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開關次數、擺放位置都有差 讓冰箱更省電的5個小技巧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聲/ 醫聲要聞

親子共讀繪本推薦! 從孩子生活經驗談器捐

元氣周報

《小紅機器人》 圖╱器捐病主中心提供
《小紅機器人》 圖╱器捐病主中心提供

聽健康

00:00/00:00
器捐病主中心近期以器官捐贈、病主法、安寧緩和醫療為主題,設計出三本童書繪本,桃園市八德親子館邀請家長帶著孩子們,透過導讀老師及互動遊戲走入故事。親子館長黃聖堯表示,從玩具零件分享出發,同樣能讓孩子理解器捐所闡述的初衷「遺愛分享」道理。溫叨家庭教育協會執行長鍾欣穎也說,生命教育不是只有嚴肅地談生與死,應該是生活的一部分,「尊重每個生命、個體。」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

從孩子生活熟悉的事物切入,引導換位思考。

八德親子館這次由三本繪本中挑選出講述器捐的《小紅機器人》,館方利用小道具及互動體驗,在一邊說故事一邊玩遊戲的氣氛當中,帶著孩子們走到故事核心。聽故事的小朋友年紀在三歲以下,別以為他們年紀懵懂,結尾的分享問答中,一位小孩舉起手,說出自己最喜歡捐出壞掉機器人的貓妹妹,讓主角心愛的機器人重新動了起來。這正是器捐中心希望傳達的理念。

從事親職教育工作者的鍾欣穎說,生命教育是一件非常生活的事情,不外乎希望孩子能對周遭人事物有感,這本《小紅機器人》便以玩具壞掉作為故事設定,而玩具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內容並沒有脫離主軸,背後扣緊的都是分享。

鍾欣穎認為,親子在共讀之間,會交織出不同想法進而認識這項議題,家長講故事的同時,不妨邀請小小孩找看看插畫中的蛛絲馬跡,引導他們觀看更多細節。對於年紀稍大的小朋友,在闔上繪本後,能以角色換位方式聆聽他們心得,「有時候小孩的想法也會驚艷家長。」

桃園市八德親子館舉辦《小紅機器人》說故事活動,邀請3歲以下的小朋友和家長一起邊玩遊戲邊聽故事,悄悄地讓器官捐贈議題埋在大小朋友心中。館長黃聖堯(右圖左)與溫叨家庭教育協會執行長鍾欣穎認為,生命教育不只是單純的講述生與死,更蘊含著尊重每個生命、個體。
柯佩芳╱攝影
桃園市八德親子館舉辦《小紅機器人》說故事活動,邀請3歲以下的小朋友和家長一起邊玩遊戲邊聽故事,悄悄地讓器官捐贈議題埋在大小朋友心中。館長黃聖堯(右圖左)與溫叨家庭教育協會執行長鍾欣穎認為,生命教育不只是單純的講述生與死,更蘊含著尊重每個生命、個體。 柯佩芳╱攝影

透過故事埋下種子,教孩子尊重生命,延伸兒童權利公約。

器捐病主中心也推出了另外兩本《樹懶爺爺的心願》、《豬二哥的歡樂派對》繪本,分別象徵著《病人自主權利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鍾欣穎說,台灣在生命教育的落實和想法,不輸給歐美,甚至走在亞洲各國的前頭,也因此觀念向下紮根於幼童,談的不僅止於尊重生命,更延伸到兒童的權利公約,「相不相信小孩能對自己身體做決定。」

聯合國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當中所談的身體自主權,有不少團體針對孩童的醫療行為,主張孩童要有學習機會,不能因為年齡而喪失同等待遇。「孩子年紀小,或許還沒準備好做這樣的決定,但透過故事埋下小小種子,要尊重、照顧好自己身體。當社會有需要時,能不能做出貢獻,可以當志工或者器捐,帶給別人新的生命。」鍾欣穎相信,這顆在心中的種子,等他們長大後一定會萌芽。

打造特殊兒童互動親子館,分享讓世界更美好。

身為兩個孩子爸爸的黃聖堯,聽了《小紅機器人》相當有感觸。他說,故事中最深刻感動的,是願意將壞掉機器人的機芯捐出來的貓妹妹,有孩子的家長都知道,教會小孩分享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導讀故事時,會特別將這一幕拉出來聊,「世界上很多人充滿愛心,而願意分享,世界也才會美好。」

對於器捐病主中心推出的繪本,黃聖堯認為,三本分別描述的主題,對大人來說都有些艱澀困難,所以家長也不要想太多,將心智放置在和小朋友相同的年紀,輕鬆接觸這塊領域,說不定會在共讀過程裡激發出不同想法,延伸看事物的角度,都會是生命教育重要一環。

黃聖堯在兒童活動企畫有十年經驗,他擔任館長後,與夥伴們將以往平面的故事繪本,打造成可觸摸、互動式體驗,他希望能服務弱視、身心障礙等特殊孩子,雙手實際的碰觸可加深認知,「希望將愛傳達給孩子,因為有愛,在未來的日子,遇到問題也不會有任何阻礙。」

桃園市八德親子館舉辦《小紅機器人》說故事活動,邀請3歲以下的小朋友和家長一起邊玩遊戲邊聽故事,悄悄地讓器官捐贈議題埋在大小朋友心中。館長黃聖堯(右圖左)與溫叨家庭教育協會執行長鍾欣穎認為,生命教育不只是單純的講述生與死,更蘊含著尊重每個生命、個體。
柯佩芳╱攝影
桃園市八德親子館舉辦《小紅機器人》說故事活動,邀請3歲以下的小朋友和家長一起邊玩遊戲邊聽故事,悄悄地讓器官捐贈議題埋在大小朋友心中。館長黃聖堯(右圖左)與溫叨家庭教育協會執行長鍾欣穎認為,生命教育不只是單純的講述生與死,更蘊含著尊重每個生命、個體。 柯佩芳╱攝影

責任編輯:吳依凡

生命教育 孩子 器捐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