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4 該看哪科.眼部
搜尋
類固醇
共找到
1108
筆 文章
-
-
2021-04-04 該看哪科.眼部
眼痠、脹是高眼壓還是青光眼?日常6招教你防範
眼睛痠、脹是高眼壓?醫:通常為眼睛疲勞。 珍世明眼科診所院長王孟祺醫師表示,許多人常常有眼睛痠、脹、痛等症狀,認為自己有高眼壓,不過其實這些並不代表就是高眼壓,高眼壓需經過儀器測量才有辦法確認,也有不少高眼壓患者從未感受過症狀,但經測量才確診。 王孟祺醫師表示,眼睛痠、脹、痛一般而言通常為用眼過度的眼部肌肉疲勞問題,常見原因如作息不正常、熬夜、用眼過度、躺著看手機等。不過這些症狀若是合併出現了頭痛、頭暈、噁心、想吐、視力模糊等症狀,則應盡早就醫檢查為佳。因為即便一般而言高眼壓並非能感覺得出來,但眼壓過高時確實也可能出現這些症狀,甚至可能為合併急性青光眼。 高眼壓、青光眼息息相關,近視500度要注意! 王孟祺醫師表示,高眼壓和青光眼息息相關,青光眼是高眼壓的最主要風險因子,而高眼壓也可能走至青光眼。青光眼的風險因素,主要包括近視500度的高度近視、青光眼的家族史、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等,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容易併發青光眼,而老化也是其中一個風險因素,年紀越大越容易出現青光眼,70歲以上約佔10%比例。 哪些情況應檢查是否眼壓過高? 王孟祺醫師建議,若有眼睛痠、脹、痛等問題,雖未必為高眼壓,不過也建議民眾可以先進行檢查確認,若確認無礙可從生活習慣改善,年滿40歲也建議每年定期做一次例行性眼壓檢查。而若經檢查發現有高眼壓,則進一步檢查確認自己是否有青光眼。若有青光眼的問題,一般常見會先透過眼藥水藥物或雷射進行治療或預防,患者也需控制好引起青光眼的根源,如糖尿病,如此才有利將眼壓控制下來。 強化視神經,6招防高眼壓、青光眼! 預防勝於治療,防範高眼壓、青光眼,除了定期做檢查、身有慢性性病等風險因子,應妥善控制病情改善根源之外,王孟祺醫師也建議平常應保持充足的睡眠,飲食均衡多攝取有助抗氧化的蔬菜水果,適當攝取B群。平時也應培養運動習慣,以利改善視神經循環,運動主要以有氧運動為主,避免重訓,特別是高眼壓、青光眼族群。日常生活也應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以防高度近視成青光眼的風險。 按摩、熱敷有助養眼,按摩勿直接按壓眼球。 平常熱敷、按摩眼睛,雖對控制眼壓無所幫助,但也有助於保養眼睛,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眼部疲勞。不過王孟祺醫師也提醒,按摩眼睛時主要應以按摩眼眶為主,避免直接按壓眼睛,以避免造成眼壓上升,或是視網膜剝離等眼部問題。 《延伸閱讀》 .眼壓高引發急性青光眼 偏頭痛眼紅噁心要注意。 .眼睛好累好痠痛?醫教按摩、飲食、茶飲、熱敷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4-02 新聞.用藥停看聽
惱人的過敏性結膜炎 如何使用眼藥水最恰當?
每到季節交替,經常一起床就感到眼睛搔癢或疼痛,這可能都是過敏性結膜炎的徵兆。眼睛的結膜密布血管、淋巴,易受環境中的過敏原刺激,造成充血及發炎。引發過敏性結膜炎的常見物質有粉塵、髒空氣、花粉等,臨床上經常使用抗組織胺成分的眼藥水,來抑制紅、腫、癢等過敏症狀,有時也會使用含有類固醇或及緩解充血的眼藥水來減輕不適。針對眼藥水的正確使用和注意事項,食藥署歸納如下:使用眼藥水五步驟1.使用前先將雙手徹底洗淨,有戴隱形眼鏡者應先取下。2.將眼睛周圍的分泌物以棉棒清除乾淨。3.頭先向後仰,以食指輕輕將下眼瞼往下拉,眼睛向上看,再將眼藥水滴入眼白與下眼瞼間。4.滴藥後輕閉眼1~2分鐘,並輕輕轉動眼球,可用手指輕壓鼻樑處(眼角內側)避免藥液漏出至鼻淚管而降低藥效。5.用完後,立即旋上瓶蓋以確保清潔。使用眼藥水,記住三常識1.過期勿用:眼藥水打開後一個月後若未用完則應該丟棄,避免因污染而使眼睛受到感染。2.間隔5分鐘:不同眼藥水若需同時使用,兩者間隔至少5分鐘。3.先藥水後藥膏:若使用眼藥水搭配眼藥膏,要先使用眼藥水,間隔10分鐘後再使用藥膏。此外,食藥署提醒:大部分的眼藥水放在陰涼避光處即可,若藥品上標註「需冷藏保存」,才需將藥品置於冷藏。若有任何用藥問題,都可洽詢藥師,尋求正確的使用方式。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1-03-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美研究醫護打疫苗降98%新冠感染率 學者籲國人別遲疑
國內第一線醫護人員開打AZ新冠疫苗滿一周人數才破萬,遭批打太慢,可能與疫苗副作用報導引起之觀望心理有關。學者今分析國際疫情指出,上周全球疫情全面回升,變異病毒、疫苗接種太慢、疫苗遲疑心理、疫苗選擇,公衛防疫措施,都是影響因素。不過美國最新研究證實醫護人員接種輝瑞或莫德納疫苗後,降低98%感染率,統合5.2萬人的AZ疫苗統合分析也證實可預防七成症狀感染、百分百預防重症住院,呼籲國人應踴躍接種。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校友團隊,今持續透過直播報告全球疫情及科學新知。陳秀熙指出,預估下周確診人數將達到1.3億人,復原人數約占七成,預估下周死亡人數將達到284萬人,但疫情仍然緊繃,即便已經有疫苗可以施打,全球疫情還是無法如預期下降,還正在回升,全球各洲的有效病例再生數和解封指數都回到警界線之上。舉例來說,上周美國疫情加劇的州數,從一半升高到三分之二,歐洲疫情上升的國家從六成增加到七成,德法醫護人員疫苗猶豫的情況明顯,疫情也仍嚴重。陳秀熙指出,目前全世界61%國家仍不能解封,僅以色列、冰島、台灣、紐澳等少數國家有條件解封,可以旅遊泡泡彼此來往。公衛學者王威純表示,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提出針對高危險醫療工作者接種效益的報告,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相較於未打疫苗,完整打完兩劑輝瑞霍莫德納疫苗的醫護,可降低98%症狀感染,減少90%需要隔離醫療人數。公衛學者張維容則表示,今年1月發表於《刺胳針》的統合分析則透過總人數超過5.2萬人的資料證實,AZ疫苗的減少症狀感染的整體效益高達七成,針對65歲以上長者,可預防85%症狀感染,對於所有年齡層的重症住院的預防效果更高達百分百。在藥物治療上,也有令人振奮的實證問世。台大公衛校友、醫師廖思涵指出,根據發表於《自然》的動物實驗報告,口服抗病毒藥物EIDD-2801可終止病毒複製,無論是預防性投藥、感染後一天內獲兩天內投藥,都能有效降低小鼠肺部的病毒量,且預防投藥效果最佳。另一篇研究則統合分析現有新冠疫苗藥物治療相關研究, 顯示干擾素非但沒有療效,還會導致死亡風險增加,但歸納出三種藥合併治療最有效,包括抗愛滋病用藥、抗流感藥物、類固醇。陳秀熙表示,目前疫苗接種最大的問題在於訊息傳達和正確抉擇,要有效與自然感染共同塑造群體免疫,還需要有相當的時間,只有極少數國家,例如以色列,才能在短時間內達成這個目標。同一時間,有效的藥物治療需要加速研發,也希望國產疫苗能夠在臨床試驗找到很好的科學證據。
-
2021-03-30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睡不好是失眠還是睡眠不足?專家:2者不是同件事
失眠問題普遍到令人難以置信「我變得暴躁不安,情緒非常低落。我真的很不想承認,但我有時會把我先生叫醒,近乎歇斯底里地大哭。他很貼心,會努力安撫我,他說的話總能讓我平靜下來,真的。折騰到凌晨,我可能會小睡一下,像做夢那樣淺淺地睡,每次醒來都有種心力交瘁的感覺。」克萊兒的狀況就這樣急轉直下,變得愈來愈糟。睡眠不足讓她更難在工作上達成目標,滿足自我期望,導致焦慮爆表,入眠難上加難。「然後我就崩潰了。」她說。失眠患者的寂寞感無可比擬。他們半夜獨自醒來,整個世界都在酣眠。克萊兒用日記記錄自己的睡眠情況,她寫道:「家裡其他人都睡著了。我真的很絕望。試過這麼多方法,每天晚上卻還是會下樓回到客廳,一個人坐在這裡。感覺好孤單,好像看不到盡頭,永遠不會結束。」事實上,她並不孤單。差得遠了。失眠問題普遍到令人難以置信。若你和克萊兒一樣發現自己無法入睡、難以入睡,或醒來時覺得沒睡好,只能說歡迎你加入會員眾多的失眠俱樂部。失眠是最主要也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成人都睡不好,十分之一左右的成人患有慢性失眠,以致長期睡眠品質不佳,白天還會出現疲勞、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和缺乏動力等情況。然而,失眠不只是一種身體病況,也是一種症狀,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特定藥物治療都會引發失眠。此外,失眠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特徵,比方說焦慮症、憂鬱症或躁鬱症等。事實上,百分之五十的失眠患者都患有精神疾病(但也表示有百分之五十沒有)。失眠是一種正式的醫學疾病,但在沒有其他潛在問題的情況下,這兩個字頂多算是概括的術語。失眠有很多種,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不是每個失眠患者都有睡眠不足的困擾。有些人的「睡不好」屬於主觀認知,沒有客觀證據支持。我很少請失眠患者到睡眠實驗室進行研究,畢竟一個在家都睡不好的人要是全身覆滿電極貼片躺在陌生的床上,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被記錄下來仔細分析,肯定更難入眠。不過,若要進一步探究失眠的原因,檢測是否有其他睡眠障礙,我就會請病人到實驗室住一晚。睡眠研究結束後,我會問病人睡得怎麼樣,很多病人都會說「我睡得很不好」,可是一看到睡眠研究結果,才發現眼前這些堅稱自己只睡了一、兩個小時的人其實睡得很好,不僅睡了七個多小時, 深度睡眠也很足。這種類型的失眠稱為「 睡眠狀態錯覺」(sleep state misperception)或「矛盾性失眠」(paradoxical insomnia),而這種現象或可用來解釋為什麼不少失眠患者的睡眠研究結果都很正常,與病患本身的認知有落差。這類患者感受睡眠的方式不一樣,也許他們把重點放在睡眠品質,但睡眠品質無法用「睡眠多項生理檢查」這種標準測量技術來判定;又或者他們的大腦於短暫覺醒(此為正常睡眠的特徵之一)間活動,以致他們將之感知為清醒狀態,而非睡眠研究顯示的深度睡眠。其他失眠患者可能會有睡眠中斷的問題,每晚發作幾次,但總睡眠量正常。有些人就算總睡眠時間減少,深度睡眠量依舊處於正常範圍,這個階段的睡眠非常重要,是修復身體與養足精神的關鍵。失眠和睡眠不足經常被混為一談至於像克萊兒這樣的重度失眠患者,客觀證據在在顯示他們的睡眠時間很短,有時每晚只睡幾個小時。這類病患身上會出現攸關壓力的生物學特徵,即所謂的「過度醒覺」狀態(hyperarousal,或稱過度激發狀態),舉凡神經緊繃、心跳加速、高度警覺、興奮或警戒感等都是過度醒覺的徵狀。一旦遇上壓力,許多激素和神經傳導物質都會發揮作用,緊張或焦慮狀態也會刺激人體中多個系統,導致皮質醇、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濃度上升,尿液中這些激素的分解產物含量也會變多。「過度醒覺狀態」的特徵還包含夜間心率加速、耗氧量增加(表示代謝率更高)和瞳孔放大,反映出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增強,而交感神經系統正是負責調節「驚嚇、戰鬥、逃跑」反應的主要機制。重點是,實際上睡眠量充足的失眠患者並不會出現這些反應。失眠和睡眠不足經常被混為一談。目前已有很多資料詳述睡眠不足對健康的危害,以及不好好睡覺會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例如死亡率較高、體重增加、高血壓、糖尿病……不及備載。因此,失眠患者擔心這些問題是很自然的事。幾十年來都睡不好一定會打亂健康,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對吧?事實上,失眠與睡眠不足完全是兩回事。根據睡眠實驗室的研究經驗,睡眠不足的人很快就會開始打瞌睡,清醒時的警覺性測驗表現也不佳;相反地,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患者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入睡,清醒時也會更加警戒,形成強烈對比。睡眠時間短與睡眠時間正常這兩類失眠患者的大腦都比一般人還要活躍,因此區分失眠類型非常重要。透過造影技術和腦波監測,會發現兩組失眠患者的大腦活動在睡眠期間都有增加的現象,這個結果或可用來解釋為什麼睡眠狀態錯覺患者或睡眠時間還算正常的病人會將睡眠感知為清醒狀態,或一覺醒來依舊精神不濟。不過,只有睡眠時間短的患者才會出現全身活動增強的情況,並伴隨相應的化學和生理特徵(如心率變化等)。雖然從睡眠的主觀體驗來看,大腦活動所受的影響非常重要,但許多攸關失眠的健康問題似乎只有那些睡眠時間短、生理過度醒覺而影響全身(不只是大腦)的患者才會有。認知表現研究結果指出,那些宣稱自己失眠的人與睡眠正常的人在認知能力上並無顯著的差異,但若比較睡眠量正常、甚至睡眠品質差的人與睡眠時間短的人,會發現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患者有明顯的認知問題。睡眠不足但沒有失眠的人不會出現激素與神經傳導物質活化的現象,也沒有過度醒覺狀態所造成的心血管特徵和相同程度的認知問題。同樣地,分析失眠患者的高血壓與糖尿病風險時,會發現睡眠時間短的患者罹患這些疾病的機率較高,睡眠時間六小時以上的患者則否。此外,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患者死亡率也略高,但背後的原因似乎不同於睡眠不足的患者。我們知道,睡眠不足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那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患者只是因為變胖所以才容易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及其他相關疾病嗎?事實上,睡眠時間短的慢性失眠症患者增加的體重和睡眠正常的人差不多。若要說的話,這些病人反而比一般人更不容易發胖,這可能與過度醒覺所造成的化學和生理影響有直接關聯。皮質醇是一種天然類固醇,長期濃度過高可能會誘發高血壓或糖尿病,服用類固醇以抑制免疫系統的自體免疫神經系統患者經常出現這種情況。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增強與腎上腺素等相關化學物質活化會直接影響心臟和血管,導致血壓無法於夜間正常下降。總體來說,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會對身體造成影響,讓激素與心血管狀態出現物理變化,威脅個體的健康。睡眠時間合理的失眠患者雖然大腦活動異常,身體徵象卻比較接近睡眠正常的人。遺傳因素在失眠症狀扮演著重要角色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睡眠量少的嚴重失眠患者出現過度醒覺狀態?是因為睡眠時間短造成過度醒覺,還是過度醒覺引發失眠症狀?目前答案尚未明朗。不過,睡眠狀態錯覺患者(即主觀認為自己睡不好但總睡眠時間正常的人)以及沒有失眠但睡眠不足的人體內化學物質濃度上升或神經系統活化的現象相對較弱,表示過度醒覺狀態就是嚴重失眠的肇因。其中遺傳因素扮演著重要角色。很多失眠患者家中同樣有人失眠,雙胞胎研究也顯示有百分之五十七的失眠是遺傳所致,而最近一項研究更找出七個導致失眠的基因,因此,這種過度醒覺狀態可能具有遺傳傾向。新工作、感情問題、家人過世等壓力會讓人出現短暫失眠和過度醒覺狀態,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若有相關的基因,這種充滿壓力源的環境會讓人更容易處於興奮狀態,無論生物上或精神上都是,就算壓力源解除,這種高警戒或高醒覺狀態仍會持續下去,讓失眠成為一種長期的慢性病。除此之外,心理因素也有一定的影響。正如先前所述,大約一半的慢性失眠患者有潛在的精神疾病,其中又以焦慮症為多,而過度醒覺正是焦慮症的特徵。因此,焦慮本身可能會導致失眠。可是那些沒有焦慮症的人呢?另外百分之五十的患者不是沒有精神疾病嗎?以我的看診經驗來說,大多數失眠患者都沒有恐慌症,白天也不會憂心忡忡,但很多人都有同樣的感受,說自己白天沒事,晚上睡覺時卻開始擔憂,特別是入睡的過程。他們焦慮不安,擔心自己睡不著,整個晚上翻來覆去,掙扎不已,對漫長的夜深懷畏懼。只要一沾上枕頭,臥室在他們眼中就變成酷刑的刑具,是個充滿折磨的地方,完全無法把舒服的床和進入幸福睡眠的快樂聯想在一起。我常聽到病人說:「我一上床就筋疲力盡,可是燈一關,我的腦子就會飛快奔馳,覺得非常清醒。」他們就是在那一刻進入過度醒覺狀態,大腦開始神經緊張,睡眠瞬間變得遙不可及,就像薛西弗斯快要把石頭滾到山頂上,結果石頭從手中滑落,又一路滾下去一樣,他們好不容易快要睡著,機會卻猛然消逝。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愈長,他們與睡眠之間的關係就愈糟。不僅如此,這種心理和生理壓力反應增強的狀態還會讓人覺得很難受。除了睡不好之外,失眠患者也會有種瀕死的感覺,除非立刻意識到自己陷入焦慮、著手面對,否則失眠的情況只會更惡化,因為你會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嚴重的問題。克萊兒就說:「我以前常上網搜尋失眠問題,因為我覺得自己一定得了什麼病。」我問她有沒有特別擔心什麼症候群?她的回答完全在意料之中,因為很多病人都這麼說。「致死性家族失眠症。我相信自己會在六個月內死掉。」致死性家族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是一種普里昂病(prion disorder),與庫賈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或俗稱的「狂牛症」有關,是由基因缺陷所引起的漸進性神經系統疾病,而且代代相傳,平均發病十八個月後就會死亡。患者會出現失眠問題,病情逐漸惡化,自主神經系統也會有所變異,除了血壓忽高忽低,無法維持正常波動外,還會有出汗和便祕的症狀,並出現譫妄伴隨幻覺和行為改變,到了後期,患者會經常在清醒與睡眠之間徘徊。不過這種病極為罕見,目前已知全世界只有四十個家庭患有此症。這種深信自己患有致命疾病的情況或許反映出失眠患者的焦慮程度及其內心的痛苦,所以有些人才會迅速跳到結論、自我診斷,說服自己得了這種病。※ 本文摘自《夜行大腦》。《夜行大腦》作者:蓋伊・萊施茨納譯者:郭庭瑄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21/03/04圖/《夜行大腦》書封臉譜提供
-
2021-03-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AZ疫苗後過敏送加護病房 院方:首例所以採高標準
我開打AZ新冠疫苗,昨出現我首起「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為北部某醫學中心一名40多歲護理師,本身有雞蛋、花生過敏史,接種後急性過敏反應,送加護病房,所幸給予適當處置已出院,亞東醫院今派醫師出席指揮中心臨時記者會,證實該名過敏護理師來自亞東醫院。亞東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廖俊星表示,由於當初醫院規畫接種AZ新冠疫苗的休息區,就安排在加護病房旁,所以該護理師出現不適後,就送往加護病房觀察,該護理師在急性過敏發生過程中,人都很清醒,心跳約為120至130、血壓數值則是150至160。廖俊星說,當時有立即給予護理師施打類固醇、抗組織胺,並沒有打強心針,在接受適當處置後,觀察一個晚上就出院返家。該名護理師過去也有接種過流感疫苗,都沒有出現過敏狀況,坦言其實以該護理師的症狀可以直接急診就好,但因為首次出現類似狀況,仍選擇高規格處理。廖俊星表示,雖院內出現急性過敏事件,但亞東醫院醫護人員打氣不受此影響,每天仍有60-70名醫護人員接受施打,返家後並沒有再出現其他症狀。未來若出現過敏性休克就一律送加護病房,若輕微過敏就送急診,簡單說,若有到過敏性休克就送加護,因為這是第一例採高標準。
-
2021-03-26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聲帶長息肉、甲狀腺結節 雙重衝擊皮膚科名醫險得憂鬱症
去年的我很沮喪,快要得憂鬱症,平常已經沒有什麼嗜好,唯一的紓壓就是哼哼唱唱,結果卻連高音都哼不上去,當時覺得人生很無望,活著到底是為什麼?聲音沙啞 講話很吃力大約2年前開始,我覺得發音不太舒服,到了8月中旬,聲音開始沙啞,當時以為是感冒、喉嚨發炎,一拖就拖到年底,講話變得很吃力,高音都發不出來。「我是很鴕鳥心態的人,真的沒辦法才肯就醫,最後是回老東家三軍總醫院看診。」在三總做了耳鼻鏡發現聲帶長息肉,推測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經常說話和發聲不對造成,醫師說這很常見,可以不開刀。後來他順便幫我檢查脖子,竟意外發現左側甲狀腺腫大,因為很深層,從外觀都看不出來,結果超音波一照,已經有3.2公分的甲狀腺結節,通常2公分以上就要做穿刺,於是我做了細針穿刺,化驗為良性結節,之後每三個月回診並做穿刺。回診等宣判 心理受煎熬因為有5%至10%的惡性機率,我不敢大意,乖乖配合醫囑,該吃藥就吃藥、該回診就回診,不過每次回診,除了得挨針,還要等化驗報告,就像等宣判一樣,那種心理煎熬很難受。這兩種疾病持續困擾我,服藥大半年,狀況時好時壞。門診中常有癌患因為吃藥有皮膚問題來找我,很多患者原本是良性腫瘤,但患者自覺想切除,最後確診為惡性腫瘤的案例,這讓我警覺,選擇積極處理甲狀腺問題。去年2月底我進開刀房切除結節,總算除掉心頭大患,不過聲帶息肉的問題還是存在,聲音依舊沙啞,而且講的不久、也講不清楚,有時得大聲講話,這樣對患者很不禮貌,也就是那時候覺得人生沒意義、很憂鬱。處理聲帶 做綠光雷射之前想過作聲帶顯微手術,但要噤聲一個月,我每天都有門診,根本不可能不講話,後來發現聲帶手術有兩種雷射方式,一種是二氧化碳雷射(波長10600奈米)、一種是綠光雷射(波長532奈米),雷射是我的專長,波長越長傷害越深,所以選擇自費做綠光雷射,只須噤聲一到兩周,而且雷射後立刻取出息肉,聲帶乾乾淨淨。現在我的聲音已經完全恢復,也體認到要服老,從小病就要開始預防,健康真的是無價之寶!尤其家人很重要,以前還會和太太吵架,生病後看著妻兒擔心我、照顧我,讓我很感動也感恩,更珍惜家人。我也聽從醫囑,每天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物、不喝酒,連平常最愛的茶,也改成偶爾喝,只要全家人都健康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醫學辭典/聲帶息肉聲帶的微血管破裂,所滲出的血液在聲帶黏膜下形成血腫,久而久之,血腫被吸收液化後就形成息肉,影響聲帶的閉合及振動,大多發生在單側的聲帶上,症狀包含聲音沙啞、嗓音變粗、發聲困難、調整聲音的能力下降等。小息肉可以透過噤聲休息而消失,大一點的息肉就需要類固醇注射或雷射手術,治療後如果不好好保護聲帶,仍可能再次復發。提醒聲音沙啞超過2周,持續數天聲音完全喪失或嚴重改變時,應盡快就醫。趙昭明小檔案現職: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中華美容暨健髮教育學會理事長年齡:57歲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專長:一般皮膚疾病、醫學美容、醫美光療、微整型、減重管理經歷: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三軍總醫院皮膚科部主任三軍總醫院醫學美容中心副主任
-
2021-03-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台逾5千人打AZ 3成有發燒
AZ新冠疫苗開打後截至昨天累積接種五六一九人,疫苗接種健康回報系統顯示,近三成接種者發燒,昨新增五件不良通報,其中含我國首起「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為北部某醫學中心一名四十多歲護理師,本身有雞蛋、花生過敏史,接種後五分鐘內出現急性過敏反應,送加護病房,所幸給予適當處置,已出院。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昨至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備詢時說,該個案過敏與個人體質有關,且同一瓶疫苗僅有此例發生不良反應,研判非疫苗問題。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個案接種前曾主動告知過敏史,但經醫師評估仍接種疫苗,才至休息區約五分鐘,自覺發熱、呼吸不到空氣,臉部、頸部冒出尋麻疹、四肢無力,及血壓偏高,緊急服用抗組織胺、類固醇,並未過敏性休克。目前歸類於「其他嚴重不良事件」,過敏反應是否與疫苗有其關聯性,須進一步釐清,目前傾向為偶發性事件。一名感染科專家說,參考國外施打RNA疫苗經驗,對食物或藥物過敏者較易有嚴重過敏反應,但AZ屬於腺病毒疫苗,較少類似報告,目前接種指引中未規定過敏史者不可施打。莊人祥呼籲,對食物或藥物過敏的民眾若首次接種後出現嚴重過敏,不建議接種第二劑。據指揮中心統計,AZ疫苗開打第三日接種一九五一人,較前一天增加三一三人;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系統中,已填寫第一日健康狀況一四八四名接種者,百分之廿九點四自覺體溫偏高。北市一名醫護說,台灣疫情穩定,沒有立即施打急迫性,加上AZ疫苗保護力僅百分之七十六,且副作用比率偏高,並未參加這次疫苗接種,等莫德納、輝瑞等疫苗在台開打,屆時才會登記。一名內科醫師說,較相信莫德納疫苗的保護力,不少醫護同仁都抱持相同想法,對AZ疫苗興趣缺缺。另外,傳出衛福部金門醫院以考績要求醫護打疫苗,若不接種,考績恐只有乙等。對此,石崇良表示,會再了解是否有相關情事發生。
-
2021-03-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AZ疫苗急性過敏 指揮中心:歸類其他嚴重不良事件
國內3月22日開打AZ疫苗後,傳出北部某醫學中心一名40多歲護理師,接種AZ疫苗後出現急性過敏反應,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該個案對雞蛋、花生有過敏史,其接種前有主動告知過敏史,但經評估仍在昨天上午接種AZ疫苗,成我首例急性過敏反應者,目前歸類於其他嚴重不良事件。我開打AZ疫苗第三日接種1951人,昨天新增五件不良通報,四件為不嚴重不良事件、一件歸到其他嚴重不良事件,其他嚴重不良事件就是北部某醫學中心40多歲女性醫院工作者,其接種疫苗後在休息區觀察,約五分鐘自覺發熱、呼吸不到空氣。經接種區護理人員檢查後,發現該女性臉部、頸部出現尋麻疹、四肢無力,及有血壓偏高狀況,立即給予服用抗組織胺和類固醇等適當處置,莊人祥表示,由於個案並未發生過敏性休,目前被歸類到嚴重過敏,但有些專家認為,此狀況可能為急性嚴重性過敏。莊人祥說,該個案會送進加護病房,主因是施打區就在加護病房旁邊,所以移到加護病房,但事實上該個案並沒有特別嚴重,所以無需要到加護病房。但最後的歸類會讓ADR中心來做研判,現在是暫時是先放在其他嚴重不良事件這邊。外界也好奇該護理師個案,為何暫時歸類到其他嚴重不良事件,莊人祥解釋,嚴重不良事件為出現死亡、永久性殘疾等,與此案狀況不一,另外針對其已經告知藥物和食物過敏史為何仍接種,莊僅說,食物過敏史是否到底導致疫苗過敏目前待釐清。由於該個案過去有食物過敏史,莊人祥再次呼籲,如果有對食物或藥物過敏的部分,要在和醫師討論是不是要接種疫苗,接種後也要特別注意30分鐘內的觀察。由於第一次接種有出現嚴重過敏狀況,不建議接種第二劑。而該護理師既然不建議打第二劑,未來是否會打其他廠牌疫苗,打兩劑?莊人祥表示,要看國外是否有其他臨床試驗,有些正在做混打試驗,例如有BNT和AZ混打的試驗,如果未來有的也許可以混打。目前其他嚴重不良事件在韓國發生率是萬分之1.25,莊人祥認為,目前我接種五千多劑AZ疫苗,但目前比較像是偶發性的事件,會再繼續觀察。
-
2021-03-24 該看哪科.皮膚
常常莫名過敏、皮膚癢?2招找出原因別單靠類固醇
(影片來源:唐豪悅醫師) 常常莫名過敏、皮膚癢?2招找出原因別單靠類固醇 過敏在台灣是相當常見的健康問題,根據衛福部資料分析,106年國人因過敏性疾病就醫者就高達341萬人。過敏反應常見引起皮膚、眼、鼻過敏,且往往是一連串的出現。而因為氣候潮濕的關係,塵螨是台灣人最常見的過敏原,不少人過敏也都歸咎於此,卻也常在未接觸塵螨的情況下莫名出現過敏不適,許多人甚至長期使用類固醇卻不見好轉。想要改善過敏,了解自己的過敏原就顯得格外重要。 常常莫名出現過敏?留意過敏原不只有塵螨!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皮膚科唐豪悅醫師指出,日常生活當中有相當多的過敏原都有可能引起過敏,常見如灰塵、狗毛、貓毛等吸入性過敏原以及植物、花粉等環境中的過敏原等,又或是堅果、蛋白、牛奶、海鮮等食入性過敏原。 若民眾時不時出現莫名的過敏情況,其也有可能是自己誤解或不了解自己的過敏原,以至長期接觸而不自知。建議可從日常生活觀察或做過敏原測試,釐清自己真正的過敏原為何,避免不明的過敏情況一再發生,這主情況也常見出現在許多有皮膚問題的患者身上。 過敏別單靠類固醇,2招有助揪出過敏原! 不少有皮膚過敏問題的患者,過敏症狀往往一發生就持續了好幾個月,唐豪悅醫師指出,皮膚過敏若持續長達六個月或以上,即可視為慢性皮膚疾病,例如慢性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常常莫名皮膚癢等,這些患者往往需長期使用類固醇,但情況卻也控制不下來。遇到這樣的情況,唐豪悅醫師建議別單靠類固醇,可透過過敏原檢測的方式進行檢查了解。過敏原檢測可檢測出上述吸入性過敏原、食入性過敏原、環境中的過敏原等。 唐豪悅醫師也表示,過敏原檢測年滿2歲就可以開始,並在檢測後3年複檢進行比對,了解狀況是否有所改善。而若小朋友本身就是中度、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常常出現全身發炎反應、常常鼻子不好、打噴嚏等,更是鼓勵盡早檢查為佳。 至於成人過敏原檢測時也可先進行回溯,想想自己接觸到了什麼、處於何種環境當中等,並與醫師做討論,如此更有助釐清找出真正的過敏原因。目前過敏原檢測上處自費項目,建議民眾可在進行檢查前,先與日常較常接觸、看診的醫師進行詢問、討論。 避免過敏一再發生,找出、避免根源是關鍵 透過檢測了解過敏原,有助於降低皮膚炎誘發的風險以及嚴重性,並提供日常飲食建議避免食物過敏發生的可能。唐豪悅醫師也提醒,改善皮膚過敏狀況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遠離過敏原,包括了先了解自己的過敏原,以及生活環境的清潔。例如塵螨、灰塵是最為常見的過敏原,對此容易出現過敏的民眾,日常生活就應保持整潔,避免堆積灰塵,並且調控濕度,以免滋生塵螨。徹底根除過敏原,有利避免莫名的過敏狀況一再發生。 《延伸閱讀》 .防範塵螨引過敏、氣喘 毒物專家6招:枕頭要用熱水洗 .眼、鼻、皮膚過敏怎麼辦?中醫穴位、茶飲、熱敷等3招有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3-23 科別.消化系統
常態性拉肚子 當心潰瘍性結腸炎
小林大學畢業即找到一份科技新貴工作,但壓力大、工時長,造成長期出現血便及拉肚子症狀,求診後醫師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多數會復發 成慢性疾病潰瘍性結腸炎是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疾病發生原因不明,可能為遺傳與環境因素之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終生疾病。台灣的罹患人數近幾年日趨增加,病人以男性居多,大多數在治療緩解後會再復發,因而成為慢性疾病,甚至有致癌的危險性。潰瘍性結腸炎常見有腹瀉問題,並經常合併解出黏液和血液、直腸便血及裡急後重感、腹絞痛、腹脹、腹部壓痛、惡心、嘔吐,嚴重時會有發燒、食欲減低、體重減輕、血中白蛋白偏低、營養不良、貧血等症狀。就醫時,醫師會先詳細詢問臨床表現的病史,包括發病時間、腹痛、腹瀉、裡急後重、出血或血便、腸道外的症狀等。接著進行糞便檢查,先排除非細菌性的感染,再安排內視鏡及切片等檢查。讓腸道休息 急性需禁食治療上,以疾病的緩解、預防可能併發症,以及改善病人生活品質為目標。首先要讓腸道休息,急性期需要禁食,並給予靜脈輸液及補充電解質,以補充腹瀉造成的脫水;接著使用藥物治療,包括抗發炎藥物、類固醇藥物、免疫調節藥物或生物製劑等。並依貧血嚴重程度給予鐵劑或輸血。病程若進展至嚴重急性發作、發生合併症(如腸穿孔、大量出血、急性腸擴張),或對內科治療無效,以及慢性期但病患出現嚴重生活品質受影響時、併發腸黏膜發育不良或產生惡性癌症變化,就可能需手術治療。在飲食上,若需要長時間禁食時,則經由中心靜脈給予全腸道外營養療法。也可由口進食時,依患者個別耐受力採漸進式飲食,避免攝取過敏食物,戒菸、戒酒。定期追蹤檢查 留意癌變生活上,病人應保持心情愉快、適度休息、充足睡眠、減輕壓力,定期門診追蹤與大腸鏡檢查,以監測是否有大腸癌的發生,尤其應依醫囑持續按時服用藥物,避免自行停藥、減藥或服用成藥。當有感染症狀(如發燒、畏寒或感冒症狀等)或急性發作(如腹瀉頻率、便血量、腹絞痛程度增加及發燒等)時,應立即就醫治療。
-
2021-03-09 科別.眼部
青光眼如何悄悄偷走你的視力?
你知道嗎?我們每隻眼睛裡的視網膜上,約有一百多萬條的視神經纖維,會匯集在眼底的視神經盤裡,並把眼睛看到的影像傳到大腦視覺區。視神經纖維越健康越多,可以看清楚的視野範圍越廣。但當視神經纖維越來越少,不只是視神經盤的凹陷會變大,也會逐漸影響到視野,這就是青光眼。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部主任劉瑞玲醫師說,「青光眼是一群會影響到視神經的病變。越早發現,越能保留最多健康的視神經纖維,避免失明。我們常常說青光眼是悄悄偷走視力的小偷是因為大部份青光眼是屬於慢性青光眼,它是一點一滴的破壞視神經纖維,而且是從週邊視野缺損開始,我們日常生活讀書、寫字、看電視、滑手機,所運用到的是中心視野。所以,輕微的週邊視野缺損,並不會感受到視力變差了。等到週邊視野變得很差,只剩下中心視野看得清楚時,往往已經為時已晚。」青光眼科鄺冬梅醫師說,「得到慢性青光眼,大部份的人沒有感覺,有些比較敏感的人會主訴眼球會覺得悶悶、漲漲的,有時眼睛會像剛游完泳,看燈光會有彩虹光暈。若是急性青光眼,則有可能會噁心、嘔吐、頭痛,常被誤以為是急性腸胃炎、偏頭痛,頭會痛到後腦杓而掛急診,有些比較有經驗的急診室醫師會用手電筒照眼睛,會發現瞳孔不會縮小,同時會有角膜比較不透明、視力變得模糊的情況。」但為什麼會得到青光眼呢?就要談到眼睛的房水跟眼壓。我們都知道眼球表面有淚水,可以滋潤眼球。在眼球的裡面,則有房水。房水跟淚水一樣是無色透明的液體,房水是由水晶體旁的睫狀體分泌,流經水晶體、虹膜、角膜時,把營養、氧氣一起運送到水晶體、虹膜、角膜,並把代謝的廢物一起清走,再從虹膜跟角膜夾角( 即隅角)的小樑網排出去。而房水的分泌跟排出,也會同時影響到眼內的壓力,就是眼壓。一般人的眼壓大約是12到20毫米汞柱左右。清晨,則是大部份的人,一天中眼壓最高的時段。一旦房水的排出路徑,像是小樑網有阻塞、不暢通時,就會造成眼內的房水量過多,讓眼壓上升,如果因此壓迫到眼底的視神經纖維,讓視神經受損,就會引發青光眼。青光眼科主任陳美如醫師提醒,「眼壓跟青光眼有相關性。但眼壓並沒有絕對的安全值。有人眼壓只有19毫米汞柱,還是會視神經受損,得到青光眼,也有人在健檢時,意外發現眼壓有22毫米汞柱,進一步檢查視神經還是很健康,屬於高眼壓症候群。但不可諱言的是高眼壓跟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糖尿病、年長者一樣,都是屬於青光眼的高危險群,就算目前視力良好,也建議要定期做眼睛的相關視力檢查。」而除了原發性的青光眼外,眼睛的外傷、出血、發炎(如:虹彩炎)、使用某些藥物(如:含類固醇),也有可能影響房水的排出而導致續發性的青光眼。陳美如科主任表示,「點類固醇眼藥水、口服類固醇、塗抹類固醇藥物,都有可能讓眼壓慢慢增加。臨床上有發現學童因為做角膜塑型術控制近視,眼睛不舒服,斷斷續續點類固醇眼藥水,導致青光眼。我也有一個從小看到他念大學的病患,他是因患有紅斑性狼瘡,必須服用口服類固醇控制病情,一來就醫時,眼壓已經非常高,有嚴重視野缺損,馬上動手術才勉強保住殘存的視力。」
-
2021-03-08 醫療.消化系統
血便不一定是痔瘡!便祕突緩解也可能是腸炎警訊
30多歲李先生是位上班族,平時工作繁忙,經常腹痛腹瀉伴隨血便,但自認是壓力大,才出現類似腸躁症或痔瘡症狀,於是自行買成藥服用,不料日前突然腹痛劇烈送院急診,這才發現竟然是腸穿孔導致腹膜炎,緊急進行手術切除部分腸道,所幸術後恢復良好,但李先生卻未規律回診追蹤,導致半年後再度腸道穿孔,只好二度手術,再切除一段腸道。臺中榮民總醫院外科陳明正醫師表示,年輕患者出現腸穿孔並不尋常,而且短短幾個月內還出現兩次,腸道遭切除一大半,後續經精密檢查,李姓患者確診為克隆氏症,因腸道發炎嚴重,才導致腸道數度穿孔,所幸接受生物製劑及抗發炎藥物治療,病情控制穩定、體重回升,目前已經恢復正常工作。便血警訊不一定是痔瘡 便祕突然緩解也不能大意陳明正醫師表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皆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這類自體免疫疾病因免疫過度反應導致腸道發炎,典型症狀包括反覆腹痛腹瀉、血便、體重變輕及發燒。其中,血便警訊容易讓人聯想到痔瘡,事實上,兩者差異仍有跡可循,陳明正醫師分析,因痔瘡出血時,顏色鮮紅,出血量較多;至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則血便顏色呈現暗紅、出血量少,排便有黏液並常伴隨腹痛、腹瀉,患者易感到「裡急後重」,也就是頻繁地想上大號,但每次只解出一點點。另外,由於腸躁症也有腹痛、腹瀉現象,也容易和發炎性腸道疾病混淆,但兩者差別在於腸躁症不會出現血便、體重減輕等症狀。此外,長期便秘突然緩解也不能大意,陳明正醫師分享,過去曾治療一名長期有便秘困擾的年輕女性,平均每2至3天才解便一次,卻突然排便變得正常,只是排便伴隨黏液、偶有痔瘡出血,後來因排便黏液增加,就醫接受大腸鏡檢查,這才發現是潰瘍性結腸炎作祟。陳明正醫師提醒,長期便祕突然改善,乍看是好現象,但對患者卻是警訊,因此,凡是原來的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不管是過度頻繁腹瀉或過少導致便秘,皆務必要提高警覺。治療也要達標 腸道黏膜癒合為新目標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20至35歲以及40至60歲,多是學生或上班族等中壯年族群,鑒於飲食西化、工作學業壓力,這個年齡層的人常見腸躁症或痔瘡作怪,但觀察國內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逐年增加,因此當血便出現時不可不謹慎,如腹瀉持續三周、伴隨血便且體重變輕,建議儘速就醫,必要時搭配大腸鏡檢查,以判斷是否為發炎性腸道疾病。陳明正醫師分享,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目標,已不單是緩解症狀,而是提升至達到腸道黏膜癒合的新目標,也就是藉由內視鏡監測,患者腸道黏膜沒有發炎而且完全癒合。現有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藥物包括5-ASA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與生物製劑。相較於傳統療法的廣域性治療,生物製劑屬精準型治療,陳明正醫師說明,據現有資料顯示,及早使用生物製劑,不僅可幫助病人緩解症狀、達到疾病控制,避免再手術風險。腸道慢性隱形殺手 規律治療無所遁形發炎性腸道疾病目前成因不明、症狀呈現多元,甚至可能併發腸道外症狀,但這個病雖然棘手,最危險的是患者未規律回診、沒能持續治療,陳明正醫師提醒,如腸道持續嚴重發炎,恐導致腸道狹窄、腸穿孔、廔管或膿瘍等,嚴重者恐需切除腸道,可能導致「短腸症候群」,需長期仰賴靜脈輸液來補充營養,甚至進行小腸移植。陳明正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雖猶如慢性腸道隱形殺手,從確診到治療皆需長期抗戰,唯有遵循醫囑、規律回診、持續治療、定期檢查,同持維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及良好飲食習慣,才是「腸」保健康的不二法門。參考資料:1. Abraham C and Cho J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N Engl J Med. 2009 Nov 19;361(21):2066-78.2. Ramos GP and Papadakis KA. Mechanisms of Diseas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Mayo Clin Proc. 2019 Jan;94(1):155-165.3. Seyedian SS, et al. A review of the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 Med Life. 2019 Apr-Jun;12(2):113-122.原文:腹瀉血便、便祕突然緩解 皆可能是腸炎警訊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1-03-08 科別.眼部
如何早期發現是最大課題 醫:4族群為青光眼高風險
●視力正常也應對青光眼提高警覺●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青光眼年輕化,並非40歲以上才有風險「綠燈走,紅燈停,黃燈要小心」,是我們從小被教導過馬路的原則,這個道理似乎也可以用在眼睛,因此今年的世界青光眼周(三月七日至十三日)的象徵提醒物為綠絲帶,目的是提醒大家維持我們眼睛的綠燈狀態,讓我們能長長久久的看這個美好的世界。用紅綠燈觀念 提醒警覺許多人都知道青光眼是因眼壓無法控制而造成視神經破壞、萎縮,導致視覺功能受到影響的疾病。為了提醒大家注意,世界青光眼協會訂下每年三月的第二周為世界青光眼周,在這一周中利用各種介紹、宣傳讓大家認識此一疾患。今年為何會用紅綠燈的觀念來提醒大家對青光眼的警覺心呢?原因是目前最常被用來診斷青光眼的工具之一,是眼底光學斷層掃描儀(OCT),有青光眼的人,其視神經纖維的掃描顏色是紅色的,正常人則是綠色的。若青光眼愈來愈嚴重,紅色範圍也隨之擴大,OCT也常被眼科醫師稱為檢查青光眼的紅綠指示燈;綠燈是安全的、紅燈就可能有問題了。OCT的圖示不但成為眼科醫師用來判斷眼睛疾病的工具,病患看了或聽了也很容易了解,因此經過世界青光眼協會的討論,今年的提醒主題就訂為「維持我們的眼睛在綠燈的狀態」,希望以此提醒世人注意此一疾病存在。慢性青光眼 多數沒有症狀今年的青光眼周有幾個重點要推廣:一是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二是青光眼治療要個別化。依據健保資料,台灣目前治療中的青光眼患者約40萬人,但臨床仍有許多青光眼病人到了疾病的中末期才發現,主要是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急性青光眼會出現視力突然模糊、眼睛疼痛、頭痛、惡心、嘔吐等症狀。慢性青光眼患者則多數沒有症狀,等到視力模糊,或看東西時,只能看到中央部分,喪失周邊視野,視神經已受到嚴重且不可逆傷害。愈早發現治療 減緩變壞速度另外,青光眼的治療效果常與治療起始時間息息相關,愈早發現,病患的病程變壞的速度也可能減緩,如何早期發現一直是青光眼有效治療的最大課題。因為對非必要的患者篩檢,除了浪費時間金錢也浪費醫療資源。要早期發現應針對以下族群:1.家庭中直系血親有青光眼者。2.於體檢被告知原因不明的視力不良或疑似青光眼者。3.高度近視者(近視度數超過500度)。4.長期使用類固醇患者。患者年輕化 4族群高危險雖然年長者得青光眼的機會高,但世界青光眼協會認為,青光眼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所以不再強調40歲以上的人才有比較高的風險,建議上述青光眼高危險群應該定期接受視力檢查。(作者為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理事長)
-
2021-03-08 科別.泌尿腎臟
腎不好,什麼情況要洗腎?泡泡尿是前兆?醫解答「透析條件」
常有許多患者拿著健康檢查報告到腎臟科門診,一臉緊張地問:「我的檢查發現腎臟功能有紅字,小便有尿蛋白,是不是快洗腎(透析)了?為何我會有腎臟病?我的腎功能是如何?腎臟病有藥治療嗎?吃藥不是對腎臟不好嗎?可以吃中藥嗎?可以針灸嗎?腎臟病治療有用嗎?」洗腎高危險群 年長者及糖尿病要注意台灣透析發生率及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二名,目前國內長期透析病人數已經超過90,000人。但到底誰容易變成洗腎病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張朝富指出,主要還是年長者及糖尿病患者;根據2019腎臟病年報,平均進入透析年齡接近67歲,而糖尿病約佔45%。除了高年齡、高血糖,其他危險因子還有腎絲球腎炎疾病併蛋白尿高患者、高血壓、高血脂,多囊腎、腎臟病家族史、使用中草藥、非類固醇止痛藥、痛風、尿路結石、腫瘤、紅斑性狼瘡等。評估腎臟功能 無症狀尚未需要洗腎張朝富表示,腎臟功能評估有許多方法,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抽血測血液中肌酸酐(Creatinine, Cr)濃度,然後依據公式推估腎功能過濾率。正常年輕人無腎臟病應該要超過90ml/min,但是腎臟影像異常或尿蛋白過高超過三個月,就是第一期腎臟病;若腎功能過濾率下降到60-89 ml/min同時腎臟影像異常或尿蛋白過高超過三個月,就是第二期或稱為輕度慢性腎臟病;而過濾率降到30-59 ml/min就是第三期或稱為中度慢性腎臟病,當過濾率15-29 ml/min就是第四期或稱為重度慢性腎臟病,盪第五期就是過濾率小於15ml/min,這時腎臟功能已經衰竭,通常血液中肌酸酐會超過6-8mg/dl,但是只要沒有症狀其實都還不需要洗腎。尿毒症出現 需要靠洗腎解除不過,一旦尿毒症出現,就是發生疲倦、下肢水腫、尿量減少、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皮膚癢、呼吸困難、貧血等,使用藥物都無法緩解時,就需要靠洗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接受腎臟移植才能解除尿毒症。張朝富提及,門診常有患者健檢報告腎功能過濾率只有每分鐘六十多毫升,如果沒有蛋白尿,影像也沒有異常,其實不算第二期腎臟病,如果是年長者洗腎機率應該很低。但是如果是很年輕患者,雖然不算腎臟病,但是與同年齡比起來如果腎功能差很多,則建議要定期追蹤。尿蛋白呈陽性 需進一步檢查每日排出量有許多患者健檢報告呈現尿蛋白陽性跑來腎臟科門診,這時就要進一步檢查尿蛋白的每日排出量,以確認是否超過正常值(每日< 150 mg)。因為健檢篩檢尿蛋白是檢查一次尿液中蛋白質的濃度是否過高,由於健檢長時間禁止飲水時尿液濃度會上升,測定尿蛋白濃度就常會篩檢出假陽性,所以若篩檢呈現陽性,就需要進一步安排定量的尿蛋白檢查才能確定是否真的異常。腎臟功能吃藥 擅自停藥風險高腎臟病患常合併許多疾病,因此會使用多種藥物,最常有的疑問就是,腎臟功能已經不好,吃這麼多藥物會不會更傷腎臟?張朝富說,如果沒病的人吃了血壓藥、血糖、高血脂藥物,確實會有很大副作用,但若經過醫師診斷,不吃藥反而會讓三高沒控制好,導致腎臟衰退更快,所以有問題一定要請教專科醫師,不要自己隨便停藥。腎臟病服用中藥 須經專業醫師診斷評估另外,有許多腎臟科醫師都禁止病患使用中藥,甚至某些大牌醫師會告知病患如果吃中藥就不要再來看他,主要是因中藥不傷身體的錯誤印象,讓很多國人會亂吃中藥補身。其實,這些年中藥治療腎臟病的臨床實證研究上,已經確認某些中藥確實會延緩腎功能衰退,因此建議如果使用這類內服藥物,一定要經過合格且有經驗的中醫師診療,且一定要定期檢查腎臟功能及電解質變化。張朝富提醒,如確認有慢性腎臟病,一定要定期腎臟專科追蹤,千萬不要有僥倖或逃避心理。慢性腎臟病是一種腎臟老化現象,經由門診個案管理師及飲食指導,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加上藥物治療,已經確定是可以減慢腎臟老化現象,甚至逆轉改善部分腎功能。延伸閱讀: ·洗腎前多數人都罹這3種病! 別等身體有警訊才想到要預防 ·血壓忽高忽低比高血壓更危險! 醫師揭「這些行為」洗腎風險很高
-
2021-03-07 科別.眼部
一旦罹患青光眼 終生都須配合治療
青光眼是造成失明的第二主因,慢性青光眼早期通常無症狀,就醫時視力常已減退到接近失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吳國揚指出,無論何種治療都僅在延緩病程,青光眼與糖尿病、高血壓一樣,需終生控制,只要按時用藥,定期回診,就有機會維持有用的視力,享有正常人一樣地生活。視野內縮成像「隧道」,旁邊的景物都看不見。吳國揚表示,青光眼是視網膜神經節細胞軸突受損,導致細胞凋零死亡而引發的特徵性視神經病變,這種眼疾會造成視神經盤凹陷擴大,視網膜節細胞神經纖維喪失,視野內縮成像「隧道」,旁邊的景物都看不到。「青光眼導致視野缺損及視力喪失是無法挽回的。」吳國揚說,眼壓過高是青光眼重要的肇因,不過有些人眼壓雖正常,但手腳易冰冷、血壓偏低,血液不易運行到心臟上方,視神經也容易缺血;另有偏頭痛的人,貧血、呼吸中止症的人,也易罹患青光眼。原發性青光眼與個人體質或年紀漸長有關,續發性則可能因用藥、外傷等外部因素所致。會誘發青光眼的用藥,常見的是類固醇,使用後會造成前房隅角小梁網管壁沉澱、堵塞、增厚,眼內排水管道變窄,阻力一大眼壓就增高。據研究,約6%到30%患者使用類固醇後,被發現罹患青光眼。閉鎖型青光眼先雷射打開虹膜,保持眼內排水順暢。吳國揚表示,青光眼的治療包括點眼藥、雷射及手術治療。一般會先用藥物控制,若眼壓無法下降,就需動手術造廔管將眼房水引流到結膜下空間。治療閉鎖型青光眼則可先用雷射將周邊虹膜打洞,保持眼內排水順暢。但術後仍可能因廔管結疤而喪失引流功能,或因隅角沾黏導致眼壓增高,需再點藥。點眼藥副作用最少,但須記得按時用藥。點眼藥的副作用較少,不過吳國揚說,有些病患每天要點多種藥物,每隔幾小時就要點藥,會感到不勝其擾。因此後來開發出複方,讓點藥變得簡單些。病患若急性發作,眼壓高到5、60毫米汞柱,就會注射救急,不過有腎臟疾病患者,注射前需先作肝腎功能檢查。如果點藥加吃藥仍無法降低眼壓,即會建議開刀。吳國揚說,青光眼和糖尿一樣,一旦確定罹患,就跟定你一生,一輩子都要像對付糖尿病跟高血壓一樣,長期控制,手術是非不得已,也是最後一搏的機會,但並非一勞永逸的萬靈丹。當眼壓控制不佳,或病人點藥順從性低,手術是最後手段。吳國揚表示,手術是用盡所有方法都無效才會用,或有些患者有用藥上的禁忌,或獨居老人手腳不靈活,沒人可幫忙點藥,只好做手術。除此,對醫囑順從性低的人,常未按時點藥,也會建議手術,否則病況持續惡化,最終只有失明。他有一個青光眼病人,其中一眼已失明,為保住病患另一眼,半年前即建議開刀,但這名病人猶豫再三,3個月前還能看得到手指頭,3個月後連光都看不到,完全失明。他說,醫師替病人動刀,也是在拚搏,有些人動手術後,氣若游絲的視神經可能因此崩壞,但文獻上失敗的機會尚屬零星,「病人對開刀卻步,不過眼壓拖愈久愈高,不開刀已沒有退路。」在隅角造廔管協助房水排出,雷射微創手術須自費。至於雷射微創手術,即是在隅角造廔管協助房水排出,吳國揚說可以當作點藥與一般手術的過度療法,不過雷射須自費,經濟弱勢不一定負擔得起。吳國揚說,青光眼需積極控制,點眼藥、雷射外,並增強自己的抵抗力,平時睡眠充足,常運動,促進血液循環,神經有抵抗力,更能預防。青光眼生活注意有傳聞青光眼跟睡覺的枕頭高低有關,吳國揚認為這種論述並無根據,倒是偏頭痛、睡眠呼吸中止都是造成青光眼等危險因子,應盡量排除。另也避免領帶打太緊,這些需要憋氣的行為會促使眼壓增高。如果突然視力模糊,眼睛脹痛或看到燈光有彩虹、光暈,一定要盡速就診。
-
2021-03-07 科別.眼部
眼壓高按壓眼球舒壓?眼科醫:一類人不建議
案例故事:總是戴著厚重眼鏡的甜甜(化名),早在高中時就已是高度近視一族。出社會後對繪圖有高度興趣,總在工作之餘忙著進修,時常熬夜趕繪圖作業,眼睛的疲憊感被她視為過勞後的正常發揮。前年公司提供免費的健康檢查,平時毫無症狀的她,眼壓正常,近視度數沒有變化,但經眼底檢查竟是低眼壓青光眼,視野早被疾病吞噬,需長期靠藥物控制,日夜顛倒的作息也必須要全部打掉重練。正常眼壓青光眼,需靠眼底攝影才能發現。別以為青光眼的表現方式只有眼壓高。三總一般眼科科主任、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表示,一般正常眼壓值介於10mmHg(毫米汞柱)到20mmHg(毫米汞柱)之間,七成的青光眼患者可以透過眼壓檢測被察覺,但仍有二到三成的青光眼屬於正常眼壓青光眼,或被稱為低眼壓青光眼,需靠眼底攝影才能被發現。正常眼壓青光眼的患者,大多是近視超過500度的高度近視者、心血管疾病患者、低血壓、免疫疾病者,這類的患者通常是「女性」且常反應「手腳冰冷」。而過度使用3C產品的民眾,也是正常眼壓青光眼的高危險族群之一。呂大文表示,台灣高度近視的患者每年不斷增加,加上手機等3C用品早已滲透你我的日常生活,眼睛過度使用已是常態,他推估正常眼壓青光眼的患者,未來一定會愈來愈多。房水無法正常代謝,長時間堆積,壓迫到視神經。他解釋,高度近視的患者,眼軸增長,眼球壁、神經纖維皆會出現變化,整體的結締組織變得鬆軟,現行的眼壓檢測容易出現「偽陰性」;血液循環不佳者,因為血氧量供應不足,無法讓房水正常代謝,長時間堆積在眼睛內,壓迫到視神經,同樣也可能導致視神經萎縮。呂大文解釋,房水是充滿在眼球前後房的透明液體,每分鐘會分泌2.5μL(微升),但排出的速度慢於分泌的速度就會導致眼壓增加,因此控制青光眼,多是透過控制房水代謝,讓眼壓維持在正常數值。血液循環不佳者也包含糖尿病患,因高血糖使前房虹膜血管增生,增加眼壓,進而產生青光眼。其實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環不佳,連帶影響眼部血液循環,除了青光眼以外,罹患白內障的機率也高於一般人。青光眼會從周邊視力開始喪失,容易被忽略。呂大文表示,青光眼會從周邊視力開始喪失,最後僅剩下中央視力,最終走向失明。他說,青光眼可粗分為四期。輕度患者的視神經受損小於50%,視野缺損在3dB(分貝)以下;中度患者的視神經受損小於70%,視野缺損未滿14dB;重度患者視神經受損則大於90%,視野受損也大於20dB;最後為完全失明的患者,視野受損達31dB。冬季晝短夜長,瞳孔放大時間長,好發急性青光眼。正常眼壓青光眼患者因為未被及時發現,連帶容易發生急性青光眼。呂大文表示,冬季晝短夜長,瞳孔放大時間長,容易好發急性青光眼。此外,冬季也是感冒盛行的季節,部分感冒藥物為副交感神經阻斷劑,特別是正常眼壓青光眼患者,在未被確診之前,受到藥物的刺激也可能出現急性青光眼的問題。青光眼檢查建議● 高危險族群:建議18歲以後,每年至少做一次眼科檢查,包含視力、眼壓、眼底視神經,若懷疑有青光眼的可能,則建議加做視野檢查。高危險群包括:直系血親為青光眼患者、心血管疾病如三高、低血壓、貧血、長期使用類固醇、年齡超過65歲以上、虹彩炎患者、高度近視、時常偏頭痛、眼睛曾受過外傷。● 一般民眾:建議每兩年做一次基本的眼科檢查,但35歲以後則建議每年做一次基本的眼科檢查。資料來源/呂大文 製表/陳雨鑫 聯合報喝水勿牛飲 勿按壓眼球舒壓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主任蘇蔚文表示,一旦被診斷為青光眼就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才有辦法長期與青光眼和平共處。1.藥物不得間斷使用。2.生活作息需改善。3.適當的運動。4.盡可能避免會增加眼壓的動作,如倒立、按壓眼球舒壓。5.喝水時不可「牛飲」,此舉會讓房水快速堆積,增加眼壓。6.不能過度飲用咖啡、茶、酒。7.避免吸菸。
-
2021-03-07 科別.眼部
視力模糊、頭痛、想吐?小心急性青光眼發作
青光眼為全世界導致失明的第二大原因。很多人以為眼壓高才會有青光眼,事實上,很多眼壓正常、沒有症狀的青光眼被輕忽,一旦發現異常時,視神經已嚴重受損,造成不可逆的傷害。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在普遍用眼過度的現代社會,青光眼的防治更不容忽視。根據健保署統計,目前台灣有40多萬人正在接受青光眼治療,約占總人口的1.7%;全球有7800多萬人正在接受治療,約占全球總人口的1%。隨著人口老化,青光眼的患者也將隨之增加,以台灣為例,青光眼患者中,超過40歲者占比達到七成三。僅次於外傷,青光眼為我國導致失明的第二大原因。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主任蘇蔚文表示,青光眼可粗分為先天性及非先天性,續發性及原發性,再者可依照結構分為隅角開放、隅角閉鎖、原發性隅角開放、原發性隅角閉鎖。眼軸短,東方人常見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易急性發作。蘇蔚文表示,先天性的青光眼係指發生在16歲以下的青光眼患者,先天的隅角結構異常,導致眼壓升高、眼球變大,黑眼球會因為水腫顯得模糊。而眼球變大會讓孩子的眼睛像「牛眼」,孩子通常會出現畏光、容易流淚,也會有眼瞼內翻等情形,通常需要多次手術治療改善症狀。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大多發生在東方人身上,台灣的青光眼患者多以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為大宗。蘇蔚文表示,主要因是東方人眼軸短,隅角的房水排出管道容易被虹膜影響而阻塞,患者眼壓增高,易引起急性發作,若後續沒有繼續治療,也會發生慢性青光眼。遠視、女性、身材矮小,符合兩特徵,留意隅角閉鎖。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的患者若急性發作,眼壓瞬間拉高,症狀會有視力突然模糊、頭痛、噁心、想吐,常常會被誤以為是「腸胃炎」或「心血管疾病」,導致延誤就醫。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的慢性發作患者,常常反應的症狀是,夜晚看燈光時,周邊會出現光圈,偶爾會有眼球脹痛、頭痛的情形,特別是進入到燈光昏暗處,眼球會脹痛且當下會感受到視力明顯減退。三總一般眼科科主任、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表示,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患者大多有遠視、女性、身材矮小等特徵,只要符合兩項以上,就應該提高警覺。隅角開放性青光眼,初期無症狀,視野縮減才發現。大多數的西方人屬於原發性的隅角開放性青光眼,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到了晚期患者才會明顯感受到視力衰退且視野變小。這類患者大多是「雙眼」同時受影響,且多數具有家族史,疾病以緩慢的速度進行,常常是透過健康檢查才發現。過去台灣以隅角閉鎖性青光眼較多,但近年來國人生活極度西化,過度使用3C等,漸漸地隅角開放性青光眼已大於隅角閉鎖性青光眼。蘇蔚文表示,續發性青光眼大多是指外傷、手術、長期服用類固醇,或是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引起的眼部發炎反應導致,特別是對於藥物敏感的孩子,當接觸到類固醇時,眼壓會突然變得很高,意外引發青光眼。不過還有一群人需要被注意,即「正常眼壓性青光眼」,眼壓一切正常,但眼底檢查時,視神經已經有部分萎縮。蘇蔚文表示,東方人有不少是屬於正常眼壓性青光眼,多是因為例行性檢查或健康檢查時才被診斷。每年作眼睛檢查,應提前至35歲。蘇蔚文表示,不同的青光眼類型會有不同的症狀反應,除了要注意眼壓以外,視野變化也是需要注意的部分。青光眼的高危險群,如直系血親為青光眼、罹患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高度近視、眼睛曾受過傷、年齡超過40歲,都應特別留意、定期檢查。呂大文表示,過去會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年應做一次眼科檢查,但隨著高度近視的患者愈來愈多,改建議為35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做一次眼科檢查,檢查的項目包含眼壓、眼底檢查、視野檢查等。
-
2021-03-07 科別.皮膚
異位性皮膚炎搔抓難眠 醫師:保濕避免誘因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楊靜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皮膚濕疹的一種常引起搔抓影響睡眠、情緒;只要做好皮膚保濕,正面放鬆避免接觸誘因,症狀即可好轉並改善生活品質。新北市立土城醫院今天表示,一名23歲女病患,長期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幼年身上常出現紅疹及抓痕,青春期後症狀更嚴重,尤其是月經前與考試前後。經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終於能睡好覺。病患目前仍持續接受治療。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楊靜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皮膚濕疹,該名病患成年後,因皮膚反覆發作,呈現乾燥、脫屑、粗糙、色素沉澱、皮紋明顯及苔癬化;且因搔抓引起細菌感染,傷口常滲出液,並長期破壞睡眠品質,嚴重影響專注力與人際關係。楊靜宜說,異位性皮膚炎主因之一是免疫系統過度活化。患者因角質層屏障功能缺損,外在過敏原可輕易穿越皮膚,與人體內的抗原結合,導致免疫系統活化。楊靜宜提醒,食物過敏和異位性皮膚炎是兩種不同的疾病,若吃下特定食物,皮膚症狀並未惡化,就沒有問題;反而,環境的塵蟎、黴菌、汗水刺激是更常見的誘發因素。依據輕重掌握治療重點,並做好皮膚保濕,避免接觸誘因,症狀就會好轉。她表示,案例女病患經綜合評估,鼓勵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和濕敷療法。用藥後全身癢感顯著減少,病灶也大幅改善,夜晚終得好眠。楊靜宜表示,醫師會依症狀和患部,調整適當強度的類固醇藥膏,但不建議長期服用口服類固醇,需長期控制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會開立口服免疫調節劑,或安排光照治療。中央健保局也已核准專案申請生物製劑;輕度患者仍建議做好平日保濕即可。
-
2021-03-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重症卻陰性?緬甸境外移入案935之死 張上淳解惑
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一例新冠肺炎死亡個案(案935),其Ct值其僅一次Ct值偏低,2月中旬就變成陰性,卻持續重症,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整體看起來還是一次事件,不是再次感染的狀況,造成嚴重肺炎,仍與年紀過大又有慢性病有關。新增死亡個案為案935,本國籍60多歲男性,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去年1月至緬甸工作,12月24日於當地發病、29日確診、30日住院治療,今年1月27日症狀緩解後出院。其後續因再度出現呼吸困難,2月3日於當地住院治療,2月7日搭乘醫療專機返台,入境後收治住院隔離治療,並經醫院採檢確診。個案住院期間因呼吸衰竭持續使用呼吸器治療,3月1日因病情惡化使用葉克膜治療,後續因多重器官衰竭不幸於昨日病逝。張上淳僅說明,案935在緬甸住院後,在今年1月時有使用抗原快篩,當時結果呈現陰性,當初有讓其症狀穩定,就達到可以出院程度,所以當時才會出院,結果沒幾天又開始喘起來了。張上淳說,案935在2月8日第一次採檢的Ct值為23,第二次採檢就上升至34,且血清也為陽性狀態,後續檢查Ct值也偏高,2月中旬就變成陰性,整體看起來還是同一個事件。張上淳表示,到3月仍無起色,因此裝上葉克膜,能用的抗病毒藥物如類固醇、免疫球蛋白,都還是無法挽回,認為一部分也是個案年紀比較大,也有高血壓等慢性病,據過去國內外統計,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罹患新冠肺炎預後都很差,是危險因子。
-
2021-02-28 科別.呼吸胸腔
氣喘生活照護/冷凍殺蟎再清洗 氣喘兒也能抱絨毛娃娃
家有氣喘兒童,需要加倍照顧,但不准孩子抱絨毛娃娃,似乎有點說不過去。此外,氣喘兒可以吃冰品嗎?與同學玩耍奔跑有沒有關係?該不該接受類固醇治療?都是氣喘兒家長常見的疑問,醫師指出,家長只要花點心思,從旁指導,氣喘兒也能有健康快樂的童年。氣喘兒可以抱絨毛娃娃嗎?如何有效去除娃娃上的塵蟎?塵蟎是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塵蟎濃度愈高,誘發氣喘機率愈高,小朋友喜愛的填充玩具易藏塵蟎,有些家長在娃娃外部套上一層塑膠套,有效阻絕塵蟎,但套上塑膠袋的絨毛毛失去溫暖的觸感,小朋友總哭訴不喜歡,該怎麼辦?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表示,小朋友喜歡絨毛娃娃就是因其「毛毛」的觸感,很難接受塑膠袋包裹。他建議家長每隔一至兩周清洗娃娃一次,如果娃娃過於厚重,需用「熱」或「凍」,才能殺死塵蟎,而冷凍是最簡單的方式,清洗前先放進冷凍層過夜,塵蟎怕冷、會死掉,之後再進行清潔。至於平常建議不要抱著填充玩具睡覺,以免吸入塵蟎。類固醇副作用多,最好不要讓孩子使用?許多家長擔心孩子使用類固醇後,變胖、青光眼、白內障、高血壓、肌肉萎縮等,林應然說,「類固醇其實是治療氣喘機轉的重要藥物。」只要在醫師評估下用藥,就能有效減輕氣喘症狀,避免副作用。臨床顯示,口服、注射等劑型的類固醇不能久用,林應然指出,吸入性類固醇相對安全,因為類固醇含量很少,少到沒有必要談副作用,家長不要一提到類固醇就聯想到副作用。重要的是,避免誘發喘,家長應該注意家中環境,維持乾淨整潔,避免油漆、殺蟲劑、蚊香等刺激物質。氣喘兒絕對不可以碰冰品嗎?許多氣喘兒的家長擔心孩子吃冰誘發症狀,而不讓小朋友食用冰品,難道氣喘兒只能用眼睛吃冰淇淋嗎?林應然說「不盡然」,歐美地區普遍認為吃冰不會誘發氣喘;但亞洲人吃冰,較易咳嗽、誘發氣喘。若氣喘急性發作時,當然不能吃冰,但沒什麼狀況時,偶爾吃冰是沒關係,但不要吃太快、吃太多,一下子吞下大量冰品,冷卻食道,而食道跟氣管前端連接,恐連帶使氣管冷卻、收縮,類似氣喘發作。林應然建議,氣喘兒可以少量食用,先在口腔含一下,不要急著吞下去,如此一來,便可大幅降低氣喘發作風險。擔心誘發氣喘,氣喘兒最好不要運動?部分家長擔心運動誘發氣喘甚至嚴重併發症,而不讓小朋友上體育課。林應然說,「要讓小孩子過正常生活,運動是小孩生長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能以為運動會誘發氣喘,就叫孩子不要運動。建議運動前先吸一些藥物,若做較劇烈運動,應採間歇性運動,「氣喘兒其實也可以過正常生活」。羅東博愛醫院醫療副院長邱國欽指出,病情控制良好的氣喘兒可多多運動,例如,游泳、瑜伽等,但運動前一定要暖身,減少刺激。至於運動時間及強度,以不超過各年齡層運動心跳為原則。計算方式為(220-年齡)×0.7。氣喘急性發作及溫差大或空汙嚴重時,均應避免運動,避免誘發氣喘。
-
2021-02-2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中醫治療氣喘/春夏調理氣喘 減少秋冬急性發作
氣喘可能因為環境誘發,除尋求西醫治療,中醫也有很多方法。中醫師指出,秋冬好發氣喘,應於春夏季及早宣肺、健脾及補腎,預防秋冬氣喘發作。全年都可以從事游泳、爬山、慢跑、氣功、打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訓練肺氣,提升身體免疫力。內外三原因,環境不佳、作息不當都會引發氣喘。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表示,中醫診斷氣喘原因主要從三個角度切入,分別為「內因」、「外因」以及「不內外因」。人有五臟六腑,肝、心、脾、肺、腎五臟中,脾、肺、腎是影響氣喘的主要臟器,處理體內「水」的調控。通常幼兒器官發展尚未完全、臟器嬌弱,體質弱者可能引發氣喘,是為誘發氣喘的「內因」。「外因」指外界環境的變化,瞿瑞瑩說,通常在季節轉換時,如春秋兩季日夜溫差大,或是進出冷氣房寒熱溫差,以及濕度變化,或是流行的細菌或病毒等,都有可能誘發氣喘。「不內外因」主要是生活作息不當,飲食不規律、長期營養不良、暴飲暴食等,都可能導致肺脾氣虛,成人如生活勞累、壓力大,都是容易誘發氣喘的常見因素。急性期找西醫效果快,緩解期找中醫,分體質調理。以中醫角度,會將氣喘分為急性期、緩解期。急性期是指患者氣喘正在發作的階段,相對較危急,瞿瑞瑩表示,「主要是要盡速讓患者症狀緩解下來,保命要緊。」此時,西醫可以使用吸入性類固醇,舒緩痙攣的平滑肌,效果好又快;若在中醫門診,則立即請患者服藥、針灸以宣肺納氣。她說,「急性期不要拘泥看中醫或西醫,先舒緩氣喘症狀要緊。」急性期治療方式不同,中醫會根據寒性、熱性體質做調整。瞿瑞瑩表示,寒性體質多怕冷,痰是清稀的白色,急性期救治要「溫肺散寒」,可飲用麻黃湯、小青龍湯,或是透過針灸風池穴、風門穴、肺俞穴等三個穴位,臨床上會覺得可以大口大口吸氣,是以「溫肺平喘」。瞿瑞瑩說,熱性體質患者體溫較高、呼吸聲較大聲,臉會漲紅,易喘、咳、胸悶、口乾舌燥,或是痰呈現黃黏狀,急性期應「清肺化痰」,可喝定喘湯、針灸風池穴、封門穴、尺澤穴、合谷穴等,以達「瀉熱平喘」作用。著重日常生活調理,照護得宜,減少急性發作。氣喘急性發作,使用西醫類固醇快速且效果佳,那中醫治療氣喘的優勢在哪?瞿瑞瑩說,中醫可依據不同寒熱體質做調整,特別在「緩解期」,著重日常生活調理。緩解期照護得宜,可減少急性發作的頻率,即便天氣變化,氣喘患者也能與常人無異,是中醫的特點。氣喘患者常見肺氣虛與脾氣虛。瞿瑞瑩說,「肺氣虛」者通常怕冷,講話聲音小且容易沒氣、呼吸短促,反覆感冒難根治,這時要「補益肺氣」,強化呼吸道的功能,可搭配桂枝湯、玉屏風散,建構預防感冒的衛氣,就較不會反覆感冒、誘發氣喘。一般人可能因為勞累、壓力大、睡眠不足、飲食不規律等,導致代謝失常,廢物留在身體裡,宿便多、肚子脹、變胖。瞿瑞瑩說,像這樣「脾氣虛」者腸胃功能較差,通常咳嗽有痰、身體濕氣重、消化不良、食欲不好,會有排便軟又易黏馬桶的便溏(大便稀軟)現象,這時要「健脾化痰」,可服用四君子湯、平胃散,幫助身體「排濕」,進而恢復腸胃正常運作。中醫氣喘保養建議氣喘患者如何「強健體魄」?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柯富揚說,秋冬氣喘較易發作,鑑於「冬病夏治」的預防醫學概念,建議提早調整體質,在春、夏季時健脾、補腎,秋天宣肺,預防秋冬氣喘發作。1. 氣喘運動333,四季皆可做。一般民眾常認為運動恐誘發氣喘,不敢運動,但柯富揚強調,多運動其實可以補「中氣」,提升免疫功能,還可以補「衛氣」,就如同身體外面有一層防護罩,協助預防感冒。柯富揚建議,一年四季可以游泳、爬山、慢跑、氣功、打太極拳、八段錦等,小朋友也可以一起參與,藉此訓練肺氣,但要掌握「氣喘運動333」原則,每個禮拜3次、每次30分鐘以上、心跳數需達到130以上。2. 寒喘體質怕風,注意頭頸保暖。瞿瑞瑩則提醒,「寒喘體質」患者可能「有風就喘起來」,季節變化時更應注意保暖,口罩、圍巾、帽子都是必要的,尤需避免脖子受涼。遇空氣品質差、毛料過敏或塵蟎,都會加重氣喘發作機率。3. 熱喘體質忌熬夜、刺激性食物。「熱喘體質」要避免加重身體熱性,除不要熬夜、喝酒,也不要吃烤炸、油膩、過辣的食物。
-
2021-02-28 科別.呼吸胸腔
西醫治療氣喘/緩解型藥物救急使用 控制型藥物才能改善發炎
當氣喘發作,趕緊拿出一罐藥物,含住並大口吸入藥劑,便能獲得緩解,這是一般人對氣喘治療的印象。但這類屬於「緩解型藥物」,通常治標不治本。短效氣管擴張劑,僅能舒緩症狀。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嘉謨表示,緩解型藥物以乙型交感神經興奮劑為主,為短效的氣管擴張劑。患者一噴之後氣管打開,便會感覺較舒服,但氣管發炎狀況仍在。由於氣喘主要成因是氣管發炎造成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當呼吸道受到外界物質刺激時,如空氣汙染、塵蟎等,就會出現咳嗽、喘鳴聲等症狀,甚至會引發呼吸困難,嚴重造成死亡。因此,氣喘不能只有發作時才治療,必須使用「控制型藥物」改善發炎,才能有效控制。控制型藥物多為複方,同時抑制發炎和擴張氣管。控制型藥物以吸入型類固醇最多,以抑制氣管發炎。但林嘉謨表示,現在控制型藥物多為複方,併用長效氣管擴張劑,同時具有抑制發炎和擴張氣管的效果。根據健保數據,109年緩解型藥物使用人數為13萬7,383人,使用控制型藥物的人數則為18萬5,336人,較緩解型藥物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徐上富表示,雖然大部分醫師在治療氣喘病人時,會同時給予控制型藥物和緩解型藥物,但因為控制型藥物需要天天使用,若控制得當,氣喘病人不容易產生症狀,自然不需要太常使用緩解型藥物,一劑甚至可以用到一年,因此以健保呈現的藥物數量分配來說是合理的。噴霧或乾粉,視病人需求不同,給予適合的劑型。至於控制型藥物,則視病人嚴重程度、喜好給予不同劑型,因此使用頻率也不相同,可能一天一次或一天兩次。徐上富表示,控制型藥物主要分為噴霧型和乾粉型。噴霧型藥劑顆粒較細小,容易吸入,但需要手口協調能力佳,一按壓後必須立即吸入;乾粉劑型按壓後可以慢一點吸入,但因為藥劑顆粒較大,需要較大肺活量吸入。因此,若患者有帕金森氏症、失智等而手口不協調,可考慮使用乾粉劑型;有些長者則因肺功能下降,無法瞬間產生大吸力,則可能適合使用噴霧劑型。若患者手口協調和肺活量都不佳,則可使用噴霧劑型,加裝吸藥輔助器,請家人或照顧者協助使用。另外,病患的氣喘嚴重程度,也影響適合使用的劑型。例如長效藥物有其時間上限,適合輕、中度患者使用,重度患者就需要早晚使用的藥物;而長效藥物通常是乾粉劑型,便不適合重度病患使用。空汙嚴重易誘發,緩解型藥物仍須備用。有些民眾會覺得「沒有吃到藥,好像沒得到治療」,除了吸入型藥劑,徐上富說,氣喘雖也有口服用藥,但已是十多年前的治療方式,不是當今首選,是次一級的選擇。氣喘患者已定時使用控制型藥物,還需要用緩解型藥物嗎?林嘉謨說,就算氣喘控制良好,但有時候在外空氣汙染嚴重,或是患者感冒,都容易誘發氣喘發作,還是需要攜帶用於急救的緩解型藥物。另外,由於氣喘多因過敏引起,現在過敏檢測方式發達,不論是免疫球蛋白或嗜酸性白血球的檢測,都可協助氣喘病患找出過敏原,避免接觸、減少發作機會。至於控制型藥物的吸入型類固醇劑量,不若口服類固醇劑量那麼高,不會導致水牛肩、月亮臉等副作用。但林嘉謨也提醒,類固醇長期殘留在口腔,可能會使口腔長黴菌或鵝口瘡,因此每次使用完,一定要用清水漱口。切勿過度依賴緩解型藥物過量 易致心律不整有些患者因為沒有定時使用控制型藥物,氣喘症狀容易發作,或只要稍微喘就以為發作了,而對緩解型藥物過於依賴。林嘉謨提醒,緩解型的氣管擴張劑若使用劑量過高,容易導致心律不整,要特別注意。過於依賴緩解型藥物,氣管發炎問題沒有解決,有可能氣喘一發作導致氣管縮得太厲害,連打針都無法緩解,而必須插管、打麻藥才能放鬆;甚至可能因太晚送醫,缺氧導致死亡。因此緩解型藥物一天若使用八次以上,就必須回診評估氣喘控制情形,是否需要調整控制型藥物,或是需要衛教,避免心理性依賴。
-
2021-02-28 科別.呼吸胸腔
健保大數據/氣喘人口北多於南 高齡女性住院率高
依109年1至11月健保署分區別統計的氣喘人數,台北區人數最多18萬人,再者是北區10萬人及中區8.9萬人,南區、高屏人數降至約6萬人,東區甚至僅有1萬人。診斷人數「北多南少」,專家認為,雖可能與各區加保人數有關,但國內氣喘盛行率確實有「北多於南、都市多於鄉村」的趨勢。都會區空汙嚴重、東北季風直衝北部。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常務理事、北部開業診所醫師林應然進一步說明,除台灣中部以北環境較溼冷,容易誘發氣喘外,都市化人口密集、汽機車空汙明顯,又首當其衝面對東北季風增強,夾帶大量境外空汙移入,才會出現氣喘人數南北差異現象。林應然說,誘發氣喘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病毒感染,如感冒等,幼兒抵抗力較差,是氣喘第一風險族群,再者是器官老化的高齡者。以109年1至11月不分性別氣喘就醫者而言,0至9歲130,976人,多於65歲以上長者113,408人,尤其0至9歲的小男孩78,584人多於同齡小女孩52,392人。年長女性住院率高,恐與停經、炒菜油煙相關。氣喘容易靠藥物控制,九成氣喘患者可在門診得到照顧,109年1至11月氣喘病人住院情形,不分性別、年齡別住院比率僅有1.3%。台灣氣喘諮詢協會監事、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葉國偉解釋,在臨床上,一旦氣喘患者急性發作後,在急診治療也無法好轉,就會安排住院。國內氣喘患者住院比率中,以65歲以上長者最多,占1.7%;0至9歲次之,為1.5%;再者為19-64歲共1%,10至18歲最少,僅有0.9%;值得注意的是,若細分性別、年齡別,住院比率最高的是65歲以上女性,多達2.1%。面對高齡女性氣喘住院率高,林應然研判,可能與停經、常吸入炒菜油煙有關。葉國偉則認為,雖目前難以釐清原因,但既然數據證實高齡女性氣喘易住院,更應作為警示。氣喘患者在年幼時,藥物控效果好,花費少,應在此時用心治療、改善病狀,減少急性發作,避免老後花大錢住院治療。基層診所件數雖多,前五名仍是大醫院。109年1至11月氣喘件數統計中,雖基層診所總件數最多,但不分院所層級別排名,陳君毅小兒診所是唯一進入前十名的基層診所。奪下前五名者仍是林口長庚、台北馬偕、台大醫院、中國附醫及台北市立聯醫。林應然認為,收治規模影響排名,醫師人數多,可承接業務量自然大。109年主診斷氣喘使用所有治療方式,含控制型藥物及緩解型藥物,使用人數共263,723人,前五名院所分別為林口長庚、台北馬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台大醫院及台北榮總。葉國偉指出,健保資料證實,用藥排名與各院所氣喘件數統計確實有一致趨勢。若單分析用以「治本」的控制型氣喘藥物,使用人數為185,336人,但葉國偉提醒,由於該資料成分為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Budesonide、Fluticasone、Triamcinolone acetonide、Mometasone furoate的吸入性藥品,國內使用控制型藥物氣喘患者數據可能低估。備而不用,使用緩解型藥物者可能高估。葉國偉說明,近年有一款Montelukast成分的口服藥物,也是國內臨床常用控制型藥物,這類藥物非類固醇,「用咬的,吃起來像糖果一樣」,是目前治療兒童氣喘常見藥物。但他也坦言,被診斷氣喘輕微者,確實不需使用控制型藥物,並非所有患者都需吃藥。另外,如果一名氣喘患者每次都使用「治標、救急」的緩解型藥物,代表照顧品質不好。雖國內使用緩解型藥物者有137,383人,但可能被高估。葉國偉解釋,臨床上開立緩解型藥物處方,不代表一定會使用,緩解型藥物多是「以備不時之需」,避免半夜急性發作跑急診。
-
2021-02-28 科別.呼吸胸腔
健保大數據/口罩戴得勤 去年氣喘人數大減
26年前,歌手鄧麗君因氣喘病逝泰國,女星崔愛蓮也因氣喘急性發作猝逝。過去氣喘曾令人聞風喪膽,現在治療氣喘有完善系統,已少聽聞死亡案例。氣喘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也是種文明病,但只要在幼兒時期正確治療,就有機會好轉。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從全國氣喘就醫數據,分析相關治療與特色醫院,提供民眾就醫參考。新冠肺炎疫情雖擾亂全世界,但「勤洗手、戴口罩」衛生觀念建立,也意外讓部分疾病數下降,包含「氣喘」。健保資料庫顯示,107至108年全台診斷氣喘人數分別為61萬及64萬多人,但109年1至11月人數卻下降為50萬人,即使12月以當年每月平均人數計算,加總仍不到60萬人。多戴口罩,減少暴露在空汙環境中。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說,疫情確實使民眾不敢往醫院跑,但相信去年氣喘診斷人數下降,應與良好衛生習慣有關。現今工業社會,環境汙染難免,如多戴口罩,可有效減少暴露於誘發氣喘危險因子中,降低氣喘發作、就醫次數,「希望疫情過去,戴口罩的習慣可留下。」在台灣,每六名孩子中,就有一名有氣喘問題,包括李伯璋的外甥。「雖然台灣醫療可妥當照顧氣喘兒,但這些孩子和家長都很辛苦。」李伯璋分享,當初他姊姊為了改善孩子體質,常常帶著孩子往游泳池跑,適當運動提升孩子對運動的耐受性,現在外甥已經長大了,氣喘也幾乎得到控制。基層診所方便就近、快速解決氣喘問題。健保大數據顯示,109年1至11月主診斷為氣喘的門診、住診總件數達188.3萬件,不論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或診所,都是氣喘患者就醫選擇項目。李伯璋說,台灣基層診所也有很多氣喘專科醫師,對於優先選擇診所的氣喘患者而言,在基層可以就近、快速解決問題。李伯璋的論點在氣喘門診、住診件數分布可得到證實,診所門診件數最多,超過98萬件,同樣是可近性高的區域醫院僅次於診所,件數為37.8萬件,第三及第四分別為醫學中心及地區醫院,分別為28.9萬件及23萬件。選擇去門診等待時間較少的診所,符合民眾盡速處理氣喘問題的訴求。具氣喘知識並遵循醫囑,可妥善控制。目前氣喘治療已有完整系統,多透過門診定期追蹤就可妥善控制。據健保數據顯示,台灣109年1至11月氣喘急診比率為3.4%,住院比率1.3%,其中氣喘病人平均住院天數為6.8天,平均每次住院醫療費用大約為3萬元左右,但14天內因疾病再住院率卻仍有7.1%。李伯璋說,氣喘是一種慢性疾病,它會反覆發作,也可能自行緩解,不能自行緩解的患者若接受適當治療,通常可恢復;但若病況嚴重又未及時接受治療,則可能致命。患者本身是否具氣喘知識及遵從醫囑服藥,成為導致延緩治療或治療不足最重要的原因。為了提升氣喘患者照護能力及改善生活品質,健保署自2001年11月起,推動「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透過醫療團隊,給予完整且正確的衛教資訊,強化病患自我照護的能力,減少急症及併發症的發生。加強患者追蹤及衛教服務,可改善照護品質。李伯璋分享,據健保署最新資料顯示,108年參與該專案的氣喘患者,出院14天內再入院率為5.5%,明顯比整體氣喘患者的7.1%呈現初步成效。也證實加強氣喘患者追蹤管理及衛教服務,提供完整且連續性的照護模式,可改善氣喘患者照護品質。「長期而言,也能有助於整體醫療費用降低。」李伯璋提醒,氣喘患者應具備正確知識,並且在疾病惡化前,做到良好的疾病管理方式,即早掌握造成體質敏感因素,降低外在環境刺激,保持「勤洗手、戴口罩」好習慣。另外,許多氣喘兒家長會害怕讓孩子使用類固醇,李伯璋表示,類固醇藥物只是氣喘治療部分過程,依照醫囑使用,就不用怕副作用。他也建議,氣喘最怕急性發作造成危險,應讓患者隨身攜帶緩解型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
2021-02-27 養生.運動天地
愛健身、注重飲食的物理治療師 不到30卻罹關節炎 她省思:我忘了好好照顧自己
你是不是也覺得「痛並且快樂著」的人生很充實?把一倍時間當三倍用、凡事做到最好,才是對自己的肯定?身為物理治療師,也是健身教練,杜佳蓉卻在27歲罹患類風濕關節炎,人生驟變,才學會:「放慢腳步,愛自己」。愛運動的健康女孩杜佳蓉接受女性健身社群「有肌勵」專訪,透露學生時期就接觸運動,愛打羽毛球、爬山、瑜珈,畢業後從事物理治療師,因工作忙碌運動時間也變得很少,發現體力越來越差,意識到要讓身體動起來維持健康,開始接觸重量訓練、也回到球場上規律打球。幫助病患解決疼痛、復健的過程中,杜佳蓉感慨,很多疾病都是可以提早預防的,很多病人來看時已經退化或老年,根本不想運動了。如果可以在一開始,就鼓勵病患運動,他們的人生會不會一切不一樣?鼓勵病患運動的教練杜佳蓉決心從幫病患復健,到源頭幫助病患開始運動。她考取健身教練證照,推廣預防醫學觀念,鼓勵更多人運動,扭轉未來可能會產生的疾病產生。她的學生橫跨媽媽族群、年輕人、銀髮族,跳脫過往只做瑜珈、有氧,鼓勵更多人開始接受重訓,增加骨質密度。也有部分學生原本就有運動習慣,爬山、跳舞,本身就很健康,但就是體態圓潤,透過重訓練習讓體態變好。人生最好的歲月發病杜佳蓉平常規律健身、注重飲食體態,卻在27歲時忽然全身關節反覆出現疼痛,最後診斷出患有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好發在30歲以後,她卻提早在人生最好的歲月發病,不可思議、挫折外,上下樓梯、穿脫衣等日常活動及工作都受到影響。推廣健康觀念的教練生這樣的病,更嚴重打擊她的自信。該多愛自己「我這麼健康的人怎會生病?」杜佳蓉省思,類風濕關節炎與天生基因有關,會發病主要原因來自飲食和生活習慣、壓力。過去,她工作安排太多、進修、不讓自己有太多的喘息,加上睡眠不足,對自己要求很高,又很急性子,把自己操太累、沒有好好關照自己,導致身體反撲,她開始檢視該怎麼調整生活。發病前三個月,杜佳蓉天天靠吃類固醇維持正常生活。還好,身兼教練和物理治療師,有醫療背景的她,很快就調節飲食、作息;壓力,找尋正確醫療管道,只花3個月就停藥了,維持活動量和正向態度更是找回健康關鍵。自從生病後。她也學習到,人生不要只有工作、要多多愛自己,睡眠要足夠,懂得為身體紓壓。運動過量也會成為身體另外一種負擔,應該追求平衡的生活,讓身心靈都得到平衡。。放慢腳步夢想依然在杜佳蓉如今更懂得重視自己的身體,因為工作也是興趣,讓她更能勇於朝著夢想前進。但是,她現在懂得放慢腳步。多關照自己身體狀況,感到疲憊不逼自己要完成。她也希望透過有肌勵,鼓勵更多人面對生人挫折與挑戰,雖不能訂做人生中的各種際遇,但可以修正態度,來配合人生中的各種狀況。「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02-27 科別.腦部.神經
顏面神經麻痺跟中風怎麼分?三大徵兆看分明!醫師:及早治療助恢復
突發性臉歪嘴大小眼?恐太累引發顏面神經麻痺 莫名臉歪嘴斜、大小眼,甚至一邊眉毛抬不起來?當心是「顏面神經麻痺」警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洪志憲受訪表示,一般認為,顏面神經麻痺可能與病毒感染相關,但明確病因尚未有定論。較為普遍接受的觀點是病毒感染後,造成第7對腦神經──顏面神經發炎,導致神經功能缺損,影響臉部控制能力。 洪志憲醫師指出,由於顏面神經麻痺與病毒相關,當身體疲勞、不舒服時特別容易受到病毒入侵,因此增加顏面神經麻痺的機率。部份病人會在發生顏面神經麻痺前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但並非每個人都有相同情形。整體而言,疲勞、壓力、睡眠不足等狀態,確實較容易發生顏面神經麻痺。 顏面神經麻痺3大症狀?與中風差在單側肢體無力? 臉部出現哪些徵兆時,可能與顏面神經麻痺有關?洪志憲醫師說明,顏面神經麻痺症狀有三大症狀,第一是眉毛無法抬起,病人會感覺無法挑眉;第二是眼皮無法緊閉,甚至睡覺時也持續發生;第三是嘴部控制問題,病人可能無法做出嘟嘴動作。 顏面神經麻痺與中風應該如何區分?洪志憲醫師表示,中風可分為腦幹中風及大腦中風,通常大腦中風較不會出現挑眉、閉眼等症狀,而這三個徵兆較容同時發生在腦幹中風患者身上。不過,腦中風不只影響臉部與嘴巴動作,往往會伴隨較為明確的單側肢體無力或其它複雜的神經學症狀。若加上吞嚥困難、說話大舌頭等症狀,中風可能性就變得相當高。 顏面神經麻痺及早介入類固醇 減少神經發炎助恢復 洪志憲醫師提醒,無論是顏面神經麻痺或中風,只要病人自覺發生異常症狀,及早就醫治療都是最正確的方式。對腦中風而言,黃金3小時內施打藥物,有機會減少中風造成的重大傷害。至於顏面神經麻痺的病人,由於治療沒有特效藥,若能及早介入口服類固醇,降低病毒感染造成的神經發炎,可以幫助後續神經恢復更良好。 此外,顏面神經麻痺的治療,除了及早介入類固醇,臨床上也可能輔以維生素B群。洪志憲醫師表示,B群被認為可促進神經修復,基本上對身體沒有害處,在顏面神經麻痺治療上屬於輔助治療的角色。另外,也要注意因為無法閉緊眼睛,顏面神經麻痺病人可能會併發乾眼症甚至是結膜炎。臨床上會建議使用人工淚液、眼部止癢凝膠,或是睡覺時沾溼棉花、貼膠帶蓋住眼睛,以達到保濕的效果。 顏面神經麻痺多久會好?各年齡層都可能會發生? 洪志憲醫師指出,出現顏面神經麻痺的病人,約85%可在三個月內完全恢復,及早就醫仍是黃金準則。至於坊間流傳的針灸、按摩,因無直接證據可證明療效,需當心緩不濟急,及早介入明確有效的藥物治療是上策。 顏面神經麻痺可能發生於各年齡層,甚至出現在未成年小朋友身上。洪志憲提醒,無論是否年紀大,只要有自覺有相關症狀,出現不明原因的眼歪、眼斜,都應該及早就醫。平日多注意吃得好、睡得好、充足休息、避免過勞熬夜等等,是預防顏面神經麻痺與各種神經疾病共同的保養之道。 今健康精選延伸閱讀: 中風不可拖!每分鐘腦細胞多死190萬個 注意「微笑舉手說你好」三大徵兆 身體缺鎂會影響血壓?專家:血壓、血管等都會受影響,這4種顏色蔬果找得到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2-23 科別.皮膚
洗完頭大量掉髮、頭皮屑爆多? 醫師曝洗髮精「2重要成分」別用錯
根據國外研究顯示,3月是一年中毛髮最多的月份,9月和10月則是最少,所以有些人在秋天會發現掉髮量變多,這種因為季節變化造成的落髮為暫時性,毛囊沒有萎縮,只是進入休眠狀態,毛髮之後就會再次生長。那麼,換季洗髮精怎麼挑?脂漏性皮膚炎 日常作息會影響頭皮皮膚科謝宗廷醫師指出,由於季節交替時溫度、濕度改變,加上現代人在龐大的工作壓力之下,除了生理性的落髮增加之外,容易出現頭皮屑、頭皮癢的「脂漏性皮膚炎」症狀。生活作息不規律、壓力、熬夜等因素會影響頭皮油脂分泌,當油脂分泌多的時候,皮膚上之「皮屑芽孢菌」就會開始大量孳生,導致皮膚發炎、發癢,伴隨著搔抓,使得落髮問題加劇。治療脂漏性皮膚炎 洗髮精這樣挑市面上許多宣稱有抗屑、止癢效果的洗髮精,其實有些屬於藥品,有些則屬於化粧品,使用時要注意。謝宗廷醫師指出,可治療脂漏性皮膚炎的藥品成分如下:▶第一類:抗黴菌成分,可以去除皮屑芽孢菌,包含酮康唑(ketoconazole)、環吡酮胺(ciclopirox olamine)。▶第二類:消炎成分,可抑制頭皮發炎、減少紅腫發癢,此類成分包含、焦油(tar)及含類固醇的洗髮精。含藥品成分洗髮精 使用正確才有效含藥品成分洗髮精的正確使用方式為:先把適量洗髮精擠在手掌,搓揉起泡後壓在頭皮上,再輕輕按摩,停留在頭皮5分鐘後再洗掉,讓有效成分在頭皮充分作用;建議約2~3天使用一次,隔天用一般的洗髮精洗頭即可。食藥署提醒,如果有相關困擾,可以先求診皮膚科醫師,再根據醫師指示選擇含有上述藥品成分洗髮精使用。延伸閱讀: ·白髮染黑卻白得更快? 與老化無關!專家曝變白「真相」 ·頭皮脂漏性皮膚炎是頭洗不乾淨造成的? 完全無關!醫師教日常頭皮保健SOP
-
2021-02-18 科別.消化系統
重要警訊別忽視!糞便檢查有潛血 這種腹瀉不單純
腹瀉伴隨血便,問題恐不單純!三十多歲的王先生是位上班族,去年開始偶爾出現腹痛、腹瀉症狀,原本以為是腸躁症,但到院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卻發現潛血反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竟然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讓王先生大感意外。鹿港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林成行醫師表示,腹痛、腹瀉是腸胃炎典型症狀,一旦出現慢性腹痛、腹瀉、甚至血便就要當心,必須進一步檢查,以確認是腸胃道出血、自體免疫疾病或大腸癌等病因。像上述王先生所罹患的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因腸黏膜持續發炎導致潰瘍而造成出血,嚴重時,肉眼可直接看到血便,但症狀較輕微時,必須透過糞便潛血檢查以偵測出血與否,如未妥善治療,放任腸道出血,可能導致患者貧血、身體愈來愈虛弱。棘手腸炎難確診 五管齊下揪病因發炎性腸道疾病根據發病部位不同區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林成行醫師進一步說明,潰瘍性結腸炎侵犯範圍涵蓋直腸、結腸,深度達黏膜層為主,以連續性病灶呈現;至於克隆氏症侵犯的區域既深又遠,範圍則從口腔、胃、到腸等涵蓋整個腸胃道,其中約七成病灶會發生在小腸,病灶可能深達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層等,以跳躍性病灶表現。發炎性腸道疾病之所以棘手,因為患者症狀時好時壞,又易與腸胃炎或腸躁症混淆,若未提高警覺,可能歷經數月到數年,甚至出現腸道狹窄、穿孔、瘻管、膿瘍等嚴重併發症才得以確診。正因為發炎性腸道疾病病情如此複雜且患者症狀表現不一,現階段無法靠單一檢查確診,醫師需綜合病史、症狀,搭配抽血檢查、糞便檢查、影像檢查、內視鏡檢查以及病理切片,再予以診斷。不只止瀉!黏膜癒合防併發症 才是理想治療目標林成行醫師指出,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並非單純止瀉,而是一場長期抗戰,應分為短、中、長期治療目標,初期為緩解腹痛、腹瀉、血便症狀;中期則應以降低發炎指數、促進腸道黏膜癒合為主;長期則希望病理切片未觀察到發炎現象,達到腸道黏膜癒合以降低併發症風險。發炎性腸道疾病現有傳統治療包含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等,近年隨著生物製劑問世,藉精準治療以減少併發症發生、需要手術的機會。王先生確診後隨即接受治療,腸炎症狀逐步獲得改善,但他卻輕忽潰瘍性結腸炎的嚴重性,任意停藥導致舊疾復發,腹痛、血便症狀再現,必須緊急住院,讓他不敢在任意「自」療。後續治療時,因擔心類固醇副作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卻出現胰臟炎,後來決定改採生物製劑治療,症狀逐漸好轉,後續追蹤,腸道黏膜逐漸癒合,疾病獲得穩定控制。林成行醫師提醒,發炎性腸道疾病雖無法治癒但可以控制,如果自行停藥,未定期回診追蹤,腸炎容易反覆發作,嚴重者恐導致腸子穿孔、纖維化、狹窄,甚至可能癌化;不僅如此,還可能提高腸道外症狀併發風險,如肝炎、胰臟炎、虹彩炎、關節炎、皮膚病變,提醒病友,唯有遵循醫囑、定期回診、規律用藥、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才是「腸」保健康的關鍵。原文:
-
2021-02-17 科別.骨科.復健
足底筋膜炎,光休息不會好!居家做3種運動緩解
50多歲黃先生長期慢跑,最近腳跟痛,休息好久沒跑步也不見好轉,經檢查確診罹患了「足底筋膜炎」。經過藥物、儀器、徒手及運動等綜合治療,黃先生的腳痛問題才逐漸改善。足底筋膜炎是成年人腳跟疼痛常見原因之一,典型症狀是早晨下床第一步最痛,之後會緩解,主要症狀就是腳後跟前方的腳底深處出現劇烈疼痛,有時坐太久起身後也會痛。足底筋膜是在腳底深層一條類似肌腱的組織,經常因不當或是過度運動引起慢性損傷,病理上除了發炎之外,還跟骨內側結節的足底筋膜起源的膠原蛋白變性有關,使得一般急性炎症治療方法效果不佳。「休息或許能避免惡化,但不見得能解除累積性傷害造成的發炎。」5大好發族群:1.高衝擊性的運動員,如跑步、爬山、球類等運動。2.先天體型異常者,如扁平足、高弓足或X型、O型腿。3. 長時間站立工作者。4.鞋子不合腳或缺乏避震緩衝效果設計。5. 身體自然老化,包括肥胖。透過理學檢查,由壓下腳後跟的特定區域,或向上彎曲腳掌(拉伸筋膜)是否引起疼痛進行確診。必要時安排X光檢查、軟組織超音波掃描或磁振造影(MRI),來確認傷病嚴重程度及其他可能原因,例如應力性骨折等問題。足底筋膜炎的治療,一般採口服、注射消炎止痛藥或局部注射類固醇等藥物治療,並搭配熱療、電療、伸展等物理治療。臨床上也常採行局部注射葡萄糖水、PRP等增生療法,或震波療法等。如果保守治療均無反應,可考慮手術治療,釋放足底筋膜。大多數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可以透過居家生活方式調整獲得改善,通常在幾周內即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