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7 養生.心理學解密
搜尋
心理師
共找到
591
筆 文章
-
-
2022-09-24 性愛.愛情診療室
對伴侶冷暴力,當心關係會愈來愈僵!心理師:覺察關係狀態後,改善說話方式讓關係回暖
當初相愛的兩個人,一路走下來怎會形同陌路?面對「最熟悉的陌生人」,好像什麼都做了,長期關係卻不流動,愈來愈冷漠,連帶對生活也會產生絕望感,甚至影響孩子。知名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指出,消極面對伴侶關係,恐怕會更惡化,不要太快選擇放棄婚姻,特別在心理諮商方面還是有辦法能讓關係變暖。長期負面情緒 再多愛也磨光林萃芬剖析關係愈來愈淡的大致原因,通常和溝通有關係,例如覺得講了也沒有用,就會覺得算了。另外,情緒也是伴侶關係的殺手鐧,像是對對方有期待但卻一再落空,失望的感受累積起來就會轉為冷淡,以及長期處在負面情緒,婚姻關係也會愈來愈冷漠,甚至只是「我看到你就煩」這種小小的情緒也會耗損關係熱度。林萃芬進一步表示,婚姻內常見的導火線是某一方有情感出軌,雖然後來願意斬斷不當關係回歸家庭,但夫妻心結仍存在;或是姻親介入兩人生活,加上認為另一半又不挺我,有些人就會在這種狀況下撤離了。「就這樣吧」 加深彼此絕望感很多人還無法選擇「撤離」婚姻一途時,就消極面對,林萃芬表示,在諮商過程中看到很多關係斷裂的狀況,冷漠的關係絕對不是一天形成的,可能很多年都卡在那邊,過程中很想做一點什麼,但後來又覺得「算了我不要理你,只要不要與你有關聯就好」,放棄溝通表達。「好吧!那我就放棄」、「就用這樣的方式來應對我們的關係吧」,這是很多人在冷凍伴侶關係中會有的想法,可是林萃芬強調,這樣其實會愈來愈絕望,產生「可能再恢復嗎?還可以不一樣嗎?」等想法,她指出,其實還是有非常多可能性,讓關係開始流動。覺察關係狀態 改善說話方式林萃芬表示,如果在一開始就覺察關係裡的狀況,幫助是很大的,在諮商過程中她會透過很多的評量工具幫助人們察覺關係處在什麼狀態,為關係做健檢,還有說話的意識,很多人會指責對方在說話過程中不在意自己,或是明明已經很努力經營關係,可是得到的卻是負向回饋,真的想不通,才發現是說話方式出問題,因為通常不會發現自己講話的模式會傷人,或讓伴侶不舒服。她表示,爭吵的情緒當頭很難處理,但事後怎麼把它變成建設性的討論,專業協助其實大有可為,包括語言的運用、探究原生家庭影響、情緒調節,還有很多能經營的,讓關係回暖。關係修復課很想跟伴侶和解,為關係解凍嗎?讓諮商心理師幫忙,一起讓斷裂的地方重新連結起來。《橘世代》與林萃芬重磅推出「親子疏離?夫妻冷戰?林萃芬的關係修復課」實體課程,將面對面幫你解答子女、伴侶、長輩、自我的4種關係經營之道、衝突解方,透過關係覺察工具找出卡關的蛛絲馬跡,還有專業互動教導,帶大家重新搭起美好關係的橋梁。欲報名請上https://bit.ly/3x2fQAJ,或電洽02-2649-1681按2。
-
2022-09-16 醫療.精神.身心
思覺失調照護不孤單!3個管道成為照護者的一大助力
精神病患的治療不只在醫院,更需要長期的社區資源,支持他們回歸正常生活。衛福部二○二一年展開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並增列六千萬元預算用於急性後期照護服務(Post-acute care, PAC),讓醫療端的專業與社區照護結合,提供病患出院後的整合及持續性服務,並舒緩病患家人與醫院的照護壓力。【延伸閱讀】:27億長效針劑專款 助思覺失調患者衛福部預計四年內在全國設置七十一所心衛中心,心健司司長諶立中表示,各中心編制有專職的關懷訪視員、社工、護理人員、心理師與職能療師,成為社區的「心理衛生所」,採用個案管理方式,協助每位思覺失調病患在社區就醫、就養、就學和就業。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台灣成癮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楊斯年認為,心衛中心加上PAC,是對出院病人照護的延伸,而且病患出院後的第三至六個月是再住院、出現自傷和暴力行為風險最高的時期,若能從社區端加強照護,對臨床醫療是很大助力。社區資源投入照護,也能讓家屬獲得喘息。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桃竹苗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主任、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兼任教授呂淑貞觀察發現,思覺失調患者家屬普遍會感到無助、沮喪,甚至羞恥,認為「家醜不可外揚」,想把生病的家人藏起來,還有人會自我孤立,斷絕與外界的社交,身心俱疲,非常需要社區支持系統就近幫家屬一把。【延伸閱讀】:思覺失調症/患者就業 找回手足情諶立中也說,思覺失調患者的照顧責任多半在家屬身上,非常沈重,政府資源的協助格外重要,必須布建社區的長期支援系統,給家屬強大的支持,更衍伸到未來的長照。衛福部2020年已展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計畫」,為精神病人建構長照服務模式,由地方政府結合轄區內的長照服務資源或據點,成立10區「精神病人長期照顧服務中心」和20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服務據點」。另外,衛福部社家署推動「身心障礙者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已補助地方政府設置35處據點,以「家庭照顧者」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個案管理、支持團體、紓壓活動、專業支持服務、臨時性照顧及關懷支持服務等支持服務。呂淑貞說,精神病人和家屬都會老去,從長遠來看,應讓70%的患者回歸社區,而非長期隔離在醫護機構,現在有了長照和精神醫療的跨部門合作平台,就能對精障個案提供長照服務,也可提供家屬輔導諮商和照顧課程。【延伸閱讀】:思覺失調症/治療利器使用少 醫界提3難題
-
2022-09-13 養生.抗老養生
身心素質都超強!高齡醫學專家分析女王成功老化的4面向與5感受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九月八日辭世,享耆壽96歲,但女王六日接見新任首相特拉斯時、仍是精神奕奕、笑臉迎人,完全沒有病容;曾在女王離世前一周覲見的主教葛林薛爾茲也表示,女王精神矍鑠、記性驚人,實在看不出即將不久於人世。專家分析,女王活躍至最後一刻,除了注意運動及營養,保持騎馬、散步、遛狗習慣、加上96歲仍擁有一口貝齒,還有心理素質強大,一生堅守崗位不退休,是成功老化的最佳典範。女王的最後一周 家人陪伴下笑語度過根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葛林薛爾茲得知女王病篤時非常驚訝,因為周末時她看起來狀況極佳。,女王和他聊到兒時回憶、四十年前為馬兒取的名字、見過的人們的名字以及地點,女王在家人陪伴下歡聲笑語,度過最後時光。國內多位高齡醫學專家從女王的日常生活歸納出她成功老化要素,共有四個基本面向和五種感受。成功老化四面向:1. 遠離疾病與疾病造成的身心障礙2. 維持高度的身心功能3. 積極投入生活4. 正向的靈性遠離疾病 維持身心功能台大醫院老人醫學部主任詹鼎正表示,女王活到96歲,還能夠持續履行君主職務,沒有退位,一定是相對健康,才能夠做這麼多事。可能有些慢性病,但都控制得不錯,也具備行動能力,沒有失能或殘障,這些就達到「遠離疾病與疾病造成的身心障礙」。第二個面向是「維持高度的身心功能。」詹鼎正說,台灣2020年平均餘命從80.86歲上升到81.32歲,不健康存活年數則從8.47年減少到8.04年,這代表在台灣,人活得更久,健康的時間也更長。要強調的是,「不健康」存活年數的定義,是指生活上需要人協助,並不等於臨終前臥床年數,希望大家別誤傳。騎馬、散步、遛狗 保持固定運動量該怎麼遠離疾病、維持高度身心功能?長庚醫院高齡醫學科主治醫師陳英仁說,持續運動和營養均衡是最基本的。外界知道女王從年輕時就有騎馬、散步、遛狗等興趣,這些活動有一定的運動量,長年下來有助女王遠離肌少症的威脅,雖然有隨年紀逐漸減少騎馬,他相信王室應是有運動醫學專家,專門為女王設計運動處方。高齡96歲一口貝齒 咀嚼力佳營養足夠女王雖然高齡96歲仍擁有一口貝齒,沒有年長者常見的缺牙或無牙情況。陳英仁說,這是個重要線索,因為牙口健康代表一個人的整體健康。不少年長者水喝不夠,又刻意避開油脂或某些自認不健康的食物,反而導致「營養不全症」,進而引起便秘、焦慮、睡眠障礙等。王室應有專門的營養師為女王設計餐點,但女王也得有一口好牙、維持良好咀嚼力,才能享受美味、獲得充足營養。從未退休 積極投入生活伊莉莎白二世是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和英國聖公會最高領袖,女王生前曾多次談及基督信仰不但提供她生活的框架,也幫助她在困難時期得到極大的安慰。「積極投入生活」和「正向的靈性」是成功老化第三、第四個面向。詹鼎正說,女王都達到了,她從未退休、積極投入生活,靈性層面也有信仰作為基礎。振興醫院銀光學苑主任袁瑋表示,女王擁有優異的醫療系統,算是成功老化的一個特殊例子,但她保持身體和頭腦活躍運作、堅守崗位的精神和態度,是一般人可以學習和努力的方向。女王一直沒退休,堅持工作以保持頭腦靈活,常有外出行程,與人碰面或聚會吃飯,也與寵物互動,這些對於整體健康的好處都遠勝整天獨自宅在家。袁瑋分析,女王這一生遭遇過很多不順心的事情,但她都能堅持自我要求,把該盡的責任都好好做到,這份對於公務負責的精神,勢必也體現在她對於自己身心健康的照顧上,這份堅持值得學習。笑臉迎人 調適負面情緒陳英仁說,失落感、焦慮、憂鬱、被拋棄感是年長者常見情緒,需要調整,不要讓自己深陷其中。女王總是笑臉迎人、情緒穩定,顯然把負面情緒調適地很好,能以開朗和幽默的態度面對國政和家務,也有活到老學到老的好奇心,維持靈活的腦力。正向心理學五種感受:1.意義感2.使命感3.成就感4.滿足感5.愉悅感正向感受 心理素質強大正向的靈性也並非只能靠信仰才能達成。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說,女王的一生經歷過許多重大事件,也有許多極度難熬的時刻,但女王總是優雅地顯露出「正向心理學」最重要的五感:意義感、使命感、成就感、滿足感、愉悅感。林萃芬說,女王能經常展現出這五種重要的正向感受,也顯示她的心理素質強大,可以在女王、媽媽、祖母等不同的角色中間轉換自如。身心安頓 給予子女尊重與空間女王從來不喊苦、不抱怨,即便生命最後幾天身體不舒服,接見首相時也沒有任何一絲痛苦表情。黛妃因車禍逝世後,她優先支持陪伴王子。當其他國家遭遇苦難時,她即時表達支持、關懷和同理。當王室家族狀況頻頻,女王即便不認同或不願妥協,也不以情緒勒索或干涉,反而是給予尊重和空間,非常不簡單。「不分年輕人、年長者,都應該學習女王安頓身心健康的態度。」林萃芬說,女王之所以這麼令人懷念,或許就是受到她所展現的安定力量所吸引吧。
-
2022-09-11 養生.家庭婚姻
婆媳問題就是夫妻問題!心理師:先生別置身事外,最忌把太太當成擋箭牌
編按:婆媳問題為何是令人苦惱的千古難題?諮商心理師羅子琦認為,婆媳問題有很大部分來自先生、太太和婆婆三者的「三角關係」互動,更可能在不自覺中複製了各自在原生家庭的相處模式。而要解決婆媳問題,也必然需要從夫妻間開始著手,絕非任何一方採取迴避態度、或是獨自承受可以解決。隨著世代交替與社會風氣的轉變,談到「婆媳問題」,往往婆婆與媳婦各有各的委屈,幾乎是另一種「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的寫照。日前《50+》在粉絲專頁發起討論「婆媳甘苦談」,就引起不少讀者回響:有人認為,傳統觀念下做媳婦不容易,但婆婆有時要分擔照顧兒孫的責任,也是一種壓力。經手婚姻諮商有豐富經驗的諮商心理師羅子琦認為,婆媳問題看似發生在婆婆與媳婦之間,但往往反映在夫妻關係的衝突點上,「婆媳問題的本質,其實就是夫妻問題。」因此,要解決婆媳問題,最終還是必須回到夫妻間開始著手。兩代同時面對人生轉換期 需重新找出平衡點婆媳問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羅子琦分析,從一個家庭發展的生命週期來看,通常在升格「公婆」身分的同時,也同時代表著孩子要從原生家庭中獨立的「離巢期」。「在這個時候,父母輩可能也是處在剛退休或即將退休的階段,當各個層面都面臨重大變動時,其實會需要相當的調適。」當兩代之間都處在人生和家庭的轉換期,自然也就容易產生摩擦。羅子琦認為,在家庭關係較偏向緊密的亞洲社會,很多人習慣於把一輩子都獻給家庭年輕時帶孩子、老時帶孫,直到自己帶不動為止。但是這對同時「成年」和「成家」的下一代而言,若是太頻繁地伸出援手,可能剝奪了兒女在建立屬於自己的新家庭時,需要練習承擔責任及磨合生活的機會,教養或價值觀念的不同,也可能對兒女輩造成某種程度的壓力。「責任和自由,其實是一體兩面。對於孩子,我們應該多給點自由,同時也讓他們學習自己負起責任。」羅子琦說。先生是處理婆媳問題的關鍵 首先要釐清責任範圍而當婆媳問題出現後,面對兩個女人間的衝突,往往是夾在中間的先生首當其衝。「在我的觀察中,很多無法處理婆媳問題的先生,根源在於他在自己的原生家庭時期,因為也無法處理父母之間的衝突,所以通常選擇用某種方式轉移焦點或逃避,但這樣的方式,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羅子琦認為,在處理婆媳之間的衝突時,作為「重要關係人」的先生,首先必須釐清的是:這個問題的責任歸屬範圍,在誰和誰之間?舉例來說:如果婆婆久久來家裡一次,但是會嫌太太家事做不好、家中整理得不夠乾淨,這很明顯是夫妻兩人之間的事(房子是夫妻兩人在住、整理得好不好也是兩個人說了算),先生就必須出面和自己的媽媽溝通,「因為很多事媳婦不好開口,但兒子可以說,而且一定要用自己、或至少是夫妻倆的共同立場發言,最忌把太太當成擋箭牌。」當然,在此之前有個大前提:先生必須要理解太太面臨的困境和情緒,「如果先生也覺得這個問題沒那麼嚴重,甚至在想法上是站在婆婆這邊,那就很難有進一步的討論。因此這就是回到前面所說的:在解決婆媳問題之前,更重要的是,夫妻之間對於問題要先取得共識。」接納彼此的差異 更能為關係帶來空間最後,羅子琦提出總結:無論是婆媳還是夫妻之間,其實都應該尊重彼此的獨立和差異。「即使是最親密的家人,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懂得彼此,也不會百分之百相同,生活必然有磨合、有協調,也需要保留專屬於自己的空間,有這樣的認知,或許就可以減少一些失落感。」「比起對於兒女的大小事親力親為,為人父母者,把自己的生活、健康照顧好,就是給他們最好的祝福。」而在處理衝突時,除了避免習慣性地指責對方,不妨跳脫「誰有問題」的框架,而是做那個願意釋出善意的人,會是比較好的切入方式。此外,羅子琦也認為,不只父母要適時學會放手,下一代也必須要學習:把上一輩之間的問題,還給當事人自己去解決。「我經常會問來諮商的當事人說:你把家裡的問題扛了這麼多年、承擔家人的情緒這麼久,到最後有解決嗎?答案通常是沒有,反而是無力感一直在增加。」一段關係要融洽,未必得事事融洽,或是「什麼都一樣」,有時候反而是「接納彼此的不同」、「接受自己無法改變對方」,更能讓關係有更大的喘息與成長空間。原文:婆媳問題就是夫妻問題!心理師:先生別置身事外,把「我們」放在「我家」和「你家」之前
-
2022-09-11 焦點.元氣新聞
為何年輕人對老人沒好感?最新研究揭改善世代衝突契機
「老人是珍寶還是負擔?」台大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比較台、中、韓、日、新的青壯年對老年人態度差異。台灣青壯年認為60歲以上長者「使用過多政治經濟資源」的平均分數最高;台灣和中國青壯年普遍對長者「又愛又恨」,生活控制感較低、社會經濟劣勢的年輕人,對年長者更缺乏好感。「未富先老」是亞洲國家普遍問題,生活控制感指的是對內在情緒、思考、生活與外在環境掌握能力,後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少子化趨勢難擋,財富分配不均,加劇年齡歧視和世代衝突。台大教授陳端容表示,要增進世代和諧,建議思考方向應包括提高年輕人生活控制感、脫離社會經濟劣勢,同時透過教育促進多元價值觀。根據台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發表於「台灣衛誌」的研究顯示,台灣青壯年認為60歲以上長者「使用過多政治經濟資源」的平均分數最高,超越中國和南韓。此外,台灣和中國青壯年都對長者明顯有「又愛又恨」的複雜情緒,又以生活控制感較低、社會經濟劣勢的年輕人,對年長者較缺乏好感。教授陳端容表示,要增進世代和諧,建議思考方向應包括提高年輕人生活控制感、脫離社會經濟劣勢,同時透過教育促進多元價值觀。台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陳端容與學生,以「世界價值觀調查」第六波資料之「老年人政經資源使用過多」及「對老人有好感」兩面向,比較台灣、中國、南韓、日本、新加坡之青壯年對於老年人態度的差異,台灣共一二二七名十八到八十五歲國民接受訪問。結果發現,台灣青壯年「認為老年人政經資源使用過多」得分平均值最高,中國居次,其次依序為新加坡、南韓、日本。受華人文化影響較深的國家對老年人較有好感,中國最高,新加坡居次,其次依序為台灣、南韓、日本。分析顯示,生活控制感較高、重視社會規範及合群的價值觀的台灣年輕人,對老年人較有好感,也比較不會認為老年人使用過多政經資源。陳端容表示,研究顯示中國與台灣的青壯年似乎對長者有「又愛又恨」的情節,這受到青壯年「生活控制感」及「價值觀」影響甚大。「社經劣勢」雖不會增加台灣青壯年對老年人政經資源使用過多的想法,但卻有的很高機率會影響青壯年對長者的好感。陳端容表示,讓青壯年對自身發展、安全自主等切身議題「具有控制感」,更是社會政策要著力的地方。「年輕人此時此刻過得好,對未來有希望感,就不會怪罪老年人。」諮商心理師林萃芬鼓勵年輕人多看自己的優勢、積極為自己創造機會,當未來擁有更多可能性、覺得有希望,相對剝奪感就不會這麼重。此研究在其他國家的重要發現,也帶來可能舒緩世代衝突的著力點。跨國整體樣本顯示,相較於女性,男性對於老年人較有好感;相較於未婚者,已婚者對老年人較無好感。在南韓,相較於未婚的青壯年,離婚及分居、喪偶者更傾向認同「老年人政經資源使用過多」。在新加坡,相較於四十五到六十四歲壯年,十八至卅歲青年較不認同 「老年人政經資源使用過多」,推測可能是因青年尚未經歷過嚴重代間資源衝突,壯年則正面臨與老年世代的權力爭奪。●青壯年認為老年人政經資源使用過多排名: (影響因素:自評社經劣勢、生活控制感較低、偏向個人主義成就的價值觀、教育程度較低)第一名:台灣第二名:中國第三名:新加坡第四名:南韓第五名:日本●青壯年對老年人好感排名(影響因素:自評社經較不劣勢、生活控制感較高、偏向重視社會規範及合群價值觀)第一名:中國第二名:新加坡第三名:台灣第四名:日本第五名:南韓資料來源/「老人是珍寶或是負擔?亞洲青壯世代對老年人的態度」台灣衛誌第41卷第3期,2022年整理製表/記者邱宜君
-
2022-09-10 醫療.精神.身心
照顧憂鬱症!親友別再這樣說 心理師親授3大陪伴訣竅
憂鬱症已經成為文明病,專家提醒民眾少對患者說,「加油!」、「你不要想太多」、「世界上比你不幸的人多得很」等話語,這些都無濟於事,還不如靜心陪伴,一起曬太陽,吃早餐,什麼話都不用說,反而讓患者會比較自在。別對憂鬱症者一直勸說! 恐適得其反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心理師倪家珍表示,受到疫情影響,經濟不景氣,2年多來為憂鬱症患者明顯增加,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如何協助憂鬱者走出陰霾,可說是重要課題。倪家珍提出3大協助陪伴步驟,首先,了解憂鬱症患者狀態,例如,憂鬱症類型、醫師診斷,不可貿然行動,如果只是一味地勸說,易讓憂鬱症患者壓力沉重,無濟於事。此外,對於憂鬱症患者來說,「你不要想太多」、「你看這麼多人都在為你的快樂努力,就開心起來嘛!」、「其實你過的並不差」、「世界上比你不幸的人多得很」、「加油!」,這些鼓勵話語反而讓人心情更低落。多給予患者個人空間 降低壓力來源調整身心第2,多給憂鬱症患者一些空間,協助親友從既有的生活事務上退下來或是放慢腳步,比如,少上點課、減少工作時間或是暫停工作,讓憂鬱症患者理解「其實自己有空間可以做這樣的選擇」舉例來說,確診憂鬱症的大學生,常有失眠、低落、無法專注等困擾,如果持續唸書,學習效果不佳,且更容易感到挫折與自責。如果能夠減少修課,或是休學,降低學習、人際互動壓力,還能藉此調整身心。親友別刻意對待或關心! 適度陪伴很重要 第3,適度的陪伴,以及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倪家珍說明,適度的陪伴相當重要,不需要過度涉入與承擔,且善用其他的社會資源或是外部關係。不少憂鬱症患者透露,在與同學或朋友吃飯、打球時,雖然自己較為安靜,但朋友並未另眼看待、特別詢問,或是刻意提到憂鬱等話題,這樣反而令人感到溫馨。倪家珍強調,在陪伴上,不用過於刻意,即使只是在公園曬太陽10分鐘、或是坐在草地上,雙腳接觸地面,或至附近早餐店吃個早餐,都可能讓憂鬱症患者心情好一點。憂鬱症成因多 奉勸親友別太自責值得一提的是,許多陪伴者在陪伴過程中承受著許多折磨,例如,許多父母回溯自己教養方式,或是婚姻關係,認為一定是自己做錯了哪些事情,才讓孩子得了憂鬱症。倪家珍說,事實上,憂鬱症成因很多,但也可能找不原因,提醒患者家屬親友,應該適時尋求外界資源,不要孤軍奮戰,或陷入自責泥淖中,更不要覺得親人罹患憂鬱症,是丟臉的事。★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9-02 養生.心理學解密
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容易被詐騙?心理師點出被詐騙者3個共通現象
雖然柬埔寨的新聞一報再報,但還是依然有人要去,這些人是執迷不悟?還是被詐騙者的心理不一樣?隨著柬埔寨(Cambodia)打工的詐騙事件愈來愈猖獗,殘酷的真相也不免令人心惶惶──詐騙集團打著高薪、無經驗可、包吃包住的優渥待遇,好似沒有什麼夢想是不能在異鄉實現的,只是很多年輕人可能從沒意識到,他們這一趟出國,可能永遠沒辦法返鄉……在這類型於柬埔寨等東南亞的工作機會裡,工作產業不外乎賭場、博弈、線上遊戲,被害者只要一抵達金邊,便會有專人收走護照和手機,再走特殊通道直接通關,就這麼非常有效率的被載往美其名是經濟園區的詐騙聖地。在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軍事化管理、警方貪汙、沒有任何聯繫管道的背景下,基本上一切都只能聽天由命──不僅當初說的各種豐沛條件全部都是幌子,男性不服從會被毆打、女性則會遭性侵,受害者還會被當成人球般層層轉賣,待沒利用價值時還可能被活摘器官,真想脫身,還得支付大筆贖金。被詐騙者的心理 其實早已被蒙蔽你一定會好奇,為什麼當新聞報的如此甚囂塵上、警方苦口婆心的在機場舉標語勸導時,依然還是有人執迷不悟、一意孤行的要前往柬埔寨,雖說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但這些堅持要去的人,心底究竟在想什麼?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理師路易斯維加(Luis Vega),曾對這些容易被詐騙的人進行心理分析,探究某些人為什麼容易被騙、以及為什麼很難從泥沼中覺醒的迷思。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人往往都認為,被詐騙者可能都是因為家境窮困、缺錢花用,但實際上並不如此,因為很多被詐騙的人,其實家境和學歷都不算差。以下是被詐騙者基本上共通的現象:1、缺乏足夠知識和心理脆弱當缺乏足夠的知識時,很容易成為被詐騙的對象。pexels圖/當缺乏足夠的知識時,很容易成為被詐騙的對象。pexels「雖然在這世界上,每個人都可能有機會成為受騙者,但只有容易上當的人,才會一直被設定為攻擊的目標。」路易斯維加表示,有幾個心理因素,容易使一個人成為理想的詐騙受害者,首先是對騙局的主軸缺乏了解。舉例來說,為什麼人們很少在新聞上看到銀行、金融從業人員被投資理財、虛擬貨幣的話術欺騙,那是因為他們對相關產業有足夠的理解;反之,像柬埔寨詐騙案的受害者,他們基本上都對柬埔寨的現況缺乏認知,甚至根本不瞭解該國的經濟狀況,在各種包裝條件和博取信任、利用人性貪婪弱點的鼓譟下,便深陷陷阱而不自知。路易斯維加統整了各種騙局成功背後,當中最關鍵的因素:˙對於詐騙者沒有任何警覺性,甚至朋友勸導他,他還會認為朋友是刻意要阻饒他成功的機會。˙通常是單身,或是交友狀況破碎,在感情需求方面有很大的期待,且心理脆弱、很容易信任他人,這種人非常容易受到愛情相關的詐騙。˙在大部分情況下,他們也不會對外求援或透露任何訊息,別人也不太有機會理解他遭遇什麼困境。˙他們往往把詐騙者當成自己人、是個想介紹賺錢機會給自己的朋友,也由於詐騙集團的舌燦蓮花,基本上都能讓被害者彷彿洗腦般信任,親友苦勸也沒有用。2、承諾和信任詐騙集團往往靠著承諾和信任,一步步逼受害者上鉤。pexels圖/詐騙集團往往靠著承諾和信任,一步步逼受害者上鉤。pexels詐騙者一旦發現大魚可能上鉤了,就會一步步將其引誘到自己處心積慮所織的網中,很特別的是,只要受害者已經上當了,他們很少有機會能夠逆轉情勢,反而是一步步走向根本可以提前避免的深淵。心理師分享了一個案例,在一個詐騙案中,一名女子多次到銀行去匯款給詐騙集團,為了避免銀行行員起疑,她選擇用每次都小筆小筆的款項匯到指定帳戶,並聲稱這些匯款沒有任何問題。也許你會詫異:這怎麼可能發生?但她的故事確實是眾多詐騙案中的一個縮影。專家解釋,「在這個社會上的詐騙故事裡,一旦受害者點頭說是,就很難再回頭說不,因此,只要能成功誘騙到第一個步驟,詐騙集團就很容易循循善誘地勾引第二步、第三步,甚至反覆持續執行。」它會變成一種習慣,像是在遵循一個腳本,若採取行動便很難脫身。像是在詐騙案裡,當受害者已經匯出一筆款項後,就會認為要匯更多的錢才有可能回本,等到花光了老本才驚覺事態嚴重。3、不願意尋求幫助被害者有時候基於面子問題,會不敢向他人求救。pexels圖/被害者有時候基於面子問題,會不敢向他人求救。pexels對一般人來說,你可能會納悶:為什麼他們都不尋求幫助?但被害者往往都不這麼想。路易斯維加說,被詐騙者往往在壓力的狀況下,理性的頭腦會進入一種休眠的狀態,對於旁人的勸阻或建議,基本上都聽不進去,就算他們其實已經很緊張。不僅如此,就算被害者真正意識到事情已經不對勁時,基於羞恥和尷尬,還有之前不認同別人建議的強硬心態,這會阻止他們主動尋求幫助,最後導致事情演變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專家說,「詐騙集團就像是掠食者,一步步靠近他們的目標,讓對方保持順從、信任和服從命令,最後再張起大口吞下,在心理上,被害者甚至完全不知道這起惡夢是怎麼開始的。」就像是那群自願前往柬埔寨的人,往往都是抵達以後才發現天不從人願。他建議,「如果真的遇上可能是詐騙的訊息,最好是先提高警覺,並且封鎖、斷絕聯繫,再做任何決定前,先諮詢家人和朋友的建議,千萬別自己一意孤行。」(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
-
2022-08-3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照顧者累了嗎?或是不孝?談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住院時家屬的為難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探討精神醫學的難題」。一位精神科醫師透過情緒激動想要自殺急需住院的個案,與年輕醫師探討精神醫學如何幫忙這種病人的緊急措施,我們也邀請到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討論「失智老人的住院及其家屬所遭遇的困難」以及「完善精神醫學尚缺什麼?」。希望這些探討可以幫忙社會大眾以及其他臨床科醫師更了解精神醫學的工作性質及其重要性。【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強制住院與否?精神科醫師的兩難】王先生,84歲,鰥寡,長期有糖尿病及心臟衰竭,曾因肺積水住過綜合醫院內科治療,住院時混亂三天,該醫院打完利尿劑及基本治療後,就請家人帶王先生出院。之後,當個案因心臟衰竭的喘或腳水腫時,就只在該綜合醫院急診室治療,不再收入該院住院治療。王先生近三年前診斷失智症,最近幾個月情緒不穩、多疑、易怒、視幻覺及失眠,由綜合醫院神經內科轉到精神專科醫院門診就醫,某一天傍晚王先生懷疑照顧他的未婚女兒偷他的錢,打了女兒一巴掌,女兒連絡已婚的哥哥一起送王先生送至精神專科教學醫院的夜間急診室。王先生已忘記剛剛在家中發生的事,女兒委屈生氣不說話,兒子要求醫院收王先生住精神科急性病房,但是精神專科醫院說明需要有人24小時陪同住院,照顧王先生,若是是沒有家人,也可以自行請24小時看護,只是精神專科醫院急診室人員也說明該醫院急性病房由精神科醫師主治、沒有晚上值班的內科醫師,若遇到內科問題如血糖過高或急性心臟衰竭時,該醫院將無法處理,因為該精神專科醫院沒有強心劑、靜脈注射抗生素或利尿劑,也無法進行持續胰島素注射的治療,屆時就需要家屬帶病人轉至綜合醫院治療,且該精神專科醫院無法承諾王先生一到兩週內就會改善出院,可能需四週左右調整精神治療藥物。其實,王先生有2位兒子,都已婚生子,但是不住在附近,一住在南部約一小時到家的路程、一住在中部,照顧王先生責任全交給未婚的女兒,平日也少了解王先生病情的變化,女兒壓力大、因憂鬱、焦慮、失眠及有時跟王先生或兄長起衝突,在該精神專科醫院精神科就診,她一想到「照顧父親是她的責任」就十分氣憤。此外, COVID-19防疫期住院四,全天「1對1的看護」費用確實是不小的負擔,但是女兒說:「不是不孝,我累了。」兒子說:「我們也累了。」隔天也還要上班及帶小孩上學,看護費用也付不起。一家人連當晚急診室留觀時要誰陪同都有困難。加上病人說:「我有沒病、為何要住院,就算有病也不要住精神科或『療養院』。」這事情就更難解了!失智症在近十幾年在全球及台灣十分被重視。在台灣,老人失智症至少有8%,在目前(2022年)近400萬的老人推估,台灣的老人失智症人口數至少30萬以上,這還不包括中年或年輕型的失智症。失智症90%會合併精神行為症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簡稱BPSD),如憂鬱、焦慮、不適切行為、疑神疑鬼、幻覺或妄想、失眠,其中又以被偷妄想或被害妄想最常見,有時是因為病人記憶不佳,常會用東西被偷解釋找不到東西的狀況,但經常因為身體疾病不穩定,如脫水、血糖高、血循不好的缺氧、低血鈉、疼痛或便祕所引起,有的是失智本身的黃昏日落症(sundowning syndrome)、有的是失智症合併上述情形或藥物引起的譫妄症(delirium)。我想許多人一定想到:既然病人曾因心臟衰竭、糖尿病及失智症在該綜合醫院就診,為何不住該綜合醫院神經內科、老年醫學科或精神科病房來處理呢?一是往往在綜合醫院內沒有「以病人為中心治療(ptient-centered management)」的跨科專業團隊:一是內科醫護人員對處理有精神行為症狀的失智症患者技巧不熟悉或害怕,精神科醫護團隊人員對處理內科問題也缺乏訓練、擔心或不熟悉;二是綜合醫院缺乏為有精神行為症狀失智症老人治療考量或設計的專屬病房或區域;三是健保制度對以上兩者的醫療沒有給付或鼓勵支持,醫師診療費只每天給付一位醫師,另一位醫師則沒有給付醫師費,只在一週給付不符合時間成本的照會費用、該專屬病房或照顧有精神行為症狀失智症的護理費及病房費並未加成鼓勵。有人也會想到這樣的有精神行為症狀的失智老人不是在長照的日照機構或長照機構也可以處置(management)嗎?往往家屬面臨的是上述長照的供給不足或可近性不足、長照的人員大多不是醫護背景、不易理解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的處置意涵,加上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或腦科學知識缺乏與精神症狀的不理解,自然會有挑選或排拒病人的情形,或是要求家屬需等失智症接受精神科治療平穩後才進行個案管理或處置。在台灣,尤其是鄉村地區,不少家屬的確仍存有將父母送到長照機構是不孝的心理壓力;但是家屬照顧的負荷仍十分的大,尤其是老人配偶照顧老人時更為嚴重,在體力上、精神上、社會上及經濟上都有極大的負擔,兄弟姊妹及妯娌間的意見不一、衝突與協調溝通也有極大的壓力,失智症病人有時又無法完全自主決定,幾乎90%以上長期都會出現精神行為症狀的困擾,家屬或家庭照顧者的精神健康議題極需要被正視。總之,有精神行為症狀的失智症家屬與一併溝通的問題,這也不僅僅是單純孝順與否、老人被忽略或虐待(elder neglect or abuse)的議題,也不是單純提供長照人力可以處理的,而是在醫學或護理師養成教育中須持續學習團隊合作及重視跨領域知識或資訊整合,也需要重視醫護以外的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職能治療師或社會工作師願意投入及關懷失智老人家屬(不一定是照顧者)與家庭照顧者精神健康議題,此外也需重視失智症照護團的團隊資源管理(team resource managment)等議題。
-
2022-08-28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症治療特色院所
全國患者No.1高雄長庚醫院/40%的失智症 可透過多種方式預防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110年失智症就醫人數排名,高雄長庚醫院就醫人數達1萬143人,位居全國第一。高雄長庚醫院精神部副主任、失智共照中心執行長洪琪發表示,該院是高雄首個成立失智共照中心的醫院,透過神經內科與精神科超過40名專科醫師密切合作,給病人最佳照護。洪琪發觀察,去年台灣失智人口近30萬,占全台人口1.31%,依據台灣人口老化推估,30年後恐增加到80多萬,占總人口4%。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資訊,40%的失智症可透過多種方式及早預防,主要藉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學習及感官接觸,甚至改變生活習慣及治療相關慢性疾病,都有助於預防失智發生。洪琪發表示,高雄長庚在失智症治療上,無論治療、臨床研究在高雄具先驅地位,更透過與社區合作、演講、出版書籍等方式,在推廣認識失智症及照護方面皆獲得肯定。洪琪發還說,面對患者時,會與對方平視,說話語速放慢,降低語調讓字句清楚,並在談話中耐心傾聽、適度給予鼓勵,引導並釋出善意,就能讓病患在心情放鬆的狀態下診療,並建立良好醫病關係,這也是長庚醫師讓人信賴的原因。區域醫院No.2嘉義基督教醫院/記憶門診服務長者 一次門診完整評估根據健保署資料,嘉義基督教醫院110年失智症就醫人數4,951人,位居區域醫院第二名。嘉基精神科暨失智症整合中心副主任醫師趙星豪表示,共照中心組成治療團隊,以記憶門診服務行動不便長者,主動走入社區關懷。嘉義縣市是全台灣高齡人口比例最高的地方。趙星豪表示,嘉基在衛福部及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失智共照中心,結合神經科與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職能復健師、社工師及個案管理師,組成治療團隊,設立記憶門診,讓有記憶困擾卻行動較不方便或不願意出門看診的高齡長者,可以在一次門診的時間裡,完成醫師問診、心理師評估、身體、血液及腦部影像學檢查,減少舟車勞頓。個案管理師會與確診個案的主要照顧者會談,確實了解個案家庭狀況與可運用的社會資源,並衛教家屬照顧失智個案的技巧,並追蹤及關懷後續。他表示,共照中心主動進入社區,成立日間照護據點,讓輕度至中度失智的確診個案接受非藥物的活動治療。中心也與社區的便利商店、大賣場、警察單位合作,訓練其所屬工作人員認識失智症並能適切的與個案互動,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與衝突,以期達到高齡失智友善社會之目標。地區醫院No.1桃園長庚醫院/照顧失智從愛出發 親人憶起找回笑容健保署統計,桃園長庚醫院110年失智症就醫門診患者達3,417人,居區域醫院第一,主因在於醫院很早就成立專科門診,主任醫師徐文俊民國90年投入失智症照護擘劃,開設「記憶門診」,同時規畫「失智症中心」和建立「失智症科」團隊。徐文俊也是台灣失智症協會現任理事長,過去協助政府草擬失智症政策綱領2.0,衛福部後來據此啟動長照2.0計畫,加速增加全國共照中心與失智社區服務據點。108年起,徐文俊率長庚團隊和勞動部合作,辦理年輕失智者(65歲以下)就業服務計畫,開發個案管理模式,建立共享醫療決策的工具,現在都在勞動部網頁公告,開放全國失智症共照中心和就業服務人員使用,同時教育失智者和一般民眾,了解失智症者一樣可以就業,長庚門診也提供個案管理與轉介服務。「不少失智症的家人在照護方面都是素人,從零開始,來到門診鼓勵他們從愛出發。」徐文俊說,過去有一位中年男子帶著父親到門診,初診時在個管師面前潸然落淚訴說照護上的苦楚,團隊花3個月治療,同時教導家人如何照顧失智症親人,讓父親有好的醫治,兒子跳脫無助,父子「憶」起找回笑容。基層診所No.1開蘭安心診所/垂直整合區域醫院 提供便捷快速診斷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宜蘭開蘭安心診所110年失智症就醫人數達804人,居全國基層診所第一。該診所佇立於蘭陽平原二十年,以「高齡長者」為服務對象,提供醫療服務、預防保健、藥事服務、社區服務、教學研究、長照服務等六大區塊。以疾病管理為理論基礎,以個案管理模式提供服務,給患者整體周全的照護。因應高齡化社會到來,開蘭診所也把照護延伸至失智症的篩檢、診斷及治療,於109年增聘神經內科蔡秉晃醫師,透過整合性照顧,連結各種資源,建構完善支持網絡,滿足病患的醫療需求。蔡秉晃說,以國民健康署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制訂的長者整合性照護指引(ICOPE)進行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一旦發現民眾的認知功能惡化,立即轉介至開蘭診所神經內科進行一站式的檢查,包含問診、血液檢查、神經心理評估檢查,並借重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所建立的雙向轉診制度,完成腦部影像檢查。透過診所垂直整合區域教學醫院,為患者提供便捷、快速的診斷,免除病患的來回奔波,並結合長照失智據點、共照中心,以提供失智症家庭可近性、連續且完整性的照護。
-
2022-08-28 失智.大腦健康
81~90歲就醫率最高 每100人有23人因失智症就醫
從健保數據分析近三年國內失智症就醫情況,發現就醫人數呈成長趨勢,但新診斷失智者卻減少。專家分析,老年人口逐年增加,新診斷數照理應上升,可能因新冠疫情影響,民眾未積極就醫診斷,且確診失智症過程繁瑣,也可能讓民眾卻步。新診斷失智症人數減少,恐因疫情影響就醫。健保署統計,失智症就醫人數,從108年28萬4,172人、109年的29萬1,402人,到110年29萬6,997人;但新診斷失智症就醫人數,108年5萬6,186人、109年5萬3,783人,到110年5萬2,267人,逐年減少1至2千人。國內失智症權威、雙和醫院副院長胡朝榮表示,隨人口老化,老年人口數愈來愈多,新診斷失智症人數卻減少的原因,可能因為疫情影響,一部分患者憂心染疫而未就醫、診斷。近期疫情趨緩,他鼓勵疑似失智症患者應盡快回診就醫,透過篩檢確認是否為失智症。新光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子洋表示,臨床上觀察因失智症就醫的老年人有增加,與民眾對於失智症認知提高、且人口老化兩因素有關。然而,新診斷人數卻走下坡,與臨床觀察並不相同,劉子洋認為,確診失智的個案,病況可能從輕度轉往中度、重度,甚至死亡,得加上逐年新診斷失智症人數後,整體失智人數才會持續增加。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每增5歲失智症盛行率有倍增趨勢。劉子洋說,新冠疫情流行期間的月份,失智症就醫人數可能有些波動,包括家屬希望疫情暫緩時再就醫,或者長輩尚未打疫苗,就算有失智症狀也不敢到醫院,等病情嚴重時才就醫;甚至長輩原本有失智症,後續又因心臟、呼吸喘或外科等更嚴重疾病,治療重點轉移到其他科別,而不是因為失智症從神經科、精神科進入醫療體系。他認為,這兩年的資料相較往年,統計上會受到其他因素干擾。以110年失智症就醫率統計,全年齡失智症就醫率為每10萬人1,270.56,等於每100人有1.27人就醫。以年齡層看,71到80歲每10萬人有6,438.91人,等於每100人有6.43人就醫;81到90歲每10萬人有16,762.09人,等於每100人有16.76人就醫;91歲以上每10萬人有23,494.34,也就是每100人有23.49人就醫。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學術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徐文俊表示,失智症協會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每增5歲失智症盛行率皆有倍增趨勢,像是75到79歲盛行率7.19%,80到84歲為13.03%,85到89歲則是21.92%,90歲以上36.88%,年紀越大失智盛行率越高。擔心汙名化、流程繁瑣、失智評估量能不足,影響就醫意願。「不過,有就醫並不代表確診失智症。」徐文俊提醒,在健保資料庫中,可能涵蓋尚未確診失智症的患者,像是僅因記憶障礙先安排檢查、開藥,患者也會被標記失智診斷碼,建議健保數據統計後,要透過研究計畫進行驗證,進一步了解裡面真正被確診失智症的人數,會更為精準。近年民眾對於失智症認知有所提升,但徐文俊認為,仍然有許多失智症患者尚未被診斷,原因包括四項:全民認知仍有待提升;患者及家屬憂心確診失智症會被汙名化、貼標籤、甚至直接送往機構而不願就醫;失智症診斷流程繁瑣,診斷需要家屬陪同,容易讓患者及家屬卻步;失智評估心理師量能不足,部分醫院需排隊三至六個月才能安排評估。他說,評估量能提升,才能加速診斷流程,讓「確診」更順利。失智共病糖尿病與阿茲海默症 有高度相關老年失智患者中,常見同時有高血壓、高血糖、心律不整、憂鬱症、白內障、青光眼、聽力障礙等共病。徐文俊表示,糖尿病與阿茲海默症有極高度相關,若以70到80歲中,阿茲海默症長者糖尿病盛行較未失智長者高出許多。以健保數據來看,失智症患者同時有糖尿病的人數,從104年的33,557人,逐年上升到110年45,984人。徐文俊說,糖尿病會引起腦部血管硬化,不僅提高腦中風危機,也容易罹患血管性失智症。
-
2022-08-27 退休力.自在獨立
媽媽節儉一輩子,如何鼓勵她享受人生? 專家:熟齡為自己而活,列出人生清單一一完成
我是一個40歲的上班族,65歲的媽媽今年退休,因為她生性節儉,我鼓勵她,退休後可以對自己好一點,像是多約好姊妹喝下午茶,破損的碗盤、泛黃的舊衣也可以換新,我引用外國「YOLO」(You only live once)的想法,告訴她,人一生只活一次,退休後可以享受生活了。她卻說,我省下來的錢都留給你們,不好嗎?讓我不知道怎麼回,該如何鼓勵她呢?(台北 Emma)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國人將愈活愈老,也代表多世代將共存,這中間存在著每個世代不同的價值觀。四、五年級生多半成長在辛苦的環境,不少長輩從小就為了溫飽、生存煩惱,養成節儉的習慣,一直到現在物質豐裕,仍維持過去模式,例如,衣服破損、泛黃捨不得丟,碗盤缺角仍繼續使用,平時捨不得花錢享受等。長輩的這些生活習慣,看在子女眼中,是難以理解的。國外近年興起一股「YOLO」思維,意指人的一生只活一次,應該把握當下、不留遺憾,尤其,近2年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生死往往在轉瞬之間。兩代的價值觀都沒有錯,但該如何溝通呢?幫長輩添購物品 帶他們出去玩諮商心理師許筑媛表示,價值觀和習慣的形成攸關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人是習慣的動物,大腦通常會選擇輕鬆、安全已知的迴路,因此,不能說人不願意改變,而是已經習慣了,對長輩而言更是。上述的YOLO概念是個中性的思想,有些年輕人認為錢賺了就要花,有些長輩認為錢賺了就要存下來。晚輩心疼父母退休後,沒有享受生活,不妨換個作法,由晚輩出錢幫忙添購,或是帶他們出去走走,或許會被叨念「幹嘛花這個錢」,但長輩多是嘴上叮嚀,但內心仍是開心的。除了用錢的觀念,YOLO概念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核心思想是「為自己而活」,由西方傳進來的YOLO,可窺見西方人對於自我的重視,這套觀念也是東方思想可參考、運用的部分。在超高齡化的台灣,65歲退休後可能還有20年以上的時光,卸下照顧子女、為家庭付出的重擔,熟齡應該更「為自己而活」。熟齡為自己而活 列出人生清單許筑媛舉例,美國電影「一路玩到掛」中的2位主角,得知自己癌症將不久於人世,便選擇列出清單,開始完成屬於「自己」的人生清單,例如親吻最美麗的女子、在身上刺青、高空跳傘、環遊世界等。台劇「光陰的故事」中,陶媽媽也是到了疾病末期,開始列出了自己的遺願清單,例如,想要老公未來再娶、想要不再省錢讓全家過好年、想看某某人結婚等。相較之下,都是看到「家人」好,自己才感覺好。回到一開始的例子,媽媽捨不得花錢,覺得把錢省下來都留給孩子才是最好,卻沒想過,孩子反而希望媽媽能為自己花錢,為自己而活,才是為孩子好。除了是東西方的價值習慣,台灣的世代價值觀也有明顯不同,熟齡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多為自己而活;晚輩也可換個說法,讓父母了解子女的心意。
-
2022-08-26 焦點.生死議題
安寧療護是積極面對生命,不是放棄治療更非安樂死!關於安寧療護該知道的4件事
「安寧療護是積極面對生命,不是放棄治療更非安樂死!」 生命皆有終點,在最後獲得平靜、無憾,是每個人的權利,也是安寧療護的精神所在。 如何進入安寧療護?經兩位醫師判定,疾病已無法治癒且剩餘壽命不超過6個月,便可進入安寧療護。這並不容易判定,因為現代醫學有許多延長壽命的方式,包括血液透析、全靜脈營養、呼吸器、葉克膜等,患者可以多重器官衰竭、插滿管路、神智不清,依然撐過好幾年。以前只有癌症患者才被視為無法治癒,後來增加了八大非癌項目,代表醫學越來越重視照顧身心靈這一塊。安寧可以居家做,可以住院做,甚至也可以在ICU安寧。 好死還是賴活?生死由誰做主?答案因人而異,西方國家傾向讓患者本人決定,而東方社會家庭觀念較重,常由家屬來主導生命的重要決定。積極治療與安寧療護是光譜兩端,並不彼此衝突,除了「放棄急救」這一必要條件,患者、家屬、團隊三方共同討論,決定哪些治療要做、哪些治療不做,不存在絕對的對錯,任何決定都是愛的決定。 關於「安寧療護」該知道的4件事「面對疾病末期,死亡已不可逆。」安寧療護不是安樂死,不是等死,更非放棄治療。 1.如何進行‧要做什麼:緩解身體症狀如疼痛、喘、水腫 支持病人及家屬的心理,協助關係修復照顧病患的靈性,澄清生命意義 ‧不做什麼:不做刻意延長生命的治療不做增加痛苦的處置 2.如何申請(1)向合約醫院安寧團隊申請(2)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3)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4)需要兩位見證人(5)可將意願註記在健保IC卡 3.專業團隊 醫師、護理社工、宗教志工、營養藥師、心理師靈性關懷師 4.安寧對象經兩位醫師認定,病患預期生命少於六個月 過去以癌末病患為主,現有八大非癌類別:失智、中風、心臟衰竭、阻塞肺病、末期腎病等 [建議科別]安寧團隊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健康快充卡哇醫:一本從「學霸」到「學罷」都能看懂的醫學百科》
-
2022-08-23 癌症.抗癌新知
名人癌逝新聞鋪天蓋地 專家籲癌友別對號入座影響抗癌心情
立委余天的二女兒余苑綺罹患直腸癌,抗癌8年,昨天病逝,享年39歲。這兩天媒體報導鋪天蓋地,民眾拿起手機就能看到整排新聞推播標題,都是有關臨終細節、家人反應的戲劇化描述。台灣心理腫瘤醫學會理事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主任鄭致道表示,癌症病人很容易對這些消息感同身受,可能因此陷入情緒低谷,懷疑治療、恐懼回診、焦慮恐慌、腦中反覆浮現相關的畫面,甚至失眠。希望媒體撰寫報導前,能站在病友立場設身處地思考,不要太過聚焦在痛苦不堪、生離死別等負面訊息。鄭致道表示,每當有名人罹癌過世,新聞大肆報導的同時,癌症病友的心情也會有很大的起伏,特別是同樣癌別、相同性別、相近年齡的病人,特別容易設身處地,聯想到自已。病人會擔心,名人通常擁有豐富的資源,理論上會得到最好的照顧,連他都過世了,自己現在接受的治療有用嗎?我會不會也撐不下去?病人也可能開始焦慮、憂鬱、恐慌,甚至失眠,也會對於回診看報告感到恐懼。鄭致道提醒病友,其實每個人的癌症別、診斷期別、治療方式、體質都不一樣,治療效果也會很不一樣,先不要對號入座。如果發現自己情緒大受影響,建議暫時先不要看相關新聞;如果因此對治療或病況產生疑問,可以詢問自己的主治醫師和醫療團隊。病人身邊的親友,也要認知到這類新聞勢必影響病人心情,希望盡量多給一些支持和關懷。如果負面情緒想法過多,鄭致道建議,可以跟醫療團隊中的身心科醫師、社工師、心理師、受過專業訓練的專科護理師聊聊。心裡腫瘤醫學學會的未來會在網站推出專家地圖,讓民眾更快能找到有具備心理腫瘤專業訓練的人員在哪些醫院。鄭致道也提醒媒體,希望報導這類事件時,不要過多著墨描述細節,比如病人臨終細節變化和揣測其內心過程、鉅細彌遺描述家屬悲痛情緒,也希望標題和內容也不要採取聳動的寫法。這些都會讓看到新聞的癌症病人接收到過多負面訊息,反而忽略了整個罹癌和照顧過程中,病人曾有的堅強韌性、家人的支持關懷。
-
2022-08-21 癌症.大腸直腸癌
余苑綺病逝/罹直腸癌後歷經70次化療 醫曝為何癌症藥物用到三、四線後難見效
編按:余天二女兒余苑綺抗癌長達8年,余天和余祥銓出面證實,余苑綺已於2022/08/21病逝,享年39歲。藝人余天的二女兒余苑綺罹癌至今8年,自2014年發現直腸癌第3期後,積極接受治療,但在2019年再度復發持續化療,如今病況再度急轉直下,家人一度不願放棄希望繼續治療,但目前已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專家表示,有時病人病況不佳,即使積極治療,存活時間是一個月,不治療也是一個月,若要讓病人走得有尊嚴,應讓安寧治療入場。余苑綺8年來歷經了70次化療,癌細胞目前已擴散到肝臟、淋巴、肺部、大腿胯骨處等部位。醫師於上周四發出病危通知,未來治療重點將擺在減痛照護,幫助余苑綺減緩疼痛。余天透露,余苑綺已經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昨日也帶著余苑綺小孩到醫院探望,強調「不會放棄妳」,余苑綺也回應願意努力。(推薦閱讀:痔瘡和大腸癌的排便出血有不同嗎?專科醫師教你依3指標分辨)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說,在治療癌症上,第一期通常不會進行化療,第三期進行化療時,會先以第一線的藥物,像是健保給付的癌思停(Avastin),若再度復發就會打到第二線,像是爾必得舒;再復發就會用到三線,像是口服的藥物。但癌症標靶治療要藥物用到三、四線以後就越難見效。糠榮誠指出,癌症第四期就是腫瘤已經遠端轉移,這時候肝臟、肺臟都出現癌細胞,轉移太多基本上無法手術,體力根本無法負荷。因此,安寧治療的入場就相當重要,糠榮誠表示,若癌症病患屬惡病體質,加上已經遠端轉移,基本上就不能接受化療了,整個肺臟、肚子都是腫瘤,就會建議進行安寧治療。「安寧治療不是放棄治療。」糠榮誠說,安寧治療會有社工師、心理師介入陪伴,也給予足夠的營養,希望病患在這段病程中是舒服的,有尊嚴的離世。有時即使堅持要持續治療,病患開刀後可能僅能維生一個月,不開刀也是一個月,那麼家人會希望病患在這最後一個月當中,如何度過呢?(推薦閱讀:大腸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 醫師群公開防腸癌大全)預防總勝過於治療,糠榮誠表示,大腸直腸癌的存活率較胃癌、肝癌來得高,若早期發現存活率高達8、9成;若到3期才發現,存活率恐降到5成以下;通常康復追蹤5年後未復發,後續復發機率就相當低。因此民眾最好定期追蹤自身健康狀況,若為康復者,每3個月定期回診外,也要進行超音波檢查,每年一次大腸鏡檢查,才能即時掌控病況,避免病況快速復發。
-
2022-08-21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時鐘快轉6-4: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服務時間 盼更彈性
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目前失智症診斷並不困難,但部分長者於失智症初期病識感低,不認為自己失智或家屬對失智有所迷思,誤認為老人家記憶力消失是正常現象,均可能因此延誤治療而不易診斷。建議若發現老人家常出現忘東忘西、妄想、疑心病增加等,應盡速就醫檢查。甄瑞興表示,經過多年推廣,許多民眾對失智症有更多了解,臨床上透過心理師評估,再經電腦斷層、磁振造影、抽血等方式診斷失智症,對於額顳葉失智症等,如美國影星布魯斯威利罹患失語症,診斷時確實會多花一點時間,但這類患者約占失智症患者四%。但在失智照護方面,甄瑞興說,藥物只能延緩失智惡化,通常家屬須負擔所有照顧責任,「壓力真的很大」,根據行政院資料,全國已布建失智共照中心114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達514處,但共照中心數量仍不足,而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服務時間常常只有半天,若失智症家屬需外出工作,據點根本無法發揮功能。甄瑞興指出,相關單位目前多利用空閒校舍設置失智共照中心或日照中心,但設置速度應該加快,另一方面,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的服務時間應該更有彈性,讓失智症家屬可以充分利用。現在有許多失智專科醫師自行開業服務病患。甄瑞興認為對失智長者是一大福音,許多失智長者無法出門或獨居在家,基層診所醫師可居家訪視,讓失智長者在地老化。不過,目前居家訪視補助太低,建議政府全盤考量擬定增加補助等配套措施,或由健保應給予部分給付,讓失智長者可以經由在宅醫療,守護健康。對此,健保署長李伯璋說,居家醫療如同偏鄉、離島醫療是重要議題,健保署正努力朝向修訂健保支付標準的方向前進,若加上部分負擔新制上路,可以重新分配健保資源,將以給予居家醫療等更合理的給付為目標。甄瑞興說,目前長照服務仍不足,無法提供失智長者妥善照顧,許多失智長者年紀大或疾病後期時,家屬無法廿四小時照顧,而常把老人家送到安養機構,每隔兩、三個月探視一次,甚至有家屬再也不來探視,避免「失智長者悲歌」上演,呼籲政府重視失智長者照顧問題。
-
2022-08-19 醫聲.Podcast
🎧|對癌症病人說加油,有用嗎?當癌症存活率提高,家人該學會的一件事|理事長講堂EP4
「近年來,慢慢的癌症治療越來越進步,存活率越來越高,可是我們注意到,存活下來的患者,身心狀況其實不盡理想。」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主任鄭致道指出,傳統癌症治療過程中,患者心理狀況常遭忽視,學會的設立就是希望讓「心理照護」成為腫瘤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鄭致道提醒,有時患者一心專注於治療成果,結果陷入焦慮、憂鬱及失眠等情況卻不自知,「癌症患者也應該想想,當治療能夠發生效果的時候,他要來拿這些時間做些什麼,他的生活要怎麼過?」他強調,不管患者身處何種癌症階段,穩定患者情緒、提升生活品質,都是癌症治療的重要目標,應與藥物治療互相兼顧。🎧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心理照護、藥物治療並行 助提高患者存活率根據研究,心理照護能夠減少癌症患者的復發、轉移,提升患者配合度,也避免生活品質下降。愈來愈多人開始認同癌症患者要過得「快樂」才有助於治療,很多親朋好友也會替患者加油打氣,「你要堅強!」、「你要為家人著想..」鄭致道解釋,真心誠意的關懷病人一定可以感受,但我們也要允許病人有悲傷難過的時間,也需要有空間喘息,而陪伴就是最好的方式。當你身旁有癌症患者時,最好的心理照護就是傾聽支持,而醫療體系也開始加強「心理腫瘤學」的應用。事實上,心理腫瘤學起源於二戰期間的美國。1984年,紐約一位女性精神科醫師吉米・霍蘭德(Jimmie C. Holland)聽見身為腫瘤科醫師的丈夫與朋友高談闊論,講述自己的臨床試驗做得多好。霍蘭德忍不住插話詢問,「那病人過得好嗎?」丈夫卻無言以對,說自己只知道新藥非常有效。後來,霍蘭德投身心理腫瘤學研究。時至今日,在國際間心理腫瘤學有期刊出版,部分國家大學設有心理腫瘤碩、博士學位,也有相對應的學會成立。不同癌別心理困境不同 因人而異提供各別支持「腫瘤是很複雜的,如果只是一般訓練,不了解癌症治療中的各種狀況,其實很難去貼近病人,提供所需要的治療。」鄭致道說,受過心理腫瘤訓練的身心科醫師、社工師等,了解各癌別癌症治療的不同階段,以及治療副作用將對患者生活帶來何種影響,並可依據專業提供適合的心理支持。鄭致道舉例,乳癌患者和頭頸癌患者面臨的處境就相當不同,需要的心理、社會協助也不同:乳癌患者較年輕,以女性為主,患者在意的可能是失去器官對親密關係的影響,或者治療副作用造成更年期症狀出現,身體意象改變、老化可能造成患者負面情緒;頭頸癌患者則多為男性,可能有抽菸、吃檳榔、喝酒等習慣,需要戒癮,也可能有癌症反覆出現的問題,且患者低社經地位的比例高,需要兼顧工作與治療。「翻開心理腫瘤學教科書,有半本在談論各癌別的治療方式及疾病特性,剩餘的篇幅則在解說就心理、社會層面,可以如何提供患者支持。」鄭致道說,熟稔不同癌別患者可能面對的不同處境,讓受過心理腫瘤訓練的醫師更貼近患者需求。法規約束力有限 鄭致道:心理腫瘤應設證照、納健保國內仍無心理腫瘤學專業證照,鄭致道直言,應比照安寧緩和專科,設立心理腫瘤學專業證照,並納入健保給付。他指出,國民健康署雖在癌症中心補助方案中,要求患者心理照顧,但僅提到需有心理師、情緒篩檢兩項。鄭致道建議,應明定醫病比、轉介流程等規定。鄭致道說,依照現行規定,醫院只要「有做情緒篩檢」即可,針對篩檢後患者情緒狀況不佳,並無明定轉介流程,也未要求透過心理腫瘤專業人員處理、應對。鄭致道認為,應就篩檢工具到照護人員,訂定流程規章。此外,他也建議,應將心理腫瘤訓練時數納入考量,給予受過訓練的醫護人員不同的健保給付標準。目前健保並未針對心理腫瘤給予給付,癌症患者接受心理照護時,醫護人員可申請的健保給付點數,分散在護理師、心理師、醫師等給付範圍,「這只是原本各職類就有的給付,沒有反映到他們是有受過心理腫瘤訓練的專業人員。」鄭致道說,也有未納入給付的對象,例如社工師等,期待未來能夠補足缺口。鄭致道小檔案現職:台灣心理腫瘤醫學會理事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主任國防大學心理及社工學系副教授學歷: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公衛博士政大EMBA經營管理碩士台大醫學系醫學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音訊剪輯:林琮恩腳本規劃:蔡怡真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
-
2022-08-17 醫療.精神.身心
艾成墜樓亡/艾成生前憂鬱症纏身!憂鬱症有3大核心症狀,心理師建議5撇步防鬱
藝人艾成驚傳墜樓身亡,昨(17日)下午在板橋殯儀館由新北地檢署檢察官會同法醫相驗確認死因,確認為意外逝世。《聯合報》報導,艾成生前遭憂鬱症纏身,因與妻子王瞳感情分分合合,演藝事業和餐飲副業也一直起起落落,今年4月底還忍痛收掉艾叻沙西門町創始店慘賠500萬,他一度在直播鏡頭前哽咽,也因壓力太大一度血壓飆到180、心跳也到120。>>相關新聞其實不只名人藝人壓力大,現代人生活緊張,有憂鬱症狀的人也不少。台大精神科名譽教授、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曾受訪指出,每個人都會憂鬱,但不見得是憂鬱症。憂鬱症是一種症候群,當情緒低落並伴隨相關認知問題及生理症狀,持續超過一段時間(如兩周)以上,同時造成個人生活功能的障礙或苦惱,才被界定為符合憂鬱症的標準。憂鬱症有幾大核心症狀群,一是情緒症狀,會感到憂鬱,快樂不起來。二是生理症狀,包括睡眠減少、食欲和體重降低或增加、性欲減退、常感頭痛、胃痛或肌肉緊張。三是認知症狀,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挫折忍受度降低、記憶力減退、思考負面扭曲、甚至產生自殺意念。根據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的衛教資料指出,目前診斷憂鬱症的標準(DSM-5)共有九個症狀,至少五個症狀以上,持續超過兩週,大部分的時間皆是如此,就要小心憂鬱症找上門!憂鬱症9症狀● 快樂不起來、煩躁、鬱悶● 興趣與喜樂減少● 體重下降(或增加) ; 食慾下降 /增加● 失眠/嗜睡● 思考動作變緩慢● 整天想躺床、體力變差● 覺得活著沒意思、自責難過,都是負面的想法● 腦筋變鈍、矛盾猶豫、無法專心● 反覆想到死亡,甚至有自殺意念、企圖或計畫(資料來源/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延伸閱讀】>>一肩扛四方壓力的中年男人!若有憂鬱、對生命的擔憂、對成就的反思等警訊,務必尋找醫師或心理師求助如何與憂鬱症家人相處?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馬偕自殺防治中心方俊凱說,當患者想說話的時候,親友只需傾聽,不要急著給回應。憂鬱症患者的親友大多會很緊張地希望可以幫助患者,「有什麼需要幫忙?」,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其實藏著高、低位階感。方俊凱建議,改為「你這幾天怎麼樣?」讓患者覺得被關心與支持。【延伸閱讀】>>憂鬱症患者僅2成對外求助 醫師傳授「陪伴」的藝術季節性情感疾病好發 防『鬱』5招此外,時序入秋,情緒障礙中的「季節性情感疾病」也較易好發,如果察覺自己情緒上有重大變化,草屯療養院長臨床心理師張一賓建議,透過「防『鬱』5撇步」來防治憂鬱症和維持身心健康。防『鬱』5撇步第一步:「足夠的休息及睡眠」,每日睡7至8小時,保持活力充沛迎接挑戰。第二步:「多做運動」,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約30分鐘,運動是減壓及舒緩情緒最佳的方法,運動後大腦分泌令人開心愉快的腦內啡。第三步:「培養個人興趣及嗜好」,留點時間給自己做喜歡的事,平衡生活及工作的壓力。第四步:遇到苦惱及困擾時,懂得「找人傾訴心中不悅」,向信任的人傾訴心中憂悶,及時發泄才不會積壓成疾。第五步:「保持積極及愉快的情緒」,學著正面樂觀讓自己快樂,快樂能提升個人能力、流露自信、視野擴闊,對工作充滿熱誠,令生存富有意義。艾成所屬鳳凰藝能公司總經理趙善意聲明:「感謝所有關心艾成的粉絲及朋友們。」事發後已緊急通知艾成在馬來西亞的父母,相關手續也正與政府相關單位洽辦中,很快就會抵達台灣。「王瞳目前身心狀況相當虛弱。」趙善意表示,任何人遇到這種事情的悲痛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希望各界給王瞳一點空間,讓她可以療傷止痛,盡快走出傷痛。趙善意說,由於艾成是基督教徒,未來的治喪將採宗教儀式,舉行追思禮拜。確切的日期將在確定之後向外界告知,至於是否開放粉絲追思會再遵循艾成家人和教會的意見,會想辦法盡量安排讓粉絲悼念。★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2-08-17 醫療.精神.身心
一肩扛四方壓力的中年男人!若有憂鬱、對生命的擔憂、對成就的反思等警訊,務必尋找醫師或心理師求助
當代的父親,出門面對股市下跌、經濟成長趨緩、通貨膨脹、利潤卻得越拼越薄。成長中經歷過去繁榮的四、五十年,許下壯志貸了資金想把家業越做越大,卻得面對接下來充滿不確定的世界局勢。回到家裏,孩子大點的離家發展,但在社會現實下,讓身為父親的看得幫他擔憂未來;小一點的正在叛逆的青少年時代,回家關在房裏,生活只有3C,看得父親火都來了。而太太也在埋怨,除了賺錢養家,做老公的能不能多陪陪家小,多點生活情調。此時手機響起,家鄉的父母殷殷期盼兒子何時回家探望一下。十字架階段的男人,上有高堂老母,下有嗷嗷待哺,還得做個新好男人,還得應付外在的事業要求,多方壓力夾擊。2015年Lachman研究人生中不同年齡階段的幸福感,發現人們在成年後,隨著年紀越長心情越鬱悶,最低點幾乎就是在五十歲上下的中年,一直到接近六十歲左右,幸福感才又慢慢上升。身在中年的男士們,讀來一定覺得心有戚戚焉。由於中年男性生理上開始面臨多項功能的退化,心理上正面臨壓力來源錯綜複雜的階段,許多身心健康議題值得關注。以下酌列幾項讓各位男士們自我關照一下。◎焦慮有些壓力是因為事情太多或太難,也有時來自不確定性,經濟情勢會好會壞?疫情會高會低?不確定性會讓大部份的人感覺到焦慮度升高。另一方面也可以和事情太繁雜、缺乏穩定規律等有關,林林總總的影響下,可能讓人情緒煩躁、失去耐心、脾氣變暴躁、急於求成。許多成功的男士的確來自自己大半輩子的努力奮鬥,但也可能失去放鬆的能力。嚴重的焦慮引發病態反應,可能出現恐慌、焦慮症等問題。◎憂鬱有時面對的壓力事件慢慢塵埃落定,但結果卻非常不如人意,此時失落感油然而生,甚至出現自責、悲觀的想法,如果有些可以支持自己的朋友一起聊聊散散心也好,但許多時候,男性崇仰自我承擔,悲苦肚裏吞,萬一負面情緒累積太多,甚而反覆在心中鑽,小心會出現病態性的沮喪,進入憂鬱症的程度。◎對生命的擔憂中年階段,面臨長輩生老病死的情境,甚至偶有同輩的親朋好友,上個月還嘻笑歡聚,這個月卻聽說疾病突然離世。生生死死的消息越來越頻繁,加上自己身體機能退化,還冒出幾個醫生提醒要持續關注的診斷,搞得心中對於後半輩子的人生越來越沒信心。◎對成就的反思這個年紀的男士,或許事業有點小成,但要拿來養老終身並照顧小孩完成學業,就在現有的跑道或規模下完成,似乎仍顯不足。再有雄心壯志要擴大事業版圖,好像也時不我予。有些人學著看開,慢慢接受自己的職涯極限。有些人躊躇滿志,在中年職業轉換的賭場中再次搏鬥。◎心身症 除了身體固然會因為年齡漸長而稍有機能上的退步之外,有時因為慢性的壓力,還會出現更明確的病症,有些病症不僅是肉體器官上的損傷,同時也肇因於壓力的累積,諸如許多的失眠與頭痛、耳嗚、腸躁、胃痛、肩頸腰背肌肉痠痛、心悸、慢性胸悶…等。除了以器官歸類的科別應該協助檢查之外,有時併有心理方面的調適能得到更好的改善。 總之,現代男士承擔家庭與社會的同時,照顧了一家溫飽,也別忘了要照顧自己的身心平衡。如果壓力偏高,身體、心理、精神上發生警訊,務必尋找專業的精神科醫師、心理師談一談,檢視身體,也檢視生活,當壓力與抗壓資源調節得當,能幫助一個人走得長遠,走到更美滿的人生境界。
-
2022-08-13 焦點.生死議題
無痛無憾─「安樂死」真有那麼可怕?人有自由意志來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安樂死立法該注意哪些原則?
安樂死一直是生死的重要議題,人究竟有沒有自由意志來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安樂死立法,又該注意哪些原則?安樂死有它存在的道理,要看當事人的痛苦是否到了不可忍受的程度,最後還是要回歸到病人的意願。但換一個角度想,如果一個人有能力克服死前的煎熬,很好,這是他修得的功課。死前的痛苦是必要的,可以讓一個人進行自我反省,那個經驗很寶貴,不管是喜樂、悔恨、痛苦,都有宇宙自然神的旨意,在最痛苦的時候才能悟出最深的道理。人生愈走到盡頭愈重要,就好像表演單槓的體操選手,在下槓的那一刻,動作也要列入評分。安樂死真有那麼可怕嗎?很多學者及宗教家對安樂死(Euthanasia)提出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唯有上帝可以創造人,決定人的生死,而人不具這種神聖的權力,人不可以越過神的權柄。其他關於基因複製人、複製器官、墮胎、代理孕母等議題,也是意見相當分歧。以生命倫理學來看,我們能不能刻意中止病人最後痛苦的餘生?安樂死是人逆天或不人道,但符合人性?是竄改上帝的旨意嗎?對於死刑,不同社會做法也不同。我們的社會依法可以判犯人死刑,然而有些西方國家主張廢除死刑,因為人不可殺害上帝創造的生命,尤其是人類,因為人與動物不同。其實我覺得,純粹講「依法」是可以害死很多人、傷害許多弱勢團體的。因為他們不懂法律,更不會曲解法律來鑽漏洞。在一堆惡法下,病人病得這麼痛苦,甚至痛不欲生,他還不可以尋求安樂死。一些法律學家、宗教家雖同情受盡癌症疼痛煎熬、折磨的病人,但卻主張安樂死於法難容,形同殺人罪,或也會曲解為蓄意、計謀、有計畫、有組織的殺人。很多人一輩子在玩法律,卻不見得救過人;幫助過良善的人,反而害了很多弱勢、不諳法律的人。為何安樂死那麼可怕?每天有成千上萬的病人痛苦地死於癌症、愛滋病,難道沒有人道的方式可以適度地開放安樂死嗎?依生命倫理學的四大原則來看,或許我們應重視這問題,適度開放、妥善管理,就如同腦死與器官捐贈的立法一樣。四大原則包括:一、尊重病人自主權。二、不傷害原則。三、行善原則。四、正義原則。【延伸閱讀: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醫:需要全體家庭成員的投入,尊重病人的意願、支持他的需要】病人的自主權vs.不傷害原則當然,所有的醫療行為最好是全部符合生命倫理學的四大原則。然而從病人的角度來看安樂死,與從醫界或法界人士的角度來看,就不相同了。若我們能採尊重病人自主權的原則,就等於與病人站在同一邊,不會坐視即將死亡的病人受盡痛苦的折磨。若從不傷害原則來思考,肉體的傷害與心靈的傷害,孰重?病人痛不欲生,依賴呼吸器維生,甚至無法言語,這種悲慘的餘生,比坐死牢不知痛苦多少。我們口口聲聲關懷人,卻繼續讓病魔折磨更久,醫學以種種科技延長病人的殘破生命,實在是加強、加深、加長傷害病人。衛道之士或許不同意這種看法,我們也不能說他頑固,但是美國西部電影中所謂的「人道精神」,是當場射殺一匹跛了腿的馬,因為那匹馬已廢了,或是中彈了,五、六天後才會死。為了縮短牠的痛苦,所以將牠射殺。為愛惜馬,憐憫那匹馬,美國人射殺牠,這難道不是「不傷害原則」?衛道之士或許會說看在上帝的分上,一匹馬好歹也是真實的生命,我們有什麼權力射殺一匹為我們賣命的馬,我們不是應讓馬住院,為馬打嗎啡,讓馬慢慢死才對嗎?假若那些反對安樂死的人,他們得到癌症也是痛不欲生,極端受盡折磨,你們猜猜看,那位仁兄會不會要求,甚至懇求讓他安樂死?什麼是行善原則?社會上大家都知道有偽君子,鄉愿的人滿口仁義道德,私底下盤算的盡是對自己有利的;正人君子反而很少發言。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漂亮話、得體的話,誰不會?有表演天分的人可以說得讓人雞皮疙瘩掉滿地。行善原則:從腦死與器官捐贈看安樂死我認為,對病人而言,行善原則是以病人的最大權益來考量。要注意的是,確定病人已快死了,延長生命並不能為他們帶來任何好處,反而早死早解脫,讓病人早日安樂死,安排妥當,病人無怨無悔,甚至感激不盡,才是為他們最大的權益著想。行善原則並非做給大眾知道,行善原則是專門為病人設想的。我們可以有條件地執行安樂死,並同時可以杜絕壞人利用這個法條來傷害人或謀財害命。我們的法律同意醫界判斷病人腦死,並捐贈器官,換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違背上帝的旨意,人類自行作主,提早結束腦死病人的生命?更何況腦死後捐贈器官也全然病人本身有全程參與,有很多是家屬代簽,因為腦死的病人自己不可能簽字同意DNR(拒絕心肺復甦術,見67頁註1)。然而,安樂死卻必須由病人自己親自簽字同意。世界上有弊端的法條太多了,我們何必畫地自限,因噎廢食呢?正義原則:從墮胎議題看安樂死若以第四點的正義原則來看安樂死,以上帝的角度來看正義,以及從人的眼界來看正義:正義必須是善良又公平的才叫做正義,正義不一定得到益處。明辨是非善惡,以公平的方式來解決人的事情才叫做正義。安樂死當然也是符合正義原則的,神學家立場或許有微言,或許可稱之為批評。然而,若重新審視「墮胎」這個老問題,先不談未婚生子、受強暴後懷孕等等,而是談在子宮中的胎兒四個月大時,被診斷有嚴重腦缺損、先天性心臟病,可能出生後幾個月就會夭折,或到十歲前有中度智障的可能,或重型海洋性貧血、蒙古症……我們能為這位孕婦中止懷孕嗎?目前臺灣是全世界產前基因篩檢做最好的,尤其是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若篩檢陽性,需中止懷孕。大家想想看,這名懷孕女子需要再懷孕五、六個月,或許會發生懷孕末期之妊娠毒血症,或許有產後大出血的危險;加上嬰兒出生後龐大的醫療費用、照顧的心血、受創的心靈……誰來關心?社會學家只會說:「大家多關心點。」心理師說:「你要堅強一點。」社工師說:「國家並未有經費援救你的小孩,自行負責醫藥費吧。」鄰居說:「真可憐啊!」你必須上網或到哪幾間醫學中心,或飛到國外去求救。嬰兒畢竟還是你親生的骨肉,我們能說嗎?我們可以把嬰兒送給宗教家養育嗎?如果他們堅稱生命是上帝的恩賜,畸形嬰兒也是恩賜。到底正義原則是上帝訂定的,或是人定的?或只是多數平凡人、正常人站在病人的立場,看整個事情長期的發展與正負面的影響?法律逼人自尋絕路?我們看到很多病人,久病厭世而自殺,甚至有些醫師本身罹患無法治療又極端疼痛的癌症時也選擇自殺,甚至是跳樓自殺。從社會報導的角度來看,或許我們只是認為又多了一位不幸的人,可憐他們的遭遇。然而在這悲慘事件的後面,有誰替這些病人思考:是誰逼他跳樓自殺的?難道不是我們的法律不允許安樂死,而逼他走上絕路嗎?我們知道基督教不允許教徒自殺,因為神父及牧師認為自殺者無法進入天堂。那麼一些受不了病魔的摧殘而自殺的,假若他們進不了天堂,我們是不是間接地背負了擋人入天堂的罪名,他們或許是非常傑出的人才、忠實良善的基督教友,甚至是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我們聲稱尊重病人的自主權,但我們未曾給予病人對生命如何落幕的尊重。大多數的人懷著鄉愿的想法,不想惹是生非、遭受太多爭議與批評,於是這麼想:世界上法學人士那麼多,他們是上帝的代言人,我們只是平常人,哪有我們說話的餘地?一批人死了還有一批,每天都有這麼多癌症的病人含痛而死,天天都有,日子還不是一樣過去,為何需要立新法來允許安樂死?多做多錯,少做少錯,怎麼做都會有人不滿意的,又何必去背負離經叛道的罪名,與法界人士、神職人員作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好了!……衛道人士的鄉愿行為世界上沒有公義的事太多了,麻木不仁者比比皆是,多數的看法才是正義。西方世界的實用主義與功利思想者認為沒有真正不變的真理,只要問能否變成有用的東西(物質),能否創造多數人的利益與幸福。多數人就是對的,不管對與錯,少數就要服從多數。誰叫這些少數人並未對安樂死請命,也無法說服多數人看清楚安樂死的本質,是對少數中受折磨而痛苦不堪的人的一個恩賜,允許他們無痛、平和地離開人世間。這些少數中的少數,他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有些病人還曾是社會菁英分子。他們的哀號早就被世人的口水淹沒了。自殺也算一種無言的抗議,至於上不上得了天堂,或許他們已經不在乎了。歷史會證實這一切的,倘若將來有一天某個大國將安樂死通過立法後,勢必有許多國家的輿論起而仿效。那麼回顧這一段歷史,這些衛道之士所做的鄉愿行為將被公斷,我們應勇敢地面對道德良心的挑戰。在此之前,相信很多人保持沉默,不敢面對強大衛道之士的壓力,但他們心知肚明,什麼才是真正的正義,只不過在等待時機,期待另一次改革與道德的重整。反過來思考,假若安樂死合法化,有條件地、有限度地開放,到底會發生什麼弊端,讓有心通過立法的人躊躇不前呢?因為很多法條都有漏洞,又有些人特別會鑽漏洞,可能假借安樂死來謀財害命,獲取龐大的遺產或公司經營權。但我們面對腦死而同意捐贈器官時,也是一樣嗎?我們卻不稱之為善意殺人。雖然腦死的病人可能可以再活上一星期,然而死屍的器官不如活著的器官保持完整的功能,畢竟腦死的病人不久將死亡,他捐贈器官、遺愛人間的美意,我們當然願意成全,他也希望器官移植能成功。那麼,有沒有人懷疑家屬及醫師謀殺病人,圖利等待器官的病人?並沒有。從來沒有人懷疑過,也從未發生過,捐器官的腦死者即將死亡是很確定的,只是死亡的日子被改成由人為來決定。有人懷疑過我們的大逆不道、不尊重上帝的決定權嗎?沒有。上帝把治理人間的事情交給人來處理,我們祈禱主的聖名來求;我們憑藉良心、道德與勇氣來處理人世間疑難之決定。我們的分辨、查驗種種決定,也是以神的大能及感應來求的。試擬安樂死立法的條件既然上帝讓人類自行決定自己的命運,那麼我們就不應該把安樂死的立法看成是剝奪病人的生存權;不應把這種立法的精神看成超越了神的能力。反而我們應以天使的角色,想辦法來幫助這些受苦受難、瀕死的重症病人。為了防微杜漸,安樂死的立法應採取很嚴格的門檻。.第一:應確定病人活不過二至三個月對於病人的存活期,雖偶有例外個案,但實務上仍有一般通則可依大數據遵循。許多化學治療的登錄條件是病人必須有存活三個月以上的餘生,因此訂立在三個月以內,表示病人已不適合接受最新的人體試驗。.第二:必須是病人遭受極大的痛苦,以此當作評估的指標由麻醉科專家、安寧療護專家,以及其主治醫師來評估病人所使用的疼痛控制、麻醉藥的用量,是否已達到病人無法忍受的程度,並訂定一個同儕有共識的判斷標準。這些都是可以努力達成的目標。所以病人殘餘生命有限,病情不斷惡化,癌細胞不停地轉移,而疼痛程度愈來愈厲害,這些都可以納入指標。.第三:由三至五人組成專家小組,來自兩家以上不同的國內知名醫學中心由專家來評估該病人是否無法藉由當代的最佳科技改善病情,並依國情加以調整判定。若病人尚可能接受新的科技,可以改善病情,延長三個月以上的生命,那麼我們理應排除在安樂死的條件以外,而且可以相隔一至二週再做另一次訪視及評估。若病情持續惡化,病人仍有相當嚴重的疼痛,而且病人及全數的家屬都同意安樂死,那麼專家小組可以做成符合安樂死之共同決議,再以具法律效力之安樂死同意書,由檢察官或律師同意背書、簽發後生效。其中應載明詳細理由及執行安樂死的方法與時間,然而病人或法定代理人有權利在執行安樂死之前提出覆議,中止安樂死之執行。綜上所述,癌末病人安樂死的條件是: 1.預估病人存活的時間不超過三個月。 2.病情持續惡化,心、肺、腦功能缺損,且身體活動能力降至ECOG量表≧三級,或卡氏量表三十分以下。 3.疼痛相當嚴重,難以有效控制而病人飽受身心折磨。 4.專家評估已屬末期重症或癌症,且無相對有效的治療方法。 5.病人、法定代理人及全數家屬同意。 6.簽署同意書並請律師背書。 7.在檢察官或相關單位監督下執行。 8.病人可以隨時反悔,並收回同意書。反彈聲大,需要的聲浪也很大對於安樂死,反彈的聲音很多,包括宗教界及法學界,而醫學界持贊成的意見比較多。當然,我們必須防止弊端的發生,我想將來有一天這些問題會被釐清,同時需要安樂死的聲浪必然會愈來愈大。因為癌症病人愈來愈多,在其他疾病得到控制之下,多數人最後的死因皆與癌症有關,到那時候,人們才會覺醒,意識到需要為安樂死立法。其實每個重症的病人也不應避談死亡。應在精神科醫師、心理師協商之下,對健康、生命、人生哲學做一個團體治療(Group Therapy),並給予協商、教育的課程,這才是先進國家應有的制度。放眼國內的醫療照顧、安寧療護、癌症中心、護理之家、安養中心,都缺乏相關人力、物力的投入。人生觀點不同、宗教信仰迥異,加上儒家避談生死,而道教神鬼之說深植民間,要如何整合、如何發展也未見有關權責機關或政府積極的支持。或許有人會說:「中國人五千多年的歷史也沒有學者談安樂死,為何我們需要這種制度呢?一切順其自然就好了。」那麼幾千年來,烈女之貞節牌坊仍立在城牆邊,又哪需要近代倡議男女平權、女男平等呢?幾千年來受苦的人那麼多,是靠近代少數人出來關心、提出對策,才改變了女子幾千年來不幸的宿命。我在此只是拋磚引玉,希望有一天社會賢達及大有為的政府,在物質生活隨著工業化提升後,能夠有效落實心靈改革、安寧療護的重大改革。或許如此才能真正杜絕醫療資源浪費、醫療糾紛之對立,讓病人可以無怨無悔、無痛無憾地走完人生全程。君不見多少癌症末期的病人輾轉治療,終年住在醫院,衛生福利部健保署付出了巨大的社會資源卻可能換不到民眾的體諒,這才是無形的浪費。至於非癌症的慢性失能性疾病患者,如心、肝、腦、肺部疾病,若因需要全天候依賴他人照護,身心靈受到極大煎熬,且持續惡化,但又未符合「生命不超過三個月」的條件,那麼在有專業意見可供諮詢下,或可選擇以斷食及自我減少維生支持,來達成安寧及善終之路。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
-
2022-08-13 焦點.生死議題
安寧之路─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醫:需要全體家庭成員的投入,尊重病人的意願、支持他的需要
安寧之路給住院的重病者帶來很多的壓力,諸如:對陌生者的懼怕、自憐、統整性的壓力、被分離的焦慮、失去身體功能變成廢人、害怕愛被剝奪、悔恨與愧疚感,或追尋另一個希望。這是一連串的變化,很多病人在這段期間會學習不斷地適應,當然心理支持者,如社工或家人、朋友,人數愈多則適應愈快。有許多人覺得自己被孤立了,該看的親戚也來了,沒有來的親戚沒什麼話好說,乾脆也不來了。假若病人可以看到人生的前景,了解真理,知道永生或生死相續的哲理,或許他們漸漸會看得開。相反地,假若未有安寧團隊加入,或者家屬不同意加入,那麼他們的焦慮不能得到紓解,癌症的疼痛得不到緩和,對未來完全看不到前景,他的焦慮將轉成更深的憂鬱。這種臨終之路才是真正的淒涼與孤獨,甚至有被世人遺棄的感覺。而這與社會文化的階層、風俗習慣、人文醫學的精緻化、人生哲學與宗教的普遍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從西藏的拉薩到美國的紐約,由大都會到農村,我們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安寧之路。安寧之路需要集專業醫療團隊的意見及家屬的配合,而病人本身也有自己的功課該做,如此才能走得圓滿。自古聖賢多寂寞,尋找真理之門是個窄門,必須放棄很多世俗的價值觀與眾人的看法才進得去,所以任何人面臨自己生命的終站或安寧休息的地方,必然百感交集。從病人的、家屬的、社工的、護理人員或臨床醫師的角度,都可以觀察到多方面的情緒變化與轉換。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 基本上,大部分的民眾會把臨終的病人送往醫院,因為家屬不知道該怎麼辦,良心上又害怕虧待了病人。家屬有自己的愧疚感或可稱之為另一種無奈,尤其是面對有死亡恐懼的病患。這時,我們能為他做些什麼?當醫學已進入緩和治療的方向,不再做化學抗炎治療,不做放射治療,年齡老邁加上多重器官衰竭,生命跡象不穩定,家屬急欲知道:如何能立即解除病患之痛苦,尤其是身體之疼痛?目前採取的治療模式,能否為他們勾勒一個新的願景?例如:可以讓病人再度看日出,上館子吃一頓好飯菜。也就是說,家屬很願意滿足病患的最後願望,或解決他們未了的心願及遺憾。有時醫護人員也會感慨,平時他們不就可以去完成了嗎?為何到了臨終前才有這些需求?其實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先考量(Priority),大部分的人努力於繼續奮鬥,做更新穎的治療,而逃避提早去安排人生末段的功課。有些中年人或許有經濟壓力,想多為家庭付出,所以在生病的過程裡,他們無暇安排舒適的生活,就連出國也是在洽談公事或生意。許多人認為他們沒有真正好好地為自己而活,他們總不願意承認生命這麼快就要結束,甚至逃避而不正面去思考他們已瀕臨死亡。是故在安寧的路上,他們有太多的遺憾。人生不該是這樣,應該更豐富、更精采才對。對家屬而言,是一種失去,失去情感的依靠、經濟的依靠,失去家庭功能的完整性。安寧之路需要全體家庭成員的投入從現實面考量,每個人生活的重心都在家庭,祖孫三代都是生命共同體,牽動著相互間的責任、義務以及財產。安寧之路就是所有家庭成員都要投入,並學習各種層面的適應。首先,必須學習解決家庭內部的衝突,包括照顧病人的危機處理、經濟問題、財產分配,甚至保險給付。其次,對於病情的焦慮、不確定性,以及死亡之等待,應以平常心視之。大部分病人與家屬也都了解奇蹟不會出現,所以一旦醫療過程進入安寧階段,就不必要臨時反悔,再要求做更積極,甚至實驗性藥物的治療,除非主治醫師有新的、正面的評估。第三,醫療團隊可以了解家屬的需要,預先告知家屬未知的事情,提供更多的專業,協助他們;了解他們的困難,幫忙解決家庭照顧(Home Care),還需要正面肯定家屬的價值。治療的選擇(Decision Making)必須由病人充分了解後決定;同樣地,安寧之路的種種事宜必須由家屬來自行參與,醫療團隊只是協助執行。第四,對病人而言,也有功課要做,就是讓他面對自己,讓他自覺(Self-Awareness)或稱為觀照內省,由理性來重新審視人生必經之路。或許病人會很無助、很孤獨,醫護人員應經常訪視,以幽默的態度聊天,以觸摸病人的手來表示關懷,這種心理支持也是很重要的,但須建立於彼此互相認識或長久良性的醫病關係基礎上。很多情況是家屬平時不出面,俟病人臨終前,許多熟識的家屬統統出面,互動不甚良好,偶有不少尷尬的場面。病人此時或許會問醫師:「我快死了嗎?」當然是這樣的,古人常會自覺大限已到,故提早叮嚀家屬,交代後事。現在有許多有修行、有自覺的病人也會如此做,然而醫師面對這種問題,通常笑而不答,轉移話題。其實不用多說,發問的病人從醫師的肢體語言早已知道答案了,只是醫師不願明說而已。一般而言,病人問醫師他是不是快死了,在疾病末期的時候,病人只是要確定一下,那麼他就知道該怎麼做了。若是在疾病的中期問同樣的問題,則是代表:是否治療效果不好?是否變得愈來愈嚴重?該不該換其他的新藥?同樣的問題「是不是快要死了?」有其不同層面的心理期待,但至少表示他不會逃避。醫療人員在處理的時候,應察言觀色、幽默地回應,才不至於碰觸到最敏感的話題,引發不必要的情緒衝突。尤其是在面臨病重時,醫師或許會向家屬談DNR(拒絕心肺復甦術,見67頁註1),不做積極心肺復甦術(CPR)的問題。有時醫病關係良好的,醫師也可以主動詢問病人的意見,在心肺功能停止時是否不用做心臟按摩、插上氣管,以及電擊心臟、使用呼吸器等。或許病人要事先考慮這些問題會有點困難,但總是會面臨到的。有時家屬會要求留一口氣回家,有的老家在大臺北地區,有的在中南部,這些細節都應事先溝通,由醫師依病人的生命跡象做出判斷,安排救護車、隨護人員,以及告知診斷書的簽發方法等。這些都可以坐下來談。尊重病人的意願、支持他的需要DNR簽字後,每一位醫療人員都應遵守。除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做出不同的決定,否則值班醫師或其他醫師不應依各種考量,包括企圖提高病患的存活率,使臨床研究的成果有比較亮眼的成績,而違反病人的意願。精神科醫師有一種做法,稱之為「前置導引」(Advanced Directive),以尊重病人存活的意願與興趣,乃至於臨終的種種安排,包括簽立生前預囑。這種尊重是很重要的,但是許多家屬往往到病人臨死前一刻仍不放棄治療,並違背病人想回家往生的意願,將病人放在加護病房折磨了一個月,然後死在醫院裡。有些病人在加護病房的日子裡很沮喪,自行拔管抗爭,做手勢或寫字表示他想出院回家,而家屬卻要求醫師不能同意出院,繼續留在加護病房,甚至連CPR都不能省。發生這種情形時,家屬在探訪病人的時刻,病人幾乎都閉著眼睛抗議,不理會家屬。有時病人躁動不安,醫師只好為病患打呼吸肌肉的鬆弛劑,甚至以安眠劑讓病人不得反抗。這種做法離安寧之路實在太遠了。安寧之路,每位家屬成員及醫療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師、護佐、社工師、關懷師、心理師都是成員,都得參與溝通,讓家屬了解疾病的預後,有無新的治療選擇,緩和醫療的正面意義,以及期待康復的可能性或可能性。許多不確定的焦慮感是源自不清楚狀況,而衍生過度的預期或過度的沮喪,這些情形下都應趕緊追求最高的靈性。為最親愛的家人臨終時畫上人生一個圓滿(Wholesome)句點,畢竟人生不應該在乎長短。然而,我們有時也會遇到安寧適應不佳的個案(Poor Adjustment),普遍的特徵是沉默寡言,談話透露無助感,對治療產生懷疑,與醫師互動不佳,不說出真心話,焦慮無奈,對許多建議容易放棄且呈現負面的心態……對這一類適應不良的病人,除非他們自己願意走出來,否則沒有人可以幫得上忙。佛曰不能渡化無緣的人,開導臨終者仍需機緣,否則多說無意義,似乎在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人生哲學。多半這類型的病人到了末了,會要求自動出院,而很快地在出院的兩三天後在家中辭世。我們可以理解這種無奈,所要做的是尊重當事人,支持他們的需要。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
-
2022-08-0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求學路上的支持與守護:校園憂鬱症青少年的輔導經驗談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青少年憂鬱症」。感謝兒童精神科的領頭羊宋維村教授推薦這方面的權威陳質采醫師,由她主導之下,她以醫師的臨床經驗介紹在診斷上的困難以及治療的基本原則。並介紹兩位這方面的專家:「心理衛生專家」解釋心理健康促進與憂鬱防治是持續且漫長的教育過程,作為青少年堅強的支持後盾,可以把自己想像成青少年憂鬱調適的Google Map,提供所需的支持與資訊。「高中專任輔導老師」分享她多年與學校導師、家長合作的經驗,每位憂鬱症青少年個案都有獨特的故事與不同的需求,需要個別化制定輔導目標與提供量身訂做的輔導措施。【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如黑洞般的青少年憂鬱症】【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成為青少年憂鬱調適的「Google Map」】「憂鬱症」彷彿一層金鐘罩,青少年禁錮。在多年輔導過程中,不時遇到陷入這樣困境的青少年,近年來甚至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些青春正盛的個案,外顯的症狀大多是神情憂鬱、雙眼無神、出席不穩定、有些手上還留有自我傷害的痕跡。這些憂鬱青少年的人格特質,多有自我期待高、完美主義、易懷疑自我存在的價值;也常伴隨人際困擾或生命中重大創傷等。他們在導師轉介或自覺需要求助下,開始進入輔導歷程;而在輔導憂鬱症青少年經驗中,歸結出運用「起、承、轉、合」四個步驟,陪伴青少年度過生命的幽暗低谷。這苦澀的青春歲月,就像曾經陪伴過憂鬱症個案的故事:小T升上高二後,開始出現強迫洗手與重複自傷行為,就診精神科醫師,初診診斷原為混合型焦慮症,然而隨著課業壓力與社團成果表演的壓力,躁鬱的情緒症狀越來越明顯。小T心情低落時會用美工刀劃傷手臂,甚至意圖攻擊他人。家長方才得知,並開始正視小T的情緒與問題。發病後的小T,由於自傷的狀況頻繁,家長除了協助緊急就醫住院治療外,並辦理休學,開啟了陪伴守護小T的旅程。 一、起點的評估:當青少年初次來談時,訴說近日的苦惱,甚至描述了憂鬱症的典型症狀,諸如情緒低落、失眠、食慾不振、對過去熱衷的事物失去興趣、情緒起伏大等,運用董氏基金會「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量表請該位青少年填寫,通常得分在12分以上,在徵求他同意後,會請導師邀請家長就醫。這過程彷彿拔河般,常常遇到家長拒絕,否認孩子有問題需要就醫,因此需要邀請家長到校,當面衛教說明就醫治療對孩子的助益與過去的輔導經驗分享。 休學兩年後的小T,準備復學重讀高二時,專任輔導老師即主動與家長聯繫,帶小T重新熟悉校園環境,以讓家長與小T安心銜接返校復學的生活。小T回到校園每天戰戰兢兢的學習與生活,然而躁鬱症與焦慮症合併發作,讓小T難以融入班級,恐懼他人的眼光,不時強迫洗手,成為每天到輔導處報到的常客。開學後兩周在一次偶發的事件中,小T再次在家中拿美工刀自傷,經過專任輔導老師危機處理與持續輔導,小T雖安頓了情緒,卻仍無法回班上課,遂在個案會議通過讓小T安置於輔導處,並轉介心理師定期晤談。因躁鬱症的反覆發作,為減少小T對課業成績的焦慮而能安心學習,專任輔導老師協助小T申請特殊教育鑑定,取得特教生個別化特殊教育輔導服務資格,並申請非學校實驗型態自學計畫,讓小T高二下順利轉為在家自學。二、承接的資源連結: 跨專業的資源合作對處理憂鬱症青少年個案的精神狀態與核心問題有很大的幫助,如醫師的駐診,在協助衛教導師或家長時會是很大的助益。有時家長因忙於工作或困難就診時,會請家長簽署同意書,讓輔導教師陪同個案前往學校鄰近社區的精神科醫院診所就醫,以更了解個案的狀況,並提供看診醫師個案在校狀況。這樣的訊息交流,能讓雙方人員更精準的瞭解個案,以及處理的方向;同時陪同就診也會讓憂鬱症的青少年個案不孤單。 專任輔導老師在輔導過程會持續給予青少年個案及家長肯定支持,維持合作關係。家長在經歷小T發病的歷程,全心陪伴小T定期就醫、定期到校與心理師個別與親子晤談,並參與校外家長成長團體。在積極了解如何陪伴躁鬱症的小T過程中,家長也逐漸賦能處理小T起伏的情緒。漸漸地,小T站穩腳步,挑戰大學學測與身心障礙甄試,專任輔導老師在過程中持續陪伴打氣,協助處理危機狀況,安頓小T與家長的心情,連結課後輔導資源以幫助小T應考學測,陪伴填寫大學志願與準備備審資料,最後小T透過身心障礙甄試考取大學日間部,順利成為準大學新鮮人!三、轉變所需的重新建構憂鬱症的青少年個案往往發病時會出現抗拒學校生活的外顯行為,諸如開始無心上課、社交退縮、缺曠課頻繁等。這些學習上的退化行為,即便就醫治療,也無法預期問題可以馬上改變。這樣起伏的病程,也會因內在的恐懼加深而持續退化、遠離人群,因此輔導老師要能理解個案的狀態,時時保持正向視角、重新建構個案的問題行為,陪伴並協助個案以正向眼光看待自己,也放大個案的進步讓周圍的家長、導師可以練習用新的視角欣賞個案的進展。 在小T畢業前夕,家長寫下對於曾被長期協助過程的回饋,感謝輔導老師與心理師的協助,施展魔法把患有躁鬱症的孩子救回來了!還記得第一次碰到心理師說:孩子年幼時成功的經驗太少了、兒少時人會自動學習的功能他沒有學到!當下真的讓家長傻住了!心理師不但與孩子一起融入他的布袋戲生活還送他電影(素還真的書套),並從這裏去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及思考邏輯、當他碰到情緒困擾/人際障礙時幫他整理情緒,給予指引當個(引路的人)陪他走這一段路真的不容易啊!四、合作的協力系統 在憂鬱症青少年個案處遇上,輔導系統與導師、家長保持合作是重要的工作守則,是成功的金三角、缺一不可。輔導系統往往是導師、家長遇到個案困難求助時,提供穩定協助的救援投手,為讓導師、家長與周圍的任課老師能夠理解個案的處境,會視個案需要召開個案會議,討論個案的症狀與出席、學習狀況,討論如何預防自傷的危機狀況,尋求任課老師的意見調整平時成績評量辦法,並分享有效的輔導策略。 學校心理師是協助憂鬱症青少年的好幫手。在輔導個案一段時間後,當憂鬱症青少年的問題嚴重性較大或自傷風險程度較高時,會徵求個案同意轉介學校心理師定期晤談,對青少年憂鬱狀況的改善亟有幫助。輔導老師則在轉介心理師後,轉換角色為個案管理者,定期跟心理師討論個案狀況,並提供個案在校資訊;心理師亦可以出席個案會議,提供對個案的評估,幫助與會老師更加理解個案的狀況與增進輔導知能。在相互信任下成長茁壯每位憂鬱症青少年個案都有獨特的故事與不同的需求,需要個別化制定輔導目標與提供量身訂做的輔導措施。輔導老師需抱持著穩定的情緒、疾徐的步調陪伴個案前行,或許個案原地踏步許久,或許個案進步緩慢,也或許個案像跳探戈舞般,前進兩步、後退三步,都是預期中可能發生的情形,即便如此,個案會愈發信賴輔導老師,而發生改變! 當信任的關係建立,每每在傾聽青少年個案訴說的故事,才發現觸及憂鬱情緒的核心議題的努力與掙扎,都有動人之處,每段曾經共同走過的輔導歷程,都在豐富彼此的生命經驗。
-
2022-08-03 醫療.泌尿腎臟
這年齡5成男性「勃起障礙」 醫:可能是心肌梗塞前兆
根據國外研究指出,疫情期間英國人性活動大大減少了4成,估計全球6成民眾的性滿意度都受到疫情影響,全球40至70歲男性高達5成都有一定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礙」。開業泌尿科醫師張美玉、台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姜宜妮、台中榮總泌尿外科醫師胡如娟今出席《Lady In·女子(好)醫沙龍》呼籲,民眾只要敞開心胸,正面積極面對,其實都可以獲得改善。姜宜妮說,男性勃起有許多影響因子,生理上便是「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可能因新冠肺炎造成體內發炎指數升高,影響血液流動,膀胱、海綿體中都有內皮細胞,因此有些確診者也出現頻尿的後遺症;心理上若時常感到緊張,不僅神經緊繃,血管也無法舒張,就可能造成勃起功能障礙。胡如娟則說,疫情之下許多患者精神狀態不佳、沮喪、失業等等,都是造成勃起功能障礙的因素之一,最特別的個案,是確診後生殖器勃起狀況不佳,出現彎曲的現象。「有4成的伴侶會面對面討論,僅2成會陪同看診。」胡如娟指出,兩性都認為性事相當重要,但統計指出,平均5人當中只有1人會正面積極討論。診間是相當好的討論空間,通常伴侶間只要講開了,往往都能夠「不藥而癒」。張美玉則分享,早期民風保守,民眾自述病況都相當迂迴,如腎虧、眼睛霧、腰酸背痛等等,因為難以啟齒,反倒讓醫師沒辦法清楚了解病灶在哪,繞了一大圈才知道患者深受性功能障礙所苦。張美玉呼籲,關於性的問題一定要請教醫生,許多患者自己到網路上買來路不明的藥物,反而適得其反;也希望未來,跟性方面的治療不僅限於泌尿科,有時與心血管功能、糖尿病、新陳代謝、高血壓等等問題都有關。胡如娟則說,其實許多勃起功能障礙患者,是因為心血管出了問題,常常過了三、五年就會出現心肌梗塞的狀況,因此,民眾有性功能障礙不要諱疾忌醫,可能都是身體的警訊。同時呼籲,可以有更多科別的醫師共同來加入醫治團隊,國外也多是跨科別的醫療團隊,在進行性功能障礙的醫治,含括泌尿科、心臟科、精神科、心理師、物理治療師等等。姜宜妮也說,很多朋友表示來看泌尿科好害羞,因為不硬來看好丟臉、那麼老了還想要硬好丟臉,但追求性福是很健康的事,是基本人權;性功能障礙也需要大家共同合作,各科醫師、大眾一同來了解問題。
-
2022-08-01 養生.心理學解密
撞鬼、煞到、鬼壓床 專家教你從心理學角度看靈異現象
許多民眾都遇過無法用言語解釋的現象,最常見的如鬼壓床,也有很多看完鬼片不敢自己洗澡、獨處等,或在平時真的遇到過。 撇除裝神弄鬼,在一般情況下這些靈異現象心理學上會如何解釋?為何會出現?真的遇到又該如何面對?事後又可以如何處理?心煦心理治療所陳鈺弦心理師逐一說明。 用心理學看撞鬼、煞到、鬼壓床,心理師指6可能:概念太深了!陳鈺弦心理師首先以2013年新加坡求職網上,針對上班族撞鬼經驗調查作分享,該調查發現65%的人看到詭影,34%聽到無法解釋哭聲、笑聲、低語等,有12%曾見到公司設備突然自己啟動。諸多大同小異、無法解釋的現象,可以合理的推測幾點可能,這些也可能環環相扣。 概念扎實:「鬼」這個概念相信大多民眾從小聽到大,其可為人們對亡者的感情寄託,但由於鬼片多在嚇人等因素,普遍在人的心理已是個負面形象,而恐懼很多時候是出自於未知,在看不到又概念扎實的情況下,也就容易讓人不知不覺養成「無法解釋就用鬼來解釋」的習慣,及各類自我暗示、心理投射等現象,例如被稱為鬼壓床的「睡眠癱瘓症」。而民眾常說的「寧可信其有」,這觀念合理的解釋是為了避免愚勇,畢竟恐懼使人迴避危險得以生存,但這也讓人心裡留下至少1%相信鬼的存在,也就種下了一個往此處聯想的種子。 有趣的是,說看到鬼大多人會半信半疑,但從另一個方向看,也有人會將無法理解的現象解釋為精靈、外星人、超能力者、聖誕老人等,不過這麼說可能會被笑,這也著實反映著社會普遍對鬼的概念深刻。而若自小沒有被灌輸鬼或「人要怕鬼」的概念,自然就算真的看到奇妙現象也不會以此畏懼。 心理暗示:若口耳相傳該處有鬼,這地方也容易讓人心理毛毛的。曾有實驗分別告知兩組人老舊房屋不同的情境,一組是告知現在正在裝修,一組人是告知此處鬧鬼,後者就有不少靈異現象反饋,這種情況常出現在租屋處為昏暗老房、老舊教室、4樓4號房等各類常見鬼片場景。同樣的,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鬼片場景多會在住處或廁所等,且光線灰暗,達到民眾看完出現自我暗示、形成畏懼、不敢上廁所、不敢洗澡的效果。 心理投射:當人無法理解當前所感受到的現象時,為快速了解,會以心理投射的方式進行理解,而撞鬼如前述,是普遍較多也從小聽到大的說法,因此也較為常見。例如衰事連連難免會讓人聯想是否被鬼跟;同樣的道理、相反的例子,則如收驚、拜拜,也有民眾會將一些現象稱為「神蹟」。 完形效應:完形效應和心理投射有些相似,不過較偏向為大腦的防衛機制之一,人在看到未完全的現象時,大腦為快速進入當前狀況,會自行想像剩餘的畫面,例如一顆被遮蔽一半的蘋果,許多人就會想像另外一半也是長得一樣的、圓潤的,也就是所謂的「腦補」。不過這項機制也會有些缺陷,例如配合根深柢固的概念形造出鬼的想像,像是在偏僻處看到影子就懷疑是不是撞鬼,但其實偏僻處也是有可能有人一樣剛好經過。 環境影響:腦部有非常錯綜複雜的網絡連結,若受到外界影響,稍有點錯亂,就有可能出現感覺異常的現象,其可為地球磁場、環境中的有毒物質等,像是鬼片中常見老舊昏暗的場景若在現實生活中,該處的一氧化碳或其他化學物質等就有可能濃度較高,進而影響到腦部、反應於身體。另外,不熟悉的環境也有可能使身體受到不熟悉的細菌等微生物影響,使得身體不適,這光是喝水就有可能引起,而此現象也相當符合所謂的水土不服。 身心影響:正如前述,腦部結構相當複雜,一處故障就有可能出現連鎖反應,像是心理師日前在醫院時,就曾遇過撞鬼的民眾前來檢查腦部,結果檢查發現原來有顆腦瘤壓迫,使得腦部出現異常放電,進而出現知覺異常。另外,輕微的癲癇也可能以非常短暫的時間表現,使人有如被觸碰、輕推的感覺出現。精神方面的疾病則如廣為人知的思覺失調症,常看到幻覺、幻聽等現象,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是常見原因之一。最常見的則如壓力大、害怕、恐懼等所形成的鬼壓床,即睡眠癱瘓症,幻聽、幻覺等也容易出現。 撞鬼、煞到、鬼壓床怎麼辦?心理師教簡單6招有助解套!此文分享並非否定信仰,而是鼓勵為此所擾的民眾可用科學的角度了解,除了鬼以外還有哪些可能。也因此陳鈺弦心理師建議若是真的撞鬼,可以呼喚自己信仰或當地的主神,不論是否真的有神或鬼的存在,這在心理學角度來看確實可達到慰藉的效果,正如民眾普遍認知鬼的對立面即為神,若心裡暗示等原因已經讓人感受到鬼的恐懼,那就以神之名取代當前。同樣的道理,收驚、拜拜也是個好方法,前提是以生命、健康受到保障,喝香灰水、符水等就建議三思。另外,在驚嚇的同時可試著思考是不是發生了什麼科學現象,像是不少人就被桌上移動的杯子嚇到過,但其實是因為水氣凝結流到杯底使得杯子滑動。 除此之外,也建議事情發生可循醫學治療進行改善,例如可以檢查腦部看是否有出現異常,像是前述的腫瘤壓迫、癲癇等也不無可能。也可尋求心理師的協助,心理師會以專業且隱私的角度詢問並凝聽當事人的背景、情況、心境等,並從中分析後給予適當的協助。他車禍倖存出現靈異現象?心理師道出真相有洋蔥。陳鈺弦心理師分享,日前就曾遇過車禍後出現靈異現象的案例,該案例於車禍中倖存,但不幸的是母親過世,事後就常感覺到媽媽時常在身邊,雖很想和媽媽說些心裡的話、但也感到害怕。 在心理師與案例更深入探討後,發現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該案例對車禍一事感到罪惡、愧疚、捨不得,許多倖存者常見有「為什麼活下來的人是我?」的想法,加上想盡快完成後事、無意間忽略了對媽媽的哀悼等因素,為避免崩潰而出現媽媽還在身邊的想法。雖以心理慰藉的角度看是件好事,但也使當事人驚恐,經心理師提供適合該案例的方式改善,以及良好宣洩對媽媽思念、哀悼、說出心裡話等,案例也漸少感受到靈異現象,後來也和心理師表示,他夢到了媽媽笑著和他道別。 心誠則靈,心不誠則不靈,降低對鬼的負面想像更自在。「鬼對人的影響」確實存在,但可換個觀點予以解套,正所謂心誠則靈,越是相信,其存在感就會越重,看事情的樣貌也會有所不同。「相信」是一件好事,可寄託在好的事情上,有助於人的成長,正如所謂的信仰。若鬼在心理是負面的存在、或已心身畏懼,可減少對此的想像,也就降低對此的解釋,身心達到平衡更有助心理自在。何況誰說鬼一定要是壞的?為何一定要怕鬼?對吧。 《延伸閱讀》 .鬼壓床3招解除!醫指關鍵:這6族群最容易被壓。 .如何避免鬼壓床?醫指4種人易中招,5種方式有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7-2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雖然沒有答案,但我會繼續努力
【編者按】這星期繼續邀請中生代的另外三位良醫回憶「教我人生的病人」。一位風濕科醫師追憶一位與自己非常投緣的風濕病病人,後來這病人發現罹患胰臟癌不治身亡,她描述醫病彼此之間長年的正向互動,而很感性地說她永遠不會忘記這位教她人生的病人。一位兼具法律、公共衛生學位的精神科總住院醫師回憶幾位自己治療失敗「不想活下去」的病人,而深深體會到,必須琢磨自己,才能成為一位更適任的助人工作者。也期許自己能更廣泛地閱讀與涉獵,汲取不同經驗,並持續接受分析與督導,更深刻地探索內在,也才更有機會在與病人難能可貴的相遇中,一起創造出不同的可能性。一位家醫科主治醫師回憶自己多年前在住院醫師時期參與照顧的癌末病人,因為一些積極治療,使病人生命又延長一段時間,想不到多年後與家屬在機場巧遇,家屬臨別的一句話:「如果那個時間點我們不勉強用藥,就讓病人離開了,會不會少掉她後面那段時間的辛苦。」讓這位如今身為施予緩和醫療、追求病人善終的醫師,對「教我生命多點自主、少些缺憾的病人」產生更深入的反思。【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我也覺得很幸運能認識您】在精神科住院醫師的訓練過程中,反覆學習到的是診斷性會談的重要。儘管生物精神醫學已有長足的進展,精神科醫師要做出診斷,主要仰賴的仍是會談,也就是透過與病人的互動來收集資訊、仔細推敲,並按照最有可能的診斷擬定後續的治療計畫。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換言之,雖然有診斷準則的存在,但診斷的「工具」,正是精神科醫師本身;而雖然有精神藥物的存在,但談到治療的「工具」,精神科醫師本身也是關鍵的一環。那麼,兼有診斷與治療功能的精神科醫師,又要如何琢磨自己呢?儘管知識的拓展可以靠進修,但對他人的真誠好奇、對自我的深度探索,以及對世界的開放包容,要如何維持或深化,則似乎沒有簡單的答案。以下,是幾位教我人生的病人們(皆作過一定程度的改寫,以維護隱私)。是他們讓我深深體會到,必須琢磨自己,才能成為一位更適任的助人工作者。有一位口語表達能力優秀、聰慧的高中少女,過去曾多次被送來急診,原因不外乎吞藥或是割腕。每次在急診相遇的時候,她總是用她那有點古靈精怪的眼精盯著我看。我記得,我們好幾次除了討論造成她情緒起伏的事件以及可行的因應方式之外,還談了她的困擾,以及她的志向。儘管有無法改變的家庭環境,或是在學校一時還不知怎麼辦的人際困擾,但她也時常真切地談起自己也想當一位醫師,或是心理師。常常談完之後,我覺得自己好像真的做了些什麼,甚至感覺還不錯;畢竟,在急診這種急迫的情境下,能多談一些什麼,讓人感到自己是在關心一個人,而不只是看她的病,往往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經驗。然而,在有陣子她比較頻繁地來急診之後的某一天,從家屬那邊聽聞,她真的永遠地離開了。至今我依然不時會想起她。有時候不免覺得,自以為還算瞭解她的我,或許其實還離得很遠。又或者,即使當下似乎已經盡力了,但有些事情可能就是沒辦法。有一位就讀於頂尖大學的大學生,卻同時也是一位罕病患者。急診醫師敏銳地發現,她反覆來診的身體狀況,可能是病人的自殺行為。經過一陣辛苦的建立治療同盟的過程,終於有機會多了解她一點。到了會談的末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對我說,「如果再過幾年,我的眼睛就會瞎掉,身體就會撐不住,那這一切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已經忘記當下具體說了什麼,但記得的是,那時的自己其實也不知道要怎麼回答這個問題。還有一位因身體病況住院、將近九十歲的老人家,他的另一半早就不在,好友多半往生,僅存的兒女也剛過世不久,並且沒有孫輩。他對病房主責照顧他的醫師說他不想活了,因為牽掛的人都不在了。主責醫師請我們去協助評估,病人透露想死的念頭,這是憂鬱症嗎?精神科醫師考慮要鑑別的是,這是憂鬱症、適應障礙、哀慟,或甚至是最新入診斷準則的延續性哀傷(Prolonged Grief Disorder)?但好像沒有任何一個診斷,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位老先生的情境。我還記得,當時幾位三十歲上下的年輕醫師同事們,聚在一起討論,不知該如何是好的光景。面對上述這些超乎自身經驗範圍的臨床情境,是從事精神科醫師這一行之前沒能好好深思熟慮過的。而我仍在修煉中,並沒有很好的答案。但我期許自己,能更廣泛地閱讀與涉獵,汲取不同經驗,並持續接受分析與督導,更深刻地探索內在;如此一來,才更有餘裕可跳脫「自動駕駛」般的模式,努力而誠懇地投入日常、留心生活。往後,也才更有機會在與病人難能可貴的相遇中,一起創造出不同的可能性。
-
2022-07-19 醫療.精神.身心
無端被封鎖、在意按讚數 專家提這招擺脫青少年社群憂鬱
使用社群媒體已是生活常態,研究發現,校園青少年若被他人封鎖,不知道原因也找不到機會陳述,或在意張貼貼文/影片的按讚人數等,都會讓情緒焦慮、激動甚至怨天尤人,睡眠品質變差。專家建議,青少年可安排「斷網」時段,另一研究發現,停止使用社群媒體一周,將顯著改善憂鬱及焦慮,對幸福感也有正向影響。董氏基金會於2021年的調查發現,全台青少年不論是平日或假日使用超過2小時的網路活動,前五名均有「瀏覽社群網站」,平日排序為第一名。2022年5月發布於《網路心理學、行為和社交網絡期刊》的研究,由英國巴斯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共154名平均年齡29.6歲,其每天都有使用社群媒體(臉書、IG、twitter、tiktok),平均每週花費8小時在社群上,以問卷方式評估其焦慮、憂鬱及幸福感的狀態。受試者分為干預組及控制組,干預組一周內禁用所有社群媒體,控制組則照常,並以「螢幕使用時間」確認是否遵守規則。研究發現,干預組使用社群媒體時間平均為21分鐘,控制組則為7小時,研究結果,一周不使用社群媒體,可提高個人的整體幸福感,並減少憂鬱和焦慮的症狀。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表示,青少年對網路高度依賴,這1、2年因疫情受限活動範圍、取消實體課程等,加重過度依賴網路現象,導致負向情緒增加。胡延薇指出,根據史丹佛大學研究,相較面對面溝通可透過肢體語言理解對方,但視訊會議或線上教學僅聚焦於臉部,迫使大腦得花更多力氣解讀對方的意思及情緒,更易產生疲累感。她觀察,青少年若在社群平台被人封鎖、不知道原因也找不到機會陳述,或在意貼文/影片按讚人數,讓自身情緒愈來愈焦慮或激動,怨天尤人,睡眠品質也會變差。胡延薇建議,青少年可安排斷網的時段,做其他活動轉移注意力,像運動、閱讀寫作或與親友間有固定的談心時間;她提醒,科技帶來便利性,但更要學會辨識及判斷,不能依單向傳播就接收一切資訊。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民眾若花費過長時間在社群平台,恐影響生活作息及身心健康,建議可先思考自己較少執行的實體活動,包括去大自然走走、撲鼻的花草香味、夏日的蟲鳴鳥叫/蟬聲,與朋友碰面或拜訪長輩。接著思考,使用社群是因為獲得歸屬感,較不孤單;還是因為身旁人都使用,為流行趨勢;或實際需求,為了討論功課或傾聽朋友煩惱等。從釐清自己使用動機,轉而實際行動。葉雅馨說,減少使用社群平台的時間可從半小時開始,設置提醒鬧鐘,循序漸進增加「減少使用時間」的長度,同時規劃空下時間的安排,例如協助家人採買食材、晚餐料理、做家事、欣賞影片甚至發呆等。葉雅馨提醒,不妨試試減少使用社群,告訴自己會增加幸福感,也為實際生活注入新趣味。
-
2022-06-27 醫療.精神.身心
男大生無故翹課還想尋短 檢查發現是躁鬱症
新竹一名19歲男學生高中畢業後進入理想大學與科系就讀,近期卻無故翹課,整天無精打采窩在宿舍不想出門,甚至情緒莫名低落,有想結束生命念頭,他原本以為患有憂鬱症,就診才發現過去曾有輕躁期症狀發作,罹患的是雙相情緒障礙症,也就是俗稱的躁鬱症。男學生說,他原本認真學習,最近卻覺得做事都提不起勁,開始無故翹課,作業也是勉強完成,不太想跟同學說話,幾乎都窩在宿舍裡不想出門,感到莫名的低落,甚至有想自殺、結束自己生命的念頭。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醫學部醫師鄒長志解釋,雙相情緒障礙症是一種周期性出現情緒過度亢奮或情緒過度低落的疾病,同時合併出現心理、生理和行為上的其他症狀。在躁期或輕躁期時,可能會出現情緒過度愉悅、過度熱情或信心、話量比平常多、睡眠需求減少、覺得自己反應敏捷、精力充沛、容易衝動或與他人發生衝突。在鬱期時,可能會出現情緒過度低落、興趣減低、食慾減少、體重減輕、睡眠障礙、反應偏慢、整天不想動、無精打采、有罪惡感、甚至有自殺意念或企圖。評估雙相情緒障礙症時,最重要的是要和憂鬱症做區分,因為雙相情緒障礙症的病友大部分都是鬱期的時候才會願意來醫院就醫,這時若沒有仔細評估,則有可能會忽略病人過往的躁期或輕躁期表現,而誤以為是憂鬱症。鄒長志說,雙相情緒障礙症和憂鬱症是兩個不同的疾病,治療上也有所不同,若沒有使用正確的藥物,有時非但不能改善病症、甚至可能誘發躁症發作。雙相情緒障礙症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口服情緒穩定劑和抗精神藥物,也會依據不同病人的狀況,安排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或復健治療。針對病情嚴重的特殊病人,也會安排住院治療,透過護理師、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的整合醫療團隊的介入,共同改善病人的病情。相情緒障礙症與遺傳有關,有遺傳體質卻不一定會發病,個人的心理性格、成長發育、環境壓力與適應能力都可能與疾病相關。因此除配合醫師治療外,平常應多嘗試暸解自我、察覺自己的情緒、培養正向思考與抒發壓力的因應能力,都有助於減少發作,維持平穩的生活。 ※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
2022-06-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長新冠九大症狀這種最痛苦 惡性循環生活品質差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曾公布COVID-19感染後的九大症狀,彰化縣有3名婦女有其中多種症狀逾一個半月,但最痛苦的是失眠,沒睡好讓其它症狀加劇,經過向醫師求助,放鬆心情配合藥物治療半個月,逐漸獲得改善。37歲劉姓患者擔任公司主管,確診居隔期滿後,上班時間內密集打電話回辦公室叮嚀工作,看似精神飽滿,但同事既覺得她很焦慮又滿面倦容,原來劉女整晚失眠影響情緒,白天無法好好上班,擔心工作沒做好就加強督促同事認真工作。「染疫前上床5分鐘就睡得像豬,染疫後醒著到天亮。」50歲黃姓病人是餐飲店長,確診居隔期滿上班就越來越難入眠,故意忙東忙東拖到晚上12點上床,直到天亮還是沒睡著;她說,以前無法同理同事失眠的痛苦,現在總算知道疲累卻睡不著的痛苦。劉姓患者不但失眠,也有胸悶症狀,黃姓病人還有一點喘和疲倦,她們都到衛福部彰化醫院康復整合門診就醫,胸悶及呼吸會喘等症狀由胸腔內科醫師開藥物治療,失眠的部分請彰化醫院精神科會診。精神科主任主任梁孫源表示,劉姓與黃姓病人都是責任感很重的職業婦女,因確診打亂工作計畫,擔心公司業績下降、餐飲店沒生意、孩子遠距學習效果不好等狀況,急切想重返正常生活秩序,各種壓力上身導致身心調節失衡,表現在外在症狀就是失眠,睡眠品質差將影響康復。「這些工作不是非你不可,你居隔的時候,別人也可以運作,不是嗎?」梁孫源對劉、黃兩名病人說,不要那麼執著於工作,晚上聽輕鬆音樂。經過心理師輔導和服用鎮靜藥物,已慢慢紓緩失眠的困擾。另1名61歲的邱姓婦女確診後失眠,到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科求診,中醫師張煒東表示,邱女伴有確診者康復後常見的胸悶、疲倦、乏力、心悸等心氣陰不足等症狀,服用生脈飲為主方的加減酸棗仁湯、天王補心丹等安眠調理藥,服用兩周已改善。衛福部彰化醫院指出,「長新冠」又稱為慢性新冠、新冠肺炎綜合症候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確診者在染疫後3個月內發生倦怠、易喘、肌肉痠痛、胸悶、焦慮、失眠等不適症狀,且持續超過2個月,無法用其它診斷排除者,皆統稱為「長新冠」。
-
2022-06-12 癌症.癌友故事
我是癌友9/厭世、孤獨、我要活下去:找人聊聊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中真的需要幾位可以為你不計代價「付出」的好朋友,無論你有多艱苦,他們都願意幫助你!而我就是這麼幸運的擁有。好友與家人輪班照顧,體會患難見真情。患難見真情,並不是作文裡的一句話而已,當你真正困在籠子裡,等著脫困時有人拿著鑰匙把門打開,然後你的心靈就自由了。我真正有好幾位這樣的好朋友、好同學、好同事,好到他們願意與家人排班來照顧我,甚至想要到家裡打掃,即使在疫情當下也不卻步。得知罹癌後為了整合就醫資源,與幾位朋友談論過自己的病情,我的態度並沒有低調到不讓任何人知道,相反的,資訊傳播的年代,有些朋友默默得知後,為了不打擾我,而選擇傳訊息鼓勵加油,我非常感激親友們的貼心。曾經看過一位罹癌台大醫師的自傳,裡頭提到她的妹妹為了照顧她,累死了,整天不斷有同事、同學、學生,一團接一團,剛坐下來又站起來,沒幾天,妹妹就想「辭職」不幹了。親友的探視都是關懷,但愈來愈多的人也認為,給患者多點時間休息及空間想想未來是有必要。住院期間剛好遇到疫情開始悶燒,探病被禁止,只剩一天兩次,到後來只剩一次,甚至還得事先預約,最後就只剩陪伴者可以出入。由於家庭人口簡單,幫手並不太多,此時就非常需要朋友的幫忙,還好有一位好友,就住在台大醫院附近,剛好可以輪替辛苦的老公回家休息,對於朋友們的幫忙真的很感動。生病過程的孤獨感、惡夢,黑夜常讓人喘不過氣。治療前,曾經罹癌的同事說,「生病的過程很難熬,化療的過程不是很舒服,整個過程即使有人陪伴,但孤獨、寂寞還是不斷出現,曾經參加過病友會,但年長的病友們説『自己活夠了,已了無遺憾』,但我還年輕,我還要活下去……最終還是得靠自己。」起初,還不覺得自己真的有這麼「弱」嗎?有家人、朋友陪伴真的「孤獨寂寞」嗎?但隨著治療開始起跑,每隔一段時間的化療,我終於有所體會。其實,早在開刀住院期間,恐懼害怕就不斷在夢裡出現,住院期間大概有一半的夜晚都是在惡夢中驚醒,有坐上失速列車航向斷崖;有帶著孩子出遊孩子卻失蹤,自己找不到旅館的位置;連工作的場景都曾入夢……這些惡夢掐住了脖子,讓我心跳加速到失控,潛意識裡不斷喚醒自己別再睡了,再睡就醒不來,強迫自己醒來後又恐慌到不知所以。我開始害怕睡覺,醫師開立的安眠藥,也只能讓自己睡個三、四個小時,但半夜醒來後就不敢再睡,黑壓壓的房裡只能望著天花板,想著有沒有明天的未來。我沒有任何信仰,但朋友們會幫我祈福,禱告、拜媽祖,老公也特地拿了佛像到床邊。當黑夜讓自己快要窒息喘不過氣時,會聽佛經、摸著佛像轉移注意力,這就像快要溺水的人只要抓住任何浮木都行,只要讓自己心靜下來一切就能好轉。心理支持很重要,允許自己悲傷,也適時向外求助。正當猶豫該不該照會身心科醫師時,情緒就慢慢地平穩下來,我用自己的方式解決了一小部份的問題,但在化療期間還是求助心理師。或許很多人認為,癌症治療為優先,心理支持是往後的事,但罹癌至今一年,仍覺得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患者會不斷的在沮喪、無助、孤獨之間徘徊。心理師告訴我,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反應,只是不甘心的念頭仍存在,我還無法像有些癌友認為,罹癌是個「幸運」,可以反省自己的過往人生,至今仍走不到這個境界。在化療期間副作用常讓人孤獨沮喪,疾病的苦與痛他人無法代勞代受,躺在床上望著窗外的天空會放任自己掉淚,當我狂奔至廁所嘔吐或拉肚子時,也會氣到飆髒話。我允許自己悲傷,但當快撐不住時就會對外求救,打電話跟好友訴苦,你要相信你不是一個人,是有人可以陪你,一定可以走出來。
-
2022-06-11 養生.人生智慧
前氣象主播李富城想念愛妻,過馬路恍神警覺生病! 憂鬱助長失智,透過運動交友走出失落與悲傷情緒
擁有超過30年氣象播報經驗的李富城,預測功力被譽為「氣象神算」,顛覆傳統的播報方式更讓人印象深刻。卸下主播職務後仍用心經營生活,與結褵55載的另一半享受退休時光,但2019年愛妻病逝,他封閉了二年多,孤獨與茫然感湧上,直到記憶力大減才驚覺事態嚴重,擔心失智症上身。退休後努力經營生活 一夕生變故自空軍官校氣象正科系畢業的李富城,熱愛研究氣象,以上校官階申請退役後,進到電視台擔任氣象撰稿員,當時已經54歲。七年後,為了爭取上螢光幕的機會,他毛遂自薦表示願意創新氣象新聞播報,灰髮模樣在年輕主播群中格外引人注目,憑著多年在軍中的「追風」經驗,脫穎而出如願站上台前。多次精準預測颱風走向,再加上生動的「說氣象」功力、活潑解說氣象諺語,甚至還開啟了氣象call-in浪潮,親切的「李伯伯」形象深植人心。李富城受到觀眾愛戴,即使自電視台離職,仍以自由氣象人的身分受邀在颱風期間播報分析走向;82歲,正式告別螢光幕後,他在臉書發布自製影片《李富城說氣象》,延續氣象專業。除了學習3C科技、電腦軟體應用,李富城與太太張至妹享受沒有工作壓力的兩人世界,保持爬山、旅遊等興趣,人生下半場自在安好。然而這一切都在一瞬間戛然而止。想念愛妻 過馬路恍神警覺生病「2018年10月8日,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一天,至妹腹痛難耐就醫,就診後宣告大腸癌三期。」李富城忘不了當時的驚恐害怕,平日都有健身習慣,也很注意養生的人怎會罹癌呢?痛哭之後,決定接受手術和化療,但治療狀況並不佳,隔年7月,抵不過癌細胞的侵襲,摯愛在家中走了。這段時間,李富城陪伴進出醫院、求主聆聽禱告,盡力滿足愛妻的願望,最後依然天人永隔。陪病治療期間,李富城每天擔心病情,夜裡,死亡的恐懼如陰影般揮之不去,不時崩潰痛哭:「為什麼是我們?」隨著妻子的身體每下愈況,意志也跟著消沉,在生命畫下終點的那一刻,心已死去大半。結髮55載的愛妻離世,李富城精神渙散猶如冷灰,對所有事情都意興闌珊,把自己封閉起來,緊接著新冠肺炎來襲,幾乎到了足不出戶的地步,慢慢出現肩頸痠痛症狀。只是,身體的痛苦比不上心裡的糾結,喪妻之痛如此折磨,生活漸漸沒了目標,每天都過得空虛,長達二年的閉關狀態,直到某天出門到郵局辦事,過馬路時卻被自己的行為嚇到。「我怎會走到這裡?」他說,熟悉的路程變得陌生,甚至忘了原本要做什麼,猛然一回神,發現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腦中閃過「失智症」,擔心罹患不可逆的大腦退化病變。運動交友 走出失落與悲傷情緒回想過去學習力佳、記憶力好,播報過的颱風在哪一年都能記得,這二年卻時常健忘失神。李富城正視問題,就醫做核磁共振以及認知功能檢查,初步結果是嚴重憂鬱引起的功能障礙,「我不想得失智症。失去太太已經很痛苦,我不想再忘記家人、不想迷糊離世。」李富城說,母親在晚年時也有失智症狀,擅長的毛衣針線常打錯,也會懷疑有人要偷她的錢,應該是「被害妄想」的關係。李富城打起精神,做運動、出去走走,包括經營臉書與網友互動交流,許多人鼓勵他重拾長才,於是「李伯伯」又在臉書上談論氣象,偶爾也分享做菜心得,回憶母親的廚藝。再次找回生活節奏,每天早起查看氣象資料,回覆朋友或網友的提問,原本不定期舉辦的網友會,又恢復偶爾相聚,療癒彼此的心,跟朋友出遊,鬱悶的心都打開了,雖然傷痛仍在,但他希望好好活下去,告慰妻子在天之靈。憂鬱助長失智風險 走出社交孤立「失智什麼時候會來不知道,我能控制的是延緩惡化速度。」李富城努力讓自己放開心態、走出社交孤立,接觸不同的人事物,尤其是數位科技。他聽從醫師的建議:設定人生目標、常運動、多與人互動、生活作息規律,後三項已經達標,接下來是規畫家人環島行程,以及繼續經營最愛的氣象。李富城以過來人的身分發聲,暮年喪偶怎能不悲痛,但長期憂鬱會助長失智風險,只能靠自己、靠家人、朋友拉一把,回到生活軌道,期許人生另一個階段的開始。老年憂鬱與失智症失去活力並不是正常老化,很可能是老年憂鬱症的警訊,家人要多注意長輩精神狀況,包括性格與作息改變。心理師黃珮雯說,老年憂鬱症常伴隨著身體疾病,較難察覺,不要以為「上了年紀都會這樣」,憂鬱情緒長久累積會引發失智症,屆時只能透過藥物及非藥物治療改善症狀,無法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