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9月23日起將依序開放高中、國中青少年接種BNT疫苗,並於今天發下家長意願書。針對家長最關心的接種後不良反應,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今透過直播整理美國和加拿大共超過千萬名青少年接種mRNA疫苗的不良反應通報資料,以國外經驗推估台灣125萬名青少年接種後,心肌炎發生人數應會小30人;但根據臨床試驗顯示青少年接種BNT疫苗抗體濃度高,可有效預防感染及住院死亡風險,仍是利大於弊。
台大公衛校友、醫師廖思涵表示,美國890萬名青少年接種後,共有9246人通報不良反應,其中8382人是非嚴重不良反應,前五名為頭暈(21.2%)、昏厥(14.4%)、噁心(10.4%)、頭痛(10%)、發燒(8.3%)。另有863人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前三名為胸痛(56.4%)、肌鈣蛋白增加(41.7%)、心肌炎(40.3%)。
上述出現不良反應之個案,71%都是男性,53%為12-15歲,心肌炎發生率為百萬分之44.7。死亡個案有14名,男性占64%,16至17歲占71%,目前未證實與疫苗相關。
至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接種1871劑mRNA疫苗之資料,發現打第一劑BNT在12到17歲發生心肌炎或心包炎的機率高於莫德納(BNT百萬分之30.4、莫德納百萬分之0),打第二劑時BNT在12到17歲發生心肌炎或心包炎的機率低於莫德納(BNT百萬分之62.1、莫德納百萬分之262.2)。加拿大衛生部建議12歲以上可持續施打並加強監測。
廖思涵依照美國經驗推估,台灣125萬名青少年接種BNT心肌炎發生人數可能有28人,依照加拿大發生率推估,可能有十名男性、一名女性發生心肌炎,人數小於30人。廖思涵表示,心肌炎只要能持續監測治療,預後都很不錯,加上可有效減少染疫重症住院死亡風險,仍屬利大於弊。
廖思涵表示,多種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毒素、藥物過敏、自體免疫等疾病都可能引起心肌炎,主要症狀包括呼吸困難(72%)、胸悶或胸痛(32%)、心律不整或心悸(18%),其他症狀包括疲勞、食慾低下、噁心、嘔吐、腹瀉、肌肉酸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