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4 養生.人生智慧
搜尋
心理師
共找到
590
筆 文章
-
-
2022-05-28 失智.照顧喘息
身心紓壓/照顧者才是憂鬱高危險群?18項指標太高可能需要協助
因為不知道要如何與被照顧者相處,不清楚病程的發展、不了解怎麼去消化照顧歷程引發的各種情緒,照顧者常常會像品泉有快要失控的無助感,或是覺得也很想像蘭新一樣哭著說出來:「再這樣下去,我也快要憂鬱症了!」蘭新的老公,去年被診斷有重度憂鬱症,在固定服藥的治療下,有些失眠、食慾不振的情況已經獲得明顯改善。但蘭新仍然覺得沒有辦法和先生有正常的對話、日常生活的溝通。蘭新的先生在岳父的公司上班,夫妻兩人同在一間家族企業上班的情況,讓蘭新覺得備感壓力。 「先生以前不會在公司裡面對爸爸或我大小聲,但是他生病之後整個人都改變了。有時候在公司共事,他也不顧旁邊有誰,就對我們怒氣發作。」蘭新同時是女兒和妻子,夾在爸爸和先生中間,在公司裡面又需要承受其他人的眼光,這種種的壓力源讓她決心來找心理師會談。「從去年到今年,無論是小孩的事情或是家裡的事情,我都沒有人可以商量。只要一件小小的事情,老公就會情緒爆炸,為了讓家裡氣氛不要那麼糟,我唯一能做的只有要求自己忍耐、再忍耐......」蘭新邊說邊掉淚,繼續說到:「有時候我都覺得我也快要得憂鬱症了,為什麼他不能多體諒我一點?」 品泉的媽媽去年10月開始,失智症逐漸惡化,幾次媽媽出門忘了回家的路,都是透過好心路人報警,才能把媽媽從警局接回來。媽媽還經常把品泉誤認為已經過世的老公,把早年對婚姻的不滿和壓抑怨懟都投射到品泉身上。 品泉揉著太陽穴,用手遮著臉,苦惱地說:「即使到現在,我情緒一來的時候,也會想把媽媽搖醒,大聲對她說『看清楚,我是你兒子!不是你老公!妳有什麼話想講,等妳死了再去陰間告訴他!』明明就知道這樣一點幫助都沒有,但我就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蘭新和品泉面對的問題表面上很不相同,但實際上兩人的問題其實是一樣的,他們都在經歷照顧者身心煎熬的壓力。因為不知道要如何與被照顧者相處,不清楚病程的發展、不了解怎麼去消化照顧歷程引發的各種情緒,照顧者常常會像品泉有快要失控的無助感,或是覺得也很想像蘭新一樣哭著說出來:「再這樣下去,我也快要憂鬱症了!」 憂鬱症的症狀最明顯會出現在飲食和睡眠的改變上,照顧者經常要面對病人突發或惡化的身心症狀。並且因為金錢和時間等資源都投注在照顧病人之上,自然壓縮到照顧者自我照顧的時間與金錢分配。對病人很慷慨,卻吝嗇給自己一點休息或犒賞的情況,導致照顧者更容易成為憂鬱症的潛在族群。 隨時都可能需要面對病人提出的要求,容易讓照顧者睡眠週期被打斷,或者心裡有罣礙而無法安心入睡。飲食上面,也可能受到擔心、焦慮、自責、恐懼等影響,而有食慾不振或是以吃削減壓力的現象。 久而久之,情緒自然容易受到影響,可能變得沮喪、提不起勁,或者出現情緒失控無法克制怒氣等情況。 這裡提供簡單的憂鬱症量表供讀者自行檢視,如果左欄的敘述出現的越頻繁,就越有可能是憂鬱症的高危險族群。提醒您,量表不是診斷,如果懷疑自己有憂鬱症,仍舊需要尋求專業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釐清! 【憂鬱症量表項目】1. 我常常覺得想哭2. 我覺得心情不好3. 我覺得比以前容易發脾氣4. 我睡不好5. 我覺得不想吃東西6. 我覺得胸口悶悶的 ( 心肝頭或胸坎綁綁 )7. 我覺得不輕鬆、不舒服 ( 不爽快 )8. 我覺得身體疲勞虛弱、無力( 身體很虛、沒力氣、元氣及體力 )9. 我覺得很煩10. 我覺得記憶力不好11. 我覺得做事時無法專心12. 我覺得想事情或做事時,比平常要緩慢13. 我覺得比以前較沒信心14. 我覺得比較會往壞處想15. 我覺得想不開、甚至想死16. 我覺得對什麼事都失去興趣17. 我覺得身體不舒服( 如頭痛、頭暈、心悸或肚子不舒服等...... )18. 我覺得自己很沒用 【程度分級】 1. 沒有或極少(每周 1天以下)2. 有時候(每周1~2天)3. 時常(每周 3~4天)4. 常常或總是(每周 5~7天)致親愛的照顧者: 如果你做出來的分數偏低,我想邀請你回想過去在照顧的歷程裡,你做了哪些事情,讓你能夠好好的紓壓?有哪些固定參與的團體,或是見面的人,是否給了你的支持,讓你可以在照顧路上不覺得孤單?甚至,我想邀請你與其他同樣身為照顧者的族群,分享自己的自我照顧方法,我相信這對很多其他的照顧者來說,會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如果你的分數偏高,請你先不要緊張,將這個分數,當作重新檢視自己生活的機會。 如果你願意重新檢視生活,重新找到照顧他人與自我照顧的平衡,這個分數就只會是暫時的。 分數只是顯示,你這陣子很慷慨地把自己的時間和金錢,分享在需要照顧的病人身上了。但是,對自己呢?你是不是也該回頭照顧自己了?在這裡澄清一件事,有很多人會覺得找心理師會談無助於現狀的改善,而且又是一筆不小的花費,想到就退怯了。 也許心理師在實質照顧上,沒有辦法提供類似「喘息服務」直接的幫助,但心理師能教你的,卻是如何在照顧路上走得長久,如何不被原生家庭帶給你的情緒綑綁,以至於無法畫出情緒界線,做出好的照顧決定。如果可以,請讓我陪你走一段,重新看見自己的內在力量,我支持你,也讓你支持自己。
-
2022-05-28 失智.照顧喘息
身心紓壓/照顧者你累了嗎?來看看居家照護「10大壓力徵兆」中了幾項
「我照顧的好累」、「我肩膀好痛」、「我變得不想和人有接觸……」。照顧者常常承受著許多層面的壓力,壓力可能來自於被照顧者,或是身邊的親友,甚至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因為對於照顧有一定的期待,從期待中產衍生出照顧的壓力。 建議辛苦的照顧者們,可以定期地觀照自己的壓力指數有多少?記得一個原則-「照顧別人之前,要先把自己照顧好。」當我們狀況良好時,照顧的品質也會比較穩定。壓力指數檢測 我們來做個小測驗,以下是壓力的十種徵兆,符合一項為一分,來看看你(照顧者)的壓力指數有多少: 1. 注意力不集中 常常一件事情做到一半,就因沒耐心而中斷了。無法專注在一件事上,想轉移壓力而去做其他事情,導致原本要做的事無法如期完成。2. 肩頸痠痛肩膀想要扛起壓力與責任,所以壓力大會造成肩膀僵硬與痠痛,需要適時地自我按摩與放鬆肩頸。3. 煩躁、憤怒有壓力時容易讓人情緒不穩定,也容易對身邊的人事物看不順眼,很想要藉由發脾氣與吶喊來宣洩壓力,無法平靜下來。 4. 退縮變得不想接觸新的人事物,減少與親友的聚會,並且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5. 焦慮對於尚未發生的事情容易感到緊張,總是擔心發生不好的事情。可能有食慾不好、胸悶、心悸、肚子不舒服的情形發生。 6. 憂鬱對事情的看法與解釋比較負面、悲觀,看不見正向的可能。覺得生活有空虛感、無意義感、無力感,以及容易哭泣,覺得自己沒用的負面批評。7. 失眠即使要睡覺了,頭腦還是在想事情,思考依舊處在「運作」的狀態,以至於沒有辦法好好地徹底休息,所以起床後,仍然覺得有疲累、頭疼、頭暈等等現象。長時期的睡眠不足,將會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8. 身心疲累覺得身體與心理都很疲累,什麼事情都不想做,只想休息與睡覺。9. 身心症這是一種身心交互影響,生理、心理症狀交錯表現的疾病。壓力造成身心症常見的疾病種類從偏頭痛、氣喘、心肌梗塞、胃潰瘍……等。10. 免疫力下降壓力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導致身體產生反應,例如:鼻子過敏、皮膚過敏,常常感冒等等,而且不容易復原。 準備好了嗎?來看自己或親友得了幾分: 每一個人都該懂得適時求助 你或你的家人好友得分幾分呢?千萬別輕忽壓力所透露的警訊。 人活著就會有壓力,有壓力不是一件壞事,壓力可以讓我們產生動力,去因應外在變化;但壓力過大了,就容易有反效果,所以我們要學習與壓力「和平共處」,把它當成我們的朋友,試著看到壓力背後的原因,可以問自己為何這件事/這個人,給我怎麼的感受?為何讓我不想面對?為何讓我壓力大呢? 只要開始去面對壓力的來源,壓力就已經減少了一半,讓自己看見壓力的存在,關心與照顧自己的情緒,當然不用什麼都自己獨自承受,適時地找家人或朋友聊聊聚會,通常心情會因此好了很多,或是偶而讓自己喘口氣,請家人一起協助照顧的工作,否則自己不但會累垮,更可能因此增加了家人的負擔。 必要時,也能找專業的心理師與醫師談談,拿起電話撥打各縣市的生命線-1995,或者各縣市張老師-1980,懂得適時求助,也是一樣很重要的能力。
-
2022-05-24 失智.照顧喘息
身心紓壓/你照顧累了嗎?難以察覺的心病,小心「侍病憂鬱」找上門
一大清早,48歲的林小姐已經起床協助媽媽如廁,順便檢查前一晚的紙尿褲是否溢漏。接著忙早餐、帶去失智據點、請其他家人接手,再趕著上班、回家做晚餐;若晚上媽媽黃昏症候群發作,要緊急安撫情緒......日復一日,林小姐也隨著罹病者的病情而起伏,身心壓力不堪負荷。注意失眠、想哭的隱形憂鬱警訊隨著醫療水準提升,現代人平均壽命愈來愈長,但晚年若不是健康活著,對家人的照顧負擔極大。根據統計,每個人一生平均長照需求約7-9年,每位家庭照顧者平均每天花上11.06個小時照顧家屬,還不包括其他突發狀況。有時候明明已經盡心盡力,卻因為患者病情不穩定而沮喪自責,或被其他家人指責,長期處在壓力下,容易成為「隱形第二患者」,若未紓解煩躁不安的情緒,小心身心失衡引發「侍病憂鬱」。什麼是「侍病憂鬱」呢?心理師李汶軒解釋,長時間照顧失智老人,卻沒有先妥善照顧自己,久而久之累積生理性疲累和精神性疲勞,產生了失落、無助、挫折、焦慮等負面想法,最後可能情緒憂鬱、甚至演變成憂鬱症。李汶軒說,情緒憂鬱不是憂鬱症!情緒憂鬱像是一片烏雲,生活偶爾都會出現不開心的事,想辦法調節散去。但若累積到一個程度而無法逆轉,極度悲觀讓生理機能失序,身體狀況也開始惡化,最擔心的就是自殺問題。小心侍病憂鬱的5大症狀●過程逐漸沒耐性:厭惡人際社交,對於陪伴家人也提不起勁。●對休閒活動失去興趣:對日常活動、原本喜好的興趣都提不起勁。●身體常出現痠痛不適:因神經緊繃而引起頭痛、失眠、肌肉痠痛。●因財務問題引發焦慮:一人失智,全家都會陷入身心與財務危機。●容易沒來由悲傷哭泣:突然流淚、覺得自己沒用,無法控制情緒。先把自己照顧好才有力氣長期抗戰照顧家人,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時時要求自己做到盡善盡美,最終會累出病來,也困在負面情緒裡。要如何避免「侍病憂鬱」?李汶軒建議,首先就是把自己照顧好,才能更好地去照顧別人。※要注意上述侍病憂鬱5大症狀,若持續出現2周以上就要小心;另外可參考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照顧者壓力自我測驗」,當壓力過度沉重,影響睡眠、食欲、情緒等,一定要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如何紓解負面情緒●保持正面樂觀態度:允許心情低潮、不完美,自我肯定照顧家人的工作很有價值,記得每天稱讚自己:我很重要!●別一個人扛下全責:善用身邊的家人、後援,別全部攬在身上,或找幾個家屬支持團體,一起解決照顧上的難題。●善用喘息服務資源:不管多忙,都要給自己喘息的空間,轉換心情和環境做些喜歡的事,看場電影、運動或放空。●注意攝取均衡營養:補充富含色胺酸的食物,能擺脫憂鬱情緒!色胺酸可以促進血清素的合成,改善睡眠的狀態。●維持規律運動習慣:可在家簡易伸展四肢,或是參加線上運動課程;也可帶著失智長輩一起互動,重溫親子時光。快樂飲食健康吃,遠離憂鬱對抗憂鬱可掌握五種營養素的飲食來源:●魚油、深海魚油: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可對抗憂鬱及焦慮症,對於憂鬱症高風險者也可作為預防。●褪黑激素:褪黑激素與睡眠相關,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也是保持好心情的重要元素。●色胺酸:色胺酸是製造血清素(又稱快樂荷爾蒙)的重要原料,為人體必需胺基酸,無法自行合成,需由食物中取得,有助睡眠品質及穩定情緒避免焦躁。色胺酸食物並不少見,如:雞肉、雞蛋、鮭魚、香蕉、堅果類、乳製品、大豆製品、深綠色蔬菜。●維生素B群:維持神經系統的穩定運作,並參與人體的代謝與合成,足夠的維生素B攝取則有助於安定情緒、消除焦慮及減少睡眠中斷的次數。●礦物質鈣、鎂、鉀營養素:有助於人體的神經傳導,具有放鬆及鎮定功效的營養素。李汶軒強調,隨時注意自我壓力警訊,而非到了身心理出現異狀才尋求治療,檢視是否常睡不好、容易生氣或陷入沮喪,不時觀照自己:哪裡不舒服了?千萬不要忽視情緒健康。照顧者一定要先看到自己的價值,而非建立在付出與犧牲上,過度的付出容易疲勞,尤其是超出個人能負荷的量,當不斷自問「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還不夠好」時,就會陷入惡性循環,照顧者也成了潛在疾病的受害者。心理師提醒,每個人都會成為照顧者,都應為未來的照顧工作預做準備,事先了解長照2.0提供的四包錢: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補助。多留點時間給自己,定時清理情緒、養成規律運動、找到宣洩管道,把照顧好自己列為身心安頓的首要任務!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05-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我確診了,接下來怎麼辦?心理師教你4個心法度過隔離期焦慮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每天幾萬人確診,從藝人、政治人物乃至周遭親友紛紛染疫,雖然確診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但有些人確診後,開始出現焦慮、擔心自己變重症、自責傳染給家人親友等。專門提供確診者諮商服務的心理師李克翰說,引起確診者焦慮的問題多半是「接下來怎麼辦」,心理師除協助患者宣洩情緒,也提供心法紓解壓力。注重清潔卻確診,同事說他「是不是在外面趴趴走才染疫」。在這一波Omicron感染中,確診者雖然絕大多數是輕症,但咳嗽、喉嚨痛、發燒、肌肉痠痛無力一起襲來,加上一人一室隔離,不僅無人可以聊天緩解,政府政策朝令夕改,諮詢電話老是打不進去,又無法出門,難免悶在心裡,焦慮情緒也隨之而來。在板橋租屋的上班族林先生說,自己平時很注重清潔,在公司上班盡量不脫口罩,也隨時備有酒精擦拭環境,因公司要求員工每周快篩才發現確診。林先生說,快篩陽性當下還不敢置信,但第二支快篩也同樣呈現陽性,隨即跟鄰座同事及主管報告後,同事竟拿出紫外線燈消毒,嘴上還說「是不是在外面趴趴走才染疫的」,讓他氣憤不已。失眠、食不下嚥,過度關心疫情、情緒起伏大,可求助諮商師或精神科。李克翰說,現在多數接到的電話,都是確診者對於政策的不了解,但諮詢電話打不進去或沒有獲得解答,情緒不斷累積,心理師會引導患者宣洩情緒,但碰到政策相關的疑問,將提供患者管道去諮詢。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出現焦慮情緒?李克翰指出,當確診者排除因生理病痛造成的食欲不振、失眠後,仍產生睡眠困擾、食不下嚥,過度關心疫情狀態,即使暫停也無法真正轉移注意力,情緒起伏大等狀況時,可先由心理師評估是否需要精神科醫師,以藥物介入診療,不過過程中僅能建議患者向精神科求助,並無法代為診斷。確診康復後被排擠?隨著確診數增加會逐漸減少。經過10天的隔離,林先生說第一感受到的是天氣改變,原本炎熱的4月,進入梅雨季變得潮濕,還有同事看他的眼光也改變了。原本中午都會三、五同事一起買午餐,現在也不找他了,只能一人買完飯獨自吃完,讓他心裡頗難受。李克翰說,確實有個案康復回到職場、校園後遭到排擠,其中以校園情況較嚴重,通常是確診者同學的家長向學校反映,確診者可能還有病毒,要不要單獨上課、給自己孩子請防疫假等等,也會叫孩子不要靠近確診者,不只讓確診者焦慮,也讓確診者的家長產生焦慮。不過現階段因確診人數增加,民眾反倒不再會去排擠確診者。李克翰指出,民眾可以依據新北市衛生局提供的測驗,檢測完畢後填寫資料,若分數超過標準線,新北安心解憂專線就會打來為民眾服務。此外也能透過安心解憂專線(02)2259-0842、(02)2254-0794的服務時段:每周一到周五,上午8時至晚上8時諮詢。解除隔離焦慮4個心法當患者選擇透過諮詢服務時,李克翰提供以下步驟,幫助確診者在隔離出現焦慮狀況時度過難關。1. 想想接下來的安排思考隔離時狀況,比如工作安排、隔離期間該如何度過。2. 每天找一件事做建議在隔離期間,每天都找一件事做,如整理硬碟、看書、打掃、追劇等,但不要每天都做一樣的事,才能讓自己對解隔有盼望。3. 別猛追疫情新聞要限制自己每天觀看疫情新聞的時間,避免每天吸收新政策也會產生焦慮。4. 維持每天運動在家每天找瑜伽等運動影片來做,讓隔離生活有步驟、進度,減少患者對於「接下來怎麼辦」的焦慮。
-
2022-05-16 新聞.長期照護
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他們是一群不一樣的殺人犯。不是天生心狠手辣,或者作奸犯科的惡徒;相反地,他們從無前科,可能是家中最有責任感的那個人,照料因病倒下的至親。他們的負重前行,換得其他家庭成員的歲月靜好。只是當照顧壓力衝破臨界點,「死亡」是當下所能想到的解答,他們成了「照顧殺人」案件的凶手。「照顧殺人」現象是高齡台灣無法迴避的重中之重。願景工程基金會與聯合報長期關注台灣長照制度,今起一連四天推出「照顧殺人」專題,數位報導同步上線。長照法七年了 照顧悲劇持續發生昨天五月十五日是「長期照顧服務法」三讀七周年,當時我國成為亞洲首個將「照顧者」權益入法的國家。法中列出國家須提供照顧者「長照知識、技能訓練、喘息服務、情緒支持」等,以「提升家庭照顧者能力及其生活品質」。但記者統計十年來,每年都有約十件「照顧殺人案」,幾乎一個月就會發生一件;近三分之一的加害者都在殺人後選擇自殺。凶器除了刀具以外,還包括枕頭、熱水瓶、延長線等家用品,顯示照顧者動手那刻,手邊拿到什麼就用了,並非預謀,是壓力讓理智斷線。二○一八年「長照2.0」上路,照顧殺人案隔年下降,但悲劇仍持續發生,且有已使用2.0者仍行凶。疲累的照顧者 臉書透露「大家解脫」去年疫情正熾時,長輩優先打疫苗,家屬憂心副作用。在臉書的照顧社團中,疲累的照顧者寫著:「我要趕快推我媽去打,最好一針下去,大家解脫。」同是天涯「照顧」人,大家知道他是氣話,看來仍是驚心。為數件照顧殺人案辯護的法扶律師周信宏指出,被告常是承擔最多照顧責任的人,其他家人只偶爾探望,但是「悲劇發生,法律責任是最苦的人在扛」。悲劇到了法庭 看不到疊加的創傷「社會要怎麼支持真正盡心盡力的人,讓他們有喘息和求救的可能?」曾是照顧者的周信宏說,法官不會去問,一個七十歲老人如何帶八十歲的伴侶出門洗腎;照顧悲劇到了法庭,只看事件當下加害者是不是心神喪失、有無辨識行為與責任能力,很難看到整個照顧歷程中疊加的壓力與創傷。周信宏建議,應如同「金融法庭」、「智財法庭」,設立「照顧法庭」,讓法官對長照有一定的專業認知。當這個人走了 要找出制度缺什麼律師賴芳玉認為,比照「家事法庭」,由心理師、社工、律師等專家擔任「程序監理人」,協助評估家庭困境;也效法香港「死因法庭」,除了找出為何死亡的法律責任,更要「找出制度缺了什麼,讓這個人死了」。「長照2.0上路四年後,最需要補強的是重度照顧需求」,家庭照顧者總會秘書長陳景寧強調,殺人事件多發生在重度階段,現行長照2.0的居服或日照無法滿足兩小時翻身一次、插管等重癱病人的需求。「七級以上重度失能者,國家必須提供機構選項」,長照2.0居服每月最高補助三萬六千多元,若能再補幾千元,家庭就能負擔機構費用;目前政府針對機構服務,一年只補助六萬元,是長照2.0居服等最高補助的七分之一,太不公平,且對減輕重擔是杯水車薪。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延伸推薦: 他們是一群不一樣的殺人犯。不是天生心狠手辣,或者作奸犯科的惡徒;相反地,他們從無前科,可能是家中最有責任感的那個人,照料因病倒下的至親。「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1:看見照顧殺人「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2:解開長照枷鎖【照顧殺人】系列完整報導及後續迴響請見願景工程基金會官網
-
2022-05-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與病毒共存讓人心慌慌?專家教10招紓解心理壓力
新冠肺炎確診數目屢創新高,與病毒共存時代正式來臨。疫情影響我們日常生活,造成許多人心慌慌、焦慮、恐懼,心理壓力大。衛福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江依潔提出「減少內心波動」10招,大家可以試試紓解壓力。1.改變習慣:改變過去生活模式,將可執行的防疫步驟落實在日常生活,重建生活習慣。2.重點整理:只注意與自身相關的防疫政策訊息,消化並簡單明瞭的給自己一個重點結語,制定可遵守執行策略。3.動腦思考:現今資訊超載,真假訊息流竄,留意並動腦思考。4.互相信賴:信任身旁親近的人,相信他們也會盡力做好防疫,當看到不足處,以溫柔、耐心的提醒替代責罵。5.接納情緒:情緒無對錯,情緒可能以各種情況來表徵,專注當下身體感受並學會覺察,並標記情緒。6.替代行為:當感到焦慮、緊張、憤怒等負面情緒時,試著做自己喜歡的事,可打發時間外,所產生的正面感覺可以替代原本的負面感覺。7.安全堡壘:建造內心安全堡壘,可以是人物地,如親密他人、物品、家、自己房間等,在安全堡壘內是安全的,可以將擔心、焦慮都在此宣洩和述說。8.心心連結:減少人與人的連結,增加心與心的連結,利用通訊軟體代替實體聚會,心是一體的,增加同在感與被支持感,減少孤軍奮戰的感覺。9.期待光明:灌注自己及他人希望,防疫視同作戰,相信政府及第一線工作人員,並照顧好自己,風雨會過去,陽光就要到來。10.自我鼓勵:跟自己說聲辛苦了,覺得防疫工作累了、煩的時候,給自己一個微笑,鼓勵及肯定自己的努力,自己是防疫不可或缺的一環,是棒的、有價值的。
-
2022-05-08 醫療.心臟血管
【肺高壓】喘、咳、血、腫、暈五症狀,原因可能是肺動脈高壓,你沒聽過的心臟癌症,嚴重恐猝死!
肺高壓的原因是肺部的血管病變,造成肺的血管產生高血壓,嚴重恐致心肺衰竭猝死;常見五個症狀包括「喘、咳、血、腫、暈」,因為不具特異性,容易被誤以為是其他疾病,提醒以上症狀中有一到兩種,就該提高警覺,越早介入治療,病情可望反轉。「一名身材微胖的40多歲年輕女性,有糖尿病和甲狀腺問題長期追蹤中,本來以為是因為胖才喘,結果近一年愈來愈喘,甚至不適到急診,雖緊急轉送加護病房,第二天就用上葉克膜,但撐了三周仍不幸離世……。」肺高壓五字訣「喘、咳、血、腫、暈」,一有症狀警鈴就要響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宋思賢說明,肺高壓患者常見五大症狀,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容易喘,若本來爬兩層樓才喘,變成爬一層樓就喘,這時應該提高警覺;咳嗽,尤其是乾咳,也是常見症狀,甚至因用力咳嗽而咳出血絲,或是咳到血管破裂而吐血,另外腿腳和脖子處的靜脈也可能水腫,或因為活動時肺壓升高,血打不出去而暈倒。五種症狀中以咳血和暈倒最為嚴重,而只要有其中一種症狀就要警覺,若喘又合併水腫、心跳快、活動時容易頭暈,更要注意,應盡早就醫確診與治療,以降低猝死風險。【延伸閱讀:喘咳血腫暈?竟是肺動脈高壓上身!】肺高壓解密:原因、分級與分類肺高壓的原因為何?肺高壓是指肺部的動脈,因病變造成壓力上升,正常的肺壓小於15mm/Hg (毫米汞柱),平均數若超過20mm/Hg以上,即是肺高壓。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宋思賢說明,一般的高血壓會危及左心,肺高壓則會危及右心,這是因為肺動脈在病變後,因血管壁增厚,血管管徑變小、血流變細,右心必須更用力擠壓把血打出去,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心肌肥厚,影響心肺功能。造成肺動脈高壓的原因,及體循環與肺循環運作的血流路徑。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Infogram肺高壓會有多嚴重,如何分級?依照美國紐約心臟協會 (NYHA)心衰竭分類以及右心變大程度,可以分為四級:第一級:日常活動不會喘第二級:爬樓梯會喘第三級:輕微活動就喘第四級:連坐著都會喘肺高壓的分類有哪些?肺高壓可分成五大類,其中第一類稱為肺動脈高壓,還可再分成原發性和次發性兩種。宋思賢表示,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原因不明,僅兩成跟基因有關;次發性指的是找得出原因的肺動脈高壓,例如紅斑性狼瘡、硬皮病和混合性結締組織等免疫疾病、先天性心中膈破洞、肝硬化、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等造成。第二類是左心衰竭或瓣膜問題引起、第三類是慢性血中含氧不足或肺部疾病引起、第四類是血栓型,可能因腫瘤、慢性血栓或寄生蟲等塞住血管形成肺高壓、第五類為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肺高壓。有肺高壓症狀該怎麼辦?跟著指引走就沒錯第一站:肺高壓症狀警示Q:我經常乾咳,而且爬2層樓就會喘,會不會是肺高壓?喘、咳、血、腫、暈是肺高壓常見症狀,只要有其中一種或合併兩種症狀以上,就要提高警覺,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宋思賢表示,肺動脈高壓好發族群包括:1.年齡20到50歲民眾2.女性3.若有家族史還可能帶有基因問題,目前已知八個常見基因,其中BMPR2基因帶原終身有1/4機會發病,而EFI2AK4基因帶原者病程進展相對快速,最終可能需要肺臟移植4.免疫疾病患者如紅斑性狼瘡、硬皮病和混和性結締組織疾病者宋思賢提醒,民眾若是肺動脈高壓好發族群,一旦出現相關症狀,應立即向相關科別醫師反應,如 心臟科、風濕免疫科或胸腔科,以便盡早確立診斷。此外,曾經有靜脈血栓或肺栓塞者,是血栓型肺高壓好發族群,這類肺高壓有機會可手術治癒,務必配合治療。第二站:到正確科別看診治療Q:我擔心自己有肺高壓,到底要看哪科?高雄榮總肺高壓專業治療中心主任黃偉春說,肺高壓症狀很容易跟其它科別混淆,例如:喘跟咳可能會找內兒科診所或胸腔科、家醫科等,容易與感冒或肺氣腫等疾病混淆;腳水腫則可能被當成腎臟疾病或女性月經周期賀爾蒙造成水腫;至於頭暈或昏厥則可能在急診處理,通常從有症狀到確診,要半年到四年時間,有的病人逛了好幾家醫院才找到病因。肺高壓症狀也因人而異,有的因身體代償作用,像溫水煮青蛙,症狀慢慢出現,或是因為感冒、腎功能變差等加劇因子,才出現急遽惡化,因為症狀不具特異型,所以不容易被發現,只能靠自己警覺,有相關症狀可以看心臟內科、胸腔科或全台有肺高壓治療團隊的醫院,及早診斷、預後較好。第三站:治療整合團隊Q:看對科別有助良好預後,哪裡有專門看肺高壓的門診或團隊呢?肺動脈高壓可能牽涉心臟、肺臟、肝臟、風濕免疫疾病、甚至可能因病況危急需要急診或肺臟移植,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心衰竭暨肺高壓團隊召集人許志新說,全台部分醫學中心設有肺高壓特別門診,集結跨科別醫師、個管師、護理師、藥師、營養師、心理師和社工師等,提供整合性疾病諮詢與衛教、跨科治療等。肺動脈高壓治療團隊全台分布,民眾若懷疑自己有相關症狀,建議尋求專門整合團隊治療。Infogram資料來源/高雄榮總肺高壓專業治療中心主任/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肺高壓暨循環委員會主任委員/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肺動脈高血壓關心協會理事長黃偉春【延伸閱讀:心肺要兼顧 肺動脈高壓患者逆轉人生】第四站:配合檢查,確診治療Q:若我懷疑有肺高壓,每項檢查都要做嗎?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兼肺高壓醫療小組召集人吳懿哲解釋,要確立診斷民眾是否為肺高壓,最重要的做心導管檢查,但因為是侵入性檢查,通常第一步會做心電圖和X光,觀察是否有特徵性表現,例如右心是否變大,肺血管是否有粗脹、擴張現象等。第二步再做心臟超音波,透過三尖瓣血流流速估算肺壓是否過高,不過因超音波的推算只是預測值,因此最終仍需以導管測得實際的肺動脈血壓才能確診。第三步進行右心導管檢查,從脖子或大腿靜脈置入導管,經過右心之後抵達肺動脈,當壓力大於20mm/Hg (毫米汞柱)就是有肺高壓現象。而為了取得健保藥物給付,當懷疑有肺高壓時,都必須做右導管檢查,才能申請藥物。第五站:肺高壓治療方法-藥物、手術Q:我被確診為肺高壓,有哪些治療方式?吳懿哲表示,第一類肺動脈高壓患者,因為血管內的平滑肌細胞像癌細胞一樣不斷增生,讓血管管徑變小,因此治療上必須抑制平滑肌細胞增生,並促進血管擴張。他解釋,目前藥物共有三大類:第一類是內皮素拮抗劑,因為內皮素會促進平滑肌細胞增生,使用拮抗劑可減少內皮素,減緩血管壁增厚速度,副作用包括貧血和肝毒性;第二類是一氧化氮作用途徑藥物,因一氧化氮可以同時抑制平滑肌細胞增生,並讓血管擴張,副作用包括頭痛、胃痛和腹瀉等,第三類則是前列腺環素,可抑制平滑肌增生,刺激血管擴張、降低血流阻力,它屬於主動式藥物、效果快,但相對副作用大,因為前列腺素會造成身體發炎疼痛,前列腺環素就是其中一種,所以不管是針劑或吸入劑型,都會造成發炎或疼痛。第二類左心衰竭或瓣膜問題及第三類肺氣腫或肺部疾病引起的肺高壓,須針對根本問題治療,才能降低肺高壓。而第四類血栓型肺高壓,可以使用第一類的藥物治療,降低整體的肺動脈壓力,也可以採用手術治療,近端的肺動脈,可以用內膜剝除術把血管內像纖維的結締組織慢慢剝離後取出;中端的肺動脈則可以利用導管做氣球擴張術,用氣球撐開血管內纖維化的內膜;至於最遠端的血管就只能使用藥物。第五類是多重病因造成的肺高壓,在治療上相對來說比較複雜,須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第六站:肺高壓健保給付條件Q: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的健保藥物,該怎麼申請?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彥宏表示,一旦確診肺動脈高壓後,醫師會將患者的右心導管檢查等各種檢查數據,整理好之後向健保署申請事前審查,通過後才能給付藥物,初次只能使用一種藥物,之後每半年或一年需要再次審查,醫師會安排患者在回診時檢查以下項目:1.抽血看心衰竭指數(每3到6個月一次)2.六分鐘步行距離測試(健保給付一年兩次)3.做心臟超音波估算肺壓(病情穩定者每半年一次)4.若藥物效果不佳,視情況增加右心導管檢查林彥宏說明,醫師提供數據二次審查後,方能加上第二種藥物;若治療效果還不理想,才會加上第三種藥物。國外的用藥規定則相對寬鬆,三種藥物可同時使用。第七站:病團支持Q:肺動脈高壓被稱為心臟癌症,罹病後我該怎麼調適?高雄榮總肺高壓專業治療中心主任黃偉春表示,肺動脈高壓已經有三大類藥物可治療,存活10、20年以上的大有人在,且藥物進展持續研發中,台灣也在國際新藥臨床試驗占有一席之地,還有基因和幹細胞治療在發展中,患者可以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向。林彥宏提醒,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患者盡早規律服藥,有五到六成的人,指數可在安全的綠燈範圍,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肺動脈高壓患者,也有六到八成的達標率,好好治療五年存活率高達七至八成。另外,也有不少醫院提供個管師24小時諮詢服務,並有病友支持團體透過Line群組及時解答病友疑惑,甚至在病友到外縣市時有狀況,都可以及時幫忙轉介該地的醫療團隊緊急處理,群組內也有營養師、護理師等解答生活大小事。諮詢醫師,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Infogram病友現身說法-肺高壓治療路病友一:挺過肺高壓藥物副作用 鼓舞病友別輕易放棄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心衰竭暨肺高壓團隊召集人許志新分享,病友之間的相互鼓勵、經驗分享,也能給同病相憐的患者借鏡,曾有一名年輕媽媽,因罹患肺高壓惡化速度快,全台就醫走透透,每一到兩個月就住進加護病房。而她的丈夫是一名職業軍人,從來不懂浪漫,卻在情人節前夕,申請半夜12點進加護病房探視,只為給愛妻送上鮮花和戒指,因為不知道這會不會是最後一次情人節。命懸一線時,她想起才3歲和5歲的兩個孩子,忍不住哭求醫師,助她活著陪孩子長大。女子後來接受針劑藥物,打在皮下又痛又不適,但她有家人的愛支撐,挺過一次又一次的副作用,她也在母親節時,撐著下廚做菜,用滿滿的愛餵養孩子,現在孩子已經就讀高中,她也成為全台病友團體最活躍的代表性人物,以自己的故事,鼓舞病友別輕易放棄。病友二:放下壓力積極治療 與肺動脈高壓共存16年56歲的陳先生罹患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已有16年,他表示,自己是在40歲時確診,當時和妻子爬壽山,結果走沒多久就喘不過氣、臉色慘白,到高雄榮總就醫後,發現「身體40歲,但肺部已60歲」,因當時無藥可醫,只能等待肺臟移植,半年後他仍持續乾咳,爬樓梯半層樓就得休息,再度回診轉介到心臟內科,剛好有新藥可用。陳先生說,一開始得知這病是心臟的癌症、平均活2~3年,覺得自己就快死了而悶悶不樂,一年瘦了5公斤、意志消沉,在妻子、親友和醫師鼓勵下,再加上孩子才2歲多,他決定積極配合治療。而一系列檢查如心導管、抽動脈血、食道超音波等,都讓他吃足苦頭,甚至有次因為咳血住院三天;在使用吸入性劑型搭配口服血管擴張劑治療後,他曾打個噴嚏就流鼻血,而腹瀉、腹脹等副作用,則一直持續到現在,不過喘的症狀的確有改善,現在可以爬1層半才休息,只要不爬坡,身體並無大礙,但變換姿勢從坐姿到躺下時,仍需使用氧氣。陳先生感嘆,和他同期發病的病友大多已不在,他算是很幸運的病人,這都要感謝妻子的照顧與扶持;他呼籲病友應放寬心與病共存,不要給自己壓力,也期許政府能多照顧弱勢罕病,在申請藥物上盡量幫忙。
-
2022-05-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確診者焦慮想衝急診室 專家提供4點「快篩」心理危機
疫情升溫確診個案增加,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確診者心理很慌張,且從5月12日後快篩就視同確診,還要衝急診室造成染疫的風險也會造成醫療量能的消耗,確診民眾在居家照護期間,除了隨時注意身體症狀,也要留意保持心理健康。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郭乃文表示,現在大家都在同一船上,心情越亂就會產生更多的困擾,他提供一些方法,讓民眾在不一樣的情況下,檢視心理危機是否正在發生?快篩一下自己,發現心理危機正在發生的時候,可以採用4個不同層次的練習辦法,讓自己度過危機,民眾只要掃Q QR Code可以得到更多資訊,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郭乃文表示第一條思考,判斷如果發現自己無法像以前那樣容易做到有組織、能判斷以及換位思考時,一般自我期許可以練習從不同角度思考,或為生活加入幽默及創意的概念,擴充自己的能力。第二條行為,當出現行動和舉止失去計畫力、表現出不同於以往的衝動狀況時,可以練習在原本的生活樂趣外尋找生活小確幸,快速治標的辦法,進而找個一個新的目標並列出步驟,豐富原本的生活。第三條心情,如覺察負面情緒停留時間長且強烈,情緒起伏較大,甚至自己難以控制時,可以試著讓自己放鬆、找親近的人說說話,並相信身邊的人事物。第四條情緒,如出現悲觀看待自己的可能性、機會或低估資源與支持時,可先放鬆練習深呼吸,並尋找資源幫忙,願意找人說說話,更深一點的功夫相信更多的人事,多微笑,以為自己很有靠山,一直覺得自己沒有資源負向情緒,請打安心專線1925,並尋找和創造相信成為更好的自己是很重要的。
-
2022-05-02 癌症.癌友加油站
我是癌友8/孩子,媽媽生病了:該讓他們知道多少?
「我要告訴孩子媽媽得到『癌症』嗎?他們懂這是什麼病嗎?我要說到什麼程度?媽媽來日不多……還是未來預後一定很好……」這些問題不斷在腦袋中出現,就像律師跟檢查官一樣,對證人來來回回的交叉詰問。打從病情確定後,我就思考如何告知小孩。但家中兩個孩子年紀差距太大,一個高二生,一個小四生,心中猶豫著該怎麼說,才能讓他們安心又理解媽媽的病況。求教專業,高中生、小四生,該怎麼讓他們理解?老大看著父母忙進忙出,一下翻保險資料,一下小聲的討論病情,其實都看在眼裡,只是還沒開口問。我打了通電話給癌症希望基金會的護理師,她告訴我,「高中生夠大了,就全部告知吧!不然,說一半或說得不清不楚,他們也會上網去找資料,與其找到錯誤資料,孩子亂想發慌,還不如媽媽親口告知。」至於小四生剛好就介在對疾病似懂非懂的年紀,尤其癌症這麼重大疾病,要說到讓孩子了解就需要技巧,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同時也是台北馬偕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給了建議,「小學就看狀況講,比較需要的是跟老師溝通告知,麻煩師長觀察孩子在校的情形。」誠實告知大孩子,「我們盡量讓生活正常化。」過了幾天,自己的情緒準備好了,就和先生一起來到兒子的房間,「媽媽得到大腸直腸癌,這是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應該會先在醫院開刀,後續進行化療,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無法在家,未來的工作方式也有可能改變。」這些訊息飄進了兒子的腦裡,終於問了媽媽避談的問題,「那妳是第幾期呢?」我實在沒把握,只能回答:「還沒檢查結束我也不太知道,但應該不是很早期。」我聽從了專家的建議,包括接下來家裡的經濟狀況都一併讓孩子知道,也清楚的告知孩子,「你還是可以跟朋友同學出門聚會,我們盡量讓生活正常化。」而小女兒呢?就簡單的知道「媽媽生病了,要住院開刀,爸爸會陪媽媽在醫院,會有一段時間不在家,這段期間會由哥哥或阿公阿嬤幫忙看作業。」女兒的慌張並沒有表現出來,但會膽怯地問,「媽媽會不會怎麼樣?」聯絡孩子的老師,觀察孩子情緒、在校狀況。生死難題真的很難從病人口中說出來,不過,之前看了一本書內容提及「癌症並不是一個會立即死亡的疾病」,我就換個說法說給小孩聽,請他們放心,媽媽會好好接受治療,慢慢的恢復。也順便打給女兒的老師們,請他們觀察孩子的狀況。所幸,隨著治療上軌道,兩個孩子情緒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擔心還是存在的。一直記得方俊凱主任的提醒,很多癌症家屬在第一時間幾乎全部心力都在病人身上,有些人甚至辭職專心照顧,但治療是很長期的,病人及家屬都需要「正常化」,讓所有人回到原本的狀況,是非常重要的觀念。目前治療已一年了,恢復往常的生活是我給孩子們的承諾。在開完刀後的恢復期,我會趁著傍晚半小時的散步時間,邀兒子一起運動,聽聽小孩的擔心,說說自己的想法。「我們要有信心。」一路有家人陪伴,治療路上更能壯膽。我曾一度想要跟兒子「交待」一些事情,但在跟心理師聊過後,覺得真的想太多想太遠,心理師的一句話點醒了我,「青春期的孩子他的生活圈是同儕,媽媽要不要試著利用這段時間互相陪伴,趁此進行生命教育,可能比跟他談未來還更實際。」也因此,大兒子每次半夜陪我回病房拔針(門診化療藥帶回家滴注,滴完後需返院拔針)時,即使短短幾分鐘,仍能看得出孩子的擔心,「媽,妳還要幾次化療」、「媽,化療後就會好了嗎?」,這些問題問了兩三次之後,他就不問了。因為,我的回答非常誠實,「治療後還要追蹤,好了是不是能痊癒或癌細胞不見了,這件事我也不知道,媽媽這麼認真治療,我們要有信心。」雖然半夜走在灰暗的醫院廊道,但有家人一路陪著,也是能壯大自己的膽量。
-
2022-04-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北+1050 全市一半行政區確診數破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北市今新增1050例本土及51例境外移入,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之間,491名男性,609名女性,1名調查中,其中大安、士林、中山、萬華、信義、文山等6個行政區個案數均破百例,其餘數量在27至92例之間。今日新增的本土個案分別居住在大安區120例、士林區116例、中山區114例、萬華區及信義區各113例、文山區101例、松山區92例、內湖區87例、北投區74例、大同區54例、中正區39例、南港區27例。針對確診民眾後續的居家照護,北市衛生局說明,如果符合無症狀及輕症確診者,年齡在69歲以下無血液透析、懷孕之符合居家照護條件,且非65至69歲獨居者,可採用居家照護療養,各區級關懷中心將提供心理諮商、居家送藥及垃圾清運等服務。衛生局指出,心理諮商服務是由衛生局心衛中心、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組成的安心服務團隊,由專業心理師、值班醫師來做電話關懷、情緒支持、心理社會支持、心理支持與協談服務,每周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間10時可撥打安心服務諮商專線02-33937885或0979702035(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居家送藥服務部分,針對北市居家照護者、居家隔離者及居家檢疫者,在家隔離期間有領第2次或第3次慢性處方箋的需求者,除了可請親友協助至熟悉或固定的藥局領藥,也可撥打北市藥師公會專線02-25510627 #828,屆時將安排藥局居家送藥。垃圾清運服務是針對居家照護、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所丟棄的垃圾不可交由一般垃圾車收運或任意棄置,可向各區級關懷中心人員提出垃圾清運需求,丟棄的垃圾僅限於居家照護、居家隔離及檢疫期間易發臭的垃圾,如衛生用品、與實務接觸過的紙餐盒、廚餘等,垃圾袋口應卻紮緊、封閉、不可散裝。衛生局表示,待清運的垃圾後續將由北市環保局電話聯繫確認後,派員到府收運,隔離期間最多協助清運2次,垃圾也可在家暫時存放,待居家照護、居家隔離或檢疫期滿(可出門)後再自行丟棄。衛生局表示,民眾若有其他生活協助需求,可撥打區級關懷中心電話尋求相關協助,如有不適症狀需緊急就醫,「以撥打119救護車為原則」,防疫計程車、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如步行、自行駕車或騎車等方式為輔助;非緊急就醫需求可撥打北市聯醫個院區電話聯繫遠距離看診評估。
-
2022-04-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元氣網陪居隔 處方包上線
疫情持續延燒,去年全台三級警戒,著重在預防把病毒帶回家,今年陸續調整防疫作為,走向減災,與病毒共存,居家隔離人數已破六萬人。為了幫助大家平安度過居隔時光,「元氣網」提供免費居家處方包,與WaCare遠距健康共同邀請護理師、營養師、心理師開設Live課程,協助大家做好萬全準備。第一堂課於四月廿五日下午三時,由護理師周珈汶主講「我應該為可能的隔離做什麼準備嗎?」第二堂課於四月廿七下午三時,由營養師徐佳靖談「高熱量、蛋白可助輕症者快康復?營養師揭五飲食關鍵」;第三堂於四月廿九日下午三時,由心理師蘇子喬教導七步驟調適隔離壓力及焦慮。課程免費,歡迎參與。為提供大家更多實用知識,元氣網與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成立「居家隔離怎麼『伴』」社群,除了集結各領域專家分享內容,為居家隔離預作準備,另整理「輕症居家隔離大補帖」,協助大家度過疫情。歡迎參與課程,請至活動網址。
-
2022-04-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北確診人數暴增 疫調由精準變精簡化身關懷天使
全國近日來確診人數急速暴增,新北市確診人數從昨天822例到今天已變成1000例,市府也從原本追蹤發病前14天的「精準疫調」,轉變為只做發病前或確診前兩天的「精簡疫調」,新北市警局今表示,未來若疫調作業停止將以慰問關懷及協助為主,轉型為「關懷天使」角色。Omicron疫情持續延燒,新北市確診者激增,處處都是確診者足跡,「精準疫調」顯已跟不上疫情傳播速度,新北市警局昨天開會研商後,決定率先投入警力執行「精簡疫調」,疫調大軍也研擬後續如果疫調作業停止後,將轉型為「關懷天使」,針對新北市需居家照護的確診者施以慰問關懷及協助,讓所有市民需要的照顧一個都不少。市警局指出,「精簡疫調」主要是對確診者調查足跡修正為發病日或採檢日前2天至隔離日為匡列調查範圍,足跡部分是查明同住家人,職場九宮格,吃飯、唱歌、泡茶、聊天…等近距離脫口罩、肢體接觸15分鐘以上者及高中以下同班等人為主,將這些人作為匡列人選,一方面大大縮短協助疫調員警的處理時間,二來降低第二層傳播可能性,有效協助市政完成疫調工作,確保掌握疫情相關資料。新北居家照護計畫可分為「健康照護」與「生活關懷」兩大部分,包含24小時送藥、虛擬病房與生活物資採買資訊、居家照護關懷箱派送、居檢居隔訪查、垃圾清運、心理諮詢、寵物照顧需求、學生關懷、弱勢家戶協助、防疫旅館協助安置及其他緊急事故協助,並開辦「安心解憂專線」,由專業心理師接聽居隔中民眾的心理困擾,提供專業諮詢調適心情,後續將成立跨局處「居家照護關懷中心。新北市警局也研擬後續疫調大軍如果疫調作業停止後,將轉型為「關懷天使」,針對新北市需居家照護的確診者提供更多的慰問關懷及必要的協助。
-
2022-04-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如何照護 專家線上開課
輕症確診者愈來愈多,許多縣市已啟動居家照護,確診者及同住家人在符合條件下,即可在家隔離。但隔離在家需要那些準備?居家隔離產生的垃圾照平常方式處理嗎?臨時不舒服要就醫怎麼辦?「udn元氣網」為大家整理「輕症居家隔離大補帖」,幫你做好萬全準備。如果真的不幸染疫,需要在家隔離怎麼辦?「元氣網」也提供免費居家處方包,與WaCare遠距健康共同邀請護理師、營養師、心理師開設Live課程,從環境、用藥、飲食、壓力下手,分享最佳照護方法,推出線上課程。輕症隔離怎麼辦Live課程第一堂 4/25 15:00講師:周珈汶護理師我應該為可能的隔離做什麼準備嗎?專家曝必備5物品第二堂 4/27 15:00講師:徐佳靖營養師高熱量、蛋白可助輕症者快康復?營養師揭5飲食關鍵第三堂 4/29 15:00講師:蘇子喬心理師輕症隔離壓力大、焦慮不安?7步驟教你如何調適為了提供大家更多支持與實用知識,udn元氣網與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成立「居家隔離怎麼『伴』」社群,內有最新疫情資訊,並有最新課程。
-
2022-04-12 新聞.元氣新聞
想做物理治療未經醫師診斷就違法?朝野五版本再修法
物理治療相關團體多年來倡議修「物理治療師法第12條」,盼保障物理治療師獨立執行業務的權益,今年再度闖關,包括民眾黨、時代力量、國民黨、民進黨共五名立法委員提出五種版本,但衛福部未提版本,復健醫學會對於修法則仍採取反對立場。物理治療學會昨邀集立委、衛福部醫事司召開論壇,表達修法刻不容緩之立場。物理治療師法第12條規定,物理治療評估及測試、治療目標及內容之擬定、操作治療、運動治療、物理因子治療、機械性治療、輔具使用訓練及指導、其他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認可之物理治療業務,全數應依醫師開具之診斷、照會或醫囑為之。台灣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王子娟表示,台灣物理治療師42%在醫院,43%在診所,7%在物理治療所,4%在居家照護,0.5%在長照機構,4%在其他職業場所。不過無論物理治療師在哪裡執行法定業務,物理治療師法都要求,100%必須先醫師診斷照會醫囑,否則就是違法。反觀民俗調理貨整復推拿,依法只要不宣稱療效,都能獨立執行。王子娟表示,現行法規混淆民眾認知、延遲民眾被服務的機會,也箝制專業,陷物理治療師於違法邊緣。當物理治療師在社區和長照機構服務時,經常被迫改名,例如改說是復能、運動防護、延緩失能、傷病預防、健康促進、評估輔具業務,總之就是要強調「不是物理治療」,否則就有違法之虞。北市聯醫前總院長黃勝堅表示,當初立法的背景與現在已經不同,變革是必要的,法律鬆綁是重要步驟之一。台灣高齡老化速度是世界第一,斜率之高已經超過大家想像,不論健康照護或長照,法律再不鬆綁,第一個受害的是民眾和健保,站在因應人口變遷的超前部署立場,修法要趕快做。黃勝堅表示,日本醫養結合可以解決快速老化問題,大前提是以人以家庭為中心並且落實於社區當中。85%物理治療師在醫院和診所,對於民眾可說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加上法律束縛,更別說這次疫情,大家已經也感受得到去一趟醫院有多辛苦。黃勝堅強調,全世界對於老化的照顧,能夠做得最好的策略,就是物理治療所必須要遍地開花。物理治療不等於復健,物理治療師更應該擴大到生命全光譜,都應容易取得專業服務。專精於醫療相關法規的律師林上倫表示,反觀其他醫事人員母法,護理人員業務有75%不用醫囑,臨床心理師業務八項中有六項不需醫囑,諮商心理師六項中五項不需醫囑,助產人員百分百不用醫囑。林上倫表示,同樣是經過認證的物理治療師,卻是百分百都要醫囑,違反平等原則,連針對無疾病診斷的民眾,都有無差別的限制。從大法官釋憲上來看,無區別的限制已是過激手段。因此物理治治療師法第12條有嚴重的問題,有不合理的差別待遇、違反平等原則,有修法之必要。復健醫學會理事長李紹誠表示,站在保障民眾安全和健康的立場,還是要由醫師來評估,才能確定人是否有疾病,更何況台灣邁入高齡社會,有多重慢性病、健康狀況複雜的長者越來越多,並非物理治療專業可獨立處理。李紹誠舉例說,比如病人主述下背痛,骨質酥鬆、腸胃道出血、癌症轉移痛等原因都有可能,但這些靠物理治療師有限的資源很難去發現,也無法處理。有復健科醫師曾經也遇過病人下背痛,醫師沒有轉介進一步檢查時,只不過耽誤幾個禮拜,病人後來發現是癌症轉移肝臟,就回頭對醫師提告。李紹誠強調,現在有醫師醫師醫囑才做物理治療,責任由醫師擔;如果物理治療師沒有醫師處方、直接治療,出事就是物理治療師要承擔所有的責任。
-
2022-04-11 醫聲.癌症防治
2022癌症高峰論壇/癌症預後佳 癌友重建性自尊得性福
癌症希望基金會特約心理師、慈恩心理治療所所長邱似齡今在聯合報舉辦的2022癌症高峰論壇上指出,癌友治療後進入復原期就可恢復性生活,並透過道具、潤滑油及姿勢調整等方法,由性溝通來重建性自尊。 邱似齡指出,十年前她的第一份工作在醫院擔任安寧心理師,當她年紀輕進入職場就受到很大震憾,就是面臨生離死別!但令她好奇的是,「還有家屬和病人來問我,在這個時期,我如何和生病的先生和太太發生性行為?」邱似齡觀察到,多數男性患者仍積極想有性行為,女病人此時期大多想放棄。當時他們問邱似齡該怎麼辦?十年後邱成為性諮商師,可提供建議給癌友。邱似齡說,癌症治療經歷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也許部分器官必須切除,術後造成傷口疼痛,身體姿勢、肌力都有改變;或治療時影響血管流量;有人因女性因荷爾蒙治療而造成陰道乾澀或性交疼痛;大腸癌病友則因腸造口可能有氣味而影響性行為時的心情。癌症會有死亡威脅,但隨著醫學進步,癌症存活率好。邱似齡發現,現在有些癌友只有廿、卅歲,因此癌友的家庭關係、甚至是親密關係,都是迫在眉睫的問題。回到現實的生活裡,癌友也會遇到擔心癌症復發?到底要觀察多久?身體好像和以前不一樣了?角色可能也不一樣了,不再是一家之主?或眼睛看得到的身體器官被切除,像是乳房切除造成身體意像的失落,我不再有女人味了?會不會被嫌棄?也擔心伴侶往外發展,或是質疑病人需要休息康復,發生性行為有這麼重要嗎?邱似齡表示,這時癌友會啟動兩種不安全的依附模式,包括緊迫盯人或完全放棄性行為。癌友的性心理產生什麼影響?邱似齡說,男病友若因手術造成勃起功能障礙,會衝擊男性的性自尊;女病友會認為自己變殘缺,自我概念低落,抗拒發生性行為,例如「怕看到自己身體,把整個房間弄黑,或乳房即使重建,摸起來也不一樣了,」即使答應和先生進行性行為,也不是那麼自然舒服。邱似齡說,癌友的性福需要調整,並不是沒有方法,可以有姿勢調整,避免傷口疼痛,一般性交姿勢大多男上女下,坊間有些書可以參考,可以用省力姿勢從事性行為,避免傷口的拉扯和疼痛,大家要諮詢醫師,進入復原期就可以開始性生活,婦癌醫師也建議病友可以做陰道雷射。癌友可能因為治療而性欲降低,邱似齡說,其實現在性輔助小道具做得很可愛,好比女性自慰棒、男性的飛機杯,觸感舒服,也可以用手交、口交做為前戲,大腦也是重要性器官,從大腦提升性欲便可重拾美好性生活。有的癌友擔心潤滑液有荷爾蒙成分而改用天然油品,邱似齡不建議使用天然油品像橄欖油等,她提醒可用無色的水性潤滑油,做會陰按摩或抹在男性器官上。
-
2022-04-09 性愛.愛情診療室
「渣」不分男女,有這些共通人格特質!心理師不藏私分享「渣渣辨識法」
「渣是不分男女的」,很多人的在感情中沒有慧眼,總是「愛到了不該愛的人」,但是往往「愛到卡慘死」,明知對方是錯的人,卻難以割捨。現實生活中,渣男、恐怖情人事件層出不窮,例如這陣子關注度極高的李靚蕾PO出長文痛訴王力宏多年在外的不忠舉動;民進黨立委高嘉瑜遭到林秉樞施暴的事件,甚至在我們生活周遭一定也聽過親友淚訴遇到「渣渣」的經驗,然而這些人外表老實,完全看不出來私生活的狀態,而這樣的行為也並非男生的專利,諮商心理師張顯蓓坦言,現代社會也有不少男性遭到暴力對待。「渣是不分男女的」,很多人在感情中沒有慧眼,總是「愛到了不該愛的人」,但是往往「愛到卡慘死」,明知對方是錯的人,卻難以割捨,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快觀察對方有沒有這些行為? 很有「渣」的可能張顯蓓在過往的臨床經驗中,發現渣男/女,都有一些共通的人格特質,在現代的人格理論中,可以將人類區分三大人格群:A型人格、B型人格與C型人格。其中B型人格,當中有四種屬性,分為「戲劇性人格」、「自我中心人格」、「反社會人格」、「邊緣性人格」,這些都是渣男/女最常見的人格特質。張顯蓓解釋,渣渣通常很自我中心,但是內心極度空虛,伴有強烈的寂寞、孤獨感。在他們的內心裡,無法承受任何孤獨的狀態,也因此控制慾很大,非常擅於「操縱關係、操縱人,把人『工具化』」,張顯蓓強調,「人」對渣渣來說,就是要從中得到利益,得到實質上的性愛、金錢、社會地位、名聲,他們並不注重關係,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愛」,只想著什麼才是對我有實際的「利用價值」。為何面對渣男(女) 總是難分難捨?常常看見許多人長期被恐怖情人家暴,或是對方不斷劈腿,闖禍了還傻傻地幫忙收爛攤子,多方親友苦勸分手卻難分難捨、放不下,這種「愛到卡慘死」的行為,令人匪夷所思。張顯蓓表示,大多數都是女生會發現有這樣的情形。這是因為這些女孩子內在的自尊心低落、允許被他人操縱。尤其渣男很容易辨認出自尊感低的女性,進而靠近她、利用她。張顯蓓接著說明,B型人格的外在表現通常是很有魅力的,他們通常擅長打扮、擁有很有利的人脈,因為他們會想很多方法經營自己的人際魅力,但探究他的感情世界卻是亂七八糟,正因他們沒能力建立親密關係。正巧,就像磁鐵一樣,自尊心低、沒自信的女孩子,很容易被這些人吸引,一上勾,就等著被渣渣操縱。張顯蓓鼓勵,自尊感低落、自卑的女孩,要懂得「找回自己」,渣渣總覺得這些女孩很乖巧、很好使喚,也願意傻傻的給他們鼓鼓掌,正好符合渣渣總是需要觀眾捧他的「戲劇性人格」,而這些女性就是渣渣的「忠實觀眾」。女孩要把自己找回來、看見自己的價值,以致於在關係中畫出「健康的界線」。例如今天要出去玩,渣男說想去找你就去找你,根本不尊重你的時間規劃;一個男人索求性愛照、影片,這是非常侵犯人權、隱私權的,張顯蓓強調,這樣的人可以開除了。若今天是有自我價值的女性,會堅定自己的安排,會維護自己的界線、安全、尊嚴與權益,不會允許對方說怎樣就屈服,練習拒絕、不被控制,自然會「看清看明」,並且等到「對的人」,且高自尊的人能夠尊重人我之間的差異,不會犧牲他人和自己的主體性,願意藉由溝通找出你我都舒適的相處方式。華人社會教育文化 不慎養出各種渣男(女)張顯蓓更感嘆,在華人社會的教育體制下,尤其對教養男生,都是以「功能化」取向,例如:「你今天要能光宗耀祖才有存在的價值,有些父母親很虛榮,常把小孩子拿來當炫耀工具。」萬一孩子沒有達到成績標準、沒有符合父母的期待,就會被打、被罵,導致很多童年創傷,長大以後,養成了B型人格,同樣對待周圍的人,只有交換、圖利、利誘,沒有能力與人建立「真實的關係」。渣男/女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偏差的嗎?張顯蓓以經驗分享,通常他們會覺得自己很痛苦,但他們從來沒有深深看見這是從小的人格養成,所以,這些人也會伴隨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其實也是很可憐的。張顯蓓奉勸,不應硬逼小孩子達成父母心中沒有滿足的願望,小孩子一出生,就應看待成「獨立的生命個體」,孩子也是活生生的人,要真心關心他們的內在。張顯蓓坦言,很多時候我們忙著生存、為五斗米折腰,卻沒有好好感受自己生而為人的價值,其實父母親為了養兒育女、賺錢養家是很辛苦的,也同樣生存在焦慮當中,但孩子畢竟還是活生生的「生命體」,並非為求生存的工具。
-
2022-04-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沒確診也憂鬱!最新研究:新冠疫情兒少憂鬱、焦慮增加
國內疫情延燒,各級學校已有1667名學生確診,全台13縣市更有99所學校、因學生染疫被迫停課。最新研究指出,青少年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憂鬱及焦慮增加一倍;另項研究發現,即便沒有確診的人,可能因為社交、生活型態被中斷,而出現大腦發炎,影響心理健康。根據現代神經免疫學研究發現,壓力、精神疾病都可能造成腦神經細胞的發炎反應。《大腦、行為和免疫期刊》期刊發表的研究指出,即使沒有確診新冠病毒的人,仍可能因疫情期間社交、生活型態中斷,出現大腦發炎,產生疲憊、注意力不集中和憂鬱等狀況,嚴重影響心理健康。根據2021年《JAMA Pediatrics》另一項研究指出,比較疫情期間與尚未流行前的水平,發現青少年憂鬱、焦慮增加一倍。全球有四分之一的青少年在臨床上焦慮症狀升高,顯示新冠肺炎不只造成身體健康威脅,心理層面問題更是全球的重大議題,特別對兒童、青少年的影響。董氏基金會近日也觀察,兒童、青少年在面對疫情2年多以來,出現許多不安感,包括「沒辦法和同學出門玩,覺得越來越疏遠」、「在家看新聞覺得恐慌」、「戴口罩一直長痘痘,有容貌焦慮」、「生活日夜顛倒,爸媽一直唸我,我覺得好煩」等心境。衛生福利部與董氏基金會合作,製拍「防疫不防心-說出來,鬆口氣」影片,邀請全能藝人黃子佼參與拍攝。片中青少年們分享疫情下的種種限制、改變,與朋友不能見面覺得疏遠;在家學習、課業壓力仍是很重;居家上網時間增加,生活作息日夜顛倒,容易與家人、父母有衝突;每天看一樣的新聞,混亂的訊息讓自己很焦慮、很煩等等。黃子佼分享,用說出口或是寫下來的方式,覺察內心想法,有助於釐清自己焦慮的感受,並可上董氏基金會心情頻道聊天室,線上有專業的心理師、精神科醫師提供建議,也有其他網友可在線上討論交流想法。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國外已有研究證實,透過網路提供的治療方案,能有效預防年輕人的焦慮和憂鬱;董氏基金會早於2004年設立的「心情頻道聊天室」,每週五晚間8:00-9:30開放,提供青少年在此平台紓發情緒、提出疑問,與專業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互動及討論,此平台具私密性、專業性同時有同伴交流支持的力量。葉雅馨提醒,青少年壓力會反映在情緒與身體上,試著寫下來或說出來,當一一列出,會訝異自己已承受了這麼多。有了自我覺察,就能適當調整解決,化壓力為助力。
-
2022-04-01 養生.人生智慧
你願不願意以生者身分參與自己的喪禮?生前告別式,看的不是「死」,是「生」!
生前告別式,打破我們對死亡的禁忌,將死亡直接搬上檯面,讓每個人都清楚──現在就是適合談論死亡的時機,讓當事人有機會聽見這些訴說,讓親友能夠表達。會談結束,目送案主下樓時,聽見樓梯另一端傳來一個稚嫩的聲音:「媽媽,你可以不要死掉嗎?」案主的兒子這樣說。 對於這個家庭的故事,從案主身上略知一二。幾個月前,案主的母親因為遺傳疾病過世,她年幼的兒子,恐怕是因為年紀還太小,無法區分會談與就診的差別,還以為媽媽是來看病的,害怕媽媽死掉才這樣說。 「廷廷,媽媽沒有像外婆那樣啊,外婆是生病所以到天上。」案主耐心解釋。 「媽媽你不可以突然死掉喔!」童言童語有時更令人鼻酸。 「我要死掉的時候會告訴你好不好?」他們遠去聲音越來越小…… 這句話,乍聽之下像是個輕描淡寫的玩笑,仔細想想還真有啟發。生死雖然無法預料,但若有機會以生者的身分參與自己的喪禮,你願不願意? 我想,我會願意。 ▍ 以喜歡的方式說再見生前告別式,讓當事人得以清醒地參與自己的告別式,喪葬禮俗要多複雜簡單、多豪華精省都由當事人全權決定。免去當事人離世後,留下喪禮如何舉辦的灰色地帶,形成家屬間爭執的導火線。 生前告別式,比起制式化的喪禮更能容納更多自己的想法,從流程、場地到服裝都能按照想要的方式進行。例如:是否安排自己的告別演說?親友致詞時你希望他們說些甚麼?會後是否要敘舊?場地要辦在家裡,或是任何有特殊意義的地方?服飾基調有無特殊規定? 生前告別式讓我們在面對無可避免的死亡時,能保有最後的尊嚴與空間,自行決定要以甚麼樣的方式跟世界說再見、在摯愛的親友心中保留甚麼樣貌。 ▼ 將動人的稱讚與感謝一起帶走 在電影《非誠勿擾2》中,李香山的告別式好友、女兒的致詞,是我們想到生前告別式時的第一印象,這也是生前告別式與傳統喪禮最大的不同。過去,當事人臨終前不見得有機會聽見親友表達讚美與感謝。 反而,常聽見親友在當事人過世後,才發現有許多來不及表達的懊悔與不捨,而此時當事人卻已經無法聽到了。親友能做的,只有在諮商會談內時,對諮商心理師表達這些情緒。 我常覺得,這樣好可惜,對當事人表達與對諮商心理師表達的心理意義完全不同,許多親友只是覺得找不到時機,不知道如何開口,轉眼當事人就已辭世。 生前告別式,打破我們對死亡的禁忌,將死亡直接搬上檯面,讓每個人都清楚──現在就是適合談論死亡的時機,讓當事人有機會聽見這些訴說,讓親友能夠表達。 親友給予的回饋構成了當事人這輩子最後的注解,協助當事人面對死亡時,能重新看待自己一生的貢獻與影響,得以用統合過的自我面對生命的最後一刻。 ▍ 想超越死亡,就更該積極的活踏入心理學領域以來,對存在主義十分著迷,有人會問我:「心理師你還這麼年輕,為什麼會關注死亡的議題?」 我說,死亡的議題,其實就是生命的議題。真切的體認到生命有限後,我們才能把握現下,認真生活。 存在主義大師Irvin Yalom在《Staring at the Sun: Overcome the Fear of Death》這本書裡這樣說:「若一個人沒有認真的活過,面對死亡時候的焦慮就越大。若一個人無法好好地去體會生活,就越害怕死亡。」 生前告別式的精神,就在這裡,不論是當事人或是我們,都在告別式上交換了一些生命經歷,回頭繼續面對屬於自己的挑戰。將對死亡的恐懼轉化為認真生活的動力,將必死的遺憾無奈轉為溫暖力量,繼續前行。 這篇不對生病的人說,不對年長者說,而是寫給所有將殞的我們──記住生命的有限,以你認真生活的態度為生命慶賀。 【註】Staring at Sun: Overcome the Fear of Death(中譯: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書中原文為”...the more unlived your life, the greater your death anxiety. The more you fail to experience your life fully, the more you will fear death.”
-
2022-03-30 性愛.愛情診療室
「你是我碰過最優秀的人,我怕失去你」…恐怖情人不一定會打人,心理師教你看懂隱藏訊息
「我男朋友只是講話難聽,但他不會打我!」「我老公在外面工作很辛苦,說話大聲一點很正常」,你是否也曾有過這些想法,或常聽見類似話語出現在與親友的對話中?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提醒,所謂的家庭暴力及親密關係暴力,並非單指肢體暴力,有許多人可能正在經歷長期言語霸凌或精神壓迫這些暴力行為而不自覺。 以「關心」來包裝 精神壓迫常有意無意被忽略不像肢體暴力可以驗傷、有明顯證據,語言霸凌及精神壓迫不易驗傷,且在報案或提告時若未提供有系統性的蒐證,可能反遇上更多困難。再加上社會文化常常「勸和不勸離」,使受暴者有相當高比例去合理化對方的言語及精神暴力行為,也因此常未被察覺或被忽略。胡延薇分享,不管是家暴或親密關係暴力,受暴者常因對方是親近的人,而去說服自己接受對方已透露的「隱藏訊息」,例如:需時時報備自己的行蹤、跟誰見面等資訊。而初期施暴者常以「關心」作為藉口,或用「你是我碰過最優秀的人,我怕失去你」等話語來讓受害方卸下心防,進而忽略掉對方已展現的強烈控制慾。另外還有安全感、信任感及同理心缺乏等,受暴者持續隱忍,直到精神上無法負荷向對方提出時,對方一句:「為什麼過去可以現在卻不行?」反而會讓受害者更加認為是自己的問題。不離開or離不開 長期關係不正常恐致憂鬱有的人會好奇,關係不正常為什麼還不提分手?胡延薇解釋,首先要看受暴者自己有沒有意識到,有意識到的人通常可分成兩類:一是已結婚、有小孩,有親情、愛情的牽絆,希望能夠保有家庭完整性,或擔心通報後對施暴者不利,因此選擇隱忍。另外如果對方是家中經濟主要來源者,也可能成為受害者隱忍的因素;二是未結婚的情侶,通常初期都會將愛情放在首位,期待能用愛來感化對方。而有些個案是礙於面子問題,不想讓別人認為自己眼光不好,因此選擇隱忍,導致演變成「歹戲拖棚」的局面。若沒有意識到自己正處於不正常的關係,胡延薇指出,這類受暴者通常要到情緒已受影響,例如要與施暴者見面就會開始緊張,或出現冒冷汗、心悸、緊張、睡眠障礙等焦慮反應且越來越明顯,才會察覺不對勁。其中,少數人即使出現類似情形,也不會跟旁人求救,仍持續合理化施暴者的行為,進而惡化成憂鬱傾向。暴力行為前、中、後 受暴者「這幾點」自保如果已知對方曾有過暴力行為或暴力傾向,胡延薇強調,由言語、精神暴力演變成肢體暴力也不無可能,因此「自保」相當重要,平時可視個人情形培養下列習慣或做自我演練:(1)如何察覺對方情緒並停止持續激怒對方。(2)若有肢體上的衝突,要保護哪些身體重要部位。(3)設想如何在安全情形下錄音、錄影存證。(4)注意到快起爭執時,盡量讓自己處在周邊有人的狀態。(5)當發現對方情緒極度憤怒,可以多表現出「我是關心你的伴侶,是願意同理你的焦慮和委屈的人」,避免評論對方的想法是對或錯。(6)重新審視自己溝通方式是否適當,是否常出現攻擊性言語,因情侶或夫妻來自不同的成長環境,說話的習慣與方式本就不大相同,因此雙方磨合出適合的對話方式,也是經營親密關係的關鍵。(7)將婦幼防暴專線,社政、警政等求救電話設為方便施打。(8)讓周邊親密好友或可信任的人了解狀況,互相約定救命訊號,適時求救。(9)切記「遠水救不了近火」,也建議向距離較近的社區鄰里長求助,萬一發生什麼突發狀況才能及時求救。胡延薇提醒,受暴者長期壟罩在暴力環境,常常即便離開了該環境,仍會遺留下大大小小的心理創傷,如果已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可以藉由心理諮商或是創傷治療協助調整。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受暴者會因過去受到的言語霸凌、精神壓迫,感受到強烈「罪惡感」或對人的「不信任感」,這些都需要及早評估介入,以免發展成心理方面的問題。
-
2022-03-27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健保大數據/巴金森氏症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台大醫院/從治療、衛教到復健 整合病友所需資源台大醫院是收治最多巴金森氏症病友的醫學中心,110年就治療了4,656人。台大醫院神經部、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治醫師戴春暉表示,當巴金森病友病程進入中期後,不只有動作問題,還有認知、相關照顧問題,狀況較複雜,醫學中心的藥物種類多,也能提供跨專業整合治療,所以病友會逐漸往醫學中心集中。全面性的整合治療和服務,也是台大醫院吸引許多病友就診的原因。戴春暉表示,台大醫院神經部前主任吳瑞美創建「巴金森症及動作障礙疾病中心」,是亞洲唯二榮獲美國巴金森基金會評鑑為「卓越」的巴金森中心。台大巴金森中心將病友所需的專業整合,有多科別醫師、護理師,專精於巴金森氏症的物理和職能治療師,還有心理師和營養師。如果病人需要手術治療或全基因定序,巴金森中心也能整合,病友不會感到孤立無援。台大巴金森中心很重視衛教,有專責護理師定期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方式,針對病人給予符合個人需求的建議。巴金森中心也與「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密切合作,創造病友交流互助的機會。巴金森中心和協會定期舉辦講座,邀請各界專家分享新知,病友也會一起出國參加活動。區域醫院No.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學會走路技巧 不怕出門「凍住」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北市聯合醫院巴金森氏症治療表現突出,110年患者人數1,634人,為區域醫院第一名。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醫師鄭詠純說,巴金森氏有四肢僵硬、走路小碎步等動作障礙,影響外出意願。不少長者會在準備過馬路、轉彎、進入狹小空間、下火車、搭手扶梯時,受到心理壓力及情緒影響,導致定住動彈不得,甚至跌倒。北市聯醫有物理治療師教導走路,針對患者在過馬路、搭乘大眾運輸下車至月台等狀況,給予一些小撇步,如要求患者在走路前默念「1、2、1、2」,讓身體及四肢跟著指令節奏行進;道路上一橫一橫的斑馬線也有幫助,讓患者踩著線依序前行,這樣的指令對患者極有幫助。除了動作障礙,巴金森氏症也有非動作障礙,鄭詠純舉例,曾有一對老夫妻來看診,起初看到妻子滿臉瘀青,以為是妻子要看診,結果竟是丈夫坐下問診。原來丈夫睡覺做夢時,會根據夢中情況做出行為反應,導致妻子不敢再與丈夫同眠。鄭詠純說,一般民眾會誤以為非動作障礙是其他疾病,需透過專家及診療會談判斷病患是否罹患巴金森氏症,以及早治療。地區醫院No.1彰化員林基督教醫院/及早積極治療 才能延緩退化彰化縣員林基督教醫院是治療巴金森氏症患者最多的地區醫院,據健保署110年統計有632人。該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建輝說,巴金森氏症初期可能會被誤為單純老化,而錯失治療先機,及早治療才能延緩退化速度。林建輝說,巴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疾病,主要症狀為靜止性顫抖、動作遲緩、動作幅度變小、步態不穩,但顫抖也可能是其他問題,必須進行相關檢測才能確診。員基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並可搭配總院彰化基督教醫院的核子醫學檢查。巴金森在明顯發病的五到十年前還是有些徵兆,例如睡覺時手腳會亂動,或像夢遊一樣,突夢囈,或聞不到味道。林建輝說,有些血管性巴金森氏症常是中風引起,和三高有關,因血管已硬化、鈣化,腦部輕微中風造成血管性巴金森氏症,病人不自覺。林建輝說,除了以藥物治療,也會配合相關復健及衛教,有些長輩有錯誤觀念,曾有一名病患一聽到即使吃藥也無法治癒,就放棄治療,一年後再回診,已變得很嚴重。另一名退休公務員52歲就患巴金森氏症,除了吃藥,他也非常努力每天去散步,常去爬山運動,至今已治療七年,完全沒有惡化,生活也不受影響。基層診所No.1陸教授神經科診所/花時間教育病友、家屬 更能穩定控制病情據110年健保資料統計,桃園市「陸教授神經科診所」治療巴金森氏症患者773人,人數居全國基層診所第一名。院長陸清松被稱為「台灣巴金森之父」。該院執行長張秀禎表示,診所的設計就是希望讓巴金森病友及家屬感受居家的自在,在沒有「白色恐懼」氛圍下,與醫護討論個人化的健康管理。陸清松教授過去30多年任職林口長庚醫院,致力於巴金森氏症的研究與照護。診所則延續他關懷動作障礙疾病的初衷與熱情,診間一幅鬱金香(巴金森代表花卉)攝影作品,是陸清松2007年應邀在世界巴金森氏症的醫學大會演講時獲頒,肯定他對巴金森的研究和貢獻,是很高的榮譽。他指出,醫學中心往往無法給予病友及家屬時間、教育,「我們努力的方向就是改善這些不足之處」,強調醫病共同參與的治療模式。「傳遞正確而充份的知識,才是疾病治療的開始。」團隊的治療目標包括讓病友的症狀可以在第一階段的七至十年獲得穩定控制,並且減少藥效波動起伏現象,以及改善異動症等併發症。未來,整合全方位的治療策略包括新型藥物、手術、運動復健、飲食等,期待病友治療的目標三階段可以從三個七年跨到三個九年。
-
2022-03-2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療的不確定性,兼論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
【編者按】一位中年主治醫師回顧自己為「病人最後的願望」所做的積極努力,以及面對實習醫學生的「為何不以緩和醫療讓病人在最後的人生享有生活品質」的提問,而分享自己內心的天人交戰,「對這個病人來說,選擇安寧照顧的確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接受細胞治療是他的人生最後願望,那想辦法完成他最後心願,就是主治醫師的責任。」一位自稱「過了耳順之年」在美行醫多年的癌症醫師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同意對於一個不可能治癒的癌症,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減輕癌症的症狀(疼痛、缺乏食慾、體重下降)、改善生活品質,其次才是延長生命。」 「在全有和全無之間從容緩和地走完人生最後旅程。」 「協助病人想像死亡,承諾病人盡量不受苦地離開,也許才是真正的好死之道。」 一位具有緩和醫療多年經驗的身心科醫師認為醫療就是有不確定性,透過說明溝通,建立良好互信的醫病關係,醫療端提供專業資訊與治療,病人端可以表達他的期望與價值觀,讓醫病雙方建立共識、攜手合作,是醫病雙方應該一起努力的目標。「這樣的選擇不是二分法,繼續抗癌治療的同時,也可以接受緩和團隊的會診,協助一些症狀的緩解與控制。」非常感謝這三位作者分享他們的「智慧」,我們更期待不久能有病人的家屬分享如何陪伴心愛的家人走完全程的心得。【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病人最後的願望】【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協助病人與家屬對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脅時,勿錯把稻草當繩索】「病人最後的願望」真是一篇值得探討的文章 讓我們看到醫者內心的天人交戰,以及「以病人為中心醫療」的複雜度。陳醫師的天人交戰是來自於對病人真誠的關心,當病人疾病來到末期治療選項不多時,原本醫師的工作應該相對單純,因為不管是單就疾病治療的專業來說,即使用上了免疫細胞療法勝算也不大;加上如實習醫學生的疑問,就醫學倫理的考量,讓病人接受安寧照顧,應該是大多的醫療人員會做的決定。可是陳醫師聽到了病人的呼喊,希望還可以最後一搏,於是陷入了天人交戰。後來決定依著病人的要求,存著最後一絲的希望,朝向免疫細胞治療來努力。但是醫師終究不是神,無法預知治療的結果。然而即使最後病情的演變不從人願,陳醫師也尊重病人的善終希望,協助撤除支持性治療,讓病人的身體自然的停止運作。最後的時刻病人的太太感謝病人「這一輩子陪伴我們,給我們一個幸福的家」,看到這裡,不只陳醫師寫到「我眼眶濕潤地離開病室」,我也是。當醫師盡所有能力去符合病人想要的治療,而事不可為時,也能尊重病人意願,轉向安寧緩和照顧,讓病人與家人有機會道謝、道別,我想這是「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與符合醫學倫理的最佳表現。因為在緩和團隊工作,我有時會被同事會診,因為癌症治療團隊不捨末期病人承受著強大副作用的折磨,而療效又不佳,希望我去說服病人接受安寧緩和照顧,而不要再繼續抗癌治療了。我通常會跟同事說,我是去了解病人的想法,試著溝通看看,而非說服病人。有些病人及家屬在溝通確認病情後,就轉向選擇安寧緩和照顧。但也有些病人或家屬,即使已經清楚病情,可是還是選擇拚看看,因為他們一輩子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就是要奮戰至最後一兵一卒。我告訴病人及家屬會尊重他們的選擇,幫他們轉達給治療團隊,同時提醒他們這樣的選擇不是二分法,繼續抗癌治療的同時,也可以接受緩和團隊的會診,協助一些症狀的緩解與控制;如果抗癌治療的療程中,覺得療效不如預期,副作用又讓病人痛苦,隨時可以中止當時的治療,轉為安寧緩和照顧。臨床上,我十分贊同陳醫師在文章中提到的,「希望結束一切痛苦的意願更強了!這時,病人其實不是主角了,而是他的家人。如何放手真的是個人生藝術」。有些病人其實是因為家人的無法放手,硬撐著接受明知效果不好的治療。這時醫療團隊需要有極大的同理心與耐心,好好的與家屬溝通,需要的話請社工師、心理師支持關懷家屬,讓病人可以接受最適切的照顧,家人也可以避免「沒有盡最大努力」的罪惡感。很感謝陳醫師能把他的心路歷程分享出來,我想每個醫療人員在治療病人時,都希望最好的結果可以發生,可惜雖然醫學研究的結果可以提供預後的機率數字,但是醫療就是有不確定性。好好的說明溝通,建立良好互信的醫病關係,醫療端提供專業資訊與治療,病人端可以表達他的期望與價值觀,讓醫病雙方可以建立共識,攜手合作,是醫病雙方應該一起努力的目標。
-
2022-03-21 該看哪科.兒科
忽略控糖的重要 13歲國中女意識不清送醫救回一命
台中一名13歲國中羅姓女學生去年學校健康檢查時發現血糖過高,學校轉介到衛福部豐原醫院檢查,確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醫師開立口服及注射用降血糖藥物控制,但女學生因為無法接受患病事實不願意配合藥物治療,自行停藥,日前呼吸喘,意識不清,被急送醫才救回一命。女學生在家意識不清、呼吸喘,被家人發現緊急送急診就醫,經測量血糖值高達609(mg/dl),比正常值多了近6倍,且症狀符合糖尿病酮酸血症,為糖尿病的急症之一,經醫師緊急處理後,轉送小兒加護病房治療,後意識狀況漸趨清醒,血糖值也逐漸穩定,但檢驗糖化血色素竟高達15.7%,顯示出病人過去血糖控制情形很差。經詢問發現病人母親本身就有家族遺傳性的糖尿病,三姊也患有糖尿病沒積極治療,只有飲食控制跟大量飲水,種種因素影響病人對於疾病的認識度不足,也直接讓病人確診後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而引發糖尿病急性併發症,命懸一線。豐原醫院兒科資深劉護理師表示,近年來發現兒科病人罹患糖尿病的情形大增,主要也因飲食型態改變、遺傳、母親孕期有妊娠糖尿病、肥胖等因素;尤其個案正處於青少年時期,會因為擔心同儕目光而影響後續的治療情形,若血糖控制差則會影響傷口及皮膚狀況,從照護過程發現個案的個人基本衛生也是處於比較弱勢的情形,身上也有一些不明的膿皰,甚至私密部位的異味、發炎情況確實也嚴重許多,但慶幸個案經過溝通與治療後,能積極配合控制血糖,趨於穩定。豐原醫院兒科林聖哲醫師說,糖尿病治療除了醫療端的處置,更需要患者的自我調適跟飲食控制,針對返家之後的飲食選擇跟血糖的控制仍需注意及調整;兒科馬志豪主任表示,兒童罹患第一型糖尿病,通常是三多一少的表現,吃多、喝多、尿多及體重下降,如果有明顯腹痛、嗜睡、呼吸深快等情況就必須注意,這類型的患者通常是胰島素缺乏,需要長期使用胰島素注射,只要控制得當,生活也可以跟一般人一樣無異。小兒加護病房護理長吳嘉玲表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個案,家庭支持度是很重要的,因為罹病年齡層不均,而且依照生長發育的情形,每個年齡層的孩子應該注意的都不同,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個管師,甚至心理師的介入,這個個案比較特別的是家中也有糖尿病患者,卻沒有做好罹病後的控制。
-
2022-03-1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回首四十載與命運拔河的歲月,展望未來自閉兒被關注的社會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自閉症」。一位特教老師分享自己如何照顧兩位自閉症子女的經驗與期待;一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分享自己與一些家長共同組成病人團體,開啟與公部門斡旋的的各種心得;台大醫院宋維村醫師以多年研究、教學與照護這種病人的經驗,寫出這篇幫忙社會大眾以及醫療團隊更了解「自閉症」的文章。希望他們的共同努力,可以使促使社會大眾更了解過去以為「可望不可即」的「星星兒」,並給予支持。【延伸閱讀:醫病平台/一個特教媽與兩個自閉症孩子的故事】【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自閉症是神經發展多樣性的表現】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稍有能力的家庭想方設法送子接受教育,窮困家庭的優秀青年大都考上免繳學費的師範學校,而有心智障礙或感官障礙者幾乎進不了學校大門,家有障礙者的父母為顧及顏面會盡量隱藏而不被發現,有的甚至用籠子關了起來,有的就任其四處流浪被兒童追逐、戲謔。左鄰右舍偶有人竊竊私語,卻沒人會同情或關心,在當年的價值觀真的是一件不名譽的事。1981年一個先天有障礙的自閉兒闖入我的世界。他的眼睛不看人不理人,無言無語成天沉迷於旋轉的物品,一副與世隔絕的怪樣子,我無法面對一個有障礙的孩子,只能怪天怪地怪自己前世是否造了孽?佛徒說:是「因果報應」公公說:「祈求神明保佑,孩子會變好。」老公說:「大隻雞慢啼。」不管怎麼說我總是心亂如麻,終日以淚洗面,負面的情緒更沾滿了哀傷的心靈,理智告訴我孩子無辜,我也無辜。1983年從醫學寶典看到「早期發現,早期療育,預後良好」的立論依據,才兩歲就送進日托中心接受訓練,天天等待奇蹟出現,但日子一天天過也看不到進展;要駕馭一個小小孩只不過是吃喝拉撒、開口說說話、學學生活本能,但孩子的障礙程度卻難以突破,有天負責的老師建議我北上至台大醫院日間病房,幸運地得到由宋醫師給的一帖良藥:「馬上要一對一的密集訓練。」不到半年光景就看到一線曙光,光只是開口說話的動機,就足以讓家人雀躍不已。俗語說「同病相憐」,這可是一群與命運拔河的家長最好的解藥。1989年我與大高雄地區幾位求助無門的家長組成「高雄市自閉症協進會」,開啟與公部門斡旋的途徑,跟隨宋醫師倡議將自閉症納入「殘障福利法」,並緊跟劉俠女士倡議立法增加社福預算而撬開社會福利大門的經歷。義務教育的普及並未嘉惠身心障礙者,尤其是伴隨情緒障礙的自閉兒。我兒得力於宋醫師的輔導評估可進普通班,在融合的教育環境,費心改變老師的觀念,指引老師如何帶領學生幫助自閉兒。當年的自閉症學生猶如燙手山芋,從普通班丟到特殊班;特殊班丟到啟智學校。家長團體洽借學校場地辦理特殊教育或親職溝通講座時,亦遭學校高層的奚落,對自閉症家庭的不友善,讓自閉症家庭遭受第二次的傷害。老師害怕自閉症學生也是情有可原,高雄市教育局基於實情,特別委託家長團體培訓自閉症種子老師,歷經三個階段後也成立自閉症資源班,教學問題逐漸有解,俟特教法修法納入自閉症類,後來才有普遍的師資。自閉兒的行為模式千奇百怪。椅子沒排好,他會去排整齊或者你翹腳他會走過去把腳扳好,是好意但會嚇到別人;有的會直盯著喜歡的對象傻笑(常常不會分歐巴桑或小姐)引起他人的不舒服,口語表達不足的可能緊貼或依著對方,拉小手或熊抱。還有的聽了廣告詞喜歡上成人紙尿褲,趁機跑進安養中心拿幾塊紙尿褲塞進背包而被當成現行犯處理。前年有位在外工作自閉症青年看到女生亮晶晶的鞋子,因為喜歡而俯身觸摸,當下被懷疑性騷擾,女生就糾眾毆打他。一般人對自閉症者認識不足,無法理解行為背後的意義,而其特殊癖好所衍生的行為問題造成社會事件者屢見不鮮。即便星星兒的世界難以企及,仍不乏經由教育、家庭、社會合力而融合成功的例子。住屏東的小文,剛入學在座位上半分鐘都待不了,普通班老師招架不住,屢次抗議校方的安排,心理處於歇斯底里的狀態,經過團體出面溝通輔導後,老師調整接納的心態,再由專業老師的介入,家長的努力陪伴。小文的轉變讓老師刮目相看,如今小文已是小有名氣的藝術家。自閉症者因先天上大腦神經系統損傷,好像被鎖進了密閉的空間,為了打破那道牆,為人父母者莫不竭盡所能,耗盡財力、物力、精力,堪稱無所不用其極,還經常幻想著,有一天能翻轉命運,可是等啊等啊,無法等到那一天的到來,因而開始未雨綢繆在西元2000年集資成立「星星兒社會福利基金會」,針對自閉症者的成年後的人生,希望孩子未來有尊嚴的過好每一天。三十多年來在倡議路上,見證政府在身心障礙政策上的修正蛻變。從早療評估系統、特殊教育個別化合併融合教育的方向、社會福利多元化服務的安置模式、職訓及就業方案的促進,種種為身心障礙者量身訂造的政策,對障礙者的助益顯而易見,且有目共睹。唯獨對自閉症者特殊障礙特質,尚未發展特別解決方案。近十年來,陸續接觸離開教育體制的成人自閉症者,空有就業能力卻未能融入就業市場,多數還殘存情緒行為困擾而不易被雇主接納;如果與其他身障者相較,自閉症者成功的就業率真是少之又少。職訓局如能有一至二年的職訓課程,針對自閉症特質而設計擘劃,其實會創造有潛能的自閉症者的就業機會。桃園有家科技大廠晉用十多位高功能自閉症者,負責影印機的品管工作,另聘兩位諮商心理師就近輔導,結果為企業創造極佳的業績。有些自閉症者擁有天賦異稟的音樂、繪畫才能,經過家長組織,數十年有家長陪伴的努力學習,已經培養出稍有自食其力的技能,勞政單位應支持以非典型就業的模式,給予支持性就業輔導的人力,但現況是沒有支持系統,無法減輕家長的負擔。一直很納悶為什麼歷經二十幾年從早療、特殊教育、社會福利的雕琢,仍無法讓大部分的自閉症者有更穩定的情緒及具備融入社會的條件,這或許是老師專業工作人員及家長要深入探討的課題。台灣已加入「國際身心障礙權利公約(CRPD)」,公約的目的是要保證身心障礙者跟其他人一樣,有相同的權利。身為家長莫不期待,我們的社會大眾都能秉持平等的人權概念,讓子女能生活在不被歧視的社會。而實際上伴有嚴重情緒行為的自閉症者,在尋找安置機構往往都碰一鼻子灰,所以期許政府正視自閉症及其家庭困境,成立情緒行為中心或中途之家,並投入自閉症相關研究。無論如何,我們期盼社會大眾對這群星星兒有更多的認識、關懷與接納。很多父母真正擔憂的是「自己老了、走了」,孩子還能在社區自由自在的生活嗎?
-
2022-03-14 養生.健康瘦身
胃袖狀切除 30歲竹科女工程師狠甩50公斤
30歲梁姓女子是名竹科工程師,體重127公斤的她嘗試很多減肥方法都沒效,許多疾病伴也隨肥胖上身,至新竹馬偕醫院一般外科就診,經醫師評估,於一年前接受「胃袖狀切除手術」術後在專業減重醫護團隊的持續追蹤及飲食指導下,加上規律至健身房運動、增肌減脂,一年已成功下降至77公斤,逐步往理想體重邁進。醫師張政傑表示,現今飲食與生活習慣是導致肥胖的盛行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病態性肥胖的比例也顯著增加,目前全民健保對病態性肥胖合併相關併發症的減重手術已開放給付,讓符合條件的病人可減少經濟壓力接受治療。根據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統計,目前台灣每年約施行3000台減重手術,但服務醫院大多集中在六都,為了竹苗地區鄉親免於舟車勞頓之苦,新竹馬偕醫院於2020年10月份起,結合台北馬偕減重中心團隊成立「減重暨代謝中心」,提供在地的醫學中心級減重醫療服務。張政傑指出,減重中心成立至今,一年半的時間團隊已累積30例成功減重案例,28例腹腔鏡胃袖狀切除,2例腹腔鏡胃繞道手術,平均住院天數為6天,術後均無嚴重併發症。案例術前平均體重為112公斤(BMI39.5),術後六個月,平均體重降至89公斤(BMI30.5)。另外,因體重過重所導致的代謝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均有顯著改善,其中,糖尿病患者術後改善率為89%,甚至有56%糖尿病患者因此痊癒,術後不再需吃血糖藥,生活及工作品質大幅提升。張政傑補充,減重暨代謝中心以健康促進為核心,因此在新竹馬偕接受減重手術的病人,術後均會定期安排外科、內科或家醫科、營養師、心理師、物理治療師及個管師的專業評估、指導與追蹤,安排個人化術後營養指導及運動訓練計畫,幫助病人獲得最全面且完善的手術照護與長期減重效果。
-
2022-03-1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怎麼辦?心理師3招解套:自我坦承是關鍵
出軌以常人價值觀來看違反道德,發現自己精神出軌的人,往往更是感到恐慌、自責,卻又像中毒般深陷泥沼、不知該如何是好。不過其實精神出軌並不罕見,畢竟是個心理的想法,很多人都有發生過,只是他人未必知道。心煦心理治療所楊乃樺臨床心理師表示,精神出軌未必是自己願意的,多的是自然出現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如何妥善應對及處理。 我有精神出軌嗎?心理師:可從4點觀察 楊乃樺心理師表示,精神出軌和好朋友、好姊妹、好兄弟非常相似,常會讓人分不清楚,不過還是有幾點可以觀察,包括在乎對方,這種在乎甚至比其他朋友還多,想多關心對方、了解對方、多和對方相處或互動,甚至接觸等。再來,心中的優先順序會逐漸改變,例如新的事情、重要的事情,或是空暇時想出遊會先找對方而非自己的另一伴。接著,也常見和自己的另一伴漸漸疏遠,甚至感到不耐煩、為了一些小事就大發脾氣、吵架等。值得注意的是,精神出軌因為對一般人而言非常考驗道德,畢竟沒有人會希望自己是渣男、渣女,在參雜著不同的情感、不好多聊的狀態下,也常見出現「掩藏」,例如無法和自己的另一伴分享這位朋友,甚至不敢讓身邊的朋友知道,又或者聊到時會感到不自在。若有上述這些情況出現,可以合理的懷疑自己是否有精神出軌的狀況。 為什麼會精神出軌? 心理師指常見4面向 「為什麼會精神出軌?」、「怎麼會這樣?」不少人在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時會驚訝地問自己。楊乃樺心理師指出主要可從4個面向觀察,包括外在吸引、內在吸引、尋求刺激、自我證明等。 外在吸引指的就是受到美色、身材、臉蛋等外表吸引,又或是權勢、家世背景等,而這點也可與性慾、虛榮心等有關,例如帶著稱頭的另一伴出席很有面子。內在吸引則指的是內含,包括因自身缺乏衍伸出的渴望,例如對方擁有原關係當中所缺乏的溫柔、良好互動、自信、多采多姿的生活等,像是經常吵架的伴侶,會經常吵架就是因為核心問題沒有解決,無解的狀態更容易感到心煩,就容易受他人的溫柔所吸引,且此情況常見原本的疙瘩不斷擴大、漸漸無法下手,進而尋求外面的溫暖。而尋求刺激,指的是有些人會對周遭平凡無奇、太安逸、太規律等感到厭倦,會想尋求新鮮感、刺激感。至於自我證明,許多自戀、自信者,會不自覺地為了證明自己魅力不減、魅力非凡,即便有另一伴、結婚了、年紀大了還是一樣有人喜愛,常會以出軌來提升信心、證明自己。而自我證明這件事,也不單是指有自信、自戀者會出現,也包括了缺乏自信者,試圖以此來證明自己其實不差。這主要的4大面向,都可以再繼續探索真正的原因出自於何。 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怎麼辦? 心理師3招解套:自我坦承是關鍵 自我坦承:楊乃樺心理師表示,精神出軌雖然普遍不被接受,但理性的來看,它其實是個中性的感受和想法,並沒有不對,後續的選擇才是關鍵。就像日常不高興時,不免會出現一些不好的想法,但可以選擇做和不做。精神出軌和真的出軌就在選擇的一線之隔。而在那之前就得先對自己坦承,就像日常解決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承認並正視問題,當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時也是如此,這樣才會有助於評估並選擇後續的路,這些都關係著接下來如何面對、如何處理。 舉例來說,許多人會因為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感到羞愧、自責,進而不願面對,甚至安慰自己、欺騙自己「不,我沒有,這不是精神出軌。」,但卻因為壓抑反而助長這份情感得到反效果。 全面分析:楊乃樺心理師更進一步說明,在對自己坦承後,便是做好全面的思考和評估。除了原關係的優點,也包括確認自己為什麼會精神出軌,如前述提到的尋求原關係中所沒有的、或是原關係破碎等、自己是否有何問題。例如認為關係破碎,但其實出自於自己的控制慾,控制慾即便換個對象也還在,且對還沒交往的對象並無法顯露,和新對象真的交往時就有可能出問題。若這些沒思考清楚,問題依舊存在,便有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精神出軌,這也是常見為何人人常說「出軌有一就會有二」,因為問題沒有解決。 妥善選擇:全面分析後接著是選擇方向,若是選擇新的對象,便建議和原關係好好分開,避免雙方更加受傷、甚至影響新的關係。若是選擇原關係,關鍵會在中斷精神出軌的狀態,以及修復根本問題,例如檢視感情中不斷爭吵的關鍵,尊重、友善且有效的作良好溝通,並提醒自己和精神出軌的對象盡可能保持距離等。 若發現自己精神出軌,也找不到原因、不知道該怎麼辦、不敢或不想和另一伴說,也可以尋求心理師協助,在專業人士以中立且保密的狀態下聆聽、分析、提供建議,更有助找出背後真正的原因,幫助突破當前的困境。 《延伸閱讀》 .感情、婚姻不順怎麼辦?如何好聚或好散?心理師道破關鍵! .另一伴是恐怖情人嗎?該怎麼辦?心理師教觀察2重點!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3-12 養生.家庭婚姻
比爾蓋茲與妻子結束27年婚姻的啟示!專家:「熟齡離婚」簽字前做好2準備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與妻子梅琳達結縭27年,去年宣布離婚;亞馬遜(Amazon)創始人貝佐斯與結縭25年的妻子麥肯琪.史考特亦在2019年宣布離婚,為什麼夫妻攜手超過20年,卻選擇在人生下半場各自安好?諮商心理師廖偉玲提醒,熟齡離婚相較年輕離婚,承受的內心衝擊其實更大,在考慮分開前,一定要先做好經濟、心理兩個層面的準備。內心焦慮 修復期更長男女年齡超過50歲,稱為熟齡。熟齡離婚率近年在國內有攀升趨勢。根據內政部統計,民國102年至108年,結婚30年以上的銀髮夫妻,離婚對數從2435對,增加到3143對。熟齡離婚有好有壞,廖偉玲認為,決定離婚前必須仔細檢視、評估想離婚的原因,以及離婚後將面臨的問題。如果無法釐清,透過專業諮商是最佳管道,首先,熟齡離婚時的「心理層面」和「經濟層面」是最關鍵兩項。「熟齡離婚的中年危機感、死亡焦慮嚴重,若是被分手一方,恐需更長的修復期。」廖偉玲點出,熟齡離婚者的心理狀態,比起年輕時被分手,內心焦慮會更強烈,不僅對於找到下一個伴侶的心理預期不同,對自己的自信心也會大幅降低。所有人都需要陪伴,身心才會健康,人無法是一座孤島。熟齡離婚,經濟上、情感上、身體上都會有「陣痛修復期」,被分手的人修復期會更長,與年齡無關,而是跟心理韌性高低有關。財務無虞 離婚不恐慌廖偉玲坦言,尋求離婚諮商的個案以女性居多,除了考量小孩,還有「經濟因素」。許多婦女擔心離婚後,無法維持現有生活狀態,沒有收入,只好繼續在婚姻中煎熬硬撐,例如居住費、生活費、子女教育費等,許多婦女因沒有工作能力,很容易進入直銷行業,或選擇從事不熟悉的事業,病急亂投醫。廖偉玲建議,離婚前一定要事先做好財務規畫,離婚後才恐慌已來不及,經濟安全感是許多熟齡決定離婚的關鍵因素,經濟無虞就能灑脫離開,不被現實和心理層面雙重綁架。廖偉玲提到,不論是否為熟齡,離婚就是依附關係的結束,內心會產生強烈失落感,結束關係後情緒需要找到出口,千萬不能忽視,而她也提到,有不少人會選擇跟小孩抱怨父親或母親的缺點,讓小孩陷入矛盾痛苦,這種做法並不明智,如此會讓孩子心理一同受傷,恐是無法圓滿的離婚收場。
-
2022-03-12 癌症.癌友加油站
2022癌症高峰論壇/心理師邱似齡:性自尊重建 癌友及伴侶也可擁性福
子宮頸癌治療後,陰道好乾澀怎麼辦?陰莖癌治療後,陰莖變短,另一半還能滿足嗎?直腸癌病患肚皮上的腸造口,會讓另一半嫌棄我嗎?重建了美麗的乳房後,摸起來卻沒有感覺了?肺癌病患呼吸功能下降,性行為過程中會不會喘不過氣?癌友的另一半好想要,卻擔心如果開口要,對方會不會以為「我不關心他的身體?」慈恩心理治療所所長、癌症希望基金會特約心理師邱似齡指出,性是伴侶之間分享親密感,感受到自我價值和自尊的交流。然而突如其來的癌症,不僅造成自己生命上的威脅,對於性功能、性生活也造成衝擊,癌友跟伴侶面臨身體改變的挑戰,也會產生性焦慮。國內曾有醫師開設癌症性諮詢門診,想要幫助癌友的身心壓力調適,開設期間從未有人掛號,待關閉門診後,癌友才私下跟醫師探尋,「那個門診怎麼關了?」顯示癌友們普遍存在需要卻不敢問的現況。邱似齡呼籲,性生活需要被協助,是一件非常健康的事情,要相信自己可以被幫助,大家都希望被自己的伴侶喜歡,覺得自己有價值,以及擁有安全感,癌友談及焦慮跟不安時,伴侶能找到回應方式,都是很重要的經驗,也需要學習。透過種種技巧的協助,癌友及伴侶可以擁有性福。邱似齡舉例,陰道乾澀可以透過性感帶探索、性道具輔助、陰道雷射或潤滑劑協助,陰道變短可以改變性交姿勢,達到雙方面的滿足,後背式、側背式、站姿都更為適合。邱似齡說,不只是癌友會碰到性議題,事實上,一般夫妻也會有,只是透過癌症後被凸顯出來,如果雙方都希望保有性生活的親密,建議從診斷開始、治療以及結束所有療程,可以多聽、多討論、多收集資料,並尋求協助。癌友與家人照護者,要面對親密與性自尊重建,需要專業系統的支撐,邱似齡心理師,也是性諮商師,連結荷光性諮商專業訓練中心與癌症希望基金會兩大組織合作,一起重建癌症病人的性自尊,開啟癌症性健康的可能,翻轉過去國人對於性主題的避諱與污名化,為癌症病人、照顧者及醫護人員,建造三方都能有所獲益的性健康機會。【癌症心聲大調查】填問卷抽好禮.【2022癌症高峰論壇】免費報名 https://pse.is/423qsw電話報名:(02)8692-5588 #2698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 精彩活動內容
-
2022-03-11 養生.心理學解密
「不改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實力到哪裡」心理師:具備 5 種心理素質更可能成為人生贏家
你曾想過擺脫一成不變的現狀,為人生做出一些「改革」嗎?如果有,那你現在是成功了,還是維持原樣呢?改變並不容易,甚至必須經歷一些痛苦、不愉快的事,也沒人保證你會成功。這也是為什麼看了許多勵志文章、拜讀名人書籍後,絕大部分的人還是老樣子生活著。但也有些人做到了,他們追求改變,並成功達到心目中理想的樣子。對此,艾文理大學臨床心理師 Jennice Vilhauer 提出他的看法:「作為一名 15 年來致力於幫助人們追求改變的心理學家,我觀察到改變成功與變革失敗的人之間的明顯差異。最大的不同是他們在改變過程中保持的心態。翻轉人生需要能量,這並不是在強調弱者與強者的區別,但不可否認,多數靠自己努力成為人生贏家的人,都具備了更強大的心理特徵。」Vilhauer 認為,具有 5 種心理素質,可以創造必要的能量來促使成功:5種心理素質創造能量促使成功1. 願意改變許多人都想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想要改變跟願意做出改變常常是兩回事。做一些以前沒有嘗試過的事是一種冒險,也代表你可能不得不花時間在舒適圈之外,挑戰自己既定的觀點和思維。當你以一種自願的態度接納新的想法時,才有改變的可能。問問自己: 我願意改變嗎?我是否有勇氣踏出舒適圈?2. 接受責任很多時候,人們會責怪過去,尤其面臨人生難關的時刻。– 如果我的父母從前好好對待我,我就不會那麼沒自信。– 如果我第一份工作沒遇到爛公司,也不會浪費那麼多時間。生命中也許確實有人傷害過你,但你現在可以選擇掌握你的想法和行為。沒有什麼比允許過去傷害過你的人繼續控制你的未來更加悲慘的了,你是唯一有權改變自己生活的人,也必須全盤負起責任。 問問自己: 我能對自己的想法和行為負責,並承擔失敗風險嗎?3. 擁有自己的選擇你做的每件事都很重要。你採取的每一個行動、想法都塑造你的生活。如果不做出某些選擇,你就無法前進;不做出改變的決定,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實力到哪裡。成功實現目標的關鍵之一在於意識到自己每天做出的選擇,以及這些決策是否使自己朝向或遠離目標。 問問自己:我只是在順應環境嗎?我的選擇在哪裡?4. 尋求幫助有一種棘手的狀況是即使你想要達成目標,但你不會總是知道需要做什麼或能遇見一切將如何展開。面對改變,我們往往因為對細節和步驟不清楚而卻步。這時你該做的是尋求第三者幫助,譬如你想轉職,你可以找一個輔導員、閱讀一本關於找到自己興趣的書、進行職業測試、搜索就業網站等等。 問問自己: 誰能幫助我找到下一步?5. 堅持到底面試被拒絕後,你可能會心情低落好幾天。這時你覺得目標不值得努力然後放棄,就永遠無法改變。做任何嘗試時,堅持下去往往是最艱難的最後一步。如果你正在考慮放棄或轉身, 問問自己: 我離目標還有多遠?每天聽點新知識!生活過得新穎有趣的秘訣(參考資料:psychologytoday,forbes。)※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不改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實力到哪裡。」心理師:具備 5 種心理素質更可能成為人生贏家
-
2022-03-11 養生.家庭婚姻
出現婆媳問題怎麼辦?專家:婆媳關係解套4原則,媳婦、先生、婆婆還可以這樣做
人人都不希望遇到婆媳問題,但能遇到好相處的婆婆與媳婦可遇不可求,若真的無法符合自身期待,又該如何面對?身為先生又應如何扮演好隊友的角色,讓關係有正向的發展與良好維繫?掌握專家分享的4大原則,讓和諧的婆媳關係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婆媳關係不等同於家人或親子關係,陳彥琪心理師提醒,婆媳互動時,必須先放下對於這段關係有過多的期待,才不會在關係中產生失落感與衝突。 婆媳問題解套4原則遇到婆媳問題時,陳彥琪心理師建議,不論身為媳婦、先生或是婆婆都能嘗試掌握以下4個原則:1.保持距離.劃清界線首先探索自身的心理界線,了解自己在什麼樣的狀態下最自在,例如:媳婦思考是否與公婆同住、哪些事需要婆婆協助、哪些不需要等,並保持最讓自己最舒服的距離;婆婆在面對媳婦或兒子過分索討、要求幫忙照顧孩子時,也可嘗試善意的合作討論,與兒子、媳婦談妥是否該付保母費用、該做到哪些協助等,雙方才能就事論事,也較不容易有過多期待,而動輒為生活上的小事引發衝突。2.夫妻相互支持夫妻間應相互成為隊友,時常透過討論來達成共識、共同想辦法解決問題,在面對有些無法解決的婆媳問題時,也要能相互支持,當夫妻間關係夠牢固足以支持媳婦時,媳婦不必強迫自己和婆婆有同樣的觀念,也不需要為努力符合婆婆的期待而感到委屈,應該是讓夫妻與長輩間有更多的討論空間。3.思考共同目標在面臨對孩子教養、家事與生活上的觀念不同時,一般做法多會想透過說服與改變對方來解決問題,但這時容易陷入爭吵與拉扯。建議先思考雙方的共同目標為何,才能開啟有效溝通的大門,例如:雙方教養觀念不同,婆婆認為孩子不乖就得打罵,媳婦則覺得孩子知道錯在哪裡更重要,若能了解彼此的共同目標都是為了孩子好,即能在所建立的共識下,相互討論哪些方式才是對孩子是最好的,且不致陷入雙方各持己見、相互攻擊的情況。4.尋求專業支援面對婆媳問題時,建議應適時尋求他人的傾聽與專業資源,和姐妹、好友訴苦,或藉由心理諮商師引導來幫助開啟正向溝通的習慣、累積好的溝通經驗,未來有其他問題產生時,就能以更為健康的心態來面對,也能找到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媳婦、先生、婆婆還可以這樣做除了上述大原則,陳彥琪心理師也分別針對3方提出建議,當出現婆媳困擾,可以嘗試這樣做,讓自己以更好的心態與方式來面對,也避免讓關係惡化。◎媳婦照顧自己.減少批判在婆媳關係中,身為媳婦並不需要時時刻刻隱忍,而有滿腹委屈,試著多照顧自己一些,並和先生擁有良好溝通,也能維繫與婆婆間最舒服的距離。.自我照顧:照顧孩子有時已經讓身心疲憊,若同時希望能於婆媳關係中扮演好媳婦角色,也會無法負荷,這時媳婦先允許自己休息、照顧自己,並放下被婆婆認可的期待,無須要求自己成為一百分的媳婦,放寬心、有些事未符合婆婆的期待、被婆婆嫌不夠好也沒關係!如此才能正向面對關係的挑戰,並有良善的溝通。.不插手先生的親子議題:若媳婦觀察到先生與公婆間有親子議題需要去解決時,儘量不插手處理,只要支持先生去面對即可,例如:遇到金錢上的問題,婆婆認為兒子給的孝親費太少缺乏安全感,但媳婦認為應該要劃清界線,不能任由婆婆無止境地索討,這時媳婦要避免插手或想辦法說服婆婆,而是由先生來和婆婆溝通,讓先生去解決自己原生家庭的問題。.和先生討論:出現婆媳問題時,夫妻共識是首要條件,當媳婦認為婆婆的行為讓自己感到不舒服,或想表達自身的想法與觀念時,建議都和先生溝通討論,當夫妻達成一定共識,才能共同面對與解決,太太也才能擁有先生足夠的支持。.減少批判:媳婦不以批判的角度來否定婆婆的觀念或行為,認為婆婆觀念老舊、沒有接受新知,不斷以修正、訂正錯誤觀念的方式來對待,婆婆也會反抗。◎先生避免當法官.好人讓給太太當先生若能夠成為太太的好隊友,幫助婆媳關係融洽,自己就不會夾在媽媽與太太之間,時常被迫選邊站而陷入兩難。.避免迫於解決問題:陳彥琪心理師表示,出現婆媳問題時,先生常會陷入要解決問題的狀態,「那你就跟我媽說就好」、「你就不理他就好」或是「順著他的意就好」這些話會讓太太更生氣、難過;「媽你不要這樣」、「媽你這樣不好」也會讓媽媽無法接受。過於急迫想解決問題時,不僅會有永遠解決不完的問題,例如:談好小孩不能喝養樂多,轉頭卻又發現奶奶給了孩子棒棒糖等,也容易兩邊不討好,先生自己也會背負極大壓力。多給太太支持,讓她感受到兩人是隊友,可一起解決許多困難,有時,只要先生願意理解或表達支持,就能增加和太太一起解決問題的意願與能力。.不急著下定論:不急於下定論或當法官判定對錯,才有機會看見彼此的需要。例如:媽媽極度想要干涉自己的生活,這時不先否定媽媽,而是找到長輩在此行為背後可能有「被需要」的動機與需求,才會想表達意見與介入,這時,可以和太太一起思索能做什麼來滿足長輩的需求,如此就不會一直在抵抗上浪費力氣,例如:為長輩安排其他活動,讓他們感覺自己是有功能、被需要的。.成為好隊友.好人讓太太當:家人間可能因想法上的不同而有所爭執,而況對於婆婆而言,媳婦是外人,若直接來批判自己自然會觀感不佳,加上婆婆對於兒子的想法較能接受,因此,先生要做好太太與媽媽間的溝通橋樑,將和太太討論後的共識,以自己的需求與立場來的表達,媽媽就不會將所有的責任怪在太太身上。另外,也能幫助太太在媽媽面前建立好形象,例如:每逢過節送禮時,先生與太太可以共同挑選媽媽喜愛的禮物,再由先生告訴媽媽,禮物是太太堅持選的,好人讓太太當,可以讓婆媳關係更加和諧。婆婆嘗試放手.尋找新的生活重心想改變已經執行了五六十年的生活習慣,對婆婆而言並不容易,面對子女以批判的角度質疑自己時,更無法進行溝通。婆婆適時尋找生活新重心,相信兒子有獨自成家的能力,減少介入、給予尊重,讓自己與晚輩的關係不再緊張兮兮。.嘗試放手與休息:有些婆婆會認為,自己辛苦一輩子,還幫媳婦照顧孫子、處理家事,做了很多卻仍被指責、嫌棄而感到不開心,存了一輩子的積蓄,幫兒子買房卻發現兒子不會為自己留下長輩房,而覺得孤寂,陳彥琪心理師鼓勵身為婆婆的長輩,可以嘗試讓自己休息,並相信兒子有承擔責任的能力,將生活重心放在自己身上,過自己想要的老年生活。.參加活動滿足心理需求:邁入老年後,婆婆會因為失去了收入來源而缺乏對金錢的安全感、兒子結婚失去生活重心或感覺自己不再被需要,建議可以在生活中尋找其他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方式,例如:加入社區活動、團體等,也可以和另一半一同上長青課程、爬山等,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豐富多采,當這些需求能夠藉由活動來滿足時,婆婆也就能減少向兒子索討或想管兒子或媳婦的念頭,婆媳問題自然也會減少許多。溝通小技巧.三明治法 陳彥琪心理師表示,通常兩人意見不同時,第一個念頭便是說服、修正對方,「你哪裡錯」時常成為爭執的開端,建議在婆媳關係中能使用三明治溝通法來溝通,先肯定對方的付出,再提出內心真正的需求,最後再表達希望對方能怎麼做,例如:媳婦希望婆婆減少給孩子吃糖,可先感謝婆婆幫忙照料孩子三餐,接著告訴婆婆,因為醫師表示孩子一直吃甜食容易蛀牙,必須減少糖分攝取,最後提出下次由自己自備點心或水果盒等,將自己也能接受的選項提供給婆婆,彼此再多做溝通,如此對於雙方而言都會是較能接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