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9 醫療.消化系統
搜尋
胃酸
共找到
537
筆 文章
-
-
2022-10-08 養生.聰明飲食
柿子營養價值高!營養師提醒:3個食用禁忌一定要知道,3步驟教你買柿不踩雷
柿子被譽為是秋天水果之王,從前便有「柿子紅了,醫生臉就綠了」這句俗諺流傳,到底柿子有什麼厲害的地方會被稱為「王」呢?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帶你一探究竟吧!這幾日開始颳起秋風,天氣漸漸轉涼,延續幾個月的燥熱後終於有了秋天的樣子。隨著街道上的樹葉開始變色,柿子也到了熟得紅通通的時候了。在台灣,每年9~12月是柿子的產季,10月開始更是進入柿子的盛產期,親朋好友也會互相贈送柿子來祝福對方「柿柿如意」。柿子的營養價值柿子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水果,富含膳食纖維、β-胡蘿蔔素、維生素A、鈣、鉀、磷、鐵等營養素,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更是一般水果的2倍左右!而柿子中豐富的果膠也是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之一,對於緩解痔瘡、維持腸胃道健康都很有幫助喔!下表為Evelyn整理出柿子中各個營養素的含量分析: 除了上述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柿子中還含有非常豐富且多樣的植化素,包括單寧、類胡蘿蔔素、酚類化合物、前花青素、兒茶素…等,而這些植化素也與柿子幫助健康的效果息息相關。秋天水果之王-柿子好處多多被譽為秋天水果之王的柿子,究竟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好處呢?1. 預防心血管疾病、改善動脈粥狀硬化柿子中因為含有豐富的酚類化合物、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物質,因此具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 身體正常代謝的過程會產生自由基,如果沒有足夠能力的抗氧化系統加以對抗,就有可能造成氧化傷害,包括脂質氧化造成的動脈粥狀硬化、血栓、心血管疾病等等。而柿子中豐富的抗氧化物就可以幫助對抗這些自由基,並改善身體的氧化傷害。2. 預防代謝症候群、三高疾病柿子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延緩餐後的血糖、血脂上升,因此對於預防代謝症候群有幫助。而對於本身已經有三高的患者,也有許多研究顯示柿子能夠幫助降低血脂、血糖,甚至將柿子葉泡茶喝,還有降血壓的效果喔!3. 維持腸胃道健康、幫助排便順暢前花青素是柿子中重要的植化素,對於能夠幫助好菌生長、改善腸道菌叢,而膳食纖維本身也能促進腸胃蠕動,增加糞便的排出,相當適合受到便秘、痔瘡困擾的人。吃柿子前須注意這幾點柿子對於身體健康真的有非常多好處,不過卻有幾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建議不要搭配高蛋白食物(如:肉類、海鮮)柿子吃起來有點澀澀的感覺,是因為裡面富含單寧,如果與高量的蛋白質一起食用,可能會產生凝塊,引發腸胃不適的感受。• 建議不要空腹吃柿子柿子會影響胃酸的分泌,因此建議飯後食用避免腸胃不適。 • 糖尿病及腎臟病患者要限制用量柿子含糖量比較高,糖尿病患者應注意不要攝取過量;而豐富的電解質如:鉀、磷,也可能造成腎臟病患者的負擔,因此要限制食用量。柿子挑選小撇步台灣的柿子種類非常多,究竟要怎麼挑選才不會「踩到雷」呢?Evelyn分享3個挑柿小撇步,今年去市場挑柿子不用再煩惱啦!1. 外觀端正觀察柿子的外觀,果型端正、表面無凹傷或斑點、蒂頭新鮮且色澤飽滿均勻才是新鮮的柿子!2. 顏色夠深顏色越紅、越深,代表柿子越甜越好吃。3. 重量要重柿子越重代表含水量越多,甜而多汁。看完今天的文章,你是否也想來一顆柿子了呢?柿子雖然好吃、營養價值又高,但凡事過猶不及,再好的食物吃多了都會有反效果喔!一天2~4份水果(1份大約為1個拳頭大小)並搭配均衡的飲食才能維持健康喔!最近天氣轉涼,大家出門在外別忘了要備一件薄外套,《PrimePlus健康設計家》關心您的健康。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10-02 醫療.消化系統
如何分辨肚子痛是胃在痛?專科醫教你簡單分辨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
喝完酒、吃完大餐,馬上就開始胃痛,痛到只能躺在床上、吃不下,翻來覆去難以緩解,只好塞幾顆藥房買的胃藥應急,雖然吃了以後覺得症狀舒緩很多,但可能仍潛藏許多隱憂!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表示,肚子痛不一定就是胃發炎,由於腹部內有許多臟器,不同部位的疼痛代表不同的器官,而胃痛的位置為腹部左上方、偏中間,另外,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的疼痛呈現方式不盡相同,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判斷胃痛! 腹部範圍大 每一個部位疼痛的原因大不同胃痛當下,該如何釐清「肚子痛是不是真的胃在痛」?首先,李柏賢醫師表示,患者常喊胃在痛,但不一定是真的胃痛!因為腹中有許多臟器,而胃則位在腹部左上角、偏中間地帶,如果是腹部右上角疼痛,則是肝、膽為主,有可能膽管阻塞、膽囊發炎等,如是腹部右下角,則是盲腸、卵巢,左下則是卵巢等婦科相關的問題(如下圖示)。「我們希望患者能夠辨識到自己腹痛的位置,千萬別誤以為每一種肚子痛都是因為胃部而起。」 ▲一圖看懂腹部位置代表的器官。圖/Dr.Le李柏賢醫師粉絲專頁) 痛感不一樣!教你判斷「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若真的確認痛點是胃部,李柏賢表示,有可能是急性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三種疾病的症狀不盡相同,教你如何判斷: 急性胃炎:通常於吃刺激性的食物後,如:麻辣火鍋、烈酒,引發疼痛。「這種疼痛通常都會很明確知道是在某一事件之後引起的,大多患者都是吃了某些食物之後,突然感覺胃痛,痛個一天、半天,直到吃藥之後才緩解,這類大多都是因為急性胃炎。」 胃潰瘍:胃部持續性的悶痛,且吃了食物之後症狀會加重。 胃食道逆流:當胃酸逆流至食道,刺激神經,也會造成疼痛,其疼痛位置通常位在腹部中間,並伴隨胸口灼熱、口中有酸氣味、喉嚨癢癢會想咳嗽。 一路痛到「背」也痛?!可能是十二指腸潰瘍、胰臟炎也有些人,除了胃痛,還會一路痛到「背部」,對此,李柏賢醫師表示,「這通常是十二指腸潰瘍,或急性胰臟炎,因為胃部並非後腹腔的器官,胃痛通常只會在前側。」不過,民眾千萬不要認為「只是單純的胃痛、發炎,就只吃胃藥應急,卻忽略有時可能是胃癌所引發的胃潰瘍而導致胃痛。」因此,建議民眾有不舒服,務必要就醫,由專業醫師診斷,對症下藥,否則病情一拖,使得狀況惡化才尋求治療,只會花上更大力氣,卻不一定有良好的預後,相當可惜。 【延伸閱讀】胃食道逆流怎麼辦? 掌握三招遠離腸胃不適「腸」做篩檢才平安 揪出「潛血」保健康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5230
-
2022-09-28 焦點.用藥停看聽
小朋友拉肚子吃成人止瀉藥致腸破裂 專家教4重點給予正確照顧
秋冬時節除了流感,小朋友也常見感染輪狀或諾羅病毒而造成腹瀉、拉肚子。但有些爸媽當孩子一拉肚子,就自行將家中常備的止瀉藥給孩子服用,小心反而造成更嚴重的症狀,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一名兩歲男童在家中上吐下瀉,爸媽見狀將家中常備的成人止瀉藥(Loperamide)對半給小朋友服用。沒想到持續一兩天後,小朋友腹痛加劇,到急診就醫因為止瀉藥讓小朋友腸胃蠕動減慢,不但導致腸阻塞,甚至出現腸破裂,而需要手術治療。分享個案的北市藥師公會藥師蘇柏名表示,小朋友出現上吐下瀉主要原因包括細菌性腸胃炎和病毒性腸胃炎,其中秋冬最常見的是病毒性腸胃炎,包括諾羅病毒和輪狀病毒。病毒性腸胃炎並無特效藥,且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此治療重點在緩解症狀和避免小朋友拉到脫水。其中止瀉藥品機轉在於抑制交感神經、減緩腸胃道蠕動。除了因小朋友的肝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藥品吸收的程度也和大人不同,若一味地認為將大人的藥品對半給予孩童服用,可能因為劑量太高而有反效果。以分享的個案為例,原本上吐下瀉也是身體將毒素排出的機制之一。但因為使用成人的止瀉藥,導致小朋友腸胃蠕動過慢,毒素積聚,加上繼續喝水、吃東西,才會導致腸阻塞的後果。蘇柏名表示,小朋友的腸胃藥品通常以水劑為主,方便調整劑量、濃度。且小兒腸胃藥多為處方用藥,因此必須經由醫師診斷,再到藥局購買。另外,補充水分和維持電解質平衡也是治療小朋友腸胃炎的重點。蘇柏名表示,小朋友出現上吐下瀉時,可先短暫禁食,並持續讓小朋友補充適當水份或到藥局購買口服電解質液,維持身體水分和電解質平衡。他也提醒,運動飲料含糖且電解質比例不同,可能因為刺激胃酸,讓腹瀉加劇,因此不建議以市售運動飲料取代電解質液。秋冬時節,好發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其中常伴隨上吐下瀉症狀,讓家長焦頭爛額、無所適從。食藥署提醒下列四點,正確給予幼童妥善照顧。瞭解引起上吐下瀉之原因:上吐下瀉是身體健康出現警訊的一種症狀,必須瞭解發生之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因此,當幼童出現不明上吐下瀉時,應立即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疾病之治療。適時補充水分:病毒性腸胃炎之治療重點在於避免脫水,急性期可先短暫禁食,讓腸胃得到足夠的休息,再逐步以少量多餐方式,給予易於消化的食物,如:吐司、粥。重要的是,應讓小孩持續補充適當水分,亦可至藥局購買口服電解液,以維持身體水分及電解質之平衡,避免發生脫水。另外不建議飲用市售運動飲料,以避免攝取過多糖分,讓腹瀉加劇。正確使用藥品:針對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病毒性腸胃炎,目前並無專門的治療藥品,臨床上以支持性療法為主,重點在緩解症狀、避免脫水。因此,使用醫師開立之藥品,應確實遵照醫囑及藥袋標示使用,切勿為了讓小孩完全止吐或止瀉,而過量使用藥品,可能反而造成不良反應之發生。妥善清潔:病毒性腸胃炎具有傳染性,可透過糞口傳播,例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接觸病人的嘔吐物或排泄物等。因此,病人的嘔吐物及排泄物,應小心處理,避免汙染周遭環境,並且可使用適當稀釋後之漂白水,適時清潔與消毒被污染之環境,其他同住家人應勤洗手,尤其是進食或準備食物之前,以避免交叉感染。
-
2022-09-28 醫療.耳鼻喉
常常口臭怎麼辦,你敢跟別人交談嗎?6對策讓你告別口臭人生
口臭是ㄧ見令人相當尷尬的事情,尤其是以下6狀況時,特別容易發生口臭,教你解決的對策,避免尷尬發生。1.剛睡醒的口臭晚上睡著之後,唾液的分泌量與流動量都會大減,使得酸鹼度液體增加,導致口腔細菌的滋生。研究顯示,這時候每1c.c.唾液的細菌數,與10公克糞便的細菌數目是差不多的,而且還充滿許多老廢物質以及揮發性硫化物。<對策>起床後最好立刻漱口,在充滿毒素的唾液吐掉之後再刷牙,刷完牙之後再喝杯溫開水,不但補充水分,也幫助口腔內製造新的乾淨唾液。2.香菸、喝酒造成異味有抽菸、喝酒習慣的人,菸品與酒飲的刺激性味道會殘留在口中,造成壞口氣,也容易因此上火,影響腸胃蠕動及肝功能,還會引起咳嗽。<對策>戒菸、戒酒之後,這類口臭會自然消失。3.食物造成洋蔥、蒜、醃燻牛肉及其他肉類,由於食物本身容易發酵或有獨特的味道,也容易產生氣體,再加上經過口內唾液當中的細菌融合分解之後,就可能產生難聞的氣味。<對策>吃完這類容易出現口臭的食物時,趕快刷牙或漱口。4.口乾造成由於唾液有清潔口腔的功能,因此,如果唾液流動量少的話,口腔內壞死細胞就會聚集在舌頭、牙肉等處,還會開始產生腐敗,加上製造臭味的厭氧菌又喜歡乾燥的酸性環境,因此,口乾的人通常都會有口臭。<對策>多補充水分,可以促進唾液的流動。5.空腹時口臭肚子餓的時候,會造成唾液量減少、胃酸分泌增加,這時候若無法保持口腔清潔,就會讓厭氧菌滋生,體內就會消耗掉血液中的葡萄糖,促進脂肪燃燒來產生出更多的葡萄糖。在這個過程中,不少物質會被血液代謝,就會使得嘴巴的氣味變得不好。<對策>餐與餐之間適當的間隔即可,不要餓過頭,早餐一定要吃,可以幫助清潔口腔。6.藥物副作用任何會刺激到抗副交感神經的藥物,都容易產生口乾的副作用,包括安非他命、抗憂鬱藥、抗組統胺、化療藥、利尿劑、止痛藥等。<對策>多補充水分,可以促進唾液的流動。延伸閱讀: 。刷牙一定要用牙膏嗎?答案有點意外,潔牙應以「2工具」為主 。沒蛀牙就會有牙周病?有牙周病就不會蛀牙?真的是這樣嗎?
-
2022-09-25 醫療.耳鼻喉
南韓歌手IU患耳疾長達一年 醫揭耳咽管開放症病因:快速減重是關鍵
●講話有回音、耳朵悶悶的,恐罹耳咽管開放症●飽受耳咽管開放症困擾者,身心壓力大●治療以改善生活習慣為主,避免過度減重南韓知名女歌手IU,日前舉辦出道14年演唱會時透露自己罹患「耳咽管開放症」長達一年,不僅聽力受到影響,耳朵時常悶悶的,讓她在準備演唱會期間「痛苦如置身地獄」,生心理飽受煎熬,讓粉絲們相當心疼。● 造成耳咽管開放症關鍵原因「體重快速減輕」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表示,耳咽管是一條連結鼻咽部到中耳腔的管道,具有調節中耳壓力的功能,也能避免鼻涕口水逆流至中耳腔,或是具有排出中耳腔粘膜分泌物的功能;耳咽管功能異常分為兩種,一種是耳咽管開放、另一種為耳咽管閉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廷碩表示,引發耳咽管開放症最常見原因就是「過度減重」或「體重快速下降」,耳咽管周邊脂肪不足,導致耳咽管不正常開放,其他造成耳咽管開放的原因還有癌症、營養不良、脫水、神經肌肉疾病等。耳咽管開放症多與後天不良生活因素有關,鮮少是先天結構問題引起。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粗估耳咽管功能異常盛行率,成人約為1%到2%、小兒約為25%。力博宏表示,臨床上常見耳咽管閉鎖症,耳咽管開放症較為少見。● 耳咽管開放症典型症狀 耳悶、腦中出現講話回音張廷碩表示,耳咽管開放症顧名思義為耳咽管太鬆,無法正常作用,時常處於開放狀態。耳咽管多數時間處於「關閉」狀態,當吃東西吞嚥、吞口水時,耳咽管為了要調節耳朵壓力,就會打開平衡中耳壓力,耳咽管如果時常關不上,鼻咽與中耳腔會形成一大空腔,放大共鳴。張廷碩形容,耳咽管開放症患者如同頭被罩上一個水桶,耳朵嗡嗡叫,自己講話時會出現回音,晚上睡覺時自己呼吸的聲音也會回繞在腦中,如同有一層壓力如影隨形,無法擺脫,其他人的聲音也聽不太清楚。力博宏說,患者彎腰低頭後,講話出現回音的症狀會緩解,幾乎不用檢查就能下診斷。張廷碩表示,耳咽管開放症多發生20歲到30歲女性,通常是因為減重過度或體重快速減輕,如戴牙套無法正常飲食,體重快速減輕後,出現耳咽管開放症。體重太過快速減輕,臨床定義為三個月內體重減少5%,或是半年內減少10%。患者初期常會被誤認是耳鳴或聽力受損,可能認為過幾天就好,後續卻未改善,耳朵長期不適,部分患者於是開始焦慮、躁鬱。耳咽管開放症治療多以改善生活習慣為主,對於體重快速減輕者,建議讓體重逐步恢復,不過,通常以減重為目的的女性,希望他們恢復原本體重,多數會拒絕。如果短時間內無法恢復體重,或癌症患者因疾病快速體重減輕,也沒辦法透過飲食恢復體重,會先使用鼻噴劑類固醇改善症狀。如果鼻噴劑類固醇效果不佳,可透過手術在耳咽管打一個小洞,擺放小管子改善耳咽管壓力,手術後不需取出,一年後會自行掉落;其餘方式包括在耳咽管開口施打玻尿酸或自體脂肪,有時候會採取擺放小管子與注射玻尿酸雙管齊下,同步改善。耳咽管開放症患者若接受手術治療,同時也要改善生活習慣,避免喝有刺激性咖啡因的飲品,如少喝咖啡,少吃辛辣食物,水分補充足夠,一天至少要喝2000毫升,重點是「體重不能再降低」,至少要維持現在的體重,否則治療效果不會理想。● 耳咽管閉鎖症: 耳咽管功能異常分為耳咽管開放症和耳咽管閉鎖症,耳咽管閉鎖症的患者較多,常見症狀是耳鳴、耳悶,很多患者覺得聽不清楚。力博宏表示,造成耳咽管閉鎖症的原因,多為過敏性鼻炎,導致耳咽管周邊血管充血而閉鎖,另外則是胃食道逆流,胃酸逆流最遠可達耳咽管。由於鼻咽癌也可能引起耳咽管閉鎖,因腫瘤壓迫而造成耳咽管堵塞,必須特別注意。治療上得先解決鼻炎或胃食道逆流,初步可先給予鼻噴劑或制酸劑。力博宏表示,如果改善了過敏性鼻炎或胃食道逆流,症狀依舊,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有兩種方法,一是擺放空氣管,二是進行耳咽管氣球擴張術。力博宏表示,許多民眾認為耳鳴僅是短暫問題,但多數耳鳴不是正常現象,長時間耳鳴是耳悶應就醫。耳咽管功能異常,除了接受藥物或手術治療,也應調整生活作息、避開過敏原、減少喝咖啡,多喝水等。
-
2022-09-18 養生.聰明飲食
有黑斑還能吃嗎?專家詳解柿子營養成分及4項簡單選購要領
每年9到12月左右,是柿子產季,新竹、苗栗、台中及嘉義縣,是台灣柿子主要產地。柿子可大致分為澀柿及甜柿;柿餅則是去皮後的澀柿,用自然日曬、風乾,逐漸脫去澀味跟水分。營養成分/甜柿維生素A、C含量最多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營養治療師張雅芳指出,柿子的營養價值很高,維生素A、C含量多,也是柿子另一大特色。色澤橙紅的甜柿,維生素A含量比脆柿高,與枇杷、芒果含量差不多;而維生素C,甜柿表現同樣比脆柿好,在水果界相當突出,可與芭樂媲美,比柑橘含量更豐富。對健康的好處/營養豐富 膳食纖維多成熟的柿子中含碳水化合物15.2%,其中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及果糖,這也是柿子吃起來很甜的原因。柿子富含β-胡蘿蔔素及鉀、磷、鐵等礦物質,與少量的蛋白質、脂肪及膳食纖維,豐富的膳食纖維還可以幫助腸胃蠕動,味甘多汁又健康。柿餅表面的白色粉末稱為「柿霜」,是糖分的結晶,也是中藥材。在《本草綱目》就有記載:「柿子味甘,性寒,能消熱去煩、止渴生津、潤肺化痰、治療熱咳。」如何聰明吃/飯後食用 不宜空腹吃農委會分享了四項柿子的簡單選購要領:色澤均勻、果面乾淨、萼片鮮綠、果型大且飽滿。常溫儲存約可保存一至二星期,放冷藏則可維持脆度。如果柿子放得太軟了,進冷凍庫還可以做成「冷凍甜柿」的吃法,加點水打成冰沙,或把吸管插進果實裡直接吸都很美味。若發現柿子有黑斑,不必擔心。農委會表示,甜柿果實成熟期遇到高溫就容易有黑斑;部分甜柿當種子引起脫澀時,果肉也會有黑褐色斑,都只影響外觀賣相,不影響食用安全。張雅芳表示,柿子口感較澀,是因單寧酸含量較多,單寧酸會影響胃酸分泌,最好飯後食用,不宜空腹吃。誰吃柿子要小心單寧酸會影響鐵質吸收柿子的單寧酸會與鐵質結合,影響鐵質吸收,有貧血的人,最好不要吃太多柿子,淺嘗即可。另外,柿子屬於高鉀食物,根據食藥署說明,若柿子同時併服保鉀利尿劑、心血管用藥等,可能會引起藥品與食物間的交互作用,增加心律不整的風險,所以也建議分開食用。高鉀水果 腎臟病患不宜另外,柿子鉀含量高,須限鉀的腎臟病患,不建議食用。脫水後的柿餅,維生素A、C會耗損,礦物質較不會流失,限鉀的腎臟病患也不宜吃。一個拳頭大小的柿子熱量約130大卡,100公克的柿餅則有約196大卡的熱量,糖尿病患要視飲食計畫,計算食用量。營養師推薦柿子食譜蔬果甜柿沙拉食材:小黃瓜2條、蘋果1顆、牛蕃茄1顆、脆甜柿1顆、堅果1湯匙醋醬:玫瑰鹽1小匙、現磨綜合胡椒1小匙、初榨橄欖油1大匙、水果醋2大匙(也可用新鮮檸檬汁或紅酒醋)作法:1.先將醋醬調勻後備用。2.將蔬果洗淨,削皮後切小塊狀,置入容器中。3.將蔬果丁和堅果與醬料拌勻即可享用。柿餅燉素雞食材:素雞1隻、紅棗6顆、枸杞適量、當歸1片、柿餅3顆、鹽適量作法:1.柿餅用手撕成塊。2.素雞切成大塊備用。3.素雞與柿餅、中藥材放入鍋中,加水高過材料,用大火煮開,改小火燜煮40分。食譜/營養師張雅芳、廚師黃綉月提供
-
2022-09-18 養生.聰明飲食
優格千萬別當早餐吃 營養師授最佳食用時機保住好菌
優格富含益生菌及優質蛋白質,成為近年民眾喜愛的健康食物之一,市面上更出現各類優格產品。營養師表示,優格的益生菌有助於維持腸道好菌增生,進而調節體質,且富含鈣質、蛋白質,及多重優點於一身,建議民眾挑選優格時注意成分標示,並建議飯後食用效果較佳。營養成分/鈣質豐富 還有維生素B新光醫院營養師許為捷表示,優格又稱酸奶酪,含有豐富的鈣質,每100g優格就含有110mg鈣質,為成人每日鈣質攝取量十分之一,且富含10%蛋白質。優格也含有維生素B6、B12等,有助於神經傳導運作;另含有磷、鎂、鉀,有助於代謝及調節血壓,也能保護骨骼健康。對健康的好處/活菌有利腸道 別買即期品許為捷表示,優格中需有10億個益生菌存活量,食用後才有助於腸道保健,市售優格有時因運送過程、保存時間過久,導致活菌數量下降,建議不要買快過期的優格。也有民眾選擇自製優格,透過優酪乳加上菌種、牛奶發酵,製作出的優格即擁有豐富活菌。許為捷說,自製優格建議用程序較少的「定溫發酵法」,以優酪乳、全脂牛奶1:3比例,用玻璃碗當製作容器,將全脂牛奶用75度C加熱15秒殺菌,並冷卻到42度,再將優酪乳、欲使用菌種加入「攪拌均勻」,接著放入電鍋保溫10到12小時,即可做出凝狀優格,時間越久、酸度越高。希臘「式」優格 小心更多添加物相較僅以優酪乳、牛奶及菌種做出的一般優格,市售還有「希臘優格」、「希臘式優格」不同種類。許為捷表示,希臘優格是一般優格再增加「過濾」程序,透過離心技術排除乳清,更加濃縮、蛋白質含量更高,但製作希臘優格的過程較複雜,成本也高。而「希臘式優格」與「希臘優格」不同,許為捷指出,「希臘式優格」透過加工程序,達到與希臘優格一樣的口感,當中添加洋菜膠、刺槐豆膠、果膠等增稠劑的成分,讓優格呈現固狀型態,雖然口感好吃,但如果還加了鮮奶油,糖分和熱量也高得嚇人。許為捷說,民眾挑選優格時,不能只是「看熱量」,有時熱量低的優格產品,可能是因為全脂牛奶添加較少,但添加其他香料、糖,熱量低並不代表營養價值高。她建議,挑選優格時,先排除有加糖、添加香料的品項,再挑選乳含量較高的優格。如何聰明吃/早晨空腹吃 好菌會被胃酸殺掉許為捷表示,有些民眾喜歡把優格當早餐,但剛起床時空腹胃酸濃度高,這時吃進優格,優格的好菌一下就被胃酸破壞,無法進入到腸道讓菌相變好,只感覺吃下冰涼的優格後會想拉肚子,實質上卻沒有創造營養價值。許為捷建議,優格建議在「飯後2小時食用」,在胃酸濃度不會太高時,吃優格後才能讓好菌不被消化,順利植在腸道內;若時常拉肚子、便祕者,代表腸道壞菌太多,這類民眾就很適合吃優格;作息不正常、骨質疏鬆、有心血管疾病者,也可以吃優格補充磷、鎂、鉀、鈣。誰吃優格要小心/胃食道逆流嚴重時 建議別吃許為捷表示,優格富含蛋白質且有許多好菌,對於有八、九成缺乏乳製品攝取的國人是很好的食材,但不建議一歲以下的孩子食用,因為幼童腸道發育尚未成熟,腸道菌相不穩定。優格含糖量較高,高血糖患者不適合吃希臘式優格,建議選用全脂奶或一般發酵的希臘優格。優酪乳內蛋白質含量高,約占10%,許為捷提醒,若腎功能不佳者,攝取過多蛋白質會造成腎功能負擔;腸躁症患者時常拉肚子,不太適合激進地補充優格;胃食道逆流的患者,也建議等症狀緩解後再食用,避免加劇症狀。營養師推薦優格食譜優格燕麥優格本身帶有酸甜口感,可以加入泡軟的燕麥,再添加一小匙堅果、切塊水果或果醬,攪拌均勻後,提升風味及口感層次,適合當作下午茶或小點心。優格馬鈴薯蛋沙拉優格除了當點心,也可以搭配主食類食用。像是將馬鈴薯蒸過後搗成泥,並將水煮蛋切塊成丁狀,再加點蔬菜,倒入優格攪拌。馬鈴薯優格蛋沙拉除了有蛋白質外,也含有全穀類及蔬菜,健康又營養。
-
2022-09-12 醫療.耳鼻喉
田馥甄感冒失聲...聲帶注射類固醇真有效?醫揭最適合的保養
歌手田馥甄(Hebe)原定9月9日起至12日於高雄巨蛋舉辦4場「一一」巡演,但後來緊急公佈因田馥甄感冒嚴重失聲,本來已經備妥4支類固醇,但為了給粉絲完美的演出,忍痛延期一周。過去有許多歌手都在演出時「倒嗓」,天王等級的張學友、劉德華都曾有過,醫師就表示,聲帶注射的類固醇並非萬能,通常仍要搭配休息24至48小時不能講話,才能夠見效。田馥甄9月9表示,團隊本來已經備妥4支類固醇,萬不得已時要往聲帶直接注射,要照常舉辦演唱會,但後來主辦團隊考量總彩排的聲音狀況仍不佳,因此決定延期,場次改至16日至19日演出。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嗓音醫學中心醫師張智惠表示,聲帶需要透過黏膜震動來發出聲音,感冒時很容易聲帶會水腫,就沒辦法達到震動發聲,這時候就建議以「口服類固醇」治療;若是工作需要,要立刻發出聲音,現在有「肌肉注射」、「聲帶注射」兩種針劑的治療方式。肌肉注射的類固醇施打,能夠急速讓身體用類固醇消腫,但長期使用會讓身體的腎上腺素分泌失衡,因此目前最新的「聲帶注射」,則是更針對病灶進行治療。不過,張智惠表示,聲帶注射屬於「微創手術」,手術過後的24至48小時內,若患者沒有好好休息,注射的類固醇會從施針的傷口處流出,失去治療的意義。最好的方法還是在服用藥物後,讓聲帶好好休息。張智惠提醒,聲帶因為倒嗓接受治療後,最好還是要做好聲帶保養,刺激性酸辣、易造成胃酸逆流的食物都不能碰,若不慎逆流,胃酸卡在喉嚨,會一直想要清喉嚨,會惡化修復;含咖啡因的茶類、咖啡、氣泡飲都要少碰,最適合的保養還是「喝溫水」。通常因為感冒接受聲帶治療的民眾,大約5至7天會痊癒,張智惠表示,若生病時胃酸堆積,又硬要講話唱歌,可能讓聲帶受損,出現合併症狀,像是長囊腫、息肉,甚至潰瘍,有時病患不好好休息,就會讓本來兩周可以好的病灶,拖到2個月才好痊,就算適用氣音講話也不可以,盡量避免使用聲帶,若有必要則小聲講即可,毋須使用氣音。
-
2022-09-10 癌症.食道癌
平均存活率不到2成 導致食道癌的飲食習慣有哪些及如何預防?
飲下一杯單一麥芽威士忌,感覺就能忘掉一天的苦澀嗎?當心了!長期飲用烈酒的習慣對你的食道與胃可是會帶來反效果的!台灣人喜愛喝高級烈酒,不管是金門產製的高粱,或蘇格蘭威士忌都各有擁護者,但在這些烈酒流入咽喉的同時,也燒灼著食道與腸胃,使人體承受慢性侵蝕之害;再加上代謝酒精時產生的致癌物,久而久之便會發展成癌化的細胞、癌前病變,並最終演變成上消化道的癌症。導致癌症的飲食習慣有哪些?不只飲酒,吸煙 (Cigarette)、飲酒 (Alcoholic)、嚼檳榔 (Betel nuts)合稱為高危險因子ABC,一項因子約將增加3~10倍的罹癌風險,3項習慣皆吻合的人,罹癌風險將是完全沒有上述習慣的人的79倍(數據取自台灣癌症基金會)。除此之外,喜歡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嗎?燒烤、醃製類,或是辛辣刺激的食物也容易刺激脆弱的食道,增加罹癌風險,因此我們也建議民眾減少食用上述種類的食物。而有些人則喜歡飲用「滾燙」的湯或茶類,這些飲食習慣也會增加對食道的刺激,從而導致食道表面的細胞癌化。這些習慣引發的作用是什麼?當食道長期有辛辣刺激的食物、酒類,或滾燙的液體經過、不斷刺激,引發其表面的粘膜產生異化,如此長期演變下來,將造成管腔內襯粘膜的「鱗狀上皮細胞」病變、形成「上皮鱗狀細胞癌」。食道的鱗狀細胞癌在亞洲約佔食道癌病患的8、9成,在台灣也是80%以上;病患以中年男子為主,在台位列男性十大癌症第九名,因此不可不注意啊!胃食道逆流導致的腺癌而食道癌的臨床表現共有兩種,除了鱗狀細胞癌,另一種是腺癌。這是指在食道下緣、靠近胃的腺體細胞,所發生的癌變。食道腺癌的發生原因與胃食道逆流有關,胃酸長期湧上食道與胃的交口「賁門」,導致附近的細胞發生變異。前期會出現名為「Barrett’s esophagus 巴瑞特氏食道」的癌前病變,症狀是食道粘膜的鱗狀上皮細胞由扁平細胞轉化為柱狀細胞,但是病患多半不會有顯著的症狀,而極容易遭到忽略。若未及時治療Barrett’s esophagus,病情可能持續惡化,引發食道腺癌。食道腺癌發生在已開發國家的比例較高,以美國為例,佔食道癌病患的8成以上;在台則不到2成。預防策略也是避免大量飲酒,導致嘔吐,若有胃食道逆流,建議及早救治,以免惡化。(數據取自台灣癌症基金會)食道癌五年存活率定期篩檢保平安從文章一路看下來,覺得很擔心嗎?其實食道癌並不可怕,台灣的治療技術成熟,在全球數一數二;但是往往病患來就醫時,病程已經發展得很嚴重了。因此希望大家將胃鏡、內視鏡視為重要的健檢項目,早期檢查、早期預防,就是成效最棒的治療方式了!東亞各國家因飲食與生活習慣,中日韓台皆是食道癌盛行的國家,然而日韓兩國注重早期篩檢,因此存活率遠高於台灣,方法值得借鏡。同時,注意飲食,多喝水、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並戒菸戒酒戒檳榔,這些都有助於身體對抗病症、降低癌症的罹患風險!莫待飲酒澆愁愁更愁,共勉之。參考資料:台灣癌症基金會-食道癌【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李佳穎醫師】平均存活率不到2成的恐怖癌症!我該怎麼預防食道癌?】
-
2022-09-10 焦點.健康知識+
喉嚨癢癢、感覺要感冒,狂喝發泡錠!發泡錠喝多有7傷害,6方法正確使用
現代人作息不正常、經常外食,不少疾病都有年輕化的趨勢,使得越來越多人注重營養補給及與健康保健的議題。尤其新冠肺炎已經持續好一陣子,不少人選擇含有多種營養,且方便攜帶的發泡錠保養身體,特別是含有維生素C成分的發泡錠,不只能同時補充水分,還能預防呼吸道疾病。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說明,市售發泡錠依功能性,主要可分為維生素C、維生素B群、綜合維他命、鈣質補充錠、電解質,有的還會額外添加Q10、鎂、生物素等;因為直接溶在開水中飲用,好處是營養素不需要腸胃系統多道步驟消化,會比較好吸收;且對於吞嚥困難的老人、小孩,或者不喜歡吞大顆保健品的人來說,會比較好入口。發泡錠不能當水喝不少人有感冒症狀或覺得自己快要感冒時,會將發泡錠泡水當開水喝,這樣的方式正確嗎?陳詩婷說明,含有維生素C成分的發泡錠,對於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的確有預防及緩解的作用,但對於已經處在感冒所引起一連串症狀的時候,光是補充維生素C,其效用並不太大;這時候反而多喝熱開水,讓身體處在微微發汗的狀況,效果還比單純喝發泡錠水好。雖然發泡錠擁有許多優點,可以很快的讓身體吸收營養素,但發泡錠畢竟是人工製成,含有人為化學加工的維生素及礦物質,比起天然的蔬果當然危害高一點,特別是長時間大量飲用時。以下帶大家了解,大量使用發泡錠,可能帶來的健康危機。大量使用發泡錠7傷害❶影響腸胃消化及營養素吸收發泡錠泡水之所以會冒泡泡,主要是添加了鹼性的碳酸鹽或碳酸氫鈉、碳酸氫鉀、小蘇打等鹼性物質。我們的胃天生就是酸性,才能幫助蛋白質的消化,或協助鈣、鐵等元素轉化成較容易吸收的型態;一旦經常喝發泡錠水,胃長期處在鹼性、中和胃酸的狀況下,不僅容易消化不良,也容易抑制特定營養素,像是鈣質、鐵質、維生素B12等的吸收。尤其是胃酸分泌本來就不多的老人家,一旦食用太多發泡錠,恐會出現腸胃不適的毛病。❷增加肝腎負擔發泡錠經常會使用黏著劑等化學添加物製成錠劑,以方便消費者使用;再加上有些發泡錠添加香料、色素、甜味劑等食品添加物,長期下來可能增加肝腎的負擔。❸血糖容易不穩為了滿足味蕾,業者經常會額外添加香料、糖分、色素、甜味劑等食品添加物,還有分檸檬、蘋果酸、橘子及葡萄等口味的商品,以符合大多數人的期待。其中,額外添加的糖分,經常喝易導致血糖震盪,不利血糖的控制,當然也會埋下未來糖尿病的風險。❹容易蛀牙如前所述,發泡錠本身除了高糖,也添加了碳酸的成分,這兩種物質都會侵蝕牙齒,若長期食用,又沒有注意口腔清潔,很容易蛀牙。另外,雖然有些發泡錠標榜不加糖,而是改用甜味劑,若添加的是阿斯巴甜,也不適合苯酮尿症的患者食用。❺注意力不集中國外研究發現,若長期把添加香料、色素的發泡錠水當水飲用,恐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下降等問題,尤其是處在學習階段的孩童。❻維生素C反彈性缺乏維生素C是強大的抗氧化物質,目前成年人每日建議為100毫克;許多發泡錠會標榜含有高量的維生素C,若長期食用大量的維生素C(研究發現,每天攝取維生素C超過2公克),除了容易導致輕微腹瀉外,身體還會因為已經習慣高量的維生素C,若一天不吃或減量時,則會出現反彈性缺乏的症狀。簡單來說,就是身體適應不良,而出現維生素C缺乏的副作用,像是引起牙齦出血、傷口癒合不良等問題。❼增加結石風險雖然維生素C為水溶性,但經由體內代謝過程長達3~4小時,且在代謝過程中,維生素會產生草酸,若發泡錠中含有高濃度的維生素C,很容易在腎臟或泌尿道與尿鈣結合,進而增加草酸鈣結石的風險。正確使用發泡錠6方法❶搭配溫水服用發泡錠因為含有許多營養物質,像是維生素C或B群,這類營養素碰到高溫就會被破壞,因此使用發泡錠時,最好用40℃以下的溫水泡開;另外,建議等到發泡錠完全被水泡開後再飲用,切勿直接吞到肚子或含在口中,以免造成危險。❷不要長時間飲用如前面所言,發泡錠畢竟是人工製成,含有許多化學添加物,且有高糖風險,長時間大量飲用,實在不利健康。❸留意藥物交互作用發泡錠是以碳酸氫鈉,也就是小蘇打的成分發泡,若與其他藥物一起食用,很有可能會加速藥物的分解,藥效雖然來得快,但也相對去得快;建議有服用藥物的民眾,至少間隔1小時再使用發泡錠,或先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❹切忌使用密閉容器發泡錠中的碳酸氫鈉,遇水後會轉化二氧化碳及水,而冒出泡泡,因此裝盛的容器應該選擇開放式的杯具,切忌使用密閉容器,防止發泡錠在密閉空間中產氣,而造成爆裂的危險。❺在保存期限內食用完畢發泡錠含有碳酸氫鈉或碳酸鹽、小蘇打、檸檬酸等成分,這些成分若接觸空氣(空氣中有水分),會加速變質的風險,所以開封後應該儘速食用;因為台灣氣候潮濕,剩下沒有使用的發泡錠,建議擺放在有防潮設計的容器中,避免產生化學反應或變質。❻含鈣的發泡錠,建議飯後服用鈣質的吸收,必須仰賴胃酸的幫忙才能解離成鈣離子;產品若是標榜補充鈣質等成分,建議飯後食用,因為飯後的胃酸pH值比較低(較酸),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74期)延伸閱讀: 。維他命C「飯前or飯後」服用? 營養師曝「正確時機點」:過量小心5大危害 。B群解疲勞、提神!單品or複方好? 「挑選要點」曝:飯前、飯後吃也有差
-
2022-09-08 養生.健康瘦身
潘瑋柏2個月減重逾10公斤!5招「不敗減肥法」,營養師也推
編按:歌手潘瑋柏自出道以來,便深受「易胖體質」困擾,熱愛美食的他曾一度胖到人生巔峰的93公斤。不過,日前他於微博曬出減重逾10公斤的對比照,表示自己瘦到了7字頭,瘦身成果讓粉絲驚呼。對此,營養師高敏敏也表示,潘帥能成功減重確實有其道理,並進一步分析5招「不敗減肥法」的關鍵祕訣,只要跟著做你也能瘦身成功。一個飲食法的風靡,就會有大批人效法嘗試,藝人潘瑋柏向來被笑稱是伸縮自如,他的不敗減重法「不餓就停、飯後不坐」確實挺不錯的!落實了「管住嘴」的最高境界。想要成功瘦身、保持好身材,這5招是關鍵想要保持好身材,不妨試試看這5招:1.餐前喝100CC的水、每天至少喝2000CC餐前喝水可以有效控制食量,讓飽食中樞有飽脹感,同時也能沖淡過濃的胃酸,減緩食物消化速度。2.每周3次運動鍛鍊每次至少1.5小時的健身房魔鬼運動。3.少吃精緻澱粉、多吃蔬菜膳食纖維幫助墊胃促代謝,澱粉跟油可少吃不能無。4.用餐時「不餓就停」管住嘴,讓自己絕不多吃。5.飯後30分鐘內不可坐著飯後走路可降血糖、消耗熱量、助消化。藝人潘瑋柏不敗減重法:「不餓就停,飯後不坐」。高敏敏營養師提供圖/藝人潘瑋柏不敗減重法:「不餓就停,飯後不坐」。高敏敏營養師提供在執行不敗減重法時,如果感到飢餓怎麼辦?你可以:1.多喝水:提高喝水量可以避免飢餓感。2.適量黑咖啡:能促進新陳代謝,幫助燃燒脂肪、抗氧化。3.吃低GI、高飽足感的水果:像是蓮霧、蘋果、火龍果、芭樂都很不錯。4.真的餓了就吃盤菜:蔬菜熱量低、富含膳食纖維,多多益善。在努力減緩橫向發展之餘,也必須清楚了解自己適不適合各種飲食法、斷食法。建議有以下4種症狀的人,不要隨意嘗試:• 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易血糖過低、暈眩。• 懷孕/哺乳媽:需要充足營養,宜少量多餐、不適合空腹太久。• 飲食失調疾病者:暴食症、厭食症患者首重先恢復正常飲食。• 青少年/成長中孩童:此時期需要充足均衡的能量營養。想鏟除休假期間堆積在身上的大魚大肉,可以試試不敗減重法!不過也要提醒大家,減肥不是一時,健康飲食跟生活模式是一輩子。會發現健康美麗不是為了別人,最先受益的是自己。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養成適合自己的飲食習慣,並長久保健康。(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
-
2022-09-06 醫療.消化系統
常覺嘴巴有怪味喉嚨卡痰 小心是胃食道逆流
1名45歲婦人近來覺得嘴巴有怪味,且一直有喉嚨卡痰、想咳嗽、無法清除的感覺。曾多次服用化痰止咳藥水,但症狀卻反復發生。後來求助中醫,經辨證是罹患胃食道逆流,經給予理氣降逆、清熱和胃藥物,治療一周症狀即獲得緩解。大里仁愛醫院中醫科醫師薛敦品說,喉嚨異物感是胃食道逆流常見的非典型症狀。其他非典型症狀還有吞嚥疼痛、咽喉發炎、長期咳嗽、聲音沙啞、口臭等。但許多患者因為不覺得有火燒心、胃酸逆流、胸悶等常見的典型症狀,卻到其他科門診求診。他說,胃食道逆流有輕重之分,輕者只有喉嚨異物感、發炎或咳嗽。但嚴重者可能會引起食道狹窄、巴瑞特食道炎或食道癌等食道病變,甚致或引發氣喘、肺炎症狀。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有時可以有效地緩解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但仍有三分之二的人可能會復發。薛敦品說,中醫治療胃食道逆流,考量情緒壓力、飲食不節,而導致肝失疏泄、脾胃運化失常、濁邪上逆等因素,運用保護胃壁、協助胃部排空的處方。常見治療胃食道逆流之方法如下:1.脾胃虛弱:胸腹脹悶隱隱作痛,時嘔泛清酸水,疲倦乏力,大便稀軟等脾胃虛寒型。常用藥方如香砂六君子湯、黃耆建中湯加減來健脾和胃。2.肝膽鬱滯:口苦、吞酸,嚴重則嘔吐黃綠苦水,並有胸骨後或上腹燒灼熱感,兩脅下脹滿不適感等。此時應疏肝泄熱,和胃降逆,常見藥方如四逆散、越鞠丸。3.胃陰虧虛:食欲不振,口咽乾燥,心煩,低熱,便秘或大便量少而乾,可能合併胃脘痛。可選用益胃湯,或芍藥甘草湯養陰益胃治療。4.瘀血阻絡:除火燒心、泛胃酸、口乾口苦外,更出現吞嚥困難、胸痛、嘔吐甚至嘔血等症狀,此時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藥方如血府逐瘀湯、丹參飲加減。他說,胃食道逆流病程較長,尤其現代社會生活、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容易有緊張、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出現,常因情緒壓力或飲食不當,加重誘發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平常注重生活的調養,生活起居適時,忌食甜食、辛辣、發酵易脹氣及堅硬的食物,以及不過飽過飢,暴飲暴食,避免餐後立即躺下休息等,並配合中藥調理,治療可達到事半功倍,獲得健康生活。
-
2022-08-20 醫療.消化系統
腸胃炎要吃清淡?醫師警告:只吃白粥「恐更傷胃」
如果得了腸胃炎,不少民眾的認知會是「要吃清淡一點」,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可以吃「白粥」,但外科醫師陳榮堅卻警告,「這是錯誤的觀念」,多吃白粥沒辦法養胃,還有可能傷胃,胃部開刀情況下,正確的觀念是吃「軟質的食物」。陳榮堅在臉書舉例,他遇過一名40歲的女性患者,有胃穿孔的情形,修補好後,提醒她出院後要吃清淡、好消化的飲食,結果出院兩天後,女子又因為不舒服回來急診,檢查發現原本補起來的地方在滲血。了解後才知道,女患者回家都只吃白粥,飲食完全偏頗掉,陳榮堅表示,白粥是屬於碳水化合物,非常容易刺激胃酸分泌,所以胃潰瘍或是胃部有傷口的時候,又吃促進胃酸分泌的食物,「實際上不會養胃,反而會傷胃」。陳榮堅也說,在急性腸胃炎或是胃部有開刀的情況下,比較正確的觀念是吃軟質的食物,且需要足夠的蛋白質,像是蒸蛋、豆腐、魚肉這類的食物,會比較好,飲食偏頗,反而會變得更嚴重,要特別注意。
-
2022-08-19 醫療.呼吸胸腔
怎樣的咳嗽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兆?引發咳嗽6大原因,出現這些狀況應就醫
咳嗽是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見的症狀,但千萬不能輕忽咳嗽對身體健康所帶來的警訊。然而,什麼樣的咳嗽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象呢? 引發咳嗽 常見6大原因1.呼吸道感染與肺部疾病:細菌性感染常會導致發燒,劇烈咳嗽合併黃痰;病毒性感染則常會有高燒合併乾咳。由於抽菸會造成氣管黏膜慢性發炎及纖毛活動減弱,還有後續可能引發慢性咽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發炎與阻塞性肺病,這些也會造成慢性咳嗽合併白痰。2.氣喘及過敏性咳嗽:過敏性咳嗽會反覆發作,只要遇到天氣變化或過敏原時就會持續咳嗽,而解決的方法只能找出過敏原因並予以排除。過敏咳嗽常被誤認為感冒或肺炎,因而沒有給予正確的治療方式,最後常會演變成為頑固性氣喘。3.喉嚨乾燥:因為喉嚨乾燥或是長期聲音使用過度,導致喉嚨慢性發炎,感覺有異物在咽喉而引發咳嗽;另外,更年期的口乾舌燥,也是導致咳嗽的一個原因。4.胃食道逆流:除了胸悶、胸痛的火燒心症狀外,還合併有久咳不癒、講話沙啞的症狀。因躺下時胃酸往上竄,產生喉嚨紅腫不適造成乾咳。所以胃食道逆流造成的咳嗽,最重要的特徵就是躺下時症狀會加劇。5.鼻涕倒流:引起鼻涕倒流的原因包括過敏性鼻炎、感冒、慢性鼻炎、鼻竇炎等,其中鼻竇炎不管是急性或慢性,膿都會從鼻竇倒流而引發咳嗽。而抽菸、二手菸、空氣污染、粉塵等,也易導致鼻涕倒流,進而引發咳嗽的情況產生。6.藥物與異物侵入:部分高血壓藥物或乙型交感神經抑制劑,可能在使用半年後會產生乾咳。此外,進食嗆到如飯粒,或是藥物粉末顆粒沾黏在喉嚨,也會導致咳嗽。出現這些狀況 應立即就醫什麼情況一定需要看醫師呢?高雄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林奇模醫師指出,簡單來說,就是久咳不癒、胸痛胸悶、呼吸困難等,還有其他感染症狀,包括發燒及黃痰,都應該請醫師檢查;請不要拖延,或是自行去藥局買藥使用。舒緩咳嗽 5大生活調整+居家療法經醫師診斷後,除了藥物治療外,林奇模醫師分享,減緩咳嗽的小撇步:1. 戒菸或是盡可能減少抽菸。2. 充分的休息。休息有助於提升免疫力,讓身體能更有效抵抗病毒侵擾。3. 補充適當水份或是乾淨的清流質液體,有助於痰液排出;但心臟衰竭及慢性腎臟疾病的病人,需要與醫師討論適當的水份攝取量。4. 避免接觸乾冷空氣,及密閉潮濕易有過敏原 (例如塵蟎及黴菌孢子) 的地方。5. 外出請戴口罩,以隔絕多數細菌與病毒。亦可以隔絕髒空氣及過敏原。
-
2022-08-16 養生.聰明飲食
被汙名化的硝酸鹽其實有益健康 專家教你該如何安全攝取
食品裡的硝酸鹽與亞硝酸鹽往往是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像香腸普遍加了亞硝酸鈉就一直被大家詬病,也因此市面出了很多宣稱不加亞硝酸鹽的,殊不知這樣反而造成其他的食安風險,參考前文香腸可以不加亞硝酸鹽嗎?答案:要真正專家才可以,再談香腸一定要加亞硝酸鹽嗎? 英國研究說他們不用加;而蔬菜界也有很多說法是攻擊水耕蔬菜可能硝酸鹽含量過高,於是市場也陸續出現以低硝酸鹽含量為賣點的的蔬菜。其實對於硝酸鹽與亞硝酸鹽的這種成見,在國外近十年來已經大大的扭轉,只是台灣還在被某些恐懼式行銷所盤據。幸好幾天前,陽明交大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發表最新一份研究:硝酸鹽及亞硝酸鹽致癌?食安所最新膳食風險評估調查發現利大於弊,研究針對台灣國人膳食調查發現,國人吃下最多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的食物貢獻來源根本不是加工肉品,反而是蔬菜與米飯。同時這份研究評估效益與風險,發現硝酸鹽與亞硝酸鹽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益,遠大於所造成的健康風險。韋恩希望可以從這裡開始把硝酸鹽與亞硝酸鹽導正為正確觀念,硝酸鹽與亞硝酸鹽利大於弊,尤其是年長者、擔心血壓高者,或是男性們也許不用再去尋找藍色小藥丸了,這樣不是更好嗎?韋恩摘要:1.人體自己會製造亞硝酸鹽2.人體需要亞硝酸鹽3.新的觀念是把硝酸鹽當成營養成分,可以抗疲勞丶放鬆血管丶有利心血管疾病預防4.國外現在流行吃甜菜根補充硝酸鹽5.硝酸鹽、亞硝酸鹽是男性好棒棒的救星 (諾貝爾獎得主的穆拉德博士,我們贊頌您!)什麼是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硝酸鹽及亞硝酸鹽或民間叫的硝石,長久被添加入香腸臘肉作為保色防腐之用,但是硝酸鹽及亞硝酸鹽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為2A級可能致癌物,指出在特定條件下對人類很可能致癌(Group 2A),其原因為當硝酸鹽與亞硝酸鹽伴隨含二級胺類食物(如肉、魚類)進入到人體內,可能生成亞硝胺,致使增加人類致癌的可能性。而普遍有加亞硝酸鹽的火腿及熱狗等加工肉品更被列為最高的1級致癌物,確定是導致大腸癌等癌症的致癌物。而硝酸鹽也是天然地普遍出現在植物、蔬菜體內的成分,因為氮是植物必須的營養之一,而氮是以硝酸鹽型態在植物體內運輸或儲存,但是之前許多人攻擊慣行農法或植物工廠蔬菜說,硝酸鹽在吃進肚裡後,會降低紅血球的吸氧力,造成精神不振,而暗示攝取過多硝酸鹽也有致癌的問題。攝取硝酸鹽及亞硝酸鹽被陽明交大平反不構成致癌陽明交大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調查發現,台灣民眾硝酸鹽飲食來源主要源自十字花科小葉菜類與高麗菜類,白米飯則為亞硝酸鹽的主要來源,都遠大於加工肉品。而再經毒理動力學模擬人體吸收、分佈與代謝,發現國人於各年齡層每日飲食所攝取的硝酸鹽、亞硝酸鹽健康風險幾乎可達忽略程度,破除了國人對硝酸鹽、亞硝酸鹽部分迷思。所有的食品風險都與量有關,過量都可能有毒性,適量時都是利大於弊,所以談硝酸鹽亞硝酸鹽,不談劑量都是一種惡劣的恐嚇行為,只是之前沒有調查資料足以佐證,這次陽明交大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研究成果告訴大家,目前攝取量很安全。而在這安全攝取量之下,其實硝酸鹽、亞硝酸鹽對人體不但無害,還可以發揮它們的益處與機能性。口水是人體硝酸鹽的主要來源?! 不怕毒死自己?其實許多人不知道,即使你再小心,絕口不吃加工肉品、濾掉飲用水的中的所有硝酸鹽,避開高硝酸鹽綠色蔬菜,其實你還是會從口水裡攝取到大量硝酸鹽與亞硝酸鹽!根據2012年的研究,口水才是人體硝酸鹽與亞硝酸鹽的最主要來源!人的口腔每天會分泌30至1,000毫克的硝酸鹽與5.2至8.6毫克的亞硝酸鹽至口水中,然後隨著食物吞下肚。這比國際間訂定的每日攝入安全容許量(ADI)硝酸鹽(3.7mg/kg/day, 以一個60公斤的人計約23毫克)及亞硝酸鹽(0.07 mg/kg/day,以一個60公斤的人計約4.2毫克) 還高得多。而還不到最新國際研究發現可以同時保護公眾健康、又能實現心血管效益的硝酸鹽新ADI 17.2mg/kg/day(以一個60公斤的人計約1032毫克)。所以人體自己會分泌硝酸鹽(還是經過濃縮的),難道是要毒死自己嗎? 當然不可能! 大自然當然不會這樣演化,而是硝酸鹽與亞硝酸鹽有它的生理機能性,人對其有需要。硝酸鹽與亞硝酸鹽的營養機能其實韋恩早在幾年前就注意到,國外將硝酸鹽已經當成機能食品看待,並分享這個觀念給大家。像國外一些運動員特別會攝取甜菜萃取物,並特別強調高硝酸鹽含量,作為恢復疲勞、增強體力用。而營養學家推崇的DASH飲食法,特別適合控制血壓的人食用,其內容也是大量深綠色蔬菜如菠菜、忝菜、芹菜或韭菜等等,這些蔬菜也正是高硝酸鹽蔬菜。近來也有越來越多的證據也證實硝酸鹽及亞硝酸鹽對於降低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助益。硝酸鹽與亞硝酸的機能性與近年來才解明的一氧化氮(NO)息息相關,對正是因此得到諾貝爾獎的穆拉德博士發現的一氧化氮機轉,可以放鬆血管內壁,因此可以抗疲勞丶放鬆血管丶有利心血管疾病預防,而一氧化氮放鬆血管也是藍色小藥丸的基本原理,所以穆拉德博士說一氧化氮是男性救星不是叫假的,而同樣可以產生一氧化氮的硝酸鹽,為何大家把它當仇人?人體生理天然有個硝酸鹽循環硝酸鹽與亞硝酸其實在人體內形成一個循環,⚫循環的入口是從食物攝取或是唾腺分泌而來⚫硝酸鹽大約有10%會在舌下被益生菌還原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吞下後經過胃酸的協助在胃部形成一氧化氮⚫剩下的硝酸鹽會在小腸完全吸收,大約60%~70%被腎臟排除,而部分被送回唾腺濃縮起來循環再利用⚫一氧化氮送到身體各處的內皮組織作為調控血管舒張之用,同時也具抗氧化作用。⚫部分一氧化氮也可以來自於攝取的精胺酸代謝與分解,所以精胺酸現在是男性保健產品大熱門。⚫部分一氧化氮也貢獻自大腸益生菌的分泌,所以現在也有一些男性益生菌的研究。聰明攝取硝酸鹽與亞硝酸鹽之道有關硝酸鹽與亞硝酸鹽的迷思是硝酸鹽與亞硝酸鹽與魚、肉等蛋白質相遇時,就會形成亞硝胺,促成癌症,於是乎有香腸不能配發酵乳、或是芹菜、蘿蔔不宜與干貝、魚肉同煮之說,甚至農業單位之前還大推那些水果可以抵銷香腸的亞硝酸鹽的宣傳法,其實這些都犯了將體外化學變化套用在人體的毛病,因為:1.雖然同是胺類,但是只有二級胺才具有活性反應力,而一般蛋白質裡沒有二級胺,只有腐敗的魚、肉才有二級胺的存在,正常我們不會吃這種肉的對吧。2.硝酸鹽與亞硝酸要在偏中性的環境才有機會生成亞硝胺,但是一遇到胃酸的低pH值環境就不會形成這個反應。3.食物內如果具有抗氧化性成分,如維生素C,也會阻斷這個反應。4.正常人硝酸鹽與亞硝酸鹽就會在小腸吸收完畢,不會有機會進大腸,所以更不會有一般被恐嚇的硝酸鹽與亞硝酸鹽被壞菌發酵成為亞硝胺的機會。所以綜合以上,想在人體內讓硝酸鹽與亞硝酸鹽產生亞硝胺,那需要很多特例同時存在,比如說吃大量制酸劑讓胃酸不足、配上攝食大量硝酸鹽與亞硝酸鹽造成小腸吸收不及等等,機率是很低很低的。只是從食物攝取硝酸鹽與亞硝酸鹽,攝取的來源還是有差異,還是以天然的硝酸鹽與亞硝酸鹽比以食品添加物的硝酸鹽與亞硝酸鹽好的。因為天然的硝酸鹽與亞硝酸鹽來自植物性蔬菜中,同時搭配了大量抗氧化物如維生素C、多酚、或是膳食纖維,有助於天然的硝酸鹽與亞硝酸鹽機能性發揮,也利於天然的硝酸鹽與亞硝酸鹽轉化為亞硝胺。而添加了硝酸鹽與亞硝酸鹽的香腸、臘肉等等,紅肉其實本身就是2A級的致癌物,高溫燒烤下更容易產生PAH等致癌化合物,所以本來就需要多加控制,也許不是硝酸鹽與亞硝酸鹽的問題。想要健康烤肉,可以參考前文韋恩流聰明烤肉四部曲,教您大大降低致癌物。硝酸鹽含量高的蔬菜深綠色蔬菜與根莖類蔬菜含有豐富硝酸鹽,十字花科的蔬菜含量也很豐富,大家不妨多攝取。所以芹菜降血壓的說法,其實相當有道理。而運動員愛補充甜菜根也是很正確的。而韭菜含有的硝酸鹽也很豐富,難怪會被叫做天然威爾鋼。⚫甜菜根 含3590 ppm⚫青花菜 含1140ppm⚫芹菜 含4269ppm⚫忝菜 含2360ppm⚫羽衣甘藍 含1319ppm⚫巴西利 含2441ppm⚫菠菜 含7410ppm⚫韭菜 含2949ppmPS . 硝酸鹽含量以文獻上可以找到最高的數值表示,事實上硝酸鹽含量跟種植環境、施肥量、光照等條件影響很大結論所以用硝酸鹽、亞硝酸鹽問題作為恐嚇題材是被濫用的行銷話術,謝謝陽明交大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的平反,大家可以享受硝酸鹽、亞硝酸鹽的益處,避免他們可能帶來的風險,輕鬆攝取含有硝酸鹽、亞硝酸鹽的新鮮蔬菜。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2-08-06 養生.人生智慧
「生活的喊停」是一種內在的喚醒!讓暫停變成一種習慣,可以激活自己成為想要的自己
克服倦怠法+困難突破法任何的事物都會有「鏈狀效應」,當一件事情受到牽制,就會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危險。當倦怠出現,會讓生活中許多人事物連帶受到影響。所以人需要在還沒有感到倦怠之前,就在心中安置「休息的心」來緩解自己的思想與行為。生活的「自我暫停」可以避免將生活壓的太緊,以致於產生負面連環鍊狀 效應。「暫停」是生活倦怠最好的解決方式,因為暫停可以讓人暫時抽離難纏的人事物,讓個人的身體可以釋放壓力,也可以讓個人的精神可以達到舒壓。當人處於在喊停的休息狀態,就可以讓人在思想與行動有新的激活。工作與生活中的「暫停」可以分為「被迫暫停」與「自願暫停」相信多數人對於工作或生活 正在進行的事情,忽然被迫停止,都會感覺錯愕。例如職場中的裁員事件。生活中的突發狀況。這些外在因素,會把你本來計畫的事情忽然打亂,讓原本有條不紊的生活頓時失序。這當中的觸發因子,有可能是工作場合的人員、有可能是父母、交往對象、配偶、孩子、朋友等,都會讓原有的計畫,忽然增加許多需要處理的事情。尤其,這些事情如果又是與你本來期望的進展產生差距,就會讓你的心感覺壓力增加。人會感覺壓力,常常是因為「生活失序」,這樣的外在紊亂,直接影響到人的內在感受,讓人對生活感覺煩躁的紊亂感。當一個人內在感覺如同久未整理的花園當中雜草紊亂,就會在內心產生一種什麼都不想管的狀態。這種不想管事的狀態並不是暫時休息,而是外在干擾造成內在動力減少,形成不想繼續當下工作的狀態,甚至會出現很想逃離當下生活的感覺。其實人需要在還沒有進入倦怠之前,就在心中安置「休息的心」來緩解自己的思想與行為,讓自己在工作與生活中的疲於奔命,能夠得到一些休憩。因此現代人對於「效率」一定要有新的認識。要知道,並不是不斷加班就能帶來工作效率,也不是讓生活行事曆一件事情緊接另一件事情,就意味著高效時間安排。【延伸閱讀:當人生感覺倦怠時送自己一個改變的機會!但必須「篩選機會」,不是所有的機會都適合你的人生】在人生前進的過程,必須顛覆「過度工作」的流程,因為人需要休息,才能讓思想運作清晰。如果你感覺你的工作與生活被壓縮過度,你放下手邊的工作,讓自己可以做一些你喜歡的事情,就算只是坐著讓大腦處於放空的狀態,也可以藉由讓身體與大腦的休息,來讓你的思緒有新的活水注意,因為「停」才能讓思想重建。生活過度加班,不只會讓人有猝死的風險,更會讓人產生對生活的厭倦。生活中的枯枝爛葉需要修剪,唯有去蕪存菁的生活,才能讓人生凈心。生活不需要隨著社會的洪流行走,人需要「重組紛擾的心」,才能讓「生活整合」,活出激活的人生。我在法院工作的時候,認識其中一位上司,她告訴我她年輕時在大型會計事務所當會計人員,可是工作兩年就被裁員,當時她感覺非常難過,因為她在那兩年期間除了工作,也很努力準備會計師資格考,想不到竟然就被裁員。當時公司按造政府規定的資遣費給付,她告訴自己,既然裁員的事實已經發生,那就用資遣費接著深造,之後她就申請學校,埋首苦讀完成學業後在法院工作。她告訴我,回首過去,她感覺人生最好的禮物就是當時被裁員後,能夠再度回到學校轉換專業跑道。她強調,如果當時被裁員,她不會有動力繼續深造,更不會往法律的方向走。相反的,我也知道一些案例,被裁員的一方懷憂喪志,對於工作與生活都無法積極投入,每日在生活中抱怨。最後連女朋友都離開他,而且連生活都需要靠父母資助。這就是因為過度在意裁員的事實。其實裁員在這個社會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公司或工廠會因為營運或景氣影響而被迫整頓內部,這些原因有時候與員工無關。況且任何地方都有工作的機會。由此我們可以清楚發現:「想法改變做法」。同樣是裁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也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這兩個例子都是暫時喊停的「被迫暫停」,也就是離職並非個人的意願,而是因為外在阻力的裁員因素,造成被迫需要離開原來工作軌跡。但是,其中一方知道如何把裁員當成一種新的人生,讓他在「生活整合」當中有進階。可以另一個人卻是讓升裁員事件,造成生活成員的負擔,不只讓他的生活封避,也讓他家人的生活陷於膠著。【延伸閱讀:當期望與實際有落差,人會產生高度疲憊感!專家教你克服倦怠+困難突破法】暫時喊停,可以激活你的人生除了上述暫時喊停當中的被迫暫停,還有另一種現象就是暫時喊停當中的「自願暫停」。有些人在職場或生活的某個階段,會忽然意識到工作階段想「自願暫停」。這樣的情況通常是內心深處的呼喚。這樣的現象很多發生在中年之後的男女。有的女性在生兒育女階段會暫時辭去工作,想要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成長。之後到了中年階段,就再度返回職場追求自己的自我實現。有的中年男女,在長年工作累積一定的經濟能力之後,想要趁自己還有經歷的時候能夠轉換工作跑道,做一些屬於自己夢想但是卻沒有機會實踐的事情。其實,生活的喊停,是一種內在的喚醒!無論暫停的因素是為了預防倦怠,還是為了讓自己出自己想要的生活,都是意味著你已經有聆聽你個人「內在聲音」。因為一個人在生活中的「階段」有檢視自己內在的感受,就會意識到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那樣的需求不是因為別人所擁有的事物與經歷,而是你的內在會讓你知道你的熱愛與能力應該在哪一個項目有專注點。其實,人生中的任何的事物都會有「鏈狀效應」,當一件事情受到牽制,就會有動一線而牽動全局的危險。因此「暫停」是遇到瓶頸最好的解決方式,因為暫停可以讓人暫時抽離難纏的人事物,讓個人的身體可以放鬆,也可以讓個人的精神可以釋放壓力。當人處於在喊停的休息狀態,人就可以在思想上與行動上有「新」的調整。我個人曾經因為過度工作,感覺效率反而減低。尤其過度工作造成睡眠減少,讓精神處於疲憊。之後更會出現鍊狀效應,讓疲憊的狀態,需要以暴飲暴食,或者完全不進食來做代償。因此就更會感覺身體不適,甚至會感到情緒煩躁,有時候連坐下來看幾分鐘電視也會感覺內疚,這樣的情形嚷我意識到需要立即「停下工作」,讓自己可以抽離工作狀態,以進行身體與精神的修復。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個人還沒有進入倦怠感階段之前,就知道要在生活中找時間休息,要讓暫停變成一種習慣。因為生活中的暫停,並不是代表停止前進。而是生活中的暫停,可以讓大腦與身體休息,因為人真的不需要隨時隨地都不斷地工作。當你在休息之後感到內心愉悅,你再度返回工作,就會感到事半功倍。暫停效應或許有人會感到困惑,暫停就是代表沒有前進,怎麼能夠「激活」停滯?其實,暫停階段要能夠讓生活有激活的感受,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休閒」置入你的平日生活。關於生活,現代人應該要有把「休閒列入生活安排」的意識。休閒應該是目標流程安排中的一環。我所任職過的加拿大德商醫療研發公司,在公司午間有健身房以及午間瑜珈課。因為公司高層認為休閒可以讓員工產生更好的工作效率。如果員工不想在午間運動,公司也有物美價廉的員工餐廳,讓職員們能夠藉由員工交流與美食來達到放鬆,很多時候工作中難解的問題,都在運動或者美食之後得到解決,主要就是人的腦中有暫停的休憩,讓新的思考可以進入人的思維。人的「放空」,主要在於不要在頭腦隨時隨地處於工作狀態。因為過度工作與過度思考,會造成投入過度所產生的疲倦。那樣的疲憊常常是久坐後的腰痠背痛,也可能是久站之後的腳麻背彎。其實,任何的生活的「正事」與「瑣事」需要有足夠的「時間間隔」,才能讓每一件事有不疾不徐的進度。有的人會誤以為壓縮時間,讓工作緊密排在一起,是生活高效的運作,其實,人的承受程度有限,多年之後的行程壓迫,身體就會以疾病來產生抗議,許多慢性病,血壓高、胃酸倒流、自律神經失調就是在高壓工作當中形成。很多人喜歡用「做了多少事」來衡量生活的效率。其實,生活中做了多少事並不是最重要,因為如果所做的事情,都沒有符合想要的自己,那麼就算每日做了很多事,有時候只會造成你的「心累」。生活本來就不太容易,太多的責任與太多的雜事,已經讓很多人感覺壓力,如果這個時候你沒有適度刪除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就會讓你的生活只有一個「累」字可言。生活必須看到進展,因為看不到前進路段的可能,就會讓人感到·不快樂,也會讓人感到意志消沈,尤其在沒有任何進展的瞎忙階段,更會讓人倍感倦怠。其實,倦怠感是可以改寫,任何沒有活出自己的意願,你都可以顛覆人生現狀,改變生活軌跡的模式。改變需要過程。多數人害怕「轉變」。因為「變」是一個無法預知結果的過程。可是改變心中的倦怠,並不是頻換工作,或者頻換居住地點,改變必須要從「心」開始,在原地就能做出改變。當生活出現倦怠,如果不改變生活,你就會被你的失望綁架。也就是說,倦怠感的出現,會讓你感覺每一天都是虛渡,尤其人在檢視自己生活過程,就更容易因侷限而感到焦慮。所以,當你感覺目前的工作與生活已經讓你感到毫無生趣,那就一定要「暫時喊停」,因為壓的太緊的彈簧,也會出現彈性疲乏。很多過度加班的職場人,會因為工作過長的時間,讓生活感到毫無樂趣,因為隨時隨地都在工作的狀態,就會讓人落入情緒 倦怠。生活需要努力,不需要拼命。要能夠在生活「暫時喊停」,才能讓生活中有「命」可以持續堅持理想。生活需要有喘息的空間,才能激活自己活成你想要的自己,因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這是人生長河的流程。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克服倦怠:30種突破困難,心不累的生活進階法》
-
2022-08-04 醫療.骨科.復健
在亞太地區中台灣盛行率最高 預防骨質疏鬆症可以怎麼做?
在上一篇「骨鬆族群男女有別、為什麼更年期後女性的鈣質大幅流失呢?」文章當中,我們提到骨質疏鬆在男女身上都會發生。在缺乏運動與足夠的鈣質補充的情況下,骨質疏鬆幾乎是每個人邁入中老年就會遇到的問題。既然如此,我們可以怎麼做來提早防範呢?其實很簡單,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了以飲食來補鈣,也要適當地搭配鈣片及維生素D。不過要注意的是,鈣質的吸收仰賴胃酸,因此鈣片要隨餐服用。負重運動照顧你的骨肉除了飲食外,負重運動也非常重要。簡單的諸如慢跑、健行、騎單車,或是進行重量訓練等等,都可以幫助骨骼與肌肉對抗地心引力,保持良好的骨骼強度。不過要注意的是,為了維持骨骼健康而進行的運動當中,游泳不包含在內。這是因為游泳在水中進行,以水的浮力支撐起身體的重量,因此無法作為增強骨骼的運動哦!居家自我檢測那家有年屆半百的長輩,要怎麼判斷他們有沒有骨質疏鬆的可能性呢?首先我們可以用「身高」簡單做個辨識。請問問家中長輩年輕時的身高,並幫他量量現在的,如果年輕時的身高比現在高超過3公分,那就有骨質疏鬆的可能性。這個現象在臨床上稱之為「壓迫性骨折」,可能是脊椎體空間塌陷導致的身高變化,可以帶他們去醫院診斷看看,及早預防骨質疏鬆症。如果等到跌倒、骨折才確診,不但需要手術治療,日後也只能透過服用鈣補充劑等方式才能維持,療程相對辛苦。醫院的檢測工具到醫院做骨質疏鬆相關的理學檢查時,會用到兩種常見儀器。這裡解說一下,在小型診所或家醫科用的是「超音波 (QUS)篩檢」,透過超音波在骨頭間傳遞的速度,可以得出未來因骨質疏鬆而骨折的可能性。這個篩檢方式簡便,診所層級的醫療院所也可以設置,但是並不能做為診斷骨質疏鬆症的依據,只能讓病人參考骨折風險而已。真正可以精準測定骨質密度,並依據結果開立處方用藥的儀器,是醫院放射科才有能力設立的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這個儀器運用低劑量 X 光來測定您的骨質密度,醫生並可藉此開立健保用藥,幫助您維持骨質密度。在我服務的吉安醫院就有設置這樣的儀器,因此鼓勵民眾多多善用健保資源,定期篩檢,以期用預防勝過治療的方式,面對骨質疏鬆的威脅。流行病學經由統計資料得知,台灣每年為一個骨質疏鬆症患者花費的醫療成本達到10萬元,而且在亞太地區當中,台灣的盛行率最高,可以說是另類的台灣之光了。現在社會上對骨質疏鬆症的認知還不到非常普遍,使得病患在確診時,往往骨質密度已經遠低於正常值。若能及早發現並補救,不僅可以預防未來骨折的風險,更能省下大量的時間與金錢成本。參考資料:骨質疏鬆症的流行病學【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鄭崇佑醫師】預防骨質疏鬆,可以怎麼做?】
-
2022-08-02 醫療.消化系統
治青春痘 吃藥竟引發食道潰瘍
小美最近因為壓力大,加上整天戴口罩,臉上長了許多青春痘。就醫後使用外敷藥膏效果不佳,醫師便換了某種綠色膠囊的口服藥物,青春痘果然大幅好轉。但同時小美卻開始覺得胸口灼痛、像有東西卡著,尤其在吃東西或喝水時更明顯;直到去腸胃科求診,才知道這是常見的「藥物性食道潰瘍」。食道潰瘍是常見的疾病,大多數都是藥物引起。常見的藥物包括:四環素類抗生素(如doxycycline、tetracycline等),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如diclofenac、mefenamic acid等),雙磷酸鹽類(如alendronate),以及氯化鉀製劑。其中,以Doxycycline(去氧羥四環素)最為常見,占藥物性食道潰瘍80-90%以上。其原因如下:1.這種抗生素為膠囊類藥物,膠囊黏著性高,通過食道時間比錠劑長,因此容易卡在食道裡。2.食道黏膜比胃黏膜薄,容易受到強酸、強鹼腐蝕。這類抗生素溶解時會產生pH3以下的酸性溶液,若卡在食道,就很可能造成食道灼傷。3.這種抗生素服藥時間一般是早上及睡前。許多人在晚上都是吞完藥直接上床躺平,加上怕夜間上廁所影響睡眠,水喝得少,結果便導致食道潰瘍。吃流質食物 多數一星期內緩解事實上,「去氧羥四環素」這種藥物並非不好,臨床上對某些棘手的感染症如青春痘、恙蟲病、萊姆病、生殖道感染等,其療效都相當不錯。尤其青春痘,最常用這種藥治療,且效果特佳,因而成為皮膚科愛用藥。治療藥物性食道潰瘍,調整飲食即可,在症狀期間,建議先以冷、流質食物為主食,如木瓜牛奶、豆漿、米漿等,絕大多數人在一星期內就會自行緩解。減潰瘍機率 用藥完別直接躺平服藥並非必要的,因為藥丸通過食道也會刺激傷口,且一般制酸劑的主要功用在抑制胃酸,而這類潰瘍的位置通常在食道中上段,與胃酸刺激無關。患者如果真的很不舒服,可以考慮服用胃乳,將傷口表面覆蓋。若是超過兩星期,食道潰瘍仍未改善,可能就要做胃鏡進一步檢查。食道潰瘍不是大病,發作時卻非常不舒服,有些人甚至會覺得坐立難安。但這種問題是可以預防的,一般建議服藥時應配用150cc以上開水,且用藥後直立至少15分鐘,避免立即躺下,如此就能大幅減少藥物性食道潰瘍的機率。
-
2022-08-02 養生.聰明飲食
熱泡茶和冷泡茶哪個咖啡因多?營養師揭喝茶養生6好處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73期文∕陳大樂你喜歡喝茶嗎?有些人把茶當開水喝,無時無刻都在喝茶;有些人則是一滴茶都不敢喝,就是怕茶中的咖啡因影響睡眠。但其實喝茶的好處還不少,茶葉中所含的一些成分,不但對養生有幫助,還能排除身體毒素,來看看該怎麼喝茶,才能喝出健康。茶多酚好處多多茶中的多酚可以防癌、提升抗氧化能力、降血壓、降膽固醇、降血糖、提升注意力等;雖然喝茶好處多,但容易心悸,腸胃不佳、失眠等族群不宜多喝。從早年的茶道文化,再到現在的手搖飲世代,都顯示茶與台灣人密不可分,不論是綠茶、烏龍茶、紅茶等,台灣茶都舉世聞名,更是各國觀光客的最佳伴手禮。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喝茶有助養生,如綠茶,本身是未發酵茶,含有豐富的兒茶素與單寧酸,具有對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防癌等好處;但也因為其未發酵,性質偏涼,所以消炎、解毒的功效較好。發酵過的紅茶,雖然兒茶素與單寧酸較少,不過茶黃素類(Theaflavins,TFs,為茶多酚,即兒茶素發酵所生成的物質)含量卻很豐富,具有抗氧化、延緩老化之效,也正因為發酵過了,紅茶性質較溫潤,具有止瀉、幫助消化等功能;而烏龍茶則是半發酵茶,口感與功效介於紅茶與綠茶之間。喝茶的6大好處❶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茶葉含有豐富兒茶素、多酚類等抗氧化營養素,美國農業部的報告指出,每天喝5杯紅茶,3週可降低膽固醇7%,及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的膽固醇」)11%;台灣對於烏龍茶的人體實驗也發現,連續飲用6週,可以降低血脂肪濃度,並有助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稱「好的膽固醇」)的提升。陳詩婷還說,茶裡頭的兒茶素這種抗氧化物質,能擴張血管、加速血液循環,因此能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整體而言,適量喝茶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❷控制體重與調節脂肪茶類含有單寧酸、咖啡因等物質,可以促進脂肪氧化與熱量消耗,因而能提高人體基礎代謝率;就有一份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每週至少喝一次茶的人,體脂肪比不喝茶的人還要少,腹部脂肪也較少;尤其是紅茶,因為單寧酸(一種會產生苦味的多酚類)含量特別多,分解脂肪、降低膽固醇和血糖的功效也較佳。❸讓血糖趨於穩定研究發現,綠茶中的兒茶素可以加強胰島素(有助降低血糖的荷爾蒙)的功能;同時還具有抑制腸道澱粉分解酶的酵素,因此可延緩飯後血糖上升的幅度,有助改善第二型糖尿病。❹抗毒滅菌、抗口臭蛀牙自古以來,就有把茶水拿來解毒滅菌的事蹟,近幾年的科學也發現,茶葉中的兒茶素,具有抑制葡萄糖聚合活性的作用,當葡萄糖無法聚合,病菌就不能在牙上著床,使齲齒形成的過程中斷,因而達到預防蛀牙的功效。也有研究發現,時常喝茶、用茶漱口的人,比較不容易罹患呼吸道方面的疾病。另外,茶葉中特有的多酚類,如綠茶的兒茶素,具有吸收口腔異味,達到預防口臭、改善口氣的作用;而紅茶裡的多酚發酵氧化後成了茶黃素類,同樣有消除口臭的效果。❺提神、養神之效  茶跟咖啡都含有咖啡因,本身具有提神的功能;不過茶在提神的同時,還具有安神的作用。陳詩婷說明,這是因為茶含有L-茶胺酸(L-theanine),這是茶葉特有的游離胺基酸;研究證實,可以促進大腦分泌多胺酸,還有降低焦慮、集中注意力、穩定情緒、改善睡眠品質等功效。❻預防老年失智與改善記憶力研究顯示,兒茶素可以抑制沉積在大腦的斑塊(斑塊是造成老年失智、認知退化的原因之一),同時可以與有毒物質結合,藉此預防老年失智症。如何減少茶的咖啡因?研究發現,冷泡茶的咖啡因,會比熱泡茶少了20%,如果對咖啡因敏感,但又想要喝茶的人,可以選擇冷泡方式,且減少浸泡時間,就可以降低咖啡因的攝取。5族群不適合多飲茶❶腸胃功能不好的人茶中的咖啡因會刺激胃酸的分泌,所以胃潰瘍的人,不建議多喝茶;當然本身腸胃功能不佳的人,更要避免空腹喝茶,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進而引起不適。❷缺鐵的人茶裡頭的單寧酸會與鐵離子結合,本身若有缺鐵性貧血的人,若長期過量喝茶,會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單寧酸本身也會降低腸道的蠕動,降低小腸酵素的分泌,影響鐵的吸收。❸便秘的人茶會引起便秘有兩種原因。陳詩婷說,第一是因為茶的咖啡因會利尿,如果把茶當水喝,會加速身體排水,腸道的糞便缺水,自然就不容易蠕動;第二,茶中的單寧酸會導致腸道蠕動變慢,長期下來,容易有便秘困擾。❹有心臟疾病毛病的人茶中的咖啡因,會使心跳加快、基礎代謝率增加,所以本身有心悸、高血壓等人,不建議長期大量喝濃茶,否則容易增加心臟負擔,產生胸悶、心悸等問題。❺腎功能不好的人腎臟是人體的透析儀,負擔過濾、排毒、排水的功能,太濃的茶,會增加腎臟負擔,特別是腎功能本身就不是太好的人,更不應該喝太濃的茶,淺嚐即可。熱水泡茶,兒茶素含量較高2008年國立中興大學研究指出,綠茶以90℃的水溫浸泡20分鐘,茶:水為1:50的泡法,其溶出的兒茶素,比4℃冷泡茶浸泡24小時,還要高20%;換言之,若想喝到較豐富的兒茶素,建議喝熱泡茶較佳。早晨9~11點為最佳喝茶時間喝茶最佳時間落在早晨9~11點,其餘時間淺嚐即可。陳詩婷說明,這是因為茶的咖啡因及茶鹼具有興奮的作用,若下午3點後喝,容易影響睡眠,而且茶鹼跟咖啡因本身有利尿的作用,晚上喝茶,容易夜尿過多,影響睡眠。不建議飯後喝茶,這是因為茶的兒茶素結合後會成為單寧,單寧是植物澀味的來源,其一遇到熱水或與空氣接觸,就會氧化成單寧酸,進到體內會使蛋白質凝固,因此飯後喝茶,容易會有消化不良的狀況。空腹也不建議喝茶,因為茶中的咖啡因會刺激胃酸分泌,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或是有胃潰瘍病史的人,都不建議空腹喝茶。一天喝茶勿超過6杯陳詩婷表示,目前並沒有對茶飲訂出飲用上限,不過就以咖啡因含量來看,衛生福利部建議健康成人一天不要喝超過300毫克,約是2~3杯的美式咖啡,或約5~6杯的綠茶;倘若對茶之咖啡因或茶鹼敏感的人,則要減少攝取量,且以早上9點到11點為最好的喝茶時間。延伸閱讀: 。喝水消水腫、減重!每天喝多少才夠? 減重醫解答「關鍵時機」 。無糖茶當水喝超傷腎! 毒物專家公布茶喝太多3健康危機
-
2022-07-30 焦點.健康知識+
老化跟氧化有關係嗎?營養師帶你認識體內抗氧化物及必吃的8類抗氧化食物
現今世界人口有越來越高齡化的趨勢,台灣也已在2017年正式進入高齡社會。面對這樣的轉變,「老化」相關的議題也越來越被重視,努力活得健康、活得長久是人人都得面對的人生課題,而一直以來跟「老化」聯想在一起的「抗氧化」也成為熱門的關鍵字。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來帶你了解究竟什麼是抗氧化?我們體內又有哪些抗氧化機制呢?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氧化?跟老化有關係嗎?長久以來,大家聽到「抗氧化」都會聯想到「抗老化」,究竟這兩者有什麼關係呢?「老化」這個詞,是指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慢慢下降、器官逐漸衰退的過程。而「氧化(Oxidation)」其實是一個化學名詞,狹義的解釋就是物質跟氧氣(Oxygen,O2)結合,而廣義來說就是物質在反應後失去一個電子(Electron,簡稱e–)的過程就稱作氧化。氧化是我們身體維持正常運作以及代謝中必然會的發生的反應,然而在丟失電子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自由基(Free radical),因為其結構的關係自由基是非常不穩定的,容易跟其他物質結合再產生更多的有害物質。自由基可能會造成許多細胞損傷,長久下來便可能導致一些器官或生理功能受損,例如:破壞遺傳因子DNA使得基因發生突變或異常、破壞蛋白質分子或酵素並干擾它的活性、刺激白血球產生不正常的反應……等等,這些破壞都有可能導致身體產生發炎物質,進而導致細胞凋亡並造成人體的病變及老化,因此氧化所造成的傷害可以說是老化的一部份,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抗氧化會跟抗老化頻頻搭上關係。體內的抗氧化機制前面提到氧化是我們維持正常代謝必然會發生的反應,那麼難道只能任由不斷氧化對身體造成傷害嗎?其實我們身體自己是有一套抗氧化機制的,透過這些機制我們能夠清除身體代謝或飲食而產生的自由基,減緩或抵禦它們所造成的氧化傷害。體內的抗氧化機制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以下會簡單介紹這兩種機制:一、酵素抗氧化系統人體能夠自行製造許多抗氧化酵素,這些酵素對於體內所產生的自由基有極高的專一性,能迅速地將自由基利用氧化還原的方式轉變成毒性較小或是對人體無毒的物質,是人體中抵抗氧化傷害最有效率的一道強力防線。例如: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簡稱SOD)、穀胱甘肽過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簡稱GSHPx)、過氧化氫酶(Catalase)都是體內非常重要的抗氧化酵素。由於上述這些抗氧化酵素通常不耐胃酸且原則上不會直接以酵素的型態被小腸所吸收,所以很少經由食物或是其他口服食品來補充。 但這些抗氧化酵素需要一些輔因子才能在體內作用,所以我們可以藉由適量補充這些輔因子來讓體內的抗氧化作用更順利,例如:攝取紅肉來補充鐵、攝取海鮮來補充硒、攝取肉類來補充鋅及銅。二、 非酵素抗氧化系統除了前面提到的酵素抗氧化系統外,人體內也有許多非酵素的抗氧化劑一起幫忙清除自由基喔!雖然沒有像酵素一樣具有專一性跟高效率,但它們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抗氧化防線喔!而這些抗氧化劑通常都是可以藉由飲食或是保健食品來補充的。下面就來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非酵素抗氧化劑吧!1. 維生素C維生素C應該是大家很常聽到的抗氧化物!它參與了體內許多抗氧化的反應,主要是因為結構上的特性,讓它可以提供電子給體內代謝所產生的自由基,使其形成比較穩定的化合物進而減緩身體的氧化破壞。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維生素C可以還原在脂質代謝過程中失去活性的維生素E,維持維生素E在體內的量,讓它能繼續在身體作用!另外,維生素C也是膠原蛋白合成過程的必要因子,所以對維持皮膚的健康也非常有幫助。維生素C的主要食物來源為新鮮的蔬果,含量最多非芭樂莫屬!2. 維生素E維生素E也是因為結構的關係能夠提供電子給自由基,並阻止脂質過氧化的連鎖反應,進而能降低體內的氧化壓力,保護細胞膜的完整性,是細胞膜上最重要的自由基清除者!另外因為它能夠減少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產生,因此在預防血栓及心血管疾病上也有重要的功能喔!前面也有提到維生素C可以幫助還原維生素E,彼此之間有互相保護的作用,所以維生素E才能再生使用,讓體內的量維持在一定的濃度,幫助抗氧化的作用喔!維生素E常見的食物來源有:深綠色蔬菜、植物性油脂、堅果種子等等。3. 穀胱甘肽(Glutathione,GSH)穀胱甘肽是由三種胺基酸所組成的化合物,分別是:甘胺酸(glycine)、穀胺酸(glutamic acid)及半胱胺酸(cysteine)。穀胱甘肽也是人體細胞內非常重要的抗氧化劑,它可以還原已經被氧化的維生素C,幫助它的再生,而這個反應需要前面提到的穀胱甘肽過氧化酶(GSHPx)來輔助才能執行。另外,穀胱甘肽也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有許多研究顯示對於皮膚的美白有顯著效果喔!常見的食物來源有:蘆筍、酪梨、菠菜、秋葵等等,此外,由於穀胱甘肽裡面含有硫,因此補充十字花科蔬菜、洋蔥等含硫食物也能作為體內合成穀胱甘肽的原料喔!4. 硒(Selenium,Se) 硒是穀胱甘肽過氧化酶(GSHPx)的輔因子,幫助保護組織以及維持細胞膜避免受到氧化破壞,另外,在抗氧化作用上它能與維生素C一起協助維生素E的再生,與維生素E具有協同作用,因此是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喔!常見的食物來源有瘦肉、海產等等。 看到這裡的你,有沒有發現人體的奧妙之處呢?其實無論是酵素抗氧化系統還是非酵素抗氧化系統,彼此之間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硒是穀胱甘肽氧化作用的重要輔因子、穀胱甘肽需要穀胱甘肽過氧化酶才能產生功能、而穀胱甘肽能還原已經被氧化的維生素C、維生素C又能與硒一起幫助維生素E的再生……等等,這些抗氧化物互相輔助反應、互相幫助再生,功能間相輔相成的結果,才能讓保護生理功能的效果達到最大值。除了上面介紹的這些重要抗氧化物,體內還有許多其他具有抗氧化能力的物質,讓身體能夠對抗氧化壓力所造成的傷害。氧化及老化雖然是必經的過程,但其實,你的飲食型態跟生活作息才是決定老化速度的關鍵!所以維持均衡的飲食及良好的生活型態,再輔以這些抗氧化機制的作用,才能讓身體在正常的速度下慢慢老化,也比較不用擔心因為快速累積的氧化傷害所造成的疾病及生理功能失調。若是有用保健食品來補充的需求,則可以選擇複方類型的產品,因為抗氧化成分在做用上如果能夠多元補充,會比起單一成分的補充更有效果喔!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7-28 養生.保健食品瘋
B群、維生素D、魚油、益生菌…哪些是必要吃的?醫生公開自己吃的保健食品清單
多年臨床工作心得,讓自己深刻有感,如果不好好保養身體,將來就是生病、吃藥等,與其未來可能花大筆醫藥費,不如把這些錢拿來投資自己的健康,因此家中不只備有十多種油輪流食用,以飲食補充維生素 C,也會慎選保健食品來補充,除了必備綜合維他命及 B 群外,維生素D、葉黃素、薑黃素、酵素、益生菌等也是較常吃的保健食品。》薑黃素選擇理由│如何選擇為超強抗氧化劑,可預防失智,顧腸胃道1 來源產地要清楚,不買散裝或在路邊市場購買。2 需有產品農藥重金屬檢測報告,確保產品安全。3 若買粉劑以偏橘紅的秋鬱金為主,薑黃素含量比較高。4 膠囊的成份劑量會高於粉劑,可視自己需求選擇購買。早在 2009 年,我就開始服用薑黃素,當時外界對薑黃素的認知還不甚了解,但學界已開始進行很多研究,當年我正在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唸博士班,有幾位學弟妹在進行薑黃素對癌細胞的小鼠試驗,因而得知薑黃素是很強的抗氧化劑後,就開始注意到薑黃素的保健功效。2010 年後相關研究就陸續發表,最為轟動就是「吃咖哩防失智」,由於印度是全球阿茲海默症發生率最低的國家,科學家們就開始研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發現是因咖哩中的薑黃素可以抑制 β- 類澱粉蛋白沈澱,因此能防失智症。美國杜克大學的相關研究,更建議每週吃二到三次咖哩可防失智症;德國尤利希的神經學與醫學研究所實驗室更進一步發現,咖哩中的香料薑黃可以讓小鼠的神經幹細胞提升增生速度約八成、修補腦部損傷,未來可做為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的藥物。近年來,全球對薑黃素的研究方興未艾,多達數千篇論文研究,從癌症、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糖尿病、消化性潰炎及克隆氏症、大腸激躁症、關節炎等疾病皆有相關研究。薑黃因含有百餘種成分,除了薑黃素(Curcumin)外,還含有鈣、鉀、鎂、硒、維他命C、E。印度傳統醫學或中國、古希臘,都將它當成生藥的一種。但民眾在食用時也必須了解,薑黃素不易溶於水,會造成人體吸收率差,且它代謝也極快,因此不太能留在體內。薑黃素較易溶於有機溶劑或油脂,因此,在烹煮咖哩時加入薑黃粉是最好的方式。另外,薑黃粉也可以放到豆漿內也比較好吸收。》益生菌選擇理由│如何選擇提供好菌讓腸胃道更健康,鞏固第二大腦1 益生菌產品很多,目的為改善腸胃道或過敏現象,確認需求再購買。2 益生菌一段時間就沒有效果,需2 至3 個月換一次。3 可先買一小罐試試,沒有效果就換不同品牌。在必吃的保健食品中,特別在意腸道的健康,總認為「有進有出」是最健康的方式,包括酵素、纖維素及益生菌等。人體神經細胞最多、最複雜的是大腦,腸神經系統擁有一億個神經細胞,是身體中擁有第二多神經細胞的器官,因此腸胃道又被認為「第二大腦」。腸道內有腸內菌叢,而且每個人的腸道菌叢種類、數量都不同,要維持身體健康就得讓菌叢保持平衡。目前台灣健康食品與益生菌相關的功效,大致分三類,一為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免疫調整,二是腸功能改善,三是能通過胃酸及膽酸考驗,有助於增加腸內益生菌,降低胃幽門螺旋桿菌之數量。包括膠囊、粉劑、優酪乳等。由於益生菌種類非常多,我的選擇是越單純越好,常服用的大概只有三到四種益生菌。但在補充益生菌的同時,也要提供食物給益生菌,這就稱之為「益生質」也就是膳食纖維,五穀雜糧、蔬菜水果。固定吃 3 個月以上,讓菌叢能有生長的時間,若吃 3 個月後沒有特別改善,就可以換不同種的益生菌來吃,找出自己最適合、最有效的益生菌菌種。》酵素及纖維素選擇理由│如何選擇有助於消化吸收及順腸排便1 可多嘗試不同產品,再選擇適合自己的三或四種輪流吃。2 仍以有品牌的產品為主,或能提供相關檢驗證明的產品。酵素就是「酶」,簡單的說就是分解、消化食物,我們每天吃進去很多食物,包括蛋白質、澱粉及油脂,在消化的過程中,就需要不同的酵素來幫忙將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會讓吃下去的食物可以快速分解。至於纖維素是從減肥開始後才認真吃,由於外食機會多,若擔心蔬菜量不夠,就吃些纖維素,多少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纖維素。這些產品都有助於消化吸收及順腸排便的作用,可以讓肚子消的比較快,但每個產品都有它的優缺點,吃久了都會降低耐受性,因此,我會多方嘗試各種品牌,最後圈選出自己認為有效果的三、四種品牌輪流吃。除了保持保健食品的新鮮度外,還可以避免食安問題踩到地雷。》維生素D選擇理由│如何選擇調節免疫力,提升保護力及防疫能力1 選擇覺得好入口的純維生素 D。2 瓶身標示的單位為 IU 的非活性維生素D。3 標有「USP」、「GMP」等合格認證字樣的產品,品質比較有保障。根據多項研究,大家都知道,維生素 D 可以促進骨骼、牙齒健康,預防骨質流失,同時也對於免疫系統、大腦與神經系統有益,另外也有協助維持肺功能與心血管健康。近來由於 COVID-19 疫情影響,適當補充維生素D,也可以提高防疫力,對抗病毒。維生素 D 除了多曬太陽,多從鮭魚等魚類、黑木耳、蛋、香菇等食物攝取之外,也可以多補充維生素D 補充品。》葉黃素選擇理由│如何選擇改善或預防眼部疾病,還能抗氧化1 選擇葉黃素:玉米黃素 =10:2 的黃金比例。2 建議優先選擇吸收率較佳的游離型葉黃素。3 對 3C 族來說,建議選擇配方富含花青素如山桑子、藍莓等的葉黃素。隨著 3C 產品普及,現代人常用眼過度,長時間使用平板、電腦,容易伴隨眼睛痠澀、視力模糊,甚至黃斑部病變等不適症狀。想要維持眼睛晶亮有神,除了適當地讓眼睛休息、均衡飲食外,現代人也會選擇透過補充葉黃素,讓眼睛明亮舒適。人體無法自行製造葉黃素,必須由飲食中攝取。當無法從食物獲取足夠葉黃素時,則可選擇葉黃素保健食品來補充。一般普遍認為游離型葉黃素吸收率較佳。此外,衛生福利部建議補充葉黃素每日不應超過 30 mg(毫克),也有研究指出,健康成人每日攝取 6 mg(毫克)葉黃素,有助減緩黃斑部退化的風險,因此,葉黃素多吃無益,適量攝取即可。(本文摘自原水文化出版《類生酮+宅運動 方式瘦身法:精神科名醫方俊凱8個月甩肉19公斤健康祕笈》)
-
2022-07-20 養生.聰明飲食
以水果取代正餐反而助長脂肪 營養師教你夏天水果如何吃得健康
夏天是水果盛產季節,水果多汁解渴的口感,讓人胃口大開!有人甚至會以水果取代一餐,但這樣可能會導致營養不均衡,一不小心就血糖太高,反而助長脂肪。推薦夏日可食用四種常見水果,它們各自具有哪些獨特的營養素?該如何聰明吃得營養又健康?怎麼挑選好品質的水果呢?1.西瓜香甜多汁的西瓜,被稱為夏季瓜果之王。西瓜含水量很高,占總體94%以上,所以西瓜有助消暑解渴,若出現輕微中暑,有口乾舌燥、頭昏、皮膚發燙的感覺,不妨可吃點西瓜解暑。不過,西瓜屬於比較寒涼的水果,體質虛寒、容易手腳冰冷、逢經期、受寒感冒的人,應該少吃。怎麼選?挑選表面光滑、花紋整齊的西瓜。若西瓜的蒂頭粗壯彎曲,通常比較甜;拍拍果皮聲音清脆響亮,代表含水量夠。2.百香果百香果的酸甜滋味,是許多人的愛好,不管入菜拌沙拉,還是當水果吃,都別有風味。它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帶黃色果肉的小黑籽,膳食纖維非常豐富,只要吃上兩顆,就能獲得3.2克的膳食纖維。不過,百香果的籽不好消化,腸胃功能不好的民眾,不可多吃,過量食用會導致腸胃不適;百香果屬於高鉀水果,需要限鉀的腎臟病患應該節制。怎麼選?選擇外皮顏色深,拿起來有重量的百香果,代表成熟度夠,裡頭果肉多,水分充足;如果外觀有皺紋,代表放置一段時間了,最好盡快吃完。3.芒果芒果單吃,做成芒果汁、冰淇淋、芒果冰沙、果凍都相當美味。台灣芒果品種多,但都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而β-胡蘿蔔素是人體製造維生素A的重要原料,可促進細胞分化正常,使癌化的細胞加速凋亡,也能促進黏膜分泌潤滑黏液,修復身體受傷的黏膜組織。不過,芒果屬於容易導致過敏的水果,若發現接觸到芒果汁液會過敏,應避免食用。怎麼選?選購時要注意芒果表皮有沒有黑斑或壓傷,有黑斑或塊狀黑斑,表示內部已開始腐爛;壓起來有彈性、果蒂為紅或澄黃色,屬於比較新鮮的芒果。4.李子酸甜的李子糖分較低,適合有血糖問題的人食用;李子的果皮跟果肉都是紫紅色,富含花青素,且顏色愈深含量愈高。花青素是很強效的抗氧化劑,不僅可以幫助自由基的消滅,對於心血管保健、免疫力提升都有好處,李子的酸澀感,有助消除飯後的油膩感,並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不過,李子的果酸較高,易刺激胃酸分泌,因此腸胃功能不佳的人,宜避免空腹食用。怎麼選?選擇果粒飽滿完整、沒有壓傷、果肉富有彈性,且帶有果粉的李子為佳。太軟的有可能過熟,不耐久放。
-
2022-07-19 醫療.消化系統
半夜胃食道逆流難入眠!睡覺時注意這幾件事助緩解
近年來胃食道逆流疾病的病患數日益增加,夜晚入眠時「火燒心」、夜咳令人難以入眠。花蓮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林霖解釋胃食道逆流成因與症狀,並分享緩解症狀的方式與飲食守則。胃食道逆流成因?林霖指出,部分的胃食道逆流與生活習慣包含,抽菸、喝酒、咖啡、茶、油膩等刺激性食物有關,主要是胃酸從胃部逆流上去,造成食道侵蝕。此外,若賁門較為鬆弛或是肚子太大、腹壓太高像是肥胖和懷孕,以及括約肌較無力、橫隔膜疝氣等,胃酸也容易逆流到食道。針對「賁門」林霖解釋,為食道與胃入口交接處的括約肌,負責在進食、吞嚥時「開門」,使食物從食道順利進入胃裡,在食物進入胃後「關門」。關閉是為了防止胃部蠕動時,胃酸和內容物逆流回食道,隔絕其對食道黏膜的傷害。胸口、胃部灼熱感 為胃食道逆流典型症狀胃食道逆流症狀最常見的症狀通常是「火燒心」,林霖說明,胸口有灼熱的感覺,或是胃部有灼熱的感覺,有部分人會感受到有胃酸逆流上去,較嚴重可能會逆流到喉嚨處。非典型症狀則有,慢性咳嗽、喉嚨卡卡的、口臭、胸部疼痛等,導致有些民眾可能會去看心臟科、耳鼻喉科排除掉非胃食道逆流所造成的才會來腸胃科就診。緩解胃酸逆流症狀 睡眠時墊高枕頭、向左側躺至於治療的方式,林霖表示,藥物治療方面分為幾類,民眾常在藥局購買的中和胃酸的制酸劑主只能暫時緩解症狀,無法治療胃食道逆流,主要用來治療的藥物分為組織胺阻斷劑與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組織胺阻斷劑在一般藥房可以買到,不需照胃鏡健保就能給付;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則需要照胃鏡後診斷有胃食道逆流才能透過健保使用,上述2款藥物都是藉由抑制胃酸分泌達到症狀的改善。針對非藥物的舒緩方式,林霖建議,病患要改善生活習慣,不要吃太飽、吃太油,要多喝溫開水。有些病人在夜晚時症狀會特別嚴重,所以盡量不要吃宵夜,睡覺時也可以把枕頭墊高、讓身體向左側躺並穿著寬鬆的褲子。避免刺激性的飲食習慣 減少攝取太油、太酸食物林霖也提醒,在日常中若要預防胃食道逆流發生,建議避免抽菸、喝酒、咖啡、茶等刺激性飲食習慣,也要減少攝取油膩食物、甜食、汽水等;以及酸性食物包含,檸檬、柳丁、醋、葡萄柚等。
-
2022-07-11 養生.聰明飲食
修復黏膜助胃潰瘍好轉 營養師揭飲食6原則:避免胃酸分泌過多
研究顯示,5到10%的人終其一生會罹患消化性潰瘍,最常發生在十二指腸及胃。除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外,也與壓力、長期服用藥物、暴飲暴食、刺激飲食等有關。飲食治療六原則,減少對胃刺激,避免胃酸分泌過多,讓胃自行修復受傷黏膜,胃潰瘍即能好轉。1.修補黏膜食物黏蛋白有助修復黏膜傷口,特別對胃黏膜、腸道黏膜有好處,可多吃富含黏蛋白的食物,像秋葵、山藥、木耳、蓮藕、菇類等。維生素U是抗潰瘍因子,能幫助黏膜修復,十字花科類含維生素U,如高麗菜、花椰菜等可常吃。2.吃健康的油脂含亞麻油酸的油品,可抑制胃酸分泌,含次亞麻油酸的油脂則能抑制發炎,交替使用可降低胃酸分泌,促進傷口修復。患者回饋,早晨空腹喝一匙好油再吃早餐,胃較舒服,但切忌吃油炸食物,易刺激胃黏膜。3.選易消化食物胃潰瘍應避免吃粗纖維、不易消化食物,如粗菜梗、糯米、纖維較粗的肉類,主食吃飯、粥、燕麥、小米、蓮子、山藥、地瓜、南瓜等能養胃健脾;蔬菜選纖維較短的嫩菜或瓜類;蛋白質則是魚類、蛋類、豆腐、短纖維肉類等。麵製品少吃。麵是小麥製成,性質較溫熱,吃多易腹脹,多數人吃麵食不會搭配纖維質,缺乏纖維易消化不良;對麩質過敏,麵食會使小腸腸壁漏洞,讓毒素更易進到體內。4.少吃刺激食物炸物、辣椒、胡椒、咖哩、生蒜頭、生洋蔥,還有咖啡、巧克力、茶類、甜飲、甜點、菸酒等屬刺激性食物,易傷害胃黏膜,有喝茶習慣者,建議將茶沖淡或改喝無咖啡因水果茶或花茶。5.不吃冰冷食物胃病患者切忌食用冰冷的飲品及食物,冰冷食物進到胃,血管急遽收縮,影響胃酸及消化酶作用。6.飯水分離胃病患者吃飯別配湯、水或飲料,能刺激口腔分泌更多消化酶,分擔胃的負擔,喝飲料等飯後一小時再喝,或飯前半小時喝水。
-
2022-07-08 癌症.胃癌
5類高危險族群容易得到胃癌 不良生活習慣造成致命腫瘤
胃癌幾乎是無聲殺手!症狀表現很像胃病,很難發現。不如戒除不良生活習慣,讓胃部保持健康。 胃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而相比其它惡性腫瘤,卻因為它的表現症狀很容易跟普通胃病混淆,導致發現機率較低,許多胃癌病患發現自己罹癌時,卻已經是末期。英國《NHS》網站指出,很多胃癌病患,即便身體出現胃酸逆流、吞嚥困難、打嗝很多等症狀,卻覺得自己只是得到普通胃病。因此羅列以下胃癌症狀、降低罹患胃癌的方法: 1.50歲以上 2.男人 3.長期感染幽門螺旋桿菌(H. pylori) 4.患有某些胃部疾病,例如長期嚴重的 胃酸逆流、 胃發炎 5.胃癌疾病家族史 1.長期大量抽菸 2.病態肥胖 3.工作必須接觸有害的化學物質 4.酗酒 5.很少吃蔬菜水果 6.攝取很多的紅肉和加工肉類,例如火腿、培根和臘腸 一、胃癌有許多症狀,但可能很難發現,它們影響了消化,例如: 1.胃灼熱或胃酸逆流 2.吞嚥困難 3.感覺有消化不良的症狀 ,例如打嗝很多 4.進食的時候,很快就覺得飽了【 推薦閱讀: 能吃就是福?胖嘟嘟富貴相?別再被舊觀念束縛,肥胖有害健康,還會致癌!】 二、其他症狀包括: 1.食慾不振或無故體重減輕 2.肚子上方有腫塊 3.肚子上方疼痛 4.感到疲倦無力 如果罹患其它疾病,例如胃食道逆流,可能也會經常出現上述症狀。 但如果你習慣了這些症狀,而症狀正在發生變化、惡化或感覺不正常,請接受專科醫生的診斷或檢查。 【有片】營養師話真相!關於抗癌飲食3大迷思解析 哪些人更容易得到胃癌?哪些生活習慣讓你容易罹患胃癌?胃癌的主要症狀 【延伸閱讀】 Delta病毒襲台!怎麼預防突破性感染?會有突破性感染,還需要打疫苗嗎?重症醫師解惑 成功擺脫媽媽手、網球肘!物理治療師示範5招居家復健運動 家長擔心校園防疫…張金堅教授談上學防疫8項指引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2-07-04 醫療.精神.身心
情志致病?許瑞云告訴你心念如何左右免疫系統
▌情志致病,心念如何左右免疫系統人類大腦反應的情緒有很多種類,東方醫學將情緒概分為喜、怒、憂、思、悲、恐、驚,強調情緒之間彼此促進,卻也相互抑制。在此脈絡下,人體器官以互為表裡的「臟腑」,以及木、火、土、金、水組成「五行」的概念,將肝臟、膽、心臟、小腸、脾臟、胃、肺臟、大腸、腎臟及膀胱等器官分組配對:其中肝、心、脾、肺、腎是為「五臟」,而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則是「六腑」;肝膽屬木、心和小腸屬火、脾胃屬土、肺和大腸屬金、腎和膀胱則屬水。中醫所謂「情志致病」的觀念,對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情志表現,則為怒、喜、思、憂、恐,所以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說法。臨床上, 我們也的確看到生氣、憤怒的能量與肝膽疾病有關聯;情緒激烈起伏對心臟、小腸,以及心包經、三焦經帶來負面影響;過度擔心、煩惱,在脾臟和胃造成傷害;還有悲傷、內疚引發肺部、大腸的疾病;恐懼、害怕讓腎臟、膀胱系統產生巨大負擔。我們在臨床上看到的個案,經常呈現更為複雜、幽微的情緒能量狀態。一個人成長學習過程中,會不斷產生心念情緒與身體器官的交錯影響;每個人以獨有的生命經驗,透過大腦詮釋與反應,讓擔憂、煩惱、悲傷、內疚、害怕、不安、生氣、憤怒、壓力、驚嚇等不同緒,一旦誘發強烈情緒的事件出現,五臟六腑就會受到極大的衝擊,進而造成器官損傷,埋下日後致病的因子。五行的生剋觀念以及與臟腑之間的關聯,我們在前一本著作《心念自癒力》有詳細的探討,需要的話可以參看。大腦的心念思維與身體特定器官損傷的關聯極為複雜,知名的身心靈作家露易絲.賀(Louise L. Hay)曾經提到,臨床經驗中有關腦部或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如腦腫瘤、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經常與思想僵化、缺乏彈性、頑固的信念、鋼鐵般的意志、拒絕改變既有心理模式等有關,這些也就是佛學中所謂的「執念」。佛學中的「我執」,是大多數人都需要學習的人生課題,不過度執著自我認定的好壞對錯,保持彈性與開放的態度,是讓身體不會負擔過重的好方法,也是我們重要的學習方向。從大腦的思維運作與能量流動的角度來看,頑固、堅忍、缺乏彈性,會在大腦複雜的神經網路中,與特定固有思維模式相關的神經細胞群或神經纖維通路,形成不可改變也不能調整的能量場,一旦遇到挫折或衝擊,大腦還堅持相同的運作模式,無法及時彈性調整,就會讓大腦承受極大的負擔,甚至造成損傷,異常的腦細胞就可能增生擴大。這邊教大家幾個活化思維彈性的好方法,以及掃帶脈能量運動。身心是一體的,帶脈連結我們的上半身跟下半身的能量和資訊,包括我們的脈輪資訊。記得天天掃帶脈,保持身心平衡健康。心念練習16:活化思維彈性練習─掃帶脈能量運動● 多看別人對的地方和自己錯的地方,人往往很難看到自己錯的地方。● 多聽別人的意見和想法多瞭解別人的角度,看事情更全面。● 多看對身心有益的書籍,增廣見聞。● 人體有一條帶脈,延著肚子繞一圈,是連結我們上半身和下半身很重要的樞紐,很多人帶脈不通,容易大腹便便,建議參考圖片及影片,多做掃帶脈能量運動,保持帶脈通暢,有助於身心平衡健康。▌免疫系統的穩定,心念決定同一種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出現截然不同的免疫反應。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我們的確看到許多病人在緩解與疾病有關的心念後,頑疾得以逆轉痊癒,身體恢復健康,因此更加確定心念在人體健康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當一個人的心念和諧,身體營養均衡,免疫系統自然會跟著穩定許多。只要心念平和,身體所需的營養充足且完整,通常就不易感冒、很少病痛,即使有病毒或外來微生物進入身體,免疫系統也能適當反應,很快產生抗體,讓我們恢復健康狀態。如果總是心念浮動劇烈的人,比如有許多批判、不滿,常怒氣沖沖,身體的免疫反應就會跟著不穩定;而倘若是過度勞累、壓力過大,大腦很難有足夠的休息,此時即使攝取的營養足夠,身體的免疫系統還是很可能會出現調控不當的過激反應,比如免疫系統有可能一口氣清除掉體內所有微生物,結果雖然入侵身體的微生物被消滅了,但身體也付出很大的代價,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危急生命。當年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與如今的「新冠肺炎(COVID-19)」,許多感染者都是因為免疫系統的反應過於激烈,最終導致肺部嚴重纖維化而不幸成為重症,甚至因此喪命。一個人的心念如果充斥著悲觀的想法與恐懼不安的情緒時,免疫系統就會處於非常低落的狀態,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要是心念或潛意識抱著「我活得很累」或是「真不想活了」的念頭,大腦甚至會整個當機關閉。這時要是有外來微生物入侵,因為大腦無法啟動身體的免疫系統,身體的抵抗力很弱,即使是輕微的症狀,都可能一不小心惡化,使得外來的微生物得以輕易的在體內擴散,造成比如菌血症、病毒血症等可能危及生命的嚴重問題。類似的情況,也包括體內本來就存在的癌細胞,可能會趁機快速增生擴大。▌逆轉自體免疫的攻擊前面幾章我們提到,身體健康取決於每日損傷與修復的平衡,而免疫系統幾乎參與所有人體的修復過程。「發炎」就是免疫系統作用的象徵,也就是病理檢查中所謂「免疫細胞聚集在身體組織部位」的現象。一般情況下,醫學上認為正常的發炎情況,是人體出現外傷傷口、感冒、細菌感染, 或其他傳染性疾病,還有包括胃炎、胃潰瘍、胃或十二指腸出血、胃食道逆流或是腫瘤等。這些雖然都被視為不同疾病,但這些所謂的「疾病」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反應,就跟發炎反應沒有兩樣。以胃潰瘍為例,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保護力減弱及幽門桿菌感染三大因素,被認為是胃潰瘍的主要成因。醫師時常開立強力抑制胃酸的藥物或是抗生素來對治胃潰瘍,但是,卡住的心念會讓病人因為念頭的迴圈,焦慮、緊張、擔心、生氣等情緒一再出現,促使交感神經及內分泌系統過度運作,壓力荷爾蒙上升,胃酸分泌得更厲害,導致胃部激烈收縮,出現胃痛、胃發炎、胃痙攣等不適症狀。惡性循環的結果,讓病人更加焦慮,胃部長時間發炎,胃壁受損、潰瘍、出血,更難痊癒。也因此,如果要根治胃潰瘍,不能只依靠抑制胃酸分泌、強化胃黏膜保護力,或是消除幽門桿菌。臨床經驗上看到,更重要的還是要找出病人卡住的心念與情緒,加以緩解,才能真正治好胃潰瘍。要緩和免疫系統過度運作,就要找出身體持續發炎的背後原因。為什麼我們的大腦會這麼頻繁的啟動免疫系統?究竟是感受到什麼樣的壓力,或是在擔心或在乎什麼人或什麼事,使得身體無法放鬆下來?弄清楚內在成因,才能得知為何免疫系統會產生過激反應。看清楚自己的心念、感受及情緒運作過程後,接下來就要學習面對這些情境引起的心念浮動、情緒糾結。問問自己:我可以接受自己有這樣的情緒嗎?如果無法接受,原因是什麼呢?我知道自己可以有不同的情緒反應嗎?如果知道的話,是否願意選擇不同的反應呢? 當我們愈瞭解自己,就愈能夠自我調適;愈知道自己在乎什麼,就愈有機會接受自己對這些情境的在乎。一旦能夠接受自己,慢慢的就能減輕身體承受的衝擊與損傷,自體免疫攻擊引起的發炎反應,也會跟著減輕下來。※ 本文摘自《心念自癒力,逆轉慢性病:21世紀最新心念醫學》。《心念自癒力,逆轉慢性病:21世紀最新心念醫學》作者:許瑞云, 鄭先安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6/07
-
2022-07-04 醫療.骨科.復健
骨質疏鬆症族群男女有別 醫師曝為何男性發作晚且骨折更易嚴重
「每天起床到平均磨損膝蓋3千次,你的骨骼健康還好嗎?」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道出了現代人的通病,由於都市生活缺乏陽光的滋養,加上國人普遍鈣質攝取不足,骨質疏鬆症成為了台灣人大宗的隱形疾病。女性骨鬆比例高達3成研究顯示[1]台灣50歲以上女性,約有高達1/3人口罹患骨質疏鬆症,但大眾對骨質疏鬆診斷及治療的認知卻相對薄弱,導致潛在罹患族群被忽略,直到有一天因為跌倒、骨折才被診斷出有骨質疏鬆症,這時骨質密度多半已經大幅降低,僅能依靠鈣補充劑及維生素D來維持密度,減緩骨本流失。為什麼女性容易出現骨質疏鬆呢?骨骼生長的奧妙平衡我們先從骨骼的「平衡機制」說起。你知道都市更新嗎?當一座建築過於老舊,我們必須將舊有的結構拆除、重新建起新的建物,這就是大眾所知的都更。而人體的骨頭也是如此,骨骼當中有兩種細胞負責骨骼的都更:成骨細胞(osteoblast)與蝕骨細胞(osteoclast)。蝕骨細胞將骨骼分解成鈣與磷酸根離子、而成骨細胞則將鈣與磷酸根重組成新的骨頭;一般狀況下,兩相消長的速率達成平衡,使人體骨骼保持強健[2]。到了25-30歲,人體的骨質密度達到一生的高峰,接著會開始下降。性激素影響骨質密度然而骨骼的成長不只牽涉成骨細胞與蝕骨細胞,還有「性激素」哦!女性體內的雌激素與男性體內的睪固酮,都肩負著阻擋蝕骨細胞過於強盛的任務。不過到了更年期,人體內的性激素濃度會自然下降,這時蝕骨細胞受到的阻擋較少,於是消滅骨骼的速度也加快。以女性為例,停經後骨質密度下降的速率達到1~3%/年!這是什麼概念呢?請想像有棟海砂屋,每年隨著風化,鋼筋漸漸外漏、致使氧化愈發嚴重,最後建物結構完全毀壞。更年期後的骨頭就像逐漸外漏的鋼筋,沒有性激素阻擋蝕骨細胞的作用,快速崩解。停經五年後的婦女體內雌激素濃度,比一個中年男子體內的還低,趨近於零。當心!男性也有更年期而這樣的更年期症狀不只發生在女性身上,男性的睪固酮濃度也會隨著年歲增長消逝。大概到65~70歲,男性的骨質流失速度與同齡女性差不多,甚至因為男性的骨質疏鬆症通常發作得較晚,所以骨折的情形更為嚴重、難以復原。(美國國衛院,2018)預防骨鬆,從補充鈣質與規律運動開始幸好骨質疏鬆是一種十分容易預防的疾病。建議50歲以上女性及70歲以上男性每日補充鈣質1千毫克、維生素D8百毫克,隨餐服用鈣片是最簡便的方式,因為胃酸的分泌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除了飲食,負重運動也有助於維持骨骼強壯,因為可以加速成骨細胞與蝕骨細胞的平衡進行。最後也呼籲國民,將篩檢骨質密度視為每年定期健檢項目之一,透過早期的追蹤及適當的補充鈣質,避免快速崩解的骨骼,影響老後的生活品質。 參考資料:[1] Yang, Nan-Ping et al. “Estimated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from a Nationwide Health Insurance database in Taiwan.” Health policy (Amsterdam, Netherlands) vol. 75,3 (2006): 329-37. doi:10.1016/j.healthpol.2005.04.009[2] Bain, Barbara Jane. “Blood Cells: a Practical Guide.” John Wiley & Sons Ltd. (New Jersey, U.S), 2015.【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鄭崇佑醫師】骨鬆族群男女有別、為什麼更年期後女性的鈣質大幅流失呢?】
-
2022-07-03 醫療.心臟血管
女性注意!研究:夜間醒來多次恐與血脂異常有關
最近有項有趣的研究發表在「日本動脈硬化與血栓雜誌(Journal of Atherosclerosis and Thrombosis, 2022 April 20,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發現睡眠干擾(定義為起夜頻率)與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血脂異常有關,並探索可能的性別差異。這項研究是我與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姚建安、陳怡伶,及環職部醫師陳宗延一起完成。較高的起夜頻率,與動脈粥樣硬化性血脂異常有關,尤其是女性。我們邀請1,368名19至70歲成年人,於2008至2012年,在台大醫院進行生活方式及動脈粥樣硬化性血脂異常研究。進行多因素邏輯氏回歸分析,發現每晚起夜3次或以上者,增加血脂異常風險1.96(1.17-3.28)倍,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較高(non-HDL 160mg/dL)風險為1.78(1.09-2.89)倍。與男性相比,女性有較高的起夜頻率,且與動脈粥樣硬化性血脂異常增加有關。如果女性失眠且同時每晚有2次或以上起夜者,經多變因調整後,有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值較高或高膽固醇值(200mg/dL)的相對風險,分別為3.05(1.27-7.34)和4.01(1.29-12.45)。總而言之,較高的起夜頻率與台灣成年人的動脈粥樣硬化性血脂異常有關,尤其是女性。這項研究為睡眠干擾增加心血管疾病提供了另一個證據。起夜(夜間醒來)可能的原因如下:1. 疼痛,特別是關節炎,心臟衰竭,貧血或癌症。2. 哮喘、支氣管炎或其他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難。3. 消化問題,特別是胃酸逆流引起的疼痛和咳嗽,或腸躁動症候群。4. 經期或更年期對女性的影響,如潮熱和盜汗。5. 神經系統疾病,包括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6. 由於白天喝大量液體,或由於慢性病、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疾病或膀胱炎症(前列腺肥大或尿路感染)而導致的頻尿。7. 壓力和其他精神障礙,包括焦慮症、躁鬱症、抑鬱症或精神分裂症。8. 在晚餐或睡前食用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咖啡、茶、酒精或水果。9. 環境因素,如天氣非常炎熱或寒冷,潮濕或吵雜,空氣品質差,環境太暗或太亮。可能有潛在疾病、睡眠紊亂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因此,起夜頻率表明許多潛在疾病或生理狀況、生活習慣或睡眠環境紊亂的常見現象,導致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血脂異常,隨後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起居生活與飲食習慣,皆會明顯影響我們的血脂異常。這項研究重要之處,雜誌認為「起夜」是新的心血管危險因子,是很簡單的問題就可以反映出血脂異常的表現,也連結到睡眠品質與心血管的相關性。研究也指出,晚上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與食物內容,運動與作息,皆與睡眠品質息息相關。晚餐不要超過8至9點,減少利尿水果、蔬菜、湯品以及飲料,例如咖啡、茶、酒或果汁攝取,應酬也不要太晚,別超過9至10點。運動時間不宜太晚,例如九點以後,睡前不宜劇烈運動等。找到失眠原因並解決,睡得好是最好的健康密碼。為失眠困擾的人,應可從本文研究,找到失眠的原因或根源,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得好就是人類最好的健康密碼。心血管健康就在生活中實踐,所謂的生活醫學中求健康。黃帝內經從自然界的角度論述了養生內容:「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一日有四時「春夏秋冬」,晚上九點以後是進入冬天,所謂秋收冬藏,盡量不要在此時有過多的活動及進食。晚上九點以後就準備睡覺,子時十一點之前睡著,心血管、內分泌代謝及神經系統,皆能充分休息,以減少不良血脂症的風險,才能養心護血管。參考文獻:Association between Wakeup Frequency at Night and Atherogenic Dyslipidemia: Evidence for Sex Differences
-
2022-06-24 養生.聰明飲食
天熱沒胃口、吃不下!別再吃冰了,營養師推薦消暑5食材,「辣椒」居然是第一名
炎炎夏日,胃口盡失,除了飲料、剉冰之外,能放進嘴裡享受沁涼的食材到底還有哪些呢?其實屏除刻板印象,能達到清涼消暑的好食材,其實就在你我身旁。冷氣房、手搖飲,治標不治本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程涵宇表示,人體為恆溫動物,會依據外在環境來調節身體溫度,當我們覺得熱,大腦體溫調節中樞便會督促汗腺發汗,以達到解熱降溫的效果。然而,現代人長期待在冷氣房內,全身毛細孔也跟著收縮,造成身體不易流汗、暑氣無法散出,代謝也跟著下降。代謝一降,人自然會易感疲倦,胃口更不佳,就算冰涼飲品一杯接著一杯,還是治標不治本,吃完反而更燥熱!營養師推薦的消暑食材有哪些?怎麼吃的美味營養又健康?就讓我們跟著程涵宇營養師一起來「實際應用」看看吧!◎辣椒說到發汗食物,當仁不讓的就屬辣椒了。辣椒內含辣椒素,是一種主要的刺激性物質,其內部固定辣椒籽的白色部分是辣度最高的地方,辣椒素不僅能刺激唾液提高食慾,還能加快血液循環與腸胃蠕動,並緩解關節炎、神經痛以及外傷引起的輕微至中度的疼痛症狀。不過程涵宇特別提醒,儘管吃辣好處多,還是有些朋友在攝取上需要多加注意,像是患有痔瘡的朋友,如果大量食用辣椒恐會刺激腸胃加速血管擴張,反而會使痔瘡疼痛加劇。還有本身腸胃不好、患有胃食道逆流,甚至胃潰傷或胃出血等情況的朋友應避免辛辣,過多的辣椒素會劇烈刺激腸胃粘膜,誘發或加劇病況。◎蒜頭蒜頭是華人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也是發汗食物的成員之一,既能入菜又能提味,素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血栓、降血壓、維持脂蛋白平衡、防治動脈硬化等功效。不過卻鮮少人知道,食用大蒜還可以「溫化濕氣,消除疲勞」!程涵宇指出,蒜頭裡富含大蒜素,不僅能促進維生素B1的吸收,還能有效提高新陳代謝並修復人體疲勞,其獨特的辛香更能提振食慾,是許多主婦餐桌上的秘密武器。現代人長期待在冷氣房中,室內和室外溫差過高,一個不注意就中招感冒,若想避開夏天感冒的窘境,只要適量地攝取蒜頭就能提高免疫力,可說是一石多鳥! ◎洋蔥在國外被譽為「菜中皇后」的洋蔥,同樣也有助於人體發汗、提升代謝,富含槲皮素的洋蔥還能抗癌、抗發炎和抗病毒活性,並幫助我們的身體排毒,促進腸蠕動,將多餘脂肪排出體外。此外,洋蔥還可以刺激胃酸分泌,增進我們的食慾,所以在各國料理的前菜中,都能看見洋蔥的身影,不僅美味可口又開胃,更是祛濕降壓消暑的好食材! ◎薑常言道「薑是老的辣」,其原因就是來自薑裡的「薑辣素」,薑辣素會隨著薑的生長累積的越來越多,所以薑才會越老越辣。而薑辣素可推動消化、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我們發汗,炎熱夏日吃上一點,暑氣也能消掉一半。除此之外,另一個辣感來源的「薑烯酚」也能抗氧、抗菌、抗發炎,能緩解關節炎或相關病因所引起的疼痛症狀。程涵宇也特別提到,薑可以促進唾液腺酵素分泌增強胃腸平滑肌蠕動,加速消化速度,減輕反胃發生的機率,所以生理期會感到反胃不適的女孩們可以喝點薑茶,舒緩噁心嘔吐感,還能達到利水、散熱的功效喔!◎紅豆、綠豆既然談到了利水,那就不得不提及前陣子風行一時的「紅豆水」了!,程涵宇表示,多數人都知道紅豆水是夏日消腫神器,其實綠豆也是不遑多讓,紅豆、綠豆皆有消濕利水的功效,能幫助水分循環、促進代謝,還能排除體內濕氣,其富含的高膳食纖維更是有助於新陳代謝,豐富的鉀幫助多餘的鈉排出,吃進熱量的同時也提供了蛋白質及膳食纖維,既能提供飽足感又不怕胖,是夏日減重的好選擇!  延伸閱讀: 。高溫不斷攀升,夏季必備「4物品」,正確使用防曬、防中暑 。高溫防中暑病,「3族群」要特別注意,夏日出遊注意「5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