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4 10:05:14 科普好健康
哈佛研究:適量喝牛奶降死亡風險 但過量恐有害
牛奶富含營養,不過喝過量可能有害健康。《英國醫學期刊》(BMJ)今年11月底刊登一篇美國哈佛大學大型研究顯示,適量攝取乳...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9-12-14 10:05:14 科普好健康
牛奶富含營養,不過喝過量可能有害健康。《英國醫學期刊》(BMJ)今年11月底刊登一篇美國哈佛大學大型研究顯示,適量攝取乳...
2019-12-13 15:36:54 科普好健康
社會經濟條件較差的人群,往往受心血管疾病的影響更大。不少研究都觀察到了這個現象,早在1993年,《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也發表過論文指出社會經濟狀況與疾病和死亡風險密切相關。 近期,歐洲心臟病
2019-12-12 15:56:12 科普好健康
很多人長時間在外使用手機,卻沒攜帶行動電源或找不到地方充電,手機常處於低電量狀態。但有人常遇到一個狀況:顯示10%時非常不耐用,過不久就自己關機了;但有時1%卻異常耐用,還能撐到看完一段影片?
2019-12-11 16:42:41 科普好健康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衰老程度?看皺紋有沒有爬上眼角,思維認知是否靈活,還是根據體能狀態? 除了實際年齡,我們身體裡還有一座“時鐘”可以反映生理年齡——也許比實際年齡大,也許比實際年齡小。根據美國史丹
2019-12-06 15:11:52 科普好健康
住院時光,無論醫護人員多親切、照顧多好,都叫病人驚恐,覺得有壓力。但醫學研究指出,若住院病人感受到疼痛時,有伴侶或親人在旁握住手,減痛效果跟服用市售止痛劑一樣強。 眾多醫學文獻指出,病人在生病及
2019-12-04 15:38:12 科普好健康
大家在買房子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選擇高樓層。認為高樓層空氣好又能保護隱私,不少購房者都願意多砸不少錢買個高樓層。但根據實測結果,住房並不是越高越好,你知道第幾層的高層才是好的嗎? 據科
2019-12-03 15:02:09 科普好健康
我們在外面餐廳吃黑白切或滷味,常見海帶會打上一個結,為什麼要這麼做? 不少網友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不知是不是錯覺,打一個結好像就會比較好吃」、「比較好夾?」、「是不是這樣會比較快熟?」
2019-11-29 14:54:31 科普好健康
蹲式馬桶和坐式馬桶哪個比較好,長期都是爭論不休的話題,除了直接接觸的衛生問題,沖水時的強烈氣旋,會把細菌帶上來,影響人體健康。 陸媒「好奇實驗室」拍攝影片,實測蹲式馬桶和坐式馬桶濺起的水花,他們
2019-11-27 16:02:33 科普好健康
你平時多久「大笑」一次? 最近,日本山形大學的科學家們進行了一項關於“笑”的有趣研究: 和經常笑口常開的人相比,不苟言笑的人早亡風險更高,“不愛笑”或可成為導致早亡和心血管
2019-11-27 14:58:34 科普好健康
失眠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據Medicalnewstoday網站11月20日報導,《骨與礦物研究雜誌》近期一項針對絕經後婦女的研究顯示,每晚睡眠不足5小時的人骨密度較低,更容易患骨質疏鬆症。 美國紐
2019-11-24 16:06:58 科普好健康
攝護腺癌常被稱為老男人癌症,隨著人口老化,從歐美公衛流行病學趨勢看來,台灣攝護腺癌患者勢必逐年增加,由於大部分攝護腺癌發展緩慢,加上患者年紀較大,通常不建議積極治療。
2019-11-22 15:30:27 科普好健康
孕期和兒童青少年時期(18歲以下)的營養對孩子的神經認知發育起著關鍵作用,在這個時期內,如果沒有足夠的關鍵營養素攝入,可能會導致終生神經認知發育和心理健康受損,並且在隨後的時間裡無法通過關鍵營養素的補
2019-11-20 15:52:53 科普好健康
很多小孩不愛吃青菜,即使是成人也有不少偏食者。不吃蔬菜被視為不利健康的壞習慣,但這可能也與基因有點關係,有些人吃到花椰菜、高麗菜、孢子甘藍等蔬菜時會覺得特別苦,導致他們對蔬菜敬而遠之。 這
2019-11-17 17:24:24 科普好健康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揭曉,分別由凱林(美國哈佛大學)、塞門薩(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及雷克里夫(英國)三人獲獎。發現細胞如何感知細胞氧濃度變化,並產生因應。從乳癌觀點,解開乳癌細胞在缺氧環境中,會促使乳癌侵襲性變強,快速生長,營造轉移環境,因此運用這樣的發現,找到對抗缺氧誘導因子(HIF-1)的新藥,對於殲滅乳癌細胞將大有效益。
2019-11-16 16:09:23 科普好健康
你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廣告中顏值極高的食物,在拿到手後「長相」卻變殘?難道廣告裡的是正版,而我們吃的其實是山寨?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用於廣告中的美食,都是假的。它們極有可能只是「食品造型師
2019-11-15 11:35:29 科普好健康
許多人深信,月亮擁有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能夠影響健康,改變生活和命運。直到目前為止,雖然是美國的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50周年之後,還有許多偏遠部落的原住民,認為月亮比任何人都知道地球上所發生的事情,包
2019-11-10 15:19:19 科普好健康
你有沒有認識幾個朋友,完全沒有高血壓困擾,血壓甚至偏低,卻忽然發生嚴重中風,人就倒了?這就是最危險、最難發現的隱藏性高血壓。夜間血壓與人體白天排鈉排水的程度有關,白天排除的不夠,晚上血壓就會高起來,提
2019-11-09 11:41:06 科普好健康
想要吃得營養又健康,前提必須是吃得“安全”,如果食物存在衛生問題,那必將給身體帶來一定的健康威脅。 但是任何事都有雙面性,很多人認為食物過於乾淨,反而會對身體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民間一直
2019-11-05 15:44:00 科普好健康
日經中文網報導,日本研究人員透過調查約1千名癌症末期患者的數據,發現血液成分和心律等數據有一定規律,可以推測出1周至3個...
2019-11-05 14:36:28 科普好健康
在清晨的咖啡香氣中喚醒新的一天,或者在午後暖陽中來一杯提神……對愛好者來說,咖啡中有愜意。而在科學家眼裡,咖啡成分裡或許還有健康奧秘。 近年有大量研究表明,喝咖啡與多種健康好處有關,包括減肥、減
2019-11-03 16:33:06 科普好健康
忙碌的門診時間,我一邊檢查著病患兩個星期前膝關節置換的傷口,一邊聽著這位80歲的老太太眉飛色舞地分享她的英勇事蹟:手術後兩個小時就下床行走,完全不需要打止痛針,隔天出院回家就能自己爬上三樓,三天後到附近公園散步,老朋友們都嘖嘖稱奇現代醫學的進步,連她自己也沒想到能恢復得這麼快,看樣子下個月去日本旅行應該也沒問題了。正當她心滿意足要離開診間之際,陪同前來的孫女小聲問:「醫師,請問這不是微創手術嗎?為什麼阿嬤膝蓋上還有這道傷口?」」
2019-11-02 16:09:42 科普好健康
平常用熱水泡泡麵,一般都說等上3分鐘,這個時間到底是誰訂的?是因為3分鐘才能泡熟?這與健康或物理無關,其實是和人的心理有關。 科普中國報導,這個三分鐘是泡麵創始人訂定的,1958年日籍台灣人
2019-11-01 16:31:37 科普好健康
最近一期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封面文章引發廣泛關注。中國華東師範大學和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專家發現,應用綠茶提取物結合細胞
2019-10-31 11:53:44 科普好健康
咖啡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品之一。除了馥郁迷人的香味,不少人喝咖啡還是出於和睏意作鬥爭,提高注意力的需要,而這離不開咖啡因的作用。也還有一些說法,咖啡因可以增加體能,但相關證據並不如提神方面的確鑿。
2019-10-27 15:34:01 科普好健康
「醫師,我最近吃東西都會覺得胸口好痛,連喝水都會痛,我是不是得食道癌了?」這些情節時不時就會在門診上演。
2019-10-26 09:00:00 科普好健康
法國醫生雷奈克1816年發明聽診器,造成醫學界看診方式的重大變革,如今,聽診器問世200多年,卻面臨不確定的前景。
2019-10-22 16:04:52 科普好健康
汽車、衣服、包包……這些日用品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有趣的是,據sciencealert網站報導,10月7日《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富人區和窮人區生活污水成分也存在明顯
2019-10-18 10:46:08 科普好健康
到目前為止,人類製造出幾萬種藥品並善加利用。未來也將會陸續出現更多新藥,多到甚至連專家都無法掌握所有藥物的種類。那麼,在這麼多種藥物之中,如果你未來的人生只能選擇一種來吃的話,你會選哪一種?是感冒藥、
2019-10-08 09:50:52 科普好健康
我們是不是有時買飲料,老闆說是微甜,結果喝起來甜死人,含糖量也高到爆表?!現在食藥署祭出新規定,商品外包裝所標示的「甜味」,須按照糖分的實際高低,也就是若實際糖含量為「微糖」或「無糖」,未來就只能用「
2019-10-05 09:03:01 科普好健康
大家都知道癌細胞有很高的突變率。高突變率一方面讓癌細胞可以發展抗藥性、對抗宿主免疫系統,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癌細胞本身累積過多有害突變,導致細胞無法承受而死亡。癌細胞如何維持高突變率又避免自身凋亡?又為何化療即使殺死90%的細胞,腫瘤仍然可以再長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