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類固醇
共找到
1108
筆 文章
-
-
2021-05-27 名人.黃軒
台灣重症和死亡數會一直升高嗎?美國經驗曝關鍵
為什麼社區大爆炸開始,重症那麼多,死亡那麼高?台灣社區感染大爆發,從4月15日算起3850例患者,重症率比去年(2020)高了不少。去年的確診個案中,60歲以上長者和重症比例則是都低於10%,因此這波疫情開始就預期有重症上升的情形。如果單獨計算60歲以上,這次的重症率已增加到20%。COVID-19昨(25日)天再增六例死亡,短短8天也已奪走23條人命,難怪召集人張上淳會說預期有更多死亡個案。記者問我,這樣的話,台灣的重症和死亡會不會一直升高?我就以美國紐約大學2020發表的文章當作參考依據。美國在去年3月底/4月中開始社區感染大爆炸,醫院的住院重症個案爆升,死亡率在3月是24.9%,在4月死亡率也有23.3%,看出來在這社區感染大爆炸初期(March/April),其重症病例死亡人數創新高。一直到了5月,死亡率才開始急速下降到8.6%。社區感染大爆炸,三個月後(6月)死亡率才成5.1%,而後(7月、8月)趨緩下來(3.2%、3.7%)。社區大爆發,美國重症死亡率:初期(3月、4月)死亡率:24.9%、23.3%中期(5月、6月)死亡率:8.6%、5.1%後期(7月、8月)死亡率:3.2%、3.7%可見,若以美國為例,社區感染大爆炸後一個月,重症死亡率才能有望下降,三個月後,重症死亡率才能趨緩下來的。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當時5121間醫院,他們認為死亡率急遽上升,然後下降趨緩,歸咎於以下原因:1.臨床實戰經驗增加了。2.分艙分流、分輕症/無症在家/防疫中心,減少醫院負擔量。3.新的藥物治療方式增加了(大量注射類固醇、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抗免疫風爆治療)。4.非藥物治療:重症趴床治療方式、超前布暑、社區警覺性、戴上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這些都是在年底前,美國在沒有疫苗接種下,對於社區大爆發所做出的決定,來對抗當時重症死亡率上升至下降到趨緩。BUT 現在2021年了,疫苗當然才是解脫重點,避免死亡唯一最佳的救命工具,尤其是高於60歲的重症病例。(SARS-CoV-2 vaccine in people 60 y or older are very encouraging and may prove crucial for the prevention of the disease and related mortalities in this age group)資料來源:Trends in COVID-19 Risk-Adjusted Mortality Rates1.未調整的死亡率(Unadjusted Mortality):未經過年齡結構的調整,比較兩者之死亡率。2.調整后的死亡率(Adjusted Mortality):經過年齡結構的調整後,比較兩者之死亡率。3.標準化死亡比(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 , SMR):亦稱間接標準化死亡比。該指標用於比較兩組群之死亡狀況,通常會以人口數較大族群定義為標準族群,以標準族群之年齡別死亡率為基準,估計人口數較小族群之死亡人數(稱預期死亡人數),計算人口數較小族群實際死亡人數和預期死亡人數人之比值。※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5-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後該去哪?急診醫分析在家觀察、需加護條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統計,現有357名新冠肺炎確診者嚴重肺炎,139人呼吸衰竭,99人使用呼吸器,2人靠葉克膜維生,每天都有新增死亡案例,已連續三天都達到六死,但這些病人最快本周五才有700床專責加護病床可收治。社群網站已看得醫護因無呼吸器可用,不得不跟血氧下降的病人談簽署不急救不插管聲明;也有醫護和家屬貼文,紀錄一幕幕心痛的放手和告別。到底哪些風險因子是一定要住院觀察?哪些情況下,可以安心的回家等,把醫療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這是每個確診者及家屬最想知道的問題。台大公衛校友、急診醫師許辰陽今透過直播歸納實證指出,主要還是要看疾病嚴重度,如果血氧濃度低於94%,肺部X光影像一半視野呈現異常,屬於應住院的重症個案;如果出現下呼吸道症狀或肺部X光影像些微異常則屬中度,在家應自行監測血氧,接受遠距監測問診評估。許辰陽提醒,北台灣醫療照護能量緊繃下,利用疾病分類,將大量病患評估風險和進展危險後,分流,把有限的醫療資源提供給重度和危急病患,是當前重要課題。新冠肺炎是進展性的疾病,需要參酌風險因子和疾病進程,持續進行做風險評估,才能將人適當隔離到照顧機構,妥善分配醫療量能。造成疾病的危險因子主要有十項,包括癌症、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免疫疾病、神經疾病、肥胖、睡眠呼吸中止、慢性腎病、長期使用類固醇等,風險依共病程度而異,需經醫學專業評估。(PRIEST臨床風險分數評估工具:www.mdcalc.com/priest-covid-19-clinical-severity-score)許辰陽指出,無明顯下呼吸道症狀,血氧濃度也有94%以上者,屬於輕症,若輕症合併小於一個風險因子,可於居家或社區場域隔離,可自行監測血氧。如果輕症但風險因子超過一個以上,則應留意是否出現下呼吸道症狀,以早期就診以評估惡化風險。至於中度症狀,許辰陽表示,是有下呼吸道症狀或肺部X光影像些微異常,如果風險因子少於一個,也可以在居家或社區場域隔離,但血氧監測的重要性會更高,除了應告知需及早就醫的徵兆,也要考慮透過遠距監測問診、評估。許辰陽指出,目前看到大約有15%個案是重症,即血氧濃度不到94%,肺部X光影像一半視野呈現異常,另外有5%是危急個案,出現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症狀。重症和危及個案,必須立即住院,而且需要收治於加護病房。
-
2021-05-18 該看哪科.皮膚
天熱皮膚癢可能是「6大疾病」警訊!解癢錦囊公開:一條藥膏萬年通NG
台灣氣候悶熱,高溫潮濕可能導致皮膚紅、腫、癢、痛,尤其皮膚癢常讓人難以忍受。大多數的人都習慣自行買藥止癢,但其實皮膚癢的原因很多,需要醫師完整的診斷評估,才能對症下藥,有效治療,更有助於及早發現其他潛在原因或疾病。皮膚癢 可能是疾病警訊皮膚科柯適中醫師說明,皮膚癢大多是由外在環境引起,但也有可能是某些潛在疾病的警訊,像是糖尿病、慢性貧血、甲狀腺異常、表皮淋巴癌、腎功能異常、C型肝炎等,都可能出現皮膚癢的症狀。雖然發生機率不是很高,但還是要有警覺,若有長期皮膚癢的情形,可觀察癢的狀態是否一直持續或反覆發作,也要注意身心狀態的改變如倦怠、注意力不集中、情緒焦慮等,就醫時告知醫師,評估是否安排進一步檢查。對症下藥確保健康無虞 打針消癢藏風險針對胯下癢、嬰兒尿布疹、蚊蟲叮咬或異位性皮膚炎這類較輕微的皮膚癢,通常以藥膏局部治療即可;但若是全身系統性的皮膚問題如蕁麻疹,可能在不同部位同時發作,為避免全身擦藥用量太大且類固醇劑量較難掌握,因此,較常開立口服藥緩解。此外,對於急性期的搔癢,柯適中指出,常有同時開立口服藥加上外用藥的情形,一旦症狀緩解,通常會調整或減少用藥,避免對病人身體造成其他的影響;而有些皮膚過敏的疾病,如蕁麻疹,用藥後仍會反覆發作一、二週,並不是藥物無效,而是疾病必經過程,病人需要持續配合治療才能儘快痊癒。部分病人為求速效要求打針,但也有潛在風險,除非病人發生影響呼吸心跳的嚴重過敏,甚至是危及生命的情況,才會建議注射藥物。勿萬年藥膏一條通 亂用類固醇恐影響健康門診常見有些病人表示之前開的藥有效,要求開一樣的藥,然而,每次皮膚癢的病因不一定相同,醫師也會依據不同身體部位的皮膚特性來選擇藥物,所以不能藥膏全身一條通。柯適中補充,市售止癢藥膏成份多含有類固醇,若未經診斷下長期使用,可能造成皮膚萎縮或變薄、血管脆弱易出血等,使用量多時,甚至會影響腎上腺素的分泌,抑制身體正常的防衛系統。皮膚癢發作 冷敷+乳液可緩解不適皮膚癢發作的時候,柯適中建議,可在患部用冷毛巾冷敷,以降溫使症狀緩解,治癒後可視氣候或個人膚質,使用無香精的乳液、乳霜或凡士林保護皮膚,平時做好自我保護,預防惱人的皮膚疾病。若自行擦藥2-3天,症狀卻沒有改善時,應該儘快就醫,以免因搔抓破皮引發感染或更嚴重的皮膚問題。延伸閱讀: ·天熱、下雨香港腳就發作? 皮膚科醫列「日常5大黴菌感染源」:這種腳型也易得 ·換季就牙起來!蕁麻疹全身癢爆怎辦? 皮膚科醫認證「7大止癢攻略」 
-
2021-05-1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揮別網球肘 衛福部新營醫院推「增生療法」
30多歲王先生平日喜愛運動,某次受傷造成手肘外側骨頭凸點疼痛,肘部稍微用力就會有疼痛感,經衛福部新營醫院診斷為網球肘,安排葡萄糖增生注射治療,六周後疼痛指數有明顯改善,手肘用力時耐力也有增加。新營醫院復健科主任倪昊白說明,增生療法(Prolotherapy)是一種針對肌腱韌帶損傷的治療方式,最常使用高濃度葡萄糖溶液(非類固醇、亦非葡萄糖胺),分數次注射在受傷或退化、自我修復不佳仍會痠痛的肌腱韌帶上;一般是「著骨點」及其附近組織。目的是促使組織產生輕微的發炎,誘發增生反應,再次啟動人體的修復機制,促進組織復原,強化軟組織的強度、減少疼痛。他說,增生療法可運用在各種受傷或退化、自我修復不佳的肌肉骨骼關節疾病,如肩頸痠痛、脊椎周邊韌帶疼痛、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膝關節周圍疼痛、踝扭傷等。因慢性筋骨疼痛問題多是長期累積而成,需要好幾個月時間讓身體修復,平均2至4周施打一次,一般約需要4至6次注射。倪昊白表示,因增生注射治療的原理為刺激人體組織修復,會使注射處產生局部發炎反應,所以注射部位會有酸脹及疼痛感覺,注射的葡萄糖濃度愈高會愈痛,可能持續3到7天,期間應避免服用消炎藥(NSAID),可以使用單純的止痛藥(如:普拿疼)來緩解。此外,注射後5天內,注射部位避免從事激烈運動。如有以上症狀,建議及早至復健科門診進行檢查與治療。
-
2021-05-11 醫療.自體免疫
紅斑性狼瘡好發年輕女性 小心這8個症狀
今日是世界狼瘡日,在台灣,每10萬人就有64人罹患紅斑性狼瘡,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表示,紅斑性狼瘡好發於20、30歲年輕女性,但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得到,當臉上出現紅斑、關節痛、腎臟發炎、蛋白尿、血管炎、走路會喘、四肢水腫或雷諾式現象,如手腳冰冷、變白、變黑等,一旦持續一周以上,建議至醫療院所檢查。5月10日是「世界狼瘡日」,紅斑性狼瘡疾病屬自體免疫性疾病,在台灣,每10萬人就有64人罹患紅斑性狼瘡,其盛行率約為歐美國家兩倍。李信興表示,紅斑性狼瘡患者女多男,由於是全身性慢性發炎疾病,可能侵犯全身器官,如皮膚、肌肉、骨骼、心、肺、肝、脾、腎等,均可出現病變。紅斑性狼瘡病程具高度變化且複雜,治療亦更顯困難,規則服藥是穩定病況的關鍵,李信興說,之前有患者原本都按時服藥,但因為準備懷孕,擔心服藥傷到胎兒,因此停藥,導致病況控制不佳,反而影響胎兒發展。李信興說,治療紅斑性狼瘡的主要藥物有奎寧、類固醇等,均不會影響胎兒發育,建議應規則服藥,穩定病況後,母體才能有較佳狀態孕育新生兒。中華民國思樂醫之友協會常務理事龔麗娟本身就是紅斑性狼瘡病友,民國70年患病至今,她表示,培養良好生活型態,不熬夜、定期運動、不挑食、飲食清淡、少油少鹽、少吃炸物烤物、烹調方式多以蒸或燉、少吃加工食品以及多吃原形食物等,能降低紅斑性狼瘡發作機率。有的病友關節不適,不建議進行爬山等較為激烈的運動,龔麗娟指出,每日走路走一萬步也能達到運動效果。因多數紅斑性狼瘡病友的皮膚對紫外線都很敏感,若要外出運動,清晨空氣品質較佳,適合至戶外運動,但須做好防曬,可佩戴帽子、撐傘或穿長裙、長褲等,白天太陽較大,可以進行室內運動,晚上則可進行戶外運動。龔麗娟進一步表示,希望政府衛生單位,比照其他的自體免疫性疾病,開放對紅斑性狼瘡的用藥以及總額制度下的限制,避免讓病友們看病掛不到號,而延誤病情,加重健保負擔。
-
2021-05-10 該看哪科.皮膚
醫病天地/小黑蚊叮咬 冰敷或冷水沖可止癢
天氣漸熱,花蓮「特慘」小黑蚊又開始肆虐,被小黑蚊一叮咬,奇癢無比,醫師提醒,千萬不要持續抓搔,可冰敷或用冷水沖止癢,否則抓得太用力破皮,輕則感染,嚴重還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小黑蚊並非蚊子,正式名稱是「台灣鋏蠓」,屬「蠓科」,是一種吸血昆蟲,俗稱黑微仔、烏微仔、小金剛、黑金剛,在台灣主要分布在東部、中部及南部地區,被叮咬後視個人體質,反應程度不同,症狀輕者紅腫發癢,嚴重可能引發過敏。天氣變熱,花蓮小黑蚊幾乎無所不在,戶外活動時,若手腳沒衣服保護而外露,常遭到小黑蚊成群叮咬,一下子腫好多包,奇癢無比。門諾醫院家醫科醫師黃繩龍說,若被小黑蚊叮咬後覺得很癢,可先以水打顯患部,一來止癢,二來可防止小黑蚊停留;也可用冰塊冰敷、塗抹薄荷油等涼感藥膏,都有暫時止癢效果。黃繩龍說,被小黑蚊叮咬千萬不要用力抓,若出現嚴重癢及腫痛狀況,或是抓破皮造成感染及嚴重的過敏反應,應趕快就醫,由醫師開立含抗組織胺的口服藥,或有類固醇成分的外用藥塗抹治療,避免細菌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或留疤。醫師表示,小黑蚊不是蚊,噴抹防蚊液效果不大,建議外出時盡可能穿著長褲或長袖,較能有效阻擋小黑蚊的攻擊。
-
2021-05-09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不是腸躁!發炎性腸道疾病難確診 及早警覺 防堵病程在前期
一位18歲的年輕人,拉肚子、腹痛好幾個月,以為只是面臨大考久坐、壓力大,一就診檢查,竟然被告知要立刻開刀,歷經快兩年的時間,才確診是發炎性腸道疾病(IBD)中的其中一型「克隆氏症」。經過長期診斷才能確診的案例並不少見,台灣腸治久安協會會長楊式光的兒子有同樣的遭遇,他也因此成為照顧者,並在2019年成立台灣腸治久安協會,希望幫助更多病友及家屬。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理事長王鴻源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與人體免疫系統失衡、基因等有關,此疾病在各年齡層都會發生,但是多發生在20歲到30歲左右的年輕人及60歲以上的民眾,病人以男性居多。近年來在亞太國家,包括台灣則發現病人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研究顯示與飲食西化、壓力、抽菸有關。因為初期症狀多為腹瀉、腹脹、腹痛等,常常被誤以為是「腸躁症」,除非是因為疾病併發症有急性症狀發作就醫,才會提早被發現,否則患者常常反覆就醫,待確診時往往已相對嚴重。王鴻源說明,雖然確診不易,但還是有機會可以即早發現接受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程發展像「肝炎三部曲」,初期發炎如未做有效治療,往往變成慢性發炎;如果慢性發炎時仍輕忽治療,就有較不可逆之併發症發生,如腸壁纖維化、狹窄、穿孔、腹內膿瘍等,甚至發生癌變。針對疾病初期發炎,通常會透過傳統的藥物治療如類固醇、5-ASA等控制症狀。針對病情較嚴重或是傳統藥物治療後病情仍未能妥善控制的病人,目前還有生物製劑等藥物可以在醫師評估後使用。聯合報與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台灣腸治久安協會將於5/22(六)舉辦衛教講座,想知道更多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新知及照顧方式,歡迎報名參加。
-
2021-05-0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及早警覺骨鬆 別等骨折才發現
今天是母親節,一起關心媽媽的骨骼健康!根據統計,50歲以上女性每三人中就有一人經歷骨鬆性骨折。最常見年長者因跌倒、外傷而發生髖骨、脊椎及上肢部骨折,尤其髖骨骨折後一年死亡率高達20%,不亞於癌症,必須提高警覺,及早做好「保密防跌」工作。停經婦女 骨鬆高危險群一般人的骨質密度在30至35歲期間達到高峰,但自35歲後開始逐漸流失,隨著年紀增長、荷爾蒙改變,更年期後每年更以6%速度快速下降,因此停經後婦女要小心「骨質疏鬆症」上身。骨質疏鬆症是沉默的疾病,多數患者沒有特別症狀,很多年長者多是在碰撞或跌倒骨折後才發現罹患了骨質疏鬆症。台安醫院骨科主任劉大永醫師指出,可從身高變矮、駝背、下背痛等外形變化,早期發現是否有骨鬆性骨折的問題,盡早開始治療,防止骨質持續流失而再次骨折。劉大永補充,自己的家人就曾因彎腰撿東西而發生胸部肋骨嚴重骨折,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原來是骨質疏鬆症惹禍,經補充鈣質及使用骨鬆藥物治療,才獲得改善。骨質密度 每一至二年檢測如何早期發現罹患骨質疏鬆?劉大永強調,可接受骨質密度檢測,以「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進行檢查,檢測結果以「T值」為判定標準,「T值<-2.5」顯示有骨鬆,要進一步接受評估與治療。建議停經前後或65歲以上的女性、70歲以上男性,每1-2年可定期檢測骨質密度,以了解是否罹患骨質疏鬆症。有輕微骨質疏鬆現象的人,要保骨本,劉大永建議,多吃含鈣食物,例如牛奶、豆類、乳製品、小魚乾、黑芝麻等;更要多運動、曬太陽,可以活化維生素D,幫助鈣質在小腸吸收,平常可多從事重量運動,例如快走、簡單重訓,可增強關節的力量、刺激骨質生長,有助骨骼保健,防止骨質流失。針對嚴重骨質疏鬆「T值<-2.5」或已面臨骨鬆骨折患者來說,劉大永指出,除了補鈣外,可考慮搭配藥物治療,目前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有多種選擇,在藥物作用方面,主要分為「對抗骨質流失」與「促進骨質生成」兩大策略。隨著生技與藥物研發的進步,新一代骨質生成藥物,已經可兼顧促進骨質生成與對抗骨質流失,也在骨密度的增加上可以看到更顯著的效果,近日已獲得主管機關核准,可為嚴重骨質疏鬆症與骨鬆性骨折患者,提供更積極的治療選擇。劉大永提醒,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慢性病,當病患確診骨質疏鬆症或是骨鬆性骨折,應持續追蹤骨質密度狀況並積極治療,防止再次骨鬆性骨折的發生。骨質疏鬆症高風險因子● 駝背● 身高變矮4公分 ● 無特別原因的下背痛● 曾有非創傷性骨折(非車禍意外造成)● 曾接受過骨質疏鬆症藥物治療● 有內分泌疾病(例如糖尿病、甲狀腺亢進等)● 吸菸、喝酒或正在使用類固醇● 停經後婦女(65歲以上)或男性● 銀髮族(70歲以上)資料來源╱劉大永醫師製表╱黃妙雲
-
2021-05-09 名人.林頌凱
林頌凱/媽媽手 不是媽媽才有
「媽媽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小麻煩,今天是媽媽節,就來談談媽媽手是怎麼回事,該怎麼治療。媽媽手雖名媽媽手,卻不是媽媽才會得的病,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之所以叫媽媽手,是因為這疾病特別容易發生在新手媽媽(或阿嬤)的身上,或許是因為抱小孩出力頻繁,或者使用擠奶器時用力不當,久而久之就演變成肌腱炎。媽媽手在照顧第一胎嬰兒時特別容易出現,比例可能高達三分之一。有趣的是,生了第二胎後,往往媽媽手就痊癒了!這有可能是因為照顧嬰兒上手了,也可能因為不間斷的「重量訓練」,手指的肌力增強了。因此有過來人說:「別怕媽媽手,趕快生第二胎就好了!」媽媽手就是發生在大拇指和手腕交接處的肌腱炎,是兩條特定肌腱(外展拇長肌和伸拇短肌)的發炎,主因是手部不正常施力或使用過度造成,很容易變成慢性發炎。除了患部局部疼痛,當大拇指翹起來(比「讚」的動作)時更痛。疼痛的位置會腫脹、無力,再嚴重時會有「筋卡到」的感覺。需要大拇指重覆使用或手指出力的工作,都是罹患媽媽手的高危險群,例如家庭主婦、銀行人員、生產線人員、清潔人員、廚師、美髮師,或是在某些特定運動的人身上,如棒球、壘球、網球、桌球、羽毛球等。媽媽手剛發作時會腫痛,這時休息、冰敷就可以改善。急性期最重要的,是暫停原來會導致疼痛的動作,讓受傷的肌腱能獲得休息。但媽媽不可能不照顧小寶寶啊?餵母奶也不可以吃藥啊?怎麼辦?這時建議使用手腕拇指護套(媽媽手護套,醫療器材行或藥局都買得到),限制受傷的兩條肌腱過度收縮,並且提供適度的保護。如果症狀很嚴重,可以局部使用消炎藥膏或貼布。如果已經庝痛難耐,或變成慢性疼痛,就應該乖乖去看醫師了。醫師會安排物理治療儀器,例如蠟療、遠紅外線、超音波、電療等,幫助症狀緩解。震波治療或高能量雷射是較新式儀器,利用高能量刺激組織修復,效果比傳統復健儀器好,當健保復健效果不彰時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極少見,除非肌腱已經沾黏或手指活動受限才會考慮施行。局部注射是媽媽手常見的治療方式,藥物通常含有麻醉藥及少量類固醇。類固醇注射效果很好,一針就可改善八成以上。很多人對類固醇聞之色變,但媽媽手注射治療使用劑量很少,且只是局部注射在肌腱腱鞘之間,並不會擴散到全身,也不會導致胃潰瘍、骨質疏鬆、月亮臉等副作用,對於餵母奶的媽媽或是糖尿病患者都是安全的治療。增生注射治療是害怕類固醇注射的另一種選擇,利用高濃度葡萄糖或是PRP高濃度濃縮血小板等刺激組織修復再生的藥劑,針對肌腱、腕關節旁韌帶、還有淺橈神經(Superficial radial nerve)做神經解套注射,臨床上也有很好的效果。媽媽手不是嚴重的疾病,痛起來卻會讓人生活不便,尤其對於新手媽媽或阿嬤來說,更是無形的壓力。注意手用力的動作和避免過度使用,是最好的防範之道,平常加強手指和手腕的肌力,更可以避免媽媽手反覆發生。作者個人網站請見:https://dr53-lin.com。
-
2021-05-04 新聞.健康知識+
刮痧可以排毒又提升免疫力?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臉書朋友李先生在2021-3-20用簡訊詢問:「林教授好,最近我朋友開始去刮痧,也跟我說刮痧的原理及功效,簡單說,可以排毒、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使得身體能利用自身的免疫力來排除身體中不好的物質,還進一步能找出身體哪裡有毛病,並能刺激該處進行自癒的療效。 但我自己查閱一些營養相關的書籍說到,人體本身就會排毒了,其實民間流傳的排毒方式是沒有意義的。而網路上的資料正反都有。我查閱林教授的網站只看到〈李開復卻活下來〉這一篇有提到中醫療法。想請教林教授對刮痧有什麼更深入的解讀嗎?刮痧真的有那麼神奇,可以排毒,提升免疫力又產生自癒力嗎?」首先,我希望讀者都能記住這句話:「凡是聲稱能排毒的東西或方法,都是騙人的」。請看「排毒」到底是啥東西。再來,有關「提升免疫力」,我已經在十幾篇文章和演講裡說過,由於免疫力是無法測量的,所以,「提升免疫力」當然也就無法被證明。好,我們現在可以來討論刮痧。誠如李先生所言,刮痧的確是被說的很神奇,不但可以减肥,還能治療中風,甚至還可以治療癌症。關鍵問題是,科學證據在哪裡?刮痧的英文翻譯有好幾個。Coining指的是用銅板刮痧,Spooning指的是用湯匙刮痧,而Scraping指的就只是刮痧。至於Guasha,Gua-Sha,或Gua Sha,則是音譯的三個不同寫法。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用Guasha做搜尋,會搜到17篇論文,用Gua Sha做搜尋,則會搜到43篇論文。用Gua-Sha做搜尋,得到的結果是跟用Gua Sha做搜尋一樣。其實,刮痧的科學研究大多是發表在中文的刊物,但由於中文刊物缺乏一套標準的評審制度,以至於它們的論文水平及可信度都是堪憂。所以,在接下來的討論裡我就只會參考收錄在PubMed的論文。就如我在一開頭所說的,排毒是騙人的,所以當然也就沒有任何科學研究曾經試著要證明刮痧能排毒。至於提升免疫力,目前是有一篇看似相關的論文,而它是由一個南京大學的團隊在2016年發表的Gua Sha, a press-stroke treatment of the skin, boosts the immune response to intradermal vaccination(刮痧,一種皮膚的觸壓療法,可增強對皮內接種疫苗的免疫反應)。這篇論文的標題其實是誤導,因為它所做的實驗是將卵清蛋白注射入小白鼠的皮內。卵清蛋白是一種過敏原,而不是疫苗,所以正確的標題應該是〈可增強對皮內接種過敏原的免疫反應〉。至於「增強對過敏原的免疫反應」是不是你希望得到的刮痧效果,就由你自己判斷吧。除了這篇誤導的論文之外,還有兩篇是在探討刮痧的原理,而它們都是發表於2018年。Gua Sha attenuates thermal hyperalgesia and decreases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expression in serum in ra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duced by autologous nucleus pulposus(刮痧減輕自體髓核引起的腰椎間盤突出大鼠熱痛覺過敏並降低血清中促炎細胞因子的表達)。這是由南京中醫大學護士學院的一個團隊發表的研究。他們先把大鼠做成腰椎間盤突出的模型,然後給這些大鼠做刮痧,結果發現刮痧能有效減輕疼痛,同時抑制了一些會促進發炎的因子。Effects of Guasha on histomorphology of scraped skins and on expression of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and substance P in rats(刮痧對大鼠的皮膚組織形態及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和P物質表達的影響)。這是由北京的中國中醫科學院的一個團隊發表的研究。他們先給大鼠的背部做刮痧,然後採集皮膚做分析,結果發現刮痧並沒有改變皮膚神經纖維的形態,也沒有改變毛囊或血管的組織形態,也沒有改變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和P物質的表達。上面這三篇論文都是用動物模型來探討刮痧的原理,但是大多數與刮痧相關的研究是直接用病患來探討有無療效。所以,我們就來看兩篇系統性的綜述論文。2010年:Using Guasha to treat musculoskeletal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用刮痧治療肌肉骨骼疼痛:對照臨床試驗的系統評價)。這篇論文共回顧了5項隨機對照試驗(RCT)和2項對照臨床試驗(CCT)。結果是,雖然有兩項RCT及一項CCT表示Guasha對減輕疼痛具有積極作用,但它們的質量都較差,所以目前的證據不足以表明刮痧可有效治療疼痛。2015年: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Neck Pain and Low Back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用傳統中醫治療頸痛和下腰痛: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這篇論文共回顧了75項隨機對照試驗,而結論是,針灸,穴位按摩和拔罐可以在近期內有效治療與慢性頸痛和慢性下腰痛相關的疼痛和殘疾。 至於刮痧我們就無法得出任何明確的結論。一般來說,不管有效無效,刮痧是不太可能會有不良的副作用,但是網路上還是可以看到種種恐怖的傳言,例如一個25歲的女孩發生「橫紋肌溶解綜合症引發的急性腎功能衰竭」。不過,既然是傳言,我們也就看看就好,不要完全相信。倒是有一篇2014年發表的臨床案例是真有其事。台灣三軍總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智弘(現任院長)及一位蔡醫師共同發表Acute epiglottitis following traditional Chinese gua sha therapy(中國傳統刮痧治療後的急性會厭炎)。這個臨床案例是一名23歲男子因為喉嚨痛而去做刮痧治療,結果大概是刮的太用力而需要看急診。X光顯示他的舌骨升高,會厭前區腫脹,瓣膜氣隙減少以及咽後軟組織增厚,導致氣道狹窄(請看插圖)。他在接受靜脈注射類固醇後,症狀得到緩解。從上面的討論可以看出,傳說中的刮痧可以排毒,提升免疫力又產生自癒力,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原文:刮痧真的有那麼神奇,可以排毒,提升免疫力又產生自癒力嗎
-
2021-05-01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最愛問【抗凝血劑】靦腆醫廚Dr.cook:服用抗凝血劑不能吃這些東西?搞懂抗凝血劑才是關鍵
「醫師,我心臟有放支架,有在服用保栓通,是不是不能吃火鍋?」「醫師,我以前中風過,長期服用阿斯匹靈,是不是也不能吃火鍋阿?」上述的這些藥品名稱「保栓通」、「阿斯匹靈」,其實不是抗凝血劑,而是抗血小板藥物,其藥物交互作用的機轉並不牽扯到維生素K(Vitamin K),自然就不需要注意高維生素K食物的攝取。 延伸閱讀:放血治療中風?趕快阻止他維生素K是促進血液凝固不可或缺的維生素,且多以深綠色的菠菜、綠花椰菜、高麗菜等為主,且這些葉菜類也是火鍋中不可或缺的配菜,因此造成民眾有服用抗凝血劑不能吃火鍋的迷思。抗凝血藥物與抗血小板藥物有哪些不同呢?1. 抗血小板藥物:預防「動脈」血栓,常用於預防二次中風、心肌梗塞、有置入動脈支架患者。2. 抗凝血藥物:預防「靜脈」血栓,常用於肺栓塞、深部靜脈栓塞、心房顫動病人。(以上為原則,臨床使用能需根據臨床醫師判斷) 而抗凝血藥物又分成傳統與新型兩種,真正需要注意高維生素K食物攝取的Warfarin(傳統型),已經很少使用。因為,服用Warfarin病患要密切追蹤凝血功能,還要避免許多與之有交互作用的藥物、食物。 最後,無論你是服用哪一種,都要避免再服用有出血傾向的藥/食物,包含消炎藥、類固醇、抗血脂藥物、活血化瘀/有抗凝血效果的中藥(芍藥、當歸、川芎、丹參、牛膝、麻油、紅花、桃仁、黨參、西洋參、生薑、薑黃、菊花)、有抗凝血效果的保健食品(銀杏、靈芝、大蒜精、納豆激酶、魚油)及避免過度攝取木瓜、蔓越莓、石榴等。若出現任何出血的情況,例如血/瀝青便、身上不明原因瘀青與出血點、咖啡狀嘔吐、頭暈、心悸的狀況,就必須立刻停止服用藥物,並盡速回診就醫!住院醫師-李冠毅 | 立即與專家諮詢 | WaCare我的健康社群 |【延伸閱讀】-噗妮聊護理/當身體出現「暫時性」症狀時,小心中風離你不遠!-Lemon L. Yoga/心臟病患者多是不快樂的人? 三種體位及呼吸法舒緩壓力-施昀廷/ 風濕免疫患者也是過敏兒!補對地方才不會出錯【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04-30 該看哪科.眼部
眼球「打針」治許多黃斑部病變有效 病患卻常害怕排斥
黃斑部病變日漸盛行,過去許多無法治療的狀況因為藥物的進步、許多眼科醫師採用「眼內注射」方式搶救勢力成功。不過一般病患對在眼球「打針」,還是相當害怕,甚至納悶是否真的能在眼球內打針?高雄榮民總醫院台南分院眼科主任周俐禎每年以這種方式治療患者1000多人。她表示,隨著醫藥進步眼球玻璃體藥物注射可治療老年性濕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併黃斑部水腫、視網膜血管阻塞、葡萄膜炎、眼內炎以及其他視網膜疾病誘發之脈絡膜新生血管等許多眼科疾病。所謂眼球玻璃體藥物注射,是指將藥物注射入眼球玻璃體腔,藥物作用達到抑制眼球內新生血管增生、黃斑部病變水腫、葡萄膜炎或感染等,改善、穩定或延緩視力惡化治療方式。藥物主要有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長效型類固醇、抗生素。病患究竟該選擇何種藥物注射以及是否有健保給付,因疾病不同,規範也不同,病患必須先接受完整的眼科檢查評估並與眼科醫師討論後,才能做決定。周俐禎說,並非所有黃斑部病變都能藥物注射治療,例如嚴重黃斑皺褶,仍需視網膜手術治療。眼球注射沒有絕對有效的藥物,也不是藥物越貴就越有效,自費藥物不一定比健保藥物好,在每一次的治療後,詳細地追蹤評估,才能決定是否繼續注射或更換藥物。周俐禎指出,眼球注射後可能會出現看見浮動的黑點或線狀體,或有暫時性視力模糊的情形,這些現象會逐漸改善,注射後結膜可能會出現些微紅色出血現象,也會逐漸吸收改善,不用太過擔憂。但如果有眼睛急性紅、腫、疼痛、視野缺損等情形,則須立即返院就醫。黃斑部產生病變時,會出現視力模糊、中心視野看不清楚等症狀,病患應及早就醫,許多患者常常不以為意,或是因害怕打針治療,不敢就診,直到視力嚴重惡化就診時,黃斑部往往已退化結痂、幾近失明。
-
2021-04-28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短效吸入劑只治標,錯誤用藥死亡風險高!氣喘日常保健6法
●氣喘若未正確治療,急性發作有可能休克●國人每10人就有1人有氣喘問題●吸入型類固醇是治本,短效急救吸入劑是治標氣喘若未正確治療,急性發作時,恐危及生命風險。最新「台灣氣喘短效急救吸入劑使用與住院急診風險」研究指出,每年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超過3支以上的氣喘病患,相較於每年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2支以下的病患,未來一年發生氣喘急性惡化的死亡風險高出9成。短效吸入劑 愈用愈沒效一名39歲女性氣喘患者,不敢使用吸入型類固醇,每次氣喘發作僅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當下覺得氣管舒張、呼吸順暢,一年下來竟使用3支以上,直到嚴重感冒引起急性氣喘發作、差點休克,送醫急救插管治療後,才發現已錯誤用藥多時。台灣每10人就有1人有氣喘問題,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暨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王鶴健表示,氣管發炎時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就像用滅火器,只是短暫緩解,無法根本治療氣管發炎,甚至會愈用愈沒效。反覆使用 恐致氣喘惡化 王鶴健與耕莘醫院胸腔內科主任王誠一分析2001年到2015年健保資料庫中,近21萬8千多名氣喘病患的用藥習慣。研究發現,每年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超過3支以上的氣喘病患高達16%,相較於每年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2支以下的病患,未來一年發生氣喘急性惡化的風險高出7成2,死亡風險更高出9成。保守估計,過度依賴短效急救吸入劑患者的比率可能高達3成以上,除健保用藥外,病患自費購買的現象也很普遍。「吸入型類固醇是治本,短效急救吸入劑是治標。」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委員會副主委、亞東醫院胸腔內科教授鄭世隆表示,臨床觀察,每10位患者中約有8位長期只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但短效急救吸入劑僅能暫時緩解緊縮的氣管,雖當下覺得呼吸順暢,但氣管一下子就會再度緊縮,並未緩解過敏發炎反應,反覆使用恐導致氣喘惡化。吸入式類固醇 相對安全鄭世隆指出,過去民眾普遍認為使用類固醇會導致青光眼、白內障、變胖、骨質疏鬆及免疫力下降等,而短效急救吸入劑的價錢便宜、取得方便,因此很多人害怕使用吸入型類固醇。氣喘標準治療使用吸入式類固醇,吸1年的劑量等同於1至2顆口服類固醇,劑量相當低,且經特殊設計,可以直接於肺部吸收,安全且有效,能控制過敏氣喘的發炎反應,規則服藥1個月,病況穩定後,就可降低吸入劑量,不會發生坊間說的全身性副作用。減少接觸塵蟎、寵物貓狗除規則用藥,鄭世隆提醒,氣喘患者預防急性發作,應減少接觸過敏原,如塵蟎、寵物貓狗,當面臨空汙、溫差大時,應避免外出;運動還能提升免疫力,但「不可以為有運動就不用藥」,小心氣管發炎反應不降反升。
-
2021-04-27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氣喘錯誤用藥險休克 醫:短效急救吸入劑無法根本治療
氣喘若未正確治療,恐因急性發作,救治不及逝世,亞洲歌姬鄧麗君便是如此。39歲女性氣喘患者不敢使用吸入型類固醇,每每發作僅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一吸便覺氣管舒張、呼吸順暢,沒想到一年下來竟使用超過3支,直到嚴重感冒引發急性氣喘發作,差點休克,才緊急送醫插管治療,發現自己長期未正確治療氣喘。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委員會副主委、亞東醫院胸腔內科教授鄭世隆表示,過度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恐導致氣管發炎反應更嚴重,吸入型類固醇的類固醇含量低,且能實際解決氣管發炎問題,通常穩定用藥1個月後,病況漸穩定,可降低治療劑量。我國每10人就有1人有氣喘問題,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表示,「氣管發炎時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就像滅火器,只是短暫緩解,無法根本治療氣管發炎,甚至會越用越沒效」。王鶴健與耕莘醫院胸腔內科主任王誠一分析2001年到2015年健保資料庫中,近21萬8千多名氣喘病患的用藥習慣,探討「台灣氣喘短效急救吸入劑使用與住院急診風險」。研究發現,每年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超過3支以上的氣喘病患高達16%,相較每年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2支以下的病患,未來一年發生氣喘急性惡化的風險高出7成2,死亡風險更高出9成,王鶴健保守估計,過度依賴短效急救吸入劑患者的比例可能高達3成以上;除健保用藥外,病人自費購買短效急救吸入劑的現象也很普遍。「吸入型類固醇是治本,短效急救吸入劑是治標。」鄭世隆表示,臨床門診觀察,轉診患者中,每10位約有8位長期只使用短效,患者因為覺得一吸就有效,而不使用類固醇,但短效急救吸入劑只能短時間緩解氣管緊縮、打開氣管,雖當下覺得呼吸順暢,但氣管一下子就會再度緊縮,因未緩解過敏發炎反應,反覆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恐增加氣管收縮,加劇發炎,導致氣喘惡化。為何氣喘患者常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而不使用吸入型類固醇?鄭世隆表示,短效的價錢便宜、取得方便,吸入型類固醇則相對昂貴,且過去民眾普遍認為使用類固醇會導致青光眼、白內障、變胖、骨質疏鬆及免疫力下降等,因此害怕使用吸入型類固醇。鄭世隆說明,氣喘治療所使用的類固醇是吸入式的,吸1年的劑量才會等同於1至2顆口服類固醇,劑量相當低,且經特殊設計,可以直接於肺部吸收,安全且有效,能控制過敏氣喘的發炎反應,規則服藥1個月,病況穩定後,就可以降低吸入劑量,不會發生坊間說的全身性副作用。
-
2021-04-27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你的瘦不是真的瘦?醫師提醒,這器官胖起來恐會要你命!
肥胖在全球已是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更發出警告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根據2017年國人十大死因調查結果顯示,有七項與肥胖有關。且許多研究顯示,癌症背後的危險因子與肥胖脫不了干係。 老是吃不胖!但可能這器官已經發福了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指出,除了用肉眼從體型、體重數字或BMI指數判斷是否肥胖,還有一項潛藏於身體內部的肥胖是無法經由肉眼觀察,即是外型纖瘦都可能有的「脂肪肝」。 30歲的汪先生,身高172公分,體重52公斤,BMI指數僅17.6。在健康檢查前,他自傲自己從小就是吃不胖的體質,怎麼吃都吃不胖,還常被周遭親友笑稱是瘦皮猴,更認為自己體型纖瘦一定很健康。 但在進行健診後,透過超音波檢查的影像,發現自己已有輕度脂肪肝。經詢問,才知汪先生自恃吃不胖體質,熱愛吃油炸、高熱量食物,手搖含糖飲料更是不離手,而脂肪肝的形成正是與飲食攝取過多熱量有關。 醫師建議他,應立即調整良好飲食習慣,以改善脂肪肝,避免脂肪肝發展下去形成肝臟發炎,進一步易使肝臟纖維化,可能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造成不可逆的肝損傷。 梁程超表示,當飲食攝取過多熱量時,容易在體內轉換為脂肪儲存於肝臟中。當肝臟細胞內積聚脂肪超過肝臟5%以上時,就稱為「脂肪肝」。據調查,在台灣的成人約三分之一有脂肪肝,甚至有增加的趨勢。 脂肪肝發生的原因為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症、酒精、饑餓及蛋白質營養不良、長期服用類固醇等藥物、基因遺傳及不明原因,其中,以體重超標為最常見的原因。 梁程超說,脂肪肝的演進可分為三期,早期脂肪肝沒有症狀,多數人在健檢時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才知患有脂肪肝;進展至中、後期脂肪性肝炎,才可能出現上腹部疼痛、食慾不振、倦怠、腹脹、肝臟部位有壓痛感等明顯症狀。 根據瑞典最新研究顯示,脂肪肝者的死亡風險較沒脂肪肝者增加1倍,且死亡風險隨疾病嚴重程度而增加。 梁程超提醒,脂肪肝是我國僅次於B、C型肝炎的肝病,目前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供治療控制,而且並非肥胖者的專利,就算是天生瘦也可能有脂肪肝問題,不可不慎! 若想改善脂肪肝,最有效的方法仍是從日常生活中做起。調整良好飲食習慣,減少高熱量、精緻碳水化合物及甜食的攝取,並培養運動習慣、積極控制體重。別忘了!定期安排健康檢查,觀察肉眼看不到身體內部的潛藏肥胖。 而腹部超音波是檢查肝臟健康的利器,可有效診斷是否有脂肪肝的形成。若發現肝臟有可疑陰影,再搭配零輻射磁振造影(MRI)施打肝細胞特定性顯影劑的檢查,補足超音波掃描找不到的可疑病灶,完整掌控肝臟健康狀態。
-
2021-04-2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同理是可以跟別人一起體會別人的不幸! 一位醫學生對醫學人文教育的觀察與體悟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習醫者的心聲」。一位醫學生聽完醫界前輩以「落實醫學人文教育於醫院實習」的演講後,感受到提升醫學生對病人痛苦之敏感度的重要,而抒發其個人所見。另一位醫學生在參加醫學人文個案討論後,對癌症末期病人不願放棄任何希望有更深入的體會。最後這位住院醫師在一場病情複雜的個案討論後,寫出「人性的價值與尊嚴可以於疾病之外重新受到發現與重視」。這三篇文章希望能讓社會大眾瞭解,因為我們容許年輕的習醫者參與病人的照護,他們才有機會在步入醫學科技治療「疾病」之前,能對「病人」的感受有更深入的了解,台灣才會有更多的良醫。身為初進醫院的大五見習生,在連結基礎醫學與臨床所見的拉扯之間,憶起四年來在醫學院的迷惘,披上白袍,推開白色巨塔的門扉,未知的迷霧逐漸散去,始見為何而學。數周前,一位醫界前輩來我實習的醫院進行全院性演講,筆者感受到前輩對後輩滿滿的期望。在醫界耕耘了數十載,希望能提升醫學生後輩們對人文關懷的敏感度。前輩在演講上提到一個醫學人文教育上的譬喻,發人深省:醫學人文教育之於醫學生像是一種疫苗,在大一大二施打一劑(授課);在大五大六再打一劑(床邊教學),同學在日後的行醫才會「有感」。演講後的回饋時間,有幸和在座師長與講者分享自己四年來對醫學人文教育的一點微薄的看法。首先,筆者認同前輩以美國後醫(大學讀畢始能進入醫學院)與台灣高中生畢業即進入醫學院做比較。醫學人文在台灣年輕世代的推動難有起色,因為高中甫畢業的學生,一直到畢業,不過18到24歲的年紀。在人生剛起步的階段,就要對生命有成熟的體悟與感觸,殊為一件不容易的事,更多的是大學入學面試,或私下時被問到「為什麼想當醫生」時,千篇一律的回答親人生病的啟發,或者無言以對的學生。台灣的學生在職涯探索這塊做得比較弱,因為一路升學上只要考試考好就好,這是非常可惜的。我們起步得早、略顯稚氣,倒也無妨。《Think Again》一書作者Adam Grant在最末章提到,若過早鎖定人生目標,很有可能進入一種「tunnel vision」的盲點,忽略了人生還有其他豐富的可能性。筆者認為,在大學期間,多花點時間探索,奔走山林或深潛大海,或和不同領域的朋友交流,抑或徜徉書海,都有助於提升生命的深度和廣度,也進而提升對生命感觸的敏銳度。再者,筆者認為數位大環境下的影響,閱讀風氣不盛是一大致命傷。如果說對於所學提不起勁、對病人麻木、社會的冷漠氛圍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病。但諷刺的是,我們往往會在遭逢重大事故時,有了一番領悟,像是一段感情的痛心分手,或自己經歷瀕死經驗,或至親摯友離世的打擊。對此,筆者有個生動的比喻:醫學上遇到急性的自體免疫疾病,我們會給予「pulse therapy」,即高劑量的類固醇,以壓下過多的發炎反應。類比來說,這種會改變一個人的重大事故,很像突然來的一劑高劑量的藥,讓我們有一段時間對很多事都「有感」;但時間可能會沖淡感情、遺忘傷痛;對於「麻木」的慢性疾病,日常還是要投以「maintenance dose」,筆者認為這個維持的劑量,就是良好的閱讀習慣。廣泛而深入的閱讀,可以加深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敏感度。舉醫學人文書籍為例,國內有黃崑巖醫師的《醫師不是天使》,黃勝雄醫師的《回台灣買靈魂》;國外則有阿圖.葛文德醫師的《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保羅.卡拉提尼醫師的《當呼吸化為空氣》等等。作者畢生經驗的故事,凝煉成文字,將他們的感動分享給在世的人們,是非常值得讓人感恩的事情。最後,是醫療的極限。當醫師問我們,對於末期病人,我們能幫上什麼忙?是的,絕症的病人,醫療上的極限限制了我們對病人生命的延長,但病痛、醫療之外,我們能否幫得上的忙?聽了很多故事,病人在生命的終末,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希望能延長生命,而是是否有未了的心願,心願能否圓滿?也許是和數十年前鬧翻不相往來的兒子的重聚、也許是擔憂尚幼的兒女的成長與教育、也許是擔心自己撒手後年邁母親的照顧。這半年多來的學習,讓我覺得醫生是個很紳士、暖男的職業(因筆者是男性,角色互換換作是女性的同義詞亦可),這種貼心,好像照顧女朋友一般,天冷時幫她多加一件外套、出門時先拉開門讓她出去、月事來時替她煮湯、泡熱牛奶等等。當這種貼心,推廣到身邊的所有人時,我們會覺得他是個很溫暖的人。替病人設身處地想得越多,越顯得周到,舉凡查房時是否側耳專心傾聽、接觸病人前是否洗手、身體檢查時是否留意簾子拉上、聽診前金屬頭是冰冷的可以用手搓熱再貼上病人的肚皮。加上嚴謹而縝密的臨床推理,不遺漏丁點線索,結合紮實的醫學知識與待人接物的良善,替病人解決病痛。我想,良醫者,多出於此。會後,小兒風濕免疫科的歐醫師同我稍稍討論了一番。他略有感慨的說,其實自己和病人的互動與其中的感動自己有,但該怎麼教學生、讓他們更「有感」,把這個感動傳給同學。他也認為實行上困難而未知。歐醫師舉例說,是不是可以透過藝術或音樂等等,陶冶學生的性情?歐醫師表示,自己從前就讀公立國中,以前那個年代,班上有60個學生,有10人上大學就不錯了。其他的很多都是農工階級、家境比較不好,需要為生活三餐煩惱,而無暇顧及讀書。他覺得,現在部分醫學生是一路私校升上來,生活優渥,即便是就讀公立高中,也往往是明星學校,同儕的家境通常不會太差。能看見的世界和身旁同儕的階級較高,就看不太到民間疾苦,也就難培養同理的情懷。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提到:「同理(Compassion),是可以跟別人一起體會別人的不幸,而且也可以同他感受其他的感覺:歡樂、悲傷、焦慮、痛苦,於是這種同情,指的是情感上最高的想像力,也就是以心靈去感應感情的藝術。在感覺的等級而言,這種感覺是至高無上的。」我想,誠如與會後這位前輩醫師對我的提醒,筆者原本說道:「同理心不是被教導的(taught),而是被激發的(provoked)」前輩卻道:「激發好像是一開始沒有,要被挖掘出來,我覺得更應該是揭開(uncover),把學生原本有的、但不自覺的,掀開而已。」
-
2021-04-24 新聞.科普好健康
呼吸困難要當心! 醫:4類疾病為常見症狀,重則有生命威脅
呼吸是重要的生理功能,藉由呼吸,人體可以吸收氧氣,排除二氧化碳,維持人體功能的恆定。當有呼吸功能障礙時,輕則胸部不適,影響日常活動,重則有生命威脅,必須謹慎因應,給予適當的診斷與治療,不可輕忽。呼吸困難是4大類疾病常見的症狀之一,如果發生呼吸困難時,應該盡速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診斷及治療。呼吸道疾病:氣喘、肺阻塞呼吸道疾病包括氣喘、肺阻塞及支氣管擴張等,常伴隨咳嗽,特別是氣喘,好發於夜間及清晨,影響睡眠。台灣氣喘的盛行率超過十分之一的人口,是常見但容易被忽略的疾病,很多慢性咳嗽或常感冒的病人,經詳細問診及檢查,才知道過去一直困擾的症狀是來自氣喘。目前氣喘的藥物治療進步,以吸入型的藥物為主,效果良好且副作用少;嚴重氣喘患者,也有許多生物製劑可以選擇,除有效減少急性發作、改善症狀,大部分嚴重氣喘的病人可以避免或減少口服類固醇的使用及其伴隨的副作用。肺阻塞(過去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因為吸菸所造成的疾病,建議40歲以上,曾每天抽菸一包超過10年以上的病人,如果有慢性咳嗽、有痰或會喘的現象,應找專業醫師,給予適當的診斷與治療,同樣是以吸入型藥物治療為主,方便且療效良好。這類呼吸道疾病的診斷,除病史外,都需要肺功能檢查加以確認,並作為未來監測診療的重要工具。肺纖維化:菜瓜布肺肺纖維化是一個診斷困難且不容易治療的疾病,主要症狀包含咳嗽與呼吸困難,部分病人會有體重降低的現象。造成肺纖維化的原因很複雜,包括藥物、環境因素及自體免疫疾病等,需從病史、身體、影像及肺功能檢查等綜合評估,部分病人甚至需要接受切片檢查以確診。這當中有一部分稱為特發性肺纖維化,也就是俗稱「菜瓜布肺」,病人在臨床及高解析度斷層掃描影像上有特殊的表現,但沒有明確的誘發因素,通常預後不好。近年來抗纖維化的藥物有長足的進步,可以改善肺部纖維化的病程,協助病人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其他肺病:肺炎、肺結核肺炎及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常以咳嗽有痰為主要的臨床表現,但也會造成呼吸困難等症狀,不可輕忽。此外,罕見疾病如肺動脈高壓、肺栓塞及淋巴管平滑肌增生症(LAM)也多以呼吸困難為主要的症狀表現,都需要專業醫師給予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心臟及其他疾病心臟衰竭病人也會出現呼吸困難狀況,常會有肺水腫,必須仔細調控水分的攝取。這部分則需仰賴心臟科專家協助診療。此外,精神焦慮也常造成換氣過度,因呼吸困難到門診或急診尋求醫師協助。
-
2021-04-22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腦袋進水可能危及生命 引起腦壓上升即需考慮治療
大腦是人體的指揮中樞,有堅固的頭殼保護,腦袋的容積是固定的,一旦腦袋內的病變產生質塊效應,則勢必造成空間壓縮而引起腦壓增高。「腦袋進水」即是造成腦壓上升常見的原因之一。「腦袋進水」有幾種狀態,若過多的水積在腦室系統內稱為「水腦症」;若過多水分子積聚在腦實質,即為「腦水腫」。腦袋進水症狀,可從輕微頭痛、意識障礙到危及生命。「水腦症」俗稱腦積水,是神經外科常見的問題,指的是腦脊髓液不正常的堆積在腦室系統內,正常人每分每秒都在製造腦脊髓液,腦脊髓液經過腦室循環後圍繞在大腦和脊髓的表面,當腦脊髓液分泌過多或脊髓液流動與吸收受阻,會造成腦室擴大引起症狀。水腦症常見症狀,包括失智症、步態不穩與小便失禁。大腦導水管阻塞,可考慮內視鏡第三腦室開孔治療;其他水腦症治療,以外科引流為主,如腦室腹膜分流手術或腰椎腹膜分流管手術。「腦水腫」是過多水分子積聚在腦實質細胞內外的空間,可分為二種,與腦部直接相關常見的,包括中風、腦腫瘤與腦部感染、發炎;和腦部無直接相關的,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惡性高血壓、肝性腦病或低血鈉症與高山症。有時腦細胞受到損傷後,釋放的發炎物質影響了細胞內電解質平衡,導致過多水分進入細胞,造成細胞腫大,此為「細胞毒性水腫」。另外,發炎物質也可能造成腦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水分從血管進入細胞間隙,此為「間質性水腫」。腦水腫本身未必會有症狀,但如果腦水腫造成腦壓上升引起症狀,則必須考慮治療。最常用的是滲透療法治療腦水腫,亦即利用藥物製造滲透梯度,把多餘水分帶走;也可因應病情,使用類固醇來改善血管通透性,改善間質性水腦。其他治療方式,包括使用呼吸器,降低血中二氧化碳引起血管收縮,降低腦壓;適當的麻醉或低溫療法減低腦部代謝,並減少發炎反應。有時可能要考慮手術將顱骨切除,提供腦部腫脹空間,可有效降低腦內壓力。
-
2021-04-2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慢性肝病在台灣十大死因中多年高居第六!B型肝炎醫病皆難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三位醫師分享生病與治病的經驗」。一位醫師敘述自己透過肝炎治療的曲折之路,因而對醫病關係有更深入的體驗,感激之餘他邀請鼓勵他不屈不撓、終於達標的醫師分享他對治療肝炎的心得以及他對社會的呼籲。另外一位醫師分享他在網膜剝離之後雖然經歷各種挫折,但從沒有怨懟、不安而放棄希望。有時想想,生過病的醫師會是更好的醫師,也許真的有道理。台灣原是一個B型肝炎盛行的地方,本來台灣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者(即帶原者)佔全民15-20%,1986年領先全球的新生兒全面公費疫苗施打開始後,接種率高達98%,帶原率已降到0.5%以下,台灣新生代B型肝炎雖未絕跡,至少不算大問題。但1986年以前出生(現年35歲以上)的台灣人,推估還有200多萬帶原者,幸好其中約70%為無肝炎的「不活動帶原者」,大多無病無痛過一生,而且隨年齡增加HBsAg有可能消失成為HBsAg陰性的「痊癒」狀態,將來變成肝硬化或肝癌的機會極低,年發生率在0.05%以下。但其他的30%則有程度不等的肝炎,重者可能進行為肝硬化(每年2%左右),因而容易進行為肝癌(每年2-5%左右),這就是慢性肝病在台灣十大死因中多年高居第六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積極有效的治療。台灣肝病醫者投身肝病診療與研究近50年,已了解B型肝炎病毒非常難纏,它感染後並不直接破壞肝臟,而是進入肝細胞核改裝成可源源不斷製造病毒及其抗原的穩固源頭,等病人的免疫細胞認知病毒存在起而戰鬥,肝細胞才被破壞引起肝炎,指數(即GPT現稱ALT)上升。這種戰鬥打打停停,打時ALT升高可達數百甚至過千,雖僅30%有倦怠、厭食等症狀,ALT升高令多數病友不安、惶恐擔憂惡化,實際上大多數病友免疫力最終戰勝成為「不活動帶原者」,其他與病毒持續纏鬥,少數走向肝硬化。2000年以前B型肝炎沒有特效藥,醫師面對病友會先檢測分辨是「不活動帶原者」還是肝炎,就臨床症狀、變化為病友「分憂解惑」或提供「支持療法」,但嚴重到可能致命時卻束手無策,是醫者心中最大的痛與挫折。幸好大多帶原者為「不活動帶原者」,只需每四至六個月以超音波和血清胎兒蛋白篩檢以便及早發現肝癌及早治療。2000年以後,有效壓制B型肝炎病毒的口服藥終於上市且推陳出新,因每日一粒方便、有效又無直接副作用,95%以上的病友捨有副作用的干擾素就口服藥,強效且幾乎無抗藥性的貝樂克(ETV)、惠立妥(TDF)和韋立得(TAF)成為目前選藥。自2003年10月起健保給付並逐步改善後,慢性肝病已從台灣十大死因第六降到第十,療效可見一斑。但這些強效抗病毒藥對細胞核內製造病毒及抗原的源頭沒轍,一旦停藥病毒大多復現,因此西方專家主張長期甚至終生服用,但台灣為主的研究顯示「用藥超過二年、檢測不到病毒超過一年後停藥觀察」是一安全可行的策略而且2016年起終被西方接受。健保據此加上財務考量,給付對象限病毒超量(大於2000 IU/mL)、ALT超過正常上限二倍且持續三個月者,一次療程最多三年。雖然病人以此療程大於95%可達停藥標準,但大多數在停藥後病毒復現、50-60%肝炎復發,儘管絕大多數沒有不適症狀,病友知道復發身心仍受煎熬,而且停藥後要小心監控,必要時每月或1-2週檢測,決定是否再治療,以確保病友安全。這對醫病雙方當然比每三個月回診開連續處方「麻煩」很多,需要貼心、細心與耐心加上病友的信任、合作。要避免雙方的「麻煩」,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給付到期請病人自費買藥(每粒近200元)無限期服用,但即使月入五萬每月五至六千藥費仍是沉重負擔。更重要的是目前B型肝炎還只能控制,服藥十年HBsAg消失「痊癒」的不到5%,比無需治療的「不活動帶原者」每年1-2% HBsAg自然消失率低得多。反之,醫病雙方充分溝通了解後決定停藥、定期監測,約60%不必再服藥,其中半數沒有復發,10年累積HBsAg消失率可達50%;復發但無需治療者十年消失率也近30%,而復發後治療者十年HBsAg消失率不到5%。肝炎復發時,尤其ALT上升超過200甚至上千(肝炎急性發作)時,擔心發生肝功能衰竭的危險,大多病友希望馬上再服藥,其實現在專家已有辦法分辨誰需要立即投藥確保安全和誰不必要或不必急於投藥,讓已佔上風的免疫力更徹底地擊潰病毒而達到HBsAg消失的終極目標。要做到這樣需醫師不厭其詳貼心地說明、溝通以及病友的充分信任,共同面對才能達成。上述嚴謹的研究數據顯示健保目前的給付雖尚需微幅改善但大致正確,以病人為念,醫師不宜建議病人無限期服藥。長期服藥的另一風險是用藥時間一久病友失去耐心,會自行停藥甚至不再回診,以致停藥後沒有適當監測,萬一復發出現症狀時多已病情嚴重,危險性可想而知。最近有些「權威專家」公開在媒體上建議無限期治療,而且將病毒超量(>2000 IU/mL)但ALT正常者,甚至病毒未超量但ALT微上升者納入治療對象。這種無適當科學根據的建議似已由藥商廣泛流傳到基層醫師和病友,以致無需治療的「不活動帶原者」無端花錢服藥或拿上述報導或有待商確的「專家共識」要求自費用藥,費時、費心解釋事小,說服不了病友對「權威」的迷信悻悻而去,在醫病之間造成困擾。從現有科學證據與臨床實證觀之,這種作法除浪費金錢、時間外,用藥中HBsAg消失率太低,等於剝奪了「不活動帶原者」HBsAg自然消失痊癒的機會,未見其利反受其害,千萬不要誤信。目前B型肝炎藥物治療尚未完善,科學家正在積極尋找像C型肝炎那樣可以幾個月用藥即痊癒的藥物,但可能五到十年內還難有這麼理想藥物,目前最好的辦法是醫病雙方溝通、合作協力,適時出手壓制有破壞力的肝炎,也適時讓病友的免疫力發揮驅逐病毒達到痊癒的效果。因為病友的免疫力扮演宰制病毒的關鍵角色,要記得每次就醫提醒醫師避用會壓制免疫力的藥物,尤其是類固醇,它另具使B型肝炎病毒巨量複製的作用,切記!切記!切記!如果35歲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否為需要適當療護的HBsAg帶原者,趕快找醫師檢測。願所有病友都得到最好的醫療。
-
2021-04-2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6招改善足底筋膜炎 醫:室內拖鞋支撐力也要夠
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狀是足跟前端疼痛,特別是睡了一整晚後,剛下床那一剎那,疼痛往往最為嚴重;等多走幾步後,轉為較輕微的痛。這可能是因為一段時間沒有承重的筋膜突然拉緊所致。一般女性發生率大約是男性的兩倍。過去足底筋膜多發生在 40 歲以上,但現代人可能運動不足,20 歲發生足底筋膜炎,已經比比皆是了。 症狀 跟骨的前方常是壓痛點,疼痛可能沿著筋膜往前擴展到腳弓,甚至向前到趾蹠關節。部分患者合併形成跟骨骨刺,較不容易治療。 好發族群 長途步行者、久站者、赤腳走路者(在泥土地上走路例外)、穿平底鞋或拖鞋跑步者、下肢很少運動的人、突然間跑去打沙灘排球的人。 預防 ● 避免上述容易引發的因子,包括赤腳走路等等。● 選擇能對足底弓有適當支撐保護的鞋,包括外出鞋及室內拖鞋。有些人外出鞋不錯,但在居家室內穿著毫無保護或支撐力的拖鞋,仍然很容易罹患此疾。 正確治療 ● 有紅腫發炎者冰敷,無者熱敷。熱敷要做到小腿肚以上,使小腿肌肉一併放鬆。● 藥物治療:包括非類固醇消炎藥及肌肉鬆弛劑。● 物理治療:如熱療、水療、電療、超音波,以及足底筋膜按摩。如果前述治療仍然無法改善,可考慮體外震波治療(ESWT)。● 利用小腿與足底雙重伸展運動,使筋膜獲得延展與強化,減輕其壓力與發炎。● 必要時可進行局部注射,如非類固醇消炎藥、類固醇(儘量少打)及增生療法製劑。● 選擇合適的足墊,保護足底足跟,增加對足弓的支撐。 訓練強化 ● 平時多做小腿及足底之伸展及肌力訓練,提升柔軟度與耐力。● 適當選用足墊,注意平時之保護保養,減少足跟骨刺及足底筋膜纖維化的機會。 為什麼會罹患足底筋膜炎? 人體的足底有三個腳弓,維持足底良好的彈性及避震效果,包括「外側縱弓」、「內側縱弓」與「橫弓」,依照各自結構,將我們足底落地的能量做轉換,成為行走跑步時的推力。另外,依足弓的高低,一般也分為高足弓、中足弓與扁平足。 過去人們走在泥土地上,腳弓的結構正是順應泥土地演化而來,然而現代人每天都踩在堅硬的路面或地板石材上,足底筋膜不但得不到鍛練,更容易受傷退化,連帶著足跟的脂肪墊也提早萎縮了。 《延伸閱讀》 .穴位按摩改善足底筋膜炎 中醫師簡單4招在家保養 .足底筋膜炎下床腳痛怎麼辦?骨醫:下床前這樣伸展有助改善。 以上內容由游敬倫醫師著,新自然主義《搶救髖腿腳膝踝,一生健步好行!》授權提供,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4-1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婦女體重速增瘦不下來 竟是腎上腺有腫瘤
新北63歲的張姓婦女半年飲食正常,體重卻快速增加,不僅腰部衣服變緊、臉變圓,小腿肌肉量也大幅減少,還出現高血壓、頭痛、失眠、疲倦無力等病症,經台北慈濟醫院診斷後發現右側腎上腺有顆3.6公分的腫瘤,確診為罕見庫欣氏症。庫欣氏症是一種因腎上腺皮質過度分泌皮質醇(又稱壓力荷爾蒙)引起的罕見疾病,每百萬人口每年僅有10個病例,常因症狀較難和其他疾病做區分,或因非典型呈現及進展緩慢而被忽略。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許竣凱指出,庫欣氏症大致分為外源性及內源性,外源性多是未注意情況下,誤用含類固醇的止痛劑或不明藥物;內源性是指罹患腎上腺腫瘤或腦下垂體功能異常等,常見於20至60歲,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3倍?許竣凱指出,庫欣氏症典型症狀有失眠、高血壓、體重增加、中廣型肥胖、月亮臉及水牛肩,另還會因皮膚薄而容易瘀青、傷口不容易癒合和骨質疏鬆等,甚至會併發躁鬱症。張姓婦女接受腹腔鏡腎上腺切除手術切除腫瘤,術後配合藥物治療,逐步降低身體對皮質醇的依賴,6個月內體重下降到7公斤,且不需再服用高血壓藥,體力也逐漸恢復,回到原本喜愛的烹飪工作。許竣凱說,若在正常飲食狀況下,出現體重異常增加、臉變圓、後頸變厚等症狀,應進一步就醫確認是否為內分泌異常導致,切勿盲目瘦身。尤其高血壓患者,若在服用控制藥物後,卻遲遲不見好轉,更應盡速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
2021-04-14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百花齊放花粉熱 2因素加劇爆發
春天,氣溫漸暖,百花齊放,生機勃勃,大家都喜歡它的到來,不過對於花粉熱(Hay Fever)的患者來說,這些開花的樹木和草所釋放的數十億顆花粉粒,卻是苦難的開始。花粉熱俗稱乾草熱,也就是對植物的花粉過敏,包括樹(Tree)、草皮(Grass)和野草(Weed)等等,最常見的症狀為鼻塞、流鼻水、眼睛癢、流眼淚。嚴重者也有咳嗽、皮膚癢、或焦躁不安,經常在家族中遺傳。除了眼睛和鼻子的症狀外,還會引起腦霧(Brain fog),也就是患者的注意力無法集中,這是因為晚上鼻子發炎,呼吸不順而導致睡眠質量變差所造成的,估計多達57%的成年人和88%的花粉熱兒童有睡眠問題,包括每晚短暫醒來數十次,易讓人變得虛弱,又倦又累,並影響生活品質。給花粉熱患者的5個生活建議2021年2月美國伊利諾州的過敏、哮喘與免疫學院(ACAAI)院長福納西耶醫生(Luz Fonacier)就公布5個最新建議給花粉熱患者參考,筆者再加入個人經驗和每日郵報記者喬丹女士(Thea Jourdan)的建議,彙整如下。第一、適度避免使用第一代抗組織胺藥物,例如去敏(diphenhydramine)和敏達(Chlorpheniramine),它們會引起嗜睡、口乾、眼睛乾澀和便秘。可以使用比較不會有嗜睡情形的第二代抗組織胺藥物來替代,例如勝克敏(cetirizine),驅異樂(levocetirizine),艾萊(fexofenadine),開瑞坦(loratadine)或停敏(desloratadine)。如果是含有抗組織胺的軟膏則可以幫助減少由花粉症引起的蕁麻疹(皮疹)。使用溫的無菌生理食鹽水清洗鼻子和眼睛,把花粉沖洗掉,對於症狀的緩解相當有幫助。第二、使用含皮質類固醇鼻噴劑,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處理方法,特別是當流鼻水和鼻塞干擾您的日常生活時,例如艾敏釋(fluticasone)、內舒拿(mometasone)、碧適清(budesonide)、或是拿塞可得(triamcinolone)等等,它們甚至可以幫助眼睛過敏的症狀(流眼淚)。如果能在每年固定症狀出現前一周,就預先使用則效果更好。第三、鼻塞經常使用的口服血管收縮劑偽麻黃鹼(Pseudoephedrine)雖然有效但也有副作用,例如:失眠、食慾不振、易怒和心悸。在美國(各個州法律不同)必須由醫生處方或是經由藥師才能使用它。如果您已經懷孕,也不應服用。特別提醒,如果是含血管收縮劑的鼻噴劑,使用時也須詢問醫生,不建議長期(三天內)使用,否則會引起反彈性的鼻塞,不但藥物變得無效,且情況會比沒有使用前更糟。第四、關於針灸和草藥的治療功效,科學界尚無定論,由於仍然缺乏足夠的數據,因此ACAAI暫不推薦將這些療法用於花粉熱。第五、食物過敏測試不應該成為鼻過敏測試的一部分,ACAAI在治療指南中特別強調,食物過敏不會引起鼻部症狀,雖然有時患者會有食物-花粉交叉過敏。花粉熱的過敏原測試應包括對寵物,塵蟎,樹木,草,雜草和黴菌的敏感性,因為它們才是最有可能引發鼻部過敏。溫室效應加重花粉季強度近期的研究表明,花粉熱不僅是發生的季節時間長度延長了,其間花粉的數量也增加了(炸彈量變多),另外,罹患花粉熱的患者人數也變多了。之前的溫室實驗就已經發現,當溫度升高和大氣中二氧化碳變多(人為引起氣候變化的標誌)就會產生更多的花粉。美國猶他大學生物學助理教授安德勒格(William Anderegg)查看了來自五大洲31個國家/地區的130個花粉收集點的數字就發現,這樣的情況已經在現實世界中顯現了,該論文刊登在2021年2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誌上。安德勒格教授發現,2018年美國和加拿大的花粉季節比1990年提前20天開始,從早期的3月中下旬才開始,提前到2月下旬就已經開始,結束的時間也從原本9月初,延長到9月底才結束,總計最多延長了30多天。另外,空氣傳播的花粉數量也比28年前增加了21%。在英國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倫敦埃夫利納兒童醫院的兒科過敏專家福克斯(Adam Fox)教授就說,回顧過去在英國從事臨床工作的20年,會發現花粉季節的強度和長度都在增加。一般花粉熱的患者可能對樹,或對草,或對雜草,三者之中的任一個花粉過敏,但是,有些不幸的人可能會遭受其中的兩個或甚至全部。通常情況下,樹木花粉季節始於2月,一直持續到6月。草皮的花粉季節始於5月,到7月結束。雜草則是從6月至9月底釋放出花粉。空污也加劇花粉熱症狀另外,空氣污染也會造成花粉熱患者的人數變多,以及症狀加劇,所以花粉熱患者在城市中所佔比例就會比農村來得高。英國肺臟基金會創始人格林爵士說,這是因為在城市空氣中的細小污染物(包括柴油顆粒),會引起粘膜刺激,使得原本不會過敏的人也會變得過敏,所以當花粉等過敏原出現時,就更容易引起花粉熱了。台灣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黃彬芳教授的一項研究也證明,當嬰兒或甚至是懷孕的媽媽暴露於高水平的空氣污染,就會增加往後小孩罹患花粉熱的機率,該論文已在2021年發表在英國胸腔科學會所出版的胸腔《Thorax》雜誌上。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花粉季節期間,出門時,都要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例如戴上口罩和全罩式太陽眼鏡,以阻止花粉碰觸到鼻子和眼睛。在室內時,則要保持窗戶關閉以減少花粉進入到室內,並打開空調進行控溫和空氣清淨。在車內要保持車窗關閉,開啟空調並按下車內空氣循環鍵。另外,網上有人建議將凡士林油塗抹在您的鼻子周圍,以便在花粉進入鼻子之前“捕獲”花粉粒,這只會把鼻子弄得黏答答外,應該不會有啥作用。林林總總說了這麼多,不知道有沒有幫到你,希望大家都能擊敗花粉炸彈,快樂度過春天的美好季節喔!
-
2021-04-12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媽祖遶境徒步遠行 醫師提醒注意2件事避免致命風險
大甲鎮瀾宮媽祖9天8夜遶境活動正展開,苗栗白沙屯媽今天凌晨也展開8天7夜徒步進香活動,台灣每年重要的宗教盛事都是長時間的徒步遠行,對於信徒與香客皆是挑戰,在劇烈運動、水分補充不足的情況下,很可能發生「橫紋肌溶解症」,醫師提醒跟隨遶境的民眾注意自己身體狀況。大甲李綜合醫院跟隨媽祖遶境協助醫療救援服務多年,腎臟科陳采峯醫師提醒,過去就曾發生民眾因為長時間的劇烈運動,導致「橫紋肌溶解症」,通常會出現肌肉痠痛、無力、腫脹、甚至僵硬等症狀,當肌球蛋白或肌細胞內容物釋放至血液中,會有發燒、噁心、嘔吐、心律不整、意識不清。出現在尿中時,尿液顏色會呈現暗褐紅色、深棕色,他提醒民眾在遶境時,要經常檢視自己尿液的顏色,以及肌肉痠痛情形,若出現以上症狀,輕微者可趕緊大量喝水、停止運動以免繼續傷害;但若持續運動而沒有即時治療,使橫紋肌溶解症的範圍擴大,肌肉破壞更厲害,尿中肌球蛋白的濃度太高,導致腎臟功能損傷增加,甚至導致急性腎衰竭,可能有終身洗腎或致命的危險。復健科陳威志醫師也提醒民眾,在長距離徒步行走後,時常會有內側腳踝下方疼痛的情形,嚴重的話舉步維艱,甚至出現「脛後肌肌腱炎」的可能。典型症狀是腳踝內側下方疼痛腫脹與壓痛,影響到腳部其他小骨頭之間韌帶的鬆弛與疼痛,最後造成腳弓塌陷,演變成「後天扁平足」,平時可以單腳墊腳尖測試測試看看自己脛後肌的功能是否良好,當單腳無法順暢做出墊腳尖(heel rise),甚至出現腳後跟外翻時,脛後肌可能已有功能不足現象。若遶境期間發生腳踝疼痛,除適度休息、減少走路及腳部活動外,可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止痛、使用貼布舒緩腿部肌肉、搭配復健物理治療、或者選用合適的鞋墊來支撐與減緩足弓壓力,平時也可透過強化臀大肌、臀中肌、脛骨後肌的肌力,以及伸展緊繃的小腿與腳底板肌肉活動來復健訓練。
-
2021-04-12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婦左肩肌腱鈣化 震波治療解痛
桃園市49歲楊姓婦人多年左肩嚴重疼痛,經中壢天晟醫院復健科主任吳俊明醫師X光檢查,發現左肩肌腱明顯鈣化,復健治療後疼痛改善很多,但仍舉不高,多做家務便疼痛復發,吳再安排4次震波治療震碎鈣化的肌腱,讓身體慢慢自然吸收,總算解決左肩多年大患。吳俊明說,震波治療的原理是利用震波讓需治療部位輕微受損發炎,能再次啟動身體復元機制、自癒能力,治療會刺激局部神經軸突及受體,阻隔痛覺傳遞達到止痛作用,也增加新生血管因子,長出新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幫助修復降低發炎。適合震波治療的有網球肘、足底筋膜炎,鈣化性肌腱炎、五十肩、肩夾擠症候群、膝髕骨肌腱炎、阿基里斯肌腱炎,與各種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等。不適合者,包括治療區域有重要血管及神經或有傷口、未成年的生長板、快斷裂的肌腱、孕婦、凝血疾病、局部腫瘤、局部感染等。吳俊明表示,放射式體外震波治療儀每個療程做4次,每周1次,每次每部位打2千發,能減少長期服用藥物及施打類固醇衍生的副作用。8成患者治療4次後疼痛獲改善,但健保不給付。
-
2021-04-12 該看哪科.皮膚
換季就全身癢爆!皮膚科醫認證蕁麻疹7大止癢攻略
皮膚突然起疹子,癢得受不了,一下子卻消失得無影無蹤,但又換別的地方癢,這種像風一樣多變的皮膚疾病,就是俗稱「風疹塊」的蕁麻疹。引起蕁麻疹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療和改善?而在發病期間應該注意哪些事呢?蕁麻疹 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皮膚科醫師朱宮瑤表示,蕁麻疹俗稱「風疹塊」、「起清膜」,會忽然出現,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發作部位像蚊子叮咬引起的腫塊,形狀和發生部位都不固定,通常同一部位24小時內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不留下任何痕跡,但是其他部位又出現新的病灶,而且奇癢無比,嚴重時甚至合併黏膜水腫,包括眼睛、嘴唇、咽喉都會水腫;約20%以上的人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蕁麻疹。蕁麻疹分2種 6成屬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蕁麻疹分急性、慢性兩種。急性蕁麻疹(症狀不超過6週)屬皮膚第一型過敏反應,常是因為體質過敏者,體內有外來過敏原的E型免疫球蛋白(IgE)而引起。慢性蕁麻疹當中有6成屬於「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比較難找出原因;另外,屬於「誘發型蕁麻疹」,包括物理性蕁麻疹,如皮膚劃紋症、延遲型壓力性蕁麻疹、震動型蕁麻疹、冷蕁麻疹、熱蕁麻疹、運動引發型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膽鹼型蕁麻疹、接觸性蕁麻疹、水因性蕁麻疹等;醫師可從問診中找出一部分引起蕁麻疹的原因。急性蕁麻疹發作 多喝水、冰敷緩解不適急性蕁麻疹的病人,應避免接觸過敏原,症狀輕微者須多喝水休息幾天,通常會自行緩解,嚴重一點會使用抗組織胺,若症狀很嚴重,或是引起血管水腫,會短期使用類固醇。發作期病人要多喝水將過敏原代謝出去,癢的時候可以冰敷,避免用手抓患處,以免造成傷口而引起感染或留疤,通常幾天後會痊癒。為預防再發,病人要注意避免再接觸引起過敏的食物或物質。慢性蕁麻疹 找出病灶、對症下藥至於慢性蕁麻疹的治療最重要是找出原因並遠離,由於不容易找出確切因素,很多病人即便回想,也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引起蕁麻疹,或是就算知道工作壓力是主因,也不一定能因此辭職,所以,治療上比較麻煩,治療時間會比較久。主要使用抗組織胺予以控制,在規律用藥情況下,建議持續半年到一年,甚至兩年,可獲得緩解,目前多用口服藥治療,若口服藥療效不好的,也有外用針劑,可使患者生活品質獲得改善。蕁麻疹發病期 日常生活這樣做面對奇癢無比的蕁麻疹發病期,朱宮瑤提醒7點注意事項:1、耐心用藥,勿自行停藥。2、若與壓力有關,建議調整作息,放鬆心情,必要時請身心科醫師協助。3、急性蕁麻疹與過敏有關,對於造成過敏的食物和物品應先避免。4、食品添加物也可能與蕁麻疹相關,建議發病期盡量以清淡、天然飲食為原則。5、提升免疫力的中藥應先暫停,以免提升免疫力而較難控制。6、如果因喝酒引起酒疹,應暫時避免飲酒。7、少吃油炸、燒烤、辛辣等比較容易刺激身體黏膜造成反應的食物。延伸閱讀: ·蕁麻疹不只跟吃有關! 日常這些無關緊要的行為都會誘發 ·汗皰疹癢到受不了? 那麼「這些食物」最好要少碰
-
2021-04-1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動太多或太少皆可能引起 醫教2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文/龍合骨科診所院長 游敬倫醫師 所謂的退化性關節炎(Degenerative arthritis),又稱作「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指的就是隨著年紀變大而發生的關節炎。 我們年輕時軟骨生長快、彈性好、水分佳、磨損少;但經過數十年寒暑的磨擦使用,加上修復力下降、軟骨長得少用得多,磨損得越來越薄、越來越沒有彈性,軟骨底下的硬骨也會跟著受損變形,或增生產生骨刺,加上韌帶僵硬缺少彈性,關節囊鬆弛,磨損掉落的軟骨會在關節內移動形成關節鼠(指關節內游離的碎骨或碎軟骨等,像老鼠一樣跑動)。當出現一連串炎性反應,造成關節疼痛、紅腫、關節積液腫大,並且無法受力活動時,就變成顯著的退化性關節炎了。如因外傷後遺症而造成關節退化,則稱為「繼發性的骨關節炎」(Secondary osteoarthritis)。 人體幾乎所有關節都有機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但以受力及使用最多的膝關節、髖關節最常見,脊椎(特別是腰椎、頸椎)、踝、腕、肘、肩、手、腳也都會發生。 以膝關節為例,退化時往往從疼痛、特別是內側疼痛開始,常發生在爬山、上下樓梯及長距離行走時。漸漸的,膝關節喀拉喀拉作響?別以為只是小毛病! 形成膝內翻而變成O型腿,少數人會呈現膝外翻的X型腿。關節內若有積水時,膝蓋骨變得浮動而不穩定,使疼痛及不穩情形更加惡化。 一旦關節逐漸變得不靈活甚至僵硬,周遭的軟組織也會跟著鬆弛無力,肌肉則因活動量減少而弱化萎縮,使得關節更加不穩定並加速退化,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初期的退化性關節炎可能發生在40多歲時,維持相當長時間,等到了60歲時才突然快速惡化,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當關節出現問題時就應積極保養,才能減少將來惡化的機會。 好發族群 退化性關節炎一般以勞動多、受力多者最容易發生。不過,臨床上也有不少嚴重退化性關節炎的「貴婦」,平時並不常做家事,但關節變形退化情形卻相當嚴重,這有的是因為體質所致,有的則因為平時很少使用力量,使得肌力嚴重不足,導致關節反而很容易退化。 預防 預防退化性關節炎最重要的是維持肌肉力量、關節柔軟度與平衡力。避免外傷及過度受力,也要避免因運動不足造成的「早衰型筋骨關節病變」。膝關節喀拉喀拉作響?別以為只是小毛病! 正確治療 如果真的發生了,原則上以保守性治療為主,嚴重時才須動刀。 藥物治療:用非類固醇藥物、肌肉鬆弛劑,必要時加上止痛藥。 補充營養食品,包含鈣、葡萄糖胺、軟骨素、酪梨油粹取物、乳油木果、玻尿酸及其他保健食品。 體重控制,避免過勞。 物理治療:以冷熱療、電療、紅外線、超音波、徒手治療、運動治療為主。 採用適當護具保護,避免進一步傷害。膝關節內翻時,可用鞋墊增加外側支撐。 必要時抽取關節積液,做局部藥物注射治療。 關節腔內注射玻尿酸對膝關節、肩關節效果良好,近年來有關增生療法的使用,也有不少進步。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近年也開始應用於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 手術治療:包括關節鏡手術、矯正切骨術、部分或全人工關節置換術。 訓練強化 伸腿伸踝是預防及治療膝關節炎最重要步驟。為了使股四頭肌及膝關節周圍組織更加有力穩定,當初步訓練已見成效後,非常建議加上負重訓練,既可有效強化肌肉,又不給關節帶來過大壓力與負擔。 空中踩腳踏車是急性發炎穩定控制後,而且伸腿伸踝運動有一定成績後的進階訓練 《延伸閱讀》 .蹲跪盤腿坐易退化性關節炎!預防關節退化該怎麼做? .膝蓋老是喀喀響是退化?許嘉麟醫師2招輕鬆保養 以上內容由游敬倫醫師著,新自然主義《搶救髖腿腳膝踝,一生健步好行!》授權提供,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4-09 性愛.性福教戰
總是早洩、不持久? 中醫列「壯陽食材」:超市就有
為練肌肉濫用藥,當心不舉。24歲的小侯,身材削瘦,天生娃娃臉,IG上傳自拍照常收到眾多女粉按讚,於是有心想成為網紅。為擺脫孱弱形象,提升男子氣概,小侯積極健身,更偷偷施打類固醇,想早點練出傲人肌肉。沒想到半年後與心儀對象相約過夜,臨陣小弟弟怎麼刺激都抬不起頭來,深受打擊。就醫檢查才得知,原是濫用類固醇惹的禍。所幸接受中醫調理體質,小侯終於重振雄風,半年後如願練出好身材。施打類固醇藥物增加肌肉量 恐致勃起功能障礙收治小侯的中醫師楊永榮表示,網路盛傳施打類固醇藥物,有助快速增加肌肉量,這類藥物成分多為男性荷爾蒙複合物,長期使用易導致身體免疫系統紊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醫學研究指出,男性長期施打類固醇藥物,可能刺激人體減少製造荷爾蒙,最後恐造成勃起功能障礙、乳房增大等後遺症,奉勸男性朋友千萬不要輕易嘗試。中醫醫治不舉 詳細辯證論治西醫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大多提供口服壯陽藥物,或局部注射前列腺素等方式來改善,但治標不治本且效果有限,難以長久維持。中醫醫治不舉之症經驗老到,依據臨床歸納,陽萎起碼有血虛、氣虛、腎陽虛損、溼熱下注、血瘀外傷、肝氣鬱結等6種不同原因所引起,治療時要詳細辯證論治,才能達到較理想治療效果。 血虛型的病人要補血活血;氣虛、腎陽虛損型的病人要補氣壯陽補腎;溼熱下注型的病人要先清熱除溼,疏通陰莖海綿體內的溼氣;血瘀外傷型的病人要排除瘀血;肝氣鬱結的病人要疏通肝脈,解除肝經鬱滯,使通氣行血。針對不同原因,採用不同藥物治療,才能使陰莖海綿體內的血流暢通,達到藥到病除的功效。陽萎是可以被治療 切勿拖到症狀嚴重才求醫楊永榮醫師說明,陽萎是可以被治療的,而中醫治療以對症下藥的方式治標治本且安全性高,又能同步調理身體。此案例透過中醫治療陽痿,初期約1星期就可看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建議男性感覺力不從心時,就應該盡早治療,切勿拖到症狀嚴重才求醫,除了耗費治療上的時間也增加治療上的難度。性愛上表現滿分 飲食這樣吃 至於男性想要性愛上表現滿分,楊永榮醫師分別針對飲食、用藥及運動上提出建議。可多食用南瓜子、杏仁、花生、核桃等其他堅果,因含必需脂肪酸,可提升男性精力;平日飲食多選擇蔬菜水果、瘦肉與低脂牛奶,有助保養血管健康,不怕小弟弟軟趴趴。每天抽一些時間適度運動,讓血流速度增加並刺激更多一氧化氮,也是提振雄風的1種好方式。坊間來路不明壯陽藥最好別碰,有些成分是皮膚表層外用麻藥,有些是成效可疑的偏方藥丸,吃了恐怕傷身。男性朋友若有不舉問題,建議及早就醫,才能根本解決問題。(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撐不到3分鐘就算早洩! 原因竟跟大腦有關? ·愛愛後出血是太激烈? 小心是癌警訊!醫師曝「潛藏症狀」不可輕忽
-
2021-04-07 該看哪科.眼部
視力模糊 走樓梯踩空 長者不知有白內障
● 白內障是長者常見的眼科疾病,盛行率達七、八成● 視力模糊、眼睛畏光,恐罹患白內障,易跌倒受傷● 預防之道,應節制使用3C產品、外出戴太陽眼鏡、多吃橘黃色及綠色蔬果一名78歲爺爺走樓梯時,因視線不清,踩空跌倒,送至醫院急診室緊急處理後,才發現早已罹患「白內障」,視力僅剩0.2,因為看不清楚,所以跌倒。嚴重程度 隨年齡攀升白內障在老年族群的盛行率高達七至八成,患病人數與嚴重程度均隨年齡逐步攀升,長者往往患病而不自知。振興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呂宜玲建議,高危險群每3個月應至眼科相關醫療院所檢查眼睛,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長者因視線不清、重心不穩,導致跌倒受傷。年齡愈大 水晶體愈老化呂宜玲表示,白內障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與人體自然老化、長期暴露在陽光中的紫外線及頻繁使用3C產品中的藍光有關,年齡愈大,水晶體也跟著慢慢老化,產生硬化、混濁,逐漸造成視力下降、模糊、眼睛畏光等問題。根據衛福部2018年國人死因統計,65歲以上老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名,就是跌倒。呂宜玲說,由於長者走路時,容易重心不穩,罹患白內障後會視力模糊,跌倒風險大增。那位78歲爺爺就是走樓梯時,因視線不清踩空跌倒,經檢查發現已罹患白內障多時,因老翁自身沒有警覺,也未定期做眼睛檢查,才遲遲沒有發現已經患病。換水晶體 視力恢復為0.8患者經白內障超音波乳化手術合併人工水晶體置入術治療,復元狀況良好,視力從治療前的0.2恢復為0.8,如今視線清晰許多,大大降低踩空跌倒的風險。呂宜玲指出,70歲以上長者、高度近視者、眼睛反覆發炎,如葡萄膜炎者、眼睛受過外傷者、接受過眼科手術者、不當使用藥物,如類固醇,以及糖尿病患者等,都是罹患白內障的高危險群,且白內障惡化程度在70歲後愈趨明顯。預防罹患白內障,呂宜玲建議,除應節制3C產品使用時間外,外出也應注意防曬、戴太陽眼鏡護眼。在日常飲食方面,可多吃富含葉黃素的橘黃色蔬果與綠色蔬菜,例如青椒、紅椒、胡蘿蔔、菠菜、花椰菜,以及芥蘭菜等。每3個月 定期檢查眼睛呂宜玲指出,臨床上,不少白內障患者直至病況惡化,導致視力不清,才發現罹患白內障,發生意外的風險大增,提醒高危險群應每3個月至眼科相關醫療院所做眼睛檢查,及早發現、及早追蹤治療。
-
2021-04-05 該看哪科.皮膚
清明連假身上多好幾包 使用類固醇小心皮膚變薄
清明連假最後一天,民眾這幾天上山掃墓或是到郊外旅遊,在茂密旺盛的草木中身上不免多了好幾個蚊蟲叮咬的腫包,但大多數人都會直接到藥局購買蚊蟲藥來擦。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提醒,被蚊蟲咬傷可使用類固醇或抗組織胺來抗發炎,但長期使用容易造成皮膚變薄,必須在醫師指示下使用。衛福部食藥署表示,身體各部位的表皮角質層厚度不同,吸收程度也不同,為讓藥物在角質增厚處、易流汗處、毛髮較濃密處或大面積部位能完全發揮藥效,外用製劑會依不同的油、水比例製作出不同劑型,例如軟膏、乳膏及凝膠等產品可供選擇使用。其中,紫草膏、綠油精、萬金油等是常見民眾被蚊蟲叮咬後購買的藥膏。曾德朋說,這些藥膏主要是從植物萃取,或有薄荷成分,通常用於症狀緩解,舒緩發炎、癢的部分,但沒有辦法達到藥物等級抗發炎。因此,若是紅腫的太厲害,還是需要用到類固醇或抗組織胺等藥物,比較有效果。但他表示,類固醇分為第一到第七級,以第一級最強效。但是對付蚊蟲叮咬,不需要用到太高等級的類固醇,一方面可能會過於依賴而變成習慣;另一方面,長期使用反而造成局部皮膚變薄、免疫力改變。另外,有些人因為叮咬後皮膚搔癢,忍不住動手抓而破皮,可能引發二度感染;因此有些類固醇藥物也會添加抗生素或是抗黴菌的成分,變成複合式藥膏。而這些通常是階段性治療,有時第一種藥膏擦完,需要回診,改換另一種藥膏。曾德朋說,臨床上有很多病患,常常拿了藥膏回去,用了有效就不回診;之後發生蚊蟲叮咬,認為和前次叮咬的狀況相同,而到藥局買一樣的藥膏使用。不但破壞臨床症狀,甚至可能延誤治療期。食藥署則提醒,千萬不要任意拿以前用剩的藥、或是別人的藥來亂擦,以免症狀還沒得到緩解,而使病情惡化、引發感染等更嚴重的問題。最好能讓專業的醫藥人員進行評估,先向醫師或向鄰近社區藥局藥師諮詢再購買合適的蚊蟲藥。使用前也要先詳讀藥品的使用說明書,並注意貯存方式及效期;使用時則要洗淨雙手,保持患部乾燥,依照使用頻次,薄薄塗抹一層,擠出或倒出過多的藥劑不可再抹回容器以免汙染藥品,也不建議自行分裝小盒,以免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