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令人期待又愉快,但一想到打包行李與回家後的整理麻煩,總讓人感到些許疲憊與抗拒。日媒ESSE Online專欄作家小林ユリ分享了一些實用小技巧,透過簡單的準備與習慣,讓旅行後的「收尾工作」變得輕鬆又高效。
1. 衣物分日打包 直接用洗衣袋分類
小林建議,出發前就將每日的換洗衣物分裝到不同的洗衣網袋中。每日換洗時,將穿過的衣物直接放回該天的洗衣袋中,回家後便能整袋丟入洗衣機清洗,完全省去分類的手續。
這樣的做法不僅簡化了回家的洗衣流程,也能避免旅行時打開行李箱卻忘了自己當初怎麼搭配衣服的窘境。此外,貼身衣物、毛巾、襪子等小物也可用小型洗衣袋事先分類,回家後不僅方便清洗,還能一目了然地決定清洗方式(例如一般洗或 脫水模式)。
2. 一次性小包裝+丟棄式小物 減輕行李負擔
洗髮精、沐浴乳等瓶裝品,可以善用藥妝店或便利商店的試用包,省去另外分裝的麻煩。也可以使用百元商店販售的可拋棄式小瓶容器,用完當場丟棄,回程不需帶回空瓶,省事又省空間。
此外,夏季常備的手帕、毛巾,小林也改用「拋棄式紙巾」做替代。她指出,以前總要準備2~3條手帕,但現在透過搭配紙巾,只需帶1~2條即可,大大減少隨身負擔,也省去了回家後大量手洗晾乾的麻煩。
3. 藥品、充電器:建立「拿出就能放回」的系統
旅行時常用的藥品(如胃藥、止痛藥、OK繃等),小林平時就集中收納在防災備品包中,旅行時直接整包取出使用,回家後再補齊用掉的藥品後原封放回,不需重新分類,節省許多整理工夫。這樣做也能定期檢查藥品的有效期限,避免過期卻沒發現的損失。
另外,她還會將行李箱內部分為兩區:左側為回家後馬上需要整理的物品(如洗衣物)、右側為可稍後處理的物品(如紀念品或備用物品),讓疲憊的自己也能依序慢慢整理,不會一回家就陷入混亂。
這些微小的準備,能讓行前打包更省時,回家整理更省力。與其在旅後苦惱堆積如山的行李,不如出發前就設計好「善後系統」,讓每次旅行從開始到結束都能落實輕鬆愉快。
‧60歲單身男領1700萬退休金「怕送國庫狂揮霍」五年後被友點醒了
‧獨居父失聯兒子急返家見他好好的 卻從「LINE傳訊」驚覺大事不妙
‧單吃白吐司竟比塗奶油吐司更容易發胖?糖尿病專科醫解析原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