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4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語言治療
共找到
112
筆 文章
-
-
2024-11-24 醫療.耳鼻喉
健保大數據/聽力損失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亞東醫院/突發性聽損需盡快確診 及時治療才能恢復聽力去年度亞東醫院收治6,445名聽損患者,位居全國醫療院所之冠。亞東醫院臨床副教授、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張智銘表示,該院治療聽損的醫療團隊員額超過30人,且擁有最新檢查儀器,患者就診當天就可接受完整檢查,盡快找出病因,給予治療。張智銘指出,對於突發性聽損患者來說,必須掌握治療黃金時間,如能在當天確診,就能提高治療效果,盡可能恢復原有聽力。又如梅尼爾氏症患者,如果不能在發作第一時間確診病因,過了幾天內耳水腫消退再做檢查,就很難做出正確診斷,日後勢必再度復發。在治療聽損上,亞東醫院擁有14名耳鼻喉專任主治醫師、10名住院醫師、5名聽力師、5名助聽器選配師,還有語言治療中心近10人的編制,整個團隊約30多人,陣容之完整,在其他醫學中心也是少見。張智銘表示,門診聽損患者中,男略多於女,原因應是男性工作較常暴露於高分貝噪音環境,加上菸酒機率較高,長期損害末梢血液循環。張智銘提醒,年輕人長期使用塞入式耳機勢必損及內耳聽覺神經,步入中年後聽損風險增加,建議使用耳罩式耳機,所需音量較低,且可隔離背景噪音。醫學中心No.2台北榮總/耳科獨立有專屬病房 專精各類耳疾治療台北榮總去年收治聽損患者6,114人,在醫學中心排名第二。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耳科主治醫師丁冠中表示,該院耳鼻喉頭頸醫學部特色是分科高度專業化,耳科、鼻科、喉科各自獨立,其中耳科專門處理耳科疾病,並有專屬耳科病房,吸引許多聽損患者到北榮就醫。丁冠中舉例,針對慢性中耳炎、中耳膽脂瘤(又稱珍珠瘤)等患者,採取微創中耳手術治療,此手術有別於其他醫院,為顯微鏡及內視鏡雙系統手術。聽神經瘤治療方面,由於屬於顱底腫瘤,需採用側顱底手術,因此與神經外科醫師共同合作,從耳後骨頭(乳突)位置進入內耳迷路途徑,以切除腫瘤。耳科患者進行診斷時,除專科醫師看診,同時有聽力師協助聽力、眩暈、內耳前庭功能、聽性腦幹、腦波等檢查,以加速患者檢查速度,避免錯過治療時機。臨床上,民眾最常出現的耳科疾病為突發性聽力障礙、急性眩暈、急性耳鳴等,建議應盡速診斷治療。台灣已步入高齡社會,明年更將步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達20%,而年長者常有高頻缺損問題,應盡速就醫,緩解聽損問題。區域醫院No.1台北市聯醫/配合聽覺復健計畫 改善長者生活品質健保數據顯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去年收治3,737名聽損患者,位居區域醫院之冠,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徐欣健表示,這歸功於北市衛生局實施「老年聽覺復健計畫」,醫師、個管師、聽力師組成團隊,採取一條龍模式,提供聽損長者最佳醫療服務。徐欣健表示,年齡是造成聽力障礙的最大因素,臨床顯示,65歲以上近三分之一有聽損困擾;年逾70之後,聽力障礙比率可能超過五成。為此,北市衛生局於四年前推動「老年聽覺復健計畫」,研究分析年長者聽損情況,並提供改善方法,成效顯著,上千名年長聽障者在使用了適合助聽器後,大幅提高生活品質。徐欣建表示,該計畫以和平婦幼院區為主要據點,研究團隊包括耳鼻喉科醫師、聽力師、個管師,醫師先確認聽損原因,聽力師檢測聽損狀況,而院區內約四至五家助聽器廠商駐點,就近提供服務。長者返家後,則由個管師電話關懷長者配戴狀況。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年輕人習慣戴耳機,應該選擇具有良好降噪功能的耳機,以過濾外在環境的噪音,並多讓耳朵休息,否則年老時將大幅增加聽損機率。基層診所No.1桃園吳家淦耳鼻喉科/耳科常見主訴頭暈 耳石脫落每月上百人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桃園市中壢區吳家淦耳鼻喉科診所去年聽損就診人數1,198人,為基層診所第一名。醫師吳家淦表示,聽力障礙的人相當多,其中診所又以主訴頭暈的病人最多,其中每個月至少有120位病患來治療耳石脫落復位。吳家淦表示,雖然診所是耳鼻喉科,但他專攻耳科,加上耳科相當複雜,耳鳴、頭暈、中耳炎、外耳炎、耳石脫落等,每個月慕名而來的耳疾病患眾多。吳家淦說,診所專攻頭暈這個項目,頭暈分為暈跟眩,暈的症狀為頭重重、腫脹的感覺,而眩則是會有天旋地轉的症狀。若暈一下就停,或是頭轉到某個角度就暈,很高的機率是耳石脫落,要檢查雙耳各3條的半規管,看是哪邊的耳石脫落造成。吳家淦表示,耳石脫落症吃藥無法根治,必須讓石頭復位,曾經有個車禍病患頭暈了半年,看醫生吃藥都好不了,後來向他求診,治療兩次後,就完全根治。吳家淦說,耳石脫落的症狀,診所有床可以訓練病患,讓耳石回到它該有的位置。不過耳石脫落主要還是看個人的體質,一般治療完後,建議患者不要有劇烈運動,讓耳石穩定就可以根治。112年聽損患者就醫5大院所
-
2024-11-24 醫療.耳鼻喉
聽神經損傷無法靠手術、藥物恢復 只能藉助聽器或電子耳矯正
「我跟阿公講話,阿公都不理我。」七旬男子因聽力退化導致反應慢半拍,逐漸被朋友冷落,就連孫子也不和他交流,讓他非常失落。同樣是七旬的女子,發現女兒對她講話愈來愈大聲、幾乎失去耐心,不解對方「為何態度這麼壞」,經耳鼻喉科醫院轉介後,由專業人士建議配戴助聽器,才逐漸改善母女倆的相處方式。90%以上成人屬感音神經性聽損,無法靠手術、藥物恢復。「臨床上建議聽力損失超過25分貝者配戴助聽器。」科林儀器主任聽力師蔡鋕鑫表示,除了部分傳導性聽力障礙可靠手術恢復,約90%以上的成人聽損都是感音神經性聽損,聽神經損傷無法靠手術、藥物恢復,若聽力損失過大,則可透過手術植入電子耳。至於助聽器種類,蔡鋕鑫觀察,傳統的口袋型助聽器體積大,市面上已越來越少;目前聽損者配戴耳掛型、微型耳掛助聽器居多,由於掛在耳背上,體積雖然小,外觀卻較明顯。耳掛式、耳道型助聽器,依聽損程度與需求而選配。耳內型助聽器包括體積更小的耳道型助聽器、深耳道型助聽器,需要依靠聽損者的耳膜形狀客製化,配戴在耳殼及耳道外側,體積較微型耳掛助聽器更小,外觀較不明顯。蔡鋕鑫說,學齡前的嬰幼兒、學齡後的兒童,由於尚在發育階段,通常建議配戴耳掛型助聽器,隨著身體成長,只須更換助聽器與耳朵的連接端,又稱耳模。至於還在工作的青壯年、退休的老年,會以方便性為出發點,多以微型耳掛式,或依靠耳膜形狀客製化、體積較小的耳內型助聽器為主要選項。聽損已久不習慣聲音,可從一天戴2小時開始適應。由於每個人聽損持續的時間不同,有的老年族群可能長達數年處在寂靜的環境中,聽不到翻報紙、拖鞋磨地、開水龍頭的聲音,一旦配戴助聽器後,反而可能會覺得是噪音而無法接受。為了讓聽損者逐漸適應助聽器,習慣充滿不同聲音的環境,蔡鋕鑫建議,採循序漸進配戴方式,在第一個月的第一周單天戴2小時;第二周單天戴3至4小時;第三周單天戴4至6小時;第四周單天戴8至10小時或更長。聽損者重拾社交生活,能避免失智、減少孤獨感。愈來愈多文獻調查發現,聽損會導致孤獨感、憂鬱感,也和失智症有關。以往的助聽器功能較差、體積也大,難免讓人有「顯老」的感受;不過現在助聽器體積小,功能、舒適度上也不斷精進。蔡鋕鑫說,聽損很像近視,因為度數不同而有差異,老年族群難免覺得聽損是正常老化現象,不當一回事,直到不自覺地將電視聲音開得很大、交流都不回應,家人發現後才就醫並說服配戴助聽器。但隨著國人健康意識高漲、檢查的意願升高,不論是聽損者主動察覺,還是經家人發現,都有增加趨勢。配戴助聽器改善生活品質,也減少家人溝通衝突。上述案例中的男子,原本社交活動多采多姿,因中度聽損加劇孤獨感,所幸經朋友提醒,到耳鼻喉科醫院檢查後,戴上微型耳掛式助聽器,重拾朋友、祖孫情誼。在配戴助聽器一年後,他詢問蔡鋕鑫,「我的助聽器是不是進水了?」蔡鋕鑫才發現,原來他已習慣助聽器在耳朵上的感覺,連洗澡時都忘記取下。另一個案例的七旬女性,因為聽力退化不太敢去菜市場買菜,女兒發現媽媽「怎麼聊天都沒有回應」,導致母女關係緊張。還好心思敏銳的女兒懷疑媽媽可能是因為聽力退化導致反應慢半拍,在戴助聽器後,她才發現對生活幫助很大,也解開與女兒相處上的誤會。助聽器不是愈貴愈好 雙耳戴能平衡音感助聽器價格通常以功能多寡為主要差異,蔡鋕鑫坦言,並非越貴越好,會以聽損者的需求、體驗感受當作挑選指標。除了聽不聽得到,聽不聽得懂也很重要,若聽損問題太嚴重,助聽器雖然能幫助聽到聲音,但對聽懂意思的幫助有限。有些人預算有限,只想配戴單邊助聽器,但蔡鋕鑫指出,雙耳佩戴助聽器,除了幫助身體平衡音感、精準定位聲源,進而幫助識別危險,成為過馬路時對車流、喇叭的來向判斷依據,及遭遇危險時的防禦機制。選配過程中,會讓聽損者知道單耳、雙耳助聽器的優缺點,若只想配戴單邊助聽器,也會尊重對方意願。助聽器常見類型耳掛型助聽器.好操作、不受耳型限制.外觀較明顯.適合所有聽損者耳內型助聽器.外觀較隱匿,需配合耳型客製化訂製.聲音易反饋產生嗶嗶聲.適合輕、中、中重度聽損者耳道型助聽器.在耳道深部幾乎看不見.聲較不適合濕耳患者,選配及維修都比較麻煩.適合輕、中、中重度聽損者聽損不只發生在老年族群,年輕人也容易因為工作、興趣、習慣而導致聽力退化。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聽力受損的程度分為四個等級,聽力損失小於25分貝者為正常,若在26至40分貝為輕度、41至60分貝為中度、61至80分貝為重度,大於80分貝為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聽損患者最多,屬大腦聽覺中樞神經問題。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表示,聽損分為感音神經性聽損、傳導性聽損、混合性聽損,其中感音神經性聽損是內耳或大腦聽覺中樞神經問題;傳導性聽損源於外耳或中耳的構造異常或損害;混合性聽損則為感音神經性聽損、傳導性聽損的結合。若依照發生時間區分,聽損分為先天性、後天性。力博宏說,遺傳的聽力障礙是基因突變導致,有些病毒、疾病也可能導致先天性聽損,包括巨細胞病毒感染、梅毒螺旋菌感染,或胎兒在母體生產時缺氧與窒息、新生兒高黃疸、聽小骨硬化症、先天性耳道閉鎖(小耳症)。力博宏說,人類大腦必須在五歲前接收到聲音的刺激,否則無法發展語言,因此患有嚴重聽損的幼兒須在五歲前植入人工電子耳,並搭配語言治療,往後才能說話。研究:聽力受損每惡化10分貝,失智症風險就會增加。後天性聽損則為胎兒出生後,因種種原因導致的聽障,包括腦膜炎、中耳炎、肺炎、麻疹等病毒感染,或因為外力受傷、噪音刺激、精神壓力、食品藥物作用,包括酒精中毒、化療藥物、抗生素等,及最常見的老化。力博宏表示,一般來說,男性45歲、女性55歲開始,聽力會開始明顯退化,這樣的年齡差距,是因為男女的荷爾蒙差異,女性的荷爾蒙較有保護聽神經的作用。英國的《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指出,失智症的12大危險因子包括:頭部受傷、聽力受損、年幼失學、吸菸、飲酒過量、憂鬱、社交疏離、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空氣汙染、缺乏運動。其中聽力受損每惡化10分貝,失智症風險就會增加。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降低失智症的風險指南包括,體能活動介入、戒菸介入措施、營養介入措施、酒精使用疾患介入、認知介入措施、社交活動、體重管理、高血壓管理、糖尿病管理、血脂異常管理、憂鬱症管理、聽力損失管理。勿過度沉溺聲樂場所等噪音環境中,避免聽力損傷。新生兒通常可由篩檢發現聽損,但有些後天因素造成的聽損則不易被發現。力博宏說,長期處在噪音環境,是近年導致年輕人聽損的主要因素之一,像是在工地、聲樂場所工作的職業傷害,就會使聽力提早退化;另外,常去演唱會、KTV、電影院,與戴耳機聽音樂、看影片的習慣也是危險因子。他建議,不要過度沉溺這類噪音環境中,也別輕忽平時的微小病灶,像感冒、發燒,都有可能造成聽力損失。依聽損程度不同,使用助聽器或電子耳。部分的傳導性聽損,如耳垢阻塞、耳膜穿孔、中耳炎、腫瘤,若症狀較輕,有可能透過手術、藥物等醫療途徑改善或恢復聽力。若為身體機能老化,導致不可逆的聽損,只能透過矯正盡可能恢復聽力,關鍵就是配戴助聽器或手術植入電子耳。力博宏說,聽損患者若可聽到70分貝以下的聲音,可配戴助聽器。助聽器是類似麥克風的輔具,可透過擴大聲音幫助配戴者聽見細微的聲音。不過,他強調,不會強硬建議患者聽損到達何種程度就要配戴助聽器,病患本身的主觀意識和動機,才是最重要的關鍵,若聽損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此時助聽器就成為不得不的生活必需品。人工電子耳為微創手術,術後可於24小時內開機。至於人工電子耳手術方式,是於耳後腦殼經微創手術打開約2.5公分傷口,將電極順著耳蝸的形狀植入耳蝸,並利用耳朵外的聲音處理器接收聲音,再以電訊號方式經聽神經傳至腦幹,重新建立傳導途徑。因手術傷口小,可讓人工電子耳於24小時內開機,加快聽損幼兒語言復健的時間。除了幼兒,成人也可能因耳蝸絨毛細胞受噪音傷害造成聽損;服用抗生素、癌症化療藥物及治療肺結核等耳毒性藥物,或是暴露於有害重金屬等,都可能造成雙耳全聾,必須植入人工電子耳。衛福部近年修訂身心障礙者鑑定作業辦法第八條附表二,放寬輕度聽力損失的標準,6歲以上民眾雙耳整體障礙比率45%至70%,或一耳聽力閾值超過90分貝及以上,且另一耳聽力閾值超過48分貝及以上等條件,就能被鑑定為輕度身心障礙。
-
2024-09-26 焦點.長期照護
中風後吞嚥困難,喝水嗆咳恐致命!5步驟「下巴阻抗運動」練喉嚨
長者喝水要小心!身體狀況不佳的年長者常嗆咳,食物進入氣管後容易引發吸入性肺炎。75歲曾姓阿公中風後喝水及吃飯常嗆到,也常引起咳嗽,並多次引發吸入性肺炎,有致命危機,醫師建議家人考慮鼻胃管餵食,但阿公仍堅持由口進食。求診衛福部彰化醫院復健科,醫師以螢光吞嚥攝影檢查發現阿公咽部力量不足,進行咽部訓練後,改善嗆咳現象,降低風險。衛福部彰化醫院語言治療師顏婧縈表示,身體狀況不佳的年長者常嗆咳,食物進入氣管後引發吸入性肺炎,根據統計,吸入性患肺炎者的死亡率近5成,可以說是年長者的一大殺手,常常讓家人措手不及。而造成嗆咳的原因,很多是因為吞嚥障礙,如果改善吞嚥能力,就能減少嗆咳的發生。顏婧縈說,上述個案在中風後,手腳不靈活,但思緒清楚,在一次喝水後嗆到,引起吸入性肺炎,住院後脫險,後來又斷斷續續發生這類事件,醫師建議家人考慮裝鼻胃管或胃造口,但患者相當反對,他認為自己可以由口進食,堅決不允。吞嚥困難容易引發嗆咳顏婧縈說明,醫師和家屬協商後,對阿公進行螢光吞嚥攝影檢查(VFSS),透過顯影劑,可以看見整個吞嚥的4個期別,包括口腔準備期、口腔期、咽部期及食道期,從食物在口腔中被咀嚼、經過咽部進入食道都可以清楚呈現,有助於語言治療師及吞嚥照護團隊人員了解個案的吞嚥能力。顏婧縈指出,螢光吞嚥攝影檢查發現患者因喉部上抬幅度不足,以及咽部肌肉收縮肌力不足,使得食物易殘留在咽部。換句話說,因為食物吞不乾淨就容易掉入氣管,引起嗆咳,甚至造成連當事人都沒有感覺的靜默式吸入風險。咽部訓練2招減少嗆咳風險治療團隊建議患者進行咽部訓練,包括下巴阻抗運動(CTAR)及薛克式運動(Shaker)訓練,研究證實可改善喉部上抬不足及上食道括約肌運動不足:【下巴阻抗運動】身體坐直,肩膀往後收利用物品,放在下巴底下並夾住(可用手扶)下巴出力內縮(嘴巴閉合),下壓物品維持60秒完成後休息60秒重複第3、4步驟,一組共做3次【薛克式運動】頭不墊枕頭,仰躺在地上雙肩著地,緩緩抬頭看向自己的腳尖當頭抬到最高時,維持靜止30秒至1分鐘再緩慢放下一組可重複3次顏婧縈進一步解釋,咽部訓練可幫助讓咽部肌肉更有力量,並請患者調整進食姿勢,2個月後,咽部力量有所提升,降低嗆咳風險。衛福部彰化醫院復健科主任廖宜新強調,中風患者通常比較著重在肢體的復健,但臨床上,吞嚥困難及嗆咳問題也是非常重要,一旦吞嚥不順,易衍生出吸入性肺炎,不只是中風者,神經損傷者及年長者都要特別注意,可到復健科尋求檢查評估。【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536.html】
-
2024-08-08 醫療.巴金森病
說話小聲 吃飯卡卡 巴金森病吞嚥障礙藏致命危機 專家建議2練習防肌肉退化
「許多巴金森病友等到發生吸入性肺炎送醫後,才發現其實早有吞嚥障礙的症狀。」台中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語言治療師黃瑄湄表示,巴金森病的動作障礙不只影響身體肌肉動作,也會導致說話、呼吸及吞嚥功能退化,輕則講話小聲、含糊不清,重則進食嗆咳,造成吸入性肺炎釀致命風險;建議出現症狀時及早向神經內科醫師反應,轉介復健科醫師和語言治療師評估,安排臨床吞嚥評估和吞嚥攝影檢查,藉由提早積極訓練肌肉,幫助延緩退化的速度。同時,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避免細菌因為嗆咳到肺造成嚴重吸入性肺炎。不只影響肢體動作 說話吃飯困境加速退化巴金森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第二大腦神經退化疾病,國際研究指出,病友多於55至60歲間發病。典型的動作障礙常見手抖、小碎步與走路不平衡等,但隨病程發展,語言、呼吸及吞嚥功能也可能開始退化。黃瑄湄分享,口腔肌肉與控制說話的發聲系統有關,也會同步影響肺活量、喉嚨肌肉和聲帶動作。一旦退化,病患就會出現說話小聲、難調整語速、感覺話堵在嘴裡或字擠在一起等狀況。然而,更大的危機是口腔與喉嚨肌肉退化引起的吞嚥障礙。吞嚥功能退化時可能使巴金森病友容易流口水,進食速度慢,喝水、進食易嗆到,食物卡在喉嚨或有異物感,也無力咳出,這些不僅減少病患喝水、進食意願,長久下來也會導致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甚至罹患肌少症。後期,病友們可能會因為反覆的嗆咳,而將液體、食物以及口咽部的致病菌帶入肺部,抵抗力降低而造成吸入性肺炎,嚴重便會造成死亡。睡不好嗆咳更危險 坐姿與口腔清潔要到位黃瑄湄說,部分巴金森病友會合併有睡眠障礙症狀,因此,若病友已出現吞嚥困難的狀況,再加上睡眠品質不佳導致日夜顛倒,在用餐時一半睡著,都會增加嗆咳風險,另外分心吃飯配電視也應要避免。建議巴友在用餐時姿勢應要穩正,精神要好,若有意識到異物,才能及時咳出。她也補充,口腔不潔也是巴金森病友可能發生肺炎的原因之一。因口腔與腸胃道一樣有分好、壞菌,巴金森病友可能因口腔、喉部肌肉退化造成食物殘留仔在口腔和咽部,病友們往往不易察覺殘留在口腔、喉嚨的食物,時間久了這些殘留就容易滋生細菌。若平時少注意口腔清潔,形成牙菌斑或造成蛀牙疼痛,此時嗆咳將使壞菌進入肺部,引發吸入性肺炎,增加死亡風險。自我觀察變化 還可提早開始練習肌肉強度「大部分病患不容易判斷自己的病況,一旦有相關症狀,就應及時向醫師反應。」黃瑄湄表示,出現吞嚥障礙的巴金森病友經由神經內科醫師轉介至復健科後,語言治療師會進行臨床吞嚥評估以及吞嚥影像檢查,又分螢光吞嚥攝影檢查(VFSS)或吞嚥內視鏡檢查(FEES),觀察吞嚥過程是哪部分有異狀,再交由語言治療師針對困難進行客製化訓練。黃瑄湄分享,曾在一場巴金森病友會中透過「紅綠燈」方式,請巴金森病友自評吞嚥功能的狀況,透過後續檢查,發現大部分病友都高估自身狀況,甚至沒有察覺自己已出現吞嚥困難的症狀,她建議,病友與家屬可以透過觀察日常中的細微變化,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一旦出現說話變小聲、吞嚥問題,提早與主治醫師反應進行後續治療與控制。也鼓勵在還未出現症狀時,病友平時可在家可以透過幾式簡單的日常練習,鍛鍊口腔與喉嚨肌肉的強度,延緩肌肉退化的速度:●吞嚥練習:第一式:「微笑」練習:把嘴角向兩旁拉開,拉得愈開愈好,維持 5 秒鐘。第二式:「吐舌」練習:把舌頭往前伸,伸得愈遠愈好,維持 5 秒鐘。 第三式:「123 喝水」練習:喝水時頭保持直立,先喝一口水,用力含著,數到 3 用力吞。●發聲練習第一式:張大嘴型念出「妹密賣摸姆」,每個音都誇大嘴形,拉高音調,想像自己的聲音可以投射到非常遠的地方,總共練習 5次。第二式:張大嘴型發出「阿」的聲音,並拉長聲音5秒,同樣想像自己的聲音傳得很遠,總共練習 5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08-08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如何避免快速退化?新治療、藥物、症狀延緩一次看
罹患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數年,已持續吃藥這麼久,行動卻不見起色,除了綁垃圾袋、繫鞋帶穿襪等日常生活愈來愈困難,還常因腿軟等症狀站不穩跌倒,家人嘮叨「要活就要動」,其實對罹病多年的病友來說,他們並非不想走動,而是動不了,既擔心病情惡化,又氣自己,好沮喪……巴金森病最新治療建議有哪些?擔心副作用怎麼辦?有哪些招式可以幫助症狀延緩,改善腳無力?病友三大困境一次看。在這篇文章你可以看到📍巴金森病吃什麼能有效改善症狀?有什麼最新治療建議?📍巴金森病吃藥擔心副作用,不能停藥嗎?📍巴金森病腳無力、走路不穩,可以改善嗎?📍回想罹病前,自身有哪些症狀,其實是巴金森病的前兆(前驅症狀)?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社群與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姐妹社團合作,發起全台第一份巴金森病友生活經驗大調查,並邀請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高雄市聰動成長協會、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等病友團體推廣。本次調查以線上填答的方式進行,總計回收1057份有效樣本,其中約七成五為巴金森病友、家屬或主要照顧者。受個資法保護與尊重病友隱私,或因巴金森病友行動不便等因素影響,調查以自願填答之巴金森病友與家屬為對象,且回覆對象偏向活躍於數位行為之病友及家屬。此外,本次調查結果,病友罹病期別多以早、中期為主,協助指導該調查的台大醫院神經部教授吳瑞美推測,可能與中晚期病友對於線上調查的數位應用落差有關。吳瑞美表示,不同病程及罹病年份的巴金森病友,會出現的症狀及所需的治療都有所差異。每位病友對於藥物或手術治療的反應也不同,因此,在治療上需要配合病人的年紀、罹病期別與症狀表現、以及是否有其他共病等狀況全方位考量,量身打造治療方針。根據調查結果,吳瑞美期待以巴金森病友及照顧者常面對的疑問與困擾,提供大方向、原則性的參考指引,然而,不同期別的病友困擾各異,並非每個病友都會遇到一樣的狀況,透過規律回診,與醫師一同找出最適合的治療與照護方式,是延緩疾病退化最重要的觀念。本次調查反映巴金森病友常有外出行走障礙、藥物副作用、藥效減退等三大困擾,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綜合整理元氣網過去之相關報導,將巴金森病各專家分享重點一次看:【困擾一】巴金森病吃什麼能有效改善症狀?有什麼最新治療建議?有三成五的病友出現藥效時好時壞的情形,且僅有兩成病友做過「藥效減退自評表」巴金森病友可能曾在症狀相當輕微時,使用B型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MAO-B Inhibitors);隨著病情進展,腦內自體分泌的多巴胺會減少,藥效需求也就增加,多數病友使用的藥物,大致可分為兩類:以直接補充多巴胺的左旋多巴(Levodopa, L-dopa)及刺激多巴胺接收體的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Dopamine Receptor Agonists, DA)。根據2023最新發表的《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巴金森病治療建議》,早期巴金森病患者的用藥,在大於60歲至70歲以上病患因對副作用的耐受程度較低,建議優先使用左旋多巴;而在60歲(含)至70歲以下病患,則建議使用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台北神經醫學中心教學副院長葉篤學表示,雖然因應患者體質不一,部分患者使用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可能出現姿勢性低血壓、異常衝動等副作用,但也能避免過早出現如異動症等會為病友生活品質帶來影響的運動併發症。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神經內科首席主任巫錫霖表示,若藥效減退、波動或藥物副作用太強烈,影響病人行動能力或生活品質,就須考慮手術治療。目前巴金森病的手術治療包含:深腦刺激術(DBS)及經顱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又稱神波刀、醫薩刀,目前只核准本態性震顫以及以震顫為主的巴金森症)目前手術以深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為主,透過植入細長的電極導線,產生電流調控腦內不正常的活動訊息,藉以改善動作障礙症狀,降低巴金森病用藥量,減少高劑量藥物使用下容易產生的副作用。但他補充,並不是所有巴金森病人都適合接受手術,需要接受醫師深入的評估,如非典型巴金森病、巴金森病合併失智或憂鬱症病人就不適合進行這類手術。「如何讓帕金森氏症患者腦中多巴胺濃度維持在穩定狀態,是重要治療目標。」陸教授神經科診所院長陸清松以「巴金森病管理策略」圖示說明,多巴胺如能在血中維持穩定濃度,病友就能正常生活,甚至重返職場。如國內引進新劑型左多巴合併速效和緩釋效果,短效、長效成分進入體內,有助於穩定血中濃度,減少藥效波動,讓電力不中斷,找回身體主控權。 【早期巴友點這裡了解更多】>>>確診了巴金森病 我會失能嗎!早期巴友注意「這些事」停下退化的腳步 【中期巴友點這裡了解更多】>>>副作用、合併症通通來!巴金森病中期病況複雜,與醫師並肩作戰更關鍵【困擾二】巴金森病吃藥擔心副作用,不能停藥嗎?三成病友曾自行停藥或加減藥,這些病友中,超過六成自行調藥的原因是出現副作用導致身體不適。葉篤學表示,病友用藥幾年、經過蜜月期後,可能出現運動方面的併發症,如藥效減退或因多巴胺不足而「斷電」無法控制肢體,行動固僵。他也補充,若年輕發病的病友使用藥效較強劑量較高的左旋多巴,約五成患者在五年內會出現異動症,即服藥後的半小時到一小時間,身體會因瞬間獲得大量「電力」而突然不自主地全身扭動。陸清松指出,傳統藥物一天需服用三至四次,每次藥效維持三至四小時,許多病友在接受傳統藥物治療五、六年後,若沒了藥效,會陷入「木頭人」窘境,就像是中了迪士尼艾莎公主的魔法,頓時僵住,動彈不得。不少中期巴金森病人受藥物副作用或是藥物反應的不穩定性所苦,甚至因此出現放棄用藥的念頭,巫錫霖說,面對以上類似狀況的病人,可透過記錄吃藥時間、藥效時長、用藥反應等,回診時可以提供醫師當作參考,更利於調整用藥,尋找最適合的用藥策略。葉篤學補充,醫師也會視病患作息、職業與生活作息需求調整用藥,「治療過程若有特殊的用藥需求,都可以提出與醫師討論」他有位在職場中擔任主管的病患,回診時反應開會時被同事或客戶看見症狀,十分尷尬,於是他透過調整藥物協助病友在工作期間能更好地控制症狀表現。他鼓勵病友,多與醫師討論、依照醫囑用藥,配合規律運動,延長蜜月期超過十年並非不可能。高雄長庚醫院神經肌肉疾病科教授級主治醫師林祖功也形容,「一百位巴金森氏症病友,治療藥物搭配就有一百零一種方式。」當患者需長期用藥,有時藥物劑量不足或太強,而出現藥效波動,此時就要重新調整用藥。「部分巴金森病病友常因服藥後,感覺治療效果不佳而到處就醫,如此一來成了藥物白老鼠。」林祖功曾收治一名70多歲巴金森病女患者,始終感覺藥物治療沒有效果而到處就醫,每位醫師都在嘗試最佳用藥,而病人就是一直使用不同的藥物,不斷受苦。他建議轉換醫師時,應要有前一位醫師的轉診資料,並找尋神經內科醫師追蹤,避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困擾三】巴金森病腳無力、走路不穩,可以改善嗎?病友及家屬最困擾的情境:第一名為出門怕跌倒有近五成、第二名為身體失去平衡後,漸漸哪兒也不想去則占四成。巴金森病雖無法治癒,但可以靠運動延緩疾病惡化,並避免身體肌肉過於僵硬導致跌倒受傷,物理治療師池悅表示,曾有巴友反應,身體僵硬動不了,沒有信心,或長期沒運動,一動就會累,因此建議先從居家運動開始,以安全、不痛為首要,躺姿、坐姿、站姿各分享3招簡易居家運動: 許多巴金森病友反映腳無力的現象,肌力體能教練鄧浩翔表示,病友可透過訓練提升肌肉量、骨質、運動協調與反應能力,有助於預防跌倒、提升生活品質。他提醒,巴友的訓練動作要能讓自己大力呼吸,甚至有點短促,才能算是訓練,但「先求有,再求好」,不須一步到位。【醫起運動巴!更多內容點這裡】>>>巴友如何運動?專家推薦8招減緩僵硬、提升神經功能此外,巴金森病牽涉到神經、肌肉控制等,為延緩病程進入中晚期,病人應配合醫囑服藥及規律運動,並從罹病初期就要開始訓練吞嚥功能。林祖功說,巴金森氏症患者用餐時,有可能出現吞嚥困難,家人須多給予時間、耐心,尤其病友吞嚥功能不佳,喝水、吃流質食物容易嗆咳,建議在流質食物中適時添加增稠劑。且病友進食時一定要專心,原因是大腦退化後,無法一心多用,此時家人不要和病友說話,避免嗆咳感染肺炎。台中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語言治療師黃瑄湄分享,巴友若出現吞嚥困難狀況,還可能減少病患喝水、進食意願,長久下來也會導致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甚至罹患肌少症。後期,病友們可能會因為反覆的嗆咳,而將液體、食物以及口咽部的致病菌帶入肺部,抵抗力降低而造成吸入性肺炎,嚴重便會造成死亡。因此除了身體四肢等運動,日常也可透過吞嚥練習,避免吞嚥困難的狀況發生。 另口腔肌肉也與控制說話的發聲系統有關,也會同步影響呼吸系統的肺活量與喉嚨聲帶震動。一旦退化,病患就會出現說話小聲、難調整語速、感覺話堵在嘴裡或字擠在一起等狀況。也可透過發聲練習提早鍛鍊。【醫起運動巴!更多內容點這裡】>>>說話小聲 吃飯卡卡 巴金森病吞嚥障礙藏致命危機 專家建議2練習防肌肉退化【想解惑】回想罹病前,自身有哪些症狀,其實是巴金森病的前兆(前驅症狀)?近五成病友在確診前都曾看錯科:其中,第一名為骨科約佔四成五、第二名為復健科占三成五。台大醫院神經部教授吳瑞美表示,巴金森病典型的症狀是動作障礙,部分民眾想到手抖就會與巴金森病連結,事實上,仍有三成巴金森病人不會產生顫抖的症狀,尤其是較年輕的病人。有時他們出現的症狀可能是酸痛,僵硬,動作略為遲緩會被誤以為因壓力大、作息不正常才出現的問題。這些看似要掛骨科、復健科、精神科等的症狀,其實都可能是巴金森病的症狀表現。根據台灣臨床統計,巴金森病人常發生的非動作障礙症狀中,逾50%會出現頻尿等泌尿系統障礙;30%的病人有睡眠障礙、記憶障礙、憂鬱焦慮等;約25%會出現消化系統、性功能障礙或心血管疾病;甚至有10%的病人,會出現幻覺或妄想。然而以上的非動作障礙並不一定在確診巴金森病後才會出現,許多巴金森病友回想罹病前幾年,就曾有上述情形,吳瑞美解釋,快速動眼期是睡眠中的做夢階段,此時四肢應該呈現無力狀態,而部分有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RBD)症狀的病人,會真實表現在夢中的狀況,常拳打腳踢或大聲吼叫,一旦出現此症狀,有20%-30%會在5年內轉變為巴金森病,她補充,若出現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也要同時留意非典型巴金森病及阿茲海默症等可能。這些前兆回想起來,當時並不容易發現,吳瑞美表示,由於巴金森病是神經退化引起的疾病,反映出的前兆也常因人而異,患者通常是發現關節僵硬、動作比以前緩慢、散步時的步伐總是落後同伴,才自覺異常,最後於神經內科確診。【原來這些都是巴金森病惹的禍】>>>半夜拳打腳踢 夢話講不停 當心5年內巴金森病找上門!除了大調查的主要困境,聯合報慢病好日子亦邀請巴金森病友留言分享自身困擾,並由全台各縣市11位神經內科醫師為巴友及家庭解惑:【巴金森病友疑難雜症大補帖】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05-24 活動.活動最前線
『養聲樂喉,說的跟唱的一樣好聽』延續大聲公喉嚨力,吞嚥&日常溝通好流利
喉嚨力,可以延長吞嚥能力、維持生活品質 ;充滿感情和聲音表情的嗓音,讓您的日常溝通更順暢、更有樂趣!您希望跟家人朋友輕鬆講話不費力嗎?您想體會「健聲」(喉嚨力)、「健身」(吞嚥力)和「健心」(表達力)的關係嗎?本系列課程邀請樂齡/高齡族群專家-食食樂語言治療所王雪珮所長帶領團隊~黃靖懿語言治療師、彭瓊葦語言治療系學生,打造基礎喉嚨力 ,內容包含:引導認識喉部發聲及吞嚥相關生理機能、學習強化發聲所需要的肺活量、聲帶、共鳴的基礎方法。本課程同時邀請PODCAST節目『一人剛剛好』、『醇的,83%人生之味』製作暨主持人尹怡君,引導學員透過「五感體驗」體會多元的聲音表情。 怡君老師以豐富的採訪經驗、企業溝通經驗為基礎,協助學員的意念傳達更具影響力~歡迎60歲以上的樂齡者報名,一起預防與延緩喉嚨力的退化、促進生活品質,讓說的跟唱的一樣好聽!課程重點★強化基礎發聲力★調整音調控制能力★培養豐富的聲音表情★五感體驗深化聲音穿透力課程資訊▲時間:113/06/14起~08/30,每週五14:00-16:00,共12週▲費用:原價2400元,嚐鮮價1200元▲上課地點:士林區中山北路六段726號7樓▲報名須知:60歲以上台北市民優先(需刷健保卡),未滿60歲者候補。滿12人以上開班,未達12人,本會保留開班與否權利。報名方式:課程報名或想了解更多~1.加入官方line,請先傳貼圖! 2.電話聯繫:0910-722-063 / 2871-2211(社區服務/徐先生)
-
2024-05-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營養師是醫療團隊的重要成員
【編者按】:本週以「沒有特定主題」邀請幾位常在醫病平台撰稿的「文膽」將他們正在思考的問題,即時形之於文字,幫忙我們度過這幾年來從未發生過的窘境:「編者清晨驚醒,突然發覺手上還沒有已經三篇『成團』的文稿。」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這幾位「武林高手」接到這「廣邀天下英雄」的呼籲之後,居然能即時伸出援手,讓我們即時收到了以「雜牌」成軍的三篇文章。一位負責處理醫院醫療爭議的醫師說出他的心得,「關懷小組透過真心的溝通,讓已經發生的不幸事件,讓病人與家屬了解事件發生的經過,避免誤解而帶著遺憾與憤恨」。→延伸閱讀一位專門負責醫院安寧療護的醫師在接到家屬提出要求停止所有的治療時,說出:「0到1之間是一個連續的照護光譜,根據病人的病況與時光的推移流轉,我們往往可以在中間找到一個更適切的位置,幫助醫病雙方找到一個最適切的位置,讓每個病人都圓滿,這是作為醫者最快樂的事!」→延伸閱讀一位資深醫師當本身淪為病人時,領會到「營養師是醫療團隊的重要成員」,點醒了醫療團隊互相尊重感激的重要。這次的三篇文章比起過去每週以某一特定主題邀請專家發表看法的深入討論,可能更有活力更能反映時效,我們將再繼續嘗試這兩種不同的方式徵稿,讓「醫病平台」的深度與廣度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說到醫療團隊,立刻使人想到醫護二個核心成員,不管到診所、衛生所和任何醫院,一定會和醫師與護理師直接互動,也幾乎都會碰到藥師、醫檢師、放射師。依照個人病情,也常會需要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放射治療師、聽力師、心理師、社工師等的服務,因此我們很容易想到這些專業人員都是醫療團隊的成員。營養師也是醫療團隊的成員,但是可能比較少接觸。提到營養師,大家立刻會想到的是團體膳食營養的設計、製備和監督執行工作,尤其最近出現幾個餐廳的食安問題,和去年缺蛋相關的團體膳食問題,都會想到營養師的角色。這些年來減重、怕體重增加有關的飲食問題,也讓不少人想要營養師的幫助。我查了幾家醫學中心營養部的任務,可以把營養師歸納有下列五大類功能:一、個別對象健康狀況之營養評估;二、個別對象營養需求之飲食設計和諮詢;三、特定群體營養需求之飲食設計、膳食製備及供應之營養監督;四、臨床治療飲食之設計,及製備和供應之營養監督;五、營養教育和推廣,及營養衛教。住院病人,如果訂醫院的伙食,可能涉及第三和第四項功能。第一、二項功能可能在門診和住院時,經由醫師的轉診照會或個別申請(掛號營養門診)得到營養師的服務。我是注射胰島素三十年的糖尿病人,最近出現腎臟功能受損的跡象,新陳代謝科的主治醫師幫我轉介腎臟科醫師診治,也安排自費在糖尿病照護小組安裝連續血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簡稱CGM),在個管師和營養師指導下進行飲食、血糖和胰島素注射量的監測。糖尿病人特別要注意碳水化合物(五穀雜糧水果等醣類,以下簡稱醣類)的飲食種類和量,而腎臟病人要特別注意蛋白質(動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質)的質和量,以及礦物質的質量。而腎功能受損的糖尿病人,要同時注意醣類、蛋白質和礦物質的質和量,要維持體重和身體活動的能量,如何平衡飲食?這是大學問,需要專家來處理,因此我以自費去掛了營養門診。一個小時的門診時間,營養師很詳細評估我的健康狀況,包括糖尿病和腎功能檢查的資料,以及過去的飲食、運動、工作和一般活動的習慣,開了飲食處方:減少及限制每日、每餐蛋白質的量,略微增加每日、每餐醣類的量,增加每日、每餐油脂的量來維持足夠的熱量。營養師也提供資料告訴我們什麼是優質的蛋白質、醣類、蔬菜、水果和油脂。糖尿病照護小組的營養師整合了腎臟病營養師的處方,在裝了連續血糖監測器起,要我依照時間詳細記錄每天24小時的藥物劑量、食物名稱烹調方法、重量,和活動量。我們特別去買了以克為單位的食物秤來秤並記錄食物重量。這個秤很容易使用,把空盤子放上去,可以按鍵使盤子重量歸零,往盤子裡放入食物就會顯示食物的重量。經過幾餐訓練之後,記得一碗白飯是160克4份醣,一碗炒綠花椰菜120克2份蔬菜,一塊蒸傳統豆腐是80克1份蛋白質,二根手指大小的煎鮭魚是30克1份蛋白質。然後就是追蹤飲食量、胰島素注射量、活動量和CGM血糖變化,根據這些資料來調整達到控制血糖的目標。以我自己來說,早餐如果照最初營養師處方的3份醣(二片土司)和速效胰島素注射量,早餐後60分鐘血糖超過250(目標不超過180),持續二小時才略微下降到200。如果我出去快步走,走30分鐘就會下降,有一次上坡階梯多走二次,走的時間90分鐘,居然CGM響起低血糖(低於70)的警訊,讓我趕快吃二顆糖使血糖上升不至於在路上昏迷。之後個管師和營養師繼續指導我如何調整食物的量、吃的時間,藥物劑量,和運動量。這樣的互動中,自己也扮演重要的角色,自己有自己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三十年的糖尿病經驗也讓自己知道一些自己身體反應的特點,因此自己也要把自己的經驗和需要,反應給個管師和營養師。尤其是糖尿病照顧小組的任務結束之後,自己和家人要持續的調整,使血糖控制在比較理想的狀態,不致於低血糖造成危害,控制好糖尿病和適當的飲食也能減緩腎臟功能的降低和惡化。我們仍然在繼續努力中!謹以自己的經驗報告,感謝照顧我的醫師、護理師、營養師。也希望這個報告有助於讀者認識營養師這個醫療團隊成員,以及知道糖尿病照顧小組,如何幫助糖尿病人積極處理糖尿病,減少糖尿病的併發症。現在健保署也在推糖腎共同照顧小組,促進糖腎病人穩定、減少洗腎。這些政策和醫療團隊的努力,相信能促進病人得到適當的醫療照顧,提高生活品質。延伸閱讀:5/13 醫病好好溝通,讓傷害降到最低5/15 醫病艱難的拔河——當家屬提出斷食善終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28 醫療.精神.身心
健保大數據/睡眠呼吸中止症有3種類型 診斷與治療方式一次看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若時常被枕邊人抱怨打呼很吵,且打呼聲時而大、時而無聲,恐怕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醫師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大致上分有「阻塞型」、「中樞型」、「混合型」,且涉及耳鼻喉科、胸腔科以及神經內科,患者通常無法自覺,若沒有枕邊人提醒,現在市售許多穿戴式裝置,能夠監測身體數據,透過血氧、血壓變化也可以自我警覺。肥胖、過敏兒組織增生,造成呼吸道狹窄。睡眠呼吸中止症是睡眠過程中,因為身體組織、大腦神經病變造成呼吸道不暢通,或是呼吸系統無法正常作用。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劉致顯表示,人體睡眠時肌肉會放鬆,上呼吸道肌肉也會有一定程度塌陷,若沒有阻塞呼吸道等結構問題,就不會造成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但若是肥胖、過敏兒等族群,會造成組織增生,連帶呼吸道狹窄,一旦空氣流經組織因此震動,就會發出打呼聲響。會造成腦部缺氧、白天精神不濟,加重三高等慢性病。「有打呼聲代表患者還有空氣可以呼吸。」劉致顯指出,若組織太過腫脹,呼吸道整個塌陷、沒有氣流經過,就成為睡眠呼吸中止症。一般人身體疲憊時,睡眠時呼吸道肌肉太放鬆,也會造成塌陷、打呼,只要沒有阻塞到造成呼吸中止,打呼都算正常生理現象,沒有干擾到生活就無需醫療介入;但大多數患者都是枕邊人反應「打呼聲很大,又會突然沒有聲音」,這時就會高度懷疑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劉顯致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會造成腦部缺氧,若不治療,白天常會精神不濟,若合併有三高等慢性病,可能連帶影響病況。三種類型最常見「阻塞型」,主要是上呼吸道空間狹窄。1.阻塞型劉致顯表示,大多數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屬於「阻塞型」,主要是上呼吸道空間狹窄導致的呼吸中止,可能是鼻腔、軟顎、舌根位置異常,屬於耳鼻喉科專業;有時則是下呼吸道、胸腔出現問題,屬於肺部、胸腔科領域。2.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是身體組織導致的疾病,可能也和「腦疾」有關。部立桃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一宏指出,人體大腦有一套控制呼吸的系統,平時24小時無須思考即可運作,但部分患者因為腦損傷、腦腫瘤、基因或自體免疫疾病因素,呼吸系統受損,就會導致「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中風患者若發作腦區在下視丘或是大面積腦中風,皆可能有影響。劉一宏表示,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白天透過肌肉張力還可以維持呼吸系統運作,但睡覺時一旦放鬆,隨時都可能發作。但目前相關案例相對少,僅佔整體睡眠呼吸中止症的5%。3.混合型同時患有阻塞型與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如何察覺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1.至醫院睡眠中心檢查若要確認自己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問題,目前需經由各大醫院的睡眠中心診斷,得在醫院睡一整晚,以監測睡眠情形。但國人睡眠問題嚴重,要在醫院睡這一覺,通常得排隊數月甚至半年、一年。劉顯致說,監測睡眠狀況是為了判斷嚴重程度,若平均下來一小時內呼吸中止5次,就會確診為睡眠呼吸中止症,超過15次屬於中度、超過30次即為重度患者。另外,也可用睡眠內視鏡,透過藥物誘導模擬患者睡眠時的狀況,但主要是監測組織震動狀況。2.居家睡眠檢查裝置民眾若排不到睡眠中心,部分呼吸器廠商也有提供居家睡眠檢查裝置,可以當做初步篩檢。3.智能手錶協助察覺現在許多科技廠研發出智能手錶等穿戴式裝置,其實也可以幫助民眾自我警覺。劉顯致說,若民眾的穿戴式裝置可確實監測生理數據,也可以輔助民眾自我判斷。由於睡眠呼吸中止會造成缺氧,體內氧氣濃度下降,身體就會開始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若發現這些數據變化,可懷疑是否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相關。但不論是使用呼吸器居家檢查,還是穿戴式裝置,最終還是得夠過睡眠中心的詳盡檢查,才能確認睡眠呼吸中止的實際嚴重度、發生情形等等。側睡、戴呼吸器病因多樣,治療方式個人化。長期睡眠呼吸中止,大腦缺氧、休息不足,白天昏昏沉沉精神不濟,但睡眠呼吸中止症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不僅僅是睡眠品質。醫師表示,近年臨床發現,慢性病與睡眠呼吸中止症之間相互影響,更容易造成三高等慢性病患者病況難以控制。若疾病已經影響到生活,特別是高危險工作者如司機、建築工人等,一定要趕緊接受治療。胸腔科、耳鼻喉科、神經內科,都可能收治相關患者。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劉致顯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可能在胸腔科、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部分患者是因為感覺吸不到氣、胸悶等症狀出現後,先到胸腔科就診;但部分過敏、肥胖患者,也會因為呼吸不順到耳鼻喉科求醫;有些民眾發現自己睡眠品質不佳,也可能直接到醫院睡眠中心掛號。「即使是輕微的睡眠呼吸中止症,也建議治療。」劉致顯指出,主要得看患者的生活型態,有些人是司機、工地工人,若白天嗜睡、精神不濟,很容易造成生命危險,建議一定要接受治療;但也有中重度患者,因為是退休族或是自覺生活影響程度不高,因此覺得無需接受治療。睡眠呼吸中止合併三高,慢性病控制更困難。睡眠呼吸中止症若有合併症狀,也建議要接受治療。劉致顯說,醫界近期發現慢性疾病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關聯,統計發現患者的三高問題,特別是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慢性病控制更加困難;因此建議有心臟、代謝、腦部等慢性疾病患者,務必接受治療。劉致顯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相當客製化,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若在耳鼻喉科領域,發現患者上呼吸道組織增生造成狹窄,例如鼻息肉、軟顎肥厚,若相當嚴重就會透過手術介入治療;部分則是患者天生短下巴、舌頭肥厚,或是睡覺時舌根後倒所致,通常透過睡眠時戴「正壓呼吸器」控制。治療個人化,包括減重、側睡、口咽肌肉訓練、戴呼吸器等。患者若不想配戴呼吸器,也有其他方式可替代。劉致顯說,若民眾睡眠呼吸中止症合併肥胖問題,會建議進行減重。也有人在睡眠檢查後發現,患者平躺時才會舌根後倒,就會建議睡覺姿勢改為側睡。國外則流行「口咽肌肉訓練」,透過口腔肌群訓練,讓舌根有力,睡覺時就不容易後倒。但要先確定自己的病因,經由醫師、復健師、語言治療師評估後,才能決定治療方式,且仰賴病患自主配合。中樞型以呼吸器治療為主,另有酸鹼刺激治療法等。若是中樞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部立桃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一宏表示,由於腦神經的睡眠呼吸中止隨時都可能發生,白天可以肌肉控制,但晚上發作就無法控制,第一線治療還是以呼吸器為主。其餘則有酸鹼刺激治療法,由於血液二氧化碳濃度較高,身體會透過呼吸速率來調節,加快呼吸排出二氧化碳,以降低血液酸度,若讓血液酸一點,就可以刺激腦神經,改善中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後則是膈神經刺激法,橫膈膜是負責呼吸的肌肉,透過控制橫膈膜縮放也可改善。使用止鼾牙套、鼻貼、鼻噴劑……改善打呼,更要找出病因。若要預防睡眠呼吸中止症纏身,日常生活要養成好習慣。劉致顯表示,組織結構性的問題無法預防,許多纖瘦的患者睡覺也會打呼,但若是肥胖導致的組織肥厚,就得控制好體重;同時,血壓、血糖、血脂及其他慢性病也要控制好,依照醫囑服藥,避免相互影響。市售的許多產品都說可以改善打呼,是否真的有效?劉致顯建議,只要沒有副作用,民眾其實都可以嘗試看看,但大多數來到診間的患者,通常都嘗試過止鼾牙套、鼻貼、鼻噴劑等各式各樣產品,但還是會打呼、睡不好;他說,若是鼻中隔彎曲導致打呼,卻戴止鼾牙套,沒有對症下藥,還是沒辦法解決。建議經過確切的檢查,才有辦法確認阻塞位置、病因。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12 醫療.巴金森病
411世界巴金森日 痛並快樂的活著 百位巴友熱推每周做這運動
4月11日是國際世界巴金森日,為鼓勵巴金森病友持續動起來,鼓勵巴友們走出家門,互相交流支持,與疾病共好,巴友團體聯合共同舉辦第一屆台灣巴金森桌球錦標賽「巴友接力動起來,作伙來帕球」,讓運動陪伴巴友與家屬踏出開心的每一步。根據日本Ken-ichi Inoue醫師2020年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AAN)第72屆年會上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每周打1次桌球,持續3至6個月後,巴友不只身體靈活度提高,性格、心情也因人際互動變得開朗,不再經常陷入焦慮、憂鬱,自我照顧能力及生活品質也獲得提升。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理事長黃千秀女士說,「世界巴金森日是病友與家屬對世界、對自己重要的發聲,2024年我們以桌球化身成為挑戰生命的鬥士,為自己與彼此打出一場漂亮球賽。」與先生報名參加雙人賽的巴友家屬曾太太分享,先生原本因病不愛出門,但最近有巴友相約士林活動中心打桌球,先生也積極參與,有巴友做球給他打,先生居然站起來揮拍,甚至追球移動,他開心,我跟著開心。」巴友潘中道也表示,「每次約病友打球,揮汗如雨,盡情運用四肢揮動球拍、奔跑撿球,雖然隔日全身痠痛,但這樣痛並快樂的體驗告訴我,我依然可以快樂且有活力的活著。」本次桌球賽共吸引80多位巴金森病友報名,加上家屬與團隊已有超過150人共襄盛舉,板橋捷運桌球場擠滿參加比賽的巴友與親屬。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台灣帕金森病友權益促進會、花蓮慈濟醫院巴金森研究中心、R基金會攜手推動「Move up Parkinson's 巴金森接力動起來」系列活動,未來還有線上的靜心瑜珈及音樂和語言治療工作坊,歡迎追蹤R基金會、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粉絲專頁或搜尋#巴金森接力動起來。📌RBI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粉絲專頁📌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粉絲專頁
-
2024-03-25 名人.精華區
李雅玲/長者依賴鼻胃管進食 真的適當嗎?
吞嚥困難是老年人常見問題,因生理功能退化或疾病等因素,造成咀嚼吞嚥障礙。如果在進食時嗆咳,易導致食物卡在咽部,或造成吸入性肺炎等。在台灣,平均每10位65歲以上老人有一位是輕度以上的吞嚥異常,很多人咀嚼能力不佳、吞不下,只能吃特定質地的食物,長期下來,脫水、營養不良、體重減輕,最後要透過鼻胃管灌食。不會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對照顧者來說,放置鼻胃管餵食雖然方便,但研究顯示,鼻胃管餵食並不會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機率,也不會增加存活率。因為鼻胃管的保養、清潔是一大學問,尤其每個月要更換一次管子,反覆刺激鼻腔、咽喉及食道,病人感到不適用手拉扯,或是改變姿勢時滑脫,造成黏膜反覆受傷,每次置入及更換,對病患都是一種痛苦。鼻胃管不僅降低吞嚥反射,也產生了感染風險,包括管路清潔不當、鼻翼壓傷,而為了避免長輩不自主地拔管子,雙手被戴上了乒乓手套約束帶,而且被綁在床上,躺太久身體開始發紅潰爛產生褥瘡等,長期裝置鼻胃管對病人身心都是一種折磨,包括自尊心受損、限制人際互動等,時不時要擔心露在鼻外的管子被扯到。根據健保署統計,包括各年齡層,國內住院病人因為沒辦法餵藥、吃東西而放置鼻胃管比率約10%,65歲以上則將近20%;照護機構內住民占比更高,達9成之多。掛著鼻胃管難以融入聚會場合,一個個「象鼻人」看起來表情淡漠,有社交方面的退縮與障礙,家屬的心理壓力也非常大。台灣使用率高於歐美、日本台灣的鼻胃管使用率遠高於歐美及日本,照顧者不應只考慮方便性,要思考被照顧者的需求是什麼,顧及尊嚴、協助吞嚥復健,多方面治療介入,重拾吃的樂趣。鼻胃管只是短期的輔助工具,長遠來看,要讓長輩恢復「由口進食」,如果不訓練口腔肌肉,最後會退化到衰弱、臥床。吞嚥障礙的照護,需要跨專業團隊合作,接受各專科醫師的評估以及語言治療師進行吞嚥訓練,包括復健評估、口腔衛生、營養攝取、心理諮詢、護理衛教等,甚至是末期病人的舒適餵食。近年來,已有醫院推出整合居家吞嚥照護模式,並推廣至社區,提升民眾相關識能,發現徵兆及早治療及復健,有異常即進行轉介或導入資源。當超高齡社會來臨,你我都可能會遇到「吞不下」的狀況,引起吞嚥障礙的原因眾多,趁早訓練、家屬也要耐心給予支持,手把手引導進食,擺脫鼻胃管的威脅與束縛。
-
2024-03-11 醫療.耳鼻喉
不停清喉嚨當心喉部提早老化 治療師教3招鍛鍊你的喉嚨力
喉嚨癢、感覺有痰,常使勁咳出異物感,但是愈用力清喉嚨反而覺得緊繃不舒服,甚至會傷到聲帶。食食樂語言治療所所長王雪珮說,喉嚨的結構非常精細,負責呼吸、發聲和吞嚥,清喉嚨的動作會造成會厭軟骨、聲帶很大的負擔,久了可能「失聲」。40歲之後,喉部肌肉會開始逐漸退化,但因為日常講話、飲食尚無太大影響,所以一般人並不覺得身體有異,到了50、60歲,嗆咳頻率逐漸增加,才會意識到自己有吞嚥障礙問題。王雪珮表示,「喉嚨力」應及早訓練,防止老後經常嗆到,進而導致呼吸道發炎症狀,甚至變成吸入性肺炎。久咳會讓聲帶受傷清喉嚨會傷聲帶外,也是讓喉嚨提早退化的原因之一,王雪珮說,「咳嗽」是極度用力的動作,雖然可以暫時緩解乾癢的症狀,但是咳久了會讓聲帶緊繃受傷、聲音產生變化,包括音調與音質的改變、耐受度降低、無法控制大小聲等。例如男性音調變高,女性則變得較低沉,旁人明顯聽得出來。想要預防喉嚨老化,先從日常保養做起,王雪珮強調,最佳預防之道是「多喝水」,讓聲帶保持滋潤,盡量不要大聲說話。如果是需要長時間講話的教師、客服人員等,可以每半小時稍微休息,喝口水,以減輕喉部肌肉的壓力。常有人詢問:「吃喉糖有幫助嗎?」其實只有短暫的涼爽效果,吃多了要小心血糖上升。腹部發聲避免倒嗓大聲說話、錯誤的發聲方式,容易增加喉部異物感,王雪珮建議,應採「腹部發聲」方式,也就是從所謂的丹田發力,讓氣流共鳴的位置在嘴巴,說話時保持肩膀放鬆、運用臀部肌肉下拉的力量,藉此鍛鍊核心肌群,因此減少傷害喉嚨的機會。若是聲帶受傷發炎了,還繼續拚命用力講話,最後恐變成長繭、倒嗓的狀況。王雪珮提醒,若喉嚨有任何不適,應避吃辛辣、含咖啡因的刺激性食物,多攝取水分潤喉,更要有充足的睡眠,讓聲音回復。如果聲音異常或緊繃不適,先至耳鼻喉科檢查,是否為鼻涕倒流、慢性咽喉炎、胃食道逆流所引起。排除疾病因素後,可請復健科醫師、語言治療師評估喉嚨肌肉力量,做進一步的課程訓練。3招鍛鍊喉嚨力1.發出「一」的聲音,盡量拉長,逾15秒為標準。2.發出「哞」的聲音,保持氣息和聲音的均勻度。3.練習「Do Re Mi Fa So」音階,控制高、低音。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05 焦點.杏林.診間
專治沙啞、失聲 耳鼻喉科醫師張智惠用美聲溝通讓患者更聽話
「我的皮膚比較白皙,可能因為媽媽是韓國人,這應該是遺傳,蠻感謝爸媽的。」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張智惠有著亮麗的外表,聲音更是甜美。令張智惠感動的是,病人除注意她的外表,更注意她的聲音,也因此在講解病情、治療方針時更有說服力,讓病人印象深刻,建立良好醫病關係。自己愛唱歌,更能同理有嗓音困擾的人。張智惠說,她是專門治療嗓音的醫師,病患多是生活上常用到嗓音的族群,包括歌手、老師、主播、表演者等,這類患者用聲需求比一般人多,也對自己聲音的敏銳度較高,一旦出現些微變化,就會尋求醫療。另外,也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打呼等病人。「我很喜歡唱歌,因此對喜歡唱歌,或聲音沙啞、有嗓音困擾的病人,會多一份同理心。」張智惠說,她外表看起來比較年輕,向年輕的病人解說時,溝通比較順暢;相對的有些長者有刻板印象,認為有經驗的醫師應是頭髮灰白,難免擔心她經驗缺乏,但經她詳細解釋病情、溝通後,都會說「醫師看起來很年輕,但看診經驗很豐富。」醫師也是聲音耗損行業,自我保養下足功夫。病人除了注意她的外表,更會注意她的聲音,常會說「希望我的聲音可以治療到像醫師一樣好聽。」她說,聽到病人這樣說還滿開心的,如果因聲音好聽而建立起良好的醫病關係,對病人也會比較有說服力。張智惠曾收治一名60多歲女性,喜歡打扮、化妝,也愛唱歌,但因聲帶老化、萎縮,導致聲音沙啞,希望獲得改善。她會提醒患者,聲帶也是需要保養的,而利用微創手術治療,也能讓聲帶回春。張智惠有令人羨慕的美聲,其實下足功夫。她說,醫師也是職業用聲族群,門診常需連續說話4至5小時,一整天下來,聲帶也會疲勞,如果用聲方式不對,最後可能鎖喉而發不出聲音。她回想剛成為主治醫師時,一天下來說太多話,造成聲帶、咽喉負擔。後續經振興醫院嗓音醫學中心語言治療師的建議,自我進行語言訓練,增加聲帶的彈性與耐力,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用聲方式。南韓出生但中文無礙,提醒民眾注意「燒聲」問題。媽媽是南韓人的張智惠,在南韓出生,但從小在南韓都是讀台灣學校,中文完全沒有問題,直到大學前才回到台灣,並考上陽明大學醫學系。張智惠說,她的個性屬於「快、狠、準」,喜歡開刀,快速解決病人的問題,成就感較高,且她喜歡唱歌,因而選擇耳鼻喉科的嗓音治療。新年度對自己工作的期許?張智惠說,希望更多人知道,振興醫院設有嗓音醫學中心,因為很多民眾喜歡唱歌,嘶吼一整晚後常「燒聲」、「失聲」、喉嚨不舒服而喝澎大海、枇杷膏等,但唱歌後一周若還是聲音沙啞,應就醫檢查,及早治療,縮短聲音沙啞的時間。保養美聲晚上7點後不進食,咖啡等飲品絕不過量。醫師工作繁忙,如何維持外在與內在最佳狀態?張智惠說,平時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一直看診、開刀,心情容易疲乏,在非工作時間會讓自己多休息,每一季會出國旅遊一次,緩衝一下,調適心情,心情輕鬆,工作效率會更好。皮膚白皙的她,平時如何保養?張智惠說,主要是擦保養品,而因她同時是醫院美容特別門診的主治醫師,有時會利用音電雙波,讓自己的皮膚保持彈性。「我很喜歡睡覺,但醫師工作又必須早起。」張智惠說,平時生活習慣是,盡量在晚上10點半睡覺,早上約6點半起床,如此身體代謝、修復都會維持穩定,維持年輕、健康、心情愉悅。此外,三餐定時、少量,而餐間會吃水果,晚上7點前吃完晚餐後就不吃東西,原因是她比較早睡,為避免皮膚浮腫、胃食道逆流影響嗓音,也可以讓腸胃道早一些休息。「吃的部分,我是蠻小心的。」張智惠說,為保養嗓音,不會過量飲用咖啡、氣泡水、酒類,而她喝紅茶容易卡痰,喉嚨不舒服,因此會避免。建議民眾也可以多注意自己吃了什麼、喝了什麼會讓喉嚨不舒服,就要盡量避免。張智惠醫師小檔案.現職: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嗓音中心主治醫師.經歷:振興醫院耳鼻喉部總醫師、住院醫師.給患者的一句話:職業用聲者、喜歡唱歌者、年長者聲音沙啞,不要覺得沒有救,現在有多元治療方式,能讓你回到年輕的聲音。.臉書粉專:韓系美聲女醫 張智惠醫師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24 失智.Podcast
【Podcast】Ep1. 一日三餐傷腦筋?有吞嚥困難的失智者怎麼吃?
每天料理三餐,最怕費時費力,用心準備做飯,但長輩提不起胃口,知道吞嚥出了問題卻無法改善,進食時間不斷拉長,所有人都失去耐性。為了怕營養不足,直接把食物剪碎或打成流質,結果食物失去美味,更讓人沒食欲。 你有幫長輩備餐、餵食的困擾嗎?你知道喝水、吃東西嗆咳會有哪些併發症嗎?當有吃東西有卡住的異物感、不易咀嚼、遲遲不吞下、容易嗆到、喉嚨沙啞等症狀,小心是吞嚥功能正逐衰退的警訊。什麼是吞嚥困難呢?當吃東西有卡住的異物感、不易咀嚼、遲遲不吞下、容易嗆到、喉嚨沙啞等,若有這些警訊,小心吞嚥功能正逐之衰退。當進食不順,會造成脫水、體重減輕、營養不良,嚴重者甚至會因嗆咳引發肺炎,導致呼吸困難、有生命危險。認識語言治療師的角色 「聽」、「說」、「吞嚥」學問大自2016年成立的「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社群平台(以下稱「失智旅人」),迄今回答數萬個失智症照顧問題;2024年1月,「失智好好生活頻道」正式開張,由失智旅人主編陳韻如擔任Podcast主持人,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分享失智症的前端預防到照護,提供最全面、最實用的預防策略及照護解決方案。「失智好好生活頻道」首集來賓是食食樂語言治療所所長王雪珮,擁有語言治療師及護理師背景,本身對於解決吞嚥問題有豐富實務經驗。她說,人活著就是要攝取營養,不同質地的食物在口腔內先靠牙齒磨碎,然後透過舌頭往咽喉推送至食道、胃,啟動一連串的吞嚥動作,任何一個關卡住了,就是吞嚥困難。吞嚥問題為什麼至關重要?王雪珮表示,吃不下,連帶營養不足,整個人肯定逐漸消瘦、失去活力,對生活品質和身體健康產生重大影響。「吃」不只是生命的延續,更重要的是從吃的過程中獲得愉悅感,帶來感官上的滿足。市面上已有專為吞嚥困難者設計的「介護食」,各種保有食物原味及原貌的軟質食品,可重拾進食的快樂。熟齡常見的吞嚥障礙 快來聽你中了嗎?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吞嚥障礙?如何幫吞嚥困難者備餐?吞嚥能力出現退化該怎麼辦?吃不下如何增加食欲?一日三餐傷腦筋?聽王雪珮分享熟齡常見的吞嚥障礙,以及老年人避免飲食卡喉的危機,高齡長輩、失智者只要經過吞嚥訓練,慢慢適應糊餐和凍狀餐,不斷調整餵食方式,有機會告別「吃一頓飯就像打仗」的狀況。民眾最擔憂的,還有該不該放置鼻胃管,如果真的食不下嚥,是否要藉由其他替代方式來進食?王雪珮教您找回以口進食的能力,掌握吞嚥肌群訓練、正確坐姿調整、進餐環境改變,趁早逆轉吞嚥障礙。陳韻如特別分享了「失智旅人」的照顧者留言,與王雪珮交流照顧最前線的大小事,包括吞嚥異常的症狀、長輩怎麼吃才營養、進食時間多久是正常、有吞嚥困難要看哪一科......更多吞嚥困難問題,請上「失智好好生活頻道」,一起從不得已的日常問題中,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法。本集重點📝失智照顧者的真實故事:備餐、吃飯超耗時,哪裡還能兼顧色香味俱全......📝失智長輩吃一餐就要耗費3小時?備餐問題怎麼解決?📝長輩有吞嚥障礙導致營養不良,就要考慮放置鼻胃管嗎?📝健康的人也應預防吞嚥障礙嗎?有吞嚥障礙要看哪一科?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 https://user27065.pse.is/5k25p7🎧Spotify: https://user27065.pse.is/5k25pl🎧KKBOX: https://user27065.pse.is/5k25qe🎧Apple:https://user251766.pse.is/5k2j3z⭐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
-
2024-01-22 失智.新手照顧
吃藥卡卡的?年長退化、吞嚥困難的4個吞藥小秘訣
「食樂食堂」不定期舉辦公益講座,當民眾提出疑難雜症,就是他們出動的時候了!在1/20日舉行的線上講座,以高齡者、失智者或重病者為對象,替大家解決「呑藥困難」的煩惱。線上講座中示範了增稠劑、服藥凍飲的使用秘訣,如何調製成「蜂蜜狀」以方便服藥(特別注意,蜂蜜等食品不能取代增稠劑的功效喔。),並親自示範小顆藥丸、大顆膠囊、藥粉、水、茶等增稠使用。「因為你們的需求,我們存在。」經常聽到照顧者在照顧上的各種困難,或是資訊落差而不知所措,熱心的語言治療師王雪珮與安寧教育護理師劉曉菁、施慧敏一同創立了「食樂食堂-享受由口進食到人生最後」頻道,分享實用的生活照顧技巧,讓每位長者能吃到最後、安享晚年。食樂食堂-由口進食到人生最後「食樂食堂」不定期舉辦公益講座,當民眾提出疑難雜症,就是他們出動的時候了!在1/20日舉行的線上講座,以高齡者、失智者或重病者為對象,替大家解決「呑藥困難」的煩惱。線上講座中示範了增稠劑、服藥凍飲的使用秘訣,如何調製成「蜂蜜狀」以方便服藥(特別注意,蜂蜜等食品不能取代增稠劑的功效喔。),並親自示範小顆藥丸、大顆膠囊、藥粉、水、茶等增稠使用。一小時多的講座,吸引了超過100個提問,由此簡單歸納四大疑問與解答,希望也可以協助家人有吞藥困擾的你。一、藥物太多且太大顆怎麼辦?若因藥物太多且太大顆而造成服藥上的困難,可以請醫師協助藥物整合及劑型調整。許多長者的用藥量非常多,建議可以透過整合醫療,例如老年醫學科、居家醫療醫師等,使藥物量可以精簡。針對吞嚥困難者,可以請醫師看看,是否有較小顆或液態甚至貼片式的方式可替代。二、已經發現長輩有吞嚥困難時怎麼辦?請復健科或耳鼻喉科醫師和「語言治療師」,協助確認吞嚥能力,再根據吞嚥能力來確認適合、安全的吞嚥方式。三、藥太苦吞不下去時怎麼辦?可調製具有稠度(IDDSI 3 蜂蜜狀稠度)的中度稠液體,作為「服藥飲」。可添加長者喜愛的風味(例如蜂蜜、黑糖蜜、無顆粒果醬、甚至巧克力醬),讓藥丸藥粉包覆在滑順的食團裡。四、長輩吞藥有哪些小技巧?1.先喝一口服藥飲,讓口咽部濕潤。2.「頭擺正–> 嘴巴含緊(舌頭包緊)–> 舌根和喉嚨用力吞!」假想像呑一顆雞蛋一樣,喉嚨用力吞下去,一口多吞幾次。3.吞完後記得再多喝幾口,避免藥物卡在咽喉或食道。4.吞完後清清喉嚨、吞口水、發聲,確保吞嚥乾淨。五、蜂蜜或是黑糖蜜可以應用嗎?很多人問到,可以蜂蜜加上藥物一起吃嗎?針對吞嚥困難者,若單純只蜂蜜或黑糖蜜+藥物,因為蜂蜜黏度高,容易直接黏附在舌頭和口腔黏膜上,無法順利將藥物食團後送,造成易吐出來,或是卡在舌根,反而造成吞嚥風險,因此不建議直接者使用,需要以增稠液體調配服用。語言治療師與護理師的溫馨提醒1.藥物與服藥飲的適用度,請諮詢您的醫師及藥師。2.有吞嚥困難,記得先找吞嚥專科的醫師及語言治療師協助。看影片跟著做現場有試用不少增稠劑、服藥凍飲,親自體驗每種飲品的滑順度,確認吃藥不會卡卡的,歡迎你直接觀看影片:
-
2024-01-14 醫療.精神.身心
2024選舉落幕留後遺症 醫師教你燒聲、選舉症候群該怎麼因應
2024選舉落幕政治人物留後遺症 醫曝幾乎每個人都有2024總統、立委選舉落幕,各政黨政治人物或熱情支持者多留下一後遺症,需要好好復元。對聲音十分敏銳的耳鼻科醫師發現,政治人物為拚選舉一直說話,或熱情支持者參與選舉造勢場合,或多或少都留下「燒聲」的後遺症;林口長庚醫院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辛立仁說,聲音「燒聲」最重要的原因是,聲帶過度使用,若要恢復原先美好的聲音,務必注意3大撇步,避免聲帶慢性發炎病情惡化,最後恐需手術治療。「身為耳鼻喉科醫師,對人說話的聲音十分敏銳。」辛立仁說,最近看電視關心選情發現,各政黨政治人物的聲音,「幾乎都有燒聲、嘶啞的情形」,建議選後要多休息,並多喝常溫水或微溫水,水溫約介於攝氏20至28度,且每6到20分鐘就要喝一口水,使聲帶獲得休息,另一般緩減喉嚨不適、化痰的保健品也可以服用,這都有改善的效果。辛立仁指出,聲帶有如身體所有組織一樣,過度用力使用將出現紅腫等發炎反應,當聲帶紅腫、充血會影響震動功能;「燒聲」主要原因是,聲帶紅腫後,患者說話時,還是希望發出和原先一樣的聲音,並繼續用力說話,形成惡性循環,造成聲帶「微創傷」。爲防止「燒聲」病情惡化,辛立仁提出3大撇步:第一、不要用力說話:聲帶紅腫時,不要再用力說話,盡量輕聲細語或完全不要說話,且避免用力清喉嚨,降低聲帶繼續受傷的機會。第二、飲食注意忌口:燒聲時,切記不可吃高溫、油炸、冰、甜等食物,包括麻辣鍋、冰品、冷飲、甜食等,降低喉嚨增加分泌物而清喉嚨的頻率,其中過熱的雞湯等湯品最需注意,因熱雞湯的表面,往往有一層油脂,湯品實際的溫度可能更高,喝下後,對聲帶、喉嚨都是刺激。第三、不可延誤治療:一般來說,「燒聲」症狀維持5至7天,如果超過二周沒有痊癒,研判聲帶已出現不可逆的創傷,如出血性息肉等,建議應速就醫,此時會採用消炎、化痰、制酸劑或類固醇等藥物,其中制酸劑是為避免胃食道逆流,降低聲帶刺激;同時會由語言治療師進行衛教,教導正確發音、說話,避免聲帶持續損傷;但若「燒聲」拖上3個月、6個月延誤治療,聲帶恐會長繭,最後需手術治療。落選方支持者患選後症候群 精神科醫曝注意此關鍵指標2024總統、立委選舉落幕,幾家歡樂幾家愁,落選一方支持者,面對選情不如預期,心情恐無法立即調適,恐出現選後症候群。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選舉過程是民主政治的洗禮,落選一方支持者總會心情不佳,常有失落情緒,但這種感覺最多1周後,應該都會過去,若超過1周心情仍無法恢復,其中最重要關鍵指標,是一直出現睡不好、失眠等情形,建議應就醫尋求協助。「面對選舉,每個人都喜歡贏,沒有人喜歡輸。」楊聰財表示,如果落選方支持者心情不佳,接下來又出現睡不好、吃不下、不想活動等情形,顯示此時已受到負面情緒嚴重影響,尤其睡眠是健康的第一根柱子,「睡不好覺,百病生」。他建議,利用假期多出門走走、曬曬太陽,並找三五好友說說話、發洩一下負面情緒,並保持正向思考、情緒及行動,及早讓生活恢復正軌。楊聰財說,選舉不論輸贏,重要的是「勝不驕、敗不餒」,即便落選一方,應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這次不理想,以後再努力的想法,隨時保持正向態度,因為選舉是一時的、健康是一生的。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1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療與長照結合,長照創新專業服務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介紹目前政府對於需要「長期照顧」(長照)的病人所做的服務。透過照顧神經內科慢性病人以及探望脊髓受傷、腦炎的友人,深深了解政府單位對病人提供「長照」有很深的助益。兩個月前與衛福部「長照司」連絡,希望能讓更多的醫師以及社會大眾了解他們所做的服務。非常感謝他們能在百忙中以「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政策」、「醫療與長照結合,長照創新專業服務」、「長照服務在身邊」為題,分別介紹「長照司」所提供的各種服務。衷心期盼這些訊息可以幫忙更多的需要這方面療護的病人與家屬。→想看更多:「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政策」依據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我國老年人口比率已於107年3月達14.05%,成為高齡社會,此外,依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我國人口推估,預計將於115年成為超高齡社會,21%以上的民眾為老年人。由於老人具較高的慢性病盛行率及失能率,在我國人口結構快速老化的情勢下,長期照顧需求也隨之增加,106年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加速長照資源佈建;107年推動長照給付及支付新制,提出長期照顧創新專業服務,結合醫療與長照,期能達到減少國人不健康餘命,提升長照服務對象自我照顧能力之積極性目的。長照專業服務係以服務對象近期內日常生活功能明顯退化、具學習能力、個案或照顧者具配合復能服務之動機者亦為優先服務對象,由醫師(含中醫師、牙醫師)、職能治療人員、物理治療人員、語言治療師、護理人員、心理師、藥師、呼吸治療師、營養師、聽力師等醫事人員或教保員、社工人員等專業人員,到宅提供跨專業之多元整合服務。期望從長照服務對象最想做的事為訓練目標,增進個案日常生活獨立功能,減少照顧需求。專業服務又可分為復能類及特殊照護類二大類,復能類是透過前述專業人員指導個案及家屬、照顧者,運用個案剩餘功能發揮潛力,以提升生活自理能力為主,維持生活參與能力不退化;特殊照護類則針對營養、進食與吞嚥、困擾行為、臥床或長期活動受限,指導失能個案或家屬個人化照顧技巧,或提供居家護理指導與諮詢,以使個案逐步恢復自立生活或減少家庭照顧者照顧負擔。專業服務以短期、密集式的日常生活功能訓練指導個案及主要照顧者,以同一服務目標、每週至多1次為原則,最高12次以內,並於6個月內完成,且為使個案在此期間將習得之技巧持續練習,專業服務中相同照顧組合(碼別)如有新訓練目標需間隔90天。若個案或照顧者達到訓練目標、訓練目標經過1組服務介入後仍未有明顯進步、個案與照顧者無法配合指導訓練或經評估後個案已無意願、潛力等完成階段性目標,即可達到專業服務的結案條件。另為提升有專業服務需求之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服務對象(下稱長照個案)在使用服務意願,並落實A單位轉介專業服務,目前已訂有「照顧問題對應建議服務措施及轉介專業服務參考對照表」使地方政府可以建立轉介專業服務機制,當長照個案經照專評估後,勾選建議服務措施如為符合轉介專業服務者,應由A個管與長照個案、家屬討論後,並徵得長照個案同意下轉介專業服務。經統計111年全國專業服務(C碼)使用人數計71,499人,相較於110年使用人數57,507人增加;112年1-7月使用人數57,966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4,603人,成長超過3成。截至112年7月全國長期照顧實際轉介專業服務使用率為44.38%。另為提升長照專業服務品質,並使各項專業服務之目標、執行人員資格、作業內容標準化,衛生福利部於112年1月公告修正長照專業服務手冊及操作指引,作為專業服務人員執行復能服務之共同執行參考準則。延伸閱讀:1/8 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政策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27 醫療.骨科.復健
吞嚥困難讓他四年未吃飽 經治療後可正常飲食還能吃下牛腩麵
彰化縣87歲老先生4年前開始有吞嚥困難情況,體重減輕,讓家人很擔心,直到日前到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復健科進行四次的吞嚥治療,老先生終於可以正常進食,甚至可吃牛腩麵,他的兒子在臉書發文說,聽到父親說「終於有吃飽的感覺」,讓他喜極而泣。「我們都會老,都會退化,但請回憶你是如何長大的,就會知道如何善待爸媽的暮年。」老先生的兒子在臉書寫下這段感性的話,有不少臉友詢問家中長輩也有同樣困擾,不知如何治療。四年未吃飽跟吞嚥困難有關老先生的兒子說,4年來父親體重越來越輕,原本一度以為罹癌,還去做了全身MRI高階健檢,但未發現腫瘤,也做了三次胃鏡,證明食道沒問題,但因吃東西容易嗆咳,父親愈吃愈少,寧可餓肚子,也不願冒著嗆到的風險多吃一點,體重因此一路往下掉,後來連吞藥丸都有困難,即使很苦的藥也要咬碎才能吞下去。員榮醫院復健科主任陳冠霖表示,吞嚥看似很容易,其實要用到隨意肌與不隨意肌肌群,由6條腦神經和大約40條受支配的上消化肌肉控制,隨著人老化,慢慢地會有吞嚥困難情形,通常45歲之後就會發生,如喝水時容易嗆到等,造成吞嚥困難的原因很多,包括肌肉萎縮、組織彈性下降、唾液減少和大腦反應下降等。但老人吞嚥困難常被認為是老化的一部分,而被忽視,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由復健科、牙科、神經內科、家醫科、胸腔科及社區醫療部跨團隊整合,協助有吞嚥困難的老人家,能重新從口進食。誤認吞嚥困難為老化而被忽視語言治療師許哲維說,患者因為年齡大,喝水常會嗆咳,加上口腔肌肉退化及喉嚨上抬力道不足,因此吃完東西後,會有殘渣留在喉嚨,患者常要用力咳一下清喉頭,導致患者寧可餓肚子,也不願多吃一點。團隊評估後先透過包舌運動以及舌頭伸展運動來訓練舌頭肌力與靈活度,再藉由姿勢調整以及不同質地食物練習進食,進食過程中搭配四頻道藍芽連線電刺激吞嚥治療儀)機器貼在患者喉部,機器會發出電流刺激吞嚥困難患者喉部肌肉收縮,將個案吞嚥的能力以視覺化及數據化的方式呈現,並透過電刺激的輔助,逐步訓練進食的穩定度,有效減少進食嗆咳問題。患者兒子說,一個多月前得知員榮醫院復健科有做吞嚥治療,他每周從南投埔里載父親到員榮就醫,經過四次治療,父親竟已可吞藥、吃包子、吃豬腳,像正常人一樣吃飯配菜,甚至也能吃羊肉爐、牛腩麵,父親滿意的說「終於吃飽了」,讓他紅了眼眶,也以自家經驗提醒大家,當老人家有難吞嚥情形,要儘快接受治療,他很感謝員榮醫療團隊讓他父親「終於能再吃飽」。
-
2023-11-30 退休力.健康準備
機器人陪長輩解悶 關渡醫院護理之家引進科技獲SNQ銅獎
關渡醫院護理之家有個可愛的娃娃,會發出像小孩子的聲音,讓失智長者一聽就療癒,這是關渡醫院院長從日本帶回來的娃娃,也是最新科技;Zenbo聊天機器人也是長輩的新朋友,雖然還在測試階段,但長輩和Zenbo說說話,比較不寂寞。護理之家提供多項智慧醫療科技,讓住民獲得更好的服務,也幫助護理人員工作更有效率。關渡醫院護理之家今年獲得國家品質標章認證銅獎肯定,今在科技醫療展分享最新的成果。關渡醫院護理部主任李淑瓊表示,護理之家導入人因照明、智慧床墊,監測數值自動上傳系統、AR復健等,改善長者睡眠品質、營養狀況、肌力等,不僅讓失能、失智長者獲得更好照顧,也讓護理人員即時獲得反饋,掌握長者情況,給予協助。「護理之家對於長者住民來說,就是他們的家。」李淑瓊說,護理之家住民多為長者,有時睡不好,失智長者則有意識混亂的狀況。為了讓長者舒適,從環境改善,導入人因智慧照明,可隨著外界晝夜節律,調整臥室燈光色溫、色度,讓長者感受白天及晚上的變化,符合人體需求。經人因照明調整住民身體時鐘,晚上睡眠變好,白天更有精神,可以參加護理之家活動。護理之家也導入智慧床墊,李淑瓊指出,智慧床墊可以減壓,讓長者睡起來比較舒服,皮膚不容易出現壓力性損傷,如壓瘡等,還有智慧壓力感應,可偵測長者離床,一旦長者自己離開床鋪,護理站、護理人員手機、護理工作車的電腦就會同時發出警告,即時協助確保長者安全,防止跌倒。智慧床墊也能監測睡眠,可以了解長者睡得是否安穩,提供醫師作為後續治療的參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護理人員減少接觸住民,智慧床墊發揮很大功效。護理照顧人力吃緊,簡化護理人員工作負擔也是當務之急。李淑瓊表示,護理之家也設置身體監測自動上傳數據工具,監控長者血壓、心跳等,監測資料同時上傳至護理站,護理師不需要一一抄寫。護理之家現在有92床,住民約85至90位,約三分之一都使用此監測系統,主要用於有外籍看護工陪伴的長者。此外,長者住民飲食與一般人不同,李淑瓊表示,許多長者不能咬、不能吞,護理之家團隊付出心力,設置點餐系統,提供長者喜歡的飲食,如每天都有三種主食,包括魯豬腳、魯雞腿,萬聖節、聖誕節也有快樂餐,再過復健師、語言治療師,協助長者吞嚥訓練,也幫助插著鼻胃管的長者脫離鼻胃管。護理之家從110年至今,用口進食的長者,體重維持在標準之上的比率,自50%提高至85%。復健也加入智慧醫療概念,李淑瓊表示,護理之家有單獨復健治療室,讓住民在安全環境復健,除了徒手復健治療,也加入AR互動遊戲,可進行認知及肢體復健,住民經過復健後,小腿腿圍、握力等明顯增加,3個月情緒也有所改善。
-
2023-11-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師親切控管三高!血糖、血壓、膽固醇全歸他管 從中風撿回一命
十年前,我中風了。當時,我是個拚命三郎,總是使命必達,升遷到管理階層後,工作壓力更大,長時間加班、不規律飲食和體重上升,使我身心俱疲。有一天,我感到極度疲勞,全身無力,起初以為是感冒,但後來出現認知問題,無法回答日期、姓名等基本問題。家人將我緊急送醫,確診腦出血中風,住加護病房一周才轉普通病房。像氣球洩了氣,我整個人垮下來了。健康受損,工作停止,家人也擔心受累。雖然肢體功能沒有障礙,但卻罹患「失語症」,無法講出想說的字詞,經語言治療後也無法回到從前,讓一向口才便給、舌粲蓮花的我,挫折萬分,只想躲在家裡,自暴自棄。家人無法坐視,帶我去看遠東診所新陳代謝科沈克超醫師。在仔細了解病情後,沈醫師用親切和緩的態度,幫助我照顧好自己。從此,爆表的血糖、血壓、膽固醇,全數都收歸他管理。只要血糖略升,沈醫師會笑著說:「又吃甜點,喝三合一咖啡了嗎?」「含糖飲料不能喝了,白飯減半,多吃優質蛋白質蔬菜喔。」他輕鬆關懷的態度,讓我戒掉糖飲及消夜。滿江紅的指數逐漸及格,穿不下的衣服也都能上身了。雖然腦中血塊還在,衷心感謝沈醫師耐心治療,讓我恢復信心,重新評估價值觀,逐漸找回自己,更學會珍惜健康和家人。
-
2023-11-16 醫聲.罕見疾病
北榮建立龐貝氏症快速診斷標準 台灣龐貝氏症治療成效全球第一
治療龐貝氏症的藥物發明人是前中研院院士陳垣崇,此一發明拯救了無數的龐貝氏症病人及家庭,而臺北榮總團隊也接續使命,建立了全球最快速的新生兒篩檢確診標準,讓龐貝氏症的嬰兒平均出生10天內就能接受酵素治療,以致於目前嬰兒型龐貝氏症的治療成效為全世界第一。今年4月第二代新藥上市,所有龐貝氏症病人都能得到更好的治療成效。北榮兒童醫學部部主任牛道明指出,北榮龐貝氏症快速診斷的標準,平均6小時後就能確診,出生9.7天就能接受治療,台灣是全世界第一個進行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的國家,北榮團隊至今篩檢總人數超過150萬,為全球最大的篩檢人數,找到37名嬰兒型龐貝氏症,這些病人經即時快速的治療,加上全方面的細心照護與復健,病人各項預後表現均遠優於世界各國,長達10年追蹤的治療成果也發表在國際期刊,引起全球專家學者極大的重視。美國罕見疾病新聞網(Rare disease advisor)及BioNews-Pompe Disease媒體也刊登報導,並建議各國應仿效北榮的作法。龐貝氏症是體內代謝肝醣的酵素基因缺乏或突變,造成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不足,造成肝醣無法被分解,堆積在肌肉的結果是造成細胞死亡或受損,特別是心臟、呼吸道的肌肉,悠關著生命系統,主要分為嬰兒型及晚發型。牛道明指出,由於肌肉損傷不可逆,確診者愈早接受治療及復健愈能過正常生活。快速診斷標準,陽性預測值百分之百,醫療團隊24小時待命,6小時內接受治療談及當時如何快速治療,北榮兒童醫學部遺傳內分泌主任楊佳鳯回憶起10年前的場景,「我當時在急診看著疑似個案的小嬰兒,要經過肌肉切片、酵素檢驗,以及基因確診後,再向健保局申請專案用藥,等到藥物通過接受治療,至少需要超過兩個月的時間。但眼前的病人明明有肌肉張力不佳、心臟肥大等符合診斷的標準,我們卻束手無策,正在苦惱該怎麼辦時,牛道明認為『不能讓病人等了,只要病人符合我們建立的診斷標準,就先用酵素治療吧。』這個決定改變了病人未來的命運。牛道明說,「當年會在向健保局申請專案用藥前就給藥,是真的覺得病人沒時間等待,但依照我們所建立的快速診斷準則,事後證明我們並沒有誤診過任何一位病人,也因此沒有不是嬰兒型龐貝氏症的病人會錯誤的接受到酵素治療,而造成健保的浪費,但我們的快速治療讓我們的嬰兒型龐貝氏症病人治療成效,遠遠超越世界各國。」每當收到疑似龐貝氏症個案的通知時,整個團隊都會繃緊神經,將病人視為緊急個案,病人一到院立即安排各項檢查,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檢查,這十多年來我們團隊幾乎全年無休、24小時待命,無論是深夜或是過年期間,只要病人一抵達醫院,全員出動,才能夠達到病人平均在6小時內就能接受酵素治療,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這麼多年來牛道明及楊佳鳳從不覺得累「因為我們覺得病人家屬更為辛苦,他們必須定期帶病人來院治療,還要擔心病人因疾病造成的各種問題,而隨著病人年齡的增長,也要依照不同的成長時期做飲食及復健上的調整」。此外為了讓病人、家屬間有更好的溝通,拉近醫病間的距離,我們也協助病友們成立了全國的病友會,也建立起了line群組,在群組中病人家屬可直接與醫療團隊成員溝通,醫療團隊也是有問必答」。我們是和病人和家屬一同成長,這麼多年來藉由病人及家屬的問題與回饋,也從中得到了許多學習的機會。楊佳鳳提到在疫情高峰時,有位病人感染新冠病毒被隔離,但他又必須要注射酵素藥物,經過與台中衛生局、負責收治的台中榮總溝通,最後院方在戶外搭了帳篷,讓患者接受治療,「我們在疫情期間,無論多麼困難,我們的患者都沒有loss掉一次治療。」這份全心全意為病人著想的信念,讓人十分感動。北榮8月全面換二代新藥 助龐貝氏症病童有更好的治療雖然我們治療成效世界第一,目前大部分的病人都能走能跑,甚至能參加運動比賽。但這群病人還是有些特殊的肌肉如口腔咽喉或呼吸相關肌肉較弱,導致說話發音較不清楚,肺功能較差,且生病發燒時易有肌肉無力的狀況出現。這代表目前所使用第一代龐貝氏症酵素藥物在治療上仍有所不足,所幸龐貝氏症第二代藥物於2021年8月美國FDA核准上市,而今年4月健保已通過給付龐貝氏症第二代新藥。今年9歲的小女孩小玥剛好受惠於這波換藥潮。出生時,經由新生兒篩檢,轉往北榮做抽血、心臟超音波確診龐貝氏症,並開始接受酵素替代療法治療。小玥媽媽回憶,剛開始每2週從台南回診北榮做一次酵素治療,不料1歲左右身體功能開始衰退,肌肉力量變小,走路跌倒次數增加;當時經過北榮醫療團隊評估後,隨即將2週一次的酵素替代療法,改為每週一次南北往返治療。2歲時,媽媽向團隊反應爬樓梯時步態有點怪,經北榮物理治療師評估後,發現雙腳肌肉力量不對稱,隨即轉介北榮水療治療師評估,經評估後,建議以游泳替代水療,再加上職能、物理以及語言治療,狀況才穩定下來。在北榮團隊的照護下,小玥跟同年齡的孩子站在一起,看不出異狀,甚至還可以參加游泳比賽,小玥也得以參加她最喜歡的舞蹈課程。「直到2年前,小玥6、7歲時,病況開始有明顯退化情形」小玥媽媽無奈表示,所幸北榮團隊及時嘗試各種努力,讓小玥在面對第一代用藥的醫療極限下,讓病況變化速度得以稍緩。所幸,北榮今年8月全面換藥,在接受第二代酵素替代療法後, 小玥的臨床表現趨於穩定,跑步時,大腿也可以抬得較高,檢驗肌肉損傷狀況的CK值(肌酸肌酶)明顯下降,在各方面運動表現也有明顯進步。媽媽認為,現在有二代新藥加上持續每週接受游泳、復健治療,希望小玥身體狀況越來越穩定,讓身體能維持更好狀態,能去實踐她未來成為一位舞蹈老師的夢想,並且爭取更多的時間,等待再下一個新療法的到來,讓小玥未來可以手心向下,回饋社會!一路以來,很感謝北榮團隊,在小玥病況每次出現變化時,都會以最快的速度處理,讓小玥得以維持現在這麼好的狀態!
-
2023-11-10 癌症.抗癌新知
什麼是癌症復健?哪些人能從癌症復健中受益?何時該接受癌症復健?
什麼是癌症復健?長期以來,復健一直被認為是心臟病發作或膝關節置換術後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法,癌症復健(cancer rehabilitation?)則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由於癌症及其治療通常會導致身體、活動能力和認知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導致日常活動、重返工作崗位或繼續癌症治療變得更加困難,並且對你的健康和整體生活品質產生持久影響。癌症復健可以幫助解決這些問題。癌症復健是一項支持性醫療保健計畫,其目標包括:.幫助你盡可能保持活躍並參與家庭、工作和其他生活角色。.減輕癌症及其治療的副作用和症狀。.幫助你盡可能保持獨立。.提高你的生活品質。癌症復健由受過訓練的復健專業人員提供協助,你可以在治療、後續護理或長期存活階段與他們合作。哪些人能從癌症復健中受益?癌症復健與癌症倖存者密切相關。癌症倖存者為任何被診斷出患有癌症的人,從診斷之日起直到生命結束。癌症存活期並非在治療完成時才開始,而是在診斷時就開始了。它涉及在癌症診斷期間、癌症診斷過程中以及癌症診斷之後的生活。因此,癌症復健可以在癌症診斷後的任何時間開始。它適用任何類型的癌症患者,並且對於從早期到晚期癌症有不同預後(藉疾病的發展與症狀預測疾病的過程與結果)的癌症患者都可能有所幫助。什麼時候該接受癌症復健?當你注意到任何使你活動能力下降或使日常任務更加困難的變化時,請與你的醫療團隊討論癌症復健事宜。你可以自問是否出現以下狀況:.出遊是否更加困難?.是否有疼痛、虛弱或其他症狀?.是否難以清晰地思考?儘早解決你注意到的變化非常重要,這樣它們就不會惡化。例如關節些許僵硬問體可能使你無法伸手過頭,從而使你的手臂活動減少。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手臂可能變得更虛弱和僵硬。您也可以向你的醫療團隊詢問,是否可以在癌症治療開始前接受癌症復健團隊的協助。復健專業人員可以在問題出現之前測量你的力量、行動能力和日常活動情況。在問題出現前為你提供適當的建議,以幫助您在身體和心理上為癌症治療做好準備。在治療過程中及其後後,他們會持續監測您的狀況,以便在問題嚴重之前發現並解決。這種方法可以提高你的生活品質,減少可能影響你生活的症狀和問題。癌症復健可以協助解決哪些身體問題?癌症和癌症治療會導致許多不同類型的身體問題,癌症復健可以幫助解決其中許多問題,包括:.疼痛疼痛在癌症患者或癌症晚期患者中極為常見,疼痛會降低生活品質並導致憂鬱。.疲憊癌症疲勞或稱癌疲憊,這在癌症患者中很常見,即便是早期癌症也可能在治療完成後持續數年。.淋巴水腫淋巴水腫在患有乳癌的人中很常見,尤其是在淋巴結清除手術或前哨淋巴結切片術(sentinel node biopsy)後。它也可能出現在其他許多癌症患者身上。.週邊神經病變週邊神經病變,即手指和腳趾常見的疼痛、麻木和刺痛,是化療令人困擾的長期副作用之一。雖然神經病變通常無法治愈,但有許多方法可以減輕疼痛。治療還可以減少與神經病變相關的併發症,例如跌倒。.認知問題化療以及其他癌症治療後常見認知變化,例如記憶力下降、難以同時處理多項任務以及「腦霧」等症狀,例如接受芳香環酶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s)治療乳癌的女性,也被發現會經歷認知變化。.纖維化手術可能會造成纖維化(疤痕組織形成),而纖維化也是放射線治療的長期副作用之一。儘管不如其他治療副作用那麼常被談論,但因乳癌和其他類型的癌症及治療所引起的纖維化不適,可能會降低你的生活品質。.憂鬱憂鬱症在癌症患者或癌症患者中非常常見,而且癌症患者的自殺風險也令人擔憂,因此解決憂鬱問題很重要。.壓力和焦慮焦慮在癌症患者中普遍存在。無論你的腫瘤是否處於活動狀態,或者你沒有疾病證據但擔心復發,焦慮都是正常現象。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患有癌症的人覺得他們處理日常壓力的能力比罹癌之前更差,即使是輕微的壓力。.飲食問題營養諮詢可以幫助解決癌症治療中許多常見副作用,幫助人們應對體重上升或下降的各種變化,可能有助於更好的治療效果。.睡眠問題睡眠問題常見於癌症治療後,睡眠障礙不僅會影響你的生活品質,甚至可能影響治療的存活率。哪些專家可以提供癌症復健服務?癌症復健關注癌症倖存者面臨的具體問題,但也專注於一般生活方式和運動干預措施,盡可能促進倖存者最好的生活品質。癌症復健的醫療成員可能包括腫瘤科醫師、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淋巴水腫治療師、營養師、身心科醫師、居家照顧服務員、個案管理師及語言治療師等。【資料來源】.Cancer.Net: What is Cancer Rehabilitation?.What is Cancer Rehabilitation?.華人癌症資訊網:癌後復健
-
2023-10-27 醫療.骨科.復健
漸凍症不可逆,治療重點在延緩疾病進展!復健7大方向助維持行走的能力
報載美國女星珊卓.布拉克男友布萊克.藍道,最近與漸凍症抗戰三年後,仍然不幸辭世,,令人感傷。知名的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也是漸凍症患者,在2018年時去世,當時76歲 。世界五大絕症之一 台灣每3天新增1位漸凍人漸凍症是世界五大絕症之一,目前無法治癒。廣義的漸凍症,其實是包含一群不同診斷的運動神經元疾病,只是目前大家習慣把「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當作漸凍症代表。漸凍症從發病算起,一般餘命約3到5年,由此來看,霍金博士的壽命算是一個特例。目前平均全世界每 90分鐘就有人被診斷出漸凍症和因此而死亡,90%的病例沒有家族史,發病年齡通常在 40 至 70 歲之間,至 2040 年全球漸凍症患者人數預計增加 69%。在台灣平均每 3 天就新增 1 位漸凍症患者,俗稱漸凍人,即每年新增患者人數大約有460名,這個疾病不只是病人本身的悲劇,對於每一位漸凍人家庭來說更是絕望的打擊。漸凍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ALS)是一種進行性運動神經元疾病 ,從發病開始,就會發生漸進性肌萎縮,而且廣泛地影響到全身肌肉,最後連呼吸肌肉以及吞嚥肌肉等都受到影響 ,以至於維持生命都有問題 。家族遺傳性ALS患者的發病年紀大多較早,偶發性ALS的病因仍不明確,重金屬中毒、病毒感染、腫瘤、自體免疫、輻射及雷擊都被懷疑是危險因子。運動神經元疾病漸失能 復健規畫7大方向疾病在進展過程會面臨逐漸失能的困境 ,面對這無法根治的疾病時,全方位的復健規畫變得十分重要。復健醫療的介入以功能為出發點,包含功能損失評估、恢復訓練、代償措施、輔具應用、甚至到無障礙環境等。 以下是復健治療規畫的幾個大方向介紹:• 物理治療和運動治療:物理治療師設計特定的運動和肌肉強化計劃,以維持肌肉功能和關節靈活性。這有助於延緩肌肉無力的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職能治療 : 一旦出現職能表現(日常活動、工作或生產性活動、休閒或娛樂)操作之功能障礙時,職能治療師可以提供相對應的訓練及輔具製作內容。• 語言治療:由於運動神經元疾病可能導致說話和吞嚥困難,語言治療師可以協助患者找到改進說話和吞嚥的方法,包括使用溝通輔具。• 呼吸肌肉訓練:特定的呼吸肌肉訓練可以幫助患者在呼吸方面更有效地工作,延緩呼吸困難的出現。• 輔助性設備:輔助性設備如輪椅、行動具和電動床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便利性和獨立性。• 心理支持:面對慢性疾病的挑戰,心理支持也很重要。心理治療師可以幫助患者處理情感和心理健康問題,並提供支持。• 營養諮詢:由於吞嚥困難和肌肉萎縮,營養諮詢師可以建議患者應該如何維持適當的營養,以減輕體重損失和保持身體健康。漸凍症不可逆 持續復健延緩疾病進展漸凍人的復健是一個持續且多學科團隊合作的過程,團隊包括醫師及上述專業人員。復健的目標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症狀,延緩疾病進展,並提供綜合的支持,以應對這些失能問題。因此,需要患者與其醫療團隊合作,制定個別化的復健計劃,以滿足其特定的需求和目標。四十出頭的王小姐, 幾年前被診斷為漸凍症,接著就在醫學中心持續追蹤、藥物治療與運動訓練。後因病程漸進惡化, 走路不穩定,也使用了支架與拐杖。她擔心一旦功能退化到需要使用輪椅,將導致其社區行動、上下班、還有社交生活等,都要被迫改變。雖然知道自己的疾病有不可逆性,仍在醫師評估建議後開始接受復健治療合併水中運動訓練。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 ,王小姐恢復部份體力並維持了走路穩定狀態,也暫時不用輪椅輔助了。水中運動有助訓練平常少用的肌肉群水中運動訓練(water-based exercise training)主要是利用浮力、阻力、水壓及溫度等特性,訓練到平常少用的肌肉群,同時可避免已經受損的運動神經元疲勞,在國外經常用在運動功能受損的訓練及心肺功能訓練, 只要能注意安全性,一般的溫水泳池也能當成訓練場所。 對這類病人,如合併其他復健治療並行應有助益,當然其切入點也有適當的階段。近幾年醫藥界在漸凍人藥物研發上已有些進展, 在美國有數種特效藥經FDA批准上市 ; 目前使用時間用較長的特效藥-銳力得(Rilutek),臨床上可以增加存活時間,但效果也是有限,通常可以讓病人多活幾個月,功能上則沒有明顯助益;因此, 上述非藥物介入處置仍然是十分重要。在全人醫療模式下,社會角色改變也需列入醫療規劃考量。我們一方面希望患者繼續執行肌耐力訓練,來改善疲勞跟無力的情形,另一方面又要求患者要節省使用及保護肌力避免繼續惡化,這兩個看似衝突的醫療指令,其實常常令患者無所適從。為了省力與保護, 患者被要求開始使用支架、拐杖或者是使用輪椅,都使其社會角色印象做了很大的改變,產生一定的衝擊跟影響。如果能試著摒除以單純醫療技術應用為主的思考邏輯, 而進一步全盤考量,或許更能兼顧病患生命生活需求跟生活品質維持。漸凍症復健需個別規畫 3原則遵循綜合上述,復健目標應依病患狀況個別化規畫,但是還是有以下原則可以遵循。 一、肌力問題:對於過度使用而疲勞的肌肉群,在適當保護、休養跟治療之後,還是可以列入訓練計劃之中,然後擴展代償作用的肌肉群;特別要強化核心肌肉, 增加代償功能。二、相關症狀處理:像是失眠,酸痛或感冒等造成暫時性失能(體力衰退)等,就個別化以症狀治療處理這些問題; 而呼吸或吞嚥功能衰退到一定程度時,輔助設備就有必要使用。三、儘量保有患者目前在職場及家庭的運作功能,減少這個疾病對其社會角色的衝擊。維持和增加患者可以行走的能力,這是最理想的治療目標,輔具的適時應用或暫時應用上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總之對於漸凍人等運動神經元疾病的治療需求考量,應兼顧個人、家庭、社會需求來做整體規劃; 我們樂見漸凍症的醫療有藥物可給予幫助 ,但同時也強調整體醫療應包含以全人醫療及復健規劃來主導治療計劃。(本文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漸凍人失能, 復健可以幫忙?!)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19 焦點.杏林.診間
第33屆醫奉獎/南投唯一整形外科醫師陳恒常 走在重建整形的路上 復原外貌更撫平受傷的心
曾任台北馬偕醫院總院主治醫師兼兩個醫療中心主任的陳恒常,風光行走台灣醫界和國際,卻在57歲那年轉身,放下馬偕長達29年的閃亮資歷,從大都會的醫學中心去了南投山城裡的埔里基督教醫院,成為南投地區僅有的專任重建整形外科醫師。埔基的這11年,陳恒常無數次在整形外科醫師聚集的場合被同行關切詢問:南投人口相對稀少,單一位整形外科醫師究竟能做什麼?怎麼活得下去?陳恒常心底有篤定的答案。傳承醫者仁心,外科父子同獲醫療奉獻獎。陳恒常出身嘉義朴子的醫師世家,父親陳天惠受其義父、當地第一代醫師陳天惠影響從醫,曾獲選第八屆醫療奉獻獎,所主持的外科診所,是朴子、布袋、東石、北港一帶醫術最好的。陳恒常在診所長大,「從小就站在椅子上看父親執刀。」四兄妹出入診間像走廚房,父親常開玩笑說要指定他們以後一人一科。耳濡目染下,四兄妹全踏上從醫之路。陳恒常身為長子,原本想要承繼父親衣缽選擇一般外科,但考慮當時大規模醫療院所逐漸普及,地區性外科恐將式微,而且他愛創意思考,想更深入鑽研專門領域,最終選擇了整形外科。專注於燒燙傷、顱顏畸形治療,創立兒童燙傷基金會。高雄醫學大學時期,陳恒常專注於燒燙傷、顱顏畸形╱骨折、慢性傷口及褥瘡等以重建整形為主的治療,也因宗教信仰,立志照顧弱勢族群,時常利用寒暑假參加山地或外島的醫療隊,到各偏鄉地區義診。1981年醫學系畢業後,陳恒常進入台北馬偕醫院,完成整形外科訓練,成為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並赴美在紐約大學醫院顱顏中心進修,又出任馬偕燒傷中心主任、 國際醫療中心主任。他對外也很活躍,參與推動創立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拍攝「沖脫泡蓋送」宣導影片;甚至自費自假至海外義診,泰北部落、西非、中國雲南、四川,都去過。醫學美容颳起風潮,成了賺錢的金雞母。台北馬偕也在2000年由整形外科成立醫學美容中心,陳恒常卻沒感到雀躍,反而想起「到有需要的地方去」的習醫初心,2012這年,他投身南投山城。捨醫學中心到南投山城,讓高齡者活得舒適有尊嚴。「到埔里行醫是緣分,更是神的指引與呼召。」陳恒常回憶當時埔基院長趙文崇將卸任,陳恒常在朴子長老教會的師母是埔里人,告知他埔基在徵院長,建議他嘗試,而他曾受埔基創院院長謝緯感召,謝緯胞兄的兒子又是他同學,重重關係下,陳恒常決定投出履歷,從5名應徵者中脫穎而出。在埔基,除了門診、開刀等工作,陳恒常也指導醫學生在院內短期見習,前往當地社區醫療實習,或去山地部落宣導衛生教育、基本健康檢查及諮詢。南投因人口結構高齡化,整形外科常見的手術是皮瓣手術,多是為了治療臥床出現的褥瘡。對同行而言,健保給付不多,又缺挑戰性,做的意願不高,陳恒常卻樂此不疲,因為他只單純的「想幫忙」,希望能讓高齡病人活得更舒適且有尊嚴。專程至台北商借器械,幫顎裂小兄弟動手術。深耕偏鄉越久就越清楚城鄉差距、就醫不便等醫療困境。陳恒常記得有一對山地部落小兄弟先天顎裂,導致語言障礙,影響人際溝通,但南投沒有相關醫療設備,到外地就醫少說要4小時車程,家長因而放棄,沒讓孩子治療。陳恒常為了這對小兄弟,竟專程去台北商借必要器械回埔里幫他們開刀,成功在偏鄉完成醫學中心也難得一見的顎裂及帆咽閉鎖不全手術,並在當地接受語言治療。還有一對年僅7歲、6歲的馬家小姊弟,2014年全身面積50%深度灼傷,但中部醫療資源不足,只能往南、北部大型醫院送,與死神搏鬥3個月才脫險。隔年又因新北發生「八仙塵爆」,大量燒燙傷病患帶來嚴重的排擠效應,小姊弟安排不到機會可持續復健治療。陳恒常親自前往小姊弟家中,評估兩個孩子的狀況後,決定應用過去在馬偕醫院燙傷團隊的照護經驗,讓他們在地接受疤痕重建治療,不必再舟車勞頓,孩子也得以在熟悉的環境中穩定成長與復原。挺進烏克蘭戰地,伸援手也讓醫療扎根。陳恒常也沒忘了國際醫療,除協助外國人在台就醫,更曾赴布吉納法索、泰國曼谷等地醫院建置醫療系統,今年甚至冒險遠赴烏克蘭,醫治在戰火中爆炸受傷的患者。陳恒常在國外面對重建整形需求時有一特色:更傾向不要全由他動手做,而是盡可能從教育著手,直接在當地教學,甚至協助當地醫師到台灣、美國等地受訓,讓醫療技術在當地扎根。陳恒常對於整形手術有他獨特的哲學。譬如整形外科過去的觀念,是補皮、縫合、皮瓣、顯微手術等由簡而繁的進行重建,但陳恒常認為,基本動作學精準後,在執刀上應該要有邏輯,不必複雜化,而是更要「以病人的利益為最大考量」。他同意「同一個問題,不同人可能有不同方法」,但不該是為了賺錢去開複雜的刀,應該以病人的需求及角度思考:做什麼對病人最好,有沒有能讓病人不用花大錢,又縮短不能工作、上學的時間,或縮短住院的時間,以及有利於往後治療或預後的作法。不只處理患者外觀問題,更要治療受傷的心。有越來越多整形外科醫師朝醫美發展,陳恒常說,有人說整形外科是「拿刀的精神科」醫師。以前的整形外科沒有醫學美容這塊,現在「有市場也需要人才」,但不差他一個。對於各項新穎的醫美技術,陳恒常倒是仍樂於了解新知。有些人為追求個人對美的極致追求,願意花錢受罪開刀,陳恒常說這沒有不對,只不過不是他想做的。他只想秉持初衷,專注在以重建整形為主的治療上,他想解決的不僅是患者外觀上的問題,更要治療患者受傷的心。陳恒常已卸下院長職務,專任臨床。既然家人支持,他就盡力發揮所長,繼續做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好奇南投唯一整形外科醫師能做什麼嗎?「當你全心全意想做好一件事的時候,全世界都會來幫你,」這是陳恒常的答案。個人獎:陳恒常年 齡:68歲出生地:台北市學 歷 :高雄醫藥大學醫學系、美國紐約大學NYU醫院顱顏中心擔任clinical observer進修現 職:埔里基督教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師經 歷:台北馬偕醫院總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燒傷中心主任╱國際醫療中心主任、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CBF)董事、國際燒傷醫學會(ISBI)西太平洋區域代表、台灣世界展望會董事、埔里基督教醫院院長主要事蹟:●推動全國兒童燒燙傷防治,拍攝「沖脫泡蓋送」宣導影片。●投入偏鄉醫療,深耕南投山城,是唯一專任的重建整形外科醫師。●參與海外醫療,曾至泰國、中國、西非,今年遠赴烏克蘭義診。【看更多得獎者故事】.第33屆醫奉獎系列專題報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12 醫療.耳鼻喉
林美照聲帶受損2度動手術,工作損失500萬!「燒聲」怎麼辦?瞭解引起聲音沙啞的原因、治療與照護
【2023/10/11編註】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有「娃娃音始祖」封號的資深藝人林美照,4年前因聲帶受損動手術,被醫生要求噤聲7天,忍了一周才發現完全發不出聲音,2年前換醫生再動手術。林美照近日受訪還透露當年手術失敗為了調養身體,推掉許多工作,初估約損失500萬!還好目前沒經濟壓力,只要好好照顧身體就好。到底聲帶發生什麼事?聲帶受損怎麼處理才不會造成危害,《元氣網》以下整理聲音沙啞的聲帶治療手術與保養事宜。● 「燒聲」就是聲音沙啞,經聲帶治療手術與保養,多半能重拾美聲美嗓。● 聲音沙啞常見原因可分為3種情況,內視鏡檢查聲帶問題可分為2類。● 針對燒聲原因選擇合適的治療,配合日常保養與正確發聲讓效果更佳。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嗓音醫學中心的張智惠醫師提醒,如果聲音忽然改變,超過兩周減少用聲、多喝水、少吃刺激食物也沒改善,很可能是急性聲帶發炎後的合併症、聲帶相關疾病或聲帶逐漸老化萎縮引起,建議要做內視鏡檢查確認病因。現在治療發展進步,可讓聲帶「回春」,配合日常生活的保養,可重拾美聲美嗓。發聲構造有哪些?瞭解聲帶的發聲原理 張智惠表示,要發出聲音,咽喉部的「聲帶」是主力,結構包含上皮層、黏膜下固有層和深部的肌肉層。當肺部呼出空氣時,氣流通過狹窄的聲門時,聲帶的黏膜會產生如海浪般的波動,此波動使附近的空氣介質振動形成聲波。張智惠提醒聲音好不好聽,其實是很主觀的,無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聲音沙啞,一般人都可能覺得無所謂,但對於職業用聲者、喜歡唱歌 或對自己聲音比較在意或敏銳的人來說,就會引起困擾。聲音沙啞 常見3種情況張智惠指出,導致聲音沙啞的原因很多種,其中常見的有3種情況:一、需要每天用聲的職業用聲者:例如老師、客服員、聲樂家、配音員、播報員。二、發聲習慣不正確:包括習慣性清喉嚨、習慣用脖子的力量說話,說話音量過大甚至喜歡尖叫嘶吼。三、與咽喉部保養相關:如離不開菸酒,飲食生活作息差造成長期有胃酸逆流者,風險都比較高。內視鏡檢查 聲帶問題分2類門診經內視鏡檢查,張智惠表示常見的聲帶問題包括兩類:第一類原因是聲帶疾病,例如聲帶長繭、長息肉或囊腫、感冒後慢性咳嗽或胃酸逆流加重,導致聲帶受傷發炎腫脹等情況,聲音通常會明顯變沙啞粗糙,而且容易斷音。第二類原因是聲帶老化萎縮,聲音改變初期比較不明顯,通常伴隨講話講不久容易累、唱歌容易走音、音量變小。近期新冠肺炎的感染也會加速聲帶的老化和萎縮。張智惠補充,嗓音門診也常見一些全身麻醉過後或頭頸部手術後導致的聲音沙啞,不過這類比較少見。有些人長時間受插管刺激,比如接受過心臟手術,肺部手術甲狀腺、頭頸部腫瘤或頸椎手術,影響到喉返神經,引起聲帶麻痹,聲帶動作和閉合受到影響,也會導致明顯氣音與沙啞。聲帶沙啞治療的選擇有哪些?張智惠表示依照聲帶的問題提供多種治療方針。如果內視鏡確認只是輕微發炎、水腫、長小繭,醫師可開立消炎口服藥、請病人多休養,通常一到兩周就會完全恢復。如果有息肉、囊腫,或較嚴重的發炎,可透過門診微創聲帶手術,局部注射類固醇,術後噤聲休養24小時,就可以解決這些聲帶病灶。如果是聲帶萎縮、神經暫時或長期失靈引起的聲帶麻痺,張智惠說,這些在過去比較難以挽救的情況,現在可靠門診微創聲帶手術注射玻尿酸或自體脂肪,達到回春的效果。自體脂肪中脂肪顆粒讓聲帶體積變豐滿,其中的幹細胞成分,會刺激聲帶本身的再生作用。聲音沙啞術後透過日常保養與正確用聲技巧,確保術後品質張智惠表示,術後噤聲48小時,搭配醫師開立的咽喉保養的藥物,持續做好個人日常保養、耐心回診學習用聲技巧,術後會感覺嗓音逐漸進步穩定,講話變輕鬆。日常保養是幫助手術發揮最佳效果的關鍵。會建議病人要盡量改掉不好的用聲習慣,例如用脖子力量講話、常常清喉嚨或用力咳嗽、抽菸、喝很多刺激性的飲料如咖啡或茶。睡前2小時也不要吃東西,以免夜裡食道逆流,酸性物質滯留在咽喉黏膜比較久時間,造成傷害。張智惠表示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做這項門診手術,如果內視鏡檢查沒有明顯閉合不全或萎縮的聲帶,建議先透過語言治療,加強聲帶本身的耐力和功能,讓治療師幫忙檢視用聲習慣,學習更好的用聲技巧,找回輕鬆又有力的發聲方式。【延伸資訊】更多喉嚨保養問題:https://www.angeladoctor.com/(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01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者食不下嚥,該不該插鼻胃管?專家:不是裝上後就無法拿
逐漸進入中度失智的楊奶奶,最近吃飯常盯著食物,經由引導才知道要張開口進食,可是含在嘴巴裡沒有咀嚼動作,偶爾咬一咬就吐掉,協助餵食或將食物打成泥狀方便飲用,結果頻繁出現嗆咳。楊奶奶因攝食不足,引發營養不良和脫水,家人討論是否要以鼻胃管灌食補充養分,又擔心裝了就得放一輩子。食食樂語言治療所所長王雪珮說,隨著年齡增長,吞嚥功能衰退是正常現象,但可以透過訓練強化口腔、咽部、喉部肌群,一方面延緩退化,一方面維持吞嚥機能。進食飲水受影響、體重明顯減輕,建議到門診評估。照顧長輩,最害怕進食問題,老化、失智、中風族群都會面臨飲食困難,看似再平常不過的吞嚥動作,因咽部肌肉力量不夠、認知功能變差,食物跑進氣管而引起嗆咳,反覆發生容易造成要命的「吸入性肺炎」。除了失智者會出現吞嚥困難,沒有任何疾病的長者也可能有這種狀況。吞嚥問題好發於高齡族群,國健署公布,65歲以上老年人口中,有12.8%有輕度以上的吞嚥障礙,受吃飯、喝水所困擾。如何判斷長輩是正常老化,還是發生吞嚥障礙?王雪珮表示,若症狀已影響到日常的進食、飲水,且體重明顯減輕,建議到門診進一步評估。應找耳鼻喉科、復健科檢查,再由語言治療師協助吞嚥復健,包括訓練吞嚥肌肉、改善進食方式、調整食材的質地等。王雪珮分享,民眾也可以使用「EAT-10」篩檢量表自我評估,判別是否為吞嚥障礙高風險族群,若測驗未通過,且進行吞嚥攝影檢查確定是吞嚥障礙,就要積極促進吞嚥肌群的活動度、協調性。另外,適時調整飲食質地訓練咀嚼吞嚥,王雪珮強調,照顧吞嚥困難的長輩,並非只是將食物煮更爛,或把食物打成泥,有些長輩會覺得打碎的食物難吃而拒絕進食。經治療後,若還是難以自行進食、營養不足,就要考慮裝鼻胃管,提供營養支持。多做吞嚥訓練,有機會拿下鼻胃管,恢復自我進食。許多人聽到鼻胃管,認為裝上後就再也拿不下來。王雪珮說,鼻胃管是暫時性灌食,只要多做吞嚥訓練,仍然可以恢復自主由口進食。不妨運用失智症的finger food(手拿食物)、hand by hand(手把手)技巧,慢慢進食軟質食物、一次一口量咀嚼吞嚥,漸漸減量管灌次數。營造寧靜舒適的環境,集中注意力在進食過程,千萬不要協助餵食,讓長輩拿著餐叉、湯匙、筷子或用餐輔具,甚至直接用手抓食,把「吃東西」變成口腔運動。當灌食次數減少,在醫師及語言治療師評估無嗆咳危險後,有機會拆除鼻胃管。王雪珮強調,即使移除了,也要持續注意長輩的飲食質地、進食姿勢,日常可多唱歌、大聲講話,訓練吞嚥肌群同時控制聲帶閉合等,降低進食嗆咳的機率。吞嚥肌群訓練1. 嘴唇部位大聲發出ㄚ、ㄟ、ㄧ、ㄛ、ㄨ的音,嘴型張到最大且明顯,練習嘴唇肌肉,最後做雙唇閉合和嘟嘴的動作。2. 臉頰運動鼓起兩頰,類似吹氣球的動作;再噘嘴內縮兩頰,看起來像臉頰凹陷,每個動作各維持5秒,反覆練習。3. 舌頭運動伸出舌頭、伸愈長愈好,舌頭左右擺動,接著沿嘴角四周繞一圈;再換舌頭頂上顎,發出「答答答」的聲音。4. 咽部運動將舌頭後縮,假裝漱口的動作,可試著發出「ㄎ」的聲音,維持10秒,最後再做乾吞口水動作。5. 頭頸放鬆頭部緩緩向前彎曲,感覺肌肉緩慢伸展;再慢慢轉回正頭部,接著練習左右轉向,放鬆周圍肌肉。
-
2023-08-21 焦點.長期照護
吞嚥力衰退重要警訊,輕忽「嗆咳」恐引發吸入性肺炎!3技巧引導自主進食
● 隨年齡增長,喉頭結構老化鬆弛● 注意「嗆咳」是吞嚥力衰退的警訊● 輕忽飲水嗆咳,易引發吸入性肺炎70歲林先生,每天早上起床都會喝杯溫開水淨化腸胃,再習慣不過的日常,最近卻頻頻嗆咳,服用保健食品也覺得喉嚨卡卡,一直吞口水想把異物感壓下去。食食樂語言治療所所長王雪珮說,隨著年齡增長,喉頭結構會逐漸老化鬆弛,導致吞嚥功能衰退,這是正常現象,但可以透過「練喉嚨」強化喉部肌力。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逾40萬名65歲以上長者有吞嚥困難。中老年人很容易嗆到,以為咳嗽清一清就好了,卻忽略嗆到、噎到引起的肺部感染。國人十大死因中的肺炎,除了疾病感染因素外,近一半都是因為吞嚥功能退化造成嗆咳,增加吸入性肺炎的風險。吸入性肺炎易引發呼吸衰竭、休克、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被喻為「老人殺手」,尤其高風險的失智者、巴金森氏病患者,應盡早規畫吞嚥治療與訓練計畫,從預防端著手改善。食不下嚥 易導致營養攝取失衡王雪珮表示,家中長輩有「食不下嚥」的狀況,或是進食時間會拉長到1至2個小時,就表示進食出現困難,容易導致營養不良。一旦營養攝取失衡,肌少症、衰弱症就會陸續跟著來,若惡性循環造成失能、臥床,死亡率就會大幅增加。針對長輩吞嚥問題,王雪珮說,應找出原因介入處理,包括假牙佩戴、調整進食姿勢、改變食物質地、訓練手抓食物技巧等。另外,可加強口腔肌肉的力量,有效提升咀嚼力。3個技巧 手把手引導自主進食當長輩吃東西嗆到時,常會有直接將「餐食換成流質食物」的迷思,王雪珮強調,長期喝流質食物會加速退化功能,而且流質比固體更容易嗆到,應依長輩的吞嚥能力,選擇適當的軟食、濃粥、泥餐、細碎食物、半流質飲品等。除了進食內容,還要注意吃飯姿勢,手把手引導自主進食,手握湯匙、筷子能刺激腦部;如果都倚賴家人餵食,過度照護也會讓年長者身體機能退化。吞嚥困難3狀況1 不知如何進食:長輩認知功能退化,無法辨認食物、不會使用餐具。2 不會吞嚥含在嘴巴:忘記如何咀嚼與吞嚥。3 容易嗆咳:咽部肌肉力量不夠,無法將食物往下推擠,導致卡在食道。自主進食3技巧1 請長輩手拿著湯匙,姿勢握錯也沒關係,照顧者按住長輩的手,輔助更穩定。2 照顧者另一隻手固定長輩的手肘,讓湯匙可以就口順利。3 一定要讓長輩拿著餐具自己就口,引導手口反射;進食後要注意確認喉頭上抬,吞嚥才有啟動,再繼續下一口。(資料來源/王雪珮)想知道更多吞嚥困難與訓練技巧,請上元氣網【飲食照護】免費線上課程:https://bit.ly/45b70Qb(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8-10 活動.精彩回顧
世界首台AR/VR口腔照護系統 培訓咀嚼吞嚥跨專業人才
「民以食為天」,維持由口進食的咀嚼吞嚥功能,不僅是基本的生理需求,更能享受健康又有品味的人生。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2012年既已指出「口腔健康對於健康及生活品質是不可或缺的」。有鑑於全球面臨人口老化,疾病趨向慢性化、長期化且複雜化,咀嚼吞嚥障礙已不是單一疾病的問題,舉凡腦功能或神經肌肉受損,腦傷、中風、失智及癌症等都是成因之一,而其所造成的後果更是威脅著民眾的健康。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的互相影響。而高齡者的口腔健康不良並非完全來自於退化或是衰弱造成。可能因為缺乏適當的口腔照護導致口腔衛生狀況的不良,又或是口腔疾病的惡化,如牙根齲齒的發生,牙周疾病的嚴重化。口腔機能的低下,如吞嚥困難或是口乾與高齡者的肌少症以及衰弱症有顯著關係,當口腔健康不良也將導致吸入性肺炎的發生。咀嚼吞嚥照護的第一個步驟是口腔清潔,口腔機能的維持與促進又與口腔衛生照護息息相關。過去研究指出口腔細菌群是引起高齡者肺炎的主要細菌,而執行日常的口腔照護對於全口無牙又或者是有牙的人皆能有效的肺炎發生。除了執行日常的口腔照護對於吸入性肺炎的發生能有所影響,但是不當的口腔清潔方法,例如僅只有在早上刷牙、使用海綿棒進行真牙清潔者,錯誤的清潔方式也將提高罹患吸入性肺炎的風險。因此在面對高齡者有或者是咀嚼吞嚥障礙者如何進行正確的日常口腔照護尤其重要。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是透過視覺達到身臨其境的教學方式,透過VR的模擬,可以讓學習者學習到一些學習場域上可能無法輕易進行的內容。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是視覺和真實觸覺以達到回饋融入,換句話說就是虛擬與現實元素的結合。透過AR將虛擬場景疊加在現實元素上,以增加互動性。國際上透過高科技VR/AR應用於醫學教育訓練已相當普遍,然而尚未應用於口腔照護技能訓練。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與醫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世界上第一套 VR/AR口腔照護模擬訓練系統。VR課程根據已有70年歷史口腔衛生師教育訓練機構,包含日本九州齒大、朝日大學的高齡口腔照護課程制定完成。成人版AR潔牙訓練系統為國際首創,使用高科技精準3D光學定位技術將潔牙步驟數位化 (參考來源) 。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與高雄醫學大學之「大南方咀嚼吞嚥健康產業人才培育基地計畫」攜手合作,在112年8月6日2023第三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中,由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黃曉靈教授、林佩蓁助理教授、林宜靜講師以及呂國勳講師團隊,透過「實境體驗口腔照護」工作坊培訓咀嚼吞嚥跨專業人才,參與者有復健科醫師、麻醉科醫師、護理師、語言治療師等醫療人員。以實證口腔照護介入為主軸,說明在咀嚼吞嚥障礙患者其進行口腔照護之必要與重要性,口腔照護時所需之各種工具與護理方法,搭配數位科技AR及VR口腔照護模擬訓練系統。VR口腔照護訓練課程是使用一對一模擬情境的教學,學員可以配戴3D眼鏡沉浸在立體環境中,並手持VR控制器對失能高齡者口腔照護時個案可能面臨之身體以及口腔狀況進行互動式自我學習。學員可以學習失能高齡者口腔照護的標準流程,並通過系統產生地隨堂測驗自動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此外,該訓練系統還針對虛擬個案不同的狀況及情境以及各領域的標準流程定制課程內容與教案。學員則可藉由AR輔助的口腔清潔工具(光學牙刷與牙間刷),訓練如何使用正確潔牙技巧移除色塊(虛擬牙菌斑),並透過立即評分機制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效。
-
2023-08-08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最愛問/老爹頻跌倒、骨折 多專科客製巴金森照護
巴金森病是最常見的神經退化性動作障礙疾病,據110年健保署資料,在527萬老年人口中,有7萬740名被診斷為巴金森病,約每一萬名老人中,就有134人罹病。新竹台大分院神經部副主任陳凱翔分享,一名老父親罹患巴金森病,長期接受治療用藥,但因病程已進入中晚期,跌倒、骨折竟成為他的日常,簡直操碎一家人的心。將其轉介進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的「巴金森及動作障礙疾患全人整合治療中心」後,透過個管師媒合藥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心理師、營養師及院內社工等共同照顧,在未調整服用的藥物的狀況下,老父親病情便獲好轉。治療武器多 巴金森病只吃藥還不夠「巴金森病症狀複雜,有些症狀單靠藥物治療沒有辦法確實解決到病人的問題。」陳凱翔表示,症狀包含動作障礙如手抖、動作遲緩、小碎步等,及非動作障礙如憂鬱、淡漠、睡眠困擾、便秘、夜間頻尿等,並依嚴重程度,病程分為身體單側或雙側出現症狀的第一期與第二期、失去平衡導致步態不穩的第三期、因活動困難需靠外力協助的第四期,和終日臥床的第五期。陳凱翔表示,求診的病人多為第二期以上,且出現動作障礙是就醫的主因,病人較不會特別意識到非動作障礙,須醫師另外詢問才知曉。若無即時給予協助,病人將因疾病症狀及生活需要輔助而陷入負面情緒,降低後續治療意願,加快退化速度。「巴金森病是神經退化疾病裡,治療武器最多、臨床研究最多的疾病。」他強調,雖然巴金森病不可治癒,但配合用藥治療已有研究證實接受物理治療、語言及吞嚥治療等復健,有望延緩病程至10-15年以上,降低失能的可能。問題百百種 個人化治療對症下藥陳凱翔指出,當門診醫師判斷病人需要復健,或有非動作障礙方面的困擾,會安排加入整合中心,由個管師額外約診聯繫,讓各專業人員一個接一個到診間對病人進行訪視,提供相對應的治療與輔助,如病人瘦弱、吃很少可能是因為會嗆咳、難以吞嚥,所以應請語言治療師訓練吞嚥,而非單純調整營養;或憂鬱症量表高的病人則交由心理師協助;經濟狀況不佳的病人就由社工介入。值得注意的是新竹台大的整合治療全人照護範圍亦會納入照顧家屬的心理照護,陳凱翔說,「讓家屬知道隨時有團隊支持,幫助紓解壓力,他們才有照顧動力,與醫師、個管師討論病人病況。」陳凱翔分享的老父親個案,因病程發展至中後期,已有凍僵步態、與身體呈歪斜,重心易偏移的比薩症候群等症狀,常常跌倒、骨折,而考慮到年事已高,再加藥恐有副作用,原先的治療策略只能且戰且走,不僅拉長復健時間,還須家人不定時請假陪同看診。整合治療模式介入後,除持續用藥外,復健師協助老父親重建步態,訓練核心肌群,教導走路技巧,營養師則建議增加水果量及飲食內容調整,解決便祕問題,最終可在不調整藥物的情況下,症狀有所改善,家人才放下心中大石頭。醫病共同緩退化 就近治療是關鍵陳凱翔表示,藉由醫療資源整合,能讓巴金森病病人得到更全面的照護,省去在醫院裡奔波的辛勞,病人更能遵從醫囑,規律回診。他也說,為安排最適合的治療方針,醫師須先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通常會花費數十分鐘詳細詢問病況,與病人及家屬充分討論並共同訂立治療目標,如青壯年病人會希望維持工作能力,而年長病人則著重於不要跌倒,避免腦出血、骨折。陳凱翔強調,治療過程中,病人與家屬須與醫師保持密切聯繫,尤其在調整藥物後的一、兩個月內,或症狀惡化、出現副作用、「斷電」時間變長時,就應要詳細記錄每日症狀並按時回診,仔細與醫師討論病情變化狀況。故不宜捨近求遠,選擇舟車勞頓到都會區大型醫院就醫,而時間久了就請親友回診取藥,或未與醫師討論自行調整藥量,一旦看診中斷或未定期追蹤都可能加速退化速度,不利病情控制。📌看更多>>>你一定要看的巴金森病完整攻略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3-07-26 醫療.腦部.神經
好萊塢巨星布魯斯威利因「失語症」而息影,「3原因」易引起,把握黃金治療期多數能恢復
好萊塢巨星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因罹患「失語症」於2022年宣布退出影壇,震驚全球。布魯斯威利的友人在他宣布息影後,曾對外透露,布魯斯威利早在五年前就開始不對勁,不僅變得沈默,也無法順暢與人溝通。40多歲洪洪騎車被一輛轎車撞上,頭部撞上路邊護欄,不只全身挫傷,頭部也出血瘀傷,送醫急救,住院醒來後,她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住院前3周,僅能呢喃發出「嗯啊」聲音,被判定罹患「失語症」。原來是她的腦部嚴重瘀血,壓迫到語言區,經語言治療師積極協助,住院第4周,她才從呢喃聲到只能講一句話,再恢復可正常聊天。引起失語症的原因有哪些?常見造成失語症原因,北醫附醫復健部語言治療師葉雅文說,以外傷、墜樓、中風最多,主要是腦部出血或組織壓迫到語言區所致,只要把握三個月的黃金治療期,多數都能恢復到過去功能的9成以上。葉雅文表示,失語症並不少見,當大腦左側半球,即負責語言功能的區域,受到損傷或生病時,溝通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很多患者是「聽說讀寫」功能都同時消失,只是語言是每天都在使用,容易最早被發現。臨床上,較容易碰到中風引發失語症的患者,當醫師評估患者說話變慢,或是家屬反應溝通異常等,語言治療師就會介入評估:【失語症類型】●患者聊天出現答非所問,屬於「理解型失語症」。●患者表達出現有口難言,屬於「表達型失語症」。●描述情緒或物品時詞不達意,或用詞不精確,屬於「命名型或表達型失語症」。●評估患者閱讀狀況,如果無法識字,則屬於「失讀症」。●無法寫字或是用文字表達,屬於「失寫症」。失語症的病人會恢復嗎?如何治療或復健?葉雅文說,洪洪是她協助治療的案例中,進展速度最快的,通常外傷的患者,壓迫到腦部的瘀血退去,大多可恢復語言功能;如果是腦中風患者,很難在住院的一個月期間內,透過復健就能達到恢復語言功能的效果,通常需要三個月,並且後續要持續復健才能維持效果。葉雅文指出,不管大腦有沒有受傷,如果長時間未受到刺激,語言功能、閱讀功能、寫作功能都會變差,更何況是腦部受過傷者,更需要反覆訓練,增加刺激。腦中風患者出院後,若轉院,可由下一家醫院的復健科銜接復健計畫,如果返家休息,則是可以透過居家復健練習,維持復健強度。居家復健並不是每一項都需要做,而是針對患者喜歡的項目,例如有些人不愛唱歌,就改採跟讀或是模仿影片說話的方式復健,一般長輩若擔心自己退化,也能透過居家復健練習,增加腦部訓練的機會。失語症病人居家復健練習:1. 聽熟悉的音樂,增加對於語言的專注度及興趣2. 跟著音樂或影片唱歌(最好有字幕),提升開口的動機3. 繪畫上色,加強聽覺理解、練習顏色命名4. 外出採購,挑選購物清單中的物品,增加語言理解力5. 穿衣搭配,學習聽從簡單指令並加強詞彙的表達6. 書寫生活紀錄,有助於訊息統整,並練習書寫7. 玩牌或麻將,訓練數字辨識、符號配對及計算能力8. 看報紙、新聞或雜誌,加強閱讀理解及訊息整合9. 看菜單、賣場DM,增加圖片命名、閱讀能力及聽覺理解能力10. 根據短文進行抄寫或電腦打字,提升詞彙提取、拼音能力11. 整理物品,根據外觀、顏色、用途等特徵練習分門別類資料來源/北醫附醫復健部語言治療師葉雅文 列表/陳雨鑫責任編輯:吳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