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0 醫聲.Podcast
搜尋
醫聲
共找到
112
筆 文章
-
-
2024-06-19 焦點.健康知識+
王柏傑酒駕被抓驚訝稱「前晚喝的」!喝酒後酒精多久會退?2步驟快速算
聯合報報導,藝人王柏傑昨天(18日)下午酒駕碰撞遊覽車進了警局,今天(19日)凌晨他在交保出來後受訪,連續說了好幾次「非常」抱歉,他稱不知前一晚的酒精,可以到隔天下午還測出來這麼多。王柏傑經紀人解釋,「他是在17日晚上喝酒的,第二天(18日)下午是很清醒,完全沒有想到自己體內酒精還沒有散,所以才會開車」。王柏傑再次表明這些都不是理由和藉口,並再次為自己的行為道歉。其實不止王柏傑,不少人經常在被測出酒駕後驚喊「我只喝一二口耶」、「我是很久前喝的耶」…那究竟喝酒後要多久酒精才會消退呢?喝酒後酒精多久才會退?2步驟計算開業腸胃科醫師鄭泓志曾在其臉書粉絲專頁《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談到如何計算酒精代謝速度,他根據「零級消除動力學(zero order kinetic)」,指出人體一小時能夠代謝的酒精量大約為10公克,教大家按照以下兩個步驟快速算出酒後多久能開車上路。根據這樣的算法,以大家很常喝的啤酒來看,你若喝了一罐330毫升的啤酒,至少就要1.65小時才能代謝完,因此謹慎點你應該要2小時後才能開車或騎車了。1.先計算出喝的飲品有多少酒精2.計算出幾個小時能夠完全將酒精代謝完畢.每喝一罐(330毫升)啤酒(5% 酒精),含有酒精330*5%=16.5克酒精,需要16.5/10=1.65個小時才能代謝完畢。.每喝一杯(45毫升)白酒(40% 酒精),含有酒精45*40%=18克酒精,需要18/10=1.8個小時才能代謝完畢。.每喝一杯(150毫升)紅酒(12% 酒精),含有酒精150*12%=18克酒精,需要18/10=1.8個小時才能代謝完畢。(資料來源/臉書粉絲專頁《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不容易醉的人 體內酒精濃度仍高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之前接受《元氣網》「元氣醫聲」Podcast專訪,對於不少人在喝酒睡一覺醒來後,就騎車、開車上路的問題做出解釋,方俊凱說,大部分酒駕班裡的人都是喝酒睡一覺醒來就上路,但忽略了喝酒會造成肝臟發炎,難以代謝酒精,理所當然過不了酒測,「即使不容易醉,體內累積的酒精濃度仍高。」而有酗酒傾向的人代謝完酒精,會出現抖、焦慮等戒斷症狀,此時也不適合開車,若無這些戒斷症狀,代表腦內還是有酒精,因此建議,民眾喝酒完後絕對不要駕駛交通工具,2、3天後再自行上路,對自己及他人安全較有保障。【延伸閱讀】酒後脫序是因酒精中毒?宿醉要怎麼解酒?關於喝酒的8大迷思,專業醫師解惑!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4-03-21 醫聲.Podcast
🎧|斷食善終是加速死還是安樂死?畢柳鶯:怎麼能看著親人臥床10年之久?
長照悲歌不斷,日前更有安樂死之議於立法討論,生命終結之際如何善終,備受國人重視。但台灣病人自主法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率僅1%,不少病人走到生命末期,苦無方式結束維生醫療。部立台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畢柳鶯看到國人的善終困境,出版「斷食善終」、「有一種愛是放手」二本書,她協助罹患小腦萎縮症的母親藉由斷食安然離世,更先後協助157位病人斷食善終。🎧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母親在64歲重病 畢柳鶯開始鑽研斷食善終畢柳鶯行醫數十年,她是一位復健科醫師。在復健科病房中,畢柳鶯看見愈來愈多患者,歷經多重手術、不同治療方式,已無復原潛能,勉強維持生命,生活品質十分低落。面對患者受苦、家人犧牲,自己卻無從提供協助,深感醫療有其極限,「醫師只能救回他們的生命,卻無法讓他們再像常人一樣生活。」而畢柳鶯的母親在64歲確診小腦萎縮症,受盡疾病折磨,母親在發病第一年就告訴旁人,不願臨終時情景淒慘,要求不要插管、臥床,罹病19年間,也不斷提起安樂死的想法。畢柳鶯接觸日本醫師「大往生」一書中,有關斷食善終的觀念後,開始研究斷食善終的進行方式,並與母親分享這項新觀念,在醫師要求裝上鼻胃管時,母親拒絕了,最終透過斷食善終的方式離開人間,過程平順、安適,母親臨走時心情平靜的說「我要去遠行了。」斷食善終主張遭質疑?畢柳鶯對斷食善終的堅持是什麼斷食善終遭主張末期安寧的醫者們大力反彈,認為這有讓病人「被善終」的疑慮,甚至有醫師揚言提告畢柳鶯。她接受聯合報系Podcast節目「元氣醫聲」採訪時大方回應,認為安寧緩和條例、病人自主法立法目的即是希望病人別被無效醫療綁架,減少人生最後一哩路因為疾病引起的痛苦,這是以「人道」為出發點,患者於過程中,會由居家安寧團隊協助,也會完成四道人生:道謝、道歉、道愛、道別。(延伸閱讀:老母親被迫餓了5天後忍不住偷吃⋯專家:斷食善終有倫理問題)畢柳鶯協助斷食善終的157位患者中,以無意識插管臥床患者最多,占89位,由家屬代理決策,病人平均15天後往生;老衰病人次多,共35位,此類患者飲食能力降低,採取方式是不勉強餵食,患者平均17天後往生;其他還包括退化性疾病患者共17位、疾病末期患者16位。「斷食善終是加速死,也是更靈活的安樂死。」畢柳鶯表示,在符合倫理、人道的前提下,加速死何錯之有,反觀醫界以各式維生醫療,讓病人延遲死亡,不僅是造成病人的痛苦、家屬的負擔,及社會資源的浪費,「連家中寵物因病受苦,我們都希望它趕快去天上,怎麼能看著親人臥床10年之久?」斷食善終不是人人適合 並非每位病人申請都能獲准出版二本書加上撰寫部落格,不少民眾湧入畢柳鶯臉書,諮詢斷食善終進行方式。畢柳鶯表示,其實並非每位患者都適合斷食善終。例如自己曾遇過一位中風患者,因鼻胃管、尿管導致嚴重不適,但經過評估,該名患者只要好好進行復健,有機會撤除維生管路,所以勸說該名患者,先積極復健。畢柳鶯表示,即是在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或美國安樂死合法的州別,多數也對使用資格設有嚴苛條件,不是每位病人申請都能獲准,此時斷食善終就是一種「自助安樂死」方式,為無法循管道安樂死的民眾,能夠自利救濟,脫離因病而苦、毫無生活品質的生活。另外,身心疾病患者也是斷食善終的排出對象。畢柳鶯表示,即便在安樂死合法的國家,對心理疾病患者執行安樂死,多會相當謹慎,僅有極少數國家會讓嚴重心理疾病患者申請安樂死,主因是身心疾病有許多方式可以完成治療,若真的沒有治癒可能,才會考慮安樂死或斷食善終。畢柳鶯小檔案現職衛福部台中醫院復健科資深教學醫師學歷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林琮恩音訊剪輯:周佩怡腳本撰寫:林琮恩音訊錄製:周佩怡
-
2023-10-16 活動.活動最前線
【免費衛教講座】Wake Up! 麻醉沒那麼簡單!
活動資訊l 時間:2023年11月26日 (日) 14:00~16:30 (13:30報到)l 地點: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101會議廳(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11樓)l 詳細活動及報名資訊請前往報名連結👉https://reurl.cc/WvNZre#報名資格:依網路報名優先順序決定錄取及備取順位,需待主辦單位確認順序後,以簡訊發送報名成功通知為主一、活動目的人的一生當中,或多或少有可能會碰上需要動手術的時候;除了手術執行的過程之外,手術前的「麻醉」你了解多少呢?我們都認為麻醉是在接受檢查、手術時,可免去恐懼與疼痛順利完成診治的環節。事實上,當你躺在檢查或手術台上,打一針麻醉後,麻醉科醫師的工作才正要開始,麻醉牽涉到「術後是否能醒來」的生死議題,以及「術後多久恢復」的品質問題,是極度專業的醫療行為。任何的治療,都是希望身體更健康,沒有危險可能。世界衛生組織2023年世界病人安全日的目標是「讓病人參與共建病人安全」,鼓勵民眾與醫療團隊溝通,依照期望的安全性、術後恢復時間等考量,制定完善的麻醉安全決策。邀您一同從現在開始認識麻醉,一點都不「麻」煩!二、活動特色【主題演講】從提升麻醉醫療品質談病人安全👩💼講者: 李中月簡任技正/衛生福利部醫事司 在檢查或手術過中,麻醉行為是非常重要,麻醉品質不只關係到病人手術中的安危,也影響術後病情恢復,這需要麻醉團隊的合作及藥物的進步。衛福部已修正「因應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法)第27條規定,8大高風險的美容醫學手術,均需要麻醉專科醫師執行;輕中度鎮靜手術須取得「輕中度鎮靜的鎮靜課程」訓練及認證,目前由台灣麻醉醫學會協助執行,希望民眾在最容易接觸到的醫美手術,也能確保麻醉過程的安全性。透過政府制定麻醉相關醫療政策,改善就醫安全及提升麻醉醫療品質。【專題演講一】 麻醉在醫療行為中的重要角色👨💼講者:余黃平理事長/台灣麻醉醫學會 麻醉醫師在手術中的職責是什麼呢?現今的麻醉概念為全人照護,複雜性的病人愈來愈多,凸顯醫療團隊合作的必要性,必須從術前到術後都有完整照護計畫,確保患者手術或檢查後可以醒過來,且沒有嚴重不適副作用。民眾也需了解術前諮詢評估重要性,以安全為前提與醫師共同決定麻醉計畫。 【專題演講二】 不只是睡一覺那麼簡單 不可不知的麻醉三武器👨💼講者:丁乾坤科主任/臺北榮民總醫院麻醉部麻醉不只是睡一覺那麼簡單!精準麻醉的重點在於麻醉藥物、 麻醉監測儀器、麻醉醫療團隊,三項缺一不可!麻醉藥物分為肌肉鬆弛劑、鎮靜藥物、止痛藥物3種,分別發揮作用,避免抑制呼吸,保障安全性,也不造成肝、腎負擔,減少譫妄、噁心嘔吐發生的機會;而麻醉監測儀器,如電刺激、腦電波監測儀、疼痛監測儀,著重精確辨識病患狀態,改善麻醉品質;更需要與醫師好好溝通,充分了解麻醉的過程與副作用。以上三武器是精準麻醉的關鍵,也是手術室的重要守護神! 【#元氣醫聲PODCAST搶先聽】 🎧|麻醉後粉領族噁心嘔吐、老男人譫妄?北榮醫透露精準麻醉3武器緩解副作用【專題演講三】高風險族群守護神 精準麻醉大解析👨💼講者:陳坤堡部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麻醉部你知道麻醉高危險族群有哪些呢?如果是高齡病患,本身又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相關等疾病,此時麻醉的風險會增加;而肥胖或有呼吸中止症候群者,會因咽喉處狹窄,造成麻醉不易等問題。所以手術前的麻醉諮詢就非常重要,包括平常用藥史、疾病史及過往麻醉的狀況,都需跟您的麻醉科醫師進行討論,一同制定最佳的麻醉方案!三、活動流程*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您知悉並同意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為提供活動訊息相關服務及行銷宣傳目的,得於活動期間與結束三年內蒐集、處理及利用個資。您依照個人資料保護法享有的權利及權利行使的方式,請參考聯合報系(udngroup.com)隱私權聲明。
-
2023-07-26 癌症.乳癌
走出乳癌低潮,朱芯儀感激「揭開傷疤」貴人! 專家:最好的心理照護是傾聽支持
朱芯儀去年生日時宣布罹患乳癌,當時已進行2、3次化療,原本很擔心被拍到頭髮掉光的憔悴照片,選擇鼓起勇氣、主動公開,也因此收到許多幫助,她透露,在最恐慌、徬徨時,在醫院遇到一位回診的癌友,主動向她加油打氣之外,還願意「揭開傷疤」,讓她看手術、乳房重建後的樣貌。朱芯儀近來出書《保留那個快樂的自己》分享抗癌過程,她笑說:「如果(治療)成功,就是紀錄;如果失敗,就是紀念。」看似一派輕鬆,過程艱辛卻非外人能體會。她在孩子面前也從未講過喪氣話,或是交代遺言,淡淡表示:「我不想嚇唬他們。」但在開刀前,向妹妹「託孤」,「我如果怎麼了,要幫我照顧好小孩。」也教導孩子們照顧自己,最小的女兒,3歲時就會幫忙洗碗,相當懂事。治療過程中,「抉擇」是困難的事情之一,因醫生只會告知有哪些治療選擇,但不會幫病人做決定,朱芯儀透露,當時不知道要用什麼方式進行手術,非常心慌,不斷在內心喊話:「好希望有人給我一點訊息。」後來在醫院遇到幫她打氣的癌友,對方還說:「妳敢看(傷口)嗎?」願意到洗手間讓她看甚至觸摸傷口,也為她後來的治療打了強心針,讓她直呼:「真的非常幸運。」對癌症病人說加油,有用嗎?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主任鄭致道日前在《元氣醫聲》Podcast中提到:「近年來,慢慢的癌症治療越來越進步,存活率越來越高,可是我們注意到,存活下來的患者,身心狀況其實不盡理想。」追根究柢,可能是患者一心專注於治療成果,結果陷入焦慮、憂鬱及失眠等情況卻不自知。在Podcast中鄭致道也提到:根據研究,心理照護能夠減少癌症患者的復發、轉移,提升患者配合度,也避免生活品質下降。愈來愈多人開始認同癌症患者要過得「快樂」才有助於治療,很多親朋好友也會替患者加油打氣,「你要堅強!」、「你要為家人著想..」鄭致道解釋,真心誠意的關懷病人一定可以感受,但我們也要允許病人有悲傷難過的時間,也需要有空間喘息,而陪伴就是最好的方式。因此,當你身旁有癌症患者時,最好的心理照護就是傾聽支持。同時,醫療體系也開始加強「心理腫瘤學」的應用。心理腫瘤學起源於二戰期間的美國。1984年,紐約一位女性精神科醫師吉米・霍蘭德(Jimmie C. Holland)聽見身為腫瘤科醫師的丈夫與朋友高談闊論,講述自己的臨床試驗做得多好。霍蘭德忍不住插話詢問,「那病人過得好嗎?」丈夫卻無言以對,說自己只知道新藥非常有效,也因為這件事情,霍蘭德開始投身心理腫瘤學研究。身為癌症病患親友,我們可以做什麼事情來支持呢?有時候,碰到特殊的聚會場合,病友與家屬朋友都需要學習面對,很多親戚朋友都會不知如何關心,反而讓病友壓力更大。學生時期罹患淋巴癌的諮商心理師葉北辰認為,有一種支持叫「保持常態」,有時候維持原有的互動方式反而是一種支持,當然不是要假裝生病這件事情沒有發生,而是帶著生病這個事實如常的互動。葉北辰舉例,平常親戚間不常聊天,卻因家人生病常常噓寒問暖,硬要找話講,反而給彼此壓力;反之,家庭成員互動很頻繁,常常彼此開玩笑,卻突然覺得生病不能再打鬧,家人們的相處反而變得卡卡的。癌友的叮嚀:允許自己對外求救!有癌友曾經在《元氣網》分享自己在治療期間的心路歷程,她特別提到:我在化療期間還是求助心理師。或許很多人認為,癌症治療為優先,心理支持是往後的事,但罹癌至今一年,仍覺得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患者會不斷的在沮喪、無助、孤獨之間徘徊。心理師告訴我,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反應,只是不甘心的念頭仍存在,我還無法像有些癌友認為,罹癌是個「幸運」,可以反省自己的過往人生,至今仍走不到這個境界。在化療期間副作用常讓人孤獨沮喪,疾病的苦與痛他人無法代勞代受,躺在床上望著窗外的天空會放任自己掉淚,當我狂奔至廁所嘔吐或拉肚子時,也會氣到飆髒話。我允許自己悲傷,但當快撐不住時就會對外求救,打電話跟好友訴苦,你要相信你不是一個人,是有人可以陪你,一定可以走出來。參考資料:.家人罹癌後第一個年 避免對病人過度關愛變壓力 .🎧|對癌症病人說加油,有用嗎?當癌症存活率提高,家人該學會的一件事|理事長講堂EP4.我是癌友9/厭世、孤獨、我要活下去:找人聊聊的重要性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03 醫聲.Podcast
🎧|侯友宜二哥侯明鋒守護南迴 不組醫療後援會
台灣不大,但縱身長、偏鄉多,以大武鄉為例,走在一條隨時可能出狀況的南迴路上,往前往後都要開車一小時,才能抵達市區。當汽車還在山路上奔馳,急需救命的病人已經往生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前院長侯明鋒認為,「在醫療的世界裡,不能讓病人沒有醫師看,也不是把醫師一個人丟在偏鄉,讓他孤立無援地苦撐著....。」🎧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總統候選人醫師多 侯明鋒表明默默支持弟弟國內乳癌權威教授、也是外科醫學會理事長侯明鋒有一位知名的弟弟,正是國民黨總統侯選人新北市長侯友宜。侯明鋒日前接受元氣醫聲Podcast專訪,他指出,對於弟弟侯友宜的參選,給予關心及支持,但從以前至今,兩人的公務就彼此尊重而不干涉,未來也將是如此。這一次的總統大選,可能會創下最多醫師參選的紀錄。訪談中,侯明鋒也對於另外兩位具醫師背景的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及柯文哲美言甚多,認為都是很優秀的醫師。護弟心切的侯明鋒,不願讓外界有太多的聯想,澄清自己不會是弟弟侯友宜醫療政策白皮書的起草人。並低調地指出,最近紛紛有醫療人員及民眾,欲透過他給予侯友宜政策意見。他都如實轉達給侯友宜的團隊處理,而自己不會組醫療後援會或動員醫界,就跟平常一樣,雙手合十誠懇的跟大家說一聲:「拜託支持」。低廉健保保費犧牲第一線醫護人員對於醫療改革,侯明鋒認為,大家普遍認為健保做得好,但有個很大的迷思是沒有看到,健保虧待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專業執行獲得健保的給付偏低,犧牲了醫護人員。侯明鋒話峰一轉,「我遇到很多優秀的年輕醫師願意走外科系,但醫療技術想要有開創性,健保給付就應給予合理的報酬,需要給年輕醫師一個未來。」曾擔任醫學中心院長,現今又是外科醫學會理事長,侯明鋒希望從政策面著手,讓第一線的醫事人員可以獲得更多尊嚴,帶動醫療進步。健保議題勢必會成為每一位總統候選人的重要政見,侯明鋒指出,不管誰當選,「當家的」要處理都有難度,健保沒錢是事實,是否要增加保費,這需要大家共同討論。至於日前病友團體提出「癌症新藥基金」,作為乳癌醫師,他覺得是有必要的,而且應該不只是癌症,其他疾病應該也需要新藥新科技的基金。但基金的成立,政府的預算如何編列、企業界是否捐贈挹注、藥界如何支持,這些都需要取得平衡。高醫是最多醫療奉獻獎得主的誕生地侯明鋒語帶期許說,醫療不分顏色、老幼及地區,或像是他一直推動的偏鄉醫療,就是考慮醫方便性的權利。偏鄉病人以前到衛生所看病,都要先問「醫師在嗎?」,更不可能還能挑選醫師。現在,高醫在大武鄉成立類地區醫院的概念,讓原住民朋友有選擇看不同醫師的權利。高雄醫學大學早年曾成立原住民專班,服務偏鄉一直是他們的重要任務,高醫因之成為最多醫療奉獻獎得主的誕生地。近五、六年侯明鋒親自領軍前進台東大武鄉,成立了「大武鄉衛生所暨南迴緊急醫療照護中心」。這個感人故事要從另一個感人故事說起。「當時大武鄉衛生所主任盧克凡獲頒醫療奉獻獎,他得獎後提及需要高醫支援一位急診醫師。當時我覺得應該走一趟大武鄉看看當地的需求,再來評估醫療人力,結果我們訪查後發現,大武鄉衛生所不是只缺一個醫師,是缺一群好醫師。」侯明鋒熱切地說。因此,他號召醫院的主任、教授一起前去服務,努力成立了全台偏鄉醫療可能最佳的模式聚點,至今高醫已有15位專科醫師前往支援過,其中還有5位是教授級。當初盧克凡醫師只是呼求希望有一名急診醫師去大武鄉衛生所,在高醫的支持下,如今不只有一般的內外科可以看,連病人數較少的五官科,如眼科、耳鼻喉科等,都能透過5G直接與高醫的診間連線。長年投入偏鄉醫療 南台灣乳癌第一刀領軍前往大武更難能可貴的是,「大武衛生鄉衛生所暨南迴緊急醫療照護中心」有了24小時的急診,由高醫培訓出來的急診醫師及護理人員駐點,這就像在無人深處的森林裡點亮一盞燈,照亮南迴公路,讓急需醫療的民眾有尋醫求治之處。問侯明鋒,身為乳癌名醫,還曾深耕高齡長照,為何心繫偏鄉醫療猶如心中的軟肋,且如此執著?他笑笑地說,「服務偏鄉本就是高醫的傳統,加上高醫董事長陳建志、校長楊俊毓都非常支持。生命本無價,何況偏鄉民眾也同樣繳稅,患上一樣的病本應享一樣的醫療,從事醫療行業,就應該努力縮短就診的距離!」侯明鋒小檔案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現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教授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林琮恩音訊剪輯:周佩怡腳本撰寫:蔡怡真、林琮恩音訊錄製:周佩怡特別感謝: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
2023-03-03 醫聲.Podcast
🎧|國內頭痛權威也患偏頭痛 一次了解偏頭痛如何舒緩、藥該怎麼吃
偏頭痛雖然不危及生命,卻會讓患者感到相當嚴重的不適。動輒數小時、數日的痛楚,不但讓患者日常生活難以維持,更可能影響其工作表現,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偏頭痛列為20大失能疾病之一,台灣則有近兩百萬人受偏頭痛所苦,盛行率高達近10%。偏頭痛患者真的比較有藝術天份嗎?偏頭痛出現之前有哪些預兆?痛起來就吃藥會不會導致藥效越來越弱?本身也是偏頭痛患者的偏頭痛權威、台灣頭痛學會創會理事長王署君教授,將在本集「元氣醫聲」節目中,為大家解答。🎧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本集重點02:42偏頭痛致病原因竟是它!04:43偏頭痛預兆有哪些,如何辨別?07:12傳授偏頭痛預防小撇步:作息、運動是關鍵,睡太多也不行。11:36國際治療趨勢朝向專一化,除了通用的止痛藥、預防用藥,還有單株抗體藥物。17:41止痛用的使用時機,藥物成分怎麼選?最好一小時內就吃,不必擔心藥效遞減。21:35溫差是偏頭痛剋星?致病機轉與冷熱感受基因有關。23:56頭痛日記幫助診斷,北榮開發專門APP方便記錄。28:11偏頭痛跟藝術的關聯是什麼?畢卡索靈感可能來自偏頭痛光影預兆。👤 本集來賓:王署君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中心主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講座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學歷:國賓州費城天普大學附設頭痛中心進修 (1996)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1988)獎項:第32屆台灣醫療奉獻獎第19屆國家新創獎臨床創新獎美國頭痛學會 Seymour Solomon Presidential Lecture 獎🎙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林琮恩音訊剪輯:滾宬瑋腳本撰寫:林琮恩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台北榮總神經內科
-
2022-12-05 醫聲.Podcast
🎧|「搖滾醫師」李健逢致力次世代基因定序研究:自己的國人自己救!
基因治癌時代來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驅動的精準醫療蔚為風潮。奇美醫院醫學研究部長暨國衛院癌症研究所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李健逢表示,透過基因檢測釐清致癌的基因突變位點、建置本土基因資料庫,可讓癌友有更多機會取得標靶治療等新療法,「自己的國人自己救!」國衛院「精準醫療公私合作聯盟」整合基因檢測產業、國內外製藥界以及臨床試驗平台,透過一條龍的縝密計畫,從檢測工具銜接治療藥物或臨床試驗機會,讓癌友、產業界均受惠。李健逢說,透過蒐集患者接受新式檢測、治療取得的生物資料,在學術上具有重要價值,國衛院已建置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並將設立癌症主題的精準醫療資料庫。🎧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國內部分基因變異 國外少見不同族群面臨的基因突變型態截然不同。李健逢指出,本土基因資料建檔目的,是想了解這片土地、這個族群,不同基因變異所占的比例,以成為未來藥物開發的方向。國內部分基因變異國外相對少見,如肺癌EGFR等,基因資料庫可幫助製藥產業研發適合國人的新藥、新治療方式,亦可作為國外新藥引進時的投資報酬率評估基礎。「基因檢測獲得的資料,理論上是公共財、由國人共同擁有。」李健逢認為,在保障基因資料取用的安全性,以及研究、開發新藥救治癌症患者之間,應取得平衡;在利害關係人均能接受、符合國家規範的前提下,生物資料應被合理的釋出,用於新藥、新治療與新適應症的開發,才能發揮其最大意義。去除個資 保障資料安全性有醫師擔心,境外藥商若取得國人的基因資料,或許會造成國安危機。李健逢則說,國衛院、科技部執行的生物資料庫相關計畫,取得的生物資料原始檔均依法上傳至國家高速網路運算中心,並已去除個資,無法辨識出單一個體;醫研、產業界有資料運算需求時,也需透過國網中心平台進行運算,只能帶走運算後的結果,原始資料須留置國網中心,生物資料隱密性與安全性皆受保障。李健逢指出,NGS是有別於傳統方法學的一系列檢測技術,能夠一次檢測數百萬條基因序列,三天內便可取得檢測結果,幫助患者迅速銜接到治療。他形容,NGS就像街景車,可瞬間捕捉完整街景;傳統基因檢測一次只能檢測約300個鹼基,像是拿著相機一張、一張拍照,並且經過後製剪輯才能夠釐清某地的地貌。NGS要價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尚未納入健保給付。李健逢直言,在健保財務困窘,NGS納保需考量財務衝擊,是否全癌別納保,或僅給付現有標靶治療較多的癌別,尚待討論。透過蒐集更多真實世界資料,亦有助日後NGS納保時,決定納入的癌別以及基因數量。參與計畫 患者有機會獲NGS除了自費使用或藉商業保險協助支付,目前患者取得NGS檢測、並獲得標靶藥物治療的機會之一,是參與國衛院的「精準醫療合作計畫」。李健逢說,癌友只要到與「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TCOG)」合作的逾20家醫療院所就醫,便有機會透過參與相關精準醫療計畫獲得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的機會。在「元氣醫聲」專訪尾聲,李健逢向主持人透露,在大學時期曾參與樂團,擔任電吉他手,可說是位「搖滾醫師」。醫師、樂手的雙重身份,與日前風靡全台的韓劇「機智醫生生活」不謀而合。李健逢表示,自己也是此劇粉絲,已看到第二季。該劇中一位男童接受器官移植救命的劇情一經播出,韓國民眾簽署器官捐贈意願者也跟著上升。李健逢十分認同藉由影劇宣導醫療觀念,並表示國衛院研究人員戮力研究,為促進民眾健康想方設法,若藉由媒體傳播讓國人了解努力成果、在醫藥科技上的新突破,將能增進民眾認同感,也讓民眾了解能夠如何獲得醫藥資源,「讓大家的健康獲得更好的規劃。」延伸閱讀/疾病與它們的起源:精準醫療在台灣李健逢小檔案現職:國衛院癌症研究所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奇美醫學中心醫學研究部 部長奇美醫學中心精準醫學中心精準醫學核心實驗室主任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士)國立中山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博士)經歷:奇美醫院臨床病理科主治醫師奇美醫院臨床病理科主任奇美醫院病理中心部長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製作人:韋麗文 主持人:林琮恩 音訊剪輯:高啟書 腳本撰寫:林琮恩 音訊錄製:滾宬瑋 特別感謝:國家衛生研究院、奇美醫院醫學研究部
-
2022-09-02 醫聲.Podcast
🎧|凍卵成少子化「生機」?黃閔照:增加生育選擇|理事長講堂EP5
「今年1到6月的出生數只有67149人,若以此推估,到年底應該不會超過14萬人。」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在「元氣醫聲」Podcast節目憂心忡忡地說。為何今年新生兒人數連15萬都達不到,原本以為疫情期間,會提高生育率,結果不升反降,黃閔照分析,台灣的婚生子女佔95%,疫情期間大家減少交朋友的機會,婚禮也被延後,每年結婚對數都減少1萬對,新生兒出生率就減少,加上今年適逢虎年,讓生育率跌至谷底。人口紅利一直縮減,對比民國70年41萬新生人數,至今一年減少27萬人。若以今年的出生人數,推算未來7年後的小學班級,將銳減2千班左右,並向上衝擊各級教育機構,最終拉高扶養比,減少勞動力人口,經濟生產量下降,國安危機會愈來愈嚴重。🎧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疫情年未婚者激增反降生育率 35歲可考慮凍卵低生育率起因於未婚人口的增加,適婚者持續觀望,加上職涯規劃、經濟壓力、疫情攪局等等都影響年輕男女結婚生子的意願,但隨著時間流逝,尤其女性等到條件許可,想要結婚生子時,生育功能已被影響,變成想生也要很「拼命」。黃閔照解釋,大概過37、38歲,女性排卵功能明顯下降,卵子品質不好,年齡越高,女性越不容易懷孕,母嬰也得承擔更多健康風險,所以鼓勵女性35歲時,可以考慮凍卵。黃閔照也不建議太早凍卵,因為30歲以下的女性結婚生子的機會大,凍卵的效益較低;38歲以上的女性卵子品質欠佳,且較難取得足夠的卵,即使耗費大量精力與金錢凍卵,效果卻不一定到位。除了年齡,黃閔照表示,癌症、卵巢早衰、子宮異常等生育功能受損的病人同樣可以考慮凍卵,「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都會傷到卵巢儲存卵泡的品質,由於功能不見得會恢復,治療時也一併跟醫師討論是否凍卵。」凍卵非永遠的後悔藥 解凍須考量3件事至於凍卵可以存放多久呢?依技術上來說,卵子沒有保存期限,品質與新鮮的卵無異,僅需依照「人工生殖法」,凍卵10年後,以書面申請延長,但女性身體機能並沒有跟著按下時間停止器,仍會隨時間老化,故不宜過晚將受精卵放回子宮。解凍的時機其實也有倫理的考量。4年前,有名62歲的婦女透過人工生殖成功產子,黃閔照卻感到擔憂,「在國外有的案例是超高齡產婦生完小孩後,得了乳癌,半年、一年後就走了,那將來誰來陪伴這個小朋友?」一但老媽媽的身體撐不過因生產而來的劇烈變化,小孩恐怕落入無人照顧的處境。不過,依照「人工生殖法」規定,想要解凍自己的卵子自由使用是受到限制的,目前只有已婚婦女才被允許,黃閔照說明,因台灣以婚生子女為主,為避免受精卵生下後,父母、扶養權產生爭議,暫時不開放給未婚女性。我懷孕我驕傲!增個管師追蹤母嬰安全凍卵是讓未來保留一線「生機」,而面對愈發嚴重的少子化問題,政府去年7月1日起,也擴大不孕症補助對象,增加產前檢查次數與種類,調升育嬰留停津貼。除了政策加持外,黃閔照還建議,應多方面塑造一個讓孕產婦覺得「我懷孕我驕傲」的環境,也可效法日本,政府編列一筆預算給孕婦自由運用,讓其決定是否要支付高階產檢或母嬰兒用品等等。另外,也需將產檢資料雲端制式化,方便不同醫師根據先前的資料診治產婦,並建立個案管理師制度,掌握其所在地區內的產婦情形,尤其現今產婦高齡化,產生的慢性病機會大,恐危及母嬰安全,個管師就能持續追蹤,利用完整的制度,讓產婦得到即時的醫療幫助。「國家在促進生育方面,不單擴大不孕症補助,也可以討論是否推動代理孕母。」黃閔照說,代理孕母在台灣討論二、三十年了,近年部份國人常砸大錢遠赴國外找代孕者,政府應加速修法,推出符合社會期待的代理孕母法。黃閔照小檔案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現職: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醫務部主任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部主任衛福部優生保健諮詢委員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製作人:韋麗文 主持人:蔡怡真、周佩怡 音訊剪輯:周佩怡 腳本撰寫:周佩怡 音訊錄製:滾宬瑋 特別感謝:台灣婦產科醫學會
-
2022-08-19 醫聲.醫聲要聞
「元氣醫聲」Podcast正式上線!重磅專訪張上淳、康照洲、李龍騰等權威,推動台灣醫療正向改變
元氣網醫聲頻道集結醫藥界重量級意見領袖的採訪,獨家報導名家觀點;專題形式的議題倡議,囊括各癌別癌症的治療、高齡社會、罕見疾病,以及健保制度改革...等,搭起溝通橋樑,推動台灣醫療正向改變。定期推出的民調投票,則讓關心醫藥議題的讀者,能夠與我們互動、表達立場。最新推出的「元氣醫聲」Podcast透過醫藥記者的聲音敘事,用最深入淺出的方式,帶給讀者最實用的健康內容。其中「理事長講堂」系列節目,與醫藥界領袖對談,呈現最新、最即時、最精闢的醫界內幕,以及重量級的專家見解,目前已有三集節目上線。EP01|長輩多重用藥怎麼辦、中西藥合併使用要注意什麼?衛生所半夜開門只因居民被蛇咬! 來賓:李龍騰/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李龍騰理事長行醫超過40年,他深入偏鄉,曾服務的醫療機構包括雙溪衛生所、台大醫院金山分院等,見過形形色色的病患,以及在都市醫院少見的緊急狀況:為了讓居民被蛇咬時能即時取得解藥,他每月往返台北購置各種蛇類的血清備用;年長患者看到他血壓就升高,理事長索性脫掉白袍,讓老人家看病時不再緊張。您是否也遇過這樣的情況:「老人家一天下來,吃了好幾種藥,有的治血壓、有的降血糖,還吃了中藥來固骨頭,保健食品更是一罐接一罐。」李龍騰理事長在本集節目中,將與聽眾分享長輩「多重用藥」、「重複檢查」存在哪些風險,以及中、西藥一起吃下肚,可能因為藥效的「加成」或「抵銷」,對身體帶來什麼危害。邀請您收聽本集《理事長講堂》,一窺李龍騰理事長在偏鄉遇到的奇聞逸事,同時了解該如何透過聰明的小撇步,避免長輩陷入多重用藥的危機。EP02|再生醫療助挽回變了心的細胞!再生三法的前世與今生來賓:康照洲/台灣藥學會理事長蓬勃發展的再生醫療,讓退化性關節炎、糖尿病足、癌症等病患,看到一線曙光。再生醫療是將細胞、基因,用於人體構造或功能之重建或修復,或是用於人類疾病之治療或預防。事實上,再生醫療一度在日本蔚為風潮,吸引許多國人專程前往,也曾氾濫到連國內的坊間美容理髮院也號稱,使用再生醫療幫助回春,但是民眾花費上百萬元後,真的就有效果嗎?安全嗎?為了讓保障民眾,衛福部2018年以《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暫時規範。今年初,衛福部版本的再生醫療三法(《再生醫療發展法》、《再生醫療施行管理條例》、《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亮相,目前正在立法院審議中。曾任衛生署食品藥物局長,現任台灣藥學會理事長康照洲帶你看懂再生三法。EP03|公費後醫系再四年即收攤?台灣醫師人力到底是患寡還是患不均?來賓:張上淳/台灣內科醫學會理事長時隔40餘年,學士後醫學系在今年「復活」,日前卻傳出某校公費後醫系因為無大體老師可用,學生須遠赴花蓮慈濟大學,才能上解剖課程。張上淳說,這三所大學皆屬「新設」後醫系,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教學資源的挑戰。此次三校設立公費後醫系的重點訴求之一,是培育「跨領域」醫學人才,但因採取衛福部公費醫學生一途,有「綁約」規定,學生畢業後需到偏鄉衛生所任職滿6年,把跨域研發人才安排到偏鄉,是否真能讓其發揮所長?邀請您收聽本集《理事長講堂》,了解張上淳理事長對於公費後醫系最直接的想法。元氣醫聲Podcast定期更新 「開卷有醫」書摘同步登場元氣網醫聲頻道將持續擴充內容,將定期更新「元氣醫聲」理事長講堂系列節目;同時,也規劃「開卷有醫」,摘錄權威級醫師新書的重點內容。癌症、高齡、慢性病等大型醫界論壇的專題報導,也將定期推出。敬請讀者持續關注!
-
2022-08-05 醫聲.Podcast
🎧|獨家專訪張上淳:公費後醫系真能成為偏鄉醫療人力、跨域人才的雙重解方?|理事長講堂EP3
「成立公費學士後醫學系並無不可,只要招收學生是為了培育他們將來到偏鄉服務;如果是為了跨域培育智慧醫療人才,這跟偏鄉服務的精神,不是背道而馳嗎?」今年3月,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及國立中山大學「4年制公費學士後醫學系」(後簡稱公費後醫系)開始招生。台灣內科醫學會理事長張上淳,同時擔任台灣醫學會評鑑委員會主任委員,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向來給人溫文儒雅印象的他,面對三所大學藉衛生福利部「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成立後醫系,卻打著跨域人才、發展智慧醫療的旗幟招攬學生,在接受「元氣醫聲」Podcast節目專訪時,忍不住說了重話。🎧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難得的慍色,反映了張上淳對台灣醫學教育及醫療環境的深切關心。事實上,擔任臺大教授期間,張上淳曾獲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獎、優良教學獎等,更曾在擔任醫學系主任期間,推動國內醫學院制度改革,將原本7年制的醫學系,藉由調整原先不連貫的教學內容精實課程,成為現行6年制醫學系,對台灣醫學教育的貢獻有目共睹。「這三所學校成立的是『新設公費後醫系』,有三個重點:新設、公費、後醫系。」張上淳認為,三者應明確區分。他說明,問題其實不在後醫系,而是「新設」及「公費」兩件事,背後各有隱憂:新設醫學系需要投入大量教學資源及師資;公費制度則有學生畢業後須至偏鄉服務的規定,與部分學校強調跨域人才、投入智慧醫療研發的主張,存在矛盾。40年前曾設後醫系 竟成大學生求職備案在美國,要成為醫師的唯一管道,就是在大學畢業後進入學士後醫學系就讀。張上淳指出,除了因為美國教育風氣強調通識教育,也為避免學生在高中畢業後,還未確立志向就一頭栽進需要付出極大心力及時間的醫學教育。為接軌國際,1982年起臺大、1982年,國立陽明大學(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國立成功大學曾陸續開設5年制學士後醫學系,結果除了碩果僅存的高醫,其餘三所皆已停招。至於停招的原因為何?張上淳說,當年各校未如預期,找到比一般醫學系更有學習動機的學生,反而有不少人把後醫系當作失業或追求更高薪資的「求職備案」;此外,進入後醫系就讀的學生多已成家,需要兼顧家庭及孩子教育,無法專心上學,故學習成效不佳。無大體老師可用 新設後醫系教學資源面臨挑戰時隔40餘年,學士後醫學系在今年「復活」。然而,日前卻傳出某校公費後醫系因為無大體老師可用,學生須遠赴花蓮慈濟大學,才能上解剖課程。張上淳說,這三所大學皆屬「新設」後醫系,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教學資源的挑戰。張上淳解釋,一般醫學系前2年是通識課程,第3年進入「基礎醫學」課程,後醫系則是一入學就開始基礎醫學課程。也就是說,三校沒有緩衝時間,本就稀缺的大體老師及解剖學師資,只好與他校共用,或與醫學機構簽訂合約以補足缺口,遑論需要特別設計打造的解剖學教室,「我們在審查評估的時候,就看出他們的軟、硬體其實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張上淳感嘆。跨域人才卻下鄉? 張上淳:不應以公費後醫培養智慧醫療人才這次三校設立公費後醫系的重點訴求之一,是培育「跨領域」醫學人才,發展智慧醫療,以清大為例,該校後醫系特別設有「智慧資訊科技組」,在入學考試時須加考資訊科學科目。然而,因採取衛福部公費醫學生一途,有「綁約」規定,學生畢業後需到偏鄉衛生所任職滿6年。然而,把跨域研發人才安排到偏鄉,是否真能讓其發揮所長?張上淳直言,如果設立後醫系的目的不是讓學生畢業後到偏鄉服務,「就不該利用衛福部的公費醫學生名額。」他擔任召集人的「全國公私立醫學院校院長會議」日前也發表聲明,表示「發展智慧醫療不應以設立公費後醫系解決」。張上淳指出,公費醫學生的本質應是要培養學生的愛心及熱忱,投入偏鄉醫療服務。為達此目的,衛福部除了設有偏鄉醫師留任獎勵,也特別規劃輔導計畫,讓後醫系學生在學期間,親自下鄉了解偏鄉醫療現況,增加偏鄉服務意願;同時,在學生畢業下鄉任職後,也設有回校進修及出國深造的機制。在協助三校規劃招生事宜時,張上淳也提醒,應讓學生清楚明白,公費後醫系的義務與使命,就是要投入偏鄉服務。然而張上淳認為,這三所大學設系目標並不明確,「一方面用公費醫學生名額,一方面又說要招收跨域人才,還特別設立相關組別。」產業界期望資通訊、生技產業與醫學強強聯手,擴大台灣醫療產業、發展智慧醫療,甚至創造另一座「護國神山」,因而產生跨域人才需求。張上淳說,透過醫學系學生在校內修讀雙主修、輔系,是培育跨域醫學人才較好的途徑,同樣可以結合醫療專業,與資通訊等跨域專長。他指出,以臺大醫學系為例,因為是綜合大學,學生利用既有機制申請雙主修、輔系的比例很高。衛福部公費醫師計畫有年限 三所後醫系期滿後恐收攤衛福部設有每年培育1300名醫學生的總額限制,分別配給現有的13所醫學系,若要新成立醫學系招收自費學生,就必須透過繁複的流程,修改現行制度、放寬限額。三所大學透過「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取得醫學生員額,被質疑是為了突破醫學生總額天花板「偷吃步」。「利用公費醫學系的名額,設系的目標就應該是為了幫國家培育去偏鄉服務的畢業生,如果要培育其他的,就不該用公費醫學生。」張上淳直言,除了偏鄉、跨域的矛盾,另一大問題,是公費醫師計畫有年限存在,該計畫共分兩期,本次三校設系適用第二期,根據衛福部資料,計畫期間為民國110年到114年,共計招收750位醫學生。張上淳說,到114年期滿後,若沒有新一期計畫通過,三校的公費後醫系就只能被迫收場。他認為,在此前提下,大學不太可能大量投注教學資源,如此一來,恐將犧牲學生受教權益。設後醫系或為追求國際排名 張上淳盼公費醫回歸服務人群本質針對三校積極爭取成立後醫系的原因,張上淳說,三校都是國立大學,理應不必擔心招生不利,較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為了爭取大學排名,「因為台灣的醫學研究人才很優秀,研究質量高、發表的數量也多。」大學可以藉此提升國際排名。「台灣的醫師人力,大家常說,不是患寡,是患不均。」張上淳說,要長久留在偏鄉服務,需要有很大的愛心,除了生活不便,也因為偏鄉人口少、醫療服務量少連帶導致醫師收入偏低。他希望公費醫學生回歸服務人群的本質,「期待日後有更多醫師,抱持服務的心態,可以幫國家多做一點事情的時候,就去做。」張上淳小檔案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現職:台灣內科醫學會理事長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台灣醫學會評鑑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公私立醫學院校院長會議召集人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林琮恩音訊剪輯:滾宬瑋腳本撰寫:蔡怡真、林琮恩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室
-
2022-08-01 焦點.元氣新聞
資料量最大健康網站 元氣網全新改版4大特色
當身體出現不適症狀時,許多人第一個動作可能是求助「谷歌大神」,但網路訊息真假難辨,如何是好?udn元氣網深知民眾困惑,自8月起全新改版,「即時找新知,及時問元氣」,推出線上課程、三大百科資料庫、疾病地圖、健康俱樂部等嶄新服務,無論問病、養生還是心情療癒、寵物伴侶,都由用戶需求帶路。根據元氣網大數據分析,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每日逾50萬人次造訪元氣網,元氣網是資料量最大的健康網站。而民眾查找元氣網問題中包括:近日酷夏之下的「曬傷怎麼辦?」難言之隱的「痔瘡」、「腰痛」、「性愛」,即使疫情稍退,時令下的問病、養生熱度居高不下,仍是健康意識的最大渴求。「問疾病」瞄準用戶需求,希望提供更符合您的解決方案。以失智症為例,用戶可至「主題圈」頻道,依據「像極了失智」、「大腦健康」、「照護新解方」、「活動這樣排」、「一起來紓壓」、「資源教你用」分類,找到符合您疾病歷程的文章、線上課程。失智旅人粉絲團 分享經驗同時,歡迎加入有12萬失智照顧者群聚的「失智旅人粉絲團」,彼此分享交流照顧難處以及經驗談。此外,元氣網與WaCare健康平台獨家合作失智解方線上課程,讓照顧者只需花20分鐘解決一個照顧問題。自體免疫疾病已位居台灣前三大常見重大傷病,全台約40萬至50萬名病患。據台大醫院資料指出,全台有超過12萬人罹患需終生治療的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包括累計逾30萬病患的「異位性皮膚炎」、有10萬病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天王周杰倫也罹患的「僵直性脊椎炎」、易找上女性的「紅斑性狼瘡」、「乾燥症」,以及比癌症還致命的「肺纖維化」。維持生活品質是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最重要的事,關心這方面議題的用戶可在「主題圈」頻道找到相對應的訊息。還有「慢病好日子」等疾病旅程,從用藥、營養至照顧到您的心情。醫聲頻道 邀權威名醫開講元氣網還為用戶請來權威助陣,「醫聲」頻道不定期邀請名醫、院長等領袖開講,8月有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同時是台北仁濟醫院院長李龍騰,講述早年在雙溪鄉擔任衛生所主任時期的山區行醫經驗,以及對於高齡者多重用藥的提醒;台灣藥學會理事長康照洲則以親民口吻解說,幫助民眾一次搞懂「再生醫療」。全新元氣網改版,用戶您最大。即日起舉辦元氣網影響者線上調查活動,至9月1日零時止,邀請您填寫問卷,提供元氣網未來的線上課程主題設定、資料庫等服務的期待與建議,有機會抽中好禮,於個人臉書換上影響者徽章大頭貼、回傳截圖,成為元氣網影響者,則可再抽萬元精品名牌包。●活動參加辦法與贈品請至元氣網活動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7732
-
2022-08-01 名人.康照洲
康照洲/再生醫療千億商機 需靠三法嚴把關
十年來,再生醫療運用日漸廣泛,從退化性關節炎、牙骨增生療程乃至自體免疫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領域,皆可觀察到再生醫療技術、再生製劑推陳出新。八仙塵爆意外事件,部分燒燙傷病人接受日本「人工真皮移植法」醫治,作法為取得病人身上自體健康皮膚細胞,再送至日本實驗室細胞培養,之後移植回病人燒燙傷區域,治療效果頗為樂觀,更彰顯再生醫療科技已趨於成熟。再生醫療是將細胞、基因用於人體構造、功能的重建與修復,範圍含括再生醫療技術與再生醫療製劑。2018年9月,衛福部公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簡稱特管辦法),開放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自體軟骨細胞移植、自體脂肪幹細胞移植等6項細胞治療技術。由於細胞治療過程牽涉到細胞的處理、培養與儲存,因此醫療機構施行細胞治療前,除了須擬定計畫,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也規定製備細胞場所需符合「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GTP)」規範,該場所也需通過主管機關查核,至於再生醫療製劑則視為「藥品」,規範法源為「藥事法」。由於細胞、基因的結構與傳統藥物化學小分子迥然不同,治療思維迥異於傳統療法,特管辦法上路後,醫療機構執行再生醫療,多需高規格生技實驗室協助,促使生技業者百家爭鳴,千億商機應運而生,品質卻可能良莠不齊,以特管辦法、藥事法為管理法源,恐有不足與不周全之處。衛福部在今年1月公布「再生醫療發展法」與兩項子法,即「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與「再生醫療施行管理條例」草案,合稱「再生醫療三法」草案,目前尚在行政院審議階段。現在執行再生醫療過程,多仰賴主治醫師判斷與建議,而再生製劑的管理、製造、生產與風險控管等每項環節,都需要以嚴謹態度檢視,且需嚴格把關機制,倘若規範過於寬鬆,細胞、基因一旦受外來汙染,再植入人體,或再生醫療製劑遭不當使用,後果不堪設想。試想,正派經營的生技業者為求達到規範標準,可能投資新台幣百萬、千萬於實驗室建置,再生製劑的成本自然較高,另有業者聲稱同款再生製劑以低價即可購得,兩者品質好壞易有落差而衍生糾紛,實在令人擔憂,病患甚至可能受到傷害而求償無門。此外,「再生醫療三法」草案也鬆綁細胞定義,原限制只能使用人類細胞,草案亦將「異種細胞」與「細胞基因的衍生物」納入,代表未來其他動物細胞也能運用於人體疾病的治療、預防。針對這部分,個人認為有點操之過急,目前醫界對於人體細胞、基因的掌握,尚且不夠完全,若將異種細胞植入人體,更難掌握其安全性,未來也可能產生無法預知的傷害與健康風險,建議衛福部、各方謹慎以對,待更充足安全性數據出爐,再行定奪。對於再生醫療三法的訂立,各方皆樂觀其成,期待未來透過更嚴格的把關機制,對正派經營的生技業者、醫療團隊與病患,帶來更具體的保障,如此也可創造三贏局面。(作者康照洲為陽明交通大學藥物科學院院長、台灣藥學會理事長)●元氣網Podcast元氣醫聲頻道開張 更多康照洲談再生三法內容,請看: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2460/6488114
-
2022-07-26 醫聲.Podcast
🎧|回春秘密就在這 康照洲籲以再生醫療三法管理|理事長講堂EP2
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稱『特管辦法』)落日在即,衛生福利部今年有意推動合稱再生醫療三法的「再生醫療發展法」、「再生醫療施行管理條例」、「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以妥善規範細胞治療。對此,台灣藥學會理事長康照洲在Podcacst「元氣醫聲」頻道的「理事長講堂」節目中表示,再生醫療應用廣泛,三法嚴格規範才能保障民眾權益。再生醫療是利用細胞再生的能力,修補人體因老化、生病而受損的器官或組織,例如改善落髮問題、修復雷射術後疤痕、反轉退化性關節炎、癌症免疫治療等等。早年盛行於日本,吸引許多愛美人士或癌末病患前往,後來就連台灣坊間美容理髮院都有提供這種服務,但因衛生與品質不穩定、價錢高昂又成效不明,相關糾紛時有所聞。🎧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八仙塵暴燒出再生醫療潛力 特管辦法暫管待更新直至2014年的八仙塵暴意外,讓再生醫療受到矚目。當時近500人燒燙傷,其中過半為重度患者,體無完膚的傷勢不單增添自體皮膚移植的困難度,加上大量傷患短時間湧入,一度使周遭醫院無法負荷,「那時有個日本團隊拿燒燙傷病患的細胞回去再生皮膚,讓大家覺得『哇!這個技術真的快要成熟了』。」康照洲回憶。而此時的再生醫療已發展出抗癌的CAR-T療法,康照洲補充,「過去有很多疾病因為自體免疫的問題,但是在美國有幾個成功的案例,把T細胞拿出來改造,原先預期病人活1、2年,結果到現在已經超過10年,很顯然這樣的技術是已經被大家認可。」顯示再生醫療具有發展潛力,有必要詳加規範。2018年衛福部頒布「特管辦法」,開放醫療機構擬定實施計畫並經核准登記後,即可略過人體試驗,提供治療給符合適應者的病人。但康照洲指出,此法依舊不完整,「『特管辦法』著重安全性或是自體不會有排斥,但事實上效果還是一直被存疑的。」於是催生出再生醫療三法。細胞來源、授權執照喬不攏 再生醫療三法難產 再生醫療三法是以母法為根本,再分別管理醫療行為與製劑,一但發生糾紛,有別於過往只能從消費者保護的角度介入,三法也會給予生技公司或藥廠醫療處分。不過現在卻因各界意見分歧,三法仍在行政院審議中。由於不是所有醫療機構都有能力設立自己的細胞製備場所,多是改委託生技公司進行細胞修飾,為增加操作場所,促進合作便利性,三法擴大授權不具藥品製造業許可執照的生技公司也可執行。但康照洲擔憂,如此一來製劑的管理安全將會不足,他解釋,細胞從人體取出,外送生技公司處理後,移植到另一人的過程,若是遭到污染,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建議法案應審慎管控各個處理環節與成品品質。此外,草案開放異體非人類細胞作為細胞來源,讓豬隻等其他動物也能培養人體組織或器官,對此,康照洲認為,腳步過於匆促,「我必須講,我們到現在對人還不是很了解,那你要跨物種就會比較危險,有一些未知的狀況。」應等相關知識健全後再來實施。最後康照洲表示,目前台灣已有公司投入發展再生醫療的領域,當技術漸趨成熟,材料愈發多元,在市場競爭之下,療法價錢將更為親民,甚至未來有機會銷往海外,所以台灣藥學會支持以再生醫療三法嚴加控管,往後受惠的不只是產業,民眾亦能享受安全。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蘇湘雲音訊剪輯:周佩怡、林琮恩剪輯協力:滾宬瑋腳本撰寫:韋麗文、周佩怡、林琮恩、蘇湘雲音訊錄製:周佩怡特別感謝:台灣藥學會 康照洲理事長
-
2022-07-23 醫聲.Podcast
🎧|居民因「這件事」需急救 前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半夜急開衛生所大門 |理事長講堂EP1
「當時有人三更半夜到我家找我,我一打開門,竟看到門口站著一位阿伯,手上拎著一條死蛇,很淡定的告訴我,他被這條蛇咬了,該怎麼辦?」居民半夜踩到蛇 李龍騰急開衛生所救治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同時也擔任台北仁濟醫院院長的李龍騰,在接受聯合報元氣網Podcast「元氣醫聲」頻道「理事長講堂」節目訪問時,分享他在北部雙溪鄉擔任衛生所主任時遇到的奇妙經歷。他回憶道,雙溪鄉山上常有蛇類出沒,當時,當地居民可能半夜摸黑上洗手間就會被蛇咬到,像這位阿伯就是如此,阿伯被蛇咬到後,當場把蛇打死,然後就拎著死蛇到他家冷靜求救。🎧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那時,李龍騰一家住在雙溪鄉衛生所附近,一打開家門,看到這場景,他驚覺情況非同小可,馬上帶著阿伯去衛生所進行救治,之後,他取出抗蛇毒血清,馬上為阿伯注射,觀察一小時後,看到阿伯安然無事,才終於鬆了一口氣,這樣的山區行醫經歷,讓李龍騰印象非常深刻。疫情導致人際疏離 長輩多重用藥難察覺除了山區、偏鄉醫療經驗的分享,有多年服務高齡長者經驗的李龍騰也觀察到,在疫情延燒期間,高齡長者錯誤用藥、多重用藥的情況更為嚴重,一旦發生,因為人際互動頻率減少,親友、兒孫也更難察覺。舉例來說,一名年約六十五歲阿伯老感覺頭暈,甚至差點跌倒,但他擔心染疫,不敢去醫院,只好透過視訊向李龍騰訴說不適症狀,李龍騰耐心詢問察覺到,原來阿伯因咳嗽、喉嚨癢去住家附近藥局買止咳糖漿,而他不管藥物標示,竟一口氣將整瓶止咳糖漿喝光,且不只一次,止咳糖漿喝太多的結果,就是引發頭暈副作用。此外,在疫情期間,不少高齡長者因疫情新聞反覆播放、出門、社交互動減少與生活型態改變等因素,產生憂鬱症、焦慮症或恐慌症,甚至有些長者確診復原後,只要感覺自己記憶變差,就懷疑有「腦霧」,或感覺胸口緊緊的、有點痛,便懷疑罹患心肌炎、心內膜炎、心臟衰竭,但進行心電圖檢查、抽血檢查與X光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研判可能是恐慌症引起,而這類現象不在少數。高齡病患治療思維不同 李龍騰:醫師需保有彈性「發現老人家生活型態改變了,或習慣不一樣了,就要特別留意。」李龍騰指出,像有的年長者可能平常很愛說話,突然變得很沉靜,不太理人,或者原本做事嚴謹的年長者突然變得很容易出錯、忘東忘西等,都是警訊,可能是憂鬱症或其他原因造成,建議盡快就醫,接受詳細診斷,以找到背後原因。李龍騰也提醒,當病患邁入高齡階段,疾病治療與診斷思維也要跟著調整,處理方式可能和年輕人、中壯年族群不太一樣,以年長糖尿病患為例,雖然目前糖化血色素正常標準為7,但年長者的體質可能比較敏感,或許在糖化血色素到6或6.5,便開始產生低血糖症狀,因此醫師在疾病治療、控制上,必須保有一定的彈性,並需要隨時觀察、調整,才能真正幫年長者改善健康問題,並兼顧年長者生活品質。Podcast 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林琮恩、滾宬瑋(Daniel)音訊剪輯:林琮恩剪輯協力:滾宬瑋腳本規劃:林琮恩音訊錄製:蘇湘雲特別感謝: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仁濟醫院
-
2022-05-15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手把手實戰經驗分享!居家照護確診患者如何取得新冠口服藥Paxlovid、清冠一號流程一次看
本文撰寫日期為2022/5/15,近期政策變動快速,請以官方資訊為準。本週快70歲屬於高風險族群的爸媽染疫,我自己幫跑確診-視訊看診-藥局領公費藥輝瑞口服藥&清冠一號後,覺得流程的確有複雜……因此寫文章整理經驗,分享給大家參考。尤其,65歲以上、失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族群屬於高風險病人,輕症階段就可以申請「公費」輝瑞口服藥,降低中重症風險,但需要在發病後五天內服藥,這個還有好多符合資格的人不知道啊!家人有高風險因子的真的建議預先了解,以免像我碰到後一團混亂。年近七十、有中風病史的爸爸跟媽媽本週 COVID-19 快篩 / PCR陽性,在兩天內幫他們分別拿了居家照護的中西藥,把經驗整理下來,寫得趕,若有文句資訊誤差請見諒。感染 COVID-19 後若症狀尚不嚴重,多數人都是居家照護,但即使打過三劑疫苗,居家照護不表示你只能在家量體溫/血氧、吃感冒症狀藥、變嚴重了再送醫。COVID-19 陽性居家照護階段,衛福部有提供兩款口服藥物(Paxlovid西藥;清冠一號中藥),這兩款藥都是給輕症患者,「預防」變成中重症 ── 也因此,當知道是陽性後,尤其是長輩或高風險族群(ex. 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失智、癌症等),雖然輕症在家,目標應該要是盡速取得並服用這兩款藥物。尤其,依 TFDA 用藥說明 Paxlovid 只適用「發病5天內」的病人;美國 CDC 建議也是5天內但要盡快(as soon as possible and must begin within 5 days of when your symptoms start)── 因此症狀出現後,就是跟時間賽跑,盡快快篩、確定陽性後盡快取得藥物。綜合比較兩款藥物,都是處方藥,都要經過看診拿到醫師處方箋才能取得:可以看出來,較嚴格的是西藥 Paxlovid ,一定要符合 14 類風險 + 確診才能拿;清冠一號相對寬,需要確診但沒有明文的 14 類風險限制。以我跟家人的考量,因為療效的學術證據前者較多,因此我們的想法是:符合 14 類風險,就請盡快申請 Paxlovid;不符合14類風險,再申請清冠一號。以我家為例,爸爸 68 歲且中風過符合 14 類身分服 Paxlovid,媽媽未滿 65 歲不符 14 類服中藥。以下分享取得 Paxlovid 藥物的步驟:●【STEP 1:確認是否符合限制(是否有可領 Paxlovid 的14類風險因子)】●【STEP 2:取得確診身分】●【STEP 3:預約視訊看診】●【STEP 4:取得處方箋、到核心藥局領藥】●【BONUS說明:若無法取得 Paxlovid,申請清冠一號的方式;以及,若無法取得 Paxlovid、清冠一號,坊間常稱的自費「清冠一號水藥」是什麼?】【STEP 1:確認是否符合14類限制】請看《公費COVID-19治療用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方案》「二、適用條件」, 12 歲以上、體重 40kg 以上、發病五天內,且必須符合 14 類條件之一:最常符合的應該是年齡,只要65歲以上就符合資格了!另外有關孕婦,依領用方案P10因目前沒有孕婦臨床資料,必須是醫師判斷效益>風險、病人同意,才可服用 Paxlovid。【STEP 2:取得確診身分】因為Paxlovid需在發病五天內服用,盡快取得確診身分是非常重要的。請留意,自己做完快篩陽性並不算確診,依目前官方規定,以下兩種方式才算確診:●方式一:去做PCR篩檢,結果為陽性。(可以從疾管署地圖找社區篩檢站預約PCR)●方式二:如果你已經快篩陽,而且你本來就是(A)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正在3+4天的居家隔離/自主防疫 或(B)入境7天內居家檢疫中 ── 只有這兩種情況才不用PCR,可透過視訊看診,拿陽性快篩給醫師遠端確認,取得確診身分。(註:病人不會視訊看診的話,可由家人去實體診所幫確認確診)也因此,如果你是家中第一個快篩到陽性的人,一定還是要出門做 PCR 確診。後續你的親密接觸者則可以只做快篩陽性,透過視訊看診取得確診身分。幫爸爸預約 PCR 時發現小秘訣:很多醫院社區篩檢站可線上預約,即使你現在看到額滿,可以試試重新整理、過段時間再看,通常又會釋出名額,我就是這樣在下午幫爸爸預約到隔天早上 PCR;診所則通常要電話預約,須留意有些診所雖在疾管署地圖上但可能還沒提供服務。做完 PCR 後就是焦心等待,十小時後,在健康存摺確認爸爸的確是 PCR 陽性。好,馬上進入下一關預約視訊看診!【實用分享 - 用自己的健康存摺查家人 PCR 資料】強烈建議大家提早幫家人申請健康存摺眷屬功能。爸爸中風失語症溝通沒那麼方便,且染疫需要休息,我無法一直問老爸有沒有收到PCR陽性簡訊……幸好!我先前有申請看爸爸的健康存摺的權限,用我自己的健康存摺帳號就可以看到爸爸的篩檢資料結果。(申請家人健康存摺權限的方法)【STEP 3:預約視訊看診】雖然取得確診身分,但 Paxlovid 是處方藥,要經過醫生看診;但已確診不能出門,因此目前多是視訊看診,讓醫師遠端幫你開處方箋。健保署官網、衛福部健康益友APP可搜尋視訊看診院所預約,醫院的視訊看診通常很滿,找診所較快,找到可視訊看診的診所後,可以打電話去預約、或臉書/ line 訊息預約。不過……誠實跟大家說,我這次不是照上面流程做。為了確保更快看診跟取得藥物,我是反向先找有 Paxlovid 的藥局,再從藥局詢問視訊看診的診所資訊 ── 我個人覺得這是目前比較有效率的做法。即使你視訊看診完、醫生開了處方箋給你,依據領用方案並不是所有藥局都有 Paxlovid,只能到被歸類為「核心藥局」的藥局領藥。一個縣市目前可能僅有1-2家核心藥局(以2022.5.12自己實測,新北全中永和區有1家、台北大安文山區則沒有)。也就是說,可以視訊看診的診所相對很多,但可以領 Paxlovid 的藥局很少,有些醫師可能因為附近無核心藥局可搭配領藥而降低開 Paxlovid 的意願。因此我實際上是這樣找視訊看診的診所:●先找核心藥局!藥師全聯會的這個網頁可以搜尋你家附近的藥局是不是核心藥局,找到最近的核心藥局後,打電話確認有 Paxlovid 庫存。然後禮貌地請教藥局「附近哪家診所有視訊診療」── 藥局有在發 Paxlovid 的話,會知道處方箋從哪家診所開出來的,因此問藥局哪家診所有在視訊開 Paxlovid 其實最快。(提醒:目前核心藥局電話大多被打爆中,請大家是真的確診要申請口服藥再致電,純諮詢問資訊請不要撥打,減輕藥師負擔)●再聯繫診所預約視訊看診!鎖定看診診所後,就可以打電話/臉書聯繫該診所預約。多數診所現在都是 line 視訊看診,少數用健康益友APP(也算是幸好,我爸失語症、我媽全盲,用 line 還可以、要學一個新 APP 而且他們隔離我還不能從旁協助,是不可能任務……)。要留意看診時病人本人要準備健保卡,醫師會截圖留存。蠻幸運的,我從核心藥局問到的診所在我電話聯繫後一小時內就可以安排視訊看診。這邊要留意,目前診所 line 視訊大多沒法三方通話,因此需要教會爸媽自己加診所 line 跟接受視訊功能。還有很重要的,要提醒爸媽記得告知醫師自己有確診,請教醫師是否符合 Paxlovid 開藥條件 ── 否則視訊完醫師以為你只是有症狀想拿症狀藥,就白忙一場了。【STEP 4:取得處方箋、到核心藥局領藥】看完診了!確診且符合 14 類情形,醫師評估後就會開 Paxlovid 處方箋。這邊要留意處方箋分兩種,會影響到領藥方式。●用健康益友 APP 看診,醫生可以給「電子處方箋」!家人可以直接拿電子處方箋去核心藥局領藥。或是藥局願意的話可送藥到府。●用 line 或其他方式看診,醫生只能給「紙本處方箋」!這時會變成,家人先去跟確診者拿健保卡 → 拿健保卡去視訊的診所實體領紙本處方箋 → 再去核心藥局領藥。我想多數人目前都是走這個方式,我們家也是。在開處方箋、拿藥階段,醫師 / 藥師會確認病人的目前用藥跟 Paxlovid 有沒有交互作用,也會提醒用藥注意事項,例如目前 Paxlovid 是專案EUA使用,因此若服藥有不良反應死亡或嚴重疾病等不適用藥害救濟……醫師藥師會提醒的事情在 Paxlovid 中文說明書、病人治療須知上都有,希望多了解用藥風險的話可自行詳看。大地結束!從爸爸週一有症狀、週二快篩陽性、安排週三上午PCR、當晚知道確診、安排週四上午視訊看診、週四下午我跟先生跑腿去領處方箋 & 去核心藥局拿藥 ── 幸運而順利的讓屬於高風險的爸爸在發病後第 4 天開始服用 Paxlovid。【BONUS說明:清冠一號】那怎麼取得中藥清冠一號呢?先認識一下,依據中藥許可證系統(藥品名稱輸入清冠一號)可以看到清冠一號是「濃縮顆粒」。要取得這個公費的顆粒中藥,流程類似上述 STEP 2~4:取得確診身分後,到中醫師全聯會網頁查可視訊看診的中醫診所清單,先聯繫確認現在有清冠一號庫存再預約視訊,之後就是 line 看診、領藥,差別是中醫診所可直接給藥,不需要像西藥是再找核心藥局。詳細流程可看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的介紹。不過……近期全台清冠一號缺貨,也因此開始出現「清冠一號水藥」,就是中醫拿清冠一號的公開配方以同比例藥材去煎煮的中藥,因此是「藥水」的形式,不是顆粒。須說明,依據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民眾Q&A,自行聲稱是「清冠一號水藥」是違反商標法的,可能比較合適的理解是「這是中醫聲稱用清冠一號相同配方煮出來,不能稱做是清冠一號的中藥藥水」。(說是聲稱並不是不信任中醫診所,而是診所自行調製,不像清冠一號濃縮顆粒是 GMP 中藥廠生產製造)若能理解其性質,且願意自費,一樣可透過視訊看診後自費取得。以我媽媽的例子,她63歲,還沒65歲無法領用 Paxlovid,但因年紀也算大,還是希望可以降低中重症風險;但聯絡了幾家中醫診所都缺清冠一號,且當時快篩陽視訊確診還沒上路,考量盲人媽媽也沒法自行去社區篩PCR,無法取得確診身分下,我們最後選擇中醫診所視訊看診自費不能叫做清冠一號水藥的中藥。五天份共$1200,自費價位給大家參考。最後也提醒,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民眾Q&A說 Paxlovid、清冠一號不必同時服用;我幫爸爸拿藥時,該核心藥局的藥師則建議若有服用清冠一號,需間隔24小時再改成服用 Paxlovid(不過我不確定依據,若有文獻歡迎提供)。小結心得:如文章一開始所說,從症狀開始就是一場跟時間的賽跑。要趕上 Paxlovid 五天大限,有症狀要盡快快篩,看到快篩陽性後要盡快完成上面 4 步驟拿藥。然而預約 PCR 、等篩檢結果、預約視訊看診、找到核心藥局……也都需要時間。我們另外也花了許久跟病人(我爸媽)溝通。在爸媽分別有視覺跟語言障礙的情況下,我跟先生查好資訊後,要再額外口述 / 摘要重點出來給爸媽理解每個步驟的目的,溝通他們的用藥看診意願,畢竟他們才是病人本尊。然而時間壓力下溝通沒法仔細,病人本人心情也可能焦慮讓溝通難度變高,因此非常建議大家若還沒感染,先多跟家人了解本文的選項,模擬若染疫要找的核心藥局 / 中醫診所,決策上可省很多時間,也別忘了快設定健康存摺眷屬功能,節省幫家人查 PCR 、查過往用藥疫苗資訊的時間(有些約診前會要求提供)!OS1:雖然爸媽都打過三劑疫苗,但年紀大還是希望盡力降低風險,既然政府提供輕症居家照護的藥物,也符合資格,當然要努力爭取。目前爸媽都仍在居家隔離中,症狀有減緩,希望他們早日康復。OS2:找藥過程中,感謝有做視訊診療的朋友 P F Lee、某有開 Paxlovid 藥局的藥師提供資訊,銘感五內。▼ 延伸閱讀:Pfizer ── 症狀三天內服 Paxlovid 降低 89% 住院與死亡風險;五天內服藥降低 88% 住院與死亡風險(能盡早用藥當然更好!)(本文轉載自病後人生│一站式服務網,原文網址:【COVID-19】居家照護病人取得「輝瑞口服藥Paxlovid」、「清冠一號」流程(48hr經驗分享))
-
2021-09-15 醫聲.健保改革
共體時艱 健保九月已撥付367億元給184家醫院
疫情二級警戒延長至九月廿日,為讓醫院無後顧之憂,可以全力抗疫,健保署今年第二季先比照前年同期的八成預撥,6月已撥付225家醫院453億元,第三季預撥比例更提高到去年同期的九成,9月9日已撥付184家醫院367億元。健保署醫管組專委林右鈞表示,這是各級醫院協商出來的方式,基於「同島一命」的精神,可以幫助到比較艱困的醫院。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今年5月宣布分三階段挹注健保現金費用,5到6月按照108年同期醫院總額費用的8成一次給付,6月已撥付225家醫院達453億元。7到8月預撥費用比率更提高至109年同期9成,並於9月9日已預撥184家醫院醫療費用367億元入醫院帳戶。即日起,也開始啟動9月費用提前撥付,皆讓醫院較往常更快取得暫付的醫療費用。林右鈞表示,本次採彈性財務分配之預撥醫療費用機制,是以醫院協會提出的總額分配方式為基礎,保障醫院110年第三季收入達109年同期一般服務收入之9成,並以109年同期為上限,餘款再由各分區共管會議依據當地醫療狀況予以分配,這個結算方式由醫院各層級凝聚共識所提出的醫院互助及共體時艱模式。李伯璋舉例說,如果去年同期健保給付醫院100元,今年醫院申報80元,健保結算時會保障補到90元;但如果醫院今年做120元,也只給付100元。林右鈞表示,今年醫院服務量大都低於去年,依此模式對於絕大多數的醫院都有幫補的作用,今年如果還有總額成長多餘的部分,各分區會再按一定規則分配下去,至於診所,林右鈞表示,目前沒有按照去年比例結算的機制,還是依照今年申報的去暫付、核付、結算。健保署會協助衛福部各司署儘速撥付防疫獎勵金、新冠疫苗接種處置費用、獎勵費等,讓醫療院所除健保費用收入外,儘速取得防疫相關費用。110年5月至9月16日止,健保署協助撥付費用達39.89億元,包含協助疾病管制署撥付新冠疫苗接種處置費用及獎勵費用約14億元,維持醫療院所營運現金流。
-
2021-09-14 醫聲.健保改革
部分負擔 病友聯盟:保障弱勢 緩步改革
藥品、檢驗檢查部分負擔從「定額制」改「定率制」,以增加部分負擔,是否可行?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指出,部分負擔是為了健保財務永續運行,應逐年、逐步施行。不過她強調,對於經濟弱勢的患者,應有相對的補助配套,避免造成弱勢者不敢就醫,反而違背健保創立初衷。健保藥物共同擬訂委員會主席陳昭姿透露,健保署原先預計在八月後研擬部分負擔改革計畫(或稱使用者付費),雖因新冠疫情而耽擱,「不過這個問題(部分負擔)沒辦法再放很久了,為了病人、醫療與健保共好。」衛福部社保司長商東福指出,部分負擔不是為了「增加健保財源」,而是「避免醫療不當使用」。他說,健保醫療給付總額明年上看八千億元,其中一部分就是來自部分負擔,但是調整措施會不會導致「因病而貧」,必須小心評估。吳鴻來強調,不能將部分負擔當成唯一解決健保總額不足的方法,因為它仍有「道德風險」。部分負擔調漲後,勢必會增加民眾就醫的成本,而對於經濟弱勢者,將影響其就醫意願,恐衍生其他社會成本。吳鴻來認為,部分負擔當收則收,但應在保障弱勢的前提下逐年、緩步改革。
-
2021-09-14 醫聲.健保改革
提高新藥可近性 讓病人用得到
病患煎熬等著新藥救命,面臨總額成長幅度新低,衛福部社保司長商東福表示,明年新藥新科技預算達卅到四十億元,新藥可近性不會受到排擠,可持續保障病患,並透過合理調整給付條件達到目標。「當新藥有效,病人一定會想用。」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說,作為病人其實很為難,又要擔心健保垮,又怕健保給付太低,藥廠會退出健保市場,影響用藥權益。依健保藥物共擬會議審議經驗,健保新藥申請的生效中位時間為十點七個月,癌症藥新藥則為十八點五個月。健保藥物共擬會主席陳昭姿說,共擬會討論新藥納保三大重點為安全性/相對療效、藥物經濟學、財務衝擊,其中財務衝擊往往是會議焦點。為加速新藥引進,陳昭姿說,新藥給付的務實做法是,健保給付範圍通常比適應症小,也就是「限縮使用」,例如先通過後線或非第一線使用、限制給付療程或期程,在有限的健保資源中,「讓最迫切需要或最具成本效益的病人群可先用到。」但後續仍有機會擴增給付範圍,無論透過降低藥價,或增加協議還款金額,使財務衝擊減至最低。商東福則說,「新藥新科技預算占比雖高,卻是必要,」今年首次將「前瞻性評估」用於健保新藥預算考量中,廠商上網登錄,讓健保署預先了解廠商新藥預計登台時間及療效等細節,以便及早納入評估,加速新藥引進。
-
2021-09-14 醫聲.健保改革
健保總額明年破8千億 成長率新低
明年健保總額最高將突破八千億元,但行政院核定醫療給付總額最高成長率為十一年來新低,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商東福指出,健保總額隨著人民對醫療需求增加而成長,健保將以維持公平、提升效率以及改善健康作為主軸,明年總額成長,新藥預算也配合「前瞻性評估(horizon scanning)」,比往年來得高,只是給付該怎麼給得有效率,成為今年最大的課題。今年健保總額為七八三六億元,國發會審議通過衛福部二○二二年度全民健保給付費用總額範圍,成長率最低為一點二七二%、最高至四點四%,即明年的健保總額將會是在七九三五億元到八一八○億元之間。商東福表示,該用哪一個成長率,即將本月底總額協商過後,才會決定,但可以預期的明年總額應該會突破八千億元。健保藥物共同擬訂委員會主席陳昭姿說,台灣醫療保健支出之GDP占比,從一九九九到二○一九年廿年間,占比自五%提高至六點一%,僅增加一點一個百分比。而台灣健保支出占醫療保健支出五十七%,約占GDP三點四七%。與其他經濟合作暨發展合作組織(OECD)國家平均為八點八%相比,實在相距甚遠。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說,健保總額就像一個籃子,只能裝固定數量的雞蛋,理想上如果可以把籃子換更大當然更好,但從我國健保支出占GDP比率,確實相對其他OECD國家偏低,這是一項不容易達到的事。商東福說,去年起,健保改革的聲浪達到最巔峰,社保司著手開始討論「醫療給付總額中長期改革計畫」,今年搭配健保費率調整一併推出。在有限的總額下,將資源用於投資健康,降低醫療使用,是目前的最大共識。對於投資健康的概念,商東福與陳昭姿不約而同地以C肝新藥為例。陳昭姿說,過去使用干擾素治療C肝,因為副作用太大,病患的遵從性很低,口服C肝新藥治愈率高達九成,在藥物相對療效上是高分過關。在成本效益上,更是超高分過關,原本一個療程高達百萬的藥物費用,在健保署積極議價後,目前降至廿萬元不到,而C肝病患治癒之後,後續肝硬化、肝癌的發生率降低,為民眾買到健康,還可節省後續醫療開支,達到三贏。此外,商東福說,搭配健康照顧政策引導資源有效利用;另,透過各種檢視方式,讓健保給付支付制度更加健全。如讓藥物有退場機制,引進藥物的科技評估,可以從臨床上對藥品、特殊材料或是新醫療服務的效果檢視,健保的投資是不是最佳,也透過品質監測,讓醫療的服務可以變得更好。
-
2021-09-13 醫聲.健保改革
獨/明年住院自付額天花板再調高 單次最多付4.3萬元
衛生福利部9月9日預告修正明年住院部分負擔上限,同一疾病每次住院自付額上限由今年的4萬1000元調高至4萬3000元,全年累計住院自付額上限從6萬9000元調高為7萬2000元,分別調高2000、3000元。衛生福利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商東福表示,這次漲幅並未高於去年,依照健保資料推估,調高天花板之後需多付一些費用的民眾,大約有1萬3400多人,增加部分負擔金額2754萬元。商東福強調,健保對重傷病患者、低收入等弱勢群體均有免除或補助,此次調整的影響有限。商東福表示,天花板的概念是一個配套,希望不要讓經濟困難又有醫療需求的的人不會負擔過重,是根據醫療需求去看,無關他有沒有錢,因此也沒有排富。民眾自付額超過天花板的部分,就由健保署來付給醫院,醫院收到的給付不會改變。這次預告之後會有六十天的搜集外界意見,完成法定程序之後,於明年一月一日生效。商東福表示,去年住院單次及累計自付額天花板分別調高2000、4000元,相較於再之前五年調幅只有1000元、2000元,去年調幅確實創下五年新高。今年分別調高2000、3000元,是根據主計總處2021年8月更新之2020年平均國所得計算。因為2020年和前一年的國民所得相當,經濟有成長,因此這次預告明年調整金額也與今年相當,不過調幅還是沒有高於去年。至於民眾自付額怎麼計算?商東福表示,慢性病房或急性病房住院,依照天數不同,有不同的部分負擔比率,比如急性住院30天部分負擔比率是10%。假設某病人住院期間健保藥費、檢驗費、開刀費等,所有健保給付項目總和是50萬,病人會需要負擔5萬元。由於明年天花板是4萬3000元,超過的7000元,就由健保署來付給醫院。另外,民眾每年度的住院自付金額也會累計,商東福表示,如果某病人明年有次住院發現,累計部分負擔金額已經超過7萬2000元的年度天花板,超過的部分也不用付。
-
2021-09-11 醫聲.院長講堂
郭昭宏養生祕訣/繁忙院務腦袋不間斷思考 靠閱讀、攝影強迫自己淨空
高雄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在病患眼中,為人真誠親切、笑容可掬,是個大暖男,但他自認個性很「宅」,喜歡獨處的時間有書香陪伴,直至幾年前開始接觸攝影,把玩相機間留下珍貴的人像與景物,忙碌之餘,心靈多了滋養與調劑。【延伸閱讀】>>高雄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 展現創新價值 壯大急重症醫療郭昭宏專攻幽門桿菌相關疾病、肝膽超音波、治療性內視鏡、胃腸道癌症,曾於高醫進行學童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調查及推動胃癌防治,40多歲就當上教授。平日他忙於院務,腦袋不斷思考如何帶領醫療團隊精進,但回到家或前往醫院的搭車途中,會把握時間閱讀,平日比較鍾愛經營管理類書籍,偶爾也看武俠小說轉換心境。看到不錯的篇章或理念,也樂於分享。他曾讀到「漸漸的力量」一文,文中指每天只要進步1%,持續一年後會進步37倍,同樣的道理,每天退步一點,一年後就所剩無幾。這些內容發人深省,有助於內在提升。幾年前他接觸到攝影,也開始玩起相機,院長室書櫃即放一台單眼相機,有機會出遊必帶兩支大砲鏡頭,一支專拍人像神韻,一支廣角鏡頭專拍風景,有次看到住家附近澄清湖得月樓上空出現彩虹,與湖中倒影恰如一隻「眼睛」,他馬上以手機捕捉當下,是一天的小確幸。郭昭宏玩攝影不談技術,而談心境,拍到好的鏡頭即樂於分享。「人在愈繁忙的時候,愈要強迫自己淨空,就像養生一樣,心情平靜無雜念時,這種短暫的抽離,就不會讓自己一直陷在繁雜緊繃之中,心情也舒緩自在。」
-
2021-09-11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高雄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 展現創新價值 壯大急重症醫療
「以仁愛為本,輔以精實管理」是高雄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治理院務的核心理念,他將醫院發展願景濃縮成「TOP S KMSH、i PrOVE」兩句標語,以此定海神針帶領醫院展現創新價值。小港醫院是高雄首家公辦民營的市立醫院,1998年起由高醫承接,在地深耕逾20年,近年再與高市府簽第3期興建營運移轉案投資契約,投入興建第二醫療大樓。鼓勵深入社區當志工郭昭宏曾任小港醫院醫務秘書多年,2018年接掌院長,由於醫院位置偏離市中心,服務對象勞動人口居多,他定調港醫的發展為「全人照護暨環境職業醫療特色醫院」,並發起「I-care」計畫,鼓勵員工深入社區當志工,懂工務的可幫弱勢家庭修繕居家,熟藥理的可幫長輩做藥物分類,大家近距離觀察社區需求貢獻自身長才,讓服務更有感。人才培育推出「i PrOVE」「小港醫院是老店,需要價值創新。」郭昭宏接任前兩年推出「TOP S KMSH」,希望港醫做到頂尖、永續經營,「KMSH」是小港醫院英文縮寫,各個字母分別代表技術提升、跨域整合、智慧醫院、全人照護義涵。目前推「i PrOVE」,希望在人才培育、提升效率、價值創新等層面與國際接軌。醫院經營上,採取集中式領導,確定政策後,帶同仁集中火力執行。像港醫設立了環境職業醫學、AI及微生態三大院級中心,由他與兩位副院長洪志興、李書欣帶領同仁鎖定這三大目標衝刺,去年拿下3個國家新創獎,年輕醫師在環境醫學領域發表的論文也獲國衛院青睞,讓港醫成為國衛院南部夥伴。建「咀嚼吞嚥困難中心」港醫在空汙議題也拿到教育部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而因應高齡化,建置「咀嚼吞嚥困難中心」,將篩檢作業標準化,大幅提高鼻胃管拔除率。郭昭宏說,做這塊領域深具意義,去年醫院與大學合作開發的壓舌器也拿下國家新創獎。精實管理縮短醫療流程郭昭宏帶團隊注重溝通,做事講究細節,常跟員工講,「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營運上除做績效考核(BSC),也善用精實管理概念改善臨床實務,像收治中風病人的流程即在精實管理下大幅縮短時間,讓港醫的急救能力達到重度急救責任醫院的標準。郭昭宏表示,醫院附近勞工多,每月收治的外傷人數不比醫學中心少,未來小港醫院努力的目標,是壯大急重症醫療能量。郭昭宏小檔案●現職: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內科教授高雄巿立旗津醫院院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務秘書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視鏡檢查中心主任高雄市健康城市推動中心執行長給病人的一句話●「平時不養生,老了養醫生」,養生其實是件簡單的事,持之以恆做好,健康就會發揮不簡單的成效。
-
2021-09-1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台灣的健保需要您我共同守護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就醫、行醫與醫療政策的檢討」。一位資深醫師冷眼旁觀,點出他所看到的大眾就醫的問題;一位關心醫學倫理的律師誠懇道出他認為醫師行醫應有的修養。非常難得的是健保署李署長在百忙之中回應這兩篇文章,他以台灣濫用健保的真實數據、民眾就醫所需之部分負擔額度非常少,且檢查(驗)並無部分負擔的設計,而提出落實「使用者付費」的制度規劃,搭配弱勢經濟協助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不必要的就醫行為,讓珍貴的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民眾。讓我們傾聽李署長誠懇的呼籲:「民眾、醫療提供者、健保署各司其職,共同守護台灣健保!」台灣醫療使用次數高於世界先進國家台灣健保開辦已26年,國人在健保體系照護下獲得良好的醫療服務,就醫非常的方便,沒有國外就醫的「守門員制度」(病人必須經過家庭醫師轉介才能到醫院進行診療)或過長的「就醫等待期」。全國有兩萬多家醫療院所,其中超過92%與健保署特約,當民眾也很方便使用健保就醫資源,就醫便利固然是個好處,但相對也讓國人一年平均門診超過15次以上,相較世界先進國家高出許多。109年以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為降低感染機率而減少就醫,依據110年6月健保統計數據,民眾就醫次數較109年同期減少29.3%,但醫療費用只減少20.4%;另和108年同期相較,就醫次數減少31.4%,醫療費用也只減少15.9%。疫情減少了民眾就醫行為,這不禁讓我們省思,過去每年平均高達15次的門診就醫都是必要的嗎?其實這高門診次數的現象都是反應人性,民眾在台灣就醫所需之部分負擔額度非常少,且檢查(驗)並無部分負擔設計,這部分也是需要檢討省思,落實「使用者付費」的制度規劃,搭配弱勢經濟協助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不必要的就醫行為,讓珍貴的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民眾。檢查(驗)上傳是避免重複醫療重要策略台灣健保總額每年約有4-5%的成長率,84年健保開辦初期醫療支出大約2,200億元,110年健保醫療費用總額突破7,500億元,已經成長超過3倍。醫療支出遠高於健保保費收入,因此在110年1月1日微調了保險費率,以因應財務短絀情況,調漲保費是開源的作法,但節流等管控設施亦是相當重要,將錢花在刀口上才是真正務實的做法。分析健保醫療費用究竟都花在哪裡?統計多年醫療支出發現,健保支付在醫療人員以專業照顧病患的診療費、診察費等占比逐年下降,而藥費及檢驗(查)占比卻逐年上升。健保總額資源使用會有相互排擠效應,我們應正視醫療費用支出的分配,讓辛勞的醫護人員理獲得更合理的報酬,降低過勞及血汗醫院的情形,讓大家快樂工作,有足夠心力照顧病患。分析109年資料發現,醫療院所執行的檢查(驗)中,大約有230億的額度是沒有上傳檢查(驗)報告資料給健保署的,健保署自102年開始建置「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讓院所間可有效分享醫療資訊,避免重複的用藥及檢驗(查)。身為健保署署長我想提醒大家,健保總額每年都有上限,過多的醫療提供並無法帶來醫療收入的增加,反而徒增醫護過勞的現象,期許醫界能積極配合上傳檢查(驗)資訊這項重要的政策,一起努力降低不必要的醫療支出。為了完成這個使命,我們先前努力爭取經費補助院所光纖費用,讓資訊傳輸更加便捷,現正積極規劃相關雲端工具,讓院所以最低行政成本的方式,有效率地上傳資料,所省下來的醫療費用將可用來調整醫療專業的服務給付,建構更友善的醫護工作環境。國人可運用「健康存摺」照護自我健康我們的高門診利用率也可從醫療費用分析得到驗證,統計發現健保費用有7成花費在門診,只有3成是花費在住院,這跟國外的醫療資源運用統計相反。住院照顧的是比較重症的患者,理應配置較多的資源,而我國卻是輕症的門診耗費了大部分的醫療資源。我們期許國人也能夠正視這個問題,對自我的健康管理負起責任,不要有「逛醫院」的心態,把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健保署從103年開始建置「健康存摺」並持續精進,民眾可以透過「健康存摺」取得個人完整的就醫及健康資料,目前已有超過650萬位民眾擁有自己的「健康存摺」。這個工具讓民眾及醫療人員之間的資訊更加透明,民眾可使用來進行健康照護規劃,幫助醫病決策。民眾若愈能預防疾病或避免惡化,將可拉長健康餘命並降低醫療費用支出,對個人或國家都會帶來助益。自從健康存摺有越多人使用以來,我們持續接到民眾反映健康存摺裡記載了自己沒有接受過的醫療服務,民眾可以向院所或是健保署反應這個情況,讓自己的醫療紀錄更加正確,也期許醫療機構可以正確申報醫療服務。健保署會善盡單一保險人的管理責任,對於虛報、浮報健保費用的醫療院所,絕對勿枉勿縱、杜絕不法,讓這些不應該支付的醫療費用回歸健保總額,用於調整合理的醫療給付,讓醫療服務提供回歸正軌,也讓更多先進的醫療服務能納入健保,真正守護民眾健康。民眾、醫療提供者、健保署各司其職守護台灣健保台灣自108年迄今,已連續3年獲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評比為健康照護指標(Health Care Index)全球第一的國家,除獲國際肯定,109年國人滿意度也高達90.22%,但照護國人健康的醫護人員對健保的滿意度卻大約只有3成。身為健保署一員,我必須鄭重地呼籲,健保是全體國人的,大家都應共同努力維護,健保署須負起良善管理人的責任、民眾須承擔照護自我健康照護的責任、醫界須以民眾最大利益為考量,秉持醫學倫理提供全人的醫療照護服務。唯有大家各司其職,齊心守護台灣的健保,創建三贏的台灣健保,才能讓這國際稱羨的制度永續經營、行穩致遠。
-
2021-09-07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健保給付/泛視神經脊髓炎專家會議1:別讓患者成健保大傘下遺孤
明明罹病人數少之又少,估計全國僅有五百名患者,但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卻未列罕見疾病,甚至被排除在重大傷病之外,有如健保大傘下的孤兒,許多患者未獲妥善治療,在一次次復發後,失明、全癱臥床,景況令人鼻酸。泛視神經脊髓炎是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失調,導致自體免疫抗體反過來攻擊自己體內的中樞神經細胞,重創視神經、脊髓及大腦等組織。為這群少數病友發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共同舉辦「泛視神經脊髓炎」專家會議,邀請各領域專家及病友代表,希望在健保資源分配原則下,提供最佳治療,並減輕病友經濟負擔。易因病而殘 喪失自理能力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如侵犯視神經,患者常在短時間內色盲、視力惡化、視野缺損,有些病友甚至動一下眼球,眼後方就會劇痛;若腦部發炎,症狀更為多樣;一旦侵犯脊椎,則造成行動障礙、感知障礙、膀胱功能障礙,輕則肢體麻痺、疼痛,嚴重時,大小便失禁,甚至半癱、全癱,幾乎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病友代表沈琴惠,發病前為國內某車用電子大廠的財務長,工作壓力沉重,經常加班熬夜,一○七年三月突然雙腿使不上力,緊急就醫,住院期間接受多項檢查,一個月後確診為泛視神經脊髓炎,因為病灶位於胸椎,導致腰部以下幾無知覺,住院臥床三個月。她形容自己是「走著進去醫院,三個月後坐著輪椅出來」。因泛視神經脊髓炎既非重大傷病,也不是罕見疾病,沒有健保給付,出院時已負債一百萬元,如今她領有的身心殘障卡即將到期,未來治療費用仍得自行設法。好發輕熟女 經濟負擔沉重台大臨床藥學所所長蕭斐元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發病時間早,以卅 、四十歲輕熟女居多,一旦罹病,家庭經濟負擔沉重,建議健保署與藥廠協商出合理的給付價格,滿足少數病人的需求。如果治療一段時間後,療效有限,則將健保資源保留給其他病友,用在刀口上。對於病友的悲慘經歷,健保署長李伯璋感同身受,他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在治療上,確實充滿困境,呼籲臨床醫師應主動反映病人治療的困難,大家齊心討論,提供病友的需求。盼放寬給付 將列共擬會議 李伯璋說,健保永遠站在病人角度,盡可能提供最好的醫療,但健保資源有限,必須妥善分配,因此,無法盡如人願,但會盡力改善藥物支付規定,減輕病患負擔。「健保立場當然以病患用藥權益為優先考量。」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簡任技正張惠萍說,共擬會議專家討論給付新藥時,考慮因素包括,藥物成本、相對療效以及臨床急迫性,儘管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人數較少,且生物製劑藥費昂貴,但共擬會議仍會列入議程,討論此案。羅榮昇建議,將生物製劑列為泛視神經脊髓炎的二線用藥,慢性期患者如果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六個月後療效仍不佳,就可嘗試單株抗體生物製劑,初估每年約五十名病友亟需進一步治療。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表示,期盼透過這次座談能結合政府、醫界及病友團體等力量,為少數病友發聲。
-
2021-09-07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健保給付/泛視神經脊髓炎專家會議4:中樞神經被攻擊 體重破百
向來以身材自豪的熟女檳榔西施,在短短兩三個月內,體重從五十公斤,往上飆升,竟然破百,期間總喊著吃不飽,只要可以吃的,就往嘴巴裡塞,吃完就睡,醒來又繼續吃,怪異行徑,嚇壞了另一半,以為是餓死鬼纏身。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表示,該名個案為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在四十歲時發病,持續接受治療,去年一次回診,走入診間,整個人像是吹氣球式地發胖,連他都認不出眼前這個老病號。該患者自述,就是很想吃,食欲像是無底洞,怎麼吃都吃不飽,醒來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東西吃,原本才五十公斤,短短三個月,體重增倍。另一半則在一旁點頭地說,「這真的不可思議,沒看過這麼能吃的人。」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為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突然故障,分不清楚敵我,攻擊視神經、脊髓、大腦等組織,而該名個案因大腦下視丘的飽足神經中心遭侵犯,以致食欲異常,而拚命進食。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與多發性硬化症(MS)有如姊妹疾病,在二十年前被視為同一種類型疾病,直到二○○四年,國外學者在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體內驗出「特定水通道蛋白-四抗體」,兩者逐漸分道揚鑣,遲至二○一五年有了正式醫學名稱。在評量上,以失能指數量表為標準,零至十分,分數越高,症狀愈嚴重,希望病友能在藥物治療下,維持在三點五分,保有生活自理能力,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
2021-09-07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健保給付/泛視神經脊髓炎專家會議3:1年藥費90萬 病友盼伸援
三年多之前,沈琴惠為一家知名車用電子大廠的財務長,年薪一兩百萬,盡管工作忙碌,經常往來大陸、台灣,但那時身體健康,認為可以再拼個一二十年,沒想到一次輕微的腳踝扭傷就醫,改變了她的人生,原本是人生勝利組,在確診泛視神經脊髓炎後,為了治病,還得跟人借錢。今年五十六歲的沈琴惠表示,當時腳踝受傷,在大陸出差之前,趕緊就醫,在待診的過程中,身體突然不聽使喚,明明有尿意,卻尿不出來,超音波檢查發現,膀胱脹大,醫護人員緊急以導管排尿。「很正常的進去看診,怎料這一住院就是三個月。」沈琴惠無奈地說,為了找出病因,做了無數檢查,現在一想起抽取脊髓的痛苦,仍會頭皮發麻。四肢活動狀況愈來愈差,影像報告顯示,胸椎四至六節出現浸潤現象,醫護以尖銳物測試她下半身,竟毫無知覺。經過一個多月的折騰,最後確診泛視神經脊髓炎,胸椎神經遭受攻擊,造成全癱,必須長期臥床,為此,被迫離開工作職場,先生提早退休,全心全意投入照護。沈琴惠表示,確診後接受藥物治療,肢體逐漸恢復知覺,必須長期復健,出院後定期回到醫院接受復健,從躺臥病床到坐上輪椅,整整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咬著牙,苦撐過來,「像是嬰兒一樣,從頭開始學習站立、走路。」沈琴惠說,為增加肌力,到現在仍須每周兩次復健訓練,走起路來,仍頭重腳輕,有如「騰雲駕霧」,彷彿腳跟無法著地,麻煩的是,經常尿崩,且排便困難。沈琴惠表示,這兩三年來,大小便失禁,尿液糞便說來就來,這對重視形象的她來說,幾乎無法忍受,無地自容,所幸先生從旁協助,體恤關懷,才慢慢熬過。但這還不是慘的,胸椎神經病變,引發神經傳導異常,極度痛苦,即使服用止痛藥,還是壓不住,好幾次想一死百了。沈琴惠形容,「就像是一股強大電流往上竄,迅速擴散到四肢,痛到在地上打滾。」,嚴重時,一天好幾次酷刑,睡覺翻身,身體一動,隨即遭受電擊。除了身體疼痛,沈琴惠還必須面對龐大的醫療費用,她說,「常被醫院帳單,追著跑。」光是住院三個月醫療費用就超過七十萬,每星期都會收到數萬元的醫療帳單,原以為醫療保單應該夠支付費用,沒想到,泛視神經脊髓炎不在重大傷病範圍中,只能請領住院理賠。藥費、房貸、孩子教育費用,耗盡手頭上的存款,沈琴惠只好開口向公司老闆借了一百萬元,沒多久,這筆錢就用光了,而公司也因她病假時間過久,影響運作,予以資遣。沈琴惠表示,度過急性期之後,病況逐漸穩定,開始接受免疫抑制劑與生物製劑治療,經濟負擔更為沉重,「光是打針,一年得燒新台幣四十萬元,連同其他藥費,一年治病花費超過八九十萬。」生物製劑一針近五萬元,一年打八針,分成四個療程,每次打兩針,每次刷卡就是十萬,沈琴惠表示,常問醫師「可以只打一針嗎?」,實在快付不出來,答案當然是「不行」從臥床三個月,身體全癱,到現在可正常行走,沈琴惠已經相當知足,感謝家人的支持。龐大的經濟負擔,沈琴惠擔心拖垮了整個家庭,一度想「放棄治療」,但因孩子一句「如果媽媽就這麼走了,一輩子內心難安」,讓她願意豁出去,決定賭一把。與泛視神經脊髓炎共存三年,瞭解其中之苦,這一年多來,沈琴惠積極成立病友團體,初期難度相當高,因為個案實在太少了。她分享自身經歷,呼籲政府能夠有效地運用醫療資源,提升弱勢病友家庭醫療環境,降低社會長期照護成本,重塑病患生命價值。
-
2021-09-07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健保給付/泛視神經脊髓炎專家會議2:新藥有效分配 首重臨床療效
新藥對病人可能是救命希望,但健保資源有限卻未必能夠及時給付。學者認為,新藥給付牽涉到臨床療效和預算有限等難題,要做有效分配,著實考驗主管機關。輔仁大學海量學程助理教授、健康效果暨醫療科技教育聯盟理事陳詠宸指出,健保新藥預算,包含新增診療項目、新藥及新特材,今年約編列卅五億元。若是被歸類為罕見疾病用藥,亦即俗稱的「孤兒藥」,健保總額匡列有「罕見疾病、血友病藥物及罕見疾病特材」,今年編列一一七億元,國健署菸品健康捐每年補助健保一億多元。台大臨床藥學研究所所長蕭斐元指出,健保署一年舉行六次「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去年十二月共擬會議通過多項新藥給付及給付規定擴增,增加財務支出約七點七億元。一年開會六次,一年高推估可能增加四十二億元,但去年新醫療科技預算僅編列卅五億餘元,不足近七億元。蕭斐元指出,台灣藥物經濟暨效果研究學會(TaSPOR)曾做過新藥價值評估研究調查,新藥價值含臨床療效、疾病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病人相關考量、經濟效益及醫療體系可行性等五大面向,調查發現,受訪者認為臨床療效是最重要的面向。但蕭斐元強調,國際藥物經濟學會(ISPOR)曾指出,藥物價值(Value)包括醫療需求、健康影響及生活品質等層面,不是單方面的考量就能達到所謂的新藥價值。蕭斐元說,國內醫療科技評估在分析財務衝擊時,常考量藥費對總成本預算的影響,對於減少回診的相關醫療費用等,雖已適度納入考量,但並非每個藥品建議者都能提供相關數據,這或許值得各界未來參考。陳詠宸指出,英國的醫療科技評估單位NICE建議,希望病人及早取得價值創新的治療,同時在治療重度疾病時,可以更公平地取得這些藥物;前提是要採納更多證據,並且以更好的醫療科技評估預測結果,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
2021-09-06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認定/全身血栓卻只能換血維生?血液疾病TTP病患苦盼納罕病
五十五歲的張玉此,十五年前因工作時臉色奇差,到急診檢查後,發現正常值應為十五萬的血小板數量,在她身上,卻只剩下五千。她緊急接受俗稱「換血」的全身血漿置換術,將體內的血液引流出來,再將捐贈者的血漿打入體內。然而,這卻讓她過敏、紅腫。連自己罹患什麼疾病都不知道的張玉此哭著問,「誰可以告訴我,這是怎麼一回事?」全身紫斑、貧血、意識混亂… TTP五大症狀皆是血栓所致張玉此罹患的疾病實在太少見了,幾經波折,台北慈濟醫院癌症中心主任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高偉堯才告訴她,罹患的是「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這是一種盛行率極低,僅約百萬人分之2-6人的自體免疫血液疾病。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周聖傑解釋,TTP包含五大症狀,其中「血小板低下」與「血管內溶血」,是TTP必須具備的2項條件。血小板低下是引發體表出現「紫斑」的原因;溶血則會讓患者出現貧血。其餘三項病徵,並不一定發生在每位患者身上,包括可能導致癲癇、意識模糊與昏迷的「中樞神經病變」,以及「腎臟問題」和「發燒」。延伸閱讀:搶救TTP之1/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 她7次全身換血延伸閱讀:搶救TTP之6/TTP病患陷困境 應考慮納入罕病保護傘延伸閱讀:搶救TTP之3/臨床醫師也不識 國內至少400患者未診斷國內僅以血漿置換與免疫療法治療,反覆使用恐損及免疫系統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威翰透露,約1~2成的TTP患者會復發,比例雖不高,卻因為誘發TTP的原因至今仍不明,要避免復發,難上加難。TTP屬於急症,目前國內臨床上,多以血漿置換術,緊急救治TTP患者,有時也會合併使用免疫制劑、類固醇,以及特定的生物製劑。周聖傑醫師解釋,血漿置換術是的治療機制,是注入一般人的新血漿,用別人的vWF因子,與活性正常的ADAMTS13,洗去病患體內造成血栓的超大vWF因子。然而,並非接受血漿置換就能完全根治TTP,而是藉由血漿置換,控制病情,延續患者生命。黃威翰醫師感嘆,患者的治療選項中,有些藥物健保並不給付,患者需背負龐大的經濟壓力,且反覆使用血漿置換、免疫製劑、標靶藥物…等,對於人體是很大的負擔。他就遇過一位患者,因多次復發,與TTP反覆糾纏,接受治療卻使體內抗體消磨殆盡,最終因中樞神經感染而去世。延伸閱讀:搶救TTP之5/一到二成血栓型血小板低下紫斑症患者會復發延伸閱讀:搶救TTP之4/病況既兇且猛 緊急血漿置換挽性命醫師盼TTP納罕見疾病保護傘,引進國外治療新希望三軍總醫院血友病中心主任陳宇欽醫師透露,國外已有一種新型的抗vWF抗體,可藉由阻斷血小板與vWF因子結合的藥物,阻止血栓發生,但台灣至今仍未引進。他接著說,有些TTP患者使用國內既有的治療方式,效果並不好,若有機會引進TTP新藥,將能提供患者更有效率的治療選項。 事實上,TTP盛行率雖低,卻遲遲未被納入罕病認列。對此,黃威翰醫師感嘆,TTP確實是很罕見的疾病,應納入罕病保護傘,卻因罕病認定需有遺傳性基因缺陷證據,而困難重重。周聖傑醫師也認為,TTP絕對夠罕見,若能將TTP納入罕病,未來引進新藥物會更容易,「對患者來說是好的。」85歲的醫療奉獻獎得主、台灣血栓暨止血協會創會理事長沈銘鏡醫師更是長年為了TTP的罕病認定奔走,曾接治過一位罹患遺傳性TTP病童的他呼籲,「TTP發生率不高,大眾對這個病也不了解,我認為把它納入罕病也不為過。」延伸閱讀:搶救TTP之2/醫療奉獻獎85歲老醫師呼喊 讓TTP納入罕病
-
2021-08-21 醫聲.院長講堂
莊文嘉養生祕訣/愛吃香蕉 看美劇紓壓
新仁醫院院長莊文嘉平時除了管理醫院外,每天仍安排看診服務,即便忙碌,每周還是會固定運動,因休閒時間不多,習慣在休息時看美劇轉移注意力,飲食不忌口,尤其會定期買香蕉吃,不僅好購入,也有容易消化、調節情緒的優點。工作雖忙,莊文嘉仍維持每周運動三次,每次運動至少一個小時的習慣,他從國小就開始打桌球,求學期間曾參加過桌球隊,平常空閒時也會沿著河濱公園騎腳踏車,除了風景美、空氣好,還很紓壓,可以帶走工作上的勞累。上班看診之餘,平時莊文嘉有空愛看美劇,例如科幻、職人類等,主要是能讓注意力很快的從工作上轉移出來,不會一直想著要怎麼處理醫院或病人的事。莊文嘉也喜歡出國旅遊散心,平均每年一次,傾向找幾個固定的景點或是城市多住幾天,融入當地的生活,感受不一樣的文化衝擊。在飲食方面,莊文嘉坦言,其實他很愛吃,大部分的情況下都不忌口,對他來說,好吃的食物可以振奮低落的心情,增加生命中美好的體驗,減少憂鬱症的發生。最特別的是,他會定期買香蕉來吃,除了一年四季都能買到外,香蕉屬於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容易消化,也可調節情緒。「健康且均衡的飲食相當重要」。莊文嘉表示,吃太多油炸食物容易致癌、太鹹則會傷腎,所以他會少吃油炸和太鹹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