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良/借鑒健保 發展長照保險
隨著2016年總統大選投票日逼近,主要政黨在競選政策上的交鋒,也日益白熱化。國內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攸關數十萬家庭的長照政策,近日也因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女士提出「長照十年2.0版」,而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先生延續執政黨政策,力主開辦長期照顧保險,短兵相接,引起社會討論。
長照靠稅收 容易不穩定
「長照十年2.0版」主要是由政府投入公務預算,全力發展社區化長照服務,用最快速度把平價、普及的服務體系建構起來,實施初期預計用指定稅收300億元(以不動產交易稅、遺贈稅等項目為固定財源)加上公務預算30億元,做為穩定財源,視需要逐漸增加。
這樣的政策主張,對於普羅大眾,不必再額外繳納相關的稅、捐或費,在經濟景氣不佳的現在,非常具有票房的吸引力,但也潛藏著稅收易受經濟景氣影響而不穩定的隱憂。
回顧健保法的立法過程,曾有「保大病不保小病」的主張,在保險只給付大病的前提之下,整體保險經費規模相對較小,僅由政府、雇主等負擔保險費即足以支應,一般民眾可以不用繳交保險費;與當前的「長照十年2.0版」只補助特定失能者有限度的服務項目,有異曲同工之處。
保大不保小 窮人更吃虧
雖然保大不保小可達到民眾少繳費的優點,但對中低收入者卻造成就醫障礙,富人自認為每個病都是大病,需自掏腰包根本無所謂;而窮人反之,先都自認為是小病而不敢就醫,何況醫療是高度專業,民眾常不知道自己生什麼病,天下沒有完美的制度,優點與缺點才相隨,只好兩利相權取其重,為達到WHO的全民健康照護的目標(health care for all),這也是世界各先進國家幾乎大、小都保的理由,因此這樣的主張,當時並沒有通過。
全民健保開辦迄今,保險經費由開辦時2000餘億元成長到今日近6000億元的規模,奠定了醫療體系發展基礎,試想當年如果通過「保大病不保小病」的版本,相對較小的保險經費規模,是否足以造就今日醫療體系發展?
而今「長照十年2.0版」只補助特定失能者的制度規畫,未來是否能滿足民眾需求?是否能發展出符合需要的照顧資源,值得我們深思。
健保署牽線 縮短磨合期
目前,國內長照體系尚未發展成熟,亟待各界資源挹注,隨高齡化與少子化,長照需求日益增加,找尋穩定財源,用以擴充長照資源,刻不容緩。長照保險歷經多年規畫,決定參考全民健保經驗,以開辦長照保險作為籌措資金來源,預估開辦初期保險經費將有1100億元規模觀之,足以帶動長照體系、產業及照顧人力的快速發展,民眾更可以得到全面性的照顧。
我國健保成功經驗,享譽國際,採取單一保險人模式,被認為是成功主因之一。行政院已提出的「長期照顧保險法草案」,相當程度架構於現行健保制度上,德國、日本、韓國的長期照護保險亦莫不是建立在原有健保制度;且台灣民眾與民間單位多已熟悉健保運作,可以縮短制度磨合期,以健保署作為開辦長照保險的保險人,可發揮經驗傳承與資源共享的行政效益,更可以連結醫療體系與長照體系,具備完整的政策執行力,足以成功開辦長照保險。

楊志良
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為疫情處置不當造成的冤魂提告!楊志良:終有一天閻羅王會找「你」算帳
楊志良/宏觀改革三支箭 從根本解決救健保
楊志良/只醫病沒預防 台灣從未實施全民健保
楊志良/免疫療法給付之爭 別只看療效
楊志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 點名四大寇
楊志良/吃人一口 至少還人半口
楊志良/「第三家庭」 攜手共老新解答
楊志良/重大傷病 應與部分負擔脫鉤
楊志良/衛福部版「重消指引」 罔顧病患權益
楊志良/我們都是病友
楊志良/誰決定我們的健保用藥?
楊志良/造福照服 人人都加入時間銀行
楊志良/癌症新藥給付 讓癌友說話
楊志良/分級轉診 醫療提供者也應改革
楊志良/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
楊志良/老病照護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楊志良/當天價醫療遇上健保上限
楊志良/以稅收辦長照 沒錢就沒轍
楊志良/健保不能只護股市,不照顧弱勢
楊志良/藥價一砍再砍 藥竟比一顆糖便宜
楊志良/醫療糾紛救濟 應比照藥害及疫苗接種傷害
楊志良/公開藥政會議 有助健保改革
楊志良/健保的推手 謝謝前輩努力付出
楊志良/監督健保 病友們站出來!
楊志良/人口老化逼近 健保急迫挑戰
楊志良/如何拆除食安危機的引信
楊志良/看病…別指揮醫師 別要求特權
楊志良/健保虧損≠健保績效不佳
楊志良/五大皆空 錯誤診斷下錯藥
猜你喜歡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劉秀枝/運動加上森林浴是增強免疫力、抵擋疫情的利器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許金川/偷吃「禁果」得糖尿病?需靠後天的運動、飲食控制、規律服用藥物控制血糖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