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0 11:23:14 眼部
疫情影響視力孩童上眼科比率升 醫師籲「三要一保」
今年因疫情影響,學生長時間使用3C產品或在家視訊上課,缺乏外出活動機會,目前還未開學,家長帶孩童到眼科就醫的比率已有上升...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1-08-20 11:23:14 眼部
今年因疫情影響,學生長時間使用3C產品或在家視訊上課,缺乏外出活動機會,目前還未開學,家長帶孩童到眼科就醫的比率已有上升...
2021-08-20 09:37:30 指甲.足部
指甲的外表不僅影響外觀,也和健康息息相關,指甲健康出狀況看似小問題,實際上往往可能是身體所發出的警訊。 指甲問題影響生活,經營養攝取獲得改善! 嫚嫚營養師分享,日前媽媽的指甲出現狀況,變得容易斷脆、生
2021-08-20 06:57:12 眼部
一名謝姓復健師最近打完第2劑AZ疫苗後,雙眼竟有黑絲漂浮,嚴重影響作息,就醫診斷應是飛蚊症,結果一周後回診竟奇蹟式好轉,...
2021-08-20 00:09:00 大腦健康
剛結完帳就忘了價錢、總是在找鑰匙、反應遲鈍⋯⋯ 你是不是經常有這些症狀?是失智症的前兆嗎? 美國醫師羅伊仁(MichaelRoizen)在《影響真實年齡的飲食》寫到,單單選擇食物就可以讓人比實際
2021-08-20 00:00:00 長期照護
在門診遇到一位焦急的家屬,詢問:「醫師怎麼辦?我媽媽最近都不吃東西了,每次都只吃一點點,而且都含在嘴裡不吞下去。」吞嚥與進食困難是很多失智症患者的家屬或照顧者都會遇到的問題。而吞嚥與進食困難可能會導致
2021-08-19 19:19:00 專家觀點
疫苗到貨量不足,全台超過920萬人打了第一劑,苦等第二劑。目前大多數人只接種第一劑疫苗,哪一種疫苗的保護力最好?綜合國外相關研究,接種第一劑mRNA疫苗(莫德納、BNT)滿14天後,在面對Delta變
2021-08-19 18:18:00 頭頸癌
聲音沙啞5個月,一查竟是癌? 2021年6月,浙醫二院國際醫學中心分享了一個病例,值得大家留意。杭州的余先生68歲,平時飲食口味比較重,喜歡抽煙喝酒。5個月前發現自己說話的聲音有點沙啞,以為只是
2021-08-19 14:16:59 皮膚
嘴唇乾裂是不少民眾常出現的困擾,有些人甚至到了夏天也一樣會出現。遇到這樣的情況,許多民眾會試圖用舌頭舔拭、擦護唇膏等方法改善,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皮膚科唐豪悅醫師表示,用舌頭舔其實非常不好,不但沒用,且
2021-08-19 14:04:50 疫情數字
0819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
2021-08-19 13:36:18 罕見疾病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雖然是個極罕見的血液疾病,致命又帶有不確定性,我們就像「深海中無聲吶喊的海天使」;但隨著疾病衛教資訊增加,許多病友陸續現身,讓我們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 現在即將
2021-08-19 12:28:05 腦部.神經
行為經濟學發展出許多方法,可用來研究決策過程。在研究中,會要求受試者一面考量不公平可能造成的後果,盡可能謀求最大的利益。這些研究方法包括了最後通牒遊戲(Ultimatum Game)、獨裁者賽局(Di
2021-08-19 10:27:38 像極了失智
一名年近90歲的爺爺與子女談話時,常雞同鴨講,甚至對話到一半,就陷入自己的世界,家屬反映,「爺爺只要一講到錢就好像什麼都...
2021-08-19 10:22:03 血液.淋巴
●皮膚劇癢破皮,恐與血液疾病有關
2021-08-19 08:27:12 骨科.復健
疫情期間在家悶太久,一降級微解封,不少民眾即往健身中心跑,但高雄一名20多歲年輕人因一下子運動量過大,結果受傷。專業物理...
2021-08-19 00:21:00 杏林.診間
醫師投入研究在國際上發表論文很容易想像,但寫小說寫到被翻拍成電視劇則是罕見。台灣醫界就有一位橫跨杏林和藝文的醫師,在醫學界專研幹細胞,在文壇書寫台灣原住民故事。 攤開陳耀昌的人生,可以看到許多大
2021-08-18 20:36:13 婦產科
今年47歲的莊小姐,求子長達七年,前三年嘗試自然受孕,完全沒有結果,開始嘗試中醫調理增加著床機會,最後在「只剩下兩顆胚胎...
2021-08-18 19:09:00 百病漫談
工作中,生活裡,學習上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這時很多人都會嘆上一口氣,試圖通過這種方式疏解情緒。 「唉……」長久以往,嘆氣好像成了一種信號似的,一聽嘆氣聲就知道,“這人可能遇到不順心的事了”。
2021-08-18 18:15:25 胃癌
臺灣胃癌常年名列十大癌症之中,每年奪走超過2,300條人命。根據每年癌症發生與死亡統計顯示,胃癌新增人數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死亡人數始終居高不下,平均每天超過6.5名國人死於胃癌。 胃癌前病變有3個
2021-08-18 15:25:48 腦中風
中風、巴金森氏症與失智症病人進食常出現嗆咳,屬於吞嚥障礙的高風險族群。吞嚥困難有哪些症狀?如何協助病友進食才安全?台灣咀嚼吞嚥障礙學會理事長王亭貴提供重要方針。 吞嚥障礙症狀有端倪 臥床三
2021-08-18 15:08:11 罕見疾病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雖然是個極罕見的血液疾病,致命又帶有不確定性,我們就像「深海中無聲吶喊的海天使」;但隨著疾病衛教資訊增加,許多病友陸續現身,讓我們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 現在即將
2021-08-18 15:02:16 罕見疾病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雖然是個極罕見的血液疾病,致命又帶有不確定性,我們就像「深海中無聲吶喊的海天使」;但隨著疾病衛教資訊增加,許多病友陸續現身,讓我們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 現在即將
2021-08-18 14:52:43 運動健身
三級警戒下,我們的身心是否也阻塞了呢? 中醫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通則不通,通則不痛。」當我們的全身經脈淤堵不順暢時,自然有個「結」出現於經脈或筋骨。「結」字本意是以線、繩、草等條狀物打結或編織
2021-08-18 14:10:46 疫情數字
0818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
2021-08-18 11:20:05 眼部
一名4歲陳姓男童看電視時總是頭歪一邊,且會越走越近,家長懷疑陳童看不清楚,帶至醫院眼科檢查,卻發現陳童右眼最佳視力為0....
2021-08-18 10:20:46 生死議題
那天,伯父說有位友人癌末住在醫院,病魔啃噬著身體各部位,痛苦不已,醫師建議轉到安寧病房,但朋友不願意,因為那是「等死的地...
2021-08-18 09:29:13 百病漫談
日常不少跌打損傷都容易形成瘀青,也有不少民眾身體常常莫名地出現瘀血情況,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王威傑醫師提醒,瘀青可能是一般的碰撞所致,但也有可能是身體出問題導致瘀血,若有出現不尋常瘀青應盡早就醫檢查,以
2021-08-18 09:28:12 泌尿腎臟
一名50多歲張先生,約3年前自覺右側的陰囊比左側大,但沒有任何不適,便不以為意。近期因疫情居家辦公,減少外出活動,長時間...
2021-08-18 09:14:30 預防自保
●打新冠疫苗後,頻尿患者增加
2021-08-17 17:21:12 骨科.復健
這次東京奧運會中華隊的熱門奪牌運動其實多數都是三角纖維軟骨損傷的高風險族群。三角纖維軟骨損傷常見於握球拍或棍棒的運動,以及那些會需要大量使用手腕尺側造成尺骨反覆壓縮負荷或猛力手腕牽引出力的運動,例如羽
2021-08-17 17:12:44 骨科.復健
年紀越來越大,走路卻越來越緩慢,漸漸的連從椅子上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難道打拼了一輩子,給後代溫飽富足的生活,自己卻連好好的享受退休生活都沒辦法嗎?隨著年紀增大,肌肉的狀況也越來越差,慢慢的就進入了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