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染疫康復
共找到
89
筆 文章
-
-
2023-03-14 醫聲.醫聲要聞
專家:疫後資源整合 應維持監控機制
後疫情時代來臨,未來輕症及無症狀個案將不用通報,使民眾回歸日常生活。立法院13日舉辦「新冠肺炎回顧與展望公聽會」,與會專家學者建議,應重視資源整合,成立多科別照護團隊治療「長新冠」患者,並加強院內感染管控。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台大感染科主任陳宜君指出,過去三年來,台灣防疫採高規格,成效顯著,但後疫情時代,防疫趨緩,加上人力流失,對醫院及長照機構不見得有利,未來人力分配相對重要。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指出,區域及地區醫院的感染科醫師正在減少中,後疫情時代院內感染的管控需要整合加強。陳宜君認為,輕症不通報,可能產生很多問題,政府需要重新思考藥物、疫苗的規畫,全民仍應維持警覺,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另外,防疫期間疾病監測系統與醫院端緊密連結,未來系統如何走下去,也是一大考驗。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認為,台灣疫情統計數據應該更公開透明,台灣「非常幸福」,疫情走在全世界最後面,超額死亡應算非常低,但看不到資料證明,沒有建立機制是很危險的,將無法確保下一個新興傳染病不會出現。對於專家建議,疾管署署長莊人祥指出,將著手修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定義,新增併發生的通報項目;另整合呼吸道監測機制,進行社區輕症流行趨勢監測及抽樣進行SARS-COV-2變異株監測,串連衛福部死亡檔資料,讓未來重症死亡率更為準確。台大醫學院醫學系主任盛望徽認為,約一成確診者出現「長新冠」症狀,肺功能下降、慢性病加遽,需多科團隊提供醫療服務。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祕書長羅源彰指出,確診者居家照護系統可跨縣市收案,讓病人即時得到治療。健保署已啟動「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成大醫院藥劑部主任鄭靜蘭建議,政府部門建立專責人力,提供相關資訊給醫事人員,並建立藥物流行病學研究。
-
2022-12-23 醫療.骨科.復健
運動膝蓋卡卡 2招強化股四頭肌
疫情趨緩,很多三、四十歲青壯族開始戶外運動,竟發現膝蓋「卡卡」。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劉東桓建議,可透過強化股四頭肌肌耐力訓練,練好肌力,膝蓋的疼痛可由下而上用力按壓小腿骨內側約2至5次止痛。劉東桓說,膝蓋痛是退化性膝關節炎常見症狀,當膝蓋軟骨磨損,加上吸震效益降低所產生的發炎疼痛,常由內側開始疼痛,急性期會紅腫熱痛、積水、發炎,嚴重時會有關節活動聲響、關節僵硬,甚至股四頭肌萎縮等,好發50歲後女性。膝關節的保養,劉東桓指出,應避免體重過重(BMI>24)及加強股四頭肌肌力。研究顯示,膝關節約從25歲開始退化,40歲後肌肉量以每十年減少8%,70歲後每十年減少15%,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外研究發現,染疫康復者中,86%股四頭肌肌力僅剩正常預測值的54%。劉東桓建議,青壯族預防或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及疼痛,宜強化股四頭肌肌耐力(阻力)訓練,並做核心肌群運動。自我檢視肌少症7徵兆:舉起並攜帶5公斤重物有困難;走路每秒速度不到1公尺;從椅或床起身困難;爬10階樓梯困難;1年內連跌倒4次以上;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沒有刻意減重,但半年內體重下降5%。股四頭肌肌耐力訓練1.靠牆深蹲背靠牆兩腳打開與肩同寬,做到大腿有微痠微痛,大小腿夾角呈現九十度以上,深蹲時避免膝蓋超過腳尖,每次從15至30秒逐漸增加,每次中間休息10至20秒,間斷訓練至少15至30分鐘。2.雙膝夾球(可用枕頭替代)坐椅上夾球,可配合縮肛以強化大腿內收肌群的肌力。每次從15至30秒逐漸增加用力夾球的時間,每次中間休息10至20秒,間斷訓練至少15至30分鐘。
-
2022-12-22 醫療.骨科.復健
口罩令鬆綁戶外運動膝蓋卡卡的?醫:這2招練好肌力
疫情趨緩,口罩令本月起鬆綁,戶外可脫口罩,很多三、四十歲青壯族開始戶外運動才發現膝蓋「卡卡」。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醫師劉東桓建議,可透過強化股四頭肌肌耐力(阻力)訓練先練好肌力;膝蓋疼痛可按壓穴道止痛,由下而上用力按壓小腿骨內側(脛骨內側)約2至5次循環舒緩。劉東桓說,膝蓋痛是退化性膝關節炎常見的症狀,當膝蓋軟骨磨損,加上吸震效益降低所產生的發炎疼痛,常由內側疼痛開始,急性期會紅腫熱痛、積水、發炎,嚴重時會有關節活動聲響、關節僵硬,甚至股四頭肌萎縮等,好發50歲後女性。他指出,膝關節保養,應避免體重過重(BMI>24)及加強股四頭肌肌力。近期韓國停經後婦女的研究顯示,補充女性荷爾蒙治療一年以上,對退化性膝關節炎疼痛沒顯著幫助,主要還是要靠減重及強化股四頭肌肌力。他說明,目前研究顯示,膝關節約從25歲開始退化;40歲後肌肉量以每十年減少8%;70歲後每十年減少15%,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外研究發現染疫康復者中,86%股四頭肌肌力僅剩正常預測值的54%。他建議,青壯族預防或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及疼痛,宜強化股四頭肌肌耐力(阻力)訓練,甚至進一步做核心肌群運動。如何得知下肢肌力不足?自我檢視肌少症七徵兆:一、舉起並攜帶五公斤重物有困難;二、走路每秒速度不到1公尺;三、從椅或床起身困難;四、爬10階樓梯困難;五、1年內連跌倒4次以上;六、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或以雙手母指及食指在自己小腿最粗處圍圈空隙;七、沒有刻意減重,但半年內體重下降5%。強化股四頭肌肌耐力(阻力)訓練:靠牆深蹲背靠牆兩腳打開與肩同寬,做到大腿有微酸微痛,大小腿夾角呈現九十度以上(角度依個人體能狀況調整),深蹲時避免膝蓋超過腳尖以免造成膝關節損害及酸痛(可以自行調整腳後跟及牆面的距離來調整訓練的強度),每次可從15至30秒逐漸增加,每次中間休息10至20秒,間斷訓練至少共15至30分鐘。雙膝夾球(可用其他軟、有彈性替代,如枕頭)坐椅上夾球,可配合縮肛以強化大腿內收肌群的肌力。每次可從15至30秒逐漸增加用力夾球的時間,每次中間休息10至20秒,間斷訓練至少共15至30分鐘。
-
2022-11-27 醫療.呼吸胸腔
染疫康復後需要做肺功能檢測嗎?健保大數據揭全國門診現況
新冠疫情肆虐近三年來,台灣本土確診者已達800多萬人,即使康復者也可能持續有喘、咳嗽等長新冠情形,此類患者肺功能可能受損,需要進一步檢測,以利後續治療。除了新冠肺炎,其他像是氣喘、肺阻塞、肺纖維化等疾病,也需要肺功能檢測協助確診病情。另外,因特定職業造成的傷害,肺功能檢測也有其必要性。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內肺功能檢測概況。肺功能檢查是相當重要的檢驗,得知檢查數據後,可以了解相關治療有無急迫性,也可以預估治療的效果。衛福部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目前健保肺功能檢測給付偏低,將研議提高給付點數。染疫康復者門診做肺功能檢測共687人,多為青中壯年。為照顧曾經確診或有長新冠症狀患者,衛福部去年12月13日公告辦理「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針對確診解除隔離後6個月內出現COVID-19急性感染症候群相關症狀者,提供跨科別整合門診及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經臨床觀察,許多來到門診的民眾,都是感染後出現喘、咳嗽等疑似長新冠症狀,擔心肺功能受病毒影響,而出現纖維化問題,希望進一步就醫釐清。依健保署今年一月至八月統計,全國該門診收治患者並進行肺功能檢測人次,總計共有687人次,年齡分布多介於25到55歲,集中在青壯及中年族群。另經統計分析,曾確診新冠肺炎的就醫人數為364人,患者年齡為40至44歲人數最多,共有54人,其次是30至34歲有52人,以及35至39歲有42人。而就診為長新冠患者有323人,患者年齡35至39歲人數最多有47人,其次是30至34歲有44人,第三是40至44歲有41人。檢測可了解病情及肺部受損程度,進一步妥善治療。健保署分析,整合門診收案對象中,不論是首次或曾經確診,或出現長新冠個案,在肺功能檢測方面都是女性多於男性,研判原因可能是女性比男性更重視健康,較願意到門診就醫或住院治療。而醫師會針對患者症狀,若有必要即進行肺功能檢測,以了解病情及肺部受損程度。李伯璋說,新冠肺炎確診個案、長新冠病人,或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阻塞)、間質性肺病、肺纖維化等肺疾患者的呼吸治療及照顧十分重要,如果沒有好好照顧,後續需要花費更多的健保資源,凸顯肺功能檢測的重要性,必須對患者病情精準診斷,再選擇合適治療藥物及照顧方式。另就健保署資料顯示,整合醫療計畫中,全國各縣市收案人數統計,患者居住縣市以台北市最多為425人,其次是新北市150人、高雄市53人、桃園市23人,此數據符合雙北地區為新冠疫情較為嚴峻的縣市,加上醫學中心較為集中,因此確診患者多,而到整合醫療計畫就醫的人也多。至於其餘縣市就診人數多為個位數,包括基隆市、宜蘭縣、苗栗縣、台南市等九個縣市就醫人數掛零,若就各縣市就醫進行肺功能檢測個案性別分析,也都是女多於男。術前肺功能檢測,評估術中給氧、術後復健及訓練。李伯璋分享兩年多前進行腎臟腫瘤切除手術,於術前曾進行肺功能檢測。他說,這是讓醫師了解肺功能情形,判斷在手術時應給予多少氧氣,如果沒有進行肺功能檢測,不了解肺功能情形,即無法在手術時給與適當的氧氣。另外,醫師應於術後依照肺功能檢測數值,提醒患者必須好好進行肺功能的復健及訓練。若患者肺功能不佳,有可能一口痰吐不出來,就會引發支氣管擴張、肺炎等併發症,此時因肺部已有一定程度的受損,再以其他藥物治療,效果有限,花費許多力氣,肺功能也無法恢復到正常狀態。李伯璋說,肺功能檢查需要呼吸治療師親自操作,目前健保給付點數其實偏低,依不同肺功能檢測項目,健保點數介於85至900點,對於某些檢測給付確實不夠。不只是肺功能檢查,其餘檢驗檢查也可能有給付偏低問題,因此健保常被醫事人員抱怨「專業不值錢」。對此,健保署會加以評估,給予肺功能檢查應有的合理給付,如新冠疫情期間,為避免確診者肺功能衰退,經與醫界討論而給予高流量氧氣鼻導管治療健保給付。【加入Facebook社團】肺纖維化(菜瓜布肺) 慢病好日子邀請病友及家屬加入社團,在這不但能了解其他病友罹病經驗、生活小撇步,還能提出問題,也會不定期提供醫療知識,讓我們一起勇敢面對疾病,與肺纖維化共存!
-
2022-10-2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疫情下的醫療場域
【編者按】在新冠肺炎疫情接近尾聲,本週以這主題刊登三篇醫病不同背景的作者寫出他們的看法。張女士在兒子與先生先後染疫康復後,寫出兩位家人與自己的感受,讓人感受到溫馨和睦的家庭如何化危機為轉機。一位剛回國不久的感染科醫師寫出赴美進修回來後,看到目前台灣防疫政策與美國的差異,分享他的看法,並呼籲社會應該以理性、生物醫學角度看待事情,重要的是藥物準備好,心態調適好而不是以此做為政治的表演場域。一位精神科醫師提出防疫期間種種措施對病人與家屬的影響,尤其是這期間住院的病人受到很大的身心壓力,以及對醫病關係以及醫療人員的影響。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的省思,能夠以正向的心態迎接充滿希望的明天。延伸閱讀:醫病平台/他們確診之後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病毒不理政治——當疫情只剩數字維持了三年的疫情,總算最近隨著疫情穩定、疫苗施打率普及,以及充足抗病毒藥物的投予,一些相關防疫政策漸漸地放寬,過去這三年為了防疫所帶來的不便終於可以放鬆一點。回顧過去這三年因著疫情影響,大家習慣多年的醫療現象也有了重大的改變。對病人與家屬的影響在臺灣有親人生病,由家屬來陪病24小時照顧病人是很常見的。疫情之前,有些家庭因為平均分擔照顧者的負擔,會有不同家人輪流來陪。這麼做有好處,除了不至於讓一個人的負擔太重累壞以外,來參與照顧的這些家人,也都能了解病人的病情變化進展,彼此對於治療跟照顧的想法,比較能形成共識。然而疫情之後,因為防疫措施,通常只會有一位家人來照顧,結果這個照顧者長時間下來,不僅體力負擔重,因為病情的狀況只有他有第一手的了解,常常必須成為傳達病情最新狀況的那個人,但大多數的陪病者並不是醫療專業人員,有時對複雜的病情,沒有能力把從醫護人員那邊聽來的病情解釋給其他家人知道,更有可能在病人的病情惡化時,被其他沒有來陪病的家人責怪照顧不好。萬一病情緊急時,只能透過有限的通訊方式跟其他家人商量,有時必須在當場立即做決定,所以陪病者心理壓力也很大。而對病人來說,很多親愛的家人沒辦法來看他,只能透過視訊或電話,得到支持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常看到有些病人住得太久時顯得心情不好。而防疫期間,不管病人或是陪病者,原則上無法離開病房,只能困在小小的幾坪的病房空間內,真的是會很煩悶。對醫病關係的影響這樣的情況也直接影響到醫病關係,尤其當疫情初期或是疫情升溫時,醫療人員都被要求,探視病人盡量縮短在15分鐘內。所以不管是護理人員的例行護理照顧,醫師的查房身體檢查、病情解釋、討論接下來的治療計畫等,都有很大的時間壓力。加上病人與陪病者,如上述因為防疫措施,已經搞得心情很煩躁,醫護人員又無法如過去有充裕的時間,好好做護理工作,或是病情的說明,醫療團隊與病人及家屬之間的摩擦在這段期間明顯增加。雖然說遇到重大醫療決策時,醫療團隊會善用通訊工具與其他家屬一起開病情說明會,但是俗話說得好「見面三分情」,見不到面,溝通的效果打折扣。特別是很多面對面時能給與的非語言的支持,如眼神的交會、輕拍肩膀的安慰等,只能化作有距離的言語,效果比真實見面時差,彼此要建立互信的基礎挑戰很大。萬一病情惡化時,如果符合條件,醫療團隊會盡量開放緊急探視,可是醫病雙方在重重的口罩、面罩、髮帽、隔離衣的阻隔下,只能透過尋找雙方的眼睛,勉強有語言之外的交流,但幾乎完全看不出表情,有時醫療團隊想給多一點的關懷與支持也很難辦到。我會跟病人、家屬開玩笑,如果你是這三年才看我的新病人,一定不知道我的真面目長什麼樣,我還能從健保卡上的照片知道病人的長相,不過病人與家屬只能從醫院網站上我的照片,猜測我的長相。對醫療人員的影響這三年為了防疫,醫院實施了嚴格的分艙分流,原本可以互相支援的同事們,只能在負責的區域各自奮鬥。而辦公室內為了避免群聚感染,也是戴好口罩盡量不彼此交談,所以很難傳達對彼此的關心與支持。疫情嚴重時,有些同仁確診或是被隔離,其他的同仁就必須負擔多出來的工作量,雖然確診或隔離的同仁並不是故意的,但是上班的同仁工作量增加,也讓一些同事感到身心俱疲。有一些同事分配到門禁管制,常常要面對病人或家屬的質疑或抱怨,但是同事們只能委婉的說明是配合防疫政策管制,那些來自病人或家屬的負面情緒也只好自己吞到肚子裡。我服務的醫院曾發生過不同單位之間,為了要幫確診的病人做治療有不同的意見,因而發生摩擦。這些影響工作氣氛的狀況,在疫情前是少見的。可以看得出來同仁們的壓力,不管在哪個單位都很大。感控小組常常要扮黑臉,臨床單位都希望能夠放鬆一些比較好做事,但是感控有大局的考量,只好不近人情的斷然拒絕。我想這三年來的疫情為醫療場域帶來的,不只是對於新傳染病本身如何控制、如何治療的挑戰,也給病人與家屬以及醫療團隊帶來相當大的衝擊。面對種種的改變與困難,讓我深深的感覺,不論病人、家屬或是醫療人員,都必須對於「人的需求」能彼此了解與包容才能度過挑戰。在現實上必須根據實證醫學採取有「智慧」的應變措施,但是對於彼此我們不能忘了「慈悲」,才能在這變局當中沉穩下來克服難關。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是由神學家尼布爾所寫一段廣為流傳的祈禱詞,我覺得應該對大家都有幫助,在此與大家分享:「上帝,給我沉靜,去接受那些我無法改變的事物;給我勇氣,去改變那些我可以改變的事物;給我智慧,去分辨哪些可改變那些無法改變。」
-
2022-10-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毒不理政治——當疫情只剩數字
【編者按】在新冠肺炎疫情接近尾聲,本週以這主題刊登三篇醫病不同背景的作者寫出他們的看法。張女士在兒子與先生先後染疫康復後,寫出兩位家人與自己的感受,讓人感受到溫馨和睦的家庭如何化危機為轉機。一位剛回國不久的感染科醫師寫出赴美進修回來後,看到目前台灣防疫政策與美國的差異,分享他的看法,並呼籲社會應該以理性、生物醫學角度看待事情,重要的是藥物準備好,心態調適好而不是以此做為政治的表演場域。一位精神科醫師提出防疫期間種種措施對病人與家屬的影響,尤其是這期間住院的病人受到很大的身心壓力,以及對醫病關係以及醫療人員的影響。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的省思,能夠以正向的心態迎接充滿希望的明天。延伸閱讀:醫病平台/他們確診之後COVID-19的中文意思是發生在2019年的冠狀病毒疾病,一開始是發生在2019年底的武漢,但當時人們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一直燜燒到2020年的一月底才大爆發,取得大家的重視,從2020年至今,往後這幾年地球上發生了什麼事就不用贅述,往事都成了歷史。 2022年六月,離我回台灣最後一次已經相隔兩年半,歸心似箭,我很興奮終於可以回到我自己的土地,然而跟上次回台灣,世界已經有本質上天翻地覆的轉變。這次的心情,可說是又期待又害怕受傷害,在國外已經經歷了兩三年的疫情,其實經過什麼風雨,都看過,這一切勢必該結束。當我降落在桃園機場時,迎來的是我所無法想像的大陣仗,機場人員包的密不通風,彷彿我們身上帶有劇毒,但是我們不是都上飛機前兩日內才驗過PCR陰性嗎?「桃園機場廣播,因應國際疫情嚴峻,所以採取……措施。」頓時我有種2022年到一個外星球科幻電影的感覺。時間拉回2020年3月,美國開始疫情大爆發,沒有戴口罩習慣的美國人也紛紛開始戴起,對很多人來說也是個創傷的回憶因為數以萬計的人確實是因為COVID-19死亡或生病。疫情爆發以來,我一直居住在美國從來沒有離開過或回到台灣,也經歷過許多事件,例如2020年3月的 封城,2020年12月因為alpha第一個變異病毒又再度禁止內用,但是醫護人員也同時開打疫苗看到曙光,2021年雖然年中開始有delta等變異病毒,但是因為疫苗當時的超強保護力所以只要先天健康沒有免疫太大問題、又有打疫苗大概不會有大礙,因此社會好像不為所動。到了2021年12月,Omicron四起,這次是海量的人再度確診,不管有沒有打疫苗好像都會被感染了一輪,2022年一月初美國甚至可以連續好幾天單日確診一百萬人。因此2022年美國又重新規定室內要戴口罩,那時又可以看到到處排隊要驗核酸或快篩的人潮。終於到3月後口服抗病毒藥物終於比較普及,但是此時已是春暖花開,確診數也快速降了下來,此時美國社會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馬照跑舞照跳,甚至到快要夏天又不強制戴口罩了!雖然美國社會特別是在2020年上半年遭受非常大的損傷與衝擊,對於許多產業等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但我看到的是社會的韌性,還有繼續發展科學,沒有放棄對COVID-19的研究,因為對病毒的了解,所以不會過度恐慌,到處都有可以洗手的地方,例如餐廳每個座位上都會提供可以乾洗手的,但很少可以看到兔寶寶裝把全身包不通風(畢竟病毒還是空氣傳播為主要方式,而不是靠接觸傳播);抗病毒藥物的普及,要開立抗新冠的藥物跟開克流感一樣,因為本質上,都是呼吸道病毒,不應該是因為新冠就特別不同;當然還有也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疫苗的普及,還有即將普及的次世代雙價疫苗可以提供更多保護。這些韌性,讓社會回到正常,這些轉變(例如疫情嚴重,馬上規定要戴口罩,但如果疫情不嚴重,也會收手,而不是無限制一直規範下去)其實也可以供不同價值觀的社會參考,有時躲的了一時,不一定躲的了一世,COVID-19也不會消失,但會跟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病毒一樣,存在人類文明社會中。台灣疫情來的慢,給社會很多借鏡與準備時間,因為等到病毒弱化加上疫苗的普及,造成的傷亡沒有比國外多。然而有些警示是,疫情怎麼變,人心不慌。不管變異病毒怎麼變,沒有更毒就沒關係,確診數也不是唯一指標,因為醫療衝擊才是最重要的指標,制度面都是人為的,應該開放任何選項的討論。當世界疫情逐漸收尾,台灣是否也不可能置身事外?當疫情只是數字,是否我們可以不用以此過度擔心?當世界都可以平靜地看待這場疫情,我們是否可以理性以生物醫學角度看待事情,而不是以此做為政治的表演場域?病毒不會尊重任何的國界、種族、宗教、職業,任何人都有可能生病,但是藥物準備好,心態調適好,我們日子還是可以好好過,也許因此人們更緊密關心在一起。
-
2022-10-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他們確診之後
【編者按】在新冠肺炎疫情接近尾聲,本週以這主題刊登三篇醫病不同背景的作者寫出他們的看法。張女士在兒子與先生先後染疫康復後,寫出兩位家人與自己的感受,讓人感受到溫馨和睦的家庭如何化危機為轉機。一位剛回國不久的感染科醫師寫出赴美進修回來後,看到目前台灣防疫政策與美國的差異,分享他的看法,並呼籲社會應該以理性、生物醫學角度看待事情,重要的是藥物準備好,心態調適好而不是以此做為政治的表演場域。一位精神科醫師提出防疫期間種種措施對病人與家屬的影響,尤其是這期間住院的病人受到很大的身心壓力,以及對醫病關係以及醫療人員的影響。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的省思,能夠以正向的心態迎接充滿希望的明天。今年六月份,在軍中服役的大兒子,是我們家第一個確診的人員,由於他們過的是團體生活,隨著同僚一個個確診,我心裡就有種不祥的預感,覺得他不確診也很難。果真在一個星光明亮的夜晚,我們家的群組裡傳來大兒子發燒又退燒、還會頭痛、流鼻水、咳嗽的訊息,我立馬覺得大事不妙,嚴正以對,並留下「多喝水,早點休息,如果明早症狀還很明顯,就趕快快篩」的訊息。第二天早晨,正如我們所想的,兒子的快篩劑上出現兩條線,他自行就醫,由醫生開藥讓他服用,就請他依規定完成七天的隔離,他也遵從醫囑在他的另一間房子裡完成隔離,由於他平時都在部隊裡沒有回家,所以我和先生算是逃過一「劫」,不用稱之為「密切接觸者」,免隔離。 兒子說:「雖然只有短短的七天,但時間好像都拉長了,每天,我都在日出、日落之間算時間,剛開始第一二天,還覺得能有時間在家休息,是件美好且幸運的事,但到了第三天,就有種度日如年,度秒如日的感受,覺得時間怎麼過得那麼慢,那時候,我就希望身體趕快好起來,我要回到工作崗位去,和同事們一起工作,我也才發現原來能夠付出體力與腦力,和大家一起工作,是一種幸福。」所以兒子除了剛開始那兩天身體不適,都躺著休息外,後來他身體較好的其餘時間,他都會做靜態運動,打打電動,每天固定向衛生單位及診所回報身體狀況,時間就過得快一些了。兒子確診隔離期間,由於我還在職場上上班,無法為兒子做什麼,所以兒子的所有事情都是由退休的先生全權處理,先生好像接獲了一項重要的任務一樣,只要三餐時間一到,先生就在群組裡問兒子要吃什麼,兒子點了餐之後,先生就順了他的意,幫他送餐,讓他隔離期間都能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一些生活必要用品先生也一併送貨到府。不管先生每天要去哪裡或是有既定的游泳行程,他都一定會挪開時間幫兒子送餐,他覺得這件事很重要,能夠把兒子吃的事情處理完善,兒子才能早日恢復健康,重見陽光,而時間就在他每天固定送餐的行程中過去。當兒子解隔離後,他對先生的感謝溢於言表,他跟先生說:「謝謝爸爸對我的貼心與照顧,讓我能擁有良好的體力,在休養生息七天之後出關,當我面對迎面而來的久違陽光時,我心裡非常雀躍與感恩。」兒子說確診康復後的他,除了還有一些咳嗽的症狀外,其餘的症狀都不見了,這多虧了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而我看著面前對我和先生講出感恩話語的兒子,瞬時覺得才七天的時間,就好像經過多年的修煉一般,變得成熟又懂事,他竟然七日成長,實在令人窩心。電視劇「一把青」裡有句話說得好「往前走,日子就會跟上來」,確實如此,我們都在前進的腳步中,締造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故事,也在時間的消逝與記憶的推疊中,把發生過的事情忘卻,就在兒子確診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先生在我們上班時間裡感覺身體不適,為了不影響我和兒子們的一切,他自行到醫院就診快篩陽性確診後,就整好行李到另一個住處進行隔離。還好這個住處裡的冰箱,平時就冰有一些可煮的食物,諸如牛肉麵、水餃、泡麵等,還有煮水壺可煮開水,所以吃的方面即使我們沒時間送餐,也不會立即產生問題,這個住處裡還有洗衣機,可以清洗衣物,讓他每天有清潔的衣服可以穿,只要帶好手機,每天向衛生單位做好身體狀況的回報,他的小日子是過得挺愉快的。先生說:「也不知道去哪裡確診的,真是令人討厭,雖然關在這裡,每天有吃有喝的,但不能出門總是人生的一大缺憾,我確診的前兩天,身體較為不適,頭很重,身體也不輕鬆,但服藥過後,加上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休息,所以到了第三天,就覺得身體好很多,很想趕快解隔離。」但解隔離的時間依規定是要七天之後,所以再怎麼難以忍受,還是要依法行事,才不會招致嚴重罰則。由於先生從以前到現在,對於手機的操作都不熟悉,簡直是各項網路運用的生活白痴,所以對於確診後的他,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學會跟衛生局人員及診所醫生聯絡上的,對於這點,我很好奇,因為平時我們請他做一些設定的時候,他都說他不會,靜待下次時機到來,我再來做進一步的確認。平時喜歡閱讀及寫作的我,時間很好打發,可是對於沒有什麼靜態嗜好的先生來說,隔離時間恐怕是他夢魘的開始,這就是為什麼他三不五時就打電話來跟我視訊,因為他無聊,無事可做,又不喜歡做一些靜態運動,所以閒到無話可說的地步,只好隨時打電話來找我,因為他跟兒子們沒有親蜜的親子關係,所以他也不會打電話給他們,不過兒子們倒是貼心,先生隔離期間,他們也會在空餘的時間幫忙送餐,讓先生在疫情侵襲期間,心中感受到溫暖。朋友傳來防疫茶秘方,我趕快依樣畫葫蘆,一鍋煮朋友說的防疫茶,一鍋煮澎湖特有的除疫風茹茶,還準備了維他命C、水蜜桃、黃金奇異果、蘋果及檸檬酵素、益生菌,以及一些可以殺時間的零食等,讓先生在隔離期間,除了品嚐到食物的美味外,還兼顧到健康與營養。先生確診期間,他好像突然頓悟人生,他說:「以後,妳想做什麼就去做,想去哪裡旅行就去,我不會再持不同的意見,也不會因為省錢而凡事裹足不前了。」哇!太好了,先生能夠從確診中疫想心開、參透人生,我應該算是先生這場疫情確診下的獲益者,讓人感恩疫情,感恩一切。
-
2022-09-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確診完快篩陰就沒事?「這類人」身體可能仍在慢性發炎
「我確診康復後,似乎經常感冒?好像免疫力變差了?」國外有不少人在確診新冠肺炎康復後,卻出現接連感染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現象,澳洲 Griffith 大學病毒學家 Lara.Herrero 日前寫出她的整理,認為免疫系統發生變化,可能會使人體面臨其他傳染病的風險。 康復後有半年 處於免疫平衡被擾亂的時期北市聯醫中興院區姜冠宇醫師表示,在2022年年初,澳大利亞有一項研究指出,確診24週、即約莫半年之內,病毒會影響確診者整個免疫系統功能。此項研究發現,與未感染新冠肺炎的健康人相比,感染康復者的各免疫細胞相對數量和類型皆發生了變化,有些細胞基因表現增加、有些表現減少,意即整體平衡被擾亂,尤其在有些接受後遺症復健治療的病患身上,差異尤其顯著。 另美國加州 Michael J. Peluso 團隊也觀察到類似現象,並於今年 8月底發表,比較有後遺症與沒有後遺症的人,發現前者體內CD8+T細胞表達 CD107a 的頻率變低;CD8+T細胞產生干擾素-γ 的機制也受到影響。姜冠宇醫師說明,此與突破性感染獲得更好保護力的概念,略有不同,簡單來說,可想成有後遺症的人,雖幫手T細胞功能無顯著差異,但殺手T細胞約在4個月後功能即下降,意指在面對其他併發疾病時,可能成為更脆弱的存在。 確診後有後遺症 身體可能仍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姜冠宇醫師補充,另一項同樣是 8月底發表,引用上述澳洲文獻的西班牙團隊研究中認為,有後遺症的人或許干擾素-γ表現與沒有後遺症者無顯著差異,但是ANA(自體免疫疾病指標)卻觀察到相對明顯的表現。 在有症狀的患者中,ANA 陽性 (≥160) 機會更高,此現象傳達的是,有後遺症的患者,有可能在急性康復後,仍持續處於「慢性發炎」「自體免疫」的狀況。也就是說,需要更長的恢復時間,當然對外來感染也有可能是為相對虛弱的狀況。 不僅新冠肺炎 免疫力一下降,各類傳染病都成威脅在後疫情時代,全球各地重複感染情形頻傳,然而,姜冠宇醫師提醒,每一次的感染,若真有削弱T細胞免疫的效果,對於本身身體狀況不佳的脆弱族群相當不利。除了許多常見感染或原有慢性感染控制不佳之外,也可能造成其他疾病逮到機會新興起來。 姜冠宇醫師說,在美國,也有小兒科醫師發現,即便小朋友號稱 75% 有抗體,但是後因流感或一般感冒來求診時,「症狀大都相對比往年還嚴重」,因此,應對常見傳染疾病還是要相對小心。 原文來源:姜冠宇醫師Pro'spect 原文連結: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HYYD9hyqvheFnnn6TUD1rcnY3NKqK87GPw7KCVkpRh5dz1Hcm23Megfg3mxwBXnnl&id=100057981193441&sfnsn=scwspmo 【延伸閱讀】新冠病毒後遺症 腦神經症狀佔八成染疫康復卻「長新冠」 復健早期介入加速康復
-
2022-09-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COVID-19為何會引發長新冠?專家發現血液出現「3大特徵」
一名28歲、曾確診新冠的女性上班族坦言,「確診康復後,身體比以前更疲倦,每天下班回家倒頭就睡,不知道自己怎麼了?」這般心聲也是許多染疫康復者碰到的困境,感覺身體狀態大不如前!全球也出現不少患者康復後出現疲倦、呼吸道症狀、胸悶痛、睡眠問題、腦霧等不適症狀,醫界將其稱之為「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為何新冠病毒會引發長新冠症狀?台北醫學大學嚴明芳教授表示,研究發現患者血液中出現三大特徵,顯示長新冠與「低皮質醇、T細胞耗損與EB病毒活化」。 長新冠定義尚未定論 目前台灣採WHO定義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秀熙教授表示,目前全世界對於長新冠的定義未有定論,而國內則採用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定義──「可能或已確診 COVID-19 者感染後3個月內產生症狀且持續至少 2 個月,常見症狀包括疲勞、呼吸急促、認知功能障礙等,通常會對日常功能產生影響,症狀可能在急性 COVID-19 恢復後產生,也可能為最初疾病持續存在。」 而在國際期刊《Nature》定義則為COVID-19急性期後4週以上出現持續症狀或長期併發症;英國期刊《NICE》為COVID-19感染期間或之後出現持續超過12週持續症狀。 長新冠在血液中的機轉 究竟新冠病毒在人體內如何造成長新冠後遺症?嚴明芳教授說明,根據《Science》科學雜誌整理發現,長新冠個案的血液裡有三個特徵: 一、低皮質醇濃度 嚴明芳教授表示,皮質醇是一種壓力荷爾蒙,「通常壓力來時,人體會產生對抗的機轉,使得皮質醇濃度上升。過去有研究發現,發生急性感染時,皮質醇濃度也會降低,新冠也不例外。」 皮質醇會將飲食中脂肪和蛋白質立即轉化為能量,可以提高身體能量效率,但當皮質醇降低,就會影響患者正常對抗壓力的功能,因此「長新冠患者會感到很疲累」,因為本來應正常轉化體內能量以對抗壓力的機制已經變得低下。 二、T細胞疲勞 T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像軍隊一樣負責攻擊入侵體內的病原體。嚴明芳教授表示,研究也發現,有些染疫患者隨著病程進展到尾聲,透過篩檢已測不出病毒,但其實體內還有病毒殘留的分子,所以一直刺激免疫細胞,造成T細胞疲勞。 三、喚醒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病毒是引發鼻咽癌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而這類病毒通常會存在於人體內,只是沒有被活化,因此不會產生症狀或使細胞癌化,嚴明芳教授表示,在患者血液中發現,過去曾對抗體內EB病毒或其他皰疹病毒的激素活性仍存在,使得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發炎是系統性的,且與體內平衡、疾病發生有很大關係。」 嚴明芳教授解釋,這項實證來自美國一項評估長新冠顯著免疫反應及生物機轉的研究,蒐集人口學、生活品質量表、長新冠相關症狀、血液樣本及免疫學特徵進行探討,其中長新冠患者及染疫康復者兩組的個案,感染新冠肺炎的時間均超過一年。發現研究者在生活品質、健康狀態、呼吸困難、疲勞、憂鬱、疼痛、睡眠障礙、認知疾病及慢性疲勞的整體表現,皆為「長新冠組高於染疫康復組,再高於健康組。」 其中,長新冠組最常見的症狀,包含全身性症狀的疲勞(87%)及與神經相關症狀的腦霧(78%)、記憶困難(62%)及混亂(55%)。三組個案血液及免疫反應特徵,可看出長新冠的皮質醇濃度較低、CD4+/CD8+反應較高、且個案體內的抗EB病毒反應較高,顯示長新冠與低皮質醇、T細胞耗損與EB病毒活化有關。 【延伸閱讀】金融理專長新冠 腦霧險丟工作7成台灣兒童有長新冠!第一名症狀竟是「它」【資料來源】 健康醫療網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2-09-05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健保資料庫 研擬雙贏遊戲規則
憲法法庭就爭議十年的健保資料二次利用釋憲案作出判決,一時成為輿論焦點,也為資料利用與隱私保障樹立長遠標竿。全民健保為強制納保,民眾就醫資料隨同醫院申報費用,一併進入健保資料庫,而無從經其同意。但可否事後退出以健保資料從事學術研究等二次利用範圍,判決宣示應以法律賦予民眾得請求停止利用,即退出權,明定行使的主體、事由、程序、效果及例外不允許退出情形,並於三年內立法;倘未及時完成,民眾可逕行請求退出。加密後供學術研究 九成同意本案尚未宣判前,健保署為事先評估未來退出權法制化後可能面對的規模及因應,今年四月進行民調,民眾對於健保資料加密後供學術研究,高達九成同意;同樣加密後供產業研發運用,也有八成同意。高同意率是民眾長期對健保的支持與信賴,健保署也確實藉由資料研究引進療效好的藥品、醫材及新醫療手術等,並訂定合適價格與給付條件;以民眾資料研究,協助健保署正確決定,進而使民眾享有更好的醫療,形成善的循環。在此代表健保署表達對民眾支持的誠摯謝意。健康存摺 研究設立退出選項立法作業是不小的挑戰,但健保署正面看待時代加強隱私保障的趨勢,除啟動立法準備作業,進行相關研究,並同步推動運用科技方式,例如於健康存摺設立退出選項,方便民眾藉由手機即可表達意願。上開判決也宣示應就健保資料目的外利用,以法律明定組織與程序上防護機制,包含資料庫儲存、處理、對外傳輸及對外提供利用主體、目的、要件、範圍及方式等,健保署除將現行作業規範及安全防護措施擇其要項,以法律明定以符法律保留原則外,也將通盤檢討資料利用實務與法制面需求。並邀集法律、公衛、醫療、資訊等領域專家及人權團體表達意見,期待多方折衝溝通後,凝聚共識,使健保資料利用如浴火再生,在隱私保障與醫療衛生促進之法益拉鋸中,謀得可長可久的平衡。立法尚未完備前,對於申請學術研究之案件,健保署除要求具備IRB外,也會邀請學者專家參與審查,並檢視資料利用,以期公正周延。健保資料 有利醫療科技研發健保資料對醫療科技研發具舉足輕重地位,近期就新冠肺炎確診者資料進行深度分析,精準訂定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幫助長新冠民眾獲得更好且更有效能的治療;長遠之例則有肝炎治療、追蹤、藥品療效評估等,對於藥品研發及治療方式進步有很大幫助。以健保署的立場,將致力訂定可以讓醫界、學界安心使用健保資料,民眾也能信賴的遊戲規則,研究的成果也將幫助台灣甚至其他國家的醫療進步與民眾健康。在本案判決前,有學者表示某些學術研究「不急迫」,應一概不允,但健保署較不贊成以研究目的急迫區分,汝之蜜糖,彼之砒霜,病患及家屬受病痛所苦,必定期待相關研究愈快愈好,但無此疾者通常較無急迫感;何況有些先驅性研究,日後發現對臨床醫療大有價值,不得不佩服前輩們卓越識見。憲法法庭判決引起學界、醫界等新一波的論辯,意見雖有不同,但都是希望健保資料利用在制度上更加健全,健保署都將正面看待,將之內化為長遠發展的養分,與全民共享。
-
2022-08-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長新冠為何令人疲勞? 新研究揭關鍵就在壓力荷爾蒙
長新冠是後疫情時代最受矚目的問題之一,許多研究陸續出爐,最新發表於頂尖期刊《科學》的研究發現,長新冠與低皮質醇、T細胞耗損與EBV病毒活化有關。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嚴明芳表示,長新冠患者血液中俗稱「壓力荷爾蒙」的腎上腺皮質醇,濃度約為健康者的一半,可能導致身體在壓力下無法有效將脂肪和蛋白質轉換為能量來使用,導致「疲勞」這個最常見的長新冠症狀。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團隊今上午例行舉辦科學防疫直播,嚴明芳表示,美國紐約州及康乃迪克州的兩個研究中心召募215位性別、年齡比例相仿的18歲以上個案,包含99位長新冠患者、39位染疫康復且無長新冠者、40位未染疫民眾、37位未染疫醫謢,這些人感染時間是在2020年2月到7月之間,以原始武漢株為主。結果發現,最常見的長新冠症狀包含疲勞(87%)、腦霧(78%)、記憶困難(62%)、混亂感(55%)。長新冠患者血液及免疫反應的主要特徵有三,皮質醇(Cortisol)濃度較低、CD4+/CD8+反應較高、抗EBV病毒反應較高。嚴明芳表示,皮質醇就是俗稱的壓力荷爾蒙,在壓力情境下濃度會上升,以提高身體能量轉換的效率。EBV病毒則是一種很常見的病毒,兒童感染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青少年感染會有發燒、淋巴結腫大、紅疹等問題。新冠病毒的感染似乎會活化人體內殘存的病毒,導致慢性發炎反應,持續性的發言反應也會造成T細胞的疲勞和耗損,所以會看到CD4+/CD8+反應提高。另一篇研究(未經同儕審查之預印本)透過人工智慧方法分析發現,長新冠患者的皮質醇濃度,約為健康者的一半,皮質醇濃度對於「預測長新冠」的預測力高達96%,有潛力成為長新冠的重要預測因子,也是未來研究長新冠病理機轉、開發治療藥物的關鍵。團隊成員林庭瑀表示,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研究是針對較早期流行病毒株所引起的長新冠,目前針對Omicron長新冠的探討仍較有限。有英國大型研究發現,Omicorn感染後引起長新冠的比例,已經比Delta時期下降74%到90%,Omicron長新冠症狀持續的時間也明顯較短。林庭羽提醒,要預防長新冠,接種疫苗是一個有效策略,因為疫苗帶來的細胞免疫有助降低感染後的病毒活性,進而減少廣泛發炎反應、降低長新冠的風險。義大利研究發現,接種2劑可減少75%長新冠風險,接種3劑可降低84%風險。
-
2022-08-2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染疫血氧剩94%仍要上班 護理師嘆太血汗
26歲的小儀是長照機構護理師,5月間院內有長輩發燒,結果群聚感染一發不可收拾,她在確診後血氧一度掉到94%,向雇主請假休養卻被刁難,申請職災給付也不理,直呼太血汗。長照機構內的住民因為高齡、免疫力差、慢性病宿疾纏身,更是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重症及死亡的高危險族群,機構內的護理師們扛著責任與壓力,小心再小心。26歲的小儀(化名)在南部一家住宿式長照機構擔任護理師,她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她所照顧的長輩從60多歲到100多歲都有,幾乎個個都有慢性病,也有不少長輩長期臥床、行動不便,必須由護理師幫忙抽痰、翻身,時刻注意身體狀況。到了5月本土疫情白熱化,小儀回憶院內越來越多長輩同時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長輩因免疫力差,本來就會時不時生點小病,但數十名長輩同時出現同樣症狀,卻是頭一次見到,讓她察覺到狀況不對勁,立刻通報主管希望替長輩們快篩。不料,考慮到染疫的長輩無處可以轉送、家屬可能無法照顧甚至會責難長照機構防疫不力,以致院內長照主管反問「萬一驗出確診怎麼辦?」令護理師們傻眼,尤其護理師中還有幾人懷孕,擔心染疫後會傳染給寶寶。小儀家中也有高齡90多歲的阿公,她為了避免傳染風險,每天一回到家就關在房間裡,盡可能不和家人接觸,甚至被家人指責「為何疫情來了還要去上班?」內心承受巨大壓力。就這麼拖了1週,剛好有醫師到院內駐診,發現長輩狀況不對勁,直言若不全面快篩就要通報衛生局,長照機構主管這才點頭進行全面快篩,一路從下午篩到晚間,100多名長輩的篩檢工作總算告一段落,果真驗出一大串確診者,當天就有阿嬤病情惡化在送醫過程中病逝,後來陸續有10多名長輩病逝。小儀說,儘管院方緊急進行分艙分流,卻已錯過防堵群聚感染的最佳時機,院內護理師相繼染疫,她自己也不例外。某天一早小儀開始喉嚨痛、流鼻水,整個人精神狀態都不好,一快篩果然「兩條線」,她先是透過診所通報確診,緊接著告知主管,主管卻以人力不足為由要求繼續上班,沒有檢驗PCR陽性前不准假。小儀忍著身體不適繼續工作,漸漸出現胸悶、呼吸喘等症狀,一驗血氧發現只剩94%,主管得知後卻說「還好吧!」要她先用氧氣鼻管休息一下,再繼續工作。她撐到下班後立刻去檢驗PCR,結果不但是陽性,Ct值只有11,代表體內病毒量相當高,這才順利請到假,這時日班護理師已全員確診。小儀說,院方自稱曾向社會局尋求人力支援未果,便天天在群組裡要求染疫護理師回機構上班,對健康狀況卻不聞不問。據她所知,想申請職災給付,院方甩手不理,儘管院內護理師幾乎全部確診,卻無一人申請到職災補助。最令小儀氣憤的是,染疫康復後她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向院方提出辭呈,院方卻以津貼作為要脅,揚言若她離職就領不到照顧確診者的防疫津貼,非但不照顧染疫的護理師,還打壓勞工權益,直呼真的「太血汗」。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住宿長照機構截至今年5月22日,國內共有817家住宿式長照機構出現群聚感染,其中有2949名工作人員染疫、5770名住民確診。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常務理事王曉暹表示,小儀的情形並非特例,近來接獲許多染疫醫護向工會申訴,指醫療院所或長照機構主管面對醫護詢問職災給付時,都會想方設法刁難、阻撓,甚至以「誰知道你下班會跑去哪」、「你應該不差那幾千塊吧」等風涼話攻擊醫護。王曉暹說,近期也曾聽說有主管要求醫護證明自己感染的病毒株序列與確診者相同,才可以申請職災給付,阻撓手法無奇不有。
-
2022-08-2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打火弟兄染疫後遺症 咳喘不停難救災
打火弟兄救災要體力,36歲邱先生擔任消防副主管,負責帶隊進火場,但確診COVID-19康復後,光拿裝備、爬樓梯都會喘,原本得心應手的長跑,染疫後1000公尺就累到不行。COVID-19疫情肆虐,染疫時的身體不適症狀也許能透過藥物改善,但疾病造成的後遺症,卻可能要花費許多心力才能完全回復,不僅影響生活也容易在回到工作崗位後感到力不從心。消防猛男康復後 心肺體能回不去邱先生擔任消防員已20年時間,去年升任消防副主管,必須帶隊進火場打火、在險峻的火場內指揮,更需要良好體力,為了能順利完成工作,加上桃園主打戰術體能消防,邱先生總是會定期進行重量訓練、維持體能。但在不慎確診COVID-19康復後,不管是一般生活或是執行救災任務,都大大的困擾著邱先生。以前進火場打火,邱先生總是能輕鬆穿起裝備、做好前線救災準備,現在即使已復原,光拿裝備、還沒踏出消防隊,他就已經覺得喘,甚至連一般日常走路爬樓梯也都讓他大感吃不消。從事消防工作,體力是必備要求,內政部消防署每年也會針對消防員進行體能測驗,在染疫前,邱先生說,他的體能都維持在該年齡層的低標以上許多,但染疫後進行自主測試時,沒想到原可輕鬆跑完的3000公尺長跑,現在才跑1000公尺就已經累到不行。另外,平常會進行的重量訓練,原本臥推可推到70公斤,確診康復後卻掉到只剩40公斤,而六角槓硬舉也從原本的160公斤掉到只剩100公斤,與染疫前的體能狀況差了相當多,讓邱先生感到相當沮喪。疫後咳不停 救災怕成拖油瓶除了體能大幅退步外,咳嗽不止也是許多確診者康復後面臨的另一個問題,而邱先生也不例外。邱先生說,在火場救災時必須穿裝備、戴呼吸器,由於面罩是封閉的,吸入的空氣都是乾空氣,現在每次使用都會加劇原本就有的咳嗽症狀,「讓我更不舒服」,使得他在打火現場頻頻咳嗽、影響救災。不論是心肺耐力或是肌力,邱先生的狀態都比染疫前退步許多,要回復都必須花費大把心力跟時間,邱先生無奈表示,雖然染疫後的體能狀態目前仍在最低標準內,但還是想努力加強訓練、希望能恢復到確診前的狀況,但「現在訓練狀況仍不好,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恢復」。邱先生說,自己去年升任副主管,必須負責帶班進火場救災,「實在不想要拖累我帶進去的學弟、學妹」,因此還是會加強訓練,「跑步不行就慢慢跑回來、重訓不行就再慢慢推回來」,一步步加強體能。疫後返工表現變差 後遺症有賴治療復健5月疫情來得又快又急,邱先生與同消防單位的弟兄總計10多人確診,閒聊時發現,大家都有出現喘不過氣等長新冠症狀,顯然這並非個案。台灣職業健康安全連線執行長黃怡翎指出,國際許多研究披露染疫康復者有高比例出現腦霧、肌肉骨骼損害、肺功能下降之類的後遺症;根據三軍總醫院統計,院內康復者有8成發生後遺症,例如嚴重的心肺有氧功能缺損,其中72%病人體能狀況低於平均值,甚至營養不良狀況或是骨骼疏鬆等。黃怡翎指出,如果是肌肉骨骼後遺症、體能狀況下降等,很容易影響復工,尤其原本的體力活,可能就無法勝任;即便成功復職,生產力也要打折,國內應該盤查追蹤研究對經濟影響或是工作能力減損的狀況。黃怡翎也提到其他衍生問題,染疫者若因工作職災造成染疫,雇主理當協助染疫者恢復或提升工作能力,但如果非職災造成的染疫,勞工復職工作表現不如以往,雇主是否還須負擔責任就有待商榷,這是全體國人都可能面臨的情況,政府應因考提供復健資源。
-
2022-08-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長者染疫難擺脫後遺症 染疫後難重返機構
國內60歲以上長者今年累計83萬2133人染疫,包括中重症1萬9835人,8057人死亡。根據國外研究統計,染疫康復後的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容易出現長新冠症狀,例如疲勞、心悸、關節疼痛、記憶力衰退,嚴重還可能呼吸衰竭、血壓異常、失智等。專家觀察,臨床上高齡長者確診後,常出現低血氧、肺纖維化、皮膚病灶問題,嚴重可能得住護理之家,長期依賴氧氣。長者容易有慢性疾病纏身,確診新冠肺炎後,復原期較年輕人更長。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指出,近期1名70多歲男性,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T),確診後突然暴瘦10公斤,且隔離結束後,雖醫師評估可以出院返家休養,但他時常血氧偏低、頭暈,每天仍需使用半天的氧氣,連睡覺也得用氧氣,憂心已釀肺纖維化問題,更糟的是確診後再也無法正常出門。謝嘉娟表示,若長者染疫中重症、插管,後續呼吸功能變差,無法自然呼吸、需額外給氧氣時,就無法回到一般的長照機構居住,需改送有呼吸照護的護理之家,但給氧氣額外增加的花費,往往會讓家屬難以接受。她說,醫師會定期讓長者回診胸腔內科評估肺功能,並慢慢降低額外氧氣流量濃度,不過染疫長者許多嚴重依賴氧氣,甚至無法脫離,面對接下來新1波疫情,仍須嚴防。謝嘉娟指出,除了肺部問題,還有兩成的長者確診新冠肺炎後,引發皮膚病灶問題,從輕微到嚴重都有。1名70多歲患者,確診後皮膚出現濕疹,會泛紅搔癢,跑遍皮膚科、家醫科、風濕免疫科等,甚至一度癢到掛急診,後續透過口服抗組織胺、擦藥才改善不適。她表示,有可能長者確診在隔離病房期間,因為無法盥洗,只能用擦澡方式,加上本身疾病問題,引發皮膚發炎。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秘書長余志松表示,部分失能長者染疫後因無法送往機構照顧,先由家屬帶回家,但因非照顧專業,短短幾天長者就產生壓瘡、泌尿道感染、胯下黴菌感染等,若本身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連帶出現嚴重發燒、敗血症,都有生命危險,必須盡快返回醫院治療。
-
2022-08-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QA整理包/BA.5來勢洶洶!三症狀「更不舒服」 二次確診該怎麼辦?
BA.5變異株來勢洶洶,疫情指揮中心也警告本土疫情「確定升溫」,第二波疫情高峰可能出現在9月中下旬。原因除了BA.5的傳染速率更快以外,其「免疫逃脫」的特性,也讓之前確診過的人,有很大機率會重複感染!BA.5到底有何特性,我們又能怎麼辦?《聯合新聞網》整理相關訊息讓您一次搞懂!曾確診過也不能輕忽,BA.5最大特色「重複感染」BA.5是新冠病毒Omicron的亞型變異株,現在已經是全世界疫情的主流病毒株。它的傳染力比台灣現在流行的BA.2更強,可達1.3~1.4倍。BA.5真正強大之處,在於它的「免疫逃脫」特性,即使已完整接種疫苗,和原始Omicron相比仍有四倍的傳染力、更是原始毒株的19.2倍。同時,曾確診者也可能「突破性感染」,根據南非研究,BA.5的感染者中,曾確診過的比例提升到18.9%,可以看出,曾確診者雖仍有一定保護力,但已不是「無敵星星」,羅一鈞表示,因為BA.5具有免疫逃脫特性,之前感染BA.2的人,可能再次感染,重複感染為接下來這波疫情的特徵。常見症狀有什麼?感染BA.5會更嚴重?感染BA.4、BA.5的患者,其症狀與BA.2與BA.1類似,同樣屬於上呼吸道感染,以頭痛、喉嚨痛、打噴嚏、流鼻涕、身體疼痛為主。胸腔專科醫師黃軒則根據國外研究指出,BA.4、BA.5的症狀會更不舒服、更加嚴重。常見的三大症狀包括:疲倦無力、咳嗽、發燒。而在動物實驗中也發現,BA.4、BA.5讓老鼠的血氧降低、呼吸曲線更差,還出現肺泡、支氣管嚴重發炎的症狀,下呼吸道症狀相較BA.1、BA.2可能更明顯。目前仍沒有足夠證據證明,BA5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會比其他變異株來得高。台灣疫情流行現況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本周全國疫情仍屬地方流行,整體單日感染率約為百分之○點一,但北北基桃、竹苗宜花東等地區疫情緩緩上升,南部地區則沒有明顯上升。至於年齡層染疫率,以廿至四十歲族群增加速度較快,十九歲以下及五十至六十九歲族群小幅上升。主要因為青壯年族群的疫苗保護力,於3月就開始下降,且目前疫苗保護力加上自然免疫防火牆,效力約剩為50%。指揮中心統計,今年一月迄今,全國累積本土個案達五○七萬多人,其中五千多人重複感染,比率約萬分之五。兒童、老人是高風險族群 指揮中心祭3大加強措施羅一鈞表示,一旦BA.5疫情攀升,民眾距前次確診時間拉長,重複感染機率勢必增加,又以尚未完整接種疫苗的兒童風險最高,下一波疫情中,比成人更易重複感染。李秉穎則說,建議65歲以上長者、免疫力不全等高風險族群施打第四劑,他強調:「因為這類族群有沒有打第3劑和第4劑,免疫效果會差很多。」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也表示,目前趨勢防疫措施逐漸鬆綁,疫情一定會進入生活圈,而兒童在這一波「一定跑不掉」。不管有沒有確診過,都建議施打疫苗。對此,疫情指揮官王必勝宣布三大加強措施,一為持續現行住宿式長照機構的篩檢跟給藥機制,二是社區內六十五歲以上民眾如有症狀,趕快篩檢,以利用藥,降低重症跟死亡比率,這二天將提出相關配套措施;第三為鼓勵兒童接種疫苗,確保兒童重症患者的送醫順暢跟醫療資源充足。誰可以打第四劑?接種者需與第一次追加劑(第三劑)間隔五個月以上,確診者則建議在感染三個月之後再接種。根據目前防疫規定,可施打第四劑對象有:一、50歲以上成人二、長照機構住民三、18歲以上因外交、公務、洽商等工作需求需出國民眾四、醫師人員(包含醫事執燈人員及醫事機構非醫師人員)五、機場港埠、居家檢疫相關工作人員及航空機組員/船員六、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七、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幼兒疫苗該如何選擇?目前國內六個月到五歲幼兒,僅莫德納疫苗可接種,BNT疫苗則已到貨,近日將開放預約施打。兩種疫苗如何選擇?台大醫院醫師黃立民表示,從國外數據和臨床發現,兒童確診、住院個案大多未完整施打疫苗,完整接種疫苗可以降低兒童重症率、死亡率,對於新冠後遺症、MIS-C也有預防作用。而以研究數據來看,BNT保護力較莫德納高,但莫德納打兩劑、BNT需打三劑。由於不能混打、且不完整接種效力差很多,黃立民仍呼籲家長謹慎選擇,並務必完整施打。而自然感染頂多像是「打了半次疫苗」。重複感染了怎麼辦?重複感染怎麼定義?羅一鈞強調,只要是上次確診的1到3個月內,如果出現有新的症狀,或慢性症狀又惡化,搭配抗原快篩陽性或PCR陽性、Ct值小於27,只要符合當中任何一項的檢驗條件,經醫師評估即可認定為重複感染。二次感染者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機制,與第一次染疫條件相同,符合六十五歲以上,或六十四歲以下但具有十三類慢性疾病者,都符給藥資格。羅一鈞表示,患者若是康復後一到三個月內又二次感染者,醫師判定後可直接進入法傳系統通報,但後續由疾管署各區管制中心研判是否為新確診病例,再啟動相關防疫措施;染疫康復三個月以上,又被判定二次感染,則由醫師直接判定,無需交由區管中心研判。目前沒有證據證明二次感染症狀會更輕微,但也不會比較嚴重。
-
2022-08-25 養生.健康瘦身
染疫少動易發胖 專家教3招「不挨餓減重法」
● 青壯年男性每10人有6人過重●不運動、飲食沒節制,一周可能會胖1.5公斤● 不挨餓減重法:調整飲食順序、慎選食材台灣「胖仔」愈來愈多!隨著本土新冠疫情大爆發,500多萬人染疫確診,導致許多有運動習慣的人不敢運動,久而久之就「懶得動」,肥胖人口因此激增。專家表示,若缺乏運動、食量未減少,約2至3個月就會胖3.5至7公斤,建議民眾應盡速恢復運動,嚴格控管飲食,包括調整飲食順序、慎選食材等,才能不挨餓成功減重。台灣躍升東亞第一胖台灣人肥胖問題逐年增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年肥胖研究統計,台灣躍升東亞第一胖。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徐國峯表示,35至44歲男性過重或肥胖比率67%,等於每10人有6人超標,但65歲以上女性過重及肥胖比率卻高於男性。新冠疫情期間,確診民眾居家隔離,若照常吃三餐、點心但沒運動,體重很容易直線飆升。徐國峯舉例,一名個案過去有上健身房習慣,因確診後減少健身次數,待在家時間較長、飲食也沒控制,70公斤的他,僅2到3個月就胖了3公斤,過去鍛鍊的「六塊肌」沒多久就團結一塊。多吃少動 3個月恐胖7公斤徐國峯指出,胖3公斤其實很簡單,7700大卡熱量會增加1公斤,像上述個案,原先上健身房運動1小時能消耗400至600大卡,若不運動,每天減少消耗400大卡,加上每天多吃一塊麵包、一份鹹酥雞,一周就可能胖1.5公斤,不到2、3個月就會胖3.5至7公斤。「七分吃,三分動!」徐國峯建議,飲食應以正常三餐為主,避免吃點心、消夜或炸物、速食;更應逐步恢復過去運動習慣,染疫康復者若還未能立刻重訓或激烈運動,可先從簡單的走路開始,半小時約可消耗300大卡,穩定消耗熱量,有助於維持正常體態。肥胖者 易有三高慢性病徐國峯提醒,肥胖者容易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BMI超過30者,近9成有代謝症候群;肥胖也可能引發多發性關節疾病、肝腎功能損傷、心血管疾病等,甚至增加新冠肺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機率。若透過飲食及運動控制效果不佳,則可透過藥物介入或手術治療改善。營養師林俞君建議,可依照國健署「我的餐盤」口訣,自我檢視三餐飲食是否過量。若飲食量沒增加,但體重上升,可經由調整飲食順序、注意食材挑選、保護腸道提升免疫等3方式減重。先吃菜再吃肉 少吃甜點飲食管控上,林俞君強調,正餐要吃飽,避免額外吃甜點,飲食順序應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如肉類、豆腐或雞蛋,最後吃飯、麵等澱粉類。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可促進代謝,減少脂肪合成,又有飽足感,因而減少澱粉攝取。食材盡量選用原型食物,避免重口味、油質過多或精緻糖太多食材,像里肌肉比五花肉好,牛肉可以選牛腱;吃湯麵比乾麵好;生菜沙拉沾醬比淋醬好。林俞君建議,染疫康復者可多攝取蔬果及蛋白質食物,腸道是人體免疫大本營,蔬果的膳食纖維能幫助腸道建立好菌,且富含維生素C具抗氧化作用,可提升保護力;蛋白質食物可多選擇食用低脂肉如牛腱、里肌肉等,以及雞蛋、豆製品、海鮮、魚類等,如此可以恢復體力又不發胖。
-
2022-08-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防範重症突破性感染 專家:長者應速接種第4劑疫苗
隨著新冠病感染人數上升,許多人出現長新冠症狀,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今於「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節目表示,疫苗如何預防長新冠,非常關心的議題,且安養機構居民及住院病人應速接種第4劑疫苗,這是維持長者等免疫低下族群保護力的關鍵因素,同時也降低重症突破性感染。陳秀熙研究團隊成員陳庭瑀則指出,經以色列、加拿大研究發現,安養機構居民及住院病人接種第4劑疫苗效應,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達49%及81%,而美國研究也發現,洗腎患者接種第4劑疫苗後,可以增加抗體濃度3.4倍,而長照機構染疫康復者接種疫苗,則可以降低50%的感染風險。此外,研究團隊成員許晨陽說,長新冠症狀是染疫者痊癒後,但體內仍出現高病毒持續發炎反應,經國際研究發現,接種疫苗後也可以預防長新冠症狀為50%至80%。另開學在即,19歲以下族群教育權十分重要,防疫措施要如何調整,以降低學童亦機會,另疫苗如何預防長新冠,非常關心的議題。研究團隊成員蔡芳均說,經國際研究發現,新冠疫情對貧窮、患有疾病及童工來說,於閱讀、運算等基礎學習能力將受到影響,因此必須透過系統性的教育課程,促進孩童學習情形。蔡芳均說,依美國孩童在校指引來說,必須戴口罩、打疫苗,配合隔離檢疫措施、維持社交距離、重視空氣品質管理,重視個人衛生等,以避免學童染疫。
-
2022-08-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快篩確診陽性怎麼辦?羅一鈞:染疫康復SOP一圖看懂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持平,不過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可以看到北部疫情正在上升,預期下周開始整體疫情會升溫,北部會上升更多。另前天公布首例BA.4本土個案,個案的三名快篩陽性同住家人,定序結果今天仍尚未出爐。今本土個案分布新北市再度突破5000例,為5073例;台北市也躍升至第二名,為3054例。其他依序為台中市2966例、桃園市2793例、高雄市2015例、台南市1669例、彰化縣982例。針對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示警,面對下一波疫情中部地區要嚴陣以待,關鍵就在社區的保護力。因為例如彰化縣的累積感染率僅約是18.71%,而北部縣市都超過20%具有一定程度的保護力,因此中南部下一波有機會比北部更嚴重。王必勝表示,南北哪邊嚴重,除了原先未感染人口百分比的因素,也和疫苗施打、人口稠密度等因素相關。但台灣幅員不大,交通方便,南北差異小。而面對下一波疫情可能升溫,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現行以快篩陽性確診,民眾快篩陽性後經醫師診斷後即判定為確診,可通報和開立藥物。他表示,至指揮中心的官網專頁有各縣市提供遠距診療就醫的名單,一旦快篩陽性後掃QR code便有一站式服務,可連結到各縣市衛生局網站或衛生所預約看診,和醫師達到共識,就可以進行通報以及後續自主回報疫調。看診後也可評估是否適合使用抗病毒藥物,後續可以請親友領取藥物或送藥到府。若因快篩結果不清楚,民眾和醫師間無法達到共識,可以安排後續PCR採檢確認。另針對疫苗接種狀況,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六個月至四歲幼兒莫德納疫苗接種共累計13萬5909劑,涵蓋率17.4%整。目前疫苗涵蓋率第一劑為92.2%、第二劑86.2%、追加劑第一劑71.8%、追加劑第二劑8.4%;65歲以上追加劑第二劑則為31.6%。
-
2022-08-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長新冠估影響48萬人 9月高峰
八月六日發表於「刺胳針」的荷蘭研究顯示,每八名確診成年人就有一人出現「長新冠」症狀,染疫後三至五個月症狀更嚴重;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台灣廿歲以上確診者約三八七萬人,依此推估逾四十八萬人將經歷「長新冠」之苦。醫師提醒,九月起「長新冠」人數將進入高峰,確診者如症狀遲未改善,應積極就醫。這篇研究分析七萬六千多名十八歲以上荷蘭成年人資料,將確診者與非確診者配對,並考量確診前就存在症狀,研究結果發現,八分之一的確診者經歷三至五個月長期後遺症,十個常見症狀包括呼吸困難、胸痛、呼吸時疼痛、肌肉疼痛、嗅覺喪失、喉嚨異物感、四肢刺痛、忽冷忽熱、手腳沉重、疲倦。雙和醫院副院長、胸腔內科醫師李岡遠表示,一旦呼吸道受攻擊,通常只需兩、三周就能復原,最近門診發現部分確診者在染疫後三個月仍有症狀,找不到其他原因,就是「長新冠」,可能是身體被誘導出不正常發炎反應、微小血管栓塞,也可能是病毒殘留,通常涉及多個身體系統,需要整合跨科醫師做出最佳處置。北醫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周百謙說,台灣疫情高峰在六月,往後推三個月,預期九月進入「長新冠」高峰。目前「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僅收治三千餘人,原因在大部分「長新冠」病人先在附近診所、地方醫院治療,除非一、兩個月仍治不好,才會至大型醫院接受詳細檢查。周百謙建議,「長新冠」患者應分級就醫,依主要症狀至相關科別的診所尋求協助。後遺症如為胸痛、胸悶、呼吸困難,應掛胸腔內科;如果出現腦霧、走路沒力氣、四肢刺痛、容易疲倦等症狀,則可看神經內科。若就診超過三個月,症狀仍持續,可請診所醫師轉診到大型醫院「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整合門診,接受跨科評估。
-
2022-08-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9月將進入長新冠高峰 醫建議:整理症狀發生序再就醫
8月6日最新發表於《刺胳針》的荷蘭萬人研究,首度提出較精確「長新冠盛行率」,每8名成年人就有1人,確診後3至5個月核心症狀還會變嚴重。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台灣20歲以上確診者約有385.3萬人,按此盛行率推估,約48.1萬人會經歷長新冠;不過目前接受「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照顧者僅3千多人,循其他管道就醫的人數則未知。北醫大附醫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百謙觀察,很多人一解隔離就有多種不適症狀,但密集就醫1、2個月只得到「治標不治本」的治療。以台灣疫情高峰6月往後推3個月,可預期9月將進入長新冠高峰,建議民眾可將症狀出現的順序記錄下來,以幫助專科醫師評估並找出問題源頭。這篇荷蘭大型研究分析7.6萬名18歲以上成年人,將其中4231名確診者與8462名非確診者進行配對,並將確診前就存在的症狀納入分析。結果發現,大約1/8確診者經歷可歸因於新冠確診的長期症狀。確診後90到150天更嚴重的症狀共有10個,包括呼吸困難、胸痛、呼吸時疼痛、肌肉疼痛、嗅覺喪失、喉嚨異物感、四肢刺痛、忽冷忽熱、手腳沉重、疲倦。周百謙指出,荷蘭研究算得之盛行率可能無法直接套用在台灣,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台灣抗病毒藥物較普及,可減少病毒存留的數量、縮短病程,有助於減少長新冠發生機率。再者,根據WHO定義,長新冠是確診後3個月發生,但台灣氣候與歐洲不同,就醫又便利,很多民眾一解隔離就全身不舒服,開始密集就醫,不用等到3個月。怎麼會一解隔離就不舒服?周柏謙表示,因為隔離期間人待在恆溫恆濕的室內環境,「出關」後雖然病毒已清除,但面臨多雨、忽冷忽熱等環境刺激,很快就開始不舒服。周百謙說,門診看到很多康復者,在診所看了1、2個月都沒有效,才來胸腔科求診,照了X光、抽血,才發現仍有肺部浸潤和發炎反應。「台灣長新冠病人的困擾,不是設立長新冠門診就可以解決,而是要確保醫師有能力處理。」周百謙說,病毒破壞呼吸道留下胸悶、呼吸喘等症狀,導致睡不好,久了就影響自律神經、記憶力、專注力。這時若只是吃安眠藥、止咳藥,還是「治標不治本」,無法解決病人的困擾。周百謙建議,如果確診後3個月以上還不舒服,建議民眾把症狀發生順序整理清楚,找信任的專科醫師協助。如果是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建議可看胸腔科;如果以腦霧、走路沒力氣等症狀為主,建議可看神經內科。
-
2022-08-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醫看台灣現況吐擔憂「康復再確診機率增」 揭二次染疫3原因
林口長庚醫院小兒科醫師吳昌騰11日在臉書分享觀察紀錄,他表示11日有一例新冠確診病逝的3歲男童,染疫後原本居家照護中,後續出現發燒、臉色蒼白、呼吸困難至急診,就醫隔天就不幸逝世,他也透露「這幾天,我上兒科急診感覺COVID-19病例真的是增加中!」他舉例,近日有幾個家庭全家人一起出遊後,有的是小孩子確診,有的是全家確診,不只如此,兒科急診有發燒、腹瀉的病人,也有新冠病毒重症病人,也有沙門氏菌感染重症病例,他呼籲大眾千萬要多加注意。吳昌騰分享「重複感染」的狀況,他直言一個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次數「沒有限制」,而且很多人已經感染好幾次了,「對於染疫康復者來說,免疫力可以持續大約3個月到幾年,這使人們不太可能在1個月內二次確診」,但他也點出在Omicron大流行時,最早1個月內就會重複感染新冠病毒。他也分享各國的染疫狀況,美國CDC研究指出再次感染與第一次感染相同的新冠病毒,或再次感染不同的新冠病毒都是可能的,且有具體報告發現,再次確診的時間點通常發生在「初次感染後23至87天之間」。澳洲則觀察到確診者會在「6至8周內發生第二次感染,且幾乎可以肯定是BA.4或BA.5」。鄰近的南韓則針對最新的病毒性再感染分析,7月第一次感染到第二次感染的平均持續時間約為5個月,比6月份縮短2個月,且再感染的比例也飆升1.7倍,從3.71%上升到6.59%,其原因則歸咎於BA.5。吳昌騰歸納出目前二次感染的可能的3種原因,BA.5變種病毒比以前的病毒更具傳染性且擅長逃避免疫,可能與先前感染或疫苗接種的免疫力減弱有關,或取決於個人的免疫系統,取決於他們的抗體水平。他直言「台灣的現況,隨著疫苗的保護作用減弱,二度感染的情況預計就會再增加」,但也強調「疫苗打好、打滿很重要」,美國CDC一項研究表明50歲以上的人在打完第三劑後的4個月,只有55%的人不會因COVID-19感染住院,但施打第四劑後,這種比率躍升至80%。
-
2022-08-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民眾都往診所跑 長新冠門診7個月僅3千人看診
全國已有近四六○萬人染疫,不少確診者康復後仍出現新冠後遺症,衛福部健保署與一○八家醫院合作,於去年底推動「新冠肺炎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但成效不彰,迄今收案人數僅三一七四人,其中以卅一歲至四十歲比率最高,占兩成三。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說,最近門診患者中,約有六成係因新冠後遺症,政府應將基層院所納入該項整合醫療計畫,而不是全集中在大型醫院。健保署專委張作貞說,該整合醫療計畫收案條件為解除隔離日六個月內,有多種新冠肺炎急性感染後徵候群症狀需整合醫療個案,民眾只須繳交一次掛號費及一次部分負擔,就能看胸腔科、感染科、神經內科、心臟內科、重症醫學專科、精神科、皮膚科、復健科、中醫科等多種科別,不需在各科別奔波就醫。目前已有一○八家醫院參與計畫,收案三一七四人,地區分布以北市一二四三人最多、其次為新北市五二五人、台中市四二八人。「到診所看新冠後遺症的民眾很多,絕不止這些人數。」陳潮宗說,染疫後遺症多為咳嗽、耳鳴、皮膚過敏、健忘等輕微症狀,民眾至診所看診,較為便利,且能得到適當的治療和改善;除非症狀嚴重,才需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陳潮宗表示,民眾確診、解隔後,應該正重視飲食均衡,避免食用油炸、辛辣等食物,也需減少食用麻油,以及大量的蔥薑蒜等,以避免久病不癒。
-
2022-08-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迎來長新冠高峰? 羅一鈞:視情況加開長新冠門診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近三年,不僅急性期危險,也有許多人深受後遺症「長新冠」所苦。不過,指揮中心推動開辦的長新冠門診,日前被確診者抱怨,門診排到爆,根本無法看到診。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會再瞭解實際情況,若量能真的不夠,會請健保署著手增加量能。根據WHO統計,全球新冠肺炎患者中,大約會有一至二成確診者會出現長新冠症狀;推估國內將約有20萬人確診康復後,仍會受呼吸道症狀、胸悶、胸痛、身體疲倦、記憶力、注意力或睡眠等問題所苦。對此衛福部自2021年底起推動「COVID-19 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針對新冠確診解隔後6個月內出現的「長新冠」患者,提供跨科別整合門診及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計畫由承作醫院定期評估日常生活功能、生活品質、呼吸、疼痛、心理、營養狀態及追蹤改善程度,並由社工師(員)評估家庭支持功能,協助轉介適當之社會福利資源,保障個案後續康復照護需求,提升確診者康復後的日常生活品質。不過,自台灣本土疫情4月升溫以來,確診者激增,專家也都預估8月左右將迎來台灣本土長新冠高峰。就有長新冠患者抱怨,表示長新冠門診時常爆滿,根本無法排不到。對此,指揮中心是否考慮加開量能,已承接偌大的長新冠族群?羅一鈞表示,由於長新冠門診實際狀況資料尚未整理統計,會再請健保署提供資料,明日再進行報告,但,若量能確實吃緊,會請健保署徵求更多診所投入,服務更多需要的民眾。
-
2022-07-27 醫療.泌尿腎臟
男大生染疫康復後難「連結」險被分手! 醫:很多勃起功能障礙,在康復後才發生
男人要小心,染疫後可能使你「人與人的連結」更困難。林姓男大聲雖然落實勤洗手、戴口罩卻仍不幸快篩陽性「中招」。經過隔離治療,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沒了,少數「一定要有的」也沒了。早上起床意外發現晨間勃起不見了;之後女朋友親密時,也因勃起硬度不佳,無法完成「人與人的連結」,女友不滿之餘,甚至懷疑他是否因隔離情變,差點鬧分手。心急如焚的他火速趕至醫院就診。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合併口服藥物治療,順利重振往日雄風。很多勃起功能障礙 在康復後才發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許哲維指出,許多國外報導指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和男性的勃起功能大有關係,而近來國內染疫人數不斷攀升,這類病人如何治療並恢復至染疫前的勃起功能,也成為一大課題。臨床上常見病人多半過去就有相關心血管疾病風險,如抽菸、肥胖、糖尿病等等風險因素,加上新冠病毒感染使其勃起功能更加衰退。許哲維表示,病毒主要透過3個不同路徑影響勃起功能:降低肺部血氧飽和度、破壞陰莖海綿體血管內皮細胞、感染睪丸造成雄性素降低。臨床上會詢問病人相關病史和評估其風險因素,進一步抽血或安排相關檢查,最後針對病人不同需求給予後續治療,可能的治療選項包括口服藥物、針劑、體外震波、合併治療或是以生活作息調適為主。然而各種方式均有其優缺點,建議與醫師充分溝通諮詢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處理方式。少運動缺點多多 運動加調整飲食才是根本之道許哲維提醒,疫情期間居家辦公少外出、常熬夜追劇或是運動頻率下降,這些都是男性勃起功能的「沉默殺手」;此外若發現有血精、血尿等問題時,更應該積極求診、接受檢查,切勿相信傳統偏方。適度運動搭配健康飲食和規律作息,對於染疫後的恢復才是根本之道。★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7-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個案 今年累計破2萬例
本土昨新增二萬二三四七例確診案例、境外移入二四八例,中重症一七一例,死亡五十三例。今年累計至七月廿二日,本土案例達四三五萬三六九七例,中重症個案突破兩萬人,為二萬○○五四例,七六七八例死亡。兒童重症昨一口氣增加五例,皆是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案例,年齡介於一到十歲。其中二人已出院、二人在一般病房治療中,另一名二歲女童插管治療。國內兒童重症累計一一五例,包括腦炎廿四例、肺炎十九例、心肌炎一例、敗血症三例、哮吼八例、家中死亡六例、MIS─C五十一例、共病三例,其中廿四例死亡。兒童染疫及重症情形,也催出幼兒接種疫苗人數,廿一日開放接種六個月大到五歲以下幼童,截至廿二日為止已超過一點五萬兒童接種。英國研究顯示,約有六成二的確診者會出現長新冠症狀;健保署去年底設立「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診住院整合醫療計畫」截至七月十九日,累計二六六九人,僅占染疫人數的百分之零點零六。求診年齡以卅一歲到五十歲為大宗,後遺症則以支氣管炎、咳嗽為主。國內疫情持續趨緩,但後續可能迎來新冠後遺症。據健保署統計,計畫收案人數於六月暴增,五月收案人數為四四九人,六月增至一三六三人,七月至十九日收治七四二人。健保署醫管組科長呂姿曄表示,推估七月人數應與六月相差不遠,後續人數會慢慢下降,不過並非每位長新冠患者都會被收案在內,民眾沒有在參與計畫的一○六家醫院就診,因此未被收案。健保署分析五○一位已上傳健保申報單的收案患者診斷,成人常見的後遺症多為支氣管炎、咳嗽、肺炎;兒童則是呼吸衰竭、肺炎、咳嗽等。呂姿曄表示,目前可分析的人數較少,難以明確凸顯台灣長新冠主要症狀。北醫附醫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百謙表示,染疫之後最困擾患者的症狀,仍以咳嗽為主,有患者四月底染疫,至今都還在咳,嚴重影響生活。周百謙表示,成人的後遺症通常不會只有一種,除了咳嗽之外,也會表達有倦怠、腦霧或是焦慮等症狀。
-
2022-07-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染疫康復後長新冠如何保養? 醫:維生素ACDE不可少,4招改善喘與胸悶症狀
新冠病毒絕非只影響肺部,對人體器官的危害,遠超過一般人想像,除了影響肺部,還可能危及心血管系統、腦部、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與皮膚等組織。醫師提醒,染疫後攝取適量的維生素D,以及攝取維生素A、C、E,增加抵抗力, 清除體內病毒。約2萬名確診中重症有肺炎 醫:應持續回診檢查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胸腔科醫師蔡哲龍表示,新冠肺炎是1種系統性的疾病,只因在肺泡組織內的ACE2受體較多,因此在肺部上顯得特別嚴重,以致部分民眾染疫後一段時間仍有呼吸困難、咳嗽等「長新冠」問題。據統計,國內已有近2萬名COVID-19中重度患者會有不等程度的肺炎,蔡哲龍建議,應持續回診,透過胸部X光或肺部電腦斷層觀察呼吸系統,如有異常,應接受治療。至於無症狀或輕度患者,也可能出現易喘、呼吸不適等「長新冠」症狀,研究報告顯示,許多「長新冠」患者接受高解 析度電腦斷層(HRCT),影像顯示,毛玻璃狀病灶或小呼吸道疾病(SAD ),雖然毛玻璃狀病灶可能逐漸消失,但小呼吸道疾病可能引發「空氣滯積」,影響肺部肺部功能。染疫者這4招要學起來 可改善喘、胸悶症狀如何降低易喘、胸悶等症狀,蔡哲龍提出4大建議:▸1.攝取維生素D、益生菌等保健食品來調整免疫力。▸2.攝取維生素A、C、E,增加體內抗氧化功能。▸3.攝取好的油脂,包括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Omega-9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攝取如Omega-3、Omega-6,降低體內發炎狀態。▸4.在無症狀7天以後,漸進式增加運動量,逐漸恢復心肺功能。★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7-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30多歲粉領族忘了客戶名、動腦頭就痛 竟是長新冠惹禍
台中一名30多歲粉領族今年5月確診康復後,回到工作崗位卻常常發生「熊熊」忘了與客戶有約、連客戶姓名記不住窘境,一動腦筋就頭痛,伴隨失眠等困擾,且情況愈來愈嚴重,經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林幼淳求診,發現是「長新冠」惹禍,經使用御冠「腦霧」方劑等中藥治療,症狀獲緩解。中國附醫說明,中醫部醫師賴香君、歐世宸本月14日受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邀請,發表中醫對新冠病毒染疫後遺症,即長新冠(Long COVID)治療,除了中藥、針灸外,也可藉由食療、穴位按摩、導引復健等加強療效。中國附醫中醫部針對長新冠患者出現疲倦、腦霧症狀,分別開發御冠「疲倦」方劑,以及御冠「腦霧」方劑。中國附醫指出,因應長新冠病人的增加,開立中西醫聯合染疫康復者門診,由感染科、胸腔內科及中醫部共同照護新冠肺炎後遺症的病人,患者搭配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運動導引等調整,並透過中醫中藥的調理改善症狀,重回工作職場。林幼淳說,長新冠常見神經精神後遺症,可能與腦部細胞因病毒感染發炎有關,症狀包括睡眠問題、情緒焦慮、憂鬱、頭痛,以及又稱「腦霧」(Brain Fog)的認知功能障礙,如記憶力減退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尤其出現在中醫所說具心或腎氣血不足體質的人,可藉由中藥如御冠「腦霧」方劑,補氣養血安神、醒腦開竅的方法來改善一系列的症狀。中國附醫中醫內科醫師吳美瑤說明,疲倦在中醫辨證中屬於氣虛的範疇,感染新冠肺炎病人又常有肺熱傷陰的問題,與中醫在治療溫病後恢復期多需要氣陰雙補的理論不謀而合,因此使用包含西洋參、紅景天、麥門冬、北蟲草等中藥的御冠「疲倦」方劑,有助於補氣養陰,改善疲倦。
-
2022-07-17 養生.運動健身
每周4到6次、每次30分鐘 健走降血壓還能預防骨鬆
不管你被關了14天還是7天,或因害怕確診而自我禁足了幾個月,疫情讓人類活動量大減是不爭的事實。有的長者怕出門染疫,放棄了多年的運動習慣;而年輕的一輩,也因為居家上班或隔離,活動力大大下降。健走、跑步、爬郊山,都是門檻不高、隨時可執行的活動,天氣不差、一雙好鞋就能出發,但在運動的過程中,避免傷害很重要,做好準備,一起把腿力練回來吧!健走的好處?●接觸大自然減輕壓力、鍛鍊心肺、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健走兼具有氧運動的心肺訓練、熱量消耗的效率,不像長跑需要一定體力基礎,一樣能有效訓練肌肉,且更安全、對膝蓋負擔相對小,即使是完全沒有運動經驗的人也能很快上手。健走能夠燃燒比走路多2倍的熱量,並且能增加骨骼密度,且通常在戶外進行,運動的同時也能夠欣賞大自然的景致,有助於減輕壓力、減緩焦慮情緒,讓身、心、靈都放鬆,維持大腦中的皮質醇處於正常狀態,進而提升專注力以及認知能力,預防失智症提早來到。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指引,健走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及肥胖的風險。因爲健走主要運動到人體大肌肉群,協助血液透過幫浦作用回流到心臟,增加血液循環、肌肉耐力及動態平衡,這都是鍛鍊心肺功能不可或缺的條件。健走運動量夠嗎?跟散步有何不同?●屬中強度有氧運動,每周150分鐘就能維持肌力並減脂。健走可以說刻意執行的有氧運動、有目標性;散步是輕鬆、沒有預設目標的身體活動。一般人隨意步行一小時約走一公里,而健走速率介於散步與慢跑之間,每小時應維持在四到六公里,大約每分鐘要走90到120步。一般人健走要達到運動效果,應該維持速率使心跳達到每分鐘120下,並持續30分鐘。別小看這個數字,如此強度的健走被歸類在中強度運動,消耗的熱量遠比散步多,多數人也會氣喘吁吁、滿身大汗,一般人如果能每周健走150分鐘,就能夠達到維持肌力並且減脂的效果。健走運動適合誰?●適合所有族群,中壯年三高患者好處尤其多。若能掌握健走的要點,搭配自身的耐受程度,健走幾乎適合每個人。中壯年多半會有三高問題,健走能有效減少血壓上升,降低心臟病風險,同時能降低體內膽固醇濃度,燃燒體內多餘的脂肪,同時可預防骨質疏鬆,每周健走四到六次、每次30分鐘,長期下來即可達到成效。除了一般的健走外,也能夠透過「間歇式健走」,步伐比平常略大,透過快走以及慢走各三分鐘,持續交替五次,每周持續四次,達到不同的運動效果。健走需要先暖身嗎?●可先散步、原地交替踏步,做伸展髖膝關節的運動。跟其他運動一樣,健走前好好伸展髖關節跟膝關節,才能讓身體快速進入狀況、避免運動傷害,事後的舒緩拉筋也不可少。健走前,可透過簡單的伸展運動,提升膝關節活動以及四肢肌肉的延展性;健走後,可藉由簡易拉筋、局部按摩、踩弓箭步等放鬆肌肉。根據ACSM,運動必須遵守三大程序,暖身、有氧/訓練,以及緩和動作。健走前可先散步、原地交替踏步、做瑜伽或皮拉提斯等約5至10分鐘;緩和動作可以加一些彈力帶等阻力活動,或與暖身相同。健走的正確姿勢?●挺胸收小腹,手臂彎成90度,手握空拳自然擺動,腳跟先著地。雙眼要直視前方,肩膀放鬆,挺胸收小腹,手臂彎成90度,手握空拳自然擺動來帶動步伐。每次擺動讓拳頭來到胸口,臀部必須收緊,腳跟先著地,接著是腳掌和腳趾,讓腳踝和膝蓋平均受力,減少對關節的傷害。步伐不過度伸展到關節不適即可,這樣的姿勢就能提供足夠的運動量,達到健走的標準。健走須什麼配備?●合腳避震的跑鞋,膝關節炎或肥胖者可使用健走杖降低傷害。開始健走前,必須選一雙合適的慢跑鞋,包覆性佳、支撐力好、鞋墊軟硬度適中,讓足部施力時有足夠的緩衝力,能承受健走時所產生的衝擊。襪子建議選擇棉質、舒適的襪子,防止足部皮膚與鞋子摩擦而受傷。「北歐式健走」借助健走杖的輔助,運用上肢力量幫助下肢走路,訓練核心肌群,減輕腰部以及雙腳負擔。肥胖、膝關節炎患者,可以使用兩支健走杖分散雙側膝關節的地面反作用力,進而降低膝關節內的傷害,也更能持續健走。染疫康復者 該怎麼健走?感染新冠肺炎康復的患者,是否適合健走復健?醫師建議最好七天後開始恢復體能鍛鍊或運動,並採取漸進式回歸常態訓練,從第一周到第四周,以平時訓練強度的50%、70%、80%、90%增加,到第五周時恢復常規訓練。若在運動過程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心悸等情況,必須暫停訓練,並尋求醫療協助。建議將暖身及緩和運動拉長10至15分鐘,一開始可以先以健走20分鐘維持兩周,爾後沒有覺得很喘、胸悶、胸痛、血氧降低等情況,漸進式每周增加5到10分鐘,讓心肺慢慢適應。諮詢/亞洲大學復健部長周立偉、梧棲童綜合醫院復健部心肺組物理治療師耿紀峯、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洪煒竣
-
2022-07-15 醫聲.醫聲要聞
染疫兒童的大魔王 專家籲避免MIS-C威脅 快接種疫苗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燒不完,每天萬人確診幾乎已成為常態。其中雖孩童感染新冠肺炎多為輕症,但因台灣地區持續發現少數兒童後續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症狀,據統計孩童染疫後出現MIS-C的比例約萬分之一,且好發於12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至2%且會造成身體重要器官損傷,因此如何積極預防症狀發生及掌握發病徵兆快速就醫,是目前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前提下,父母不得不知的重要課題。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邱政洵表示,MIS-C目前發生原因不明,可能跟感染新冠病毒後免疫系統不正常調控或自我抗體攻擊等因素有關,造成全身性發炎反應。他說,由於預防MIS-C的最好方法就是避免感染新冠病毒,而接種疫苗則是防範新冠肺炎感染的首選方式,尤其在疫情持續傳播的情況下,打疫苗的整體好處仍遠遠大於疫苗接種風險及副作用,呼籲5歲以上幼童儘速施打疫苗,才能遠離MIS-C威脅。MIS-C發生在染疫後 出現突發性發燒、出疹應提升警覺「孩童確診新冠肺炎康復後的1週到2個月內,容易出現突發性發燒、全身性發炎的MIS-C症狀。」邱政洵說,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並非出現在新冠病毒急性感染期間,而是出現在染疫康復後的全身性多系統發炎,它好發於6到12歲孩童。他說,雖然國外MIS-C的發生率不高,僅萬分之1至萬分之3而已,但死亡率仍有1%到2%,因此家長須提高警覺,儘管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大多屬於輕症,一旦疫後出現高燒或皮膚及嘴唇長疹子、眼睛出血、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或活動力突然下降,這些都是MIS-C症狀警訊,建議應立刻就醫治療。口服抗病毒藥僅適用12歲以上民眾 切勿任意幫兒童加藥值得一提的是,針對65歲以上老人或65歲以下12類高風險族群,健保已有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臨床研究證實只要患者在確診5天內服用抗病毒藥物,能大幅降低近9成新冠重症及死亡風險。不過,部分民眾異想天開,想把抗病毒藥物分與幼童服用,以降低新冠染疫康復得到MIS-C風險。邱政洵說,MIS-C是全身性發炎反應,並非針對新冠染疫的急性感染期,而口服抗病毒藥物是用來對付新冠病毒,非用來治療全身性多系統發炎,因此治療MIS-C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根本沒效,必須改用「抗發炎藥」才是真正對症下藥。他說,況且,目前口服抗病毒藥物的適用對象並不包括12歲以下孩童,因此家長千萬別擅自主張幫孩子「加藥」,以免用藥不成反傷身。預防MIS-C首要為施打疫苗 面對疫情戒慎不恐懼邱政洵也說,預防MIS-C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感染新冠肺炎,而避免新冠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施打疫苗,尤其國內目前已開放5到12歲孩童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在國內COVID-19疫情仍未趨緩,考量染疫恐怕容易併發重症與死亡風險的前提下,接種疫苗的好處仍遠大於接種副作用與不良反應風險,尤其孩童染疫出現腦炎死亡威脅更不容小覷,因此接種疫苗、勤洗手、戴口罩及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仍是防範病毒入侵的不二法門。 (本報導為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系列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