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31 16:02:44 聰明飲食
氣喘能吃什麼?吃什麼能預防氣喘發作?搞清楚最重要一件事,其實冰也可以吃!
氣喘可能由過敏原、運動,天氣改變、接觸刺激物及病毒感染所誘發。氣喘患者常被告誡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如果問氣喘患者能吃什麼?除了自己本身已知的特殊過敏原外,其實大部份食物都可以吃。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3-10-31 16:02:44 聰明飲食
氣喘可能由過敏原、運動,天氣改變、接觸刺激物及病毒感染所誘發。氣喘患者常被告誡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如果問氣喘患者能吃什麼?除了自己本身已知的特殊過敏原外,其實大部份食物都可以吃。
2023-10-31 15:58:35 巴金森病
每當秋冬換季時節來臨,又進入了溫差變化大的腦中風好發高峰期。60歲多歲的李奶奶在一次中風後常感覺半邊肢體使不上力,走路也稍微受到了影響,家人當作是中風帶來的後遺症,只督促奶奶多運動復健,並無多想。數月
2023-10-31 14:10:00 其他癌症
發現痣的時候常會讓人有點擔心是否為皮膚癌,還是什麼?尤其是出現一些奇奇怪怪的痣,例如凸起、長毛、流血、藍色、紅色等。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羅陽醫師指出痣的主要類型,以及常見醫學定義的痣和「民
2023-10-31 14:00:04 運動健身
水水們也有水腫困擾嗎?早上起床臉腫一圈?上班久站、久坐鞋子好緊?水腫是許多人都會遇到的困擾,為何我們會水腫呢?水腫該如何消除?今天Candice教練,將為你解開水腫的迷思!
2023-10-31 10:03:36 腦中風
秋冬季節來臨,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易導致血管收縮劇烈而引發腦中風。10月29日在一場「2023世界中風日在桃園」活動中...
2023-10-31 09:45:36 好食課
又到了進補季節!吃火鍋真的會讓人魂牽夢縈,一不小心就連吃好幾天!但其實不注意熱量,一餐熱量可輕輕鬆鬆超越便當熱量,更別提還要搭配肥宅快樂水跟餐後冰淇淋!別擔心~今天就由好食課的Sandy林俞君營養師教
2023-10-31 09:31:00 健康知識+
現代人最在意氣色好不好,每個人都希望容光煥發,脣紅齒白、皮膚透亮就成為大家最羨慕的樣貌,門診中經常遇到患者希望透過調理改變「唇色」,不同唇色是不是跟健康有對應相關? 口腔徵象起源於脾胃機能 從唇
2023-10-31 00:58:16 腦中風
為提升緊急救護員的腦中風辨識率,台灣腦中風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作「急性腦中風到院前處置教育課程」,近兩年半來,陸續造...
2023-10-31 00:58:15 腦中風
癱軟在地,意識不清,這會是「酒空」個案,還是低血糖、低血壓、腦中風、心肌梗塞?對緊急救護員(EMT)來說,每一次出勤救人...
2023-10-30 20:07:00 聰明飲食
「飯」是東方人的主食,不過精緻過的白米,少有膳食纖維及其他營養素,若攝取過量會使血糖不穩、讓人發胖。許多人為了健康,會改以糙米飯或五穀飯取代,可是糙米飯質地較硬,煮起來也麻煩,讓很多人又回去吃白飯。推
2023-10-30 17:58:30 聰明飲食
一般人可能以為蜂蜜出產的季節在春暖花開時,但除了市面上常見的龍眼蜜和荔枝蜜之外,不同季節其實也有不同的蜜源樹種,而其所產的蜂蜜也各有特色。 根據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指出,
2023-10-30 15:57:05 健康知識+
我們都知道久坐對健康傷害很大,但多數上班族很難避免就是得一直坐著。但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每天劇烈運動22分鐘,可以抵消長時間坐著對健康帶來的危害。 一天進行22分鐘中強度活動抵消久坐死亡風險 現
2023-10-30 15:54:50 精彩回顧
失智了該怎麼辦?失智者還可以做什麼?被喻為比癌症更可怕的世紀疾病,照護費用花上近千萬元,造成家庭、社會沉重的經濟負擔。高齡化社會來臨,失智症患者也隨之增加,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
2023-10-30 14:34:06 精彩回顧
二十年風雨、温暖有您! 財團法人彩霞教育基金會成立於 2003 年,從銀髮機構舉辦慈善音樂會開始,致力於音樂教育已邁入 20 年,而後將關懷觸角擴及偏鄉兒童與銀髮族的音樂教育推廣,受眾達10餘萬人,
2023-10-30 12:04:06 失智專題
97歲失智奶奶,竟然是全台最「長青」網紅?個性開朗的「中壢一朵花」,在鏡頭下化身為爆笑諧星,以一支模仿饒舌歌手的趣味短片,意外爆紅並獲邀至桃園失智症關懷協會進行演出。在孫女導演徐紫柔的異想天開下,召集
2023-10-30 12:02:36 皮膚
秋天氣候變化大,也是蕁麻疹易發作的季節,主要症狀是搔癢、水腫,有如被蚊子叮到一般,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黏膜水腫,因此面對蕁麻疹不可不慎!這次《優活健康網》整理蕁麻疹的相關知識,包括蕁麻疹症狀、蕁麻疹止癢、
2023-10-30 10:29:22 大腦健康
.控制三高,避免累積過多糖分脂肪 .腦中風、頭部外傷 失智容易找上門 .配合藥膳 改善脾弱腎虛、痰瘀阻脈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問題,容易引起腦血管和心血管疾病。三高初期因沒有
2023-10-30 10:06:17 好食課
天冷到手腳整個「凍未條」,而羊肉爐、薑母鴨或是小火鍋店的生意就特別好!但到底不同族群吃鍋是不是有不同禁忌或注意事項?就讓好食課Titan林世航營養師教你怎麼吃才對!也破解關於火鍋湯底的迷思給你聽。
2023-10-30 09:44:48 聰明飲食
我在2023-9-10發表植物固醇是健康新救星嗎,之後讀者HSU來問我酪梨是不是真的像很多醫師和營養師說的那麼神奇。我就引用我發表的吃肉易失智,不吃肉也易失智,海鮮是素食?,告訴他「沒有任何單一的食物
2023-10-30 09:09:29 杏林.診間
【編者按】:這星期三位老一輩的醫師,與社會大眾分享他們所關心的台灣醫學教育與醫療環境的問題。一位醫學院院長,在教師節寫出他與一位願意以自己的疾病幫忙醫學生學習的病人及家屬的互動,醫師讓醫學生學習到如何使用聽診器傾聽病人的心音,同時也見證醫病的互動,可以透過關懷、溫馨的對話,建立彼此的尊重與信任。
2023-10-30 07:15:00 健康知識+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影片標題與內容不符,內容並未提及標題所說的「早上千萬別和它一起吃」到底是什麼東西。 (2)影片並未說明雞蛋是洗選蛋、還是散裝蛋,以及「每次都沖洗雞蛋」的時點,若是散裝
2023-10-29 15:21:43 林思偕
在不斷滾動的人生萬花筒中,某些色彩變得更加瑰麗,某些色彩則逐漸消亡淡去,「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這是一段智慧與經驗交織的旅程。偶爾出現不協調的音符,仍是一首值得聆聽的生命交響曲。
2023-10-29 15:04:23 長期照護
老人孤單問題可能比你想像的嚴重。
2023-10-29 14:48:59 肺癌
根據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統計,「肺癌」已連續13年排名第一,堪稱為「第一名中的第一名」。值得注意的是,吸菸仍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原因,約占所有病例的85%,但不吸菸的肺癌患者,卻占全球癌症死因的第七位,因此如何迎戰無聲的肺癌,已是全民關注的議題。元氣講座邀請三位專家教導民眾如何避免致病風險因子,以及透過篩檢及早治療,積極對抗肺癌。隨人口老化,因癌症死亡的人數逐漸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吳玉琮說,肺癌死亡的人數最多,主要是因為大多是「晚期」才被診斷出來,因此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有機會提高存活率。也因此肺癌預防的方針都著重在「如何早期發現」以及「避免風險因子」。
2023-10-29 14:09:50 新陳代謝
收案人數前3名 台南游新診所醫師、營養師、衛教師/多管齊下 掌控糖友病情 游新診所統計患者資料發現,單純糖尿病或合併腎臟病變,40歲(含)以上就佔90~96%,女性略多。111年台灣腎病年
2023-10-29 12:49:17 糖尿病
露露姐
2023-10-29 12:11:59 新陳代謝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呂姿曄表示,糖尿病為新陳代謝疾病,主要與不良生活形態有關,例如,偏愛甜食、精緻澱粉、晚睡、熬夜、久坐不動、缺乏運動、睡眠不足等,而這些都是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糖尿病盛行率愈來愈高,這是可以預期的。糖尿病患者人數變多,如以2300萬人計算,不到10人就有1名糖友,如果未能妥善控糖,就可能導致共病發生。健保數據顯示,糖尿病友常見共病為慢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其中不乏兩者兼具,糖友同時罹患慢性腎臟病、心臟衰竭。
2023-10-29 11:41:36 新陳代謝
健保資料顯示,111年全台共有256萬名糖尿病友,最常見共病為慢性腎臟病,約36萬人,醫療費用驚人,糖尿病費用402億元,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臟病的健保支出更達587億元。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在所有非傳染性疾病(NCD)負荷中,除了癌症,第一名就是「糖尿病」,而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疾病也與糖尿病息息相關,這三者共病問題嚴重,已成台灣健保負擔最重的疾病,有必要謹慎擬定照護政策。
2023-10-29 11:27:12 營養食譜
脆瓜配粥(muê)是小時候清晨餐桌上的記憶,它的好朋友還有麵筋、蔭瓜……。脆瓜切片配粥吃,浸漬的醬汁也沒放過,把它澆在冒...
2023-10-29 10:45:49 聰明飲食
從生豆到出杯 從種子到一杯咖啡,所有生產過程中的細節,都有值得關注之處。 大家平常喝的研磨咖啡,是來自植物界中的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龍膽目、茜草科、咖啡屬的植物果實內的種子;目前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