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惠風/從英國歷史 談國民醫療權
「國家到底是什麼?哪些基本人權,是國家應該提供的?」
醫療權是國家該負責的嗎?居住權呢?國家該提供人民最基本的住宿空間嗎?這些問題,每個國家根據自己立國理念,而有不同做法。
英國人在二戰期間,開始了醫療改革,決定國民的「醫療權」是國家應負擔的責任,他們在倫敦奧運中炫耀了這項成就,卻引起爭議。
2012年的奧運開幕式中,英國人吹噓了他們在各個領域上光榮的歷史,其中一部分,是醫療。
表演呈現了英國人在醫療上的成就,其中有南丁格爾領導的護理制度、有在發明心電圖的貢獻(心電圖機最後還是靠荷蘭的愛恩合分Willem Einthoven的臨門一腳),最後由接受了小飛俠彼得潘的全部版權、歐洲最大的兒童醫院GOSH(倫敦大奧蒙德街醫院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作為轉接,帶出了下一段主題──兒童文學。而兒童文學的一開始,也是從小飛俠彼得潘故事中,孩子們躲在被窩用手電筒看書的梗帶出來。
在這個全球矚目的奧運舞台,表演爭議最大的部分,就是國家健康服務體系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它的功能褒貶互見,最諷刺的是,在奧運後沒幾年,英國就發生了全球矚目的醫師大罷工。當NHS被搬上2012年奧運的舞台時,美國的媒體大加撻伐,英國自己的媒體《Daily Mail》也有意見,它說「把那麼多病床搬到開幕式,時間還那麼長,明明就不是在歌頌勤勞辛苦的護士們,而是在表達政治上的意識形態,本質上就是『左派宣傳』」。導過「貧民百萬富翁」的奧運開幕式導演博伊爾,好像在跟楊志良前署長的「醫療還是左一點好」的言論相互唱和。
二戰前,英國的醫療體系基本上有三塊:私人系統、市立系統、慈善系統。在戰後的1948年,英國創立了國家健康服務體系,它主要的理念,是把醫療看成跟「消防隊、警察局、學校」一樣,當成由國家來支付費用的系統,這種觀念在當年是非常激進的想法。
二戰期間,共產主義思潮衝擊全球,也影響了英國政治人物。英國勞工黨副主席葛林伍得(Arthur Greenwood)規畫了戰後英國的重建,他成功說服內閣接受畢佛瑞吉報告(Beverage report),把醫療改革當做國家「從搖籃到墳墓」照顧計畫中的一部分。
受命的衛生部部長貝凡Aneurin Bevin,戰後成功達成了這項艱難的任務,把原來的三大體系轉成了國家體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成功建立了家庭醫師制度,這個制度把所有英國人民,都指派給某一特定的家庭醫師,這個家庭醫師是病人進入醫療系統的窗口。簡單來講,就是每一位英國公民,經過家庭醫師的把關,才能享有基本的免費醫療權利。
在推動這個新制度之初,遭到醫師們的強大反彈,貝凡使用了許多手段,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成立顧問醫師(Consultant)制度,當家庭醫師需要時,可以轉診給顧問醫師。貝凡化解阻力後得意的說「我把他們(指的是醫師們)的嘴都塞滿了黃金」(I stuffed their mouths with gold.),並且也在1948年曼徹斯特的公園醫院演講中表示「我們現在是全世界道德的領袖」。 (We now have the moral leadership of the world.)
今天,台灣的醫療到了十字路口,如果想轉往家庭醫師制度的話,這些歷史,這些手段,都不能不知,不是說我們要照著做,而是要了解其中複雜的人性與反應。

洪惠風
新光醫院教研部副主任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洪惠風/忽高忽低的血壓
洪惠風/錢幣上的偽醫學
洪惠風/60-80歲國人 適當的血壓數值是多少?
洪惠風/幸福人與薛西弗斯
洪惠風/考場、考試 與台灣最早的官方醫療機構
洪惠風/WFH to MFH 自我監測的潮流
洪惠風/俯臥 血氧 COVID-19
洪惠風/產出10個諾貝爾獎的替代役----黃扁帽醫師科學家
洪惠風/火星人的起源 來自於翻譯錯誤
洪惠風/價值三百萬,刻著護理師姓名的銀幣
洪惠風/三小、梅杜莎、心臟、食人族
洪惠風/病歷的起源,來自於VIP的醫療糾紛?
洪惠風/睡眠與血壓
洪惠風/臺海海戰真正發生過的「用銀子砸人」的故事
洪惠風/手勢與心臟病
洪惠風/空氣汙染 帶壞心血管
洪惠風/盛裝病人教我的Carpe diem
洪惠風/這病毒好毒,不要進來!
洪惠風/該放支架嗎?
洪惠風/沒放進嘴巴的藥物 是不可能有療效的
洪惠風/希臘神祇也承擔不起的長照
洪惠風/小南門外的鼠疫研究
洪惠風/葉克膜的先驅--稻荷神
洪惠風/飲食、運動、體重中間目標與終極好處
洪惠風/手錶與心臟病
洪惠風/睡眠債與談判
洪惠風/病史本土化,不是病歷中文化
洪惠風/選舉與心臟
洪惠風/年紀越大 血壓就該越高嗎?
洪惠風/23世紀的醫療
猜你喜歡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劉秀枝/運動加上森林浴是增強免疫力、抵擋疫情的利器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張德明/正確的策略 才能與病毒共存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