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0 養生.健康瘦身
搜尋
養生
共找到
1626
筆 文章
-
-
2023-01-10 養生.聰明飲食
低蛋白和擬斷食讓人健康長壽?教授曝放諸四海皆準的飲食方法
讀者Gordon Liao在2022-12-27在蛋白質多吃只是浪費嗎的回應欄留言:您好,林教授。看了很多篇您的文章,非常感謝您的健康知識宣導。在這想請問您對Valter Longo提倡的低蛋白飲食和擬斷食有什麼看法?1. Longo推崇魚素低蛋白飲食,他的研究顯示飲食中的蛋白質含量會影響癌細胞的增長。他在網站上也有提到飲食方針跟主流的蛋白質攝取量也有滿大的差異。「If you are below the age of 65, keep protein intake low (0.31 to 0.36 grams per pound of body weight). 」2.Longo在「長壽健康飲食法」(The Longevity Diet)書中有提到自己的團隊有使用擬斷食飲食能有效保護病患不受化療多重副作用的影響。也建議每人都要定期進行擬斷食(mimicking diet)。看了他的書籍以及The Blue Zones書中提到的長壽人口飲食,結論都指向魚素低蛋白飲食(蛋白質佔總熱量15%)能讓我們更健康及長壽。難道主流的高蛋白飲食長期下來是對身體不利的?這位讀者寄來的文章是發表在《科技新報》的〈中年人採低蛋白飲食,癌症死亡率較低〉。很奇怪的是,它的更新日期(2018-2-4)竟然比發表日期(2018-2-5)早了一天。不管如何,這篇文章是在轉述一篇2014-3-4發表的論文Low Protein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a Major Reduction in IGF-1, Cancer, and Overall Mortality in the 65 and Younger but Not Older Population(低蛋白質攝入量與 65 歲及以下人群中 IGF-1、癌症和總體死亡率的顯著降低有關,但與老年人口無關)。這項研究的實驗是分成三部分:(1)人群,(2)小鼠,和(3)細胞。小鼠和細胞的實驗並沒有臨床意義,所以我就不多談了。人群的實驗是用問卷調查,叫張三李四回答在過去24小時內吃了什麼食物,然後就根據這樣的回答來下斷論張三李四平常每天攝取多少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等。這樣的人群調查數據是否可靠,我想就留給您自己去思考和判斷了。至於所謂的「擬斷食飲食」,指的就是在所謂的「斷食」期間採行低熱量飲食。也就是說,只是少吃,而不是真的「斷」,所以才會叫做「擬斷」。至於「書中有提到自己的團隊有使用擬斷食飲食能有效保護病患不受化療多重副作用的影響」,指的其實是一篇2022-8-23發表的論文Fasting renders immunotherapy effective against low-immunogenic breast cancer while reducing side effects(斷食使免疫療法對低免疫原性乳癌有效,同時減少副作用)。但是,這項研究其實是用細胞和小鼠模型來做實驗,而不是用「病患」。如果您是長期關注我這個網站,應該會知道我曾發表過非常多有關「飲食與健康」的文章(數百篇),而這些文章裡面有很多是在批判各種自吹自擂的飲食法,包括高脂、高蛋白、低蛋白、高醣、低醣、全肉食、全素食、無麩質、斷食等等。例如,請看高醣飲食最健康,最長壽,生物學家30年實驗揭秘肉食密碼:救命飲食的另一極端救命飲食吃肉有助延年益壽,吃素真的更健康,真假資訊長期關注我網站的讀者應該也都知道,有關「飲食與健康」我唯一的建議是「均衡飲食」。我當然知道大多數的人會認為這樣的建議是說了等於沒說,但我可以跟你保證,這是放諸四海永遠錯不了的飲食方法。不過,如果您還是不滿意,那我就只好搬出美國農業部發表的Dietary_Guidelines_for_Americans_2020-2025(給美國人的飲食指南2020-2025)。它建議成年人攝取的熱量應該是10%–35%來自蛋白質,45%–65%來自碳水化合物,而20%–35%來自脂肪。從這個建議就可看出,每一種營養素的攝取量是有很大的彈性。尤其是在蛋白質方面,更是同時涵蓋了低蛋白和高蛋白。那,為什麼一個由數百位健康飲食專家所撰寫的飲食指南會給出這麼一個籠統的建議?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天生體質,有不同的健康情況,有不同的生活形態,有不同的偏好,等等。所以,不管是哪一種自吹自擂的健康飲食都是有以偏概全的問題。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唯一的,永遠不變的建議是「均衡飲食」。有好幾位讀者還是來追問「均衡飲食」到底是什麼,所以我就只好請他們參考香港衛生署的飲食建議。原文:低蛋白,擬斷食,健康長壽
-
2023-01-08 失智.大腦健康
1年治療費用約2.65萬美元 教授解析FDA批准阿茲海默新藥詳情
美國FDA今天(2023-1-6)宣布加速批准一個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藥。它是針對澱粉樣蛋白 β的單株抗體,學術名是Lecanemab,而商品名是Leqembi。請看FDA Grants Accelerated Approval for Alzheimer’s Disease Treatment(FDA 加速批准阿茲海默症治療)。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昨天才剛正式發表這個藥的三期臨床試驗結果。該論文的標題是Lecanemab in Early Alzheimer’s Disease(Lecanemab 治療早期阿茲海默症),而結論是:「在 18 個月時,Lecanemab 減少了早期阿茲海默症中澱粉樣蛋白的標記物,並且導致認知和功能指標的下降程度低於安慰劑,但與不良事件有關。」這個藥是日本的Eisai(衛材)公司研發出來的,將由美國的Biogen(百健)公司負責全球市場開發。一個患者治療的花費預計將會是每年 26,500 美元。美國FDA在2021-6-7曾加速批准Eisai和Biogen共同研發的新藥Aducanumab(商品名Aduhelm,也是針對澱粉樣蛋白 β的單株抗體),引發軒然大波。請看我發表的阿茲海默新藥:科學拒絕,政治認可,以及阿茲海默新藥:FDA批准,專家辭職痛批。針對此一事件,美國國會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調查,終於在去年12月發布一份長達46頁的調查報告The High Price of Aduhelm’s Approval: An Investigation into FDA’s Atypical Review Process and Biogen’s Aggressive Launch Plans(Aduhelm 批准的高昂代價:對 FDA 非典型審查程序和 Biogen 攻擊性啟動計劃的調查)。去年7月一位研究澱粉樣蛋白 β的專家涉嫌論文造假,也是引發軒然大波。這兩個事件導致媒體對於針對澱粉樣蛋白 β的研究及療法產生疑慮。還有人發表文章說「所有關於 β澱粉樣蛋白的後續研究、藥物開發的投入很可能都是付諸東流」。請看我發表的阿茲海默症論文造假引發的胡扯。我目前看到的專家評論都是對這個新藥(Leqembi)抱持審慎樂觀。但願FDA已經得到教訓,不會重蹈覆轍。原文:FDA 批准阿茲海默新藥,但願不會重蹈覆轍
-
2023-01-08 焦點.元氣新聞
好想給他看病!盤點臺灣10位顏值與實力兼具的帥哥美女醫師
穿上白袍的醫師,給人一種陽光親切、權威的形象,透過自己的專業替病人治病,工作內容令人肅然起敬。在這幾年新冠肺炎的疫情其間,醫師是最辛苦的一群人。而有些醫師不僅在專業領域很厲害,身材樣貌也同樣超吸睛,讓病人打從心底不想康復,一再回診給他們治療?《元氣網》盤點了臺灣10位顏值與實力兼具的帥哥美女醫師,一起看看你有沒有在診間遇過他們。中醫師曾柏翰有網友在臉書上轉貼一名男中醫師的照片,由於醫師外型陽光帥氣,長相神似藝人彭于晏,讓鮮肉中醫師曾柏翰爆紅!Instagramg上擁有高達2.3萬位粉絲,ig貼文中除了少數個人帥照外,大多是分享各種調理養生、瘦身等超級實用健康資訊。小兒科醫師李俊豪李俊豪(馬克醫師)從小就是學霸,畢業於台大醫學系,是小兒科醫師也是醫美醫師。不僅有帥氣的臉蛋,還有魔鬼身材,腹肌、胸肌線條實在太犯罪了。在Instagramg上擁有高達7.3萬粉絲,也是擁有34萬粉絲的抖音紅人,除了分享在診間跟病人的互動,也會分享平日的生活趣事,也有經營youtube「跟著醫師去旅行」分享出國旅行的遊記。中醫師陳家駒 長相神似藝人周渝民,被封為「中醫界周渝民」的陳家駒醫師,憑藉著精湛專業的醫術與溫暖耐心,深受眾多小資女與熟女們手刀喜愛,Facebook上有1.5 萬人追蹤。平日會在臉書及Instagram上分享許多中醫調理療效的資訊、影片,及分享各個實際案例醫療照護的小故事,可從中獲得中醫角度的實用資訊。牙醫師趙國翔長相神似藝人神似高以翔的牙醫師趙國翔,有「最帥牙醫」封號,女友是黑澀會美眉出身的38歲女星Apple(黃暐婷)。曾為了充實自己,讓專業更上一層樓,花一萬歐元(約台幣40萬)赴德國進修,是隱適美矯正白金認證醫師跟APLI亞太雷射醫學會專科醫師。也因精湛醫術跟帥氣外表跟廣受女性病患青睞,Instagramg上擁有高達4.8萬位粉絲。醫學美容醫師賴弘國長相酷似藝人王陽明,被封為「醫美界王陽明」的賴弘國醫師,肯定很多人認識。從婦產科醫師轉換跑道進軍醫美後人氣大大翻倍,Instagramg上擁有高達16.4萬粉絲。在6年內結3次婚,第一任妻子是有「華航林依晨」封號的Ivy趙筱葳,第二任妻子港星Twins成員阿嬌(鍾欣潼),去年梅開三度與曾任空姐的正妹Alice結婚;因前妻是阿嬌,知名度不輸給明星。微整形醫師王彥文有「亞洲最美女醫師」之稱的微整形醫師王彥文,曾經是PTT表特版討論度爆高的最美醫學系女大生,上過電視節目「康熙來了」,Facebook上擁有高達13萬位粉絲。常在臉書上分享醫美相關的保健影片,也出書以自己的專業經驗出發,教想變美變帥的保養之道,給男生女生保養的一句金句提醒,就是「持之以恒」。牙醫師劉芷伊有「牙醫界林志玲」之稱的女醫師劉芷伊,因女神級高顏值與E罩杯好身材,讓她在網路上有超高人氣,Instagramg上擁有高達6.6萬位粉絲,常拍影片跟民眾分享牙齒保健的實用衛教影片。曾遇過有患者明明沒有牙痛,卻硬要掛她的號看診,就為了見她一面。整形外科醫師賴昕隄外型甜美的賴昕隄是名整形外科醫師,上過不少次表特版。來自醫生世家的她,父親是高醫大整形外科教授賴春生,賴昕隄的姐姐是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整形外科醫師賴雅薇。賴氏父女可說是台灣整形外科界唯一的父女三人檔。Facebook上擁有高達1.3萬位粉絲。營養師高敏敏外型亮眼、口條專業,在媒體及網路上擁有高人氣的美女營養師高敏敏,Instagramg上擁有高達30.8萬位粉絲。在世人眼中集結顏質與專業於一身的她,卻說自己其實從小胖到大被叫黑豬,因此長大立志成為「吃的醫生」。Instagramg臉書貼文中分享許多她精心整理的營養與瘦身飲食超實用資訊。營養師陳嫚羚長相甜美氣質的嫚嫚營養師,同時也具有食品技師、糖尿病衛教師專業證照,在網路上擁有超高人氣,Facebook上擁有高達2.1 萬人追蹤。常在臉書粉絲團、部落格、youtube上,與民眾分享營養健康相關的資訊。
-
2023-01-07 養生.聰明飲食
冬日進補如何吃?中醫授平補、涼補方法,點名3大冬天美食: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
小寒是冬季的第5個節氣,此時是北半球太陽光斜射最厲害的時侯,意味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中醫師賴睿昕表示,冬天寒冷,民眾聚餐時常會選擇薑母鴨、羊肉爐或是麻油雞等食物進補,因肉品脂肪豐富,過度攝取恐吃下太多飽和脂肪,影響膽固醇,且值得注意的是,屬於外寒內熱或寒熱夾雜體質的人,不太適合溫補的方式,否則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失眠多夢、心煩氣躁等上火症狀。燥熱氣虛體質者吃溫補食物 竟容易上火以中醫的觀點來看,現代人因工作關係,長期熬夜或多飲咖啡,常感覺口乾舌燥、眼睛乾澀、大便較不易解或較硬,這類人屬燥熱體質。又因工作時間愈來愈長,在辦公室吹冷氣時間太久,缺乏運動,造成身體循環功能變差,容易疲勞,甚至太累時出現手腳冰冷等現象,符合者屬於氣虛體質。賴睿昕透露,燥熱加上氣虛體質即是所謂「外寒內熱」或「寒熱夾雜」型的體質,這樣的人在小寒時節並不適合純粹溫補的方式,否則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失眠多夢、心煩氣躁等上火症狀。另外,心血管疾病患者多屬虛實夾雜,驟然用補,容易使病況加重。冬日進補如何吃? 中醫親授平補、涼補方法民眾冬天若想進補該如何吃?賴睿昕說,大家常吃的羊肉爐、薑母鴨都是溫補的食材,而麻油雞則因為麻油加熱的關係,屬於偏熱補食物,因此通常建議以「平補、涼補」較適宜,一般藥膳中常用的米酒與麻油都很燥熱,本身是熱性體質的人,在小寒時節做藥膳時可以減量使用或不用。▸羊肉爐:因為羊肉較為溫熱,較不適合給燥熱體質的人吃,因此能改用性較寒的排骨來燉煮,可以加入沙參、玉竹等滋陰藥材調和。▸薑母鴨:薑母鴨因為使用大量薑片,可以暖胃、促進血液循環,並讓身體有溫暖感的作用。當改成涼補時,薑、米酒與麻油的份量要減少,涼補具有甘涼補陰作用,讓熱性體質的人在小寒節氣吃完薑母鴨後,不會出現燥熱、口乾舌燥、失眠等症狀,而且具有清熱、涼血助睡眠的作用。▸麻油雞:其實麻油不熱,只是人們常將麻油與薑同煮,薑本性溫,故錯認麻油也熱。以中醫來看,麻油屬性味甘、平之物,功效潤燥滑腸,滋養肝腎,可使老人通便的功能,可用於病後虛弱、眩暈乏力等狀況。曾有古籍《本草從新》說:「麻油『涼血解毒,服之令人滑腸……』」,所以,麻油不熱,不用擔心上火,涼補可以把老薑改嫩薑。習俗要吃臘八粥 建議:可添入四神湯材料滋補古諺:「小寒大寒,準備過年。」在凜冽的寒風中,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小寒往往相伴臘八節,習俗要吃臘八粥,就是在米中添加各種穀物、果子,如紅豆、花生、核桃仁、桂圓、紅棗、蓮子、栗子、葡萄乾等,以微火燉煮,透過吃熱粥來取暖禦寒,賴睿昕建議,也可將四神湯的材料帶入,來個養生四神臘八粥。【四神臘八粥的做法】▸材料:蓬萊米80克,糯米80克,小米30克,薏仁30克,茯苓20 克,芡實20 克,蓮子40 克,山藥20 克,薏仁40 克(也可請中藥行直接包一份量)紅豆、綠豆、花生、核桃仁、桂圓、紅棗、葡萄乾各適量 調味料:鹽(適量)、米酒(適量)。▸作法:1.將上述穀物以清水淘洗乾淨,除小米之外的其他穀物用水泡,薏仁、芡實、蓮子先浸泡約半小時。2.將各類穀物一同倒入鍋中,加適量清水以大火燒沸。3.將各類乾果輔料倒入鍋中,改文火邊攪動邊熬煮30分鐘待粥稠糯香時即可。補充穀物與堅果 可促進血管健康賴睿昕指出,小寒節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尤其現代人飲食精緻化,體重普遍超標,且今年冬天特別寒冷,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常成為民眾晚上聚餐的首選,鍋內帶皮羊肉、豬肉及雞肉脂肪豐富,過量食用可能會吃下太多飽和脂肪,難以控制血脂中的膽固醇,易使高血脂找上門,賴睿昕提到,高血脂為健康的隱形殺手,民眾就算罹患,平常也不會有很明顯的不適症狀,但它卻是誘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的致病因子。而臘八粥中添加許多穀物及堅果,多補充可增進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機率。★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3-01-07 養生.聰明飲食
紅豆如何煮的軟綿?營養師揭「1關鍵物」最後加
最近天氣冷翻天,這時來碗熱呼呼紅豆湯,相當滿足。常會聽到媽媽等長輩傳授紅豆湯要美味,重要步驟就是糖要最後加,可是為什麼不能先加糖呢?有民眾不小心在一開始先放了糖,結果紅豆總是「頂扣扣」,對此營養師來解答。紅豆及綠豆澱粉含量高 煮軟再加「糖」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表示,紅豆及綠豆等食材雖是豆類,但因為其澱粉含量高,被歸在澱粉食物。烹煮澱粉食材後會有澎潤現象,是因為澱粉加熱產生糊化作用,而添加的糖會與澱粉相互搶奪水份,而抑制澱粉的糊化,也就是會造成紅豆或是綠豆煮不開的原因之一。所以,在烹調這類含澱粉高的食材時,一定要確認全部煮到軟化時再添加糖。混和紫米一起煮 增加花青素與膳食纖維黃淑敏營養師指出,煮紅豆湯時,可以混和紫米一起烹煮,達到補充各種營養素及膳食纖維,既可養顏美容又可抗氧化抵抗自由基的生成,是一道適合平常食用的養生餐點。黃淑敏營養師說明,紫米又稱為紫糯米,外層有紫黑色的皮。這顏色正是來自於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種天然的植化素,目前的一些研究都顯示其具有抗氧化、抗發炎及抑制腫瘤的形成等功能。而紫米的膳食纖維含量比精白米高,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促進腸道蠕動,幫助預防便祕。高升糖值食物應適量攝取 避免影響血糖、腸胃不過,黃淑敏營養師提醒,紅豆屬於澱粉類,而紫米所含的是支鏈澱粉,跟一般的糯米一樣吃多容易有消化不良的問題,並且是屬於高升糖值的食物,需要控制血糖的及腸胃功能不好的民眾最好適當攝取,以每日該攝取的醣量計算,以避免影響血糖及腸胃功能。【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6357】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3-01-07 養生.聰明飲食
易腹脹、脹氣怎麼辦?營養師:吃大陸妹助改善,4種人吃它少負擔
餐桌上常見的蔬菜之一大陸妹,又稱福山萵苣,為不結球狀萵苣,熱量低且水份豐富,水份約占整體95%,熱量一碗8分滿100公克僅約13大卡。與各類蔬菜相比,大陸妹的表現較為平凡,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和好處,像是容易腹脹、脹氣的族群就可選擇吃大陸妹。大陸妹的營養和好處,主要在維生素A、β-胡蘿蔔素 嫚嫚營養師表示,大陸妹最豐富的是維生素A和β-胡蘿蔔素,有助維持視力保健、防夜盲症、乾眼症,也有利皮膚和呼吸道健康、使皮膚較不易粗糙或乾燥,並有助維持免疫力。而β-胡蘿蔔素也有助抗氧化、抗發炎,也是個對於防癌相當有幫助的營養。 另外也有葉酸,對胎兒腦神經發育尤其重要,鼓勵孕婦可多從綠色蔬菜攝取葉酸,大陸妹也可以是個選擇。膳食纖維則有助促進排便、防範腸癌、促進腸道健康。 維生素K具有凝血作用,避免無緣無故出血或瘀青,而對於養骨來說,是負責將血液中的鈣質轉換成骨質,是養骨、保護牙齒的重要營養之一。而鉀則有助鈉鉀平衡,保護血管避免因為攝取太多鹽、鈉使血壓上升、形成高血壓、三高。不過這些營養就相對其他如綠花椰菜等深綠色蔬菜來得少。 易腹脹、脹氣?可吃大陸妹!4種人吃它少負擔。 雖說大陸妹的整體營養相較其他深綠色蔬菜來得少一些,不過嫚嫚營養師表示,也正因為如此,大陸妹也有自己的優點。 易腹脹、脹氣者:容易腹脹的族群,日常吃膳食纖維較高的蔬菜,如綠花椰菜,因膳食纖維會促進排氣使得更容易脹氣,但為了健康還是得吃蔬菜,雖大陸妹不會改善脹氣,但若以一餐同樣要吃到一份的量來看,大陸妹就相對平緩,較不易脹氣,也可攝取營養。 牙口不佳者:大陸妹是個質地柔軟的蔬菜,這對年長者、牙口不佳者是一大福音,許多營養成分高的蔬菜較硬,再多營養這些族群也難以下嚥,綠花椰菜或高麗菜等就較硬、吃起來顯得吃力。 服用抗凝血劑、腎不佳者:多數的深綠色蔬菜會建議有服用抗凝血劑者和腎臟不佳者斟酌食用,以免較高的維生素K影響抗凝血作用,或較高的鉀離子增加腎臟負擔,但這兩項營養也不能不攝取、還是得維持一定的水準,在還是得攝取營養的情況下,大陸妹這兩項營養也相對偏低,就會是個好選擇。 大陸妹烹調記得要配油,營養師提醒:別川燙、水煮! 想吃大陸妹吃得更營養,嫚嫚營養師也建議留意烹調方式,以油炒等用油料理的方式為佳,也可搭配富有油脂的食物,如炒肉片、酪梨等,不適合以川燙料理,這點減重或節食者需留意。其原因在於最主要的營養維生素A、β-胡蘿蔔素為油溶性營養素,需靠油脂輔助才有利攝取,而其他水溶性的營養在川燙時也會隨著流失,川燙後恐怕僅剩膳食纖維,因此以油炒為佳。 真正的養生飲食:營養多元!營養師籲別只吃「聽說很好的」 嫚嫚營養師也提醒,不論是哪一種蔬菜或食材,都應避免聽說某一種對身體很好就只單吃一樣,例如最常見聽說綠花椰菜很好,就專吃綠花椰菜,這樣體內就只會有吃下去的那些營養,整體來看這也是一種挑食,也會營養不均。營養多變化、多攝取不同的營養才是真正健康的飲食方式和養生之道。 《延伸閱讀》 .防癌之王:大蒜!橫切生吃更健康。營養師提醒4種人少吃。 .地瓜葉超護眼3C族必吃!常見護眼營養幾乎都有,好處不只這樣。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3-01-05 養生.運動健身
倒退跑比正常跑步更能燃燒卡路里、鍛鍊肌肉?名醫經驗告訴你實情
跑步是公認的養生與健身的好運動之一,這幾年更有許多人討論,「倒退跑」可能比一般跑步更能達到燃燒卡路里、鍛鍊肌肉等效果。真的是這樣嗎?倒退跑有哪些好處跑步可燃燒卡路里、調節心臟、加強背部和核心力量等好處,然而近幾年,有些專業跑者在宣揚「反向跑步」的好處,《TikTok》上,也有不少人上傳倒退跑步的影片,累積了可觀的點閱。他們指出倒退跑所達到的好處是傳統向前跑步的2~3倍,並可提高呼吸效率。某些運動也會使用這種方法作為熱身和敏捷練習,例如拳擊手長期以來一直是倒跑的愛好者,因為它既是極好的心血管鍛煉,又能促進平衡。倒退跑真有這麼厲害嗎?根據《EVERYDAY HEALTH》訪問專家,身為長期的越野跑步教練和跑者、邁阿密馬拉松終身賽的聯合創始人弗蘭基·魯伊斯 (Frankie Ruiz ) 指出,一般正常跑步通常使用腿部前部肌肉(如股四頭肌和脛骨前肌),反向跑主要使用後面的小腿肌肉和臀肌,小腿肌肉承擔了大部分吸收工作,因此減輕了對膝蓋的壓力。減輕膝蓋壓力這點,與過去曾發表過的研究相同,此外還可增強平衡和姿勢。至於倒退跑是否會燃燒更多卡路里,則有不同看法。有專家認為,倒退跑更容易引起肌肉活動。但也有專家認為,使用不同部位的肌肉不一定會燃燒更多的卡路里,重點在「強度」。名醫李源德長期倒退跑 平衡感變好、不易跌倒 曾任台大醫院院長、世界知名心臟醫學專家李源德多年前受訪時就曾透露,別人運動都是往前走向前跑,但他是往後走、倒退跑。他分析倒退跑合乎「用進廢退」原則,平常沒用到的關節、肌腱、肌肉都可獲得適度調整,並能訓練神經敏感度,對於周圍的反應也變得特別靈敏,長期下來他發現自己平衡感比旁人還要好,大腿肌力也不輸年輕時,上了年紀的人容易跌倒,而他卻幾乎不跌倒。然而,不管倒退跑倒退走是否真能有更大的益處,更重要的前提是要確保安全,尤其是長輩,最好在空曠處及有人陪伴的情況下進行,以免發生意外。【資料來源】.《EVERYDAY HEALTH》Can Running Backwards Really Better Burn Calories, Work Your Heart, and Build Muscle?.倒退跑好處多 訓練肌肉平衡燃燒更多卡路里、避免膝蓋受傷.名醫親子養生術/李源德 往後走 倒退跑
-
2023-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權威期刊研究稱中國研發VV116比Paxlovid更安全?教授這麼說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前天(2022-12-28)發表VV116 versus Nirmatrelvir–Ritonavir for Oral Treatment of Covid-19(VV116 對比Nirmatrelvir–Ritonavir用於 Covid-19 的口服治療)。這是一項三期臨床試驗。VV116是中國研發的口服瑞德西韋(Remdesivir),而Nirmatrelvir–Ritonavir則是目前首選的新冠藥物,也就是輝瑞的Paxlovid。所以這項研究就是要看VV116是否能勝過Paxlovid,而它的結論是:「在有進展風險的輕度至中度 Covid-19 成人患者中,VV116 在持續臨床恢復時間方面不劣於 nirmatrelvir-ritonavir,且安全性問題較少。」我們先來看為什麼「安全性問題較少」。我在新冠口服藥:輝瑞與默克,優劣與禁忌(上)這篇文章裡有說,Nirmatrelvir是對抗新冠病毒的M蛋白酶,能抑制病毒的複製,而Ritonavir則是對抗人體裡的CYP3A4。CYP3A4是一種酶,主要存在於肝臟和小腸。它可以氧化外源有機小分子,如毒素和藥物(例如Nirmatrelvir),促使其排出體外。在同時服用Ritonavir的情況下,Nirmatrelvir的血中濃度可以增加大約8倍。也就是說,因為有了Ritonavir,才使得Nirmatrelvir能成為有高效力的抗新冠特效藥。可是,由於Ritonavir 會抑制CYP3A4,所以它當然也會影響非常多藥物在體內的代謝。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就列舉了104種會受到影響的藥,而這些藥都是很多人平常都在服用的(例如他汀類)。這就是為什麼,相對於nirmatrelvir-ritonavir來說,VV116的安全性問題較少。VV116主要是由中國的五家學術機構和兩家公司共同研發。五家學術機構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中亞藥物研發中心/中烏醫藥科技城、臨港實驗室。兩家公司是:旺山旺水生物醫藥公司和君實生物科學公司。第一篇有關VV116的論文是2021-9-28發表的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n oral remdesivir derivative VV116 against SARS-CoV-2(針對 SARS-CoV-2 的口服瑞德西韋衍生物 VV116 的設計和開發)。我在武漢肺炎:試驗新藥似乎有效這篇文章有說,瑞德西韋是美國的吉利德公司原本為了治療伊波拉病毒而研發出來的藥,但後來放棄。它在2020年1月被用來試驗性地治療美國第一位被證實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它是靜脈點滴針劑,而療程是5到10天,所以對病患而言是相當不方便。從上面那篇論文的標題就可看出VV116是口服藥,但嚴格來說,VV116並不是瑞德西韋的衍生物。事實上,論文裡面有清清楚楚地說,VV116是GS-441524的衍生物。GS-441524也是吉利德公司研發出來的藥,但一直沒有商業化,所以到目前都還只是用GS-441524來作為代號。GS-441524是口服藥,而瑞德西韋則是靜脈點滴藥。事實上吉利德公司是先研發出GS-441524(2009年獲得專利),然後才將它修改成瑞德西韋(2017年獲得專利)。那,為什麼吉利德公司會捨棄較方便的GS-441524,而選擇較麻煩的瑞德西韋來商業化?目前有兩種說法。第一,由於GS-441524的專利技術有許多別家公司研發的先例,所以可能會經不起這些公司的挑戰而賺不了錢。請看GS-441524 for COVID19 not pursued by GILEAD(吉利德不追求用GS-441524來治療COVID19 )。第二,因為GS-441524的專利會比瑞德西韋的專利早8年失效,所以GS-441524的賺錢期限也就會比瑞德西韋少了8年。請看How China beat US pharma giant Gilead in the race to create a covid antiviral pill(中國如何在創造一個抗新冠病毒藥的競賽中擊敗美國製藥巨頭吉利德)。那,也許您會問,中國的VV116就不怕被吉利德挑戰嗎?答案是,吉利德可能會挑戰,但成功的機會不大。這是因為,中國團隊是將GS-441524通過一個叫做deuteration(氘化)的步驟而衍生出VV116,而這個步驟就可繞過GS-441524的專利。(註:氘2H是氫1H的同位素)有關deuteration,我們來看一篇2014年發表的論文Deuterated drugs; where are we now?(氘化藥物; 我們現在在哪裡?)裡面的一段話:「碳-氘鍵比碳-氫要強得多。所以,在藥物分子中用氘來替代氫可以導致藥物生物學效應的有益變化,例如通過降低藥物代謝速率從而減少給藥頻率。這種替代還可以通過減少有毒代謝物的形成而具有降低毒性的作用。」吉利德是在今年一月宣布他們正在研發一個名叫GS-5245 的口服新冠肺炎藥。但直至目前這項研究還只是在一期試驗,遠遠落後已經完成三期試驗的VV116。原文:中國研發的口服瑞德西韋,吉利德錯失良機
-
2023-01-01 養生.抗老養生
「醫師市長」的養生之道 高雄市長陳其邁自曝紓壓2法寶:吃冰和撸貓
新科縣市長上任,公務馬不停蹄。許多民眾好奇,市政忙碌之餘,縣市首長如何打造鋼鐵般的體質,對抗接踵而來的壓力?今天我們邀請六都市長開出自己的養生紓壓帖,也讓市民學學他們耐操的祕訣。高雄市長陳其邁第二任走馬上任,選戰期間,他在市政、選務兩頭燒,常常忙到只吃一餐。陳其邁是公衛醫師,外界好奇「醫師市長」有沒有獨門的養生之道?他笑著說,當市長後很難做到養生,市政行程趕趕趕,也有大小會議要主持,常常利用在車上的交通時間簡單裹腹。最愛吃冰的他說,冰品下肚是繁忙生活中最療癒的時刻。早餐多在車上解決,以方便吃、不油為原則。陳其邁兩年前補選上任後,兢兢業業,每天都與時間賽跑。他說,自己幾乎每天都是一大早出門,開始一整天的市政行程,三餐大多由幕僚安排,早餐通常在車上解決,邊配市政資料邊吃。早餐選擇以方便食用為主,像是飯糰、蛋餅、吐司等,盡量避免重油重鹹、過度油膩的食物,每餐也盡可能攝取蔬果。陳其邁說,自己沒有特別的養生之道,就是在飲食上會盡量均衡的攝取各式營養,也會多攝取維他命C、保健食品。過去陳其邁在中央黨部工作時,曾天天騎腳踏車通勤,藉此達到運動、健身效果。有潛水執照,上次潛水已是四年前。陳其邁有潛水執照,他說,「別看我現在這樣,以前我也是很Outdoor的人!」在當市長前,他最喜歡的活動是潛水,但是當上市長,很難再找出時間特別運動。最近一次潛水已是2019年,與時任基隆市長林右昌在基隆潮境公園潛水。他表示,之前日台交流協會小野一彥來拜訪時,已和他約好要找機會一起去蘭嶼潛水,希望能盡快完成約定。去年做白內障手術,把握時間做眼周按摩。陳其邁因長期眼力消耗過度,去年9月做了白內障手術,也一併進行近視雷射。他說,做完白內障手術後,盡量避免讓太陽直射眼睛,在車上時也會利用時間做眼部周圍穴道的按摩放鬆。近視雷射後,陳其邁仍繼續戴黑框眼鏡,除了民眾已習慣陳其邁這樣的標準裝扮外,也因為鏡片有濾藍光的作用,可保護雙眼。陳其邁長年體態維持得不錯,身高173公分、長期維持體重65公斤,當上市長後較少時間運動,又常需吃地方美食宣傳在地小吃,如果發現自己肚子變大、腰圍變粗或者體重增加時,陳其邁會實施少吃、忌口,也增加蔬菜、水果比重,此時他醫師魂上身說,「降低熱量的攝取,絕對是維持體態最主要的方式。」享片刻寧靜下班吸貓 睡前伸展 讓大腦放空擔任地方首長要掌管全市大小事,陳其邁曾說,當上市長後夜裡相當淺眠,隨時要應付突發狀況。陳其邁深知壓力會影響健康,他最主要的紓壓方式就是運動和睡覺,雖然每天只睡五、六小時,但會利用行程空檔、車上移動時間休息三、五分鐘,讓大腦短暫放空充電。過去陳其邁長期保持運動習慣,這兩年無暇運動,他說,現在只能利用空檔或是睡前,稍微做做簡易伸展,讓整天緊繃的筋骨活動一下,預防身體衰老,也算是享受片刻的放空時間,藉此紓解壓力、讓大腦歸於平靜。陳其邁也說,雖暫時沒有機會潛水,但是身邊還是有很多以前的潛伴,會分享各種最新的潛水心得。台灣四面環海,有很多美麗的潛點,看看美景照片也非常療癒。除了短暫休息、伸展筋骨外,陳其邁還靠「吸貓」紓壓,他是知名貓奴,家中的貓咪「陳小米」更是貓界網紅。陳其邁家裡的貓都是流浪貓,家中陸續有過四隻貓,他說,現在的兩隻貓,姐姐叫MUJI,比較害羞怕生,弟弟就是大家都認識的陳小米,「有時候我都覺得他比我還要紅。」他說,陳小米是太太吳虹醫師在澄清湖運動時撿到的流浪貓,取名為小米是因撿到時陳小米身形非常嬌小,就像米粒,於是幫他取名陳小米。陳其邁說,因為自己工作很忙,兩隻貓大都由太太和女兒照顧,「不過每次我回到家的時候,小米都喜歡跑過來蹭我,我就會撸撸他,有時候吸一下,也是一種很棒的紓壓方法。」陳其邁小檔案● 年齡:58歲● 興趣:聽音樂、吸貓、吃冰● 最喜歡的運動:潛水● 給讀者的養生一句話:注意飲食的攝取和均衡,是維持健康的好方法之一。
-
2023-01-01 養生.抗老養生
養生要兼顧身心靈 台中市長盧秀燕回家看狗呼呼大睡得到滿足
新科縣市長上任,公務馬不停蹄。許多民眾好奇,市政忙碌之餘,縣市首長如何打造鋼鐵般的體質,對抗接踵而來的壓力?今天我們邀請六都市長開出自己的養生紓壓帖,也讓市民學學他們耐操的祕訣。現代人常說「藥補不如食補」,盧秀燕是大家口中的「媽媽市長」,特別重視飲食,她相信吃得美味又營養均衡,絕對能保持身體健康、心情愉悅。她說自己的養生方式很簡單,就是透過三餐飲食。偶爾吃甜點能紓壓,保持愉快心情。早晨起床,盧秀燕會為自己手沖一杯咖啡,倒進保溫瓶裡。每天早上出門,身上一定隨身攜帶兩個保溫瓶,一瓶裝水,一瓶是咖啡。如果白天吃比較多,晚餐通常會選擇輕食;偶爾晚餐剩菜,也會當成隔日早餐,既環保又惜食。盧秀燕說,她不會特別吃保健食品,也不太吃糖果、餅乾類等零食,但是偶爾喜歡好吃的蛋糕、水果塔或米食類的傳統糕點,「這能讓我紓壓,保持心情愉快。」她認為最好的養生方法就是正向思考,養生一定要兼顧身心靈。運動量不大,但工作行程滿滿讓活動量很大。她坦言自己每周運動量不大,但是活動量很大。從2018年底就任台中市長後,每周都要跑很多行程,包括視察、會勘、動土、落成啟用,以及參加民間會議及活動等,上山下海,活動量相當大。尤其是和平區視察,過去四年她至少去了10次,親自走入地方,了解當地市民需求,這是市長的日常。近年掀起全民健身風潮,有鑒於此,盧秀燕努力打造「台中酷城市,酷運動」,累計啟用五座運動館,包括港區運動公園、長春、大里、潭子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及沙鹿兒童運動中心。清水、豐原、北屯、太平的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已動工,預計未來還有烏日全民運動館、台中足球運動休閒園區等陸續動工,積極營造優質運動環境,希望讓市民保持固定運動的習慣。台中景點多,最適合「逛街健行散步」。盧秀燕也推薦大家以「逛街健行散步」的悠閒方式,利用逛街走路、參觀景點等方式多活動。她推薦大家到台中舊城區參觀,包括台中車站前廣場的「心花朵朵」;柳川有水舞秀及可愛的「心動扭糖機」,晚間還有大型水舞表演「愛如潮水」;綠川則有粉色雪人「暖心到融化」陪大家漫步水岸。白天也可以到台中公園、科博館、台灣美術館、台中州廳等景點,品嘗台中在地小吃、甜點、美食。幸福狗家長回家看狗呼呼大睡 瞬間得到滿足盧秀燕有個毛小孩,名字叫「路易」,是一隻很有個性、行為很像人類的博美犬,是她下班後回到家療癒泉源之一。市政繁忙,盧秀燕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常常一回到到家,就看到路易四腳朝天呼呼大睡,毫無身為一隻狗狗的警覺性,反而像人睡著一樣的仰躺,「真的好可愛,下班只要看到這一幕,就覺得很療癒、很滿足。」路易偶爾也會陪盧秀燕「出公差」,去年6月市府廣場舉辦台中國際會展中心簽梁活動,超過2000名民眾共襄盛舉,路易不愧為人氣王,一出現就讓小朋友們樂壞了,紛紛簇擁過來,盧秀燕也抱著路易「參一腳」,留下腳印簽名。路易在盧秀燕家非常受寵,只要醒著就想要有人陪牠玩。有的狗狗叫是因為警戒,但路易叫是希望有人陪牠玩,不管大家是忙著做家事、讀書、工作,只要路易「要求」,大家都會放下手邊的事情陪陪牠。現代人把毛小孩視為家人,但市區集合住宅多,家中空間有限,身為「寵物家長」,盧秀燕了解許多人期盼有寵物公園。四年來,台中市友善寵物專區增加至七處,例如近期新增的北屯區新平公園、西屯區協仁公園寵物專區。這兩處最新的寵物專區設有大型犬及小型犬區,入口處有狗骨頭造型洗手台,出入口以雙柵門確保進出安全,並設有寵物飲水區、奔跑涵管、使用告示牌、垃圾桶、狗便袋等設施;樹蔭下也增設休憩坐椅,讓市民帶著毛小孩一起來放電。盧秀燕小檔案● 年齡:祕密● 興趣:看書、吃美食、看電影● 最喜歡的運動:爬枕頭山● 給讀者的養生一句話:多喝溫開水。
-
2023-01-01 養生.抗老養生
飲食才是養生根本之道 桃園市長張善政每天早餐固定吃這樣
新科縣市長上任,公務馬不停蹄。許多民眾好奇,市政忙碌之餘,縣市首長如何打造鋼鐵般的體質,對抗接踵而來的壓力?今天我們邀請六都市長開出自己的養生紓壓帖,也讓市民學學他們耐操的祕訣。俗話說「人生七十才開始」,新任桃園市長張善政在68歲這年迎來翻轉市政的挑戰。儘管公務繁忙,他依然嚮往務農生活,大口呼吸新鮮的芬多精,成為他保持活力的養生祕訣。大學參加登山社,熱愛自然早啟蒙。張善政曾任職宏碁、Google等科技公司,10年前他轉身投入政治,先後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科技部長、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長,最近再選上桃園市長。人生經歷豐富的他,臉上卻沒留下太多歲月的痕跡。張善政熱愛務農眾人皆知,其實他很早就接觸大自然。他回憶讀大學時曾加入登山社,登頂過程雖然艱辛,有次還因為穿了不合腳的鞋子,走著走著,把腳都給磨破了,但當高山美麗的風景映入眼簾,揮灑的汗水一切都值得。張善政說,自己在國外求學時每周都會固定運動,也和同學們相約到球館打球,等到回宿舍後再洗個熱水澡,簡直暢快無比。只是回到台灣工作後,每天的工作忙碌,漸漸無法維持運動習慣。勞動能強健身體,也能沉思與自己對話。2009年,張善政任職宏碁公司時,每天工作忙碌、壓力大,有天他終於驚覺自己需要一個維持健康的運動方式,於是找了一個自己專屬的運動──種樹、割草。張善政說,他在東部找了一塊地,在田園中勞動,像是種樹、種芭樂、種芭蕉等,平日工作再忙,到了周末都會撥出時間,搭火車回到花蓮動一動、割草一整天都不覺得累。「現代人坐辦公室,很少走動,不知不覺之間就很容易變胖,所以我覺得要活就要動。」張善政表示,在行政院工作的歲月,不論公務多麼沉重,都會在周末撥出時間,到花蓮的田地裡勞作,在汗水與勞作中,也能靜下來沉思、與自己對話,好多在台北想不到解方的問題,一到田裡就能解決。三隻浪犬變家人,寵物友善政策更有感。張善政說,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運動方式,而下田耕作、徜徉在綠色芬多精中,是他從年輕到現在一貫的嗜好。他希望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並維持習慣,讓自己更健康。而務農的過程偶爾也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張善政提到,自己有天在東部田地旁發現三隻被遺棄的流浪狗,當下他立即帶著牠們看獸醫。從那天開始,家裡就多了三個可愛的小成員。張善政說,許多人將毛小孩視為家人,競選桃園市長的過程中,他提出了許多寵物友善的政策。現在這三隻毛小孩在開闊的東部自由自在,張善政說等到一切安頓好,或許可以考慮把牠們接過來,重溫溫馨的家庭生活。飲食有節度早餐不碰澱粉 少調味料就是養生桃園市長張善政擔任行政院長時,曾經在備詢台上被立委問到「早餐到底吃什麼?」這個答案經過六年依然如一,就是「牛奶配水果」,而且絕對不含澱粉。張善政三餐清淡,身材纖瘦的他早餐一定會吃。打開餐盒,不是水果和牛奶,就是搭配豆漿。張善政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最重要,但特別的是他的早餐絕不吃澱粉,這個習慣維持多年,另外包括咖啡或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飲品,過中午後他也都盡量少碰,一切都是為了健康,「要喝就喝溫開水。」談到飲食習慣,張善政說他吃的食物,油、調味料放得少,如此一來對身體的負擔也減少許多。而這樣的生活方式其實源自母親的烹飪習慣。他從小跟著母親一起吃飯,口味不重,但該有的營養素一樣都不會少,尤其清蒸魚更是他與母親記憶的連結。張善政說,雖然自己偶爾仍會攝取一些維他命和保健食品,但他認為從每天的飲食著手,才是養生的根本之道,「在兼顧各項營養的同時,減少調味料對身體的負擔,就是我的養生方法。」張善政小檔案● 年齡:68歲● 興趣:種樹、割草下田勞作● 最喜歡的運動:登山、打球、務農● 給讀者的養生一句話:減少調味料對身體的負擔,就是養生方法。
-
2023-01-01 養生.抗老養生
4年胖10公斤連媽都認不得 台南市長黃偉哲的減肥教練是2隻狗
新科縣市長上任,公務馬不停蹄。許多民眾好奇,市政忙碌之餘,縣市首長如何打造鋼鐵般的體質,對抗接踵而來的壓力?今天我們邀請六都市長開出自己的養生紓壓帖,也讓市民學學他們耐操的祕訣。台南市是美食之都,喜歡品嘗美食的市長黃偉哲,就是台南美食小吃的最佳代言人。但四年下來,「職業傷害」就是體重增加10公斤,胖到連媽媽都認不出來。連任成功後,黃偉哲公務依舊繁忙,他說再忙也不忘抽空運動,還有一定要吃早餐及控制飯量、喝溫開水及陪毛小孩運動等,建立一套自己的養身之道。兩隻狗狗幫他紓壓,也是他的減肥教練。黃偉哲說,雖然平時公務行程繁忙,還是會盡量抽空運動。辦公室有一台運動腳踏車,只要有行程空檔之餘,就會上去踩個幾圈,會將它放在辦公室的另一個原因,也是提醒自己,再怎麼忙碌也要記得運動,以免體重繼續增加。除了上班日空檔的運動,假日的運動量則靠毛小孩帶動。黃偉哲有兩隻愛犬,一隻叫黑妞,一隻叫妮妮,他們都是在流浪犬認養活動上認養回來的流浪狗。黃偉哲說,聽說養狗可以預防高血壓,效果如何不知道,不過確實因為牠們增加了不少運動量。他說,狗狗會在假日時狂搖尾巴、流著口水,暗示要主人抽空陪牠們玩耍。黃偉哲很喜歡跟牠們玩「你丟我撿」遊戲,狗狗也會跑給主人追,「讓我的運動量大增,某方面牠們也是我的減肥教練。」也因此舒緩不少工作的壓力。每天喝水超過2000cc,保養皮膚小祕訣。談到自己的養生方法,黃偉哲說,「我很愛喝水,一天至少會喝超過2000cc,甚至更多。」而且多是喝溫開水,這也是他皮膚保養得宜的小祕訣。之前選舉車掃街時,他也會把保溫瓶帶到車上,利用中途休息的空檔補充水分。至於時下流行服用保健食品養生,黃偉哲提到目前有食用薑黃、藍藻錠等保健食品。「職業傷害」4年胖10公斤,下定決心瘦回來。身為美食之都的首長,也有「職業傷害」。黃偉哲說,「不瞞大家,其實我做市長的這四年,職業災害就是變胖。」巔峰時期他曾經胖到快90公斤,連媽媽都認不出來。當幕僚拿出四年前和現在的照片對比,讓他嚇了好大一跳。所以後來黃偉哲下定決心,努力靠著控制飲食,盡量少吃澱粉類、油炸類的食物,很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並加上多運動踩飛輪,才慢慢瘦回來一點。不過之前因為選舉的原因,壓力太大,所以又胖回去一些。黃偉哲說,新的任期除了市政以外,也會多加注意自己的體重,維持在健康的數字。飲食好習慣早餐愛吃海產粥 每一口都細嚼慢嚥台南市長黃偉哲是台南美食的代言人,每天市政滿檔,跑攤應酬也多,在鏡頭前常大口品嘗美食。但他其實也有健康的生活飲食型態,比如一定要吃早餐,細嚼慢嚥、控制飯量等,有時太太會親手準備海產粥,吃好吃飽、健康美味,還能推廣台南優質的海產。「我一定會吃早餐,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對我很重要。」黃偉哲尤其喜歡傳統的中式餐點,像是豆漿、包子等麵食類的食品,通常早餐會盡量吃得多、吃得好。有時候太太也會準備早餐,黃偉哲特別喜歡她準備的海產粥,因為台南的海產都非常新鮮。他任內也推動台南市智慧水產加工及物流運籌中心,透過增加冷鏈加工量能,也讓民眾更方便吃到台南的優質水產。「早餐吃得好吃得飽,午餐和晚餐就會少吃一點。」黃偉哲尤其會特別控制飯量,中餐和晚餐盡量控制少吃點飯,多吃點青菜。雖然行程繁忙,但他吃飯不會狼吞虎嚥,會仔細咀嚼,除了幫助消化,只要仔細咀嚼,就會讓胃有滿足感和飽食感,也避免吃下太多食物。黃偉哲小檔案● 年齡:59歲● 興趣:品嘗美食● 最喜歡的運動:騎飛輪● 給讀者的養生一句話:吃得少、動得多、睡得好。
-
2023-01-01 養生.抗老養生
50歲才養成運動習慣 新北市長侯友宜揭維持標準體重20年祕訣
新科縣市長上任,公務馬不停蹄。許多民眾好奇,市政忙碌之餘,縣市首長如何打造鋼鐵般的體質,對抗接踵而來的壓力?今天我們邀請六都市長開出自己的養生紓壓帖,也讓市民學學他們耐操的祕訣。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年滿65歲,身體仍相當健壯。連假日都行程滿檔的他,有自己一套養生方法。侯友宜表示,保持健康的關鍵,就是每天維持運動習慣、勤喝水及規律生活,最重要的是三餐正常、保持清淡飲食,這樣不只身體好,連體重都能控制。40歲前忙於辦案,50歲後才養成運動習慣。許多人都以為侯友宜受過警察訓練,體力一定很好。但他說,那都已經是數十年前的事情,不會因為早年做過許多訓練,就能一直維持好體力到現在。侯友宜表示,40歲前幾乎每天都忙於辦案,自然沒有空檔運動。但後來逐漸發現身體健康重要性,加上到了五、六十歲後,改任警大校長、新北市副市長、新北市長後,終於比較有一點「時間分配權」,就開始養成運動習慣,並依照年齡、身體狀況,一路從游泳改成跑步到現在的快走,唯一不變的就是每天一定保留時間運動。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運動,做好暖身很重要。侯友宜說,早上五點多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運動」,平均每天快走一個小時,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晚餐後也會在辦公室走廊散步,促進消化。而且他在快走的同時,還會看聯合報等報章雜誌,也想藉此告訴大家「運動與工作是可以兼顧的」,每個人都可以尋找自己適合的方式。二十多年來,侯友宜就靠運動把體重維持在70公斤。他在1989年時是84公斤,後來因為長期運動,降到70公斤,他說,只要勤走、勤動,人人都能保持良好的體態。侯友宜也強調運動暖身的重要性,他在50歲時擔任警大校長時,曾因為練習「護身倒法」而受傷,這時才發現運動暖身的重要。建議大家在運動前都要做好暖身準備,避免留下一輩子的舊傷。年輕吃飯搶快吃到胃潰瘍,現在三餐清淡簡單吃。至於如何吃得健康?侯友宜笑說,他年輕的時候不懂事,加上工作關係,經常只能吃油膩膩的便當,且還吃得相當趕,「如果1000人同時吃飯,我吃完時,可能還有990人還在吃。」連他妻子都開玩笑:「跟你吃飯不划算,我才剛開始吃,你就吃完了,陪你吃快又會肚子痛。」侯友宜說,那些都是年輕工作時養成的壞習慣,後來還因此胃潰瘍,吃壞身體。侯友宜現在的三餐相當清淡,早餐就是吃麵包、香蕉、堅果、優格、蘋果;午餐是蔬菜及簡單的肉品,少碰油;晚餐就是麵食、青菜、蔬菜湯,簡單吃吃。愛好食物偶可破戒,減少應酬、打包控制食量。不過侯友宜也提到,每個人都會有愛好的食物,像他就喜歡吃蛋、豬肉,所以偶爾還是會吃豬腳或蛋,重點在於如何烹調,像是水煮蛋、水煮豬腳就相對健康。朋友結婚時也會小酌,只要有所克制即可,否則若什麼都不能碰,人生該有多無趣。而身為首長應酬難免,侯友宜說他其實不太應酬,若真有必要參加時,也會控量,吃不完的就帶回家,給家人食用或隔日盡早微波吃掉,不會浪費食物。養生最推薦每天大量喝水 最棒的保健食品新北市長侯友宜直到現在都保持健壯體態,除了長期維持規律運動習慣,還有一個關鍵,就是每天喝「足量的水」。侯友宜說,他平常也會吃保健食品,不過主要都是別人送的,像是魚油、澎大海等,相信多少都有保護作用,不過自己不太會買太多保健藥品,主要還是靠喝水維持健康。他每天早上會喝2000cc的水,下午、晚上再喝1000cc,偶爾會喝點茶及咖啡,其他飲料就不太喝,對他來說,最好的保健食品就「水」。現在世界各國許多首長官邸都會養寵物,外界好奇侯友宜是否也有養毛小孩?他笑說,女兒養了一隻小白狗,相當可愛,家人忙的時候,他就會幫忙把屎把尿。小狗很聽話也可愛,自己也會陪他玩、摸摸他,相當療癒。侯友宜小檔案● 年齡:65歲● 興趣:看棒球、畫畫、看書● 最喜歡的運動:游泳→跑步→快走,隨年齡、身體狀況調整。● 給讀者的養生一句話:運動與工作可以兼顧,每個人都可以尋找自己適合的方式。
-
2023-01-01 養生.抗老養生
曾嘗試168斷食法 台北市長蔣萬安靠2招維持腰圍、補充體力
新科縣市長上任,公務馬不停蹄。許多民眾好奇,市政忙碌之餘,縣市首長如何打造鋼鐵般的體質,對抗接踵而來的壓力?今天我們邀請六都市長開出自己的養生紓壓帖,也讓市民學學他們耐操的祕訣。台北市長蔣萬安一上任,市政行程馬不停蹄,宣誓就職第一天開始,會議一個接一個,每天密密麻麻的市政考察行程,蔣萬安自有一套養生祕訣,包括三餐飲食絕對要均衡搭配;固定吃維他命B群補充營養素;也會盡量找時間運動,維持好的運動習慣。三餐時間難固定,常在行進中簡單打發。今年44歲的蔣萬安,一直都維持相當不錯體態,他透露,自己擔任民代前,曾在美國舊金山當律師,當時因為工作時間長,深知工作不僅要紓壓,也需要運動維持體力,也因此過去就保持運動好習慣。不過他也坦言,從當立委開始,到現在當市長,每天會議、考察行程繁重,三餐吃飯時間的確不固定,很多時候吃飯只能直接在行程中、車上解決,例如常常吃一個麵包、三明治,或是雞肉飯配個滷蛋等,就是打發一餐。尤其許多行程得清晨就出門,早餐部分,蔣萬安說,儘管有時候時間太匆忙,但也會簡單吃個水煮蛋、吐司等;接下來一整天繁重公務行程、外食機會多,他也會特別注意飲食選擇,盡量以清淡和低熱量的食物為主,避免油炸、甜、辣、冰的食物。到市府員工餐廳,推薦「一定要吃臭豆腐」。以蔣萬安正式上任第一天為例,他一早從上午七點半開晨會,密密麻麻行程直到中午12點半,他就與辦公室同仁到市府地下一樓員工自助餐廳吃午餐,簡單的一主菜三配菜,比較可以兼顧飲食均衡。不挑食的蔣萬安,當天點了糖醋排骨、清蒸臭豆腐、洋蔥炒蛋等,他還特別「好吃逗相報(台語)」,推薦大家到市府員工餐廳「一定要吃吃看臭豆腐」。除了飲食力求均衡,蔣萬安也透露,他的養生祕方包含固定吃B群、補充身體的營養素。現在每天開會,則需要保護喉嚨,也會吃吃喉糖、喝澎大海等。中學曾是「運動小將」,現努力維持運動習慣。另外,維持運動是蔣萬安養生的最重要祕訣,他說,自己一直都有運動習慣,而且在國中時期還是個「運動小將」。就讀師大附中國中部時,他在百米、跳遠、游泳(一百公尺蛙式)這三項競賽,都破了學校紀錄。蔣萬安對棒球和籃球也有相當大的興趣,國中時還加入籃球隊,大學更參加系上棒球隊。不過之前在立法院因行程太繁忙,只能利用上班前後空檔運動,也會增加一些重訓,以維持體力。蔣萬安透露,只要自己驚覺腰圍稍微變粗或體重增加,他的原則就是盡量少吃,雖然也嘗試過「168斷食法」,但後來還是恢復正常飲食,盡量以清淡和低熱量飲食為主,並增加運動、健身的頻率。推動友善動物大兒子愛貓 家中考慮添新成員台北市長蔣萬安與夫人石舫亘育有兩個兒子,即將迎來第三個寶貝。蔣萬安透露,未來家裡不排除添「新成員」,原來是大兒子想要養貓。身為好爸爸的蔣萬安說,未來會視情況,可能用領養的方式飼養寵物。根據北市動保處統計,台北市的家寵犬貓數已經有21.8萬隻,登記戶籍數約104萬戶,平均每4個家庭,就有1個家庭飼養犬貓。蔣萬安選上市長前,也提出推動台北市友善動物環境,包括從毛孩的福利、保護、教育三層面協助。蔣萬安透露,他小時候曾經養過喜樂蒂、柴犬及哈士奇,動物與人之間的關係,已非飼主與寵物,而是伴侶、家人、孩子的關係。如果家庭環境允許,不妨考慮養毛小孩,不僅可與家人一起走過人生的快樂傷悲,也會是讓一家人共同進行生命教育的機會。蔣萬安說,未來他會推動更友善的動物環境,包括建立動物友善醫療體制,減輕飼主跟毛小孩的醫療負擔,除了提供友善流浪動物空間,更重要是帶領小朋友體驗生命教育課程。也因為養毛小孩的市民越來越多,蔣萬安說,他會持續推動多元狗公園、狗活動區,社區也可以透過自主認養、管理的方式,讓毛孩在社區公園也能安全地恣意奔跑。蔣萬安小檔案● 年齡:44歲● 興趣:運動● 最喜歡的運動:籃球● 給讀者的養生一句話:每天注意均衡飲食、維持運動好習慣。
-
2022-12-31 醫療.中醫
掉髮、脹氣、孕吐、身體痛都可按!一圖看懂人體10大穴位,跟著按壓抗老養生
穴道是人體經絡氣血輸注的特殊點位,每個穴位都有各自的功效。通過按摩刺激穴道既能促進血液循環,達到保養身體、預防及緩解疾病的效果。究竟網友熱議的穴道有哪些?按摩這些穴道又有什麼功效呢?快來看看網友怎麼說!《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網友熱議的「穴道」相關話題,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穴道與按摩功效。合谷穴鎮靜止痛安神助眠 湧泉穴養腎生髮消水腫觀察網路上對於「穴道」的相關話題討論,可以發現討論度最高的穴道是「合谷穴」,位在手背虎口處,具有緩解經痛、頭痛、腹痛、牙痛的功效,也能預防感冒、過敏、眩暈等症狀。有民眾就在討論區上請益「每次生理期吃止痛藥都沒用,想問有什麼方式改善」,吸引熱心網友回答「合谷穴對於舒緩疼痛還蠻有效的」、「做瑜伽的膜拜動作,搭配按摩合谷穴很有用」,推薦同樣經痛的女性可以嘗試穴道按摩紓解經痛問題。也有不少人在留言區提到合谷穴能夠治療失眠,並舉例「女兒夜晚哭鬧不睡,按壓合谷穴後就順利入眠」,讓許多飽受失眠困擾的網友躍躍欲試。此外,同樣受到高度討論的還有「湧泉穴」,位在腳底人字狀紋路的交叉點,能夠消除疲勞水腫、改善肌肉酸痛,並提升腎機能。日前有網友就發文表示「運動後鐵腿,反覆按壓湧泉穴後真的舒緩很多」,認為按摩湧泉穴益處良多,讓許多有同樣見解的網友紛紛回應「湧泉穴可以強化腎功能,掉髮、白髮都可以解決」、「去腳底按摩的時候聽說湧泉穴會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跟消水腫都蠻有感的」,以親身經驗分享給網友,並提醒平時可以多按摩穴道來養生。內關穴舒緩胸悶、噁心 還能保健心臟成「救心丸」而位於手腕的「內關穴」則是胸腹不適時的必按穴位,按摩該穴位不但可以改善胸悶心悸,也能緩解脹氣、打嗝、噁心嘔吐等腸胃症狀。有新手媽媽就在部落格上分享自己懷孕時害喜到連喝水都想吐,在網友的建議下嘗試「按摩內關穴,成功緩解孕吐」,減低了孕期的不適與困擾,但也提醒各位準媽媽們,懷孕時有許多禁忌穴道會影響胎氣,叮囑大家在按摩穴道前多做功課再嘗試。更有網友將內關穴稱為「救心丸」,說明揉捏內關穴能增加心臟的氧氣與代謝,並緩解心肌筋攣和擴張心臟動脈血管,表示「平常會按內關穴預防心血管疾病」,透過簡單動作也能強身健體。經絡穴道是人體重要的保健系統,身體不舒服時,不妨看看網友熱議的穴道排行,了解各穴位的按摩功效,緩解不適症狀的同時,也能達到日常的養生保健。★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12-31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醫師不怕你問,就怕你不問!鄭雅敏:醫師須不斷精進才能回報病患信任
「醫療相關問題不要怕問醫師,醫師最怕病人都不問,之後才問題一堆。」台南郭綜合醫院院長、成大醫學院婦產學科教授鄭雅敏說,近期她從成大被借調到郭綜合醫院擔任院長,原本工作以醫療、教學為主,現則轉為醫院經營。行醫多年,她努力為患者付出、患者相對也讓她成長很多,「真的很高興能選擇行醫這條路」。病患分流 解決醫療吃緊 鄭雅敏長期在成大服務,在婦癌治療上有相當的研究,近年先進的達文西手術,她也是國內早期少數前往美國受訓醫師之一,目前負責南部達文西教學工作。以婦產科起家的郭綜合醫院,近期與成大簽約合作,第一任由成大派任的院長就是她,她笑說,「以前看的都是ABC(指醫療相關)、現在看的都是123(指營運數字)。」正巧碰上全球的百年大疫,郭綜合與成大落實合作,在疫情下進行病患分流,不僅解決成大醫療吃緊問題,也讓郭綜合在疫情下業務成長,相當不容易。治療癌患 保留生育能力憶起行醫之初,一位病人的遭遇讓她成長很多。鄭雅敏表示,那位22歲患者一直沒有月經,詢問後才知道高中時被診斷罹患血癌,治療後月經就逐漸停止,到她的門診,一檢查才發現卵巢功能早就全部喪失,因此這輩子都不可能有月經、更別想懷孕,「病患獲悉狀況時的表情我一直很難忘」,那名患者至今都單身,醫療結果影響了一輩子。她的感受很深,30年前醫界癌症治療還沒有保留生育能力的想法,鄭雅敏自己找國外的資料修改治療方式,逐漸看到成果,也積極向其他科別醫師宣導這項觀念,目前生育年齡女性癌症患者,在治療時都已將保留生育能力視為重要指標,「醫師必須不斷精進自己,才能回報病患給予的信任」,即使已是院長級別,只要有新的治療方法,她仍積極學習。醫療資源 嘆未充分利用鄭雅敏曾到日本東京癌症中心進修,了解日本醫療分級落實,但國內卻很難做到,感嘆醫療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很可惜。到地區醫院服務後,發現中小型醫院生存不易,加上疫情之下,大醫院部分資源投入疫情,造成醫療吃緊,因此她積極協調醫療分流,以產婦來說,成大成立確診產房,未確診的產婦就分流到郭綜合,可以創造多贏的結果。養生祕訣/愛唱歌跳舞 開刀成就視為紓壓台南郭綜合醫院院長鄭雅敏是「時間管理大師」,病患相當多的她,要忙醫療、行政工作外,她也是三個兒子的媽媽,兒子都是醫師,於公於私盡善盡美,很多人都好奇她怎麼做到的?行程滿檔下如何紓壓?個性活潑的她說,除了喜歡唱歌、跳舞,「其實手術開刀是最大的紓壓」,讓人很驚訝。成大婦產部每年望年會都有鄭雅敏和住院醫師、護理師所組的「天才舞團」表演當年最流行的舞曲,她們的舞團連續兩年獲得成大醫院醫師節卡拉OK大賽冠軍,還受邀在成大醫院30周年慶上表演。她從編舞、服裝設計到排練都一手包,有專業架式,院內許多活動也經常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在忙碌的生活中,唱歌跳舞是她最喜歡的休閒,偶爾相約同事、朋友去K歌,在忘情的歌聲中紓解壓力。鄭雅敏與先生都是醫師,3名兒子都順利繼承衣缽,工忙之餘,孩子的教養她並未假手他人。她認為,時間的管理很重要,每天睡眠6小時,早上6點一定起床煮早餐,一家人共享,也是最佳的親子溝通時間。過去孩子還在念書時,她一定親自接送,車上也是重要的親子時間,一家五口都是醫師,在醫界傳為美談。工作與生活讓行程滿檔,壓力相當大,除了休閒活動外,她很慶幸自己是外科醫師,治療效果幾乎是立竿見影,「刀開下去,好不好病人很快就有感受」,這種回饋讓她覺得療癒,所以把開刀當成紓壓,並不視為壓力的來源。教學也是一樣,她很享受與學生在一起的時光,看到那麼多求知若渴的眼睛看著她,而自己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對自己來說也是滿滿成就感,「樂在工作的人應該是很幸福的」。鄭雅敏小檔案●現職:台南郭綜合醫院院長●學歷:成大醫學系畢業●經歷:日本東京國立癌症中心研究員日本川崎市立川崎病院子宮鏡研究員成大醫學院婦產學科教授成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台灣婦癌醫學會專科醫師●專長:婦科腫瘤、腹腔鏡手術、子宮鏡手術、達文西手術給病人的一句話●醫師不怕你問,就怕你不問。
-
2022-12-30 養生.人生智慧
演藝圈隱形富婆楊繡惠 不捨媽爬4層樓回家,出道30多年買4間房都為家人
57歲女星楊繡惠以豪邁直爽個性獲得粉絲擁戴,但日前宣布不再接拍八點檔及外景節目,原因是自覺體力難負荷,希望未來能過得養生一點。事實上,57歲的她是演藝圈「隱形富婆」,名下3間房產價值上億元,也不缺養老金,而侍親至孝的她更透露想買下土地自蓋房子孝養父母,喊話建商快來找她談。 57歲女星楊繡惠以直爽個性、嗆辣發言獲得眾多粉絲喜愛,過去是螢幕常客的她,卻在日前宣布未來不再接演八點檔及外景節目,讓不少粉絲擔憂她怎麼了?事後楊繡惠透露,因為感覺自己「年紀到了」,不想再這麼累,像過去往返外縣市錄外景遊戲節目,常一天睡不到2小時;而若接拍八點檔,同樣得熬夜拍戲,57歲的她體力難以負荷,才決定對工作做出取捨。 楊繡惠的父親雖是喜劇泰斗阿西(楊坤灶),但過去家境並不好,多年來幾乎全年無休工作,也導致身體健康亮紅燈,8月才因胃痛深夜掛急診,發文嘆:「姐真的累了!」 楊繡惠也說,把送上門的錢往外推難免心痛,但媽媽告訴她,要注意年紀已經不小,健康的身體比財富更重要,況且她也不是沒有養老金。事實上,楊繡惠出道逾30年,已先後買了4間房,總價超過1億元,堪稱演藝圈的「隱形富婆」。 楊繡惠先前上節目時透露,自己不擅長理財,買房對她而言就是最好的投資,「就算房價跌,只要不賣就不賠。」她出道30多年買了4間房子,幾乎都是為了家人。 13年前,她因為不捨媽媽每次出門回家都要爬4層樓,於是決定買下有電梯的華廈新房來孝親,沒想到媽媽擔心兒子一家沒人照顧,不願搬到新家,她只好再買一間房子給哥哥居住。 除此之外,她先前以總價1500萬元,買下位於三重的36坪樓中樓舊屋,也是為了年邁爸媽所買。但老人家住不慣樓中樓,又搬回來跟女兒同住,最後楊繡惠翻倍以3000多萬元脫手,獲利近1倍。 楊繡惠認為,「買房就是最穩的投資」,儘管之前因為房貸沉重,只要有工作就接,每天身陷壓力中,睡都睡不好。不過近年她已還完房貸,目前名下3間房產加起來總價上億元,終於可以放鬆下來,不需要再像過去一般拼命接戲、接通告。 之前楊繡惠才在臉書透露爸爸阿西身體出狀況,且病況不佳,由於阿西有腳傷舊疾,一遇到變天就會發疼,楊繡惠只能跪著幫爸爸穿襪子、穿鞋,難過地說:「如果可以替你痛,我願意。」 侍親至孝的她為了不讓爸媽辛苦爬樓梯,打算買1樓且有庭院的房子,讓爸媽能安享晚年。 但三重房型偏小,多為30幾坪,所以想乾脆自行買地蓋房,喊話建商來找她談。她也提到有人建議可以將房子蓋在林口,但覺得林口太潮溼,並不適合爸媽長輩居住,並強調不能離三重太遠,應該是不希望讓爸媽離開熟悉的生活圈。●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沒有李國鼎,就沒有半導體、台積電!中年後都該有的3個領導特質,將才的養成,是國家大事 .進入50後「冬季癢」年年報到?皮膚科醫師教3方法輕鬆緩解:每天「這時間」保養最好.私密處出狀況,是體內「濕氣」惹禍?解決婦科困擾這樣做
-
2022-12-29 養生.運動健身
過度運動會損傷心臟嗎?《英格蘭醫學期刊》最新研究這麼說
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 Evidence)昨天(2022-12-27)發表Can the Heart Get an Overuse Sports Injury?(心臟會受到過度使用的運動損傷嗎?)。通訊作者是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運動心臟科醫生 Jonathan Kim。長期關注我網站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我是每天做大量的運動。所以,我自己本人是一直有在注意關於過度運動的醫學報告。這篇NEJM的論文當然是引起我極大的興趣,但因為它是需要訂閱該期刊才能下載,所以我就寫信給Jonathan Kim醫生,而他立刻就把論文寄來給我。真是非常感謝他的熱心協助。這篇論文是寫給運動心臟學專家看的,所以我就挑了一些比較簡單的部分來分享給大家。前言倫敦公務員運動益處研究的領導Jeremy Morris 教授稱,運動是「公共衛生領域的最佳選擇」。多項流行病學研究證明了這一評論是合理的,這些研究表明,與最不活躍的人相比,最活躍的人的心血管疾病事件要少 40% 到 50%。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最大降低發生在活動最少和活動稍多的亞組之間。運動量的額外增加與風險的額外降低(但逐漸變小)相關,一些研究表明,最高運動量的風險趨於平緩或略有增加。最新的美國人體育活動指南的作者強調了少量增加活動的好處。這些指南建議美國人「多動少坐」,進行 150 至 300 分鐘的適度(即快走)或 75 至 150 每週進行幾分鐘的劇烈(即慢跑)有氧運動,加上每週兩次的阻力運動和一些針對老年人的平衡訓練。自古以來就存在對過度運動的擔憂。這些擔憂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格蘭再次出現,當時社會精英的學校和大學開始參加跑步、騎自行車和划船等活動,這些運動以前是工人階級與工作相關的比賽。成人劇烈運動可引發急性心肌梗塞和心源性猝死。最近的研究還表明,長時間、劇烈的有氧運動會導致急性肌細胞損傷、心肌瘢痕形成、冠狀動脈鈣化、心房顫動和主動脈擴張。這篇綜述總結了將鍛煉與這些病症聯繫起來的證據,並簡要地提出了一種管理這些病症的方法。急性耐力運動後心肌鈣蛋白增加超過 200 篇論文測量了運動後的心肌鈣蛋白( cardiac troponin)。這些研究在各種耐力運動後檢查了各種患者。大於50% 的參與者在長時間耐力運動(如馬拉松)後的心肌鈣蛋白水平超過了急性心肌梗塞的診斷水平。一項馬拉松研究表明,所有賽跑者在賽後的心肌鈣蛋白至少有所增加。由於許多因素,包括年齡、性別、訓練狀況、健康狀況和環境條件,心肌鈣蛋白的增加在個體之間變化很大,但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與運動相關的心肌鈣蛋白增加被認為是良性的,但靜息心肌鈣蛋白水平是心臟風險標誌。一項審查確定了 21 項前瞻性研究,這些研究測量了普通人群中 64,855 名無症狀個體的肌鈣蛋白。在 5% 的人群中發現心肌鈣蛋白水平高於第 99 個百分位數,並且與總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三倍有關。僅僅具有可檢測的心肌鈣蛋白水平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 30% 相關,並且風險隨著心肌鈣蛋白的增加而逐漸增加。為避免過度診斷急性心肌梗塞,臨床醫生應該知道耐力事件會增加心肌鈣蛋白,但這些發現的長期影響尚不清楚。耐力運動對右心室的急性影響耐力運動訓練會降低心率並增加所有四個心腔的大小。這種運動引起的心臟重塑有助於增加每搏量以維持靜息心輸出量並增加運動高峰時的心輸出量,因為運動訓練不會增加最大心率。耐力運動也會產生急性心臟變化。超音波心動圖研究表明左心室收縮和舒張功能僅出現小幅急性下降,但長時間運動後右心室功能顯著下降。運動對右心室的急性和慢性影響對於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俱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的指南建議不要對患有這種心肌病或有這種心肌病遺傳風險的患者進行劇烈運動。運動員的心肌纖維化钆(Gadolinium)與心臟磁共振成像 (cMRI) 可以識別心肌瘢痕和纖維化。正常心肌由於其線性肌節結構而不會保留钆,而纖維化組織則會保留钆,從而產生晚期钆增強 (LGE) 。對運動員 cMRI 研究的薈萃分析包括 14 項研究,涉及 1,342 名參與者。 LGE 存在於 16.6% 的運動員和 2.3% 的對照組參與者中。LGE 位於 7% 的運動員和 0.3% 的對照組的右心室進入室間隔的插入點(insertion point)。耐力運動員右心室插入部位 LGE 的流行與運動導致右心室體積和壁應力急劇增加導致該部位纖維化的概念一致。然而,這些發現的臨床相關性尚不確定。臨床醫生應該意識到無症狀的運動員可能在右心室插入部位有 LGE。有報導稱患有 LGE 的跑步者的結果更差,但這些參與者的 LGE 不僅限於插入點,而且 40% 的跑步者有典型的冠狀動脈疾病瘢痕形成的 LGE 模式。耐力運動員的冠狀動脈鈣化Clarence DeMar曾七次贏得波士頓馬拉松賽冠軍,並一直參加比賽直到 69 歲。他在 70 歲時死於結腸癌。波士頓著名心臟科醫師Paul Dudley White報告了Clarence DeMar的屍檢結果,指出他的冠狀動脈是正常的兩到三倍大,但左主幹顯示「相當程度的壁動脈粥樣硬化,但仍有良好的管腔」。隨後的報告肯定了運動訓練對冠狀動脈大小和血管反應性的好處,但最近的報告檢查了終生運動訓練增加冠狀動脈鈣化和動脈粥樣硬化的可能性。一項通過冠狀動脈鈣化和計算機斷層冠狀動脈造影測量的耐力運動訓練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之間關聯的回顧得出的結論是,中年耐力運動員的冠狀動脈鈣化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比對照參與者更嚴重,並且在最活躍的運動員中最高。運動員的冠狀動脈斑塊更常鈣化,非鈣化或混合斑塊更少,這意味著更穩定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特徵。無症狀冠狀動脈鈣化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運動員的管理基於共識建議,但應包括排除運動誘發的缺血和侵襲性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素的管理。允許這些人繼續參加運動取決於與運動相關的冠狀動脈疾病事件相關的風險以及與運動員的共同決策。心房顫動運動與心房顫動之間的關係很複雜,但它似乎遵循 U 形模式,至少在男性中是如此,這意味著心房顫動隨著低到中等水平的體力活動而減少,但隨著運動量的增加而沒有差別或增加。相比之下,女性似乎在所有活動水平上都降低了心房顫動風險。耐力運動員心房顫動增加的機制尚不清楚。運動訓練引起的副交感神經張力增加和急性運動引起的交感神經張力增加可能會增加心房顫動的風險。運動的急性作用引起的炎症也是可能的。運動表現是每搏輸出量增加的一個指標,並且由於在最活躍和最成功的運動員中心房顫動增加,因此耐力運動訓練導致的心房大小增加可能是一個因素。運動員心房顫動的管理應遵循普通人群的心房顫動指南。主動脈擴大斷層掃描成像比較前職業美式足球運動員和對照組參與者的中升主動脈大小,發現前職業球員的主動脈比較大(38毫米對 34毫米)。然而,這種擴大可能與這項運動無關,而是與其他因素有關,包括高血壓,這在現役美式足球運動員中很普遍。主動脈擴張與球員職業生涯的長短有關,而主動脈萎縮在精英球員中更為常見。這些研究所檢查的運動員主要是從事阻力運動,而這類運動會急劇增加收縮壓。一項針對 442 名 61歲賽艇運動員的超聲心動圖研究發現,31% 的男性和 6% 的女性主動脈直徑大於 40 毫米。精英運動員更常發現主動脈增大。隨著多年的運動訓練,主動脈的大小也增加了。這些觀察結果的臨床意義尚不清楚。出色的運動表現與主動脈增加的幅度直接相關,這再次增加了運動訓練量或達到精英表現所需的每搏輸出量增加導致主動脈擴大的可能性。運動員主動脈擴張的管理應遵循為一般人群制定的指南。結論增加體力活動和運動量與降低心血管發病率和死亡率有關。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耐力運動會急劇增加心肌損傷的標誌物並急劇降低右心室功能。長期運動訓練還與輕度心肌纖維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鈣化增加、心房顫動發病率增加以及主動脈擴大有關。大量運動訓練的這些可能影響的臨床意義尚不確定,但為進一步研究高強度運動訓練的長期健康影響提供了機會。臨床醫生應該意識到這些可能的運動誘發的訓練效應,以便為有這些異常的中年運動員提供適當的管理。原文:過度運動會損傷心臟嗎
-
2022-12-29 醫療.中醫
比起冬季多吃黑色食物食補 中醫透露「體外」養生更重要
中醫認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也就是在冬季沒有好好調養身體、養精蓄銳,來年春天就容易受到病邪入侵。許多人認為,冬天養生就是靠「吃補」,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麒方表示,除非過於體虛,一般人更應注意「體外」養生之道,而非「吃進去」的食補。●食補外,也應注意「體外」養生●睡前可泡腳祛寒助眠,按壓湧泉穴、命門穴●冬天切記運動過量,以免陽氣隨汗液而出依據中醫「冬固腎」、「四時五行」理論的對應顏色來看,冬天應多吃「黑色食物」,例如黑芝麻、黑豆等。陳麒方指出,「色黑入腎」是宋代以後的說法,主要是在不同時節吃不同顏色的食材,或是面向特定方位做特定生活動作等。陳麒方認為,事實上並不需要以「特定顏色」食補養生,冬天養陰,多吃平性的食物即可。過去因為是農業社會,冬天需要儲備能量,因此有補養的習慣;但現代人的生活型態不大一樣,不需要特別儲備能量,也不需要特別進補。除了食補外,陳麒方說,一般人冬天更應該注意的是「體外養生」。例如應防範膝蓋、足部直接受風,如果比較怕冷,建議可以穿襪子睡覺;頭部是「諸陽之會」,洗完頭,一定要馬上吹乾、擦乾,不要悶著;也可拿吹風機或暖暖包熱敷後頸大椎穴部位約10分鐘,做好頭部保暖,以避免寒邪侵擾,導致頭痛、頭昏等。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冬天民眾常貪食火鍋補品,以為這樣能祛除寒氣,其實反而容易引起腸胃疾病。建議應該順應季節變化,以「平補」方式調和脾胃,例如可多食用山藥、南瓜、馬鈴薯、白蘿蔔、紅棗、桂圓、香菇等,並且酌量加入香菜、芥菜、青蔥、生薑等溫散風寒的食物,防禦風寒的侵擾。冬季的保健養生,以「不傷陽氣」、順應「冬藏」為原則,周宗翰指出,盡量早睡晚起,早睡可養人體陽氣,日出後再外出行動,適當地曬太陽,可讓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在大寒時節,切忌運動過量,運動到微微出汗就好,避免出汗太多,陽氣隨汗液而出,反而會讓身體受到損傷。睡前可「泡腳」祛寒助眠。周宗翰說,腎經起於腳底,建議可在睡前泡腳20分鐘,並按摩位於腳掌底前半凹陷處的「湧泉穴」;容易怕冷的人,可以把雙手搓熱,每天花10分鐘按摩熱敷腰部、前方對應肚臍的「命門穴」。如此一來,可達到養腎固精的作用。
-
2022-12-28 醫療.骨科.復健
繞膝蓋、轉脖子對身體好? 醫:錯誤姿勢更糟糕,一些常見動作不要這樣做!
冬天冷了,民眾身體痠痛情況更加明顯,一位來復健的阿伯回診時問到:我最近都照電視廣告上教的做運動,還會跟鄰居一起去公園做操,怎麼越動身體更痠痛呢?「那你平常做的運動是那些呢?要不要分享一下?」「最近覺得手腕緊緊的,鄰居說可以用兩手的手掌跟部互相敲一敲,只要每天三回,每回敲100下就好了。我最近就一直敲,結果手指頭開始變麻,到現在整個手掌都麻了!是不是血液循環不好啊?」聽到這裡,我只好搖頭了。手掌根部剛好是腕隧道的位置,正中神經經過此通道支配手掌的感覺與動作。重複的敲打導致腕隧道發炎腫脹,壓迫正中神經而引起手麻, 這就是所謂的「腕隧道症候群」。原來不是「只要有運動就是好的!」錯誤的姿勢更糟糕。身為復健科醫師,我們在診間太常看到這樣的個案。 在這裡與各位分享了「一些常見的請你不要這樣做!」●按摩敲打不當的部位:身體痠痛,許多人會藉由按壓或是拍打來放鬆肌肉,然而有些地方並不適合這樣做。像掌跟、內側手肘、膝蓋後方以及小腿外上方,這些部位都是神經分佈較淺的地方,反覆地拍打撞擊會造成神經受損而造成麻脹感,如果持續不但麻脹感會更嚴重,甚至有可能最後因嚴重神經損傷,造成肌肉無力以及肌肉萎縮。若你因這些不當動作,已經有任何神經性的損傷症狀,絕對要立即停止,並求助專業醫師。平常若手腕不適或痠痛,其實可以藉由等長的肌力訓練來幫助強化握力,同時增加肌腱強度,可以利用抓捏阻力訓練來代替敲擊的方式,可以藉由抓握毛巾或是握力器,握緊10秒鐘後放鬆,做3-5回合,可以增加握力及減少腕部不適感。●快速轉動脖子:公園裡常常看到很多長者很認真的轉脖子,左右各轉上百下,甚至是快速動作,認為這樣就可以減輕肩頸僵硬及避免退化。 甚至被認為是「養生操」!其實這種訓練的方式,常合併過度頸椎椎間軟骨及小面關節的壓迫,不但沒辦法減少疼痛,反而可能導致頸椎關節退化或症狀更嚴重。頸部的痠痛常與長時間駝背,造成胸前緊繃,上背肩胛肌肉被拉長而且無力有關,為了避免旋轉造成關節摩擦、椎間軟骨壓迫更多,可以將頸部活動分成「前後左右」四個方向,溫和執行:1.將手放於耳後、頸後延長,輕輕將頭低下( 想像彩虹的拋物線),使下巴往胸口靠近,若脖子後側有緊脹感即停在該位置2.將手放在下巴並上推,直到下巴感到緊脹感。3.將手越過頭並至於對側耳朵上方,將同側耳朵拉向肩膀,直到脖子感到緊脹感即停止。這三個動作都停留約30秒,重覆4-6次,可以幫助放鬆頸部肌肉並減少痠痛感。●雙手壓膝繞膝蓋:這樣的動作在所謂的保健運動中並不少見! 所謂「膝關節活動」但它根本是由臀部及腳踝來完成的。其實膝蓋關節本身只負責「彎曲」及「伸直」,若將這個動作作為保健運動的一環,可能只浪費了許多時間而得不到效益, 甚至因為不當的扭力造成膝關節韌帶扭傷、半月軟骨損傷。應該藉由大腿以及臀部筋膜伸展替代轉膝蓋,來幫助舒緩膝蓋不適。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族群,增加大腿肌力可以降低膝蓋關節的壓力並減緩退化及疼痛,靠牆蹲可以當作初期安全又有效的運動來達到強化肌力的目標。背對牆大約一步的距離,雙手向後扶著牆後將背部、頭部及骨盆靠在牆上慢慢向下坐。可以從1/4蹲開始,一直到膝蓋彎曲至90度為止,每次停留20-30秒,反覆3-5個回合。弓箭步蹲除了增加腿部肌力外,可以同時訓練平衡以及下肢的穩定性。於站立姿勢時一隻腳向後踏,保持上半身直立並緩慢向下蹲,前腳彎到接近90度時即完成動作並交換腳,可以利用雙手扶著桌子來降低難度。●彈震式肌肉伸展:對於運動不熟悉的人在伸展時常常會做一些反覆的、彈震式伸展,不斷反覆拉動肌肉,這種方式常會觸發肌肉保護性的生理反射,反而容易造成拉傷,如要降低肌肉痠痛與緊脹感,良好的靜態伸展才能達到目標。靜態伸展方式為緩慢且持續的拉長肌肉,直到出現緊緊的感覺並維持該位置30秒、重複4次的效果最佳,每一次伸展應該都可以比上一次來的多一些,建議每天或每兩天做一次全身的伸展。動態伸展也是目前建議的方式,可以同時上下半身、多組肌群一起伸展( 如弓箭步,骨盆朝前,雙手貼合在前,手肘打直往天空拉伸,再緩緩放下),但還是要避免彈震式的肌肉延展。而以痛治痛也是民眾常會利用的手段,一些拍打敲擊或是大力的關節活動都會造成疼痛,同時降低原本的痠脹不適感,這方式就像被蚊子叮到的時候可以利用拍打來減少癢的感覺一樣。我們的大腦會因為一個更強烈的感覺而抑制了原本的不舒服,然而問題本身還是存在。復健科醫師常常告訴病人「錯誤的運動不但無法健身,反而傷身!」原來我們在網路上、公園裡經常看到的某些動作,是有其危險性、或是徒勞無功的!只要痠痛不適感持續存在或是更劇烈,還是要尋求專業復健科醫師協助,解決根本問題。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原文網址:繞繞膝蓋,轉轉脖子?!復健科醫師請你不要這樣做!)
-
2022-12-27 癌症.飲食與癌症
冰淇淋、麵食、即溶咖啡都中 常吃含有食品添加劑鹿角菜膠會致癌嗎?
讀者陳先生在2022-12-19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請問『鹿角菜膠』對人體是否有害呢?」他寄來的文章是工商時報在2022-6-18發表的鹿角菜膠傷腸胃會致癌?食品添加劑爭議多。文章下面有註明「本文摘自李孟龍(怪酥酥)著《正當冰淇淋:進擊吧,真材實料的味覺教育!揭露成分表的祕密,遠離添加物!》」。這本書的發行日期是2022-4-29。這篇文章的標題雖然顯示鹿角菜膠會傷腸胃會致癌的論調是有爭議性,但內容卻是一面倒地認為鹿角菜膠真的是會傷腸胃會致癌。它總共提供了6項研究,而這些研究全都是支持鹿角菜膠真的會傷腸胃會致癌。作者也在最後說:「但對我來說,有風險的東西少碰,你添加就別怪我不買,就這麼簡單,沒有爭議。」鹿角菜膠也叫做角叉菜膠或卡拉膠。它是從幾種紅海藻,包括麒麟菜、石花菜、鹿角菜,萃取出來的聚醣,具有凝膠、增稠、乳化、成膜、澄清、固定等多種物理化學特性,因而被廣泛應用於各種行業,包括食品和醫藥。那篇工商時報文章是專注於討論含有鹿角菜膠的食品是否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所以我就搜索了一下到底有哪些食品是含有鹿角菜膠。結果是,俺娘喂啊!幾乎所有加工食品都中標,包括冰淇淋、布丁、果凍、奶油、優格、香腸、即溶咖啡、豆漿、巧克力、魚漿、肉丸、煉奶、嬰兒奶粉、各類飲料、各類麵食、各類糕餅(如麵包、餅乾、蛋糕)、各類醬汁(如沙拉醬)、各類罐頭食品。也就是說,今天才赫然發現,我每天都在吃傳說中會致癌的鹿角菜膠。但是,請注意,那篇工商時報文章所提供的科學資料全都是來自動物和細胞實驗,而且不是用真正的鹿角菜膠做出來的實驗。鹿角菜膠是聚醣,分子量在200到800kDa之間。它在強酸(pH1)、高溫(80℃)、和長時間(數小時)的條件下會降解成poligeenan(分子量在10到20kDa之間),而支持鹿角菜膠有害論的研究就是用poligeenan來做實驗。請看下面這三篇綜述論文(2018年那一篇認為鹿角菜膠是有潛在危險):2002年: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carrageenan and processed eucheuma seaweed o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鹿角菜膠和加工的麒麟菜海藻對胃腸道的毒理學作用的批判性回顧)。鹿角菜膠在胃腸道中沒有任何程度的降解,並且在被檢查的物種(例如囓齒動物、狗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不會被胃腸道吸收。據報導,全身給藥的鹿角菜膠具有多種作用,尤其是對免疫系統的作用,但這些與口服給藥的鹿角菜膠無關。在長期生物測定中,尚未發現鹿角菜膠具有致癌性,並且沒有可靠的證據支持對囓齒類動物的結腸有致癌作用或促腫瘤作用。此外,與許多膳食纖維一樣,當以高劑量給藥時,囓齒動物的盲腸會明顯增大,但這似乎與囓齒動物的任何毒理學後果無關。許多關於鹿角菜膠的毒理學研究涉及的給藥劑量超過當今生物測定中膳食餵養水平的標準,並且它們比人類暴露的劑量高出幾個數量級。2018年:Revisiting the carrageenan controversy: do we really understand the digestive fate and safety of carrageenan in our foods?(重溫鹿角菜膠爭議:我們真的了解食品中鹿角菜膠的消化命運和安全性嗎?)。鹿角菜膠近年來一直是爭論的焦點。 迄今為止,基於安全使用的歷史、各種急性毒理學研究和一些最近的慢性毒理學測試,鹿角菜膠被普遍認為是安全的。這篇綜述為讀者提供了關於鹿角菜膠特徵和消化歸宿的證據概述,這些證據突出了我們理解中的各種差距。具體來說,確定了三個未解決的差距。首先,關於當前公眾對鹿角菜膠的了解程度的信息很少。其次,鹿角菜膠的理化特性、其對消化蛋白水解的影響、結腸微生物組和炎症之間的聯繫尚未完全解決。第三,關於鹿角菜膠在易感和易感人群(如老年人或 IBD 患者)腸道中的不同消化命運的科學證據不足。總而言之,重新審視科學證據表明,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闡明繼續接觸人類飲食中不斷增加的鹿角菜膠水平可能會損害人類健康和福祉的可能性。2019年:Clarifying the confusion between poligeenan, degraded carrageenan, and carrageenan: A review of the chemistry, nomenclature, and in vivo toxicology by the oral route(澄清poligeenan、降解鹿角菜膠和鹿角菜膠之間的混淆:化學、命名法和口服途徑的體內毒理學綜述)。鹿角菜膠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幾十年來一直被廣泛用作膠凝劑、增稠劑和穩定劑。鹿角菜膠已被證明對人類食用是安全的;然而,文獻中對鹿角菜膠和它的故意酸水解產物(降解的鹿角菜膠和 poligeenan)之間存在明顯的混淆。這種混淆部分歸因於早期鹿角菜膠研究中使用的命名法,其中 poligeenan 被稱為“降解的鹿角菜膠,而“降解的鹿角菜膠”簡稱為鹿角菜膠。儘管這一命名法已被糾正,但仍然存在混淆,導致對數據的誤解以及隨後傳播有關安全飲食使用鹿角菜膠的錯誤信息。缺乏對鹿角菜膠分子量分佈的了解進一步加劇了這個問題。由於鹿角菜膠在體內不能水解為poligeenan,因此對使用鹿角菜膠作為食品添加劑的擔憂是沒有根據的,特別是因為目前的研究支持鹿角菜膠在人類中缺乏致癌和致瘤活性。總之,鹿角菜膠的使用在世界各國都是合法的,而目前也沒有臨床證據顯示它對人體是有害的。但是,如果您還是擔心,那就跟那位李先生學習,不吃有添加鹿角菜膠的食品。當然,這肯定是要看您是否有能力判斷添加或沒添加。我個人是自認沒有這個能力,所以也就寧可相信食品法規,而不要生活在恐懼中。對一般人來說,包括我自己,真正實際可行的辦法就是盡量少吃加工食品。原文:硝酸鹽攝入量與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關聯
-
2022-12-25 醫療.百病漫談
天冷養生的秘訣就是不生病 醫師教你如何遠離2個常見冬季疾病
冬季溫度驟降,如又遇到寒流,習慣亞熱帶溫暖的民眾,往往會忽略及時保暖,因此,一旦受寒,健康就容易亮起紅燈!由於長者與嬰幼兒的身體不若青壯年來得強壯,一遇低溫,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及免疫力會無法跟上外在環境的改變,除了常見的風寒感冒外,銀髮族還需特別留意心臟病、腦中風等足以威脅生命的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在季節轉換前,一定要先做好預防保健與健康促進,以免提高罹病風險!上醫治未病,在健康或亞健康狀態就須特別重視「預防醫學」的概念,不要等到疾病發生,才去想方設法去救治,而是在疾病發生之前,就該為身體建構良好的免疫安全網,並且留意可能發生的健康問題,才是真正的保健長壽之道!以下提出兩個常見的冬季疾病與預防方式:一、心腦血管疾病最常聽到的冬季健康殺手,正是「心肌梗塞」與「腦中風」,一般好發於中老年人,但近年因為飲食、體重管理、生活作息、工作壓力等因素,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這類疾病。冬季氣溫降低會讓血管收縮,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血壓升高,老年人的血管老化,血管彈性本較差,而青壯年族群平時飲食如果偏鹹與油膩又不忌口,體內血液時常會變得濃稠,缺乏適應氣溫變化與寒流侵襲的能力,也可能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風險。人體血液因高血脂、脫水、本身痼疾等因素而變得黏稠,當氣溫驟降,不僅血管收縮,血液也可能會像豬油一樣,血管壁容易粥狀硬化,血管斑塊也可能脫落到血管成為「血栓」,造成血管狹窄、甚至血管堵塞,引發腦中風、心臟病(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靜脈栓塞等。要遠離心腦血管疾病,平時要控制飲食與體重,努力讓自己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18.5~23.9之間,定期做健康檢查,並配合醫師的建議從事合適的運動,若有任何保健需求,應至家庭醫學科向醫師諮詢,千萬不可輕信坊間誇大不實的產品廣告,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一定要有合格的醫師進行把關;也要經常留意氣象預報,在氣溫驟降時,特別注意保暖,並注意血壓變化,有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的民眾,更該定期回診,讓醫師透過個別化醫療、精準醫療,降低可能的冬季疾病風險。二、呼吸系統疾病秋冬因為東北季風與中南部地形等數種複合因素,是臺灣空氣污染最為嚴重的時期,諸如PM2.5、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濃度經常達到全年高峰,民眾吸入有污染的氣體後,免疫系統又不給力,很易就會誘發過敏、氣喘、重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嚴重可能威脅生,不可輕忽!遠離呼吸系統疾病,要注意咽喉部的保養與身體保暖,每日飲用足量的溫水,出門配戴口罩,若經濟許可,可購買空氣清淨機使用,也有一定程度的幫助。請民眾要注意,當感覺呼吸道不太暢通時,請儘速尋找醫療協助,確認病因與疾病類型,並按照醫囑服用藥物,千萬不能至坊間恣意直接採買成藥服用,否則不僅延誤黃金治療期,更可能藥物使用不當肇致更大的傷害。遠離冬季疾病,除了擁有健康良好的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定期找醫師評估身體狀況,並按照醫師的指示規律用藥與追蹤,這是冬季養生的基本秘訣!(本文原文網址:天冷,如何遠離冬季疾病?)
-
2022-12-25 醫療.眼部
多吃富含硝酸鹽的蔬菜能降低黃斑部病變風險嗎?教授這麼說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昨天(2022-12-22)發表兩篇硝酸鹽攝入量與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關聯性的論文,其中一篇是研究論文,而另一篇則是專家評論。研究論文的標題是
-
2022-12-23 焦點.生死議題
母女相愛相殺20年,最後91歲老母離世「像插頭一拔就走」!陳淑麗體悟每天不留遺憾
常人總覺青春無限好,老了怎樣都不對勁,然而問到這一題,72歲的陳淑麗卻笑了。「我之前一直嫌棄自己,當模特兒時不夠年輕、不夠漂亮,演戲的時候又老了,覺得沒有一個是對的,別人都比較好…」那麼現在呢?她坦然笑道:「做義工以後,已經不是靠外在過日子!」從一顆星落入人間,久了便放下對外在的執著,她說有天回頭再看以前的舊照片,「唉呀~我以前算漂亮,幹嘛嫌棄自己呢?」即使已不再年輕,但歲月沉澱而來的成長,是超乎「漂亮」的擁有。 陳淑麗20歲從模特兒出道,34歲轉型拍戲,1986年即以中視《上錯天堂投錯胎》爆紅。當時人人勸該打鐵趁熱去作秀賺錢,她卻一頭栽進公益,與孫越長年擔任志工。 「前陣子張小燕才講,當年《綜藝100》問我要不要一起演短劇?我就懶…。」陳淑麗調侃自己:「有錢賺的工作嫌懶,反而沒錢的事情跑得很高興。」 做義工是陳淑麗的生活重心,更讓她熬過母親離世後的傷痛:「我覺得以前是一個人在做,現在是帶著天上家人的愛在做,他們把我留在人間,是讓我可以彰顯他們的愛。」 總對媽媽說「不」,當義工才懂「孝順」 出身澎湖的陳淑麗,家裡原先開報關行,父親為人寬厚,卻因幫人作保被倒債,一夕間家產化為烏有,「一夜之間,我家報關行變成早餐店,她沒一句抱怨。」 陳淑麗回憶,小時候最喜歡鄰居媽媽,對方總是穿著旗袍坐在牌桌上,「那是我(嚮往)當太太的形象。」但有了閱歷才體悟:「媽媽是真正的賢妻良母!如果是我遇到這種事(被倒債),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但她也不怕,我覺得她好厲害。」 只是夾在手足間,總覺媽媽重男輕女,從小抗命「媽媽在東,我一定在西。」尤其媽媽常誇哥哥孝順,她心裡總感不平,「從當模特兒都是我拿錢,他每月拿3千,妳就說他孝順?」 後來當了義工才懂反省,哥哥從來不對媽媽說「不」,反觀自己則一定先拒絕再去做,「我雖然『孝』,但是不『順』。」多年來她勞軍、探訪榮民,「怎麼我對別人這麼好,卻沒跟媽媽講過愛?」 某日她特意打電話給媽媽,三番兩次想說出那句「我愛妳」,卻怎麼都講不出來,只好掛了1通再打1通。到了第4通終於吐露:「媽媽謝謝妳,我愛妳,我以前也不是故意愛頂嘴…」電話那頭的母親簡直嚇壞了,停頓3秒後急問:「啊是發生什麼事情?咱可以講出來、可以參詳的…。」 母女相愛相殺20年,和平相處是修練 母親晚年與她同住,卻是相愛相殺20年,陳淑麗只能長嘆:「真是相愛容易相處難。」她解釋,老人家脾氣陰晴不定,常一覺醒來就生悶氣,「我媽不講話不理我,就是最大的懲罰。」有時作女兒的按耐不住頂撞,「就該我生氣了!」 「其實我媽是我很好的老師,她這樣考驗我,就知道你沒過關。」與親愛的人置氣,氣的不是對方,而是自己,「你以為自己過關了(脾氣改了),結果她3天一小考,5天一大考,小考過關,大考就沒過。」 有一回,她在捷運站看到一個小孩討媽媽抱,偏偏對方滿手東西,陳淑麗便走過去幫忙,「那畫面一直在我腦海裡。」當晚母親入睡前,她學起孩子討抱,「就一個扶助行器的身影,很僵硬地擁抱」,從此成了母女倆的晚安儀式,每晚睡前都要抱一下。 過去總用「罵」來示愛的母親,於是也變得柔軟。母親一向氣惱陳淑麗為公益不顧生計,有次她出門前特意說:「我作義工,功德都給妳。」只見母親面無表情撂下一句「I love my daughter」,讓她又驚又喜。 母親故去8年,她回想此事仍哽咽:「這是我做義工最大的收穫,媽媽晚年是沒有遺憾的,(因為)台灣人很難說出我愛你…。」她吸了吸鼻子說:「我回頭去想,從小只有被罵的份,而且媽媽都說『會罵才有救』,所以不被罵也很害怕。」 長久兵戎相見的母女,終在人生告別前和解,母親更慎重交代兄嫂要照顧好妹妹,向媳婦透露:「這個女兒很孝順…。」 母親「插頭一拔」就離世,體悟每天不留遺憾 老母以91歲高齡辭世,過世前沒有臥床、也無徵兆,只是起身喊了一聲便斷氣。陳淑麗形容母親像「插頭一拔」就走了,儘管難捨,卻也啟發她把每天當最後一天過。 「我覺得沒有人可以帶走什麼,所以也不用帶走遺憾;讓每一天不要有遺憾,這比較重要。」今天想做什麼事、想問候誰?她便趕快做、立刻連絡,今天沒做就放下。「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也不要推託,不囉唆的!」 年齡來到古稀,人生再無此刻像這般篤定,她作義工、教瑜珈、常跟朋友相聚,把一個人的生活過得圓滿從容。她也去看過銀髮村,發現養生宅多辦離群索居,不適合喜歡趴趴走的她,所以選擇在家「以房養老」。 而練了多年的瑜珈,她學而優則教,最高紀錄是一天開6堂課,儼然成為名師。但陳淑麗笑言沒打算退休,也不想被教課綁死,「我喜歡留一點時間,可以和朋友彈性相聚,雖然少賺一點錢,但我就是懶。」 怕老、怕病、怕一個人、怕錢不夠用…分沓而至的愁絮,她輕輕拍去,只說了句:「不管你幾歲,有人天生會煩惱,你現在煩惱這個,你能怎樣?所以要問:你為何煩惱?你在煩惱什麼?」 「我沒有什麼(煩惱)好排解」,因為面對只有自己的老後,就是努力把自己照顧好,「那後面(要怎樣)也要看自己的命啊!」她呵呵地笑了。●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我不是那個意思...溝通到最後常常變吵架?切記「一件事」不要做,別讓情緒毀了談話 .進入50後「冬季癢」年年報到?皮膚科醫師教3方法輕鬆緩解:每天「這時間」保養最好.私密處出狀況,是體內「濕氣」惹禍?解決婦科困擾這樣做
-
2022-12-23 醫療.中醫
冬至溫補別燥補小心上火!中醫院長教進補重點,4穴位可祛寒
冬至是24節氣中最寒之時,民眾除了吃湯圓外,也多更注重進補養生。吳明珠診所院長吳明珠中醫師指出冬至進補的重點,告訴大家如何更有效的進補,日常也可透過穴位按摩祛寒,讓身體更加暖和。冬至是陰氣、寒氣最強之時,中醫院長提醒留意3大疾病! 吳明珠院長表示,冬至是個陰轉陽的時期,此時陰氣、寒氣最強,過冬至後陽氣才會漸漸提升。寒氣易攻擊關節、呼吸道、心腦血管系統,民眾就常容易有肩頸痠痛、腰酸背痛、膝蓋疼痛、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咳嗽。也因為寒氣易使血管收縮,血壓也就容易提升,常會聽到血壓飆高、中風、心肌梗塞等問題。 吳明珠院長也特別提醒,民眾常見認為冬天、天冷之際需防範的就是低溫,但須注意的也包括溫差,以免血管急速收縮而引起中風、心肌梗塞,除了像是出門、運動、溫泉這類民眾較常注意到的,其他也包括進出開暖氣的房間、進出浴廁、離開被窩、吃完鍋物等,凡有溫差變化較明顯的都得留意。 冬至溫補別燥補,小心上火 吳明珠教進補重點更養生! 適度溫補助提升體內陽氣:吳明珠院長表示,冬至既然是寒氣最強之時,養生和進補的重點,自然就會著重在提升體內陽氣、蓄積能量。衣物穿著方面建議合身,不宜太緊,以利血循暢通。飲食方面適合溫補暖身,如羊肉、蔥、薑、蒜、人參、栗子、黑木耳、芝麻、南瓜等,而像是以上述調味的雞肉、鴨肉也很適合,適度添酒的麻油雞、薑母鴨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燥補反而容易上火惹病上身:但即便是進補,也需注意不宜燥熱。吳明珠院長強調,冬季、冬至進補重點在「溫補」而非「燥補」,因此鍋類飲食留意避免添酒過度、太多調味、麻辣、重口味等,以天然辛香料為主較佳。太多刺激的食物只是短暫的取暖,反而提升不必要的火氣、讓身體上火,增添各項疾病的風險,這尤其是有三高、心腦血管疾病的族群更要留意,盡量避免喝這類重口味的湯。 燥補後可吃些稍寒的食物調和:若真天冷想吃些麻辣等重口味鍋物或食物,吳明珠院長也建議吃完後做些調和,既然麻辣鍋易上火,餐後便吃些稍有寒氣的食物降降火,例如白蘿蔔、白菜、蓮藕、水梨等蔬果,也增添膳食纖維、顧及腸道。 進補前先了解自身體質會更好:當然,每個人的體質都會有所不同,適合的進補方式也會不盡相同,吳明珠院長也呼籲,若需真的達到適合自己的進補方式,還是先讓中醫師看看,如此補得更到位。 提升體內陽氣、蓄積能量!中醫教4穴位有助祛寒暖身。 吳明珠院長也建議,冬至、天冷之時可多按按幾個穴道,例如腳底板前約1/3中央凹陷處的湧泉穴、內踝頂點後方凹陷處的太溪穴、內腳頂點向上4指幅寬凹陷處的三陰交穴、踝肚臍下方約4指幅寬的關元穴等,有助增添體內陽氣,避免發寒。冬至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適度合理的進補、養生,更有助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 .冬季養生首重養腎!中醫推6食材,吹風機吹2穴位可怯寒。 .中醫9大體質養生食材各不同!郭祐睿院長:補得多不如吃得巧。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2-22 養生.抗老養生
冬至不一定吃湯圓,這些食物也能顧腎氣!養生4原則,保暖首重「頭、腳」
一到冬至除了吃湯圓之外,也是進補祭五臟廟的好時機,然而在冬至過後就會有不少腸胃不適、嘴破、口乾、便祕、痘痘暴增、皮膚癢甚至是失眠的患者來報到。沒錯,這些都是沒有忌口或亂補補錯造成的,那麼在冬至到底該如何吃得開心又吃得養生呢?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冬至後 陰氣漸衰、陽氣漸盛冬至,是一年24個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全年裡日照最短的一天,這天太陽繞行到南迴歸線上,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日照向北迴轉,白晝漸長,黑夜漸短,氣溫也隨之漸漸回溫,因此冬至在氣候上有從寒到溫的轉折意義,《史記.律出》云:「氣始於冬至,周而復生」,過了冬至,陰氣會盛極而衰,陽氣則自始旺盛,大地醞釀著無限生機,意謂春回大地。冬至進補 營養過剩別再隨意補進補的習俗則是由於以往農業社會,歷經春、夏、秋三季的農耕後勞力支出過多,但糧食取得不易、營養補給往往不足,因此趁冬藏時休養進補來修復五臟六腑。冬至為陰陽氣轉變最重要的時間點,天地萬物陽氣初生,人體內也是陽氣初動,古人相信如果能把握這個時間點精心調養,使先天陽氣豐滿充足,便有助於新的一年祛病延年。一說到進補,大家一定馬上想到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等,不過,現代人營養攝取狀況跟以往農業社會已有很大不同,現代人大多是營養過剩,若再隨意進補很容易「補過頭」而上火, 所以進補前必須先了解自己的體質是否適合。不適合進補的體質•「脾胃濕熱」型:平時大魚大肉,大多是中廣型身材,體脂肪偏高,大便黏膩、口氣重。•「肝火旺盛」型:壓力大、常熬夜、睡眠品質差、嘴破舌頭破、易怒,進補反而是火上加油。•「氣血過虛」型:像是剛生產完或是經歷大手術後,中醫有句話是「虛不受補」,吃豐盛油膩的食物反而會加重腸胃的負擔而脹氣、便秘。適合進補的體質•「陽氣虛弱」者:常手腳冰涼,小便清長,畏寒怕冷,夜尿頻繁,大便稀溏 ,女性則可能有月經量偏少、容易經痛•「患有季節性疾病」者:易在冬天好發氣喘、過敏性鼻炎、關節炎等,冬至進補能把身體調養到最佳狀態,使得季節變化時疾病不易發作。•「年老體弱」者:老人、經常感冒者、貧血等虛損性的慢性疾病患者,但三高或心臟病的患者應避免,否則容易導致血壓飆升,進補不成反倒加重身體負擔。一般而言進補還是以「平補」、「清補」為主,可以用蘿蔔、山藥、冬瓜或是少量參鬚來燉煮雞湯,不用熱性的藥材,而用平和的藥材薑片、大棗、枸杞、杜仲、荸薺等燉湯,食材方面使用烏骨雞可健脾補肝腎,同時有蛋白質豐富、脂肪負擔較低的特性,而素食者可以各種菇類替代,因其含豐富多醣體、胺基酸,可增加身體免疫力。除了食補,冬至養生也可以這樣做1.去寒就溫 ,保衛陽氣《內經》說冬天養生重「去寒就溫」,也就是保暖,身體暖了,氣血就會暢通。俗話說「寒從腳下起、風從頸後入」,所以保暖首重「頭和腳」,襪子和圍巾絕對不可少!2.早臥晚起,切忌熬夜《內經》主張冬天應「早臥晚起」,和天地陽氣同步。冬天要早睡,起床則要等到陽氣回溫、日光照臨大地時。俗話說「唯早眠晚起,以避霜威」,睡眠是人體養精蓄銳、儲存能量的一種方式,太晚入睡容易使陽氣下降,影響身體後續調理。3.養腎防寒,固本養陽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補養腎精腎氣至關重要。泡腳是很好的補腎方法,尤其適合怕冷、四肢冰冷、易感冒的人。黑色食物對應腎臟,比如:黑豆、黑芝麻、紫黑米、香菇、黑木耳、烏骨雞、黑海參等不僅營養豐富而且不燥不膩是入腎補腎好食材。 4.避開生冷食物飲料生冷食材多屬陰,冬至食用易損傷脾腎陽氣,換句話說吃了生冷食物會需要消耗更多體內的氣血能量來消化。看了這麼多冬至進補原則與禁忌,還有推薦食材,是不是想來一碗暖暖補湯好好犒賞五臟廟了呢?雖然冬天進補對養生很重要,還是別忘了注意食用量,適量吃才能真的清爽養生,過一個健康不發胖的冬至哦!
-
2022-12-21 醫療.中醫
冬至吃溫性蔬菜 也能驅寒暖身
這幾天低溫寒流壟罩全台,氣象局持續發出低溫特報,提醒大家注意保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明天冬至,嘉義長庚中醫科主治醫師蔡盈盈指出,食用偏溫性蔬菜,也可以達到驅寒暖身的效果。蔡盈盈表示,習俗上,民眾會在冬至吃補養生,常吃羊肉爐、薑母鴨、燒酒雞等進補。但是現代人飲食並不如古代匱乏,反而常過度攝取,因此,為了養生而食用高油高鹽料理,對健康並沒有幫助。門診時,常有病患詢問蔬菜是否偏寒性,其實不是所有的蔬果都是寒性,適當攝取溫性的蔬菜,更可以讓您在冬日裡身體溫暖又沒有負擔。蔡盈盈說,最常為人熟知的溫性蔬菜,非薑莫屬,湯品中加入薑片,或用嫩薑切片切絲炒菜,就不用擔心蔬菜的寒性,可以放心食用。有一些蔬菜辛香料是偏溫性的,例如九層塔、茴香、南瓜、韭菜、洋蔥、蔥、香菜、蒜頭等,食用這些蔬菜也可以達到驅寒暖身的效果。其中茴香有暖胃理氣、助消化效果,很適合這個時節食用的蔬菜。蔡盈盈推薦一道「麻油茴香炒蛋」,大家可以動手烹調吃吃看。麻油茴香炒蛋食材:茴香適量、薑適量、雞蛋、枸杞少許、苦茶油少許、麻油少許作法:茴香洗淨切段、薑切絲備用,鍋中用苦茶油炒香薑絲,再放入茴香,加入少數水拌炒至熟後,倒入打散的蛋液,煎至金黃後起鍋,撒上枸杞和淋上麻油少許。
-
2022-12-20 醫療.中醫
血液循環不佳易手腳冰冷、疲倦 長期未改善當心引發心梗
現代族群大部分為靜態工作者,長時間久坐辦公室,待在冷氣房裡,每年到這個時候手腳冰冷的狀況就會浮現!就讓我們來看看循環不好有哪些類型吧!循環不好兩類型:「陽虛」、「氣機鬱滯」1.身體能量不足的「陽虛」如果易手腳冰冷,全身疲倦提不起勁,白天上班又時常呵欠連連,你可能是屬於「陽虛」的體質。這時人體就像蒸汽火車的鍋爐系統,能量不夠,無法製造足夠的動力去推動整輛列車,因此容易出現四肢冰冷、疲倦乏力、口唇色淡、腹瀉夜尿、腰背部及膝蓋怕冷痠痛等症狀。這種體質的人可以做一些全身性的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慢跑、跳繩等。運動不用過於激烈,但要活動到全身微微流汗的程度,才是有效開啟身體循環喔!而生活跟飲食習慣力求均衡,可以適量攝取一些溫性食材,例如薑、蒜、紅棗、肉桂,都可以對促進循環有幫助。2.氣血堵住的「氣機鬱滯」另外也有「氣機鬱滯」型的手腳冰冷,此類型可能因為血氣不通,或是生活壓力、情緒緊繃、睡眠障礙等問題導致。比較起來雖然手足不溫,但卻沒有很怕冷的感覺。我們可以把身體的循環想成一條高速公路,有地方堵塞了導致車流不順暢,所以公路上有些地方很壅擠,有些地方卻沒有車。換句話說,就是氣血卡在頭面、軀幹,下肢及末梢卻容易冰涼。這時建議從生活習慣開始調整,早睡早起、少吃辛辣燥熱的食物、培養紓壓的興趣或運動習慣。循環不好問題多 頭暈、失眠、中風統統來長期循環不好會引起的問題很多,像是末梢神經失於滋養,精細動作的控制就會比較差;到腦部的血流不足也會影響腦部含氧量和思緒的敏捷度,日久則易成為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中醫養生強調一個”通”字。氣血不通百病生。血為氣之母,因此,疏通血脈是中醫預防衰老的重要關鍵,應該定期清理血管中的廢物。否則,輕者會出現手腳麻木、頭暈、耳鳴、失眠、記憶力下降以及瘀斑等等症狀。另外大家常常忽略的一點,血循不佳也和男性的陰莖不舉﹐女性的陰道乾澀有關。更有比較高的風險得到冠心病或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常聽到的心肌梗塞,就是循環不好加上飲食作息不節制引起。如果四肢末梢有出現酸麻感、頭暈腦脹、意識不清、胸口悶堵、呼吸困難、噁心想吐、冒冷汗,請儘速就醫。日常改善血液循環兩方法:穴道按摩穴道按摩可以選用頭部的百會穴,上肢的合谷穴、曲池穴,下肢的足三里穴,以及腹部的氣海穴、關元穴,背部的命門穴、腎俞穴等,每天按摩5~10分鐘,能幫助身體溫暖,促進血液循環;此外,配合中醫施以穴位針灸,也有助于通經活絡,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日常改善血液循環兩方法:食療以食療的角度來說,要盡量攝取對心血管有益的omega-3脂肪酸,例如堅果、魚油。還要多攝取維生素C,含有抗氧化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也可以多吃胚芽、香菇、番茄、核桃、紅肉、雞蛋等含有菸鹼酸的食物,提供人體足夠的維生素B3,改善循環。藥材方面,陽虛體質可以在冬令適度進補,選用當歸、川芎等溫經通絡的藥材,服用如當歸生薑羊肉湯或是十全排骨湯。氣機鬱滯的人可以食用平補的四神湯,酌加行氣的中藥,如香附、陳皮。但每個人體質不一,且有些藥物會有交互作用的問題,還是建議找專業中醫師看診諮詢後,再選擇進補的中藥,免得沒補進去身體,反而燥熱上火喔!
-
2022-12-18 醫療.中醫
冬季養生首重養腎!中醫推6種溫養食材及吹風機吹2穴位怯寒
冬季人們開始進補,羊肉爐、薑母鴨、燒酒雞等都是常見食補。不過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許芳綺提醒,冬季若要進補建議經專業中醫師根據體質開立藥材為佳,也有許多生活撇步有助怯寒,像是用吹風機吹吹穴位就是很好的方法! 冬季養生首重養腎別亂補!中醫推6種補腎、溫養食材。許芳綺中醫師表示,現代人往往營養過剩,冬季進補未必需要當歸羊肉湯、十全大補湯、八珍湯等來大補氣血。而像是平常就因工作、生活、熬夜使身體呈現陰虛陽亢的狀態,或是感冒、皮膚發炎、生理期時,也都更不建議吃這些容易上火的補湯。 許芳綺中醫師建議,中醫認為冬季與腎相對應,冬季養生首重在養腎,飲食可攝取一些補腎、溫養的食材,例如黑芝麻、黑木耳、海帶、堅果、南瓜、桂圓等都是很好的選擇。而因工作、生活等陰虛陽亢者可選性質較平和的四神湯。體質人人有所不同,冬季進補還是應先由專業中醫師檢查,根據體質開立適合的藥材。 冬季易引心血管、呼吸道疾病,中醫教簡單6撇步有助防範!在日常生活方面,許芳綺中醫師也表示,由於冬季寒冷、早晚溫差較大,較容易使心血管疾病及呼吸道疾病發作,因此平時就要注意保暖,特別是頭面、脖子、四肢末梢等處。建議早睡晚起以待陽光,晚上11點以前入睡佳,早上等太陽出來再起床,也提醒年長者剛睡醒別直接離開溫暖的被窩,先在被子裡動一動暖身後再起身,再穿上睡前放在床頭邊的外套、毛線帽,如使有助於避免溫差太大而引起中風或氣喘等問題。 平時也可以在有溫暖陽光的時候進行緩和的運動,例如散步、瑜珈、太極拳、八段錦等,讓陽光照在後上背以及後頸部的大椎穴,可養護自身的陽氣。寒流來時也可以用吹風機吹湧泉穴和大椎穴保暖,有助怯寒。 冬季癢別只擦藥治標不治本,中醫依體質治療達內外同治!冬季癢也是冬季常見問題,不論是乾冷之時、泡溫泉或洗熱水澡過度搓洗、疫情期間不得以使用較多酒精等,都容易使得皮脂腺分泌油脂降低甚至消失、皮膚水分散失,搔癢難耐若抓破形成傷口,還得留意細菌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更可能惡化。 許芳綺中醫師提醒,冬季更應重視保濕,保護皮膚、減少刺激,皮膚乾燥時可擦無香精的潤膚乳液保養,但藥膏或消炎止痛藥只能治標不能治本,還是應從身體內在調理進行改善,依個人體質開立適合的中藥、搭配潤膚、止癢的紫雲膏修復皮膚,以達內外同時治療的效果。 「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冬天先養好,春天才不易生病!許芳綺中醫師呼籲,中醫認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冬季若不收藏精氣,等到春天到來便容易因自身正氣不足而容易生病。提醒冬季應注重養生,好等待春天到來有健康的身體迎接新的開始! 《延伸閱讀》 .中醫9大體質養生食材各不同!郭祐睿院長:補得多不如吃得巧。 .防範天冷、溫差釀猝死!醫教6招保養心血管降低風險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