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2 17:27:20 新陳代謝
52歲男吃飯常掉筷子慘被妻碎念!醫:糖尿病作祟令右手周邊神經病變
有一部藥品廣告「阿嬤,你的腳怎麼沒感覺?」顯示大多數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發生在腳部末端,彰化縣52歲陳姓男子發生在右手腕,...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3-02-02 17:27:20 新陳代謝
有一部藥品廣告「阿嬤,你的腳怎麼沒感覺?」顯示大多數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發生在腳部末端,彰化縣52歲陳姓男子發生在右手腕,...
2023-02-02 17:06:07 家庭婚姻
懷胎十個月的過程很辛苦,不少新手媽媽生產後,會安排到月子中心休養身體。不過,近日一名準媽咪卻抱怨,她的預產期在2月份,事前就已經找好月子中心,等產後入住調養身體,怎料婆婆得知後,認為不需要花錢去月子中心,甚至當原po老公回家時,婆婆竟還爆哭說要斷絕關係,令全家人相當無奈。
2023-02-02 16:45:12 一般外科
電視名嘴、資深媒體人蔡玉真在臉書發文自曝宣布加入「無膽聯盟」,表示自己因膽囊長息肉,已進行息肉與膽囊的切除,並宣布從此不再參與任何談話性節目談政治。 為何需要切除膽囊? 膽囊息肉 根據《元氣網》
2023-02-02 16:29:00 理財準備
談了這麼多用錢的選擇,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幾年我陸續領悟到的投資原則。這些原則,是我自己覺得要是能在25歲時就知道該有多好的事。每一則都很重要,也是我這幾年在金融投資上選擇的基石,所以特別想在此分享給大
2023-02-02 16:02:34 性福教戰
伴侶間美好的性愛生活,能幫助提升彼此的感情、增加親密關係。若遇到女性生理期來,不少男性會因此打退堂鼓;但也有人認為月經來時愛愛,女性更容易達到高潮。對此,「最美性學博士」許藍方給出解答。 月經來
2023-02-02 15:07:15 家庭婚姻
不少準媽媽都希望生小孩入住月子中心,有人送餐顧孩子,她們可以放鬆身心舒舒服服當習當媽媽。但月子中心價格高昂,一天價格要數千到上萬不等,對不少家庭仍是很大負擔。
2023-02-02 11:42:17 骨科.復健
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昨晚因腰傷赴台北榮總進行微創手術,他臉書貼文表示,是過年發紅包給政院員工、警衛,又視察指揮中心,走路太急導致受傷,目前無大礙。醫師表示,走路走到腰痛,可能與退化有關,當腰部直立時受力
2023-02-02 09:16:24 健康瘦身
過年期間吃太多高油、高糖、高熱量年菜,澱粉類更是餐餐不可或缺的存在,許多人因此胖了二、三公斤,必須進行年後減重。營養師表示,年後飲食食用澱粉類應減半,或以「高纖澱粉」取代,推薦「高纖豆漿餐盤飲食法」便
2023-02-02 05:38:00 健康知識+
找回記憶、預防失智症可通過健康生活方式實現。1月25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疾病高創中心主任賈建平團隊在《英國醫學雜誌》線上發表了相關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還將這種方法總結為「管住嘴,邁開腿,勤動腦,
2023-02-01 16:45:00 心臟血管
天冷、溫差過大易提升猝死風險,這是民眾日常居家易發生的生命危險情況,但生活中其實也時時潛藏各種危險,急救非常重要。胸腔內科暨重症醫學黃軒醫師分享,民眾一定要知道如何急救,以利居家搶回親友的生命。
2023-02-01 16:29:11 抗老養生
2/4是立春,傳統習俗中,立春要吃蘿蔔、蔥、薑、 春卷等食物,稱為「咬春」。而「春養肝」最有效果,春天對應五色中的「青」色,多吃綠色食物能促進代謝。命理師柯柏成也提供開運5招,龍、雞、鼠生肖者建議「躲春」。
2023-02-01 16:10:19 感染科
國內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瘧疾個案,為一名出差來台的50多歲瑞士籍男性,入境即有頭痛、發燒等症狀,一開始懷疑為新冠肺炎,後才確...
2023-02-01 15:49:02 用藥停看聽
台中市一名7歲男童今年過年前與家人到印度旅遊,突然全身抽搐、眼睛上吊、頭歪眼斜、流口水,狀似中邪,緊急在當地就醫後緩解,...
2023-02-01 14:35:00 牙科
吃水果吃到牙齒裂開有沒有聽過!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台灣牙醫植體醫學會理事林子盟表示「芭樂真的是牙齒終結者」,自己有3名患者因吃芭樂導致牙裂來求診,並透露除了芭樂,堅果、肉乾也是易牙裂食物。 一
2023-02-01 12:59:40 大腦健康
中年發福除了在體型上有變化之外,也與罹患阿茲海默症或失智症的風險增加有關,不過一項新的研究指出,肥胖者的大腦變化與部分阿茲海默症病患者相似。該項研究發表在《阿茲海默症期刊》上,科學家稱分析了1300多人的腦部掃描,以直接比較肥胖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萎縮模式,發現兩組人在與學習、記憶和判斷相關的區域都有類似的大腦變薄現象。
2023-02-01 10:53:10 用藥停看聽
柚子與西藥混吃是否會造成不良後果,是很難預測。也就是說,沒有值得參考的臨床證據。事實上,很多食物,包括多種水果和果汁,都會影響藥物的作用。2020年發表的Food-Drug Interactions with Fruit Juices(果汁的食品藥物相互作用)就列舉了柑橘類,蘋果、李子、梅子、蔓越莓、葡萄、鳳梨、木瓜、荔枝、奇異果、楊桃、百香果、黑桑葚、香蕉、和酪梨。
2023-02-01 09:41:17 聰明飲食
近年國人罹患腸胃道疾病人數急速竄升,其中大腸癌躍居台灣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前三名。影響腸胃道健康因素很多,包括飲食、活動、環境、壓力、生活作息等。「萬病之源始於腸道」,腸胃道運作是否正常,是影響身體免疫力與健康的關鍵,因此,掌握六大腸胃道營養原則,才能擁有順暢健康的人生。
2023-01-31 20:00:00 聰明做健檢
民眾健康意識抬頭,認知定期健檢重要性,許多人對「紅字」習以為常,除非部分數值異常才會警覺。榮新診所副院長康宏銘表示,三高數值些微超標也要注意,肥胖、血脂異常、初期高血壓、糖尿病前期等應綜合評估,視為慢性病看待,「異常值累積是相乘,而非相加」。
2023-01-31 19:01:23 兒科
有家長因一歲孩子發燒送急診,查出貧血,但孩子平常看起來很健康,令人擔憂,也有家長因孩子貧血手足無措,疑惑是否要為孩子補充...
2023-01-31 17:15:47 抗老養生
中老年後健康與否,肌力是其中一個觀察指標。根據一項研究結果指出,能夠單腳站立至少10秒,未來7年的死亡風險較低。 無法單腳站立10秒 死亡風險較高 根據一項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指出,
2023-01-31 17:10:00 保健食品瘋
現代人因生活忙碌,多以外食為主,再加上健康意識提高,喜歡購買保健食品,來補充身體每日所需的營養素。但你知道嗎,其實並非所有的保健食品都能都對人體健康有益! 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分享相關研究,針對心血管
2023-01-31 17:09:50 兒科
14歲陳小妹最近吃不下又腹痛,抽血發現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也稱為三酸甘油脂)數值破萬,是正常數值60倍以上,且引發胰臟炎。陳小妹的媽媽和兩位姊姊過去也有相似病史,醫療團隊懷疑是家族
2023-01-31 16:58:27 精神.身心
有不少人選擇聽音樂幫助入睡,但哪些音樂類型真正有效?一般可能會聯想海浪或鯨魚之歌等令人平靜的舒緩聲音,不過一項新研究顯示,與睡眠無關、充滿活力的曲目,反而是很多人的首選,該項研究刊登在科學期刊《PLOS One》上。
2023-01-31 16:00:00 血液.淋巴
許育禎營養師在粉專分享,自己前陣子工作忙碌,壓力大又沒時間吃飯,每天幾乎只吃1-2餐,加上壓力大導致肚子脹氣,更吃不下東西!長期下來吃的太少營養不夠,再加上容易疲勞、容易喘、頭暈、心悸等現象,貧血應該
2023-01-31 12:00:39 用藥停看聽
食藥署今發布藥品第二級回收警訊,兩款精神疾患用藥都出現問題,焦慮症用藥「百事隆錠10毫克(鹽酸布匹隆)」出現異常黑斑點,回收10萬錠;治療及預防鬱症復發的「抑鬱錠10毫克」則因原物料出現不純物未至效期就達規定上限,多達1600萬錠需回收。
2023-01-31 09:34:52 健康瘦身
一般成年人每公斤體重吃0.8至1克蛋白質就足夠,約每餐一掌心的量,若經常重訓或運動選手才需要吃高蛋白。很多人以為多吃肉、少吃飯能減重,有人一天吃6、7個蛋,還喝高蛋白粉,這樣沒問題嗎?經常高蛋白飲食,對身體有哪些影響?
2023-01-30 20:00:00 心臟血管
疫情期間產生的「疫情病」近期漸漸出籠!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郭志東觀察,疫情下許多人居家辦公,長時間久坐沒運動,導致靜脈曲張患者增加10%,並且多數患者屬於嚴重靜脈曲張,心臟負擔增加,恐引發深層靜脈血栓、肺動脈血栓等風險,最嚴重可能會影響性命。
2023-01-30 17:21:20 健康瘦身
一些健康專家指出,瘦瘦的不見得好,微胖有點肉反而比較健康。但根據最新的一項研究指出,中年肥胖可能讓你晚年變虛弱的機率更高。 中年肥胖讓你晚年變虛弱 根據1月分發表在BMJ Open的一項研究顯示,
2023-01-30 17:02:28 腦部.神經
第二型糖尿病和高血壓長期以來一直是已知的中風危險因子,但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這兩種慢性病對中年人中風的風險可能比對老年人影響更大。
2023-01-30 14:13:48 心臟血管
有些人認為按摩力道大、感到疼痛才有效,但劇烈疼痛可能會造成暈厥,按摩力道太大,也有可能造成骨折,使周邊血管受到間接影響,骨質疏鬆的年長者要特別注意。至於原本血管內有斑塊的病人,也可能因為按摩力道太大導致斑塊破裂、剝離,並隨著血流到腦部造成急性腦中風,而年紀比較大的長者,血管多少都會老化或硬化,甚至可能產生動脈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