌排名第7根據衛福部202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2020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胰臟癌排名第7,在女性癌症死因上則排名第5。●為何胰臟癌這麼可怕?胰臟癌是「癌中之王」, 初期通常沒有症狀,患者自身難以覺察胰臟異常,等到有症狀時通常已是中晚期,治療效果不佳。為此,賴冠宏提醒,若有黃疸、茶色尿、眼睛黃、長期腹痛、發燒等症狀,即應就醫接受檢查,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晚期發現時,預後差、五年存活率也極低。賴冠宏表示,若發現時已有臟器轉移,第四期的五年存活百機率約為1%。第三期若有血管、淋巴結轉移,五年存活率平均低於13%。●7高風險族群需注意除了遺傳因素以外,抽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會提升罹患胰臟癌的風險。賴冠宏指出, 有胰臟癌家族史者、吸菸者、酗酒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慢性胰臟炎患者、65歲以上長者、男性等是胰臟癌高風險族群。由於疾病之初,難有症狀協助發現癌變,賴冠宏建議,預防胰臟癌需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均衡飲食、穩定血糖、多運動、少抽菸喝酒。高風險族群可每年進行健康檢查1次,一般民眾則每1至2年1次即可。健康檢查時,會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血液檢查、症狀詢問、理學檢查等。綜合各項指標,若腫瘤指數不尋常、有經常性腹痛等,會視情況進一步做電腦斷層檢查,以作診斷。飲食部分,賴冠宏表示,要少吃油炸類食物,避免高澱粉、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並多吃蔬菜類。
-
2021-07-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圖表/居家快篩怎麼做?有哪些取樣方式與疑慮? 篩檢小心偽陰性
究竟快篩檢驗原理為何?有哪些取樣方式與疑慮?如何使用?檢驗結果準確度如何?本報整理懶人包,帶您了解居家快篩的相關知識。●快篩試劑是什麼?國衛院指出,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快篩試劑原理大多是利用「側向流體免疫層析法」,內含的試紙可分為4個部分,分別為檢體層、膠體金抗體層、硝化纖維膜與吸收層,檢體放入檢體層後,可檢測受試者黏膜檢體是否含冠狀病毒的棘狀蛋白。●取樣方式:鼻部準確度較喉嚨採樣佳喉嚨取樣/嘴巴維持張開姿勢約10秒,輕輕地用棉棒摩擦舌根兩側的軟顎部位。鼻部取樣/將棉棒插進鼻孔中並向上移動,輕輕轉動棉棒約10至15秒。取樣後,將棉棒放入塑膠管中,並確認液體在管中,折斷棉棒超出管子長度的部分,不讓棉棒放入管後彎曲,鎖緊塑膠管上的蓋子,即完成快篩程序。台灣奈米碳素董事長蔡群賢表示,針對抗原快篩,鼻咽試紙採樣單邊,需較深入鼻部,所能測到的病毒量是咽喉的3到4倍,準確度較高,適合醫療人員使用;鼻黏膜試紙不需太深入鼻部,但須採樣鼻孔兩邊;取樣喉嚨、口水時,因容易有干擾因子,如採樣前漱口的藥水等,會影響取樣準確度。●快篩結果怎麼看?陽性2條暗紅線條,陰性1暗紅線條取樣得到的檢體加到檢體層後,檢體的液體分子會經毛細作用被帶到快篩試劑後方的吸收層。若檢體中含有冠狀病毒蛋白抗原流經膠體金抗體層時,可以辨識新冠病毒的單株抗體與之結合,會使快篩劑呈現暗紅線條。第二道線則是控制線,表示具有能抓住膠體金抗體分子的抗體,當受試者檢體中含有新冠病毒時,會呈現雙線,代表陽性結果;若檢體中沒有冠狀病毒,只會呈現單線結果,表示陰性結果。●需注意快篩偽陰性 快篩次數2至3次為佳不過,吳進興指出,相較於PCR篩檢,快篩包僅能測出陰性或陽性,難以得知精準之Ct值以推測體內病毒量,也不能做基因定序,雖然操作較簡易、快速,但準確度、病毒特異性等檢測結果均會受影響。蔡群賢補充,「取樣鼻子時不敢插太深、取樣喉嚨時採到的其他干擾因子,都會影響取樣精確度,都可能影響採檢結果,導致偽陰性」。吳進興進一步表示,抗原快篩有不同廠牌,取樣方式也不同,有的偽陰性僅約3%,一般平均約10%,為避免沒有篩檢出確診者,建議快篩次數以2至3次為佳。●採檢新冠病毒有哪些方式?PCR核酸檢測:最常聽到的傳統RT-PCR檢測,是在鼻咽、鼻腔採檢體,可直接偵測病毒DNA或RNA等遺傳物質,準確性較高,是防疫場所與醫院確診、解隔離的標準。但設備昂貴,且操作人員需要經過一定程度的訓練,檢體還須送至實驗室,耗時數小時甚至1天。抗原快篩:透過鼻咽、鼻腔拭子、口水採集檢體,檢測病毒蛋白質架構,如外殼等,以確認是否正在感染,其中以感染零至7日最準確,可在30分鐘之內,甚至僅需10分鐘,便能知道檢測結果,但準確率較PCR低;另也能夠在定點照護檢測,如診所,缺點是敏感度最低為80%,可能會有偽陰性,且病毒尚未大量複製階段(潛伏期)無法檢出。面臨社區傳染、須快速地大量篩檢,抗原快篩是靈活的第一線檢測工具,操作相對簡單,國外已有許多一般民眾能自行操作。抗體快篩:透過血液偵測血清內的抗體,檢測時間比較短,適用於感染14天以上者,可判斷是否曾經感染過,但潛伏期、感染前期測不到,無法即時做感染管制,且無法判斷是曾經感染還是正在感染,可用於事後疫調,釐清感染範圍,或感染者是否有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