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3 癌症.肺癌
搜尋
遺傳
共找到
1501
筆 文章
-
-
2021-11-03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馬桶旁有螞蟻不是高血糖指標 醫揭別自行用血糖機診斷原因
高血糖、糖尿病可說是現代常見的文明病,對於這兩種血糖疾病民眾普遍知道「吃多、喝多、尿多、體重減少」3多1少症狀,不過大多就了解到這。對此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王威傑醫師提醒風險族群可多留意其他相關症狀,特別是風險族群更是建議每年做一次血糖檢查,以利及時治療。 高血糖不只「3多1少」,不尋常症狀也要留意! 王威傑醫師指出,血糖較高時,除了可能出現吃多、喝多、尿多、以及不明的體重減少外,也可能出現視力模糊、想睡、皮膚乾燥的情況。而當胰島素不敏感或缺乏、完全沒起作用時,身體將燃燒脂肪作為熱量來源,就有可能引起酮酸堆積,患者便容易出現噁心、嘔吐、意識不清、會喘、腹痛等,而當血糖過高,也可能進入危症,也就是高滲透壓症後群,患者可能出現脫水、癲癇、甚至死亡。這些都是平常可多留意的其他症狀。 馬桶旁邊有螞蟻是高血糖嗎? 對於血糖觀察坊間也有個迷思,許多人平時會對於「馬桶旁邊有螞蟻」特別留意,甚至作為指標,又或者只有在看到時才會提高警覺。對此王威傑醫師表示,這個觀察點其實沒有什麼根據。原因在於螞蟻出現未必是在尋找糖,也可能正尋找水份其他糧食,又或是剛好經過,即便真的是因為糖而出現,也不見得代表血糖高,一種名為「腎性尿糖症」的家族性疾病,即便血糖正常,尿液也會出現糖分,因此並不建議以此做為觀察。 防範高血糖9風險,中2個盡早定期檢查。 血糖疾病的觀察,雖可從症狀來看,但若出現症狀恐已代表有問題,因此建議再往前推算,從更早的時間點做預防,那就是風險因子。 王威傑醫師指出,從體型上來看,若BMI超過24kg/m2、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就有較高的機率有高血糖問題。而遺傳也會影響,父母或兄弟姊妹之中有一者是糖尿病族群就需留意,第二型糖尿病就與遺傳有關。另外,有高血壓的族群也要注意,往往環環相扣,有其中一種,得另外一種的機率也會大幅提升,且危害的器官都一樣,例如洗腎前兩名族群即為糖尿病、高血壓。而中風、心肌梗塞等,共同的風險因子包括三高,因此若曾發生過心血管疾病,也需特別注意早已有三高的可能。在生活型態上,缺乏運動者罹患高血醣也不在少數,這點也是要留意的。若是有出現重度肥胖,或是出現頸部、腋下皮膚會黑黑硬硬的,則要留意是否有胰島素阻抗的可能。 除此之外,女性朋友也要留意多囊性卵巢、妊娠糖尿病及生產出4公斤以上嬰兒。多囊性卵巢主要是因為胰島素阻抗也是其中一項因素。妊娠糖尿病則是因為,懷孕時若出現妊娠糖尿病雖然可以康復,但身體當時如同模擬將來的健康情況,換句話說,往後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也將提升,可視為參考性指標。至於4公斤以上嬰兒,即便沒有妊娠糖尿病也需留意,因為暗示孕期胰島素濃度偏高影響到嬰兒體重,只是血糖未升高達到妊娠糖尿病的標準。 防高血糖定期檢查為上策,別自行用血糖機診斷! 預防高血糖問題,許多人會試圖用血糖機自行測量血糖做為參考,但其實血糖機主要功能為確診者監測用,醫師診斷血糖疾病也需綜合各項評估,用血糖機來自行診斷有無高血糖或糖尿病恐有測量不準而延誤就醫的疑慮。 王威傑醫師提醒,高血糖是有機會維持住甚至改善的慢性疾病,雖也能與病共存,但此時心血管、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等風險已提升。因此最佳預防對策,除了良好飲食及生活外,建議若發現上述9項風險因子中有出現2項,每年做一次血糖檢查為佳,以利早期確診及時治療。若是出現相關症狀更要特別留意,避免進入到糖尿病或甚至引發其他併發症。 《延伸閱讀》 .控糖常見隱形地雷你中了幾項?醫教正確控糖金三角 .網紅館長壯碩竟糖尿病前期!?醫:胖瘦壯都會得,6風險族群早檢查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1-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青少年緩打BNT第二劑?何美鄉:心肌炎是第一劑十多倍
12到17歲的第二劑BNT疫苗到底要不要打?媒體報導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昨天在臉書貼文呼籲家長不要同意孩子打第二劑,引發關注,她昨晚參加政論節目時,再提出一份資料顯示青少年男性注射第二劑發生心肌炎的比率是第一劑的十多倍,但強調她不是要大家別打第二劑,而是希望延後注射的時間,節目中專家認為,英國正進行相關研究,加上台灣在明年春節前都不可能開放國境,可以延到春節後再決定要不要打第二劑。何美鄉昨晚在公視「有話好說」節目中表示,臉書的PO文並不是要大家別打第二劑,雖然今年8月在考量讓青少年打BNT疫苗時,認為有疑慮,曾建議家長不要同意讓孩子打,但那是第一劑時,現在她希望疫情指揮中心能蒐集更多的資料後,再決定青少年是否要冒著心肌炎的風險打第二劑,因為青少年即使染疫,重症比率也相當低,應該有更多的研究資料來確定青少年是否需要打疫苗。她並提出一份資料,顯示美國青少年男性打BNT疫苗時,第二劑罹患心肌炎的比率,比起第一劑高出很多,12到15歲第一劑罹患心肌炎的比率是百萬分之12,第二劑卻竄升到百萬分之162,16到17歲第一劑是百萬分之8,但第二劑是百萬分之94,都竄升十多倍。她之前還曾提出資料指出,依照台灣注射後的情況來看,心肌炎的粗發生率是美國的兩倍,但指揮中心認為台灣與美國的通報敏感度不足,很難確定台灣青少年的心肌炎發生率一定比美國高。國內從9月23日青少年開打BNT以來,到目前為止已有120萬人注射,涵蓋率為百分之88,其中有16人發生心肌炎的情況,桃園女學生最為嚴重,目前仍在加護病房以葉克膜救治中,之前還一度傳出可能要截肢的消息,但未獲證實。英國疫苗專家葉庭瑜醫師昨晚也在節目中表示,英國目前正在進行青少年打第二劑BNT的研究,預計年底前就會有結果,研究的重點包括要怎麼打疫苗不良反應最低,台灣應該可以等到英國的結果出來後再決定要不要打第二劑。他並表示,英國建議12到15歲中的脆弱族群應該打第二劑疫苗,包括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心臟疾病、慢性消化與肝腎疾病、慢性神經性疾病、內分泌疾病、免疫抑制、脾臟切除或失能及嚴重遺傳性疾病患者。現場的專家還包括前台大感染科醫師孔祥琪,都一致認為美國青少年已打第二劑疫苗,但主要原因是美國病例多,權衡染疫與心肌炎的風險後,決定注射第二劑,但台灣的疫情控制得當,青少年染疫風險低,是否要這樣的情況下,讓青少年冒著得到心肌炎的風險打疫苗,應該可以再討論,不必急著打。國內12至17歲青少年9月底接種一劑BNT疫苗,本來滿4周就能打第二劑,但因為有相關風險的資料,疫情指揮中心上周決定暫時先不讓青少年打,第13輪改讓18歲以上成人先打。
-
2021-11-01 養生.聰明飲食
35歲就腦中風,原來這項早超標!醫:吃藥控制才能避免傷腎
【本篇重點速記】● 高血壓除遺傳外,與重口味有關● 生活習慣不佳,易導致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 遠離三高慢性病,要少吃、多動冬季將至、進補季節到來,火鍋、羊肉爐、薑母鴨等鍋物,是許多民眾用餐的首選。其實吃鍋負擔很大,肉品沾醬、湯品的鈉含量高,一不小心就拉起「三高」警報。血糖跟飲食 有絕對關係三高是指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也是中年以後常見的三種疾病。台灣家庭醫學會副秘書長、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常務理事陳宏麟指出,血糖跟飲食有絕對關係,尤其與主食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密不可分;高血壓除遺傳外,與體重過重、鹽分攝取太多有關,血壓高會促使血液量增加,加重心臟負擔;高血脂則是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俗稱壞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超標。陳宏麟形容「三高就像犯罪集團」,一個嘍囉不成事,三個嘍囉成壞事。三高影響全身血管、小血管,嚴重影響腎臟功能,甚至是許多心血管疾病的前奏。體重超標 35歲腦中風哪些人是三高高危險群?陳宏麟觀察發現,三高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已呈年輕化。先天因素以遺傳為主,包括遺傳性的高血壓、血脂、血糖或肥胖體質;後天而成的三高,通常與生活習慣有關,包括不健康飲食造成體重超標、少運動、壓力過大等。陳宏麟曾收治一名35歲的男性阿明,本是人生勝利組,在台灣打拚有成,受公司賞識外派中國,某一天工作應酬之際,突然硬生生倒下,確診腦中風返台就醫,中風導致腦部受損,活動變得不靈活。這時阿明才意識到三高與體重早已超標。定期健檢 及早發現治療陳宏麟說,罹患慢性病的過程,是從「慢」到「驚」的過程,病情也慢慢地,從可逆到不可逆。因此,早期發現慢性病、早期介入及治療很重要。國健署提供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但陳宏麟說,成年人至40歲以前,若職場無特別規定檢查,整整有20年的空窗,提醒民眾應定期做檢查。吃藥控制 才能避免傷腎一旦是「三高」患者,陳宏麟指出,不要害怕服用藥物,並不是吃藥就代表病情嚴重,或是會傷身等疑慮。國健署也提醒,吃藥控制病情,才能避免傷腎,不吃藥,腎功能壞得更快。遠離慢性病,可以從「少吃、多動」開始,陳宏麟說,從現在起揪三五好友督促,盡量一天運動一小時,早晚也應定時量血壓、體重、腰圍,定時監測、注意自身健康。
-
2021-11-01 新聞.健康知識+
基因編輯就是在扮演上帝?應該禁止基因編輯嗎?
扮演上帝引導著我們演化的方向、設計我們自己的寶寶,之所以可能帶來不安感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扮演上帝」。一如普羅米修斯盜火,我們這次也很可能篡奪了一份我們不夠資格獲得的力量。得到了這樣的力量後,我們會失去自己在天地萬物間的定位所應有的謙卑感。不願扮演上帝的立場,也可以透過一種較世俗的觀點來看。一如某位天主教神學家在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的座談小組會上所說,「每當我聽到有人說我們不應該扮演上帝的時候,我猜說這句話的人,90%都是無神論者。」這樣的論述也許只是單純地表示我們不應該狂妄地認定我們應該玩弄自然界這種令人敬畏、神祕、微妙交織又美麗的力量。「朝著優化人類基因體方向進行的演化,已長達38億5000萬年,」無神主義論的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法藍西斯.柯林斯說,「我們真的以為一小組人類基因體的修補匠,在沒有各種意料之外的結果作用下,做的會比較好嗎?」人類對於自然以及自然界主宰者的敬重,確實會在介入干預基因時,對人類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們仍保有一些謙卑,然而這樣的敬重與謙卑,就應該成為絕對禁止基因編輯應用的理由嗎?畢竟,我們智人這個物種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與細菌、鯊魚、蝴蝶沒有兩樣。不論是出於它無盡的智慧,還是盲目的失誤,大自然賦予我們這個物種編輯自己基因的能力。如果我們利用CRISPR是錯,那麼錯誤的原因也絕不僅僅是這樣的作法不自然。基因編輯就和細菌與病毒所利用的所有謀略一樣自然。縱觀歷史,人類(以及所有其他物種)與自然界的有毒物質,始終處於對戰狀態,而非相互接納的情況。大自然創造出了極其大量的痛苦與折磨,而且分配的方式非常不平等。也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會設計發明出各式各樣的方式來對抗瘟疫、治療疾病、協助身心障礙者,以及孕育出更好的植物、動物與孩子。達爾文就曾寫過「大自然創造下的笨拙、愚蠢、浪費、粗魯、低級,而且殘忍到令人驚恐的作品。」他發現,在演化過程中,根本找不到任何有智慧的設計者或上帝慈愛的指紋。他曾做過一張詳細的表,列出了各種邁向缺陷的演化,包括雄性哺乳動物的泌尿道、靈長類功能不佳的鼻竇引流,以及人類沒有合成維他命C的能力。這些設計上的瑕疵並非只是例外。它們全是演化過程方式的自然結果。大自然偶爾發現了什麼東西,就會胡亂拼湊出一些新的功能,有點像微軟Office軟體在最糟糕時期所發生的狀況,而不是根據一個大規模的核心計畫,或在腦子裡已經設定完整的最終產品樣貌一步步進行。演化的首要準則就是生殖適存度──什麼樣的特質可能會讓某種有機體生殖更多後代,也就是說,大自然允許、或甚至鼓勵包括新冠病毒與癌症等各類型疫病,在有機體生殖目的一旦結束時,就為它們帶來痛苦與折磨。這並不代表源於對自然的敬重,我們就應該停止尋找對抗新冠病毒與癌症的方法。不過反對扮演上帝還有另一個更深刻的論點,由哈佛哲學家邁可.桑德爾做了最佳闡述。如果我們人類找到了操縱大自然彩券機制的方法,並以工程手法設計自己孩子的遺傳天賦,我們就不太可能認為自己的特質是天賜的禮物,而這樣的態度會削弱源於「若非上帝的恩典,我必然逃不過劫難」的感覺,所衍生出對那些比我們不幸之人的同理心。「這種想要征服的驅動力所缺失的,甚至可能毀滅的,是對人類力量與成就中所蘊含的天賦性格所懷有的一顆感恩之心,」桑德爾提出,「承認生命的恩賜,也就是認同我們的天賦與力量,並非完全來自於我們自己的所作所為。」當然,對大自然所賜予的一切不請自來的天賦,我們都應心懷虔敬的論調,我無法完全苟同,桑德爾也一樣。人類歷史一直都是場探索之旅──一場非常自然的探索之旅,這趟旅程追求的目標,是去征服那些主動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挑戰,不論是大流行的疫病、旱災,抑或是暴風雨。大概不會有人認為阿茲海默或杭汀頓舞蹈症是恩賜的結果。在我們發明了用化療的方式去抵禦癌症、疫苗抑制新冠病毒,或基因編輯工具向先天的缺陷開戰時,我們其實應該可以說已經掌握了自然,而非只是全盤接受這些不請自來的挑戰,並視之為恩賜。但是我認為桑德爾的論述也促使我們應該抱持更謙遜的態度,特別是在試著為我們的孩子設計強化能力,以及讓他們變得完美之時。在刻意避免去努力完全掌握我們根本無法掌握之事的嘗試這個議題上,桑德爾提出了一個深刻、精彩,甚至堪稱崇高的論據。要掌控老天賜予我們的稟賦,又避免完全屈服於隨機制度的不可捉摸,其實我們可以採取一條迥異於普羅米修斯征途的路徑。所謂的智慧,就包含了找到正確的平衡點。※ 本文摘自《破解基因碼的人:諾貝爾獎得主珍妮佛.道納、基因編輯,以及人類的未來》。《破解基因碼的人:諾貝爾獎得主珍妮佛.道納、基因編輯,以及人類的未來》作者:華特.艾薩克森譯者:麥慧芬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10/02
-
2021-10-3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不易監控的沉默殺手 健保大數據揭心肌梗塞10共病
秋高氣爽,連日氣溫像是溜滑梯驟降、明顯感到涼意。氣溫低、溫差大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好發因素之一,因為交感神經興奮讓血管變得容易收縮,進而有機會造成冠狀動脈斑塊破裂,一旦剝落的血塊堵住冠狀動脈血流,就可能導致心肌梗塞。12月患者最多,溫度下降與溫差,誘發心肌梗塞。健保資料庫數據顯示,109年全年因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的人次將近4萬,民國107至109年間,12月年年蟬聯心肌梗塞就診人數最多的月份,也跟氣溫有關。高雄長庚心臟內科主任鄭正一指出,一項結合97年至100年健保資料庫與近年氣象站氣溫統計的研究發現,台灣在氣溫15度起,每下降1度,心肌梗塞的發生機率,會比前一個溫度區間的發生機率,增加1.016倍。誘發心肌梗塞另一個關鍵還有「溫差」,不只包含天氣溫度,也涵蓋室、內外的溫差。鄭正一舉例,像冬天清晨一離開被窩,或者出門運動,甚至在洗澡前、後進出浴室等。不過,大熱天也不可忽略心梗發生。鄭正一說,因為夏天大量排汗,又沒有及時補充水分,會因體內缺水而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提高血栓發生機率。高血脂得靠抽血測得,是不易監控的沉默殺手。為什麼血管會塞住?馬偕醫院總院副院長葉宏一比喻,把血管當作一條全新的橡皮管,用久了彈性會疲乏,不僅會變得硬、也會變得很脆,甚至還會有一層垢。血管冠狀動脈一旦發生堵塞,將導致血液不順暢,跑到管壁中,將導致內皮細胞異常增生,血管管腔越來越窄,就有堵塞可能。健保大數據顯示,心肌梗塞患者的共病,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佔前三名。高血脂像是心肌梗塞的沉默殺手,葉宏一說,以日常經驗而言,量血壓、血糖十分很容易,測量血脂的話,得靠健檢空腹抽血,一旦出狀況,相對較難及早發現。心梗共病,慢性腎病、喉嚨痛與胸痛也入列。心肌梗塞的共病,慢性腎病、喉嚨痛與胸痛也入列,葉宏一說,腎臟病患者常伴隨血管鈣化,血液流暢度不好,有促發心梗可能;但近期日本有三個特殊案例顯示,70至80歲的老人,本身心血管不好,顎部、喉嚨感到疼痛,誤以為是牙疼就醫,沒想到在看診檯急救,發現原來是心肌梗塞引起下顎痛。國健署提供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葉宏一說,大學入學新生檢驗後,若職場無特別提供健檢,將面臨20年的空窗期。因此,有遺傳性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更需要定期檢查。秋天迎來螃蟹季,高血脂患者別碰有殼類海鮮。但即便醫師一再呼籲,預防心肌梗塞需降低三高、抽菸等危險因子,及定期篩檢重要性,但健保數據仍顯示,107至109年間心肌梗塞發病人數,各年齡層皆增加。鄭正一說,部分原因可以歸於「高敏感度肌鈣蛋白」檢測的廣泛運用,得以早期診斷急性心肌梗塞。拜醫療進步所賜,儘管急性心梗的發生率上升,但病人存活率是增加的。另外,降低心肌梗塞發生率,除了控制三高及戒菸,值得注意的是,壓力、睡眠呼吸中止症,甚至是近年空汙PM2.5等環境因素,也是諸多心肌梗塞危險因子之一。降低心肌梗塞發生率,鄭正一建議,可先從每周適度的運動及簡單的飲食調整做起,謹記少鹽、少糖、低熱量攝取。地中海型飲食已被研究證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民眾可以吃大量蔬果、適量的海鮮及蛋、乳製品,使用橄欖油,並減少食用紅肉。高血脂患者飲食更要謹慎,葉宏一說,秋天迎來螃蟹季,有殼類的海鮮避免攝取;蛋白質也不要過量,每天只能吃一顆蛋;動物內臟盡量不要吃;也常見民眾補鈣,小魚乾、吻仔魚補充過量,如要喝牛奶,比較建議低脂奶或脫脂奶;肉食族應避免吃紅肉,多攝取白肉。
-
2021-10-29 新聞.健康知識+
當基因工程如超市購物清單 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基因是道德的嗎?
自由市場的優生學在我們這個時代,攸關基因編輯的決定,不論好壞,很可能因為消費選擇與行銷說服力而被驅動。話說回來,這有什麼問題嗎?我們為什麼不能像其他的生殖選擇一樣,把基因編輯的相關決定權留給個人或為人父母者?我們為什麼必須召集倫理會議、尋求更廣泛的社會共識,讓整個群體都顯得焦躁不安?難道把決定權留給你、我以及所有希望我們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都有最美好前途的其他人,不是最好的選擇嗎?讓我們先放鬆一下心情,問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避免對當前的態勢產生偏見──基因改善有什麼問題?如果可以安全地進行基因改善,我們為什麼不應該防止異常、疾病或身心障礙?為什麼不去增強我們的能力、創造能力的強化?「為什麼消弭一種身心障礙、讓孩子擁有一雙藍色的眼睛,或智商增加15分,對於大眾健康或道德是種威脅,我完全不瞭解道理何在,」道納的朋友,也是哈佛遺傳學家喬治.丘奇問。事實上,從道德的角度來看,我們難道不是有義務要去照顧自己的孩子以及未來人類普遍的福祉嗎?不擇手段地去增加自己後代繁榮的機會,是幾乎所有物種都擁有的相同演化天性,而且這樣的天性本來就編寫在演化本質的密碼中。朱立安.沙福萊斯庫(Julian Savulescu)是主張這個觀點的最重要哲學家。他是牛津大學實踐倫理學的教授。他發明了「生殖受益」(procreative beneficence)這個名詞,用來論證為自己出世的孩子選擇最好的基因是合乎道德的事情。不但如此,他還辯稱不這麼做是不道德的事情。「夫妻應該選擇最可能擁有最好生活的胚胎或胎兒,」他宣稱。他甚至駁斥那些認為這麼做可能會讓有錢人為他們的孩子購買較好的基因,進而創造出一個強化基因新階級(或甚至人類亞種)的憂慮。「就算會維持或增加社會不平等性,我們也應該允許選擇沒有疾病的基因,」他寫道,還特別提到「智力基因」。要分析這個觀點,我們先進行另一個思想實驗。設想在一個基因工程主要是由個人自由選擇來決定的世界裡,政府制訂的規範少之又少,也沒有惹人嫌的生物倫理小組告訴你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你走進一家生殖醫學中心,像進入一家基因超級市場那樣,手上被塞了一份你想要為自己孩子購買的特質清單。你會排除像杭汀頓舞蹈症或鐮刀型貧血症這類嚴重的遺傳疾病嗎?當然會。我還會額外選擇讓我的孩子不會得到導致失明的基因。那麼避免低於平均值的身高、高於平均值的體重,或低智商呢?我們可能也都會選擇那些項目。我甚至還可能選擇強化孩子身高、肌肉和智商這類價格高昂的項目。現在,假設有一些基因可能會讓孩子的性傾向更偏於異性戀,而非同性戀。由於你本身對性向並沒有成見,所以你可能會拒絕選擇這個項目,最起碼一開始可能不會這樣選擇。假設沒有人會評斷你的決定,那麼你會不會在理性考慮後,希望孩子能避免遭到歧視,或有一點點希望孩子將來能讓你當上祖父或祖母?再想一想後,你會不會順便為孩子選擇棕髮、碧眼?天啊!不對勁了。這樣的選擇確實變成了一步錯就步步錯的滑坡了!在沒有任何關卡或警示旗號的情況下,我們都可能以無法控制的速度,夾帶著社會的多樣性與人類基因體滾下坡。儘管聽起來很像電影《千鈞一髮》裡的場景,但這種利用胚胎著床前基因檢測的真實世界版設計寶寶服務,2019年就由一家紐澤西的新興公司基因體預測公司(Genomic Prediction)推出了。試管嬰兒生殖醫學中心會將準寶寶們的基因檢體送到基因體預測公司。幾天大的胚胎細胞DNA經過排序,得出一份預測統計資料,推測一長串清單上各種狀況的發展機會。準父母們可以根據他們希望自己小孩有什麼樣的特性,來選擇置入母體的胚胎。這些胚胎可以篩檢出諸如囊狀纖維化與鐮狀細胞這樣的單基因疾病。檢測也可以透過統計方式預測出譬如糖尿病、心臟病風險、高血壓,以及,根據該公司的宣傳資料,「智力障礙」與「身高」等多基因狀態。公司的創辦人說,10年內,他們很可能就可以預測智商,讓父母取選擇擁有非常聰明的孩子。所以我們現在知道了,若把這樣的決定權留給個人選擇所會發生的問題。一種個人選擇的自由或自由主義遺傳學,就像政府掌控的優生學所必然發生的結果一樣,終將把我們帶領到一個多樣性降低且偏離常態的社會。這樣的狀況也許是某一個父母所樂見,但我們卻會得到一個創意、激勵與優勢都大幅降低的社會。多樣性不僅對社會有好處,對我們人類這個物種也有益處。一如任何其他物種,我們演化與復原力的強化,都是因為基因池裡一點點的隨機。問題在於多樣性的價值,就像我們的思想實驗所展現的,很可能與個人選擇的價值產生衝突。身為社會一分子,我們或許會覺得有矮有高、有同性戀有異性戀、有平靜有苦難、有盲有看得見,對群體大有裨益。但是我們有什麼道德權利去要求另一個家庭,僅僅為了增加社會的多樣性,就去放棄他們所希冀的基因干預?我們希望國家對我們提出這樣的要求嗎?※ 本文摘自《破解基因碼的人:諾貝爾獎得主珍妮佛.道納、基因編輯,以及人類的未來》。《破解基因碼的人:諾貝爾獎得主珍妮佛.道納、基因編輯,以及人類的未來》作者:華特.艾薩克森譯者:麥慧芬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10/02
-
2021-10-27 名人.黃軒
忍不住就想挖鼻孔?醫:常挖到流鼻血恐有強迫症
你有狂挖鼻孔嗎?一篇1995年2月發表在《臨床精神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的研究,調查1000位居住在威斯康辛州戴恩郡(Dane County, Wisconsin))的成年人,發現91%大人也很常挖鼻孔。其中1.2%每個小時會挖鼻孔。2001年6月,《臨床精神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又刊出另一篇研究,這次的調查對象是亞洲人,結果指出,平均每位成人一天要挖四次鼻孔。有7.6%的成人每天重複挖鼻孔 > 20 次。17%的成人,承認自己有狂挖鼻孔的習慣。如果你喜歡挖鼻孔,不用感到跟大家格格不入,也毋須感到罪惡。只有少部份的人,會出現狂挖鼻孔的症狀,我們醫學給他一個名稱叫「強制狂挖鼻孔」(Rhinotillexomania)。雖然人們通常會因為無聊、緊張或僅僅因為他們試圖擺脫討厭的鼻屎而挖鼻孔,但患有強制狂挖鼻孔(Rhinotillexomania)的人卻覺得不得不挖鼻孔。患有這種疾病的人也可能會經歷嚴重的壓力和焦慮,並養成咬指甲等其他習慣。強制狂挖鼻孔(Rhinotillexomania)條件研究人員將強制狂挖鼻孔(Rhinotillexomania)歸類為一種強迫症,可能屬於以身體為中心的重複行為障礙。要使挖鼻孔成為強制狂挖鼻孔(Rhinotillexomania)必須滿足下列標準: - 狂挖鼻孔,佔用個人過多時間- 有這種情況的人,很可能多次嘗試,但未能戒除這種狂挖鼻孔習慣 - 重複狂挖鼻孔,導致自己鼻孔反覆受傷 - 這種狂挖鼻孔習慣,擾亂一個人的日常生活運作強制狂挖鼻孔(Rhinotillexomania)併發症大多數挖鼻屎的人往往會在抓癢或擺脫任何鼻屎後立即停止。強制狂挖鼻孔(Rhinotillexomania)的人不會如此,他們會反覆常出現:- 流鼻血 - 發生呼吸道感染的風險- 鼻中隔穿孔 - 發生鼻竇感染的風險增加 為什麽會有強制狂挖鼻孔(Rhinotillexomania)?與大多數強迫症的情況一樣,強制狂挖鼻孔(Rhinotillexomania)的原因很複雜,尚不完全清楚。然而,研究提供了一些解釋 :1.遺傳學一些研究表明,患有強制狂挖鼻孔(Rhinotillexomania)的人,可能有以傷害身體的重複行為家族史。這意味著他們可能有一個父母或兄弟姐妹,他們可能沒有狂挖鼻孔(Rhinotillexomania),但可能有其他狂抓皮膚的習慣。2.焦慮一些患有嚴重焦慮症的人,會養成狂抓皮膚的習慣、狂挖鼻孔的習慣,在焦慮的情況下,挖鼻孔足以讓他們自己平靜下來。 3.藥物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可能是導致以前沒有挖鼻病史的人突然出現狂挖鼻孔的習慣。用於治療過動症的興奮劑藥物,之前發現與狂抓皮膚的習慣有關。 4.荷爾蒙變化在某些情況下,女性荷爾蒙的變化,也許與狂挖鼻孔的習慣有關。一項關於荷爾蒙變化,對女性狂抓皮膚的習慣的研究發現,在更年期時荷爾蒙的極端變化,這種狂抓皮膚情況會惡化。怎麼處理?挖鼻孔通常不需要治療。然而,狂挖鼻孔(Rhinotillexomania)可能有害,患有這種疾病的人通常需要得到幫助才能停止挖鼻孔。1.減壓方式如果您的狂挖鼻孔(Rhinotillexomania)的原因是嚴重的壓力,可尋找其他健康的方式減壓,比如運動、音樂,可以幫助阻止這種情況。 2.保持鼻子濕潤如果您的鼻腔非常乾燥,則更有可能要用力挖掘乾燥鼻屎。當您在室內時,您可以使用鹽水噴霧保持鼻子濕潤,保持充足的水分或使用加濕器。3.盡快處理鼻子疾病别忘了,過敏也會導致粘液的產生增加,從而導致鼻屎增加。您可以找醫師,是否可服用非處方抗組胺藥來防止過敏升級。 4.藥物 目前還沒有藥物專門用於治療狂挖鼻孔(Rhinotillexomania)。但是,可以嘗試某些用於治療強迫症相關疾病的藥物。如果該病症與另一種精神疾病(例如焦慮症)有關,則治療這些病症可能有助於緩解狂挖鼻孔(Rhinotillexomania)的症狀,甚至可以幫助一個人完全戒除這種習慣。※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10-27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脖子卡背痛別輕忽 2方法分辨僵直性脊椎炎
背痛別輕忽!26歲的小如(化名)四年前開始出現下背痛,早上起床背部異常疼痛,起初以為是搬重物扭到,吃完止痛藥有改善就不以為意。半年前脖子開始出現卡卡,頸椎也愈來愈僵硬,在路上碰到別人叫她名字,竟然無法轉頭回應,只能像個機器人一樣轉動全身,趕緊到醫院檢查,確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經過治療後背痛感降低、亦改善脖子僵硬問題。台東馬偕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黃奕帆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導致脊椎或薦腸關節發炎的疾病,嚴重會影響周邊關節或合併虹彩炎等疾病。目前盛行率約0.1%至0.4%,推估全台約有5至6萬名患者,好發族群為18至45歲年輕族群,男性患者是女性的三倍。臨床上背痛可以分成「機械型背痛」和「發炎型背痛」。黃奕帆表示,可用簡單二分法分辨,「機械型背痛」容易出現在運動或搬重物時造成的急性傷害,通常經過休息後就會逐漸恢復,而「發炎型背痛」則是愈休息會愈痛。當年輕族群在晨間起床時發現背部疼痛或僵硬,而且持續時間長達三個月以上,就要提高警覺可能罹患僵直性脊椎炎。黃奕帆指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原因遺傳占大多數,有90%至95%民眾本身帶有基因,後續因運動傷害而被誘發,像是年輕男性好動,打籃球等激烈運動,以為背痛是運動過度、運動傷害,容易因此誤診。提醒民眾若疼痛超過三個月仍持續慢性疼痛,有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黃奕帆表示,僵直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關節發炎,初期症狀在X光變化不明顯,且疾病進程緩慢,從關節發炎到脊椎彎曲變形可能需要好幾年,目前臨床診斷可透過抽血檢查,包括紅血球沈降速率(ESR)、C反應蛋白(CRP)發炎反應、HLA-B27基因及家族病史等綜合評估,確認患者是否罹患「中軸型脊椎關節炎」。黃奕帆補充說明,「中軸型脊椎關節炎」是自體免疫關節炎的大家族,當中軸骨脊椎關節被侵犯造成發炎時,可能合併乾癬、發炎型腸胃道疾病、反應型關節炎或僵直性脊椎炎,因此若能提早發現中軸型脊椎關節炎而對症下藥,就可以避免疾病惡化,影響患者生活品質。黃奕帆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治療,一般先以消炎止痛藥,並建議患者搭配復健運動,如游泳、太極拳、瑜珈或伸展運動,控制到病情穩定,並持續追蹤。不過有患者會自行買成藥、打止痛針,但本身有慢性病者,容易因錯誤用藥影響腎功能,建議患者每3到6個月定期追蹤發炎指數。黃奕帆說,若已試過二種消炎止痛藥,且3個月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可申請生物製劑治療,約3至6個月可以改善疼痛及僵硬症狀,目前也有適合計畫懷孕患者使用的生物製劑。他提醒,僵直性脊椎炎有復發可能,不斷發炎下導致脊椎沾黏,容易導致關節長期受損,骨頭、脊椎變形等,建議仍多與醫師溝通適合的治療方式。
-
2021-10-27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腰痛是腎臟病嗎?醫:不可大意 4種人最容易洗腎
腰痛起來時,除了閃到腰,許多人也會擔心是否是腎臟出問題,甚至擔心是否可能需要洗腎,不少人會前往腎臟科檢查。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醫師表示,雖然腰痛多與肌肉、骨骼等結構性原因有關,但若出現相關症狀還是得要留意腎臟疾病的可能。 腰痛3大類型。腎臟病少見,但不可大意! 顏宗海醫師表示,診間不乏腰痛前來腎臟科就診的民眾,不過多數檢查發現是和肌肉拉傷有關,也就是常聽到的閃到腰,又或者是骨骼的問題,如椎間盤突出。腰痛可分成三大類型,包括和骨骼、肌肉、神經有關的結構性疼痛;與發炎、疾病、免疫疾病有關的發炎性疼痛,例如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等;以及臟器性疼痛,包括了民眾常聽說、常會擔心的腎臟問題。當中以結構性和發炎性最為常見,臟器性雖然較為少見,但一樣不可大意。 腰痛是腎臟病嗎?醫:留意相關合併症狀。 腎盂腎炎:顏宗海醫師表示,腎臟疾病繁多,與腰痛有關的較常見包括了急性腎盂腎炎、腎結石、腎臟腫瘤等。主要和泌尿道感染有關,腎臟屬於上泌尿道,下泌尿道受到感染若嚴重,就會侵襲到腎臟,因此此問題也較常見出現在女性族群身上。也因泌尿道感染,患者常會出現發燒、噁心、想吐等症狀,更嚴重可能出現血尿。 腎結石:腎結石則好發於男性族群,主要和飲食習慣有關,因飲食不當、飲水不足等原因,使得礦物質結晶沉積在腎臟當中,久而久之形成結石,最常見的結石為草酸鈣結石,若結石卡住輸尿管會引起腎水腫,進而造成劇烈疼痛。腎結石主要症狀包括了排尿疼痛、尿量減少、血尿,若合併泌尿道感染也可能出現發燒、噁心、想吐等症狀。 腎臟癌:至於腎臟癌,各年齡層皆有可能發生,不過通常較常出現在年長族群身上,致病的原因如多數癌症,與遺傳、菸酒、肥胖、疾病有關。因是癌症的關係,腎臟癌除了腰痛、血尿等泌尿道症狀之外,患者也容易出現常見與癌症有關的症狀,如體重不明下降、食慾不振、容易貧血等症狀,若轉移到他處,則也會出現相關症狀,如骨轉移出現骨痛。 顏宗海醫師提醒,雖然腰痛多與肌肉、骨骼有關,但若出現這些不尋常的症狀,萬不可輕忽認為只是閃到腰或其他問題,應盡早就醫檢查,以避免誤判而延誤就醫。 4種人最容易洗腎!早檢查、遵照醫囑最重要 說到腎臟疾病,不論是因為腰痛而懷疑,又或者已經過檢查確診,民眾往往最擔心的就是洗腎。對此顏宗海醫師表示,上述3種與腰痛有關的腎臟疾病,僅有嚴重的腎結石所造成的雙側腎水腫才有可能進入到洗腎這個階段。常見引起洗腎的原因並不會造成腰痛,根據衛生主管機管統計資料相關病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腎絲球腎炎、多囊性腎臟病等疾病,其中又以糖尿病最為大宗。 顏宗海醫師表示,這些疾病雖有所不同,但會走到洗腎都有個共通點,就是未妥善治療或控制原有的疾病。例如許多民眾日常出現疼痛就吃止痛藥而不就醫治療,又或者就醫治療後因各種聽來的迷思而不吃藥、自行停藥,包括認為吃藥傷身體、吃久了變藥罐子、藥吃多了會傷腎,或是聽信各種來路不明的偏方、親朋好友介紹的民俗療法,這些都可能導致延誤治療、疾病不受控制、惡化等,最終導致洗腎,舉例來說,這些情況就常見出現在糖尿病患者身上。 提醒民眾,不論是否發現的症狀為腰痛,任何疾病都應盡早檢查找出原因,找出原因後也要確實的接受治療,以避免惡化或出現合併症。 《延伸閱讀》 .睡覺躺平會背痛,側躺就沒事?醫指常見2原因,4招有助改善! .為什麼會腰痛?一張圖看懂!醫:6情況早就醫,七成易復發。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0-25 癌症.乳癌
年輕未婚罹三陰性乳癌 醫師:先凍卵再治療
對於年輕未婚的女性罹患惡性的三陰性乳癌,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乳房外科主任陳豐仁今天表示,為了癒後結婚生子著想,請患者先做凍卵保存,也搭配停經針劑保護卵巢。澄清醫院今天發布衛生教育訊息指出,1名28歲未婚女性自行摸到左側乳房有一硬塊,因擔心跟媽媽一樣同為乳癌,所以遲遲不敢就醫,最後鼓起勇氣到乳房外科門診,經乳房超音波顯示腫瘤已達3.4公分,再經切片化驗,確診為三陰性乳癌。陳豐仁說明,三陰性乳癌是屬最惡性乳癌,對於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都無效。經基因檢測後發現患者的乳癌屬先天基因突變,也就是來自母親的遺傳,鑑於三陰性乳癌的險惡,需有一完整的治療計畫,首先給予化療讓腫瘤萎縮。陳豐仁表示,因為考慮化療可能會使卵巢受損,為了患者癒後結婚生子著想,請患者先做凍卵保存,並搭配停經針劑,保護卵巢做日後自然受孕的可能。也讓個案管理師、社工師介入,提供假髮租借、營養諮詢、心理師諮商等;加入病友群組,由病友分享過去經驗,使患者在充分的心理準備下接受後續的治療計畫。經2個流程的化療後,陳豐仁說,患者的乳癌腫瘤已縮小為1.7公分,預計再做6個療程的化療,就有可能將乳癌腫瘤完全萎縮,留下的腫瘤殘跡再以手術清除,一定可以保留完整的乳房,這也是目前乳癌治療的最好選擇,不一定在發現乳癌後就慌張的立即予以手術切除,讓乳房產生很大的破壞。
-
2021-10-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1/牛道明:解碼基因尋孤兒藥 屢創罕病醫療第一
八○年代的台灣,醫療和社福資源不完善,扶養罕見疾病孩子的家庭,經濟和心理壓力不可言喻,「孩子救活更麻煩,死了一了百了」,一語道破家屬無奈。人稱「牛伯伯」、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在罕病乏人聞問時,即為「孤兒藥」四處奔走,30年間致力解開層層的罕病基因密碼,讓罕病兒漫漫之路,有愛不再孤單。小女孩驟逝激發研究罕病30年前,醫藥不若現在發達,牛道明剛擔任住院醫師時,有一個小女孩全身布滿凸出的黃色瘤,前一天巡房時,還活潑地問好,豈料隔日,卻因冠狀動脈阻塞驟逝。他大受震撼,查找資料才知道,那個女孩先天一對膽固醇受體同時發生缺陷,發病機率百萬分之一。從此,他一頭栽進罕見疾病的領域。已知罕病高達6000多種,為了更深入了解罕病,牛道明赴美杜克大學進修遺傳學,返回北榮後意外開創台灣罕病醫療史上許多「第一」,甚至世界第一。首創全國罕病聯合門診「苯酮尿症」是台灣常見的罕病,這類病人要嚴格控制蛋白質攝取,每日需飲用特殊奶粉,否則智力嚴重受損,病患必須終生飲食控制。牛道明於民國87年創立第一個罕病團體「苯酮尿症關懷之友協會」,讓病友家庭串連,互相交流與照顧。協會後更名為「先天及代謝疾病關懷之友協會」,照顧更多罕病病患。罕病病患常伴隨著各式各樣的毛病,家屬帶著病童在不同科別間往返看診,疲於奔命。牛道明自發性號召各科醫師發起聯合門診。87年北榮正式成立全國第一個屬於罕病的聯合門診,希望能給予病患與家屬完整的治療、諮詢與照護。為女嬰找可吸收的奶粉更悲催的還有「孤兒藥」,早期罕病所需藥品取得困難。牛道明曾收治罹患苯酮尿症合併腸道醣酶缺乏的兩個月大女嬰,女嬰礙於苯酮尿症無法吸收蛋白質,喝了低蛋白奶粉卻因腸道醣酶缺乏,瘋狂腹瀉,始終骨瘦如柴。「當時全世界只有她這樣,是罕見中的罕見。」牛道明說。但台灣廠商並未進口適合女嬰的奶粉,牛道明於是聯繫世界各家奶粉總公司,最後由荷蘭的公司伸出援手,寄來特殊油脂、特殊醣和蛋白質等原料,由他自行調配。政府也開始正視罕病兒的營養品及藥物需求,北榮於89年成立台灣第一個「罕見疾病個案特殊營養品統籌供應中心」、「罕見疾病藥物物流中心」,牛道明騰出辦公室,用來存放這些救命藥品。千禧年後,牛道明團隊在罕病的成就邁向全世界,尤其是藥物型苯酮尿症治療。病患必須服用副作用極大的藥物,藥量拿捏還要一次次腰椎穿刺檢測。所幸,團隊多年追蹤後發現,若能嚴密臨床觀察泌乳激素,即可有效取代傳統穿刺,更可隨時調整藥物使用劑量,且不損病童智力,平均97的智商,較西方研究報告的76,整整高出20。龐貝氏症治療成效冠全球牛道明團隊也在北榮建立全世界最有效率的龐貝氏症確診治療系統,病患預後治療成效世界第一。後來又發現國人在心臟型法布瑞氏症發生率全球最高,男性每1600人、女性每800人就有一人,帶有此特定基因突變點的國人,年過40後可能有肥厚性心肌病變等問題。北榮院方認為茲事體大,全力支持牛道明創立亞洲第一個「罕見疾病研究治療中心」,罕病病友開始有了專屬治療病房,以及夜間無休、假日無休的治療服務。我罕病醫療躍進 功不可沒台灣罕病醫療快速躍進,牛道明團隊功不可沒,但牛道明只謙遜表示,在罕見疾病篳路藍縷的當下,除了全心鑽研,什麼也沒有多想。「每個人身上都帶有10個左右的突變基因,罕病與你我距離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遠。」牛道明認為,突變像是上帝賜予人類的禮物。他秉持初心,將帶領年輕醫師持續為台灣的精準醫療做出貢獻。牛道明小檔案年齡:60歲出生地:台北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現職: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罕見疾病治療中心主任、陽明大學臨床醫學所教授主要事蹟:109年「法布瑞氏症研究治療中心」獲SNQ品質標章金質獎「世界第一」108年衛生福利部罕見疾病防治貢獻獎108年台北市醫師公會杏林獎107年科技部傑出研究獎100年亞洲首創罕見疾病研究治療中心二度榮獲「照護罕見疾病個案之績優醫事人員獎」第一名
-
2021-10-22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女性易偏頭痛,止痛藥周吞2天以上更惡化!醫:這樣做降發作次數
20至50歲女性常會發生偏頭痛,誘發因素包含壓力、遺傳、飲食、睡眠、環境等,嚴重甚至影響生活與工作。 有位51歲林小姐,高中就有偏頭痛問題,至今30多年嘗試各種過治療,只要偏頭痛一發作,便吞服止痛藥,後來到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王嚴鋒醫師門診,3年多前改以肉毒桿菌素治療,偏頭痛大幅改善,降到每週僅發作1次。 偏頭痛濫用止痛藥,恐更惡化 林小姐說,偏頭痛是難以言喻的痛苦,就診北榮頭痛門診前,幾乎每天頭痛,發作時對光線、聲音都很敏感,想吐卻只能乾嘔;想躺下來休息,腦門、眼窩都搏動性抽痛著,甚至常痛到講不出話。 台灣頭痛學會秘書長暨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王嚴鋒醫師說,從偏頭痛認知調查亦發現,6成(62.5%)國人會不定時頭痛,卻有近半數(44.6%)民眾不清楚過度使用止痛藥,反而會使頭痛惡化。 偏頭痛靠3招:運動、紓壓、預防藥物 為喚起國人重視並遠離偏頭痛,台灣頭痛學會發想「偏頭痛超前部署123懶人包」:每週頭痛超過1次要看神經內科、每週服用止痛藥超過2天以上恐令頭痛惡化、預防偏頭痛靠這3招:運動、紓壓、預防性藥物,期望藉簡單好記的口訣加深民眾印象。●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單親母受不了生活壓力,抱女兒燒炭!接體員:其實,媽媽不能決定子女的死活.丈夫不願待在家,是家裡東西太多、太雜!3步驟斷捨離:渴望和老公更多共處時間.金融高管49歲被退休,爆哭2周再出發!「嫺人」花4年探索、被動收入增3倍:閒人也有好日子
-
2021-10-21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1/林俊龍:災難現場不缺席 推遠距智慧醫療
今年4月2日花蓮太魯閣號火車出軌,事故發生未久,一位高大的白髮白袍醫師隨即抵達清水隧道口現場,忙於搶救的年輕醫護如同吃了定心丸。他是佛教慈濟醫療法人的執行長林俊龍,以多次大型災難的醫療經驗,配合現場指揮官,協調大量傷患的檢傷與急救。不顧自己78歲之齡,從上午十點多至下午三、四點,確定已無生還者後,林俊龍方才離去。自費自假海外救人自美返回台灣26年,帶領台灣7家慈濟醫院的林俊龍,參與過無數場災難救助及貧病義診。台灣的921大地震、納莉風災、尼伯特風災、八八風災、阿里山森林火車翻覆、普悠瑪號列車脫軌,無役不與;海外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強震、南亞海嘯、緬甸風災、約旦敘利亞難民義診,他自費自假前往。本著「苦難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走進去」的精神,成為困頓者的救難菩薩。林俊龍專攻心臟內科,台大醫學系畢業後留美,一待25年。期間有次回台探親,偶然目睹慈濟證嚴法師的言行,解開「怎麼沒有佛教醫院」的疑問,決心追隨。1995年因緣俱足,在52歲的盛年返台,至遙遠的花蓮定居,進入慈濟醫療體系,開啟林俊龍的人生下半場。改善慈濟醫療流程花蓮地形狹長,從鄉下到市區不但搭車要兩、三個小時,大眾運輸又不便,很多病患得搭計程車到醫院看病,來回車費就要三千元左右。有些病患因為「路途遙遠、車資太貴負擔不起」,想要放棄治療,林俊龍於是設計「半日診」,改善醫療流程。「醫師必須把病人的福祉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這是林俊龍奉行的座右銘。他以半日診為例:「醫院只需要稍微改變作法,病人就有莫大好處。」固然治療疾病很重要,但醫師主要是醫人,他會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來思考,達成全人醫療。訓練「健康守門人」偏鄉長者較缺乏健康觀念,林俊龍開創「健康柑仔店」概念。帶著醫師深入社區、村落,以歌仔戲、手語等趣味方式,提醒低鹽、低糖、低油飲食等知識,培養鄉親照顧自己健康的識能。林俊龍曾承擔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的興建,並任創院院長。嘉義和花蓮幅員廣大,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林俊龍因地制宜,推動「遠距智慧醫療」,譬如以視訊會診、以資通訊科技強化日照中心的品質。還有一個「健康福祉整合照護示範場域推動計畫」,涵蓋花蓮和台東十多個鄉鎮,在各村里訓練「健康守門人」,到家戶為長輩量血壓、血糖;再與醫院、衛生所、長照據點串連,建構起家庭健康防護網。致力推廣科學素食林俊龍茹素超過30年,致力推廣「科學素食」觀念。他說,人的疾病受到遺傳基因、環境後天影響,後天因素中又以「吃」占最大宗。他請慈濟吃素和不吃素的志工幫忙,在年齡差不多的前提下,發現吃素者很少得糖尿病,白內障、尿道發炎和膽結石等疾病也幾乎沒有。這是從醫學研究與科學數據,佐證吃素好處。在林俊龍的執業經驗中,心血管疾病最可怕。要預防心血管疾病,非得從飲食、運動、戒菸酒著手,其中飲食是最重要的因子。像他茹素後,感覺生理機能改善不少,以前常有的胃腸不適也沒有了。檢傷分類協助搶救林俊龍強調,在大型災難現場,分秒必爭,檢傷分類非常重要,準確分配送往哪間醫院,才能讓醫療資源發揮最大功效,及時挽救更多生命。今年4月的太魯閣火車事故的檢傷分類處理,是一有傷患被消防隊抬出來,林俊龍迅速協助檢視傷勢及脈搏,分辨為輕傷、中傷還是重傷;重傷需開刀送加護病房者,請救護車送到慈濟醫院,中傷者送門諾醫院,輕傷則送國軍花蓮總醫院。林俊龍認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醫學是應用科學,自當以身作則改革醫院制度。只要能夠幫助病患,那份成就感的喜悅,即是支持他奉獻所學的動力來源。第31屆醫療奉獻獎 特別報導 個人獎林俊龍小檔案年齡:78歲出生地:新北市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現職:佛教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慈濟基金會國際慈濟人醫會總召集人、台灣健康醫院學會常務理事、台灣素食營養學會榮譽理事長、佛教慈濟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經歷:花蓮慈濟醫院院長、大林慈濟醫院院長、台灣健康醫院學會理事長、健康促進醫院與環境友善國際委員會主席、國際醫療無害組織亞洲區區域諮詢委員主要事蹟:●推動偏鄉遠距智慧醫療●參與國內外大小義診●推廣健康促進醫院提升民眾衛教知識
-
2021-10-21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 常見症狀、8個危險因子、如何診斷治療一次看懂!
全球糖尿病的盛行率持續攀升,台灣也不例外,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人糖病人口約有200多萬人,且每年以 25,000 名的速度持續增加。根據衛福部統計,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位居第五名。糖尿病及高血糖不但增加死亡風險,相關的併發症如:血管及腦血管疾病、腎病變、眼病變引起的失明,周邊神經病變、周邊動脈疾病導致的截肢等,對個人及國家社會帶來極大的影響。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和體內胰島素的分泌息息相關,胰島素就像一把鑰匙,讓血糖進入我們身體的細胞,用作能量。當身體缺乏胰島素或胰島素功能不佳時,無法將血液裡的葡萄糖送到細胞,使得體內血糖升高,隨著時間推移,對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 糖尿病的分類:第一型、第二型、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第一型糖尿病:又稱幼年型或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因自體免疫疾病,自發性破壞了分泌胰島素之胰島細胞所致,發病後,終身需要胰島素治療。此型糖尿患者較少見,約佔所有糖尿病患者的5-10%。大多數1型糖尿病患者會在 30 歲之前發病,但也可能在晚年發病。◎第二型糖尿病:俗稱成年型或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大部份是40歲以後發病,佔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主要原因是體內的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佳(這也稱為胰島素阻抗)所致,是一個緩慢進展的病程,一開始發病症狀不明顯。目前認為和家族遺傳、生活習慣及肥胖息息相關。◎妊娠糖尿病:顧名思義就是懷孕期間發現糖尿病,發生率約1-3%。◎其他:因胰臟發炎、內分泌疾病、藥物、感染、長期服用類固醇、自體免疫疾病、基因異常等原因引起的糖尿病。糖尿病的八個危險因子根據目前研究所知,糖尿病的發生與遺傳體質有相當程度的關連,環境因素如肥胖、攝取過多營養、缺乏運動、藥物、情緒壓力、懷孕等,也都會促使糖尿病的發生。那些人比較容易得糖尿病?其危險因子包括以下八項:1、40歲以上2、缺乏運動3、高血壓4、妊娠糖尿病5、葡萄糖失耐6、血脂異常7、BMI超過248、家族史備註:葡萄糖失耐症(IGT) 的診斷,在口服75公克葡萄糖耐性檢查,兩小時後的血糖值介於140-200 mg/dL之間即稱之。糖尿病會有什麼症狀?◎一般症狀包括:尿頻、過度口渴、體重減輕、飢餓感增加、極度疲勞、視力模糊、傷口癒合緩慢、腳或腳趾刺痛或麻木◎男性可能有:性慾減退、勃起功能障礙、肌肉力量不足◎女性可能有:尿路感染、黴菌感染、皮膚乾燥、發癢糖尿病如何診斷?糖尿病診斷標準:其診斷標準包括以下4項,非懷孕狀況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前三項需重複驗證2次以上)◎糖化血色素(HbA1c)≧6.5%◎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糖尿病該怎麼治療? 糖尿病治療的三大要素:◎飲食控制 (控制體重)◎規律運動 ◎藥物治療當血糖值略為偏高時,可以先以積極飲食控制與運動;若無法有效控制時,則應給予藥物治療。醫師叮嚀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疾病,雖然無根治,但病情可藉由積極飲食控制、運動和配合藥物治療,自我血糖監測,定期回診追蹤可以達到良好的控制,唯有積極把血糖控制好是延緩並避免併發症產生的不二法門。
-
2021-10-20 醫療.自體免疫
季節轉換 你該認識的異位性皮膚炎過敏三兄弟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是一場漫長的過程,部分患者常因看不到效果而放棄治療,但醫師提醒,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與氣喘有很高的相關性,三者常會伴隨發生,(並沒有明顯因果關係),重度患者甚至會出現代謝症候群和心血管疾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張廖年峰說,過敏性鼻炎、氣喘與異位性皮膚炎有高度的相關性,臨床上常發現,很多患者一開始只是異性皮膚炎,但從發展歷程來看,有些患者接下來會出現對食物過敏,再下來就是呼吸道出問題,出現氣喘和過敏性鼻炎,所謂的過敏進行曲(atopic march)。張廖年峰說,異位性皮膚炎和過敏性鼻炎、氣喘會有這麼高的相關性,主要是因為三者的過敏反應都是循第二型(Type2)發炎路徑,也就是第二型發炎過度旺盛,隨著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年齡增長,過敏性鼻炎、氣喘的發生率都慢慢增加。異位性皮膚炎重度患者 進行曲發生率較高以進行曲來說,如果小朋友有異位性皮膚炎,家長就要特別留意將來可能發生呼吸道的問題,尤其是過敏性鼻炎和氣喘。張廖年峰說,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出現過敏三部曲的比例,也比輕度患者來得高,近年醫學界更進一步探討異位性皮膚炎合併代謝症候群,甚至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目前已有一些研究發現,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和一般人比較起來,血管發炎的訊號比較明顯,往後罹患心血管疾的機率可能較高。但張廖年峰強調,異位性皮膚炎和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還需更多研究來證實,尤其需長時間的追蹤,最好鎖定一個族群從幼童到青少年,再到成人至老年,一連串長期追蹤後才會有較好的定論。預防共病 生活上趨吉避兇 想要預防共病發生,張廖年峰表示,還是要先從異位性皮膚開始,患者應盡量「趨吉避兇」,要小心避開過敏原,尤其是塵蟎,尤其塵蟎對氣喘和過敏性鼻都有影響。他更提醒,異位性皮膚炎的早期治療很重要,只要治療得當,很多病人可以大幅改善皮膚問題,甚至扭轉嚴重的皮膚發炎現象。臨床上也有些病人因為治療初期看不到效果,就放棄不管了,但張廖年峰說,預防重於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是皮膚屏障問題和第二型發炎過度旺盛的結果,如果置之不理,一定會有影響,不只共病發生,有些症狀更會發展到很嚴重,對未來生活品質會有影響。三部曲可同時治療 生物製劑有效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可以同時治療,張廖年峰表示,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方式多元,採用生物製劑對三部曲都可發揮療效,有文獻提到,在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時,過敏性鼻炎和氣喘指數會因為異位性皮膚炎的改善而下降。也有很多家長擔心體質會遺傳,例如媽媽有本身有氣喘,加上孩子也有異位性皮膚炎,讓她很擔心是遺傳體質,孩子以後也會氣喘。張廖年峰說,遺傳的情形確實存在,但沒有百分百的正相關,並非父母有小孩就一定會有,家長不必過度擔心。但他也提醒,如果父母本身有過敏體質,還是要多注意小孩的健康,最好的方式是當小朋友有任何症狀時,盡快請教醫師。
-
2021-10-20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脂肪肝恐致罹癌、死亡速度增! 專家曝「5危險徵兆」:瘦子也逃不了
根據106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約2成肝癌非由B型肝炎、C型肝炎所引起,主要是脂肪肝所引起。脂肪肝的主要造成原因包括肥胖、過度營養、高血脂、糖尿病控制不良、酗酒等,因脂肪肝無症狀,讓人難以察覺,一般人常輕忽脂肪肝對身體的影響,且脂肪肝也會有肝癌三部曲的病程,即從脂肪肝漸變成肝炎,之後形成肝纖維化,最終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千萬別輕忽脂肪肝對健康帶來的影響。罹患脂肪肝 死亡風險增1倍根據瑞典最新研究顯示,脂肪肝患者之死亡風險相較沒脂肪肝者增加1倍(約為93%),且死亡風險隨疾病嚴重程度而增加,可見脂肪肝的問題不容小覷。國民健康署表示,由於脂肪肝目前沒有很好的生物標記來協助診斷,肝切片仍是診斷標準,因此,經醫師評估下,如有需要的話,仍須接受肝切片檢查、診斷,才不會因延誤而加重病情。(推薦閱讀:肝癌有7個危險因子! 一張圖看懂「恐怖症狀」:一確診多為晚期) 國內外研究一致 肥胖是誘發脂肪肝危險因子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16年的報告中指出肥胖是導致癌症的危險因子,且過重會比健康者提高1.8倍的罹患肝癌機率,文獻回顧指出,沒有多餘的身體脂肪會降低罹癌機率;另,國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指出,目前證據顯示肥胖與脂肪肝相關,並與代謝症候群密切相關,會導致肝發炎或肝損傷。此外,體重過重、肥胖與許多其他慢性疾病有關,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其他代謝性疾病。而食物和飲料中多餘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存儲在體內脂肪組織中,體內多餘的脂肪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原因,並會降低預期壽命。(推薦閱讀:腰粗、小腹大...當心肥胖傷害! 5個身體指標測你是否為「代謝症候群」)改善脂肪肝 我的餐盤搭配規律運動脂肪肝目前並沒有合格有效的藥物,而改善脂肪肝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仍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做起,即均衡飲食與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規律運動。最重要的是,靈活運用「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吃足六大類食物,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就有助改善脂肪肝。 (推薦閱讀:愛吃水果、主餐吃飯…吃得清淡卻得脂肪肝? 原因跟你吃進的食物有關) 延伸閱讀: ·如何消除脂肪肝? 專家認證:6個常被忽略的習慣最有用 ·脂肪肝會消失嗎?會遺傳嗎? 專家警告還在做這「7件事」小心變肝癌
-
2021-10-20 新聞.健康知識+
你用手機久了會感到頭暈嗎?為什麼有人會暈眩、有人不會? 5種方法助預防
編按:近期蘋果發表會推出的iPhone 13系列,有一些使用者表示拿到iPhone 13後,出現了螢幕看久了會頭暈、眼睛模糊,甚至出現眼窩痛的情況。不過,為什麼有些人會眩暈,但也有人卻沒事呢?新科技或讓暈動病更普遍你是容易暈眩的人嗎?為什麼有些人更容易暈眩?當我們搭乘交通工具時,無論汽車、飛機、火車,時不時會遇到有人暈眩。有時,看一場球幕電影、戴上VR眼鏡玩遊戲、使用新型手機,也會令人暈眩,甚至嘔吐。大多數人都有過暈眩的經歷,隨著無人駕駛汽車的推出、太空旅遊的興起和虛擬現實耳機的普及,無論是在遊戲行業、虛擬視覺領域,人們在享受新科技帶來的方便與愉悅的同時,暈動病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暈動病顯然與我們身體和頭部的運動有關,但為什麼會導致噁心,這是一個長期未能破解的謎團。如今,來自大腦成像和遺傳學的證據正在幫助科學家弄清真相,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事實證明,暈眩的原因遠比想像的更複雜——基因、性別、飲食,甚至腳的大小尺寸,都可能成為影響暈動病的因素。英文中nausea(噁心、反胃、暈船的意思)一詞來源於希臘語中的“船”。但暈動病的影響遠遠超過了讓海上水手暈船嘔吐的範圍。其實,暈動病並不局限於在海上。古代人乘坐顛簸的轎子或馬車旅行時,也會感到噁心難受。為此古人們也想出了一些解決暈動病的“土辦法”,包括禁食、往頭髮裡塞廚房裡的灰土等。暈眩與前庭系統有關現今,誘發暈眩的途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一般而言,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容易受到暈動病的影響,另有三分之一的人只有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或坐過山車時才會有暈眩的體驗,但沒有人能完全免於暈動病的影響。實際上,人類也不是唯一受暈動病影響的物種,貓和狗,甚至各種鳥類、魚類都會受到影響——只有那些沒有前庭系統的動物才能真正不受影響。這是第一條線索,原來暈眩與前庭系統有關。前庭系統是耳內探測運動的精細結構組織,它包括三個彼此相交成直角的充滿流體的半環形耳道。當耳道內液體開始晃動時,前庭系統會向小腦和腦乾髮送旋轉運動的信號。小腦是負責平衡和運動的腦區,腦幹負責連接大腦和身體的其他部分,包括引發噁心和嘔吐的區域。前庭系統還會將信號傳輸到眼睛,用以防止我們移動頭部時眼前的世界會變得模糊。早期觀點認為,是前庭系統的過度刺激導致了暈動病。但如果真是這個原因,那為什麼水手返回陸地後反而會感到噁心難受?為什麼我們在舞池裡轉來轉去時,不會產生暈動病呢?為什麼司機比乘客更不容易暈車呢?為解答這些問題,有人提出了第二種觀點:暈動病是因不同類型感覺信息之間的衝突引起的。例如,當你在車裡看書時,你對書和儀錶盤的視覺感官告訴你的大腦,你處於靜止不動的狀態。但因為在車上會感覺到顛簸和轉彎,你的前庭系統確信你是在移動中,這些相互衝突的運動狀態信號使大腦難以產生連貫的平衡感,從而引發噁心感覺。如何預防暈動病?未來,會讓我們產生暈動感的新技術必然會越來越多,所以人們還將不斷尋找預防暈動病的更好辦法。有更多運動誘發噁心體驗的人,比那些不暈眩的人胰島素水平要低。研究人員認為,胰島素主要用於穩定人體內的葡萄糖水平,建議容易暈車的人可通過飲食穩定血糖,比如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這或許有助於預防暈車。1.服用暈車藥目前,預防暈車、暈船最有效的藥物是東莨菪鹼,這種藥物通過阻斷信息從前庭系統傳遞到大腦負責產生噁心反應的中樞而起作用。但東莨菪鹼會產生多種副作用,如導致眼睛乾澀、困倦、頭痛、心悸和尿瀦留等。抗組胺藥也能起到預防暈動病的類似作用,但同樣也有副作用。2.凝望遠方不管什麼原因導致暈動病易感,我們都可以做一些事情來減少導致噁心的感官衝突。比如,凝視遠方地平線可以幫助視覺信息與運動同步,讓頭部和身體盡可能地保持靜止狀態,以減少大腦預期外的作用影響。3.習慣化訓練曾有乘坐運輸機飛行的士兵發現,將頭綁在座位上可以減少暈動病的發生。就像水手們最終會習慣而不再暈船一樣,事先模擬和熟悉旅行中可能經歷的運動,通過習慣化訓練也可有效減少暈動病的發生。4.使用安慰劑其他一些預防暈動病的傳統療法可能沒有經過科學驗證是有效的。但總有人信誓旦旦地說,摔跤時用的壓力帶之類的東西很有效。儘管沒有充分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但就像任何臨床醫生都會告訴你的那樣,安慰劑有時也有可能會產生一定作用。有證據表明,單是安慰劑效應就可以減少暈動病。5.生薑和深呼吸有研究表明,生薑可以減少孕期和化療期間的噁心感覺。雖然它對暈動病是否有效還沒有定論,但生薑可以刺激在大腦和腸道之間運行的迷走神經,控制噁心反應。而且也有證據表明,刺激迷走神經可以減少暈動病的發生。另一種刺激迷走神經的方法是緩慢深呼吸,有證據表明,這一簡單的預防措施也可緩解暈眩反應。(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1-10-18 名人.林思偕
林思偕/兒科醫師,永遠不老
最近早晨醒來,看到鏡中自己,有點沮喪。五十之後,我的臉皮開始鬆垮,眼瞼浮腫,斑點變多,皺紋以倍數增。皮膚看似風平浪靜,實則不斷的剝落,更新,變換,恰如其分地反映年齡。皮膚不會說謊,繼頭頂之後,成為我第二道被歲月攻陷的防線。兒科醫師這工作,我甘之如飴三十寒暑,忘路之遠近。孩子對我的稱謂,從叔叔伯伯,到阿公也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我驚覺自己已繞過中年折返點,屬於老邁的里程碑開始生效計費。終日昏昏沉沉,身體到處在放火。但,不全是壞事。憂心的父母帶孩子來看病,聽完我的解釋,看著我那張充滿「經驗」的臉,如釋重負。(都這麼老了,講的應該是真的吧)天真的學生,聽到我教的跟教科書寫的不一樣,選擇相信我的說法。(畢竟這老傢伙也治好了一些病人)「美只是膚淺」(Beauty is skin deep)這句美式格言錯了。生命故事編織入皮膚的紋理,使它散放著獨特而圓熟的風采。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一對年輕夫婦的第一胎是早產兒,生長發育遲緩,自閉,患有嚴重氣喘。在我門診追蹤。三天兩頭跑醫院,甚是辛苦。先生告訴我,太太最近又懷孕了。因為前一胎已經把他們嚇壞,經濟狀況也不是很許可,有點猶豫要不要這個老二,問我的意見 。氣喘過敏是會遺傳的,尤其父親有氣喘,媽媽有異位性皮膚炎,可是很難說,每個案例都不一樣。我先詢問他們:「你們內心是怎麼想的呢?」對談之間,我發現這對夫婦思想成熟,個性溫和不極端,有穩固的人際關係,收入也不差,很適合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孩子或許會有一點過敏症狀,」我對媽媽說:「再過9個月,你就會看著這個嬰兒,感到驚喜,覺得沒有他你活不下去……」穩重篤定的語氣背後,我有點心虛。我並不能排除:產程不順,分娩困難,又一個身心殘障的孩子,產後憂鬱,被雙方家庭排斥,經濟困頓……我說得輕鬆,到時候,抱著小孩的是他們。但這是我的肺腑之言,在我的行醫生涯裏,還沒遇過繼續懷孕下去而感到後悔的。這對夫婦若有所悟而返。一年多後,兩人抱著愛的結晶來到我門診。一個健康的女嬰,柔滑皮膚吹彈可破,兩個眼睛圓澄澄的。頭兒微仰,手腳亂划,任我玩弄於雙掌之間。6個月大,友善好奇, 好惡分明,自有主張。我大概看過成千上萬個了吧。「快要會爬了。」我把她從驕傲的母親懷中抱過來,她咯咯笑了,充滿燦爛陽光的生命力。一種來自未來世界的鮮活氣息,我可能無法親謁了,然心嚮往之。我想起,念醫學系四年級時,暑假到小兒科門診當工讀生。任務就是乖乖坐在老教授旁邊,接住他看完病丟過來的病歷,把處方鍵入當年粗礪而不甚理想的電腦,順便當個「觀察員」。當時我對小兒科毫無概念。只覺得教授很恨電腦,眼光從不眺向它。很奇怪,教授詳細檢查孩子,和家屬解釋了二十分鐘,藥只有一種。孩子雙親心滿意足離開時的微笑,和我現在看到的一樣。這是小兒科醫師的特權和愉悦美妙時分。兒科醫師永遠不老。
-
2021-10-15 該看哪科.婦產科
擔心小孩會很矮?身高186男不想娶150女友 網怒:先考慮腦子好嗎
情侶交往時,身高是很重要的事嗎?有位高個兒男在臉書社團「靠北男女」嫌棄女友個子矮,他擔心未來兩人生下的小孩可能會很矮,所以只想談戀愛,但不想和女友結婚,這番言論被網友罵翻。原po表示,自己身高186公分,女友只有150公分,兩人感情很好,但若要論及婚嫁、生小孩,他卻打了退堂鼓。「身高真的是很重要的東西,我不希望我們將來的小孩長不高。如果我只和她戀愛,不和她結婚,會不會顯得我很爛?」網友轟他自私,如果真的很在意女孩身高,一開始就不該交往。「她一開始跟你交往就150啊,又不是交往到一半變150」、「一開始就交高一點的啊,矮的可以讓給別人」、「何止爛,根本爛透了」、「說不定她也擔心遺傳你的智商呢」、「當你在挑人家的同時,對方也在挑你」、「打斷雙腳就一樣高了」、「渣男無誤」。有人勸分,「看你發這篇,就足以證明身高跟智商、人品無關,快放過女友吧!她值得更好的」、「你只長身高,沒有長大腦。所以千萬別耽誤人家。我們台灣只需要聰明的下一代」、「你女友也不一定想跟你生,怕長得像你」。也有人認為身高沒有絕對,「笑死人...我爸167、我媽149,生了我哥185」「我老爸170多,我老媽150左右,我女生170,所以又能代表什麼?」、「沒聽過隔代遺傳嗎?如果你交170的,結果生出來都很矮呢?要說抱錯?」、「小隻馬很好,好嗎」。
-
2021-10-14 新聞.健康知識+
拷貝是創新之路?生物學家:人類基因幾乎都源自於複製
到處都有複製事件基因組在各個階層上都類似於樂譜,相同的樂句以不同的方式變化而重複出現,讓樂曲多采多姿。事實上,如果大自然是作曲家,那麼將是史上侵害版權次數最多的傢伙;從DNA序列、整個基因到蛋白質,全都是拷貝之後再修改而成的。觀察基因組中的複製,就像是戴上新眼鏡,整個世界看起來都不一樣了。只要看到基因組中的複製,就會發現基因組中處處都有複製結果。新的遺傳物質看起來像是舊材料拷貝之後有了新用途。這種富含創意的演化力量,就像是數十億年來複製並改造古老的DNA、蛋白質,甚至打造器官藍圖的模仿犯一樣。祖克康德與鮑林等最早研究蛋白質序列的人,剛好見到了這種複製現象:在血液中運送氧氣的蛋白質血紅素,就有多種類型,每種都對應到不同的生命狀態。胎兒所需的血紅素和成年人不同。在子宮中,氧氣來自於母親血液;在成人時,氧氣則來自於肺臟。生命中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血紅素,這些不同的血紅素是拷貝產生的。同一類蛋白質的不同版本在胺基酸序列上有一些變化,你可以在每個組織與器官中找到這種現象,皮膚、血液和鼻子都只是一些例子。角質蛋白賦予了指甲、皮膚和頭髮特殊的物理性質,每種組織中所含的角質蛋白不同,有些柔軟,有些堅硬。角質蛋白基因家族源自某一個古老的角質蛋白基因,這個基因複製之後,製造出每個組織專屬的角質蛋白。彩色視覺需要有視蛋白(opsin)才能夠產生。人類能夠看到許多種顏色,是因為人類有三種視蛋白,分別感應不同波長的光:紅光、綠光與藍光。這些視蛋白來自於某一個視蛋白基因,複製之後成為三種,使得視覺敏銳程度增加。幫助嗅覺的分子也有這樣的模式。動物能夠聞到多少味道,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嗅覺受器基因的多寡。人類大約有五百個嗅覺受器基因,但是比不上狗和大鼠。狗有上千個嗅覺基因,大鼠有一千五百個(魚類約有一百五十個)。動物的視覺、嗅覺、呼吸,到幾乎所有功能,都有複製的基因才能夠執行。身體中幾乎每種蛋白質,都是從古代的蛋白質複製之後修改而來,改變用途而有了新功能。一如路易斯和其他跟隨他研究方向的研究人員所發現,打造出身體的基因往往是從其他基因拷貝修改之後而來。路易斯的雙胸突變基因,以及小鼠中的Hox 基因都是拷貝而來的。Hox 基因與身體架構的關係密切,是一個巨大的家族基因,數量會隨著時間增加。人類和小鼠一樣,有三十八個Hox 基因, 果蠅只有八個。在另一種打造動物身體的基因家族中也是如此;Pax 基因對於眼睛、耳朵、脊椎和內臟的形成很重要,共有九種。Pax 6 參與了眼睛的發育,Pax 4 參與了胰臟的發育,缺乏這些基因的胚胎將不會產生那些器官。這些基因的老祖宗是單一個Pax 基因,經過複製之後,新的拷貝在不同的組織與器官中得到了新功能。我們現在知道,基因組中的基因屬於基因家族的成員,其中充滿了拷貝,都具備相同的重要序列。一個基因家族可能有數個基因,或甚至數千個基因,每個都有不同的功能。顯然在演化的過程中,拷貝是種力量十分強大的程序。如同大野的看法,拷貝是創新之路。我在芝加哥大學的同事龍漫遠(Manyuan Long)研究果蠅,估計在不同種類的果蠅中,新基因是如何產生的。他利用了各種果蠅的基因組序列資料,發現各種果蠅之間有多到五百多種不同的新基因,約占了基因組的4%,其中某些新基因的產生方式,我們目前還不知道,但是大部分都是由舊基因拷貝而來。如果能夠拷貝,何必要做新的呢? 基因複製甚至和人類的關係也很密切。大腦袋人類的特徵之一,是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相較起來,腦部對身體的占比大多了。顯然瞭解到腦部形成的遺傳基礎,能讓我們知道思考、語言,以及其他人類獨有的能力是如何出現的。從化石紀錄來看,人類現在的腦部大小是三百萬年前南猿祖先的將近三倍。腦的某些部位增大了,特別是前腦的皮質,這個部位和思考、策劃及學習有關。化石紀錄顯示,腦部增大還伴隨著其他改變,最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祖先所打造與使用的工具種類變得更為複雜了。現在有了基因組技術,帶來的新問題是:瞭解讓人類成為人類的基因。其中一種研究方式是比較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組,找出一些人類有而黑猩猩沒有的基因。這些基因清單中可能含有一些資訊,但也可能無法指出哪個基因對於人腦的起源是重要的。其中的差異可能和任何人類與其他靈長類不同的特徵有關,也可能一點關聯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方式聽起來像是科幻故事中的情節—在培養皿中培養腦。這樣培養出來的器官甚至已經有個名字了,叫做「類器官」(organoid)。其中的概念是取出發育中動物的腦細胞,放在培養皿中,看在什麼狀況下能讓腦部結構生長出來。在培養皿中研究組織要比在胚胎中研究容易多了,特別是哺乳動物,因為哺乳動物的胚胎在子宮中發育。加州的一個團隊比較了人類與恆河猴的腦類器官,把兩者的差異羅列了出來。在培養皿中,人腦的類器官長出了一種人類獨有的皮質,是猴腦的類器官所沒有的。研究人員找尋這個組織形成時哪些基因開啟了,結果發現有個基因在每個人腦細胞中都活躍,但在猴子組織中沒有。這個基因是NOTCH2NL,名字念起來拗口,但與腦部發育息息相關。在此同時,一個遠在萬里外的荷蘭實驗室,不尋常地得到了因為治療而需要進行人工流產的胎兒腦部組織。這個組織的特殊之處,在於胎兒正處於腦部形成的階段。研究人員偵查這時腦部活躍的基因,發現了少數符合腦部形成狀況的相關基因;它們在發育過程中的適當時機開啟,而且會製造蛋白質。其中一種基因便是在培養皿研究中找到的NOTCH2NL 基因。之後科幻味道變得更重了。荷蘭研究團隊把人類的NOTCH2NL 植入小鼠,製造出人類與小鼠的嵌合動物(chimera)。結果小鼠的皮質細胞數量增加了,這點和人類一樣。美國加州的團隊接著研究了基因組,比較人類、尼安德塔人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發現NOTCH2NL 只是人類腦部三種活躍基因中的一種,另外還有兩種,這三種全都類似於NOTCH 基因,而後者從果蠅到靈長類體內都有,參與了許多器官的發育過程。那人類腦部那三個專門的基因是怎麼來的?是從遠古靈長類祖先中的NOTCH 基因拷貝後產生的。一旦有了拷貝,多出的基因就能得到新功能。基因複製不只能解釋過去發生的事情,到現在也在發揮影響力。在人類基因組中,這三個NOTCH拷貝基因排列在一起,這樣的排列方式讓基因組中的這段區域不大穩定,在細胞分裂、基因組複製時容易斷裂,這種斷裂處就是染色體容易損傷的地方,而這種變化會影響基因和腦部的功能。細胞分裂時,這段區域可以複製或是被刪除。如果成功複製,個體會有比較大的腦。如果失去了那段區域,腦就會比較小。發生這些遺傳變化的人中,雖然有些腦部依然維持正常功能,但大部分會出現思覺失調和自閉症狀。當然NOTCH2NL 不是唯一讓腦部比較大的基因,但是就如這個基因的運作所顯示出的,人類基因組中塞滿了重複的基因、各種基因家族,以及其他形式的拷貝,這些複製出來的序列可以作為創新與改變的原料。複製變得瘋狂時羅伊.布列頓(Roy Britten)生來就有科學才能。他在1912 年出生,雙親在不同科學領域中工作。他長大後研讀物理,在二次大戰期間加入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隨著年紀增長,他越來越趨向和平主義,便想要換其他的工作,最後如願以償地在華盛頓特區的一個地球物理實驗室中找到工作。1953 年,DNA的結構揭露了,總是追求新學術冒險的布列頓,在紐約的冷泉港實驗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上了短期的病毒課程後,具備了這些知識。他認為DNA 是新的領域,便開始研究基因組的結構。縈繞在布列頓心頭的問題是瞭解基因組中有多少基因,以及這些基因的組織方式。當時還沒有辦法定序基因組,基因組的組織方式仍是一團迷霧。布列頓和之前的大野一樣,在沒有基因定序儀器的狀況下,想出一些巧妙的實驗方式。追隨大野的腳步,布列頓也認為基因組中有重複的部位。他設計了一個聰明的實驗,用來估計基因組中重複的部位有多少。他把DNA 從細胞中取出,加熱後把DNA 切成數千段小片,接著改變環境狀況,讓因為加熱而分開的雙股DNA 重新合併回去。這個實驗的目標是測量單股片段彼此重合的速度有多快。他的看法是:從DNA 重合的速度,可以推算出基因組中有多少個重複片段。其中的原理在於DNA分子的化學特性,「相似的片段與相似的片段重合」的速度,要比不相似的快多了。一個基因組中重複的片段多,重合的速度自然比重複片段少的基因組更快。布列頓一開始比較了小牛和鮭魚的DNA,然後拓展到其他物種。雖然他預料到基因組中會有許多重複片段,但結果還是讓他嚇一跳。據他估計,小牛基因組中有四成是重複序列,而鮭魚有將近五成。讓人驚訝的除了所占比例之高,還在於不同物種中普遍都有這種現象。幾乎每一種DNA 被打破再重合的動物中,都含有大量的重複片段。他利用當時可行的粗糙技術,估計出有些片段在基因組中重複的數量超過百萬次。基因組計畫的進展,代表我們發現基因組中有特殊的複製序列,而且對於細節瞭解的程度遠勝於當年的布里奇斯、大野與布列頓。所有的靈長類動物中都有大約三百個鹼基長的ALU 片段。在人類基因組中,約有13% 是重複的ALU。另一個更短的片段LINE1 則有幾十萬個,占了人類基因組的17%。總的來說,人類基因組中有三分之二由成串的重複序列所組成,功能不明。基因組中的複製情況真是有夠瘋狂。布列頓到持續發表論文,直到2012 年死於胰臟癌之前。他去世前一年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發表新發現的論文標題,大野看了一定會微笑:〈人類基因幾乎都源自於複製〉。※ 本文摘自《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作者:尼爾・蘇賓 譯者:鄧子衿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1/07/28
-
2021-10-11 該看哪科.罕見疾病
克服顏面肩胛肱肌失養症 罕病患者拿到廚師證照
現年30歲從事餐飲業的「小楷」罹患「顏面肩胛肱肌失養症」罕見疾病,肌肉逐漸乏力,拿鍋具比別人吃力,職場上再努力也不免挫敗,之後接受高醫罕見疾病諮詢照護中心持續協助,順利拿到廚師丙級證照,一掃人生陰霾,而全台類似小楷這種罕病患者,約估1000人。高醫表示,小楷在成長過程臉部慢慢失去表情,睡覺時雙眼無法完全閉合、肩胛不對稱、雙腳下垂、脊柱慢慢彎曲,經到高醫接受基因檢測,證實為顏面肩胛肱肌失養症典型症狀。但他並未退縮,在罕見疾病諮詢照護中心人員協助下認真復健,對抗疾病。類似「小楷」的病人全台估計約1000人,高醫為幫助這群病患延緩惡化,今年8月起成立「神經肌肉疾病整合門診」,由高雄醫學大學前校長、小兒神經科教授鐘育志及梁文貞醫師結合兒童各次分科專家,提供跨領域專業照顧,也提供全台灣唯一「顏面肩胛肱肌失養症」分子診斷服務。梁文貞表示,「顏面肩胛肱肌失養症」是常見的肌肉失養症之一,每10萬人約有4至10名患者,他們的體染色體為顯性遺傳,但約一至三成病患來自新的突變,罹病後會影響顏面肌肉、肩胛部、上臂肌及肱骨等部位肌肉;相對於其他肌肉失養症,病程進展較緩慢,多數會在青少年期發病,少部分較嚴重患者可能在嬰兒期或童年早期就發病,輕症患者則可能到晚年才發病。梁文貞說,這類患者不能吹口哨、無法以吸管進食、睡覺眼睛不能完全閉合、無法做仰臥起坐或吊單槓、肩胛不對稱、雙臂無法舉高過肩、腹部隆起、脊柱彎曲,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式,標準診斷方式是使用「南方點墨法」診斷,須靠人工萃取長片段DNA執行,相當費時費力,高醫每年接受全台檢體約4、50件。高醫日前為「顏面肩胛肱肌失養症」成立病友會並舉辦座談會,提供這些罕病者互助陪伴的平台,希望幫助更多的「小楷」,走出人生一片天。
-
2021-10-06 該看哪科.皮膚
我的掉髮正常嗎?醫曝掉髮怎麼辦:3型態成因不同
日常生活常見掉髮的情況,許多人一覺醒來發現枕頭旁有頭髮,或是洗澡時發現排水孔有頭髮,便會相當緊張,懷疑是否正有落髮危機。另一方面,真的出現落髮危機的民眾,往往未必會積極處置,但常見會用各種偏方自行處理,可惜往往效果不彰。 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曾奕騰醫師提醒,民眾若出現落髮的情況,應盡早就醫檢查並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以利恢復秀髮。 我的掉髮是正常的嗎? 曾奕騰醫師表示,毛囊的生命會有個週期,一般而言每人每日大約會掉落約100~150根頭髮以內,因此發現枕邊、浴室排水孔有頭髮不必太緊張,若懷疑自己有掉髮情況,可多留意細數掉落數量,但若數量過多就建議盡早就醫為佳。 掉髮盡早檢查別亂來,3型態成因、改善各不同! 曾奕騰醫師指出,落髮常見可分成型態型落髮、局部型落髮、休止期落髮三種,其中以型態型落髮最為常見。型態型落髮約占男性落髮原因9成,女性則至少5成,患者落髮有固定型態、進程的落髮,最常見如俗稱的「雄性禿」,一般會從髮際線左右兩側開始,其後是中間、頭頂,最後形成所謂的地中海落髮。女性的雄性禿有別於男性,常見從頭頂、中間開始稀疏,慢慢向外擴展。型態型落髮、雄性禿常會讓人誤解為雄性荷爾蒙過高或異常所引起,事實上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為基因遺傳,使得毛囊對雄性荷爾蒙接受度高,進而容易萎縮、退化所致。 局部型落髮,常見明顯掉一塊頭髮、圓形禿、鬼剃頭等,這類型的原因也相較型態型落髮來得多,例如皮膚炎、感染、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等。至於休止期落髮也算常見,其通常範圍較廣,不像前兩者有固定範圍,主要原因包括生活壓力、不當減重、營養不良、重大疾病、疾病治療等,常會發現患者普遍會有缺乏鋅的情況。 淋雨、戴帽子等行為會掉髮嗎? 許多民眾也會口耳相傳,生活中哪些事情可能造成掉髮,例如淋雨、太長戴帽子會容易掉頭髮,對此曾奕騰醫師表示雨即便是酸性,但要酸到讓人落髮還不至於。常常戴帽子則有可能因為悶熱引起毛囊炎,進而出現掉髮的情況,但並非直接關係。因此相較之下會建議多留意帽子通風及清洗,並注意日常其他的外在因素,像是近年來蓮蓬頭流行使用較強的水柱,就有可能造成拉扯、物理性外傷。 掉髮問題9成有救,把握黃金時間是關鍵! 在落髮的改善及治療方面,曾奕騰醫師表示,除了避免如前述營養不良、生活壓力等相關風險因子造成休止期落髮外,雄性禿等型態型落髮主要會以外用藥水及口服藥物為主。局部型落髮,如常見的圓禿,則以注射類固醇為主要第一線治療方式,後線則多以外用藥水進行治療。 曾奕騰醫師表示,大多數的落髮都救得回來,約占9成,最關鍵的就是時間,越早發現,毛囊的健康狀況越為穩定,治療效果自然也會越好。 不過落髮也會有救不回來的情況,多在於發現掉髮卻遲未進行正規治療或改善,甚至使用偏方。這些情形不僅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間,亦可能造成更多無法預期的後果。 曾奕騰醫師舉例,不少民眾遇到有落髮情況時,常會認為小事,會先以補充營養、或塗抹生薑水、按摩、生髮洗髮乳等方式常試自救,這些方法即便有用、即便不是偏方但效果皆有限,若為偏方則還需承擔可能的風險。以補充營養來說,掉髮的原因就未必是營養缺乏,醫師也曾遇過自行塗抹生薑水的患者,對該患者頭皮太過刺激,反而造成發炎,落髮更嚴重的情況。建議民眾若懷疑有落髮情形,盡早檢查為佳,找出真正的原因,以利對症治療。 《延伸閱讀》 .掉髮、白髮、無光澤怎麼吃?營養師指常見養髮食材,用吃的保養! .落髮、掉髮怎麼辦?皮膚科醫師教3招有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0-05 該看哪科.耳鼻喉
我們結婚吧!鐙骨硬化症女術後恢復聽力 答應男友求婚
「我聽到了,我們結婚吧!」台北31歲許姓女子與男友交往多年,卻因為少見鐙骨硬化症造成聽力障礙而自卑,遲遲不敢邁入人生下一步,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頭頸部部長賴仁淙為許女進行兩次手術,今年動完左耳手術後,她終於可以聽見,也答應男友的求婚。賴仁淙說,兩年前許女到診間時,哭著說她已有10年聽力障礙並持續退化,跑遍北部多家醫院都被診斷為梅尼爾氏症,無法手術治療,還要吃類固醇又吃利尿劑,被告知未來只能戴助聽器,也準備要申請殘障手冊,對人生感到非常絕望。賴仁淙聽完患者說法後察覺不太對勁,為她進行檢查,發現竟是「鐙骨硬化症」伴隨內耳水腫,與感音性聽力障礙梅尼爾氏症不同的是,鐙骨硬化症的傳導性聽力損失是可以透過手術治療,讓患者有機會恢復聽力,重拾對人生的希望。鐙骨是內耳聽小骨的最後一個骨頭,扮演著左右患者聽力的關鍵,負責聲波震動傳遞音源至內耳,患者因為鐙骨硬化導致聲音無法傳遞;「鐙骨硬化症」多為遺傳性,台灣平均每年只約有100人接受手術。賴仁淙表示,鐙骨是身體裡最迷你的小骨頭,因此是人體部位中最精密且困難度最高的手術,要在米粒般大小的鐙骨上面鑽一個洞,再放入一個像螞蟻大的人工鐙骨,同時不能傷害內耳組織,所以有一定的風險存在,嚴重可能就此一輩子聽不見。賴仁淙在術前,用輕鬆語氣對許女說:「先去拜拜擲筊,想好了再來手術。」 「沒想到,真的去擲筊了」賴仁淙說,許女兩年前先動了右耳手術,單耳從60分貝恢復到正常15分貝聽力後,今年又來動了左耳手術,術後當天即恢復接近一般人的聽力,她開心的流下喜悅與感動淚水;後來一次回診追蹤,隨口問了:「妳結婚了沒?」,許女開心回說「有呀!我終於跟我男朋友說『我聽到了!我們結婚吧!』」今年4月完成終生大事。賴仁淙強調,鐙骨硬化症往往因錯誤診斷,讓原本可以恢復聽力的患者從此對人生絕望,其實只要經過仔細檢查評估,部分傳導性聽力損失患者,還是有機會可以透過手術治療矯正聽力。
-
2021-10-04 養生.聰明飲食
鮮乳標章的數字越大越濃醇?冬天鮮乳較營養? 專家這樣解釋
你沒有人發現,有些鮮奶會有一個白色牛貼紙?有仔細看過嗎?它是「鮮乳標章」 代表這瓶鮮奶是「國產生乳」,但你知道它代表的意義嗎?鮮乳標章與濃度無關 標示一次看懂營養師高敏敏指出,不少人一直有個「鮮乳標章的數字越大越濃醇」的迷思,其實它與濃度無關,只是印刷廠的印刷批號,左上為冬、夏期品代碼,可分為冬天英文字母、夏天注音符號:桃紅色數字為流水編號,每年都會更換;小牛身上的公升數是容量,有125ml-3685ml等多種;期別則表示是屬於夏天或冬天生產,夏期品代表4月-11月、冬期品代表12至隔年3月。夏天蛋白質、脂肪含量低 冬天呈相反狀況而台灣飼養的牛品種,大多是黑白斑點的荷蘭牛,濕熱的天氣會讓乳牛食慾降低,喝水量變多,導致夏天的產出的奶,蛋白質跟乳脂肪含量會較低;冬天則相反,乾冷的天氣會讓乳牛食慾上升,吃的比較多,產出的奶蛋白質跟乳脂肪含量就會比較高。但一般來說,冬天鮮乳的購買率會下降,造成鮮乳過剩,這時「鮮乳標章」就可以區分夏季與冬季,也能便於追蹤冬季剩餘鮮乳流向。避免骨質流失 這樣攝取顧健康衛福部建議每日都必須攝取1.5-2杯乳製品、每日鈣攝取量要達到1000mg,但依據國健署營養調查竟發現,高達8-9成的人每天吃不到一份奶類、每日平均乳品攝取不足1.5杯者居然高達99.8%!高敏敏直言,臨床上出現蜂窩式骨頭的案例層出不窮,若要預防骨質疏鬆,除每天1.5-2杯牛奶或優酪乳、優格、起司替代,若全素者不喝牛奶,可以選擇多攝取豆干、傳統豆腐、豆漿,且要少吃高糖、高鹹等食物,並且多運動支撐骨骼健康。延伸閱讀: ·乳糖不耐症狂拉肚子怎麼辦? 小心會遺傳!教你日常幾招緩解不適 ·鮮奶、保久乳、奶粉哪個營養? 加熱別煮沸!營養師的答案可能讓你嚇一跳 
-
2021-10-04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醫病天地/熬夜後頭暈 偏頭痛作祟
陳姓上班族沒有3高等慢性疾病,但在連續幾天加班熬夜後,有天起床覺得不舒服,準備出門時一陣天旋地轉、直冒冷汗,連早餐都餵給了馬桶。醫師診斷為「前庭型偏頭痛」,病因是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引起,按時服藥3天後逐漸好轉,1周後恢復正常生活。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李亭儀說,偏頭痛是一種體質,有遺傳傾向,也是女性常見疾病之一。當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會活化腦內痛覺神經造成偏頭痛。典型的偏頭痛是出現單側、搏動性頭痛,合併怕光、怕吵,出現惡心或嘔吐等症狀。李亭儀表示,約4成偏頭痛患者不適時,並不會頭痛或僅出現輕微頭痛,反倒是以眩暈的症狀為主,就叫做「前庭型偏頭痛」,發作時可能會出現各種眩暈,如持續性悶悶脹脹的暈,持續性天旋地轉的暈,突然躺下或起身時的眩暈。誘發前庭型偏頭痛的因素包括情緒、睡眠、壓力、荷爾蒙(如更年期、月經周期或排卵期等)、食物(如起司、紅酒、醃製品或巧克力等),環境(如氣候變化、大聲或高頻的聲響、閃光等),藥物(如避孕藥)都有可能。李亭儀說,前庭型偏頭痛雖算是良性疾病,但無法根治,仍有復發可能。建議病人應保持均衡飲食和充足睡眠,維持規律運動習慣,養成定期作前庭復健運動。
-
2021-10-03 名人.林頌凱
以為腳扭傷竟是痛風 名醫揭6大事項遠離痛風威脅
看診看到一半,護理師神情緊張地告訴我:「外面有位先生說可不可以先看他?他已經痛到快爆炸了,可是前面還有十幾位病人在等,怎麼處理才好?」我順著診間的門縫看出去,坐在沙發上的他面露痛苦,坐立難安。我直接走到他面前,避免他因為移動又造成疼痛。「你怎麼了,怎麼這麼嚴重?」我問他。「林醫師,我前幾天扭到腳,原本比較好了。沒想到昨天晚上竟睡到痛醒,整個腳又腫了起來,好像比剛扭到時更嚴重。我這幾天也沒特別走動啊,為什麼會這樣?」「你這是痛風發作,不是單純的扭傷。」我告訴他。「怎麼可能!我最近沒吃海鮮,而且也很久沒有喝酒了。而且我尿酸也沒有高,為什麼會痛風?」事實上,不是吃海鮮才會痛風,導致痛風的原因很多,高危險因子如下:遺傳:有痛風或高尿酸血症家族史性別:男性年齡:40-60肥胖疾病:代謝症候群、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藥物:利尿劑飲食:酒精、吸菸、高普林食物、含糖飲料、不喝水其他:外傷、外科手術、急性中風、壓力、過勞、劇烈運動、急速減肥以上面案例來說,這位先生一開始是因為腳踝扭傷導致局部急性發炎,後來因行動不便、水喝太少,所以導致急性痛風發作。剛好痛風又發作在原本扭傷的踝關節,痛上加痛,雪上加霜。這樣的狀況不少見,在臨床上常常會被誤認為二次運動傷害,但如果只針對運動傷害治療療效不佳,病人到處看都看不好,不當推拿甚至會導致更嚴重傷害。正確作法是運動傷害復健加上痛風藥物治療,順利的話隔天症狀就會大幅改善。診斷痛風一定要抽血嗎?抽血看到尿酸濃度高才是痛風嗎?其實不然。急性痛風發作時,血中的尿酸濃度不一定會升高,反過來說,血液尿酸值高也不等於得了痛風。大部分急性痛風發作靠臨床症狀的表現就可以判斷。例如它常在夜間發生,症狀產生極為快速,病人常在睡夢中被痛醒。好發關節集中在下肢,以大拇趾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為主,而且是單一關節的發作。發作部位有明顯紅腫熱痛之急性發炎,這種痛是劇痛,是像被老鼠咬骨頭一樣的痛,是連被風吹到都會痛的痛。有此一說,「痛風」之名稱就是這樣而來的。不過,尿酸值高代表身體普林代謝功能不佳,高尿酸血症也是引起痛風發作的主因。有高尿酸血症的人要定期抽血追蹤,維持正常尿酸濃度是很重要的事情。●6大注意事項,遠離痛風威脅1.多喝水:每天2000c.c.以上。2.控制體重與腰圍:肥胖和代謝症候群都是高危險因子。此外急速減肥會造成體內代謝系統紊亂,而且往往和飲食不均衡有關,不宜短時間過度減重及節食。3.適量攝取蛋白質:避免蛋白質排擠尿酸代謝。4.避免酒精與含糖飲料:酒精及含糖飲料會在體內代謝成乳酸影響尿酸的排泄。盡量喝水或是用咖啡及茶等無糖飲料代替。5.避免高普林食物:紅肉、海鮮、動物內臟、乾豆、發芽菜類如花生、腰果、豆類等。6.規律作息:不過度疲勞、不過度運動、避免熬夜。作者個人網站請見:https://dr53-lin.com。
-
2021-09-29 養生.聰明飲食
不是肉烤焦才致癌!燒烤過程的燃料也是關鍵因素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過去在大眾的印象中,煙燻、燒烤這類食物對於人體有食用風險,會有致癌的可能,主要的原因就是來自於多環芳香烴,而這種物質的產生主要來自於有機物質的燃燒不完全。肉類製品的加工目的不論是賦予新的口感、風味又或者是延長保存期限都相當重要,但是肉類在熱處理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有害物質,其中就包含大家口中常說的多環芳香烴(PAHs),但是多環芳香烴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多環芳香烴來自有機物不完全燃燒多環芳香烴其實不僅止於存在於食品當中,廣泛地來說環境污染中的自然來源,包含礦石燃料、 森林火災、火山噴發等。而人為來源通常存在於能源、重工業當中,這些物質會存於水、空氣、土壤當中,進而透過呼吸、皮膚接觸、食入等進入等對人體造成危害,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食物的攝入。食物的多環芳香烴普遍來自於兩類,一類是食物來源受到上述的自然或是人為所污染,另一類就是在製作過程中產生。製作過程中會生多環芳香烴主要的原因來自於有機物的不完全燃燒,最常見的烹煮方式就是煙燻與燒烤,如火腿、烤肉、燒烤。多環芳香烴形成機制有3種其實過往在吃煙燻肉或是燒烤上就一直是討論的焦點,但多數人會認為多環芳香烴這樣的有害物質來自於燒焦,根據研究結果卻發現並不完全是這樣。根據2021年9月發表於《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中的研究中就提及,多環芳香烴的生成結果有3種途徑,第一種是熱解有機物,這裡所指的有機物是脂肪和蛋白質;第二種與食物本身的汁液接觸熱源產生變化有關;第三種則是食物以外的有機物不完全燃燒,通常是製作過程中的燃料(例如木材)。而最重要的就是多環芳香烴被認為對生物體具有毒性,所以這類產品時常被認為具有食用風險。掌握原料特性、製程工法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其實不只是食物,人類接觸多環芳香烴這種物質的途徑相當廣泛,且這種物質對於生物體具有毒性、遺傳毒性、致突變性與致癌的可能。暴露於高濃度的多環芳香烴可能會導致食道癌、胃癌與直腸癌等風險。這也是大家對於這類食品在食用上有疑慮的原因,也因此要良好的掌握這類物質來源的生成方式,才能盡可能降低這類物質存在於食物當中。根據研究報告顯示,食物與燃料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煙霧直接接觸會導致產品中的多環芳烴含量更高,而處於高溫長時間的加工也會導致這類物質越來越多。但儘管是如此,仍然有一些方法可以降低食物中形成多環芳香烴,如掌握加工食材的特性、加工方法、加工時間、產品受熱的距離等,除此之外設備的清潔維護也相當重要,包含煙燻空間的設計等。透過優化製程流程,了解原物料特性等才能將多環芳香烴產生的可能降到最低,進而避免這類物質對於人體造成危害。延伸閱讀▶名列世界三大火腿、海風自然風乾的「義大利帕爾瑪火腿」,要吃正宗的必須認明小皇冠標誌!▶火腿有添加硝酸鹽吃了會致癌?▶100%跟50%伊比利火腿差在哪?豬隻品種、橡果攝取量、年紀都影響風味參考資料▶Analysis of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AH profile and amount in meat products subjected to thermal processing(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9-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25人打5倍劑量BNT憂心肌炎?心臟專家:72小時內注意過敏反應
國內第九輪BNT疫苗開放成人施打,新北市三峽恩主公醫院負責的永福接種站因作業疏失,將未經稀釋過的BNT疫苗原液施打在25位民眾身上,等於1人施打6人份劑量。接種BNT等mRNA疫苗可能引發心肌炎等副作用,憂心超打劑量增加心肌炎機率,對此,心臟專家表示,這25位民眾後續須密切追蹤,須留意48至72小時內,是否發生過敏反應或疫苗急性症狀,也須幾周時間觀察是否併發心肌炎。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侯嘉殷表示,施打新冠疫苗原理,是要誘發身體引起免疫反應產生抗體,對抗新冠病毒。不管是AZ、莫德納、BNT或高端等不同廠牌,包括腺病毒載體或是mRNA、次蛋白疫苗等,第一劑疫苗是要「建立身體免疫記憶」,引發免疫機制,不過施打第一劑時身體不熟悉,引發免疫反應有限,到施打第二劑時就會喚醒身體記憶,製造更高抗體對付病毒,不管什麼廠牌疫苗,都要打好打滿。對於恩主公誤幫民眾「打太滿」,侯嘉殷認為,超過劑量施打,醫師要觀察民眾是否有延遲過敏反應,通常疫苗或新藥上市前,都會經過動物實驗,會有疫苗劑量安全範圍,多半不會用最高劑量作為仿單建議施打劑量,要看回去看BNT上市前,所提報的安全劑量報告中,看臨床試驗中最高劑量為多少,因此不代表現在打了5倍超過劑量,就會引發過敏反應。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興表示,施打疫苗發生急性症狀,通常在48至72小時內產生免疫反應症狀,後期產生心臟不舒服、胸痛或喘、呼吸痛等症狀,就要擔心是否引起心肌炎、心包膜炎等併發症,若比較厲害的心肌炎,會造成心臟功能損傷,會出現疲勞、容易喘等現象,大部分疫苗引起的心肌炎屬於局限性,大多會自行恢復,但後續需要密切觀察。侯嘉殷表示,打疫苗引發急性過敏反應,通常在施打後12至24小時發作,這要排除暈針、施打部位疼痛、發燒或全身酸痛等常見施打疫苗症狀。對於這25位特殊個案,後續門診須定期抽血追蹤、觀察期抗體數據。莫德納、BNT等疫苗在年輕族群容易引發心肌炎,且施打第二劑更容易出現,侯嘉殷表示,產生心肌炎與疫苗劑量高低是否有關係,目前沒有證據實證,不代表打劑量高就容易心肌炎,且疫苗產生抗體是對抗病毒,不是攻擊自己的器官組織,不過後續要特別追蹤,定期驗是否有發炎指數。侯嘉殷強調,mRNA疫苗心肌炎比例高的統計,依照不同國家有不同數據,且歐洲數據與亞洲數據也不一定相同。他舉例,治療心血管疾病藥物,西方人需要更高劑量,相對亞洲族群不用這麼高劑量,就可以達到效果,代表不同族群、遺傳背景,藥物反應也有不同。
-
2021-09-28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父患多囊腎病逝 24歲女子得遺傳 憂心洗腎幸見曙光
台中24歲黃姓女子的父親患有「自體顯性多囊腎」長期洗腎,多年前病逝,由於多囊腎屬遺傳疾病,黃女發現自己也罹患多囊腎第3期,年紀輕輕就可能洗腎,心情沉重。光田綜合醫院腎臟科給她服用新的口服藥物,大幅延緩洗腎時間;更結合國衛院引進基因檢測,有助慢性腎病患者及早診斷治療。多囊腎是遺傳性疾病,只要父母親其中一人得病,兒女罹病的機率是50%,光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任王家良說,多囊腎患者出生時腎臟可能就有囊腫,但初期沒有明顯症狀難以察覺,普遍在30到40歲後,因腎功能逐漸退化,才會引起高血壓、背痛、腰痛、尿路結石、血尿、泌尿道感染等症狀,而檢查確定罹病已為時已晚。王家良表示,24歲黃女長期照顧多囊腎的父親,醫師提醒她有家族史應及早檢查,不料檢查發現自己也因遺傳基因罹患多囊腎,正值花樣年華的她,難以接受年紀輕輕就可能承受洗腎之苦。還好多囊腎治療已見曙光,在符合特定多囊腎病程下,健保署許可專案使用口服藥物,可以抑制腎臟水泡增長,讓腎功能惡化速度約延緩3成,越早服用越好;臨床上慢性腎臟病分為第1期到第5期,進入第5期就需要洗腎,根據研究患者在第2期開始持續服用藥物,可延緩7年洗腎;第3期可延緩4年洗腎;第4期可延緩1年左右。黃女的腎功能已退化到第3期,目前持續服用一個月的藥物,讓腎功能維持住,她慶幸自己早發現,及早接受口服藥物治療,可以延緩慢性腎病的惡化速度。光田綜合醫院與國衛院黃道揚醫師學術合作自體顯性多囊腎基因檢測,讓有腎病家族史患者,找出是否有自體顯性多囊腎基因變異,黃道揚表示,腎臟有囊腫常見,有時與自體顯性多囊腎也難以區分,基因檢測有助於疾病的診斷,以及優生的諮詢,患者應多喝水、少吃鹽、吃降血壓的藥,並經醫師評估服用新藥治療。光田綜合醫院副院長暨腎臟內科醫師張家築呼籲,多囊腎初期並沒有特別的症狀,容易被忽略,如果父母、親戚是多囊腎患者,建議民眾可到腎臟科檢查,利用腎臟超音波、抽血、驗尿、基因檢測來評估,持續追蹤腎臟的狀態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