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搜尋
恐懼
共找到
1035
筆 文章
-
-
2021-07-10 養生.人生智慧
萬芳出道30年,經歷3次自我轉型 唱出生命的體會!
今年金曲獎,萬芳在2020年推出的專輯「給你們Dear All」入圍七個獎項,包括了最佳華語女歌手、年度專輯、最佳華語專輯等,是當年度入圍最多獎項的專輯,也是萬芳出道31年來,入圍最多的一次。入圍名單公布那天,萬芳百感交集,喜極而泣地說:「這到底是什麼人生啊啊啊。」有人因此聽了主打歌「給妳們」、入圍「年度歌曲獎」的「阿峰今天沒有來」,或是其他歌曲,深受感動。更多人從這些歌發現:萬芳不一樣了!找回創作能量 唱出更深情感其實過去30年,萬芳一直在改變,每10年就經歷一場內在的辯證與自我的轉型。第一個10年唱大量情歌。萬芳1990年出道,在那個流行音樂的黃金時代,她唱過多首連續劇及電影主題曲,包含至今仍是KTV點播排行榜上的「新不了情」。這是多數人記憶中的萬芳。第二個10年,萬芳為歌唱生涯按下暫停鍵,轉身去演戲、主持廣播節目、當舞台劇導演,還獲得金鐘獎女主角及女配角獎,用不同的身分和姿態接觸音樂,又找回了喜愛音樂的原始感動——她會像未出道前,在客廳沙發上唱一整晚喜歡的歌,沒有伴奏、不為掌聲,只唱給自己聽,感到滿足與幸福。在不刻意唱歌的第二個10年,萬芳找回了唱歌令她快樂的本質,找回創作能量,決定繼續唱歌。第三個10年,一個更自由篤定的萬芳回到歌壇。2010年重回唱片圈,她的人生已進到不同階段,「我比較想分享的是生命的體會與成長的過程。」這個階段的萬芳,出片頻率少了,但對歌曲涉入程度與唱出的情感卻更深。她開始參與製作,每首歌的詞、曲、編曲、MV,她都參與其中。觸及生命議題 分享成長過程她的歌觸及更多深刻的生命議題,像「原來我們都是愛著的」由萬芳作詞,寫給那個如山形象的爸爸,她說,「我常常和別人擁抱/卻沒有抱過你」。又如「阿茲海默」,藉由歌曲輕輕碰觸對於年老失智的恐懼,溫柔釋放那悲傷又殘酷的心情。問萬芳是否對於年老與高齡有感?她說,「我想談論的是生命的議題。生命有許多不同的層次。」她在心裡立下這樣的主軸,她跟作詞人說:「不要為我寫歌,寫自己人生的困境吧!寫你現階段生命想要分享的感受吧!」所以詩人導演黎煥雄寫了「阿茲海默」,源於自身家族病史而生的恐懼;所以作詞人黃婷把生命中一次關於「失去」的沉重體驗寫成「阿峰今天沒有來」。抗疫延期演唱 趁機充實自我這幾年,萬芳的生命經歷諸多波折,體驗無法迴避的生老病死,但她也創作出在歌唱生涯上具指標意義的「給你們Dear All」,感受到被肯定與理解。因為疫情,出道30年的演唱會再度延期。萬芳利用這段時間把想看的書看一看,上些喜歡的線上課,例如:正念生死學、自由書寫,或者是運動、呼吸法。她建議讀者這段時間可以聽聽她今年入圍的專輯,「我的歌並不適合KTV歡唱,但卻很適合現在這種時候。」孤單的、沮喪的、恐懼的、失落的,或許你也可以在其中,找到和內心對話的旋律。
-
2021-07-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給我疫苗」車隊繞行總統府 蘇偉碩:政府不該擋疫苗
高雄反萊豬醫師蘇偉碩與前新聞局長鍾琴、導演鍾喬等43人合組「給我疫苗行動聯盟」,繼日前發表行動宣言後,今天下午更號召支持者開車繞行總統府表達不滿。蘇偉碩說,政府為保護私人疫苗公司延宕疫苗採購,疫情缺口造成700多條人命不幸過世,盼蔡英文總統放手讓疫苗進來台灣。給我疫苗行動聯盟發起「怒氣包圍獨夫邸,捲起袖管打疫苗」活動,號召轎車、機車或單車等車輛前往總統府。今天下午2點半在總統官邸周邊的愛國西路、南昌路、南海路、重慶南路二段等道路包圈繞行。蘇偉碩今早與妻子王文心開車北上,他表示,政府在採購疫苗過程一再荒謬,為特定的私人疫苗公司延宕國際認證疫苗進口,導致疫情發生缺口一發不可收拾,700多人不幸染疫過世,現在不發出聲音,以後會有更多民眾因此打不到疫苗,社會處於恐懼、各行各業無法恢復正常經濟活動。蘇說,宗教慈善團體或民間企業有意進口疫苗卻被阻撓刁難,只有總統才有能力阻撓,她若不放手、疫苗不會進來,所以發起活動要去繞行總統官邸表達不滿,這是一場為爭取疫苗發起的自發性活動。
-
2021-07-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認為微解封執行上有難度 侯友宜:維持警戒三級為標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度微解封,新北市長侯友宜認為,這對管理者跟業者在執行上有困難,新北目前還是重災區,不能掉以輕心,目前仍維持警戒三級為標準,「管制為原則、放寬為例外、以戶外為優先」,繼續禁止內用、維持外帶,大部分場域仍維持關閉,僅開放博物館及藝文園區戶外空間。侯友宜表示,昨天指揮中心指出,三級警戒延長到7月26日,特別指引中談到要微解封的部分,對新北市來說,有幾個觀測指標,經過詳細檢討,認為在很多執行面上,對業者、管理者來說,在執行上都有非常高的困難,新北市在做法上要更一致性來處理。侯友宜認為,雙北要共同做防疫,阻斷隱形傳播鏈,現在社區篩檢的個案很少,北市也在篩檢,每天有北農或是環南市場的個案新增,看到隱形傳播鏈還在社區內,面對有社區感染疑慮,要謹慎面對,他非常擔憂,加上疫苗接種率不夠,全台都不夠。侯友宜表示,新北目前還是重災區,還在滾動式上下起伏,更要謹慎面對、步步為營,不能掉以輕心、不能冒進,目前仍維持警戒三級為標準,「管制為原則、放寬為例外、以戶外為優先」,在大原則底下,餐廳、市場、夜市、小吃店、美食廣場及超商用餐區禁止內用,維持外帶,因為飛沫傳播是很重要的感染練,要戒慎恐懼。侯友宜表示,場館的部分持續關閉,包含圖書館、電影院、藝文中心、學校操場、國民運動中心、公有運動場館,除了八大行業第一時間關閉外 ,首先關閉的場館也是最後開放。侯友宜表示,局部開放的部分為博物館及藝文園區,室內空間不開放,僅開放戶外空間,開放原容留人數40%,景區實施人流降載,從7月13至26日這14天,按照各類場所分階段、分梯次開放滾動式檢討,也會視狀況調整開放,新北疫情守的好,無後顧之憂,就哪些部份可以開放會做好調整。
-
2021-07-09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挺過中風、罹癌 超人醫師:我回來了
39歲時因過勞而中風,左手左腳癱瘓,需持續復健;50多歲意外罹患鼻咽後壁惡性腫瘤,接受化療、電療。連著兩次致命的打擊,這對從小在山林部落裡長大,自認體格健壯、有著「超人醫師」之稱的我來說,有如生命旅程的兩次大轉彎,幸好沒翻車,仍可重返正軌。原民罹鼻咽癌 無法置信 先談癌症,從小為過敏體質,經常鼻塞、鼻過敏,長大後也是如此,但聽力明顯下降,這就不尋常,前年夏天開始耳鳴和聽力下降,自己判斷是耳咽管阻塞,年底至台東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檢查。當學弟告知罹患鼻咽癌,鼻咽冒出一顆三公分大的腫瘤,且已擴及淋巴組織,簡直無法置信,腦海頓時一片空白,因為這屬於「漢人癌症」,幾乎很少看到原住民病友,且本身並無家族史。得知罹癌時,確實受到重大衝擊,但轉念只在一瞬間,生性樂觀的我直接跳過「憤怒」、「否認」等階段,接受罹癌事實,保持樂觀,心想「失去了一部分,但還擁有很多東西。」況且連當年嚴重的半身癱瘓急重症都能安然度過,怎可輸給鼻咽癌。責任未了 須好好活下去在台東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放射腫瘤科及血液腫瘤科等醫師聯合會診下,接受化學與放射同步治療,過程中吃盡苦頭,我熱愛美食,但放療副作用為喪失味覺,唾液分泌減少,進食時,吃不出味道,不管是甜、鹹、辣,都差不多,第一次感受到「味如嚼蠟」。化療則造成惡心想吐,導致食欲不振,體重急遽下降12公斤。身為醫師,當然知道抗癌過程中,必須保住體重,因此,逼自己一定要吃東西,即使沒有味道,覺得難吃,也要吃,必須好好活下去,這輩子還有許多事情還沒做,無法割捨對於南迴偏鄉醫療的責任,也擔心南迴醫院是否能繼續推動下去。當年缺人力 常超時工作連續三個月化學和放射治療,以為病情獲得控制,去年5月銷假上班,回到衛福部台東醫院的第一天,我在臉書貼文「親愛的朋友啊!請大家別為我擔心,雖然經過了一番折騰與病魔搏鬥,但昔日那個大家熟悉的超人醫師在此宣告:我回來了!」由於確診時,鼻咽癌已到了第四期,所以去年底復發,並不意外,所幸手術順利,短時間恢復體力,重返醫療崗位。時間回到18年前,當時返回達仁鄉衛生所服務,因為人力短缺,醫務繁忙,每個月超時工作,算算一個月得工作400多小時,如此苦命,才被稱為「超人醫師」。但真的是累壞了,再壯的身體也撐不下去,中風時,左半身癱瘓,一一感受到醫學教科書裡的各種中風症狀,那時第一次體會到恐懼,「還有好多事情要做,怎麼辦?」盼在大武鄉 建南迴醫院小時候,二妹因延誤就醫而斷送性命,讓我深刻感受到偏鄉醫療匱乏必須解決,雖然承受兩次重大衝擊,但個人仍努力逐步改善東海岸南迴偏鄉的醫療環境,希望在台東大武鄉籌建「南迴醫院」,完成全台灣醫療照護最失落的一環,實現醫療服務的公平與正義。徐超斌小檔案現職:●部立台東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籌設南迴醫院發起人●南迴基金會執行長年齡:1967年部落:台東土坂部落排灣族學歷:台北醫學大學經歷:●台南奇美醫院●台東縣達仁鄉衛生所主任
-
2021-07-06 癌症.癌友加油站
罹癌還出現身心症兩頭煎熬 癌友主動求助治療有成
台東縣癌症病患 「阿美」經歷去年生死拔河,開始恐懼進醫院,每當要回診覺總是焦慮,求助東基身心科, 1年來治療走出心靈低谷,呼籲癌友「感覺心靈不對,就要求救」 ,以免身體、心理都受苦而崩潰。61歲的阿美2019年久咳不癒,檢查後確診罹患鱗狀上皮細胞肺癌,且已轉移其他器官,去年中癌細胞危及心臟曾手術治療。她受不了台北、台東長途奔波,轉診回東基血液暨腫瘤內科治療。「踏進醫院都需要勇氣」,她說,病情起起落落,最擔心化療前白血球指數太低不能住院治療;順利住院,又覺得合居病房吵雜。最後才踏進醫院就覺得渾身不對勁,甚至經過醫院就害怕,獨處經常不自覺掉眼淚,主動向癌症諮詢中心專員求助後,轉介至身心科門診。門診時,她焦慮症狀嚴重,聞到旁人聞不到的藥水味,住院化療覺得度日如年。東基身心科醫師林泰穎以抗憂鬱劑治療,但她難以適應副作用,又改採心理治療,逐漸進步。她說,初期只要談起生活就想哭,後來重拾閱讀與繪畫興趣,用畫筆抒發心情,隨著圖畫顏色由灰暗到鮮明,生活中正向開始取代負向。林泰穎表示,求助身心科的癌症病人以焦慮、憂鬱等情緒困擾居多,通常病人認為罹癌對家庭造成負擔,對家人抱歉,對未來徬徨,倍受煎熬,與家人相處退縮,無法穩定工作,嚴重會出現幻覺或妄想。治療焦慮、憂鬱可以藥物配合心理治療,透過臨床心理師陪伴引導,找出病因。臨床心理師潘序彊說,通常會先協助病患釐清焦慮來源,重新建立新的期待與目標,引導學習自我肯定,讓阿美感受可繼續努力的事情,而非只是擔心未來、為過去懊悔。
-
2021-07-0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腎友施打疫苗翻轉角色 保護自己珍視家人
大疫之下,世界秩序一夜翻轉,混亂之中,我們面對未知,難免恐懼、擔憂,但民眾自律依舊,在生活中落實維持社交距離、戴口罩、隨時使用快乾酒精洗手液與自主健康隔離,悉心如實地配合執行各項防疫工作,但同時期待著疫苗能即時供應接種,保護自己與家人,因著這共同目標,當全民70%以上施打疫苗,達到群體免疫的那一日,將迎來疫後正常新日常。「減少感染嚴重度、降低傳播力、降低重症是接種新冠疫苗的目的,也是疫情最終解決方案」,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說。台灣在新冠疫苗採購供應及自行研發未及供應的窘境下,將高風險生命危險及群聚感染的長者及洗腎病患等列為優先接種對象。並且考量腎友減少至大型接種場所染疫的風險,可於診所/洗腎機構施打,台灣的這項措施超前美國,對洗腎病患就地施打疫苗的方便性決策超前部署。以往洗腎患者因長時間透析,體能較為虛弱,多數是被家人照顧的對象。但腎友若能接種疫苗,降低感染病毒的風險,在多數人仍未順利接種疫苗之時,反過來保護家人,翻轉角色。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官網指出,美國總統拜登三月宣布和透析診合作,為洗腎病患與醫護人員施打疫苗,資金來自一項百億美元計畫。裏頭開宗明義解釋道「為什麼洗腎病患特別需要受到防護?」因為(血液)透析病患每周必須接受3次療程,且無法拖延,相對增加群聚染疫的風險,因此接種疫苗對保護病患與醫護人員相當重要。根據同份資料指出,洗腎病患若不幸染疫,導致重症甚至致死風險較一般人高,致死率約20-30%,也就是每4位染疫就至少一位嚴重到危及生命甚至死亡。「腎友有疫苗就快施打,利多於弊」。陳伯彥說,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量,是自然感染所產生抗體的八倍,且疫苗使用的病毒經過設計,經過試驗證實不具有細胞毒性,可以安心接種。國外還針對罹患過新冠肺炎的洗腎病患研究顯示,就算接種疫苗後,體內抗體會逐漸降低,但未來還會施打第二劑,甚至不排除接種第三劑,這些都有助於增加抗體,避免病患墜入重症憾事。依照研究顯示,一般民眾感染後病毒會侵犯腎臟、血液,觀察住院的重症患者,腎臟功能會快速變差,何況洗腎病患原本的腎臟狀況就不佳,「避免染疫」才是最主要的考慮。尤其在家庭群聚案例增加之時,洗腎病患施打疫苗保護自己的同時,也等於給照顧家人多一道安全罩。兩特殊族群先保護自我 再打疫苗但有兩類腎友先別急著施打疫苗。第一種是剛完成腎臟移植的患者,因移植器官的患者後續需要服用免疫製劑、抗排斥藥物,建議等移植後三個月再接種,這時免疫功能恢復,較能能誘發較高抗體量;或是採取「保護自我」的方式,宅在家減少被病毒感染的機會。第二種不建議施打的族群是有血小板低下的腎友,若血小板數量低於3到5萬,有出血的可能,最好等血小板數值穩定後再接種疫苗。新冠疫苗目前在台灣有AZ疫苗及莫德納疫苗,國際則還有輝瑞BNT、嬌生等廠牌。台灣已完成二期臨床試驗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亦有望完成審查,提供接種。目前上市的新冠疫苗類型分為三種型態,mRNA、腺病毒載體、次單位蛋白。至於中國的滅活病毒疫苗,有多方的疑慮,目前無法提供接種。第一種,mRNA疫苗:如莫德納、輝瑞,打進體內後病毒會先刺激人體免疫細胞製造棘抗原,後續再產生抗體。 第二種,腺病毒載體疫苗:以不同的腺病毒當載體(黑猩猩腺病毒、Ad5及Ad26),如牛津AZ疫苗、嬌生(J&J-Janssen)疫苗,打進人體後會刺激人體免疫細胞製造抗體,產生的效果也類似mRNA疫苗。第三種,次單位蛋白疫苗:如諾瓦瓦克斯、高端、聯亞,是直接將重組(修飾)的棘抗原打進人體,直接一道程序提供抗原幫助人體產生抗體。預先演習副作用處理 減少焦慮疫苗接種身體多少會出現不適症狀,因此接種疫苗後應留在現場觀察30分鐘再離開。陳伯彥表示,常見的副作用如接種部位紅腫、發燒、疼痛等,通常第二劑的反應會較第一劑明顯,可以多喝水(腎友適量)、接種前服用維他命來改善。若身體持續不適,建議可服用非類固醇止痛藥物,發燒時適度使用退燒藥。至於民眾普遍關心的「過敏性休克」及過敏反應(mRNA略多)以及瘀青、血栓(腺病毒載體的AZ/Janssen疫苗略多)等副作用,較可能發生在免疫力較強的女性身上。他建議接種疫苗之前可預先暸解,例如發現出血點、瘀青、疼痛時,應至醫院家醫科或特別門診尋求適當的診療及處置。台灣腎臟醫學會為了幫助台灣九萬多名洗腎病患以及照顧家屬,努力為腎友爭取到疫苗施打優先順位的第五類;台灣基層透析協會於6月份舉辦「COVID-19疫苗接種線上研討會」,由理事長-台北安德診所楊孟儒院長主持,邀請重量級講者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陳伯彥主任主講「洗腎病患COVID19疫苗接種的必要與迷思」,破除施打疫苗的各項迷思。台灣基層透析協會理事長楊孟儒指出,從全球疫情趨勢來看,COVID19變種病毒一直變化中,疫苗效果和副作用報告陸續出現,疫情之下,醫師對哪些病患應儘速施打COVID19疫苗有共識,呼籲民眾勿受不實資訊或因近期長者死亡案例影響施打意願,也盼望透過研討會讓大家對疫苗接種有更完整的認識,即使近日疫情較為趨緩,但這是防疫升級下的結果,還不是疫苗施打的結果,顯見平時要做好防護措施更為重要,民眾也要做好新冠恐成日常的心態準備。
-
2021-07-0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訓練Alpha腦波 帶來平靜的幸福感
腦神經元能夠產生極微小的電力,並且呈現在腦神經動作電位的傳遞之中。這些由腦神經元生成的電力在累積過後能形成電波,可以用儀器測量得到。根據大腦的電波種類,身體會呈現出良好或是糟糕的感覺,抑或是現在相當專心、創意十足或是感到龐大的壓力。身體的感覺完全受制於大腦神經元目前正處在哪一種電波之中而定。Beta波 一般狀態或壓力下會出現。處在這個腦波狀態的大腦被視為一般狀態。Beta波在人體睡醒時開始放射,但是身體處在壓力或恐懼狀態之下也會出現,人體的許多行為在這個狀態下會自動停止。人體在日常是不可能透過任何方式感受到這個電波範圍裡的感覺。多數的青少年在白天清醒活動的時間裡,大腦都是處在Beta波範圍之內。Alpha波 讓人平靜放鬆,專注並充滿創意。處在這個電波範圍內的人們都非常平靜、放鬆,同時也相當專注與充滿創意。在這個狀態中,不論大腦與身體有任何下意識的思緒與行為模式都會被察覺。多數人只有在半夢半清醒的過度期間才會經歷到。然而Alpha波是可以訓練的,它可以透過冥想繼續在大腦內釋放,只要透過一點訓練,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讓大腦繼續保持在這著狀態之中。只要大腦持續停留在Alpha波的範圍內,我們的工作能力與記憶力便會大幅提升,腦神經元也會同時釋放出更多令大腦覺得愉快的訊息傳導物質。兒童在白天清醒的狀態之下,多數時間就是處在Alpha波的狀態裡。Theta波 睡眠時出現,讓大腦深度放鬆。這個腦波頻率是典型出現在淺層睡眠或做夢時(快速動眼期)的腦波,這個波能讓大腦感到深度放鬆。嬰幼兒時期的大腦多數時間是處在Theta波的狀態。Delta波 出現在深度睡眠時期。Delta波是指活動較緩慢的腦波,這個頻率範圍的電波是典型出現在無夢階段的深度睡眠期。改變思考模式,突破自動化運作,人生可以不一樣。每個人在生命過程中都會自動發展出適合自己的行為模式,並且在平日生活中順暢地運作著。我們的大腦會自動在白天醒來時進入這個帶狀行為模式,一天結束時又會自動退出。多數人在必須與人群交談互動時,會完全展開自己的特定社交行為模式。所謂的個性特色,其實也只是一種透過學習而演變為自動化的行為模式而已。除此之外,我們的思考模式也屬於自動化運作流程的一種。幾乎世界上所有的人,腦袋裡的想法一輩子都是同一套模式,只是自己沒有發覺罷了。生活習慣養成的自動化機制決定了你一輩子對其他人會有什麼想法、對自己會有什麼想法。換句話說,自動化機制決定了你將如何經歷你的一生。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幸福,是時候拿出必要的勇氣改變自己看待自己、身邊的人、周遭正在發生的事的思考模式了。要改變自己的思考模式,首先要先察覺自己的自動化系統,並且有意識地更動它們。只要大腦能夠處在Alpha波裡,這一切就會變得非常簡單。實用建議 訓練Alpha波每一種訓練專注力的冥想都能達成擁有Alpha波的目的。下列練習都屬於專注力的冥想訓練:● 專注身體的感覺。● 觀察氣息的吸吐。● 感受自己越來越清晰的思緒,但是不試圖干預這些思緒。上述這些與其他類似的冥想訓練,只要在一段時間的練習過後,都能有效改善自己的注意力,讓感覺與思考越來越清晰楚並且有意識。唯有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感覺和思考模式,才能進一步改善它們。這能讓我們更容易掌握、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
-
2021-07-03 新聞.長期照護
自閉症兒半夜不斷吼叫⋯一位被自責淹沒媽媽的啟示:學會「劃清底線」,被照顧者不是你人生的全部
許多照顧者心中總是會存有「我是不是做得不夠好」的自我懷疑。本書作者潘妮・溫瑟爾成為一名照護者,因為她摯愛的兒子亞瑟確診了自閉症。潘妮以自己的經驗,加上與其他照護者的訪談,提供了真實且充滿力量的信念與工具。她堅信,創造一個讓照護者與失能者不再恐懼為自己發聲的環境,是整個社會的義務。潘妮希望幫助每一個照護者學會善待自己、尋找社群、面對悲傷、體驗喜悅,並告訴他們:「你不孤單,而且你已經做得夠好了。」昨晚糟透了。兒子的大聲呼叫,把我從沉睡中拖了起來。等我清醒地發現周遭仍是漆黑一片,睡眠不足的危機讓胃開始脹痛。我伸手拿起手機,默默祈禱時間比我想像得晚。手機上閃現的時間是凌晨兩點半,我心中滿是恐懼。校車還有五個多小時才會來,我們只剩下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但是從他呼叫的聲調判斷,今天晚上我們誰都別想睡了。一個小時後,我們母子倆坐在廚房的地上。我哭個不停,而亞瑟則自顧自地背誦著他最喜歡的電視節目腳本,這是他自我安撫的方法。亂丟的食物、因為毯子沒有鋪平而發飆,以及亞瑟不准我上樓看他妹妹是否因為他的大叫而被吵醒等等情況,是我們最後待在廚房的原因。而我之所以哭個不停,則是因為自己不久前的憤怒以及對亞瑟大吼大叫的行為。我真的非常希望在這種時候,自己只是個不受感情干擾的機器人,或是一個可以保持冷靜以及在情感上稍稍保持一點距離的學校老師,情緒不會一點就著,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堅不可摧的冷靜地基,讓兒子能夠隨時在上面摔撞磕碰。我們後來抱在一起,我向他說對不起,而他也用他唯一知道的抽象語言對我說「對不起,媽咪」,我的心都碎了。我累死了,然後我突然意識到我們兩個可能都被女兒的感冒傳染了。當亞瑟生病時,他本來就低的抗壓性直接全部揮發。而我在生病時,處理崩潰的能力也劇烈下降。這種時候,我竟然無法提供他更好的照護,實在太不公平了。在這樣一個他需要我安穩地待在他身邊的晚上,我卻因為疲憊與氣憤,在他的火上添油加柴。那件事過了多年以後的現在,我知道自我打擊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但是我依然希望自己能做到不可能的事情。我想當個完美的媽媽。身為一個失能孩子的母親,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始終不認為我對自己有特別高的期待。我只是做我認為需要做的事情。事實上,我覺得那些事情只是最低要求。我並沒有設定高標準,我這麼告訴自己。亞瑟值得我最妥善的對待,但是我怎麼做都不夠好。我甚至從不覺得自己所做的接近過「足夠」這兩個字。在無數個夜晚,我研究著治療方式與早期介入治療的問題。與許多人以為的情況相反,在亞瑟的診斷結果出來後,我們幾乎是立即被人揮揮手送出門外,沒有任何協助與支援。我們沒有人可以徵詢、沒有任何行動計畫,更別提任何介入輔導了。我們真的就只是自求多福地直到孩子上學,所有能夠得到的協助,全都必須自己主動搜尋,幾乎沒有任何人可以提供任何指引。我花了無數小時細讀網路上的各種網站,希望能弄清楚下一步該怎麼做。文件、研究以及收費提供早期介入的私人開業治療師資訊,讓我不勝負荷。充斥著各種恐懼因子的論文,描述著孩子3歲時必須出現的進展,以及5歲、7歲前絕對、一定要出現,否則就永遠不會再有的進展。有些家庭描述因為某某治療方法的發現,他們付出了收入的損失與治療費共六百萬元進行全時間治療,結果孩子的人生在短短兩年後就被改變的奇蹟故事。「不過,難道你不會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嗎?」資料上這麼寫。任何稱職的父母,為了確保孩子得到人生中必要生活技能的最大可能,不是都會辭去工作、提高貸款金額、橫跨全國、導入重大的生活變化?攤在我面前的,是排山倒海的資訊、成千上萬種花費很多很多錢、很多很多時間,或既花很多很多錢,也花很多很多時間的治療方式。所有故事都大同小異:「我們幾乎要放棄希望了,我們試了如此多種做法,然後某某治療方法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人生,現在小強尼可以如我們曾經夢想的那樣走路、說話、吃東西、睡覺與排便。別放棄希望!世上確實有一種對你的孩子有效的治療方式。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有足夠的信心,奇蹟就會發生。」為了把充滿驚恐的父母口袋裡的錢全都榨出來,歧視殘疾的身心健全主義(Ableism)與消費主義的恐怖攜手合作,全力運轉。當我和照護者對談的時候,完美主義是一個不斷出現的議題。或許在涵蓋了各種關係的照護環境中,一般社會大眾對我們的期待,讓我們這些父母照護者變得極為脆弱。儘管在各種照護環境下,大家需要承受的壓力本來就夠沉重了,但是無論怎麼做,永遠都不夠好的感覺,卻更讓許多父母不知所措。這也是本章之所以要聚焦在父母照護者身上的原因。當我們照顧的對象是伴侶或父母時,或許他們還有時間在有能力的時候,稍稍緩和我們的恐懼,讓我們知道自己已經做的夠多了。我所交談過的每一位成年失能者,他們對於與照護者之間的關係、對於擁有既能幫助他們,又能瞭解他們希望儘可能獨立的需求,而且為了支持他們以及他們的將來奉獻所有的伴侶,都懷抱著感激之情。但是身為父母,不論撫育的孩子是否失能,都得不到這樣令人安心的保證。或許「我們死後有誰來照顧孩子」這個始終無所不在的恐懼因素,也在其中作祟,因為這個問題會讓身為父母的我們承受無法負擔的壓力。如果我們可以納入更多治療方式、如果我們可以再努力一點,或許腦子裡那個知道我們對「我死後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這類問題根本無解的暗黑聲音,就會安靜一點。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當一個母親潔思・莫克斯漢(Jess Moxham)和我曾喝著咖啡、吃著肉桂麵包討論過這些似乎無法克服的初期壓力。我們兩人的兒子出生日期只差了幾天,都是在離家兩哩內的醫院出生,但是兩個孩子的失能狀況大不相同。班(Ben)出生的時候非常虛弱,有腦性麻痺的問題。他終身都要坐在輪椅上,雙手的活動力有限,進食時也需要透過鼻胃管。潔思還記得班接受治療的最初幾年,她所承受的強大壓力。她回憶在某一天,她彙整了一張所有職能治療、語言治療與心理治療的活動,外加所有預約的醫師門診時間、鼻胃管進食和尿布更換的總表,結果發現一天完全不夠用。「我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當他的母親?」她這麼想。當我們兩人從網路上讀到其他母親為自己的孩子做的額外事情時,我們都出現了類似的反應:難道我們放棄工作,全心全意專注在孩子身上,不是為了讓他們充分發揮潛力嗎?如果我不做這些額外的事情,我就是個不稱職的糟糕母親嗎?網上看到的這些故事,最終全都會歸納出一個結果,那就是如果父母犧牲得夠多,就一定會成功。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壓力讓我處在分崩離析的狀態中。我的腦子裡永遠不停地轉著各種想法:萬一音樂治療對亞瑟確實有效,怎麼辦?如果我們不試試看,永遠都不會知道這種方式有沒有效。萬一他18歲時依然無法做這件事或那件事,怎麼辦?屆時我永遠也不會知道這是不是因為當初我沒有讓他嘗試音樂治療。所以我們必須試試音樂療法嗎?但是我們負擔得起嗎?花一小時的車程去上三十分鐘的課程,我們做得到嗎?我們一定得做到,不然我永遠不知道有沒有效。如果我努力了,但沒有幫助,或許是因為我不夠努力。貫穿在這些追求完美想法的中心思想,是滲透到我們社會每一個角落中、歧視殘疾的身心健全主義。我們的文化公開但間接地告訴我:如果我兒子不能說話,或不能輕鬆地與人互動,都是因為我努力不夠,不然就是他不夠努力。不論是哪一種原因,這種——套用艾倫・狄波頓的用詞——「人類的完美性」,最後只會讓我們全陷入失敗的感覺中。當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爸爸或媽媽和大家分享他們的艱困、抒發著他們因為無法聽到自己孩子的聲音而悲傷時,通常大家的留言都是「別放棄希望!」這種情況讓我感到無比難過。我們可以對自己失能的孩子永遠抱持希望,但同時也要接受他們或許永遠也無法透過語言溝通的可能性。潔思告訴我:她看過一本有關一個腦性麻痺孩子的書,孩子的母親辭職在家,全心全意教導孩子閱讀與打字。這個孩子之前就讀的學校認為他母親不可能成功。這本書所傳遞的訊息—假定技能的重要性—很強大,潔思發現她看完這本書後,開始自我懷疑她對班的一些決定。「如果他長大了一點,卻仍不識字的問題在我,怎麼辦?」她對我這麼說。我點點頭,回想起到現在都還會爬上心頭的類似不足感。不過我們兩個人也都同意,只有瘋子才會那麼想。我們的兒子都可以去上很棒的學校,有很多學習、社交以及體驗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機會。潔絲和我一樣,太清楚那種想讓自己的孩子嘗試一切可能性想法的危險。如果真的把所有的治療與學習方式,以及父母的責任全都扛在肩上,那麼身為父母的人以及他們所有的關係,很可能會被吞噬得一乾二淨。潔思很久以前就必須辭去她的建築師工作,因為她即使不把時間全部投注在兒子身上,也無法享受工作。她現在是位作家,為了兼顧三個孩子的需求,這個工作比較合適。儘管我們兩個當母親的人都因為有工作而比較快樂,但是看到其他母親用犧牲換來了不可置信的成功,也讓我們感到不安。萬一我們現在做的一切真的不夠,怎麼辦?底線自我照顧的範疇,比我們每天增加的活動與技能要大,也可以說是我們為自己設定的底線。我們很難為自我照顧理出一條清楚的路線,特別是初入照護環境時,我們很可能需要把整個生活調整到全變了樣。或許我們在擔任照護者之前曾經有過底線,但是人生的大轉彎,把那些底線全甩了出去。我們在提供照護協助時,其實不一定能守得住特定的底線。試想,一個即將當爸爸或媽媽的人說:「告訴你哦,週末睡懶覺對我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就算有了孩子,我還是要繼續在週末睡懶覺。」哈,簡直是笑話!不過這也不代表我們應該放棄所有的底線。或許這只代表過去我們會為其他人做的事情,現在我們要說不。如果環境條件不同,而我又有選擇的權利,我一點都不想如此深入地介入兩個孩子的學校安排。但我沒有辦法在每個週末開車載女兒去參加好幾個不同的課外活動,所以她的課外活動必須要在要學校進行,不然就得和朋友一起去,而她朋友的父母還必須樂意順道接送。我不能帶著兒子處理太多雜事,因為那麼做的結果就是災難一場,我也無力承擔太多社會責任。在我們家,週末一切事情的速度都很緩慢,處理起來也比較容易。至於我的院子,雖然我愛極了自己的院子,但院子的情況卻是慘不忍睹。不論住在同一條街上的某位鄰居用多麼爽朗的語氣(如果我的表現有點小家子氣,這位鄰居的態度就會變成笑裡藏刀)批評我的前院,我都堅持自己不是女超人的事實,並強調相較於讓整條街的人開心,我的心智健康更重要。持續工作是我堅決不妥協的底線之一,只不過守住這道底線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支薪照護者的表現令人失望、兩個孩子讓人分身乏術、兒子找不到傳統的育幼機構,還有短短兩個小時的睡眠後就得工作十個小時的日子。但是工作讓我能夠在孩子以外的世界,探索自己的興趣。工作讓我有能力支付一些額外的協助,這樣我就不是兒子唯一的照護者,可以減少很多背負的壓力。工作讓我有餘力加入年金計畫,而這也表示孩子會看到我接受其他人的協助—我在小時候幾乎沒有看到其他人的幫助。就連走路到辦公室的四十分鐘路程,都為我的一天帶來極大的歡愉與空間感,因為中間會經過好幾條安靜的後巷以及一個綠意盎然的大公園。安靜步行時,不論是做做白日夢、聽本書或聽聽Podcast內容,都是非常美妙的機會,讓我可以享受獨處的平靜時刻,沒有孩子、沒有工作、沒有需要做的任何事情。儘管我並不清楚我們一家三口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但繼續工作將一直是我生命中的首要重點,只不過對於工作的形式,我可能需要保持彈性。書籍介紹照顧別人,是一門不可能完美的藝術:一個全職照護者的生命故事,為照護之路帶來撫慰與希望作者:潘妮.溫瑟爾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21/02/05作者簡介潘妮.溫瑟爾Penny Wincer:出生於澳洲墨爾本,在墨爾本大學取得電影與創意寫作學位後,搬至倫敦。從事多年室內裝潢與生活風格攝影師,再度執筆寫作。溫瑟爾為許多部落格和網路媒體撰寫教養文章,也出版許多關於親子旅行見聞的文章。目前是單親媽媽,和兩個孩子住在倫敦南部。她曾經二度成為照護者,第一次是照顧她的母親,第二次是照顧她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延伸閱讀 每月倒貼薪水也不放棄!連加恩:好命的孩子,應該要付出更多
-
2021-07-02 該看哪科.皮膚
新冠疫情干擾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病情加重
台灣COVID-19疫情至今三級警戒仍未解除,已影響到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病情控制,由於病人肌膚敏感,常因使用酒精、乾洗手清潔雙手,讓濕疹更嚴重。也有患者不敢回診中斷照光治療;部份自費使用生物製劑的病人,更因無法住院治療改為門診治療後,無法獲得商保給付,因擔心經濟受影響,只好先停藥更改治療方式。疫情下的恐懼,需要出入醫院的慢性病患者衝擊最大,萬芳醫院皮膚科主任江盈儀指出,尤其本身是第一線防疫人員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不只心理壓力極大,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衣,在悶熱的環境下工作,讓原本就脆弱的肌膚更加敏感,為了阻止病情惡化,目前就只能加強藥物治療。即使不是第一線的防疫人員,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也得經常清潔雙手,江盈儀說,酒精或乾洗手對患者而言都太過刺激,會讓過敏的肌膚惡化,雖然可以使用較溫和的肥皂,但取得相對不易,目前市面上有刺激性低的清潔用品,只要在手上戳揉後用濕紙巾擦拭即可,可減少對肌膚的破壞。很多人認為異位性皮膚炎不就是「皮膚」的問題,應該很簡單,但實際上中重度患者就像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都需要長期追蹤治療。江盈儀指出,若病灶佔體表面積(BSA)在10%以下,會先使用外用藥,10%以上則先給抗組織胺藥物;患者也會接受照光治療,一週二到三次,得持續二到三個月,由於照光治療得回醫院治療,有些患者不敢來醫院而中斷治療。另外,有些醫院則怕紫外線照光機會有「人與人的連結」而暫時關閉,讓病人有些憂心。至於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因藥物較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及肝腎功能,初期使用者得頻繁抽血驗白血球及肝腎功能,江盈儀在臨床上也觀察到患者也會猶豫要不要回醫院抽血,但這會影響治療計畫,仍建議患者如期受檢。至於最新的生物製劑針劑藥物,適用於12歲以上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但健保署有條件給付在18歲以上病人,申請條件需先照光治療三個月,及使用兩種口服免疫抑制劑各三個月無效後,且EASI分數超過20分、病灶佔體表面積30%以上才符合申請條件。若幸運通過健保給付者,在疫情這段期間都會維持治療,江盈儀指出,反而是部份自費患者,之前會利用商業保險給付自費用藥,但疫情影響無法住院治療,改為門診治療後,也影響到商保給付,有些患者就先停藥改用其他藥物控制病情,這讓醫病都很無奈。至於患者最擔心的問題,就是能不能先打COVID-19疫苗,江盈儀指出,由於患者的狀況都不同,目前的建議是利大於弊可以施打,但部份口服免疫抑制劑可能會造成免疫力下降,這類患者可能施打疫苗後先停藥一至兩週,避免影響抗體生成,會影響疫苗效果,因此疫苗施打前都需與醫師討論再決定。江盈儀提醒,疫情期間大家心情多少受影響,有人還擔心經濟出問題,但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更需要穩定的生活型態,更不能中斷治療,因為病情穩定,才能改善皮膚搔癢及紅疹狀況,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及人際關係,日常生活才不受影響。
-
2021-06-30 新聞.健康知識+
特搜醫師不只熱血 飛簷走壁、趴著打點滴樣樣通
「在災難現場,打個點滴都比平常難10倍。」協助救災的特搜醫師不但要訓練高空垂降,還得趴著幫傷患打點滴、靠細細的線鋸截肢,除了醫人,也治療搜救犬。在台灣,一群熱血醫師換上螢光色的特搜隊制服,深入災難現場瓦礫堆、扭曲變形的車廂中,在狹小空間裡守護搜救隊員安全,同時也和死神搶時間,替傷患打點滴、插管,他們是搜救隊(USAR)醫療組。有別在醫院替患者治療,身處災難現場的傷患有的處於恐懼、驚嚇當中,有的意識不清、奄奄一息,也有人肢體被壓住、難以移動,如何在結構倒塌、破碎、黑暗的空間中,以各種難以想像的高難度姿勢替傷患進行醫療處置,是特搜醫師的入門必修課。「在災難現場,連最基本的打點滴,難度都比平常高10倍以上。」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部急診內科主任、新北市消防局特搜大隊醫療指導醫師陳玉龍在中央社記者專訪時,一言道盡現場施救難度。由於現場經常粉塵瀰漫,為了避免感染,必須先拿一塊塑膠布將病人和外在環境隔開,萬一傷患被倒落的重物夾住,動彈不得,醫師甚至得趴在地上打點滴。災難醫療入門課 不尋常打點滴難度陳玉龍形容,特搜醫師身處狹小空間,戴著難以呼吸的N95口罩,腦中時刻都在盤算著該從哪裡下針,才能快速替傷患打完點滴,爭取多一點救命的時間。柳營奇美醫院急診部緊急醫療系統科主任潘師典也說,若傷患上肢被壓住,根本不可能伸出手,只能改從其他部位打,也會擔心點滴在搬運過程中脫落。連打點滴都困難重重,截肢的難度有多高,可想而知。陳玉龍說,在分秒必爭的搜救現場,醫師隨身裝備必須盡可能輕便,萬一遇上需要截肢的傷患,全靠一條細細的線鋸。每一次截肢,都是「只有一次機會,無法重來」的任務,潘師典說,在破碎的結構中,不可能跑進跑出拿工具,因此在發現傷患當下就必須以最短時間評估環境與傷者的狀況,這樣的又快又準的判斷,除了仰賴經驗,事前一次次的訓練也至關重要。千百次訓練累積經驗 只為救命機會難重來陳玉龍說,國外特搜隊醫療組(USAR)運作雖已行之有年,台灣則是到了近幾年才逐漸受重視,訓練大多參照國外的訓練課程,除了練習在艱困環境中搭設醫療帳、在侷限空間內安全移動、打點滴或插管等,甚至會以線鋸鋸豬腳,來模擬災難現場替傷患截肢的場面。在醫療、救援之外,這群白袍醫師還得進行垂降訓練,學習穿梭各種地形,跟上特搜隊員的腳步。新北消防特搜大隊組長周祐陞說,特搜醫師必須接受繩索垂降、障礙地形跨越、瓦礫堆中爬行、河道穿越、局限空間處置傷患等訓練。以新北消防特搜大隊為例,周祐陞表示,海域訓練會到東北角海岸,在烏來進行河域訓練,還有橫科的震災訓練場,甚至帶隊到南投竹山的大型救災訓練中心受訓,且每3至6個月就要複訓,以免技巧生疏。令人難以想像的是,特搜醫師除了醫人,竟也具備獸醫本領。十八般武藝在身 醫人也醫搜救犬「搜救犬也是搜救隊的一員。」亞東醫院小兒外科兼創傷科主治醫師夏肇聰說,搜救犬是找尋傷者最有力的幫手,但搜救犬穿梭斷垣殘壁時,可能割傷或穿刺傷,嚴重時甚至有大面積創傷、氣胸或血胸,甚至要現場插管給藥,因此先前他自掏腰包赴美國進修搜救醫療,醫治搜救犬就是當中一環。除了訓練,健身、鍛鍊體力也是特搜醫師的日常,夏肇聰說,為了隨時可能到來的任務,他多年來維持健身習慣,「體能不一定要像特搜隊員那麼好,但至少要跟得上,不然落單反而要別人幫忙。」為了每一次在斷垣殘壁中,從死神手中搶人,潘師典從住院醫師時期一路接受救難訓練至今,在垂降訓練中不慎指頭骨折、訓練後的傷痕累累,都是他變強的證據,也盼未來有更多新血加入,將這份熱血傳承下去。
-
2021-06-30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獨自居家隔離不孤單 出現這些現象趕緊求助
自從COVID-19疫情爆發之後,我們除了生活型態大幅改變外,更時時刻刻擔心自己可能染疫的風險。倘若不幸確診而住進了醫院或集中檢疫所時,確診者與家人分離,獨自接受隔離,心裡擔心著身體狀況會不會惡化,甚至更擔心的是家人們的安危。心理承受巨大的痛苦和不安『我真的被嚇到了!為什麼我會生病?!』亞東醫院諮商心理師回憶在電話關懷時一位確診COVID-19而住院治療的阿姨哭著這麼說,面對隔壁床病友的過世,住院期間一直不敢去碰觸的焦慮與恐懼在一瞬間爆發,阿姨用顫抖的聲音訴說這幾天是如何與隔壁床病友相互鼓勵才支撐到現在,如今阿姨失去了並肩作戰的戰友,更需要有人聽她述說心理巨大的痛苦和不安。亞東醫院精神科潘怡如主任表示,亞東醫院針對確診COVID-19的住院患者,由精神科專業同仁提供身心狀態篩檢和電話關懷服務,希望在隔離治療的過程中,能去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讓他們雖然隔離但不要孤單,僅六月開始的幾週,已服務了超過160名住院的COVID-19 確診患者。<!--@IMAGE_12744452_CENTER_0@-->需定期評估患者身心狀態『為了孩子我們一定要堅強面對。』一位精神科同仁分享,關懷確診個案的過程中,也讓她感受到人性的溫暖。有一名懷孕的太太因確診而住院,她家中尚有一名年幼的孩子,太太對於病情變化感到非常害怕及焦慮,亞東醫院特別安排讓同樣確診的先生同住一個病房,先生總是耐心地鼓勵著太太『為了孩子我們一定要堅強面對』。夫妻兩人後來經醫療團隊治療順利在住院兩週後康復返家與孩子團圓。潘怡如說,除了住院的確診患者外,在亞東醫院團隊所承接的兩間集中檢疫所中,也有數百名因確診COVID-19而被隔離的個案,集檢所的醫護人員會定期評估患者身心狀態,若發現其近期有重大變故,或有情緒焦慮憂鬱等情況,即會快速轉介給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由醫師與病人取得聯繫,評估病人當下的精神狀態,或建議適當的藥物治療。潘怡如分享,一位中年父親,從住進集檢所開始便頻繁打電話至護理站,反覆詢問許多重複的事情,集檢所醫療團隊察覺到患者可能是有情緒方面的需求,並立刻將病人轉介給精神科團隊。經精神科醫師詳細評估後,發現病人詢問這麼多問題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最大的擔憂:『他擔心自己唯一的兒子也會確診,害怕兒子萬一也被確診隔離的話,會沒有能力在集檢所中獨立照顧自己。』平常與兒子相依為命的他是兒子最堅強的靠山,如今在集檢所中擔心著在外頭的兒子的安危,卻什麼也不能做,這對一位父親來說,是何等的痛!突如其來的生活劇變,是個極大的挑戰疫情所帶來的突如其來的生活劇變,是極大的挑戰,對於家中有多人染疫的患者而言,更是一場身體與心靈的痛苦煎熬。在仍需與疫情長期抗戰的現階段,好好照顧自己的心靈健康也十分重要。面對疫情,我們可以試著只獲取適度的疫情訊息,嘗試回歸到相對正常的作息,偶爾在家中做做運動,或是透過通訊軟體與親友保持聯繫,彼此關心彼此加油打氣,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發現自己開始出現焦慮、憂鬱、失眠、食慾變化、不耐煩、容易發脾氣、甚至出現想要傷害自己的想法等情況時,則建議尋求專業協助。因應疫情,目前多家醫院精神科也有提供遠距不到院的視訊和電話門診服務。期待我們每個人在困境下,一起一步一步地重拾自己健康的身心狀態。即使疫情拉遠了人與人的社交距離,但一定不要讓自己一直孤單!延伸閱讀: 。你「疫情隔離疲勞」了嗎? 專家教紓解要訣 。新冠肺炎無症狀、輕症、確診者何時解隔離? 指揮中心曝「個別解除條件」
-
2021-06-27 失智.大腦健康
一位罹患阿茲海默症醫師的提醒:40歲開始做到6件事,失智也能過正常生活
編按:失智是許多人恐懼的老年疾病。美國精神科醫師Daniel Gibbs,在56歲時進行了基因檢測,發現自己有阿茲海默症的遺傳基因。他決定在症狀出現前,改以麥德飲食(MIND Diet)、有氧運動等6件事改變生活。至今15年,儘管失智症狀逐漸出現,生活品質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他是怎麼做到的?失智是不治之症嗎?精神科學家指出,以目前的醫療水平而言,藥物無法完全治癒失智症,只能延緩發病的進程。但若能從40、50歲開始過健康的生活型態,即使發病,仍能過有品質的生活。69歲的丹尼爾‧吉布斯(Daniel Gibbs),曾是美國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精神科學家、醫師,25年的職業生涯中診治過無數失智症患者。62歲退休後,他仍在報章雜誌上發表文章、出書,積極投入去除失智汙名的倡議行動。令人驚訝的是,他不僅是專研失智症的專家,更是一位失智症患者。失智在發病前就早有徵兆!中年就該開始過預防失智的健康生活吉布斯指出,他的父母都在壯年時就因癌症逝世。因此,在發病前,他從未意識到自己可能有失智的家族病史。然而,失智的徵兆其實很早就出現,只是他一開始沒有察覺。約55歲時,他開始喪失嗅覺。一年後,他出現了「幻嗅」,常覺得自己好像聞到香水混合麵包出爐的氣味。這種幻嗅現象會維持約幾分鐘到1小時,而且愈來愈嚴重。他本以為是帕金森氏症,一點也沒聯想到失智。吉布斯的太太正好是一位遺傳學家,她為了研究需求,希望吉布斯能進行基因檢測。檢測結果出爐,他發現自己的染色體上有一種名為「ApoE 4」的遺傳基因──帶有這種遺傳基因的人,日後有較高的風險罹患阿茲海默症。檢測後隔年,吉布斯發現自己開始出現認知功能退化的症狀。他有時會想不起同事的名字,記不得辦公室的新電話號碼。他決定在2013年辦理退休,以免影響工作。此時距離他首次發生幻嗅現象,已過了6、7年的時間。又過了2年,他64歲時,才正式確診罹患阿茲海默症。從出現幻嗅至今將近15年的時間,吉布斯目前的生活和發病前沒有太大的差異。雖然他的短期記憶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可能會忘記自己1小時前做過的事情,或者必須寫下非常詳細的行事曆,才能避免遺漏代辦事項。然而,他仍可以參加學會的活動、投書媒體、接受採訪,與人溝通對答無礙。如果他不說,人們甚至不會知道他是阿茲海默症患者。他呼籲,阿茲海默症愈早發現愈好。雖然帶有「ApoE 4」的遺傳基因不代表未來一定會發病,但進行基因檢測,可以提醒人們盡早採取能預防失智的健康生活型態。「人們通常是40、50歲才開始思考這些事情,那正是人生中最忙的階段。你很難把健康生活視作人生最重要的事。但若知道自己是高風險族群,你一定會改變人生的優先順序。」他說。如何減緩大腦退化?飲食、運動、生活6大原則如果發現自己是失智高風險族群,或者已出現失智症狀,該怎麼做才能減緩疾病惡化的速度?吉布斯提到,他自己親身實踐的生活原則有6點:1. 選擇麥德飲食(MIND Diet)麥德飲食綜合了地中海飲食和預防高血壓的德舒飲食,是一種以預防失智症為目的的飲食型態。具體建議為攝取10種含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成分的護腦食物:全穀類、綠色蔬菜、其他種類蔬菜、雞肉、魚類、堅果、莓果、豆類、紅酒、橄欖油等。此外,紅肉、奶油、甜點、起司和速食等不健康的食物,則須限制攝取。2. 多做有氧運動運動可刺激腦部分泌神經營養因子(BDNF),吉布斯建議,想預防失智,應以能促進心跳率上升的有氧運動為主。重訓的目的以養成肌肉為主,對預防失智的幫助相對較為有限。他自己每天會步行1萬到1萬5千步,遛狗時刻意走山路。此外,每兩天他會上健身房一次,進行強度較高的有氧訓練。3. 刻意學習新事物吉布斯指出,想預防或減緩失智,不只要「溫故」,更重要的是「知新」。因為大腦只有在學習新事物時,才會增加神經突觸間的連結。他每天吃午餐的時候會順便做《紐約時報》的線上填字遊戲,特別是週末的填字遊戲難度更高,對大腦是很好的訓練。除了解題以外,他也會刻意去查不認識的字,設法多學一點新知識。除此之外,他每週固定讀兩本書,並且參加醫學院的教學活動。雖然細節可能無法完全記住,吸收新知仍對減緩失智病程有正面影響。吉布斯提到,腦神經科學中有個名為「認知儲備(cognitive reserve)」的概念: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即便腦部已產生病變,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較慢。學一種新的語言、新的樂器,都是增加認知儲備的好方法。4. 保持社交活動獨居的失智者,病程通常會惡化的特別快。吉布斯也提到,失智者要保持社交活躍並不容易。因為隨著病程進展,失智者的情緒會受到影響,有些人因此變得比發病前更為冷漠。但勤於與人交談、認識新朋友,都對延緩失智病程有好處。5. 控制血糖和血壓糖尿病和高血壓,會加速腦部病變。而阿茲海默症的患者若有前述兩種疾病,還有可能同時罹患血管型失智症,使病情加劇。吉布斯指出,對心臟有好處的習慣,通常也能護腦,例如飲食均衡、多運動、戒菸戒酒等。若能奉行健康的生活型態,不只可降低失智風險,也可預防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和部分癌症。6. 充分的睡眠愈來愈多研究顯示,睡眠和失智症之間有密切的關連。人的大腦中有個「膠淋巴系統」,就像清潔隊一樣,可以帶走腦中的代謝廢物,包括類澱粉蛋白、tau蛋白等和阿茲海默症相關的毒素。而膠淋巴系統為我們「洗腦」的時間,就是晚上睡覺時的非快速動眼睡眠時期。吉布斯建議,每天至少要有7個半小時的睡眠,他自己則是盡量睡足8小時。該做失智症基因檢測嗎?即早發現才能即早介入病程吉布斯憂心,人們視失智症為絕症、避之唯恐不及的心態,反而可能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他回憶,自己在90年代初期開始執業時,若發現患者出現失智症狀,他總會想盡辦法延後確診時間。因為在當時,醫師幾乎無法為確診失智症的患者做任何事。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事實是,早期失智症並沒有那麼糟。」吉布斯指出。只要早期介入,失智症其實不像大家想的那麼可怕。就像他在基因檢測後立刻採取行動,和失智症和平共處了10幾年。他提到,未來失智症的基因檢測和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檢測必定會愈來愈普遍。前者甚至只要抽血就能進行。目前醫界對於這類檢測是否必要,仍有不少辯論。但就他個人的看法,有家族病史或其他高風險族群,不妨即早接受檢測,並儘快開始改變原有的生活型態。此外,研究證據也顯示,藥物治療在失智早期的效果最佳。他提到,失智症的相關研究顯示,在認知症狀出現的20年前,大腦可能就已出現類澱粉蛋白沉積的病變跡象。「一旦神經細胞開始死亡、認知功能損害的症狀出現,健康生活型態的益處就很有限了。」他說。他坦言,儘管知道自己罹患失智的事實,難免令人感到失望。但在此同時,他也認為自己非常幸運,能在確診後仍維持接近常人的生活品質。不論是否有失智症的基因,現在開始過健康的生活,絕對是有利無弊!資料來源/JAMA Network、Irish Examiner、The New York Times、Memory Matters原文:一位罹患阿茲海默症醫師的提醒:40歲開始做到6件事,失智也能過正常生活
-
2021-06-25 癌症.頭頸癌
男吞嚥困難 拖半年檢查發現罹扁桃腺癌
51歲王姓男子吞嚥困難與疼痛,但因疫情升溫,遲遲不敢就醫,直到病癥出現半年,吞嚥疼痛到受不了,才到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門診就醫,經醫師檢查後,發現病人頸部右側腫塊為扁桃腺腫瘤轉移,疑似惡性腫瘤,術後進行放療與化療。醫師呼籲,疫情升溫,但癌症腫瘤進程無法停止,該治療還是必須要治療,否則腫瘤愈長愈大,甚至無法治療反而更糟。王男發現自己吞嚥困難與疼痛,卻害怕疫情期間就醫。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主任吳弘斌門診時發現王男右頸部腫塊,合併症狀出現半年多,不能再拖。王男PCR採檢確認為陰性後,辦理入院,經胃鏡、腹部超音波、核磁共振、骨骼掃描等檢查,排除食道癌、肝轉移可能性後,執行頭頸部手術,病理報告確認為扁桃腺癌,順利繼續進行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吳弘斌說,不同期別的口腔癌病人,可以搭配疫情狀況做相對應調整。例如病人如果是惡性前期,則建議可將手術延期,並透過電訪追蹤即可。但如果是惡性早期,仍建議趕快在治療黃金期手術,避免腫瘤變大後續難以處理。晚期口腔癌病人就一定要手術治療,可以在等待手術時,先作前導性化療,為手術切除病灶做準備。不只口腔癌,其他癌症與重大疾病也都有治療黃金期,癌症變化不會等人。吳弘斌呼籲大家配合政府宣導減少不必要的外出,但有任何身體不適還是要立即就醫檢查,進行必要治療,千萬別因恐懼,腫瘤拖到無法處理。
-
2021-06-24 養生.運動健身
慢病主題館【運動】Lemon L. Yoga:不同部位的疼痛 聽身體想告訴你的事!
近年來逐漸受到大眾認識的 Wellness & Health (整體健康),建立在預防醫學的宗旨下,除了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目的外,更是由內到外、由身入心的一種健康意識。身為一位整體健康顧問與瑜伽教育者,能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年齡層、族群和不同背景的群眾,總讓我對人體的精微有著共通一致性感到讚嘆。我們除了共享著這個地球上的資源,更共享著極其相似的生命經驗與生理回饋。其中,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便是讀懂身體的語言!(延伸閱讀:心臟病患者多是不快樂的人? 三種體位及呼吸法舒緩壓力)身體表達不悅的方式只有三種:疼痛、發炎和病症 在世界各地有許多整體醫療中心與來者,都以合作關係進行治療,這其中包含的療程有營養、心靈課程、心理諮商等,當然,醫療的介入也是必須。舉例來說,一位長期受苦於慢性疼痛的患者,除了經過一連串縝密的檢查外,更會花時間與他/她聊聊整個病程、 曾經歷的生命事件、童年記憶/創傷等。我生病就是生病,為什麼需要聊我經歷過的事情?讓我回想起生命的記憶呢?但你一定聽過:「壓力是會讓人生病的。」這對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是通識也是常識,所以我們努力的尋求心靈寄託來拓展生命的厚度與寬度。但在醫療診斷上,壓力卻不是一個導致疾病的合理原因。診斷書上也不會寫著:「因為壓力太大,導致十二指腸潰瘍。」醫生只能親口告訴我們,可能是因為壓力太大,導致潰瘍。 許多身體的病症,都有著身心不和諧的共同性,長期的失眠導致免疫力下降,進而引響免疫系統無法支持身體,導致各式各樣的病症。造成失眠的原因,可能是環境、賀爾蒙、壓力、緊張、肌肉緊繃,這正是身心不和諧所致所以,讀懂身體的語言,可以讓我們透過身體的這些訊號,溯及到過往的經驗與生命事件,重新建立新生活模式。好好傾聽並療癒自己,讓「預防勝於治療」從口號成為行動,從飲食起居、身心健康開始著手。那麼,如何判斷、讀懂身體各個部位的語言? 從中醫的角度剖析身體的訊息人體分為正面與背面,中醫稱為陽面(背面)與陰面(正面)。所有柔軟的器官皆位於正面,堅硬厚實的骨骼肌肉於背面。英文中有句話是 “ I hold you back !” 中文翻譯是:「有我在!我罩你。」人體的背面(脊椎)是支持著我們的中心,一旦在生命中我們感到孤立於援、缺乏支持時,背部將出現疼痛。我們在擁抱他人時,會將手搭在對方的肩膀下方的上背部,這裡是我們表達情感上的支持(我與你同在)。若上背部的疼痛則是我們感到情感上不受到支持;若是中下背的疼痛,則是我們對事物的背後感到恐懼與不安,擔心生命從背後捅你一刀,恐懼的信念將轉換為「疼痛」。談到人體的正面,我們要先知道一個共同原則,疼痛代表缺乏滋養與照顧、渴望得到關愛與關注。1.頭部:頭部裡面有腦,是意識中心。頭部的疼痛則表示我們對自身感到不對勁、否定自己或是給予太多的壓力。2.頸椎:頸椎是脊椎系統中,活動角度最大的地方,當我們不願意轉頭看向另外一側,固執與僵化的思考將使頸部疼痛。3.喉嚨:喉嚨是我們發聲與表達的通道,當我們無法真實表達自我想法或訴求,喉嚨將出現疼痛。4.手肘:上肢代表著給予(所謂施與受),手肘則是需要靈活度的關節構造,若我們緊握著、握緊著事物,則限制了上肢的靈活動,導致疼痛發生。5.腸胃:腸胃是我們的消化構造,有個成語叫「牽腸掛肚」,若有情緒或生命事件導致我們難以釋懷、吞嚥、吸收,腸胃則會出現狀況。6.下肢:下肢代表著行動力與方向,若我們不願走向某處、害怕順從,拒絕靈活的活動,則會在雙腿、膝蓋周圍產生疼痛。 以上,當然不是完整的病理分析,是一個從身心連結的角度,提供我們仔細的去傾聽身體的訊息。在每個疼痛、病症的背後,都是極其複雜的牽動,希望這個簡單的身體指南,能幫助身心圓滿與走向和諧之路。【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慢病好日子社團招募新成員啦!社團主要討論各種慢性疾病,透過文章、影片、圖片、課程及病友故事分享,提供醫療知識及互助鼓勵,立刻加入:https://bit.ly/3tBiFFg【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https://crm.udn.com/members/register/activity.do?id=243
-
2021-06-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天災」難料、「人禍」可躲:與新冠疫難共存一年的雜感
【編者按】這星期我們邀請三位在美國執業多年的醫師朋友分享一年來經歷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心得。神經科符教授曾經因為照顧病人而被感染,語重心長地說:「希望大家不要驚慌,感染新冠病毒並非絕症,絕大部分病人會完全痊癒。但是應該減少感染的機會,注射疫苗,對自己、親人或社會都好。」精神科林教授指出:新冠病毒所引發的免疫反應,「過」與「不足」,都可能加重病情,甚而致命。「天災」難料,需要的是如實看待、盡力因應。「人禍」如何減免,如何在過度與不足的反應之間取得平衡,則有賴於我們的智慧。癌症專家胡醫師由一位癌症病人的故事,說出她對新冠疫情對癌症病人的影響,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風險、癌症篩檢率降低、癌症期別升高以及存活率下降。去年年初,當武漢封城,千餘萬人口被強制隔離的時候,少數明眼人或已感覺到「山雨欲來」,東亞以外的世界,卻仍懵懵懂懂,幾無防備。不久疫情在美國東西兩岸併發,急速蔓延,這才發現舉國各地的公衛系統支離破碎,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完全無力招架。物資短缺、民眾缺乏共識加上政府決策的搖擺不定,導致最基本、最有效的「檢測—追蹤—隔離」政策無從開展。等到疫情發展到醫院人滿為患、急診及加護病房一床難求的時候,病毒已無從根除,只好以延緩其擴散為目標,關閉學校、餐廳、遊樂場所,控制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鼓勵居家工作。這種半強制、半自發的隔離政策,經過一年有餘,民眾的忍耐及經濟的蕭條已達極限。因而儘管病毒持續蔓延,美歐各國已陸續開放,寄望的是已感染人數的增加,加上疫苗的逐漸普及,帶來足夠的群體免疫力。經過這一整年整個社會的幾近停擺,三至四千萬人染病(大於10%)、六十萬人(0.2%)死亡之後,大多數人居然還能謹守崗位、盡己之力;醫護人員不屈不饒、鞠躬盡瘁;救護車日夜加班;米糧蔬果照常收成運送;郵件遞送,更加有效;賑災濟貧的組織,紛紛出現。凡此種種,在在顯示美國這極端個人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國家,還是有她的韌性與自助助人的優良傳統。但是這ㄧ年的動盪對個人及群體的影響,的確是非常的巨大。生離死別、自由的剝奪,導致許多人身陷於無端的恐懼、憂鬱、躁動不安。酗酒、家暴、自殘等等,層出不窮。滿天的謠言,加上有心人士的刻意煽動,引發更多的族群抗爭。街頭暴力、隨機殺人的事件,更使舉國陷於長期的混亂、恐慌。疫情起伏影響人心,人心的波動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疫情(拒絕、反抗帶口罩、洗手及保持距離的規定、搶購囤積、隱匿病情、私自聚會等),造成惡性循環。拜兩個世紀以來公衛、醫療知識與制度的突飛猛進之賜,我們常不免誤以為感染疾病已成明日黃花,「理應」絕跡,更遑論大流行。因此新冠病毒的到來,猝不及防。很多人拒絕相信其危險性,更多的人惶惶然有如面對世界末日。其實包括「病毒」的微生物永遠會是世界的一部分。它們與人類的關係,淵遠流長,絕大多數是共存共榮。就因如此,人類基因體內才會有那麼多遠古鉗入的微生物基因,有些甚至成了我們賴以生存的要件,例如粒線體(mitochondrion),細胞內的「能源工廠」;我們每個人內外全身,也有無數不僅無害,甚且有益健康的微生物。然而不同的動物所「習以為常」的微生物各自不同,一旦生態改變、或貪食野味,我們的身體接觸「素不相謀」的微生物的機會大增。它們在新的宿主體內得以肆意繁殖、破壞,免疫力低下的老、病人群,首先遭殃。另一方面,某些「正常人」的免疫系統又可能過度反應,「焦土作戰」、兩敗俱傷。新冠病毒之所以可怕,一部分正是它的「新」。它所引發的免疫反應,「過」與「不足」,都可能加重病情,甚而致命。這看似「弔詭」的關係,其實更適用於檢驗我們對疫情的反應。警覺不足與過分警覺,都會增加疫情對我們的危害。在這兩者之間,如何拿捏,在個人及社會層面上,正是我們最大的挑戰。警覺不足,如一年前的美國及最近的印度、巴西,門戶洞開,病毒長驅直入。過度警覺,過分擔憂,為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而竭力追求零機率、絕對安全,則如杞人憂天,導致精疲力竭、灰心喪志,甚而怨天尤人、互相攻訐、自相殘殺。新冠病毒是「天災」。因恐慌而自我設限、寸步難行,或藉端洩憤於他人,則是「人禍」。「天災」難料,需要的是如實看待、盡力因應。「人禍」如何減免,如何在過度與不足的反應之間取得平衡,則有賴於我們的智慧。當然,害怕就是害怕,我們的情緒,常常不服管教。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認知與行為的層面著手,接受這世界上沒有「萬無一失」的保證之事實。我們唯有「竭盡所能」,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去面對恐懼。這場「天災」顛覆了我們一向習慣的生活,適應自非易事。但是「窮則變、變則通」,它或許也有可能帶給我們一個調整腳步與方向的機會。比如說許多公司、機構這一年因疫情不得已而讓許多員工在家工作,卻發現他們的效率反而更好;也有人則因隔離在家而發現自己潛在的才能,諸如廚藝、園藝、歌唱、寫作等等;有的人也許「日理萬機」,疏忽了親情關懷,現在才終於找到時間。這些想法,也許會被批評為阿Q精神,但是更可能成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一個實例。疫情再下來如何發展,沒有人可以預料。在疫苗還沒有普及,尚未達到群體免疫的目標之前,危機當然還會一直存在。可知的是,唯有健全公衛體系,有效執行「檢測—追蹤—隔離」政策,才能阻斷病毒的傳播到最低的程度。當然,新冠病毒已是全球的考驗,除非全世界各地都盡快得到有效疫苗的保護,否則不是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最後以犧牲數千萬人命收場,就是病毒演化成不斷出現比較不具殺傷力的新變種,與一般流感混雜,年年捲土重來。不論結局如何,我們唯有繼續期待全球的有識之士認真尋找人類與自然環境(包括人與微生物及人與其他動物)的平衡點,也寄望舉世的華人不再貪食野味、不再輕信「食補」的迷思,庶己得以減免「新」新冠病毒的威脅。我們也必須持續保持警覺,維護健全的公衛體系、偵測機制及緊急應變的能量與基礎(如防疫器材的儲備、疫苗的研發、民眾的有效宣導方式等)。「病毒」及其他微生物,是敵亦是友,我們在個人、地區與全球的層面,都需要正視、尊重它們,才有可能繼續與之「共存共榮」。
-
2021-06-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今年確診長者多 專家:網路資源較少 缺乏心理支持
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破萬、死亡超過400人,對於目前的確診者來說,壓力與去年台灣仍是「全球淨土」時的確診者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在目前各方關注焦點放在如何對抗疫情之際,他們的心理健康,相對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可以協助,該如何自我調適、身邊的人該如何給予協助,先自助才能助人,是這場硬場中必須學習的課題。今年確診多年長者,網路資源較少,缺乏心理支持。在疫情中,成大護理系特聘教授柯乃熒,接觸確診者的心理輔導工作,她表示,目前確診者與去年性質相當不同,去年多數是在海外的學生、台商,而今年則不少是年長者,很多都是家庭或社區群聚的老人家。比較起來,去年的確診者因為當時國內疫情並不嚴重,而且多是習慣網路的年輕世代,在居家隔離的過程中,善用網路尋求資源、紓發心情,相對支援也很多。柯乃熒表示,不少個案到現在都與她保持聯繫,除了少數留下身體上的輕微後遺症,多數復原良好,也大多都回到國外繼續學業、工作。但目前的確診者,比較少利用網路,過去生活中與人群的聯繫,大多是面對面的,頂多喜歡利用LINE群組發發問候文。一旦被隔離斷了聯繫,又或者是之前每天聊天的鄰居好友全都染疫,心理上的支持相對減少許多。每天給自己安排事情做、生活規律,分散對不安、恐懼的注意力。確診者不管是入住醫院、集中檢疫所或住在家裡,會遇到哪些心理障礙?根據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出版「安心手冊」指出,因為自由被剝奪,又被關在狹小的空間裡,起初一定有沮喪與孤立無援的感覺,面對一個不明朗與不確定的處境,各種的擔心與憂慮也會出現,例如擔心親密的人也被傳染、別人會怎麼看待確診者等。安心手冊建議,當負面的情緒圍繞自己時,應該藉著別的事情分散注意力,不要讓自己陷在其中。例如運動、閱讀等,都有幫助,同時讓自己的生活規律,每天有安排的事情可做,給自己一些調適的時間,不必強迫馬上接受現狀,並與外界保持聯繫,都能有助情緒穩定。相關新聞少接觸,學習正念呼吸,對身心都有利。對於確診、死亡,媒體上都有很多報導,特別是無症狀者的「隱形缺氧」造成無預期的死亡,往往會讓確診者心生畏懼。柯乃熒建議,在確診隔離期間,最好不要看相關新聞,免得愈看愈怕,覺得自己症狀愈嚴重,反而不利。她表示,確診者的健康指標,包括發燒、呼吸急促、呼吸能力是否比前一天差、血氧濃度等,其中愈緊張可能會讓呼吸愈急促,成為惡性循環,但可以試著學習「正念呼吸」,一方面可以放鬆情緒,同時也是很好的肺部運動。電話慰問確診者,家人朋友支持很重要。由於現階段確診者年紀比較大,電話慰問相對重要。柯乃熒表示,家人給予的支持最好,經常通電話分享心情,即使一家人都確診隔離,彼此仍能相互打氣。而如果長輩過去在社區的長照據點裡,有經常聯繫的鄰居朋友,自己可以主動打電話尋求協助,相對的長照據點也可以主動出擊,關心隔離中的長輩。什麼樣的情況,需要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商師的協助?柯乃熒表示,一旦出現嚴重憂鬰、不想吃東西、不想理人,甚至有負面情緒出現,「乾脆死一死算了」,自己如果無法主動尋求協助,經常聯繫的親友要特別關注確診者的變化,適時尋求協助。各縣市衛生單位都有心理諮商的專線電話,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在疫情期間也推出「在宅抗疫心生活線上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都可以給予即時的協助。確診隔離心靈補帖● 給自己調適的時間,不必強迫馬上接受現狀。● 不安圍繞時,用運動、閱讀等興趣轉移注意力。● 安排事情做,盡量讓生活維持規律。● 隔離期間避免看相關新聞,以免加深恐懼。● 練習用正念呼吸法放鬆情緒。● 主動打電話給親友尋求心理支持。
-
2021-06-2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新冠確診者口中的「學姊」真心話:最怕一覺不醒
過去一年,世界經歷巨大變化,許多人的生命歷程也因為病毒大轉彎。被冠上「案號」的那一刻,是一場未知而恐懼的旅程。這其中的故事,有悲傷也有勵志,有黑暗也有光明。從確診到「畢業」,染疫後的人生,面臨什麼樣的改變?有些人幸運行過黑暗的幽谷,並且勇敢分享來時路,鼓勵還在與病毒搏鬥的你,挺過艱難時刻。「台灣前一百例、第一株歐洲病毒」,這是去年染疫的Rita被病毒貼上的代號。喜愛戶外運動、熱愛陽光的她,曾在照不到陽光的負壓隔離病房,獨自對抗新冠病毒30天,面臨前所未有的恐懼與害怕。如今Rita已康復一年多,還成為確診者口中的「學姊」,透過拍攝影片分享染疫經驗,鼓勵學弟妹們一起「三採陰畢業」。西班牙出現症狀,醫師當流感,回台才確認染疫。西班牙去年初疫情嚴峻,當時Rita正在西國留學,也出現咳嗽、呼吸道等症狀,且一咳就是持續幾分鐘。本想回台灣治療,考量機上染疫風險,她選擇先待在西國自行就醫,但就診兩次,醫師都說是流感,僅給感冒藥水治療,就在咳嗽持續一個月後,西班牙宣布鎖國,Rita順勢回台灣。Rita回憶,回國當天填寫的健康聲明,內容包含症狀、旅遊史,覺得自己的症狀蠻特別「有失去味、嗅覺」,那時表單上尚未列入這項,保險起見,她向採撿人員表明進一步篩檢。取樣完畢後,Rita跟其他人一樣搭防疫計程車回家隔離。未料,一天半過後,突接獲電話通知PCR結果。Rita說:「電話那頭的防疫人員通知確診消息,請我簡單收拾行李,會有救護車載我到醫院。」當下內心只有無限錯愕,原來西班牙醫師這一個月來都是誤判,沒有想過自己會染疫。咳得嚴重時得坐著睡覺,未知的恐懼最煎熬。「看著救護車在住家停下,迎面而來的是全副武裝的醫護,車上內裝全貼滿隔離防護。」Rita坦言,當下情緒潰堤,完全止不住淚水,隨後在三總展開一個月的抗疫過程。談及新冠與一般感冒的不同,她表示,新冠肺炎可以連續一直咳嗽達3分鐘不會停,「躺下更是刺激肺部感染的地方,嚴重的時候還得坐著睡覺,就這樣持續兩三周,這輩子沒有這樣過。」治療最煎熬的是未知的恐懼,Rita說:「我好害怕一覺不醒,無法睜開眼睛。」沒有解藥時,沒人能保證出院時間,同時還要承受一天數次抗生素插針的疼痛,在嗅、味覺喪失的過程中,還歷經多次採檢未符出院規定的失落。家人支持、醫護鼓勵,三採陰終於「畢業」。「家人說願意轉讓生命、把肺割給我,護理長隔著病房門向我喊話,出院真的不遠了,這些都是我的精神支柱。」Rita分享,住院期間每天和爸媽視訊聯絡,醫護也像朋友一樣給予鼓勵,也透過冥想、瑜伽放鬆身心。Rita坦言,去年回國潮的留學生屢遭「獵巫攻擊」,當時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確診,面對漫天飛來的謾罵歧視,心理承受很大的壓力。然而,這些不愉快在「三採陰畢業」後,醫護透過出院前的一個擁抱,讓她知道自己康復且不再害怕了。網路分享抗疫過程,讓確診者減少恐懼。成功打敗病毒的Rita,決定在網路上分享抗疫的過程,家人起初很擔心,日後找工作、對象會因為曾染疫而受影響。「我是被誤判的確診者,這世上或許很多人像我一樣,和大家分享是一種鼓勵、是一種心理準備。」Rita說,後來證明這個決定是對的。「有幾位確診康復者,私訊直接叫我學姊,是因為他們的案號比較後面。」Rita說,陸續收到影片回饋,有人告訴她,確診變得不那麼恐懼。雖然現在台灣醫療體系緊繃,與去年相比完全不同,還是希望大家保持正面樂觀的心,一起面對艱難時刻。回顧去年的染疫經驗,Rita形容,「是危機也是轉機,這場病讓我更珍惜生活中的小小幸福。」她透露,以前吃飯蠻挑食的,一定要吃得新鮮、精緻,自從體會過失去嗅、味覺的滋味,出院連喝個紅豆湯都很滿足。確診像是經歷過大風大浪,在西班牙沒有人救援的日子,都勇敢走過來了,雖然台灣疫情升溫無法出門,但至少可以和最愛的家人一起生活。
-
2021-06-2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喘過才知苦!當血氧開始掉 他喘到連擦屁股都無力
「今天血氧多少?」這是朋友同事確診時,每天問安的第一句話。「趕快買測血氧儀!」這是台灣疫情升溫時,給台北朋友的第一句話。「這瓶氧氣帶回去!」這是李總新冠康復出院時,醫護交代的第一句話。三月間某天,接到李總來電,「我家三人都中招了,我們兩人前天在會議室開會,你快去檢測。」我已經歷六次檢測,同事形容我「闖過一關又一關」,雖每次安然過關,但仍不敢大意,馬上找到「行動快篩車」,去做快篩和PCR。心想李總電話中語氣平穩,應沒事;何況前一月確診的同事,無症狀也未感染家人。未料,抗疫生活中的一絲絲樂觀,又被剝奪。「東防西防,家賊難防啦。」當天和李太太Sophie聯絡,問看看「家裡有無藥品?能幫什麼忙?」她說出家裡備妥的一大串藥品,自嘲地數落寶貝兒子。當時她萬萬沒想到,寶貝父子竟嚴重到先後住院。居家一年多,公園慶生吃外賣,竟帶回意外「禮物」。李家28歲的兒子Peter「在家上班」一年多,去年沒過生日,今年兩個朋友執意要為他慶生。三人在泰國餐廳點了外賣,在公園開趴,保持距離,各自有餐盒。小聚後七天,Peter喉嚨有點怪怪,「吃個Tylenol吧」,和往日一樣吞個美國家庭的必備良藥,但症狀未解且低燒,「沒那麼倒楣吧……」Peter提心吊膽去檢測,忐忑不安等結果,等到最不想要的答案「positive(陽性)」。四位接觸者,聚餐的朋友「negative(陰性)」,家裡爸媽「positive」。兒子血氧一路降,低於90醫院才收。「96→95→93→92→……」Peter持續發燒、小咳有痰、嗜睡、吃不下,且血氧一路降低,但血氧未低於90,醫院不收。一測到88,當時無症狀的李總二話不說,立即送兒到紐約長老會皇后醫院。這對父母,把兒子送進醫院後,兩人開始出現不同的新冠症狀:李總是關節痛、骨頭痠痛、發燒拉肚子;Sophie是低燒、小咳有痰、流鼻水。這些嚇不倒兩人,最掛念Peter接受什麼治療?治療有效嗎?Peter和紐約第一位染疫的華人醫師助理一樣,醫院先給予「瑞德西韋」(Remdesivir),再加上「血清療法」(注射新冠康復者的血漿)。感謝醫師正確的判斷,Peter血氧回來了,肺部也未受損,年輕就是本錢。回想去年四月天,紐約州長天天向聯邦要呼吸器,醫師面對病毒束手無策。兒子出院換爸爸入院,明明前一天還中氣十足……「兒子出院隔天,換我血氧開始掉。」李總知道血氧90醫院不收,當血氧從93掉到89.88,他馬上拿到家醫證明,在Sophie和Peter憂心下,帶著平日服用的藥物,直奔皇后醫院。前一天家庭醫師才判斷,「聽你講話中氣十足,沒問題。」急診室滿載,病床已躺滿病患,暫安置走廊的病床也無空位,李總分到一張輪椅,先坐著灌氧。辛苦坐了四小時,血氧回到90,按照醫師指示,在走廊來回走一趟,血氧降到88,這才夠格被送上病床送進病房。李總提醒:「急診室裡一對老夫妻,已接種第一劑輝瑞,未料仍雙雙中招。台灣疫苗不夠,少數人幸運打到第一劑,但不要誤以為已有保護力。」喘喘喘……擦屁股、刷牙這等小事,竟變成艱鉅任務。「上廁所擦屁股,坐在馬桶上,喘個五分鐘,才有力氣擦第二次。」李總此時才體會什麼叫做沮喪,舉手之勞的日常小事,得費九牛二虎之力。醫護交代,即使只是去上廁所,也不能拿下氧氣,不然可能走不回病床。他偷偷試拔了一下,嚇呆了,才拔掉三秒鐘,就喘到不行;即使灌著氧氣,「從廁所走回病床,也得喘個十分鐘,才有力氣躺下來。」住院後首次檢查,血氧84,開始五天療程。他和兒子一樣接受「瑞德西韋」、另接受「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等;五天後,血氧回到93,刷牙和漱口也不再令他恐懼。這五天他是「含著水也喘、吐個水也喘,刷個牙,上氣不接下氣。」這天窗外有陽光,他被規定在走廊走一圈後,醫師看著儀器上的數字,點了點頭;另一名醫師拿著出院報告,對他笑了笑;李總看著出院說明書上的日期,共住院七天。他帶著一瓶氧氣和藥物,步出醫院,能在藍天下自行呼吸,太可貴了!男兒有淚先忍著,老婆來了才爆淚。住院期間天天一針防血栓,慎防可怕後遺症。出院一周,全家再測,「耶,全是negative。」但開心中有些許沉重,因為表親全家六人中招復原後,其中一長輩的腎受損,現在必須洗腎。李總提醒,他住院期間天天都打一針防血栓「抗凝血」,感嘆一位朋友確診治療後,呼吸正常、肺也正常,卻不幸病逝,非死於新冠,是腦血管栓塞奪命。兩周後,李總全家真正的甩掉「累、虛、弱」三字,重新回到滑步機。90天後,要做抗體檢查,也已預約7月要打莫德納!
-
2021-06-18 名人.陳光超
陳光超/飛舞的火鍋蝴蝶
「上次的死亡病例討論會,有一位食道癌症末期,合併多處轉移的年輕女性,我查了一下病歷,」院長放下手中的公文,抬頭看著我。「在她過世的兩個禮拜兩個月前,怎麼會有你耳鼻喉科開刀的紀錄?」「而且主刀者是你?」院長的臉上滿滿的???這下子嚴重了,院長是在指控我開不必要的刀,違反醫學倫理?==========火鍋,我們大家都這樣叫她。 34歲的她,留著很短的頭髮,配上略為消瘦的臉龐。她不是我們科的病人,但我不得不注意她。因為她老是穿著寬鬆的病人服,罩在她可以當作衣架子的身上。自己推著點滴架, 搭配爽朗的笑聲,在病房走廊飛奔,像蝴蝶似的到處飛舞,看到人就熱情的打招呼。 我就是在病房經過幾個照面,迎來幾個燦爛的招呼之後,知道她叫做火鍋,就這樣跟著叫了。是不是她老是帶來歡樂,所以大家叫她火鍋,我就不得而知了。只是很好奇,是哪個人給她取了這麼不相稱的綽號? 因為她長得非常像一個混血兒,尤其是鼻子跟眼睛,跟西方人沒什麼兩樣。除了她為什麼叫火鍋,讓我覺得好奇之外, 還有另外一個讓我好奇之處,那就是她看起來明明就是一個OL上班族,怎麼有那麼長的時間,可以一直住在醫院呢?因為從第一次她從我身邊飛奔而過,到現在至少超過兩個月了。「主任,過來! 過來!」病房的護理師琳琳,看到我路過,趕緊叫我。「這裡有好康的!你真會選時間來查房。」「主任,這是我們米總叫我特別去買的排隊吐司,你也有一份。」一位我從來沒有見過的O L,把一包白吐司送到我手上。「這個可是要排隊很久才買得到的喔。」「蛤?米總?」這個吐司我吃過,不是很好奇,但「誰是米總?」「哎呀! 主任,米總就是火鍋呀!」琳琳很驚訝的說。「你到現在還不知道喔!」「什麼!你們叫我們米總...火鍋?」這位OL比護理師更驚訝的說! 她那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表明你們好大膽,怎麼可以這樣叫我老闆!「你們公司是做什麼的?」「我們是專門做重機維護服務的。」「米總愛騎重機?」我一邊問,一邊心裡想,就像「火鍋」跟「米總」不搭一樣,她的嗜好還真跟她的外型差很遠。「不是啦,重機是指重機械,像怪手‚吊車‚起重機等等。」OL 回答。「我看過病歷的記載,妳們總經理是出生於公務員家庭。她是繼承夫家的事業嗎?」原來好奇心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有,這次換琳琳護理師在問。「怎麼會去做這個像是黑手的事情呢?」「不是喔,我們老闆是先創業,成功之後才結婚的。」「我在公司這麼久了,從來沒有看過她的先生,今天可是我第一次見到,好帥呀。」OL有一點小興奮!「他現在就在病房裡,探視我們老闆。」「我照顧火鍋兩個月來,從來沒有看過他的老公。」琳琳也被撩地有一點小興奮,「主任,我們一起去跟火鍋說謝謝,順便看一下她老公嘛。」顯然說謝謝是假,看帥哥才是真。火鍋看到我們進來,坐在病床上雙手在空中,向著我們奮力地揮舞著,手臂上打著針的點滴線,不時撞擊著點滴架,發出叮叮叮的聲音。「主任,你們來啦。」露出紅唇下整齊又潔白的牙齒,很興奮的招呼我們。「我們主任是特別來謝謝你的。」護理師說,我注意到她的眼神,是瞄向了火鍋的老公。「小東西,我覺得很好吃,想跟大家分享,不要見笑了。」雖然外面天氣不好,但是火鍋的表情卻是充滿了陽光。「來來來,我跟你們介紹一下,這是我老公。」火鍋講的有一點得意的樣子。「主任你好,我是Douglas,叫我Doug就好。」道格從沙發站起來,伸出右手跟我握手,但是並沒有要跟我交換名片的意思。「好高呀!」兩個小女生在旁邊驚呼。道格一頭梳理整齊的頭髮,濃密的眉毛,擁有象徵有錢的鼻頭,穿著質地上等的白襯衫,袖子捲到靠近手肘,配上燙的線條分明的西裝褲,看起來氣場十足,不用問也知道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還有還有,這位是我的小妹妹。」火鍋拉著妹妹的手,向我們熱情地介紹。「我叫Casey!」凱西側坐在火鍋的床沿,長髮披肩,穿著黑色窄裙,蹬著長筒馬靴。「你們好!」語氣超冷超敷衍,不僅頭沒抬起來,還把手從火鍋的手中縮回去,擺明不想握手,超跩的!場面有一點尷尬,琳琳趕快說「沒想到米總還有一個這麼漂亮的妹妹啊!」「是呀,我們這個妹妹是最漂亮的。」火鍋用讚美的眼神,看著Casey說。「那我們還有其他的病人要忙,你們慢慢聊,我們先走。」我帶頭走出病房。「好羨慕火鍋呀,老公高富帥,他們是這麼的登對。」琳琳有一點嫉妒的下結論。根據琳琳的說法,火鍋是因為食道癌,手術切除了腫瘤,並用大腸做過重建。由於不是早期發現,又加做了電療及化療。不幸的是,手術不到半年,就因為局部復發,住到醫院來,這就是為什麼她這兩個月,一直在病房出現的關係。「這樣看起來不太樂觀喔,怎麼她還這麼陽光?」我問琳琳,「火鍋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情形很嚴重嗎?」「她一定知道,但她應該是一個生命鬥士吧。」琳琳的語氣有一點點的不敢肯定。「我看她電療化療兩個月來,這麼痛苦的過程,從來也沒有吭過一聲。」這時,我腦海裡浮現出的是,她那短髮俏麗陽光笑容的模樣。唯一可以跟她的狀況連結的是,她那漸漸消瘦的臉龐。==========「主任,你出國的時候,有一個指定會診,已經超過時間了,要趕快去看。」一回國,總醫師馬上給我一個溫馨的提醒。我看了一下會診單,病人姓名「米 xx,...」。「這個不是火鍋嗎?」看到姓,我就開始起疑問。「怎麼還沒有出院?」會診單上殘酷的寫著,這兩三個月來的電療化療,完全沒有效果,腫瘤不僅在胸腔內繼續蔓延,而且頸部的淋巴結也已經轉移。火鍋的生命已經沒有希望了,開刀化療等等都是枉然的。「關於米小姐,你為什麼要會診我?」我問火鍋的主治醫師。「她要求要開刀,」主治醫師很無奈地回答,「是強烈的要求喔!」又補充了一句。「開什麼刀?」我不了解,「要開刀也是胸腔外科的事啊,難道你沒有跟她說開刀沒有意義了嗎?」「當然說了啊,但是她怎麼也不放棄。」「那為什麼要會診我?」「因為她說她要把頸部的淋巴結拿掉。」「什麼?她要開脖子?」我更震驚了!她的問題是食道,不是我們耳鼻喉科的問題。「我全部解釋過了,我沒辦法,你自己去問她。」電話被掛斷了,我直接去火鍋的病房,一樣的夕陽,直接透入窗戶,照在火鍋笑盈盈的臉上。「嗨嗨,主任,你回國啦!」火鍋什麼都沒變,只是臉形更清瘦些。態度是一樣的熱情,一樣的陽光,但從她的笑容中,可以看到一股硬硬地倔強。「火鍋,我們開門見山,有話直說可以嗎?」我當著她的面,把手機關機,代表我是以很嚴肅的態度,要跟她溝通。「嗯嗯,OK 呀!」她還是笑笑地。「脖子的淋巴結是標,食道的問題才是本。」「你要切除脖子的淋巴結,是一個所謂鋸劍法的治療方式。」「這是白白受苦的,沒有意義。」「我懂,但是女孩子們總是愛漂亮愛乾淨,這一點你們男生不懂啦。」她竟然一點都不恐懼,還有一點撒嬌的跟我說。「主任,你看,」火鍋掀開她的衣領,「這些壞壞的淋巴結,若是爛出來了,多麼難看,味道也多麼的難聞。」火鍋是說的沒錯,這個的確會發生。「但.....」我還沒有講完,火鍋立刻插嘴,態度突然強硬起來。「沒有什麼但是,主任,我跟你保證,我的求生意志比誰都堅強,只要有那麼一點點的機會,我都會把握。」「要期待奇蹟的方式也有好幾種,不一定非得手術不可。」我覺得我還蠻殘酷的,「可以試試中藥,氣功,或是其他偏方。」「手術反而是最痛苦的一種方式!」「就算是我的最後請求,請主任幫我這個忙,把脖子的淋巴結清掉,」米總放軟音調,「要爛就讓它爛在我身體裡面,不要爛在外頭,讓外人看的到,聞的到。」她還是很重視形象的。對她這個要求,我一時無法反駁。於是我想換一個方式,「這麼重大的事情,我希望妳先跟妳的家人商量一下,取得共識之後,我再來跟你討論。」使出一招緩兵之計,希望時間可以讓她改變心意。「我自己可以決定一切,不需要跟家人商量。」火鍋真的是個女強人。「至少你可以先跟你老公商量一下呀。」我的回答,多麼的合情合理。「老公?」火鍋突然青筋暴露,「老公?」尖聲對著我高吼起來,「陳醫師,你在說誰?你在說什麼?你再說一遍?」我嚇一大跳,突然結巴起來,「我我我...說先跟你老..」「那個吃軟飯的傢伙,從結婚之後,就沒有做過一天的事情,沒上過一天的班,」她氣瘋了,就像其他的正宮夫人一樣。「只會用我的錢,在外面拈花惹草,他能幫我什麼事情?」「我第一次住院的時候,他就把外面的女人帶回家住了。」火鍋崩潰了,「我出院回家,那個女人竟然毫不避諱地,繼續住著。」- 她- - 用盡力氣的哭訴著,說那女人的態度就是「反正你快走了,我只是提早來接收而已。」「我不想死,我不能死,我不願死啊,主任。」她的雙手不斷地槌著病床, 「我要參加我女兒的畢業典禮,」「我要參加,主任我一定要參加....」絕望的哭聲,碰碰碰的捶床聲,夾著點滴線不時撞擊著點滴架的叮叮聲。這一幕我從來沒看過,因此吐不出什麼話來,全部梗在喉嚨,唯一能做的就是靜靜的等她平靜下來。看到火蝸這隻蝴蝶不再飛舞之前,我真還以為我已經看盡人間悲喜劇。風暴過去了,看到火鍋哭花了臉,不免同仇敵愾起來。想到這個女生這麼可惡,「哼, 這女的....」糟糕,哪壺不提提哪壺,我怎麼可以脫口而出,可是已經吞不回去了,會不會火上加油?「那個女的,你看過啊,主任。」火鍋情緒恢復不少,並沒有想像中再崩潰一次。「我看過???」「就是那個坐在我床沿的Casey 啊!」「坐在床沿的人通常是最親密的人呀,怎麼會是她在坐?」我想起來了,是Casey坐在床沿沒錯,火鍋的老公是坐在沙發上。「因為在你們進來之前,她要我把銀行的帳號印鑑全部交出來,我們起了爭執,怕你們聽到,所以Casey她就坐到我床沿。」火鍋已經沒有什麼火氣了,「造成你們誤會,抱歉抱歉。」「奇怪,妳道甚麼歉?」我心裡面想,「我還以為她是妳妹妹呢,」我說,「看你們兩個當天的相處,還蠻熱絡的。」「我這樣做,是希望將來Casey能夠善待我的女兒。」理智的米總又出現了,「超前部署嘛,超前部署!」虧她還輕鬆地說的出來。「要爛就讓它爛在我身體裡面,不要爛在外頭,讓外人看的到,聞的到。這樣我才能美美香香的去參加我女兒的畢業典禮。主任,要幫我開刀齁!」她認真地瞪著我,重申了一次她的訴求。==========「所以,院長,我也不知道這個刀開的對或不對。」
-
2021-06-1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沒運動肌力降! 老翁竟在浴室跌傷 國健署提供5招治本
居家防疫不忘訓練肌力,避免長者跌倒後生活不便,難以恢復往日健康。一名80多歲老先生平日都會去公園散步,但本土疫情爆發後,他不僅少出門,在家也沒做運動,而不慎於浴室跌倒、撞擊大腿,導致肌肉挫傷,令他直呼「痛到不能動」,僅能坐輪椅,連出門都有困難。國民健康署今提供「長者居家坐站運動5招式」,每次動作維持3至5秒,重複做10至12次,各組動作做3組,可協助長者居家訓練肌力、平衡感。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渝仁指出,許多長者平時會在公園散步、出外打拳運動,但防疫期間難以外出活動,在家大多也不會運動,肌力恐大幅下降,常常一個不穩,便不小心跌傷。「跌倒後常常惡性循環」,陳渝仁說,長者跌傷後心生恐懼、身體不適,更不敢移動,導致整體肌力再度下滑,除了能再次跌倒,長期以往,恐導致慢性「腰痠背痛」的症狀。為避免長者跌傷後引發一連串健康問題,陳渝仁建議,長者在家平地走路、上下走樓梯均有助於維持肌力;國民健康署則提供「長者居家坐站運動5招式」。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並提醒,每次動作維持3至5秒,重複做10至12次,各組動作可做3組,過程中若感疲憊,可隨時坐下休息,千萬不要勉強;運動時可在身後放張穩固的椅子,並站在扶手旁,讓自己可隨時抓握,以策安全。第1招:原地踏步雙腳左右輪流踏步,以踩踏作為運動暖身,可維持基礎肌耐力及心肺耐力。第2招:深蹲如廁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背部維持打直,屁股角度不可過度前移,蹲下時眼睛直視前方,背部不要前傾,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陳渝仁建議,若要提升安全度,可以靠著牆做,但大腿需出力,才算有運動到。第3招:爬梯雙腿要提高先抬起同一側上下肢,而另一側手腳要站穩扶好,兩側輪流進行,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第4招:踮腳站立練平衡雙手扶好椅背,踮起腳尖練習站立,略微抬高腳跟,重心放在腳趾,背部維持打直,可訓練小腿肌力以及身體平衡。第5招:弓箭跨步練腿力右腳向前跨步,重心放在右前腿,背部維持打直,雙腳屈膝呈90度彎曲,再換邊進行動作,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說,長者在家可穿合腳的平底鞋或赤腳,慢慢訓練下肢肌力、腳趾對地面抓地力,或是身體移動所需的平衡力,並依自身健康狀況,逐步增加運動次數及時長;注意運動空間通風、出汗後保暖及適時補充水分。
-
2021-06-1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醫院的社工人員 陪伴且支持病人渡過罹癌、治療的過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院社工人員的角色」。透過醫學生教學定期舉辦「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才發現台灣醫學教育以及一般民眾普遍對醫院社工人員的工作缺乏認識。非常高興本週能邀請醫院社會服務室蘇主任介紹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工作,並由兩位社工同仁分別介紹她們如何幫忙病人與家屬,紓解因疾病而遭受的社會心理以及經濟的壓力。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使醫病雙方更了解這些在醫院默默助人的「無名英雄」。醫務社會工作師,看似熟悉但也陌生,我們的工作包羅萬象,像是財務補助、社會資源的申請、疾病適應、家庭支持、安寧療護……等,而在醫院的社會工作師,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了解病人的疾病狀況,跟上疾病狀況或提早去思考疾病若進展時,病人及家屬會面臨的狀況及他們可能的需要;而在這些工作中,很大部分被醫療團隊轉介的原因是疾病適應,而疾病適應是什麼呢?疾病適應是當你面對診斷、治療、預後等所造成的情緒反應甚至無法維持原先的生活,而這時我們要協助他們在治療上或生活上能夠順利一些。記得在幾十年前大家聞癌色變,仿佛就是一個絕症,毫無任何機會的只能等待死亡;經過這幾十年的醫療科技的進步,癌症可能不再讓大眾像從前般恐懼、害怕,但若癌症真實的發生在你、我或我們親友身上時呢?不可否認的我們還是會有很多情緒湧出,因為面對未知或不熟悉的事務,難免會有慌張或不適應的狀況。當時醫務社工師首當之務是必須清楚的了解病人的醫療計畫,而面對病人家庭時,我們需接受且允許他們的任何情緒,或會有憤恨、否認、無助、沮喪、擔心……等,但情緒都是自然且正常的,陪伴他們將情緒發洩出來,再慢慢引導他們說出內在的想法及擔心,以協助他們以較舒適自在的狀態面對疾病及醫療團隊,並陪伴他們渡過艱辛的治療過程。很多時候,病人家庭得知罹癌時,當下是無法冷靜且理性的去了解醫療計畫,我們可以在他們下次門診時,鼓勵他們再向醫師提出自己的疑問及擔心;醫務社會工作師就像是橋樑,醫病之間的橋樑、病人家庭內部意見不一時的橋樑、護理人員在照顧病人時的橋樑,也有可能是病人自己面對罹癌時內在許多情緒時的橋樑,幫助他理解自己、接納自己的狀態,或者聆聽他們不知怎麼跟重要親友表達的議題,進而討論或給予回饋。癌症有時可以得到治癒或穩定的控制,但有時並非如此順遂,癌症會進展、侵蝕病人的虛弱的身體及重要器官,而這時的疾病適應又進入到下一個階段了,面臨安寧照顧、心願完成、死亡等,此時又會有不同的情緒及反應產生,記得永遠體諒接受病人家庭在不同狀態下的所有情緒,但要謹記且敏感的覺察這些情緒是否合適或已失控,以及自己是否可以處理或需要其他職類一同協助。我自己在工作的這段時間中,陪伴且支持許許多多病人渡過罹癌、治療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因為你想了解他們、貼近他們,所以有時也會被他們的情緒所感染,因與他們站在同一側,故能感其所感,但永遠要自我覺察自己的狀態,不僅是幫助自己也才更能幫助他們;有時疾病適應的協助也需要一些醞釀、時間,在適合的時機點來臨之前,才能為彼此做好準備也可以讓病人家庭後續的路走的更順一些。這份工作我覺得有時在「自助助人」,有時某些情境下你也會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得到解答或安慰,我永遠記得病人對我說「能見到你真好」、「謝謝你瞭解我」,或是虛弱的睜開眼睛說:「你來了喔!」而我也非常希望我的回饋也能夠撫慰、溫暖到他們。工作的過程中都是陪伴病人家庭走一段路,有時走的長一點、有時走的短一點;站的位置也在過程中有些不同,可能是和他們站在同一邊,也或許是撐在他們的下面,也或許是握有些權利、資源而在他們的上方,也或許是走在他們的前面,告訴他們前面可能會有的風險,也或許是階段性任務完成,在他們的後端祝福著、凝視著他們,我希望自己不管是能夠陪伴他們的時間有多久、站在哪一個位置,都能夠溫暖的、堅定的貼近他們、了解他們,給予適合他們的協助或服務,也謝謝這些病人願意伸出手接受我們的幫忙,而我們也即時趕上給予協助,成為他們小小的亮光,但也想告訴他們其實你們也永遠能夠給予自己大大的力量。世間常雨,然而在陽光明媚之處,必有屬於你的彩虹,但願我們能夠一起走過風雨,而找到那片絢麗的彩虹。
-
2021-06-1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影/鏡頭記錄三級防疫滿月 台灣加油 防疫英雄加油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台灣宣布三級警戒近一個月,居家上班、遠距教學成為日常。時序回到今年5月,華航機師3+11的新防疫措施,以及桃園諾富特華航飯店違反非防疫旅宿不得收住居家檢疫者及居家隔離者規定,防疫出現破口,疫情無情地席捲而來,引發台灣Covid-19風暴。一個月前,指揮中心發出60萬個通細胞簡訊,拉起疫情警報。緊接著賣場出現搶購與快篩站的排隊人潮。自主封城的景象讓傳統熱鬧的街道,瞬變空城。5月15日,雙北疫情升至三級;緊接著教育部宣布停課不停學,網課、居家線上學習開始,考驗著老師、家長與學子。藝文活動按下暫停鍵。WFH在家上班、蔬菜箱熱銷與疫調實聯制登記,許多商家歇業,物流業者和外送員卻疲於奔命。為有效控管人流,各縣市也因地制宜開始市場容留管制與身分證號尾數分流。醫護人員冒著生命的危險,用意志力幫大家對抗無形的敵人,尚未能停歇。許多堅持在自己崗位的夥伴,收拾起自己的恐懼,奮力維持著大多數人的食衣住行。還有許多沒有病癥的確診者死亡,家屬只能在自處的隔離中孤獨悼念、哀傷送別。這應是最嚴寒的一個夏季了。村上春樹書中曾寫道:「當你穿過了暴風雨,你就不再是原來那個人。」聯合報攝影記者嚴正記錄這疫情下的碎片,希望透過影像,傳遞事件的完整價值。讓我們一起挺過這場暴風雨!更完整影片與更多照片請看聯合報數位版:https://vip.udn.com/vip/story/122171/5533123?from=vipudn_main2_cate
-
2021-06-15 新聞.長期照護
批評長輩是防疫破口...老人受虐恐成「屋內事」
今天是「世界老人虐待警醒日」,台灣防暴聯盟指出,據衛福部統計,去年家暴通報案中,高達8千多件為「直系血姻親卑親屬虐待尊親屬」,意即晚輩對長輩施虐,若再加上獨立統計的老人保護案件通報,數量更不只8千多。聯盟認為,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家庭成員衝突增加、社會充滿高壓惶恐氛圍,老人受虐事件極可能成為「屋內事」,成為防疫下被掩蓋的傷口,提醒民眾簡單3步驟,對家中及社區中的老人家多一點關心、少一點責怪。台灣防暴聯盟表示,老人虐待事件通常不只存在單一類型,根據警政人員2017年研究,有超過21.7%的案件存在著兩種以上的暴力形式,衛福部老人保護概況統計資料則將老人保護類型分為:疏忽、遺棄、身體虐待、精神虐待、財產侵占/搾取與無人撫養,其中,又以無人撫養作為最常見的受虐類型。由於近來疫情緊張,防暴聯盟指出,社會中充斥著批評老人為疫情破口、嘲笑老一輩不會使用掃描軟體等情事,不但加深世代隔閡,也加劇年齡歧視,這些累積已久的歧視,恐將進一步成為滋生暴力的溫床,因此呼籲民眾,歧視、對立往往來自於對彼此生活經驗的不理解,防疫期間,社會更需要的是少一些責怪、多一點關心。台灣防暴聯盟說,高齡社會加速到來,加上台灣傳統社會「法不入家門」陋習,導致受虐老人對外求助意願不高,或喪失向外求援的能力,因此聯盟從2018年陸續成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輔導培力團隊,藉由關懷訪視、電話問安挖掘社區中隱藏的老人虐待事件,相信唯有透過「改善公眾態度」,才能從最根本杜絕暴力的發生。為此,防暴聯盟分享3步驟,邀民眾在恐懼蔓延的社會氛圍中一起守護高齡長者,從自身對身旁長者的友善開始做起:第1步:多與家中長者談天。疫情期間,透過電話、視訊等方式,簡單3分鐘的問候,都是關心的開始。第2步:隨時問候與關心社區長者。即使減少外出,我們多一份關心、留意鄰居長輩動向,若有發覺任何警急情況,都可以是救援的第一線。第3步:認識家中附近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疫情結束後,請留意家中附近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並了解社區互助理念,鼓勵讓家中長者走出家門,放心讓長者在熟悉的環境中安老;疫情期間,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依舊持續提供電話問安等遠距服務,減少疫情與距離帶來的衝擊。
-
2021-06-15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專家:染疫者比一般受害者更弱勢
【記者林敬家、黃寅、簡慧珍/連線報導】學者針對新冠肺炎中國大陸確診者恢復追蹤研究發現,許多人回到社區後在公共場合被嫌棄,被迫改名、搬家、換工作,重演過去SARS時期演變的局面;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主任王智弘說,外界對確診者的「汙名化」,反射出恐懼與擔憂,這是社會另類隱形壓力,政府和民間都要覺察並因應。王智弘說,同樣是受害者,太魯閣號事故傷亡者能得到支持與同情,傳染病感染者同樣受害,不但得不到關懷,還被歧視,比一般受害者更弱勢。且社會汙名化影響時間可長可短,怕得是感染者出院後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演變成生理上傷害,對生命價值產生負面懷疑,某些情境、創傷不斷再現,影響到正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建議確診者不要一個人獨處,要有情 感連結,政府與民間都應提供關注與協助。大葉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黃丰姿指出,歧視行為往往把害怕投射到他人,批評、孤立、仇視與貼標籤行為,成為「變相加害人」;比如稱呼「葡萄家族」雖能說明傳播鏈,但有標籤化負面效應,政府雖都以案號代表確診者,仍應避免透露個人的就醫資訊。朝陽科大學生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洪凱婷說,疫情期間大家應多一些同理心,沒有人願意染疫,要避免自我焦慮導致失控與過激行為。
-
2021-06-15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近半染疫者現「急性壓力症候群」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國人苦等疫苗、憂心不小心染疫的壓力不小,但痊癒者回到社會後面臨「歧視」問題的壓力更大。醫院發現,近半數染疫者出現「急性壓力症候群」,他們被指責傳染給親友、被不認識者丟垃圾,甚有人出現想不開的負面情緒,心理復健之路漫長,能不能完全恢復染疫前心理狀態要視人格特質而定,通常須半年。彰化一名保險業務員為拚防疫保單業績積極拜訪朋友,結果誤把疫病傳給朋友和客戶,被客戶埋怨,日後生意恐怕難做;她至今睡不好,向朋友哭訴「我不是故意害人」,甚至有負面情緒。有確診者病癒回家,家門前騎樓常被不明人士丟垃圾,還常有不出聲的奇怪來電。曾有陌生人經過,大聲咒罵「回來是要再傳播病毒嗎?」這名確診者與家人默默搬回埔心鄉獨門獨院老宅,目前呈半隱居狀況,他痛苦地說:「先暫時與世隔絕」。「這次事件不知多久才能淡忘。」彰化縣第一例水果盤商傳播鏈造成九十八人染疫,水果盤商的長子說,自認是年輕一代心理調適能力較強,但已找不到鼓勵自己樂觀面對的動力,父母、出嫁的姊姊更難跨越心理障礙,還因間接傳染造成女婿阿嬤病故,來自夫家親友不友善話語,讓一家人自責又難過。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主任梁孫源說,近半數染疫病人出現焦慮、緊張、失眠、沒食欲的急性壓力反應,院方成立「心理關懷小組」,開辦團體視訊課程舒壓,職能治療師與社工師每天輪流打電話關心確診者,精神科醫師也加入會診,發現很多病人一講就是兩小時,最擔心是出院後怎麼面對親朋好友。梁孫源認為,時間會稀釋傷痛,一般人半年後可大幅改善負面情緒,但如果台灣疫情無法降溫,相關訊息不斷圍繞,會讓染疫者一直回想起染疫的相關事情,白天恍神,入睡易作噩夢,可能聽到與疫情有關消息就難過、緊張、悲傷,這是標準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建議其他家人與朋友應多陪伴,必要時求助精神科、身心科和心理師。學者調查兩岸SARS疫情,並參考外國研究報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通常出現在病癒一個月後,逐漸出現失眠、恐懼等身心症狀,長達五年。學者指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也是被害人,卻被忽略後續心理追蹤,未來五到十年都會煎熬度日,政府應啟動關懷追蹤。
-
2021-06-1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警打疫苗暈倒「白袍恐懼症」 醫:看到醫護血壓不自覺飆高
基隆市警第二分局蔡姓警員昨天下午施打新冠肺炎AZ疫苗時,突然昏倒在地,後來轉醒,表示只是暈針,沒有送醫,警方說,他以前也有這種暈針狀況,即俗稱「白袍恐懼症」,和疫苗沒有關係。基隆市一名診所執業醫師說,白袍恐懼症多發生在小朋友,成人也有,是因看到醫護人員血壓會不自覺飆高。第二分局長高德昌說,分局第三組蔡姓員警施打疫苗後有暈眩情形,經瞭解,該員平時本身即有暈針情形,即針刺過程產生身體不適狀況,為俗稱白袍恐懼症,並非屬於施打疫苗後產生之症狀。注射後已無大礙並返家休息中,分局會持續關心該員身體狀況。由於近日現在全國各地都在為優先名單第一線的醫護、消防、警察人員等施打疫苗,很多人不解什麼是白袍恐懼症?紛紛在網上或社群詢問。基隆一名診所執業醫師今天解釋說,所謂的暈針,一般稱為白袍恐懼症,多發生在小朋友,以前大小在勸阻小朋友一些行為時,常說「不乖,就帶你去給醫生打針」,讓小朋友從小對醫生有怕怕的心理畏懼感;成人也會有,可能以前有一些不好的經驗等因素,或是自己身體狀況。醫生表示,也就是說,白袍恐懼症就是,一看到醫護人員,或者一走進醫院看到穿著白袍的醫生或護士,血壓、心跳及呼吸等生理數值會因緊張往上飆高。醫師建議,平常就要多注意自己的血壓,定期到衛生所量測,或在自家買血壓機,多熟知醫護人員的工作,可在打針前先溝通,放鬆心情,及平時自己隨時注意自己的血壓量測,就可降低白袍恐懼症的發生,也就不會暈針了。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表示,提醒若民眾出現白袍恐懼症,即為看到醫護人員血壓會不自覺飆高,建議可善用國健署建置全國各地血壓量測服務資訊,定期量測血壓。新冠肺炎衝擊,個人自我防護固然重要,但血壓自我管理更不容忽視。
-
2021-06-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觸陌生人風險高 趙少康:物流、外送員應優先打疫苗
本土疫情持續嚴峻,但國內疫苗嚴重不足引發民眾擔憂。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表示,三級警戒管制後,不少民眾靠上網購物、美食外送度日,物流、外送人員工作量大增,染疫風險也提高;因此,他建議,物流、郵政及外送工作人員應優先打疫苗。趙少康表示,因為國內疫苗嚴重不足,指揮中心只好排定順序開打,目前有11大類,50歲以下者如果不具特殊身分,直接被排除在外。趙少康指出,物流、郵政、外送人員每天接觸的都是陌生人,常需橫跨各區,甚至進入醫院、社區,可算是高風險群,「只要接觸一名確診者,很可能成為大型傳播鏈」,將病毒帶到到處跑,後果不堪設想。趙少康表示,物流工作者每天頂著艷陽或大雨,在三級管制下辛苦為大家送上熱騰騰美食、農產品、居家用品,甚至口罩、酒精等上網訂購的防疫物資,郵政人員更曾參與發放振興券等重要任務,都是維持民生需求及社會安定的大功臣,「他們同為防疫第一線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應該被列入疫苗優先施打對象」。趙少康說,民眾除了向在第一線服務的醫護警消致敬,也要感謝每天奔波冒險的物流及郵政人員,政府必須立即協助他們降低自己可能染疫的恐懼,如又因政府的不作為,導致外送從業人員成為防疫破口,將再度引發社會不安,民間消費等經濟活動勢必更萎縮,倒楣的又是同島一命的大家。
-
2021-06-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新利器!智能機器人進專責病房降低醫護感染風險
疫情緊繃,台中慈濟醫院防疫專責病房增添利器「智能機器人」,服務病人也能降低醫護風險。台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表示,期待藉AI科技保障醫護人員,並透過機器人傳送醫護人員的表情與語音,把關心送到病榻邊,讓隔離病人感覺有溫度的照顧。吉輔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水金代表公司捐贈一台智能機器人給台中慈濟醫院,機器人提供多項功能並具備移動靈活特色,已完成測試進入病房服務。黃水金表示,疫情影響,全民生活都有很大變動,最辛苦的是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希望透過機器人運作,對醫療體系多少有點幫助,降低感染風險。台中慈濟醫院設立多個防疫專責病房,收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人。簡守信能體會確診病人心中的恐懼,也希望AI智能機器人的加入,減少醫護人員曝露的風險。他說,此時此刻照顧病人是最重要的議題,智能機器人用在防疫專責病房,藉包膜消毒減少感染。隔離病房病人量血壓、心跳,體溫與血氧的數據,則可以直接傳到護理站,完整掌握病情。疫情過後,機器人也可以運用在普通病房。簡守信舉例,住院病人的衛教提醒,詳細解說入院後的相關處置過程。甚至當醫師必須在國外開會,萬一病人有臨時狀況需要,醫師都能及時掌握,多方面的運用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相信都能有充分擴充運用的服務項目。護理師周卉婷實際操作智能機器人,直說「很有趣」。他說,智能機器人到病房服務要先設定地圖,確認動線,將來就會依指令動線提供服務。一支手機就能操作機器人,前、後、左、右轉動,藉機器人加入專責病房照護,可望改善照護病人流程,減少護理師進出專責病房次數,降低感染風險,可說是醫護照護與病人雙方的福音。
-
2021-06-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為何新冠確診者要脱下衣物跑出病房?醫師這麼說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第一線醫護人員忙個不停,日前才傳出有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攻擊護理人員的憾事,然而患者脫序的行為不只一樁,5月22日,一名男子因呼吸喘、咳嗽且有痰之症狀,前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篩檢,發現該男血氧濃度為87偏低,肺部X光片雙側已有浸潤情形,5月23日入住ICU插管治療,後續轉往專責病房,卻出現混亂行為、意識障礙及失憶等的急性精神症狀,患者甚至脫光全身衣物奔出病房,但自己竟渾然不知。在疫情恐懼壟罩之下,患者的精神狀況是否出了問題?封閉式環境及身體的併發症造成加護病房症候群台北慈濟醫院急重症管理中心主任吳燿光指出,這名患者拔管後,28日由專責病房照護,竟在30日下午1點左右,自行推著點滴走出病房,正巧被穿著防水隔離衣的護理師發現,趕緊將他安置回房後,於31日中午再度會診身心醫學科醫師。急性精神混亂是加護病房常出現的症狀,俗稱加護病房症候群(ICU syndrome),指加護病房封閉式環境及身體的併發症,所產生的心理及行為改變。新冠肺炎造成急性肺部病變及身體的損傷,對患者身心所產生的影響,引起譫妄症狀及記憶缺損等心理方面的疾病。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陳益乾表示,所謂譫妄症是因為身體疾病或某些合併藥物,引起大腦功能急速失調、導致混亂狀態,患者的病程常時好時壞。除了開立藥物外,亦協助其認知重建臨床上,ICU症候群比例並不低,特別是疫情期間,病人於隔離情況下使症狀加劇。陳益乾說明,治療此類病人除了開立藥物外,也會教導患者記錄目前所在的空間與時間,協助其認知重建;其次家屬關懷也相當重要,保持電話連繫使患者安心,才能盡速恢復正常。吳燿光則表示,類似該名男子症狀之患者,在專責病房裡就有好幾位,並包含多名精神疾病患者,疫情緊繃之際,台北慈濟醫院的跨團隊照護診療,後續也將由身心科追蹤病人情況。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確診者「快樂缺氧」居家如何預防? 1方法自我監測 。COVID-19疫苗保護力、安全性差在哪? 一張圖秒懂「5大廠牌疫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