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3 失智.長期照護
安寧療護/失智患者生前難受 7成遭管灌餵食
失智症患者人生謝幕前,比其他人更不好過。國內研究發現,失智症患者生命最後一年,高達七成曾接受管灌餵食、六成曾接受氣管內管插管及呼吸器治療,三成曾執行心肺復甦術急救,近兩成仍在洗腎。台灣失智症協會提醒失智症家屬,宜及早與家人討論全程照顧計畫,以讓患者獲得好的照顧與圓滿的善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炳仁去年底一篇刊登於國際期刊《國際老年學暨老年醫學》的研究,探究台灣失智患者生命最後一年接受維生醫療與急救處置的情況,研究團隊分析健保資料庫發現,失智症患者接受管灌餵食、插管及呼吸器治療、洗腎等比率,都遠高於歐美先進國家,在亞洲國家中也偏高。經校正年齡、性別及共病因素後,患者接受氣管內管插管、呼吸器治療及心肺復甦術急救的風險,是癌症病人的四倍以上。且這些治療幾乎集中在過世前一個月,顯示患者生命末期接受急救與維生處置,在生命終點前受盡折磨,卻未因此順利存活。僅1.64%入安寧療護研究團隊另外一項研究於今年三月刊登於國際期刊《緩和醫療》,他們探究台灣全民健保自2009年9月起將失智症納入安寧緩和療護的給付範圍,是否有效減少末期的急救與維生處置。結果發現,接受過該服務的失智病人數,僅占當時全國失智病人數的1.64%,其中有很多人可能是因為同時罹患癌症才會接受安寧療護;即使接受安寧療護,減少插氣管內管、接呼吸器、心肺復甦術與洗腎,但使用管灌餵食與非侵入式呼吸器治療的比率卻更高。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周貞利陪伴失智父親與婆婆超過十年,她以過來人的經驗提醒大眾,若家中有失智症患者,全家人都要努力認識這個疾病的樣貌,並了解在病程變化過程中家屬能做的因應措施,每隔一段時間都應討論、並達成共識;當病程走到晚期才不致於慌亂、不知所措,也較容易接受安寧療護,讓失智患者平靜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