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6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恐懼
共找到
1040
筆 文章
-
-
2020-06-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降低檢疫染疫風險 「防疫方舟」桃園敏盛醫院亮相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趨緩,但防疫仍不能鬆懈,由勤益科大教授翁國亮研發的「全外氣防疫正負壓醫護安全健康環境自然空調作業系統」,在科技部價創計畫指導下,作為行動檢疫站運用,繼台中秀傳醫院率先採用後,桃園敏盛醫院也成為示範醫院,副市長李憲明等人今天訪視這套建置在急診室門口的「防疫方舟」,肯定設備能保護第一線醫療人員,免除暴露於被感染的風險之中。這套作業系統簡稱為「防疫方舟」,概念為以大量新鮮空氣產生正壓分離的作用,讓受檢疫者端的氣流無法流向醫護人員,降低病毒於空氣中交叉感染風險,確保醫護與受檢雙方所處的環境安全、潔淨,在產官學攜手合作下,陸續有醫院建置使用。菁鏈科技公司副董事長呂昌橖說,疫情期間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健康風險很高,在接觸檢疫隔離過程中稍有閃失,極可能遭致感染,這套防疫方舟,可以提供一線的醫護人員安全無虞的工作環境,除捐贈桃園市政府2座防疫正壓安全掛號亭給敏盛醫院經國院區的急診室門口,還協助院方把原本的發燒篩檢站改建成正壓安全檢疫處,共斥資約200萬元,讓醫護人員在辛勤之餘,也免於感染新冠肺炎的恐懼。敏盛醫院院長劉宜廉說,疫情爆發以來,全力配合中央及地方的防疫政策,院內同仁各項措施均超前部署,杜絶院內感染的機會。感謝菁鏈科技捐贈正負壓檢疫設備,讓戶外發燒篩檢站如虎添翼,提供安全無虞的就醫環境,同時保護一線醫療人員。選定敏盛醫院作為示範醫院,是桃園市政府肯定院方防疫努力的最佳證明。李憲明今天在科技部產學鏈結中心執行長楊涵淳、市府衛生局長王文彥、環保局長呂理德、環境清潔稽查大隊長羅文林等人陪同下訪視,李也親自進入防疫方舟內了解運作方式,親自體驗系統創造出來的正負壓防疫環境,並表示感謝企業率先捐贈醫院安全、舒適的防疫設備,先以敏盛醫院協助推行,未來成果不錯,會大力推廣運用。
-
2020-06-03 科別.眼部
開白內障突然坐起 幽閉恐懼症發作
67歲彭姓男子接受白內障手術時,上了手術檯,點完局部麻醉眼藥水後,卻突然血壓升高、心臟加速,一直說無法呼吸,甚至要坐起來。醫師評估他有「幽閉恐懼症」,暫緩動刀,後來改變麻醉方式,再動白內障手術,現在已恢復正常視力。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白內障手術如果是局部滴眼麻醉劑,會先用消毒巾蓋住臉和眼睛,只有手術眼會露出來,有些病患會有心理恐懼,因此,臨床上有3種特殊的族群並不適合局部麻醉。第一類型患有「幽閉恐懼症」,當病患開刀只露一眼,會突然緊張害怕心跳加速冒冷汗,甚至坐起來,害怕到說不要手術。第二類型是重聽,無法正確聽從醫囑,手術過程會增加風險;第三類型則是失智症,一樣無法和醫師溝通,增加風險。陳瑩山建議,這3種類型白內障患者可採舒眠無痛麻醉,手術時間大約只需20分鐘,安全又恢復快。麻醉科主任文寄銘指出,全身麻醉需要插管,副作用可能會造成喉頭乾澀或聲音沙啞,對老人家風險高,恢復期也長,而麻醉藥劑量不足可能引起病人躁動,甚至在麻醉中甦醒,對手術過程產生心理及生理上的不利影響。白內障手術可透過「舒眠無痛麻醉」,加上「麻醉深度腦波偵測儀」及「經鼻高流量潮濕氧」,全程由麻醉醫師操作。腦波偵測儀監控麻醉深度,可藉由觀察腦部電波變化,調整麻藥的用量,保持生理徵象的穩定。經鼻高流量潮濕氧則透過潮濕加熱器給予高流量氧氣,可避免插管或使用喉頭罩後的不適感。
-
2020-06-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長久待在家會削弱免疫力?醫師給答案
新冠疫情期間長久待在家裡,許多人擔心免疫力會不會變弱?專家說安啦!困在家裡不會減低你的免疫力而使你更易受到病毒感染。在凡事都令人戒慎恐懼的避疫期間,家庭醫師卜燕(Natasha Bhuyan)的說法應該讓你放心:「沒有證據顯示,長期待在家裡會讓你的免疫力變弱。我們的免疫力是經年累月,由好幾個因素組成的,再說待在家裡也會接觸到屋內不同的病原體。」總之,沒和外人互動,不會減弱你的抗病能力。話雖這麼說,有幾點還是要注意。首先,太陽曬得不夠,不是保持免疫力的好方法,因為人體本來就需要陽光提供維生素D,才能正常運作。因此,散散步、騎腳踏車、到公園去,記得保持六呎社交距離,曬曬太陽,不失為吸收維他命D的好方法。如果你家庭院、陽台、頂樓夠大,那更應善加運用。2010年國家醫學圖書館期刊曾刊載研究報告說,每周曬幾次太陽,每次10到30分鐘就能吸收「保持健康」所需的維生素D了。其次,舉家避疫本身不是問題,擔心如何度過疫情,自找的心理壓力才是問題。心理學家希斯曼(Jared Heathman)說,壓力會讓血液裡面的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量上升,降低我們的免疫力。皮質醇荷爾蒙不平衡,會讓血糖上升,打亂免疫系統,病毒入侵時,免疫反應就會慢下來。免疫系統應戰能力遲緩,對身體的不良效應百端,例如,佛羅里達州頭髮與頭皮雷射治療診所的主任山提諾(John Santino)指出,過去幾周,就有不少病患說他們頭髮掉得厲害。毛囊受損,出現假性斑禿(alopecia areata),可能就是過度緊張與壓力造成的。如何平衡心緒呢?卜燕建議正常起居、多吃新鮮食物、經常運動、每晚睡足8小時。寫日記、打坐也無妨,曬曬太陽更好!
-
2020-06-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陳時中讚小兵立大功 口罩實名制117天 狂買七億片口罩
十四天可以買九片成人口罩的今天,人人都能有足夠的口罩保護自己,人們幾乎忘了今年一月前的台灣,許多人跑遍住家附近的藥妝店和便利商店買不到口罩,甚至有醫護人員為了省著用,一個口罩一戴再戴。口罩實名制117天,全民共買七億片口罩,讓台灣防疫「罩」得著。台灣從大年初四後每天釋出口罩600萬片、超商每人限購三片口罩,但害怕新冠肺炎的民眾把恐懼化為搶購,即使工廠不斷趕工,但民眾買不到口罩,罵聲四起。如今台灣口罩從日產271萬片提升至日產近2000萬片。陳時中大讚「口罩雖小小一片,但小兵立大功,都是即產即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物資組組長王美花說,口罩國家隊的靈魂人物是紡織研究所,其協助各廠調料調零件,並負責點收每天生產的物資。因目前仍部分徵用,國軍雖然退場,紡織廠仍未退場。王美花回憶,隨著民眾開始了解正確戴口罩時機,口罩工廠及支援的國軍弟兄們日夜加班,及後續口罩實名購買制度上路,郵差和藥師們的全力配合分送、銷售,口罩之亂才得以緩解其中,王美花特別提到,全球首創的口罩實名制2月6日在台灣實施,民眾可在6千多家藥局或衛生所以健保卡購買口罩,並於3月21日及4月22日分別再開啟實名制2.0及3.0,民眾網路預購後於超商、超市領取,甚可直接在超商預購領取,提高口罩取得可近性。口罩購買數量,隨著日產能增加,從7天2片提高至14天9片,至今總計提供超過7億片口罩作為民眾民生使用。另為照顧海外國人,在出口禁令之下,4月9日開放國人每2個月寄送30片口罩給海外國籍配偶或二親等內親屬。王美花說,鑒於國內疫情穩定趨緩,且庫存數量足以因應疫情周轉,自6月1日起採定額徵用每日800萬片,其餘數量開放內銷或外銷,但口罩實名制仍繼續並行,讓口罩國家隊打國際盃之餘,國人仍買得到一片5元的台灣製(MIT)口罩,「白宮也能戴MIT口罩,是最好的行銷。」另攜帶、郵寄或快遞至海外不再設限且不需申請輸出許可。一旦口罩庫存量低於1億片,將提高徵用量至1200萬片。王美花表示,目前國人整體口罩需求大致可被滿足,感謝國軍後備人員全力支援、紡織所統籌口罩徵收實務,以及中華郵政擔負物流重任。
-
2020-06-02 科別.眼部
動白內障手術突想坐起來 他幽閉恐懼症發作
一名67歲的彭姓男子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經確診需要做白內障手術,但上了手術檯,點完局部麻醉眼藥水,彭男卻血壓升高、心臟加速,一直說無法呼吸,甚至要坐起來離開手術檯,醫師評估病患應有「幽閉恐懼症」,溝通後決定先不開刀,後來經過麻醉評估,彭男選擇「舒眠無痛靜脈注射麻醉」,再開第二次白內障手術,現在已恢復正常視力。陳瑩山表示,白內障手術如果是局部滴眼麻醉劑,會先用消毒巾蓋住臉和眼睛,只有手術眼會露出來,有些病患會有心理恐懼。因此,臨床上有3種特殊的族群並不適合局部麻醉。第一類型患有「幽閉恐懼症」,當病患開刀只露一眼,會突然緊張害怕心跳加速冒冷汗,甚至坐起來,害怕到說不要手術;第二類型是重聽,無法正確聽從醫囑,手術過程會增加風險;第三類型則是失智症,一樣無法和醫師溝通,增加風險。因此,陳瑩山建議,這3種類型白內障患者可採舒眠無痛麻醉,手術時間大約只需20分鐘,安全又恢復快。麻醉科主任文寄銘指出,全身麻醉需要插管,副作用可能會造成喉頭乾澀或聲音沙啞,對老人家風險高,恢復期也長,而麻醉藥劑量不足可能引起病人躁動,甚至在麻醉中甦醒,對手術過程產生心理及生理上的不利影響。白內障手術可透過「舒眠無痛麻醉」,加上「麻醉深度腦波偵測儀」及「經鼻高流量潮濕氧」,全程由麻醉師操作,安全度高、完成率高, 風險低,恢復時間短。「腦波偵測儀監控麻醉深度」可藉著觀察腦部電波變化來調整麻藥的用量保持生理徵象的穩定,預防不必要的生理上的變化影響手術進行;「經鼻高流量潮濕氧」則是透過精密的潮濕加熱器給予高流量氧氣,讓患者呼吸安全品質再提昇,可避免插管或喉頭罩使用後的不適感或口咽部不適感。
-
2020-05-31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胰臟是否有病變 核磁共振一目瞭然
老婆去醫院拿核磁共振的報告回來。「你看,報告上寫著excellent!」一邊說一邊露出得意的笑容。我仔細看了一下,excellent是沒錯,但前幾個字study quality excellent,是本次檢查影像品質良好,不是檢查結果很好!做核磁共振時,需要配合指令停止呼吸,但有時病人憋不住,影像就會模糊,影像品質就不好,有時會影響正確診斷。術業有專攻,因此,絕對不能自以為是,自我判斷,有時反而誤了大事。核磁共振是近三、四十年來,電腦斷層之外另一項診斷人體器官疾病的重大發明,它與電腦斷層不同,沒有輻射線之害,對於某些器官例如腦部、攝護腺、軟組織,比電腦斷層還能提供更多更細膩的影像,是現代醫院必備的儀器之一。但做核磁共振檢查,病人要進入一個中空的儀器中間,很像法國大革命時的斷頭台,不少病人有空間恐懼症,不等進入那個框框,心裡就害怕起來,檢查也就做不成。此外,它一次檢查所需的時間比電腦斷層還久,不少年老病人無法完成。對腹部器官的檢查而言,它目前是檢查胰臟病變的最佳工具,目前檢查胰臟最簡單初步的工具是超音波檢查,但胰臟的頭部,尤其尾部常受胃腸空氣的影響而模糊,因此,臨床上高度懷疑有胰臟尾部或頭部癌,核磁共振是必備的檢查。台灣醫療儀器普及,有儀器就可以檢查,但影像的判斷還是需要專家為之,而每一種檢查都有其盲點,平日吸收一點現代醫學知識,對自己及家人的健康都是一個保障。●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89期已出,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05-30 橘世代.健康橘
孝親,不再有憾…讓媽媽高雅老去也高雅再見
2017年,母親農曆生日正好落在次年的元旦,本想這樣的巧合就選當日家聚,為母親慶生,沒想到計畫趕不上變化,我們在2017年12月29日為母親辦了追思禮拜。資優老人 一顆童心愛摸兩把母親94歲,雖重聽但仍能溝通;目略不明,看電視、書報尚無大礙;雖常抱怨雙腳無力,但我觀察枴杖只是拿著心安,步履輕盈跟得上我們的腳步;雖有高血壓等慢性病,但藥物控制得宜。每周固定洗頭,時間到了就去燙髮,衣著搭配合宜,每張照片都高雅、慈祥、嫻靜。好友稱她「資優老人」,當之無愧。一直慶幸母親晚年生活仍能自理,雖然她頻頻抱怨活到這麼老很辛苦,但和曾孫逗樂時童心未泯,打起麻將神采奕奕。我忽視了母親行動遲緩了,反應漠然了,表情呆滯了,短期記憶消失了。老化、退化,隨著歲月累積是不會放過任何人的。當母親連續兩天述說著全身痠痛,有別於以往的抱怨,我隱隱覺得不安。輪班陪伴 半夜跌跤我們崩潰雖然我們輪班陪伴,不幸仍然發生了。母親半夜跌了一跤,急診進加護病房。高齡加上頭部外傷,雖意識清楚,表達無誤,但因血壓高,血氧低,面臨插管抉擇!家人一陣兵荒馬亂,現場討論、電話連線,各個淚眼婆娑,小妹甚至站不住,倚著牆邊蹲著。爭辯、妥協;再爭辯、再妥協,最終,我們尊重母親在意識清楚時所做的決定:不急救、不插管、不發訃聞。在病情變化的驚心動魄中,及母親往生後治喪過程裡,都因依循母意,讓我們化悲傷、驚恐為動能,在回憶中因想著母親一生的行誼,感受為人子女的幸福與傳承的責任。親朋好友在慰問致哀時安慰我們:「母親沒受太多苦難,高壽又走得不拖泥帶水,真是福報。」我也是這樣自我安慰,但心中仍有遺憾。呼喊掙扎 疼在娘身痛在兒心當我們向醫護人員表明不插管急救時,我問:「能否轉安寧病房?」醫護人員告知不符住安寧病房的條件。我說,我想要的是人性的照顧。母親一進加護病房就插導尿管、包尿布、打點滴,因極度不舒服,想盡辦法拉扯,當然就被約束起來。又因是頭部受傷需要觀察,這段期間不能用鎮靜藥物,母親就這樣呼喊掙扎直到氣力用盡。我們不可能選擇在家壽終正寢,母親意外跌倒,我們也不可能不就醫,但就醫的結果卻不是我們想要的處置。挪威阿公 無痛安寧走上終點曾看到有位作者寫她挪威的公公如何善終。作者公公在挪威住安養院,高齡91,退化也有失智,也是跌倒但傷在手臂,院方縫合了傷口也打了嗎啡止痛。沒有進一步送醫是考量他的高齡,不宜再精密檢查受苦,只給嗎啡止痛,醫師說這是醫學倫理上的考量。後來她的公公不吃不喝,也沒打上營養針劑,護理師耐心向家屬解釋,人工注入的養分,只會徒增痛苦;進食與否要由病人自行決定,這就是生命的盡頭。僅僅5天見識公公的「好死」,作者說家屬的態度很重要。我知道這在台灣是行不通的,但這卻是我想要的,有可能嗎?【延伸閱讀↘↘↘】。人生必修課/放下恐懼,我們來聊聊「你想要的死亡」。失去至親/郭慧娟:沒有什麼反應是「應該」的,不要認為哭才是正常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5-30 橘世代.健康橘
記不住的圖書館幫你記!荷蘭圖書館做失智者的「腦」
荷蘭格羅寧根省多座圖書館設置健腦專區,號稱關於「腦」的知識應有盡有!這裡不單是失智相關知識學的寶庫,更可以成為失智照顧社群的重要連結,讓失智者及其家人、專業照顧人員、一般大眾,在舒適、不受干擾的環境,學習相關知識。在長者不斷增加的社會,失智者人數也隨比例增加;盡可能延長長者在熟悉的社區居住的時間,直到社區無法照顧之後,才入住機構,是歐洲許多國家的照顧原則。因此,社會衍生出失智友善推廣,希望失智者在居家周圍,都能持續且順利與社會接觸及運用資源。圖書館健腦專區 腦知識應有盡有現在歐洲國家,如丹麥、荷蘭等國,都有系統地結合不同社區團體發展,其中圖書館成為重要的一環。2014年,丹麥注意到失智者到圖書館借書可能忘記歸還,而被開罰巨額罰金,所以要求櫃台人員要有敏感度,注意借書者的狀況,並註記此人給予特殊協助。2020年,在荷蘭北部格羅寧根省(Groningen)有多座圖書館開始設置健腦專區(De Brein Bieb),提供玩具、書籍、活動和諮詢,號稱關於腦知識一切應有盡有!健腦專區的目的是幫助失智者、失智家庭照顧者、照服員、長照專業人員(護理師、個管師、職能治療師)。希望失智者與照顧者能到這裡借用器材,以輕鬆方式互動,得到樂趣,也讓照顧者得到喘息,不會困在單一照顧情境。同時,所有對失智和照顧有疑問的民眾,也可以利用專區充實知識,知道如何維持記憶,如何更有效運用音樂搭配活動健腦等。雖然在健腦專區的設立目標裡,沒有明說這是一種預防計畫,但實質上已存有這樣的精神。健腦專區配有專屬電腦,頁面已經整理、集結各類入口網站,幫助民眾可以更快找到資源。同時櫃子裡收藏市面上各種健腦工具,例如:懷舊圖卡、配對遊戲圖卡,動腦問題回答等;有的適合與失智者互動,有的雖然對失智者來說困難度較高,但可以給一般民眾練習。除了收藏櫃,還有大量圖書,例如:荷蘭人腦庫創辦人迪克.斯瓦伯(Dick Swaab)的國際知名著作《我即我腦》(Wij Zijn Ons Brein)等,還有荷蘭長者寫的各種老年生活體會、相關小說及影片。使用者可以直接坐在健腦專區的地上,也有桌子可以使用,充滿運用彈性,而且不會受到其他區域的干擾。失智者及照顧者的後盾為了提供完整且有效的支持,館方除了預備硬體資源,並在每週一安排固定時間讓照顧者們可以交流,週四上午則有心理學專家坐鎮諮詢。圖書館人員雖然不是失智專家,但可以用他們的專業服務民眾,提供民眾選書建議,同時有真正的照顧專家協同幫助民眾。早年許多失智者怕被標籤化或走失,而逐漸失去社會接觸,圖書館為他們提供了維持社會接觸的最佳機會,因為圖書館是很普遍、平常的公共場所,也讓人很有安全感。除此,家庭照顧者也多了一個求知解惑的資源,不需要看到電視廣告說什麼遊戲有用,就去買一套,因為圖書館裡都有,而且很容易找到。根據文獻指出,照顧失智者的家庭照顧者也是失智高風險群,因為他們為了照顧家人而降低了社會接觸。當圖書館成了新的去處,而且有相似處境的人能交流,將有助家庭照顧者理解不是只有自己處於困境,他們甚至可以從別的照顧者的遭遇,明白還有人比自己更辛苦而釋懷。荷蘭早在2007年,就發起世界知名且群起仿效的「阿茲海默咖啡」,在社區尋找地點定期辦活動,幫助失智者也幫助照顧者。活動有固定流程,其中也有醫師解答,但活動終究時間有限。現在圖書館規劃健腦專區,剛好增加民眾學習資源,有些知識可以自己學習,增加知識基礎。先進國家對照顧的定義,是人人有責任自我照顧,民眾需要與時俱進充實新知,而圖書館正好可以扮演這角色。為了鼓勵民眾正視失智照顧、懂得求助、知道圖書館的功能,館方和藝術家合作,由藝術家設計行銷活動,到日間照顧中心教導長者製作毛線編織的心型圖案飾品,還有設計行銷紀念品供民眾參與和使用,可填寫個人想到的鼓勵、同理話語,稱為「愛的留言卡」。如果民眾一時想不到什麼好的鼓勵話語,不用擔心,這裡是圖書館,館方早已準備好參考書,民眾可以翻找書籍聯想,或是引述書中的一句話。例如有人寫「我正動腦計算有多想念你,但始終無法算出多麼愛你」、「我多麼愛你,你絕不孤單,我們一起成長」、「有人給我諸多關照,我想這正是愛」。寫留言卡也是動腦,而且是助人正向動腦!就這樣,這個健腦專區因大家動腦,而不斷出現有人味的新創意,也符合晚近圖書館經營原則,讓圖書館不只是K書中心,也不只是來借書的地方,而是成為公民一起創造新知的發源地。荷蘭發展健腦專區並非臨時起意,或單找一個圖書館設立,以成為特色績效,而是有系統地發展,讓各地區民眾都能就近取得資源,可以實質支持民眾面對老化產生的挑戰與困境。推廣失智友善社會 圖書館是重要知識寶庫不是只有問醫師,才能做到失智友善和增加對腦與記憶的了解,而是提供終身學習資源,讓民眾可以自學。唯有如此,才能更普及知識,減少因無知造成的問題,如聽信偏方、容易被騙。腦知識博大精深,一直在翻新。腦老化不等於世界末日,因為了解愈多,就愈知道如何使用還有能力的部分,及如何保有腦力。比起去醫院等看病的地方找照顧線索,或者抱怨醫師給的時間不夠,圖書館氣氛讓人更自在,可以放鬆地按個人步調,一次廣學很多基礎知識,還可形成最在地的跨域新社群;當地的圖書館購入豐富的遊戲軟體和書籍,就不需要讓所有關懷據點和日間照顧中心都買一套,讓預算可以用在刀口上,可說是一舉多得。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20年5月號(NO.98)》【熟齡精選延伸閱讀↘↘↘】。人生必修課/放下恐懼,我們來聊聊「你想要的死亡」。幫助困在失智迷霧中家庭 鄭嘉欣成為不一樣的律師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29 橘世代.健康橘
「50歲,很年輕」法國女人教你看見 - 年齡優勢
在我五十歲生日那一天,我已決定從此不再提起我的年齡。不向任何人提起,尤其是不再對我自己說。很顯然的,所有我能找到可以尊重這個心願的方式,就是開始寫一個部落格「快樂五十」(Happy Quinqua),而且帶著深摯的慈悲,迎接這種矛盾悖論。我們想盡辦法相信,五十歲的年齡正處在人生中間段的分野,同時也讓自己去看重這一個階段生命的優勢。不,五十歲並不是人生對半的中點,也不是人生四分之三的階段。五十歲,既不是人生的結束,也不是生命的最後一部分。五十歲,是一種很輕鬆怡然的意識,是一種抽離的完成,各種經驗的總和,是完整的整數,也是一扇門,通向尚未探索的新奇事物之康莊大道。五十歲,可能很恐怖,也可能很精彩。如果我們有計畫、有預期,如果生命的髮夾彎都正確地開始轉向了,那麼,五十歲肯定會更輕鬆自在些。如果我們沒有轉向,那很棒。如果我們幾乎就坦然接受了這個歲數,那更好不過。我們很慶幸誕生在這一個時代,多虧有充裕豐足的食物、化妝品的推陳出新和生活質量的提升,讓五十歲的年齡依然每年都能恢復一點點年輕的活力。所以,如果再加上愛情、幽默感、良好的遺傳基因⋯⋯和一點運氣的話,拍拍手,妳馬上就年輕十歲啦!這是最好的同花順條件。儘管如此,關於預期壽命這件事!這個統計概念,即使不斷在積極進化中—在我五十歲的時候,我生命的後半段,所剩已經越來越少了。伴隨著痛苦,我發現,我身後的春天,比我眼前未來的還要多。如果我的經歷體驗能夠引導我一點點,我會竭盡全力與記憶達成一些妥協,以避免懷舊的情緒蔓延。我盡可能消除心中的遺憾,我相信,所有我年輕氣盛時的那些特徵,到現在半點都不缺︰深夜狂歡的活力;節慶歡聚熬夜後,隔天照樣生龍活虎;抑制不住和衝動的性行為;這個歲數的男人會搞的偷吃及出軌的行為⋯⋯現在,我樂享碩果僅存的一切,並且向供應我們許許多多優質能量的時代致敬。因為那些協助使人從五十歲能回春到四十歲的佐劑,可是我們母親那一代人沒有機會擁有的。我練習以全方位的意識去發現好玩的、溫柔或愉快的片刻時光,而游標就游移在第一口啤酒和生命中的鹽3,這類極不起眼的生活細節中。每天從日常生活擷取,一些無意中看到的、讀到的或喝酒時聽來的趣聞,然後把這些搞笑、窩心的事都分享出去。這樣流動不的人生,一點都不覺得乏味無趣,這樣過日子,是多麼快樂愜意的事啊!在日常生活中,在身處的城市裡和時代之中,請發掘出美好的那些面向,並且從別人的身上和他們的微笑裡,看到善意的那一面。從別的角度方向,回歸到事情的本質。為了把一件事情看得更完善,請用另一種角度去觀看。然後,為了陶醉在這迷人的時光,讓自己更開懷—請妳用花朵讓生活更加芬芳;以笑聲讓心靈明亮起來。把喜悅歡樂盡早傳播出去。所有這一切,都是我成就的一部分。然後,有一些時刻是消極、寧靜安詳的。這樣的時光,不是我追求的;沒有強求,更不是我能掌握的。我不做決定,不強調,不大驚小怪,我終於心悅誠服,願意誠心迎接它們了。無疑地,這就是幸福(le bonheur),在最簡單的字源上名符其實︰合適的時光(la bonne heure)。心悅誠服的幸福時光五十歲,也許就是這樣至高無上的時光,妳主權在握,沒有緊迫盯人的時間表催促著妳。妳所擁有的時光,也不是分割瑣碎的當下瞬間,而是擁有像絲絨般的柔軟滑順,和等在前方的時間之流。對這種生活一再加速向前的情況,我嚮往能再擁有一些特權,擁有更多一點特別珍貴的片刻光陰,而擁有少一點忽忽流逝的平淡瞬間。我之所以寫這本書,就是希望能夠分享一個客觀而仁慈的觀點,來談論五十歲以後的女性。透過一些片段軼聞插曲,又不失全面觀照的介紹,帶點酸又不失幽默的口吻,來探討年逾五十歲的女性所面臨的徘徊徬徨、勇氣、狂熱和掙扎奮鬥。這些大齡女子,不得不反抗數十年來經常貶抑女性的各種偏見。而為了留在競爭比賽中,她們從未放棄過日復一日的戰鬥。大齡女子們,妳們承受了經年累月蓄積的壓力,直到五十歲才一舉爆發,成為生活失去平衡而昏頭轉向的受害者。這本書,就是專為妳們而寫。因為,對於讓人如坐針氈的生命「大限」,一旦我們克服死亡的恐懼和命定的心態,一旦我們擺脫對出生年份的情結,一旦我們熟悉了普遍增生在脖子和膝蓋以上的贅肉,而且欣然接受這些歲月的痕跡,終於能夠從別人對我們肉體外表品頭論足的眼光中解放時—於是,我們終於可以呼吸了,可以繼續往自己的道路前進,安靜地,靠近自己。如果,在途中,忽然心血來潮,有一股欲望召喚我們,想要種植一棵「桌椅樹」,把這棵傢俱樹4養大,然後跳到桌上,高聲手舞足蹈,又有誰能攔阻我們呢?和「大齡五十後」作個了結有一天,我們的世界,依照時代的氛圍產生新型態的分類,而出現了結合「五十歲世代」(quinquagénaire)與「青春期」(adolescent)這兩個詞彙,縮寫成的新詞彙「大齡五十後」(quinquado)。這是社會學家瑟爾吉.蓋林(SergeGerin)發明的詞彙。「大齡五十後」通常指的是年屆五十歲,意氣風發的熟男、熟女,生活過得像青春期男孩女孩般熱力四射的世代。二〇一五年九月,出現在瑞士《時代日報》(Le Temps)上的一篇文章發表了這個主題。接著,另一篇文章發表在《觀察者》(L’Obs)雜誌上。然後,是其他人也陸續探討相關的話題。所有這些文章都引用了我的部落格,並且將我當成「大齡五十後」的典型例子。一時之間,人們好像突然發現月球一樣,驚奇地爭相告知稀鬆平常的大發現。越來越多五十歲的男人女人,生活變得自由自在,因為離婚了;他們沒有子女在身邊,因為子女已離開父母;他們身材苗條,因為勤於運動健身;而且擁有更多空閒的時間,因為他們工作的時間減少(或者根本不工作)了。他們在做什麼?他們都購買什麼東西?「大齡五十後」取代了五十歲以下的家庭主婦,成為眾媒體和其他廣告商優先瞄準的目標。年過五十歲的「大齡五十後」,即將像以往舊世界的三十歲世代那樣,成為主力消費的一群。我記得,後來我確實確認過,容光煥發、五十後的大齡女子,的確是能夠控制自己體重的一群人:她們吃堅果種籽、吞食海藻,用香橙當調味料,在飲食當中撒一些奇亞籽,經常練習塑身美形的芭蕾快瘦伸展操(le barre au sol)。並且,五十歲熟女也允許自己勾搭年輕小鮮肉,搞曖昧的性遊戲,會「直截了當」打斷小鮮肉的話,然後「很嚴肅地」為他的話下結論。這些行為,並不妨礙她們隸屬於跑步俱樂部,也不影響她們拿起有機啤酒直接將瓶口塞入口中喝,不妨礙她們騎摩托車或腳踏車旅行,也不妨礙她們玩線上遊戲《世紀帝國》,而且對當下所有系列的遊戲名稱和英雄頭銜都瞭若指掌。當時有人問我︰「大齡五十後」的現象,會擴大嗎?那當然!但,很快的,媒體所呈現的「大齡五十後」的熟女們,是一群無法控制自己精力、拒絕老去的女人,是會上夜店狂歡,穿女兒的破洞牛仔褲,在自己褲襠私密部位刺青,擁有年輕的戀人(而且隨意變換情人),並在肚臍眼上穿個洞,裝飾一顆鑽石的世代。我當時理解到,這種譁眾取寵的詮釋,和我正在進行的寧靜進化的想法,實在是差了一萬八千里。我甚至可以想像媒體接下來報導的新聞會是以下狀況:有個金髮俏齡五十的熟女,她穿著太小的低腰牛仔褲而喘不過氣。她和女兒在舞池裡縱情放肆,然後貪婪地吸吮著小她十五歲的時髦年輕小伙子的小舌。我們想像,記者強行鼓吹她,往這樣的套路走︰「繼續!搖臀!我們在拍你們,現在,吻他,吻他⋯⋯」年齡不是主題,而是能量因此,我們要退出「大齡五十後」這個詞彙,讓我們找出另一個新的方向,來象徵這群五十歲以上的女性們。呈現出她們大齡後的生活狀態,是帶著好奇心和幽默感,對生活抱著充分的責任感,而且十分關注對自己有益的事物。年齡不是主題,而是大齡女子所擁有的能量,而且,她們打算盡可能地長時間保持這種新奇。這些五十後的女性,透過她們所有的經驗,是很可能讓這些都變得更加充實豐富的。她們可以和子女去聆聽嘻哈、饒舌歌曲的演唱會,也會去歌劇院聽古典歌劇。她經常慢跑,也不時散步。她看時尚雜誌《她》(Elle),也閱讀史賓諾莎的書,她可以擁有一個老情人和一個年輕的丈夫,或者相反。所以,隨妳高興怎麼稱呼她。對我來說,她就是一個還年輕的女人,只是順帶一提,她五十歲。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作者介紹: 米蓮.德克洛(Mylène Desclaux)出生於法國,米蓮.德克洛的時鐘裡有幾種人生︰曾經從事出版業及廣告業,亦擔任企業老闆,結束這一切活動後,目前住在巴黎,全心投入撰寫部落格「快樂五十」(HappyQ),《妳可以狼狽跌倒,但一定要優雅起身》是她的第一本著作。本文摘自《妳可以狼狽跌倒,但一定要優雅起身》,大好書屋 2019/11/16 出版【更多精選延伸閱讀↘↘↘】。與「老」共存/張曼娟:孩子不是我們的未來,老才是。「50歲後,更懂以簡馭繁」 把寶貴時間戴在手上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5-28 癌症.癌友加油站
該愛的愛、該放的放、該做的治療也沒少!民歌之母陶曉清晚年乳癌「中籤」後這樣面對
聽她的嗓音從收音機傳出,介紹著西洋流行音樂、民歌......她以電台廣播人的身份,策劃與召開民歌演唱會;在1970年代中期後,民歌逐漸成為台灣流行音樂界的發展方向之一,伴隨著無數人度過珍貴的青春年少,而她也在2000年,獲頒金曲獎的特殊貢獻獎;2017年,獲頒廣播金鐘獎的特殊貢獻獎─她是「台灣民歌之母」陶曉清。 她的生命河流(註)裡,始終熠熠生輝閃耀著:一個好女兒、好太太、好媽媽,還是知名廣播人!但到了中年後,她在好友介紹下,遠赴加拿大研讀心理課程,彷彿真正「回家」般自在,64歲正式領到加拿大海文學院(Haven Institute)的畢業證書與合格的心理諮商師。 【註】陶曉清在著作《生命的河流:七堂關於人生的成長課》中,道盡了心的掙扎與覺醒,以及一路上探索自我的努力。她說:「我無法決定未來,但我可以決定用什麼態度面對每一天 。」中年後訓練「心靈肌耐力」,64歲成為心理諮商師 「我去加拿大上課,是我生命很大的轉折點。其實我不覺得自己有欠缺,而是一種深沉的『自我壓抑』。想想我的工作是自己喜歡的,從來也不缺錢、不缺食物;過去沒有黑歷史,完成很多重要的事,我要死的時候沒有不可以。」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我發現我一直都在做模範,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有失誤過,沒有踩過爛泥巴 ,卻把自己搞得很累。我太驕傲了,不懂得求援、不容易相信別人,經常活得很孤獨。但我終於願意放自己一馬,也放別人一馬。」 「我爸、我兒子、我老公,甚至我的朋友們,每次我一生氣他們就拿我沒辦法。從小就發現這招有用,所以,好朋友一聽我說『隨便』,反而照著我的話做。我在加拿大上課後,他們教導我,人生不設限,同時自我負責的態度,這些讓我更加深刻知道『我是誰』,尊重了自己,更尊重別人。」 「老師常提醒我:『沒有人需要你的照顧,你是一面鏡子,把自己降到最低,完全地相信其他人有自己的力量。在課堂裡,我們完全可以犯錯,而體會在失敗裡,往往有最大的學習。」 十多年的心靈成長旅程,也讓她晚年獲知乳癌「中籤」後,不讓眼淚有太多表現的機會;該愛的愛、該放的放下,該做的治療一個沒有少,今年74歲的陶曉清,繼續用她擅長的廣播發聲,在「牽手之聲」網路電台擔任台長,穿越時空的限制,繼續傳遞音樂與關懷。 沒有怨天尤人!罹癌積極治療,珍惜眼前的每一天 「我的母親55歲因為乳癌過世,小妹20多年前就發現有乳癌,我一直是乳癌的高危險群,之前的乳房檢查沒有少過,乳房攝影、超音波都做,所以我一摸到、確診後就決定開刀。」 「我比較沒有經歷『否定』的過程,也沒有怨天尤人,只是覺得輪到我了罷了。但是那一刻被宣判,仍是逃不掉。」 「在我千百個浮上來的念頭中,第一直覺是我要死了!罹癌情緒很複雜,對死亡的恐懼會出現,其實那是對『未知』的恐懼;可是當下那一刻還是會驚恐。恐懼不會不見,只是會愈來愈少。」 「對於面對死亡,我想如果能好好告別,比較能放下對死亡的恐懼。這幾年我看到好多人,像是樹木希林 、大衛鮑伊的人生態度以及逝世,也給我許多新的體悟。回顧我的一生,已經很豐富了,其實人生很難了無遺憾,只能盡量把遺憾降到最低;也很難講看破生死,我們不是什麼聖者大師。」 第二人生穿越時空,繼續與聽眾「牽手之聲」 陶曉清說,可能是長期都在做「心理準備」,即使摸到乳房硬塊、被醫師確診時,心中雖仍有百般複雜的情緒,卻也少了「為什麼是我」的掙扎不願接受。67歲確認乳癌後,在10個月的療程裡,開刀、化療、放療,她與乳癌直球對決,而今身體健康,還能提攜後進,開啟晚年生活的另一片天。 「我記得罹癌後,我跟乳癌病友協會說,我現在拿到門票了,可以做你們的會員了!後來我又跟他們說,我現在好了,可以為你們做點事了。」 「他們(乳癌病友協會)好像一直在等我,因為他們一直想做網路電台,而廣播正好是我擅長的事;等到我病癒後,大家開始找免費軟體、伺服器......我來訓練癌症病友做廣播節目,每年都會訓練病友,將我的經驗傳承。」 50歲後不再心口不一,擇你所愛、愛你所擇 問陶曉清,喜歡現在的生活嗎? 「一天天過吧!讓自己慢下來,好好吃一頓飯。我覺得悠閒地洗個澡、大個便,就是幸福的事(笑)。我一急躁就出狀況,容易發生意外、跌倒,因為人一急就沒活在當下。」 「人要不煩惱是不可能的,但煩惱實際上對我們沒幫助,我們不需要保留它,有時我們可以想辦法轉移注意力, 像是我在社大做「日本和紙畫」創作,會帶來專注的快樂,我定期跟營養師『約會』,或是追劇、寫書、跟好朋友旅遊、訓練主持人等等,這些都讓我好開心,生活裡到處是快樂。如果生活品質不好,活著有什麼意思?」 陶曉清在中年之後,探索內在、了解自己,她認為「每個人生命的河流不同,自己選擇去承擔」、「自己能改變的就改變,改變不了的,就放下吧!」以至於即使歷經過乳癌化療,她仍勇敢面對。 「有時我們心口不一,那就讓我們心裡產生矛盾,便是一種『耗損』。像是想丟掉隔夜菜,又怕浪費;吃了怕對健康不好,丟了又有罪惡感......因此我覺得尊重自己當下的選擇吧!這樣才能活得輕鬆自在,也是『愛自己』的方式。在自覺的狀態下確認『這是我的選擇』,若要付出,必當是心甘情願。」 她中年時的「覺醒」,讓她不只是大家眼中的「陶曉清」,而是成為她自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為什麼愛、又為什麼笑,在人生各種角色與自己中獲得平衡;也讓我們清楚知道,幸福,始終是自己的選擇。 原文刊登:.生死很難看破、人生很難無憾!成功戰勝乳癌,民歌之母陶曉清:讓生活慢下來,就很幸福延伸閱讀:.出門玩「蹲」不下去,人生就少了樂趣!拒絕肌少症,你需要4個重要處方.40歲後學會「放鬆」,到老都不怕慢性病!舞蹈家華碧玉:養生,其實首重「養心」.婚姻一個人難維持,老公不忠要原諒嗎?離婚可怕,婚姻裡的孤獨,更可怕
-
2020-05-28 癌症.乳癌
恩主公新門診大樓 引進無死角3D乳房超音波
新北市三峽恩主公醫院新門診大樓25日落成營運,恩主公醫院院長吳志雄表示,投入全新軟硬體醫療設備,導入智能化科技,引進3D立體乳房超音波,能夠全方面檢查避免死角,設置門診、住院專屬App,即可獲得自身健康、掛號及看診資訊等。恩主公醫院門診大樓緊鄰原有的復興、中山醫療大樓,將病房大樓與門診空間確實分開,1樓為批價、掛號、藥局,2樓到4樓為西醫門診,3樓提供放射檢查服務,5樓為病檢分離的高階健康管理中心,6樓設置化療專屬空間、B3放射腫瘤科引進最新醫療儀器設備直線加速器。吳志雄指出,新引進的3D立體乳房超音波,比傳統只能拍攝照到的部位更全方位,從內、外到腋下都無死角。此外,核磁共振的孔徑也比以往的60公分,擴大到70公分,加上環境、燈光設備,降低讓健檢民眾恐懼。吳志雄表示,門診大樓成立後,原先病房大樓的空間像是2樓門診,改為60床的洗腎病床,擴大胃鏡、內視鏡室,而原本的洗腎病房則是改為12床單人病房,同時也增設4床安寧病房。吳志雄也說,醫院設施智能化,在單人、雙人病房設有床邊系統,醫生以名牌靠近機器,就可以了解該病患的健康資訊、心電圖等,而患者也可以按透過螢幕點選衛教。
-
2020-05-2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人的眼神使我們感到不安 學習做個有溫度的醫生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習醫之路」。兩位剛踏入醫院開始接觸病人的醫學生寫出他們對病人與家屬之感受的敏感度:由病人的眼神看出他的焦慮,但卻因為經驗的不足而感到惶恐;由家屬出自對病人的愛所提出的要求,引發他對過去所學的醫學倫理更進一步的深思。最後是一位已經畢業,並完成臨床訓練的總醫師回顧自己如何從學生時代的習醫過程,摸索出讓自己能成為一個「易感、有溫度、讓人暖心的醫者」的心得。身為剛進入臨床實習的醫學生,經常會遇到尷尬困窘的情境,病人或家屬的一個眼神或是提問,就讓我們感到不安。我們努力透過模仿,學習如何擔任一位能夠安撫人心的醫師,但很多時候,因為害怕能力不足而產生的恐懼,使得我們在面對病人時不自主地選擇逃避。然而逃避過後,帶來的是更多的自責與愧疚……上個月跟診時,遇到一位初診的大學生,主治醫師讓我和同學先到隔壁診間練習問診。從病人一踏進診間,我就可以感受到他的焦慮。他急躁地說著這次發現腫塊的經過、曾經去過哪些醫院、做過哪些檢查。談話過程中他語速偏快、有點坐立難安,也不時望向電腦螢幕,似乎想看我們究竟打了些甚麼。問完病史後,我們點開外院的電腦斷層影像,病人立刻湊到螢幕前問說:「所以這個看起來怎樣?」影像上明顯的腫塊使我稍稍震驚,但我也不敢對疾病有任何說明,只好指著螢幕告訴他一些基本構造:「這是你的心臟、肺、血管、淋巴結……詳細診斷我們不太會看,等等醫師會和你解釋。」在等主治醫師幫病人看診的空檔,我們看他很緊張,就開始跟他聊天。我們聊到他的學校、興趣、最近上課有沒有受疫情影響,他也好奇地問我們醫學生在醫院都做些甚麼、要實習多久等等。一來一往的問答中,他原本不安的情緒有稍稍平緩,而或許是因為年紀相仿較有話題,感覺和一般病人相比,我們和他之間又更熟悉了些。回到主治醫師的診間,醫師看過電腦斷層後,告訴病人這是腫瘤,需要進一步做切片化驗。當病人聽到「腫瘤」兩個字的時候整個臉都垮了下來、大口吸氣,隔了幾秒後終於吐出一個字:「好……」他不斷搓揉著雙手,我似乎可以感覺到他的手心正快速冒汗。等醫師解釋完正在打病歷時,病人眼睛睜得好大,轉而盯向坐在醫師身後的我們。他明顯正在發出求救訊號,似乎很希望我們說些什麼,但我當下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回應。當時我有個感受,原本在隔壁問診時,我們好像和病人離得很近,但當病人得到「這是腫瘤」的診斷後,我彷彿可以聽到原先建立好的連結應聲斷裂,雙方站在湍流兩岸,病人聲嘶力竭朝對岸吶喊,而我們只是無情地在對岸看著他。我並不想成為無情的人,但我無法克制地迴避病人的眼神,他的求救令我感到不安。等他看診過後,不巧當天我又在走廊上碰見他,他依舊睜大眼睛從遠方就持續望向我,我和他點頭示意後隨即快速低頭離開,原因之一是我為自己在診間的不回應感到羞愧,另一原因是我害怕他問出我無法回答的問題。那次在診間發生的事一直令我耿耿於懷,腦海中不時會閃過那位病人的眼神,我為當時無法給他任何幫助感到非常自責。或許是出於愧疚的心態,當我後續追蹤病歷系統,發現他轉到腫瘤科即將開始進行化療時,很想在他住院期間去病房關心他後來心情還好嗎。但我同時也擔心:「會不會經過上次看診後,他覺得我們很無情,不想再看到我們了?」兩周後的醫學人文討論課堂上,我把這件事提出來和同學及老師們分享。我原本以為這只是我內心的小劇場,很難在同儕間引起共鳴,但沒想到討論過程意外熱絡。很感謝我的同學和老師們給予我不少建議,也鼓勵我在經過告知病人腫瘤科主治醫師後,到病房關心他。病人住院的第一天,我便和當初一起幫他問診的同學,一同到病房去找他。在推開病房門前,我有點忐忑不安,畢竟內心還是懷抱著愧疚的心情,不知道病人會怎麼看待我們。令我訝異的是,他看到我們後的第一個反應竟是開心地說「欸是妳們!我當初在門診遇到的兩位實習醫師!」聽到他這麼一說我鬆了一口氣,我們坐到病床旁的沙發,聽他說起這陣子的就醫經過。我們問他關於主修相關的專業問題,而他依舊對於我們在醫院的實習生活很感興趣。原本我們剛進病房時他依然很緊張,但聊著聊著他也就變得自在放鬆了。最後離開病房時,他對我們來陪他聊天表示感謝,還開心地說我們有空可以多去找他。在習醫的路上我們還有好多要學,學習如何診斷、如何治療,還有學習如何在病人有需要的時候自然地給予溫暖。我們醫學生僅是在醫療體系中最不起眼的一顆小螺絲,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替自己各方面的表現感到灰心喪氣。很感謝在這些惶恐不安的時刻,有些醫病互動的經驗不時提醒著我們「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
2020-05-25 橘世代.健康橘
人生必修課/放下恐懼,我們來聊聊「你想要的死亡」
人會生,即會死,過去死亡多半被視為禁忌話題,但就像所有我們害怕的事情,愈認識,愈可遠離恐懼。在歐洲,死亡逐漸以較開放的方式被討論,且因為環保理念風行,喪葬儀式也變得多元化,讓死亡不是只有哀傷,也帶來另一層省思。今年4月1日,一位長年合作的編輯因車禍離開人世,得知訊息後我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應對,感覺頭痛欲裂,只好先將訊息關上,假裝這是愚人節騙人的伎倆。可惜,它是個事實。死亡一事對大部分人來說,似乎都是沉重的、害怕的、讓人不想面對的。在台灣人的日常生活中,或許我們會拿死亡來和朋友開開玩笑,甚至有些人會用「你去死啦!」當做罵人或嘲笑別人的話。但在大部分傳統家庭裡,死亡並非像結婚生子一樣,可以當成茶餘飯後的話題,甚至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又或者想開口,卻不知從何說起。我對於死亡這個話題,一直都抱持疑惑與想更了解的興趣,在法國生活的這段時間,與許多人聊過死亡。有些人和年輕時的自己一樣,對死有極大恐懼,很擔心家人朋友或自己會突然消失在世界上;又有一些人的想法與做法很豁達,他們會與自己的家人聊身後事,至少了解長輩會希望以什麼樣的方式離開人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法國最嚴重的恐攻事件裡,有許多無辜的人死去,社會氣氛憂傷憤怒,但網路世界裡,也有很多人傳達了一句標語:「我根本不怕(Même pas peur)」整體來說,西方人對於死亡的看法,大體上是比較開放的,這當然也跟他們的民族性、自身個性與家庭風氣有很大影響,而他們所提出的想法,也成為影響世人看待死亡的趨勢想法之一。死亡咖啡館活動盛行 觀念改變落實還有一段距離例如先前在台灣出現的死亡咖啡館,這個邀請大眾在開放場合一邊喝茶聊天、一邊談論死亡的聚會活動,推出後受到相當大的迴響。這項活動最早是一位瑞士社會學家Bernard Crettaz發想,並於2004年首次舉辦,幾年後他在巴黎辦過相關座談;但計畫真正風行於全球,是Jon Underwood於2011年在倫敦開始進行數場大受歡迎的聚會,進而設立網站推廣理念後才開始。至今,已有超過65個國家舉辦相關的活動。死亡咖啡館為何在倫敦一試而紅,或許也跟英國當地的社會風氣有很大關聯,當地的安寧照護國家議會(National Council for Palliative Care, NCPC)在2011年做了一份調查,他們發現有高達6成4的英國人在討論死亡議題時,並不會感到不自在。雖然如此,大部分人並沒有認真思考身後事,在這份調查中,僅有3成左右的人有撰寫遺囑、入葬與儀式舉辦方式。一個名為Dying Matters的慈善機構認為,討論死亡與準備後事的相關行動之間,有相當大的鴻溝。該組織過去常舉行關懷鄰里長輩、陪伴長者過聖誕等慈善活動,但鼓勵長者進行後事安排,確保他們的遺囑順利執行,更是他們重視的內容。為何人們不願意認真思考後事的安排呢?在安寧照護國家議會的調查中,他們發現了一個現象,這跟人們害怕死亡有所關連。事實上,超過5成的受訪者都表示對死亡感到害怕,而訂定遺囑,似乎讓他們與死亡的距離更近,更別說要明確寫到是否捐贈大體、放棄急救等細節。然而不思考後事,萬一真的臨時離開,留下的不僅是遺憾,也常讓後代因為想法不同而出現紛爭,造成家人困擾。那麼,有沒有可能不害怕死亡呢?又或者,我們害怕的其實是生病的疼痛、身體的老化、家人的擔憂,而非死亡?如果,我們從小就帶領孩子認識死亡,會不會他們老了之後,對死亡會有完全不同於我們的看法呢?在我生活的法國,關於這樣的思辨開始出現於校園裡、課堂上、家庭中,尤其是在2014年巴黎恐怖攻擊後,孩子們對於死亡、病痛、戰爭等相關的問題不斷出現,大人們急需一個方式來面對孩子的問題。一種溫柔的、哲學性的討論成為了一個方式,畢竟很多時候,大人自己也很難面對這些問題,心中也沒有任何解答。有機環保喪葬——冰葬、水葬、墓園森林在開始撇開禁忌,較開放的探討死亡之時,西方人對於身後遺體的處理,以及下葬的方式,也出現了一些變化,尤其是有機環保概念的盛行,也讓各地出現更多元的喪葬選擇。畢竟傳統的火葬會汙染空氣,增加碳排放量,土葬則因為遺體放入防腐液等化學藥劑,入土後反造成水源等環境汙染。於是在瑞典,生物學家蘇珊妮(Susanne Wiigh-Mäsak)研究出冰葬方式,藉由使用攝氏零下200度低溫的液態氮,來冷凍及分解遺體,過程結束後將人體粉碎成粉末,放進可分解的袋子即可。另外,剛在英國議會通過,在美加等國已開始執行的水葬法,也逐漸受到重視,這種藉由鹼性化學液體將遺體溶解成液體和骨骸的方式,被採用的家庭認為是種溫柔的離去方式,並且,水葬法的碳排放量僅是火葬十分之一。在美國西雅圖,一位名為卡崔納(Katrina Spade)的設計師則提出城市逝者計畫(Urban Death Project),在這個正在逐步落實的計畫裡,遺體最終會成為堆肥,之後被使用於自家的菜園或城市綠地,只是在分解的過程中,所有逝者會待在同一個分解槽。有些人或許會有芥蒂,若真這樣想,義大利的安娜(Anna Citelli)與若爾(Raoul Bretzel)兩位設計師則提供了一種更浪漫的方式:讓遺體化成一棵樹,讓墓園成為一座森林。他們的設計是讓逝者就像在母親肚子裡時一樣,以抱膝的動作進入蛋形的有機棺材,入土後,有機外殼就會破裂開始分解,進而讓氧氣與碳進入,碳可平衡人體富含的大量氮氣,進而提高分解效果,最後種在上方的樹苗,便可逐漸長成一棵樹。在歐美各國出現各種喪葬處理方式之際,法國人的步調顯得較為緩慢,現今超過6成的逝者仍是土葬為主。不過2014年,法國尼歐爾地區(Niort)成立了第一座有機墓園,引起一陣討論。所謂的有機,指的是傳統墓地可見的大理石碑、混凝土、人造花等,都不會出現在這座墓地。安置逝者的棺材與骨灰甕都是可分解的,例如未加工的木材或是紙竹藤等天然材料,若需上漆或黏著,還得使用經過認證的可分解產品。當然,逝者遺體不得注入化學物質,身上的壽衣也要是天然成分。總之,在這片墓園裡,一切都得是自然環保的,就連園內的灌木叢也是從郊外荒地移植而來,供人休憩的板凳或是美化園區的雕塑藝品,不是自然材料,就是回收材料。介於傳統與前衛的喪葬方式不過比起台灣樹葬需要隔幾年就翻土,較難符合後輩追思的需求,尼歐爾地區有機墓園的墓地,仍保有此功能。在這座占地4000平方公尺,內有大量綠草樹木的墓園內,逝者有30到50年的歲月可在此長眠,在其上方,設有一塊小型石灰石紀念板,至少在這段時間內,他親近的人還可到此緬懷。在我看來,這樣的喪葬方式正好介於傳統與前衛之間,讓人在接受自己將與其他遺體一起分解,或被水葬後成為液體排進排水溝前,選擇一個傳統卻對環境不會帶來過多負擔,同時擁有追思功能的喪葬方式。事實上,在我剛寫好的遺囑上就註明了,若不幸在法國離世且無法回台,鄰近我家的尼歐爾市有機墓園會是最佳的選擇之一。當然我並不希望這會成真,因為在此之前,我還希望有更多時間,好好思考死亡這件事。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7月號(NO.88)》【熟齡精選延伸閱讀↘↘↘】。10個慢老單字:關於老年,你該有的10個態度。郭慧娟:引進死亡咖啡館聊生死 正面看待人生最後一哩路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5-24 新聞.私房新聞
比醫師還神?這位「醫師」讓許多醫師在診間翻白眼
全宇宙哪個醫師最強?懂得最多?答案應該是谷歌(Google)醫師,愈來愈多病人在就醫前,先上網搜尋資訊,做好功課,但這也可能讓許多醫師在診間翻白眼,甚至氣到內傷。上網搜尋 自我診斷一名復健科醫師說,最近一兩年來,診間愈來愈像是考場,而醫師就像是考生,參加一場一場考試。不少病人先在家裡做好功課、蒐集資料,一進入診間,架式十足,殺氣逼人,坐下來後,逕自從包包拿出一疊影印資料,一副「已做好準備,別呼弄我」態勢,看診期間,不斷發問、質疑,引經據典,就想考倒醫師。谷歌(Google)醫師影響深遠,對於年輕世代更是如此,堅信不已,就有16歲高中生上網搜尋資料,自覺膝蓋痛,就是髕骨軟化,進了診間,摸著膝蓋,自己就當起醫師,講了病因,及致病原因,要求接受核磁共振等高階檢查。醫師氣到翻白眼「到底誰才是醫師?」盡管有點氣,但醫師還是忍住性子,問診、觸診,講解分析可能病因,但小男生卻跳針式地重複說,「在網路搜尋關鍵字,看過文章,一定不會錯。」最後醫師使出絕招,如果真的想做核磁共振,那就得自費,要8000元。一聽到這個數字,小男生從椅子跳了起來,質問「為何要自費?我爸幫我繳了健保費,為何還要我出錢?」類似場景在診間不斷上演,傳統醫病關係也是失衡,醫師總高高在上,心情好時,就跟病人多聊兩句,要是心情不好,就懶得多說,直接開藥,病人多問幾句,就不耐煩。少部分醫師更是誇張,病人問了些問題,他頭也不抬,一手指著診間櫃上的書本說,「別問那麼多,想知道答案,就去買我的書」。有醫師則講話更酸,「你出門都不帶耳朵?」年輕世代 迷信網路隨著網路爆料管道眾多,不耐煩的醫師收斂許多,情勢彼長我消,由谷歌大神養大的網路世代們,只要在搜尋引擎打上關鍵字,就能蒐集許多資料,自己當起了醫師,到了診間,就order一些高規檢驗,指定要做哪些治療。例如,肩膀痠痛,手臂無法抬高,就說是這應該是鈣化肌腱炎,必須做「超音波導引的震波治療」,還說已經打聽好了,健保已有給付,要求醫師就這樣處理。有些病人則屬於對號入座、疑心生暗鬼類型,例如,頭痛、胸悶,上網查關鍵字,就看到「猝死」、「心肌梗塞」等新聞,心生恐懼,直覺自己快死了,得了急重症,到了診間,要求醫師安排磁震造影等高階影像檢查。醫師自嘲 快沒工作就有醫師自嘲說,谷歌醫師如此神奇,自己應該快沒工作了。患者就醫前,作好功課,擬好問題,這是一個好病人應所具備的基本條件,但請不要拿網路新聞、訊息來考醫師,要求做哪些檢查、做哪些治療。
-
2020-05-24 新聞.健康知識+
皮膚吸收的毒比吃更難代謝?教授破解「經皮毒」迷思
讀者CH13在 2020-5-9在我發表的兩篇文章(再談牛奶致癌,牛奶致病的真相)的回應欄裡提出質疑,而我也已經在2020-5-15和2020-5-18分別發表長期喝牛奶提早死亡?及牛奶是乳癌高風險因子?來回應。這位讀者在她的質疑裡有說《乳癌患者,第一件事就是要戒牛奶還有經皮毒的產品》,所以有一位署名夏小姐的讀者就在牛奶是乳癌高風險因子?的回應欄裡問《經皮毒的產品是哪些呢》。《經皮毒》這個詞,我花了差不多5個小時的搜索之後,才基本上確定它是由一位名叫《竹内久米司》的日本人創造或引入台灣和大陸的。我是用谷歌做逐年的搜索,才查出《經皮毒》這個詞最先是出現在一本2009年台灣出版的翻譯書《無孔不入經皮毒:防禦疾病,從保護皮膚開始》,而其作者就是竹内久米司(請看博客來網站)。我現在就把這本書廣告裡的幾項恐嚇行銷手法拷貝如下:●小心,你的皮膚每天都在吸「毒」?! 認識「經皮毒」,全力防堵生活中的無形毒害,是你刻不容緩的保健對策!●媽媽常頭痛、小孩過敏總是好不了,皮膚就是致病的媒介?●生理期來總是痛苦難耐?洗髮精與潤絲精可能是元兇!●染髮劑會引發貧血或腎功能障礙,你還敢用嗎?●牙膏是導致高血壓等慢性病的遠因?不可思議的疾病關連!●漱口水可能會致癌?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用於化妝品的化學物質高達2500種以上,妳還能隨心所欲塗抹嗎?洗髮精、潤絲精、牙膏、漱口水、化妝品……….,2500種以上!所以,夏小姐,您的提問《經皮毒的產品是哪些呢》,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你身邊的每一樣東西》。為了要查證《經皮毒》的醫學文獻,我必須先知道它的英文名稱,所以我就在谷歌搜索,結果搜到一個叫做《Transdermal Toxic经皮毒》的臉書網頁。我才稍微遛了一下,就刷的一聲掉進蛇洞魔窟,嚇得我連滾帶爬逃之夭夭,差點沒掉了半條老命。歷劫歸來後,我就立刻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索Transdermal Toxic,結果是零,又搜索Transdermal Toxin,結果也是零。所以,很顯然,這門學問實在是太先進了,以至於連世界最大的醫學圖書館都還沒來得及收錄。不過,我常聽說台灣的醫學非常先進,所以就上網看看有沒有醫生在談《經皮毒》。吔,果然名不虛傳,還真有行家說教,例如皮膚吸收的毒,比吃更難代謝!醫師:避免「經皮毒」致癌,家用品怎麼挑?和經皮毒無孔不入! 捍衛健康從皮膚保養開始。第一位醫師說:【一般吃進去的毒素,多半可經由胃酸抵擋,由肝、腎代謝,但經皮毒是直接吸收,卻沒有「解毒」的途徑,比起病從口入,造成的傷害恐怕更為深遠。】第二位醫師說:「由於肝臟具有排毒功能,因此經由嘴巴吃進肚子裡的毒素,90%以上都能被代謝分解;但經皮毒若要排出體外,卻只有10%能排出體外,…卻突然發現自己罹患癌症等重大疾病,…」聽起來是不是很專業,很有道理?但是,很不幸的是,他們沒有告訴你,從肚子進去的毒素,不論是種類或份量,都可能是比從皮膚進去的高出幾百倍,甚至幾千倍。而且,縱然是從皮膚進去的毒素,也還是有可能被血液循環帶到肝臟去分解。所以,這種所謂的《皮膚進去的比吃的更可怕》,純粹就只是假專業之名來製造恐懼,而其目的就是創造商機。更重要的是,不管是那本書,那個網頁,或是那兩位醫師,他們都沒有告訴你一個秘密:Only 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這是毒理學之父Paracelsus的傳世名言,而它的意思就是《不管是什麼化學物質,只要劑量夠大,就是毒,只要劑量夠小,就不是毒》。請看水喝多了也會中毒。所以,只要不說出劑量,這世界上所有的化學物質都是經皮毒,都是經口毒,都是經奶毒,都是經鳥毒,沒完沒了。這樣的書,這樣的言論,除了為自己和為所謂的無毒產品做行銷之外,沒有任何意義。市面上的洗髮精、潤絲精、牙膏、漱口水、化妝品,等等,只要是合法生產的,都沒有道理被貼上《經皮毒》的標籤。如果後來發現某些成分的劑量是過高,那就當然需要調低。但是,在還沒有確鑿證據之前就相信那些王錄仙的《經皮毒》邪說,只是會讓自己無時無刻生活在恐懼中。原文:經皮毒,行銷恐怖
-
2020-05-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外出不敢用免洗餐具? 消除病毒1招就可以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環保署發現,民眾免洗餐具用量增加50%,雖然減少心理恐懼,卻帶來環境傷害。環保署呼籲希望大家能維持不用免洗餐具的習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張上淳也說,餐具洗乾淨就能清除病毒。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表示,調查銷售與處理的相關數據,可能因新冠疫情影響,民眾與餐廳擔心疫情散布,開始用一次性餐具,例如免洗筷,上升幅度竟高達50%!然而在全民努力下,疫情趨於穩定,因此希望民眾能回歸正常生活,使用重複性餐具。張上淳也說,平常用肥皂洗手,雖然肥皂不能殺死病菌,但在仔細搓揉加上充分清洗,雙手清潔很乾淨,就可以把病菌帶走,減少疾病感染的機會;餐具清洗也是同樣原理,在用適當清潔劑清洗後,就可以把沾染髒汙的病菌洗乾淨。沈志修強調,餐飲業者遵照衛福部食藥署「餐具清洗良好作業指引」,並搭配環境清潔與消毒,就能保障消費者飲食安全。而使用免洗餐具,除了造成資源浪費,回收處理時也會造成環境負擔。指揮中心也說,呼籲大眾因應疫情最好的作法是用餐前肥皂洗手,做好個人衛生,減少使用免洗餐具,這樣才是真正的防疫撇步。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使用酒精消毒 噴的、抹的哪種效果好? 酒精、漂白水、二氧化氯差在哪? 專家一次解答
-
2020-05-22 養生.樂活旅遊
她50歲,她就是一個還年輕的女人:法國女性快樂自信的秘密
在我五十歲生日那一天,我已決定從此不再提起我的年齡。不向任何人提起,尤其是不再對我自己說。很顯然的,所有我能找到可以尊重這個心願的方式,就是開始寫一個部落格「快樂五十」(Happy Quinqua),而且帶著深摯的慈悲,迎接這種矛盾悖論。我們想盡辦法相信,五十歲的年齡正處在人生中間段的分野,同時也讓自己去看重這一個階段生命的優勢。不,五十歲並不是人生對半的中點,也不是人生四分之三的階段。五十歲,既不是人生的結束,也不是生命的最後一部分。五十歲,是一種很輕鬆怡然的意識,是一種抽離的完成,各種經驗的總和,是完整的整數,也是一扇門,通向尚未探索的新奇事物之康莊大道。五十歲,可能很恐怖,也可能很精彩。如果我們有計畫、有預期,如果生命的髮夾彎都正確地開始轉向了,那麼,五十歲肯定會更輕鬆自在些。如果我們沒有轉向,那很棒。如果我們幾乎就坦然接受了這個歲數,那更好不過。我們很慶幸誕生在這一個時代,多虧有充裕豐足的食物、化妝品的推陳出新和生活質量的提升,讓五十歲的年齡依然每年都能恢復一點點年輕的活力。所以,如果再加上愛情、幽默感、良好的遺傳基因⋯⋯和一點運氣的話,拍拍手,妳馬上就年輕十歲啦!這是最好的同花順條件。儘管如此,關於預期壽命這件事!這個統計概念,即使不斷在積極進化中—在我五十歲的時候,我生命的後半段,所剩已經越來越少了。伴隨著痛苦,我發現,我身後的春天,比我眼前未來的還要多。如果我的經歷體驗能夠引導我一點點,我會竭盡全力與記憶達成一些妥協,以避免懷舊的情緒蔓延。我盡可能消除心中的遺憾,我相信,所有我年輕氣盛時的那些特徵,到現在半點都不缺︰深夜狂歡的活力;節慶歡聚熬夜後,隔天照樣生龍活虎;抑制不住和衝動的性行為;這個歲數的男人會搞的偷吃及出軌的行為⋯⋯現在,我樂享碩果僅存的一切,並且向供應我們許許多多優質能量的時代致敬。因為那些協助使人從五十歲能回春到四十歲的佐劑,可是我們母親那一代人沒有機會擁有的。我練習以全方位的意識去發現好玩的、溫柔或愉快的片刻時光,而游標就游移在第一口啤酒和生命中的鹽-這類極不起眼的生活細節中。每天從日常生活擷取,一些無意中看到的、讀到的或喝酒時聽來的趣聞,然後把這些搞笑、窩心的事都分享出去。這樣流動不的人生,一點都不覺得乏味無趣,這樣過日子,是多麼快樂愜意的事啊!在日常生活中,在身處的城市裡和時代之中,請發掘出美好的那些面向,並且從別人的身上和他們的微笑裡,看到善意的那一面。從別的角度方向,回歸到事情的本質。為了把一件事情看得更完善,請用另一種角度去觀看。然後,為了陶醉在這迷人的時光,讓自己更開懷—請妳用花朵讓生活更加芬芳;以笑聲讓心靈明亮起來。把喜悅歡樂盡早傳播出去。所有這一切,都是我成就的一部分。然後,有一些時刻是消極、寧靜安詳的。這樣的時光,不是我追求的;沒有強求,更不是我能掌握的。我不做決定,不強調,不大驚小怪,我終於心悅誠服,願意誠心迎接它們了。無疑地,這就是幸福(le bonheur),在最簡單的字源上名符其實︰合適的時光(la bonne heure)。心悅誠服的幸福時光五十歲,也許就是這樣至高無上的時光,妳主權在握,沒有緊迫盯人的時間表催促著妳。妳所擁有的時光,也不是分割瑣碎的當下瞬間,而是擁有像絲絨般的柔軟滑順,和等在前方的時間之流。對這種生活一再加速向前的情況,我嚮往能再擁有一些特權,擁有更多一點特別珍貴的片刻光陰,而擁有少一點忽忽流逝的平淡瞬間。我之所以寫這本書,就是希望能夠分享一個客觀而仁慈的觀點,來談論五十歲以後的女性。透過一些片段軼聞插曲,又不失全面觀照的介紹,帶點酸又不失幽默的口吻,來探討年逾五十歲的女性所面臨的徘徊徬徨、勇氣、狂熱和掙扎奮鬥。這些大齡女子,不得不反抗數十年來經常貶抑女性的各種偏見。而為了留在競爭比賽中,她們從未放棄過日復一日的戰鬥。大齡女子們,妳們承受了經年累月蓄積的壓力,直到五十歲才一舉爆發,成為生活失去平衡而昏頭轉向的受害者。這本書,就是專為妳們而寫。因為,對於讓人如坐針氈的生命「大限」,一旦我們克服死亡的恐懼和命定的心態,一旦我們擺脫對出生年份的情結,一旦我們熟悉了普遍增生在脖子和膝蓋以上的贅肉,而且欣然接受這些歲月的痕跡,終於能夠從別人對我們肉體外表品頭論足的眼光中解放時—於是,我們終於可以呼吸了,可以繼續往自己的道路前進,安靜地,靠近自己。如果,在途中,忽然心血來潮,有一股欲望召喚我們,想要種植一棵「桌椅樹」,把這棵傢俱樹4養大,然後跳到桌上,高聲手舞足蹈,又有誰能攔阻我們呢?和「大齡五十後」作個了結有一天,我們的世界,依照時代的氛圍產生新型態的分類,而出現了結合「五十歲世代」(quinquagénaire)與「青春期」(adolescent)這兩個詞彙,縮寫成的新詞彙「大齡五十後」(quinquado)。這是社會學家瑟爾吉.蓋林(SergeGerin)發明的詞彙。「大齡五十後」通常指的是年屆五十歲,意氣風發的熟男、熟女,生活過得像青春期男孩女孩般熱力四射的世代。二〇一五年九月,出現在瑞士《時代日報》(Le Temps)上的一篇文章發表了這個主題。接著,另一篇文章發表在《觀察者》(L’Obs)雜誌上。然後,是其他人也陸續探討相關的話題。所有這些文章都引用了我的部落格,並且將我當成「大齡五十後」的典型例子。一時之間,人們好像突然發現月球一樣,驚奇地爭相告知稀鬆平常的大發現。越來越多五十歲的男人女人,生活變得自由自在,因為離婚了;他們沒有子女在身邊,因為子女已離開父母;他們身材苗條,因為勤於運動健身;而且擁有更多空閒的時間,因為他們工作的時間減少(或者根本不工作)了。他們在做什麼?他們都購買什麼東西?「大齡五十後」取代了五十歲以下的家庭主婦,成為眾媒體和其他廣告商優先瞄準的目標。年過五十歲的「大齡五十後」,即將像以往舊世界的三十歲世代那樣,成為主力消費的一群。我記得,後來我確實確認過,容光煥發、五十後的大齡女子,的確是能夠控制自己體重的一群人:她們吃堅果種籽、吞食海藻,用香橙當調味料,在飲食當中撒一些奇亞籽,經常練習塑身美形的芭蕾快瘦伸展操(le barre au sol)。並且,五十歲熟女也允許自己勾搭年輕小鮮肉,搞曖昧的性遊戲,會「直截了當」打斷小鮮肉的話,然後「很嚴肅地」為他的話下結論。這些行為,並不妨礙她們隸屬於跑步俱樂部,也不影響她們拿起有機啤酒直接將瓶口塞入口中喝,不妨礙她們騎摩托車或腳踏車旅行,也不妨礙她們玩線上遊戲《世紀帝國》,而且對當下所有系列的遊戲名稱和英雄頭銜都瞭若指掌。當時有人問我︰「大齡五十後」的現象,會擴大嗎?那當然!但,很快的,媒體所呈現的「大齡五十後」的熟女們,是一群無法控制自己精力、拒絕老去的女人,是會上夜店狂歡,穿女兒的破洞牛仔褲,在自己褲襠私密部位刺青,擁有年輕的戀人(而且隨意變換情人),並在肚臍眼上穿個洞,裝飾一顆鑽石的世代。我當時理解到,這種譁眾取寵的詮釋,和我正在進行的寧靜進化的想法,實在是差了一萬八千里。我甚至可以想像媒體接下來報導的新聞會是以下狀況:有個金髮俏齡五十的熟女,她穿著過太小的低腰牛仔褲而喘不過氣。她和女兒在舞池裡縱情放肆,然後貪婪地吸吮著小她十五歲的時髦年輕小伙子的小舌。我們想像,記者強行鼓吹她,往這樣的套路走︰「繼續!搖臀!我們在拍你們,現在,吻他,吻他⋯⋯」年齡不是主題,而是能量因此,我們要退出「大齡五十後」這個詞彙,讓我們找出另一個新的方向,來象徵這群五十歲以上的女性們。呈現出她們大齡後的生活狀態,是帶著好奇心和幽默感,對生活抱著充分的責任感,而且十分關注對自己有益的事物。年齡不是主題,而是大齡女子所擁有的能量,而且,她們打算盡可能地長時間保持這種新奇。這些五十後的女性,透過她們所有的經驗,是很可能讓這些都變得更加充實豐富的。她們可以和子女去聆聽嘻哈、饒舌歌曲的演唱會,也會去歌劇院聽古典歌劇。她經常慢跑,也不時散步。她看時尚雜誌《她》(Elle),也閱讀史賓諾莎的書,她可以擁有一個老情人和一個年輕的丈夫,或者相反。所以,隨妳高興怎麼稱呼她。對我來說,她就是一個還年輕的女人,只是順帶一提,她五十歲。※作者介紹: 米蓮.德克洛(Mylène Desclaux)出生於法國,米蓮.德克洛的時鐘裡有幾種人生︰曾經從事出版業及廣告業,亦擔任企業老闆,結束這一切活動後,目前住在巴黎,全心投入撰寫部落格「快樂五十」(HappyQ),《妳可以狼狽跌倒,但一定要優雅起身》是她的第一本著作。【以上摘文選自:《妳可以狼狽跌倒,但一定要優雅起身》、作者:米蓮.德克洛(Mylène Desclaux)、譯者:思謐嘉、圖文:日月文化.大好書屋提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5-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癌症病人及家屬 防疫居家照護這樣做!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至今,民眾普遍害怕被感染,特別是癌友及家屬(照顧者)擔心癌症治療期間(如手術、化療、放療)及治療後病人的免疫系統較一般人為弱,更恐懼被感染及後續嚴重的危險。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供癌友及家屬能安心在家照護的方法,以降低相關感染的風險。 注意感染症狀:密切注意病人、家屬及照顧者是否有以下感染症狀,如發燒(額溫37.5度,耳溫38度)、乾咳、肌肉痠痛或四肢乏力、咳嗽有痰、頭痛、咳血或腹瀉,如有前述症狀請與固定就醫的相關人員或1922防疫專線聯繫,並戴口罩正確就醫,避免家庭群聚感染。癌症病人居家照護9個注意事項1.勤洗手:養成用餐及喝水前、擤鼻涕及如廁後,落實正確洗手,如廁蓋上馬桶再沖水,化療期間建議要沖兩次。洗手要用乾淨流動的水且使用肥皂,每次至少洗20秒。如果暫時無法用清水洗手,可先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替代,但還是以肥皂洗手的效果最佳。而正確洗手的教學影片可參考。2.勿觸眼口鼻:未洗手狀況下,請勿碰觸眼、口、鼻,如廁蓋上馬桶蓋沖水,以減少感染之風險。3.保持社交距離:避開人群及人多擁擠地方,與他人保持室外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的社交距離。4.宅在家拒訪客:盡量待在家中,想辦法安排專屬個人的單獨房間;謝絕訪客,特別是剛從國外返國、接觸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感染、發燒及生病者等具高傳染風險者。另,是否需要施打流感疫苗等預防針,可與主治醫師討論。5.勿共用:盡量避免共享用食物、餐具、毛巾及牙刷等,用餐時應使用公筷母匙,只要是口、鼻會直接接觸的東西都避免共用。6.咳嗽禮節:想要咳嗽或打噴嚏時,未戴口罩也來不及使用手帕或衛生紙,請用衣袖遮住嘴巴及鼻子,建議採「壓肘頂嚏」掩口鼻的標準姿勢。7.降低共享空間:癌症病人做化療或放療等治療時,宜注意白血球降低期間的自我保護,盡量減少在共享空間(例如廚房、客廳或廁所),與非照顧者及非親密家人的共處時間,並注意居家環境保持通風。8.預先準備:就醫時可與醫師討論藥物準備的足夠性,及是否可延後開始治療,或延後治療將可能造成病情與生活品質影響,均需與醫師充分討論後再做決定。有問題請聯絡您的個管師,若不知道可聯絡誰,請洽詢離家最近的癌症資源中心協助,網站連結:https://www.crm.org.tw/ 。9.緊急要就醫:若有呼吸困難、頑固性頭疼、活動障礙或喪失活動能力、腹脹、腹痛等,可能是腫瘤或治療導致的緊急狀況,這些情況可能嚴重會危及生命,請與醫院相關人員連繫,安排就醫。家屬、照護者居家照護5個注意事項1.勤洗手:養成照顧病人前後、處理任何病人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後、用餐及喝水前、擤鼻涕及如廁後,落實正確洗手,協助病人如廁後蓋上馬桶再沖水,化療期間建議要沖兩次。洗手要用乾淨流動的水且使用肥皂,每次至少洗20秒。如果暫時無法用清水洗手,可先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替代,但還是以肥皂洗手的效果最佳。2.保持社交距離:避開人群及人多擁擠地方,與他人保持室外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的社交距離。3.咳嗽禮節:想要咳嗽或打噴嚏時,未戴口罩也來不及使用手帕或衛生紙,請用衣袖遮住嘴巴及鼻子,建議採「壓肘頂嚏」掩口鼻的標準姿勢。4.清潔消毒:每天清潔及消毒家中經常觸摸的物件表面,如桌子、電燈開關、電話、門把手、水龍頭等物,環境若有染污要立即清潔消毒。5.替代人選:癌症病人的免疫系統較一般人為弱,特別是做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期間,親密家屬及照護者為了保護病人,可考慮施打流感疫苗等預防針,降低發生因感染而傳染給病人的機會,若家屬、照護者生病,應立即安排其他照護者來照顧癌症病人。本文摘自國民健康署 原文請點此
-
2020-05-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生怎麼想?「女醫師」在職場鮮為人知的感觸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生怎麼想」。一位畢業將近二十年的醫師道出「女醫師」在職場鮮為人知的諸多感觸;一位稍長幾年的男醫師對三個「懷舊醫療行為」提出與眾不同的獨到見解;一位畢業將近四十年定居美國,中間曾經回國服務一段時間,而又回美服務的女醫師仍然心繫台灣的醫療問題,提出發人深省的對台灣護理工作環境的建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大家更了解醫生對事情的看法,也增加社會對醫師的了解。 今年初有幸收到「醫病平台」一書,細細閱讀,感動於這群有心人長年致力於提升台灣醫學教育品質與改善醫病關係,書中由病患、家屬及其他醫療人員從不同觀點陳述故事,使我得到新的啟發與省思,但整本書最令我驚喜的部分,是它的封面——圖畫裡的女病人托著腮,似有滿腹苦惱不知從何啟齒,而手持筆、頸項上掛聽診器、著白袍而神情專注的醫生,也是位女性。 當我進入醫學系就讀時,班上女生佔了三分之一,因此並不覺得有太大的性別困擾。畢業後選擇家庭醫學科,面試當天三位考官都是女醫師,而在我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期間,科主任也一直是女性;科內醫師約男女各半,各司其職,氣氛融洽。獨當一面看門診時,或許來看診的病患都習慣家醫科有不少女醫師,我除了遇過一次,病患進來後愣了一下說:「看名字我還以為是男醫生呢!」其餘反倒有不少女病人告訴我說,她們喜歡給女醫師看診,因為女醫師通常溫柔有耐心,並且許多女性難以啟齒的隱私問題,或是女性在社會與家庭角色裡與男性的不平等導致的身心症狀,往往令女病人在面對男醫師時隱忍避談。 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我以為「女醫師」的形象已普遍植入人心,就像學校裡有男老師、女老師一樣自然,然而在我前幾年投稿報紙副刊的經驗裡,發現無論我的文章有多麼明顯的線索告訴讀者說我是女性,副刊的插畫家幾乎無例外地替我配上男醫師的插圖。 至少可喜的是,我身處的時代,「女醫師」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高中時曾在報上讀過女醫師投書,她在急診室急救病患數十分鐘、忙得滿頭大汗,忽然聽見暴走的家屬怒吼:「醫生怎麼到現在還沒來!」我在小兒科跟診時,聽資深的女醫師說起她們當住院醫師值班時跟男醫師共用值班室,覺得十分不可思議。家醫科在住院醫師的訓練期間,必須安排數個月的內科病房與急診輪班,科內已婚的女醫師們安排年度計劃時都儘量避開與孕產期重疊的可能,主任曾與我們分享她自己挺著大肚子值內科班時,接到病房呼叫卻因子宮收縮疼痛而完全無法起身處理的經驗,因而她能同理且支持晚輩,但內科的女性住院醫師如果想在受訓期間成為母親,便得咬著牙熬過,有些還會受到男同事的言語奚落,我聽過男醫師抱怨他同梯的女同事:「這麼厲害,來三年生兩個,專挑農曆年請產假,真是用盡心機!」去年從一位剛畢業的學妹口中聽說,現在女醫師懷孕期間受到更進一步的保障,值班到晚間十點後便可下班休息,看學妹撫著微凸的腹部,真替這一代的女醫師及他們的孩子感到高興。 欣喜於法規對女醫師愈來愈完善的保障,但事實上,一旦女醫師成為母親,無論是心中所牽掛的,或是實質上對家庭的付出,多半還是更甚於男醫師。這幾個月來在新冠肺炎的威脅之下,世界的運轉劇變,我們有幸身在台灣,學生們還能正常到校上課,但家有應屆考生的父母,莫不戒慎恐懼。兩位在診所服務的女醫師朋友,不約而同的停診一個月,請其他醫生代診,為的是確保孩子在大考前不會被母親職場上的風險波及。 母親節剛過,在社會營造的氛圍下,許多人在這天都記得謝謝自己的媽媽——或言語感恩,或實質贈禮,或愛在心底。願大家也能推己及人,以更大的包容心尊重女醫師在職場與家庭間尋求平衡所作的努力。
-
2020-05-17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尋找照護的靈魂
去年9月,長年合作的出版社捎來徵求凱博文(Arthur Kleinman)教授新作《照顧的靈魂》譯者的消息。若非公私兩忙,身為資深「凱粉」,豈有不說「Yes, I do」的道理。凱教授是精神科醫師出身的醫學人類學巨擘,不僅享譽國際,與海峽兩岸學界亦有深厚淵源。還記得大二修習醫學心理學,被疾病(disease)和病痛(illness)搞得霧煞煞,直到拜讀凱教授的《談病說痛》才打通任督二脈,一窺其中奧妙。凱博文直搗當代醫病雞同鴨講的問題核心。面對病痛,倘若醫師不試圖理解病人對自身處境的認知,只是不斷闡述自己所學的疾病模式,甚至帶著專業優越感,對病人和家屬的提問嗤之以鼻,醫病雙方將如何建立穩固的照護關係?光陰荏苒,當年因《談病說痛》茅塞頓開的菜鳥醫師,12年來因先母罹癌、家父確診失智,同時成為照顧者。每當親友提起「生病固然不幸,還好有個醫師女兒」時,我總覺得心虛,因為照護所涵蓋的範圍,遠遠超出醫療。《照顧的靈魂》完全呼應我的心情。不同於先前作品的冷靜自持,凱教授走過十年一手照顧罹患早發性阿茲海默症妻子的照顧黑暗期,並自深刻的哀慟恢復後,《照顧的靈魂》娓娓道出自己從一個生父不詳的猶太家庭叛逆男孩,因為與優雅、自信又溫暖的妻子瓊安「命中註定」地相遇,共同生活46年後徹底改造的人生---只不過,這段婚姻最後10年,凱博文從被妻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一心學術研究的哈佛大教授,被改造成一個忠誠負責的照顧者。或許是關係不同,即便同為失智患者家屬,我仍難以想像,凱教授長年帶著生病的妻子上課、開會(有時還得走下講台安撫),下班後還要打理家務,24小時全年無休的照顧生活。尤其瓊安會因突然認不得身邊的人變得不安焦躁,甚至出手打人,雖然作者的子女與友人會伸出援手,還是看得膽顫心驚。所幸,瓊安在護理之家度過的最後時光,是完全的黑暗後逐漸升起柔和光芒的九個月。在這裡,來自加勒比海島國的照服員,以無比的愛心與細心守護著她,並遵照她的心願,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闔上封底,我不禁陷入2007年某個秋夜,有幸和來台講學的凱教授夫婦共進晚餐的回憶。席間,瓊安話不多,除了靜靜聽著丈夫和眾友人敘舊,還主動與我攀談,全然是師母體貼初次見面的後輩被冷落的慈愛模樣。若非趁她去洗手間空檔,聽到凱教授補充說明,還真看不出異狀。多年後看到作者筆下這段苦多於樂的照顧歷程,倘若沒有照顧父母的親身經驗,我應該無法全然體會作者的主張,照顧是行動、實踐與表現,也是一種反應,在各種不同狀況與情境下,針對他人與我們本身的需要而持續出現的反應。照顧過程有許多恐懼、驚慌、自我懷疑甚至絕望的時刻,卻也不乏充滿意義和喜悅的片刻。一個人需要去照顧另一個人,才能找到自己的靈魂,成為完整的人。
-
2020-05-17 癌症.淋巴癌
健康醫點靈/淋巴癌新標靶藥物 副作用小、健保給付
花蓮一名86歲吳阿嬤每天游泳運動,7年前發現罹患罕見惡性淋巴癌「被套性淋巴瘤」,用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治療1年半,再度復發,經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評估,使用健保給付的新型標靶藥物,腫瘤未再復發,吳阿嬤不僅回歸正常生活,也能繼續運動。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王佐輔表示,吳阿嬤罹患高惡性度被套性細胞淋巴瘤,好發在50至70歲長者,男性又比女性多3倍,因初期症狀不明顯,7成病患確診時已是後期,並出現淋巴結腫,常見侵犯部位為血液、骨髓、胃腸道、脾臟等等,是一種長期、復發率高的淋巴癌。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威翰指出,以化療做為第一線治療,因噁心嘔吐、掉髮、疲倦等副作用,讓中高齡癌友易心生恐懼、難以承受,容易消極不治療或自費昂貴的標靶藥物,造成心理和經濟負擔。納入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標靶藥物,黃威翰說,可抑制惡性B細胞生長及生存,使腫瘤縮小甚至消失,且副作用小,只有1成患者使用後有輕微腹瀉及心律不整。不過,健保給付有門檻,患者需經至少1種化療或標靶治療無效再復發,經審查最多可給付13個月。淋巴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包含食欲差、體重減輕、體力差,或夜間莫名盜汗等,易誤以為是老化現象。黃威翰提醒,可到醫院找出病因,若是淋巴結腫大,需盡速就醫檢查。
-
2020-05-1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精神疾病與暴力:多層次與多部門之防制觀點
【編者按】最近嘉義鐵路殺警案的一審宣判,引起台灣社會的震撼以及各方人士的異議紛紛,也凸顯了司法精神醫學的專業判斷要讓社會大眾了解,仍有很長的艱辛路要走。我們即時登載三位精神科醫師發表他們的看法:一位精神科醫師第一時間來稿,表達他對這事件可能加深社會對精神病人誤解的隱憂,而指出矯正錯誤的觀念、歧視、汙名化是台灣社會應該努力的方向。我們接著邀請兩位這方面的專家學者:一位資深精神科醫師介紹早期如何發展台灣精神鑑定工作的拓荒史,並語重心長地呼籲,提升精神醫療的門診、住院及社區醫療的完整性,可以降低此傷害;一位中生代參與司法精神鑑定工作多年的精神科醫師提出其呼籲:要達到社會安全網之理想,需要多層次與多部門之防制觀點,而不是只有精神醫療系統之努力就可以做到。希望我們的共同努力,可以提升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消除因不了解引起的恐懼與偏見,也幫忙台灣社會大眾以及非專長於這方面的醫護人員更了解這錯綜複雜的專業問題。最近媒體關於幾起思覺失調症病人的犯罪行為與法院裁判結果,引起了社會輿論關注,當中有許多互相矛盾之解讀;或有認為行為人藉由疾病脫罪(跟行為人之精神疾病症狀無關),或者認為這些行為人非常危險(似乎因為病情嚴重無法控制其行為),同時又要求對這些行為人重罰(似乎又認為病情不嚴重應負完全責任)。而可預見的是,不管案件的裁判結果如何,媒體所描劃出可怕的精神疾病病人的暴力行為,將繼續深植人心,對於思覺失調症之病人產生污名化之效果,將使得病人以及潛在之病人以罹患疾病與接受治療為恥,導致不願就醫的問題更加惡化,造成許多病人之症狀難以獲得良好之治療,反而提升病情不穩之風險,實非國家社會精神健康之福。殺人行為有多種風險因子,從個人、家庭、社區至社會層次之因素皆有,且經常同時運作,並非精神疾病單一因素即可促成殺人行為。日本法務省關於無差別殺人之研究發現,殺人者大多為男性,年齡較輕,家庭交友關係較為不佳,工作經濟與住居皆較不穩定。而且,大多數無前科。個性特徵則包括:敏感、自我批判、自卑、容易煩惱、想法偏頗……內心有許多不平、不滿與憤怒。精神病理學的部分,則包括:人格障礙(不一定是反社會)、人際疏離、暴力傾向、酒精或藥物濫用、曾遭罷凌或虐待等等。關於個案之報導與研究也發現,從開始有殺人風險之出現至殺人行為之發生,當中經過了許多階段,包括疾病之發生、治療之可能與過程、家庭之支持、經濟之壓力、遭遇挫折時之社會救助、殺人行為衝突情境時警察系統之資源等等,皆有社會安全網之支持或防護措施介入(預防或改善)之機會。可惜的是,社會輿論通常只關注個人的處罰,而在憤怒情緒宣洩之後,社會其實仍然處於同樣的風險境界,未來經歷類似加害人處境的其他人,在仍然無法獲得足夠良好支持防護之情況下,可能還是會成為另一個加害人。學術研究顯示,有精神病之人殺害陌生人之情況非常稀少,很難累積良好的實證資料,無法以個人條件或特質預測何人於何時可能產生殺人行為;而且,即使我們加強防治,讓有真正風險的人不會做出此種行為時,因為缺乏可供觀察的變化,其實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我們對於某人有此防治成功的效果;雖然我們無法釐清所有的導致殺人的因素,但是,所有可能的因素我們都要著力,因為我們別無選擇。因此,要達至社會安全網之理想,只有精神醫療系統之努力並不足夠,必須從個人至社會多層次之努力,涉及多部門(衛政、社政、司法、警察、經濟、媒體等等)之合作,真正投入人力、時間與經費資源,持續經營,在個人層次進行治療及關懷輔導,在社區層次以守門人系統察覺需要協助之人,以主動式社區照顧模式,結合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就業輔導人員、教師、警察及消防人員等,更為細緻地照顧到病人的身體心理健康、就學、就業、住居、家庭社會互動等的需求,以降低風險實現的結果。同時,政府也需要經由法律與政策之調整,努力創造出一種社會、經濟與文化架構,使得資源之取得與協助之提供更加便利(對於病人與支持者皆然),減少病人在不利或不平等架構下之污名化感受,讓病人有立身之地與發展之機會,同時結合多種專業、動態性地隨著時間經過進行調整,不以負面預防為首要目標,反而是將正面社會福利政策當作主要的努力方向,希望將來在足夠良好的社會福利政策下,或許已經有潛在的加害人受到協助而改變了人生的方向,同時達到降低這種少見的、但又對於社會穩定感傷害巨大的犯罪類型的可能。
-
2020-05-15 養生.抗老養生
73歲卻有40歲好體力!名醫張金堅公開3養生秘訣 抗衰老、不生病
「你看,我Line都回得很快,比你還快!哈哈哈!」採訪當天,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金堅,以一貫飛快的說話速度、開朗的笑容現身,一邊強調他駕馭新科技一點都不輸年輕人,一邊以敏捷的腳步踩著樓梯,咻咻咻一下就爬上公寓頂樓,來到他精心栽培的花園,再端出令他自豪的現煮咖啡,暢談他「退而不休」的精彩生活。採訪當天,是個風和日麗的午後,張金堅早上剛開完幾台刀,但他看上去仍神采奕奕,未見疲憊;說起又是行醫、又是研究咖啡的斜槓人生,話匣子一開完全停不下來,藏不住對生活的滿滿熱情。最令人訝異的是,眼前這位精神抖擻、廣受病友愛戴的名醫已經73歲了! 退休推廣乳癌防治,再拚創業不輸年輕人! 事實上,張金堅早在64歲就辦理退休,但他的醫學專業與高知名度總是讓他「閒不下來」,隨後受邀接任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的院長,也讓他決定秉持退而不休的精神,繼續在醫學領域貢獻所長、造服病人。 這幾年,張金堅回到台北,每周輪流在台大醫院、耕莘醫院、遠東聯合診所看診,主要治療乳癌、乳房鈣化、乳房纖維囊腫等各種乳房病症。許多病人堅持找張金堅看診,每年更有近百名乳癌病友指名要他開刀。因此,比起退休前一星期要開15台刀,張金堅現在仍有四分之一的手術量,是病人眼中無可取代的王牌醫師。 擁有超過40年的行醫經驗,張金堅深知癌症預防的重要,因此,他創立乳癌防治基金會,積極推動乳房篩檢、病友輔導等服務,直到現在仍經常主持健康講座,在第一線與民眾分享衛教資訊。 醫師開刀、演講不稀奇,有趣的是,張金堅這幾年迷上咖啡,開始閱讀大量醫學文獻,鑽研咖啡與健康之間的關係,不但出書暢談咖啡,甚至遠赴非洲、寮國、越南尋找優質咖啡產地,在70歲時自創了咖啡品牌,比年輕人創業還拼! 名醫抗老秘訣:不忘工作、填滿生活、活到老學到老 「我本來是想用減法過生活,結果比以前更忙!哈哈!」年過七旬仍保有充沛體力和靈活頭腦,不禁令人好奇,身為醫師的他是不是有什麼獨門抗老秘訣。 張金堅不諱言,隨著年紀增長,體力、記憶力、活動力都會隨之下降,即使身為醫師,這些老化現象一點也不會少,「所以人應該是要服老啦!但還是要想一些抗老的方法,把老化的過程slow down(減慢)。逆齡我是覺得不太可能,但凍齡是稍微可以的。」 退休之後,張金堅建議把工作量稍微降低,但千萬不能忘記原本的專業,「因為你會覺得自己還是一個有用的人,還是可以服務社會。」講話、動作都很快的張金堅是急性子,自嘲又是勞碌命,受不了整天無所事事,「所以就要把時間填滿,不要讓他空隙很多!」 醫療工作與咖啡研究佔據了多數時間,透過這兩項活動鍛練腦力、增加人際互動、保持與社會接軌,都是他維護身心健康的重要方法。 張金堅強調,「 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活到老真的是要學到老!比如說你要去學會電腦啦、學會手機啦!」醫學的日新月異,更敦促他不斷吸收新知,「如果拿外科醫生來講,以前都是開刀開很大,現在變成都是微創,所以我到現在還是會去參加國內外的醫學會議,甚至去當主持人。」 抗老也要服老!放慢步調讓生活更美好 不過,年紀大了,搭機出國難免造成體力上的負擔,怎麼辦?張金堅輕鬆地說:「一個大原則就是,要服老,但是要有抗老的策略,生活要去調整。」比如,以前出國開會,他總是把去、回的時間算得剛剛好,「那現在因為老了,我就早一點去,晚一點回來,多一些時間去休閒、去旅遊,這個思維就跟以前不一樣。」 搭公車、上下樓梯也學著放慢速度,以安全為優先考量。「服老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要慢,慢活的人生就是樂活的人生,吃飯要慢、動作要慢。」說到這,張金堅突然話鋒一轉,「但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以前一台刀接著一台刀要開,午飯沒吃,肚子餓了看到便當就趕快吃,現在也是不小心就故態復萌,但有慢慢在改,哈哈!」 閒不下來的張金堅,退休後把以前無暇涉獵的事物通通排進行程表,尤其「咖啡」的研究與推廣不但是他第二人生的主角,更可說是行醫之外的第二生命。 一頭栽進咖啡世界!創造快樂不老第二人生 張金堅曾經長達30年,一喝咖啡就胃痛,直到某次偶然喝到好咖啡,身體竟未出現任何不適,引起他的好奇,便一頭栽進咖啡的世界,更在台商牽線下遠赴非洲,見識咖啡的栽種過程,最後決定推出自有品牌,與更多同好分享咖啡的美好。「這是人生嶄新的體驗!你有興趣,就會有更深的感情,就會更投入!」 一杯咖啡,為張金堅帶來的不僅僅是出書、創業的收穫,更重要的是,「你有額外的興趣跑出來,你接觸的人又更多,話題就更多。」因為咖啡,認識許多擁有相同興趣的年輕人,張金堅直言:「越老的時候,老實說,喜歡交年輕的朋友,這樣好像自己也變年輕,『老』這個字就離我很遠,無形的快樂就滋生出來!」 「朋友有很多種,有的聊咖啡,有的聊學問,有的聊旅遊...所以多交朋友不錯,人老的時候,從別人那裡吸收來的精華就可以豐富你的人生,生活就比較精彩。」 心情好,人當然不老。 不吃隔夜菜、冷凍食品!享受美食但控制「額度」 此外,張金堅在飲食、運動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尤其中年後新陳代謝降低,張金堅會控制澱粉的攝取量,也不吃油炸食物。早餐他常吃的是堅果、水果、煎蛋、麥片加鮮奶或少量吐司,再配一杯咖啡;若是外食,就專門挑夾鮪魚、蔬菜、水果的三明治,少碰火腿等人工肉品。 在家吃飯時,張金堅夫婦堅持選購當季食材,不吃冷凍食物和隔餐飯菜,烹調方式以清蒸、汆燙為主,多吃各類蔬菜,像是地瓜葉、空心菜、川七等,也強調彩虹蔬果,食物盡量多一些顏色,增加抗氧化物的攝取。而張金堅最愛的料理是用紅蘿蔔、白蘿蔔和干貝熬煮的排骨湯,用料簡單卻清甜美味!味噌湯、生魚片、納豆、優酪乳等也是他喜歡的健康飲食,身體自然越吃越好。 不過,張金堅偶爾還是會吃牛排、少量的三層肉滿足口腹之慾,「好魚好肉你都不吃,也是違背良心!」他調皮地說,但強調會控制紅肉的攝取量,只要某天吃太多,隔天就會節制,「你的扣打(額度)用完了嘛!就不能再用了!」不但少吃點,而且會多走路運動,「這不能討價還價,你缺一個都不行的。」 心理狀態也是健康的關鍵。「人老的時候,心要越單純,返老還童其實滿重要的。」張金堅說,複雜的事情要簡單化,越簡單越好,「不要想得太多、不要複雜化,有三件事情你做一件就好了,不要去做力不從心的事情。」安分一點,反而快樂一點。 退休以後,「健康最重要,其他都假的!」 年紀越長,智慧增加,但常人的煩惱,開朗的張金堅一樣也有。 「老實跟你講,人到老的時候都有死亡的恐懼,要是我哪天跌倒或是中風,或是被宣布癌症...雖然我是醫生,但什麼事情也由不得你啊!」即便身為醫師,張金堅不諱言他曾經痛風發作,目前也有高血脂、胃食道逆流,頸動脈、冠狀動脈甚至有些狹窄,必須按時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 他堅持健康飲食和運動,並且每年健檢,「你自己的身體,沒有就沒有了,人一躺下去就bye-bye了,所以健康最重要,其他都是假的!」妥善控制之下,張金堅仍然擁有超越同齡的好體力,並懂得珍惜時間,「會去思考怎樣讓自己活得更好,那就要更豁達,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這樣生命就加值了!」 原文刊載於2019年04月11日《今周刊 幸福熟齡》:.73歲卻有40歲好體力!名醫張金堅公開:從三餐到運動的養生秘訣,抗衰老、不生病延伸閱讀:.身價7千萬還哭窮!他每年被動收入750萬元,42歲後悔太早退休:生活太花錢了.壓力、自律神經失調,害她2個月暴瘦15公斤!40歲被醫生判定早衰,她靠這招找回身體平衡.準備入籍台灣,惹怒黃安「真給黃家丟臉!」...黃秋生冷回:我根本不姓黃
-
2020-05-14 新聞.杏林.診間
蔡世滋/走在最前、守到最後…家醫讓台灣成世界防疫楷模
人類的歷史不啻是一部疫病史十四世紀以來,鼠疫、天花、霍亂、黃熱病等疾病不段地衝擊人類社會,甚而改變文明歷史。近代生態快速改變、氣候變遷,加上旅遊增加、脆弱的公衛體系,疫病益趨頻仍與複雜,傳統對於孤立疾病突發(discrete outbreaks)的危機反應(crisis response),顯然不足以因應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emerging and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疫病的可怕,在於不分地域、社經地位與族群,均難豁免。醫學史學者羅森堡(Charles E. Rosenberg)曾將疫病引發的社會反應(social response),喻為劇情式章節(dramaturgic episode)四部曲,其場景依序為「逐漸揭露」(progressive revelation)、「隨機處理」(managing randomness)、「協調公眾反應」(negotiating public response)、「消退與反思」(subsidence and retrospection)。年初以還,世界各國新冠病毒疫病(COVID-19)的罹病與死亡數目不斷攀升,造成各地社會的失序與群體恐慌,一連串嚴峻檢疫、隔離、封鎖的日子不知伊於胡底。一般大眾、媒體、乃至政府「疫病的憂傷」(epidemic grief),同樣經歷否認(denial)、恐慌(panic)、恐懼(fear)、理性反應(rational response)的階段(stages)。而社會的混亂,包括恐慌、暴亂、囤積醫療物資、逃離疫區、對罹病或帶病原族群成員的暴力,在不同國度也都處處可見。台灣是世界防疫的楷模 家醫是醫療體系的磐石台灣在2003年經歷SARS洗禮,社會反應相當吻合前述羅森堡架構的模式。這次新流感期間,也曾出現囤積物資、少數對罹病或可能帶病族群的標籤化(stigmatize)以及獵巫(witch hunt)的現象,所幸也能回到理性反應。記取SARS的經驗,台灣公衛體系採取早期部署、接觸追蹤與隔離、嚴格境管的作法,「壓低疫情曲線」(flatten the curve)於醫療體系能負荷的範圍內,以維護醫療體系的運作,一般認為是這波疫情得以控制,並為國際稱羨的主因。猶記得當年謝博生教授在SARS期間及其後,領導台灣醫藥衛生界及醫學教育界,結合公私體系大量資源,進行各項改造工程(含括一般醫學、PGY訓練及醫院評鑑),其目的之一在預防另一次疫病的來襲。而今功無唐捐,哲人雖已遠,典型在夙昔,誠令人感念。家庭醫師無庸置疑是民眾健康的守門人,基層醫療更是醫療體系的磐石。設若沒有家庭醫師屹立前哨,台灣如何保持醫療體系的戰力,而免於崩潰?於是,我興起出版專冊的念頭,用以記述台灣家庭醫學界共同走過新冠戰役的軌跡,並作為今年世界家庭醫師日的獻禮。感謝許多同道的挹注,學會秘書處同仁的戮力協助,不過旬月時日,完成這本專輯。謹以片羽吉光,向所有「走在最前、守到最後」的家庭醫師們致敬!Post-covid 19的新思維、新生活與新行動連續多日來,台灣無本土新案發生,這一波新冠疫情或將落底,先前困滯的活動將逐漸復甦。「不求五月桐花開,但願六月口罩摘」,已成為全台千萬人的共同渴望。未來新冠病毒無論是流感化或另一波再浮現,均已帶給整體社會及醫界諸多的改變。家庭醫師身為照護者、決策者、溝通者、社區領袖與管理者,毋待解封之後,允宜以新思維、新生活與新行動,面對嶄新的局面,乃能「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證嚴法師法語),也才能贏在未來。基於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共識,我們要深思並維護人與環境、生態的和諧平衡。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地球村的概念提醒我們痌癏在抱,超越畛域與國族,療護所有的病者與家屬。不斷自我學習,隨時汲取科學新知,才能在倡導「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外,適時有效地傳遞醫學訊息,增進民眾的健康識能(health literacy)與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 由小乾坤到大乾坤,家庭醫師要重新調整自己和四個家庭脈絡-同住家庭、職場家庭、病人家庭和寰宇家醫社群的共處與互動,藉由網路通訊媒體,彌補先前以至近期的疏離(distancing)。 從全球化(globalization)到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to act locally, think globally),讓「台灣走向世界,世界走入台灣」。我們不僅要內省、關注本土醫療模式,也當致力交流,與國際同軌。分享台灣經驗的同時,不忘檢視自身的侷限與盲點。寫於519世界家庭醫師日專輯付梓前
-
2020-05-14 科別.泌尿腎臟
健身教練為包莖所苦又怕見血 醫師動手術助他婚姻性福
一名29歲健身教練從小為包莖所苦,每當勃起就感到疼痛,雖然身材高大壯碩,但因暈針及害怕見血,以致遲遲不願接受治療。直到遇見決定共度終生對象,才至泌尿科諮詢,並選擇接受「微創包皮槍環切術」不僅術後幾無疼痛感,且傷口癒合迅速,這才讓他揮別心中的負擔。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指出,這名健身教練雖渾身肌肉,但每逢打疫苗、抽血總是會暈針,甚至看到皮肉傷還會害怕到無法自行換藥。也因為對疼痛的耐受度極低,即便從小自知包皮過長,常導致勃起疼痛,當完全勃起狀態,龜頭仍舊無法露出;但因心理恐懼,遲遲不願正視問題。日前因為遇到共度終生的對象,為了自己與另一半的性福,才願意就診。因為考量他對疼痛及見血的奈受度,故建議選擇微創包皮槍環切術治療,不僅術後傷口疼痛少,且一周時間即復原。邱鴻傑說,包莖是指包皮口過小,當包皮向後拉時,無法露出陰莖頭,正常男性1歲前包莖程度約99%,18歲約只剩下1-2%。但仍有部份男性成年後仍為包莖所苦,除了勃起時會感到不適或疼痛,進而影響性功能;當包皮肥厚過長,容易解完後滴尿,造成異味,若再加上衛生習慣不佳,導致龜頭發炎,常影響日常生活,恐須手術治療。他說,傳統割包皮手術除了手術時間超過30分鐘,術後容易因傷口疼痛出血、縫合處難以平整,必須多次換藥,但是微創包皮槍環切術透過吻合器套入包皮,同步進行切割與吻合,手術時間僅約5分鐘;除輕微疼痛與微量出血,縫合釘約1至2周會自動脫落,無須返院拆線,照護相當方便。但是,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這項手術,若包皮與龜頭無法分開、患嚴重包皮炎、矽膠縫合圈無法套住包皮,或有凝血功能問題者,則術前需與醫師充分討論,再決定適合的治療方式。
-
2020-05-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引起焦慮症 三徵兆籲就醫
55歲陳太太一踏進診間,就對醫師大聲喊著「醫師,我覺得我得了焦慮症。」急著描述在疫情期間生活受到的各種影響。她自述,每天的心情隨著確診人數起伏,出門在外隨時會害怕別人不戴口罩或咳嗽;更是頻繁的洗手、噴酒精,洗到手都脫皮了,還是忍不住一直清洗;而且長期戴口罩戴到耳朵痛,也不敢脫下來。另外,陳太太家中也有多種狀況發生,包括先生住院小手術,頻繁進出醫院,讓她害怕自己及家人得病;而和先生一起經營的公司,也因疫情而營運停擺,她害怕養不起員工,對未來抱持悲觀想法,整天心神不寧、晚上睡不好,全身痠痛、疲累,更常和先生起衝突,只想逃避而求診。經醫師診斷為「適應性疾患伴隨焦慮症」,目前門診治療中。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至今,除了防疫人員、醫護人員、患者承受重大心理壓力,一般民眾也可能因擔心恐懼而過度焦慮。精神科醫師呼籲,民眾若受疫情影響,出現超過預期的焦慮、悲觀,造成自身痛苦或人際衝突等三徵兆時,應適時緩解壓力,並可考慮就醫,避免病情惡化。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表示,近期門診觀察發現,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直接或間接的壓力,導致有憂鬱焦慮症狀、關係問題、經濟困擾的個案明顯增加;也有部分原已有焦慮、憂鬱、恐慌的個案,因擔心疫情期間出入醫療院所感染,而未按時回診,自行減藥或停藥,導致症狀加重。施佳佐說,因疫情引起的壓力來源,主要有健康、關係、經濟、未來不確定感等四方向。健康部分,為擔心自己或家人得病;關係則是在家時間變長,會使相處、意見相左起衝突頻率增加;經濟部分,則是各行各業工作受影響、收入減少;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則是不知疫情未來走向,進而影響未來規畫,感到無所適從。施佳佐提醒,在疫情期間,有病症時仍需就醫,慢性病者不可擅自停藥,以免病情惡化;在家時應正向思考,改變看事情視角;對於疫情相關內容,每看30分鐘就放空一下,以免大量資訊引起焦慮,才能與疫情和平共存。
-
2020-05-1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區手記/當我忘了你…疫情下的失智老人們
在紐約市,共有50萬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及其照顧者,其中包括25萬患者;而華人患者及其照顧者的比率,則占其中的6%至8%。「我們通常說,新冠並無歧視性,每個人都可能會感染,阿茲海默症同樣也沒有歧視性,也是每個人在變老時可能會面臨的症狀,希望大家對這個群體多一些理解與關愛。」阿茲海默症關愛服務(CaringKind)華人外展經理石蔚靜說。新冠肺炎疫情給這些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老人和照護者,帶來了額外的挑戰;失智老人有些已連身邊的家人、親友都遺忘,但疫情之下,請不要忘記他們。沒見到家人 失智者辭世和關懷阿茲海默症的華人社工打電話時,她正處於已經調整好的悲傷之中,她告訴我,短短一周之內,已有三位失智老人或他們的家屬「去了」,還有幾個有感染風險的家屬,她不時給他們打電話,但電話的另一頭,卻始終無人接聽。第一位失智老人住在療養院。療養院從3月上旬起,就已經謝絕所有外客拜訪,電話也很難打通,像一個完全封閉、消息既模糊又滯後、誰都不知道裡面到底在發生什麼的、非常不祥的場所。4月初的一天,家屬接到療養院打來的電話,說老人發了高燒,已被送入醫院,醫院傳來消息,說老人確診新冠,為家屬安排了通話視頻。雖然失智老人的語言能力被剝奪得差不多了,認不得視頻另一端的女兒,但女兒能見到父親已屬難得,焦慮也輕了,向醫院約定翌日再讓父親與母親視頻。醫院同意了,很久未能見到丈夫的妻子也帶著期許;然而,還沒有等到視頻接通,老人就與世長辭。「太突然了。」全家人到現在也沒有緩和。環境的改變,對失智老人有很大的影響,失智者出現挑戰性行為的誘因之一便是環境:天氣、噪音、溫度、光線、搬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都可能扣下令失智者情緒失控的扳機,令他們變得更焦慮、緊張、害怕與恐懼。另一位女士的失智母親已有90歲高齡,也住在養老院裡,女士不時打電話問護理長母親的近況;護理長總說,還好,還好,上一周則說,她母親的檢測呈陰性,無礙,只是住處從三樓搬了六樓。當時,紐約州長葛謨(Andrew Cuomo)還沒有頒布新規,那些檢測呈陽的老人,仍可由醫院轉至養老院治療,於是,療養院二樓三樓的房間,都被臨時用作收治出院後的新冠老人。母親搬到了六樓,她非常地擔心,房間是全然陌生的環境,也沒有了三樓會說中文的護理員的陪伴,這會使阿茲海默症的患者更糊塗、混淆;她打電話給另一位有失智老人住在療養院的家屬,卻發現這位家屬,竟然連老人已經搬住樓層的消息都不知情。放不下愛妻 八旬夫先走第二位老人80多歲了,與他失智的太太感情很好,他在每一次的分享會上總是感慨,「我沒有別的擔心,別的掛礙,只是怕我先走,沒辦法放下自己的太太」。疫情期間,他們有兩位護理員輪班照顧太太;一天,他們被告知其中的一位護理員得了新冠肺炎,不能來作工了,另一位護理員及老人夫婦,也需要自我隔離。老人開始咳嗽,喘不過氣。救護車過來,初步診斷他的病情,不建議他現在就去醫院;也因為不放心離開他的太太,老人便待在家。他的身體開始越來越弱,不到兩個星期,就因為心臟衰竭而辭世,護理員叫了急救車後,把老人生前最喜歡的帽子、圍巾、大衣都給一一他穿戴周整,這才姍姍等來了救護車。很少有人清楚,已經處於阿茲海默症晚期的太太,是否還能明白,摯愛著她的先生,已經永遠地離她去了。所幸留下的護理員,還在24小時地照顧她,在需要自我隔離的那個星期,她本可以為了安全撇下他們,但是她留下來了。為阿茲海默症群體提供服務的華人社工石蔚靜說,在正常情況下,老人應該能夠得到及時的救治,也許也不會去世;要好好感謝那位護工,不知道是什麼讓她能夠從那一刻撐下來,陪伴、照顧他們至今。症狀恐相似 麻痺照料者阿茲海默症的症狀,有些與新冠症狀的表現相似,這也會麻痺照料者,使他們大意;而長者在失去了語言功能後,又無法有效地向外界求助或表達自己的身體與心理感覺。第三位失智的華裔老人,胃口漸漸變得不好,東西也越吃越少;由於阿茲海默症患者本身就可能伴隨吞嚥功能的衰退,家人在起初,以為只是老人胃口不好,並未將之與新冠聯繫。待老人持續多天不願進食後,太太撥打了911;急救人員瞭解情況後,瞥見老人這又啜飲了兩口蘋果汁,便作出不建議他們現在就去醫院的判斷。三天後的凌晨12時,4月中旬,老人愈發孱弱,家人又打了急救電話,救護車在1時左右將老人送至醫院,夜裡3時,老人不治。在老人的死亡證明還未頒發的次日,尚在悲痛之中太太也倒下了,因新冠重症而送至加護病房(ICU),轉至普通病房後,至今仍未出院。美酒加咖啡 老歌添溫情死者各有各的倉促與悲情,生者也各有各的難題或者在難題中,仍然堅存的活力與愛。吳玉梅先生的症狀已達三至四級,也就是中晚期。在家照顧丈夫時,她喜歡播放鄧麗君的「美酒加咖啡」,她一遍又一遍播放這首歌曲,讓丈夫以為自己就是歌裡那位一杯又一杯飲酒又貪酒的人,鄧麗君唱到第四遍「一杯再一杯」時,她對已進入角色的丈夫開玩笑:「哎喲,不能再喝了,要醉了,要醉了」,這時,大小便需人照料、已經不認得吳玉梅的丈夫會突然回神,搖頭笑道:「我沒醉,我沒醉」。也許,相比語言的退化,音樂是老天賜予阿茲海默症患者最好的禮物,是門關上了之後的又一扇窗;阿茲海默症的培訓員詹梅桂說,長者在語言功能上,經歷會從早期的忘詞、詞不達意,直至晚期的不會說話。然而即使忘記了第二外語和母語,當熟悉的樂聲響起,患者似乎又回到過去美好的情境、回到年輕的充盈的生活當中,心情也變好了,「聽覺,也是五覺中最後才失去的」。美酒加咖啡,似乎打開了丈夫有限的語言匣子,他現在能從一數到五,唱一句「茉莉花」,認出麻將牌裡的紅中白板、二筒西風;「發財還不認識。」吳玉梅說。丈夫在失智前,最喜歡打麻將。吳玉梅打算等他認全了一整副牌,就和他打開放式的麻將,先把牌攤下來,像開卷考試一樣地打,希望有一天還能再把牌豎起來,像過去一樣、痛痛快快地打。其實,83歲的吳玉梅,病歷也厚厚一沓,做過九次手術,切過雙乳、膽囊、勁椎骨刺,有不鏽鋼的膝蓋和神經痲痺的手,但是她說:「病是病,我是我」,「還能夠活著,應該開開心」。照顧著晚期的丈夫,她也盡量和我說著趣事,笑聲也很長,彷彿過了死門,就應該珍惜,享受生的雀躍。喪失了智力 保留了情感彭美金的丈夫在患阿茲海默症之前,口條清楚,能言善道,喜歡每天看報紙,記憶力也特別出眾,在疫情期間,彭美金會每天為他讀新冠新聞,以至當護理員問丈夫,最近在發生什麼事時,失智的丈夫還能不假思索地回答:「肺炎咯」。培訓員詹梅桂介紹,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長者,他們的生命像是在往回走,起初他們忘記五分鐘前發生的事,後來他們忘了昨天的事,後又失去了短期的記憶,最後,也許他們僅剩年輕的記憶和童年時發生的往事。家屬和護理員在照料阿茲海默症患者時,需要瞭解他們的個人成長史、生活史,為他們安排生活的慣例與喜好,使他們盡可能地去做一些自己熟悉的、喜歡的、有意義的活動,以保持心情的暢達,彭美金為丈夫讀報紙,也許也會有這個功效。我再一次給她打電話時,彭美金說了疫情期間為失智老人及其家庭帶來的額外的難題,也談到因為我先前寫的一篇文章,她收到了熱心讀者給她寄去的口罩,她向我致謝時。安靜的背景聲中,第一次出現了另外一個聲音,清晰的,孱弱的,他似乎在重複彭美金的感謝;我好奇,問這是誰在說話呢,那個聲音又再一次地爆發,這一次,我非常清晰地聽到了他口中那重複的語言。「是我的丈夫。」彭美金說,他說的是:「非常感謝」、「非常感謝」。「很多人認為,中晚期的患者喪失了智力,也沒有了情感。」詹梅桂告訴我,「然而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是在的,只是不會表達」。
-
2020-05-1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社會民眾的期待與「司法精神醫學 」專業判斷之間的落差
【編者按】最近嘉義鐵路殺警案的一審宣判,引起台灣社會的震撼以及各方人士的異議紛紛,也凸顯了司法精神醫學的專業判斷要讓社會大眾了解,仍有很長的艱辛路要走。我們即時登載三位精神科醫師發表他們的看法:一位精神科醫師第一時間來稿,表達他對這事件可能加深社會對精神病人誤解的隱憂,而指出矯正錯誤的觀念、歧視、汙名化是台灣社會應該努力的方向。我們接著邀請兩位這方面的專家學者:一位資深精神科醫師介紹早期如何發展台灣精神鑑定工作的拓荒史,並語重心長地呼籲,提升精神醫療的門診、住院及社區醫療的完整性,可以降低此傷害;一位中生代參與司法精神鑑定工作多年的精神科醫師提出其呼籲:要達到社會安全網之理想,需要多層次與多部門之防制觀點,而不是只有精神醫療系統之努力就可以做到。希望我們的共同努力,可以提升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消除因不了解引起的恐懼與偏見,也幫忙台灣社會大眾以及非專長於這方面的醫護人員更了解這錯綜複雜的專業問題。最近嘉義鐵路殺警案一審宣判,引起軒然大波。社會輿論對承審法官及精神鑑定醫師大加撻伐。顯然,社會及民眾的期待與專業判斷之間有很大的落差。 我於1970年進入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接受專業訓練,有幸跟隨林憲教授學習司法精神醫學的理論與實務。到2004年退休為止,司法精神醫學仍一直是我關心的領域。值得欣慰的是2017年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正式成立,成為精神醫學領域裡的一門次專科。精神鑑定是司法精神醫學最早的一項實務工作。台大醫院精神部五十週年出書「五十載浮沉」,根據該書林吉崇教授所寫「日據時代精神病學史」(pp 48-61),台大醫學院前身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於1917年首度由精神科專科醫師中村讓講授精神醫學。當時台灣並無精神病患可供實習,中村讓只好以自己經手的鑑定報告作為教材。當時法院訴訟事件中,有關精神病的鑑定皆由中村讓執行,一個病例的鑑定約需一到三個月的時間,並須以二十頁到五十頁的書面報告呈送法院。近日來嘉義鐵路殺警案鑑定醫師沈正哲受到極大的壓力,讓我感觸良深。台大醫院長期接受司法單位委託的精神鑑定工作,也一樣會有來自外界的壓力。 有過一個兒子用領帶勒死父親的鑑定案例。弒父被認為大逆不道,更何況被害者是大學教授,整個社會氛圍認為應重罰逆子。承審法官接受精神鑑定書對加害者犯案當時精神狀態的報告,判決加害者免刑責,並令入適當場所治療。判決結果引來輿論譁然乃意料中之事。另一個鑑定案也是用領帶殺人的案件,這次是父親以領帶勒死子女,案發當天就安排住院精神鑑定。因加害者是知名教授,社會氛圍期待鑑定結果有利於加害者。有些單位甚至動員「學者(非精神科)」在鑑定仍在進行期間,透過媒體表達意見,認為加害者犯案當時的精神狀態已達「心神喪失(當時的法律用語)」,應與免除刑責。承審法官根據鑑定報告書判決可減輕其刑而非免其刑責。結果引來鑑定醫師專業不足的批評。上面所舉兩個例子都是台大醫院的鑑定經驗。經過這麼多年(約有半世紀了),故事仍舊一再重演。司法精神醫學的專業判斷要讓社會大眾了解,仍有很長的艱辛路要走。 其實在早期,連司法單位也常對精神鑑定報告的專業判斷提出質疑。經過溝通解釋,雙方都獲得顯著互信了解。以現行制度來看,精神病患涉及刑事案件送精神鑑定時,法官須等看過鑑定報告書再參酌做判決。這在實務工作上會帶來一些困擾。鑑定工時若拉長,會拖延法院的判決時程。而要縮短鑑定時程,就會給鑑定單位帶來工作壓力。此外,以現行鑑定費用給付來看,精神鑑定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如何減輕鑑定時程壓力,以及給付合理的鑑定費用,都是應再加以改善的實務工作。台灣的現況是精神鑑定由法院指定委託醫療單位執行。有的國家對刑事案件的精神鑑定,除了司法單位公設的鑑定醫師外,被告也可再自行找精神科醫師鑑定,其費用就由被告與醫師視案件的複雜度商量敲定。在減輕鑑定時程及工作壓力方面,特別是考量被告的醫療人權上,若有司法與醫療兼顧的司法精神病監,一方面被告住進該場所可獲的該有的精神醫療,另一方面同時進行精神鑑定。住院精神鑑定可以做得比門診精神鑑定更周詳,也可解決鑑定期間被告的治療空窗期問題。遇複雜困難的個案,可視需要延長鑑定時程。 精神病患的暴力事件,不論是對內傷害自己,或對外傷及別人,比較多是發生在治療空窗期。提升精神醫療的門診、住院及社區醫療的完整性,可降低此傷害。更重要的是要提升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消除因不了解引起的恐懼與偏見。台灣的玉里鎮以及以社區精神醫療聞名世界的比利時基爾鎮(Geel,又叫Gheel故又譯赫爾),其居民中將近半數為精神病患,且多數診斷屬思覺失調症。鎮民之間因彼此認識瞭解而能長期和睦相處,此情形在玉里鎮已超過半世紀,在比利時基爾鎮已超過七百年。有機會可去走訪,旅遊兼增廣社區精神醫療見聞,一舉兩得!
-
2020-05-1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下的護師節…第一線護理師 每個故事都揪心
新冠肺炎讓第一線護理人員忙翻天,尤其是照顧確診個案的護理師,總得犧牲部分家庭生活,醫院及護理界傳頌不少感人故事。昨天是一年一度的國際護師節,護理師們說出親身經歷,令人動容。媽媽不要去… 小女兒好暖心台北榮總一名資深護理人員得日夜照顧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就讀國小的女兒非常擔心她的安危,總希望「媽媽不要去」,這名護理師對女兒說「放心,媽媽會好好照顧自己。留在崗位是責任,留在第一線照顧病人,未來我生病時,才會有人照顧我。」後來她出門上班,女兒總會給她一個擁抱,非常窩心。負壓隔離病房 是她的戰場新光醫院護理師林臻,照料過二名確診病例與多名疑似病例,如今患者們已康復出院,她難掩喜悅之情說「真的很開心」。林臻說,在負壓隔離病房中工作並不容易,每次進穿戴手套、防水隔離衣、連身隔離衣、護目鏡、頭盔、N95口罩加外科口罩,穿戴就得花廿分鐘,脫除也得花近半小時;工作期間為患者量測體溫、血壓、投抗生素、詢問身體與睡眠情形,這些工作看似平常,但不能像平常那樣把相關訊息及時輸入電腦,要憑腦袋記下來、出病房趕快鍵入電腦。她表示,確診患者每周驗二次病毒,三採陰才可出院,與醫師一同採樣血液的時刻最令她緊張,因為那管血液中可能真的有病毒,需更謹慎小心進行相關動作。患者一句謝謝 支持他們抗疫振興醫院護理部主任李作英表示,她每天看著護理師進入病房照顧病患,幫腹瀉病人換尿布、抽痰、拍背,替重症者裝上葉克膜,過程滿身大汗、內心也害怕,自身出現不適時更擔心恐懼。患者的道謝,「那怕是一句謝謝,對我們來說就是支持。」緊急調派人力 北榮百人響應台北榮總護理部主任明金蓮說,疫情期間故事太多了,因疫情來得又快又急,緊急調派人力電話從沒間斷,她曾接到機場檢疫需號召大批護理人員協助的電話,她詢問內部同仁,短短幾小時,北榮就有一百四十位熱血護理人員報名參與,讓她相當感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也向護理師們致謝,因為護理同仁們以及其家人,不眠不休的貢獻才有安全社區。衛福部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表示,今年為「護理助產年」,四月架設口罩支援網站也讓民眾「寫一封信」支持護理人員,至今募集一點七萬封信,來自國內及其他五十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