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6 12:23:44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兩位中風長者,為何命運大不同?關鍵在這裡
社區整合照顧服務,集結眾多專業資源,當然也會耗費更重的社會成本,為了能夠讓財務永續承擔,最好不要「用大砲打小鳥」。應該優先運用在:1.高緊急需求者、2.弱勢的多重需求者、3.偏鄉長者。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8-11-26 12:23:44 長期照護
社區整合照顧服務,集結眾多專業資源,當然也會耗費更重的社會成本,為了能夠讓財務永續承擔,最好不要「用大砲打小鳥」。應該優先運用在:1.高緊急需求者、2.弱勢的多重需求者、3.偏鄉長者。
2018-11-15 00:13:00 長期照護
試著拉好情感界線,不再只是告訴自己「沒辦法」和事必躬親,較能轉換僵化的依存關係,更能面對父/母的負面情緒或軟硬兼施的威逼。 不是逃避該盡的責任,也不是要棄父母於不顧,表達對父母的愛有很多方式,一旦迷失了自己,其他的關係也會受到傷害。
2018-10-08 16:07:18 長期照護
【文、圖/摘自博思智庫《在宅安心顧,圖解長期照護指南》,作者蔣曉文】 「運動即良藥」這句話,即使是放在行動不便的病人身上,還是十分貼切。 長時間的無法動彈,會造成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的現象發
2018-10-04 11:26:13 長期照護
【文、圖/摘自博思智庫《在宅安心顧,圖解長期照護指南》,作者蔣曉文】 定時翻身,避免褥瘡危機 很多行動不便的臥床病人,一天包含翻身、吃飯、洗澡、上廁所,可能需要上下床十幾二十次,長時間的抱上抱
2018-09-27 11:26:38 長期照護
【文、圖/摘自博思智庫《在宅安心顧,圖解長期照護指南》,作者蔣曉文】 評估是否要將病患接回家居家照護時,有幾項重點需要審慎考量。 一、自己家庭的人力與能力是否足夠? 如果家庭成員只有一、
2018-08-23 00:52:00 長期照護
每個照顧家庭都能列出一個清單,羅列出種種令人疲憊沮喪的事。「厭煩」是個說不出口的感受,因為那不符合一般倫理道德的要求。然而,當照顧者經年累月的把育兒或照顧長者產生的負面感覺默默吞下去,照顧者的身心狀況通常也會因此產生巨大的負荷與傷害。
2018-08-10 00:38:00 長期照護
所有人都認為心理師的工作應該很耗費心力,為了提供有品質的心理照顧服務,應該很有方法能幫自己的身心排解壓力。卻沒有人從這個角度,思考過照顧者該面對的議題。艾彼站在這個立場,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招數,讓
2018-08-05 12:39:43 長期照護
對照顧者而言,除了看懂長照服務內容,更要會聰明靈活運用,才能在辛苦的照顧生活中,減少金錢支出,獲得喘息機會。 元氣周報用資訊圖表,清楚解讀長照申請流程,並舉個案情境案例,讓照顧者學會實際運用方法。
2018-08-01 20:33:12 長期照護
桃園市86歲老翁因右側股骨骨折,導致翻身困難、無法下床,長期臥床,雖太太為主要照顧者,但仍因年紀大,照顧能力不及醫療院...
2018-07-18 12:07:42 長期照護
【文/選自橡實文化《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作者葛瑞絲・雷堡, 芭芭拉・肯恩】 為何老人家抗拒改變? 多數人都以自己的獨立精神與自主生活為傲,老人家也是一樣。他們可能對某些事情的看法與子女不同,就像
2018-07-18 10:54:04 長期照護
【文/選自時報出版《奶奶來了!》,作者金孫(賴思豪)】 上網查了很多關於中風的相關資料,也在粉絲團上不斷收到許多照顧者的經驗分享後,發現中風後的黃金復健期很重要,也開始尋找任何對奶奶有幫助的照護方式
2018-07-09 17:23:03 長期照護
【文/選自橡實文化《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作者葛瑞絲・雷堡, 芭芭拉・肯恩】 指望兒子隨傳隨到的碧 艾爾提心吊膽地撥了電話。此刻他站在劇院大廳的公共電話旁。布幕即將在幾分鐘內升起。他們夫妻倆剛在附
2018-07-09 16:57:13 長期照護
【文/選自時報出版《奶奶來了!》,作者金孫(賴思豪)】 爺爺走後,奶奶沉默不語。原本爺爺奶奶住的地方,開始擺放靈堂、香、金紙等,大家輪流守靈,那時候只要下班,就會帶著奶奶去附近走走,剛開始不太敢亂聊
2018-07-09 10:55:18 長期照護
長照政策滾動式修正,當前究竟有哪些服務項目與補助,你清楚嗎?為讓民眾更能掌握資源,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歸納出「長...
2018-06-28 00:23:48 長期照護
「項媽媽、高小姐、奶奶、婆婆、VUVU(排灣族語稱祖父母),我來看妳了,妳怎麼睡得這麼熟!」項家媳婦秦正芬一如往常在中午來到部立屏東醫院,探視住安寧病房的婆婆高秋枝,每天第一句問候,就是促狹地叫出婆婆所有稱謂,像哄小孩一樣,之前婆婆還有知覺時,總被逗的哈哈大笑。
2018-06-26 21:58:11 長期照護
家有失智老父的玄奘大學社工學系助理教授李明玉,選擇機構照顧失智老爸。她說,政府希望家屬能提供照顧,但有些屋子不適合老人...
2018-06-25 20:50:16 長期照護
長照歷程像一場看不見盡頭的馬拉松,聯合報願景工程系列今年推出「活躍老化5.0/長照沒有英雄」,透過調查、深度訪談、名人...
2018-06-24 21:44:20 長期照護
台灣愈來愈老,「長期照顧」幾乎已成家家都難念的經。照顧失能父母,是體力、財務、情緒的三重煎熬;但最難對付的,可能是:對...
2018-06-17 11:35:59 長期照護
Q失智長輩怎樣都不肯喝水,可以怎麼做? 有些難以配合的長者,如失智症,該如何培養喝水的習慣呢?少量多次可能是一個好方法,把一天需要的水量拆成七、八次,分散在起床後、用餐前後、吃藥前後、上完廁所後等時
2018-06-05 09:35:51 長期照護
「您認為退休後需要多少的生活費?」 金融業者最喜歡找財經媒體合作,進行退休金的調查,因為這是一個以「調查」為名,實際上是置入基金、保險等商品的行銷手法。 於是經常會在媒體上看到類似的調查結果,譬如
2018-06-03 10:08:36 長期照護
劉爺爺退休後返鄉,由於親族都已遷居都市,劉爺爺平時獨居祖厝,過著恬靜的田園生活。清明時節,大家族返鄉,正準備出發去墓地祭掃時,才剛走到屋前的曬穀場,劉爺爺雙腳麻痺,差點往前仆倒,還好眾親族都在身旁,趕
2018-05-29 15:26:07 長期照護
長照最大的困境,就是「失能太久、太重」,我們就應該直搗問題核心,到底是哪些因素,會造成失能太久與太重? 在探討「失能太久與太重」的成因前,要先釐清本書對於「失能」的定義。「失能」其實是一個廣義名詞,
2018-05-15 00:49:00 長期照護
如果沒有聘僱外籍看護,老後需要有人陪診的話,怎麼辦?還好目前長照2.0的服務項目中,也有一項服務是請居家服務員「陪同就醫」,內容包括「協助掛號(含預約)、陪同就診、聽取及轉知醫囑與注意事項。」該項服務的價格為685元,不含就醫與往返交通費用。但是若碰上前述要在急診室裡觀察、甚至是需要住院的狀況時,長照2.0裡的居家服務員可就派不上用場了。
2018-05-14 10:29:02 長期照護
「兄弟姐妹裡面只有我是照顧者」這種困境,經常會因為手足之間的身份落差而變得更加嚴重。造成身份落差的因素,包括有經濟能力、社會地位,有無自己的婚姻或家庭。另一個因素,則是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對待孩子的不同方式,也可能間接導致這樣的現象。
2018-04-29 20:25:39 長期照護
肥胖是病嗎?美國田納西大學教授Mark Stoutenberg指出,與其在意肥胖而減重,不如增加體適能,許多研究顯示,...
2018-04-21 14:16:10 長期照護
「有家人需要長照服務,要去哪裡申請呢?」 「家人符合長照服務對象嗎?長照服務有哪些?我需要付多少錢?已經聘請外籍看護工了還能申請嗎?...」 最新版的長照2.0懶人包,一次告訴您相關的長照申請流程
2018-03-24 00:04:00 長期照護
當伴侶同時承擔「單親家長、照顧者、一家之主」的多重角色時,即使想兼顧,但人的體力心力都有限,實在分身乏術。能像霍金的家庭一樣,夫妻各自都能找到新的另一半還算是happy ending。最悲傷的,就是演變成社會新聞上「不勘長照壓力而殺死伴侶、虐待」的新聞。
2018-02-12 00:15:00 長期照護
看母親黯然的臉,我的心靈進入下一個階段-重新認識這位叫母親的女人:「把現在的母親放回到她整個的生命歷史中,試圖理解她真正想表達什麼?」我想,母親還會有一段時間反覆問我「冷不冷?」凝聚了千言萬語,她真正要說的是:「我關心你,我—愛—你!」
2018-01-22 00:26:17 長期照護
「哥哥就是我的眼!」國立嘉義大學助理教授蔡書憲八年前失明後,和在嘉義女中任教的哥哥蔡書穆,就像生命共同體,手足深情讓人動容;擔心自己老去,弟弟無人照顧,蔡書穆告訴兒子,「書憲叔叔是你另個爸爸」,期待兒子未來能接手。
2018-01-21 23:55:28 長期照護
「手足之情,血濃於水」,照顧手足對台中陳姓兄弟卻是不可承受之重;陳姓兄弟的老二因無法自理生活敗血性休克死亡,三兄弟被檢方依遺棄致死罪起訴,法院最終查出三兄弟曾提供生活費判決無罪,還了三人清白,但鄰里、親友的異樣眼光依舊如刀,讓三兄弟不敢抬頭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