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愛吃海鮮魚貝,不少餐廳打出生蠔、鮮貝吃到飽的優惠,不過,貝類潛藏著微生物汙染、貝毒等風險,105年全國發生八起貝類食物中毒事件,101人就醫。為此,食藥署公布管理新制,從明年1月1日起,輸台的貝類必須檢附捕撈及養殖地資訊等官方衛生證明文件,才能進口。
食藥署科長吳宗熹表示,貝類產品主要的食品安全風險,包括海洋毒素、微生物汙染,例如麻痺性貝毒及諾羅病毒等,這些汙染源自於貝類產品生長、養殖的水域。為了確保食用安全,必須嚴格監控貝類生長及養殖水域,為此,食藥署強化食用貝類輸入源頭管理,擬訂相關辦法,預定自107年1月1日起,輸台食用貝類產品,必須檢附含捕撈、養殖地資訊的官方衛生證明文件。
食藥署統計,近兩年來,我國均有貝類食物中毒事件,104年五件174人就醫,105年八件101人就醫,均屬於微生物汙染,導致民眾腹瀉、嘔吐,緊急就醫。
我國輸入貝類產品中,105年輸入量8496公噸,來源國計有30國,前幾大輸出國為中國大陸、日本、菲律賓及印尼等。
吳宗熹表示,已透過駐外單位,通知貝類輸出口國家的主管機關,要求提供官方證明文件樣張,新制上路後,輸入貝類必須檢附出口國官方證明文件,否則不受理產品輸入查驗申請。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推薦閱讀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chronic.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chroni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