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5 13:07:57 生死議題
真心照料換來的,不一定是幸福!情緒激動下的傷害致死案...
他們平常都是好人,怎麼轉眼變了模樣?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9-07-05 13:07:57 生死議題
他們平常都是好人,怎麼轉眼變了模樣?
2019-07-05 10:23:50 科普好健康
不吃或者少吃水果蔬菜真的行嗎?每天一點點真的行嗎?好吧,我這裡來詳細說一下。 我們先說一概念,什麼叫「推薦食用量」。這可以理解為確定肯定一定不出問題的食用量,那是不是少吃一點就會出問題呢?顯然不
2019-07-05 10:02:06 科普好健康
和50年前相比,現在人們日常卡路里攝入更多,平均每天高出650大卡,相當於每天多吃了一頓有漢堡、薯條和可樂的套餐,約佔男性和女性每日所需食物能量的1/4和1/3。這些多餘的卡路里不僅體現在越來越多人圓
2019-07-04 11:07:08 科普好健康
你聽說過「負卡路里食物」嗎?一種相當流行的傳聞說,一些食物消化所需能量大於食物本身所提供的能量,所以把它們吃下去能量就會越吃越少,可以輕鬆變瘦。 這是真的嗎?如果詢問一位科學嚴謹的營養專
2019-07-04 09:11:47 器官捐贈移植
救護車滑開門那一刻,我永遠忘不了,2個孩子奶聲奶氣哭喊叫爸爸,一家人和鄰居圍繞,一言一句敬重說「大哥要去作英雄了,一家老小我們罩著」。
2019-07-03 12:06:47 生死議題
準備掛電話的時候,媽媽順便抱怨了一句:「昨晚睡得不踏實,腳上的傷口有點隱隱作痛。」 那是她第一次在我面前提到「疼痛」這樣的字眼。 幾天後,媽媽在家吃阿莫西林過敏了,整個變成
2019-07-02 15:51:15 用藥停看聽
因為身體抱恙,李先生前往醫院就診。他說已經咳嗽兩個多星期,中途也在服用抗生素,但並未好轉。醫生拍片檢查後才發現,李先生的肺已經成了「棉花狀」,屬於黴菌感染。 經詢問得知,半年以來,他只要一咳嗽就
2019-06-30 15:24:19 科普好健康
在談玻璃體切除手術之前,要先講到視網膜剝離。「視網膜剝離」是眼科的重症之一,若未及時治療,不只視力會極度受損,更嚴重的話還有可能導致失明,不可不慎。
2019-06-26 11:55:06 科普好健康
和熟人在路上偶遇,你卻突然記不起來人家叫什麼;排練了無數次的演講稿,臨到現場大腦卻一片空白;和朋友聊著天,突然腦袋一卡,「咦,我剛剛想說啥來著?」 這種「話到嘴邊就忘了」的經歷,你肯定也有過
2019-06-26 09:21:50 器官捐贈移植
當一個人死亡,另一個人因為受贈器官而重生,從此以後,他們便成為「器官的親人」,捐贈者永遠被另一個家庭紀念。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秘書長、陳科神父從天主教信仰來看器官捐贈,死亡將變得有意義,人們在愛中死亡、打破孤獨。
2019-06-26 09:21:48 器官捐贈移植
當生命走向盡頭,如果能將器官捐贈出來,幫助他人續命,你願意嗎?家住中和的顏先生說,「人往生後什麼都沒有,留下器官幫助需要的人是很好的事。」他和太太認為器捐值得支持,昨天到醫院剛好看到器捐活動,決定在65歲生日這天簽下器捐卡,給自己最棒的生日禮物。
2019-06-25 14:52:22 器官捐贈移植
當生命走向盡頭,如果能將器官捐贈出來,讓其他病人續命,你願意嗎?家住中和的顏先生說,「人往生後什麼都沒有,留下器官幫助...
2019-06-25 13:00:16 生死議題
台灣師範大學今舉行畢業典禮,邀請旅美設計師、夢界實踐設計工作室創意總監江孟芝擔任演講嘉賓。32歲的江孟芝成長於屏東,畢...
2019-06-25 11:04:23 科普好健康
音樂的確會影響人的行為,你利用音樂抖腿甩頭,超市利用音樂賺更多的錢。甚至放音樂的速度,也會影響你的腳步。想怎麼樣不被超市套路了?恐怕得戴副耳塞! 拿葡萄酒來舉例子。研究者在英國一家超市的貨架上放
2019-06-25 09:55:02 生死議題
每個人生命的最初和最後,可能都是一樣的:獨自降生在這個世界上,最終孑然一身的走。倘若起點和終點都是一個人,那麼曾擁有過另一人與否,又有什麼不同? 那些擁有過也失去過的人會告訴你,不一樣。因為付出
2019-06-24 09:35:41 用藥停看聽
阿斯匹靈是著名的百年老藥,作用是消炎止痛、抑制血小板活性、防止血栓形成。 陸續有不少研究還發現,此藥與減少肝癌風險有相關性,如何解讀這些研究結果?又該如何使用阿斯匹靈較適當?
2019-06-24 01:58:21 器官捐贈移植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跟意外哪一個先到!」嘉義長庚運動醫學中心主任許維修氣色紅潤精神佳,他是位骨科醫師,但2年前卻是命在旦夕的肝衰竭病人,在瀕死關頭時獲得大愛捐贈肝臟,開啟了人生新頁。
2019-06-23 15:29:27 記者真心話
在八點檔《炮仔聲》中,藝人陳志強飾演外科醫師「張正浩」一開始有理想、抱負,相當熱血,後來卻走歪了;為追求名利而成為渣男、壞事做絕。不少人懷疑,醫師端著金飯碗,為何還要如此,事實上,與絕大部分薪水階級相較,醫師待遇已經算在頂端,但若跟以前相較,則是大不如前。
2019-06-23 14:03:44 科普好健康
50歲以上民眾若發現腸胃道有瘜肉或腫瘤者,約20%病灶可採內視鏡切除,但如果瘜肉太過扁平,便只能開腹,接受手術。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林錫璋研發水膠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利用「溫感性水膠」,讓過去一定要開大刀的扁平病灶也能微創切除,該水膠技術已完成臨床試驗,明年可望上市。
2019-06-23 07:16:17 用藥停看聽
出遊若遇上暈車、暈船將大大掃興,因此國人經常預防性地先吃顆暈車藥。藥師提醒,暈車藥的常見成分「抗組織胺」也是感冒藥的常...
2019-06-19 19:17:17 器官捐贈移植
衛福部拋出「器捐默許制度」的規畫想法,但新聞曝光後卻引發反對聲浪,今趕緊改口:「現階段無推動之規畫」。器捐中心表示,過...
2019-06-19 16:12:38 科普好健康
可能很多同學都聽說過「吃黑巧克力有益健康」這麼一件事。不管你是不是信了,當你走進超市、想要買點巧克力、但又覺得罪惡的時候,手總會伸向黑巧克力,安慰自己說「黑巧克力是健康的!」 (然後咕咚一大塊,
2019-06-19 11:07:26 器官捐贈移植
台南空軍基地今天舉行「珍愛生命 延續大愛」講座,邀請器官捐贈者王黃冠鈞父母黃中興、王清英分享愛的故事;王清英說,她兒子...
2019-06-19 09:46:07 食安拉警報
杭州一位28週的準媽媽到醫院掛急診,因突然出現高熱、寒顫、肌肉酸痛、腹瀉,測體溫39.3°C,胎心200次/分鐘。醫生立即讓她住院治療。第二天得到了一個悲傷的消息:28週的胎兒已分娩,是死胎。
2019-06-18 23:52:34 用藥停看聽
52歲陳姓女子近年因睡眠品質差,常到診所拿助眠藥物,但她不僅未規律服藥,還將沒吃完的藥物留下來,「有需要時」更是自行增量,卻還是失眠;醫師指出,民眾自行改一次多顆或一次多種的劑量,容易對藥物產生依賴甚至成癮,進而出現耐藥性等,反而不利解決失眠問題。
2019-06-18 16:11:17 生死議題
宜蘭縣一對蔡姓兄弟,哥哥蔡中茂今年86歲,弟弟蔡木火83歲,租屋住在頭城鎮,兩人相依為命,卻有一段令人動容的手足之愛。...
2019-06-18 09:50:17 食安拉警報
夏季濕熱使細菌容易滋長,衛福部食藥署表示,我國每年約有5000名食品中毒病例,細菌感染導致的中毒占大宗,中毒人數近四年...
2019-06-17 14:47:43 生死議題
「病人自主權利法」已經實施,台中市澄清醫院今天表示,在預立醫療自主諮商門診中發現,完成醫療自主的個案,大部分與少子化和低...
2019-06-17 09:06:18 生死議題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14日刊出一段8分多鐘影片,報導在比利時施行安樂死的醫師杜樂克特(Yves de Locht...
2019-06-16 23:15:45 生死議題
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深受胰臟癌折磨,受限法令無法在國內安樂死,去年6月自費前往瑞士執行安樂死;其實國內已經日益重視病人對善終的期盼,並在元月份施行《病人自主權利法》,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部緩和醫療科醫師謝至鎠說,病主法含括多重疾症類型,對於病人權益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