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濟條件較差的人群,往往受心血管疾病的影響更大。不少研究都觀察到了這個現象,早在1993年,《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也發表過論文指出社會經濟狀況與疾病和死亡風險密切相關。
近期,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旗下期刊《心血管研究》的一篇論文帶來新證據,反映了這種現象的一個關鍵因素:睡眠不足。
眾所周知,充足的睡眠對身體恢復尤其是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在低收入人群中,睡眠問題較為普遍,比如更多輪班工作、做多份工作或在嘈雜的環境中工作——這些狀況都無助於良好的睡眠。但同時,社會經濟狀況又包含了從教育程度、個人生活方式到醫療資源等一系列因素。那麼,其中睡眠的影響比重究竟有多大?根據ESC新聞稿介紹,這是第一項回答這個問題的大型人群研究。
這項研究由瑞士日內瓦大學醫院(Geneva University Hospital)的團隊領銜,匯總了8個歐洲研究隊列超過11萬人的數據。研究團隊基於受試者自身成年期以及他們父親(反映幼年時期)的職位,來評估他們一生中的社會經濟狀況。所有參與者均接受了臨床檢查,並通過問卷反饋了他們的睡眠特徵、用藥、教育、工作、生活方式等數據。
以冠心病和中風作為主要心血管結局指標,研究團隊統計發現:在一生的不同時期,社會經濟狀況都和冠心病風險顯著相關,但沒有觀察到和中風的關聯。
父親職業地位低下與冠心病風險增加有關,男性和女性風險分別增加19%和25%,但這種風險並不主要源於睡眠的影響。
成人時期職業地位低下與冠心病的關聯程度更明顯,男性和女性風險分別增加48%和53%。而且,相同職業地位下,睡得過少( 8.5小時/晚),風險都更高,但整體而言,睡眠不足的影響要大得多。在男性中,社會經濟狀況低下增加冠心病風險,有13.4%可歸因於睡眠不足(
對於這種性別差異,研究第一作者,瑞士社會和預防醫學研究所Dusan Petrovic博士解釋,“社會經濟地位低下的女性,通常同時肩負著低薪體力工作以及家庭責任雙重來源的身體和心理壓力。與男性相比,職業因素與她們睡眠的關聯更弱。”
研究團隊指出,由於數據匯總自多個隊列,難以完全消除數據差異和混雜因素,研究結論還有待進一步驗證。但其樣本之大,提示了保證睡眠是低收入人群保護心臟的方式之一。Dusan Petrovic博士表示,“ 應當確保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們都有更多睡眠。 ”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