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6 23:15:45 生死議題
醫病天地/善終不生糾紛 醫籲預立醫囑
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深受胰臟癌折磨,受限法令無法在國內安樂死,去年6月自費前往瑞士執行安樂死;其實國內已經日益重視病人對善終的期盼,並在元月份施行《病人自主權利法》,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部緩和醫療科醫師謝至鎠說,病主法含括多重疾症類型,對於病人權益更有保障。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9-06-16 23:15:45 生死議題
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深受胰臟癌折磨,受限法令無法在國內安樂死,去年6月自費前往瑞士執行安樂死;其實國內已經日益重視病人對善終的期盼,並在元月份施行《病人自主權利法》,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部緩和醫療科醫師謝至鎠說,病主法含括多重疾症類型,對於病人權益更有保障。
2019-06-16 17:53:22 科普好健康
前列腺又名攝護腺,男性年輕時往往感覺不到前列腺存在,年過五十才開始感受前列腺逐步「壓迫」生活,為何如此?因為前列腺體隨年齡而增生肥大。
2019-06-16 16:37:35 器官捐贈移植
「即使兒子的肉體離開了,但他的靈魂永遠與家人連結在一起。」五年前,僅廿四歲周劭祈剛與家人吃完飯,騎車外出卻遇上死劫,腦部嚴重創傷,搶救後仍無力回天。痛失兒子的媽媽當下脫口說「那就器捐吧」,兒子器官能延續他人生命,持續生命熱情,「全家都不後悔這項決定」。
2019-06-16 16:34:13 器官捐贈移植
國內器官捐贈制度恐有重大變革,鑑於器官捐贈與等待人數落差嚴重懸殊,副總統陳建仁昨參與器捐中心舉辦的音樂會時表示,台灣應考量「器捐默許制度」;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說,未來將討論擬訂具體作法,一旦新制上路,民眾若沒有特別註明不捐器官,將被視為願意捐贈。
2019-06-16 15:53:57 記者真心話
一名住院醫師在網站貼文抱怨,他是某醫院服務,長輩、朋友都說這工作很好,他卻覺得工作起來一點都不快樂。白天忙、值班更忙,有時假日值班必須接上60通電話,壓力沉重。想換至輕鬆一點的科別,但薪水可能較低,且未來取代性也相對較高。此外,輕鬆的科別畢竟熱門,他也沒把握一定能夠應徵得上其他科別。
2019-06-16 14:30:42 長期照護
狀況1 家人失能了怎麼辦?怎麼申請長照服務? 如果家人有長照需求,可以市話或手機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會有專人協助了解是否符合申請資格。 失能是指需要長期照顧的狀態至少持續半年以上。當符合資格
2019-06-16 13:04:05 長期照護
截至去年3月底,台灣的老年人口達331萬人,占全國14.1%,已邁入高齡社會,
2019-06-15 14:48:20 生死議題
日本一名女子小島美奈(小島ミナ),三年前確診「多發性系統萎縮症」(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漸漸失去走路、說話及自理能力,被醫生宣告餘生恐要靠呼吸器跟胃管維生,她因此決
2019-06-12 15:04:50 科普好健康
吃得太油、太甜容易讓人發胖,可管住嘴又談何容易?怎麼能既放心享用美食,又保持身體健康呢?德國研究人員進行的最新動物實驗發現,「關閉」一種調節脂類代謝的蛋白質,可以讓小鼠多吃不胖。 德國馬克斯·普
2019-06-12 14:03:16 用藥停看聽
車輛過度搖晃,常會讓人感到不舒服,有些人習慣在長途搭車或是搭船時,服用暈車藥或是使用暈車貼片,但若有暈車症狀的患者,同...
2019-06-11 14:36:34 科普好健康
人睡覺會做夢,但為什麼大部分的夢醒來都記不太清楚,甚至忘的一乾二淨?科普網站《果殼網》主筆遊識猷表示,人醒來後會忘掉自己的夢,可能是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的作用。 遊識猷指出
2019-06-11 12:23:19 科普好健康
網路流傳多年的「鞋子圖」,近來透過社群轉貼,討論度再次發酵,有人認為這隻鞋子鞋面是粉紅色、鞋帶為白色,也有人認為鞋子是灰色、鞋帶是藍綠色,專家指出是「色彩恆常性」的關係
2019-06-11 11:41:15 生死議題
「你只能活12週了,我們無能為力」。 這一天對於Amelia一家來說無疑是黑暗的。年僅12歲的Amelia生活在澳大利亞珀斯,從2016年1月被查出患有惡性腦腫瘤開始,她就開始了與病魔漫長的抗爭
2019-06-11 09:10:23 器官捐贈移植
藝人唐從聖驚傳罹患怪病,臉部不明原因腫脹,因此停工一個月,遍尋中西醫仍不見好轉,心灰意冷到開始交待後事,在發病過程中還趕緊去翻找以前簽過的器官捐贈同意卡。
2019-06-08 10:07:40 科普好健康
你是咖啡愛好者嗎?你是不是早晨必須喝杯咖啡才能保持頭腦清醒?假如有一天,你發現手邊的咖啡喝完了,你是否會想還有什麼能像咖啡一樣讓你打起精神?答案是有!據法國健康雜誌《Topsanté》報導,加拿大多倫
2019-06-06 08:32:12 生活用品毒害
衛報報導,根據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刊登的新近...
2019-06-05 13:35:14 生死議題
醫院裡應該沒有利害關係吧?我所照護的病人,正面臨生死交關的重要時刻,身為護理師的我,必須遵照醫師的醫囑行動。然而,若是什麼事也不做,只是等待醫囑,我珍惜的病人似乎會因此走向死亡。我在加護病房的這二十年
2019-06-05 09:54:59 科普好健康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一大群人出去吃火鍋時點的最多的鍋底一定是鴛鴦鍋。因為有人要吃辣的紅湯鍋,有人不能吃辣要吃白湯鍋。而圍繞吃辣這個問題,江湖人向來有兩種爭論,愛吃辣者曰:吃飯不吃辣還有什麼意思?
2019-06-05 00:08:00 科普好健康
◎最聰明、最惡性的癌細胞 惡性腦瘤的特性,不但存活時間短,平均只能活4個月,且外科手術切除後極易再復發,目前也沒有標靶化療藥物可用,只能做放射性治療。在美國一年約可發現2萬位病患,台灣則約兩千例。罹
2019-06-03 18:19:14 器官捐贈移植
美國加州拉霍亞(La Jolla)一間醫院,日前為一名無私捐贈腎臟的女性捐贈者,首次舉行「Hero Walk」,列隊拍...
2019-06-02 15:26:07 科普好健康
腸道菌叢能轉化人體無法直接利用的植物纖維素和多醣,影響消化、吸收、代謝和免疫等生理功能,與代謝疾病(如肥胖、第二型糖尿病、脂肪肝)、消化系統疾病、過敏與自體免疫疾病、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與憂鬱症等息息相關。
2019-06-01 11:30:01 科普好健康
遙遠的非洲,一群科學家在一個600多平米的大棚里費勁地尋找蚊子的蹤影。數了半天,他們才數出13只存活的蚊子。要知道,就在1個多月前,他們才剛往大棚裡釋放了1500只耐藥蚊子,連殺蟲劑都對它們無能為
2019-05-31 14:26:25 生死議題
導演吳念真曾因摔傷導致顱內出血,一度發出病危通知,「彷彿死過一次」的親身體驗,讓它理解:豁達面對,就是對生命的最大尊重,只有學習接受死亡,才能在臨終那一刻安詳離開。 吳念真導演把曾獲「普立茲
2019-05-29 10:38:32 生死議題
「大腦,只消四分鐘就會死亡,就算之後被救活,也要一輩子臥床。當病人的心跳停止,負責的護理師若不知所措,時間拖愈久,患者就離死亡愈近。如果手足無措,就先往前一步,衝向前去。當妳和病人愈靠近,他的存活機率就愈高。」
2019-05-28 15:30:58 生死議題
我曾看過一則報導,有個兒子承諾會終身奉養父母,父母相信他的話,便將所有財產過繼給他,但他卻沒有依照承諾照顧兩老,生氣的父母於是對兒子提出返還財產的訴訟。 子女奉養父母居然不是天經地義的事,而是必須許
2019-05-28 15:26:25 用藥停看聽
服用抗生素千萬別吞了就睡,當心抗生素黏在食道上,侵蝕你的食道黏膜。食藥署闢謠專區今說明,服用四環黴素等抗生素,最好服用...
2019-05-28 09:54:00 生死議題
資深演員應采靈近期演出公視「生死接線員」,面對器捐調節師說明器捐流程,無法接受兒子可能腦死的她反嗆:「只有老天爺可以帶...
2019-05-26 23:33:44 器官捐贈移植
「你把那顆還在跳的心臟拔走,他不就死了嗎?」公視熱播劇生死接線員,探討器官捐贈議題,面臨死亡到來,家屬掙扎,到底該不該器捐?如何與家人開口談器捐?劇中飾演外科醫師的演員曾少宗分享,自己願意簽署器捐卡,但會先徵求父母同意,生命圓滿才會器捐。
2019-05-26 16:12:58 科普好健康
惡性腦瘤存活期短,且外科手術後極易復發,也無標靶化療藥物可用,只能做放射治療。美國一年約2萬名病患,台灣則約兩千例。罹患惡性腦瘤名人有美國甘迺迪家族的愛德華甘迺迪,及2018年往生的越戰英雄約翰馬肯(John Sidney McCain III),台灣則有前教育部長林清江及陽明大學首任校長韓偉。相較於惡性腦瘤,乳癌、肺癌、大腸癌等生存期就長多了。
2019-05-25 16:18:06 科普好健康
今天丁香醫生向大家推荐一個非常有趣的影片。 這個叫Veritasium的頻道,是一檔英文的科教頻道,在YouTube非常火。創辦人Derek Muller是一個物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