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照顧服務員是看需求和看護經驗,跟她的出生地是台灣或海峽對岸,一點都不重要。」林先生母親因脊椎開刀,需住院休養一周,他聯絡仲介公司找看護,當時提出的需求,就是希望會講國語、力氣大、有照顧過骨科病人的經驗。
仲介公司指派一位從事醫院看護工作十餘年的陸籍配偶,她從湖南嫁到台灣十五年,早已取得台灣身分證,為人和善且動作俐落。林先生對這位大嬸的服務相當滿意,認為有照護經驗才是重點,至於「說話是什麼腔調?能聽懂就好」。
看護仲介公司林主任表示,從事看護工作的人不乏單親媽媽,因需立即的收入來維持家計,因此願意接受三、五天的臨時工作;但大部分的台灣人不願意做這種辛苦、骯髒、危險的三K工作,以致台籍看護越來越少,僅占看護工比例的三分之一,反倒是陸籍大嬸的面孔愈來愈常見。
台北市長期照護發展協會總幹事謝柏宏表示,他在參加看護訓練班時,看到許多陸籍配偶及東南亞籍配偶;相反地,本土阿姨則是少數。一名陸配說,在看護臨床實習階段,看到台籍同學要處理病患排泄物時,多數人都面有難色,最後乾脆放棄實習,也沒有拿到證照。
曾有聘僱看護經驗的張小姐說,因父親車禍需人照顧,但家屬都得上班而分身乏術,找看護的時間很緊迫,仲介說能立即上工的只有陸籍看護;若要求台籍看護就需多等幾天,後來她決定用陸籍看護。她認為,本籍或陸籍看護都差不多,「重要的是能否讓家屬『放心』把病人交給她」。
民眾黃小姐說,如果台灣人可做好看護工作,家屬會以台灣人優先,畢竟在語言及生活習慣上較熟悉,問題在於看護工作既辛苦,又免不了被頤指氣使,台灣民眾的投入意願較低。尤其看護素質落差大,即使有執照也不一定做得比較好,「聽過有看護睡得比病患還熟。」她強調,看護國籍不是問題,本身的個性及做事態度才是關鍵。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