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黃國珍跟黃春明說:「爸,我要做閱讀教育」,黃春明秒回:「你要做什麼閱讀教育,我就是在做閱讀教育啊!」
黃春明的創作題材豐富,除了探討社會議題的小說,也是兒童文學作家,更帶領兒童劇團,是個道道地地推廣兒童閱讀的人。
記者初次拜訪,問黃春明看完兒子的新書後有何評論?快人快語的黃春明停了幾秒:「我有我的想法,我有跟他討論,那個我們今天不講」,對任何事都能發表意見的黃春明,揮揮手沒有繼續說。
一周後,同樣的問題問黃國珍,「爸爸怎麼回應你的書?」他坦然笑開:「我和爸爸對閱讀的看法很不一樣」。一個「閱讀」,父子倆有截然不同的詮釋。
黃春明透過作品探討社會議題,對人性提出反思,以文學作為社會批判,彰顯人道精神。但黃國珍認為,閱讀是工具,幫助個人在現代社會生活的「必需品」,例如購物時買到比較實惠的商品、理解多元社會裡的不同觀點,沒有文學賞析的成分。
過去,父子倆討論閱讀,總是在爸爸的脈絡下,從文學、電影、藝術出發。現在,更多的時間是兒子談他四處演講,以及他用什麼方式做閱讀教育。
黃春明終於漸漸清楚:兒子的閱讀不是他的閱讀,他用自己的方式在創造這個時代的改變。
最近幾次閱讀理解工作坊,黃國珍都會拿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做閱讀素養的練習,黃國珍說,這篇文章有個脈絡沒有被說清楚,「就是朱自清心境的轉變」 。
文章前半部,朱自清認為父親迂腐,以年輕知識分子的角度,對過去的保守、鄉愿、迂腐有著不以為然的情緒。
文章後半,朱自清回想父親送他去車站,抱著橘子翻越月台的那一刻,當時就被觸動了,但並不了解那是什麼,直到後來收到父親的信,回想這一切時,才懂得父親的愛。
「這篇文章放在這個脈絡,親情的價值更清晰了。這並非父親單向付出父愛,而是朱自清終於懂得並回應了父親多年來給他的愛;這是一種和解」,黃國珍說。
記者問:「是不是你的年紀也到了某個時刻,所以瞭解了朱自清的轉變?」黃國珍笑笑說「是」,因為他也是那個心境轉變下的兒子,終於看懂了「爸爸跟你觀點不同,但是爸爸愛你」。
【父子相對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