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1 養生.家庭婚姻
搜尋
恐懼
共找到
1034
筆 文章
-
-
2021-09-30 癌症.乳癌
三級警戒乳癌篩檢降17.4% 超過8600人篩陽未追蹤
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每天有39人患乳癌、7人死亡,適逢粉紅10月國際乳癌防治關懷月,國健署今天公布癌篩資料發現,乳房X光攝影檢查服務,每年的篩檢量約86萬人,先前三級警戒影響,截至今年8月底乳癌篩檢量約50萬人次,相較去年同期減少17.4%。統計顯示,仍約有8600多人尚未至醫療機構完成追蹤,意即可能約有600人,是潛藏的未經確診乳癌個案。乳癌篩檢為什麼重要?北榮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曾令民說,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逾95%,且醫療的進步下,幾乎都能保留乳房完整的外觀;而晚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雖僅為33%,也請病人不要氣餒,接受治療也有很高機會,將其轉化為慢性疾病。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可達到早期發現、降低死亡率的目的,國健署篩檢資料顯示,乳房X光攝影檢查結果為陽性者,平均每17人就有1人罹患乳癌。癌症篩檢、陽性率追蹤受疫情影響,截至今年8月,乳房X光攝影檢查服務約提供50萬人次,其中檢查結果為陽性約有4萬人。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指出,仍約有8600多人尚未至醫療機構完成追蹤,意即可能約有600人,是潛藏的未經確診乳癌個案。曾令民也針對乳房攝影檢查結果,及處置做進一步說明。他說,結果一共分為6級,若報告數字顯示,0至3需要依照指示,定期篩檢或複檢追蹤;萬一乳房X光攝影檢查結果為4、5者,是發展成乳癌的高危險群,應儘速至醫療機構盡速確診、接受治療。現行國健署參考國際及國內研究,補助45歲以上至未滿70歲婦女,及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且二親等具乳癌家族史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有鑑於部分民眾對於篩檢,有既定的恐懼印象,林莉茹指出,鼓勵符合檢查資格的女性朋友,只要攜帶健保卡,至國健署核可的219家乳房X光攝影檢查醫療機構,不需花費太多時間即可完成檢查。乳癌篩檢共有安心流程4步驟,換上檢查衣、聽放射師解說、拍攝乳房影像與等候報告通知。林莉茹說,篩檢結果為陽性,也不要慌張,國健署認可國內162家乳癌確認診斷、治療相關醫療院所進行複確診,萬一有病灶,便可及早治療。48歲的癌友王小姐,曾經也是害怕篩檢的一員,她說,起初雖然知道政府相關篩檢政策,但顧慮怕痛而一直沒有勇氣,直到兩年前年接到社區衛生所人員檢查通知,在他們細心解釋篩檢流程之下,自己便突破心防,參加人生第一次乳房攝影巡迴檢查服務。「然後我就中獎了。」王小姐表示,經進一步切片確診為第1期的乳癌,接下來的一年間,尋求醫師專業建議,並積極配合手術、放射與藥物治療,逐漸恢復健康。她說,由於發現得早,現在她只需定期回診追蹤,生活跟以前幾乎沒有不同,至今仍感謝衛生所人員督促篩檢,也鼓勵女性朋友積極篩檢。
-
2021-09-28 該看哪科.耳鼻喉
21歲老闆受耳鳴困擾差點想不開 認知療法讓他不藥而癒
台北一名21歲老闆深受耳鳴困擾,痛苦到想自殺,求助台中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頭頸部部長賴仁淙,醫師沒給他藥物,提供耳鳴認知療法,調整作息,不再熬夜,年輕老闆不藥而癒。賴仁淙表示,耳鳴百分之九十九是良性的,有些耳鳴不需藥物治療,他向這名患者強調「一定會改善,相信我」。賴仁淙表示,這名年輕男患者自己經營生意,壓力大,查覺自己有耳鳴問題後先上網查詢,上網爬文反而越看越擔心,害怕自己是否會耳聾。男患者到光田綜合醫院求助說,他受耳鳴困擾到想自殺,在台北找過醫師,花很多錢仍無法解決耳鳴問題,他說不求完全治好,只求聲音變小。賴仁淙向患者信心喊話,一定會改善他的耳鳴,安排耳鳴特別門診,並介紹患者先到台灣耳鳴學會的網站了解耳鳴,男患者到光田醫院就醫3次,不用藥物,賴仁淙對患者說「聲音對你是無害的」,去除患者對耳鳴的恐懼,以認知療法治療對方的耳鳴,日前患者傳訊感謝賴仁淙:「醫生,真的很謝謝你」。賴仁淙表示,耳鳴的成因很多,有些耳鳴不需用藥,鼻子過敏壓力大,屬生理性的耳鳴,有年輕患者自己上網找耳鳴治療方法,吃銀杏反而適得其反,因為通血路的結果,讓耳鳴聲音更敏感。賴仁淙說,耳鳴也是生理的保護機制在提醒自己,像疼痛反應,如果鼻子過敏時,耳鳴聲音會更明顯,這名男患者經認知療法,不熬夜,有良好睡眠,正面諮詢後,耳鳴聲音變小,不用藥就獲得改善。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9-27 名人.黃軒
打疫苗暈針怎麼辦?醫教如何察覺暈針前兆及預防
迷走神經性昏厥(vasovagal syncope)「迷走神經昏厥」又稱作「血管迷走性昏厥」,它是人體第十對腦神經,包含感覺、運動和副交感神經在內,又由於副交感神經正好是負責抑制血液、心跳、呼吸等生理反應,所以當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就會造成身體心跳變慢、血壓降低、呼吸變慢、血管擴張,造成腦部血液供應不良而昏倒。小朋友、青少年、年輕人害怕打針的機率高,且年齡愈小愈害怕打針,其副交感神經也就易過度刺激。而當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就會造成心跳變慢、血壓降低、呼吸變慢、血管擴張,造成腦部血液供應不良而昏厥現象在疫苗接種現埸。哪些情况易誘發迷走神經性昏厥(vasovagal syncope)?易有「情緒困擾」的人,易誘發迷走神經性昏厥(vasovagal syncope),這是年輕人突然昏倒最常見原因,多見於「年輕女生」。迷走神經性昏厥(vasovagal syncope)常見的症狀1.無前兆,突然發生由於潛意識中對某些事物感到疼痛、恐懼、情緒緊張等誘因下,可以在毫無前兆下,突然昏過去了。2.也有前驅症狀可能也會有前驅症狀。部分病例可有恐慌、煩躁等先驅症狀。(a) 在病人端:例如臉色蒼白、噁心、視力模糊、頭暈、無力,接著眼前一片漆黑,然後失去知覺。(b) 在醫者端:醫療人員在病人的身體表徵,看到的就是先伴有血壓上升、心跳加快,繼而心跳隨之減慢、血壓下降、冒冷汗、手腳冰冷,意識可喪失幾秒鐘到幾分鐘。3.暈針,也是如此在接種疫苗時,心情中的焦慮、恐懼,可能會在冰冷棉花酒精消毒下,打針的針刺下,在幾秒內引致起急性壓力反應作,然後出現了過度補償的「副交感神經過度反應」。這時心跳下降或血管擴張、血壓會下降,而使輸往腦部的血液不足,而導致昏暈現象。由於是在接種疫苗打針情況下發生,我們都稱之為「暈針」,其實就是一種迷走神經性昏厥(vasovagal syncope)的現象而已。哪些迷走神經性昏厥(vasovagal syncope),需要看醫生?大部分的迷走神經性昏厥(vasovagal syncope),只要平躺休息一下症狀就可以改善,這個包括了暈針也是如此,休息一下即可。但是有些病患,我們不能看到他打針的時候暈倒,就説他們都只是「暈針」而已。以下這些病史,仍然要小心評估:1.心血管疾病2.糖尿病3.高血壓4.家族成員有人曾經40歲前猝死,得排除遺傳基因,導致先天性的心律不整5.孕婦6.曾經昏厥倒地多次7.昏厥後,持續呼吸困難8.平躺休息 > 30分鐘,血壓心跳一直偏低你要怎樣預防迷走神經性昏厥(vasovagal syncope)?(a) 日常生活1.少喝咖啡因/酒精飲料2.不要看太多負面新聞3.補充水分,不要空肚子去4.聽音樂、歌曲放鬆,若是看影片宜好好休息一下5.不要熬夜,要足夠睡眠(b) 當下已有昏厥前驅症狀,你當下可如此:1.緩慢「躺下來」,並把雙腿墊高2.若不能及時躺平,你也可以「坐下來」或「蹲下來」3.若仍然必須「站著時」,或已經坐下來或蹲下來,症狀仍持續,你自己可以做「身體反壓力動作」(c) 身體反壓力動作(Physical Counterpressure Maneuver, PCM )在暈厥前 ( pre-syncope ) :1.坐在椅子時,你可以「屈頸至胸口」,或頭埋在兩膝蓋之間2.你也可以「雙手指互扣」,然後同時用力對拉3.站立狀態下,你可以把「雙腳交叉重疊」,並收緊腿部和腹部肌肉(d) 美國心臟醫學會也建議分成1.下半身「身體反壓力」動作包括: (i) 雙腳交叉重疊 (ii) 蹲下來2.上半身「身體反壓力」動作包括: (i) 雙手指互扣,然後同時用力對拉 (ii) 屈頸 (iii) 等長握力試驗以上動作學會了,可以自救自己的迷走神經性昏厥 ( vasovagal syncope ),也救别人的迷走神經性昏厥 ( vasovagal syncope ),因為「身體反壓力」動作,可以减少迷走神經性昏厥 ( vasovagal syncope ) 39% 再發生。※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9-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大專家預估新冠肺炎「感冒化」 疫苗未來可能要這樣打
針對英國研發AZ疫苗的吉爾伯特女爵認為未來新冠肺炎病毒會「感冒化」,引發重症的機率變小,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最近受訪時表示「終於有人跟我的意見一樣」,未來應該是感冒化而非流感化,但在前2、3年的陣痛期,民眾可能必須要像每年打流感疫苗一樣,每年加打一劑新冠肺炎疫苗,增加抗體,但之後應該只有新生兒要注意,其他人會沒問題。而針對目前學校開打BNT疫苗,許多學生出現胸悶、手腳發麻等不適症狀,甚至有醫學生出現心肌炎的症狀而住進加護病房,李秉穎表示,mRNA疫苗一般說來第一劑的症狀是比較輕微的,第二劑輕微不良反應的比率可能更高,但這些都只是輕微的不適,第一劑不太舒服的人還是要打第二劑。被稱為「AZ女王」的吉爾伯特女爵最近受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病毒未來會隨著演化而逐漸毒性降低,致命性減少,走向感冒化,對此,李秉穎表示,從疫情一開始自己就是抱持這種看法,像是目前會引發人類感冒的4種冠狀病毒一樣,也是經過不斷的突變,逐漸感冒化,像現在就不必再去特別預防它,新冠肺炎病毒的情況應該也是一樣的。李秉穎最近接受電視「年代向錢看」節目訪問時表示,新冠病毒未來不是流感化而是感冒化,引起重症的比率會降低,但在前兩、3年的急性陣痛期,因為病毒第一次與人體見面,重症還是會比較高,前面幾年可能要像流感疫苗一樣,每年打一劑,所以國內疫情指揮中心目前已採購明年數千萬劑的疫苗。而針對校園開打疫苗許多學生出現不適,李秉穎表示,出現在第一天的胸悶、呼吸急促與手腳發麻等,通常都是暈針造成,而BNT疫苗的輕微不良反應包括頭痛、發燒、酸痛等,應該是第二劑的比率會更高一些,如果第一劑有暈針情況,會建議第二劑可以去診所打,避免大家一起排隊的恐懼心理。而最重要的是30歲以下民眾注射mRNA疫苗時,會有心肌炎風險,愈年輕比率愈高,男性發生機率與女性相比是10比1,通常發生在注射後2到4天的一周內,但4周內都有零星發生機率,要特別注意胸悶、胸痛、呼吸急促及運動功能受限等狀況。
-
2021-09-26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生命的功課
高齡90且著作等身的精神科醫師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1931~)出新書了。這回是和他深愛的妻子瑪莉蓮合作,以智慧、血淚與愛寫下《死亡與生命手記》。亞隆醫師是美國當代重要的心理治療大師。雖然台灣直接私淑的弟子有限,但眾多心理衛生工作者,都因閱讀他的著作而深受影響,例如我就在上世紀末,因選修余德慧教授在台大講授的「變態心理學」課程,認識他的首部短篇小說集《愛情劊子手》,進而成為粉絲。除了擅長說故事,亞隆的理論作品《短期團體心理治療》更是人手一冊的長銷教科書。我也清楚記得住院醫師時,曾參加一個讀書會,由台灣團體心理治療界前輩張達人醫師帶領,就選用這本原文書。隨著亞隆醫師年事漸高,本以為自己近30年的「迷妹」生涯,會在2018年出版的中譯本回憶錄《成為我自己》畫下句點。想不到,隔年年初就傳來妻子---法國文學與性別研究專家瑪莉蓮(Marilyn Yalom,1932-2019)罹患多發性骨髓瘤,兩人(不,看來是妻子的意志先行)決定合寫一本誠實記錄人生最後一哩路的書,希望「我們的經歷及觀察不僅有助於自己,對我們的讀者也有所助益」。從前言到第19章,是由夫妻輪流執筆,各自說出妻子罹病後,在共同生活所剩無幾的時光中,對病痛、死亡,以及對彼此與家人的回顧與眷戀。值得玩味的是,瑪莉蓮生病不久就開始計畫,將來要力行丈夫高倡的尼采主張「死得其時」,也就是打算在適當時機進行由醫師監督,自行吞下足以致死劑量鎮靜劑的「醫助自殺」。反倒是曾經寫過《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的丈夫亞隆,面對來日無多的妻子,因眷戀太深,一度抗拒她走到這一步。我覺得是睿智的瑪莉蓮,因鼓勵丈夫一起書寫,不僅幫助自己堅定信念,更讓丈夫歐文再度克服幼年迄今如影隨形的死亡恐懼,終於勇敢地凝視太陽、直視死亡。追隨兩位作者,我拿出亞隆醫師的前作《凝視太陽》溫習。作者不但將個案們因死亡恐懼變形扭曲而成的各種焦慮,抽絲剝繭地精采呈現,更提出存在主義式的哲學解方。對於像我這種從事助人專業的讀者,除了年歲漸長體會日深,還能與日常相互映證,真是收穫滿滿。例如在《凝視太陽》中,亞隆醫師幫助一位害怕死亡讓「我就不能去做我想做的事」的女士,因覺察到「害怕死亡和對生活感到沒有意義,兩者之間成正比」,開始活出自我。對照《死亡與生命手記》尾聲,失去妻子的亞隆醫師,不斷想著瑪莉蓮生前反覆講過的一句話:「一個87歲女人的死亡,只要對自己的一生無所悔憾,就不是悲劇。」闔上書扉,年過半百的我更加堅定,唯有讓自己「活得精彩」,才能對抗不可知的將來。如果您不相信來生或輪迴,不妨認真想想亞隆醫師服膺的哲人伊比鳩魯,他以為人出生之前和死亡後都不存在,人既不擔心未出生時的狀態,亦毋須擔心死後如何。亞隆醫師同時鼓勵讀者活在當下,將此生專注於「創造某個可以傳遞下去並拓展他人生命的事物」。讓生命如漣漪,留下某些東西,縱使我們不自知,而這漣漪終將緩和「無常」的痛苦。【延伸閱讀】●《死亡與生命手記》心靈工坊╱2021●《凝視太陽》心靈工坊╱2009
-
2021-09-26 新聞.元氣新聞
講話脖子就會「抗議」 顱顏兒忍痛也要唱歌追夢
「我講話雖然不清楚,但會唱好每個字。」家住花蓮的楷祐出生患有完全性唇顎裂,22歲的他仍需接受語言治療,平時講話脖子、發聲部位都會疼痛,但熱愛唱歌的心,讓他不怕病痛阻礙,順利進入音樂系,今天楷祐與他的偶像歌手潘裕文合唱「捕夢人」,盼在疫情間傳遞正能量。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今天舉辦2022公益桌曆發行記者會,桌曆主題為「勇敢」,收集12幅顱顏患者原創畫作,激勵顱顏兒跨越阻礙、大步向前。唇顎裂患者、同時也是基金會代表楷祐,今天在記者會與連續10年擔任愛心大使的潘裕文,一同獻聲合唱「捕夢人」,用歌聲傳遞正能量。楷祐出生時患有完全性唇顎裂,在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幫助下,完成唇裂修補手術。然而,因為父母離異,再加上居住在花蓮交通不便因素,無法獲得妥善照顧、按時回診,造成顎列修補不完全。22歲的他仍發音含糊不全,持續接受語言治療。楷祐說,從小講話都會痛,在高三之前都不想把話說清楚、發音完全,自己在偶然間發現,有唱歌的天賦,甚至在唱歌的時候,可以忘記發聲時的疼痛,雖然有發音問題,也阻擋不了熱愛音樂的心。雖說唱歌可以忽略疼痛,但楷祐說,每次練習發聲都要很小心,且一唱完痛感就會突然上來,只能不斷按壓舒緩,即使這樣還是喜歡唱歌。至於在音樂路上追夢,他表示,由於先天缺陷,吃東西需要很小心,有時候唱一下子,聲音就會突然啞掉,所幸遇上貴人,音樂系的聲樂老師,總會花上許多時間,教自己以舒服的狀態歌唱,未來會朝著創作音樂目標邁進。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陳依伶說,2022桌曆主題為「勇敢」,在疫情底下非常貼切,徬徨未定的時代要勇敢向前,而顱顏孩子天生註定面對手術,他們得克服長期不安的恐懼,期盼社會大眾購買2022公益桌暦,透過12個月的畫作,更了解顱顏孩子的故事,支持他們勇敢面對未來每一個挑戰。
-
2021-09-25 養生.聰明飲食
防失智「麥得飲食」降低53%風險,讓大腦年輕7歲半!十大健腦食物你吃對了嗎
麥得飲食(Mind Diet)結合有助控制血壓的「得舒飲食」及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地中海飲食」,被認為能改善認知功能,並減緩阿茲海默症病程,是銀髮世代的最佳飲食法之一。地中海飲食特點為重視橄欖油,多蔬果、適量攝取發酵乳製品和紅酒;得舒飲食著重高鉀、高鎂、高鈣、高纖維、低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特色是攝取高份數的蔬果與乳製品品,麥得飲食則取兩者優勢並加以修正。根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台灣失智人口估計超過27萬,預估未來平均一年將增加一萬人,且 65 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為八%,所以麥得飲食在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此刻更值得大家認識。讓大腦年輕七歲半!麥得飲食的十大健腦和五大NG食物麥得飲食的主角有10種護腦食物:1.深綠色葉菜:菠菜、芥蘭菜、綠花椰、青江菜、空心菜、羽衣甘藍等,每週至少攝取 6 次,預防腦部退化成效最佳2.其他蔬菜:其他顏色的各類蔬菜,如茄子、胡蘿蔔、彩椒等,抗氧化效用更好。3.堅果類:每週至少五次,一次攝取約一湯匙。4.莓果類:以藍莓最佳,每週至少吃兩次,每次約半碗左右= 60大卡。5.豆類:每週至少三次,如黃豆芽、豆腐、豆乾或未炸過的豆皮。6.全穀類:每天至少三份,如糙米、燕麥、大麥、蕎麥等。7.魚類:每週至少一次8.雞肉:每週至少兩份9.橄欖油:每天30cc 為宜10.紅酒:每天一小杯約30-40 cc,建議約90~100cc,最多不超過150 c.c。林新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林志豪曾分享,在台灣吃莓果類的機會比歐美少一些,但蔓越莓、藍莓、桑椹、黑醋栗等等也含有豐富的類黃酮和花青素,是天然抗氧化物質,可減緩認知功能退化,所以可以多多補充。麥得飲食也特別點名盡量少吃以下五種食物:1.紅肉(豬、牛、羊及內臟類)2.奶油3.起士4.甜食5.油炸物和速食食品芝加哥 Rush 大學醫學院營養流行病學專家 Martha Clare Morris 帶領一項平均追蹤四年半的研究發現:嚴格遵循麥得飲食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降低了 53%,而飲食型態愈偏向麥得飲食的人認知功能退化速度較慢,且大腦較同齡年輕了七歲半。麥得飲食好處太多了不挨餓也能持續瘦、控制血糖、適合台灣人麥得飲食的飲食原則,也是有20多年資歷的專職減重營養師黃苡菱常對瘦身個案耳提面命的重點。她在其著作《營養師狂推!麥得飲食法讓你7天輕鬆瘦》中提到,能配合的個案幾乎瘦身成效很不錯,因為麥得飲食最容易執行、不必挨餓又能持續瘦,還能提供有益大腦的營養素,是一舉數得的最佳飲食法。另外,林口長庚醫院家醫科講師級主治醫師林彥安特別指出這類健康飲食法回歸台灣本土的遵循度:國健署飲食指南對地中海飲食有0.63的遵循度;對得舒飲食可達0.7~0.8;對麥得飲食則有 0.8。「因此即使無法完全按照健康飲食的吃法,只要遵循台灣的飲食建議,還是有機會享有中度以上遵循麥得飲食的好處。」麥得飲食太清淡、太西化,長輩不愛吃怎麼辦?兼顧美味營養的料理秘訣不過,對年長者來說,菜梗纖維或全穀類等食材除了咀嚼較費力,也可能降低食慾。在麥得飲食的原則下,烹調方式多些巧思就能提高長輩的接受度。像是:1.食材切到適合入口的大小2.燉煮或打成新鮮蔬果汁3.魚類選擇魚肚、魚排、經處理過的無刺魚肉塊。4.全穀類除了拿來煮粥,煮飯時提高水的比例或煮前浸泡過夜都可改善口感。5.市售沖泡堅果全穀粉類可搭配豆漿、牛奶等當點心,但須注意含糖量。6.善用天然香辛料,例如咖哩、檸檬汁、九層塔、胡椒、薑、蒜、昆布、蝦米、干貝等,避免醃漬或滷的烹調方式。考量麥得飲食偏向西式飲食習慣,許多長輩可能吃不慣,林志豪醫師和心伶美廚的顏伶伃老師設計三菜一湯的 中式麥得飲食食譜,包括藍莓糖醋雞丁、紅酒豆鼓蒸魚、花椰鮮菇玉米筍、鮭魚蛤蜊味噌湯及毛豆十穀飯,讓長輩吃得開心更能預防失智。資料來源:什麼是麥得飲食?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 麥得飲食,讓大腦年輕起來!國泰醫訊營養通訊第九十七期國泰綜合醫院一次搞懂三種經典健康飲食:地中海、得舒、麥得飲食延伸閱讀: 「醫師也是人,我也會恐懼...」連台大醫生都束手無策,醫師林肇堂抗癌8年秘訣:早餐必備的4樣食物
-
2021-09-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害怕打針!男學生打疫苗放聲尖叫 影片瘋傳萬人看傻眼
校園新冠疫苗開打,各學校高中生陸續接種,但也傳出多起突發狀況,有學生打完暈倒,還有人害怕打針而嚎啕大哭,不過大部分學生都很順利施打完畢。網路上近日就流傳一段影片,一名高中男學生因為害怕打針,不顧在場眾人眼光,嚇得驚聲尖叫,影片曝光引起熱議。有網友在《TikTok》貼出一段影片,某所高中正安排學生施打疫苗,但當中有一名男學生因為害怕打針,在還沒施打之前就瘋狂大叫,頻頻喊著「等一下啦」,甚至一度還想起身逃離,醫護人員和現場工作人員動用了三、四個人抓住他才順利施打完畢,而男學生的嘶吼聲也引來周遭所有人的注目。打完後這名男同學情緒也逐漸穩定下來,可能是因為太緊張而癱坐在椅子上,旁人也不斷安撫他,要他「放輕鬆、深呼吸」,影片被網友轉貼到臉書「爆廢公社」,引來上萬人點閱。不少網友看了有點傻眼,「我也怕針,但是沒有這樣,無法理解」、「看似壯丁一個,結果打個針唉唉大叫的」、「我想打都沒得打,有得打還呱呱叫」、「打個針而已。搞的好像被鬼追殺一樣」、「你可以選擇不要打,不要驚動醫護人員好嗎?」、「旁邊人家打針還沒怕死,就先笑死了」、「雖然看了很想笑,但我打針也是這樣在心裡吶喊的」。不過也有人認為每個人都有害怕的事物,不應該嘲笑,「就是對針有恐慌,取笑有點沒品,恐懼是無法控制的」、「不應該這樣嘲笑人家吧」、「有些人可能真的怕打針,我也遇過噸位蠻重的男生,跟我說他會暈針,所以嘲笑人家幹嘛」、「不怕打針的請別嘲笑,怕打針的人不是怕痛,就是怕打針,就像有些人超級怕蟑螂一樣,就只是怕」、「怎麽有人還有男生不能害怕的刻板印象啊」。 @linrayray0 如果護士插了一次發現找不到靜脈 那再打算打第二劑嗎 ♬ 原聲 - Lin Ray Ray
-
2021-09-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染疫不一定輕症 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嚴重恐奪命
國內129萬名國、高中生,今起陸續在校園施打BNT疫苗,根據教育部公告,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苗栗縣等今率先開打,多數縣市則於明天施打。指揮中心昨表示,雙北家長同意書已達94%,各縣市規畫2周內施打完畢。小兒科醫師提醒,青少年若感染新冠肺炎,雖大多為輕症,但仍有機率引發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嚴重可能致命,接種疫苗仍利大於弊。三軍總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張佳寧表示,青少年感染新冠肺炎大多輕症、無症狀,少數人可能有「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併發症,症狀為發高燒、腹痛、結膜炎、皮疹、唇部充血發紅等「類川崎氏症」症狀,尤其20歲以下兒童與青少年發生率約萬分之3.16,嚴重者可能休克甚至死亡。張佳寧指出,即便是輕症或無症狀,仍可能有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像是疲憊、專注力下降、頭痛、鼻塞,兒童及青少年發生率為2至13%,並持續數周至數月,可能影響生活品質。歐美各國也注意到青少年感染風險,5月份美國開始為12至17歲青少年施打新冠疫苗,法國、德國、新加坡、義大利等國家,也陸續在今年6、7月為青少年施打。學生接種BNT疫苗,張佳寧提醒,若有接種部位疼痛、紅腫反應,大多在數天內消失,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接種部位。也可能會有發燒或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等症狀,通常在48小時左右可以緩解。許多家長憂心施打BNT疫苗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張佳寧表示,心肌炎顧名思義是心臟肌肉發炎、心包膜炎是包在心臟外面的結締組織發炎,兩者可單獨或同時發生,但發生機率小於萬分之一,相當罕見。國外研究顯示,心肌炎、心包膜炎主要在接種疫苗後14天內發生,對象多為年輕男性,症狀包括胸痛、呼吸困難、心悸、暈厥,或是運動耐受不良,像是走幾步路就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僅極少數在接種疫苗後2至4周發生。張佳寧提醒,接種疫苗後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經過充分治療與休息,大多可以完全恢復健康。張佳寧表示,施打疫苗後可能發生過敏性休克,包括呼吸困難,臉部或喉嚨、眼唇腫脹,心跳加速、頭暈無力、皮膚紅疹等,建議接種後在接種區休息觀察15至30分鐘,確定沒有任何不舒服在離開現場。學生集體接種疫苗,也常出現「暈針」情況,張佳寧表示,暈針是恐懼的心理作用轉化為身體反應,通常發生在打針當下或接種後5分鐘內發生,包括頭暈、噁心等症狀,休息過後即可緩解,暈針與疫苗安全性並無關係。她提醒,接種疫苗前不要預防性使用退燒或止痛藥,接種後避免食用過於刺激、辛辣食物,要多喝水、正常飲食。張佳寧指出,根據美國CDC統計,未接種疫苗的青少年,感染新冠病毒的住院率為接種者的10倍。與感染新冠病毒造成的重症如呼吸衰竭、心臟衰竭相比,接種疫苗可能出現的副作用相對輕微,若12歲以上學生無疫苗接種禁忌症,皆鼓勵接種。若要施打流感疫苗應間隔至少7天,其他疫苗至少間隔14天。
-
2021-09-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時中:行政部門非常積極購買疫苗 不斷催貨
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今天質詢,有沒有任何一位立委阻擋疫苗。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沒有;衛福部長陳時中也說,購買疫苗,不斷催貨,行政部門一向都是非常積極,如履薄冰,戒慎恐懼。立法院會今天邀請蘇貞昌提出新冠疫苗接種、整備、受害救濟等相關事宜專案報告並備質詢。陳柏惟質詢時聚焦「施政有根據,疫苗安心打,接種不漏接」。他問蘇貞昌,台灣有沒有任何一位立委擋國產或外國疫苗?蘇貞昌說,「沒有任何人與我講疫苗要用哪一家或不能買哪一家。」蘇貞昌表示,立委都是在國會殿堂公開指教,都是公開的發言。另外,陳柏惟也質詢陳時中,行政部門有沒有人不要買疫苗。陳時中對此答覆,沒有;購買疫苗,不斷催貨,行政部門一向都是非常積極,如履薄冰,戒慎恐懼。陳時中說,對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和疫情隨時保持高度警覺。陳柏惟反映,假訊息擾亂台灣民心,導致有些民眾不敢施打疫苗,政府也被講成不用心,甚至質疑有民意代表在擋疫苗。陳時中答覆,以事實破除謠言。
-
2021-09-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5縣市率先開打學生BNT! 接種須知、不適反應一次看
全國129萬名的國、高中生今天起陸續在校園施打BNT疫苗,根據教育部公告,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苗栗縣今天就開打,多數縣市則於明天開打。有兒童感染科醫師表示,接種後最常發生接種部位疼痛或紅腫,或有全身倦怠、頭痛、肌肉痠痛,甚至畏寒、噁心情形,通常在幾天內就會消失;若有身體不適,學生從接種日起的三天可請疫苗假,不列入出席紀錄。教育部統計,全國129萬8861名國高中生願接種BNT,占93.1%,另有近10萬人拒絕施打。按縣市分,桃園市願施打率達96.95%最多,彰化縣95.41%居次;台東縣77.62%最低;接種方式分為校園集中接種、自行至醫療院所接種。教育部提到,在校集中接種時間建議安排在周一至周五中午過後,原則上家長不必陪同;若未於學校接種疫苗的學生,可至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登記和預約,並持意願書自行至醫療院所接種疫苗。在校接種前,請導師帶學生閱讀接種須知,提早說明接種程序,並提醒學生有充足睡眠,學生也可事先上網觀看BNT疫苗接種前須知、接種後須知的宣導影片;接種當天應攜帶健保卡,多喝水、避免空腹、放鬆心情,如身體有不適,應暫緩接種,接種完也應避免劇烈運動。教育部也提醒,學生接種疫苗後,也要觀察是否出現暈針或身體不適,暈針多是因為心理壓力或恐懼感,導致眩暈或噁心等症狀,但不會造成健康後遺症,也與疫苗安全性無關,建議學校可於接種場地播放音樂或影片,讓學生放鬆心情,如發生暈針,可先至休息區休息,並通知醫護人員,如暈針現象持續則應送醫。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黃玉成表示,接種後最常發生接種部位疼痛或紅腫,或有全身倦怠、頭痛、肌肉痠痛,甚至畏寒、噁心情形,通常在幾天內就會消失。施打第一劑約10%會發燒,第二劑約30%,但很少高燒超過48小時。黃玉成說,接種後還可能發生心肌炎,但機率不到萬分之一,通常在接種後14天發生,就算出現相關症狀,如胸痛、呼吸急促、心跳不規律,通常也都能恢復正常。最後,接種後還是可能突破性感染新冠肺炎,仍要維持戴口罩、勤洗手等好習慣。教育部主任秘書廖興國也提醒,施打後若不舒服可請至多三天疫苗假,由家長或學生提出請假申請。請疫苗假應避免單獨在家,請班導確認是否有人陪伴及照顧。
-
2021-09-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校園開打BNT疫苗 醫師建議這方法,預防集體暈針!
● 年輕族群易暈針、女多於男● 暈針主因是心理因素● 暈針後多休息、喝水與量血壓大都可恢復校園明天開始接種BNT疫苗,就以往施打經驗而言,青少年團體接種疫苗,最怕「集體暈針」。診所醫師施奕仲比喻,「暈針像會傳染一樣。」建議校方做好事前準備,包含轉移學生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動線安排,避免學生直接目睹抽針、接種,甚至是暈針的過程,將可以有效預防集體暈針。「集體暈針」,意即不只一位學生打完疫苗後癱軟無力,主要症狀包含頭暈、惡心、嘔吐、臉色蒼白、手腳發冷、血壓下降、昏迷、暈眩等。心理因素 年輕族群易暈針有些人很怕打針,陰影揮之不去。施奕仲說,常好發於年輕族群,女生發生機率略高於男性,通常在接種疫苗後3至5分鐘內發生,有暈針經驗的人再次發生比率更高。暈針主要為心理因素,因為心理恐懼、緊張,交感神經張力高張,卻又在接種完畢立刻放鬆,以致自律神經失調、副交感張力突然反彈,瞬間心跳或血壓驟降,而癱軟無力。前頭暈針後頭緊張 像會傳染「原本不緊張的學生,看到前面一個打完暈倒,就變得更緊張。」施奕仲說,就是這樣的情緒,會影響疫苗接種反應,「暈針像是會傳染」。他分享,先前參與子宮頸癌疫苗接種時,因為校方安排施打動線不佳,一整個下午打下來,至少有20至30名學生暈針,校方為求謹慎,將他們統統送到急診。事實上,暈針後只要躺平、多休息,同時監測脈搏,清醒後多喝水,幾乎都會沒事。施奕仲說,暈針的學生意識多半清醒,因打疫苗後本來就有留觀時間,護理師在此時需多加注意血壓量測,學生則多補充水分,若數字慢慢回復正常值,即可回班休息。接種規畫3區 避開不安景象避免集體暈針,校園接種動線安排需再三留意。學生在等待過程,若目睹護理師抽針,或是前面一位學生突然倒下,都是加劇緊張感的原因,這時空間上阻隔,適時放鬆心情或轉移注意力就很重要。施奕仲建議,校方可以規畫三區,包含等待、接種與暈針休息區。學生在等待接種前,可以先在教室觀看輕鬆影片,舒緩緊張情緒、轉移注意;接種區盡量以屏風阻擋,避免學生看到抽針、暈針的景象而不安。另外,對於少數已經暈針的同學,送往其他休息場所的動線,需與排隊接種疫苗者隔開;在暈針休息區則由護理師陪伴觀察,並且定時量血壓、心跳,直到恢復正常才回到各班教室;但如果血壓、心跳的測量,一直處於偏低的情況,且超過30分鐘,儘管學生意識是清楚的,還是會建議送院持續觀察。
-
2021-09-20 養生.人生智慧
焦慮疫情、看不見未來 楊元寧:走進谷底生出新的希望
「我們都想控制結果。」楊元寧說,她自己也不例外,但她體認到,愈是反抗無法預期的事情,自己就會變得辛苦,只剩下焦慮、恐懼。猶如COVID-19疫情,全球被黑暗籠罩,多數人感到害怕、看不見未來;但當我們面對未知也不可控的未來時,就跟著宇宙的安排走吧,即使走到的是谷底,也要相信迎接的是最閃耀的光芒。畫展一再延宕,反讓系列作品更完整。焦慮是每一個人面對疫情會出現的情緒,楊元寧曾因疫情在美國足不出戶好幾個月,她說「那種焦慮我懂」,笑說自己也是疫情受災戶,「回到家」畫展原定去年展出,但受疫情影響,一延就是一年半,現在又遇上Delta疫情,一路遭逢許多變數,如今畫展如期展開。楊元寧說,展期延宕,反而讓這一系列作品更完整,原先畫展只完成兩個系列,因為延後展出,重新檢視畫作,發現少了什麼,原來自己並未真正回到家,也就是「找到真正的自己」,還沒找到自己的心,這段時間完成最後一系列「破繭而出」,現在才有真正回到家的感覺。 疫情之下,每個人的經歷一定有所不同,可能是失去賴以維生的工作、重要的家人,對抗肉眼看不見的病毒,本身就是一件「很恐懼」的事情,更不用說因疫情遭遇變故的人,楊元寧說「那種感覺是可以被理解的,為什麼社會上普遍僅剩下焦慮。」 焦慮不會改變外在,不如歸零自己、享受過程。走在人生道路上,被各種情緒包圍是一件正常的事,楊元寧說,只是焦慮不會改變時間繼續往前行,不斷地焦慮,體內的壓力激素飆升,反而是加重對身體下的毒藥,當面對未知的未來,「不知道怎麼辦」成為腦中唯一的想法時,就享受過程,讓生命帶著自己走。 走進谷底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為你我永遠不曉得,經歷谷底的經驗,對於未來五年、十年後,將成為一個新的希望。特別是過去你我可能受到各種約束,明明不喜歡這份工作卻礙於生活壓力不得不做,疫情此時強制把工作拿掉,你就得開始重新檢視自己喜愛什麼?還可以做什麼?楊元寧說,希望大家在疫情過後,歸零自己,突破自己,找到新的出口。台灣五月中旬面對社區傳播疫情,整整一個月沒踏出家門幾乎成了常態。楊元寧說,無論是在找尋自我的過程,或是面對自己黑暗面的過程,很難一個人走下去,這段歷程太孤單了。疫情也是一樣,就算透過視訊,人與人面對面的聯繫,仍與冰冷的螢幕不同。有人疫情期間過著蟄居族生活,每天叫外送解決三餐,連下樓拿餐都不願意。但她認為大家一定要走出去,在公園散步也好,更別忘記和朋友互動。 畫展三個系列,代表十年療癒旅程的三個階段。「Coming Home」,楊元寧說,回到家,也就是回到最真實的自我,由三個系列的作品組成,代表她十年療癒旅程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愛與包容」,她開始學習去愛與接受不完美的自我,接納所有的缺陷、習氣和行為。因為,「只有當我們以無條件的愛與同理心善待自己,才能開始改變。」畫作的第二個系列是「勇往直前」,她說當我們覺察無法坦然做自己,變得渺小、恐懼時,需要有無比的勇氣來接受自己的不一樣。要向未知的黑暗踏出第一步,需要極大的毅力與信心,要願意相信生命總是有辦法帶領我們離開泥沼。面臨最深層的恐懼與不確定的未來,我們還是必須勇往直前。「破繭而出」是這場個展的最終系列。楊元寧認為,當我們活出最真實的自我,才能活出熱情與生命的意義,成為照亮周遭的耀眼恆星。追隨本心,靈感自來,當我們與內心建立了連結,我們就活在充滿愛的世界中。是這份愛,融化了所有恐懼、帶領我們走出黑暗、成為明燈,指引回家的方向。作品:Surrender順著宇宙走 不反抗 可能得到更多面對疫情的焦慮,楊元寧建議可以看「回到家」畫展中,第三系列創作作品之一Surrender。楊元寧說,這幅作品採取潑漆的方式作為主調,顏色由黑色、紅色、白色,以及一道金色組成。她說,這幅畫是在美國家中的車庫內完成,當時正是疫情初期,畫展延期,當時想著,如果疫情還要五年,該怎麼辦?那時一股腦兒就把黑色潑上畫布,腦中沒有其他想法,只記得當時的自己「完全放開」,畢竟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你我都不知道,未來也只是人生一個過程,順著宇宙走、不反抗,得到的可能更多。楊元寧說,藝術也許無法成為抗疫的特效藥,但希望透過藝術,讓民眾看到更多的自己,放開情緒,嘗試用不同的方式,療癒心靈。
-
2021-09-20 養生.人生智慧
拿起畫筆擁抱自己 楊元寧找到回家的路
十個月前,楊元寧從疫情嚴峻的美國回到台灣,選定市郊一處民宅作為畫室,窗外是鄰居綠意盎然的迷你菜園,一進門,畫筆和畫刀乾淨如新,壓克力、油畫顏料排列整齊,靜靜陳列玻璃櫃裡。純白色的畫室看不到一絲雜亂,幾乎只能用「無瑕」形容。她花了三年,將擁抱自己、突破自己、找到自己的過程,透過藝術呈現,完成多達80多幅作品,以「回到家」(Coming home)為題與世人分享。打坐是看清自己,藝術能表達自己進而突破。「以前的我永遠把所有待辦事項列成清單,往100分的方向努力,完成就打勾。」楊元寧說,以前每天都會自己設定很多計畫,幾點上課、幾點彈琴,過著有條有理的生活。寫作業字跡必須工整,只要寫得令她不滿意「全部重新來過」。身為王永慶外孫女,父親楊定一家族裡有許多雙博士,媽媽王瑞華是優秀的企業家。楊元寧從八、九歲開始接觸打坐,但打坐看似是療癒自我,對她而言只是「靜心」。楊元寧說,自己從沒想過喜歡還是不喜歡打坐,但至今還維持打坐習慣。楊元寧說,打坐是靜態的,似乎與社會缺了連結,人始終要回到社會,面對紛亂動態的社會穩定自己身心,才算是真正通過考驗。她發現自己需要從動態中找到靜下來的方法,開始練氣功、瑜伽、作畫。楊元寧說,特別是畫畫時,她得開始與自己面對面,如果要給打坐跟藝術作評斷,打坐把自己看得更清楚、藝術把自己表達出來後突破自我。現代人用腦過度,最原始的自己常會被腦筋帶走,拿起畫筆那一刻,楊元寧形容自己只剩下意念、只剩下感覺,享受各種情緒湧上後,從畫筆中呈現,並擁抱這些感覺。Coming home畫展,來自四年前瞬間的靈感。四年前,某天從夏威夷飛往美國的家,突然有道「我要在台北開畫展」的靈感,當下馬上就想好了主題叫做Coming home(回到家)。只是要畫什麼?楊元寧內心什麼也不知道,直到三年前才開始動筆,從第一個系列「愛與包容」(Kindness)著手。想找回自己的心,得先包容所有的自己,楊元寧說,愛與包容中有一幅畫「behind my mask」,一眼看過去是亮麗的花朵,背後則有著很深的顏色,就像面具一樣。無論跟家人、朋友相處,每個人都會戴上面具,背後藏有各種痛苦與不舒服,這些不舒服都可能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造出一道心牆,沒辦法用「心」真正與人溝通。「你曾想過擁抱自己是什麼感覺嗎?」楊元寧說,當人擁抱自己,等於接受很多不完美,許多人成長過程中,可能會聽到「都是你的錯」,長大面對到挫折就會變成「都是我的錯」,所以一般人面對事情只剩下責備,但應該包容不是100分的自己。打破框架感受真實的自己,愈困難的愈要嘗試。楊元寧說,包容自己,在創作的路上能往更深的情緒去挖掘。舉例來說,以前如果惹朋友生氣,下一步總是想著該怎麼不要讓對方生氣,但這幾年開始從心去理解對方,給對方空間,體驗對方的情緒,用心擁抱對方。在畫勇往直前系列過程中,很痛苦也很悲傷,楊元寧說,把自己所有框架打碎後,從過程中慢慢感受,順著宇宙走,人生將像破繭而出的蝴蝶一樣重生。愈困難的事情,對她而言反而愈要去嘗試,就像她是一位瑜伽老師,但從小筋骨其實硬到不行,坐姿體前彎從來沒碰到腳趾頭過,努力經歷痛苦,用力撥開,用勇氣突破,會開始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此時,你會有辦法茁壯,讓心引導未來去向。楊元寧現在走在藝術的道路上,她請大家相信自己的感覺,打破框架,感受真實的自己。對於準備要來看展的民眾,她說,希望可以從畫中,提醒大家「多看自己一些」。楊元寧小檔案學歷:哈佛大學生物及東方哲學學士展歷:● 2016年〈朦朧回憶〉華泉藝文畫廊╱中國江西● 2018年〈轉變〉波士頓國際藝術展第22屆╱美國波士頓● 2021年〈回到家〉印象畫廊╱台灣台北成就:● 2008年全球生命文學獎 ● 2009年哈佛大學「斐陶斐榮譽學會」出版:七本童書:大地醫生、記得快樂、不再恐懼活在沉靜中:讚頌大地大笑老人、整體療法業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哈佛心體驗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 ● 楊元寧《回到家》個展2021年9月18日(六)至10月10日(日)11點到19點印象畫廊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46號
-
2021-09-17 失智.大腦健康
才40歲竟失智!確診更慢、病程發展更快…年輕型失智症這功能會先被影響
別以為老人才會失智。一名40多歲的業務經理,過去業務能力良好,並熟悉各零件功能,近年熟悉的工作頻出錯,也無法正常與人溝通,無法出席社交、應酬場合,嚴重影響其工作。公司後續察覺異狀,才知道他確診血管型失智,語言、文字溝通能力出問題,願意陪著他進行改善,由職能治療師進入職場,從旁觀察員工認知功能退化狀況,為其調整工作內容,改為後勤建立零件型錄,持續為公司效力,不因確診失智被退休。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台灣失智症人口約28萬人,輕微認知障礙者約60萬人,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表示,除了老年型失智症,也有年輕型失智症,目前全台約有1萬4000多人,人數不少。失智的定義包括認知功能衰退、出現精神行為症狀、生活無法自我照顧等。徐文俊表示,年輕型失智症是在65歲以前發病,相較老年型失智症病程發展更快,初期症狀大多是壓力、睡眠、憂鬱、焦慮等,容易被忽略而延誤就醫,平均耗費1.5年才有辦法確診。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發病時大多還在職場服務,不僅上有老、下有小,若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確診失智不幸被「退休」,除了心理壓力外,也會出現嚴重經濟壓力。年輕型失智VS.老年型失智徐文俊指出,年輕型失智症「職業功能」會先被影響,像熟悉業務頻出包,或懷疑同事偷東西等譫妄,變得容易焦慮、挫折、易怒而失眠,或許認知功能早出狀況。而失智屬於症候群,並非單一疾病,起初症狀輕微,可能只有患者本身「有感」,他舉例電影《我想念我自己》情節(>>看精采片段),太太發現自己失智,先生卻不肯相信,即便經過醫師講解,先生仍不能接受太太失智。徐文俊表示,失智症尚在輕度階段,仍有自我照顧能力,但可能出現在家附近迷路、重複問一樣的問題、注意力難集中、容易手忙腳亂等,也可能下錯判斷,導致公司錯誤投資釀虧損,影響嚴重。他表示,年輕型失智症可透過十大警訊及早發現、及早診斷,前期發現病情,可協助他減少出錯,讓工作流程更順暢,提早職場風險管理,維護失智者工作權益及也避免公司損失。失智症早期症狀10大警訊:1.記憶喪失近期學習的資訊或重要日期、事件,得靠記事本或手機記錄。2.規劃或解決問題有困難無法遵循熟悉步驟做事,較難集中注意力,容易猶豫、下錯判斷。3.難以完成熟悉的家裡/工作/休閒任務日常生活熟悉的活動或工作很難完成,像是操作印表機程序錯誤導致無法影印。4.時間/地點易混淆忘記日期、季節與時間,或忘記自己如何抵達、回家路上迷路。5.了解視覺形象及空間關係有困難難以閱讀、判斷距離或顏色比對,導致閱讀、駕駛有困難。6.說話或書寫時出現語言問題無法準確說出物品名稱,說話詞彙減少,談話突然中止。7.將東西放錯位置和失去回復步驟且找到失物能力將物品放在非原本位置,弄丟物品找不回來,可能指責別人偷竊。8.判斷能力下降或變差職場中做出錯誤或不合理決定,或被推銷而購買大量物品,未注意自己整潔。9.退出工作或社交活動不再從事喜愛的休閒活動,避免參加酒會、茶會等社交活動,想要退出職場。10.心情和人格上改變變得困惑、疑心重、憂鬱、恐懼或焦慮,容易心煩意亂、情緒爆發或有怪異行為。(資料來源/長庚失智症中心、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徐文俊醫師)【延伸閱讀】>>預防失智症飲食/麥得又稱「心智飲食」,注重原型食物攝取【延伸資訊】>>「YOUNG記憶會館」 牽起年輕型失智症家庭的手
-
2021-09-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集體暈針」如傳染般!專業醫授校方「這兩招」有效預防
校園接種BNT疫苗倒數,就以往施打經驗而言,青少年團體接種疫苗,最怕「集體暈針」。診所醫施奕仲比喻,「暈針就像是會傳染一樣。」避免集體暈針,校方有兩項事前準備可以有效預防,包含轉移學生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動線安排,避免學生直接目睹抽針、接種,甚至是暈針的過程。以往校園接種經驗,不管施打流感疫苗,或是子宮頸癌疫苗都曾出現過「集體暈針」事件,意即不只一位學生打完疫苗後癱軟無力,暈針的主要症狀包含頭暈、噁心、嘔吐、臉色蒼白、手腳發冷、血壓下降、昏迷、暈眩等。有些人很怕打針,陰影揮之不去。施奕仲受訪說,暈針主要為心理因素,常好發於年輕族群,因為心理恐懼、緊張,交感神經張力高張,卻又在接種完畢瞬間放鬆,以致自律神經失調、副交感張力突然反彈,瞬間心跳或血壓驟降,而癱軟無力。據統計,女生發生的機率略高於男性,通常在接種疫苗後3至5分鐘內發生。至於為何會產生暈針的情形?施奕仲指出,有些人是天生害怕打針,也可能因為過去打針經驗不好而有所畏懼,有暈針經驗的人再次發生的比例更高。事實上,暈針後通常只要多躺平、休息,同時監測脈搏,清醒之後多喝水,幾乎都會沒事。施奕仲說,暈針的學生意識多半清醒,因施打疫苗後本來就有留觀時間,護理師在此時需多加注意血壓量測,學生則多補充水分,若數字慢慢回復正常值,即可回班休息。但如果血壓、心跳一直處於偏低的情況,且超過30分鐘,儘管學生意識是清楚的,還是會建議送醫院持續觀察。避免集體暈針,校園接種動線安排需再三留意。學生在等待過程,若目睹護理師抽針,或是前面一位學生突然倒下,都是加劇緊張感的原因。這時,空間上阻隔,適時放鬆心情或轉移注意力就很重要。施奕仲建議,校方可以規劃三區,包含等待、接種與暈針休息區。學生在等待接種前,可以先在教室觀看輕鬆影片,舒緩緊張情緒、轉移注意;接種區盡量以屏風阻擋,避免學生看到抽針、暈針的景象而不安;對於少數已經暈針的同學,送往其他休息場所的動線,需與排隊接種疫苗者隔開,並由專業護理人員陪同。
-
2021-09-14 新聞.元氣新聞
左腦萎縮罕病纏身 詹雅雯認當媽30年「什麼都值得」
患有帕金森氏症的詹雅雯左腦中度萎縮,又有無法自行分泌口水的罕見疾病,但她不僅用歌聲療癒人心,也身體力行投入公益,雖然身體飽受病痛折磨,不過她懷抱「甘苦人疼惜甘苦人」的心情,心繫著認養童和弱勢家庭。她認養家扶國內兒童屆滿30年,獲家扶基金會「扶幼大會」致贈感謝獎牌,只是她前陣子驚傳送醫急救,出院後立即打起精神復工,堅強的表現讓家扶兒小賢、小毓隔空替她加油打氣,希望她好好調養身體、戰勝病魔,表示「因為詹雅雯永遠是我們的『第2個媽媽』」。小賢在詹雅雯的扶助下已經成長自立,認養期間定期以書信和她分享生活,說著校園點滴、就業煩惱,如同家人般自然相處,於是透過家扶社工代為轉達關心;另外小毓提筆寫下感謝心意:「詹阿姨謝謝您,因為您的幫助讓家裡減輕不少負擔,相信在休息過後,很快就能看到您拿著麥克風充滿自信、閃閃發亮的樣子。」詹雅雯這些年來以自身經歷勉勵身處貧困環境的孩子:「學習不要恐懼並珍惜現在擁有的。」期許透過自身的力量拋磚引玉,鼓勵更多人一起投入公益,自詡為終身志工的詹雅雯說:「只要專心付出愛,看到大家展現微笑的那一刻,真的!什麼都值得了。」
-
2021-09-1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智立勞動合作社」 讓思覺失調者走出封閉小世界
在公視劇場《我們與惡的距離》中,主角應思聰罹患思覺失調症的境遇令人揪心,劇情引起了廣大回響,但落幕之後呢?真實世界裡,這群「應思聰們」仍要繼續過日子,你可曾想過病人實際生活的樣貌以及進入職場的困難,如果他是家人手足,又該如何牽手照顧一輩子。周五上午,幾位思覺失調症病友聚集在北投奇岩站附近的巷弄住宅裡,開心地閒話家常、煮菜共食,下午伸展身體做運動,度過充實的一天。如果沒有事前被告知,不太會發現他們患有精神疾病。這裡是翁美川成立的「智立勞動合作社」,平常時間讓社區媽媽、社會弱勢者來製作農產加工品、環保家事皂、傘布改造包袋等,學習工作技能。每周五則固定空下來,成為思覺失調症社員的聚會,也當成合作社的休息日。正視疾病 透過咖啡屋訓練精神護理專業教育出身的翁美川,渾身散發一股溫暖氣場,不僅長期陪伴、關懷病友,更協助他們走進職場,有了穩定的收入後,也讓生活逐漸步入常軌。1990年,台北市立療養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前身)開辦了全台第一間精神病友咖啡屋「有何不可」,負責計畫執行的督導羅春嬌請高中同學翁美川來幫忙帶領,服務人員全都是院內病情穩定的病友。翁美川傾盡心力教導,從工作中培養時間感與責任感,花時間傾聽每個人的心事,不讓他們陷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彼此建立信任感。「你不會,我來教你!」透過咖啡屋的工作訓練,一步步走出逆境,讓病友正視自己的疾病,也讓大眾理解疾病,消弭偏見與恐懼。翁美川認為,對待自身疾病態度的「病識感」非常重要,思覺失調症的治療除了服藥,規律生活節奏、激發生活熱情有助於改善病情。定時服藥 病友可正常工作本該生命精采的病友,罹病後失去了生命力,被妄想跟幻聽折磨,清醒時常不斷自問:「為什麼是我?」翁美川知道他們的苦,溫柔陪伴的另一面,是秉持清楚、直接的原則,選擇與疾病直球對決。「不要害怕生病這件事,只要好好吃藥、遵守醫囑,控制病徵後也能回復正常生活。」她觀察到,其實還是有許多病友渴望回歸社會,肯定自己是有用的人。關於服藥治療,翁美川不斷傳達控制病情的觀念:「就像慢性病和三高一樣,若沒有定時服藥,大腦損害恐更嚴重。」台北市立療養院的咖啡屋為精神病人提供實際演練的工作情境,往後可以獨立生活照顧自己,甚至有機會到社會工作。翁美川慢慢建立起咖啡屋的工作鏈,辛勤灌溉終於有了成果,看著病友走出陰霾,更加確信自己與病友相處、相伴的使命。翁美川讓經過醫院評估的病友到「士林好所在」工作,透過雙手的扎實勞動,最終回饋成就感、心靈療癒。幾位相處多年、狀況良好的病友後來也任職主婦聯盟合作社三重總社,耕耘未來的生活藍圖。關愛滿滿 築起安全防護網2015年,翁美川和友人成立智立勞動合作社,延續生活者工作坊的勞動精神,並以合作社的方式運作,還將思覺失調症病友納為準社員。社區的關懷照顧一直是翁美川的夢想,她和夥伴們建構了一張安全防護網,接納無助的社會邊緣者。一位來自弱勢家庭的年輕女孩,在這裡得到關愛,也幫忙合作社的雜務工作,臉上透出淡淡微笑。這裡有故事也有歡笑、淚水,每個人都從中得到自我實現。翁美川、羅春嬌長期關懷 被照顧者重拾生產力翁美川與病友串起的緣分,始於高中同窗羅春嬌,從咖啡屋到生活者工作坊、智立勞動合作社,兩人保持密切聯繫,互相討論怎麼做才是對病友最好的方式。羅春嬌自國立護專畢業後,投身精神醫療領域迄今,站在第一線關懷病友。現任職於基隆的康復之家,定期保持周五到智立勞動合作社相聚,分享漁港小村的點點滴滴,她的出現讓所有人笑開了眼。羅春嬌笑說,在群體生活的管理下,住民遵守作息表規範,一起維護乾淨舒適的空間,共住空間充滿秩序。「有些狀況較好的住民會外出工作,午後或傍晚回來;沒有外出工作的,就加入生產線的工作。」羅春嬌認為,即使是賺取微薄的收入,也能證明自己的價值,自食其力回饋家人或社會,從被照顧者轉變成有產能的人非常不容易。有些住民已屆4、50歲,未來照顧自己應不是問題。專門照顧精神病友的康復之家,剛開始也受到社區居民的畏懼、排斥,羅春嬌帶領社工人員協助住民們伸出友誼之手。「我們利用耶誕節、過年等節慶,做咖啡、糕點發送給附近居民。」經過一段時間,羅春嬌發現情況有了好轉,住民謙恭有禮的態度化解了緊張關係。家中有精神病患者,承受壓力不足為外人道,翁美川與羅春嬌應用護理專業於日常,在黑暗隧道裡點亮一盞燈,搭起重返職場和重建生活的橋梁。發病頭5年 黃金治療期思覺失調症2014年正式更名,以前被稱為「精神分裂症」,會產生思考、認知、行為、情感等多方面障礙。藥物能協助患者穩定病情,但病人常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或病人及家屬害怕大眾眼光而延誤就醫或中斷治療,錯失發病頭5年的黃金治療期。患者穩定病情後,還是能重返校園、職場,經過相關訓練,一樣可以工作,穩定性也高。
-
2021-09-11 新聞.杏林.診間
讓醫療與教育平等!陳宥達,展臂接住遲緩兒
20歲,正是揚帆待發的年紀,就讀醫學系,更將展開世人眼中的黃金人生。一位大三的醫學生卻在此時罹患甲狀腺癌,他曾經恐懼、曾經埋怨,最後勇敢走出陰霾,決心把握生命為偏鄉奉獻,搶救無數發展遲緩的孩子,為弱勢家庭點亮希望的燈。他是陳宥達,北醫附醫家醫科主治醫師,今年33歲,投入公益多年,創辦展臂閱讀協會,募集上萬本童書,帶領醫護、學生和志工,深入全台偏鄉設立據點,在診間建立親子共讀模式。鄉下小男孩的熱情助人最樂「親子共讀就是醫師的處方箋,向家長和醫護人員推廣嬰幼兒閱讀,帶著孩子一起說故事、聽故事,可以刺激孩子的感官、語言和腦部發展。」一談起親子共讀,陳宥達年輕的臉上,有著滿滿的誠摯與熱切。他說,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發展遲緩兒的比例約為6%至8%,但在台灣偏鄉,因為經濟落後、隔代教養和缺乏刺激等因素,幼兒疑似發展遲緩的比例高達20%以上,70%的家庭不曾有過親子共讀,47%沒有童書,因此他希望在最需要的地方撒下閱讀的種子,讓醫護成為閱讀的推手,突破偏鄉家庭的教養困境。這樣的宏願,來自陳宥達骨子裡的熱情。他出生在彰化田尾,從小就是街坊鄰居眼中熱心活潑的小男孩,在人情味濃郁的鄉間,哪個同學朋友家裡有事要忙,他一定會出現在現場,當起義工小幫手。「我常常到處去鄰居家做家庭代工,還幫同學家賣過章魚燒,我一直喜歡那種幫忙別人的感覺,看到別人有了成果、露出了笑容,是我最開心的事…」回想童年,陳宥達的語氣依然像個小男孩。上了高中,他開始用功唸書,心裡隱隱有個念頭─幫助更多人,19歲的夏天,考進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一面當新鮮人,一面兼家教存錢,只為實現下一個心願─參加醫療志工團前進非洲。一年多後,陳宥達存夠八萬元,跟隨醫療公益組織台灣路竹會到了馬達加斯加。在馬達加斯加的窮鄉僻壤裡,他看到當地居民因為療資源不足,即使只是跌倒擦傷等小傷口,卻因為感染,進而引發難以收拾的的破傷風甚至敗血症。陳宥達最難忘有一回,幫一個非洲小孩進行頭部傷口清創,竟然必須先清掉他傷口上的一群蒼蠅,再洗去層層污垢,才能展開治療,而受傷的小孩緊抿著嘴不哭不閙,彷彿這樣的傷口早已是生命中的必然。當時大二的陳宥達心裡很痛、很震憾,「我一直問自己,還可以再多做點什麼?」兩周的非洲之旅結束後,他下定決心,這一生,從習醫到行醫,一定要幫助更多在困境中的人們。罹癌教會我把握生命做想做的事回台後不久,命運卻給了陳宥達一個考驗,他罹患甲狀腺癌,整整幾個月驚疑懼怖,最後他想起那個非洲的孩子,發現自己在醫療資源豐富的台灣已是莫大的幸運,一顆心平靜下來後更深思,人的生命有限,一定要把握時間去做想做的事。接下來,他兩度開刀並接受放療,一面繼續學業,也不放棄行醫助人的心念,直到一天,他看到花蓮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多年前的一段話:「台北的醫生,到美國很近,去花蓮很遠…。」短短十多個字,重重敲擊陳宥達的心,想起自己曾去過非洲當義工,也去過北醫大在美國、日本的姐妹校交流學習,卻從沒想過去花蓮,沒想過腳下的這方島嶼,有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服務不必到天涯海角,莒光號到得了的地方,就有無數雙眼期盼著。」陳宥達在心中告訴自己,他許下承諾,留在台灣,把服務的腳步走進偏鄉。就讀醫學院的最後一年,陳宥達因復發治療而需休學,因此決定走不一樣的路,參加北醫教授張耀懋發起、聯合醫學基金會舉辦的「史懷哲2.0青年偏鄉常駐計畫」,前進高雄的那瑪夏地區。偏鄉診間裡的童書孩子的眼睛亮了那瑪夏境內主要是原住民部落,陳宥達發現多數小孩有語言遲緩的現象,許多三四歲的孩子只能說有限的單字,而他不想只做旁觀者,也不想只當個蜻蜓點水般的短期駐點醫生,於是他把駐點時間從一個月延長為半年,更開始設法尋求解方。他積極蒐尋文獻,發現2014年美國兒科醫學會發表推廣「兒童早期素養提升」的文獻,美國非營利組織「Reach Out and Read(ROR)」更發起診間親子共讀模式,預防幼兒發展遲緩的效果卓著。於是陳宥達全力推動ROR走入那瑪夏社區,讓兒童早期素養與兒科醫療照護結合。他先製作衛教單,說服衛生所,在診間設置友善閱讀空間,提供童書,協助家長帶著孩子共讀。他還教家長們:「不是只說書裡的故事給孩子聽,而是要用童書和孩子對話,」醫師也同時可在共讀過程中,對孩子進行發展評估。(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更多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照片會說話! 外站「無罩」日常 機師工會再提3點呼籲
照片會說話。長榮航空三名確診機師皆為Delta病毒突破性感染,這也代表著是在國外遭到傳染。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今天再次提出三點呼籲,包含希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能夠根據外站解封後情況與風險重新評估,並出示數張照片,證明機組員在外站時常面臨當地人員未配戴口罩狀況,若執勤染疫職災風險不改善,風險只能由頻繁執勤的機師自己承擔,也無法防止Delta病毒攻破國門。工會說,依據指揮中心陸續公布來自基因定序的結果,遭到感染的三名機師均為Delta病毒,換言之,三名確診機師,均來自於飛航執勤期間停留、往返國外機場外站而遭傳染的「職災」案例。而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在記者會中回答取消機組員定期抗體監測詢問時也間接確認,即便打完兩劑疫苗,抗體檢測亦顯示具有保護力,但機組員仍然可能如三名確診機師一樣遭到Delta病毒的突破性感染。工會說,指揮中心近日所公布的種種訊息都強化了工會上周所表達的憂慮,包括美歐各國機場在內的外站,因為已進入解封狀態,防疫層級大幅降低,包括卸貨、清潔甚至海關人員,早已出現高比例未配戴口罩等情況。工會說,上周陸續聯繫仍停留於外站的組員,拍攝各地機場外站解封的狀態,已蒐集包括美國芝加哥、安哥拉治、荷蘭阿姆斯特丹等地,從旅客、機場裝卸貨人員、機艙內清潔人員、接駁車駕駛、旅館櫃台等,都已處於未配戴口罩的狀態。在國外機場外站如此不設防情況下,而施打兩劑疫苗又無法保護免於Delta病毒感染的雙重威脅下,現階段,所有職災染疫的風險,等於完全只能由頻繁執勤的機師自己所單獨承擔。工會說,如此情況一天不改善,不但執勤機師在外站處於隨時可能遭Delta病毒突破性感染的職災威脅,在目前指揮中心仍允許航空公司得以在長程航班機師檢疫期間配合公司需求隨時提前中斷檢疫再度派飛執勤情況下,等於放任Delta病毒在機組員內傳播與擴散,不斷遭受染疫風險與交叉感染的機師,日後恐怕仍會成為Delta病毒攻破國門的破口。因此,工會提出以下三點呼籲:1.在最短時間內參考奧運模式,由指揮中心派出防疫官員全程監視並稽核外站防疫流程,並根據外站解封後情況與風險重新評估,儘速提出積極、科學、且有效降低機組員日後於出入外站再遭感染風險的政策與辦法。2.為避免重蹈此次同班機組員交叉感染覆轍,組員檢疫期間,不得再次派飛、執勤,指揮中心與航空公司應秉持防疫原則,保護組員免於染疫風險與恐懼。3.在未能具體落實上述兩項防堵政策,也無法有進一步更有效防止Delta病毒傳染的具體措施前(如第三劑疫苗的施打等),應嚴肅考慮讓長程航班(國外機場外站隔夜)機組員,返台後檢疫隔離天數比照一般旅客14天規定。
-
2021-09-07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白天嗜睡夜間躁動,如何改善睡眠障礙?
失智症是一種不正常的老化現象,因為大腦功能逐漸喪失,除了記憶減退、情緒干擾、認知功能障礙,睡眠時間混亂是最令照顧者頭痛的問題。長輩日間嗜睡、半夜吵著要出門,沒有方向感的遊走行為容易變成失蹤事件!長輩睡眠障礙影響全家人,揪出原因改善清晨3、4點,王伯伯已經瞪大眼睛醒來,起床到客廳來回踱步,甚至想要開門外出,吵醒了其他家人。幾經安撫,好不容易安靜下來,但天光逐漸明亮,再過沒多久要出門上班的家人也累壞了。生活作息日復一日被打亂,不僅失智長輩的生理時鐘出了問題,照顧者的體力也面臨崩潰邊緣,到底該怎麼辦?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說明,人的睡眠週期可分為四個階段: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與深睡期、快速動眼期。正常狀態下,每晚大概有4至6次的睡眠週期循環,加起來共約6至9個小時睡眠時間。若有午睡習慣或白天活動量少,則會影響睡眠總時數,夜間容易淺睡或睡眠週期不正常。Q1:為什麼年紀越大越睡不著?白天生理節律、活動的時間改變,不同於青少年、中壯年時期,褪黑激素的釋放時間和達到尖峰的時間也提早。另外,若罹患慢性病,以及有情緒、內分泌、免疫力等問題,也會影響身體運作機能,改變睡眠週期。Q2:要如何改善長輩的睡眠品質、睡眠作息?養成規律的作息,在固定時間起床、用餐、就寢,白天午休或小憩勿過久,建議20至30分鐘最為適宜。若長輩日夜顛倒情形嚴重,建議採漸進式方法調整,尤其是建立「睡前儀式」,知道睡覺時間到了!Q3:失智症患者的睡眠困擾和一般年長者有什麼不同?因為大腦功能退化,逐漸失去分辨時間的能力,熟睡期與深睡期、快速動眼期都減少,週期性也變差。加上患者對於環境刺激與外界噪音更加敏感,一點風吹草動就容易醒來,睡眠環境需要費心經營打造。(➤ 失智者晚上不睡,嚴重影響照顧者作息?除了吃藥,飲食方式也能解決?快了解專屬失智者「助眠菜單」:https://pse.is/3nmg5a)(➤ 照顧家中失智者,總有忙不完的大小事,身為照護者的你「肩頸痠痛」超疲勞?跟著專家一起做紓壓瑜珈,好好放鬆:https://pse.is/3qv74j)每到傍晚就暴躁失序夕陽西下,失智症患者卻開始躁動不安!出現幻覺、錯覺,以及焦慮、恐懼、憤怒等情緒,不停嚷嚷著看到誰回來了。家屬反映,每到傍晚總是特別緊張,害怕長輩行為失序,產生妄想或攻擊症狀。陳宥達解釋,黃昏天色逐漸變暗,患者容易出現意識上的混亂,尤其是中度以上的失智長輩,漫遊、亂跑大幅提高走失機率,增加照顧上的負擔。Q1:什麼是「日落症候群」?太陽下山後,隨著日照光線改變,失智症患者的意識和認知功能開始混亂,出現一連串脫序行為。這些症狀在白天並不會出現,傍晚或夜晚特別明顯,又稱為「日落症候群」、「黃昏症候群」,也可能因季節變換而有不同發生頻率。Q2:「日落症候群」對睡眠障礙的影響?當失智症患者出現日落症候群時,夜間躁動情形惡化,影響睡眠時間和品質,也直接影響照顧者的作息。如何改善失智症患者睡眠障礙問題?陳宥達綜合門診觀察的資訊,分享改善睡眠障礙問題,最重要的是養成規律作息,白天安排活動訓練肌力,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激活人體免疫細胞。每天光照1小時,有助於改善神經、精神症狀。而在居家環境方面,營造舒適溫馨的睡眠氣氛,保持動線順暢、點一盞夜燈,避免半夜醒來踢到家具絆倒。(延伸閱讀:家有失智症患者,該如何佈置?掌握4要點,輕鬆打造失智友善居住環境)除了認知功能障礙,陳宥達解說還有其他影響睡眠障礙的因素,建議照顧者找出原因解決,而非使用安眠藥物,讓作息更加紊亂。●環境:營造適合睡眠的環境,睡前停止使用3C產品,以利分泌褪黑激素幫助入睡。●感染:檢查是否有過敏若身體感染症況,翻來覆去睡不著。●疾病:三高、肥胖、慢性病或其他疾病也會影響睡眠狀況,仔細找出病因。●藥物:利尿劑、類固醇、甲狀腺素、鼻塞藥物、抗病毒藥物等,副作用也會導致失眠。●憂鬱:心理因素難以維持睡眠或是太早起床,憂鬱與失眠是相互關係。家醫科醫師陳宥達建議若失智症患者出現嚴重的睡眠障礙,應依實際醫療需要,安排相關門診檢查找出病因,或申請到宅訪視及居家評估。可結合使用藥物與非藥物治療,透過活動改變溝通方式、認知訓練,例如音樂輔療、懷舊治療等,耐心反覆練習才能得到效果。
-
2021-09-0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疫情期間「怕染疫」 腦中風回診率降3成、恐增復發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讓國人不敢進出醫院,身體不舒服先「忍」再說。台大醫院腦中風中心加護病房主任、神經部主治醫師鄭建興表示,疫情爆發期間腦中風患者足足減少三成,與民眾恐懼有絕大關係。腦中風後最怕「復發」,二度中風增加傷害認知、語言功能的機會,甚至引發失智,增加照顧負擔以及醫療支出,呼籲患者疫情期間,一定要依照醫囑服藥、定時回診,做好三高的控制,避免病情惡化。「疫情期間,給予中風患者積極治療的比例並沒有減少」但去年2、3月以及今年5、6月,回診的患者明顯少了三成。鄭建興說,顯示國內急性腦中風的發生率,並沒有因為疫情少送到急診,但是需要規律看診的患者,多因為害怕,而沒有到醫院。他可以預期的是,有些患者會因此停藥,或是出現復發的輕微症狀都沒有及時讓醫療介入。導致腦中風最大的因素與三高有關,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腦血管疾病位居我國109年十大死因第四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性命。根據研究顯示,腦中風五年內復發的機率約為35%、10年內約為51%。發生第一次腦中風,通常就會留下不同程度神經功能障礙、失能等後遺症。二度發生腦中風,嚴重程度將遠勝於第一次發生,甚至死亡。鄭建興表示,疫情期間,讓就醫變得不這麼單純、容易。腦中風發生時,無論是第一次或是復發,多取決於同住家人或朋友的即時發現,很少是患者靠自己發現而即時就醫。新冠病毒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遠了,許多長者身邊沒有子女陪在身旁,疫情更是減少與長輩見面的機會,又或者是長輩只有外籍看護陪伴,即使發生症狀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求助。鄭建興呼籲,即使在疫情期間也要多觀察長輩,特別是有三高的長者,最簡單辨識中風的方法就是透過「微笑、舉手、說你好」。鄭建興表示,若是中風,會臉歪嘴斜、雙手沒辦法舉起、講話大舌頭。此時就要立即盡速就醫。過去倡議把握「黃金3小時」,但現在改倡議「只要發現愈快送來愈好」,別算有沒有符合3小時以內,即使超過3小時,以現在的醫療技術還是有機會可以救回來,只是時間拉得愈長,對腦部的傷害愈大。如果是缺血性腦中風,可即時給予血栓溶解藥物,或是經導管血栓移除術,即時改善腦中風;若為出血性腦中風則是透過手術引流,清除血塊、降低腦壓。國內缺血性腦中風發生率相較於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率高。鄭建興呼籲長輩在疫情期間要多加注意自身的身體狀況,特別是三高患者,更應該控制好三高;已經發生過一次腦中風患者,即使在疫情期間也要定期回診,避免腦中風再次發生。
-
2021-09-04 新聞.長期照護
為兒打拚且歷經婚變和癌症! 70歲的彭玉燕花了20年努力不懈 ,為肯納兒打造終老的家
那些我們聽過的自閉兒、腦麻兒、唐氏兒…也都老了,身體機能的快速老化,加上醫療帶來的高齡,台灣愈來愈多「老父母照顧將老身心障礙者」的雙老家庭,他們該何去何從?70歲的人生應該是什麼模樣?今年年底前,70歲的彭玉燕和30幾戶家長,將帶著已屆中年、心智障礙(多數是自閉症)的孩子搬進剛蓋好、位於桃園龍潭的「肯納親子住宅」。這個盼了好久的「雙老家園」,是花了20幾年才蓋起來的。為兒打拚 歷經婚變和癌症30多年前,彭玉燕5歲的兒子吉爾被診斷出自閉症,那時舉家到巴西創業的她開始巴西台灣兩地跑,她把巴西特教老師帶到台灣學早期療育、在巴西找最好的精神科醫師,她告訴自己:「我一定教得好!」吉爾感受強、體能好,騎車、游泳、騎馬都無師自通,但卻因溝通及情緒障礙,總用吼叫及激烈身體語言表達恐懼與慌張,讓彭玉燕生活是一場又一場的混戰。吉爾7歲那年,彭玉燕決定帶他回台定居,過著很多自閉症孩子的母親都曾經歷的生活——家人指責:「吉爾都是被妳寵壞的!」在發展事業與照顧孩子間奔波,常須做出兩難抉擇;她和先生後來也因為對孩子的照顧想法不同而離異。屋漏偏逢連夜雨,沒多久她發現自己罹患乳癌第三期。安置未來 四個家庭創立肯納園蠟燭兩頭燒,加上疾病帶來生命的迫切感,她憂心已成年的吉爾未來的安置。於是,彭玉燕和其他三個自閉症家庭決定,為孩子建造一座融合機構和居家照顧的居所,讓自閉症孩子及其家庭可彼此照顧。花蓮「肯納園」於2001年啟用。為了讓家園永續,他們成立「肯納自閉症基金會」,把關心擴及所有成人自閉症者。但花蓮肯納的莊園之夢終究沒有持續,家長組成的肯納園開始面對現實與專業的問題,例如農地使用限制,或是花蓮不易援引充足的資源等等。後來這些家庭離開了花蓮,基金會把基地轉移到台北,這幾年來在雙北拓展成為6間服務自閉症(極少數其他心智障礙)青年的小型作業所,多數孩子在作業所有穩定的學習,卻無法習得完全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是大家都老了——擔負照顧責任的父母老了,孩子也老了。時間的急迫性再度攏上心頭,身體衰老、癌症的家長焦慮著孩子的老後。肯納同儕 孩子相處更自在這些年,彭玉燕思考過各種吉爾的安老模式。她參訪國內外機構,那些當患者情緒不穩定就餵藥,或者乾脆綁起來的教養院總是傷透她的心,即便是養護做得不差的機構,吉爾只要察覺媽媽可能要將他送走就會開始焦慮,彭玉燕也充滿不安,「我徹底看清楚,我完全沒有可能把孩子單獨放在機構裡。」前幾年,彭玉燕嘗試整修楊梅老家蓋起大樓,讓吉爾熟悉的親戚住在同一棟。經過了兩個熱鬧開心的農曆年,彭玉燕感受到,吉爾身處愛他的、友善的親人中仍像個局外人。有個家長跟彭玉燕說:「我做過同樣的事!」她再度領悟到,吉爾不可能在正常人的世界裡過正常生活。反而這群孩子和「肯納族同儕」在一起時卻很自在、有安全感,他們可以一起唱KTV形成獨有的秩序和盡情的歡樂,即便沒有人能完整唱完一首歌。目前身心障礙者教育的主流是「回歸社會」,「我們一直教他們『社會化』,過跟我們一樣的生活,但若真的學不會,難道要將不會游泳的孩子丟進大海裡?為什麼我們不能讓他在小池子裡享受玩水的快樂?」彭玉燕沒有時間坐等政府福利政策完善,決定再度主動出擊。家長孩子 共居共老更完善彭玉燕又回到20幾年前開始找地蓋園區的階段,不一樣的是,落腳桃園龍潭的「肯納社福園區」,記取花蓮無法永續的經驗,融合了在雙北社區服務的學習,除了親子住宅外,還規畫了「社福大樓」,延續孩子自學校畢業後隨即中止的學習。除此之外,社福大樓還有咖啡店、餐廳、社會企業進駐,功能好的孩子還能在此工作。社福大樓也規畫了高齡養護中心,當父母已老到無法行動需要人照顧便住進來,孩子仍可天天陪伴探望。這是一個更靠近理想的雙老家園,這群家長與孩子在此共居共老,直至彼此善終。這個舉世第一個為心智障礙者建造的雙老家園,充滿永不放棄的實驗精神,它或許並不完美,卻一直在尋找最好的可能。這群人用了20幾年的時光,從花蓮到龍潭,走了120多公里的路,終於覓得得以和孩子終老的住所。
-
2021-09-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長榮5天3機師突破性感染 工會急籲高風險場站暫停派飛
一名長榮航空機師,打過兩劑AZ疫苗且滿14天後仍確診,成為首例機師「突破性感染」個案,其基因定序為Delta變異株。今天又傳出,長榮還有兩名打完兩劑AZ疫苗且超過14天的國籍機師,從澳洲返台後確診,恐怕又是突破性感染,等於五天就有三機師確診,引發外界恐慌。對此,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今天再提出呼籲,希望未找出感染源前應對高風險場站暫停派飛,拒絕成為破口。工會說,昨天才發稿,公開呼籲指揮中心,在未能有進一步有效防止Delta病毒傳染的具體措施前,應儘速宣布長程航班(外站隔夜)機組員,返台後居檢天數比照一般旅客14天,更應規範航空公司於機組員檢疫期滿前,不得提前再次派飛執勤,未料今再度傳出兩名長程航班機組員確診,且兩人皆已施打兩劑疫苗,其中一名機組員疑似遭同飛機組員傳染,此消息已造成長程航班機師高度恐慌、人人自危。工會說,為確保機組員與台灣國人健康安全、避免傳染力更強的Delta病毒成為防疫破口,緊急提出呼籲,在完成嚴謹相關疫調與基因定序、同時提出具體且有效降低外站感染風險前,應對高風險場站暫停派飛。工會指出,今年6月17日,已發文予指揮中心,主動提醒包括歐美等國的機場外站因陸續解封或防疫措施降級,甚至已出現當地工作人員不再強制配戴口罩的情況,染疫風險恐將高於往常,當時並懇請指揮中心能在機組員檢疫天數未滿期間勿允許再度派飛執勤,以降低染疫及機組員交叉感染風險。然而,指揮中心於7月5日回函,僅表示因已要求主管機關落實「外站零接觸」等措施,除非機組員往返於被列入重點高風險國家(不包含美國),指揮中心將維持檢疫天數未滿前得再次派飛執勤規範。工會說,許多長程航班機師近期都曾反應,包括美國各機場在內的外站,因已進入解封狀態,防疫層級大幅降低,包括卸貨、清潔甚至海關人員,都已出現高比例未配戴口罩情況,且美國疫情近期再次攀升。工會也曾在3月與7月與航空公司召開會議時,反應包括芝加哥、安克拉治、布里斯本等外站作業人員上機未配戴口罩,然而航空公司僅表示無法強制要求外站人員配戴口罩。工會說,於疫情高風險國家長時間執勤風險,絕不應僅由基層機組員承擔,必須極為嚴肅提出以下四大訴求:1. 指揮中心與航空公司應儘速完成調查工作(包括疫調與基因定序等)。並參考奧運模式,由指揮中心派出防疫官員全程監視並稽核外站防疫流程。2. 指揮中心、主管機關與航空公司應針對外站(尤其美國各地航站)解封後之情況與風險,同時考量國際新一波疫情發展,儘速提出積極、科學、且有效降低機組員日後於出入外站再遭感染風險的政策與辦法。3. 在連續確診組員感染源未確定之前,應暫停派飛該疑似高風險場站。4. 為避免重蹈此次同班機組員交叉感染覆轍,組員居檢期間,不得再次派飛、執勤,指揮中心與航空公司應秉持防疫原則,保護組員免於染疫風險與恐懼。
-
2021-09-01 該看哪科.婦產科
產後性交有如初夜般恐懼......恢復性行為,夫妻應該注意哪些事?
相信很多夫妻在孕期會減少性行為次數,等到安全「卸貨」後,難免會想趕快恢復過往的性生活品質。但許多爸媽對於產後性事相關的經驗分享都不太滿意,尤其是爸爸想「開機」,但媽媽沒有性慾、沒有體力,甚至怕生產傷口再次裂開等問題。到底產後恢復性行為要留意哪些細節?Q1:惡露乾淨、傷口不痛,可嘗試性交?A1:Ο通常建議夫妻產後可嘗試恢復性交的時機點,須視生產傷口與子宮復原程度而定,曾郁文醫師表示,排除感染問題,不論自然產或剖腹產,建議產後6~8周為佳,因為此時會陰傷口多已恢復、惡露也完全排出,剖腹產傷口也較不會因為拉扯而感到強烈疼痛。柯玟卉老師以自身經歷表示,產後恢復性交就猶如初夜般讓人感到害怕,最主要就是擔心傷口疼痛。當心理已備感壓力時,便無法好好享受性愛。陳建臨老師建議,為了降低媽咪產後恢復性交的懼怕,可先以親密互動開始做起,再慢慢嘗試手愛與性交,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克服心理與生理上的障礙。Q2:產後陰道容易乾澀,正常嗎?A2:Ο產後受荷爾蒙影響,陰道相對較容易乾澀,加上性需求不但是自發性的本能感受之外,也受外在環境、氛圍、情緒所影響,若媽咪本身慾望低下,陰道自然不會分泌足夠的潤滑液。曾郁文醫師建議,為避免陰道乾澀,增加性交困難或疼痛,可使用潤滑液增加陰道及外陰部的濕潤,甚至可藉由陰道雷射手術治療,刺激陰道黏膜組織的膠原蛋白增生,增加黏膜層厚度,改善體液分泌降低問題。Q3:性交時,有空氣聲代表陰道鬆弛?A3:×當陰道鬆弛程度輕微並不足以造成重大困擾,卻被多數女性在意的多是:與另一半性交時,感覺陰道口或陰道內不夠緊實,以致雙方無法盡情享受性愛的歡愉,像是:陰莖進入陰道的感覺變得不明顯、出現空氣聲,甚至是另一半表示沒感覺。曾郁文醫師表示,出現空氣聲不全然是陰道鬆弛所引起,和做愛姿勢也有關,而性交感覺不明顯,也可能因為女性分泌物較多、較濕潤,減少陰莖與陰道磨擦,而降低性興奮感。Q4:產後刺激乳房可能造成噴乳反射?A4:Ο曾郁文醫師說明,噴乳反射的原理是「哺乳」時,腦下垂體釋放催產素,幫助母奶能更加順利排出。產後媽咪若有哺餵寶寶的需求,身體就會分泌相關荷爾蒙,促使母體不斷分泌母奶,因此刺激乳房、乳暈、乳頭,就可能使乳腺內的母奶流出,甚至誘發噴乳反射。若擔心性行為過程中,泌奶現象會造成困擾,可儘量先哺餵寶寶或將大部分的母奶擠出。Q5:女性在產後沒「性」趣,正常嗎?A5:Ο臨床觀察發現,產後媽咪的確容易因生理與心理等因素,使性慾降低,像是:傷口疼痛、泌乳激素增加、照顧寶寶、睡眠不足等。柯玟卉老師表示,特別是另一半對於寶寶照護顯得冷淡,媽咪必須獨自扛起照顧寶寶的所有生活大小事,身心會更加疲憊,她建議,爸爸應先同理老婆的身心狀態,讓她感受到關愛、體貼與溫暖,再藉由約會營造氛圍、增加彼此間的吸引力,重拾夫妻間的熱情。Q6:哺餵母乳不需任何避孕措施?A6:×若無懷孕計畫,哺乳期間還是要避孕!曾郁文醫師指出,雖然泌乳激素增加能抑制卵巢排卵,但泌乳激素「濃度」是否能「完全抑制」排卵,效果因人而異,若以哺乳的次數與頻率來看,一天當中哺餵7次、每次15分鐘,仍有2%機率會懷孕,這也表示每50個母乳媽咪中就有1人可能會在哺乳期懷孕,所以臨床上並不建議以哺乳達到避孕目的。Q7:陰道緊實手術可與自然產同時進行?A7:×許多媽咪擔心產後陰道鬆弛問題,會影響夫妻房事,特別是胎兒經陰道生產,因此,「自然產要剪會陰,不如和陰道緊實手術一起做」的想法層出不窮。曾郁文醫師提醒,不論生產方式為何,懷孕與生產都是造成陰道鬆弛的高危險因子!因自然產造成的會陰傷口容易伴隨水腫和充血問題,加上懷孕與生產時母體的凝血功能變好,易增加血栓風險,所以不建議與陰道緊實手術同時進行。若有陰道緊實手術需求,建議至少產後半年再進行,同時必須由專業醫師評估媽咪的狀況,甚至是另一半生殖器的尺寸大小等,才能規劃最適當的手術。Q8:產後沒有月經就不會懷孕?A8:×產後第1次月經來潮的時間與哺乳有關,沒有哺乳的媽咪,平均會在產後6~8周出現第1次月經,哺乳媽咪受泌乳激素持續影響,當泌乳激素增加,雌激素與黃體素下降而抑制排卵,月經相對來得較晚。曾郁文醫師表示,產後月經來潮狀況因人而異,但是只要卵巢「恢復排卵」就有機會懷孕,在無法預測卵巢何時開始運作的狀態之下,若無懷孕計畫,一定要避孕。Q9:男性的性慾比女性高漲?A9:×陳建臨老師指出,男性的性慾不一定比女性高漲,就像日本社會中,有一群「對性愛沒有興趣,也不想追求異性與談戀愛」的「草食男」般,相反地,也有積極追求性愛的「肉食女」。柯玟卉老師認為,長達280天的孕期,相信不少夫妻性事的品質與次數都會受影響,好不容易等到孩子生出來了,不論男女一定會有重溫舊夢的期盼,但產婦因受荷爾蒙與身心理的影響,產後可能較沒有性致,當然,男性也可能受老婆與寶寶影響而降低性慾。Q10:無性行為可能影響夫妻關係?A10:Ο有一句話說:「習慣成自然」,陳建臨老師表示,夫妻之間若總是少了伴侶的感覺,很有可能會讓「我們是家人」的感覺持續下去,使兩人間的親密互動減少,但若雙方都覺得這樣的相處模式是輕鬆、舒服的,對夫妻關係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不過,當一方熱情如火,另一方卻「性」趣缺缺,就很有可能使夫妻關係出現裂痕,甚至演變成社會問題中常見的外遇、偷吃等狀況。Q11:產後性愛只要成功1次,就能暢通無阻?A11:×很多生產後的媽咪表示,產後第1次很痛,因此對於性交感到害怕,甚至抗拒。陳建臨老師指出,心理與生理狀態會互相影響,例如:因為痛,拒絕再次嘗試性交,接著因為有性交很痛的經驗,就算傷口完全好了,卻還是覺得會痛而影響性慾。他建議,性愛是很主觀的感受,想要或不想要應先達成共識,或許夫妻間以言語的方式直接「談性」會讓人覺得害羞,不妨可以訴說「身體故事」讓兩人的關係更加親密,例如:這個疤痕是我國小騎腳踏車跌倒留下的、臀部的白色妊娠紋是變胖長出來的等,慢慢為感情加溫,是恢復激情的不二法門。採訪諮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宇琪.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不孕症科專任主治醫師譚舜仁.鍾婦產科主治醫師曾郁文.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性健康管理師陳建臨.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性健康管理師柯玟卉(依內文出現順序排列)※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08-31 養生.人生智慧
火來了,快跑!大師兄:棺材不只是容器,更承載了思念與祝福
「棺材」,在大家眼中會產生什麼樣的連結呢?曾經有段時間,我很膽小,或許是殭屍片看太多了,只要一想到棺材,自然而然,下一個畫面就是殭屍。●高中時,一位很疼愛我的阿姨得癌症走了。我們一家子一聽到這個消息,立刻趕回南部外婆家。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奔喪」。我一直覺得「奔」這個字用得很美。當我們聽到這個消息,準備趕回去時,我妹還在想穿什麼衣服比較不失禮,被爸爸臭罵一頓。「奔喪的意思,就是無論如何立刻要趕回去!」直到現在,我還深深記得那時在趕回去的路上,心情多麼沉重。回到外婆家後,我發現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我不敢看我阿姨。很諷刺吧?單身一輩子,從小對我疼到大、過年都帶我買玩具,生病時牽著我的手,告訴我以後她不在了,我要好好保護外婆的阿姨──她過世了,我不敢看她。我不為自己辯解。不是因為怕太難過,而是不敢看。老爸強拉著我去看阿姨。那是放在鄉下家裡的一種移動式冰庫,裡面躺著一個女人,臉色蠟黃,眼睛半瞇半開,下巴放了一疊銀紙。後來我才知道,那疊銀紙是要讓她的下巴可以闔上。但我只覺得害怕,連為她守夜都不敢。直到大殮那一刻,阿姨的遺體被放入可怕的棺木裡,棺蓋準備要關上時,我才驚覺:「要是再不多看她幾眼,等棺木蓋起來後,我就再也看不到她了!」瞻仰遺容時,我一邊哭、一邊看。阿姨從未化過妝,而我第一次見她化妝,居然是她躺在棺木裡的時候。這次,我不怕了,只有滿滿的難過。我哭倒在棺木旁,最後被我爸拉走。「叫你看的時候不看。等到看最後一眼,你又看得拉不走!」這句話一直在我心中存著。從此當看見棺木時,我只有滿滿的哀傷,而不見太多的恐懼。●在殯儀館,我看過各式各樣的棺木,有的非常名貴漂亮,有的簡單隆重,有的是幾片木板釘一釘。而最令我意外的,是一個死胎被放在一個小紙箱中。到了火葬場之後,研究棺木變成我的興趣。第一次看到紙棺,覺得超酷的,用很厚的紙做成棺木,聽起來就很環保。禮儀師卻在一旁冷冷地說:「等到下雨的時候,你就知道什麼叫環保了。」啊,原來紙碰到水容易散呀!第一次看到土葬棺,覺得超氣派的。就像在電影裡出現的那種大棺木,兩邊各有一個圓弧突出,看起來就很霸氣。禮儀師卻在一旁冷冷地說:「等到叫你抬的時候,你就知道什麼叫霸氣了。」啊,原來土葬棺那麼重呀!●某天在火葬場,看到一具白色棺木,上面寫滿了字,就像是以前學生時代要畢業時,大家在畢業紀念冊上寫的一樣:一路順風下輩子做個更快樂的人來生再相見各式各樣的祝福,不像「英年早逝」、「痛失英才」那種制式喪禮用詞,而是很口語化地直接寫在棺木上。真的很酷。原來,往生者是一位老師。他生了重病,知道自己快要離開了,告訴學生們,希望願意來參加喪禮的同學,在他進火爐之前,可以給他一些祝福──就像是學生們離校的時候,他給他們的祝福。看著這樣一副棺木被送進來,聽那一聲聲「老師,火來了,你快跑呀!」真的很感動。有一次,來了一具好小的棺木,上面有蠟筆小新的圖案。雖然有「白髮人不送黑髮人」的古禮,但是我聽到在火爐外面,有個堅強的爸爸喊著:「小佑,火來了,你要跑呀!不要怕,爸爸陪你,小新、小葵和小白也陪你喲。小佑,火來了,趕快跑呀!」還有一具棺木上的圖,是一棵一棵的櫻花樹。火化爐外,子孫滿堂。子女請媽媽「火來了,快跑」,孫子喊著「阿嬤,火來了,快點跑」……家人們用老母親最愛的櫻花樹,送她最後一程。●每一具棺材,有著不同的樣式,裝著離去的人們縮小的身軀,也載著親人、朋友們滿滿的思念與祝福,送進火化爐。還沒來火葬場工作之前,我覺得在棺木上花這些心思很浪費。反正都要火化掉,一下子就沒了,弄那麼多花樣幹麼。但,假如有一點點,一點點讓人感受到自己對於逝去的人可以做到更多,其實又有何不可呢?畢竟棺木裡面那緩緩地被推進火化爐的,都是一生中最愛的人呀。※ 本文摘自《火來了,快跑》。《火來了,快跑》作者:大師兄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1/07/27
-
2021-08-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郭台銘:要求BNT明年保留3000萬劑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赴歐洲「催貨」成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上周證實月底將到貨一批BNT疫苗。郭台銘昨晚表示,他已向BNT公司表達優先處理我方今年採購疫苗提前到貨,以及明年為台灣保留三千萬劑的額度,目前獲得不錯的回應,盼政府能「有備無患」勝於「量出為入」,讓疫苗供應不斷鏈。郭台銘表示,隔離期間看到BNT預約三小時內近兩百萬人、三峽家庭群聚感染十人、機師打了兩劑AZ仍遭突破感染、十八到廿九歲年輕人及大學生成疫苗孤兒,讓他覺得肩上的責任更加重大;很高興在大家的合作下搶到這批疫苗,希望九月初能分兩批到達。對他來說,有沒有「復必泰」的字樣都不重要。郭台銘進一步表示,希望至少到十一月都能以每周大約七、八十萬劑抵台,期望能讓台灣各年齡層都有機會施打,以「想打的人陸續打得到,疫苗供應周周不斷鏈」為目標,盡力達成群體免疫,BNT到貨過程也許會受品質檢驗流程、歐盟出口審批、運輸排程等影響,但他一定盡全力達成目標。郭台銘指出,今年已被承諾到貨數約八百到九百萬劑,因此還要加把勁來協商後續的數量可否順利完成,若能夠增加,當然維持每周到貨的數量希望再提升。他說,國際間至少都要在六到八個月前提出採購意願,不僅有助加速前面的供貨期程與速度,也能進一步協商確保供應不斷鏈,可預期的到貨期程有助於計畫性施打,減少民怨。郭台銘最後說,在這場全球搶疫苗大戰中,他不過只是一個為了台灣站在最前線的老兵,所做所為只希望有足夠的疫苗盡快到台灣,讓大家能夠免於疫情的恐懼,「余願足矣,天佑台灣」。
-
2021-08-29 養生.運動天地
安全潛水首重耳壓平衡 醫師:前中後注意事項一次看
潛水時未正確進行耳壓平衡,恐致耳膜破裂、聽力受損。夏天民眾喜歡進行水上活動,本月24日起,指揮中心開放水肺潛水、自由潛水及浮潛,今早卻有女子在基隆潮境海域進行自由潛水,出現身體不適狀況,幸同行友人及時發現,緊急送醫治療後,如今已脫險。「能否適應水中壓力變化」是潛水初學者能否潛到更深之處的關鍵,林口長庚耳鼻喉科醫師趙偉傑表示,下潛深度愈深,水壓會改變體內壓力,有賴人體調適壓力變化,避免體內組織變形或損傷。其中,「耳壓平衡」尤為重要。趙偉傑說,一般民眾下潛時,不會有身體變化的明顯感受,一旦遇到突發狀況,突然著急想要浮出水面時,就容易導致耳壓失衡,當耳外的壓力大過耳內的,耳膜會感覺到劇烈拉扯,初期倍感疼痛,引起恐懼與不適,待壓力變化更大時,會出現暈眩等更嚴重的副作用。趙偉傑進一步指出,耳壓失衡還可能導致耳膜破裂,這時將出現耳朵疼痛、上浮後耳朵感覺被水塞住或是聽力受損等症狀。若想預防潛水意外,建議潛水客事前務必先學好平衡壓力的技能,水中壓力較陸地大,在陸地上應頻繁練習,避免下潛時無法吹動平壓;咀嚼口香糖、按摩顳顎關節,可舒緩口部肌肉、預防抽筋,避免影響平壓技巧的發揮。潛水時,應把握時間,下潛上浮都勿過度匆忙,速度應放慢,平衡壓力後,才能再下潛至不同深度,可使用閥式平壓法或法蘭茲平壓法。●平衡壓力兩方式1.閥式平壓法在水中捏住鼻子,用力吹氣,約有6、7成的人會成功,而另外2、3成人可用時間換取平衡,在一定深度待久一點,讓身體慢慢平衡壓力。2.法蘭茲平壓法考慮到自由潛水是一口氣憋到底,與時間賽跑下,較不適合用時間換取平衡,這時可使用法蘭茲平壓法,以舌根肌群為主的推送口腔內空氣。上岸離開水面後,可滴生理食鹽水2至3滴,流進去耳內再流出來,有清除海水鹽分與髒污之用,再用蒸餾水沖洗耳朵外部,並擦乾或吹頭時順便將耳朵吹乾,盡快保持耳朵乾燥,避免細菌入侵。當耳朵擦乾後,若仍聽不清楚,並持續2天以上,建議就診。
-
2021-08-28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酒精性肝硬化 超音波不易看出
門診來了一對老夫妻。「你們住哪裡?」「住XX寶。」「那是豪宅喔!一定很幸福喔!」老婆:「我看應該是菲傭比較幸福吧!」「怎麼說?」我好奇的問。「他整天往醫院裡跑,動不動就住院,住醫院的時間比住在家裡的時間多太多了!」我仔細問了一下他的病情,原來是肝硬化末期的病友,過去一年多,肚子脹一直跑醫院,不是住院抽腹水,就是吐血解黑便,半夜往急診處跑,一住就是幾個星期。查了一下他的檢查數據,沒有B型肝炎,也沒有C型肝炎,可是酒精指數(r-GT)很高,膽紅素指數也高達10mg/dl,眼白變黃色,腹大如鼓,下肢水腫厲害。「是肝硬化末期了!」我跟他老婆說。「可是外面醫師說超音波看起來肝硬化不厲害,好像只有脂肪肝!」我幫他看了超音波,果然沒錯,超音波看起來肝臟是有脂肪肝,也有輕微纖維化,不像一般B肝或C肝引起的肝硬化,肝臟會很粗糙。又看了脾臟,很大,比正常人起碼大了五倍以上。這就是酒精性肝硬化可怕的地方,酒精引起的肝硬化,超音波不大容易判斷,等到看得出來很粗糙,或肝臟萎縮時,就是肝硬化末期了。通常酒精引起的肝硬化就像這個病人一樣,肚子大了起來或眼睛黃了起來,或人虛弱、或吐血,才去求醫,此時,硬化的肝已難挽回,根本之道只能換肝,才能重過彩色的人生。因此,在疫情慢慢淡化平穩之際,每個人都憋了許久,一旦解禁,好友重聚一堂,對於「不喝傷心,喝了又傷肝」的杯中之物,一定要戒慎恐懼,否則買了豪宅,享福的不是自己,而是家中的菲傭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95期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