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自體免疫
共找到
609
筆 文章
-
-
2021-07-2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疫情期間臉歪了怎麼辦?及早積極復健治療是關鍵
五月中新冠疫情嚴峻,一進入三級警戒,復健科門診病人大幅頓減。一天早上進來一位荳蔻年華的王小姐,雖然帶著口罩,但一看到她一邊的眼睛明顯少了正常的眨眼,就知道她應該是急性顏面神經麻痺。果不其然,一脫下口罩整個臉是歪斜的,她急得都哭了!顏面神經麻痺是週邊神經損傷,發生機率10萬分之15到30。不同於腦中風所導致的臉部歪斜,大部分跟自體免疫功能低落,病毒感染有關,常見於患者生活壓力大或是合併急性感冒、甚至帶狀皰疹。最近施打疫苗,在莫德那疫苗注射仿單中,也把顏面神經麻痺的副作用列入,雖然機率小於千分之一。在台灣也曾發生打疫苗隔天發生顏面神經麻痺的個案。疫情期間大家都生活在莫名的焦慮和不安中,顏面神經麻痺的個案似乎也增加了!顏面神經麻痺,在急性期配合必要的類固醇口服用藥,接下來最重要就是電學診斷及復健的過程。發生兩週後的神經傳導和肌電圖的診斷,可以確定損傷的部位,同時瞭解神經損傷的程度以及預知恢復的時程。八成五顏面神經麻痺個案,在六周到三個月內神經損傷可以完全回復,少數個案會延後到半年。然而這段時間是否積極復健治療(包括電刺激以及臉部按摩和運動治療),卻是能否完全回復臉部對稱、表情及功能的重要關鍵。 一個清楚的比喻:神經就很像軍營的將官,而我們的肌肉就是士兵。當顏面神經麻痺(將官離開軍營),肌肉(士兵)還是要正常操演 。否者就算神經復原(將官回軍營),但肌肉(士兵)也都廢而無用了!所以一發生顏面神經麻痺,復健治療的積極介入非常重要!復健過程中,居家按摩及運動扮演重要角色。透過適當的按摩,能有效促進臉部血液循環,以提供肌肉和神經修復所需要的養分,並且軟化僵硬的組織,對於恢復肌肉原有的彈性很有幫助! 因為顏面神經損傷,我們臉部的肌肉已經「忘記」怎麼使用了,這時就需要復健運動來「重新教育」臉部的肌肉。包括負責睜眼、閉眼的眼睛周圍肌肉;傳達情緒的表情肌;以及說話、進食、吹氣等口部周圍的肌肉。值得一提的是,臉部很多動作都是下意識做出的,例如眨眼、驚訝、微笑等表情,所以我們平常幾乎沒有想過是那些肌肉在用力,可見正確復健運動的重要,才能誘發臉部的動作、增加肌肉的控制、防止肌肉萎縮,並促進血液循環!疫情期間,戴口罩是最基本的防疫措施和保護,卻也增加了這些病人接受復健治療的難度。治療師無法親力親為,幫病人做局部臉部按摩治療以及示範居家臉部復健運動。物理治療師看見病人的需要,很快的錄製了以下兩隻影片,協助病人在疫情嚴峻期間,無縫接軌完成顏面神經麻痺的復健治療!(影片製作/拍攝:實康復健科診所物理治療師團隊)按摩及復健運動的次數,建議一天3次,每次各5~10分鐘。復健之後,可以透過以下指標自我評估是否進步:1.闔眼的程度及眼睛乾澀的狀況。2.闔嘴的程度(或是使用吸管的狀況,如:大/小吸管)。3.做出表情時,兩邊的對稱性。4.吹氣的力道(可向衛生紙吹氣來評估)。王小姐依照上面的影片執行居家復健治療,並在家拍攝訓練成果,定期回診讓醫師、物理治療師追蹤,有利於復健的進程。四週後,她也透過PCR陰性檢測,得以在醫院完成神經傳導和肌電圖檢查。確認三個月內應該有機會完全復原,她心中巨石總算落了地。 疫情期間,很多病人因為不敢就醫,延後了許多可以治療的疾病,令人不捨!醫療機構有責任為病人提供安心的治療環境,甚至可行的替代方式。大家還是要積極就醫,以保障自身的健康與平安。
-
2021-07-25 醫療.自體免疫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別聽到類固醇就怕
類固醇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經常使用的藥物之一,但一提及「類固醇」,患者都想到它的嚴重副作用,水牛肩、月亮臉等。甚至有些患者在擦完類固醇藥膏後,以為病灶「痊癒」就沒有繼續保養皮膚,讓病灶反覆發炎,誤認為是「類固醇戒斷」症狀,實際上,這是停藥復發情形,並非上癮後戒斷現象。外用藥膏依指示使用,不會有水牛肩、月亮臉。類固醇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而言又愛又怕,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指出,患者使用的類固醇劑型可以分外用及口服,即使醫師開立外用類固醇藥膏,民眾也常誤以為會造成水牛肩、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而不敢使用。其實,這通常是口服類固醇長期使用後所產生的副作用,外用藥膏只要依照醫師指示使用,不用擔心出現這樣的副作用。由於外用類固醇藥效快,塗抹時很少有刺激感,在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時,醫師會建議病人先使用一段時間,症狀改善後,就改為非類固醇外用藥膏及乳液,進行長時間的保養。停藥後仍要進行後續保養,病情惡化並非「戒斷」惹禍。黃毓惠認為,這是最聰明的外用類固醇使用方式,在病灶改善後就可以先暫時停用類固醇。但因為皮膚看似好了,但實際上皮膚下仍在發炎,因此後續的保養,維持療效非常重要,但是很多患者會以為皮膚表面好了就無需後續保養,這反而造成病灶時好時壞。這種情形是外用類固醇停藥後的復發,但部份患者認為是類固醇上癮後的戒斷現象。黃毓惠特別澄清,醫學上並無此說法,患者會認為症狀反覆復發,都是類固醇惹的禍,其實異位性皮膚炎是慢性長期發炎,無法治癒,但能靠治療及保養,將病情控制穩定。長期使用藥膏,可能使皮膚變薄,應薄薄塗抹在病灶。遵照醫囑使用外用類固醇,可以不用太擔心產生全身性的副作用,但長期使用仍可能有皮膚變薄及萎縮情形,因此,使用時需要注意,薄薄的塗抹在病灶處,不要接觸到正常的皮膚。至於何時會使用到口服類固醇藥物?黃毓惠表示,長期使用口服類固醇,確實會有水牛肩、月亮臉及免疫力下降問題,因此,在嚴重復發時會給予口服藥一至兩周,並不會長期使用,患者可以安心。尤其在免疫抑制劑及生物製劑上市後,長期口服類固醇已不在醫師的常規處方上。黃毓惠說,她有幾位高中時期就休學的患者,經由生物製劑治療,病情相對穩定後,以同等學歷參加大學推甄,讓自己的學習生涯在中斷幾年後再次前進。異位性皮膚炎無法治癒,需長期治療追蹤、保養。黃毓惠在臨床上也發現,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會時好時壞,病人也發展出一套自己的處方,例如不吃某些食物、作息正常、睡眠充足,病情就能控制,有些患者因此未持續就醫。不過,黃毓惠提醒,除了控制誘發因子外,長期的治療追蹤、保養,才是控制病情穩定最好的方式。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Atopic Dermatitis Patient Association)」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希望可以提升病友、病友家屬以及大眾對異位性皮膚炎的認識,期望透過此病友協會的力量提供病友正確的醫療以及就醫資訊,讓病友走出現在孤立無援的困境,增加積極治療的動力。 外用類固醇藥膏注意1. 薄薄的塗抹在病灶處,不要接觸到正常的皮膚。2. 使用一段時間症狀改善後,改為非類固醇外用藥膏及乳液,進行長時間保養。
-
2021-07-12 醫療.自體免疫
異位性皮膚炎伴一生 生物製劑改善生活品質
很多人都認為異位性皮膚炎是小孩子的疾病,事實上,約有四分之一的患者會成為終生疾病,並演變為中重度。國內約有上萬名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搔癢、紅疹幾乎佈滿全身,粗糙的肌膚成了一種抹不掉的印記。針對中重度患者,透過照光療法、口服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可以大幅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二十幾歲的小陳,全身紅疹、肌膚粗糙,歷經了各式各樣的治療,包括照光療法、口服免疫抑制劑,但是效果都不好,前陣子申請到健保給付生物製劑,這個新藥終於讓他可以好好睡一覺。高雄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曾涵琪疼惜的說,你很難想像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的生活,「因為皮膚癢而抓搔一整夜難以入眠,一早枕頭床單往往會有血跡,也常因皮膚破皮而感染,一塊塊的紅色皮疹時好時壞,不但影響患者生理也嚴重影響社交,久而久之讓異位性皮膚炎孩子們畏懼人群且沒有自信,這一位小陳也是如此。」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是伴隨病患一輩子的疾病,在治療的選擇傳統上有紫外線照光、口服免疫抑制劑,療效大約5成;口服免疫抑制劑,因為是抑制免疫T細胞,會產生免疫力下降的副作用,需要定期追蹤白血球及肝腎功能,曾涵琪說,「尤其是年紀大的患者,白血球的下降可能是緩慢逐步的,更需要小心時常抽血檢查。」而讓小陳穩定控制病情的生物製劑,是一種IgG4人類單株抗體的藥物。曾涵琪解釋,藥物具有專一性,可以與細胞激素的接受器結合,使得造成異位性皮膚炎復發的發炎因子無法作用,抑制第二型免疫反應發炎訊息傳遞,進而達到治療效果,不但治療發炎性皮膚病灶亦可治療癢感,安全性高,患者不需頻繁抽血。曾涵琪指出,生物製劑每兩周打一針,經過二到四周治療後,不論是搔癢感或是病灶嚴重度均有顯著改善,平均四個月後紅色皮疹會開始消退,大約半年到一年後粗糙的肌膚也能改善,常見副作用為結膜炎,不過多數可在治療後達到緩解。目前生物製劑被核准可以使用在十二歲以上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健保有條件給付在十八歲以上的病人身上。實際上要申請健保給付,得經過不少關卡,必需先經照光治療三個月及兩種口服免疫抑制劑的足量治療各三個月無效,而濕疹面積與嚴重程度指數(EASI評分)仍有二十分且病灶佔體表面積30%以上,才可申請使用生物製劑。若申請通過,一年可為患者省下數十萬元。近來有新一代口服JAK抑制劑新藥,目前有一種在台灣及歐盟有取得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藥證,未來陸續會有數種藥物核准上市,曾涵琪說,JAK是一種傳遞發炎訊息的酵素,在免疫發炎反應的下游,在許多免疫疾病上都有使用,也適用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身上,由於抑制發炎物質的管道與生物製劑不同,藥效相當快速,約治療2-4週能改善症狀,在癢感與發炎病灶上都有很好效果。不過因副作用稍多,需留意感染風險,使用前及使用中需定期抽血。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日新月異,對眾多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建議異位性皮膚炎找適合的皮膚科醫師做專一而完整的治療,改善皮膚也改善生活品質。
-
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長輩打疫苗安全嗎?慢性病患會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台灣自五月進入社區感染後,提高疫苗覆蓋率非常重要,但鼓勵全民接種疫苗的同時,染疫復原、孕婦、服用慢性病藥物、罕病病友等族群接種前,比一般人多了一層考量,專家建議,有任何疑慮,應先洽醫師評估。Q:我曾染疫已復原,需要打疫苗嗎?什麼時候該打?確診病例數破萬,患者染疫後雖然會產生抗體,但根據疾管署在新冠疫苗接種對象與期程、注意事項中提及,染疫後得到的免疫力可維持多久,仍未知,可能有再次感染的風險,不論過去是否染疫、不論有無症狀,仍建議接種疫苗。指揮中心指出,自然感染後6個月內再感染的風險極低,確診者可經醫師評估後,且距離發病後或第一次採檢陽性日期,至少6個月後再考慮接種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建議染疫者康復後六個月可施打新冠疫苗,體內產生抗體,加強保護力。Q: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打新冠疫苗真的安全嗎?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召集人邱南昌表示,慢性病患服用的絕大多數藥品,不會因為施打新冠疫苗產生過敏反應。不過,對於照射X光的「顯影劑」有過敏史者,不建議施打mRNA疫苗(如輝瑞BNT或莫德納)。根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旗下學術庫PMC研究資料顯示,若曾經對核磁共振顯影劑或以下藥物過敏:Niflec、Depo-Medrol、Depo-Provera、Micera、Neulasta、Herceptin,不建議施打mRNA疫苗。關於接種前的注意事項,邱南昌提醒,長者心情務必放鬆,又因近日高溫難耐,老人家切勿過早到注射場所等待,排隊時也要遠離陽光曝曬、注意隨時補充水分,避免脫水、中暑。針對長者打疫苗產生嚴重不良反應,邱南昌說,到頭來都會發現,症狀與疫苗本身無直接關聯。接種新冠疫苗與一般流感疫苗的狀況相似。」邱南昌建議,不只是老人,民眾身體狀況不穩定的時候,像是接種前發現血壓異常高或低;身體發生感染、有嚴重發炎;甚至突然出現急性嚴重症狀或慢性病突然惡化,皆不宜馬上接種。Q:孕婦打疫苗安全嗎?懷孕前期會否有風險?孕婦也是染疫高風險族群,在最新接種順位中,全台約18萬名產婦提升到第六類對象。國內現在有AZ和莫德納疫苗可供選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於五月底函文衛福部建議,孕產婦接種疫苗,建議以mRNA疫苗為優先考量。孕媽咪擔心接種疫苗恐致流產風險,台灣婦產科學會理事長黃閔照指出,懷孕三個月內(約12周)有一成多的比率可能流產。美國CDC的新冠疫苗安全監測系統,追蹤9萬多名接種mRNA疫苗的孕婦,發現流產率約13%,與未接種疫苗孕婦的流產率相近,「懷孕初期流產歸咎於施打疫苗並不合理」。黃閔照提醒,學會建議懷孕期間皆可接種疫苗,與其考慮應該要打AZ還是莫德納疫苗,孕婦應該要更知道自己的體質適不適合打疫苗,接種前可諮詢醫師。他舉例,對疫苗嚴重過敏者不建議接種,以免出現過敏性休克;也要排除急性疾病,發燒、流產中或不完全流產等也不適合接種。Q:罹患罕見疾病、自體免疫疾病者,是否有施打禁忌?全台約有1.8萬名罕病病友。馬偕醫院罕見疾病中心主任林炫沛說,罕病患者回診頻率高、常與醫療場域接觸,目前是第九類接種對象,正積極爭取順位提前。罕病病友一旦染疫,出現重症的比率高,但是否適合接種疫苗,也要詢問主治醫師意見,評估可能的風險、優點及視個別疾病情況再行決定。林炫沛舉例,一般來說,病友接種疫苗利大於弊,但分析個別狀況,被稱為玻璃娃娃的先天成骨不全患者,體重只有20公斤,疫苗劑量可能需要調配。至於風濕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患者,因接受免疫抑制劑或特殊藥物治療,注射疫苗前也需審慎評估。兒童能接種疫苗嗎?● 新冠疫苗針對兒童的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中,目前資料有限,因此暫時不建議兒童接種。未來可能因為新的實證,而增加適用年齡層。● 依據目前臨床試驗的結果,AZ及莫德納疫苗的合適接種年齡是18歲以上,而輝瑞╱BNT疫苗則是16歲以上。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
2021-07-08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需要每天消毒手機?中央空調會傳播嗎?CNN解答全球網友逾15萬個新冠肺炎提問
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收集來自世界各地讀者超過15萬個關於新冠肺炎的疑問,整理並回應。以下《元氣網》節選部分實用內容,供大家作為防疫參考:Q:新冠病毒會不會透過食物傳染?買外帶食物來吃安全嗎?A:美國疾管署表示,並無證據證明新冠病毒能藉由食物傳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病毒學家安吉拉・拉斯穆森(Angela Rasmussen)則表示,即便新冠肺炎進入食物中,也會被胃酸消滅,「食用任何食物,不是冷是熱,食物會進入胃部中,而胃部中強酸、低PH值的環境,會使病毒失去活性。」不過專家仍建議,買外帶回家時,宜針對包裝盒進行消毒,新冠肺炎屬於呼吸道病毒,且很可能在未察覺的情況下,就接觸到民眾臉部。如果家中沒有消毒擦拭紙,建議使用自行準備的碗盤承裝外帶食物食用,記得在移動食物後要清洗雙手。Q:會不會因為摸到錢而感染新冠病毒?接觸其他物品,又是如何?A:美國急診醫師溫琳娜(Leana Wen)指出,病毒可以存活於各種物體表面,包括金錢在內,不過真的因為摸到錢就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其實很低。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新冠病毒在不鏽鋼、塑膠材質的表面上,可以存活長達72小時;在厚紙板上,可以生存24小時;落在銅質表面上則能存活4小時。溫琳娜醫師建議民眾若情況允許,減少觸摸紙鈔或硬幣的機會,盡量使用無接觸的付款方式。如果無法使用無接觸得付款方式,則建議使用較容易清潔、消毒的信用卡或金融卡付款,不過需注意,若是任何人若接觸到您的信用卡,也有可能在上面留下細菌。如果必須使用現鈔,醫師建議,付款後應使用肥皂和清水,完整地清潔手部。此原則適用於任何有可能有新冠病毒附著其上的物體。若您無法立即洗手,則可以使用乾洗手液或清潔液。因為新冠肺炎是呼吸道疾病,需切記避免以手觸碰臉部。Q:重複使用非布料材質、拋棄式的口罩安全嗎?A:耶魯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學教授約瑟夫・維內茨(Joseph Vinetz)認為,可以重複使用此類口罩。他指出,要對拋棄式的口罩進行消毒,應將口罩至於家中乾淨、安全處數日。此後,口罩將不再存有病毒,因為新冠病毒在硬質表面上的存活時間僅有三天。至於布製口罩,則可以直接以高溫清洗即可。Q:需不需要每天消毒手機?A:手機有如「口袋中的病毒培養皿」,在觸摸手機之前,我們接觸過太多物品表面了,因此建議大家要每天消毒手機。事實上,即便沒有新冠肺炎疫情,也應養成定期消毒手機的習慣。金士頓大學微生物醫學教授馬克・菲爾德(Mark Fielder)說:「手機上大概有很多的微生物,因為人們會一直將它拿在手上、接觸皮膚,還會對著它說話。」他說明,正常說話的時候,會釋出許多小水滴飛沫,這些飛沫中可能含有新冠病毒在內的微小物質,透過飛沫最終會附著在手機上。Q:公共場所中的中央空調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A:技術上來說,是會的。然而,中央空調系統,包括暖氣、溫控及通風系統等,並不是新冠肺炎傳播鏈中的重要因子。許多新型的空調系統能過濾或稀釋病毒。哈佛大學環境健康研究員喬瑟夫・加德納・艾倫(Joseph Gardner Allen)指出,附有高效過濾網的通風系統,是杜絕或減少空氣中飛沫的有效方式。HEPA濾網有著較高的過濾效能,常被用於醫院,打造手術用的無菌室,以及控管傳染性疾病。此濾網能阻絕99.97%的塵粒、花粉、細菌,以及其他小至0.3微米的粒子。而新冠病毒的大小,是落在0.06-1.4微米之間。然而,艾倫指出, HEPA濾網也並非適用於任何形況,但也沒有其他濾網能比HEPA濾網更有效的阻絕病毒,因為目前的建議標準是,空調系統應使用MERV濾網分級13級的濾網,而HEPA的MERV分級更高,也就是更有效,可達17-20級。專家建議屋主、商場經營者,應在中央空調系統中,加裝可取得的最高等級的濾網,因為它可以在不減少氣體流通率的前提下,有效的過濾病菌。除此之外,換氣也很重要,空調系統帶入越多室外空氣,病毒濃度就越低,在室內的民眾也就更安全。Q:哪些原有的情況或疾病,會使人有較高機率在染疫後,出現較嚴重的症狀?A:以美國為例,根據美國疾管署,超過40%的成年人,具有至少一種原有的情況,使他們染疫後發生嚴重副作用、合併症的機率提升,這些情況包括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臟病、糖尿病,以及慢性腎臟病。此外,癌症病友、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刀狀細胞貧血、控制不良的愛滋病,或自體免疫類型疾病的患者,同樣有著較高的風險。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首席醫藥記者桑傑・古普塔(Sanjay Gupta),新冠肺炎確診者中,具有這些原有狀況的患者,不論其年齡是老是少,比起沒有原有狀況的患者的住院率,高出了6倍,死亡率則高出了12倍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年輕、健康的確診者,較不易死於新冠肺炎,許多人卻因為染疫而有對身體造成長期影響。Q:寵物會不會傳染或被傳染新冠肺炎?有沒有可能因為摸了寵物的毛而被傳染新冠肺炎?需不需要對寵物進行篩檢?A:目前美國已有數個動物感染新冠肺炎的案例,分別是紐約市的2起寵物遭感染個案,以及布朗克斯動物園8隻大型貓科動物也被傳染。這些案例中,大都是因為動物接觸到新冠肺炎確診者而被傳染,例如一位動物園員工是無症狀帶原者。然而美國疾管署指出,並無證據顯示動物能將新冠病毒傳染給人類。因此就目前來說,並不建議特別針對動物進行新冠病毒篩檢。和接觸其他物體後一樣,在觸摸過動物毛髮後,應清潔消毒雙手,並避免觸摸臉部。如果您的寵物出現疑似症狀,宜詢問您的獸醫師。Q:孩童何時能接種新冠肺炎疫苗?A:目前已有輝瑞BNT疫苗可供12歲以上的兒童接種,是目前的唯一選項,各廠疫苗也都正在進行年輕孩童的臨床試驗。輝瑞官方表示,疫苗正在針對6個月至11歲的孩童進行試驗,如果順利進行,最快9月就會向美國食藥署申請核准使用。莫德納疫苗目前僅可供18歲以上的民眾施打。然而根據其官方於5月公布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該疫苗對於12-17歲的青少年具有保護力,也無安全疑慮;莫德納已於6月向美國食藥署申請核准將疫苗用於12-17歲之青少族群身上。同樣地,莫德納疫苗也正在針對6個月大至11歲的兒童進行各項檢驗,如果結果順利,官方預期今年冬天,或者明(2022)年初,就可開放12歲以下之兒童使用。嬌生疫苗則規劃了4個階段的晚期臨床試驗,第一階段是針對12-17歲的青少年,以後的階段則是逐步降低年齡,共計將會有4500位兒童參與在此臨床試驗中。.參考資料:CNN
-
2021-07-05 新聞.健康知識+
歐洲研究:檢測血中維生素D 提早發現疾病新方法
說來也許不太令人相信,但是全世界的人口中,有70%缺乏維生素D,最近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認為,提早發現疾病的新方法就是檢測血液中自由循環的維生素D水平。維生素D缺乏症在老年人中尤為常見,因為維生素D是在曬過太陽之後身體產生出來的,一般口服藥或者是食物中的維生素D吸收量有限。歐洲內分泌學大會上的研究報告顯示,維生素D和在預預防疾病和延緩衰老方面尤其重要。對老年人來說,除了健康的骨骼構造,骨強度與維生素D息息相關之外,還有許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也與維生素D有關,比如正常消化系統對鈣和磷的吸收,調節腎小管對鈣和磷的吸收,以及維持正常的血液中鈣和磷的濃度等。其他身體機能,例如保持正常骨質細胞代謝和再生作用,進行骨質修復以及維持肌肉彈性,減少跌倒和減少骨折的風險等也都靠維生素D。目前,內科學會的研究人員已將維生素D缺乏之後的健康問題提出,除了常見的骨質疏鬆症,還有心臟及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增加各種癌症的發生率,甚至增加二型糖尿病和多種精神疾病,例如憂鬱症。除此之外,還會增加自體免疫性疾病的發生,而且使大腦認知能力下降。
-
2021-06-28 該看哪科.眼部
女子左眼視力突退化只見光 竟是急性視神經炎
南投縣一名蕭姓女子雙眼視力良好,就算年過40仍維持在標準1.0,未料今年2月,左眼突模糊,更在一周內快速減退到僅能看到光,幾近眼盲,急向南基醫院求助,診斷是急性視神經炎,經住院及用藥治療3個多月,左眼重拾視力達0.9。南投基督教醫院指出,該名患者今年農曆年後到院就診,稱其左眼視力原本良好,有天卻突然模糊,雖然有去診所就醫拿藥,但沒有好,甚至快速變化,短短一周內就從模糊減退到只能看到光,她很害怕會失明,因此從診所轉往該院尋求協助。南基醫院眼科醫師周介仁說,檢查後發現是急性視神經發炎,導致視力快速減退,若不盡速治療控制發炎狀況,視神經恐會永久損壞,最終導致失明;而向患者說明病情病情嚴重性,排定住院詳細檢查,並進行腎上腺皮質素靜脈注射治療。而急性視神經炎患者前期治療得跟時間賽跑,愈快治癒對視神經傷害愈小,考量患者身體能負荷前提下,以「類固醇」腎上腺皮質素靜脈注射治療,調節患者免疫發炎反應,快速降低對視神經的傷害,並找出視神經發炎病因,以利後續治療。院方表示,住院期間查出該名患者是因為免疫系統異常引發急性視神經炎,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經治療5天出院後,陸續回該院門診治療約3個月,原本只剩光覺的左眼眼睛,現在視力已恢復至0.9,也回歸正常生活。周介仁則表示,為避免復發通常都需找到病因,而免疫系統異常,除了急性視神經炎,也可能出現眼睛疼痛、鞏膜發炎、淚腺發炎、複視等症狀,不可輕忽,患者需按醫囑服藥才不會復發,並保持睡眠充足、規律生活、增加自體免疫力。
-
2021-06-26 該看哪科.眼部
免疫系統異常 40歲女子視力急性惡化只看的到光
40多歲女性上班族雙眼視力良好,今年2月左眼視力嚴重惡化,才一星期左眼惡化到只能看到光,讓她相當擔心。南投基督教醫院眼科醫師周介仁診斷為急性室神經發炎,透過類固醇注射治療視力恢復到0.9,而視神經發炎原因是免疫系統出問題,已安排免疫風濕科醫師接手後續治療。周介仁說,蕭姓女病患雖然工作和家庭忙碌,但視力一直很好。沒想到2月左眼突然看不清楚,才短短一星期,惡化到只能看到模糊光線。他立刻安排檢查,初步診斷是罹患急性視神經發炎,若不盡速將發炎控制住,視神經可能永久損壞失明,病患知道病情嚴重性,立刻決定住院治療。周介仁說,急性視神經炎會導致視力快速減退,治療需和時間賽跑,住院使用大量「腎上腺皮質素」(類固醇)靜脈注射治療,越快治療對視神經傷害越小,蕭小姐住院治療了5天出院,陸續再回門診治療,經過3個月時間,原本只剩光覺的眼睛恢復到現在視力0.9,讓蕭小姐開心不已。透過住院期間的檢查,急性視神經炎的病因原來是免疫系統出了問題,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後續就交給免疫風濕科醫師處理。周介仁說,免疫系統異常會出現的症狀還有眼睛疼痛、鞏膜發炎、淚腺發炎、複視.等等,患者需遵照醫囑服用藥物,若不按時服藥很容易再復發,民眾不可輕忽。提醒民眾睡眠充足、規律生活、才能增加自體免疫力。
-
2021-06-2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泛視神經脊髓炎 好發於40歲女性
一直打嗝、惡心、想吐,一般人以為是腸胃問題,但若出現視力模糊,恐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50多歲的謝小姐,某天突然不停打嗝、嘔吐、手腳僵硬、麻痹,急診就醫檢查返家後,右眼視線開始模糊又疼痛,還突然看不到,左手也舉不起來,走路搖搖晃晃。當時她輾轉求診多科近三個月,始終找不出病因,直到轉診至神經內科檢查,才終於確診,她是得了「泛視神經脊髓炎」。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因不明原因失調,導致原先應作為防護的免疫抗體,反而攻擊體內正常細胞,造成視神經、脊髓或腦部發炎。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好發於40歲左右的女性,且近年確診人數逐年增加,主要影響視神經、脊髓及大腦。因症狀易與「中風」混淆,若年輕女性突然手腳無力,卻無中風危險因子,如三高、50歲以上,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的機率相當高。羅榮昇建議,當出現視力喪失;暈眩、嘔吐、頻繁打嗝、呼吸困難等;四肢無力,下肢比上肢無力,嚴重無法行走,須坐輪椅;大小便失禁;自律神經異常等症狀,建議及早就醫檢查及治療。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孫苑庭指出,由於泛視神經脊髓炎無法治癒,一旦確診,長期治療可預防復發。近年已有新型生物製劑藥物,每月進行皮下注射用藥,可避免症狀復發。
-
2021-06-22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眼前發黑、手腳麻痹求診3月卻非中風 醫:留意5大症狀
一直打嗝、噁心想吐,常以為是腸胃出了問題,但若還加上視力模糊,小心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提醒,當出現視力喪失,甚至全盲;暈眩、嘔吐、頻繁打嗝、呼吸困難等;四肢無力,下肢比上肢常見無力感,嚴重還無法行走,須坐輪椅;大小便失禁;自律神經異常等症狀,建議及早就醫檢查。50多歲的謝小姐原定居美國,前年為照顧家人而短暫返台,沒想到某天突然不停打嗝、嘔吐,手腳也開始僵硬、麻痹,原以為只是小問題,去醫院急診檢查返家後,沒想到右眼視線開始變模糊又有疼痛感,甚至突然間什麼都看不到,左手也舉不起來,走路還搖搖晃晃。謝小姐回憶,當時輾轉求診多科,除至肝膽腸胃科檢查肺跟肝功能、照胃鏡,也去神經外科做脊椎穿刺,還去好幾間眼科診所,以為黃斑部病變或眼中風,但始終找不出病因。直到有位年輕醫師警覺,將謝小姐轉診至神經內科檢查、磁振造影和血液檢查,花了將近3個月,才終於確診是「泛視神經脊髓炎」。泛視神經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因不明原因失調,導致原先應作為防護的免疫抗體,反而攻擊體內正常細胞,造成視神經、脊髓或腦部的發炎。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通常好發於40歲左右的女性,且近年確診人數逐年增加,主要影響視神經、脊髓及大腦。他提醒,因症狀易與「中風」混淆,若年輕女性突然手腳無力,卻無中風危險因子,如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的機率相當高。臨床研究顯示,在未獲得妥善治療情況下,第1年內約有6成的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會再次發作,3年內有9成患者會復發,而每次復發都可能是一次重度傷害,長期反覆發作可能導致失明、癱瘓,甚至死亡。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醫師孫苑庭說明,泛視神經脊髓炎的治療分成急性發作期及慢性穩定期,根據國際治療指引,無論是否首次發作,所有懷疑罹病的患者,皆應立即以急性發作期治療,施打高劑量類固醇或進行血漿置換,以快速降低發炎反應。孫苑庭進一步指出,由於泛視神經脊髓炎無法治癒,因此一旦確診,醫師與患者就應以預防復發作為長期治療目的,藥物選擇也應以能有效減少復發次數為首要考量。近年已有針對病理機轉設計的新型生物製劑藥物出現,患者可透過每月皮下注射用藥,抑制免疫細胞反應、減少破壞中樞神經正常細胞,進而避免症狀復發。
-
2021-06-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慢性病長者打疫苗前不需停藥 接種後多休息喝水
高齡長者AZ疫苗接種明天起開跑,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提醒,長者打疫苗的好處大於風險,接種前維持正常生活,若服用慢性病藥物不需停藥,接種後多休息、多喝水即可。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嚴峻,六都與多個縣市將於明天啟動高齡長者大規模接種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黃國晉提到,老年人罹患新冠肺炎重症與死亡風險較高,且年齡愈大接種疫苗副作用愈小,因此無論年齡多大,都建議接種疫苗。衛福部疾管署防疫醫師鄔豪欣在疾管署「COVID-19疫苗系列專欄」撰文說明,年輕人因免疫反應較強,出現接種後局部或全身性反應的機率與嚴重程度均較年長者(如大於55歲以上)還高。在接種疫苗前,黃國晉提醒,不需事前服用普拿疼等止痛藥,原本就規律服藥的慢性病長者,也不需特別停藥;若患有自體免疫或血小板疾病,可現場詢問醫師,也可攜帶目前服用的藥品,輔助醫師評估。至於接種後可能引發的不良反應,鄔豪欣文中提到,常見不良反應可分為局部性與全身性,前者如接種部位紅腫、疼痛、接種側的腋下淋巴結腫脹等;後者則有發燒、倦怠、頭痛、寒顫、肌肉或關節痠痛等。鄔豪欣提到,疫苗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是可預期的正常現象,但是否出現不良反應或不良反應嚴重程度,則不影響疫苗保護力。黃國晉也說,接種後不良反應以接種部位紅腫疼痛最常見,特別是服用阿斯匹靈或抗凝血劑的病人,較容易局部腫痛,建議接種後可多按壓2至3分鐘。黃國晉提醒,高齡長者接種後可多休息、多喝水,若出現胸悶、胸痛,或者發燒、頭痛持續超過2天,可就醫並告知症狀與接種時間,由醫師評估診治。
-
2021-06-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LINE影片傳4種人不能打疫苗?教授指正:內容誤導
昨天(2021-6-10)在臉書上看到《糖尿病筆記》發表的一篇文章,配圖如下:這篇文章的第一段是:剛剛家人的群組傳了這個影片內容,是江坤俊醫師說哪些人不能打疫苗,但是裡面內容錯誤一堆,會誤導很多人,在這邊要出來講,不然江坤俊的影片會害死很多人。事實上,近幾天來我的讀者,親友,同學,以及臉書朋友也都有傳來那個影片,而我給他們的回覆是:「沒辦法,普羅大眾追捧偽科學,不屑真科學」。我也傳給他們一篇我在2021-1-8發表的普羅大眾追捧偽科學,不屑真科學。傳給我影片的人之中有一位是腎臟科醫師,他說:「一直在傳播不正確的訊息,還有上萬人按贊! 是什麼免疫力低下,洗腎病人不能打疫苗????我們病人如果拒打、又是破口。很多腎臟科的都遇到病人拿那個來問。」這位腎臟科醫師說的沒錯,美國CDC有發表一篇COVID-19 Vaccine: What Public Health Jurisdictions and Dialysis Partners Need to Know(新冠疫苗:公共衛生司法管轄區和透析合作夥伴需要知道什麼)。它的第一個小標題是Vaccinating Dialysis Patients and Healthcare Personnel Is Critical(為洗腎患者和醫護人員接種疫苗至關重要)。另一位臉書朋友魏正宗醫師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研副總院長,臨床試驗中心主任,中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他也在我的臉書留言:「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聲明稿:近日有網路上及病友間傳聞,指稱類風濕關節炎及紅斑狼瘡病友不宜打AZ或JJ疫苗,本學會謹此聲明,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不能接受那一種特定的疫苗,免疫風濕病友施打疫苗準則請參照本學會所公佈之說明。」魏醫師所提供的連結是http://www.rheumatology.org.tw/health/health_covid19.asp。一位我們舊金山灣區台灣僑社著名的婦產科醫師也在看到這個影片之後傳來一篇文章COVID-19 vaccines highly immunogenic in pregnant and lactating women, study shows(研究表明新冠疫苗對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具有高度免疫原性)。它的最後一段是:「我們的數據表明,mRNA 疫苗對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具有高度免疫原性,接種疫苗的婦女可能會通過臍帶血和母乳喂養將抗體轉移給嬰兒。這些發現與該領域的其他數據一起,支持在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中使用新冠疫苗。」今天我看到《糖尿病筆記》更新說TVBS已經下架該影片,而江醫師也已經po更正文。但是,由於該影片仍在流傳,所以我希望我的這篇文章能夠促使大家不要再傳了。原文:4種人不能打疫苗的迴響
-
2021-06-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IBD長期治療好辛苦 破解病友四大難題
難題1自行斷藥、未長期追蹤,導致疾病加重。一位38歲的家庭主婦,10年前得知罹患潰瘍性結腸炎,手術投藥治療後改善血便、腹瀉,症狀改善後,她嫌就醫麻煩不再用藥。3年前追蹤發現腸道又出現嚴重發炎,但未有血便、腹瀉症狀,她並不在意也沒有按照計畫走,直到近期出現大量血便就診,潰瘍性結腸炎已演變為大腸癌。自行中斷治療是最大危機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表示,IBD是一種免疫失調疾病,需要長期控制,加上IBD症狀表現特殊,腸道發炎與症狀沒有正相關。臨床上有非常多案例,腸道僅有輕微發炎,表現症狀卻非常嚴重,有些則反之。李柏賢說,最怕患者自我放棄,例如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的患者,投藥後多數症狀都會明顯改善,也因此很多患者會認為沒事了,就放棄後續治療,但在潰瘍尚未癒合前,都可能因為未能完整投藥導致疾病更加嚴重。治療IBD的目標是讓腸道發炎處完全癒合,患者要認知到IBD既然是自體免疫疾病就必須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不可能服藥幾周就能達到目標,至少要連續服藥三年以上才有可能碰觸到目標,後續也得持續追蹤。併發症會使疾病愈來愈難控制IBD最怕併發症,像產生廔管、腸穿孔、膿瘍等,都會使疾病愈來愈難控制,李柏賢說,當患者自認症狀輕微不需就醫時,將是最大的警訊。李柏賢說,這幾年逐漸衛教患者,治療觀念愈來愈好,只是健保給付條件嚴苛,也可能讓連續用藥「斷鏈」。特別是治療滿一年後,患者症狀日漸穩定,健保就不再給付,得等患者嚴重復發才能再申請,也讓患者陷入反覆發作的情形。李柏賢說,疾病來得快又急,而且當醫師又告知這是一場長期抗戰時,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撐下去,中途離席的原因有太多太多,除了經濟負擔,常見的還有親朋好友會獻上祕帖,需要靠醫療團隊,一一協助擊破謠言。難題2健保給付條件嚴苛,患者可能面臨無藥可用窘境。控制發炎性腸道疾病(IBD),藥物扮演重要角色,輕症多以傳統藥物為主,不過多數的患者發現得晚,出現症狀到診斷多已中晚期,臨床雖多會先採取傳統藥物,而健保給付上,對於傳統藥物給付條件最鬆,其餘藥物條件多,導致有健保沒辦法滿足患者實際需求的狀況產生。確診多中晚期 傳統藥效有限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資深主治醫師章振旺表示,IBD患者治療的傳統藥物以5-ASA、抗生素、免疫抑制劑以及類固醇為主。傳統藥物使用,健保署並沒有設限,患者確診IBD就可以使用,但對中度以上的患者治療效果有限,通常會使用新一代類固醇,嚴重或是對傳統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則會給予生物製劑治療。章振旺表示,傳統藥物以外的藥物,健保給付條件相對嚴苛。新一代類固醇的給付條件,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需有重大傷病卡,在5-ASA療效不佳時只能用8周,其中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只給付輕度到中度左側大腸炎。生物製劑的給付條件,以克隆氏症為例,患者須先有重大傷病卡,以及符合傳統藥物治療半年無效,相關指數需證明發炎達中度以上才能申請給付;潰瘍性結腸炎有分持重大傷病卡與未持有,前者條件與克隆氏症相同,後者則是要極為嚴重才能申請給付。生物製劑 給付滿一年須暫停章振旺表示,生物製劑的治療效果良好,約有七到八成患者用藥後症狀明顯改善,但在健保給付上有下車機制,滿一年須暫停用藥,間隔三個月後且腸道必須嚴重復發,才能再繼續申請。他表示,該制度對病友不夠友善,有些未達到完全癒合或只差一點就能達標的患者,也因此必須重新面對疾病的痛楚。另外,礙於價格,健保下車後,多數患者都沒辦法自費使用,加上反覆停藥又使用,容易增加抗藥性,可能使患者最終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他說,IBD患者從醒來到睡著,會不斷受到疾病影響,只要起身就想腹瀉或隨時都得注意營養。加上患者年輕,不少患者對於不見天日的未來多感到絕望。不過臨床上有不少患者也因為能即時用藥,讓疾病獲得控制,過去不敢談及的婚姻,也能像正常人一樣度過,因此用藥對於IBD患者而言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難題3重大傷病卡申請困難,延誤用藥時機。重大傷病卡的核發對於IBD患者極為重要,四十多歲的小華(化名)被診斷為克隆氏症,確診前時常因為腸阻塞問題反覆就醫,出血後開刀治療,再過2個月才被診斷。屬於重症的小華,礙於診斷到治療不到三個月,重大傷病卡申請直接被核退,認為先前的手術並非因為克隆氏症而開,也因為無法及時申請重大傷病卡,延誤用藥時機。常卡在疾病名稱與尚未手術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顏旭亨表示,依照臨床上的經驗,IBD的患者,診斷後三個月到半年內通常申請重大傷病卡都不太會過,原因有二,一是病理科只打發炎性腸道疾病,沒有打克隆氏症或是潰瘍性結腸炎,事實上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的統稱就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第二是沒有接受手術治療以前,也不太會通過。顏旭亨表示,重大傷病卡對於IBD患者而言是張救命符,克隆氏症於1998年、潰瘍性結腸炎於2002年納入重大傷病,重大傷病卡能顯著的減少發炎性腸道疾病病患部分負擔的經濟壓力。近年健保將多數治療IBD效果佳的藥物綁定重大傷病卡,沒有重大傷病卡的前提下,一年自費施打藥物可能高達二、三十萬,對於多數家庭而言,是難以負擔的數字,幾乎九成以上的患者,都需要健保的協助,況且IBD不是治療一年就夠,而是要一輩子用藥。約僅六成取得重大傷病卡雖然傳統藥物不必綁定重大傷病卡,健保就會給付,但是IBD患者常診斷延宕,大多數確診時腸道已經嚴重潰爛,必須要手術或使用後線的生物製劑才能夠控制症狀。目前IBD患者約僅4000多人拿到重大傷病卡,占整體患者六成,通常要等至少半年。罹病已嚴重影響身心,有人還因此無法工作,醫師都必須在最初就給患者心理建設,鼓勵病友稍稍耐心就能順利治療,也得不斷想盡辦法與健保署溝通,盼能加快速度,降低被退件的機率。難題4疾病複雜,需由團隊合作治療。準備要過美好人生的24歲楊楊(化名),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就發現大小腸交接處發炎且已經出現廔管,被診斷為克隆氏症。手術後同時採取藥物治療,原以為能重新過日子,一年多後又發作,廔管情況比上次更嚴重,必須要做造口才有辦法保命。病患有憂鬱傾向 需心理關懷造口對楊楊來說,心理嚴重受打擊,加上治療期間反覆發作,又遇上家庭、經濟等問題。協助治療的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及內視鏡科主任戴啟明說,當時非常擔心她有輕生的念頭,但她都表達得非常堅強,直到某日她終於受不了向個管師求助,才發現她因為病情出現憂鬱傾向,團隊找來精神科醫師、社工等,慢慢幫她解決問題。戴啟明說,發炎性腸道疾病多發生在20歲到40歲的年輕人身上,正逢人生最精華的時刻,疾病複雜度高,從診斷到治療、反覆發作等,都可能重創患者的心理素質,照顧上也不能只有胃腸肝膽科或大腸直腸科協助。兩年前,義大團隊成立IBD多專科照護團隊,召集醫療團隊含胃腸肝膽科、大腸直腸科、直肛科、一般外科、小兒科;照護團隊則有急性照顧護理師、個管師、營養師。未來也將召集藥師、精神科以及心理諮商師等。戴啟明說,以楊楊為例子,若當初沒有個管師定期追蹤與關懷,她可能就沒有任何求救管道,醫師問診時,也僅有短短幾分鐘,難以發現患者的異狀。多科整合照護 減少轉診時間多科合作還能減少院內轉診時間,像追蹤患者時再次發現嚴重潰瘍,或腸道狹窄到必須開刀,須轉診到一般外科,過去在沒有團隊之前,轉診恐怕需要一周,到診後還要重新再問診,再安排開刀時間。但現在團隊都會定時開會討論案例,患者出現變化時,團隊直接在LINE上說明,該名外科醫師能及早了解病況,還能更快安排開刀,避免拖延病情。而IBD患者因為腸道發炎問題,可能長期營養不良,就需要營養師的輔助。患者造口照顧及造口的好處等,則是由急性照顧護理師協助。戴啟明說,很多患者因擔心裝了造口就再也拆不掉,逃避就醫,反而讓病情加重,近年台灣的照顧護理師照料造口的方式多樣,每一招都能夠協助患者把傷口照料得完整,讓他們面對疾病期間也能更有自信。戴啟明說,早期台灣幾乎見不到IBD的患者,醫界多認為是西方人的病,隨著飲食西化,這幾年患者愈來愈多,才漸漸對IBD有所了解,診斷也愈來愈即時,也認識到必須仰賴多專科照顧,才有辦法幫助患者度過難關。
-
2021-05-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疫苗來了!我該打AZ還是莫德納?各廠牌防護力與副作用比較
本土疫情愈來愈嚴峻,專家疾呼目前最迫切的是足夠的疫苗讓民眾形成集體保護力。繼3月3日取得首批AZ疫苗後,指揮官陳時中昨(27日)也表示,首批莫德納疫苗15萬劑將於台灣時間今(28)日下午抵達桃園機場。帶大家一起了解台灣目前可以施打的疫苗種類、與防護能力等各項問題比較。Q1:各國使用的疫苗保護力?A:綜觀目前3支普遍獲各國使用的疫苗,莫德納疫苗、輝瑞BNT的三期臨床試驗顯示保護力達94-95%。AZ疫苗方面,整體保護力平均約70%,先前臨床實驗中,發現接種間隔時間不同,防護力差距滿大,相隔分別23天和28天,防護力分別為62%和90%,但都是在第1劑之後的42天,產生防疫效果。輝瑞/BNT疫苗、牛津AZ疫苗及莫德納疫苗,都是施打兩劑,價格的部份,AZ疫苗最便宜,每劑約台幣1百元,莫德納則最貴,每劑最貴可以高達1千元。莫德納疫苗VS.AZ疫苗根據莫德納疫苗仿單及專家建議,該疫苗適用18歲以上族群,完整接種2劑後保護力高達94%,高於阿斯特捷利康(AZ)新冠肺炎疫苗的81%,2劑接種須間隔28天,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應等病情穩定後再接種,且不得與其他廠牌疫苗交替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莫德納疫苗保護力雖勝於AZ疫苗,但根據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莫德納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事件的頻率也比AZ疫苗來得高,有多達92%接種後出現注射部位疼痛、70%疲倦、64.7%頭痛、61.5%肌肉痛、46.4%關節痛、45.4%畏寒、15.5%發燒。莫德納疫苗VS.輝瑞/BioNTech疫苗兩款疫苗都基於相同的方法,但有一些重大區別,包括輝瑞/ BioNTech的疫苗必須儲存在攝氏零下80度,這帶來嚴重的疫苗配送問題。至於莫德納的疫苗則能在攝氏零下2度至8度的情況下穩定保存30天,這代表能夠將疫苗存放在一般的冰箱中,便於配送給大眾。研究人員說,如果莫德納疫苗需要儲放更久,可在攝氏零下20度的溫度下保存六個月;在室溫下則能保持12小時。Q2:各國使用的疫苗副作用?A: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為兩大類疫苗,為腺病毒載體疫苗,如AZ疫苗,及mRNA疫苗,如BNT疫苗和莫德納疫苗,陳時中說,據國際資料分析,整體來看,不論是哪種類型的疫苗副作用多為注射部位疼痛,為五成到九成;排名第二的是疲倦則有五成到七成;第三為頭痛為五成至六成。外傳接種新冠疫苗第二劑副作用比第一劑更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以AZ疫苗而言,在接種第一劑後,症狀就會出現,第二劑症狀會更輕微;另外,BNT疫苗和莫德納疫苗等mRNA,第二劑副作用較大,如施打第一劑沒有發燒者,第二劑也會發燒。Q3:疫苗施打的不良反應?A:民眾都害怕打完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指揮中心提供一表展示各國接種三類疫苗不良反應監測,其中韓國有一人接種AZ疫苗後休克。接種莫德納疫苗後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接種部位紅斑、蕁麻疹、泛紅,另有少部分可能出現接種部位搔癢,罕見個案會出現臉部麻痺、臉部腫脹等症狀。Q4:我國疫苗優先接種對象?A:AZ疫苗兩劑接種時程須間隔八周,3日到貨的疫苗提供給11萬名醫護施打,這意味著下批疫苗必須趕在八周內到貨,對此,陳時中說,確實希望八周內能拿到第二劑,但疫苗間隔施打八到十二周效果都不錯,會力拚這期間內取得疫苗。日前指揮中心更新優先接種對象,從九大類擴增為十類,第一順位維持33萬名醫護人員,第二順位是「維持防疫量能」一線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第三類為「高接觸風險工作者」,又新列國籍航空機組員、國際商船船員,包含國籍船舶船員及權宜國籍船員、防疫車隊駕駛、防疫旅宿實際執行居家檢疫工作者。第四順位是新增對象,為「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除因公務的外交人員外,代表國家出國比賽的選手也在內。Q5:我適合打AZ疫苗嗎?A: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提醒,AZ疫苗屬於減活性疫苗,基底是腺病毒,雖然活性大幅降低,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在做免疫治療的病人不建議施打,改打非活性mRNA製程的莫德納疫苗較好。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說,目前新冠疫苗有年齡下限,但沒有年齡上限,兒童青少年不建議施打,主要是因為臨床資料少,懷孕或哺乳中婦女不建議優先施打不代表不能施打,需先專業評估。慢性疾病患者施打比不施打好,但若是屬於治療中甚至急性期,就不建議施打。不建議施打:1.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患者2.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3.在做免疫治療的病人4.兒童青少年5.慢性疾病患者治療中甚至急性期不建議優先施打不代表不能施打,需先專業評估:6.懷孕或哺乳中婦女Q5-1:孕婦或是哺乳中的女性是否可以接種疫苗?疾管署指出「實證少、不建議孕婦打」,但又註記「如果高風險就跟醫師討論再決定要不要打」。不過多數醫師及學者都建議孕婦打疫苗,因為懷孕後染疫,母嬰風險更高,懷孕醫護更要儘速打疫苗。>>詳細新聞Q6:疫苗是否有效抵禦新冠病毒的變種病毒株?有關新冠肺炎疫苗應對變種病毒株能力的研究資料目前仍然有限。以嬌生疫苗為例,根據該公司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此疫苗在美國、南非、巴西等國的有效比例幾乎相同,其中南非有近95%的案例為變種病毒株。輝瑞BNT疫苗、莫德納疫苗兩者的臨床試驗,則在變種病毒出現就已進行,因此無法判斷適用於變種病毒的效果優劣。此外,根據研究指出,新冠肺炎疫苗抵禦不同種類的變種病毒的能力各有不同,因此無法針對新冠肺炎疫苗是否對變種病毒株有效下統一的定論。然而,變種病毒的發現並不影響原先的疫苗接種原則。建議民眾不要為了等待能夠應對變種病毒株的新疫苗或修正配方的疫苗,而延後接種時間。雖然輝瑞BNT和莫德納兩間藥廠,已經開始針對變種病毒株研發並修正原有的疫苗,期望能更廣泛地適用於不同的變異病毒株,然而確切的完成及上市時間仍不明。Q7:曾接觸過新冠肺炎確診者的民眾,是否可以透過注射疫苗來避免染疫?目前並無資料證實施打疫苗能有效地使曾與確診個案接觸者免於染疫。由於新冠肺炎的平均潛伏期約為5天,因此在接確診者後施打的疫苗,不大可能在短時間內引起身體的免疫反應、阻絕感染。建議接觸過確診個案的民眾,在自主隔離10天後(若取得核酸檢測陰性者則為7天)再進行疫苗接種。Q8:曾感染新冠肺炎的康復者,是否應該接種疫苗?是的。此外,由於新冠肺炎康復後前90天內再度染一的機率較低,因此部分病患會希望在這段時間後再接受疫苗注射,然而若是患者希望將注射時間提前,也無傷大雅。不過若是接受過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或癒後血漿(convalescent plasma)療法的患者,則應等到90天後再行接種,因為這兩種療法會弱化疫苗的活性,降低免疫成效。(Q6-Q8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
2021-05-22 失智.像極了失智
記憶變差又壞脾氣,我還年輕不會得失智症?45歲後早發大腦退化別輕忽
失智症好發於年長者,隨著年歲增長,每增加5歲盛行率上升一倍。但失智症並非年長者的專利。有一群人在比較年輕的時候如30、40、50歲也會發病,這就是年輕型失智症,又稱早發型失智症,是泛指在65歲以前發病的失智症,盛行率遠較老年型的低很多,據估計在45 ∼ 64歲的盛行率約1‰(千分之1)。 雖然65歲是一個人為的劃分(大多數國家以前都是工作至65 歲退休),但是年輕型失智症在發病原因、臨床症狀表現、病程預後及個人家庭所面臨的衝擊,都有別於老年型的失智症。 年輕型失智症最常見的病因還是阿茲海默症,其次是血管型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值得注意的是在年輕型失智症有一些是屬於可預防或可治療的病因,包括頭部外傷導致的失智、酗酒相關的失智、毒品及藥物濫用導致的失智、腦炎後的失智(自體免疫或人類免疫缺乏病毒腦炎)等。 基本上早發的阿茲海默症發病的年齡越低,家族型或遺傳性的機會就越高。 年輕型失智症即使是早發的阿茲海默症,因為不是以典型記憶功能缺損為初始症狀的患者高達三分之一,所以在診斷上都比較困難。 例如以視覺空間障礙、閱讀困難的大腦後區萎縮症,或以聽語理解或表達困難的原發性進行性失語症,或者容易被誤會成精神病的以行為控制困難為主要表徵的額顳葉型失智症等。 因此年輕型失智症的正確診斷一般容易遭到延誤,一個荷蘭的研究指出,年輕型的比老年型的確診平均晚了1.6年,在症狀開始後平均長達4.4年才被診斷出。 年輕型失智症發生在患者身體健康狀況通常還不錯的時候,因此會出現體力很好、活動力很強但是沒有病識感的患者,周圍是疲於奔命、壓力很大的照護家屬,忙著處理患者的不管是走失、與人衝突、觸法或財務安全的各種問題。 年輕型失智症發生的時候,通常患者不是還在職場工作就是擔負著家中經濟重擔(主要收入者),而已婚生子的他們,其小孩通常還在就學或剛就業,不太能擔負起協助照護失智者的任務。 所以雖然年輕型失智症的人數只占所有失智症患者的大約5%,但由於問題的複雜性與對個人、家庭、社會的衝擊更大,越來越多的失智症相關的學術、病友團體呼籲各國政府部門與社會大眾,需加緊面對年輕型失智症發生的事實,並提供適合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的照護與支持。 (本文摘自《失智症照護指南》,原水出版,邱銘章, 湯麗玉著)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被關1年多才解禁,她看台灣「還沒不可收拾」:每個人守5關,幾週疫情就能挺過去!.70歲是逗號不是句號!她不再繞著先生轉、獨居新生活:就算有小挫折也無礙愜意人生.兒子找到伴想結婚,媽卻怕他被詐騙會離婚?翅膀硬了要離巢,想太多不讓他飛才悲劇
-
2021-05-21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我是肺炎、流感、感冒還是氣喘?胸腔科醫師教分辨這些症狀,完整解析呼吸道疾病
近來武漢肺炎、流行性感冒佔據大量媒體版面,民眾也相當關注自身健康問題,紛紛好奇自己出現的症狀,「我是肺炎、流感、感冒、氣喘還是肺癌?」呼吸道疾病相當多元,除了最常見的感冒、流感,也別輕忽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3位的肺炎、 抽菸易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民眾可了解疾病症狀,再依情況決定是否就醫檢查,若自覺是小病,不要到急診室就診,以免徒增病毒感染風險,可至一般診所就診。呼吸道疾病千變萬化, 又以呼吸道感染最為常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鄒志翔列出以下13種呼吸道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健保花錢榜居第4名 普通感冒 透過病毒或細菌感染,具傳染性,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逾200種病毒與普通感冒有關,以鼻病毒最常見。 普通感冒的症狀通常從鼻塞開始,漸漸出現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癢、咳嗽,偶爾會有輕微頭痛,較少發高燒。普通感冒的治療多以舒緩不適為主,多休息、多喝水,大約3∼5天,最多1周就能康復。 季節性流行性感冒 主要由病毒引發,A型、 B型會引起季節性流行,經飛沫及接觸傳染,於人潮擁擠處快速傳播。一般說來,季節流感好發於秋冬,與普通感冒不同,常引發高燒39℃以上,全身肌肉痠痛、倦怠無力,伴有明顯頭痛、喉嚨痛及咳嗽,會持續1∼2周。嚴重者可能引發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等併發症,甚至走向心肺衰竭。 定期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高危險群包括慢性心肺病患、嬰幼兒、老人及醫護人員,都應定期施打疫苗。近2年因青壯年感染流感的併發症比較嚴重,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也放寬至50歲以上。 咽喉炎 分別為咽炎和喉炎, 因咽與喉緊密相連,交互影響,通常合併稱之。急性咽喉炎多為病毒引起,細菌感染較少見,好發於季節交替時;另環境因素,如高溫、粉塵、煙霧、刺激性氣體等也可能引發;用聲過度則會引發急性喉炎。 急性症狀常見喉嚨痛、發燒,有時合併出現咳嗽、流鼻水、打噴嚏、頸部淋巴結腫大。一般不會妨礙日常生活,多喝水、多休息,飲食禁刺激、辛辣物,不要抽菸。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是第3大死因支氣管炎 支氣管發炎時會分泌過多黏液,導致咳嗽、咳痰、發熱、呼吸困難等症狀。急性發炎多在3∼5天內好轉,咳嗽、咳痰 則持續2∼3周。急性支氣管炎多數為病毒或細菌感染;另外,刺激性氣體、寒冷空氣,也會減弱支氣管的防禦力。 肺炎 肺炎主要有2種病因,一是細菌感染,一是病毒感染。肺炎通常為細菌引發,又以肺炎鏈球菌最常見。肺炎鏈球菌平時寄居鼻腔,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就可能入侵肺部,以老人、幼童、慢性病患最易感染,不過靠施打疫苗可預防。 而病毒性肺炎則比較少見,奪走多條人命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MERS-CoV(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以及在2019年底於中國武漢爆發的新 型冠狀病毒COVID-19),都是病毒性肺炎的例子。 病毒性肺炎為吸入性感染,透過人與人之間的飛沫傳播。研究發現,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是病毒性肺炎的高危險群,且在冬春之際、季節性流行感冒病毒肆虐時,罹患病毒性肺炎的機率也會提高。 肺炎主要症狀為發熱、咳嗽、咳痰、畏寒、噁心、嘔吐、胸痛、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難、咳血,與其他呼吸道疾病最大的區別在於,會出現肺部浸潤現象。少數破壞力強的細菌、病毒(如 SARS)會傷害肺部組織,留下肺纖維化的後遺症。 肺炎居國人10大死因第3位,若能及早就醫,治癒機率高。若沒有好好處理,後續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心肺衰竭等,千萬不可輕忽。 慢性呼吸道疾病,肺阻塞居全球第4大死因 氣喘 醫學上稱為「支氣管性哮喘」,發生原因為先天體質加上後天環境。氣喘病人通常有家族病史,症狀為長期咳嗽、時好時壞,特別是季節交替、夜間低溫時最難受,伴隨胸悶、有痰,呼吸中有「咻咻」的喘鳴聲,常合併有過敏性鼻炎或鼻竇炎。 有過敏體質的人不一定會發病,主要是被過敏原激發,最常見的是塵蟎,有些人則對飲食過敏,也有人對花粉、貓毛狗毛、德國蟑螂等過敏。 慢性阻塞性肺病 簡稱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主因是抽菸引起發炎反應,肺泡無法有效交換氣體,病患會出現喘、悶、咳、呼吸困難等症狀。如果20歲開始每天抽1 包菸,大約到40歲左右,就會 產生COPD症狀,患者也較易罹患流感、肺炎、肺結核及肺癌等疾病。 COPD又分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區別在於肺氣腫病人走路會喘,體型偏瘦;慢性支氣管炎則以咳嗽、痰多為主,病人體型較胖,也有患者綜合2種症狀。由於COPD是進行性疾病,藥物雖可控制病情,但無法逆轉病程,愈早戒菸,愈能減緩惡化程度。 肺結核 屬第3類法定傳染病,乃肺臟受結核桿菌侵襲,形成結核。患者多為過去曾感染再復發,也有人是被傳染,但機率較低,吸入結核菌僅5∼10%會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是咳嗽3周以上,甚至咳血,也有人會持續發燒,並非急性高溫,體溫約在37.5℃左右,嚴重的話,體重會減輕。現在已有很好的藥物可治療,但需要服藥6∼9個月,病人要耐心遵從醫囑。 支氣管擴張症 因支氣管永久性擴張,容易反覆感染,病人的表現通常是咳血、痰多,對天氣變化較為敏感。成因多為年輕時肺部感染所致,某些疾病如肺結核的後遺症,也會導致支氣管擴張。另外,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也是高風險群。 其他胸腔疾病,肺癌高居國人惡性腫瘤死亡率第1位 肺癌 居國人惡性腫瘤死亡率第1位,與30年前不同的是,過去扁平細胞癌、肺腺癌的比例約6:4,現在已各半。扁平細胞癌的主要危險因子是抽菸及二手菸,具有很強的關聯性,所以政府大力宣導戒菸。但近10年肺腺癌比率上升,患者多數不抽菸,連家庭主婦也會得,推論可能與空氣汙染有關。睡眠呼吸中止症 因病患睡眠時上呼吸道重複塌陷阻塞,所以會產生打鼾、呼吸中止現象,通常白天會精神不濟。同時因長期夜間缺氧,易產生高血壓、糖尿病等併發症。 「肥胖」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主要危險因子,頸圍愈粗,罹患機率愈高。一般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以及更年期女性。目前已有很好的治療方式,病人須配合減重、安眠藥減量,以免加重睡眠呼吸中止症狀。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簡稱ARDS( a d u l 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廣泛性的肺泡微血管受損,使得氣體交換受到嚴重阻礙,造成呼吸困難、缺氧,甚至皮膚會呈藍紫色。 常見原因為敗血症、肺炎引發的併發症,或流感、嚴重創傷、溺水,進而可能會造成肺部硬化,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致死率極高。治療上會給予支持性療法,等待肺部漸漸恢復功能。 間質性肺疾病 主要是各類病因使得肺部間質產生發炎、纖維化等病變,讓肺部氣體交換功能受影響。有些是自體免疫疾病引起,如硬皮症、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愈早發現愈可治療。 另外還有原發性肺纖維,俗稱「菜瓜布肺」,乃不明原因造成漸進性的肺部纖維化,肺部像菜瓜布般粗糙有空洞,失去交換氣體功能,病患呼吸會像快窒息般痛苦,發病至死亡僅2∼5年。原發性肺纖維化原因不明,但有藥物可以緩解,讓症狀不至於惡化太快。 綜合上述,非病毒或細菌引發的呼吸道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高危險因子主要是抽菸;如果是病毒或細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像流感、普通感冒,以及SARS、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因有傳播性,必須要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本文摘自今周刊特刊)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被關1年多才解禁,她看台灣「還沒不可收拾」:每個人守5關,幾週疫情就能挺過去!.70歲是逗號不是句號!她不再繞著先生轉、獨居新生活:就算有小挫折也無礙愜意人生.兒子找到伴想結婚,媽卻怕他被詐騙會離婚?翅膀硬了要離巢,想太多不讓他飛才悲劇
-
2021-05-12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是腸胃炎還是發炎性腸道疾病?觀察這3警訊
●警訊一:腹瀉持續4至6周以上,出現血便●警訊二:食欲變差、體重減輕●警訊三:發燒且合併其他自體免疫疾病18年前,台灣腸治久安協會會長楊式光的兒子正面臨大學指考,久坐讀書是他的日常,某天他突然告訴楊式光,「媽,我屁股好痛」,一看發現兒子屁股又濕又紅嚴重肛裂,一問才知他拉肚子、痛了好幾個月,就診後被告知要立即手術,動了好幾次刀,屁股像被轟炸般,傷口遲遲無法癒合,前後經過快2年,才被確診是克隆氏症。克隆氏症 發生範圍較廣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理事長王鴻源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侵犯的範圍從口腔到大腸都有可能,初期症狀常以腹瀉、腹脹、腹痛、血便表現,容易被誤以為是腸躁症或痔瘡發作。由於克隆氏症可能發生的範圍較廣,如果發炎的部位在小腸,診斷難度更高,導致像楊式光兒子一樣,從出現症狀到確診,往往超過1年以上。常被延後診斷的不只是克隆氏症,王鴻源指出,另一種發炎性腸道疾病潰瘍性結腸炎,也有同樣的命運,初期症狀與克隆氏症類似,後續還會伴隨血便、體重減輕、營養不良等,除非是因為有急性症狀發作就醫,較能提早被發現。其餘病人常會反覆就醫,待確診時病情已相對嚴重。屬於慢性病 需長期治療王鴻源表示,雖然發炎性腸道疾病時有延後診斷,但仍有方式可以協助作早期診斷,例如慢性腹瀉超過一個月,裡急外重,出現血便或黏液便、體重減輕等,如排除所有可能的腸道病變後,則為腸躁症。急性發作的潰瘍性結腸炎,病人常因頻繁的腹瀉及血便,無法離開廁所,其對病人精神及體力的負荷,無法言喻。王鴻源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為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與追蹤。但很多輕症病人用藥後症狀明顯改善會自行停藥,待發作時又就醫,這樣對疾病的控制並非理想,也容易產生慢性腸道發炎的併發症。患者多大學生、社會新鮮人楊式光說,台灣腸治久安協會於2019年成立,因為兒子的關係,走上照顧者的路,看到太多年輕人飽受疾病之苦,被延後診斷後又得面對被疾病狂妄地摧殘,尤其患者大多是大學生或初入社會的新鮮人,疾病常讓他們對未來喪失希望,很常被問「我還能結婚嗎?」「我還能跟正常人一樣嗎?」協會期盼透過更多講座等衛教,告訴患者及家屬如何面對疾病,也希望能提高民眾及臨床醫師對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認識,及早診斷治療。衛教講座 了解照顧方式若想知道更多關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新知,聯合報與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台灣腸治久安協會將舉辦線上衛教講座,帶您了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及照顧方式。台北場次於元氣網全程線上直播,歡迎同步收看。我是不是發炎性腸道疾病?三大症狀告訴你【講座異動公告】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原訂5/22(六)北中南同步舉行IBD發炎性腸道疾病衛教講座,取消實體民眾聆聽更改為線上視訊講座預錄,於元氣網粉絲團進行首播。【線上首播資訊】● 首播平台:元氣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udn/● 時間:5/23(日)11:30
-
2021-05-11 醫療.自體免疫
紅斑性狼瘡好發年輕女性 小心這8個症狀
今日是世界狼瘡日,在台灣,每10萬人就有64人罹患紅斑性狼瘡,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表示,紅斑性狼瘡好發於20、30歲年輕女性,但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得到,當臉上出現紅斑、關節痛、腎臟發炎、蛋白尿、血管炎、走路會喘、四肢水腫或雷諾式現象,如手腳冰冷、變白、變黑等,一旦持續一周以上,建議至醫療院所檢查。5月10日是「世界狼瘡日」,紅斑性狼瘡疾病屬自體免疫性疾病,在台灣,每10萬人就有64人罹患紅斑性狼瘡,其盛行率約為歐美國家兩倍。李信興表示,紅斑性狼瘡患者女多男,由於是全身性慢性發炎疾病,可能侵犯全身器官,如皮膚、肌肉、骨骼、心、肺、肝、脾、腎等,均可出現病變。紅斑性狼瘡病程具高度變化且複雜,治療亦更顯困難,規則服藥是穩定病況的關鍵,李信興說,之前有患者原本都按時服藥,但因為準備懷孕,擔心服藥傷到胎兒,因此停藥,導致病況控制不佳,反而影響胎兒發展。李信興說,治療紅斑性狼瘡的主要藥物有奎寧、類固醇等,均不會影響胎兒發育,建議應規則服藥,穩定病況後,母體才能有較佳狀態孕育新生兒。中華民國思樂醫之友協會常務理事龔麗娟本身就是紅斑性狼瘡病友,民國70年患病至今,她表示,培養良好生活型態,不熬夜、定期運動、不挑食、飲食清淡、少油少鹽、少吃炸物烤物、烹調方式多以蒸或燉、少吃加工食品以及多吃原形食物等,能降低紅斑性狼瘡發作機率。有的病友關節不適,不建議進行爬山等較為激烈的運動,龔麗娟指出,每日走路走一萬步也能達到運動效果。因多數紅斑性狼瘡病友的皮膚對紫外線都很敏感,若要外出運動,清晨空氣品質較佳,適合至戶外運動,但須做好防曬,可佩戴帽子、撐傘或穿長裙、長褲等,白天太陽較大,可以進行室內運動,晚上則可進行戶外運動。龔麗娟進一步表示,希望政府衛生單位,比照其他的自體免疫性疾病,開放對紅斑性狼瘡的用藥以及總額制度下的限制,避免讓病友們看病掛不到號,而延誤病情,加重健保負擔。
-
2021-05-08 癌症.頭頸癌
喉嚨卡卡、異物感,是罹患了口腔癌嗎?醫師給解答
75歲陳先生,因喉嚨卡卡持續好幾個月就醫,原本以為是很久之前吃到的魚刺仍卡在裡面。經內視鏡檢查並無找到魚刺,但卻在左側舌根發現腫塊,建議進行切片手術。術後病理報告為「鱗狀上皮細胞癌」,癌症分期為口咽癌第四期,後續接受化學放射治療,反應良好,目前持續於門診追蹤。收治個案的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俞鈞表示,喉嚨有異物感、總是卡卡的,是耳鼻喉科門診常見的症狀。有許多疾病都會造成此症狀,但在臨床上,喉嚨有異物感的患者中發現罹癌的機會不大,但若能提早診斷,及早接受治療,才會有相對好的預後。喉嚨卡卡就是罹癌?這些疾病也會導致此症狀造成喉嚨卡卡最常見的疾病,臨床上最常見原因是過敏性鼻炎及胃酸咽喉逆流症,其他如咽喉發炎、扁桃腺結石、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誤食異物、胃食道逆流、胃酸咽喉逆流症、消化道疾病、頭頸部腫瘤、頭頸部肌肉骨骼疾病、自體免疫疾病、身心科方面疾病等,也會有此症狀。他分享曾收治一位女性,因喉嚨異物感持續半年而就診。細問之下,發現還有聲音沙啞、咳濃痰、鼻塞等症狀,檢查後,發現有慢性鼻竇炎及聲帶節結。在接受藥物治療仍未改善,而進行「慢性鼻竇炎內視鏡手術」,術後,鼻竇炎症狀及聲音沙啞獲得改善,清喉嚨次數減少,聲帶節結消失,仍持續追蹤中。 詳細檢查才能確定病因,對症下藥才有效王俞鈞指出,門診遇到患者因為喉嚨卡卡、有異物感求診時,通常會先了解症狀發生情況,也會詢問過去病史、家族史、接受過的手術病史、菸酒檳榔使用等;除了基本理學檢查,必要時也會使用內視鏡檢查鼻、咽、喉等部位看有無病灶。臨床上,並非每個病人都能第一時間做出判斷,有時需要追蹤一段時間、安排進一步檢查才能找到病因。在同個病患身上也可能同時並存多個疾病造成喉嚨異物感,在治療上,不同的疾病會有相對應的治療方式,若懷疑其他科別疾病引起,也會適時地作轉介。王俞鈞進一步說明,面對喉嚨卡卡問題,必須先判斷是哪種原因引起,不同疾病會有不同處置方式,除此之外,也應培養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戒菸、戒酒、少吃油炸和甜食等)。如就醫後使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沒有改善,則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以確定病因。諮詢專家/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王俞鈞
-
2021-04-2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同理是可以跟別人一起體會別人的不幸! 一位醫學生對醫學人文教育的觀察與體悟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習醫者的心聲」。一位醫學生聽完醫界前輩以「落實醫學人文教育於醫院實習」的演講後,感受到提升醫學生對病人痛苦之敏感度的重要,而抒發其個人所見。另一位醫學生在參加醫學人文個案討論後,對癌症末期病人不願放棄任何希望有更深入的體會。最後這位住院醫師在一場病情複雜的個案討論後,寫出「人性的價值與尊嚴可以於疾病之外重新受到發現與重視」。這三篇文章希望能讓社會大眾瞭解,因為我們容許年輕的習醫者參與病人的照護,他們才有機會在步入醫學科技治療「疾病」之前,能對「病人」的感受有更深入的了解,台灣才會有更多的良醫。身為初進醫院的大五見習生,在連結基礎醫學與臨床所見的拉扯之間,憶起四年來在醫學院的迷惘,披上白袍,推開白色巨塔的門扉,未知的迷霧逐漸散去,始見為何而學。數周前,一位醫界前輩來我實習的醫院進行全院性演講,筆者感受到前輩對後輩滿滿的期望。在醫界耕耘了數十載,希望能提升醫學生後輩們對人文關懷的敏感度。前輩在演講上提到一個醫學人文教育上的譬喻,發人深省:醫學人文教育之於醫學生像是一種疫苗,在大一大二施打一劑(授課);在大五大六再打一劑(床邊教學),同學在日後的行醫才會「有感」。演講後的回饋時間,有幸和在座師長與講者分享自己四年來對醫學人文教育的一點微薄的看法。首先,筆者認同前輩以美國後醫(大學讀畢始能進入醫學院)與台灣高中生畢業即進入醫學院做比較。醫學人文在台灣年輕世代的推動難有起色,因為高中甫畢業的學生,一直到畢業,不過18到24歲的年紀。在人生剛起步的階段,就要對生命有成熟的體悟與感觸,殊為一件不容易的事,更多的是大學入學面試,或私下時被問到「為什麼想當醫生」時,千篇一律的回答親人生病的啟發,或者無言以對的學生。台灣的學生在職涯探索這塊做得比較弱,因為一路升學上只要考試考好就好,這是非常可惜的。我們起步得早、略顯稚氣,倒也無妨。《Think Again》一書作者Adam Grant在最末章提到,若過早鎖定人生目標,很有可能進入一種「tunnel vision」的盲點,忽略了人生還有其他豐富的可能性。筆者認為,在大學期間,多花點時間探索,奔走山林或深潛大海,或和不同領域的朋友交流,抑或徜徉書海,都有助於提升生命的深度和廣度,也進而提升對生命感觸的敏銳度。再者,筆者認為數位大環境下的影響,閱讀風氣不盛是一大致命傷。如果說對於所學提不起勁、對病人麻木、社會的冷漠氛圍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病。但諷刺的是,我們往往會在遭逢重大事故時,有了一番領悟,像是一段感情的痛心分手,或自己經歷瀕死經驗,或至親摯友離世的打擊。對此,筆者有個生動的比喻:醫學上遇到急性的自體免疫疾病,我們會給予「pulse therapy」,即高劑量的類固醇,以壓下過多的發炎反應。類比來說,這種會改變一個人的重大事故,很像突然來的一劑高劑量的藥,讓我們有一段時間對很多事都「有感」;但時間可能會沖淡感情、遺忘傷痛;對於「麻木」的慢性疾病,日常還是要投以「maintenance dose」,筆者認為這個維持的劑量,就是良好的閱讀習慣。廣泛而深入的閱讀,可以加深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敏感度。舉醫學人文書籍為例,國內有黃崑巖醫師的《醫師不是天使》,黃勝雄醫師的《回台灣買靈魂》;國外則有阿圖.葛文德醫師的《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保羅.卡拉提尼醫師的《當呼吸化為空氣》等等。作者畢生經驗的故事,凝煉成文字,將他們的感動分享給在世的人們,是非常值得讓人感恩的事情。最後,是醫療的極限。當醫師問我們,對於末期病人,我們能幫上什麼忙?是的,絕症的病人,醫療上的極限限制了我們對病人生命的延長,但病痛、醫療之外,我們能否幫得上的忙?聽了很多故事,病人在生命的終末,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希望能延長生命,而是是否有未了的心願,心願能否圓滿?也許是和數十年前鬧翻不相往來的兒子的重聚、也許是擔憂尚幼的兒女的成長與教育、也許是擔心自己撒手後年邁母親的照顧。這半年多來的學習,讓我覺得醫生是個很紳士、暖男的職業(因筆者是男性,角色互換換作是女性的同義詞亦可),這種貼心,好像照顧女朋友一般,天冷時幫她多加一件外套、出門時先拉開門讓她出去、月事來時替她煮湯、泡熱牛奶等等。當這種貼心,推廣到身邊的所有人時,我們會覺得他是個很溫暖的人。替病人設身處地想得越多,越顯得周到,舉凡查房時是否側耳專心傾聽、接觸病人前是否洗手、身體檢查時是否留意簾子拉上、聽診前金屬頭是冰冷的可以用手搓熱再貼上病人的肚皮。加上嚴謹而縝密的臨床推理,不遺漏丁點線索,結合紮實的醫學知識與待人接物的良善,替病人解決病痛。我想,良醫者,多出於此。會後,小兒風濕免疫科的歐醫師同我稍稍討論了一番。他略有感慨的說,其實自己和病人的互動與其中的感動自己有,但該怎麼教學生、讓他們更「有感」,把這個感動傳給同學。他也認為實行上困難而未知。歐醫師舉例說,是不是可以透過藝術或音樂等等,陶冶學生的性情?歐醫師表示,自己從前就讀公立國中,以前那個年代,班上有60個學生,有10人上大學就不錯了。其他的很多都是農工階級、家境比較不好,需要為生活三餐煩惱,而無暇顧及讀書。他覺得,現在部分醫學生是一路私校升上來,生活優渥,即便是就讀公立高中,也往往是明星學校,同儕的家境通常不會太差。能看見的世界和身旁同儕的階級較高,就看不太到民間疾苦,也就難培養同理的情懷。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提到:「同理(Compassion),是可以跟別人一起體會別人的不幸,而且也可以同他感受其他的感覺:歡樂、悲傷、焦慮、痛苦,於是這種同情,指的是情感上最高的想像力,也就是以心靈去感應感情的藝術。在感覺的等級而言,這種感覺是至高無上的。」我想,誠如與會後這位前輩醫師對我的提醒,筆者原本說道:「同理心不是被教導的(taught),而是被激發的(provoked)」前輩卻道:「激發好像是一開始沒有,要被挖掘出來,我覺得更應該是揭開(uncover),把學生原本有的、但不自覺的,掀開而已。」
-
2021-04-24 新聞.科普好健康
呼吸困難要當心! 醫:4類疾病為常見症狀,重則有生命威脅
呼吸是重要的生理功能,藉由呼吸,人體可以吸收氧氣,排除二氧化碳,維持人體功能的恆定。當有呼吸功能障礙時,輕則胸部不適,影響日常活動,重則有生命威脅,必須謹慎因應,給予適當的診斷與治療,不可輕忽。呼吸困難是4大類疾病常見的症狀之一,如果發生呼吸困難時,應該盡速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診斷及治療。呼吸道疾病:氣喘、肺阻塞呼吸道疾病包括氣喘、肺阻塞及支氣管擴張等,常伴隨咳嗽,特別是氣喘,好發於夜間及清晨,影響睡眠。台灣氣喘的盛行率超過十分之一的人口,是常見但容易被忽略的疾病,很多慢性咳嗽或常感冒的病人,經詳細問診及檢查,才知道過去一直困擾的症狀是來自氣喘。目前氣喘的藥物治療進步,以吸入型的藥物為主,效果良好且副作用少;嚴重氣喘患者,也有許多生物製劑可以選擇,除有效減少急性發作、改善症狀,大部分嚴重氣喘的病人可以避免或減少口服類固醇的使用及其伴隨的副作用。肺阻塞(過去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因為吸菸所造成的疾病,建議40歲以上,曾每天抽菸一包超過10年以上的病人,如果有慢性咳嗽、有痰或會喘的現象,應找專業醫師,給予適當的診斷與治療,同樣是以吸入型藥物治療為主,方便且療效良好。這類呼吸道疾病的診斷,除病史外,都需要肺功能檢查加以確認,並作為未來監測診療的重要工具。肺纖維化:菜瓜布肺肺纖維化是一個診斷困難且不容易治療的疾病,主要症狀包含咳嗽與呼吸困難,部分病人會有體重降低的現象。造成肺纖維化的原因很複雜,包括藥物、環境因素及自體免疫疾病等,需從病史、身體、影像及肺功能檢查等綜合評估,部分病人甚至需要接受切片檢查以確診。這當中有一部分稱為特發性肺纖維化,也就是俗稱「菜瓜布肺」,病人在臨床及高解析度斷層掃描影像上有特殊的表現,但沒有明確的誘發因素,通常預後不好。近年來抗纖維化的藥物有長足的進步,可以改善肺部纖維化的病程,協助病人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其他肺病:肺炎、肺結核肺炎及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常以咳嗽有痰為主要的臨床表現,但也會造成呼吸困難等症狀,不可輕忽。此外,罕見疾病如肺動脈高壓、肺栓塞及淋巴管平滑肌增生症(LAM)也多以呼吸困難為主要的症狀表現,都需要專業醫師給予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心臟及其他疾病心臟衰竭病人也會出現呼吸困難狀況,常會有肺水腫,必須仔細調控水分的攝取。這部分則需仰賴心臟科專家協助診療。此外,精神焦慮也常造成換氣過度,因呼吸困難到門診或急診尋求醫師協助。
-
2021-04-2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鬼臉鬼叫一天20次!妥瑞症纏身10多年 腦電刺激術現奇蹟
在您的周遭,若看到有人眨眼、甩頭、踢腿、罵髒話、吐口水,別緊張,這可能是妥瑞症患者,他們常因不自主鬼臉鬼叫而遭到誤解、嘲笑。北榮最新利用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DBS),成功治療2名被妥瑞困擾10多年的病患,一位進步達90%以上,還找到正職;另一位堪稱頑固性妥瑞,比率僅十萬分之一,進步也有50%,為全台首例,照顧多年的父母猶如看到奇蹟,相當感恩。北榮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牧宏表示,妥瑞症學齡時期盛行率約0.66%,男生大於女生,大部分從5-7歲開始發病,通常青春期過後,幾乎一半的小孩抽動會減少到最輕微,但仍有不到1/4的小孩仍有持續性抽動,更有約十萬分之一的機率,因為有其他精神相關共病,造成治療上的複雜及困難。20歲的黃先生,10歲時發病,症狀就是嚴重鬼臉、聳肩、扭脖子、跺腳,16歲時症狀加劇大聲吼叫,每次吼叫持續1分鐘,一天高達20次,尤其吃飯拿餐具、坐車、與人講話或緊張更是發作高峰,去年接受北榮腦電刺激手術後,目前鬼臉症狀幾乎消失,也找到了正職回歸生活正常。另一位21歲的簡姓男子,3歲先診斷自閉、焦慮、過動,有拔毛癖,10歲開始動作抽蓄,亂丟東西、罵髒話、比中指、亂摸等不雅動作,越大越嚴重,一次在捷運衝動對女士不禮貌走上官司,目前還在精神鑑定,接受腦電刺激手術已獲得50%的改善,目前還在穩定進步中。陳牧宏表示,妥瑞症真正病因不明,可能和基底神經核多巴胺或血清素有關,也可能和基因遺傳或自體免疫有關,若沒那麼嚴重,藥物可以協助緩解,但若藥物功能不佳或年紀增長卻沒減輕,深層腦部電刺激是目前唯一的治療方式。北榮功能性神經外科主任劉康渡表示,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用於巴金森氏症治療已長達2、30年,對於治療情緒精神疾患雖然還在實驗階段,但1999年以來至今,也有200位妥瑞案例的文獻發表,未來更希望走入憂症、失智,藥物成癮、厭食等更普及的精神疾病。北榮神經內科醫師蔣漢琳表示,深層腦部電刺激是將0.1公分細的電極導線植入大腦,以磁振造影(MRI)定位控制運動及情緒的蒼白球前內側核區,以調控大腦不正常迴路,手術成效佳且持久,除了妥瑞症,一位42歲許小姐因20年前服用多巴胺拮抗劑導致全身肌張力不全,走路形同僵屍無法站平危及生命,經腦部電刺激手術治療後,現在整個人「腳踏實地」判若兩人。
-
2021-04-19 該看哪科.眼部
醫病天地/常用3C產品 小心乾眼症
現代人經常接觸3C產品,間接引發眼睛乾澀甚至疼痛不適,衛福部台北醫院眼科主任林人傑表示,可以熱敷與改變用眼習慣,改善眼睛乾澀狀況,另外在飲食上可多吃綠色蔬菜及含有Omega-3的食物,也有助緩解相關症狀。林人傑說,求診病患多有視力模糊、眼睛疲勞或眼睛有異物感等症狀,他建議每使用3C產品30分鐘,尤其是會散發強烈藍光的手機,就要休息10分鐘,記得凝視遠方、多眨眼睛,保持眼球濕潤度,且要在光線充足的地方使用,並跟3C產品保持至少50公分的使用距離。另外,現代人為了美觀常會戴隱形眼鏡,但林人傑提醒,如果病人有嚴重乾眼症,或有自體免疫疾病,例如乾燥症、風濕性關節炎等,以及身處乾燥、多風環境,都不適合配戴隱形眼鏡,容易產生角膜缺氧、破皮、潰瘍等問題。對於眼睛容易乾澀的病患,林人傑說,每天要作好眼瞼清潔及多熱敷,飲食上避免食用刺激性或辛辣的食物,少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多喝水,不要熬夜,定時運動。食物方面,可以多吃綠色蔬菜及含有花青素、Omega-3、不飽和脂肪酸、DHA、EPA的食物,如魚油、鮭魚、藍莓、葡萄、蔓越莓等,來緩解乾眼症的症狀。
-
2021-04-18 新聞.健康知識+
減肥肚子餓就是在消耗熱量? 「6條NG觀念」超多人都有
你是否嘗試減肥卻一無所獲?可能是用錯方式減肥了!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六位營養師解答常見的減肥迷思: 誤區1:減肥不能吃碳水化合物健康的飲食不能沒有碳水化合物。Andrea Dunn指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例如蔬菜、豆類、水果和全穀類等都是健康飲食方式的基礎。誤區2:只算卡路里,吃什麼都沒關係Kristin Kirkpatrick博士說,只計算卡路里不考慮飲食的內容與質量,身體健康將受到影響。關鍵是要維持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堅持營養豐富的飲食,保持血糖穩定才不會使胰島素和血糖波動太快,阻止你暴飲暴食。 誤區3:想減肥必須挨餓節食的首要原則是:不挨餓!許多人認為減肥意味著不吃飯,整天感到飢餓,但這樣會更加煩躁與沮喪,最終減肥失敗並恢復體重。Anna Taylor說,如果在飢餓時,身體會藉由減慢新陳代謝來保持燃料,甚至身體太餓開始大吃喝。真的肚子餓時,可適量吃些健康的零食,補充良好的蛋白質,為長期的減肥做好準備,心情也會更好。 誤解4:減肥不敢多吃油為了減肥不吃油和脂肪嗎?事實上脂肪是維持人體運作很重要的物質。研究發現,含有健康脂肪的食物不會使你發胖,它們實際上可以加快新陳代謝並幫助減輕體重。Brigid Titgemeier建議選用健康的脂肪,例如酪梨、橄欖油、亞麻籽、大麻籽、核桃、鮭魚來減輕體重,進食後感到滿足,並降低發炎指數。 誤解5:無麩質是減肥的方案Jennifer Willoughby說,無麩質商品的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長期下來反而會導致體重增加。不過,對於患有乳糜瀉的這些自體免疫疾病的人,無麩質飲食在醫學上是必需的,如果使用適當的未經加工的完整食物確實能讓體重下降。但是不應將此作為減肥策略,儘管無麩質食品纖維含量低,也因為無法達到飽足感,可能最終會暴飲暴食。 誤解6:好吃的食物對都是有害的很多人認為健康食品味道一定平淡無味,加工含糖和脂肪食品風味更好,Julia Zumpano說,覺得健康食品味道不佳的人只是不知道如何製備它們來增強其天然風味。他建議透過自行準備餐點,從天然食材中獲得食材本身的風味,一旦開始吃更多的天然食品,味蕾開始品味到果實的微妙甜味、酸果和柑橘的酸味。在製作過程中透過添加一些大蒜、洋蔥、辣椒、薑黃、薑、堅果、花生、芝麻、杏仁、亞麻籽、南瓜籽等種子油等增強健康飲食的美味。參考資料:6 Worst Myths You’ve Ever Heard About Weight Loss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168斷食期間可以吃什麼? 營養師公開「一日菜單」照吃不挨餓 ·吃冷的食物能減肥?抗性澱粉有哪些? 營養師告訴你為什麼能瘦身、控制血糖及膽固醇
-
2021-04-10 該看哪科.耳鼻喉
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
喉嚨異物感與哪些疾病有關? 喉嚨異物感、喉嚨卡卡是耳鼻喉科門診最常見的症狀,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俞鈞表示,有許多疾病會造成此症狀,包含喉嚨發炎、扁桃腺結石、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誤食異物、胃食道逆流、胃酸咽喉逆流症、消化道疾病、頭頸部腫瘤、頭頸部肌肉骨骼疾病、自體免疫疾病、身心科方面疾病(壓力、焦慮、憂鬱)等都會造成喉嚨異物感,其中又以過敏性鼻炎及胃酸咽喉逆流症為臨床上最常見的原因。 喉嚨卡卡與癌症有關?出現異狀儘早就醫 王俞鈞醫師說明,診斷時會先了解症狀,也會詢問過去病史、家族史及菸酒檳榔使用狀況等,除了基本檢查,必要時也會使用內視鏡檢查鼻、咽、喉等部位。醫師強調患者身上可能同時並存多個疾病造成喉嚨異物感,治療方式會因應不同疾病,適當地作轉介。 王俞鈞醫師分享,一位患者因喉嚨卡卡持續數月,原以為是魚刺卡在喉嚨裡,經內視鏡檢查後,發現左側舌根有腫塊,經過切片檢查後,確診為鱗狀上皮細胞癌,已是口咽癌第四期。由於口咽癌最常見症狀為頸部腫塊,且早期不易發現,若發現身體異狀,應儘早就醫檢查,才會有相對好的預後。 還有一位因喉嚨異物感持續半年就診,患者併有聲音沙啞、咳濃痰、鼻塞等症狀,檢查後發現同時有慢性鼻竇炎及聲帶節結,詳細討論後先治療慢性鼻竇炎,手術後除了症狀改善,也發現患者清喉嚨次數減少,聲音沙啞改善,持續追蹤後聲帶節結狀況也消失。 戒菸檳酒 良好生活助改善 面對喉嚨卡卡等問題,首先還是須經醫師專業診斷,不同疾病會有不同治療方式。王俞鈞醫師提醒平時應培養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包含戒菸、戒酒、少吃油炸和甜食,如接受治療後沒有改善,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以利確定病因再對症下藥。 《延伸閱讀》 .喉嚨痛是感染、胃酸逆流還是癌症?醫師:同位置潰瘍2周沒好是警訊 .「心臟癌症」肺動脈高壓 醫籲:風險族群走不完綠燈要小心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4-09 癌症.血癌
以為扁桃腺發炎,「韓粉大將」毛嘉慶罹血癌!醫:5個病癥,發病就來勢洶洶
45歲國民黨文傳會前副主委、安定力量副執行長毛嘉慶驚爆罹患血癌,他3/31深夜在臉書上寫下自己得了血癌,正在接受第一階段化療。他寫道:「這個病有個特點,沒人知道怎來的,我是以為扁桃腺發炎從急診得知。首先向我得罪過的每個人道歉,誠心向你們道歉,我錯了,對不起,謝謝你大人有大量。再來,沒真的得罪但看我不爽的,我們握手和解吧,其實,事情都過這麼久,不要不爽了!」毛嘉慶說,自己一定會頑強地活著,要大家不必特別來看他,並開玩笑出院就要來辦趴踢,樂觀面對病情。 有不少名人都因罹患白血病,俗稱「血癌」而逝世,而電視上的主角也常因為罹患此疾病而過世,導致大家聽到「血癌」就非常害怕! 臨床上有些病患聽到醫生診斷出「血癌」後,就消失不見、不再回診,四處求偏方醫治,導致延誤病情,病患說:當下聽到的那一刻,感覺距離死亡非常接近,腦海一片空白…聽人家說化療很可怕,所以才不敢再回診。 其實,知名插畫家—幾米先生也曾經罹患白血病,他接受了治療,病情得到控制,才能繼續創作出更好的作品給大家。 國泰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苓萍說,不少白血病病友經過積極的化學治療,可以控制病情,進而接受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後,也能恢復良好,所以並不是罹患白血病就一定沒救了。 什麼是白血病呢? 人體的造血器官—骨髓,會製造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當骨髓出現癌細胞抑制了造血功能,製造出不正常的血球,癌細胞會隨著血液流到全身各處,導致身體無法抵擋外來的細菌和病毒,若沒有立即治療,癌細胞增加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越晚治療就越容易危及到生命。 白血病的分類臨床上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較嚴重,死亡率較高,疾病的表現也比較複雜,不易處理。 1.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好發成年人,依照分化再細分為M0到M7型。 2.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好發兒童,成年人占少部份,細分L1到L3型。急性白血病治療以注射化學治療為主,可分為2階段,第1階段是「引導治療」,癌細胞接受化學治療後,暫時從血液中消失,疾病達到緩解之後,就進入第2階段「鞏固治療」,主要是預防疾病的復發,若有合適的骨髓幹細胞,可考慮骨髓幹細胞移植。 3.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好發20至45歲,病程進展較慢,主因是人體的第9對與第22對染色體之間的遺傳物質,發生了轉位(費城染色體),目前治療有口服化學治療及口服標靶藥物(Glivec,基立克),標靶藥物發只抑制癌細胞,而不破壞正常細胞的功能,讓癌細胞不會再增生,是目前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第一線用藥。 4.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好發老年人,多為B細胞型,病人如果沒有症狀通常會先觀察,定期回診追蹤血液檢查,等症狀出現再考慮治療,目前治療有口服化療藥物控制,也有標靶藥物可注射。 為何會得到白血病? 發病原因不明,常見可能原因有5點: 1.放射線:正常人罹患機率在1 / 25000左右,但曾身處在原子彈爆炸圈1公里以內的居民,數年之後罹患白血病的機率高達1 / 60左右,懷孕的婦女接受腹部 X光照射,新生兒罹患率也較高。 2.化學藥劑:長期接觸有機苯的工人,或曾接受過含烴化劑(Alkylating agents)化學治療的病人,其罹患機率也比正常人高。 3.遺傳或基因突變:先天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症( Down's syndrome)、布倫氏症候群(Bloom's syndrome)、再生不性貧血、或家族中有兄弟姐妹罹患白血病的,其機率較高。 4.自體免疫性疾病:自體免疫的缺陷可能與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有關。 5.病毒咸染:目前已知第一型人類T淋巴球細胞性病毒(HTLV-I)病毒感染與成年型T細胞白血病有關。 白血病5大症狀 大部分白血病都沒有症狀,急性白血病初期都以發燒、容易疲倦、臉色蒼白、有出血傾向(牙齦出血、皮膚瘀青)、骨頭痛等來表現,然而一旦發病就來勢洶洶,慢性白血病大部分都是因為健康檢查,發現血液異常或脾臟腫大才被診斷出來。 如何確診白血病? 1.血液檢查:監測血球變化。 2.周邊血液抹片:血液檢體在顯微鏡下,會出現許多芽細胞,芽細胞就是不成熟的白血球,主要看血球分化的情形。 3.染色體分析:分析血液或骨髓細胞的染色體是否有病變。 4.骨髓穿刺切片檢查:許多人對於骨髓檢查非常害怕,以為是抽脊髓液(腰椎穿刺),但其實不是,骨髓穿刺主要抽取部位是骨盆處的腸骨脊,首先會請受檢者側躺,醫師會先皮膚消毒,注射局部麻醉後,再以特殊的針穿刺腸骨脊,抽出少許骨髓組織和血液,之後紗布加壓穿刺部位,平躺30分鐘,無出血可下床走動,這是確定白血病的診斷及分類最好的方式。 什麼是移植治療?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把正常的骨髓細胞、周邊血液造血幹細胞或臍帶血液幹細胞,像輸血一樣輸給病人,在接受移植前,會先經過超高劑量的化學藥物治療及全身放射線照射,盡量將體內的癌細胞消滅,並同時抑制身體的免疫系統,防止外來的骨髓細胞在移植之後受到排斥,重新建立病人的造血系統和免疫系統。 移植治療也有條件的限制,必須先經過醫師的評估,而接受移植後,最需要注意的是預防合併症,如感染、排斥反應等,目前有免疫抑制劑的藥物可降低併發症的發生及嚴重度。 3種移植方式 1.骨髓移植:有自體及異體,「自體」就是病人本身骨髓未受侵犯,或經化學藥物治療,達到完全緩解時,抽取自己的骨髓。「異體」指他人的骨髓,來源有親屬(雙胞胎、兄弟姊妹、父母),非親屬(經由慈濟骨髓庫或其他骨髓庫配對而來)。 2.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病人接受高劑量化療後,骨髓中的幹細胞會被釋放到周邊血液中,此時合併使用白血球生長素(GCSF)促進幹細胞增加,就能抽取到足夠的幹細胞,經過收集、分離、冷凍保存的過程,輸至病人的體內,不用全身麻醉。 3.臍帶血移植:臍帶血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在胎兒出生時,剪斷臍帶後,自胎盤留取臍帶血冷凍保存,待日後自己或他人需要時使用。 目前臍帶血幹細胞移植的發展,可提昇血液幹細胞移植的範圍,使更多的病人能從血液幹細胞移植中獲得痊癒,但臍帶血也有一些限制,需要與醫師再討論。臨床上還是以骨髓移植和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較常見。 白血病通常都來的又快又急,許多病人對於罹癌一時間無法接受,心理上還沒做好準備,就必須面對接踵而來的治療,治療過程中,常需要住在隔離病房中避免感染,對病人來說是非常孤單的,也因為高劑量的化學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會讓病人很辛苦。 在身心承受極大的壓力下,親友的支持、關懷和鼓勵是相當重要的,必要時可藉助宗教信仰或專業心理諮商,陪伴患者一起度過抗癌旅程,同時諮詢醫護人員的協助。●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種蔬菜,不如學會摘野菜!退休以後,我的「陶淵明實驗」.變胖、怕冷又掉頭髮,可能是甲狀腺低下?醫師:恐引多種慢性病,10症狀自我檢視.中年後開始回看一生,不留遺憾!還想去哪裡玩、哪些事還沒做,趁來得及一一補足
-
2021-04-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引血栓? 指揮中心定調:極罕見「將繼續施打」
歐洲藥品管理局表示,應將血栓列為AZ疫苗的「極罕見」副作用,但接種仍「利大於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開記者會,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表示,早上已特別開會討論因應作法,將繼續接種AZ疫苗,但要做好更安全的配套措施,包括告知疫苗施打的潛在風險。歐洲多國都已限定於55或60歲以上接種,英國已建議30歲以下打其他廠牌,南韓也從原定於8日起開始的全國特殊學校和幼小初高校工作人員的疫苗接種工作,並暫停對60歲以下人群接種該疫苗。將等歐盟進行的罕見血栓問題之間的關聯性評估結果出爐,再決定是否重啟相關接種工作。但李秉穎表示,血栓有兩大類,常見的是包括肺部和深部靜脈,已經知道與疫苗沒有相關性;而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無法排除與疫苗相關性,這與一般說的血栓不一樣,是自體免疫引起的病發血小板低下狀態。依據目前得到的資料,在肺部、下肢深部靜脈的血栓報告和疫苗是沒有相關的。但是有些更罕見、因為自體免疫反應引起的廣泛血管栓塞,一個是發生在腦部靜脈竇,一個是在腸繫膜的靜脈栓塞,在有無打疫苗的發生率看起來是有上升趨勢,確實有危險訊號。但李秉穎說,這是一個罕見的不良反應,疫苗預防的效益還是遠大於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因此還是建議繼續接種。不過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困擾,服用口服避孕藥或是荷爾蒙至少間隔28天再接種疫苗。
-
2021-04-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各國宣布暫緩年輕人接種AZ疫苗 國內專家建議跟進
歐洲藥品管理局今(4月7日)公布有關AZ疫苗與血栓事件的聲明,確立血栓應列為AZ疫苗之「極罕見副作用」,但接種仍「利大於弊」,不過歐洲多國都已限定於55或60歲以上接種。英國已建議30歲以下打其他廠牌,南韓宣布60歲以下暫停接種。面對國外各項調整,醫護人員作為目前的主要接種對象,原本擔憂血栓的聲浪更高。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腦內深部靜脈血栓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屬於特殊部位血栓,現看到西方人整體發生率大約10萬分之一,年輕人可能更高一些,但尚無法證實人種差異有多大。可以確定的是,「年輕人比年長者危險、女比男危險,」建議50歲以下先不打。根據外電報導,英國建議30歲以下人士施打AZ疫苗以外的其他新冠疫苗,比利時衛生部宣布僅限55歲以上人士施打AZ疫苗,義大利和西班牙則僅限60歲以上人士施打AZ疫苗。南韓政府決定暫時推遲原定於8日起開展的全國特殊學校和幼小初高校工作人員的疫苗接種工作,並暫停對60歲以下人群接種該疫苗。黃立民表示,西方人的血栓發生率確實高於東方人,但這種特殊部位血栓,是這次新發現的疫苗副作用,尚無法證實人種差異有這麼大。目前歐盟已經確立疫苗與血栓有因果關係,因此血栓已被升級為有因果關係的「副作用」,不再是「不良反應」而已。為何年輕人、女性比較危險?黃立民表示,年輕人免疫反應較強,AZ是第一次使用猩猩腺病毒作為載體的疫苗,可能導致年輕人、本來就好發自體免疫疾病的女性族群年輕人,產生一些奇怪或強烈的反應,但其中真正的機轉還不知道,還需要調查。嬌生疫苗是用人類腺病毒作為載體,可能比較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新加坡訂了一批AZ,結果不敢打;紐西蘭買了很多品牌的疫苗,結果最後通通打輝瑞,其他都送給別人。台灣需要要找更多非白種人數據,例如歐美的亞裔接種結果。年長者和年輕人應如何考量?黃高彬不建議先停打,因歐洲藥品管理局也沒有建議停打。黃高彬分析,歐美人感染過腺病毒的比例較低,但台灣少七、八成人口都感染過腺病毒,有免疫記憶,可以破壞掉疫苗的載體,雖然會導致保護力打折扣,但免疫反應較弱之下,也比較不容易產生血栓。他建議「60歲以上還是要打」,至於年輕人「如果沒有使用荷爾蒙的,還是可以考慮打。」是否建議指揮中心針對AZ訂定年齡限制、改變目前接種順序?黃立民表示,他個人建議這樣做,但這會違反目前的政策。因為一旦暫緩年輕人接種,也會影響長者的接種意願,這樣下去一定打不完、一定會過期。如果接種後不幸發生腦內深部靜脈血栓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會有哪些症狀?黃立民表示,接種後10到14天內可能出現,腦壓增高、意識障礙、發燒、休克等可能致命之嚴重症狀,無法預期或預防。
-
2021-04-08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心臟長出果凍瘤全身亂竄 22歲女突腦中風栓塞北榮搶命
撲通撲通的心臟不但會長出腫瘤,更要小心一種像果凍狀的黏液瘤,會甩來甩去隨著血液竄到身體各處,若跑進腦部引發猝死。一名22歲的陳小姐,就因為這顆不定時炸彈,某天凌晨突然腦中風、雙腿下肢缺血、脾、腎等多處野栓塞,所幸經北榮團隊在24小時內成功搶回一命,還得以保留所有器官,免於截肢風險。北榮心臟外科醫師郭姿廷表示,陳小姐是去年11月2日凌晨5點半,右半邊突然無法動彈被送來急診,發現他右手連輕微擺動、抓握都沒力氣時,即使才22歲,仍研判為急性缺血腦中風,會診放射科馬上取出血栓,以侵入方式將腦部塞住的血栓拉出讓血管疏通。但沒想到患者後來又出現蒼白、疼痛、冰冷、麻痺,下肢雙腳竟然沒有脈搏,趕緊透過電腦斷層查看全身血管,看到少數腫瘤塞住下肢造成血液阻斷,過了膝蓋以下就沒有血流,個案在如此短暫時間出現多種症狀,非常不尋常,團隊進一步透過心臟超音波終於找到凶手,陳小姐左心房內竟有一個質地鬆散的腫瘤正隨著心跳甩來甩去,有點像果凍狀,其中的小碎片甩得非常厲害時,就隨血流漂到身體四處引發栓塞。心臟黏液瘤因為像果凍般的,質地非常鬆散,郭姿廷醫師研判陳小姐的黏液瘤約6-7公分大,常出現在左右心房中間隔板,還會像葡萄一樣有個蒂頭,一定要切除減少復發風險,粗估復發率5-10%。郭姿廷說,心臟黏液瘤雖是良性,卻是心臟最常見的腫瘤,國內好發率0.03%-0.1%,女大於男,常見30-60歲,到目前為止,心臟黏液瘤仍沒有辦法用基因檢測也無危險因子得以控制,就是一個突發性的狀況,大部分病人都是以不典型症狀被找到這顆不定時炸彈,常出現在左心房,腫瘤越大多伴隨心悸、倦怠、喘、發燒,嚴重則有肺水腫或心臟衰竭,若發現太晚,小碎片跑進腦部也有猝死可能。郭姿廷並說,因心臟黏液瘤導致周邊動脈栓塞的發生率30%,像陳小姐這樣身體多處栓塞的狀況相當罕見,運氣更不好的是,當下肢動脈阻塞手術順利完成,雙腳血流恢復紅潤後,卻出現「再灌流症侯群」,雙腳轉為腫脹,造成腔室症侯群壓迫動脈血流,所幸會診整形快科進行筋膜切開術釋放雙腿壓力,經數周換藥、復健已能行走自如。北榮急診部醫師李怡姿說,一般的中風主要分為腦梗塞以及腦出血,但小於45歲,特別是小於30歲的年輕型腦中風,要特別注意罕見問題造成,如主動脈剝離、自體免疫疾病,或像陳小姐這種心臟黏液瘤,其中,心臟引發的缺血性腦中風來源佔了15-35%。北榮神經放射科主任羅兆寶則提醒,不同器官對於栓塞造成的缺血忍受度不同,但當家中有人出現急性缺血性中風,以腦部時間最短來看,一定要在三小時內就醫,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