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30 失智.像極了失智
搜尋
心理師
共找到
590
筆 文章
-
-
2021-10-25 癌症.乳癌
年輕未婚罹三陰性乳癌 醫師:先凍卵再治療
對於年輕未婚的女性罹患惡性的三陰性乳癌,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乳房外科主任陳豐仁今天表示,為了癒後結婚生子著想,請患者先做凍卵保存,也搭配停經針劑保護卵巢。澄清醫院今天發布衛生教育訊息指出,1名28歲未婚女性自行摸到左側乳房有一硬塊,因擔心跟媽媽一樣同為乳癌,所以遲遲不敢就醫,最後鼓起勇氣到乳房外科門診,經乳房超音波顯示腫瘤已達3.4公分,再經切片化驗,確診為三陰性乳癌。陳豐仁說明,三陰性乳癌是屬最惡性乳癌,對於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都無效。經基因檢測後發現患者的乳癌屬先天基因突變,也就是來自母親的遺傳,鑑於三陰性乳癌的險惡,需有一完整的治療計畫,首先給予化療讓腫瘤萎縮。陳豐仁表示,因為考慮化療可能會使卵巢受損,為了患者癒後結婚生子著想,請患者先做凍卵保存,並搭配停經針劑,保護卵巢做日後自然受孕的可能。也讓個案管理師、社工師介入,提供假髮租借、營養諮詢、心理師諮商等;加入病友群組,由病友分享過去經驗,使患者在充分的心理準備下接受後續的治療計畫。經2個流程的化療後,陳豐仁說,患者的乳癌腫瘤已縮小為1.7公分,預計再做6個療程的化療,就有可能將乳癌腫瘤完全萎縮,留下的腫瘤殘跡再以手術清除,一定可以保留完整的乳房,這也是目前乳癌治療的最好選擇,不一定在發現乳癌後就慌張的立即予以手術切除,讓乳房產生很大的破壞。
-
2021-10-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或快篩陽性居家隔離 可領每天千元防疫補償
防疫補償請領資格擴大,衛福部公告,COVID-19本土疫情期間,凡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快篩陽性或解除隔離治療後的居家隔離者,可領每天新台幣1000元防疫補償。衛生福利部近日公告修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隔離及檢疫期間防疫補償辦法」,將在家確診者、快篩陽性或解除隔離治療後的3類居家隔離對象,納入防疫補償範圍。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副司長蘇昭如告訴中央社記者,先前防疫補償是針對因接觸確診者遭匡列隔離或部分入境檢疫者,而確診者依法必須配合隔離治療,原本並非防疫補償對象。蘇昭如說,考量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疫情爆發期間,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因醫療量能吃緊並未住院,僅居家隔離,但仍無法工作,國家也未提供醫療資源或支出隔離治療費用,因此予以合理補償。此外,本土疫情期間,衛生單位針對快篩陽性個案等待PCR採檢期間居家隔離,或確診者解除隔離治療後尚須再7天居家隔離,蘇昭如說,這些對象也一併納入防疫補償範圍。蘇昭如表示,3類增列為防疫補償對象,將追溯至今年5月11日本土疫情爆發起,收到「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處所(居家)隔離通知書」者皆適用,而相關防疫補償請領規定不變。依照防疫補償請領規定,衛生主管機關認定受隔離或檢疫者,只要在被隔離或檢疫期間遵守防疫規範,且沒有支領薪資,就可以提出申請。蘇昭如說,新制於19日公告上路,符合資格者,可申領防疫補償每天1000元。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說,染疫或疑似染疫被隔離,原本生活都被打亂,多少都會擔心房租、生活費沒有著落,以集中檢疫所為例,醫療團隊每天都會逐一和住民聊聊,一旦察覺心理狀況有狀況,會立即請心理師介入。亞東醫院外科暨創傷加護中心主任洪芳明則說,國內COVID-19確診者約25%情緒受到影響,一方面是面對未知疾病的擔憂,另一方面本土疫情大多是全家人同時染疫,對家人的憂心或經濟問題,對患者來說都是打擊。洪芳明指出,該院統計也發現,疫情期間患者欠費比例有明顯攀升,他相信沒有人想欠醫院錢,顯示民眾在疫情期間經濟狀況確實受到影響,若提供防疫補償將有助緩解民眾經濟重擔。
-
2021-10-1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和生命握手——記與L先生相處的時光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分享持續關懷病人與家屬的心得」。這幾年來,不少醫學教育文獻指出鼓勵醫學生在分科實習後,持續與照顧過的病人與家屬保持聯繫,可以更深入地學習疾病的醫學知識,以及同理病人與家屬因病而苦的感受。我們很高興這三位醫學生同意將他們的報告發表於「醫病平台」,希望透過文字的真情流露,社會大眾可以了解,醫學生在教學醫院的醫師指導下,參與病人的照護,使醫學生獲得實作經驗、病人得到貼心照護,達到雙贏的醫學教育願景。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繼續培育有愛心有能力的好醫師以照顧我們的全民。 第一次見到L先生是在五個月前的一次會診,我外科實習的第一個月。右胸擺著引流管的L先生戴著鼻導管氧氣,還是微微喘氣,高大的身材將病床上下擠滿,眼神空洞地聽著胸腔外科老師反覆解釋著肋膜剝除術的目的與風險。「手術不會切除腫瘤,我們只是希望可以清理胸腔的感染,爭取後續做化學治療或免疫治療的機會。」外科醫師如是說,病房內的家屬含著淚大力點頭,而L先生惶然的瞳孔沒有反射出任何疑問或期望,只是輕輕點頭。 L先生,三十四歲,三月以來開始久咳不癒,感覺呼吸有壓迫感時惡性胸水已經淹過他一半的右肺。在外院確診第四期肺癌,到我們醫院時,快速擴張領土的腫瘤也帶來難以壓制的膿胸感染,而這天討論的肋膜剝除術,就是我們希望能為他開出的一條通往癌症治療的路,又或者,度過眼前張牙舞爪的肺部感染。 後來聽說L先生的手術順利,終於可以出院,我在心裡默默地祝福他後續治療順利,後來幾輪換科實習,久了也沒有再追蹤他的消息。直到上個月在一般內科實習,在新入院病人清單上才又看見了他的名字。 這時的我才從病歷中知道那次出院後,他陸續接受放射線治療、四次全身性的化學治療,並在兩週前嘗試第一次的化學與免疫治療組合。這次入院的幾日前,他在家中走路時突然呼吸喘加劇,一直沒有改善,且右側髖關節骨轉移處的疼痛雖然正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卻也漸漸超出目前口服嗎啡劑量的控制。 X光上,原本右側的肺部空間被白色佔滿,推測原先還有部分功能的右上肺這次也塌陷了,L先生基本上只依靠左肺維持全身氧氣的交換,而這重要的左肺出現肉眼可見、腫瘤轉移的白點。電腦斷層進一步證實我們的猜測,除了右肺腫瘤持續擴大,在其他器官也出現新的轉移,伴隨而來的肺部感染也在影像上被發現。數個月來的治療並沒有讓癌症被壓制,肺部腫瘤仍然不客氣地佔據更多器官與養分。 住院第三天夜裡,L先生發起高燒、喘不過氣,斷斷續續的咳嗽伴隨濃痰,雖然立刻換上了後線抗生素,並改成利用非侵襲性正壓呼吸器輔助呼吸,因為感染及呼吸狀況的不樂觀,我們在隔日早上向L先生和他太太提出轉至加護病房插管治療的建議。L太太問:「插管可以治好的機會大嗎? 我可以跟他一起去加護病房嗎?」眼淚從她的眼眶不斷流出,她始終緊握丈夫的手而沒有抹去淚痕。我們說明以L先生目前的情況,希望插管維持呼吸的通暢,幫助他度過這次感染,不過對於之後順利拔管的把握坦白說僅有五成左右。雖然L先生十分年輕,但電腦斷層顯示肺部狀況,讓我們對靜脈輸注的抗生素療效無法有太高的期望,且加護病房規定家屬不能陪同。 「那個(插管)沒有用的啦……我們在這裡就好……」L先生拍了拍妻子的手,拒絕了插管,他說如果不能和家人待在一起,而且不能保證插管後可以拔管,在內科病房用現在的方式治療就好。病房裡,呼吸器規律地將氧氣打入他的肺部,只能看見一側胸口隨之起伏,他開始用力拍打右大腿骨轉移而痠痛不已的位置,扭動高大的身體,表情也糾結在一起。我們於是加開了一劑緩解喘和疼痛的嗎啡,遞給L太太一張衛生紙,即使不能夠吸乾她的淚水和心痛。 那個週末,我放心不下L先生的狀況於是去了醫院一趟,從病歷系統的生命徵象圖表中,看見雲霄飛車般上上下下的體溫,不斷拉高的止痛藥劑量,以及病患譫妄時所需要的鎮靜藥物使用。在護理站猶豫了一陣子要不要去病房看看L先生和他的太太,想著如果此刻不去,明天早上來還見得到嗎?也想著如果走進到病房,面對L太太的悲傷,我該說什麼、能做什麼以陪伴那樣的難過呢?後來我還是輕輕敲了L先生病房的門。 那天,使用了鎮靜藥物的L先生闔著眼在休息,L太太給我看了手機裡一家人出遊的照片,照片裡L先生單手抱著兩歲的兒子笑得非常開心。她說他們始終抱持希望,即使腫瘤科醫師說過治癒的機率不到一成,但腫瘤仍然在進展的消息,在那天把一直努力忍耐各種治療副作用的L先生擊垮了。L太太說起他們當年結婚沒有拍婚紗,計畫今年年底才要去拍全家福說起L先生的人生還有很多計畫,他有很多家人朋友,事業剛起步,三個孩子也都還正快速的成長,有很多想要一起去的地方。她說今天他們完成了DNR的簽署,但希望還要過很久很久才會用到,護理師詢問她假如真的到了要和L先生告別的時刻,希望用甚麼方式帶他回家,她不了解為什麼明明L先生還在接受治療,我們就開始提醒他要為L先生過世後的一切預做準備,她不想要準備,她希望一切都不需要,不需要和認識十七年的先生告別。 L太太看著L先生乾燥龜裂的嘴唇,告訴我他常抱怨正壓呼吸器勒住頭部很不舒服,一直想要喝水卻又怕嗆到。說著說著,淚水又流了下來,一面流淚一面說他們年初才和孩子們一起旅行,說好明年還要再去,淚中有笑,笑裡也有無法掩飾的悲傷。我坐在一旁輕輕抱著她,不曉得該說什麼,想著明天是否可以在來醫院前為L先生買一條護唇膏。 經過幾日的努力,L先生的感染狀況回到所謂「不穩定中的穩定」,他在白天裡清醒的時間增加了,在高濃度氧氣的輔助下可以維持血氧也不會覺得喘,鼻胃管的餵食和消化功能也都順暢。不過,高燒仍持續,氧氣無法再調降,腫瘤多處轉移的疼痛也開始日夜困擾著他。隨著住院時間的拉長,起初因為感染狀況略有起色的小小快樂,漸漸被身體上此起彼落的疼痛,以及無法出院的恐懼取代。 作為醫療端的我們,看著他體溫曲線並未隨著呼吸症狀改善而進步,且幾次嘗試能無法換成低濃度的氧氣面罩後,也意識到L先生的感染雖然可以維持現有治療,但他恢復到足以接受下一次腫瘤治療的機率微乎其微。甚至,略有風吹草動,勉強控制的感染仍有很高機率惡化成敗血性休克,奪去他的生命。這位年輕的病人,年輕的丈夫、爸爸,需要了解疾病作為敵軍幾乎奪走了大多數的戰場,我們已經和他一起守在最後一道城牆之下。 L先生在一天早上比著自己的右側胸口問我:「這個會好嗎?」我重複了老師們前幾日的解釋,告訴他我們正在使用後線抗生素治療感染,但目前針對腫瘤的治療只能暫緩,等情況若能更穩定再和腫瘤科醫師討論。L先生表示了解,沒有再多問,但眼神中有早已明白的無奈。後來回想起,我十分後悔自己當時沒有更多問一些他這麼問的原因,沒有詢問他真正在意的事情。即使我明白他那句「會好嗎」指的並不只是感染,但當時的我沒有勇氣進一步探詢他對疾病的想法和憂心。 每天早上我都會詢問L先生:「今天還好嗎?昨天睡的好嗎?有哪裡不舒服嗎?」而每一天,他都回答睡不好並指出新的疼痛點,右腹、右背、右大腿、左前胸、左肩等等位置輪流出現,有時用柑橘精油按摩可以改善,有時按壓一次PCA嗎啡可以緩解,有時卻需要額外的藥物才可以讓他暫時脫離疼痛的糾纏。他說他沒辦法好好睡覺,害怕晚上會突然無法呼吸,也怕晚上會又發起高燒,甚至就這麼離開,所以不敢睡覺,但醒著又會感到全身疼痛。 我們會診了身心科、復健科、社工師、心理師,也找安寧緩和團隊進行共照,為他的疼痛控制,以及面對疾病與死亡的焦慮提供協助。記得第一次,我們想L先生提起是否有考慮轉至安寧病房,有更完整的團隊可以進行更細緻的疼痛與症狀控制,也有更多醫護人力可以時時注意他的不適,但他和太太十分慌張地拒絕了,他們希望繼續在一般病房「治療」,隨後L先生抱怨起突然的疼痛,於是對話便中斷了。 後來幾次類似的對話,每當話題將要觸及L先生對疾病或死亡議題時,往往會被疼痛的問題打斷,讓當時的我十分困惑是我們給予的疼痛控制品質不佳,還是L先生心中也不願意深談或細想疾病進展與接近死亡的問題呢。心理師準備了相框讓他可以用貼紙裝飾,作為送給孩子的禮物,不過每日去都看到相框擺在窗邊遲遲沒有動靜。L先生的病房電視經常撥放著卡通,有時他看著便留下眼淚,L太太說那些都是小兒子在家裡經常看的,L先生很久沒有看到兒子非常想念,兩歲的孩子總是隔著視訊螢幕向爸爸媽媽討抱抱,掛了電話後心裡更加捨不得。 在照顧L先生大約半個月後,疾管署公布醫院即將放寬特殊病房探病限制的新聞,雖然一般病房仍尚未開放探病,但安寧病房可以每日固定時段有訪客探視。我們於是再次提起目前兩週的抗生素治療即將完成,但目前仍需要高濃度氧氣,無法進行腫瘤治療,疼痛控制仍不讓人滿意,是否考慮轉至安寧病房,讓更專業的團隊提供疼痛緩和的治療,並且能有更多家屬探病的機會。 聽見能和家人朋友見面,L先生抬起頭,和我們再次確認安寧病房是否還會給予抗生素、氧氣等治療,以及探病規定和一般病房的差別,然後堅定地說他希望轉去安寧病房。L太太也和我們分享她在網路上看見其他家屬分享在家人安寧病房接受照顧的故事,告訴我們她先前很不能接受安寧,以為那就是停止一切治療等待死亡,但她看了別人的分享,才漸漸了解安寧病房仍然可以進行需要的治療,還可以有洗澡機、有更多人一起照顧和關心她先生,若狀況穩定,也可以安排出院及居家安寧的照顧。和家人討論過後,L太太和其他的家人都很支持L先生想轉至安寧病房的想法,也順利地轉床,到另一間擁有不同側風景的病房。 在L先生轉至安寧病房後,我去探望過他兩次,幸運地都遇到他精神與心情都算不錯的時段。他愉快地和我談論昨天吃到了一直想吃的速食,而且L太太去便利商店大補貨,買了他喜歡的香草冰淇淋和果凍。他說昨天見到從小一起長大的堂兄弟,聊了很多,孩子們假日也會從台中過來台北看他。不過偶爾晚上會尿失禁,需要旁人幫忙清理讓他十分挫折。他和太太時不時會有小小鬥嘴,兩人笑著談論孩子們的學校的功課,談論颱風要來了但似乎不會放假。 病房的窗台擺著L先生和太太的合照,還有終於完成、送給三個孩子的相框,他為三個孩子選擇了不同的動物貼紙做裝飾,依照他們的個性,完成了可愛又繽紛的邊框,準備等孩子們來的時候可以合照,放進相框裡。 結束實習的那一天,我告訴L先生我要離開這家醫院,去下一站實習了,祝福他和太太都可以平安、保重,也感謝他們這段時間對我的親切和關心,讓我可以陪伴他們這段時間。輕輕摟了L太太的肩膀,也和L先生握了手,那天L先生的手十分溫暖、厚實、充滿力量,他們祝我未來順利、天天開心。 離開病房後,我忍不住落下眼淚,想起認識L先生和L太太的將近一個月,經歷的病情變化與安寧照顧的學習,都讓我意識到自己還有很多可以更細緻地照護病人的地方,也有可以更好地回應病人的焦慮與擔憂的時候。或許未來很難有機會再和L先生見面,但那一日他握住我的手的溫度,祝福我順利成為一位醫師的表情,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
-
2021-10-06 新聞.元氣新聞
心理疾患是貴族病? 諮商治療研議納健保
吳媽媽因為情緒不穩看身心科,服藥治療後雖情緒較穩,囤積症無法改善,也沒有健保給付的治療可用,吳家經濟難以承擔自費療程,只能眼睜睜看著家裡堆滿東西,家庭氣氛惡劣。「為什麼身體疾病大多可以用健保,造成更大困擾的心理疾患,卻因被定義在診斷的模糊地帶而得自費?」抱持這份心情,吳小姐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提案「將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納入健保」,獲5882人附議支持。健保署昨日召開協作會議,吳小姐及三位附議人現身說法,獲得健保署署長李伯璋正面回應,承諾會進行內部研議程序,審慎考慮。附議人陳小姐說,從小家裡問題就很多,父母為錢大吵、兄長會性騷擾,「我常跑到窗邊祈禱,希望這一切趕快結束。」當她瀕臨崩潰邊緣打電話去衛生所,想預約諮商,對方卻說要等一個月,「社會安全網的存在,我真的感覺不到。」「難道心理疾患是貴族病嗎?」附議人劉先生說,十多年的憂鬱症,看過許多心理師,最後遇到比較契合的心理師,才終於穩定改善。心理治療需要中長期的介入,病人需要多方嘗試、配合,但因健保不給付的諮商心理師,病人可能好不容易存了錢,卻只換來經濟能力的磨損。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說,全國鄉鎮區有免費或優惠的心理諮商服務據點,覆蓋率達93.8%,但附議人楊先生指出,大多數人不知道有這項服務,他得知後致電預約時卻被拒絕,理由是只能服務有精神疾病或自殺的個案。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表示,現行健保制度排除諮商心理師,只有不到兩千名臨床心理師投入健保服務,多數民眾「看得到、吃不到」,常常是嚴重到需要住院時,才能獲得健保給付的心理治療服務。諮商心理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雅羚表示,很多民眾沒有經濟能力去做心理治療,長年累積痛苦,希望諮商心理師也能成為健保精神醫療團隊的有力成員,幫助更多人在精神疾病初期,及早停止走向惡性循環。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10-05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心理疾患是貴族病?健保正研議不再獨漏諮商治療
吳媽媽因為情緒不穩而去看身心科,服藥治療後雖情緒較穩,囤積症無法改善,也沒有健保給付的治療可用,吳家經濟也難以承擔價格高昂的自費療程,結果只能眼睜睜看著家裡堆滿東西,家庭氣氛惡劣。提案「將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納入健保」 5882人附議「為什麼身體疾病大多可以用健保,造成更大困擾的心理疾患,卻因被定義在診斷的模糊地帶而得自費?難道窮人就只能一輩子這樣過活?」抱持這份心情,吳小姐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提案「將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納入健保」,獲5882人附議支持。健保署今特別召開協作會議,吳小姐及三位附議人現身說法,獲得健保署署長李伯璋正面回應,承諾會進行內部研議程序,審慎考慮。附議人陳小姐說,從小家裡問題就很多,父母為錢大吵、兄長會性騷擾,「我常常跑到窗邊祈禱,希望這一切趕快結束。」她從國中到大學都會想辦法會去輔導室尋求協助,但每次升學或輔導室換實習生,一切就要重來。瀕臨崩潰邊緣打電話去衛生所,想預約諮商,對方卻說要等一個月,「社會安全網的存在,我真的感覺不到。」因健保不給付!病人經濟無法負擔「難道心理疾患是貴族病嗎?」附議人劉先生說,十多年來的憂鬱症,讓他看過十幾、二十個心理師,最後終於遇到比較契合的心理師,才終於穩定改善。心理治療通常需要中長期的介入,病人需要多方嘗試、持續配合,但因健保不給付的諮商心理師,病人很可能好不容易存了錢,最後卻只換來經濟能力的磨損。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說,全國鄉鎮區有免費或優惠的心理諮商服務據點,覆蓋率高達93.8%,但附議人楊先生的經驗完全不是這樣。楊先生說,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有這項服務,即便他是因朋友在衛生局上班而得知,致電預約時卻被拒絕,理由是資源人力有限,只能服務有精神疾病或自殺的個案。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延伸閱讀:全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一覽表】點數過低、人力不足、限定職類3大問題!諮商心理師對醫院來說是「賠錢貨」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醫療事務委員會召集人蔡曉雯分析,對於民眾來說,重點不在於取得諮商心理師或臨床心理師的服務,而是要有服務、資源要夠。但健保給付心理治療有「點數過低、人力不足、限定職類(排除諮商心理師)」等三大問題,導致諮商心理師對於醫院來說就是「賠錢貨」,沒缺乏聘用誘因,就算等著要做心理治療的民眾大排長龍,諮商心理師也幫不上忙。其實依照心理師法,在心理發展偏差與障礙、認知情緒或行為偏差與障礙、社會適應偏差與障礙、精神官能症,都是諮商心理師的法定業務範圍。根據衛福部醫事司2020年最新資料,臨床心理師1662人,1233人執登在醫院;諮商心理師領照2718人,僅344人執登在醫院。相對應的健保給付項目,都限定由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精神治療團隊成員執行,但成員不包括諮商心理師。健保制度排除諮商心理師 多數民眾「看得到、吃不到」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表示,根據國衛院的預估,諮商和臨床心理師總人數五千多人,可因應全國人口所需的服務。現行健保制度排除諮商心理師,結果只有不到兩千名臨床心理師投入健保服務,多數民眾「看得到、吃不到」,常常是嚴重到需要住院時,才能獲得健保給付的心理治療服務,違背了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宣示強調預防醫學的健保改革方向。諮商心理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雅羚表示,很多民眾沒有經濟能力去做心理治療,長年累積痛苦,希望諮商心理師也能成為健保精神醫療團隊的有力成員,幫助更多人在精神疾病初期、病況還沒有固著下來之前,及早停止走向惡性循環。精神醫學會健保小組召集人郭錫卿則建議維持現狀即可。因為健保是給付以疾病治療,但在精神健康的範疇,可細分為心理問題、心理疾病、重大精神病三個層次,他提醒勿將三者混為一談。在心理問題的層次,就像高血壓前期一樣,還不算疾病,不能只靠健保,而這部分就是諮商心理師可以處理的。但在疾病層次,有些涉及到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變化,用藥就是必要的醫療。「健保不怕問題,重點是要解決問題,第一步就是聽大家的聲音。」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自己大學時期就擔任過救國團的張老師專線志工,接聽過不少求助電話,深切認同心理治療的必要性和專業價值。李伯璋表示,針對這次會議重點,健保署會展開內部研議。目前相關給付點數確實偏低,精神科使用的健保資源也以用藥為主。希望健保能努力控制不必要的浪費,進而善加分配有限資源,給專業人員應有的報償。
-
2021-10-0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中風後憂鬱常被忽略 尋求篩檢治療
中風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五名,隨著生活型態、環境及飲食習慣改變,愈來愈多30至50歲的腦中風患者出現,中風有年輕化趨勢。腦中風後肢體無力是最顯見症狀,但「中風後憂鬱」卻是常被忽略的隱性症狀。中風後第一年約三分之一患者有中風後憂鬱。中風後導致肢體偏癱或輕癱,讓原本可以獨立自主完成日常生活起居的人,一夕間變成需要他人協助,不管是只能臥床、需要輪椅協助等,都讓患者有失去自我的低落感,出現憂鬱情緒。引發中風後憂鬱的原因很多,中風後腦神經細胞的損傷,可能引起腦中神經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或神經滋養因子(BDNF)缺乏,抑或是傷到腦中特定的神經迴路,造成情緒的症狀。研究指出,特定部位的中風如前額葉與基底核,也與憂鬱有關。中風後造成的障礙程度與發生中風後憂鬱有關,通常愈嚴重者、需要他人協助愈多者,容易造成較大的壓力。像青壯年期中風,可能面臨經濟壓力是潛在因素,社會與家庭支持系統的程度也是因素之一,愈缺乏支持系統的患者,產生憂鬱的比率較高。另外,過往的人格、病史,例如再次中風、多重慢性病及曾有憂鬱症等,也可能是中風後憂鬱的危險因子。如果懷疑有中風後憂鬱時,應該尋求醫療團隊的協助,在旁照顧的家人或看護提供有用的觀察,同時透過醫師端一些篩檢的問題或量表協助診斷。研究指出,服用抗憂鬱藥物調節腦中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有助改善憂鬱症狀,穩定服藥後可讓患者的情緒穩定,重拾復健的動力。親友的陪伴支持與鼓勵也格外重要,可讓患者感受到被關懷,一起面對生活的改變,慢慢調適心態與重建心靈,化解憂鬱帶來的負面影響。面對憂鬱的患者,醫療團隊成員也能幫忙改善,例如復健治療時可以調整訓練方式,採用一些吸引患者的方式;如果有需求時,也可以透過臨床心理師協助心理諮商,協助處理情緒問題。許多照顧家屬也可能有憂鬱與焦慮的情緒障礙。研究指出,照顧時間愈長、醫療花費支出愈多,家屬的情緒障礙問題比率愈高。建議尋求可近的資源協助、加入病友團體,都能幫忙調解情緒,重建身心健康。
-
2021-09-29 養生.家庭婚姻
日研究:孩子2歲還愛先生的太太只剩三成四!心理師教你有孩子後婚姻維持的必修4學分
孩子2歲時你還愛老公嗎?日本研究指出,竟有將近七成太太回答:不愛了!其實,不是不愛了,而是媽媽已經累到沒有力氣愛。潔哥:有小孩後的婚姻才算是正式開始 婚姻的真實面貌是什麼?有孩子後才會知道。網紅「潔哥/李秉潔」2019年和交往18年的老公「岳妹」終成眷屬,婚後2年育有1女「FaFa」,卻突然在9月1日的IG發限時動態「奉勸大家千萬不要隨便結婚」,並於2日再發限動,她正在「思考下一步怎麼做」,老公「應該完全沒有看到限時動態或關心我的狀況」,但她強調「很多東西都是要經營的」,「目前還是維持原樣…打上來抒發一下心情而已」。 潔哥更在9月4日臉書發文,很多人都私訊她發生什麼事了?她承認最近跟岳妹是有點瓶頸期,「就是跟各位人妻一樣,人妻們應該非常了解我的心情,很常不爽老公時刻想離婚吧哈哈哈哈。」 她說,現在的重點在於「我覺得不爽的點,但岳妹似乎覺得這是小事,多次溝通無效」,讓她開始考慮要不要去做婚姻協商,讓專家看看他們的盲點是什麼?「這是我的下一步!遇到問題就解決,自己解決不了就找專業。」 不過,面對婚姻觸礁的問題,也讓潔哥非常感嘆,「我們在一起20幾年了,真的沒想到有小孩後會有這麼多摩擦!」她心有戚戚焉表示:「只能說有小孩後的婚姻才算是正式開始。」日研究:孩子2歲還愛先生的太太只剩三成四 難道生小孩後的婚姻,注定失落愛情?中崙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張璇表示,夫妻在產後失和的情況非常普遍,根據日本Benesse次世代育成研究所曾做過的一項調查發現,懷孕時有七成的女性認為自己很愛先生,但到了孩子2歲時,卻只剩下34%的太太還愛著先生,下降的幅度相當劇烈。 該研究指出,情感生變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先生不夠體諒妻子育兒的辛苦」,以及長期以來對家務、育兒工作不夠關切和投入,使妻子心生怨懟,造成關係緊繃、惡化。 張璇心理師提醒新手爸媽,當家裡多了一個新生兒成員,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壓力事件!即使寶寶的誕生是在父母的預期中,但還是會對原本平衡的家庭系統造成巨大的衝擊,夫妻必須對此有所警覺,提早做好準備。有孩子後婚姻維持必修4學分1.向伴侶表達自己的需要 張璇心理師表示,雖然傳統觀念認為育兒持家是女性的責任,但現今多數女性都要兼顧工作,因此讓另一半多參與育兒工作是很重要的。不少男性從小沒有做家事的習慣,加上在原生家庭看到的都是媽媽在做家事、育兒,因此容易對家務保持距離。 夫妻都需要適度減少工作及個人社交娛樂,來爭取與家人之間較多的相處,互相支持協助。張璇心理師建議妻子在懷孕時,就要多帶丈夫參與育兒準備工作,例如一起去媽媽教室、一起採買嬰兒用品。孩子出生以後,也要引導老公照顧小寶寶,別因為他做得不好就通通自己來。2.情緒平復後再溝通 張璇心理師指出,新手爸媽因身心壓力使衝突機會變多,為了不使關係進一步撕裂,要注意別在氣頭上溝通、要求對方要做什麼事,此時反而應該離開現場冷靜一下,等情緒平復以後再溝通;並時常表達對伴侶的關懷、鼓勵與體諒,因為彼此都在適應父母角色及更多的家庭責任。3.寶寶托育要預先安排 懷孕期間,夫妻最好先共同為子女出生後的照顧做妥善規劃和安排,設法多尋求育嬰方面的人力支援及社會資源(如台北市各區的親子館等),以減輕彼此的身心負擔與壓力。若不想給親友長輩帶,提早打聽住家附近的優良保母,夜間若須帶孩子回家照顧可先協調分工。4.營造共處的時間 試著安排小小的雙人假期,即使只有一天或半天也好,讓彼此可以有喘口氣的機會。或以週為單位,儘量找出雙方可以一起活動的時間,如每週有一個晚上可以單獨一起在外用餐或運動。未共處時,也可以多使用通訊軟體表達對伴侶的關懷與鼓勵。※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09-28 失智.像極了失智
幻覺都是失智症造成的嗎?原來「這些症狀」也有可能!
過去我們記憶門診曾經調查來診病患結果發現有一半以上的病人白天都有睡覺的習慣。在社會上也常常傳言說,"睡越多失智症越來越嚴重",這在臨床上表現的確好像是失智症的症狀,然而如果症狀只出現在某些時間,或是某些地方其他都表現正常,我們該如何說這是失智症造成的呢?案例一曾經有一位女兒婚後與丈夫住在父親家附近,每天早上女兒都會在上班前叫醒父親,跟父親吃個早餐,但每每父親被叫醒時,就不認得她,還問妳是誰?但過一陣子,父親又可以正確認出自己的女兒。其他時間都不會出現同樣的問題。案例二阿伯在半夜2點多醒來看到的視幻覺,在隔天早上還可以正確描述給家人聽。家人也很明確的證實他所說的話與前一天晚上他的經歷是一致的。其他時間也不會有幻覺,日常生活正常。在這兩個例子中我們發現,在失智症中無法解釋的問題:1、為何第一位父親在其他時間都沒有不認得女兒,唯有在一大早才會出現症狀?(有固定的症狀出現時間)2、一般認為中重度失智症才會出現幻覺,第二位為何可以記得他的幻覺內容(記憶力還很好,不可能是中重度失智症),不僅記得,他的生活也是可以正常自理的。因為這些症狀是失智症症狀,即使其他的日常功能是正常,臨床工作者,可能也無法說出為何有這些現象!比較可能被當成早期失智症的前兆。● 類睡症(parasomnia)在睡眠教科書上有一個章節稱為類睡症(parasomnia),可以解釋上述的問題,主要是發生在睡醒後會發生時間混亂,早中晚或過去與現在分不清楚,地點不認得或是找不到廁所房間,人叫錯或是不認得人,吃飽說沒吃/沒吃說吃過了,說一些奇奇怪怪的話或是做一些奇怪的事。● 睡前幻覺(hypnogogic),睡醒幻覺(hypnopompic)幻覺可能是視覺,聽覺,觸覺等。這些幻覺主要發生在睡覺前後,部分人是可以記得幻覺內容,部分無法記得。若我們加上這兩個原因,前述兩個病患的懷疑就可以迎刃而解,也不會被症狀誤導。而為何會越睡幻覺越嚴重?主要在於睡覺(特別是白天睡覺的人),白天睡覺時間一年比一年會更長,重複出現這些症狀的的頻率就越來越高。還有一部分因為白天睡太多,晚上就可能睡到一半就醒來,這些症狀也會發生,便被人們認為失智症更嚴重了,但沒想到睡眠時間也同時拉長。※溫馨小提醒:建議減少白天睡覺,應該可以減少這一類的問題發生。(本文獲「「黃耀庭臨床心理師」授權轉載,原文:幻覺 真的是失智症造成的嗎?)
-
2021-09-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患者7大後遺症 台大開診幫助復健
「不只是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輕症也會出現染疫後遺症。」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表示,研究顯示,新冠肺炎康復者會出現多達50種後遺症,常見7大後遺症,包含肺受損、體能退步肌肉無力、語言溝通、譫妄與認知障礙、吞嚥困難、焦慮憂鬱、日常生活自理困難等。其中以肺損傷、呼吸功能變差最多。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梁蕙雯指出,新冠病毒與一般病毒不同,新冠病毒除了會攻擊肺部,也會造成神經系統、免疫受損、凝血功能異常、腦部發炎等,讓患者康復後,後遺症不再這麼單純。梁蕙雯說,台大收治的多名新冠患者中,有的出現嚴重肌少症,體重從50幾公斤掉到40幾公斤,患者抱怨「怎麼補、怎麼吃,體重都回不來」,有些出現語言溝通問題,聲帶受損沙啞,特別是重症的年長患者,罹病後,氣不足、肌肉無力,每次說話只能吐出一到兩個字。這類後遺症也讓復健更具重要性。依照國外文獻顯示,舉凡只要需要住院的患者,後續就需要搭配復健恢復生活。中度患者因臥床加上肺功能受損,復健重點會著重在「心肺復健」,但重症的複雜度就會提高,可能還需要語言治療、職能治療、心理師、社工等多方面介入,必須提供「整合治療」,才能對症下藥。梁蕙雯表示,復健通常會從「急性期穩定」後開始介入。台大有多位高齡的重症患者,都在復健介入後開始恢復行走,且能逐步自理生活。有2位高齡85歲重症患者,曾插管也曾使用過高流量輔助呼吸系統,住院長達2個多月,透過2到4周心肺復健,都順利拔管,加上體能肌力訓練,也從不能行走到可以行走。梁蕙雯說,有患者剛開始評估巴氏量表完全是「零分」,經過一個月的復健,從零進步到40分,分數明顯提升。從原本完全需要仰賴他人,到現在可以開始自理部分生活。台大昨天宣布開設「新冠肺炎長期追蹤整合門診」,不僅收治院內治療患者,外院確診康復者若有需求,也能尋求台大協助。高嘉宏表示,此門診屆時將會於網路掛號系統中提供民眾掛號,院內照顧的康復者會優先讓先前的主治醫師協助看診,評估後續需求後再由其他科別的醫師做後續復健。
-
2021-09-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一張圖看新冠7大後遺症 台大長期追蹤門診他院患者也能就診
「不只是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輕症也會出現染疫後遺症」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表示,據研究顯示,新冠肺炎康復者會出現多達50種的後遺症,其中以肺損傷、呼吸功能變差最多。台大醫院整理重症染疫後常見的七大後遺症,包含肺受損、體能退步肌肉無力、語言溝通、瞻妄與認知障礙、吞嚥困難、焦慮憂鬱、日常生活自理困難等。台大同時也宣布開設「新冠肺炎長期追蹤整合門診」,不僅收治院內治療患者,外院確診康復者若有需求也能尋求台大協助。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梁蕙雯表示,新冠病毒與一般病毒不同,新冠病毒除了會攻擊肺部,也會造成神經系統、免疫受損、凝血功能異常、腦部發炎等,也讓患者康復後,後遺症不再這麼單純。梁蕙雯表示,院內收治的多名新冠患者中,有的出現嚴重肌少症,體重從50幾公斤掉到40幾公斤,患者抱怨「怎麼補、怎麼吃,體重都回不來」,有些出現語言溝通問題,聲帶受損沙啞,特別是重症的年長患者,罹病後,氣不足、肌肉無力,每次說話只能吐出一到兩個字。這類後遺症也讓復健更具重要性。依照國外的文獻顯示,舉凡只要需要住院的患者,後續就需要搭配復健恢復生活。中度的患者因臥床加上肺部受損,復健重點多會著重在「心肺復健」,但重症的複雜度就會提高,可能還需要語言治療、職能治療、心理師、社工等多方面介入,必須提供「整合治療」才有辦法對症下藥。她表示,復健通常會從「急性期穩定」後開始介入。院內有多位高齡的重症患者,都在復健介入後開始恢復行走,且能逐步自理生活。有2位高齡85歲重症患者,曾插管也曾使用過高流量輔助呼吸系統,住院長達2個多月,透過2到4週的心肺復健,都順利幫助患者拔管,加上體能肌力訓練也從不能行走到可以行走。梁蕙雯表示,有患者剛開始評估巴氏量表完全是「零分」,經過一個月的復健,從零進步到40分,分數明顯提升。從原本完全需要仰賴他人,到現在可以開始自理部分生活。高嘉宏表示,新冠長期追蹤整合門診屆時將會於網路掛號系統中提供民眾掛號,院內照顧的康復者會優先讓先前的主治醫師協助看診,評估後續需求後再由其他科別的醫師做後續復健;北市衛生局也委託台大醫院能提供服務給他願康復者,民眾若有需求也可以掛號尋求協助。
-
2021-09-19 新聞.元氣新聞
疫情感到焦慮恐慌 高雄「疫外危機陪你安心」助調適
疫情影響民眾生活,不少人有焦慮、憂鬱、失眠、恐慌情形,且防疫少出門,與家人相處機會多,也可能因家事或兒女教養等問題起摩擦,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為此攜手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開辦「疫外危機,陪你安心」團體,邀臨床心理師設計一系列情緒壓力調適活動,至10月8日止,都可上網報名參加。高市臨床心理師公會表示,衛生福利部去年統計顯示,受疫情影響,民眾到精神科就診次數較前年增加,常見的身心症狀包括焦慮、憂鬱、失眠、恐慌、頭痛、肌肉緊繃等,且因休閒娛樂活動時間減少,在家時間多,家人、伴侶、孩子間可能產生相處問題,關係變得緊繃,甚至爆發家暴與自殺事件。三級警戒期間,不少人工作和上課型態改變、經濟和生計受影響,也造成身心不少的困擾。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今年7月起邀請臨床心理師開辦「疫外危機,陪你安心」團體,內容包含情緒與壓力調適、正念冥想、親職教養、親密關係處理等,因應三級警戒,改為線上進行,讓民眾可以安全地參與。此外,也為防疫及醫護們特別設計正念團體,協助他們在緊繃之餘也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好好照顧自己。最後一梯次「在情緒中照顧己」團體,即起至10月8日推出六周,有興趣的民眾可上網報名。高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陳靖說,高市府衛生局為照護民眾在疫情下的身心健康,今年5月即與臨床心理師公會簽屬合作「疫外危機,陪你安心」計畫,6月起陸續推出線上紓壓安心講座、電台訪談,也對有進一步需求的民眾提供關懷訪視與個別諮詢,有興趣者可留意高市衛生局官網 https://khd.kcg.gov.tw/tw/index.php 或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官網 http://www.kcpa.org.tw/ 與臉書。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9-18 失智.新手照顧
初臨失智/長輩失智症狀嚴重嗎?6原則,教你如何長期追蹤、判斷嚴重度
無論失智症或中風的病患,目前是在醫院還是家中,要觀察患者的認知功能缺陷或精神症狀(以下簡稱症狀),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患者在家中時,可能因為家屬沒有醫療相關背景,每次症狀出現時,只能專注在如何解決問題,經常是無暇,也不知道該如何觀察起。而在醫院的臨床工作者,大部分只能根據家屬的口述,去了解病人目前的狀況,此時,「時好時壞」是大家描述症狀時常見的形容詞。其實,我們可以透過六個不同的面向,去量化時好時壞的問題(4WHF):1、Where觀察症狀出現的所在地方,我舉個比較容易理解的例子:是在家中或是外出時?或特別是在醫院。因為如果在醫院就診,可能代表病患比較願意外出,家人也比較有理由強迫他有出門的機會。在家中,則可能認不得人或叫錯名字,外出則什麼人都清楚誰是誰。2、What觀察有哪些症狀出現,現在的精神症狀如何?是否會算數?會認人嗎? 曉得物品的名稱嗎? 現在何年何月何日等等,以上都是有可能出現的症狀,這部分是家屬比較容易注意到的問題。3、When觀察在哪些時間會出現症狀,是在白天?還是半夜、睡醒時?或是沒睡覺時,也會出現。有許多症狀,可能會伴隨著睡覺出現,所以可以注意個案是否有這方面的傾向。4、Who觀察誰會遭遇到這些症狀,同一個症狀,個案可能會對不同人做不同的反應喔!例如:當媳婦問他問題,個案可能會說不知道;但孫子問時,個案就很積極的去想答案。也有對家人會出現某些問題,但對醫師就不會有問題。5、How觀察症狀如何發生,觀察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例如:當家人發現個案迷路回家之後,訊問清楚他當時的狀況,後續的情形,以及最後如何回到家。6、Frequency觀察症狀出現的頻率,將有助於照顧者和醫療人員判斷目前個案的嚴重度。過去曾經詢問一位重度失智症病患的兒子,了解病人在這一年能夠認得他幾次,家屬表示只有一次正確叫出兒子,其他都是叫弟弟,其他認識的人名等,這就可以顯示出個案罹病相當嚴重。評估頻率也需要方法●首先,觀察較少發生的症狀。如果正確反應的次數少(例如:認得家人的次數比較少),就記錄正確反應 ; 錯誤反應的次數少(例如:認錯家人的次數少),就記錄錯誤反應。其次,需要設定日期區間,例如在一個月裡或一週裡發生幾次。●最後,需要比較頻率。這部分特別有助於評估病患的嚴重度,譬如在106年的5-6月間,病人出現了3次不認得人;而在107年同期,一週就出現5次不認得人的情形,這樣就可以觀察到個案的衰退傾向。衡量頻率也需要注意,不需要每個月或是每週去看,因為如果是疾病造成的症狀,不會在短時間內會有太大的改變(庫賈氏症則例外)。「時好時壞」可以不再是抽象的形容詞,而是可以很具體的,透過分析、描述這些症狀,以便讓其他人更容易理解患者目前的病程,也較容易想出對應的方法。※溫馨小提醒:1、當認知或精神症狀出現時,別單純的處理症狀。2、以4WHF方法確立時好時壞的症狀。3、長期追蹤症狀頻率,有助於判斷病患症狀的嚴重程度。(本文獲「「黃耀庭臨床心理師」授權轉載,原文:描述失智症狀可以別再說「時好時壞」)
-
2021-09-11 失智.大腦健康
長輩年紀大記憶力一定會變差?原來是「太常這樣」大腦變懶
隨著年齡越長,記憶力越差,這是一個正常老化的過程;然而有一些人,卻是因為「環境助長」,他才表現出記憶力不好的樣子。有部分很體貼父母親的兒女,在生活中剛開始遇到長輩問「星期幾?」,馬上就回答:「今天是星期一啦。」若長輩問:「我的大孫子去哪裡了啊?」也是馬上就告訴他;要是問:「我忘記鎖鑰放在哪裡?」,子女晚輩更是馬上就幫忙找。其實,家人往往忽略了這些看似孝順的舉動背後,反而讓長輩們更順理成章的習慣問問題,因為「記性不好」不是一夕被改變的。凡事幫長輩做好,「助攻」了他的記性不好我們換個角度想想,如果每一件事都有人為你處理好、記好、做好;你還會想要自己去記、去想、去做嗎?還是覺得有人幫忙就讓他們去做吧?到最後就演變成每件事情,長輩都會回答:「忘記了」。另外也有一種可能,在初期,因為某些原因使長輩沒能記得一些事情,他們便因此認為自己記憶力不好,開始常常把記憶力差掛在嘴邊。這類的人,因為常常如此「認為」,每每遇到需要記得的事情,就說:「我記憶力不好、記不起來。」漸漸地,幾乎變成反射動作或自動化反應了,每問必答,而且不需要時間思考,直覺反應就是如此。再想想看倘若你一直相信自己:「記憶力不好」或是「記不起來」,你還會想努力思考、回憶事情嗎?因此,心理學上的「*自我實現預言」就會發生,每次發生,長輩就更加的確信自己記憶力不好。*自我實現預言:當你相信什麼事情會發生,它就必然成就。失智症狀嚴重了,因為生活習慣改變了這些問題很多都是表面上的問題。但實際上,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不少個案,是有能力記得事情的,特別是當他們遇到想要記得的事,也就是他們認為重要的事情時。●狀況一:有些高齡者很在意拜拜這件事,他也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不記得今夕是何夕,但「拜拜的日子」他卻記得;這跟我們所認為的記憶力不佳的問題有些違背。但往往家屬會忽略這些情形,再加上這些事情發生的次數較少,容易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狀況二:家屬認為他們很注重長輩的記憶力,可是隨著時間、環境的改變,我們的觀察方式就要跟著改變。譬如過去每週三是長輩該倒垃圾的日子(這是他一週裡面唯一需要負責的工作),所以他就會特別記得星期三,但對於其他的日子,就會不記得今天是星期幾。當家裡為了照顧他而請了一個外勞之後,倒垃圾的工作就被外勞接手,他就不會再去記哪一天是週三了。所以當我們看到一位長輩的記憶力不好時,我們可以去分析,他的問題到底是動機不高?還是能力不好?如此我們才能知道他們真正樣子,而不只是用表象去判斷。(本文獲「「黃耀庭臨床心理師」授權轉載,原文:你的「孝順」可能讓長輩記憶力變差的喔!」)
-
2021-09-06 失智.失智資源
輕中重失智者的綠洲/臺北市失智社區服務據點 新康居家職能治療所
位於重慶北路四段的臺北市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新康居家職能治療所,隱身於老士林的社區巷弄裡,外觀看起來傳統而樸實;然而推開門一看,裡頭卻別有洞天,有如一座快樂的「托老所」。職能師帶領團隊,自製教具,打造快樂「托老所」。由職能治療師洪于婷帶領包含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心理師、社工師、營養師的跨專業團隊,提供失智延緩課程設計與帶領,為長者身心注入一股活力泉源,是家屬及長輩眼裡的綠洲,該團隊在臺北市士林區、中山區共設兩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這也是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延緩失智者失能退化而佈建的士林區特色據點之一,方便社區民眾就近得到適切服務,減輕照顧負擔。洪于婷設計教材種類多元,由於她的先生也是職能治療師,兩人休假時會一起逛賣場,尋找看似一般的材料,回家將它巧手變身。例如,他們曾買回手指一般粗細的透明水管,裡面塞進金蔥接成圓形狀,就變成一個個閃亮亮的套圈圈,然後由工作人員伸出手臂,當成要套圈的支柱桿,鍛鍊長輩的手臂肌肉和手眼協調。輕、中、重度失智者,在此都能找到學習的機會。在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裡的每位長者都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卻罹患不同程度的失智症,初來乍到新康參與活動,仍保有不服輸的信念。「因此我們設計教案時,就盡量把輸贏的因素去除。」洪于婷舉例玩賓果,當長者排出一條線不是直接喊「我贏了!」而是等遊戲結束後,再一一檢視誰排出的線最多;另外也盡量不分組,避免有勝負之分。洪于婷表示,為長者設計職能治療課程也會分級,教具內容元素大多為配對、數字或顏色,輕度失智長者也許可以摺色紙,中重度長者就改以撕貼貼紙,把步驟拆解;或建議家屬回家讓長者把混在一起的紅豆和綠豆分類,都能促進長者的認知功能與手眼協調。不少重度的失智症長者,可能無法正確分辨人事時地物,有的據點常會拒絕這類長者參與活動,家屬也因照顧疲累,往往將長者送往全日型的失智安養中心。而失智據點新康士林所卻做到讓重度失智長者,和輕度、中度失智長者,甚至是年輕型失智症者一起上課。「我會請重度長輩坐在最前排,或最靠近我的地方做活動。」洪于婷說,有些據點或許因為擔心影響課程進行,會將重度長者安排在角落或後面的位置,但她卻花更多心力就近看顧重度長輩做活動。新康士林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有一位人稱之為「湧伯」的80歲失智長者,總是由妻子陪同來參加活動。湧伯病況其實已到了常重複講一樣的話,甚至偶爾和其他學員爭執,且沒有耐性等待;然而他才參加過幾堂麻將配對課程後,重複說話的情形就改善了。長者獲得正向回饋,為失智家庭帶來幫助和盼望。失智長者若能維持日常生活的行動,家屬就會備感欣慰。因此新康除了設計像是注音符號寶特瓶蓋、彩色馬賽克小磁磚拼圖等,讓參與課程的失智者動動手、動動腦外,也依能力分工,被分配課程小老師、掃地、排桌椅或擦桌椅等工作,長者每次前來都能度過充實的一天。問起年輕的洪于婷,如何以有如滿格電池的工作動力來為長輩安排這麼多事?常笑臉迎人的洪于婷感性地說:「有的長輩和我們一起久了,忘了家人的名字,卻可以喊出我的全名!還有一年沒見的老奶奶,說她作夢夢到我。」她讓長者重拾年輕時的活力,愛上來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上課,家屬還拜託她據點服務課程不要停。疫情期間,新康士林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在臉書平台提供線上影音課程,甚至郵寄教材給家屬在家和長輩一起操作。從洪于婷團隊可以窺見臺灣失智照護的閃亮希望,臺北市政府結合在地專業團隊的能力,確實能給更多的失智家庭帶來幫助和盼望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廣告
-
2021-09-0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常被忽略的的隱性症狀 醫建議中風後憂鬱該怎麼辦
近年來中風佔據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五名,隨著生活型態、環境以及飲食習慣改變,還逐漸中風患者年輕化的現象,愈來愈多30-50之間的腦中風患者出現;腦中風之後肢體無力常是最顯而易見的症狀,其他合併症狀如吞嚥困難、失語症、認知障礙、感覺異常、視覺障礙等,也相對容易被觀察,但情緒議題常常是忽略的的隱性症狀,而其中「中風後憂鬱」是需要被注意的議題。許多人覺得患者因為中風後導致肢體偏癱或輕癱,讓原本可以獨立自主完成日常生活起居的人,一夕間變成需要他人協助,不管是只能臥床、需要輪椅協助等,都讓患者有失去自我的低落感,所以自然而然會導致情緒低落,只要給他們一些時間,不管是靜一靜或是大哭發洩,憂鬱的情緒就會自然消散;但其實這樣的想法並不全然適用在中風患者身上,因為有時候造成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大腦的損傷,而不只是重大壓力造成的社會因素。就讓我們透過臺北榮總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徐伯誠的文章,來認識什麼是「中風後憂鬱症」吧。中風後憂鬱的致病原因目前認為中風後憂鬱的致病原因是多種因素造成,主要包括生物因素與社會心理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指中風後腦神經細胞的損傷相關,可能引起腦中神經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或是神經滋養因子(BDNF)缺乏,抑或是傷到腦中特定的神經迴路,也造成情緒的症狀,有研究指出特定部位的中風,如前額葉與基底核,也與中風後憂鬱有關。什麼情形容易有中風後憂鬱?中風後造成的障礙程度與發生中風後憂鬱有關,通常愈嚴重者、需要他人協助愈多者,容易造成較大的壓力;另外其他社會心理因素,例如青壯年期中風,可能要面臨長期的經濟壓力也會是潛在的因素,而社會與家庭支持系統的程度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愈缺乏支持系統的患者,產生憂鬱的比率也較高。另外,過往的人格、過去病史,例如再次中風、多重慢性病、以及曾有憂鬱症病史等,也都可能是中風後憂鬱的危險因子。何時要懷疑有中風後憂鬱?中風後的第一年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中風後憂鬱,超過一年之後的發生率逐漸下降。因為許多患者在中風前幾個月會以住院方式進行密集的復健治療,在旁邊長時間照顧的家人或是看護對於患者的變化應該能觀察到一些變化,常見的徵兆包括情緒上表現出比以往更強烈的悲傷、變得容易哭泣、說話的頻率下降,另外也可能觀察到睡眠品質下降、活動力變差,常反應在復健治療時的表現,甚至有些家屬懷疑患者是因為不積極參與復健而造成肢體表現退步。 返家的患者不像住院的時候按表操課的復健治療,如果患者不肯出門做復健或是不願意與人社交表現,也都要懷疑有中風後憂鬱的可能性。為什麼需要特別強調中風後憂鬱?研究指出中風後憂鬱對於後續復健效果有顯著影響,造成整體功能恢復較差,提高未來醫療花費;另外對於人際社交與生活品質也有顯著影響,最嚴重反映在統計上顯示有較高的死亡率,因此中風後憂鬱是不可忽略的照護議題。如果懷疑中風後憂鬱該怎麼辦?可以有什麼樣的治療方式?如果有前述懷疑中風後憂鬱時,應該尋求醫療團隊的協助,在旁照顧的家人或是看護能提供有用的觀察,同時透過醫師端一些篩檢的問題或是量表協助診斷。目前研究指出使用服用抗憂鬱藥物調節腦中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有幫助改善憂鬱症狀,儘管不能連帶改善肢體功能的缺損,穩定服藥後可讓患者的情緒穩定,重拾復健的動力,這是對於中風患者很重要的改善。親友的陪伴支持與鼓勵也格外重要,讓患者感受到被關懷,一起面對生活的改變,慢慢調適心態與重建心靈,化解憂鬱帶來的負面的影響。面對憂鬱的患者時,醫療團隊的成員也能提供一己之力來幫忙改善,例如復健治療時可以調整訓練方式,採用一些吸引患者的方式;如果有需求時也可以透過臨床心理師協助心理諮商,協助處理情緒問題。家屬或是看護也會有情緒障礙許多家屬從一開始的初期的震驚,馬上面臨到不同時間點必須做出醫療抉擇的難題,以及後續出院或是轉院的安排,加上處理被打亂的工作與家庭生活,也可能會造成情緒障礙,最常見的障礙是憂鬱與焦慮。有研究指出,照顧時間愈長、醫療花費支出愈多,家屬的情緒障礙問題比率愈高。患者及家屬都有各自心理、生理負擔,也都需要適時的處理,尋求可近的資源協助、加入病友團體,可以聆聽過來人的建議,也都能幫忙調解自己的情緒,重建身心健康。 總結來說,中風後憂鬱並不少見,但及早發現,透過藥物治療與家人的鼓勵陪伴,給予心靈上的支持一起面對難關,對於病人與家屬來說都有正面幫助。(本文轉載自台灣復健學會,原文網址:復健提不起勁,中風後憂鬱怎麼辧?)
-
2021-09-0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緩和療護也協助喪親家人走出哀傷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走出喪親的幽谷」。一位癌末老年病人在接受醫院的安寧療護下過世,病人的女兒一時跌入憂傷幽谷不能自拔。病人的外孫女剛好在同一醫院任職,於是在女兒的鼓勵下她接受這醫院的臨床心理師的治療,成功走出幽谷。女兒主動與我們分享母親如何走出傷痛的心路歷程;心理師以如詩如畫的文筆娓娓道出如何幫忙病人透過「成功的」哀傷,建構新的關係;資深身心科醫師深受這位同事的故事所感動,進而闡述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並分享一位病人與家屬從靈性宗教的層面去尋求解脫生死的故事。讓我們透過這奇妙的因緣,一起聆聽這醫院同仁一起彈奏的美麗哀愁三重奏。「走出喪親之痛的三大步驟:關懷至親、建立興趣、參與社群」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作者用她內在的諸多能力走出人生中最大的失落哀傷。她從外在資源尋得想法,結合自己的潛力,理出有效可行的方法。她也描述母親如何去存放外祖父骨灰罈的寺廟禱告祈福,而作者全家更全力去陪伴、協助母親,母親也去參加志工團體活動,因而走出喪父之慟,並且「重新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緩和療護 (Palliative Care) 起始於1967年,其時英國倫敦的西西里、桑德斯醫師為照顧臨終病人創立安寧照護 (Hospice Care)。半世紀後,其照顧層面己擴大並含蓋相關親人。2020年美國之國家完整癌症網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將緩和療護定義修訂為: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 (Palliative care is an approach to patient/family/caregiver-centered health care …),它聚焦於用最適中而有效的方式,去處理令人困擾的症狀,同時依據病人、家屬、照顧者的需求、價值觀、信仰與文化,整合社會心理及靈性的照顧(註)。在安寧病房裡,緩和療護團隊以各成員分工合作去協助病人及家屬。一般是緩和療護專科醫師主導為病人做完整身、心、社、靈的評估及處理身體狀況之苦痛不適,社工師清楚整理出病庭支持系統、家人連絡,心理師或是身心科醫師對家屬做預期哀傷評估,對有高度困難面對失去親人的家屬做準備,並於病人過世數週後以電話或email詢問家屬的生活調適經過,必要時安排心理諮商治療。這位作者學得運用「書寫情緒」去重整自己的情緒,記念逝去的親人。親人去世後,家人都會有各種錯綜複雜的情緒。書寫可以澄清整理這些情緒。 也可以與他人分享,進而在書刊雜誌發表,成為一種昇華。宋朝詩人蘇軾以他思念早年過逝的妻子(年僅27歲)所寫的「江城子」(寫於1075年):「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夜來幽夢忽還鄉……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詞千古流傳,有助蘇軾的文名。從靈性或宗教的層面去尋求解脫人在無可奈何又極度痛苦時刻,不知不覺會在心裡、夢中反覆呈現種種情緒反應。有人尋求親友的協助,有人尋求心理諮商,有人會禱告,或求神拜佛。在我們民俗信仰中也有去寺廟抽簽、博杯(擲筊)。靈性上於無解困境中忽見一線曙光,是莫大的助力。有位41歲的末期直腸癌病人,他在台灣拿到生化碩士後前往美國有名的大學以傲人的成績取得博士,之後一路順遂在頂尖學術期刊発表論文多篇,在三年前成為該校副教授為其硏究中心主任,不幸半年後即發現有第三期直腸癌,在手術、化療及電療之後有一年的時間身體恢復並回去工作。但是在半年前發現癌症不但局部復發並多處轉移去腹膜、肝及肺臟。在該地醫學中心嘗試進行化療及標杷治療,但是都沒有效果。在此狀況下醫師建議考慮緩和療護。他與妻子跟雙方父母商量後決定回台灣來,這時我們緩和療護團隊見到這對中壯年的夫妻以及兩方父母。病人父母及弟弟住在新北市。父親是公務機構主管退休,他一生態度嚴謹,律己處世一絲不苟,病人求學過程中不許有任何課外活動更不許交女朋友。病人在拿碩士學位時當助教,與他後來的妻子相識,當時她在念大學,女方父母不反對,但男方父親激烈反對,並拒絕與這位女友相見,他認為婚姻大事應該在修成博士有正當固定工作才能談。結果是病人及女友前後在美國名校再遇而成婚生子。這次病人返台住進癌症醫院,父親日夜照顧、陪伴病人,他獨處時則淚流不已,不能吃不能睡。他悔恨過去對兒子嚴厲的管教。經由團隊成員多方協助,病人父親終於有機會在病人夫妻面前表達衷心的歉意,病人也在此時感謝父親對他的要求與照顧,使他在學業上有成就。病人最後對他說:「我可以接受你為我做的一切!」 「我會永遠愛你。」 病人出院後居家照顧時,一家人都住在他妻子父母家,因為他們的家離醫院近並且有比較大的空間,病人的小姨子也很會招呼五歲的兒子。在居家照顧期間他們也會去附近寺廟燒香祈福。在病人進入臨終階段時病人與妻子有明確的表達,在病人過世後妻子要把小孩帶回美國養大。病人父親知道此後見到唯一的孫子機會是非常少了。所幸他們都能達到共識把骨灰留在台灣。他們雖然有談到三個靈骨塔的選項,一個接近病人妻子父母家,一個接近病人父母家,一個在兩者之間。但在末選定那一個時,病人就進入昏迷。病人過世後兩週,喪事已經辦妥,團隊一直惦記病人父親的哀傷狀況。與病人父親建立良好關係的團隊成員用電話聯絡上他,他很激動說:「有非常神奇的現象出現! 一個意想不到的圓滿結果!」原來在告別式順利進行時,喪儀公司問及靈骨塔,了解雙方家人都無法達到共識,就建議去問病人,大家同意在病人靈位前「博杯」(擲筊),結果那個接近病人父母家的靈骨塔連得三個「聖杯」,讓父親喜出望外,淚下不已。父親解釋說病人在上高中之前跟他很親近,那時他週末加班時常帶病人去辦公室,也會帶他去那邊後方去爬山,而現在的靈骨塔就是在那山上!父親認為病人已經完全諒解他並且再恢復他們以前的父子關係,他當然覺得有神助、是奇蹟,也讓他能走出深度自責的哀慟。 他也考慮去參加志工活動,以他的經驗嘗試去協助他人走出喪親的悲痛。如何將喪親的重大壓力變成助力,也去協助他人,並尋得生命的意義?在人生中面臨種種壓力是不可避免的。這其中最嚴重而常帶來長期身體心理重大困擾的是喪親,特別是老年喪偶。但是壓力不一定是壞的。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Kelly McDonigal 在2014 年TED Talk 有一個很有趣的演說:「如何把壓力變成你的朋友(How to make stress your friend)」。她指出很多近年來的研究,面對壓力的態度會影響經驗壓力的結果,並且使人從中適應成長。有一個令人驚訝的研究發現,有些人在喪親情況下還能在他人受到困難時伸出援手,這些人後來不止他們身心出現疾病的機率不異於常人,而且他們更健康,活得更久、更快樂。因此,人生中的哀傷苦難是壓力也可能是助力。要走出哀傷苦難, 每人都得用各人內(潛)在的優點(天份), 綜合社會人際及大環境(文化背景) 的助(阻)力,療癒恢復能力;更好的會從中成長、提升,找到人生的新價值 (意義)。註:美國之國家完整癌症網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集合美國31家最好的癌症中心的專家,每年修訂各癌症臨床照顧指引(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廣為世界癌症中心引用。它2020年之緩和療護照顧指引中將緩和療護定義修訂為:「Palliative care is an approach to patient/family/caregiver-centered health care that focuses on optimal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distressing symptoms, while incorporating psychosocial and spiritual care according to patient/family /caregiver needs, values, beliefs, and cultures.」
-
2021-09-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轉身之前,告別之後! 隨著年歲的增長,關係的練習開始從「生離」轉向了「死別」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走出喪親的幽谷」。一位癌末老年病人在接受醫院的安寧療護下過世,病人的女兒一時跌入憂傷幽谷不能自拔。病人的外孫女剛好在同一醫院任職,於是在女兒的鼓勵下她接受這醫院的臨床心理師的治療,成功走出幽谷。女兒主動與我們分享母親如何走出傷痛的心路歷程;心理師以如詩如畫的文筆娓娓道出如何幫忙病人透過「成功的」哀傷,建構新的關係;資深身心科醫師深受這位同事的故事所感動,進而闡述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並分享一位病人與家屬從靈性宗教的層面去尋求解脫生死的故事。讓我們透過這奇妙的因緣,一起聆聽這醫院同仁一起彈奏的美麗哀愁三重奏。愛別離,是生命最深刻也最真實的挑戰之一,也是人寓居於世,行於生死流向間,反覆練習的課題。如最初的分離,在「生」的瞬間,我們離開了熟悉、安全的母體,開始此生的旅程;如成長的過程,我們經驗了各式告別,也許是童年喜愛的玩具不見了,也許是緊握在手的小被被消失了,也或許是珍藏在鐵盒中捨不得吃的那顆糖果就這麼地融化了。這一路,我們與曾經的同窗及師長說再見,又與那曾牽手散步的情人道離別,隨著年歲的增長,關係的練習開始從「生離」轉向了「死別」。無論是預期或是非預期的發生,這一生我們不斷地投身關係,然後又不斷地經驗關係的改變。而這一次次「別離」所帶出的身心經驗與感受,我們喚它為「哀傷」,那是源起於我們對愛與關係的珍惜。 面對愛與關係的練習曲我們一路學習,一路茁壯。成長,讓我們懂得在生活中揮手、說再見,但在生離死別的瞬間我們仍依舊感受到這難以承受的疼痛。我們流淚因為心傷,我們憤怒因為無法改變,我們不安因為害怕遺忘……於是我們開始想起「從前」,開始回憶「曾經」,試圖在生活中尋找熟悉的容顏、捕捉相似的聲音與不變的氣味。我們透過身體的記憶追逐過往,像是透過一口高麗菜的滋味開啟了過往與母親飯桌前的家常對話,亦或是透過一輛單車想起了童年時父親騎車載我們回家的時光。事實上,無論是轉身之前,或是告別之後,哀傷工作的對象從來就不是「離別」;而是因離別所帶來的「生活與關係的改變」。哀傷是身心安頓與關係照顧的邀請 離別所帶來的巨大改變,使我們在事件中經驗了慣性生活的斷裂,而這種被世界給「拋出」的孤零零感,讓個體需耗費相當多的心理資源才能穩住現下的生活。因此,如何協助家屬提升當下的身心安適感,往往是哀傷工作的首要。除了外在環境安全感的建立,有助於個體內在身心安頓的方法包含睡眠、飲食等基礎生活作息的結構化、引導個體感受當下的感知與存在、接納自己情緒的表達與發聲、允許適時的休息與自我照顧。而期間親友的陪伴或分憂,除了能增進社會連結與支持,亦有助於個體調節對現下生活挑戰的威脅。當哀傷者的心理資源日漸回穩,討論希望生活,引導個體依循當下的心力、體力與能力,投入生活行動即是下個階段的目標。 另一方面,除了生活感的延續與世界的再連結,因他者消逝所帶出的「關係斷裂感」的接應,亦是個體在哀傷歷程中重要的療癒行動。現下的「缺席」突顯了過往關係日常的「常在」。透過與他人談論記憶中的「他/她」,分享屬於你們的關係回憶,抑或是自我書寫整理,透過語言與文字的言說,在「憶起」的當下,過往的關係經驗被帶起,此刻他者宛若「恆在」。於是我們想起了母親的模樣,想起了過往關係中的疼惜與那些年她傳遞給我們的生活技能。從前的囑咐與叮嚀、一起散步的身影、一道招牌菜的滋味、一起給棉被裝被套的回憶,那存放在記憶裡的芬芳一觸即來。這些屬於過往日常的小片刻,恰恰承載著我們愛與關係的連結。於是我們重新認出了自己在關係中的模樣與需要,重新看見那些潛藏在回憶中的各式訊息。當關係開始說話,我們用心聆聽,可能是思念,也可能是遺憾,但我們終將明白這些都是不同形式「愛」的發聲。我們在回憶中看見關係中的「來不及」,但也看見關係中許多的「在一起」。如同繪本「獾的禮物」,森林裡的動物們想念獾、談論過往與獾的種種回憶,然後明白哀傷不是走出去,而是活出來。我們依舊共享著許多生活的曾經,共享著許多相似的生活習性與價值。於是我們可以祝福,也可以說再見;我們知道,告別不是遺忘,而是傳承。哀傷有賞味期嗎? 那麼哀傷有時間表嗎?哀傷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又要多久的時間才算正常?事實上,哀傷是相當屬己的經驗,如同每段關係發展有著不同的節奏與速度,每朵花也都有屬於自己的花期,尊重並理解哀傷的個別性是重要的。而哀傷的發生,往往也比我們認知的還早。病房裡的太太著急詢問:「他走了,我以後該怎麼辦?」生病的年輕媽媽邊流淚邊敘說著對孩子未來生活的牽掛,當感知到離別與失去的可能,哀傷就已啟動。面對這些即將到來的離別,哀傷照顧的工作,除了關係的表達,也包含了對當下與對未來關係照顧的行動。一段關係的前進,總是立基在生活裡,病榻前伴病親近時刻的創造,與家人的溝通促進,這些都有助於日後哀傷的因應。 而哀傷心理工作的目的,並不是取消哀傷經驗與哀傷情緒,重要的是增加個體長期的心理適應。正因生命是持續性的發生,因此一些重要的節慶或紀念日,抑或是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如畢業、結婚、生子等,都可能讓我們再次經驗到逝者於真實世界的不在,然而「不在」並不等於「關係的缺席」。我們可以帶著母親的祝福步入禮堂,也可以在孩子畢業時和親友騎單車環島,重溫一家人過往一起騎車的時光。「愛」還在,「關係」還在,只是換了形式與我們相伴。 無論是轉身之前,還是告別之後,我們都將帶著對自己與對關係的新理解,持續前行。「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也許多年後,我們仍會憶起已逝的親人,我們仍會落淚,仍感心傷,但我們也能帶著記憶與價值前行,活出微笑與希望,開展出新的關係與生活。
-
2021-08-30 新聞.元氣新聞
「就像一艘船不讓我落海」新式整合治療助他戒癮六百天
好萊塢電影裡面常有戒癮者圍坐一圈,互相訴苦、支持彼此的畫面,這是美國行之逾30多年、發展成熟的整合治療模式(Matrix Model),也是美國「藥事法庭」最常結合的處遇制度,療效廣受科學實證支持,但在台灣,2016年才引進,2018年開始試辦,今年才試辦到第4年,不過已得到很好的成效,也開始累積出口碑,有人排隊來參加,也有人戒癮後成繼續參與,繼續支持其他人走向重生。「今天剛好是我戒癮第600天」C先生今上午勇敢現身國衛院記者會,述說經歷。C先生表示,兩年前使用藥物很頻繁,導致生活、工作、朋友、家庭,都發生很多問題。雖然有看身心科服藥治療,發現後來認知到,成癮就是個「需要持續預防復發的慢性病」,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戒除,透過醫師和個管師介紹,加入這個計畫,目前她已經完成了兩梯次的課程,現正以過來人的身份參加第三梯。「團體就像一艘船,如果有人落海,大家都會伸出援手,」C先生表示,在團體中可以放心講出所有的感覺,專業心理師在其中輔導和唔談。C先生也自己額外參加正念班、做健康檢查、看中醫、運動健身,將時間妥善安排,練習改變想法,越來越熟練地去消滅想要用藥的念頭。振芝心身醫學診所臨床心理師李昭慧表示,成癮就像心臟病一樣,是可能復發的慢性病,只要一次發病,就要好好面對預防復發的議題。全球治療趨勢都強調要協助改變生活型態和思考模式,才能有效延長復發,甚至有可能終生不復發。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身心科及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衛漢庭表示,國衛院參考國外模式,根據台灣本土狀況所發展的整合治療模式,包括每周三天晚上的團體,可學習中斷成癮思考、識別高尾顯環境、建立預防復發的思考和行為。整合模式也包括家屬和重要他人的參與。目前三個梯次成果很好,高達72%個案完成療程,且16周當中平均有14.5周維持停藥。整合治療模式的一大特色是高頻率的檢驗,初期每周兩次,後期每周一次。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王聲昌表示,這是「台灣有史以來執行治療頻率最高驗尿頻率最高的戒癮治療模式。」為何要常常驗?王聲昌表示,檢驗頻率不足,會導致療效評估失準。目前緩起訴的戒癮治療,是從每周一次開始逐漸拉長間隔,一年只要驗18次,療效可宣稱達到80%以上,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因為很多人都知道,緩起訴療程的檢驗日是「最快樂的一天」,有些人通過後去用藥,下次也抓不到,因為檢驗只能看72小時內的用藥。這也是為何整合治療模式必須設計每周一、五都驗,才能有效遏阻個案週末去狂歡。檢驗頻率增加,不難達成,因為快篩試劑其實很便宜,但整合治療最昂貴的成本,來自於人力。王聲昌表示,政府支持的試辦計畫,平均每個梯次至少得花一百萬,但其實相對應專業人員額外投入的大量心力的加班費,這樣的經費還是不足。希望未來要開始推廣納入正式治療的一環,或許比較有機會先從司法部門相關的緩起訴戒癮治療開始,畢竟這一塊還有緩起訴金可以支持。王聲昌表示,現在已有口碑傳去,有人已在排隊等著要報名,這是一開始沒有預料到的成果,令人欣慰,希望試辦結束後,未來有機會落地、推廣,讓這個模式進入正式制度、延續下去。王聲昌指出,國外戒癮整合治療模式行之有年,已發展出更細膩的團體屬性,例如同志團體、女性團體,疫情期間也有線上團體。藥癮者離開計畫後,如果忽然有癮頭浮現、急需外部支持,社區中也能找到很多開放式的社團可以即時加入,形同攀住浮木。國衛院神經及精神研究中心主任陳為堅表示,這次記者會的目的是希望讓更多藥癮治療的協助單位知道有這種新的觀念,國衛院也很樂意協助,「有興趣學習這套模式的單位,都歡迎來聯繫國衛院」,希望讓每個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願意幫助他人的人,都能學會使用正確的方式。
-
2021-08-3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走出喪親之痛的三大步驟:關懷至親、建立興趣、參與社群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走出喪親的幽谷」。一位癌末老年病人在接受醫院的安寧療護下過世,病人的女兒一時跌入憂傷幽谷不能自拔。病人的外孫女剛好在同一醫院任職,於是在女兒的鼓勵下她接受這醫院的臨床心理師的治療,成功走出幽谷。女兒主動與我們分享母親如何走出傷痛的心路歷程;心理師以如詩如畫的文筆娓娓道出如何幫忙病人透過「成功的」哀傷,建構新的關係;資深身心科醫師深受這位同事的故事所感動,進而闡述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並分享一位病人與家屬從靈性宗教的層面去尋求解脫生死的故事。讓我們透過這奇妙的因緣,一起聆聽這醫院同仁一起彈奏的美麗哀愁三重奏。「那只是一顆花生而已,不是腫瘤。」在我很小的時候,外公就確診膀胱癌了,但是他卻總是雲淡風輕地這樣對我們說,並且拒絕接受後續治療。確診後多年,外公的病情惡化,面臨排尿困難的問題,這次他的病情惡化速度很快,進入醫院住院後不久就轉進安寧病房,但對自己病情總是樂觀看待的外公,仍是維持樂觀的態度,很少對我們表露痛苦的心聲。「外公是因為怕我們擔心,才忍痛不說的。」母親擔憂的對我說。進入安寧病房兩週後,外公離世了。在外公離世的前一晚,一向倔強的他,在這時候因為病情嚴重惡化,才露出了痛苦的姿態。「打針可以讓他走得舒服一點,但也有可能因為放鬆而加快死亡的流程。」護理人員說。為了減輕外公的痛苦,母親下了決定,決定讓護理人員為外公打針,隔天外公就離世了。母親因此難過不已,總覺得是自己親手送外公離開人世的。在這之後的一個禮拜,我每天半夜都聽到母親獨自一人輕聲地哭喊:「阿爸、阿爸……」書寫情緒:重整自己的情緒,紀念逝去的親人我還清晰記得,在外公離世的那個早晨,我看著躺在病床上已經安詳離去人世的外公,他的身體一動也不動,我知道他已經永遠地離開我們了,我止不住我的淚水,難過的情緒久久都未能散去,後來花費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揮別對於外公逝世的傷痛,振作起來。面對當時剛痛失親人的我,醫師說:「失去親人的悲痛,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放下;但最久不能超過三個月……」醫師分享了他自己的故事,當他面對自己的母親去世時,也花了很長時間整理自己的情緒,為了紀念母親並重整自己情緒,醫師把他對於母親的思念寫成了一篇文章,藉由書寫才慢慢走出母親離去的悲痛。外公離世對母親的影響更大。在外公離世後,母親一如往常的獨自一人操持家務,我知道她內心很傷痛,在不懈怠家務的同時,母親也同意了醫師的建議,開始接受醫院身心科團隊的後續關懷。但是要揮別親人至愛的離世很困難,好長一段時間,幾乎每個晚上,母親都因為思念外公而偷偷地落淚,即使這樣,母親在我面前仍裝作無事一樣的撐起整個家,持續照顧著父親。我認為母親的個性是完全遺傳自外公的,特別是他們倔強的那一面,他們都選擇了自己一人咬著牙承擔內心的痛苦,只希望把歡笑留給家人,縱使內心有再多的痛楚和悲傷,也只在獨自一人的深夜裡,才會表露出來這些真實情緒。母親跟外公都有著東方傳統家庭的樸實特質——不善於表達情感;但是我知道,忍耐,獨自一人忍著痛苦、對家人只展現笑顏,就是他們對家人表達愛意的方式。培養興趣:再忙也要抽空聽音樂,讓自己放鬆而外公離世後,我也與身心科醫師討教,醫師分享了很多舒壓方式,並建議我每週一定要強迫自己,挪出一些時間來做自己的事情。他分享自己經驗,即使再忙碌,每天都一定會抽空聽他喜愛的古典音樂,讓自己有一個放鬆的時刻。於是,那之後我每天都書寫日記,也聽音樂來放鬆心情,漸漸地我感覺到這些努力開始發酵了,我對於外公的思念,從悲痛情緒轉變成溫暖的懷念,想起外公的笑臉,我不再只是落淚,而開始感到一種溫暖的感覺。外公留下的回憶是溫暖的回憶,我可以好好珍惜這些溫暖的回憶,來回報外公陪伴我成長的那些日子。而對母親來說,外公是這個世界上最疼愛她的人,外公逝世對她有很大的打擊,想要走出親人逝世的悲傷,更為困難。且母親總是怪罪自己為外公做的事情不夠多,所以外公才會過世;甚至質疑自己當初讓護理師為外公打針,是導致外公死亡的原因。因為愧疚,母親幾乎每天都跑去放外公骨灰罈的寺廟,日復一日地為外公禱告、祈福。即使這樣,母親的悲痛、罪惡感仍久久不去。「人的一輩子,最後也就是這樣一盆灰。」面對外公的骨灰,母親甚至這樣對我們說。那個時候,母親已經沮喪到甚至對於自己的生命有了負面的念頭。社群活動:家人常團聚,參加義工活動建立新人際網絡要從喪親之痛走出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家人的陪伴、醫療團隊的協助都只是輔助的要素而已,最關鍵念頭還是在自己:如何找到讓自己釋懷的方式,面對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去化解讓自己痛苦的情緒,且要了解自己需求,包括何時該獨處、何時該找家人陪伴,能夠理解自己、解決自己的需求,才能化解內心的悲痛。在外公去世後,為了支持努力走出悲痛的母親、希望讓母親感受到家人對他的愛,所以我們花了更多時間團聚,像是原本習慣外食的我,開始每天下班就回家吃飯,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餐桌吃飯的溫暖,逐漸彌補了母親失去外公的苦痛,我認為,感受到家人的愛,也是走出喪親之痛的一個關鍵。情緒開始慢慢提振起來的母親也參加了一些義工團體,讓自己的生活漸漸忙碌。雖然近期礙於新冠肺炎疫情,很多義工活動都暫緩了,但是這些義工團體改用視訊的方式,讓每一個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每個人都有和大家分享故事的機會,且每當別人在發言的時候,其他人一定都專心投入地聽他的故事。母親很喜歡這樣的活動,也把我父親一起帶進去團體參加活動。而在義工活動以外的閒暇之餘,母親在家會聽她喜歡的交響樂,下午則開始為我們全家人準備晚餐,每一天都過得充實又開心。在外公離世後的半年期間,母親有了很大的轉變,從悶悶不樂的狀態,變得笑口常開。我認為這個轉變來自於週遭人的陪伴,包括義工團體、醫療團隊,以及我們家人都陪伴母親走過最低潮的日子。且最不容易的是,母親自己願意敞開心胸接受我們的幫助及陪伴,才能夠在這段時間內慢慢走出傷痛,重新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我想,外公的去世雖然令人悲痛,但也意外給了我們家人一個提升凝聚力的契機,雖然離開人世的外公無法再繼續照顧母親了,但沒關係,我們子女會用「愛」把母親的內心填得滿滿的,讓他不再感到寂寞,想必外公知道了也一定很開心,能夠安心離去。
-
2021-08-19 養生.家庭婚姻
孩子是婚姻殺手還是感情加溫器?日研究孩子2歲時,對先生的愛只剩三成!7警報看心理師如何解套
你有多久沒先生撒嬌了?先生有多久沒有牽你的手?生了小孩之後,大事小事都可以引發警報,來看心理師如何解套。很多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是有小孩的夫妻會告訴你,結婚影響兩人生活的程度真的不算多,懷孕、育兒,才是親密關係的重大考驗!小孩出生之後,兩人的焦點都擺在孩子身上,每天光是餵奶、換尿布、洗奶瓶、哄睡就夠忙了,哪還有時間談情說愛、風花雪月?日本一個研究叫身在婚姻中的我們都打冷顫了:日本Benesse次世代育成研究所,曾經訪問300對夫妻,搜集女人們從懷孕到小孩出生後2年期間的心理變化。有70%的女人說,她們在剛得知懷孕時,依然深愛自己的老公,兩人之間仍能保有強烈的幸福感;但隨著孩子年紀增長,育兒瑣事、對另一半的不滿,卻逐漸消磨了對彼此的熱情,小孩剛出生時,愛老公的比例降到45.5%、1歲時便成了36.8%、到了2歲,更降到34%!而這背後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老婆們認為,老公並沒有做好爸爸的角色,在心理上,也沒有提供老婆足夠的安慰。而老公呢?愛是相互作用,若老婆失去了愛的感覺,老公對老婆的愛,當然也是逐年遞減。只不過老公的怨念可能沒這麼深,所以下降的速度明顯比女人慢上許多!孩子到底是兩人關係的加溫器?還是婚姻殺手?結了婚後,兩人的感情就會在孩子的哭聲中消磨嗎?也許不需要這麼悲觀!結婚生子後,感情更堅定的夫妻也是大有人在。諮商心理師許雅玲提出了家庭諮商大師Murray Bowen包溫家庭系統理論,認為在家庭系統中,夫妻兩人只要是平靜的,也可以達到關係的平衡穩定。然而當焦慮增加時,相較於雙人系統,三角排列的穩定度似乎更高、延續更久,並且更能夠容納焦慮,這也是育兒對家庭帶來的好處。在三個都互相有聯繫的倆倆關係中,要怎麼樣才能讓關係穩定呢?許雅玲說:「若三個人都可以互相聯繫,就可以讓家庭關係更穩定。然而若其中某一條關係疏離,那麼這三角關係,也許就有崩塌的可能。」也就是說,在產後初期,由於哺乳的緣故,通常母親是主要照顧者。但如果因此造成孩子跟父親的疏離、或老公和老婆的疏離,那麼父親就可能就會覺得自己像是一個局外人,跟其他兩人愈離愈遠。再者,若三角關係比較緊張,比如孩子是高需求寶寶,讓媽媽總是很焦慮,花在孩子的時間上更多。這時,爸爸也許會樂於當個局外人,因為局外人是最自在且讓人嚮往的位置!但爸爸要切記,放風可不要太久,透透氣後,就要趕快回來照顧媽媽和寶寶的需求。雖然情緒系統中必有三角關係的存在,但沒有絕對的好壞。若能在其中學會自我管理,父親可以不必是局外人。當爸爸尋求和母親及寶寶更多連結,那麼三人也會是穩固且甜蜜的關係。你要讓孩子成為感情殺手或是加溫器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到達「平衡」。狀況1:生小孩之後,丈夫好像局外人,覺得顧小孩不是他的事。諮商心理師許雅玲:「在NETFLIX 的紀錄片Babies中說, 嬰兒0~1歲以前,女人會發揮照顧孩子的天性。不管做什麼,都自然而然地會考慮到孩子的狀況。然而爸爸杏仁核的改變卻只有1/4的程度。但這就代表爸爸的天性無法促使他們好好照顧孩子嗎?這可不見得。研究中說,例如領養孩子的同性父親,爸爸們腦中會生產一樣多的催產素。這證明了,只要讓爸爸成為主要照顧者之一,就可能會讓爸爸主動擔負更多的責任。 媽媽們應該多放手,讓爸爸去參與。如此一來,爸爸才能體貼媽媽的辛勞,也能針對育兒的壓力,交換意見。兩人能夠合作,才不會讓壓力吞噬了你們之間的親密感。而夫妻之間的親密感,也能幫助彼此承擔壓力。」狀況2:產後身體無法回復,且睡床中間總隔著一個孩子,我覺得老公好像沒有這麼愛我了,也不碰我了。「有時候,夫妻之間需要的,也許更是心理的親密,而不是身體親密。做不做愛不是重點,言語和擁抱也許更重要。如果要維繫夫妻之間的親密感,爸媽最好堅持讓孩子睡在自己的嬰兒床上,養成他能獨睡的習慣,這樣夫妻倆就有空間可以做愛做的事,睡前也能聊聊天、身體接觸、擁抱。而這是兩人在生孩子前就要討論出的共識,如此才能共同建置出屬於自己的空間。」狀況3:豬隊友笨手笨腳,或是老是在沙發躺、滑手機,怎麼看都不順眼,罵老公的時間變多了。「老婆每天餵奶、洗奶瓶,已經夠忙了,有時候喊:孩子大便了,但老公還是躺在沙發上,不動如山,對於育兒很不上心,也讓媽媽看得怒火中燒。其實先生在育兒中的功能性,跟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功能性,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以前他在家裡,就沒有支持家庭系統的能力(例如做家事),那麼除非努力改變,否則他一生中在家庭中的位置和功能,就通常會延伸自原生家庭:「我就是這樣啊!我就是不知道東西放哪裡、我就是不會煮飯啊!」不過,豬隊友、神隊友,其實是後天可以養成的。太太要將需求表達給先生知道。雖然已經累積了許多疲累,但還是儘量用引導的方式,而不不是用破口大罵的方式嫌棄老公,因為嫌棄久了,先生會愈來愈豬。懂得讚賞、循循善誘,經常說:很棒!謝謝你!才能訓練出樂於幫忙的體貼老公。」狀況4:覺得生小孩後身材再也回不去,擔心老公不愛我了!好沒有安全感……「媽媽們身材變化的原因,大多是沒有花時間在自己身上,不注意飲食運動。所以別忘了要照顧自己。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更深一層地去探討,在身材背後的原因。因為追求好身材是沒有止盡的,有時候,是不是我們把身材和自尊畫上等號,認為:瘦就是好的、胖就是糟糕的?因此身材走樣了,我們可以做的另一件事,也許就是把自尊建立在別的地方。媽媽們可以藉著做讓自己有自信、開心的事,而轉移身材等於自尊的焦慮。孩子偶而換手,讓自己每天有一個時段可以照顧自己、做喜歡的事。如此一來,媽媽才能更欣賞自己。而對先生,媽媽也要勇敢分享自己的脆弱感受:比如告訴先生對自己身材的擔憂,一起解決問題。其實,身材只是其中一個點,探詢最根本的原因。說穿了,媽媽只是想被愛。」狀況5:兩人聊天的內容只有孩子,好像沒有其他可以聊了。「其實,話題都圍繞孩子也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兩人有沒有享受在這段談話時光裡。沒有話題其實是個假議題。夫妻之間以為是因為生活中只有孩子,才出現問題。其實最根本的問題是:你們有沒有培養出其他興趣?有沒有對另一半的生活、工作,表達關心? 雖然老公看起來總是對育兒漫不經心,但他是不是意識到家庭經濟壓力變大、積極賺錢,所以忽略了你呢?夫妻雙方可以表達需求、表達感謝,才是健康的關係。其實不用擔心聊孩子。有時候兩人關係沒有這麼好了,孩子反而會成為你們的潤滑劑!讓兩人對家庭更投入、往共同的目標前進。」狀況6:兩人常常為帶孩子的方式或教養問題而吵架。「婚姻是來自兩個不同家庭背景的人的結合。教養方式,都會跟童年經驗很有關聯。如果另一半跟原生家庭關係沒有這麼親密,就可能會有兩種發展,一個就是補償心態,想要彌補親情的缺憾,但抓得太緊反而適得其反。一個就是關係緊張,不知怎麼表達感情。在育兒或教養上,爸媽所展現的方式,往往是對雙方自身過往成長經驗的解讀。這時夫妻兩人可以交流成長經驗、談談自己的過去,這樣當你不認同對方的教養方式時,因為理解對方,也才比較能「忍一下」,增加教養的彈性。了解彼此的出發點,把握這樣的基礎,才能用正向的視角,看待彼此的不同。當父母都疏通自己、療癒了自己,面對孩子才可以更親密自己。帶著過去的缺憾養育孩子,通常都會出問題。不過,話說回來,有時候教養不一致的問題發生,不一定是因為小孩,有時候是因為夫妻之間溝通沒有默契,才會造成爭吵。所以最根本的,還是要解決夫妻溝通關係。」狀況7:生孩子之後,親戚公婆都來出意見,造成兩人壓力。諮商心理師許雅玲:「這通常與媽媽的『自我分化程度』有關。低自我分化的人走入婚姻後,容易受情緒影響,而過度逃避人際關係,避免失去自我,或過度親密以滿足情緒需求;高自我分化的人,比較可以做目標導向活動,朝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做。所以若是低自我分化的老婆,在面對公婆壓力的時候會更無助,老婆通常會要求老公要站在同一個陣線。這時候,如果老公說:『我媽又沒有惡意……』就會踩到老婆的地雷,認為先生沒有站在我這邊。先生在這時的做法須更聰明:更主動關心太太與自己的媽媽,要意識到跟太太是一體的。兩人關係好,就比較可以承受外界的壓力。先生的主動觀察回應非常重要,等到太太開口,就來不及了!對於孫子,長輩通常會表達意見,有時也造成壓力,若能了解對方的善意、表達感謝、澄清理由原因,也許就能減少摩擦的機會。就讓孩子成為與公婆間的加溫器吧!若孩子與公婆有良好互動,偶爾能讓孩子在公婆家睡過夜,夫妻倆就有時間去約個會!爸媽在生了小孩後,更需要強大的後援。」如何經營兩人獨處時光親密的關係,是兩人可以分享脆弱無助的情緒 在彼此面前,坦承自己其實是很害怕的。坦承,才有前進的機會。清楚表達讓對方知道自己的需求,否則對方如何做、怎麼做都不對。 「如果你每天幫我把垃圾拿去倒,我就可以非常放鬆。」老公就是這樣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生物啊!別拐彎抹角,直說準沒錯! 採訪諮詢/春暉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許雅玲※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08-1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警訊自我檢測/大拇指和食指比OK 每月8日做巴金森症自我檢測
男性罹患巴金森症的比例較女性高,尤其有些男病友正值壯年,更是家中經濟支柱。醫界鼓勵病人及家屬不要氣餒,因為目前新趨勢是以整合性團隊概念來治療病友,讓巴金森病人有機會早日重返工作和社會,並且和家人重拾良好生活品質。平均發病60歲,男多於女,治療目標是讓患者重拾社會功能。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副主任陳凱翔說,巴金森症發病平均年齡為60歲,男性及女性病人比約1.5比1,近年來臨床上不乏年輕型病人,他就診治過30多歲及40多歲的男性病人。陳凱翔治療過一位44歲的男病人,他本來是一位承包商,但陸續出現行動緩慢、四肢僵直和手部顫抖等症狀。一開始給予藥物還能有所改善,然而隨著症狀持續,只好待在家裡讓妻子照顧,病人心裡鬱鬱寡歡。「治療巴金森症,醫師需要根據病人的需求共同討論並設立一個治療目標,最高目標是盡可能讓病人重拾該有的社會功能。」陳凱翔說,他這位病人,數年後接受深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病況改善很多,不但可以爬樓梯,還能繼續去做裝修工作,病人很高興能重新負擔家計,也不要讓妻子太累,找回全家原來的生活步調。不過,陳凱翔強調,深腦刺激術能有效改善巴金森症的「動作斷電」及異動症,或使藥量減少,改善生活品質,但不能停止疾病的退化。在漫長的病程中,病人所需要的除了藥物,其實還有整合性團隊的照護和家人的關心照顧。台大新竹分院「巴金森整合治療團隊」,提供生心理完善照護。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已成立一年半的「巴金森症整合治療團隊」為例,除了醫師鑑別診斷及提供治療計畫,還有營養師從飲食設計改善病人便祕、語言治療師協助改善病人說話小聲及口吃、藥師檢查病人用藥副作用與交互作用,以及物理治療師幫忙病人做軀幹彎曲及凍僵步態等復健。更重要的是,有心理師及社工師提供家庭及心理層面的協助,該團隊成立以來,已照顧治療過90位病人。「常常家屬累到倒下,病人也就跟著倒下,這也是病友需要整合性團隊的原因。」陳凱翔強調,有些病人初期會因為情緒不穩,和家人發生口角;中期因認知功能受損,出現幻覺或懷疑別人偷東西,家屬照顧到身心疲累,有時陳凱翔也要協助病人家屬就醫,舒緩照護者的壓力。醫界發起每個月「8」日做巴金森症自我檢測,有助早期發現。此外,巴金森症常伴隨憂鬱症狀,容易讓病人及家屬忽略真正病因。陳凱翔指出,巴金森症病人較不會像憂鬱症病人容易哭泣,有時候淡漠的表現更明顯,因此臨床上會先做鑑別診斷。像醫界發起每個月的「8」日來做巴金森症自我檢測,用大拇指和食指比OK姿勢25下,就是監測此病常有見的肢體障礙問題,若有疑似症狀,可以到神經內科就診,瞭解病人是否合併有憂鬱、嗅覺改變、失智、便祕等症狀,如能早期發現,有助延緩病況惡化走向失能。陳凱翔強調,由於巴金森症的主體是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但病程中腦部前額葉功能也會逐漸影響,病人行動與執行力不好,或是對事物失去興趣,與人互動出現淡漠或固執表現,的確需要家人多加體諒。加入臉書社團了解更多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臉書搜尋「幸福巴士社團」立刻加入。
-
2021-08-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返回工作崗位不適應? 心理師提供4大建議
疫情趨緩,許多企業停止居家上班,但此舉也讓不少上班族出現不適應的情形,有焦慮症的19歲吳先生對要重新出門與人互動感到焦慮,無法踏出那一步,找上醫師求診。台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潘奕瑄表示,要轉換生活模式都須有過度期,民眾可自己一點時間,從心理及到身理慢慢改變回以前的生活模式,不必操之過急。國外研究指出,美國去年12月疫情嚴重時,有42%的人出現憂鬱或焦慮症狀,相較疫情前的11%,增加近3倍;英國出現相關症狀的人,也增加將近一倍。台灣疫情趨緩,逐步放寬防疫準則,上班族取消居家辦公、學生返回校園、餐廳開放內用,但是久居家中後,應酬邀約與正常上下班的生活,都可能造成部分民眾的心理壓力。以居家上班為例,潘奕瑄臨床心理師指出,「解封後仍須持續的防疫工作」、「生活步調回到以往的規律與緊湊」、「人際互動的增加」以及「彌補防疫期間累積的工作」是之前在家上班的民眾可能的壓力源。潘奕瑄建議,從四個重點著手,漸進式找回生活步調,「允許過度期」,不要求自己一步到位,立刻回到疫情前的高強度工作狀態,以免因高度期待造成更多挫折和壓力,「訂定適應計畫」,除穩定作息外,工作或生活時間都建議預留彈性,並善用筆記自我提醒,預先知曉幾天後的排程,以做足心理準備。還有「找回過去樂趣」,民眾可試著找回疫情前的上班樂趣,如與同事團購、聊天等,讓心態調整更順利,最後是「適時放鬆」,隨時觀察自己的心理狀態,適時減壓,安排讓自己放鬆的活動,如冥想、聽音樂、閱讀、禱告、照顧植物等。潘奕瑄提醒,緊張、焦慮是生活步調改變時的正常情緒反應,一般而言,人們能在一兩個禮拜內適應,但若超過數週仍存有高度焦慮、擔憂的心情或出現生理反應如:疲勞、腸胃不適、頭痛、肌肉痠痛,就建議尋求專業協助,適時調整身心、步調,才能健康迎向疫情後的新生活。
-
2021-08-13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主題館【思覺失調】思覺失調怎麼伴3|心口司推心衛中心 給思覺失調患者個管式連續照顧
為幫助思覺失調患者,除了心口司推動心衛中心,「工作」也是患者增加自信的重要來源,讓他們想要活下去。家屬可讓患者進行簡單、少量的工作和家務,逐步加深複雜度,以建立成就感跟自信,也助患者與家人的情感連結。Q:思覺失調家人說他想出去找工作,我應該支持他嗎?請問有適合他的工作類型嗎?A: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分享,許多病人有工作和收入之後,才被家人接納、得到尊嚴,反轉家庭互動關係,「工作是藥物之外相當關鍵的治療。」「照顧者需要找伴、不能獨行,生病有很多變數是家屬難掌握的,要有他人、社會資源的協助。」這是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陳仙季卅幾年來,照顧思覺失調弟弟的心得。如何與思覺失調患者相處?家人、親友、老師同學、同事、陌生人腦部生病和中風一樣,需要慢慢復健才能逐步進展,切忌對患者要求太高、太快觀察對方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是否合常理,思考、知覺和邏輯是否不符現實或不尋常多聆聽,給予實質的陪伴、支持、鼓勵,以親人的愛護為基礎,逐步拓展與他人接觸、被他人接受的經驗即使對方的感受想法不合邏輯,也可以再多探索,並真誠表示理解其感受和想法了解感知沒有對錯,工作課業表現變差和人際關係困難是因為腦生病了,避免用如「懶惰」等道德性用語批判對方不要急,盡量延緩互動和交談時間,營造和緩、放鬆、互相信任的氣氛,保持自身穩定平靜,不緊張、生氣調整舊的互動方式,或重新學習、建立新的互動方式,彼此間可以互相鼓勵、支持;若舊有互動方式不利相處卻又難以改變 ,可尋求家族治療若觀察到對方言語或表情憤怒、抗拒、不禮貌或有失節制時,避免激怒對方交付對方可帶來成就感、被他人接受的工作(如分擔家務或休閒活動),從小而簡 單的事情開始、逐步增加複雜度,建立患者的自我價值和自信,生活有意義若無法順利安穩情況,試著安置自己的位 置、判斷應對方式,並運用「多與眾」的安全力量,帶患者到安全處所尋求醫療專業人員協助平時應充實、增進對思覺失調的認識資料來源/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 製表/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她說,弟弟是會規律服用藥物、回診的個案,其實不太需要她操心,「但疾病仍會帶來負面情緒問題。像之前我邀他去職訓局上課,他在課上交了朋友、覺得很充實,看似狀況良好,有天下課回家後卻喝清潔劑自殺。這是我們無法掌握的事,發生了,家屬也絕對會內疚。」照顧者可嘗試家族治療,紓解自身壓力與患者之間的關係 她再三提醒照顧者支持系統的重要性,要找對、找好資源協助自己,否則自己也會崩潰,「照顧過程中一定有負面情緒,家屬要了解思覺失調的特性,平時多觀察生病家人、了解他的狀況與特質,重新學習如何跟他相處、建立信賴關係,也要幫自己找到正能量跟紓壓的時間、空間。」陳仙季解釋,照顧者無法否定思覺失調患者的幻覺,對他的情緒問題也只能陪伴傾聽,重點是了解患者情緒來時,如何陪他找到正確的發洩出口,較能避免患者爆發言行暴力。「症狀其實是腦功能障礙和人生經驗交織而成。即使病人規律服用藥物,面對症狀與負面經驗惡性交織,病情仍容易復發。」胡海國疾呼,社會迫切需要營造接納不排斥病患、和諧溫暖的環境,「提升病人自我價值與自我認同,在療程中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治療。」「症狀其實是腦功能障礙和人生經驗交織而成。即使病人規律服用藥物,面對症狀與負面經驗惡性交織,病情仍容易再復發!」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疾呼,社會迫切需要充實對思覺失調的正確認知,營造接納不排斥病患、和諧溫暖的環境,「提升病人自我價值感、增加自我認同,在療程中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治療。」胡海國建議,家屬或週遭人和患者相處時,自己保持穩定平靜,不緊張、不生氣,多探索、了解對方,延緩互動時間,不急著溝通是非對錯,較能避免觸發患者極端症狀;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找旁人一起表示協助,引導患者前往安全處所尋求醫療專業人員幫忙。研究發現,當家人過度涉入患者,對其懷抱敵意、批評和不滿,患者復發的機率比較高。胡海國表示,家人和患者要重新建立或調整過往互動模式,如有難以改變的負面互動,可考慮進行家族治療。立委吳玉琴:行政院推社會安全網2.0,承接所有的弱勢者然而,和諧溫暖的環境,不僅止於家門內,當患者從醫院回到社區時,如何幫助患者連結社區,進而社會參與,長期關注身心障礙者權益的立委吳玉琴坦言,現有的社會安全網恐有不足,所幸,就在會議前一天,行政院甫通過社會安全網第二期口頭報告,預計近期將推出核定方案,吳玉琴認為,「社會安全網必須愈來愈密,才能承接所有的弱勢者。」另外,胡海國提到「工作」是患者的尊嚴來源,讓他們想要活下去。家屬可讓患者進行簡單、少量的工作和家務,逐步加深複雜度,以建立成就感跟自信,也有助穩定病情。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觀察,在台灣社會,許多病人有工作和收入之後,才被家人接納、得到尊嚴,反轉家庭互動關係,「工作是藥物之外相當關鍵的治療。」【延伸閱讀/思覺失調患者可以如何找工作?】吳玉琴也呼籲地方政府編制三級單位「心衛中心」,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警政、司法,進行跨單位的協調,提供病友和家屬更完善的支持,也加強大眾對精神疾患的衛教,讓大家認識疾病、了解如何和病友相處。諶立中提出,未來四年內希望能成立七十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底下編制具精神疾患專業訓練的社工、護理人員、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與現有醫療系統平行鏈結、合作,並於十年內擴增為一百個,「從社區出發,給予患者連續的治療照顧,對他們來說才是最關鍵的。」▶家有思覺失調患者怎麼辦,8大專家獨家分享三包資源【思覺失調怎麼伴1】三包資源:當你的思覺失調家人老了 照顧者有哪三包資源可準備?【思覺失調怎麼伴2】治療資源:思覺失調藥物治療 長效針劑副作用低 降低發病住院率【思覺失調怎麼伴4】法律資源:輔助宣告助照顧者安排財務 社會對話盼能完善法律保障【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08-1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耍廢、不想工作 4招找回生活步調
本土疫情趨緩,許多居家辦公者面臨重返職場的心理壓力。19歲吳先生有社交焦慮傾向,防疫三級警戒後,長時間退縮在家上網2個月,作息不規律,還頻頻與家人發生衝突。如今微解封,對於再度出門與人互動、回到較快速的生活步調,吳先生備感焦慮。於是他透過心理諮商門診,尋求調整作息、適應人際互動方法。台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潘奕瑄指出,對於居家上班者來說,解封後仍須持續的防疫工作、生活步調回到以往的規律與緊湊、人際互動的增加,以及彌補防疫期間累積的工作,這是之前在家上班的民眾可能的壓力源。但要返回公司辦公,很多人都不想上班,因此心情調適非常重要。潘奕瑄提供適應人際互動4招,協助民眾逐步找回生活步調。1.允許過渡期:不必要求自己一步到位,立刻回到疫情前的高強度工作狀態,試著逐步增加工作量與緊湊度,以免因高度期待造成更多挫折和壓力。2.訂定適應計畫:孩子開學要做收心操,成人同樣需要準備。除穩定作息外,工作或生活時間要預留彈性,並善用筆記自我提醒,預先知曉幾天後的排程,以做足心理準備。3.找回過去上班的樂趣:在家工作輕鬆又便利,返回公司和校園同樣也有好處,可試著找回疫情前的上班樂趣,如跟同事團購、聊天等。4.適時放鬆:隨時觀察自己的心理狀態,壓力太大時要適時減壓,安排能讓自己放鬆的活動,如冥想、聽音樂、閱讀、禱告、照顧植物等。緊張、焦慮是生活步調改變時的正常情緒反應,一般能在1、2周內適應,但潘奕瑄提醒,若超過數周仍存高度焦慮與擔憂,甚至出現疲勞、腸胃不適、頭痛、肌肉痠痛等,嚴重影響生活,應尋求專業協助,調整身心與步調,迎向後疫情時代的健康防疫新生活。
-
2021-08-07 養生.家庭婚姻
「你已經做得很棒了」爸爸沒說出口,長大後我們終於看懂的5個父親心思
「比起母親的總是憂心忡忡,他更像是個若無其事的旁觀者,刻意拘謹的旁觀者。」——李宗盛《新寫的舊歌》每個爸爸,都是當了爸爸之後,才開始學習怎麼當個好爸爸。父親這一角色,似乎總是話不多,用著自己含蓄的方式愛著孩子,儘管有些生疏,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把最好的都給了出去。長大成人後,看著那雙曾緊緊牽過的手心佈滿了智慧的掌紋,想起父親這一生大多時間的沈默寡言,或許他只是習慣了轉過身將千言萬語的關心、疼愛和讚許都藏在心底。那些「父親沒說出口的話」,我們或許能用最真摯、深切的感情,溫柔地對爸爸說:「爸,我懂。」一、「你已經做得很棒了。」我忘了問什麼樣的倔強 讓我們不說一句真心話我要長成你的翅膀 我要拂去你的滄桑我忘了說心裡面的願望 始終是要你的肯定啊還記得小時候,總喜歡拿著一百分的考卷興高采烈地討爸爸一句溫柔的稱讚,那時爸爸的一句「你好棒!」,似乎就是小小的世界裡最美好的事。漸漸長大後,父親熱切的眼眸裡夾藏了更深的期許,我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追求的人生,有些時候可能也會和爸爸的期待背道而馳,好久好久都再沒聽到他那句「你做得真好。」但其實我們心裡也都明白,爸爸時常偷偷地關注著我們的一切,為我們的成就感到驕傲。忙得昏天暗地時他會心疼、達成目標時他的嘴角也會不自覺上揚,長大後的嘉許,其實就藏在他的心裡。其實父親這一輩子也都思索著同樣的問題:「我是一個好爸爸嗎?」第一次為人父,或許他一直在學著如何說出合宜的稱讚、如何不彆扭地表達對孩子的愛。諮商心理師陳志恆曾分享,爸媽對孩子「在學習有品質的陪伴的過程中,刻意練習直到自然而然是必要的。」或許我們也能陪著爸爸一起練習「稱讚」,也笑著跟爸爸說:「爸,我知道你看到我做得很棒。」二、「去追尋你自己的人生吧。」“ I was once like you are now, and I know that it’s not easy.”—— Cat Stevens《Father & Son》英國民謠歌手 Cat Stevens 曾用那滄桑中帶著一絲溫柔的嗓音,以一人分飾兩角的方式唱著《Father & Son》,藉由父親與兒子一來一往的揪心對話,在歌詞裡傳遞著父親對孩子的句句叮嚀,也唱著孩子渴望被理解的心願。在平靜與激昂的旋律間,彷彿映照著很多父親常在心裡想對孩子說、但一直因為含蓄而沒有說出口的:「去追尋你自己的人生吧。」成年後,我們開始學著在愛與被愛間感受刻骨銘心的幸福和失落;幾年後,也在充滿競爭的社會中奔波,看懂了職場上的人心與成就;這幾年,自己也肩負起了一個家庭,有了想盡全力保護的人,也體會了當年父親曾語重心長的那些叮嚀與問候。父親曾用他厚實的肩膀做孩子的避風港,而成年後的我們,一步步地建立起了自己穩固、溫暖的世界。這時可能也會開始回過頭想,為我們付出了大半輩子的父親,他追求過他的人生了嗎?臨床心理師 黃惠萱曾分享,父母在年邁的過程中,孩子可能經歷的三條心路歷程,包括接受全能父母的幻滅、承擔自己長大的責任、放下親子間的遺憾。而在這三件事上能適應得較好的人,都有些觀念上的改變,其中一項是:「接納父母的『選擇』,讓父母做自己。」過去父親將生活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或許已經擁有一番成就的孩子,終於有能力對父親說:「爸,換你享受你值得擁有的人生了。」三、「對不起,我不應該發脾氣。」「你不懂啦!」爸爸氣沖沖地關上房門,一陣巨大聲響在心裡引起波濤洶湧,換來整個房間的一片靜默。逐漸年邁的父親,有時候可能會忘了我們也隨著他們的年歲一起成熟,還是總把我們當成當年還沒長大的孩子,碰到意見有歧異時,可能會脫口而出幾句有些傷人的言語,想著我們怎麼就不聽話了呢?諮商心理師 許皓宜曾在《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這本書中,將父親分成 6 種在親子關係中不同樣貌的父親類型,其中「退化的孩子氣父親」,在孩子長大後會逐漸變得固執,有時也會像小孩一樣鬧脾氣。對於父親而言,這樣的「親子倒轉現象」(指父親與孩子角色對調,父母與孩子相處時,不自覺地退回「孩子的位置」)是一種無能為力的脆弱、「不能再給予孩子更多」那種心理上的挫敗,這也讓父親變得有些矛盾難懂、喜怒無常。或許我們可以參考諮商心理師許皓宜所建議的方法,試著回到父母心中的「小孩立場」來思考,換個角度來理解、包容他,溫柔地用不經意的方式,讓逐漸年邁的父親願意停下來休息,再輕輕地對他說句:「爸,對不起。」四、「我只希望你過得好、過得幸福。」在成長過程中,父親總是神色有些嚴肅、口吻有些嚴厲地期許著孩子上進、期待著孩子善良,同時也期望著孩子有天能懂得「愛」。韓國資深歌手楊姬銀與樂童音樂家合唱的《Mother to daughter》就像母女間的家常對話,其中由母親一方用揪心的嗓音唱出:「用功吧!不對,那太老套了。誠實吧!我也沒辦法做到不是嗎?去愛吧!不對,那太困難了。」道出了為人父母期待孩子成才、讓人感到驕傲,同時又希望他們只要能自在享受人生就好的糾結。「對於人生,我也還不太了解。雖然沒什麼話好對你說,但希望你能更幸福。」或許,父親或母親這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過得好、過得幸福。平時認真過生活、總是堅強獨立的我們,或許現在也是一個機會,換我們拍拍父親的肩,堅定地說:「爸,我已經有能力照顧你,我希望你過得好、過得幸福。」五、「謝謝你,有你真好。」父親,總是習慣了把話藏進柔情綿綿的心底,回想與父親共同擁有的回憶,也感覺到眼眶濕潤、心熱熱的嗎?那些父親放在心裏從未開口說的、到了嘴邊又總收回去的那些話,就讓我們主動跟爸爸說:「雖然你沒說,但我都感受得到。」父親節就快到了,讓我們用紙和筆傳達對父親的愛與感謝吧!國外有個網站《Write Thank You Notes》,專門提供讀者書寫不同主題的信件內容靈感, VidaOrange 生活報橘為你從中選出幾個向父親表達感謝的靈感, 今年父親節,不管是一條訊息、一張卡片,這次換我們替父親說出那些心裡話,高調地向他們表達愛和感謝吧!想寫出讓爸爸珍藏的感謝信,或許可以加入以下元素:1.我對你最特別的記憶是⋯⋯你們相聚的哪些時刻,讓你印象特別深刻呢?或許父親也一直珍藏著那個美好時刻。2.從你身上,我了解到⋯⋯的重要性你心中有浮現哪些與父親有關的詞嗎?原來父親多少都在我們身上留下了影子,也成就了今天的我們。3.我最欣賞你的一件事是⋯⋯父親身上有哪些特質,是讓你感到驕傲、佩服的呢?也許爸爸自己也從未發現呢!4.我一直想告訴你⋯⋯過去可能認為父親不會理解自己某些想法,但這也是一個機會,能夠讓父親更了解他對你而言有多麼重要。5.未來,我希望我們能⋯⋯爸,我們還要一起創造更多的回憶喔!參考資料:1.《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如何 出版2.《Write Thank You Notes》:A Thank-You Note Your Dad Will Cherish※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你已經做得很棒了。」爸爸沒說出口,長大後我們終於看懂的5個父親心思
-
2021-08-07 醫療.自體免疫
抗異大作戰/異位性皮膚炎接種新冠疫苗利大於弊!異膚治療如何調整?副作用怎麼辦?
抗異大作戰講座第一場「抗疫!異位性皮膚炎可接種新冠疫苗嗎?」精彩回顧 https://lihi1.cc/RZzbJ接受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已成全民運動,但疫苗可能引發的過敏反應也引發關注,異位性皮膚炎病友更擔心是否會造成症狀惡化。皮膚科醫師分析,在異膚症狀穩定的情況下,病友打疫苗利大於弊,可以安心接種。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與元氣網主辦「異起改變 抗異大作戰」系列直播講座,7月29日起登場,第一場「抗疫!異位性皮膚炎可接種新冠疫苗嗎?」台中榮總皮膚科主治醫師翁毓菁、諮商心理師葉北辰為病友解開許多心中的疑惑。 病友打疫苗萬一過敏 求助醫師辨分明翁毓菁表示,異位性皮膚炎雖是過敏性皮膚炎,但病友的過敏性體質與打疫苗後出現的過敏反應是兩回事,若施打後出現過敏,也可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不用太擔心。但她提醒,異膚病友如果正處於急性發作期,就應先緩打疫苗,等症狀控制下來穩定兩周之後,才是施打疫苗的好時機。三種異膚藥物 接種後停用一周 病友接種後也應留意是否需調整治療用藥。翁毓菁說,有三種異膚用藥在接種疫苗後須停用一周,分別是:Mycophenolate、Methotrexate(MTX)和JAK抑制劑,以免造成免疫力下降,影響疫苗效力。至於外用藥膏和光照治療,以及其他四種常用的口服藥物則無需調整或中斷,建議病友檢視藥袋上的藥名,確認需不需要調整。AZ疫苗曾傳出少數血栓案例,翁毓菁表示,病友施打後萬一發生血栓,即應停打下一劑。此外,不論是哪一種疫苗,若施打後四小時發生急性蕁麻疹且合併有喉嚨緊縮、眼部腫脹等血管性水腫現象,或發生最嚴重的藥物過敏反應「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是一種發生在身體皮膚與黏膜組織上的發炎反應,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居多,是較為罕見的發炎症狀。),應立刻就醫,並禁用前一劑施打過的疫苗。翁毓菁也發現,疫情緊張下,部分病友不敢到醫院看診,但異位性皮膚炎需長期控制,中斷治療會影響效果。她有一位收治多時的病友,就因疫情而中斷治療一個多月,結果病況惡化到必須住院治療。她說,目前醫院都有彈性就醫方式,不想到醫院的病友可多加利用。例如台中榮總,初診病友可線上預約進行視訊看診,複診病友可電話問診。 釐清壓力源 別讓焦慮造成症狀惡化 疫情的緊張引發民眾焦慮,部分病友更感到病灶因此惡化,葉北辰指出,這是因為身心會交互反應,心理壓力增加時,生理症狀會隨之增大,或對原本症狀的忍受度降低。他提醒病友去感受自己有哪些不同的壓力來源,先釐清哪些焦慮來自疫情?哪些來自皮膚疾患?兩者釐清分開後,讓疫情歸疫情、皮膚歸皮膚,就會比較知道如何照顧自己。這段時間要抒解疫情壓力,葉北辰建議病友練習照顧自己的內在狀態,例如專心洗手就是最簡單的做法。他說,洗手時不妨細細感受肥皂的泡沫和氣味、清水沖手的溫度,以及洗後的清爽,讓短短三十秒成為放鬆和享受,再把這種練習應用到生活中,就能隨時讓內在狀態靜下來。接納自己 疫情危機正是轉機 還有些病友因為外在異常,很在意別人的眼光,甚至挫折和自卑。葉北辰也教導病友練習接納自己,除了接納皮膚症狀,也要接納因這些症狀和別人眼光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其次,不妨把危機當轉機,對疫情後的世界展開新觀點。葉北辰說,對病友來說,也許原本認為這世界不是那麼友善,但疫情迫使我們先透過視訊去認識別人,因此後來真正見面時,對方反而不會因病友的異膚症狀投以異樣眼光,病友的焦慮程度下降了,異膚症狀將不再帶來重重枷鎖。●加入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社團,掌握最新節目動態 https://lihi1.cc/JQYdw ●ADCT小測驗:簡單回答6個問題,幫助異友掌控病情 https://lihi1.cc/CfrzJ●抗異大作戰直播講座活動訊息:https://lihi1.cc/8ZPxk
-
2021-08-0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東奧賽場邊的無名英雄!認識獎牌背後的「運動醫學團隊」
你有沒有發現東奧賽場上,除了拼搏的選手及教練還有一群人?這次東奧不開放觀眾入場,所以不是觀眾。這群人在場上觀察著選手一舉一動,想著選手的身體狀況,在腦中沙盤推演可能需要的醫療措施,他們是「運動醫學團隊」。台灣在此次東京奧運表現亮眼,帶起一波全民瘋奧運熱潮,相信很多人週末都守在電視機前,為麟洋配及戴資穎的金牌戰集氣。然而穿金戴銀的背後是選手苦練的汗水,以及許多新舊雜陳的運動傷害堆積起來的苦練。運動員需要跨領域專業的協助,包括隊醫、防護員、治療師、營養心理專長、科技相關人員。隊醫不只是一個看診醫師,必須了解各種領域的運動規則、急慢性傷害、運動禁藥議題,並且平常跟選手教練其他團隊成員互相熟悉信任,和各種專業人員討論調整訓練,必要時參與討論能否帶傷上場比賽等議題。許多過去難以診斷、或是無法處理的運動傷害,在運動醫學飛快進展的今天都有治癒的可能。運動醫學團隊不只是在奧運賽會陪同,平時就會在國訓中心協助選手訓練,許多賽事都會跟著選手東征西討,試想一般人看病會希望找熟悉自己的醫師,對運動員來說更是如此。以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東奧代表團醫療長、復健科林瀛洲醫師為例,林醫師多年來固定每週南北往返,至左營國訓中心看診,診治選手的運動傷害,更與教練及選手一同討論治療及訓練計畫。運動員的特別性在於治療需求與一般人不同,一般肌肉骨骼疾病常用的類固醇不僅是運動禁藥,更可能弱化肌腱韌帶等組織,因此不適合運動員。對於肌肉骨骼關節損傷,運動醫學領域有越來越多的先進的治療,包括近年興起的增生療法及體外震波等治療,可以無副作用也無禁藥風險地治療運動傷害。很多人也許聽過高濃度自體血小板血漿 (PRP),而一個問題是以傳統的製備法,血小板及生長因子的濃度不夠穩定。而近來醫材技術的進步,讓萃取出的血小板及生長因子的濃度更為穩定也是許多運動員遠離運動傷害困擾的一大利多。運動醫學醫師要為選手擬定治療計畫,更要診斷運動傷害程度。肌肉骨骼超音波的進展,讓醫師能在賽場上即時診斷傷害程度,並且在運動傷害的恢復過程中追蹤修復程度,與選手及教練共同討論訓練強度及進程。以此次東奧讓台灣發光的羽球來說,快速移動的腳步、弓箭步及跳躍,都會造成膝蓋及腳踝的負擔,據統計,下肢關節及髕骨肌腱的運動傷害最為常見,超過一半的羽球選手受下肢運動傷害所苦,而過肩殺球也會造成肩夾擠症候群及旋轉肌腱受傷等狀況。大家熟知的戴資穎、周天成、李洋、王齊麟等選手,身上都帶著大小的運動傷害,運動員不可能受傷就完全不訓練,而評估運動傷害的程度及治療策略,是運動醫學醫師的使命。運動醫學醫師也是跨領域的組成,本次的奧運隊醫團隊,除了復健科林瀛洲醫療長,也包括骨科周文毅醫師、中醫郭純恩醫師等專業,共同照顧運動員的健康。而除了醫療層面,運動防護師、治療師對各種傷害訓練與功能導向的介入,營養師調整飲食預防「相對能量不足」、心理師照顧心理健康都是團隊中不可少的一環。奧運四年一次,但對運動員的關心不能只有四年一次。運動醫學的進步在選手訓練的過程中,默默地扮演支持的角色,在每個榮耀時刻的背後,運動醫學團隊願意成為選手最堅強的後盾,守護選手的健康,讓運動選手能全力發揮、為國爭光!運動醫學學會期望越來越多的運動選手,能夠得到好的照護。不只是奧運明星運動員,基層運動選手也能夠因為企業贊助、民眾支持,享受運動醫學發展的成果!
-
2021-08-06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巴金森治療/爸爸不怕巴金森症 家人和醫療團隊給你靠
男性罹患巴金森症的比例較女性高,尤其有些男病友正值壯年,更是家中經濟支柱。在父親節前夕,醫界鼓勵病人及家屬不要氣餒,因為目前新趨勢是以整合性團隊概念來治療病友,讓巴金森病人有機會早日重返工作和社會,並且和家人重拾良好生活品質,可以再一起度過許多父親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副主任陳凱翔說,巴金森症發病平均年齡為60歲,男性及女性病人比約1.5比1,近年來臨床上不乏年輕型病人,他就診治過30多歲及40多歲的男性病人。陳凱翔治療過一位44歲的男病人,他本來是一位承包商,但陸續出現行動緩慢、四肢僵直和手部顫抖等症狀,一開始給予藥物還能有所改善;然而隨著症狀持續,只好待在家裡給妻子照顧,病人心裡也有一些鬱鬱寡歡。「治療巴金森症,醫師需要根據病人的需求共同討論並設立一個治療目標,最高目標是盡可能讓病人重拾該有的社會功能。」陳凱翔說,他這位病人,數年後接受深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病況改善很多,不但可以爬樓梯,還能繼續去做裝修工作,病人很高興能重新負擔家計,也不要讓妻子太累,找回全家原來的生活步調。不過,陳凱翔強調,深腦刺激術能有效改善巴金森症的「動作斷電」及異動症,或使藥量減少,改善生活品質,但不能停止疾病的退化;在漫長的病程中,病人所需要的除了藥物,其實還有整合性團隊的照護和家人的關心照顧。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已成立一年半的“巴金森症整合治療團隊”為例,除了醫師鑑別診斷及提供治療計畫,還有營養師從飲食設計改善病人便秘、語言治療師協助改善病人說話小聲及口吃、藥師檢查病人用藥副作用與交互作用,以及物理治療師幫忙病人做軀幹彎曲及凍僵步態等復健;更重要是,有心理師及社工師提供家庭及心理層面的協助,該團隊成立以來,已照顧治療過90位病人。「常常家屬累到倒下,病人也就跟著倒下,這也是病友需要整合性團隊的原因。」陳凱翔強調,有些病人初期會因為情緒不穩,和家人發生口角;中期因認知功能受損,出現幻覺或懷疑別人偷東西,家屬照顧到身心疲累,有時陳凱翔也要協助病人家屬就醫,舒緩照護者的壓力。此外,巴金森症常伴隨憂鬱症狀,容易讓病人及家屬忽略真正病因。陳凱翔指出,巴金森症病人較不會像憂鬱症病人容易哭泣,有時候淡漠的表現更明顯,因此臨床上會先做鑑別診斷。像醫界發起每個月的「8」日來做巴金森症自我檢測,用大拇指和食指比OK姿勢25下,就是監測此病常有見的肢體障礙問題,若有疑似症狀,可以到神經內科就診;瞭解病人是否合併有憂鬱、嗅覺改變、失智、便秘等症狀,如能早期發現,有助延緩病況惡化走向失能。陳凱翔強調,由於巴金森症的主體是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但病程中腦部前額葉功能也會逐漸影響,病人行動與執行力不好,或是對事物失去興趣,與人互動出現淡漠或固執表現,的確需要家人多加體諒。快來看影片測測看,手指開合速度是否有變化?每月8號自我檢測巴金森病【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巴金森病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8-01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美國調查:疫情下77%男性壓力變大 59%感到心靈孤立
走過新冠病毒疫情的嚴峻考驗,我們即將迎來疫情中的父親節。傳統的父親角色,總是默默承擔家庭責任,背負壓力不輕吐。在疫情之下,家庭關係、經濟負擔與潛在的疾病,可能正威脅著爸爸的健康。從心理層面到生理問題,家人該如何協助一家之主傾吐心事,避免高壓之下百病齊生。新冠疫情逐漸趨緩,但對經濟的嚴重衝擊,讓許多爸爸背負比以往更高的壓力。研究調查顯示,男性較不願向外尋求協助,接受心理諮商比例僅為女性的一半,他們背負龐大心理壓力,卻從不輕易表達情緒。經濟負擔、家庭關係緊繃與潛在內心的煩惱,都可能威脅著爸爸的健康,相較以往,今年父親節,男性更需要家人多一分的關懷與陪伴。根據美國調查,疫情下77%男性壓力變大,59%感到心靈孤立。台灣今年6月失業率來到4.8%,創8年新高。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分享他遇到的案例,一名退休軍人近期展開事業第二春,事業還未穩固,加上家中長輩長期失能,還有小孩要養,導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復發。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副理事長羅惠群也分享一名有焦慮病史的男性個案,疫情間月收入減少三分之一,又面臨搬家等瑣事,短期負能量壓縮,讓他陷入恐慌漩渦,導致夜晚噩夢連連、常說夢話,太太的睡眠也連帶被影響,敏感的妻子最後決定拎著先生上門諮詢。疫情大流行影響男性甚鉅,根據美國醫學雜誌《Healthline》報導,美國男性約有77%的受測者反應壓力變大;59%感受到心靈的孤立,更有45%的人自覺情緒心理健康下降,但有很大比例的男性拒絕尋求幫助。平時脾氣好,一衝動就摔東西,長期壓抑易出現暴走、成癮行為。爸爸有苦說不出,主因是受性別刻板印象影響,社會灌輸男性要有男子氣概,陽剛特質的標籤讓男性有淚不輕彈。疫情影響所及,不僅是工作上的挫折,許多對未來的計畫、期望,與人生目標可能都遭打亂。羅惠群說,男性內心壓抑過久,逃避向外求助的表現,包含出現成癮的行為如:開快車、酗酒等,面臨緊繃情緒,往往不願說出口或嘗試諮詢,避而不談的結果,導致潛在的情緒偶爾會突發性爆發,許多太太向他反應,先生平常脾氣很好,但有的時候一衝動會摔東西。「男性到青壯年會面臨不願示弱的課題。」李玉嬋則認為,曾經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人,難以開口求助,人一定有軟弱的時候,要懂得適時尋求資源,像是撥打心理輔導專線,前往諮詢、諮商。邀爸爸聊一聊,讓他養成傾吐的「習慣」。男性面臨焦慮的時候,家人扮演重要角色。羅惠群說,可以主動邀請爸爸展開對話,即便他們可能自尊心作祟,出現婉拒或反應冷淡的窘境,但只要讓爸爸們養成傾吐的「習慣」,往後展開對話就會更容易。羅惠群也建議與爸爸對談的小撇步,他說,在聆聽的過程中,當男性家人展現脆弱的面向時,不必急著做出反應或給予建議,只要專心回應情緒層面,因無心的話語可能使得他們自尊心受挫,漸之不願繼續分享。家人對話初期,如希望提供建議,可以透過爸爸親暱的朋友或男性手足傳遞。當爸爸的「新同事」變家人,趁機修補親子關係。疫情改變生活方式,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 隨著大環境的改變,許多人宅在家時間變長,爸爸的「新同事」變成家人,這時男性可開始調適心態,加強心理韌性,甚至嘗試修補先前因工作忙碌而疏離的親子關係,同時與親人展開不同以往的深度對話。爸爸做家務別嫌他是豬隊友 少碎念多讚美家庭照顧方面,在性別刻板印象中,女性被賦予細心、全能的形象,舉凡停課的育兒問題,禁止內用的備餐任務,以及家裡清潔、消毒工作幾乎都由母親承擔。隨著爸爸居家工作,分擔家務機會變多,媽媽們最怕遇到「豬隊友」。今年父親節練習以讚美替代嘮叨,媽媽也該學著放手。葉雅馨說,有些男性可能不擅長家事,盡力完成家務的過程,女性也應該避免碎念,並且多多給予鼓勵、讚美,彰顯對方的優點,相信能夠減緩緊張氣氛,親人相處更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