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2 科別.心臟血管
空汙不是忍忍就過去 醫師:PM2.5恐增心血管疾病
氣溫降低與空氣污染,可說是心血管疾病的「雙重威脅」!空氣汙染PM2.5不只是刺激呼吸道誘發咳嗽、喉龍痛、氣喘等不適,對心血管健康也會造成不良影響,而氣溫降低讓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壢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廖國宏指出,根據國內外相關研究證實,PM2.5濃度高,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呼籲民眾要多注意防範。廖國宏表示,國內外醫學研究指出,空氣汙染物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微小顆粒可經由呼吸到達肺泡,再進入到人體的血液,將毒素透過血液循環帶到全身,使身體的發炎指數升高,引發血管慢性發炎,容易產生血栓、動脈硬化,進而增加心臟病、心律不整、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廖國宏指出,一般人對空氣汙染都直接聯想到上呼吸道、肺部,和眼睛的不舒服,很容易忽略細懸浮微粒PM2.5對心臟血管的影響,而PM2.5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長期累積。有些人以為空氣不好忍一下就會過去,卻反而忽視空氣汙染的長期風險與警覺性,因此吸入過多過久的PM2.5,進而影響心臟血管的健康。廖國宏建議,空氣汙染期間應儘量避免戶外活動,或縮短待在戶外的時間;出門應配戴較具防禦力的N95口罩。在室內應將門窗關小或緊閉,並且使用空調或空氣清淨機,來減少PM2.5的濃度。 編輯推薦 秒懂指甲的10大健康警訊 外觀長這樣竟是罹癌前兆! 足底筋膜炎怎麼辦?復健科醫師教你用1顆球舒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