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患者想保睪丸?別忘先分析治療風險
攝護腺癌主要療法為降低體內雄性激素,也稱為去勢療法,但臨床證實會增加心血管風險。林口長庚醫院團隊研究證實,不管是接受藥物去勢或睪丸切除去勢,其心血管風險差異不大,就男性自尊考量,可選藥物治療保睪丸。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東藝解釋,雄性激素降低與心血管增加的關聯性,有文獻認為,是因雄性激素可強化男性的肌肉血管,當濃度降低時,膽固醇也會隨之上升,導致血管脂肪累積,增加心肌梗塞或缺血性腦中風機會。據統計,攝護腺癌接受去勢療法者,每6人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林口長庚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郭昶甫表示,據衛福部105年統計,攝護腺癌排名十大死因第六位,每年約4900多名新個案發生,且主要發生於老年男性。當老年人口快速成長時,攝護腺癌及心血管疾病就應同時重視,控制相關問題。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黃文冠說,傳統去勢療法為睪丸切除,但非每名男性都能接受,以美國為例,選擇藥物去勢患者占95%,接除去勢占5%,台灣則分別占75%、25%。
去年美國據本土健保資料庫分析認為,藥物去勢所使用的促性腺素釋素類似物,比睪丸切除造成的心血管風險更大,引發醫界譁然,討論是否應走回頭路,鼓勵病人切除睪丸。
但林口長庚醫院團隊分析台灣1997年至2011年約5萬8000名攝護腺癌病人,分析證實二種治療所引發的心血管風險差異不大,研究成果於今年10月發表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期刊「JCO(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陳東藝指出,明顯差異只在短期追蹤1.5年內,睪丸切除比藥物治療高出4成的心血管風險,尤其是在年紀大於65歲,或原本就有高血壓、心肌梗塞、缺血性腦中風等病史者。追蹤逾1.5年後,2種治療引發的風險就差不多了。
黃文冠說,依研究結果,若男性不願執行睪丸切除,一樣可選藥物去勢治療。但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謝宜璋提醒,只要是去勢治療,均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戒菸、多吃蔬果、多運動、注意三高控制,若本身有服阿斯匹靈藥物者,切勿自行停藥。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攝護腺癌老翁術後成「包大人」 靠增生療法解除困擾
PSA指數超標,一定是攝護腺癌?醫師教你2種生活習慣+7種食物助預防
癌細胞轉移骨頭「躺床都痛」治療後生活如常且獲控制
一家三兄弟全得攝護腺癌 醫師:有家族史別輕忽!長效型荷爾蒙控制病情 減少就醫奔波
7旬伯血尿服藥一周後仍未改善 竟是晚期攝護腺癌
常跑廁所就應多注意 攝護腺癌變多發生在50歲以上
醫病天地/攝護腺癌初診 中彰投3成半骨轉移
小毛病不要拖!小黃司機積極抗癌 排尿改善還重振雄風
中部男性健康隱憂!攝護腺癌初診病患三成半骨轉移
揪「老男人癌」轉移元凶 國衛院領先全球發現攝護腺癌ROR2基因作祟
男性40歲後頻尿 小心「男人癌」上身 少吃高脂肪食物
攝護腺癌早期沒症狀 泌尿科醫師:注意3大危險因子
47歲男頻尿、解尿慢 切片檢查竟罹攝護腺癌第二期
健診數據PSA升高,就是罹患攝護腺癌?專科醫師給答案
微創手術切除攝護腺癌 94歲退休飛行員術後正常生活
兩男命運大不同 PSA升高=攝護腺癌?應定期追蹤保健康
大腿骨痠痛 竟是攝護腺癌4期
下背痛查出罹攝護腺癌 放射線治療助他恢復行動
與歐美同步新世代影像檢查 攝護腺腫瘤一次揪出
每天喝幾杯咖啡可能會降前列腺癌風險?研究揭密
醫院辦21場攝護腺癌篩檢 2000人揪出100人PSA指數異常
攝護腺癌可以不治療? 醫師分析「低度風險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
活得夠久就會得!從攝護腺癌中存活 那些被閹割的男人們
預防攝護腺癌 男逾50歲應做PSA檢測
醫病天地/沉默疾病攝護腺癌 發生率第4名
台中榮總攝護腺癌病友會 婦人問:丈夫能重振雄風?
與攝護腺肥大相似!攝護腺癌確診逾3成已晚期 醫師教你預防之道
補充睾固酮對攝護腺癌有益?教授:貿然去做就悲劇了
醫院免費為男性篩檢攝護腺指數 病友捐百萬響應
攝護腺癌檢查 新式攝護腺切片精準更安全
猜你喜歡
50歲後開始有不適症狀 攝護腺肥大會變成攝護腺癌嗎?
LDCT肺癌篩檢7月1日起納入「5癌篩」 2族群及早預防
消化不良就醫竟中「癌王」 腹內胰臟腫瘤達8.4公分
乳癌成文明病每36分鐘增1例 妙齡女4大問題釀病纏身
癌症蟬聯40年死因冠軍 「老化+低溫」導致死亡率增
預防口腔癌 醫師:留意五大症狀速就醫檢查
何時該切除食道?醫師詳解食道癌手術過程及術前術後照顧
乳癌拖2年乳房內鈣化如「降雪」斑駁 醫苦勸治療才改善
50歲男血便以為「痔瘡出血」 竟是直腸腫瘤
把硬塊當粉刺,竟變9公分腫瘤!一位乳癌患者的教訓:「怕痛」,最後可能才要命
無痛換水大腸鏡 揪息肉效果更好
營養狀況是抗癌關鍵!營養師:治療期補熱量 恢復期均衡吃
晚期肝癌免疫組合延命大突破 無奈高藥費阻礙治療路
常常胃痛會不會是胃癌?醫師曝胃癌最大危險因子
再生醫療超級昂貴 CAR-T新藥抗癌費用逾千萬元
月經不規則、停經後出血 醫籲:盡速就醫
消除腫瘤只靠清除癌症幹細胞足夠嗎?張金堅詳解癌症幹細胞真面目
未必會變少奶奶!免疫加化療 提高三陰性乳癌治癒率
我是癌友9/厭世、孤獨、我要活下去:找人聊聊的重要性
乳癌患者副作用致手指僵硬 針灸及中藥調理後緩解
婦人沒抽菸卻咳血得肺鱗癌 靠多重療法才撿回一命
為什麼通過症狀早期發現不容易?醫師詳解食道癌危險因子、檢查及治療方式
海扶刀精準度大躍進!國衛院模擬技術縮短40倍手術時間
檳榔汁吐掉就不會罹癌? 醫師:纖維摩擦口腔也會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