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5 該看哪科.兒科
搜尋
語言治療
共找到
112
筆 文章
-
-
2022-01-18 該看哪科.耳鼻喉
吃東西嗆到應避免拍背 治療師教如何保養吞嚥所需肌力
● 保持九十度坐姿進食,細嚼慢嚥,每一口都確實吞下● 吃東西嗆到,應該避免拍背或再喝水● 嗆到後無法呼吸及說話,用「哈姆立克法」將異物排出如果吃東西時覺得食物卡在喉嚨,或是吞的時候很費力,就可能出現「吞嚥困難」了。特別是容易流口水、吃東西常嗆到、餐後口內有食物殘留等困擾的人,小心容易發生吞嚥困難問題,更不可輕忽「嗆到」可能帶來致命的危機。出現難吞嚥 快求醫評估根據統計,台灣約12.8%的65歲以上長者出現吞嚥困難,並且隨著人口高齡化的到來,比率也將逐漸提升。當察覺自己或家人出現吞嚥困難時,應該盡快到耳鼻喉科或復健科進行評估,並安排後續的語言治療訓練。在平時進食也要注意吞嚥安全,多做一些相關運動,以維持吞嚥功能。我們吃東西時,會先從辨識食物是否可以進食開始,之後會將食物送入口中咀嚼,咀嚼完成後才進行吞嚥,之後會將食物送入食道再進到胃。但只要在其中任何一個過程出現問題,例如流口水、嗆食、餐後口內有食物殘留等過程發生狀況,都稱之為「吞嚥困難」。吞完後 留意聲音是否改變如何提升吞嚥功能?建議平日只在精神好時進食,身體要保持九十度坐姿,細嚼慢嚥,注意每一口都確實吞下後再吃下一口;每一口吞完後注意自己的聲音是否出現改變,例如聽起來濕濕的,像有痰的聲音,如果出現的話,可以再吞一次或咳嗽清喉嚨;用餐過程中避免講話,並且在進食前後確實做好口腔清潔。嗆到時仍有呼吸 用力咳嗽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出現嗆到的狀況時(但仍有呼吸),請避免拍背或是再喝水,只要鼓勵用力咳嗽即可,以免異物掉入呼吸道更深處,導致吸入性肺炎。如果長輩嗆到後出現無法呼吸及說話的情形,則須立即使用「哈姆立克法」將異物排出,也就是站在他的身後,雙手握拳環抱置於肚臍上方,往上往後用力擠壓。運動保養方面,可以進行「吞嚥健口操」,促進吞嚥所需的肌力。以下四組運動,可以在每天飯前進行,作為進食前的暖身運動。
-
2021-12-24 新聞.長期照護
新冠重症、中風年長者吞嚥難易嗆咳 恐引發吸入性肺炎
Omicorn變異株持續肆虐全球,依據國外現有資料,完整接種疫苗者及曾感染者,感染Omicron較Delta症狀輕微,大多為咳嗽、喉嚨痛、鼻塞、頭痛、全身倦怠、發燒等,但感染重症除了住院、死亡風險,也嚴重影響肺部功能,甚至吞嚥困難等。專家表示,除了新冠重症治療後需面對吞嚥復健,更令人擔心的是,年長中風病人也有吞嚥問題,後續恐引發吸入性肺炎,有此類症狀應及時到復健科尋求專業協助。嘉義基督教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韓菁指出,醫療首重病人生命安全,像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若因治療需要會放置氣管內管,若肺功能更差時需氣切,後續多少會影響吞嚥功能。待新冠肺炎治療完成,移除氣管內管、鼻胃管等,再由復健師介入協助復健治療,包括吞嚥、語言功能重建。除了新冠重症患者,韓菁表示,更令人擔心的是年長者,更容易出現吞嚥困難,尤其好發於老化和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失智症患者。根據調查,7成5潛在吞嚥困難患者,每周會有至少3次以上進食嗆咳,甚至引發死亡率高達5成的吸入性肺炎。80歲的李伯伯去年中風,癒後進食變得更常嗆咳,連帶影響食慾及體重,兒子以為是牙口不好,擔心老父營養不良,不僅花費大把時間把食物煮爛,更費心用食物調理機把較Q彈、不易咀嚼的食物打爛。殊不知,非但嗆咳問題沒有改善,阿公更在某天晚餐後,突發呼吸困難及胸口疼痛倒地,緊急送醫才發現是食物殘渣嗆咳導致的吸入性肺炎。先前一份針對300位潛在吞嚥困難患者家屬的調查發現,長輩有症狀後,僅不到4成選擇正確就醫,此外有6成6照顧者備餐時會把食物煮更爛、3成5會把食物打成泥等。韓菁提醒,如果未經復健科醫師診斷,只是一昧把食物煮爛、打成泥,更可能有吸入性肺炎威脅,長輩可能食慾下降、不愛進食,長期導致營養不均衡,身心不健全。韓菁提醒,如有吞嚥困難症狀,包括吃飯、喝水時常咳嗽,吃飯進食經常感到耗力、吞不下去,應立即到復健科門診看診,尋求專業醫師、語言治療師評估,包括觀察口腔咀嚼動作、吞嚥反射、咽部肌力、咳嗽反應等,給予適當協助,避免陷入高死亡率的吸入性肺炎風險中,並依據進食能力及食物質地為患者製備飲食,避免長輩因吞嚥困難身心理健康受威脅。
-
2021-12-22 新聞.杏林.診間
68歲阿嬤插管治療,喉嚨發不出聲!醫護引導阿嬤一字字慢慢對兒子說出「我愛你」
花蓮一名68歲阿嬤患有神經肌肉病變而插管治療,除了吞嚥困難外,喉嚨也發不出聲音講話,感到非常無助。門諾醫院醫護討論後,利用抽痰裝置接上氣流以震動聲帶,讓阿嬤終於能開口說話,看著阿嬤緩緩地對兒子說「我愛你」,令在場的醫護動容,直呼「這一幕就是最好的回饋與肯定」。門諾醫院指出,阿嬤在9月因呼吸喘、下肢水腫等症狀就醫,經檢查後確診為神經肌肉病變,有呼吸衰竭的情形,經氣切插管後,轉到呼吸治療中心住院。不過因插管阿嬤無法正常講話,看著她渴望說話的表情,語言治療師嘗試用傳統發聲閥,讓阿嬤練習說話,但氣切管氣囊上有較多分泌物,容易因為氣囊的抽空,讓分泌物掉入氣道引發咳嗽,無法順利發聲。不忍看著阿嬤無奈又無助的表情,經語言治療師與呼吸治療師討論,並參閱國外的案例,呼吸治療師利用可抽痰式氣切上的抽痰裝置,外接氧氣氣流,再藉此氣流往上震動聲帶,達到練習發聲的目的,過程中阿嬤不僅可以開口說話,呼吸器的使用也不受影響。隨著語言治療師的引導,阿嬤看著身旁的兒子一個一個字慢慢說出「我愛你」,這一刻阿嬤眼角流下了淚水,陪在身旁的兒子則是牽起媽媽的手說「我們都愛你,全家人都等你回家」。語言治療師許原豪表示,看到阿嬤終於可以開口說話,對治療照護團隊是無比的鼓舞,尤其呼吸治療師黃梅芬善用巧思加以改裝,讓抽痰管和氧氣管成為實現阿嬤說話願望的利器。阿嬤的兒子非常感謝團隊的用心,讓愛說話的媽媽終於不再因為無法說話生悶氣。
-
2021-11-28 該看哪科.耳鼻喉
健保大數據/聽力損失治療特色院所
全國醫院No.1高雄榮總/前庭復健治療 專為暈眩病患開設台北榮總利用一滴血、一滴唾液的基因檢測方式快速篩出先天性聽損新生兒;高雄榮總耳科團隊在南台灣的表現也不遑多讓。據健保署統計,高榮109年治療聽損人數達8,406人,全國第一,其中治療暈眩的前庭復健更是獨到,獲許多求診病患信任。高榮耳鼻喉部下設內視鏡室、超音波檢查室、聽力檢查室、語言治療室、前庭功能檢查室等,2012年引進達文西機器手臂等先進設備,每月門診量近3,500人。其中耳科近十年來在耳內視鏡微創手術及先天性聽損兒人工電子耳的植入領域,有長足進步。耳科主任林明毅表示,耳科分耳內科及耳外科,耳內科處理聽力、暈眩等問題,耳外科則對耳膜破損或膽脂瘤等進行手術。針對日益增多的暈眩病患開設「暈眩門診」,執行耳內平衡檢查,前庭復健是專為暈眩病人開發的特殊治療,是高榮特色治療之一。目前高榮內耳暈眩檢查儀器與世界同步,領先國內醫學中心。因應高齡化,高榮耳科對於老年聽損及職業性聽損的病患也十分關注,早先一步發展成人電子耳植入術,林明毅說,政府只針對小兒先天性聽障病患補助裝設人工電子耳,其實在國外,老人聽損病患的需求反而是大宗。全國醫院No.2台中榮總/門診配置耳用顯微鏡 大大提升治療成效根據健保數據,台中榮民總醫院去年治療聽損人數全國第二,共8,196人。台中榮總耳鼻喉部耳科主治醫師郭隸德表示,該院聽力檢查流程線上化、每個門診配置耳用顯微鏡,不斷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小兒先天聽損方面,建立一條龍治療模式,從出生開始由婦幼團隊初篩雙重把關,並與台大基因分子診斷實驗室合作。郭隸德說,台中榮總近年將聽力流程線上化,縮短病人等候時間,也讓檢查流程更有效率,大幅提升醫療管理及病人滿意度。耳用顯微鏡一般是在手術房才有的配備,為提升治療成效,在每個門診配置耳用顯微鏡,縮短治療時間並提高成功率及滿意度。郭隸德說明,耳科手術近年來不斷追求傷口更小及治療更加便利,在3D耳內視鏡手術輔助下,讓耳科手術相對傳統方式,傷口更小、時間更短、住院比率更低。在小兒先天聽損方面,從出生開始由婦幼團隊初篩,針對可能有問題的嬰兒到耳科門診做複篩,雙重把關。對於先天性聽損的嬰幼兒,和台大基因分子診斷實驗室合作,針對國人常見的30個聽損基因作檢測。另外,也協助需執行人工電子耳的患者申請社會資源補助,並可專案申請院內惠康基金會補助。全國醫院No.3光田綜合醫院/理學檢查加同理問診 才能找出聽損原因健保署109年資料顯示,光田綜合醫院聽損治療人數6,705人,居全國第三、區域醫院第一。該院開辦「耳鳴特別門診」20多年來,在國內外頗負盛名,甚至有遠從德國、丹麥跨海就醫的患者。「別輕易判耳朵死刑!」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頭頸部部長賴仁淙說,許多病患在外院被診斷無法手術治療,一輩子只能戴助聽器,因而感到絕望,到該院仔細檢查後,才發現並非不治之症。除了完整的理學檢查和病史詢問,患者最需要的是「有同理心的解釋」。賴仁淙說,聽力損失原因很多,除了聆聽患者症狀主訴,還要用心了解生活型態、情緒及病史,才能找出病因。他舉例,由於暈眩症狀相似,只要民眾看診主訴頭暈,許多醫師即認定是梅尼爾氏症。但根據光田醫院調查,求診病人中只有十分之一是真正的梅尼爾氏症,必須經由聽力檢查及詳細的病史詢問才可判定。2008年光田領先引進鈦金屬材質人工聽小骨,具有質地輕巧、堅韌、生物相容性高等特性,能為病患量身訂做最適合的人工聽小骨,目前累積成功案例領先醫學中心。其中置換鐙骨手術是最精密的手術之一,精通此項手術的耳外科醫師在國內屈指可數。全國醫院No.4台北榮總/治療聽神經瘤 側顱底手術 全台唯一據健保署資料統計,109年台北榮民總醫院聽損治療人數為全國第四,5,422人。北榮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耳科主治醫師王懋哲與北榮神經外科主任許秉權,自2011年起聯手進行側顱底手術,為患者切除聽神經瘤治療聽損,10年來已完成300多例手術。現在北榮已有許多年輕醫師願意投入耳科困難手術。王懋哲指出,聽神經瘤是良性腫瘤,生長速度緩慢,若患者聽力未受腫瘤影響、腫瘤小於3公分,或經評估患者有生之年腫瘤不會超過3公分,不見得要手術。據統計,約6成腫瘤不太會長大,但若腫瘤達3公分以上,恐壓迫腦幹,才須手術治療。北榮為全台唯一採用側顱底手術治療聽神經瘤,近年來全台相關患者都會到北榮治療。王懋哲說,目前該院每年治療超過50名患者,幾乎每個月都會進行相關手術。其餘慢性中耳炎引起的耳膜破損、聽小骨修補等手術,仍為耳科最常見的手術項目。王懋哲說,聽神經瘤不分男女也不分年齡,曾收治20多歲患者的聽神經瘤已長到近5公分,並出現腫瘤壓迫腦幹的走路不穩症狀,才被確診,手術切除腫瘤。提醒出現單側耳鳴、聽力變差,應懷疑可能罹患聽神經瘤,必須盡速就醫檢查。
-
2021-11-28 該看哪科.耳鼻喉
聽損治療方式/幼兒嚴重聽損須在5歲前 植入人工電子耳
先天發育不良或後天因素引起的聽力損失,除了配戴助聽器,還有其他治療方式嗎?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耳科主治醫師王懋哲說,聲音是種能量,首先傳到耳朵骨膜引起震動,並經過聽小骨傳到中耳,再由耳蝸絨毛細胞感應震動,把聲音動量轉為電能,最後為神經訊號透過聽神經,傳遞至腦幹聽覺皮質。骨膜或聽小骨缺損引發的聽力損失,稱為傳導性聽損;而耳蝸絨毛細胞、聽神經、腦幹聽覺皮質缺損,或是聽神經瘤、腦膜瘤壓迫聽神經或腦幹造成的聽損,則為感覺神經性聽損。目前手術治療聽損方式,包括骨膜修補手術、聽小骨置換手術、鐙骨置換手術、側顱底手術及人工電子耳,術前須經醫師評估,選擇最合適的手術方式。1. 骨膜修補手術常用於慢性中耳炎患者,國內最常見手術。王懋哲說,骨膜修補手術常用於慢性中耳炎患者,此類患者上呼吸道反覆感染後,細菌會隨著耳咽管進入耳內,並導致耳膜破洞。此時需使用耳朵前方側臉或耳朵後方頭皮的筋膜,以取代骨膜進行修補。此為目前國內最常見的手術方式。2. 聽小骨重建術若缺損程度大,需置換人工聽小骨。主要是治療慢性中耳炎、先天聽小骨鏈異常或不明原因引起的聽小骨缺損。手術依缺損程度,可採用自己的聽小骨一部分或是耳朵軟骨,雕磨成需要修補的形狀後,重新接回受損聽小骨的位置,但如果缺損程度大,則要直接置換成鈦金屬材質的人工聽小骨。3. 鐙骨置換術耳硬化症亞洲患者很少,手術台灣少見。為針對聽小骨硬化症,又稱耳硬化症患者,因鐙骨底板硬化無法傳導聲音,手術會在硬化的鐙骨足板上鑽小洞,置入人工聽小骨取代硬化的鐙骨功能,再把硬化的鐙骨取出。因耳硬化症好發於白種人,亞洲人患者很少,目前這類手術已越來越少,台灣耳科醫師一生手術患者約八十至一百人已是最多,但在歐洲可能一年患者就有這麼多。4. 側顱底手術用於處理過大的聽神經瘤、腦膜瘤。王懋哲說,聽神經瘤、腦膜瘤患者常有耳鳴、聽不到症狀,一旦腫瘤大於三公分可能會壓破腦幹,引起走路不穩症狀,嚴重時更會危及生命。手術是切開患側耳朵後方的腦殼,如此手術空間比較大,可以看清楚位在小腦與腦幹間的病灶位置,以利直接摘除腫瘤,又可避免在手術過程傷害到顏面神經及周遭血管。5. 人工電子耳嚴重聽損幼兒須在五歲前植入,並搭配語言治療。國內新生兒好發雙耳全聾的重度聽損比率約為千分之一至三,新生兒出生後會進行聽力篩檢,一旦發現嚴重聽損,須在六個月內確診,以利幼兒長到一歲後、體重達十公斤時植入人工電子耳。王懋哲說,人類大腦必須在五歲前接收到聲音的刺激,否則無法發展語言,因此患有嚴重聽損的幼兒須在五歲前植入人工電子耳,並搭配語言治療,往後才能說話。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說,人工電子耳手術方式是於耳後腦殼經微創手術打開約2.5公分傷口,將電極順著耳蝸的形狀植入耳蝸,並利用耳朵外的聲音處理器接收聲音,再以電訊號方式經聽神經傳至腦幹,重新建立傳導途徑。因手術傷口小,可讓人工電子耳於24小時開機,加快聽損幼兒語言復健的時間。力博宏說,植入人工電子耳後,該院會加入人工智慧概念,以降低環境噪音對人工電子耳的影響,隨後進行聽語復健時,還會加入音樂治療課程,讓聽損兒的聽語復健更加順利。目前健保給付未滿18歲單側電子耳,力博宏說,「雙耳聆聽,天賦人權」是從醫以來的信念,仍呼籲健保署對於雙耳嚴重聽損的聽損兒,可以同時給付雙耳人工電子耳,以利提升聽損兒的生活品質。除了幼兒,成人也可能因耳蝸絨毛細胞受噪音傷害造成聽損;服用抗生素、癌症化療藥物及治療肺結核等耳毒性藥物,或是暴露於有害重金屬等,都可能造成雙耳全聾,必須植入人工電子耳。不過目前健保特材並未提供成人人工電子耳給付,單側自費就需花費近百萬元。
-
2021-11-28 該看哪科.耳鼻喉
環境太吵千萬別戴耳機 耳科醫:耳機不要連續使用超過1小時
「你說什麼?我聽不清楚!」聽損的原因很多,有先天也有後天因素。先天性因素包括先天耳道閉鎖等,較難預防;但後天成人聽損則可依照聽損類型和原因加以預防。傳導性聽損台北榮總耳科主任黃啟原表示,耳朵的構造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傳導性聽損通常發生在外耳、中耳,例如聽小骨沾黏、耳膜破損、中耳積水等。成因:慢性中耳炎佔半數以上。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系系主任林鴻清表示,慢性中耳炎是常見導致後天聽損的原因,尤其傳導性聽損病例中,中耳炎就佔一半以上。若未改善不良衛生習慣,且未好好治療,可能導致耳膜感染、破洞,而長期反覆感染流膿,也可能進一步使得聽小骨沾黏,造成聽力下降。黃啟原解釋,小朋友因為耳鼻喉的距離較短,容易因為感冒而引發急性中耳炎,但現在醫療發達,急性中耳炎90%不會造成聽損後遺症,然而若因為耳咽管結構、體質因素,造成容易反覆發炎,就會成為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除了造成傳導性聽損外,細菌跑進內耳也會造成感音神經細胞受損,成為混合型聽損。預防:減少感冒、有耳朵悶塞感即刻就醫。要預防慢性中耳炎造成的聽損,除了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減少感冒外,若有鼻竇炎或鼻炎等容易造成慢性中耳炎的疾病,應特別注意,鼻子過敏一周以上、耳朵有悶塞的感覺時,一定要到耳鼻喉科就醫做進一步檢查。感音性神經聽損成因:多因老化或長期暴露噪音環境,藥物也會影響。感音性神經聽損主要是內耳的感音神經受損,例如因老化神經細胞減少,或是長期暴露在噪音環境下而造成神經損傷等。由於感音性聽損常見因噪音、老化和藥物對神經細胞傷害造成。林鴻清表示,有些癌症用藥如Cisplatin,或是抗生素如鏈黴素具有內耳毒性,因此治療過程中應監控聽力。預防1:避免長時間或在嘈雜環境使用耳機。關於職場的噪音傷害,黃啟原表示,現在工廠等工作場域已訂有規範,包括工作場域的噪音監測、噪音時間暴露和配戴合適的降噪裝備如耳罩等。但最令人擔心的,是民眾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玩遊戲,音量過大不自覺而造成聽力逐漸下降。他提醒,耳機不要連續使用超過一小時,且不要在嘈雜的環境使用,避免將音量調太大聲;若是環境較嘈雜,可選用降噪耳機。預防2:老化聽損難預防,但可及早介入延緩退化速度。老化是自然現象,較難預防聽損的發生。但老年聽損若未能及早介入,神經刺激愈少,罹患失智症風險愈大,若能及早配戴助聽器,有助於延緩聽覺神經細胞凋零,延緩失智的發生。黃啟源表示,聽力老化是緩慢的過程,並非「一夕之間」忽然聽不見。通常聽力老化會先從高音頻、小分貝聲音開始,因此50歲以上成人最好一年做一次聽力檢查;若發現長輩聽不到燒開水的「嗶嗶聲」,也要注意可能有聽力退化的現象。林鴻清表示,若發現家中長輩在溝通上需要重複說明兩、三次,可能或多或少已有聽損,造成溝通障礙,應至醫療院所檢查聽力,並選配合適的助聽器。但林鴻清也認為,目前聽力檢查多集中在醫學中心,診所無法做精密的檢查,政府應透過補助或是支付標準的改變,讓聽力檢查更為普及,以減少聽損的發生。混合型聽損混合型聽損可能中耳構造和內耳神經皆造成傷害,而造成聽損。例如中耳炎導致傳導性聽力損失,同時又因長期處於噪音環境中、或細菌入侵內耳,而引起感音神經細胞受損。不要亂挖耳朵耳垢塞住聽不清 找醫師幫你清臨床上也常見因為耳垢塞住造成聽不清楚的個案,通常只要將耳垢挖除即可。黃啟原提醒,耳垢通常會隨著新陳代謝自行排出,有些人習於挖耳朵,反而又將耳垢往回塞,造成堵塞。如果因耳垢造成聽力下降,最好到耳鼻喉科由醫師以專業器具清除。
-
2021-11-21 新聞.長期照護
北市跨域創新高齡營養友善服務 爺奶吃好、吃飽、呷百二
臺北市長者對於營養最大的困擾有哪些?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調查,這些「老大人」常見問題多為不清楚餐盤口訣、不了解優質蛋白質食物來源等。臺北市因此端出很多友善服務,期盼提醒長者與家屬多加注意老人家的營養。「牙口保健、我的餐盤」解決長者三大營養問題。為瞭解臺北市長者營養知能與健康飲食行為,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近年透過團體營養教育、社區篩檢及宣導活動,進行長者營養認知調查。結果發現,43%長者受口腔狀況影響進食;衛生局進一步為7,179名長者做營養風險篩檢發現,營養不良風險者占8.3%,而「水分攝取不足」、「經口攝取不足」與「蛋白質-熱量攝取不足」,則是困擾長者的三大營養問題。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主任張惠萍表示,老人家經口攝取食物不足,很多時候和牙齒不好有關。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因此與跨領域專家合作,像是與臺北市牙醫師公會合作邀牙醫師為民眾主講「牙口保健」,還製作「動嘴皮聰明吃—袋著走」夾鏈袋,讓長者時時刻刻都能注意口腔衛生習慣。臺北市長者對3C的接受度高,為提升長者對「我的餐盤」及「三好一巧」口訣的認識,也與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合作製作「食樂營養‧我的餐盤」健康操影片,運動時可記住口訣,並將影片放置於中心網站及YouTube,隨開隨看,幫助長者好記憶。另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也和「臺北e大」平台合作高齡飲食質地的線上微課程,希望長者和共餐據點備餐人員運用零碎時間也能吸受營養新知。拍攝健口操影片,協助改善長者吞嚥能力。為強化咀嚼吞嚥能力,衛生局也與語言治療師合作拍攝「健口操~邊玩邊練好食力」影片,利用長者兒時熟悉的風車、吹龍童玩,研發「吹出好食力風車」及動動嘴「強化好食肌吹龍」教具,還用小黃瓜、胡蘿蔔、魷魚絲、口香糖訓練長者使用口腔口輪匣肌和吞嚥能力,影片可在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網站及社群影音平台看得到。街頭巷尾常見的連鎖超市,是民眾採買食材的便利管道,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與連鎖超市(例如:全聯福利中心、台灣好農)合作創新課程,由社區營養師設計健康食材採購專區,鼓勵民眾選購健康食材,建立健康友善採購環境。也與台灣主婦聯盟試辦生活保健室,舉辦自我評核迷你營養評估、肌少症與衰弱症篩檢等活動,還邀請聯合醫院社區藥師於現場進行長者常見慢性病用藥注意事項說明。行動餐車開至偏鄉山區,增加青銀互動。行動餐車是時下常見的餐飲方式之一,提升營養也能增加青銀互動。臺北市與「職學國際青年發展中心—KM行動餐車」合作安排餐車至北市偏鄉山區示範DIY料理,餐車餐點製備人員皆為16-22歲的年輕朋友,於製作食材之際,連結關懷之情;也結合民間餐飲業者教長者如何在家做出好吃均衡的餐食。為培育未來營養師加入社區營養服務行列,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更結合大專院校營養科系學生辦理活動,像是請文化大學營養科學系學生至社區表演「容易咬軟質食」、「牙齦碎軟質食」戲劇;安排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學生至社區青銀合作料理DIY等。此外,為讓公共衛生領域學生了解社區營養資源,也和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班合作「公共衛生教育實習」課程,提供學生暑期實習機會,增加對衛生教育專業知能。營養衛教互動平台,照顧E化零距離。為提升營養不良高風險個案管理,臺北市在營養衛教互動平台設計線上簡易營養篩檢評估表,連結臺北市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整合式篩檢、共餐據點輔導、社區醫療群診所轉介等資源,提醒長者如何吃得更營養。疫情期間,長者可在家玩「我的餐盤」及「快問快答」互動遊戲,即時獲取營養新知,提供營養照顧E化服務零距離。市民可多利用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完善的營養照護服務,讓社區營養師帶您啟動健康營養幸福生活。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 廣告
-
2021-11-04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生活照護/當你的巴金森病家人有吞嚥困難、營養不良 照顧者有哪三招可幫助他?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暨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創辦人吳瑞美表示,巴金森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常見腦部神經退化性疾病,平均好發年齡為60歲,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會出現動作逐漸變慢、關節僵硬、手部顫抖、平衡困難等動作障礙,部分病患會有憂鬱傾向;到了中晚期病友更將面臨吞嚥與進食障礙的難題,恐陷入更深的憂鬱之中,巴金森病人的家屬可以如何引導正確進食與攝取足夠的營養成為一道新課題。【延伸閱讀】更多巴金森的用藥治療、日常照護、飲食建議,都在「幸福巴士」巴金森臉書社團「阿公最近愈來愈瘦,吃飯變得好慢」,該怎麼辦?吞嚥困難、咀嚼能力降低、顫抖的手握不住餐具等,是巴金森病友常見的飲食困境,尤其到了晚期,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等相關問題。此時,建議諮詢營養師進行個別化的飲食調整。由於中軸肌肉的活動性變差,巴金森病患吃飯時較難下嚥,喝水或喝湯時也比較容易嗆到引發吸入性肺炎。在食物的準備上需花費較多心力,建議可以透過語言治療師評估吞嚥狀況後,根據病患的吞嚥及咀嚼狀況調整,可將食物切小塊、煮軟爛或打成泥狀來進食,能增加阻力降低吞嚥造成的嗆咳問題。「阿嬤的食量愈來愈小,體重變輕,還有營養不良」,該怎麼辦?「均衡」是巴金森病患的飲食原則,若病友因為吞嚥問題,每餐吃的量不多,也可「少量多餐」,規律地監測體重及飲食攝取的狀況。近來不少研究也提出高纖蔬食飲食、地中海飲食可延緩巴金森病的進展,高纖蔬果的攝取,搭配充足的飲水量,正常成人一日的飲水量為體重乘以30毫升,假設體重為60公斤,一日應喝足至少1.8公升的水,能改善病友的便秘、消化不良問題。「手抖不停,握不住湯匙、筷子,吃飯時常常掉滿地」,該怎麼辦?用餐搭配輔具能提升進食效率與安全,坊間有許多協助長者進食的輔具,包含特殊設計的碗筷、湯匙等,當替巴金森病病患選擇輔助餐具時,「方便入口」及「防止滑落」為兩大原則。近來許多營養指引也提出布置怡人的用餐環境概念,除依照病患的需求準備餐食、布置舒適的用餐環境以外,「陪伴用餐」也相當重要,陪伴能讓長輩心情愉悅、增加食欲。●貼心小提醒巴金森病存在一些察覺不到的症狀,包含憂鬱、便祕、消化不良及失眠等,民眾可注意自身心情變化與腸胃相關問題,提醒50歲以上民眾每月定期做40秒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將右手伸直後打開手指,上下手指輕碰25下後,再換左手做,過程中如速度改變、動作變慢、停頓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可搭配自我檢測表篩檢,若有疑似症狀,請儘早至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就醫,及早治療有助於預防及延緩失能。巴金森病自我檢測延伸閱讀:延緩退化/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 訓練肌力延緩手腳顫抖診斷工具/巴金森病潛伏20年 AI人工智慧助精準預測巴金森警訊/不只手抖、慢動作 憂鬱也潛藏巴金森病風險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
-
2021-10-22 該看哪科.牙科
銀髮族靠口腔運動增強咀嚼吞嚥功能 吃得好又能防失智
長者常因「咬不動,吞不下,口乾口水少」食慾不佳,久而久之造成營養不良,影響健康。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推出「益口銅身操」運動,長者跟著做,讓臉部肌肉群定期運動及按摩唾液腺,不僅可訓練咀嚼吞嚥能力,還可促進唾液腺分泌,預防口腔衰弱和降低失智發生機率。基隆市牙醫師公會口腔衛生推廣委員會主委林建宏說,老年失智與口腔咀嚼能力下降有關,原因除了常見的蛀牙、牙周病和缺牙,咀嚼吞嚥功能障礙是常被忽略的因素。林建宏表示,長者若因吞嚥功能下降造成吞嚥障礙,吃東西就容易發生誤嚥、誤吞、嗆咳,嚴重的話甚至會吸入氣管,造成吸入性肺炎。提高咀嚼吞嚥功能,首先要治療牙齒疾病及咬合功能重建,包括齲齒填補、牙周疾病治療、缺牙區假牙製作,接著再藉由口腔運動增強相關肌肉功能和協調能力。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結合牙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社工師和體適能教練跨領域合作,去年推出新版健口操「益口銅身操」運動,設計開門見喜、屏氣凝神、仰天長嘯、面面俱到、一鼓作氣、頷首稱是、意猶未竟、聲聲不息不同動作,讓民眾學習訓練咀嚼吞嚥能力,促進唾液腺分泌。林建宏說,身體要健康就要運動,口腔也是。長者除了良好刷牙習慣、定期口腔檢查,也可上YouTube網站搜尋益口銅身操,學會後每天做2到3次,有助不只吃得好,活得健康,還能預防失智,達到活躍老化目標。
-
2021-09-26 新聞.元氣新聞
講話脖子就會「抗議」 顱顏兒忍痛也要唱歌追夢
「我講話雖然不清楚,但會唱好每個字。」家住花蓮的楷祐出生患有完全性唇顎裂,22歲的他仍需接受語言治療,平時講話脖子、發聲部位都會疼痛,但熱愛唱歌的心,讓他不怕病痛阻礙,順利進入音樂系,今天楷祐與他的偶像歌手潘裕文合唱「捕夢人」,盼在疫情間傳遞正能量。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今天舉辦2022公益桌曆發行記者會,桌曆主題為「勇敢」,收集12幅顱顏患者原創畫作,激勵顱顏兒跨越阻礙、大步向前。唇顎裂患者、同時也是基金會代表楷祐,今天在記者會與連續10年擔任愛心大使的潘裕文,一同獻聲合唱「捕夢人」,用歌聲傳遞正能量。楷祐出生時患有完全性唇顎裂,在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幫助下,完成唇裂修補手術。然而,因為父母離異,再加上居住在花蓮交通不便因素,無法獲得妥善照顧、按時回診,造成顎列修補不完全。22歲的他仍發音含糊不全,持續接受語言治療。楷祐說,從小講話都會痛,在高三之前都不想把話說清楚、發音完全,自己在偶然間發現,有唱歌的天賦,甚至在唱歌的時候,可以忘記發聲時的疼痛,雖然有發音問題,也阻擋不了熱愛音樂的心。雖說唱歌可以忽略疼痛,但楷祐說,每次練習發聲都要很小心,且一唱完痛感就會突然上來,只能不斷按壓舒緩,即使這樣還是喜歡唱歌。至於在音樂路上追夢,他表示,由於先天缺陷,吃東西需要很小心,有時候唱一下子,聲音就會突然啞掉,所幸遇上貴人,音樂系的聲樂老師,總會花上許多時間,教自己以舒服的狀態歌唱,未來會朝著創作音樂目標邁進。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陳依伶說,2022桌曆主題為「勇敢」,在疫情底下非常貼切,徬徨未定的時代要勇敢向前,而顱顏孩子天生註定面對手術,他們得克服長期不安的恐懼,期盼社會大眾購買2022公益桌暦,透過12個月的畫作,更了解顱顏孩子的故事,支持他們勇敢面對未來每一個挑戰。
-
2021-09-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患者7大後遺症 台大開診幫助復健
「不只是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輕症也會出現染疫後遺症。」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表示,研究顯示,新冠肺炎康復者會出現多達50種後遺症,常見7大後遺症,包含肺受損、體能退步肌肉無力、語言溝通、譫妄與認知障礙、吞嚥困難、焦慮憂鬱、日常生活自理困難等。其中以肺損傷、呼吸功能變差最多。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梁蕙雯指出,新冠病毒與一般病毒不同,新冠病毒除了會攻擊肺部,也會造成神經系統、免疫受損、凝血功能異常、腦部發炎等,讓患者康復後,後遺症不再這麼單純。梁蕙雯說,台大收治的多名新冠患者中,有的出現嚴重肌少症,體重從50幾公斤掉到40幾公斤,患者抱怨「怎麼補、怎麼吃,體重都回不來」,有些出現語言溝通問題,聲帶受損沙啞,特別是重症的年長患者,罹病後,氣不足、肌肉無力,每次說話只能吐出一到兩個字。這類後遺症也讓復健更具重要性。依照國外文獻顯示,舉凡只要需要住院的患者,後續就需要搭配復健恢復生活。中度患者因臥床加上肺功能受損,復健重點會著重在「心肺復健」,但重症的複雜度就會提高,可能還需要語言治療、職能治療、心理師、社工等多方面介入,必須提供「整合治療」,才能對症下藥。梁蕙雯表示,復健通常會從「急性期穩定」後開始介入。台大有多位高齡的重症患者,都在復健介入後開始恢復行走,且能逐步自理生活。有2位高齡85歲重症患者,曾插管也曾使用過高流量輔助呼吸系統,住院長達2個多月,透過2到4周心肺復健,都順利拔管,加上體能肌力訓練,也從不能行走到可以行走。梁蕙雯說,有患者剛開始評估巴氏量表完全是「零分」,經過一個月的復健,從零進步到40分,分數明顯提升。從原本完全需要仰賴他人,到現在可以開始自理部分生活。台大昨天宣布開設「新冠肺炎長期追蹤整合門診」,不僅收治院內治療患者,外院確診康復者若有需求,也能尋求台大協助。高嘉宏表示,此門診屆時將會於網路掛號系統中提供民眾掛號,院內照顧的康復者會優先讓先前的主治醫師協助看診,評估後續需求後再由其他科別的醫師做後續復健。
-
2021-09-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一張圖看新冠7大後遺症 台大長期追蹤門診他院患者也能就診
「不只是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輕症也會出現染疫後遺症」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表示,據研究顯示,新冠肺炎康復者會出現多達50種的後遺症,其中以肺損傷、呼吸功能變差最多。台大醫院整理重症染疫後常見的七大後遺症,包含肺受損、體能退步肌肉無力、語言溝通、瞻妄與認知障礙、吞嚥困難、焦慮憂鬱、日常生活自理困難等。台大同時也宣布開設「新冠肺炎長期追蹤整合門診」,不僅收治院內治療患者,外院確診康復者若有需求也能尋求台大協助。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梁蕙雯表示,新冠病毒與一般病毒不同,新冠病毒除了會攻擊肺部,也會造成神經系統、免疫受損、凝血功能異常、腦部發炎等,也讓患者康復後,後遺症不再這麼單純。梁蕙雯表示,院內收治的多名新冠患者中,有的出現嚴重肌少症,體重從50幾公斤掉到40幾公斤,患者抱怨「怎麼補、怎麼吃,體重都回不來」,有些出現語言溝通問題,聲帶受損沙啞,特別是重症的年長患者,罹病後,氣不足、肌肉無力,每次說話只能吐出一到兩個字。這類後遺症也讓復健更具重要性。依照國外的文獻顯示,舉凡只要需要住院的患者,後續就需要搭配復健恢復生活。中度的患者因臥床加上肺部受損,復健重點多會著重在「心肺復健」,但重症的複雜度就會提高,可能還需要語言治療、職能治療、心理師、社工等多方面介入,必須提供「整合治療」才有辦法對症下藥。她表示,復健通常會從「急性期穩定」後開始介入。院內有多位高齡的重症患者,都在復健介入後開始恢復行走,且能逐步自理生活。有2位高齡85歲重症患者,曾插管也曾使用過高流量輔助呼吸系統,住院長達2個多月,透過2到4週的心肺復健,都順利幫助患者拔管,加上體能肌力訓練也從不能行走到可以行走。梁蕙雯表示,有患者剛開始評估巴氏量表完全是「零分」,經過一個月的復健,從零進步到40分,分數明顯提升。從原本完全需要仰賴他人,到現在可以開始自理部分生活。高嘉宏表示,新冠長期追蹤整合門診屆時將會於網路掛號系統中提供民眾掛號,院內照顧的康復者會優先讓先前的主治醫師協助看診,評估後續需求後再由其他科別的醫師做後續復健;北市衛生局也委託台大醫院能提供服務給他願康復者,民眾若有需求也可以掛號尋求協助。
-
2021-09-06 失智.失智資源
輕中重失智者的綠洲/臺北市失智社區服務據點 新康居家職能治療所
位於重慶北路四段的臺北市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新康居家職能治療所,隱身於老士林的社區巷弄裡,外觀看起來傳統而樸實;然而推開門一看,裡頭卻別有洞天,有如一座快樂的「托老所」。職能師帶領團隊,自製教具,打造快樂「托老所」。由職能治療師洪于婷帶領包含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心理師、社工師、營養師的跨專業團隊,提供失智延緩課程設計與帶領,為長者身心注入一股活力泉源,是家屬及長輩眼裡的綠洲,該團隊在臺北市士林區、中山區共設兩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這也是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延緩失智者失能退化而佈建的士林區特色據點之一,方便社區民眾就近得到適切服務,減輕照顧負擔。洪于婷設計教材種類多元,由於她的先生也是職能治療師,兩人休假時會一起逛賣場,尋找看似一般的材料,回家將它巧手變身。例如,他們曾買回手指一般粗細的透明水管,裡面塞進金蔥接成圓形狀,就變成一個個閃亮亮的套圈圈,然後由工作人員伸出手臂,當成要套圈的支柱桿,鍛鍊長輩的手臂肌肉和手眼協調。輕、中、重度失智者,在此都能找到學習的機會。在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裡的每位長者都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卻罹患不同程度的失智症,初來乍到新康參與活動,仍保有不服輸的信念。「因此我們設計教案時,就盡量把輸贏的因素去除。」洪于婷舉例玩賓果,當長者排出一條線不是直接喊「我贏了!」而是等遊戲結束後,再一一檢視誰排出的線最多;另外也盡量不分組,避免有勝負之分。洪于婷表示,為長者設計職能治療課程也會分級,教具內容元素大多為配對、數字或顏色,輕度失智長者也許可以摺色紙,中重度長者就改以撕貼貼紙,把步驟拆解;或建議家屬回家讓長者把混在一起的紅豆和綠豆分類,都能促進長者的認知功能與手眼協調。不少重度的失智症長者,可能無法正確分辨人事時地物,有的據點常會拒絕這類長者參與活動,家屬也因照顧疲累,往往將長者送往全日型的失智安養中心。而失智據點新康士林所卻做到讓重度失智長者,和輕度、中度失智長者,甚至是年輕型失智症者一起上課。「我會請重度長輩坐在最前排,或最靠近我的地方做活動。」洪于婷說,有些據點或許因為擔心影響課程進行,會將重度長者安排在角落或後面的位置,但她卻花更多心力就近看顧重度長輩做活動。新康士林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有一位人稱之為「湧伯」的80歲失智長者,總是由妻子陪同來參加活動。湧伯病況其實已到了常重複講一樣的話,甚至偶爾和其他學員爭執,且沒有耐性等待;然而他才參加過幾堂麻將配對課程後,重複說話的情形就改善了。長者獲得正向回饋,為失智家庭帶來幫助和盼望。失智長者若能維持日常生活的行動,家屬就會備感欣慰。因此新康除了設計像是注音符號寶特瓶蓋、彩色馬賽克小磁磚拼圖等,讓參與課程的失智者動動手、動動腦外,也依能力分工,被分配課程小老師、掃地、排桌椅或擦桌椅等工作,長者每次前來都能度過充實的一天。問起年輕的洪于婷,如何以有如滿格電池的工作動力來為長輩安排這麼多事?常笑臉迎人的洪于婷感性地說:「有的長輩和我們一起久了,忘了家人的名字,卻可以喊出我的全名!還有一年沒見的老奶奶,說她作夢夢到我。」她讓長者重拾年輕時的活力,愛上來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上課,家屬還拜託她據點服務課程不要停。疫情期間,新康士林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在臉書平台提供線上影音課程,甚至郵寄教材給家屬在家和長輩一起操作。從洪于婷團隊可以窺見臺灣失智照護的閃亮希望,臺北市政府結合在地專業團隊的能力,確實能給更多的失智家庭帶來幫助和盼望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廣告
-
2021-09-05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如何防因嗆咳造成吸入性肺炎?治療師建議做5件事
肺炎長年居國內十大死因前幾位,對年長者來說更是不能輕忽的大敵。肺炎好發在秋冬,致病源主要有病毒與細菌,醫師提醒,預防肺炎第一步要先遠離流感。Q:誰是肺炎的高危險群?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5歲以下兒童、65歲以上長者、服用類固醇、進行化學治療者、有慢性病者、抽菸者、處在空氣汙染環境者及免疫力低下者,都要特別留意。Q:如何及早發現肺炎症狀?肺炎主要症狀是發燒、咳嗽有痰,鼻子未必出現症狀。如果咳嗽愈來愈嚴重,咳嗽時有痰出現,而且有「呼吸急促」的情況,就要趕快就醫,可從胸部X光、痰液檢查,確診是否為肺炎,及早治療。Q:施打哪些疫苗可預防肺炎發生?1.流感疫苗每年12月至隔年3月是流感病毒大流行期間,有些病毒更容易併發肺炎重症。由於每年流感疫苗涵蓋的病毒株不同,並非打過一次就持久有效,須每年按時施打。2.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鏈球菌占全球社區型肺炎感染者的二成五至三成,每年奪走許多寶貴性命。肺炎鏈球菌傳播方式以人傳人為主,有些人可能不會發病,卻會成為帶菌者,透過打噴嚏飛沫傳播病菌。抵抗力差的50歲以上成人,或免疫發育未完全的5歲以下幼童,是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高危險群,建議接種疫苗。疫苗保護力從5年到10年不等,疾管署提供全國75歲以上、未曾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之長者接種1劑公費疫苗。Q:常見長者因嗆咳造成吸入性肺炎,應如何預防?肺炎常見於臥床的長者,這類病患免疫力低下,若加上口腔衛生習慣不佳,孳生細菌,一旦發生嗆咳,口內的細菌侵入下呼吸道,就會引起肺急性感染。要提醒的是,許多長者使用鼻胃管進食,以為就此不需清潔口腔;更有些長輩張口呼吸,導致嘴巴太乾,牙齒刮破黏膜,口內孳生細菌,嗆咳後就可能發生吸入性肺炎,出現久咳、高燒不退、意識不清、身體無力等症狀。台大醫院北護分院語言治療師王心宜表示,預防長輩感染肺炎,建議做到以下幾點:1.早晚刷牙並使用漱口水。細菌常由口入,王心宜建議,長者每日早晚各刷牙1次,三餐飯後使用漱口水,清潔口腔死角。2.假牙不合須及早調整。使用假牙的長輩,每天要將假牙拿下來清潔,如假牙不合,食物容易掉到牙齦隙縫,難以清潔,容易孳生細菌,增加罹患肺炎的危險因子,應及早至牙科醫療院所調整。3.每半年洗牙一次。長輩每半年至少要至牙科醫療院所洗牙1次。其中,使用抗凝血劑、服用心血管疾病相關藥物、中風藥物等慢性病患或是有吞嚥功能障礙的長者,建議預約牙科特殊需求門診,或於就診時攜帶藥單,告知醫師身體狀況,以做完善的治療規畫。4.宜側臥睡眠,預防致病菌進入下呼吸道。由於睡眠時吞嚥能力下降,咳嗽反射減弱,口腔分泌物容易流入氣管,致病菌進入下呼吸道引起肺炎。王心宜提醒,老年人應養成頭稍高的半側臥姿,而有胃食道逆流疾病的長者尤需落實。5.每日早晚至少坐立30分鐘,協助維持咀嚼功能。長輩躺臥久了,肌力下降、吞嚥能力變低,咳嗽功能也下降,應定期運動,鍛鍊肌肉、時常坐立,幫助維持咀嚼功能與咳痰的能力。長期臥床者,能多坐立,就多坐立,將床頭調高45至60度,每日早晚至少各坐立30分鐘。若行有餘力,下床坐輪椅,每日早晚至少各1小時,飯後至少間隔30分鐘再躺臥,避免胃食道逆流。若不清楚長輩吞嚥功能是否退化,可至醫院進行內視鏡檢查、影像學檢查,語言治療師、復健科、神經內科、耳鼻喉科醫師等,都可協助診斷長輩是否吞嚥困難。當長輩一年中有2次以上因反覆性肺炎住院、一直發燒、口水一直流,務必立即就診。預防長輩感染肺炎1.做好口腔清潔2.睡姿以側臥為宜3.定期坐立起身4.進食速度宜慢、專心吃飯,以減少嗆咳發生。5.注射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
-
2021-09-04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巴金森治療/被診斷「巴金森氏症」怎麼辦? 醫師詳解四大治療方法
在患者被診斷巴金森氏症的時候,家屬和患者本人往往會突然面臨生活的失落感,不知道未來該如何是好。 最近一位患有巴金森氏症的阿嬤回來門診,她手拿著拐杖,面帶些許微笑緩緩走進診間。 半年前她是坐在輪椅上來的。 把時光再倒回兩年前,其實她有來找過我,因為走路不穩,我那時看出她有動作緩慢,手微微顫抖,診斷是巴金森氏症,阿嬤當時有點不知所措,之後就沒有回到門診。直到半年前女兒推著輪椅帶她進來,因為走路越來越慢,常跌倒,因此有點害怕走路。我問阿嬤這些年來她有治療嗎? 她說因為害怕,不知道她得了什麼怪病,她聽說這病是不會好了,所以她沒有真正的做什麼治療。回想起來,當初如果再多花點時間跟阿嬤解釋清楚,阿嬤是不是比較有機會接受治療? 很多可能覺得的理所當然,對阿嬤來說可能是一個完全未知的世界。 因此我認真地跟阿嬤及女兒再說明一次巴金森氏症雖然是個退化性的疾病,但透過適當的治療以及輔助,還是能大幅改善生活品質。經過藥物的治療,阿嬤走路可以比較不會那麼僵硬,步伐也可以比較大步,另外鼓勵阿嬤去復健,阿嬤慢慢的可以越走越遠,越走越有信心。心情也開始比較開闊,甚至願意跟其他患者分享她的經歷。 因此我更常提醒自己,對於患者衛教的重要性。巴金森氏症治療◎藥物治療:巴金森氏症的治療主要以改善生活品質與減緩病程惡化為主,因此藥物治療時醫師會以漸進式的方式調整劑量以及藥物種類來達到治療效果,所以在初期接受藥物治療時要有一些耐心,必須按時規律依照醫囑服用藥物,並觀察服用藥物後的反應與副作用,經過醫師與患者不斷地溝通調整藥物。才能達到最適當的效果。 ◎復健治療:因為多巴胺的缺乏,讓巴金森氏症的患者逐漸有動作障礙,例如:不自主地抖動、行動遲緩、肌肉關節僵硬等等症狀,可以利用復健治療的方式來鍛鍊身體,透過不斷地學習動作轉換,來增加患者對於動作反應的靈敏度。如果患者因巴金森氏症導致在語言表達能力上逐漸無法正確表述或可能有吞嚥困難,也可以透過語言治療,或相關職能治療的方式來訓練。同時建議患者家屬可以協助安排手工藝、畫畫等課程,讓患者可以在訓練自己的同時,也不會因為生病宅在家,讓心靈也跟著生病。◎團體治療:慢性疾病的患者往往更需要接觸人群,一個人待在家的面對疾病容易讓心靈也跟著生病,建議患者家屬可以篩選適合的病友團體或社區課程,讓患者可以維持社交圈,透過與人的良性互動,交換自身經驗與互相協助彼此接受治療。在各大醫院與社區設有大大小小的病友團體,若有相關資訊也可以上網查詢巴金森氏症之友協會,查詢相關照護、醫療資源與活動。◎手術治療:當巴金森氏症的藥物治療開始導致患者出現異動症或效果變差,可以考慮選擇外科手術來減緩症狀,不過患者是否需要進行外科手術,需要透過醫師的專業判斷以及家屬的風險評估來決定。最後提醒大家若需要專業醫療協助,可以於大醫院詢問相關資源,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抗戰,讓我們同心協力一起努力!來源處: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
-
2021-09-01 新聞.長期照護
長輩不愛刷牙竟患肺炎!語言治療師吐口腔保健要點
秋冬是肺炎好發時節,長者尤需注意。70多歲的陳爺爺使用鼻胃管進食,以為就此不需清潔口腔,導致口內滋生細菌,某次吞嚥導致嗆咳,罹患吸入性肺炎,久咳、高燒不退、意識不清、身體無力等症狀接踵而至,令家人心疼不已。肺炎為老人常見的疾病,且為老人住院或死亡的常見原因,其發生率隨年龄而增加;致病原有細菌、病毒等,當長輩口腔衛生習慣不佳,滋生細菌,免疫力低下時,不小心嗆咳,口內的細菌侵入下呼吸道時,就會引起肺急性感染。此外,老人肺炎死亡率高,與患者身體功能狀況有關,死因多為急性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多器官衰竭,因此,提升長輩免疫力,預防細菌、病毒感染相當重要。「許多細菌常由口入,平時做好口腔清潔,是預防肺炎發生的關鍵之一」,台大醫院北護分院語言治療師王心宜表示,有些長輩行為能力較弱,可請家屬協助,每日早晚各刷牙1次,三餐飯後使用漱口水,清潔口腔死角。使用假牙的長輩,每天務必要將假牙拿下來清潔,如假牙不合,食物容易掉到牙齦隙縫,難以清潔,容易滋生細菌,增加罹患肺炎的危險因子,應及早至牙科醫療院所調整。除了自身做好口腔衛生,王心宜建議,長輩每半年至少要至牙科醫療院所洗牙1次,其中,有使用抗凝血劑、服用心血管疾病相關藥物、中風藥物等規則服藥者或是有吞嚥功能障礙的長者,建議預約牙科特殊需求門診,或於就診時攜帶藥單,並告知醫師自身身體狀況,以做完善的治療規劃。
-
2021-08-1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警訊自我檢測/大拇指和食指比OK 每月8日做巴金森症自我檢測
男性罹患巴金森症的比例較女性高,尤其有些男病友正值壯年,更是家中經濟支柱。醫界鼓勵病人及家屬不要氣餒,因為目前新趨勢是以整合性團隊概念來治療病友,讓巴金森病人有機會早日重返工作和社會,並且和家人重拾良好生活品質。平均發病60歲,男多於女,治療目標是讓患者重拾社會功能。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副主任陳凱翔說,巴金森症發病平均年齡為60歲,男性及女性病人比約1.5比1,近年來臨床上不乏年輕型病人,他就診治過30多歲及40多歲的男性病人。陳凱翔治療過一位44歲的男病人,他本來是一位承包商,但陸續出現行動緩慢、四肢僵直和手部顫抖等症狀。一開始給予藥物還能有所改善,然而隨著症狀持續,只好待在家裡讓妻子照顧,病人心裡鬱鬱寡歡。「治療巴金森症,醫師需要根據病人的需求共同討論並設立一個治療目標,最高目標是盡可能讓病人重拾該有的社會功能。」陳凱翔說,他這位病人,數年後接受深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病況改善很多,不但可以爬樓梯,還能繼續去做裝修工作,病人很高興能重新負擔家計,也不要讓妻子太累,找回全家原來的生活步調。不過,陳凱翔強調,深腦刺激術能有效改善巴金森症的「動作斷電」及異動症,或使藥量減少,改善生活品質,但不能停止疾病的退化。在漫長的病程中,病人所需要的除了藥物,其實還有整合性團隊的照護和家人的關心照顧。台大新竹分院「巴金森整合治療團隊」,提供生心理完善照護。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已成立一年半的「巴金森症整合治療團隊」為例,除了醫師鑑別診斷及提供治療計畫,還有營養師從飲食設計改善病人便祕、語言治療師協助改善病人說話小聲及口吃、藥師檢查病人用藥副作用與交互作用,以及物理治療師幫忙病人做軀幹彎曲及凍僵步態等復健。更重要的是,有心理師及社工師提供家庭及心理層面的協助,該團隊成立以來,已照顧治療過90位病人。「常常家屬累到倒下,病人也就跟著倒下,這也是病友需要整合性團隊的原因。」陳凱翔強調,有些病人初期會因為情緒不穩,和家人發生口角;中期因認知功能受損,出現幻覺或懷疑別人偷東西,家屬照顧到身心疲累,有時陳凱翔也要協助病人家屬就醫,舒緩照護者的壓力。醫界發起每個月「8」日做巴金森症自我檢測,有助早期發現。此外,巴金森症常伴隨憂鬱症狀,容易讓病人及家屬忽略真正病因。陳凱翔指出,巴金森症病人較不會像憂鬱症病人容易哭泣,有時候淡漠的表現更明顯,因此臨床上會先做鑑別診斷。像醫界發起每個月的「8」日來做巴金森症自我檢測,用大拇指和食指比OK姿勢25下,就是監測此病常有見的肢體障礙問題,若有疑似症狀,可以到神經內科就診,瞭解病人是否合併有憂鬱、嗅覺改變、失智、便祕等症狀,如能早期發現,有助延緩病況惡化走向失能。陳凱翔強調,由於巴金森症的主體是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但病程中腦部前額葉功能也會逐漸影響,病人行動與執行力不好,或是對事物失去興趣,與人互動出現淡漠或固執表現,的確需要家人多加體諒。加入臉書社團了解更多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臉書搜尋「幸福巴士社團」立刻加入。
-
2021-08-06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巴金森治療/爸爸不怕巴金森症 家人和醫療團隊給你靠
男性罹患巴金森症的比例較女性高,尤其有些男病友正值壯年,更是家中經濟支柱。在父親節前夕,醫界鼓勵病人及家屬不要氣餒,因為目前新趨勢是以整合性團隊概念來治療病友,讓巴金森病人有機會早日重返工作和社會,並且和家人重拾良好生活品質,可以再一起度過許多父親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副主任陳凱翔說,巴金森症發病平均年齡為60歲,男性及女性病人比約1.5比1,近年來臨床上不乏年輕型病人,他就診治過30多歲及40多歲的男性病人。陳凱翔治療過一位44歲的男病人,他本來是一位承包商,但陸續出現行動緩慢、四肢僵直和手部顫抖等症狀,一開始給予藥物還能有所改善;然而隨著症狀持續,只好待在家裡給妻子照顧,病人心裡也有一些鬱鬱寡歡。「治療巴金森症,醫師需要根據病人的需求共同討論並設立一個治療目標,最高目標是盡可能讓病人重拾該有的社會功能。」陳凱翔說,他這位病人,數年後接受深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病況改善很多,不但可以爬樓梯,還能繼續去做裝修工作,病人很高興能重新負擔家計,也不要讓妻子太累,找回全家原來的生活步調。不過,陳凱翔強調,深腦刺激術能有效改善巴金森症的「動作斷電」及異動症,或使藥量減少,改善生活品質,但不能停止疾病的退化;在漫長的病程中,病人所需要的除了藥物,其實還有整合性團隊的照護和家人的關心照顧。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已成立一年半的“巴金森症整合治療團隊”為例,除了醫師鑑別診斷及提供治療計畫,還有營養師從飲食設計改善病人便秘、語言治療師協助改善病人說話小聲及口吃、藥師檢查病人用藥副作用與交互作用,以及物理治療師幫忙病人做軀幹彎曲及凍僵步態等復健;更重要是,有心理師及社工師提供家庭及心理層面的協助,該團隊成立以來,已照顧治療過90位病人。「常常家屬累到倒下,病人也就跟著倒下,這也是病友需要整合性團隊的原因。」陳凱翔強調,有些病人初期會因為情緒不穩,和家人發生口角;中期因認知功能受損,出現幻覺或懷疑別人偷東西,家屬照顧到身心疲累,有時陳凱翔也要協助病人家屬就醫,舒緩照護者的壓力。此外,巴金森症常伴隨憂鬱症狀,容易讓病人及家屬忽略真正病因。陳凱翔指出,巴金森症病人較不會像憂鬱症病人容易哭泣,有時候淡漠的表現更明顯,因此臨床上會先做鑑別診斷。像醫界發起每個月的「8」日來做巴金森症自我檢測,用大拇指和食指比OK姿勢25下,就是監測此病常有見的肢體障礙問題,若有疑似症狀,可以到神經內科就診;瞭解病人是否合併有憂鬱、嗅覺改變、失智、便秘等症狀,如能早期發現,有助延緩病況惡化走向失能。陳凱翔強調,由於巴金森症的主體是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但病程中腦部前額葉功能也會逐漸影響,病人行動與執行力不好,或是對事物失去興趣,與人互動出現淡漠或固執表現,的確需要家人多加體諒。快來看影片測測看,手指開合速度是否有變化?每月8號自我檢測巴金森病【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巴金森病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8-01 新聞.元氣新聞
復健科就診「墜崖式」下滑 患者剩1成基層診所快撐不住
疫情之下,基層醫師哀鴻遍野,無論是小兒科或耳鼻喉科醫師收入皆受衝擊,更面臨減薪、裁員的困境。不為人知的是,復健科就診數面臨「墜崖式」下滑,台灣復健醫學會理事長李紹誠說,基層診所病人掉到剩1成,復健科無論是成本、場地與人員都是最高的科別,「快撐不下去了。」全台三級警戒維持兩個多月,醫院紛紛降載以供新冠確診者醫療量能,健檢、美容、預定手術,及復健等科別首當其衝。李紹誠指出,復健科全面配合中央門診暫停,病床、病房清出給新冠患者,許多醫師、治療師更是支援前線快篩。基層部分「苦不堪言」,李紹誠表示,就診病人比起同期僅剩下1成,入不敷出,且復健科比兒科而言需要更多的場地,根本無法負擔房租、醫師、治療師薪水等費用,且政府紓困金一直沒有下文,現已聽聞基層院所規劃裁員,甚至縮短工時。病患治療也因疫情被迫中斷,李紹誠說,像是中風、裝設人工關節,及小兒認知語言治療等患者未按時回診,期間接到許多家屬的求助電話,詢問在居家訓練能夠如何應對,就患者角度來看,回診時間拉越長,前段時間的治療大打折扣,甚至有退步現象。針對基層診所紓困方面,立法院於6月15日通過主決議,其中,「根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9條,健保申報費用未滿108年80%者應予以補到80%,此方案110年度應繼續辦理,並自1月1日起算,採按月計算方式執行,直至解除防疫管制止。」台灣復健醫學會、李紹誠日前也函文衛福部,盼衛福部儘速研議,給予本年度健保醫療費用未達108年同期80%之基層診所,補貼其收入至108年同期80%,以安診所惶惶之心。
-
2021-07-29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連吞口水都會嗆到!醫師教你如何預防吸入性肺炎
●嗆咳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威脅高齡長者生命●長者因吞嚥功能退化,容易引起嗆咳●嗆咳長者一旦咳嗽發燒,應立即就醫在邁入高齡社會之際,「吸入性肺炎」是威脅老人家生命的常見危險因子。所謂吸入性肺炎,是指因為嗆咳,使得食物、嘔吐物或嘴巴的分泌物等,在吞嚥過程因神經或肌肉不協調,會厭軟骨沒有關閉完全,誤跑到氣管而導致的肺炎。咳嗽功能不佳 難排出異物一般在喝水或飲食的過程中,因嗆咳致使水或食物錯跑到氣管時,不一定都會造成肺炎。正常人一有異物進入氣管,就會藉由咳嗽反應將異物排出,但年長者由於吞嚥功能退化及咳嗽反射能力下降,若有異物進入氣管後較難藉由咳嗽排除。有些長者因咳嗽功能不佳,一旦食物誤跑到氣管,沿著氣管進入肺部時,就會把人體口腔中的細菌帶入,造成感染而導致肺炎,或是因為吸入酸性食物或胃部分泌物造成化學性灼傷。尋求復健師幫忙 訓練吞嚥要如何預防老人吸入性肺炎?首先,可先確認其吞嚥功能是否正常,透過吞嚥攝影檢查,確認為神經、食道或是咽喉的問題。其次,可尋求復健部的語言及吞嚥治療師,進行相關的衛教和訓練,包含保持口腔清潔、進食時要坐正、少說話、進食後勿立即躺下、吃飯要小口,同時下巴要往下讓食道呈現直線狀,避免喝液體食物,改吃稠狀物,以免容易發生嗆咳。治療時,可先從家屬的闡述來辨別是否為吸入性肺炎,例如:病人喝牛奶時嗆到,導致發燒等症狀。對於容易嗆咳的病人,臨床上可能會建議幫他置放鼻胃管,以避免發生吸入性肺炎,但不建議為病人置放鼻胃管來作為預防吸入性肺炎的工具。因為這類病人可能連吞口水都會嗆到,因此,建議由語言治療師協助把病人的吞嚥功能調整復原,還有包含餵食的準則和其他注意事項,也可以請教語言治療師,以減少吸入性肺炎發生。肺炎發生太頻繁 做好因應此外,也要跟家屬建立共識,對於容易嗆咳的老人家,一旦咳嗽發燒,要立即送醫院,因為老人家得到肺炎的機率比別人高,也因為經常反覆肺炎,導致對某些抗生素已產生抗藥性,在一般門診使用一線抗生素治療效果有限,所以建議直接送急診醫治。如果病人得到肺炎次數太頻繁時,病人及家屬可與醫師討論相關DNR(Do-Not-Resuscitate不施行心肺復甦術)議題,讓病人與家屬提早做好後續的因應措施。
-
2021-07-03 新聞.長期照護
自閉症兒半夜不斷吼叫⋯一位被自責淹沒媽媽的啟示:學會「劃清底線」,被照顧者不是你人生的全部
許多照顧者心中總是會存有「我是不是做得不夠好」的自我懷疑。本書作者潘妮・溫瑟爾成為一名照護者,因為她摯愛的兒子亞瑟確診了自閉症。潘妮以自己的經驗,加上與其他照護者的訪談,提供了真實且充滿力量的信念與工具。她堅信,創造一個讓照護者與失能者不再恐懼為自己發聲的環境,是整個社會的義務。潘妮希望幫助每一個照護者學會善待自己、尋找社群、面對悲傷、體驗喜悅,並告訴他們:「你不孤單,而且你已經做得夠好了。」昨晚糟透了。兒子的大聲呼叫,把我從沉睡中拖了起來。等我清醒地發現周遭仍是漆黑一片,睡眠不足的危機讓胃開始脹痛。我伸手拿起手機,默默祈禱時間比我想像得晚。手機上閃現的時間是凌晨兩點半,我心中滿是恐懼。校車還有五個多小時才會來,我們只剩下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但是從他呼叫的聲調判斷,今天晚上我們誰都別想睡了。一個小時後,我們母子倆坐在廚房的地上。我哭個不停,而亞瑟則自顧自地背誦著他最喜歡的電視節目腳本,這是他自我安撫的方法。亂丟的食物、因為毯子沒有鋪平而發飆,以及亞瑟不准我上樓看他妹妹是否因為他的大叫而被吵醒等等情況,是我們最後待在廚房的原因。而我之所以哭個不停,則是因為自己不久前的憤怒以及對亞瑟大吼大叫的行為。我真的非常希望在這種時候,自己只是個不受感情干擾的機器人,或是一個可以保持冷靜以及在情感上稍稍保持一點距離的學校老師,情緒不會一點就著,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堅不可摧的冷靜地基,讓兒子能夠隨時在上面摔撞磕碰。我們後來抱在一起,我向他說對不起,而他也用他唯一知道的抽象語言對我說「對不起,媽咪」,我的心都碎了。我累死了,然後我突然意識到我們兩個可能都被女兒的感冒傳染了。當亞瑟生病時,他本來就低的抗壓性直接全部揮發。而我在生病時,處理崩潰的能力也劇烈下降。這種時候,我竟然無法提供他更好的照護,實在太不公平了。在這樣一個他需要我安穩地待在他身邊的晚上,我卻因為疲憊與氣憤,在他的火上添油加柴。那件事過了多年以後的現在,我知道自我打擊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但是我依然希望自己能做到不可能的事情。我想當個完美的媽媽。身為一個失能孩子的母親,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始終不認為我對自己有特別高的期待。我只是做我認為需要做的事情。事實上,我覺得那些事情只是最低要求。我並沒有設定高標準,我這麼告訴自己。亞瑟值得我最妥善的對待,但是我怎麼做都不夠好。我甚至從不覺得自己所做的接近過「足夠」這兩個字。在無數個夜晚,我研究著治療方式與早期介入治療的問題。與許多人以為的情況相反,在亞瑟的診斷結果出來後,我們幾乎是立即被人揮揮手送出門外,沒有任何協助與支援。我們沒有人可以徵詢、沒有任何行動計畫,更別提任何介入輔導了。我們真的就只是自求多福地直到孩子上學,所有能夠得到的協助,全都必須自己主動搜尋,幾乎沒有任何人可以提供任何指引。我花了無數小時細讀網路上的各種網站,希望能弄清楚下一步該怎麼做。文件、研究以及收費提供早期介入的私人開業治療師資訊,讓我不勝負荷。充斥著各種恐懼因子的論文,描述著孩子3歲時必須出現的進展,以及5歲、7歲前絕對、一定要出現,否則就永遠不會再有的進展。有些家庭描述因為某某治療方法的發現,他們付出了收入的損失與治療費共六百萬元進行全時間治療,結果孩子的人生在短短兩年後就被改變的奇蹟故事。「不過,難道你不會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嗎?」資料上這麼寫。任何稱職的父母,為了確保孩子得到人生中必要生活技能的最大可能,不是都會辭去工作、提高貸款金額、橫跨全國、導入重大的生活變化?攤在我面前的,是排山倒海的資訊、成千上萬種花費很多很多錢、很多很多時間,或既花很多很多錢,也花很多很多時間的治療方式。所有故事都大同小異:「我們幾乎要放棄希望了,我們試了如此多種做法,然後某某治療方法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人生,現在小強尼可以如我們曾經夢想的那樣走路、說話、吃東西、睡覺與排便。別放棄希望!世上確實有一種對你的孩子有效的治療方式。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有足夠的信心,奇蹟就會發生。」為了把充滿驚恐的父母口袋裡的錢全都榨出來,歧視殘疾的身心健全主義(Ableism)與消費主義的恐怖攜手合作,全力運轉。當我和照護者對談的時候,完美主義是一個不斷出現的議題。或許在涵蓋了各種關係的照護環境中,一般社會大眾對我們的期待,讓我們這些父母照護者變得極為脆弱。儘管在各種照護環境下,大家需要承受的壓力本來就夠沉重了,但是無論怎麼做,永遠都不夠好的感覺,卻更讓許多父母不知所措。這也是本章之所以要聚焦在父母照護者身上的原因。當我們照顧的對象是伴侶或父母時,或許他們還有時間在有能力的時候,稍稍緩和我們的恐懼,讓我們知道自己已經做的夠多了。我所交談過的每一位成年失能者,他們對於與照護者之間的關係、對於擁有既能幫助他們,又能瞭解他們希望儘可能獨立的需求,而且為了支持他們以及他們的將來奉獻所有的伴侶,都懷抱著感激之情。但是身為父母,不論撫育的孩子是否失能,都得不到這樣令人安心的保證。或許「我們死後有誰來照顧孩子」這個始終無所不在的恐懼因素,也在其中作祟,因為這個問題會讓身為父母的我們承受無法負擔的壓力。如果我們可以納入更多治療方式、如果我們可以再努力一點,或許腦子裡那個知道我們對「我死後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這類問題根本無解的暗黑聲音,就會安靜一點。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當一個母親潔思・莫克斯漢(Jess Moxham)和我曾喝著咖啡、吃著肉桂麵包討論過這些似乎無法克服的初期壓力。我們兩人的兒子出生日期只差了幾天,都是在離家兩哩內的醫院出生,但是兩個孩子的失能狀況大不相同。班(Ben)出生的時候非常虛弱,有腦性麻痺的問題。他終身都要坐在輪椅上,雙手的活動力有限,進食時也需要透過鼻胃管。潔思還記得班接受治療的最初幾年,她所承受的強大壓力。她回憶在某一天,她彙整了一張所有職能治療、語言治療與心理治療的活動,外加所有預約的醫師門診時間、鼻胃管進食和尿布更換的總表,結果發現一天完全不夠用。「我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當他的母親?」她這麼想。當我們兩人從網路上讀到其他母親為自己的孩子做的額外事情時,我們都出現了類似的反應:難道我們放棄工作,全心全意專注在孩子身上,不是為了讓他們充分發揮潛力嗎?如果我不做這些額外的事情,我就是個不稱職的糟糕母親嗎?網上看到的這些故事,最終全都會歸納出一個結果,那就是如果父母犧牲得夠多,就一定會成功。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壓力讓我處在分崩離析的狀態中。我的腦子裡永遠不停地轉著各種想法:萬一音樂治療對亞瑟確實有效,怎麼辦?如果我們不試試看,永遠都不會知道這種方式有沒有效。萬一他18歲時依然無法做這件事或那件事,怎麼辦?屆時我永遠也不會知道這是不是因為當初我沒有讓他嘗試音樂治療。所以我們必須試試音樂療法嗎?但是我們負擔得起嗎?花一小時的車程去上三十分鐘的課程,我們做得到嗎?我們一定得做到,不然我永遠不知道有沒有效。如果我努力了,但沒有幫助,或許是因為我不夠努力。貫穿在這些追求完美想法的中心思想,是滲透到我們社會每一個角落中、歧視殘疾的身心健全主義。我們的文化公開但間接地告訴我:如果我兒子不能說話,或不能輕鬆地與人互動,都是因為我努力不夠,不然就是他不夠努力。不論是哪一種原因,這種——套用艾倫・狄波頓的用詞——「人類的完美性」,最後只會讓我們全陷入失敗的感覺中。當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爸爸或媽媽和大家分享他們的艱困、抒發著他們因為無法聽到自己孩子的聲音而悲傷時,通常大家的留言都是「別放棄希望!」這種情況讓我感到無比難過。我們可以對自己失能的孩子永遠抱持希望,但同時也要接受他們或許永遠也無法透過語言溝通的可能性。潔思告訴我:她看過一本有關一個腦性麻痺孩子的書,孩子的母親辭職在家,全心全意教導孩子閱讀與打字。這個孩子之前就讀的學校認為他母親不可能成功。這本書所傳遞的訊息—假定技能的重要性—很強大,潔思發現她看完這本書後,開始自我懷疑她對班的一些決定。「如果他長大了一點,卻仍不識字的問題在我,怎麼辦?」她對我這麼說。我點點頭,回想起到現在都還會爬上心頭的類似不足感。不過我們兩個人也都同意,只有瘋子才會那麼想。我們的兒子都可以去上很棒的學校,有很多學習、社交以及體驗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機會。潔絲和我一樣,太清楚那種想讓自己的孩子嘗試一切可能性想法的危險。如果真的把所有的治療與學習方式,以及父母的責任全都扛在肩上,那麼身為父母的人以及他們所有的關係,很可能會被吞噬得一乾二淨。潔思很久以前就必須辭去她的建築師工作,因為她即使不把時間全部投注在兒子身上,也無法享受工作。她現在是位作家,為了兼顧三個孩子的需求,這個工作比較合適。儘管我們兩個當母親的人都因為有工作而比較快樂,但是看到其他母親用犧牲換來了不可置信的成功,也讓我們感到不安。萬一我們現在做的一切真的不夠,怎麼辦?底線自我照顧的範疇,比我們每天增加的活動與技能要大,也可以說是我們為自己設定的底線。我們很難為自我照顧理出一條清楚的路線,特別是初入照護環境時,我們很可能需要把整個生活調整到全變了樣。或許我們在擔任照護者之前曾經有過底線,但是人生的大轉彎,把那些底線全甩了出去。我們在提供照護協助時,其實不一定能守得住特定的底線。試想,一個即將當爸爸或媽媽的人說:「告訴你哦,週末睡懶覺對我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就算有了孩子,我還是要繼續在週末睡懶覺。」哈,簡直是笑話!不過這也不代表我們應該放棄所有的底線。或許這只代表過去我們會為其他人做的事情,現在我們要說不。如果環境條件不同,而我又有選擇的權利,我一點都不想如此深入地介入兩個孩子的學校安排。但我沒有辦法在每個週末開車載女兒去參加好幾個不同的課外活動,所以她的課外活動必須要在要學校進行,不然就得和朋友一起去,而她朋友的父母還必須樂意順道接送。我不能帶著兒子處理太多雜事,因為那麼做的結果就是災難一場,我也無力承擔太多社會責任。在我們家,週末一切事情的速度都很緩慢,處理起來也比較容易。至於我的院子,雖然我愛極了自己的院子,但院子的情況卻是慘不忍睹。不論住在同一條街上的某位鄰居用多麼爽朗的語氣(如果我的表現有點小家子氣,這位鄰居的態度就會變成笑裡藏刀)批評我的前院,我都堅持自己不是女超人的事實,並強調相較於讓整條街的人開心,我的心智健康更重要。持續工作是我堅決不妥協的底線之一,只不過守住這道底線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支薪照護者的表現令人失望、兩個孩子讓人分身乏術、兒子找不到傳統的育幼機構,還有短短兩個小時的睡眠後就得工作十個小時的日子。但是工作讓我能夠在孩子以外的世界,探索自己的興趣。工作讓我有能力支付一些額外的協助,這樣我就不是兒子唯一的照護者,可以減少很多背負的壓力。工作讓我有餘力加入年金計畫,而這也表示孩子會看到我接受其他人的協助—我在小時候幾乎沒有看到其他人的幫助。就連走路到辦公室的四十分鐘路程,都為我的一天帶來極大的歡愉與空間感,因為中間會經過好幾條安靜的後巷以及一個綠意盎然的大公園。安靜步行時,不論是做做白日夢、聽本書或聽聽Podcast內容,都是非常美妙的機會,讓我可以享受獨處的平靜時刻,沒有孩子、沒有工作、沒有需要做的任何事情。儘管我並不清楚我們一家三口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但繼續工作將一直是我生命中的首要重點,只不過對於工作的形式,我可能需要保持彈性。書籍介紹照顧別人,是一門不可能完美的藝術:一個全職照護者的生命故事,為照護之路帶來撫慰與希望作者:潘妮.溫瑟爾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21/02/05作者簡介潘妮.溫瑟爾Penny Wincer:出生於澳洲墨爾本,在墨爾本大學取得電影與創意寫作學位後,搬至倫敦。從事多年室內裝潢與生活風格攝影師,再度執筆寫作。溫瑟爾為許多部落格和網路媒體撰寫教養文章,也出版許多關於親子旅行見聞的文章。目前是單親媽媽,和兩個孩子住在倫敦南部。她曾經二度成為照護者,第一次是照顧她的母親,第二次是照顧她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延伸閱讀 每月倒貼薪水也不放棄!連加恩:好命的孩子,應該要付出更多
-
2021-06-02 新聞.長期照護
長輩注意恐有「新」肺炎 防疫簡單篩檢遠離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高齡長輩除了防疫,更別輕忽吞嚥困難造成吸入性肺炎!一名80歲患有失智症的阿嬤,半年前開始時常吃東西嗆到,體重也變輕,家人以為是年紀大、正常老化而未就醫,直到某天阿嬤喝湯嗆咳,3小時候突然呼吸急促、胸口疼痛,送醫才知是吸入性肺炎,還因為長期吞嚥困難,造成脫水、營養不良,導致復原不佳,住院1個月還放上鼻胃管。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理事長王亭貴表示,根據台灣全民健保資料統計,吸入性肺炎平均死亡率近5成、當中高達38.7%患者有吞嚥障礙。《老齡化的臨床干預》醫學期刊提到,吸入性肺炎容易造成重症,引發其他併發症,導致住院時間更長。根據國健署統計,有21.8%吞嚥困難患者,每週至少會有3次進食嗆咳的現象,等於台灣65歲以上長者有8萬人陷肺炎危機。王亭貴說,年長者因吞嚥功能退化、咳嗽反射能力下降,異物進入氣管後無法咳嗽排出,導致喝水、飲食時,因吞嚥神經、肌肉不協調,會厭軟骨沒有完全關閉,使食物誤跑到氣管而導致的肺炎。此外,中風、頭頸癌、帕金森氏症等患者常見吞嚥困難,年長者誤以為是正常老化,輕忽其嚴重性。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秘書長王雪珮語言治療師提醒,若家中長輩進食常容易嗆咳、有吞嚥困難,除尋求醫師、語言治療師等,透過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評估患者狀況,也可以國際吞嚥困難篩查工具EAT-10初步篩檢,若診斷量表達3分以上可能有吞嚥困難,建議諮詢復健科醫師、語言治療師或耳鼻喉科醫師等專業醫事人員。王雪珮也說,民眾常會認為將水增稠、或把食物剪碎或攪打,即可改善吞嚥困難,其實是常見迷思之一,患者適合什麼質地需經過醫師、營養師、語言治療師進行質地飲食規劃及備置指導,正確飲食質地,可減少吞嚥困難者發生吸入性肺炎風險,也避免長輩水分、營養攝取不足。
-
2021-03-29 該看哪科.兒科
醫病天地/幼兒流口水、進食差 應就醫尋求治療改善
陳媽媽每次餵兒子吃飯,就像玩「你追我跑」,媽媽端著稀飯追,小孩不是躲開,就是含上一口飯不肯張嘴;小孩滿2歲了,還會流口水、咀嚼能力不佳,吃一頓飯得耗時1小時,說話也僅同住家人聽得懂,醫師建議,此時應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俗語說「說得好,吃得巧」,口功能發展和孩子進食經驗,息息相關,也影響語言能力。羅東博愛醫院語言治療師蔡佩青表示,幼兒的口功能是從出生後即發展,約至2歲發展完成;口功能是循序漸進、且連續發展過程,幼兒每個階段都有不同動作控制能力,進食與吞嚥也是如此。例如剛出生新生兒是以「反射動作」進食,舌頭成條狀以「前後動」方式運動,吸吮和吞嚥連結在一起,無法分化,但滿周歲幼兒,雙唇大部分時間都可維持閉合,會用杯子喝水,可咬斷餅乾並咀嚼吞下,此時吸吮和吞嚥動作已協調分化,若有些孩子把食物含口中,許久不肯吞下,代表口功能已較成熟,建議可開始進食固體食物,不應只侷限用奶瓶進食。蔡佩青說,當幼童語言發展遲緩,通常也可能會有口腔動作功能不足問題,例如舌頭可能外吐、嘴巴開開、流口水或挑食拒食。對於這些孩子,口腔功能運動與治療可加強舌頭、嘴唇與下頷肌肉,藉此促進飲食技能及說話發展與言語清晰度,提醒家長若對幼童口功能有疑慮,都可至醫療院所尋求治療改善。
-
2021-03-05 新聞.長期照護
推廣長者用碗喝水 花蓮慈濟醫院發明防嗆咳7字訣
若家中長輩常有食物吞不下、喝水容易咳等症狀,就可能是嗆咳,花蓮慈濟醫院發明「防嗆咳7字訣」,引導長者安心吃喝,其中以碗取代杯子喝水可避免仰頭,減少嗆到機率。花蓮慈院指出,隨著年紀增長,容易發生口腔及咽喉的肌肉功能衰退、舌頭控制力下降,吞嚥協調功能也退化,導致食物或液體沒有進到食道,而跑進氣管引起嗆咳,若處理不當,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甚至引發吸入性肺炎或其他併發症等問題。花蓮慈濟醫院照護失智症長者的輕安居團隊與復健部語言治療師合作,透過個別評估與環境記錄嗆咳事件,了解吞嚥功能狀況,發明預防嗆咳7字訣「練、正、酸、湯、靜、五、碗」,指引長輩放心喝、開心吃。輕安居護理長陳巧菱解釋,「練」飯前吞嚥健康操,鍛練吞嚥肌群;「正」吃飯坐正收下巴;「酸」飯前喝一小口醋、梅汁或含一小口碎冰,增加唾液分泌;「湯」喝湯半飽吃飯慢;「靜」安靜專心吃;「五」使用5C.C的小湯匙,入口大小剛剛好;「碗」以碗就口頭低低,避免因使用杯子而仰頭喝水。陳巧菱說,7字訣在輕安居實施後,大大改善失智長輩嗆咳問題,目前輕安居團隊也走入花蓮市、吉安鄉及新城鄉等社區據點推廣「預防嗆咳7字訣」,透過7字訣概念傳遞,讓長者遠離嗆咳困擾。專師游亞歆說,在社區據點分享時,最引起長輩共鳴的就是「用碗喝水」,因使用杯子喝水要仰頭,容易嗆到,若用碗喝水,就能降低仰頭喝水的風險。長輩都說,原來預防嗆到這麼簡單。
-
2021-02-27 新聞.長期照護
長輩吞嚥退化易嗆咳! 營養師建議「高齡飲食準備3技巧」
前總統李登輝因喝牛奶嗆到,導致吸入性肺炎及心臟衰竭辭世。該次事件提醒國人別忽視吞嚥這件日常小事,應準備適合食材,避免長輩發生嗆咳危機。可苡營養諮詢中心營養師張文馨說,65歲以上長輩的吞嚥功能障礙發生率高,約每十位高齡者就有一人有輕度吞嚥功能障礙問題。而吞嚥功能障礙造成的嗆咳現象也很普遍,約二成的長輩會因為進食,每周發生2到3次的嗆咳事件。輕忽嗆咳 嚴重引發肺炎「千萬別忽視長輩嗆到這件事。」張文馨說,長輩嚴重可能會發生吸入性肺炎,發燒住院。若長期因吞嚥困難吃不下東西,則可能會營養不良,使得身心健康退化得更嚴重。由此可知,長輩進食除了要避免發生嗆咳,也應均衡攝取食物的營養。營養均衡 避免纖維過粗衛福部近年針對長輩的進食問題,制定「台灣飲食質地製備指引」,參考長者的咀嚼情況,將六大類食物依質地分成七級。例如吞嚥能力最差的長輩,該指引的飲食建議為「均質化糊狀食」,譬如長輩可吃紅蘿蔔糊或火龍果糊。「其實大原則就是吞嚥愈差,食物顆粒就要愈少,濃稠度則要調得愈高。」張文馨舉例,有的長輩連喝白開水都會嗆到,那麼開水中就應加入一些增稠劑,避免太稀,好讓水喝進喉嚨時可延緩速度,降低嗆咳發生。在食材的準備上,張文馨建議青菜可選絲瓜、大黃瓜等瓜果類食材,避免纖維過粗。想替食物增稠,則可用藥局販售的商業配方,或可用太白粉、玉米粉等天然食材。熱量營養 糊餐不能馬虎重要的是,糊餐也要提升整體的熱量和營養密度。張文馨說,全穀雜糧類、豆蛋魚肉類都是很好的熱量、蛋白質等營養來源,例如古早味麵茶或有勾芡的濃湯可增加熱量,豆腐、雞蛋、魚肉或雞胸肉則可提供優質蛋白質。只是,長期吃攪打的糊餐不只容易吃膩,外觀看起來也不好吃,難勾起長輩的食欲。張文馨表示,日本為此發展介護食品,將每一項食材分別加熱、烹調、增稠,再製作裝模,把食物弄得像一般料理,有助增加長輩的食欲,攝取更多營養。若長輩持續拒食,就可能是情緒問題,建議家屬或照顧者先安撫長輩的情緒。若長輩只是牙齒不好、難以咀嚼,但吞嚥功能尚可,則可提供蔬果汁、豆漿、鮮奶等,比較容易吸收。張文馨提醒,有關長輩的咀嚼與吞嚥問題,都應該先諮詢醫師、牙醫師、營養師、語言治療師等的建議,再遵照專家囑咐備餐,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
2021-02-26 科別.腦部.神經
腦幹被壓迫手麻沒感覺!2利器輔助手術後…下床活動了
53歲陳姓室內設計師近半年出現右手無力、步態不穩,就醫發現是水瘤壓迫腦幹,經台中榮總腦功能手術團隊評估,上周五接受手術,以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定位,加上術中影像導引輔助摘除水瘤,術後腦功能保留良好,如今術後6天,可下床活動、步行需人扶,他今天在妻子陪同下,感謝醫療團隊救治,他也體悟健康、家庭的重要,「專業就交給醫療團隊,時間就交給家人」,遵循醫囑、配合復健,並把時間留給家人。陳姓病患說,他去年11月底因右側無力跌倒,肋骨斷二根,過年前發現右手沒有知覺,連忙就醫,發現是水瘤壓迫致腦幹病變,在上周五手術,術後發現手麻情況解除,當下放心了,現在已可以正常下床活動。台中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沈炯棋說,開腦手術現在相當精密,除了導航系統以外,現在更要求神經功能監測,以前只有監測到手腳,如今監測語言、空間概念等,讓手術更安全。台中榮總神經外科醫師潘思延說,陳姓病患功能腦區手術,術前經跨科團隊討論,評估陳姓病患因腦幹受壓迫影響感覺、運動神經,透過全麻手術,搭配術中腦功能神經生理監測定位,加上術中影像導引,達到最大範圍的病灶切除及良好的神經功能保留。沈炯棋說明,台中榮總神經外科2013年購入新一代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儀器後,積極發展團隊能力並赴國外學習,近年積極組建腦功能手術團隊,包含專精神經監測和清醒手術的神經內外科醫師技術員團隊,深度麻醉到無痛喚醒轉換得宜的神經麻醉團隊,負責腦圖譜功能成像神經放射科醫師和精神科醫師,負責術前、中、後的語言及認知評估的語言治療師及心理師。
-
2021-01-21 科別.消化系統
老翁吃柳丁噎到送醫不治 醫師提醒飯前應先做這件事
嘉義縣民雄鄉一名何姓老翁前天下午吃柳丁時不慎噎到,送醫宣告不治,醫師表示,老人家吞嚥功能退化,進食前可以做暖身,將食物切碎,如真的噎到,應立即採哈姆立克法急救,避免憾事發生。82歲何姓老翁家住嘉義縣民雄鄉松山村前天下午5點半,請妻子切柳丁給他吃,何翁吃到一半,突然喘不過氣,妻子趕緊叫救護車,救護人員到場時已無呼吸心跳,送醫急救,晚間6點42分宣告不治。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曹汶龍醫師表示,老人家本身體弱或有特殊疾病,吞嚥功能受影響,吃東西嗆到,不易將異物咳出來,此時需立即採用哈姆立克法,站在病人後方,先找出病人肚臍的位置,將拳頭放在肚臍上緣,突然地出力,增加胸腔的壓力,幫助病人將異物咳出。如家中老人家開始出現進食時容易嗆到,可能是吞嚥功能逐漸退化,除年紀關係,長期服用藥物,造成口腔乾燥,口水分泌減少後,就無法讓食物成團,順利吞嚥,對此,語言治療師陳秀真建議,老人家可在用餐前轉轉頭,再用力抿唇以及展唇,將舌頭伸出、縮回去,往左往右,還有乾漱口動作,進行約三分鐘的口腔暖身動作,幫助吞嚥。曹汶龍提醒,有些老人家牙齒不好,喜歡吃容易咬得爛的東西,但是像年糕、湯圓等,不易吞嚥,對老人家反而危險,若有失智症狀,對於食物該不該吃的認知減低,應先把食物切成易食用小塊,即使嗆到也容易咳出來。
-
2020-11-26 癌症.頭頸癌
口腔癌術後衝擊生活品質 「床邊復健」助病人回歸生活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口腔癌為國人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4名,一名58歲工廠老闆日前被診斷左側頰黏膜鱗狀上皮細胞癌,接受手術治療合併放射線治療,術後因左臉頰處重建皮瓣區域大,只能以流質進食且口水溢流、說話不清,經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物理及語言治療約半年,已能生活自理。該名病患轉到奇美復健部,經部長王鈺霖門診評估後,同時發現左肩術後活動受限、無法自己洗頭,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口腔癌病人可能面臨生活品質的衝擊,包括顏面部淋巴水腫、肩頸功能活動受限、張口困難、咀嚼吞嚥障礙、說話不清、疼痛、身體活動力下降及焦慮等問題。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物理治療師黃芷嫣指出,奇美針對口腔癌術後的病人出院後由復健部介入治療,從今年1月起,口腔惡性腫瘤切除合併頸部淋巴廓清術及皮瓣重建病人,手術後7天開始提供床邊復健介入,透過物理治療師及語言治療師專業的訓練技巧,協助病人盡早移除氣切、安全下床活動及早期擬定促進安全吞嚥的策略。出院後,進一步針對肩頸活動度、口腔功能、咀嚼吞嚥及言語能力,安排相關的復健治療。黃芷嫣表示,不必再等到病人出現嚴重失能才來尋求協助,透過早期的復健評估及介入,協助病人克服治療衝擊,及早恢復身體功能,順利回歸生活。
-
2020-11-10 新聞.生命智慧
「生命只有10年」 4歲女童患罕病 漸漸失明且遺忘家人 媽:想聽她說愛我
如果你的女兒只有10的生命,你會如何與她度過?如果孩子的壽命中有10年,且隨著她長大,會漸漸失明,並且忘記父母,你會以怎樣的心情去調適及面對?這樣殘忍的問題,光是設想就已經心酸,然而在英國卻是真人真事發生。根據《每日郵報》報導,當地一名4歲小女孩克拉克(Adelei Clarke)被診斷出患有罕見的巴登氏症(Batten disease),這個疾病將導致她失明,並可能遺忘自己的爸媽是誰,甚至壽命不超過10歲。原以為是發展遲緩,直到癲癇發作才知道罹病克拉克爸爸大衛(David)表示,一剛開始只覺得女兒動作有些遲緩,後來因為語言遲緩帶去諮商,當時語言治療師認為「等她長大就會好轉了」,家人便不再多想,直到今年5月,克拉克第一次癲癇發作,停止呼吸長達30秒,而大衛立刻幫女兒進行哈姆立克法,才化解危機。暑假時,癲癇的情況更加頻繁,最後送往醫院住院10天,並在一天癲癇發作17次。巴登氏症,克拉克7歲左右會變成植物人在醫院透過核磁共振成像等檢查,醫師確認克拉克得到罕見疾病巴登氏症,並向她的父母告知,7歲時克拉克可能會變成植物人,並在10歲左右死亡,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他們一家人聽到這個消息,瞬間感覺「靈魂被掏空,非常不真實。」大衛說,克拉克出生後,自己唯一的夢想就是牽著女兒散步,他們並不要克拉克多聰明,只希望她快樂和健康。但確診的那一刻,爸媽所有的夢想都粉碎了,腦海浮現的是:「為什麼自己的女兒會得到這種疾病?」因為女兒的疾病,他們沒有聽過女兒說過「我愛你」爸爸媽媽受訪時表示,只聽過克拉克說她自己的名字2次,且因為她的詞彙量大概只有30個字,他們沒有跟她對話過,更別說「爸爸媽媽,我愛你」這樣的語句,夫妻倆傷心的說,像這種一般父母習以為常的片刻,都不可能實現了。目前,他們一家人正為克拉克籌募他們往返倫敦就醫的資金,夫妻倆也決定為了女兒成為全職照護者。希望克拉克的病情,能再父母用心的照料下,出現奇蹟。※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原文:「我的生命只有10年」4歲女童罹罕見疾病,漸漸失明且遺忘父母。媽媽:好想聽見女兒說她愛我。