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4 焦點.長期照護
搜尋
身心障礙
共找到
327
筆 文章
-
-
2023-02-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趨緩口罩用量大減如何保存? 醫師曝務必做好這件事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下周一(20日)室內口罩令解封,除醫療、長照等機構及大眾運輸系統外,室內不需要戴口罩,但許多民眾家中仍有許多口罩成為困擾,不知如何處理?家中仍有許多口罩 如何處理與保存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院長黃璟隆說,室內口罩令雖解封,但指揮中心建議,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及年長者、免疫低下者外出須戴口罩,提醒口罩保存最重要的是「防潮,避免口罩受潮失去阻擋病毒功能。黃璟隆說,台灣氣候潮濕,當室內濕度高時,物品容易發霉,甚至出現壁癌等情形,民眾最好把家中沒拆封、未用過的口罩放入防潮箱,如果是放在儲物櫃,而儲物櫃最好放置防潮盒,降低口罩受潮機會,平時家中濕度過高也應開啟除濕機,將濕度維持在55%左右,當家中出現壁癌時,代表家中濕度高,應重新粉刷,避免影響健康年長者、免疫低下者 還是要戴口罩衛福部雙和醫院成人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垣樟說,雖然口罩使用機會慢慢降低,但如果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以及年長者、免疫低下者外出,或是常需與年長者、免疫低下者接觸,或到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的場合,還是要戴口罩,特別是家中有年長者、免疫低下者,務必格外注意,最好接觸時仍要勤洗手、戴口罩,不要把病毒傳染給脆弱族群指揮中心提醒,民眾仍應持續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好習慣,並呼籲尚未完整接種新冠疫苗的民眾,盡速完成接種,保護自身及親友健康4大時機仍建議戴口罩室內口罩令20日解除,四大時機仍建議戴口罩:一、於以下指定場所之室內空間須按規定全程戴口罩。包括:1.醫療照護機構: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身心障礙福利機構2.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車廂、船舶、航空器等運具及場站得於上列指定場所不戴口罩之例外情形:飲食、拍照、不適合或無法戴口罩之檢查、治療或活動二、下列特殊情境建議要戴口罩:1.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2.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3.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4.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尤其是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時三、其餘室內場所、室內空間,由民眾自主決定戴口罩四、上述放寬措施為通案性規定,相關細節得另依主管機關規定辦理延伸閱讀:‧快檢查保存期限!口罩過期還能用嗎? 醫示警「口罩放1處」恐害防護力直降‧脫口罩、髒手揉鼻子 過敏2NG動作恐增染疫風險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室內口罩2/20解禁!剩2類場所強制戴 校園要等到3/6
終於可以脫口罩了!室內口罩令維持801天後走入歷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9)日宣布口罩鬆綁第二階段上路時程,將自2月20日實施「室內免戴口罩」新規定,只剩「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的指定場所仍應戴口罩,其餘場所則由民眾自主決定;校園的口罩鬆綁則晚一步,3月6日起上路。室内戴口罩規定放寬新制 2/20實施採三強度管制一、指定場所(醫療照護/公共運輸):規定仍應戴口罩.醫療照護機構: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公共運輸及特殊運具:車廂、船舶、航空器等運具及場站.上列指定場所不戴口罩的例外情形:飲食、拍照、不適合或無法戴口罩的檢查、治療或活動二、特殊情境(有症狀/年長或免疫低下/人潮聚集等):建議要戴口罩.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尤其是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時.其餘室内場所、室内空間,由民眾自主決定戴口罩三、其餘場所:由民眾自主決定戴口罩校園及托育場所3月6日起實施,包括各級學校、幼兒園、課照中心、補習班、托嬰中心等,依教育部及衛福部規畫,2月13日開學後先加强相關防疫措施,如疫情穩定,自3月6日開始再依指揮中心通案性規定,實施校園及托育場所室內口罩放寬。國內在2020年12月1日起全面實施防疫秋冬專案,針對室內八大類場所全面要求強制戴口罩,室內口罩令迄今維持801天。如今口罩令鬆綁是重要的階段性措施。
-
2023-01-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今天起4類人可領4劑免費快篩! 預估180萬人受惠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月10日起至2月28日,實施第七輪0-6歲學齡前幼兒與第五輪65歲以上長者免費領取1份5劑快篩試劑。此外,為保護弱勢族群及身心障礙民眾健康,今天起至2月15日前,提供全國弱勢民眾包括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與遊民,及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證明者,公費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每人4劑。為提供幼兒家庭及長者更足量的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指揮中心說,10日起至2月28日期間,民眾可持「2016年9月2日(含)以後出生」之學齡前孩童健保卡,及「1958年(含)以前出生」長者健保卡,至各快篩實名制販售據點免費領取一份5劑家用快篩試劑,此免費領取份數,不會計算入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的購買資格。今天起4類人可領4劑免費快篩指揮中心監測資料顯示,國內新冠疫情逐步回溫,並將於春節後達到高峰,為保護弱勢族群及身心障礙民眾健康,加強有症狀者之篩檢,以利及早就醫,今天起至2月15日前,提供全國弱勢民眾(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與遊民)及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證明者公費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每人4劑,發放作業由地方政府規畫並製作發放清冊管理,本措施預估約有180萬人受惠。符合資格者 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藥局與衛生所領取指揮中心說,目前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販售地點有全國4374家健保特約藥局,及79個偏鄉衛生所,籲請符合資格的民眾,可持健保卡至販售實名制家用抗原快篩試劑的健保特約藥局與衛生所領取。相關實名制販售資訊可至健保署、食藥署及藥師公會官網查詢。指揮中心提醒幼兒家長,家用快篩試劑僅可用於2歲以上幼童,幫2歲以下幼童領取的快篩試劑,可供幼童家長使用,請勿使用於2歲以下幼童。
-
2023-01-09 失智.新手照顧
陪失智者過春節 4重點做好準備
農曆春節家人親友團聚,但對於失智者來說,可能因環境刺激、生活模式改變,加上天冷、持續防疫等,容易產生混亂、易怒情緒,可能增加走失等意外風險,台灣失智症協會建議,家屬在過年前預先安排活動與照顧人手,掌握和失智者相處技巧,就能平安過好年。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障礙,導致對環境改變的調適能力比一般人弱,面對陌生、不常見的親友來訪、外出春遊環境及人潮、天氣轉變等,易產生脫序行為,家屬盡量不要糾正或爭辯,多順著失智者,了解他們的需求,以活動或美食轉移注意力,才能化險為夷。1. 春節也要多安排活動台灣失智症協會副秘書長陳筠靜表示,失智者平時規律參加社區活動,過年時也會吵著要上課,建議家屬可陪失智者散步、打麻將、唱卡拉OK、下棋、寫春聯、包紅包、準備年菜等,也可安排祖孫同樂活動,例如請失智者指導做年糕、幫失智者錄影,或一起看卡通,陪長輩看運動教學影片一起運動。2. 人多注意失智者情緒陳筠靜指出,失智者返回老家,看見熟悉親人可能很開心,但也可能認不得親人,親友可主動向失智者自我介紹,避免「考」或請失智者「猜」,主要照顧者也可事先與親人溝通,隨時注意失智者情緒反應,若出現不安情緒時,應減少人、環境刺激,安排安靜及舒適空間,讓熟悉的照顧者安撫情緒,讓失智者做喜歡的活動轉移注意力。3. 外出要兩人以上陪同過年期間失智者容易走失,陳筠靜建議,要留意長輩外出衣著,帶長輩外出時應安排兩位以上家人陪同,降低走失風險。出門前拍下當日失智者照片,並在身上放緊急連絡卡、愛心布標、愛的手鍊、衛星定位器等預防走失工具,外出若要上廁所時,務必要有家人或在地志工、工作人員協助陪失智者,勿讓失智者獨自等候。4. 提前安排回診、領藥陳筠靜提醒,民眾可事先申請長照服務資源,提前安排回診、領取藥物,有助於失智者穩定服藥,並注意防疫措施,失智者可能出現不配合戴口罩的情形,建議家屬隨身攜帶診斷證明、身心障礙證明,遇狀況時可主動說明避免受罰。
-
2022-12-22 醫療.腦部.神經
腳步不穩、頭暈…秋冬留意中風徵兆 3大議題 800位照顧者最想問
進入冬季,低溫及溫差變化影響下,血壓、血流壓力容易升高,使中風與再次中風危險性增加。一旦中風留下如癱瘓、認知障礙、失語等失能後遺症,照護上更是需額外花費不少心力,因此預先辨識中風前兆成為照顧者十分重要的課題。台灣腦中風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作,於WaCare遠距健康平台舉辦「不可不知的腦中風大小事」,針對常接觸中風高危險族群的照服員、家屬等照顧者進行線上教育課程。此次特邀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腦中風暨神經重症科主治醫師黃虹瑜及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腦中風中心個案管理師侯玫妅授課,分享如何辨識再次中風的警訊、中風危險因子及預防、復能照護等以避免再次中風。近八百名參與線上課程的照服員,對於如何預防中風、反覆中風以及中風高危險因子心房顫動的警訊等議題,十分關注,發問踴躍。照顧者問卷調查,最想了解的議題前三名:TOP3:如何預防中風與再次中風「相較昨天,出現任何一個輕微變化都可能是中風前兆」黃虹瑜說,「中『風』就是一陣風吹來,一個突然的變化,一下子就發生的事。」中風是血管產生急性血塊堵塞腦部血管,當有新的血塊產生,就會有新的症狀,除了半身肢體或臉部麻痺等讓人較有警覺,有些症狀輕微易被忽略,但若比起前一天症狀突然出現或有新變化,就需額外注意,如: 💡突然暈眩 💡走路不穩 💡四肢不協調 💡理解或說話能力下降、溝通出現困難 💡口齒不清或原因不明的劇烈頭痛比起第一次中風,再次中風會弱化對症狀的感受,病人較難察覺身體是否有出現異狀,需要透過照護者協助回顧病患的病史,找出可能再次中風的危險因子加以預防,才有機會避免再次中風。TOP2:如何快速辨識中風徵兆及如何處置「再次中風危險因子,心房顫動是最危險的不定時炸彈」黃虹瑜說,中風危險因子有八大項,分別為: 💡心房顫動 💡腦中風家族史 💡吸菸史 💡體重 💡血壓 💡膽固醇異常 💡糖尿病史 💡運動不足其中,心房顫動是最危險的不定時炸彈,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登錄實際的中風案例,每6人就有1人是因為心房顫動引起。心悸、頭暈、胸悶等,可能都是心房顫動發作的疑似症狀,但仍有8成的病患沒有任何症狀,建議45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心電圖檢查,定期回神經內科追蹤,若檢查出患有心房顫動,可提前評估合併中風的風險,透過口服抗凝血藥物來預防。病患如中風後半身癱瘓或失去語言能力,也需注意症狀的急性變化,如: 💡原先為左邊癱瘓,卻突然右邊身體機能也退化 💡使不上力 💡語言表達能力變差 💡開始流口水、嗆到此時應省去討論時間,盡快聯繫119送醫,保握黃金搶救時間,降低肢體偏癱及認知障礙等後遺症。TOP1:中風後的營養照護與日常生活訓練「中風後仍有機會回復正常生活」侯玫妅說,腦中風後六個月為復健黃金期,積極復健有較高恢復身體功能的機會。 💡剛中風的急性期(3-21天):復健重點在關節運動、翻身擺位等維持肌肉與關節的活動度。 💡恢復期(3-6個月):待病情穩定後加強復健能力,訓練日常生活所需功能 💡慢性期(6個月後):著重預防再次中風及機能退化。一名30多歲的年輕病患,中風後積極復健,鍛鍊患肢的肌肉與關節及調整過往的飲食與生活型態,不僅重新回到工作崗位,生活也恢復正常,醫師驚訝地說,「就像沒中風過一樣,整個人精神煥發。」鼓勵病友積極復健,中風就有機會逆轉勝。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的恢復程度不同,對於中風症狀嚴重者,為避免中風後的肢體發生攣縮及退化,照護者可協助病患多使用患肢拿取物品進行練習,透過患肢執行動作來學習,刺激大腦產生新連結,及訓練病患練習獨立穿衣,肯定自我價值。「預防再次中風:治療控制、身心復能、長照資源」照護者是病患預防中風、再次中風的關鍵角色,侯玫妅說,9成的腦中風與危險因子有關,控制危險因子包含: 💡協助病患穩定服藥及定時監測健康數值,如:心律、血氧、睡眠品質 💡避免血壓、膽固醇及血糖、心跳數值異常波動 💡若有服用慢性病藥物,勿自行停藥或減少藥量 💡控制飲食及體重 💡改變生活型態,如:規律運動、復健、戒菸、戒酒等。飲食照護上首重讓病患吃得下、均衡攝取六大類營養(全穀雜糧類/豆蛋魚肉類/蔬菜類/乳品類/水果類/油脂堅果種子類),如病患進食後聲音改變、咳嗽或流口水、吞嚥後呼吸急促或出現類似噎到的症狀、將食物吐出等,可能是吞嚥出現困難,需注意嗆食後可能引發吸入性肺炎,透過復健科、語言治療師、營養師評估狀況調整飲食質地,或指導預防嗆食等餵食步驟。此外,根據1項發表在《Neurology》(神經病學雜誌)的研究統計,每三人就有一人中風後伴隨憂鬱情緒,當病患出現不想活動及交流等狀況,照護者多陪伴、聊天有助短暫的憂鬱隨時間蒸發,但若憂鬱持續超過一個月,回診時應向醫師反應。中風後的長期照護面臨壓力及經濟負擔,侯玫妅說,視病患狀況由醫師認定後,可申請重大傷病及身心障礙手冊,減免部分醫療等負擔,或透過社工或1966長照服務專線,評估居住縣市可利用的社會資源提供幫助。
-
2022-12-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身心障礙者在長照機構感染COVID時
編者按:本週是一所心身障礙病人的住宿機構如何在今年五月開始,歷經五波的疫情,成功應對就地隔離的故事。首先是教養院院長敘述機構內發現第一位快篩陽性的個案,隨即成立指揮中心,啟動各種機制,護理、社工、教保、行政、總務人員的通力合作,有效的快篩以及各種緊急措施,完成使命,最後她說,「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更增進我們的應變能力,從擔心害怕到從容面對,從中學習到很多,對於疫情處理的經歷抱著感謝之心,因為每一次的經歷都是一種學習與省思,反思疫情的防控措施中是否還兼顧到身心障礙者的身心靈狀態,用溫暖的心照顧著每一位個案。」護理組組長列出幾項心得,包括「讓工作人員了解配合政府疫情政策」、「疫苗施打政策,促成本院服務對象施打新冠covid-19疫苗達97.7%。工作人員疫苗第一次加強劑施打率為100%」,「加強與家屬院區內疫情狀況之溝通」。更難得的是這所教養院高齡的董事長,本身也是此院身心障礙院生的家長,寫出個人擔心兒子的安危,以及院內員工的健康與安全,同時向提供豐富的快篩試劑供教職員及服務對象使用的外界友人,深表感謝。延伸閱讀:醫病平台/住宿機構面對就地隔離的挑戰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當covid-19疫情發生在我服務的機構內我的孩子是一個中度身心障礙者,長期居住在教養院,接受專業人員的悉心照顧。今年5月下旬的某一天,突然接到教養院老師通知,我的孩子確診COVID-19的消息。接到這個消息不僅讓我大吃一驚,更令我感到恐慌,我的孩子不算是一個健康的人,在教養院裡過著群體的生活,我很擔憂也很煩惱該不該讓他回家?畢竟我與內人都已經九十幾歲,家裡也沒有適當的、可以讓他隔離的地方,也沒有專業的醫護人員可以照顧他,我完全沒有把握讓他回來是否會更好。我與教養院的老師聯絡,了解一下孩子的狀況如何,有沒有需要更多的協助時,老師很明確的告訴我,確診者不能外出,必須在院內接受隔離治療,避免擴大傳染的可能性。頓時之間,我忐忑不安的心終於可以放下,因為我可以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教養院裡的老師們照顧,他們每天向我回報孩子的身體症狀,接受什麼藥物治療,觀察監測血壓、血氧、心跳、呼吸等生命徵象的數據是否有太大的變動,家長也可以透過視訊方式看到孩子的狀況,減少口述上不確定性的疑慮。幸好有老師、護理人員的悉心照顧,孩子復原的很快,心肺功能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也沒有伴隨而來的後遺症。對於這個事件,不單單是身為父親的擔憂,當時,我也是這家教養院的董事長,我的責任更加重大。我的孩子算是教養院第一波確診的病患,當時大家都沒有照顧確診的經驗,照顧者要如何照顧確診的服務對象,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護好自己不被傳染,減少身心受到相當大的壓力與威脅。我很感謝教養院的院長領導有方,除了依照指揮中心跟地方衛生主管機關的指示外,安排教職員接受在職訓練與實務操作,提前佈局模擬院內如果出現確診者時,應如何做好隔離與安置的方案、如何在有限的人力運作下,精準的將被匡列的密切接觸者先做適當的隔離,避免擴大感染的風險,妥善安置確診者接受嚴密的監控與照顧,以及未感染者的健康管理、作息的活動範圍,都需要很嚴謹的規範。院內環境的消毒也要落實,疫苗的施打也不能中斷,才不致發生更嚴重的群聚事件。照理來說,因為疫情嚴峻時期,服務對象不能定期返家,所以我的孩子不可能由家庭傳染而回到教養院。我判斷極有可能是教職員們因為每日上、下班,在返家途中、或是受到同住家人的傳染,將病毒帶進教養院內。因此,我要求每位教職員每天進教養院前,都必須先做快篩,確定是陰性的人才能來上班。這樣的要求的確很辛苦,除了教職員必須承受做快篩的不適感之外,在當時全台都面臨快篩試劑不足的窘迫情況下,我們必須向外界募得更多的快篩試劑供教職員及服務對象使用,幸好許多愛心人士透過多方的管道為我們提供試劑等防疫物資,才得以確保大家的健康與安全。當然,院內的疫情絶對不可能流行一波就結束,隨著疫情升温,也增加院內感染的風險,不僅服務對象、教職員的確診數也屢屢攀升。幸好大家累積的經驗與抗壓性,已能逐漸應付每一波疫情的降臨,讓我們的教養院得以平安、從容的應對,確保每一個人的健康。
-
2022-12-16 醫聲.罕見疾病
陳莉茵掛心罕病患惡夢連連 王婉諭動容:爭取用藥權利
「夢中我在掃散落一地的肢體,還有聲音還告訴我,一定要把它們拼起來」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參觀罕見疾病「先天性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特展,想起自己在創立罕病基金會時不斷重複的惡夢,不禁紅了眼眶。日前立法委員王婉諭也受邀觀展,並在立院會晤SMA患者陳俊翰。她在臉書兩度發文表達對罕見疾病患者、身障族群的關心,表示希望看見政策具體作為。SMA係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主要症狀為肌肉無力與萎縮,患者最終需要乘坐輪椅,生活難以自理。已落幕的SMA特展中,一項展品就以患者李怡潔的肢體形象作為主體,觀者能夠藉以感受失去肢體功能的難受與痛苦。陳莉茵回憶,20多年前很常夢到自己正在掃地,掃把下卻不是塵埃,而是1地的肢體。該展品可說是陳莉茵惡夢的具象化,讓她深感生命對於罕病、弱勢患者的不公。她直言,在單一保險人的全民健保體制下,罕病患者時常擔心健保是否持續給付藥物;以及在限縮給付的制度下,若病程演進,是否會失去給付資格,掉出健保大傘外。陳莉茵心疼患者時常活在恐懼中,卻無能為力。「隨著我知道、了解得越多,我卻只感到越生氣。」王婉諭在臉書貼文中表示,SMA用藥不只維持病患的生理機能,甚至決定他們生命存續與否;現行健保卻不給付這項珍貴的救命藥物,讓病友及其家人看得到卻用不到,眼睜睜走向衰亡。她也質疑,政府是否真有將錢用在刀口上。王婉諭寫道,自己將更加著力於為罕病患者爭取用藥權利,「台灣是亞洲第一個為罕病立法的國家,應該要落實當初的立法精神,重視罕病病友權益。」SMA患者陳俊翰七日和小兒麻痺患者許家榮等人共赴立院與王婉諭討論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即身權法)修法等事宜。日前本報獨家報導,陳俊翰赴美取得法學博士,並在畢業後放棄海外高薪工作,在健保不給付、無藥可用的情境下,回到台灣為病友們和障礙者爭取權益,是不折不扣的「非常律師」。「身權法因為缺乏妥善的社會溝通與對話,而屢遭詬病。未來我會在立法院內持續為罕病病友與障礙者發聲,一同來打造1個真正友善的共融社會!」王婉諭在會談後於臉書發文表示,台灣是多元、友善的環境,但是對於弱勢者提供的協助太少,甚至讓身心障礙者必須自力更生。王婉諭承諾,未來將持續在立法院替病友及障礙者爭取權益。陳俊翰則在貼文下方留言,感謝她為罕病患者、身障族群發聲,並表示「相信集合眾人的力量,一定能讓我們的社會邁向更佳(加)的友善、多元、平等、共融。」
-
2022-12-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當covid-19疫情發生在我服務的機構內
編者按:本週是一所心身障礙病人的住宿機構如何在今年五月開始,歷經五波的疫情,成功應對就地隔離的故事。首先是教養院院長敘述機構內發現第一位快篩陽性的個案,隨即成立指揮中心,啟動各種機制,護理、社工、教保、行政、總務人員的通力合作,有效的快篩以及各種緊急措施,完成使命,最後她說,「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更增進我們的應變能力,從擔心害怕到從容面對,從中學習到很多,對於疫情處理的經歷抱著感謝之心,因為每一次的經歷都是一種學習與省思,反思疫情的防控措施中是否還兼顧到身心障礙者的身心靈狀態,用溫暖的心照顧著每一位個案。」護理組組長列出幾項心得,包括「讓工作人員了解配合政府疫情政策」、「疫苗施打政策,促成本院服務對象施打新冠covid-19疫苗達97.7%。工作人員疫苗第一次加強劑施打率為100%」,「加強與家屬院區內疫情狀況之溝通」。更難得的是這所教養院高齡的董事長,本身也是此院身心障礙院生的家長,寫出個人擔心兒子的安危,以及院內員工的健康與安全,同時向提供豐富的快篩試劑供教職員及服務對象使用的外界友人,深表感謝。延伸閱讀:醫病平台/住宿機構面對就地隔離的挑戰本院服務對象129人,工作人員77人,兩百多人的機構對於疫情管控是相當大的挑戰,面臨高死亡風險(長照機構致死率2.5%)的壓力,讓我們護理師們都不敢鬆懈下來,尤其是本院雖然相較於其他長照機構年齡輕,但是心智障礙者45歲年齡身體機能幾乎等同於60歲的老人的身體機能,院區內60人以上高齡服務對象,特別是有些心肺功能狀況本來就較差的唐寶寶,這些都讓我們壓力重重,群聚如果發生,不知道會帶來甚麼樣的影響,我們都希望服務對象們好好的。因此,在防疫策略上我們謹慎小心,也感謝工作人員信念一致,希望服務對象零確診。在今年4月社區開始感染時,機構內最高同時有17位工作人員因家人確診而居家隔離或請防疫照顧假,對機構人力狀況強烈拉警報。幸好防疫隔離措施得當沒有將疫情傳播給服務對象。而此時政府也在疫情高峰時,慢慢修正確診照顧策略,機構持續開會討論,預先排演所有可能狀況,準備好居家照護場地、醫療照顧人力、中重症救護車協助人力、協調自願照顧確診服務對象之工作人員、確認視訊確診之流程與醫師、抗病毒藥物領取流程、事先取得抗病毒藥物家長同意書等等措施。5月21日第一例確診的時候,我們反覆地問自己,到底是哪個關卡沒做好?沒有人感染怎麼會突然有人確診呢?所幸我們分艙分流策略讓我們度過了第一次的難關,那個時候院區內確診的工作人員也相對少,大家都沒經驗,難免會恐慌跟害怕,但是我們打了漂亮的一仗,疫情沒有擴散出去。後來每一次的小群聚都讓我們有了新的挑戰,但是每個人的心都是一致的,我們希望服務對象盡量不要感染,畢竟一次的感染我們不知道會為他們的身體帶來甚麼傷害。第一次遇到服務對象確診後血氧低、遇到意識不清到醫院打強心針,這些都讓我們有了面對未知的敵人的恐懼,讓我們堅信我們堅持分艙分流是正確的選擇(因為分艙分流照顧對工作人員來說是相當辛苦的,服務對象的情緒會較難掌控)。直到9-10月後面變種病毒造成症狀越來越輕微,總算讓我們鬆了口氣。雖然感染後仍有發燒不舒服倦怠等狀況,但是三天過後看到服務對象的笑容以及像度假一樣的感覺在隔離區休假交流的樣貌,讓大家都很欣慰,還好過去了。同時也讓工作人員有了新的經驗,不再是恐懼恐慌害怕未知的。雖然疫情尚未結束,但是後續變種病毒中重症比例較低,期待疫情降級時,服務對象可以外出遠門班遊與參與更多的社區活動。經歷五波疫情有以下的心得分享:確實做好分艙分流是對疫情掌握最好的方式。感染管制分艙分流不是口號,除服務對象不跨區活動之外,工作人員也配合防疫,不跨區服務與交流,走專屬的動線,就算有疫情的發生,都能讓疫情限縮在小單位艙流內。事先做好政府政策更改之疫情,讓工作人員更能配合。在政府開始討論居家照護後,機構內也隨即因應政府可能政策,調整心態可能在院區內迎接確診者。討論出照顧地點、方式、場地、自願照顧確診工作人員、急重症的處理醫院與方式等相關配套措施,護理組在政府開放視訊確診時,已先安排好可確診之視訊醫師、湖口就近抗病毒與感冒藥物取得方式、事先取得家長屬之抗病毒藥物同意書,讓照顧確診者成為標準作業流程,工作人員不會疲於奔命在連結資源,讓照顧變成簡單的事情。配合疫苗施打政策,本院服務對象僅3名服務對象未施打新冠covid-19疫苗,施打率97.7%。工作人員新冠covid-19疫苗第一次加強劑施打率為100%,在照顧工作上心理負擔也較低,同時服務對象僅1名中症低血氧住院。無重症狀況也讓工作人員在照顧上較無壓力。溝通聯繫事先告知家長屬院區內疫情狀況,每次疫情社工組會與確診以及居家隔離黃區的家長屬告知,也同時告知院內照顧流程,讓家長無後顧之憂且在需要急診住院時能快速聯繫告知。家長屬的支持也讓工作人員在照顧中不用分神處理糾紛。院內同仁配合防疫措施,配合院區內增加快篩篩檢次數(政府規定每週1次,本院為工作人員每週2次),配合政府居家隔離、戴口罩,學習隔離衣穿脫、感控動線、洗手、配合每次漂白水消毒工作區域等,都讓疫情變得是可控的,每個人都是保護服務對象的推手,讓大部分的服務對象都能在疫情中安然度過。防疫物資準備充足也是防疫成功的重點,很感謝社會大眾在我們需要物資的時候捐贈的物資,讓防疫中因照顧服務對象而確診的工作人員大幅降低,也讓工作人員更願意照顧確診的服務對象。
-
2022-12-1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住宿機構面對就地隔離的挑戰
編者按:本週是一所心身障礙病人的住宿機構如何在今年五月開始,歷經五波的疫情,成功應對就地隔離的故事。首先是教養院院長敘述機構內發現第一位快篩陽性的個案,隨即成立指揮中心,啟動各種機制,護理、社工、教保、行政、總務人員的通力合作,有效的快篩以及各種緊急措施,完成使命,最後她說,「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更增進我們的應變能力,從擔心害怕到從容面對,從中學習到很多,對於疫情處理的經歷抱著感謝之心,因為每一次的經歷都是一種學習與省思,反思疫情的防控措施中是否還兼顧到身心障礙者的身心靈狀態,用溫暖的心照顧著每一位個案。」護理組組長列出幾項心得,包括「讓工作人員了解配合政府疫情政策」、「疫苗施打政策,促成本院服務對象施打新冠covid-19疫苗達97.7%。工作人員疫苗第一次加強劑施打率為100%」,「加強與家屬院區內疫情狀況之溝通」。更難得的是這所教養院高齡的董事長,本身也是此院身心障礙院生的家長,寫出個人擔心兒子的安危,以及院內員工的健康與安全,同時向提供豐富的快篩試劑供教職員及服務對象使用的外界友人,深表感謝。2022年4月疫情大爆發,每天確診的人數持續增加時,身為管理者的我開始擔心與焦慮,擔心疫情進入機構內造成群聚感染,故機構內的全體同仁必須戰戰兢兢,竭盡全力地做好分艙分流與感控措施,為此,也做了幾次假設機構內發生確診時的情境演練,就是期待能做好萬全的準備,將可能的傷害減到最低。5月下旬一個天氣晴朗星期六的上午,突然接到護理組長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院長,○○○剛剛快篩陽性。」機構內出現第一位快篩陽性的個案,當下隨即啟動人力召回的機制,護理、社工、教保、行政、總務等人員陸續趕到機構內,護理師負責全體服務對象的快篩,緊急於住宿大樓的1樓餐廳成立指揮中心,大家分工將防疫物資、電腦相關設備等盤點分類放置於指揮中心內,同時將日間的空間挪出設置為居家隔離照護空間,因為先前已連結醫療資源,護理人員甚至事先與醫師演練視訊看診的流程,因此當出現快篩陽性的個案時,我們很快的聯繫上醫師,並能順利的完成視訊看診。5月下旬的確診案例是機構的第一波疫情,截至隔離結束並未有新增個案,也因此讓我們有時間檢討修正,首先在居家隔離空間增加影音休閒設備、廚餘的冷凍冰箱、洗衣機等,開始募集防護裝備與快篩劑。很快的6月8日再次出現1位個案快篩陽性,接連三天快篩,有6位個案快篩陽性確診,這是機構的第二波疫情,6月27日迎來第三波的疫情,同樣的6位個案確診,9月13日開始又陸續出現快篩陽性的個案,第四波的疫情再次襲來,有8位個案確診,10月11日突然一下新增4位快篩陽性的個案,第五波的疫情來勢洶洶,接連幾天的快篩,在不同的住宿區域都有出現新增快篩陽性的個案,工作人員也接連確診,第五波疫情中就有24位個案確診,12位工作人員確診。從這5波疫情可以感受到機構是拚盡全力地守護著個案的健康,積極的落實感控措施以防止群聚擴散。然而在面對如何做好疫情的防護,同時還要處理確診個案就地隔離的醫療照護問題,對機構來說是真的是莫大的壓力與考驗。首要處理的是照顧人力的安排,綠區、黃區、紅區的人員怎麼安排,特別是紅區的人力,需要與照顧人員溝通說服,徵求自願者進入隔離區照顧確診的個案,碰到照顧人員陸續確診時,又要重新協調人力同時要顧及勞動法規,有時候班表一天異動數次。另一個難題就是個案對於必須隔離限制活動區域的情況不一定會接受,加上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因而會出現哭鬧不止或破壞物品、自傷等行為,更加重照顧人員的負擔。在第2波疫情中有位個案無法接受需要隔離,護理人員陪同他進入隔離區時,堅決不進入甚至拿物品砸護理人員,只能緊急求助於他熟悉的照顧人員前來溝通協調,經過一番折騰終於願意配合進入隔離區。在第三波疫情中,有位個案因為與同住的確診個案相處不好,出現情緒失控不穩的情形,突然將玻璃水杯砸破,拿起玻璃碎片跑進廁所內自傷,照顧人員當時根本無法顧及到自己防護,只能爬上廁所隔間處進入廁所將門打開,拿走碎玻璃並安撫個案,照顧人員癱軟的表示自己快崩潰了,機構因此再另外準備一間獨立的隔離空間讓這位情緒失控的個案單獨隔離,並再增加照顧人力。第四波疫情確診的個案,大都是比較需要高照護支持的,不僅生活自理方面的大量協助,另外還有情緒的支持,其中1位個案,因為不舒服又無法表達,不停的哭鬧、砸物品發洩,照顧人員不斷調整方法安撫,提供喜愛的玩偶,音樂都無法使他平靜下來,甚至攻擊護理人員,咬傷照顧人員。在每一波疫情當中,不僅要負責疾病照護的部分,還有要處理個案的情緒行為的問題,常使得照顧人員心力交瘁。就地隔離的措施對於確診者的健康監測亦是工作人員很大的壓力,為能使確診者盡快康復,減少中重症的發生,照顧人員需要密集的監測血氧、血壓、心跳、體溫、呼吸、活動力等,深怕一個不注意、不小心無法及時提供必要的醫療支持,再來就是關注確診者的飲食營養,除三餐外,額外還提供維他命C,綜合維他命、枇杷膏、舒跑飲料、雞蛋、水果等多種營養補給,就是希望確診的個案快點康復,即使我們很努力的照護,這期間仍有3位確診個案緊急送醫治療,很幸運的是治療後均無大礙,順利康復。另一項考驗防疫物資的不足,我們必須透過多元管道的方式去籌募防護裝備,N95口罩、防護面罩、防護衣、手套、酒精、漂白水等,當出現疫情時,照顧區域會分為紅區、黃區、綠區,紅區與黃區的照顧人員提供服務時均要穿著防護裝備,後續還要處理龐大的垃圾量,脫去的防護裝備需要先消毒後放置於獨立的空間,再漸進式的交由清潔隊處理。 經歷五波的疫情,有很深的體悟,機構需要有強大的資源連結能力,如果沒有外部資源的協助,如何能做好防疫與就地隔離的居家照護,防護裝備需要自己籌募,醫療的資源包含提供視訊診療單位與藥局等。雖說社會處與衛生局會協助連結,但仍需要機構的主動出擊,才能迅速掌握到醫療資源。倍增的人事成本也是機構要承擔的經濟壓力,因為落實分艙分流的服務,還有確診區的照顧人力,工作人員確診隔離等因素,無形中增加照顧人力的調度與加班的人事成本。再來受到疫情、感控措施及專業服務的多重壓力下,也逐漸抹去工作人員的工作熱忱,亦成為工作人員的流失的因素之一。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更增進我們的應變能力,從擔心害怕到從容面對,從中學習到很多,對於疫情處理的經歷抱著感謝之心,因為每一次的經歷都是一種學習與省思,反思疫情的防控措施中是否還兼顧到身心障礙者的身心靈狀態,用溫暖的心照顧著每一位個案。
-
2022-12-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懶人包/12月上路新制一次看!戶外口罩解禁、北市禁塑膠杯 犯這交通規定最重罰2萬4千元
12月1日起取消戶外全程佩戴口罩,餐飲場所也取消不得逐桌敬酒的規定。除了多項防疫鬆綁新制分批實施外,也有攸關民生、交通、環保等新政策上路。聯合新聞網整理一系列12月新制,帶你一篇掌握哪些事情需要多加留意,以免不小心違規傷荷包。●防疫鬆綁一、12月1日起戶外免戴口罩 室內符合6條件也免戴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日前宣布,12月1日起開放全部室外取消全程配戴口罩的規定,餐飲場所也取消不得逐桌敬酒的規定;惟歲末、跨年大型室外活動之口罩規定,將視近期疫情變化另行研擬。不過,民眾外出時若處於室內空間、室內場所,包括車廂、船舶、航空器等運具的內部空間,應維持全程戴口罩,但符合以下六大例外情形者,得免戴口罩。1. 從事運動、唱歌、拍攝個人/團體照時;2. 自行開車,車內均為同住家人,或無同車者時;3. 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的正式拍攝或進行時;4. 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5. 外出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6. 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室內場所或活動,如符合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之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除了上述條件外,一些會讓人「霧煞煞」的情境,例如:在戶外車站等車、露營帳篷內、社區型大樓中庭等是否需戴口罩,詳細QA解答看這裡。二、12月1日起兩類人免費領五劑快篩試劑 第八輪實名制一次最多可買30劑長者、幼兒又可再免費領快篩啦!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12月1日第六輪0至6歲學齡前幼兒(2016年9月2日(含)以後出生)與第四輪65歲以上長者(1957年(含)以前出生),可以免費領取一份共五劑快篩試劑,且免費領取的份數不會計算入實名制購買資格。同時,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也從12月1日起實施第八輪,凡是持有健保卡或居留證之民眾,均可至藥局及衛生所購買,每輪每位民眾可購買一份五劑,購買份數至多可購買六份共30劑,可分次購買,也可代替購買,售價仍為每份500元。三、12月2日起開放5~11歲兒童接種追加劑 滿5歲、未滿6歲「提供單價BNT」12歲以下兒童也可以接種追加劑疫苗了。12月2日起,莫德納BA.5次世代疫苗擴及提供滿6歲至11歲兒童追加劑接種,滿5歲、未滿6歲的兒童則可接種BNT單價疫苗作為追加劑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建議,滿5歲至11歲兒童追加劑接種間隔為與最後一劑基礎劑間隔至少12周、84天。四、12月10日起取消每周入境人數限制考量國內疫情趨緩且穩定可控,加上歲末年終、國外耶誕假期以及農曆春節將至,預計屆時將有更多的入出境需求,因此在盤點國內防疫與醫療量能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12月10日零時起,取消入境人數限制,以利國人預先安排連假返鄉行程。五、12月10日起開放「有條件探病」 每名住院病人一次最多兩名訪客指揮中心原先僅開放加護病房、安寧病房、呼吸照護病房(包含RCC)、精神科病房、慢性病房及兒童病房等區域,及有身心障礙、病況危急或例外情形者,得開放探病。12月10日起開放有條件探病,不過仍限制每天固定一時段,且每名住院病人限每次最多兩名訪客,但符合例外情形者,探病時段及訪客人數不在此限,相關規定、探病者條件看這裡。●交通相關一、12月1日起買台鐵票 新增9種行動支付付款為加強旅客購票付款多元性及便利性,台鐵局宣布12月1日起,於全台各電腦售票車站售票窗口新增「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歐付寶、Pi拍錢包、LINE Pay、悠遊付、橘子支付、愛金卡icash Pay及全支付」9家行動(條碼)支付服務,全台191個車站、436個電腦售票窗口上線使用。更多詳情可上台鐵管網查詢。二、12月1日起快速公路散落物不再免費處理 比照國道3000元起跳國道、快速公路散落物事故時有所聞,除會塞車,也容易導致二次事故發生。繼國道取消免處理費,交通部公路總局也修訂「快速公路散落物處理收費要點」,12月1日起全台十五條快速公路散落物處理也將收費,每車道、每30分鐘收費3千元,逾30分鐘加收3千元,若影響一個以上車道,也將加倍收費,上限2萬4千元,盼藉此提醒用路人把車上貨品繫好再上路。三、12月1日起4縣市科技執法擴大辦理台北市北市警局自2019年起開始推動科技執法設備取締違規停車,統計至今年10月各處設備取締違停計1840件,相較測試期間平均每月18741件,減少約90%。有鑒於榮總醫院周邊就診民眾、計程車常違規停車,導致交通壅塞及影響救護車通行,為有效遏止車輛違規停車影響交通順暢與救護動線,已規劃建置「違規停車科技執法設備」,12月1日正式啟用,更多關於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固定式科技執法設備設置地點一覽表」及公告可上台北市政府官網查詢。新北市新北市目前有7處區間測速執法路段,新北市警察局統計,實施迄今違規及事故最高下降8成,防制成效良好。警察局另分析易有超速相關肇因事故路段,將在台2線85.8K至87.5K龍洞隧道路段設置區間測速,及16處路口設置科技執法,12月正式啟用。高雄市高雄市新設16處路口科技執法或固定式測照設備,包括8處多向式違規監測系統,以及8處固定式取締闖紅燈或超速照相固定桿設備,12月1日起正式上線執法。雲林縣雲林縣今年獲中央統籌分配款補助2475萬元,在斗六、斗南、虎尾、土庫、西螺及麥寮等6鄉鎮,新設9處路口多功能交通違規科技執法設備,12月1日起正式執法,欲知相關地點看這裡。四、12月1日起北市YouBike 2.0新增滿站增時功能 還車15分鐘內免費民眾租借YouBike時,若遇無位可還,除了在原地等待之外,也可以到附近站位歸還,但是移動或等待時間仍須付款。台北市交通局為避免額外新增費用造成使用者困擾,決定在YouBike 2.0 App新增「滿站增時」功能,可以獲得15分鐘免費延長時間,以利至鄰近站點還車或於現場等候車位釋出。五、12月3日起北市YouBike 1.0退場 跨縣市騎錯車要付350元據北市交通局統計,YouBike 2.0系統已於今年10月提前達成全市1200站擴建目標,YouBike 1.0系統將於12月3日0時起停止營運,屆時北市YouBike 1.0自行車皆無法再借出。交通局說,從新北等外縣市赴台北市的民眾須騎乘2.0才能還車,不小心騎錯可能須繳調度費350元。台北市政府運輸管理科長廖苑伶表示,屆時雖無法再借車,但需給民眾還車的緩衝時間,因此12月3日至12月6日,1.0空車柱可還車;12月7日至12月9日,雙北邊境使用率高的30個站點如南港、關渡等還可以還車。不過自12月10日起,YouBike 1.0在台北市將無站可還,騎錯需負擔350元跨縣市調度費。●民生方面一、12月1日起台北市飲料店禁用一次性塑膠杯 生物可分解PLA杯也不行北市環保局表示,因應國際趨勢,落實減塑,12月1日起,北市轄內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包含生物可分解塑膠材質之PLA杯。環保局表示,為使「飲料店禁用塑膠一次用飲料杯」政策順利執行,今年6月、8月、11月中旬逐店宣導,目前9成以上列管業者均已備貨完成,今天可依法配合實施。飲料業者也須符合環保署規定材質如紙杯作為替代,違反者將依法處1200元以上、6千元以下罰鍰;限期改善卻未完成者,可按日連續處罰。二、12月1日起「這4種」台灣貴重木及其製品將管制出口農委會林務局表示,為避免珍貴林木資源遭盜伐後出口,從12月1日起,紅檜、台灣扁柏、台灣肖楠、牛樟等4種台灣特有貴重木原木、木材、雕刻品及藝品將管制出口。根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依貿易法第11條規定公告,國人如輸出或攜出上述4種貴重木的原木、木材,以及單一次輸出或攜帶出境同一貨品號列內總重量超過5公斤的雕刻品或藝品,均應取得國產材識別標章(TAP、CAS、QR Code),並事前向海關申報及檢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同意文件。另外,未滿5公斤的雕刻品、藝品得免檢附同意文件,但仍應事前向海關申報。有關公告所涉及的貨品號列範圍,詳見經濟部111年11月18日公告。三、12月15日起太魯閣布洛灣吊橋調整參觀時段 中午將開放遊客登橋攬景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知名景點布洛灣吊橋,目前每天上、下午各開放一場次,依承載量上限排隊入場。為提升吊橋參訪遊客量,也讓遊客行程安排更加彈性,太管處決定12月15日起,中午也開放登橋參觀,屆時布洛灣吊橋將從每天上午8時30分,一直開放到下午4時30分,最慢必須在下午4時前入場。四、12月19日盤中零股交易撮合時間縮短為1分鐘金管會宣布,為提升盤中零股市場流動性,證券市場將於12月19日起縮短盤中零股交易撮合間隔時間,由原本的3分鐘改為1分鐘。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2-11-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12/1起口罩令鬆綁!指揮中心宣布室外免戴口罩、餐廳可逐桌敬酒
疫情趨緩,本土新冠肺炎BA.5疫情上周確診數較前一周減少18.6%,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宣布,12月1日起開放全部室外取消全程配戴口罩的規定,餐飲場所也取消不得逐桌敬酒的規定;至於歲末、跨年大型活動的口罩規定,則視近期疫情變化而定。王必勝表示,外出於室內空間、室內場所包括車廂、船舶、航空器等運具的內部空間,應維持全程戴口罩,但符合例外情形者,得免戴口罩。另外,指揮中心室內維持免戴口罩的六大例外情形包括:一、從運動、唱歌、拍攝個人/團體照時二、自行開車,車內均為同住家人,或無同車者時三、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的正式拍攝或進行時。四、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的場合。五、外出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六、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室內場所或活動,如符合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之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12月10日起放寬探病防疫規範 羅一鈞:一次最多2訪客指揮中心原先僅開放加護病房、安寧病房、呼吸照護病房(包含RCC)、精神科病房、慢性病房及兒童病房等區域,及有身心障礙、病況危急或例外情形者,得開放探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宣布,自12月10日起開放有條件探病,不過仍限制每天固定一時段,且每名住院病人限每次最多兩名訪客。一、全國醫院住院病人有條件開放探病,探病時段為每日固定1時段,每名住院病人每次至多2名訪客為限,但符合下列例外情形者,探病時段及訪客人數不在此限:(一)病人實施手術、侵入性檢查或治療等,須由家屬陪同,或依法規須家屬親自簽署同意書或文件。(二)急診、加護病房或安寧病房等特殊單位,因應病人病情說明之需要。(三)病人病情惡化或病危探視。(四)其他特殊原因,經評估有探病必要且經醫療機構同意。二、探病者不論疫苗接種狀態,應配合出具探視當日採檢之自費家用快篩陰性證明。但探病者為「確定病例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無症狀者適用)15天(含)以上至3個月內」,得免除篩檢。三、自主防疫期間勿至醫院探病,但符合前述例外情形時,得經醫療機構評估同意,並出具探視當日採檢之自費家用快篩陰性證明後探病,不適用前述免除篩檢條件。指揮中心提醒,由於醫院屬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疫情期間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若仍有實地探視需求,探病者須不具COVID-19相關症狀及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風險,進入醫院應佩戴口罩並遵循相關感染管制措施,以保障自身及病人健康安全。指揮中心將視疫情發展滾動式調整醫院相關管理規定。指揮中心宣布取消每周入境人數限制 12月10日上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考量國內疫情趨緩且穩定可控,以及盤點國內防疫與醫療量能後,依照航班表定抵台時間,自今年12月10日零時起,取消入境人數限制。指揮中心指出,每周入境人數持續上升,11月21日至27日共7日的境外移入病例新增281例,較前7日下降12.2%,且國內新增病例數持續下降,另考量歲末年終、國外耶誕假期以及農曆春節將至,預計屆時將有更多的入出境需求,因此取消入境人數限制,以利國人預先安排連假返鄉行程。指揮中心呼籲,入境旅客須配合於國際港埠領取4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於7天自主防疫期間進行檢測;入境前14日有疑似症狀的旅客,請主動於入境時通報疾病管制署之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依檢疫人員評估,配合於國際港埠唾液採檢及優先搭乘防疫車輛返回住所。指揮中心說,隨著邊境開放,入境人數增加,指揮中心將持續密切監測國內變異株檢出情形及後續疫情趨勢,滾動調整相關策略及防疫配套,請民眾落實相關防疫規範,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邁向正常生活。
-
2022-11-23 失智.新手照顧
「候選人匯來買票錢」失智者選前陷混亂 醫提2招預防
2022九合一選舉11月26日登場,候選人頻透過實體、電話拜票爭取選民認同,不過對國內近30萬名失智者來說,外來刺激過多可能會增加混亂、不安情況。醫師提醒,家屬可協助減少收看政論節目頻率,改其他活動轉移注意力,但仍鼓勵失智者參與投票,因投票是基本公民權益。近期有失智者家屬反應,選舉前夕氣氛濃厚,家中的失智長輩變得混亂,甚至高齡媽媽還稱,「打電話拜票的候選人,已匯買票的錢到我帳戶,叫我幫他刷簿子確認。」讓他相當困擾。亞東紀念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不同程度的失智者的思考力差異大,中後期的失智者基本上無法語言表達、也無法做出決定,例如不能問他「要不要吃飯」,只能以命令句說「現在要吃飯囉」。因此會受選舉氛圍影響的,多半是有思考力的極早期、早期失智者。甄瑞興指出,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0.5分的極早期失智者,仍有部分思考能力,也可以上班、執行事務,不過短期記憶不佳,而近期若接到候選人拜票電話,極早期失智者可能會產生混亂、無法判斷;若以阿茲海默症患者而言,並不會增加幻覺,但會讓他不知所措。甄瑞興表示,並非每個失智長輩都會出現混亂,以臨床上統計,約30至40%的個案會伴隨妄想、急躁行為,而多數個案個性溫馴、沈默。若出現混亂時,會協助家屬以行為治療方式來改善,若無法改善時,才會考慮以藥物控制的方式,減少混亂情況發生。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障礙,會出現混亂、無中生有、劇情不對的對話,例如有候選人電話拜票、或僅由官方語音拜票,對失智者是外來刺激,無法判斷,同時讓他聯想到過去經驗,誤認「候選人買票」,要家人幫忙刷存摺確認款項。蔡佳芬建議,家屬遇到這類情況,避免質問或與其衝突、罵他「亂講」,可改用委婉、較有創意的說法,例如告訴失智長者,現在規定不可以買票,或告訴他現在行情不好,帳面上匯個小錢給長者,假裝「有收到」,盡量安撫失智長者,避免與其爭論。蔡佳芬指出,若失智長者本身熱衷政治,若選情不如預期,少數失智長者出現負向情緒,可能表現過於激烈,建議家屬別讓失智長者看太多政論節目、減少新聞報導刺激,可以增加其他戶外活動。台灣失智症協會副秘書長陳筠靜表示,候選人到家裡按電鈴、問候拜票,對失智長者來說很陌生,即使候選人已離開,失智長者還是會認為「有外人在家」、「東西被拿走」等,容易處在不安、混亂當中。甚至拜票電話、詐騙電話也分不清楚,不小心就把銀行帳戶外洩。陳筠靜指出,對政治狂熱的失智長者,選舉期間容易亢奮,不管在家裡或外面,只要一想起政治話題就激動、跟著電視罵,建議家屬技巧性地降低失智者看政治新聞的頻率,或轉移話題,改聊其他生活事情,不要聚焦在選舉,若出現精神症狀、行為問題影響睡眠,應找醫師諮詢。甄瑞興建議,若情況允許,希望家屬盡量鼓勵失智長者參與投票,讓他參與社會活動,從踏進投票所、蓋章、投票等一系列動作都順利完成時,對失智長輩來說會感覺成功、快樂,彷彿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失智老人不是植物人,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是不記得什麼事」。蔡佳芬提醒,投票是基本人權及公民權,失智者只要沒有被褫奪公權,仍然有權利參與投票,即使失智者蓋錯也無妨。陳筠靜表示,考量選舉程序、資訊多,中央選舉委員會也提供「公民投票易讀版指南」,讓家屬可以帶著失智長者、身心障礙者閱讀,此外投開票所現場都會提供無障礙規劃,若失智者有身障證明也可出示,現場可優先進行投票。
-
2022-11-19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友吞嚥障礙?及早訓練延緩惡化,讓吞嚥不卡卡
家中2歲的小孩口吃、講話含糊?長輩吃東西常嗆咳等吞嚥障礙,又或者擔心裝鼻胃管就再也無法摘除?這些都是語言治療師的專業範疇,只要經過治療都能改善,不過,民眾也許困惑如何媒合語言治療師給予協助。對此,中華民國語言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怡仁表示,除了患者在醫師看診評估後的轉介,還有長照服務也能夠申請,透過一對一指導修正等,就連鼻胃管的患者也有機會重拾「無管人生」。陳怡仁說明,吞嚥過程有四個期別,分別為口腔準備期、口腔期、咽喉期、食道期,只要其中一項結構改變或神經肌肉出現問題,都會面臨吞嚥障礙,而語言治療師處理的是前三項期別,第四期則需要轉介胸腔相關科別診治。當中,裝有鼻胃管的中風患者、頭頸癌患者、摘除舌頭的舌癌患者,以及巴金森氏病和失智症都是臨床上常見,若沒有妥善處理,容易導致脫水、吸入性肺炎,嚴重恐釀成生命危險。符合長照2.0可申請由於語言治療師的處置需要有醫囑,在申請的管道上,除了到醫療院所看診後的轉診外,就是進入長照系統申請服務,對象包含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或是重大傷病卡者等符合長照2.0申請資格者。再者,像是腦性麻痺的學生,可以透過學校系統與醫院的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的報告書,也能夠申請。「同一種疾病造成的吞嚥障礙,呈現的方式也會不同。」陳怡仁說,這需要經過語言治療師進一步評估,有些可能要從改變食物質地、大小,或調整進食時的姿勢等,以往常聽人說長輩喝水時要低頭,其實並非通則,「個案歸個案」無法用既定的治療公式套用在病患身上。他也說,治療上還有指導患者口腔的肌肉運動、喉部的閉合運動等安全吞嚥方式,這些都能夠訓練到吞嚥時相關肌群,透過語言治療師一對一的實際動作並修正行為,以獲得改善。及早訓練延緩惡化他分享臨床上碰過較特殊的案例,是一位巴金森氏病加上失智症的60多歲女性,家人主訴患者吃東西不吞都含在嘴裡,這很明顯是失智症造成,但巴金森氏病也可能帶有吞嚥障礙,必須要進一步分析評估,就像是另一位患有巴金森氏病的50多歲女性的案例,她就是屬於聲帶肌肉影響發聲,而不是出現吞嚥障礙問題。他補充,巴金森氏病牽涉到神經、肌肉控制等,確實會較早出現吞嚥障礙,而失智症在吞嚥方面的問題主要是容易忘記吞,不像巴金森氏病是因為肌肉力量與協調控制上出現問題,兩者都能透過語言治療師治療,並以藥物控制病情,延緩惡化,在臨床上所碰到的患者都是從神經內科轉診而來。的確,對於巴金森氏病患者及家屬而言,吞嚥困難已造成身心上的負擔,從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便能看出,巴病患者被吞嚥困難所苦,經常嗆咳演變成肺炎,得多次進出醫院,醫師評估需要裝鼻胃管,卻也讓患者身心更加鬱悶,類似的留言不在少數。對於插著鼻胃管的患者,陳怡仁說,因為患者用口腔進食會有危險性,才需要插管給予足夠養分,這在語言治療師治療訓練下,是能夠脫離管線,加上今年6月健保署及厚生基金會倡導「無管人生」,只要經由醫師和語言治療師的評估成功摘除導管者,每人次給予健保點數獎勵,這也成為醫療院所或機構努力替病患拔掉鼻胃管的一個動力。【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2-11-15 焦點.元氣新聞
選舉公報「智障當選、做事不智障」政見 苗栗里長候選人身分引熱議
台灣九合一大選在即,選舉公報在14日發送,候選人五花八門的政見也被選民一一檢視。這次大選苗栗縣頭份出現一名領有智能障礙手冊的里長候選人,他在選舉公報上表態參選理由是「看不慣有些人做的決定比我還智障」,並高呼「智障當選、做事不智障」,成為此次選戰中最特殊的候選人之一。苗栗縣頭份市民生里今年一共有3人競選里長,其中2號候選人古益弦在選舉公報中披露自身的特殊身分。現年36歲的他,過去就讀於國立苗栗特殊教育學校,國中、小都念啟智班,擔任過溫氏宗親會溫松香理事長助理,也是苗栗縣智障福利協進會會員。古益弦在政見欄中寫道,他本身領有輕度智能障礙手冊,只要他當選,就是全家為里民服務,而他之所以出來競選,主因是「看不慣有些人沒選上要生要死,以及做的決定比我還要智障」,並坦然的說選不上也沒關係,「就是選高興的」,最後高呼「智障當選、做事不智障!民主社會,弱勢出頭天!」。對於候選人的參選資格,苗栗縣選舉委員會指出,除非候選人有貪瀆、禁治產等限制不能登記為候選人情事,否則縱使是中度智能障礙,依舊能成為候選人。何謂智能障礙什麼是智能障礙?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衛教單張,指在發展期間(自受胎到滿十八歲),智力功能顯著低於常態,同時伴隨有適應性行為方面的缺陷,導致認知、能力和社會適應有關之智能技巧的障礙稱為智能障礙。衛生福利部依身心障礙等級,將智能障礙依其程度區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及極重度四個等級。其中,輕度智能障礙為智商界於該智力測驗的平均值以下二個標準差至三個標準差之間,若採行魏氏兒童或成人智力測驗,智商分數範圍約落在55至69左右,或成年後心理年齡介於九歲至未滿十二歲之間,在特殊教育下可部份獨立自理生活,及從事半技術性或簡單技術性工作的輕度智能不足者。智力障礙並不能以藥物治癒,但透過適當的訓練、支援服務,以及環境的配合,可讓智能障礙者充分發揮潛能,從而改善其生活及對社會的適應。參考資料: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智能障礙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身心障礙鑑定之申請說明
-
2022-11-11 養生.人生智慧
父罹思覺失調母失智,張曼娟「無力感像沙漏接不住」!獨力照顧7年才懂一簡單道理
7年前,作家張曼娟88歲的父親被發現罹患思覺失調症,母親也在1年半後被診斷為失智症,從此成為一個獨力照顧者。7年來歷經慌亂、挫折等心情跌宕,至今仍常質疑自己這樣做「夠嗎?對嗎?」她說,對照顧者而言,永遠不知道明天、甚至今天會發生什麼,只能學會活在當下,並把握日常的每一刻美好,提醒自己:「這樣就很好了!」 這一天的萬芳醫院,在熙熙攘攘的大廳中硬是隔出了一塊區域,院方在此舉辦「失智共照中心擴大服務啟動典禮」。中央的、地方的官員都來了,各里里長也來了,院方一一唱名介紹,而最終登場的是作為病患家屬代表的作家張曼娟。 她被安排在最後上台致詞,輕柔聲音瞬時溫暖了這個飄雨的瑟瑟秋日。張曼娟一開口便說:「我是萬芳醫院的常客,來到這裡就像回家差不多。」她淺笑訴說身為照顧者的日常,讓人難以想像她9月才歷經一場老父摔斷腿的照護風暴。 父罹思覺失調母失智,照護疲於奔命 7年前,張曼娟第一次將父親送進急診室。媒體專訪中如此描述:當日母親致電,說父親無法行走、也站不起來,血壓飆高已送到醫院去了。她趕到急診室,爸爸彷若交代後事般,絮絮說著不要急救、不要插管…。 原本健康的父親出現心臟等症狀,住院兩次做了精密檢查,最後得到一個眾人最不願聽到的結論—父親罹患了精神分裂症,也就是所謂的「思覺失調」。 「從那一刻開始,我家就陷入思覺失調的風暴中,父親處於吃藥、斷藥的狀況,情緒反應非常強烈,變成一個我們完全不認識的人。」那年,張曼娟的父親88歲,母親79歲,原本健朗的母親,也在父親爆發思覺失調後的1年半後,突然忘記了回家的路,不認得她是誰。 經過縝密診斷,醫師最後確認母親失智,而且在此之前,有過一次無人知曉的中風,可能因此導致血管性失智症,這讓張曼娟萬般愧疚,「我竟然沒發現母親中風了!」 「在照顧過程,有非常大的無力感,感覺有一個很大的沙漏,不斷的把父母親的健康、意志漏走,我每天疲於奔命到處去接,卻什麼都接不住……,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吧。」 學習用幽默看待變故:這樣就很好了 張曼娟坦言,作為照顧者,永遠不知道明天、甚至是今天會發生什麼事,迷途中非常需要有人指引,而照顧者的心情也常處在高低起伏的跌宕中。即使她已擔任照顧者7年之久,仍常質疑:「我這樣做是對的嗎?這樣就夠了嗎?這樣對父母親是好的嗎?」 9月父親在家摔斷左腿,再度進了急診室,由於此前已有右腿骨折的經驗,高齡95歲的父親對於能否康復感到質疑,覺得自己恐怕一輩子就要癱在床上,脾氣變得暴躁,思覺失調症又犯病,也讓全家人陷入不能睡覺的痛苦深淵。 張曼娟苦笑,她與母親、印尼看護阿妮甚至因此「仇恨睡眠」:「媽媽仇恨阿妮為什麼可以睡覺?阿妮仇恨我為什麼可以睡?變成一個恐怖循環;在循環之中,我覺得照顧真是一件痛苦的地獄之行!」 「繼續下去,搞不好我父母親還活著,但我已經死了呢?」61歲的張曼娟雖然生活規律,卻因龐大壓力有三高問題,她擔心著:「萬一我先走了怎麼辦?」 她幽幽說道,自己雖非獨生女,卻是獨力照顧者,因此得學習跟失智症、思覺失調症,以及老人家的那種「衰老、病苦、心情上的憤怒」和平共處,於是漸漸發展出照顧者的自我安慰哲學,學著用幽默角度來看待事情:「這樣就很好了!」 張曼娟提起父親病況嚴重時,母親因環境改變非常躁動,只好哄著母親到住家附近的河堤散步。那一天是農曆十四,母親突然指著天上月亮說:「你看,今天的月亮很漂亮!」儘管月相未及圓滿,但可以跟媽媽一起走在河堤邊,看著天上、水裡的月亮,「這不是一個很幸福的時刻嗎?」 失智媽記掛逝去親人,唯獨忘了身旁女兒 身為失智者的親密家人,常會遭遇許多情緒上的打擊。張曼娟回憶,媽媽第一次在客廳收拾東西說要「回家」時,她忍不住抓狂:「妳回什麼家?這明明就妳家!」母親卻仍偏執想走,拒絕承認這是她已住了30年的家。 還有一次是吃飯到一半,母親突問:「我們的爹跟媽都還在嗎?」母親是1949年跟著大哥到台灣,這意味著此刻她根本不認得眼前人是誰。「我是一直在照顧你的人,你怎麼可以不知道我是誰?」她感到憤怒,情緒瞬間爆開,逼問著:「我是誰?我是誰?你不認識我是誰?」 只見母親眼神閃爍,有點驚慌、又有些不好意思與困惑,接著問:「那我姊姊呢?哥哥呢?」她便一鼓作氣,告知這些親人都已過世,惹得老人家驚愕哀哭。事後冷靜下來,她才察覺自己負氣,因為母親記得的那些人都已不在世間,唯獨那個活在世上並陪伴照顧的女兒,竟被母親遺忘…。 那些難以調適的情緒衝撞,而今已雲淡風清,再遇上媽媽困惑疑問,她會好整以暇回答:「媽~我是妳的女兒,你的爹媽、我的外公外婆已經過世了,舅舅、阿姨也過世了,現在就我在你身邊,我會陪你照顧你,你不要擔心。」「什麼?他們什麼時候過世的?我怎麼一點都不記得、不知道?」「媽~他們都已經過世10年了,而且你已經哭過很多次了。」「喔,這樣子啊!那好,繼續吃飯。」 失智母親與照顧者女兒的對話,原是磨人的心酸,她說來竟成令人莞爾的單口相聲。張曼娟自嘲:「我怎會變成這樣子這麼皮呢?那都是因為累積了太多、太多的經驗之後,照顧者慢慢越來越瞭解,要先把自己的情緒掌控好,才能夠好好照顧需要照顧的人。」 送母親去日照中心,陷愧疚與掙扎 參加啟動典禮這天,張曼娟才終於接受了醫師與朋友建議,把媽媽帶到日照中心。她解釋,母親曾在醫院擔任護理師多年,喜歡團體生活、樂於服務,在家老嫌冷清,才想著讓媽媽到日照中心接觸人群。 近來疫情稍歇,終於被通知能帶媽媽去試讀,當下她感覺比中頭獎還開心,答應後卻又陷入深沉自責與愧疚中。「這是不是代表我要卸責、要甩鍋?送她去是不是為了讓自己日子好過、逃避照顧媽媽的責任?」 她不斷在內心與自己對話,「假如是我的朋友,會怎麼勸我自己?」她當然知道媽媽喜歡人群,參與團體生活一定會比在家無所事事要好…「這些我都知道,但我無法克服作為一個照顧者的愧疚與掙扎。」張曼娟說。 那天送母親前往日照中心,她因防疫無法陪同,只能1個小時後再來接,「實不相瞞,那是我生命裡最漫長的1個小時。」 她不斷揣想各種情況:如果媽媽找不到我怎麼辦?如果媽媽找不到廁所怎麼辦?如果媽媽不耐煩想離開怎麼辦?如果她不喜歡同學怎麼辦?如果同學不喜歡她怎麼辦? 千百種想法在腦袋裡糾結,終於到了可以去接母親的時刻,張曼娟竟像第1天送孩子到幼兒園的家長般,「提早3分鐘在門口等,時間一到就按鈴。」孰料這一切擔慮都是白費,媽媽和社工師說說笑笑出來,而且還想再到日照中心上課,她才放下心中大石。 「這就是照顧者會經歷的各種階段。」張曼娟說,也許失智共照中心的成立,能讓許多照顧者內心的起伏、掙扎、矛盾有很好的抒發與理解。她也以過來人身份,期盼每一位照顧者都能找到與失智症共處最好的方式,「保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能讓被照顧的人,因為我們的照顧能更加幸福。」 採訪後記:照顧者能給的就是最好,別追求最完美 張曼娟母親剛失智時,家中陷入混亂,身邊朋友也無相關經驗,頓感求助無門。幸而為母親看病的宋家瑩醫師給予許多協助,「宋醫師就變成我的媽祖婆,每次問她:我媽怎樣怎樣,怎麼辦?她有求必應!」張曼娟笑說。 「就像搭飛機,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安全帶扣好,再去扣孩子的;一定要把自己照顧好,再去照顧身邊的老人。不管你做任何決定,都是你深思熟慮做的最好決定,千萬不要後悔,或覺得早知道就怎樣…。」被稱為「媽祖婆」的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宋家瑩如是道。 宋家瑩指出,面對身心障礙或失智家人照顧,家屬承受的壓力絕對比病人來得大,許多人會追悔自己為何不拋下所有工作去照顧患病家人,就連她自己也曾如此。她在擔任住院醫師第2年時,90歲外婆做了氣切,由於母親已逝,當年也請不到外傭協助,與外婆同住的她毅然向長官請辭,「我要回家照顧!」想不到長官一口拒絕,並告訴她:「妳一定要維持自己生活的持續,才有能力照顧好外婆。」 她說,許多人在慌亂中,往往忽略應該先把自己照顧好,如今已有不同的長照資源與居服員可以分攤照護負擔,「先把自己穩定好,有穩定的情緒、穩定的經濟,才能好好照顧家人;你能給的就是最好的,別去想一定要做到多完美。」●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中年後「沉默殺手」是它!每7人就有1人骨鬆…3撇步存骨本:每周「快走4小時」增骨密度.私密處出狀況,是體內「濕氣」惹禍?解決婦科困擾這樣做.她退休11年總花費只有314萬!居無定所走到哪、玩到哪、住到哪,壯遊世界把旅行當生活
-
2022-11-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三寶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小鎮的醫者心聲」。一位年輕的醫師來稿,敘述在小鎮照顧兩位老病人,在他們過世前後與病人及家屬互動的溫馨故事。感動之餘,我們邀請一位關心致力於故鄉的醫療服務與改善社區環境長達四十多年的醫界典範分享他的一則感人故事,以及一位中生代醫師分享他由台北轉到台東的心路歷程。希望這三篇文章不只可以感動更多的醫界同仁以及政府單位了解偏鄉小鎮的醫療需求,更能建議培育醫學系公費生的教育單位,鼓勵醫學院提供機會讓學生有機會了解這些捨棄大都市的誘惑,默默行醫助人之典範的內心世界。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類小鎮的晚輩醫師——最純樸的醫病關係三寶爺,93歲,高高瘦瘦,喜歡騎單車在南部炙熱的陽光下,到田裡工作或到新港街面閒逛,皮膚被曬得黧黑,雙肩看似挑著一付人生重擔,背被壓得有點駝,但眼睛不時流露出不服輸的眼神;他罹患心律不整症,有時心跳太慢引起胸悶,心臟血液輸出不足而暈厥,長期在另一所醫院心臟科拿藥治療,只有小感冒或小外傷時才會到我診所,並不算是我的老病患。我跟他結緣,大約二年多前開始。2019年,在新港開業近40年的我,看到政府的長照2.0,只照顧能到據點,卻忽略行動不便獨居在家,但真正需要被照顧的長者,於是將本來作為苗圃,供新港文教基金會義工社區綠美化的綠園,改成「新港素園」,建構包括失能、失智老人、身心障礙及新住民等需求導向的社區照護據點。九年前,三寶爺的太太過世後獨居在家,在台中市大學當教授的二兒子,看到他心跳過慢引發胸悶愈來愈嚴重,加上聽力每況愈下,馬路上騎單車聽不見後面啦叭聲太危險,想申請外籍看護工,但是,三寶爺自認好手好腳,從小節省慣了,死也不肯,沒有辦法,上網找到新港素園,我才和三寶爺結此緣份。「新港素園」佔地大約400坪,類似喘息服務的照顧方式,以戶外活動為主,另外,附設養雞及自然農園,可在參與及懷舊中,活化記憶並體驗生命的樂趣;素園位處新港街面,走路、坐電動車或推輪椅皆可到,目前大約照護三十多位長者,最老的100歲,平均有83歲,坐輪椅者來約有七、八位。我之所以成立素園,是因為很多鄉下長者花錢掛健保門診時(比到藥房買感冒藥還貴)常常要求打針或吃藥,若沒有,好像白看了!既然如此,我想引進英國公醫體系「社會處方簽」的概念,針對藥物治療效果有限的疾病:像老化、失智、肌少症、失眠、焦慮、找不出原因的頭痛等等,多花點時間説服他們參與素園的活動,在團體內一起學習、運動、聊天、唱歌、繪畫中,產生「well-being」的感覺,其實是比「味素藥」更有療效。三寶爺住在街面外的村莊,距離素園十公里左右,自己騎腳踏車來回是不可能,又不願意花這筆交通費,最後由他兒子串連素園秘書謊稱政府會派車接送,才解決這問題。從此,三寶爺開始二年來,每天準時到素園「上課」的日子!由於素園的「同學」年紀相仿,臉部皺紋一樣,視、聴及手腳活動力彼此差不多,若帶的老師及陪伴的志工撒撒嬌,很快可以把老同學們圈在一起;但三寶爺的聽力實在太差,反應不來,一開始大部分時間都呆坐一旁;我發現了這癥結,請志工一對一幫忙,才慢慢跟上來。三寶爺參加過八二三炮戰,問他當時的戰況,他臉部本來低垂、縮在一起的皺紋及眉頭,一下子舒展開,眼睛也亮了起來,打開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訴說當年的戰況,他總稱自己命大,沒有戰死,但也埋怨政府虧待他們這群真正用生命保護台灣的老兵。三寶爺的心臟跳動一直很不好,上課時偶而發作:四肢冰冷無力,嘴唇變黑,頭部垂下不動,志工很緊張通知我趕快去素園照顧,他總是說不要緊,我已服了藥,等等就會好;醫院醫師建議裝心臟節律器,但他總以為自己吉人天相,能活過八二三炮戰的人,當然不必為了一個小小心臓病再花孩子的錢;他也很能忍,在家跌倒摔斷腕關節,隔天照常「上課」,卻獨坐角落靜靜不動,沒有喊痛,也不吵別人,志工注意到情形不對通知我,發現腕關節已經骨折、腫脹且變形,才送醫院進一步治療。就這樣,在素園的二年多,是他太太過世後人生最自在的日子,每天早上11點左右我到素園和這群老同學打招呼時,大家有說有笑,三寶爺看到我還會主動跟我打招呼,若沒有話題,提到八二三炮戰,他馬上精神百倍。據他當教授的兒子後來回憶,這是三寶爺人生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四個月前的早上,那天太陽比較大,起床後吃完早餐,照常和鄰居談笑,然後獨自到院子拔草,暈倒。發現時,已經沒有痛苦的離開世界了!算起來,三寶爺應該是第五位在「新港素園」「修課」到人生最後幾天的長輩!阿彌陀佛!
-
2022-11-07 焦點.元氣新聞
獨/不忍唐寶寶遭羞辱 唐氏症家庭分享過來人照顧心酸
新北市一間炸物店近日因有唐氏症孩童點了40元的餐,因忘記帶錢無法付款,當場遭到店老闆怒罵並報警處理。其實唐氏症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歧視與困難相當多,唐寶寶王尤美,多年前曾到知名速食店工作,但因被安排的工作難度太高,不慎從樓梯上滾落摔斷門牙,後續也因此被解雇。現年50多歲的王尤美,因唐氏症關係,先天視力不好、行動不便,6歲才學會走路,父母並沒有因此放棄,反而一路栽培她就讀國小、國中啟智班,也在高中特教班及教養院學習謀生技能。王尤美的媽媽王洪員數前幾年因先生過世,便獨自扛起照顧責任,近二年由長照機構協助分擔尤美白天的照料,但夜間的生活起居,她仍是以年邁的身軀親力親為。王洪員數也帶著王尤美走入人群、融入社會,到醫院擔任志工,甚至在88年一起榮獲台灣省第二屆模範志願服務家庭楷模鑽石獎。王洪員數的女婿譚一民今帶著王尤美,一同出席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所舉辦的「多元參與共融共好」親子園遊會暨身障家庭照顧楷模表揚大會活動。譚一民表示,過往在家中都覺得王尤美相當可愛,喜歡帶著她到處去玩,但從沒有24小時照顧過,昨日提前一天帶著她上來台北住一晚,在飯店內她可以從晚上11點自言自語到清晨6、7點,沒有停過,才發現原來陪伴者並沒有那麼簡單。譚一民會前受訪表示,因為妻子家中老大,在學校時,每節下課都跑到妹妹王尤美的教室去,卻看到她一人縮在角落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但也為了保護妹妹,力挺而出反擊,從小在學時的壓力就非常大。「外界異樣眼光對照顧者來說也是困難。」譚一民表示,因為唐寶寶主要特徵明顯與他人不同,難免有異樣眼光,甚至怕會被傳染,許多時候對照顧者來說也是一項無形壓力。因台灣法規規定一定人數以上企業需要雇用身心障礙者員工,王尤美早些年其實也有融入社會工作,在知名連鎖速食店工作。譚一民說,本來很感謝這家餐廳願意雇用尤美,但指派的任務沒有顧及到唐寶寶行動較為不便,不適合頻繁上下樓梯,因此端盤子的時候便不慎從樓梯上滾下來,摔斷了門牙,該餐廳也不再讓尤美去上班了。「唐寶寶也有自己的想法。」譚一民表示,媽媽現在即使已經80多歲了,還是親力親為的照顧女兒,把她放在身邊,一有任何不對的行為,就會立刻管教,但王尤美也有自己的想法,會反抗;前些年若要往外跑,媽媽都還拉得住,但這幾年開始,王尤美也會踢、會推媽媽,即使這樣的情境還是不離不棄。其實,王尤美在家中也相當「忙碌」。譚一民分享,只要時間一到,她就會拿起拖把、掃把開始清掃環境;看到門口鞋子凌亂,會花許多時間排列整齊;看到桌面上杯子亂擺,也會整理、排列整齊;定時也會到家中前庭去澆水,不管颳風還是下大雨,要她不要做,還會不高興,這些都是爸爸、媽媽不知道花了多少心力才教導學會的生活能力。對於有唐寶寶因為沒帶錢被炸物店老闆咆哮、提告,譚一民相當感慨,唐寶寶做出這些行為並不是故意的,他們需要大眾的關心,但也需要更有技巧的提供協助,需要更有同理心的來認識他們;希望各界能夠透過唐寶寶、唐寶寶照顧者的生命故事,一同來認識她們,也希望學校單位能夠多多邀請唐寶寶來與學生們互動,甚至可以一同讓家長們來認識唐寶寶,讓社會有更多的溫暖。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身心障礙福利組組長尤詒君則說,對於這樣唐氏症的患者,若被炸物店老闆吼罵當下一定會被嚇到,若後續被告,法規都有保障他們可以要求「輔佐人」協助表達,可能是家屬、社工或是律師,若自身無法表達,警察單位也可以依法聯繫社家署協助處置,並且透過專案方式,提供身心障礙者在法律上的扶助,協助進行偵訊等等。
-
2022-11-06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用感恩包容一切 穩重面對新的正常
這幾年,世界發生了許多變化。不光是COVID-19疫情突發的混亂,以及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的挑戰,人心、經濟和社會環境早已累積龐大的變化壓力,各種不確定與劇烈摩擦,幾乎沒人能夠躲開。在這樣的時刻,面對千變萬化的挑戰,除了像我在《療癒的飲食與斷食》談到的健康體質需要培養代謝靈活性,我們的心態也需要重新設定,穩重面對新的正常,迎接世界全新的面貌。正因如此,我連續三年透過網路鼓勵全球幾萬名朋友,透過觀念徹底的轉變,一路從身體健康進入心靈的平衡,再將這平衡帶回健康與生活。每天從呼吸、運動、心的提醒,點點滴滴轉化生命每一個角落。從他們的心得與分享,我知道許多朋友已經能從瞬間帶來的外在變化轉回到自己,並透過一種友善、關懷、寬厚而清醒的態度,隨時活出內心的力量與光明。用這種清醒的友善、關懷和寬厚面對自己、面對人生,也自然活出感恩心。16年來,我請長庚生技的同仁再忙都要推廣感恩的活動,今年更新增了「感恩日記」的項目,除了獎勵藝術創作,也支持大家隨時留下感恩的印記。每年都有上萬名朋友參與這項活動,今年也一樣,從幼兒園、中小學生、各年齡層的社會人士、有身心障礙的大小朋友都透過寫作、繪畫、影片以豐富的色彩和感情記下對身邊人事物的愛與感謝、向防疫工作人員致敬及對大自然滋養生命的感念。這麼做,也只是希望幫助更多朋友透過行動、記錄和反思,從身到心再由心到身,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甚至成為一種天性。感恩的心能讓人生處境徹底轉變,這正是在現今動盪的時代,你我最需要做的功課。我們隨時懂得從責備轉向感恩,既為自己的感受、念頭和情緒爭取到一個舒展和釋放的空間,也對身邊的人事物表達最高的肯定和尊重,讓所有的善意和用心得到安放。一個人培養感恩的習慣,即使外在世界千變萬化,仍然可以優雅包容每個經驗,讓一切自己存在,欣賞每個瞬間的美好。看待一切都順眼,而自然用最平和、最圓滿的方式和周遭互動,活得自在,活得快樂,活得平安。
-
2022-11-06 焦點.元氣新聞
獨/遭吼唐寶寶母是新北模範母親 與慢飛兒互動掌握1原則
新北市某炸物店家最近引起公憤、Google Map上地標顯示永久停業,因日前有名唐氏症顧客忘記帶錢、付不出40元,店家竟當場咆哮並立刻報警,把這名「慢飛兒」當場嚇得渾身發抖,其母親蕭麗華事後也在臉書公開事件經過。唐氏症關愛者協會理事長林正俠表示,這位媽媽今年才獲選為新北市模範母親,孩子也很努力自立生活,希望這次事件幫助社會大眾理解,唐氏症孩子個性溫和、友善,只是學習上需要比較多時間,也需要你我的提醒和諒解。希望社會大眾不吝給予他們學習的機會,互動的言語和態度上,可以將他們視為「幼稚園中班以上到國小」這個年齡的孩子、多給他們一些鼓勵。林正俠表示,這名媽媽今年受到協會推薦,獲選為新北市模範母親,推薦原因是她雖然很忙、有自己的事業,但一直盡心盡力照顧孩子。孩子也非常努力,不但能自立生活,還可以當志工、照顧爺爺奶奶。今年協會推薦她並獲選為新北市模範母親,4月接受公開表揚。「父母親最大的希望,就是唐寶寶能夠自立生活,」林正俠表示,由於唐寶寶比較容易分心,學習都需要比較長時間,因此除了從小接受早療,也要比一般人更多次的重複學習、才能具備自我生活的能力,例如自己穿衣、吃飯、自己搭大眾運輸工具。雖然學習慢,但練習總是會進步,只要多給他們一點耐心、包容心、同理心,就可以幫助唐寶寶及身心障礙者在學習自立的路上更穩健成長。林正俠表示,唐寶寶學習自立,也包括建立金錢觀念,如果發生購物糾紛,希望店家能夠先聆聽他們的說法,再談接下來的程序;暴怒或咆哮對於事情的處理沒有幫助,孩子反而會嚇到不知該如何反應。建議可以將他們視為「幼稚園中班以上到國小」這個年齡的孩子,用同樣的言語和態度去互動、多給他們一些鼓勵。
-
2022-11-0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法人——民眾的好朋友,職災勞工的好麻吉,與企業的好夥伴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病平台」過去一直沒有機會討論過的「職業醫學」。非常感謝公共衛生鄭雅文教授率先詳細介紹職業病的社會意義,語重心長地道出「讓隱藏於社會角落的職業病個案能被社會肯認,是社會進步的指標」。同時透過鄭教授的推薦,政府單位「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鄒子廉署長以及民間團體「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副執行長吳政龍醫師分別介紹他們在職業醫學所做的努力。希望透過這三位職業醫學重要人物的文章,醫界與社會大眾可以更了解職業醫學的重要性,並支持台灣這方面的努力。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看見職業病的社會意義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職業病防治是永續發展的關鍵我國2002年施行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後,除了職業傷病防治中心,相繼成立職災勞工傷病後工作強化服務方案(簡稱工作強化中心)及職業災害勞工個案主動服務計畫(簡稱FAP),分別從職能復健與社會復健的角度,協助職災勞工重返工作。對於罹患職業傷病勞工的保護,從早期勞工保險條例的金錢補償方式,進一步保障職業災害勞工權益、促進就業及經濟發展。近年我國全產業勞工職業傷害千人率逐年下降,但勞保職災實計給付件數則逐年增加,2021年已超過2百萬件,代表社會安全網絡的覆蓋率已逐漸擴大。截至目前為主,我國針對職災勞工提供的重建需求保護包括:醫療、保險給付與補助、職能復健、職業重建、社會復健、勞資爭議調解及勞動條件權益維護等不同面向。在多年推動後,也陸續發現了新的挑戰,例如:重建工作偏重社會復健、側重提供資源、重返職場模式較薄弱、勞工重返職場意願不足、工作強化服務量能不足及品質難掌握、身心障礙職業重建系統未能完全開放提供職災勞工服務等。根據Loisel等學者提出的勞工工作失能模型,勞工失能與否?會受到個人應對技巧、醫療照護、雇主職場與保險法令等四個不同系統的影響。我國第一線的服務觀察發現不同系統間的橫向團隊整合不足,此外,個別系統觀察則發現部分勞工在工作中或上下班途中發生傷害或疾病後,未能在第一時間就醫確認傷害或疾病的診斷,又或者是未能即時申辦勞保職災給付,因為生理、心理、社會等不同因素的複雜交互作用,常造成職災勞工困難復工,甚至惡化失能程度的負面結果。台灣醫療體系習慣開立宜休養的診斷書作為勞工申請公傷假的證明,但並不等同勞工保險審定傷病給付,或法院裁判無法工作的充要條件;而開立一份保證可以復工的證明書,則讓許多醫療人員望之卻步。雇主是職災勞工重返職場的關鍵角色,但不同職場間的單位規模、業務職能、或資源多寡等屬性有相當大的差異,對於雇主如何在合理範圍內善盡責任,以協助職災勞工恢復或安置工作,則尚無專業協助機制。最後,台灣現階段的職災保護法令,容易造成職業傷病的污名化,讓部分勞工擔心造成雇主困擾.雇主擔心後續民事訴訟;而未要求即時申請給付、階段性恢復部分工作能力期間可能無法領取傷病給付、失能給付診斷與結束傷病給付是否同步等制度設計,可能是增加職災勞工復工困難的因素。有別於過去主管機關法令治理的立場,在今年(2022年)施行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以下簡稱災保法)中,明令由勞動部捐助成立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以下簡稱預防及重建法人),統籌辦理災保法中職業災害預防及職業災害勞工重建業務。目前設有:職業衛生健康、職業傷病、及職業災害勞工重建三個服務處,與職業災害預防及機械設備兩個技術處,以專業技術的角度,致力推廣「預防」、「保護」、「重建」全面性的職災勞工服務工作。許多勞工朋友是發生職災後,才開始接觸與認識相關保障。預防及重建法人將建立綿密的服務網絡,在就醫、通報、醫療、認定、申辦、及復工的步驟流程中,由專人協助勞工進行職業傷病診治及重建服務,讓勞工可以健康重返職場,成為陪伴職災勞工的好麻吉!此外,預防及重建法人將協助統籌現有的職業傷病診治中心(2023年起預計改制為職業傷病診治專責醫院)及網絡、工作強化中心(2023年起預計改制為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及勞工健康服務中心等相關業務,並支援臨床醫事人員、個案管理師、勞工健康服務醫護及相關人員、職業安全衛生人員、與各類相關機關或人員,提供專業需求的協助,成為與大家合作的好朋友。職場是預防勞工職災的出發點,也是成功復工的終點站;透過合理化的職務再設計,讓職災勞工能夠適任職務。預防及重建法人將跟相關團隊共同合作,以民間團體立場提供企業臨場輔導,協助企業在職業災害的預防跟教育訓練,協助雇主善盡企業責任,成為協助企業的好夥伴!預防及重建法人於2022年4月29日揭牌,首任董事長同時也是勞動部部長許銘春致詞中提出對法人成立之深切期許「成為民眾的好朋友,職災勞工的好麻吉,與企業的好夥伴」,法人將承擔起重任,透過國際交流,並與政府部門、團隊及企業共同合作,引領安全衛生體系,精進臨場輔導與專業技術服務之廣度及深度,對於發生職災的勞工朋友,由勞動部建構之職業傷病診治及重建專業機構服務網絡,提供專業諮詢及客製化職業重建服務,協助其健康重返職場。
-
2022-11-03 焦點.健康知識+
病歷跟診斷證明有何不同?申請要掛號?教你如何順利申請
「病人真的可以申請病歷嗎?」、「如果醫生不願意給,我堅持要,會不會因此影響醫病關係?」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想去醫院/診所申請病歷,卻被櫃台人員刁難,申請病歷需經過醫師同意;或是被告知病歷只能提供健保的部分,若有自費項目則不屬於病歷的一部分;亦或是好不容易申請到,卻發現病歷不全或與實情不符。面對這樣的狀況該怎麼辦,有法律可以規範嗎?全本病歷跟病歷摘要、診斷證明有何不同?‧全本病歷:最完整的就醫紀錄,包含在門診和住院時,所有醫事人員的紀錄,並有醫事人員蓋章以示負責。通常處理醫療爭議時,建議應該申請全本病歷。‧病歷摘要:醫師根據患者整個治療過程紀錄,瀏覽整本病歷資料後,對病人的病情所做的整體評估和說明。透過病歷摘要,其他醫師可大致了解病人狀況,以做出轉診建議或後續治療計畫。但病歷摘要是一個概述,要了解病情細節,還是需要申請全本病歷。通常為出院或轉診之用,幫助接手者掌握病況。‧診斷證明:經由醫師專業評估後,證實我們罹患相關疾病,或身體健康受到某些程度損害。可分為就診證明、甲或乙種診斷證明、死亡證明、身心障礙評估證明、重大傷病證明等。通常為請假、保險、申請相關補助的醫療證明之用。醫療院所不得拒絕病人索取完整病歷病歷的用途很多,除了用來瞭解病人的病史與健康記錄,及其所接受的醫療處置,也可做為醫療爭議發生時的醫療依據。全本病歷是民眾到此家醫療院第一次至最後一次的就診完整紀錄,記載著病人所有病程與治療經過,其內容是由醫療機構中照護病人的醫事人員(醫師、護理師、醫檢師等)所共同完成,並有醫事人員蓋章以示負責。病歷是醫療過程的紀錄,不會區分成健保或自費版本。財團法人醫療改革基金會指出,根據醫療法規定,醫療院所有責任至少應保存病歷7年醫療院所不得拒絕病人索取完整病歷,其所需工本費由病人負擔,若超過上述時間,可能無法取得病歷。全本病歷還包含下列項目:1.病人住院時,醫師(包括主治醫師與會診醫師)的病程紀錄(progress note)2.門診的就診紀錄3.護理人員的護理紀錄4.用藥紀錄5.各項檢查、檢驗報告6.其他醫事人員的紀錄,如:營養師、社工人員、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等7.影像病歷,其中包括X光片、電腦斷層掃描(CT)、磁振造影(MRI)、內視鏡及超音波等檢查資料;它們可能傳統膠片或電腦輸出的列印影像。8.就診至今所簽署的同意書(包含手術同意書、麻醉同意書、自費同意書等,應有一式兩份,醫院留存一份、病家保留一份)、切結書等表單。如何申請全本病歷法令有明確保障病人申請病歷的權益,病人不需經過醫療機構或醫師的同意或掛號,醫療機構依法不得拒絕提供病歷。病人可向診所的櫃臺或醫院的病歷室提出申請,申請時通常需準備身份證及健保卡,若是病人家屬代為申請病歷資料,除了當事人的身份證和健保卡,還需檢附委託書及受託人的身份證,做為查證用。由於各家醫院申請流程不同,建議大家可以先打電話去詢問清楚流程、備妥證件後再到醫院診所申請,才不會白跑一趟。若有申請表,可依照自身需要,複印病歷的部分或全部內容。各縣市亦有針對病歷訂定醫療收費標準,病人申請病歷時需自付相關費用,不需支付掛號費。而為避免醫院對於病歷申請費用「隨意喊價」與申請時間「蓄意拖延」,法令有訂定明確規範,申請紙本病歷的基本行政費用不得超過200元、每頁病歷影印費不得超過5元;醫院提供全本病歷的時間最遲不能超過14天、檢驗報告最遲不能超過3天等規定,以免讓病患陷入漫長的等待。若申請遭醫院或醫師拒絕,可向衛生局檢舉如若醫療院所拒絕提供病人病歷,或未依時限提供病歷、提供的病歷不完整或造假,都有違法之虞。依據醫療法,民眾可向醫院所在縣市的衛生局檢舉,請衛生局出面協助病歷調閱或開罰。病歷就像是一個人的健康紀錄表,幫助我們更瞭解身體情況,也幫助轉診醫師瞭解自身的病情,讓病人不用再花時間重複已做過的檢查,也做為醫療爭議的醫療依據還原當時的醫療處置,可節省不少醫療資源跟時間。參考資料:《醫療爭議參考手冊》
-
2022-10-24 醫聲.罕見疾病
籌設13年 罕病罕見家園啟用
「13年前許下的一個願望,希望能讓罕病兒走出家中,給他們心靈一個家園。」罕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大家都叫她陳姐,她訴說從發願的實踐,足足走了13年,過程無比艱辛,罕病基金會於新竹關西設立的罕病家園於上周六正式啟用,將提供跨病類罕病患者使用,創造最大交集。「罕見家園」經罕病基金會籌設13年,籌募約3.5億元,打造號稱服務量能為亞洲最大的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位於新竹縣關西鎮東平里,占地1.8公頃,總樓地板面積約8452.51坪。開幕當天,由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罕見疾病基金會董事長林炫沛、創辦人陳莉茵與曾敏傑、衛福部社家署長簡慧娟、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一同參與見證。曾敏傑表示,罕病患者或是罕病家屬面對疾病的衝擊遠高於其他疾病患者,病患少、取藥難,甚至大多數患者無藥可醫,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得與輪椅共行,患者及家屬把自己關在家中成了當時的常態。曾敏傑與陳姐一起發願,希望能成立一處可以讓罕病家庭互相交流、互相砥礪,也能讓罕病患者自由休憩的場域。罕病基金會董事長林炫沛說,「罕病家園」應是全球第一處,完全透過民間的力量創造的罕病公益空間。前立委楊玉欣表示,她相信許多患者都跟她一樣,每天都在想著「我為什麼要這樣活著」、「我能為這個社會做什麼?」面對疾病不是這麼容易,每天努力安頓著自我的身心,但社會幫助病友,相信病友願意付出更多。
-
2022-10-17 醫療.精神.身心
思覺失調是什麼?從症狀、治療到照護,10大QA告訴你
「為什麼是我?」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裡,初確診思覺失調症的應思聰哭著問姊姊,現實生活中,許多思覺失調症患者也如應思聰,因為病識感不佳,拖延就醫,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到底思覺失調是什麼樣的疾病?症狀有哪些?照顧者可以到哪裡尋求幫助?思覺失調10大常見QA【疾病篇】👉你了解思覺失調症嗎? 👉思覺失調症的症狀有哪些? 👉為什麼會罹患思覺失調症呢? 【醫療篇】👉怎麼治療思覺失調症? 👉如果不治療會發生什麼事? 👉最新的治療資源是什麼? 【照護篇】👉想重返社會,資源在哪裡? 👉面對思覺失調症,可以怎麼「伴」? 👉照顧者想喘息,可以怎麼做? 👉患者可以獨立生活嗎?「兒子平常都很定時吃藥,但最近怪怪的,藥愛吃不吃,提醒他還會發脾氣,我該怎麼做才好?」「確診到現在兩年,怕同事看見我吃藥問東問西,又擔心老闆發現,但不按時吃藥又會有症狀,讓我生活壓力好大...」「老公的病情時好時壞,照顧起來好疲憊,但也不敢不理他,有什麼資源可以幫忙我?」Q1:你了解思覺失調症嗎?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因大腦生病,造成「思考能力」與「知覺功能」失調的精神疾病。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症與腦內功能運作失常有關,臨床症狀顯現為:知覺、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功能性障礙,特別是與一般人的現實有著明顯的脫節,以幻聽最為常見。台灣目前約有14萬名思覺失調症患者。(>>認識更多思覺失調症)Q2:思覺失調症的症狀有哪些?思覺失調的常見症狀如下:•幻覺•幻聽•妄想•胡言亂語•言語片段•疏離人群當親友或自己出現疑似思覺失調症狀時,有什麼方式可進一步評估呢?民眾可利用「疑似精神病前期簡易自填量表」自我檢測。回答以下15個問題,只要合計有8題(含)以上回答「是」,或3題(含)以上且3題中有第1、2、15任一題答「是」者,代表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的警訊,建議盡快諮詢精神科醫師,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我的大腦生病了嗎?【1分鐘檢測是否為「思覺失調症」】1.我到人多的地方,無法應付那種壓力很大的感覺。2.我覺得我無法親近別人。3.我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4.我覺得腦力不夠,想一下事情,唸一些東西,就覺得疲倦。5.當有別人在場時,我大部分時間都保持沉默。6.我有時會擔心朋友或同事對自己不忠或不值得信任。7.我儘量不吐露自己的心聲。8.如果必須在一大群人面前講話,我會覺得非常的焦慮不安。9.我做事(唸書)不能持久,一下子就想休息。10.我覺得對什麼事情,總是處理得不好。11.我不會表情生動地講話。12.我不善於社交禮儀的應對。13.當你看到別人在交談時,會懷疑他們正在談論你嗎?14.你是不是常常從別人的談話或作為上,發覺背後藏有威脅或怪罪的味道?15.會不會聽到某些音、叫聲、或叫自己名字的聲音呢?Q3:為什麼會罹患思覺失調症呢?思覺失調症發病的主因通認與腦中多巴胺(dopamine)的神經傳遞物質失調有關,源自於遺傳或體質,臨床發現,當多巴胺在大腦分泌增加時,極可能出現精神分裂相關的症狀。在面對壓力時,人體腦內的多巴胺自動會生產較多,正常人的多巴胺系統對此會進一步調節,使得多巴胺不再分泌下去,而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卻無法適度調節,使得多巴胺不斷釋出,進而引發不正常的幻覺、幻聽等官能性的異變現象。(>>看更多思覺失調資訊)Q4:怎麼治療思覺失調症?目前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有口服和針劑兩種,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台灣成癮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楊斯年說,如果病人對口服藥能定時定量按醫囑服用,效用不比長效針劑差,但能配合服藥的思覺失調患者非常少,加上出院後在社區中有太多不可控的外在刺激,以致最後口服藥在患者體內的濃度會有差異,效果不佳。用藥穩定是治療的另一關鍵。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患者的病識感不如一般疾病,服藥順從性低,健保署的統計發現高達六成病友服藥不規律,醫界研究也顯示,一旦中斷藥物,患者復發和再度住院的機率大增,相較之下,如果使用長效針劑,可維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有效保護腦部功能提升整體療效。因此,如果患者口服藥常常中斷或效果不佳,國際與國內治療指引皆建議考慮長效針劑。衛福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也表示,「長效針劑是治療思覺失調很好的武器。」衛福部心健司司長諶立中說,早期介入是治療思覺失調的關鍵,由於患者發病年齡多在青少年時,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再搭配長效針劑,可有效避免復發,讓年輕患者及早走回人生的正常軌道。而且早期介入也能提早做好對家長的衛教,包括認識疾病、連結外界資源等,有助降低家庭的負擔和焦慮。Q5:如果不治療會發生什麼事?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缺乏病識感,再加上社會的汙名化,家屬不願接受等因素,往往拖延多年才確診,而且確診後患者常不願定量定時服用口服藥物,也造成病情的復發、惡化與反覆住院。除了病識感欠佳,思覺失調症口服藥物的「肢體僵硬」、「手抖」、「動作緩慢」等副作用,或是部分藥物造成的「肥胖問題」,也常讓病友們偷偷藏藥,中斷用藥。(【病友故事】:女大生思覺失調幻聽休學 運動輔以長效針劑後重返校園)蔡長哲說,多項研究資料顯示,精神病發病到初次接受治療的時間拖得愈長,治療效果愈差,且治療到症狀緩解的時間也會拉得更長,治療後更會留下較多殘餘症狀及認知功能缺損。國外的經驗也顯示,透過積極的早期介入措施,可阻止三至四成的個案發展成精神病。Q6:最新的治療資源是什麼?衛福部已把推動長效針劑列為精神醫療照護政策的重點,健保署今年1月編列精神科長效針劑專款預算 27.64 億元,包括醫院總額 26.64 億元、西醫基層1億元,鼓勵醫師主動積極介入治療及施打長效針劑。(【獨家】:提升思覺失調治療效益 衛福部規劃長效針劑專款)長效針劑是什麼?長效針劑(Long-acting injectable, LAI)是可用於治療思覺失調症之抗精神病藥物,採肌肉注射,間隔時間可分為2週、4週或12週注射一次,患者不需每天服用藥物。長效針劑為用於治療思覺失調之抗精神病藥物,可協助提升患者服藥順從性Infogram111年上半年長效針劑各區申報藥費及申報量Infogram截至6月底,全台申報藥費只達8億800萬元。醫界認為,主因是以往申請健保給付常被加強審查與核刪,再加上基層診所使用會增加稅賦負擔,導致醫界對使用長效針劑信心不足,充滿疑慮。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長周煌智認為,主要受到疫情影響,目前每個月使用量成長20%到30%,推估明年會持續增加。他說,長效針劑在臨床上確實改善了病患及家屬的生活品質,他分享曾看見一位患者苦於病情反覆發作,換成長效針劑後,患者在家中自言自語的頻率變少,到機構學習的配合度也提高,家人們對於這樣的改變相當有感。台北馬偕醫院是今年申報使用長效針劑第二名的醫療院所。方俊凱說,院方於2008年已有第一代針劑治療,加上病情穩定的患者擔心在公眾場所服藥遭人側目,也會選擇只需一到兩個月回診治療的長效針劑,所以針劑的用量一直都相當高,不過,前提是會先做到醫病共享決策,清楚告訴患者用藥的模式、副作用,雙方再一起討論用藥方針。他強調,「尊重病人的主權」要讓患者理解疾病,治療是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出發,同時,醫院在2019年推行醫病共享決策並電子化,上頭提供病患勾選在意哪些治療、擔心的副作用等量表,患者或家屬只要透過手機、平板電腦等裝置,就能帶回家慢慢閱讀及評估,回診後再由醫師解說細節,充分討論後才會展開治療。為提升思覺失調病患就醫可近性及治療有效性,衛福部正研議比照C肝給付執行計畫,研議規劃專款,不會影響到基層總額的點值。衛福部也已行文財政部,希望協調減少診所開立昂貴針劑後的稅賦負擔,藉此鼓勵基層診所為思覺失調個案開立長效針劑的誘因。Q7:想重返社會,資源在哪裡?●社區資源精神病患的治療不只在醫院,更需要長期的社區資源,支持他們回歸正常生活。衛福部2021年展開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並增列6000萬元預算用於急性後期照護服務(Post-acute care, PAC),讓醫療端的專業與社區照護結合,提供病患出院後的整合及持續性服務,並舒緩病患家人與醫院的照護壓力。衛福部預計四年內在全國設置71所心衛中心,各中心編制有專職的關懷訪視員、社工、護理人員、心理師與職能療師,成為社區的「心理衛生所」,採用個案管理方式,協助每位思覺失調病患在社區就醫、就養、就學和就業。●法律資源我國現有精神衛生法、社會救助法、長照2.0⋯⋯等與精神疾病相關的國家法制。司法精神醫學會表示,民法中的「監護輔助宣告」讓家屬可代理患者處理照護安排、申請福利、協助財務管理等,減少患者發病時因無法妥善處理自身事務,而損失財產、資源,衝擊日後生活。刑法中的「監護處分」則能透過強制住院,讓患者與家屬免於擔憂醫藥費問題,獲得妥善治療。(【延伸閱讀】:【思覺失調怎麼伴4】輔助宣告助照顧者安排財務 社會對話盼能完善法律保障)●政府長照資源衛福部2020年已展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計畫」,為精神病人建構長照服務模式,由地方政府結合轄區內的長照服務資源或據點,成立10區「精神病人長期照顧服務中心」和20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服務據點」。Q8:面對思覺失調症,可以怎麼「伴」?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建議,家屬或週遭人和患者相處時,自己保持穩定平靜,不緊張、不生氣,多探索、了解對方,延緩互動時間,不急著溝通是非對錯,較能避免觸發患者極端症狀;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找旁人一起表示協助,引導患者前往安全處所尋求醫療專業人員幫忙。「症狀其實是腦功能障礙和人生經驗交織而成。即使病人規律服用藥物,面對症狀與負面經驗惡性交織,病情仍容易復發。」胡海國疾呼,社會迫切需要營造接納不排斥病患、和諧溫暖的環境,「提升病人自我價值與自我認同,在療程中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治療。」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陳仙季解釋,照顧者無法否定思覺失調患者的幻覺,對他的情緒問題也只能陪伴傾聽,重點是了解患者情緒來時,如何陪他找到正確的發洩出口,較能避免患者爆發言行暴力。(【延伸閱讀】:【思覺失調怎麼伴3】心口司推心衛中心 給思覺失調患者個管式連續照顧)Q9:照顧者想喘息,可以怎麼做?衛福部社家署推動「身心障礙者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已補助地方政府設置35處據點,以「家庭照顧者」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個案管理、支持團體、紓壓活動、專業支持服務、臨時性照顧及關懷支持服務等支持服務。>>【查查我家附近有服務據點嗎?】Q10:患者可以獨立生活嗎?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中強調,障礙者享有平等、不被歧視的社會參與,並有在社區中生活、自主的權利。「但在台灣,面對精神疾病患者,社會大眾總是先看到病,才看到人」,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秘書長滕西華說,社福界近年推動「自立生活」就是要為患者找回人的尊嚴與權利,重建生活能力與勇氣,同時減輕家庭和社會的整體負擔。自立生活的觀念在台灣剛起步,衛福部社家署推動設置的自立生活中心在北中南已各有一處,民間也陸續設立社區家園,幫助精障者自立生活。台社心今年3月成立「精神障礙者社會融合與自立生活支持中心」,由專業志工用一對一的方式,做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夥伴,對個案empowerment(賦權),要讓他們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找回生活自主性。(>>了解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提供哪些資源)滕西華強調,每個走入自立中心的個案,都是渴望改變的人,他們勾勒的目標都不大,但自立生活的目標不在大小,而是對自己的承諾與實踐,更需要外界鼓勵與支持的力量。例如有一位女性個案,二十多年來每天只會從家裡到照護機構,其他時間都足不出戶,但她因為天天在家追韓劇而有了去韓國旅行的夢想,還想賺錢在韓國買紀念品給弟弟,於是台社心的志工陪著她一步步自立,先從踏出家門開始,接著找工作和就業,後來也學會規畫旅行,現在她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還能自行在國內旅遊,去韓國的夢想指日可待。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桃竹苗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主任、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兼任教授呂淑貞也說,支持性就業是讓精障者回歸社區的重要關鍵。只要經過適當的訓練與協助,再通過工作能力、工作態度、人際關係與藥物副作用等評量,配合職務設計,精障者絕對可以進入職場重回社會。延伸閱讀▶【病友照護故事】弟患思覺失調症,家人考驗的開始! 照護長路築起最強後盾▶【思覺失調怎麼伴1】當你的思覺失調家人老了 照顧者有哪三包資源可準備?▶【思覺失調怎麼伴2】思覺失調藥物治療 長效針劑副作用低 降低發病住院率▶【思覺失調怎麼伴3】照顧資源:心口司推心衛中心 給思覺失調患者個管式連續照顧▶【思覺失調怎麼伴4】法律資源:輔助宣告助照顧者安排財務 社會對話盼能完善法律保障
-
2022-10-1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獨/家人陪病就不能用呼吸器!重度身障確診者當場嚇哭
國內BA.5小波疫情還在高原,流感等其他秋冬呼吸道傳染病正在興起,許多大醫院急診都爆滿,連一般人要住院都一床難求,需要人照顧的身心障礙者要是確診需住院,更是弱勢中的弱勢。上周三有一位重度肢障、吃飯如廁都要協助、晚上睡覺必須使用呼吸器的19歲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病友,在台北馬偕醫院急診室當場嚇哭。因為醫院堅持,他只能從「住成人專責病房但家人不得陪病照顧」和「住兒童專責病房但不能用呼吸器」這兩個選項當中選一個,但沒解釋非這樣做不可的理由,還對病人說「你要自己獨立。」接到家屬求救電話的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理事長周淑菁說,SMA病人連感冒都非常容易引起肺炎,所以醫院不敢放他走,卻也遲遲無法收住院。病人在急診隔離室苦苦待了三天,家屬竭盡所能與醫院協調,都不被採納,最後病人自願離院,只能祈禱回家病情不會惡化。根據指揮中心訂定之「醫療機構因應COVID-19感染管制措施指引」,專責病房僅容許必要的工作人員進入,但若病人有特殊照護需求,醫院得依實務狀況訂定相關配套措施與協助機制,提供病人照護。另陪病人員應全程佩戴口罩,並落實手部衛生、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等感染管制措施。衛福部醫事司最新統計(至10月11日下午2時40分)兒童及成人專責空床率,分別是40.6%、48.6%,兒童及成人專責加護空床率則分別有59.4%、22.9%。既然指揮中心規定容許有條件陪病,空床也應該還很多,為何醫院如此堅持?原來問題出在三個地方。首先,就算有成人專責空床,如果床是在「多人病房」,很可能就不容許陪病。再者,兒童專責加護空床率看似很高,但這是全國總和數據,部分地區或醫院的兒童專責病床,可能已滿到一床不剩。第三,身心障礙者常需要用呼吸器,醫院考量氣流逸散有感染風險,障礙者只能久候,因為每間醫院的專責單人房或專責加護病床都是寥寥可數。馬偕兒童醫院院長許錦城表示,中央要求兒童醫院要開出5床兒童專責,3床兒童專責加護,馬偕兒童醫院已經加倍開設,共有10床兒童專責、3床兒童專責加護,但最近仍很容易滿床,可能是因為小孩疫苗覆蓋率沒有大人高。馬偕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說,這10床兒童專責是2床一間,共5間病房,上周好幾天都全滿,因兒童需要照顧,容許家屬陪病,但是不能使用呼吸器。紀鑫表示,需要使用呼吸器的病人,不能住多人專責病房,因為呼吸器有氣流逸散,會把病毒吹出去,增加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只能安排住單人的專責加護病床,但這種床數更少,只有3床。紀鑫為難地說,許多罕病病友一出生就在馬偕看診,醫院一定責無旁貸、力求妥善照顧,只是最近床位調度很吃緊,不只是新冠肺炎,還有好多呼吸道融合病毒、副流感病毒的孩子,病床都滿滿的。周淑菁表示,呼吸器對於很多罕病或身心障礙者來說,都是必要的維生設備,上述規定導致醫院專責加護病房動輒爆滿, 也讓障礙者等床難如登天,等於是「用他的障礙去阻止他應得的服務」,明顯違反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今年8月國際專家審查CRPD時就發現,台灣政府擬定這麼多因應疫情的指引,卻沒有一個與保障身心障礙者及其照顧者權利相關,「這算超前部署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身心障礙族群大型傳染病(COVID-19)因應指引」已完成「草案」的撰擬,也已送到行政院,身心障者權益推動小組委員及公共衛生專家剛完成審查,專家的修正意見還在作業中,為求前後一致性,還需要一些時間修改,預估今年底可能可以公布。
-
2022-10-08 養生.家庭婚姻
想要離婚但養不起小孩?單親媽媽可申請的5項補助懶人包
沒有經濟來源、孩子的爸不養小孩,單親媽媽該怎麼獨立養大孩子? 政府針對單親家庭提供相關補助,滿足條件就可以得到幫助!身邊有豬隊友,但許多媽媽卻遲遲不肯離婚。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怕自己一個人的薪水養不起小孩。若你正考慮離婚,卻又擔心日後的經濟,別擔心!單親爸、單親媽還可以向政府申請這幾樣補助,不管是生活,還是小孩的教育,政府都顧慮到了。特殊境遇家庭扶助特殊境遇家庭扶助包括緊急生活扶助、子女生活津貼、子女教育補助、傷病醫療補助、兒童托育津貼、法律訴訟補助及創業貸款補助。雖然一開始是為了幫助特殊情況的婦女所創,但現在不止是女性可以申請,只要有符合條件的「單親家庭」都可以申請!本文主要介紹「緊急生活扶助」、「子女生活津貼」、「子女教育補助」及「傷病醫療補助」,以上四種補助是單親家庭有經濟困難時可以申請幫助維持一般生活。並且都需要滿足以下條件,才可以申請,除了下方的申請條件之外,大家要注意「子女生活津貼」以及「傷病醫療補助」還有額外的申請條件喔!申請資格申請人的家庭總收入÷全家人口後,須符合以下3點:1.每人每月未超過政府當年公布最低生活費2.5倍2.台灣地區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1.5倍3.家庭財產未超過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一定金額並擁有下列其中一種身份:.65歲以下,配偶死亡,或失蹤(向警察機關報案協尋未獲達六個月以上).因配偶惡意遺棄或受配偶不堪同居之虐待,經判決離婚確定或已完成協議離婚登記.家庭暴力受害.未婚懷孕婦女,懷胎三個月以上至生產二個月內.因離婚、喪偶、未婚生子獨自扶養18歲以下子女.無工作能力的祖父母扶養18歲以下父母無力扶養之孫子女,或雖有工作能力,因遭遇重大傷病或照顧6歲以下子女或孫子女致不能工作.配偶處一年以上之徒刑或受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一年以上,且在執行中.其他經直轄市、縣市政府評估因三個月內生活發生重大變故導致生活、經濟困難者(重大變故非因個人責任、債務、非因自願性失業等) 1.緊急生活扶助◎申請方式應備文件:.申請表.申請人身分證、印章、郵政儲金簿封面影本.全家人口之身分證明文件,如新式戶口名簿(詳記事).全家人口最近1年度所得、不動產及稅籍資料.就讀國中及國中以上學生在學證明書或學生證影本.相關證明文件(死亡證明、警察局受(處)理查尋人口案件登記表之收執聯、離婚判決書及確定書影本等)事發6個月內檢具應備文件及其他相關證明文件,向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公所—社會課提出申請,或由鄉(鎮、市、區)公所、社會福利機構協助申請。◎補助金額按各縣市當年公告的最低生活費用1倍核發。限制.每人每次最多申請3個月.同一案、同一事由只能補助一次.定期會有社工人員訪視狀況,生活有改善或是扶助原因消失,會立即停止補助2.子女生活津貼◎額外申請資格.家有15歲以下子女或孫女者◎申請方式檢具應備文件及其他相關證明文件,向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提出申請,或由鄉(鎮、市、區)公所、社會福利機構協助申請;此津貼每年都需要重新申請。應備文件.申請表.全家人口財稅資料.健保卡正、反面影本.申請人本人郵局存摺封面影本.相關證明文件(死亡證明、警察局受(處)理查尋人口案件登記表之收執聯、離婚判決書及確定書影本等)◎補助金額每月補助每一名子女或孫子女當年度最低工資之十分之一。3.子女教育補助◎申請方式註冊時檢附相關證明文件,經學校審核確認後直接減免,私立學校由學校直接減免後,再報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補助;需要在註冊日起三個月內申請,逾期不予補發。應備文件.申請表.戶口名簿.學生證(國中、國小除學生證外,可以用收費單據替代)◎補助金額.高中/職:減免學雜費60%.大專院校:減免學雜費60%4.傷病醫療補助◎額外申請資格.本人及6歲以上未滿18歲之子女或孫子女:自行負擔醫療費用超過3萬元。◎補助項目於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就醫者,其參加全民健康保險自行負擔之醫療費用。◎申請方式傷病發生後的三個月內,檢具應備文件及相關證明文件,向戶籍所在地主管機關提出申請;未滿6歲的子女或孫子女傷病醫療補助申請,需要先向戶籍所在地之鄉(鎮、市、區)公所申請醫療補助證後,到保險人特約的醫療院所就診,再由醫療院所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應備文件.申請表.全家人口財稅資料.健保卡正、反面影本.申請人本人郵局存摺封面影本.診斷證明書.醫療費用收據正本.相關證明文件(死亡證明、警察局受(處)理查尋人口案件登記表之收執聯、離婚判決書及確定書影本等)◎補助金額.低收入戶全額補助.中低收入戶補助80%.其他經濟弱勢族群補助70%.每人每年最高補助12萬元限制.補助「不重複」,申請過相關保險或相關醫療補助無法申請.低收入戶/中低入戶需支出超過3萬元才能申請.其他經濟弱勢族群需支出超過5萬元才能申請5.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申請資格低收入戶.家庭總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在當地區公告的最低生活費以下.家庭財產未超過低收入戶適用的當地區公告金額中低收入戶.家庭總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在當地區公告的最低生活費1.5倍以下.家庭財產未超過中低收入戶適用的當地區公告一定金額。◎申請方式應備文件.申請人印章.全戶最近3個月內戶籍謄本.全戶郵局或銀行存簿封面及內頁影本.填寫授權公所調查家庭總收入及財產同意書.其他相關證明文件(視個別家庭狀況而定,例如:醫院診斷證明書、學生證影本、身心障礙手冊影本、失蹤證明、在營證明或軍人身分證影本、在監證明、離婚協議書…等)備齊完整的申請資料後,至各鄉(鎮、市、區)公所申請。◎福利低收入戶.25歲以下子女就讀高中(職)以上學校,學雜費全額減免.健保保費全額補助.因疾病、傷害治療所需留療費用補助.就業服務、職業訓練、以工代脤.依列冊低收入戶款別,每月發給生活扶助費或相關補助中低收入戶.25歲以下子女就讀高中(職)以上學校,學雜費部分減免.健保保費補助二分之一.患嚴重傷、病,所需醫療費用超過本人或扶養義務人能負擔,補助部分留療費用.就業服務、職業訓練、以工代脤希望政府提供的補助,可以讓弱勢家庭中的孩子也能平安健康、無憂無慮的長大。※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10-07 失智.長期照護
失智失能取消共照服務 照顧恐斷鏈
全台約卅萬失智症患者,若同時失能,可接受長照二・○A單位個管師及失智共照中心個管師「雙重服務」,但衛福部預告,明年起,失能且失智者取消失智共照服務。由於失智症患者可能因認知功能障礙,出現走失、情緒改變等精神行為等,照顧難度高,失智家庭擔心少了失智共照中心個管師的穩定支持,面臨照顧斷鏈。長照二・○中,以ABC三級分類,A單位個管師依評估計畫,協助媒合B、C等單位的長照資源;至於失智共照中心,全台共一一五家,多由醫院成立,失智個管師依患者失智程度,細膩地提供家屬照顧方式,並與醫師深度合作。但衛福部於一○九年預告,一一二年起,符合長照需求等級二至八級的失智者,取消失智共照中心個管服務。專家對此憂心忡忡,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長照A單位個管師和失智共照中心個管師,雖然都叫個管師,但工作內容差異頗大。失智症個案光精神行為就有百百種,例如走失、不願就醫,更面對財務、法律等問題,需家屬、個管師及醫師共同搭配,必要時調整藥物或進行非藥物協助,處理上具高度專業性。湯麗玉說,未來失智者若無法接受失智共照中心個管師服務,「將嚴重影響失智個案權益」,A個管師訓練課程中,只上兩小時失智症需求分析及資源連結,失智個管師卻經過廿四小時失智症照護訓練,A個管要了解失智照護、串連醫療資源有其難度,衛福部務必提升A個管失智照護能力訓練。湯麗玉認為,「長期照顧法」訂出長照機構設立標準、評鑑、輔導機制,每年更編列五、六百億長照基金預算,長照在足夠經費支持下,循正規發展;但失智照顧體系沒有良好設計,僅依「計畫」,每年不固定撥發預算,沒有定期舉辦失智據點及共照中心研討會或共識會,也沒有退場機制,讓人感覺「長照是親生,失智像領養」。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失智共照中心目前服務五萬多人,其中兩萬人同時使用長照、失智共照資源,但盤點失智者就醫情況發現,有九萬名在醫院就醫個案,尚未獲得失智共照中心服務。為讓了更多失智者獲得照顧資源,優先調整重複使用資源的兩萬名個案,改以A單位負責,失智共照中心即可釋出量能,協助尚未獲得資源的九萬名失智者。長照A個管皆接受失智、身心障礙課程訓練,目前服務個案中也有同時失能、失智者,未來將安排相關訓練課程,強化A個管服務失智症的專業性。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09-20 醫療.牙科
牙齒遇缺不補影響大!醫:咀嚼功能愈好,腦部退化愈慢
● 牙齒遇缺不補,影響咀嚼功能、認知功能退化● 台灣75歲以上長者,每10人有一人全口無牙● 缺牙長者易營養失調、全身虛弱高齡長者維持健康的基本功是什麼?答案是「一口好牙」。世界衛生組織建議,80歲以上長者應至少保有20顆具功能的牙齒,但衛福部調查顯示,台灣僅4成80歲以上長者達標,每10個75歲以上長者就有一人已全口無牙。牙齒「遇缺不補」,可能會有營養失調、共病增加等負面效應,健康危機跟著來。牙醫師提醒,若補缺牙選擇植牙或做假牙時,應以「能清潔」為考量,定期回診洗牙時再由牙醫師進行評估和調整,以確保維持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雙和醫院牙科部主任黃茂栓表示,2016年衛福部調查顯示,65歲以上長者自然牙顆數大於20顆比率為60.3%,70歲以上長者為52.8%,75歲以上長者為48.2%,80歲以上長者為40.2%。65至74歲長者全口無牙率為4.4%,75歲以上長者全口無牙率則翻倍到9.9%,亦即每10人就有一人全口無牙。咀嚼功能愈好 腦部退化愈慢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系教授許明倫說,長者維持牙齒咀嚼功能,可有效延緩認知功能的退化。陽明大學研究發現,65歲以上長者咀嚼功能愈好,腦部退化愈慢,與法國、瑞士等多國研究結果不謀而合。日本研究發現,全口牙齒達到20顆以上的長者,認知功能退化比率僅16%;若全口無牙,認知功能退化比率高達44%。如果有裝上假牙,認知功能退化比率為26%,顯示假牙有延緩認知功能退化的積極作用,因此,許明倫建議,有缺牙應該要設法處理,設法找回咀嚼力,不要任憑「遇缺不補」。牙齒咀嚼功能的維持,也有助維持各項重要身體機能,包括吞嚥、營養、體力。許明倫表示,如果牙口功能不好,吞嚥障礙比率會增加,因為口腔無法把食物嚼得夠碎,可能引起吞嚥困難或障礙,增加發生吸入性肺炎的風險。「臨床上常見老年人營養失調、全身虛弱,其實與『缺牙』有很大的關係。」黃茂栓表示,缺牙會影響咀嚼功能,導致人無法攝取足夠營養,久而久之恐引發營養失調,身體會愈來愈虛弱,各項身體機能會逐漸變差。許多研究證實,功能牙顆數與生存餘命有顯著的正相關,因為咀嚼好可帶動營養、吞嚥、攝食量,整體健康狀況、身體素質都提升,多重共病也會比較少。無論假牙植牙 都要仔細清潔「植牙或做假牙的重點是要有功能。餐後要刷牙,自然牙要清,假牙也要清。」黃茂栓說,長者口水分泌變少,更容易蛀牙,若沒做好清潔,假牙或植牙也會藏汙納垢,導致受傷、發炎、疼痛等棘手問題。曾有病人因長期疏於口腔清潔引起牙齦腫脹,導致假牙深陷、拿不下來;也遇過不菸不酒不嚼檳的老太太,因為口腔組織長期受到假牙的磨損和刺激而罹患口腔癌。黄茂栓提醒,長者的牙齒治療計畫,「清潔好操作」是首要考量,有時候植牙並不是首選,反而能取下的活動假牙更好清潔,但關鍵在於長者或照顧者要懂得做。「定期回診」也是重點,牙醫師可協助確認口腔清潔是否到位,且隨著口腔環境的改變調整假牙,讓假牙穩固貼合不晃動,才能保護口腔不受傷,同時發揮咀嚼功能。「評估口腔健康、擬定治療計畫,定期洗牙就是最好的機會。」黄茂栓提醒,一般人6個月洗牙一次,但針對5類高風險病人,健保給付3個月洗牙一次,應多加利用,讓牙醫師成為長者守護咀嚼力的好夥伴。5類高風險群3個月可洗牙一次1.腦血管疾病患者2.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3.不符合健保牙醫門診總額特殊醫療服務計畫條件的身心障礙者4.使用雙磷酸鹽類或抗骨鬆單株抗體藥物患者5.惡性腫瘤患者
-
2022-09-18 焦點.長期照護
照顧失能家人,該送機構或找看護? 專家:長輩失能可選3種照護方式
半年前我80歲的老爸中風,因為延誤就醫,留下一些後遺症,像是手腳無力、無法行走,吃飯、上廁所等生活起居都需要協助,老媽力氣也不大,無法協助移動老爸。我和妹妹都是三明治族,必須上班賺錢,不知道到底是否該送老爸到照顧機構,還是請看護到家中24小時照顧呢?(台北陳先生)長輩失能 可選3種照護方式為了減輕照顧負擔,現在有各種不同形態的照護方式出現,尋求專業照顧者、照服員與看護常常是國人選擇之一;依照護形態,民眾有三種方式可做參考:社區式照顧、機構式照顧、居家式照顧,一起來比較看看哪一種最適合你的需求。●社區式照顧:運用社區資源,在日間提供照護服務,晚上家人再接回。包含日間照顧、社區照顧據點服務、交通接送等,適合有日間照顧需求,又不想距離家裡太遠的人。晚上家人可以把被照護者接回家裡。●機構式照顧:依照不同需求,選擇全天候式的長期照顧機構或安養機構。提供全天候式的照顧,包括機構收容、亞急性照護、養護之家等,可依失能程度選擇老人公寓、長照機構、護理之家等,大大減少家人照顧的負擔。●居家式照顧:聘請專業照護員,也就是本國或外國的看護直接到家中。提供的服務項目包括:居家服務、營養餐飲、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生活輔具的購買或租借等,最常見的居家式照顧服務就是雇用看護。談到看護,大家總是在外籍與本國看護間有所游移,不知道該選擇哪個才好,以下對此做簡單的整理。外籍看護便宜 本國籍上手快選擇外籍看護最大的優點是,費用相較本國籍看護便宜。外籍看護一個月需要約25,000到30,000元左右,而且較能長期、全天候照護。只是外籍看護申請較繁複,需要經「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暨巴氏量表」評估後,符合資格或持有重度身心障礙手冊。另外,最常見的狀況是,外籍看護有文化差異適應期。本國籍看護相對來說,文化與生活習慣接近,跟雇主配合起來的適應度較快,照護服務可較快上手,同時家人也能申請長照2.0的服務與相關補助。但是本國籍看護的費用比外籍看護高出許多。
-
2022-09-16 醫療.精神.身心
思覺失調照護不孤單!3個管道成為照護者的一大助力
精神病患的治療不只在醫院,更需要長期的社區資源,支持他們回歸正常生活。衛福部二○二一年展開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並增列六千萬元預算用於急性後期照護服務(Post-acute care, PAC),讓醫療端的專業與社區照護結合,提供病患出院後的整合及持續性服務,並舒緩病患家人與醫院的照護壓力。【延伸閱讀】:27億長效針劑專款 助思覺失調患者衛福部預計四年內在全國設置七十一所心衛中心,心健司司長諶立中表示,各中心編制有專職的關懷訪視員、社工、護理人員、心理師與職能療師,成為社區的「心理衛生所」,採用個案管理方式,協助每位思覺失調病患在社區就醫、就養、就學和就業。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台灣成癮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楊斯年認為,心衛中心加上PAC,是對出院病人照護的延伸,而且病患出院後的第三至六個月是再住院、出現自傷和暴力行為風險最高的時期,若能從社區端加強照護,對臨床醫療是很大助力。社區資源投入照護,也能讓家屬獲得喘息。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桃竹苗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主任、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兼任教授呂淑貞觀察發現,思覺失調患者家屬普遍會感到無助、沮喪,甚至羞恥,認為「家醜不可外揚」,想把生病的家人藏起來,還有人會自我孤立,斷絕與外界的社交,身心俱疲,非常需要社區支持系統就近幫家屬一把。【延伸閱讀】:思覺失調症/患者就業 找回手足情諶立中也說,思覺失調患者的照顧責任多半在家屬身上,非常沈重,政府資源的協助格外重要,必須布建社區的長期支援系統,給家屬強大的支持,更衍伸到未來的長照。衛福部2020年已展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計畫」,為精神病人建構長照服務模式,由地方政府結合轄區內的長照服務資源或據點,成立10區「精神病人長期照顧服務中心」和20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服務據點」。另外,衛福部社家署推動「身心障礙者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已補助地方政府設置35處據點,以「家庭照顧者」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個案管理、支持團體、紓壓活動、專業支持服務、臨時性照顧及關懷支持服務等支持服務。呂淑貞說,精神病人和家屬都會老去,從長遠來看,應讓70%的患者回歸社區,而非長期隔離在醫護機構,現在有了長照和精神醫療的跨部門合作平台,就能對精障個案提供長照服務,也可提供家屬輔導諮商和照顧課程。【延伸閱讀】:思覺失調症/治療利器使用少 醫界提3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